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语文朗读口语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4-02 08:33:23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二年级语文朗读口语小结

二年级语文朗读口语,看图说话小结

一年级的老师监考二年级的学生,在朗读课文的选段中,大多数学生都能流利地把课文读出来,把字音读准,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1、

2、

3、有部分学生添字,漏字。大部分学生没有明确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大部分学生在一些字音没有咬准,例如:平舌音和翘舌音,边音和鼻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4、有一些学生过于紧张,读错了,然后回读。

看图说话中,大多数学生都能把图意大概地说出来,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

2、

3、部分学生说话不够完整,存在一些语句的毛病。部分学生的想象力不够丰富。 部分学生没有按一定的顺序说话。

推荐第2篇:普通话朗读口语培训教案

第四部分 朗读技能训练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朗读的基本要求,掌握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

教学内容

朗读的基本要求、朗读技巧(停连、重音、节奏、语调)。。 训练要点:

结合朗读作品,训练停连、重音、节奏、语调等朗读技巧。

教学时数:16课时 一.朗读的定义: 朗读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读书方式,是有声语言的艺术化,同时也是普通话声、韵、调和音变的 综合运用、综合检验的一种方式

二.朗读的主要特点: 1.口语化:使用规范化语音. 2.口语化:口头语言为基础. 3.艺术化:生动再现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形象.三.朗读技巧: 朗读技巧包括停连、重音、语调、节奏四方面。普通话测试对技巧的要求是:平实、客观。练习时切记不要追求浓墨重彩的朗读效果。

(一)停连

朗读中声音中断和延续叫停连。它不但是生理上的换气,更主要的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停顿符号^表示。

1、语法停顿:时间长短为:句号、问号、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

2、强调停顿:根据语意或感情需要,或加强语气,在不是语法停顿的地方停顿,或在语法停顿上变动时间.

(二)重音

朗读时,强调或突出词或词组叫重音。

1、语法重音 (符号˙表示)短句中的谓语、名词前的定语、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是重音。

2、强调重音 (符号。表示)突出某种特殊的思想感情,把句中的某词语读重。

(三)语调

句中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调子叫语调。

一般陈述句用平直调,疑问句用上扬调;感叹句用降调;复杂语气的句子用曲折调。

(四)节奏:朗读时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

普通话朗读测试不要求艺术化,不要忽高忽低,忽快忽慢,从容镇静即可 。 四.朗读常见的问题:

(一)念书腔:单纯地念字,照字读音,或有字无词,或有词无句。

(二)唱读:唱读表情达意被削弱,只有声音外壳。

(三)念经式:声音小而快,无停顿,无重音,感情和声音变化。

(四)演戏式:从声音形式上摹仿夸张、渲染的舞台上的朗读。

五.练习题:朗读作品50篇(见教材)

第五部分 口 语 训 练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一般口语技能,并结合其专业特点,提高职业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普通话测试中说话的相关内容,口语交际的方法和规律。

训练要点:

1.结合普通话测试话题,进行说话训练; 2.设置话题,进行口语训练;

3.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情景模拟训练。

教学时数:

20课时

一.普通话测试中 ,说话的基本要求:

(一)声、韵、调 ,要标准。

(二)词汇、语法 ,要规范。

(三)表达 ,要自然流畅,口语化。 二.测试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调整心态,从容应试

(二)灵活机动,随时调整说话内容

(四)声音适中,清晰流畅

(五)避开方言,内容从简 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规律

(一)口语是人类交际的最主要形式

人类用来交际的工具和手段多种多样,如语言、文字、旗语、信号灯、电报代码、音乐舞蹈、体态语等,但在人类历史中,产生最早、应用最广、使用人数最多、表达内容最丰富的,是语言。语言又分口语和书面语。口语是交际的主要形式,原因有二:口语在先,书面语在后;口语现想现说更能反映说话者的心理。

(二)口语交际的基本条件

1. 双方参与:任何时候交际都必须有主动与被动双方参与,这是实现口语交际的先决条件

2.使用双方共知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种符号,同时又是自成系统。故进行口语交际时,须使用双方共知的符号系统。进行口语交际还应具备双方都认知的非语言符号系统——体态语(姿态语、手势语) 3.保持传递信息的通道无阻

(三)认清交际对象,做到有的放矢 1.弄清交际双方的关系 父母与子女 老师与学生 医生与患者 上级与下级等

2.了解对方的性格

开朗、豪放 内向、孤僻 严谨、忠厚 圆滑、世故

3.适合自己的性别角色

男性:大方自如,注重理性思辩。在选词造句上力求简洁有力,语言表达应刚毅而不固执,灵活而不油滑,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粗犷而不粗俗等

女性:雍容大度,不骄傲自负,不自卑自贱,热情而不轻佻,文雅而不呆板。语调上,温存恬静、宽容谦和是女性言语的标准特色。 4.区分不同的文化层次

四.练习题: 1.我熟悉的一个人 2.给我印象深刻的一首歌 3.生活中的一件事 4.我的兴趣、爱好 5.我的家庭 6.我喜爱的一本书 7.我的童年 8.家乡的气候 9.家乡的风光 10.家乡的风俗 11.我喜欢的体育运动

12.所在的集体 13.我的业余生活 14.怎样与人相处 15.学习普通话的感受 16.谈谈电视节目 17.我对某种社会现象的看法 18.我看商品的质量 19.我看邻里关系 20.家务事趣谈 21.我喜爱的一种动物(植物) 河南名胜古迹(一两处介绍)

推荐第3篇:三年级语文教案—朗读

三年级语文

朗读课教案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朗读的基本要求,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2、掌握朗读的技巧,培养良好的语感

3、掌握朗读方法并灵活运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遣词造句的准确、鲜明、形象,掌握语言的结构美,音韵美、节奏美

2、学习朗诵的技巧,提高朗诵的水平。做到仪态大方,吐字清晰,语音标准,声音洪亮。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1、讲解法、赏析法、训练法

2、录音资料辅助教学

四、课时安排:1课时(1小时)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5min):

顾宪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讲堂)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成诵”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学习在于朗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为什么这么说?

较之于书本上平面的文字或者默读,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我们可以更立体、更感性地感知到诗歌的音律美、节奏美,以及中国语言文字独有的抑扬顿挫的声调美。

这就是朗读带来的神奇效果。面对一个文本,应该如何朗读?朗读有什么具体要求?

二、朗读教学(35min)

(一)朗读的概念(2min)

朗读:

(二)朗读的基本要求:(3min)

目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方法:“四不”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不丢字; “三到” 眼到、口到、心到。

(三)朗读的基本方法和练习(25min)

1、扫除语言障碍。(20min)

(1)首先排查生僻字词,特别要注意多音多义字,古诗文中特别要注意按意定音。可以借助字典将不认识的、难读的字词的拼音标在字上方。 (2)其次发音正确,吐字清晰,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读; 朗读正音练习(一)声母发音要点

1.双唇音b、p、m

播 布 北 宾 排 漂 盘 砰 慢 明 美 谋 奔波 包办 遍布 偏旁 澎湃 琵琶 命脉 埋没 牧民 茂密

2.唇齿音f 吩咐 非凡 肺腑 奋发 发放

3.舌尖中音d、t、n、l

(1) d、t 等待 单调 抵挡 电灯 探听 吞吐 铁蹄 团体

(2) n、l 哪里 奶酪 脑力 内涝 呢喃 能力 来年 老农 冷暖 流脑 联络 岭南 牛奶 恼怒 扭捏 能耐 男女 履历 理论 流露

4.翘舌音zh、ch、sh、r与平舌音z、c、s

z-zh增值 张嘴 宗旨 主宰 醉倒-坠倒 杂志-渣滓 杂志 c-ch 餐车 陈词 粗布-初步

s-sh 山色 私事 肃立-树立 差错 辞呈 匆忙 -充满 深思 缩手 搜集-收集

5.舌根音g、k、h

g 歌曲 骨头 高矮

k 开门 课本 卡片

h 呵斥 喝水 会议

6.舌面音j、q、x

j 街道 加法 军队

q 群众 确认 去哪

x 系统 夏天 需要

(二)韵母发音要点

1.单元音韵母a、o、e、i、u、ü、er 你 洗 提 ; 胡 除 祖;雨 徐 取

2.复元音韵母注意ou、iou 的读音

欧 抽 收 头;优 球 牛 休

3.鼻韵母注意in、ing与en、eng的区别

in、ing对比辨音红心 -红星 人民 -人名 劲头-镜头 婴儿-因而 信服-幸福 海滨-海兵 谈情-弹琴 频频-平平零时-临时 静止-禁止 印象-映象 冰棺-宾馆 亲近-清静 竞赛-禁赛 金银-晶莹

读准in和ing 心情 品行 心灵 民兵 金星 定亲 清音平民 精心 隐情 轻信 灵敏

en、eng对比辨音

陈旧-成就 真气-蒸汽 上身-上升 成风-晨风 出生-出身 同门-同盟 粉刺-讽刺 正中-震中 审视-省市 针眼-睁眼 分针-风筝 深耕-生根

读准en和eng 真诚 本能 奔腾 神圣 人生 风尘 证人 登门 胜任 城镇 整段-诊断 人参-人生 分子-疯子 花盆-花棚 瓜分-刮风 深沉-生成 成本 承认

前后鼻韵的区分方法:

记住代表字,进行偏旁类推。

〔申〕 伸 呻 绅 神 审 婶

〔生〕 牲 笙 甥 胜

〔林〕 淋 琳 凌

〔陵〕 菱 绫

(三)声调练习

1.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一二三四声)的发音要点

好 美 满 想 仰 场 请 跑

2.“

一、不”的变调:“一”在量词之前“不”在同去声(第四声)字搭配时声调发生变化,凡用在去声字前,一律读第二声(阳平);其他情况下,声调不变,均读去声。

一只(1)海鸥,一片(4)沙滩,一艘(1)军舰,一条(2)帆船。 一畦(2)秧苗,一块(4)稻田,一方(1)鱼塘,一座(4)果园。

一道(4)小溪, 一孔(3)石桥, 一竿(1)翠竹, 一群(2)飞鸟。 一面(4)队旗, 一把(3)铜号,一群(2)“红领巾”,一片(4)欢笑。

“不”读一的常用词有:不必 不变 不错 不大 不但 不到 不定 不动 不断 不对 不够 不顾 不过 不见 不尽 不快 不愧 不利 不料 不论 不妙 不配 不日 不善 不是 不外 不像 不要 不用 不在 不正 不致 不至 不做 不作。

无论什么时候,不(bù)管遇到什么情况,我绝不(bù)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爱迪生

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和清贫,要有平和的心态;不(bú)要急于求成,更不(bú)要为名利所累。——周海中

为了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去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bù)如轰轰烈烈的死。——巴金

生活是一场艰苦的斗争,永远不(bù)能休息一下,要不(bù)然,你一寸一尺苦苦挣来的,就可能在一刹那间前功尽弃。——罗曼·罗兰

不(4)一(2)样(4)

不一致

语气词“啊”的音变

小猴和小兔是好朋友。一天,他俩在树下玩,跳啊,唱啊,真高兴!玩了一会儿,小猴说:“小兔,我请你吃桃子吧

是啊,树上的桃子又大又红,一定很好吃。 小猴对正在树上的猴爸爸说:“爸爸,请您给我们摘几个桃子,好吗?”猴爸爸还没有回答,也没有动手,只见几个桃子自己从树上掉下来。 小兔说:“猴伯伯,谢谢您!” 猴爸爸笑着说:“别谢我,这是地球爷爷帮的忙。” 小猴觉得很奇怪:“地球爷爷怎么帮忙啊?” 小兔也说:“是呀,地球爷爷怎么帮忙呢?他又没有手。” 地球爷爷说话了:“不,我有手,而且有很大很大的力气,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能让踢到半空的足球掉下来……我的手,就是你们看不见的地心引力。” 地球爷爷的话刚说完,几个桃子又从树上掉了下来。

(2)不添字、不丢字、不颠倒、不重复,朗读清晰完整。

2、有感情的朗读(5min)

(1)首先,深入地理解文本,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孟子·万章下》 引申出“知人论世”,背景资料的了解对理解文章的情感有很大的帮助。了解了这些背景,再来阅读文本,就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情感。

(2)其次,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运用各种感知能力,使情景再现,揣摩作者想要传递出的情感,把握情感以后,还需要通过有声语言把作者的情感表现出来,这才达到朗读的目的。

(3)运用技巧(选讲)

1.停连

停,指的是停顿;连,指的是连接。朗读中在作品部分之间、段落之间、层次之间、自然段之间和句子之间、词组及词之间都存在着声音的停顿或连接。(说明“/”短暂的停顿;“∧”停顿稍长;“⌒”指用于有标点的地方,表示缩短停顿时间连起来读)

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2.重音

作品中的字有的往往需要突出强调,在不改变这些字词原有声调的情况下,运用加大音量,拖长字音等方法予以强调,就是重音。

(1)加强重音:在朗读时突出强调的字,词读得重一些。

《草原》的第一句写道:“这次,我看到了草原。”有的学生把重音落在“这次”上,有的在“草原”上。根据上下文,应重读“看到”,从而强调下文写的恬静而令人向住的草原美景。

(2)拖长字音:通过,有意延长音节来达到强调的目的。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 (《第一场雪》)

(3)重音轻读:读音的轻重是相对的,有时有意的轻读主要重音,更能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重音轻读,常用来表示深沉、含蓄、细腻的思想感情和轻巧的动作、轻微的声音、幽静的环境等。如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句:“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里的重音“冷极、雪、黑”就需要读得低沉、绵长些,做到重音轻读。

3.节奏

节奏是指朗读过程中由声音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而形成的回环往复的形式。 (1)轻快型

这种有节奏语速较快,多扬少抑,多轻少重,声轻不着力,词语密度大,有时有跳跃感。多用来描绘欢快、诙谐的情志。如《火烧云》

我爱看天上的一片云,那片白白的、会变的云。瞧它一会儿变成只小黄狗,摇着尾巴,追着太阳跑;一会儿变成只小灰羊,在草原上撒欢儿跳高。 (2)沉稳型

这种节奏语势沉缓,多抑少扬,多轻少重,音强而着力,词语密度疏,常用来表现庄重,肃穆的气氛和悲痛、抑郁的情感。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卖火柴的小女孩》

灵车队,万众心相随。哭别总理心欲碎,八亿神州泪纷飞。红旗低垂,新华门前洒满泪。日理万机的总理啊,您今晚几时回? (3) 舒缓性

这种节奏语速较缓,语势较平稳,声音轻柔而不着力,常常用来描绘幽静的场面和美丽的景色,也可以表现舒展的情怀。如《第一场雪》、《月光曲》等。

大海上一片静寂。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朦胧胧欲睡似的。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劈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

(4)强疾型

这种节奏语速较快,多扬少抑,声音强劲而有力,常用来表现紧张急迫的情形和抒发激越的情怀。如《董存瑞舍身炸喑堡》、《景阳冈》等。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的飞翔。 4.语气

语气是指在某种特定思想感情的支配下朗读语句的具体语音形式。作品中的语句总是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的,总是带有某种感情色彩的。语句的感情色彩,主要是通过声音气息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1)喜爱的感情

一般要读得“气徐声柔”,轻快流畅。

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着,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

(《珍珠鸟》) (2)悲伤的感情

一般要读得“气沉声缓”,有一种迟滞感。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了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丰碑》) (3)激昂的感情

一般要读得“气粗声重”语速稍快。

假如我有幸竞聘成功,我将不负众望,虚心纳谏,博采众议,拥有一副兼听则明的耳朵,一颗善解人意的心灵,一个容纳百川的胸怀,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继续开创,去迎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以上四种节奏类型,只是大体的分类。在实际的朗读过程中,一篇作品的节奏不一定是单一的,往往随着内容情节的变化,节奏也会相应发生改变。因此在朗读过程中,节奏必须因文而异,切忌死板单一,一统到底。

二、当堂练习(20min)

1、一条龙(5min)

先自己朗读,然后全班一条龙轮流朗读。 (0)邻居的小孩安静,是个盲童。

(1)春天来了,小区的绿地上花繁叶茂。(2)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3)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4)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5)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穿梭。(6)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7)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8)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9)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10)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11)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12)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13)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14)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15)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着。

(16)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17)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18)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19)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20)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21)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2、绕口令(5min)

先自己练习,然后找志愿者,没有人自己点名。

十字路口红绿灯,红黄绿灯分得清,红灯停,绿灯行,黄绿灯亮向左行,行停停行看灯明。 扁担长,板凳宽,扁担没有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

坡上立着一只鹅,坡下就是一条河。宽宽的河,肥肥的鹅,鹅要过河,河要渡鹅不知是鹅过河,还是河渡鹅?

(1)四和十

四是四,十是十,四十是四十,十四是十四,四十不是十四,十四不是四十。谁能分得清,请来试一试。 (2)八座屋

八只小白兔,住在八棱八角八座屋。八个小孩要逮八只小白兔,吓得小白兔,不敢再住八棱八角八座屋。 (3)酒换油

一葫芦酒九两六,一葫芦油六两九。六两九的油,要换九两六的酒,九两六的酒,不换六两九的油。 (4)狗与猴 树上卧只猴,树下蹲条狗。猴跳下来撞了狗,狗翻起来咬住猴,不知是猴咬狗,还是狗咬猴。 (5)分果果

多多和哥哥,坐下分果果。哥哥让多多,多多让哥哥。都说要小个,外婆乐呵呵。

3、古诗诵读(5min)

先领读,然后让大家齐读。 《别董大》 《元日》《小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江雪》

4、齐读(5min)

先领读,然后带领大家齐读。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是海洋。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去参加歌咏队,去演戏, 去建设铁路,去做飞行师, 去坐在实验室里,去写诗, 去高山上去滑雪, 去驾一只船颠簸在波涛上, 去北极探险,去热带搜集植物, 去带一个帐篷在星光下露宿。 去过极寻常的日子,

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 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 去以心发现心。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又是多么芬芳。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三、结语(1min) 学一门语言重在“听说读写”,可见“读”是非常重要的,朗读使我们体验到语文的魅力和美,希望大家以后能够多读,热爱语文,拥抱美好未来!

推荐第4篇:大学生口语大赛朗读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古代部分

1.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九章·橘颂(屈原)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1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3.庄子·逍遥游(节选)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4.孟子·鱼我所欲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勿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

2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5.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

二、书八章、世家三

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6.兰亭集序(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3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7.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4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8、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9.哀江头(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10.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5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1.滕王阁序(节选 王勃)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12.阿房宫赋(节选 杜牧)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

6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多于机上之工女;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3.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7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14.秋声赋(节选 欧阳修)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 “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15.六国论(节选 苏洵)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

8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6.前赤壁赋(节选 苏轼)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瓠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9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17.深虑论(节选 方孝孺)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18.项脊轩志(节选 归有光)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

10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9.西湖七月半(节选 张岱)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还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20.为学一首示子侄(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11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近现当代部分

21.静夜(闻一多)

这灯光,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 这贤良的桌椅,朋友似的亲密; 这古书的纸香一阵阵的袭来; 要好的茶杯贞女一般的洁白; 受哺的小儿唼呷在母亲怀里, 鼾声报道我大儿康健的消息„„ 这神秘的静夜,这浑圆的和平, 我喉咙里颤动着感谢的歌声。 但是歌声马上又变成了诅咒, 静夜!我不能,不能受你的贿赂。 谁希罕你这墙内尺方的和平! 我的世界还有更辽阔的边境。

12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这四墙既隔不断战争的喧嚣, 你有什么方法禁止我的心跳? 最好是让这口里塞满了沙泥, 如其他只会唱着个人的休戚! 最好是让这头颅给田鼠掘洞, 让这一团血肉也去喂着尸虫; 如果只是为了一杯酒,一本诗, 静夜里钟摆摇来的一片闲适, 就听不见了你们四邻的呻吟, 看不见寡妇孤儿抖颤的身影, 战壕里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 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 幸福!我如今不能受你的私贿, 我的世界不在这尺方的墙内。 听!又是一阵炮声,死神在咆哮。 静夜!你如何能禁止我的心跳?

22.我有一个恋爱(徐志摩) 我有一个恋爱── 我爱天上的明星; 我爱它们的晶莹: 人间没有这异样的神明。

在冷峭的暮冬的黄昏, 在寂寞的灰色的清晨,

13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在海上,在风雨后的山顶── 永远有一颗,万颗的明星!

山涧边小草花的知心, 高楼上小孩童的欢欣, 旅行人的灯亮与南针── 万万里外闪烁的精灵!

我有一个破碎的魂灵, 像一堆破碎的水晶, 散布在荒野的枯草里── 饱啜你一瞬瞬的殷勤。

人生的冰激与柔情, 我也曾尝味,我也曾容忍; 有时阶砌下蟋蟀的秋吟, 引起我心伤,逼迫我泪零。

我袒露我的坦白的胸襟, 献爱与一天的明星: 任凭人生是幻是真, 地球存在或是消泯── 太空中永远有不昧的明星!

