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生工作部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1 20:04: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学生工作部2013年工作总结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学校的“内涵建设年”,也是《吉林大学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贯彻落实的关键年。学生工作部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按照《学生工作部2013年工作要点》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在学生党建工作平台建设、学生发展指导平台建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建设、公寓标准化建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体系建设、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学生工作科研发展及信息化平台建设、学生事务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稳步进展。

一、整体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按照学校“内涵建设年”的总体要求,坚持“保稳定、厚基础、重民生、强队伍、求创新、促廉洁”的工作思路,系统规划,完善机制,活跃基层,提升质量,努力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举措及成效

1.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学生党建工作质量有新提高 一是严格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把好组织发展质量关。2013年度共发展本专科党员1882人,其中国防生41人,本专科党员转正共1829人,转接组织关系3000余人。组织员深入基层开展党建调研和材料审核工作达160余人次,对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做了总结,为下一阶段工作提供了指导性意见。二是抓好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强化支部建设,通过“三进”活动,提升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即党建进项目,开展了第一届本专科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成果评选活动及学生党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项目成果评选工作,共有20项获得优秀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成果奖,22项获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优秀成果。党建进活动,在大一新生中开展本专科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系列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廉政文化教育宣传片》、学习廉洁文化教材。以“十八大”和“中国梦”为契机,举行了“梦想在党旗下绽放”吉林大学2013届本专科毕业生党员最后一次党课活动。党建进学生公寓,依托学生励志读书社在寝室设立的书屋把党建工作拓展延伸到学生公寓。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党员课余生活的同时科学有效的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2.选树学生先进典型,学生发展指导有新举措。

一是把“双十佳”和自强自立大学生标兵表彰活动创新融合,营造了大学校园内“自尊、自立、自强”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优秀学生奖助学金的发放管理。本学年共计完成国家奖学金547人,共计437.6万元;国家励志奖学金1342人,共计671万元;国家助学金10528人,共计2667.9万元。发放学年奖学金1200余万元,发放30余项各类社会奖助学金累计356.95万元。三是开创学生成长成才教育“青春旗帜”品牌活动。搭建了“大学生成长成才俱乐部”网络服务平台,在保研、出国、就业指导等方面构建覆盖各专业类别、各学科背景的高水平指导性攻略。举办了第一届“青春旗帜”大学生发展指导攻略大赛。共征集稿件600余件,为 “大学生成长成才俱乐部”后台数据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举办了“青春旗帜”大学生就业创业沙龙系列活动,为学生开阔了视野,提供了专业化的未来发展指导建议。

3.营造全员育人格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有新突破。 一是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了9个德育示范基地的育人功能。本学年各基地开展了主题教育50余项,参与人次近9000人,围绕基地特色产生了大批研究成果。二是提升主渠道教育品质,扩大品牌影响力。今年举办“思想〃理论〃人生:100讲”15场,受教育学生达3500余人次,形式上更多的照顾到了不同学科的知识需求,内容上紧跟时代热点,大大增加了此项活动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三是升级平台,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进行了创新性全面改版。根据在辅导员和学生中的三次调研情况,将大学生综合测评系统与SAIS系统整合,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减少了基层的操作压力,使测评结果更加真实准确。四是拓展教育阵地,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今年9月,与腾讯公司深度合作,推出了SAIS微信公众平台,通过信息化产品提升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教育和引领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目前,平台关注人数近10000人,实现了云端管理和多平台交互式运行,在2013年11月荣获全国高校微信应用领衔奖,工作成果得到了全国多所高校的认可和肯定。

4.加强公寓标准化建设,学生公寓科学管理水平有新变化。 一是完善规章制度,引进先进公寓管理服务模式。起草和修定了《吉林大学学生公寓门禁系统安全管理及运行规定》《吉林大学学生住宿管理规定》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对公寓修缮、住宿调整、家具更新、安全防火等项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引进新型公寓管理系统,对新生寝室分配进行合理安排,加强了公寓管理服务质量。二是加强对学生公寓现状的调研,分步骤进行维修改造。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大型公寓排查工作,对各校区62栋公寓楼使用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排查。对9栋学生公寓(单身公寓)进行了房屋改造和室内家具更换、15栋公寓大门安装了旋转门,为近5000名学生与教工改善了住宿条件。三是建立公寓内学生活动室、辅导员值班室、心理活动室。陆续在部分校区学生公寓楼内设置了辅导员值班室、学生活动室,大学生心理活动室、信息化建设工作室共计29间,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工作。四是合理分配资源,高效完成各项事务工作。在公寓家具招标采购中较好的完成了2013年6500间房屋调配工作、35000平方米房屋修缮、12000件家具维修和17943件家具更换项目,为学校节约共计630,000元。用超过50个假期休息日的时间完成了15000人新生住宿分配、校生房间资源的整合、校际交流与委培生的安排、医学部地学部6000名学生回迁、各校区公寓改造等大型事务工作。五是打造科技公寓管理与服务,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平台对学生住宿信息实行动态管理,科学配备住宿资源,建立门禁系统网络,健全门户服务网站,形成了集数据存储、事务管理、学生服务三位一体的现代化高效智能管理服务平台。

