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

发布时间:2020-03-01 17:19: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文题目

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

2010年1月10日

【摘 要】如何建立有效的库存控制方法体现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是供应链库存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树立供应链管理的整体观念、提高供应链企业之间信息的共享、优化库存控制的实施方法、构建和谐的合作关系等措施,达到提高供应链库存管理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库存 库存管理 供应链管理 牛鞭效应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它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这条链上的节点企业必须达到同步,协调运行,才有可能使链上的所有企业都能受益。这也就是供应链管理理论的核心所在。库存控制是影响供应链管理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关系着供应链成本的高低和服务质量的好坏。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库存控制不再仅仅是某个单独企业如何降低库存水平的问题,更需要企业有全局观念,促使供应链整体绩效达到最优。只有了解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库存控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一、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控制的特点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控制不是简单的需求预测和补给,而是通过库存控制获得用户服务与利润的优化。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控制模式的最高境界是实现供应链的无缝连接,消除供应链企业之间的高库存现象。供应链管理模式赋予库存控制以下四个方面的新特点:

1.供应链管理能够暴露出企业库存控制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和危机,加强库存控制程度

2.供应链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社会库存量,减少库存控制成本

供应链的形成,要求对组成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作出优化,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促进产品快速流通,降低社会库存量,避免库存浪费和资金占用。

3.供应链管理有利于企业从“库存实物控制”向“库存信息控制”的

转变,实现信息化库存控制的目标

4.供应链管理确保了企业库存控制的柔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库存得到了优化,整个供应链中多余,呆滞的库存降到了最低点,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可以迅速作出反应,调整产品或是改变策略,有效地规避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库存控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从宏观理论上说,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较之传统管理下的库存控制有诸多优势,但整个供应链毕竟是由多个单一企业所构成,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每个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解存在差异,对自身企业获利程度存在担忧,甚至有些企业的独立目标与供应链的总体目标相悖等种种原因,导致在实际运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理论和方法时,也不免会暴露出许多现实问题。目前在实践中,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1.“链”上各企业仍然缺乏供应链管理的整体观念

虽然我们知道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取决于各个供应链上的节点的绩效,但是从客观上说,各个部门又都是各自独立的单元,都有各自独立的使命和经营目标。有些目标和供应链的整体目标是不相干的,更有可能是冲突的。各自为政的行为必然导致供应链整体效率的低下。

2.不准确的交货状态数据

当顾客下订单时,他们想确定什么时候能交货。在等待交货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对订单交货状态进行修改,特别是当交货被延迟以后。许多企业并没有及时而准确地把推迟的订单交货的修改数据提供给用户,其结果是用户的不满和良好愿望的损失。交货状态数据不及时、不准确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传递系统的问题。这种数据传递的不及时,不准确,会导致客户满意度的下降,也会造成供应链中某些环节的企业为减少因这种状况的投诉过多,而不得不增加库存量。

3.低效率的信息传递系统

在供应链中,各个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需求预测,库存状态,生产计划都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数据,这些数据分布在不同的供应链组织之间,要做到有效地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目前许多企业的信息系统并没有很好地集成起来,当供应商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信息时,常常得到的是延迟的信息和不准确的信息。由于延迟引起误差和影响库存量的精确度,短期生产计划的实施也会遇到困难。

4.缺乏合作与协调性

在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控制中,组织障碍是库存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供应链是一个整体,需要协调各方活动,才能取得最佳的运作效果。

5.产品的过程设计没有考虑供应链上库存的影响

现代产品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层出不穷,使产品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而且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但是供应链库存的复杂性常常被忽视了。结果所有节省下来的成本都被供应链上的分销与库存成本给抵消了。同样,

在引进新产品时,如果不进行供应链的规划,也会产生如运输时间过长,库存成本高等原因而无法获得成功。

三、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国内外企业实践经验及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推出以下策略:

1.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

即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库存管理模式。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是指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其基本设想是力图通过集成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库存控制职能,从而达到降低整体库存费用的目的。

VMI的主要思想是供应商在用户的允许下设立库存,确定库存水平,补给策略和拥有库存控制权。在这种库存控制策略下,允许上游组织对下游组织的库存策略,订货策略进行计划和管理。VMI已广泛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中。

2.联合库存管理策略

实践中,VMI管理模式给供应商带来了巨大压力。在VMI基础上又发展起来了一种新的库存管理策略,即联合库存管理模式JMI(Joint Managed Inventory)。

JMI是一种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权利责任平衡和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JMI体现了战略供应商联盟的新型企业合作关系,强调了供应链企业之间双方的互利合作关系。