23.寻梦者(戴望舒)

14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姣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姣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24.我是一条小河(冯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 流入那无情的大海——

16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 我也随着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竟也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25.赞美(节选 穆旦)

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 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 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 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 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

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 是爱情,是在天空飞翔的鹰群, 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 当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在遥远的天际爬行; 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 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 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 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 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呵,

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

17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26.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歌唱早晨, 我歌唱希望,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 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呵, 你飞吧,

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 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 不管它像一阵微风 或者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 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我重新变得年轻了, 我的血流得很快,

18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27.太阳的话(艾青) 打开你们的窗子吧, 打开你们的板门吧,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进到你们的小屋里。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 我带着林间的香气,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快起来,快起来, 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 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 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 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28.青春万岁·序诗(王蒙)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19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让我们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 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有那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园的欢舞, 细雨濛濛里踏青,初雪的早晨行军, 还有热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

是转眼过去的日子,也是充满遐想的日子, 纷纷的心愿迷离,像春天的雨, 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 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

是单纯的日子,也是多变的日子, 浩大的世界,样样叫我们好惊奇, 从来都兴高采烈,从来不淡漠, 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

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 在生活中我快乐地向前, 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 多严峻的战斗,我不会丢脸,

有一天,擦完了枪,擦完了机器,擦完了汗, 我想念你们,招呼你们, 并且怀着骄傲,注视你们。

20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29.春天,遂想起(余光中) 春天,遂想起

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 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蜒于其中 (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 江南 小杜的江南 苏小小的江南 遂想起江南,

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 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 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 (那场战争是够美的) 逃了西施 失踪了范蠡 失踪在酒旗招展的

(从松山飞三个小时就到的) 乾隆皇帝的江南

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 的江南,想起 太湖滨一渔港,想起 那么多的表妹,走在柳堤 (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 走过柳堤,那许多的表妹

21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就那么任伊老了, 任伊老了,在江南 (喷射云三小时的江南) 即使见面,她们也不会陪我 陪我去采莲,陪我去采菱 即使见面,见面在江南 在杏花春雨的江南

在江南的杏花村 (借问酒家何处) 何处有我的母亲

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 一个江南小女孩变成的母亲 清明节,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 喊我,在海峡这边 喊我,在海峡那边 喊,在江南,在江南 多寺的江南,多亭的 江南,多风筝的 江南啊,钟声里 的江南

(站在基隆港,想——想 想回也回不去的) 多燕子的江南

22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30.相信未来(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23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31.回答(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24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32.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节选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顾城) 25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 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它们挨得很近让它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还想画下未来

26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 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 画下许多因为爱她 而熄灭的心 画下婚礼

画下一个个早早醒来的节日——

上面贴着玻璃糖纸 和北方童话的插图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座比一座更高大的山岭 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33.这样的战士(节选)(鲁迅)

27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要有这样的一种战士──已不是蒙昧如非洲土人而背着雪亮的毛瑟枪的;也并不疲惫如中国绿营兵而却佩着盒子炮。他毫无乞灵于牛皮和废铁的甲胄;他只有自己,但拿着蛮人所用的,脱手一掷的投枪。

他走进无物之阵,所遇见的都对他一式点头。他知道这点头就是敌人的武器,是杀人不见血的武器,许多战士都在此灭亡,正如炮弹一般,使猛士无所用其力。

那些头上有各种旗帜,绣出各样好名称:慈善家,学者,文士,长者,青年,雅人,君子„„。头下有各样外套,绣出各式好花样:学问,道德,国粹,民意,逻辑,公义,东方文明„„。

但他举起了投枪。

34.荷塘月色(节选 朱自清)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

28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5.故都的秋(节选 郁达夫)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36.《激流》总序(节选 巴金)

我跟所有其余的人一样,生活在这世界上,是为着来征服生活。我也曾参加在这个“搏斗”里面。我有我的爱,有我的恨,有我的欢乐,也有我的痛苦。但是我并没有失去我的信仰:对于生活的信仰。我的生活还不会结束,我也不知道在前面还有什么东西等着我。然而我对于将来却也有一点概念。因为过去并不是一个沉默的哑子,它会告诉我们一些事情。

在这里我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是过去十多年生活的一幅图画。

29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自然这里只有生活的一小部分,但是我们已经可以看见那一股有爱与恨、欢乐与受苦所构成的生活的激流是如何地在动荡了。我不是一个说教者,我不能够明确地指出一条路来,但是读者自己可以在里面去找它。

有人说过,路本没有,因为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条路。又有人说路是有的,正因为有了路才有许多人走。谁是谁非,我不想判断。我还年轻,我还要活下去,我还要征服生活。我知道生活得激流是不会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

37.牡丹的拒绝(节选)(张抗抗)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被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38.家(节选 周国平)

如果把人生譬作一种漂流——它确实是的,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漂过许多地方,对于所有人来说是漂过岁月之河——那么,家是什么呢?

南方水乡,我在湖上荡舟。迎面驶来一只渔船,船上炊烟袅袅。当船靠近时,我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听到了孩子的嬉笑。这时我恍然

30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悟到,船就是渔民的家。

以船为家,不是太动荡了吗?可是,我亲眼看到渔民们安之若素,举止泰然,而船虽小,食住器具,一应俱全,也确实是个家。

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人世命运莫测,但有了一个好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

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亲爱。”

39.盈与虚(节选)(刘墉)

熬尽长夜,你便能见到黎明;饱受痛苦,你便能拥有快乐;耐过残冬,你便无需蛰伏;落尽寒梅,你便能企盼新春。

余霞展现,你便知夜幕将垂;荣华享尽,你便知凋零已至;繁花似锦,你便待落英缤纷;月明如昼,你便知桂魄将残。

念高危,你便当思谦而自牧;惧满溢,你便当江海而下百川;享富贵,你便当施舍贫穷;掌权势,你便当矜恤黎庶。

正因为虚之后有盈,所以便充满希望,正因为盈之后有虚,所以便知道满足;正因为此虚而彼盈,所以宇宙能均衡;正因为此死而彼生,所以万物能延续。

宇宙之道,不过盈虚而已。

40.敬畏生命(节选 张晓风)

31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那是一个夏天的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那州的一个湖边。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象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我当时没有十分注意,只当时偶然风起所带来的。

可是,整个下午,整个晚上,漫天都是那种东西。第二天情形完全一样,我感到诧异和震撼。

其实,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吹动纤维播送的。但也只是知道一道测验题的答案而已。那几天真的看到了,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

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造物者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

32

推荐第5篇:9册语文口语教案

我爱阅读

知识、能力教学目标: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思想教育要点: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同学们,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组内讨论,人人参与

①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

②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要求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让其发言。

③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④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

三、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①提示互动内容:

◆《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品味了“窃读”的快乐,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如果你采访了身边爱读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

②全班互动。

◆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四、开展辩论,启迪思维

①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咱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

②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③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浓浓的乡情

知识、能力教学目标: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2.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3.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思想教育要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表达对家乡的热 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

教学难点: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的发挥想象表达对家乡的热 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因为如此,每个人对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古人就用诗句“举头

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 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二、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2.既然大家都这么热爱自己的家乡,那么现在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吧。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小组交流讨论

1.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投影)。

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2.组长是小组策划的组织者,还要安排一名记录员和一名同学汇报。 3.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4.根据讨论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

5.小结过渡:刚刚老师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都事先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那现在就请我们同学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策划的活动方案吧。

四、展示活动方案

1.以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重点要说说怎么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2.其他同学可以质疑,可以和同学进行交流。

3.师生共同评议。综合大家的意见,班长制定一个活动方案。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口语交际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组织策划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同学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我是小小推销员

知识、能力教学目标: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思想教育要点: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与热爱,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教学难点: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他买下来吗?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二、精心准备

1.熟悉“商品”。对你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从外观、规格、到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格,做到心中有数。可以通过阅读说明书和向别人询问,得到真实的情况。

2.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

3.面对“顾客”,你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言推销你的商品,请做好充分的准备。

4.思考“顾客”针对产品会提出那些质疑?你将如何解答。

三、小组试买

1.在小组中试着推销你的商品,让同学们针对你推销产品的内容、语言、语气、表情提出中肯的建议。 2.认真聆听同学们的建议,合理采纳。

四、班级特卖场

1.每组选出最优秀的“推销员”,推销自己的产品。

2.“顾客”认真聆听“推销员”的介绍,对产品提出质疑。

3.耐心、机智的回答“顾客”的问题,抱着即对消费者负责,又对产品负责的态度。

五、总结

1.评出最佳“推销员”。2.你认为怎样才能过做一个优秀推销员?(优秀推销员的标准是什么?

一件小事、漫画或名言的启示

知识、能力教学目标: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小事,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

思想教育要点: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小事,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 教学难点: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小事,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明确要求

①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我们思考,获得启示。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吧!

②请同学们三位同学阅读一下书上的要求。

③明确要求:a.生活中给你启发的事情要求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B.交流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要先说说是什么,再说是怎样理解的,还可以联系生活,通过事例来说一说对自己的启发和帮助。C.介绍一幅漫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可以根据画意编一个故事,让 读故事的人自己体会漫画的含义。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①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面的建议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交流:生活中给你启发的事情;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给自己带来启示的一幅漫画。

②自己根据要求先想一想怎么说,再练一练。

③在小组内和同学进行交流,听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倾听,相互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①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②师生评议:不仅要评同学说得怎么好,还要说说自己听后说到了什么启示。③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不同角度给予不同的提示评价。

四、教师总结,提示积累

看来在生活中会给我们带来启示的东西还真有不少,一件小事,一句名言,一幅图画,甚至一件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积累和思考

父母的爱

知识、能力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2.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3.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教学重点: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难点: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过程:

一、扣紧课文,交流感受

1.利用课文切入话题。同学们,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有人说过,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慈母情深》《学会看病》这四篇课文,也许大家对父母之爱,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和感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读了本组的一些收获吧。

2.组织交流阅读感受。以“父母的爱是_____(慈祥的、严格的、宽容的、纵容的、感人的„„)”为中心,自由地交流阅读感受。先是小组里交流,然后,全班自由表达见解。学生可从总体上来讲,也可以结合某一篇文章,或某一片段,某一细节来谈谈自已的阅读感受。

二、阅读片段,发表见解

1.导入。“是呀,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请大家阅读下面三则小故事,然后我们再一起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2.阅读。教师课件出示三则小故事(或让同学打开课文第110页),学生自由阅读。

3.交流。教师可让学生先自由跟同伴交换看法,然后在小组内评说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小组长对不同看法进行简要记录。最后,选派有代表性意见的同学在全班发表见解。三个故事中的第一个小故事,妈妈的包办,使刘明养成了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应该像《慈母情深》中的母亲,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第二个故事中的爸爸教育方式不当,使冯刚畏惧考试。爸爸应该帮助他找出失败原因,鼓励他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第三个小故事中,李路杰的成功是爸爸正确引导的结果。教师应在交流过程中穿针引线,引导学生对三个故事谈看法,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充分交流。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比较集中地围绕某一主题进行交际,互相补充,发表见解,甚至可引导学生对某一观点进行辩论。

三、讲述故事,表达想法

1.导入。“你在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2.讲述。把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谈谈看法。 3.评说。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听后,可结合故事,或发表想法,或帮助分析,或提提解决办法。

四、课后谈心,引导沟通 1.讲故事,求沟通。回家以后,把三个小故事讲给自己的父母听,并请他们谈谈看法,同时,把自己的看法也跟父母说一说。

2.讲心事,求沟通。把自己对父母之间教育自己的事例和不同看法跟父母谈谈心,互相交流,互相沟通。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知识、能力教学目标: 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增强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增强历史责任感。

教学难点: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增强历史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揭示演讲活动的主题

1.回顾本单元课文,说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揭示本次演讲活动的主题: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二、读题,了解题意

1.独立审题,勾画要求。 2.交流:说什么?怎么说?

三、指导演讲

1.交流课前拟定的提纲,互相启发,开启思路。 2.完善提纲,分组试讲。

3.各组推荐一人在班内进行交流,学生评议。

四、总结评议

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

知识、能力教学目标:交流自己爱看的有关毛泽东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影视作品或故事。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思想教育要点:培养学生对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交流自己爱看的有关毛泽东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影视作品或故事。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教学难点:交流自己爱看的有关毛泽东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影视作品或故事。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①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在课内外阅读了不少有关毛泽东主席的故事,了解了这个伟人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事迹,感受了他那普通又不普通的情怀。你还看过哪些毛主席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电影、电视呢?

②学生汇报已看过的影视作品。

二、分组交流

在你们看过的这些影视作品中,哪一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让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没看过影视作品的话,可以讲述自己听过或读过的相关故事。可参考交流提示进行交流。

提示:讲清影视作品的名称,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

讲述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情节,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想。 认真听别人的讲述,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询问。

三、全班交流

推荐同学在全班交流。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给讲述的同学评选出“内容充实奖”、“感受真实奖”、“表达流利奖”等等。

四、拓展交流

①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此时此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②其实,在当今社会也有许多令人感动的英雄事迹。如果你是一个摄影记者,你会拍摄我们周围的哪些英雄人物的哪些事情呢?

推荐第6篇:语文口语交际教案

情景说明:

《我们能做点什么》是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中的口语交际内容。此次口语交际要求学生课前通过调查、访问和查找资料,知道环境受到了哪些污染,为了改善环境,人们做了哪些工作以及让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环境有更多的了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要“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以此为理念,在教学中以“情境”贯穿课堂,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在情境中互动,在情境中明理,快快乐乐地交流,真真切切地触摸环境现实,懂得保护环境、保护绿色家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孩子的未来和环境的未来打好底色。

教学目标:

1、走进现实生活,激发交际欲望。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家乡的环境现状,查资料了解地球的环境情况,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着眼综合能力。让学生勇于参加实践,乐于参加讨论,在交流中生成新的精彩,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养。

3、创设交际情境,搭建互动平台。通过学生看录像,小组交流,地球妈妈招聘环保小卫士等形式,让学生倾心交流、合作互动、共同发展。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让学生懂得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现代生活环境美

1、师:同学们,美丽大世界,处处好风光,老师今天带你们到大自然去逛一逛,好吗?(播放风光图:一碧千里的大草原,巍峨挺拔的山峰,清澈见底的湖水,金黄的稻穗,鲜艳的花朵„„)

2、师:大家欣赏完奇丽的风光,现在你最想说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二、火眼金睛,发现环境污染及危害

1、这么美丽的景色却日益受到威胁!请看:一些不和谐的画面已经产生了(生疑惑地睁大眼睛)(师播放图片:山洪瀑发,小河污染,沙漠化的伸延,森林中的滥砍乱伐„„)

2、同学们,现在,你们怎么都沉默不语了?你们有什么的感想?

3、你发现身边有环境污染的现象吗?

请大家把收集到的有关学校周围环境污染的资料在小组里互相交流,并谈谈它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四人一小组,互相介绍了解到的环境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

4、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如:请大家看一张图片,这是我们的小河,河面漂浮着垃圾,在炎热的夏天,蒸发出阵阵臭味,让人实在难以忍受,走近旁边不得不捂住鼻子。河面上蚊子、苍蝇飞舞,附近的居民已经有好几个人因蚊子叮咬患病而打吊针。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比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给每位学生提供交流表达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质疑。〕

三、合作互动争当环保小卫士

创设互动的情景。

(1)我们的地球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你们想当环保小卫士吗?

(2)请一位同学扮演地球妈妈去聘请小卫士,被聘请的环保小卫士宣布自己的环保奇招。

〔设计意图:以地球妈妈聘请环保小卫士的形式创设对话惰境,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既注意培养学生交流、应对能力,也注意纠正学生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教师参与交流评价,并适时引导帮助,为学生营造和谐的交际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口语交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四、放眼家乡唱真情

1、观看家乡的美景,孩子们,我们的家乡中山市,是一座美丽而清洁的城市。市委市政府在环保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使得我市拥有了“全国文明卫生城市”的光荣称号。我们作为中山市的一个小公民,能为我市的环保做点什么呢?

在四人小组交流各自想出的点子,并说出理由。(如:①见到破坏环境的现象要及时劝告。②同桌合作办小报宣传环保。③为校园或社区设计环保广告牌。④提出环保建议等。)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为环保献计献策,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展示台

1、展示我们为美好的生活环境设计环保广告标语牌和环保建议书。全班交流,评选出最佳广告语。

2.齐读环保儿歌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并付诸行动。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环保广告语,增强合作意识,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板书:感受大自然美

发现环境污染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准备:

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人,激发说话兴趣。

师:小朋友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去了解我们家乡的环境。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1、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2、引导讨论: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如: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围人的工作,增强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拍;亲手种花种树等。

3、评出合理化的建议。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真正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二课时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环境状况,也在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那么,你一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或者你对未来也曾想象过,在综合性学习中,没准还发生了有趣事情。想跟大家进一步交流吗?

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

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示台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1)在小组内展示

(2)在全班展示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注意字音是否正确。

(3)小组比赛,看谁生字认得准,并说说用什么办法认识的。

(4)组词大列车。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指名读。

(3)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句中都有动物)

(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 (6)抄写诗句。

推荐第7篇:朗读教案

朗读(朗诵)技巧教案

一、什么是朗诵

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美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其作用,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词句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

朗诵别人的作品必须尊循作者的原味。依据主旨与情感,运用各种技巧,以优美的节奏,不同的音调,把原作品词句的意态、语气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颇重要的一个环节。示范性地诵读是教学的最佳示范,把书面的、静态的字句读得充满立体动态感,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爱上你的语文课。并且朗诵可以促使你学习到正确的语音、语法、语调、语气等,让你尽情享受语言文学美。老师也可以用朗诵来辅助讲解课文,用声音给文字作最形象直观的诠释。还会促使学生自觉地专注于课文,从形、音、义上去充分掌握文章的思想、情感。

朗诵不同于朗读,朗诵比朗读多了把文章背出来,还可运用适当的体态语,声音也要艺术化处理(注意体态语不能过多、过火)。朗诵也不同于演戏,演戏时,演员不直接和观众交流,他扮演剧中人物,模仿剧中人物的语言,动作。他只和同台的演员进行交流,声音就不需那么洪亮了。

二、朗诵前的准备

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再创作活动。是用声音表现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不仅要让听众听明白,还要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 ⒈选择朗诵材料

朗诵是是为韵化诗文服务的一种时间上的传情的艺术。要选择那些语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适于上口的文章。对书面语言进行形象化加工。还要根据场合和听众的特点,结合自身实际,选出合适的作品。 ⒉把握作品的内容

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内涵,是作品朗诵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如果离开了这个前提,艺术技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定要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⑴正确、深入的理解

朗诵者首先要扫除字词障碍,不要囫囵吞枣,望文生义。其次要把握作品创作背景、主题和情感基调。这样才会准确地理解作品,才不会把作品念得支离破碎,甚至变味。

例:高尔基《海燕》,扫除文字障碍后,就要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这篇作品以象征手法,通过暴风雨来临之前。暴风雨逼近和即将来临三个画面的描绘,塑造了一只不怕电闪雷呜,敢于搏风击浪,勇于呼风唤雨的海燕(即“胜利的预言家”的形象)。

这部作品诞生后就不胫而走,被广大工人和革命群众在革命小组活动时朗诵,被视作传播革命信息,坚定革命理想的战歌。综合分析之后,朗诵时就不难把握其主题是:满怀激情地呼唤革命高潮的到来。进而我们又不难把握其基调应是对革命高潮的向往、企盼。 ⑵深刻细致的感受

有的朗诵,听起来也有抑扬顿挫语调,可就是打动不了听众。如果不是作品本身有缺陷,那就是朗诵者对作品的感受还太浅薄,没有真正走进作品,而是在那里“挤”情、“造”情。听众是敏锐的,他们不会被虚情所动。朗诵者要唤起听众的感情,使听众与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必须仔细体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

⑶丰富、逼真的想象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象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使己动情,才会让人动心。

例:陈然《我的自白书》,在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时,可以设想自己就是陈然(重庆《挺进报》的特支书记):我被国民党逮捕,在狱中饱受折磨,但信仰毫不动摇,最后,敌人把一张白纸放在我面前,让我写自白书,我满怀对敌人的愤恨和藐视,满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自豪地写下了“怒斥敌酋”式的《我的自白书》。 ⒊用普通话语音朗诵

朗诵作品一般都是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写成的,所以,只有用普通话语音朗诵,才能更好更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因而,在朗诵之前,首先要咬准字音,掌握语流音变等普通话知识。

三、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停顿、重音、语速、句调) ㈠停顿

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停顿是有思想,有内容的,并不是空的。停顿既是朗诵者生理上的需要又是为了给听者一个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间歇。

1.语法停顿是反映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的(即:在书面语言里的标点)。例:段落>句号、问号、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一般规律举例:①某些介词前面或后面②方位后③动词后④某些连词前面或后面(因为,如果,和等) 2.强调停顿为了强调某一事物或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即:无标点处)。主要是靠仔细揣摩作品,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来安排的。

例:遵义会议║纠正了│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所犯的“左倾机会主义性质”的严重的原则错误,团结了│党和红军,使得│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地完成了长征,转到了│抗日的前沿阵地,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遵义会议”之后停顿是为了突出其地位,强调其在我党历史上的伟大意义,而且比下面的其它强调停顿时间要长一些。“纠正了”“团结了”“使得”“转到了”“执行了”这些词语后面停顿是为清楚显示“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

例:错误断句举例:《雷锋之歌》

“来呵!让我们紧紧挽住雷锋的这三条│刀伤的手臂吧!”

