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茶艺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1-14 08:38:19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茶艺教案

茶艺

——香茗溢葵园

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话吗?可见啊,茶在我们的生活“七小事”里还真是占有重要的位置呢,那么你想了解以茶会友、客来敬茶的礼仪吗?你能闻香识茶、说说茶事风俗吗?来,跟老师一起学学茶艺,让自己也成为一个小小茶艺师吧!

第一节:和茶艺交朋友

小朋友们,要想和茶艺交朋友,首先要先知道茶艺这位朋友的“性格”“爱好”和“兴趣”哟,了解了这些,你们就可以往好朋友迈进一步啦。

首先这位朋友的名字就有一定的来由哦,它是包括茶叶品评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一种美好意境,简单的说,就是指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术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能体会到他不同于其它艺术形式的气质。

这位朋友性格恬淡、清新,是一位没有“火气”的朋友,但同时他又是一位挑剔的朋友,他对水质、水温、茶量与茶具等要素都有要求,当然,他还渴望一位喜欢品茗的朋友来欣赏他,那这样就太完美了。

除此之外,茶艺还有许多分类:就形式而言,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而经过这些工序泡出来的茶汤,色泽、香气和滋味都有许多讲究哦。

在我国古代,一直有“以茶会友”的说法,也就是说,这个朋友还能给你带来更多的伙伴,一起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欣赏的美景,沉淀心灵,是多么美妙的享受啊!

瞧,这位朋友可是有“大家”的范儿呢,和它交个朋友,也会提高你的品位哦。

第二节:茶之史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在茶的培育,品饮,应用,以及对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上,为人类文明留下绚丽光辉的一页。 唐代茶神陆羽在《茶经》里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发祥于中国,并广泛传播于世界。目前,全球有50多个国家种茶,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饮茶。茶是21世纪最受人们青睐的健康饮品之一。

自唐代开始制作绿茶以来,中国茶已经拥有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等六大种类。几千年来,从人民大众到文人雅士,从乡村到城市,从南疆到北方,从国内到国外,人们以茶待客,以茶交友,以茶会文,以茶雅志,以茶当药,以茶代酒,以茶馈赠,茶文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第三节:脍炙人口的名茶

要想进一步和茶艺交朋友,还要知道茶里面的几个“大哥大”哦。熟悉一下它们都是什么脾性吧。

1.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区,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为绿黄色,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芽长于叶,一般长3厘米以下,芽叶均匀成朵,不带夹蒂、碎片,小巧玲珑。龙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龙井茶则多是清草味,夹蒂较多,手感不光滑。

2.碧螺春:产自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银芽显露,一芽一叶,茶叶总长度为1.5厘米,芽为白毫卷曲形,叶为卷曲清绿色,叶底幼嫩,均匀明亮。假的为一芽二叶,芽叶长度不齐,呈黄色。

3.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车云山。其外形条索紧细、圆、光、直,清黑色,一般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假的为卷曲形,叶片发黄。

4.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君山。由未展开的肥嫩芽头制成,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色泽金黄光亮,香气清鲜,茶色浅黄,味甜爽,冲泡看起来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竖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笋出土,又像银刀直立。假银针为清草味,泡后银针不能竖立。

5.六安瓜片:产于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其外形平展,每一片不带芽和茎梗,叶呈绿色光润,微向上重叠,形似瓜子,内质香气清高,水色碧绿,滋味回甜,叶底厚实明亮。假的则味道较苦,色比较黄。

6.黄山毛峰:产于安徽歙县黄山。其外形细嫩稍卷曲,芽肥壮、匀齐,有锋毫,形状有点像“雀舌”,叶呈金黄色;色泽嫩绿油润,香气清鲜,水色清澈、杏黄、明亮,味醇厚、回甘,叶底芽叶成朵,厚实鲜艳。假茶呈土黄,味苦,叶底不成朵。

7.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祁门县。茶颜色为棕红色,长0.6―0.8厘米,味道浓厚,强烈醇和、鲜爽。假茶一般带有人工色素,味苦涩、淡薄,条叶形状不齐。

8.都匀毛尖产于贵州都匀县。茶叶嫩绿匀齐,细小短薄,一芽一叶初展,形似雀舌,长2―2.5厘米,外形条索紧细、卷曲,毫毛显露。叶底嫩绿匀齐。假茶叶底不匀,味苦。

9.铁观音:产于福建安溪县。叶体沉重如铁,形美如观音,多呈螺旋形,色泽砂绿,光润,绿蒂,具有天然兰花香,汤色清澈金黄,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转甜,耐冲泡,叶底开展,青绿红边,肥厚明亮,每颗茶都带茶枝。假茶叶形长而薄,条索较粗,无青翠红边,冲泡三遍后便无香味。

10.武夷岩茶:产于福建崇安县。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整,带扭曲条形,俗称“蜻蜓头”,叶背起蛙皮状砂粒,俗称蛤蟆背,滋味醇厚回苦,润滑爽口,汤色橙黄,清澈艳丽,叶底匀亮,边缘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叶肉黄绿色,叶脉浅黄色,耐泡在6―8次以上,假茶开始味淡,欠韵味,色泽枯暗。

第四节:好茶需用好水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泡茶时所选用的水对冲泡效果的重要影响。2.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参与实践。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茶杯,茶叶,二分硬币等。 【教学过程】

一、生活在线

多媒体课件演示情景:①小云、玲玲姐妹俩为爷爷展示新学的龙井茶冲泡本领;②小云选用烧开的自来水冲泡;③玲玲选用烧开的瓶装矿泉水冲泡;④两人的冲泡过程完全相同;⑤最后,爷爷夸奖玲玲冲泡的茶好喝,为什么呢?

教师:看完这个小故事,想一想,爷爷夸奖玲玲冲泡的茶好喝,主要与什么有关?

出示课题:好茶需用好水泡。

二、寻根究底

教师出示3杯水:你能从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中选出矿泉水吗? 实验:分币的沉浮。学生4人一组,用二分硬币轻轻放置于杯里的水面上。 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吗? 学生交流实验情况。

教师解释:矿泉水水分子密度高,表面张力大,碳酸钙含量低,可以使硬币置于水面上而不会下沉。这样的水被称作软水。反之,则是硬水。矿泉水能泡出汤色明亮、香气鲜爽、滋味醇和的茶。

三、小试身手

多媒体课件出示表格。

教师提出实践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选用同样的茶叶,用纯净水、矿泉水、自来水冲泡三杯茶,比较香味、茶汤颜色、口感,不同在哪里? 学生自己用不同的水冲泡,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填写表格,然后交流实践结果。

教师提问:能说说泡茶竞技中玲玲胜过小云的原因吗? 多媒体课件出示: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泡茶的效果。

教师:自来水冲泡茶叶,其实也能有好的效果。我们试着将自来水放置24小时,去除水底的沉淀物后,冲泡出的茶味道会有所改善。回家动手试一试,想一想,为什么?你还有其它的办法吗?

四、博览群书

多媒体课件出示:“陆羽《茶经》: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教师略作解释。

学生交流自己所知的泉水:金山中冷泉;无锡惠山泉;虎丘观音泉;杭州虎跑泉;济南趵突泉„„

请同学介绍:山泉水与饮茶的故事。(事先收集) 教师:你能去寻找资料了解一些名泉水泡茶好的特点吗?

第五节:好茶需要温度宜

据测定,用60℃的开水冲泡茶叶,与等量100℃的水冲泡茶叶相比,在时间和用茶量相同的情况下,茶汤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前者只有后者的45%~65%。这就是说,冲泡茶的水温高,茶汁就容易浸出;冲泡茶的水温低,茶汁浸出速度慢。“冷水泡茶慢慢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泡茶的茶水一般以落开的沸水为好,这时的水温约85℃ 。滚开的沸水会破坏维生素C等成份,而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使茶味会变苦涩;水温过低则茶叶浮而不沉,内含的有效成分浸泡不出来,茶汤滋味寡淡,不香、不醇、淡而无味。

泡茶水温的高低,还与茶的老嫩、松紧、大小有关。大致说来,茶叶原料粗老、紧实、整叶的,要比茶叶原料细嫩、松散、碎叶的,茶汁浸出要慢得多,所以,冲泡水温要高。水温的高低,还与冲泡的品种花色有关。

具体说来,高级细嫩名茶,特别是高档的名绿茶,开香时水温为95℃,冲泡时水温为80℃~85℃。只有这样泡出来的茶汤色清澈不浑,香气纯正而不钝,滋味鲜爽而不熟,叶底明亮而不暗,使人饮之可口,视之动情。如果水温过高,汤色就会变黄;茶芽因“泡熟”而不能直立,失去欣赏性;维生素遭到大量破坏,降低营养价值;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又使茶汤产生苦涩味,这就是茶人常说的把茶“烫熟”了。反之,如果水温过低,则渗透性较低,往往使茶叶浮在表面,茶中的有效成分难以学浸出,结果,茶味淡薄,同样会降低饮茶的功效。大宗红、绿茶和花茶,由于茶叶原料老嫩适中,故可用90℃左右的开水冲泡。

冲泡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等特种茶,由于原料并不细嫩,加之用茶量较大,所以,须用刚沸腾的100℃开水冲泡。特别是乌龙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要在冲泡前用滚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用滚开水淋壶加温,目的是增加温度,使茶香充分发挥出来。

至于边疆兄弟民族喝的紧压茶,要先将茶捣碎成小块,再放入壶或锅内煎煮后,才供人们饮用。 判断水的温度可先用温度计和计时器不测量,等掌握之后就可凭经验来断定了。当然所有的泡茶用水都得煮开,以自然降温的方式来达到控温的效果。

第六节:好茶需要时间当

茶叶冲泡时间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都有关。

如用茶杯泡饮普通红、绿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约150~200毫升,冲泡时宜加杯盖,避免茶香散失,时间以3~5分钟为宜。时间太短,茶汤色浅淡;茶泡久了,增加茶汤涩味,香味还易丧失。不过,新采制的绿茶可冲水不加杯盖,这样汤色更艳。另用茶量多的,冲泡时间宜短,反之则宜长。质量好的茶,冲泡时间宜短,反之宜长些。

茶的滋味 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浓的。据测定,用沸水泡茶,首先浸提出来的是咖啡碱、维生素、氨基酸等,大约到3分钟时,含量较高。这时饮起来,茶汤有鲜爽醇和之感,但缺少饮茶者需要的刺激味。以后,随着时间的延续,茶多酚浸出物含量逐渐增加。因此,为了获取一杯鲜爽甘醇的茶汤,对大宗红、绿茶而言,头泡茶以冲泡后3分钟左右饮用为好,若想再饮,到杯中剩有三分之一茶汤时,再续开水,以此类推。

对于注重香气的乌龙茶、花茶,泡茶时,为了不使茶香散失,不但需要加盖,而且冲泡时间不宜长,通常2~3分钟即可。由于泡乌龙茶时用茶量较大,因此,第一泡1分钟就可将茶汤倾入杯中,自第二泡开始,每次应比前一泡增加15秒左右,这样要使茶汤浓度不致相差太大。

白茶冲泡时,要求沸水的温度在70℃左右,一般在4~5分钟后,浮在水面的茶叶才开始徐徐下沉,这时,品茶者应以欣赏为主,观茶形,察沉浮,从不同的茶姿、颜色中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愉悦,一般到10分钟,方可品饮茶汤。否则,不但失去了品茶艺术的享受,而且饮起来淡而无味,这是因为白茶加工未经揉捻,细胞未曾破碎,所以茶汁很难浸出,以至浸泡时间须相对延长,同时只能重泡一次。

另外,冲泡时间还与茶叶老嫩和茶的形态有关。一般说来,凡原料较细嫩,茶叶松散的,冲泡时间可相对缩短;相反,原料较粗老,茶叶紧实的,冲泡时间可相对延长。冲泡时间的长短,最终还是以适合饮茶者的口味来确定为好。 第七节:好茶的冲泡次数

据测定,茶叶中各种有效成分的浸出率是不一样的,最容易浸出的是氨基酸和维生素C;其次是咖啡碱、茶多酚、可溶性糖等。一般茶冲泡第一次时,茶中的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冲泡第二次时,能浸出30% 左右;冲泡第三次时,能浸出约10%;冲泡第四次时,只能浸出2~3%,几乎是白开水了。所以,通常以冲泡三次为宜。

如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和绿碎茶,由于这类茶的内含成分很容易被沸水浸出,一般都是冲泡一次就将茶渣滤去,不再重泡。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冲泡法, 工夫红茶则可冲泡2~3次。而条形绿茶如眉茶、花茶通常只能冲泡2~3次。白茶和黄茶,一般也只能冲泡1次,最多2次。

品饮乌龙茶多用小型紫砂壶,在用茶量较多时(约半壶)的情况下,可连续冲泡4~6次,甚至更多。

第八节:茶叶的贮藏

【活动目的】

1.知道茶叶的储藏不当会影响茶叶的天然风味,甚至失去饮用价值。2.了解家庭储藏茶叶的基本方法,学习“塑料袋贮藏茶叶的方法”。 3.探求家庭茶叶贮藏的多种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塑料袋、蜡烛、直尺,铁听、石灰、热水瓶等。2.学生带家庭所用茶叶及盛器。

3.指导部分学生课前去了解一些家庭贮藏茶叶的好方法。【活动过程】

一、情景激趣

小品表演:1.学泡茶,真棒!2.我的茶叶怎么又干又黄!3.小刚的茶叶又青又嫩!4.“你是怎么贮藏的?”

教师提问两位表演小品的学生:能告诉大家,你们家的茶叶是放在什么地方的吗?

表演小品的学生回答。 教师:谁能来解答小明的难题?

指导学生结合“小明”“小刚”茶叶贮藏方式的不同进行交流。

教师小结:茶叶品质的好坏与保存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尽可能延长茶叶的原有风味,就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保存。那么,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贮藏茶叶呢?

出示课题:茶叶的贮藏。

二、思考分析

教师:我们学校的苗苗茶艺队做了一个“茶叶贮藏”的小实验,他们要实验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对茶叶品质影响(出示表格)。你能预测他们的实验结果并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实验项目 条件1 条件2 条件3 温度

20℃

10℃

-5℃ 避光程度

不避光

不避光

避光 密封程度

露天保存

不密封

密封 水分含量

20% 10% 6% 时间

两个月

两个月

两个月

实验效果预测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教师注意归纳:茶叶在低温、避光、密封、干燥的条件下贮藏效果最好。 教师提问:那么,用什么方法能保证家庭茶叶的低温、避光、密封、干燥的贮藏条件呢?

指导学生小组讨论,然后交流相应的贮藏方法。

三、了解和学习家庭常用的茶叶保存方法

教师:有一些同学已经做了家庭贮藏茶叶好方法的了解,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请大家仔细观察,并说说这种方法贮藏茶叶的特点和好处。

1.学生介绍演示:“罐贮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这只铁罐,和一般的铁罐有什么不同(有两层铁盖)?它保存茶叶有什么好处(两层铁盖密封性很好,能更好的防潮)?

教师提问:如果想用原来放置其他食品的铁听箱保存茶叶, 铁听箱里有一些异味,怎样除去原物品留下的气味呢?这个问题留给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去实验探究。(备选方法之一:可以用少许茶叶末放在箱中,盖上盖,放置几天,等它把留下的气味吸尽后,倒去茶末,便可以保存茶叶了。)

2.学生介绍演示:“塑料袋贮藏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要用厚一点的食品塑料袋;如果塑料袋没有自封口,可以用绳子扎、用夹子夹,但密封性都不是很好;我们也可以使用一些材料,自己来封口。

教师演示塑料袋贮藏茶叶的封口方法:①将散装茶叶放入食品袋内;②挤出袋内多余的空气;③点燃蜡烛;④将食品袋口叠在要封口处,取一把直尺压住封口处;⑤将食品袋封口处在烛光上方的适当距离缓慢移动,就可以封好袋口;⑥为减少香气散失和提高防潮性能,可以再套上一层食品塑料袋,依照刚才的方法再封好口;⑦如果是名贵茶叶,又须较长时间的保存,可以放到冰箱冷藏室,这样的效果更好。

教师:想自己来实践一下吗?好,我给每组两个食品袋,请你们分工合作,来学习塑料袋贮藏法的封口方法。

学生实践。

引导学生比较实践结果,师生共同总结用塑料袋贮藏茶叶所应注意的要点:①塑料袋要求干净无异味;②茶叶装袋后必须挤出多余空气;„„ 3.学生介绍演示:“热水瓶贮藏法”。

热水瓶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木塞塞住瓶口后,瓶胆内与外界空气隔绝,这样就不容易受潮,用来贮藏茶叶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保存前,先将热水瓶内的水放光,阴凉、干燥,然后将茶叶装入瓶中,尽量把瓶胆的空间装满,盖好塞子。再用白蜡封口,这样可以保存好几个月。

4.小结茶叶贮藏的注意事项

教师:结合几种茶叶的保存方法,能说说茶叶的保存应该注意些什么吗? 学生交流。(茶叶要干燥,防止受潮;茶叶容易吸收异味,因此茶叶不能和有强烈气味的物品如香皂等放在一处;不同种类的茶也不宜放在同一罐内;茶叶罐要放在阴暗、没有太阳晒的地方;„„)

教师板书:防潮、避光、防异味。

四、设计一种茶叶贮藏的好方法

教师:除了今天交流的茶叶保存方法外,还可以设计出许多保存茶叶的方法。你能开动小脑子,结合茶叶贮藏的注意事项,设计一种茶叶贮藏的好方法吗?

第九节:茶之美

唐代诗人杜牧在《题茶山》一诗中赞道:“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 

一、茶名之美

庄子《庄子·逍遥游》曰:“名者,实之宾也。”所以名讳很重要。我国茶叶的名称大体上可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是地名加茶树的植物学名称,从这类茶名我们一眼可了解该茶的名种和产地:如西湖龙井、武夷肉桂、闽北水仙、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等。 第二类是地名加茶叶的形状特征:如六安瓜片、平水珠茶、君山银针、古丈毛尖等。

第三类是地名加上富有想像力的名称:如庐山云雾、敬亭绿雪、舒城兰花、恩施玉露、日铸雪芽、南京雨花、顾渚紫笋等。

第四类是有着美妙动人的传说或典故:如碧螺春、文君嫩绿、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绿牡丹等。

其他统统可归为第五种,这类茶名有的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普陀佛茶、xx茶、金佛、佛手等;有的以吉祥物命名,如太平猴魁、银猴等;有的反映了采茶时令,如谷雨春、不知春等。总之好的茶名都能引发茶人美好的联想。 赏析茶名之美,实际上是赏析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从中不仅可以感受道茶文化,而且可以看出我国茶人的艺术底蕴。 

二、茶形之美

 我国的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黄茶、白茶、黑茶、普洱茶、拼配茶等种类,其外观形态各有千秋。

绿茶、红茶、黄茶、白茶等多属于芽茶类,一般都是由细嫩的茶芽精制而成。以绿茶为例就可细分为光扁平直的扁形茶,细紧圆直的针形茶,紧结如螺的螺形茶,弯秀似眉的眉形茶,芽壮成朵的兰花形茶,单芽扁平的雀舌形茶,圆如珍珠的珠形茶,片状略卷的片形茶,细紧弯曲的曲形茶,以及卷曲成环的环形茶等类型。

乌龙茶(青茶)属于叶茶,采青时一般要到长出驻芽后的一芽三开片才采摘,所以制成的成品茶显得“粗枝大叶”。但是在茶人眼中,乌龙茶也自有乌龙茶之美。例如对于安溪“铁观音”即有“青蒂绿腹蜻蜓头”、“美如观音重如铁”之说。对于武夷岩茶则有“绿叶红镶边”之美称。

对于茶叶的外形美,审评师的专业术语有显毫、匀齐、细嫩、紧秀、紧结、浑圆、圆结、挺秀等。而文士茶人们更是妙笔生花。宋代丞相晏殊形容茶的颜色之美为“稽山新茗绿如烟”。苏东坡形容当时龙风团茶的形状之美为“天上小团月”。清代乾隆把茶芽形容为“润心莲”,并说“眼想青芽鼻想香”,足见这个爱茶皇帝很有审美的想像力。

武夷山是茶的名丛王国,仅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记载的名茶就有830多种,武夷山的茶人们爱茶至深,他们根据茶叶的外观形状和色泽,为武夷岩茶起了不少形象而生动的茶名。如:“白瑞香、东篱菊、孔雀尾、素心兰、金丁香、金观音、醉西施、绿牡丹、瓶中梅、金蝴蝶、佛手莲、珍珠球、老君眉、瓜子金、绣花针、胭脂米、玉美人、金锁匙、岩中兰、迎春柳”等等。 

