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单位长度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3:54:52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长度单位教案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及练习一

1、2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3.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4.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乐趣。教学重点

1.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1.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用厘米测量物体。

2.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情境图,搜集数学信息。然后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测量长度的方法。 师:怎么测量巨石的宽度?怎么测量布的长度?怎么量竹竿的长度? 生:用庹量巨石,用拃量布,用脚长量竹竿。

师:老师和小明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 师:是呀,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讨论要解决的问题

师:有的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谁想说给大家听? 生1:老师的手大,小明手小。 生2(提出问题):他俩的拃不一样长。 师:那么谁的结果正确呢? 生:都对。 师:选谁量的结果?

生:无法选择,因为都可以。

师:那么怎样做才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生:用尺子量一量。

师:这个主意不错。对,为了测量的准确和交流的方便,人们发明了尺子,通常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三、认识直尺 引导学生观察直尺上都有什么? 师:你们的直尺上有数吗?看尺子的最左端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在尺子上0表示起点。(板书:0起点。) 引导学生找小竖线。 师:大家都来看这些竖线有什么不同吗?这些长短不一样的小竖线都叫刻度线。(板书并读:刻度线)请看这些长刻度线,规定每相邻两条长刻度线间是1大格。指指你直尺上的1大格。

四、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

看老师的直尺上有两个字母。 师:cm表示厘米,(板书: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厘米。 1.猜1厘米长。 师:同学们,猜猜看1厘米有多长呀? 生:(1)比划;(2)说;(3)用身边的物长表示;(4)找直尺上的。 师:在直尺上找1厘米,试着找找看? 2.找直尺上的1厘米。 师:那么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能在直尺上试着找到1厘米吗? 师:从0到1。 3.比划直尺上的1厘米 。

师:对照尺子比划一下,举起来。 生:(活动) 4.借助小棒比划、感觉1厘米。 师:为了让同学们比得更准确些,老师为你准备了1厘米的小棒。来借助小棒再来比划一下;用另一只手也来试一试?请轻轻地放下小棒。来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呀? 生:(回想)

师:想起来了吗?好,能用手势直接比划1厘米长吗? 生:(比划)

师:通过摸、想、比划,你感觉1厘米怎么样? 生:短、小、又短又小。

师:你用的词真好。在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5.生活举例。 师:其实在我们身上或周围有许多物体的长度、宽度或厚度大约是1厘米。比如:(师伸出食指)老师食指的宽度、(举田字格本)这田字格的宽度、(举图钉)图钉的长度。 师:你能再想几个例子吗? 生:(举例)

师小结:只要你留心认真地观察,相信你会找得更多。

五、测量物体的长 1.测量纸条的长。

师:这张纸条有多长呢?怎么用直尺测量? 让学生自主测量,教师巡视。 2.汇报。 师:你是怎样测量的?

生:一端对着0,另一端对着6。 师:对,我们测量的时候一定要把尺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3.测量自己的数学教材。 教师指导学生测量。

六、总结评价,深化认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例

4、例5。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米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通过动手操作知道1米=100厘米。2.能运用所学知识初步测量物体的长度。

3.结合实际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1米,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测量铅笔的长度(比一比看谁量得最快)。2.谁来测量一下黑板的长度。

通过测量黑板你们有哪些感想,谁想说?(体会小尺子量比较费劲) 提出问题“有比较长点的尺子吗?”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出示米尺,说明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1.认识米,建立1米的实际概念。

师:“米”也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短的,它是比厘米更大的一个长度测量单位,“米”也可以用m表示,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感受一下吧!拿出1米尺。

2.小组交流、比划1米的长度。(伸开双臂,量一量身高) 3.汇报,体会大约1米的有多长。 4.找一找生活中大约1米的物体。

5.仔细观察一下米尺?有什么特点。米可以用“m”来表示。 讨论:1米=100厘米。

三、用米测量

1.指名学生:黑板的长度、课桌的长度、凳子的长度、门的高度。2.交流测量方法。 3.小组合作估测一下教室的长度,再用卷尺实际量一量。 4.说一说米尺的好处。

四、做一做

引导学生量的时候应注意:把绳子拉直才是正确的。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

5、6页例

6、例7。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主要特征,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出示一截细绳,让学生测量。

1.说一说测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拉直)。2.汇报测量结果。 3.比划绳子的长度。

4.沿着米尺把绳子的长度在黑板上画下来,让生观察这一条线就是绳子的长度。这条线数学上有一个名字就是线段,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二、自主探索 课件演示绳子拉直的过程(从直观物体抽象出线段的概念)。 引导学生认识线段。 1.观察线段的特征。 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线段是“直的”。 2.刚才我们量了这条绳子的长度是多少?那么这条绳子拉直后我们就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那么这条线段的长度也是„„,引导学生体会线段的另一个特征:可以量出长度。

3.找一找我们周围的哪些物体可以看成线段(黑板、书桌、教材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三、解决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几条线,区分线段。

2.在黑板上画出一些线段让学生量一量长度。3.汇报结果,交流量的方法。

四、画线段

引导学生画线段必须用到直尺才能确定线段的直。 1.画一条3厘米的线段,比一比谁画得最快。 2.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3.如果直尺上的0刻度不清楚了,谁能想个办法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小组讨论) (课件演示) 4.画一条比3厘米长1厘米的线段。(说说应该画几厘米?) 5.教师小结。

五、总结评价

本节课你的表现如何,掌握了那些知识,还有那些疑问?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7页例8。、

教学目标

1.在建立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初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2.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推想、对比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3.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能正确估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前面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和1米的长度吗? (学生用手比划) 教师口头出题。

(学生比划: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50厘米) 小结: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那么,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8。

教师谈话:同学们看操场上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吗?(让学生猜测。)

降低难度:这样猜测范围太广了,老师给同学们提个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l3米? (1)小组交流讨论。 (2)指名回答,说想法。 (3)教师引导。

方法一:排除法。l厘米只有这么长,(用手比划)那么13厘米就只有这么长,旗杆不可能这么短,所以是13米。 方法二:推算法。把旗杆的高度和我们的身高对比一下,我们大约是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所以旗杆应该是13米高。10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方法三:类比法。和身边的13厘米高的物品进行比较,旗杆是不是和这个物品一样高,比如,我们手上的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4)小结:我们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多想,最终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三、巩固深化

1.出示教材第7页“做一做”题目。

(1)让学生讨论:课桌的宽是60厘米还是60米? 引导:60米是多大?我们的教室长大约是6米,课桌的宽会比教室还大吗?(不会)所以用厘米比较合适。 让学生自己推算:操场的长是28米。 (2)这只小鸟的脚印的长度是1厘米还是1米呢?(学生交流) 指名汇报,说说理由。

让学生自己说说思考的方法,我们的身高大约是1米,小鸟的脚印不可能和我们的身高一样大,所以,小鸟的脚印应该是1厘米。 (2)选择合适的单位。

我们的教室5( ) 黑板长2( ) 小红身高124( ) 课桌面长150( )

四、课堂评价

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第8~11题。

推荐第2篇:趣谈长度单位教案

趣谈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从古至今以及国内国外的长度单位,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毫米、分米,并初步建立起毫米和分米的概念,能够应用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欣赏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关于长度单位,你知道些什么啊? 生:米和厘米

师:是的,米和厘米是我们生活中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谁能来说说一米大概多长,一厘米呢?

师:看来大家对厘米和米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

师:如果有一天,你穿越到了古代,你想知道这块木头的长度,你会怎么办? 生:用手指量

师: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不管古代人多落后,但每个人都有手指,都可以用手指来测量,所以聪明的古代人常以人体的一部分作为长度单位。

二、新授

一、介绍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

1、出示《孔子家语》中记载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向学生解释怎样是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

师:可是又有一个问题,古时候通讯很不发达,基本上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没有什么联系,所以一个地方的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度量,各个地区的度量方法不一样。介绍秦朝车轮的小故事

2、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原,实行了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政策。从那时候起,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

3、随着朝代的更替,每个朝代的度量方法又不一样。如唐朝的“步”。

4、介绍古代其他的长度单位。

二、介绍国外古代的长度单位

古埃及人以人的前臂來量度长度,这个长度单位称为腕尺。 古希腊人以向两侧伸展手臂,两个中指指尖的长度距离为1呎。 古罗马 凯撒大帝时代,把士兵行军时的 1000 步定为 1 哩。

英国人把麦穗中较大的 36 粒麦粒,头尾相接地排列起來,订定为1 呎的长度。 ······

三、统一长度单位

多少年来世界各国通行种类繁多的长度单位,甚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杂乱无章,极不统一,对商品的流通造成许多麻烦。所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长度单位逐渐趋于统一。

1790年5月由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中文译成“米突”或“米”。1791年获法国国会批准。

介绍其他长度单位

其实长度单位的家族中除了米和厘米还有很多很多兄弟,常用的还有分米和毫米,分米大概有我们的一个手板长,而毫米就短了,还不到你的指甲厚。

故事:长度单位兄弟比高低

游戏:大家来找茬、比眼力、火眼金睛

通过通过一个小故事、大家来找茬和判断对错的小游戏来加深学生对已有的和新认识长度单位的理解,学生学的有兴趣,并且知道长度单位不能乱用。

四、联系生活,拓宽思维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是不是对长度单位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了呢?老师相信小朋友们还能说出更多生活中要用到长度单位的地方,老师也找了一些,一起来看看。

通过介绍鸵鸟、长颈鹿、蓝鲸、澳洲杏仁桉向学生介绍大自然中事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介绍人类通过智慧建造的巴黎埃菲尔铁塔、迪拜塔,一方面普及学生对于几个世界之最的知识,一方面通过学生观察建筑的高度,培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感。

五、知识拓展 刚才我们认识的都是比米小的长度单位,那有没有比米还长的长度单位呢?对的,那就是千米,那还有没有比千米更大的长度单位呢?

拓展 比千米更大的长度单位:光年

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古代的长度单位,还认识了光年,感兴趣的小朋友课后还可以收集更多关于长度单位的资料哦!

教学反思:

关于长度单位,这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为大量知识来源于孩子们的亲生体验,来源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生活。我希望通过这节趣谈长度单位,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能够让孩子觉得数学很有趣,很好玩 „„

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知还只认识了厘米和米,而长度单位是从古至今一直都存在的,是一个很广泛的存在,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从古代的长度单位开始介绍,并提问“如果你穿越到了古代,想到测量这块木头的长度,你会怎么办?”学生说可以用手指测量,这是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孩子能够对已有的只是进行活学活用。我用一个小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古代的长度单位有:轨、扶、舍、引、寻、咫等等······国外的长度单位有:腕尺、呎、哩······并介绍了在各个不同时期各国测量长度的方法不一样,从而要统一长度单位。介绍国际制长度单位米的由来,还介绍了长度单位家族的兄弟,我通过一个小故事、大家来找茬和判断对错的小游戏来加深学生对已有的和新认识长度单位的理解,学生学的有兴趣,并且知道长度单位不能乱用。最后是生活中有关长度单位的一些数据和光年的认识,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的神奇,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人类的智慧,相信孩子们会对长度单位有更深的认识。

这堂课上下来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首先正如熊老师所说,趣谈就应该有趣,要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在趣味这一块做得还不够。然后在语言的组织上不够严谨,有一句话说完就会意识到这句话好像不是这么说的,其实也是对教案还不是那么熟悉。对知识的了解还不够丰富,当你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给学生更多知识,那么自己也应该要有更深的知识底蕴,在这一点上我还要多加学习,多多沉淀。 评课:

聆听了吴言蹊老师知识大讲堂活动中的《趣谈长度单位》一课,虽然短短40分钟,但教者独辟蹊径的教学思路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毕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

1、古今中外巧妙联系,吴老师用讲故事的形式巧妙的将长度单位从古至今,由中国到外国巧妙的联系穿插。孩子们认真的聆听吴老师的故事的同时也了解了关于数学的更多历史和知识,也培养了孩子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2、巧妙提出问题引领全课,吴老师在提问的时候能够适度的加深,给孩子们遐想的空间。由问题的深入引领全课,孩子们边听故事,边思考问题。最后用“光年”一个平常生活中几乎见不到的长度单位,并且是一个最大的长度单位,给孩子们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相当有深度并富含想象空间。

3、不足之处,话说趣谈,谈字有过,而趣字稍显薄弱。若能设计的更有趣味性,课堂将更有余味。

推荐第3篇:统一长度单位教案.doc

第一单元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P1—P2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亲身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动手操作,体验统一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教师提示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学具准备。

每组有1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方木块各若干个。

2、要求量一量数学书有多宽。

3、指导比一比、量一量的方法。

4、学生动手比一比、量一量。

5、学生汇报量的结果。(1)选一级汇报。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去量的?用了几个东西?(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问:你们都是量数学书的宽,为什么同一边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小结: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所以量得的结果不一样。 (2)全班同学汇报。

提问:通过测量数学书的宽,为什么用1角硬币去量都有7个那么长,用曲别针去量都有5个那么长,用三角形学具去量都有4个那么长,用方木块去量都有15个那么长?

