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学设计反思日志

发布时间:2020-03-02 14:07: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学设计反思日志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倡导对话、合作与探究,力图超越传统的“记忆型教学文化”,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所需求的“思维型教学文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投入比传统教学更多的精力,进行创造性思维,与课程标准对话,与教材对话,与学生对话,从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高度,自主寻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呈现生成和开放的状态。

教师要进入最佳设计状态就必须具有以下四种思维活动:一是体验专家的思维活动,即钻研以书面语言为载体出现在教材上的例题、习题、教参内容等;二是呈现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度,回想、联想、猜想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境;三是激活自身的思维活动,教师必须思考自己在课堂上应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专家的思维活动成果,在学生与专家的思维活动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四是整合课程资源的思维活动。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还必须跳出自身之外,把专家、学生、自我的思维活动进行整合,从而创设具体实践情境,使师生共同创造和开发课程。在设计过程中,无论是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构思教学程序,还是选择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都要充分展开这四种思维活动,使将要进行的课堂教学过程具有清晰的透明度和宽阔的动态生成空间。这种追求可以具体落实在以下五种设计策略中。

一、确定具体可行、三维整合的教学目标—指向策略

目标:教学之灵魂。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是评价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教师在确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在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状态分析,对可能的期望发展分析的基础上有机地统整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既有机融合,又具体可行。所以我们在确定目标时一定要处理好基础与发展、创新的关系,使知识学习和个体经验发生意义关系,彰显出数学教学的生态性和人文性。

二、安排合理精当、质量适中的教学内容—组合策略

教学内容是落实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它对学生来说是外在的、不确定的,需要通过教学法对它科学加工后,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掌握,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教材内容既是安排教学内容的基本线索,也是提供教学内容的重要资源。但由于教材内容是一个个静止的“知识端点”,与学生接受、生成新知识的动态过程不可能完成吻合,教材所呈现的内容顺序也未必是作为教学过程的顺序。因此,教师对教材不能简单的执行与传递,而要作二度开发和创新,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结构性、生成性特点的学习内容,并通过易于课堂教学表达的逻辑顺序,安排出合理精当、质量适中的教学内容。如我在教学“比的意义”一节,考虑到这一节内容过于充实与庞杂,如果简单地按照教材的编排完成相关的教学内容,显然需要压缩、挤掉学生的生成时间和空间,这种没有生成性的教学活动不可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此,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将教材中的“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求比值的方法”等后移到第二节去完成,腾出时间来创设不同背景下的问题情景,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这种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行为,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意地改变教材的编排意图,而是需要更深入地研究教材所包含的知识、方法和情感价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安排教学内容,除了思考如何处理教材内容外,还须思考如何引入生活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或关心的题材,让学生拓展应用。

三、构思清晰畅通、逻辑适用的教学程序—有序策略

教学程序是指一个在一定的教学时空里能为学生所接受的、能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教学操作过程顺序。就像我们平常做某项工作一样,有先有后,有详有略,有重有轻,有动有静。在构思程序时,不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有序地组织教学内容上,还应根据教学动态特点巧妙地设计学生思维程序,使教学过程不仅能展示知识体系固有的逻辑结构、学生认识体系的心理结构,而且能显示教学的有序性和互动的有效性,增强教学过程动态生成式展开的内在逻辑性。如《圆的周长和面积》一章概念多、公式多、计算又繁,如何上好这节复习课,需要精心构思教学程序。我在设计时,首先回忆,通过画圆回忆起圆的各部分名称,同一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什么是圆的周长和面积等;其次梳理,已知一个圆的半径,如何求它的直径、周长和面积,同时揭示公式d=2r,c=2πr,s=2πr2,用同样方法揭示出其余6个公式;再次记忆与沟通,设计几组讨论题,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最后练习与应用,利用公式计算、求阴影部分面积。构思教学程序要自觉运用系统原理,合理确定教学系统的结构因素,调整各因素的数量与比量,努力体现“引、探、练”三位一体,达到“趣、实、活”的效果。

数学新课程理念下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这一结构框架作为基本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特别关注教学内容的背景化和呈现上的情景化,重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应用过程,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等。这种模式使教学过程能围绕三维目标富有逻辑地展开,是构思清晰畅通、逻辑适用的教学程序的重要依据。当然,还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这里的“有序”并非指单一化的教学流程和线性化的教学路径,它强调的是在设计时要有序地抓住教学过程的各因素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一个个相对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的展开逻辑环,有力地保障实际教学过程的有效互动和动态创造,促进课内与课外知识的积累与应用、新知的形成与建构。

四、选择灵活多样、综合适当的教学方法—优选策略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确定之后,教学方法就成了关键。因为先进、有效而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由预设和封闭走向生成和开放,能创造性地引发学生思维朝多向发散,赢得对课程知识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构建。正如巴班斯基所指出的那样:“选择对某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

五、创设开放互动、促进思维的问题情境------推进策略

新课程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通过问题来推进学生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再生成问题。教学过程能否有效推进,师生能否有效互动都取决于这两方面的问题的设计质量。所以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又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师生间年龄问题的操作,让学生理解“a+26”这个式子的意义,这时我送给学生一首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为了引导学生从儿歌中发现数学规律,推进学生的思维进程,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1、请同学们用10只青蛙来编一首儿歌。

2、你们发现了儿歌中一种什么样的规律?

3、请你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本领,想个办法把这首儿歌读完。

在后来通过上述三个问题予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了规律,并运用学过的知识,创造出了七种编法。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仅引起了学生积极的探究欲望,而且成为了整个教学过程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学生说出七种不同编法后,我又根据互动信息再生成三个问题:

1、选择:你觉得哪些编法既简洁又合理,你喜欢哪一种?

2、归类:与这种创编法接近的还有哪几种?

3、质疑:对其它几中编法有什么意见?

这样的问题,既强化了“有效信息”,又利用了“错误信息”,开发了学生的原始资源,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生成,从而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

以上五种教学设计策略只是大致勾画了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思维轨迹,而每个教师实际的设计策略还有待各自去创造。

教学设计反思日志

教学设计反思日志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反思日志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反思日志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反思日志

教学设计日志

教学日志和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日志反思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反思日志 2(版)

反思日志

教学设计反思日志
《教学设计反思日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