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和的审美特征

发布时间:2020-03-04 00:51: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和的审美特征

一.中和的审美特征首先是强调适度性 1情感的适中

在诗的表现内容上,儒家诗教要求诗当“发乎情,止乎礼义”((毛诗序》,强调诗歌在抒情言志时不能放荡无度,毫无节制,必须温柔敦厚,中正平和,不越过“礼义”等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限制。司马迁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史记。屈原列传》

2人格精神的和谐

《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教者也。”儒家提出“温柔敦厚”的诗教,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要求诗歌遵从这一规范,作为国家治本的一个方面,目的使年轻人具备温良、节制的品行,更应有明确的是非观念,知道在怎样的情形中采取怎样的态度。

3人与自然的和谐

孟子在 《寡人之于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人与自然虽是取和被取的关系,但是要保持食物的不断,用品的不尽,就要学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让资源不断,自然发展。

中和审美特征的适度性在儒家的思想中有着极其重要的表现,虽为表象但并不失其“中和”的内涵中和就是强调其中庸和谐之道。

二.中和作为审美形态的第二个主要特征是多样性的统一

不仅讲述诗文的写作要点“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质胜文胜的文章粗野华丽空虚都是不好的“文质彬彬”又是“文”与“质”两要素间的最佳形态。只有“文质彬彬”,文质并茂,内在美与外在美配合适当,和谐统一,才是君子为文的准则。“

还有有描绘对于父母亲情的中和《诗经》中《小雅。小井》和((J印风。凯风》两首诗都是讲父母对儿子有所不是,但孟子评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井》,亲之过大者也。根据父母过错的“度”来决定,中和这个度在其中有很大的影响。当然还有中和适度性的礼乐教义的《礼记》,社会伦理《经解》的中和,都强调了中和的作为审美形态的多样性,审美作为一种精神上意识,在一开始就具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体现,而中和就是其审美的多样性的统一。

三.中和的最基本最高层次上的特征就是天人合一,是中国审美文化之魂 人与自然的和谐避免与天地自然的矛盾斗争,道家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之说,儒家的《礼记。中庸》则首次提出“中和”这一专门术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也。”“中”是天下的根本状态,“和”是天下的最终归宿,达到“中和”境界,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本目的,这样天地各得其所,万物欣欣向荣。自汉代董仲舒以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成为中国的审美根本和中国的审美文化之魂。

审美特征

审美特征

毕加索审美特征

古典风格与审美特征

悲剧的审美特征

企业形象的审美特征

绘画的审美特征

荒诞的审美特征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悲剧的审美特征

中和的审美特征
《中和的审美特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