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观沧海优秀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2-11 08:37:39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观沧海》教学设计

《观沧海》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品味语言,体味诗歌意境 2.揣摩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流利背诵并准确默写 教学重难点:

诵读诗歌,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读知诗人

1.导入:出示大海图片,问:“大家面对这汹涌澎湃的大海,你心中会产生怎样的情感呢?”(汇报)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魏相曹操的心理,看看他面对大海会产生怎样的情感。

2.“诗言志,歌咏言”,诗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艺术表现。所以“知人论诗”,是诗词阅读赏析的最重要方法之一。“论诗”须“知人”。所谓知人,就是了解作者的思想,生平,风格特点,写作背景等。对此有了基本的了解,就能从总体上把握作者在特定时期的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从而帮助帮助我们更好的读诗。下面我们来会会诗人。

3.简介作者: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县)。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好作乐府歌辞,他的诗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篇中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4.介绍背景: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

二、诵读知大意

(一)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诗,标出新学到的字词。2.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碣石 ( ) 澹澹( ) 竦峙( ) 萧瑟 ( ) 3.齐读字音。

(二)读准节奏

1.教师示范读出节奏。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2.学生尝试读出节奏。3.学生齐读读出节奏。

(三)听读课文 揣摩诗歌的感情

(四)学生尝试读出情感

(五)初步感知诗歌大意

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三、译读明诗意

(一)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1.结合工具书、注释、疏通诗句,理解文意。2.质疑、反馈汇报。

3.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诗意。4.展示诗意 学生齐读。

(二)研读诗意 1.质疑:曹操凯旋而归登临碣石山,面对苍苍茫茫的大海,看到了哪些景物?又想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

四、赏读悟诗情

(一)自由赏析

要求学生挑出你最喜欢的诗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二)名句点拨

引导学生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三)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四句

(四)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五、背读会运用

(一)背诵比赛

1.归纳背诵的方法。2.学生尝试背诵。 3.背诵竞答。 4.齐背诗歌。

(二)课堂练习

1.《观沧海》一诗选自 ,作者 ,字 , 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2.《观沧海》一诗以 字统领全篇,先写 景,然后写 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3.《观沧海》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和远大抱负的诗句是 。你还知道哪些反映作者博大胸襟和远大抱负的诗句?你还知道曹操的哪些诗或名言?

(三)课堂小结:“诗言志”,是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达,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实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象,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板书设计:

《观沧海》

曹操

海水 山岛 观 树木 百草

秋风 洪波

想 日月 星汉 抒 豪迈 之情

推荐第2篇:观沧海教学设计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观沧海教学设计1

一、教学准备:

相关时代背景,曹操《步出夏门行》《苦寒行》等诗歌。

二、教学目标:

1、结合时代背景,了解诗人的心态。

2、结合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精神。

3、结合相关诗歌,了解诗人的气度。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描写大海著名诗篇,那么这首诗究竟有什么力量,可以让人千古不忘呢?我们来看这首诗。

2、开宗明义,直面主题:

通读全诗,说说这首诗中,最能体现出诗人情怀胸襟的诗句是什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了什么样的胸怀?(包容万物,胸怀宏大)

3、条分缕析,渐入主题:

那么诗人在此之前描写了什么景物来衬托这一胸怀呢?请大家读诗歌的前八句,看看可以分成几个层次,归纳一下内容并思考这些描写与诗人宏大胸怀之间的联系。(学生回答,总结)

提示:“日月之行”四句描写的是想象中的景物,那么现实中是什么景象?“观沧海”这一题目在诗人如何点明?诗人脚下的碣石山什么样?

“东临……竦峙”交代观海的地点及环境。

提示:①在这几句诗中,有哪些词语的含义相关?(临,登上。竦峙,耸立。均能感受到观海的地点之高。)

创作背景1:

走向人生巅峰的曹操——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战胜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后,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夏,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率师北征,一战告捷。

总结:此刻,站立于高山之上的曹操统一了经历了多年战乱的北方,正处于自己人生的巅峰之中。

②曹操眼前的大海什么样?(“水何澹澹”,起伏不定)为什么曹操不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去描绘大海的广阔或平静,而是描写这样的景象呢?结合背景来看。

补充材料:平定北方的战争经历了整整七年时间,虽然官渡一战获胜,但战胜袁绍及其家族还是极其艰险的。特别是在北方进军的过程,曹操甚至开挖了两条运河来运送物资。为此,他曾经写下了著名的《苦寒行》来记载这次艰苦的行军过程: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登上高耸的太行山,陡峭道路艰险难行!羊肠小路弯曲盘旋,车轮颠跛屡次摧折。幽幽深林冷落凄寒,北风哀号催人心碎!)

那么,起伏不定的大海与曹操的内心有什么关联?

总结:表现出曹操起伏不定的内心。

“树木……涌起”描写眼前的景物

提示:①从中你了解了什么内容?(季节,海岛的环境)

②什么季节?(秋天刚到,草木还很茂盛)

③但秋风吹来,从“萧瑟”一词中,你可以发现,眼前郁郁葱葱的一切很快会发生什么变化?(凋零)“洪波涌起”,说明此刻风很大,才能卷起巨浪,刚才还只是起伏不定的大海会在转瞬间涌起巨浪吗?(这是曹操内心的反应)那么是什么在他的心中激起了如此大的浪涛呢?

创作背景2:此刻曹操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特别是在他获胜之后,他最重要的谋士郭嘉因病去世,年仅37岁。在官渡之战前,由于势力相差悬殊,曹操也曾经犹豫过,是郭嘉帮他分析了他与袁绍之间的优劣之势,坚定了他必胜的信心。在进军北方的时刻,面对艰难的道路他也曾迟疑过,又是郭嘉敦促他不能给袁氏兄弟以喘息之机,最终使他赢得了最后的胜利。郭嘉的去世对曹操打击极大,在第二年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这是他军事生涯中最惨重的失败,此前他虽然也失败过但都能东山再起赢得胜利,可此战失利后,他也曾几次进兵南下但都无功而返,统一天下的机会就此失去。赤壁之战败后,曹操就痛哭郭嘉,认为如果郭嘉还在自己不会有如此之惨败。

总结:眼前的景物让曹操看到了生命的无常与脆弱,在飞逝的时光中,曾经茂盛繁华的一切转瞬间都会凋零、消失。

4、延伸阅读,深究主题:

面对变幻无常的生命,曹操又拿出了什么态度?请大家看《步出夏门行》的另一章《龟虽寿》:(学生朗读,并依据注释理解诗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烈士:有节气有壮志的人。盈缩:指寿命。养怡:谓保持身心和乐。)

曹操以什么态度来面对无常的生命,飞逝的时间?(乐观积极的心态)

为什么他会拿出这样的心态?(统一天下的重任还未完成,他还要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

我们再来看结尾的几句诗,“日月之行”,还可代表什么?(飞逝的时间)“星汉灿烂”还可代表什么?(浩翰无垠的星空)曹操胸怀博大,他还包容了什么?(时间与万物)他不在意时间的流逝,而带着包容万物的胸襟试图去建立更大的功业。

5、总结: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起伏不定的大海与曹操有什么关联?(是他心态的表现)岛上的景物让他联想起了什么?(时间的飞逝,生命的脆弱)面对这一切,曹操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怀?(包容时间万物,建立伟业的期望)

我们知道,在第二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三国鼎立的局面由此形成。但曹操亲历了东汉末年的乱世,亲眼目睹了“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因此把重整山河,再现盛世作为自己的责任。尽管在写作《观沧海》时曹操已经步入暮年(曹操时年52岁,终年65岁),但依然是昂扬的精神试图书写生命的新篇章,这才是这首诗的价值所在。

四、教后记:

《观沧海》已经教过多次,我感觉到,作为一个政治家,曹操的诗歌与他本人的政治、军事生涯是无法割裂的。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们了解曹操,对于理解诗歌也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曹操的诗歌的风格大体是统一的,因此引用其它相关内容的诗歌,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在教学中,朗读自然是重中之重。在朗读时,我注意启发学生将朗读的高低起伏与诗歌中诗人心情的起伏对应,以此来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的朗读效果很好。平时,我要求在早读时也要注意朗读有语调的变化,坚持下去,学生是能够通过朗读来感受诗歌的魅力。

观沧海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2、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写实与想象。

【教学重点】

目标1、目标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写作背景导入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

二、简介作者,揭示目标

曹操,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三、新授内容

1、师范读,生跟读。

2、生自由朗读,解决生字词。

3、生齐读。

4、分析课文内容:

⑴分析字义: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

观:看,统领全篇。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洪:大。

行:运行。

若:如同。

星汉:银河。

志:理想。

⑵内容:

A、诗的前两句写什么?最后两句是写什么?中间十句写了什么?

