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常见问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05:34: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正逐渐被学校和家长所重视。作为老师,你认为应该如何开展德育工作?

【参考答案】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政治观念的教育。德育内容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四个方面。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思想教育方面。教师应该注意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同时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形成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理想。

其次,道德教育方面。教师应以“五爱”为目的,以“五心”为中心,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造就高尚的社会主义新人,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再次,行为养成教育方面。要引导学生强化纪律观念,责任意识。学校可以通过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纪律约束。同时,向学生进行一定的民主、法制教育,培养他们成长为合格人才。

最后,心理素质教育方面。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努力做学生的“心理医生”,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克服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帮助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总之,教师应该重视德育工作,将德育贯穿于日常教学工作的始终,做到“课课有德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2、现在的小学课本难度很大,很多孩子学起来很吃力。因此,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在幼儿园多学一些知识,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阶段知识累是累一点,但不用担心孩子到了小学跟不上。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家长的这种想法折射出目前普遍存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从情感角度讲,家长想让幼儿提前掌握小学课本知识的良苦用心可以理解。但是,从教育科学性角度看,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生长规律,刻意地拔苗助长,反倒会适得其反。

产生这一问题最根本原因是目前应试教育制度造成的教育目标功利化。日益激烈的学习竞争环境也造成了家长的教育功利心偏重,并由此产生了功利化的幼儿培养观。这种不顾幼儿身心健康,片面追求课本知识的教育观念对幼儿的健康成长百害而无一利。一方面,幼儿时期属于特殊的生长时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长时间的紧张学习容易让幼儿产生厌学、畏惧、自卑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差异性很大。幼儿教育侧重能力和智力的培养,不是字数和算数的提升。

因此,只有国家、教师、家长三方协力合作,转变观念,才能真正杜绝这种现象的蔓延:

首先,国家要努力扭转教育环境,转变教育制度,让孩子从“应试”的藩篱中解放出来。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教育制度改革的步伐,从体制上杜绝以分数论成败的功利观。

其次,幼儿园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教师应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理念,以全面提升幼儿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遵循幼儿自身成长发展规律,在学前教育阶段应主要以提高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

最后,家长应转变教育培养观念。明确幼儿的智力标准和能力标准的设定,真正了解什么样的孩子才是优秀、出色的孩子,而不是以单一的分数或掌握多少字数论英雄。

3、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参考答案】

教师的基本素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职业心理健康四大部分。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从教师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和对待自己的态度上来体现的。具体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二、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湛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其中精湛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是“本体性知识”,主要解决教师教什么的问题;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是“条件性知识”,主要解决教师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即怎么教的问题。

三、教师的能力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观察学生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四、职业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优秀教师所应有的心理素质,也就是教师对内、外环境及人际关系有着良好适应所需要的条件,主要包括: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人格。其中,教师的人格素养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它主要表现为: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广泛的兴趣和积极的创新品质。

4、你认为如何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

【参考答案】

班主任既是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的管理者,也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更是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协调者。

首先,作为管理者,要求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特点的情况下有机的整合教育资源,因材施教,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融入其中,寓教于乐让他们快乐的成长。班主任老师要定期和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做好家访工作,向家长了解孩子的课后状态,收集家长意见及时调整工作内容,和学生家长共同为孩子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其次,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要求班主任发挥聪明才智。既可针对学生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并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又可在班级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设环境。

最后,作为协调者,班主任需要将自己掌握的情况和全体授课教师进行沟通,根据学生情况一同制定班级总体课程进度及授课形式。每周定时开授课师资总结小会,共同探讨课堂教学效果,共同解决各学科老师遇到的问题。

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无论作为班主任也好,还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科教师,都应该关心、爱护、引导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5、作为一名教师,请你谈谈对“立德树人”的理解。

【参考答案】

“立德树人”的本意是指自身树立德业,给后代做榜样,培养人才。它强调把“立德”摆在第一位,是因为万事从做人开始,且强调了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立德树人”是我国历代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说明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第一,“立德树人”要求教师认真践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学生的个性品质加以正确引导;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维度目标细心体现;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名人事迹的熏陶与指引,使学生树正德、立志向。

第二,“立德树人”要求教师必须坚持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德者,才之帅也。”学校要从课程德育、社会实践和学校文化三方面进行建构,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第三,“立德树人”要求教师必须坚持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塑造学生纯真完美的心灵;加强学生心理辅导,认真发掘健全人格教育资源,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为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提供良好氛围。

总而言之,教师应努力投身教育,立德树人,着力提高教学质量,践行职业道德规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6、当前,许多家长希望孩子从小就能在班级中得到锻炼,纷纷鼓励孩子参与班干部竞选,甚至有的孩子在家长的教唆下,为竞选班干部通过送同学游戏卡、请吃饭等方式进行拉票。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家长让孩子积极参与班干部竞选,希望得到锻炼、为大家服务,这种初衷是应该鼓励和提倡的。但是题目中的同学为了竞选班干部给其他同学送游戏卡、请吃饭来拉票,这是违反竞选规定的,也不符合一个班干部的行为标准,我们应该坚决杜绝这种行为。

一方面,通过送游戏卡、请吃饭来拉票的同学获得较高的票数,违背了竞选的公平性,极大的挫伤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况且游戏卡本身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有害的,既浪费了金钱,又耽误了学习,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另一方面,家长教唆孩子送礼拉票的行为是当今社会共同抵制的一种不良习气,过早的灌输扭曲的社交观念,容易助长孩子的虚荣心,不利于青少年正确是非观的建立。

因此,教师应该采取措施阻止这种行为,坚决杜绝这种行为的发生。如果已经发生,应找当事人谈话,说明这样做的危害,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通过班会等形式让同学们对竞选班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选环境,使学生真正能够达到锻炼自己,服务他人的目的。

7、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经常说“有教无类”,你是怎么看这句话的?

