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艾灸培训资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15:23: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工作培训手册

一、艾灸的发展史

艾灸是中国传统的疗法之一,它借用艾草的药力和艾条燃烧后的热力,给人体经络腧穴以温热性的刺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具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淤散结、补中益气等作用。它是现代少有的自然绿色疗法之一,既无毒副作用,又简单易学。我国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说法。

让人间充满“艾”

艾灸,主要是指借用燃烧后艾条的热力,给人体经络腧穴以温热性的刺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传统疗法。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淤散结、补中益气等作用。

艾灸疗法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古代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现在艾灸预防的病种已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艾灸是现代少有的自然绿色疗法之一,既无副作用,又简单易学,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中医疗法。让我们都动起手来,轻松学习艾灸,为自己和家人带去健康和爱,让人间充满“艾”。

艾灸的运用在石器时代人类开始用火的时候就开始有灸。

1、火的发现和使用跟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火的掌握既可使人类躲避猛兽的侵袭,可以熟食,又可抵御严寒酷冬的恶劣气候,还可将树木等用火燃着后灸于患处,祛除寒邪,解除痛苦。

2、灸的材料的发展 在实践过程中,对灸火的材料亦有所选择,至《黄帝虾蟆经》已载有松、柏、竹、橘、榆、帜、桑、枣等八木不宜作为灸火之说,因为其对人体有所伤害,所以逐渐被淘汰,但桑树灸在后世亦有用之者。槐木火灸,病疮易瘥,但艾叶熏灸则疗效最著,故以后才逐渐多用艾叶来代替其它灸疗。 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

灸的适应症 灸疗,起初主要是用于治疗寒症的。 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北方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唐代王冰注:“火艾烧的,谓之灸焫”,用这种烧灼疗法治疗“藏寒生满病”是颇有疗效的,以后逐渐发展为治疗全身不同性质的多种疾病。 《左传》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载,晋景公病,延秦国太医令医缓来诊,医缓说,“疾不可为也。病在盲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攻”即是灸法,“达”即是刺法。

3、灸的适应症 灸疗,起初主要是用于治疗寒症的。 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北方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唐代王冰注:“火艾烧的,谓之灸焫”,用这种烧灼疗法治疗“藏寒生满病”是颇有疗效的,以后逐渐发展为治疗全身不同性质的多种疾病。 《左传》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载,晋景公病,延秦国太医令医缓来诊,医缓说,“疾不可为也。病在盲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攻”即是灸法,“达”即是刺法。

4、艾灸疗法起源于——艾灸疗法的下限也不会晚于西周,在春秋战国时代已颇为流行 春秋时代的《诗经?采葛》载:“彼采艾兮”,西汉毛亨和毛茛传释:“艾所以疗疾”。从远古时代实际临床运用早于文字记载的特点来看,艾灸疗法的下限也不会晚于西周。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卷18载西戎的卜法:“以艾灼羊髀骨,视其兆,谓之死跋焦”。以此印证,我国殷商以前的甲骨卜法,也可以用艾作燃料。 《孟子?离娄篇》载:“今之欲王音,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见艾灸疗法在春秋战国时代已颇为流行,因此,用艾灸治病的起源也当在西周之前

5、艾灸历史源远流长,纵观艾灸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里程,第一个是传统艾灸,第二个是现代艾灸,传统艾灸有效,但有烟(有毒),有火(不安全),操作不方便(需要专业人士);现代艾灸,艾灸电子仪可以避免这些副作用,和传统艾灸相比较,效果提升数倍。

传统的艾灸盒艾灸仪的区别:

传统的艾灸

电子艾灸仪

1)、有烟(有毒),有火(容易烫伤皮肤)

把千年的中医艾灸疗法融入现代科技,避免烟雾和烫伤,烧伤的危险性

2)、效果慢,药效含量少

具备传统艾灸的一切功能,功效是传统艾灸的十几倍

3)、操作麻烦,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无需他人操作,操作简单,方便

4)、材料是艾条和最不好的艾叶做的

精选艾草最佳产地蕲州艾草,搞科技鲜药提取技术萃取的有效成分

二、艾灸的作用

1、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所以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温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灵枢?禁服》亦云:“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2、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3、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宋代《针灸资生经》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伤寒论》指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 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4、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关于陷下一症,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唯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以“推而上之”,又如《类经图翼》云:“洞泄寒中脱肛者,灸水分百壮”。总之,这也是灸法的独特作用之一。

5、拔毒泄热

历代有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的问题,如《圣济总录》指出:“若夫阳病灸之,则为大逆”;近代不少针灸教材亦把热证定为禁灸之列。但古今医家对此有不同见解。在古代文献中亦有“热可用灸”的记载,灸法治疗痈疽,就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本病证的一个重要治法。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指出灸法对脏腑实热有宣泄的作用,该书很多处还对热毒蕴结所致的痈疽及阴虚内热证的灸治作了论述,如载:“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又如“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尖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差”。“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横三间寸灸之”。金元医家朱丹溪认为热证用灸乃“从治”之意;《医学入门》则阐明热症用灸的机理:“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医宗金鉴?痈疽灸法篇》指出:“痈疽初起七日内,开结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疮痛灸至不痛时”。总之,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特别是随着灸增多和临床范围的扩大,这一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

6、防病保健

我国古代医家中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到;在“犬所啮之处灸三壮,即以犬伤法灸之”,以预防狂犬病。《备急千金要方》有“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说明艾灸能预防传染病。《针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民间俗话亦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因为灸疗可温阳补虚,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而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为人之根本;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现代,灸疗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延年益寿艾灸穴位: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分组:第一组,关元、气海、左侧足三里;第二组,关元、气海、右侧足三里。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分别对准第一组穴位,每穴悬灸10分钟,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悬灸第二组穴位。如此交替悬灸,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休息一周,再继续第二个疗程。使用时注意力要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说明:关元、气海、足三里是人体强壮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调整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人的抗病能力。成书于宋代的《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 特别是女士,艾灸此三个穴位后,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全身特别是小腹部十分舒畅(此种感觉一般要连续灸半个月后才明显)。 美容

艾灸的美容与一般的化妆品美容,手术美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本质上的,另一个是表面上的。化妆品可以掩饰你的不足,手术可以改造你的结构,可以满足你暂时的虚荣心,但这些都无法给你真正的健康。因为健康而使你青春常驻,容光焕发,思维敏捷,反应灵敏,那又是另一种不同层次上的美。通过吃药,打针或者锻炼,你或许也可以或多或少地达到你期望的效果。但没有灸疗好,艾灸是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的最有效的手段。 有很多女人脸上不光滑洁净,这往往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实际上还是阳能不足,而不是像一般所说的上火。有这么几种女性:

