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京津一体化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04 02:10: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孟晓苏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与产业合作论坛》讲话

2014年6月15日

中央最近明确提出“京津一体化”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有人把它称为“京津冀一体化”,也有人据此感到迷茫,说河北还有不少贫困县,京津冀怎么能谈一体化呢?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早提出人之一,我认为需要廓清这些概念。准确提法来自习近平总书记。去年5月他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去年8月习近平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今年2月26日习近平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都要求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所以我认为,准确提法应当是“京津双城记”“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如果谈一体化则是“京津一体化”。“这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下面从五个方面展开分析。

1、“京津一体化”起源毛主席思想

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央城镇化会议提出,城镇化发展布局要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这是2000年以来我国对城镇化发展格局认识的新发展。2002年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之后,对城市群的更清晰阐述。我国领导人对京津一体化很早就有预言,根我了解,这种思想早在毛主席时期就已有预言。

我八十年代曾在中央长期工作,当过万里同志秘书、秘书局长、国家商检局副局长。1994年我在中房集团任职时,有一次跟万里同志谈到北京建设,共同感慨房子已经建到三环外了,这时候万里同志说:“我想起毛主席六十年代说的一句话,那是我向毛主席汇报北京城市规划时。毛主席说:多少年之后,北京和天津这两个城市不就连在一起了吗?”万里同志还感叹地说,你看毛主席当年就有这样的预见。我马上问道,毛主席说过这么重要的话,我能把这句话转告给北京、天津和河北三个省市的领导同志吗?万里同志说可以。后来我陆续把这话直接转告了三省市的主要负责人。

毛主席所预言北京和天津未来会连在一起,实际上已经指出了北京与天津的城市发展方向,应是相向发展。但传达后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城市规划方向相背发展,很好的发展思路被一再拖延。

去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孙春兰担任天津市委书记之后,她上任办的第一件事就是与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共同促成签署了京津两个城市的战略合作协议。去年3月份我跟孙春兰书记有一个多小时的谈话,我专题向她介绍京津一体化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思路,把万里要我转达的毛主席的话转告给她。孙春兰作为曾在中央机关工作,又在多省市当然领导职务,思想开阔。她很看好北京和天津之间的联系,对天津的规划发展方向有明确的认识。她认为天津最大的优势就是靠近北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来发展天津,而不是相反的认

识。特别是听到我所传达毛主席的话很为振奋。毛主席的这一重要思想,我相信她转达给了习近平总书记。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2013年8月习近平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又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又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指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这些重要思想是对多年来京津一体化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认识的高度概括,是对毛主席当年重要思想的继承、完善与发展。(待续)

(续一)

2、“一亩三分地”是区域发展障碍

2005年国家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北京为国家“政治和文化中心”。2006年国务院又批复天津市总体规划,将天津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努力成为国际物流中心和北方航运中心”。这都是在鼓励京津一体化发展。但在相当长时间里因区划问题与思想障碍,京津冀中有些省市表现出各自为政、只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有认真落实一体化与协同发展的问题。不如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各省市,那里是合理分工、主动融合。而当时北京和天津两个城市背向发展。天津的规划是背向北京发展,天津一些人则认为背着北京天津才能发展,顺着北京方向发展天津就要吃亏。北京则多绕了100多公里与唐山兴建“京唐港”,这就明显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自然流向,地方行政力量反而成为科学发展的障碍。

这和北京的地形、水源等基础条件是相关联的。从2000年开始,持“以北京、天津双核为‘主轴’”这一规划思想的不少有识之士,包括吴良镛先生与不少到中国访问的国外规划专家也都提出了同样的意见。当时我是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兼城市开发委员会主任,我们提出了不少这方面的意见。我2000年在北京市人大会议厅里的一次会议上发言,就批评北京那时“年轮式扩张”、“浸漫式发展”、缺乏正确发展方向的“摊大饼模式”。北京是个簸箕型的城市,北边和西边都是山,连诸葛亮都要“遇山而止”,北京市的发展怎么会是开发西山?所以不可能再向西向北发展。我建议北京市把向东、向南作为城市主要发展方向。后来北京两次修改规划,确立了“一轴两带多中心”的规划思路,把向东向南作为城市主要发展方向。以长安街为城市轴线,以西边环保带和东边发展带为两带,主要是向东向南发展的主轴;多中心则避免了大城市病。这个规划是科学合理的。而向东向南发展就在北京与天津武清、河北廊坊的连结带上构建出一条黄金发展通道。(待续)

天津单向的“滨海大开发”战略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实际上却是忽视向北京的发展、背向北京发展。天津的规划方向曾被有的领导同志形象比喻为“一根扁担挑两头”,当时有人却把这个正确表述曲解为:“一头是天津市区、一头是滨海新区”。我问他们挑扁担的人是在哪里呢?没有了。时任津南区区长开玩笑说,中间挑扁担的人只好由津南区来充当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天津现在“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规划思路是有问题的,“一轴两带”把天津规划为蜈蚣型,没有重点,也没有突出天津市区的中心地位与向两端发展的方向;“南北生态”又把离开天津市区以外的地方当作边缘地区限制开发。其实在面向北京的方向,离

天津市区越远就离北京城区越近,本来是应重点发展的,保留生态应是在“两翼”以外的地区。如果规划思路不科学,如何推动实现京津一体化呢?

