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李时珍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4-29 07:36:43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李时珍 教案

17、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课文。

3、给文章划分层次,体会古寺的破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并划分层次。 难点:体会古寺的破败。

三、教学方法及学法

以读代讲法、合作讨论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第16课,我们认识了司马光、童第周两位名人,他们一位是古代的,一位是现代的,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一位我国古代的名人,这位名人就是:李时珍。 (课件:李时珍图片及有关资料介绍)

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与张仲景一起被称为“医林二圣”。受家庭影响,他自幼爱好医学。24岁开始随父正式行医。从35岁到50岁将近15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到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苏、江西等地察访药材,采集标本,行程有一万余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完成了药物学巨著 《本草纲目》。这部书近200万字,共52卷,里面详细地记载了各种中药的名称、用法和作用,并配上一些相应的图片。 《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传到世界上各个国家,对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达尔文赞这本书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是一部“东方医学巨典”。

请同学们自己大声读一下。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在察访药材时的一段故事,这篇课文就是第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板书全课题。

(二)、质疑

1、生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生回答自己的疑问)

3、请学生说说对课题的理解:李时珍晚上寄宿在古寺中。

(三)、学生自学课文

(课件:自由读课文问题要求)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边读边想:看看课文具体写了什么。(教师巡视)

(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读一读)

文中有一些词语,你能读正确了吗?理解这些词语,有利于我们理解课文内容。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长年累月

若有所悟 修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

指名读。纠正字音。

1

2、你能选用其中的几个词语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

(指生回答)

3、指名分段读课文。

(生读课文)真是不错,课文读得很流利!

(五)、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大意。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4-95页,做练习4.快速浏览课文,给课文划分三个层次,并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课件)出示:

一、(1——4)错过客店

夜宿古寺

二、(5——7)啃食干粮

破庙谈苦

三、(8——13)月下记载 亲尝中药

2、请用简洁的一句话来概括课文内容?

(生回答)

(课件)出示:课文主要写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住破庙,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并亲自品尝药材的事。

(六)研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课件)出示:问题(1)、(2)、(3)、(4)、(1)、从课文的叙述中你体会到他们的行程怎么样?(苦

累)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

(生回答)

(2)、李时珍和弟子为什么会在湖北的西部山区呢?

(生回答)

(3)、师徒俩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住进这座古寺的?

(生回答)

(4)、李时珍 “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

(生回答)

(5)、生齐读第1—2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第3—4自然段 (课件)出示:问题(1)、(2)、(3)、(4)、(1)、正当师徒俩感到焦急时,情况出现了怎样的转机?

(生回答)

(2)、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古寺? 请细读第4自然段,将描绘古寺的相关语句画出来读读,并谈谈你的感受。 (生回答)

(课件)出示:

到处是灰尘——很脏;积了厚厚的一层;

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可能还有蛇虫鼠蚁;

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很久都没人来过了; 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 (3)、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

(生回答)

(4)、李时珍是怎样做的?读读这句话,注意重读的词语。

(生回答)

(5)、齐读第4自然段描写古寺破败的语段。

(生齐读)

(6)、齐读第1—4自然段。

2

(七)、指导学生书写描红生字。

(八)、作业

1、熟读课文。

2、课下自己收集有关名人的事迹,下一节课交流。

推荐第2篇:《李时珍》教案

教材分析

《李时珍》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的事。

课文开篇点明李时珍在我国医学史上的地位,接着讲李时珍立志学医,然后讲他编写《本草纲目》,最后讲《本草纲目》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著作以及它产生的深远影响。

那么,为什么说他“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呢?首先,他行医的目的就不是为名为利,而是为“救死扶伤”,他立志行医,“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由于家里世代行医和父亲的影响,幼小的李时珍耳闻目睹了病人的疾苦和医生妙手回春的高尚,潜移默化地教育了他。其次,李时珍做医生后,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发现了旧药物书的缺点,本着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药物书”。所谓“完善”,就是要克服旧的药物书不全、不细、有错的缺点,让书中药物尽可能记载得多一些,详一些,准一些,为达到这个目的,他历时27年,经过了充分准备,甚至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作为医生,李时珍深知吃错了药的严重后果,但为了让病人吃着更安心,让后人从他的书中借鉴正确的药方,他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这绝非一般人能够做到啊!由于他的努力,《本草纲目》成了一部“伟大的著作”。由此看出,李时珍这样伟大的人,创作了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把每个自然的内容都与“伟大”一词联系在一起去理解,就可以深入理解什么是“伟大”和李时珍“怎样伟大”了。

教法建议

本课教学按照“读书内化”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方法:“以自读为轴,以自问为经,以自悟为纬。”每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读促问,以问导读,以读导悟,以悟促读”的教学策略。在读的训练中,突出了三点:

一、读的目标具有层次性。从训练步骤看,“通读”要求“读通”,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精读”要求“读懂”,能够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领会作者表达思想的一些方法,有感情朗读;“熟读”要求“读熟”,语速上能够熟读成诵,语调上能够抑扬顿挫,语感上能够体验品味。

二、读的要求体现差异性。“阅读是从写的或印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不同读者对文章的领会程度不可能完全相同。在“通读”、“读出问题”阶段,让学生自己读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共性“问题”。其实质是尊重学生读的“异”。

三、读的功能强化多维性。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我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积累语言。

词语注释

救死扶伤:救治临危的病人,扶助受伤的人。[例句]救死扶伤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疑难病症:指病因不明而很难医治的疾病。

对症良方:针对病情开出来的好药方。

完善:完美,使更加完美。

药效:药物所起的作用。

拜访:访问。

严寒酷暑:极冷的冬天,极热的夏天,形容条件极为恶劣。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解除——废除志愿——志向鄙视——轻视

记载——记录流传——传播留心——留意

完善——完美积攒——积累著名——闻名

反义词:解除——保留鄙视——重视完善——残缺

句段赏析

1、他的父亲医术很高,给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就是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再当医生。

析那时候行医是被人看不起的职业,医生的生活也比较清苦,父亲不愿意李时珍再当医生,是出自对儿子的爱。

2、他看到医生能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就从小立下志愿,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

析这句话交代了李时珍立志当医生的目的和原因。目的是“为穷人治病”,原因是“医生能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另一方面,他的立志也与家庭影响有关:由于他家世代行医和父亲医术高超,他亲眼目睹了解除病人痛苦的伟大,加之父亲为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的行为影响着他,所以,他立志“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李时珍不为个人名利,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崇高思想。

3、不怕严寒酷暑。

析无论是非常寒冷的冬天还是非常炎热的夏天,他都在赶路,都在爬山,都在采药。

4、他还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

析为了准确判断药物的药性和药效,李时珍不仅虚心请教有经验的人,还通过亲口品尝来验证。不少药材有毒性,亲口品尝是有危险的。这种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感人至深。

背景知识

明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建于1368年,亡于1644年。

李时珍(1518~1593):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研读过800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先后到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苏、江西等省考察访问,采集药物标本,行程达一万余里。

《本草纲目》: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全书共52卷,记载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药物形态图1160幅。先后被译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10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

课后题解

3、(1)李时珍到各地去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他走了上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他还亲自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这些都说明了他不怕苦和累。

(2)“整整”说明编写药物书所用的27年中没有间断,强调了李时珍编书所花时间非常长。“终于”说明了李时珍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才写成的,强调了编写这本药物书的不容易。“著名”就是很有名。表明了《本草纲目》在全世界的地位及作用。去掉了这些词语,句子当然就表达不出这么丰富的含义了。

文章导读

李时珍,我国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课文讲的是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课文第一自然段简单介绍了李时珍的生平。第

二、三自然段讲李时珍立志学医:先讲他为什么立志学医,再讲怎样学医。

四、

五、六自然段讲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先讲为什么要编写,再讲怎样做编写准备,最后讲怎样把书写成。最后一个自然段评价了《本草纲目》的价值: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著作。

文章结构

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第二段(第

2、3自然段):写李时珍立志学医。

第三段(第4至6自然段):写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

第四段(第7自然段):写《本草纲目》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的著作。

写作特点

本文情节衔接紧密,从李时珍立志学医,到萌发编书的想法,到他如何编写,环环紧扣,叙述自然。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语言积累

救死扶伤 疑难病症 积累经验 严寒酷暑

拜访 亲自 品尝 流传 山高路远 完善

1、他看到医生能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就从小立下志愿,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

2、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

推荐第3篇:《李时珍》教案

25《李时珍》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好思想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

2、按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书作准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进行分段训练。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提出预习要求。

今天要学的课文《李时珍》讲的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的故事。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再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1、李时珍从小立下什么志愿?他立志学医的原因是什么?

2、开始父亲同意李时珍学医吗?为什么?后来怎么才同意的?

3、读读第

二、三自然段,体会体会。

4、李时珍为什么决心重新编写药物书?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旧的药物书的这些缺点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5、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怎样的药物书才是完善的药物书?

6、为了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从哪些方面做了准备?

7、李时珍是怎样到各地采药的?把讲他到各地采药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这几句话是从哪几个方面讲李时珍采药情况的?(到了很多地方;钻进大山找药材;拜访了许多人;亲口品尝药材。)李时珍为什么要这样采药?

8、李时珍花了多长时间写成了新的药物书?

9、李时珍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读读第一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

2、这一段告诉我们《本草纲目》是一部怎样的药物书?

3、和旧的药物书对此,我们可以说《本草纲目》是一部怎样的药物书?你为什么这样说?

三、联系全文想一想,李时珍能写成著名的《本草纲目》的原因有哪些? 先讨论后总结。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课。

为什么说李时珍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 板书设计 : 6 李时珍 医学家 药物学家 行医 采药 写书

留心学习走万里路 整整27年 暗自记方 访千百人 一百多万字 尝许多药 世界流传

推荐第4篇:李时珍

《李时珍》教学实录

《李时珍》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的事。教学本课要使学生感受到李时珍刻苦钻研、勤于实践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忘我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愿望和积极性,教学本课时,针对以上重点,我主要抓住了“伟大”,进行辐射教学。理解课文时先带着“为什么说李时珍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这个问题阅读全文。经过学生自己思考、交流讨论后,组织学生从立志学医为民、决心编书、实际行动、取得成就这些方面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想象说话、实物演示、课外资料补充、拓展,加深理解,丰富学生的感受体验,最后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使学生从李时珍的事迹中感悟出他的伟大。板书设计成一个脚印,寓意做事要向李时珍那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平凡的脚步走出不平凡的人生。

回顾第一个“伟大”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李时珍》这篇课文,知道了李时珍是明朝——

生: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师:咱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明朝的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课件出示)

师:上节课有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就是李时珍为什么会成为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我们四(9)同学很会学习,昨天发现了李时珍的一个伟大之处。是李时珍立下了——

生:行医的志愿。

师:那么李时珍成为一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仅仅只要立下行医的志愿就行了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请同学打开课本,自己从

3、

4、5自然段中选择一段,自己研究研究、读一读、找找你又从哪个句子看出了李时珍的伟大?做上记号。再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想一想。

生自由读课文。

发现其他的“伟大”,随机交流。

师:发现李时珍的伟大了吗?谁先来说?

“伟大”的决心

生:我发现的伟大之处在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他决心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因为要编写药物书,要知道很多有关药物方面的知识,而且要记载很多药物既累又费时间,还很费脑筋,我觉得他这样下的决心也很伟大。

师:他的决心很伟大。要编写这样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真的是工程浩大。请你们读一读这段话,看看他为什么要编写这部药物书呢?

生:我觉得是因为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病人吃错了,那该多危险啊!

师: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是吗?

生:是。

师:请你们找出来划下来。

生:我发现书上写着: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

师: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你觉得会怎么样啊?

生;有些药物没有记载的话,一些药物就没人知道了,只有一些记载的药物用来治病,另外的就不知道了。就不会用来给病人治病了。

师;说明这旧的药物书记载的“不全面”。(师板书) 生:还有有些药物只记了名称,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因为它只说明了名称,并不知道它的形状和生长情况,采药的人去找这种药物,结果就是找不到。

师;那这又说明旧药物书记载的内容不仅不够全面,还写得不够——

生:详细`具体。

师:请接着往下说。

生: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假如病人吃了,但是不知道它的药性和药效,病人吃了病会更加严重,也有可能导致死亡。药物书一定要记下药性和药效,这样大家才不会吃错药。

师:看来最后一个是最要不得的,居然记错了药效和药性,那说明旧的药物书还不正确。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旧药物书的缺点?

生:旧药物书不但不全面、不详细,而且不正确。

生:旧的药物书既不全面,又不详细,更重要的是它还不正确。

师:那么这样不全面、不详细、不正确的药物书对病人来说又会如何呢?

生:病情会越来越厉害。

生:会给病人带来痛苦。

生:有时候可能两种药材看上去形状差不多,只有一点点区别,病人吃错了这样的药,也许会马上死亡。

师:多危险那!怪不得李时珍他也想到了——

生:他想,要是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那!

女生再读。

师:于是,他决心——

生: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师:是啊,李时珍决心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这就是李时珍立下的伟大的——决心!

虽然李时珍做不到最完善,但是他努力做到更完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把这段话读的更好。

生齐读第三段。

“伟大”的行动

师:你还从哪里发现李时珍的伟大了?