5.加大帮扶力度,学生资助管理和助学服务有新成绩。 一是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加强资助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重新修订了《吉林大学助学贷款实施办法》,制定了《吉林大学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办法实施细则》,研究编订了《吉林大学资助工作文件汇编》,修改了《吉林大学勤工助学活动实施办法》。切实保证了我校10891人共计6534.6万元校园地助学贷款和2106人共计1235.8万元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正常发放,以及569人代偿资格审查及资金发放等工作的顺利完成。二是以加强对特殊困难学生群体的帮扶为着力点,努力营造暖心励人的育人环境。为181名高年级地震灾区学生办理了新贷手续。注重对孤儿、残疾、身体疾病和遇到重大困难等学生的帮扶,采取“一帮一”等举措,切实通过困难补助发放和减免学费等各项资助政策落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三是进一步实现资助工作的信息化、透明化,强化对贫困学生的认定。通过个人填报信息、民主测评、学院认定、学生复议等环节,创新性的推行“学生-学院-学校-学生”的网络化双线认定系统,使认定工作更加准确、科学,学生资助资金分配更公平合理。四是以“十个一爱心工程”为主线,推动资助工作的个性化,把帮扶工作多层次、多角度的落到实处。迎新工作中为困难新生提供了临时困难补助、爱心大礼包及免费被褥,并为极困难学生提供了路费补助;在“同赏一轮中秋月”——中秋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慰问活动中,为全校困难学生精心挑选月饼和水果,帮助学生缓解思乡之情;在“送你一件御寒衣”活动中,发放了由学生自己挑选的服装,让困难学生切实的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五是搭建学生助学实践平台,扩展资助渠道和勤工助学岗位数量。重新聘任调整校内勤工助学岗位1500多个;吉林移动助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助学岗位1200多个,累计发放学生勤工助学工资300万元;积极拓展校外勤工助学岗位,新开辟了中国电信助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岗位200多个,发放工资23万余元;为吉大文化传媒、后勤服务中心、海外制药等单位提供500多个临时勤工助学岗位;组织了2013年暑期学生校外助学实践岗位招聘会,为暑假留校学生提供助学实践岗位超过800;积极拓展吉大家教的管理模式和创新方式,全年累计提供家教岗位千余个,切实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和爱心资助。六是以学生感恩励志教育为载体,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在全校范围内开展2013届毕业生感恩实践活动,暑期开展了2013年“育苗支教”活动,共190名志愿者,分别前往贵州、青海等省市进行了义务支教活动;开展了毕业生捐赠活动和新生“爱心屋”免费领取生活用品和书籍活动,使300多名困难学生受益;开展了走进社区、走进农民工子女学校、走进希望高中、走进敬老院等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开展了2013年度勤工助学优秀学生评选表彰活动,表彰助学实践优秀管理者23人,助学实践先进个人25人。七是以加强资助规范化和信息化为手段,提高资助工作的时效性和影响力。进一步完善了吉林大学勤工助学中心网站建设,建立了吉林大学“阳光爱心屋”网上物品申领捐赠系统,通过网站平台现已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书籍和物品500余件,接受捐赠物品100余件;优化了吉林大学移动助学实践基地网站,目前已为1000多个学生通过网站平台提供临时岗位;加强资助宣传工作,积极与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沟通。2013年教育部专题报道吉林大学资助工作3篇,吉林教育电视台、学校电视台、校报等校内外媒体报道学生助学服务中心组织的活动14次,在校园快讯发布新闻12次,有效的提高了资助工作的开展效率和覆盖广度。

