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西昌火把节(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31 18:00:5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西昌火把节活动一览表

2013年凉山彝族、西昌火把节活动一览表

序号 1 时间 7月20日 活动

旅游 活动

活动内容 中国西昌川兴田园风情旅游节开

幕式

活动 时间 7月20日10:00-11:30

活动地点 川兴镇文化广场

承办 单位 川兴镇

2 7月20日 旅游 活动

川兴尔舞山珍品味体

验游

7月20日至8月20

尔舞山 川兴镇

3 7月20日 旅游 活动 旅游活动

川兴果蔬自助采摘体

验游 西昌第六届凤凰葡萄采摘节开幕

7月20日至8月20

7月26日上午10时

川兴果园 西乡乡凤凰村生态广场

川兴镇

4 7月26日

西乡乡

5 7月27日 体育 活动 旅游活动 体育 活动 商贸活动

第四届环邛海四川省轮滑邀请赛 青龙寺自驾宿营自助烧烤游 第三届环邛海徒步赛 大凉山特色农副产品展示直销活动周暨大凉山特色产品品牌评选活动启动仪式

7月27日—28日上午9:00-12:00 7月27日10:00-22:30 7月28日上午8:30

民族体育场外广

场 青龙寺田园会所 邛泸景区环湖公

旅体局、邛管局、川兴镇 6 7月27日

7 7月28日

旅体局、凉山州登山户外运动协会 凉山州供销社、西昌市供

销社 8 7月30日

2013年7月30日--8月5日

西昌市顺城街大通门西郊供销社

9 7月30日 商贸活动

中国·西昌“凉山彝族火把节”首届大型房地产交易会

7月30日--8月10

海河天街

房管局

10 7月31日 旅游活动

游园活动 7月31日—8月6日每日9:00-18:00

黄水乡龙泉人家农家乐

黄水乡 11 12 13 7月31日 7月31日 7月31日 旅游活动 旅游活动 旅游活动

黄水乡田园风光乡村旅游摄影展 “清凉夏日”葡萄采

摘游 喝啤酒、夹葡萄、葡萄知识、背篮球、4人同走等竞赛活

7月31日至8月15日每日9:00-18:00 7月31日—8月6日9:00-18:00 7月31日上午10时

-12时

黄水乡龙泉人家农家乐 高枧乡红葡萄庄

园 西乡乡凤凰村生态广场

黄水乡

高枧乡

西乡乡

14 7月31日 旅游活动

西昌·安哈第六届民俗文化旅游节开幕式

7月31日10点 安哈镇嘎哟拉竞技场

旅体局 安哈镇

15 16 7月31日 7月31日 体育活动 旅游活动

彝族式传统弓箭游客体验活动 大箐乡大型原生态实景歌舞《彝山、彝韵》

表演

7月31日—8月5日10:00--15:00 7月31日至8月4日每天上午10:00;下午16:00,晚上

20:00 7月31日-8月1日上午11:00 7月31日下午14时

-16时

民族风情园射箭

场 大箐乡文化演艺中心

旅体局 民宗局 大箐乡

17 18 7月31日 7月 31日 体育活动 旅游活动

彝族传统竞技斗牛、斗羊、斗鸡 游客参与互动式生态游,在葡园中参与水果、蔬菜采摘、烹调,品尝地道的农家菜领略田园生活的

乐趣

安哈镇嘎哟拉竞技场 西乡乡凤凰村凤凰葡园

旅体局 民宗局 安哈镇 西乡乡

19 7月31日 旅游活动

组织村民开展乡村歌舞、民俗文化相关活动

7月31日至8月6日每日15:00-17:00

黄水乡龙泉人家农家乐

黄水乡 20 7月31日 文化活动

“清凉夏日,燃情火把”—中国西昌第二届军地双拥文化艺术节暨2013凉山彝族火把节开

幕式

7月31日晚20:00 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火把广场

双拥办、文广

新局

21 22 7月31日 7月31日 旅游活动 旅游活动

篝火晚会 7月31日至8月6日每日20:30

黄水乡龙泉人家农家乐 大箐乡白庙村

黄水乡

游彝族村寨,赏邛泸风景,品彝家美食

7月31日至8月4日 大箐乡

23 24 25 7月31日 8月1日 8月1日 旅游活动 体育活动 文化活动

安哈彝寨游 彝族式摔跤 擂台赛 2013中国西昌凉山彝族火把节彝族式传统选美大赛 (复赛)

7月31日-8月6日

8月1日 上午9:00 8月1日 20:00

安哈镇 凉山民族体育场外广场 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金鹰大剧院

旅体局 安哈镇 旅体局 民宗局 文广新局

26 27 28 29 8月2日 8月2日 8月3日 8月3日 体育活动 旅游活动 旅游活动 旅游活动

第七届环邛海自行车

赛 彝族原生态歌舞表演 摄影大赛

8月2日上午 9:00—12:00 8月2日上午10:30

邛泸景区环湖公

路 安哈镇嘎哟拉竞技场

旅体局 邛管局 旅体局 安哈镇 凉山州摄影家协会、金荞地核桃协会

8月3日至2014年7

月1日

荞地乡

欣赏荞地美景、品购荞地核桃、品尝荞地美

8月3日-8月30日 荞地乡核桃基地、农家

荞地乡 30 8月3日 商贸活动

火把节投资说明会暨签约仪式

8月3日上午8:30参观,10:30商务洽谈,11:00签约仪

8月3日上午10:30

邛海宾馆老会议中心 荞地乡格莎啰广

投促局

31 8月3日 旅游活动

中国西昌第二届金荞地核桃节暨斗羊、斗鸡

大赛

荞地乡

32 33 8月3日 8月3日 旅游活动 旅游活动

展示“金荞地核桃”系列产品 彝寨火把节 狂欢活动

8月3日上午11:30 荞地乡民俗文化广场

荞地乡

8月3日 19:30--22:00

洛古波乡梧桐树小学运动场及俄池格则村山

洛古波乡

34 8月3日 旅游活动

“仲夏荷塘,火舞飞扬”篝火晚

8月3日晚19:30 “荷色生香”景区奇福生态园

高枧乡

35 8月3日 旅游活动

篝火晚会 8月3日晚20:00 大箐乡白庙村村委会文化广场

大箐乡

36 8月3日 文化活动

火把狂欢夜

8月3日晚 20:00-24:00

航天大道及东延线、火把广场等 航天大道东延线 民族体育场侧(东河边)

文广新局

37 8月3日 文化活动

焰火晚会 8月3日 23:00

城管局

38 8月4日 文化活动 2013中国西

昌凉山彝族火把节彝族式传统选美大赛(决赛)

8月4日 20:00

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火把广场

文广新局 39 8月4日 文化活动 中国·西昌2013凉山彝族火把节文化论坛

8月4日 邛海宾馆

省、州彝学

40 8月5日 文化活动 2013中国·西昌第八届“月亮女儿”选拔大赛(海选)

8月5日-6日上午

9:00

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天籁音乐休闲

文广新局

41 8月8日 文化活动 2013中国·西昌第八届“月亮女儿”选拔大赛(复赛)

8月8日上午9:00 邛海湿地公园·梦里水乡(暂定)

文广新局

42 8月8日 体育活动

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暨健身活动展示

8月8日上午9:00-12:00

月城广场

旅体局 民政局

43 44 8月14日 8月18日 体育活动 文化活动

四川省青少年网球竞

标赛 2013中国·西昌第八届“月亮女儿”选拔大赛(决赛暨颁奖晚会)

8月14日—19日 凉山州国际网球中心

旅体局

8月18日20:00 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火把广场

文广新局

推荐第2篇:火把节

火把节

农历6月24日是彝族火把节。这一天,斗牛场人山人海,观看斗牛表演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

首先进行歌舞表演。有彝族表演的大三弦,一人弹着动听的三弦,其她人跟随乐曲边歌边舞;还有苗族的舞蹈表演,转动的裙子带动身上的银饰“叮叮当当”发出悦耳的声音,银光闪闪让人眼花缭乱;副近爱好山歌的人们两人一组,幽默的歌词引来一阵阵爆笑。

下午1点,最精彩的斗牛表演开始了。一头头健壮的牛陆续进入场地,黝黑、高大、角特别长的是水牛,矮小、角短的是黄牛。场上一边是两头黄牛斗在一起。只见它们头抵头,前蹄用力扒地,屁股撅得老高,尾巴夹紧,全力以赴抵向对方。转眼间,胜负分明,失败的一方落荒而逃。一边是两头水牛斗在一起。水牛比黄牛打斗时间更长,有时两头牛拼命互抵,惹得大家大呼过瘾,有时两头牛好像商量好一样,静静休息,惹得观众心里发毛。突然,一头牛转身落荒而逃。当人群反应过来,水牛已经冲向围观的人群,吓得人群惊惶失措,牛主人拼命追着,牛疯狂逃跑,人群乱得不可开交,抱孩子的哭喊着,年轻的爬上了树。当疯狂的牛被控制住后,人群好像忘记了刚才恐怖的一幕,迅速围拢来,抢占有利地形,观看下一场斗牛比赛。也许惊险、刺激就是斗牛的魅力吧。

晚上,又一场有趣的节目弄好了。夜幕降临,村子里星光点点,逐渐汇集在一起,成为一条火龙。所有孩子手上握着一根火把,腰上别着一个口袋。见到人,把腰里松香抓一把,往火上一扔,吓得对方东躲西藏,自己却得意地哈哈大笑。冷不防,头上突然冒出火星,吓得惨叫,原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自己偷袭别人,别人偷袭自己。

夜深了,人群才依依不舍散去。有趣的火把节,你什么时候再来?

