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5-15 08:38:26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宜昌市长阳一中 谢世林整理

【课题】:欧姆定律(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欧姆定律,二是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关于欧姆定律,教科书先用演示实验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通过U-I图像处理的方法得到电流与电压的正比关系,由斜率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然后定义电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因果关系、适用条件的分析等,得到欧姆定律的公式及表述。这样安排,在实验电路、数据处理、研究思路等方面都较初中有很大提高,也更加科学。对导体伏安特性曲线的研究,尤其是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使学生对欧姆定律的认识更加深化。

【学生分析】:

在初中学生对欧姆定律已有一定的认识,本节课要让学生对欧姆定律有一个更多、更深层次的认识。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在演示实验部分和理论讲解部分要加强师生的互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体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知道什么是电阻以及电阻的单位. 2.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

3.通过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掌握和用分压电路改变电压的基本技能;知道伏安特性曲线,知道线性原件和非线性原件,学会一般元件伏安特性曲线的测绘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 1.通过演示实验知道电流的大小的决定因素,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2.运用数字图像法处理,培养学生用数字进行逻辑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探究欧姆定律的建立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在逆境中战胜困难的坚强性格。

2.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勤于动脑以及规范操作的良好实验素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适用条件。

2.会用姆定律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会用实验方法测绘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难点:

1.根据电路图会实物图的连接,或根据实物图的连接会画路图。

2.理解伏安特性曲线的物理意义。

【教学思路】:

向学生展示实验的魅力,让学生知道物理应属于一门实验科学。在演示实验和投影片的帮助下逐步得出欧姆定律以及电阻的定义和表达式。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2 3

教师: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同一导体的U-I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图倾斜直线。

教师设问2:根据数学知识U-I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讨论:对于同一导体图线的斜率即U与I的比值不变。但A、B导体U与I的比值不同。

教师设问3:U与I的比值反映了导体的一种什么属性呢?

步骤二:

由步骤一的演示实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对于同一导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它的电流I的比值不变。这个比值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且只与导体本身的性质有关。这个比值可以写成R=U/I.师生互动得出电阻的定义:电压与电流的比值R=U/I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

① 让学生将上式变形得I=U/R ② 让学生说明I与U、R的关系:I与U成正比、与R成反比,从而得出欧姆定律。 ③ 让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一下欧姆以及欧姆定律的建立,从而对学生进行思 想品德教育。

教师设问4:根据欧姆定律I=U/R得R=U/I,能否说导体的电阻R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I成反比呢?为什么?引导学生回忆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的特点。例如E=F/q。 再一次强调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重要性。

让学生得出电阻的国际单位欧姆,简称欧姆,符号Ω。 常用的单位哦还有千欧(KΩ)和兆欧(MΩ): 1KΩ=103Ω;1MΩ=106Ω

教师设问5:1Ω的物理定义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如果在某段导体两端加上1V的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就是1Ω。所以1Ω=1V/A. 4 ④ 让学生通过预习材料总结出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如金属导体和电解 液。对于含有电动机等的非电阻电路不适用。在此强调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的特点。

教师设问6:除金属导体A、B外,像晶体二极管这种半导体、气体导体的U-I图像是否也是一条直线呢?

步骤三:

⑤ 再次回到步骤一的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给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下定义:以纵轴表电 流I,横轴表示电压U,画出I-U图像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教材图2.3-3所示。 教师设问7:在I-U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师生讨论:在I-U图像中,图像的斜率k=I/U=1/R,图像的斜率越大电阻越小。再引导学生分析出金属导体、电解质溶液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而对于气体导体、半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一条直线。如教材图2.3-5所示。

⑥ 由学生得出伏安特性曲线是过原点的直线,这样的元件叫线性元件;导体的伏安特 性曲线不是直线,这样的元件叫非线性元件。

教学总结

1欧姆定律是一个实验定律,是在金属导体导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使用欧姆定律应当注意电压U、电流I和电阻R必须是属于同一导体。

2使用欧姆定律应当注意它的适用条件。

3应充分理解电阻的定义以及定义式R=U/I,并明确R与U、I无关。

4本节难于理解的就是导体伏安特性曲线,要掌握几种比较常见的伏安特性曲线。 课后作业:教材课后练习

1、3. 【教学反思】:

5 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实验来得出的规律,通过和学生互动做实验效果较好。边做实验边得出结论比较轻松,易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所接受。有不足的地方是本节在讲解过程中应注意环节更为紧凑,这样节省出一些时间可做些当堂练习,或再测一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6 荐初二物理《浮力》教学案例 (5000荐荐初初二中物物理

教理

案教

案物

态例

字)

123 荐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和反思 (3000字) 荐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密度》 (800字)

推荐第2篇: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内容:选修3-1第三章《磁现象和磁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材分析

磁现象和磁场是新教材中磁场章节的第一节课,从整个章节的知识安排来看,本节是此章的知识预备阶段,是本章后期学习的基础,是让学生建立学习磁知识兴趣的第一课,也是让学生建立电磁相互联系这一观点很重要的一节课,为以后学习电磁感应等知识提供铺垫。整节课主要侧重要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的了解如我国古代在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生活中熟悉的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太阳、月亮等),故本节课首先应通过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电流磁效应现象和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的教育是学生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观点的重要教学点,是学生在以后学习物理、研究物理问题中应有的一种思想和观点。

学生分析

磁场的基本知识在初中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学生在生活中对磁现象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基矗但磁之间的相互作用毕竟是抽象的,并且大部分学生可能知道电与磁的联系,但没有用一种普遍联系的观点去看电与磁的关系,也没有一种自主的能力去用物理的思想推理实验现象和理论的联系。学生对磁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感兴趣的,故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能了解地磁尝太阳的磁场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的联系(如黑子、极光等),满足学生渴望获取新知识的需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磁现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通过实验了解磁与磁、磁与电的相互作用,掌握电流磁效应现象。使学生具有普遍联系事物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熟悉了解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工作,收集课外的各种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

2、在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本节课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还原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参与。

3、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采用老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感知现象下的物理规律的普遍联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要让学生知道奥斯特的伟大在于揭示电和磁的联系,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也让学生懂得看似简单的物理现象在它发现的最初过程中是如何的艰难。

2、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观点。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对磁的应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3、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电流磁效应的研究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设计思想

1、这是磁场章节的第一节课,教学过程应重在显示学生对磁这一知识的了解和对磁知识的生活的体验。为此,本节课采用以问题为主线、实验为基础的教学策略。问题情景的创设,是思维的启动点和切入口,而实验是物理研究的理论支持。

2、电流磁效应的研究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设计中可让学生自己讨论研究的思想,在这基础

上提出奥斯特的实验及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然后自然得过渡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上来。

3、在天体磁场的教学中,本设计注意用多媒体手段,将大量的图片、影象资料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对地磁的应用及其它天体磁场的认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教学效果。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调查、准备

教师提出问题:

1、你对生活中有关磁的现象和应用了解多少,能否举出你所熟悉的一些现象和应用呢?

任务:在课前请同学通过网络去获知磁有关的知识

二、实验演示,引入新课

1、利用磁钢堆硬币积木。

实施过程:在木凳的下方可事先藏一小块磁钢,在木凳的上方在磁钢的磁化作用下可堆起四层高的硬币积木。

2、演示“磁悬副小实验

师:以上两实验的现象是如何出现的呢?具体的奥妙在那里呢?

学生非常新奇,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猜测各种原因,激起学生学习磁知识的兴趣

三、实验探索、新课教学

师:在初中我们已接触了一些磁有关的知识,生活中有哪些与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同学之间可互相讨论。

(因课前有准备,学生相对比较活跃,要充分把学生所知道的知识表述出来)

师:对磁的认识和应用,早在我国古代就开始了

多媒体投影补充说明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

1、天然磁石(成分:fe3o4)

2、司南的照片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写道:“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3、磁悬浮列车

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西起上海地铁龙阳路站,东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列车加速到平稳运行之后,速度是430公里/小时。这个速度超过了f1赛事的最高时速,车厢里上下颠簸很小,左右摇摆得相对还大一些。

4、飞鸽依靠地磁场识路等

从学生最熟悉的磁知识着手,引出磁的一些概念:

磁铁吸引铁质物质

5、实物投影指南针的指向

磁性:磁体能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

磁极:磁体中磁性最强的区域。从中引出n、s极的定义。

让学生从磁铁使铁质物体磁化联系到电能使铁质物体磁化,从而来说明电与磁的关系,引出奥斯特电流磁效应现象。

师:磁铁能吸引铁钉,铁钉是磁铁吗?为什么磁铁可以吸引铁钉?

学生回答:铁钉被磁化

师问:那么在自然界中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能使铁质物体磁化的呢?

(请同学互相帮助想一想,然后回答)

学生:电流可以使铁质物体磁化

可以向学生说明:1731年,英国商人发现雷电后,刀叉具有磁性。1751年,富兰克林发现莱顿瓶放电可以使缝衣针磁化。

另师:自然界中磁铁的相互作用早已被人所知,同名磁极排斥,异名磁极吸引,这与我们学过的什么力的作用很相似?

学生:电荷之间的作用力相似。

师:那么会不会说明两者存在联系呢?如果让你去研究电与磁的关系,你会如何去设计? 学生由于已受初中磁知识学习的影响,都提出让通电导线对小磁针作用。

投影介绍奥斯特的生平

实验演示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

师说明:在奥斯特研究的最初,他受到力总是沿着物体连线方向这个观念的影响,总是在沿电流的方向放置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延长线上,均以失败告终。1820年4月,在一次讲课中,他偶然把导线沿南北放置在一个带玻璃罩的指南针的上方,通电时磁针转动了

老师在此说明奥斯特的生平和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历程,让学生知道每一次科学新发现是艰难的,需要付出的是前期不断的努力和对科学的执著、自信。

实验说明:通电导线会产生磁场,对磁针产生力的作用。

提问:既然电流对磁铁有力的作用,那么磁铁是否也应该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呢?

学生回答:应该有。但可能有部分学生因没有普遍联系的观点而不知如何进行逻辑推理。 演示实验:

安培在此三个月后发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提问:综上所述,磁铁与磁铁的力,磁铁和电流的力,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呢?是通过什么去实现这力的作用呢?

学生:磁场

因磁场是一种抽象的物质,学生对其了解较少,故可能有一些疑问。

多媒体演示磁场是力发生的媒介,让学生对磁场的作用有更形象的理解。

师问:司南、信鸽传书等都是利用了地磁场对它们的受力作用,那么地磁场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分布的呢?同学们对此的了解有多少?

(先请学生说说自己对此的认识,可分组讨论,最后由代表发言)

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后通过视频说明:

地磁场的分布及与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的方向关系

视频介绍:

地磁场形成的一种原因。

投影介绍地磁场的衰减及其可能的原因

介绍磁偏角的概念及其发现的实际意义

指南针所指的南北(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上的南北极并不完全一致,两者之间存在着偏角,即磁偏角。

师指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磁偏角的记载。

师问:除了地球有磁场外,其他天体是否也有磁场呢?

有些学生的课外知识较广,可请个别学生把自己对其他天体的磁场的认识阐述一下。

师投影介绍:地球的磁场不是独立的,太阳、月亮等天体都有磁场,并且太阳光、太阳黑子、极光形成都与太阳磁场有关。

视频介绍:太阳黑子的形成

视频介绍:太阳风、极光的形成原因

板书设计

磁现象和磁场

磁现象

磁性:磁体能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磁极:磁体中磁性最强的区域

电流的磁效应

奥斯特生平介绍电流磁效应实验

磁场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磁场的作用

地球和其他天体的磁场

教学后记

本教案设计保留了传统教案的一些优点,采用了问题讨论式探究的模式,通过精心创设情景,一路与学生一起摸索,相互讨论,得出结论,再引发新的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磁场这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这节课通过大量的图片介绍古代和现代对磁的应用,了解我国古代在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熟悉地磁场分布,使学生从中了解磁偏角的概念、让学生能了解太阳的磁场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的联系,如黑子、极光等,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知识面,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整节课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发现,让他们自主寻找问题的根源,注重情感教育和德育渗透

推荐第3篇:高中物理教学叙事案例

高中物理教学叙事案例

高中物理教学叙事 一节课的引入正是本节课的知识建构的开始,如何抓住学生的认知需求和规律,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释疑、渴求探索交流的情感,突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有效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建构,这是从教学基本技能中提升的教学艺术。为此,本人在教学中就选择课堂引入这一环节进行尝试,也收集一些课堂实例,并整理为以下体会和案例,与大家共同探讨

案例一:在《超重与失重》这节课的引入,我设计这样两个随堂小实验:(1)用一定宽度的纸带(不能太细也不能太粗,使之恰能承受重锤的重力),拴住一个重锤,让学生竖直提着并保持静止,并给学生一个问题:不借助其他器材,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挣断纸带?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再让学生亲自实验一下,就会看到,“迅速向上提升重锤或迅速下降时突然停止,纸带断了”,这个能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体会到在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的过程中重锤对纸带的拉力超过自身重力,这就是超重现象,使学生在实验中获取感性的认识进而展开理性的思考。(2)准备一台体重计(机械指针型的),请一位同学站在体重计上分别呈现静止、下蹲、起立过程,另一位同学观察体重计的示数变化(有条件的可用摄像头将指针示数转化为视频,展示给全班同学)。先请同学预测再做实验,结果是静止时指针保持稳定、下蹲过程先减小再增大,起立过程先增大再减小。学生对示数变化的预测往往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教师可根据实验体验进行现象分析、过程分析、本质归纳(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应用拓展,这使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源于有意识的实践体验,充分挖掘直接经验和课堂生成的资源,体现物理教学以人为本,源于生活、走向社会。

案例二: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节课的引入时,设置以下三个小问题:(1)在很平静的水面上,船头垂直指向对岸具有一定速度的小船的运动轨迹?(2)将船的动力关闭,船头垂直指向对岸放在具有一定水流速度的河水中,小船的运动轨迹?(3)如果船头指向不变且有一定的速度,同时行驶在具有一定水流速度的河水中,小船会怎样运动呢?轨迹如何?前两个问题仅是铺垫,我让学生猜猜小船将如何过河,画出轨迹(我用小船的模型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想法)。学生非常踊跃,结果出乎我的预计,学生提供的方案各有说词,争执不下,主要分歧在船头的指向和

小船的轨迹。这是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我兴奋了,能从这里入手将这几种方案的是非讲座分析清楚,本节课的重、难点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独立性、矢量性就得到了突破。

总的说来,课堂引入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去设计以激活课堂、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推荐第4篇: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500字)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都是“加速度”

1.问题的产生

去年国庆,我的第一届学生聚会,我是班主任,同时任教他们高一入门的物理课,被他们邀到现场,大家非常开心,由于是高中同学,不免要回忆高中时代的一些生活学习片断,一位医科大学毕业的学生顺手拿起桌上的一个苹果向空中抛去,然后用手接住,笑着对我说,老师,加速度多大?旁边一大帮同学笑嘻嘻地抢着回答:

●你是指抛上去还是落下来的过程?(一个女孩子,也是医科大学毕业的) ●上升加速度朝上,下降时加速度朝下。(军事指挥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干脆利索地回答)

●上升过程速度都没增加,哪有加速度?下降才有加速度吧。(师范大学毕业的,不是学物理专业)

●最高点苹果都停下来了,肯定没有加速度。(竟然是一个重点大学理工科毕业学生的回答)

●老师,我忘得一干二净了,全还给你了,白学了。(一个女孩,后来学文科了) 2.他们是这样学的,我是这样教的

加速度的概念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贯穿高中物理始终,但过不了三五年,他们将这些东西抛到了九霄云外,抑或将加速度概念扭曲。也就是上面回答的那些根深蒂固的“加速度”答案。

想想原来我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两种模式进行导入: 第一种是列一个如下所示的表格作为新课的引入:

然后设计问题: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个速度改变量大? 2.哪一个所用时间长? 3.哪一个速度变化快?

学生讨论回答完毕,老师总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就叫加速度。然后转身在黑板上醒目地写上今天的主题:“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 第二种是作速度-时间图像进行导入:

作出两物体的v—t图像,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同学们从图中找一找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学生:甲图中,物体的速度每5秒变化30m/s, 乙图中,物体的速度每5秒变化10m/s。 师:哪个物体的速度改变要快一些呢?

学生:甲物体,因为甲的速度每秒才改变6m/s。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引入一个新概念——加速度,来描述速度改变的快慢.

这两种方式估计是全中国千千万万的物理教师通常的教学方法,以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快慢来引出“加速度”,最终迫不及待地给出定义: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是就叫加速度。然后说出加速度的矢量性,有正负之分,再进行交流与讨论,对公式进行巩固等等。对于加速度方向问题,更是弄得学生晕头转向。教材对加速度方向的描述为“加速度也有方向,在直线运动中,通常取物体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当末速度vt?v0,加速度a为正值,表明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物体在加速;这句话我一直耿耿于怀,除了表述使你发晕之外,再找不到其它价值所在,何况还经不起推敲。

为此,我建议取一个合理的中文名词取代“加速度”。

物理教学案例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前 言

本课题是针对高二分班后物理科学生设计的,他们已学过相关的理论知识且具有一定的实验基础。课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应用理论知识和已有的实验基础,去设计实验方案,确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步骤; 2.能根据实验要求合理选择并安装实验器材,正确进行实验;

3.通过实验认识测量的意义,理解误差并能深入对实验过程和实验误差分析。学习用图线法处理数据的规范和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1.对实验课题展开讨论,提出各小组的实验方案;分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完成实验操作过程; 2.展示学生写出的完整实验报告,进行交流和评估。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激发实验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思; 2.养成交流与合作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法指导

本课题为实验专题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强调理论指导实践,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1.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了解重复性和可控制性是对物理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方法要具有可控性、精确性、简便性。 2.学会举一反三,激发创新潜能。“条条道路通罗马”,通过探究,理解实验方法、手段的多样性,树立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探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方法(第1课时)

(一)开设物理实验专题研究课的意义 1.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总是先从实验事实出发,经过分析和归纳,上升为理论。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如果和新的实验事实发生了矛盾,就必须对原来的理论加以修改。这样, 物理学就获得了新的发展。 2.物理实验课的主要特点为实践性

理论学习模型多,如质点、点电荷等。实验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实际情况,得出的结论,要尽量符合实际。实践性还表现在对动手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必须进行实际的操作,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有些同学认为只要把实验原理、仪器装置、方法都看明白了,不必动手测量和计算。或者只是粗测和计算一下就完成了实验。这样不能了解实验课的真谛。“一看就懂,一做就错”,对实验课的认识不重视,实验课的教学过于机械,基本上是应付。导致学生能力差,高考实验题得分很低。

(二)、分小组展开讨论。

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将测电源电动势的几种方法进行探讨,然后各小组确定自己的实验方法,写出实验原理。具体过程设计如下:

教师拿出一个电池,提问:如何测它的电动势?能不能用伏特表直接测量? 学生回答:不行。因为这样测的只是路端电压而不是电动势。

学生: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践经验得知,这儿也可用伏安法。

教师:此法可行,哪个小组愿用这种方法测量?伏安法有几种接法?画出电路图,写出实验原理和步骤,作误差分析。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比如,改一下条件,只给一个电流表,不给电压表,能否进行测量?