生:我发现整个第四段都在写李时珍的伟大。(朗读第四段)

我觉得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很伟大,因为我们以前爬高山的话,往往爬到半山腰就放弃了,而他却坚持爬到山顶。还有到了夏季和寒冷的冬季,他也还在山上,大家都知道,那个白云在山间缠绕,(高耸入云)但只要是产药材的名山他都走遍,而且常常在山上饿了随便吃点东西和过夜,还为了不让病人吃错药,他亲自品尝药效和药性。

师:多么令人感动的行动啊!有同样感受的同学请举手,好,谁来说说最让你感动的一句话。

生: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采药材的名山。这句话让我感动,因为我去爬山的时候,累了的话就不爬了,就下山了。李时珍却不怕累,往上爬,一直爬到了山顶。而且爬山的时候,我是很怕炎热的,因为我妈妈很关心我的,而李时珍不怕严寒酷暑,坚持怕到山顶,他还将这些产药材的名山都一一走遍。

师:联系自己的生活,自己爬山的经历,感受到了李时珍的艰辛,山高路远啊,你想到了什么?

生:他走的路都很艰难,好多地方都很险峻,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

师:是啊,采药的山岭一般都比较的险峻。

生:我想到了这些山都很陡峭,但是这些山上有一些很好的药材,他不惜一切,敢去采药,我觉得这样很伟大。 生:我想那些山都是高耸入云,还有很多岩石都松动了,不小心,石头翻下去,会很危险的。

师:你看,采药不只是艰难,更是危险的啊!那天天都是风和日丽的吗?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我又想到了,如果在冬天的话,我们在低的地方都感到很冷,更何况在这么高的山上,那边肯定会更加寒冷,有时甚至还会结冰,要是他在上面滑了一交,就会从很高的悬崖上摔下来。

生;我觉得山上还会有蛇,夏天,特别是下过了雨以后,李时珍在山上的时候,很可能会被蛇咬到。这样也很危险。

师:是啊,会很危险,山再高,路再远,李时珍为了采药还是什么都不怕了。同学们,让我们拿起书本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这段话中令你感动的仅仅是这一句吗?请你再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读完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自读。

交流:

生:我仿佛看到了正在山上采药的李时珍。

师:他在采药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生;我仿佛看到了李时珍在爬山时,不小心被尖利的石头磨破了手指。

生:我仿佛看到了他突然找到了一种药材,他欣喜若狂。

师;欣喜若狂啊!什么苦,什么累都值了。

生:我仿佛看到了他正在悬崖上采药,头顶上刚好是他要找的一种名药,他为了采到,不顾

掉下去的危险,抓紧绳子,伸手去采。

师:也许那草药就在离他一尺之遥,但生命线也就在这一尺之遥,也许抓住那药,他自己就会葬身悬崖了。

生:我仿佛看到了他找到了一种药材,心里很高兴,身后却有一条蛇向他爬来,十分危险。

生;我仿佛看到了李时珍采到了药,但被暴风骤雨淋得感冒了的情景。

生:他还亲自品尝采到的药材。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许多药材他都亲自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

师:亲自品尝药材会怎么样呢?

生:我想李时珍现在他自己没有病,要是他吃了一些,那些药有副作用的话,他反而会生病的,无缘无故的去吃药的话。

师: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去吃药。

生:李时珍要是吃错了药,我想他也会有生命危险的!

师:是啊,病人吃错了药,他都担心病人的危险,他自己这样难道就不危险吗?那些药材的药效和药性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他还是敢于品尝,同学请看——(课外资料)

传说中有一种神仙草(曼陀罗),人们一见到它就会情不自禁的又唱又跳。李时珍为了探明究竟,走到哪里手里都拿着曼陀罗,发现没什么异常。后来还冒险亲自服下曼陀罗,结果自己精神恍惚,失去痛觉,一连昏迷了好几天。终于知道它有麻醉和使人兴奋的作用,少量可以治病,过量的话,在别人的暗示下确实会又唱又跳。从那以后,曼陀罗被广泛运用于制造麻醉剂。

师: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看了这个故事,我很感动,那个曼陀罗,人们一见它就会情不自禁地又唱又跳,李时珍为了探明究竟,他吃了下去,结果自己精神恍惚,失去痛觉,一连昏迷了好几天,终于知道了里面含有麻醉的作用,还有兴奋的作用,我想他终于探明了这个问题,他也很高兴的。 师:看你眼里噙着泪花,老师也被深深的感动了,确实啊!亲自品尝药物是非常危险的啊!

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难道李时珍真的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吗?

生:珍惜!

师:那他为什么还冒着生命危险去品尝药物呢?

生:他宁可失去自己的生命,但也要救活病人的生命,用自己的一条生命去救别人几百条生命,他想是值得的。

掌声

师:宁可倒下我一人,不可倒下千千万万个病人。

生;我想李时珍想到别人不知道这种药的作用,乱吃,不仅病治不好,而且会加重病情。

师:现在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李时珍爷爷他太伟大了!他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更多人的生命。

生:我感到李时珍爷爷很神圣,因为如果他不去品尝这些药物的话,可能连他自己可能会吃错这种药,而且别人都不去尝试这种药物,他不怕有这危险的副作用,勇敢的尝试。

生:我也觉得李时珍是伟大的,因为山上不是所以的草都是有效的,有的是吃了病情会加重的,或者说吃了有毒的草药的话,李时珍自己可能就会死掉。

师:此刻我们不仅仅是感动,更感到了他的伟大,请拿起书本,咱们带着自己的体验,一起

再来读这段话。

生读。

“伟大”的成就

师:这就是李时珍付诸于伟大的行动!让我们来看,他立下了志愿,下了决心,并且付诸于了艰苦卓绝的行动,最后他取得成功了吗?

生:成功了!

生:我从最后一段话看出的。

指名读最后一段。

师:是啊,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出了李时珍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请你在看看这段话,哪儿写出了这部书的伟大?

生:他花了整整27年,终于编写出一部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这部书有100多万字,记载了1800多种药物,是中药书中一部伟大的著作。

师:27年哪!整整27年哪,那得多少个月啊?是啊,324个月啊,有9855个日日夜夜啊!

大家想,一年过去了,李时珍在干什么?

生:写书。

师:十年过去了,他还在干什么?

生:写书。

师:二十年过去了,他仍然在干什么?

生:写书!

师:整整过了27年,他不停地写呀,画呀,终于——

生:写成了一部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

师:这部书来之不易啊,李时珍从一个三十多岁开始写书,一直写到了两鬓斑白的老者,倾注了他一生的心血。你还从哪里看出这部书的伟大?

生:这部书还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流传世界。如果这部书不是伟大的话,肯定不会流传全世界的,最多只会在咱们自己国家里流传。

师:《本草纲目》被译成了十余种文字,流传到了世界各国,它的价值非常高啊!

生:这部书有100多万字,记载了1800多种药物,是中药书中一部伟大的著作。100多万字我真的是连想也不敢想,一个人写了100多万字的话,我想他的手也肯定很酸了。100多万字数量是非常庞大了,而且还有1800多种药物,别的药物书是没有这么多记载下来的药物,而且他把药物的药效和药性都记载下来了。

师:是啊!这不只是这数字多,记载的药物种类丰富,老师带来了一本《本草纲目》,请你仔细看看,除了这密密麻麻的文字之外,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除了文字之外,我发现这些注解旁边还有图画,就是那个药材的图画。

师:我们这本书是印刷厂里印出来的,而李时珍那时是一笔一笔用毛笔写出来的,这100多万字,1800多种药物,还画了1100多幅药物图,你来说,这部书伟大吗?

生:伟大!

师:好,请男同学拿起书本,来读读这段话。

男生读。

师:那么这部誉满全球的著作,经历了300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现在对我们的生活还有价值吗?

生:有!

师:请同学们来看这几则消息。

(国际上现行使用《本草纲目》的消息)

师:谁在使用?

生:美国的科学家利用《本草纲目》研制出了治晚期肺癌的药,而且美国的药检局编写药物书还有很多内容是从《本草纲目》中参考来的。

师:而且“华阳复方”的发明人就是咱们中国人,是一名华裔科学家。

生:除了美国,咱们自己国家也还在使用。

师:除了这几则消息,还有更多的国家现在仍然还在使用《本草纲目》,此刻你仅仅是感到这部书的伟大吗?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更感到了什么?

生:骄傲!我们中国的骄傲!

生:还感到了无比的自豪!

师:说的好!请你们自己带着你的骄傲和自豪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自己读。

总体感受李时珍的“伟大”,提升“伟大”的精神。

师:从李时珍立下了行医的志愿,下了编书的决心,并且付诸于了实际的行动,终于取得了——

生:伟大的成就。

师:这一切都是为了谁呢?

生:这一切都是为了生病的人。

师:是啊,是为了那些在病榻上面挣扎的人,是为了那些在生命线上挣扎的人,李时珍的这种精神何尝不是伟大的呢?

正是有这种精神在支持着他,才一步一个脚印地不畏艰险,才历经27年编写出了一部伟大的药物书,现在你明白他为什么会成为一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了吗?

生:明白了!

师:好,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明朝的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师:在咱们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像李时珍这样伟大的先辈,他们都留下了自己光辉的足迹,你想追随着这些先辈的足迹走下去吗?

生:想!

师:你也想取得伟大的成就吗? 生:想!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书本上也留下你求知的脚印,留下你的志愿。将来希望你们踩着成功的足迹走回我们上虞实验小学,在你们的老师面前展示你们的风采!展示你的成就!

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平凡的脚步也能走完伟大的行程。

作业大家浏览一下。

下课。

板书设计: 李时珍

推荐第5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教材分析: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一篇通过记事来写人的记叙文。课文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教学重难点:

能抓住课文重点段落,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法学法:

1、运用多媒体PPT课件与音乐、自读与品读等方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学生领会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习,使学生运用并掌握“读一读、划一划、问一问、说一说”的学习方法。

3、运用抓住关键词句的方法,理解文本并有感情地读好课文。

4、为学生创设情景,练习说话。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设疑

1、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书《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书:李时珍。

2、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并齐读)

3、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

1、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

2、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

3、在“夜宿古寺”时他们做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字词: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药材

师徒俩 灰尘

断垣残壁

青苔

破庙 呃逆

生嚼涎滑

生嚼无涎 前不见村,后不着店

3、将词语顺序打乱,重新排列 师徒俩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破庙

灰尘

断垣残壁

青苔 药材

呃逆

生嚼涎滑

生嚼无涎 学生认读,找找排列有什么规律 找一找这些词语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三、熟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2)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在文中划出不理解的词语所在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提出问题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请同学回忆上节课你最感兴趣提出的哪些问题?

2、预设问题:

(1)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原因是什么? (2)李时珍住的破庙非常差,他觉得苦吗?你怎么知道的? (3)说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探究学习

1、你知道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原因吗?指名学生交流。(李时珍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一)、体味生活之苦

1、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察访药材

△、他俩一路

出示上面两词,反复读。 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点水,这就叫„„读

饥餐渴饮

白天赶路,晚上住宿,这就叫„„读

晓行夜宿,从这两个词你感觉出什么?(非常辛苦)

△、他们这样辛苦是为了„„出示,指读,察访药材 “察”是什么意思?“访呢?

△、他们今天晚上住的是怎样的一座古寺?(破败的古寺,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上也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2、出示课文内容齐读

3、看图,屋顶上、窗户上都是洞,不时有冷风灌进来,有些墙壁已经倒塌,一半立在那里,一半全是碎砖,这就叫 (断垣残壁),齐读,垣就是墙壁,这个词也可以说成 颓垣断壁、

(二)、乐:

1、师:李时珍住的破庙非常差,体现了他的生活艰苦。可是李时珍觉得苦吗?你怎么知道的?(再仔细读读课文,默读)

2、生交流:他不觉得苦。

(1)、出示: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怎么还能笑得出来呢?读读书想想看。 (2)、根据回答,出示: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同学们,李时珍说吃点苦也是值得的,他为什么这么说? (板书:修好《本草》 万民得福)

想象李时珍师徒风餐露宿的情景。李时珍吃的“苦”绝不仅仅如此吗?

3、出示师徒二人在月色下的谈话,分角色朗读。三.拓展运用

1、回顾总结

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发言)

2、自主编题 预设:

根据课文内容,请选择其中一个情景展开想象。 出示: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 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

一天,李时珍在悬崖绝壁上发现一种珍奇的药草,他„„

3、总结课文

让我们永远记着这位为了人民,行程一万余里,倾注毕生心血和精力,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完成医学著作《本草纲目》的李时珍。

四、作业设计

老师推荐两本书读一读,长篇小说药王神医《李时珍》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完成积累卡。

板书设计: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破败) 喝水、啃干粮 边忆边写 端详、扯下、嚼嚼

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踏实

教学反思:

推荐第6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17、《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七课的内容。本文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学情分析】

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离他们的生活是很遥远的。这不仅仅是时间和年代上的距离。我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教学,使学生在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李时珍的可贵精神,产生对这位历史伟人由衷的敬佩之情。

【学习目标】

1、学会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析赏读。

2、体会李时珍为编写好《本草纲目》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学习重点】:品读重点语句,感悟李时珍的“苦”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学习难点】:整体把握课文,深入体验李时珍一心为民的情感。 【教学准备】

1、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李时珍的相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出示课件) 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可是一个鼎鼎大名的人。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一个关于“李时珍”的知识发布会。比一比,谁对他了解的知识最多。

如:

1、李时珍75岁逝世,今湖北省人,汉族,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

2、李时珍历时二十七年,行程一万余里,编成《本草纲目》一书

3、据史料记载,李时珍曾经到过太医院,曾经做过御医,但是他并不愿只过着锦衣玉食、庸碌无为的生活,他行万里路、尝遍百草为的就是百姓没有疾病缠身、没有瘟疫困扰,为了老百姓过上健康、安生的日子。

4、在李时珍修订《本草纲目》之前,以往的本草书中有不少错误,而且有不少用药经验已不切实际,特别是其中的一些毒性药品,竟被认为长久服用可以延年益寿。所以李时珍就决定写一本医术,为民造福。

同学们对李时珍的了解真多,可见同学们课外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近李时珍去感受他的高贵品质。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1、李时珍为什么要花将近30年的时间修订《本草纲目》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重点句出示: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2、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

3、(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1-7自然段,边读边想: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李时珍吃的苦。并用 画出来。 简单在句段旁写下自己的感受。

(2)思考好后在小组内交流。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看着同学们这么投入的学习,相信你们的体会一定很深刻,哪个同学把你们的学习情况向大家做个汇报?

