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金铃铛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3:55:00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金铃铛》教案

《金铃铛》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铃铛》;

2、能大胆地上台表演律动《摘果子》;

3、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并能用轻快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铃铛》;

2、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1、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律动《摘果子》 教学用具:钢琴、歌曲音频、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发声练习1=C—1=F 3/4 1 3 5 6 | 5— — |1 6 6 6 6 | 1 5 5 5 5 | 6 4 3 2 1 || 秋风在 唱 歌, 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小河在 唱 歌, la la lala la lala lala la lala lala la.

2、节奏训练

2/4 X XX | X X | X X X X | X X | X XX | X X | X X X X | X —|| 要求:拍准十六分音符

2/4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 要求:拍准八分音符,掌握节奏

2/4 X X X X |X X X | X X | X —||

三、新课教学

(出示课件——多媒体展示果园情景)

1 / 3

师: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瞧,果园里传来一首欢乐的歌,咱们去听听吧!

1、师范唱;

2、带学生朗读歌词;

3、带唱歌曲;

4、全班齐唱。

四、参与表现

师:下面啊,我们来一个摘果子比赛。

1、教唱《摘果子》;

2、律动《摘果子》。

五、总结下课

1、师:美丽的秋天,丰收的果园,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

2、师生再见,听音乐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铃铛》;

2、能大胆地上台表演律动《摘果子》;

3、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并能用轻快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铃铛》;

2、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1、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律动《摘果子》 教学用具:钢琴、歌曲音频、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金铃铛》,那是描写什么景色呢?—对了,是秋天大丰收的景色。今天啊,我们再来听一首《丰收之歌》。

三、新课教学

1、初听全曲

A、听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B、它表现了什么样的场

2 / 3

景?

2、再听全曲

A、哼唱它的主旋律

1=C 2/4 1 5 3 | 1 3 5 | 1 3 5 | 1 1 | 4 6 6 6 | 3 5 5 5 | 2 4 3 2| 1 — || B、说说它是几拍子的歌曲 C、简单介绍歌曲

《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民歌,它描写秋天田野上的庄稼都已收割,果园里的水果也已摘完,勤劳的人们获得了丰收,同时,也不忘记帮助别人,表现了劳动人民丰收后,到处都是欢歌笑语的热烈欢腾的场面。

四、参与表现

师:丰收的时候是一个热闹喜庆的时候,为了庆祝丰收的节日,农村里的劳动人民喜欢敲锣打鼓来庆祝,我们就用打击乐器来庆祝吧!

1、教学生用铃鼓、沙锤和碰铃,用轻快的节奏给乐曲伴奏;

2、请同学上来用乐器伴奏。

五、总结下课

3 / 3

推荐第2篇:《金铃铛》教案

《金铃铛》

授课教案

马 青 青

邢台市马路街小学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二年级 2.学科:音乐 湘版 二年级 上册 3.课题:《金铃铛》 4.课时:两课时 5.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

①预习歌曲

②收集描述秋天的有关知识资料 (2)教师课前准备:

收集与歌曲有关的音响、视频、舞蹈和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有关秋天的图片和诗句。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休止符、了解3/4拍子歌曲的特点,完成二声部乐句的合唱。

2、技能目标: 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能用简单语言描述对歌曲和秋天的理解和感受;能随音乐自由律动表演体验摘果子的快乐;

3.情感态度目标:能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秋天丰收的喜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和热爱生活的良好价值观,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和音乐审美能力。

三、教材分析

《金铃铛》是湘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选择秋天丰收的景象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和热爱劳动的美好情感。通过对歌曲的学唱、模仿摘果子和自由律动的音乐实践活动,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了解音乐与劳动、与大自然、与生活关系,进一步提高音乐学习兴趣和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 教学难点:准确演唱歌曲,二声部合唱部分的演唱;自由律动;情感体验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式中进行自主学习。

五、教学思路及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

1.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音乐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搜索了与歌曲有关的音响和视频,让学生对歌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根据音乐自由律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让探究成为音乐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我在网上搜索图片,让学生观察各种丰收的场面,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和探究能力,并让学生在自主观察探究中,获取对歌曲情感更深入的体验以及对生活和劳动更直接的认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音乐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根据音乐进行自由律动,并模仿摘果子的动作,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而且让学生在亲自参与中获得了对歌曲更深入的认识,有利于审美体验的升华。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2、审美体验:聆听感受、学唱探究、律动模仿

3、展示评价

4、课堂延伸

5、课堂总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生问好(课前问候语) 2.二声部发声练习

生随着琴声边唱边做柯达依手势

3.师:刚才我们唱的这句二声部的旋律是出自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里面,大家快来听一听啊!

【揭示课题,板书:金铃铛】 (二)新课教学

1.审美体验一 ——聆听感受

【教师活动】播放歌曲《金铃铛》,并让学生思考在歌曲中听到什么,想到什么?“金铃铛”代表什么?

【学生活动】聆听《金铃铛》并思考问题。

【教师活动】现在,请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说一说歌曲中描述的“金铃铛”代表着什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小组代表说出歌曲中的“金铃铛”和以及对歌曲情绪的认识。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歌曲中的“金铃铛”指的是果园中的果实,描述了秋季果园丰收的景象,表达了人们丰收的喜悦之情。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让我们找一找哪些歌词表达了人们丰收的喜悦和欢快? 【板书】

歌曲情绪:欢快、喜悦 【学生活动】

一边聆听,一边寻找最能表达人们丰收喜悦的歌词,并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同学们听的都非常认真回答的也非常好,老师听了这首歌,被其中欢快、喜悦的心情感染了,也禁不住想唱一唱,现在就听老师弹琴为同学们演唱一遍。

【学生活动】听老师演唱 2.审美体验二——学唱、探究

【教师活动】听完老师的演唱你们是不是也想学唱一下?现在就跟着老师的琴学唱一下吧!(出示《金铃铛》的歌谱) 【学生活动】跟着老师的琴一句句学唱。

【教师活动】弹琴教学生演唱并引导学生归纳概括休止符和3/4拍子在这首歌曲中的作用以及对歌曲演唱情绪的处理。

【学生活动】完整演唱歌曲,注意歌曲的情绪和休止符。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要用稍快的速度用轻巧的声音和欢快、喜悦的情绪表现秋天果园丰收的景象。

3.审美体验三——律动、模仿

【教师活动】这首歌除了演唱之外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哪些艺术表现形式?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思考并回答。

【教师活动】对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好,还可以朗诵、跳舞、绘画等等,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其中的一种——舞蹈,让我们跟着一起跳起来吧! 【学生活动】跟视频一起模仿摘果子的动作

【教师活动】除了模仿,同学们还可以自己想象一下并跳出来吗?让我们试试吧! (出示《金铃铛》音响)