根据你们刚才的测量,从中你想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

(3)教师小结: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6、看书P1观察左下图,用不同颜色,大小一样的方木块量的结果是什么?

教师口述:不管是什么颜色的方木块,大小一样,量得数学书的宽都是15个木块那么长。

二、用不同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测量

要求:请同学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小刀、铅笔、曲别针、手指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2、汇报

提问:你用什么东西去量?量什么?有几个那么长?

教师从中找出标准不同,数量相同的东西。如没有,引导学生看书。

3、看书P1右下上图。

提问:数学书的宽有几个曲别针那么长?(5个) 铅笔盒的长有几把小刀那么长?(5个) 提问:它们都有5个那么长,那能说明数学书的宽与铅笔盒的长是一样长的吗?你能说出理由吗?

4、看书本插图。

提问:桌子有几支铅笔那么长?(4支) 铅笔盒的长有几把小刀那么长?(5把) 桌子和铅笔盒比,哪个长?

提问: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呢?

提问:用我们手中的各种不同的东西去量物体的长度,能真正比出、量出物体的长度吗?为什么?

提问:你们能想出一个好办法量出物体的长度吗? 学生看书。 提问:量数学书的宽和量铅笔盒的长用的物品一样吗?量的物品一样,我们就说量的标准相同。

提问:你能看出谁长?谁短吗?说说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5、教师小结:从刚才同学们的操作中,知道了测量时只有用统一的标准去量,才能真正量出物体的长度。

三、练习

1、教科书P2“做一做”1。

看图回答:以谁做标准?(以方格)

口头回答:豆角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

胡萝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

剩下的请同学先看再填。

2、教科书P2“做一做”2。

提问:看书回答他们是以什么为标准来量桌子的长和高,椅子的高呢?(用没用过的铅笔)

指导测量的方法:下面老师请你们用整枝的铅笔去测量。方法是从桌子的一端开始,对 后一次接一次,这样测量结果才比较准确。

学生动手测量,并汇报测量的结果。

3、教科书P2“做一做”3 估一估。

提问:题中都有什么?以谁做标准?

“估一估”就是让我们用眼睛观察,看每种物品大约的几个正方体那么长?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建立1厘米的观念和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

昨天我们通过动手量物休的长度,知道了要测量得准,测量得公平,就必须有统一的标准。人国劳动人民发现了测量长度的工具,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尺子)

提问:尺子是做什么用的?(测量物休的长度。) 教师讲述:对,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二、新课。

1、认识米尺。

提问:你有尺子吗?(有)

请拿出来,观察尺子上都有什么?教师讲述:刚才你们说尺子上有长短线,我们把它叫做刻度,数字都标在刻度的下面。

提问:尺子最左端的刻度下面的数字是几?

师讲:写有0的这个刻度叫做0刻度,0刻度在尺子的最左端表示起点。 提问:尺子上除了有0刻度还有什么?

2、建立1厘米的概念。

看书学习。

提问:正方体左边指的是什么刻度?(0) 正方体右边指的是什么刻度?(1)

师讲:从0刻度到1刻度的长度就是1厘米。 提问:正方体的一边长是多少?

拿出你的尺子和两支铅笔,你能指出尺子上的1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吗? 提问:用你的尺子去量一量书上的图钉的长大约多少?说说你是怎样量的? 看看你的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请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

3、用铅笔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2厘米、3厘米、5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

提问:边看尺子图边回答。从2刻度到5刻度,它的长是几厘米?数数看是不是3厘米。

从刻度3到刻度7它的长是几厘米?也数数看。

提问:如果不用数的方法,谁能说说价钱是怎样知道的?

教师小结 :要知道是几厘米,就要用后面的刻度减去前面的刻度,得几就是几厘米。

4、量物体长度的方法。(1) 出示P3例2 量纸条的长度,书上告诉我们是怎样量的?你能看出纸条的长度吗?你是怎样看的?

(2) 完成P6练习一的N1,两人互相说说你是怎样看的? (3) 小结:

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量物体的长度,要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尺子的几刻度,就是几厘米。 (4) 量一量。

利用刚才所学的方法量量自己手掌有多宽,一柞有多长。(一柞就是大拇指尖到伸开的中指尖的长度)

5、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谁能说说这节课你都知道了什么? 小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要用厘米量,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是“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三、练习设计

1、小组合作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长的毛线。

2、量一量,P6 N3

3、个人动手(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条)量出5条长10厘米的纸条。

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内容:P4 例3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2、会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建立米的空间观念和用尺测量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

1、提问:

(1) 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 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

1厘米有多长你能用手势告诉大家吗?

(2) 怎样量物体的长度?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要注意什么?

2、分小组量事先准备好的纸条各长多少厘米?

3、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来量黑板的长度,其他同学帮忙计算,让学生从中发现这样量非常麻烦。

教师小结引出另一长度单位:米“。

二、新课探讨。

1、认识“米”

(1) 出示米尺并引导学生看书P4 观察米尺的刻度有哪些?

师讲:从0刻度到10刻度有10厘米长。 提问:从10刻度到20刻度有多长? 从30刻度到40刻度有多长? „„

米尺的刻度都是以几厘米长为单位的?(10厘米) (2) 让学生直观认识1米(横向、纵向)。 (3) 小组合作,先找出1米,再量出1米。

2、认识厘米和1米的关系。

(1) 用手比一比: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呢?

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哪个单位大?哪个单位小? 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哪个单位?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用哪个单位?

(2) 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用自己已剪好的确10厘米长的纸条,与黑板上画好了的1米长的线比一比,你发现

了什么?你能知道1米等于多少厘米吗?

教师引导学生数纸条:10厘米、20厘米„„90厘米、100厘米。

(3)同桌的两个同学把各自剪好的10厘米长的纸条拼接起来,数数1米=( )厘米。

3、用卷尺量比较物体的长度。

(1) 观察自己手上的卷尺有多长。

讨论:假如我们要量教室的长度,而你的卷尺最长才有3米,应该怎样量?

(2) 分小组测量教室各部分的长度。

三、巩固练习

1、分小组合作互相量每人的身高是( )米( )厘米。汇报一下,你们小组谁最高,谁最矮?

分小组合作互相量第人的一庹有多长。

一庹就是把两臂伸直,量从一只手和中指尖另一只手的中指尖的距离。

认识线段 量、画线段

教学内容:P5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重、难点:

灵活量、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我们学习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哪个长度单位大?哪个长度单位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说出合适的长度单位。(1)黄瓜长28( )。

(2)一幢楼房高45( )。 (3)学校跑道长200( )。 (4)爸爸身高170( )。 (5)小明的裤子长80( ).

二、新课探讨。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几条线段。(不同角度的)

师讲:黑板上画的这些都是线段,请你观察一下这几条线段,你能发现什么?

小结:线段是直的,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2、看书P5“量一量、做一做”中几条线段的长度。

(1) 说说量的方法。 (2) 用尺量一量并汇报。 (3) 画线段。

师讲:我们已经学会量线段的长度,你会画线段吗?画线段需要用什么

工具?怎样画?请看书本例4 ,互相说说应该怎样画。 讨论:如何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小结: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有两种画法。第一种是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画到3厘米的刻度,就是3厘米长的线段。第二种方法是对准尺子的“0”刻度点一个点,再找到3厘米处点一个点,然后把两点连起来,就是3厘米长的线段。

提问:如果你尺子上没有0刻度,你要怎样才能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请你举例说明。

小结:学习任何知识都要会灵活应用。

三、巩固练习。

1、指出下面哪些是线段,请在线段下面的( )里画上“ ”。

2、先估计,再用尺量。

3、做P7 N

6、N

8、N

9、N10

4、画一条长7厘米的线段。

5、计算。

18厘米-5厘米=( )厘米 60米+7米=( )米 73米-40米=( )米

24厘米+50厘米=( )厘米 6米+28米=( )米

50厘米+50厘米=( )厘米=( )米

6、数一数下图中有几条线段。

推荐第4篇:复习长度单位教案[推荐]

复习长度单位

二下第三单元

林丽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数学估计能力,求异的思想。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工具获得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系统地复习本单元知识,正确解题。 教学难点:

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梳理长度单位

1.直接出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长度单位,我们已经学了哪几个长度单位?他们分别可以用什么英文字母来表示?(幻灯片出示)

2、谁能按一定顺序给它们排排队?(再次系统整理,巩固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3、我们一起来用手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拿出直尺,在用手在直尺上比划出1分米、1厘米和1毫米。 我们用这些长度来说说身边的事物的长度。先用毫米做单位来说说。

(磁卡的厚度是1毫米、1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复习回忆,比划或举例说明各长度单位的具体长度,深入建立单位表象。)

二、长度单位练习

1、同学们看看,老师把谁请到我们班来做客了?懒羊羊写了一篇日记,谁来读一读: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1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毫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 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 读了懒羊羊的日记,你们有意见吗?

1 同桌的互相讨论讨论,帮懒羊羊把日记修改一下。

同学们真厉害,小老师当得不错。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生活中的物品:

2、选一选

(1).下面哪个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分米,在方框里画“√”。

一根火柴

一枝粉笔

一枝毛笔

(2).下面哪个物体的厚度最接近1毫米,就在它下面的方框里画“√”。 一本《新华字典》

一本语文书

一张电话卡 (3).下面哪个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厘米,在方框里画“√”。 一个田字格的边长

数学书的长 一块橡皮的长

(4).下面哪个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米,在方框里画“√”。

一根旗杆

课桌的长

黑板的长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用我们学过的这些长度单位来填一填呢?

3、用长度单位填一填

一本语文书约厚10

) 板凳的高度约为5

) 一支粉笔约长1

) 电话卡厚约1

) 一块玻璃的厚度约4

) 一棵大树高12 (

) 一只企鹅高120(

) 一块橡皮长4(

一天某地降小雨,降雨量大约是4(

) 刚出生的婴儿高5(

) 一扇门高2(

) 一幢大楼高50(

) 一只小蚂蚁身长3(

三、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你知道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吗?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2 1厘米=(

)毫米

1米=(

)厘米

1分米=(

)毫米

1米=(

)毫米

哪个小朋友们说一说,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谁来说一说把大的长度单位转化成小的长度单位怎么办?小的换成大的呢?(按照它们之间的进率在后面添零或去掉零。)

四、分层练习

1、出示题目:

在○里填上>、<或=。

6毫米○6厘米

30厘米○3分米 1米○8分米

9毫米○1分米 15毫米○2厘米

80厘米○8毫米 100毫米○10厘米

10厘米○10分米 谁来说说我们做这样的题目要注意什么? 这样的题目一般分哪几种情况?