推荐第3篇:火把节

声誉

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彝族火把节享有"中华民族风情第一节"、"东方狂欢夜"的美誉。

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有关传说

、很早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巴,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和阿体拉巴比赛摔跤,可是阿体拉巴有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请母亲用一盘铁饼招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认为阿体拉巴既然以铁饼为饭食,力气一定很大,便赶紧离开了。阿体拉巴回来后,听母亲说斯惹阿比刚刚离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进行摔跤比赛,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阿体拉巴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凉山彝族《火把节的传说》

耍火活动

居住在鹤庆、丽江毗连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要举办耍火活动。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当天上出现第一颗星星之际,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

祭颂火神

居住在宁蒗县的普米族,到了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祭颂火神活动。据传,普米人崇拜的火神叫昂姑咪,本是摩梭人的女始祖。她为了子孙和与本民族簇居的普米族的幸福,潜入天宫盗来了火种,并以自己的身体当火炬把火种引到了人间,让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时获得了火。为了世世代代不忘昂姑咪的恩德,普米族便把昂姑咪带来火种这天定作祭颂火神节。

舞火唱种

舞火唱种黄坪乡是鹤庆县的一个热区,物产富庶。据传,这里的居民是当年孔明和孟获在此屯军留下的后代。这块沃土是当年孔明与孟获结盟时共同开垦出来的。并在6月24日晚点火夜战,首次播下了五谷之种,荒甸从此变成了良田。为了纪念这一日子,每到这一天,后人就要点火把夜战播种小春作物。是时,老人和孩子们手舞火把,环田地歌舞助兴,青年人在田间播种。劳动生产与民俗活动融为一体,另有一番风味

狂欢

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打牛宰羊杀猪,以酒肉迎接火神,祭祖,妇女还要赶制荞馍、糌粑面,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一起围着火塘喝自酿的酒,吃坨坨肉,共同分享欢乐和幸福。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由毕摩(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由家庭老人从火塘里接点用蒿杆扎成的火把,让儿孙们从老人手里接过火把,先照遍屋里的每个角落,再田边地角、漫山遍野地走过来,用火光来驱除病魔灾难。最后集聚在山坡上,游玩火把,唱歌跳舞,做各种游戏。

火把节第二天为"都格",意为颂火、赞火,是火把节的高潮。天刚亮,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带上煮熟的坨坨肉、荞馍,聚集在祭台圣火下,参加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组织赛马、摔跤、唱歌、选美、爬杆、射击、斗牛、斗羊、斗鸡等活动。姑娘们身着美丽的衣裳,跳起"朵洛荷"。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黑体拉巴勤劳勇敢、英俊潇洒的形象选出美男子。选出像妮璋阿芝那样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美女。当傍晚来临的时候,上千上万的火把,形成一条条的火龙,从四面八方涌向同一的地方,最后形成无数的篝火,烧红天空。人们围着篝火尽情地跳啊唱啊,一直闹到深夜,场面盛大,喜气浓烈,因此享有"东方狂欢节"的美誉。当篝火要熄灭的时候,一对对有情男女青年悄然走进山坡,走进树丛,在黄色的油伞下,拨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彝族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的第三天,彝语叫"朵哈"或"都沙",意思是送火。这是整个彝族火把节的尾声。这天夜幕降临时,祭过火神吃毕晚饭,各家各户陆续点燃火把,手持火把,走到约定的地方,聚在一起,搭设祭火台,举行送火仪式,念经祈祷火神,祈求祖先和菩萨,赐给子孙安康和幸福,赐给人间丰收和欢乐。人们舞着火把念唱祝词,"烧死瘟疫,烧死饥饿,烧死病魔,烧出安乐丰收年"以祈求家宅平安、六畜兴旺。这时还要带着第一天宰杀的鸡翅鸡羽等一起焚烧,象征邪恶的精灵和病魔瘟神也随之焚毁了。然后找一块较大的石头,把点燃的火把、鸡毛等一起压在石头下面,喻示压住魔鬼,保全家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牛羊肥壮。最后,山上山下各村各寨游龙似的火把聚在一起,燃成一堆大篝火,以示众人团结一心,共同防御自然灾害。

活动

火把节期间举行传统的摔跤、斗牛、赛马等活动。这些活动,来源于英雄黑体拉巴战胜魔王(或天神)的传说,这位英雄与魔王摔跤、角力,还教人点燃火把烧杀恶灵所化的蝗虫,保护了村寨和庄稼。为纪念这一事件,每年火把节,就要象征性地复演传说中的故事,渐渐成为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

推荐第4篇:火把节

3、火把节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是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3、认识“蒿、寨、矫、犄、蝗”5个生字;会写“帕、披、毡、宰、寨、跤、熊、嫉、妒、蝗”11个字;掌握“头帕、披毡、山寨、矫健、摔跤、嫉妒、蝗虫”等词语。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

二、三部分

教学难点:从火把节的传说中体会彝族人民的勇敢与坚强 教学准备:

1、根据学习需要查找资料。

2、预习:自学生字,熟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字,掌握文中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4、初步体会彝族人民火把节的热情。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初步体会彝族人民火把节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汉族的传统节日是农历的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那天我们会吃饺子,放鞭炮。那么,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他们又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是哪一天,又是怎样庆祝自己的节日的?请说出你知道的少数民族和他们传统的节日。(学生回答)回答的很好,那么大家知道火把节是哪一个少数民族的节日吗,他们在那一天来庆祝他们的节日,又是如何庆祝的呢?

(二)简介彝族及“火把节”

1、彝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

2、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恭祝五谷丰登。火把节一般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过渡: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到大凉山,去和彝家人一起来参加火把节这个狂欢的节日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想想文章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写这篇课文的?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检查预习情况 听写:蒿枝 头帕 披毡 宰杀 山寨 矫健 犄角 摔跤 熊猫 嫉妒 蝗虫 彝族 篝火 噬咬 淫威 激情四溢 数不胜数 不屈不挠 人声鼎沸(教师指导“蒿”读“hāo”,而不要读“gāo”;“矫”读“jiǎo”,不要读成“jiāo”;“嫉”读“jÍ”,不要读成“jì”;“毡”“嫉”等字的写法;“盛典”“数不胜数”等词语的意思。如“不屈不挠”中“屈”“挠”都是弯曲的意思。这个词就比喻在恶势力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三)课文分段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要举办好一次节日的庆祝,要分为好几个阶段,谁能说一下?(学生回答,板书)那好,根据同学刚才所说的,我们在课文中找出现对应的段落,将文章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欢迎人们到大凉山和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写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

第三部分(第11—14自然段)写彝族火把节是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象征,是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

三、小组讨论,体会感情

1、为准备过火把节,人们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2、文中“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共出现了几次,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感情?(4次反复运用,理清层次,多次感受彝家人的热情。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的感受到了彝家人的热情好客,下节课,再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火把节,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气氛吧!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搜集更多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和一些少数民族的节日,以及他们的庆祝方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是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2、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

3、体会彝家人的优良品质。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第

二、三部分。

2、从火把节的传说中体会彝族人民的勇敢与坚强。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彝族人民一起欢度火把节,感受火把节热闹场面,感受彝族人民的民族风情。

二、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 了解活动内容

1、火把节的准备工作、盛典的活动。

2、按照时间的顺序,主要描写篝火晚会。活动前的准备:太阳还没爬上山头 斗牛、摔跤:日上三竿 篝火晚会:夜幕降临

(二) 篝火晚会

1、你最喜欢那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2、篝火晚会中都描写了哪些人?(老人、小伙子、姑娘们、孩子们)

3、理解文中的省略号,进行想象。

4、写作手法:采用场面描写,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抓住人物特点,表现了彝家人的对现在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企盼。

(三) 火把节的来历

1、默读课文,看看从火把节的传说中,你想到了什么?与同学讨论。

2、你还知道类似于火把节这样的传说

(四) 教师小结:所以,火把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象征。

(五)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三、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我们还知道火把节的来历,知道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模仿课文第三段,写一小段场面描写。附:板书设计

火把节

准备:扎火把、民族服饰、美酒佳肴

场面: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点燃火把、围着篝火跳舞

来历:人们用火把消灭“天虫”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推荐第5篇:火把节

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最普遍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关于火把节的起源,有许多优美动听的传说。其中一则相传,在很古很古时,天王恩泽不愿让彝家过上好日子,忌妒生邪恶,派了一个大力士下凡到彝山,糟踏茂盛的庄稼。彝家人群情激愤,决心与大力士决一死战。此时,从人群中跳出一个叫包聪的小伙子,脱下羊皮褂,冲上前一把抓住大力士的脖子,就摔跤,相持了三天三夜,最后包聪把大力士摔倒在地,大力士霎时变作一座秃山。天王恩泽见大力士失败,羞怒交加,往地上撒下了一把香面,刹那间变成无数害虫,亡图吃光地上的庄稼。聪明智慧的彝家人怎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年的辛苦落空,于是他们每人点燃把火,把害虫一齐烧光,获得了一个金灿灿的秋天。但天王恩泽不甘心失败,到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就放下害虫吃庄稼,于是彝家人也毫不留情地点燃把火,把害虫烧光。年来年往,相传成习,六月二十四就成了彝家人的传统佳节。

彝族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因此又称过大年。

推荐第6篇:火把节

火把节是中国彝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几天。届时人们盛装庆祝,举行摔跤、斗牛、射箭、赛马等游乐活动。入夜点燃火把,挨家挨户走访,并奔驰山乡田野,驱除“鬼邪”。

相传,火把节的由来与诸葛亮有关。很久以前,云南维西地区的百姓主要靠打猎捕鱼为生。有一年,诸葛亮率兵来到这里。在一次庆祝战胜大鬼主(古代彝族奴隶主)的酒席上,诸葛亮了解到当地百姓不会耕种水稻,他就率领大家刨土、搬石头、垒田埂、修水渠,同时派人去四川拉稻种。

一天夜里,诸葛亮得悉去拉稻种的人马被瘴气和黑暗困在不远处的森林里,便决定让附近村寨的男女老少,每人点起一束火把,用火攻瘴气的方法,迎接运送稻种的汉兵,这一天正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从那时起,维西、巨甸一带就开始种植水稻和棉花了。以后每到这一天,当地人就点燃火把,载歌载舞,庆祝这个象征幸福的日子。

火把节一共有三天。火把节的第一天:祭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什嫫,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跳起“朵洛荷”、达体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骏和阿什嫫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火把节是彝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推荐第7篇:火把节

《火把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会11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掌握“矫健、嫉妒”等词语意思。

3.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是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

二、三部分,体会火把节时彝族人民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

教学难点:从火把节的传说中体会彝族人民的勇敢与坚强。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民间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结构。3.初步体会彝族人民火把节的热情。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火把节”是那个民族的节日吗?(彝族)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火把节的知识? 简介彝族及火把节,出示相关图片: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恭祝五谷丰登。火把节一般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凉山,走进彝族的火把节去感受那盛大的节日气氛吧!