1、脸上痘痘长得成片的女性,往往有严重的带下病,“清热解毒”往往没有任何效果,因为她们的这种热往往是虚热,而不是实热,补充阳能尚且不逮,何况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选择。

2、脸上长有黄褐斑的女性,往往肝肾亏虚,体质严重偏于酸性,用艾灸治疗,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虚胖的女性,并不是营养过剩,但营养过剩不过是西医上的一个概念,中医里面没有这样的说法,如果哪个中医也这样瞎嚷嚷,那肯定个半吊子。即使是肥胖的小孩子,也往往并不是营养过剩,而是阳能不足,往往是因为在怀孕期间,父母还有不少的性生活,导致孩子先天不足,肝肾机能失衡,脾脏运化无力。虚胖女性则往往有崩漏暗疾,失血过多。太过肥胖往往是因为脾肾阳虚,太过瘦弱,则往往是肝肾不足。

4、乳头过早地颜色变暗淡,或者乳头凹陷的女性,往往严重肝肾亏虚,冲脉,任脉虚寒,有的甚至还有咳嗽的毛病。这些问题艾灸都有很好的效果。

三、中医九种体质辨识与调理

大千世界,人各百态。每个人都秉承了父母不同的遗传特征,具有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生活经历,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可以说是千差万别。中医师可以通过望、闻、问、切来收集患者身体情况,包括脸色、声音、胖瘦、壮弱、行动、舌苔、脉象等来判断一个人的体质。中医体质分以下九种: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日常生活不同,体质也不同,认清自己的体质,才能对症下药。你是什么体质呢?人的体质不同,养生的方法也不同。你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吗?

1、平和质 (A型)

(一)表现特征: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二)调理方法:

环境起居调摄:起居顺应四时阴阳,劳逸结合。

体育锻炼:适度运动即可。

精神调适:清净立志、开朗乐观、心理平衡。

饮食调理:食物宜多样化,不偏食,不可过饥过饱、偏寒偏热。

药物调养:不需。预防用药防风通圣丸。

2、气虚质 (B型)

(一)表现特征: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劳,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

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二)调理方法:

环境起居调摄:夏避暑;冬避寒;防过劳。

体育锻炼:宜柔缓,不宜剧烈运动,宜散步、慢跑、打太极等。

精神调适:清净养藏,祛除杂念,不躁动,少思虑。提升自信心和精气神。

饮食调理:常食益气健脾食物,如粳米、糯米、小米、大麦、山药、土豆、大枣、香菇、鸡肉、鹅肉、兔肉、鹌鹑、牛肉、青鱼、鲢鱼,少吃耗气食物如生萝卜、空心菜等。

药物调养:可用甘温补气之品,如人参、山药、黄芪等。代表中成药玉屏风散 。

3、阳虚质 (C型)

(一)表现特征: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二)调理方法:

环境起居调摄:冬避寒就温,春夏培补阳气,多日光浴。避免风、寒、雾、雪,注重足下、背部及丹田部位的保暖。

体育锻炼:动则生阳,体育锻炼天天1至2次。宜舒缓柔和,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

精神调适:这类人常情绪不佳,善恐、善悲。应保持沉静内敛,消除不良情绪。

饮食调理:宜食温阳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鸡肉,少吃西瓜等生冷食物。

药物调养:可选补阳祛寒、温养肝肾之品,如鹿茸、海狗肾、蛤蚧、杜仲等,成方可选金匮肾气丸。

4、阴虚质 (D型)

(一)表现特征:

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偏瘦。

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

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

(二)调理方法:

环境起居调摄:夏应避暑,秋冬养阴。居室应安静。不熬夜,不剧烈运动,不在高温下工作。

体育锻炼:宜选动静结合项目,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控制出汗量,及时补水。

精神调适:循《内经》“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之法,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 ?饮食调理:多食梨、百合、银耳、菠菜、无花果、冰糖、茼蒿等甘凉滋润食物。少吃葱、姜、蒜、椒等辛辣燥烈品。

药物调养:可用滋阴清热、滋养肝肾之品,如女贞子、山茱萸、五味子、麦冬、沙参、玉竹等药。常用方有六味地黄丸。

5、痰湿质 (E型)

(一)表现特征:

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

?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二)调理方法:

环境起居调摄:远离潮湿;阴雨季避湿邪侵袭;多户外活动;穿透气散湿的棉衣;常晒太阳。 体育锻炼:身重易倦,应长期坚持锻炼,如跑步、球类、武术、舞蹈等。活动量逐渐增强,让疏松的皮肉逐渐致密。

精神调适:易神疲困顿,要多参加各种活动,多听轻松音乐,以动养神。

饮食调理:少食甜粘油腻,少喝酒勿过饱。多食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清淡食物,如荷叶、白萝卜、葱、姜、白果、红小豆等。

?药物调养:重点调补肺脾肾。可用温燥化湿之品,如陈皮、厚朴、半夏、茯苓、泽泻、瓜蒌、白术、车前子等。代表方平胃散 。

6、湿热质 (F型)

(一)表现特征:

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

常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

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

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二)调理方法:

环境起居调摄:避暑湿,环境宜干燥通风,不宜熬夜过劳,长夏应避湿热侵袭。

体育锻炼:适合大运动量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球类等,以祛湿散热。夏季应凉爽时锻炼。

精神调适:多参加开朗轻松的活动,放松身心。

饮食调理:多吃西红柿、黄瓜、绿豆、芹菜、薏米、苦瓜等。忌辛温滋腻,少喝酒,少吃海鲜。

药物调养:可用甘淡苦寒清热利湿之品,如黄芩、黄连、栀子。中成药代表龙胆泻肝软胶囊 。

7、血瘀质 (G型)

(一)表现特征:

总体特征:血行不畅,以肤色晦黯、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胖瘦均见。

常见表现: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

心理特征:易烦,健忘。

发病倾向:易患症瘕及痛证、血证等。

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

(二)调理方法:

环境起居调摄:血得温则行,居住宜温不宜凉;冬应防寒。作息规律,睡眠足够,不可过逸免气滞血瘀。

体育锻炼:多做益心脏血脉的活动,如舞蹈、太极拳、八段锦、保健按摩等,各部分都要活动,以助气血运行。

精神调适:培养乐观情绪,则气血和畅,有利血瘀改善,苦闷忧郁会加重血瘀。

饮食调理:常食红糖、丝瓜、玫瑰花、月季花、酒、桃仁等活血祛瘀的食物,酒可少量常饮,醋可多吃,宜喝山楂粥、花生粥。

药物调养:可用当归、川芎、怀牛膝、徐长卿、鸡血藤、茺蔚子等活血养血的药物,成方可选桂枝茯苓丸 。

8、气郁质 (H型)