小结:数字相同比单位、单位相同比数字、数字和单位都不相同把它们换成相同的单位再比较。

2、按要求排一排: (1).从长到短排

40厘米

3米

35分米

60毫米 (2).从短到长排

7米

66厘米

90分米

100毫米 做这样的题目我们又要注意什么呢?

小结:看清题意,弄清楚到底是从大到小排还是从小到大排;转换成单位相同的再比较。

3、想一想,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 (

) —

1(

)=9(

4、量一量:

量出橡皮和回形针的长。

橡皮:从0刻度开始,到刻度3是30毫米,在往后数,有5小格,是5毫米,一共是35毫米。也可以直接看,在3和4的正中间,是35毫米。

3 小朋友们拿出直尺找一找,55毫米在哪儿?25毫米呢?75毫米呢?95毫米呢?用手指一指说一说。

回形针:比30毫米少两格或20毫米后面加8格。

5、估一估:

拿出你用的铅笔,估计它的长度,在量一量,结果写在练习本上,同桌的小朋友再互相量一量,看看是否正确。

6、画一画:

(1)、画一条比2厘米长28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1分米短3厘米的线段。

(3)、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长6毫米的线段。 先写出计算过程,再在练习本上画一画。

7、辨一辨:

一支圆珠笔长13分米

(

) 一支蜡笔长约50毫米

(

) 饮水机高约1分米

(

) 小兰身高140毫米

(

) 40厘米和4米一样长

(

) 说说为什么错,应该怎么说才正确。

8、解决问题:

1、有一根8分米长的铁丝,工人师傅用它做了8个铁圈,每个铁圈用4厘米铁丝,还剩下多少厘米铁丝?

2、一支铅笔长95毫米,另一支铅笔长7厘米,第一支铅笔比第二支铅笔长多少毫米?

3.一捆电线第一天用力159米,第二天用了382米,还剩441米。(1)这捆电线短了多少米? (2)这捆电线原来有多长?

4.妹妹一拃的长度是8厘米,哥哥一拃的长度是9厘米。一张课桌的长边,妹妹大约量了9拃长。

(1)这张课桌的长约多少厘米?

(2)哥哥量这张课桌的长边,大约是几拃长?

五、全课总结。

推荐第5篇: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教案

一、教学内容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 重视长度观念的建立。

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 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教材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

(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

(3)培养估测意识。

三、具体编排

1.长度单位

例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源。

(2)从量化的角度测量物体的长度:选一个物品作测量标准,了解所测物体有多少个测量标准那么长。

(3)通过两方面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① 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左上图)

② 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可能相同。(右上图)

得出结论: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量相同,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所以,在测量、比较长度时,必须使用同一测量标准。

(4)教材中使用了很多测量标准,最后统一到1厘米见方的正方体,一是学生的学具里都有1厘米见方的正方体,二是为了后面引出1厘米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根据测量、比较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标准。不同的国家选用的测量标准也经常是不同的。

做一做

三个题目都是让学生估计或测量每种物品大约有多少个长度单位,由直观逐步抽象。

第1题,方格是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直观地估计出来。

第2题,学生不再使用多个测量标准与被量物体进行比较,而是使用一个测量标准进行测量,测量时要求学生量完一次后,从前一次量的终点开始测量。

第3题,逐渐过渡到用1厘米的单位长度进行度量,为引出长度单位“厘米”做准备。估计时,比第1题难度加深,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完成用正方体测量的过程。

认识厘米

(1)例1中已经引出了将正方体作为统一的单位长度,但每次都拿正方体不方便,由此引出直尺,使学生理解直尺是人们为了方便测量而发明的,尺上的刻度都是统一的。并用一条线段引出1厘米的长度。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① 把正方体、直尺、线段放在一起,使学生初步感受1厘米有多长,同时也为用直尺测量长度做准备。

② 学生初步认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后,设计了估计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和量量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两个活动,使用多种直观物体帮助学生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1厘米的表象。

例2(用厘米量)

教材中给出了量纸条长度的正确方法,但只是其中一种方法,教学时如果学生能够发现更多的方法,要给以鼓励。

认识米

(1)米尺的引入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通过用学生尺量黑板,感觉到很麻烦,很自然地引出。

(2)与“1厘米”的认识一样,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

① 实际观察米尺

② 量身高

③ 量臂展 例3(米和厘米的关系)

(1)通过用不同的工具量1米长的绳子,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去发现米和厘米的关系。

(2)教材上开始出现卷尺、皮尺(做一做),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测量工具,并理解根据不同的测量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

2.线段

认识线段

教材的编排有所变化,原通用教材:先讲直线,再引出线段:“在直线上点两个点,这两个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实验教材:用三个直观图直接形象描述出线段的两个特征:直、有两个端点。

接下来,教材说明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并让学生量一量线段的长度,学生已经具备了测量纸条长度的能力,测量线段的长度就迎刃而解了。

画线段

与量长度一样,教材只是给出了最基本的画线段的方法,学生如果有其他方法也可以。

五、教学建议

1. 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厘米、1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过去线段是从“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来教学的,现在教材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了改编。因此教学线段时,不应再从线段与直线的关系来教学,而应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如果教师要补充线段的练习,尽量不要将直线与线段进行对比。

推荐第6篇:长度单位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课本第1页至第3页例

1、例

2、例3及相应的“做一做”题;练习一中的第1至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

2、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难点: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尺、长短不同的两枝铅笔,一张宽为1厘米的纸条。

学具:学生尺,剪刀,宽为1厘米白纸若干条,1角硬币若干枚,小刀,棱长1厘米小方格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两枝长短明显不同的铅笔,然后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枝长些?哪枝短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物体有长和短。

2、教师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数学课本的短边(先让学生明确数学课本的长边和短边)有多长?

学生可能不知所措,无从回答,教师提示,可以用你带来的学具分别去比一比,看看有几个这样的长。

3、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

4、学生汇报。

有的学生可能说:“数学课本短边有7枚1角硬币那么长,有5个回形针那么长,有14个小方格木连在一起那么长„„. 教师指出:你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同一边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5、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上述问题。

教师总结:因为所用的工具不一样,我们测量出的长度就不一样,导致我们测量的不方便。只有使用相同的工具测量出来的结果才是相同的。

提问:有谁知道在数学中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指出:今天我们来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

二、观察实践,探索新知

1、认识厘米

(1)观察直尺。教师出示米尺或米尺图,告诉学生这就是“米尺”,用来量物体长度的尺子。接着教师拿出一把学生尺,告诉学生:这时同学们用的尺,它时米尺的一部分。 (2)请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学生尺,边观察边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A)尺子上刻着线条叫刻度线,看看尺子上有几种长度不同的刻度线。 B)尺子上除了有刻度线外,还有什么?

C)这些数对着哪种刻度线,它们怎样排列的? (3)教师介绍0刻度线。

尺子的左端从0刻度开始,表示起点。(这叫尺的0刻度)

2、认识1厘米。

(1)小组协商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几厘米: ①课件出示学生尺: 从0到1,从1到2,从2到3等等,这样相邻两个刻度线之间的间隔是相等的。从0刻度线到对着1的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

②提问:从0刻度线到1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 从0刻度线到2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是2厘米,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出几厘米? (2)交流:从1到2这两条刻度线之间距离是多少?从4到5呢?你的尺子上一共有多少厘米? (3)感受1厘米。

学生实践活动:① 在尺子上量一量图钉的长度,体验1厘米的长度.② 在尺子上比一比自己手指的宽度,看哪一个手指宽1厘米.③ 同桌商量怎样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并用手比划出来 ④ 请举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也是1厘米。 (如螺丝,键盘的按键长度,一元钱的一半) ⑤学生估计回形针的长度,和一根火柴的长度。P8练习1

3、用厘米量(教学例2)。

(1)估一估。教师先在黑板上贴上一张纸条,请学生先估计这张纸大约有多长?

(2)量一量。要知道它的长是多少,用什么来量?学生动手测量出纸条的长度。找出几个学生示范怎样测量,让学生评价那种方法好。

(3)小结:测量时,物体的左端对准0刻度,物体的右端对准数字几,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请学生打开书第3页纸条上面括号内填5,表示纸的长度是5厘米。 (5)P8 练习一的第一题。

教师指出:我们认识了厘米,知道1厘米有多长,又学会了用厘米做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下面我们来练习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

三、活动体验,寓练于乐

1、P4做一做:看一看,铅笔长几厘米。

2、教师示范另外一种测量方法,提问这样测量纸条的长度对不对?为什么?

3、总结:测量长度的方法可以把物体的左端对准刻度0,看另一端对准刻度几就是几厘米,也可以像东东那样,把蜡笔左端对准一个刻度,另一端对准另一个刻度,用右边的刻度减去左边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有多长。

4、实践活动。(小组为单位)

(2)拿出一张纸条,分别量出3厘米、7厘米、9厘米,并剪下来。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测量出它们的长度。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本领?

五、布置作业:当复习厘米的有关知识,尝试量一量学习用品(铅笔 橡皮)的长度。

推荐第7篇: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教案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教案 第一课时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意识,以及相互学习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让学生观看动画:房子有多长,怎么办?人的身高是多少怎么办?(学生各抒己见。)

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吗?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

(可能这种对学生提问,学生不知道如何回答,可以提示:你能否用XX物品比划一下,书本有多宽吗?)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4、让学生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2、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 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

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3、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1、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明确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来年感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

3、做一做第3题,学生直观看图,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再用上一题的方法在脑子里测量。

如果学生看图测量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用立方体实物进行测量。用实物测量时都要提醒学生注意量的方法: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什么? 反思:

第二课时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

3.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让学生们用课前准备好的铅笔、小纸条、钉子等物体和自己的课桌比一比,然后,以各自不同的测量工具为标准汇报每个人课桌的长度.(答案五花八门:有4拃那么长,8根小纸条那么长„„)

2.教师谈话:同学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结果却都不一样呢?(因为我们测量课桌所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3.导入:要想取得一致的结果,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也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课桌到底有多长.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所使用的单位和测量的方法.(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4.师:当我们要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扩展介绍:厘米在国际上,都用字母cm来表示.板书:cm)

二、新授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师:好好看看,1厘米有多长呀?

师: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

问:找找看,大家带来的物体中,还有你的周围,什么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厘米.(扣子的直径、指甲盖的宽度、牙齿的宽度、橡皮的厚度„„)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如:从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3是2厘米;从刻度5到刻度7是2厘米„)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3厘米长?从哪儿到哪儿是5厘米长?(汇报)

问: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

(1.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2.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3.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1厘米.)

2.学习用厘米量

尝试测量同一个学具(一根8厘米长的小棒)

师:每个同学都有一根小棒,请你用尺子试着量一量这个小棒有多长?

问:测量的结果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正确的量法与错误的量法对比(利用实物投影演示两种量法),使学生鉴别出正确的量法.

小结:量一个物体时,要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学生活动:先从自己带来的学具中任选一件,举给同学们看一看,大概估计一下它的长度有几厘米.然后实际测量所选物体的长度,看是否与估计的数值相等.

3.师:通过学习,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每人拿出一根细绳,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和相邻的同学比一比,看有什么发现?

2.发展性练习

问:假如一个小朋友的尺子被磨的前几个刻度不清楚了,(出示图片“磨损的尺子”),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就用这把磨损的尺子测量出物体的准确长度吗?

四、归纳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1.回家后,以厘米位为单位,量一量一些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2.课后调查,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以厘米做单位的.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cm

当我们要测量比较短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

量法: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端对着刻度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反思:

第三课时 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过合作,学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教学难点

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2.厘米是个长度单位,它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3.我们还学会了以厘米做单位画线段的方法.)

2.师:请大家用手比一比,1厘米大约有多长?

新授

1.认识米

导入谈话:看来,大家厘米的知识掌握的都不错,老师这有一道小难题.谁愿意到黑板前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抛出问题(老师事先给学生准备好一把量程为12厘米的刻度尺)

A.请你用老师提供的尺子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告诉大家。

B.在测量时,你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3)学生提问题.(如A: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这么长的黑板太费劲.B:有没有比厘米长一些的单位.)

