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彝族火把节变迁

发布时间:2020-03-02 15:28: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目: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级: 学

号:

民俗学期末作业

历史视野里的彝族火把节

李同笑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旅游管理

旅游112班

222112

指导教师:

王华

职称:

2014 年 5 月 2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历史视野里的彝族火把节

旅游管理专业

李同笑

指导教师

王华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本表现悲凉意义的火把节,成为包括祭天神 祭祖和丰富娱乐内容在内的节日 在随着劳动效率的提高,必要劳动时间不断减少,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和金钱在不断增加的语境下,以旅游为主要内容的休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有机内容 在休闲文化资源中,包括节庆的传统文化是最为重要的休闲资源 彝族火把节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被加以利用,从而在休闲经济时代发挥新作用的 但当火把节以发展经济为主导,完全由官方导演后,应当重视这种文化资源供给者即彝族乡民们的利益。

关键词:历史视野; 彝族火把节; 开发利用; 彝族乡民

引言: 在现在人们的印象中,火把节是一个喜庆的节日,而且有一个英雄战胜天神而人们举火庆祝的传说做支撑,人们对火把节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更是深信不疑 其实,火把节的最初发轫,是由屈服而引起的属于广义的悲现在的火把节与世界各民族的许多节日一样,由悲凉向欢快向喜庆发展,是社会发展导致文化的变迁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所使然,也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世界各民族的欢乐节日和庆典活动的源头,绝大多数都是发轫于悲怆之事,都有令人不堪回首的深刻性文化底蕴。

(一)彝族火把节历史起源

在古代,各地各民族文化的发生与发展,往往有相同的模式,节庆文化尤其如此,但现在世界文化发展变化,各地社会发展不平衡,包括节庆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命运亦不尽相同在中国的当今社会,一方面是政治权力的导向和干涉;另一方面是民众经济意识的触发,几乎所有参加节日活动的人,都是追求快乐或经济效益,从而使传统的节日成为了欢乐的经济活动或欢乐的社会活动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最怕说人民惧神,败于神,最喜欢也最相信人战胜神,因而说到火把节的起源,也都喜欢说火把节是人胜神的一个庆典活动其实不然,火把节在彝语里叫都者,直译为汉语是火赔,与现在的 欢庆 相背都者 作为一个民俗文化活动,有如是的传说:其一: 布拖县彝族民间传说云: 从前天上有个叫额史阿约的天神到地上收租税时,死于地上的大力士呷博热之手,天神之主知道后,声言要派天兵天将报仇呷博热率众烧掉了连接天地的铜梯和铁梯,天神之主见梯子被烧毁,天兵天将无法到地面报仇,便决定放害虫吃掉庄稼,把地上的人饿死 呷博热知悉后为了保庄稼,与天神之主谈判了结了这桩命案: 即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额史阿约死的日子) ,地上的人都要以一定的形式赔额史阿约的命 所以从此以后,到了每年的六月二十四日这天, 富人杀牛者( 赔) ,穷人杀羊者( 赔) ,单身汉杀鸡者( 赔) ,寡妇用荞粑者( 赔) ,形成了都者( 火把节)其二: 美姑县一位叫嘎提石莫的中年人,1986年曾提供给笔者一部彝文手抄本,其中关于火把节的来源是这样说的: 从前地上有位夫提神人摔跤很有名气,天神之主恩提古子的大儿子不服气,派尔一天神到地上与夫提比试,比试结果,尔一死于夫提之手 恩提古子的大儿子声言要报仇争脸面,最先天上德古来调解,三天说到黑,三夜说到亮,但是调解无效果最后地上德古来调解,草原上的云雀来调解调解罢干戈,调解定协议: 一年赔一次命,用火照着赔 协议定得明: 头人用牯牛者(赔),黑彝用阉牛者(赔),白彝用羊者(赔)穷人用鸡蛋者(赔),单身汉用鸡蛋者(赔) ,寡妇用荞粑者(赔),每家每户都要者(赔),年年赔命从此定,这就是都者(火把节)的来源。