若在“三条”后停顿,就给听众造成“三条手臂”的错觉,影响其正确理解。 ㈡重音

是指朗诵时句子里某些词语读得比较重的现象。(即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 1.语法重音在不表示任何特殊的思想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把句子的某些部分故意读得重一些的音。常见重读规律是:①短句里的谓语; ②长句里定语、状语、补语等及连带成分;③有些代词。

例:我们是怎样度过这惊涛骇浪的瞬息!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2.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达某种特殊的感情或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读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于提示听众要注意所强调的内容。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

例如:我去过上海。(回答“谁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回答“你去没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回答“北京、上海等地,你去过哪儿?”) 强调重音与语法重音的区别是:

①从音量上看。语法重音在朗读中只是略有微弱表示。而强调重音则给人鲜明突出的印象。

②从出现的位置看。强调重音可能与语法重音重叠,这时语法重音服从于强调重音。但两种重音出现在不同位置上时,强调重音的音量要盖过语法重音的音量。 3.重音的读法

①低中见高法:就是把要强点的字词读得重一些,响一些。这是最常见的方法。

②实中转虚法:虚声指声轻气多的声音。采用重音轻读的形式。

③快中显慢法:把某些字词的读音有意拉长,形成拖腔。

④连中带停法:运用停顿来突出重音,几乎每个主要的重音都离不开它。 ㈢语速

是指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和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朗诵的速度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一般规律如下:①表现热烈,欢快、高兴、害怕、激动、愤怒、兴奋、紧张的内容朗诵速度快一些;②表现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失望、生病的内容朗诵速度慢一些。③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 例:《雷雨》中的对话,朗诵时应根据人物心情的变化调整语速,不应以一种速度读下来。

周: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慢速。周朴园故作与鲁侍萍闲谈状,以便探听一些情况。)

鲁: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慢速,侍萍回忆悲痛的往事,又想极力克制怨愤,以免周朴园认出。) 鲁:我前几天还见着她!(中速)

周: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快速。表现周朴园的吃惊与紧张) 鲁: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慢速。鲁故意试探) 周:不,不,不用。(快速。表现周朴园的慌乱与心虚。) 周: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中速)

鲁: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快速,表现鲁侍萍极度的悲愤以至几乎喊叫) ㈣句调(语调)

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句调是贯穿整个句干的,只是在句未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分为: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1.高升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表示鼓励、号召、反问、申诉等感情。

2.降抑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果敢、坚决、赞扬、自信、祝福等感情。

3.平直调: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

4.曲折调。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读。常用来表示惊讶、怀疑、讽刺、厌恶、反语、双关等语气。 ㈤节奏(口吻、语气)

节奏是在一定思想感情起伏的支配下,呈现出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音形式的循环往复整体效果。 基本要领:句首不同起,句腰不同峰,句尾不同落。 例:《最后一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沉稳型

《春》《天上的街市》 ——轻快型

《沁园春 雪》《济南的冬天》——舒缓型

除了以上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段,例如:声音艺术化、笑语、颤音、泣诉等。

四、朗读的类型

⑴范读:主要是给学生示范性地朗读。必须做到正确、清楚,流利而带有感情。 ⑵齐读:只求声调整齐。但齐读不易发现学生的错误,因此要尽量少用。 ⑶伴读:是师生互相伴读,起引导扶正作用。学生可隐约听出自己的毛病而改进。 ⑷轮读:带有比赛性质。常用于短课文。一个读完全文后,另一个接着读。 ⑸接读:在前个学生读中即兴换人接着读。随时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充满趣味性。 ⑹教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如此周而复始,读完为止。

⑺交互读:甲读第一句,乙读第二句,甲再读第三句,乙再读第四句,如此轮流。 ⑻分组读:分组读,可互相矫正错误。

⑼自由读:因速度不拘,可边读边思考。提问前采用这种读法效果最好。 ⑽指名读:由老师指定一名学生朗读。带有考试性质。

⑾表情读:课本若为韵文,学生可依字句的长短,借助音乐的节奏、体态语演读。 ⑿抽签读:谁被抽中就由谁站起来朗读,带有游戏性质。 ⒀对话读:即分角色朗读。此方式较活泼而有助理解。

⒁高低音和读:甲高音朗读乙低音相和。靠高低音产生幻变效果来提高学生兴趣。 ⒂引导读(提醒读),学生在老师的提纲挈领地提点下诵读课文。经过思考理解,收到口诵心传的诵读效果。 ※引导读有四种进行方式:

①提示式:用文中关键句提示。如古文,帮助学生理清诵读思路。 ②提问式:用问题提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

③插叙式:用解释语言提示。如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领会其中意境。 ③添词式:准确添加词语提示。不变原意,起画龙点睛作用。让学生更清楚明了。 ④有听众的朗读(即听力测试)。

可用于积累素材的听读课。(可分组互听互读、个人朗读)

如果遇到诗歌韵文,配乐以吟诵,藉以提升学生文学雅趣,捕捉诗情、感悟诗境。

五、朗诵指导

⒈朗诵宜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及生字新词有所认识之后才指导。老师先要范读,以供学生模仿,注意字音声调准确,语调上抑扬顿挫。如要纠正误读,宜在学生全文读完之后进行。

⒉语调要自然,声量要合宜(少用大声齐读)。朗读是一句一句地读,要扩张视音距(语音艺术化处理),切忌一字一字地读。 ⒊要读出标点符号来,惊叹号的读法与问号有别,句号读法当然与逗号不同。如:陈述句声调要平;疑问句声调由低而高;祈求句声调要缓;命令句收音快速;感叹句慢而沉重。

⒋每次朗读的时间不宜过长。视情况而定,最多不超过十五分钟。

六、朗读标注符号

你可以另创一套朗读标注符号。只要自己使用起来能得心应手,不易产生错误就可以。

停顿∣顿音’ 重读○弱读‧ 快读→慢读∧

语调升↗降↘ 连读︶ 重复 _

渐强<<渐弱>> 音量高起▽音量低起△ 换气V

饱满有力Q

颤音﹋﹋ 分段r 尾音拉长~ 注意表情△

....连续轻读 。。。。连续重读

推荐第8篇:朗读教案

朗读教案

【训练目标】

1.熟悉朗诵的基本技巧。2.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训练内容】

朗诵的综合训练

【训练程序】

(一)朗读的概念 朗读:(三方面认识)依据文字作品进行的口语表达;朗读材料覆盖一切文字作品;由表现形式看,不依靠表演等手段介入。 朗读与朗诵有区别也有联系,朗诵材料主要是文学作品,朗诵带有一定的表演性。我认为,朗诵是在朗读基础上形成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但教材在对朗读要求的讲解中基本是参照朗诵的要求。

(二)朗读的基本要求:

1、扫除语言障碍。

首先排查生僻字词,特别要注意多音多义字,古诗文中特别要注意按意定音。如上面一诗中“滟”(yàn)、“ 霰”( xiàn)、“纤”( xiān)纤(qian)夫。

其次发音正确,吐字清晰,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读; 再次不添字不少字不读破句,朗读清晰完整。

2、深入地理解文本。怎么理解文本呢?

首先,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孟子·万章下》 引申出“知人论世”,背景资料的了解对理解文章的情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者注明这篇散文是写于1927年7月。作者当时就在清华大学教书,住在清华园西院,文章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作者笔下的荷塘是那么静、那么美,但是从文字中我们能够读出,作者并非只是来到荷塘边欣赏月色,而是在向我们传达出一种情感,那么他的心境是怎样的呢?这就要从写作背景进行探讨,1927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屠杀,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作为爱国的民主主义者,他选择了“暂时的逃避”,然而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荷塘月色》就正是作者想“超然”而又“挣扎”的心迹的真实写照。

了解了这些背景,再来阅读文本,就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情感。

其次,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运用各种感知能力,使情景再现,揣摩作者想要传递出的情感,把握情感以后,还需要通过有声语言把作者的情感表现出来,这才达到朗读的目的。

(三)朗读的基本技巧

通过朗读来表达思想感情是需要技巧的,下面看一下朗读的基本技巧:

1、停顿

1 停顿是指朗读过程中声音的断和连。我们在朗读时,既不能一字一停,断断续续地进行,也不能字字相连,一口气念到底,无论是朗读者还是听众,无论是生理要求,还是心理要求,朗读中的停顿都是必不可少的;停顿一方面是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时,也可给听者一个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帮助听者理解文章含义,加深印象。 停顿的类型

(1)生理性停顿:作品中人物说话时由于换气或语噎、哽咽、气喘吁吁、欲言又止等生理现象造成的停顿。在朗读中要给予象征性的、恰当的突显。 (2)语法停顿:由整个语句的结构层次即语法关系形成的停顿。

(3)逻辑停顿: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作的停顿,靠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来安排。

逻辑停顿包括:并列性停顿、陈述性停顿、转折性停顿、强调性停顿。

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1、顺应语法的停顿。这类停顿可以依据标点来处理,有时也可以突破标点的限制。(见停顿与标点符号的关系)。

2、显示层次的停顿。文章的层次可以借助于朗读者的停顿得到显示。一般说来,文章中的节(段)这样的大层次比较容易划分,而一节(或一段)文字,甚至一句话中,也往往有有更小更细的层次,划分这些层次并用朗读中的停顿表现出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例1: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鲁迅《祝福》)

例2.她一手提着竹蓝,/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鲁迅《祝福》)

3、体现呼应的停顿。文章中的呼应关系在朗读时主要通过停顿来体现的。全篇整体性的呼应较易把握,而文章中的局部的呼应关系,往往由于朗读者的忽略而造成呼应中断,或呼应模糊,因此影响了语意的表达。

例:下面有请高主任读一下文件。

4、指向强调的停顿。为了突出句中某些重要词语,引起听众的注意,加深听众的印象,可以在这些词语的前面或后面稍加停顿,这便是强调性的停顿。

例: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朗读最后一句时,如果在“爆发”和“灭亡”的前面作一停顿,就可以使听众充分感受到这里发出了“不爆发即灭亡”的呼告及对读者投入斗争的召唤。

5、表达音节的停顿。朗读诗词时,必须用停顿来表达音节,以加强节奏感。 例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二三式)

例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高/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二二三式)

6、区别语意的停顿。书面语中的某些歧义短语和句子,可以用朗读的停顿来揭示其不同的语法结构,从而表达不同的意义。

7、避免误读的停顿。朗读中,停顿还有一种区别意义的作用。

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

2 不见,为人为已,也还都不错。

(鲁迅《祝福》)

停顿与标点符号

书面语言中标点符号与停顿的关系密切,是确定停顿的重要依据。各种标点的停顿时间长短的一般规律是:顿号最短,逗号稍长,分号、冒号较长,句号最长,问好、叹号同句号停顿的时间相近,省略号表示话没有说完时停顿,破折号不需要停顿。

不一致情况:

1、没有标点却要停顿。如:

被你从你的公馆门口/一脚踢开的/那个讨钱的老太婆//现在怎么样了?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

朗读这句话时,必须在“老太婆“后作一停顿,才能将语意比较明晰地传达给听众。如果一口气念下去,中间不作停顿,则必然混沌一片,模糊不清。

2、句中有标点,却不停顿。试看下面一段话:

桌子放在堂屋中央,系长桌帏,她还记得照旧去分配酒杯和筷子。“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摆。”四婶慌地忙说。她讪讪地缩了手,又去取烛台。“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拿。”四婶又慌忙地说。

(鲁迅《祝福》)

在句中划线的地方可以不停顿,一气读出,这样处理,可以突出四婶的紧张心理——“千万不要碰”!反映出对吃人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和鞭挞。

训练:

1、方外人法无定法而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合理停顿,不要读破句子)

2、哥白尼认为日月星辰绕地球转动这种学说是错误的。(区别语义)

2、语调 什么是语调

为适应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说话或朗读时,句子总是要有高低升降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形成了语调。它随着语气和说话人的感情变化而变化。借助语调,有声语言才有极强的表现力。语调是千变万化的,它的基本类型只有以下四种: 升调:调子平而升高,表示反问,疑问,惊异,兴奋和号召等语气。 降调:先平而降,表肯定,感叹请求,沉痛,惭愧等语气。

平调:语调平稳,没有什么重读或强调的显著变化。一般的叙述、说明,以及表示迟疑、深思、冷淡、悼念、追忆等思想感情的句子,用这种语调。

曲调:调子先升高而降低,曲折变化,表示含蓄,夸张,反语,讽刺,怀疑,意外,惊奇等预期

同样一个“我”字,采用不同的语调可以回答各种不同的问题: (师读,生分析) ① 谁是班长?——我。(语调平稳,句尾稍抑) ② 你的电话!——我?(语调渐升,句尾稍扬) ③ 谁负得了这个责任?——我!(语调降得既快又低) ④ 你来当班长!——我?!(语调曲折)

同样一句话“他怎么来了?”采用不同的语调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语气。 他怎么来了?——柔而扬,表示询问。 他怎么来了?——柔而抑,表示疑问。

3 他怎么来了?——刚而抑,表示责问。 他怎么来了?——刚而扬,表示反问。

可见,朗读中的语调是细致而复杂的,它可以表达各种丰富的感情。 基本的语调练习

1、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的确良衬衫。(《一件珍贵的衬衫》)

2、在一个睛朗的下午,总部和党校的同志刚做完宿营准备工作,朱总司令来到了。(刘坚《草地晚餐》)

3、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

(鲁迅《孔乙已》)

4、“这儿到底出了什么事?”奥楚蔑洛夫挤进人群里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谁在嚷?” (契诃夫《变色龙》)

5、“共产主义是不可战胜的!”

(杨沫《坚强的战士》)

6、„„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高尔基《海燕》)

3、重音

轻重音是由音强、音长决定的。气流量大,用力,发音时间长,音则重。反之则短。重音显得刚强,常用来表达坚定、果敢、豪迈、庄重的思想感情。朗读时为了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感情的需要,往往要把某些词语和句子读得重些,这些重读的部分就是朗读的重音。

如何确定重音的位置呢?

重音一般分成三种:语法重音、逻辑重音、感性重音。

1、语法重音(加黑点的词为重音),它是指语法结构成分所反映的重音。这种重音一般来说会自然流露。若探其规律,大致是:简单的主谓结构一般重读谓语:“天亮了。”带宾语时一般重读宾语:“我读语文。”凡的连带成份的,...一般重读连带成份:“人们举起愤怒的拳头。” ..

2、逻辑重音:为了突出句子的某种特殊意义而把某个词语加重读,它没有固定的位置,随着逻辑思维而变,完全由人的意志决定,又叫强调重音。

如:“父亲说:‘所以你们要向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堆巨浪,恶狠狠地扔到峭崖上,把大块翡翠摔成尘露和水沫。”

3、感情重音,是由于情绪特别激动而造成的重音,表示极度的喜怒哀乐之情。

如:“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

“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

4、节奏(速度) 语句的节奏指一定时间内语词的疏密程度。鲜明的节奏能使语音表达的更具有层次性和剔透感觉。掌握好节奏技巧,一要有快慢之分,二是快慢交替进行,三是随材料内容情感需要分清主导节奏和辅助节奏。

六种不同节奏类型:

轻快型:多扬少抑,多轻少重,语词密度大,语言速度较快,常常表达喜悦欣慰心情;

4 凝重型:多抑少扬,多重少轻,语词疏,语言速度慢,严肃,肃穆,谈心的内容可用

低沉型:声音暗沉,句尾显沉重,语速慢,叙述不幸事,表达悲哀之情多用此

高亢型:明亮高昂,扬而更扬,语言速度偏快,表达令人振奋,狂喜的激情 舒缓型:轻松明朗,轻柔舒展,语速较慢,表现品位及感觉上的惬意舒心; 紧张型:多扬少抑,多重少轻,音节短,气促,语言速度快,常表示急迫内容,焦急心情和恐惧、心情。

了解了六种不同类型,学生练习。

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②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③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读法:①情感强烈,语速快;②感叹句,低沉,慢;③语势减弱,与前两句形成对比。

听录音,体会、学习朗读法。《海燕》,《一剪梅》

四、.模拟训练

(1)朗诵叶挺同志的《囚歌》,注意句调的处理: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平调)(冷眼相看)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平调)

一个声音高叫着:(↗曲调)(嘲讽)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曲调(诱惑)

我渴望自由,(→)(庄严)

但我深深地知道——(→平调)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升调)(蔑视、愤慨、反击)

我希望有一天(→平调)

地下的烈火,(稍向上扬)(语意未完)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降调)(毫不犹豫)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降调)(沉着、坚毅、充满自信)

(2)重音练习

——读出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语法重音:

①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一一读出下面语句中的强调重音: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也都失掉了。

(3)朗读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诗的最后三段,注意停顿和重音。

请听听吧,这是战士/一句句从心中‖掏出的话。

团泊洼,团泊洼,你真是那样/静静的吗? 是的,团泊洼是静静的,但那里/时刻都会‖轰轰爆炸!

不,团泊洼是喧腾的,这首诗篇里/就充满着‖嘈杂。

5 不管怎样,且把这矛盾重重的诗篇/埋在坎下,

它也许不合你秋天的季节,但到明春

3、朗读练习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6

朗诵教学研究及训练指导教后记 教学目标

1.朗读教学的意义和基本方法。2.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 教学环节:

1.听读课文,走入声音世界。2.揭开“朗读”的朦胧面纱。 3.重读温习优美的课文篇章。 4.比赛 教学过程:

一、听读美文,走入声音世界。

内容:利用精美的朗诵创设情境,引入课堂。侧重于对学生心理上的震撼。

方式:播放美文诵读素材。

二、识,揭开“朗读”的朦胧面纱。内容:

①明确朗读的意义和重要性。 ②明确朗读误区。 ③介绍朗读的三层境界。 ④介绍朗读的基本方法。

7 方式:课件播放与教师讲解相结合,重在对学生的启发和感染。

材料:朗读的意义和重要性。

古人的诵读方式主要以抑扬顿挫有节奏地吟咏为主,是一种寓情于声、以声传情、重感性的表达方式。而今人对诵读的理解,虽然也有不同,但一般地讲,主要指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粗解文意;一是背诵,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可以说,这种记诵活动始终伴随着思维与语言的训练,是一种自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言、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阅读实践与情感体验活动。

朗读是一种特殊的口语方式,是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它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历史上运用诵读教学法培养出了成千上万像李白、杜甫、欧阳修、王安石、吴承恩、曹雪芹等这样的诗人、文学家、政治家,而且近代国学大师无不从熟读记诵启蒙而步入学林。可以说,“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遗产中的精华。每个学子都应当努力用我们最美的声音去装点最美的文字。 朗读的误区:

念字式朗读:语调平直,没有轻声,没有重音,顿连呆板,更无从谈起语言的感情色彩。

念经式朗读:发声含糊,频率细碎缺乏停顿、重音和语调的起伏,声音缺乏变化,感情由于语速过快而无法很好地得到表达。

八股式朗读:刻意追求声音的形式,而忽略不同的文本内容,表现为

8 朗读缺乏变化,缺乏生气。

朗读的三层境界

第一层次——品其滋味熟读。要能抑扬顿挫地诵读。(书读百遍,酝酿胸中,自然悟入)

第二层次——入其境界求静。这时候身心专注,读书求悟进入的一种读书状态(若能达到此种静态,则其义自现)

第三层次——悟其真谛妙悟。能在静态中达到对诗文精妙之处的感悟。(悟是诵读的最高境界,即便当时没有情出,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答案会一下子在脑海中出现,豁然开朗) 朗读的方法:

①读正字音——用普通话读是起码要求,纠正方言。口眼并用,心到口到,不添字、漏字,不读破句,读出标点符号,音量适当,语速合适。

②读通词句——这是诵读的基础。要解决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单音双音,词类活用等,以及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等问题。 ③读准停顿——这是诵读关键。包括虚词用法,句式、语气等,作用是训练语感,把握意脉,领悟内容。

④读清思路——这是诵读的深入。两个作用,一是训练思维,体味构思的妙处;二是便于背诵,会背文章者背结构。

⑤读出感情——这是诵读的熏陶感染。把握诗文基调,了解诗文基本感情倾向。论说类诗文语调较为平稳;记叙抒情类的语调较有表情;

9 散文类的语调

要体会其真情实感;韵文类的语调则要体会其韵律与节奏,声入心随。 ⑥读懂内涵——这是诵读的深化。读书的目的是求知,只有理解了文章的内涵才能真正将朗读表现至完美。

三、重读温习优美的课文篇章。

内容:学生自由选定所学过的课文篇章语段,进行温习式是朗读,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和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方式:教师先行范读引领,然后安排学生自由进行诵读练习。 材料:《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音频朗读。

四、秀,超级男“声”女“声”秀。内容:学生表现自己非凡的朗读才华。

方式:各小组先进行小组内的朗读秀,然后选出最佳人员参加全班范围内的超级男“声”女“声”朗读秀。

结束语:用文字表达内心的人是幸福的,用声音表达情感的人也是幸福的,用声音装点文字的人则是双倍幸福的。

推荐第9篇:朗读教案

导语:小学低年级课文语言文字优美,浅显易懂,是落实大纲要求的极佳载体。那么,如何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落实以读为本,从而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整体感知,自由式朗读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阅读教学一般要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因此,阅读教学的第一个层次是整体感知。依据学生对新异知识特别感兴趣的特点,我在教学新课开始,解题的时候,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激发他们饶有兴趣地去朗读课文。如《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我板书课题后,就引导学生提问题。学生看到题目跃跃欲试,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课文中讲过泼水节?这个泼水节在哪一年?问题提出来了,我把握时机布置学生按以下要求自由朗读课文:(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2)一边读,一边思考前面的问题。(3)标出自然段,画出文中生字词。学生能按要求进行的自由式朗读,既有对生字新词的感知,又有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长期的训练,学生就会从不知不觉中形成从整体上着手,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读一边画的良好阅读习惯。

二、抓住重点,理解性朗读

辩证唯物注意认为,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关键之处。处理问题既要照顾全面,又要抓住重点,阅读也是如此。课本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目,是一个个饱含知识的载体。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把这些知识细细地全部消化,吸收,是不符合学习规律的。因此,应该大力提倡一课一得。要让学生每节课真正有一点实在的收获,哪怕是一个词语,一句话的含义,一段课文的背诵,或者一种好的学习方法,都应该抓住阅读的重点,启发学生进行理解性朗读

(一)启发读准语气。

低年级课文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中一般有人物的对话及人物的心理叙述。这些对话和叙述能够很好地体现人物的特点,这就是课文的重点。如《狼和小羊》一文通过写狼和小羊的对话,表现了狼狡猾凶残的本性及小羊的善良可怜和无助,由此,启发学生读好他们之间的对话就可以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以下面的句子为例:

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你那儿去的。

小羊说这话时的语气是温和的,但这时的温和同与同伴谈的温和是不同的,是在吃惊纳闷情况下保持的温和。这就可以看出小羊的善良与可怜。教学中,可这样启发学生来理解:(1)自己读句子,看一看小羊说了几句话。(2)读第一句,想一想什么意思?(3)自读第二句,明确水是怎样流的。(4)自读句子,体会小羊说话时的语气。(5)指生试用温和的语气读,师生予以评价。(6)齐读小羊的话,体会小羊的特点。以上教学以朗读为主线,把朗读、思维,表达融为一体,指导学生很好地感悟了小羊的特点。

(二)启发读好重音。

一个句子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在阅读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读好重音,准确地理解句义,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小青蛙同乌龟的对话,它包含着乌龟同青蛙的不同之处。此处,只要引导学生把握好重音,就会顺利地理解课文内容。文中的句子是这样的:

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在这句话中,你们、大、绿等词语都应读重音,以显示乌龟同青蛙的不同,教学时,可这样启发:(1)自由朗读句子,联系上文想一想,哪些词语要重读?(2)指生尝试朗读,师生予以评价(3)教师小结,学生齐读(4)再自由朗读,回答,读了乌龟的话,你知道了什么?以上教学,以把握重音为契机,启发学生在朗读中自学地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实现自能读书,不待师讲的目标。

(三)启发把握语速与语调。

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直接影响着感情的表达,学生能用合适的语速语调朗读课文,意味着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一般来说,高兴激动时用高昂的语调,悲伤难过时用低沉的语调,突发情况,激烈的场面语速快一些,自然的叙述语速平缓一些,有时还需要交叉运用,如《丑小鸭》一文的最后一句:原来我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这句话真实地再现了丑小鸭惊讶、兴奋、激动的心境,是丑小鸭历经不幸后理想实现的美好结局。教学时,可这样来启发学生:(1)默读课文,画出写丑小鸭心里想法的句子。(2)自由尝试朗读、体会丑小鸭的心情。(3)比赛性朗读。通过比较,启发学生怀着激动的心情,用高昂的语调,较快的语速朗读,这样教学以朗读作为理解体会的主要手段,让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自己辨别领悟丑小鸭当时的心境,真正应验了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古今共识。