(4) 师:谁能回答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s

(5) 师: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的两边相距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认识米、用米量.补充:米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

(6)出示米尺,观察米尺有什么特点.(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的)

(7)让学生拿着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到讲台前来和教师的1米直尺比一比,体验不同的尺子上1米的长度是相同的(在这里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2.用米量

(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2)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3)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3.教学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初步质疑.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的认识,同学们用两个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长呢?教师在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的上面画出1厘米.

师: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可以用两手比一下.

师: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教师出示一把木制米尺,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

(3)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卷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厘米呢?

(4)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再次问:谁来说说,1 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5)教师出示卷尺.说: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尺子要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巩固练习

1.选择合适的单位.

我们的教室长6( ),黑板长2().

小明身高124( ),课桌高90().

2.操作性练习.

(1)两人互相量身高,是____米____厘米.

(2)分小组合作测量,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感兴趣的较长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交流.(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

四、归纳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些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米

用米量

1厘米长的线段

1米长的线段

1米=100厘米 反思:

第四课时 认识线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能用刻度尺画和量出指定线段的长度。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会分辨线段。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师:请小朋友每人拿出课前准备的细线,同桌相互比比两根线的长短。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交流结果。

2、师:现在请小朋友来介绍介绍你们是怎样比的?

生:我是先把细线的一端对齐,然后把线拉直,再看另一端。 教师板书:拉直;一端对齐。

师述:我们把这根细线拉直以后,就可以看成是一根线段。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学生感兴趣的“比一比谁的线长”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为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做好了知识、能力与心理上的准备。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线段。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

(2)教师说明:一根线段有长有短,说明线段是有一定长度的。当一根线段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为了表示它有两个端点,而且不变形,我们在画的时候要给它装上两个标志(在端点处画一短竖),用这个特殊标志来表示它就是线段。

[设计意图] 经过身边实物、同桌比较二个环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并积聚了大量的线段表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知教学,学生的学习欲望强烈,接受状态饱满。由趣促习,能够很好地保存学生的注意力,真正的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此外,由教师介绍两个端点,加上很形象的两个小竖,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端点问题的歧异。

2、寻找线段

(1)师:请小朋友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放平在桌子上。 师述:像长方形纸的四条边就可以看作线段,尺子的边也可以看作是线段。

(2)师:小朋友观察一下,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也可以看作是线段?(观察、考虑两分钟)

(要求:要说完整话。比如:什么的边缘是线段。) 生1:电风扇风叶的边缘可以看作线段。 生2:黑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生3:窗户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生4:课程表的框边也可以看作线段„ „(以上的回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完整的。)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本环节中,由教师介绍周围的线段到学生自己寻找身边的线段,面对眼前熟悉的情景却要寻找全新的朋友,学生的探究愿望和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产生了明确的学习需求。

3、折线段

(1)师:现在老师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然后展开,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看到中间有条线段。

师:对了,中间的这条折痕我们就可以看作线段。

(2)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长方形纸折折,看看怎样折折痕最长?怎样折折痕就比刚才老师折的短?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自己的折法,总结对角折时折痕最长。 [设计意图] 由教师示范折长方形纸到学生自己折,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新知的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4、画线段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师:谁来介绍一下线段有哪些特点? 生1:线段是直的。 生2:线段还有两个端点。 生3:画线段时还要装上两个特殊标志。

[设计意图] 学生经历了画线段的过程,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牢固掌握了画线段的方法,也总结出了线段的特点,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二、

方法应用及课堂检测。 A卷:

1、判断线段。

师述:只要符合(1)直,(2)有两个端点和两个特殊标志,这两个条件的就是线段,和它的位置是没有关系的。

2、下面的图形各由几条线段围成?

)条

)条

)条

)条

3、

用直尺把下面的两点连成一条线段。

小结:连接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4、下面有三个点,连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

• •

小结:连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画三条线段。

5、下面有四个点,连接每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

小结:连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点,可以画六条线段。 B卷:

1、填一填。

线段是( )的,有( )个端点。 三角形由( )条线段组成。 正方形由()条线段组成。 两点之间可以画()条线段。 线段有长短吗?( )

2、画一画。

(1)

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2)

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3)

画一条比3厘米长4厘米的线段。

[设计意图] 通过分层次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师:小朋友,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 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明确线段的特征和画法。

五、作业布置。课本第7页练习一的第7、8、9题。 反思:

第五课时

长度单位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及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在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

3、培养学生数学估计能力,求异的思想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通过同学的合作,度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看一看哪一位小朋友的眼力最好。谁能来猜猜老师的身高?其实只要我说一个数字你就知道了。“165( )”。

(生补充“厘米”)”你刚才加上的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 师: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复习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板书课题: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二.回顾知识,整体把握

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

(1)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3厘米呢?

(2)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应注意什么?指名两名学生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3)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量讲台桌的长(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方便,不容易得出结果).因此,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

(4)你知道线段的两个特征吗?怎样画一条线段?

三、典型示例

1、填空:

1枝铅笔长25(

) 一本书长22( ) 操场的旗杆高10( ) 1根粉笔长约10( )

2、这是小明早上写的一篇日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早晨,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起床,用15米长的牙刷刷牙,80cm长的毛巾洗脸。吃完早饭,急忙骑上自行车,以每分钟30厘米的速度到离家500厘米远的学校去上学,路上还碰到了身高165米的王老师。到了学校,我马上拿出厚1米的课本看起来。

你为什么笑啊?你说说原因?那应该怎么办呢?你想改哪一个?

3、填一填。

线段是( )的,有( )个端点。三角形由( )条线段组成。正方形由( )条线段组成。两点之间可以画( )条线段。线段有长短吗? ( )

4、画一画。

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四、方法应用 1.填空

4米=( )厘米 小明身高124( ) 课桌长50( ) 50厘米+35厘米=( )厘米 (教师巡视,集体校对,纠正错例)

2.比一比。(在○里填上“〉”“〈”或“=”) 18米○28米 100厘米○1米 35厘米○25厘米 5米○40厘米 6米○60厘米 40厘米○4米 3.选择题

(1)课桌的高大约( ) ①30厘米 ②60厘米 ③3米 (2)测量黑板的长,一般用( )作单位 ①米 ②厘米

4.下面的图形各由几条线段围成?

( )条 ( )条 ( )条 ( )条 5.这是一枝粉笔。

请你把估计的长度写在草稿纸上,请同桌合作量一量粉笔有多长。你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量的吗?(从0刻度开始)请同学上来演示。

五、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整理和复习

反思:

推荐第8篇:《长度单位》说课稿

《长度单位》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克乡中心校学的龚秀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一、教材分析 1.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为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习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1.2教材知识结构和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有两方面的知识,首先由测量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引出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介于同学们对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物体长度有直观的理解,所以本节课着重点应放在借助实际动手测量来帮助他们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引出国际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方便他们以后对测量的学习和应用)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学习,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学会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认识了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这些立体图形,认识了人民币,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这些知识储备和学习习惯为我们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使用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厘米和米的进率关系。

(二)能力目标:

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三)情感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团结合作的习惯。

2、进一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量的计量应用越来越广泛。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统一长度单位以及厘米和米。本节课先由测量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引出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种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经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由于年龄较小,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应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他们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识,此外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法,实现学生的多样化学习。

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习中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让他们在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六、教学步骤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在古代,就有了计量的需要,最初是直接比较。比如,拿两条绳子比一比哪一条长,有时很不方便,人们就选取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长度作为计量的标准,把要比较的物体同身体上选定的那一部分长度来比较,这样就产生了计量的单位。如一寸、一尺就是根据人体的一部分长度来确定的,把中指顶端一节定为一寸,把大拇指和中指张开的长度定为一尺(现在叫一扎)。裁缝在量一块布的长度的时候,有的用脚,有的用扎。同学们看这座漂亮的房子,我们想知道它有多长,也需要来量一量。

(2)操作探究,感悟新知

现在我们来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度,有的同学选用小方块,有的同学选用三角形纸片,有的同学选用小刀,同一本数学书,他们的测量结果却是不一样的,同学们总结出了这是因为选用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我们要统一长度单位。 (3)巩固操练

选用统一的长度单位小木块,来测量这些摆放整齐的物品。(通过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实际测量以后,体会到测量活动中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从而引出国际同意长度单位的新知)

(4)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5)练习我们统一选用小方块来作为长度单位,测量一下这些物体的长度。用直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设计以上两个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七、课堂小结

在练习结束后,让学生来总结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提出新的要求,这能使学生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同时又引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

八、课堂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以动手实践为主线,遵循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了 “质疑—探究—释疑”的过程。教学中不仅关注到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且关注到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推荐第9篇: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教案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教学目标、认识技能:

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 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材分析(重难点)

教学重点: 建立1 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学生分析:

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教学方法:(教学设想)

创设情境、动手操作。 过程与方法设计

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妈妈和老师比,谁高?谁矮? 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 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一庹( tuǒ)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交流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拃?生1:5 拃。生2:5 拃半。 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 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学生: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三、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

四、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 (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

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O。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 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 cm 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认识1 厘米。

教师指出:这个刻度0 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

4、教学例3(量一量)。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把尺的刻度O 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五、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 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看刻度尺,说出铅笔的长度,再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 题。先估一估大约几厘米,再量一量。 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2 题。看着尺子上的刻度,说出手掌的宽和一拃的长大约是几厘米。 说明:接近8 厘米的,我们说它大约是8 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一步是多少厘米?测量从脚尖到脚尖的距离。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板书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测量时,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统一长度单位 厘米cm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量法:把尺的刻度O 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教学体会(反思)

推荐第10篇:新人教版长度单位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一课时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课本P

2、3,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4、让学生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2、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

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

„„

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3、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组织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再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1、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

明确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来年感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

3、做一做第3题,学生直观看图,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再用上一题的方法在脑子里测量。

如果学生看图测量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用立方体实物进行测量。用实物测量时都要提醒学生注意量的方法: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设计意图]: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际练习,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再次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什么?

五、随堂练习

第二课时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课本P4,例3,练习一

1、

2、3。教学目标:

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尺子、图钉、纸条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都知道要统一长度单位,也用了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进行了测量。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设计意图]: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二、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一)、认识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3、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

4、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5、巩固1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 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等。

6、想想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1厘米长的?让学生去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鲜明表象。

(二)、用厘米量

1、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

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

2、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3、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

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第三课时

认识线段 画线段

教学内容:P

5、6例

6、7,完成9-10 教学要求:

⒈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感受线段的特征。 ⒉使学生学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 ⒊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线两根、小棒三根、直尺、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

一、先让学生猜谜语:

“同学们喜不喜欢猜谜语?”“喜欢” “今天,我们就来猜一个谜语”

“一根根,一条条,编织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要用着。” 提问:“这是什么呢?” “线。”

二、揭题:在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线段。(板书课题:线段)

三、教学线段的认识 ⒈引出线段的概念。

⑴请小朋友将带来的红线放在桌面上。教师同时在投影仪上放一根弯曲的线。 问:“桌子上的线是什么样的?”

指出投影仪上的线也是弯的。拿出另一根黑线让学生双手捏着两端拉紧。 问:“怎么样了?”

指出:这时,两手间的一段直的线就是线段。 ⒉比较,揭示线段的本质特征

⑴问:“桌子上的线有几个头?手里的线段有几个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指出:这两个头又叫“两端”。

⑵问:“它们有什么不同?”线段是直的。

⑶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两根铁丝(一根—形和一根U形),分别用手摸一摸,体验一下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帮助学生感受由曲变直的过程。 问:“线段是什么样的?”(板书:线段是直的)

⑷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三根小棒。把它们看作三条线段,按三种位置摆一摆。 讨论:摆的位置有什么不同,长短一样吗?