从上述可知,火把节的发轫并不是欢庆娱乐,而是祭神赔命,有其文化的根基如果 说是庆祝胜利,那也是庆祝因牺牲祭神赔命而赎得人的生存 至于为什么与其他民族文化相比,彝族的祭神赔命以赎得人的生存仪式要高举火把,这一方面与火崇拜有关当都者成为一种节日,年复一年在固定的周期举行时,便有了历法的意义,所以史书有彝族先民六月二十四日举火过岁或祈岁的记载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使过岁和祈岁的都者,内容和形式不断的丰富,因而与其发轫时期的形态相比较发生了变异 据朱文旭先生彝族火把节 一书中提供的材料及笔者平时所掌握的材料来看,火把节为三天第一天原始宗教文化色彩较浓; 第二天,则主要是文体娱乐活动,其内容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选美歌舞等; 第三天,其内容为送火神。这种过火把节的形式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也是最传统的一种过法 由于有的地方彝族支系受异文化的影响或本身民族文化的发展所使然,使火把节的内容和形式别具一格。比如: 云南禄丰火把节在物质内容方面,除当地彝族传统物质外,还吸纳了火药带颜色的纸张,红绿布香面纸火等,其内容有祭祖,开光祭天耍火把扫邪驱鬼送火把等,云南双柏县罗武支系火把节的内容有椎牛祭天神,祭谷神除祸害送火把祭土主等。由上述可知,各地或各彝族支系的火把节其精神一致,且都有发轫于祭的信息,但具体内容或形式,则各有千秋 这一方面说明了火把节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变异的客观存在但是,这种变异无论如何也是出于彝族居民,而且为彝族居民所享受。

(二)彝族火把节的变迁

从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后,文化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化既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一个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基,作为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积累和变迁,不断的发展变化和壮大的 所以,能使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绝不是一块顽石,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系统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有发展前景的文化,一定是与时俱进,不断变迁,从而不断打破旧的文化平衡系统,形成新的文化平衡系统,促进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不断变迁与转型以及由此而出现的人的价值系统的重构,对于作为一个民族群体继续生存和发展来说,是必须接受的一种客观规律,这对于当今社会凉山彝族而言,尤其如此因为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随着人们需要的变化,传统的行为和态度都不可避免地被取代或改变因此,在彝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在现在休闲社会的语境下,以某种方式,充分利用彝族固有的传统文化,采取旧瓶装新酒的办法,在彝族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充实现实所需要的新内容,或者是现实的新形式,从而改变传统文化的某些形式及内容,都是很有意义的对于一些原有的属于形式层面的文化,甚至还可以加以彻底变更,而不应遭到非议比如,不能因为使用现代的炊具厨房设施而痛惜火塘,使用现代的电饭煲而痛心的怀念过去的木餐具,更不能因为家中有了电视,人们看电视而不听支格阿龙射太阳的故事吃人婆的故事而大加指责说看电视的人背叛了民族在服饰方面,也不能因为没披察尔瓦而穿西装便加以批评所以,当代火把节的变迁,是无可厚非的,文化的变迁,有由于文化的传播文化移入 文化影响等外界条件所直接造成的 直线式变迁 或 外部式变迁 这种变迁由于主要是受到物质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变迁,改变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 文化的变迁除了这种直线式的发生在物质文化层面以外,更重要的还发生于许多非物质文化层面,这种非物质文化层面包括的范围领域很广泛,主要有观念层面、行为层面、心理层面等等,这种变迁的结果,往往形成了与文化观念文化行为和文化心理等相关联的文化变迁问题,往往使社会形成新的价值体系从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来看,直线式的变迁会引起非物质层面的变迁,最终出现文化的整合或转变的现象,从而使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由此,我们应当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 凉山彝族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依靠自己的传统文化,但是不能固守传统文化,而要对传统文化加以发展甚至更新