三、茶色之美

茶叶的色泽,给人一种质量的美感。茶色之美包括干茶的茶色、叶底的颜色以及茶汤的汤色三个方面,在茶艺中主要是鉴赏茶的汤色之美。不同的茶类应具有不同的标准汤色。在茶叶审评中常用的术语有“清澈”,表示茶汤清净透明而有光泽。“鲜艳”,表示汤色鲜明而有活力。“鲜明”,表示汤色明亮略有光泽。“明亮”,表示茶汤清净透明。“乳凝”,表示茶汤冷却后出现的乳状浑浊现象。“浑浊”,表示茶汤中有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是劣质茶的表现。 对于具体色泽按审评专业术语有嫩绿、黄绿、浅黄、深黄、橙黄、黄亮、金黄、红艳、红亮、红明、浅红、深红、棕红、暗红、黑褐、棕褐、红褐、姜黄等等。

鉴赏茶的汤色宜用内壁洁白的素瓷杯或晶莹剔透的玻璃杯。在光的折射作用下,杯中茶汤的底层、中层和表面会幻出三种色彩不同的美丽光环,十分神奇,很耐观赏。茶人们把色泽艳丽醉人的茶汤比作“流霞”,把色泽清淡的茶汤比作“玉乳”,把色彩变幻莫测的茶汤形容成“烟”。例如,唐代诗人李郢写道:“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乾隆皇帝写道:“竹鼎小试烹玉乳”。徐夤在《尚书惠蜡面茶》一诗中写道:“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

四、茶香之美

茶香有的甜润馥郁,有的清幽淡雅,有的高爽持久,有的鲜灵沁心。按照评茶专业术语,仅茶香的性质就有清香、高香、浓香、幽香、纯香、毫香、嫩香、甜香、火香、陈香等,按照茶香的香型可分为花香型和果香型或细分为水蜜桃香、板栗香、木瓜香、兰花香、桂花香等等,按照香气的表现则可分为馥郁、高爽、持久、浓郁、浓烈、纯正、纯和、平和等。

对于茶香的鉴赏一般至少要“三闻”。一是闻干茶的香气,二是闻开泡后充分显示出来的茶的本香,三是要闻茶香的持久性。闻香的办法也有三种,一是从氤氲上升的水汽中闻香,二是闻杯盖上的留香,三是用闻香杯慢慢地细闻杯底留香。茶香有一大特点,就是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第十节:以茶会友 客来敬茶

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为礼品与贡品。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社交礼仪。颜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中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唐代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当今社会,客来敬茶更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选茶也要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具可以用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

当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另外,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

实验小学德育处

2013.2

推荐第2篇:茶艺教案

第一篇

茶艺知识

一、“茶艺”的由来

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

二、“茶艺”的定义

广义: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业原理,以达到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学问。

狭义: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三、茶艺的分类

1、从时间上分

古代茶艺(唐煮、宋点、明泡)、现代茶艺.(1)唐煮

唐代及唐以前是”饼团茶“,用茶鲜叶压制成茶饼,焙干、收藏备 用。食用时,先碾成粉末。

煮茶时,先烧开一锅水,一沸时(微有声),放盐调成咸味,二 沸时(涌泉连珠),取一瓢水,将茶粉从中心撒入锅内稍煮,三沸时(腾波鼓浪),将水注入,停止沸腾,趁热连汤带茶粉末一道喝下去。 (2)宋点

点茶——即将茶碾碎成粉,放入茶碗,水冲泡茶粉、饮用。 茶粉——入茶碗——加沸水——茶筅用力击打——茶水交融——茶泡沫(茶糊糊)——饮用

2、从形式上分

表演茶艺、生活茶艺

3、从地域上分

各民俗茶艺(藏族酥油茶、白族三道茶、苗族虫茶) (1)藏族酥油茶

因气候高寒干旱,少蔬果,常年以奶、肉、糍粑为主食,“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

(2)白族三道茶

一道——苦茶,将土陶罐烤热,放入茶叶,再烤至焦黄,冲入开 水略煮,香气浓郁,入口略苦。

二道——甜茶,放入红糖,核桃仁。 三道——品味茶,蜂蜜、花椒、冲入开水。 (3)苗族虫茶

功效:具有清热、去暑、解毒、健胃、助消化等功效,对腹泻、牙龈出血和痔出血均有较好疗效。

4、从社会阶层分 宫廷茶艺、民间茶艺等

第二篇

茶叶知识

一、茶叶的发展史

1、采食鲜叶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解之

——《神农本草》

2、生煮羹饮

3、晒干磨碎

4、蒸青制饼

唐代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5、龙团凤饼

欧阳修《归田录》: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小团,凡二十八片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矣。

6、蒸青散茶

团茶:失真味、做工精细、耗费较高、价格昂贵,蒸青绿茶应运而生。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

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7、炒青散茶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成分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却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特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8、现代多种茶类

二、制茶的基本工艺

1、茶青:从茶树上摘下的嫩叶

2、萎凋:使茶青消失一部分水分。

室外萎凋:减少雨露,降低水分 室内萎凋:造就高亢的香气

3、发酵:茶青和空气接触产生氧化作用,不用触酶,而是经过萎凋后的茶青本身所含的成分和空气中的氧产生变化作用而来。发酵对茶性的影响

a.颜色的改变:未经发酵的茶叶是绿色的,发酵后会往红色变,发酵愈多颜色愈红,叶子本身与泡出的茶汤颜色都是一样。

b.香气的改变:未经发酵的茶,是属菜香型,让其轻微发酵,就变成花香型,中度发酵是坚果香型,全发酵是糖香型。

c.滋味的改变:发酵愈少的茶愈接近自然植物的风味,发酵愈多,离自然植物的风味愈远。

4、杀青:当茶青发酵到人们需要的程度,用高温把茶青炒熟或煮、蒸熟,以便停止茶青继续发酵。

5、揉捻:把叶细胞揉破,使茶叶所含的成分在冲泡时容易融入茶汤中,同时揉出所需的茶形。

6、干燥:将茶叶的形状固定,有利于保存

7、焙火:影响干茶的颜色,茶汤的颜色和口感。

三、茶的分类 绿茶:

(一)基本工艺 杀青、揉捻、干燥、焙火

(二)绿茶的分类

1、炒青绿茶(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 (1)西湖龙井

产地: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山区的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故有“狮、龙、云、虎、梅”五品之称。其中以狮峰龙井的品质最佳。

特点: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大特点。

等级:龙井茶现在分为11级,即特级和1~10级,全年中以春茶品质最好。特级和1级多为春茶期采制。 (2)碧螺春

产地:江苏省苏州太湖的洞庭山。 品种:炒青绿茶

品质特点:白毫明显,色泽翠碧,卷曲成螺,“形美、色艳、香浓、味醇”。

采制:摘的早、采的嫩、捡的净。 (3) 信阳毛尖

产地:河南省信阳市车云山一带。 品种:炒青绿茶

品质特点:形状细、圆、紧、直,多白毫,茶质清香、味浓、汤色绿,素以“色翠、味鲜、香高”著称。

2、烘青绿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

3、晒青绿茶

4、蒸青绿茶(新林玉露)

(三)绿茶的冲泡要领

1、器皿的选择

细嫩名贵绿茶——高档玻璃杯

中高档绿茶——瓷杯或盖碗

中低档绿茶——茶壶泡法

2、控制水温

3、投茶方式

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 红茶:

(一)基本工艺

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二)分类

1、小种红茶(正山小种、外山小种)

2、工夫红茶(祁门红茶)

3、红碎茶

(三)冲泡要领

1、清饮

2、调饮 乌龙茶:

(一)制作工艺 采青、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

(二)分类

1、闽北乌龙(武夷岩茶) 大红袍:

产地:福建省武夷山 品质特点:

外形粗壮紧实,叶端扭曲,有“凤凰头蜻蜓尾”之称。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冲泡后色泽橙黄明亮,具有浓郁的桂花香,有“茶中之圣”的美誉。

2、闽南乌龙(安溪铁观音) 铁观音:

产地:福建省安溪县 品质特点:

条索肥壮紧结,质重如铁,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甜花香高,甜醇厚鲜爽,具有独特的品味,回味香甜浓郁,冲泡7次仍有余香;汤色金黄,叶底肥厚柔软,艳亮均匀,叶缘红点,绿叶红镶边。

3、广东乌龙(凤凰水仙)

4、台湾乌龙(洞顶乌龙)

(三)冲泡要领

1、择器

2、器温和水温要双高

3、用水要滚开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 缘边涌泉连珠,为二沸; 腾波鼓流浪,为三沸。

——陆羽

《茶经》 黄茶:

(一)基本工艺

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二)主要代表

君山银针

蒙顶黄芽

白茶:

(一)品质特点:色白隐绿、满身披毫

(二)主要代表:白毫银针、白牡丹 黑茶:

1、品质特点:黑褐油润、越陈越香。

2、主要代表:

普洱茶

3、制作过程 熟普:

杀青-揉捻-干燥-渥堆-压制。 渥堆(熟普):

茶叶待杀青后,揉捻,然后堆放,这是由于茶青还是湿的就会发热,且引起微生物的生长,为茶青造成另外一种形式的发酵。汤色变的深红,滋味变得厚重醇和,干燥后就是市面上所通称的普洱茶。 生普:

杀青-揉捻-干燥-压制-陈放。 陈放:

短期陈放——降低青味、寒性 中期陈放——醇净少刺激 长期陈放——改变茶的风格

4、普洱茶的种类

饼茶:扁平圆盘状,其中七子饼每块净重357克,每七个为一筒, 每筒重2500克,故名七子饼。

沱茶: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每个净重100克、250克,现在还有 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克—5克。

散茶:制茶过程中未经过紧压成型,茶叶状为散条型的普洱茶为 散茶。

四、茶叶的选购技巧

1、干看外形

首先,用双手捧起一把茶叶,放于鼻端,用力深深吸一下茶叶的 香气。一是看是否具有该茶特有的香气;二是辨别香气的高低;三是嗅闻香气的纯正程度,凡香气高、气味正的必然是优质茶。

其次,抓一把茶叶平摊于白纸上,看一下干茶的色泽、嫩度、条索、粗细。凡色泽匀整、嫩度高,条索紧实,粗细一致,碎末茶少的是上乘茶叶。

2、湿看内质 (1)嗅香气

茶叶经杯中冲泡后,立即倾出茶汤,将茶杯连叶底一起,送入鼻 端进行嗅香,凡闻之茶香清高纯正,使人有心旷神怡之感者,就可算得上好茶 。

(2)看汤色

看汤色应及时进行。一般在茶叶冲泡适当时间后后,倾出杯中茶汤于另一碗内,在嗅香气前后立即进行。凡属上乘的茶叶,汤色以正宗为宜,并要求清而不浊,明亮澄澈。 (3)尝滋味

滋味是靠人的味觉器官来区别的。一般认为,绿茶茶汤浓醇爽口, 属上等绿茶;如果平淡涩口,多为粗老绿茶。 (4)评叶底

评判茶叶经冲泡去汤后留下的叶底,看老嫩、整碎、色泽、匀杂、软硬等情况以确定质量的优次,同时还应注意有无其他掺杂.

第三篇

泡 茶 用 水

一、水之美标准

1、水质要清

2、水体要轻

3、水味要甘

4、水温要冽

5、水源要活

二、水的分类

1、山泉水

(1)镇江中泠泉——天下第一泉

静饮中泠水,清寒味日新。

顿令超象外,爽豁有天真。

——康熙 (2)无锡惠山泉——天下第二泉

丞相长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只忧迟。

吴园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

——皮日休 (3)苏州观音泉——天下第三泉 (4)杭州虎跑泉 (5)济南趵突泉

2、江河水、井水

3、雨水、雪水

4、自来水

5、矿泉水

6、纯净水

第四篇

泡 茶 用 器

1、玻璃茶具

2、瓷器茶具

3、陶土茶具

4、金属茶具

第五篇

用心沏好茶

1、投茶量

根据不同的茶叶,投茶量有所不同。

优等级茶叶,置茶量稍减,反之增加

用茶量多,浸泡时间相应能够缩短,增加泡数

2、水温

低温80度,适合名优高档绿茶

中温90度,适合中档绿茶、花茶等

高温95度以上,适合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等

3、浸泡时间

红茶、绿茶头泡3分钟较为合适

乌龙茶,用茶量大,小壶冲泡,一泡45秒,

第二泡开始每一泡比前一泡增加15秒

4、冲泡次数

名优绿茶2~3次,乌龙茶5~6次,普洱茶10次以上,袋泡茶一次

推荐第3篇:茶艺教案65464

中职生茶艺教案

课 时:1课时

教学内容:冲泡普洱茶的步骤 授课教师:邓凤琴 授课对象:三年制中职生 学情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茶艺课中冲泡普洱茶的过程,中职生对于普洱茶、茶艺礼仪及茶具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入茶艺课程的一道工序---冲泡工序。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自己泡茶喝,冲泡普洱茶的茶具及其简单,那么,在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操作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增长文化知识,从而树立信心。茶艺活动培养中职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茶艺教学能培养中职学生人际沟通和集体意识。在中职校普及中国茶道、茶艺,推广以和为贵的人伦思想,有助于敦睦人际关系,引导他们学会做人。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茶具冲泡普洱茶。 2.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学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学会正确使用茶具冲泡普洱茶。

教具学具准备:

普洱茶茶具,即普洱茶,茶叶罐、茶荷、茶海、茶杯(品茗杯)、盖碗、公道杯、茶滤、茶夹、杯托、茶托、水壶(随手泡)、茶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简单介绍普洱茶及茶具。 1.普洱茶分生茶和熟茶。

2.茶具分别是茶叶罐、茶荷、茶海、茶杯(品茗杯)、盖碗、公道杯、茶滤、茶夹、杯托、茶托、水壶(随手泡)、茶巾。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冲泡步骤: 第一步:温杯涤具 (水温使用90°以上) 第二步:投茶

将普洱茶小心置入壶中,至容器的1/3或1/4即可。 第三步:洗茶

沸水冲入茶容器,然后快速倒去,以此清洗茶叶中的杂质,并且唤醒茶叶。

第四步:冲茶

采用高冲水,借水势推汤面,击出茶香。一般浸泡时间约为

一分钟左右。 第五步:出汤

将盖碗中的茶汤倒入公道杯中,使茶汤均匀。 第六步:分茶

分茶以七分为满,留有三分茶情。 第七步:奉茶

捧杯敬茶是茶艺主泡用双手把品茗杯捧到齐眉高,然后恭敬地从左向右或是从右向左的第一位客人行注目点头礼后依次把茶奉上。

第八步:品茶

三口为品:一口润喉;二口留香;三口随意

(用食指和拇指轻握杯缘,中指轻握杯底,女士翘起兰花指,以示文雅大方;男士收回尾指,表示做事有头有尾,这个姿势称为“三龙护鼎”。)

(二)课堂实践操作练习

学生按照教师给的程序来(练习)完成泡茶过程。

三、作业布置

学生下来可以自己找茶具进行练习冲泡普洱茶,上下一节课前我们抽同学来进行表演。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新知。

板书设计:

水壶 茶叶罐

生茶 茶杯 普洱茶 茶 具 盖碗

熟茶 茶夹

公道杯

过滤网

普洱茶冲泡方法、步骤:

第一步:温杯涤具(水温90°以上) 第二步:投 茶 (置容器约1/3或1/4)

第三步:洗 茶 (约10秒,击出杂质、唤醒茶艺)

第四步:冲 茶 (约40左右,水温90以上)

第五步:出 汤 (使茶汤均匀)

第六步:分 茶 (七分满、三分情)

第七步:奉 茶 (双手、注目、点头)

第八步:品 茶 (润喉、留香、随意)

课后反思:

推荐第4篇:茶艺上课教案

教育目标:

一、初步认识茶具及其作用。

二、充分掌握泡茶的基本程序和品饮的步骤。

三、感受茶文化的内涵,品味--“和”“敬”“礼”。教学重点和难点:

泡茶的基本流程; 感受茶文化的内涵。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提问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茶具,热水,茶巾。

进教室之前强调安全,纪律,卫生,将人数平均分成4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刚走进教室的时候,有没有同学注意门口的牌子上面写着什么呢?回答:茶艺坊。很好。那茶艺坊顾名思义就是让我们在这里学习茶艺,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题“茶艺”。

二、新授

茶,起源于哪个国家?--中国

据说在4000多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开始饮茶了。最初是把茶当做食物来利用的,在长期食用的过程中,人类认识了茶的药用功能。

从秦汉之际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不少古代典籍描述了茶的药性。当时人们认为茶的药物作用主要有悦志、益思、少眠、轻身、有力、明目、醒酒、助消化等,而其中最主要的,最强烈的功能就是使人兴奋,这正是茶从食物经过药物阶段转变成饮料的决定性因素,大约是在汉朝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茶作为一种饮品被推广。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也是封建文化的顶峰。饮茶风气的盛行,形成了体系的茶文化,其中最著名的是我们先前提过的陆羽的《茶经》。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的茶叶生产空前发展,饮茶之风非常盛行,既形成了豪华极致的宫廷茶文化,又兴起了趣味盎然的市民茶文化。历史上著名的“龙凤茶饼”就始承于此。

明朝紫砂茶壶盛行,出现了如今最常用的饮茶器具。宜兴紫砂茶壶的制作,相传始于明代正德年间。制壶被后人称为供春壶,有“供春之壶,胜如白玉”之说。龚(供)春也被称为紫砂壶真正意义上的鼻祖,第一位制壶大师。 到明万历年间,出现了董翰、赵梁、元畅、时朋“四家”,后又出现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壶中妙手”。

清代后期,由于市场上有六大茶类出售,人们已不再单饮一种茶类,而是根据各地风俗习惯选用不同茶类,如江浙一带人,大都饮绿茶,北方人喜欢花茶或绿茶。不同地区、民族的茶习俗也因此形成。

三、六大茶系

绿茶是不经发酵的茶,其制作工艺为:杀青-揉捻-干燥(炒、烘、蒸、晒),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的特点。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的茶,其制作工艺为:萎凋-揉捻-发酵

黑茶是一种发酵茶,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云南的普洱茶也是黑茶的一种,是在已经制好的绿茶上浇上水,再经过发酵制成的。具有降脂、减肥、降血压的功效。

乌龙茶也叫青茶,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半发醇茶。其药用价值在于分解脂肪、减肥键美等方面,在六大茶系中其减肥效果最好。

黄茶是由于在炒青、绿茶过过程,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叶色即变黄,再经过闷堆工序而形成黄茶。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白茶的制作工艺为:萎凋、干燥两道工序,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 四,茶具的介绍

(1)茶壶。茶壶的质地很多,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紫砂陶或瓷器茶壶。

(2)茶盏。茶盏通常有盖、碗、托三件套组成,多用瓷器制作,少数也有用紫砂陶制作。

(3)茶杯。茶杯作为盛茶用具,茶杯多由瓷器或紫砂陶制作,也有玻璃制作的。

(4)茶托。它是放置茶杯或茶碗的垫底用具。

(5)公道杯。公道杯又称茶海。它是为了使茶汤浓度均匀而设置的过渡性用具,当然也是为了使茶汤不因浸泡时间过长而太浓。

(6)闻香杯。它是供品茶者嗅闻留在杯中余香的一种用具。

(7)茶池。又称“茶船”,它主要用来承接泡茶和盛茶用具。

(8)茶巾。用棉、麻等纤维制作,主要用来擦抹泡茶时溢溅出的茶水。

(9)茶荷。又称赏茶碟,常用无味的竹、木或陶瓷制作而成。

(10)茶斗。又称茶篓,置于壶口,便于茶能顺畅地进入茶壶。

(11)茶则。取干茶时的用具,是控制用茶量的容器。

(12)茶针。用于由壶嘴伸入壶中阻止茶叶堵塞。

(13)茶桶。它是储存茶的容器。 五,冲泡的基本程序

1、温壶 未放置茶叶之前,先将开水逆时针方向冲入空壶,谓之“温壶”。(孕育茶香,清洗杯具,以示尊敬)

2、洗杯 将温壶之水分别倒入茶杯中,清洗茶杯。(杯杯相连,四海之内皆兄弟,以示尊敬)

3、装茶 应备有茶匙、漏斗,不宜用手抓茶置放。。

4、润茶沸水冲入壶中(高山流水)使竹筷刮去壶面茶沫(春风拂面),当即倾于茶海。

5、冲泡 再冲入开水,但不要沸滚的,这便是第一泡茶。

6、浇壶 盖上茶盖浇之开水,使壶内壶外温度一致。

7、运壶 在泡好第一泡茶时,提壶沿茶船边沿运行数周,俗称“游山玩水”,为的是不让壶底水滴入茶杯串味。

8、倒茶 将温洗好的小茶盅一字排开,依次来回浇注,又称“巡河”,或将壶中茶水先倒入茶海再注入杯中,切忌倒茶时一杯倒满再倒第二杯,免得浓淡不均,这是一般饮者容易犯的错误。