可见测量的电动势没有系统误差。内阻的系统误差为。当电流表内阻很小时,即时,实验中应选用较小的电流表。鉴于

中学实验设备有限,与相差不会太大,而与相差则很大。因此选用内接法。

(1)若用两定值电阻,单刀双掷开关。此方法类似于电流表法中的第一种情况。这儿不再重复。 用一个电阻箱,如图3。

系统误差源于伏特表内阻。误差定量的计算和分析比较繁,这里不作计算。要减少系统误差,应尽量选择内阻较大的伏特表。

教师:好。请你们用这种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这里老师介绍一种新方法,共大家参考。 如图4所示, 用电源输出功率求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负载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

当即时,有极大值。测量几组u、r值,并求出相应的值。作曲线,找出曲线上最大值对应值即为。再由 ,求出电动势。

外,由曲线还可看出电源输出功率和外负载的关系。

二、学生分组实验 (第2课时)

学生拿到实验方案后,自选所需器材,分组完成实验。要求学生具体做好以下几点: ①由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步骤。 ②完成实验操作。

③自行设计表格并记录数据。 ④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⑤作简单的误差分析。

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提建设性改进意见。每个小组课后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三、学生实验成果展示及点评 (第3课时)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作讲解,教师点评。

四、作业

利用下表中所列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电路来测量电池的电动势e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能够正确分析和解答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等方面的问题。

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物理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特点和规律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要素,体会实验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利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是电场知识的重要应用,注重分析判断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掌握运用力的观点和能的观点求解带电粒子运动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基本思路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难度比较大,能力要求高,所以要把握基本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基本思路: 1.受力分析。

2.运动轨迹和过程分析 3.解题的依据

(1)力的观点: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

(2)能量的观点: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动能定理:能的转化与守恒规律。

二、带电粒子在典型场中的运动形式。1.在点电荷电场中: 2.匀强电场中:

在点电荷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形式可能有那些?并举例说明。 在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形式可能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三、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判断与分析

教学实录.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

学生回答问题,在老师的启发下,确定运动性质。

思考:带电粒子-q的初速度v0恰与电场线qp方向相反,情况怎样?若初速度v0恰与电场线qp方向垂直,可能出现什么情况?

解析:带电粒子-q受力有什么特点?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的关系怎么样?由库仑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确定。

四、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方法 1.运用牛顿定律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

五、带电质点在电场中的运动

由于带电质点的重力不能忽略,因此带电质点在重力和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使带电质点产生加速度;合力的作用效果在位移上的积累使带电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合力在时间上的积累使带电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或动能定理分析解决带电物体在重力场和电场中运动问题。

六、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

电现象及电容器充、

和额定电压的概念;与方法:

电容器 电容

一、知识与技能 1.列举实例,指出常用电容器,写出其符号; 2.复述什么叫电容器,叙述电容器的作用、构造,电容器的充、放放电时能量的转化; 3.识别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式,电容器击穿电压

二、过程1.通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方法研究———实验操

4.观察、识别不同种类的电容器,并能顺利拆卸电容器。作等一系列探索过

程,使学生掌握解决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2.通过问题小组和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在一种和谐、合作和融洽的氛围中领悟

研究问题的方法;

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注意观察演示实验,注意观察识别电容器,接受通过观察实物来 3.愿意对教师与同学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 7

2.激发学生对电容器的兴趣;

物理教学案例

----------《气体的能量》

教学目标

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会合作,交流和评估。深化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

课前准备

体验成功的乐趣,

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信息窗马徳堡半球实验。

分实验小组,自筹实验器材,教师准备一些备用器材,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教师给予适当点拨。

教学过程

引入: 我首先演示喷泉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吸气时,水会喷上去,为什么?要想知道其中奥秘,就让我们自己动手做一做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吧。

学生甲组:先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再用手按住并倒放过来。大家注意观察,放手后,纸片掉了下来。(学生哄堂大笑)

然后,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大家注意观察,放手后,纸片没有掉下来。(学生惊讶)

我问: 纸片为什么能托住一杯水,而托不住一杯空气呢?

学生答: 玻璃杯装满水,排出了空气,硬纸片在下方大气压强作用下没有掉下。 我问: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学生乙答:当吸盘轻合在一起时,里面仍有空气,外面也有空气,内外都有大气压,作用相互抵消;当吸盘挤在一起时,里面空气被挤出,吸盘在外面的大气压的作用下就紧紧地吸在一起了。

我问: 这个实验与哪个著名的实验相似?

众生齐答:与马德堡半球实验相似。难怪,马德堡市民都承认大气压强的存在。 我问: 为了让学生直观确信大气压是相当大的,我拿了一只吸盘紧紧地压在黑板上(选在非常光滑的地方)。然后,将一个同学的书包挂在吸盘钩上,吸盘稳稳地提着它。学生领悟到:难怪大气压叫做大气压呢。其余小组的同学继续展示你们的实验,让每个同学一饱眼福。

学生丙组:取一玻璃瓶,将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没能落入瓶内。然后

学生答: 生鸡蛋蛋壳粗糙与瓶口接触有小孔,空气容易从小孔进入瓶中。另外,蛋壳易碎。熟鸡蛋表面表面光滑,能与瓶口紧密接触,且摩擦小,易形变,大气压容易将其压入瓶中。

学生们带着问题思考,真正领悟了其中的奥妙,并感想其中蕴涵着许多的学问。 学生问: (奇怪地)为什么两次不一样?

我问: (很多学生不知其因,故点拨一下)罐内的水沸腾时会产生什么现象? 学生答: 大量水蒸汽。

我问; 水蒸汽遇冷会怎样变化? 学生答: 会液化成水。

让我们回到刚才演示的喷泉实验。吸气时,水为什么会喷上去呢?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最后,我启发学生总结一下,通过实验,我们应该承认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大气压强。接着,我又提出问题: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我们能否测出大气压强?许多学生说当然能测出大气压强。于是,我们就给学生介绍了托里拆利实验的测量过程。并说因水银有毒,就不必重复演示一遍了,请大家相信这个事实。课后,大家能否设计一个测量大气压的实验。现在人们已制造出几种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已方便多了。

10

天 体 运 动

--------教学案例

银河系等的运行;

秘的宇宙.

1 知识目标 了解行星、恒星和星系等概念,知道宇宙的几个主要天体层次; 能力目标 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在这些星系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地球、太阳系、情感目标 了解宇宙大爆炸理论是解释宇宙起源的一种学说,引导学生去探索神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教学难点:天文学知识教学过程: 问题:教师用计算机展示图片:、围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星是什么星?谁提供的向心力? 回答:是地球的卫星,是地球与卫星间的万有引力提供的.

2、请学生解决下列问题:

典型例题1:在研究宇宙发展演变的理论中,有一种学说叫做“宇宙膨胀说”,这种学说认为万有引力恒量g在缓慢地减小.根据这一理论,在很久很久以前,太阳系中地球的公转情况与现在相比: a、公转半径

c、公转速率 变大 b、公转周期

变小 变大 d、公转角速度 变大

解:根据“宇宙膨胀说”,宇宙是由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大爆炸后各星球即以不同的速度向外运动,这种学说认为地球离太阳的距离逐渐增加,即公转半径逐渐增大,a答案错误.又因为地球以太阳为中心作匀速圆周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减小时, 增加时,公转速度逐渐减小.

由公式

又知t逐渐增加,故正确答案为b、c.

典型例题2:天文学家根据天文观察宣布了下列研究成果:银河系中心可能存在一个大黑洞,距黑洞60亿千米的星体以2000km/s的速度绕其旋转;接近黑洞的所有物质,即使速度等于光速也被黑洞吸入. 求:

1、“黑洞”的质量.

2、试计算黑洞的最大半径.

解:

1、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3.6×1035kg

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目标

(1)伽利略理想实验;(2)惯性概念;(3)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4)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5)能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惯性现象.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习科学的实验方法. 情感目标

对任何现象的发生不能够想当然,要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分两块内容介绍的,先是介绍了人类对力和运动关系的发展历史,并着重讲述了伽俐略的理想实验及其重要的实验思想.然后引入了牛顿第一定律,引入了惯性概念,并由此分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教法建议

1、本节所述内容在初中课本上已涉及到,初中课本中用到的标题是惯性定律,所以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

2、适当介绍一些学史的知识,让学生意识到:一个规律的发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或者是一开始的认识就是对的,而是需要人类不断探索才能形成的,它们的学习也是这样.

3、重点讲述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科学思想,让学生学会一种科学思维方法.

4、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让学生真正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教学重点: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教学难点: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理解.

一、历史的回顾

1、人类对力和运动关系的最初认识及亚里士多德其人.(见扩展资料)

2、伽利略理想实验:

(1)动画模拟该实验,并指出不能够真正试验的原因.或做课本所讲的气垫导轨实验(有视频资料),并指出为什么只是近似验证.由实验结果推出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矛盾的焦点蚀是试实验条件的不同.

(2)分析伽利略理想实验:它是一个理想化的过程,但并不是凭空想象的来的,而在抽象思维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一种科学推理,理想化实验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

(3)介绍伽利略.

二、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

3 于什么状态无关.的原因.

4 、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注意:(通过实例分析) (1)惯性与惯性定律不同.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任何时候物体都具有惯性,这与物体处3)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实例参考(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 分析刹车时人往前倾;启动时人往后仰. 做小实验:惯性实验器演示惯性现象,并分析. 让学生举例分析,并指出哪些惯性现象有利,哪些惯性现象有害.

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速度—时间图像.

2、理解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能力目标

进一步训练用图像法表示物理规律的能力.

情感目标

渗透从简单问题入手及理想化的思维方法.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的基础,是进一步学习加速度概念及匀变速运动规律的重要前提.教材主要有两个知识点:速度—时间图像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教材的编排自然顺畅,便于学生接受,先给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再根据具体的实例(汽车做匀加速运动),进一步突出了“图像通常是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作出的”这一重要观点,并很自然地给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最后,阐述了从简单情况入手,及理想化的处理方法,即有些变速运动通常可近似看作匀变速运动来处理. 教法建议

对速度——时间图像的学习,要给出物体实际运动的情况,让学生自己建立图像,体会建立图像的一般步骤,并与位移图像进行对比.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的学习,也要通过分析具体的实例,认真体会“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的特点,教师也可以给出速度变化相同,但是所用时间不等的例子,或时间相同,速度变化不等的例子,让学生判断是否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速度——时间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教学难点:对图像的处理.

主要设计:

12图像的建立过程.

2

3 4(显示速度计)

5—15的动态效果(配合两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体会速度——时间、提问:如何从速度——时间图像中求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上述两个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是怎样的? (让同学自己画出,并和速度——时间图像进行对比)、展示课件图2—17的动态效果〔配合做匀加速运动的汽车运行情况引导同学:采集实验数据,建立坐标系,描点做图.、展示课件图2—18的动态效果(配合做匀减速运动的汽车) 引导同学:画出它的速度——时间图像.

6、提问:上述两个汽车运动过程有什么特点?

引导同学发现“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相等”的特点.

7、举例:

①速度改变相等,所用时间不等的情况.

②经过相同时间,速度改变不相等的情况.

8、小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什么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什么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探究活动

请你坐上某路公共汽车(假设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观察汽车的速度表和自己的手表,采集数据,即记录汽车在不同时刻的速度,之后把你采集的数据用速度——时间图像表示出来,并将你的结果讲给周围人听。

物 理 教 学 案 例

推荐第5篇: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5000字)

化曲为直,用直解曲

——《平抛运动》教学案例

黎城一中 刘黎明

【案例背景】:《平抛运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物理教科书(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第二节的内容。平抛运动作为高中阶段研究的两种典型曲线运动中的一种,它是学生第一次用所学过的直线运动的知识来处理曲线运动的问题,体会分析解决曲线运动问题的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主动尝试经历应用这种方法来探究平抛物体运动规律的学习过程,体验知识发生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问题的乐趣,领悟怎样将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未知问题化为已知问题,将曲线运动的问题化为直线运动的问题。让学生真正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种思想方法的意义,理解为什么平抛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预设思路】:本节课采用演示、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学习成果等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来体会是如何将一个复杂的曲线运动——平抛运动,等效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为了使学生能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学会学习和研究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应把观察现象、初步分析、猜想、实验研究、推导规律等环节都尽量交给学生自主完成,让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科学探究能力,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

【案例描述】:

[复习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曲线运动的相关知识以及研究曲线运动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物体在什么情况下物体会做曲线运动?

生:当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师: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是怎样的?

生: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师:对于曲线运动,我们通常会如何处理?

生:把它分解为两个方向的运动来研究,两个分运动的共同效果与合运动效果是一样的。

[进行新课]

一、抛体运动与平抛运动

师:阅读教材,理解什么是平抛运动?举出生活中物体做平抛动

的例子。

将一张小纸团水平抛出,小纸团的运动能否看成是平

抛运动?为什么?

生:阅读教材,回答出平抛运动的概念,列举生活实例。思考抛

出的纸团的运动是不是平抛运动,通过对纸团运动的

分析,理解平抛运动的条件――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

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师: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平抛运动的条件。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师:演示实验,喷出的水柱显示了平抛运动的轨迹。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曲

线,我们如何研究这个曲线运动的规律呢?根据物体

做平抛运动的条件,对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能否作出猜

测?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

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来研究,将平抛运动分解

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两个直线运动,分别研究

这两个分运动的规律,最后再合成。

竖直方向:物体只受到重力作用且初速为零,与以前

学习的自由落体运动条件吻合。由此猜测竖直方向分

运动可能为自由落体运动。

师:倾听学生回答,点评。

师:作出科学猜想,然后验证猜想,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师:演示实验,探究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

①介绍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②介绍实验做法:

因弹簧片c受到小锤d的打击,c向

前推动小钢球具有水平初速度,使a

做平抛运动,同时(强调)松开小钢..球b,使b从孔中自由落下,做自由

落体运动.

生:

1、请学生代表做实验,用不同的力来

击打c.

2、其他同学注意观察a球、b球的运动特点。

师:提醒学生观察现象

1、a球和b球落地的先后(提醒学生注意用耳朵听

两球落地的声音)。

2、用力大小不同时,a球运动的水平距离有什么不

同。

生: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1、无论a球的水平速度大小如何,它总是与b球同

时落地。

2、a球的水平初速度越大,走过的水平距离也越大。

3、a球水平初速度的大小并不影响平抛物体在竖直

方向上的运动。

师:帮助总结、点评实验结论:物体在做平抛运动的过程中,沿

竖直方向的分运动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师: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实验现象,学生观察强化感性认识。

强调:物体在空中运行的时间只与抛出点距离地面的高度有关。h=gt2

落体运动。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学习探究未知规

律的兴趣。

三、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师:提出问题:水平方向的分运动又如何研究呢?

生:思考:物体初速度沿水平方向且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根据

牛顿第一定律水平方向的分运动可能为匀速直线运动。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掌握实验探究的思路。 生:选择实验方案,分组动手实验。

师:指导学生完成探究过程,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

师生互动,得出结论:水平方向的分运动为匀速直线

运动。

四.平抛运动的规律:

1 由落体运动,那么:

12 引导学生观察频闪照片,得出位移规律和速度规律。、位移规律: 既然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做自水平方向上的位移:x?v0t 竖直方向上的位移:y?gt2 所以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

在t

时间内合位移的大小:s?12gtygt?设s与x轴的夹角为?,则tan??? xv0t2v0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的运动时间是一样的,但是平抛运动过程经历的时间完全由抛出点到落地点的竖直高度确定,与抛出时初速度的大小无关。

轨迹方程:

由x?v0t可得t?11x1x,代入y?gt2?y?g()2?2x2 22v02v0v0

所以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2、速度规律:

水平分速度:vx?v0

竖直分速度:vy?gt

t

时刻平抛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vt?

设vt与v0夹角为β,则tan??