叙事 合乐时所加,与正文内容无关 写景

B、写景部分采用_____________手法,勾画了汹涌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耸立海中的_____________,岛上繁茂的_____________,给人以如画的感觉。

C、“日月之行”四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想象、夸张)写出了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D、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博大的胸襟。

四、总结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内容

先突出写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

写完眼前的山海,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五、作业

1、完成书后习题。

2、背诵默写课文。

3、预习下一课。

推荐第3篇:观沧海教学设计

《观沧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观沧海》出自部编本新教材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这首诗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能使学生触摸到作为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感受到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能陶冶学生情操,激励学生志存高远。用一课时授课。 学情分析:

学生对曹操知之不多,存在误解;欣赏诗歌欠缺方法、能力有待提高,人生目标不明确或缺少远大志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有感情诵读诗歌;理解诗的内容;欣赏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以此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知人论世,有感情诵读,想象画面,感受意境,拓展延伸,比较阅读,有效利用网络教学。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感受意境,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 教学方法:

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陶冶情操,培育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有感情诵读,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比较阅读,丰富积累,有效利用网络教学。教师要适时点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想象与诵读结合,把握融情于景,通过创造一种意境表达胸襟的写法,这是教学关键之所在。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优化课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短歌行》,激趣导入。

1、教师:同学们可能已经猜出画面中的人物了,对,就是曹操。(多数同学看过《三国演义》,一定有人能说出人物是曹操。)

2、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知说一下自己心中的曹操。

3、教师:我们的评价大多来自于《三国演义》或民间传说,这里的曹操不代表真实的曹操。那曹操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今天我们就通过欣赏曹操的诗歌《观沧海》来走近曹操,走进曹操的内心深处,重新认识曹操。(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介绍乐府诗

教师:这是一首乐府诗,我们来了解一下乐府诗。

三、知人论世,介绍背景。

教师介绍: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后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后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曹操在官渡击退了在北方的主要对手大军阀袁绍,袁绍的残部逃到乌桓(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想得到乌桓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挥师北上,大败乌桓。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所作。

四、朗读诗歌

1、学生欣赏,体会情感。

2、学生朗读,交流感受。(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名读,学生推荐读,齐读;教师适时指点示范。)

五、理解内容,想象、描绘画面。(教师设问,师生互动。)

1、统领全诗的一个字什么呢?(观)

2、曹操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呢?(沧海、海水、山岛、秋风、洪波、树木、百草、日月、星汉)

3、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结合诗句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

4、教师点评,多多予以赞赏鼓励。

5、想象诗歌中的画面,有感情诵读。

六、品读赏析。(感受意境,体会情感。教师设问,师生合作探究。)

1、这首诗既描写了实实在在的景色,也描绘了诗人心中想象的奇丽之景。哪些是实景呢?它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总结:同样是观海,站在岸边,坐在船头,或者是登上山顶,我们的感受是很不相同的。曹操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当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从大处落笔,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雄浑的气势。“自古逢秋悲寂寥”,面对萧瑟秋风,曹操却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正反映了他广阔的胸襟。 (适时板书:大海:辽阔壮美,曹操:胸襟广阔)

2、有感情诵读这几句写实之句。

3、曹操此次北征乌桓,登上当年秦始皇、汉武帝也曾登过的碣石,正当秋风萧瑟之际,曹操的心情也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面对大海诗人展开丰富神奇的想象,请同学们找出想象之句。

4、为什么在诗人的笔下大海能吞吐日月,含孕星辰?这里的大海有没有特别的含义? 学生探究交流。

教师总结:这是—个想象的境界。水天相连,浩荡无边,实在是壮观。太阳和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绕天一周,又向西方落下,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样;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在天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发源于沧海一样。太阳、月亮和银河可算是自然界最辉煌、最伟大的形象了,可是诗人觉得它们的运行仍然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诗人在这里展示了大海吞吐日月、含孕星辰的气势,其实是以沧海自比,表达了他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适时板书:雄心壮志)

5、背诵全诗。

七、拓展延伸,对比赏析。欣赏《浪淘沙·北戴河》

封建时代的政治家的抱负我们领教了,我们再来看看当代政治家的胸襟又如何?

教师总结:古今两位政治家都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然而毛泽东更胜一筹,“换了人间”颇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气魄。

八、情感互动:学生谈人生目标,师生共同有感情背诵全诗。

九、课堂小结:《观沧海》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实虚结合,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文如其人”,曹操绝不是戏剧中那个狡猾多疑、自私残忍的白脸奸相。今天我们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他奋发进取,他立志统一国家,他具有壮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人生“志当存高远”,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曹操一样树立远大志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出谋划策,添砖加瓦!(教师要饱含激情)

十、布置作业 :背诵《观沧海》和《浪淘沙·北戴河》。

板书设计:

观 沧 海

曹 操

大海 :

辽阔壮美

曹操 :

胸襟广阔

雄心壮志

推荐第4篇:《观沧海》教学设计

教学题目:

《观沧海》 教学内容分析:

曹操的《观沧海》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必修第三单元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中的第一首。这首诗描写了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能使学生触摸到作为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能陶冶学生情操,激励学生志存高远。

计划学时: 一课时 学习者分析:

教学对象是农村中学七年级“后进生”。特别强调后进生的原因是这些学生学习基础差,没有学习目标;更没有像曹操哪样拥有远大的抱负,大部分学生对曹操了解不多甚至存在误解,认为他是个“枭雄”,欣赏诗歌的方法欠缺,知识水平有限,能力有待提高。人生的目标不是很明确。因此,应该让学生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像曹操一样有雄心壮志、博大胸怀、远大抱负的人。

教学目标、任务分析: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新词领会“竭、竦、澹、峙”等虚词的意义 (2)回忆汉乐府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欣赏诗歌中美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整体理解诗句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2)了解诗歌情境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有效的利用诵读法、情境教学法、发现法和观察法等方法。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品味重要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的远大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是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使用了哪些比喻修辞手法,感受诗文的意境。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一遍生字词,理清文章结构。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 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六个环节展开:

1、导入新课,预计用时3分钟。

我设计的导语是世人都笑曹操是个“奸雄”却不知他有着广博的才学,尤其在诗歌上。你们可知道他的乐府诗?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作者背景介绍以及了解他所代表的乐府诗

3、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知说一下自己心中的曹操。

4、整体感知,预计用时15分钟。

(1)教师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碣(jié ),峙(zhì),澹(dàn)等等。 (2)学生以他喜欢的方式读;并纠正发音有问题的字词。

(3)全班同学稍后有感情的大声朗诵诗文,解释课后练习中的词语,反馈预习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或肯定或指正。

5、质疑问难和启发,预计用时5分钟

(1)在诗歌中哪些词语是能看到的,哪些是想象的?(海水、山岛、树木、百草、星辰)

(2)诗歌当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想象、夸张) (3)哪些是抒情的句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感?

6、课后延伸和课堂总结(以及用时12分钟)

(1)补充诗人写的其他同类型的乐府诗或者是建安诗人的诗。 (2)补充一些背景介绍或者是野史上的小故事

(3)课堂总结,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胸襟抒发的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7、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简论对曹操人物形象的分析(可参照三国人物形象)

板书设计:

诗中有画、画中含情 ———《观沧海》赏析

(1)以”观“为字眼统领全篇(2)实景:大海、山岛、草木、水流 (3)虚景:日月星辰 (4)借景抒情:抒发自己满腔的抱负 (5)运用想象和夸张的写作手法,动静虚实结合

教学评价:

形成性评价: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诗文,在本章节过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小测验 总结性评价:在学期期末的时候就本课进行综合的考核

课堂小结:

《观沧海》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实虚结合,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文如其人”,曹操绝不是戏剧中那个狡猾多疑、自私残忍的白脸奸相。今天我们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他奋发进取,他立志统一国家,他具有壮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

教学反思:

优点:学生重新认识了曹操,受到曹操豪迈情怀、雄心壮志的感染,群情激昂,立志要做一个志向高远之人。学生领略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兴趣盎然,一堂课书声琅琅,跃跃欲试,畅所欲言。互联网的利用优化了教学。

不足:学生表达时语言缺少感染力,不够生动形象,因此要多读多写。

推荐第5篇:观沧海教学设计

《观沧海》教学设计

何向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教学目标 :

1、在对景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感受《观沧海》雄浑壮丽的景象。

2、把握诗人怎样融情于景,通过创造出一种意境来表达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3、感受虚实相生的诗歌创作手法。教学设想:

1、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体味诗人创设的意境与其人生理想、人生境界之间的联系。

2、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解决生字词的形、音、义,了解曹操生平。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洪:大 何:多么 行:运行 若:如同,像 星汉:银河 至:极 志:理想

一、导入

1、关于诗人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故一世之雄也”——苏轼在《赤壁赋》中称赞的是谁?曹操。

由这句话你可以提炼出关于曹操的哪些信息? (1)酾酒:(酾:shi/shai 斟)嗜酒,性格豪爽。 (2)横槊赋诗:(槊:shuò 兵器)军事家(赤壁之战、官渡之战),诗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3)一世之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后汉书》,政治家。 (4)临江:毛泽东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引出曹操和《观沧海》

2、关于汉代乐府诗

(1)之前我们学过曹操的一首古体诗《龟虽寿》,齐声背诵。其实这两首诗结尾一句均有“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一句,这是乐府诗的特征之一,他们都出自汉代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这一句是和乐时加的,是诗的附文,相当于歌的副歌部分,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沈德潜指出“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

曹操在写这首诗的时候遇上了什么事儿我们并不清楚,但诗歌是时事在诗人内心中的投影,看我们能否从手中的《观沧海》中窥探到1800多年前一代枭雄曹操的心潮澎湃和当时风云变幻的时事吧!