【学生活动】跟音乐自由律动。

(三)展示评价

【教师活动】要求个别同学上来表演

【学生活动】个别学生表演,其他学生交流,并自由评论。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评价,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四)课堂延伸

【教师活动】提问:在人的一生中也有许许多多的“丰收”,让我们想一想都有哪些。

【学生活动】交流人生中的“收获”

【教师总结】评价总结: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人生中的“丰收”有参加某次比赛获奖了、克服了一次困难、升入更高年级等等。

(出示各种“丰收”的场景)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加深对“丰收”的认识。 (五)课堂总结

这首歌充分的表现了秋季果园丰收的景象,但是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早期的耕种就没有今天的“丰收”,因此要想有所收获一定要付出辛苦和努力,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是这样,要想有收获就一定要付出努力。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得审美体验,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演唱、律动提高音乐学习兴趣、获得审美体验。

推荐第3篇:金铃铛

金铃铛

教学目标:

1、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铃铛》;

2、能大胆地上台表演律动《摘果子》;

3、能用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创作设计表演: 教学重点:

1、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铃铛》;

2、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1、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律动《摘果子》

教学用具:电脑 ,电视,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向老师问好 基础训练

秋风在唱歌, 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

小河在唱歌,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二、2/4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

要求拍准八分音符,掌握节奏

2/4 X X X X ︱ X X X ︱ X X ︱ X — ︱

三、新课教学

(1)出示果园挂图:果园里的苹果又红又大,把果树压弯了腰,小朋友们在愉快地采摘果子,以激发学生模仿或摘果子律动的欲望。

(2)学生边听音乐,边模仿摘果子的动作。

(3)教师指导学生创编一套动作。《摘果子》有四个乐句,可每一乐句安排一个摘果子的动作,其动作可以是学生一手挎篮,一手分别向上、向前、向左、向右四个方面做伸手摘果子的律动。这一套动作适合全体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表演。

(4)学生表演摘果子的律动。人数多的班级,学生可以坐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向不同方向做摘果子的律动。人数少的班级,可以离开座位,在教室的空地上,分成小组进行表演。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自己创编动作,对学生能创造性地设计摘果子、倒果子、装果子等动作,要及时表扬,并让他们当众表演,以激发出示果园情景: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瞧,果园里传来一首欢乐的歌,咱们去听听吧!

1、师范唱。

2、带学生朗读歌词。

3、带唱歌曲。

4、全班齐唱。

四、参与表现 游戏:摘果子比赛

1、教唱《摘果子》。

2、律动《摘果子》。

五、总结

美丽的秋天,丰收的果园。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

推荐第4篇:金铃铛

《金铃铛》说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这节音乐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金铃铛》。首先由我为大家说课。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金铃铛》是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首学唱歌曲。这是一首一段体的儿童歌曲,四三拍子,曲调欢快、流畅。衬词“哐啷、滴答”的运用,使歌曲更富有童趣,展示现出果园丰收,人欢车闹的景象,表现了孩子在果园里分享丰收的欢乐心情。通过对歌曲的学唱,模仿摘果子的律动,扩大学生的视野,了解音乐与劳动、与大自然、与生活以及与姊妹艺术的关系,进一步提高音乐学习兴趣和音乐审美能力。

二、说学情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在一年级时培养了一定的音乐常规,对音乐的兴趣很强,尤其对活泼的、贴近生活的歌曲更加喜爱。但是学生的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学生音乐感觉很好,音准也不错,但是个别的音准、表现力、常规都不是很好,需要继续培养。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2.进一步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巧,注意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

3.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体会丰收的喜悦,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劳动的感情。

重点: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难点:二声部演唱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

四、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老师将主要采用启发式引导、视觉图像法、听唱教学法、听—唱—演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将音响效果与视觉形象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师生融洽的配合。

学法上,以“美”为突破口,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用“欣赏、感受、探究、讨论、表演、合作”等多种方式学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使他们在爱学、乐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老师将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幅幅丰收的美景,使学生走入秋天的意境中,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为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2.聆听歌曲,体验感受。引导学生初步听赏歌曲,通过老师现场的弹唱,欢快的旋律唤起他们学唱新歌的欲望。

3.学唱歌曲,情绪表达。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韵律美,随后跟老师的琴声学唱歌谱,然后唱词,边总结边体验。二声部学唱之前由熟悉的二声部歌曲《大钟和小钟》自然导入,强调二声部唱得清晰、和谐。

4.参与表现。学生唱会歌曲的基础上,叫一部分同学上台用串铃、三角铁、碰铃等打击乐器演奏,一部分同学跳起欢快的舞蹈,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5.拓展总结。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丰收的喜悦,用五彩的画笔描画美丽的秋天,引导学生多元化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本课将以新课程标准为引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音乐环境。

推荐第5篇:《金铃铛》教案2

《金铃铛》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金铃铛》。

教学目标: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 教学重点: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 教学难点:跟着琴声边唱边做手势 教具学具:录音机、挂图。 教学过程:

(1)欣赏秋天:采用音像、挂图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观察秋天的自然景色:变红的枫叶,漫天飞舞的黄叶,硕果累累的果树,一望无边的金黄色稻田和麦田。创设一种秋天丰收的情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说说秋天:从欣赏丰收的果园图人手:果园里,树上挂满了苹果、梨子,人们在快乐地采摘果实,汽车司机满脸笑容地驾驶着载满果实的汽车。让学生说说果园里的自然景象,模仿风吹雪花梨像金铃铛一样哐啷响,模仿司机驾驶装满果子的汽车的模样。通过说秋天和模仿动作,使学生在生动、快乐的感受和想像过程中,形象地记住歌词。

(3)听歌曲:可播放录音,也可由老师范唱。让学生边欣赏丰收图景边听赏歌曲,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和冲动。

(4)唱歌曲:可让学生先学唱歌词,再学唱曲子。这首歌的旋律流畅,只要跟着音乐或琴声模唱几遍,学生就能很快地将歌词唱出来,然后老师再教唱几遍曲子,学生就能唱准曲子的音高了。

(5)跳秋天:老师应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以便学生能忘我地自编动作,边唱歌边表演,尽情表现秋天的快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得审美体验,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演唱、律动提高音乐学习兴趣、获得审美体验。

推荐第6篇:小学音乐教案《金铃铛》

小学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学唱《金铃铛》,体会二声部唱法。

教学目标:

1、在学唱《金铃铛》歌曲中,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及合作的快乐。

2、能运用手势唱好简单的二声部发声练习,体会二声部合唱的和谐。

3、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金铃铛》。教学重点: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金铃铛》。 教学难点:能用和谐,均衡的声音演唱二声部合唱部分。 教学方法:模仿法、引导法、音乐欣赏法、创作教学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电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边拍手边聆听《丰收之歌》拍节奏跟随音乐,师播放秋天丰收时的美景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二、听赏《丰收之歌》

1、随音乐小声哼唱。

2、出示打击乐器,用打击乐器给《丰收之歌》进行伴奏。

A、出示碰铃,教师敲击碰铃,学生边拍边念

2/4叮—|叮—|

B、出示铃鼓,师敲击铃鼓,师边拍手边念

2/4咚 铃|咚 铃

三、学唱歌曲

1、师:看叔叔阿姨们正在果园里忙大丰收,在果园里,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有音符的苹果!