二、初读课文,交流预习内容。1.自读课文,回顾预习内容。 2.小组交流预习内容。

三、巩固练习,检测预习。1.认读词语:蒿枝犄角头帕披毡山寨矫健摔跤嫉妒蝗虫宰牛羊熊熊烈火激情四溢数不胜数不屈不挠人声鼎沸兴高采烈 2.形近字: 寨()矫()跤()赛() 娇()狡()塞()骄()寒() 3.近义词:矫健--强健激动--感动 反义词:矫健--柔弱激动--冷静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段轮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同桌交流。2.默读课文,想想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试概括出每部分的内容。

五、找出你认为能充分体现彝家人的热情的句子朗读并体会一下。1.出示句子:“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要求: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体现出彝家人的热情、好客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学到这里,你是什么样的感情,是否被彝家人的热情和火把节热烈的气氛所打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的感受到了彝家人的热情好客,下节课,再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火把节,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气氛吧!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听写词语,积累词语。3.思考书后第

2、3题。

一、预习。

1、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及过火把节的一些情况。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默读思考:课文是分哪向部分写的,你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

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

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相互交流。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

推荐第8篇:火把节

火把节(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学习难点:

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课前准备:课件 定向·诱导

1、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课后“读读写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彝族人民一起欢度火把节,感受火把节热闹场面,感受彝族人民的民族风情。

2、出示目标 自学·探究

1、出示自学思考题

1)自读第一部分,用笔画出彝家人为了欢度火把节做了什么准备。多读几遍,谈谈自己的体会。

2)默读课文第二部分,说说课文描写了火把节那几个场面,试着加小标题,选出自己喜欢的场景,多读几遍,想象画面,想象人物的表情、神态,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批注在文中空白处。

3)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讲一讲这个传说。从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中想到什么?与同学交流。

2、学生自学,老师辅导 展示·答疑

1)感受到人们的热情好客、盼望、兴奋。(感情朗读) 2)标题:节日准备、斗牛、摔跤、点燃火把 感受:人们那欢乐的心情,尽情释放的激情

彝家人的火把节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感情朗读)

3)火把节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更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拓展·延伸

1、提出问题

课文2至4自然段,哪句话在文中重复出现?从重复出现的“我为你”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课文中还有那句话重复出现,你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为什么说“火光照亮了每个彝家人的脸,也照亮了每个彝家人的心”? 反馈·总结

1、谈谈收获

2、师生共同小结 板书设计:

4 火把节

准备:扎火把、民族服装、美酒佳肴 场面: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

点燃火把、围着篝火跳舞

来历:人们用火把消灭“天虫”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推荐第9篇: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4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衣服是不是很特别? 生:是

师:这是彝族的服饰(板书“彝族”),在老师的家乡美丽的大凉山,那里住着许多的彝族人民,他们都会穿着这样的民族服装。瞧,老师还带来了好多彝族的服饰。

师由此简单介绍彝族服饰。(出示课件)

师:彝族不仅衣服漂亮,他们还有更多好玩的,好看的,特别是彝族火把节,(板书“火把节”)有很多好玩好看的,大家想不想看看?

生:想

师:请每个孩子闭上眼睛,我们来到了彝族之乡,美丽的大凉山,那里正在举行一场火把节盛会,请你仔细看看盛会里,人们都有哪些活动?(出示课件)快看,活动开始了。

师:大家看到在节日里的人们他们过得怎么样? 生:开心,高兴……

师:那么都举行了那些活动呢? 生:打火把、斗羊、斗牛、跳舞…… 师:(出示课件)就像同学们刚才说的的除了赛马、斗羊、斗牛传统活动外,还有磨尔秋、爬油杆、选美等活动。其中同学们还提到了跳舞,那是彝族传统的民族舞蹈——达体舞。(出示课件)谁来说说他们是怎么跳的呢?

生:围着火堆、手拉手……

师:说得真好,达体舞简单易学,在老师家乡,不仅是彝族,几乎人人都会,特别是火把节,人们最喜欢围着火堆跳达体舞了。我们现在也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跳的。(出示课件,欣赏达体舞的跳法)光看太不过瘾了,干脆我们现在就来学一学,孩子们请起来,然后跟你的同桌手拉手,随着音乐,我们便学边跳,看哪一组先学会。(出示课件)

师生共跳达体舞。

师:大家觉得怎么样,是不觉得很容易学? 生:是。

师:达体舞学会了,我们就要去参加火把节了,而且老师要带大家去参加火把节中最好玩的,就是火把节狂欢夜。

师介绍狂欢夜:在这一天,当夜幕降临, 无论男女老少都会聚在一起,每人手举火把,排成一条条长龙,从四面八方涌向火把广场。(出示火把广场)然后人们把手中的火把熔进篝火中,烧红天空。最后随着美妙的音乐,围着绚丽的火焰,手拉手尽情的跳起达体舞,跳啊、唱啊,直到天亮,整个城市也仿佛成了火的海洋,场面十分盛大。

三、技法探究

师:瞧,我们热情的彝族朋友已经等不及了,亲自来请我们去参加他们的火把节狂欢夜!出示教师制作的撕纸范作。贴在火把广场上。而且这里还有好多彝族朋友,我请一些同学来帮老师把他们请进我们的火把广场。

生贴人。

师:大家看,彝族朋友们他们在……? 生:跳达体舞。 师:没错,看来同学们刚才学的还真不错,现在除了跳舞的人,你还想在广场上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板书“想”)

生……

师: 那咱们就来做一个打火把的人,想好了,我们就可以动手了,可这样的人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生:撕出来的。(板书“撕”)

师:孩子们真会观察。除了是撕出来的以外,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生:

师:对,他们都没有五官,只有外形轮廓,这叫剪影。(出示课件,介绍剪影)方法我们也学到了,咱们现在就来动手。(师示范撕人)逐步引导出“摆”,“贴”,“画”三个步骤。最后总结想、撕、摆、贴(画)四个步骤。

作业要求: 1:撕人。

2:人物动态要生动、夸张。

3: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跟同桌同学合作完成。

并且来参加我们狂欢夜活动的同学都能得到彝族小伙的英雄结、彝族姑娘的瓦盖,先来先得哦!

师:广场上的彝族朋友已经在等大家了。而且我们的火堆已燃起来了,就请你赶快行动起来。加入到我们的狂欢夜吧。

生:实践。 五:展示、评价

对做好的人,贴在广场上的孩子用送瓦盖和英雄结的方式鼓励孩子,让其体验成功的快乐。

师总结:大家看,在广场上的红、黄、黑三种颜色,正是彝族的三色文化。彝族以黑为高贵,以红为勇敢,以黄为美丽。今天我们只走进了彝族的火把节,学习了用撕贴剪影的方式来表现,而我们学校其他同学还运用了其他表现方法来展现彝族人民更多的民俗民风。请看(出示课件),展示我校曾经表现彝族民风的艺术作品。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希望在今后我们可以更多的了解它。现在还是让我们再跳起达体舞一起感受火把节的快乐吧。

音乐再次响起,师引导学生再次跳起达体舞,感受火把节的快乐氛围。 (下课)

推荐第10篇:西昌凉山彝族火把节 农历六月在火舞中狂欢

西昌凉山彝族火把节 农历六月在火舞中狂欢

西昌作为四川省凉山州的首府,其名字更多的是和卫星发射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还有什么为人所熟知的,那一定是彝族火把节。火把节在彝语里叫做“都则”,代表祭火的意思,它是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民族特色最为浓郁的盛大节日,于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西昌被称为全世界唯一能玩火的城市,指的就是火把节。在火把节的夜晚,西昌由火把和篝火围成了火的海洋。所有人都像火一样的热情与欢乐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舞,高亢的歌声响彻云霄。

火把节期间,有彝族传统的体育赛事,更有古老的祭火神活动与选美比赛,传统与时尚的碰撞,让西昌这个依山傍湖、风景秀丽的城市更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火把节来历的传说点燃火把烧“天虫”

彝族是一个非常崇拜火的民族。由于彝族大多生活在高山地区,刀耕火种、防寒御兽都离不开火。因此,在彝族人民的眼里,火象征着光明、正义、兴盛,是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在凉山彝族地区,有着许多与火相关的禁忌,比如家家户户烤火的火塘是神圣的地方,任何人都不得触踏或跨越;从外面带回家的生肉在进屋前必须要用火燎一下……此外,凉山彝族地区还保留着大量与火相关的民俗活动:以火熏田除虫、祭祀火神,如果在野外跌倒或受了某种惊吓, 就要在那里引燃一堆火,用以请火神驱妖除邪……而在所有活动中最为隆重的,则是一年一度、持续数天的火把节。

关于火把节的来历,民间有各种生动、美丽的传说,而那些传说,就如同是彝族传统文化里一串串光彩夺目的珍珠。这其中,以凉山州彝区的一个传说最为典型:很久以前,天上有个凶神叫做斯热阿比,他奉天王之命,经常到人间来横征暴敛,敲诈勒索,因此激起了彝族人民的反抗。为了战胜凶神,人们点燃千万支火把,把通天梯烧毁,断了斯热阿比的退路,再经过九天九夜的战斗,终于杀死了凶神。凶神被杀死的消息传到天庭之后,天王大怒,立即撒下千千万万“天虫”,意欲吃光庄稼,把人民饿死。此时,已经是彝历的“虎月”(农历六月),正是土豆、玉米快要收成的时候。铺天盖地的“天虫”吃了三天三夜,眼看庄稼就要毁于一旦了……这时候,彝族人决定“举火把,烧天虫”。于是,彝族的男女老少,人人举火把,用三天三夜的时间烧死了成千上万的“天虫”,保住了庄稼。可是,还有一部分未被烧死的天虫钻进了地下,会在第二年“虎月”又钻出来吃庄稼,因此,到了第二年,彝族人民又举起火把烧害虫 ……这样一年一年地传下来,最终成了火把节。

在西昌等地,至今仍流传着“不玩火把,庄稼就会被虫吃掉,火把可将地下的虫引出来烧掉”的说法,与传说不谋而合。因此,火把节是一个祈祷丰收的节日。

但火把节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祈祷丰收的节日,它还是一个男欢女爱的节日。对于彝族的青年男女,火把节是他们一年中最期盼的日子。

上百万火把点亮城市夜空青年男女寻觅人生另一半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火把节的地方其实很多,凉山州府西昌尤为热闹与壮观。据史书记载,明朝正德年间,四川状元、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杨慎被贬谪云南,途经西昌,夜宿泸山光福寺,当晚正值彝族火把节。在望海楼上,他看见四周火把齐明,与满天星斗交相辉映,不禁诗兴大发,留下千古传诵的诗句: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

在为期数天的火把节活动中,祭火神无疑是最隆重、最原始的部分,也是彝族传统习俗里的一个神圣过程,表现了彝家人对火的崇拜之情。毕摩首先入场,读祭文,进行原始而神圣的祭祀活动,把人们的思绪带回遥远的时代,分享祖先对火的崇敬之情。毕摩相当于彝族中的知识分子,是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他们身披法衣、手持神扇,围着火堆摇扇,摇扇的动作十分讲究:向内挥动时,意为召请神灵;向外挥动时,意为驱赶邪魔,保佑来年风调雨顺。

彝族人相信,点燃火把的那一刻,是神圣而美好的。在传说中,燃起火把,就可以带来幸福吉祥的生活。火把点燃后,彝家人会先围着火把走3圈,再开始狂欢。

夜幕降临后,火把节才迎来高潮。当晚,西昌市区各主要干道汇集了上百万支熊熊燃烧的火把,30个大型篝火形成了壮观的十里火龙。与此同时,在高空燃烧的五彩焰火之下,篝火达体舞、打火把巡游等狂欢活动也随之登场。绽放的焰火、跳跃的火把、欢呼的人群交相辉映。此时,歌声是最好的祝福,舞步是最美的动作。人们尽情欢唱,通宵达旦,把对火的热爱一起迸发出来。

