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曹刿论战

发布时间:2020-03-01 17:10: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曹刿论战 王爱苓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 以“论战”为中心,裁剪得当的写作手法

2、分析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一、导入新课

师: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 请大家说一说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并且分析一下取得胜战最重要的因素。 生:赤壁之战,巨鹿之战,长勺之战

学生:赤壁之战,孙刘取得了大捷。这是因为有诸葛亮和周瑜的智谋和指挥。

学生:红军长征中反围歼的胜利。因为毛泽东有着过人的军事才能。

师:从两位同学的事例可以看出,“人”在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曹刿也是一位有“深谋远虑”的军事家,我们来看看他的智慧在什么地方?请齐读第一段。

齐鲁长勺之战就是其中的典型战例。今天我们学习的《曹刿论战》就是谈谈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解题,简介背景 师:课文选自?

生:《左传》

师:齐读《左传》注释。

生:齐读。

师:有人还知道《左传》的另外知识吗?

生:《左传》又叫《左氏春秋传》《春秋左氏传》

生:记载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等书。

师:春秋三传:《公养传》《古梁传》《左传》

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三、检查预习1小组交流

2、抽查小组来展示

四、整体感知

师:

1、下面就请同学自由的放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左战》的魅力。 小组中准备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

鲁庄公、曹刿、乡里人、独白。

3、理清课文思路,思考

(1)、曹刿请战的原因是什么?

( 2)、鲁庄公认为战前能作那几方面的准备呢?曹刿是如何评价的? - 明确: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为什么说“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鲁庄公借小惠赢得近臣的拥护,揭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这两点都被曹刿否定。在曹刿的启发下,庄公终于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突出表现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 4)、曹刿是如何帮助庄供选择战机的呢?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急于出战;鲁军刚刚获胜,庄公又急于追求曹刿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 ( 5)、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曹刿的解释分哪几层意思?

明确:分两层意思,以江供给的缘故,“彼竭我盈”高度概括了最佳战机;二讲追击的缘故,表现他考虑周全,行动谨慎。

4师:曹刿为什么请见?结合课文谈一谈。

生:齐师伐我。

生:齐师伐我攻将战。

生: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师:同学门说的很好,把你们的结合起来就可以了。

师:你们说到曹刿请见,那么鲁庄公接见了吗?

生:接见了。

师:那他们之间又有一场这样精彩的对话呢?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曹刿和鲁庄公之间的对话。师读旁白。

生:读。

师:朗读的很精彩。

师:请同学们在朗读的基础上思考一下鲁庄公认为作战胜利的因素有哪些?

生:勾画。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

生齐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安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师:刚才同学们谈到“必以分人”,那么“人”是普通百姓吗?

生:不是。

师:那他们又是谁呢?

生:王公贵族。

生:大臣。

师:那么,说明鲁庄公认为打仗只靠贵族就可以了。

生:是

师:那么曹刿认为作战胜利的因素又是哪些?

生:一个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生:“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师:同学们提到可以一战,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战。

师:什么条件?

生:“忠之属也”

师:忠指什么?

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情。

师:是鲁庄公尽力做好本分的事情吗?

生:是。

师:那说明鲁庄公有什么特点?

生:尽职尽责。

师:如果你现在是鲁国的一位普通百姓,你拥有这样一位克尽职守的国君,你会有什么感觉?

生:幸运。

师:这位同学已经感到作为鲁国的百姓很幸运,很幸福,那说明鲁庄公的做法已经收到了成效,已经取得了老百姓的信任。

生:是,取信于民。

师:看来,鲁庄公已经取得了鲁国百姓的信任。拥有这么士气高涨的士兵,在战场上又会怎样呢?齐读二三段。

生:齐读。

师:讨论曹刿选择什么时期作战,什么时候反击?他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生:读第三段。

生:“齐人三鼓。”

五、研读鉴赏,分析人物形象

师:通过以上环节,我们共同认识文中了文中的两位主角。请问是哪两位?

生:曹刿,鲁庄公。

师:讨论,你喜欢鲁庄公还是曹刿?那就结合文中的语句,先谈谈对曹刿的看法。

生:曹刿。因为他有爱国热情。 师:哪句话体现的? 生:“曹刿请见。”

师:曹刿是达官贵人吗? 生:不是,是普通百姓。

师;普通百姓在国家危难之际主动请战,正如你们所说是爱国精神的体现。请问还有哪些?

生:曹刿。因为他有才能,帮助鲁庄公打败齐国。

生:曹刿。能在战争中保持冷静、沉着。

生:鲁庄公。有宽广的胸襟,接纳人才,让曹刿有施展才能的地方。

生:鲁庄公。不耻下问。 生:远见的卓识。

生:卓越的军事才能。

师;哪里体现的? 生:读书中语句。

师:在参战的过程当中曹刿有简单的几句话,其实就八个字,同学们能找出来吗? 生:,未可,可以。

师:能读出它的语气吗? 生:干脆。

生:镇定。

师:对,这正是他才能的体现。文中的两位主角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请同学们说说对鲁庄公的看法。

生:善于纳谏。

生:目光短浅。

师:那你觉得鲁庄公是一位明君还是一位庸君? 生:自由说。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曹刿,鲁庄公,现在如果你们是左丘明,也写一篇关于长勺之战的文章,你们会怎么写?师引导。

生:写战争场面。

师:那本文是怎么写的?

生;主要写论战。

师:抓住了文题,强调论字。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生:不语。

师:本文的主角是谁?

生:曹刿。

师:看黑板。曹刿有哪些特点?

生:德、识、才、谋。

师:看来这么写是有意突出曹刿的吗/

生:是。

师: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烽烟四起的战场。假如你是鲁庄公身边的一名士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生:写。

生:奋战杀场。

师:看来鲁庄公取信与民收到了效果。

生:英勇杀敌。

师:应该,俗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师; 展示人物性格 鲁庄公

曹刿“远谋”

【战前】目光短浅,仓促迎战

爱国热情,

政治上无能

政治远见

礼贤下士,任人唯贤

【战中】草率行事,操之过急,军事上的无知;但能听取曹刿的建议。

沉着应战,

等待时机, 卓越的军事才能

【战后】虚心求教,心胸宽阔

分析取胜的原因:

过人的谋略

不因胜利而自喜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师:请同学们再齐读一遍课文。

生:其读

师: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认识左秋明,认识了曹刿,认识了鲁庄公。今后只要你们读万卷书,就会认识更多的人,就会发现有更多的精彩!

六、拓展延伸

知识抢答:

请你说出关于战争的古今名言两条 名人言战:

兵民是胜利之本。

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毛泽东)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春秋·孙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国·孟子)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三国·诸葛亮)

七、限时作业

同学们抓住大好时光, 一鼓作气,超越自我, 攻克难关,攀登高峰。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26.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3

曹刿论战学案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曹刿论战答案 论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