天津的规划发展思路应该是“一体两翼”,就像一只大鸟,以天津市区为身体,一翼伸向滨海,另一翼伸向北京方向。工业主要分布在滨海,城市发展则应面向北京。经济要素向的自然流动是阻止不住的,天津港的物流当然也是要顺着这条通道进出大北京。我认为“一根扁担挑两头”的正确解释应该为天津市区是挑扁担的人,扁担两头一头是滨海,一头是北京方向的武清区。这样一来,北京的主要方向是向东向南发展,天津一翼向滨海方向发展,而另一翼向北京方向发展,这就使两个城市逐渐连在一起了。

在三地交通问题上,“一亩三分地”思想就有点以邻为壑。北京过去有人生怕把资源流到别的地方去,不愿意修筑放散型的公路设施,特别是通向河北和天津的公路和高铁。时任廊坊市委书记赵世洪曾经问我,为什么北京不情愿跟我们接通高速路呢?我反问他,你知道你们廊坊跟北京是什么关系吗?我看是情敌关系,修完路人气就跑你们那里去了,北京人担心资源流走。但是在修京津第二高速公路的时候,天津设计的是上下八车道,交通部说没有这么多车道的,时任天津武清区委书记王树培说,国外还有16车道的,在天津方面坚持下才修了8车道的高速公路。天津还把修路权交给了北京首创集团,让北京的国企有利益可得,这样才减少了修路的阻力。

(续二)

3、“双城记”主轴与三地功能定位

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是不合实际的说法,以“京津双城记”为主轴就是这个战略的重要立足点。三地都应选准各自的功能定位。国家发改委早在2004年就开始调研制定京津冀都市圈规划。

首先谈北京。北京城市建成区1268平方公里,容纳七八百万人比较宽松,却挤下2000多万人口。最近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莫里斯等人说,北京只适合容纳700万人口,应扩容城市或把2/3人口迁出去。现在北京也认识到,已经不能不往外疏散人口了。最近听说北京已有计划至少迁出500万人。把谁迁出去呢?把城市清洁工人迁出去?把在城里开出租车的迁出去?那还得找另外一批城市服务人员进来。与其想把老百姓迁出去,不如把一部分原有城市功能迁出去。使地铁公交拥挤不堪。道路拥塞就限号、限行、限购汽车,这都是些笨办法,治标不治本。我相信北京会拥护京津双城记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我赞成北京“跨行政区划疏散人口”的思路,建议学习纽约人口疏散到新泽西州等类似经验,建立新型的首都与辅城的关系。

天津在片面的“滨海大开发”思路下背了些包袱。这个战略一味背向北京发展,没有分清工业园区与城市发展带有所不同。现在天津市正在积极申报设立自贸区,而滨海区现在的基础条件与办公设施条件都比上海自贸区要好。如果天津获批设立自贸区或其它称谓的改革开放试验区,可以和上海南北呼应,滨海区大有前途。而天津西北部的地区连接着北京,首都第二机场会提升天津与北京相向发展的积极性。在北京天津的中间地带留下巨大发展空间。

谈谈首都第二机场选址问题。目前选址在河北固安,而不是在三省市交界地带,这是为什么呢?机场选址涉及多方,北京希望在北京地面上,机场当局从户籍政策出发希望建在北京地面。而在河北积极争取时,天津的态度却不明朗。当时我和其他不少专家都认为,首都第二机场应选址京津冀三省市交界的通州、廊坊与武清一带,天津市却有人说怕影响了滨海机场的报批。结果把机场选址推到北京大兴与河北固安交界地去了。你看有些干部的想法就是这么狭隘。其实首都第二机场的选址怎么会影响滨海呢?机场目前选址对天津市发展的带动力就比较小。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轴是以北京和天津为轴线的环渤海城市群,周边其他区域则是辅助地区。主辅需要明确。河北省西部北部应以生态保护与生态产业为主,制造业基地应部署在河北南部地区。邻近北京的地域空间有限,人口稠密,更需要为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包括减少高炉、热电厂、拆除污染源企业、淘汰过剩产能等。河北已成为世界最大钢铁基地,众多钢铁工厂已把北京包围了,对北京空气污染的贡献率很高,所以中央决定淘汰钢铁过剩产能的8000万吨中,有6000万吨在河北省。(待续)

(续三)

4、我国有必要建设“行政副中心”