2、这些果子有不同的音符,谁能摘下音符的果子,并结合手势唱一唱。

3、分组演唱高声部(苹果音符)和低声部(梨子音符)。

1=A 3/4

一声部3——|1——|2——|6——|

二声部0 1—|0 6—| 0 6—|0 3—|

4、这些树上的果子,就像金铃铛一样发出了悦耳的声音,让我们来听听吧。

(播放歌曲《金铃铛》)

5、师:秋风吹进果园,摇的树发出了什么声音?

6、低声部跟琴唱,高声部做科尔文手势。

7、高声部跟琴唱,低声部做科尔文手势。

8、跟音乐伴奏唱(师唱歌词部分,生唱衬词部分)

9、生完整演唱二声部歌曲《金铃铛》

四、创编拓展

1、听一听,生仔细聆听《摘果子》并看乐谱,找出乐曲中出现最多次数的节奏型。

2、找一找,生答

3、练一练。

4、编一编,出示水果图示,按上面的节奏,看图编词。

5、比一比,哪一组编的又快又好。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走过秋天,感受秋天,你们想用什么颜色描绘秋天呢?让我们踏着金色的秋天,结束今天的课,随音乐下课。

推荐第7篇:小学音乐教案《金铃铛》

小学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金铃铛》。

教学目标: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 教学重点: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 教学难点 : 随音乐模仿摘果子的动作,进行律动表演,体验摘果子的快乐

教具学具: 钢琴、录音机、挂图 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金铃铛》

(1) 欣赏秋天:采用音像、挂图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观察秋天的自然景色:变红的枫叶,漫天飞舞的黄叶,硕果累累的果树,一望无边的金黄色稻田和麦田,„„。创设一种秋天丰收的情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 说说秋天:从欣赏丰收的果园图人手:果园里,树上挂满了苹果、梨子,人们在快乐地采摘果实,汽车司机满脸笑容地驾驶着载满果实的汽车。让学生说说果园里的自然景象,模仿风吹雪花梨像金铃铛一样哐啷响,模仿司机驾驶装满果子的汽车的模样。通过说秋天和模仿动作,使学生在生动、快乐的感受和想像过程中,形象地记住歌词。

(3) 听歌曲:可播放录音,也可由老师范唱。让学生边欣赏丰收图景边听赏歌曲,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和冲动。

(4) 唱歌曲:可让学生先学唱歌词,再学唱曲子。这首歌的旋律流畅,只要跟着音乐或琴声模唱几遍,学生就能很快地将歌词唱出来,然后老师再教唱几遍曲子,学生就能唱准曲子的音高了。 (5) 跳秋天:老师应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以便学生能忘我地自编动作,边唱歌边表演,尽情表现秋天的快乐。 做律动《摘果子》

(1)出示果园挂图:果园里的苹果又红又大,把果树压弯了腰,小朋友们在愉快地采摘果子,以激发学生模仿或摘果子律动的欲望。

(2)学生边听音乐,边模仿摘果子的动作。

(3)教师指导学生创编一套动作。《摘果子》有四个乐句,可每一乐句安排一个摘果子的动作,其动作可以是学生一手挎篮,一手分别向上、向前、向左、向右四个方面做伸手摘果子的律动。这一套动作适合全体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表演。

(4)学生表演摘果子的律动。人数多的班级,学生可以坐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向不同方向做摘果子的律动。人数少的班级,可以离开座位,在教室的空地上,分成小组进行表演。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自己创编动作,对学生能创造性地设计摘果子、倒果子、装果子等动作,要及时表扬,并让他们当众表演,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听赏(丰收之歌》 (1)初听全曲。最好是用录音,让学生静心听赏歌曲,感受优美的旋律,想像秋天美好的丰收景象。

(2)复听全曲。可结合秋天的画面欣赏全曲,也可以随着歌声轻轻哼唱。

(3)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教材上呈现了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双响筒的图片和相应的

节奏型,学生可以边听歌曲边用这些固定节奏型伴奏,也可以自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4)自编舞蹈动作欢庆丰收。学生可扮演农村各种人物的模样,边听歌曲边表演,表现“人人都高兴,到处歌舞欢”的丰收景象。 (5)画秋天、写秋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随着歌声,选用合适的颜色画出秋天的景色,或用文字写下对秋天的美好记忆和想像。

学生能随音乐模仿摘果子的动作,进行律动表演,体验摘果子的快乐

推荐第8篇:二年级上册《金铃铛》音乐教案

第二课 金色的秋天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金铃铛》。

教学目标:

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

教学重点:

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

教学难点 :

随音乐模仿摘果子的动作,进行律动表演,体验摘果子的快乐

教具学具: 电子琴、录音机、挂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金铃铛》

1、欣赏秋天:采用音像、挂图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观察秋天的自然景色:变红的枫叶,漫天飞舞的黄叶,硕果累累的果树,一望无边的金黄色稻田和麦田,„„。创设一种秋天丰收的情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说说秋天:从欣赏丰收的果园图人手:果园里,树上挂满了苹果、梨子,人们在快乐地采摘果实,汽车司机满脸笑容地驾驶着载满果实的汽车。让学生说说果园里的自然景象,模仿风吹雪花梨像金铃铛一样哐啷响,模仿司机驾驶装满果子的汽车的模样。通过说秋天和模仿动作,使学生在生动、快乐的感受和想像过程中,形象地记住歌词。

3、听歌曲:可播放录音,也可由老师范唱。让学生边欣赏丰收图景边听赏歌曲,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和冲动。

4、唱歌曲:可让学生先学唱歌词,再学唱曲子。这首歌的旋律流畅,只要跟着音乐或琴声模唱几遍,学生就能很快地将歌词唱出来,然后老师再教唱几遍曲子,学生就能唱准曲子的音高了。

5、跳秋天:老师应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以便学生能忘我地自编动作,边唱歌边表演,尽情表现秋天的快乐。

二、做律动《摘果子》

1、出示果园挂图:果园里的苹果又红又大,把果树压弯了腰,小朋友们在愉快地采摘果子,以激发学生模仿或摘果子律动的欲望。

2、学生边听音乐,边模仿摘果子的动作。

3、教师指导学生创编一套动作。《摘果子》有四个乐句,可每一乐句安排一个摘果子的动作,其动作可以是学生一手挎篮,一手分别向上、向前、向左、向右四个方面做伸手摘果子的律动。这一套动作适合全体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表

