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家,温馨的港湾》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8:59: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家,温馨的港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引导学生认识父母的养育之恩,激发学生对父母长辈的感恩之情。

2、懂得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落实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家庭生活中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激发学生孝敬父母的积极情感。

教学难点

真正让学生把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转化为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并在生活中养成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行为习惯。

课前准备

1、搜集能反映家庭生活温馨场面、感恩父母的视频故事或歌曲,剪辑片段,做好课件。

2、让学生回顾父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当中最令自己难忘的一件事,准备在课堂上交流与同学们共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歌曲《家,温柔的港湾》。(4:23)视频中的一家人一起过生日、一起游玩欢笑、吃饭夹菜、携手经历风雨„„伴着舒缓的曲调,展现出了一幅幅体现家庭生活温馨场面的画面。

师:看,多么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啊!同学们,此刻是不是也想起了我们自己的家呀?!(生答)

师:你们是否希望自己的家能够暖意融融,温馨永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家,温馨的港湾》。(点击课件幻灯片2,呈现本课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难忘温馨的那一刻

(环节一:分享家庭的温馨5分钟)

师:现在,首先让我们一边儿回想着这些幸福温馨的画面,一边儿把能够描绘家庭温馨生活画面的词语,用笔写在纸上,同时想出最能体现自己家庭温馨生活的一件小事,一分钟以后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小组交流后,老师将指定若干小组,让小组推选的中心发言人介绍小组内成员最感到幸福温馨的故事,让大家一起分享。(点击课件幻灯片3)(学生讲完故事,教师可用下列句子点评:①凝望父母的目光,你看到了父母的爱心,是吗?②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

(环节二:对比反思家庭的含义3分钟)

师:家是我们每个人最熟悉的地方,我和同学们每天都要回家,同学们可曾想过,家对我们来说又是什么?家是否仅仅就是一处摆着一些家具供我们回家吃饭睡觉的房子?我想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点击课件幻灯片4)在美国某城市,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认出他是当地的富翁,警察说:“我送你回家吧。”“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远出的一幢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 他却说:“这是我的房子,不是我的家。”

同学们,你们说,富翁为什么说那个别墅不是他的家?(生答)

师:是的,我们的家和这个富翁相比,也许不够宽敞不算富有,但都充满难舍的亲情,让我们感受着温馨。你过生日时父母的一件小小礼物,你学习时遇到困难时父母的一句鼓励的话语,你遇到困惑时亲人耐心的指点,你成功时亲人赞许的目光,你生病时父母的细心照料„„家就是当你回去晚了,有人一直在默默地等你。家是父母用亲情撑起的绿伞,是温馨的思念,是情感的寄托,是永远的牵挂,是落叶所能回归的根,是孤雁所能向往的巢,远方的游子,在春节过年的时候,他们千方百计都要回家。

(环节三:升华对家的热爱之情2分钟)

下面让我们想着自己熟悉温暖的家,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本第4页《可爱的家》(点击课件幻灯片5)播放萨克斯曲《回家》,配乐诗朗诵《可爱的家》: 纵然游遍美丽的宫殿,享尽荣华富贵,但是无论我在哪里,都怀恋我的家 „„

(二)不忘父母养育恩

(环节一:读懂父母的爱 15分钟)

师:我们在享受家庭温暖的时候,可曾想过是谁给了你生命?(生答)

师:对,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

师:那么你们有谁了解十月怀胎是怎么样的辛苦?(生答)

师: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你出生了,每年你的父母都给你过生日,你幸福地接受着全家人对你的祝福,可是同学们啊,你可知道你的生日对你母亲来说意味着什么吗?(生答)你可要记住了,你的生日就是你母亲的受难日呀!