小结:线段可以是横的、竖的、斜的、长的、短的,但必须是直的。 ⒊联系实际举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边是线段。请同学们就你所见过的物体举一些例子。并请他们指一指。 ⒋用图形表示线段

课本的一条边就是一条线段,请你摸一摸这条边的两端。出示投影,请一名学生上来指出课本的一条横边的两端。我们可以将这条横边用一个图形表示。(慢慢地抽动课本的投影图,出现 )

图中有两个点,联系课本的边想一想,这两个点分别表示什么? 指出:这两个点就叫端点。

问: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⒌回顾小结: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线段的样子。想想它有哪两个特征? ⒍做第P5页的想想说说,投影出示。

四、教学线段的画法

同学们能够认识线段和它的图形了,那么如何画出来呢?请同学们看着这个图形学着画。(前面投影出示)

教师小结:画法可以有三种:⒈先用直尺画一条直的线,再点上两点;⒉先点上两点,再画直的线;⒊先点上一点,从这点出发用直尺画一条直的线,再点上另一点。三种方法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

五、巩固练习

⒈练习一第6题,同学们仿照书上的样子折一折,折好后将自己所折的线段指给其它同学看。 ⒉练习一第7题。提问:前面用过的三根小棒,你能比出它们的长短吗?你是怎样比的?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启发学生将三根小棒竖起来等在桌面上比) ⒊练习一第8题(投影出示)。

⒋练习一阵9-10第六题,同学们在书上独立完成后,投影出示。

六、总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什么? 线段是什么样子的? 最后,留给同学们一个思考题: 判断这个图形是不是线段。

第11篇: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新学期刚开学,二年级数学就碰到了难题——长度单位。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的学习长度单位。这对于他们是新知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又是老经验了。通过探索性操作,在这次《长度单位》教学活动课中给我以深深的启迪。长度单位我基本上用了三个课时,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测量来感知米与厘米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实际长度!

所以这样的课我希望能做到以下几点:

1、在原来知识经验基础上构建新知识的框架,发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和我们很近。

2、纠正老经验的错误认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两者建立联系,能用新知识去测量生活中的物体。能用老经验检验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猜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也能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

2、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

3、估一估,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长度单位表象进行估测,再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几点思考:

1、在没有多媒体的情况下,学生经历有多样标准测量物体的经历不足。所以反应在作业中,个别学生在数一个物体有几个正方体的时候就出现了错误。对同一测量标准的必要要体会不是很深刻。

2、厘米和米的混淆。一种是在语言上的混淆,一种是在长度观念上的混淆。

3、测量要求从零开始,但是我希望孩子能够不从0开始也能计算出所量线段的长度

4、教师的精心准备、学生的全员参与,确实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兴趣的激发、经验的积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5、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全程参与学习过程,利用操作、比较等手段获得感性认识,切实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6、“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

第12篇:学习掌握长度单位

学习掌握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

(二)、自主探究:

1、认识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A、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2、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3、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4、用厘米量。

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量松紧带的长。

(三)、拓展运用:

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1)没对准0刻度线的。 (2)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

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

4、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

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

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在古代,没有尺子时,人们用什么进行测量?(手脚)回家量一拃、一步的长度。

(四)、布置作业

第13篇:《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二年级数学教学的第一单元,因为这一部分的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生活中的经验积累非常重要。上完课后有一些体会:

1、在教学1厘米有多长时,不要把尺子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以免放大的尺子误导学生。

2、测量要求从零开始,但是也应该教会孩子能够不从0开始也能计算出所量线段的长度

3、对大人来说“厘米”和“米”非常简单,但是对孩子来说,要建立表象,理解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要利用多媒体多出示一些长度是1厘米和1米的物体,进行多次感知。并且让他们多动手量身边的物体:比如课桌的长、宽、高,门窗的高度等,对学生日后填单位很有好处。

第14篇: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课题 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认识米、用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地位与作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这一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和1米=100厘米,并初步认识线段。

2、能力目标:会用刻度尺量、画物体的长度及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3、德育目标: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

单元教法设计

1、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的物品做计量单位去测量统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关于线段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多补充线段的练习。

第一课时: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争论意识及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感受成功的喜悦。第二课时: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第三课时:

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知道量比较长的物体要用米做单位,会用米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第四课时:

1、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估量物体的长度。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用厘米量较短的物体。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教学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 第四课时

教学重点: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线段的概念。 分课时作业布置 第一课时:

做一做第

1、

2、3题

第二课时:练习一1~3题,第6题做在课本上。 第三课时:练习一

4、5题。

8、9题做在课本上。第四课时:练习一第

7、

8、10题,填在书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争论意识及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小木块、曲别针、硬币、铅笔盒等。 教学步骤:

1、谈话导入,创设情景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上数学课,数学课上我们都经常用到些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屏幕上出示:课本、练习本、铅笔、铅笔盒等。

2、我们每天都用它,可以说是在熟悉不过了,可是你知道它们有多长吗?咱们来量一量好吗?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测量统一长度

(1)我们先来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

2、(屏显数学课本)你们认为该怎样量呢?(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边的物品来量。

同学们,别镇、三角形、和小方块,你们任选一种来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

学生测量,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学生测量方法)

(2全班交流、汇报测量结果

分组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问

为什么大家量的都是数学课本的宽,而结果却不一样呢?

小组讨论汇报

再次让选用统一物品测量的学生展示测量结果。

小组讨论看能得到什么启发。

小结:

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做标准进行测量。

测量不同的长度

(1)用你喜欢的方法量你喜欢的物品的长度。

小组操作,教师巡视。 (2)全班汇报交流,提出质疑。

启发学生根据汇报结果提出为题。

如:为什么数学课本的常识5个别针长、铅笔盒是5把小刀长,都是5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

小组讨论。

总结:因为选用不同的物体做标准去量,他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和实际不服,应该选用统一物品计量单位去量。

(3)单项练习课本与铅笔盒哪个更长一些,请同学们用小木块测量一下。

汇报测量结果

练习

1、做一做第1题:提示学生:上面的集中可以用小刀等东西对准各自的竖线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题: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的测量。

3、做一做第3题:

用正方体测量的过程让学生在脑子里完成。

总结:

说一说本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

安排作业:略------ 统一长度单位教学设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争论意识及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 :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具准备:小木块、曲别针、硬币、铅笔盒等。 [教学过程 ]

一、提出问题 ,明确目标。

教师:同学们发现了吗,我们用的课桌桌面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长方形。

教师:对,长方形有几条边?

学生:四条边。

教师:学校还想买一些这样的桌子,那我们就得知道这桌子有多长,有多宽,你们愿意帮老师量一量这桌面的大小吗?

我们今天将完成哪些任务呢?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学会估量物体长度。

二、自主探索,质疑问难。

1、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教师:用什么来测量呢?

学生:用尺子。

教师:可是,我们的尺子留在教室里了,怎么办?不用尺子,你能不能想出巧妙的办法测量出桌子有多长,多宽?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交流:

1、用手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手长)

2、用铅笔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铅笔长)

3、用铅笔盒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铅笔盒长)

4、用书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书长)

三、展示成果,构建网络。

1、学生分小组测量桌子的长和宽。

要求: ① 开动脑筋,多想办法

② 分工明确,注意合作

③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可以写字,写拼音,也可以用图表示。

量一量桌子

看一看,谁用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巧妙?

学生测量。(10分钟)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测量。发现典型数据。

2、学生展示。

3、用尺子测量一下桌子的长,看看有什么结果。学生用尺子测量桌子的长。(教师巡视,纠正学生测量时的小错误)

教师:谁来汇报他们组测量的结果?

学生1:长是80。

学生2:长是24。

教师:怎么用尺子量,得数还是不一样?哪个对呢?

学生很快发现软尺有两面,两面的刻度不一样。

教师指导学生辨认软尺两面的刻度的大小,并让学生估量1厘米和1寸两种长度单位和自己手指的粗细的对比。

教师:要想得出一致的结果,我们应该怎么办?

学生:都用厘米(或寸)刻度的一面来量。

教师:那我们现在就统一用厘米的一面来测量桌子的长和宽。

学生测量。

教师:哪一组说出你们的测量结果?

学生:桌子长80厘米,宽30厘米。(5——6个学生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四、总结延伸:

教师:现在我特别清楚我要买多大的桌子了,长80厘米,宽30厘米。用同一种刻度的尺子测量很方便。厘米是现在世界上尺子最常用的刻度。人类发明尺子、统一长度单位之前,就像我们开始测量桌子的长、宽时使用的方法一样,利用手拃、步伐或身边物体的长度做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至今,在人们没有带尺子的时候,仍然会这样估测物体的长度,例如妈妈给孩子买衣裤或鞋的时候。

- 疑难问题解决办法

1、因为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究过争购减起来的, 因此,在教学是应该按照儿童学习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体验到现有方法的局限性,从而产生一种创新工具的欲望。

3、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成功的体验,以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课时

教案设计者:姬王小学——田茂庆 教学内容: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争论意识及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小木块、曲别针、硬币、铅笔盒等。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创设情景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上数学课,数学课上我们都经常用到些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屏幕上出示:课本、练习本、铅笔、铅笔盒等。

2、我们每天都用它,可以说是在熟悉不过了,可是你知道它们有多长吗?咱们来量一量好吗?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测量统一长度

(1)我们先来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

2、(屏显数学课本)你们认为该怎样量呢?(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边的物品来量。

同学们,别针、三角形、和小方块,你们任选一种来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 学生测量,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学生测量方法) (2全班交流、汇报测量结果 分组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问

为什么大家量的都是数学课本的宽,而结果却不一样呢?

小组讨论汇报

再次让选用统一物品测量的学生展示测量结果。 小组讨论看能得到什么启发。

小结:

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做标准进行测量。 测量不同的长度

(1)用你喜欢的方法量你喜欢的物品的长度。

小组操作,教师巡视。

(2)全班汇报交流,提出质疑。 启发学生根据汇报结果提出为题。 如:为什么数学课本的常识5个别针长、铅笔盒是5把小刀长,都是5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 小组讨论。

总结:因为选用不同的物体做标准去量,他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和实际不服,应该选用统一物品计量单位去量。

(3)单项练习课本与铅笔盒哪个更长一些,请同学们用小木块测量一下。 汇报测量结果 练习

1、做一做第1题:提示学生:上面的集中可以用小刀等东西对准各自的竖线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题: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的测量。

3、做一做第3题:

用正方体测量的过程让学生在脑子里完成。 总结:

说一说本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 安排作业:略------ 反思

第一课时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课本P

1、2,例1 教学目标:

1、

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

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

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

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4、

让学生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 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

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2、

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 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 „„

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3、

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组织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再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1、

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

2、

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

明确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来年感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

3、

做一做第3题,学生直观看图,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再用上一题的方法在脑子里测量。

如果学生看图测量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用立方体实物进行测量。用实物测量时都要提醒学生注意量的方法: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设计意图]: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际练习,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再次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什么?