9、敬茶 尊老爱幼、互相谦让,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10、品茶 品饮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观色,二是闻香,三是品味。

(1)观色。观色主要是观察茶汤的颜色和茶叶的形态。 (2) 闻香。观色之后,就要嗅闻茶汤散发出来的香气。

(3)品味。嗅闻茶汤的香气之后,就可品尝茶汤的滋味了。啜饮,遐饮,饮用。充分感受到茶中的甜、酸、鲜、苦涩五味,才能充分欣赏茶汤的美妙滋味。

讲解过后,按之前的分组进行比赛,看看哪组做完整个泡茶流程的时间最短,过程最完整。然后进行表扬。 课后小结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茶具有了具体的了解,学会了泡茶的基本程序,感受到茶文化的内涵。希望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要勤俭有德,和睦共处,与老师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尊敬。

推荐第5篇:北京茶艺教案花茶

第四篇清心问茶 6------ 花茶

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

__ 宋.江奎

花茶(Scented tea)又称熏花茶、香花茶、香片。属于再加工茶类,为中国独特的一个茶叶品类。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和鲜花善于吐香两个特性,由精制茶坯与具有香气的鲜花拌和一起闷,新茶将香味吸收后再把干花筛除,促使茶叶吸附鲜花的芬芳香气而成。 用作熏花茶的原料

茴香、肉桂、白兰、薄荷、槐米、茉莉、玳玳、花茶工艺的原理

1、窨花

窨 xūn 【动】同“熏”,用于窨茶叶。把茉莉花等放在茶叶中,使茶叶染上花的香味 窨 yìn 【名】本义:地下室,地窖)。又称地窨子,地下室窨,地室也。——《说文》。徐锴曰:“今旧京谓地窖藏酒为窨。”

窨 yìn 【动】窖藏;深藏。如:窨藏(挖窖埋藏);窨酒(在地窖里藏过的酒) 窨制花茶的原料,一是茶坯,二是香花。

茶叶疏松多细孔,具有毛细管的作用,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气和气体;它含有高分子棕榈酸和萜烯类化合物,也具有吸收异味的特点。

花茶窨制就是利用茶叶吸香和鲜花吐香两个特性,一吸一吐,茶引花香,花增茶味,相得益彰。使茶味花香合二为一,这就是窨制花茶的原理。

2、提花

花茶经窨花后,要进行提花,就是将已经失去花香尤其是高级花茶更是如此,只有少数香花的片、末偶尔残留于花茶之中。

只有在一些低级花茶中,有时为了增色,才人为地夹杂少量花干,但它无助于提高花茶的香气。

对成品花茶而言,它并非是由香花和茶叶两部分构成的,只是茶叶吸收了鲜花中的香气而已。

二、中国花茶窨制的起源

源于宋朝--始于明朝--成于清朝 源于宋朝

中国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公元960年),就有在上等 绿茶中加入龙脑香(一种香料)作为贡品,这说明在宋朝已 能利用香料薰茶。到宋朝后期,有恐影响茶之真味,不主张 用香料薰茶。蔡襄《茶录》中云:“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 龙脑,欲助其香,建安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正 当不用。”但是这已是中国花茶窨制的先声,也是中国花茶的 始型 始于明朝

明朝是中国茶类大发展时期,已废团茶为散茶,大量生产炒青、烘青、晒青绿茶,为花茶生产奠定了基础。同时花茶窨制方法也有很大的发展,出现“茶引花香,以益茶味”的制法。

“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诸花开始摘其半合半放蕊之香气全者。量其茶叶多少,摘花为茶。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

如木樨花须去其枝蒂及尘垢、虫蚁,用磁罐一层茶一层花相间至满,纸箸扎固,入锅重汤煮之,取出待冷用纸封裹置火上焙干收用„„。”

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对花茶的窨法,原料选择、取花量、窨次、焙干等原始的窨茶法,开始逐渐走向成熟,与现行的工艺原理是相通的,这时的花茶才称的上是真正的花茶。李时珍《本草纲目》一书中就有“茉莉可薰茶”的记载,证实了茉莉花茶明朝就有生产。 成于清朝

花茶较为大量的生产始于1851年至1861年的清咸丰年间。据史料记 载,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福州已有大规模茶作坊进行商品 茉莉花茶生产。当时福州的长乐帮茶号、大生福茶号、李祥春等窨制 茉莉花茶运销华北,特别是津、京地区,走海路由福州运至天津,转口 北京,深受北京市民的喜爱。因此说福州是中国茉莉花茶的发祥地。

有了商品就有了市场,有市场就有买卖,这时北京涌现出不少茶 庄,如前门大街由福州人开设的庆林春茶庄,东四大街由安徽人开 的吴裕泰茶庄,天津正兴德茶庄等等。他们通通都经营福州茉莉花茶, 老顾客说:“吴裕泰”、“正兴德”、“张一元”等老字号茶庄所卖的茉莉花 茶“京味”足。“京味”指的就是福建茉莉花茶特有的韵味。

老舍《茶馆》-----老裕泰是北京“茶馆”的缩影、是北京商业的缩影、是时代背景的缩影,

三、花茶的命名

花茶多以鲜花命名,主要有茉莉花茶、桂花茶、珠兰花茶 玉兰花茶、栀子花茶等。

根据所用的茶坯名和窨茶所用的花名合在一起来命名。如 茉莉毛峰、珠兰大方、茉莉碧螺春.桂花乌龙.....等。 把窨花的次数加在名称之前的,如“三窨一提茉莉毛峰”。 “六窨一提福鼎茉莉大白毫”。“

四、中国花茶加工工艺的发展

150多年茉莉花茶加工的历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使加工 工艺不断发展沿革:

①在窨花方式上:陶罐窨→箱篓窨→囤窨(地面窨)→机械窨;

②方法上:花一层,茶一层→手工拼和→机械自动拼和; ③干燥上:蒸煮焙干→铁锅炒干→烘笼烘干→机械烘干

五、中国花茶的产地分布

产于福建、江苏、浙江、广西、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湖北、云南等地。

运销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市场。以山东省、北京市、成都市、天津市销售量最多。 外销出口已发展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行销东南亚 产区主要有福建省的福州、宁德、沙县;江苏省的苏州、南京、扬州;浙江省的金华、杭州; 安徽省的歙县;四川省的成都、重庆;湖南省的长沙;广东省的广州;广西的桂林; 台湾的台北等地。

六、中国著名的花茶

福建茉莉花茶主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及闽东北地区,它选用优良的烘青绿茶,用茉莉花窨制而成。福建茉莉花茶的外形秀美,毫峰显现,香气浓郁,泡饮鲜醇爽口,汤色黄绿亮堂,叶底匀嫩晶绿,经久耐泡。

在福建茉莉花茶中,最为高等的要数茉莉大白毫,它以多茸毛的茶树品种作为原料,生产出的制品外形毫多芽壮,香气鲜浓,味道醇厚爽口,是茉莉花茶中的精品

龙团珠茉莉花茶是福州茉莉花茶中的传统地方名牌产品。外形圆紧重实、匀整;内质香气鲜浓,味道醇厚,汤色黄亮,叶底肥厚

政和茉莉银针产于福建政和茶厂。主销北京、天津等地。外形芽条肥壮,满披茸毛,形似银针,光滑油润;内质汤色清亮,花香芳香、浓郁,冲泡3~4次花香犹存,味道鲜浓醇爽回甘,叶底肥厚匀嫩,根根如针。

七、花茶的品质特点

花茶香味浓郁,茶汤色深或浅黄明亮,深得偏好重口味的中国北方人喜爱。福鼎大白毫外形条索紧结匀整,色泽黄绿尚润;内质香气鲜灵浓郁,叶底细嫩匀亮。

花茶主要以绿茶、红茶或者乌龙茶作为茶坯,最普通的花茶是用茉莉花制的茉莉花茶,茉莉花茶产量最大。

八、区分拌花茶与香花茶

在未经窨花和提花的低级茶叶中,拌上一些已经过窨制、筛分出来的花干,充作花茶。 这种茶,由于香花已经失去香味,茶叶已无香味可吸,拌上些花干,只是造成人们的一种错觉而已。所以,从科学角度而言,只有窨花茶才能称作花茶,拌花茶实则是一种假冒花茶。 通常用感官审评的办法进行。

只要用双手捧上一把茶,用力吸一下茶叶的气味,凡有浓郁花香者,为香花茶;茶叶中虽有花干,但只有茶味,却无花香者,乃是拌花茶。

倘若将茶叶用开水冲泡,只要一闻一饮,判断有无花香存在,更易作出判断。但也有少数假花茶,将茉莉花香型的一类香精喷于茶叶表面,再放上一些窨制过的花干,这就增加了识别的困难。不过,这种花茶的香气只能维持1~2个月,以后就消失殆尽。

即使在香气有效期内,一般凡有一定饮花茶习惯的人,也可凭对香气的感觉将其区别出来。 用天然鲜花窨制的花茶,香气纯清,而喷香精的花茶,则有闷浊之感。 一般说来,上等窨花茶,头泡香气扑鼻,二泡香气纯正,三泡仍留余香;

而所有这些,在拌花茶中是无法达到的,最多在头泡时尚能闻到一些低沉的香气,或者是根本闻不到香气。

九、花茶的冲泡

1、花茶冲泡四要素 置茶量

茶与水的比例为1:50(2--3克茶:150毫升水)

2、冲泡水温

水温95℃左右,大宗花茶---水温100℃左右

3、冲泡时间 3分钟

4、冲泡次数

3 次

2、花茶冲泡的基本程序: 备具

将三套盖碗连托成三角状摆在茶盘中心位置,盏盖反面朝上,近泡者处略低,盖与碗内壁留一小隙,茶盘内左上方至下方依次摆放已经置茶的茶荷及茶匙桶,盖碗中下方放茶巾,水盂放在茶盘内右上方,开水壶放在茶盘内右下方。 二备水 将开水壶中温壶的水倒入水盂,再注入开水壶刚煮沸的开水 三布具

依次将开水壶放在茶盘右侧前方桌面,水盂放在开水壶后面,将茶巾移至水盂后方右侧桌面,将茶匙筒、茶荷移放置茶盘左侧桌面,茶盘内现仅余3套茶碗,将之稍作调整,分散但仍作三角形摆放。分散摆放不仅美观,而且,揭开盖子搁靠在杯托一侧后,彼此不会磕碰。 四赏茶

双手取茶荷递给来宾,赏毕复位 五温具

1、温盖碗

提开水壶逆时针向反放的盖上注开水,待开水顺小隙流入碗内约三分之一容量时,右手提腕令开水壶断水,开水壶复位。

2、翻盖

右手如握笔状取渣匙插入缝隙内,左手手背向外护在盖碗外侧,掌沿对着碗沿,右手用渣匙背由内向外拨动碗盖,左手大拇指、食指、中指随即将翻起的盖正盖在碗上。

3、烫碗

右手虎口分开,成三龙护鼎式,左手托住碗底,双手手腕呈逆时针运动,令碗内各部分充分接触热水后弃水。

4、弃水

右手提盖钮将盖碗靠右侧斜盖,即在盖碗左侧留一小隙,端起盖碗平移于水盂上方,手边上举,边向左侧翻手腕,使水从缝隙流出,弃入水盂。 六置茶

揭开碗盖,分别搁放在托的中右左方,使盖呈一小三角形。用茶匙投茶于盖碗中,投茶量1:50或1:70(150毫升的盖碗2—3克茶)。 七冲泡

水温控制在95--90℃,用单手或双手回旋冲水法,依次向盖碗内注入约1/4的开水,加盖后用摇香手法令茶叶充分吸水浸润,并让来宾试香。随后左手揭盖挡于茶碗左侧上方,右手用“凤凰三点头”手法注开水。 八示饮

考虑到盖碗使用的非普及型,泡者不妨先示范饮茶动作,令不太了解盖碗正确持饮方法的来宾有个初步印象,不至于太尴尬。 女士双手将盖碗连托端起,,摆放到左手掌(左手如同掬着一碰水似的),右手腕向内一转搭放在盖碗上,用大拇指、食指及中指拿住盖钮,向右下方轻按,令碗盖左侧盖沿部分浸入茶汤中,复再向左下方轻按,令碗盖右侧盖沿部分浸入茶汤中,接着右手顺势揭开盖碗,将碗盖内侧朝向自己,凑近鼻端左右平移,嗅闻茶香。然后撇去茶汤表面浮叶,(动作由内向外共3次),边撇边观赏汤色,最后将碗盖左低右高斜盖在碗上,左侧留一小隙。

开始品饮时,右手虎口分开,大拇指和中指搭在碗沿下方,食指轻按盖钮,提盖碗向内转90°,虎口必须朝向自己,这样饮茶时手掌会将嘴掩住,显得文雅),从小隙处小口啜饮,女士手指可作兰花状。

男士用盖碗饮茶可以用单手,左手半握拳搭在桌沿上,不用端起托碟,右手饮茶手法同女士相同,不用兰花指。 九奉茶

双手连托端起盖碗,将泡好的茶依次递给来宾,行伸掌礼---请用茶。 十收具

奉茶毕将不用之具收回,顺序为:先布的具后收回。放置原则是先左后右,前低后高,即茶盘内左前方茶荷,左后方茶匙桶,盘中后方放茶巾,水盂放在茶盘内右前方,开水壶放在茶盘内右后方 十一品饮 手法同示饮 十二续水

盖碗茶一般续水二次。左手提盖,挡在碗上,右手冲水。 十三净具

每次冲泡完毕,应将所用茶器具收放回原位,对茶壶、茶杯等一一清洗,并用消毒柜消毒 结课

饮茶如同幸福,讲究的是人的感受,在乎的是你的心,静坐茶台前,静品默赏茶叶的真香和本味,最容易体会到黄庭坚品茶时感受到“恰似灯下故,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的绝妙境界。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其实这种清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因为,它是我们的祖先为我们每个人留下的。

推荐第6篇:二年级茶艺教案修改

二年级第一学期

目 录

1、茶博士

2、基本礼仪:站姿、坐姿、走路、鞠躬、仪表

3、转杯礼

4、拂袖礼

5、茶叶罐的取用

6、以茶敬客

7、伸掌礼

8、礼仪知识大比拼

1、“茶博士”

学习内容

我来读一读

(一) 茶博士的含义

“茶博士”其实是煎茶、煮茶、沏茶、泡茶的师傅,我们可不能只看字面意思认为茶博士就是茶学专业的博士学位。“茶博士”一词始于唐代,他们个个技艺高超,还有许多绝活,加上他们接触社会各阶层,见闻广博,知识面广。茶客每每誉之为“茶博士”。所以,“茶博士”是对茶艺师傅的一种美称。

(二)历史上的茶博士

古人人称陆羽为茶博士,因为陆羽有《茶经》一书传世,被唐德宗皇帝当面尊称为“茶博士”。后来对卖茶的伙计就称为茶博士。又称卖酒的人为酒博士,磨工为磨博士。茶博士的胳膊能搁一摞盖碗,他手提铜壶开水,对准茶碗连冲三次,滴水不漏,称作“凤凰三点头”。

我来看一看

(一) 茶艺表演的视频

在许多茶馆里,特别是在四川茶馆里,你只要一坐下,就会有茶博士跟随而来,拎着晶亮的铜制水壶,将捏在手中的白瓷盖碗“扑”地一声摆到你面前。然后,提壶从一尺多高处往碗里汩汩冲茶。那不滴不溅的功夫,不能不让人拍案叫绝。

我来议一议

1、猜一猜:茶博士是对什么人的称呼?

2、想一想:是不是所有从事茶馆服务的人都能成为茶博士?

3、想一想:怎样的人才能成为一名茶博士?

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茶博士的含义和由来,了解陆羽这位茶博士在茶学上的成就和贡献。

2、通过欣赏茶博士的茶艺表演,感受茶博士的高超技艺。

3、在认识茶博士、讨论如何成为茶博士的过程中,增强学习茶艺礼仪的兴趣,在班中形成争做茶博士的学习氛围。

学习过程:

一、猜猜茶博士的含义

1、猜一猜:茶博士是对什么人的称呼?

2、交流想法

3、听听“茶博士”的故事

4、总结:茶博士是对茶艺师傅的一种美称。

二、看看茶博士的本领

1、看视频,了解茶博士的本领

2、总结:茶博士个个技艺高超,见闻广博。

三、认识历史上的茶博士

1、读读陆羽的故事

四、如何成为一名茶博士

1、问题:老师是茶博士吗?

2、交流

3、总结:只有茶艺冲泡的行家才能称为“茶博士”

4、讨论:怎样的人才能成为一名茶博士?

5、交流

2.基本礼仪 学习内容

基本礼仪:站姿、坐姿、走路、鞠躬、仪表

我来看一看

站立歌

站像一棵松, 小小青松青又青, 天天挺立在山顶, 风吹雨打都不怕, 青松越长越精神。

端坐歌

坐像一台钟, 小小膝盖头碰头, 小手小腿做朋友, 眼看前方背挺直, 快乐学习有劲头。

走路歌

走路挺起胸, 双手握起身前摆, 挺胸抬头向前走。

鞠躬礼

端坐鞠躬 站立鞠躬

跪坐鞠躬

我来议一议

1、如果我们手里端着茶盘,应当怎样走路?

我来做一做

1、学习站立歌、端坐歌、走路歌

2、练习站姿、坐姿、走路、鞠躬和仪表动作

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能够朗诵礼仪儿歌并根据儿歌的要求学习标准的站姿、坐姿和走步。

2、在学儿歌、看视频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茶艺中站姿、坐姿和走步的基本礼仪。

3、了解礼仪在茶艺中的重要性,并能在今后茶艺课的课前准备时间和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礼仪动作。

学习过程:

一、学习茶艺冲泡时的站姿

1、学习站立歌

2、根据站立歌中的要求自己试着做一下(手式:双手手心贴手背放于体前)

二、学习茶艺冲泡时的坐姿

1、自己试着想一想茶艺冲泡中的坐姿应该是怎样的,并将自己认为最标准的坐姿展示出来。

2、教师示范准确动作,学生纠正自己做错的地方。

3、对照端坐歌练习坐姿

三、学习茶艺冲泡中的走步动作

1.跟着优美的音乐声,念念儿歌,精神饱满地走一走。

2.讨论:手中端着茶盘,该如何走,选出几位同学上台走一走。 3.分小组进行比赛,看看哪一组的同学端茶盘走步的动作最标准。

四.学习茶艺冲泡中的鞠躬动作

1、看图片观察鞠躬时的手势是怎么样的?自己试着摆一下

2、教师说要求:两手虎口相互交叉,右手在上,左手在下

3、学生自己练习,教师从旁辅导

4、看图片学习端坐鞠躬和站立鞠躬动作,了解跪坐鞠躬

5、总结:鞠躬的幅度为向下倾斜25度

6、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7、拓展小知识:

国际型鞠躬行礼姿势:真行(主客之间),幅度为45°~ 90°

行礼(客客之间),幅度为55°~ 120°

草行(说话前后),幅度为65°~ 150°

五、了解茶艺冲泡时的仪容仪表

1.观看视频,了解怎样的仪容才是准确的 2.自己学着做一下(如:脸上带着笑容)

六、课后作业

1.回家后将课上所学的茶艺中站姿、坐姿和走步的基本礼仪表演给家人看。

3.转杯礼 学习内容

我来读一读

(一)转杯礼的含义

古时候在品茶时,茶具的摆放非常讲究,尤其在饮茶前,主人均会行转杯礼。转杯礼就是指双手将茶杯旋转,将茶杯上最漂亮的图案呈现给客人,以方便给客人欣赏。除了欣赏茶具外,有时主人还会摆上一副客人最爱的字画供其观赏,以求得客人欢心。

(二)日本茶道中的转杯礼

日本茶道中,主人在敬茶时也会运用转杯礼,但不是为了将好看的花纹摆放在客人面前,而是因为冲泡好的茶不是一人喝一杯,而是五人喝一杯,每个人喝完之后都会将茶杯旋转20度,目的是将干净的一边留给别人。

我来看一看

有花纹的一面朝向外面

随手泡壶嘴朝里

盖子低的一面朝向客人 蒸汽孔对着两边 我来议一议

1、茶具中茶叶罐应当是如何摆放的?

2、茶道组合应当是如何摆放的?

我来做一做

1、练习茶叶罐和茶道组合的摆放

2、练习盖碗杯的转杯礼

3、放放随手泡壶嘴的方向以及壶盖上蒸汽孔的方向

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古时人们行转杯礼的含义,初步掌握转杯礼的动作。

2、通过听故事,学习转杯礼,并且把转杯礼的动作尝试迁移到其它茶具上。

3、学习礼仪的过程中,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的饮茶文化。

学习过程:

一、转杯礼的含义

1、听故事

2、总结:主人行转杯礼是为了将茶具上好看的图案摆放在客人面前,同时也是对客人的尊重。

二、练习转杯礼

1、教师示范行转杯礼

2、在小组中,用玻璃杯练习行转杯礼

3、思考:如何将转杯礼的动作转换到茶叶罐和茶道组合上,试着摆放茶叶罐和茶道组合?

