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地球信箱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7-04 08:32:55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地球信箱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边读边思的习惯。3.通过阅读地球信箱的信件,感受大自然的美。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地球信箱的信件,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

了解拟人句的表达方法,体会语言美。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有这样一个星球,它有美妙的大气层,而且氧的含量恰到好处,让我们轻轻地呼唤它的名字――(地球)。(课前板书)

有这样一个星球,它旋转的速度刚好合适,我们可以尽享四季之美,让我们大声地呼唤它的名字――(地球)。

有这样一个星球,千秋万世运转不停,是我们永世的乐土,让我们深情地呼唤它的名字――(地球)。

地球还是一个大信箱呢!盛满了无数爱的信件。让我们一同打开地球信箱,去寻找爱的踪迹吧!(板书:信箱)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及脉络。1.检测生字学习情况。(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1)指名认读,正音。 (2)指名带读。

(3)说说易错的字音、字形。

2.带着问题分组读课文,完成习题。(课件出示习题) 课文开头总的写地球是_____,盛满了无数爱的信件。

然后,作者具体写了地球信箱中的__ 封信,它们分别是__ 、__ 、__ 、__ 。

最后作者想加入写信的行列,写给那些被我们遗忘的伙伴:__、__、__、__ 。我期待它们变绿、变美、变得生机勃勃。 3.汇报、交流习题。

4.引导学生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课件出示例句:它把雪白的信纸一次次地铺满了天地,满腹的话儿不知从何说起,从哪儿下笔。),找出文中的拟人句读一读,体会拟人句的作用。

(二)精读课文。

1.出示课件。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聆听,想象,体会情感。

2.指导朗读方法。(课件出示:要读得轻柔、舒缓,读出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同桌相互练习读。4.学生配乐齐读。

(三)分析课文:

1.分析2-5自然段的结构,体会写法。

(课件出示:划出2-5自然段每段的第一句话,齐读。 2.想一想,这四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比较反问句与陈述句的区别,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比较下面这两个句子,说说你喜欢哪种表达方式?为什么? 这些美丽的信件,哪一封不感人至深?哪一封不给人启迪? 这些美丽的信件,每一封都感人至深,每一封都给人启迪。

(四)拓展延伸。

作者提到了哪些被我们遗忘的伙伴?为什么说它们是被我们遗忘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被遗忘的伙伴呢?作者有什么样的心愿? (课件出示:保护地球人人有责)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读了地球信箱里一封封美丽的、充满爱的信件;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荒山、污河、沙漠、灰蒙蒙的云天向人类求助的目光,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那么就让我们爱护地球的环境、建设美好的家园吧!

课后习题 1.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 2.仿照文章自己写几个拟人句。

板书 地球信箱 捡起的落叶 片片云彩 满身银装的冬天 乌黑的煤

推荐第2篇:地球信箱

课题:12 地球信箱 第 1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会写“箱、邮、圣、脊、梁、腹、煤、迸、炽、佛“10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朗读,把朗读与体会结合起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我们探晓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生字词。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法:引导、点拨。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堂堂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地球与我们人类关系密切,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对地球了解多少?我们又要对地球说些什么心里话?让我们一起学习《地球信箱》。

1、板书课题

2、学生读题。

3、启发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4、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通读全文,读准字音,读懂词语,读通句子。

2、交流自读情况。

(1)、注意读音

(2)注意字形比较认读:箱 相 腹 复

(3)读懂词语。

3、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播放DVD光盘课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阅读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课文上标注出来。

2、交流、整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的内容,请同学们用一句话出来吧!

课题:12 地球信箱 第 2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进行品读,讨论交流、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我们探晓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改造大自然的决心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注意课文第2~5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课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这节课,我们就去感悟作者的情感,了解写作方法。

二、感悟理解,指导朗读

1、巧设问题,品读理解。(课件随机出示相关语段)

(1)、地球这个大自然信箱都有些什么爱的信件,都是谁写给谁的?

(2)、你最喜欢哪一封信?为什么?

(3)、这些多情的信件给作者和读者怎样的启迪?

2、情理交融,诵读吟咏。

(1)、指导朗读

(2)、学生朗读,读中感悟,升华情感。

(3)、指名朗读。

(4)、全班齐读。

(5)、自由朗读。

3、体会写法。

三、拓展延伸

学生写一封“爱的信件”,写给“荒山”“污河”“沙漠”„„模仿第2~5段的写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品读,学习了作者的写作方法,感悟了作者的情感,激发了自己的情感,增强了环保意识。同学们总结一下吧!