五.实例探究 vyvx?gt v0

一架飞机在距地面500m的高处,以80m/s的水平速度飞行,为了使救

援物资准确投中地面目标,飞行员应该在距目标水平距离多远的地方投出物资?(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解:由于不计空气阻力,物资在离开水平飞行的飞机后仍保持与飞机相同的速度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竖直方向无初速度,而且只受重力作用,因此离开飞机的物资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物资在空中飞行的时间t取决于竖直高度。 由于h?

gt2得t?1

2??10s 设投出物资处距目标的水平距离为s,由于物资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则s?v0t?80?10m?800m

即飞行员应在距目标的水平距离为800m远的地方投出救援物资。

[课后作业] 练习

【案例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解决曲线运动问题的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平抛运动为什么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教材己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提供了许多课程资源。做好演示实验和分析好闪光照片是关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实验事实出发,观察现象、初步分析、进行猜想、实验研究、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平抛物体运动规律的学习过程,体验知识发生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问题的乐趣,领悟怎样将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未知问题化为已知问题。让学生真正理解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意义,理解为什么平抛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

由落体运动。

推荐第6篇: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案例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案例

——平抛物体的运动

[教材分析]

1、平抛运动是一种重要的运动,学习习近平抛运动,不仅是知识的深化和扩展,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平抛运动比直线运动复杂,不容易直接研究它的速度、位移等的变化规律,需要将它分解成较简单的运动来研究,教学时应综合频闪照片使学生认识: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利用实验事实得出结论,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做好课本的演示实验是很重要的,让学生从观察中总结出两球总是同时落地,得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结论。

3、对于平抛运动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运动规律的描述上,教学时应利用动力学的知识,分析平抛物体的受力情况,讨论平抛物体为什么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使学生对平抛运动的理解深入一步,建立起前后所学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学情分析]

1、本人所在学校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学习习惯也不好,没有刻苦学习精神。

2、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合我们学校的教学,所以改变“重教、轻学”的倾向。

3、把自觉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基本教学方法。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一定要给予时上的保证,而这个时间,不能只放在课前、课后,而应该放在课堂上。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

2、理解平抛运动是两个直线运动的合成。

3、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频闪照片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价值观

使学生学会认识运动的规律,从而得以更好地利用规律。 [教学重点]

1、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来等效取代。

2、平抛运动的规律。[教学难点]

1、对频闪照片的正确分析。

2、平抛运动的规律。[设计思路] 1 本节课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思考,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设计,营造一个“安全”的教学环境,广开言路,让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引导共振。

本节课主要采用“边学边实验法”。由于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因而能更多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获得更加清晰的物理形象,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教学过程]

一、通过CAI课件实验引入,激发探究的欲望。

有一只松鼠看到一个猎人正用枪水平对准了它,为了逃脱猎人的射击,它想从地面上逃走。可是就在它刚刚掉离那一瞬间,子弹也刚好射出枪口,问松鼠能否被击中,为什么?

二、学习新知,开始探究规律。

师:要想知道松鼠是否能逃脱厄运,我们就需要来学习抛体运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平抛运动。

(一)平抛运动的定义

(CAI课件)模拟子弹从枪口水平射出的情景。

水平抛出的粉笔头。

师:请学生注意观察子弹、粉笔头的运动特点。

(学生组内讨论子弹、粉笔头运动特点,并把结果写出来) (师生互动总结)

1、子弹、粉笔头运动特点: A)初速度方向水平B)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

2、平抛运动定义:将物体沿水平方向抛出,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平抛运动。

(二)平抛运动的分解

师:平抛运动是一种曲线运动,我们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来研究它,请大家分析平抛运动的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所具有特点。 (组内讨论,并展示讨论结果)

(师生互动总结)

1、在水平方向有初速度且不受力,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竖直方向上,初速度为0,且只受重力,所以做自由落体运动。师:下面请同学做实验来证明我们的结论。 (学生活动设计) 每个组内C层次的同学做实验,用不同的力来打击弹性金属片。组内其他同学注意观察A球、B球的运动特点。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1、无论A球的水平速度大小如何,它总是与B球同时落地。

2、A球的水平初速度越大,走过的的水平距离也越大。

3、A球的水平初速度的大小并不影响平抛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

2 生: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得到结论是物体在做平抛运动的过程中,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这就证明了上面的推导。

师:那能否证明水平方向上是匀速直线运动呢? (组内讨论)

生:如课本上5—17图是一幅平地运动与自由落体对比的频闪照片,可以看出,尽管两个球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不同,但它们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是相同的,即经过相等的时间,落到相同的高度,仔细测量平抛出去的球在相等时间里前进的水平距离也相等,可以推出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的。

(三)平抛运动的规律

学生思考:①设平抛运动的物体初速度的大小为V0,经时间t,它的水平分速度vx=______和竖直分速度vy=______? ②合速度大小v=____ ③合速度的方向tanθ=______ ④水平位移x=_____,竖直位移y=_____,合位移大小s=_____,方向tanα=______ ⑤位移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吗? (组内讨论,完成以上各题,并掌握平抛运动规律) (四)本节例题

飞机在高出地面0.81km的高度,以2.5×102km/h的速度飞行,为了使飞机上投下的炸弹落在指定的目标上,应该在与轰炸目标的水平距离为多远的地方投弹?不计空气阻力。

(引导学生飞析)

1、炸弹的运动为什么是平抛运动?

2、炸弹为什么不能在目标正上方投放?

3、如何确定投弹地点与目标的水平距离?

4、炸弹的水平速度如何确定?

5、炸弹的飞行时间如何确定?

三、课堂小结

1、教师归纳——方法渗透

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先分解后合成,把较复杂的曲线运动简化为简单的直线运动。

2、学生小结——各小组学生把题纲写在黑板上。 [教学反思]

1、本节教材是学生第一次利用运动的分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应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主动地获得知识——这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所以本教案在设计时将公式的推导、规律的得出都交给学生去完成。

2、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要使学生能够理解平抛运动为什么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作为教材已经给我们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提供了素材,因此,既要做好实验,又要注意理论上的简单分析,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这种理论分析可以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进行。

3

3、为了使学生的感性认识真正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使学生参与科学抽象的过程,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区别和辨别本质的东西与非本质的东西,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试作概括,并由他们自己得出结论。

4、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以物理实验为基础,我们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综合、选择和优化处理时,就要把实验放在重要的位置来处理,使学生能在物理环境中学习物理。

5、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索性”的实验,增加学生“边学边”实验的次数;

6、探究式教学围绕问题展开,并不是教师提出一个漫无边际的问题,学生无尽的思考并随意回答所构成的“菜场式”课堂,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学生的参与,主要呈现探究的要素,体现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推荐第7篇:高中物理教学案例研究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师生互动

——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研究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实验是每个物理教师一种离不了的教学手段,物理实验教学既能产生引人注意的问题,又能提供种种感性的材料,引发学生进行认真的观察和积极的思维。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中的实验常有探究实验和验证实验之分,教学中要恰当运用,并结合一定的趣味实验、异常实验等,有效地利用实验这种载体,恰当地展开互动,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突出物理特色,有效地开展师生互动。下面我以“自由落体运动”一节为案例,浅谈怎样通过师生互动来强化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体验的。

教学目标: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能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分析纸带上记录的位移与时间等运动信息。初步了解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对落体运动的实验探究,初步学习使用变量控制法。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求知的欲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述能力。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研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抽象出一种物理模型──自由落体。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教学流程设计:教学问题从生活中来(通过放手后手上的粉笔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质疑,引出课题)→运用合作学习方式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注意直觉经验和逻辑推理的矛盾,使学生明确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利用分组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与情景对话,学生之间协商,积极主动的建构自己的知识和逻辑思维)→讨论问题,回到生活中(利用钱毛管的演示,使学生认识到探究现象背后的实质原因是必须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

教学片断分析:落体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可以用观看赛跑的生活情景来说明我们研究物体运动往往首先关心的是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直接引入该问题)

(1)提示学生想象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落体运动(或具体举例)。提出疑问:以经验来看是否重的物体一定下落得快?

(2)直接经验:重得物体下落快──也是历史上亚里士多德认可的观点(简介亚里士多德)。

说明:此环节将对落体运动的研究落实在其运动的快慢上,直接问“是否重的物体一定下落得快”是为了更易进入主题。

引导学生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矛盾。(相互矛盾的结论既是对学生头脑中错误概念的震撼,也是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手段,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可相互讨论,然后小组代表举手发言,其余倾听、思考。)

逻辑推理为后面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使学生明确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师生互动,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先介绍每个实验桌上有硬币、塑料板、薄纸片、大泡沫块、小纸团等。然后提议同桌两人商量一下采取什么样的实验方案。在学生讨论中,老师巡视并随机抽问几组同学们的商量结果。大多数同学都会正确选择让两个物体等高同时下落,反复比较各次运动的差异。这正是“比较法”和“控制变量法”等实验思想的体现。

定性实验探索:学生开始自主探索,他们通过广泛动手操作和观察与提供的物理环境发生直接而又频繁的作用。常常是刚得到的结论,又立即被新的事实所否定,同学们的原有认知结构不断被更新和重建,探究气氛异常活跃。

成果交流点评:在学生已有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广泛发表观点,经过集体讨论后达成如下共识:(1)下落运动是一个加速运动;(2)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不是决定其下落快慢的唯一因素;(3)所受阻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物体下落的快慢;(4)当阻力影响相对较小时不同物体的下落趋于同样的快慢。

为了进一步证实观点(4)的正确性,教师再做演示实验:当牛顿管中的空气被抽去后,可观察到羽毛片和金属片下落得一样快。学生对此实验结果很能接受并非常满意。教师顺势引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水到渠成。

比较传统型教学与研究型教学的过程设计,可以看到它们在教学主线、师生互动、学习目标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传统型教学过程环节设计如下:传统型教学模式,学生也参与了一些活动,但总体上教师一直处于主导和主体双重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即偏重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解题训练,教学手段单

一、陈旧,学习氛围沉闷。教师的演示代替了学生的动手,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主体活动,教师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似乎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其教学模式可以用“接受——理解——巩固——解题”来表示,学生的思维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很难得到培养。研究型教学过程环节设计如下: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师成了学生的助手和导师,学生则一直处于探索新知识的主体地位。他们动手、动眼、动脑、动口。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乐趣。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物理知识体系的构建还是物理问题的实验研究。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与主动参与。体现为“参与一一体验一一内化——外延”的新模式。具有开放性特点。它能使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都得到进一步提升还有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

教师既作为一方与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产生互动,同时又应该是课堂互动的调控者。因此,教师应提高教学敏感性,充分挖掘和利用课堂中的一切互动因素,调整互动、促进互动。

1.彰显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促进互动。应该说,每个学生都是热情的,上进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课堂中,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很多学生会由于害怕被别人发现错误而掩饰、遮盖自己真实的学习过程。有的学生本来有自己的想法却随大流人云亦云,有的学生本来有疑问也不敢提出来让大家讨论。于是错过了一次次的思维碰撞的机会,一次次互动的契机。因此,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多鼓励外,老师可以想办法同学生共同创造一些课堂制度:如奖励发表异议的、鼓励大胆发言的、批评讥笑别人错误的等等,形成开放的课堂风格,让每个学生都敢于暴露真实的思维、愿意表达真切的情感体验、大胆实施自己的学习策略,以促进师生间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互动。

2.突出物理的实验特色,有效利用载体。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实验是每个物理教师一种离不了的教学手段,物理实验教学既能产生引人注意的问题,又能提供种种感性的材料,引发学生进行认真的观察和积极的思维。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中的实验常有探究实验和验证实验之分,教学中要恰当运用,并结合一定的趣味实验、异常实验等,有效地利用实验这种载体,恰当地展开互动,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突出物理特色,有效地开展师生互动。

3.捕捉并重组课堂信息,调整互动。教学过程中,往往在老师的不经意间,学生产生了一个典型的疑问,生出了一朵创新思维的火花,如果我们老师善于把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出来,加以重组整合,或许可以引发一场激烈的讨论,引起深刻的认同,广泛的共鸣,给下面的课堂带来一份精彩。

师生互动是研究性学习形式之一,高中物理探究性课堂中师生互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对其进行研究,努力使之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强有力的武器,为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效率,学生的整体素质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在高中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这一课题研究过程中,同样给人留下了思考。其中有不少的教师产生了这样一种困惑:如果在课堂中留出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活动,师生相互交流,那么相应的就会有一部分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如果不展开师生互动探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培养,那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如何解决好知识容量与思维容量的一对矛盾呢,一堂课教师的讲解多少为合适,因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确定了这是一个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不同的课型可能有不同的特点,也就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这更有待我们作更深入的研究。

推荐第8篇:高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2008年高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

3.知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使学生知道物理中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教学重点

1.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

2.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

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光滑的水平板(一端带有定滑轮);砝码(一盒),细绳、夹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2.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知道: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产生加速度,而产生的加速度又和物体的质量及所受力的大小有关,那么: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及物体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2.理解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1)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所用的实验装置,教师进行讲解:图中是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板上,小车的前端各系上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里放有数量不等的砝码,使两辆小车在不同的拉力下做匀加速运动。

(2)对本次实验中说明的两个问题

a:砝码跟小车相比质量较小,细绳对小车的拉力近似地等于砝码所受的重力。b:用一只夹子夹住两根细绳,以同时控控制两辆小车。

(3)实验的做法:

a:在两砝码盘中放不同数量的砝码,以使两小车所受的拉力不同。

b:打开夹子,让两辆小车同时从静止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后关上夹子,让它们同时停下来。

(4)需观察的现象,观察两辆车在相等的时间里,所发生的位移的大小。(实验现象:所受拉力大的那辆小车,位移大)

(5)分析推理:

a:由公式 得到在时间t一定时,位移s和加速度a成正比;

b:由实验现象得到:小车的位移与他们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c:推理得到结论:对质量相同的物体,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即:

(6)巩固练习:

a.据 得到:要使物体在短时间内速度的改变很大,即加速度很大,就必须给物体提供。

b.竞赛用的小汽车,要求起动后几秒钟内速度由零达到60m/s以上,他们为什么要装备功率很大的发动机?

2: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1)实验装置同上;

(2)说明与前次实验的不同。

前一次实验中,我们是保持小车质量不变,而改变小车所受力的大小,来研究加速度和力之间的关系的。

本次实验是使两辆小车所受拉力相同,而在一辆小车上加放砝码的,以增大质量,研究加速度和质量之间关系的。

(3)实验现象:

在相同的时间里,质量小的那辆小车的位移大。

(4)分析推理,得到结论:

在相同的力作用下,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

a1/a2=m2/m1或a∝

3: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1)综合上述实验中得到的两个关系,得到下述结论:

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加速度的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表示:

a∝ 或者F∝ma

即:F=kma

a:如果每个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单位,k=1;

b: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牛顿。

(3)推广:上面我们研究的是物体受到一个力作用的情况,当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上述关系可推广为: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放心跟合力的方向相同。即F合=ma。

(4)介绍F合和a的瞬时对应关系

a: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才具有加速度。

b: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也恒定不变。

c:力随着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着时间改变。

d:力停止作用,加速度也随即消失。 4:例题分析(课本例题) (1)学生阅读例题内容 (2)分析:

要求物体的加速度 质量m已知 必须先求F1和F2的合力,而合力的大小可以用作图法求解,也可以用计算法求解。

推荐第9篇:教学设计:高中物理

【教学结构】

本章教材的特点:

⒈ 教材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接受、理解比较困难。

⒉ 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多,关系复杂,学生很难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统。 ⒊ 与力学、运动学知识联系多,对学生基础知识要求高。

一、正、负电荷,电荷守恒

1、同性电荷互相推斥,异性电荷互相吸引。

2、中和:等量异种电荷相互抵消的现象。

3、物体带电: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过程。(不带电物体,正负电荷等量)

带正电: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带正电。 带负电:物体得到一些电子带负电。

4、电荷守恒:电荷不能创造,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二、库仑定律,本章教材重点内容之一。

1、实验:学生动手做摩擦起电实验;演示实验:同性电荷相推斥,异性电荷相吸引。(注意学生的感性知识)

2.

(1).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点电荷:带电体大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相比可以忽略。理解为带电体只为一点,电荷集中于该点,r即为两个带电体之间距离。当带电体大小与它们距离相比不可忽略时,电荷不能视为集中一点,r不能确定,不适用库仑定律。

(2).K:静电力恒量。重要的物理常数K=9.0×109Nm2/C2,其大小是用实验方法确定的。其单位是由公式中的F、Q、r的单位确定的,使用库仑定律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是:F:N、Q:C、r:m。 (3)关于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是引力还是斥力的表示方法,使用公式计算时,点电荷电量用绝对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判断方向即可。

(4)库仑力也称为静电力,它具有力的共性。它与高一时学过的重力,弹力,摩擦力是并列的。它具有力的一切性质,它是矢量,合成分解时遵从平行四边形法则,与其它的力平衡,使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加速度。 (5),F是Q1与Q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是Q1对Q2的作用力,也是Q2对Q1的作用力的大小,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能理解为Q11Q2,受的力也不等。 【解题点要】

【例1】:真空中有甲、乙两个点电荷,相距为r,它们间的静电力为F。若甲的电量变为原来的2倍,乙的电量变为原来的1/3,距离变为2r,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 A.3F/8B.F/6C.8F/3D.2F/3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例2】:如图1所示,等边三角形ABC,边长为L,在顶点A、B处有等量异性点电荷QA,QB,QA=+Q,QB=-Q,求在顶点C处的点电荷QC所受的静电力。

图1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例3】:如图4所示,把质量为0.2克的带电小球A用丝线吊起,若将带电量为4×10-8C的小球B靠近它,当两小球在同一高度时且相距3cm,丝线与坚直方向夹角为45°,此时小球B受到库仑力F=___________。小球A带的电量qA=____________。

图4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例4】:相距为L的点电荷A、B的带电量分为+4Q和-Q,要引进第三个点电荷C,使三个点电荷在库仑力作用下都能处于平衡状态,试求C电荷的电量和放置的位置?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课余思考】

⒈ 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⒉ 要使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变为原来的,可有哪些办法。

【同步练习】

⒈ 真空中保持一定距离的两个点电荷,若其中一个点电荷增加了1/2,但仍然保持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变,则另一点电荷的电量一定减少了() A.1/5 B.1/4 C.1/3 D.1/2 ⒉ 已知点电荷A的电量是B点电荷的2倍,则A对B作用力大小跟B对A作用力大小的比值为() A.2:1 B.1:2 C.1:1 D.不一定

图7 ⒊ 如图7所示,用两根绝缘细线挂着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带电的小球A和B,此时,上、下细线受的力分别为TA、TB,如果使A带正电,B带负电,上、下细线受力分别为T¢A,T¢B,则() A.TA T¢B C.TA=T¢A D.TB

⒋ 真空中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带电球体,带电量分别为4×10-8C和-8×10-8C,相距为r(r远大于球半径)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为F,若将两个带电体接触后再分开,仍相距r,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_________力(吸引或排斥),静电力大小为F¢=______F。