4、总结:在冲泡时,我们应该将茶叶罐有字的一面转向客人、将茶道组合有花纹的一面朝向客人,以示礼貌。(观赏图片)

5、在小组中,学生用茶叶罐、茶道组合练习行转杯礼

三、了解随手泡壶嘴的摆放

1、思考:在冲泡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摆放随手泡呢?(观赏图片)

2、总结:在冲泡过程中随手泡的壶嘴应朝里,把手朝外。随手泡壶盖上的蒸汽

孔如果是一个要对着壶嘴的方向,如果是两个要对着两边,以防蒸汽烫到自己。

3、在小组中,学生练习随手泡壶嘴以及壶盖的摆放。

四、拓展小知识:

1、了解日本茶道中的转杯礼。

2、了解在用盖碗杯敬茶时也需要转动杯子,将被盖偏低的地方朝向客人。(观赏图片)

! r* w$ Y' s: @7 G%

4、拂袖礼

学习内容

我来读一读

(一) 拂袖礼的含义

扶袖礼是茶道中的一个基本礼节,是指在取用茶具时用手扶住袖口。这样做是为了不挡住茶客观赏茶道和茶具,更是为了不让袖子落到茶水当中。虽然现代人的衣袖设计得非常简便,但拂袖礼在茶道中作为一种礼节延续下来,以示礼貌。

我来看一看

我来议一议

1、思考:你认为男女生的动作给你怎样不同的感觉?

2、想一想:取用茶具走直线和走弧线的区别?

我来做一做

1、男女生分别练习不同的拂袖礼动作

2、按照拂袖礼的要求试着练习拿茶叶罐和玻璃杯的动作

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拂袖礼的含义,初步掌握拂袖礼的动作。

2、在小组练习的过程中,学习男女生不同的拂袖礼动作。

3、学习礼仪的过程中,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的饮茶文化。

学习过程:

礼仪一:拂袖礼

一、什么是拂袖礼

1、问题:怎样去拿茶道组合比较礼貌呢?

2、交流

3、看图片学学拂袖礼这个动作

二、拂袖礼的含义

1、听老师讲拂袖礼的故事

三、练习拂袖礼(练习茶道组合的取用)

1、全班一起练习

2、介绍男生拿茶具的礼仪 男生应该双手取用茶具

3、观察、思考:你认为男女生的动作给你怎样不同的感觉。

4、总结:女生的动作比较优美,男生的动作比较庄重

5、男女生分别不同的拂袖礼动作

6、注意:轻拿轻放

7、调整练习

礼仪二:取用茶具应走弧线,

1、观察比较:取用茶具走直线和走弧线的区别?

2、总结:取用茶具应走弧线,这样可以避让中间的茶具,动作也比较优美。

3、迁移练习:取用其它茶具的拂袖礼

(1)讨论:拂袖和走弧线的动作你学会了吗,那么这样茶具你会拿吗? (2)练习(动作要求:拂袖礼、茶具走弧线、轻拿轻放)

5.茶叶罐的取拿

学习内容

我来读一读

中国的茶文化融合了儒、道、佛各家优秀思想,负载着儒家“中庸”之道,以“和”为贵;道家“天人合一”;佛家“普度众生”的文化内涵。因此无论是茶叶罐的开启,斟茶时的方向都采用的是逆时针,意为“大家一起聚到主人身边”。

我来议一议

1、茶叶罐正确的开合方式是什么?

2、茶叶罐的开启为什么要朝逆时针方向?

3、开启的茶叶罐盖为什么要口朝上摆放?

4、回旋斟水法的含义是什么?

我来看一看

双手食指顶起茶叶盖

茶叶盖时逆时针弧线打开

茶叶盖口朝上放于茶巾上

我来做一做

1、练习茶叶罐的开合

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茶叶罐逆时针开启代表迎客进门的含义,初步掌握茶叶罐的开合动作。

2、通过在小组中的练习,掌握茶叶罐的开合动作。

3、学习礼仪的过程中,了解和喜爱中华民族热情迎客的待客礼仪。

学习过程:

一、练习茶叶罐的开启

1、提问:怎样用优美的姿势打开茶叶罐,(同学上台尝试)

2、看看图片,跟着图片学学开茶叶盖的动作

3、老师示范连贯动作并讲解开启茶叶罐盖逆时针的含义。

3、讨论:开启的茶叶罐盖为什么要口朝上放?

4、总结:茶叶罐的盖口朝上主要是为了保持盖口的干燥和卫生。

5、学生练习茶叶罐盖的开启,老师从旁指点。

二、练习茶叶罐的合拢

1、尝试如何合上茶叶罐。

2、教师示范准确动作

3、学生练习茶叶罐盖的合拢

4、学生练习茶叶罐盖开启和合拢的连贯动作

5、评一评:谁的动作最标准?

三、拓展知识:回旋斟水法

1、教师做示范让学生了解回旋斟水法,知道回旋斟水法也是逆时针方向大一圈再小一圈

2、思考:这样的动作有什么含义?(提示:和茶叶罐开启的含义一样;但这一项只作了解,不让学生自己练习)

6、以茶敬客

学习内容

我来读一读

(一) 敬茶的故事

我国是礼仪之邦,客来敬茶是我国人民最传统、最常见的礼节。在古代,茶已成为招待客人的必备饮料,客人进门,敬上一杯(碗)热茶,即表达了主人的一片盛情。

敬茶,不但要讲究茶叶的质量,还要讲究泡茶的艺术。有些时候,有人还有看人“下茶”的习惯。当然,这是不足取的。

相传,清代大书法家、大画家郑板桥走进一个寺院,方丈见他衣着俭朴,以为是一般的客人,就冷淡他说了句“坐”,又对小和尚喊“茶!”经过交谈,方丈感到这个客人谈吐非凡,就引进厢房,一面说:“请坐”,一面吩咐小和尚“敬茶。”又经过细细的交谈,得知来人是赫赫有名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时,急忙将其请到雅洁清静的方丈室,连声说“请上坐”,并吩咐小和尚“敬香茶。”最后,这个方丈再三恳求郑板桥题词留念,郑板桥思付了一下,挥笔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方丈一看,羞愧满面,连连向郑板桥施礼,以示歉意。

(二)

茶风俗

我国人民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在饮茶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实际上,敬茶是要分对象的,但不是以身份地位,而是应视对方的不同习俗。

如是北方人特别是东北人来访。与其敬上一杯上等绿茶,倒不如敬上一杯上等的茉莉花茶,因他们一般喜好喝茉莉花茶。

我国南方及北方的农村,当新年佳节客人来访时,主人总要先泡一壶茶,然后端上糖果、甜食之类,配饮香茗,以示祝愿新年甜美。我国边疆的少数民族待客十分诚挚,礼仪十分讲究。你到蒙古包去做客即或是主人来访,主人都会躬身迎接,让出最好的铺位,献上香美的奶茶、糖果、点心。你到布朗族村寨去做客,主人会用清茶、花主、烤红薯等来款待你。另外,在饮茶习俗上,除了用于招待偶然来访之客外.也用于正式的宴会。

我来看一看

我来议一议

1、听了小故事,你在生活中会怎样去做?

2、要做到以茶敬客,是不是可以不顾客人的喜好,就用最好的茶敬客?

3、怎样择茶待客?

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以茶敬客的传统,了解各地的茶风俗。

2、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如何以茶敬客。

3、了解和喜爱中华民族重情好客的传统茶文化,并在生活中运用。

学习过程:

一、什么是以茶敬客

1、听故事

2、思考:在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道理?

3、总结:我国是礼仪之邦,客来敬茶是我国人民最传统、最常见的礼节。

4、讨论:听了这篇小故事,你在生活中会怎样去做?

5、思考:要做到以茶敬客,是不是可以不顾客人的喜好,只要用最好的茶敬客?

二、了解各地的茶风俗

1、读一读:各地的茶风俗

2、总结:敬茶是要分对象的,但不是以身份地位,而是应考虑客人的不同习俗。

三、如何择茶待客

1、思考:要做到择茶待客,你会怎样去做?

四、拓展小知识

1、欣赏图片,了解古时候人们敬茶的姿势

五、总结

1、中国是礼仪之邦,客来敬茶是中国人民最传统的礼仪,因此大家要学会客来 敬茶这一礼节

2、以茶待客不能不考虑客人的感受,而端上客人不爱喝的茶,应当在上茶之前问问客人喜欢喝那种类型的茶,或者可以说出你家已有的茶叶名称,让客人自行选择

六、课后作业

1、回家之后试着用课上所学到的内容合理的向亲人敬茶

2、争当礼仪小使者,向周围的同学或大人宣传“客来敬茶”的礼仪

7.伸掌礼 学习内容

我来读一读

(一) 伸掌礼的含义

伸掌礼是在茶艺过程中使用最频繁的一个动作,代表着“请”和“谢谢”的含义。伸手时要求手斜略向内凹,手心要有含着小气团的感觉,手腕要含蓄有力,并同时欠身并点头微笑。

我来看一看

我来议一议

1、怎样做出伸掌礼的正确动作?

2、在取用玻璃杯时,为什么右手一定要握住杯身?不能碰到杯口?

我来做一做

1、学习伸掌礼

2、练习完整的敬茶动作

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伸掌礼的含义。

2、根据伸掌礼的含义,学生自主探究伸掌礼的正确动作。

3、学习礼仪的过程中,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的饮茶文化。

学习过程:

一、什么是伸掌礼

1、读一读伸掌礼的故事

二、练习伸掌礼

1、根据伸掌礼的含义,小组探究伸掌礼的动作

2、同学上台展示。

3、观看图片,纠正动作,教师上前指导

4、学生再次练习

三、运用伸掌礼,练习敬茶动作 1.复习以前学习的走路的姿态 2.练习手中捧着茶盘走路

3.学习端茶和敬茶动作(右手握住杯身,左手扶住杯底)

讨论:为什么右手一定要握住杯身?不能碰到杯口?

4.分小组进行比赛,看看哪一组的同学端茶盘走步的动作最标准。

四、表演敬茶动作 1.组内各自练习

2.每组推荐一个动作最标准的同学上台展示

3.全班同学选出你认为动作最标准的2名同学,予以嘉奖

8、礼仪知识大比拼(小组比赛)

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复习回顾本学期学会的茶礼仪动作。

2、在玩游戏、辩对错、演示正确动作的过程中,复习和纠正茶礼仪动作。

3、在大比拼游戏产生中小组分数,结合平时分数进行学期评价和总结。

学习过程:

礼仪知识大比拼

第一关:看视频:“我做得对吗?”

(规则:首先说出视频里礼仪动作的名称。如果是错误,请说出或做出正确的动作)

1、在冲泡时,身体驼背坐着。(坐姿)

2、冲泡表演时,始终微笑待客。(仪表)

3、茶叶罐的盖子是顺时针方向打开。

4、拿取茶具的路线没有走弧线

5、男生行拂袖礼

6、盖碗杯杯口高处朝客人

7、用左手行伸掌礼

8、准备动作双手放在肚子上,或者两翼夹紧

第二关:小游戏:找错误

1、茶叶罐上的图案没有朝着客人

2、随手泡的方向朝着自己

3、玻璃杯倒放,杯口朝下碰到桌面

三、学期评比:谁是礼仪茶博士?

1、统计小组分数

2、小组的分数+个人平时的分数

3、学期评价

推荐第7篇:茶艺招生课教案

茶艺公开课教案

活动名称《神奇的茶》小班 活动目标

1了解“茶”是一种饮料 2感受中华茶文化

接茶,奉茶的基本动作。 活动准备

热水

红茶

茶具一套 活动过程 1课前行礼

上课行礼,有始有终,有礼有节 2.五分钟静心

问小朋友知道什么是茶?小朋友回答茶是一种喝的,家里有的 再问小朋友有没有喝过茶,知道喝茶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的地方? 请三位小朋友回答

先拿出贴纸,展示男孩贴纸和女孩贴纸,激发小朋友上课的兴趣 3泡茶

今天叶老师就来泡一壶神奇的茶,小朋友们在家里都没有喝过的,小朋友们想喝吗? 小朋友回答想。 好,现在叶老师就开始泡神奇的茶,不过泡茶的过程中要小朋友保持安静才能有神奇的茶哦。 (降低声音说)好,现在开始了,保持安静哦。。 泡好茶后说叶老师现在开始要给茶施加魔法,给茶加入各种各样的味道,小朋友们你们告诉我想喝什么味道的茶?小朋友就会回答“草莓味、苹果味、菠萝味”等等等等

既然小朋友想要这些味道,那么叶老师就吧这些味道全部加到茶里好不好? 小朋友回答好 开始用“魔法”把味道全部加到茶里面,让小朋友渴望喝茶。 一步一步的演示加入各种味道。 4敬茶

加入所有的味道了,下面请小朋友们来喝茶,谁愿意来喝茶的小朋友请坐好。小朋友坐好了。 下面我要请小朋友来喝茶了,但是喝茶之前我们要知道《弟子规》有一句话叫做“长者先幼者后”所以我们第一杯茶要敬给爸爸妈妈或者老师。那么那个小朋友愿意给老师敬茶的?请一个小朋友来敬茶。如果不够标准就要演示,非常好就要奖励贴纸。 5喝茶

好,敬茶后就要小朋友们自己喝茶了,我请坐的最好的小朋友喝茶,请一个比较熟悉的小朋友来喝第一杯茶,要求双手接杯,三口喝茶,表现得好,奖励贴纸一个。请所有小朋友一个个来喝茶,并且奖励贴纸。 6结束

下课行礼,有始有终,有礼有节 7说明

给家长说明茶艺课重点在于培养小朋友一种安静的品质和礼仪习惯等等。

推荐第8篇:茶艺

学生“个性教室”上选修课 茶艺烹饪随便选

本报讯(记者 秦健)如果你想了解茶文化,上课时就能坐在一间布置得古色古香的教室里学沏茶;如果你对烹饪感兴趣,就能在摆满了锅碗瓢盆的教室里学煮饭„„昨天,重庆一中在我市率先打造的首个“学生素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中心”正式开放,学生想学啥,都能在一个个充满个性的教室里找到答案。

茶艺课与老师品茶论道

昨日上午9点,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心一间充满了中式文化的教室里,高一年级语文教师周鹊虹正在为学生上茶艺选修课,教室里没有课桌,同学们纷纷坐在一个个木制板凳上听课。穿着中山装的周鹊虹一一介绍“茶道组”(主要包括茶匙、茶针、茶夹、茶则、茶海、茶刀)后,现场沏了一壶香茗茶,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品茶论道。

据了解,这门课预计招收30名学生,目前学习的学生有50名。“通过这门课程,既能让同学们了解中国文化,还能从文化中去品味优

雅!”周鹊虹说。

每间教室造型不一

记者随后看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心两层楼里,共设置了16间造型不一的教室,有模拟汽车驾驶、陶艺、美术、烹饪、英美议会辩论等。在英美议会辩论教室里,桌椅的摆放跟英美议会会场摆放一致,分左右两边,整间教室呈弧形;在自然地理教室,以不同地理位置为单位,同学们分坐在不同的区域;美术教室则由两间不同形状的房间组成,一间用于上课,一间用于同学们涂鸦实作。

“这里的每间教室形状都是不规则的,桌椅的摆放也不同,主要是根据每门学科的功能设置的。”该校校长鲁善坤说,“装饰各异的教室能让学生带着好奇心来学习,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据介绍,学校投入500万元修建了这个素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中心,在教室的布置上,打破僵化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而是变化为可以选择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同时,学校共开设了152门选修课,供全校6000多名学生选择。为了配合普通高中新课改,这些选修课中,有40多门课程是专门为高一学生设置的。据了解,所有选修课中,不仅包括烹饪、模拟驾驶、陶艺、茶艺,还有经典外文电影赏析、生活中的数学、京渝文化差异研究、中学生性教育等,学校根据教师的特长,安

排担任选修课老师。

鲁善坤说,学校开设的选修课不按年级来划分选课,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可以跨年级选课,从而真正培养学生兴趣特长。

个性教室给学习减压

“平时学习压力很大,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很轻松,可以减压。”结束了茶艺课,高一年级21班学生许展豪情不自禁地说。高一年级的王同学选修了《教育程度对就业的影响》。“这样的课堂很特别,完全没有平时在教室里上课的压力。”虽然才第一次到活动中心上课,王同学表示,已经很喜欢这样的课堂了。

市教委副主任钟燕及市直属中小学领导昨日走进一中课堂进行了观摩。“我感觉,老师们不只在讲授一种知识,而是在讲一种文化!”钟燕表示,这样的选修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动脑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生活茶艺》一课就是在那时候出炉的。《生活茶艺》是属于劳动与技术领域的内容,劳动与技术综合性强,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每个学生彰显个性,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提供了广阔的时空,为此,我们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理念,对三年级劳动《泡茶》一课进行了整合,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茶艺,感受茶艺,初步学会茶艺中最基本的泡茶、敬茶的方法。通过主题形成、实践阶段、总结阶段三个过程来完成。 在主题形成阶段(1)引导学生确定主题(2)确定子课题: 茶的起源与传播

茶的产区与种类

茶与健康

茶与文化艺术

各民族饮茶习俗

茶具与泡茶用水的选择

(3)分成六个小组制定计划[此

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在实践阶段让

1、2小组到图书室去查找资料,介绍相关图书,指导学生收集有价值的资料,并进行分类汇总。

3、4小组到微机室上网查询资料,做好记录,并准备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汇报交流。

5、6小组到附近茶馆茶庄,请教父母亲朋,通过看、闻、尝、问收集有关的资料,了解茶艺的基本知识。[在这一阶段中,教师通过推荐资料,指导调查方向,给学生以必要的帮助,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坚持开放性与自主性的基本理念。]

在总结阶段进行资料汇总和汇报交流。

此主题活动共分七课时完成。展示的是汇报交流课。首先用可感而形象的录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这一主题的探究兴趣。然后通过学生泡茶、敬茶的活动体现学生是活动的主宰者,由于从学生兴趣出发,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涉足茶馆茶庄,请教父母亲朋,通过看、闻、尝、问掌握第一手资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培养了

创新能力。

学校在四年级以上班级开设茶艺课,学习有着丰富底蕴的茶文化。每周有一节课是在古色古香的茶艺实验室上,跟着2位到省里培训过、获得茶艺师二级证书的老师学习茶文化,练习泡茶技术。学校成立了茶艺社团,经常组织茶文化活动。新茶采摘时,茶艺老师会带着学生到茶场开展实践活动,学习如何采摘、制作茶叶。

综合实践茶艺活动课案例

一、主题选定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是茶历史最悠久,茶文化最深厚,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我们需要让世界了解中国,可现在的青少年又很少与茶接触,有必要在学校里进行发扬民族优秀的茶文化教育,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茶,喜欢茶。

因此,我编创了茶艺教材,开设了茶艺课。在茶艺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大胆实践。在茶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能用直观演示法以视觉的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通过教学上的点滴细节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真正落实到位

二、实施方案

(一)课题:《乌龙茶艺》

(二)教学内容:

概括介绍茶的起源、历史及基本知识,通过实际演示沏茶,引领学生步入茶境,主动参与识茶器、知茶礼、习茶艺等学习实践中,并能进行合作与交流互补。

(三)学情分析:

课程对象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学业负担重,中考压力大,往往是两点一线循规蹈矩。知识的学习与信息的储备是足够的,但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与能力,茶艺课可以将他们从“紧箍咒”中引领出来,以淡淡茶香调节他们紧张的神经得以短暂的放松。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茶的发展史、种类及世界地位; 让学生了解乌龙茶的产地及各产区的代表茶; 认识沏茶器具的名称,了解各器具的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乌龙茶的冲泡技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通过分组的形式练习沏茶,提高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观看沏茶示范,学生能体验到茶道艺术的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

通过沏茶练习,培养学生学习、劳动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有始有终的做事态度;

通过茶道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及其与家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同学间的和协交往。

(五)教学重点:

铁观音茶的实践沏泡及沏茶器具的认识与正确使用。

(六)教学难点:

茶道礼仪的表现与茶道境界的感悟。

(七)教学用具:

铁观音茶、沏茶器具、投影仪、电脑、多媒体课件

(八)教法学法:(幻7)

1、直观教学法:百闻不如一见,让学生在观赏的过程中主动被吸引,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2、赏析提高法:闭门造车的做事方法是不可取的,要多看多学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以求不断进步。