无论是在本地的风土介绍还是在游客的游记里,火把节还有另一个名字“东方情人节”。的确,从古至今,在火把节狂欢中最活跃的都是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在火把节这一天,他们都会穿上节日盛装,一起扎个特大的火把,围着火把尽情地歌唱和跳舞,不时发出羞涩的笑声。对许多年轻人来说,火把节还有一层特殊的含义,那就是在舞蹈中用独特的“暗语”,去寻觅人生的另一半。在狂欢的人群中,不时还可见青年男女结伴离去。

最热闹的火把节第二天一边是摔跤,一边是选美

彝族传统体育活动是火把节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俗话说,火把节是玩的节日,在这个全民狂欢节日里,老人们举杯畅饮,谈古论今;年轻人围着火把翩翩起舞,纵情歌唱,进行各种传统体育竞技;小孩则做着各种游戏。

火把节的第二天是最热闹的一天。一大早,男女老少会带上食品,穿着节日的盛装,聚集到各活动举办地。在这天将要举行摔跤、赛马、斗牛、斗鸡、达体舞等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

在关于火把节起源的众多传说中,有一种便与摔跤相关。由此也可看出,彝族摔跤的历史之久远,火把节期间,从

八、九岁的小孩到年过半百的老人都活跃在摔跤场上。比赛时,摔跤场上人山人海,可谓一处摔跤,几方相聚。有时甚至出现几十对选手同时在场上比赛的场景,周围观众欢呼雀跃,使整个场面热闹非凡。

斗牛,凉山彝语又称为“牛顶”,它与西班牙的“斗牛”完全不同,是牛与牛之间的较量。此时,方圆数百里内强壮的公黄牛都会在这里一决胜负。比赛前,牛主人会把牛角削得尖尖的,入场后,它们会用利角奋力碰顶对方,直至一方体力不支,夺路而逃为止。获胜的牛主人可以得到奖品,牛也会披红挂彩,接受观众的注目礼。

彝族自古就有赛马的习俗,在彝文古籍《西南彝志》中,就记叙了彝族古代赛马运动的盛况:“骑士骑上骏马,跑在广场上,像云里奔月,像天上流星……”彝族的赛马内容别具一格,有的比赛是赛马力和比速度;还有的比赛是比骑术和赛姿势。火把节的赛马比赛,参加的赛马有上千匹,竞争相当激烈,这也反映出彝族祖先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养马、赛马的历史由来已久。

达体舞是一种在凉山彝族地区流行的舞蹈,它是彝族古老文化的具现,是彝族传统舞蹈的升华。达体舞动作幅度不大,但舞姿优美,且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还有很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简单易学,深受青年人的喜爱,现在已经成为了火把节的压轴戏。

在火把节的第二天,除了各种体育活动,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选美。

在西昌凉山彝族火把节最后一天,彝族传统选美“金花”选拔大赛在火把广场激情上演。按照彝族传统,参加选美活动的都是年满16岁的女孩儿。每个姑娘都很看重这个机会,盼望自己是最漂亮的“金花”。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来自凉山州各地的姑娘早就做好了准备。她们会穿上漂亮的服装,打扮得流光溢彩。能够通过村、县层层选拔后,入围西昌竞争“金花”的,自然都是美女了。每个选手的周围,都有一大群乡亲拉拉队员。当彝族美女一个个在舞台亮相时,欢呼声、掌声不绝于耳、热闹空前。

西昌,是神话传说中的月亮女儿的故乡,相传彝族姑娘兹莫领扎因为能在羊毛披毡上织出一个逼真的世界,而被月亮仙女接到月宫,并从此成为月亮的女儿。如今,在西昌,也有一项“月亮女儿”评选比赛,最后获得冠军的佳丽将被冠以“月亮女儿”的称号。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西昌女人参与这项赛事,她们通过朝气蓬勃的打扮、个性独特的才艺表演传达着西昌女人的美丽与智慧。

火把节期间,西昌还会举行彝族式射箭比赛、花车游行、环邛海自行车赛、环邛海亚高原轮滑赛、彝族手工艺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火把节深厚的文化底蕴不逊色于国外知名节日

火把节历来被称为“东方狂欢节”,这其实并不是巧合。西昌与世界上最大狂欢节举办地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虽相隔万里,两地的风情文化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对于狂欢却拥有相同的理解: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在夜晚展示最精华的部分,唯一不同的是,西昌火把节依靠彝族深厚的文化底蕴,里约热内卢则靠肆无忌惮的花车与艳舞。

追根溯源,彝族火把节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而巴西的狂欢节还只是个不到200岁的“小弟”。如果说巴西的狂欢节是人们丰富娱乐生活的手段,那么火把节的狂欢还多了一份对历史和神明的祭奠。

虽然都名为狂欢,但火把节与狂欢节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大相径庭。巴西人征服世界靠的是比基尼泳装、热辣的桑巴舞表演、造型夸张的花车、奇特的易装表演……与巴西不同,火把节显得更为自然,甚至只有一个道具火把。尽管道具简陋,但却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祈祷丰收与繁衍后代,这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最基本的要素。彝族人民用火把节把这两项任务一同表达了出来,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火把节的无穷魅力。

事实上,有着“中国民俗第一节”之称的彝族火把节,文化底蕴并不输于世界上任何一个狂欢节:西班牙的奔牛节,虽有近500年的历史,但它真正成名却是1926年海明威发表《太阳照常升起》之后,而它的来历更是让人哭笑不得:仅仅是为了将牛赶进城里;德国慕尼黑啤酒节有近200年的历史,它的起源则是皇室的婚礼提供的免费饭菜和饮料。

彝族火把节,不仅传播了彝族独特的“火文化”,更激活了一代代族群后人的民族记忆,启发广大族人对古老文化的神往、对民族民间艺术的珍视。彝族地区素有“火之故乡”的美誉,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秉持着先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音乐舞蹈传统和口头艺术,在火把节习俗形成的歌调、传说乃至史诗表演等也当属“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宗重要传承。

一个成功的节日能让世人记住一座城市的名字,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里约热内卢与慕尼黑都是成功的例子。下一个,当然就是西昌。

第11篇:西昌导游词

各位贵宾,大家好!欢迎来到西昌。说起西昌,很多人都会浮想联翩,\"航天城\"、\"月城\"、\"小春城\"等一个个名字就会闪现出来。好,下面就让我们开始西昌之旅,去认识这座美丽的城市。

在四川省西南攀西大裂谷,有一座青山环绕,冬暖夏凉,惠风和畅的美丽城市。一枚枚运载火箭从这方神奇的土地升腾,象划破苍穹的利剑把一颗颗卫星送向太空。这就是有着二千六百五十一平方公里幅员面积,54万人口,海拔1500米,蜚声中外的中国航天城——西昌。

西昌市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区首府。据史载,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她便是祖国西南边陲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朝时,这里叫邛都,公元862年,南诏征服这里后,把它改名为建昌。 1728年,清朝雍正年间,因其位于四川西部,朝廷又希望它繁荣昌盛,故改名为西昌,并沿用至今。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在悠悠岁月中,曾演绎过司马相如的开疆拓荒,诸葛亮的猎猎南征,杨升庵的浅吟低唱,马可波罗的异域探奇,\"彝海结盟\" 的千古绝唱。

从名字的演变中,我们知道了西昌悠久的历史。同样从名字中,我们还可以知道西昌的特点。昆明有春城之称,西昌也有小春城的美誉,这里的气候丝毫不逊色于昆明。西昌年平均气温摄氏17度,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也在摄氏10度,而

七、八月份的平均温度却不过二十

四、五度而已。真可谓:\"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除了宜人的气温,西昌明媚的阳光也让人神往不己。西昌的年日照时间可达2400多小时,尤其是冬季,一踏进西昌的土地,阳光、蓝天、白云顿时令人心旷神怡,近年开展的攀西阳光之旅就因此而吸引了大批游人。

说到阳光,免不了要说说月光。西昌有一个至柔、至美的名字:月城。在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四川段上,有三大气象景观,清风、雅雨、建昌月。其中建昌月指的就是咱们西昌的月色。昌海拔较高,又没有污染,所以空气的能见度特别高,月色自然是分外皎洁了。

好了,大家知道了西昌\"小春城\"、\"月城\"的来历,至于 \"航天城\"就无须多言了。自然是这里有蜚声中外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它已成为我国高科技的象征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她的开发和发展前景以及整个地区资源开发的带动作用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央领导曾指出:\"西昌是国家的门面,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中国有一句古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那么今天我们就做一回仁、智双全者吧,先游山,再玩水,泸山、邛海在等着我们。

现在我们就行驶在通往邛海、泸山景区的路上。邛海、泸山景区位于西昌城南5公里,自古被誉为川南胜境。泸山因其苍翠黛色,并且靠近泸水(金沙江水系的古称),所以取名为泸山泸山是一座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身的景区。古人用松、风、水、月四字来概括泸山的风景,如果觉得这四个字太抽象的话,那么下面这幅对联可谓形象而贴切:天上月、水中月、月月齐明;松涛声,海涛声,声声相应。自古名山古刹不分家,有这样的风光,当然少不了道观寺庙。不过泸山不像峨眉皆佛,青城纯道,它是儒、道、佛三教合一,像这样三教和谐共处一山的现象是不多见的,一山不容二虎的说法在这里可得改一改了。1985 年在泸山修建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更是为这座名山锦上添花。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50年代初,这里还处于奴隶社会时期,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后,凉山社会形态可谓一步跨千年,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座博物馆保存了大量关于这方面的实物和资料,为我们认识、了解这一巨大变迁提供了条件,同时,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凉山彝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情况。

进入博物馆前须登上29台阶,它象征着凉山从1956年民主改革到博物馆建成的1985年间29年的奋斗历程。博物馆门前有一座雕塑,名?quot;凉山之鹰\",他是彝族历史上的一位英雄—— 支格阿龙,是一位和后羿一样的英雄。

第一个展厅是序厅,包括凉山的地理概貌、凉山彝族的来源及凉山的历史沿革几个部分。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西南,总面积六万零一百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000至2500米,总人口 380万,其中彝族160余万,另外还有汉、藏、回、傈傈等十四个民族。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它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是一种古老的音节文字。据记载,凉山彝族的主要来源是 70年代以前,由云南昭通一带迁入的\"古侯\"、\"曲涅\"两个部族繁衍而来。除此之外,最早有战国时期氐?quot;旄牛种\"的南迁,中期有唐朝时南诏的\"乌、白二蛮\"的北迁,后期有明清时由云贵渡江而来的部族。自秦朝开始,历朝历代均在凉山设置郡、县,凉山还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个展厅介绍的是社会生产力,从这里陈列的大量实物及图片可以看到,凉山彝族地区的生产力十分低下,耕种还属于原始的刀耕火种。社会分工还十分模糊,畜牧业和手工业都还未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业也还处于以物易物的初始阶段。