⒌ 两个质量都是m的小球,都用细线拴在同一点,两细线长度相等,两球都带上正电荷,但甲球电量比乙球多,平衡时两细线分别与竖直方向夹角为Q1和Q2,则二者相比,Q1_____Q2。 ⒍ 两个点电荷,它们带有同种性质的电荷,所带电量之比为2:5,质量之比为1:2,置于真空中,相距为L,同时释放后,它们加速度之比为________,经过t秒后,它们动量之比为________,它们动能之比为________。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推荐第10篇:高中物理新课程《摩擦力》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摩擦力》教学案例与教学策略分析

高密一中 孙洲元

一、教学理念:

(1)立足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多元学习方式相结合 (2)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让学生理解生活、社会与物理的关系。

(3)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4)重视物理与科技前沿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5)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二、教学过程设计与策略分析: 1.导入课题-----讨论与交流

教师提问与指导:摩擦力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力,生活中,摩擦力无处不在,你能说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摩擦力和防止摩擦力的例子吗?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交流这一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让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典型例子,教师又给学生举出更多的关于摩擦的实例,如我国的“神舟五号”飞船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要经过大气层,和大气层的摩擦使船体外层达到二千多度的高温)。

教学策略分析: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与交流,把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摩擦力的问题在课堂上展现出来,真正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学生的学习从已有的经验入手,从自己的感性认识开始,又通过教师的帮助了解现代科技中的相关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了,而且也调动了学生思维积极性。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即是自主的又是合作的,把学生的学习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2.新课教学-----实验与探究、讨论与交流 (1)摩擦力的分类

教师提问与指导:你们想到了这么多有关摩擦力的问题,从其产生的角度来看,大家觉得这些摩擦力有什么不同?我们能不能把这些摩擦力分为几类呢?(这个问题难度较大,教师对照学生回答的例子,做进一步的引导、帮助与提示,让学生充分讨论与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前面板书的例子分为不同类别并标注出来,然后告诉学生这些摩擦分别称为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教师提问与指导:我们在这里主要研究滑动摩擦和静摩擦,这两种摩擦有什

1 么不同?什么条件下产生滑动摩擦力,什么条件下产生静摩擦力?(教师先让学生回答,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学生认为产生滑动摩擦力的物体是运动的,而产生静摩擦力的物体是静止的,这时,教师加以引导、启发、讲解,教师给出一些反例,如吃饭时,筷子夹起食物送入口中,食物受的摩擦力是什么摩擦力?又如黑板擦在黑板上擦动时,黑板擦受摩擦力,黑板受不受摩擦力,这个摩擦力是什么摩擦力?用这些例子激起学生思维上的矛盾,让学生自觉地修正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然后让学生总结出产生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条件: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并有相互挤压时会产生滑动摩擦力,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并有相互挤压时会产生静摩擦力)。

教学策略分析:当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摩擦力问题讲出来时,教师不失时机的提出让学生把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类,通过反例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在学生学习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个概念的过程中,教师不是知识的化身,只给学生提供帮助、组织、引导与启发,不做学习过程的控制者,而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者,他们是学习的主人,这里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主体”关系。

(2)摩擦力的方向

教师提问与指导:下面大家分析一下我们刚才列举的这些例子中摩擦力的方向是怎样的?(这个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们开始的回答是不全面的,也有是错误的,如说成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教师没有去告诉学生错在什么地方,而是当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实例,如汽车起动时,放在车箱中的木箱,或是把黑板擦放在课本上,猛力一拉,黑板擦就从课本上掉下来,这些实例与学生的回答是不一致的,这时再让学生讨论、相互交流,最终让学生逐步认识到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教学策略分析:这里教师为学生理解和认识摩擦力的方向提供了思维的材料,这里有力地体现了教师的作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是创造性的,是学生认识问题的基础,这些材料与学生的原有认识相悖,使得学生不得不修正原有的错误认识,使学生在与这些材料的相互作用中提高认识,新课程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不是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师必须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有创造性的材料。

2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研究

教师提问与指导:我们既然把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种,下面我们先来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大家猜想一下滑动摩擦力会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会给出很多可能的因素,如物体的重力、物体间接触面的大小与粗糙程度、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间的挤压力等,教师全部记在黑板上,以备下面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去验证)。

教师提问与指导:利用课桌上的器材(弹簧称、几个不同的砝码、木块等),我们怎样来研究滑动摩擦力与这些因素的关系?(学生很容易想到用弹簧称去测量不同情况下的摩擦力)

教学策略分析:问题解决总是从猜想与假设开始的,猜想与假设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要求,教师抓住教材上的关键点,让学生对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进行猜想与假设,充分展现学生的想法,教师并不对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进行评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大胆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方案设计,教师不是告诉学生怎么做,而是让学生说出他想怎么做,尽管这里遇到的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但教师的这种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一种良好思维习惯,适应新课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的要求。

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对学生遇到的困难给以帮助,掌握学生探究的进程,当绝大部分学生探究完成时,教师将学生的探究结果集中板书要点。

教学策略分析: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引导他们去探究,而不是直接给出结果。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注意不要介入得过早,以致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也不要介入过晚,以致让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而影响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教师提问与指导:大家分析一下我们实验得到的结果,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这种大小关系怎样用公式表示出来?(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的关系公式和理解滑动摩擦系数的概念)

教学策略分析:对探究结果进行总结、归纳与分析,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是评价学生探究有效性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上,教师没有越俎代庖,而是让 3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如何分析、评价探究结果。教师做适当的分析与讲解,帮助学生将探究结果上升到理论水平,即完成对新的概念和规律的学习。

(4)研究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教师提问与指导:我们已经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压力和摩擦系数的乘积成正比,那么,静摩擦的大小又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教师可让学生思考课本上举出的静摩擦的例子,人拉木箱的力越大,则木箱受地面的静摩擦力也越大,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其它外力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教师提问与指导:人拉木箱时,拉力越大,木箱受到的静摩擦力越大吗?(这时有的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教师让学生回答为什么不是这样呢?引导学生得到:两个物体间的静摩擦不是无限大的,当拉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就要拉着木箱运动了,就不是静摩擦力而是滑动摩擦力了,也就是两个物体间的静摩擦力有最大值,教师趁机给出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教学策略分析:在学习了滑动摩擦力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实例,很流畅地给出影响静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和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把一个复杂的概念通过实例具体化,从而变得使学生容易接受。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掌握不是以学生能否咬文嚼字地背诵出来为目的,而是让学生将概念和规律纳为自我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因此,通过问题引导和实例分析使学生自己获取概念和规律是实现学生认知同化与顺应的有效手段。

教师提问与指导: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怎样?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用你课桌上的实验器材(弹簧称、几个不同的砝码、木块等)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与假设?(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思考,对于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关系,学生有不同意见,这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去验证。由于学习滑动摩擦力的经验,多数学生说出与压力和摩擦因数有关,但是,这个摩擦因数是滑动摩擦因数吗?教师要让学生去思考去验证,由于实验条件限制,这个问题在验证上存在一定困难,教师提供的帮助与引导,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在拉动物体 开始运动的瞬间拉力大还是拉物体匀速运动时拉力大?学生能过推动课桌体验两种情况下力的大小,有的学生利用给定的实验器材去验证,最后大多数学生得出结论: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因数略大于滑动摩擦因数,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和静摩擦因数成正比)。

4 教学策略分析: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以及最大静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因数的关系是个难点,教材上没有过多说明,学生往往对这两个关系认识不清,形成概念上的错误。教师的工作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通过实验来探索规律,虽然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不一定得到定量的结论,但是通过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学生完全可以从实验中得到这两个关系,要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索的复杂性,物理实验不仅是机械操作的教程,更是一个动脑思考的过程,开始物体运动的瞬间虽然无法精确读出弹簧称的示数,但仍然可以依据弹簧称指针的位置变化来确定力的变化。

(5)摩擦力的调控

教师提问与指导: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需要加大物体间的摩擦力,有时又需要减小物体间的摩擦力,你能举出一些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例子吗?(学生会列举很多这样的例子,教师有选择地板书了一些典型实例,并给学生提供一些学生还不知道的例子,如磁悬浮列车就是减小列车与铁轨之间的摩擦来提高速度的,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本上给出的自行车的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

教师提问与指导:结合这些实例,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你能总结出增大摩擦力有哪些方法?减小摩擦力有哪些方法?(由于对实例的分析和影响摩擦力因素的研究,学生在这一问题上很快得出正确结果,教师帮助学生对每一种方法举出更多的应用例子,以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教学策略分析:物理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识记表面问题,这里教师让学生列举一些防止和利用摩擦的例子,不是只讲这些例子中如何防止和应用摩擦,而是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分析、总结出防止和应用摩擦的方法,把这一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一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3.结尾

教师提问与指导:今天我们研究了摩擦力的问题,你能想象如果在我们地球上没有摩擦力存在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吗?请大家课后将自己的想象写成简短的小论文在下节课交流。

教学策略分析:教师应该树立这样的教学目的观:知识是教学的载体和手段,教学的核心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因此学生学习的目标不应该只是学会某种知识和技能,而应该是通过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创造 5 性思考问题,本节课教师留的作业似乎与知识关系不大,但是通过这种富有创造性的作业,会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策略的总体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学生创造了积极主动的课堂环境,为学生设计了层层递进的知识系列,向学生提供了能使他们可以自主进行实验的条件,学生既要对别人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又要自己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使他把一次发现的东西与另一次发现的东西相结合,把他自己的发现与其他学生的发现相比较,一步一步深入理解层层递进的知识系列,一次一次地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

本节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和重新考虑各种观念,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是一个传递信息的人,而是相互作用的促进者。

第11篇:高中物理电场教学设计实施与案例研讨

高中物理电场教学设计实施与案例研讨

北京教育学院 丁友福

一、本讲讨论的问题

本讲将结合案例探讨静电场一章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包括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教学过程中易出现问题的解决等。

二、课标要求

选修模块选修3-1划分为以下三个二级主题 ·电场 ·电路 ·磁场

本讲属于主题“电场”下的内容,相关内容标准如下

(1)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

例1 了解存在可燃气体的环境中防止静电常采用的措施。 (2)知道点电荷,体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模型方法。知道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3)了解静电场,初步了解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理解电场强度。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4)知道电势能、电势,理解电势差。了解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例2 分析物理学中常把无穷远处和大地作为电势零点的道理。 例3 观察静电偏转,了解阴极射线管的构造,讨论它的工作原理。 (5)观察常见电容器的构造,了解电容器的电容。举例说明电容器在技术中的应用。

例4 使用闪光灯照相。查阅资料,了解电容器在照相机闪光灯中的作用。

三、教材内容分析

人教版教材选修3-1第一章的内容包括:

第一章 静电场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2 库仑定律

3 电场强度

4 电势能和电势 5 电势差

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7 电容器与电容

8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本单知识结构如下

库 仓 定 律 电 场 电场力 电场力的功 电场强度 电 势 能 电势、电势差

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导体的静电平衡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选修系列三适用对象是具有理工倾向的学生,定位是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学习基础物理学的知识,比较注重概念的科学性、规律的准确性、理论的严谨性。技能的规范性;能够对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及其过程中前辈科学家的探研究精神、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有所了解与感悟,并以亲身经历某些物理问题的探究活动加深理解,培养自主学习和研究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增强实验观察、逻辑思维的能力,加深对科学的情感,认识科学的价值,培养献身科学的志趣。

场是除实物以外物质存在的另一种形式。学生将通过电场的学习加深对于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多样性的认识。本模块中的概念和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物理学的基础,是高中物理核心内容的一部分。学生通过电场和磁场的学习不仅要知道电场的基本性质,了解电场规律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而且要加深对于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多样性的认识。

从知识和技能角度,

对于静电现象,课程标准要求“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课程标准对点电荷的要求是属于“了解”水平,电场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比较抽象。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电场对电荷的作用来检验其存在,相信电场也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不作进一步的拓展。

“电场强度”属于“理解”水平,学生应该知道电场强度的定义式,理解其矢量性和叠加性,但对于叠加不要进行繁琐的计算。电势能、电势、电势差是描述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由于在物理学特别是在技术中经常用到电势差的概念,因此,课程标准对电势差要求比较高。在教学中要突出电势差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其意义,并会计算使用电势差。尽管课程标准对等势面没作要求,但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介绍等势面的有关知识,帮助学生加深对电场的认识,同时也渗透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课程标准对电容器的要求特别强调其在技术中的应用,教学中应该结合电容器的一些特性,如充放电、改变电容的方法等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体验,并要联系技术中应用的一些实例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从过程与方法角度看

理想化方法:借助于逻辑思维和想像力,有意识地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条件,形成理想化的客体或关系的科学抽象方法。点电荷是学生在电学中接触的第一个理想模型,教学时可以把它与质点联系起来,使学生加深对理想化物理模型这种科学方法的认识。通过学习电场线知道另一种理想化方法,模拟式物理模型。让学生知道用虚拟的图线描述抽象物理概念,是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的一种手段。

类比法:根据两个(类)对象间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推出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方法。静电力与万有引力对比,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对比,电势能与重力势能对比。这是一种类比的科学方法。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

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可以通过比较两者的产生原因、力的存在形式、表达式、都属于场的作用等这说明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的美,简单、和谐、统

一、对称。能够用一种简洁的公式或语言描述或解释很复杂的自然现象就是美。以简驭繁是一种很美的感觉。

教学中还可以介绍物理学家(比如:富兰克林等)对静电研究的卓越贡献,使学生能自觉地把静电与雷电等自然现象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精神,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四、重难点及高考现状

本章教学重点有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的理解、电势的概念、电势能变化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理解电势差的概念以及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难点有起电的本质、实验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库仑定律的建立过程、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分布情况、电势、电势能概念的建立 课标中对“电势能和电势”内容的要求较高,是本章的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虽然可以和重力场对比,但是由于试探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所以同学们对电势和电势能的关系往往去对照高度与重力势能的关系,会出现电荷在高电势的地方电势能大的观点,而不是去分析电势能的变化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有时还会去记忆一些不必要且容易混淆的结论。 电场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比较抽象。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电场对电荷的作用来检验其存在,相信电场也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电场线”属于独立操作水平。要让学生知道电场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电场而引入的虚拟线,知道电场线的意义,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还应该让学生知道用虚拟的图线描述抽象物理概念,是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的一种手段。 高考现状

静电场历来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高考对静电场专题的考查频率很高,所占分值约为全卷的百分之5到10,试题主要集中在电场的力的性质、电场的能的性质以及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应用。对于电场这种抽象的物理模型, 学生理解确有困难, 研究和分析具体的静电场问题也是个难点.而静电场作为高考热点之一, 往往集基本概念与思维能力于一体, 有利于区分和选拔优秀人才.纵观近年来高考考查的知识点, 主要集中在电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电场力、电场力做功, 更多地与力学、磁场等知识点结合起来构成综合题, 考查考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推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试题综合性较强, 充分体现了“ 出活题,考能力 ”的指导思想.。

五、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第四节 电势能和电势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静电力做功的特点、电势能的概念、电势能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

(2)理解电势的概念,知道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明确电势能、电势、静电力的功、电势能的关系。了解电势与电场线的关系,了解等势面的意义及与电场线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与前面知识的结合,理解电势能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从而更好的了解电势能概念。

(2)学习使用类比方法,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从功和能量的角度来认识现象。学习以能量的角度认识世界。 4.设计理念、思想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重力势能知识的复习,静电场与重力场的类比有助于学生新知识的建构。 类比是人类研究、理解未知事物的一种有效而常用的方法。如果借助于类比的方法,可以将陌生的对象与熟悉的对象相比较,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路,化难为易。新课标教材在本章第四节电势能和电势中也首次提到“重力或引力存在的空间也称为重力场或引力场”将静电场与重力场类比有利于学生知识牵移,降低新学知识的难度。也利于学生对场形成整体概念,学习知识的概括融合,有利于以后力学电学综合问题的解决。 重点是即要注意其相似之处,更要明白两者的区别。

相似之处是两者都是保守力场,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都与路径无关。重力势能和电势能可以类比。

区别 对于静电场,验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同学们对电势和电势能的关系往往去对照高度与重力势能的关系,会出现电荷在高电势的地方电势能大的观点,而不是去分析电势能的变化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跟重物在重力场中的运动相似。不过重物在重力场中受到的力跟质量成正比,因此不同质量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g。但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到的力跟它的电荷量成正比,而电荷量相同的粒子可能质量不同,因而它们在电场中的加速度可以互不相同。这是静电场与重力场的重要区别。 5.教学过程

引入 从能量的角度来研究电场。复习功与能量的关系,重力做功的特点 (1)、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与重力做功特点对比 重力做功:

如果小球从A到B沿斜线向下运动。沿斜线运动距离是|AB|,这一过程重力做功是WG=mg|AB|cosθ=mg|AM|;

如果小球沿AMB折线从A运行到B在线段AM上重力做功W1= mg|AM|,在线段MB上重力做功W2=0;所以整个过程重力做功WG= mg|AM|。 如果小球沿任意曲线A运行到B,可以用无数组和重力平行和垂直的折线来逼近该曲线,只有移动方向与重力平行时重力做功,垂直时不作功,与重力平行折线长度之和等于|AM|。整个过程重力做功WG= mg|AM|。 结论:重力做功只与物体的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有关路径无关,与物体经过的路径无关。

静电力做功:

试探电荷q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由A点移动到B点。 如果电荷q从A到B沿斜线运动。q受静电力F=qE,沿斜线运动距离是|AB|,静电力与位移夹角始终是θ,静电力F做的功是W=F|AB|cosθ=qE|AM|; 如果电荷q沿AMB折线从A运行到B在线段AM上静电力做功W1= qE|AM|,在线段MB上重力做功W2=0;所以整个过程静电力做功W= qE|AM|。 如果电荷q沿任意曲线A运行到B,可以用无数组和静电力平行和垂直的折线来逼近该曲线,只有移动方向与静电力平行时重力做功,垂直时不作功,与静电力平行折线长度之和等于|AM|。整个过程静电力做功W= qE|AM|。 结论:静电力做的功只与电荷的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有关,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

拓展:该特点对于非匀强电场中也是成立的。

看似重复,实则加深了学生对保守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的认识。有很强的说服力。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学习了新知识,并建立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2)、电势能

重力势能:由于重力做功与物体经过的路径无关,重力场引入重力势能EP=mgh

对于小球由A运动到B,

重力做功WG= mg|AM|,物体由A移动到B可以看出,重力势能减少的数量等于重力做的功。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WG= mg|AM|= EpA- EpB,选B为重力势能零点,A点重力势能为EpA= mg|AM|。 物体在某点的重力势能等于重力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所做的功。

电势能:由于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可以引入电势能。 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负增量或称减少量。 将电荷q由A移动到B静电力做功 WAB=qE|AM|=EpA-EpB

EpA=WAB (以B为电势能零点)

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静电力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所做的功。

注意:电性不同的试探电荷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静电力做的功不同,电势能的变化也不同? b.电势能零点的选取

物理学中经常把无穷远处定为引力势能的零势能点。通常把电荷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的电势能规定为零,或把电荷在大地表面上的电势能规定为零。 (3)、电势 在重力场中,某点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成正比。EpA= mg|AM|=mgh(取B点为重力势能零点)。 EpA/m=g|AM|=gh

对于不同质量的物体,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的比值由重力场中这点的位置决定。 对于静电场

由于EpA=WAB= qE|AM|(以B为电势能零点) EpA /q= E|AM|

EpA与q成正比,电势能与电荷量的比值由电场中这点的位置决定,跟试探电荷本身无关。

a.电势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他的电荷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用ф表示。 表达式:ф=Ep/q (与试探电荷无关)。 b.电势是标量,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 c.单位:伏特(V) 1V=1J/C

物理意义:电荷量为1C的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是1J,则该点的电势就是1V。 电势物理意义: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将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参考点电场力做的功。 d.电势零点选取

与电势能零点选取一致,取离场场源电荷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实际中常取大地的电势为零。

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 (4)、等势面

地理中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势的高底,电场中常用等势面来表示电势的高低。

等势面性质

1.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静电力不做功。

2.电场线跟等势面垂直,并且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等势面的用途

1.利用等势面可以形象地描述电场具有能的性质.