(一)表现特征:

总体特征: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瘦者为多。 常见表现: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

发病倾向: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及郁证等。

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应阴雨天气。

(二)调理方法:

环境起居调摄:室内常通风,装修宜明快亮丽。阴雨天调节好情绪。

体育锻炼:宜动不宜静,多跑步、爬山、武术、游泳等以流通气血。着意锻炼呼吸吐纳功法,以开导郁滞。

精神调适:“喜胜忧”,要主动寻快乐,多社交活动以开朗豁达。

饮食调理:少饮酒以活动血脉提情绪。多食行气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韭菜、香菜、大蒜等。

药物调养:常用香附、乌药、川楝子、小茴香、青皮、郁金等疏肝理气解郁的药为主组成方剂,代表成药逍遥丸 。

9、特禀质 (I型)

(一)表现特征:

总体特征: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先天禀赋异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

常见表现: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患遗传性疾病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患胎传性疾病者具有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特征。

心理特征:随禀质不同情况各异。

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五软、解颅、胎惊等。

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

(二)调理方法:

环境起居调摄:尽量避免接触致敏物质,如尘螨、花粉、油漆等。

体育锻炼:生活中要加强身体锻炼,顺应四时变化,以适寒温。

精神调适:只有调整体质,适应环境,才能彻底防治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饮食调理:要注意饮食,忌食鱼腥发物。

药物调养:常用药物有防风、蜂房、荆芥、苦参、蝉衣、白藓皮、蛇床子等,代表成药消风散 。

温馨提示: 很多人可能都是复合体质,所以上述方法仅供参考,尤其是药物调养的内容,一定要谨遵医嘱。特禀体质情况更复杂,要根据相关体质特征予以调养。

四、经络与疾病的关系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经”的原意是“纵丝”,有路径的意思,简单说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的原意是“网络”,简单说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面,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是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由此可见,经络理论对指导中医各科实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简单来说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生理功能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1、联系脏腑

《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肢体筋肉皮肤;浮络和孙络联系人体各细微部分。这样,经络将人体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人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成,它们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只有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这些功能才能达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从而使人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通过经络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和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运行气血

《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

3、抗御病邪

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经络“行血气”而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在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防止内侵。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而密布于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如《素问?缪刺论》所说:“夫邪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人舍于孙脉,留而不去,人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人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

临床应用

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1、解释病理变化

经络与疾病的发生、传变有密切的关系。某一经络功能异常,就易遭受外邪的侵袭,既病之后,外邪又可沿着经络进一步内传脏腑。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而且也是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组织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2、协助疾病诊断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如胁痛,多病在肝胆,胁部是肝经和胆经的循行之处。人们根据经络循行通路,或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上出现的疼痛、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皮肤的形态、温度、电阻改变等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如肺脏有病,中府穴可有压痛。

3、指导临床治疗

经络学说早已被广泛用于指导临床各科的治疗,特别是针灸、按摩和中药处方。如针灸中的“循经取穴法”,就是经络学说的具体应用。如胃病,常循经远取足三里穴;胁痛则取太冲等穴。中药治疗亦是通过经络这一渠道,使药达病所,以发挥其治疗作用。如麻黄入肺、膀胱经,故能发汗、平喘和利尿。金元四大家中的张洁古、李杲还根据经络学说,创立了“引经报使药”理论。如治头痛,属太阳经的用羌活;属少阳经的用柴胡。

百会穴,人体穴位,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归属督脉,别名“三阳五会”。《采艾编》云:“三阳五会,五之为言百也”,意为百脉于此交会。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为临床常用穴之一。

定位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当前发际上五寸,后发际上七寸,前后发际之间的直线距离相当于12寸。(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百会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大椎穴

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

大椎穴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风池穴 风池最早见于《灵枢?热病》篇,在《谈谈穴位的命名》中这样说:“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到,风池穴在颞颥后发际陷者中,手少阳、阳维之会,主中风偏枯,少阳头痛,乃风邪蓄积之所,故名风池。” 别名:热府穴。

位置: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

主治: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 身柱穴

身,身体也。柱,支柱也。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强劲饱满之状。 本穴物质为神道穴传来的阳气,至本穴后,此气因受体内外传之热而进一步胀散,胀散之气充斥穴内并快速循督脉传送使督脉的经脉通道充胀,如皮球充气而坚可受重负一般,故名。

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3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3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主治:咳嗽、喘息;脊背强痛;癫狂、小儿风痫 中脘穴

人体穴位,属奇经八脉之任脉。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恶心、治疗烧心、嗳气、治疗慢性肝炎、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等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命门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击中后,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此穴的主治症状为:腰痛、肾脏疾病、夜啼哭、精力减退、疲劳感、老人斑、青春痘等。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姿势,命门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神阙穴

神阙。神,尊也、上也、长也,指父母或先天。阙,牌坊也。神阙名意指先天或前人留下的标记。

【功用】温阳救逆、利水固脱

【主治】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 关元穴

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现代研究证实,按揉和震颤关元穴,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主治疾病为: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遗尿、尿血、尿频、尿潴留、尿道痛、痛经、闭经、遗精、阳痿;此外,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荨麻疹、生理不顺、精力减退、太胖(减肥)、太瘦(增肥)等也很有疗效。此穴为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足三里穴

足三里中医术语,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主治:生发胃气、燥化脾湿。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

涌泉穴

仰卧或俯卧位,五趾屈,当足底掌心前面正中之 凹陷处取穴

涌泉穴又名地冲穴,属木,是人体肾经第一穴。涌泉,顾名思义,就是水如涌泉,不过此次涌动的是生命活力之水,也是人体的肾脏反射区,直接反应肾脏功能的变化。 涌泉穴的有治疗精力减退、神经衰弱、失眠、多眠症、高血压、糖尿病、过敏性鼻炎、肾脏病等的作用。 五脏和季节的关系

木对应春季,火对应夏季,土对应长夏,金对应秋季,水对应冬季。在各个季节里,对应的脏负担较重,而所相生的脏得到补益。比如春季易流行肝病,因为春季木生火,肝的负担重。同时由于木生火(心),所以心情容易舒畅。 五脏强弱和性格的关系

