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地理日本优质课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4:04:41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七年级地理《日本》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 第二节 《日本》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陕州外国语学校 李铜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点。

2.了解日本多火山和地震,并分析成因。过程与方法:

1.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主要灾害及成因分析。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和资源对一个国家发展的影响,懂得地震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2.培养学生关于探索地理事物因果关系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教学难点

日本的主要自然灾害:火山地震及原因。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导学法、活动探究法、比较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共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展示多媒体图片《富士山和樱花》及有关日本文化的图片。 总结:日本和我们是一海相隔的邻邦,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二、自主学习

学生预习课本P56-58,完成下列问题:

1、位置:日本位于_______东部,______洋西岸。

2、领土组成:日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大岛和诸多小岛组成,其中面积最大的岛是_______,面积最小的岛是_______。____狭____稠。

3、气候:日本属典型的_______气候,有_______气候和_______气候,同时具有_______特征,夏秋两季太平洋沿岸有_______。

4、地形:日本多_______和_______,最大的平原_______,_______覆盖率高。

5、日本多_______和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是日本的象征,也是一座活火山。

7、日本的首都_______,国花是_______。

8、四国岛和本州岛之间的水域是_______。

三、讲授新课

1、读图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

(1)、展示多媒体课件《日本在世界上的位置》和《日本国》图 (2).找出日本周围的海域

总结:日本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它位于北温带,与中国一衣带水,而且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日本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与俄罗斯、朝鲜、韩国相望,西南与我国隔东海相望。

2、读图分析讨论:日本的领土构成,

学生分组活动讨论:说出日本的领土构成,主要城市。

总结:a.日本国土由四个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及周围许多小岛组成,主要城市有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b.日本人稠地狭。

3、师生互动:日本的气候

展示多媒体课件,《日本的气候图》分析讨论: (1)、日本的气候类型 (2)、日本的气候特点

总结: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降水较多

4、探究讨论:日本的地形特点 读图8-2-2 日本的地形 总结:

日本地形多山地、丘陵,且分布在中部,平原面积狭小,多分布在周围沿海地区,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日本地形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四分之一是平原。所以,日本的森林面积占的比值大。

5、合作探究: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展示《富士山》图片,《六大板块示意图》 活动探究: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总结:

日本著名的山峰——富士山,不仅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一座火山。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与地震。

四、、课堂小结

(1)、提问:本节课都学了哪些内容? (2)、展示多媒体课件 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

(1)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一个群岛国家。

(2)领土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附近海域组成。

(3)地形:山地、丘陵为主。

(4)气候:受海洋性影响较大的季风气候。 (5)多火山、地震: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六、当堂检测:

1.日本的温泉有1200多处。下列现象,与温泉相联系的是( )

A.日本气候具海洋性特征 B.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C.日本多火山和地震 D.日本河流短小湍急 2.有关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日本位于我国东面,隔渤海和黄海相望

B.日本领土主要由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4个大岛组成 C.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但海岸线较平直,缺少优良的港湾 D.日本的领土面积较小,故南北的气候差异较小 3.有关日本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日本降水较丰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B.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C.日本是受海洋性影响较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日本的森林面积占的比值很小。 4.日本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A.山地和丘陵 B.平原和高原 C.盆地和山地 D.丘陵和平原

5、填图:

(1)写出字母代表的海洋事物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2)写出数字表示的岛屿名称: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4_______

推荐第2篇:区域地理复习——日本教案

区域地理复习————日本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日本在世界的地理位置及其地形特点;

2、通过对日本的地形及纬度分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日本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学会分析其气候的成因;

3、通过对日本的气候和地形的学习,学会分析日本工业布局的特点及成因;通过对其气候成因的分析,了解日本农业生产的优势和劣势。

教学重点

1、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成因;

2、日本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及其日本工业布局的特点;

3、日本气候类型与中国同纬度相比有何不同?

4、日本的资源优势和劣势,日本的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危害。

教学难点

1、日本气候的分布及成因;

2、日本的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

3、日本社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如人口老龄化和资源贫乏的解决等。

教学方法

1、讲授

2、对比分析

3、案例分析

教具准备

1、教学挂图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教师

高二地理组:张瑞华

教学过程

一、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1、日本是东亚东部海洋上一个群岛国家。(1)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其附近的1000多个小岛组成。(2)面积比较狭小,人口稠密。州北海道本面积37万多平方千米,人口约1.2亿。九州人口单一,99%以上为大和民族。四国

2、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1)境内多山,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积3/4以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平原面积狭小,多分布在各岛的沿海地带。东京湾附近的关东平原是面积最大的平原。(2)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海拔3776米,是日本的最高峰。(3)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如神户、横滨),(人工海岸占1/3)。

3、海洋性显著的温带气候:(1)、日本地处温带,在亚洲东部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内,季风气候显著。(2)、南北气候有较大的差异:本州北部和北海道属温带季风气候;本州南部和四国、九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3)、气候海洋性强。因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降水丰富,年降水量达1000-2000毫米。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较为温和,夏季较凉爽。

4、自然资源日本境内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森林、水力资源丰富;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多,旅游资源丰富。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工业所需的原料、燃料,绝大部分依赖于国外进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

二、日本的经济

1、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为什么?)的狭小地区,主要有五大工业区:(1)京滨区:以东京和横滨为中心,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区。(2)名古屋区(中京区):以名古屋为中心。(3)阪神区:以大阪、神户为中心,是日本第二大工业区。(4)濑户内区:濑户内海沿岸。(5)北九州区:以北九州为中心。(以高新技术为主)理由:岛国多优良的港湾,海运便利;矿产资源缺乏,有利于进口原料;国内市场狭小,有利于产品出口。

2、发展迅速,是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水平居世界前列。

3、经济以工业为主,工业现代化水平很高。工业部门以钢铁、机械、电子、化学、纺织等为主。许多工业产品的产量和产值居世界前列。

4、经济对外依赖性突出,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怎样进口?)。工业产品也大量销往国外。

三、应用实例:

1、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左图中A、B、C三地与右图所示气候特征一致的是___地,简单概括其降水特点并分析其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1.日本是一个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群岛国家,人多地少,地狭人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2.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关东平原是最大的平原;火山、地震、台风、海啸多发,灾害频繁。3.日本以季风气候为主,北部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强,降水偏多。4.日本工业发达,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属临海型分布),工业主要是进口—加工—出口型。5.日本矿产资源极度贫乏,主要靠进口,对外依赖性强;森林、水能、渔业、旅游资源丰富。

板书设计:

日本

一、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 (1) 海陆位置 (2) 经纬度位置

2、地形

3、气候

4、自然资源

二、日本的经济

1、工业布局特点及其工业类型

2、工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3、日本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推荐第3篇:高三地理复习《日本》教案

高三地理复习《日本》教案

复习目标

1.记住日本的领土组成和自然地理特点。

2.学会分析日本工业发展的条件、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复习重点

加强区域分析和比较。 复习难点:

深层分析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

复习指导:结合相应地图,认真背记“知识梳理”, 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用红笔标出答案,8分钟后点名提问。

1、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2、日本工业发展的条件及措施。

3、日本重要的工业城市。知识梳理

一、日本概况:国土组成: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国

四、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3900多个岛屿)组成,其中北方四岛:择捉岛、国后岛、色丹岛、齿舞诸岛仍被俄罗斯所占。面积狭小,人口超亿的国家,人口稠密人多地狭的岛国。

二、自然地理特征-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山地岛国 (1)地形“四多”:多山地、港湾、火山、地震

多山地丘陵:占国土四分之三以上,平原狭小,仅在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邻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最大的平原。

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横滨最大海港,神户第二大港、东京是第三大港

多火山、地震:被称为“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日本最高的山峰。(有感地震平均每达1500多次(即天约4次)原因:处于两大板块交界地带;消亡边界形成地形:深海沟、岛弧链、海岸山脉。附:板块张裂地带往形成裂谷、断层、海洋、海岭。)

(2)气候:季风显著,海洋性强:

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海洋性强原因:由于深受海洋的影响,沿岸又有强大的日本暖流流经,年降水偏多且分配均匀,气温的年较差也较小,海洋性特征非常显著。)

(3)河流:多为山间河流,特点:地势落差大,流程短,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降水较多)

(4)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森林覆盖率达高。 (5)自然资源:森林和水能丰富,但矿产资源缺乏。 (从地理特征两个方面比较异同点)

三、人文地理特征——发达的经济

(1)

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主指工业)

发展条件:不利:国土(狭小)市场、矿产贫乏,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有利: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发展措施: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走出了一条“加工一贸易型”经济发展之路。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目前中国在进口、出口和贸易总额上均为日本第二大贸易对象国。神户和横滨是日本两个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主要工业带:日本拥有深水良港和便利的海上运输业,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原因: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多港湾,适合建立大港口。在海边,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减少了陆上运输,省时、省钱、成本低。日本矿产资源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本,因此,工业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

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主要工业城市有:东京、横滨、名古屋、大皈、神户、北九州,并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城市带。除了传统工业以外,日本还发展了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兴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境较好的九州岛,故九州岛有“硅岛”之称。

(2)农业:农业单产高(侧重生物技术与水利) 农业生产方式大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发展生物技术,精耕细作,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为平原地区的水稻种植提供水热保证,稻米产量达到自给。丘陵地区多栽培蔬菜和果树(红富士苹果),但仍需大量进口。 (3)渔业发达:日本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原因: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 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

(4)著名城市与人口迁移:首都东京,是特大城市;科学城——筑波;硅岛——九州岛 ;人口迁移:向领土南北两端

(5)文化:遣使者和留学生;日本文字中仍保留不少汉字;和服、寿司等 日本与英国在人文特征方面比较 同:

①都是岛国,海岸线曲折,海运业发达

②气候都具有海洋性特征

③工业化水平都很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④都有世界著名的渔场,渔业资源丰富

⑤新兴电子工业在布局上,都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 英国: 农业: 英国

1、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生长,畜牧业发达,占农业主体,畜牧业中放牧与饲养并存。

2、种植业中,高产值的园艺作物居于重要地位。日本:

1、人口众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用地紧张,地块较小,精耕细作,主要种植水稻、小麦豆。

2、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工业: 英国:

1、传统工业:工业区和城市多建于煤炭产区,呈“资源型”特点。

2、新兴工业:开发了北海油田,带动了北海沿岸苏格兰地区发展。日本:

1、传统工业:原料、燃料依赖进口,故工业区和城市多集中于太平洋沿岸,呈“临海型”特点。

2、新兴工业: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进行产业转移利用他国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人口与城市:

英国: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海外移民 日本: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太平洋沿岸 合作探究

我国环渤海工业带冬季酸性气体排放量远高于日本东京湾,而东京湾地区的酸雨危害却比较严重,试用所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原因。

推荐第4篇:七年级地理《日本》教案 (5000字)

七年级地理《日本》教案

课时安排:共1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2、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

4、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5、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6、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各种相关地图,从图中找出地理信息,提高读图能力和析图能力。

2、通过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比较法和综合法概括日本的自然环境。

情感目标:

1、尽量给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营造一种和谐、平等、进步的师生关系。

3、通过分析日本经济发达的原因及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树立良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难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地形以及气候特点、发达的经济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讲授、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学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知道不知道日出之国,樱花之国指的是哪个国家?这就是日本,樱花是这个国家的国花,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和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二)展示学习目标

1.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2.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

4.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5.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6、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三)自学预习: 预习书本

第二环节:导疑

一、东亚岛国

(1) 阅读图3-1,思考日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1.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北纬30-45度之间,南北跨度大。

2.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3.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东部濒临太平洋,西北部隔日本海与中国、俄罗斯、中国、朝鲜以及韩国相望,首都为东京。在图中找出它们的位置。

(2)日本的领土范围?由哪些岛构成?