二、整体感知

1、听一生朗读《观沧海》,读准字音,读清句读,找一找诗人抒发心情的诗句?

没有直接抒情的诗句,全部是描写景物的句子。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说明我们只能通过诗人对景物的描写来分析其心境了,也说明本诗运用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全班齐读诗歌,你认为全诗是围绕哪个字来展开的? “观”字统领全诗,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3、在碣石山上,诗人都看到了些什么景物?它们各自有什么特征? 水:澹澹(荡漾) 山岛:竦峙(高高耸立) 树木:丛生

草:丰茂(虽然已是秋天,山上却生机盎然)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 日月、星汉:从“若”字看出,此处为虚景(想象、夸张、互文)。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辰的气概,也展示了诗人开阔博大的胸怀。

4、有了这些虚实相生的景物素材,请自由朗读诗歌,选择你最欣赏的两句,在脑海里把这两句中的景物缀连起来,加入自己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它们描述出来,并谈一谈你选择它的原因。(独立思考—小组综合意见—全班比试)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那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像发源于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

5、前面我们说到了“诗言志”“情景交融”,曹操想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怎样的志向呢?

补充《观沧海》的创作背景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然而曹操已经在此时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的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消灭掉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操统一北方后,挥师南下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前的深秋,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了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

“水何澹澹”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地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透露出诗人“江山如此多娇,我愿为折腰。”的思想感情。“日月”两句是写景的高潮,以沧海自比,更恰切地表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景:沧海的波澜壮阔和气势磅礴——情:诗人的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通过写观沧海的包蕴万千、吞吐日月,来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6、既然是乐府诗,那么下面的音效,哪一个最适合作《观沧海》的配乐呢?按照小组合作的原则,选好你认为最适合的,说说你选择的原因,并和着音乐朗读给大家听,再次走进诗人的内心。(1)二胡赛马 (2)古琴龙朔操 (3)琵琶十面埋伏 (4)琵琶大浪淘沙

推荐第6篇:《观沧海》教学设计

观 沧 海

李文侠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

3、品味语言,体会诗中描绘的宏伟壮丽景象。

4、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代枭雄曹操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这一切都缘于河南省文物局的高调宣布--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定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曹操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在老百姓的眼里,他是阴险狡诈的白脸奸雄;在读书人眼里,他是文才卓异的文坛巨擘;在政治家的眼里,他是叱咤风云的乱世枭雄;在历史家的眼里,他是雄才伟略的盖世英豪,真实的曹操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来初步了解一下这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二、简介曹操及写作背景

1、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代表诗作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等。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2、背景:

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攸之计,以少胜多,击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大军阀袁绍。袁绍残部逃到乌桓(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想得到乌桓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东亭县西南的大碣石山。此山现已不存,相传已沉入大海),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疾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

三、解题:

《观沧海》是曹操《步出夏门行》的首章。《步出夏门行》是乐府旧题,又名《陇西行》。夏门,是洛阳的一个城门。曹操的《步出夏门行》是他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时所作的一组诗。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下面是《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龟虽寿》四章。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四、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古诗的节奏一般按音节划分,但有时也要根据意义加以调整,以避免读破词语。四至七言句的节奏型依次是:

四言句XX/XX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五言句XX/XX/X或者(XX/X/XX) 七言句XX/XX/XX/X或者(XX/XX/X/XX)

2、读出语气,读出情感。

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平定了乌桓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心情自然是豪情万丈,激动万分。此时登碣石山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更是触景生情,坚定了他建功立业,统一中国,要做一番大事的人生信念。所以,要用“激动、豪迈、乐观、激昂”的语气,读出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五、理解诗歌大意

1、学生根据注释及老师提供的资料,分组合作,疏通文意。

2、交流学习成果。参考译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 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 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六、研读课文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诗人在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浩荡的海水、耸立的山岛、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海上的日月。

3、哪些是作者真正“观”到的?

明确:浩荡的海水、耸立的山岛、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

4、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

海水荡漾是动景,山岛耸立是静景,相互映衬之中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草木丛生是静景,洪波涌起是动景,动静之间展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5、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作者想象的景色及景物)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6、为什么曹操会产生这样的想像?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这里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 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抚今追昔,他的心情和沧海的浪涛一样汹涌澎湃。所以才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想像,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小结:

这首诗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七、拓展阅读

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

八、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外阅读曹操的其他诗歌。板书设计:

动态景色

波澜壮阔 实景

静态景色

生机勃勃

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

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虚景(想象)

博大胸襟 星汉

推荐第7篇:观沧海教学设计

观沧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2、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写实与想象。教学重点: 目标

1、目标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自主性学习】

1、学生课前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指名两位学生来朗读,注意节奏、语调、情感。读完后请其他同学来指出读错的字词。

2、朗读,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全班齐读,讲究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充满豪情壮志诵读,然后请两位学生来说说诗中画面及诗人的情感。 【合作性学习】

1、整体感悟

诗人站在碣石山上,望着苍茫的大海,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诗人感到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美好的图画啊!看到太阳、月亮的运行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啊!

2、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开始共同研讨下列问题。

问: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 理解:“观”是全诗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

问:“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句中直接写到人吗?

理解:主要交代观海地点、方位,句中虽没有写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观海时那种勃勃英姿。

问: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显示了什么?

理解:“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全是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生机勃发,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山河图画啊!

问: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能说出这景象吗?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全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问:实景是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虚景能把我们带进一个极其开阔,博大胸怀的境界,你能悟出诗人写实虚景的感情吗?

理解:诗人描写实景实际上在讴歌祖国壮丽的河山,流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诗人目睹祖国山河壮丽景色后,更加激起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虚景描写是诗人实际借助丰富奇特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以沧海自比,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诗人博大胸怀和豪迈气魄。

3、小结,朗读、背诵。

这是一首以写景为主题的名作,通过对登山观海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学生齐读,当堂背诵。 【探究性学习】

问: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理解:实景也能看出诗人的博大胸怀,但跟虚景比较,气象略逊一筹,因为诗人的意图在虚景中,所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但全诗却没有哪一句是写情的诗句,情寓于景中。你能说出古代即写景又写情的诗句吗?

理解: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等即写景又写情的诗句。

作业 :

1、背诵全诗。

2、课外阅读有关曹操诗句。附:板书设计

水何澹澹 显示大海波壮阔,

动态景色 秋风萧瑟 美丽多姿,生机 实景 洪波涌起 勃勃景象。 (实颂 借景抒情

山岛竦峙 祖国壮丽山河, 抒发诗人

曹操 登山观海(全景) 静态景色 树木丛生 激起统一中国强 统一中国

百烈愿望。) 建功立业

的抱负。

虚景 日 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投入 (想象) 月 大海的怀抱,作者以大海自比, 星汉 含蓄表达诗人博大胸襟。

课后附记

推荐第8篇:《观沧海》教学设计

《观沧海》教学设计、

闫永德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

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的意境。

3、在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基础上,有情感的背诵诗文。能力目标:

1、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反复诵读中培养阅读兴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诵读并背诵,理解诗歌意思

2、品味语言,体会意境(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联想、想象法。

3、讨论、点拨法。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也有的寄托着作者的远大抱负,千百年来为人们广为传诵。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

这几首诗里面,有一首被称之为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的第一首山水诗。同学们知道是哪一首吗?(学生回答:《观沧海》)

这首诗的作者是?(曹操)有人是这样评价他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为何会有这样截然相反的评价呢?曹操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谁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他所知道的曹操。 二,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

1、作者及作品: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迎汉献帝到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尊曹操为武帝。

曹操好作乐府歌辞,他的诗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篇中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代表作品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和《蒿里行》等。

2 作品多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求贤若渴之心,或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观沧海》选自《曹操集》,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第一章。乐府,是原来是汉武帝是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名称,后来演化为诗体名称,是可以入乐歌唱的诗歌,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2、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北征乌桓时所作。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亲率大军北上,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站在高高的碣石山上,面对汹涌而起的大海,目睹祖国的大好河山后,更激起诗人要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使得曹操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三、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碣石 (

澹澹(

竦峙 (

萧瑟(

哉(

2、学生齐读全诗,找学生来作简单评价,找出问题。(感情、节奏)

3、观看曹操登临碣石山观海赋诗的视频,结合背景感受作者当

3 时的内心感受,揣摩诗作的感情色彩。

4、学生再次有感情的齐读,个别学生表演朗读。

四、合作探究,感知理解

1、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词

澹澹

竦峙

2、研读课文

学生带着问题,先自主学习,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作者看到、听到和想到了什么?

