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内经阅读体会及评语

发布时间:2020-03-03 10:22: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内经,感防重于治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句话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说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治未病”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一是已病防变。它对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数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了中医学的防治实践。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指出了世间万物,人是最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注重养生,做到“未病先防”。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往往等到发现疾病常常为时已晚,而有的疾病西医无法通过体检有效发现,因为人体存在太多的未知,生化全套?血常规?肿瘤系列?B超?甚至PET-CT,这些就能预防所有疾病吗?那么有钱人是不是都不会生病了?非也!

我们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即所谓的“天人合一”。比如:“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即:人体天暑多汗多尿,天寒少汗多尿的自动调节功能,这是人与自然求得统一的生理活动的表现。所以养生之道应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顺四时而适寒暑。现代人由于工作繁忙,生活的多姿多彩,很难起居规律,更调整阴阳作息,古人是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今人熬夜加班应酬比比皆是,酒色伤身啊。所以这些年来才出现一个时尚的名词“亚健康状态”,这就是对不能够顺四时,法于阴阳的最好诠释。

我们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迅速增高,时常可以听到身边的某某怎么了,我自己的至亲也因肝癌过世,恶性肿瘤一旦发现基本是属难

治,所以我们是不是该未病先防呢?

这些疾病的发病率的增高现代医学研究解释中都与饮食和精神压力有关。其实,关于饮食和情致致病在《黄帝内经》中早就有阐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指出了:药物饮食纯阳者消蚀耗散人体元气,人体的元气赖以药物饮食温和者得以生化。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环境大有改善,但是饮食结构并不完善,肥甘厚味,生活中常有之,日久阴阳失衡,元气耗伤则发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云:“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明确的说明了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告诫人们要预防疾病,益寿延年,就必须内调情志。

故“未病先防”之养生之道要求我们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忘劳作,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提出了“已病防变”的思想,一直指导中医的临床学发展。

首先是已病当及时治疗,防其传变。《灵枢》有云:“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留而不去,传舍于输„„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留而不去,传舍于胃肠„„”这告诉我们外感病的一般传变规律,即由表入里,由浅及深。故治疗当邪在皮毛,当以表散;在经脉当通经脉;入里,当从里泄邪。通过它我们知道了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性。

其次是指导我们临床、用药 “五藏相通,移皆有次”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世,在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就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如肝气郁结,除精神郁闷,胸胁苦满等症状,还常出现纳差,食减,腹胀等脾病症状,故治肝病之时,常加用健脾之法,方如逍遥散,另外还有抑木扶土的痛泻要方等等。

最后的感想是如今在主流医学是西医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发挥我们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的特色及优势,坚守我们的阵地,并将其发扬光大.

评语: “治未病”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但我们在学习经典继承传统的时候,绝不可因为西医是主流医学而自我压低,读经典、做临床,就是要建立自信,自信从何而来,从临床疗效而来,临床疗效从何而来,从经典的启示,从临床的实践来。这实际上也是中医传统医学中的一种方式,即临床实践与中医经典的有机结合,即从实践来验证经典,经典来指导实践。从《内经》获取养份,在不同的时期去读,会有不同的感悟,《内经》经络传邪的理论和《伤寒论》六经传变的理论,都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疾病,都会有其特定的传变规律,只要把握好传变归律,各类疾病的治疗就会有法可特,有方可用。

《伤寒论》阅读体会 评语

阅读评语

《内经》读后感_修订版

浅谈《内经》养生

皇帝内经学习心得

皇帝内经心得体会

阅读体会

阅读体会

阅读体会

盘口内经读后感

内经阅读体会及评语
《内经阅读体会及评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