日本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及其附近的小岛组成,本洲岛为最大的岛屿,图中找出它们的位置。日本是岛国,海岸线长约3万千米,沿海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在图3-1中找出东京湾(最大海湾)、濑户内海(最大内海)、津轻海峡、朝鲜海峡等。

(3)日本的人口、语言和民族

p66页思考题和活动题:根据2000年统计资料,算一算中国和日本的人口密度。中国领土面积是日本领土面积的25倍,可见日本“地狭”, 日本人口密度约为中国人口密度的2.5倍,可见“人稠”,所以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

日本居民主要是大和族,通用日语。

二、多山的地形:

(1)读图3—l,思考日本的地形特点?

从图中看出,日本地势大部分在1000米以下,海拔超过1000米的地方分布非常得零散,在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可见日本的海拔不高,日本多山地丘陵,平原少,地形崎岖,海岸曲折(板书)。

从图中找出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最高的山峰是富士山(图3-2),是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日本不仅多山,而且多火山,特别是活火山,日本领士占全球内也面积四百分之一,而活火山占世界活火山的十分之一,所以日本有“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之称。

(2)提问: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多山,而且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日本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亚欧和太平洋两大板块的交界处,由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隆起成山,而且地壳很不稳定,使日本多火山地震。

(3)提问:地形对日本河流及海岸线的影响?

受地形影响,河流短小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同时,多山的地形使得日本海岸更加曲折,形成许多优良港湾,本洲岛太平洋沿岸的神户和横滨是著名的海港.

(4) 教师总结:日本地形山地丘陵众多,火山地震频繁,多山的地形对其河流有重要影响,那么日本的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又有什么影响呢?接下来我们来学学日本的气候。

三、湿热的气候

(1)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思考日本有哪几种气候类型? 从图中可知,日本在亚洲东部,属于季风气候。由于国土狭小,地处中纬度,并且跨越的纬度较多,气候南北差异明显,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2)日本的气候特征

学生活动:读表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

最冷月均温 最热月均温 降水量

东京 3.7 25.1 1610毫米

北京 — 4.7 26.1 636毫米

思考:东京与北京在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和降水上有什么不同? 东京和北京大致处于同一纬度。日本是岛国,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因此在气温上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也更为丰富。

(3)教师总结:日本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气温上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也更为丰富。在夏秋季节,经常遭受台风袭击。在此气候条件下,漫山遍野的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图3-3)。

四 东西融合的文化

日本文化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又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我国隋唐时历史,日本就多次派使者到中国不定期地学习,如鉴真东渡、派遣唐使等,日本文化受我国文化影响大,许多文字还保留中国的汉字。近现代,受欧美国家的影响。

五 发达的经济

(1)讲述日本经济概况。p68

日本是世界上十分发达的国家,是世界经济强国。二战之后迅速发展,目前国内生产总侄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是世界前列。

①分析日本经济的不利条件。

读图表3-

6、地图册p37,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及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的百分比表。思考日本主要缺乏哪些工业原料和燃料?它们多从哪些地方进口?

日本国土狭小,原料、能源严重不足,缺乏多种矿石、棉花、木材等原料,石油、煤、天然气等燃料。依赖进口,从西亚进口石油,从大洋洲、南美洲等地进口多种金属矿等。

②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读地图册p37日本商品出口图,说明日本“进口-出口-进口”的模式。日本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因而能迅速地提高生产水平。再加上日本海岸线曲折,有许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进口原料、出口产品。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和产品输出国。

(2)读图3-8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说明,日本有哪些主要工业区?日本工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分布?

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主要对外

贸易港:神户、横滨、大阪等。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临海可利用海上交通的便利,以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

(3)日本的农业:稻米、畜产、蔬菜

(4)日本的渔业和交通运输业作为学生一般了解的知识,可通过阅读教材提供的补充材料获得

六、主要城市:东京、筑波、大阪、横滨、名古屋、神户、广岛、京都、奈良

七、总结:我们今天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日本地理特征的?(位置、领土、人口等基本概况及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地理特征)从上述几个方面看,日本有哪些突出的特征?(东亚地狭人稠的岛国,多山且多火山,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降水比较丰富,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归纳:日本是一个四多(人多、山地多、火山地震多、优良港湾多)、三少(国土少、平原少、矿产少)、一海(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岛国

八、作业、配套练习

板书:

一、东亚岛国

1、位置及领土范围

2、人口、民族、语言

二、多山的地形

山地丘陵众多,火山地震频繁

三、温湿的气候

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东西融合的文化

五、发达的经济

1、经济概况: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工业

3、农业

4.渔业和交通运输业

六、主要城市

东京、筑波、大阪、横滨、名古屋、神户、广岛、京都、奈良

推荐第5篇:七年级地理日本教案1

第一节 日

教学目的

1.了解日本的位置特点及其对地形、气候、资源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并掌握日本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了解日本工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原因,掌握日本工业的分布特点和主要工业区。

2.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来分析地理特征的能力。

3.通过对日本经济特征的分析,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关心经济问题,乐于分析经济现象的经济意识;同时进一步认识科学文化知识及学习外国经验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加深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 教学重点 日本自然条件和经济特征。 教学方法 谈话法和讲述法结合。

教学用具 《亚洲地形图》、《日本地形图》、日本景观图片。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已经从自然、经济等方面认识了东亚的一般特征,但是东亚各地又有明显的差异,囚此,我们还要学习东亚的国家地理。

[提问]除我国以外,东亚的其他三国,哪个国家在世界各国中更具有突出的特点?有哪些特点?(是日本。日本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日本的地理特征。学习时同学们要注意从哪几方面分析和如何进行分析。 学习新教材

第二节 东亚地狭人稠的岛国——日本(板书)

[提问]从黑板题目看,说明了日本的哪些方面的特征?(位置、领土、人口等方面)我们要了解一个国家基本情况,也正是从这些最基本的特点开始学习的。

一、位置、领土、人口(板书)

[读图]指导学生根据《日本地图》,说出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特点。(地处中纬度地区,东亚的东部边缘,东临太平洋;是由若干个岛屿组成的一个岛国,领土大致沿南北方向延伸。)并指导学生利用比例尺,在东亚的政区图上量算北京至东京的直线距离。使学生在了解日本的位置范围的基础上,了解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

[提问]根据《世界人口分布图》或者东亚四国人口统计表,说明日本人口有什么特点?(人口稠密,平均密度为300人/平方千米,是四国中最高的。) [小结导入]日本是地处中纬,亚洲东部边缘,太平洋沿岸的一个岛国。这种位置特点对日本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有什么影响呢?

[读图]读《日本地形图》,并指导学生认识日本地形的特点。(多山地丘陵,平原少,地形崎岖,海岸曲折,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没高的山峰是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

[教师讲授]日卜厂仅多山,而且多火山,特别是活火山,日本领士占全球内也面积四百分之一,而活火山占世界活火山的十分之一。

[看富士山图]指定学生朗读图下的说明,并帮助学生分析富士火山的景观特点及其成因。(圆锥形——火山喷发物堆积而成,温泉——地下热能的表现,积雪——海拔高,山下植物繁茂——气候温湿、土壤肥沃。)

二、自然条件(板书) 1.多山的地形 [提问]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多山,而且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指导学生分析“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日本所在的位置——亚洲东部边缘,正处在亚欧和太平洋二大板块的交界处。由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隆起成山,而且地壳很不稳定,使日本多火山地震。据测量日本正在向我国沿海靠近。)

[提问]多山的地形给日本居民生产活动带来了什么影响?(提示学生可从资源及其利用方面考虑。日本缺少许多重要的自然资源,尤其矿产资源贫乏,如煤、石油等。但多硫磺矿,宜林地区广,国士三分之二为森林覆盖,河流短小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多山的地形使得日本海岸更加曲折,形成许多优良港湾。)

[教师讲授]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地形状况与当地居民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那么日本的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又有什么影响呢? [读图]指导学生读东亚

一、七月气压和风向图,从日本在图中的位置分析日本的气候特点。(日本在北回归线以北,属于温带,又处于季风区内,具有季风气候的特点,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四季的分配,冬夏季的气温及降水情况,但也有很大差异。)

[提问]从其海陆位置及领土组成看,日本与我国东部相比气候有什么差异?(日本是岛国,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因此在气温上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也更为丰富。)

[教师讲解]就日本全国来说,受纬度影响南北气候有一定差异,而多山的地形也会使日本的气候相对复杂化,不仅表现在山地与平原地区气候有所不同,东西方向上也存在明显差异,但总的说日本是属于典型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国家。

2.海洋性季风气候(板书) 复习巩固

[提问]我们今天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日本地理特征的?(位置、领土、人口等基本概况及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地理特征) [提问]从上述几个方面看,日本有哪些突出的特征?(东亚地狭人稠的岛国,多山且多火山,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降水比较丰富,属海洋性季风气候。)

[教师归纳]日本是一个四多(人多、山地多、火山地震多、优良港湾多)、三少(国土少、平原少、矿产少)、一海(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岛国。 布置作业 预习第120——124页课文,思考上述日本的基本地理特征对其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有哪些突出特点? 引入新课 教师归纳特点。这些特点对日本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我们现在就来分析这一问题。 学习新教材

三、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板书)

[教师讲解] 大家知道日本是世界经济大国,其实力仅次于美国,而且有很多工业部门已超过美国,很多工业品占据了国际市场。从我们身边你可以看到很多日本的产品。 [提问] 你能说出几种代表性的产品吗?(电器、食品、汽车等方面。) [读图导入] 读课本第121页插图。日本的汽车制造闻名遐迩,我们所见到过的丰田、尼桑等小汽车都是很著名的。除此之外,其它工业还包括电子工业、钢铁、造船、纺织、化学等工业。日本依靠什么使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发展成为经济大国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日本发展工业的条件。 [读图表,回答问题] 指导学生读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及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的百分比表,并说明①日本主要缺乏哪些工业原料和燃料?(多种矿石、棉花、木材等原料,石油、煤、天然气等燃料。)②它们多从哪些地方进口?(从西亚进口石油,从大洋洲、南美洲等地进口多种金属矿等。)

[教师总结] 日本国土狭小,原料、能源严重不足,国内市场有限,这些都是不利条件。但是日本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因而能迅速地提高生产水平。再加上日本海岸线曲折,有许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进口原料、出口产品。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和产品输出国。 [读课文]指定学生朗读第121页第二段“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 [提问]想一想,当地有输出到日本或从日本进口的商品吗?