(3)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4)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5)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绘制大海形象的? 讨论明确:

(1)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作者看:水

山岛

树木

百草

洪波

听:萧瑟秋风

想: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宏伟志向

(3)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观”字领全篇。

4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惊人的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

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五、品读赏析:

★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

学生想像画面。展现一幅怎样的图景?展现大海之大,有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派。

提问:为什么曹操会产生这样的想像?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这里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背景: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抚今追昔,他的心情和沧海的浪涛一样汹涌澎湃。所以才有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想像,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5 和豪迈的气概。

在这里,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六、小结:

这首乐府诗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

七、作业

1、背诵并抄写和翻译全诗。

2、课外收集学习曹操另外的诗歌,自学背诵。

推荐第9篇:观沧海教学设计

《观沧海》教学设计

执教者:陈晗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鉴赏诗词,领会乐府诗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4、培养朗诵能力,背诵这首诗。教学重难点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手法的运用。

2、丰富、奇特的想象和联想。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猜人物: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是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故事被人们编成了许多剧本,但他在戏曲中大多为“大白脸”奸臣形象;“宁使我负天下人,勿使天下人负我” 是他信奉的至理名言;史书评论他:“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挟天子而令诸侯”。

(2)说起曹操,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我们同学从历史或文学作品中认识了曹操,你认为他是怎样一个形象呢?

二、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步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特别是在政治上毁多誉少、备受非难。生前被政敌骂为“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后世被人指为“谋为篡逆”、“巨奸大滑”。 后世也有为曹操抱不平的,于冠英、郭沫若都为此写过文章为他翻案。其实对于曹操的功与过、好与坏,我们不能单凭主观的思想去看待他。在这里呢,对于他的评价,我们就不去深究了,但是他是他是个伟大的文学家这是可以肯定的。

三、背景介绍: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是曹操《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首。它创作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凯旋归来的途中,这时,他已擒吕布、降张绣、灭袁绍、平高干、北征乌桓又一举获胜、正可以南扫孙权、刘备、实现统

一、克成宏业,建不世之功勋、眼下铠甲未除、征尘未洗、便登上碣石山,面对大海,自然是踌躇满志,豪情勃发,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山水名篇、表现了宏伟的气魄和博大的胸襟。鲁迅也称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可见,曹操的诗是登峰造极的。

1800多年前,53岁的曹操站在沧海的岸边,凝神静望,回忆往事如烟;心潮澎湃,敢问前程坦然。1800多年

1 后的今天,我们用文字和他交谈,一起走进他的豪迈心田。

四、诗文赏析:

1、好!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1800多年前,和曹操站在同一角度去“观沧海”。

(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2、诗读完了,有谁能谈一谈在同学读诗的过程中,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景象?

3、下面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东临碣石”的“临”“以观沧海”的“以”分别作何解释?

明确:登临。“临”做“临别”讲,能看出诗人的立足之高,他所看到的景象自然非同一般。“以”表示目的。

4、“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头两句作者交代了什么情况:句中直接写到人吗?

明确:主要交代观海地点、方位,来此的目的。句中虽没有写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观海时那种勃勃英姿。(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以北。还有一说此山原址在河北省乐亭县西南,后来深入海中)

5、“观”对下文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统领全篇。引出一系列的壮阔画面。(作者的目的是“观沧海”,不是过路匆览、而是有备而来,他要“观”出一番不同前人的气象。据史书记载,当年秦始皇、汉武帝也登过碣石山,眼下诗人步两代帝王的足迹,有幸登临碣石,俯瞰浩渺无际的大海,其心情怎能不格外激动呢?)

6、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明确:到“洪波涌起”为止。(实景)

7、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总写全景

前一句写了什么——海波动荡

后一句写了什么——山岛巍然耸立

接下来两句话写了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的。

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又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

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意思:何澹澹、表达了惊讶,赞美的感情,正是刚刚登上山顶的第一印象。茫茫的大海碧波万顷,一望无际,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我们都知道,同样是观海,站在岸边、坐在船头、或者登上山顶,我们的感觉、视觉都是不一样的。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受。

山岛巍然,一下子就夺去了诗人的注意,所以紧接着就写岛上的景色。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其中有无限的生趣等待我们去发现。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随着一阵萧瑟的风声,突然涌起了滔天的波浪,使人觉得惊叹都有点来不及呢!可是等我们掉转视线,去看那涌起的洪波的时候,诗人却不再描写下去了。

“水何澹澹„„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8、我们再往下看“日月之行”等四句诗运用什么修辞?意思是什么? 明确:运用了夸张手法。

日月的运行,星辰的升落,好像都没有离开大海的怀抱。

9、这四句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他写的是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不是,写祖国大好河山。

这十六个字是历史咏海诗赋中最富感情,最有概括力的语言,既是实景,又是想象,不仅写出了大海的气势,也写出了大海的胸襟,这样的境界在山水诗中是罕见的。(借大海具有吞吐宇宙之气象,抒发作者欲扫六合之豪情)

10、作者写到这里内容就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用八个字就可以概括,“波澜壮阔,气势雄浑”。

11、大家联系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

特别是“日月之行„„”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12、诗的最后两句,其字面的意思是?

明确:“真是幸运极了,登山观海,唱出这只赞歌”以表达胸怀志向。没有实在意义,是乐师配乐时加进去的与师的内容并无多大关系。 五:总结:

大海是没有生命的饿,没有感情的,但作者却把它写得有声有色,有行有情,全篇从大处着墨,通过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雄伟恢弘的景象,着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赋予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寄予着作者很深的感慨。

作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大海寄托了一种胸怀,可真谓:“水天一色,登高景现心亦远,风月无边,望海神明气不凡。”

六、拓展延伸:

作者在他即将完成祖国统一的时候,以诗的形式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假如是你,如果成功的在期中考试中取得学年第一名,你将以什么方式来抒发内心的喜悦?如果受到老师的批评,心中郁闷,你又会以什么方式派遣心中的郁闷?

3 中国古代诗歌分类

一、古代诗歌按体裁分:古体诗、近体诗。

(一)古体诗

1.特点:唐以前的诗歌及唐以后这种形式的诗歌。篇无定句,句无定字,自由换韵,不讲平仄,不讲对仗。 2.古体诗包括:

(1)古诗:古诗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诗经》开创现实主义诗歌传统。 (2)楚辞:六言为主 开浪漫主义先河。

(3)乐府诗:五言为主 奠定了中国古典诗歌以五言、七言为主的基础。 (4)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均属古体诗。

(二)近体诗

1.近体诗特点:出现在唐朝,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2.近体诗从体裁上分为:诗、词、曲。

诗 又按其体裁可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是由

(四)联

(八)句组成,每联两句,第一联被称为(首联),第二联被称为(頷联),第三联被称为(颈联),第四联被称为(尾联)根据每联的字数,律诗又分为(五律)和(七律)。绝句是由

(四)句组成,根据每联的字数,绝诗又分为(五绝)和(七绝)。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

(1)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2)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3)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

(4)词在结构上多数是分段的,一段在音乐上叫“一阕”(或“一片”)。

(5)词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 (59字至90字)、“长调”( 91字以上)。

曲特点:(1)曲盛行于元代。(2)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我们鉴赏的元曲一般指散曲。

(3)曲有曲牌。(4) 散曲的体制又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

二、古代诗歌按题材划分:

1、写景抒情诗;

2、即事感怀诗;

3、咏物言志诗;

4、怀古咏史诗;

5、边塞征战诗;

6、惜别送别诗;

7、思乡怀远诗;

8、山水田园诗。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推荐第10篇:《观沧海》教学设计

《观沧海》教学设计

导入:一曲雄浑壮阔的《滚滚长江东逝水》让我们仿佛回到了千年前那个兵荒马乱却也群雄四起、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提起三国,我不禁想起一个人(„„)对,曹操!他在同学们心中是个怎样的人呢?(学生回答)我想同学们对他的印象多半来自于《三国演义》或者一些影视作品,可你知道吗,在这些作品中,曹操的形象已经被自觉不自觉地“丑化”了,而历史上真正的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诗:《观沧海》,这是他非常有代表性的诗,也许你能从中找到答案。在此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曹操。(ppt曹操简介,一名学生读)

第一环节:读一读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课前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了,现在我要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效果。上面用红色标出来的字你能正确地读出来吗?(一名学生读,正音)一起来读一读。

下面让我们听录音,初步感受一下诗歌中的意境。(播放录音,学生听)刚才大家在听的时候有同学不由自主地跟着读了起来,已经蠢蠢欲动了,看起来这首诗的感染力确实不小。那我们就跟这录音,再次感受一下诗歌的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

听了一遍,也跟读了一遍,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同学们发现了自己朗读时总是和录音不合拍。的确,好诗一半读,读好一首诗需要一定的技巧,我们来看一下(ppt):(具体分析“水何澹澹,山岛耸峙”。(师范读,学生跟读)进步多了,但是还要注意一下气息,一句读完后要把气息延续到下一句。(再范读,学生跟读)读得真好,同学们悟性都很高,一下子就学会了。