师: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今天的我们,你们还记得做父母的在我们身上花费了多少心血、倾注了多少的情和爱?还记得他们是怎样料理我们的日常生活、给我们提供足够的营养?还记得他们是怎样教育我们成长?下面我先给大家讲两个故事。故事讲完之后,我想请同学们讲讲自己的父母养育我们成长的恩情故事。我讲的第一个故事的题目是《母亲一生的八个谎言》。(逐一点击课件幻灯片

6、

7、8,)

点击超链接,播放flash《天下父母心》,朗读故事。(深沉、有感情地)

故事内容:

1、儿时,小男孩家很穷,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妈不饿!——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2、男孩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亲去河沟里捞些鱼来给孩子们补钙。男孩把自己碗里的鱼夹到母亲碗里,请母亲吃鱼。母亲又用筷子把鱼夹回男孩的碗里。母亲说,孩子,快吃吧,妈不爱吃鱼!——母亲撒的第二个谎。

3、上初中了,当缝纫工的母亲晚上糊火柴盒挣点钱补点家用。男孩半夜醒来,看到母亲还躬着身子在油灯下糊火柴盒。男孩说,母亲,睡吧,明早您还要上班呢。母亲笑笑说,孩子,快睡吧,妈不困!——母亲撒的第三个谎。

4、高考那年,母亲请了假天天站在考点门口为参加高考的男孩助阵。考试结束,母亲迎上去递过一杯用罐头瓶泡好的浓茶给孩子喝。望着母亲干裂的嘴唇和满头的汗珠,男孩将手中的罐头瓶反递过去请母亲喝。母亲说,孩子,快喝吧,妈不渴!——母亲撒的第四个谎。

5、父亲病逝之后,母亲又当爹又当娘,左邻右舍都一再劝母亲再嫁。母亲说,我不爱!——母亲撒的第五个谎。

6、男孩参加工作后,下了岗的母亲就在附近农贸市场摆了个小摊维持生活。身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们就常常寄钱回来,母亲坚决不要,并将钱退了回去。母亲说,妈有钱!——母亲撒的第六个谎。

7、男孩留校任教两年,后又考取了美国一所名牌大学的博士生,毕业后留在美国一家科研机构工作,待遇相当丰厚,条件好了,身在异国的男孩想把母亲接来享享清福却被老人回绝了。母亲说,妈不习惯!——母亲撒的第七个谎。

8、晚年,母亲患了胃癌,住进了医院,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男孩乘飞机赶回来时,术后的母亲已是奄奄一息了。母亲老了,望着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母亲,男孩悲痛欲绝,潸然泪下。母亲却说,孩子,别哭,妈不疼。——母亲撒的第八个谎。

师: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这位母亲含辛茹苦,多么不容易呀,从她身上是否能看到你的母亲为你操劳的身影?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父母每天供你一日三餐,可是有的孩子长大了,然而他变得不听话了,有时还敢跟父母吵架了。我给大家讲的的第二个故事的题目是《一碗面条》(逐一点击课件幻灯片

9、10)

故事内容: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一个面摊,这才感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女孩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我忘记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没关系,就算我请你吃."说着,老婆婆端来一碗面条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下来了,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的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连忙擦掉眼泪,对老婆婆说,"我们不认识,而您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面条给我吃,可是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傻孩子,你怎么回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面条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她愣住了!

她匆匆吃完面条,开始往家走,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见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张望.......母亲看见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回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我知道,刚才是妈妈不对,回来吧!"这时,她的眼泪又开始掉下来……

师:有关父母与子女发生矛盾冲突的问题,留待下一节课我们再去探究。在这个故事里,尽管吵架时母亲在气头上说了气话,是否是这个当母亲的真的不爱孩子了?从那段文字中看出母亲仍无条件的爱着女儿?同学们,扪心自问一下,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老婆婆又是怎样教育这个女孩的?(生答)

师:是的,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的一辈子恩情“视而不见”。

(环节

二、述说父母的爱)(点击课件幻灯片11:真情告白)