五、随堂练习

本单元共安排了4个例题。 例1 统一长度单位 例2及相关内容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例3及相关内容 认识米

用米量 例4及相关内容

认识线段

量、画线段 1.统一长度单位。 (1)例1。

教材从两个方面来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①先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课本的宽,如用1角硬币作标准量,得出课本宽大约7个硬币那么长;用曲别针量,得出课本宽有5个曲别针长;用三角形量,量得课本宽有4个三角形学具那么长;用木块量,得出课本宽大约15个木块那么长(见下左图)。由这些不同的测量结果学生自然会想到:“为什么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②让学生用不同物品作标准量不同长度,教材让学生自由量,如用小刀量铅笔盒的长,用曲别针量铅笔的长,用橡皮量剪刀的长,用“一”量桌子的长等等,通过比较所量结果,学生会发现有些物品的长度不同,但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量的数据却可能相同。如数学课本的宽和铅笔盒的长是不一样长,但数学课本的宽有5个曲别针长,铅笔盒有5把小刀那么长,同样都是5,它们却不一样长(见下右图)。由此引起认知冲突,学生自然会思考:“为什么不同的东西量出的结果一样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相同的物品(如方木块)进行测量,去解决上面两个矛盾冲突,由此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例1时,可以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可以让学生按教材介绍的方法去量数学课本的宽,4人一组,每人从四件物品(1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方木块)中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量的方法的指导: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量完后,让学生汇报量的结果,当然量的结果不同。这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让学生看到,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然后再让全班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如每组中都有用曲别针量的同学,他们测量的结果都是:数学课本的宽有5个曲别针那么长。由此启发学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第二步,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小刀、铅笔、曲别针,或用“一”等去量桌子、铅笔盒、剪刀等物体的长度,然后针对测量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数学课本的宽是5个曲别针长,铅笔盒是5把小刀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5把小刀长?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同一物品(如方木块学具)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

(2)例1的“做一做”。

第1题,将5种蔬菜,左端对齐,横放在5个竖排的隔层中,隔层下面横排着5个□,让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那么长。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格子的竖线比一比。

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这里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量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练习时,既可以让学生量书上提供的,也可以量其他物体的长度。

第3题,是用长、宽、高都是1厘米的正方体作标准(为过渡到用厘米作长度单位做准备),看图估计所测物体大约有几个正方体长。测量的方法类似第2题,只对着所量物体的左端摆放1个正方体,而用正方体测量的过程让学生在脑子里完成。教学时,如果学生看图估测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用正方体实物进行实际测量。

在用实物进行测量时,无论是用一个一个摆放实物的方法,还是用一个实物一次接一次测量的方法,开始测量时,都应提醒学生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2.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1)认识厘米。

前面教学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时,已经引出统一的长度单位──正方体(1 立方厘米),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很不方便,为了准确、方便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为了便于交流,尺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教材由此引出厘米尺,并在尺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在此基础上,教材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材先出示一个图钉,通过测量,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以帮助学生看到1厘米的大致长度。然后让学生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让每个学生都清楚1厘米到底有多长,建立1厘米的直观表象。

在引出尺子时,教师应说明发明尺子的原因,让学生知道尺子的作用。在认识厘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尺子,帮助学生认识尺上的刻度及实际长度。然后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先让学生量一量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然后让学生量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巩固1厘米的表象。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其他活动,如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闭眼想1厘米的长度等,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鲜明表象。

(2)用厘米量。

例2通过量纸条的长度,教学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时,要注意说明量的方法:量时,要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这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为了让学生看得更清楚,教师可以先示范。学生自己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长度单位 厘米”教学设计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桐淮小学 李志华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页和练习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物体应该用相同的工具来量。

2.认识尺子,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感知量物体可以用相同的工具来量

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就放在盒子里面,想知道是什么吗?请把盒子打开,拿出来相互看一看,并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打开盒子观察并进行交流)

1.用学具量同样长的边。

教师请学生挑出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物体,摆一摆数学书的短边是几个物体的长。

(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测量结果,同时用多媒体显示测量结果)

师:难道你们数学书的短边不一样长吗?请动手比一比。

(学生相互动手比数学课本并回答“一样长”)

师:一样长的边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生:因为量书时用的东西有的长,有的短。

师:如果都用同样长的工具来测量,结果会怎样呢?请小组再用正方体摆一摆,数学书的短边是几个小正方体的长呢?

(学生动手操作并分小组汇报,使学生知道,如果都用同样的物体量书的短边,得到的结果相同。)

2.用学具量长度不同的边。

(电脑出示数学课本和文具盒这两幅图,并演示用曲别针测量书的短边,用小刀测量文具盒的长边。)

测量后教师问发现了什么(小刀比曲别针长,文具盒的边比书的边也长)。

师:如果把小刀换成曲别针,让我们来看一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多媒体演示用曲别针量文具盒的过程,让学生知道文具盒的长度比书的短边多用了6个曲别针。)

小结:我们通过动手实践和观察,知道了量物体应该用相同的工具。

3.实践活动。

(1)处理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2)处理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2题。

(学生都用新铅笔量所想量的物体的长,可以自己量,也可以几人合作,最后相互交流并汇报测量结果。)

(3)处理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3题。

(多媒体显示题目内容,说明题意,让学生估算,电脑验证。)

二、知道量物体的长度也可以用尺子来量

1.认识尺子。

师:刚才我们用铅笔来测量物体时,量了一次又一次,多麻烦呀。用什么去量比较方便呢?(尺子)

教师请学生拿出尺子看一看,能发现什么(数字、刻度线、cm),教师介绍刻度线和“cm”;并向学生说明“厘米”是一种长度单位。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认识1厘米有多长。

(电脑演示从0到1中间的长是1厘米)

师:你认为还有从哪个数字到哪个数字中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给你的同桌看一看。

(小组活动)

统一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浓江学校二年组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2页。 学情简析:

在生活中,学生对长度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还不太清楚。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测量活动,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说一说”等活动来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生活实际,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估测和测量的能力。 情感目标: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间的密切联系。同时在矛盾冲突中感悟数学知识并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教学准备: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 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4、让学生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

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2、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 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

……

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3、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组织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再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1、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

明确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来年感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

3、做一做第3题,学生直观看图,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再用上一题的方法在脑子里测量。

如果学生看图测量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用立方体实物进行测量。用实物测量时都要提醒学生注意量的方法: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设计意图]: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际练习,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再次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什么? 引导总结,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板书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

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测量

第15篇: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南宁市新阳路小学 马相锋

新学期开学,我和孩子们就一同进入二年级的数学王国里去共同探索新的知识了,迎接我们的是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一年级第一学期我们就学习过“比长短”,孩子们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学期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学习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孩子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长度单位》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概念性的认知内容。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的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会感到一定困难。因此,解决困难很大程度上在我们教学中要取材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在生活操作和实践中去感知、体会,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这也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为大量知识来源于孩子们的亲生体验,来源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学了《长度单位》,很多孩子都觉得数学很有趣,很好玩。

确实,这几节课看起来大家似乎一直都在玩,用硬币、图钉、回形针量课本、铅笔盒,用尺量自己身体上的数据,比如步长、一庹长等等,用卷尺量教室的长度、宽度,还有大量的估测、观察等活动,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亦乐乎!

其实,要理解“米”、“厘米”的概念,建立长度的表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要使孩子们能既轻松又有效地学习知识,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合理运用知识,我们呈现的材料、组织的学习活动就应该具有现实行、情景性。

新教材在呈现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是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活动,如:用三角形量数学书的宽、用回形针量铅笔的长、用硬币量数学书的宽、用小刀量文具盒的长、用铅笔测量书桌的宽和椅子的高等。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引出用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作为统一的单位长度,但每次都拿正方形量不方便,由此引出直尺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以及两者之间的进率教学。这样的安排能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密切联系生活,在生活操作和实践中去感知、体会,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

学习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体现了课标的新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都觉得很有趣、很好玩,整堂课一直都在玩,用硬币、圆形、回形针量课本、铅笔盒、铅笔、黑板等,以及用尺量出自己身体上的数据,还有估测、观察等活动。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亦乐乎!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学生回家后,自主选择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量一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应用价值。从学生课后的练习和作业中看出:学生对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1厘米和1米、用厘米测量线段和较短的物体的学习并不感到困难,但是在将物体从直观表象抽象成文字表述后再让其选择合适的单位时,一部分学生就不能正确的对长度单位进行选择,这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长度单位的选择需要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有经验的积累。

反思这几节让孩子喜欢的课,我觉得首先得益于教材的合理安排。以往的教材往往是直接告诉学生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米、厘米是长度建立正确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新教材在呈现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是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引出用1厘米的小正方形作为统一的单位长度,但每次都拿正方形不方便,由此引出直尺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以及两者之间的进率教学。教材的安排能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爱玩、贪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如果我们能尊重孩子的这种天性,在教学中有效创设活动情节,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沟通学生情感世界和书本世界的联系,教学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上文所说的用实物量、用尺子量,量课桌、量自己的身体,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始终很高, 而这些活动对于他们建立正确的表象、形成良好的数感,有着重要意义。

南宁市新阳路小学2010-2011学年度秋季学期数学教学反思 马相锋

1.《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今天我开始教学二年级第一个学期第一次数学课,开始时,我组织同学们认真学习“导学案”,同学们讨论得还算积极。但是做到“估算物体长度”时,学生傻了,用不同物体估算物体有几个长度单位时,得出了很多答案,和我想要的答案相差颇大。到底怎么回事呢?经过课后反思,我发现问题出现在学生对“厘米”和“米”这些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没有能更深更熟练的理解和掌握“有多长”,导致估算失误较大。我将会重新给学生们指导这些长度单位的具体长度,提高他们的估算长度的观察能力。

2.《线段》教学反思

今天改到学生《线段》作业时,发现有些学生对线段的判断有误,把很多不属于线段的题目当成线段。我思考后,觉得教学时,可能忽略了,对《线段》特征的强调,讲课时没有突出这一重点和难点。才会使学生听得泛泛的。所以,我决定,下一节课时,我会再一次告诉学生,线段要符合3个特征,其一是直线,其二是有两个端点,最后是可以测量得出长度。

3.《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竖式计算》教学反思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学生可以借助以前学习的口算方法来解决计算问题,但本节课重点是学习笔算加法的算理。反思这一节课,新课前对一年级的口算进行复习,强调算理很有必要,为本节课笔算奠定了基础,但是如果把后面例题计算拆开摆在口算复习中,对后面笔算起到更好的作用。

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不进位加),教材创设情境如下:小学二年级四个班去游乐园,人数分别是

36、30、

35、34人,如果一辆大客车限坐70人,哪两个班学生可以合乘一辆车?本节课只需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竖式,但当我提出:“哪两个班学生可以合乘一辆车?”这一问题,经过学生的补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对于进位加的我把他们都写在了一个角落,作为课堂最后的拓展题让学生思考。在讲解例题一的时候,我巧妙的利用了小棒图,把小棒图竖起来摆,使得竖式形象化,接着把形象的小棒图再抽象成数字。这一环节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竖式的算理。再通过练习判断,使得学生对笔算时出现的种种情况有所警惕,从而都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处理本课的时候,有以下几点做得不够好:1.没有深入的解释“合成一辆车”和“准乘一辆车”,导致在提出问题“哪两个班学生可以合乘一辆车?”后,还有学生提出后不确定是否可

以合乘一辆车。2.由于上一环节没有处理好,所以导致时间不够,后期练习中的判断改正题没做,拓展题也没做。这是本节课最值得检讨的地方。以后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备好学生,备好教材的每一句话。

4.《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竖式计算》教学反思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加法。设计这节课时,我觉得依据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自主探究,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所以,本节课我放手给学生,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然后通过全班交流,老师的点拨完成了教学任务。

首先,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联方面,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与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索,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有了不同的想法或困惑时,教师就要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恰当点拨、引导,使学生进一步反思,找到正确的方法并得出正确答案。

其次,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本节课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学会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和补充。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在不同观点碰撞中产生绚烂的火花,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考交流习惯。

5.《不退位减》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要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情景:二年级学生为迎接国庆节准备盆花装扮教室,是以统计表的方式展现给学生的。这样既复习统计知识,又为学生留出了更大思考空间。同时我也把“问题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解题多样化,口算、摆小棒、笔算均可。然后大家集体交流各自方法,从而也引出了笔算减法,通过学生自己讲解、互相质问、教师引导到改正展示,都是那么水到渠成,学生不仅学会了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一举两得。

这一节课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把机会留

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发展、提高、创造的机会,让他们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习数学的快乐!

6.《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一堂计算课,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层次清楚,符合计算课型的一般步骤。主要分为三个环节:

1、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56–22=?让学生根据以前学的方法来思考,想想相同数位的数直接相减?把竖式写在记录本上。

2、方法的交流与展示: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直观图的教学。

3、具体情景中适用方法运用:57–14 39–8让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计算?请写在记录本上并说说为什么?