(一)预设一:“行”得苦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这样长年累月地奔波在我们眼里是多么辛苦啊,但李时珍觉得值得吗?他是怎么想的?

出示: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多么让人感动的话语,多么崇高的想法。你还从哪里感受到李时珍受的苦?

(二)预设二:“住”得苦

(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出示课件)

过渡:让同学们跟随老师的课件回到明朝,看看李时珍曾经住过的古寺吧!

1、出示课件让学生看图体会古寺的破败。

的古寺。

2、面对这样的古寺,李时珍迟疑了么?

3、学到这儿,老师不禁有个疑问:李时珍干嘛非要住在这样的破寺里?他在当时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凭他的名望借助在当地居民家里完全不成问题呀!

4、学生交流:

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李时珍 “一心赶路”是为了?

5、寺内破旧不堪,那么寺外呢?(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如果我们在荒郊野外的古寺里,(出示课件)你敢在这里住吗?这里的条件艰苦吗? 看后填空:这是一座 的古寺,一座 的古寺,

6、但是来到这样破败的古寺中,李时珍却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李时珍不怕艰苦。李时珍心里是怎么想的?

出示: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

是啊!李时珍心中只有万民,为了万民甘于付出。真让人敬佩,真让人仰慕。

(三)预设三:“吃”得苦

继续读课文,你还读出他们吃了哪些苦?(出示第五自然段)

1、出示“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啃干粮,一边喝水”

平时你吃什么东西要啃?——鸡腿、肉骨头、羊腿、甘蔗 让人听了垂涎欲滴。“干粮”啃过吗?为什么也要用啃的?——是啊因为很硬。

这里的“啃”换成“吃”或者“咬”可以吗?(不行,因为“啃”字说明他吃的干粮放的时间长,吃的很差。)

李时珍这样的生活仅仅是一天吗?一月吗?一年吗? 不!是“长年累月”过这样的生活!

他想过放弃吗?他是怎么想的?

出示:“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了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

2、而且他是怎么说这句话的,找一找描写神态的词(笑着说) 从中你有体会到了什么?(以苦为乐)

3、让我们走进李时珍的内心世界选择其中一句说说话吧! 出示:

(1)、这天他们忙着赶路,又一次错过了客店,师徒二人只能在路旁的雨棚里过夜了,他想 : (2)、满眼寒霜,冷月还在天上,李时珍这时候又起早赶路了,他想:

(3)、岁月不饶人,50岁了,天天就水啃干粮,李时珍的胃病又犯了,生生的疼,他想 : (4)、已经在外好几个月了,中秋月明,李时珍不禁思念起母亲、妻子和 儿女,他想 : (5)、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

(6)、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

师:同学们的描述仿佛让我们也亲身体验到了其中的千辛苦。让我们再来回味回味师徒二人在月色下,在破败的古寺中的这番谈话吧。

4、分角色朗读5-7自然段

从你们琅琅的读书声中,李时珍那高贵的形象仿佛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是他挽救了许多生命,他给人们带来了福音。

三、再入古寺,感受工作之苦。

1、请同学们自学8---12自然段,哪些地方感动了你?把你的感受动笔写下来吧。

2、生读书,教师巡视。

3、交流:初步体会李时珍工作严谨认真。

4、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动?

5、交流:

那么他为什么还这样做呢?

6、这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啊。还有一次,李时珍为了试一试曼佗罗的药性,因为麻醉性太强,几天昏迷不醒,家人焦急万分。学到这里,那么对李时珍或许有了更深的了解,你想对他说什么吗?

生:李时珍你不顾自身安危,冒险试药,心中只想着百姓,我真敬佩你啊!

生:你真是一个称职的医生每一种药草你都要仔细辨别它的药性,你修订的《本草》让万民得福,你给人类做出了贡献。

6、师:此时,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夜已经很深了,李时珍还在干什么?(他们还在把今天的寻访记录一一写下来。)

出示:他忘记了„„忘记了„„忘记了„„心中只有„„

(他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寒冷,忘记了休息;他忘记了父母,忘记了孩子,忘记了兄弟姐妹;心中只有修好《本草》,万民得福。)

多么伟大的李时珍,同学们,老师被李时珍感动着,老师也在这段文字旁写下了我的思想。(出示课件)

读书应该作标记。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

1、学到这里,同学们对李时珍肯定有了深刻的印象,你能用一个词来评价一下李时珍吗?

出示: 的李时珍

2、同学们,当我们手捧着这本倾注李时珍30年心血的《本草纲目》时,心中一定有很多很多话要说。请你们拿出笔来写一写。

3、学生练笔。班级交流。

4、我们一起来看看世人对他的高度评价吧!(指名读)

(1)世界科技史权威李约瑟如此评价:“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

(2)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郭沫若称李时珍是“医中之圣”。

5、让我们永远记着中国医药学史册上的这个名字——李时珍

让我们永远记着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的这个名字——李时珍

让我们永远记着这个光辉的名字——李时珍

最后,老师送给你们两句名言,一起读!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六、板书设计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不怕吃苦

李时珍 为民造福

严谨认真

推荐第7篇:小学语文教案李时珍

李时珍

刘璐

一、教学目标:

1、认字9个,写字7个。学会1个多音字,继续练习独立识字。理解11个词语的意思,能正确读写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及其为人类做出的伟大贡献,学习他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3、体会课文通过几个方面表现李时珍精神和品质的写法;结合课后思考题和“金钥匙”练习概括,培养概括要点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认字9个:

诊 鄙 患 症 效 载 验 酷 纲 写字7个:

费 救 治 累 且 暑 访 1个多音字: 载

理解11个词语:

救死扶伤 解除 志愿 鄙视 留心 记载 完善 积累 严寒酷暑 品尝 访问 能正确读写8个词语: 浓厚 隐藏 欣赏 训斥 迷恋 无限 小心翼翼 强烈

2、这是一篇人物传记。品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内容,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并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事情。《本草纲目》是李时珍毕生的心血,是部伟大的著作。学习他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3、文章重点部分3——5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别讲了编写《本草纲目》的原因、经过、结果。 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词语“救死扶伤 解除 志愿 鄙视 留心 记载 完善 积累 严寒酷暑 品尝 访问”的含义。

三、教学策略:

1、交流质疑,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自己对《本草纲目》的认识。引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救死扶伤 解、除 志愿 鄙视 留心 记载 完善 积累 严寒酷暑 品尝 访问)体会李时珍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

3、认真阅读

3、

4、5自然段,想象“山高路远、严寒酷暑”的画面,说说在山上过夜会遇到哪些危险?品尝草药会遇到哪些危险?从而体会李时珍采药的艰辛。通过理解“上万里,千百个”等词语,了解他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找出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原因、经过、结果。

4、自由朗读全文,完成课后思考题一。

5、运用学过的步骤方法独立识字,写字。分组练习分析字形。

6、总结全文。

四、板书设计:

李时珍

旧书 不详细、不全面、不具体 不完善 (勤于思考)

积累经验 亲口品尝

亲自采药 四处访问

《本草纲目》 完善 (不怕困难)

推荐第8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为万民造福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为万民造福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我的预习卡”、“我的积累卡”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与确立目标:

1、课前布置大家进行了预习,现在请拿出“我的预习卡”,把生字词再小声认读一遍,有不会的赶快问问别人。(生个人小声认读)

2、(课件出示生字词)请每组的3号同学起立,每人一行开火车认读。(生按要求认读)师小结:同学们读得既准确又响亮,字词预习的很成功。请大家齐读这些字词。(生齐读)

3、现在看看大家课文预习的如何?继续看到“我的预习卡”,谁来完成一下关于课文内容的填空。(指生交流)小结:通过以上检查,老师认为大家的预习都很成功,看来同学们的自学本领越来越大了。

二、活动导学与精讲点拨:

看老师写一个人的名字(板书:李时珍)李时珍,何许人也?(生交流)师小结: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编写成功了世界著名的药学书籍《本草纲目》。为编写《本草纲目》,他走遍各地去察访药材,历尽了千难万险,吃遍了千辛万苦。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他察访药材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故事(板书完整课题:夜宿古寺),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两遍。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李时珍在察访药材的过程中吃了哪些苦?他是个怎样的人?

课件出示“思考”及“方法”,指生读“方法”,全班明确。

(一) 生按要求去做,教师巡视。

(二) 汇报交流(出示课件“汇报交流”):按生交流的顺序点击课件,随机出示重点语句,进行理解、感情朗读及体会。

1、生交流:读“李时珍轻轻推开门——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这里让你体会到什么?(李时珍住的地方很苦)从哪些具体的词语中体会到的?(点击课件,重点词语变红,理解“断垣残壁”)李时珍晚上就住在这样一个破败不堪、人迹罕至的寺庙里,的确很艰苦,你能把这种苦读出来吗?(生练读,指生读,齐读)住在这样艰苦的地方,你觉得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随机板书:不怕吃苦)

2、生继续交流:读“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行路的艰苦)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点击

课件,重点词语“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变红,理解词语意思)李时珍这样一路走来,有飞机可坐吗?有马车可乘吗?他走遍了好几个省,靠的是徒步行走。渴了就喝点,饿了就吃点,一早就出发,很晚才睡下。这一走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好几个月,这样做苦不苦?谁能把这种苦读出来?指生感情朗读,齐读。此刻,你觉得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不怕吃苦)

3、继续交流:生读“鸡肠草„„庞宪,——生嚼无涎„„”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有的药材味道很苦,李时珍亲自品尝,不怕苦)同学们,你们可知道,有的药材不仅味道苦而且有毒性,甚至毒性很大,尝一口就会危及生命,而李时珍为了获得准确的资料,甘冒这些危险,亲自品尝,这说明他还是一个认真严谨的人。(随机板书:认真严谨)

三练习运用与迁移创新:(点击课件,照读) 1感悟人物精神:

过渡: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吃尽千辛万苦,课文所描写的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片段,而他不怕吃苦察访药材,从他与徒弟的一番对话中我们就能体会到。(课件出示对话,指生分角色朗读)李时珍吃尽千辛万苦是为了什么?(生交流,随机板书:编写本草,万民得福)请看,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师朗读)此时此刻(点击课件出示李时珍塑像及《本草纲目》图片)面对李时珍的塑像和他

的著作《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说话练习,情感升华)

2、全班交流。

六、课堂练习或课下作业: 完成“我的积累卡”。

板书设计:

17 李时珍夜宿古寺

不怕吃苦

认真严谨 万民得福

教学反思.

一、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中的四处内容:

1、师徒俩长年累月在外奔波;2、古寺的破败景象;3、李时珍亲自尝草药;4、李时珍的话。这些内容从不同的角度突出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不怕危险、一心为民的精神境界。在学习这几部分时,我让学生自己读,大胆地交流各自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句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加深感悟。例如:抓住“端详、扯下、嚼嚼”让学生先表演再朗读,使感情与之产生共鸣,感悟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惜拿自己作试验的献身精神,以及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二、结合本土特色,有效地设计课后作业。

课后我布置学生去当地名人的感人故事,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阅读名人故事的兴趣,更能让他们了解家乡的名人,增强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8《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与实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

2、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课件;

学生:了解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相关知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与确立目标

1、导入新课,板书:维生素, 质疑:你了解“维生素”吗?

2、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关于维生素的知识。

3、你们了解得可真不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维生素这个大家庭中一员“维生素C”的故事。(补充完整课题)

(2)、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a读准字音、读通课文。B读了课文,你对维生素c有了哪些了解?

2、学习生字新词。

艰难

浑身无力

路程

拖累

尸体

秘密

物质

缺乏

适量

危险

又惊又喜

3、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所得,如维c的作用,维c是怎样发现的,人体缺少了维c会怎样?(设计意图:从“维生素”入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课题中的关键词的了解,然后再引出维c,前后衔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活动导学与精讲点拨

那维生素c到底是怎样被人们发现的呢?经过是怎样的?让我们来读读课文,作个初步的了解。

1、维生素c的发现源于一种“怪病”,但后来却发生了“奇迹”,最终人们还是找到了“原因”。(板书:怪病——奇迹——原因)

2、请按照这样的顺序找出相关的内容,并读好课文。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每段的意思。(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阅读,自由交流,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给出小标题,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同时让学生学会分段和概括段意的方法。)

四、练习运用

1、自学生字。

2、重点指导生字“质”:“质”字为半包围结构,第

一、二笔都是撇,不能写成“厂”。

3、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简单说说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

二、活动导学

(一)了解“怪病”

1、维生素c的发现源于一种“怪病”( 板书:怪病

),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那是一种怎样的怪病?这种病怪在哪儿?