3、启发提问法:新知的教授与巩固,均采用了这样的方法,使学生不自觉地融入课堂,沿着老师的教学轨迹边思考边学习。

4、交流总结法:集体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让学生们在体验的同时有所感悟,从而也加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5、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九)学习学法

1、主动参与学习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授课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2、乐于探索学习法:通过茶艺表演活动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从而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3、体验式学习法:茶艺课程不但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而且更关注学生学习经验的形成、积累和建构。在学生体验和参与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茶艺课的趣味。

4、交流与合作式学习法:在茶艺的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团队讨论、协作来探求完成沏茶流程,由此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更感受了与人合作的乐趣。这个过程中的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性格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5、做中学、学中做的快乐学习法。

三、实施过程

(一)课程导入

在清新幽雅的茶室就座,一则茶联已让学生们产生了无限遐想,以蜻蜓点水之式稍作介绍茶的历史、种类等知识。就将学生们引入课程的主题——乌龙茶艺。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又被人们称为工夫茶。它以绿叶红镶边的风貌,耐泡而幽香的特点,深受广大茶人的喜爱。乌龙茶起源于福建的武夷山,现今有闽南、闽北、广东、台湾四个产地。各产地均有其独具特色的代表茶叶。闽南的铁观音、闽北的大红袍、广东的凤凰单枞以及台湾的冻顶乌龙。

各地因其茶叶特点的不同所选用的沏茶器具和沏茶方法也各有不同。

(二)沏茶示范表演

所谓言传身教,身教胜于言教,学生们最基础的学习就是模仿。因此,在优雅的乐曲声中我为学生们规范地演示了完整的沏茶流程。我的安静与投入深深地吸引了所有的学生,他们的安静与投入更胜于我。我抓住了学生们的心,激发了他们动手尝试的兴趣,他们无需我的组织,就主动地随着我的牵引走进了茶艺世界。

(三)认识准备茶具

1、教师介绍器具

茶具有紫砂、瓷器、玻璃器皿、陶器、铁器等等。教学用的是紫砂茶具,我对每件器具的名称及用法都作了详细介绍。

3、安全提示

在整个沏茶过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而最具危险性的就是随手泡。因此,在茶具介绍之后,直接对学生提出了有关随手泡的安全要求。

随手泡的电源插座开关控制好,接水水位不能超过上圈压痕;倒水速度要慢以防水从壶盖流出;壶中水倒空后不能压空壶,防止烧坏加热管;壶嘴转到没有人的方向。

3、学生准备器具

之后学生们根据多媒体课件提供的图片,将茶具准备好,摆放到相应的位置。

(五)茶艺知识

在学生实践之前,就茶艺基本要素与学生进行了交流。有学生根据自己理解来回答的;有在老师启发下参悟的;有通过观看老师的沏茶示范模仿的;还有教师讲授的。 茶艺基本要素

茶艺三净——净手、净面、净口。

茶艺三法——泡茶法、煮茶法、佐茶法。 茶艺四要——精茶、妙器、活水、活火。

精茶,是指上好的茶叶。本节课我所选用的是铁观音茶。优质绝佳的铁观音茶:条索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起霜。汤色金黄浓艳而清澈,滋味鲜爽甘醇,有花果蜜香,叶底有绿叶红镶边。

妙器,是指最适合的沏茶用具。本节课我所选用的是紫砂茶具。紫砂的泥土有五种颜色——朱泥、紫泥、绿泥、黑泥和段泥。

通过千百年来的实践,人们发现,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由于紫砂壶能吸收茶叶汁,用的时间愈长,泡出的茶水味道就愈好。于是,紫砂壶也就应运而生,制作紫砂壶的高手、名家、大师也就一个个走到历史的前台。

活水,是指自然界中灵动的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最后还有雨水和雪水。

活火,是指煨碳的、带火焰的火。

茶艺五大科目——礼仪风范、茶具搭配、茶艺问答、沏茶流程、茶汤表现。

重点讲授了礼仪风范中的行茶礼仪和饮茶礼节。 行茶礼仪:“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分。”

双手动作向内——欢迎您的到来。

语速不快不慢、语音不高不低、面带微笑、眼睛直视。

伸掌敬茶时,五指并拢、手腕有力、指向所敬的物品旁边。 饮茶礼仪:静默无语,保持饮茶环境的安静、整洁。

谦虚有礼、宽待他人,尊师敬老。

杯中茶分三口啜饮。

(六)学生实践沏茶

在学生实践时教师随时加以辅导,并在进行一段时间之后让学生赏析并评价实践录像与照片,从中得到学习,再次进行实践活动时对提高自己及同组学员的沏茶水平有所帮助。

(七)清洗茶具归仓

茶道讲求和、静、怡、真,而洁净整齐是最根本的保证。因此在沏茶之初、之中、之后我都对学生提出有关器具的整齐与洁净的要求,培养学生做事用心,要有始有终,力求圆满。

(八)交流学习

在课程的最后部分,让学生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展开讨论,说说自己的收获与感受,并希望他们能在生活中得以利用,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生活质量。

(九)收藏夹与自评

课程结束时,为学生们准备了一个小小的收藏夹。在收藏夹中拓展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健康饮茶;二是几种保健茶品的自制方法和保健功效。为学生们能在课后继续实践提供了素材。

学生的自评是用这样的表格来完成的,让学生能够记录下茶艺学习的真实感受,并对自己的表现有个客观的评价,“收藏”的茶壶越多就越优秀。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茶文化》教案2008-03-14 14:04:44| 分类: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 标签:无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活动目的:

1通过了解历史悠久的中国茶文化,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养成检朴的优良品格。

2通过实物观看,观看茶艺表演,动手冲泡茶叶的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世外桃源的特征和茶文化方面的知识。

3培养学生在活动中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处理信息和模拟表演的能力。

活动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悠久。人们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通过上一阶段的实践,我们已经知道了茶的一些基本知识,然而,茶是一个学问很深的话题,要想进一步了解它,我们必须进行深入地探讨与研究,同学们,你们想当一回茶博士吗?这节课,我们来继续研究有关茶的知识。(板书课题:茶文化)

师:课前,老师看到同学们收集了很多有关茶的精美图片和文字资料,并且准备了茶具,根据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内容,组成了四个小组,下面就请每个小组的负责人说一说,你们小组调查研究的是茶的哪方面知识?课前每个小组都制定了小组活动计划和方案,用了很多办方法,以各种不同的渠道获得了有关茶的资料。今天,我们就从茶的起源、十大名茶、茶与健康和茶艺这四方面来研究茶。首先让我们共同来了解茶起源,欢迎茶起源小组来告诉我们茶是如何起源?

1、茶的起源小组

生:茶,是中国第一国饮,想了解这几千年历史的国饮,您来对了地方!茶叶由植物而成饮料已有几千年历史,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世界各地的种茶、饮茶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

茶叶已经发展成为“柴米油盐酱醋茶”人们生活日用品,更是我国少数民族“宁停三日饭,不停一日茶”的生活必需品。唐代陆羽著的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是这样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盛于周朝。”茶叶作为药用,记载最早是《神农本草经》:神农品尝百草,遇到七十二毒,用茶而解毒。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茶的味道很苦,却最能降火,又能解酒食的毒,使人神思清爽,不昏不睡。”《吃茶养生记》中记载有:“茶是养生的仙药,有延年的妙用。”东汉上层社会把茶作为饮料是从周武王以茶代酒开始。到了汉代茶已成商品,汉代王褒的《僮约》中记载了我国最早的茶叶市场。到了唐宋时期饮茶已经普及到平民百姓,宋代王安石说:茶的作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没有。茶叶开始作为饮料是摘鲜叶煮饮,到南北朝时开始把鲜叶加工成茶饼。后来唐代又创制了蒸青团茶;宋代创制了蒸青散茶;明代创制了炒青绿茶、黄茶,黑茶、红茶、花茶等;清代创制了白茶、乌龙茶等茶叶由我国的云、贵、川高原向全国传播,古有“蜀地茶称圣,蒙顶第一家”的说法。秦统一中国后,茶叶顺长江而下传遍半个中国,现在我国有17个省,900多个县产茶。又从我国沿海传向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

师:茶起源小组详细的介绍了茶是如何起源的,说的很棒。中国的茶叶,世界闻名,你们想认识我国的十大名茶吗?掌声欢迎名茶小组给我们介绍中国的十大名茶。

2、十大名茶小组

生:白毫银针这是一种白茶,产于福建北部的建阳、水吉、松政和东部的福鼎等地。

白毫银针满坡白毫色白如银,细长如针,因而得名。冲泡时,“满盏浮茶乳”,银针挺立,上下交错,非常美观;汤色黄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由于制作时未经揉捻,茶汁较难浸出,因此冲泡时间应稍延长。白茶味温性凉,为健胃提神,祛湿退热,常作为药用。苏州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碧螺春茶叶用春季从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高级的碧螺春,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足见茶芽之细嫩。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国内著名的名茶,常被作为高级礼品。祁门红茶祁红是祁门红茶的简称。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

祁红产区,自然条件优越,山地林木多,温暖湿润,土层深厚,雨量充沛,云雾多,很适宜于茶树生长,。祁红外形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冲泡后茶汤红浓,香气清新芬芳持久,有明显的甜香,有时带有玫瑰花香。祁红茶宜于清饮,但也适于加奶加糖调和饮用。

六安瓜片

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品最佳。六安瓜片每年春季采摘,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此茶不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

杭州龙井龙井,本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泉名,而现在主要是茶名。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的龙井村,龙井属炒青绿茶,向以“色绿、香郁、味醇

、形美”四绝著称于世。冲泡龙井茶可选用玻璃杯,因其透明,茶叶在杯中逐渐伸展,上下沉浮,汤明色绿,历历在目,仔细观赏,真可说是一种艺术享受。

安溪铁观音产于闽南安溪。铁观音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制成的茶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砂绿。好的铁观音,在制作过程中因咖啡碱随水分蒸发还会凝成一层白霜;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饮,先闻香,后尝味,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穷。近年来,发现乌龙茶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后,铁观音更风靡日本和东南亚。

黄山毛峰

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寺周围。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武夷大红袍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大红袍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

云南普洱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茶是采用绿茶或黑茶经蒸压而成的各种云南紧压茶的总称,包括沱茶、饼茶、方茶、紧茶等。主要供藏族同胞饮用。普洱茶的品质优良不仅表现它的香气、滋味等饮用价值上,还在于它有可贵的药效,因此,海外侨泡和港澳同胞常将普洱茶当作养生妙品。

庐山云雾产于江西庐山。秀甲天下的庐山,北临长江,南傍鄱阳湖,气候温和,山水秀美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庐山云雾芽肥毫显,条索秀丽,香浓味甘,汤色清澈,是绿茶中的精品。

师:名茶小组准备的可真充分,不仅搜收集了精美的图片,而且还采集了十大名茶,介绍的很精彩,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十大名茶的特点,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名茶小组的同学表示感谢。我们已经了解了茶的起源、认识了十大名茶,茶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好处呢?请茶健康小组的同学来告诉我们其中的科学道理。

3、茶与健康小组

生:经分析鉴定茶叶内含化合物多达500种左右。这些化合物中有些是人体所必需的成分,称之为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类、蛋白质、氨基酸、类脂类、糖类及矿物质元素等,它们对人体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有一部分化合物是对人体有保健和药效作用的成分,称之为有药用价值的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等。

饮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氨基酸,还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元素

以茶以养生,健康长寿,茶是健康饮料,文明饮料,这已是大多数人的共识。目前全球有160多个国家与地区近30亿人喜欢饮茶。

喝茶好处很多。有说饮茶“有百益无一害”,有的说饮茶有十大功能,有的说茶是万病之药等等

实事求是地说饮茶至少有如下几大好处:(1)抗氧化作用(2)解毒作用(3)降脂作用(4)抗癌、抑癌作用,绿茶可防感冒,红茶暖胃,青茶减肥,黑茶消滞最好,花茶花香扑鼻,白茶消暑清热

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分,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可见,茶叶药理功效之多,作用之广,是其他饮料无可替代的。 生:

1、有助于延缓衰老

2、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

3、有助于预防和抗癌

4、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

5、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6、有助于美容护肤7有助于醒脑提神

8、有助于利尿解乏9.有助于降脂助消化

10、有助于护齿明目

师:听了茶健康小组的研究汇报,我们知道了,茶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怎样才能冲泡一壶好茶、怎样品茶呢?最后,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茶艺小组为我们做资料汇报。(板书:茶艺)

4、茶艺小组

生:白鹤沐浴(洗杯)用开水洗净茶杯并提高茶具温度乌龙入宫(放茶)按茶与水1:20的比例放茶,可根据个人爱好的茶的浓淡,适当增减茶量悬壶高冲(冲茶)把开水壶提高冲入茶具,使茶叶转动春风拂面(刮泡沫)用瓯盖或壶盖刮去漂浮泡沫关公巡城(倒茶)泡一至三分钟后把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各茶杯韩信点兵(点茶)茶水倒到少许时,一点点倒到各杯里,使茶水浓淡均匀赏色闻香(看茶)观赏杯中茶颜色,闻茶的香气品啜甘露(喝茶)先嗅茶香,后尝茶味,边啜边嗅,浅杯细饮师:通过同学们的资料汇报,我们了解了茶的起源,认识了十大名茶,知道了茶与我们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了解了一些冲泡茶的方法,同学们,想不想冲泡一壶好茶,来品尝呢?

5、冲泡

师: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冲泡一壶好茶,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品尝中国的名茶,要求:首先,请同学们商量一下,你们小组想品尝哪种名茶,想好后到名茶小组取茶,然后,在我这,取水,冲泡茶,最后,请同学们来品茶,也可以,把你们冲泡的茶送给听课的老师,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品尝中国的名茶。在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现在,咱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同学冲泡的茶,味香、色佳、浓淡适宜?活动开始。(放音乐、学生活动)

师:老师和同学们都品尝了冲泡的中国名茶,味道很纯正。

师:今天的活动,同学们通过上网、翻阅图书、采集实物、询问有经验的人获得了丰富的资料,听了同学们的资料汇报,老师和大家一样知道了很多关于茶的知识,同学们成了真正的、名副其实的茶博士,最后,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家里,能为爸爸、妈妈冲泡一壶味道纯正的好茶,做一个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同学们能做到吗?

板书设计:

茶 文 化

茶的起源

十大名茶

茶与健康 茶

餐巾折花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知道餐巾折花的用途和餐巾折花的基本折法。 技能目标:掌握餐巾折花的基本方法,会折餐巾折花。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餐巾折折法

教学难点:折较复杂的餐巾折花。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剪刀、餐巾(纸、布),杯子等。 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餐巾折花吗?在哪见过?餐巾折花是宴会、酒会上使用的卫生用品,相传起源于古希腊,现在的餐巾折花是中西文化的一种产物。宴会上,餐巾折花给人带来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给宴会增添热烈欢快的气氛,带来美的享受。你们想学习餐巾折花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餐巾折花。(板书课题)

二、学习探究,掌握新知

(一)走进餐巾折花乐园

采用上网或查资料等方式了解餐巾折种类、历史和作用,填入书中的表格内。

1、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加工整理和适时补充。

(二)学与做

1、学生阅读餐巾花的折法与步骤。

2、学生尝试折制餐巾花,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优秀作品,请制作者谈制作经验。学生修改自己的作品。

三、拓展学习,巩固知识

1、阅读餐巾折花的基本方法。

2、学生交流阅读收获。

3、按照书中图片试折餐巾折花。

4、展示作品,交流经验。

四、学习相关链接

1、学习浪漫餐巾折花的方法。

2、尝试折制折花

3、作品展示,交流经验。

五、总结全课

1、教师总结学习的知识和学生的表现。

2、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第二课餐巾折花

基本方法:

折 卷

教学反思:本课是小学综合实践课四年级下册的第二课,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劳动实践内容,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了解了餐巾折花的种类、历史和作用,能够动手制作餐巾折花,掌握了餐巾折花的基本方法,部分学生能够自创餐巾折花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本课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要加强,创新能力还有待于提高等。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与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

推荐第9篇:茶艺

乐港茶文化体验年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是生活和文化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中国茶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但我们更多的只是简单的喝茶,却不了解中国茶及茶文化.乐港茶文化体验年,在一年之中的不同季节,推出不同的文化展示活动,立体的,动态的,体验式的茶文化展示,让旅客身临其境,真正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全新体验了解茶文化.

活动形式: 静态展示: 体现与当季主题契合的氛围,让旅客自然而然的进入主题.运用空间,色彩,声音,展示物达到初步效果.动态展示: 茶艺表演----是宣传茶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 旅客通过表演直观的了解到茶艺与茶文化.开设茶艺讲座----包括茶文化史,茶与健康,茶类加工,茶叶分类,茶叶礼仪等,系统的茶文化讲座吸引更多想了解茶的旅客.互动活动----增加旅客的参与,体验茶艺冲泡,茶艺知识竞猜,猜茶迷,品鉴各类名茶等活动,是旅客参与其中,欢乐品茶.中国文化展示----机场是汇聚各国旅客的地方,很多外国旅客对中国茶文化有兴趣,想要进一步了解,针对外国旅客的需求,开展体验中国茶活动,促进中国茶的海外传播.活动时间:全年举办 活动地点:北京T1,T2,T3店面 主题安排: 第一季:北京文化花茶季

北京文化展示:北京特色背景音乐,服饰,老北京照片展示,老北京物件展示,盖碗茶表演北京特色小吃等.花茶文化展示:花茶讲座,花茶制作工艺图片,各类花茶样品展示,花茶茶艺表演,免费花茶品鉴,旅客猜茶迷活动等

选择原因:春季饮用花茶有利散发冬天积在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的生发。春困时提神醒脑,清除睡意。

第二季:江南文化龙井季

江南文化展示:特色背景音乐,服饰,杭州工艺品展示,西湖茶山照片展示,古筝现场演奏,江南特色小吃等.龙井茶文化展示:绿茶讲座,制作工艺图片,各类龙井茶样品展示,绿茶茶艺表演,现场炒茶,免费绿茶品鉴,旅客猜茶迷活动等.选择原因:此季节龙井春茶上市,正是尝鲜的好时节。绿茶属不发酵茶,性寒,最能去火,适合夏季饮用。

第三季:闽南闽北乌龙季

福建文化展示:特色背景音乐,服饰,闽南闽北茶山照片展示 ,福建传统特色小吃等.乌龙茶文化展示:乌龙茶讲座,制作工艺图片,各类乌龙茶样品展示,乌龙茶茶艺表演,免费乌龙茶品鉴,旅客体验乌龙茶摘茶梗,旅客猜茶迷活动等.选择原因: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醇厚的滋味,不寒不热,温热适中,铁观音又以秋茶最香。

第四季:越陈越香普洱季

云南文化展示:特色背景音乐,服饰,云南茶山,风景照片展示,云南特色茶展示,云南少数民族茶具展示,云南特色茶点茶食展示等.普洱茶文化展示:普洱茶讲座制作工艺图片,各类普洱茶样品展示,普洱茶茶艺表演,免费普洱茶茶品鉴,现场制作普洱茶体验,旅客猜茶迷活动等.选择原因:冬季天气寒冷,适合饮用全发酵暖性茶,熟普比较温和,能暖肠胃,调节人体内循环。

2013年中秋节首都机场T2活动

2013年中秋节首都机场T3活动

2014中秋节年首都机场活动

2014年天津机场元旦圣诞活动

2014管理部茶艺讲座

航站楼少儿茶艺讲座

推荐第10篇:茶艺

理、敬、清、融:理者,品茶论理,理智和气之意;

敬者,客来敬茶,以茶示礼之意; 清者,廉洁清白,清心健身之意; 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谊之意。

焚香通灵 仙子沐浴 玉壶含烟 碧螺亮相 雨涨秋池 飞雪沉江 春染碧水 敬奉佳茗 绿云飘香 品饮佳茗

匀。

红茶冲泡程序:

A.

温杯洁具:洁净和预热茶具

B.

投茶:据个人浓淡喜好而选择投茶量 C.

洗茶:涤净凡尘,温润茶叶

D.

冲泡:待水初沸后一次性将水注入壶中,加盖焖3—4分钟 E.

分茶:将泡好的红茶过滤茶渣后平分入杯 F.

奉茶:佳茗奉知己

G.