作为新教师的我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发现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首先是学生主体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应该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因该牢牢的“抓”着学生,生怕学生出错。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其次是让学生说的练习的还不够。如今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探索,改变过去应用题教学片面强调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做法,做了题目就要让学生讲出,你是什么算的,为什么是这么算的,通过长时间的锻炼之后,可以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着是新授前的引入。两年级的小朋友,还是处于地段学生。他们的自我掌控能力还不够,上课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通常只能维持在10至20分钟的时间,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让学生能够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里学得最多的、最有用的知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堂课可以充分发挥情景图的作用,利用情景图上提供的素材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能够尽快的进入上课的最佳状态;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情景图所提供的数据中发现数学问题,为后面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计算作好准备。

最后算理和算法,这点是针对计算课来讲的。在教学直观图的时候可以结合算理和算法同时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和记住竖式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7.《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教学反思

今天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应用题。课堂效果特别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学生整节课都全身心地投入。总结一下自己认为成功的

地方如下:

一、能利用学生的实际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时,我出示了本班的小红花评比台,让同学们数出我所指定的三位同学所的小红花的数目,学生因为要研究与自己有关的事非常高兴,他们马上投入了兴奋的学习状态。

二、为学生创设拓展思维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因为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三条数学信息,所以学生思维的空间大大拓宽,每一位学生依据自己的知识水平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且列式解答。他们的思维很活跃,竟然提出了十个不同的问题。由于研究的问题是自己的事,问题是自己提出的,又是自己解决的,整个课堂完全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教师引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掌握的灵活、扎实。

三、能结合本节课的学习情景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鼓励学生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向优秀的同学学习,积极上进。

总之,我觉得这节课把新课标的思想体现得很好。知识的学习利用了学生的实际,思想品德的教育恰到好处,不是牵强附会,

8.《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

这节课,首先对学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的速算擂台赛,加强学生的口算.然后,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观察讲桌上课本数量的变化,真正从实际过程中体会加减混合的意义,同时感受到计算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自然地找到新旧知识的切入口,从而有效地突出新知识的重点,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

紧接着,出示教材情景图,引导学生学会看图,说出小猴子只数先减少后后增加的变化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变化过程抽象出加减混合算式:5-3+2。得出算式后不要急于计算,让学生再对照画面说一说“5-3+2”所表示的意义,以加深学生对加减混合算式的认识。计算时先让学生对照图思考怎样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计算顺序先算出“5-3”的得数“2”,再次让学生明确“2”表示什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的顺序和第一步计算的得数。算第二步时,仍然要注意提醒学生思考:用哪个数加上1,使学生更明确地认识到第二步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2”加上“1”,从而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

然后,以“你还发现了哪些变化?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决?”为主线,把课堂交给了学生,通过学生的交流、思考.加深学生对其计算过程的理解和感受活动不够落实。

1.《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在口诀整理中,由于试教中发现让孩子自主整理时间比较费,同时将多余口诀放一边整个板书有些散,而选择在老师引导下整理。其实在这一环,如果让更多的孩子根据已有经验都来出谋划策,孩子们完全能做得更好。同时,在练习中,我努力想使习题更具开放性,增加习题的量,让孩子们自主提问,而忽视了孩子们对于问题的思考需要空间。如果我能在后面的应用练习与拓展练习中,先带着孩子们细致地看看题目,也许孩子们会理解得更好。同时,也说明孩子们平时缺乏审题意识,或许根据每天7节课来提问,有些脱离学生兴趣。因此,在习题巩固一环,放之前应先扶一扶,或许会使更多的孩子走得更好。

一直以来,我对于课堂的理解总是有些小碎步式的,无论是对于孩子活动的有效性还是对于课堂自主探索时空的处理,总是亦步亦趋。虽然学得扎实,但缺乏灵动的探究。其实,我更喜欢放开的课堂,或许并未收获结果,但经历失败也是一种成长。就像偶像黄爱华老师说的:朴素到课堂中只剩下数学学习,数学学习需要怎样就怎样,不因课的功利而改。因此,这次的上课是完全不同于本身风格的尝试,自己本身就有些不适应。但只要有了开始,相信就会有更多的收获。课堂,不管是失败或成功,或许就像孩子们的学习,需要结果更需要经历,不仅使孩子更好地成长,也使我收获更多。

2.《8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我鼓励学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根据信息独立填表格,并且思考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让学生初步感悟几个八是多少,为编口诀扫除障碍,分散教学中的识记难点。根据表格中的数写出乘法算式,进而让学生自己编出8的乘法口诀。同时,我还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并通过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达到逐步巩固应用乘法口诀的目的。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8的乘法口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 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没有让学生发现规律。在解读品味,感悟口诀中,没有让学生根据自己编的口诀发现口诀存在的规律,以便学生更容易识记,没有引导学生根据前后句的口诀,来推导出自己忘记的口诀。没有让学生说说8的乘法口诀与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规律的相同点。让学生猜猜看9的乘法口诀之间有什么规律呢?并且最好能花一点时间让学生根据口诀的特点去熟记口诀。

2、练习的设计过于普通化,没有层次性,思考性较差,不能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深度思维。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较为简单,因此在巩固训练中可以设计一些发散性思维的题目让学生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可以让学生联系

生活实际,提出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把数学与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

3、关于追问:追问着眼于学生思维过程的还原和外化,有利于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只会烦锁地进行碎问,而且技巧不高,没能让学生擦出智慧的火花,没能通过追问,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深度思维,不能有效地促成课堂有效的教学生成资源。追问作为“关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手段,有着其它提问技巧不可企及的优越性。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当听了学生的回答后,发现其思考还是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甚至是错误的,就应该紧追不舍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或由浅入深,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直到理解变成准确、全面、细致、深刻为止。

这些缺点都有待于自己今后教学中不断去改进和提高,从而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面和教学能力。

3.《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9的乘法口诀》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1—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编口诀的能力,所以编口诀并不是这节课需要解决的难点。在这节课教学中我重视学生找9乘法口诀的规律。

在这节课中,我先让学生复习了9加几,对给9凑十加深了印象,让学生明白9的乘法口诀不难。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9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通过探索和交流,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隐藏的规律,寻找记忆口诀的途径。学生通过自己对9的口诀的观察发现:

1、积是用9的分成组成的。

2、通过积能说出是几个9。

3、求积时几个9就用几十减几。

4、学生还学会了用手势记忆9的口诀。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变重知识为主动探索,变种结果为种过程,变死记硬背为灵活识记。实现课堂的科学化,自主化,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使课堂成为焕发生命的场所。

通过自主探索许找规律,学生很快熟记了9的乘法口诀,认为9的乘法口诀并不难记。

但是在这节课也有一些缺点:

1、我的教学设计没有按课本情境来创设,从复习开始,使得有些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慢了些。

2、设计的练习形式太少了,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不多。

3、课堂评价语言过少,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本节教学内容与相同加数连加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在认清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实验教材强化了几个几的实际含义,简化了乘法

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不再区分乘数与被乘数,“×”读作“乘”等),删除了抽象的概念表述(乘法的定义、“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等抽象用语)。

我在教学设计时,从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入手,通过游览儿童公园,让学生观察活动项目中的每节车厢的人数都是相同,初步感知相同加数这个概念。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并思考每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放了几个图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得出相同加数连加和不相同加数连加两种加法算式,通过让学生观察、探究,得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可以说成几个几,从而为乘法的引入垫定基础;然后凭借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出乘法,并让学生说说乘法算式中的每个数字相当于加法算式中的哪个数,明确乘法的意义,最后通过练习,巩固本课中的知识点。

5.《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如:在5的乘法口诀教学过程中我从学生最熟悉的小手引入,初步感知几个5的含义,让学生在这节课的开始有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教学中,我尤其注重思维过程的教学,在学生明确了要解决的问题之后,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画小伞,5根一把,直观上认识几个5相加是几,并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写乘法算式时和编乘法口诀时,带着学生一个一个解决,逐步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让他们经历编口诀的过程,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口诀的意思。记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我在记口诀这个环节中,不只是让学生单纯的背,更侧重让他们讨论怎样记更快更牢,忘了下一句怎么办。孩子们很会想办法,记的效果也很好。

但是在课堂中,我觉得学生缺乏应用口诀和写口诀这一环。在作业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那五句口诀的意思,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在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就强调这两个算式都应用这同一句口诀,学生可能错误会少些。此外,写得太少,有些孩子口诀里汉字数字相混淆。

6.《2.3.4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关于2,3,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因为这九句口诀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易于想象,教材中只安排了一课时的新课教学.例2,例3是两幅非常不错的情景图例2出示了幼苗的两片子叶,引导出2的乘法算式及口诀.因为对子叶我稍作了解释,所以学生对例3的情境图没有很好的理解,有的同学竟数起了叶片,我立马引导,才有所扭转.不过在这堂课中,我太面面俱到,几乎每一句口诀我都是一样的教学,通过情景图我先让学生说出乘法算式,再板书口诀,让学生读一读.我象是完成任务一样的教完了口诀,形式太单一,学生不太有激情,自己上课的味道不好,也发现这堂课没有上的象备课时那样有条理.其实我完全可以多些形式来教这些口诀的,比如我可以重点教2的乘法口诀,自学3的口诀,写在草稿纸,小组合作学习4的口诀,书上填充完整.虽然在6班上时,我也作了一定的调整.不过也并没有受到理想的效果.

课后,在学生背乘法口诀时,要求还不够严,有些同学疙疙瘩瘩背出,我就给他们通过了,看得出来背不熟练的同学作业速度普遍慢,看来,一定得让他们流利地背才行!

7.《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6的乘法口诀,这部分教材的编排与5的乘法口诀基本相同,教学本节课时,我给学生留出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采用教师引导学生编前两句乘法口诀,其余四句由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写加法算式,并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以及根据乘法算式编乘法口诀的方法。吸取了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失误,坚持让学生在61页的“做一做”环节用小棒摆了六边形,并且一边摆一边说出6的乘法口诀来。

由于学生已学了2~5的乘法口诀,对乘法口诀的含义,怎样编乘法口诀,有了初步了解,具备了编制乘法口诀的初步能力。鉴于以上的分析和班级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我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对教材做了一些改动,鼓励学生更自主地完成相关求和计算、写乘法算式和编口诀的任务。在进行例题教学时,注意到了以下三方面:

首先,组织好学生交流计算“几个6”连加的思考过程。通过交流,一方面引导学生初步记忆“几个6”连加的结果,另一方面启发学生具体感知得到的这些和之间的联系,从而为编制和记忆口诀打好基础。

第二,放手让学生自主编制6的乘法口诀,并通过交流使各人所编制的口诀得以完善。

第三,在组织学生记口诀时,让学生结合各自记忆口诀的经验,说说“哪几句口诀容易记住?”“哪几句口诀难记一些?”“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口诀?”