在性格方面,五行生克若不平衡,火多无制,急躁而欠涵养。水多无制,聪颖而意志不坚,亦且好动。木多无制,刚愎自用。金多无制,精干而敏锐。土多无制,慈厚而好静。当然即使这样,通过后天的自我控制仍然可以达到性格平衡。

七、疾病和艾灸

(一)、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听起来差不多,但是后者比前者要难治许多,前者是一个热症,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者慢性结蹄炎症,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者慢性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疗程会长一些。两者在的症状也不同,风湿性关节炎痛的是膝,裸,肩,肘腕等大关节,而且是热痛,红肿。二类风湿性关节炎痛的则是手,腕,足等小关节, 早期一般是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更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但是无论是风险性关节炎还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中医里面都统称为痹症,气原因主要是正确虚弱,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流注于经理,关节,肌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即所谓风寒湿三气杂合而致发为痹。

治疗手段,风湿病是顽症,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艾灸的方法来做冬病夏治,夏季来临,阳气充沛,外界风寒之邪大为减少,症状相对减轻。另一方面夏季湿邪较重,又增加了人体感受湿邪发为痹症的机会,所以风湿病患者在夏季要抓住时机,积极治疗,又要提高警惕,预防患病。

穴位:大椎,曲池,足三里,血海,肝俞,阴陵泉,八风,八邪,阿是穴

治疗提醒: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因此患者除治疗外,平时也要注意加强营销,比如多吃蛋白质和纤维素来预防骨质疏松,老年人还可以多吃邪胶质丰富或粘稠的食物来滋养骨质,如蹄筋,肉片,山药,红薯,土豆。此外,风湿病患者在夏天都应避免贪凉,尽量不用活适度使用空调和风扇,食物上禁忌生冷以及海鲜类食物。

(二)、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部骨骼,软骨,韧带退行性病变后,累及周围 脊髓,神经根,血管和软组织,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颈椎病的发病因素包括慢性劳损,不良姿势,生活习惯,受凉,简单分三种类型

1、不良的姿势引起的颈椎损伤的另外一大原因。现在很多年轻人得颈椎病,就是因为姿势不好,长时间低头工作,躺在床上看电视、剧烈旋转颈部或投标,在行驶的车上睡觉等,都是导致颈椎病的不良习惯。在加上受凉,寒气湿气的侵入都是导致的颈部肌肉劳损,照成脖子酸胀,感觉很累,颈椎没有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的毛病

2、神经根型颈椎病,不光脖子疼,扯得肩膀和手臂都疼,甚至整个上肢都疼,睡觉也疼,锻炼不了,领个菜,晒个衣服都疼

3、椎动脉型颈椎病,长期的具备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损伤,引起具体出学校 水肿,发生炎症改变,形成骨质增生影响局部的神经和血管,导致头晕,后脑勺或者脑顶好像有东西压着似的,一扭头,供血一下子就不好了,很快就晕。

归根结底,这两个病都是因为人年龄大或者姿势不当导致的颈部血流运行不畅,寒邪的侵入。艾灸可以让颈部血液循环加快,关节,韧带肌肉变舒展,有利于关节复位,神经复苏活跃,有利于疼痛,发麻的消除。同时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带走骨头软组织附近的“垃圾”消除骨刺,炎症,水肿。同时艾灸的方法在相应的穴位上烘烤,对驱寒祛湿有立杆见影的效果。

穴位:大椎,天柱,肩井,外关,凤池,神阙,关元

(三)、腰椎病

腰椎病病分慢性腰肌劳损: 在日常的生活、工作或运动中,常因运动时用力不当、负重过多过久、姿势不正确等,使腰部受到强力牵拉,跌扑损伤或外力撞击导致。

急性腰痛:因腰骶部受力多且活动度大,本病易发生于下腰部,以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多见。平素缺乏体力劳动和身体锻炼者,在参加劳动或运动时也易发生。

腰椎间盘突出:经常劳累,过度使用腰部,导致腰椎内外力学平衡失调,使椎间盘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腰腿痛和相应神经支配区功能障碍。

腰椎病的中医分型:

1、气血瘀滞型 症状:腰痛位置明确,经常有局部针扎般的痛感;或腰痛扭转会有声音,一扭则痛,痛处拒按,一般晚上加重。久坐、缺乏运动、生气,会使得腰部长期缺乏活动而变得僵硬,也让气血积聚在膀胱经,久而久之如果得不到及时或正确的宣泄,就会导致气血瘀滞不畅,反映在腰部则会引起经常性的腰痛。

2、肾精不足型 症状:腰痛反复发作,腰部感到酸胀乏力,腿膝酸软,每次揉按或温暖腰部的时候会感到舒服。超负荷的工作、加班,一天工作下来常感到腰膝没力,短暂休息时会缓解,但时间一长,腰部还是会有痛感。中医认为,是由于长期腰部过劳使肾精亏虚,引起腰椎问题。

3、湿热下注型

症状:心烦气躁,出汗口渴,大便干涩,小便艰难,腰部酸痛沉重,感觉热,甚则肢节红肿,苔黄腻。通常认为,腰椎病的症状是腰椎不适,与心烦、口干无关,其实它们一般都伴随出现。大吃大喝、嗜好冷饮、空调不离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体内湿热排除不尽,下注腰椎,引发腰椎病。

4、寒湿内侵型 腰部总觉得冷飕飕伴有风痛,翻转不利,遇阴雨天加重,遇暖缓解。统计表明,人一天弯腰最多达几百次,腰部是人体负载最重的地方,加上多次运转,再有喜欢辛辣厚味、以车代步的生活,会使体内寒湿之气加重,侵入内部脏腑、经络、气血,导致腰椎问题。

风寒湿邪,肾阳受损均可致腰痛反复发作,淤血、肾结石等病理产物通过中医经络调理,可以化瘀血、排结石。

中医认为腰痛多与肾有关,因为肾主骨生髓,而肾的病变多为虚证,肾虚则肾气、肾阴、肾阳皆受损,故而骨不养、髓不充,又因腰椎为大骨,所以多出现腰酸、腰痛。 腰痛除有虚之外,还可能为实,即感受外部的风寒湿邪,流注筋骨关节;还可能是体内的病理产物,如淤血、肾结石等。

穴位:肾俞,命门,腰阳关,环跳,委中,阿是穴,承扶,殷门,承山,昆仑

(四)、膝关节炎

定义:痹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定义: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血气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肿胀、酸楚麻木,或关节 屈伸不理、僵硬、肿大、变行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包括西医学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穴位:内外膝眼,鹤顶,足三里,阿是穴