[读图]从《日本地图》中找出主要对外贸易港:神户、横滨、大阪等。 1.现代化的工业 ①发展条件

②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

[教师讲解]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工业技术先进,部门齐全,主要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

[提问]读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说明,日本有哪些主要工业区?(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

[展示景观图]简单介绍四大工业城市,着重介绍日本首都——东京。

[提问]日本工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分布?(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临海可利用海上交通的便利,以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此外还有社会及其它方面的原因,以后在高中地理再讲。) 日本不仅工业发达,而且农业也非常发达。 2.现代化的农业 ①技术先进,产量高

[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123页“渔业发达农业单产高”,由学生归纳出日本农业现代化的具体表现。(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进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以及发达的渔业,拥有庞大的船队,占世界第一位的捕鱼量等。)

[导入]那么日本人民是怎样在有限的土地、有限的资源上,建立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呢?可以说日本人民在利用本国资源上水平是相当高的,我们看一下日本农业的分布状况就可略知一二。 ②农业部门的分布

[读图]根据日本工农业分布图说出主要农业部门的分布地区。(水稻——平原,林业——山区,茶桑及果树——丘陵)。

[提问]为什么日本的渔业发达?(以现代化工业做基础,拥有庞大的捕捞船队,日本是个岛国。有广阔的海域及优良港湾,北海道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 [看图]读“日本群岛附近洋流的分布”图,说说北海道附近成为著名渔场的原因。(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区。) [提问]为什么日本要以小型农业为主,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呢?(国土狭小,耕地有限,但劳动力资源丰富。)

[教师讲解]由此可见,日本正是利用了自己发达的科学技术资源,充分开发了各类土地资源,才在地狭人稠的岛国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小结]我们从日本工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可知,一个国家要想发展经济其资源丰富与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它能否对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而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又取决于该国家科学技术的水平。日本正是利用了自己这一优势,才在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上建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这一点正是我们今天四化建设中所要借鉴的,也是我们学习日本地理的重要目的之一。 日本从历史上就重视吸收外来文化。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从古代中国水稻、铁器的传入,到近代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这一切对日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日本的文化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

四、文化特点

[指导阅读]读课文“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一段思考:日本文化有什么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又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表现可从古代、近代、文化艺术、饮食等几个方面归纳。) 总结全节

[提问]我们是从哪几个方面学习日本地理特征的?(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知道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首先要了解该国所在地理位置、领土和人口等基本特征,之后再进一步了解它们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这是学习国家地理的基本方法,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经常运用。

推荐第6篇:地理说课稿:《日本》说课稿

一,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内容选自湖南学校第七年级第七章第一章,日本,日本自然地理部分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类型:新教学

三,教学分析: 1,编辑心:

(1)教材前后联系:

香朝教材的写作由大陆国家组成。日本这一部分是首次在中学教学国家单独教材的地理区域。因此,这部分教科书具有国家地理起源类的功能,应起到解释国家地理的目的和方法的作用。日本是东亚和世界的经济强国,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密切。由于关系,学生对日本更感兴趣也更感兴趣,日本有强烈的理解欲望。学习这一节现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日本自然地理部分,包括东亚岛,山地地貌,温暖潮湿的气候等。这部分知识,可以解释一些生活和问题的现象,能够更好地动员学生的热情,为日本经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部分是一个学生在了解大陆之后,了解了这个区域进入 第一个国家。因此,本课程从内容上是对以往知识和应用的延伸,学习它为未来研究其他国家提供一种方式和思想,具有作用的链接。 2,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A,可以说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的组成。

B,了解日本地形及其火山的特点,地震的原因。 C,了解日本的海洋季风气候特点。

(2)工艺和方法:

A,使用地图和信息,了解物理和地理特征,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B,使用板块快速结构理论,解释日本火山,地震的原因。

C,通过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学习,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学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所以学生建立的东西是联系在一起的,地理环境是一个完整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A,日本的立场,领土构成。 B,地形特征。 C.气候特点。

(2)教学困难:

A.解释日本地震的原因。

B.理解内部之间的地理要素 接触。 C.学习一般的国家学习方法。 n 第四,教义:

鉴于现有的认知结构和课程的特点,根据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则,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突出要点,难以分散,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去教:

A,以教学的形式突破地理学的地理学,意识形态的瓶颈,关心学生的兴趣,熟悉主题或常见的生活现象,设定问题情境,创造悬念,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B,使用熟悉日本的学生,引导自己独立调查,提出的关键问题没有头发,没有成熟的结论来取代学生的思维,问题不是完美还是不完美,只要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看法,教学这是有道理的。

C.比较分析,通过控制区域地理特征。

五,说学习:

根据新课程概念的要求:学习有用的地理学生活,学习有用的地理学终身发展,获得必要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本课将以下学生学习以下说明:

(1)查询能力指导:

学生更熟悉日本,所以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经过思考,讨论解决问题,重点关注这一过程的积极思考,培养自我学习能力探索。

(2)使用地理生活:

使用主体知识在生活中的衍生物,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周围的地理事物,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学,还要利用地理学知识到生活理论,两者结合起来,相促进。

(3)重视地图的作用:

地图是第二种语言的地理,应该引导学生在地理学研究中集中地图的作用,从地图开发来提取信息,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六,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学前准备]在要求学生收集有关日本的信息之前,我们对于日本有一定的印象。 [日语图片] 通过一系列熟悉日本风景的学生,教师创造了一个生动,诱人的情况吸引学生,刺激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轻松地进入新的学习过程。前级收集信息

听,感觉,想法

独立培养学生积极收集信息,探索学习能力,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创建一个场景来动员学生的视野, 听力和思维,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谈论过渡]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日本,了解这个国家的自然环境。介绍日本的自然地理。 n [告诉我们] 在过去我们研究了大陆,区域两个不同大小的区域地理,如何使用地图来解释区域位置,范围?今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了解日本的位置,组成的领土。 [上下文创建] 根据现实生活,问:一个国家试飞的导弹,突然下降在30n-45n,140e-145e的水域,哪个国家会抗议?

使用日本地形图来查找陆地和海洋位置和领土构成

日本是亚洲东部,西北太平洋岛屿,领土由______岛,_____岛,__ ___岛,____ __岛等四个岛屿及附近岛屿,东海,西海。

日本的纬度是

你分析你自己的地理吗? [学生交流的组织] 对于砍刀小测试的形式,让学生动手计算日本人口密度,并与中国相比,问: 结合日本领土形状,你可以从上面的表格用短语总结日本的特点吗?引导学生获得日本狭窄的特点。

强调日本是一个小岛的国家,人口密度。

[过渡]日本这个国家经常听说地震,火山现象,我们看看。日本的地震,火山视频和信息 问:有人认为:火山,地震是日本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报复的日子,对吧?

演示日本由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接口,地球更活跃,所以很多地震,火山。

显示地形示意图让学生有一个理解的图像,然后让学生阅读地图,完成相应的练习

问:日本的河水短,速度快,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

使用现有的学生知识储备,并利用日本的两个符号之一介绍气候教学,结合视频的过程,使用其直观的视觉效果和丰富的内容为学生带来心理感受气候。 [设置情况,学生讨论] 在冬天,什刹海湖在北京充满了欢快的滑冰人群,但在东京,日本,有些人在划船,这是为什么?

呈现日本气候类型 数字

为了反映日本气候的海洋特征,以与北京相比的条形图形式的温度和降水,与亚洲相同的纬度,夏季冷却器,更暖的冬天,更多的年降水特征

大陆特征和海洋特征的意义是什么? [评测总结] 显示此课程分析结构的组成 n [实践整合] 教科书:

P66-67活动问题

调查日本周围的事情

思考:如果你是日本首相,根据日本的自然条件,你将如何发展日本经济?

记忆,总结

学生想想

阅读图片,说出日本和领土的位置。

尝试分析

计算日本的人口密度

学生回答:不

仔细观察

阅读地图完成相应的练习

讨论

观看视频

学生讨论

学生思考和讨论

学生记得和回答

课后讨论

使学生理解学习自然地理学的一般思想,同时也能诱导方法实现技能的转移,巩固

创造教学情境,利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进行高水平的智力投资 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和形式是非常丰富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习使用,通过类比学习

培养在地理上准确表达的能力

使用多媒体给学生直观的感觉

使用学生感兴趣的介绍问题,创造情境,同时充分评估学生的答案,自然实现教学内容的过渡 利用地图的优点,以直观和简明的方式抽象不可理解或不可理解的内容

培养学生阅读地图观察应用信息的能力,直接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习,而且作为一种参与形式参与教学的地理事物联系到思考问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反映生活的学习有益于课程改革的精神

没有成熟的结论来取代学生的想法,问题不是完美还是不完美,只要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是成功的。

通过控制获得区域地理特征

运用学生的思维,也要学习更多的使用地理和重要性

通过回顾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结构图的形式,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 想法,虽然更好地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存在于观点之内

调查日本事物周围的学生突破课堂学习空间,使其能够自主或合作地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以便在课外推广的地理学研究,也反映了课堂上的地理生活改变思维,锻炼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如果你是日本首相......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兴趣,也作为下一堂课教学知识准备。

推荐第7篇:地理优质课学习心得

同课异构活动学习心得

地理组:范树琴

2017年11月3日至 11月4日,由“多彩贵州”好教育联盟主办的为期两天的同课异构(地理、数学)活动,在桐梓二中举行。我有幸作为地理学科的观摩者参加了此次活动。近距离地感受了来自全省各校优秀参赛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

据主办方安排,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11月3日全天说课比赛,每位参赛者说课7分钟,内容地理为《常见的天气系统》,共有58所学校的58名代表教师参赛。11月4日教学比赛,取上一天说课比赛的前7名抽签进行。经过两天的学习,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特别是参赛技能上让我受益匪浅。现就此次学习简说一下感受:

一、一堂优质课是多个部分构成的。教师素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特色等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哪个部分完成不好,都将影响到教学目标达成的效果。所以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理解剖析,教学技能的培养等业务素质的提升很是关键,这些应该是我们从事教育而应该不断去追求的东西。

二、针对此次活动,应对比赛,我看到了一些具体的东西。比如,一味追求别具一格,而显华而不实。此次有位老师设计得不错,用诗歌贯穿课堂,很美,与教学内容也结合得很好,但过于强掉这一特色,而忽略本节“气团及其特点”这一铺垫知识的涉及,导致学生探究“锋与天气”这一核心知识时没能达到理想效果,从而失分很多。再如,此次比赛教师突破重难点时都是以学生探究式完成,但个别老师在给学生看材料或活动时,没给学生目标,学生显得盲目,导致问题完成不好,教师只能硬拖学生进入下一个知识,同样也没达到探究目的,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再有,一个教师教学设计很好,语言很美,亮点很突出,但却因其过于拖拉,导致教学内容不完整,很吃亏。当然,很多老师优点很突出,比如,用一些新颖的视频、图片、统计资料、诗词等导入,突破重难点时小微课的使用,PPT选图、色彩的讲究、丰富多彩的肢体语言、高昂的激情,等等都让我耳目一新,创新教学无不体现,让我收获颇多,感慨学无止境。

总之,学习促进成长,此次活动,让我感慨颇多,学习到很多教学方法,特别是在这种大赛面前应有的技能、态度。自比一下,自己须学东西还很多。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及学习中,更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力求上进,力争合格、优秀。

推荐第8篇: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案分析

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回顾日本各地理事物的特征,使学生基于日本的位置范围、国土组成、地势地形、气候特征,分析日本的工业状况。

2)通过读“日本工业图”、“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图”、“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图”,使学生了解日本发达经济的有利条,日本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区,这些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儿,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使学生认识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理解其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加深对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

分析日本发达经济的有利条、分析日本经济特征

三、教学难点

读图分析日本经济特征

四、教学用具

日本工业图、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图、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图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利用空白日本板画,考查对日本各地理事物的掌握情况(位置范围、国土组成、地势地形、气候特征)

(转折)日本经济实力居世界前三甲。可是,大家都知道,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日本国内经济已经陷入严重崩溃的局面。那日本是如何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从废墟中崛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日本的经济。

(二)学习新:

[活动1]分析日本发达经济的有利条

观察P17图713“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有何特点?工业原料靠进口→资源缺乏(日本的国情最突出特点)

2缺乏资源是日本的国情一。在生产中缺乏原料,怎么办呢?

3日本本国内缺乏自然资源,靠进口原料进行生产。在运输过程中,日本会采用哪些交通方式呢?为什么?

采用海运。因为日本是岛国、多良港,海上交通便利。

4思考:日本发达工业的有利条还有哪些?(参见18页)

进口原料和燃料

科技力量雄厚

劳动力资源充足

[活动2]分析日本经济特征识图714《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日本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2这些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儿?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狭长地带

3学生完成P18活动题第2题,思考:为什么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狭长地带?为什么不在日本海沿岸?

4日本经济虽然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哪些影响?受国际市场影响大,世界经济危机时会沉重打击日本经济

日本工业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区会产生什么问题?地价、供水、供电、环境污染

6它的对策是什么?

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

这样做会给日本带来什么好处?对其它国家有何影响?

说明:教师通过这7个主要问题引导学生去认识日本经济的发展及其对策和影响,可以使学生掌握分析一国经济发展特征的基本方法。

推荐第9篇:地理教案:第二节 日本(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日本的位置特点及其对地形、气候、资源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并掌握日本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了解日本工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原因,掌握日本工业的分布特点和主要工业区。

2.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来分析地理特征的能力。

3.通过对日本经济特征的分析,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关心经济问题,乐于分析经济现象的经济意识;同时进一步认识科学文化知识及学习外国经验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加深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 教学重点 日本自然条件和经济特征。 教学方法 谈话法和讲述法结合。

教学用具 《亚洲地形图》、《日本地形图》、日本景观图片。 教学提纲

第二节 东亚地狭人稠的岛国——日本

一、位置、领土、人口

二、自然条件 1.多山的地形 2.海洋性季风气候

三、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 1.现代化的工业 ①发展条件

②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 2.现代化的农业 ①技术先进产量高 ②农业部门的分布

四、文化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已经从自然、经济等方面认识了东亚的一般特征,但是东亚各地又有明显的差异,囚此,我们还要学习东亚的国家地理。

[提问]除我国以外,东亚的其他三国,哪个国家在世界各国中更具有突出的特点?有哪些特点?(是日本。日本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日本的地理特征。学习时同学们要注意从哪几方面分析和如何进行分析。 学习新教材

第二节 东亚地狭人稠的岛国——日本(板书)

[提问]从黑板题目看,说明了日本的哪些方面的特征?(位置、领土、人口等方面)我们要了解一个国家基本情况,也正是从这些最基本的特点开始学习的。

一、位置、领土、人口(板书)

[读图]指导学生根据《日本地图》,说出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特点。(地处中纬度地区,东亚的东部边缘,东临太平洋;是由若干个岛屿组成的一个岛国,领土大致沿南北方向延伸。)并指导学生利用比例尺,在东亚的政区图上量算北京至东京的直线距离。使学生在了解日本的位置范围的基础上,了解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

[提问]根据《世界人口分布图》或者东亚四国人口统计表,说明日本人口有什么特点?(人口稠密,平均密度为300人/平方千米,是四国中最高的。) [小结导入 ]日本是地处中纬,亚洲东部边缘,太平洋沿岸的一个岛国。这种位置特点对日本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有什么影响呢?

[读图]读《日本地形图》,并指导学生认识日本地形的特点。(多山地丘陵,平原少,地形崎岖,海岸曲折,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没高的山峰是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

[教师讲授]日卜厂仅多山,而且多火山,特别是活火山,日本领士占全球内也面积四百分之一,而活火山占世界活火山的十分之一。

[看富士山图]指定学生朗读图下的说明,并帮助学生分析富士火山的景观特点及其成因。(圆锥形——火山喷发物堆积而成,温泉——地下热能的表现,积雪——海拔高,山下植物繁茂——气候温湿、土壤肥沃。)

二、自然条件(板书) 1.多山的地形

[提问]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多山,而且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指导学生分析“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日本所在的位置——亚洲东部边缘,正处在亚欧和太平洋二大板块的交界处。由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隆起成山,而且地壳很不稳定,使日本多火山地震。据测量日本正在向我国沿海靠近。)

[提问]多山的地形给日本居民生产活动带来了什么影响?(提示学生可从资源及其利用方面考虑。日本缺少许多重要的自然资源,尤其矿产资源贫乏,如煤、石油等。但多硫磺矿,宜林地区广,国士三分之二为森林覆盖,河流短小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多山的地形使得日本海岸更加曲折,形成许多优良港湾。) [教师讲授]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地形状况与当地居民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那么日本的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又有什么影响呢?

[读图]指导学生读东亚

一、七月气压和风向图,从日本在图中的位置分析日本的气候特点。(日本在北回归线以北,属于温带,又处于季风区内,具有季风气候的特点,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四季的分配,冬夏季的气温及降水情况,但也有很大差异。)

[提问]从其海陆位置及领土组成看,日本与我国东部相比气候有什么差异?(日本是岛国,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因此在气温上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也更为丰富。)

[教师讲解]就日本全国来说,受纬度影响南北气候有一定差异,而多山的地形也会使日本的气候相对复杂化,不仅表现在山地与平原地区气候有所不同,东西方向上也存在明显差异,但总的说日本是属于典型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国家。 2.海洋性季风气候(板书) 复习巩固

[提问]我们今天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日本地理特征的?(位置、领土、人口等基本概况及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地理特征)

[提问]从上述几个方面看,日本有哪些突出的特征?(东亚地狭人稠的岛国,多山且多火山,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降水比较丰富,属海洋性季风气候。)

[教师归纳]日本是一个四多(人多、山地多、火山地震多、优良港湾多)、三少(国土少、平原少、矿产少)、一海(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岛国。

布置作业 预习第120——124页课文,思考上述日本的基本地理特征对其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有哪些突出特点?

引入新课 教师归纳特点。这些特点对日本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我们现在就来分析这一问题。 学习新教材

三、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板书)

[教师讲解] 大家知道日本是世界经济大国,其实力仅次于美国,而且有很多工业部门已超过美国,很多工业品占据了国际市场。从我们身边你可以看到很多日本的产品。

[提问] 你能说出几种代表性的产品吗?(电器、食品、汽车等方面。) [读图导入 ] 读课本第121页插图。日本的汽车制造闻名遐迩,我们所见到过的丰田、尼桑等小汽车都是很著名的。除此之外,其它工业还包括电子工业、钢铁、造船、纺织、化学等工业。日本依靠什么使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发展成为经济大国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日本发展工业的条件。

[读图表,回答问题] 指导学生读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及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的百分比表,并说明①日本主要缺乏哪些工业原料和燃料?(多种矿石、棉花、木材等原料,石油、煤、天然气等燃料。)②它们多从哪些地方进口?(从西亚进口石油,从大洋洲、南美洲等地进口多种金属矿等。) [教师总结] 日本国土狭小,原料、能源严重不足,国内市场有限,这些都是不利条件。但是日本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因而能迅速地提高生产水平。再加上日本海岸线曲折,有许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进口原料、出口产品。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和产品输出国。 [读课文]指定学生朗读第121页第二段“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 [提问]想一想,当地有输出到日本或从日本进口的商品吗?