三、回归整体,品味性朗读

通过自由式朗读和理解性朗读,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这时的理解是零碎的。要真正达到口诵心惟,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解,即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进行再一次的整体性朗读,加以感悟。如学完《画风》一课,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三位同学在碰到疑问的时候,是怎样开动脑筋,通过不同景物的变化把风的样子描绘出来的。这时的朗读虽然不用花很多时间,却能把学生零散的理解梳理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课内延伸,运用性朗读

任何一种知识,一种技能的内化,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练习运用。对于提高阅读能力来说,最好的办法仍是读书。因此,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还找一些相似的文章让学生自行阅读。如教完《难忘的泼水节》,我就让学生读《关怀》。教完《称象》,就让学生阅读《这个办法真好》。通过迁移性的读书训练,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及时地加以运用,不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实施以读为本,既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优良途径。只要每位语文教师认真学习新大纲,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思想,树立新型的学生观,真正坚持以读为本,就会使素质教育的累累硕果结满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

推荐第10篇:语文朗读方法

小学语文的朗读指导

语文是一首诗。朗读是一首歌。语文教学是否充满诗意,朗读是一扇窗口,是一个显示器,是一面镜子。在教学过程中,朗读是一项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一、朗读指导的意义

1、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朗读。

何为“朗读”呢?据字典解释,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显然,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时,朗读不是这种简单的“念”,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是阅读教学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之一,是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最佳结合点。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历史上的语文教学都强调朗读的作用,都把朗读作为训学的规则,如唐代韩愈说过:“手披目视、口诵其言、心惟其义。” 可以说,中国历史几千年的语文教学都是把朗读教学放在重要位置上。

2、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关键。

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可见,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还语文课堂琅琅书声。

3、朗读有助于提高记忆

朗读属于一种“运动记忆”,在大声朗读时,它使口腔肌肉的运动沿着某种惯熟的“路径”形成一种长期记忆,由此产生的记忆效果可以延续几年,几十年甚至终生。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学习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学习同一份材料,进行纯视觉学习,3小时后能记住70%;进行纯听觉学习,3小时后能记住60%;而视听觉并用,3小时后能记住90%。3天后,三种学习方法的记忆率分别是40%、15%、75%。朱熹在《训学斋规》中也说:“余谓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而朗读过程是充分调动学习者视觉、听觉、动觉的过程,可以达到综合记忆的效果。

二、学生的朗读现状;

1、按学生的朗读水平高低划分,有四个层次:

①朗读水平较高: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既不添字、不漏字,还能注意节奏、停顿,而且有感情。

2、集体朗读时拖音明显,节奏较差,有时还读不整齐;有的学生齐读时漫不经心,不是看着一句句地读,而是滑句,一股脑儿读完;有的学生对自己的朗读很不自信,在齐读时,只是做做样子,动动嘴唇,其实根本没有发出声音,存在假读等现象。

三、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2、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3、朗读的面窄。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又怎能落实语文教育中最基本的一分子—会读 4.朗读指导机械匮乏。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

四、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1、把朗读的标准交给学生

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正确是指用普通话朗读,语音规范,没有错、漏、增、回的误读现象;流利就是读得自然连贯,不结巴;有感情是指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不唱读,把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发于外,形于声“。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必须把朗读的这些标准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按照标准进行朗读练习。

2、把读书的时间让给学生。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3、采用方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①、消除顾点,让学生敢读。 一些学生天性胆小、懦弱,平时讲话都有些胆怯,声音很低, 好像蚊子哼,再加上有的学生基础差,一旦在众人面前读书就心虚。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 朗读和表达能力与其他学生相比就差上一大截,他们自己也认为,读书水平\"见不得人\",于 是\"沉默下去\"。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给他们时间和机会,使他们在一个温馨的环境中朗读,其他同学也要变讽刺、嘲笑、批评为安慰、欣赏、表扬。要注意循序渐进,让他们慢慢树立信心。暂时不熟悉的课文,决不让其单独当众朗读,而应先纠正他们的错读,再集体练习,等到他们读熟后再读给大家听。

②、内外结合,让学生乐读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机会,利用各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参与朗读,让学生多读多练,使学生在琅琅书声中体味语言文字的优美,课后要布置适当的课外阅读的任务,定期举行读书读报知识竞赛、朗读竞赛,推荐朗读能力强的同学到红领巾广播站去播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由“会读”到“乐读”。(课前五分钟朗读训练)

4、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

一位教师教《桂林山水》一课,在理解的基础上,他跟学生说:“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宾介绍”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并要读出感情来——读出桂林山水的优美,这样在介绍时,才能眉飞色舞,生动精彩,让外宾听了赞叹不已。几句话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

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要知道美丽的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经历。

5、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鸟的天堂》一文,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一位老师在教学时先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老师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

6、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如《桂林山水》中的“啊”的读法,可进行音变、气声的训练。“啊”的具体读法是:“静啊(nga)、清啊(nga)、绿啊(ya)、奇啊(ya)、秀啊(wa)、险啊(na)”。还可告诉学生,随着读“啊”字,气流也轻轻带出,以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之功效。

5、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注意的是:(1)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2)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竿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3)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小学低年级的朗读教学指导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就是指人们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感受能力。训练语感应当从低年级孩子抓起,朗读训练不仅能促进学生边读边想,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低年级的朗读训练是个难点,儿童是可望自由朗读而又不具备自由朗读能力的一族,指导低年级小学生朗读应按字、词、句、篇的顺序进行。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打好朗读基础。

1、读字

首先,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语音要标准,吐字要清晰、圆润,字正腔圆。我们教师在拼音教学时,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要针对学生特点花大气力突破难点,做到正确读字音。教师在学生平时的朗读中要注意指正,使学生切实做到读音正确。

2、读词语

词语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朗读词语是朗读课文的基础。首先要读好双音节词。其次,在课文中有的词语本身带有感情色彩,在读前要启发学生理解词语,体会词语所含的感情,做到正确朗读。其三,在词语中要正确读出轻声。轻声的读法是轻而短。其四,要注意“一”的读法。以上几个方面在朗读时应给予重视,教师在学生练习时给予及时指导、示范,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从中悟出规律和方法。

3、读句子 在低年级的课文中常出现一些长句子。在长句中怎样停顿,这是很重要的,如果停顿得不合理就会影响表达效果,让人听不明白。除此之外还要读出重音。除了根据所表达的内容正确读出停顿和重音,还要学会读标点符号,也就是感情色彩(如读带“?”“!”的句子)。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读句子的时候,要坚持把思维、理解、朗读有机结合进行训练。

4、读段

每一篇文章都由几个自然段组成,每个自然段又表达了一定的意思。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各段的内容确定朗读的基调。

5、读篇

篇的训练在低年级不是重点,但读好各自然段以及段中的词语、句子,篇的朗读训练也就在其中了。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每篇课文或每段课文的内容以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确定朗读基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学生掌握了技巧读起文章才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才能读出感情,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朗读训练的目的。

在低年级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朗读评价,评价要有针对性,一是要针对课文的思想感情;二是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

课堂上,经常听到,老师评价孩子朗读的语言很笼统,诸如:“很好,不错,你读出了感情”这样的评价,并不能真切地让其他的孩子知道到底好在哪儿?教师应该具体地指出“你读出了他当时高兴的心情?”“你似还没有把你的决心读出来,能不能更坚定一点儿!” 小学高年级的朗读教学指导 高年级的朗读教学,在低年级形成的朗读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进行朗读技巧的渗透,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我们可以在范读或领读的基础上,直接给予停顿、重音、节奏等一些朗读技巧的指导。

特级教师张光璎老师说:“现在的语文课,很少有读的技巧的指导,似乎话剧演员才需要技巧。其实,语文课的读也需要技巧,这种技巧的知道是一种渗透。”

一、朗读课文要注意语速

语速是指导朗读时速度的快慢,具体可以分为缓慢、稍慢适中、稍快、较快等。语速的快慢是根据文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朗读《鸟的天堂》一文中的众鸟纷飞景象这一部分时,为了体现出鸟多、树上的热闹和我们眼睛的应接不暇就应读得快一些,反之,如果语速缓慢,就很难体现出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总之,语速的快慢将直接影响到文章的内容变化。所以,要想使学生能正确了解内容的变化,教师就应该准确地把握住语速。

二、朗读课文要注意语调

语调是指朗读时声音的高低。一般可以为低沉、高昂先抑扬或先扬后抑(也就是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等。准确地把握语调的高低就能正确地抓住作者或文章主人公的心情,如读《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文章主要表现人们送总理灵车时那种深切缅怀和极度痛苦的心情,为了体现这一心情,语调要低沉。再如读《火烧云》一文时,全文表现作者因见到奇异景象而喜悦的心情,所以朗读时语调应高昂。

三、朗读课文要注意语气 语气是指导朗读出怎样的感情。如赞美、喜爱、喜悦、高兴、悲伤、气愤„„。一篇文章正确地读出语气是学生体会文章中心思想的关键。一般来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朗读的语气中都能体会出来。如朗读《桂林山水》一课,教师采用喜爱赞美的语气去读,就很容易使学生体会到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再如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出悲伤、同情、愤恨的语气,就会使学生体会到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体会文章的内涵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也是难点,因此,要想学生准确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就应该从注意朗读文章的语气入手,加强训练。

四、朗读课文要注意重读或轻读

朗读时的语速、语调、语气是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的关键,而重读和轻读也是阅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语速、语调、语气指的是对句、段、篇整体地处理,而重、轻读则是指句、段、篇最基础的组成部分的一词。一般来说,一个词的重读和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密不可分的。也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字词才能重读。如《詹天佑》一文中“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一句,由于文章的中心是为赞颂詹天佑的伟大成就和爱国思想,所以这句中最能体现中心思想的词就是“杰出”和“爱国”这两个词,理所当然应该重读,其它词“轻”读,才更能体现出这两个词的“重”。

但是,朗读技巧的传授不能唯技巧化,必须是一种巧妙的“渗透”。渗透的方法很多,如:结合范读渗透;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渗透;在对话中渗透等。总之,指导学生朗读是当今语文教学最重要的训练项目,如果我们能把上述四个方面紧密地结合,再加上多样化的朗读,如配乐、分角色等,用这样的方法指导学生,不但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而且将显著提高学生们分析,理解能力,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人说,听读一段充满感情的语言文字,犹如欣赏一首悠扬悦耳的乐曲。那,不是一件很快乐、很欣慰的事情吗?为了这个美丽、快乐的梦,我们在朗读教学这片园地上不懈地探索着,实践着。当孩子们喜欢上朗读,学会了朗读时,课堂上便会不时地奏起一曲曲悦耳动听的歌。那时,语文课将成为孩子们的向往,成为师生共同奏响音乐、施展才华的舞台。

第11篇:五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案

口语交际·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前准备

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组内讨论,人人参与

1。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

2。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要求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3。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4。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

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1。先集中分享各自的读书故事,再引导学生交流别人的读书经历。

2。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开展辩论。启迪思维

1.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展开一次辩论。

2。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3。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第二、三课时 习作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有见地。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投影出示习作内容:

读书故事;

采访记录;

记一次辩论活动。

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誊写作文,制作小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收集到的资料,小组合作办一期以“读书乐”为主题的手抄报。

口语交际·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

2。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

3。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

◆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以便策划活动。

◆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策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黧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2。现然大家都这么热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根据讨论情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

◆小结过渡:刚才老师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事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策划的活动方案吧。

展示活动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

◆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也可以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

◆师生共同评议。综合大家的意见,全班制定一个活动方案。

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组织策划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第二、三课时 习作

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

大胆想象

◆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

◆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学生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

小组互说。打开思路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小组评议,互改

◆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

佳作赏评

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

口语交际·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2。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方法,学习写一篇说明性的文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激发兴趣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他买下来吗?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精心准备

◆熟悉“商品”。对你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从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格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

◆面对“顾客”,你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言推销你的商品,请做好充分的准备。

◆思考“顾客”针对产品会提出那些质疑?你将如何解答。

小组试买

◆在小组中试着推销你的商品,让同学们针对你推销产品的内容、语言、语气、表情提出中肯的建议。

◆认真聆听同学们的建议,合理采纳。

班级特卖场

◆每组选出最优秀的“推销员”,推销自己的产品。

◆“顾客”认真聆听“推销员”的介绍,对产品提出质疑。

◆耐心、机智地回答“顾客”的问题,抱着既对消费者负责,又对产品负责的态度。

总结

◆评出最佳“推销员”。

◆你认为怎样才能够做一名优秀的推销员?(优秀推销员的标准是什么?)

第二、三课时 习作

确定习作内容

◆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确定习作内容。

作文指导,怎样写说明文

◆回忆一下说明文和一般的记叙性文章有什么不同。

◆写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物品,用上哪些说明方法?(你的物品有哪些特点?如:外形、质量、用途、价格等,抓住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的特点。)

◆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资料,但不要大量抄录。

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相互修改,完善习作

口语交际·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小事,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留心生活中带给自己启示的事情或漫画。

2。搜集平时在书中和生活中读到的有启示意义的句子。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引入新课,明确要求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我们思考,让我们获得启示。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吧!

◆请三位同学阅读一下书上的要求。

◆明确要求。

说一说生活中让你受到启发的事情,要求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交流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要先说说是什么,再说是怎样理解的,还可以联系生活,通过事例来说一说对自己的启发和帮助。

介绍一幅漫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可以根据画意编一个故事,让读故事的人自己体会漫画的含义。

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交流:生活中给你带来启发的事情;给你带来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给自己带来启示的一幅漫画。

◆自己根据要求先想一想怎么说,再练一练。

◆在小组内和同学进行交流,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倾听,相互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师生评议:不仅要评同学说得怎么好,还要说说自己听后受到的启发。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不同角度给予不同的提示。

教师总结。提示积累

看来在生活中会给我们带来启示的东西还真有不少,一件小事,一句名言,一幅图画,甚至一件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积累和思考。

第二课时习作

结合口语交际,引入写作

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同学们有的选择了一些小事,有的选择了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

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

学生汇报本次习作想写的是什么。

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

一、两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鼓励优点。培养兴趣

◆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表达准确的词语,语言优美的句段,巧妙的构思,从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为下一步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

教师点评。好文欣赏

◆教师从优点和不足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提出学生的共同问题,在全班进行集体评议、修改。

◆宣读比较优秀的习作,让学生欣赏。

小组合作,自己修改 自己朗读自己的习作,再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请他们帮着评改,自己进行修改。

口语交际·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2。根据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真情实感。

3。能感受父母的爱,与同学、父母沟通情感,建立良好的关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事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再现情境

◆谈话导人。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谈谈父母的爱。(板书:父母的爱)

◆再现情境。多媒体出示“口语交际”中的三个生活中的小故事。

创设情境,展开讨论

◆提出问题:你怎样看待上述故事中爸爸**的做法?

◆小组交流,形成观点。

◆全班交际,模拟交际情境。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让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在观点的碰撞中形成正确的观点。

联系实际,感悟父母之爱

◆联系实际。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吗?给同学讲讲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在谈谈自己的想法。

◆小组合作,互说互评。

◆全班交流,互为补充、质疑。教师注意交际时的习惯的培养。

拓展延伸,沟通情感

◆模拟场景。如果我是爸爸,你会怎么把这三个故事讲给我听,并请我谈谈看法。(师生模拟交际。)如果我是妈妈呢?

◆拓展延伸。今天回去我们将这三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谈谈看法。

表扬激励,课堂总结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创设情境,诱发动机

◆谈话导人。上节课,我们交流了父母的爱以及对父母的爱的看法,知道世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呢?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们交流、沟通一下吧。

◆创设情境。出示话题:a.你曾经有过不理解父母的时候,但通过一些事情,体会到了父母的爱;b.你对父母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请他们改进教育方法,或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c.你想和父母说的其他心里话。

◆诱发动机。针对这些话题,你准备选择什么话题来与自己的父母沟通呢?

自主选择。小组合作

◆自主选择。各自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话题,准备写什么内容。

◆汇报话题。请一小组同学,说说自己选择什么话题,了解话题选择情况,鼓励每个话题都有人选择。

◆小组合作。请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说说自己习作内容,互相评议一下,看看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推选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打开思路

◆代表交流。每个话题选择一个小组代表交流,要求把内容尽量说具体。

◆师生评议。要点:a.是否有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b.是否表达出自己真情实感.c.是否有具体事例,或事例是否具体。

明确要求。学生写作

◆明确要求。读读“习作”提示的最后一段话,说说给我们作了哪些提醒?(写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交流意见。)

◆各自习作。

◆修改草稿。各自或者互相修改习作草稿。

◆誊写习作。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小结习作,提出任务

◆小结习作情况。运用激励机制,总结这次习作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的同学。

◆提出任务。这次习作评讲的重点是:a.是不是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b.是不是表达了真情实感。

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

◆赏析两篇学生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小组交流,互评互议

◆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修改中,提醒如语句、标点、字等也要修改;订正同学、老师修改中指出的问题。

拓展练习,强化运用

◆谈话引入。习作最主要是运用在我们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中,以达到互相交流沟通的目的。

◆布置任务。今天回去将自己的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意见。如果你觉得不便当面交流,也可以将自己的习作给爸爸妈妈看,让他们将自己的意见写在习作后,然后自己再来看。

展示习作。激发兴趣

◆自己的习作修改好后,可以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上。

◆将自己的习作抄好后,可以向报纸杂志投稿。

口语交际·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是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开展一次演讲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公开演说能力,是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能力,要从小培养。但小学生演讲,主要是一项口语交际的练习,因此要求不要过高,能围绕一个主要意思,语言比较流畅,态度比较大方,感情比较真挚即可。

本次演讲的主题是“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可在课前布置学生结合自己的习作和搜集的资料列一个简单的提纲适当准备,上课时先交流一下所列的提纲,相互启发,开启思路;再完善提纲并在小组里试讲,听听同学的建议;然后自荐、推荐与按一定顺序上台当众演讲相结合,让更多的学生受到锻炼;最后评议上台演讲的情况,总结交流怎样演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也可以先请两、三名口语交际能力强的同学当众演讲作示范,然后分组试讲与在全班当众演讲。

指导演讲时,可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来配合演说,表情达意,增强演讲效果。对演讲者和听众要提出应注意的事项,比如,有礼貌,听时注意力集中,听完以后要热情鼓掌等。要注意的是,如果学生引用的资料不符合历史事实或不准确,教师要及时纠正;教师要通过点评与小结,使学生初步明白不忘历史不等于铭记仇恨,而应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中华民族能屹立在世界民族强林之列。

口语交际·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习作

本次习作是学写读后感。经常写读后感,可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还可以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教学时,可以参照下列步骤引导学生进行习作。

第一步:让学生阅读提示,了解什么是读后感及写读后感的作用。特别是要使学生明确其基础是“读”,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体验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可以提示学生,平时在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也可随时积累下来,从而为写好读后感做好阅读等方面的准备。

第二步:赏析范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读后感的写法。结合教材中范文,教师也可补充范文,让学生阅读、讨论、交流,在自主发现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共同归纳出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及要注意之处。如: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来发表议论。

联系实际,情感真实。读了一篇文章,产生了对现实生活和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这才激发了“感”。所以,写读后感一定要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联系实际一定要实事求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忌说假话、空话、套话。

叙议结合,以“感”为主。读后感属议论文范围,但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常用的写法是夹叙夹议。可以适当引用原文中对自己教育最大、体会最深的章节、句段或人物的语言、精彩的场面等,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想。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另外,恰当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古诗文名句和谚语等,也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一般来说,读后感的题目是“读《×××》有感”或“《×××》读后感”,当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自己最深的感受拟一个醒目、新颖的正标题,下面再写上副标题。如:

愤怒与惋惜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成功=刻苦+勤奋+机遇

──读《岳飞苦练成帅才》有感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选略高于本班学生现有水平的优秀习作做范文,让学生由仿到创;不要以一个模式来要求学生,更不能用范文来束缚学生。

第三步:明确要求,开启思路。本次习作主要是围绕本单元课文或同主题文章写读后感,把习作与单元主题思想结合起来,把写读后感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当然,学生就读过的其他文章写读后感也可以。动笔之前让学生互相说说,以开启思路,跃跃思维,然后按要求写出来。

第四步:引导学生自改互评,教师及时批阅反馈。讲评习作时,可以相互看一看,交流一下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对学生真实的、有个性的、有创造性见解的习作,教师应给予鼓励和表扬。

第12篇:二年级语文口语课教案

口语课教案

第一课

找春天

教学目标:

1、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2、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4、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5、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6、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点: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教学难点: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小鸟小鸟》,听后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

2、在春天里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呢?学生结合搜集的相关资料在小组内说一说。要求:(1)可以从植物、动物、天气变化及人们的活动等方面入手。

(2)发现要“新”,尽量与众不同。

3、全班交流汇报“新发现”,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条理尽可能多的说出自己的新发现,或者专注于某一种事物,把它说具体。如对小草的发现可以从开始探出头来说到长出嫩绿的小尖叶,从“草色遥看近却无”说到绿草如茵的景象。鼓励学生大胆把自己的联想结合自己的发现说出来。

4、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评选“最具慧眼”奖。

5、把自己的新发现整理一下写出来,教师适当提醒学生先想想写话的顺序再动笔。然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分享写话的快乐。

四、展示台

1、结合本组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根据学习伙伴的提示,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收集描写春天的词句,展示写有关春天内容的书法作品,还可以唱唱有关春天的歌曲,创编赞美春天的舞蹈,画一幅春天的图画„„)

2、小组内交流,大家互相分享学习的收获。

3、班级交流展示,评选“最佳创意”奖和“最佳才艺”奖。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日积月累的词语

2、预习第五课

第二课

帮助有需要的人

教学目标:

1、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2、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4、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5、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6、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点: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教学难点: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寻找话题:你周围有需要帮助的人吗?