(五)、失眠

中医认为,人的体表有气运行,像人体外围的卫士,名卫气,卫气是固摄阳气的,它在人体体表不断地运化行走。白天卫气行在人体的阳分里,晚上则行到阴分里,就是行于阴经。阳气只要一入阴经,人就想睡觉。卫气在阴经中行走完,出离阴经的一瞬间,人就会醒来。这就是中医对睡眠机理的解释。而人为什么会失眠呢?简单来说原因有三:一是心肾不交,二是血不足,三是胃不和。 老中医解读失眠 心肾不交

如果人的心火上炎,肾水下行,就形成了一个心肾分离的现象,心肾分离就会造成人到晚上想睡睡不着,白天又特别疲倦,两腿发沉。心肾不交造成的失眠较难治疗。过去,几剂酸枣仁汤,再或温胆汤就能治好,但现在还用这些药已经没有明显效果。因为现在人的生活比古代复杂得多,很多人的失眠都与长期熬夜有关。

每天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胆经该睡的时候,而人老不在此时间睡觉,就会慢慢地出现心肾不交的状况,导致失眠。

血不足

血不足也会造成失眠。中医里有一种说法,叫做中焦受气,中焦就是我们的脾胃。人的血从何而来?实际上血是从胃来的,人体是通过胃消化食物,把食物的精华转变成血。血是一种能量,代表着一种动能,输布四方,供人体所需。

我们常提到补血的问题,懂得中医医理的话,就知道了血是从胃而来,所以乱吃很多所谓补血的补品未必有多大的用处,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吃饭。胃主血,所以胃虚就会造成血不足,要想补血就要养护好我们的胃经。血不足,不能有效的上输于脑的话,脑部就会因缺血而导致失眠。

胃不和则卧不安

假如晚上吃得太多,也会造成失眠。人活一口气,气是用来睡觉的,也是用来消化食物的。如果晚上吃得过多,气就会受到中焦阻隔,阳气不能上输于脑,造成失眠。

中国古代养生讲究过午不食,就是一天只吃两顿饭,上午

九、十点钟一顿,下午

四、五点钟一顿,晚上就不再吃东西了。而生活规则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那时的人很少失眠。

我们吃晚饭也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七八分饱就可以了。而且最好在晚饭后出门散散步,或者做一些其他的运动锻炼,对增强夜里的睡眠质量非常有好处。

穴位:神门,安眠穴。内关,涌泉,三阴交(其他的根据脾胃和心肾不交导致的失眠,配合取穴)

饮食可以建议用百合,酸枣仁,小米熬粥喝

(六 )便秘 便秘的病名

中医认为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在我国古代医学中,便秘有很多名称,如“大便秘”、“大便秘涩”、“大便难”、“大便结燥”、“大便结”、“大便闭结”、“大便燥结”、“阴结”、“阳结”、“大便不通”、“脾约”、“后不利”、“寒积”等等。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在《内经》中有“大便不利”、“后不利”、“不便”之症状描述。《素问?厥论篇》曰:“太阴之厥,则腹满?胀,后不利。” 《素问?举痛论篇》曰:“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肾脉微急,为不得前后”。自《伤寒论》后开始将便秘作为单独的病症进行论述,而有“阴结”、“阳结”、“脾约”、“津竭”等不同的称谓。《诸病源候论》将便秘称为“大便不通”,此后的历代方书中也多用“大便不通”之名称。此后的著作中,便秘的多种名称并存的情况很普遍。《万病回春?大便闭》将便秘称为“便闭”,谓“身热烦渴,大便不通者,是热闭也;久病人虚,大便不通者,是虚闭也;因汗出多大便不通者,精液枯竭而闭也;风证大便不通者,是风闭也;老人大便不通者,是血气枯燥而闭也;虚弱并产妇及失血、大便不通者,血虚而闭也;多食辛热之物,大便不通者,实热也”。在《杂病心法要诀?卷五》中更提出了“直肠燥”之病名,谓“直肠结,即燥屎巨硬,结在肛门难出之燥也,从导法治之”与现代医学的粪嵌塞相似。

现代中医内科著作中,多将便秘分为实秘与虚秘二大类,实秘分为肠胃积热、气机郁滞、阴寒积滞三型;虚秘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型。

便秘的病因病机

便秘的病因病机是多方面的,历代中医对此有很多论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感受外邪

《诸病源候论》云:“肾脏受邪,虚而不能制小便,津液枯燥”。又云:“邪在肾,亦令大便难,所以然者,肾脏受邪,虚而不能制小便,则小便利,津液枯燥,肠胃干涩,故大便难。又渴利之家大便亦难。所以尔者,为津液枯竭,致令肠胃干燥”。 《圣济总录?卷第九十七》云:“若风气壅滞,肠胃干涩,是谓风秘”

(二)脏腑热结 《景岳全书?秘结》曰:“阳结证,必因邪火有余,以致津液干燥” 。

《证治准绳?杂病》云:“热秘,面赤身热,肠胃胀闷,时欲得冷,或口舌生疮,此由大肠热结”。

《医灯续焰?卷五?火病脉证第四十九》云:“当归龙荟丸

治肝经实火,大便秘结,小便涩滞”。

《圣济总录?卷第九十七》云:“胃蕴客热,口糜体黄,是谓热秘”。

(三)肠胃阴寒积滞

《证治准绳?杂病》云:“冷秘由冷气横于肠胃,凝阴固结,津液不通,胃道闭塞,其人肠内气攻,喜热恶冷,即仲景所谓阴结病也,宜理中汤加官桂、枳壳,吞半硫丸。” 《金匮翼?便秘》云:“冷秘者,寒冷之气,横于肠胃,凝阴固结,阳气不行,津液不通” 。 (四)宿食留滞:

《圣济总录?卷第九十七》云:“胃实燥结,时作寒热者,中有宿食也” 。

《仁斋直指方?卷之十五》云:“凡人五味之秀者养脏腑,诸阳之浊者归大肠,大肠所以司出而不纳也。今停蓄蕴结,独不得其疏导,何哉?……,腹胀痛闷,胸痞欲呕,此证结聚,以宿食留滞得之” 。 (五) 痰饮湿热结聚

《张氏医通?卷七》云:“肥人素多痰饮湿热结聚,因病每致大小便不通,腹满不食,气逆喘急,势盛不得不下,有屡下不得通利者,有再三下而始通者,有下之遂利不止者。大抵湿热素盛之人,大便不行,日数虽多,结粪甚少,所下不过溏粪垢腻,甚至骤下不可遏者。多有热去寒起,正气随脱,即变呃逆之证。以此本属湿热,温补仍助本病,苦寒徒乏胃气,每至不可救药。若始先知其湿热痰积,用导痰汤多加姜汁、竹沥,下滚痰丸,甚则下控涎丹,方为合法。若迟则湿热上涌势剧,胃中津液尽变浊秽,虽有合剂,不能取效也。凡大便不通而腹中雷鸣者,下之必无结粪。盖肥人下后,多有脱泄不止之虞,瘦人汗后,每多干热不止之患,不可不知” 。 (六)气机郁滞