【参考答案】

“有教无类”指的是无论高低贵贱,贫穷富裕都有取得教育的权利。“有教无类”提醒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可凭个人好恶、孩子的个性以及家庭背景等给孩子贴标签,要以教师的大爱,平等的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

孩子是发展中的人,由于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的不同,在学校和教学中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有教无类强调无论高低贵贱、种族出身,只要一心向学就可以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是“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性相近”强调人皆可成才的可能性,“习相远”突出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正确对待每个学生的个性特质,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促成每个孩子的完善发展。

当然,在坚持“有教无类”的同时,也应注意“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花,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善待孩子的个性发展也是遵循人本理念的教育思想。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一刀切”式的评价机制,不能仅仅关注孩子的成绩,以所谓的“好学生”作为标准去要求每个孩子。要因势利导,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优势所在,尊重并完善其个性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独一无二的、更加完善的人。

8、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百般呵护,视孩子为“小皇帝”,以至于孩子上学后往往会出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作为教师,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参考答案】

目前家庭对于独生子女的教育常常偏向于过分的溺爱,将孩子视为家里的“小皇帝”,这就造成了孩子在入学前缺乏独立性、自主性等问题。这也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所在。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它们之间是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所以需要学校、家庭尤其是教师了解两种教育之间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

第一,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家长要言行一致,做好表率与引导,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多鼓励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锻炼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为学校教育打好基础。

第二,学校教育在于教书育人。学校应保证教育资源的配套完善让家长放心,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教学氛围,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又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确保进一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第三,教师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合理的方式将二者结合起来,发挥最大的教育优势。这需要教师主动与家长交流沟通,引导家长要注重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家长要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科学民主的教育,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9、学校对学生成绩进行排名并予以公布,你认为这种做法好不好?

【参考答案】

虽然说对学生成绩进行排名的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起到鼓励先进生,鞭策后进生的效果。但我认为,这种做法存在很多负面影响,违背了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反对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的相关规定,不应当鼓励。

首先,侵犯学生隐私,是对学生人格的不尊重。将成绩排名公布于众,有违学生意愿,会伤害到成绩不理想学生的自尊心跟自信心,是不尊重学生人格的体现。

其次,加重学生心理负担,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先进生来说,公布成绩排名或许会起到鼓励表扬的作用,而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仅起不到“鞭策后进”的作用,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最后,违背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学校公布学生的成绩排名,其实是一种“唯分论”的体现,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不利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发展。

因此,我认为学校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与健康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建立健全多样化的学生评价机制,杜绝公布学生成绩排名的不科学做法,在激励学生进步的同时,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鼓励学生全方面发展。

10、当下不少学生为了考出一个比较好的成绩,采取题海战术,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题海战术是以应试为目的,通过大量习题的重复提高学生应试技巧的一种备考方法,是一种典型的求量而不求质的做法。这种方法虽然在短期能获得一定收效,但就知识理解和长期发展而言意义甚微。

其实,一味的采取“题海战术”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

第一,浪费时间,学生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做题上,没时间进行自我总结和错误反思; 第二,只注重知识掌握,却忽视考试技巧;

第三,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学生不会巧学,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第四,题海战术的大题量、高难度的做题训练加重了学生负担,使大多数学生在身心上疲惫不堪,从而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对自己失去信心。

教学方式是丰富多彩的,思维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迫切需要和呼唤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思维模式的均衡与协调,批判仅以题海战术方式提高学生成绩的做法,批判应试教育,但并不是要取消做习题,取消考试。教师应该从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方法出发,多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困惑,及时答疑解惑,注重讲授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从而让学生真正学会“举一反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11、近日,幼儿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如南京某女童因要上厕所被老师打肿脸,西安某幼儿因上课说话被老师罚跪等等。你认为如何才能遏制类似的幼儿园暴力事件?

【参考答案】

层出不穷的幼儿园暴力事件,不仅暴露出当前幼儿园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普遍,也反映出幼儿园管理的不完善。老师的“暴力”看上去是对幼儿的不良行为起到了阻吓作用,然而却给幼儿带来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伤害,更不利于儿童今后的人格发育。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必须对这样的暴力事件零容忍,守护好儿童成长,才能为孩子们创造有利于身心发展的优质环境。

守护儿童成长,杜绝暴力事件,加强师德建设是基础。幼儿园要做好师德的教育培养工作,大力弘扬向道德模范教师学习的活动,坚决惩罚、开除暴力对待学生的教师,惩恶扬善,树立良好的师风、教风。教师也要提高自身道德素质,既要以高超的教学能力赢得学生的认可,还要以高尚品德获得学生的爱戴,自觉做到自醒、自强、自重、自律。

守护儿童成长,杜绝暴力事件,改善幼儿园管理是关键。要将教师道德素质纳入对教师的考评体系中,让教师们意识到师德素质也是教师工资定级、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同时,要加强幼儿园教师管理中的纪律建设,清除害群之马,净化教师队伍。

守护儿童成长,杜绝暴力事件,建立多重保护网是保障。要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儿童成长保护网。政府要加强对幼儿教育管理、监管的力度;学校要多措并举将暴力侵害事件减小到最低限度;家长要多关心孩子,尤其是在孩子受侵害时据理力争;社会团体要在全社会形成关爱儿童的社会氛围。相信,这样一定会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美好环境。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餐饮常见问题

土方工程常见问题

合同法常见问题

编导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3.13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