提示:可从家人、同伴、邻居、福利院的孤儿、贫困地区的儿童等方面去想。

3、个人说说自己帮助他人的原因和打算,然后在小组内和学习伙伴说说,互相评议。

4、在组内开展献爱心活动,大家群策群力发表意见,互相取长补短。然后根据商量的方案,试着表演一下帮助的过程。

5、组内展示表演,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展示台 课前准备:

1、在黑板上要写上会标。

2、查阅有关雷锋的书刊、文字和图片资料。

3、把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组织过程: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创设情境。

2、把自己找到的有关雷锋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3、学生讲一讲自己身边的雷锋故事。

4、师生共同评议。查字典擂台

1、复习“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的步骤。

2、教师发给学生生字卡,选出又快又准的小组为优胜组。题卡设计如下: 要查的字读音部首在字典正文哪一页

3、交流经验,共同评议,颁发奖品。

第三课

夸夸我的家乡

教学目标:

1、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2、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4、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5、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6、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点: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教学难点: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汇报展示、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家乡的资料(文字、绘画、照片等)。同学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2)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互相交流,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

2、充分“对话”,夸夸家乡。

(1)小组合作或派代表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其他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2)“导游”“推销员”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和知道的情况,“游客”提问,“导游”“推销员”解答。

3、写一写。

(1)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口语交际中听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组成一段夸夸家乡的话写下来。也可以给自己画的画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话,还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写话。

(2)写好后读一读,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五、展示台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

2、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如“生活”“美好”

3、展示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开自己画的画。办一期夸家乡的专栏。

4、展示、交流在《葡萄沟》课后布置同学们准备的其他资料或学习成果。

六、宽带网

1、演示部分民族图片或录像,创设情境: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哪个民族的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说是怎样了解到的。

3、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

4、从地图上找到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5、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个省在什么地方。

6、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四课

说说制作玩具

教学目标:

1、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2、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4、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5、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6、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点: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教学难点: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学生将课前布置制作的小制作拿出。如,用毛线编织蝴蝶结,用塑料瓶做成花篮,用红辣椒做成玩具鞭炮,用纸叠成的„„

2、展示自己做成的可爱的小制作。

3、小组交流、汇报制作过程。别人讲的时候,听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讲的同学要作解答。

4、小组推荐做得好、说得好的同学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5、评一评谁的小制作做得好,谁介绍得好。

6、将学生的小制作办成一个展览。

四、展示台

1、展示:与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图片与材料。(内容不限)

2、全班交流自己的搜集途径,大家互相学习借鉴。

3、总结:每个人交流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每个人交流一个思想你便得到许许多多的思想,愿同学们,时时处处不忘留心美的事物,不忘将美与他人分享。

4、以此专题办个展览。

第五课

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

教学目标:

1、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2、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4、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5、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6、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点: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教学难点: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1)利用准备的图片或音像资料,组织学生观察。 (2)交流观后的感受。

(3)教师小结导出话题。可以借鉴教材短文中的第一自然节,激发学生兴趣。

2、展开话题

(1)启发谈话:你知道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动物呢?(空中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 (2)你最喜欢哪种动物?你对它了解多少?和哪些动物间发生过有趣的事情?

(3)个别学生交流自己的体验,教师有意识地点拨方法,帮助学生表达清楚,强调注意的问题。

3、组内交流

(1)选择自己喜欢,了解的动物,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说说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与它们之间发生的事情。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如: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有不明白的问题及时提问、大家可以互相补充等。

4、全班交流

(1)组内推选代表讲给全班同学听,同学们互相提问或进行补充。 (2)师生共同评议学生表达情况。

5、动笔习作: 教师组织学生把组内和在全班交流的内容写下来。教师要有意识地拓展学生的思路,可以写动物的样子、生活习性,与小动物间发生的趣事等。鼓励学生敢写,多写,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

6、互读简评:在组内互相交流自己写的片段,读一读,评一评。教师可以选择优秀的内容,进行全班展示读。同学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

第六课

帮助小华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2、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4、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5、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6、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点: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教学难点: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再现情境

(1)引用书中的第一段话导入。

(2)小组讨论:他该怎么做?为什么? (3)集体交流。

教师小结学生的做法:①记下小龙的名字。②不记。

二、提出建议

(1)按不同意见分成两组。相对而座。分别给两队取名为正方、反方。

(2)选出一名陈述自己观点的陈述人。在陈述人说明观点后,各方展开辩论,充分说明自己观点正确的理由,对方错误的理由。 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三、小小辩论会 (1)陈述观点。 (2)自由辩论。

(3)教师总裁、小结。

四、展示台

1、读读学习小伙伴的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感悟“公民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可以练习生活实际理解,也可举例子理解,也可讲故事帮助孩子理解。

3、说说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还做得不够。

4、你想为集体做些什么?

5、教师小结。

第七课

陌生人来敲门怎么办?

教学目标:

1、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2、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4、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5、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6、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点: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教学难点: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教学挂图

1、看图,说说每幅图画的什么内容。

2、议图,弄明白四幅图连起来说的什么事。

二、续编故事

1、假如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选择合理的想法,小组合作续编故事。

⑴小朋友认识这位叔叔确实是爸爸的朋友,该怎么办? ⑵小朋友不认识这位叔叔,又该怎么办?

三、全班展示

1、小组评选好的同学到台前讲故事。2、评选故事大王。

四、讨论交流

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第八课

身边的科学

教学目标:

1、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2、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4、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5、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6、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点: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教学难点: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出示图片或演示多媒体资料,组织学生观察发现。引导学生阅读短文,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活动内容。

2、组内交流:根据提示学生把课前搜集到的科学现象,讲述给同组的同学们听。推选出本组表现最佳的同学,向全班汇报。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这些身边科学的奥秘。

3、启发拓展:课下把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办一期“科学奥秘在身边”的小报。同学间互相介绍有关科学常识的书报,把学生的活动热情引向课外,提高阅读探究的兴趣。

二、“写一写”

1、出示学习伙伴的提示,引导学生边读边想,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

2、组内交流,说说自己想写的内容。

3、自主练笔,教师巡视点拨。

4、互读展示,师生简评。

三、展示台

1、教师启发谈话,引导学生借助学习伙伴的提示,认识本次活动的内容。

2、小组合作,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课外搜集的科普图书,和小组创办的“身边的科学”的手抄报。选出优秀书籍和作品,准备在全班展示。

3、全班展示,教师适时鼓励评价,启发学生投入到课外的读书和探索当中。

第九课

应该听谁的

教学目标:

1、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2、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4、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5、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6、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点: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教学难点: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

1、《两人骑驴》

2、从动画片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二、新课

1、动画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想一想,在骑驴的这个过程中,一共表达了几种观点?

3、那到底该听谁的?让我们帮他们想想办法吧!

4、故事:《孔融让梨》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5、小节:如果发生了问题,我们要怎么做?

第十课

学会祝贺

教学目标:

1、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2、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4、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5、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6、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点: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教学难点: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尝试着做一做,引入情境

1、师提出尝试要求:教师节快到了,送什么礼物最有意义?对,自己亲手做贺卡送老师,老师一定特高兴。今天,让我们一起尝试制作一张贺卡。

2、学生情绪高涨,动手专心做贺卡,在贺卡上画上最生动的图画。教师巡视。

二、尝试着说一说,尽情发挥

(一)贺卡做好了,教师请学生先想一想,你在贺卡上想对老师说些什么?接着,放手让学生自由练说,想到什么说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大方地说,把话说完整、说具体,由此锻炼学生在现场情境中即兴表述的能力。如一位学生是这样说的: 亲爱的李老师:

我祝您在节日里非常非常地快乐!

您的学生:陈亭玉

9月10日

(二)同桌互说讨论,教师巡视,根据巡视得到的反馈信息,有的放矢地进行点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划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划拨指导,肯定优点,同时具体指出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在情绪最佳的状态下,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用最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主要抓住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

1、称呼

2、祝贺语:祝贺语一定要得当、贴切、简洁,如前面

祝贺的内容可以很宽泛,包括工作、生活、身体等方面,但一定要有针对性。今天,我们祝贺教师节,你认为以下几句祝贺语,哪两句最贴切?为什么?

三、尝试着写一写,适当点拨学生已胸有成竹,自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十一课

问路

教学目标:

1、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2、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4、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5、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6、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点: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教学难点: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话题

1、现场问路表演。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中午,我想去肯德基吃快餐,请问去肯德基该怎么走? (指名说)谢谢!你的热情让我很感动,你的热情使我们成为了朋友。

2、揭示话题。生活中,你问过路吗?你向谁问过路?(板书“问路”并齐读课题。)

二、讲述图意,学习问路

1、出示四幅教学挂图。同学们,你喜欢这几幅图画吗?为什么?

2、你们知道吗?这四幅图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仔细看看,你一定能讲出这个故事的。(指名尝试讲故事。)

3、创设问题情境。①小猪问到路了吗? ②与小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小猪心里会怎么想”? ③怎样才能问到路呢? 大家都知道了小猪没有问到路的原因,让我们来劝劝小猪,告诉他该怎样问路吧! ④再请一位学生表演小猪问路。

三、再现教材情境,师生表演问路

1、同桌间互相商量一下,演一演“小猪问路”。(请一组学生表演“小猪问路”。)

2、师生合作表演

四、创设生活情境,学习问路

1、春游那天,天气真热,同学们带的水都喝光了。大家都想到公园的小商店去买点水。老师和同学们都不知道怎样去小商店,谁来问问路呢?

第十二课

春游

教学目标:

1、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2、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4、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5、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6、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点: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教学难点: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读要求,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自己找喜欢的小伙伴交谈,说说各自想到什么地方春游,鼓励意见相同或相近的同学组成小组,小组讨论本次春游计划。

3、班长主持全班讨论,各组陈述本组的想法和理由。我们组建议到„„,因为„„。 我们都愿意到„„,因为„„。

因为„„,所以我们建议到那里春游。 „„,„„。

4、同意意见后,具体商量春游活动的计划。到那里去做什么?

5、商量准备工作和春游活动中的分工。要做哪些准备?

6、向老师提出建议。

春游到哪里去?干什么?做哪些准备?

第十三课

班干评选

教学目标:

1、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2、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4、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5、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6、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点: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教学难点: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小结

1、学习了两篇课文,我们说说看王宁的优点是什么?元元的缺点是什么?

2、我们知道每个人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我们该怎样对待呢?(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3、联系本班实际谈一谈。我们班像元元这样的很少,但也缺少像王宁这样勇于表现自己的,让我们一起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口语交际

(一)实话实说:你会选自己吗

1、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对这件事你怎么看?

2、如果班里改选干部,你会不会选自己?

以上两个问题,先让学生思考,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也可以自由组合),讨论交流。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别人的想法,不要妄加指责,但可以有礼貌地进行客观的评论。如果选自己和不选自己两种意见比较对立,允许学生进行有理有节的辩论。 (二)出个主意:应该怎么选

如果班里有几个同学或者大部分同学都提出选自己,应该怎么办?

可引导学生就教师指定、谦让、商议、竞选投票等形式进行评议,看看哪一种形式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民主意识。 (三)展示自己:竞选“演说”

可结合真实或假定的班队干部选举,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竞选理由,并进行评议。

第十四课

介绍名胜古迹

教学目标:

1、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2、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4、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5、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6、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点: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教学难点: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资料,选择伙伴

1、展示自己收集的风景名胜资料,让学生在展示出的资料中了解自己关心的风景名胜。2、在展示过程中选择好自己的交流对象,组成“旅游团”。

二、分组交流。学生自由选择下列交流方式:

1、“导游”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和知道的情况,“游客”提问,“导游”解答。

2、“导游”在介绍的过程中,“游客”随时提问,导游灵活安排介绍和答问两方面的内容。

3、“游客”先提问,“导游”一一作答,然后“导游”再介绍游客没有问到而自己认为有必要讲的情况。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推选最好的“导游”,在全班介绍风景名胜,并进行交流。2、各小组推选出来的“导游”互相交换到别组带队。

四、总结 1、简单总结一下这次活动的情况,一起分享搜集资料的经验,交际的经验。 2、评出“最受欢迎的‘导游’”,“最受欢迎的‘游客’”等。注意转变角度,思考怎样看问题,想问题。

第十五课

保护环境

教学目标:

1、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2、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4、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5、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6、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点: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教学难点: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准备:把做好的鸟巢带到学校来。

一、读题,了解要求

二、自己编拍手歌。(各个方面的内容均可)

把自己编的拍手歌在小组内交流,推出一名在集体交流, 说给大家听,看谁编得好。

三、学习小组合作编顺口溜,看谁编得好,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1、老师引导学生针对大家乱扔垃圾的现象,编顺口溜。

2、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编顺口溜。

3、组内交流。

4、集体交流。

5、拓展练习,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不良现象编顺口溜。

四、针对刚才同学们编的顺口溜,谈谈自己的体会。(结合环境保护的问题谈。)

五、学习小组拿出做的鸟巢,放到校园里的树杈上。

第十六课

交朋友

教学目标:

1、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2、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4、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5、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6、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点: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教学难点: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小朋友们,最近,我们学了很多有关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的课文,而老师也知道许多小朋友都与自己要好的小伙伴一起合作做成过这样那样的事情。谁愿意选一件事情来讲给大家听?

2、引导倾听

(1)采取自愿的方式让生上台讲述。

(2)其他小朋友认真仔细的听别人的讲述,边听边想: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样做?在听的过程中可以插话,可以提问题。

3、讨论交流

以4人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才能做到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4、组内交流表演

小组内的几个同学分别说说自己与别人合作完成的一件事,可在说的同时请小伙伴帮忙把它演出来给大家看。

5、上台表演

小组推荐表演得好的或说得好的代表在全班表演。

6、师生评价

上台表演的同学当中,哪一件事做的好,谁讲得清楚、明白。好的给予表扬鼓励。

第十七课

我想做小雷锋

教学目标:

1、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2、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4、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5、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6、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点:愿意进行口语交际,爱交际、敢交际。 教学难点: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读题,了解要求。

2、结合这一单元所学的内容,用“我想做小雷锋”为题,进行口语交际。

3、分成四人小组讨论:

(1)“如果我遇到残疾人,我会怎么说,怎么做” (2)“仅仅是我们来关心这些残疾人吗?你能不能想一个办法,让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来关心他们?”(可以提醒他们用写倡议书、用画宣传画等方式)

4、四人小组派代表汇报。

二、展示台

1、读题,了解要求,读学习伙伴的话,了解题意。

2、学生自愿到台上来长自己在课外学会的歌,可以说说自己是怎样学会的歌词中的字是怎样认识的?

3、展示学生写的日记,可以请学生来读一读。

第13篇:朗读类型 教案

朗读类型

教案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朗读的基本要求,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2、掌握朗读的技巧,培养良好的语感

3、掌握朗读方法并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遣词造句的准确、鲜明、形象,掌握语言的结构美,音韵美、节奏美

2、学习朗诵的技巧,提高朗诵的水平。做到仪态大方,吐字清晰,语音标准,声音洪亮。 教学方法及手段:

1、讲解法、赏析法、训练法

2、录音资料辅助教学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顾宪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讲堂)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成诵” 宋代朱熹也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训学斋规》)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学习在于朗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为什么这么说?

较之于书本上平面的文字或者默读,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我们可以更立体、更感性地感知到诗歌的音律美、节奏美,以及中国语言文字独有的抑扬顿挫的声调美。

这就是朗读带来的神奇效果。面对一个文本,应该如何朗读?朗读有什么具体要求?

二、朗读要求

(一)朗读的概念 朗读:(三方面认识)依据文字作品进行的口语表达;朗读材料覆盖一切文字作品;由表现形式看,不依靠表演等手段介入。

朗读与朗诵有区别也有联系,朗诵材料主要是文学作品,朗诵带有一定的表演性。我认为,朗诵是在朗读基础上形成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但教材在对朗读要求的讲解中基本是参照朗诵的要求。

(二)朗读的基本要求:

1、扫除语言障碍。

首先排查生僻字词,特别要注意多音多义字,古诗文中特别要注意按意定音。如上面一诗中“滟”(yàn)、“ 霰”( xiàn)、“纤”( xiān)纤(qian)夫。 其次发音正确,吐字清晰,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读; 再次不添字不少字不读破句,朗读清晰完整。

2、深入地理解文本。怎么理解文本呢? 首先,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孟子·万章下》 引申出“知人论世”,背景资料的了解对理解文章的情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者注明这篇散文是写于1927年7月。作者当时就在清华大学教书,住在清华园西院,文章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作者笔下的荷塘是那么静、那么美,但是从文字中我们能

够读出,作者并非只是来到荷塘边欣赏月色,而是在向我们传达出一种情感,那么他的心境是怎样的呢?这就要从写作背景进行探讨,1927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屠杀,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作为爱国的民主主义者,他选择了“暂时的逃避”,然而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荷塘月色》就正是作者想“超然”而又“挣扎”的心迹的真实写照。

了解了这些背景,再来阅读文本,就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情感。

其次,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运用各种感知能力,使情景再现,揣摩作者想要传递出的情感,把握情感以后,还需要通过有声语言把作者的情感表现出来,这才达到朗读的目的。

(三)朗读的基本技巧

通过朗读来表达思想感情是需要技巧的,下面看一下朗读的基本技巧:

1、停顿

停顿是指朗读过程中声音的断和连。我们在朗读时,既不能一字一停,断断续续地进行,也不能字字相连,一口气念到底,无论是朗读者还是听众,无论是生理要求,还是心理要求,朗读中的停顿都是必不可少的;停顿一方面是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时,也可给听者一个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帮助听者理解文章含义,加深印象。 停顿的类型

(1)生理性停顿:作品中人物说话时由于换气或语噎、哽咽、气喘吁吁、欲言又止等生理现象造成的停顿。在朗读中要给予象征性的、恰当的突显。

(2)语法停顿:由整个语句的结构层次即语法关系形成的停顿。

(3)逻辑停顿: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作的停顿,靠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来安排。

逻辑停顿包括:并列性停顿、陈述性停顿、转折性停顿、强调性停顿。 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1、顺应语法的停顿。这类停顿可以依据标点来处理,有时也可以突破标点的限制。(见停顿与标点符号的关系)。

2、显示层次的停顿。文章的层次可以借助于朗读者的停顿得到显示。一般说来,文章中的节(段)这样的大层次比较容易划分,而一节(或一段)文字,甚至一句话中,也往往有有更小更细的层次,划分这些层次并用朗读中的停顿表现出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例1: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鲁迅《祝福》)

例2.她一手提着竹蓝,/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鲁迅《祝福》)

3、体现呼应的停顿。文章中的呼应关系在朗读时主要通过停顿来体现的。全篇整体性的呼应较易把握,而文章中的局部的呼应关系,往往由于朗读者的忽略而造成呼应中断,或呼应模糊,因此影响了语意的表达。 例:下面有请高主任读一下文件。

4、指向强调的停顿。为了突出句中某些重要词语,引起听众的注意,加深听众的印象,可以在这些词语的前面或后面稍加停顿,这便是强调性的停顿。

例: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朗读最后一句时,如果在“爆发”和“灭亡”的前面作一停顿,就可以使听众充分感受到这里发出了“不爆发即灭亡”的呼告及对读者投入斗争的召唤。

5、表达音节的停顿。朗读诗词时,必须用停顿来表达音节,以加强节奏感。 例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二三式)

例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高/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二二三式)

6、区别语意的停顿。书面语中的某些歧义短语和句子,可以用朗读的停顿来揭示其不同的语法结构,从而表达不同的意义。

7、避免误读的停顿。朗读中,停顿还有一种区别意义的作用。

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已,也还都不错。 (鲁迅《祝福》) 停顿与标点符号

书面语言中标点符号与停顿的关系密切,是确定停顿的重要依据。各种标点的停顿时间长短的一般规律是:顿号最短,逗号稍长,分号、冒号较长,句号最长,问好、叹号同句号停顿的时间相近,省略号表示话没有说完时停顿,破折号不需要停顿。 不一致情况:

1、没有标点却要停顿。如:

被你从你的公馆门口/一脚踢开的/那个讨钱的老太婆//现在怎么样了?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

朗读这句话时,必须在“老太婆“后作一停顿,才能将语意比较明晰地传达给听众。如果一口气念下去,中间不作停顿,则必然混沌一片,模糊不清。

2、句中有标点,却不停顿。试看下面一段话:

桌子放在堂屋中央,系长桌帏,她还记得照旧去分配酒杯和筷子。“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摆。”四婶慌地忙说。她讪讪地缩了手,又去取烛台。“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拿。”四婶又慌忙地说。 (鲁迅《祝福》)

在句中划线的地方可以不停顿,一气读出,这样处理,可以突出四婶的紧张心理——“千万不要碰”!反映出对吃人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和鞭挞。

训练:

1、方外人法无定法而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合理停顿,不要读破句子)

2、哥白尼认为日月星辰绕地球转动这种学说是错误的。(区别语义)

2、语调 什么是语调

为适应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说话或朗读时,句子总是要有高低升降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形成了语调。它随着语气和说话人的感情变化而变化。借助语调,有声语言才有极强的表现力。语调是千变万化的,它的基本类型只有以下四种:

升调:调子平而升高,表示反问,疑问,惊异,兴奋和号召等语气。 降调:先平而降,表肯定,感叹请求,沉痛,惭愧等语气。

平调:语调平稳,没有什么重读或强调的显著变化。一般的叙述、说明,以及表示迟疑、深思、冷淡、悼念、追忆等思想感情的句子,用这种语调。

曲调:调子先升高而降低,曲折变化,表示含蓄,夸张,反语,讽刺,怀疑,意外,惊奇等预期

同样一个“我”字,采用不同的语调可以回答各种不同的问题: (师读,生分析) 谁是班长?——我。(语调平稳,句尾稍抑) 你的电话!——我?(语调渐升,句尾稍扬) 谁负得了这个责任?——我!(语调降得既快又低)

你来当班长!——我?!(语调曲折)

同样一句话“他怎么来了?”采用不同的语调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语气。 他怎么来了?——柔而扬,表示询问。 他怎么来了?——柔而抑,表示疑问。 他怎么来了?——刚而抑,表示责问。 他怎么来了?——刚而扬,表示反问。

可见,朗读中的语调是细致而复杂的,它可以表达各种丰富的感情。 基本的语调练习

1、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的确良衬衫。(《一件珍贵的衬衫》)

2、在一个睛朗的下午,总部和党校的同志刚做完宿营准备工作,朱总司令来到了。(刘坚《草地晚餐》)

3、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鲁迅《孔乙已》)

4、“这儿到底出了什么事?”奥楚蔑洛夫挤进人群里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谁在嚷?” (契诃夫《变色龙》)

5、“共产主义是不可战胜的!” (杨沫《坚强的战士》)

6、……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高尔基《海燕》)

3、重音

轻重音是由音强、音长决定的。气流量大,用力,发音时间长,音则重。反之则短。重音显得刚强,常用来表达坚定、果敢、豪迈、庄重的思想感情。朗读时为了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感情的需要,往往要把某些词语和句子读得重些,这些重读的部分就是朗读的重音。 如何确定重音的位置呢?