品茶:一口润喉,二口留香,三口随意 盖碗茉莉花茶茶艺:

雨涨秋池洗新瓷 落英缤纷玉杯里 香花润茗细无声 春潮带雨晚来急 三才化育甘露美 一盏香茗奉知己 杯里清香浮清趣 舌端甘苦入心底 茶味人生细品味

(三)青茶类茶品介绍及其冲泡

安溪铁观音主要产于福建安溪县,素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的美誉,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铁观音外形条索肥壮,卷曲紧结;色泽砂绿起霜,沉重似铁;汤色橙黄明亮;香气独特,清高悠长;饮后齿颊留香,喉底回甘。

净手迎客 焚香静气 温壶烫杯 乌龙入宫 高山流水 春风拂面 乌龙出浴 重洗仙颜 淋壶追香 乌龙入海 祥龙行雨 凤凰点头 龙凤呈祥 鲤鱼翻身 敬奉香茗 三龙护鼎 花好月圆 喜闻高香 品饮香茗 收具谢客

(四)普洱茶茶艺

普洱茶陶壶泡法,水温:100℃。

温壶烫杯 古木留芳 玉泉高掷 涤尽凡尘 春风拂面 水抱静山 淋壶追香平分秋色 敬奉香茗 暗香浮动 三口为品 一口润喉 二口留香 三口随意

第11篇:茶艺

得 分

一、填空题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中的划线处。每空0.5分, 评分人 满分30分)

1、我国战国时期的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这部书是 《神农本草》 。

2、人类利用茶叶的三个阶段是 药用、食用 和饮用。其中饮用又分为 唐煮、宋点 和 明泡 。

3、茶的名称很多,有“ 荼、槚、艹设、茗、艹舛 ”等,现在已不 经常使用。

4、世界最早的茶叶专著是《茶经》,其作者是__陆羽_,字 鸿渐 被世人誉为_茶圣_。

5、唐代释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有“孰知茶道全尔真,_唯有丹丘得如此 ”。 丹丘指的是 道家神仙 。

6、龙井茶的四绝是 色翠、香郁、味醇、形美 。

7、绿茶的制作工艺分为 杀青、揉捻 和 干燥 。 杀青 是形成绿茶品质的关键 技术措施,其主要目的:一是彻底破坏鲜叶中的 酶 的活性,制止多酚类的 酶促

氧化;二是散发 青草气 ,发展 茶香 ;三是蒸发一部分 水分 ,使之变柔软,增强韧性,便于 揉捻 成形。

8、岩茶是一个大类,它有 白鸡冠、水金龟、大红袍、水仙 肉桂等十几个品种。

9、茶叶的内质审评包括 香气、汤色、滋味、叶底 四项。

10、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 多酚类物质、生物碱、蛋白质、维生素类、糖类、矿物质、氨基酸 。

11、黑茶成品繁多,炒制技术不尽相同,形状多样化,品质不一,但有共同特点:(1)一般 鲜叶粗 ,外形粗大;(2)都有 渥堆 的过程;(3)黑茶成品都要经过 发酵 ,

缓慢干燥,内含物质有着一定程度的转化,反映在干茶色泽黑褐油润,汤色澄黄或橙红,滋味醇和不涩,叶底黄褐粗大;(4)黑茶成品大多经过 紧压成饼 ,便于长途运输和贮藏保管。

12、祁门红茶产自 安徽省祁门县 ,其特有的香气被称为 祁门香 。

13、茶叶的贮藏应注意 防潮、低温、防晒 等。

14、冲泡过程中左右手要尽量 交替 进行,不可总用一只手去完成所有动作,并且左右手尽量不要有 交叉 动作。

15、龙井茶的采摘十分强调细嫩和完整,只采一个嫩芽的称“ 莲心 ”;采一芽一叶,称“ 旗枪 ”,采一芽二叶初展的称“ 雀舌 ”。

16、漆器茶具始于 清代 ,主要产于 福建福州 一带。

得 分

二、判断题 (请将判断结果填入题号前的括号中。正确的画 评分人 “√”,错误的画“×”。每题1分,满分15分) ( 对 )

1、参加无我茶会不分尊卑长幼。( 错 )

2、“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是苏东坡一首诗中的名句。 ( 错 )

3、浙江的观音泉是我国五大名泉之一。( 对 )

4、斗茶之风出现在唐代。

( 错 )

5、绿茶杀青中老叶多采取“老杀”。( 错 )

6、茶树的原产地在印度。( 错 )

7、碧螺春产于湖南的君山岛。

( 对 )

8、奉茶时要注意先后顺序,先长后幼,先客后主。

( 对 )

9、被称为武夷山四大名枞的茶叶是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 对 )

10、茶艺师在工作时不能使用有香气的化妆品。( 对 )

11、龙井茶采摘的三大特点是:早、嫩、勤。

( 对 )

12、中国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个省和西藏东南部。( 对 )

13、黄茶的加工分为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对 )

14、构成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茶多酚和生物碱。( 错 )

15、茶汤色泽与泡茶用水的温度无关。

得 分

三、选择题 (请将正确的答案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满分10分) 评分人

1、“何须魏帝一丸药”的下联是( C )

A、龙涎烹茗笋丛生 B、绿茶盏内味如春 C、且尽卢仝七碗茶 D、半局残棋劫后谈

2、“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这句诗句的作者是谁?( B ) A、释皎然 B、白居易 C、卢仝 D、元稹

3、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都有饮茶习惯,其中酥油茶是( B )的饮茶习俗。 A、维族 B、藏族 C、蒙族 D、回族

4、我国发行的第一套茶文化邮票上的古茶树是在( D ) A、四川省 B、福建省 C、广东省 D、云南省

5、“安吉白茶”属于哪一类茶?( B ) A、青茶 B、绿茶 C、红茶 D、白茶

6、陆羽所著的《茶经》中,有专门关于泡茶用水的论述,书中认为最宜泡茶的水是 ( A ) A、泉水 B、井水 C、江水 D、河水

7、紫砂壶的成型方法是:( C )A、滚坯成型法 B、注浆成型法 C、泥片镶接成型法 得 分

五、简答题(要求叙述简明扼要。

1、2小题,每小题4分;3-5 评分人 小题每题6分,满分26分)

8、紫砂壶起源于中国的哪个朝代:( B )A、宋朝 B、明朝 C、清朝

9、下列茶叶中,存放时间越长,品质越好的是:( C ) A、太平猴魁 B、六安瓜片 C、普洱茶

10、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是( B )A、日本 B、中国 C、印度

得 分

四、连线题(将下列有对应关系的词用线正确连接。每小题2分, 评分人 满分14分)

1、将下列茶叶与产地正确连接 西湖龙井 岳阳市 竹叶青 杭州市 君山银针 峨眉山市

2、将下列名茶与茶类正确连接 六堡茶 青茶 霍山黄芽 黑茶 黄金桂 黄茶

3、将下列制茶工序名称与茶类正确连接 发酵 黑茶 摇青 红茶 渥堆 青茶

4、将下列名茶与外形分类正确连接 六安瓜片 扁形茶 碧螺春 片形茶 杭州龙井 卷曲形茶

5、将下列评茶用语与对应的审评项目正确连接 明亮 汤色 醇厚 香气 浓郁 滋味

6、将下列茶叶化学成分与对应的滋味正确连接 茶多酚 苦味 氨基酸 涩味 咖啡碱 鲜味

7、将下列制壶大师与对应的年代正确连接 时大彬 现代 杨彭年 明朝 顾景舟 清朝

得 分

五、简答题(要求叙述简明扼要。1-4小题每小题4分,5小题 评分人 15分,共31分)

得 分

五、简答题(要求叙述简明扼要。

1、2小题,每小题4分;3-5 评分人 小题每题6分,满分26分)

1、茶具的种类繁多,从制作材料上区分,大体上可分为哪几种?(六种以上) 答:玻璃、漆器、竹木、陶土、瓷器、紫砂、金属等

2、名茶简述:西湖龙井(产地、品质特点、泡饮方法) 答:产地:浙江杭州

品质特点:色泽翠绿、外形扁平光滑形似碗钉,汤色碧绿明亮,香馥如兰,滋味甘醇鲜爽。 泡饮方法:下投法

3、请介绍三种中国茶艺寓意礼的表现形式及内涵? 答:(1)凤凰三点头 表示对客人的欢迎

(2)有图案的面向客人 表示把美好的一面留给客人

(3)双手的方向 顺时针表示“来来来”逆时针表示“去去去”

4、简述坐姿的基本要领。

答:坐在椅子或凳子上,必须端坐中央,使身体重心居中,否则会因坐在边沿使椅(凳)子翻倒而失态;双腿膝盖至脚踝并拢,上身挺直,双肩放松;头上顶下颌微敛,舌抵下颚,鼻尖对肚脐;女性双手搭放在双腿中间,左手放在右手上,男性双手可分搭于左右两腿侧上方。全身放松,思想安定、集中,姿态自然、美观,切忌两腿分开或翘二郎腿还不停抖动、双手搓动或交叉放于胸前、弯腰弓背、低头等。如果是作为客人,也应采取上述坐姿。若被让坐在沙发上,由于沙发离地较低,端坐使人不适,则女性可正坐,两腿并拢偏向一侧斜伸(坐一段时间累了可换另一侧),双手仍搭在两退中间;男性可将双手搭在扶手上,两腿可架成二郎腿但不能抖动,且双脚下垂,不能将一腿横搁在另一腿上。

5、请谈谈目前茶叶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并谈谈你对茶艺师这个行业是如何理解认识的以及自己今后在这个行业的发展? 3

第12篇:茶艺

铁观音茶茶艺解说词

各位老师:

大家早上好!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和利用茶的国家,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茶艺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一份美学。品茶艺术,注重韵味,茶佳水好茶具美,似红花绿叶相映生辉。现在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冲泡功夫茶所用的精美茶具: 茶道组:茶夹 茶拨 茶则 茶漏 茶针 紫砂壶 过滤网 茶海 品茗杯 闻香杯 茶荷 茶巾 随手泡 茶船

1 孟臣沐淋 用于提高壶身温度,再次清洁茶具以示对客人的尊重。茶是天地之灵物,茶之泡饮器具也有讲究。紫砂壶产于江苏宜兴丁蜀镇,。紫砂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在清代被列为贡品。紫砂茶具质朴高雅,异彩纷呈,久用后的紫砂壶直接注入清水也能溢出茶香,有“此处无茶胜有茶”之感。 2 若深出浴

3 叶嘉酬宾 铁观音产于福建安溪,其外形壮结,卷曲,重实,色泽砂绿,因其形美如观音,质重如铁,以此得名。

4 观音入宫 茶叶的用量应视其性质而定,过多则味苦,过少淡而无味,所以要掌握好茶叶的用量。 5 振壶摇香,干茶闻香

6 洗净凡尘 使茶叶充分舒展。 冲泡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所以这第一遍的茶是不喝的,用于汤杯和洗茶。 铁观音生长环境得天独厚,采制技艺十分精湛,素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美誉,由于其茶性刚烈,泡茶用水宜软,而且冲泡铁观音,水温要达到100℃才能体现出她的独特香韵

7 回旋注水——春风拂面 ——重洗仙颜——壶外返香

8 观音入海 铁观音不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饮,而且养生保健功能显著。具有抗衰老、抗癌症、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 9 观音出海 茶盛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谊。 10 百年好合 又称“夫妻好合”

11 鲤鱼翻身 相传当年鲤鱼翻身跃龙门可化龙登天而去。我在这祝各位老师步步高升,好运连连。! 12 敬奉佳茗,请品茗

13 三龙护鼎 请大家随我以三龙护鼎的手势,轻轻旋转闻香杯,此时闻到的是热香,兰花香。将闻香杯置于双掌间轻轻搓动,此时闻到的是温香,奶油香。待闻香杯充分冷却后,此时闻到的是冷香,蜜香。 14 鉴赏汤色 金黄、明亮

15 品啜甘霖 入口醇厚回甘,齿颊流香

从来佳茗似佳人,喝茶要喝铁观音。愿今天我的茶艺表演能给各位老师留下美好的回忆,愿铁观音的香韵永驻您的心田。有诗云:“识得此中滋味,觅来天上清凉。”现在,请各位老师慢慢品尝这茶中之趣吧!我的冲泡到此结束,请各位老师点评。

第13篇:茶艺

好的水必须满足:清、轻、活、甘、冽的原则;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又说茶出产在哪里就用哪里的水来泡,由于水土相宜,所以效果最好。

第14篇:茶艺

第一章 茶艺与茶道

茶作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是我国传统文艺的载体。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道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把当时所提倡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寓于饮茶的活动之中。古代众多的茶道专著,尽管年代不同,流派不同,在泡茶技艺上却又一个共同点,即一切外部表现形式都是反映茶的自然美,反映茶的“鲜香甘醇”,绝非为表演而表演。

一、茶艺的概念

“茶艺”一词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台湾,当时台湾茶文化复兴浪潮逐步掀起,在1978年酝酿成立有关茶文化组织的时候,接受台湾民俗学会理事长匡教授的建议,使用“茶艺”一词,成立了“台北市茶艺协会”、“高雄市茶艺学会”,1982年又成立“中华茶艺学会”。各种茶艺馆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茶艺一词被广泛接受,及后传播至港澳和大陆。至于为什么要称茶艺,台湾茶文化专家范增平先生在第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宣读的《茶文化的传播对现代台湾社会的影响》论文中指出:当时为了弘扬茶文化、推广品茗饮茶的民俗,有人提出使用“茶道”一词。但是有人认为“茶道”虽然中国自古已有之,却已为日本广泛地采用,如果现在继续使用“茶道”恐怕引起误会,以为是日本茶道搬到台湾来。另一个顾虑是认为提出“茶道”过于严肃,中国人意识中“道”字特别庄重,高高在上,要民众普遍接受不太容易,于是提出“茶艺”这个词。

什么事茶艺?各家的解释见仁见智,并无统一而明确的定义。如台湾茶艺专家季野先生认为:“茶艺师以茶为主体,将艺术溶于生活以丰富生活的一种人文主张,其目的在于生活而不在于茶”。范增平先生认为:“茶艺包括两方面,科学和人文的,也就是,

一、技艺,科学地泡好一壶茶的技术。

二、艺术,美妙地品享一杯茶的方式。中国茶艺之美是属于心灵美,欣赏茶艺,是要把自我投入整个过程当中来观察整体“。

浙江湖州的茶文化抓家寇丹先生在综合各学家学说之后,认为茶艺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叶的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狭义的茶艺是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我们赞成按狭义的定义来理解,通俗地说,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其中又以泡茶的技艺为主体,因为只有先泡好茶,之后才谈得上品茶。因此,我们不但要科学地泡好一壶茶,还要艺术地泡好一壶茶。也就是说,不但要掌握茶叶鉴别、火候、水温、冲泡时间,动作规范等等技术问题,还要注意冲泡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艺术美感问题。

二、茶艺与茶道的区别与联系

那么,茶艺与茶道有什么区别呢?又有什么联系呢?

茶道,王玲教授在其著作《中国茶文化》第二编“中国茶艺与茶道精神”中指出:“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总之,茶道精神时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是指导茶文化活动的最高原则。我们应该根据茶道精神来从事茶艺文化活动。

第二章 茶艺表演

一、茶艺表演的形象要求

茶艺表演时一门高雅的艺术,它不同于一般的表演。它浸润着中国的传统文化,飘逸着中国人所特有的清谈、恬静的人文气息。因此,对茶艺表演来说,不仅要讲究外在形象,而且要注重内在气质的培养。 1.自然和谐

有茶艺表演,就有和观众交流。而表演者的举止表露着人的思想感情,它包括动作、手势、体态、姿态的和谐以及表情、眼神、服饰整体的自然统一。 2.从容优雅

茶艺表演既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也是一种艺术的展示,是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素质的手段。从容,并不等于缓慢,而是熟悉了茶的特性及其冲泡程序后的温文尔雅,井井有条。优雅,也不是故作姿态,而是了解茶,融入茶的意蕴后的再现。 3.清神稳重

稳重镇静而不出差错地冲泡一道茶乃是茶艺表演最基本的要求。每一个环节、提壶的动作都要有一定的力度,统一的高度。而且还要注意每一个动作的整体平衡、轻柔,无论坐、站、行姿态都要优美。

二、茶艺表演中茶艺人员装扮的要求

1. 化妆清新淡雅——不可涂抹香粉、香水,指甲油之类带有刺激味的化妆品

2. 服装得体大方符合主题——女士的着装常见的有色鲜艳的绸缎旗袍、江南印花布服饰。男士可着唐装等中式服装。除少儿茶道表演外,不宜穿短裤或超短裙。另外还应注意服饰与主题的搭配,表演的服饰能有效地衬托主题,使观众集中注意力,容易理解,认同茶艺。

三、茶艺表演时基本礼仪动作

1、鞠躬礼

分为站式、坐式和跪式三种。根据行礼的对象分成真礼(用于主客之间)、行礼(用于客人之间)、和草礼(用于说话前后)。真礼要求上身与地面呈90度角,行礼与草礼弯腰程度较低。站立式鞠躬和坐式鞠躬比较常用,行礼速度应与其他人保持一致,以免出现不协调感。

2、伸掌礼

这是习茶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礼仪动作。表示请与谢谢,主客双方都可使用。手腕要含蓄有力,不至于动作轻浮。行伸掌礼同事应欠身点头微笑,讲究一气呵成。

四、茶艺表演寓意礼

在长期的茶事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寓意美好祝福的礼仪动作,在冲泡时不必使用语言,宾主之间就可以进行沟通。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凤凰三点头

用手提水壶高冲低斟反复三次,寓意是向来宾鞠躬3次以示欢迎。高冲低斟是指用右手提壶靠近茶杯口注水。再提腕使开水壶提升,此时水流如“酿泉泄出于两峰之间”,接着仍压腕将开水壶靠近茶杯口继续注水。如此反复三次,恰好注入所需水量即提腕断流收水;

2、双手内旋

在进行回转注水、斟茶、温杯、烫壶、等动作时用到单手回旋,则右手必须按逆时针方向、左手必须按顺时针方向动作,类似于招呼走势,寓意“来、来、来”表示欢迎;反之则变成暗示挥斥“去、去、去”了。两手同时回旋时,按左手方向动作;

3、其他

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斟茶时只七分满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俗话说茶满欺客,同时也便于握杯啜饮。

五、初学茶艺表演者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修习茶艺:

1、体势

坐要正:下颚微收,神情自然,胸背挺拔,沉肩垂肘两腋空,脚放平,女士不要叉开双腿。

立要直:头正肩平,眼正视,胸背挺拔,脚跟并拢不抖动,两手自然垂直放两边,女士可以双手放腹前。

行要稳:小步行走脚步轻,一字行进脚步稳。

冲泡手势:取放物件手要轻,动作连贯不间断,运转角度成弧形。

2、态势

表情语:目光要与观众有交流,用眼神显示出自信的魅力,表达内在的丰富情感,以热情、坦诚的眼神与观众建立友善的联系。 微笑语:以亲切的微笑缩短相互间的感情距离,达到沟通心灵,与观众产生共鸣的效果。

六、茶艺表演环境色彩与字画

表演环境以雅为主,无论是装潢、照明还是所挂的字画、摆放的雕刻、瓷、陶器无不突出以“雅”字。名人字画多以茶为主题。

以茶艺表演的艺术性质来分类,可分为文人茶(文人雅士为主导),仕女茶(闺阁仕女为主导),孺子茶(幼童为主导),禅师茶(和尚尼姑为主导),宫廷茶(达官贵人为主导)等六大类型。

七、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的选配

在茶艺过程中重视音乐来营造环境,这是因为音乐特别是古典名典重情味、重娱乐、重生命的享受,有助于为我们的心激活生命之源,有助于陶冶茶人的情操。

1、古典名曲

不同名曲所反映的意境各不相同,应根据季节、天气、时辰、客人身份以及茶事活动的主题,有针对性地选择播放。

反映月下美景的有《春江花月夜》《月儿高》《彩云追月》《平湖秋月》; 反映山水之美的有《流水》《江流》《潇湘水云》《幽谷清风》; 反映思念之情的有《塞上曲》《怀乡行》《阳关三叠》《远方的思念》; 传花木之精神的有《梅花三弄》《佩兰》《雨中莲》《听松》; 拟禽鸟之声态的有《平沙落雁》《空山鸟语》;

2、近代品茶名曲

如《闲情听茶》《香飘水云间》《桂花龙井》《清香满山月》《乌龙八仙》《听壶》《一筐茶叶一筐歌》《奉茶》《幽兰》《竹乐奏》

3、自然之声

如山泉飞瀑、小溪流水、雨打芭蕉、风吹竹林、秋虫鸣唱、松涛海浪等都是极美的音乐,我们称之为大自然的箫声。

八、茶艺表演中插花运用

为使表演的环境显得高雅富有诗意,表演中经常用鲜花以及与茶相关的名字画来衬托。

茶艺表演插花有“四清”,即截清竹、汲清水,秉清心、投清花。以清洁无垢的心灵实现茶人艺术造诣。一般来说茶艺表演插花以奇数单

一、精简雅洁为原则。在花材选择上,要用时令鲜花,原野和高山采来的野花或院里种植的花,花形要小,体现谦美的风格。不选香气太浓,颜色太红和已经盛开的花。

千两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今天为大家献上千两茶茶艺表演,让我们带着历史的回味一同走进千两花卷茶的神奇世界。