6.打造专家化团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有新成效 一是面向校内外开展了新留辅导员选聘工作。在历年工作基础上,今年的辅导员选留工作标准更加细化,考核程序更加严格,选留了朱宇等16名新辅导员。二是举办了新留校辅导员培训班,从指导辅导员工作的实际出发,优化了培训内容,增加了培训课程,让培训效果更具实用性。三是首次开展了新留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参照教育部大赛标准,从公文写作、理论知识、班情熟知、情景案例、模拟谈心谈话等多个环节考察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对新留辅导员实际工作能力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四是进一步提高辅导员考核和学院学生工作考核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今年,按学部分8组进行考评,新加入了学生工作实地考察环节,注重考察学院原始资料的积累,同时加大学生满意度测评的比例,使学院学生工作和辅导员工作年终考核结果更加详实。五是多渠道开展“辅导员文化星期五”系列活动。采用首席策划人制,以校区、科室和学院承办的方式先后举办了文化交流会、辅导员文化沙龙等活动7期,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开展了深入的工作研讨,通过思想火花的碰撞,解决学生工作的实际问题。加强了学校、学部与学院之间的沟通,为学校学生工作更好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交流平台。六是继续深入实施“名师班主任计划”,各学院根据工作实际,调整了286名名师担任了本科生班主任。强化辅导员助理队伍建设,重新选聘了354名辅导员助理。有效地缓解了辅导员的工作压力,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工作队伍体系。此外,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今年我部评选出十佳辅导员10名、优秀辅导员20名,有1人被评为吉林大学第三届师德标兵,有3人被评为师德先进个人,有7人被评为长春市“高校文明杯”优秀学生管理个人,有3个学院被评为长春市“高校文明杯”优秀学生管理集体,有10人被我校评为“三育人”先进个人。选派13名辅导员参加教育部培训,2名辅导员参加全国辅导员博客大赛,16人参加新留辅导员职业技能培训。2013年度有3人被评为教授,8人被评为副教授,大大增强了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7、注重能力提升,学生工作研究有新提升。

一是凝练学生工作研究成果,共享优秀工作经验及做法。编辑出版《吉林大学2012年学生工作论文集》一部、《吉林大学2012年学生工作研究成果汇编》一部,组织20项校级学生工作科研课题申报立项,推荐3篇优秀学生工作论文参与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评选,推荐12篇优秀学生工作论文参与全国高校学生工作优秀学术成果评选。二是规范研究课题管理模式,提高研究课题审核标准。组织开展了学生工作科研能力专题培训,针对研究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瓶颈问题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在课题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定向指导-质量监督-专家审核”的管理模式,不断加强学生工作课题“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了研究课题的质量。

8.以管理育人为根本,学生事务管理水平有新提高。 一是加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增强信息研判的主动性和前瞻性。不断完善突发事件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和深层次研判,共处置各类突发事件20余起,学生伤亡事件仅1起;针对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等常规工作,提前部署,认真筹划,主动制定各种应急工作预案,使得2013届毕业生离校工作及2013级新生入学工作顺利完成;二是统筹资源,合理部署,做好大型活动的组织与协调工作。强化部门联动,顺利完成了我校第五十二届田径运动会、长春市大学生运动会等近10多场大型活动的学生观众安排及现场组织工作;三是加强管理模块建设、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质量。通过进一步加强学生校外居住管理、学生医保管理、新生报到实时统计、毕业生档案邮寄及单项工作信息采集等模块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发展与指导工作还需深入探索。党员发展材料预审不够,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基层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有弱化倾向,管理教育还需加强,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健全,校际联动力度有待加强;学生发展与指导工作在顶层设计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2.学生公寓科学管理与服务能力还需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吉林大学学生住宿管理规定,学生公寓管理规范化还没有完全实现;学生公寓相关办事流程在服务学生、方便学生方面还有优化空间;由于学生调换寝室频繁,因此门禁系统的数据维护工作难度较大,亟待探索切实可行的办法,确保门禁系统的畅通运行。

3.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和难题。我校学生数量庞大,各学部学院学生特点差异明显,增加了从整体出发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效果的不确定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吸引力不强,需要通过理念革新和模式创新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4.学生资助管理及助学服务工作存在盲点。亟待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在违约催缴、代偿等工作中,对于毕业生的联系方式变更等特殊情况缺少预判;校区学办在资助工作上的职能未充分发挥;辅导员资助工作业务培训有待加强;学院对开拓校外助学实践基地的支持力度不够,助学实践岗位的数量还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吉大家教中心的运行模式还需创新,在打造品牌化的同时,应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提升空间。 5.辅导员队伍建设专家化实现路径存在瓶颈。由于辅导员配备不足,导致辅导员事务性工作量大,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化和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这对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实现进程产生了一定影响;跨学部之间的工作交流有限,一些学院辅导员的特色工作和亮点工作没有在学校范围内及时得到普及宣传。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1.推进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层次化和个性化发展.一是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优化本专科党员队伍结构,打造统一的流动党员信息库,建立本专科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加强支部建设。二是深化育人理念,依托专业机构支持学生个性发展,在保研、出国、创业、就业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三是重视同辈辅导计划设计,发展朋辈互助文化。依托励志读书社、“青春旗帜”大学生成长成才俱乐部,精心设计线上和线下一对一同辈咨询项目;四是坚持专业化发展方向,深化个性化分类指导。引导大学生正确找准自身定位,合理规划个人发展道路,设立发展指导流程及资料库,进一步完善与规范指导中心各项服务项目。