1 演。

4、学生表演摘果子的律动。人数多的班级,学生可以坐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向不同方向做摘果子的律动。人数少的班级,可以离开座位,在教室的空地上,分成小组进行表演。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自己创编动作,对学生能创造性地设计摘果子、倒果子、装果子等动作,要及时表扬,并让他们当众表演,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5、学生能随音乐模仿摘果子的动作,进行律动表演,体验摘果子的快乐。

三、听赏(丰收之歌》

1、初听全曲。最好是用录音,让学生静心听赏歌曲,感受优美的旋律,想像秋天美好的丰收景象。

2、复听全曲。可结合秋天的画面欣赏全曲,也可以随着歌声轻轻哼唱。

3、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教材上呈现了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双响筒的图片和相应的节奏型,学生可以边听歌曲边用这些固定节奏型伴奏,也可以自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4、自编舞蹈动作欢庆丰收。学生可扮演农村各种人物的模样,边听歌曲边表演,表现“人人都高兴,到处歌舞欢”的丰收景象。

5、画秋天、写秋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随着歌声,选用合适的颜色画出秋天的景色,或用文字写下对秋天的美好记忆和想像。

四、音乐知识:节奏记号。

1、认识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2、边拍节奏边念dilidili,tidili。

3、按节奏朗读课本13页的歌词,然后边读边拍。

4、按节奏,看图编词。

推荐第9篇:雨铃铛教案

一、谜语导入

1、师课件出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掉在水里看不见是什么?

2、跟老师空书谜底:雨(师板书)谁能用这个字组个词?建议可以查一下雨字的甲骨文、金文的演变过程。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雨的诗,它的名字就叫雨铃铛,(提示:“铛”在这里读轻声)(板书课题并齐读)

谁来说说怎么记住“铃铛”?

4、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过渡: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这首诗吧。

二、初读课文

1、打开书P57,听老师读课文,要求:用手指着,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我看同学们也很喜欢这首诗,自己读一读,不会的字想办法要认识它。

3、指名读读课文。他读的怎么样?谁来评价。

三、品读感悟、随文识字,熟读成诵。

(一)自由读书,画出儿歌中表示声音的词语。

1、学生自由读儿歌,在表示声音的词语下面画条横线。

2、生边汇报,教师边出示课件:在沙沙响和丁零当啷两个词下面画横线。

(二)第一句:沙沙响,沙沙响,春雨洒在房檐上。

课件: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房檐上。

1、初读。学生齐读句子。

2、随文借图识字“房檐”,了解房檐的位置。

课件:展示春雨洒在房檐上的情景。

(1)学生到屏幕前指一指房檐的位置。找到书上插图中的房檐,同桌互相指、看。

课件:在房檐旁边出示生字“房檐” (2)学生齐读生字“房檐”

3、指导感情朗读。

课件: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房檐上。

(1)指名学生读句子。

(2)教师适时评价,还可以将春雨和夏雨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读出春天雨的特点。

(三)第

二、

三、四句“房檐上挂水珠——丁零当啷”

课件:房檐上挂水珠,

好像串串小铃铛。 丁零当啷„„ 丁零当啷„„

1、初读。

(1)学生看准每个字,齐读。教师评价。

(2)教师读。故意把“串串”读成“一串”,学生评价,找出问题。

2、随文识记“串”,并了解“串串”是指很多串的意思。课件: 一串

串串

(1)指名学生说“一串”和“串串”的不同。

(2)借助相应的情景图进一步体会“一串”和“串串”的不同。

3、指导感情朗读“串串”和“丁零当啷”的多元化理解。(1)指名学生读。

(2)通过教师、学生的相互评价,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 (3)学生同桌互相读。

(四)第五句“它在招呼小燕子,快快回来盖新房。

课件:它在招呼小燕子,

快快回来盖新房。

1、初读。指名学生读。

2、随文认识“招”,巩固“呼”,了解“招呼” 的意思。 课件:招呼

(1)学生同桌互相打招呼;师生互相打招呼。 课件:“招”和“呼”的偏旁分别变红。

(2)教师小结,指出“招”要用手,“呼”要用口。 (3)学生齐读“招呼”

3、感情朗读。

课件:它在招呼小燕子,

快快回来盖新房

(1)师生共同表演。教师表演“小燕子”,学生表演“雨铃铛” ,并用自己的语言招呼小燕子。从中体会“雨铃铛” 的热情。

(2)学生感情齐读句子。

四、回归整体,背诵积累。

课件:展示全文

(一)整体美读全文

1、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边读边想象,加上动作表演读。

2、指名配乐读。

3、学生集体配乐表演读。

(二)背诵积累 课件: 雨铃铛

沙沙响,_______, _______洒在房檐上。 ______________水珠, _______串串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招呼_______, _______盖_________。

1、学生借助生字提示自由背诵儿歌。

2、指名配乐背诵。

3、能够背诵的学生集体配乐背诵。

五、课内拓展,课外延伸

1、儿歌再创。

课件:配乐呈现春雨里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

(1)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边欣赏边仿照儿歌里的语言,描述见到的情景。 课件: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指名学生自编儿歌。

2、分层次布置作业

背诵儿歌(或表演背诵) 仿照儿歌自编 搜集有关春雨的诗歌读一读

推荐第10篇:第一课 金铃铛(共2课时)

第一课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欢快的情绪演唱《金铃铛》;

2、能随音乐模仿摘果子的动作,进行律动表演,体验摘果子的快乐;

3、喜欢听《丰收之歌》,能用打击乐器,身体动作参与音乐活动,并能用合适的色彩表现秋天的景色,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教学设想:

本课我设计以“金色的秋天”为主题,让学生扮演一个摘果子的小能手的角色,将《金铃铛》与《丰收之歌》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和听赏好这两首歌曲。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金铃铛》和听赏《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表演《摘果子》。 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秋天慢慢的来到我们身边,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开展一个争当摘果子小能手的活动,下面我们就开始比赛。

2、初听全曲《金铃铛》。

(1)师:你喜欢秋天吗?你会唱秋天的歌吗? (2)小组讨论,发言:说说秋天的变化。

3、学唱歌曲。(1)轻声朗读歌词; (2)老师讲解歌词大意; (3)老师小结,并歌曲介绍: 这首歌曲表现的是秋天到了果园丰收,人欢车闹的景象,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果园里分享丰收快乐的喜悦心情。

提问:那你觉得这首歌应该用什么样的表情演唱,为什么? (4)出示课件:范唱; (5)随琴哼唱; (6)加歌词进行演唱。

4、评出演唱的最好的小组,加上“果子”。

二、律动《摘果子》

1、师:同学们,我们来到了秋天的果院,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摘果子吧。

2、学生边听音乐边模仿摘果子的动作。

3、指导学生编新动作。

4、小组讨论,进行编排。

5、派代表上台来表演。

6、评价,进一步设计道具和动作。

7、请同学上台表演。

8、评价表扬,给优胜组加“果子”。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摘了果子,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我们的成果吧!