其余的老师不一一示范了,同学们先自己揣摩一下意境,调整一下气息,酝酿一下情绪,我们一起来把诗歌有感情地朗读一遍。(5秒钟思考)注意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慷慨激昂的,我们读的时候节奏要缓慢但是有力,语调也要豪迈高亢。一起——(学生朗读)每个人都很陶醉,仿佛已经看到诗人描写的画面了。

当然,一首诗歌光会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得了解诗人所写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才能算真正地读懂了这首诗。

第二环节:品一品

那么曹操这首《观沧海》写了什么内容呢?(ppt,问题)不妨让我们从题目中寻找答案。大声把标题齐读一遍:观沧海。从诗歌的标题中,你获取了那些信息?哪个字统领了全篇?(ppt问题2)(观字)诗人在何处观的沧海呢?(碣石)他看见了沧海中那些景物?(海水、山岛„„)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能不能用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大海给你的印象呢?(学生回答)诗人眼中所见的大海是波涛汹涌的,而山岛是生机蓬勃的。(板书:波涛汹涌、生机蓬勃)

可是诗人的思绪是否只停留在了眼前所见的景物当中?(不是)他的

思绪飘去了哪里?(天空中,想起了日月、星汉)诗人笔下日月星汉又有怎样的特点?(从大海中升起落下)日月星汉气势大吗?(大)可他们都从大海中升起落下,比它们气势更大的是?(大海)所以作者这么夸张的想象其实依然是为了表现?(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博大胸怀)(板书:浩瀚苍茫、胸怀壮阔)

【最后两句是诗人《步出厦门行》组诗中每一首诗歌都有的,为了和乐而歌,我们不多说。】我们看到,全诗诗人围绕“观”字,描绘了波涛汹涌、生机勃勃的大海实景而且运用浪漫奇特的想象,充分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博大胸怀。把这几句写景的诗句找出来再读一次,感受大海壮阔博大的气势。(学生齐读:水何澹澹——若出其里)

第三环节:议一议

这一边朗读让我感觉同学们仿佛都身临其境了,这里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诗人难道仅仅是为了描写大海的壮阔博大,为写景而写景吗?(不是)那么是为了什么呢?(生:抒情;板书:箭头,情)这是一首诗歌,诗歌的本质是用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言说自己的志向的(板书:抒情、言志),简单来说就是:诗表情,诗言志。(PPT)那么曹操又想借此来抒怎样的情,言怎样的志呢?(3秒钟思考)我想,我们还是有必要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才能更好地领悟。(ppt创作背景)

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人在诗歌中所描绘的大海那波澜壮阔、生机勃勃、浩瀚苍茫、吞吐日月的画面,诗人想要抒发的情感,想要言说的志向该是不言而喻了吧?谁来说一说。(渴望建功立业、一统天下)(板书:建功立业、一统天下)

全诗虽不着一个“情”字,不着一个“志”字,但诗人笔下那一幅幅壮阔的画面却分明激荡着诗人一种激情万丈、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一种荡平宇内、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板书:豪、壮)正如诗人对自己的评价:夫英雄者„„(ppt)这是何等的气魄!此时,我们若再回头来看这四句:“日月„„”同学们还认为这“其中”、“其里”是诗人所见的大海吗?(不是)那么是?(诗人的博大的胸襟啊!)

正是如此!诗人以大海自比,借大海的浩瀚宏大来表达自己的博大情怀,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一句话,用在这里是再恰当不过了:世界上最大的是„„人的胸怀。(ppt)(齐读)

第三环节:议一议

往事越过千年,同样的意气风发,同样的博大胸襟,同样的踌躇满志,同样的碣石山顶,又有一个人激情满腔,慷慨高歌:大雨落„„换了人间。这个人,就是同曹操一样作为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更是才华横溢的诗人的毛泽东。他高度评价了曹操其诗、其人:我还是喜欢曹操„„。

今天,我们品读了曹操的诗歌,感受了诗人在诗中寄寓的豪情壮志,想必同学们对他已有了新的认识。(ppt:读了他的诗,我发现„„)

结束:曹操是一个奸雄吗?我说他是一个“真英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时空流转,英雄逝去,英雄已在我们心中定格。且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伴随英雄曹操,登临碣石,放眼沧海,吞吐日月,引吭高歌:全体起立!(师生齐读)让我们为自己精彩的表现热烈鼓掌!

第11篇:观沧海教学设计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一、教学目的

1、知识: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

2、能力: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

3、情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目标:背诵此诗。

2、目标难点:理解诗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

(一)查上首诗的默写。

(二)背景和作者简介:(见课文注释)

(三)齐读本诗二遍。

(四)理解此诗的意境(结构)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唐代咏寺诗为数不少,且有很多佳作 。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构思独具特色 ,它紧紧围绕破山寺后禅房来写,描绘出了这特定境界中所独有的静趣。

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早晨,初升的红日将金色的阳光洒向寺院,洒向虞山之中的林木,使寺院变得更加绚丽明亮,高耸入空的山林也变得更加翠绿葱茏,令人心旷神怡。这里,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给刻写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首联是写后禅院的远景,为下文的近景刻划打下了基础。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首句 “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下句紧扣“清晨”描绘出这座寺院的全境:初升的太阳,正照着寺院中高耸的树林。“古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宁静。

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点出题中\"后禅院\"三字,描写出通向后禅院曲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僧房深藏在花木丛中,香气馥郁,宋欧阳修曾感慨地称赞道:\"我常喜诵常建诗云:„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故仿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 ,乃知造意者唯难工也。\"这一联的美,不仅体现在写景的准确传神上,而且表现在其思想内涵的深邃上。佛教提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无欲无求,苦修苦行,而后禅院却花木繁茂,清香扑鼻,由此含蓄曲折地表现僧侣们内心对美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竹径”,竹林丛中小路。“幽处”幽静的地方。“禅房”僧侣们的住所。“花木深”,指禅房深藏在花木丛中。这两句用语精当,意境幽邃,成为历史读者赞赏的名句。“竹径通幽处”,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去描述诗意的书作“曲径通幽处”。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一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山光”山中的景色。“悦”,用作动词,使„„欢悦。“空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空”,消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是诗人表达了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水。

以上四句诗人抓住山寺中独特的景物,运用了以静显静,以动显静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幽深静寂、安祥和平、自然高远的境界。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尾联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动显静,映衬山寺万俱寂的宁静气氛。“万籁”,指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俱”,都,全部。“寂”,寂静,没有声音。成语“万籁俱寂”出于此句。“磬”,是石或玉制的打击乐器。和尚在念经或进行其它宗教活动时,都用敲钟和击磬表示开始和结束。

小结:这首诗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的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全诗层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简洁明净,感染力强。由本诗演化出的成语“曲径通幽” “万籁俱寂”,沿用至今。

(五)背诵这首诗。

四、译文:早晨,当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僧侣们的房舍掩映在花草树林中。山光的明净使鸟儿高兴,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大自然的一切声音此时都静寂,只有钟磬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观沧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2、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写实与想象。教学重点:

目标

1、目标2。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写作背景导入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 ,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

二、简介作者,揭示目标

曹操,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曾历任

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三、新授内容

1、师范读,生跟读。

2、生自由朗读,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3、生齐读。

4、分析课文内容 ⑴分析字义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 观,看,统领全篇。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洪,大。

行,运行。 若,如同。

星汉,银河。 志,理想。 ⑵内容

A、诗的前两句写什么?最后两句是写什么?中间十句写了什么? 叙事 合乐时所加,与正文内容无关 写景

B、写景部分采用 手法,勾画了汹涌的 ,耸立海中的 ,岛上繁茂的 ,给人以如画的感觉。

C、“日月之行”四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想象、夸张)写出了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D、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博大的胸襟。

四、总结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内容。

先突出写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

写完眼前的山海,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五、作业:

⑴完成书后习题; ⑵背诵默写课文。

六、预习下一课。

第12篇:观沧海《观沧海》教学设计

《观沧海》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

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的意境,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

3、学习诗歌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4、有情感的背诵诗文。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果我们把中国的文化比作是璀璨的银河,那么中国的诗歌就是其中最闪亮、最光彩夺目的一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乐府诗《观沧海》,来领略一下一代枭雄曹操的博大情怀吧!