2、交流相关语句,指导读好句子。

3、是啊,海上生活是危险的,也是艰苦的,我们可以从哪儿看出?

4、但两相比较,最可怕的就是怪病——海上凶神的袭击。再次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

5、就是这样的情况,哥伦布却成为了当时伟大的航

海家,引读第一自然段,并说说你对他的了解。(设计意图:“怪病”部分扣住“海上凶神”来体会怪病的可怕与航海的艰险。)

(二)感受“奇迹”

1.这么可怕的怪病,却再一次降临在哥伦布的船队。默读第三至六自然段,看看哥伦布是如何来应对的,他的心情有哪些变化?请划出相关的词句。

2、交流:哥伦布的心情十分沉重、噙着眼泪、哥伦布心情也越来越沉重、又惊又喜

3、他的心情为什么会如此沉重呢?请学生读课文,找理由。

(1)交流:一半的船员病倒了

航程只过了一半

四周是茫茫的大海抓住关键词,体会其中的意思。)(2)理解“沉重”,是指担忧。

4、他噙着眼泪,此时他会想些什么?为什么会又点了点头?

4、胜利返航途中哥伦布心情又为何越来越沉重?

(1)理解这里的“沉重”是悲伤。(2)读好“越来越„„越来越”

5、结果却让他又惊又喜:(1)他为什么而惊喜?

(2)病重船员为什么能在荒岛上存活下来?

6、小结:哥伦布的心情由担忧、感动、悲伤到最后的惊喜,我相信大家也和他一样经历了这个历程。这真是一个奇迹。(板书:奇迹 )

(设计意图:“奇迹”部分抓住哥伦布的心理变化来把握课文的脉络,弄清故事的情节,为后文的维生素c的发现作好铺垫。)

(三)探究“原因”

1.读到这儿,你有哪些猜想?你有什么疑问吗?2.探究:病重的船员为什么在荒岛上能发生奇迹——转危为安?(板书:原因)

3、师生介绍关于维生素c的知识。

4、那哥伦布是怎样来应验自己的猜想的呢?

你对他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5、那你认为维生素c到底是谁发现的呢?

(1)组织学生结合课文讨论。(2)师补充绍维生素c发现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来揭示维生素的作用,通过讨论明白维生素c的发 现是细心观察与科学实践的结果。)

三、迁移创新

1、总结:正是有了哥伦布、医生们和许多科学家们的细心观察与科学实践,才有了维生素C发现。其实,任何发现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只要我们做了有心人,也一定可以有许多的新发现。

2、说说维生素C对人体还有其他哪些作用?哪些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C?

板书设计:

18维生素C的故事

(怪病——奇迹——原因)

细心观察

科学实践

教学反思 抓哥伦布情感线索,感受人物心理,探究发现过程。

哥伦布的情感变化是串联整个故事的一条比较明显的线索,教学中紧扣这条线索,不仅能突出重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主旨。

教学中,引导学生着重体会,哥伦布在航海不到一半路程看到已经有十几个船员相继病倒时“心情十分沉重”。那些病重的船员为了不拖累大家,主动要求留在荒岛,哥伦布“噙着眼泪点了点头„„”的矛盾心情。当哥伦布的船队胜利返航接近荒岛时哥伦布心情“越来越沉重”。到最后看到他的那些船员劫后余生时的“又惊又喜”。进而引导学生以“重逢”为题,想象说话。把那些在荒岛上的船员是如何活下来的,说出来。通过他们前后所吃食物的不同探究治愈“海上凶神”这种怪病的良方,从而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哥伦布得知那些留在荒岛上的船员活下来的原因后,并没有停止探究,而是急切地把他的疑问告诉了医生,最后才发现了维生素C。这样文章主旨的揭示就水到渠成了:“许多科学的新发现都是在生活实践中经过细心观察、反复研究才获得的。”

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启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文内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快捷方便、丰富多彩,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2.引导学生进一步排比句式的优美,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初步学会应用。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体会出互联网的奇妙以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体会语言文字的准确、生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初步体会互联网的神奇,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及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结合现实生活启发学生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快捷方便、丰富多彩,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教学难点:

认识排比句式,并初步学会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接入互联网的电脑一台 学生准备:了解国际互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事例。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与确立目标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国际互联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百预习度搜索】播放《神奇的国际互联网》课文朗读 学生思考:国际互联网奇在哪里?妙在何处?让我们走进课文,

继续进行国际互联网的美妙旅行。

二、活动导学与精讲点拨

1、轻声读课文第2自然段,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国际互联网非常奇妙呢?想一想,画一画。

2、交流:“大网”“线”“地球村”,围绕三个加双引号的词语展开对话等学习活动。

(1)“大网”:找出描写“大网”的句子。

1、学生结合课文说感受,抓关键词。(紧扣“大”说奇妙。)

2、联系生活说感受,相机理解引号的意思。

3、边想象边说感受

4、朗读指导

(2)“线”:找出描写“线”的三句话。

1、体会 “线”的奇特。

第1句重点体会:无数条

亿万台。

体会到:线的多。

第2句重点体会:看得见 看不见

体会线的样子奇。

第3句重点体会:飞速流动 几秒钟 万水千山

世界各地 体会工作原理。

小结:这些“奇妙的线”,组成了这张“奇妙的网”,一张能够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

(3)“地球村”:

预设1:抓住中心句 “国际互联网似乎把一个庞大的地球都缩小了,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学习设问:如此浩大的一个地球怎么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呢?

预设2:

【指导例1:】

联系生活实际,发送一封电子邮件。让学生体会利用国际互联网邮递信件,其速度之快,在过去真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指导例2:】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互联网的快捷方便。【利用qq现场视频对话】

体会利用互联网不仅„„还„„。通过互联网,能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就像是——邻里一样,就像住在一个村子里!

3、引读——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4、小结。这张大网,把天涯变成了咫尺;这张大网,把庞大的地球变成了“地球村”,真是——“奇妙” !(相机板书:快捷方便。)

(3)、学习第3节,体验互联网带来的奇妙生活

1、齐读课文思考:国际互联网带给我们哪些便利呢?

2、【百度搜索】浏览百度网页了解互联网的丰富多彩

3、学生交流:身边的人是怎样利用互联网的?

互联网上这么多内容,试试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板书:丰富多彩)

什么词语把这么多丰富的内容都联系起来的?

(“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甚至可以„„”)

关注省略号。交流人们还怎么利用互联网?

4、试用“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甚至可以„„”来说说互联网的其他妙处。

小结:互联网上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

5、从反面想象情境体会:

生活中有没有遭遇到,突然间,网络中断,不能互通信息了,有没有?

6、理解:国际互联网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所以说,(引读)因为——有了这张“网”,——(引读第4节)

三、练习运用与迁移创新

1、搜集“国际互联网”相关知识。

1【百度搜索】登陆淘宝网 ○http://www.daodoc.com/go/act/mmbd/pd011.php?pid=mm_15891853_2192459_8654711&clk1=ca09ad15927c015828a72fefbac17c12

2【百度搜索】登陆4399游戏网页

○3了解你身边的互联网有哪些?并说说他们是如何工作? ○

2、再读课文,讨论“文明上网”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

1、操作练习:学生四人一组通过电子邮件向你的父母亲朋汇报一下你的学习情况。

2、正式作业:练习册P67第

1、2题 板书设计:

“大网” 包住地球

通过 飞速流动 远在天涯 国际互联网 “线” 跨过 万水千山 缩小地球

(奇妙) 传到 各地电脑近在咫尺

无所不有

内容 息息相关

可以 还可以 甚至可以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时代感强,学生比较喜欢。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特点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设计组织教学的:

1、在教学设计中找准中心,设计问题。在本课中我通过读题找到题眼:“奇妙”这一词,契领全文,于是设计中心问题“想想课文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了“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的?” 整体把握全局,展开教学,让孩子们带着这些问题走向课文,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

2、紧抓事物特点开展教学。本文主要围绕国际互联网的“大”“快”“多”三个特点来写的。因此,在教学中,我重点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找出能表现国际互联网特点的词语展开教学。如:在讲互联网“大”这一特点时,我让学生在第二小节中找到能表现国际互联网“大”特征的词语,读出“大”的感觉。然后提出问题:“国际互联网这么大,那么它是怎样工作的呢?学生围绕这一话题充分讨论了解了互联网的工作原理后,教师相机引出其下一特点的学习。

推荐第9篇:25《李时珍》教学教案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编写了“东方医药巨典”——《本草纲目》。

2、学习生字新词。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读懂自然段的能力。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好思想。

2、学习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中表现出来的严谨的态度和忘我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着重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写作准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二)解决办法

运用“弄懂每句话的意思,了解句与句间的联系,归并分层,归纳出整个自然段意思”的方法解决重点、难点。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在初读、导读课文过程中,找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讨论。

(三)重点、难点问题,全班交流。

五、教具准备

投影片、录音带、挂板、字卡。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问:你知道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2、简介李时珍。

李时珍是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一生为穷人治病,为了编写《本草纲目》,研读800多中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先后到湖北、河南、安徽、江苏、江西等省考察访问,采集药物标本,行程达一万多里。《本草纲目》被国内人们视为至宝,在国外用法、营、的、日、拉丁文广泛刊印,称为“东方医药巨典”。李时珍被公认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范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勾划出不懂的地方。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质疑,教师点播,师生交流。

(1)字(出示字卡)

①读准字音。

诊、症、凑、栽、积累的“累”

②认清字形

拜、籍、酷、载

(2)理解词义。

世代:世世代代,祖祖辈辈。

诊费:看病所收的费用。

完善:完美。

拜访:敬词,访问。

品尝:仔细辨别,尝尝味道。

判断:断定。

疑难病症:指病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

严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热的夏天。

流行:传下去,传开去。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四)初步感知自然段的意思,理清层次。

1、铺垫孕伏。(出示投影片)

(1)自学。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2、教师点拨,理清层次。

第1自然段:讲李时珍是明朝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第2、3自然段:讲李时珍立志学医。

4、

5、6自然段:讲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

第7自然段:讲《本草纲目》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著作。

(五)课堂练习。

1、组词。

栽()择()纲()珍()

载()译()钢()诊()

2、填空。

(1)查字典。

查带点字要查部首再查几画选正确解释

记载①年.()②记在书报上。()

严寒酷暑①残酷。()②极,程度深。()

(2)选择恰当的词填写在括号里。

药方药材药物药效药物书

①李时珍暗自记下不少()。

②他一面行医,一面研究()。

③《本草纲目》是一本()。

④他亲口品尝了许多(),判断()。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明确目标。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李时珍》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理清了层次,了解文章内容,这节课我们更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问:

(1)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什么样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能被称为伟大的呢?

2、齐读。

(三)学习第

2、3自然段

1、轻声读

2、3自然段。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1)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愿意让儿子当医生,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

(2)李时珍为什么要立志学医?

(3)李时珍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对症古方?想像一下李时珍当时是怎样“处处留心”,“暗自记下”药方的?

(4)李时珍的父亲是不是仅仅因为李时珍说出了一张古方而同意他学医的呢?

(5)从这两自然段中你体会到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2、齐读第2——3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重、难点)

1、默读第4自然段

2、学生自学、质疑,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1)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说的是什么?可以分为几层?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2)这一自然段第一句话起什么作用?(过渡)

(3)李时珍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什么缺点:(“不全”、“不详”、“不对”)他想编成什么样的?

(4)李时珍决心重新编书的原因是什么?

(5)第二句和第三句是什么关系?(因果)

3、齐读第4自然段。

(五)课堂练习。

1、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他编成了药物书。

他编成了新的药物书。

他编成了一部新的药物书。

(1)李时珍是药物学家。

(2)李时珍走遍了名山。

2、读课文第4自然段,完成练习。

(1)李时珍发现旧的药物书的三个缺点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2)完善的药物书应该是记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1——4自然段。

(二)学习

5、

6、7自然段。

1、学法导入,明确目标。

课文前4自然段通过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家学得特别好,老师相信在5——7自然段的学习中,大家会表现得更好。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首先要围绕这个问题(出示幻灯片),先认真地、轻生地读课文,注意药边读、边勾,边想,然后小组讨论。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是怎样做准备的,他是怎样写成的?你有何体会?

2、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1)学习交流第5自然段。(重、难点)

①李时珍为编书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李时珍从积累经验和到各地采药两方面做准备。

②哪句话概括了这自然段的内容?(第一句)

③李时珍亲自采药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

④李时珍为什么要亲自品尝药材?这样做有什么危险?

⑤李时珍为什么要请教医生、农民、渔民和猎人?

⑥读这段后你有何体会?

⑦分层,概括层意。

⑧出示投影(书中画面)学生描绘。

⑨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2)交流学习第6自然段。指名读。

思考:为什么说李时珍“终于”编成了新的药物书?

(3)交流学习第7自然段。齐读。

思考:为什么《本草纲目》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的著作。

(三)总结全文。

讨论:

1、课文第7自然段,分别叙述了李时珍“立志学医”、“编书”等内容。你喜欢那部分内容,为什么?

2、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从课文内容看,他具有哪些高贵品质?