二、“我来画秋天”:

1、师:你们喜欢秋天吗?

2、师:秋天都能看到什么?

3、你来画画秋天。

4、边听歌曲边画秋天。

5、展示优秀作品。

6、全班有表情的演唱《金铃铛》。

三、听赏《丰收之歌》:

1、课件:初听全曲。学生感受旋律。

2、老师范唱。

3、课件出示歌词,全班朗读歌词。

4、师:下面让我们加上自己的动作来边朗读边表演。

5、选择乐器来演奏。

6、指导学生演奏器乐。

7、分组演奏乐器,为歌曲伴奏。

8、评出最佳“小乐手”,并为优秀组加“果子”。

四、总结。

看看哪组收获最多,“果子”摘得最多。 板书设计:

2/4 X X|X X| 2/4 X -|X -| 2/4 X X|X X|

第11篇:《雨铃铛》的教案

知识要求:

学习本课的生字及词语:招呼、沙沙响、新房等。

思想要求:

激发、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大自然的美

能力要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课前小小展示台

学生背诵唐诗

二、背激趣导入

1、谈话,教师背诵《春夜喜雨》,邀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背诵。

2、你喜欢春天的雨吗?为什么?

3、引入课题,释题。

三、学自认生字

(一)初读课文

请小朋友大声地读读这首小诗,先请学生说说遇到不会认的生字想什么办法。

学生字读课文。

(二)认读生字、难字

课件出示生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字词。

2、卡片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三)、认读生字词

1、自由读、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记一记这些生字。

2、指名认读:你学会了吗?先读一读,在说一说你是怎么认的?

解释招呼:在学校见到老师问好、出门前跟家人说再见

3、齐读,学生自选识字游戏。

四、读感知课文

1、大家自己读读课文

2、指名读,学生互评

3、教师范读,读后学生评议

4、师领读,学生跟读

5、男女生分读

6、全班起读(多媒体配乐)

五、悟体悟课文

1、课文写春雨是什么声音?(教师相机板书:沙沙响、丁零当啷)

2、雨的声音该怎么读,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3、想象说话,这些可爱的春雨会洒在哪里?

4、让我们一起伴随着沙沙的春雨美美地读一遍课文吧!(配乐朗读)

六、说激发情感

1、唱小雨沙沙的歌曲,课件配乐。

2、听雨的声音,猜猜它还在跟谁说话。

七、结拓展延伸

唱一唱唱春天的歌《小雨沙沙》《春雨蒙蒙地下》

读一读课后收集写春雨的诗

背一背背小诗《雨铃铛》

第12篇:二年级音乐第一课金铃铛教学设计

第一课

金色的秋天 教学目标:

1、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铃铛》;

2、能大胆地上台表演律动《摘果子》;

3、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并能用轻快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铃铛》;

2、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1、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律动《摘果子》

教学用具:、磁带、录音机、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节奏训练

2/4 X XX | X X | X X X X | X X | X XX | X X | X X X X | X —|| 要求:拍准十六分音符

2/4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 要求:拍准八分音符,掌握节奏

2/4 X X X X |X X X | X X | X —||

三、新课教学

师: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瞧,果园里传来一首欢乐的歌,咱们去听听吧!

1、师范唱;

2、带学生朗读歌词;

3、带唱歌曲;

4、全班齐唱。

四、参与表现

师:下面啊,我们来一个摘果子比赛。

1、教唱《摘果子》;

2、律动《摘果子》。

五、总结下课

1、师:美丽的秋天,丰收的果园,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

2、师生再见,听音乐出教室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金铃铛》,那是描写什么景色呢?对了,是秋天大丰收的景色。今天啊,我们再来听一首《丰收之歌》。

三、新课教学

1、初听全曲

A、听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B、它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

2、再听全曲

A、哼唱它的主旋律

1=C 2/4 1 5 3 | 1 3 5 | 1 3 5 | 1 1 | 4 6 6 6 | 3 5 5 5 | 2 4 3 2| 1 — || B、说说它是几拍子的歌曲 C、简单介绍歌曲

《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民歌,它描写秋天田野上的庄稼都已收割,果园里的水果也已摘完,勤劳的人们获得了丰收,同时,也不忘记帮助别人,表现了劳动人民丰收后,到处都是欢歌笑语的热烈欢腾的场面。

四、参与表现

师:丰收的时候是一个热闹喜庆的时候,为了庆祝丰收的节日,农村里的劳动人民喜欢敲锣打鼓来庆祝,我们就用打击乐器来庆祝吧!

1、教学生用铃鼓、沙锤和碰铃,用轻快的节奏给乐曲伴奏;

2、请同学上来用乐器伴奏。

五、总结下课

师生再见,听音乐出教室

第13篇:《我和小鸟和铃铛》教案

晨诵课

《我和小鸟和铃铛》

南宁市明秀小学

廖文婷

一、教学目标:

1.带着愉悦的心情朗读诗歌。

2.练习诵读、背诵小诗《我和小鸟和铃铛》。

3.通过读诗歌,了解《我和小鸟和铃铛》这首小诗描绘的我和铃铛和小鸟各有所长,学会相信自己,同时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

(4)通过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味。

二、教学重点:运用不同形式朗读小诗,感受其中的趣味,萌发对文字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能将感受到趣味的表达出来。

四、教学过程:

(一)开启诗《清晨的问候》

师:(边说边点击画面)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与黎明共舞,用诗歌开启崭新的一天。

生:用美好的词语把每一天擦亮。

师:(出示课件)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亲爱的孩子们,用你们最美妙的声音迎接崭新的一天吧。

班长:全体起立

师:让我们互道声清晨的问候。(出示课件) 师:孩子们,早上好! 生:老师,早上好!

师:迎着晨光,我们一起走进金色的晚秋,看着你们苹果似的笑脸,老师很高兴!

生:看到老师苹果似的笑脸,我们也很高兴!

师:老师一直在想,怎么把金色的秋天,化作芬芳的书香,送给你们。

生:我们也一直在想,怎么把甜甜的微笑,化作芬芳的果实,送给老师。

师:老师谢谢你们! 生:我们谢谢老师!

合:那就让我们带着秋的芬芳,走进今天的晨诵吧。 师:请坐

(二)复习诗《收获》

师:上一次,老师和大家跟随台湾著名儿童文学家“花婆婆”方素珍,来到荷塘边,有了别样的收获,今天,我们再次来到荷塘边,再次去感受父子俩钓鱼的乐趣。(出示课件,每小节由1生和男女生分别合作读,最后一小节齐读。)

(三)授新诗《我和小鸟和铃铛》

1.引入诗歌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新的诗歌,请大家读课题,(生读课题)读了课题,你觉得这首诗会说什么?

