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稿

发布时间:2020-03-02 15:15: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平阴一中2011级高一政治教案 授课教师: 张欣 授课班级:5---8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一框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使用时间:

10、2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按劳分配及其必然性

(2)按劳分配以外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能力目标:比较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迁移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坚定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优越性的信念;

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增强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必然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相对第一单元较为简单,可从学生身边举例,由身边典型事例出发学生探究,然后抽象出理论知识。

【教学过程】

根据十七大报告,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在学生看教材的时候,把调查的情况进行整理归类,写在黑板上,作为教学的事例。)

(一)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的基本要求和内容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扣除成本、企业留成及上缴国家税收的部分),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注意四个要点:

①分配前提--在公有制经济中

A 按劳分配只存在公有制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不存在按劳分配。

B在公有制的范围还存在其他分配方式,举例说明(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 得出结论:按劳分配只存在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不只有按劳分配。

②分配依据--劳动的数量和质量 ,同工不同酬是由于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不同,劳动收入有差异;另外,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影响收入水平(不是资本、技术、或其他生产要素) ③分配对象--个人消费品。

④分配标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补充两点:

2、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 按劳分配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在公有制经济范围进行。 国家机关、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注意 :劳动者离开公有制经济或退休人员的退休资金不是按劳分配,是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 公有制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福利性分配不属于按劳分配,不体现劳动的质量和数量。

3、为什么坚持按劳分配?客观必然性 当前能不能平均分配,也不能按需分配? 学生合作探究:讨论 师总结:

不能搞平均分配,因为平均分配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不能实行按劳分配,因为这要求生产力高度发达,这与共产主义社会相适应。 我国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实行按劳分配,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

1平阴一中2011级高一政治教案 授课教师: 张欣 授课班级:5---8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直接原因

4、按劳分配的意义

(教师提问)大家想一想,按劳分配有什么意义呢?

(教师小结)第

一、能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5、按劳分配的地位:主体地位。

因为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结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1)含义: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2)理解 注意:

分配范围:个体经济 分配对象(内容):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的余额,既要考虑生活也要考虑生产。 个体劳动特点:个人占有生产资料,他们集劳动者、经营者、投资者于一身,本身要付出劳动,谋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

性质: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2、按生产要素分配

(1)含义: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因素或条件。它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机器设备、技术等。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

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和不动产的收入。动产包括银行存款、有价证券、股票等的收入;不动产指家庭拥有的房屋、车辆、古董、字画收藏等的收入。

按劳动要素分配: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受雇佣的劳动者)

按资本要素分配: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所取得的税后利润(剥削收入)、储蓄所得利息、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按技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转让技术或以技术入股取得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按土地要素分配:家庭拥有的房屋、土地等出租获得的收入。

练习巩固1:

课本59页综合探究

上述的收入方式主要是按什么方式取得收入?

(显示教材上的三幅图片,分别体现了按什么要素分配)

联系巩固2:

课本p59:学生的活动探究:

小吴的爸爸、妈妈、姑姑、二叔、三叔各体现了哪种收入分配方式? (3)、为什么要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呢?

①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 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③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④这有利于让一切 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一)为什么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这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最终原因;

2、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2平阴一中2011级高一政治教案 授课教师: 张欣 授课班级:5---8 这是由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经济制度决定的。

3、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4、实践证明,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有利于激发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劳动热情。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板书设计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2、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因(必然性、意义)

二、多种分配主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2、按生产要素分配

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学案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案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

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稿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