[读图]从《日本地图》中找出主要对外贸易港:神户、横滨、大阪等。 1.现代化的工业 ①发展条件

②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

[教师讲解]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工业技术先进,部门齐全,主要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 [提问]读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说明,日本有哪些主要工业区?(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

[展示景观图]简单介绍四大工业城市,着重介绍日本首都——东京。 [提问]日本工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分布?(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临海可利用海上交通的便利,以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此外还有社会及其它方面的原因,以后在高中地理再讲。) 日本不仅工业发达,而且农业也非常发达。 2.现代化的农业 ①技术先进,产量高

[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123页“渔业发达农业单产高”,由学生归纳出日本农业现代化的具体表现。(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进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以及发达的渔业,拥有庞大的船队,占世界第一位的捕鱼量等。)

[导入 ]那么日本人民是怎样在有限的土地、有限的资源上,建立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呢?可以说日本人民在利用本国资源上水平是相当高的,我们看一下日本农业的分布状况就可略知一二。 ②农业部门的分布

[读图]根据日本工农业分布图说出主要农业部门的分布地区。(水稻——平原,林业——山区,茶桑及果树——丘陵)。

[提问]为什么日本的渔业发达?(以现代化工业做基础,拥有庞大的捕捞船队,日本是个岛国。有广阔的海域及优良港湾,北海道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

[看图]读“日本群岛附近洋流的分布”图,说说北海道附近成为著名渔场的原因。(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区。)

[提问]为什么日本要以小型农业为主,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呢?(国土狭小,耕地有限,但劳动力资源丰富。)

[教师讲解]由此可见,日本正是利用了自己发达的科学技术资源,充分开发了各类土地资源,才在地狭人稠的岛国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小结]我们从日本工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可知,一个国家要想发展经济其资源丰富与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它能否对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而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又取决于该国家科学技术的水平。日本正是利用了自己这一优势,才在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上建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这一点正是我们今天四化建设中所要借鉴的,也是我们学习日本地理的重要目的之一。

日本从历史上就重视吸收外来文化。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从古代中国水稻、铁器的传入,到近代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这一切对日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日本的文化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

四、文化特点

[指导阅读]读课文“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一段思考:日本文化有什么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又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表现可从古代、近代、文化艺术、饮食等几个方面归纳。) 总结全节

[提问]我们是从哪几个方面学习日本地理特征的?(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知道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首先要了解该国所在地理位置、领土和人口等基本特征,之后再进一步了解它们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这是学习国家地理的基本方法,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经常运用。

推荐第10篇:区域地理日本教案新人教版

日本 课题

日本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及其他重要城市。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及成因。

教学重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自然环境的优势和劣势。

教学难点

解释气候、河流、火山地震等问题的成因。

教材分析与 教法设想

师的启发性讲述与生的自主探究相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为主

读图、讨论、探究、集体合作相结合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环节

导学过程

学习过程 备注

创 设 情 境

导入新课:展示日本的国旗图片,简述日本名字的来源,以引起学生兴趣。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日本的自然地理知识。

得出结论:日本四面环海是一个岛国。

接着读出经纬度位置并得出结论:位于北温带。

承转:接着让我们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首先了解日本的领土组成等。

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明显。 展示课件:展示图7.2日本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其地形特点:山地多、平原少。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了日本的自然环境,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环境的优劣会影响该国的经济、文化等人文环境,让我们分析其自然环境的优势和劣势。

展示课件:展示图7.1日本的位置,让学生找出日本的相对位置:亚洲东部和太平洋西北部。 展示图7.2日本地形图,引导学生找出日本周围的海洋和海峡、赖户内海和东京湾的位置 展示课件:展示图7.2日本地形图,引导学生认识日本的领土及主要的四大岛屿:北海道岛、本洲岛、四国岛、九州岛。

读课本第七页“亚洲气候分布图”,让学生找出日本的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析河流特点:水流湍急、短促。 提问: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20页活动第三题,看看日本主要有哪些自然灾害?(多火山、地震)。为什么?接着展示板块构造图帮助学生找出原因:日本主要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跃。

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得出结论。 让学生讨论 纠正探究答案。

完成填充图册上的填图题。

学生根据探究预习下课时: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和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自 主 学习

合 作 共 建

知 能 应 用

巩 固 小 结

诊 断 评 价

作业布置 与

预习提纲

板 书 设 计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教 学 札 记

本节课在学习过程中,进展很顺利,学生结合探究和填充图册上的填充题,即时的巩固了所学知识。黑板上学生画

第11篇:河南省地理优质课一等奖“西双版纳”教案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新蔡县今是中学 周小伟 教学内容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设计理念

本设计主要是从旅游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图片、资料,分析、解决问题,能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本方案的主要特色是;插入的图片较多,有学生的课前搜集、课堂上的展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表意见等,通过课件展示、学生观察、分析、交流、讨论、探究等,体现了教与学的活动,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本设计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重视学生“双基”和创造性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景,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技能及实践能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运用地图说出西双版纳的位置。2.知道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

3.熟悉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与分析探究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懂得一个区域的旅游业要长盛不衰,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管理,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

教学重点

1.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2.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3.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教学难点

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2.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设计活动教学法、创设情境教学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孔雀舞》

教师: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有一个省的轮廓特别像孔雀,大家知道是哪个省吗? 学生:云南省

教师:在云南省境内有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旅游胜地,这就是西双版纳。 展示课件:课题《第七章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二、讲授新课

展示课件:《云南省图》

教师:西双版纳在傣族语言中有“一块神奇、美好的理想国土”的意思,它在云南省的哪个地方呢? 学生观察:指出西双版纳在云南省的位置

教师过渡:西双版纳就像一颗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云南省的南部,那么这块绿宝石有哪些忠实的守卫者呢?让我们来看看西双版纳的具体位置。 展示课件:《西双版纳位置图》 学生观察、回答

教师讲述:西双版纳就位置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幸运儿。在同纬度的许多地方都是漫漫黄沙,而西双版纳却成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分析西双版纳的气候特点 展示课件:《西双版纳气候类型图》 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讲述:热带季风气候使西双版纳成为海南省之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这里面有许多珍奇的动物和植物,想不想进去探个究竟?(想!)那好,我们现在就开始我们的探险之旅吧!

学生活动:全班分为三个大组。第一组取名为“绿色考察团”,主要是探险雨林中的珍贵植物。第二组取名为“动物敢死队”,主要是搜寻雨林中的奇异动物。第三组取名为“土著调查组”,调查当地的少数民族及其风俗民情。各小组开始工作。教师到各小组当顾问,控制学生学习进度。 教师讲述:我们的探险队硕果累累,开始展示成果吧!(教师操纵课件出示相应图片) 学生介绍相关知识:望天树、绞杀植物、箭毒木、王莲、独木成林

教师过渡:“绿色考察团”带给我们非常奇特的热带雨林风光,让他们稍作休息,下面请“动物敢死队”来介绍。

学生介绍相关知识:亚洲象、长尾猿、绿孔雀、长嘴犀鸟。

教师讲述:通过大家的介绍,我们知道,热带雨林是动物的家,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里生活着上千种动物,居全国首位。因此,人们把热带雨林称为“热带动物王国”

教师过渡:这会我们一边穿越热带雨林,一边欣赏可爱的雨林动物,大家可能累了。想不想休息一下?(想!)别急!让“土著调查组”介绍他们的收获,说不准会有不错的去处。 学生介绍相关知识:傣族竹楼、竹筒饭、孔雀舞、象脚鼓舞等。

教师过渡:在西双版纳除了有可口的饭菜,优美的舞蹈,还有一个盛大的节日,咱们来欣赏一下。 课件展示:有关泼水节的视频

教师讲述:这一路走来,大家有吃有玩有乐,感受一定很多。老师给大家点自由空间,把所见所闻所感写出了。

课件展示:自由空间(放音乐) 学生展示:所写感想

教师讲述:西双版纳就像一个宝藏,有许多东西值得咱们去探索,最好的办法是去那里走一遭。走的人多了就诞生了一种行业---旅游业

课件展示:假如你是一位旅行社的业务员,你的任务是向人们宣传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的优势。请你拟定一份宣传提纲。

学生活动:全班选3-5位学生扮演外地游客,其余学生分三组,分别代表三个旅行社,每个旅行社选出一名业务员。三个组分别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拟写一份有吸引力的宣传提纲。最后由业务员做宣传,看哪一组吸引的游客多,哪组为最佳旅行社。

教师过渡:我们在欣赏、赞美的同时,对这些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珍贵礼物还要悉心呵护,使其能被我们人类永续利用。

本课小结

一、位置:云南省南部,地处热带

二、气候:炎热多雨,降水集中。

三、热带雨林:

1多姿多彩的雨林植物 2可爱的雨林动物

四、多样性的民族风情

作业

“新蔡是我家,发展靠大家!” ---为新蔡“生态水城”建设献计策

结束语 苍茫雨林,珍禽异兽, 清澈江水,幢幢竹楼,美丽姑娘,迷人舞姿, 独特风俗,别样情怀.摇曳的凤尾竹林中,美丽而又神秘的西双版纳正在向我们发出邀请函······

初中地理教案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

西双版纳

新蔡县今是中学 周小伟

第12篇:地理优质课听课心得

地理优质课听课心得

2013年13日—14日,我有幸聆听了省级优质课。选手们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和多人次的指导,水平的确很高,为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和导向。从各位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以及他们所带来的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体会到了新课程教学的意义所在,同时深感自己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许多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完善,现将听课活动及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导入的多样化,激趣化。

在导入的上,老师可谓是别出心裁,都有独特之处。采用和本课内容相关的视频内容,如科教视频、著名电影的相关环节、趣味动画等等,点出本课主题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有效的整合教学内容

大多老师能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灵活组织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非常注重结合生活实际。注意挖掘乡土地理素材,如有的老师就将当地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有选手们设计的案例和例子很多涉及到身边的生活,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现实。比如,有位老师讲土地盐碱化,自己亲自在试验田上种植庄稼,拍成视频,不仅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更是拉近了地理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地里的实用性。我认为这一点在今后的讲课活动中至关重要,照本宣科的课越来越得不到认可。新的教学观念带来了教材使用的新理念,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教师必须摈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教学活动设计合理、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灵活多样的课堂环节设计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和能力,也尽情展示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多老师采用小实验、小制作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更直观的感受相关现象的原因。一些选手设计的环节名称更能时尚、醒目,比如郑州的一位老师在讲气候的时候,采用了游园寻宝游戏,让学生轻松闯关,也加深了对各地区气候特点的记忆。如“点点看”“火眼金睛”等环节设计,不仅检测出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掌握程度,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奠定了课堂良好学习氛围的基础——学生主动参与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前提。

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俗语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同样,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闪光点的出现,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充分肯定和表扬学生这些独特的风解,激励学生这种求异思维,同时在课后反思学生的这些有独特见解的内光点,就能够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经验起到互补的作用。

五、课件制作精良、巧妙,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灵活。

每个老师都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辅助功能,不仅直观性强,而且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比如有的老师在讲地球时,讲到每一个方位时都会能够拉动屏幕上的地球,在造成视觉冲击的同时,更立体清晰的展示了方位。因此课件设计精巧,运用适时且流畅也非常的重要,给人耳目一新的快感。

六、精心设计板书内容,凸显教学主题。虽然现代教学手段先进了,但画图仍是地理老师的基本功。准确快速画出地图标出相关方位,增加学生对老师敬佩之情的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尤其是课堂小结环节,教师设计的板书既体现了本节课的主题内容,简单的板书寓意深刻、全面、思路清晰透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学的宗旨。通过听省地理优质课,我深刻进行了反思:在以后地理教学中,逐步学习以上地理教师的优点,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第13篇:地理优质课听课心得