第一道:摆盏迎客即备具;

第二道:揭开面纱,即赏茶,

第三道:水火交融,即煮水;

第四道:温壶烫盏即涤器;

第五道:黑龙入潭即投茶;

第六道:洗尽凡尘即洗茶;

第七道:悬壶问鼎即茶的冲泡;

第八道:藏龙卧虎即闷茶;

第九道:猛龙出世即斟茶;

第十道:玉液琼浆即赏茶;

第十一道:甘甜与共即奉茶;

第十二道:古道回味即收杯谢客。

第15篇:茶艺

少儿茶艺培训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儿童从小学习茶文化可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待人处事的精神。泡茶还可以培养儿童的耐性与礼仪。

1、理论加实践的方式:

考虑到学员的年龄以及上学期的学习情况,为能让学生更深的理解茶与茶艺,故采用PPT的方式加上练习,从而达到以茶养静的目的。练习用水的水温由热水→开水逐步升级,因此,实操的辅导及监督就显得极为重要。

2、茶品选择:

(1)、绿茶(日照绿茶)

(2)、红茶(白琳工夫红茶)

(3)、白茶(寿眉

) (4)、青茶(铁观音)

(5)、黑茶(普洱茶)

课程安排

第一节课:中国是茶的故乡

第二节课: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

第三节课:形体练习

茶艺教学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好途径。

孩子从坐、站、行学起,无论坐还是站、行等都要正,脚放平,胸背挺直,不弯腰,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四节课:练习绿茶的茶艺表演(走姿及坐姿)分主副泡练习。

第五-----十四节课:练习绿茶茶艺表演

从第一节到最后一节敬奉香茗,让每个学生亲自担任主泡,做到茶艺表演娴熟流畅。

通过茶艺学习与练习,孩子们能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应变的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可以把课堂上学到的茶礼运用到实践中,并逐步懂得、体悟到待人接物的道理,有效提升了自己交往能力,使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加懂事、聪明、活泼、可爱。

了解世界茶叶发展历史、科学饮茶原则;掌握茶事活动过程的基本礼仪;认识各种茶具名称、掌握茶具的使用及搭配原则;了解茶树的基本特性、六大茶类分类及常见代表茶类名称;学习日常冲泡方式。熟悉一套功夫茶茶艺表演。

少儿茶艺培训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块:

1、识样。让小茶人在能够根据外形辨识基本茶类(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黄茶、白茶)以及典型的茶样(西湖龙井、碧螺春、铁观音、大红袍、普洱茶)等。

2、认器。主要是对茶具的识别。掌握各类茶具的专业名称及其用途。(茶道具组、茶漏、茶针、茶则、托盘、茶巾、水盂、茶叶罐、赏茶荷、品茗杯、紫砂壶等)

3、科学饮茶与保健。告诉小茶人如何健康饮茶,何时能喝,何时不能喝,什么人适合喝什么茶,喝茶有哪些保健作用等。

4、仪容仪表仪态常识。包括形体礼仪中的站姿、坐姿、走资、蹲资等,茶艺表演中的相关礼节和礼貌用语。此课程主要是为了提升我们小茶人的外在气质和内在涵养。

5、茶艺操作课。通过培训,小茶人将掌握绿茶茶艺和功夫茶茶艺。培训结束后,我们的小茶人将可以为亲爱的爸爸妈妈非常专业的泡上一杯香茶。

6、毕业汇报演出暨毕业考核。老师将把小茶人分成若干组,指导其编排茶艺,最终由我们的小茶人表演。通过表演的形式来提高我们小茶人的自信心和应变能力。届时家长朋友可前来欣赏小茶人演出,并品尝我们小茶人冲泡的香茶。

汉胡同国学书院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提供国学、书法、篆刻、国画、围棋、古筝、古琴、茶艺、笛箫、二胡、昆曲、巴乌、葫芦丝、琵琶、太极等传统文化课程导学的综合性传统文化研究机构。书院奉行”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的教育理念,以传统艺术品为教学道具,以当代名家为教育导师。质朴、自然、大度的教学环境给人一种莫能名状的适宜和开阔,在这样的环境中讨论学习,必奏事半功倍之效,让枯燥的学习过程愉悦而敞亮。

【茶艺教学目标】

通过对茶和茶艺的学习,把日常的饮茶引向艺术化提升了品饮的境界,赋予茶以更强的灵性和美感。学习后能泡出一壶好茶,懂得品味,通过品茶进入内心的修养过程,感悟苦辣酸甜的人生,使心灵得到净化。

【茶艺教学方式】

茶艺冲泡实践与茶文化理论知识及生活实用相结合,根据学员的不同要求灵活改变教学重点。

【茶艺教学内容】

第一、茶叶的基本知识。茶叶的分类、主要名茶的品质特点、制作工艺,以及茶叶的鉴别、贮藏、选购等内容。 第

二、茶艺的技术。冲泡技巧和工艺。包括茶艺术表演的程序、动作要领等 。

第三、茶艺的礼仪规范。冲泡过程中的礼貌和礼节。包括冲泡中的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互相交流与彼此沟通的要求与技巧等内容。 第

四、悟道。道是指一种修行,一种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学,道属于精神的内容。悟道是茶艺的一种最高境界,是通过泡茶与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寻生命的意义。

【茶艺课程安排】 六大基础茶 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 洞庭山碧螺春 安溪铁观音 杞菊延年茶 柠檬红茶

云南普洱冲泡及鉴赏

【茶艺教学理念】

茶艺起源于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山云雾出好茶,清泉活水泡好茶,茶艺并非空洞的玄学,而是生活内涵改善的实质性体现。饮茶可以提高生活品质,扩展艺术领域。自古以来,插花、挂画、点茶、焚香并称四艺,尤为文人雅士所喜爱。茶艺还是高雅的休闲活动,可以使精神放松,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化解误会和冲突,建立和谐的关系等。这些都为我们认识和理解茶艺,提出了更高、更深的要求。

第16篇:中国茶道与茶艺教案

中国茶道与茶艺

任课教师:莫展宏

课程代码: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竹,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

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几乎每一页都可以嗅到茶香。。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各兄弟民族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有别,生活习惯也会有差异,就是同一民族也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的现象。但是在饮茶,嗜茶方面却有共同的爱好,无论茶的饮用方法有什么不同,都是中华民族共同珍爱的。

如今,咖啡,可可,茶是世界三大饮料。茶已发展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在英国,茶被视为美容、养颜的饮料,从宫廷传到民间后形成了喝早茶、午后茶的时尚习俗,博学的勃莱迪牧师称茶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在法国人眼里,茶是最温柔、最浪漫、最富有诗意的饮品。在日本,茶不仅被视为是万病之药,是原子时代的饮料,而且在日本人在长期的饮茶实践中,使饮茶脱离了日常物质生活需要的范围,发展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文化艺能--茶道。

1.茶文化的内涵

从广义上讲,茶文化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内容包括茶的历史发展,茶区人文环境,茶业科技,千姿百态的茶类和茶具,饮茶习俗和茶道、茶艺,茶书、茶画、诗词等文化艺术形式,以及茶道精神与茶德,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诸多方面。

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一般指对茶的人文科学内容的评估,专指其精神文化的内容,即茶在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功能。具体体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可以说是从某个侧面映射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的缩影。它包括茶事掌故、茶的传说、饮茶习俗、冲茶技艺、茶艺表演、茶具造型、茶楼装璜、茶疗健身,以及茶客在饮茶,品茶中的审美情趣,审美感觉和茶在人际交往中的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馈赠等特殊意义。

2,"茶"字及饮茶习惯的由来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是其中一项,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得更加清楚,直观,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

"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已经确立。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而在语言和文字上也是异态纷呈,对同一物有多种称呼,对同一称呼又有多种写法。

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食茶的记载,而且随产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回国,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尔后,茶叶从中国不断传往世界各地,使许多国家开始种茶,并且有了饮茶的习惯。

3茶的起源

神农有个水晶肚,达摩眼皮变茶树,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於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其它则尚有起源於神农,起源于秦汉等说法。

神农说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 ,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中国茶源自神农,传说中的神农是农业神,也就是炎帝,他能让太阳发光,让天下雨,他教人们播种五谷,又教人们识别各种植物,他的肚子是透明的,能看到肠胃和吃进去的东西,为了知道各种草本的性质,神农就亲口品尝,然后仔细观察它们在肚子中的变化。 有一次,神农吃到一种树叶,这种叶子吃进肚子里后,在里面走来走去,像是士兵在进行搜查,不一会儿,整个肠胃便像洗过一样干净清爽,感觉非常舒服,神农记住了这种叶子,给他起了个名字,叫“茶”。以后每当吃进有毒的东西,便立即吃点茶,让它搜查搜查,把毒物消灭掉,后来,终于有一次神农吃了断肠草,来不及吃茶就死了。

西周说

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它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秦汉说

西汉.王褒《僮约》:

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此文撰于汉宣帝三年(公元前五十九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其文内笔墨间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内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餔。涤杯整案。园中拔蒜。斫苏切脯。筑肉臛芋。脍鱼炰 鳌。烹茶尽具。餔已盖藏。舍后有树。当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为府椽求用钱

。推纺恶败。傻索绵亭。买席往来都洛。当为妇女求脂泽。贩于小市。归都担枲。转出旁蹉。牵牛贩鹅。武阳买茶。杨氏池中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

“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由文中可知,茶已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环,且为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重要。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已有饮茶习俗。 六朝说

中国饮茶起于六朝的说法,有人认为起于“孙皓以茶代酒”,有人认为系“王肃茗饮”而始

,日本、印度则流传饮茶系起于“达摩禅定”的说法。然而秦汉说具有史料证据确凿可考,因而削弱了六朝说的正确性。

达摩禅定:

传说菩提达摩自印度东使中国,誓言以九年时间停止睡眠进行禅定,前三年达摩如愿成功,但后来渐不支终于熟睡,达摩醒来后羞愤交加,遂割下眼皮,掷于地上。不久后掷眼皮处生出小树,枝叶扶疏,生意盎然。此后五年,达摩相当清醒,然还差一年又遭睡魔侵入,达摩采食了身旁的树叶,食后立刻脑清目明,心志清楚,方得以完成九年禅定的誓言,达摩采食的树叶即为后代的茶,此乃饮茶起于六朝达摩的说法。故事中掌握了茶的特性,并说明了茶素提神的效果。

孙皓以茶代酒:

根据《三国志--韦曜传》中说,吴国皇帝孙皓率群臣饮酒,规定赴宴的人至少得喝七升,而韦曜酒力不胜,只能喝二升,孙皓便常密赐茶荈以代酒。由此可知三国时代,当时上层社会饮茶风气甚盛,同时已有“以茶代酒”的先例了。 王肃茗饮:

唐代以前人们饮茶叫做「茗饮」,就和煮菜而饮汤一样,是用来解渴或用来佐餐的。这种说法可由北魏人杨衔之所着洛阳伽蓝记中的描写窥得。书中记载说当时喜欢「茗饮」的,主要是南朝人,北方人日常则多饮用酪浆,书中尚记载了一则故事:北魏时,南户齐朝的一位官员王肃向北魏称降,刚来时,不习惯北方吃羊肉、酪浆的饮食,便常以鲫鱼羹为饭,渴则饮茗汁,一饮便是一斗,北魏首都洛阳的人均称王肃为“漏厄”,就是永远装不满的容器。几年后,北魏高祖皇帝设宴,宴席上王肃食羊肉,酪浆甚多,高祖便问王肃:“你觉得羊肉比起鲫鱼羹来如何?”王肃回答道:“莒附庸小国,鱼虽不能和羊肉比美,但正是表兰秋菊各有好处。只是茗叶熬的汁不中喝,只好给酪浆作奴仆了。”这个典故一传开,因此茗汁方有“酪奴”的别名。这段记载说明了,茗饮是南人时尚,上至贵族朝士,下至平民均有好者,甚至是日常生活之必须品,而北人则歧视茗饮。其次当时的饮茶属牛饮,甚至有人饮至一斛二升,这与后来细酌慢品的饮茶大异其趣。

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它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

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国内,也有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的争论,有好几种说法。不少人认为在云南,有一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载。

关于茶树的发源地,有这么几种说法:

西南说: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

四川说:清。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带已知饮茶。

云南说: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一带是茶树的发源地,这一带是植物的王国。

川东鄂西说:陆羽《茶经》:“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峡川即今天的川东鄂西。

4、饮茶习惯的是怎样形成呢?

现在我们可以论证茶在中国被很早就有认识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但是人类最早为什么要饮茶呢?是怎样形成饮茶习惯的呢?

祭品说:

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它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后来有人偿食之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

药物说:

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百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食物说:

“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同步说:

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 这几种方式的比较和积累最终就发展成为饮茶的习惯。

以上这几种说法中最无用的就是第四种,它把前面的三种说法加在一起,就成为了自己“万无一失”的解释了。也许这种解释就是最恰当的了。 广泛普及:

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中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发明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5茶圣陆羽。《茶经》

唐朝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除了朝廷的提倡,社会经济的繁荣等因素外,陆羽及其《茶经》的影响,更应居首功。

陆羽出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据文献记载,身为孤儿的陆羽自小被收养在寺庙之中,因无名字,以卜卦取名陆羽。陆羽生性淡泊,清高雅逸,喜欢与文人雅士交游。他不但喜爱大自然,对茶叶专业的兴趣更为浓厚,为钻研茶叶生产科学技术,他跋山涉水,四处云游,将游历考察时的所见所闻,随时记录下来,丰富了茶叶知识与技能,更是他撰写《茶经》的主要依据。

《茶经》共分为三卷十节,七千余字。分别记载了谈茶的起源,名称,品质;采制茶叶的器具;茶叶种类和采制程序;烹茶饮茶的器皿;茶的烹煮技巧和各地水质的优劣;饮茶的风尚的起源,传播与饮茶方法;历代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各地所产的茶的优劣;可省略的茶具以及将茶事以素绢书之事。

《茶经》是中国第一部总结有关茶事的来历,技术,工具,品啜之大成的茶业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它使中国的茶业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学根据,对茶业生产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堪称一部茶道的百科全书。《茶经》的出现,在中国茶史上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不仅奠定陆羽在中国茶史上的地位,更提升了中国人的饮茶层次。

6.什么是茶道与茶艺? 中国古代关于茶道的概念源于唐代释皎然的“三饮便得道”的合成,而与释源皎一脉相承的卢仝“七碗茶歌”也表明茶道是品茶至“得道”时的心理感受。古人把茶的采、制、烹、饮技艺及通过饮茶活动获得的精神感受,统统都归于“茶道”。中国茶道有悠久的历史,也是茶道的发源地。

现代学术界对茶道的认识有广义的,也有狭义的:有深奥的,也有浅显的。有的学者认为茶道是一门文化艺能,是茶事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修养与教化的手段。简单的说,茶中有道,以茶行道。也有学者认为茶道是以饮茶活动为形式,通过饮茶活动获得精神感受和思想上需求的满足。

当代茶界大师吴觉农先生在《茶经述评》一书中给茶道定义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修身养性的手段”。可以说茶道是一种文化艺术,是茶事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修养和教化的一种手段: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茶道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茶的广为种植,二是茶的普遍饮用。

中国的茶道史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神农氏到隋朝时期,是中国茶道的酝酿阶段,在这一时期,茶事多次写进文化典籍。二是唐代,是中国茶道的形成时期,而陆羽是茶道的奠基人,除撰写《茶经》外,他还将普通的茶事上升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并提出茶道主张:精 行 俭 德。三是宋代,这是中国茶道发展的鼎盛时期,然而,宋代的贡茶一味求贵,文化一味求雅,斗茶游戏风靡一时,从而使茶道向王道倾斜,已致失去了茶道之质朴真诚。

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括茶艺、礼法、环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艺师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但茶艺也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茶艺的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已获得审美享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艺术修身养性,参悟大道。

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但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与茶文化之间。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茶艺、茶道的内涵、外延均不相同,应该严格区别二者,不要使之混同。

茶艺名称的由来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在唐代饮茶风气大盛时,茶艺则是更加丰富多彩且颇为精深。而明代茶艺最重要的贡献是渝饮法的定型和发展。时今“茶艺一词在全国各地广泛使用,同时赋予新的内涵。

广义的茶艺,是指研究茶叶生产、制造、经营、饮用方法和探讨茶业的原理、原则,已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狭义的茶艺,是指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术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通俗的讲,茶艺是指泡茶与饮茶的技艺。

7、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中国的茶文化,融合了儒、道、佛各家优秀思想,负载着三教的文化内涵,因而形成了其独特的特点。

(一)融合儒家 “ 中庸和诣 ” 的思想观念

儒家以 “ 中庸和谐 ” 的思想为指导,主张以茶协调人际关系,实现互爱、互敬、互助的大同理想,并以茶的清廉、高洁之精神磨练自己的意志,所以主张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雅心、以茶培养廉洁之风,并用于明伦理、倡教化。

(二)融合道家 “ 天人合一 ” 的思想观念

道家 “ 天人合一 ” 的思想使人们体悟到,人必须顺应自然,符合大道,才能获得身心的解放。茶人认为,烹茶的过程就是将自己的身心与茶的精神相沟通的过程; “ 道 ” 的性格象水,茶是吸收了天地精华的灵芽,茶也水之间才是最好的发挥。

(三)融合佛家 “ 普渡众生 ” 的思想观念

佛家以 “ 普渡众生 ” 的精神为宗旨,主张用茶的雨露浇开人们心中的堡垒,使人明心见性,所谓 “ 禅茶一味 ” ,是要学习“ 清寂 ” 态度, “ 和敬 ” 风格的一种精神,以澄明心境,洁身自好。

中国传统茶文化精神,负载了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内涵,其具有的历史性、时代性的文化因素在现代文明进步社会中正在发挥其自身的积极作用。

8.中国茶道美学

日本茶道是美的宗教,中国茶道可称之为美的哲学。归纳起来主要基于五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中国茶道美学的根可溯源到先秦和魏晋南北朝。奠定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基础的宗师们不是佛学大师,而是大哲学家。如老子、孔子、庄子、以及《周易》的作者等等。

二、中国茶道美学理论基础源于一些哲学命题。如 “ 和 ”、“ 道 ”、“ 气 ”、“ 神 ”、“ 气韵 ”、“ 意境 ” 等等。

三、中国茶道美学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吸收了释、道、儒三教的哲学理念。

四、中国茶道美学强调的不是从美学的一般表现形式上去欣赏和理解茶道美。而是从 “ 天人合一 ” 的哲学理念出发,要求 “ 涤除玄鉴 ”、“ 澄怀味象 ” 从小茶壶中去探求宇宙的玄机,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悟人生百味。

五、中国茶道美学不仅仅是茶事活动中追求美感的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从哲学的高度,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看茶人,特别是知识分子茶人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艺术想象力及人格的形成。

总之,中国茶道中既有佛教圆通空灵之美,又有道教幽玄旷达之美,以及儒家文雅含蓄之美。

9、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 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

在我国的唐朝时期,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

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则进一步向上向下拓展。宋朝人拓宽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兴旺,但茶艺走向繁复、琐碎、奢侈,失去了唐朝茶文化的思想精神。元朝时,北方民族虽嗜茶,但对宋人繁琐的茶艺不耐烦。文人也无心以茶事表现自己的风流倜傥,而希望在茶中表现自己的清节,磨练自己的意志。在茶文化中这两种思潮却暗暗契合,即茶艺简约,返朴归真。在由元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形式相近,一是茶艺简约化;二是茶文化精神与自然契合,以茶表现自己的苦节。晚明到清初,精细的茶文化再次出现,制茶、烹饮虽未回到宋人的繁琐,但茶风趋向纤弱,不少茶人甚至终身生泡在茶里,出现了玩物丧志的倾向。

①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②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③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经》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 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茶经》是个里程碑。干百年来,历代茶人对茶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和探索,直至《茶经》诞生后茶方大行其道,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④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⑤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

在那些文人墨客看来,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极至最后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于事物之中。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他认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气,元体是精粹外观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过程中,做到淳朴自然,质朴求真,玄微适度,中正冲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谛。张源的茶道追求茶汤之美、茶味之真,力求进入目视茶色、口尝茶味、鼻闻茶香、耳听茶涛、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

张大复则此基础上更进一层,他说:“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谛,即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 洁的仙境,一种天、地、人融通一体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到清朝时,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规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⑥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T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T。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10届, (被誉为茶界“奥林匹克”的第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浙江湖州(长兴)首届陆羽茶文化节于5月28日在茶文化的发祥地浙江长兴举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纷纷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和湖北英山及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第17篇:a茶艺教室