二,自学指导一 先学:

1、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

2、多角度朗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3、疏通诗意。后教:

1、作者及作品: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曹操的文学成就很高,与他的儿子曹植、曹丕并称“三曹。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迎汉献帝到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北方。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封曹操为汉武帝。

代表作品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和《蒿里行》

乐府诗:汉代朝廷音乐官署把一些诗歌配乐来吟唱,这种诗歌就叫做乐府诗。 写作背景: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征讨我国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残部,途径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

1 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

2、初步感知诗歌 a、教师范读诗歌。

b、指名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碣石 ( ) 澹澹( ) 竦峙( ) 丰茂 ( ) c.学生自由朗读,熟悉诗歌内容。 d、全体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诗歌。

3、、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词

临 () 澹澹()行()其 ()萧瑟() 若()何 ()洪波()

三、自学指导二。(研读诗文) 先学:

a.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b.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c.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诗歌什么写作特点? d.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后教:

a.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所想。 b.作者描写了:沧海、碣石、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写实诗句:3---8句;

想像;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宏伟志向) c.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惊人的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 2 辰的气概,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写作特点: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四、小结:

这首乐府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

五、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研讨与练习一(1)。

3、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

第13篇:观沧海教学设计

《观沧海》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的名篇,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秋。当年五月,曹操率军北片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感慨万分,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诗中描写了大海吞暗吐日月,包孕万千的壮丽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诗歌先突出写大海边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勾画了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接着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教学时应适当介绍诗人的经历及写作背景,也可布置学生提前查找相关资料,这样学生才能理解诗意,理解诗人的感情。教学时,以朗诵为载体,读中理解,解后再读。充分领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目标】

1、积累诗词中的字词,特别是现在很少出现的文言词。如“澹澹”,“竦峙”,“星汉”,能背诵默写这首诗。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歌的意思,能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3、学习寄情于景的写法,激发为理想奋斗的豪情壮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诵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我们先闭上眼想象一会儿,然后用一个词归纳你心中“海”的印象。(学生说)

引导:海是神秘的,时而波涛汹涌,时而恬静温顺,每一个看海的人感受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会用同一个词形容海:壮阔。是啊,与海相比,人真是太渺小了。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观海抒情的著名诗篇──《观沧海》,细读这首诗,去感受诗人心灵的震颤,诗人情感与自然的融合,会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二、初读感悟

1、听课件录音范读。注意字音。

2、请学生相互提醒应注意的生字生词。(暗含了找,说,练的过程,这一步不必老师提醒,字数很少,学生相互提醒,记忆更深) 3、学生自由朗诵一遍,注意看课下的注释。 4、抽学生配乐朗诵(课件展示画面)。(二至三人,抽学生点评。) 5、学生小组内讲述初步理解的内容,并相互评价。(还可相互提问考查字词或是诗句意思)

三、精读理解

1、课件展示:作者经历及写作背景。

2、字词疏通。沧海,临,以,何,澹澹,竦峙,萧瑟,洪,日月之行,星汉,歌,咏。

3、内容层次理解。这首诗写了几方面怕内容。(课件展示明确) 4、学生调整自己的理解。(抽学生评价自己的理解,以“我原来认为„„,现在我明白了„„”的句式讲述自己理解的改变。) 5、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

6、学生讲述:我最喜欢朗读的诗句是„„,因为„„

四、品读探究

1、提出探究的问题,可补充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内容方面:

⑴诗从看到了哪些景象?你能按照他看的顺序叙述吗? ⑵诗人产生了哪些联想? 情感方面:

⑴文中哪个词是大海留给诗人的最初体验?

⑵澹澹再现了海水浩渺动荡的神韵,“何”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⑶“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千古传颂的绝句。

⑷想象诗人写作时的情景,思考这四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

重在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情与景的交融。边读边理解,理解后再读。 2、你曾经在什么自然景物面前产生过豪壮的情感?(意在培养学生融情于景)

师可引导自己的经历(如:在高山悬崖边,俯视山谷,看鹰在谷中盘旋,然后飞过远山,产生了要走出大山的想法)

五、小结拓展

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歌,诗歌景中有情,情寓景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你能说出古代一些写景抒情的诗句吗?说说它们都主要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课内交流或布置课外搜集) 2、写一篇表达自己豪情壮志的诗歌或散文,运用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方法。

六、齐诵结束(或背诵结束)

第14篇:观沧海教学设计

《观沧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鉴赏诗词,领会乐府诗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4、培养朗诵能力,背诵这首诗。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手法的运用。

2、

丰富、奇特的想象和联想。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内容有一个适应过程,特别是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基础是相当薄弱的,需要从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入手,多读、多背、多感知、多想象,才能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古诗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人生

1 哲理。而古代的山水诗又在古代诗词中占有多而大的比例,其中不少名篇佳作千百年来广为传诵。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第一首山水诗《观沧海》。

二、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步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特别是在政治上毁多誉少、备受非难。生前被政敌骂为“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后世被人指为“谋为篡逆”、“巨奸大滑”。 后世也有为曹操抱不平的,于冠英、郭沫若都为此写过文章为他翻案。其实对于曹操的功与过、好与坏,我们不能单凭主观的思想去看待他。在这里呢,对于他的评价,我们就不去深究了,但是他是他是个伟大的文学家这是可以肯定的。

三、背景介绍: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是曹操《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首。它创作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凯旋归来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踏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依然北上征伐乌桓。)这时,他已擒吕布、降张绣、灭袁绍、平高干、北征乌桓又一举获胜、正可以南扫孙权、刘备、实现统

一、克成宏业,建不世之功勋、眼下铠甲未除、征尘未洗、便登上碣石山,面对大海,自然是踌躇满志,豪情勃发,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山水名篇、表现了宏伟的气魄和博大的胸襟。

曹操的这首“观沧海”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清代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价此诗有“吞吐宇宙之气象”。王士祯在《带经堂诗话·综论门品藻类》中说“古人山水之作,莫如康乐、宣城、盛唐王、孟、杜„„诸公,搜抉寻奥,可谓至矣。然总不如曹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二语,此老殆不易及”。

2 鲁迅也称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可见,曹的诗是登峰造极的。

1800多年前,53岁的曹操站在沧海的岸边,凝神静望,回忆往事如烟;心潮澎湃,敢问前程坦然。18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用文字和他交谈,一起走进他的豪迈心田。

四、诗文赏析:

1、好!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1800多年前,和曹操站在同一角度去“观沧海”。

(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2、诗读完了,有谁能谈一谈在同学读诗的过程中,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景象?

3、下面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开头两句作者交代了什么情况: 明确:交代了登山的方位和来此的目的。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以北。还有一说此山原址在河北省乐亭县西南,后来深入海中)

4、“东临碣石”的“临”“以观沧海”的“以”分别作何解释?

明确:登临。“临”做“临别”讲,能看出诗人的立足之高,他所看到的景象自然非同一般。“以”表示目的。

5、“观”对下文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统领全篇。引出一系列的壮阔画面。(作者的目的是“观沧海”,不是过路匆览、而是有备而来,他要“观”出一番不同前人的气象。据史书记载,当年秦始皇、汉武帝也登过碣石山,眼下诗人步两代帝王的足迹,有幸登临碣石,俯瞰浩渺无际的大海,其心情怎能不格外激动呢?)

6、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明确:到“洪波涌起”为止。(实景)

7、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总写全景

前一句写了什么——海波动荡

后一句写了什么——山岛巍然耸立

接下来两句话写了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的。

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又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

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意思:何澹澹、表达了惊讶,赞美的感情,正是刚刚登上山顶的第一印象。茫茫的大海碧波万顷,一望无际,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我们都知道,同样是观海,站在岸边、坐在船头、或者登上山顶,我们的感觉、视觉都是不一样的。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受。

山岛巍然,一下子就夺去了诗人的注意,所以紧接着就写岛上的景色。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其中有无限的生趣等待我们去发现。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随着一阵萧瑟的风声,突然涌起了滔天的波浪,使人觉得惊叹都有点来不及呢!可是等我们掉转视线,去看那涌起的洪波的时候,诗人却不再描写下去了。

“水何澹澹„„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8、我们再往下看“日月之行”等四句诗运用什么修辞?意思是什么? 明确:运用了夸张手法。

日月的运行,星辰的升落,好像都没有离开大海的怀抱。

9、这四句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他写的是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不是,写祖国大好河山。

这十六个字是历史咏海诗赋中最富感情,最有概括力的语言,不仅写出了大海的气势,也写出了大海的胸襟,这样的境界在山水诗中是罕见的。(借大海具有吞吐宇宙之气象,抒发作者欲扫六合之豪情)

10、作者写到这里内容就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

4 明确:用八个字就可以概括,“波澜壮阔,气势雄浑”。

11、大家联系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

特别是“日月之行„„”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12、诗的最后两句,其字面的意思是?