吉安市中学地理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戴志婴

本次有幸参加了吉安市在吉安三中举办的中学地理优质课的听课活动,我的感触颇深。听了来自我市不同学校的优秀地理教师的16节不同内容的优质课之后,我的心就久久不能平静。我从16名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中深深体会到了教学的意义所在,下面是我在本次活动后的教学收获和自我反思。

(一)教学收获

本次观摩的16节课各有千秋。可以说每个参赛的选手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都带来了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课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彰显教育魅力。

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先进,关注了新课标的要求,关注了学生的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具备要求,体现了“教学方式带动学习方式转变”的时代要求。如井冈山中学的康昭红老师课前做足了准备,在讲“主要山脉走向”时,首先是让学生拿着发放的“山脉卡”来到讲台前粘贴“自己的答案”,随着教师讲解深度的增加,同学们的记忆更加深刻,学生掌握的情况通过黑板上“山脉卡”的一移一动一目了然;又如老师在提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发展的利弊”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考分析,但“你需要什么资料”教师轻轻点击鼠标即展示出了学生之所需,如我国的农业、林业以及畜牧业的发展等方方面面,教师的专业魅力尽情释放了出来,不得不令人佩服。

2.教学环节设计合理、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灵活多样的课堂环节设计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和能力,也尽情展示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除了常规的教学环节,不少选手设计了“学生反思反馈”、“关注身边问题探究”等课堂活动。除了传统环节名称外,一些选手设计的环节名称更时尚、醒目,比如我行我秀、我的地盘我做主、角色扮演、小小播报员(播报天气预报)等等。如“你问我答”等环节设计,不仅检测出学生对课堂学习的重视程度,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奠定了课堂良好学习氛围的基础——学生主动参与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前提。

1 3.课件制作精良,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得当。

每个老师都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辅助功能,不仅直观性强,而且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尤其刘亮亮教师,在课堂组织方面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课件使用真的是生动直观,切实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该老师在讲“天气的特点”时就充分利用了课件的强大功能,制作了动画视频,既生动有趣又展示了天气短时间、变化大的特点,学生的记忆也更深刻。课程流程设计精巧,课件运用适时且流畅,有耳目一新的快感。

4.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转变了传统的教材观。

大多选手能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灵活组织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尤其是不局限于一个版本的教材。注意挖掘乡土地理素材,选手们设计的案例和例子无一不是涉猎吉安本地的资料,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现实。新课标明确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本次听课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去理解地理知识,收到深入浅出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能够更充分的发挥出来。

5.教师的激情投入,创设了良好的课堂“场效应”。

许多老师的形象、语言、体态、动作、情感充满了魅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感受最深的是高艳香老师,在她执讲的《海陆的变迁》一课中,老师始终是面带微笑,鼓励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鼓励个人发言,声音抑扬顿挫,轻重点把握到位,主动接近发言者,掌声N次响起,师生互动紧张有序,课堂效率高,直接表现在学生踊跃而准确的回答上,在“拓展应用训练环节”看似冷场,但学生经过思考后的交流活动再次将课堂引入了高潮。可以说这节课在我的脑海中留下的印象是无比的深刻,深受感染的同时也激发了我向这些老师学习的动力。

6.灵活组织、调控课堂,波澜不惊中见智慧。

不管是预设的还是生成的问题,很多老师都能够应付、调控自如,体现了较高的教育教学素质与技能。如万安的刘海英老师模拟了一次“趣味天气预报”,让学生熟悉各种天气符号以及各种天气状况的影响。天气贯穿始终,精心设计的问题流畅自然。在谈到台风、沙尘暴等恶劣天气时,教师及时的引领,从而进入 2 了下一个学习环节——空气质量及其影响。整堂课下来流畅自然,学生积极投入积极思考,并且在交流中碰撞出灿烂的“火花”。

(二)自我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我的确收获了很多,也身感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积极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心动不如行动”今后我将努力从以下四点来提高。

1.进一步学习课件制作

我一定要进一步学习课件的制作方法(如:动画的制作、背景音乐的设立等),并熟练地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能够非常形象、系统的认识所学内容,让学生能够了解更多自己没有见过的人、物、事,不断开拓视野,增加知识储备。

2.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通过各级活动,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论是教学方式方法,还是教学观念都争取有更明显的改进。

3.钻研新课改的的教学精神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一定要通过各种学习渠道,努力钻研新课改的精神,把新课改的精神应用到我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各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愉快的氛围下学习。

4.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对我组构建的 “问题研究、合作学习”、“范例-理论-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实践和总结,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环节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合作探究中尽量减少形式,充分结合知识主线设计有效的、有梯度的问题,增加探究空间和必要性。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做一名素质教育的先锋。

第14篇:地理优质课听课心得

[地理优质课听课心得]2010年11月1日--11月4日上午,河南省级优质课评比活动在洛阳外国语学校举行,地理优质课听课心得。我有幸聆听了5个课题(自然地理课题:《地球的运动》、《中国的土地资源》、《长江》,人文地理课题:《高新技术产业》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选手们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和多人次的指导,水平的确很高,为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和导向。从各位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以及他们所带来的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体会到了新课程教学的意义所在,同时深感自己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许多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完善,现将听课活动及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有效的整合教学内容大多选手能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灵活组织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尤其是不局限于一个版本的教材。注意挖掘乡土地理素材,选手们设计的案例和例子很多涉及到聊城本地的资料,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现实。这一点来自泰安的老师体现格外突出,其《高新技术产业》的讲授就是分析聊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并配以诺基亚手机和碳纤维自行车借以引导和分析,实例选取针对性强,贴近学生生活,抓住一个细微点,以点带面,讲透讲细。收到深入浅出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能够更充分的发挥出来。我认为这一点在今后的讲课活动中至关重要,照本宣科的课越来越得不到认可。新的教学观念带来了教材使用的新理念,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教师必须摈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从现实生活的切身经历与体验出发,使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地理新课标明确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本次听课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去理解地理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出来的淋漓尽致。例如:在讲《地球的运动》这一课题时,有的从是聊城一年四季树木的变化导入,有的是从聊城放假时间的调整上导入,有的是从聊城一年四季小明楼房影子的照射情况导入等等,他们都是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知识开始,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最后再来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发言热烈,思考积极,甚至能对不理解的问题,也敢于向老师提出疑问,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枯燥无味,课堂的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心得体会《地理优质课听课心得》。

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灵活多样的课堂环节设计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和能力,也尽情展示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除了常规的教学环节,不少选手设计了学生反思反馈、关注家乡问题探究;除了传统环节名称外,一些选手设计的环节名称更能时尚、醒目,比如我行我秀、我的地盘我做主、观世博知世界、农业考察第一站、摸家底、看现状、板块运动表演等等。如你问我答等环节设计,不仅检测出学生对课堂学习的重视程度,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奠定了课堂良好学习氛围的基础--学生主动参与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前提。

四、课件制作精良、巧妙,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灵活每个老师都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辅助功能,不仅直观性强,而且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尤其是来自青岛的张日平老师将土地类型图做成了动画的形式,随着课件中小男孩的脚步移动跳出相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在讲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分布时,中国地形图与干湿地区图层层叠加,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还比如杨青老师在讲长江时,讲到每一段时都会有该段的局部放大图和景观图弹跳出来。课件设计精巧,运用适时且流畅,有耳目一新的快感。

五、精心设计板书内容,凸显教学主题如烟台的一位年轻的男老师在讲《高新技术产业》时,现场板画中国版图,令人感叹其功底之深厚,尤其是课堂小结环节,教师设计的板书既体现了本节课的主题内容,还显示了学习本部分内容要借助的学习手段(读图、识图、分析、分布、作用)简单的板书寓意深刻、全面、思路清晰透彻、让人佩服:板书还可以这样设计,真是神了!当然,省地理优质不知是这些优点,比如还有:教学设计理念先进,关注了新课标的要求,关注了学生的发展、教学方式带动学习方式转变的时代要求、教师的激情投入,创设了良好的课堂场效应、灵活组织、调控课堂,波澜不惊中见智慧等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学的宗旨。通过听省地理优质课,我深刻进行了反思:在以后地理教学中,逐步学习以上地理教师的优点,还将从以下方面向进行改进,促进课堂教学。

1、反思课堂教学过程并对教案再设计教学中应先依据自己的教案设计一节课,然后坐下来好好地反思,把刚讲过的课过滤一下,如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活动方面是否有突破,学生主动、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是否得到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是否到位,及时记录下来,进行重新再设计,以便更好地进行其他班级的教学。

2、学习成功的教学经验现在的地理教学,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设计,应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主动性、体验性和探究性。教师如果能获得一些成功的反思,就能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感悟,从偶然的收获走向成功。如通过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教师角色定位的一种尝试,力图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地学习。

3、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俗语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同样,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休,他们总会有闪光点的出现,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充分肯定和表扬学生这些独特的风解,激励学生这种求异思维,同时在课后反思学生的这些有独特见解的内光点,就能够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经验起到互补的作用。

4、反思教学中的遗憾课堂教学总是伴随着遗憾的教学,课前教师精心周密的设计,而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学生认知、性格个性的差异,总会留下许多的遗憾。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有创新,就会有遗憾,但能抓住遗憾,并反思遗憾,也许一个新的教学灵感就诞生。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做一名合格的素质教育的先锋。

第15篇:地理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很有幸自己这两天能有机会去xx听省优质课,这次听课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兴趣的重要性,听的每一节课教师都很巧妙的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视频或者是图片入手,每一个环节设计的都很吸引学生,让学生充满好奇心,每个学生从课的一开始就被教师深深的吸引,这种吸引不仅仅是课的吸引还有教师动听的语言幽默的话语以及丰富的面部表情。这样的课不只是对上课者是一种享受我们在下面听课的人也不知不觉得跟着教师一步步走,有好几节课我们听的都意犹未尽。

印象最深刻的一节课是临淄的一位年轻女教师讲的课,课前她利用课间的时间先和学生进行互动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可是已经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她充满了好奇心。课的导入她结合学生的实际问学生是否有参观科技馆的经历,今天她要带大家参观地球科技馆,在地球科技馆里分别有五个展区,分别是:图片区、体验区、探险区、太空区和感知区。在图片区学生欣赏到的是一组图片每一个小组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图片进行探究并介绍,通过介绍图片学生了解到了人类认识地球的第一个过程;之后大家来到体验区每个小组都有一组小道具道具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体验探究证明地球的形状,在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了解到了人类认识地球的第二个过程;下一环节来到了探险区,教师给学生讲了一个麦哲伦航海的故事,故事讲得绘声绘色通过听故事学生了解了麦哲伦航海的路线图以及人类认识地球的第三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跟随教师的故事不只是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还在教师的带领下扩充了大量课外知识;第四个环节是太空区,通过欣赏视频学生知道了人类认识地球的最后一个过程并自己推理出地球卫星照片是最科学的证明地球是球体;当课进行到这个环节的时候老师并没有急着进行下一个环节而是领着孩子将知识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总结,这里设计的很巧妙吧梳理知识作为太空旅行的休息时间;休息好之后进入了最后一个环节感知区,在这里教师通过图片和数字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感知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且进行感情的升华。

这节课教师设计的很巧妙把所有的知识重新整合到了一起,学的过程大部分是以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为主既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又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尤其是课外知识的扩充。兴趣和好奇心是我们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只有学生感兴趣了他们才愿意动手去做一些事情,主动探究学到的知识学生往往记忆犹新。我们平时上课并不一定要按部就班,课的融合很重要,融合把知识融合到一起并且完美的衔接起来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这是我们今后努力地方向,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听的过程中还有一点体会比较深刻就是教师评价性语言的运用,平时上课我们应该善于表扬和鼓励学生,有时候我们简简单单几句表扬的话语对学生来说很重要,省优质课讲课教师很善于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虽然话不多但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反观自己的课堂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很多,积极努力,向优秀教师学习!

