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说课稿《曹刿论战》

发布时间:2020-03-03 23:06: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曹刿论战》说课稿

各位领导 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曹刿论战》,这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文单元的第一课,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下面我就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六个方面对《曹刿论战》第二课时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 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精彩段落,《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曹刿论战》这篇古文简明完整地记录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齐鲁长勺之战,赞扬了曹刿热爱祖国,关心国事的精神及其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可以让学生通过此文的学习继承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积淀历史的智慧,培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另外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本文围绕中心剪裁内容的取舍艺术、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简洁精练的春秋笔法以及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都称得上是一篇语文学习的典范之作。所以说本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寓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的课文,在教材中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对后面几课的学习乃至更长远的文言文学习都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经过了两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三十几篇的文言文,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我校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特别体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部分学生往往只将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停留在故事的表面,要求他们像阅读现代文那样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写法,有些困难。因此首先应该激发其学习兴趣,循序渐进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三 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对教材 学情的分析,依据新课标的对初中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A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B领会文章剪裁精当的写法。

2过程和方法:A分析曹刿和鲁庄公形象,理解课文的主旨。

B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展示,增强其独立思考,合作

学习及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 “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结合相关句子,分析曹刿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在材料的安排上详略得当的特点。

四 教法与学法的选择:

综合以上分析,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温故知新、问题导引、点拨评价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把课堂变成学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诸如小组竞赛,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等方式,以此让学生来感受自我实现的快乐,提高学习的效率),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五 教学过程的安排:

为了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结合我校学生学情,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

第一步:课前准备

1、课前分好小组,在学生自愿结组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调整,注意男女生及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的搭配,

2、明确小组任务,及课堂上的评价激励制度

3、课前准备本节课的导学案(内容主要包括复习旧知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学习收获)

第二步:温故知新

复习以下内容(我来读课文,文学常识我知道,我的翻译最精彩) (此环节主要为下面的分析做准备)

第三步:内容分析

教师导入(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1、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

2、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由此可见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呢?这让你想到了《孟子》中的哪些话?

3、第二段中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为什么要这么做,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

4、综上所述你认为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提示政治上_____________

军事上______________

(此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

第四步:人物分析

人物形象的分析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为了完成这一重点目标,我主要设计了两个问 题:

(1)你认为曹刿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是如何表现这个人物的?

(2)有人认为鲁庄公是一个急躁 冒进,愚昧无知的昏君,你同意这个看法吗?说出自己的理由

(此环节的设计依据是:人物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元素,我们既要交给学生结合作者的描写分析人物的方法,全面的认识人物,又要让课本成为学生写作的示范)

第五步:写法探究

课文对战前和战后的描写详细,而对战争的过程则一笔代过,剪裁精当,这是本节课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置了3个坡度题让学生思考:

(1)文章主要写了几件事?

(2)哪件详写?哪件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3)我们在写作时,在材料的安排上要留意什么?

{此环节的设计依据是:阅读要为写作服务,要以课本为例,同时也以课文为例,指导学生写作。}

第六步: 学习收获

(1) 学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2) 你觉得本节课哪位同学表现得很好,说来听听?

(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并通过学生互评,感受在学习中自我实现的快乐,落实情感目标。)

以上几步都要以学生为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只起点拨引导及控制课堂节奏的作用

六 板书设计:

战前请见-----详-----取信于民

战中指挥-----略-----沉着镇定

战战后分析-----详-----把握战机

我的板书设计体现的是我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文章结构和主旨的简缩,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板书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

总之,我在设计本课时的总体想法是:结合学生学情,遵循实用性原则,从分析人物形象到文章写法的探究,都注重学生的参与,尽量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做好及时地点拨和梳理,力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有不合理的地方,请各位领导及老师指正,谢谢大家!

《曹刿论战》说课稿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26.曹刿论战

说课稿《曹刿论战》
《说课稿《曹刿论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