推荐第3篇:地球信箱教案

课题:12 地球信箱 第 1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会写“箱、邮、圣、脊、梁、腹、煤、迸、炽、佛“10个生字。

2、流利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朗读,把朗读与体会结合起来

2、抓住重点句段进行品读,讨论交流、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我们探晓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改造大自然的决心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注意课文第2~5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法:引导、点拨。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地球与我们人类关系密切,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对地球了解多少?我们又要对地球说些什么心里话?让我们一起学习《地球信箱》。

1、板书课题

2、学生读题。

3、启发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4、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通读全文,读准字音,读懂词语,读通句子。

2、交流自读情况。

(1)、注意读音

(2)注意字形比较认读:箱 相 腹 复 (3)读懂词语。

3、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阅读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课文上标注出来。

2、交流、整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的内容,请同学们用一句话出来吧!

课题:12 地球信箱 第 2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课时目标:体会情感,了解写作方法。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这节课,我们就去感悟作者的情感,了解写作方法。

二、感悟理解,指导朗读

1、巧设问题,品读理解。

(1)、地球这个大自然信箱都有些什么爱的信件,都是谁写给谁的?

(2)、你最喜欢哪一封信?为什么?

(3)、这些多情的信件给作者和读者怎样的启迪?

2、情理交融,诵读吟咏。

(1)、指导朗读:

(2)、学生朗读,读中感悟,升华情感。

(3)、指名朗读。

(4)、全班齐读。

(5)、自由朗读。

3、体会写法。

三、拓展延伸

学生写一封“爱的信件”,写给“荒山”“污河”“沙漠”„„模仿第2~5段的写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品读,学习了作者的写作方法,感悟了作者的情感,激发了自己的情感,增强了环保意识。同学们总结一下吧!

推荐第4篇:地球信箱说课稿

《地球信箱》说课稿

五年级 (2)班

杨申杰

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能有机会站在这里和各位探讨《地球信箱》的教学,下面我从教学主题、教学方式、教学环节、教学板书四大块说说我对这一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透视教学主题:

(一)教材分析

《地球信箱》是湘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单元的第一课。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作者通过新颖大胆的想象,把地球比喻成一个大信箱。把自然景物当成人来写,大自然的奥秘成为信的内容。最后写“我”深受启发,也加入了写信的行列。表达了“我”希望探晓改造大自然地愿望,抒发我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目标定位

五年级的学生无论是思想上和知识上都是一个过渡和提升的阶段,根据单元要求和本课特点,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会写“箱、邮、圣、脊、梁、腹、煤、迸、炽、佛”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培养边读边思的习惯。让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会2-5自然段开头的好处。

3.通过阅读地球信箱的信件,感受大自然的美,

【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确定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地球信箱的信件,感受大自然的美,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体会2-5自然段开头的好处。

【教学难点】:了解拟人句的表达方法,体会语言美。

二、说教法:创新教学方式

教法,学法的利用。我想,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这十六个字。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选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合作学习和提问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三、说教程:激活教学环节(第一课时)

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教学步骤:

(一)、鼓励找自信,直接导入主题。

对于学生来说,充分的肯定是他们找到自信的根源。所以在开始我就用接对诗句的方法让他们找到自信的感觉。然后直接导入课题,板书。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小组上台展示预习成果。(生字新词)

成功导入后,我请一个学生带着“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的要求快领读课文,适时指正学生预习时的误读。读完后学习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课前预习检测,扫除字词句的障碍。接着让小组上台展示他们的预习成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讨论与交流中求得真学。

(三)、再读课文,小组讨论,探究课文内容。

首先肯定他们的预习成果。

1、然后接着提问: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信件呢?里面又写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大声的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①课文开头总的写地球是 ,盛满了无数爱的信件。

②然后,作者具体写了地球信箱中的 封信,它们分别是:

写给 的; 写给 的; 写给 的; 写给 的。

③最后作者想加入写信的行列,写给那些被我们遗忘的伙伴:、、、。我期待它们变绿、变美、变得生机勃勃。

2、读完课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完成以上问题。老师做相应的指导。

3、根据情况肯定小组讨论的活动程度。然后叫积极的同学上台以填空的形式回答问题,并组织同学或是自己读课文里的相关内容。

通过以上环节:读课文——讨论——学生交流回答问题。一加强了小组合作交流,也让学生上台充分的展示自己,让其找到自信;二把课文内容梳理了一遍,把握了课文的大致内容;三同时让学生加强了读的训练,把握了重点。再继续提问,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呢?让学生继续质疑。

4、最后让学生再默读课文,进行小结。

四、说板书:回顾板书设计

地球信箱

地球是个大信箱 落叶写给大地母亲 太阳写给大地 冬天写给春天 过去写给今天

推荐第5篇:《信箱》教学设计

《信箱》

分析:

本文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讲娃丽家安上了信箱,爸爸把钥匙交给了哥哥哥什提亚保管。

第二部分:讲哥什提亚把邮递员送错的信丢在门外台阶上。

第三部分:讲娃丽准备出去送信。

第四部分:讲娃丽冒着风雪和黑暗,把信送到收信人家里。

第五部分:讲娃丽家收到一封感谢信,娃丽拿到了和哥什提亚一模一样的钥匙。

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爸爸把钥匙交给哥哥哥什提亚,由他负责管信箱。对一封投错的信,哥什提亚扔在台阶上,不管不顾,妹妹娃丽却不顾风雪和黑暗将信送到了主人的家里。事后,信的主人来信,对娃丽表示了深深的感谢。于是,爸爸也给了娃丽一把钥匙。通过鲜明的对比,赞扬了娃丽急人所急、热心助人、做事认真负责的优秀品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读懂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弄清楚爸爸为什么给娃丽一把与哥哥一模一样的信箱钥匙。

3、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从整体来感知课文。

四、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读信引疑

1、课件出示:信箱

2、信箱可以说是大家生活中的朋友。一天,一位名叫哥什提亚的小朋友从自己家的信箱里取出一封很奇怪的信——信封只有地址没有收信人的姓名!

同学们想读一读这封信吗?

3、课件出示信的内容。

4、读着,读着,你想到了一些什么(问题)?

(二)导学提纲

1.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信的?

2.娃丽为什么拿到了和哥哥一模一样的钥匙? 3.你想对哥什提亚说些什么?

(三)导学归纳

举行小小辩论会,针对哥哥与妹妹的不同表现,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

(四)布置作业(A为必做,B和C二选一)

A、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描写风雪和娃丽去送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B、读了《信箱》,热心助人、认真负责的娃丽肯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或者你的朋友也热心助人、认真负责,让我们来写一写自己或者朋友。 C、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和邻居小朋友听。

(五)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也写一封信,然后自己来投递下。

推荐第6篇:《信箱》教学设计

《信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娃丽冒着风雪把一封被邮递员送错的从前线寄回来的重要的信及时送到了失主手中的感人事迹,使学生从中受到“做人要有责任感”的教育。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自主阅读课文,感悟做人的道理。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小黑板。

学生:了解信箱的功能和邮递员的职责。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孩子们,信箱是用来干什么的?可是今天我们所学的“信箱”却迥然不同,它里面还装着更珍贵的东西,那是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勾画难以理解的词句,提出问题。

3全班交流。

三、紧扣重点,体会感悟

1文章的哪部分最使你感动?(

三、四部分)为什么?

2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3带着你的体会自读课文;抽读,评价;分角色朗读。

4娃丽给石铁潘诺夫一家带去的仅仅是一封信吗?还带去了什么?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5是啊,所以石铁潘诺夫才这样写道……(学生读信的内容。)

6因此爸爸才让娃丽和哥哥轮流管信箱,爸爸的用意何在?(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娃丽继续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暗示哥哥要像娃丽一样做个有责任感的人等。)

四、联系生活,拓展创新

1孩子们,学完课文以后,你认为“信箱”里究竟装着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讲讲你身边的有责任心的人或者事。你从这些人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

[2008-07-13]

推荐第7篇:12.地球信箱教案

12.地球信箱(教案)

课文分析:本课是以总分总的形式来写的,重点是学会文章中词句的写作手法,比如拟人、排比、比喻等等。文章是描写大自然的,通过描写大自然的美丽、奇妙,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课文最后呼吁大家去保护和修复那些被遗忘了的大自然。文章的美美在句型,美在词句中,通过分析,本人打算以读悟情,在读中感悟。

一、导入

同学们,信箱你们都见过么?(信箱是人际沟通工具之一,信箱经历了由木质信箱、铁皮信箱到电子邮箱,它的出现是人们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信箱,大家都见过都比较熟悉,那么地球信箱大家知道是什么么?地球信箱的信件又是由谁来书写描画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球了解地球信箱吧!