接下来的展厅介绍的是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奴隶制的社会形态在凉山持续了二千多年,森严的等级制便是它的重要特征之一,根据血缘关系,所有社会成员被分为五个等级,即兹莫、诺合、曲诺、嘎加、嘎西,这些名称都是彝语的音译,都有各自的含义。兹莫,在彝语中是权力的意思,汉语称之为土 司,是受朝廷册封的官员。诺合,彝语中是\"黑色的群体\"的意思,汉语称之为黑彝。这两个等级都是贵族阶层,属于统治阶级。曲诺、即白彝,属于平民。而嘎加和嘎西都属于奴隶阶级,他们毫无人身权利,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象牲畜一样可以被任意买卖。

第四个展厅介绍的是彝族的家文及习惯法。所谓家支就是家族的意思,它是父系血缘集团,有父子联名的谱系。凉山彝族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组织,而黑彝家支就起着政权的作用。习惯法是凉山彝族不成文的法律,它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奴隶制度的依据,包括人身占有与保护财产所有、犯罪、婚姻等方面,而依据习惯法作出的刑罚十分残酷,往往是斩手、断足、挖眼等酷刑。

第五个展厅是关于宗教、婚姻家庭与文学艺术。凉山彝族没有成型的宗教体系,他们的信仰还处于祖先崇拜与万物有灵的阶段,鬼神支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从事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职业的人叫毕摩和苏尼,他们各有其职,各司其法。苏尼的主要职责是撵鬼驱邪,而毕摩是诵经安神祭祖,除此之外,毕摩还是彝族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是彝族的民间文化人。所以毕摩的社会地位也比苏尼高。

凉山彝族的婚姻制度有两个准则:等级内婚,家文外婚。即同一等级不同家族的人才有可能通婚。等级内婚是要保护血统的纯洁,维护等级制度;家支外婚是避免近亲结婚。这两点是不能违反的,否则会面临严酷的惩罚,甚至是死刑。

彝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有创世史诗《勒俄特依》等一批代表作,还有大量反映彝族人民战胜自然、战胜邪恶的神话、故事、童话、寓言。作为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也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乐器,如口弦、三弦、月琴等。而以漆器为代表的工艺美术品更是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第六个展厅集中展示了彝族的风俗习惯,有彝族盛大的节日 ——火把节、彝族新年,有绚丽多彩的服饰,有独具特色的彝族伙食,有独特的婚礼、葬礼。目不暇接的实物、照片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是民居院,这是一所典型的彝族民居,由木结构的板屋和土木结构的碉楼组成,板屋全部采用穿逗结构,集中展示了彝族建筑的精华。

参观完博物馆,再往山上走就是泸山寺庙和道观中规模最大的光福寺。据《四川通志》记载,光福寺始建于唐朝,原名飞梁寺、大福寺,明宪宗成化年间改名为光福寺。光福寺山门匾额系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题写。光福寺各殿、阁均依山势分级建造,寺内现保存有植于汉、唐时期的柏树数株。还有著名的地震碑林,一百余通百碑记载了1536年、1732年及1850年西昌三次大地震的详细情况,包括时间、范围、强度及地震的破坏程度,为地震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不少名人都曾光临光福寺,明朝时状元杨升魔被贬至云南,途经西昌,借宿于此,时逢火把节,于是留下了这首诗: \"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过了光福寺,再往上还有文昌宫、观音阁、玉皇殿等寺观,大家可以一路看去。

下了泸山,就来到邛海。邛海是四川最大的天然湖泊,它的面积为31平方公里,南北长11公里,东西宽5公里,平均水深 14米,最深处达34米。关于邛海的成因,自然少不了美丽动人的传说。流传最广的是秦朝时样潼县沉陷的故事。至今还有一说,幸运的人就能看到水下古老的城池。其实,邛海处于一个断陷盆地上,由于地壳运动,东部的螺髻山不断上升,而邛海断陷盆地则进一步下降,从而形成邛海。如果把西湖比作雍容华贵的贵妇,那么邛海就像清新质朴的村姑,它的美就在于它的恬静、自然。在不同的季节,湖水会呈现深浅各异,纯净细柔的绿、蓝、青各色,显示出高原湖泊独有的魅力。春夏之际,岸边垂柳依依,蓝天、白云、青山倒映水中,你可以充分体?quot;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秋天,天高气爽,月色溶溶之际,天地浑然一体,天上月、水中月交相晖映,充满诗情画意。而冬天,少了几分煊嚣的邛海,更有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邛海还是一个盛产鱼虾的湖泊,每年产量可达150万斤。同时,也是开展水上运动的好地方,这里曾举办过多次国际、国内比赛。

人们常说,最好的总在最后。那最后我们还剩什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现在我们就去领略它的风采。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西昌以北70公里的一个叫沙坝的山谷中。有人会问,中国这么大,为什么会把发射中心选在西昌呢?这得从发射卫星的要求说起。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也就是轨道距地面三万六千公里的卫星,要求纬度低,海拔高,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增加火箭的有效负荷,节约燃料,简化火箭的设计难度。这里的纬度是北纬28.2度,海拔1500米,符合这一条件。第二,良好的气候条件,特别是晴朗的天气多,第三,较好的交通条件,这两点西昌也符合要求。最后,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当时还处于冷战时期,我国的许多军事、工业的重要项目都分布在三线地区,这里群山环抱的地势也符合当时的战略思想。这样,卫星发射中心就证式落户西昌。从1970年开始建设,我们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了一座包括发射测试、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通信、气象、勤务保障等系统在内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综合性航天发射场,也是我国目前唯一能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基地。1984年进行首次发射以来,至今已成功发射了国内外20多颗卫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许多第一:第一次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第一次发射大推力捆绑式火箭等等。我们参观的首先是指挥控制大厅,它是整个发射中心的大脑。这里集中了我国最先进的各种航天测控设备。大厅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正前方一面20余平方米的电视显示屏及各种状态显示屏,它们随时显示着发射场的工作情况、火箭卫星的运行状态及有关参数,专家们就是在这里完成对卫星发射的指挥控制、数据交换与处理等工作,从而运筹帷幄,决胜太空。当年,美国前国防部长温伯格走进这里时,情不自禁的赞叹道:西昌,休斯敦!

走出指控大厅,再往前行六公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由 2号工位及3号工位两个发射系统组成的发射场。3号工位于 1984年投入使用,1990年发射了第一颗外国卫星——亚星一号。它高达77米,发射塔上有11层可作180度水平旋转的工作平台,3号工位主要用于发射长征三号火箭,它可以把1.5吨以下的卫星送人轨道。2号工位建成于1990的年,工期只有14个月,而国外建设同类型的发射工位一般需要2年时间。2号工位由一座高97米,重达似4500吨的活动勤务塔架和高74米,重1040吨的固定脐带塔以及三座高175米的避雷塔组成。火箭、卫星的起竖、对接,最后的检测和燃料的加注都在塔上完成。塔上的各种设施完备,可以对塔内的温度、湿度、压力、洁净度进行随意控制。2号工位主要用于发射长征二号捆绑火箭等大推力火箭的发射。它是目前我国发射能力最强、技术最先进的发射工位。

离发射场不远的山坳里,是火箭、卫星技术厂区,这里有测试大厅、火箭单元测试楼、卫星远地点发动机测试间、卫星检漏厂房、卫星加注总装厂房、固体火箭探伤厂房等,是对卫星、火箭进行检测的地方。

各位贵宾,在游览结束之后,请让我再说一说西昌的发展近况。近几年来,西昌的发展也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西昌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和民族经济试验区,省委、省政府批准的攀西资源综合开发区的中心城市之一。西昌又是攀西地区和川滇结合部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攀西资源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攀西地区是我国罕见的资源富集组合优越的\"聚宝盆\",农业、水能、矿产、生物,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十分巨大;具有极大的开发前景、装机容量达180万千瓦、投资 160亿元的西昌官地电站,正在抓紧前期工作。农业资源得天独厚。西昌日照长,水资源充足,土地肥沃,安宁河贯穿全境83 公里,使西昌成为安宁河河谷平原主体和攀西农业综合开发的腹心地带。西昌平坝、山地相间,属\"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的立体气候,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独具优势。反季蔬菜、花卉、特种水产正成为蓬勃兴起的产业。是四川省优质稻米、茧、丝、烟、果、林、反季蔬菜、花卉、瘦肉型猪生产基地。相信各位贵宾再次来到西昌时,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个更加迷人的新西昌。谢谢大家!

第12篇:西昌导游词

西昌导游词

各位贵宾,大家好!欢迎来到西昌。说起西昌,很多人都会浮想联翩,”航天城”、”月城”、”小春城”等一个个名字就会闪现出来。好,下面就让我们开始西昌之旅,去认识这座美丽的城市。

在四川省西南攀西大裂谷,有一座青山环绕,冬暖夏凉,惠风和畅的美丽城市。一枚枚运载火箭从这方神奇的土地升腾,象划破苍穹的利剑把一颗颗卫星送向太空。这就是有着二千六百五十一平方公里幅员面积,54万人口,海拔1500米,蜚声中外的中国航天城——西昌。

西昌市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区首府。据史载,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她

便是祖国西南边陲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朝时,这里叫邛都,公元862年,南诏征服这里后,把它改名为建昌。 1728年,清朝雍正年间,因其位于四川西部,朝廷又希望它繁荣昌盛,故改名为西昌,并沿用至今。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在悠悠岁月中,曾演绎过司马相如的开疆拓荒,诸葛亮的猎猎南征,杨升庵的浅吟低唱,马可波罗的异域探奇,”彝海结盟” 的千古绝唱。

从名字的演变中,我们知道了西昌悠久的历史。同样从名字中,我们还可以知道西昌的特点。昆明有春城之称,西昌也有小春城的美誉,这里的气候丝毫不逊色于昆明。西昌年平均气温摄氏17度,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也在摄氏10度,而

七、八月份的平均温度却不过二十

四、五度而已。真可谓:”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除了宜人的气温,西昌明媚的阳光也让人神往不己。西昌的年日照时间可达2400多小时,尤其是

冬季,一踏进西昌的土地,阳光、蓝天、白云顿时令人心旷神怡,近年开展的攀西阳光之旅就因此而吸引了大批游人。

说到阳光,免不了要说说月光。西昌有一个至柔、至美的名字:月城。在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四川段上,有三大气象景观,清风、雅雨、建昌月。其中建昌月指的就是咱们西昌的月色。昌海拔较高,又没有污染,所以空气的能见度特别高,月色自然是分外皎洁了。

好了,大家知道了西昌”小春城”、”月城”的来历,至于 “航天城”就无须多言了。自然是这里有蜚声中外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它已成为我国高科技的象征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她的开发和发展前景以及整个地区资源开发的带动作用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央领导曾指出:”西昌是国家的门面,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中国有一句古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那么今天我们就做一回仁、智双全者吧,先游山,再玩水,泸山、邛海