(四)课堂练习。

1、选择句中划线字的正确读音,对的打“”

(1)那时候,行(xíng háng)医是受人鄙视的行(xíng háng)业。

(2)李时珍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决心重(chóng zhòng)新编写一部完整的药物书。

(3)李时珍在给病人看病时,特别注意积累(lèi lěi)经验。

2、根据课文内容填上合适的词语。

(1)李时珍是伟大的()和()。

(2)李时珍不怕(),不怕(),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

(3)李时珍整整花了(),终于编写了一部()的药物书——《》。

七、板书设计

立志学医

11 李时珍

编写原因 积累经验

编书

编写准备 亲自采药

写出巨著 虚心学习

推荐第10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语,从而深入体悟文本内容,切身感受李时珍为修《本草》而吃的“苦”。

2、在与文本直接对话,适时补充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知道成功的来之不易,了解中华医学的博大精深。

3、继续培养学生敢于、善于提出疑问,以及复述叙事作品的能力。教学重点:

1、以“苦”为抓手,深入学习文本。

2、继续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良好阅读习惯。教学难点:

通过文本,感受人物身上的可贵精神品质,特别是感悟李时珍严谨认真的作风。 教学准备:

李时珍的故事,《本草纲目》的介绍,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文本:

1、上节课,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脉络,学习了本课的第

一、二小节,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新词,你能准确认读这些词语吗?

出示: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长年累月 断垣残壁 修好《本草》 万民得福

你能选用同行中的词语说一句或几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吗?(交流)抓住关键词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楚地复述内容。

2、刚才是分行来看,如果把这些词语做为一个整体,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李时珍的这番经历吗?板书“苦”。(同步口述:为采草药【写草字头】,夜宿古寺【写古字】,这是怎样一种的“苦”呢?)

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入那个夜晚,走近李时珍,去感受他不怕苦不怕累、心中装着百姓的高贵品质。

二、精读文本,走近李时珍:

(一)品出文字中的“苦”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的。

2、组织学生交流。A、住之苦

指名学生交流,同时出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

(1)为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呢?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这座古寺非常破败,但李时珍一点都没有放在心上。

(师点击:破败)“破”就是-------(破烂的),那为什么不说破的古寺,而说是破败的古寺,究竟“破败”在哪儿呢? △“到处是灰尘”

说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人来居住了),这是一座荒凉的古寺。还“败”在哪儿? △“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

墙壁已经倒塌,说不定地上还有残砖剩瓦,仅剩的墙壁也摇摇欲坠,而这残留的墙壁上竟然长满了青苔!青苔一般长在哪里?(背阴潮湿的地方)这是一座阴暗潮湿的古寺!还“败”在哪里? △“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不是一点点,而是厚厚的蜘蛛网!古寺的环境是多么恶劣! (2)面对这样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迟疑了么?读-----,“就”再读得坚定些。

3、学到这儿,老师不禁有个疑问:李时珍为什么非要住在这样的破寺里?他在当时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凭他的名望借助在当地居民家里完全不成问题呀!

4、学生交流:

(1)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李时珍 “一心赶路”是为了--------?(察访药材)

(2)小结:李时珍为了一心赶路而错过了客店,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察访药材,一门心思扑在修好《本草纲目》上,而对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生活标准降到了最低。

5、让我们一起读好2-4小节,跟随李时珍到湖北西部山区那座破寺里去瞧一瞧,去感受李时珍那种一心为民,甘于吃苦的精神。B、吃之苦

我们继续来看李时珍吃的苦。请你画出他吃的苦的句子。 (1)结合学生发言出示“啃干粮”一句。 (2)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预设:谈到“啃”,啃的意思是?(用力咬)为什么要用力咬?从哪些词句看出他们吃的也很苦?(枯枝杂草、陶碗、泉水、啃干粮) 同学们,你们吃的是什么?喝的是什么?和我们相比,李时珍他们的确吃的苦。再指名读。

(3)从吃的角度来看,李时珍的经历真可说是“苦”。 C、工作条件苦 学生汇报,谈体会。

从工作条件来看,李时珍的经历真可说是“苦”。

(二)悟出李时珍眼中的“苦”

1、从住到吃,再到工作的条件,李时珍的这番经历可真是一个字──(苦), 李时珍又是怎样看待这“苦”的呢?迅速到文中找一找吧。

2、谁来告诉我答案在哪一小节?(出示第7小节)

“恩,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了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学生先谈谈自己的体会。老师进一步引导: 李时珍说的“吃点苦”那是怎样的苦?(引导学生结合上文或者前面的内容来谈——住破庙、啃干粮、以砖为桌椅,借着月光记载草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等等)

(2)这样的生活仅仅是一天吗?一月吗?一年吗?不!是“长年累月”过这样的生活!

(师补充:李时珍从35岁开始编写《本草纲目》,在编写的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蒌,带着徒弟,翻山越岭,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访医采药,到现在已经快50岁了,这样长期在外奔波的日子已经快15年了!可是李时珍却说------- (生再读:“恩,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了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3)而且他是怎么说这句话的,找一找描写神态的词(笑着说) (4)指读并相应点评: ①住破庙是比家里苦多了,但李时珍并没有放在心上 ②李时珍这种以苦为乐的精神读出来了

(5)是啊,可就算历经千辛万苦,李时珍还是认为---修订《本草》,吃点苦是(值得的)。那么,就李时珍一个人苦吗? 听庞宪的话,你体会到了什么?(插入对话)

师:古寺中的这番对话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师徒俩不怕受苦的精神,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他们的对话吧。(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课文8~13自然段。

过渡: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师徒俩又在做什么呢?

1、默读8~13自然段,再把打动你的地方找出来,做上记号。教师巡视、指点。

2、组织交流:师徒俩在做什么呢? A、“记录药物”部分

(1) 读李时珍记录的内容,他记录了药物的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长情况、作用、用法)

(2) 从他详细的记载中,你能体会到李时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他这么做是为了谁?这不禁又让我们想起了李时珍说的那句话——“但修订好……值得的。” (4)让我们再认真读读三句话。 B、“区别药性”部分

过渡:还有哪件事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出示第十二自然段,仔细读读,李时珍是怎样区分 鸡肠草和鹅肠草的药性的?圈出相关的词语。 (2)交流。(端详、扯下、嚼嚼) (3)你能表演一下吗? (4)从这些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工作认真仔细)把这些词语读好,读出仔细。

(5)同学们,如果换成你,你敢这样做吗?为什么?

(6)从这里,我们又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李时珍?(甘冒风险) (7)我们从他的甘冒风险,想到了哪一句话? (8)齐读12自然段。

三、情感升华 1.过渡:同学们,李时珍在月光下写啊写啊,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李时珍白天查访药材,到了晚上还不休息,夜以继日的工作。读到这里,我们仿佛也看到了他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的情景,又想起了他说的话:“但修订好……值得的。”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2.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要永远记住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要永远记住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巨著——《本草纲目》,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名字——李时珍!

四、布置作业

1、讲讲关于李时珍的故事。

2、认识一些中药,举办一个中药交流会。

第11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一、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

二、教材分析:

本课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在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三、学情分析:

“李时珍夜宿古寺”相对于李时珍修订《本草纲目》的过程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从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到李时珍为了实现人生目标、造福人民而不怕吃苦的高大形象。因此,处理教材时应抓住关键词,让学生反复、分层次朗读课文,并且把这个“小故事”与修订《本草纲目》这个“大背景”紧密结合,为学生理解“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打下基础。

四、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组成的词语。

3、通过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这一夜发生的事情来体会他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五、教具准备:

白板课件、词语卡片

六、教学时数:三课时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根据关键词语的提示复述课文。

2、精读课文中关于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动作和语言描写的句子,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直接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生齐读课题。

2、教生字“宿”,师范写,生书空并描红。

3、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李时珍是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修订、编写了《本草纲目》。而这篇课文写的就是他编写《本草纲目》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脉络,还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还记得吗?

(1)出示:晓行夜宿 飞鸟归林 隐隐约约 破败

夜幕

降临

啃干粮

长年累月

皎洁

大好月色

笔墨砚台

寻访 (2)分组读,男女生读,指名读。

(3)指生用上每一行的一个或两个词说一句或几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 师小结:抓住关键词,我们就能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正如你们所说,这三行词正好是课文为我们描绘的三幅图,他们分别是“晓行夜宿”、“啃食干粮”和“生嚼草药”。

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幅图“晓行夜宿”,指生解释。 师:从这一幅图中,你认识了一位什么样的李时珍?(生:很辛苦、不怕吃苦、劳累)相机板书:不怕吃苦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对李时珍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文章具体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那个夜晚。

(二)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李时珍师徒错过客店,只好住进了破败的古寺,夜幕降临了,他们生起了火,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安顿下来的师徒俩聊起了天,他们在聊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来读一读5—7自然段。

男女生分角色读,男生读李时珍的句子,女生读庞宪的句子,老师读旁白。

1、李时珍说了两句话,你们找到了吗?指生答,课件出示句子。A、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

B、“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师:谈一谈你对这两个句子的理解。

2、交流:

生:我从“笑”体会到李时珍积极乐观、不畏艰苦的心态。因为他心里想的是?出示第二句话。

师:谁来说说你对第二句话的理解。提示你们,这一句当中有两处对比,你们找到了吗?

生:(1)家里VS破庙

(2)吃点苦VS万民得福

师:“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中“苦多了”表现在哪? a、如果在家里,他住的是什么?现在住在什么样的破庙?指生读课文。

师:这是住得苦。画出这一段中表现古庙破败的词语。

再指生上台画表现破败的词,师在一边指导学生。出示古寺图片“断垣残壁”、“灰尘”、“青苔”、“蜘蛛网”,结合图让学生理解。 师:这样的房子你们愿意住吗?这样破败的古寺对李时珍师徒来说还是来之不易的。那么,李时珍为什么愿意吃这个苦?

生读句子。(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b、师:除了住得苦,他们吃得怎么样呢?如果在家里,他们吃的是什么?在古庙里他们吃的是什么呢?

美味佳肴VS啃干粮(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说一说)

李时珍为什么愿意吃苦?(在他心中,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朗读句子。

c、师:除了这两个苦,李时珍还要经受什么苦呢?

生:在外面需要长年累月地奔波。

师:“长年累月奔波”是什么意思?哪些同学是步行上学的,师采访感受。你们走的是大马路,李时珍走的是山路,可能会泥泞不堪,可能有悬崖绝壁,非常得(生:危险、辛苦),但是李时珍觉得苦吗?为什么?生读——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2)李时珍吃了这么多苦,他为什么又说“吃点苦”,这与前面的“苦多了”不是矛盾吗?

生:不矛盾,这么多苦在他眼中都是值得的,因为他心里想的是——“修订好„„也是值得的”

师:读到这,你又认识了一位什么样的李时珍?(生:为民着想) (3)李时珍仅仅只经历了这些苦吗?还会有哪些? 指生各抒己见。 接着想象说话:

A、清晨,天还没亮,李时珍师徒已经________________。 B、烈日炎炎,别人都在家里乘凉,李时珍师徒却在____________。 C、夜晚,明月当空,李时珍还在月下_____________。

小结:这是李时珍一天生活的写照,在修订《本草》的每一个日日夜日夜里,他都是如此。 出示相关资料:

1、李时珍开始写《本草》时已经34岁了。

2、为了编写《本草》,他走了上万里路,听了千万人的意见,研读过800多本中医药书记和有关资料,行程10000余里。

3、他用了27年才完成《本草纲目》这部巨著,在将近30年期间,前后三易其稿。当他最终编订完稿时,已从生机勃勃的青年,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了(61岁)。 由此可见:“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献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好心血浇灌出来的。”

(3)师:老师有疑问了,《本草纲目》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为什么说“万民得福”呢? 学生介绍,师补充资料。

《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明代以前的所有药物成就,全书近200万字,共52卷。一共记载1892味药,划分为16部,60类分述,附方11000余个,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堪称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先后被译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十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

师:《本草》的内容如此丰富,难怪李时珍要说,生——“修订好《本草纲目》„„值得的”

小结:瞧!通过品读这句话,我们的面前就展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鲜明形象,这就是语言描写的妙处。

(三)循序渐进,深入探究

过渡:《本草》中一共记载了1892味药,每一味药房的记录都来之不易。课文就为我们列举了几种药方,请同学们找一找。 出示:忍冬花、胭脂草、刀豆子,指生配对。

还有两种药草外形非常相似,出示“鸡肠草”和“鹅肠草”的图片,关于它们,书中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读一读,看看李时珍是怎么区别它们的。 指生找。 交流:

1、生读句子,指名读,齐读。

2、指生用“△”画下来李时珍尝草药的动作。

“端详”、“扯下”、“嚼嚼”,什么意思?你能表演一下吗? 从这一组动词,你认识了一位什么样的李时珍?

师:他严不严格?老师这里还有一个词能更好地概括——严谨(范读) 从哪里能看出他严谨呢?