明确:“真是幸运极了,登山观海,唱出这只赞歌”以表达胸怀志向。没有实在意义,是乐师配乐时加进去的与师的内容并无多大关系。 五:总结: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写作特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六、练习、回顾: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是想像的?诗人又是怎样来描写的呢?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七、课外拓展:

阅读《短歌行》,思考:在《短歌行》中有哪两句诗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处?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辅,天下归心”

第15篇:观沧海教学设计

《观沧海》教案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内容,能根据诗句中的词语,理解诗人的抱负。

2、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诵读的良好习惯。

2、激发学生对古体诗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1、朗读,背诵全诗。

2、体会诗中有画,画中含情,理解诗人的抱负。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学习了很多诗人的诗歌,如李白、杜甫,而我们学习的诗歌中诗歌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我们学过的《木兰诗》是一首乐府诗,《离骚》是一首楚辞体诗……今天,我们就再次进入诗歌殿堂,进一步领略一下诗歌的魅力,学习一首乐府诗曹操的《观沧海》。

2、作者曹操简介:

3、写作背景: 4.板书课题。

二、朗读诗歌:百度视频:然后自由诵读。

三、赏析诗歌

1.学习第一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1) 注释:

“沧海”一词,可泛指大海,因为海水苍色,一望无际,故称。如葛洪《抱朴子〃穷达》:“井蛙之不知苍海”。苍海:即沧海,大海。

“沧海”又作东海的别称。本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沧海”指东海。《初学记》六解释道:“按东海之别有澥(xiè),故东海共称渤海,又通谓之沧海。这里说的东海泛指我国东部海域,与今天特指浙江以东的海域“东海”不同。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百度图片搜索碣石山:上的情景。

2) 译文: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3) 这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2.学习第三至五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 注释: 何:多么

澹 澹(dàn dàn):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 峙(sǒng zhì):高高地挺立。竦通“耸”,高。峙:挺立。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2) 译文: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

吹起萧瑟的秋风,海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3) 这几句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波涛汹涌,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写草木,仍然是静态,再写“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宏伟气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些是实景。

3.学习第

五、六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 注释: 日月:太阳和月亮 星汉:银河。 2) 译文:

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 3)写作手法:互文

4)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4.学习第七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 注释: 幸:庆幸。 至:极。

幸甚至哉:真是幸运极了啊。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咏:歌吟

咏志:即表达心志。 2) 译文:

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整体感知

本诗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

(实)海水、树木、草、秋风、洪波 生机勃勃 (虚)日月星汉 宽阔、博大 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图景,表现诗人开阔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统一中国意欲建功立业的抱负并没有在诗中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这种抒情方式叫做情景交融。

五.朗读诗歌

朗读提示:如果你是曹操,站在山上,面对大海,身边是秋风呼啸,海面上是惊涛拍岸,你该如何朗诵这首诗。

六.质疑。

1、质疑: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七.板书设计:

《观沧海》

曹操

借景抒情:

景: 实景:海水 树木 草 秋风 洪波

虚景:日月 星汉 情:开阔胸襟 统一中国 建功立业理想

教学反思

在课前的导入过程中,我向学生介绍了曹操的个人简介以及本诗创作的背景。接下来就进行教学环节。

首先用录音诵读。然后让同学们,自由诵读本诗,体会作者在诗作中表达的感情。然后是赏析诗歌。最后学生通过我的讲解,想象诗歌中描绘的场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总的来说,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自己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课堂语言过于书面化,与学生的交流有隔膜。

2、本节课是以诵读为纲,但我在教学设计上,安排学生读的时间太少。

《观沧海》教案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内容,能根据诗句中的词语,理解诗人的抱负。

2、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诵读的良好习惯。

2、激发学生对古体诗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1、朗读,背诵全诗。

2、体会诗中有画,画中含情,理解诗人的抱负。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学习了很多诗人的诗歌,如李白、杜甫,而我们学习的诗歌中诗歌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今天,我们就再次进入诗歌殿堂,进一步领略一下诗歌的魅力,学习一首乐府诗曹操的《观沧海》。

2、板书课题。

3、学生读导读提示抓住内容给予的信息:借景抒情

二、朗读诗歌:百度视频:然后自由诵读、分角色朗读。

三、赏析诗歌

1.学习第一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1) 注释:

“沧海”一词,可泛指大海,因为海水苍色,一望无际,故称。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 译文: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3) 这句交代观海的地点、以及目的。

2.学习第三至五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学生自行翻译,教师引导! 2) 译文: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

吹起萧瑟的秋风,海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3) 这几句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波涛汹涌,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写草木,仍然是静态,再写“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宏伟气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些是实景。

3.学习第

五、六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 注释: 日月:太阳和月亮 星汉:银河。 2) 译文:

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 3)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4.学习第七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 注释:

幸:庆幸。至:极。

幸甚至哉:真是幸运极了啊。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咏:歌吟 咏志:即表达心志。 2) 译文:

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整体感知

本诗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实)海水、树木、草、秋风、洪波 生机勃勃

(虚)日月星汉 宽阔、博大 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图景,表现诗人开阔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统一中国意欲建功立业的抱负并没有在诗中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这种抒情方式叫做情景交融。

五.朗读诗歌

朗读提示:如果你是曹操,站在山上,面对大海,身边是秋风呼啸,海面上是惊涛拍岸,你该如何朗诵这首诗。 六.质疑。

1、质疑: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七.板书设计:《观沧海》

曹操

借景抒情:

景: 实景:海水 树木 草 秋风 洪波

虚景:日月 星汉 情:开阔胸襟 统一中国 建功立业理想 教学反思

在课前的导入过程中,我向学生介绍了曹操的个人简介以及本诗创作的背景。接下来就进行教学环节。

首先用录音诵读。然后让同学们,自由诵读本诗,体会作者在诗作中表达的感情。然后是赏析诗歌。最后学生通过我的讲解,想象诗歌中描绘的场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总的来说,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自己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课堂语言过于书面化,与学生的交流有隔膜。

2、本节课是以诵读为纲,但我在教学设计上,安排学生读的时间太少。

第16篇:《观沧海》教学设计

《观沧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积累语言词汇,揣摩其语言魅力;理解诗的内容,领会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

能力目标 掌握鉴赏古诗的方法,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提高对古诗的审美鉴赏力。

情感目标 领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感受美的熏陶,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并背诵诗歌,掌握鉴赏古诗的基本方法,鉴赏意象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难点 理解诗歌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写作特色及其艺术联络方式

教学方法

诵读法 点拨法 讨论法 探究法 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导入语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何其芳先生笔下所描绘的清新自然的秋景图,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另外一首描摹秋天景色的诗歌,看看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曹操的《观沧海》。

2、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首先,请同学们谈谈“你心目中的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如何看待他的?”。 {作者简介}曹操(155—220)

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

《孟德新书》等书。善诗歌,创有《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其诗具有“慷慨悲凉,气韵沉雄”的风格。 {写作背景} 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悠之计,以少胜多,击退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袁绍。袁绍残部逃至乌桓(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欲借乌桓之力,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12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临碣石山,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刻,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即书“《观沧海》”。

夯实基础,整体感知 {简要介绍诗歌体裁} 乐府——两汉官署名称,即音乐机关。其主要职责是制作国家典礼音乐,主要收集文人诗、民间歌谣入乐。

乐府诗一般无标题,尤其是汉代乐府。《观沧海》的题目是后人所加的。乐府诗可谱乐歌唱,诗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去的,亦可称之为“诗的附文”,与诗歌表现的内容无关。 {听读结合,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听我泛读,注意把握这首诗歌的情感基调。泛读完之后,再请同学们齐读,在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找出“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象?”

明确:诗中描绘了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等景象 {深入诗歌,品读文本} 带领学生进入诗歌,梳理诗歌的内容:

1、细致分析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构成了一个怎样的意境,与诗人的心境有何联系?

解析:“观沧海”以一个“观”字为线索,总揽全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旨在交代观海地点及方位,登高临海,视野开阔,将沧海壮丽的景色尽收眼底;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登高远眺,描摹大海、山岛的情状,使眼前之景显得辽阔、壮观,写出了沧海之景的壮丽之势;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一反宋玉《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秋情怀。写出在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茂,给人生机盎然之感。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此句虽言秋风萧瑟(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悲秋意绪。眼前见到的却是大海的汹涌澎湃,气象宏阔、生命不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将眼前实景,融进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呈现出吞吐宇宙的气象。诗人以沧海自比,隐含自己有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抒发了诗人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为合乐而作,与诗歌正文的内容无关。

2、品析这首诗运用了那些艺术表现手法?并说明这些表现手法在诗中是如何得以体现的。明确:A、景物的描写手法:

由近及远(由眼前实景到想象、联想之景的描写——空间关系的迁移,显得层次分明)

虚实相生(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等景象为实写,日月、星汉为虚写。采用虚实相生的描写手法,使诗内涵丰富,意韵无穷) 动静姐合(水、秋风、洪波、日月、星汉等景象的描写为动景,山岛、树木、百草等景象的描写为静景。动静结合,使诗歌显得鲜活生动,富于感染力)

B、情感的表现技巧: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景生情,情生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托物言志(借写大海吞吐宇宙的雄伟壮阔之景,隐喻自己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诵读全词,升华感情} 请学生富有情感的诵读全词,以感受文气,曹丕在《典论·论文》曾说:“文以气为主”,诗词亦是如此。在《观沧海》这首词中需要我们在诵读中去获得一种陶冶,以便使自己融入诗中,并达到与诗的一种交流与沟通。 小结:

本节课所学的《观沧海》,重点是让大家掌握鉴赏古诗的方法,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体会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希望大家都能像曹操那样“胸怀阔大、志存高远”。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下来完成课后作业,并背诵这首诗歌。

第17篇:《观沧海》教学设计

《观沧海》

周永青 凌云县伶站中学

教学目标

1、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理解诗歌意思。

3、品味语言,体味诗词的意境。

4、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诵读并背诵,理解诗歌意思。

2、品味语言,体会意境(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熟读并尝试先背诵课文。

2、准备多媒体教学。

1、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我们同学从历史或文学作品中认识了曹操,你认为他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作一个简单的名义调查)评价一个人物,历史和文学两种角度是不同的,前者更注重客观性,后者强调艺术性,加上不同时代不同个体,出现对立的观点是可以理解的,但要科学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还是以客观为准。

今天,我们先来历史地客观地认识一下曹操。哪位同学可以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曹操?