《金匮翼?便秘》曰:“气秘者,气内滞而物不行也。”

(七)脏腑不调,三焦不和,冷热并结

《重订严氏济生方》云:“《素问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平居之人,五脏之气贵乎平顺,阴阳二气贵乎不偏,然后津液流通,肠胃益润,则传送如经矣。摄养乖理,三焦气涩,运掉不得,于是乎壅结于肠胃之间,遂成五秘之患”。

《诸病源候论?卷之十四》云:“大便不通者,由三焦五脏不和,冷热之气不调,热气偏入肠胃,津液竭燥,故令糟粕否结,壅塞不通也” 。又云:“大便难者,由五脏不调,阴阳偏有虚实,谓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胃为水谷之海,水谷之精化为荣卫,其糟粕行之于大肠以出也。五脏三焦既不调和,冷热壅涩,结在肠胃之间。其肠胃本实,而又为冷热之气所结聚不宣,故令大便难也” 。 (八)饮食不节

《古今医鉴?卷之八》:“若饥饱失节,劳役过度,损伤胃气及食辛热味厚之物而助火邪,伏于血中,耗散真阴,津液亏少,故大便燥结。” (九)脏腑气血津液、阴阳亏虚

1、肾虚

《鸡峰普济方》云:“大便秘滞有三:……,三者,肾虚水少,胴肠干涩,皆令大肠秘滞。”

《圣济总录?卷第九十七》曰:“肾虚小水过多,大肠枯竭,渴而多秘者,亡津液也”。

2、肾阳不足,失于温煦

《景岳全书?秘结》曰:“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此阳虚而阴结也。”

3、脾肺虚 《太平圣惠方?卷第二十九?治虚劳大便难诸方》曰:“夫虚劳之人。脾肺损弱。谷食减少。气血阻隔。阴阳不和。胃气壅滞。上焦虚热。流注大肠。故令秘涩也。”

4、津液干枯、妇人产后亡血,及发汗利小便,病后血气未复。

《医宗必读?大便不通》曰:“更有老年津液干枯,妇人产后亡血,及发汗利小便,病后血气未复,皆能秘结。”

《妇人大全良方?卷之二十三》曰:“产后大便秘涩者何?答曰:产卧水血俱下,肠胃虚竭,津液不足,是以大便秘涩不通也。”

5、血虚

《证治准绳?杂病》曰:“血虚津液枯竭而秘结者,脉必小涩,面无精光,大便虽软,努责不出,大剂四物汤加陈皮、甘草、酒红花,导滞通幽汤,益血丹(用当归、熟地)。血少兼有热者,脉洪数口干,小便赤少,大便秘硬,润燥汤,活血润燥丸,四物汤加酒芩、栀子、桃仁、红花”。

《杂病广要?脏腑类》曰:“或有血虚,脉大如葱管,发热而大便结燥者,慎不可发汗,汗之则重亡津液,闭结而死,医杀之耳”。

6、肺燥

清代医家提出了便秘与肺燥有关的观点,《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九十三》曰:“大便闭结,人以为大肠燥甚,谁知是肺气燥乎?肺燥则清肃之气不能下行于大肠。” (十)房劳过度

《医学正传?卷之六》曰:“原其所由,皆房劳过度,饮食失节,或恣饮酒浆,过食辛热,饮食之火起于脾胃,淫欲之火起于命门,以致火盛水亏,津液不生,故传道失常,渐成结燥之证。”

(十一)蓄血

《辨证录?卷之九》曰:“人有大便闭结不通,手按之痛甚欲死,心中烦躁,坐卧不宁,似乎有火,然小便又复清长。人以为有硬屎留于肠中也,谁知有蓄血不散乎。夫蓄血之症,伤寒多有之;今其人并不感风寒之邪,何亦有蓄血之病?不知人之气血,无刻不流通于经络之中,一有拂抑,则气即郁塞不通,血即停住不散,于是遂遏于皮肤而为痈,留于肠胃而成痛,搏结成块,阻住传化之机,隔断糟粕之路,大肠因而不通矣。治法宜通大肠,佐之逐秽之味。然而草木之药,可通无形之结,不能通有形之结也。血乃有形之物,必得有形相制之物,始能入其中而散其结,方用抵当汤治之,一剂而大便通,顿失痛楚矣。”

《世医得效方?卷之十二》:“风与滞血留蓄上焦,胸膈高起,大便不通。” (十二) 药石毒

《济阴纲目?卷九十四》曰:“有药石毒者,大小便闭,气胀如鼓者,三和散合三黄汤。”

(十三)膈噎,气不得上下

《杂病广要?脏腑类》曰:“秘结日深,渐成膈噎。盖阴不可以无阳,水不可以无火,水火既济,上下相交,荣卫流行,自然润泽。若而幽门不通则上冲,吸门不开则噎塞,故云燥结不便,气不得上下者,治在幽门。”

热结便秘:合谷,曲池,腹结,中脘

气滞便秘:阳陵泉,气海,行间,中脘,足三里 气虚便秘:气海,大肠腧,关元,足三里,百会 血虚便秘:脾俞,章门,胃俞,中脘,膈俞 阴虚便秘:支沟,关元,三阴交,天枢 阳虚便秘:肾俞,关元俞,中脘,照海,石关

(七)高血压

中医学认为高血压是由于机体阴阳平衡失调产生的后果。阴虚为本,阳亢为标,病变与五脏有关,最主要涉及心,肝,肾,在标为肝,在本为肾。临床表现为肝肾阴虚或肝阳上亢为主要症状,以阴损于前,阳亢与后为主要特点,到病程后期,发现阴阳两虚。高血压临床症状甚多,其中以头疼,头晕最为常见。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明之气,会于头部,故不论外感,内伤的因,均可犯颠顶,扰乱清窍,而致头晕。目前较为统一的观点是,病之本为阴阳失调,病之标为内生之风、痰、瘀血。临床上将其分为肝阳上亢型、阴虚阳亢型、肝肾阴虚型及阴阳两虚型4个证型和内风、血瘀、痰阻3个兼证