实际上,在外部的强盛刺激下,这种文化的变迁与发展不仅是文化主体的一种需要,而且是不可能被人为阻止的,但是任何文化都是由人创造的,由人实行的,同时又塑造着人所以,任何文化的变迁既是人的一种需要,也是靠文化的主体人来实现的 在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文化主体的构成是多层面的,主要有文化精英层和大众层,在凉山现在的实际中,与其他社区一样,还有管理领导层和群众层之分,因此在文化的变迁上,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 这种文化变迁发轫于什么层面主体之中,或者可以说,这种文化变迁最为哪一个层面的文化主体所接受和提倡,对整个文化主体的社会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从前面对凉山彝族当代火把节的陈述,可以这样说: 凉山彝族群众由于生活内容的丰富,视野的开阔,审美意识的发展变化,因而在节日娱乐等方面,能自觉的接受一些非传统的因素。但是就火把节而言,在当代的巨大变异,不是文化主体这个层面中的群众大众,而是政治权利的介入,主要是领导和精英的操作这种现象反映了地方权力机构和精英们对当地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责任感、使命感的一种积极而主动的行为,这也可以说,从发展地方经济文化的角度看,是一种号召式的发展,动员式的发展,其目的是发展地方经济 促民致富 这样的局面从效果来看,城镇有收获,对于乡村的群众,有条件的看看热闹,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之外,不仅不会有经济上的收入,反而会因消费而有所支出 也就是说,这种 促民致富的 动员式的发展,对于乡村群众而言,实际上并没有得到什么经济实惠,至于因为节日活动,使地方商家和财政的受益,对于乡村居民能否享受到,能享受到多少,应该加以调查和研究。

从前述可知,西昌市火把节期间开展的五个板块的活动,与彝族民俗有关的仅有彝族选美比赛摔跤擂台赛 彝族舞蹈表演民族风味餐饮安哈民俗节等几项,而且这几项中,与彝族乡民有关的涉及太少太少 乡村旅游中,彝族居住的古坡乡在火把节期间才接待游客0.503万人,其旅游收入仅1.98万元而已 至于所签约的7个项目15.9亿元人民币中,按火把节期间西昌市的旅游活动及收入来看,有多少能到提供火把节资源的彝族乡村居民手中,会不会有一小部分进入提供火把节资源的彝族乡村居民中,都是个未知数 所以,在彝区开展休闲文化活动,在将彝族传统文化资源作为休闲文化资源加以利用之时,相关方面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的利用好彝族的传统文化资源,特别应重视文化资源拥有者和文化资源所产生的利益问题 其二,这种变迁方式,其指数之大,与其本身固有的传统还要不要有血肉联系,需不需要传统的根基,如果需要,是不是要考虑 保护性开发和发展,保持一个相对的 生态平衡 其三,文化主体群众这个层面,对现代这种由权力部门组织的火把节,参与程度有多大,如果说他们都乐于这种形式或者说必须乐于这种形式,那么长此以往,他们还能不能自己过火把节,这就关系到最终火把节文化的生命根基的问题,或许会出现本来从彝族社会生活里产生的发展的火把节,最终彝族乡民们不会过,而要到城镇过由精英或政府部门主办的火把节如果是这样,彝族火把节的 民间性 和民俗性 就得重新定义了总之,火把节从产生到发展,到现代作为休闲资源加以利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中,火把节作为彝族人民的一种 时间生活,在满足人们包括娱乐在内的精神需要方面,一直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到了当今的休闲经济社会,火把节的娱乐对象拓展了,并被相关部门所开发利用,使之作为一种产生综合效益的载体,但却与彝族人民产生距离了,这不仅是从乡村搬到了城镇,主要是所产生的经济利益与彝族百姓几乎无关,毫无疑问,这是应当受到人们高度关注的。

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作文

彝族火把节(优秀)

彝族火把节介绍

彝族的火把节

彝族的火把节

彝族的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教案

彝族火把节变迁
《彝族火把节变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