在等着我们。

现在我们就行驶在通往邛海、泸山景区的路上。邛海、泸山景区位于西昌城南5公里,自古被誉为川南胜境。泸山因其苍翠黛色,并且靠近泸水(金沙江水系的古称),所以取名为泸山泸山是一座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身的景区。古人用松、风、水、月四字来概括泸山的风景,如果觉得这四个字太抽象的话,那么下面这幅对联可谓形象而贴切:天上月、水中月、月月齐明;松涛声,海涛声,声声相应。自古名山古刹不分家,有这样的风光,当然少不了道观寺庙。不过泸山不像峨眉皆佛,青城纯道,它是儒、道、佛三教合一,像这样三教和谐共处一山的现象是不多见的,一山不容二虎的说法在这里可得改一改了。1985 年在泸山修建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更是为这座名山锦上添花。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50年代初,这里还处于奴隶社会时期,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后,凉山社会形态可谓一

步跨千年,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座博物馆保存了大量关于这方面的实物和资料,为我们认识、了解这一巨大变迁提供了条件,同时,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凉山彝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情况。

进入博物馆前须登上29台阶,它象征着凉山从1956年民主改革到博物馆建成的1985年间29年的奋斗历程。博物馆门前有一座雕塑,名?quot;凉山之鹰”,他是彝族历史上的一位英雄—— 支格阿龙,是一位和后羿一样的英雄。

第一个展厅是序厅,包括凉山的地理概貌、凉山彝族的及凉山的历史沿革几个部分。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西南,总面积六万零一百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000至2500米,总人口 380万,其中彝族160余万,另外还有汉、藏、回、傈傈等十四个民族。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它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是一种古老的音节文字。据记载,凉山彝族的主要是 70年代以前,由云南

昭通一带迁入的”古侯”、”曲涅”两个部族繁衍而来。除此之外,最早有战国时期氐?quot;旄牛种”的南迁,中期有唐朝时南诏的”乌、白二蛮”的北迁,后期有明清时由云贵渡江而来的部族。自秦朝开始,历朝历代均在凉山设置郡、县,凉山还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个展厅介绍的是社会生产力,从这里陈列的大量实物及图片可以看到,凉山彝族地区的生产力十分低下,耕种还属于原始的刀耕火种。社会分工还十分模糊,畜牧业和手工业都还未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业也还处于以物易物的初始阶段。

接下来的展厅介绍的是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奴隶制的社会形态在凉山持续了二千多年,森严的等级制便是它的重要特征之一,根据血缘关系,所有社会成员被分为五个等级,即兹莫、诺合、曲诺、嘎加、嘎西,这些名称都是彝语的音译,都有各自的含义。

兹莫,在彝语中是权力的意思,汉语称之为土 司,是受朝廷册封的官员。诺合,彝语中是”黑色的群体”的意思,汉语称之为黑彝。这两个等级都是贵族阶层,属于统治阶级。曲诺、即白彝,属于平民。而嘎加和嘎西都属于奴隶阶级,他们毫无人身权利,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象牲畜一样可以被任意买卖。

共3页,当前第1页123更新学习

第13篇:西昌导游词

各位贵宾,大家好!欢迎来到西昌。说起西昌,不得不说她的四张名片,即:“太阳城”、月亮城、航天城和小春城 ,这一个个名字闪现出来,直让人浮想联翩。好,下面就让我们开始西昌之旅,去认识这座美丽的城市。

西昌市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区首府。据史载,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她便是祖国西南边陲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朝时,这里叫邛都,公元862年,南诏征服这里后,把它改名为建昌。 1728年,清朝雍正年间,因其位于四川西部,朝廷又希望它繁荣昌盛,故改名为西昌,并沿用至今。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在悠悠岁月中,曾演绎过司马相如的开疆拓荒,诸葛亮的猎猎南征,杨升庵的浅吟低唱,马可波罗的异域探奇,\"彝海结盟\" 的千古绝唱。

从名字的演变中,我们知道了西昌悠久的历史。同样从名字中,我们还可以知道西昌的特点。昆明有春城之称,西昌也有小春城的美誉,这里的气候丝毫不逊色于昆明。西昌年平均气温摄氏17度,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也在摄氏10度,而

七、八月份的平均温度却不过二十

四、五度而已。真可谓:\"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除了宜人的气温,西昌明媚的阳光也让人神往不己。西昌的年日照时间可达2400多小时,尤其是冬季,一踏进西昌的土地,阳光、蓝天、白云顿时令人心旷神怡,近年开展的攀西阳光之旅就因此而吸引了大批游人。 说到阳光,免不了要说说月光。西昌有一个至柔、至美的名字:月城。在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四川段上,有三大气象景观,清风、雅雨、建昌月。其中建昌月指的就是咱们西昌的月色。这里地处低纬度、高海拔,污染少,空气能见度高,因此昼里烈日炎炎,夜间皓月当空。想体验“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意境吗,来西昌吧!听着《春江花月夜》的动人旋律,沉醉在溶溶月色中,一切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西昌“航天城\"的来历,自然是这里有蜚声中外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它已成为我国高科技的象征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她的开发和发展前景以及整个地区资源开发的带动作用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西昌旅游有“湖光山色美,民族风情浓,科技含量高”三大特色。那么今天我将带大家先游山,再玩水,再观航天基地。

现在我们就行驶在通往邛海、泸山景区的路上。邛海、泸山景区位于西昌城南5公里,自古被誉为川南胜境。泸山是一座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身的景区。古人用松、风、水、月四字来概括泸山的风景,如果觉得这四个字太抽象的话,那么下面这幅对联可谓形象而贴切:天上月、水中月、月月齐明;松涛声,海涛声,声声相应。自古名山古刹不分家,有这样的风光,当然少不了道观寺庙。不过泸山不像峨眉皆佛,青城纯道,它是儒、道、佛三教合一,像这样三教和谐共处一山的现象是不多见的。1985 年在泸山修建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更是为这座名山锦上添花。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50年代初,这里还处于奴隶社会时期,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后,凉山社会形态可谓一步跨千年,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座博物馆保存了大量关于这方面的实物和资料,为我们认识、了解这一巨大变迁提供了条件,同时,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凉山彝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情况。

下了泸山,就来到邛海。邛海是四川最大的天然湖泊,关于邛海的成因,自然少不了美丽动人的传说。流传最广的是秦朝时样潼县沉陷的故事。至今还有一说,幸运的人就能看到水下古老的城池。其实,邛海处于一个断陷盆地上,由于地壳运动,东部的螺髻山不断上升,而邛海断陷盆地则进一步下降,从而形成邛海。诱人的邛海景色,与西昌晚间皎洁的明月,形成“月出邛池”的诗意之境。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浏览邛海后对其景色大加赞叹,在其游记《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碧水秀色,草茂鱼丰,珍珠硕大,美不胜收,其气候与恬静远胜地中海,真是东方之珠啊。” 邛海还是一个盛产鱼虾的湖泊,每年产量可达150万斤。同时,也是开展水上运动的好地方,这里曾举办过多次国际、国内比赛。 人们常说,最好的总在最后。现在将带大家前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去领略它的风采。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西昌以北70公里的山谷中。有人会问,中国这么大,为什么会把发射中心选在西昌呢?这得从发射卫星的要求说起。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也就是轨道距地面三万六千公里的卫星,要求纬度低,海拔高,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增加火箭的有效负荷,节约燃料,简化火箭的设计难度。首先,这里的纬度是北纬28.2度,海拔1500米。第二,良好的气候条件,特别是晴朗的天气多,第三,较好的交通条件,这三点要求西昌都符合。最后,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当时还处于冷战时期,我国的许多军事、工业的重要项目都分布在三线地区,这里群山环抱的地势也符合当时的战略思想。这样,卫星发射中心就证式落户西昌。从1970年开始建设,1984年进行首次发射以来,至今已成功发射了国内外20多颗卫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许多第一:第一次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第一次发射大推力捆绑式火箭等等。

各位贵宾,在游览结束之后,请让我再说一说西昌的发展近况。近几年来,西昌的发展也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攀西地区是我国罕见的资源富集组合优越的\"聚宝盆\",农业、水能、矿产、生物,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十分巨大;具有极大的开发前景、装机容量达180万千瓦、投资 160亿元的西昌官地电站,正在抓紧前期工作。农业资源得天独厚。西昌日照长,水资源充足,土地肥沃,安宁河贯穿全境83 公里,使西昌成为安宁河河谷平原主体和攀西农业综合开发的腹心地带。西昌平坝、山地相间,属\"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的立体气候,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独具优势。反季蔬菜、花卉、特种水产正成为蓬勃兴起的产业。是四川省优质稻米、茧、丝、烟、果、林、反季蔬菜、花卉、瘦肉型猪生产基地。相信各位贵宾再次来到西昌时,呈现在大家眼前的将是一个更加迷人的新西昌。谢谢大家!

第14篇:西昌导游词

西昌导游词

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导游人员,通常需要用到导游词来辅助讲解,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如何把导游词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西昌导游词,欢迎大家分享。

大家好,我叫永馨睿,是这次西昌之旅的导游,请大家不要乱扔垃圾、随手乱涂乱画、还有大家跟紧我不要走失了、

现在我们到达的这里是西昌卫星发射站,眼前就是一个火箭,请大家不要乱摸设备,可以拍照,这个发射站里有火箭的名称和资料。

接着是琼海,这里一眼望去可以看到一艘船在水边停着,还有小木船,下面还有各种小鱼小虾,水草在风的吹拂下,好像在跟我们挥手呢、这一个个绿色的石头在青苔下像一颗颗绿色的宝石,美丽极了。

再走几步就是水果街和少林寺,我们可以乘坐索道上去,在下面可以看见绿树成荫的小草和古树参天的大树。到达上面,可以看到墙上还有西昌的历史。现在大家看见的是纪念品商店,大家可以买一些纪念品和首饰带回去。你们看,许多只猴子从树上跳了下来,我们可以看,但不能去摸他们,可以去旁边的摊位上买一些花生给他们吃。往前走可以看到寺里还有一颗吉祥树,你可以捐一些钱给寺里,许愿。观景台的四个望眼镜可以看见琼海,左边可以看到西昌市全貌。

这里还有烧烤城,里面有一个烟囱,可以减少烟向外排放,大家可以吃着烧烤,看着人们围着火在旁边跳舞,那可是种美妙的感觉。

游客们,这次西昌一日游结束了,大家会对西昌恋恋不舍,没关系,欢迎下次再来,再见。

第15篇:火把节 教案

4火把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爱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有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饶的优良美德。教学重、难点:

⑴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⑵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具准备:录音机

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预习。

1、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及过火把节的一些情况。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默读思考:课文是分哪向部分写的,你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

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2、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相互交流。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六、作业

第2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彝族人民一起欢度火把节,感受火把节热闹场面,感受彝族人民的民族风情。

