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谣言与宗教(一)

发布时间:2020-03-02 11:26: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谣言与宗教

(一)

2015-09-25姜汪维

引子:全球约200万穆斯林9月22日聚集在麦加,参加一年一度的朝觐活动。活动现场不幸发生踩踏事故,造成至少717人死亡、超过800人受伤。这是近10年来,麦加朝觐活动发生伤亡最严重的踩踏事故之一。为生者祈福,为死者默哀。宗教与人类的关系复杂,牵动着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读书可以明理,望少一些天灾与人祸。

谣言是晚清官绅、士大夫乃至秘密社会组织、盗匪、流民反教的重要手段。通过制造“挖眼剖心”、“迷拐诱孩”、“诱奸妇女”等一系列具有煽动性的谣言,引爆民众的愤怒,“贤者示以皇恩,愚者动以财货”,鼓动他们对抗基督教、天主教等。对传教士则“焚其教堂、掳其洋货、杀其洋商、沉其货船”;对教民则“下油锅,捞其筋骨,剥其四肢,抽筋碎脑”。在这些晚清读书人的鼓励下,因宗教而起惨案持续四十余载,遍及全国,如1868年的扬州惨案、1870年的天津教案、1891年的芜湖教案、丹阳教案、无锡教案、武穴教案、宜昌教案和1895年的成都教案等等。

谣言具有舆论和整合功能。“谣言”本是流传在民间的街谈巷语、道听途说。在专制社会,文化资源被统治者所垄断,普通大众的愿望和不满往往通过谣言传播弥散。而一些政治人物,往往利用谣言的舆论和整合功能,造成一种大众所趋的态势,以影响和统合群体的行为,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在历代《史记》之皇帝本纪及朝代更迭纪事中极为多见。

谣言具有揭秘性。在社会信仰松动和危急时刻,荒谬不堪的谣言往往是民众认为的可信“事实”,能将不同的人群暂时凝成一个强大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人群具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敌人。比如晚清义和团在西医学堂看到蜡人像,便以为是“人脂”;在照相馆中发现了荔枝,以为是“人眼珠”,他们直观地认为照相肯定要用到人眼珠,于是把老板严加刑讯,务令其指出藏眼珠子的地方。这些血淋淋的谣言,以极大的煽动性激起民众的仇洋情绪,从而引发血案。(君不见,当代某些邪教诋毁党和国家政权,也妄图采取这种谣言方式以蛊惑民众。)

谣言往往将对立面类比为“禽兽”。这相当于将同一种属的“人”,硬生生分为“人”与“非人”(禽兽),即我是人,他人是禽兽。1861年有一篇著名的反洋教檄文《湖南合省公檄》煞有介事地将英国人界定为人与鱼的混体:“其种半人而半畜”。这为后边编造很多关于英国人的荒诞不经的谣言埋下了伏笔,也为反教的暴行提供了心理依据。现代极端宗教思想在对待异教徒和非教徒的态度上,也往往如此——习惯宰杀牛羊的手,伸向另一群“牛羊”时,怎么可能会心生怜悯?

人们为什么会听信谣言?法国社会学家勒庞有一部非常著名的书叫做《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认为“乌合之众”(聚集成群的人)虽然由个体集合而成,但是却具有简单个人相加未曾有的特点:一是失去个性,人的本能开始显现。二是感性大于理性,群众易受相互间的感染与暗示。三是失去责任感,行为难以控制。四是从众性,群体中的每一位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与其他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加上谣言往往占据一个道德和正义的制高点,所以容易引起人群的共鸣,情绪便开始泛滥。比如1891年,发行达八十万册的《鬼叫(指基督教)该死》谣言用大白话说:“中国最丑到了王八婊子止了,我年长七十五岁,未曾听见王八奸淫其女,婊子和兄弟奸淫。你们看鬼叫连王八婊子不如,该死一万年不足。”中国传统文化,“万恶淫为首”,这一谣言就成功启迪了民众的道德感和正义感。谣言一旦变为舆论狂潮,就会成为一股难以阻挡的社会力量。(未完待续)

(参考:苏平《谣言与近代教案》,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清末教案》,中华书局1996年版;„法‟古斯塔夫〃勒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PS: 原文载于姜汪维个人微信公众号:“经典新知生活”,敬请关注!悦读经典,获取新知,启迪智慧,从容生活。每周三篇读书心得或者原创与您分享!与有思想、有品位、有趣味者同行!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打击网络谣言与网络言论自由

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

《谣言》读书笔记

谣言辩论

宗教与艺术

《宗教与中国社会》

宗教与政治

文学与宗教

社会主义与宗教

谣言与宗教(一)
《谣言与宗教(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谣言止于一辩 谣言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