重音一般分成三种:语法重音、逻辑重音、感性重音。

1、语法重音(加黑点的词为重音),它是指语法结构成分所反映的重音。这种重音一般来说会自然流露。若探其规律,大致是:简单的主谓结构一般重读谓语:“天亮了。”带宾语时一般重读宾语:“我读语文。”凡的连带成份的,一般重读连带成份:“人们举起愤怒的拳头。”

2、逻辑重音:为了突出句子的某种特殊意义而把某个词语加重读,它没有固定的位置,随着逻辑思维而变,完全由人的意志决定,又叫强调重音。

如:“父亲说:„所以你们要向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堆巨浪,恶狠狠地扔到峭崖上,把大块翡翠摔成尘露和水沫。”

3、感情重音,是由于情绪特别激动而造成的重音,表示极度的喜怒哀乐之情。

如:“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 “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

4、节奏(速度) 语句的节奏指一定时间内语词的疏密程度。鲜明的节奏能使语音表达的更具有层次性和剔透感觉。掌握好节奏技巧,一要有快慢之分,二是快慢交替进行,三是随材料内容情感需要分清主导节奏和辅助节奏。 六种不同节奏类型:

轻快型:多扬少抑,多轻少重,语词密度大,语言速度较快,常常表达喜悦欣慰心情; 凝重型:多抑少扬,多重少轻,语词疏,语言速度慢,严肃,肃穆,谈心的内容可用 低沉型:声音暗沉,句尾显沉重,语速慢,叙述不幸事,表达悲哀之情多用此 高亢型:明亮高昂,扬而更扬,语言速度偏快,表达令人振奋,狂喜的激情 舒缓型:轻松明朗,轻柔舒展,语速较慢,表现品位及感觉上的惬意舒心;

紧张型:多扬少抑,多重少轻,音节短,气促,语言速度快,常表示急迫内容,焦急心情和恐惧、心情。

了解了六种不同类型,学生练习。

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②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③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读法:①情感强烈,语速快;②感叹句,低沉,慢;③语势减弱,与前两句形成对比。 听录音,体会、学习朗读法。《海燕》,《一剪梅》

(四)课后练习:

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荀子《劝学》 臧克家《有的人》

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

(五)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解了朗读的要求和技巧,并通过学生练习、听录音等方式加强对朗读技巧的认识。

第14篇:朗读教案(推荐)

朗读教案

【训练目标】

1.熟悉朗诵的基本技巧。2.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训练内容】

朗诵的综合训练

【训练程序】

1.简单的介绍一些朗读的技巧以及朗读时的注意事项。 2.模拟训练

(1)朗诵叶挺同志的《囚歌》,注意句调的处理: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平调)(冷眼相看)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平调)

一个声音高叫着:(↗曲调)(嘲讽)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曲调(诱惑)

我渴望自由,(→)(庄严)

但我深深地知道——(→平调)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升调)(蔑视、愤慨、反击)

我希望有一天(→平调)

地下的烈火,(稍向上扬)(语意未完)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降调)(毫不犹豫)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降调)(沉着、坚毅、充满自信)

(2)重音练习

——读出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语法重音:

①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一一读出下面语句中的强调重音: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也都失掉了。

(3)朗读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诗的最后三段,注意停顿和重音。

请听听吧,这是战士/一句句从心中‖掏出的话。

团泊洼,团泊洼,你真是那样/静静的吗? 是的,团泊洼是静静的,但那里/时刻都会‖轰轰爆炸!

不,团泊洼是喧腾的,这首诗篇里/就充满着‖嘈杂。

不管怎样,且把这矛盾重重的诗篇/埋在坎下,

它也许不合你秋天的季节,但到明春

3、朗读练习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第15篇:朗读课教案

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阅读《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一书,使学生读懂书本内容,了解乔治因为帮助了别人而觉得很快乐。激励学生向乔治学习,愿意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打下基础。

一、激趣导入

你见过巨人吗?(板书:巨人)在哪儿见过?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的这位巨人朋友是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补充题目)

二、介绍作者

作者朱莉娅.唐纳森,译者任溶溶,插画作者阿克塞尔.舍夫勒。

三、认识封面、封底

观察封面、封底,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如果让你来写这本书,你准备写巨人和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四、走进故事

1、带领学生观察图画,给学生讲故事,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能明白乔治一次一次是怎样帮助小动物的。(书1——29页)

2、猜一猜小动物们会给乔治送来什么礼物呢?(书30页)

3、请学生读一读卡片上写了些什么。

4、说说小动物们为什么要送一顶美丽的金冠给乔治?

5、比较乔治前后不同的表情。

五、小结介绍

1、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想法?

2、介绍同系列的书

第16篇:黄河颂朗读教案

《黄河颂》朗读教学案例

即兴范读,一石激起千层浪 ——《黄河颂》朗读教学案例

南航附属初级中学 吕正红

一、主题与背景: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朗读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教学活动,也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从朗读着手,以朗读为教学的切入点。因为朗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抑制注意力的分散,同时朗读也是检验学生对课文理解程度的重要尺度。可以说“书声琅琅”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然而要使学生的朗读达到“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程度,并不是仅仅靠传统的“读书百遍”就能奏效的。在宝贵的45分钟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朗读的指导就起着“引路人”的作用。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常常会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朗读教学常常流于形式,将朗读教学抽象化、简单化甚至以录音代指导。比如:一位老师教陆游的《示儿》,理解诗句后问学生,诗中哪句最能体现诗人强烈的渴望祖国统一的心愿?(但悲不见九州同)学生回答后,教师趁势指导,读这句诗时,要读出陆游的悲壮的爱国感情。学生齐读以后,教师不满意,再启发说还要读得深沉一些。学生依旧原样。假如这时老师能示范一下,或告诉学生如何深沉,再创设一下情境,学生定能读出真切的情感。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全区公开课《黄河颂》的教学中做了一点尝试。

二、情景描述: 《黄河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篇歌词,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她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河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但作品创作年代已离我们学生较远,许多学生未必能体会到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的主旨。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重难点,我根据课文特别适合朗读的特点,在教学中设计以读为主,以读激情,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声情并茂,培养语感,增强阅读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配合采用多媒体声像手段,创设情景,提高效率。更大胆的克服女教师羞涩的心理,毅然放弃现成的课文朗读录音,精心准备,在公开课上动情的朗诵这首语调激昂、感情豪迈的诗。通过朗读,让学生在动情的氛围里,充分感受其意蕴情操受到陶冶,从而成功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朗读教学环节如下:

一、欣赏:让我们静静地听。《黄河大合唱》第七章《保卫黄河》片段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使学生很快进入到了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中,为下面的朗读蓄势。)

二、诵读:让我们琅琅地读。

学习这首诗歌,我们首先要学会朗读,像诗人一样热情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更好地朗诵好一首诗呢? 师生共议得出。如: a,把握诗词的节奏、重音。(语调激昂、感情豪迈。) b, 时代背景的把握 c, 对诗词语言的品味 d, 调节自己的感情。

更多„„(帮助学生回忆 巩固 老师曾做过的朗读指导知识)

1、老师配乐范读(《黄河钢琴协奏曲》),生作批注。

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无论在哪个时代,黄河都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诗人光未然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站在高山之巅,代表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我们来一起吟诵诗作,感受那澎湃激昂的黄河情、爱国心。

首先听老师读,同学们将你听到的语气旁批到书上。听完后,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节,说一说应怎样读。

例:生:我觉得朗诵词部分的“伟大而又坚强!”应重读,因为这个词开门见山的表现了黄河的特点。

生:我觉得“望黄河滚滚”中的“望”应读重音,因为它统领了下面九句话。

生:我觉得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这几个部分是在歌颂黄河。

„„

师对同学们的说法予以肯定,要求每一位同学在表达自己的朗读见解后都做能大声朗读一下。 (教师激情澎湃的配乐范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都能放得开,大胆、激情的读,感受到了黄河一泻千里的气势、伟大而坚强的民族精神,达到了朗读教学和德育渗透的有机融合)。

2、学生自由颂读,合作朗诵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

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

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诗句的具体分工——学生对所选的语段进行分工朗诵,创造多样式的朗诵方法。) 3,全班评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朗读组合,予以鼓励。

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提示: ① 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②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不妨越读越激昂,以表现的黄河的气势。

③ 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④ 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三、品析:让我们细细地品

我们学诗要读出诗的气势,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我们还要更深刻地领会诗的内涵,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全文各部分,理清结构,品味语言。其间穿插齐读、小组读、个别读等朗读形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分成两组分别自由诵读望黄河、颂黄河两部分,用“我喜欢本诗中的 一句(词),因为这一句(词)写出了(表达了)(表现) ”的句式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词,并做表情诵读。

四、师生合作配乐朗读: 师读朗诵词、女生读绘黄河、男生读颂黄河、齐读尾声。

(配乐《黄河钢琴协奏曲》,播放黄河视频,在画面、乐曲声中,进一步感受黄河勇往直前的气魄、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的朗读水平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又有了大幅提高,可谓是声情并茂。)

五、颂扬:让我们美美地说

学习黄河的伟大与坚强,号召中华儿女奋起抗争,这确实是作者的心声,读到这,我们都会热血沸腾,并将保卫祖国作为至高的誓言,下面让我们也来高声赞美黄河吧!(啊!黄河!我爱你!爱你的 !爱你的 !爱你的 !) (请学生高声朗读自己所写的句子,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三、问题与分析: 这堂课就这样在琅琅读书声中结束了,整节课师生情绪高涨,读书声此起彼伏,连平时极不愿出声的几个学生能跟着大声朗读,积极回答。教学重难点在教师声情并茂的即兴范读和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得到了突破。整节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我大胆的激情范读,更是得到了听课老师的广泛好评,感觉震撼力很强。

“课标”说: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通过这节课的朗读教学,我感受颇深,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有效的即兴范读不仅为自己的教学对象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语言环境,使学生受到五彩斑斓的语言色彩的感染,最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的朗读欲望,而且为语文教学中的学生朗读训练起到了极好的示范作用,无形中也树立了老师的“高大”形象。之所以能达到这种效果是因为教师的即兴范读,不仅有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有声语言,还有目光、姿态、表情、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言。研究表明:大量的信息需要凭借面部和肢体动作这类体态语言来传递。教师在范读中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 和 老师一起对朗读内容产生共鸣,这种感染作用是播放录音无法代替的。通过教师的引读、范读、朗读技能的传授等,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感悟能力。要注意的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抓住指导的最佳时机进行即兴范读。比如(1)揭题后,范读全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2)在学生对重点句段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时即兴范读,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入情境,读出真情实感。(3)在学生朗读不到位时,通过范读起纠正作用,引导学生读出恰当的感情、语气。(4)在指导学生品赏课文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绘声绘色的范读。

吕叔湘 先生说:“语言之妙,妙不可言。”《黄河颂》朗读教学中的即兴范读,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我们体会到“朗读之妙,妙不可言”。好的朗读教学,可以达到声情并茂、韵味幽回的效果;好的朗读教学,可以进入动人心魄,耐人寻味的境界;好的朗读教学,它的感染力不亚于一幅美丽的图画,一首动听的歌曲。朗读教学搞得好,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扩大知识面,增强语感、开掘深意,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朗读教学搞得好,能使学生在起伏跌宕、轻重有致的感情变化的波涛中受到多方面美的陶冶。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师如果都能在自己的教学中把朗读这一教学手段运用得很得体,处理得有水平,那么,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必能收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TAG: 学生 黄河 朗读 我们 教学 案例

第17篇:诗歌朗读教案

篇1:诗歌朗诵教案

新湖镇大闸小学

诗歌朗诵社团活动教案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教学方法和手段:讨论交流为主,多媒体教学,配以幻灯片,背景音乐等。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这首诗,结合对诗人身世、写作背景的了解,准确理解诗中深沉的爱国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一、导入新课,检查课前积累。 1.导入语。 2.学生活动:

举手发言,列举中国爱国名人名言或他们的爱国事迹1例。

3.切入本课,明确目标: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幻灯片出示本堂课学习目标?

二、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四首古诗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1.范读:

1)多媒体画面、诗文、配乐朗诵。

2)学生活动: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

1)四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知道的?[投影] 2)学生活动:4人一组,各抒己见,并努力使对方接受。 3.组织班级交流。

1) 学生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2) 教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在交流中穿插幻灯投影,介绍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正确理解诗歌内涵。]

三、重放配乐朗诵,学生比照自己,有感情地跟读。 1) 跟读。

2) 教师小结:诗歌是激情的产物,不是带着强烈感情的人是朗读不好诗歌的。要有感情地朗读好诗歌,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正确理解诗歌主题,深入体会诗人情感;采取多种朗读手段,充分调动自身激情。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通过讨论交流我们理解了四首诗的思想内容,学习了有感情地朗读这四首诗。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朗读诗歌的习惯。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前这首诗。

2、体味分析这首诗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

3、学习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友情的珍惜。

教学重点:

1、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这首诗。

2、体味分析这首诗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教学难点:

学习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友情的珍惜。

教学方法:导读讨论

教学手段:录音

教学过程

三分钟演讲:内容以心里话为主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学生自由说出学过的描写朋友之间友情的诗,教师做简要总结:我国古代描写很多写朋友之间亲密友情的诗歌,而且非常优秀,

至今仍然是人们交友的一笔宝贵财富。今天先来学习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简要介绍王勃,侧重于其年少有才和英年早逝。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抽三个学生试读,教师纠正(注意节奏)后学生自读三分钟准备背诵。

3.抽查背诵三人后齐背。

4、理解诗意:(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抽样回答:) a、根据注释试描述一二句的景象。

b、作者是什么方式安慰自己的朋友的?(豁达) c、谈谈你对海内存知巳,天涯若比邻两句的体会。(友情)

5、自由发言:学过本诗后你有何感受?(根据学生情况,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进行一下说话训练。

6.小结节奏和押韵。 7.齐背一次结束本诗。

三、配乐朗诵。

1、

2、配乐师范读。指生配乐朗诵。

3、集体配乐朗诵。

四、本课总结:

篇2:经典诗文朗诵教案

课题:《诵读经典古诗 弘扬传统文化》活动设计方案。

一、课前准备

1、面向学生:高中学生

2、学科:语文

3、课时:2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让学生通过百度和学校图书馆查阅需要的相关资料。

5、教师课前准备:

一、活动目标

(一)、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领略语言文字的美;

(二)、理解本次活动的意义,能够正确流利朗诵经典诗词,用积累的古诗词说话,猜谜、运用。

(三)、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根据画意配古诗。

(四)、积累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二、活动描述

(一)、通过诵读的方式,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

(二)、通过搜集古诗、诵读古诗,欣赏古诗词歌曲,进一步理解古诗、鉴赏古诗、品味古诗及运用古诗;

(三)、通过欣赏精美的图片,根据画意配古诗,在渲染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达到训练审美情趣的目的。

(一)、供教师使用的资源:语文教材、自制ppt课件;

(二)、供学生使用的资源:课本,课后收集积累的相关知识的电子文本、纸质资料,学生自制的课件,相关古诗文书籍。

(三)师生共同使用的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四、活动程序

1)活动时间:两课时(共实施107分钟)。

(2)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首先进行活动前的思想动员,接下来进行活动准备,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教师建议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电子阅览室和图书室,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文学史上一些优秀的古代诗人和作品,并列出一份著名诗人和作品目录,让学生查找资料,小组分工过程中,遵从学生自愿和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对资料按主题进行分类,组内推选至少5名代表对分类的资料进行简要说明,并对感兴趣的诗歌进行范读。诗配画组进行材料准备,诗歌朗诵组进行材料准备,整个一堂课,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分工,为下节课的活动成果展示做准备。第二课时(实施64分钟时间) 活动展示: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利用优美的音乐《云水禅心》导入新课。

( 教师导语)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千百年来,灿若星辰的诗歌把中国文坛照耀得分外明亮。诗人们用诗歌诉说的一个个故事,至今为人们传唱;他们抒写的缕缕情怀,感动了代代的中国人;他们创设的种种意境,迷醉了古今多少读者。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今天,就让我们漫步在这个风光旖旎的古诗苑,去吟唱,去感动,去陶醉吧!

2、展示本次活动的七个环节

(二)进行活动

1.腹有诗书气自华——声情并茂诵古诗

围绕主题,说出相应古诗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a、感悟四季;b、诗中山、诗中水; c、品味乡愁;d、话说友谊; e、抒壮志;f、述哲理 2.江山代有才人出——挑战自我接古诗

学生根据出示的诗句,说出下句,小组推荐代表回答,不会说的由小组其他成员作答,也可由教师提示作答。

3.山重水复疑无路——风情万种猜古诗 小组合作讨论,根据所给谜面,猜出谜底。 4.二月春风似剪刀——别出心裁赏古诗 欣赏两篇《唐诗素描》,分别说出是哪两首诗,并背诵该诗。 5.春江花朝秋月夜——醉花听月唱古诗 欣赏古诗词歌曲,感受优美的意境。 6.高山流水有知音——诗情画意品古诗 学生根据画意配古诗,学生自由抢答。 (三.) 总结本次活动

学生先小组交流收集积累知识的心得或参与这次活动的心得,然后组内推荐代表发言。各组之间相互评价,最后教师点评,总结。 (四).作业 运用之妙存乎心——诗苑漫步用古诗

由来和含义:

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的意境你能用你的妙笔画下来吗? 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制作一期手

抄报。(要求:充满诗情画意)

3.尝试给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谱曲并演唱。(提示:可串谱,可请音乐教师帮助) 教学过程流程图:

五、活动评价

设计思想:我将传统式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转化为多样化的教学评价,将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再创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既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又能培养他们用客观、辩证的方法判别事物的能力, 同时也更利于教师掌握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节改进教学策略。

1.评价内容:课堂表现评价、学习效果评价(课堂学习效果评价+作业)、小组合作评价 2.评价方式: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和反思相结合

(1) 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表现给予肯定,也是一种自信心的表露。 (2) 小组评价:是指小组间的互相评价,具有促进小组合作的作用。

(3) 教师评价:这里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以及小组完成的作品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注:在评价中应尽量采用描述性的方式,不应按分数给学生排队。

六、活动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进行活动环节时,有学生不能正确按要求作答,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帮助。

在作业环节中,有一项作业是尝试给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谱曲并演唱,为了让每个学生体验给古诗词谱曲和演唱的过程,在进行这次活动课之前,主动请求音乐老师利用音乐课的时间,教给学生谱曲和演唱的方法,保证让不敢向老师发问的学生都能有一个学习谱曲的机会。

本次活动中,我借助多媒体的形式,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领略语言文字的美;也培养学生搜集古诗、诵读古诗、理解古诗、鉴赏古诗、品味古诗及运用古诗的能力;并通过此次活动,激发学生用多种艺术形式解读古诗词的热情,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一开始,便播放背景音乐《云水禅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自然地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综合运用启发式、自我反馈式、竞争式、随机导拨式、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提供学习资源,指导学生利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竞争等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使用多媒体直观教学,通过说话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参与和合作的精神,努力营造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快乐中自主地学习,教学效果很不错。

课前安排学生积累古诗文,通过练习说话和创新作业,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兴趣与爱好,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他们的文化品位,也培养了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生在课后兴致盎然的制作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手抄报,也有学生自主合作尝试给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谱曲,在年级内掀起一股热潮。 当然,这堂课也有太多的不足: 1.使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有部分学生没有把课堂学习做重点,而是在看热闹。

2.有个别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积累的知识太少,课堂上不能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缺乏想象,课堂表现不够大胆,在课后创新作业时,敷衍了事,作业不认真,制作手抄报没有创新意识。

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领略语言文字的美。 《古诗文朗诵》教学设计

活动背景: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凝练的语言,和谐优美的音韵,让人徜徉其中而留恋忘返;其蕴含的人生这;哲理让人深思并引为箴言;其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更有责任继承这份优秀的文化遗产。

活动目的:

1、让学生感受古代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

3、通过活动,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特别是识记古诗文的积极性。

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活动准备阶段:

(一)、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首诗或有关“莲”的一首诗,通过查找资料筛选资料,结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感悟,写一篇赏析性的文章。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四人小组的交流讨论,选出本组最佳文章交上来。老师把交上来的文章仔细评阅,选出较好的4篇文章,辅导这四位同学进行精心的修改,精心选择配乐,用心朗读朗诵,尽力为同学献上一道道精美的大餐。

(二)、辅导写赏析文章时,要求学生在深入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把握诗人写诗时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从几方面进行赏析:一是从诗的词语进行赏析;二是从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进行赏析;三是从诗文索运用的表现手法进行赏析。指导朗诵时,主要从停顿、轻重音、速度和节奏、语气停顿、形体语言等方面加以指导。而音乐的选择则应注意和谐协调。

(三)、挑选主持人2名,评委8名,记分员1名,并与这些同学讨论制定评分表。同时要求全班同学对这4篇文章有一个了解,准备在活动中参与评论。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同学们,在阅读诗歌时,我们可以感受到悦耳的鸟鸣,怡人的花香;或时而激情澎湃,时而身心宁静。这就是诗歌赋予我们的美妙境界。今天我们准备带领大家一同步入这样美妙的境界??