二、品读词句,想象场面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为了欢度火把节,人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彝家人做了什么准备?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你最喜欢哪一个?画出来读一读,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出示图片或演示文稿) 了彝族的民族风情。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讲一讲这个传说、。从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中想到什么?与同学交流。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我们还知道火把节来历,知道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四、作业:

搜集其他民族资料,感受这些民族风情。 板书设计:

4、火把节

准备:扎火把、民族服饰、美酒佳肴 场面: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 点燃火把 、围着篝火跳舞

来历:人们用火把消灭“天虫”

(火把节书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饶精神的象征)

教后反思:

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火把节,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课本,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第16篇:火把节总结

火把节工作总结

第六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是全州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按照州委州政府的安排,我县积极组团参加了火把节期间主办的各项活动,充分展示了全县上下一心、密切组织配合的积极工作态度和高效办事能力,大大加强了全县干部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为第六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顺利举办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在火把节期间参与的各项活动中,我县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进一步提升了冕宁形象、打造冕宁品牌、加速冕宁旅游发展的进程、展示走向未来的冕宁,促进全域冕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将活动期间开展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准备、认真筹划

1、为积极响应州委州政府的号召,为确保我县参加节庆活动的项目达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的要求,我县特在节庆前期制定了参加第六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活动的工作总体方案,强调和制定了我县参与本次火把节活动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参加活动的项目、活动时间,认真做好活动的筹备安排工作以及细化工作措施。按照州委常委、州政府常务副州长、第六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工作指挥部部长赵世勇同志在工作指挥部召开的战前动员会议上的讲话和指示,我县认真落实了州委州政府对本次火把节期间的五点具体工作要求,即抓紧做好十大活动的相关工作、全力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精心做好接待服务工作、统筹做好城市运行和保障工作、切实做好新闻宣传和媒体服务工作。

2、我县在对本次火把节期间举行的火把节开幕式演出、花车巡演、火把狂欢夜、招商引资和第三届凉山民族艺术节演出、非遗展演、彝族传统选美等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且认真筹划安排。对每项活动都作了认真的准备和细致的分工,按照活动要求确立了各项活动相关的负责和承办单位,各单位明确分工 ,层层落实县委县政府的指示安排,积极准备、精密组织,确保了我县参与节庆期间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3、为了更好的落实州委州政府所下达的火把节活动指示和安排,也为了更好的展现我县风采,我县还特别成立了参加第六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活动工作筹备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工作职责。根据相关的活动任务和要求,筹备工作领导小组还下设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对外宣传组、大型活动组、旅游活动组、招商引资组、后勤保卫组、食品卫生组、市容市貌组、安全保卫组等相关工作组,分别承担相关工作。各工作组之间相互配合,密切联系,确保我县参加节庆活动的项目达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的要求。

二、明确工作、细化任务

由于本次参加活动项目数量多、任务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组织领导、宣传工作、安全保卫和维稳工作、环境致力和疾病防控工作、旅游促销及旅游市场整治等方面都做了具体的分工和部署,达到了显著的效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工作

第六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举办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为确保各项筹备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县委、县政府成立筹备小组及其相关工作机构。各工作组按照职责,层层落实工作责任,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方案,细化措施,排出时间表,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各有关部门也强化了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积极配合,识大体、顾大局,落实责任,做好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调动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了整体联动、上下互动的工作格局和节日氛围,确保了本届国际火把节活动的圆满成功。

二是加强宣传工作

活动期间,我县以电视、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为宣传阵地,综合宣传资源,创新宣传方式,展开了全方位的系列集中宣传活动。县新闻媒体及时开辟专栏,把火把节宣传活动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倡导健康文明新生活结合起来,营造全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强化全县上下人人为火把节做贡献的意识,调动全县上下的积极性,达到整体联动、共同筹备好节庆活动的意识。在对外新闻宣传上。我县按照“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旅游振兴”的要求,通过对彝族文化特别是对火把文化的宣传,充分展示火把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打造具有重要文化影响力的民族文化品牌和旅游品牌,为带动我县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及其它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是加强安全保卫和维稳工作。

活动期间,我县围绕“万无一失、确保安全”的目标,按照“提早谋划、精心组织、统筹兼顾、分工明确、加强配合”的原则,在安全保卫组的组织下,具体由县公安局和负责安全、交通、信访、维稳等有关部门配合,制定周密的行动方案并认真实施,严密社会面管控,确保节日期间不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节庆活动场地不发生人员伤亡的治安及安全事故,不发生自驾车旅游中的交通安全事故,为节庆活动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和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四是加强环境治理和疾病防控工作 活动期间,由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督局和城管办负责,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风貌塑造、环境整治功能提升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使城市亮化、净化、美化,畅通有序,文明优化。做好节日期间公共卫生。食品药品安全、卫生执法、医疗救助等方面的工作。达到了节日期间卫生、安全、高效的目标。

五是加强旅游促销及旅游市场整治。

活动期间,由彝海灵山景区管理局牵头负责,有关部门配合,搞好我县旅游宣传促销和旅游市场的整治工作。根据市场的需要,充分调动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行业协会和旅游企业,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推介我县旅游产品和线路,宣传我县旅游形象。并邀请州外、省外客源地旅行商、媒体到我县开展旅游考察、采访报道;通过网站、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向外发布旅游信息等相关活动。同时,活动期间加强景区员工培训,为火把节提供优质旅游服务;加大旅游试产监管,为火把节提供良好旅游环境;加强品牌建设,丰富火把节的活动内容。

三、真抓实干、喜获佳绩

6月25日,根据冕委办发[2010]77号《关于引发参加第六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活动工作方案通知》的精神,县委办及时召集了相关部门的相关领导,对具体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并将工作进一步分工,落实了专人负责,拟定了时间表,倒计时安排工作。通过各责任单位和工作人员的认真工作,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经过认真有效的筹划和组织,我县参与活动代表队在各项活动中都喜获佳绩,大力提升了冕宁形象,促进了冕宁经济的发展。具体如下:

一是在选美活动中,由县委办和民宗局为责任单位,7月2日撰写了《关于报名参加2010年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传统“选美”比赛的通知》,在冕宁有线电视台上滚动播出,连续播放十余天,并制作精美的广告,在冕宁、泸沽等地张贴,同时给全县各乡镇电话通知,广泛宣传。7月14日,县上组织了5个评委,对选手们进行初赛评选,共选出5名选手,随后请专业人员对这5名选手进行培训,再由专人带队到州上参加培训和比赛。最后共有2名选手进入决赛,我县代表队也获得了集体组织奖。

二是在传统服饰展上,由县委办和教育局负责,抽调专门人员,深入到各乡镇村组走访,寻找民间服饰传承人和传统服饰,拍成图片资料,报州服饰办;经州服饰办组织专家评审后,我县5套服饰脱颖而出,入选传统服饰展。全州而言,我县入选5套服饰,属名列前茅。

三是在招商引资活动中,按照州委、州政府要求,我县积极参加“国际火把节”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经过精心准备,我县于8月4日下午在邛海宾馆老会议中心参加了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会上签订了三个项目。我县县长与三个企业签订投资协议书,招商引资总额38.4亿元,其中:茂源集团投资6千万元;四川万凯峰集团投资17.8亿元;江铜集团投资20亿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我县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在火把节期间旅游工作中,为切实做好2010年火把节旅游工作,我县认真贯彻凉山州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强化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排查景区安全隐患,保障我县旅游景区景点“火把节”安全。在节日来临之际,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华带领相关部门领导到灵山景区、卫星基地等景区督导检查节前安全生产工作,并针对景区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强调和指正,对交通和交警部门、工商及安全部门、景区管理局等涉旅部门进行了责任意识的强化和工作指导,要求在节日期间加强涉旅行业的监督管理,确保我县各景点安全有序的渡过“火把节”。

火把节期间来我县旅游的游客仍然主要来自成都、重庆、云南、攀枝花、雅安以及州内各县(市),主要以成都、攀枝花以及州内游客为主,并以自驾车旅游者居多。整个火把节期间全县各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3.55万人次,同比增长1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97万元,同比增长28%,其中一日游客3.27万人次,同比增长16%,过夜游客0.285万人次,同比增长17%,接待自驾车2937辆,接待旅游团队34个。灵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0.8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8.4万元,接待自驾车2485辆。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卫星基地接待游客0.2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5万元,接待旅游团队34个,自驾车257辆。全县各景区景点旅游秩序良好,为发生一起旅游安全事故和游客投诉,使游客平安渡过了七天的火把节大假。实现了“健康、安全、秩序、质量”四统一的目标。

本次第六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活动的举办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我县相关部门上下一心,分工细致,各部门积极配合,落实责任,使得各项活动工作进行得紧张有序。并且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锻炼了队伍,激发了斗志,加强了团结,达到了县政委、县人民政府的要求。在参与的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也激励了全县各民族儿女,鼓舞了士气,凝聚了民心,提升了冕宁形象,促进了冕宁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冕宁人民为第六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活动成功举办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在本次火把节活动的参与中增强了自信,坚定了信念,同时也加强了加快冕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第17篇:马边火把节

马边火把节

马边彝族自治县位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区,潺潺的马边河贯穿着整个马边县城,悠闲自在是马边人民的生活常态。这里不仅有色彩绚丽的彝家新寨、玛瑙苗寨,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风顶。

火把节,彝族同胞们欢聚一堂的古老传统节日,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马边,这个有着像《边城》一样美丽景色的小县城,也有着属于马边人民的“狂欢节”,悠闲自在的生活中也不乏有些激情!2016年7月底,马边县迎来了首届火把节。今年8月,马边也即将迎来第二届火把节。去年的火把点燃了马边人民内心的激情,独具彝族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传统摔跤大赛以及“男神女神”的选拔,是否让你眼花缭乱呢?汲取去年的优点,改善去年的不足之处,相信今年的火把节将会更加美不胜收!

色彩绚丽的彝族服饰,眼花缭乱的精彩节目,是否让你目不转睛呢?当你满足了你的视觉,你的味觉是否也蠢蠢欲动呢?彝族风味肉、坨坨肉是你不能错过的美食,坨坨肉在彝族地区的饮食特色食品中最为有名,彝语称“乌色色脚”,意思是猪肉坨坨。来到马边,让你感受火的炽热,走进吃的海洋。

看过精彩的表演,品尝了色香味俱全的彝族特色美食,在马边星光点点的夜空下,篝火的熊熊火焰照亮半边天空,与身着美丽彝族服饰的菇凉小伙们一起手拉手跳达体舞,欢聚一堂,是否让你乐不思蜀了呢?

秀丽的风景、精彩的表演、美味的食物、欢快的舞蹈,是不是让你十分心动呢?火把节的狂欢,让你感受到马边人民的热情,马边地貌的丰富多彩!

来到马边,与青年男女共同点燃篝火,踏着音乐节拍,与广大游客围绕篝火狂欢,共同度过一个难忘的不眠之夜吧!