13世纪以来设立元大都,北京五朝建都,已成为“文化古都、现代城市”。一直以来大家都把北京当成唯一中心,以至于如今北京已将各项功能混杂在一起,这种管理和治理理念太落后了,谈不上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拆迁旧房把东城老百姓搬到通州,把西城老百姓搬到大兴,但大家上班都得回城区,使交通拥挤不堪。现在实行的限行、限购政策是挤居民搬出北京。只考虑把老百姓搬出去已不现实。首都功能不应是北京功能,而是国家功能。不分流城市功能光想赶老百姓走,就会把京津冀一体化变为空谈。

所谓行政副中心就不是主中心。首都副中心不能不建,但不宜太远。我不赞成“迁都”之议,北京以长安街为主轴的行政主中心地位不宜改变。重大政治活动还要在**广场、人民大会堂等地。所以行政副中心不要离北京城区太远。现在中央办公不仅挤在市中心,使政治活动、商务活动与城市生活交错混杂,而且降低了政务活动品质。比如国家重要礼宾活动都要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其实就是在市中心的马路边,周边不仅得临时禁行,还得准备防暴车以防不测。这事已见怪不怪,真能凑合,远不如一些国家在总统府如白宫南草坪等专用场所礼宾更规范。

我国应当效仿国外惯常做法,远学美国建华盛顿、澳大利亚建堪培拉,近学马来西亚建布城的经验,离开主城区为中央国家机关设立专门办公与接待场所,不要都挤在市中心。例如韩国的首尔在江南地区建立第二办公区之后,缓解了老城拥堵的状况,现在正在推动“世宗市”的建设与中央机构迁移;马来西亚则在离首都吉隆坡40多公里的布察加亚建设一座新城,联邦政府行政机关包括总统和总理的办公场所都迁到那里。这种副中心选址就很合理,既疏缓城市压力,又未变更首都区位,还能拉动内需发展经济。仅仅把中央机关的一些下属单位迁出去是不够的,还得频繁回北京开会,相当于没有迁出去。有了空间才能实行官邸制,可以在新的行政办公区内设立主席府、总理府等。

除了政府机构就是大专院校。我曾给一些大学校长提出建议,尽快在北京市东南方向选址建设分校,否则新机场建成之后,现在位于海淀的高教区将成为交通最不便利的地方。原来的北京大学只是在市中心的沙滩红楼,若不是建国初期迁址海淀也不会有现在的北大。如今中关村已成为闹市,如何摆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所以我早就建议选址京津之间建设大学城,把北京和天津大部分大专院校搬出现有市区。当然这些措施不仅涉及到户籍、公共资源配置、行政管理体系等一系列问题,而且牵动人们的传统观念与生活习惯,小打小闹、决心不大是难于成事的。

前些日子媒体炒作“保定是副中心”,保定是个大市,可以分流北京部分城市功能特别是部分制造业,但不可能作为行政副中心。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如果把北京比作是心脏,廊坊市和天津武清区是在腋窝处,保定是在膝盖处,石家庄就在脚踝上了。

京津冀的中间经济带不应成为被搁荒的地带,而应该成为城市功能外迁的主要区域。政治副中心的最佳选址应在北京与天津、廊坊交界地带,即通州、大兴、武清、廊坊地区。天津市武清区与北京相连,京津走廊的绿色之肾——大黄堡湿地就在武清境内。武清城区中心距离北京CBD仅七十公里,我们要保护湿地,但湿地周边还有上百平方公里的空间,天子脚下地广人稀,人均八亩地,而且交通便利、水源丰沛。我认为在大黄堡湿地东侧应是中央第二办公区或称行政副中心的最佳选址。我陪欧盟前主席、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区视察大黄堡湿地的项目时他曾说过:“我们欧洲人最喜欢这样的地方,距离大城市不到一小时车程,而且环境非常好”。(待续)

(续四)

5、京津冀战略考验国家治理能力

这次推动京津冀一体化,中央最高领导人意图非常明确。习近平特别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作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加以考虑,表达了中央最高领导人最明确的意图。话也都说得很到位,重要国家战略在考验着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深入理解可以认识到,如果京津冀协同发展仍然不能落实,还是各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说明国家没有治理能力,治理体系出了毛病,还可以说是国家领导人的能力有问题。在这种决心与魄力面前,地方行政力量还会继续阻碍总体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吗?

从新闻报道中我看到,有关负责人纷纷表态支持总书记的意见。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表态说“豁然开朗”!李士祥副市长代表北京市会见记者说“耳目一新”!看来最令人担心的北京市的态度已发生积极变化。在这种决心与魄力面前,地方行政力量是否继续阻碍总体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我相信北京会拥护京津双城记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今后会如何发展?重要国家战略是否能落实?是不是像过去一些事说说就完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是空谈还是实干?我们拭目以待,更希望共同推动。(完)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几点思考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是四个一体化(推荐)

京津冀协同发展助力申奥工作汇报

京津冀协同发展出台的政策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意义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研究现状与展望

人文地理学.京津冀一体化

浅谈京津冀一体化

京津冀一体化研究报告

京津一体化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一体化与京津冀协同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