二、请出第一位同学——柯立敏(《高山流水》的音乐响起)

1、简介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

2、朗诵《一剪梅》(李清照)

3、朗读赏析这首诗的文章——《离愁难遣,情真意切》

三、请几位同学评论。(老师在适当的时候也加入评论)

篇3:诗歌朗诵教案

诗歌朗诵社团计划

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特此组织“诗朗诵社团”。

朗诵是一门艺术,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而诗朗诵则把古诗文和朗诵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根据社团学员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以下计划:

一、社团活动目的:

1.通过各项活动,拓展学生的朗诵水平,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培养朗诵新秀。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文学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2.把朗诵、文学欣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定期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诵理论水平和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3.健全组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各项活动。

4.深化素质教育,通过朗诵社团开展表演、交流研讨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二、社团活动计划

第一次:总结上学期社团活动情况,提出本学期社团计划。(共同讨论) 第二次:指导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第三次:指导诵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第四次:指导诵读文言文《我爱你,妈妈》

第五次:指导诵读《送沈子福归江东》—王维

第六次:指导诵读《过故人庄》—孟浩然

第七次:指导诵读《元日》— 王安石

第八次:指导诵读《望洞庭》—刘禹锡

第九次:指导诵读《宿石邑山中》— 韩翃

第十次:举办古诗文朗诵比赛。(社团全体成员)

第十一次:指导诵读《少年行》—袁枚

第十二次:指导诵读《乡村四月》—翁卷

第十三次:指导诵读《出塞》—王昌龄

第十四次:指导诵读《少年行》—王维

第十五次:根据朗诵内容选配乐,配乐朗诵

第十六次:总结收获,评选表彰优秀社员

诗歌朗诵社团活动教案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教学方法和手段:讨论交流为主,多媒体教学,配以幻灯片,背景音乐等。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这首诗,结合对诗人身世、写作背景的了解,准确理解诗中深沉的爱国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一、导入新课,检查课前积累。 1.导入语。 2.学生活动:

举手发言,列举中国爱国名人名言或他们的爱国事迹1例。

3.切入本课,明确目标: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幻灯片出示本堂课学习目标〕

二、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四首古诗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1.范读:

1)多媒体画面、诗文、配乐朗诵。

2)学生活动: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

1)四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知道的?[投影] 2)学生活动:4人一组,各抒己见,并努力使对方接受。 3.组织班级交流。

1) 学生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2) 教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在交流中穿插幻灯投影,介绍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正确理解诗歌内涵。]

三、重放配乐朗诵,学生比照自己,有感情地跟读。 1) 跟读。

2) 教师小结:诗歌是激情的产物,不是带着强烈感情的人是朗读不好诗歌的。要有感情地朗读好诗歌,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正确理解诗歌主题,深入体会诗人情感;采取多种朗读手段,充分调动自身激情。

四、课堂总

结:

本节课通过讨论交流我们理解了四首诗的思想内容,学习了有感情地朗读这四首

诗。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朗读诗歌的习惯。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前这首诗。

2、体味分析这首诗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

3、学习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友情的珍惜。

教学重点:

1、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这首诗。

2、体味分析这首诗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友情的珍惜。

教学方法:导读讨论

教学手段:录音

教学过程

三分钟演讲:内容以心里话为主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学生自由说出学过的描写朋友之间友情的诗,教师做简要总结:我国古代描写很多写朋友之间亲密友情的诗歌,而且非常优秀,至今仍然是人们交友的一笔宝贵财富。今天先来学习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简要介绍王勃,侧重于其年少有才和英年早逝。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抽三个学生试读,教师纠正(注意节奏)后学生自读三分钟准备背诵。

3.抽查背诵三人后齐背。

4、理解诗意:(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抽样回答:) a、根据注释试描述一二句的景象。

b、作者是什么方式安慰自己的朋友的?(豁达) c、谈谈你对海内存知巳,天涯若比邻两句的体会。(友情)

5、自由发言:学过本诗后你有何感受?(根据学生情况,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进行一下说话训练。

6.小结节奏和押韵。 7.齐背一次结束本诗。

三、配乐朗诵。

1、配乐师范读。

2、指生配乐朗诵。

3、集体配乐朗诵。

四、本课总结:

以诵读为主,通过反复的朗读和背诵,来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为了训练优生的赏析能力,同时训练说话能力,也安排了对诗的感受的分析。

3、我爱你,妈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并且会背诵诗歌。

2、理解重点词句,感悟文章内容。

3、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如:看拼音识字、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猜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齐读、师生互读、配乐读等形式让学生感情读诗歌;通过感情朗读、抓重点词句、续写来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

一、介绍生活中妈妈关爱我的小事。

在本节课之前,我已经安排学生门搜集回忆妈妈在生活中关爱我的小事,所以在本接课开始,我先让学生在组内,班上介绍妈妈关爱我的事情。(这样,用学生所熟知的事情来引入本课的学习,就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之见的距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感悟文章的内容,为下面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下了铺垫。)

二、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注意字的读音。

2、学生自读,随文识字。

3、给五分钟时间,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

4、小组长检查本组同学朗读情况。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诗歌,其他学生边读边想这篇诗歌主要讲什么?

2、自己读,再思考这个问题。

四、配乐诗朗诵。

1、师配乐范读。

2、指生配乐读。

3、配乐师生齐读。

4、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教学目标

1.学习《送沈子福归江东》,了解诗人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光荡漾,芳草萋萋,感受到诗人对友人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像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送沈子福归江东》。

3.通过品悟、诵读,了解内容,体会古诗描述的意境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自由读)

二、品读感悟。

1.结合注释,试试自己能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

(说得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教师适时点拨。) 2.师生交流。

(1)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渡口杨柳依依,行客稀少,艄公摇起桨驶向临圻。

(2)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 3.练读诗句,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三、朗读感悟。

1、师配乐范读。

2、指生配乐读。

3、配乐师生齐诵。

5、元日

王安石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

2、朗读诗歌,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自学提出疑问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指导背诵诗歌。

教具准备:

1、春节的传说故事

2、投影

3、各地过年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你喜欢过年吗?我国传统的过年是哪一天呢?你想知道年是怎么来的,过年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吗?

2、阅读《过年的来历》

3、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过年的来历。

4、你觉得过年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5、学生交流。

6、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很注重过年。这节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王安石所写的七言绝句《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二、自学古诗

1、回忆学法: 我们要学会一首古诗你有什么基本办法呢?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理解意思——展开想象)

2、你们有信心读准、读懂古诗吗?

三、学习古诗,交流。

1、你读准了吗?

2、你知道古人怎样过春节的吗?从诗中哪些地方知道呢? 燃爆竹 饮屠苏 迎红日 换新符

3、要读懂古诗还要先理解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呢?

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吗?告诉大家,让大家帮帮你。

5、在大家的帮助之下,是不是都理解了古诗了呢?请你试着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自己说——指名说

6、理解古诗可以把用在两部分间加上自己的话。使意思表达更通顺。 闭眼听老师范读,在头脑中想象,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7、小结:多喜庆,多热闹呀。能把这首古诗的热闹和喜庆通过读表现出来吗?如果你觉得读不足以把热闹和喜庆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动作表现出来。 自己读——指名读——全班读

四、配乐朗诵诗歌。

1、师配乐范读。

2、指生配乐读。

篇4:诗歌朗读教学设计55555(11。20) 模块四:

朗读朗诵训练 (诗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诗歌朗读与教师语言的密切关系;

教学内容:格律诗《静夜思》教学准备:相关诗歌的教学步骤:考核标准:

2、掌握常见、特别是小学语文课本中格律诗的朗读技巧;

3、掌握常见、特别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现代自由诗的朗读技巧;

4、努力做到声情并茂,以提高语言的综合表现力。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 自由诗《听听,秋的声音》;《有的人》等。 ppt。

1、学生朗读有关诗歌、朗读的名言警句;

2、学生讨论诗歌朗读与教师语言素质能力提高的关系;

3、格律诗朗读的技巧指导;

4、学生练习格律诗朗读及技巧指导

5、自由诗朗读技巧的指导;

6、学生练习自由诗朗读及技巧指导;

7、诗歌朗读技巧整体检查及个别学生考核。

1、语音正确;(60分)

2、技巧明显;(20分)

3、声情并茂,整体效果好。(20分)

一、教学要求

(一)对教师的要求

1、能熟练运用格律诗、自由诗的朗读技巧。

2、能指导学生朗读格律诗及自由诗。

3、能较好朗诵格律诗和自由诗。

(二)对学生的要求

1、掌握格律诗、自由诗的朗读技巧。

2、学习较好地朗读格律诗自由诗。

3、学会诗歌朗读分析指导。

(三)对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的要求

1、名家诗歌朗读朗诵录音录像资料。

2、多媒体教室。

3、微格训练教室。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格律诗朗读技巧训练。

2、自由诗朗读技巧训练。

3、诗歌朗读技巧指导训练。

(二)教学难点

1、格律诗朗读技巧的把握。

2、自由诗朗读技巧的把握。

3、诗歌朗读技巧分析指导。

三、教学设计

《教师语言》课程模块 四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篇5:一年级诗歌朗诵教案

“诗歌朗诵”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让孩子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通过投票选举“朗诵小能手”,培养孩子的小主人翁意识。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诵儿歌或者古诗,充分地展示孩子的童真、童趣,培养良好的语感。

3、引导孩子和书交朋友,拥有更多的知识。

二、活动准备:

1、教室提前布置好教室黑板,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2、学生练习朗诵的儿歌或者古诗。

三、活动要求:内容积极向上;朗诵时间3~5分钟为宜;可自备背景音乐。 参赛者:①参赛者必须遵守比赛规则。。

②参赛者必须服从主持人与评委的判定。

四、活动过程:

一、老师宣布本次班会活动的内容。

宝贝们,我们在快乐地学习语文有一个多月了。瞧!我们学会了很多生字宝宝,还学习了许多儿歌和古诗,真棒!今天的班会,我们开展一次朗诵比赛,希望孩子们勇敢地走上讲台,朗出你们的精彩!

二、班长宣布比赛规则及评比要求。

1、依次请每个学生上台朗诵。

2、朗诵前,要先报朗诵的题目。

3、未朗诵的孩子争当文明的观众,当学生朗诵完要鼓掌。

4、评委评分标准:

语音:普通话发音规范,字正腔圆;30分

语速:朗诵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适宜;30分

台风: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引起听众共鸣;20分

仪态:精神饱满、动作得体、衣着统一整齐;20分

评分办法:

①满分为100分;

②选手的最后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与最低分取平均分;

5、台下的小观众对优秀的朗诵者进行举手投票,由学习委员和老师一起数票并作统计。

三、宣布快乐朗诵会开始。

在比赛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表扬朗诵的好的孩子。对于纪律较差的孩子要进行教育。

四、公布比赛结果。

根据孩子投票的结果,选出了“朗诵小能手”数名,名单如下:

五、交流比赛的感受。

孩子们,看到同学们精彩的展示,你想说点什么? 指名说。

六、颁奖、总结。

亲爱的孩子们,看到你们勇敢地走上讲台,快乐、自信地朗诵儿歌,老师真高兴!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如果大家能和书宝宝做朋友,你们会拥有更多的知识呢!

七、宣布本次班会活动结束。

第18篇:朗读指导教案

朗读指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以培养语感。

2、掌握语言朗诵技巧,通过有表现力的朗诵读出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指点、反复诵读,体会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提高学习国语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掌握语言的朗诵技巧,通过有表现力的朗诵读出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一篇文章中词语的运用,句子的表达都倾注了作者的情感,当我们在读文章是,就是和作者在对话,那如何才能更好的和作者对话呢?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初探情感

1、我低着头,手搓捻着衣角,不敢抬头看。

学生试着读一读,“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害羞、难受的受到批评)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这是什么描写?(动作描写)带

着你认为的情感读一读。师生共评议。并随机总结朗读时应注意的细节。

2、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楼去,找到母亲。这句我的心情如何?从哪里看出来的?“涨红了脸”是什么描写?(神态)同上

3、、“我不行!我会掉下来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声哭着说。“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父亲说。“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 这是一组对话,从对话中看,“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害怕,生气)父亲呢?(平静)注意看老师标红字的部分,这是什么描写?(语言)同上

三、深入情感

朗读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句子的重点词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最重要的是发音标准。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用你认为的情感去读,并告诉我们,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2、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指导评议

3、母子的对话,先同桌自由对话,再分成两组读,最后全班一起读。

板书设计 朗读技巧

第19篇:(口语教案)

第一课

梨不可分着吃

一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的汉文化知识

2、培养大段连贯表达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

1、重点词语的掌握

2、“分梨”的禁忌

3、“人不可貌相”的理解

4、“隔辈亲”的含义

5、汉语的谐音词 三 学时安排 4学时

三 教学过程 (1-2学时)

1、教师领读生词,学生对疑难生词提问 较难掌握的生词:

老少皆宜:对老年人和年轻人都适合。 毕竟:到底

犹豫:拿不定注意

一饱眼福:看珍奇或美好的事物欲望得到满足 通:了解、懂得

招:引起喜爱或讨厌的反映

身不由己:自己的行动不由自己做主

来日方长:今后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情尚有可为。 (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标注难读的词

(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领会人物的角色关系,体会人物间的感情和语气)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朗读过程中,没有角色同学给有角色同学纠正发音错误)

4、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叙述:

① 志强:向铃木介绍一下家里的情况 ② 铃木:介绍自己做客的情况 ③ 林父谈志强小时候的事

④ 林雪向同事谈铃木到家里做客的事

5、概括本课的中心思想。

林志强带着外国女友第一次回家,期间遇到的一些礼貌和风俗上的事情。 (3-4学时)

1、习俗讲解: (1)、“分梨”的忌讳:

在语言中因同音而忌讳的话语不少,如过生日时不能给老人送终、吃饭时不问客人吃不吃醋、1 结婚时不送伞。

(2)、“来就来吧,带那么多东西干吗”

客人带礼物来时,主人说的客气话,表示让客人破费心里过不去。 (3)人不可貌相:

不能看人只从外表上看,模样普通的人很可能了不起。 (4) 隔辈亲:

家庭中祖父母与孙辈间的感情比父母与子女之间更亲密

2、汉语的谐音词:

① 取同音吉利的:

中国农村老人爱为新婚夫妇准备一些枣、栗子、花生等食品有“早立子”、“花着生”的含义。

② 避开谐音避免晦气。如用钟做礼物时不说送终而说送闹表。渔民最怕翻船,所以翻个身要说划个身。

③ 以谐音开玩笑。称怕妻子的男人为气管炎;床头柜。 ④ 用数字谐音,商家为吉利而经常用8,以求带来好运。

3、成段表达:

① 介绍一种生活中的忌讳。

比如过年时不能打碎东西,打碎了要说碎碎平安; ② 要学生谈一种爱好:

要求从原因、做法、特点等方面谈; 比如喜欢徒步,要说清楚为什么喜欢、平时怎样参与、这项活动有哪些地方吸引你,这项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③ 举一例语言中的忌讳:

如一般人们不爱用末尾带4的电话号码等。

4、口头训练:

① 谈谈你小时候一件有趣的事或淘气的事。

② 谈谈你自己的或好朋友的家庭特点、个人爱好。 要求叙述时语速可适当放慢,但句与句之间要尽量保持连贯,事件要有完整的要素,主题明确,特点突出,发音准确。

5、讨论:

下列情景中安全与危险的话题各是什么。 ① 经别人介绍初次见面

安全:称赞别人的言谈举止得体等 危险:直接问别人的隐私 ② 火车上

安全:希望能平安到达 危险:发生意外事故

③ 与不认识的人住在旅馆的同一房间 安全: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大概情况 危险:说出自己携带的重要物品。

(学生可互相讨论那些是他们认为安全的,哪些是他们认为危险的事情,并适时对别人的观点进行批驳,以达到训练沟通技巧的目的)

2

第二课

我们可不是一见钟情

一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汉文化知识

2、培养大段连贯自主表达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

1、成段的表达

2、四大民间故事

3、中国传统观念

4、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意思

5、对缘的理解 三 课时安排 4学时

四 教学过程 (1- 2学时)

1、教师领读生词,并讲解重点生词 一见钟情: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

推荐:把某人或某事物向别人或单位介绍 介意:在意

一表人才:形容人相貌英俊 枷锁:比喻束缚 沮丧:感到灰心失望

百看不厌:看许多遍也不感到厌倦 夫唱妇随:丈夫说什么妻子就说什么 形影相随:影子永远跟着身体 出口成章:说出的话就是一篇文章 捷足先登:比喻抢先做某事 自告奋勇:自己主动要求做某事 挺身而出:遇到危险时主动站出来 投机:对事物的看法相同

背井离乡:离开家乡在外地生活 缘:前世注定今世遇合的机缘 萌发:比喻发生

凡是:某个范围内的一切 白头偕老: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和谐:动作、想法配合的适当

(请学生提出难理解的词重点讲解)

2、请学生阅读全文,在阅读中标注不会的发音

3、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注意揣摩角色的不同身份和立场,有感情的朗读,请其他学生注意纠正朗读者不准确的感情和发音)

4、根据课文讨论:

① 在正式场合应选用怎样的语言

3 ② 请朋友吃饭,应怎样用适当的语言安排 ③ 约会迟到应怎样道歉

④ 谈话中有事需要走开应怎样说 ⑤ 别人夸奖你时应怎样回答

5、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

(3-4学时)

1、汉文化知识 《白蛇传》:中国流传很广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另外三个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

白雪公主:比喻男青年心目中的理想对象 青梅竹马:比喻从小就认识的有情人

男女授受不清:男女之间不能随便单独接触 说闲话:在背后议论别人 知音:特别了解自己的人

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某种意思只能自己体会而不能表达。

2、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① 经理和罗伯特谈话的最后内容是什么 ② 郝阳和罗伯特怎样安排约会 ③ 罗伯特和仙蒂怎样认识 ④ 郝阳和林雪是怎样谈恋爱的 ⑤ 中国人找对象最讲究什么 ⑥ 说说月下老人的传说

⑦ 中国人谈恋爱为什么需要很长时间

3、缘的讲解

缘即缘分,泛指人与人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现实生活中最广泛的莫过于婚姻方面的缘分了,一般认为缘是前世修来,分是命中注定。 除了婚姻以外,其他方面的缘分也不少: 偶然相识成为朋友; 同住一室,同在一班; 同坐一辆火车是缘分。 人和物之间也有缘分: 和一个地方有缘分; 和某个动物有缘分等等。

4、分角色叙述

① 一位同学做罗伯特,向同学介绍自己

② 仙蒂向她的朋友讲述和罗伯特的相识过程 ③ 林雪在结婚周年会上讲述与郝阳的恋爱经过 ④ 罗伯特向他的外国朋友介绍缘分是什么 ⑤ 对比中国和外国年轻人恋爱方式的异同

5、讨论

你遇到下列情况该怎么办

① 爱上了朋友的恋人

② 一个人爱上了你,而你又不爱他 ③ 丈夫或妻子有了外遇

4

第三课

老年生活也挺有意思的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的汉文化知识

2、培养大段连贯自主表达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

1、成段的表达

2、元代杂剧《西厢记》

3、对中国传统敬老的了解

三 教学安排 4学时

四 教学过程 (1-2学时)

1、教师领读生词 重要生词的讲解 素:颜色单纯

到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外行:对某中事情和工作不懂或没经验 五因不全:唱歌总是走调 踩点:音乐的节拍

抹:使颜料等涂在物体上 麻:肢体轻微的失去感觉 乐子:快乐的事 够戗:程度比较严重

坐立不安:形容忧惧痛苦、心情烦躁 琢磨:思索、考虑 上心:对要办的事留心

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 无所事事:闲着什么也不干 打发:因无聊而消磨

用武之地:比喻发挥才能的地方 力所能及:自己能够做的

包办:自己独自处理,不让旁人插手

2、学生阅读课文并标注难读字音。

3、分角色朗读课文

要求要深入人物的内心体会其感情变化,要有感情的朗读。注意朗读时的语气、语调,注意发音的准确

4、请学生归纳主要内容,并进行讨论。

讨论时紧紧把握住老年人生活的特点,体会他们的生活和情感,体会他们说话的语气。

5

(3-4)学时

1、文化讲解

大红人:特别手欢迎的人 见马克思:死的幽默说法

居委会:负责卫生、保安等事物性工作的机构 红娘:《西厢记》中的重要人物

2、老

中国有敬老的传统。说某人老是尊敬他的意思,这与西方不同。熟人之间在姓前常加个老字,有时年轻人之间也这样称呼。对德高望重的人则在其姓后加个老字,意味着他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由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不同,中外对老的认识也就有了差异,但各国的文化在不断交流融合,彼此间的理解会越来越深

3、回答问题

① 退休老人是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的 ② 中国老人和儿女的关系是怎样的

③ 在对待工作和婚姻的态度上老人和年轻人有什么差别 ④ 你觉得什么样的老年生活比较理想

4、成段表达

参考下列词语,谈谈你对老人生活的印象

鲜艳

太极拳

扭秧歌

乐子

儿女

操心

清闲

返聘

用武之地

力所能及

要求尽量用到以上所给的关键词,说一段话来描述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价值观。

5、小实践

找几位老人聊聊,问问他们的生活是怎么安排的,并把了解到的情况和同学交流。

第四课

你真称的上是音乐迷了 一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的汉文化知识

2、培养连贯大段自主表达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

1、成段的表达

2、俗语、谚语的理解

三 教学安排 4学时

四 教学过程

1- 2学时

6

1、教师领读生词。重点生词讲解

刁:形容很难防守球的线路 功不可没:功劳不能埋没 自居:字以为具有某种身份 徒有其名:形容名不副实 文质彬彬:人文雅而有礼貌 采风:在乡间搜集民歌、传说 千载难逢:比喻机会难得 置身:把自己放在 尘世:现实世界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蒙:神志不清楚

五花八门:形容多种多样 数不胜数:太多而数不过来

2、请学生阅读课文并标注难读子音

3、请学生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朗读时注意把握人物的内心情感和活动,注意语气的连贯,注意语音的准确。

朗读时请其他学生纠正读音错误,并当堂改正。

4、请学生讨论课文内容,并说出那些情节最有意思,最吸引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请学生回忆背过的诗歌,体会其中的韵律

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晗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的压韵和平仄各有特点,从而使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

(3-4)学时

1、俗语、谚语讲解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不必过分讲究卫生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两个事物不可能同时得到时只好舍弃其中的一个 九牛二虎之力:花费很大的力气

小巫见大巫:比喻某事或某人跟其他事或人比较,就显得前者不如后者。

2、阅读补充材料

① 学习两首诗歌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前一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杏林酒帘沽者密林幽径图,后者则表现了月下独酌的清风高雅之情。

之后请学生总结此篇的主要内容及其与课文的关系。

3、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① 对精彩的比赛怎样表达自己的感觉 ② 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时用怎样的句式 ③ 讽刺别人是用怎样的表达方式 ④ 表示不以为然或不在乎时怎样表达 ⑤ 表达很多时怎样说

4、自由表达

① 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一场球赛 ② 你在外面吃饭时担心卫生问题吗 ③ 你最喜欢的户外运动是什么 ④ 谈谈你对美容和化装的看法 ⑤ 你最喜欢怎样的音乐 ⑥ 说说你知道的收集活动