第18篇:4.火把节

4 火把节

一、导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生字,掌握词语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是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二、导学核心点:

1、导学重点:体会火把节时彝族人民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

2、导学难点:从火把节的传说中体会彝族人民的勇敢与坚强。

三、导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幻灯片1~10)

同学们,你们知道“火把节”是那个民族的节日吗?(彝族)你知道那些和火把节相关的知识? 简介彝族及火把节: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的传统节日,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公主五谷丰登。火把节一般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凉山,走进彝族的火把节去感受那盛大的节日气氛吧!

二、初读课文,交流预习内容。(听课文朗诵)

三、巩固练习,检测预习,学习生字。(生字课件)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幻灯片11)

1、分段轮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同桌交流。

2、默读课文,想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试概括出每部分的内容。(幻灯片12) (同桌交流)各组派代表说一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4)写欢迎人们到大凉山和一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第二部分:(5—10)写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 第三部分:(11—13)写彝族火把节是一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象征,是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

五、找出你认为能充分体现彝家人的热情的句子朗读并体会一下。(幻灯片13~~15)

1、出示句子:“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要求: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体现出彝家人的热情、好客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学到这里,你是什么样的感情,是否被彝家人的热情和火把节热烈的气氛所打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的感受到了彝家人的热情好客,下节课,再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火把节,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气氛吧!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彝家的火把节,去了解彝族的民族风情以及火把节的来历和纪念意义。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1、彝家人为了火把节都做了哪些准备?找出相关的语句。(幻灯片

16、17) “我为你„„”

A读一读,谈谈你的体会。(这些句子充分表现出彝家人的热情和对火把节的盼望)

B指导朗读:热情、盼望、兴奋地。

2、课文描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在小组内说说你最喜欢哪些场面、情景?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幻灯片18)

A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准备节日的饭菜;斗牛;摔跤;点燃火把;围着篝火跳舞

B出示图片,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内容。(幻灯片19~21)

3、默读文章第三部分,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传说,表现出了彝族人民的哪些品质?(幻灯片

22、23) (彝族火把节的来历。表现了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彝族人民具有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4、文中反复出现了一句话,你能找出来,并谈谈它的作用吗? “来吧,„„”

(这个句子把全文内容串联起来,向我们展示了激情四溢的彝族火把节。这个句子反复出现,使文章的感情更加强烈,让人们迫切的想到大凉山欢度火把节,同时使文章的首尾结构有一种回环之美。

四、总结全文。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知道了火把节的来历,知道了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五、补充课外知识:彝族火把节的传说。板书设计:

火把节

1、穿上节日的盛装,热情准备节日的饭菜。

【勤劳勇敢】

2、斗牛。

3、摔跤

4、点燃火把

【不屈不挠】

5、围着篝火跳舞

第19篇:彝族火把节

彝族是个崇火的民族, 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火把节期间,最热闹的地方要算斗牛场了。斗牛不仅是一种文娱活动,也是选择良种牛的好方式,对农业、畜牧业生产很有积极意义。

歌声是彝族人民表达情感,自我教育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形式。对于彝族人民来说,民歌在记录历史,交流情感,传授文化。彝家男女自幼听大人唱曲,耳闻目睹,心领神会,万事万物经口即成诗句,是憎是爱,出声直露情怀。无论湖中、山林、田地间,随时皆可唱曲对歌,男女歌声互答,其情融融乐乐,非见高下,不肯停声。

彝族烟盒舞包括正弦和杂弦两部分,形成了山区和坝区两种风格和多种流派,舞蹈套路多达220套,目前仅搜集整理117套,其中正弦62套,杂弦55套。其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等,舞者手持旧时盛火草烟的圆形木制烟盒,在四弦的伴奏下,弹击盒底击节作舞,节奏明快,气氛热烈。

正弦为\"母弦\",杂弦为\"子弦\",按惯例,必须先跳正弦,然后才能跳杂弦。 正弦又叫\"三步弦\"、\"簸箕弦\",这类舞蹈只有乐器伴奏,不唱。参加人数不限,最少二人,最多可达十几人。每套的命名均根据动作而来。如\"三步弦\"就由登步、过堂步、蹲步剪子口这三种动作组合而得名。正弦中有\"三步弦\"、\"二步半\"、\"一步半\"、\"歪歪弦\"、\"斗蹄壳\"等十多套合。\"歪歪弦\"中有双脚交叉,左歪右歪的动作。\"斗蹄壳\"( 即斗脚舞)是模拟动作斗蹄的动作,跳时参加者须成双数,两排对舞。

杂弦大多数是载歌载舞的,内容丰富,套数很多,已搜集到的就有八十多套。其中又分为自娱性和表演性的两种形式。

1、自娱性的杂弦是群众性的舞蹈,参加人数不限,围圈而舞。每套以晃跳步、盖掖步等基本动作为基础,加上表现一定内容的动作--或模拟劳动,或根据唱词而变化--组合起来。其中表现劳动生活的有:\"踩谷种\"、\"踩茨菇\"、\"戽小细鱼\"等。表现爱情生活的有 \"大理弦\"、\"大红丝线水红青\"、\"三妹子\"等。另一类是根据图形的变化,如

三、

四、六人的对穿花,或根据唱词而命名的\"赶瘦马\"、\"上通海,下曲江\"、\"大翻身\"、\"六穿花\"、\"跪哟\"等都属此类。

2、表演性的杂弦又叫\"新杂弦\",多由两人表演,一般在自娱性的杂弦跳完后才表演。每套都有简单的情节。开始先跳\"三步弦\",然后根据情节表演。其中有许多优美的舞姿和造型,调度复杂,甚至有不少高雅度的技巧如下板腰、叠罗汉。其中表现劳动生活的有\"哑巴砍柴\"、\"哑巴拿鱼\";模拟动物的有\"鹭鸶拿鱼\"、\"猴子搬包谷\"、\"鸽子学飞\";显示技巧的有\"滚松得\"、\"苍蝇搓脚\";\"仙人搭桥\",也有少数现传统故事的如\"三打白骨精\"等。

烟盒舞的图形变化也很有特色,除一般的圈舞外,有丰富多彩的穿花图形变化和组合。有6人穿花、4人穿花、3人穿花、2人穿花等,舞蹈和图形变化配合巧妙和谐。成为烟盒舞风格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烟盒舞节奏鲜明、灵活多变,在清脆的烟盒声伴奏下,全身富于弹性的起伏,手臂凤凰点头似的舞动,小腿灵活而富有韧性。特点突出,风格浓郁。

烟盒舞与彝族生活有密切的关系。舞蹈中的\"斗蹄壳\",明显地摹仿动物斗蹄子而来;\"踩谷种\"、\"踩茨菇\"等,则为反映农耕的舞蹈;\"正弦 \"是由挑秧走路和上山下山的动作变化而来。据说,开始跳时没有烟盒,只徒手跳或拍掌。后来,当人们吸烟时,发觉手指弹烟盒,能发出\"呱、呱\"之声,既可统一舞蹈节奏,又能增添舞蹈的热烈气氛。于是弹起烟盒起舞一直流传至今。

石屏彝族烟盒舞个性鲜明,技巧多样,著名的技巧动作有\"仙人搭桥\"、\"蚂蚁搬家\"、\"倒挂金钩\"等。这种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既可健身又可怡情,动作流畅潇洒,极富艺术感染力,深受群众喜爱,传播范围遍及城乡,现已发展成为集歌、舞、乐、竞技于一体的综合性舞蹈艺术。

石屏彝族烟盒舞又称\"跳弦\"、\"垄偬\"等,是云南彝族支系尼苏泼的一种群众性民间舞蹈。流传于滇南个旧、石屏、建水、蒙自、开远、通海、元江等地的彝族聚居区,元明时期趋于成熟,清代和民国时期达到鼎盛。。舞蹈时,因每人两手各拿一个竹或木棉蝗烟盒弹跳起舞而得名。彝族亦称烟盒舞为\"跳弦\"、\"跳乐\"、\"跳三步弦\"等。彝族人民极为喜爱烟盒舞,不论小孩和老人都爱跳。人们说:\"听见四弦响,脚杆就发痒。\"

第20篇:火把节案例

场面与情感地“共染”

————《火把节》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火把节》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彝家火把节的来历,展现了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和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品质。在教学之前,我查阅了部分资料。其实,火把节的传说很多,我便找到了与课文相一致的传说资料,在第一课时中向学生展示,取得学习分析课文的基础感性认识。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场面来学习,交流感悟,体会彝族人民的那种热情、欢快、对于美好生活的祝福与期盼。其中以第四个场面最为精彩。 【案例过程】

师:同学们,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彝族人为了火把节而准备了四个不同场面的活动,那请你们选择一个你们最为喜欢的场面小组合作交流,谈谈你们的感受。 (学生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段落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真的很喜欢火把节的场面,很多小组已经完成了本组的交流,那就请一个小组来说说你们交流的场面及感悟。 (选择了一个小组来汇报)

生:我们小组来汇报第四个场面:跳舞。“看,熊熊的篝火燃烧起来了。山寨的人们都集中起来了。”这一句我可以看出当时火把节场面的宏大,还有人们的热情。

生2:读“老人来了„„也照亮了每个彝家人的心。”从这一段中,我看出了彝家人为了等待火把节这一天准备的很久,每个人都被这样的场景感染了,大家都手舞足蹈,热情高涨。 生3:读“听,那悦耳的歌声,唱出了人们对相符生活的赞美,唱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企盼。”从这我体会到了彝族人民对于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师:是啊!这种场面在平时我们也很少能见到,对于彝家人来说也是很隆重的一次节日,他们的热情、快乐都在这一天释放出来,载歌载舞,完全陶醉在这幸福的节日里。

生:老师,我觉得彝家人的火把节就和这篝火一样,红红火火,激情四溢,火预示着彝家人以后的生活会更好!

生:老师,我好像也走入了彝族的火把节中,我被这种场面吸引了,好想去看看呢! 生:我从跳舞场面中还感受到了彝家人他们都是多才多艺呢,有月琴、笛子、手帕等真是让我也羡慕!

师:通过同学们这样一说,老师自己也好像走入这火把节中看到了彝家人和同学们在跳舞呢,这样的场面真是让我也想载歌载舞呢。让我们齐读这一段在此来感受吧! „„ 【案例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重点把场景与情感融在一起,通过贯穿全文的主线,加大朗读的投入,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很重要,特别是像这样的课文,场景描写较多,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是老师串讲,那会枯燥乏味的。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彝家火把节热烈的活动场面,并愿意把自己的感受和伙伴们交流,进而又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没有让学生展开想象,在彝家人的火把节中肯定还有很多的精彩场面,在这里可以让学生想象其他的场面,通过一次小练笔来展示个人想象的场面,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也锻炼了的学生的表达能力,二者结合更让学生能感受到火把节的热情,彝家人的热情!

西昌火把节
《西昌火把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