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的时候,思考一下,地球信箱的信都是谁写的,他们在信件里面都书写了什么,或者说表达了什么?

二、课文分析

信件分别是落叶、云儿、冬天、煤。 第一封信:落叶

泛绿:春天刚刚发芽的时候。

越写越多,越写越大:是树叶的生长的过程。 碧绿变成黄色:描写的是生命的变化过程。 才:写出了树叶对大地的喜爱之情。

这一自然段用拟人(把物当做人来写)的手法,深动形象地描绘了树叶由春天刚刚发芽到秋天落叶的这一生长的过程,从中也可以真切的体会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板书:爱是满载的思念) 第二封信:云儿

色彩越来越多,云朵越来越重,支撑不住的盛情,就从那里滴滴答答地飘落。 叶儿越写越多,叶片越写越大,知道吧碧绿写成了黄色。

越...越...:读的时候,停顿并重读,反复练习,从中感悟大自然的变化。 落在水面上,江海...庄稼的脊梁。

利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感受排比的奇妙之处。

太阳给大地的信,太阳把它的信写在五彩的云朵上面,同样是拟人的手法。 (爱是五彩的信笺) 第三封信:冬天

冬天的雪花一页页地铺满了大地,满腹的话语不知从何说起,把纯白寄给春天。 (爱是季节的轮回) 第四封信:煤

自然演变的一种过程,大自然的神奇。 (爱是动听的歌声)

四封信:本来都是不会哭不会笑的事物,作者把它们都当做人来写,用它们的思念与爱表达的都是对大地喜爱,用他们的嘴巴,说出大自然的美丽、神圣、纯洁、喜悦、神奇。引起同学的共鸣,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很幸福(幸运)地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激起他们的保护意识。 学完四封信,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四分信有什么相似之处:引出结构,总分。

四、课文总结

设问改成陈述通过比较,感受设问句的奇妙之处:增强了气势,有一种追问读者的感觉,引发思考。

分析最后一句话:一封写给荒山,一封......更动听的诗篇。 美丽的地球正在遭受人类自私贪婪的破坏,毁坏的地球和那些动听的诗篇形成对比,唤起人们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一共让地球变得更加美好。

五、引申

设身处地想一想:被遗忘的荒山、污河、沙漠他们要给大地写一封信,他会说些什么?以前面极端的形式写!

推荐第8篇:《信箱》教学设计1

《信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学会向娃丽学习。

教具准备:小黑板一块。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

1、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利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2、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二、用三步教学法学习课文。

A、初读课文,独立学习

活动步骤:

1、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2、学生独立思考并复述课文。

3、学生互相讲课文故事。

4、由学生推荐一人完成课文复述,其他人补充。教师整理。

B、再读课文,合作学习

活动步骤:

1、学生小声、快速读课文。

2、阅读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一封邮递员投错的信,哥哥哥什提亚和妹妹娃丽各是怎样对待的?他们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妹妹娃丽为什么能够拿到跟哥哥一模一样的钥匙呢?可见爸爸对妹妹的态度有何变化?

(3)对于哥什提亚和娃丽,你认为谁更值得学习?

3、师生对话,讨论上述问题,结论:哥什提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娃丽——急他人之所急。

C、三读课文,创新学习

活动要求:学生能够明辨是非,知道该怎样向娃丽学习。

活动步骤:

1、学生有感情地读“娃丽送信”的段落,体会她送信的艰难。

2、与学生讨论两个话题:

(1)用自己的话赞美娃丽。

(2)你身边有像娃丽这样的人吗?他们都做了哪些好事?今天以后,你将怎样向娃丽学习呢?

3、教师小结,结束学习活动。

推荐第9篇:《信箱》教学设计3

《信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学习用较快速度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

3.体会娃丽的美好心灵,学习娃丽关爱他人的优良公民道德。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6课《信箱》,(板书课题)

二、自学

出示自学提纲:

1.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信的? 2.爸爸为什么让哥哥把信箱钥匙交给娃丽? 3.你想对哥什提亚说些什么?

