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认识液体教学案例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2 03:12: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激趣、质疑、探究、收获

——《认识液体》教学案例与反思

长阳县磨市镇高家岭小学 官守香

实施前的设想: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液体,了解液体的常见性质,引发学生对液体其他性质的认识,在探究液体性质的过程中,学习会用简单的器材进行研究以及运用多种方式(语言、文字、符号、图画)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达出来,促进学生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与分享的乐趣。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水及常见液体有一定的了解,他们会带着对常见液体不同的认识来到教室的,有的学生对食用油、调料很熟悉;有的学生对蜂蜜的特点了解不少,有的学生对玩水情有独钟,认识得很深刻,有的学生从书本上得到不少关于液体的知识。他们在课堂中将要共同探究并分享研究成果,预测液体具有的各种性质,用自行设计的方法研究比较各种液体,分享他们在研究中的新体验,这无疑是令人期待的!

本课时在材料选取上,我选用了四种常见液体:水、食用油、牛奶、蜂蜜,它们既是学生最熟悉的也是最安全的 (每种液体都可以用尝的方法研究)。通过对它们的观察、研究,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即使是最熟悉的物质,也有不为人熟知的特点。科学研究并不神秘,而且随时可以进行。为了实现科学课程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原则,让他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长期坚持下去,必然会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避免千人一面的结果,在研究中我会避免暗示性的指导,渗透一种意识:学习科学是自己的活动,逐渐摆脱依赖思想,因此把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纳入学生科学学习的体系中。

在教学活动设计方面,我将遵循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用简单易行的科学探究活动展开整个教学过程:提出问题——进行预测——讨论研究方法——实验验证——交流研讨得出结论——课后拓展的研究。本课的科学实验方法、实验探究技能的问题,是实现“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最重要的活动环节。

实施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前谈话 2.激趣导入: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想不想猜? “用手抓不起,用刀劈不开,做饭洗衣服,都要请它来”。

[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学生兴趣盎然。充分利用学生爱做游戏和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使课的开始阶段,富于趣味性,同时通过游戏必须遵守规则,隐含着公平竞争的教育,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3.谈话:①水是什么状态的物体呢?

②像水这样的液体你还知道哪些? 生:水、油、洗洁灵、蜂蜜„„

二、集中话题,描述所知道的液体性质

师:同学们真聪明,我们也来做一个猜谜语的游戏吧。

师:要求是从液体的特点(颜色、气味、味道)用途来形容,但不直接说名称。大家猜时把答案写在纸上,犯规就扣一分。谁能用它编个谜语?(学生纷纷举手)

生编谜语:有种液体粘粘的,甜甜的,可以润肠这是什么? 有种液体透明无色,人每天都需要喝这是什么?

一种物体白色的、带甜味、经常被作为饮品?

生:(将谜底写在纸上)蜂蜜、水、牛奶„„

[以猜谜语形式,学生参与面广,达到100%。请他编谜语,将液体的性质谜语化,富于童趣既调动学生的兴趣,又避免程序化的导入。学生编谜语时,可能对液体的表述不够准确,但是没关系;可以由别的同学补充,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调动了大家共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提问:液体的性质,不仅表现在颜色、味道、气味,还有许多种,大家还想研究液体的什么问题?

[在学生研究液体性质前,请学生说说想研究液体的什么性质?此活动的目的在于明确研究的问题,树立共享信息的意识。由于研究的问题均来自学生,所以研究时的主体意识更强、参与度大大增加了。]

学生发言板书记录,并标出他的名字。[表达教师对他的尊重] [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不放弃任何一次激励学生的机会,哪怕这是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但是对发问的学生而言它是有价值的!教师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更是呵护了一棵科学学习园地里的幼苗,谁敢断言他将来不会是一位科学家呢?]

学生提出想研究的问题:它们含有什么成分? 生:为什么有的透明?有的不透明?有没有形状? 生:重量是否一样?流动起来谁快谁慢?

[这里采用“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在学生确认哪些是液体之后,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渴望了解更多的液体知识。在研究过程中产生许多独特的想法,这些想法是他们原有生活经验与探究过程中的发现碰撞后的产物,同时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冲动。所以学生讨论要研究的问题,既是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教师的需要。他可以借此了解学生想要研究什么,以便灵活地调整教学进程,达到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的目的,教师努力创设“安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善待同学的“奇谈怪论”因为其中蕴含着创新的思维,希望科学课的课堂成为孩子们放飞思维的广场。]

师(板书记录):大家提了许多问题,很好,你看哪几个适合今天课上研究?

