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观沧海》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3 17:40: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观沧海》 教案设计

观沧海

东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一、教材分析:《观沧海》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古体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山望海的所看所想,大海吞吐日月,气势雄伟,蔚为壮观。诗人以此来展示自己阔大的胸襟和豪迈乐观的的进取精神,抒发自己渴望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诗人写山岛的盎然生机,寄托了他的昂扬斗志;写沧海的波澜壮阔,表达了他豪迈乐观、勇往直前地进取精神;写沧海吞吐日月,展示了他的博大胸襟。而诗人的这种思想感情并没有直接表露,而是隐藏在他对景物的描写之中。托物言志、写景抒情,把眼前看到的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体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学习本诗重点在朗读背诵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托物言志、写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二、学习目标:

1、了解曹操,积累有关文学常识。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写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3、背诵古诗。

三、学习重点: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诗歌思想内容。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用林俊杰的《曹操》“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独自走下长柏坡,月光太温柔,曹操不啰嗦,一心要拿荆州,用阴谋阳谋,明说暗夺的摸。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没法执着有谁来煮酒,尔虞我诈是在三国,说不清对与错,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

相信大家对这首《曹操》一定不陌生,而我们今天要讲的诗歌就是歌中的主人公所作,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二〉、检查预习,积累文学常识。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并简要评析。

2、检查字音。碣石 澹澹 竦峙 萧瑟 谯郡 毫州 乌桓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献帝时任丞相,封为魏王。其子曹丕代汉称帝,追尊他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曹操一生南征北战历尽艰辛,其中既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但是他从不消极,总是积极进取,把统一中国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最大追求。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文学方面,他创作了《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优秀的诗篇,其诗歌以“慷慨悲壮”的艺术风格而留名于后世。

写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五月曹操率兵讨伐乌桓;八月即大获全胜;九月,班师凯旋。归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山观海,看到了雄伟壮观的沧海景象,触景生情,于是就写下了这首名传千古的佳作《观沧海》。诗中写山岛的盎然生机,寄托了他的昂扬斗志;写沧海的波澜壮阔,表达了他豪迈乐观、勇往直前地进取精神;写沧海吞吐日月,展示了他胸襟博大、气吞山河的气魄。今天,我们学习《观沧海》来认识了解曹操,其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学习他这种豪迈乐观、勇往直前地进取精神。

这是一首四言古体诗,选自《乐府诗集》。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在检查复习中积累文学常识)

〈三〉、指导朗读课文。

学习诗歌重在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古诗的节奏一般按音节划分,但有时也要根据意义加以调整,以避免读破词语。四至七言句的节奏型依次是:

四言句XX/XX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五言句X X/X X/X或者(X X/X/X X)

七言句XX/XX/X X/X或者(XX/XX/X/X X)

2、读出语气,读出情感。教师要范读,把时间给学生。教师的指导要跟上去!放到最后一个环节也可以,“读出感情”必然是建立在理解了文本的基础之上的。 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平定了乌桓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心情自然是豪情万丈,激动万分。此时登碣石山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更是触景生情,坚定了他建功立业,统一中国,要做一番大事的人生信念。所以,要用“激动、豪迈、乐观、激昂”的语气,读出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四〉、疏通诗文大意。

1、学生根据资料、小字注释及老师提供的资料分组合作,疏通文意。

2、订正诗文大意。

(引导学生自己探究知识,这样记忆深刻,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合作探究,解答问题。

1、作者登上碣石山之后看到了那些景物?

明确:浩荡的海水、耸立的山岛、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深秋的日月) 海水荡漾是动景,山岛耸立是静景,相互映衬之中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草木丛生是静景,洪波涌起是动景,动静之间展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2、这些景物给诗人带来了怎样的思想触动?

明确:山岛的繁茂,激发了他的昂扬斗志,自己应该像深秋之草木那样仍然焕发人生的活力;海水浩荡,给他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坚定了他的人生信念,动荡的局面应该有人稳定大局;沧海吞吐日月,拓展了他博大的胸襟,一个人有了博大的胸襟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3、“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什么意思?你认为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人生理想或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通过描写沧海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象,展示了诗人宽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抒发了他渴望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六〉、巩固练习。

1、这是一首()诗,选自()。作者是(),他是()时期著名的()、()、〈六〉、巩固练习

练习题有点简单。公开课可以不要这一环节。

1、这是一首()诗,选自()。作者是(),他是()时期著名的()、()、()。其诗歌的艺术风格是()。

2、诗人观赏沧海的立足点在哪里?诗中那一个字能够统领下文?

3、哪些诗句是描写的想象之景?你认为诗中哪些诗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4、诗歌的抒情方式大致有三种:写景抒情、叙事抒情、议论抒情。本诗属于哪一种抒情方式?

5、你认为这首诗歌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七〉、朗读背诵

1、个性朗读。自由选用速读、变换节奏读、方言读、唱读等方式进行特色朗读。(目的是多角度识记诗词,增加趣味性。 〈八〉、拓展运用。

课后古诗词背诵,完成以下任务:划分节奏,名句赏析,抒情方式。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里要有对名句的简要赏析。最好从一两个角度进行比较阅读。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主题:老当益壮,积极进取) 〈九〉布置作业。

曹操《观沧海》的优秀教案设计

观沧海

观沧海

观沧海说课稿

观沧海说课稿

《观沧海》说课稿

观沧海教案

观沧海读后感

观沧海讲稿

《观沧海》 教案

《观沧海》教案设计
《《观沧海》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