三、反馈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逐一交流以上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相机进行朗读的训练与指导。尤其是对第三题的处理要让学生说心里话,各抒己见,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

四、总结

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些什么?

五、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推荐第10篇:地球:教学设计

地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2.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 3.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4.知道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状况。

5.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6.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7.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8.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尊重证据、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精神。

9.会查找、收集、分析处理关于地球的资料及信息。 教学准备

1.查找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等相关资料。

2.稍大一点的三夹板,带桅杆的轮船模型或者地形地球仪。 教学准备

课前师生收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历史过程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1.学生朗读单元课题,提问:我们居住的星球叫什么? 2.谈话: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唯一星球,是我们人类美丽的家园。关于地球,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呢? 3.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

4.谈话过渡: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关于地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研究。从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共同探索关于地球的这么多的奥秘。到本学期结束的时候,我们来进行地球知识竞赛,大家比一比,看谁知道得最多。对地球知识的学习,还是让我们从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开始吧。

二、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奥秘的历史。

1.谈话: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收集了不少人类探索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历史资料,同学们分小组分享你们的收集成果吧,交流交流人类特别是古代的人们,在探索地球的历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有哪些主要的观点?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2.学生分组交流。

3.全班交流。重点放在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历程上,梳理出:居住地中心说——天圆地方说——地球说。

4.提问: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哪种观点最接近现在的情况?古希腊人是通过什么现象提出这种观点的呢? 5.演示模拟实验,师生讨论。

用一张大一点的三夹板模拟海平面,一个带桅杆的船的模型,模拟船在海上的航行,再现古希腊人看到的情形。

6.谈话:这个现象激起了科学家的好奇,他们从这种反常的现象中大胆地提出了海平面不是平的,而是弧形的观点。古希腊人由海平面是弧形的联想到整个地球是球形的,他们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先生,首先提出地球是球形的观点,这是人类对地球认识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飞跃。他们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振奋人心的,但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因此,在当时还只是一个猜想。他们是怎样寻找证据的呢?

7.学生阅读资料,讲故事,谈感想。感知人类寻找证据,对地球形状进行的艰险的探索活动。

三、观察图片,计算数据,构建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知。 1.谈话: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能够从太空远观地球了,地球真的是一个“地”球吗?也就是说是一个以陆地为主的球体吗?

2.学生计算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以及它们占地球表面积的比例,感知陆地和海洋、地球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得出结论。 3.观看关于地球的图片,包括从太空、月球上看地球的照片,地球上一些美丽景色的照片,感知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美丽的景象。让学生建立和舒发对地球的美丽情感。

4.画“太空中的地球”图,写关于地球的解说词。

四、课堂小结:请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第11篇:信箱里的花束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信箱里的花束》记叙了小女孩娜塔娅主动帮助邮递员阿姨送信,热情地给年老的女教师送花的故事,赞扬了娜塔娅助人为乐、关心她人的优秀品质。故事内容不仅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而且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富有儿童生活情趣。

全文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课文开头至“‘有您的,给!’她快活地说。”),记叙的是娜塔娅主动帮助邮递员阿姨送信的事。

第二部分(“有位年老的女教师”至结束),记叙的是娜塔娅给年老的女教师送花的事。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中应采用直击重点的策略,通过自学方式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两部分内容,然后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第二部分的品读。在汇报时,教师适时点拨,以达到比较好的阅读效果。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和关心他人的品质。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和关心他人的品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信箱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可是有一位年老的女教师却在信箱里收到一束鲜花。这束花是谁送的呢?这美丽的鲜花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吗?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把语句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教师巡视)

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研读课文

1.自学课文,明确结构。课件出示问题:

(1)娜塔娅为什么要帮助阿姨送信?

(2)娜塔娅为什么要把一束鲜花放在女教师的信箱里?

(引导学生结合这两个问题,将课文分成两部分。)

2逼范量挝牡谝徊糠帧

(1)默读课文,娜塔娅为什么要帮助阿姨送信?找出课文中相关的语句,用笔画出来。

(2)“她见女邮递员正在擦额上的汗水”,娜塔娅看到这种情景,心里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引导学生理解对话部分的内容)

(3)用“因为……所以……”说说娜塔娅为什么要帮邮递员阿姨送信。

(4)分角色朗读。

①指导分角色朗读。

②同桌之间练读,然后汇报。

3.品读课文第二部分。

课件出示问题:

(1)默读课文思考:女教师看到信箱里的一束美丽的野花,表情是怎样的,心情又会怎样?用笔画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2)娜塔娅为什么要送花给女教师?

