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农产品加工业授信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13:37: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农产品加工业授信现状分析

摘要

“十二五”规划建议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指出,应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国内农产品加工业不仅仅是技术落后的问题,经营观念、绿色生产观念依然淡薄,给商业银行地方支行、地方型小银行、村镇银行的授信业务带来了不少麻烦。

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产品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

尽管国内农产品资源丰富,但大多数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仍很低,多数农产品出售的还是原始产品,农产品附加值低。国内大部分县域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的、低层次阶段,突出表现在:一是产品质量不高,名优产品比例低。二是一般性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三是产业关联度不强,外向度不高,许多产品还处在初级加工层面上,特色优质农产品的高附加值没有得到体现,特色板块经济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科技投入、新产品开发能力与现代企业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骨干龙头企业牵动性与辐射带动能力有限。

2、企业竞争影响市场发展

农产品加工行业被认为是朝阳行业,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迅速发展,尤其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得到较大的扶持力度。但是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面临着诸多竞争。首先,来自于替代品的竞争,替代产品的威胁是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面临的最主要竞争压力;其次,来自于现有加工企业之间的竞争,竞争中加工企业表现出较强的区域集中性,这使得市场竞争较激烈,竞争无序,竞争效率较低;最后,买方侃价实力的增强,威胁着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利润基础;就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来说,买方侃价实力主要源于加工品的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而买方市场的形成、替代品的存在及其多样性,赋予买方较强的议价能力。

3、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农产品加工业弱质低效,不仅产品研发、推广投入、市场拓展投入大,而且财务成本高,经营毛利率低,效益微乎其微,稍有不慎就会亏损,单靠产业经营支撑的企业为数不多,很多都是靠争取政策补贴过日子。有的靠药业、房地产等非农产业的发展反哺农产品加工主业。原料供应问题也是制约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是品质不良,缺少高质量加工原料。主要是种植和养殖环节缺乏标准化管理,农残超标,影响了加工企业的产品质量。二是部分行业和局部地区加工能力相对过剩,加剧了原料供应矛盾。如棉花、粮食、苎麻、油菜、水产等加工企业,普遍存在原料“吃不饱”的问题。三是大量小企业争抢原料,制约了农产品的综合利用。由于小企业加工设备落后,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大多对原料只是粗加工,并且小企业数量众多,原料量消耗大,造成农产品综合利用率不高,精深加工少,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

4、观念制约因素依然存在

首先是绿色生产观念淡薄。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过量施用农药或施药后短时间就采摘收获,致使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导致产品不合格或达不到国外标准要求。

其次是农业经营和居民消费观念落后,产加销联结机制不完善。我国农产品数量并不短缺,但农产品品种结构却很不合理,缺乏加工业发展所需要的专用、优质原料。在农产品加工发达国家,每一种产品都有专用的原材料加工品种,并且有固定的原材料基地,但我国优势农产品布局刚刚划定,在大规模优势生产区专门为农产品加工而确立的基地区域尚未完成。

5、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主要表现为增值税抵扣不合理和出口退税率太低。目前,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进项税率为13%,但深加工后的销项税率为17%,与一般工业产品相比,企业要多承担4个百分点的增值税,企业无法获得抵扣。大部分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反映,在人民币升值、原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出口退税是企业获取利润的主要渠道,但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退税率平均约13%,不仅低于一般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国内其他出口行业平均17%的出口退税率,企业因此至少降低了4个百分点的利润率。

二、国内农产品加工业银行授信情况

从总体来看,平均贷款余额占销售收入比重有所下降,信贷资金占用较低。数据显示,2010年1-5月,全国农产品加工行业累计利息支出71.91亿元,同比增长9.27%,相比上年同期上升8.4个百分点,占销售收入比重为0.59%,相比上年同期下降0.11个百分点。

1、行业贷款细分行业投向

2010年1-5月,全国农产品加工行业贷款主要投向屠宰及肉类加工,利息支出13.51亿元,占全行业的比重为18.79%。其次是植物油加工、谷物磨制、其他农副食品加工,利息支出分别为13.41亿元、11.35亿元、7.83亿元,占全行业的比重分别为18.64%、15.79%、10.88%。另外,水产品加工、饲料加工、制糖、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利息支出占比分别为9.8%、9.54%、9.51%、7.04%。

从利息支出增速看,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其他农副食品加工利息支出同比增长分别为31.22%、17.24%、

4.2%、0.75%、5.36%、14.92%、12.48%,其他细分行业利息支出增速为负。

2、行业贷款各区域投向

2010年1-5月,全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利息支出主要投向山东省、广西、河南省、江苏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利息支出合计占比51.79%。其中,山东省、广西、河南省、吉林省在中国农产品加工各区域竞争力排名中居前五位之中,分别为第1位、第5位、第2位、第3位。

因此,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利息保障倍数同比有所增加,还款能力稳步提升。而从企业贷款规模来说,行业的收入与利润增速均高于利息的支出增长;同时平均贷款余额占销售收入比重有所下降,信贷资金占用较低。目前涉农产业是政府扶持的行业,正因为如此某些政策性贷款也隐藏着较大的系统风险。

三、行业授信指引

1、需重点关注的风险

建议商业银行重点关注该行业的外部环境风险及产业链风险。国家的政策调整与农产品的价格波动是决定行业未来走势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行业经营风险的来源。其中,自然灾害对农产品的供需格局造成的影响,以及随之引发的市场炒作都是造成市场较大幅度波动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国家为稳定市场秩序出台的政策措施,政策博弈以及地方出于自身利益的立场都有可能导致市场出人意料的走势,这些都构成了加工企业的原料来源经营风险。

此外,从整个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环境来说,银联信认为2010年三季度基于产业链的整体景气度表现出不同迹象,分别为上游景气,下游复苏,中游整合。上游粮食价格大涨且有持续的趋势,种业等景气度正处高位;而下游畜禽养殖等产业低迷近两年,反弹趋势可期,行业最差时候已经过去,没有成本压力的水产养殖业景气度则最高;但是中游如饲料加工、面粉加工、大米加工、油脂加工等仍然处于上游成本上涨和下游难以传导的挤压中,短期内仍处于业绩低迷和行业整合中。

2、需关注的区域优势

我们按照银联信的风险评价模型,分别从行业规模、行业利润等维度,对国内农产品加工行业目标区域市场的优势进行了分析。

另外,在企业规模方面,小型企业贷款利息支出占比54.45%,同比增长19.75%,而且企业竞争力比中型企业、大型企业要略有优势,建议商业银行继续关注。在市场份额上,私营企业市场占有率依旧最高,贷款支出占比43.24%,同比增长26.69%。对此,建议商业银行转变不愿意对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授信的观念,对缺少生产发展资金、贷款抵押物不够的部分企业,可以从贷款手续繁杂、贷款门槛高等限制授信的因素入手,逐步调整授信门槛。

农产品加工业现状的调查

对鹤峰县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分析和思考

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分析报告

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现状(版)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概况

农产品加工业4

农产品加工业分类

眉山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分析

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授信现状分析
《农产品加工业授信现状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