下面请同学们说说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父母或其他长辈抚养教育你的真实感人故事。点击超链接,播放flash《爸、妈谢谢你》、《亲爱的妈妈》做背景音乐。(歌词、flash画面对学生的发言有启发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要适时点评,激发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环节

三、观看体会父母的爱)

师:父母的爱,不仅表现在给你买或者做好吃的食物,给你买好看的衣服,给你买你想要的物品,在你病痛的时候带你上医院„„面对生和死的抉择,父母们常常把危险甚至是死亡留给自己,而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让孩子获得第二次生命。

下面让我们一起观看电影《垂直极限》片段(3:41)。(点击课件幻灯片12播放视频)剧情是一位父亲和一双儿女去登山攀岩,危急关头为了保全儿女的生命,父亲毅然放弃了自己生的权利,伴随着儿女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坠身悬崖。

中国版的《垂直极限》发生在1999年10月,一次旅游中一家三人乘坐的缆车突然坠毁,就在悲剧发生时,这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父母却失去了生命。著名歌手韩红根据这个故事创作演唱了一首歌——《天亮了》(点击播放课件幻灯片12中超链接的 flash 1:50)

下面由播音员给大家讲一段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母亲舍己救孩子的故事。请看视频(1:23)(点击课件幻灯片13播放视频)

更有这样一位母亲,为了挽救患有肝病儿子的生命,她请求医生手术将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为了消除自己的脂肪肝从而能进行肝脏移植手术,她忍住饥饿和疲倦,每天暴走10公里。最终儿子从她母亲那里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她就是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_____母爱齐天的陈玉蓉。 请看视频。(6:23)

(点击课件幻灯片14播放视频)

师:为什么这些父母们能够把危险和死亡留给自己,而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生答)

教师总结: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关心子女胜过关心自己,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父母不仅从生活上无微不至地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还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教育我们如何做人,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师永远也说不完的。可以说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呵护、教诲和影响,每一步都浸透着父母的心血。我们是不是应该从内心里由衷地道一声:爸爸、妈妈,谢谢您!那么我们又如何去回报孝敬我们的父母呢?

(三)真情回报——感谢父母的爱

首先,让我们一起观看2004年田世国捐肾救母感动中国的故事。(点击课件幻灯片15播放视频)

看完视频后,教师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回答:(点击课件幻灯片16)

1、田世国的母亲有哪些话语、事迹让你感动?(师:辛勤工作一辈子,抚养了孩子,带大了孩子的孩子;以自己的人格影响教育了孩子等等)

2、田世国及其兄妹有哪些话语、事迹让你深受感动?(师:帮老人装修房子,从经济上物质上供养父母,使父母老有所养;带老人去旅游,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在精神上给父母以安慰,使父母老有所乐;出钱给老人治病,使父母老有所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捐肾救母,更是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jie))

3、为什么田世国能够被评为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众给田世国的掌声为什么会这么热烈?为什么会这么持久?(师:小羊有跪母之意,乌鸦有反哺之恩。田世国的行为,体现了做人的本分,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作为我们中学生,又应当如何孝敬父母、回报父母呢?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选出一位同学代表交流发言。教师总结。(点击课件幻灯片17)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学生应完成的实践作业(点击课件幻灯片18),作为向父母的献礼。

(四)歌声中结束本课。

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视频歌曲《懂你》。教师引用并改编曲中的歌词:父母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我们可不能从此不知父母心中的苦与乐,请同学们用实际行动让父母感受你的爱,去呵护我们的家,让我们的家永远都是温馨的港湾。

《家温馨的港湾》教学设计

《家,温馨的港湾》教学设计

家,温馨的港湾教学设计

《家,温馨的港湾》教学设计

家,温馨的港湾

《家,温馨的港湾》教学设计及反思

家温馨港湾导学案

家,温馨的港湾教案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温馨的港湾》教案

《家,温馨的港湾》教学设计
《《家,温馨的港湾》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