8.《乘法口诀表》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

《乘法口诀表》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培养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教学难点是通过应用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乘法口诀。

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背一背1~9的乘法口诀,由“几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引导学生想象:把1~9的乘法口诀组合的一起,会是一个什么样?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乘法口诀表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表象,并在前面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表的基础上,自己试着在头脑中画一个1~9的乘法口诀表,了解乘法口诀表的规律,为下一步发现乘法口诀表的规律做个铺垫。

接着让学生分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其中的规律,然后小组分别汇报自学结果,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拐弯看,发现规律。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小组里说,然后在全班交流,大多数学生能利用规律有条理地记住全部口诀。但仍有少数学困生不能记住口诀,需要进一步利用结对子来帮助。

第16篇: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统一长度单位,教材是从两种情况来说明的。第一种情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由此启发学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第二种情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可能数值上一样,但由于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准确、方便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为了便于交流,尺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由此引出厘米尺,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在教材的处理上,我选择将例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与例2厘米的认识合在一块上,意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那么,这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呢?这节课认识其中的一个长度单位——厘米。当然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通过试教、执教发现,把两部分内容和起来上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准备工作要充分。动手让学生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必然准备很多供操作使用的学具,又因为地段学生本来就好动好玩,现在又给他们准备了这么多玩具,这必然让他们不能自控。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在课前先将学具发下,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接触学具,让他们“玩”个够,并可适当约定一些手势或语言来当指令,这样课堂进程会更顺趟些的。

2、分清重点。将两部分内容合起来上,要十分明确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虽然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长度单位统一的必要性非常好,但也要注意控制好时间,不要一操作就收不回来而导致后面的重点只能一飘而过。要能合理掌控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在下达要求时要注意讲清楚、说明白,这样,操作的有效性也能更好的体现,而正堂课的重点也能十分突出,还能展现出不少亮点。

第17篇:二年级长度单位换算

长度、质量单位练习题

一、复习导入

问题: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哪些?生:克、千克、吨 。 “那它们三兄弟中,谁是老大?谁是老二?谁又是老三呢?” “为什么这样说呢?它们各表示什么呢?”(克一般表示比较轻的物体如乒乓球、鸡蛋、面包、饼干等的重量;千克一般表示一般重的物体如小羊、小牛、小狗等动物的体重;吨就表示特别重的物体如大象、大鲸等的体重。)

物体不同,要用的质量单位也不同,你们会为他们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吗?好,我们一起来做一下。

一个樱桃重5( ) 一只鸭子重4( ) 卡车载重2( )

一袋奶重220( ) 小明重25( ) 一头鲸鱼重50( )

二、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3吨=( )千克; 6000千克=( )吨 1600千克-600千克=()吨 1吨-400千克=()千克

2800千克-800千克=()吨 4020千克-20千克=()吨

1吨-500千克=( )千克 2吨-500千克=( )千克

练习题

1.长度单位换算

3厘米=( )毫米 ( )厘米=5分米 3厘米5毫米=( )毫米 6千米=( )米 100毫米=( )厘米 ( )米=4千米 40毫米=( )厘米 10千米=( )米 100毫米=( )分米 6千米300米=( )米

2.质量单位换算

1吨=( )千克 ( )千克=5000克 4吨=( )千克 9000千克=( )吨 (

)吨= 2000千克 3000克=( )千克

3.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瓶酱油重1( ) 卡车载重8( )

三年级学生重30( ) 机场跑道长约3( )

桌子高85( ) 大头针长22( )

4.明明绕学校操场跑两圈是400米,还差( )正好是1千米。

5.量数学课本的厚度,最好用( )作单位,量学校操场的长度,最好用( 位。

6.一张白纸约重3( ),一头大象约重2( ),一个西瓜约重4( )。

7.人们测量较小的长度时常用( )作单位,测量下面线段的长度。

长(

二、我会连

一座桥长 15米

数学书厚 125厘米

小青的身高 5千米

一幢楼房高 8毫米

三、谁是谁非

1.一枝铅笔长18米。

( ) 2.数学书宽约17厘米。

( ) 3.一座三层楼房高约10分米。

( ) 4.一辆长安小货车载重1吨。

( ) 5.新城小学到万江汽车总站约4千米。

( ) 6.一头猪重100千克。

( ) 7.一头成年蓝鲸重30千克。

( )

四、我会画

1.画一条长42毫米的线段。2.画一条长1分米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7厘米短5毫米的线段。

)作单

五、计算

1.计算。

6吨200千克=( )千克 1米—3分米=( )分米 7千米—5000米=( )米 8毫米 + 2毫米=( )厘米 82厘米—52厘米=( )分米 3厘米 + 2毫米=( )毫米 1吨—700千克=( )千克 6吨—2000千克=( )千克 5200千克—3200千克=( )吨 200千克+1800千克=( )吨

2.

3.在( )里填上“=”、“<”、“>”。

2吨( )960千克 1000克( )3千克 45克( )3千克

2050克( )2049千克 4千米( )4200米 100毫米( )1分米 15吨( )15千克 5000千克( )5吨

六、快乐ABC

1.最轻的是( )。

A.7000克

B.2吨

C.2千克 2.飞机每小时大约飞行800(

A.米

B.分米

C.千米 3.2袋水泥重100(

A.千克

B.克

C.吨 4.我步行1小时能走5(

A.千米

B.分米

C.厘米 5.1吨铁和1吨木材相比(

A.铁重些

B.木材重些

C.一样重

七、生活多彩园

1.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有3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重600千克,这辆车超载了吗?

2.菜店运来6吨大白菜,上午卖出3000千克,下午全部卖完。下午卖出大白菜多少千克?

3.从体育场到邮局,怎样走正好是1千米?(在图上把路线画出来,再计算。)

第18篇:《长度单位》教材分析

《长度单位》教材分析

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学生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本单元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在认识厘米和米的前提下,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从而对物体的长度进行量化把握,在此基础上认识线段,线段的认识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

例1的教学目标是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介绍了测量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实际需求。原教材安排的是用硬币、曲别针、方木块等作为长度标准进行测量活动,得到的结果不统一,从而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需求。本教材更尊重知识本源,采用真实的事例:古人曾用身体的一部分,如:“庹(tuǒ)”“拃(zhǎ)”“脚长”作为“长度单位”。由于不同的人测量得的结果会不同,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是必要的。

例2介绍了我们最常见的长度单位之一“厘米”。直尺是我们最常见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学生观察直尺发现,尺子上有若干长度单位,而且都是统一的,每一个单位就是1厘米。学生用手比画感受1厘米的长度,再通过实物比较,如:田字格的长度、图钉的长度大约都是1厘米,加深对1厘米的认识。知道“厘米”是比较小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可以用它作单位。如果使用课件,不能用放大的1厘米长度作为标准来建立1厘米的表象,一定要以手中尺子上1厘米的实际长度为准,形成清晰的表象。教材给出厘米可以用“cm”的符号表示,只要求认识,不要求实际运用。

认识了长度单位与测量长度的工具,例3就是用尺子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对物体的长度进行量化的把握。测量时强调以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尺子的边缘与物体重合,再看尺子的右端对准几,就是几厘米。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就是确定一段长度里包含几个长度单位。

例4认识米尺和米。因为学会了用厘米尺测量,因此指定一名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测量黑板的长度,一是巩固前一课时的知识,同时让学生立刻感受到这样的测量很麻烦,体现了测量时应该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自然引出米尺。通过观察米尺,知道米尺的特点: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的;比划米尺,知道一个米尺大约有一庹那么长,逐步形成1米的实际表象。教材给出米可以用“m”的符号表示,只要求认识,不要求实际运用。

例5认识米与厘米的关系。通过观察米尺,数出一米里面有多少个厘米,得出米与厘米的关系。知道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线段比较抽象,二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水平较低,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教材例6首先安排的是“一根拉直的线,可以看作是一条线段”。需要注意的是,一根直线可以“看作”是一条线段,但它不能等同于线段,应通过观察拉紧的线后,问:你看到的这根线是什么样的?让学生抽象出线段的直观图,形象地感受线段“直的”特点。其次借助学生身边的一些熟悉的物体的边,如黑板边、桌子边、书边等等,知道这些也可以看成线段,进一步感知线段“直的”特点,也抽象出线段的直观图。再根据这几条线段找出线段共同的特点:直的、可以量出长度(至于线段与直线的关系,如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等,在以后的学习中会予以介绍,这里先不涉及)。接着用尺子量一量,标出线段的实际长度,加深对线段的认识。教材中有一线段是斜着画的,意在说明只要符合线段的特点,跟方向是没有关系的。

了解了线段的特点,例7就是借助直尺按要求画出线段(限整厘米数),这可以让学生与前面的测量长度联系起来。测量一般以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边,画线段也是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几厘米,就画到刻度几。

例8安排的是解决问题的内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意在巩固学生初步建立的厘米与米的长度表象,以培养学生对长度单位进行实际运用的能力。但由于学生只学过“米”与“厘米”,很容易产生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教学时要避免这种现象。想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必须建立在估测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方式,做出正确的判断,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材以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反思与回顾三个步骤呈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通过读题知道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判断旗杆高是13厘米还是13米。”接着进行分析,运用自己熟悉的一定长度去估测,如:通过1厘米的长度推测出13厘米的大约长度,判断出旗杆不可能是13厘米;再如:通过一个学生的身高有1米多,只在旗杆的下面,一根旗杆大约有10个小朋友那么高,判断出应该是13米,而不是13厘米„„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熟悉的其他长度作为标准,判断旗杆的高度,这样既有方法上的引领,又有思想上的渗透。反思与回顾环节,则是以学生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为标准,回到情境中对解答的结论进行验证:我们熟悉的铅笔的长度都超过了13厘米,那么旗杆的高度应该就是13米。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并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数);难点是估测物体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会根据物体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第19篇:《长度的单位》读后感

《长度的单位》读后感

今天,李亚老师发我们每人一本书《美文阅读》。我一下子就翻到了第五十六页的文章,因为它很搞笑,我把它说给你听听吧! 一次公开课上,老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各位同学,你们有谁知道长度单位是什么啊?”这时候,班上最乖巧的同学举手要回答,这是课前老师安排好的,当然是他回答啦!

“老师,是一米!”“不错不错,请坐下。”“可是还有什么呢?” 这时,班上最笨的同学举了手,老师虽然事先没有让他举手,但也让他回答。他说:“老师,是菜!”搞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同学们,你可别犯这样的错误哟!

第二位同学回答地很认真,虽然牛头不对马嘴,但我们同学也不应该笑他。同学们要注意哟!

第20篇:教学反思(长度单位)

教学反思(长度单位)

在三个单元的教学中,我觉得长度单位的教学是效果最不好的。在第一课,统一长度单位的时候,我就上得比较混乱。首先我没有讲课堂规矩,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学生们都乱哄哄的,在教学生认识庹的时候,学生就没有纪律意识,在课堂上乱比划,而在让他们用拃测量的时候,有的连怎么比划都不清楚。这是我的主观臆断,以为他们什么都会了,所以直接叫他们用一拃去测量,他们就在下面个用个的手势比划,根本没有一个正确的手势和方法,但是由于我没有在第一节课强调纪律和和数学课的规矩,所以在让孩子们操作的时候就一团糟。还有在这堂课结束之后,孩子们也没体会到,不统一长度的不方便,只是对自己动手操作测量感兴趣。由于我在课堂只举了书上庹和拃的例子,所以在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孩子们仍然不明白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还有就是我只是让他们进行自主测量,没有提醒他们这样不统一单位,每次都拿不同的工具测量长度单位有什么不方便。所以一节课上下来,没有重点,感觉只是让孩子们完了一节课,所以在之后的课上就一定要抓住重点。在讲解认识米用米量的这一节课,我没有把握好米和厘米的关系,对于学生米和厘米长度单位表象的建立的教学效果没有达到。学生在做教科书第9页第八题时,对于单位的选择学生的把握不是很好。就是因为上课的时候,我只给孩子们讲解了100cm=1m,没有用更多的例子让学来感知一厘米和一米的区别。还有就是我对多媒体的使用不够,这一章就是要多去感受实例,才能让学生建立表象,不过我由于对多媒体的排斥,所以就没有充分利用它,学生经历有多种测量标准的不足,所以反应在作业中,个别学生在数一个物体有几个正方体的时候就出现了错误,对统一测量标准的体会不是很深刻。对于用直尺测量的时候,我教会了他们用直尺测量物体,由于教的时候只是让他们用零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读另一端。所以他们只能用这种方法测量,当题目变换一下方式,比如把物体的一端对准3厘米的时候,再读另一端,他们仍然当成是从零刻度读起走。这一点的失误是因为我上课的教学太死板,没有教会他们本质——读直尺的数据只是读直尺的一段距离而不是非要从零刻度读起走。

单位长度教案模板
《单位长度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