生:我从他尝草药的“端详、扯下、嚼嚼”这几个动词感受到了。 师:是啊!他先是端详,其实身为名医,他仔细看了之后,相信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但是为了让万民都清楚药性,他不放心,还扯下一点放嘴里嚼嚼;他不顾苦味,尝完之后还若有所悟,在完全确定之后才写下鸡肠草和鹅肠草的药方。他真是一个——生:严谨认真的人啊! 板书:严谨认真。

3、师:是药三分毒!李时珍吃的药草很多都是有毒的,他作为医生不懂吗?为什么还要自己亲自去品尝草药?指生答。

补充材料:其实,还不止于此,李时珍不仅品尝鸡肠草、鹅肠草,他还长期吃生姜,为的是检验常食生姜是否有损视力,为了证实曼陀罗的药性,他还喝下了曼陀罗花的毒酒,因为麻醉性太强,几天昏迷不醒,家人焦急万分。

他的家人曾经劝说他不要这样做,可是他却说:“不通过亲自尝试,怎么能验证药性?我冒了一回险,就可以免去许多病人再冒一回险。”

3、不止这一夜,在修订《本草》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李时珍都是这样严谨认真地记录着。听!(师配乐朗读最后一段)——“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问:这一段没有写李时珍,跟课文没有关系,能不能删掉? 生:不能!这一段写的是外面的风景,已经深夜了,李时珍还在记录,说明他很辛苦。

师:你理解得真好!这一段是环境描写,衬托出李时珍为修订《本草》不畏艰苦,造福万民的可敬形象。

(四)概括课文,拓展延伸

1、小结:课文选取李时珍在修订《本草》的过程中“夜宿古寺”这件小事情,通过描绘“晓行夜宿、啃食干粮和生嚼草药”这三幅图,抓住语言、动作和环境描写,向我们展示了李时珍不怕吃苦,为民着想,严谨认真的伟大形象。

2、李时珍的可敬形象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位于蓟春县蓟州镇东门外雨湖之滨的李时珍墓已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假如你是导游,带着我们去参观李时珍墓,你准备怎么向我们介绍他呢?

师:既然要介绍一个人,我们先要介绍他是谁,生平有什么事迹;再介绍他有什么贡献,可以抓住《本草纲目》这本书来介绍;最后为了生动,可以加一些关于他的小故事,比如今天我们学习的这则故事。 指生上台扮演导游。

(五)作业布置

1、搜集关于李时珍的资料,充当李时珍墓的导游,结合课文和搜集的资料,写一段导游词。

2、继续查找李时珍的资料读一读,并了解一下中药,收集一两个来自《本草纲目》的中药。

(六)板书设计

晓行夜宿

不怕吃苦

啃食干粮

伟大

生嚼草药

严谨认真

(七)教学反思:

1、这是一篇描写人物的文章,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在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在教学时应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典型事例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但是在授课时我没有拎出这条线。

2、语文课标提出:要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这节课,我因为环节设计节凑,担心绳索放给学生会收不回来,所以一直牵着学生,导致整节课老师说的过多,学生没有调动起来,一直在被动地接受,课堂气氛沉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课堂重在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而不是阅读的答案。

3、语文课堂,读领风骚,课堂上应该书声琅琅。应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或者段落,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读,并且通过创设情境、图文对照或补充资料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读出的层次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性格。这节课上,我给人的感觉就是读得太少,只抓住了一处语言描写和一处动作描写的段落让学生朗读了,课文其他部分没有让学生朗读。因为没有充分地读,所以学生的感悟很浅,我抛出的问题,如:“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根本没有反应,因为他们还没有充分地读。

4、课堂上要多一些有效的问题,少一些无效的问题,中年级的课要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从而读出体会和感受。这节课我的问题比较多,有些问题如“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重复问了。还有,让学生默读前就应该给出要求——边读边画,“不动笔墨不读书”,而不是先让学生默读,再提要求让他们话,这样就显得要求不明确。

5、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备好课,除了备教材,更重要地是备学生。首先,我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好,没有清晰地拎出课文的主线,可以抓住“苦”这个字,让学生在课文中找相关语句,反复朗读,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由于不放心,我讲得太多,直接概括了住得苦、吃得苦、奔波苦这三个方面,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其次,我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备课,通过课堂我发现学生对这一课并不感兴趣,可能是李时珍这个历史人物和他的事迹离学生太远,他们不熟悉。中草药的作用学生也不知道,所以无法真正感受到李时珍的伟大和《本草纲目》的成就,老师一味生拉硬拽,课堂没有生机,死气沉沉。

第12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凤台小学 王晋东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三处主要内容精读,学习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书:李时珍。

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畅谈。(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李时珍的资料)

3、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进李时珍,学习一则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写全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

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请学生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李时珍晚上寄宿在古寺中。(宿:住宿,过夜)

二、合作探究、理解李时珍的“苦”

本课是李时珍寻访药材的途中,错过客店夜宿古寺的情景。同学们,读了课文以后,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李时珍的生活,你认为是那个字?用一个字说,就是“苦”。(板书:苦)

出示课件:小组合作探究:

李时珍在修订 《本草纲目》 的过程中,都吃了哪些苦?找出最能体现李时珍生活“苦”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然后圈画出重点词语,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或体会。

(小组讨论)

1 集体交流

师:同学们找到了哪些句子了?哪个小组汇报一下。

预设1:我从“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体会到的。

师:你从哪个词语感受到的? 生:“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师:你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

生:“饥餐渴饮”就是饿了吃,渴了才喝点水。“晓行夜宿”就是很早就出发,很晚才要休息。生:我还从“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体会到他们走的时间很长。

走了安徽、河南、湖北等地说明路程长。

这几千里路全靠两条腿走呀!大家想象一下,他们走的是什么路?(白天,他们走的都是荆棘遍布的——小路,走的都是无人问津的——荒野,走的都是虎狼出没的——山林。)这样的走,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吗?(不是)李时珍年轻的时候走,现在50多了还在走。几个月来,几千里路,为了察访药材,他必须走!让我们把这种行路奔波的辛苦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谁来读?

预设2:(1):“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蜘蛛网。” 课件出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指读) 师: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让你感受最深?生:“断垣残壁”。 师: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样的景象? 生:我会想到倒塌残破的景象。

生:我从“到处是灰尘”“长满青苔”“厚厚的蜘蛛网”感受到了这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我从破败感受到残破的景象。

到处是灰尘感觉古寺很脏;可能连落脚的地儿都没有。 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可能还有蛇虫鼠蚁等出没;

2 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很久都没人来过了; 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非常危险;

如果让你跟随李时珍走进古寺,你有什么感受,(李时珍师徒俩住宿条件实在是苦啊!)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你能把这种苦读出来吗?)( 把我们感受到的送进语言文字,一起读出这种李时珍住宿的艰苦) 谁来试试?(你真会读书。你把一些关键词加重了语气,让我们感受到了住在破庙里的确很苦。)

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可李时珍面对这样荒凉破败甚至危险的古寺没有一丝犹豫。谁能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这种“破败”以及住宿条件的差不仅在这里体现,下面还有地方得到印证,能找到吗?(学生交流)

预设3:我还从“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体会到他们很苦。

师:这段话的哪个字吸引了你的眼球?(“啃”字说明他吃的干粮放的时间长,吃的很差。)你能否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体会吗?每天吃的是什么?( )李时珍师徒二人,饿得饥肠辘辘没有可口的饭菜,只有啃干粮,喝几口山泉水。用第一自然的一个词就是(饥餐渴饮)李时珍他们生活是多么的苦啊!你能读出你的理解吗?李时珍50多了,每天啃的是冰冷的硬硬的干粮,也许一不小心, 把牙齿顶疼了,啃起来更不容易,你能再读读吗?那有人关注过这个词吗?从这儿你又想到了什么?

(也许他们还得忍受烟熏火燎之苦)

师:你的理解非常到位,那你能读出你的理解吗?

三、读中感悟李时珍的不怕苦

从吃到住到行,李时珍的这番经历可真是一个字──(苦), 李时珍又是怎样看待这“苦”的呢?迅速到文中找一找吧。

3 李时珍眼中的“苦”,你找到了吗?你能说说自己的理解吗?(学生回答点红“苦多了”和“吃点苦”,)那到底是苦多还是苦少?是啊,这样的苦不是一天、两天,不是是一个月、两个月,是长年累月啊!李时珍从35岁开始重新修订《本草纲目》,到现在快50岁了,真的是长年累月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边读还要边想象,就能读出词中蕴含的画面,体会到他们承受的那一番辛苦! 出示一起读

长年累月的——饥餐渴饮

长年累月的——翻山越岭 长年累月的——晓行夜宿

长年累月的——跋山涉水

可是,面对这千辛万苦,李时珍却说(引导生读)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为什么他认为吃点苦是值得的呢?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他不怕吃苦、以苦为乐呢?(修订《本草》,万民得福!)为什么这样说呢?(李时珍发现旧的药书上有不少的缺点,许多有用的药没有记载,有些药只记了名字,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还有一些药记错了药性和药效,如果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所以说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

你从这几句话感受到了一个怎样李时珍? 生:一心为民。 生:无私奉献的精神。 生:不怕吃苦。

你还从哪句话感受到李时珍面对苦的乐观精神?(学生找出李时珍却笑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

李时珍不怕吃苦,以苦为乐,因为他有着让万民得福的坚定信念,每当遇到困难时,他就会想( ) 板:不怕吃苦,只为万民得福。 出示句子,继续引读。( )

四、感悟李时珍严谨认真的精神

4 李时珍一心想的就是《本草》,那就让我们走进他编撰《本草》的不眠之夜,走进书中的一个个药方,说不定,你还能品出另一番(苦)。请同学们自由朗读8——12自然段,说说这段中的哪一幕给你的印象最深?

这部分内容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一幕情景?(李时珍为了区别“鸡肠草”与“鹅肠草”亲自品尝草药)

(出示这段话)这个细节又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时珍?( 做事非常认真,严谨认真,细心,一丝不苟,为了编写《本草纲目》能牺牲一切的精神。)板:严谨认真

如学生答不出提问:你敢品尝草药吗?(生:不敢)。你在担心什么?(生:害怕草药有毒,毒死自己)在外形看不出“鸡肠草”与“鹅肠草”的情况下,李时珍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这一嚼可能会怎样?是药三分毒,有的药甚至还有生命危险,李时珍作为一代名医,他难道不知道吗?为什么还要亲自去品尝草药?说明什么?(只有亲自品尝才能准确分辨药性,才能防止用药失误。)说明他做事非常的认真负责,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严谨认真)那你能把李时珍这种严谨认真的态度读出来吗?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李时珍不仅尝鸡肠草,鹅肠草,还长期吃生姜为的是检验长食生姜是否有损视力。为了证实曼佗罗的药性,他喝下了浸泡曼佗罗花的毒酒,直到全身麻痹,失去痛觉。他曾经这样对儿子说:“不通过亲自尝试,怎么能验证药性?你爹冒了一回险,就可以免去许多病人再冒一回险。

听到这儿,你对李时珍又有哪些新的认识?(这就是李时珍,心系百姓,爱民如子。为了万民得福,甘愿吃苦受罪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品尝草药,他的心中只装着天下百姓,对于生活的苦,生命的险,他早已置之度外,惟独没有他自己!)

正是这种可贵的精神,他创造了新的《本草纲目》。同学们,请看,这就是李时珍历经千辛万苦编写成的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谁来读一读这段资料。(你读得真流利,真棒!)

李时珍用了整整27年把《本草纲目》编写成功了,李时珍用他一人的苦换来了万民的福,为人民、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五、总结提升

5 此时此刻,面对李时珍的画像,你又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预设:你真是一个称职的好医生,你一心只想造福百姓。

A李时珍,你不顾自身安危冒险试药,心中只想着老百姓,我真佩服你! B你真是个称职的医生,每一种草药都要仔细辨别他的药性,你修订了《草本》,万民得福,给人类做出了贡献!

C李时珍你为了老百姓,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真是为德高望重的名医! 这节课,我们近距离的走进了李时珍,感受到了夜宿古寺的情形,他不怕吃苦,严谨认真,只为万民得福,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生)。

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生)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的药物学家——李时珍(生)。 永远记住编写《本草纲目》这本百科全书的伟大作家——李时珍(生) 李时珍夜宿古寺只是他编写本草中的一个小故事,像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下收集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中的其他小故事,进一步了解李时珍。

第13篇:《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认读本课生字,学写“宿”字。理解词语“断垣残壁”。

3、熟读课文,理清脉络。抓关键词“苦”品读课文,抓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4、完成课后的小练笔。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理清脉络,慨括段意。 教学难点:以苦为点,感知人物形象。

一、揭题导入

1 .(板书课题)了解李时珍及 《 本草纲目 》 。哪位同学能说说你对李时珍的了解?师随机补充: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编写的 《 本草纲目 》 是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先后被译成十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 2010 年 3 月人选“世界记忆亚太遗产名录”。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 《 李时珍夜宿古寺 》 这篇课文,了解李时珍修订 《 本草纲目 》 的故事。

2.“ 宿”是本课的生字,从甲骨文字形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在一间房子里休息,旁边还有一张床,有夜里睡觉、过夜的意思。宝盖是房子的演变,写的时候要罩住下面的字。

教师范写(师述:上小下大,第三笔是横钩,收笔要快),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认读。

住宿

药材

徒弟

灰尘

煮饭

寺庙

修订

砖头

详细

扯下(红色的是生字)

太阳下山

露出轮廓

断垣残壁

夜幕降临

陶碗舀水

长年累月 月光皎洁

笔墨砚台

若有所悟

2、观察每行首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表示时间的词语)

3、自由读课文,找出这三个词语所在的段落,并分段。

4、指导学生概括段意。

5、指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请你看着屏幕,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6、小结学法: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段意合并法)。

三、品读课文,以“苦”为点,感知人物形象

1、映示第 4 一 7 自然段,李时珍师徒的这段对话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苦)

2、默读课文,把你感受到苦的地方标下来,可以在相应的段落前画上三角

号,在重点词下加点。用一两个词写下你的感受。 (1)住 ― 破败的古寺。(学生找句子)

李时珍住在怎样的古寺里?从哪些词看出破败? “到处”(没有一处是干净的地方) “长满”(一不小心就会摔一跤) “厚厚”(把屋顶都挡住了)从这些词我们看出这座古寺的破败,谁来读一读,把古寺的破败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这是写人物的文章,为什么花这么大的笔墨来写破败的古寺呢?环境的描写能让人体会到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

是呀,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李时珍却一点都不怕苦,李时珍轻轻推开们,只见里面——,断垣残壁上——,中间的神像蒙上了——。李时珍对庞宪说——。

(2)吃 ― 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干粮就是我们平时吃的馒头和烙饼类的面食。为什么要“啃”呢?