2.由等势面来绘制电场线.

实际中测量电势比测定场强容易,所以常用等势面研究电场,先测绘出等势面的形状和分布,再根据电场线与等势面相互垂直,绘出电场线分布,这样就知道了所研究的电场.

等量异种电荷、等量同种电荷及匀强电场的等势面

五、重点、难点和疑点的分析与解读

.1.从静电力做功引入电势能,加深对势能的理解。

势能是系统的,势能决定于系统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相对位置 电势能是试探电荷与场源电荷共有的。 电势由场源电荷及电场中指定点的位置决定。 电势能的变化用电场力做功来量度。 .2.从电势能引入电势 .电势概念的重要性

电势ф的引入提供了除电场强度E外描述静电场的新手段

电势是标量,它的空间分布可用等势面来描绘,形象直观,一目了然。 电势与试探电荷无关,与场源电荷以及在电场中的位置有关。 电场确定,位置确定则电势确定。 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

3.电势ф的零点选取原则上任意,通常选ф∞=0或ф地=0

什么叫选ф∞=0?为什么选ф∞=0?由于在几乎一切实际静电问题中,带电体(系)的电量总是有限的,分布范围也是有限的,所以带电体(系)附近电场较强,电势变化剧烈,而远处的电场较弱,电势变化和缓,因此把距带电体(系)足够远,场强几乎为零,电势几乎恒定的广大区域称为无穷远点,并规定其电势ф∞=0,便于确定近处各点的电势。 —实际工作中,常把电器外壳接地,并选ф地=0。当地球与无穷远之间的电势差在讨论的问题中可以忽略时,ф地=0与ф∞=0相容;当需考虑地球电场的影响时,ф地=0与ф∞=0不相容。

4.带点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是力学知识在电场中的应用。

匀强电场中初速为零的带电粒子的加速可以类比自由落体,带电粒子的偏转可以类比平抛。

第12篇:高中物理绪论教学设计

绪论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用具

电脑,大显示屏,有关程序以及视频资料、图片资料,自制“水流星”装置,竖直圆环轨道,小球,自感现象演示仪,电磁继电器,激光器,光导纤维等.

二、教学过程

(一)通过视频演示、图片演示介绍物理学的特点、研究领域和地位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运用思维和数学工具研究自然界最基本、最广泛的物质运动规 律和物质结构层次的一门精密的自然科学.时间上,物理学前溯到宇宙起源,后推到宇宙的 归宿;空间上,小到基本粒子,大到宇宙天体,近乎无所不在,无所不管。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的两大支柱之一,是现代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 术、通信技术、航天与空间技术和镭射即激光技术)的重要基础.现代科技的三大支柱(材 料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和现代科研的三大前沿阵地(基本粒子、天体演化和生命起 源)也处处离不开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

物理学的高技术性和强渗透性也使之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高中物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高中物理分为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与核物理和相对论初步六部分内容,涉及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和结构特征.

1、力学部分,主要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重点学习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和动量等知识.演示;小球从竖直圆环的斜轨道上不同位置释放后在竖直圆环上的不同运动情况以及小球恰能沿圆环做完整圆周运动的临界情况,指出,通过高中力学部分的学习,我们将理解小球做上述各种运动的原因并能定量计算出小球恰过最高点的条件.游乐场中的“翻滚过山车”和杂技演员表演的“水流星”节目就以此为基本原理.(演示“水流星”节目,使同学看到当小水桶在最高点且开口朝下时水竟一点不流出来.)演示竖直方向弹簧振子的运动,介绍惊险娱乐活动“蹦极运动”就以此为原理.介绍运载火箭的工作原理.

2、热学部分,主要研究分子动理论和气体的热学性质.以投硬币为例给学生介绍大量微观粒子的运动所遵循的统计规律;介绍热气球升空原理及日常生活中的吸盘、拔火灌等均遵循热学规律.

3、电学部分,主要研究电场、电路、磁场、电磁感应和交流电等内容.简介这部分内容在科学技术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磁悬浮列车、超导技术、电磁继电器等.演示自感现象.

4、光学部分,主要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本质属性.介绍光缆通迅,演示光导纤维传递电能的实验.介绍光电管的应用——有声电影以及银行、宾馆的自动门等.

5、原子物理与核物理部分,主要研究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与变化规律以及人类了解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简介核裂变反应——原子弹原理,核聚变反应——氢弹原理,核能的利用——核电站等.介绍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待遇和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回到当时还很贫穷的祖国,长期工作和生活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与他的战友们一起研制出了我国自己的原子弹和氢弹,为保卫祖国的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6、相对论简介,主要研究物体在光速、准光速和近光速情况下运动的物理现象.介绍高速空间尺缩、质增、钟慢效应以及“光子飞船”、“黑洞”和“引力透镜”等.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看到,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较,知识面加宽了,内容加深了———定性到定量.

(三)为什么要学习高中物理

1、物理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三次大的工业革命,每一次都是物理学的发展为之拉开了序幕.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由于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热力学的发展,导致第一台蒸汽机的出现,从此工业进入了机械化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得出电磁感应定律, 导致发电机、电灯、电唱机等的相继问世,从此工业进入电气化时代.

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中叶(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到今天电脑网络的大规模使用,标志着工业进入了自动化时代,同时也标志着人类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相关内容可以参考媒体资料中有关内容)

事实证明,任何一种新的物质运动形式的发现和理论上的突破,总会导致重大的技术革 命,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而科技的发展同时又向物理学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两者相互促进.今天电子计算机的迅速更新换代正是这一点的例证.

2、学习物理学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质.通过物理学的学习,人的各方面素质都会得到显著 的提高.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物理学的学习,一方面提高我们的动手操作能 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也培养我们尊重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

学习物理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学习科学家认识自然、探索规律的方法和途径,培 养学习者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

学习物理学,还要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研究和实验,不怕挫折和失败的坚韧不拔的意志 品质,使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发展,提高学习者的心理素质.

物理学充满了对立统一,是活的唯物辩证法.通过学习物理学,学习者自觉不自觉地就 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坚持真理、崇尚科学,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四)怎样学好高中物理

1、做好实验.亲手操诈,不只当观察员和记录员.要亲身感受知识的获取过程,学会探索,学会创新.

2、认真阅读教材,学会做摘记,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为学习课外知识以及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3、上课认真听讲,学会做笔记,积极思考、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不做旁听生.

4、学好物理概念和规律,正确运用思维和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要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实质,不死记硬背,不把物理知识数学化.

在物理上,l+1不一定等于2.

如:二力平衡,1+1=0

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1+l<2

同温物体接触,1+1=1(三人拉手,3×36.5℃=36.5℃)

在高中我们还要学到:3+4=5(几何加法)等等.

5、做好练习,可起到理解、巩固、深化、活化知识的作用.

6、经得住挫折和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正确对待考试成绩.

(五)课堂小结

今天的绪论课,我们研究了四个问题:

1、介绍物理学的特点、研究领域和地位;

2、介绍高中物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3、为什么要学习高中物理;

4、怎样才能学好高中物理.

今后,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们还要结合具体问题学习解决物理问题的一些思考方法, 如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发散、收敛、图象、图景、动态分析、临界态、极值等方法.千 里之行,始于足下,同学们现在要认真学习,将来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改造自然,造福人 类,报效祖国!

三、布置作业

1、回味绪论课所讲内容.

2、预习第一章

第13篇:高中物理 弹力教学设计

2、弹力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它们的方问。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4、针对实际问题确定弹力的大小方向,提高学生判断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

5、掌握利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的力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根据弹力产牛的条件分析弹力方向的能力。

2、体验显示微小形变的方法。

3、帮助学生掌握设计实验、收集数据、数据处理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

1、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的方向。

2、胡克定律及应用。★教学难点

1、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弹力的判断。

2、弹力方问的确定。★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思考——归纳 ★教学用具:

传感器、计算机、弹簧、小车、砝码、弹簧称、带有支架的平面镜(两个)、刻度尺、激光光源、墨水瓶(灌满红墨水)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现常见的一些相互作用(推、拉、提、压、举等)。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其相互作用的共同点及本质。

学生活动:亲身感受推、拉、提、压、举等相互作用,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分析。 点评:列举实际问题分析现象,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并导人新课。

二、进行新课

1、对“弹性形变和弹力”的学习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实验,提出弹性形变和弹性限度。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体会,归纳总结。

点评:通过拉长和压缩弹簧,使学生认识弹性形变,并理解弹性限度。 教师活动: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推、拉、提、压、举等力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活动:学生进一步分析归纳总结。

点评:结合对前面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师活动:实验讲解,学生观察思考,掌握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体验观察微小形变的法,提高实验能力。 点评:观察微小形变,培养观察能力和掌握显示微小形变的方法。

2、对“几种弹力”的学习

教师活动: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弹力的方向。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出弹力的方向。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归纳的能力。 点评:在掌握弹力产生条件的基础上,思考弹簧绳子产生的弹力方向,提高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牛总结归纳弹力的方向。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常见的弹力的力向。并进行总结。 点评:小结弹力的方向,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对“胡克定律”的学习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从感性认识出发,上升到理性认识。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点评:感受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形变的关系。

教师活动:利用传感器,通过计算机实时测量,处理试验数据,分析买验结果。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通过计算机演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点评:实验研究――胡克定律,使学生了解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如何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图象处理),如何分析图象找出规律。 学生活动:学牛讨论交流,总结现津,得出结论。

点评:培养学生进行数据分析、探索和寻找数据之间的关系,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做F-x图象,利用数学知识确定F和x的关系,找出物理规律。 学生活动:学生利用用实验数据做图象,进一步体验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 点评:掌握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三、课堂总结、点评

判断弹力的方向及计算弹力的大小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只有掌握了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确定了弹力的方向,才能为今后的受力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弹力大小的计算在今后也将有许多实际的应用,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利用平衡条件及动力学规律,利用公式F=kx来计算。

四、实例探究

☆关于弹力产生的原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用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推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

生的

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在重力的作用下与桌面互相接触,由于书发生了微小的形变,产生了

力,其方向

☆弹力产生的条件

3、已知物体甲和乙之间有弹力的作用,那么 A、物体甲和乙必定直接接触,且都发生形变 B、物体甲和乙不一定直接接触,但必定都发生形变 C、物体甲和乙必定直接接触,但不一定都发生形变 D、物体中和乙不一定直接接触;也不一定都发生形变 ☆对弹力的理解

4、关于弹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发生形变的物体,才会对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 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 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

5、画出图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对胡克定律的应用

6、一弹簧秤由于弹簧老化而换用了一新弹簧。将弹簧秤竖直挂起来,当下面不挂重物时其指什恰好指在5N刻度处,当弹簧下挂上20N的重物时,弹簧秤示数为30N,当弹簧下挂上多重的物体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0N?

第14篇:高中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

摩擦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知道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3、知道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向学生渗透抓主要矛盾和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教学难点

1、正压力FN的确定。

2、静摩擦力方向的正确判定。教学方法 实验法、探究法、启发式

教学用具 书、细绳、毛巾学生每人备一条、弹簧秤学生用 两人一个。没有该实验器材的学校 在组织教学时可将定量分析问题改为定性分析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做游戏全班参与两人一组。

老师请一同学抓住另一同学的手指或用双手掌压住另一同学的手看对方能否挣脱。

没有挣脱一组的得胜方。

老师你没有让他她挣脱掉除了你自己的力量外你认为还有什么力帮了你的忙

学生摩擦力。

老师对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摩擦力。

二、新课教学

1、滑动摩擦力

学生实验①让学生搓动自己的双手感觉滑动摩擦力的作用。②用一手指按在另一手

掌上推行感觉滑动摩擦力的作用。③用手拖书在桌面上滑行感觉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总结得到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滑动时受到的另一个物体

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老师那么物体之间的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呢

学生实验并思考①将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不动且在水平方向不给它施加力书和桌面

之间是否会产生摩擦力②用一个大小等于书重力的力向上提着书使书沿水平桌面运动

书和桌面之间是否会有摩擦力③让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行,书和水平面间是否会有摩擦 力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引导。

总结得到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两物体接触且接触面都粗糙。②两物体间存在

相互作用的弹力。③两物体接触面间有相对滑动。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学生实验用一手指按在桌面上向前推行。

师生共同分析实验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并画出示意图。

总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引导学生分析“相对运动”的含义是指相对接触的物体而不是相对于别的物体。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演示用弹簧秤通过细绳水平拉着书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则书与桌面之间的滑动摩

擦力等于弹簧秤对书的拉力即通过弹簧秤的示数即可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老师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它们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请同

学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假说

学生讨论提出假说。

板书课题 ①滑动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

②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③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面积的关系。

老师每一个课题研究的是滑动摩擦力与一个因素的关系那么其它两个因素怎样处理

呢在研究时应采取什么方法呢

学生讨论回答控制其它因素不变。

老师对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提问一部分同学以上各个课题分别应该控制哪些因素不变。

学生回答正确的予以肯定回答错误或不完善的要及时更正。

将全班分成三组让每组领取一个课题做实验进行研究。

要求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填写实验报告。

友情提示用弹簧秤测出每本书的重力就可以知道压力的大小。

老师巡回指导审查他们的方案、记录表格。

请做完的小组上台展示实验数据和结论。其他小组评估老师点评。

结论

①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且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是一常数。

②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归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

正比。

表达式为 F=u FN

其中 u是比例常数叫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由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是F

与FN的比值没有单位 二静摩擦

1、静摩擦力

演示用弹簧秤通过细绳水平拉水平桌面上的一摞书书没有被拉动。

分析由于书未动所以它所受的合力等于零而重力与支持力已平衡在水平方向上

必有一个力与拉力平衡。我们把这个力叫静摩擦力。

请学生做同样的实验并分析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静摩擦力的方向。

总结得到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两物体接触且接触面都粗糙。②两物体间有相互

作用的压力。③两物体接触面有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镲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静摩擦力的大小

学生实验用弹簧秤通过细绳水平拉水平桌面上的一摞书开始用较小的力拉书未动

观察弹簧秤示数的变化并读出此时的读数。再用稍大的力拉书仍未动观察弹簧秤示数

的变化并读出此时的读数。

得到结论静摩擦力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

老师那么静摩擦力能无限增大吗

学生实验继续增大水平拉力直到书开始运动读出此时弹簧称的读数。

结论静摩擦力不可能无限增大我们把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

板书课题最大静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

全班同学做实验研究这一课题。

要求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填写实验报告。

友情提示通过增减书的数量改变那摞书对桌面的压力。

老师巡回指导。

请部分同学展示自己的实验数据和结论老师点评。

结论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总结

①静摩擦力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即 0F静Fmax ②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学生思考、讨论静摩擦力的作用。

三、小结 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是常见的两种力

1、它们的产生条件①两物体接触接触面都粗糙。②两物体间有相互作用的压力。

③两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用F=u FN 计算当物体匀速运动时也可由平衡条件计算。

4、静摩擦力的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变化可用平衡条件来计算。最大静摩擦

力与压力成正比。

四、作业 课本P11 练习三1、2

五、板书设计

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另一物体滑动时产生的

摩擦力。

2、方向跟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大小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即

F=u FN与接触面的材料及接擦 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1、静摩擦力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

2、方向跟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大小①0F静maxF ②由二力平衡条件求得。

六、教学总结 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引导他们自己思考、分析、计算、得出

所要的结论。这样既收到了好的学习效果,又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激

发了他们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能,提高了他们的素质。

第15篇:高中物理《功》教学设计

第七章第二节 功

执教人:郎长红

大庆中学高一物理组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做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2、知道做功的两个要素,理解功的概念,正确应用功的公式计算。

3、知道功是标量,正确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本质含义。

4、知道总功的两种计算方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推导功的公式,让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论证能力。

2、通过求解分力做功、总功和变力做功等问题,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公式的同时,初步接受“微元法”处理问题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生产、科技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工作、学习都要讲效率,“正功”“负功”可以促使学生的勤奋向上思想意识,合作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发表见解的意识和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引入功的物理定义,掌握功的概念和功的计算公式。

难点:

1、理解功的公式的使用条件,体会处理变力功的思想方法。

2、理解正功与负功的含义,体会功是标量。

三、课前准备

PPt课件、小钢球、纸巾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上课之前我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完成一个小实验,有请两位同学。教师将小钢球放在纸巾上,小钢球静止。教师将小钢球举高,请同学们观察小钢球落下后纸巾有无损坏。

通过这个实验,同学们受到什么启发?