生: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看看这首诗到底说了什么有趣的事吧。 2.学习诗歌

师:先听老师读一读。(生听老师读)同学们在听的时候完全陶醉了,喜欢这首诗吗?那就请大家放开喉咙,尽情地读吧。

师:看同学们读得那么兴奋,那么入迷,谁愿意来展示一下。(请一女生)

师:老师很欣赏她。你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刚才老师在读的时候没有动作,你读的时候不仅表情丰富还加上了动作。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她!

师:我相信男孩子也不甘示弱,那个男孩子来做代表?请你,大家没有意见吧?先掌声鼓励他吧。

(男生读)

师:你也把诗歌读得活灵活现的。大家都跃跃欲试,全体起立,我们一起配上动作读一读吧。

(全体配动作齐读) 3.理解诗歌内涵

师:读了那么久,这首诗说什么呀?(大家各有所长) 师:是的,(出示课件)那我能(),小鸟能(),铃铛能(),我们不一样,因为我们(),我们都一样,因为我们()。

师:带着这样的体会,我们分小组合作再读诗歌,(出示课件) 4.拓展诗歌,升华情感

师:(出示课件)你也能像诗歌这样,夸夸自己和别人吗? (同桌互相说——指名多个孩子展示)

师:老师很高兴,你们不仅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同时也能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别人的长处。让我们再次走进诗歌,读出我们的自信和骄傲。(出示课件,师生合作读)

师:是的,三(2)班的孩子们,你们不一样,你们都很棒,让我们响亮自豪地告诉大家——生: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第14篇:语文《雨铃铛》的教案

一、概述

《雨铃铛》是北师大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十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从儿童的视角捕捉到了下春雨时的生动有趣的情景,倾听了下雨时的声音,赋予了春雨人性化的特征。从春雨洒落时的沙沙声写出了春雨“润物无声”的特征,把春雨汇集在房檐上形成的小水珠极富情趣地比作小铃铛,把串串水珠滴落下来的声音比作铃铛的丁零当啷声,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认识13个生字,能准确读出生字卡片上字音并且认清字形;

(2) 会写生字“雨”,书写端正整洁,笔顺正确,间架结构规范;

(3) 认识偏旁金字头,能够说出学过的或认识的带金字头的字;

(4)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 至少能用3个新学的生字在8-10分钟内口头组词造句;

(6) 能够根据提示在3分钟内仿编、续编或创编儿歌。

2、过程与方法

(1) 能够提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进一步掌握和体验识字的方法;

(2) 能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课文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3) 能够通过仿、续或创编的方法,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

(4) 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生字识记方法或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协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能够注意到写字姿势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 能够在读中体会春雨的情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口头表达能力进而感受春天带给世界万物的勃勃生机。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7~8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学生喜欢形象、直观、有趣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中仍以无意注意为主,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

3.学生已经认识“氵”、“口”、“ 扌”三个偏旁和“雨”、“快”、“房”、“沙”四个生字;

4.学生对于识字兴趣很高,识字方法已有所掌握,能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生字,并且能自己创设情境来巩固、应用生字;

5.学生能根据提示仿、续或创编写故事,并乐于表达。

四、教学策略

1.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教学策略:a.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自己提出不认识的生字或生僻字(问题),在其他同学的帮助或教师的提示下自主运用谜语、儿歌、组词造句、加减、同音、形近等方法识记不认识的字(解决问题);b.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自己提出问题(雨声像什么?)通过同桌讨论和教师对重点词句的点拨,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并和全班同学交流(问题解决)。

2.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观看、收听影像资料并进行创新写作,在深入理解课文主题的基础上,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促进思维的深层次加工。

五、教学环境和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教学PPT、打印的拓展资源、自制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周一下了一整天的雨还记得吧!那你能说说带有“雨”的词语吗? 生说词语。

2、这些词都是我们在生活中积累的,看来课堂以外也有我们学习的广阔天地。大家说的很好,就让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个字。

3、举起小手和老师一起写,并说笔顺。写对之后如何能写得更好呢?(先写竖,竖中线。然后再写四个小雨点)

4、同学们说得好,写的也很棒,不仅吸引了老师,也吸引了春姑娘,她给大家带来了礼物。(听铃铛的声音)摸摸是什么做的?如果我要写出她的名字,应该是什么偏旁。和老师一板书(补充课题边写边说生字的结构,提醒学生是形声字。)

5、谁来读课题?强调轻声铃铛

6、雨铃铛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里轻翻书、放桌面、手和眼睛一起看。听老师范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一)初读课文

1、大家听得很认真,活泼可爱的春雨在天地间跳动着轻盈的舞蹈。让我们同学也自己来读读吧,把你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法好好认识它。生自读课文。

2、同学们读得很美,下面到小组里和伙伴们一起学生字吧,并说说你是如何记住他们的。

学生到小组里学习生字的音、形、组词。

(二)检测生字

1、春姑娘带来了一些词语,我们来读读。在读词语的过程中提问如何记住这些词语。

沙沙响 洒水 房檐(是哪里啊?) 挂水珠 一串(怎么记串?和串串有什么区别?)

铃铛 招呼(和老师打招呼) 盖房 快快(反义词是什么?)

2、这些词同学们读得很准,变成小生字,还认识吗?生字化成了小雨点,我们一起来读!

开火车读 爬台阶读

(三)读准字音,整体读文

1、这些小雨滴怕怕妈妈担心,都回家了。再读儿歌时,你们能认识他吗?先自己练习读读,

2、谁愿意给大家读读?其它同学注意听评一拼他的字音是否读准了?

三、品读儿歌、体会意境。

1、刚才读课文时老师听到了一些好听的声音,都是雨铃铛的声音,你找到了吗?

沙沙响 丁零当啷

2、你从那里找到的?给大家读读

(一)沙沙响

1、你们看,春雨细细的,密密的,细如牛毛,像花针一样,多好看啊!谁能把这沙沙的声音读出来呢?

T: 确实像细雨如丝一样!

2、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也边读边想,就会把课文读得更好。禁不住往下读。

3、谁像铃铛?谁的什么像 铃铛?声音像!注意听!

雨铃铛发出了沙沙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

(二)丁零当啷

1、我们听听小铃铛的声音,清脆 响亮。读给大家听!

2、小雨点从天上落下来,房檐上挂着小水珠,就像一串一串的小铃铛发出了悦耳的声音。女孩、男孩、读

3、春雨发出了沙沙,丁零当啷的声音,除了这些声音,还会有什么声音?学学? 叮咚、滴滴答答、哗哗、

4、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看到了一位神奇的魔法师,在房檐上花了一副美丽的画,唱了一首动听的歌这首歌,也召唤了谁?