第16篇: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一节 日本

教学目标: 1日本的位置

半球位置 北1日本位于北半球 东半球 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东亚}】太平洋西北部

纬度位置 北纬30度----45度 地处中纬度 【北温带】 2日本的组成 【从北到南】

北海道岛 【本州岛】 四国岛 九州岛及周围小岛组成 3日本邻近的国家

日本西隔日本海与中国 韩国 朝鲜为邻 4日本的地形 以山地丘陵为主、少平原 5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原因 地处 山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 危害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交通受阻等

措施 建材质地轻 防震演习储备应急药品等 合理利用 发展旅游业 富士山 温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日本的位置

多火山、多地震的岛国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本节要讲的国家 日本的位置

半球位置 北1日本位于北半球 东半球 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东亚}】太平洋西北部

纬度位置 北纬30度----45度 地处中纬度 【北温带】 日本的组成 【从北到南】

北海道岛 【本州岛】 四国岛 九州岛及周围小岛组成 日本邻近的国家

日本西隔日本海与中国 韩国 朝鲜为邻 日本的地形 以山地丘陵为主、少平原 视频日本大地震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原因 地处 山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 危害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交通受阻等

措施 建材质地轻 防震演习储备应急药品等 合理利用 发展旅游业 富士山 温泉

日本的位置 日本的组成

板书设计 日本邻近的国家

日本的地形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6作业 课时练 7小结

1

日本的位置 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日本的组成 ‘ 四大岛

日本邻近的国家 中国 韩国 朝鲜

日本的地形 以山地丘陵为主少平原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地处 山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 1.日本的位置

半球位置:___半球,___半球

海陆位置:___洲东部,___洋西部 经纬位置:北纬_____,东经_____ 地处:___ 纬度:______ 2.日本的组成(从北到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邻近的国家

日本西隔日本海与___、___、___为邻 日本的地形 以______为主、少____ 4.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原因:地处 ____板块与______板块之间 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练习

日本位于___半球___半球_____洲东部(东亚)____洋西北部,位于______带,地处____纬度

日本最大的岛______最北方的______岛

日本的地形以_______、______较多,少______ 日本地处______与______板块之间 日本著名旅游胜地________ 阅读

材料一 众所周知,日是一个多火上多地震的国家,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100多次过其中里氏6级以上每年至少发生一次

材料2 日本的传统建筑多采用较轻的建筑材料,高层建筑采用地基建筑隔离绝技术,即在建筑物底部安装象礁弹性垫或摩擦划起承重座等缓装置

材料3 在日本,公司员工办公桌下都有一个防灾包,里面转手电筒,急救药品压缩缩食品等

1.日本地震多发的原因是因为处于________与________交界处

2.简要说明材料2中日本建筑多采用轻质材料或安装缓冲装置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明才材料3中备有防灾包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上课发生地震,我们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17篇:日本教案

《第一节 日本》教案

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日本在世界上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大国,又是我国的近邻,因此在世界地理的学习中,日本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国家。教材以“地狭人稠”、“岛国经济”、“文化交流”三个主题,简练准确的概括了日本的区域特征。“地狭人稠”部分包括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构成、地形和气候,以及人口。“岛国经济”介绍了日本传统的农业和新兴的工业,重点介绍了日本工业的形成和分布,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文化交流”则介绍了日本深受外来文化影响,又不失民族特性的文化,日本的文化尤其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构成

2、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学会分析自然现象的形成的主要原因

3、认识日本的经济结构特点和工业布局,学会分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了解日本解决国内环境问题的做法。

5、了解日本文化特色与中国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日本的经济特点和工业布局 教学难点:日本气候特征,日本主要的工业带

教学方法

结合教材的内容,通过“小课题”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拓展联系相关的知识。

学与教的过程 导入新课:

【叙述】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进入国家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习了5个地区,掌握了基本的分析方法,也了解到,地理现象之间往往事互相影响的。那么,在国家的这一部分,我们将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来认识某些国家的特征,同学们要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综合分析某些国家的特征,及其原因。首先来看日本的第一个课题。

课题一:“火眼金睛”

下列现象合理吗?为什么?

北京的小明给在日本秋田的表哥打电话,小明高兴地跟表哥说:“这个周末妈妈带我去什杀海溜冰,到时候我要穿上新买的羽绒服。”表哥说:“玩的开心点!我周末也有活动,和同学去公园划船!”

【叙述】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地图册,分析这种现象是否合理。 【展示】亚洲的政区图,标注中国北京和日本秋天的位置。

【提示】阅读教材9页亚洲气候类型图,这两个城市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

【板书】第一节 日本

学生阅读教材和地图,回答问题

【小结】秋田与北京都是温带季风气候,但是秋田是沿海的,日本本身是一个岛屿国家,北京是内陆的城市。所以秋天气候受海洋的影响,具有海洋性。 【板书】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

【展示】北京和秋天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 【提问】你来描述这两个城市气候特征

【提示】气候特征一般包括降水和气温两个要素,同时这两个要素年平均和季节变化幅度。

学生读图回答

【小结】日本秋田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较多,分配比较均匀,具有海洋性气候的特征。这和日本所处的位置有关。 【展示】日本在世界上的位置 【提问】日本的位置有什么特征? 【提示】位置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学生读图回答

【提问】日本的范围包括那几部分?地形特点是什么?

日本地理位置、领土构成和地形特点,对日本有什么影响?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小结】日本的四个大岛构成日本狭长的领土主体,日本是个岛屿国家,岛上多丘陵山地。岛屿国家,有广大的海洋资源,鱼类资源丰富。日本自古渔业兴盛,海洋捕捞两居世界首位。 【板书】四大岛屿——捕鱼业发达 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

【转承】日本不仅捕鱼业发达,日本的加工工业也很发达,是世界经济大国。下面我们进入课题二:矛盾解析

读教材65页图H、I,日本是一个资源“小”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内经济又受到严重破坏;可是,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日本却发展为世界经济“大”国,其生产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工业生产能力居世界前列。为什么日本的工业发展这么迅速?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板书】资源“小”国经济“大”国

【小结】日本依赖本国优良的港口,发展了加工贸易,从国外进口原料,大量出口工业产品。 【板书】进口原料,出口成品

【提问】阅读地图册31页,日本工业原料主要来自那些国家或地区?

学生读图回答

【提问】日本的工业产品主要出口到哪些国家和地区?

学生读图回答

【提问】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关系怎样?

学生读图回答

【提问】日本的工业结构使日本的工业区布局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日本原料大量进口,成品大量出口,因此日本工业集中在对外运输便利的沿海地区,形成了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工业带。 【板书】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提问】日本岛屿国家便利的海上运输,给日本发展工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日本也有一些自然条件,制约日本的工业发展。你知道吗?日本怎么解决?

学生讨论回答

【转承】日本自然环境独特,工业发达,日本的文化也有自身的特点。现在我们来研究第三个课题:

课题三:京都?洛都?

阅读教材62页“探索”:为什么在日本有一座和中国的长安布局相似的城市? 学生阅读回答

【提问】日本的文化受中国影响很深。除了建筑上的,你还能举别的例子吗? 学生回答

【叙述】在近代,日本主要受西方国家的影响,形成了东西方文化兼容的现象。 【板书】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展示】反映日本文化的现象

【小结】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又自己本土的文化,比如樱花节等。但是,日本不断的吸收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既受外来文化影响,又充分体现民族特性的文化。

【拓展】中国有着5000多年历史,具有悠久的传统文化;但是,从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在你的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外来文化的痕迹。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练习:填充图册24-25

第18篇:日本教案

第七章

第一节 日本 第

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

①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

②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记住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

③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④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教兴国”策略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①日本自然地理特征;②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③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难点:①日本自然地理特征;②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③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准备:课件《樱花》、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屏幕显示日本富士山图(带樱花的一幅),名曲《北国之春》,用于课前播放,营造气氛。 [提问]:同学们,通过看和听,你有什么要说的?学生发言,把学生引入日本话题。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学校组织一批学生到日本修学旅行,下面几种运输方式都能到日本吗?为什么?

1、汽车

2、火车

3、飞机

4、轮船

(让学生去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

[活动]:四人一小组,根据下面提供的四个问题, 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选择其中的一题展开探究讨论,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讨论结果。 合作完成:

1、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哪几个大岛组成?

2、地图册上的比例尺量算上海——东京的距离

3、日本有那几个著名的城市?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所在的位置

4、日本是一个岛国,英国也是一个岛国,比较这两个国家跨越的经度和纬度,那个国家大,这对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影响吗?

(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讨论,画面切入到“世界政区图”、“日本图”) 教师此时指导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日本图”和“富士山图”,结束后重新显示版面2,让学生回答问题,讲出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组成,主要港口和自然特征。教师予以必要的补充和强调有关内容。 显示“日本图”,教师边讲边指图,图中北海道、本州、九州和四国四个大岛的名称用红色显示,并由小放到大再缩小定格,让学生掌握这四大岛的相关位置, 接着屏幕左侧显示富士山的图,在屏幕右侧教师要告诉学生富士山是座活火山,200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它被日本奉为“圣岳”,是日本的象征,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

读图7.7-7.9分析完成

1、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和地震?