联合库存管理是解决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的相互独立库存运作模式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提高供应链的同步化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从而消除牛鞭效应.联合库存管理强调供应链中各个节点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链过程中的每个库存管理者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保持供应链各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从而消除了需求变异放大现象。任何相邻节点需求的确定都是供需双方协调的结果,库存管理不再是各自为政的独立运作过程,而是供需连接的纽带和协调中心。

3.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

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 Replenishment),简称CPFR,它是建立在VMI和JMI的最佳分级实践基础上,同时抛弃了二者缺乏供应链集成等主要缺点,能同时降低分销商的存货量,增加供应商的销售量。它应用一系列处理过程和技术模型,覆盖整个供应链合作过程,通过共同管理业务过程和共享信息来改善分销商和供应商的伙伴关系,提高预测的准确度,最终达到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库存和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的。

4.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策略

基于协调中心的联合库存管理是一种联邦式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是

对供应链的局部优化控制,而要进行供应链的全局性优化与控制,则必须采用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策略。因此,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是供应链资源的全局性优化。

多级库存控制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非中心化(分布式)策略,另一种是中心化(集中式)策略。非中心化策略是各个库存点独立地采取各自的库存策略,这种策略在管理上比较简单,但是并不能保证产生整体的供应链优化,如果信息的共享度低,多数情况产生的是次优的结果,因此非中心化策略需要更多信息共享。用中心化策略,所有库存点的控制参数是同时决定的,考虑了各个库存点的相互关系,通过协调的办法获得库存的优化。但是中心化策略在管理上协调的难度大,特别是供应链的层次比较多,即供应链的长度增加时,更增加了协调控制的难度。

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分析一下库存问题就不难发现,库存控制是个很复杂的企业综合管理问题,尽管目前已有许多数学模型能够辅助库存管理,但是从管理的战略意义上讲,这些模型和算法都很难解决库存控制中的本质问题-战略性库存决策问题。战略性库存决策问题是宏观的管理决策问题,纯粹用传统的、微观的、基于算法求解的方法不能解决战略库存决策问题,多级库存控制的难点也就在这里。

一、关于库存管理问题的新理解

对于库存的理解,我们习惯认为它是资源的储备或暂时性的闲置,因此,长期以来对库存作用的理解就针对库存是因\"储备\"而存在、还是因\"闲置\"而存在产生截然相反的看法。持库存是储备的观点认为库存是维持正常生产、保持连续、应付不测需求所必须的,而认为库存是闲置的观点认为库存是一种浪费,它掩盖管理中问题,因此主张消除库存,通过无库存生产方式不断地降低库存水平,暴露管理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使管理工作得到改进,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改进的过程,JIT思想集中体现了这种理念。

从深层次的研究发现,库存并不是简单的资源储备或闲置的问题,而是一种组织行为问题,这是我们关于库存管理新的理解:

库存是企业之间或部门之间没有实现无缝连接的结果,因此,库存管理的真正本质不是针对物料的物流管理,而是针对企业业务过程的工作流管理。 基于传统的库存观点,库存管理就是物料管理,于是人们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优化库存(物料成本优化),但是效果却总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种只看树木不看森林的管理思维一直没有得到突破。而所谓的库存管理也总是围绕物流管理、仓库管理等问题展开,或者基于降低浪费的角度,采用JIT准时制进行无休止地改进以降低库存,虽然这些都是库存管理的有效方法,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仍然没有解决库存的本质问题。

二、战略库存控制:工作流管理

从传统的以物流控制为目的的库存管理向以过程控制为目的的库存管理转变是库存管理思维的变革。基于过程控制的库存管理将是全面质量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工作流技术、物流技术的集成。这种新的库存管理思想对企业的组织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组织结构将更加面向过程。供应链是多个组织的联合,通过有效的过程管理可以减少乃至消除库存。在供应链库存管理中,组织障碍是库存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不管是企业内部还是企业之间,相互的合作与协调是实现供应链无缝连接的关键。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库存控制不再是一种运作问题,而是企业的战略性问题。要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高效运行,必须增加企业的协作,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不断进行流程革命。因而,库存管理并不是简单的物流过程管理,而是企业之间工作流的管理。

基于工作流的库存管理能解决传统的库存控制方法无法解决的库存协调问题,特别是多级库存控制问题。多级库存管理涉及到多组织协作关系,这是企业之间的战略协作问题。传统的订货点方法解决不了关于多组织的物流协作问题,必须通过组织的最有效协作关系进行协调才能解决。

基于工作流的库存控制策略把供应链的集成推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企业间的协作与合作。

总之,基于整个供应链的库存管理,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具体方法,又需要改变战略方法由结果控制向过程流程控制转变。

供应链管理背景下的库存管理模式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库存问题的定量分析

美的将供应链管理库存应用到家电业

生产运作管理中的供应链库存

第五章 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控制(讲稿)

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

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
《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