5、我就是小燕子,你是小雨点,我们打个招呼吧。谁愿意和我说说话?

你们都是热情的小雨点,我们也热情地读读吧!

6、可爱的小燕子回来了,可爱的小雨点除了招呼小燕子还会招呼谁呢?

7、创编仿写。

(三)创设情景,整体把握

春雨轻盈的在我们身边舞蹈,细细的,密密的,为大自然带来了各种变化。她无声无息地飘落在屋檐上,又凝集成晶莹、动听的雨铃铛,还热情地招呼远去的燕子回家。春雨贵如油,得到春雨的滋润,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花儿展开了笑脸,柳树抽出了新的枝条,小草也发芽长出了新叶。让我们用高兴的心情,动听的声音再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老师把这篇小诗变成了一首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吧!

四、作业

希望同学们在春雨的滋润下快乐长大。把这首儿歌说给家长听、或者唱出来。

第15篇:幼儿园小班教案《小狗守铃铛》

小班教案《小狗守铃铛》适用于小班的游戏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乐意在集体中表演,增强听觉的敏锐性,提高注意力,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小狗守铃铛》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增强听觉的敏锐性,提高注意力。

2、乐意在集体中表演。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铃铛一副;小狗头饰一个;小闹钟4个。

活动过程:

1、听一听,有声音吗?

老师手背身后拿着小铃铛摇动,声音由响变轻,让幼儿辨别,看谁的小耳朵最灵敏,能听见轻轻的声音。

2、听一听,声音在哪里?

请一位老师躲藏在教室的一角摇铃铛,引导幼儿辨别声音的来源,会说出“声音在门后面”“声音在玩具柜后面”“声音在······”

3、玩游戏:听声音找小闹钟。

玩法:老师将闹钟分别定时为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分别藏在教室内,当闹钟响时,分别请幼儿顺着声音找闹钟。

4、玩游戏:小狗守铃铛。

(1)老师介绍游戏玩法。

请一名幼儿扮“小狗”,背对大家坐在椅子上,椅背后放一副铃铛。让另一名幼儿轻轻上来拿铃铛,拿的时候动作要轻,不能让铃铛发出声音。

扮小狗的幼儿要静静地听,听到铃声就模仿狗叫“汪汪汪”表示胜利;幼儿取下铃铛时,如果“小狗”没听到,就算这个小朋友胜利。

(2)组织幼儿玩游戏,请输的幼儿表演一个节目。

小百科:铃铛指一种由晃荡而发声的铃,球形或扁圆形(圣诞铃铛为钟形)而下部或中部开一条口,里面放金属丸或小石子,式样大小不一。

第16篇:铃铛优秀日记

“呀,给我留点!别吃了!”正要伸手去抢,铃铛一口咬住了最后一点蛋糕。还扑到了我面前,让我看看那粘满奶油的嘴。对我说:“姐,好好吃呀,你真是可惜,晚了一步,要不然,我肯定让给你了。”看着她假惺惺的样子,也只好咽了咽口水,忍了。瞧她津津有味的吃着,却也只能望眼欲穿了。没好气的说道:“你再吃,你再吃!再吃就成西瓜啦!”

她一脸不屑,反驳道:“西瓜才可爱,这是我的特色。”这让人又爱又恨的铃铛是我的堂妹,这几天她的爸妈出差了,便让她在我家住着。说到为什么叫铃铛,还是有原因的:她的脸圆圆的,如同一个大红苹果;眼睛就如两道粗墨线划过肥肥的脸蛋;笑起来“咯咯咯”的,一对酒窝甜甜的,又胖胖的,所以家里人都叫她铃铛。

铃铛呀,你让我该如何说你呀!

第17篇:心中的铃铛

大班分级阅读:心中的铃铛(故事)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自由阅读图书、相互讨论,感知理解故事内容。2.能体验小熊从高兴—害怕—勇敢的变化过程。

3.愿意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自己胆小、害怕的经历。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 小图书人手一册 2.教师准备

大图书、大字卡(第1页)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在家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睡觉,还是有一个自己单独的房间呢?如果是单独睡一个房间,你会害怕吗?害怕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呢?

有一只小熊有了一个单独的房间,他是高兴还是害怕呢?下面,我们一起看关于这只小熊的故事吧!

二、大图书阅读

1.师幼共同阅读大图书,理解画面内容。

(1)教师朗读故事,并出示字卡“单独”、“房间”,让幼儿体验小熊高兴的心情。 (2)当小熊想上厕所时,发现周围黑黑的、静静的心情怎么样?

(3)重点阅读第四页,提问:小熊很害怕,你们觉得它会请谁来陪它?为什么?(教师出示字卡“铃铛”)

(4)铃铛声响起,惊动了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学会从观察细节入手了解故事内容。(教师出示字卡“卧室”)

(5)小熊为什么要在心里摇铃铛?你是怎么理解“心中的铃铛”这句话的?

三、自由阅读

1.幼儿人手一册小图书,鼓励幼儿有序的阅读图书,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在翻阅图书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绪。

2.交流小结:你胆小、害怕过吗?你在什么事上害怕?你胆小、害怕的时候怎么做的?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的经历。

四、结束活动

师幼共同收书,整理物品。

大班分级阅读:心中的铃铛(故事)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自由阅读图书、相互讨论,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4.认读重点字词:铃铛、单独、房间、卧室,理解词语的含义。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

小字卡(第1页)、小头饰(熊妈妈、小熊) 2.教师准备

大图书、大字卡(第1页)、录音带、大头饰(熊妈妈、小熊)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录音回忆故事,感知阅读汉字

通过提问引出汉字,带领幼儿阅读相应小字卡,并理解词语意思。

1.晚上,小熊想上厕所,身边没有妈妈陪,它想出了什么主意?你们玩过铃铛这种玩具没有?出示大字卡“铃铛”。

2.小熊有一个怎样的房间?教师出示字卡“单独”。

单独是什么意思?小熊喜欢单独睡一个房,你能够单独睡吗?你还能够单独做什么呢?

3.妈妈让小熊单独睡在哪里?教师出示字卡“房间”。你们家里有几个房间?你是单独睡一个房间吗?

4.妈妈听见了铃铛声,从哪里探出头?教师出示大字卡“卧室”。卧室是主要是干什么的地方?卧室里有什么?你家有几间卧室?

二、字卡游戏

游戏:汉字宝宝找家

玩法:教师出示大字卡,鼓励幼儿边读边举起相同的小字卡。然后教师分别将“铃铛”、“单独”、“房间”、“卧室”装在透明塑料袋里,贴在黑板上,请小朋友上来,边送字卡边说“××,我送你回家”。

三、结束活动

师幼一起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大班分级阅读:心中的铃铛(故事)

第三课时 活动目标:

1.体验角色表演的乐趣。

2.尝试扮演小熊,有表情地讲述小熊的语言。3.能与小伙伴合作表演故事。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

小头饰(熊妈妈、小熊) 2.教师准备

大图书、录音带、大头饰(熊妈妈、小熊)、铃铛、丝巾或者手帕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

1.倾听故事录音。

2.教师与幼儿一起商量分配角色和表演故事。

(1)小熊有了一个单独的房间,他感觉怎么样?小熊高兴的时候说了些什么?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做什么动作?