生:重量、形状、流动快慢,滴在蜡纸上

[在探究前鼓励学生对大家的问题进行筛选,分类,讨论确定哪些问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获得答案,哪些可以在课堂中解决,哪些可以回家进行研究,拓展了学生研究的范围,建立了课内外的联系。分析能力的养成蕴含于每个教学环节中,日积月累终有收获。]

三、探索调查,研究发现液体的其他性质 1.谈话

你们打算怎样利用桌上的这些材料来进行研究呢?请各组先确定要研究的问题,可以每一组选择一个或两个研究主题,然后考虑一下需要用到哪些材料,研究的方法是怎样的?

2、学生讨论。 师: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打算怎样研究?结果会怎样?预测一下。 生:(讨论、预测、记录)

实验前讨论实验顺序,注意事项: 1)液体的瓶小一点,避免浪费; 2)液体实验注意保持环境卫生;

3)观察研究前,教师启发学生实验用的材料应怎样处理? 4)注:实验前一定进行预测,实验顺序自定,交流时说一说理由。

5)分组实验时,及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6)每组学生观察研究液体的性质,但不统一要求,实验进度快的可以多研究几种性质。

7)研究后比较一下自已的预测与观察结果:是否吻合?

[鼓励学生不要因为暂时的错误而放弃自己的预测,体会到预测也是认识未知事物的一种方法。]

师: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打算怎样研究?结果会怎样?预测一下 生:(讨论、预测、记录)

3、汇报讨论结果。 师:谁说说怎样研究?

生:我提一个问题------这几种液体重量一样吗? 另一生:不一样。

师:准备怎样研究这个问题?

生:蜂蜜和水比重量,两种液体分别放天平的一侧,天平偏向哪一边,哪一边就重。 师:看看谁还有补充?

生(站起来举手):应该多做几次,量要一样多。 生:这几种液体分别比一比,记下结果。 学生研究了一会儿

生:我们认为,油最轻,蜂蜜最重。 师:流动快慢怎样研究?

生:把液体分别滴在倾斜的木板上,观察流动。 师:还有补充吗?

生补充:滴得一样多,距离一样,开始时间必须一样。 师:流动快慢说明什么?

生:快的轻、慢的重,另一学生:慢的粘、快的不粘。 师:谁能用一个词表达出来? 生举手:黏稠。

[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学习活动后,具有了初步的对比实验观念。说明实验验证的观念深入人心,证据支持观点。学生在发言时,教师面带笑容与学生共同分析他们的观点,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所得,在自己的知识水平上再迈进一步。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学观。]

4.学生实验研究 每组都观察四种液体,小组合作;研究过程中发实验表格、专人记录,及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给予学生充足的研究时间,研究结束收拾好实验材料。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研究方法,有一种成就感,它激励着学生进行研究。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他们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与艰辛。而且有的实验需要进行精心地设计,周密的实施,详尽地记录,才有可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学生将经历科学历程的熏陶,这对他将来的成长大有益处。]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研究液体的性质,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他们将会发现:

●液体没有固定形状。

●同体积的液体轻重不同。 ●不同液体的黏稠度不同。 ●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不同。

●液体具有毛细现象。

5、汇报实验结果,评价小结

全班交流实验方法,展示实验纪录,分享别人的想法、体会探究的乐趣

四、课堂小结

1、提问: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回答: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了......(液体的性质、密度、黏稠度)

2、我们小组还想研究„„

五、课后延伸:

请同学们回去以后对液体作更深入的研究

引导学生研究液体的其他性质,如:表面张力、毛细现象、溶解等,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确定研究的材料和方法等,然后交流。拓展了学生研究的范围,建立了课内外的联系。

教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以“激趣、质疑、探究、收获”等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中亲历探究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课一开始,我就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谜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让他们通过自编谜语对常见液体的颜色、气味、味道有了一定的了解,接着提问:你们还想研究这些液体的什么问题?这时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通过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类、筛选,确定了本节课的研究问题。接着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研究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对实验现象、结论进行预测,以实验来验证自己的预测,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在整个教学中,一环紧扣一环,学生兴致盎然,忙而不乱,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时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虽然这节课上得比较成功,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会观察、会说实验现象、也会分析,可就是不会记载,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试验现象,记载的内容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也许学生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只是我们老师没看懂或者不是按我们老师的想法去记载罢了。课后,我问了几个小组,他们说的头头是道,可怎么也和他们记载的不大相同。看来,在科学课堂中除了要注重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也应该培养学生记载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认识液体》教学反思

认识液体教学设计

认识液体教学设计

认识液体教学设计

认识液体教学设计

《认识钟表》教学案例与反思

《认识周长》教学案例与反思

“认识厘米”教学案例与反思

《认识小数》教学案例与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与反思

认识液体教学案例与反思
《认识液体教学案例与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