馒头又硬又干,像石头一样,只能用力啃,作者用词多准确呀,请你来读。 你觉得这馒头味道怎么样?(不好吃)可李时珍他们却顾不上这么多,你来读句子。

吃的东西太简单,查访药材是辛苦的,吃的就更苦了。

他们查访一次就是几个月,这馒头也许已经发霉了,可是没有吃的,只能啃,请你来读。

有时,时间太久,或许连发霉的馒头都没有了,你想:他们该怎么办? 请用一个字来形容他们查访药材的生活!(苦!) 好,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个句子。

(3)行 ― 边走边察访走了好儿个月。(抓住关键词:“赶路、察访、好几个月”,展开想象,体会行程之苦)。

在查访药材的过程中,他们走了多久?(好几个月)你猜,他们具体走了几个月?是呀,夏天,天气如何?不仅如此,山上的危险无处不在,或许他们会被蛇咬,或许„„

不知不觉,秋风送来了阵阵寒意,身上的衣服„„

(4)通过抓关键词品读课文,相信你们对李时珍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假如你就是李时珍,你还吃过哪些苦?

3、住得苦,吃得苦,行得苦 „ „是什么样的理想和信念让李时珍甘愿吃苦?(为了修订好 《 本草纲目 》 ,为了万民得福)

李时珍面对这些苦却说——“嗯,长年累月……”面对这么恶劣的环境李时珍却说——“嗯,长年累月……”

4、你读出了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不怕吃苦,为民造福)

5、这正是一人吃苦,为的是万民得福。(板书:为民造福)师补充:为什么修订好((本草纲目 》 ,就能让万民得福?原有的草药类书籍有一些信息不够准确,结果发生了很多按药书抓药,吃错药,药死人的现象。李时珍编写 《本草纲目 》,历时 27 年,曾三易其稿,为求每个信息的准确,让药书能真正造福于民。

四、小练笔

1、这节课咱们通过要素串联法,概括段落大意。抓了关键词品读课文,通过环境描写感受了李时珍一人吃苦,万民得福的精神,环境描写那么重要,现在我们就来学一学,试着写一写环境。同学们看着这幅图和词语,你能用这些词中的几个词来写一写夜晚的景色吗? 出示图片和词语:

夜幕 降临

隐隐约约

飞鸟归林 皎洁 轮廓

大好月色

晓行夜宿

这些词能帮助我们把夜晚的景色描写好来,那么用这些词前我们应该理解它,谁来说说,这些词可以用来描写什么的? 你能用这个词来说一句话吗?

2、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升上来了,皎洁的月光透过树林,照出了斑驳的树影,此时无风,树都静立着,有的如老人沉思,有的如高山独立。远处,隐隐约约能看到村庄的影子,多美的月景!多美的夏天啊! 出示图片和词语:

夜幕 降临

隐隐约约

飞鸟归林 皎洁 轮廓

大好月色

晓行夜宿

2、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苦 (宿

行)

段意合并法

万民得福

第14篇:李时珍夜宿山寺 教案

李时珍夜宿山寺

一、导入课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引读课题)

2、复习词语,并用上这些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意思。(出示课件一)

3、这篇课文,大家一致认为文中最能打动我们的是这样一句话: 出示齐读:(出示课件二)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从这句话中,我们感受到,李时珍师徒编写《本草纲目》很辛苦。

3、过渡:让我们回忆一下,李时珍师徒俩到底吃了哪些苦呢?(板书:走得苦、住得苦、吃得苦)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细细体味李时珍和徒弟所承受的那一番“苦”,感受李时珍的高尚品格。

二、品味苦

(一)走得苦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在课文1-7自然段中,哪些语句表现出李时珍为修订《本草纲目》在各方面吃了许多苦?课前你

们用直线画出来了吗?谁来说说体现他们走得苦的语句?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课件三)

2、你是从哪里体会出走得苦的?(走了好几个月了——时间长;安徽、河南、湖北等地——路程长,几千里路)点拨:全靠两条腿走呀!不走行吗?(珍贵的药材常常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山林之中)

3、白天,他们走的都是荆棘遍布的——小路,走的都是无人问津的——荒野,走的都是虎狼出没的——山林。几个月来,几千里路,为了察访药材,他必须走!让我们把这种行路奔波的辛苦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住得苦 课件四

1、白天要行路,夜晚要住宿,因为一心赶路,错过客店,他们住的是一座——(指着黑板说:古寺)那是怎样的一座古寺呢?找到体现他们“住得苦”的语句了吗?

课件出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指读)

2、当你跟随李时珍走进去,看到这一幕,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这古寺怎样?追问:你从哪里体会到的,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 (教师相机评价) 到处是灰尘——很脏;积了厚厚的一层; 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可能还有蛇虫鼠蚁; 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很久都没人来过了; 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非常危险;

3、同学们,古寺墙壁有的已经倒塌,地上满是残砖剩瓦,上面爬满青苔,神像上蒙着厚厚的蛛网,透露着一种荒凉、阴森的气息。这种景象就叫“破败”。(课件点击)把我们感受到的送进语言文字,一起读出这种环境的恶劣。(课件五))

4、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可李时珍面对这样荒凉破败甚至危险的古寺没有一丝犹豫。

出示齐读: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

5、过渡:白天四处奔波,察访药材,晚上就住在在这样破败的古寺里,这就是文中所说的“晓行夜宿”。(板书)他不仅走得苦、住得苦,还吃得苦,文中体现他们“吃得苦”的句子是哪一句?

(三)吃得苦 课件六

出示 :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1、你从哪里体会到“吃得苦”?你能否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体会。

2、“啃干粮”为什么能说明吃得苦?“啃”是什么意思?(咬、用力咬、放在磨牙上咬)李时珍啃的是什么?干粮怎么要费这么大的劲咬?(干粮:预先做好的食物,如:炒米、炒面、馒头、烙饼等。装在袋子里,时间长了,又干、又硬。)

3、你体会得真到位,辛苦一天,师徒二人饿得饥肠辘辘没有可口的饭菜,只有啃那冰冷、干硬的,难以下咽的干粮,渴得嗓子冒烟才喝几口山泉水。这就是文中所说的“饥餐渴饮”(板书),他们生活是多么的苦啊!除了“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想一想,还有哪些词可以描述他们吃的苦的呢?(风餐露宿 栉风沐雨

跋山涉水

翻山越岭

风尘仆仆

东奔西走)

4、这样的生活,是一天、两天吗?是一个月、两个月吗?(长年累月)李时珍从35岁开始重新修订《本草纲目》,到现在快50岁了,真的是长年累月啊!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些词,边读还要边想象,就能读出词中蕴含的画面,体会到他们承受的那一番辛苦! 出示一起读

长年累月的——饥餐渴饮

长年累月的——翻山越岭 长年累月的——晓行夜宿

长年累月的——跋山涉水 长年累月的——风餐露宿

长年累月的——风尘仆仆 长年累月的——栉风沐雨

长年累月的——东奔西走

5、在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李时珍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出现了—— 课件七

在骄阳似火的夏天,李时珍一边挥汗如雨一边寻访药材,有时喉咙里干得冒烟,晒得又黑又瘦„„ 在北风凛冽的寒冬,李时珍顶风冒雪,手冻得开裂流血,有的时候在野外找不到干草生火取暖,可能那一夜又冷又饿„„

6、听着同学们真情的描述,老师不免要问,是什么力量和信念支撑着李时珍能吃这么多苦呢?

因此,面对这一切,李时珍对徒弟说-------课件八

(出示齐读):“恩,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7、他是怎样说这句话的,表情如何?(笑着说)明明这么苦,而且比家里苦多了。可他还笑着说,说明李时珍是怎样的一个人?(板书:不怕吃苦

乐观 以苦为乐) 这种精神真令人——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一起读读这句话,体会他的不怕吃苦,而且以苦为乐。(齐读)

8、记录苦 (课件九)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纸砚,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课件十

四、体会他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课件11 1:“鸡肠草„„庞宪„„生嚼无涎„„”,生读句子,谈感受。

师:同学们,李时珍为了获取准确的资料,亲自品尝药材,不能有半点马虎,(板书:尝)从这里你又觉得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认真严谨)你能把这种认真严谨的科学精神读出来吗?谁来试试?(读得很流利,如果声音再洪亮些会更棒。)

师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的药材不仅味苦,而且还有毒,李

时珍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品尝草药,一路上风餐露宿,跋山涉水,他究竟为了什么?从师徒俩的对话中就能找到答案。

老师想和大家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咱们换换身份,我当徒弟,同学们当师傅,怎么样?我起个头,李世珍笑着问徒弟,开始。课文中那些语句还写了他们长年累月的奔波?(生读一段)当时有飞机可乘吗?有马车可坐吗?靠的就是两条腿走路,这一走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几个月甚至一年两年,这种行走苦不苦?(板书:走)可他们这样做就是为了(板书:万民得福)你能把他这种为民造福的精神读出来吗?男生女生分角色读。

(1)教师引读:听,寺外,生读: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师:抬头望望,圆盘似地月亮,生读:慢慢移到了中天。

(2)这是课文结尾一段,为什么不是写寺内的人,而是写寺外的风啸鹰叫和圆圆的月亮呢?这是个有难度的问题?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说出自己的见解?还记得课前我们的谈话吗?说错了不可怕,重要的是你能勇敢地站起来。

(3)师小结:风啸鹰叫说明李时珍夜宿古寺的艰苦生活。皓月当空说明也已经很深了,可他们仍在研究草药。这样写更加衬托了李时珍不怕吃苦、为民造福的伟大形象,这种写法可以尝试着在作文中运用。 (4)同学们,请看,这就是李时珍历经千辛万苦编写成的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谁来读一读这段资料。(你读得真流利,真棒!)

四、结合板书 总结全文

李时珍用了整整27年把《本草纲目》编写成功了,李时珍用他一人的苦换来了万民的福,为人民、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在他的老家湖北建立了李世珍纪念馆,让我们世世代代永远怀念这位科学的巨人。

第15篇:李时珍夜宿古寺 新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板书课题。齐读 知道李时珍吗?这里有一份资料,大家可以看看

李时珍,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与张仲景一起被人称为“医林二圣”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研读过800多本中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先后到湖北、河北、安徽、江苏等地考察访问,采集药物标本,行程一万余两。历时30年,终于完成《本草纲目》的编写。

二、检查预习

1、课前已经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咱们先看看生字你是不是能读准确了。宿

2、生词能读准了,课文读得怎么样了?找同学读一下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回顾想想课文讲了什么?

指生朗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

1、刚才同学们读了课文,基本上能够在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了。那谁能用简单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一句话!

2、看题目——李时珍夜宿古寺,七个字,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交代清楚了!

所以,同学们,文章的题目往往就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往往就是对全文的高度概括,就比如这个题目。所以,读文章,首先要好好读读这篇文章的题目。

3、对于一件事,如《李时珍夜宿古寺》,如果让你去写,你会写什么? (为什么夜宿古寺,夜宿古寺做了什么等)

那么,作者是如何写的呢?都写了什么呢?(出示预习作业3:本篇课文是一篇叙事写人的文章,作者写了李时珍的哪件事?这件事又是如何写的?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尝试为课文划分段落,并写下自己的理由。)

交流,讨论,统一答案。

教师总结:先写为什么夜宿古寺,再写住下后做了什么,这种写作顺序,我们就叫——事情发展的顺序。

教师相机板书:夜宿古寺

啃干粮 交谈

记录寻访所得

4、(出示预习作业: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你认为李时珍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找出有关的语句,写下自己的体会。

我们继续看我们的预习作业: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你认为李时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交流对李时珍的认识:不怕吃苦

做事认真严谨

针对学生所说,归结出这些描写是作者对李时珍什么的描写。(做的什么或说的什么),板书做

5、本文是一篇叙事写人的文章,通过写一件事——李时珍夜宿古寺,抓住李时珍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写出了李时珍不怕吃苦,做事认真严谨的品质。但文中除了对李时珍做了什么和说了什么进行了描写之外,还写了什么?

景色描写

6、出示预习作业5:本文有两处景色描写,分别在第4小节和第13小节,在叙事写人的文章中,为什么要加入景色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生畅谈 教师总结:表面上看这两个小节是在写景,但写景的目的还是为了写人,衬托出人物的特点,这种写法就叫侧面描写。那么本文中,对人物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描写就叫直接描写或叫正面描写。

7、拓展:讲课之初,我们在介绍李时珍的时候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那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他为什么能成为一位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呢?(出示预习作业6:结合课文介绍思考:李时珍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医药学家?)