导游教研室茶艺教室初案

为彰显我校的女校特色,扩大专业就业范围,加大实训设施配备,经学校同意,在参照太原旅游学院茶艺教室和茶艺培训期间与教师交流及网上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现提交茶艺教室的初步配套方案:

面积:两个标准教室大小

茶艺教室:计划面积90平方米;

地板:仿古地砖或仿竹制地板,地面预留多个取电插口(大约30个); 教辅设施:多媒体视频+电视+DVD 茶桌30副,茶凳或茶椅(带背显高档)40个(需暑期平遥市场调查) 茶具:

报价单 (高档)

茶船

200元

青花瓷【全套】茶具

213元

纯手工紫砂壶

300-1000元

红木茶道

68元

红木养壶笔

15元

台湾茶艺巾

10元

烧水壶【三连体】

300元

茶荷

8元

茶桶

15元

玻璃杯子

8*3{24元}

(博古架放:名人紫砂壶1200元以上,茶叶罐12元以上)

备用:盖碗50*10元=500元

杯子100*5元=500元

报价单(中档)

茶船

50元

盖碗

3元

玻璃杯子

8*3{24元}

滤网

1元

公道杯

7元

紫砂壶

32元

茶道

16元

茶巾

6元

养壶笔

2元

随手泡

45元

杯洗

18元

茶盒

5元

茶桶

8元

备用:盖碗50*3=150元

杯子100*0.5 =50元

装饰:古筝、古琴;墙面:古典挂画,以字为宜,扇面等。博古架-屏风 后期配备:茶艺服装(学员用和表演两种)+六大类茶叶(教学用)

设计初步设想:

仿古门(门上木质楹联),外墙用仿古砖贴面。

地砖

天花板

导游教研室

2011年6月

第18篇:茶艺自我介绍

(一)茶具组合

紫檀木茶盘一个、宜兴紫砂壶一对、白瓷品茗杯若干、紫檀茶道一套、茶巾二条、电随手泡一个、茶叶罐一个、香炉一个、香一支、玻璃水洗一个。

(二)解说词 各位嘉宾大家好!欢迎光临“政和瑞铭”!我也很荣幸能为您表演功夫茶艺。在表演之前首先做个自我介绍,铁观音茶的作用,我茶艺师,我叫梦欣,下面就请大家静下心来与我共享茶艺的温馨与愉悦。

现在给大家表演的是中国茶王――大红袍茶艺。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的武夷山,不仅是风景名山,铁观音的产地,文化名山,而且是茶叶名山,更是名扬天下的中国茶王――大红袍的故乡。武夷大红袍是清代贡茶中的极品,现在就请各位嘉宾“当回皇帝过把瘾,品饮茶王大红袍。

第一道:焚香静气

茶须静品,香可通灵,冲泡品饮茶王,更要营造一个祥和肃穆的气氛,我们焚香一敬天地;二敬祖先,三敬茶神,安溪铁观音门户网。 第二道:涤静心源 在冲泡大红袍之前先要用净水洗手,洗掉的不仅是手上的灰尘,而且洗净了心中的凡尘,让自已的心变得纯洁、空灵,只有这样才能泡出大红袍的神韵。 第三道:孔雀开屏

向嘉宾展示介绍今天泡茶的茶具„„

即是孔雀展示自己的羽毛,我们借助这道程序来为各位嘉宾介绍一下我们工艺精湛的工夫茶茶具,茶盘我们也称之为茶海,这把壶是一把宜兴制造的紫砂壶 ,是用来泡茶用的壶,我们把它称之为母壶,同样是一把宜兴制造的紫砂壶,是用来储备茶汤用的海壶,我们把它称之为子壶,这两把壶我们也统称为母子壶。闻杯底留香的闻香杯,品茗及鉴赏汤色的品茗杯、茶道具,我们又可细分为 茶则:用它来量取茶叶;茶夹:用来夹取闻香杯及品茗杯,茶漏:用来扩大壶口的面积,防止拨茶时干茶的外漏;茶匙:我们用它来拨取干茶;茶通:我们用它来疏通壶口。

第四道:孟臣沐淋

孟臣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制作的紫砂壶被后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把名贵紫砂壶称为孟臣壶。“孟臣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目的是洗壶并提高壶温。 第五道:茶王入宫

用茶导把大红袍置入紫砂壶内。 第六道:高山流水

武夷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高山流水有知音。通过悬壶高冲倾泻而下的热水犹如武夷山的瀑布,使茶叶在壶内随着水流翻滚,起到洗茶的作用。

第七道:春风拂面

即用壶盖轻轻刮去茶汤表面的白色泡沫,以便使茶汤更加清澈亮丽。

第八道:乌龙入海

茶人品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类,其汤色呈亮丽的琥珀色,出汤时如姣龙吐水,把头一泡的茶汤用于烫杯或直接注入茶盘,称之为“乌龙入海”。

第九道:若琛出浴

茶杯洗净浴出,若琛是清初人,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名贵的茶杯比喻为若琛杯。

第十道:一帘幽梦

第二次冲入开水后,茶与水在壶中相依偎,相融合,这时还要在壶的外部浇开水,以便让茶在滚烫的壶中,孕育出香,孕育出味,孕育出妙不可言的岩韵,这种神秘的感觉,恰似一帘幽梦。

第十一道:母子相哺

茶道即人道,茶道最讲究温馨,通常要准备两把壶,一把用于泡茶,铁观音茶道,称为母壶,一把用于储存茶汤,称为子壶,把泡好的茶汤倒入子壶,称为母子相哺。

第十二道:祥龙行雨

把子壶中的茶汤快速而均匀地依次注入茶杯,称之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露普降”的吉祥之意。

第十三道:韩信点兵

当壶中的茶汤所剩下不多时,改用点斟的手法,称之为“韩信点兵”,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意。

第十四道:敬献香茗

把冲泡好的大红袍献给各位嘉宾。

第十五道:三龙护鼎

这是持杯的手式,三个手指喻为“三龙”,茶杯喻为“鼎”。品茶时拿杯的标准姿势是拇指,食指挟杯,中指托住杯底,女士持杯翘起兰花指,男士则收拢无名指和小指。

第十六道:鉴赏汤色

大红袍的茶汤清澈艳丽,呈深橙色,在观察时注意欣赏。

第十七道:细闻天香

大红袍的茶香锐则浓长,清则悠远,安溪茶厂,甜润鲜灵,变化无穷,如梅之清逸,如兰之高雅,如熟果之甜润,如乳香之温馨,所以茶人把这种茶香称之为“天香“,请大家细闻这妙不可言的天香,铁观音茶叶价格。

第十八道:品啜奇茗

品茶时,啜入一小口茶汤后,不要急于咽下而是用口吸气,让茶汤在口腔中翻滚并冲击舌面与味蕾充分接触,以便更精确的品出大红袍的真香、兰香、清香和纯香。

茶王大红袍,茶艺十八道,暗含武夷山九曲十八湾之寓意。我们的大红袍茶艺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嘉宾的配合,祝大家的生活像大红袍一样芳香持久,回味无穷,谢谢大家!篇二:茶艺师个人简述

个人简述

王斐

由于本人对茶的喜爱,在2000年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进入了茶行业,做起了茶叶销售。从此我每天都可以闻到茶香,品尝茶的滋味。对茶的每一点新知,常常让我兴奋不已,白天顶着烈日往返于茶店和茶城之间,晚上手捧茶书津津有味的拜读。懵懵懂懂得认为做茶就是要泡一壶使得顾客称赞的香茶。 跑遍茶城的角角落落,拜访懂茶的亲朋好友,记下每一个有关茶的点点滴滴,随着对茶的认识的加深,我迷恋上这种神奇的植物。

我精心地经营我的茶店,用我的对茶的热爱感染者我的朋友们,我把茶的乐趣与朋友们分享,同时也得到了他们的尊重和信任,收获着满满的友谊。有朋友千里迢迢来我这里喝茶,论茶;也有朋友的朋友来茶店学茶,泡茶,也有在校大学生暑期专门来我这里让我给她们讲茶,教她们做茶,当然也把最美味的茶给她们品尝,看到她们认真的记着笔记,欣喜地品着我做的香茶,我感到从心而外的骄傲。 2011年的冬季,我应朋友的邀请在环球贸易大厦给商务人士做了“茶与健康”的讲座,整个过程2个小时,大家自始至终都保持着高度的热情,每到精彩之处掌声雷鸣,我又一次以我对茶的热爱赢得了朋友们的赞誉。 在2014年,我加入了茶叶流通协会,荣幸的成为了会员,并且结识了很多茶界精英。

茶是我的事业,也是我的第二生命,我折服于她的神奇,痴迷于她的魅力,我愿以我的一生去钟爱茶。

我经常对朋友们讲:“我将以茶为生,等我到了六

十、七十白发苍苍的时候 ,我依然会端坐于茶台,为你们奉上我精心泡的香茶”。 2015年10月22日篇三:中国茶艺的特点介绍

中国茶艺的特点介绍

中国茶艺的特点介绍

茶艺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它道心文趣兼备,兼具科学性、艺术性、文学性和实用性,具有四大特点:从内涵上看文质并重,尤重意境;从形式上看百花齐放,不拘一格;从审美上看道法自然,崇静尚俭;从目的上看追求怡真,注重实用。本文首先讨论文质并重,尤重意境。

文质并重是中国茶艺的主要特点。孔子首先提出文与质相统一才称得上美。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的质是指人的内在道德品质和才华,文是指人的文饰和外在表现。孔子所说的文和质的统一,不仅是内涵美与外表美的统一,同时还是美和善的统一。这一思想对中国茶艺美学的影响极其深远。在茶艺中质是指其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文是指服装、化妆、道具、环境营造、茶席布置、表演程序和表现技巧等。一套茶艺如果只注重外在美,而忽视了思想内涵之美,即文胜质,这样的茶艺必然显得肤浅,很难打动人心,更无法给人心灵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享受。相反,如果只强调茶艺的思想内涵,而忽视了它的艺术性则是质胜文,这样的茶艺必然缺乏感染力,显得枯燥乏味,同样不足取。茶艺只有文质并重才能雅俗共赏,韵味无穷,意境高远。

意境是我国文学、艺术、美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在茶艺美学理论体系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意境说的思想基础虽然可追溯到老子美学和庄子美学,但是它的理论体系确立于唐朝。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把诗境分为物境、情境、意境三类:

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极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用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艺术是相通的,诗的意境是这样,茶艺的意境也是这样。

唐代之后意境的理论又有新的发展,在现代茶艺美学中我们认为,意境是表现出来的客观形象和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能使观众通过体验和联想,体会到难以言传的美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我们常以意境的高低作为衡量茶艺成败的重要条件。在茶艺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注重通过文与质的统一,做到情与景相交融,茶之美与艺之美相交融,内涵美与外在美相交融,使茶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如佛教茶艺应注重空灵静寂的意境,道家茶艺应注重自然玄妙的意境,儒家茶艺应注重中庸儒雅的意境,民俗茶艺应注重质朴真诚的意境,现代创新茶艺应注重时尚简约的意境„„ 要做到文质并重,尤重意境,我们在茶艺学的学科建设时就应当十分注意吸收民俗的知识、宗教的知识、茶道的知识、文学的知识、历史的知识、美学的知识以及其他相关艺术的理论知识,建立起中国茶艺学的理论体系,使中国茶艺在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指导下健康发展。篇四:中国茶艺的特点介绍

中国茶艺的特点介绍

中国茶艺的特点介绍

茶艺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它道心文趣兼备,兼具科学性、艺术性、文学性和实用性,具有四大特点:从内涵上看文质并重,尤重意境;从形式上看百花齐放,不拘一格;从审美上看道法自然,崇静尚俭;从目的上看追求怡真,注重实用。本文首先讨论文质并重,尤重意境。

文质并重是中国茶艺的主要特点。孔子首先提出文与质相统一才称得上美。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的质是指人的内在道德品质和才华,文是指人的文饰和外在表现。孔子所说的文和质的统一,不仅是内涵美与外表美的统一,同时还是美和善的统一。这一思想对中国茶艺美学的影响极其深远。在茶艺中质是指其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文是指服装、化妆、道具、环境营造、茶席布置、表演程序和表现技巧等。一套茶艺如果只注重外在美,而忽视了思想内涵之美,即文胜质,这样的茶艺必然显得肤浅,很难打动人心,更无法给人心灵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享受。相反,如果只强调茶艺的思想内涵,而忽视了它的艺术性则是质胜文,这样的茶艺必然缺乏感染力,显得枯燥乏味,同样不足取。茶艺只有文质并重才能雅俗共赏,韵味无穷,意境高远。 意境是我国文学、艺术、美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在茶艺美学理论体系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意境说的思想基础虽然可追溯到老子美学和庄子美学,但是它的理论体系确立于唐朝。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把诗境分为物境、情境、意境三类: 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极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用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艺术是相通的,诗的意境是这样,茶艺的意境也是这样。

唐代之后意境的理论又有新的发展,在现代茶艺美学中我们认为,意境是表现出来的客观形象和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能使观众通过体验和联想,体会到难以言传的美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我们常以意境的高低作为衡量茶艺成败的重要条件。在茶艺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注重通过文与质的统一,做到情与景相交融,茶之美与艺之美相交融,内涵美与外在美相交融,使茶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如佛教茶艺应注重空灵静寂的意境,道家茶艺应注重自然玄妙的意境,儒家茶艺应注重中庸儒雅的意境,民俗茶艺应注重质朴真诚的意境,现代创新茶艺应注重时尚简约的意境„„ 要做到文质并重,尤重意境,我们在茶艺学的学科建设时就应当十分注意吸收民俗的知识、宗教的知识、茶道的知识、文学的知识、历史的知识、美学的知识以及其他相关艺术的

理论知识,建立起中国茶艺学的理论体系,使中国茶艺在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指导下健康发展。

第19篇:茶艺课程设计

茶艺课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茶叶的种类,学习区分浙江龙井与西湖龙井

技能:学会泡浙江龙井,正确使用茶具

情感和态度:陶治情操,在细致、循序渐进的茶艺过程中培养耐心和观察力,感受美好和心灵的宁静,享受茶艺学习

二、教学主要内容

1、茶叶基本知识

2、茶艺题材:西湖龙井和浙江龙井的区别、特征

3、安全事项、茶具的使用

4、泡茶的步骤

三、教学准备和课时安排

1、茶叶和茶具的准备

2、安全注意事项 玻璃杯易导热 碰撞易碎

3、卫生注意事项 清理茶具及桌子上残留的茶叶、水迹

4、课时安排 理论知识60分钟 休息20分钟 实际操作80分钟 整理点评20分钟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与讲解

1、通过提问导入,介绍茶叶的种类及茶艺是什么

师:你们谁在家泡过茶呀?那你们都知道哪些茶叶名字呢?

你们觉得什么是茶艺呢?

生:略

2、浙江龙井与西湖龙井的区别、特点 (形、色、味)

师:今天我们要来泡的是龙井茶,龙井茶油西湖龙井和浙江龙井,如果要鉴别两种龙井的不同,可以从外形、香气、滋味等方面来仔细辨别。

(1)外形:如果仔细比较浙江龙井和西湖龙井,我们会发现,浙江龙井的外形比西湖龙井要瘦小些,浙江龙井的叶片采摘一般都选择1厘米到1.2厘米长,而西湖龙井多会选择1.5厘米至2厘米长。如果浙江龙井在1.5厘米再去采摘的话,它的根部要粗,叶片也会老;而西湖龙井在这个时期采摘则正是叶嫩的时候。所以,浙江龙井的采摘要早于西湖龙井。汤色,西湖龙井偏黄,浙江龙井有些偏绿。

(2)香气:两个龙井在杀青程度和炒制的手法上有些不同,所以香气也有些差异。浙江龙井初闻香气十足,但有些飘浮不定,站不住;而西湖龙井初闻没有浙江龙井的香气高,但是它厚实,站得住。两种茶叶泡过第二泡后,站不住香气的茶香淡而无味,站得住 香气的茶香虽然淡却仍在。

(3)滋味:西湖龙井的滋味醇厚甘和,鲜爽;而浙江龙井属醇爽。

香味区分优劣法:淡优浓劣

3、烹茶所用水的选择

4、茶具、杯具的介绍

茶瓶——茶刮:拨茶、清理茶叶渣 扁的一头向下

茶针:帮助挑选茶叶、选择叶片完整的泡茶

茶勺:用于大的茶罐取用量较大的茶叶

茶灌:装茶用 方便灌茶 将多余的茶叶放回茶叶罐

茶夹:夹杯子 烹煮茶之前温杯(例乌龙茶,夹小杯在温水中过滤浸泡);夹茶饼 例

如普洱茶;回收杯子时使用 代表尊重

茶碟:赏茶、挑茶

茶盂:回收废弃的碎茶、废水、废茶水“垃圾桶”

茶巾:女生专用 提壶时垫于壶底

茶壶:烹茶主要工具,具体介绍男女提壶的不同方式

二) 讲解与示范操作泡龙井茶

泡龙井茶七步骤

1、挑茶 拨茶入茶碟 用茶针挑茶

2、温杯 四分之一开水温杯 双手扶杯 逆时针转动杯子2-3圈 倒入茶盂

3、投茶 用茶刮将挑好的茶叶刮入杯中 薄薄铺一层

4、浸泡 倒四分之一开水 让茶叶上下翻动 待茶叶充分舒展成两叶一心

5、摇香 左手托杯底 右手拿杯子 逆时针转动

8、9圈,让茶香充分发散

6、凤凰三点头 下倾上提3次 高低幅度为五指张开 水线不能断 注满杯水八分为宜

7、奉茶 用杯托 双手奉茶是为礼

品茶:闻 大部分茶叶沉入杯底;品:啜一小口闷在口中 用舌头控制 前后翻转品茶 续杯需留一半茶水,最多续三杯,再喝要冲泡

三)实践操作:两人为一组 分工灌烧水、挑茶,然后一同泡茶

四) 整理评估

整理:杯水 壶水倒入茶盂;检查托盘和桌子上有无碎茶叶、擦干净;清理茶盂,分列进行,用茶刮清理残渣至垃圾桶;归位茶具:左上角茶瓶 右上角茶壶 右下角茶巾 中间茶碟 左下角茶盂;拔插头

评估:检查;点评及总结 布置课后作业

安排卫生工作

杨蕾

第20篇:《四君子茶艺》

【学术创作】

《四君子茶艺》

(济南御青茶艺学校 吴冠军)

“四君子茶艺”由颍溪茶童吴冠军先生创作于1998年,此套茶艺程式结束了“茶艺”只能在台上演绎而难以真正走入百姓生活的历史,从而开启“家庭茶艺”之先河,其内容融艺术性与实用性为一体,少缺了演艺型茶艺中的矫柔造作而更注重于实用。整套茶艺流程简洁明快,寓意深刻,尤其适合

三、五好友共享佳茗时使用,并适用于泡饮各种名茶,故深受茶艺爱好者推崇,在家庭茶事中被广为应用。

一、相聚是缘,恭候光临

将清洗好的茶具布设于台面,寓意主人全体家庭成员喜迎嘉宾。

二、活火煮泉,恭请上座

开启电茶炉煮沸泉水,并将品茗杯翻转置放于泡茶基座之上,寓意恭请客人入席就座,待品佳茗。

三、高山流水,涤尽凡尘

将泉水注入紫砂壶,然后依次倒入品茗杯,起温壶烫杯作用,寓意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洗去一路风尘。

四、叶嘉共赏,游龙归宫

为客人展示即将品饮的茶叶,并介绍相关茶叶知识与此茶的出处,并取适量茶叶投入紫砂壶。

五、兴旺发达,步步升高

以悬壶高冲之手法注水入壶击打茶叶,使泡沫溢出壶口起醒茶作用,四溢的泡沫象征祝愿来宾在事业与生活上兴旺发达、步步高升!

六、远离尘嚣,分承香露

将烫好的品茗杯从泡茶基座移至茶托上以备斟茶之用,寓意让我们暂且远离都市的喧嚣,在这目映奇石幽兰、耳绕丝竹禅音的佳境里,来共同分享佳茗的幽香。

七、忆苦思甜,情深意浓

高浓度的茶汤入口浓烈,但回味甘甜绵长,会让主宾共同忆起往昔同甘共苦的患难岁月,并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谈笑间,更进一步加深了友人之间的感情。

八、九九归一,地久天长

主人以“关公巡城”手法分九次为三位客人斟满品茗杯,然后以“悬壶高冲”手法一次注满自己的杯子,寓意此次品茗活动即将结束。九九归一,有相聚之际必有离别之时,但我们的友谊定会地久天长。

九、尽杯谢茶,一路顺风

主宾同时举杯,将佳茗一饮而尽,既寓意客人感谢主人以佳茗相待,亦寓意主人祝愿来宾归途一路顺风!

茶艺教案模板
《茶艺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