PPT: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迎汉献帝到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尊曹操为武帝。 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慷慨悲壮,《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和《蒿里行》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求贤若渴之心,或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苍劲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后人对其评价,尤其《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乱世奸雄形象,与历史颇有出入。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组诗中的第一章――《观沧海》。乐府,是原来是汉武帝是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名称,后来演化为诗体名称,是可以入乐歌唱的诗歌,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课文。

1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配乐范读。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学生个人配乐朗读。

全体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3、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词 请学生翻译,并注意提醒校正。

补充:临;到,登上,登临;何;多么;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PPT:参考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在萧瑟的秋风中,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运行不息,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吧。

4、研读课文

学生带着问题,先自主学习,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PPT:[问题组] ①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参考: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参考:“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盎然生机和宏伟气象。

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③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

学生想像画面。展现一幅怎样的图景?展现大海之大,有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派。 问:为什么曹操会产生这样的想像?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这里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背景: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抚今追昔,他的心情和沧海的浪涛一样汹涌澎湃。所以才有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想像,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在这里,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5、小结:

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6、拓展与延伸

(1)曹操的历史评价

◆陈寿:“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閴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王沈: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 ◆钟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 ◆许子将: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魏书》

7、作业

(1) 背诵并抄写和翻译全诗。

(2) 课外收集学习曹操另外的诗歌,自学背诵。

第18篇:观沧海教学设计

诵读欣赏:《观沧海》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通过朗读体会诗人阔大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学习古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3、背诵、默写诗歌并赏析名句。

教学重点: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丰富、奇特的想象;背诵、默写诗歌并赏析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背诵曹操的《龟虽寿》引入《观沧海》。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市)人。善诗歌,其诗大都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亦清峻整洁。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2、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三、解题

《观沧海》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作何解,能否换“观大海”这个题目?

讨论、归纳、明确:“沧”是暗绿色的意思,“沧海”就显示了大海的色彩,比用“大海”更形象、更生动,所以不能换。

四、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播放音频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知诗意;(出示补充注释) 临,来到,文中指登上的意思。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竦,同“耸”,高。观,看,统领全篇。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大。行,运行。若,如同。星汉,银河。志,思想感情。

3、出示画面,感受形象。

4、理解诗歌大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波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 )

五、品读诗歌,感受意境

1、这首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本诗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实)海水、树木、草、秋风、洪波 生机勃勃

(虚)日月星汉 宽阔、博大 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图景,表现诗人开阔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六、赏析诗歌及名句: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作者面对萧瑟秋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3、赏析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赏析一:这四句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赏析二:日月的运行好象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星汉是指银河,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象也发源于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是日月星辰的母亲,表现大海的一种宽阔、博大的胸怀。让学生思考、讨论:

1、这是实景,还是虚景,即诗人想象?

2、如果是虚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象?(明确:前面几句描绘了大海的壮丽,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目睹这壮丽的山河,激发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因而借助想象,表达愿望。诗人以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实际上是诗人宽广胸怀、豪迈气魄的写照。)

七、写作特点分析:

这首诗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可谓诗中有画,画中含情,这种写法,诗人们常用,但古代也有些诗歌情景是分开的。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

八、巩固练习板书设计:

借景抒情: 实景:海水 树木 草秋风 洪波

虚景:日月 星汉 宽阔、博大

情:开阔胸襟 统一中国 建功立业理想

第19篇:观沧海教学设计

《观沧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反复朗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美的熏陶和感染。

2、.培养学生的远大的志向。

二、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句,感悟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文修养。

2.了解诗歌情境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教学方法: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三、知识与技能

1.回忆汉乐府的相关知识。2.揣摩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资源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曹操图片、课件 学习者分析

教学对象是农村中学七年级“后进生”。特别强调后进生的原因是这些学生学习基础差,没有学习目标;更没有像曹操哪样拥有远大的抱负,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对知识的渴求;从而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像曹操一样有雄心壮志、博大胸怀、远大抱负的人。 教学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

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悠之计,以少胜多,击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大军阀袁绍。袁绍残部逃到乌桓(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想得到乌桓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东亭县西南的大碣石山。此山现已不存,相传已沉入大海),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即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

二、作者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沛(pâi)国谯(qiáo)县(今安徽亳[bó]县)人,是三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曹操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曹操一生跃马扬鞭、南征北战,但手不释卷,雅爱文学。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薤露》、《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等不朽诗篇。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

这首诗选自宋代郭茂倩(qiàn)编的《乐府诗集》卷三十。曹操传世的诗歌全是乐府诗。用乐府旧题写时事,是曹操的首创。乐府旧题中有《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源出汉代民谣,一人唱,三人和。现存的一首古辞是写求仙得道的。曹操则用它来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全诗共分四章(称四解),第一章《观沧海》,通过写观沧海所见的壮丽景色,抒发自己的博大襟怀;第二章《冬十月》和第三章《河朔》,记征战途中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田园荒芜的忧虑;第四章《龟虽寿》,描写诗人老当益壮、奋斗不息的英雄气概。四章之前有一段“艳”辞,相当于序言。诗写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曹操北征乌桓之际。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2、正音 碣 石 jié 澹 澹dàn竦 峙 sǒng zhì 萧 瑟xiāo sè 至 哉 zāi

3、请同学们自由读诗歌

4、齐读

四、赏析

1、诗人在哪观看大海?我们从诗歌中那句诗可以知道?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在碣石山。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

2、他看(观)到了哪些景物? 海水、山岛、树木、百草

3、作者如何描写看到的景物?按照怎样的顺序?突出景物的什么特点?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的是俯瞰沧海的全景;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的是静景,是近看所见之景,是特写;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其中有无限的生趣等待我们去发现。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的是动景,是远观细看所见之景,萧瑟是风吹树木的声音。诗人这时的视线从山岛又转移到哪里呢?(明确:海面上)在这里,写出了海面上的另一番景象。前面“水何澹澹”是无风三尺浪的景象,而这两句则写大海海面上大风大浪的情景,声势更加惊心动魄。

此六句描写,先总后分,由近及远,一静一动,有力地刻画了大海的壮阔,为下文展开想像打下了伏笔。

4、哪些是抒情的句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星汉:指银河。这四句的意思是“匆匆远行的日月,就好像出自大海之中,灿烂无比的满天繁星,就好像出自大海间。”这四句是虚写,写的是诗人看到海水汹涌浩荡所想像出的景象。

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5、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最后两句是配示时所加,与诗文内容无多大关系。

五、总结

《观沧海》完全是把情包含在景中的,寓情于景中。《观沧海》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像,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

六、艺术特点

全诗语言古朴刚健,想象丰富,意境开阔,气势磅礴,苍凉悲壮,沉郁雄健,善用比兴。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七、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此诗。

第20篇:《观沧海》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1、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2、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写实与想象。

教学重点:

目标

1、目标2。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性学习】

1、学生课前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指名两位学生来朗读,注意节奏、语调、情感。读完后请其他同学来指出读错的字词。

2、朗读,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全班齐读,讲究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充满豪情壮志诵读,然后请两位学生来说说诗中画面及诗人的情感。

【合作性学习】

1、整体感悟

诗人站在碣石山上,望着苍茫的大海,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诗人感到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美好的图画啊!看到太阳、月亮的运行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啊!

2、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开始共同研讨下列问题。

问: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

理解:“观”是全诗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

问:“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句中直接写到人吗?

理解:主要交代观海地点、方位,句中虽没有写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观海时那种勃勃英姿。

问: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显示了什么?

理解:“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全是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生机勃发,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山河图画啊!

问: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能说出这景象吗?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问:实景是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虚景能把我们带进一个极其开阔,博大胸怀的境界,你能悟出诗人写实虚景的感情吗?

3、小结,朗读、背诵。

这是一首以写景为主题的名作,通过对登山观海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学生齐读,当堂背诵。

【探究性学习】

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但全诗却没有哪一句是写情的诗句,情寓于景中。你能说出古代即写景又写情的诗句吗?

理解: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等即写景又写情的诗句。

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外阅读有关曹操诗句。

附:板书设计

水何澹澹显示大海波壮阔,

动态景色 秋风萧瑟美丽多姿,生机

实景 洪波涌起勃勃景象。 (实颂借景抒情

山岛竦峙祖国壮丽山河, 抒发诗人

曹操登山观海(全景)静态景色 树木丛生 激起统一中国强统一中国 百草丰茂 烈愿望。)建功立业

的抱负。 虚景 日 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投入

星汉 含蓄表达诗人博大胸襟。课后附记

观沧海优秀教学设计
《观沧海优秀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