2.以各学院实际情况为抓手,信息化建设为载体,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时效性。一是进一步完善德育示范基地考评体系,增强基地德育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二是拓展“思想〃理论〃人生:100讲”形式,推动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三是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拓展吉林大学SAIS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实现图书馆信息、全校课表信息查询、在线就业咨询等板块功能;四是全面提升和优化SAIS系统的各项服务管理功能,加强全员利用率。

3.延续“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年”工作成果,继续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学生管理质量。一是加强我校学生公寓标准化建设,争取更多资金投入;二是不断改善学生公寓硬件条件,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良好学习生活环境;三是进一步加强学生公寓安全规范管理,做好门禁系统的信息录入与维护,维护好学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四是努力探索学生公寓管理新模式,打造品牌,树立属于各学院独有的寝室文化氛围;五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建立学生公寓安全管控平台,科学调配寝室,以达到按学院为单位相对集中住宿的目标。

4.加强对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丰富帮扶内容、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工作效率。一是加强创新,做好资助信息平台建设,使认定工作更加科学化、准确化,完善学生资助信息采集,使助困帮扶更加人性化;二是依托“十个一爱心工程”,对学生实施分年级、分层次的个性化资助,建立学生个性化资助档案,建立绿色通道、贷款代偿等申报学生信息库;三是做好学生诚信教育。通过点面结合,使诚信教育真正进班级、进寝室。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和感恩励志教育,打造感恩励志活动品牌;四是做好贷款、代偿相关工作。突出主体,做好国家助学贷款新贷及毕业生催缴工作,减少贷款违约率;五是进一步加强全校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管理,规范校内岗位设置、聘任和考核工作,做好勤工助学学生综合技能培训工作,积极拓展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做好吉林大学勤工助学学生权力维护调研工作,开展各学院勤工助学基地创建和助学实践项目调研、立项工作,充分调动基层学院工作积极性;六是做好吉林大学“阳光爱心屋”网上物品申领系统的宣传工作和总结上报工作。

5.加强辅导员能力素质培养、提高辅导员专家化素养。一是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加大辅导员岗位优势,提供制度保障。二是继续完善学院学生工作和辅导员工作考核体系,重点细化、合理化实地考察各项指标,使考核体系成为学院学生工作的量化导向,实现向日常考核的转变;三是大力开展辅导员的全方位培养,将素质养成、专题培训、校际交流、海外研修相结合,全面提升辅导员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四是丰富辅导员“文化星期五”形式,将学院学生工作及辅导员工作中优秀成果及经验项目化,以互相观摩学习的形式促进学生工作的交流学习。

6.搭建平台,凝练学生工作科研成果;创新模式,提高学生工作信息化水平。一是建立理论信息资源库,通过理论知识学习提高理论素养,为研究工作研究提供新思路、新理念;二是建立导师制,打造科研实习基地。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发挥学科优势,通过导师指导、参与创新性课题研究等方式搭建系统的科研培训平台;三是健全学生工作科研成果激励制度。制定奖励办法,根据成果级别予以相应等级的奖励。加大专项经费支撑投入力度, 对于重大课题给予重点扶持。 7.以服务育人为本,全方位提升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水平。一是继续做好校园维稳工作。关注校园舆论舆情,增强信息研判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完善预案制度,保障危机应对的程序性和连贯性;强化部门联动,实现危机处置过程实时无缝衔接;二是全面推进档案室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学生档案管理;三是推行“窗口”式服务,打造学生事务服务品牌;四是进一步做好学生事务整合工作,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学生手册》,使《学生手册》的相关规定及时更新,更加符合实际要求,真正达到育人目标,理顺工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五是继续加强社会奖、助学金管理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制度;六是充分发掘各类企业和校友资源,争取社会奖助学金;七是进一步加强科室内各项工作实现信息化管理。

学生工作部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学生工作部工作总结

学生工作部

学生工作部

年学生工作部工作总结

学生工作部(处)工作总结

学生工作部(处)安全工作总结

学生工作部职责

学生工作部述职报告

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中心主任

学年度学生工作部工作计划

学生工作部工作总结
《学生工作部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