被举高的物理具有穿过纸张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能量。

实际上人们在研究能量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做功,这节课我们来看第七章第二节功。

(二)功的定义

1、功的两个要素

在刚才的例子当中,同学们说我将小球举高了,我对小球做了功,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我对小球有力,并且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那么,在生活当中你还能不能举出做功的例子?

对学生所举例子进行分析,都有两点值得注意,一个是存在力的作用,还有就是一定要发生一段位移。显然这是做功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那么有力有位移,这个力就一定对物体做功吗?显然不是,而应该在力的方向上存在位移。那么我们就得到了做功的两个要素:力和力方向上的位移。

2、功的定义式 刚才的这些例子当中,都存在做功过程,那么究竟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你能不能计算出来?实际上在初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当力和位移同方向时功的计算。(展示ppt),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力F的作用并向前移动了s,这个力对物体做的功W=Fs。如果情况变化一下,力F与s不在一条直线上,你会不会求这个力所做的功呢?请同学们尝试着回答。

方法有两个,一是分解力,二是分解位移。无论哪种方法,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W=Fscosa。有了这个公式,我请同学们帮我计算一个问题。我现在用100N的力水平踢一个足球,踢了一脚之后足球水平向前滚动了50m,求我对球做的功等于多少?请同学们回答。

显然这个情况不能用这个公式计算,要想脚对球一直存在作用力,那你这个脚得跟着球向前走50m。所以应用公式要注意:(1)F、s要对应,即在s中要一直都有力的作用

再请同学们观察这个表达式,你还注意到了什么?引出cosa有正有负,那么功是标量还是矢量?是标量那功的正负表示什么呢?实际功的正负既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大小。如果力对物体做了正功,表示这个力是个动力,如果是负功则是阻力。(换句话说,如果力做了正功,那表示有能量转移到这个物体上来,反之做了负功就表示有能量从这个物体中转移出去。)

那在我们的例子当中,这些力是什么样的力?细心观察你会发现都是恒力,这个公式仅适用于恒力做功,变力做功不能用它。当然如果在过程中物体受到阶段性变化的力,每个阶段都是恒力,那自然我们可以将过程分段处理,每一段又都变成恒力了,最后再把各个阶段所做的功代数求和即可。

(三)合力的功

如果在某一个过程中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那么这些力的合力做了多少功又怎么求呢?请同学们回答。方法有两个:

1、先求各个力的功,再取代数和。

2、先求合力,再求合力所做的功。比如,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受到水平面内相互垂直的两个力,物体发生5m的位移,求各个力做的功、合力所做的功?

(四)几种可以转化成恒力的变力做功问题

这是我们这节课介绍的有关恒力做功的计算方法,实际上除了刚才所说的阶段性的变力可以转化成恒力来计算做功,还有两种情况我们也可以处理。当力与速度始终同向,而速度方向不断变化时,你会不会计算这个力所做的功呢?引导学生学会用微分的方法处理。

另外如果力方向不变,大小随位移线性变化,我们也可以处理。比如一个弹簧处于原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端固定。用一个力缓慢地拉物体,那么这个力做了多少功呢?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如果初速度是零,末速度是v,它和速度是v/2的匀速直线运动是等效的,我们就用这个平均速度替换掉了这个变化的速度。现在你能不能受到这个例子的启发?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平均的力替换掉这个变化的力,我们说这是方向不变,大小随位移线性变化的力,它的平均值刚好我们会求,那么这个例子中拉力和弹簧的弹力所做的功就等于kx/2与x的乘积。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特殊的情况入手,得到了一般情况下恒力做功的定义式,知道了合力做功的计算方法以及几种能够转变成恒力的变力做功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到了做功与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会进一步的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

§7.2功

一功的定义

二合力的功

1功的两个要素

1先求各个力的功,再取代数和 力和力方向上的位移

2先求合力,再求合力的功 2功的定义式 理解(1)(2)(3)

第16篇: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版]

篇1: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磨头中学 邱建国

选修3-5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

18.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学任务分析】 1.学生在初中物理和化学课中已经学过原子的核式结构,但并不了解这些知识是怎样获得的。针对这一特点,介绍人类怎样一步一步地深入认识原子的结构;

2.在我们日常所处的宏观世界中,可以直接用眼睛观察物体的结构,但在微观世界里,已经不能靠眼睛来获取信息了。针对这一问题,了解最常用的获取微观世界的信息的方法;

3.前一节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可以再分割,在此基础上,汤姆孙建立了原子“枣糕模型”。卢瑟福用发现的?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否定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的核式结构的内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4.科学假说是科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科学家们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提出模型或假说,这些模型或假说又在实验中经受检验,正确的被肯定,经不起检验的被否定,在新的基础上再提出新的学说。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生动地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这种过程。

【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的整体素质及物理基础一般,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因此根据现有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教案、一步步设计难度梯度,进行有效性教学。

2.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以前的应试教育模式,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平等,充分贯彻以学生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

3.本节课是一节科学探究课,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现象,是问题,而不是结论。

4.估计学生利用ɑ粒子散射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推理出卢瑟福的原子的结构模型会有一定的困难;对提出的3个问题,前二个问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于问题3采用先让学生猜想,师生共同分析实验现象,然后再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出原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及各种模型建立的依据;

2.知道?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及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对现象的分析中归纳中得出结论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体会建立模型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理解物理模型的演化及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了解研究微观现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原子模型演变的历史的学习,感受科学家们细致、敏锐的科学态度和不畏权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扩大和加深的,领悟和感受科学研究方法的正确使用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小组自主思考讨论在于对?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枣糕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 2.在教学中渗透和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研究方法,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模型方法,和微观粒子的碰撞方法。

(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小组自主思考讨论在于对ɑ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枣糕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课件,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设计思想】

本节课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挖掘和思考,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思考,广开言路,让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引导共鸣。

整节课结合?粒子散射实验,把模型的建立过程和方法放在首位,把学生的情感价值体验放在重要位置。总体教学设计如下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讲述:汤姆孙发现电子,根据原子呈电中性,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

学生活动:师生共同得出汤姆孙的“枣糕模型”。

点评:用动画展示原子“枣糕模型”。

(二)进行新课 1.?粒子散射实验原理、装置

(1)?粒子散射实验原理:

汤姆孙提出的“枣糕模型”是否对呢?

原子的结构非常紧密,用一般的方法是无法探测它的内部结构的,要认识原子的结构,需要用高速粒子对它进行轰击。而?粒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可以接近原子中心。它还可以使荧光屏物质发光。如果?粒子与其他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改变了运动方向,荧光屏就能够显示出它的方向变化。研究高速的?粒子穿过原子的散射情况,是研究原子结构的有效手段。

学生:体会?粒子散射实验中用到科学方法;渗透科学精神(勇于攀登科学高峰,不

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的教育。

教师指出:研究原子内部结构要用到的方法:微观粒子碰撞方法。

(2)?粒子散射实验装置

?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主要由放射源、金箔、荧光屏、望远镜和转动圆盘几部分组成。?粒子散射实验在课堂上无法直接演示,希望借助多媒体系统,利用动画向学生模拟实验的装置、过程和现象,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切身体验,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多媒体重点指出,荧光屏和望远镜能够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运动,从而可以观察到穿透金箔后偏转角度不同的?粒子。并且要让学生了解,这种观察是非常艰苦细致的工作,所用的时间也是相当长的。

动画展示?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动画展示实验中,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

(3)实验的观察结果

必须向学生明确:入射的?粒子分为三部分。大部分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发生了较大偏转,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

提问学生,师生共同用科学语言表述实验结果。

2.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提出

(1)投影出三个问题让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以四人小组讨论。其中第

1、2个问题学生基本上能讨论出,第三个问题,通过师生共同分析,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进行逻辑推理得出原子的结构。

三个问题是:用汤姆孙的“枣糕模型”能否解释?粒子大角度散射?请同学们根据以下三方面去考虑:

(1)?粒子出现大角度散射有没有可能是与电子碰撞后造成的?

(2)按照“枣糕模型”,?粒子在原子附近或穿越原子内部后有没有可能发生大角度偏转?

(3)你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应如何分布,才有可能造成?粒子的大角度偏转?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小组间互相提问,解答。

(2)教师小结:

对于问题

1、2:

按照“枣糕模型”,①碰撞前后,质量大的?粒子速度几乎不变。只可能是电子的速度发生大的改变,因此不可能出现反弹的现象,即使是非对心碰撞,也不会有大角散射。

②对于?粒子在原子附近时由于原子呈中性,与ɑ粒子之间没有或很小的库仑力的作用,正电荷在原子内部均匀的分布,?粒子穿过原子时,由于原子两侧正电荷将对它的斥力有相当大一部分互相抵消,使?粒子偏转的力不会很大,所以?粒子大角度散射说明“枣糕模型”不符合原子结构的实际情况。

师生互动,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分析推理得到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

对于问题3:

先通过课件师生分析,然后小组讨论,推理分析得到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教师起引导和组织作用。

教师小结:实验中发现极少数ɑ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甚至反弹回来,表明这些ɑ粒子在原子中某个地方受到了质量、电量均比它本身大得多的物体的作用,可见原子中的正电荷、质量应都集中在一个中心上。

①绝大多数?粒子不偏移→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

②少数?粒子发生较大偏转→原子内部有“核”存在。

③极少数?粒子被弹回 表明:作用力很大;质量很大;电量集中。

点评: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模型法

(实验现象)→(分析推理)→(构造模型)

(通过汤姆孙的原子结构模型到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既渗透科学探究的因素教学,又进行了模型法的教学,并将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与行星结构相类比,指出大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美,渗透哲学教育。通过学生对这三个问题的讨论与交流,顺理成章地否定了“枣糕模型”,并开始建立新的模型。希望这一部分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总结,总结时,突出汤姆孙原子模型与?粒子散射实验之间的矛盾,可以将?粒子分别穿过“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的不同现象用动画模拟,形成强烈的对比,突破难点。

联想在以前的学习中有哪些进行了模型法的教学,在哪些方面的研究中可以应用模型法来研究。 得到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后再展示立体动画?粒子散射模型,使学生有更清晰的直观形象、生动的认识。 3.原子核的电荷与大小

关于原子的大小应该让学生有个数量级的概念,即原子的半径在10-10m左右,原子核的大小在10-15~10-14m左右.原子核的半径只相当于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体积只相当于原子体积的万亿分之一。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举一些较形象的比喻或按比例画些示意图,

(三)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 篇2: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3: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2教案

第一章 抛体运动

第一节 什么是抛体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曲线运动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的性质

2.知道曲线运动的条件,会确定轨迹弯曲方向与受力方向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体验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区别

2.体验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及它的速度方向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领会曲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1.什么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方向的判定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难点】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探究学习】

1、曲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 方向。

3、曲线运动的条件:

(1) 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共线时,运动轨迹是___________ (3)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为定值,运动为_________运动。 (4)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不为定值,运动为___________运动。

4、曲线运动的性质:

(1)曲线运动中运动的方向时刻_______ (变、不变) ,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指向运动轨迹凹下的一侧。

(2)曲线运动一定是________ 运动,一定具有_________ 。

【课堂实录】

【引入新课】

生活中有很多运动情况,我们学习过各种直线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我们知道这几种运动的共同特点是物体运动方向不变。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几组图片中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展示图片)

再看两个演示

第一,

自由释放一只较小的粉笔头

第二,平行抛出一只相同大小的粉笔头

两只粉笔头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讨论。

结论:前者是直线运动,后者是曲线运动

在实际生活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新课讲解

一、曲线运动 1.定义:运动的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2.举出曲线运动在生活中的实例。

问题: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速度的方向呢?

引出下一问题。

二、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看图片:撑开带有水滴的雨伞绕柄旋转。

问题:水滴沿什么方向飞出? 学生思考

结论:雨滴沿飞出时在那点的切线方向飞出。

如果球直线上的某处a点的瞬时速度,可在离a点不远处取一b点,求ab点的平均速度来近似表示a点的瞬时速度,时间取得越短,这种近似越精确,如时间趋近于零,那么ab见的平均速度即为a点的瞬时速度。

结论: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三、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实验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如何运动? 学生实验

结论: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运动方向的正前方或正后方放一条形

磁铁,小球将如何运动? 学生实验

结论:小球讲做加速直线运动或者减速直线运动。

实验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运动方向一侧放一条形磁铁,小球将

如何运动? 学生实验

结论:小球将改变轨迹而做曲线运动。

总结论:曲线运动的条件是,

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物体

运动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四、曲线运动的性质

问题: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 学生思考讨论 问题引导:

速度是 (矢量、标量),所以只要速度方向变化,速度矢量就发生了 ,也就具有 ,因此曲线运动是 。 结论: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课堂训练】

例题

1、已知物体运动的初速度v的方向及受恒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则图中可能正确的运动a d b 解析: 例题

2、一个质点受到两个互成锐角的f1和f2的作用,有静止开始运动,若运动中保持力的方向不变,但f1突然增大到f1+f,则此质点以后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例题

3、一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v做曲线运动,已知运动过程中只受一个恒力作用,

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自m到n的过程速度大小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做图分析: m f 【课堂小结】

1.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及速度的有可能变化,速度的方向一定变化。

2.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所

以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也跟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抛体运动

1、曲线运动

定义:运动的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3、曲线运动的条件

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4、曲线运动的性质

曲线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始终在变化,因此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训练答案】

例1、b 例

2、匀变速曲线运动

3、自m到n速度变大(因为速度与力的夹角为锐角)

第二节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在具体问题中知道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

2、知道合运动和分运动是同时发生的,并且互不影响。

3、知道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二、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三、德育目标:

使学生明确物理中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将曲线运动分解为直线运动。 教学重点:

对一个运动能正确地进行合成和分解。 教学难点:

具体问题中的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判定。 教学方法:

训练法、推理归纳法、电教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多媒体、cai课件、玻璃管、水、胶塞、蜡块、秒表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曲线运动,它比直线运动复杂,为研究复杂的运动,就需要把复杂的运动分为简单的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常用的一种方法——运动的合成各分解。 【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能在具体实例中找出分运动的合运动和合运动的分运动。

2、知道什么是运动的合成,什么是运动的分解。

3、理解合运动和分运动的等时性。

4、理解合运动是按平行四边形定则由分运动合成的。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合运动和分运动

(1)做课本演示实验:

a在长约80—100cm一端封闭的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由红蜡做成的小圆柱体r(要求它能在水中大致匀速上浮),将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金。

b,将此管紧贴黑板竖直倒置,在蜡块就沿玻璃管匀速上升,做直线运动,记下它由a移动到b所用的时间。 c:然后,将玻璃管重新倒置,在蜡块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观察到它是斜向右上方移动的,经过相同的时间,它由a运动到c:

篇4: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第一章) 1.1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学习目标: 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抽象,知道实际物体在什么条件下可看作质点,知道这种科学抽象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和如何选择参考系。

学习重点:质点的概念。

学习难点: 主要内容:

一、机械运动 1. 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无论是巨大的天体,还是微小的原子、分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二、物体和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①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因而其突出特点是“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但没有大小,它的质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体的质量。

②质点没有体积,因而质点是不可能转动的。任何转动的物体在研究其自转时都不可简化为质点。

③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很大的物体也可简化为质点。同一个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又不能看作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如果在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或不起作用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一个质点。

3.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质点就是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

【例一】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成质点( )

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的航天飞机。

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的运动情况的车轮。

d.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的木箱。

课堂训练: 1.下述情况中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是( )

a.研究小孩沿滑梯下滑。

b.研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

c.研究手榴弹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

d.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2.下列各种情况中,可以所研究对象(加点者)看作质点的是( ) a翻倒过程。 ...

b的一列队伍。 .....

c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的木箱。 ...

d究牵引力来源的时。 ..