正是因为李时珍的不怕吃苦,做事严谨认真,而且为民着想,才能最终成为著名的医药学家。)

四、拓展练习:

本课中有很多词语,我们来一起看看。自己读读这些词语,谁能说说它们是写什么的?

夜幕

降临

隐隐约约

飞鸟归林 皎洁

轮廓

大好月色

晓行夜宿

课下就请同学们选在不少于4个词语,写一段描写夜晚景色的话。

板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

住宿古寺 啃干粮

交谈 记寻访所得

不怕吃苦 为民着想 做事认真

第16篇:李时珍说课稿

《李时珍》说课稿

朱阳二小:许静静

一、教学内容

《李时珍》是第9单元“观察与发现”中的第2篇文章,这是一篇比较简单的人物传记,讲述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边行医边研究药物,用了27年时间,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药物书,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事迹。

二、目标定位

根据我校第一轮高效课堂达标活动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位: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及其伟大贡献。

2、通过想象、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文中关键词。

3、结合“金钥匙”练习概括,培养概括要点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第1篇文章《大自然的语言》学生已经学过,所以在导入环节,我用了那节课的结束语“观察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这节课的开场白,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围绕本科的中心议题“《本草纲目》这本书是怎样编写出来的?”,我将“伟大”作为该课的关键词,让学生认识《本草纲目》的伟大,从中感受人物李时珍的伟大。为此,我着重抓住课文第

3、4自然段,引导学生探究李时珍编写新书的原因及其编书的艰辛过程。第3自然段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出李时珍编写一部鞍山的药物书的原因是旧药物书有缺点,并提炼出缺点体现哪几个方面。然后顺势转向李时珍编写药物书之前所作的准备工作,及第4自然段的内容。在教学这段时,我首先将课后第2题作为一项练习让学生完成,在找主要词语时,适时带领学生学习本单元的金钥匙,在方法的指引下,再训练学生自己找,此时学生不仅学到了学习方法,还将其得以运用,不少学生会体验到成功后的喜悦,学习起来将会更加有信心。

完整的一节语文课,听、说、读、写缺一不可,我从本段中提取出较难的两个字“累”、“暑”,引导学生分析字形,帮助记忆。

该段文字不多,为了让学生体会李时珍编书的艰辛,我引导学生想象李时珍采药的艰辛,重点理解词语“山高路远”、“严寒酷暑”,随后进行了说话练习。

第17篇:李时珍名言

李时珍名言

1、饮食者,人之命脉。少饮则和气行血;痛饮则伤神耗血。

2、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3、痰有六:湿、热、风、寒、食、气也。饮有五:支、留、伏、溢、悬也。皆生于湿。

4、百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5、怒则气逆,喜则气散,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灵则气泄,寒则气收。

6、饮食不节,杀人倾刻。

7、面曲之酒,少饮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然遗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疾动火。

8、人之一身,贪心动则津生,哀心动则泪生,魄心动则汗生,欲心动则精生。

9、夫众病积聚,皆起于虚也,虚生百病。

10、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11、营气之粹,化而为精,聚于命门。

12、海乃百川之会。天地四方,皆海水相通,而地在其中。其味咸,其色黑,水行之正也。

13、爽口物多终作疾。

14、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15、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营散,谷消则卫亡,神无所居。故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气和,营卫乃行,常有天命。

第18篇:李时珍(二)

※丰乐中心小学 三年级 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课 题】:李时珍 本课共2课时,本节第2课时 【课 型】:新授课 【课标定位】:了解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行医著书的事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行医著书的事迹。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书后问题。3.给第4自然段分层,说说层意和自然段的段意。 【教学重点】: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层和概括层意。 【自学指南】:自读课文两遍 【自学测评】:开火车读词语 【情景引入】:简介李时珍 【核心活动】: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1.听写词语:

诊费 职业 有效 对症 疑难 病症 救死扶伤 2.辨析词语: “志愿”“自愿”

二、学习课文4—7自然段。1.学习第4自然段。

(1)轻声读,思考这节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句与句是怎样联系的?(2)引导学生分层,把联系紧密的句子合并在一起。

(3)说说3层意思。 (4)理解重点词句。

①“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这一句在这儿起什么作用?②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③“完善”是什么意思?怎样的药物书才能算是完善的药物书?

④找出描写李时珍想法的句子,这些想法说明了什么?2.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导看图,说说图上内容。

(2)读读议议:为了重新编写药物书,李时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先划出有关句子,再同桌交流。)

(3)指导朗读。

①帮助学生定准

1、2两句中的重音:轻读“在治病的时候”和重读“亲自”“采药”形成对比,暗示后者难度之大;重读“山高路远”“严寒酷暑”,突出困难之多;重读“走遍了”以及在读两个“不怕”后稍加停顿,突出李时珍不

&做足常规就是最好的高效。 ※丰乐中心小学 三年级 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畏艰难的精神之可贵。

②后3句让学生边读边体味边定重音,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重读的词语:好几天、饿了、干粮、天黑了、山上、亲口品尝、上万里、千百个、书本上。

③齐读这一节,进一步体会李时珍的伟大精神。 3.学习第6至7自然段。 (1)齐读。

(2)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部书怎样?课文中是怎样评价它的?(著名、伟大。)它著名在哪里?为什么说它伟大? 【课堂小结】:总结全文。

1.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家李时珍,为了解除病人痛苦,立志学医和编写著名药物书《本草纲目》的过程。2.认识李时珍的思想品质。(救死扶伤,为人类医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3.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当堂测评或作业】:写会本课的词语 【测评或作业反馈】:练习册 【板书设计】:

缺 载 况 编 酷 拜 访 判 纲 籍 译 1.抄写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李时珍是_____朝伟大的______家和______家,他从小就立下了志愿。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不但______还______。采药时,他不怕______不怕______。走了______路,拜访了_____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

(2)李时珍花了______年时间,终于编成了《本草纲目》。这部书有______字,记载了______种药物,是中药书籍中一部_______。

&做足常规就是最好的高效。

第19篇:李时珍 实录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第16课,我们认识了司马光、童第周两位名人,他们一位是古代的,一位是现代的,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一位我国古代的名人,这位名人就是:李时珍。

(课件:李时珍图片及有关资料介绍)请同学们自己大声读一下。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在察访药材时的一段故事,这篇课文就是第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请你说说对课题的理解:李时珍晚上寄宿在古寺中。

师: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生回答: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他们是怎样在古寺中度过的?)

(课件:问题要求---自由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边读边想:看看课文具体写了什么。(教师巡视)

文中有一些词语,你能读正确了吗?理解这些词语,有利于我们理解课文内容。 (课件)出示:(读一读)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长年累月

若有所悟 修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

指名读。纠正字音。

师:你能选用其中的几个词语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

(生:李时珍为了修好《本草》,使万民得福,他饥餐渴饮、晓行夜宿,长年累月地在外奔波。 生:李时珍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住在断垣残壁的古寺中,是为了修好《本草》,使万民得福。)

师:概括的非常好。 指名分段读课文,(生读课文)真是不错,课文读得很流利!

请同学们打开书第94-95页,看练习4.快速浏览课文,按要求填空,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

一、(1——4)错过客店

夜宿古寺

二、(5——7)啃食干粮

破庙谈苦

三、(8——13)月下记载 亲尝中药

师:谁能用简洁的一句话来概括课文内容?

(课件)出示:

生:课文主要写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住破庙,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并亲自品尝药材的事。

指名读第1—2自然段

(课件:问题

1、

2、

3、4)

1、从课文的叙述中你体会到他们的行程怎么样?(苦

累)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

生: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条件差,安徽、河南、湖北——走过的地方多,路途长。

2、李时珍和弟子为什么会在湖北的西部山区呢?

(生:为了寻访药物,治病救人,为人类减轻了痛苦。)

3、师徒俩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住进这座古寺的?(生: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4、李时珍 “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生:察访药材。)

让我们齐读第1—2自然段

生读第3—4自然段

(课件出示:问题

1、2)

1、正当师徒俩感到焦急时,情况出现了怎样的转机?

(生:发现前面的树丛中隐隐约约露出房屋的轮廓)

2、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古寺? 请细读第4自然段,将描绘古寺的相关语句画出来读读,并谈谈你的感受。

(生:破败.)

(课件)出示:

到处是灰尘——很脏;积了厚厚的一层; 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可能还有蛇虫鼠蚁;

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很久都没人来过了; 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

3、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

(生:不愿意。因为室内很脏;四处都没有人,让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险……)

4、李时珍是怎样做的?读读这句话,注意重读的词语。

(生: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就——说明了李时珍面对破败的古寺没有丝毫的迟疑。)

5、齐读第4自然段描写古寺破败的语段。

(生齐读)

6、让我们一起齐读第1—4自然段。

(生齐读) 指导学生书写描红生字。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课下自己收集有关名人的事迹,下一节课交流。

第20篇:李时珍夜宿古寺模拟课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模拟课教案

一、同学们,读了课文以后,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李时珍的生活,你认为是哪个字?苦。

读书光有初步感受是不够的,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静静地默读,看看哪些语句能够让你感受到李时珍生活的艰苦,可以把关键词句标出来,看你能从这些词句中感受到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 生交流:

1、请你来谈谈,你找的是“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这句话,具体来说说,是的,他们饿了才吃点,渴了才喝点水,而且已经走了好几个月,非常艰苦,能够感受到李时珍是一个不怕吃苦的人。

2、你也来谈谈?你从课文的第四段夜宿的“破败古寺”体会到的。你抓住了“断垣残壁”这个词,感受到他们住得非常艰苦,断壁残垣什么意思你能谈谈吗,对,墙壁已经倒塌了,说不定地上还有破砖烂瓦,的确非常艰苦。

3、你还想补充,你也是从这段感受到的,“到处是灰尘”“长满青苔”“厚厚的蜘蛛网”也能看出李时珍他们住得非常艰苦,你谈得非常完整。你能把这种艰苦读出来吗?

老师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环境真的很艰苦,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体会环境的艰苦。

4、谁来接着谈?你还从“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体会到他们很苦。能具体说说吗?嗯,辛苦了一天连好吃的都没有,只能啃干粮,确实是苦。你看,作者就用“啃”这样一个动词形象的展现出了李时珍工作条件的艰苦。

5、我们来继续交流,你从第九自然段“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感受到李时珍记录时工具简陋,条件非常的艰苦。

是的,不要说一张桌子,连盏油灯都没有啊,的确是苦!这么多的苦,李时珍觉得苦吗?不苦,你感受到了什么?对,李时珍是个不怕苦的人。

6、你还想说,你从李时珍亲尝草药感受到了他经常为了区分草药亲自尝试,这样非常危险,他是个很认真严谨的人。

同学们,回顾刚才的读书,我们通过找重点句,抓关键词来品读,深深地感受到李时珍夜宿古寺住得苦、吃的苦、记录的苦、求真的苦。一夜就如此辛苦,李时珍长年累月地奔波到底是为什么?谁来读读这段话,是呀,为了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你读得真好,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个为民着想、甘于付出的李时珍。来读一段资料,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请你说,李时珍可以不受这些苦的,他原本是御医,但是他为了修订本草纲目,让万民得福,自己却甘愿吃苦,是啊,甘于千般苦,只为万民福,请你来读读这段话。我们一起读。

二、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通过李时珍夜宿古寺时的三个典型事例,住破庙——啃干粮——月光下记载所得,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可见,抓住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的品质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第三个事例,请大家快速浏览9——13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个事例写具体的。

1、请你说,文中写了李时珍的多处语言,是的,文中有多处语言描写,咱们一起来读读。

2、还有呢?你想说,你找的是李时珍的动作描写,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忆边写、接过药包、翻出两种草、端详了一阵、扯下一点放进嘴里嚼嚼,正像你说的,通过这些动作描写,李时珍的形象更加鲜活了,而且让我们感受到李时珍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不怕苦造福万民的精神品质。你有补充,你还找到了几处庞宪的动作描写,像拿出笔墨砚台、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你觉得写庞宪的动作让这个事例更显得真实、饱满了些,谈得真好!

3、你还有发现?你找到了若有所悟这个词,这属于神态描写,多么细致啊,李时珍的形象就这样跃然纸上。

4、你还发现了结尾处的环境描写,咱们一起读读,这处环境描写让你们感受到了什么?你来说,是啊,环境恶劣,阴森恐怖,而李时珍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工作到了深夜。请你说,通过这处环境描写更突出了李时珍不怕苦的精神、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你们看,作者正是通过抓住语言、动作、神态这些细节描写,再加上环境烘托,让李时珍的品质深深的印在了我们的心上,今天咱们也要一起学着使用这种方法,写写身边的人物。来看我们的练习纸,请你选取一个典型事例写写你的同桌,试着运用上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把事例写具体,突出人物的特点,若能加上环境烘托的手法就更好了。谁先来交流?我们来评评,你先说,这位同学用上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把自己的同桌写很幽默,三颗星,你还有发现,你还发现了一处环境描写,读给大家听听,这处环境描写非常恰当,烘托了人物的幽默感,再加一颗星。课下请同学们继续今天学到的写作方法,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来写写你喜欢的一个人。

李时珍教案模板
《李时珍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