肝阳上亢型证见头痛头涨,眩晕耳鸣,面红目赤,口苦心烦,舌红,便秘,脉弦有力。治宜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阴虚阳亢型除具有一般阳亢症状外,还有心跳,怔忡,失眠,健忘,脉弦细而数,舌苔黄,舌质绛红。

肝肾阴虚型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腰酸腿软,五心烦热,失眠,耳鸣,舌质干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

阴阳两虚型主要表现为四肢不温伴乏力,腰酸,头痛,耳鸣,心悸,舌淡苔白,脉弦细。

主穴:足三里,绝骨,曲池,百会,合谷,太冲(肝阳上亢者配太冲,肝俞,阴虚阳亢这配太溪,三阴交,痰湿配内关,丰隆)脾胃不好,太溪,太冲,曲池,足三里,大椎,气海等

(八)糖尿病

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消渴分为三种类型:渴而多饮者为上消;消谷善饥者为中消;口渴、小便如膏者为下消。

中医认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素体虚弱等因素均可导致消渴。该病的病机特征是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以燥热为标,且两者互为因果:燥热甚者则阴虚越甚,阴虚甚者则燥热越甚。消渴的病变部位在肺、胃和肾,而以肾脏的病变为重。如果患者肺燥阴虚,津液失于滋润,则会出现口干舌燥、烦渴多饮的上消症状;若患者胃热炽盛,腐熟水谷的能力过盛,则会出现多食易饥的中消症状;若患者肾虚精亏,不能约束小便,则会出现尿频量多、尿浊如脂膏的下消症状;若患者兼有肺燥、胃热与肾虚的因素,则会同时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

糖尿病的病程较长,该病患者的病情常常日久不愈,最终会因气阴两伤而合并出现其他病变。例如,患者若肺燥阴伤,可合并肺痨等病症,若肾阴亏耗,肝失滋润,可合并雀目、内障、耳聋等病症,若燥热内炽,蕴毒成脓,可合并疮疖、痈疽等病症,若阴虚燥热,炼液为痰,痰阻经络,可合并中风偏瘫或胸痹心痛等病症,等等。

在临床上,根据中医理论可将糖尿病分为肺热津伤型、胃热炽盛型、肾阴亏损型和阴阳两虚型。那么,对各型糖尿病应如何进行治疗的呢?

1、肺热津伤型糖尿病

该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以口渴多饮为主,并伴有口干舌燥,随饮随渴,尿频量多,舌红少津,苔薄黄而干,脉数等。

2、胃热炽盛型糖尿病

该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以多食易饥为主,且伴有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等。

3、肾阴亏损型糖尿病

该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以尿频量多为主,并伴有尿浊如脂膏,或尿有甜味,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唇干燥,大便干结,皮肤瘙痒,舌红,少苔,脉数等。

4、阴阳两虚型糖尿病

该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尿频量多且混浊如脂膏,甚则饮-溲-,同时伴有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形体消瘦,四肢欠温,面容憔悴,舌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等。 穴位:神阙,章门,胰俞,三焦俞,太溪,三阴交,肾俞 好转反应

1.艾灸后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艾灸后拉肚子观点一.艾灸神阙穴之后出现拉肚子的情况,很有可能是因为自己本身腹部寒邪比较重,或者以往就是脾胃比较虚弱。你可以继续艾灸神阙,然后加中脘,足三里来调理脾胃功能就比较好了。

艾灸后拉肚子观点二.艾灸是正邪交战的一个过程,起初艾灸的一段时间内,有余病邪占上风所以可能出现各种排邪反应。有一部分的人艾灸之后忽悠这样的拉肚子反应,属于正常的现象。

艾灸后拉肚子观点三.坚持下去,千万不要中断,现在是在排毒,排完后身体就会慢慢恢复,期间注意千万不要接触凉饮,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还是穿的,一定要保暖。 2.艾灸给人的感觉:灸感

不少的朋友会认为艾灸就是把艾点着,熏一熏、烤一烤就是热呼呼的感觉,实际上做过艾灸的朋友都深有体会。知道艾灸时我们会出现不同的灸感。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的感觉;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的感觉;传热,灸热以施灸点开始循经络向远部传导,甚至直达病灶感觉;局部不热(或微热)而远部热,也就是施灸部位不热(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感觉很热;表面不热(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很热;施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其他非热感觉,例如酸、胀、麻、热、重、痛、冷等;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缓解,施灸部位产生的热、胀、痛等感觉发生深透远传,所到之处病症随之缓解。这些都是灸感。

灸感的强弱一般代表了经络阻塞的程度。有灸感、灸感强,说明自身的经络通畅,作用立竿见影,见效快;不过没有灸感也不是就没有效果,而是表示经络中邪气淤积严重,需要一点时间开淤散阻,作用会慢一些。艾灸时出现酸、胀、麻、热、重、痛、冷等感觉,这是非常好的感觉,这说明艾灸的纯阳之气沿着经络传导了。

艾灸后出现各种症状的提示

我们每个艾灸患者病情不同体质不同,因此艾灸时出现的反应也有所不同。对艾灸过程中我们出现的各种反应,可参考对照如下。

1、艾灸时出汗、发热,提示我们体内有湿热症。

2、艾灸时四肢出现麻痹、痛、放谢感发凉,提示有瘀滞寒症。

3、艾灸后头玄脑胀、肝火旺。艾灸后皮肤微痒,艾灸后出现疲乏无力,提示说明气血两虚,元气亏损严重。艾灸后出现大汗或晚上盗汗、手脚胀,某部位出现湿疹,属于体内湿重阳虚(属排毒现象)。

4、艾灸后出现腹胀上下通气,说明身体上虚下寒,应及时排出脏腑阴浊之气,七七之后身清气爽。

5、艾灸时如皮肤无热感,说明患有寒痹,灸后穴位出现水肿、湿重、水分运化失调。艾灸后体内阳气启动,自动循经而行,推动气血,如在足颈上有发酸、麻痹、震颤、发抖此乃将中风之先兆。

6、艾灸时或后打喷嚏,流鼻涕,浑身肌肉骨节酸痛等,或从头顶,四肢末梢往外冒凉气,更有甚者全身或半身发冷,这是排风寒的反应。

7、艾灸时或后烦躁易怒,伴有打呃逆,肛门排气等反应。这都郁气的外排的应。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女性病人多此类反应。

艾灸时或后咳吐,呕吐,痰涎或腹痛,腹泻,泄水样稀便,粘稠大便。头面、肿、乃至全身浮肿,排尿困难或小便频数浑浊刺鼻,局部或全身冷汗、粘汗等这都是排痰湿表现。艾灸时或后疮痒,痈肿,发烧,类似湿疹伴奇痒,或大小便火烫灼热等反应这都是外排火热邪毒的反应。