2、日本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时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3、日本经常有地震发生,每年有震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人们采取很多办法来预防地震,或者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吗?为什么?你了解哪些防震减灾方面的知识?

让学生对火山和地震有感性认识。 显示日本和中国人口比较表学生分析

国家 人口数(亿)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中国 13 960万

日本 1.27 37.7万

•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万多美元,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 •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18家 •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关于日本工业部门,利用多媒体补充有关内容。横滨港等待装运出口的日本汽车图。关于主要工业原料进口情况,可显示“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百分比图”和“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教师简要讲解日本主要原料的进口国和地区,为以后的世界地理学习打下一定基础

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

2、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3、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自哪些国家(地区)?

4、日本贸易对象是哪些?中日贸易情况怎样

有利条件:(1)丰富的人力资源 (2)较高的科技水平(3)岛国的优势 不利条件:自然资源缺乏 探究题活动:

1、看看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那里?

2、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

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那些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4、阅读课本17页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阅读 “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把图中的主要工业区用红色块显示图中的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和九州等城市名用蓝色显示,加深学生对主要工业城市和港口位置的了解。然后提问:日本工业为什么分布在这里? 显示几幅图片:“日本富士山和高速铁路”图片、“填海造陆”图片、有关大阪的鸟瞰图片。教师边讲课边播放有关内容。

三、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

在教师讲解的同时,可接连播放较多的动静态画面。如“穿和服的日本妇女”、“日本茶道”图片

显示“日本工业区分布空白图”,让学生回答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工业中心名称,并思考回答日本工业分布在这里的原因。(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完成,同时借助于多媒体,通过这多个版面的播放,辅之以教师的讲解,学生普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兴趣很浓,教学效果很好。) 板书设计: 日本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第19篇:日本 教案

第一节

日本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教学目标

1. 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了解日本的岛国,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等地形特点。

2. 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重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填图活动法、讨论归纳法等相互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国土面积有多大?(960万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几位?(第三位)中国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国家,国界漫长而又曲折,有许多国家与中国接壤或隔海相望。你知道的邻国有哪些呢?(学生答略)

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本的一些自然情况。 板书: 第一节 日本 讲授新课

一、地理位置

引导读图 “世界行政图”并日本部分,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日本的相对位置。 1.海陆位置:日本濒临的海洋有哪些?(东临太平洋,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同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相望。日本是处于太平洋西部的一个国家。) 板书: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 2.大洲位置:日本属于哪一大洲?(亚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亚洲东部)(东亚) 板书:大洲位置——亚洲东部 3.纬度位置:观察日本的纬度范围,判断日本大部分在什么温度带?(北温带) 比较读图:让学生比较图7.2“日本的地形”和图7.4“英国”,分析以下内容:

日本和英国两国哪国所跨经纬度更广?(日本大部分在23°N~46°N之间,南北跨纬度23°左右,英国大部分在49°N~61°N之间,南北跨纬度12°左右;从经度看,日本大部分在 122°E~148°E间,东西跨经度26°左右,而英国大部分在8°W~2°E间,东西跨经度10°左右。所以日本跨经纬度更广。)

日本跨经纬度广主要是什么原因呢?(日本南北国土狭长,并与经线斜交)日本跨经纬度广会对日本的地理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呢?(日本跨经纬度广将使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比如跨纬度广,南北温差大,跨经度广,东西地方时差就大等。)

二、地形特点

读图7.2“日本的地形”,让学生讨论:日本的领土组成有何特点?领土主体部分在哪儿?(学生回答:日本是个群岛国,主体部分主要为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大岛,其中本州岛最大。)

板书:岛国——四大岛为主体

比较读图:日本和英国都是岛国,请比较这两个岛国的海岸线,哪个国家的海岸线更为曲折?曲折的海岸线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日本的海岸线更为曲折,海岸线总长3万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日本各地距海很少超过100千米,沿岸曲折,多优良港湾,且多不冻港,尤以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为最好,良港多,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贸易都十分有利。日本许多有名城市都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中神户和横滨是全国著名的海港,也是日本两个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板书: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

学生活动:在图上找出以下城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城市。

提出问题:陆地基本地形有哪几种?日本地形有哪些?请大家结合图,从图上找答案。(学生回答:日本以山地地形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多位于河流下游和沿海一带。) 教师小结: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分布零散,多位于河流下游和沿海一带,其中最大的关东平原,是人口密集、工厂林立、城市毗连、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板书:山地地形为主

著名的富士山高达3776米,是日本第一高峰。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风景优美。但它也是一座能给人带来灾难的活火山,日本火山众多,火山爆发常伴有地震的发生,所以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板书:多火山、地震

提出问题:日本为什么会多火山、地震?请结合板块运动学说分析,课件打出图7.5“日本及附近地区的火山、地震带”,让学生分析。

教师小结:日本处在最大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所以日本火山、地震频繁。从板块构造看,日本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因此多火山、地震。有“地震国”之称

分组活动:日本有很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期间,火山能为人类造福吗?(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加以总结:火山爆发后沉降下来的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火山在非活动期间,可以开辟为旅游地和地学科研基地。) 启迪思考:日本传统的民居,多是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筑的,这种建筑在防灾上有什么好处?(可以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学生交流:防御地震的方法有很多,同学们收集到的防灾方法有哪些呢?让大家一起来交流吧!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咱们了解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及火山、地震、海岸线曲折的岛国特点。火山地震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但如果能做好预防工作,是可以减轻灾害所带来的损失的。我国也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所以在防震减灾的经验和教训方面,中日两国应互相交流和借鉴。 板书设计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

一、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 2.大洲位置——亚洲东部

二、地形特点

1.岛国——四大岛为主体 2.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 3.山地地形为主 ---多火山、地震 日本多火山的利与弊 教学反思: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若能够给予充分的肯定,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都是以后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积极回答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更是拉近师生间距离的一种方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能锻炼学生胆量,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这也是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开始。

第20篇:日本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 根据地图资料,说出日本的位置、组成和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 指出日本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 分析日本的工业特点及工业地带的形成原因;  根据资料和图片,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情况,以及东西融合的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

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 通过分析多日本火山地震的原因及火山的利弊,培养学生辨证地分析地理环境问题的能力;

 搜集日本地形图中的信息,初步学会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的方法,然后通过图文相结合的方法了解日本工业特点。 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培养热爱生活和自然的情感,树立防震减灾的意识,  通过学习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的发展经济方式,对把握经济发展方向和趋势有所理解并能学以致用。 重点难点: 重点:

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

2.日本的主要自然灾害:火山地震及原因。

3.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难点:

1.日本的主要自然灾害:火山地震及原因。2.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方法。 3.日本工业的分布及其原因。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观看日本311地震视频,向学生介绍日本为什么被称为地震之邦,提问学生对日本还有什么了解

(二)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课本,自学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组成、地形特点 1.读图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日本被称为日出之国和日本的位置有关。日本位于哪个大洲?属于亚洲地理分区的哪个地区?位于太平洋的什么方位?解释日本被称为日出之国的原因 日本地理位置:

(1)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23.5°N——45°N的北温带。

(3) 海陆位置:日本东部濒临_______洋,西北部隔_______海与_______、______、_______及韩国相望。

日本的领土组成?

日本是主要由九州、四国、本州、北海道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的一个岛国。

日本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对其经济发展有什么有利影响?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让学生找出每个大岛分布的重要城市及濑户内海和富士山。 多火山地震:

富士山的表示符号有什么特别之处?

引出富士山是著名的火山,介绍日本大小火山270座,占世界火山总数的1/10,被称为火山之国,火山爆发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期间,能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除了火山这种自然灾害,日本还有什么自然灾害?

日本人民平均每年能感受到1500次地震,所以被称为地震之邦,地图册第10页介绍了311地震

通过18页《板块示意图》,用板块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日本位于哪一火山地震带?

汶川512大地震8.3级,死亡人数6.9万,日本311大地震9.0级,死亡1.5万人,为什么日本地震9.0级但是死亡人数少,面对地震,我们可以向日本学习什么?

2、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通过阅读《日本的地形》,日本的地形特征是什么? 展示日本沿北纬36°地形剖面图,日本地势有什么特点?

总结:日本山地丘陵广布,沿海平原狭小,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日本地形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四分之一是平原,所以,日本森林面积占的比重大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气候:观察亚洲气候分布图,日本北部是什么气候?南部是什么气候?

相比于亚洲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日本四面临海的位置导致日本的海洋性较强

河流:通过观察日本地形图,分析日本的河流有什么特点?地形和气候对河流有什么影响?

总结:a.日本列岛山地为主,沿海平原狭窄,使得河流大多很短;

b.日本列岛山地海拔较高,并且离海边较近,河流落差较大,因此水流很湍急,有较为丰富的水能资源;

c.流量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夏季有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集中而且降水量多,河流流量最大,冬季很少。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日本一个岛国却能成为经济大国,今天就来学习一下日本的经济,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什么日本产品?

(二) 讲授新课 经济发展特点

为什么在世界各地都可以见到日本的产品?这与日本的国情密切相关。 1.发展工业需要什么?原料,燃料

2.日本的工业原料从哪里来?展示“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来源”

总结:日本从世界各地大量进口原料,燃料,主要有煤、石油、铁矿石 3.观察地图册,了解各种原料主要从哪些国家来。 4.日本大量进口廉价的工业原料,然后加工成高新技术产品然后销售到了哪里?展示“日本主要工业产品的输出” 总结:工业产品大量出口海外。 5.日本加工高新技术产品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科技和劳动力优势

日本为什么要瞄准海外市场,大量进口原料,而又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呢? 小结:日本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这与日本的国情密切相关。 ① 不利条件: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② 有利条件:多优良港湾,劳动力充足,科技发达。 日本工业分布:

企业策划:假设你是日本大公司的企业策划人员,你会把你的工厂建到哪儿?才能保证质量,有利于原料的运进,减少运费,使用最廉价的劳动力,从而降低成本,使你的产品最具竞争力?

展示日本工业区分布图,议一议:日本工业区主要有哪些?分布有什么特点? 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日本工业发展变化: 小组讨论:

a) 日本的工业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区所带来的问题有哪些?

b)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工业发展还面临一系列什么问题? c) 日本工业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d) 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哪些国家和地区? a) 供水、供电、用地紧张,工业污染加剧。

b) 劳动力价格显著提高、人口老龄化致使劳动力短缺、国内需求减少等。 c) 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 d) 欧洲、美国、东亚和东南亚等。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通过图片对比,让学生分析日本的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日本的主要民族?

日本与中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课堂小结:提问:本节课都学了哪些内容?

地理日本优质课教案模板
《地理日本优质课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