1一切物体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

的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

旦被选做参考系就必须认为它是静止的。

2系来观察同一个运动,得到的结果会有不同。

动的火车中,以窗外树木为参考系,人是_______的。以车厢

__________的。

3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选取参考

题的方便,使之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的简单。在不说明参

常应认为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

4对参考系:

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

. 研究小木块的.研究从桥上通过.研究在水平推力.汽车后轮,在研

三、参考系 .定义:宇宙中的时,必须选择另外考系。一个物体一.选择不同的参考【例二】人坐在运为参考系,人是.参考系的选择:系时要考虑研究问考系的情况下,通.绝对参考系和相【例三】对于参考.参考系必须选择 b.研究物体的运动,参考系选择任意物体其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c.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d.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

课堂训练: 1.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是( )

a. 一定是静止的。 b.一定是运动的。

c.有可能是静止的或运动的 d.无法判断。

2.关于机械运动和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照物。

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需选定参照物。

c.一定要选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照物。

四、坐标系

阅读材料: 理想模型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理想模型”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引入“理想模型”的概念,可以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而又不会发生大的偏差。把现实世界中,有许多实际的事物与这种“理想模型”十分接近。在一定的场合、一定的条件下,作为一种近似,可以把实际事物当作“理想模型”来处理,即可以将“理想模型”的研究结果直接地应用于实际事物。例如,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的时候,由于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14960万公里)比地球的半径(约为6370公里)大得多,地球上各点相对于太阳的运动可以看做是相同的,即地球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场合,就可以直接把地球当作一个“质点”来处理。在研究炮弹的飞行时,作为第一级近似,可以忽略其转动性能,把炮弹看成一个“质点”;作为第二级近似,可以忽略其弹性性能,把炮弹看成

一个“刚体”。在研究一般的真实气体时,在通常的温度和压强范围内,可以把它近似地当作“理想气体”,从而直接地运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来处理。第二,对于复杂的对象和过程,可以先研究其理想模型,然后,将理想模型的研究结果加以种种的修正,使之与实际的对象相符合。这是自然科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例如:“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与实际的气体并不符合,但经过适当修正后的范德瓦尔斯方程,就能够与实际气体较好地符合了。第三,由于在“理想模型”的抽象过程中,舍去了大量的具体材料,突出了事物的主要特性,这就更便于发挥逻辑思维的力量,从而使得“理想模型”的研究结果能够超越现有的条件,指示研究的方向,形成科学的预见。例如:在固体物理的理论研究中,常常以没有“缺陷”的“理想晶体”作为研究对象。但应用量子力学对这种“理想晶体”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其强度竟比普通金属材料的强度大一千倍。由此,人们想到:既然“理想晶体”的强度应比实际晶体的强度大一千倍,那就说明常用金属材料的强度之所以减弱,就是因为材料中有许多“缺陷”的缘故。如果能设法减少这种“缺陷”,就可能大大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后来,实践果然证实了这个预言。人们沿着这一思路制造出了若干极细的金属丝,其强度接近于“理想晶体”的强度,称之为“金胡须”。总之,由于客观事物具有质的多样性,它们的运动规律往往是非常复杂的,不可能一下子把它们认识清楚。而采用理想化的客体(即“理想模型”)来代替实在的客体,就可以使事物的规律具有比较简单的形式,从而便于人们去认识和掌握它们。

1.2时间和位移(二) 学习目标: 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位移-时间图象以及如何用图象来表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的意义。

4.知道公式和图象都是描述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工具,且各有所长,相互

补充。

学习重点: s-t图

学习难点: 主要内容:

一、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

匀速直线运动。

2.严格的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应该是“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面位移相等”的

运动,现实生活中匀速直线运动是几乎不存在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其特点是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即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是一次函数关系。

二、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相等,这种运

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不是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为曲线。

【例一】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关于物体运动的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只要每分钟的位移大小相等,物体一定是作匀速直线运动。

b.在不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等,物体不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

c.在不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物体一定是作变速直线运动。

d.无论是匀速还是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都跟运动时间成正比。

三、位移—时间图象(s-t图):

1.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的图象,叫位移-时间图象,简称位移图象.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位

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3.坐标轴的含义:横坐标表示时

间,纵坐标表示位移。由图象可

知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或发生

某段位移所用的时间。

4.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一

条倾斜直线,或某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倾斜直线则表示其作匀速直线运动。 ②s-t图象中斜率(倾斜程度)大小表示物体运动快慢,斜率(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快。

③s-t图象中直线倾斜方式(方向)的不同,意味着两直线运动方向相反。 ④s-t图象中,两物体图象在某时刻相交表示在该时刻相遇。

⑤s-t图象若平行于t轴,则表示物体静止。

⑥s-t图象并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⑦s-t图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5.变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为曲线。

6.图象的应用: (1)求各时刻质点的位移和发生某一位移对应时间

(2)求速度:

(3)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例二】某同学以一定速度去同学家送一本书,停留一会儿后,又以相同的速

率沿原路返回家,图3 中哪个图线可以粗略地表示他的运动状态?

【例三】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原点运

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发点相距s1 ct1时间

d于甲运动的速率

为a、b、c三个物体作直线运动的

s-t________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_________ 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三个物体运动的总

路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课堂训练:

1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b速度大小是不变的。

c通过的位移都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动的s-t图,下列、在0-t2时间内、甲、乙运动的出、乙比甲早出发、乙运动的速率大【例四】如图所示图。由图可知:.下列关于匀速直.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方向不变的 2.关于质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线代表质点运动的轨迹。

b.图线的长度代表质点的路程。

c.图象是一条直线,其长度表示质点的位移大小,每一点代表质点的位置。

d.利用s-t图象可知质点任意时间内的位移,发生任意位移所用的时间。

3b两质点沿同一条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由图可知( )

a的位移是1m 。

b的位移是2m。

c内的位移大小相等。

d末相遇。

1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不变的运动。

b速度大小是不变的。

c通过的位移都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2乙两质点作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a1s末时相遇。

b1s末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c第1s内反方向运动。

d点的速率比乙质点的速率要大。

1.2时间和位移

(一)

.如图示,是a、.质点a前2s内.质点b第1s内.质点a、b在8s.质点a、b在4s课后作业:

. 下列关于匀速( ) .匀速直线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的.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方向不变的.如图所示为甲、.甲、乙两质点在.甲、乙两质点在.甲、乙两质点在.在第1s内甲质 学习目标: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知道在实验中测量时间的方法。

2.知道位移的概念。知道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

3.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第17篇:高中物理电场教学设计实施与案例研讨0

优先学习资料

高中物理电场教学设计实施与案例研讨---课程拓展资源

任何作功与路径无关的力场,”叫做保守力场,或位场,在这类场中可以引进“位能”的概念。例如,在力学中,重力场作功与路径无关,所以重力场是个保守力场,我们可以引进“重力位能”的概念。上述定理表明,静电场也是保守力场,从而我们可引进“电位能”的概念。----电磁学【赵凯华】

●为什么把电荷守恒定律单列一节?

各种守恒定律都是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它们不是在盲目摸索中得来的副产品,它是物理学家追求的目标。新教科书突出了守恒的思想,例如,力学中学习功和能的时候就是从“追寻守恒量”开始的。这里把电荷守恒定律作为一节,目的就在于此。

过去常把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作为单独的两个知识点来处理,新书中它们从属于电荷守恒定律。编者要通过对这两个现象的分析,使学生想到:电荷可能是守恒的。

对于元电荷的概念,最重要的是把握电荷量子化的思想,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量子化”,要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

●静电计与验电器有什么区别?

这章的第1节给出了验电器和静电计的照片。静电计实际上就是具有导电外壳的验电器。静电计的外壳与中间的金属杆构成了一个电容器,它

优先学习资料

们是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验电器一样,指针(或金属箔)张开的大小表示带电的多少;对于电容器来说,带电多少正比于两板的电势差,所以当它们分别与两个导体相连时,可以由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判断它们的电势差。外壳是否接地对于显示电势差没有影响,但有时可以增加实验现象的稳定性。

由于静电计这个“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太简陋,受外界影响太大,极板间的电势差与板上电荷量的关系比较复杂,所以静电计只能用来定性地估计电势差。

●为什么没有说“库仑定律是由大量实验归纳得到的”?

科学定律的建立需要实验事实,也需要归纳,但不一定符合“大量数据—→归纳—→结论”这样简单的模式。科学家以广泛的知识和深刻的洞察力为基础进行的猜想,才是最有创造力的思维活动。

在18世纪中叶,库仑定律发现的前夕,对万有引力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人们已经知道了反平方力的各种表现,例如,把质点放到均匀物质球壳中的任何一点,球壳对它的引力都是零。18世纪60年代,富兰克林做了一个实验:把一个带电的软木球吊在带电的罐头盒中,软木球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另一位物理学家爱普里斯特利据此猜测静电力也与万有引力一样具有反平方的性质。这里只能说是猜测,因为实验条件并不一样:罐头盒并不是均匀带电的球壳。在此同时,还有其他人由于不同事实的启发,也在推测静电力的反平方规律。

优先学习资料

库仑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他的扭秤实验的。也就是说,实验前他已经对结果有了预测。现代人看他的原始

第18篇: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

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针对培养学生物理素质时明确指出:“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内涵,结合学生的学习现实,找到文本生本思维对接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媒体情境、生活情境、合作情境、实验情境等,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调动课堂教学积极因子,拓展学生的学习认知域度。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探究解读,用思考问题作为导线,引领学生思维顺利启动,在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学习认知。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够为学生观察、思考、归结、优化创造物质基础,还能够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而联想和想象能力正是学生创造力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适时提出思考问题,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清晰路线图。学生一旦进入问题情境之中,自然能够形成重要学习内驱力。教师还要改革问题设计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设计中,学生设问学生回答,学生设问教师回答,都是可以选择的问题探究方式,为课堂教学顺利高效展开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例如,在讲“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时,教师可以在导入时给出问题:普通小汽车和高档跑车的速度都可以达到200km/h,如果从静止到具备这个速度,这个时间长度会一样吗?学生给出答案:普通小汽车用时长,高档跑车用时很短。教师引入加速度概念,课堂教学顺利展开。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上海磁悬浮列车的最高速度可达430 km/h,它的加速度一定大吗?运载火箭在点火时,初始阶段速度变化很小,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小吗?学生针对教师给出的问题进行热烈讨论。成果展示时,学生给出的结果都比较准确:磁悬浮列车虽然速度很快,但进入匀速阶段,它的加速度为零;运载火箭点火时,其速度很小,但速度变化量很大,它的加速度自然很大。教师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课堂探究气氛浓重,教与学达成和谐。

二、创设媒体情境,调动课堂积极因素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先进技术辅助。多媒体介入课堂之后,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多媒体集录音机、功放机、投影仪、电视剧、放像机等功能于一身,可以为学生展示丰富的图片、精美的画面、生动的视频、多彩的文字等材料信息,其声光电信息提出具有强大冲击力,对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造成强烈触动。其联网功能可以实现网络信息搜集,远程教学信息共享,为学生打开通往世界的大门。

例如,在讲“时间与位移”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介绍我国首次载人航天船成功发射的场景,2003年10月15日09时0分,神州飞船点火,经过9小时40分50秒,也就是15日18时40分50秒,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展示国旗。这些数据中,哪些是表示时刻的?哪些是表示时间的?学生被视频内容所吸引,容易对相关数据形成敏感性,所以讨论十分激烈。结果很快呈现出来:2003年10月15日09时0分、15日18时40分50秒表示的是时刻,9小时40分50秒则表示的是时间。这样,创设了生动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气氛被点燃,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三、创设生活情境,拓展学生的认知域度

物理是自然科学,而且是距离我们生活非常近的自然学科,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从生活中学习物理,从物理中体验社会。这是现代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追求。学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众多,将物理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认知。

例如,在讲“速度的合成和分解”时,教师可以这样创设生活情境:从家里到学校是2。5km,相同的路况,昨天骑车来时用时15分钟,今天却用了20分钟。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开始议论纷纷,最后找出原因,原来是风向、风速形成制约。教师让学生进一步探究风速和车速的关系,顺风时和逆风时呈现什么样的状况。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早已接触过这样的问题,自然容易获得正确认知。教师顺势引入“速度的合成和分解”相关概念,课堂教学自然展开。教师用生活案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学生思维自然拓展,联系数学相关学习认知,对速度的合成和分解有了一定感知,也为课堂教学顺利展开创造了良好条件。

总之,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能够为课堂教学创造更多的教学契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设计、多媒体展示、联系现实生活、结合实践活动等方式,促使学生学习思维启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顺利展开,课堂探究学习气氛形成,学生学习主动性得以强化,课堂教学自然呈现高效率。

第19篇: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

篇1: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案例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案例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注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从理论上说,这两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任何目标和它的实现方式都是不可分离的。很难设想单纯传授知识型的教学方式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探究式教学是实现三维目标的必然要求。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注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从理论上说,这两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任何目标和它的实现方式都是不可分离的。很难设想单纯传授知识型的教学方式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探究式教学是实现三维目标的必然要求。

但是探究式教学受到多种条件限制,尤其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重,升学压力大,许多教师感到在高中实施探究教学有很多困难。这就需要根据正确理解科学探究和探究式教学。 探究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它涉及到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资源以便了解已有的知识;设计调查和研究方案;根据实验证据来核查已有的结论;

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学习者要优先考虑证据,证据可以帮助他们解释科学性问题并对提出的解释予以评价。 学习者要从证据中提炼出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

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提出的解释。

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首先是观念层面,科学探究体现着现代科学观。科学不是已经完成和固化了的知识体系,而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科学的知识体系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变化,许多科学的结论是待证伪的,是在发现新的证据之后需要修正的。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尚且如此,对学生而言,其个体的认识也需要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改变。因此,学习物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转变对自然界的原有认识和观念的过程,是一个自觉的实现观念自我更新的过程。

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群体在长期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有效的认识和实践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科学思维方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思想方法。

当代科学教育理论认为,科学探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一些可辨别的要素,如提出科学问题,建立假设,搜集证据,提出理论或模型,评估与交流等,这些都是科学思想和工作方式的体现。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根据这些要素提出了对学生理解科学探究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 任何实验探究过程都需要一定的操作技能,如控制变量、使用仪器、记录和处理数据等。 从以上分析可见,除了第三个层面要求学生必须动手实验之外,前两个层面都可以体现在物理教学过程之中。

用科学探究的思想指导高中物理教学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用科学探究的思想指导物理教学不是忽视物理知识的学习,而是注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 科学探究与知识的建构是在同一过程中发生的。

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我们尝试运用知识维模型来指导教学过程,将科学探究真正作为科学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途径,不论是引导学生自主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还是展示科学家在解决问题中的探究过程,都努力使学生的认识过程按照知识建构的科学模式发展,以此指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之在探究过程中自觉地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形成科学的价值判断,就可以实现物理教学中知识与过程的统一。可以预测,这种教学将会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我们将建立在上述理论和模型基础上的教学称为探究—建构式教学。

传统教学设计----以教师为中心 1.确定教学目标 2.分析学生特征

3.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顺序 4.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确定教学难点 5.选择和制定教学策略 6.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 7.进行教学评价

优点:目标明确,能充分发挥教师作用,传授知识量大。

缺点: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而忽视学,教得多而学生真正学到得少。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很难发挥。

现代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作用

强调“合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

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

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优点: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主动性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 缺点:对教师和学生要求高,知识教学效率较低

教学设计步骤

确定教学目标

分析教学内容——确定焦点问题

分析学生状况——创设问题情境

选择和设计指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策略

选择和设计指导学生建构知识的教学策略

反思与评价

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确定焦点问题

引导学生围绕焦点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评价与交流探究结果

新知识的应用:解决焦点问题

新知识的拓展

案例一力的合成

一、前测设计与分析 1.前测的设计

学生常见到物体受多个力的情况,在初中学过初步的力的合成知识。通过本测试了解学生对力的合成的前认知。 2.前测题

1.合力和分力是否可以相互代替? a.可以b.不可以

2.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能不能进行力的合成? a.能 b.不能

3.合力一定大于分力吗? a.一定大于 b.不一定大于 4.怎样求两个分力的合力?

a.相加b.相减c.相加或者相减 d.其它方法

在初中时学过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学生对于两个力同向和反向时力的合成掌握的比较好,而对于成一定角度的力的合成存在错误认识,认为只存在相加或相减的情况。当给出学生力的示意图时,学生才会考虑两个成一定角度的力合成时,能不能直接相加、相减的问题。

二、教学设计 1.知识内容分析

力的合成是在学生学习力的概念和常见力的基础上研究多个力的合成问题。依据等效思想,在实验基础上得出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矢量运算始终贯穿在高中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中, 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 为以后学习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矢量运算奠定了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矢量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引进的重要概念之一, 是初中知识的扩展和深化。 2.学生分析

学生对力的概念有较深刻的认识;学生已掌握了力的图示法;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通过前测,发现学生存在一些错误概念和学习困难。对于力的合成,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力的合成就是两个力相加或相减,合力一定比分力大。在理解力的矢量性和掌握用图示法处理问题的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3.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原认知,在学生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建构科学知识。在初中物理中, 学生只学习了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代数和”的运算在学生头脑中已成定势, 造成了学生思维断层, 因此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突破思维定势、降低思维难度是本节教学的关键。

考虑到学生存在的困难,针对学生的错误概念,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物体受到两个力的情况出发,引导学生用力的图示表示出两个力。首先分析两个力在同一直线的情况,学生利用初中知识,很容易用“代数法”求出两个力的合力,教师引导学生用“作图法”求两个力的合力,为后面探究成一定角度力的合成时采用“作图法”求合力奠定基础。 接着,分析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学生会发现运用相加或相减的代数法有问题,产生了认知冲突,激发了学习的内在动机。由于刚才已经用图示表示出两个力,学生就会考虑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合成时可以作图法求合力,成角度时是否可以用作图法求合力?如何求合力?从而引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探究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力合成的规律。探究结束后,教师帮助学生整理探究过程得到的结论,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

日常生活中物体往往受到多个力,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多个力合成的情况,学生在掌握两个力合成的基础上,很容易探究多个力合成的方法。 4.教学步骤

第一步,创设问题情境。由于学生初中学过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学生很容易求出两个力的合力。分析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学生会发现当两个力成角度时,运用相加或相减的代数法有问题,产生了认知冲突。由此引出焦点问题:如何求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

第二步,围绕焦点问题设计探究活动:

首先引导学生考虑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合成时可以作图法求合力,成角度时是否可以用作图法求合力?如何求合力?从而引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探究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力合成的规律。 指导学生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并分析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第三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明确力的合成时的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

第四步,在得出了两个力合成的规律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日常生活中物体往往受到多个力,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多个力合成的情况,学生在掌握两个力合成的基础上,探究多个力合成的方法。

第五步,明确力的矢量性,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任何矢量合成时都遵守的定则。

三、教学实施过程与分析

四、评价与反思

1.分析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成时,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教师仍要求学生用“作图法”求合力,目的是为后面探究过程中学生在处理成角度的力的合成时作以铺垫,给学生的探究活动降低难度。学生对于用作图法处理数据,寻找规律的方法并不常用,如果不经提示学生很难想到这种方法。

2.教学设计要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学生的前认知和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和问题的梯度,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来解决问题。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了适当的教学策略。 3.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模型进行研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方法。研究问题时,

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科学抽象的能力。

4.矢量性对于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学生很难想到平行四边形定则。在探究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可以和学生一起共同讨论实验结论。

案例二 原子结构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进程

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过程与方法:

了解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过程及现象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建立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学认识客观世界的“现象-假设(解释现象)—模型-新的实验现象—新假说—新模型”这样一种不断证伪,不断接近事物本质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

由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分析原子结构,建立正确的原子模型

教学难点:

引导帮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建立正确的原子及原子核模型,物理学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教学设计:

学生已经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也知道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但对原子内部的情况仍缺乏认识。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重点是通过了解物理学史上的实验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建立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古希腊对于原子的论述、17世纪科学家对原子的认识、汤姆生发现电子、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式结构这一物理学史的演进,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讨论,让学生去思索探究原子的核式结构,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原子模型。

因为在中学物理实验条件下有些实验不能实际操作,因此,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动画 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实验现象。

结合实验,让学生了解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物理学家生平事迹,培养学生以事实为依据,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教学用具: 阴极射线管、磁铁、多媒体教学系统 ?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请同学回忆关于物质组成的知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的内部结构是看不见的,科学家们是怎样得到这些结论的?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想从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中找到如何认识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从而知道各种物质来源于何处?它们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人类早期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影响最大的要算由德谟克利特首先提出的“原子说”,他认为万物皆由大量不可分割的微小物质粒子组成,这种粒子被称为原子(希腊文“不可分割”之意)。 于此同时,德谟克利特还认为“原子”具有不同的性质。这就是说,在大自然中能够同时存在各种各样的原子。有些原子很轻,空气和其它各种气体就是由这类轻原子所组成的。相比之下,液体中的原子要重一些,它们虽然相互粘连在一起,但仍能流动,故液体具有体积不变而形状可任意改变的特性。至于固体中的原子,一定是更大、更重的。它们相互结合得更紧密,同圆润而又光滑的液体原子相比,固体原子表面想必是粗糙不平的,因此团体原子间能互相钩牢而不能自由转动,结果形状和体积都可保持不变。由此可知,早期的原子说虽粗浅,但仍能像现在一样,可用来解释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某些物理现象。

1897年,汤姆生在对阴极射线的研究中,通过研究阴极射线的速度及在电场中偏转,否定了阴极射线是电磁波的说法,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阴极射线是一种粒子流,测出了这种粒子流的粒子的质量及电性。并且发现,许多物质中都包含这种粒子。因此他确定这种粒子是包含在原子之中的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将其命名为“电子”。电子是人类认识的第一个基本粒子,在物理学史上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实验演示:阴极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说明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流)

我们知道, 原子本身电中性的,既然原子中存在带负电的电子,则原子中一定还有带正电的物质。也就是说,原子并不是不可再分的,而是有内部结构的。原子的内部结构究竟是什么样的?