5、成段表达

说说你或你的朋友中关于“迷“的故事。

要求语气连贯、表达完整、事件要素完备,叙述中尽量加入各种感情,使表达更有起伏。

6、讨论

(1) 你认为发展个人爱好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坏处:

① 家庭中每人爱好不同 ② 爱好需要很大的花费 ③ 因为爱好而不能全力工作

好处:

① 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②可以更好的休息和娱乐

第五课

可怜天下父母心

一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的汉文化知识

2、培养大段的自主表达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

1、成段的表达

2、成语和俗语

3、日常生活中的委婉语

三 教学安排 4学时

四 教学过程

1、教师领读生词并讲解重点生词 流连忘返:留恋某事舍不得离去 由:顺从

惯:不制止错误行为,任其发展 天经地义:不用怀疑的道理 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头头是道: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溺爱:过分宠爱

一味:单纯的

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明堂:成就,结果 出息:发展前途

鹏程万里:比喻前程远大 尽力而为:尽一切力量去做 悠着:控制着不使过度

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搞坏 皮实:身体结实

本末倒置:主要和次要位置颠倒 立足:生存下去

2、学生阅读课文并标出难读字音

3、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注意体会父母对子女的感情在文章中是怎样表达的。朗读时注意语气的连贯、字音的准确

4、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① 对“可怜天下父母心”你是怎样理解的

② 课文中几个大人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你有何评论

9

③ 现在中国人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什么误区对此你有何看法

5、请学生总结全文主要内容

(3-4学时)

1、成语、俗语讲解

要星星不给月亮:满足一切要求

抱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因为过于宝贝而过度保护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 吃小灶:享受特殊待遇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子女可以付出一切

2、日常生活中的委婉语和体态语 委婉语:

是为了把话说的好听一些,含蓄一些,在某种敏感的情况下让人更易接受

也有为了忌讳而出现代替的词。

比如:拉屎说成大便;怀孕说成有喜了;耳聋说成耳朵不好;胖人说成发福等等 体态语:

体态语的使用与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文化传统有密切关系,从而造成各个民族之间有很大差异。

如:中国人将“喜怒哀乐不形于色”作为有礼貌有教养的表现 中国人常把熟人看成是自己人,导致他人与自己的界线不分明,而西方人的个人隐私意识比较强。

在具体的体态语方面参看课文中的具体说明。

3、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叙述

① 林雪谈论现在家长教育孩子的弊病 ② 林母谈对元元的教育 ③ 鹏鹏吗谈论同事的孩子

④ 郝阳批评对孩子包办代替的做法

4、自由发言:

① 童年时父母是怎样教育你的 ② 讲一件童年的趣事

③ 你认为孩子应该从小学习各种技能么 ④ 独生子女的优势和劣势各是什么 ⑤ 家长应该怎样面对孩子的过分要求 ⑥ 如果你有孩子,你会怎么教育他

5、成段表达

① 从现在的孩子看人类的未来 ② 怎样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

要求语速可适当放慢,但句与句之间要保持连贯,注意表达过程中的句调起伏,注意防止过多的语言杂碎存在,注意叙述的完整性。

10

第20篇:口语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导学案及反思

《春天里的发现》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一、说明版本:

《春天里的发现》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二、

教材分析:

1训练内容:《春天里的发现》是第三册园地一安排的口语交际训

题。

2训练要求:本次训练要求学生在过去感知春天的基础上细心观察,并展开想象,突出对春天一些现象的“新发现”。

3教学目标:

(1)了解春天景色的特点,说出自己的发现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2)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感受生活的能力,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说出来与同学们互相交流,加强表达能力。

(3)正确使用普通话,态度自然大方,乐于与人交谈,养成在交

谈中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4) 通过训练,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训练准备:教学录音和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三、

设计理念:

1构建开放的课堂运行体系,教师准备(课件、录音机),让学生体

验、感受大自然春天景色的美,激发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

2创设多个情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通过歌曲,分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创设表达情景;通过组织学生走进校园,把课堂开到校园中去,让学生亲身体验,创设一种生活情景。

四、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说春天:

1导入:我知道咱们班的同学都喜欢听歌、唱歌。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旋律欢快的歌曲《春天在哪里》。

2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同学们边唱边舞,进入情景。

3师生交流:同学们,歌曲中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找春天呢?他们是怎样找到春天的呢?

4生生交流:听了歌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以同桌为小组交流,然后个别向全班汇报。

5教师小结,揭示课题:是啊,春天是多美好的,红花开放,绿草如茵,黄莺在春天里歌唱。小朋友就是根据这些,发现春天到了。今天,我们就一“春天里的发现”为题进行口语交际。

〔学生通过听歌曲,知道了歌曲中的小朋友从“红花、绿草、黄莺”等景物中发现春天到了。学生知道了这些特点后,为学习新课做好了铺垫。〕

二、看课件,谈发现:

导语:春天在不同的人的眼里有不同的感受。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春天的美景,相信大家会有好多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共同感受春天的快乐。

1播放描绘春天景物的课件:

金黄的迎春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辛勤的蜜蜂,飞来飞去的燕子„„

教师启发:春天里的景色美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灵去感受美好的春光,并把你的新发现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好吗?

注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不同的感受。

如:欣赏了图,我发现迎春花露出了嫩嫩的小芽,好像在报告春天

到了。

看着粉红的桃花,我好像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感受到春天真美好。

我发现小蜜蜂在辛勤地劳动,知道春天来了。

我发现燕子飞来飞去,让我感到春天到了。

我发现„„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用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正如著名教育家刘佛新说的:我们要把创新的范围看得广一些,不要看得太神秘,只要有一点新思路、新意思、新观念、新意图、新做法,就可称得上是创新。〕

三、自由谈,赞春天:

1在春天里,你发现同学们最想去做什么?与小组里同学互相交流。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希望。如春季运动会、春游、画春天、书签、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珍惜时间等。

〔这一设计,学生能充分参与交际的情景,激发兴趣,创设全体同学参与的条件激励学生在多向互动的动态式活动中进行对话,发表独特感受,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四、走进校园,说春天、画春天、拍摄春天。

1带领学生走进校园。(自由组合,欣赏校园的春天)

〔要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良好的情景氛围是前提。所以我把学生带出教室,走进校园,把春天的景色真实地再现于学生眼前,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2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你对校园春天赞美。(自由组合)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五、课外延伸(自选)

1向父母或邻居的小朋友讲讲自己发现的春天的景色,以及发生在春天的事。

2收集有关春天的图片、诗歌。

〔注意课内外的结合,课内向课外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凸现了语言表达的交际功能,强化了口语交际的实用功效。〕

>口语交际设计

版本说明:《夸家乡》是人教版试验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的一次口语交际 教学要求:

1、能用不同的形式介绍家乡的特产,把话说完整,并尽量用生动的语言打动别人。

2、正确使用普通话,态度自然大方,乐于与人交谈。养成在交谈中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学习恰当评价别人的话。

3、与人交流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语气和蔼,态度诚恳。教学重点:

用不同的方式介绍家乡的特产 教学难点:

把家乡的特产说具体 教学准备: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东莞其中一种特产去搜集信息,进行整理,并鼓励他们把特产带到课堂上让大家进行品尝。对于学生自由组合的小组和要介绍的特产,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以一个游客的打扮进入教室,说:今天见到这么多活泼可爱的同学们,心里真高兴,向大家问声好。

【用问好的方式向大家问好,让学生真的把我当成了客人,十分乐意的向我介绍。这样一个语境的创设,消除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了主人、客人直接交流的氛围,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水到渠成般的自然,突出口语交际课的特点。】

几天前,我来到东莞这个美丽的地方,游览了虎门炮台,黄旗山等地,东莞真不愧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可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我就要回家乡了,本想把东莞好吃的东西带回去给爸爸、妈妈尝一尝,可找来找去,什么也没找到。东莞是不是没有好吃的东西呀?

【激起学生反对,让学生想说乐说】

二、出示课题

师:东莞真的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那就请你们来给我介绍一下(指屏幕齐读课题:家乡的特产)(师板书)

三、介绍特产

1、说特产:每人一句话介绍家乡的特产

师:你们说了这么多的东西,那么它是什么样?怎么吃?什么味道?我还是不知道呢?(生端出特产请我品尝)看起来都挺好吃的,那我先尝谁的呢?这样吧,同学们不是在下面分组收集了许多有关这些特产的资料吗?那咱们就以小组的形式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一下,看哪个小组能说得让我垂涎欲滴,那我就先尝哪个小组的。

2、展示资料夸家乡

①分组交流,整理收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这是学生第一次的创造) ②分组相互介绍(一人发言后,其他同学可自由补充)

教师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随机指导学生能从各个方面把好吃的东西说具体,如:名称、样子、颜色、味道等,其他小组同学可以给予恰当的评价,说说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学生自由汇报时会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介绍没有顺序,缺乏条理等。我以客人的身份引导学生进行恰当评价,找出问题,并板书出来,以提醒其他小组借鉴。这样做是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学生成了评价和被评价的两个主体,他们直接对话,坦诚交流,比起教师的评价来,更容易接受。从而使学生的介绍也通过评价逐渐达到完善,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悄然中进行了语言训练,又一次突出了口语课的特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更融洽。】

③待几个小组介绍后,再播放投影资料,引导学生改用其他形式再次向大家介绍(这是学生第二次创造)

【观看资料,使学生产生极大兴趣,再次激活学生思维,积极投身于再创造之中。】

2、尝特产

听了你们的介绍,我觉得每一样都非常好吃,都想尝一尝了,行吗?(教师尝后,谈出自己的看法)

3、夸特产

师:原来东莞有这么特产呀!如果每个组都能说出几句响亮的广告词,让大家一听就能记住,一听就想去吃,那东莞这些好吃的东西一定会冲出东莞,走向全国,甚至会誉满全球!怎么样,想试试吗?开始吧。

①学生练说广告词(这是学生的第三次创造) ②在小组内交流,补充

【充分调动学生运用语言的潜能,还学生一个创造语言、运用语言的空间。在教学中三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一直处于亢奋状态,想说乐说,欲罢不能。】

4、动笔写作夸家乡

(1)

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听到、看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组成一段夸家乡的话写下来,也可给自己的画或照片配上一段文字,还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表达。

【灵活多样的写作形式,学生创设了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2)把写好的话读一读,和你的伙伴交流分享。

【学会欣赏,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拓展活动

师:来而不往非礼也,你们给我介绍了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我也想把我家乡好吃的东西介绍给你们好吗?(看影片,听介绍)

【我以游客的身份介绍我家乡的特产,让学生对我的家乡也有一定的了解,并为课下作业的布置做了很好的铺垫】

六、结束语

师:我提议,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用各种方法去收集家乡的特产,更全面的去了解家乡。

口语交际《我喜爱的动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说自己喜爱的动物的样子或习性等方面的特点,有口语交际的兴趣和勇气。

2.能参与讨论,自信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又能认真倾听别人介绍;初步尝试文明的人际交流。

3.有喜爱动物的感情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从培养观察能力入手,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乐于交际,善于交际。 教学准备

教师:“动物世界”录像片断,各种动物的头饰。

学生:观察、了解动物,可以拍照,画画,搜集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一走,看一看

课前布置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动物园或亲友邻居家走一走,看一看有哪些动物,又有哪些动物让你喜欢。记住动物的样子、爱吃什么、生活习性等。可以把最喜欢的动物画下来或拍摄下来,也可以把它的叫声录下来。

二、议一议,说一说

1.孩子们,课前老师让你们去动物园或亲友邻居家看动物,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学生自由说自己看到的动物,可以很简单,不用细说动物的样子。)

2.孩子们都观察得很认真,老师真高兴,为了奖励大家,老师今天要带领大家去参观动物王国的聚会,让你们能看到更多的动物。(播放“动物世界”的录像)

3.动物王国里的动物真多啊!孩子们,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呢?能把你喜欢的动物画一画或是演一演它们的声音和动作吗?(学生画一画、演一演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有的小朋友画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说说自己喜爱的动物。

4.观察书上的卡通动物画,齐读文字提示,教师选择一种动物说话示范(戴上大公鸡的头饰)。如:我喜欢大公鸡,因为它每天打鸣儿催人早早起,“喔喔喔”。

5.自愿结合,共同讨论。

(1)喜爱同一种动物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说说动物的外形、动作、叫声、生活习性、与人的关系等。

(2)组内的同学相互评一评所说的句子是否清楚连贯。

(3)小组讨论:我们应该怎么与动物相处,成为动物的朋友?

(4)鼓励质疑:对某种动物不太了解或介绍不清楚的同学,可以向了解的同学咨询或向教师请教。

6.全班交流。在小组充分说的基础上,请学生上台介绍。(同时可以播放录音、录像,戴上所要介绍动物的头饰)

提出要求:

(1)上台介绍的学生说话态度自然大方,声音洪亮,意思表达清楚连贯,可以展示自己画的图画,还可以边介绍边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动作。

(2)听的同学要做文明小观众,不插嘴,不笑话别人,边听边评。

三、评一评,猜一猜

1.大家评:根据学生的表现评出“最佳讲解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口语交际活动。

要求:评的同学声音洪亮,自然大方,评说别人好在哪里,不足在什么地方。

2.猜一猜:两位学生为一组上台,一位蒙住眼睛,另一位拿起一个小动物头饰,描述小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蒙住眼睛的学生猜是什么动物。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好,今天我们都说了自己喜欢的动物,又增加了我们对动物的了解,知道了要和动物做朋友,小朋友们回家给你的爸爸和妈妈说一说你喜欢的动物。

自我保护主题教学设计

导入:“流星雨事件” 漫画展示:1998 年 11 月 18 日深夜,发生在北京的“流星雨事件”,在全国引起轰动。一位 14 岁的少女凌晨外出观看流星雨,被人诱骗到一公园隐蔽处惨遭杀害。

讨论这位少女 被害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归纳:家庭、学校、社会、司法这四种保护不可能完全保证未成年人的安全,社会各方面的保护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未成年人只有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才能更有效地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侵害。

引出自我保护。

自我防护营:远离危险,拒绝侵害

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中 “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小资料,然后分组活动。

活动过程:

( 1 )分组讨论需要提高警惕的场所和事件,并写明原因。

( 2 )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结果。

( 3 )教师加以总结和补充。

( 4 ) 写得最多的一组获胜。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请同学们模拟教科书中的情境,学说“ No !”。

教师要告诉同学们说“不”时,语气要坚决,态度要果断,语言要简练。

学会说“不 ” 。

大家想办法

( 1 ) 教师展示教学设计中有关学生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境:网友宁某约张某见面、小芳在暑假去乡下姥姥家时的遭遇、小维被截、小金在电子游戏厅受到不良青年影响。

( 2 )学生讨论解决的途径。

( 3 )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

( 4 )教师总结、补充。 拓展学生自我保护途径。

自我防护营:学会求救和自救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比较严重的危险,求救和自救是我们必须掌握的生存手段,当遇到危急情况时,我们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所知道的自救知识: 请同学们阅读短文“应对灾难性危机的小常识”,然后分组活动:

活动过程:

( 1 )小组自己选择一个灾难场景,讨论自我保护的办法。

( 2 )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 3 )教师加以总结和补充。

( 4 )写得办法最多又有效的一组获胜。

让学生知道应对突发灾难的知识。

自我防护营:善用法律武器

在生活中,我们一方面要学法知法守法,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1.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中的案例“抢劫学生法不容”。思考:假设夏某还没有被抓获,还继续对王某进行侵害,王某该怎么办?

2.教师向学生介绍法律服务的机构,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3.开展“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的训练活动。 活动过程:

( 1 )教师向学生展示教学设计中提供的几种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境( 小华的邻居开大音响、小夏和妈妈在商场买了劣质大衣、小西因失去左腿而被学校退回、小彤的爸爸要求建筑承包商补偿而未果 )。

( 2 )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 3 )用小品的形式展示讨论结果。

( 4 )学生评出最佳方法和最佳表演奖。

4.教师总结:法律帮助的途径主要包括法律服务、法律援助、非诉讼途径和诉讼途径。并详细讲解几种途径的具体内容。

教师:刚才,有同学提到了“打官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只有违法的人才去打官司,到法院打官司是不光彩的事。”你对此有何看法?

活动过程:

( 1 )将学生按组分成正反两方;引导学生利用充足的论据加以说明。

(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补充和总结:“打官司”是维护我们权利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不但要学法知法守法,而且要学会用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引出我们要善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让学生更进一步明确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

很多人对打官司有误解,认为打官司是件不光彩的事,通过辩论使学生对此有正确的认识。 口语交际《春天里的发现》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的“写一写”,要求学生“把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写下来”。这是本册教材安排的第一次比较“正式”的写话练习,也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的写话训练。此次写话训练我适当提醒学生先想想写话的顺序,后动笔,写好后鼓励学生读一读,与伙伴分享写话的轻松与快乐。学生对春天都不陌生,因此要求对春天有新的发现并写出来,没有兴趣及情感的支撑是不行的。教学时,我注重从兴趣入手,以歌激发情趣,以画调动情感,以评价激励使其兴趣持久。学生有了较浓的兴趣,当然就会轻松愉快地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新发现。我让学生画出和说出自己发现的春天的景物之后,想象它们想干什么,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写出自己对发现的景物想说的话。这样,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把“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的要求落到实处。 春天来啦!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我发现春天真像个魔法师,所到之处,到处生机勃勃。 春天像个神奇的魔法师,她轻轻一挥魔棒,天气就变热了,人们脱掉了厚厚的冬装,穿上了春天的新装。 春天像个神奇的魔法师,她轻轻一挥魔棒,春雨就像爱哭的小姑娘的眼泪,稀里哗啦地流个不停。 春天像个神奇的魔法师,她轻轻一挥魔棒,花儿就都露出了笑脸。看,金黄色的油菜花、粉红色的桃花,还有白色的梨花„„它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先恐后地开出了春天的第一朵花。 《伸出我们的双手》教学反思

首先,在课前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渲染气氛,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好人好事谈起导入本节课的主题“伸出我们的双手”。再用雷锋故事引入情境。自由议议怎么帮助他们,充分发挥学生的口语表达,让孩子们在轻松地环境下大胆地说。说说自己曾经做过的好事。我先让孩子们静静地回忆对自己说说做过的好事并给足够时间,目的是让孩子们不拘于平常的说话形式,而是换一种方式,给自己一点私有空间,给自己一块诉说的净土。然后,再让学生讲给同桌听。整个课堂充满了激情,同学们都喜欢说。说说老师曾经做过的好事。 孩子们静静地听着,时不时投来赞许的目光。我想这就是榜样的带头作用吧。在孩子们懂得应该献爱心之后,我设置了很多情景,让他们四人为一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情景,通过表演,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再现受灾前后录像,让学生体会应将爱心转为实际行动,激发他们勇于伸出双手帮助别人的热情,升华主题。这一节课的目的除了要让同学们练习口语外,就是要让孩子们明白助人为乐的重要;感受奉献的快乐。

口语交际《我们的小制作》

一、教材分析:

这次训练是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是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扩展和延伸。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在交际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依据目标,确立教学的重难点是:诱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口语交际的潜能。因此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段特点,在教学的实施的过程中,采用了模拟闯关,将课堂转换成现实学习生活场景,使师生成为活动中的某一角色,巧妙安排了“说一说”、“比一比”、“夸一夸”三个特定情节,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了学生敢说、会说、巧说的良好效果。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比较详细地介绍自己的小制作的制作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说话大方、有礼貌以及认真聆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三、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进行的小制作(如:用毛线编织蝴蝶结,用卡纸做的小房子,用塑料瓶做成花篮„„)

2、把学生划分成若干个交际小组。

3、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激趣:同学们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做的小制作你们都带来了吗?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

2、作品展示。

3、质疑:看来每一位同学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谁来告诉我你做的是什么呢?

4、学生简单介绍。

5、小结:今天我们就利用这节课来说一说“我们的小制作”。在这个过程中,你们要勇敢地闯过三道关,成为我们班的“小巧嘴”、“小巧手”,你们有信心吗?下面就带着你们的小制作一起进入第一关“说一说”。

(二)、创设情境,相互交流。

第一关:说一说

1、课件呈现:

(1)请你向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你的小制作是怎么做的。

(2)一定要把过程说清楚,说明白。

2、合作交流:请你们按照要求,在合作小组里学习,互相介绍自己在作品。最好把制作过程说得清楚些

3、学生汇报:指名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4、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为了每一个角落的小伙伴都能清楚的听到我们的声音,我们发言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生:说话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

师:对,所以接下来的同学,在介绍自己的小制作的时候就要大声的说啦。

板书:大声说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介绍和前面几个同学的有什么不同吗?

生:过程更加清楚„„

生:用上了一些合适的连接词„„

师:这些词就是表示顺序的连接词,在介绍的过程中,合理的使用它们,就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加有序,让听的人听的更加明白。

(师板书:先、再、然后、接着、最后)

师:那么谁也能试着用上这些词,再来介绍你的小制作呢?

(指名介绍)

5、教师小结:看了同学们都学会了如何让使用这些表示顺序的连接词,个个都想站起来介绍自己的小制作,不要着急还有机会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第二关“比一比”。

第二关:比一比

课件呈现:

(1)在合作小组里,展开你丰富的联想,向小伙伴介绍你的小制作。

(2)比一比谁说的最好,推选出来为全班展示。

师:请各小组被推选出来的同学上讲台来为我们介绍他的小制作,其他同学该怎么做呢?

生:认真听

板书:认真听

师:等他们介绍完以后由你们来当评委,看看谁是你们心目中的“小巧嘴”。

举行“小巧嘴”评比会。

师生共评。

教师小结。

第三关:夸一夸

出示要求。

(1)把你的小制作展示给大家。

(2)请你夸一夸小伙伴的作品,看看谁做的最好,最有创意。

相互参观,评选“小巧手”。

教师总结

(三)总结回顾,揭示中心。

今天在课堂上,每个同学都为大家展示并介绍了你的小制作,我感到很高兴,更让我高兴的是你们还学会了如何倾听别人讲话。希望你们还能记住,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让我们都来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去创造吧!

(四)作业设计,课外延伸。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回家也可以学着做一做,你应该会做的比他更好,更有创意。

(五)板书设计。

语文朗读口语教案模板
《语文朗读口语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