8、艾灸时或后有深褐色或酱黑色大便排出,痰中带血丝血块或经血甚至里面有组织包块或烂肉等这都是排淤血有关的反应。

灸后在穴位或经络脏腑出现不同症状的反应,都说明此人脏腑相应部位有病灶。

在治疗期间每出现一种排病反应,体内就会减少一种病邪,因此对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排病反应,都是你体内的病灶的体现,应及时进入治疗,坚持施灸。

艾灸后的排病反应

在灸疗过程中,即使没有外界环境的诱因,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种种不适反应。如浑身发冷,出冷汗,冒臭气,吐痰涎,腹痛,腹泻等现象。甚至于多年前有过的病症会重复多次出现,由于这些不适反应与患者的病情有关,所以我们把这些不适反应统称为排病反应。排病反应是正邪斗争的结果。因为疾病的形成和发展,是正邪斗争并最终由病邪战胜了正气,在发病过程中集体会出现许多不适反应,同样患者接受灸疗后,元阳向病邪发动进攻,脏腑经脉里的病邪被驱逐,病邪被逐的过程就是排病反应。因此,治疗过程中的排病反应是治疗效果的前奏和标志。一般排病反应越强烈,治疗效果会越显著。

临床常见排病反应

1.与排风寒有关的反应据临床观察,大多数患者有风寒外排的反应,多以打喷嚏,流鼻涕,浑身肌肉骨节酸痛等反应形式出现,或从头顶,四肢末梢往外冒冷气,更有甚者全身或半身发冷,盖两床厚被都无济于事,量体温还正常,反应持续时间多为一两天或三五个月不等。

2.与排郁气有关的反应郁气的外排以烦躁易怒,看谁都不顺眼,悲伤或委屈易哭等情绪变化为主,多伴有打呃逆,肛门排气等反应。特别是性格内向而又心胸狭窄的女性病人多此类反应,反应持续时间一般数小时至1-3天,少数患者可达数月之久。

3.与排痰湿有关的反应排痰湿多以咳吐,呕吐,痰涎或腹痛,腹泻,泄水样稀便,胶凉样粘稠大便。头面、四肢浮肿,半侧身体浮肿,乃至全身浮肿,排尿困难或小便频数浑浊刺鼻,局部或全身冷汗、粘汗。有一肝炎病人重灸后,吐痰持续一个月,每天吐痰少则几十口,多则上千口,每天平均咳吐50-150毫升痰涎。最后,病体痊愈,他的针感由最初的迟钝型转变成了敏感型。

4.排火热邪毒有关的反应排火热邪毒多以疮痒,痈肿,发烧,类似湿疹伴奇痒,或大小便火烫灼热等反应形式外排。曾有一心脏病人连续了5次九宫灸法之后,浑身除头面手足之外大部分皮肤起湿疹,奇痒无比,全身被挠的血迹斑斑,持续了三个半月方止。

5.与排淤血有关的反应淤阻在体表经络之中的淤血,以瘀斑方式排出瘀阻在胃肠则多以深褐色或酱黑色大便排出,瘀阻于心肺则多以痰中带血丝血块为主外排,瘀阻于胞宫的多随经血外排,甚至里面有组织包块或烂肉。

6.与睡眠有关的反应绝大多数人灸疗后睡眠状况都会发生变化,有的重灸后先是浑身无力,嗜睡,之后连续失眠数天,一般失眠时也没有疲乏无力,头脑昏沉,不思饮食的感觉。有的先失眠十来天之后转入一天到晚都想睡。最后的结果都是睡眠恢复正常。

7.发热反应。发烧反应属于全身综合性的剧烈反应之一。多在自身康复机能完全发挥作用后出现,表示气血旺盛,体质增强,是机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一般发高烧反应,体温在39-40度,反应持续时间一周左右,少数低烧患者,体温在37.5度至38度之间时,反应持续十几天甚至一至两个月。

8.其他反应可以说,曾经患过的疾病都可能会复发多次,虽说是复发,但感受一般不会比以前犯病时强烈。曾患有痔疮的也会发作,且有内痔变为外痔,大约十天半个月即可自愈。 人体14条经络不通的症状

1.心包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失眠多梦易醒难入睡;心烦健忘胸翳闷口干;神经衰弱。 2.三焦经常见症状:偏头痛头晕耳鸣上热下寒;手足怕冷倦怠易怒;皮肤容易过敏;肌肉关节酸痛无力食欲不振。

3.肺经不通的常见症状:怕风易汗咽干咳嗽;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容易过敏;动则气短胸翳面色皮肤无华。

4.大肠经不通的常见症状:牙痛头痛口干皮肤过敏;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

5.脾经不通的常见症状:脘腹胀气吸收不良口淡;容易呕吐作闷容易倦怠虚胖;头胀头脑不清湿重脚肿便溏;关节酸胀糖尿病。

6.胃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喉咙痛胃痛怕热消化不良;倦怠膝关节酸痛便秘;辰干舌燥身体消瘦。

7.心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心烦心惊心悸心闷心痛;短气上气有压力感忧郁易怒;口腔溃疡口干口臭。

8.小肠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小腹绕脐而痛 心翳闷头顶痛;容易腹泻手脚寒凉;吸收不良虚肥;肩周炎。

9.督脉不通的常见症状:虚寒怕冷手足不温疲劳乏力;颈椎痛腰椎痛痔疮便秘;阴阳失调。

10.任脉不通的常见症状:怕热汗多阴阳失调月经不调;阳痿性冷淡消化不良胸翳气喘。 11.膀胱经不调的常见症状:恶风怕冷颈项不舒腰背肌肉胀痛;腰膝酸软静脉曲张尿频尿多;尿黄前列腺肥大。

12.肾经不通的常见症状:手足怕冷口干舌燥腰膝酸痛咽喉炎;月经不调性欲减退;前列腺肥大足跟痛尿频尿少尿黄。

13.胆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口干口苦偏头痛容易惊悸;善叹息便溏便秘皮肤萎黄;消化不良关节痛脂肪瘤;痰湿结节积聚。

14.肝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口干口苦情志抑郁胸胁胀痛;眩晕血压不稳易怒冲动;皮肤萎黄易倦乏力前列腺肥大;月经不调乳房疾病小便

艾灸经典语句

艾灸的基本原理

艾灸文化参考

自我艾灸要注意

学中医 学艾灸

艾灸技能学习

中医传统艾灸

艾灸疗法集锦

春季如何艾灸

艾灸培训心得体会

艾灸培训资料
《艾灸培训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