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马原课程论文——在实践中完善大学生活

发布时间:2020-03-02 21:11: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课程学习论文

姓名: 杨 罡

学 号: 3130104021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 夏婉婉

2015/5/13

求是 创新

在实践中完善大学生活

摘要:不少大学生是从大学起才开始第一次了解并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的。虽然他们具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有效的学习能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大学生们心智并不成熟,人生历程还仅刚刚开始,所以马克思的具体观点对于他们来说还过于抽象,即便可以会意其表意,也很难理解其内涵并将理论观点完全掌握以至于对自己的人生发挥指引作用。但是从当下出发,我们仍然能从代表马克思思想的不少著作的条理清晰,理性沉稳的章句中简单的理会到处事和思考的基本方式。而这种方式对于我们的大学生活能更直接的起到帮助和指引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大学生活、大学生、实践

用实践完善大学生活,首先必须简要地了解什么是实践?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它构成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发生作用的联系过程,是主体认识到客体并改造客体的工具和手段。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也可以看做是并理解为实践。简而言之,对我们来说,科学地认识、并改造生活的方式,就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

而为什么实践能付诸于并有助于大学生活呢?其一,对于马克思本人来说,大学时期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对马克思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暂且不谈马克思本人在大学期间是如何刻苦学习,但大学尤其是柏林大学给他提供的一个多元的自由的学术氛围为他以后的批判精神和辩证思想提供了发展空间。大学对于人的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其二,大学虽日新月异,但大学的环境仍旧是相对开放,大学生的人格思想也还保有相当的可塑性,充满了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但当代大学的自由多元化发展也会给大学生的生活、交际、爱情诸多方面带来更多的选择,同时伴随而来的是更多未知的诱惑和挑战。因此,面对这样的客体,主体怎样科学地认识、适应和完善它。对于这个问题,学习辩证的思维方式,和实践的认识途径就是完全必要并是有着重大意义和价值的。

那么,如何通过实践来完善大学生的生活呢?诚然,大学面向我们的,无论是起居、食宿等生活环境,还是学习,社团等人文环境,更甚至是社会的国际的交流环境都是与之前我们的环境完全不同的。所以,要通过这篇文章全面、充分地认识到如此丰富的大客体并解释如何用实践完善他,对我而言是有困难而且是不现实的。我将仅面对学习、爱情两个大学生活中最具比重的部分,提出自己的观点,帮助大学生用实践完善大学生活。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虽然大学生学习到的知

【1】

求是 创新

识大多是自己从未涉猎过的领域,但面对未知的知识,认识的过程不能仅仅是全盘的识记,吸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考应着眼于对于为什么的检验。从未知到认识的过程除了用已有的实验证明别人曾经证明过无数次的定理之外,更应该用自己的创新方式去实践别人重未否定过的“真相”。即实验本身是否能经得起自己实践的检查,能否经得住自己的推敲。这种质疑和反证的思维也完全可以建立于大学完备的知识库的资料中,大学生完全可以反复琢磨这些“牢不可破”的知识,这更能加深自己对于知识本质的理解,甚至能从批判中发现老的体系中出现的新的问题。正如马克思自己批判资本主义,“马克思第一个提出了‘资本主义’这种历史现象,表明人们不再把资本主义当成自然而然的存在,说明资本主义出现了问题。”;和他自己所采取的以工人运动为方法的实践活动:“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重新探讨过,批判过,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总之,用批判的精神去实践知识,以大学生的品质和大学的条件完全可以甚至已经发生。

“真爱情的道路绝不是平坦的。”虽然马克思自身的婚姻生活不能说是十全十美,但他的理论思想对于大学生现今“花前月下”的爱情观的完善还是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真爱的产生必定不是浪漫的一见钟情,而须通过实践去维护,这里的实践除了指用行动去诠释去表达情侣彼此间的爱慕之情外更具有意义的是指用实践检验之间的爱是否恒久而纯洁。恋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爱的人要经受长期的考验,要在考验中使男女双方都渐渐成熟起来,只有经历过磨砺的爱才是成熟的稳健的,而只有成熟的人才有资格谈婚姻。而这个磨砺则来自于实践,当大学生卿卿我我,情深意长的打情骂俏时,爱情往往会变得脆弱。为稳固双方关系不妨给对方施加一定的考验,毕竟,只有患难之后才会真情永驻。

讲解至此,你可能就开始质疑,我这是强行把大学生活的帽子扣在马克思头上,是在给马克思思想贴金。不能否定,这种说法其实就已经是马克思的质疑精神的表达,而鉴于我自身对于马克思的理解不够深刻,不能完整地阐明他对于生活全部的指导意义。但,至少,当我把这种生活方式当做空气般自然而然的存在时,不管它是否正确,我都把它当成习惯并把它付诸于实践了。而只有当大学生们把实践的思想真正实践起来,大学生活才可能逐渐完善。

【4】

【3】【2】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500页。

【2】特里·伊格尔顿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耶鲁大学出版社 2011年 第4页。 【3】《列宁选集》 第4卷 人民出版社 1972 第347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人民出版社1957。 【5】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6】谢良红 红代言 《马克思的大学生活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鸭绿江 2014年6期

马原论文

马原论文

马原论文

马原论文

马原论文

马原论文

马原论文

马原论文

马原论文

马原论文

马原课程论文——在实践中完善大学生活
《马原课程论文——在实践中完善大学生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