三、展示物理学史上围绕焦点问题开展的研究工作

根据已知的实验事实,汤姆生提出了第一个原子结构模型—枣糕模型。汤姆生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像枣糕里的枣那样镶嵌在原子里面。汤姆生的模型可以解释一些实验事实,但是不久,这一模型就被新的实验事实否定了。图片演示汤姆生的原子模型,简要介绍汤姆生的生平事迹

1909年,卢瑟福(简要介绍人物)作了一个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介绍实验装置),按照汤姆生的枣糕模型,由于α粒子质量远远大于电子的质量,又以很大的速度轰击原子,就好像“空气中的尘埃对飞行的子弹的影响一样”,不会对其运动产生影响。但实验的结果却是:当粒子穿过金箔时,大多数沿原方向前进,少数粒子发生了大角度的偏转,偏转角在90°以上的约占1/8000,极少数粒子偏转角达180°。卢瑟福对实验结果非常惊讶。他说:“它是这样叫人难以相信,正好像你用15英寸的炮弹射击一张薄纸,而炮弹居然反弹回来把你打中了一样。”(多媒体演示实验现象)

四、引导学生评价与交流探究结果(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得出)

问题一: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思考原子的结构

篇2: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课堂实录及教学设计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课堂实录及教学设计

一、课程分析

1.本节课使用的教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共同必修1)(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教学的内容是第三章第三节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内容. 2.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历程中体现出来的科学研究方法. (2)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实验探究过程. (3)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解决简单问题.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刚学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后,急需一次真正的实践去更深刻的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而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恰恰适应了学生的这一要求,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要让学生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提高. 2.本节课从人类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认识历史引入,重点介绍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强调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以期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有全面、清楚的认识. 3.两位科学家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讲课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及对他们的评价,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三、设计理念

本节课从生活实践出发,结合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观察,初步了解自由落体运动,并通过对两位科学家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结合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接着,通过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所遵循的规律。通过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理解加以训练,让学生初步接受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最后,在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后,通过回扣课堂游戏,使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加以巩固和提高。

四、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研究并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并会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解答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2)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规律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设计思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咱们班哪位同学反应比较快?请到讲台上来。

生:(推荐一位同学)。

师:我们看这位同学能不能抓住这片铁片。(向学生展示长度约为3.5cm的铁片)

师生共同完成这一游戏。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能抓住这片铁片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抓住呢?我们在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之后,同学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 设计思路: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学生 引入一种与物理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造成一种悬念,使学生产生向往、探索的欲望,处于欲摆不能的状态。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悬念解除之时,也就是正迁移实现之时。

【板书】课题:第三节 自由落体运动

(二)新课研究:

设计思路:在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

师:同学们,物理规律的研究总是来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为了更深入的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我们也需要从生活实践出发,来讨论几个问题。

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谁下落的更快一些呢?

生:重的物体下落的快一些。

师:我们通过几个小实验一起验证一下同学们的结论是否正确。

设计学生实验1:纸片和硬币从相同的高度同时下落,看谁下落的快?

学生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得到结论:重的硬币要比轻的纸片下落的快。

教师演示牛顿管实验,让学生再次验证自己的结论。

师: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持有这一观点,在人类还处于懵懂时期的时候,亚里士多德就对这一现象作出研究,这本身就值得我们尊敬。但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验证。

设计学生实验2:将纸片团成纸团,再和硬币从相同的高度同时下落,看谁下落的快? 教师强调,纸团和纸片的质量是相同的。

学生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得到结论:重的硬币要和轻的纸团下落的几乎一样快。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得到相互矛盾的结论?

学生思考

师:对表面现象的观察有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我们要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研究方法去研究问题。三百多年以前,伽利略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设计思路:教学中应注意新旧知识异同的比较,通过对比,能透过表面现象,看清不同的物理本质。在对比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探索进取状态,引起有意注意,促成思维交锋,这样对完善旧知识,自觉完成从旧知识到达新知识的迁移,并巩固新知识,都极为有利,不然,就公式论公式,该对比不对比,不仅不会促进迁移,反而会造成负迁移。心理学研究表明:对比抗干扰,加强对易混知识的比较,找准分化点,利于排除干扰,加深对某些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促使易混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彻底分化。

设计学生实验3:将硬币放在纸片上面组合成一体,和另一相同的纸片从相同的高度同时下落,看谁下落的快?

学生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得到结论:重的硬币和纸片的结合体要比轻的纸团下落慢。 提出问题:同学们,现在我想让两者下落的几乎一样快,应该怎样做?

学生讨论并提出实验方案。

生:让纸片包住硬币并团成纸团。

师:同学们实际做一下看看。

学生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做的上述几个实验,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生:有空气阻力的影响。

师:如果我们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同学们猜一下,会出现什么情况?

教师演示牛顿观实验,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

设计思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掌握一般概念和原理是通向普遍迁移的大道。 因此,我们在组织教材时,应把基本概念和规律放在首位,突出教材的系统性和规律性。通过上述几个学生实验,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体验实验探究在物理规律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

1、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称为自由落体运动。

师:那么,自由落体运动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呢?他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呢?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师介绍实验器材,并简单的介绍实验过程和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并通过对纸带的分析和数据的处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设计思路: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要以良好的契机为抓手,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

2、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at s?12at2 设计思路:人的每一个认识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知结构,它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在主观上的反映。建构认知结构,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中心环节。促进新、旧知识的交互作用,对于完善认知结构,使认知结构系统化、综合化、整体化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把新概念或规律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概念相联系,把新概念、规律纳入原有概念、规律中,同时使新概念、规律与原有的有关概念、规律进一步分化和融汇贯通,组成一个整体结构。

师: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是多大呢?我们还是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学生通过对纸带的分析和数据的处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板书】

4、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g?9.8s2 例题、一块石头从离地面20m高的楼顶自由落下,经过多长时间石头落到地面?石头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有多大?(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

解析:设经过时间t石头落到地面,速度为v,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得: 12gt2 v?gt h? 代入数值,解得:t?2s 设计思路:通过例题,让学生充分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并体验胜利的喜悦。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回到开课时的小游戏,同学们为什么抓不到铁片呢?人的反应时间很难达到0.1s这么短的时间,那么,同学们计算一下,在0.1s内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落的高度是多少呢?

学生认真计算,并给出答案:在0.1s内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落的高度是4.9cm。 师:(展示铁片)这片铁片的长度只有3.5cm。所以,同学们是抓不到的。

设计思路: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 ,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物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师:本节课的最后,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53页,利用课本上提供的方法,测量一下你的反应时间。

设计思路:让学生充分体会物理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妙用,并通过他们自己测量的反应时间回扣抓铁片的过程,是本节课的教学更加完美。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

1、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3、自由落体加速度

(五)教学设计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 自由落体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称为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v?20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h?12gt2v?gt

4、自由落体加速度 g?9.8s2

六、教后反思

1、在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和教师加强必要的指导,是促进知识顺利迁移所不可少的前提。所以教师在采用行之有效的教法、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法,进行物理教学改革的同时,认真学习知识迁移规律,并考虑影响知识迁移的各种因素,定能提高教学效果。

2、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3、“实验启发式”综合教学模式是我们学科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模式,已在实践中收到一定效果,当然也有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使之变得更科学。

4、本节课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从历史上的研究过程入手,所以本节课的思路比较开阔,转折比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内容的衔接。

5、本节课的演示实验比较多,做好演示实验,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这一点尤为重要。篇3: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物理教学是科学过程在教学上的一种特殊形式,如何在建构物理

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改变传统物理课重理论、轻实

践,重动脑、轻动手,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局面,是当前物理教

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按学生主动性程度划分,物理教学的开展有三种形式:教师演示,

学生模仿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教师提示点拨,学生自主探

究。这三种形式中,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主体性与创造性程度不相

同。物理教学中具体采用哪一种形式,一方面要看学生的技能、能

力水平,另一方面还要看客观条件(如时间、实验设备)情况。但

是不管哪一种探究,都要做好如下设计工作。 1 设计好认知措施

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对接、整合,实现有效 的同化和有准备的顺应,达到认知的进步与发展,因此,任课教师

非常有必要在课前对学生关于新知识的适应情况作全面调研。在传

统教学中,这一点往往被忽视。那么,究竟作哪些调研呢?笔者认

为,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哪些新知识可以通过同化进行认知,要调

研学生新旧知识间的差距或台阶,是否具有表象基础、是否学过类

似的方法,数学知识是否具备等方面。如由速度概念来建立对加速

度的理解,前者表示位置变化的快慢,后者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这里方法相同,容易迁移,但后者物理意义更难以理解;磁场概念

可以运用电场的表象同化来建立,但要注意它们有区别。二是哪些

知识必须运用顺应,这是我们常常所说的难点。一般地,新旧知识

在方法、表述上相差太大的,或者本身无法被同化时,则要通过顺

应让学生接受,如电磁感应现象,初中是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导体“切

割磁感线”,高中描述为“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这两种

表述差别较大,需要顺应学习。除了新知识的认知调查外,问题解

决方面的情况也应作好相应准备。 2 设计好教学环境及素材

教学环境设计包括内外环境设计,内环境是指学生积极的学习心

态,外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物理环境的设计已经又很多

这方面的成果,这里不再多谈。人际环境中要特别设计学生和学生

合作、交流和讨论活动,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创建民主氛围的措施

设计。比如一堂课中哪些环节设计为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哪些环节

设计为集体讨论或分组讨论,是否设计交流探究成果的环节,等等。

这些环节都是基于人际环境来开展的。对于民主氛围设计的措施,

可以从总体上安排,如教师控制提问几个问题和多长时间,教师引

导探究为多长时间,学生自主与合作探究多长时间,在课前都应做

好设计,临场可以有所调整,但不应超过上限时间。对于激发学生

积极心态的设计,必须有具体的措施,如明确新知识的重要性及对

于后续学习甚至个人理想实现的意义,可以介绍知识在生产生活中

的应用、科学人文等,也通过插播课堂录像片段或课件来实现。 3 设计好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目标要考虑来自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课题的内容具有

的教育教学功能,二是学生在此学习阶段的可接受性;前者反映了

目标设计的内容要求,后者反映了目标设计的主体要求。就某一课

题而言,这两方面相互作用而可能达到的认知、技能与能力、态度

等的最近发展水平都应该成为课题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建

构知识和发展能力,应该根据物理知识特点和学习条件,分辨出课

题内容的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主目标的实现是该课题教

学的主要任务,次目标可以考虑在完成主目标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延

展任务来完成。例如,在课题的探究教学中,要探究的知识的结论

获得和探究能力的发展这两个目标一般都是主目标,而培养兴趣等

目标可以在引入课题和结果的运用等环节通过激发好奇心和动机

来达成,通过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首创精神来实现创新意识与

创新能力目标等等。实际上,也有很多情况是完成主目标的同时也

完成了次目标,例如科学态度的养成与发展。 4 设计好教学模块、环节

一般地说,课堂教学过程是由主目标指导下的若干环节组成,这

些环节具有特定活动和完成特定功能。为了完成特定功能,必须设

计每一环节活动及其措施。有些环节是物理教学常用的,如实验操

作环节,它们一般使用的程序和方法变化不大,具有较稳定的结构,

把这样的环节称为模块较合适;还有些环节是根据需要课堂上教师

临时增加的,可以称为临时环节。因此,教学设计可以分为模块设

计和临时环节设计。模块设计主要考虑它的功能、程序、所用方法、

可能的难点及措施等,临时环节着重考虑其功能。物理教学中,模

块通常有课题引入、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处理、结论应

用等;临时环节如知识铺垫性环节。在某一堂课中,该组合哪些模

块和环节,各自占用时间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断定。一般地,模块

可以主要在课前设计,临时环节可根据需要临时增加,次数不宜多,

时间不宜长。如高中“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设计,“条形磁铁插

入闭合线圈实验,及以通电螺线管代替条形磁铁的实验”可设计为

模块,教师上课时发现“初中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实验”学生忘

了,可以临时复习这个实验内容和结果,这就是临时环节。 5 设计好教学思维

总体上讲,课堂教学思维有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两类。教学主线

一般由教师来驾御,以某一问题作为立足点,启发学生思维发散,

同样以某一结论的得出作为归宿,使学生思维辐合。思维散而不收,

则显得凌乱,缺乏目的性;思维收而不散,则显呆板,缺乏灵活性,

这些都影响物理知识的有效构建。思维发散与辐合的这种辨证统一

关系,存在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设计应予以重视。当然,

教学中也存在分析思维(逻辑推理)和直觉思维的成分,设计时也

应该关注。

在求异中思维发散,在目标指引中思维辐合,这是教学思维设计

的基本原则。物理教学思维设计,应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将内部思

维与外部行为自然地结合起来,在操作中充分感知、识记、领会物

理现象;通过理性思考和数据分析,把握物理客体及其运动变化的

规律性。同时,还让学生在迷惑或困境中不断地发现、提出问题,

触发解决问题的欲望,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以及亲自体验成功与失

败,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历程。

第20篇:高中物理绪论 教学设计 [1500字]

《高中物理绪论》教学设计

风陵渡中学 杨华峰

一、设计思想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课件采用了powerpoint制作平台,在设计制作时所追求的是知识性和思想性,而不追求多媒体技术的技巧性,追求的是多媒体技术为我服务而不是我为多媒体技术服务,课件在设计制作时力求通过恰到好处的动画效果,通过多媒体技术的特殊渲染作用,通过视觉和听觉上的强大震撼效果,使学生一进入高中就立刻感受到全新的物理学气息,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二、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

《高中物理绪论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使学生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树立起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

第二个目的:使学生对物理学的概况、物理学的发展历史、物理学的研究特点等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起学生学好物理学的强大动力;

第三个目的:对学生开始进行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的培养,对学生开始进行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培养,逐步使学生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逐步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养,激发起学生创新的欲望,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热爱科学家,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二)学生学情分析

我校虽然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但毕竟是一个农村中学,这里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可以这样说我校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是中考失败的学生,甚至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经过大量资料调查和实地调查, 我们发现了学习困难学生有一个共同过程和主要原因:这就是不管这些孩子一开始变差的原因是多么的不相同, 但有一个过程却是一样的, 这就是他们经历一个学习反复失败的过程, 也就是说, 学习反复失败是学习困难学生学习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差的主要原因。学习反复失败必然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正是在反复失败的过程中, 学生形成了消极的自我概念和失败者心态, 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原动力, 反复失败的恶性循环

导致自身内部动力机制的缺损, 最后导致学习愈来愈困难。所以我校很多学生一般会出现厌学现象。

而物理学科又是较难学的高中学科之一。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所以,学生普遍出现对物理厌学,或者未学就先生恐惧感,或者先是有信心学好物理学, 但经常碰到不会做的课外题,信心被打击得一干二净。学习物理困难学生学习障碍不消除, 自信心不建立,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能形成, 那么学习习惯, 学习技能, 基础知识等一系列于后续学习有关的问题都不能解决, 学生学习物理困难从根本上也就无法改变, 这样整个矫治工作的效果就可能事倍功半, 乃至于徒劳无功。所以要学好物理学,首先是要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接着树立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成功感。

所以上好高中第一节物理课至关重要。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物理学概况,了解物理学的研究范围.知道学习物理学的重要意 义.知道物理学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重要基础.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3.激发学生研究探索的兴趣和积极性.4.激发学生学好高中物理的积极性.5.知道怎样学好高中物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绪言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和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领略物理理论的形成过程和物理学家的思维方法.

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绪言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探索、质疑精神,提高科学素质.2.对绪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观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罩、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和学习方法

(二)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阅读教学法、归纳法

六、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砖(三块)、泡沫塑料、瓦、四个生鸡蛋、金属屏蔽

七、教学过程设计:

8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