(2)小熊想上厕所,周围黑黑的,又没有妈妈陪,小熊感觉怎样?小熊说些什么?害怕的时候说话是什么样子的?铃铛响起,小熊说些什么?妈妈说些什么?

(3)第二天晚上,小熊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他的表情是怎样的? (4)第三天晚上,小熊是怎么做的呢?他的心情怎么样?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表演故事,讲述对话。

二、故事表演

1.全体幼儿扮演小熊,老师扮演熊妈妈,跟着录音的速度,讲述小熊和妈妈的对话。

2.播放录音,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

3.让幼儿两两组合,自主商量分配角色,表演故事,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三、游戏活动

游戏:叮当、叮当在哪里

请两名幼儿分别扮演熊妈妈和小熊,老师用手帕或丝巾蒙上“熊妈妈”的眼睛,再请“小熊”摇铃铛。

当老师说“

一、

二、三”时,“小熊”就在室内找一个地方站好,接着“熊妈妈”问“叮当、叮当在哪里?”“小熊”则不说话,只要铃铛,请“熊妈妈”循声找“小熊”。

四、结束活动

师幼一起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五、活动延伸

完成小图书中的阅读延伸活动“我的房间”。

第18篇:天使的铃铛

魔法小仙子系列丛书是由晓玲叮当写的,原名李晓玲,祖籍四川成都市,出生于新疆帕米尔

高原, “晓玲叮当心灵童话系列”—《魔法小仙子》丛书共10册,而天使的铃铛就是其中之一。这本书有5个故事分别为:天使的铃铛,金贝银贝换时间,意外的热气球之旅,旋风小侠客,趴趴酋长的鸡毛信。它们分别告诉了我们看到他人的苦难要施以援手;时间是金钱换不来的要惜时如金;勇敢,自信是奇迹中的奇迹;要做一个正直,有正义感的人;对职业认真负责。

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到的,懂得的品质,读了这本书,我们不但认识了许多美丽的鲜花而且懂得了许多知识,我们在书的海洋中不断进取,似乎品一壶好茶,看一幅好作品,欣赏远方的美丽风景。这一切不都是在享受吗?没错,读书就是在享受,在摄取知识,扩展我们的见识。这本书在我们品读有趣的童话时,增长着知识,培养着情操。让人无不惊叹的是,作者将主人公们描绘的栩栩如生,仿佛使人觉的这一切都是真的,这世上拥有花仙子,为我们讲着故事,直到入睡``````读书使我们变的豁达,变的高尚,让我们思想逐渐深刻,目光更加深远。这本书的结尾总结了人生所懂得的道理,例如:米兰花(守信),紫罗兰(分享),香石竹(执著)等等这些知识不都在书中才能寻找到吗?冰心奶奶说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大家是不是很想读这本书呢?是不是想知道牡丹仙子经历了一番怎样的惊心动魄的旅行?巫婆凶巴巴用金贝和银贝收购大家的时间藏着怎样的惊天阴谋呢?铃兰花为什么称为

“天使的铃铛”?小跳跳真的是王子吗?灰棍被打败了吗?这些问题是不是促使你更想读了呢?心动不如行动,快来读读这本书吧

第19篇:晨诵《我和小鸟和铃铛》教案

晨诵《我和小鸟和铃铛》教案

东胜区实验小学 刘勇利

二0一0年十月

晨诵《我和小鸟和铃铛》教案

一、开启黎明《向清晨问好》

二、复习旧诗《我是一只小蝴蝶》《全世界在对我微笑》

三、新学《我和小鸟和铃铛》 (一) 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一首金子美铃的诗 (二) 教师范读(配乐)

(三) 自由练读孩子们自由练读练读,读准字音,读出韵味。(四) 指名四人读诗 检查读音 (五) 读好“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六)师生比读,目的读好我与小鸟和铃铛的不同。

(七)男女生对读,目的显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有点,各不相同。

(八)现场口头仿写

1.老师示范仿写,学生与老师对读:

我伸展双臂, 也不能在天空飞翔, 会飞的小鸟却不能像你, 在讲台上激情飞扬。

我摇晃身子, 也摇不出好听的声响, 会响的铃铛却不能像你, 讲那感人的篇章。

铃铛、小鸟、还有你 , 你们不一样,你们都很棒!

2.出示女同学的照片,找出孩子们的优点进行创编诗。3.出示男同学的照片,找出孩子们的优点进行创编诗。 4.出示全班同学的照片,随即指出优点进行创编。

5.激发学生自信心: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九)最后诵读全诗

告别黎明,相约下个星期三!

第20篇:小铃铛杂文随笔

我五岁那年拥有过一个小铃铛。就是在那个喜欢翻箱倒柜的年纪某天找到的,混迹于缺口的翡翠戒指,草编的姑娘,陶瓷娃娃,纱制头花中的小黄铜铃铛。发现它之后我立刻冷落了正舞得不亦乐乎的木剑,把小铃铛攥在手心里,走两步晃晃,声音清脆但不轻灵,有一种吟诗的浪漫感。

我在发现它的当天就把它弄丢了。是在晚上逛超市的时候弄丢的,准确地说是在逛超市的时候发现它丢了的。我愣了一秒,下一秒抬头给我妈说我铃铛丢了然后掉头撒腿就跑。

我边跑边寻,跑过一排排高大的货架,跑出超市大门,跑到街上,沿着回家的路一口气跑到十字路口,看到车水马龙还是怯了。于是又原路返回,不死心地又找了一遍,回到那一大排酷儿底下才意识到我还把自己弄丢了。我第一次并不渴望长角的蓝色小人给我倒橙汁喝,我只想把冰冷的小铃铛放手心里焐暖,以及找到妈妈。

超市不大,找我妈还是挺容易的,好在她没出去找我。小铃铛没有回来。后来很多年间,我也遇到过很多很多喜欢的事物或者人,我总会一不小心弄丢。我屡次回去寻找,大多以失败告终。后来就索性大步向前,不怎么找了,心里也不会蓦地一把被掏得空落落。但我总能回想起那个干燥的夏日夜晚,不大的城市里人们各自安静度过一天的尾巴,一个小孩正拼命奔跑寻找自己的铃铛,像热血漫主角那样拼命,并且以后的日子里再也没有这样不顾一切地寻找过什么。

它一定还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歌唱。

金铃铛教案模板
《金铃铛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