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四川省乐山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政治试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02:16: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四川省乐山一中高2015届第三学期半期考试政 治 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穿梭在都市的大街小巷,打量着身边来往的人与物,享受着都市的文明生活,这身边的一

切,都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这说明

A.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B.文化与世界相伴而行,是自然形成的

C.文化与文明是同一的D.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精神生活

2.青藏高原的文化之美无处不在。譬如帐篷这一供藏族同胞栖身的特殊“居所”,便带有高

原特有的神秘和深厚的藏传佛教及民俗文化的色彩。这说明

A.生活就是自然,自然就是生活B.文化包括纯自然的景观

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D.不同区域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

3.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在中国历史

进步的洪流中发挥先锋作用。这说明

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②文化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③文化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④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尽管很多人在外打工,离家千里之外,但“千万里,一定

要回到我的家”,人们忙碌了一年,总是要赶在除夕前回家与家人团聚。这说明

A.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5.座右铭是人们用来激励、警戒自己的一种铭文。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用

以自警。譬如,周恩来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座右铭,激励自己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终身。这说明

①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③文化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我们要有选择地读书,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更多的

好书。我们可以通过读一些优秀文学作品、人物传记、科普类书籍等,感悟人生道理,了解领袖、爱国先贤、科学家等人物的高尚情操和执著追求,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这主要说明了

A.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时是深远持久的B.文化在有些时候对人是没有影响的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人们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是积极主动的

7.2013年国庆期间,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图书馆阅读书籍,走进美术馆欣赏艺术品,走进博物

馆参观历史文物。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②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③人的文化素养是与生俱来的④文化决定人生

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8.“中国是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了笔杆。”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完全继承

B.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加以继承和发展

C.中国书法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D.现代文化不可能从根本上动摇传统文化的地位

高2015届第三学期半期考试政治试题第1页共4页

9.对待传统文化,应遵循“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忘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 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② 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

③ 文化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④ 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0.关于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②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③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④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中国好声音》在收获口碑的同时又赢得了收视率,更唱火了节目版权生意。《中国好声

音》在运营管理方面的开发和在整个音乐产业链上的成功布局,使其成为了一笔“中国好生意”。这反映了文化

①与经济相互交融②与政治相互交融③对经济具有反作用④促进经济的发展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2.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为政贵在行”的思想,这一思想在今天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

总书记强调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全党上下兴起了“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的新风。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传统习俗在社会变革中发展D.传统文化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13.2012年底,中小成本电影《人在囧途之泰囧》刷新了国产影片票房纪录,成为中国电影

产业化改革以投入产出比最高的影片。接时代的地气,接当下的地气,是它成功的根本原因。这表明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B.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C.票房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D.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14.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于2013年4月18日在北京正式

启动。这是继推出“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等大型公益活动后,主流媒体再次展开对“美”的追寻与诠释,向社会传递“正能量”。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②先进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③大众媒体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大众文化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15.近年,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征。新媒

体的出现,逐渐打破了以电视、报纸和户外为主体的文化传播格局,转向电视、互联网、报纸、户外并存的新格局。这说明

A.文化传播总是通过一定的媒介实现B.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C.新传媒出现是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D.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最常见的手段

16.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

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7.“键盘冲击”催生网络时代的汉字保卫战。之所以要保卫汉字,是因为

①汉字本身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②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汉字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繁衍、发展的重要信息载体

④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句至

今仍为很多人所喜爱。从《诗经》《离骚》到元曲,中国很多古诗词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表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具有

①辉煌而悠久的历史②丰富而绚丽的内涵③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④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加拿大女歌手席琳.迪翁与宋祖英同唱中国民歌《茉莉花》,美国音乐家雅尼与中国古筝演

奏家常静合奏《琴瑟和鸣》„„央视蛇年春晚的各种混搭为观众带诸多惊喜。这表明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②中外文化具有一致性

③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的发展④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20.丽江古城历史悠久,丽江居民既吸收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

采,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这体现了

① 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

② 传统建筑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 我国各民族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特性

④ 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无法区分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材料: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一方面,人们在网上发邮件、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在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监管不力,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黑色内容,对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甚至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倡导文明上网、健康上网?(10分)

22.2013年7月21日,韩国文化院携手韩国CJ集团、中国华润集团联合主办的“中韩文化交流节”在北京拉开序幕。该文化节通过现场演绎经典韩国传统歌舞、《BIBAP》及拌饭秀等极具韩国特色的节目,让在场民众零距离体验了一次最具代表性的韩国文化及表演。尤其是《阿里郎》,悠扬的曲风和高亢的演唱,更是让现场观众连连叫好。CJ集团不仅在中国推进韩国文化,也在韩国大力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第五届“中国电影节”也提前于6月在韩国多个城市举行。电影节期间11部优秀的中国大片在韩国展映,让韩国观众领略中国电影的魅力。中韩文化交流的成功举办说明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10分)

23.近年来,贵州以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为基础,以创新内容、创新机制为机翼,走出了一条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道路。不断提升的文化自信和自觉,让贵州这座“文化千岛”多彩绽放。

请结合材料,说明文化创新在让贵州这座“文化千岛”多彩绽放中的作用。(8分)

24.2013年2月2日,有世界臧学府之称的甘肃拉卜楞寺举行晒佛节,展晒的巨型文殊菩萨佛像唐卡吸引了海内外成千上万的僧众前瞻仰膜拜。唐卡专门指藏族地区流传的一种用彩缎织物等装裱的卷轴画,是藏族形象艺术的经典,经过千年的传承发展,如今已形成了热贡艺术、宗喀艺术、臧娘艺术等代表性作品。尤令世界瞩目的是被誉为“火一样的安多唐卡”的热贡艺术,其造像、线条、色彩、构图、装饰等方面,在继承藏族传统绘画流派曼唐派精细柔美的艺术风格的同时,大胆借鉴了汉地绘画的特点,形成了细腻圆润的绘画风格。

运用我们的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体现了哪些道理。(12分)

乐山一中2015届第三学期半期考试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5 ADCCC6-10 DBBCA11-15 CBDCB16-20 DAABA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发挥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反之,贻害无穷。(4分)

(2)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给青少年带来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使青少年受益终身。(3分)

(3)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文明上网,健康上网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

22.(1) 中韩文化交流的成功举办,既展示了本民族的文化,又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充分说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2分)

(2)中韩文化交流的成功举办,说明了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4分)

(3)中韩文化交流的成功举办,说明了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4分)

23.(1)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2分)贵州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创新,能够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贵州这座“文化千岛”多彩绽放。(1分)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2分)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贵州这座“文化千岛”才能焕发生机、多彩绽放。(1分)

(3)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1分)贵州以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为基础,不断创新文化内容、创新文化机制,从而让这座“文化千岛”多姿绽放。(1分)

24.(1)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2分)唐卡作为藏族形象艺术的经典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正是这一特征的体现。(1分)

(2)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又一基本特征。(2分)唐卡丰富多彩的内容、精湛高深的工艺正是这一特征的体现。(1分)

(3)中华文化之所以远流长,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2分)热贡艺术借鉴了汉地绘画的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分)

(4)一方水土,一方文化。(1分)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1分)唐卡专门指藏族地区流传的一种用彩缎织物等装裱的卷轴画体现这一点。(1分)

学年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政治试题

乐山小学春季学期半期工作总结

高级第三学期半期考试政治试题卷[推荐]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9周周考政治试题.doc

—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政治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石室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数学(理)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二政治试题

河北省唐山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甘肃省天水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政治试题

四川省乐山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政治试题
《四川省乐山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政治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