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内经学习内容第七讲

发布时间:2020-03-02 03:33: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七讲自虎汤证

【原文】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176)

【提要】辨阳明病表里俱热的脉象与证治。

【阐释】伤寒当指广义。伤寒脉浮滑,浮为热盛于外,即“表有热”。此表热为阳明里热外见证候,绝非太阳表热。其证当有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滑主热炽于里,为里有热,第350条云:“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可为一证。当可见舌苔黄燥、烦渴等。本条用以脉赅证法,当参有关条文,,前后联系。如第26条“太汗出后,大烦渴不解”、第168条“大渴,舌上干燥而烦”、第182条“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等,皆是燥热炽盛之象,故用白虎汤辛寒清热。

【治法】辛寒清热。

【方药】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义】方中取石膏辛甘大寒,配以知母辛苦寒滑,二药同用,内清阳明大热,外退肌肤之热。炙草、粳米,益胃和中,并免寒凉太过、损伤胃气之弊。诸药相合,共奏清气泄热、生津润燥之功。

【临床应用】白虎汤是阳明经证的主方,具有辛寒清气的功效,其主症为壮热、汗

出、心烦、口渴、脉滑数等阳明热盛之证。发热不恶寒、汗出热不退是其辨证要点,后世归 纳为身大热、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等“四大”症,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白虎汤在《伤寒 论》中分布于太阳、阳明、厥阴病篇中,除治疗阳明经证外,尚可治疗太阳病表有寒里有热 以及热厥等证。《金匮要略》中还用本方加人参治疗太阳中喝证,加桂枝治疗温疟。后来 医家视本方为主治气分熟盛的代表方。《温病条辨》称本方为辛凉重剂,并提出了白虎汤 “四禁”。现代临床不仅将白虎汤治疗外感热病,而且广泛用于治疗内伤杂病,如流行性 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细菌性或病毒性肺炎、钩端螺旋体病,以及流感、肠伤寒、败血 症、中暑、过敏性紫癜热迫血行之鼻衄、神经性多食症之属中消症等。事实上本方既能清 肺胃肾之热,又能滋润救阴,无论外感内伤,只要符合里热炽盛这一病机即可应用。白虎汤的临床应用要注意剂量、煎服法及加减变化。凡治外感病,石膏当先用,打碎 先煎,并用量宜大。若用于清热,常与知母同用,则清热之力迅速而持久。方中粳米亦不 可缺,盖其能养胃气,又可助石膏作用的发挥。方后有“煮米熟汤成”的记载,但石膏一定 要先煎透。以本方为基础的加减方有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桂枝汤、白虎加苍术汤等,临 床可随证施用。

【病案举例】

江阴缪姓女,偶受风寒,恶风自汗,脉浮,两太阳穴痛,投以轻剂桂枝汤,计桂枝6g,芍药9g,甘草3g,生姜2片,大枣3枚。汗出,头痛差,寒热亦止。不料1日后,忽又发热,脉转大,身烦乱,因与白虎汤。生石膏249,知母159,生甘草99,粳米一撮。服后,病如故。次日、又服白虎汤,孰知身热更高,烦躁更甚,太渴引饮,汗出如浆。又增重药量,为石膏60g,知母30g,生甘草15g,粳米2杯,并加鲜生地60g,天花粉30g,大、小蓟各15g,丹皮15g。令以大锅煎汁,口渴即饮。共饮3大碗,神志略清,头不痛,壮热退,并能自起大小便。尽剂后,烦躁亦安,口渴大减。翌日停服,至第3日,热又发,且加剧,周身骨节疼痛,思饮冰凉之品,夜中令其子取自来水饮之,尽一桶。因思此证乍发乍止,发则加剧,热又不退,证大可疑。适余子湘人在,曰:论证情,确系白虎,其势盛,则用药亦宜加重。第就白虎汤原方,加石膏至240g,余仍其旧,仍以大锅煎汁冷饮。服后,大汗如注,湿透衣襟,诸恙悉除,不复发。惟大便不行,用麻仁丸6g,芒硝汤送下,1剂而瘥。[《经方实验录·白虎汤证》]

讲政治学习内容

三十讲第七讲

词汇第七讲

第七讲 如何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一英语第七讲

拼音第七讲zcs

企业文化讲座 第七讲

写景作文第七讲

第七讲 写游记

第七讲 It的用法

内经学习内容第七讲
《内经学习内容第七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