(学生找出句子,教师随机出示句子,并指名读句子“她说不定正坐在门口等着呢!”……)

教师归纳:娜塔娅为了不使年老的女教师在星期日因收不到信件而失望,所以跑到郊外的田野上,采来一束野花,放在女教师的信箱里,使这位女教师像其他日子一样充满希望和快乐。

(3)娜塔娅、信件杂志和报纸会给女教师带来什么呢?

(引导学生弄清娜塔娅、报纸杂志信件与希望和快乐的关系。)

(4)课文是怎样写娜塔娅给女教师带来希望和快乐的?

学生读:女教师特别喜欢娜塔娅,因为娜塔娅天天给她带来希望和快乐。

(这句话哪一部分是原因?哪一部分是结果?还可用另外的方式说吗?引导学生弄清句子前后部分的关系,了解前果后因的句式。然后指导朗读句子。)

四、总结全文

1庇懈星榈乩识寥文。

2毕胍幌耄耗阆不赌人娅吗?为什么?

3毖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喜欢娜塔娅的原因。

五、识字

1.自由认读。

2.指名认读。

六、拓展阅读

1.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文章《明年,也许》。

(1)读读文前提示,明确要求。

(2)自由读。

(3)同桌交流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

(4)全班集中汇报,归纳总结。

2.课外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文章《姐姐》。

第12篇:《地球累了》教学设计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累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了解和感受人口急剧增长对地球环境所造成的巨大危害,知道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的重要问题之一。

2.知道解决人口迫在眉睫,知道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解决人口问题出一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人口急剧增长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的危害。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看视频,引出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让孩子们体会地球妈妈的美丽和无私,初步感知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根本原因。

活动二:数据导行,引发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让孩子们明白人口急剧增长,让地球妈妈负担加重,由此速度增长,设想一下,有140亿人口的地球的样子,明白人口急剧增长对地球环境所造成的巨大危害。

活动三:联系生活,深化感悟

设计意图: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地球人口持续增加,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了解人口急剧增长给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造成的影响,明白解决人口问题迫在眉睫。

活动四:控制人口,人人有责

设计意图: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孩子们用自己擅长的文字或图画,为今年的世界人口日设计一幅宣传标语,呼吁大家有责任和义务为解决人口问题出一份力。

第13篇:地球公转教学设计

“任务驱动+模型演示”突破公转教学难点

济南育英中学 尹晓洁 2012年7月30日 14:38

陈青于12-7-30 15:08推荐还记得备这节课时,我们调研学过的学生难在哪?孩子们说:公转课件中太阳直射点为什么会移动想不明白,那些地理现象怎么就和公转有关系搞不清。晓洁就顺着学生的思维瓶颈,设计教具,学生自己演示,记录二分二至点太阳直射的位置,认识这一空间难点;进而从生活现象入手,梳理生活现象与公转过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因为找准了难点,有目的去讲学生所需,导其所阻,所以这一课上得真明白。调查研究学生才有发言权是我当时最大的收获 郭成强于12-7-30 22:08推荐并加5分无推荐理由!

郭成强于12-7-30 20:32推荐为资源并加40分本节乃重中之重、难中之难。难在何处突破口就在何处。难点是内容空间性强,恰恰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还有待发展,利用教具将地球公转难观测、难想象的特征直观化,正是对这一难点的有效破解。剩下的就是动手演示、观察思考、对接生活了。可贵之处在于不回避难点,又精心设计教具突破难点,有“智取华山”的效果。

商榷:本节是置身地球之外观察。请两位同学分别在地球和太阳上,说说在四至点观察到了什么变化?有效与否,不妨一试。

“任务驱动+模型演示”突破公转教学难点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也是目前唯一适于人类生存的星球,学生认识地球是必要的,认识的角度可以想象为从宇宙空间看地球,进行宏观认识。因循这一思路,地球仪是用来帮助人们认识地球的理想模型。”这是我对今天培训中有关 “地球”内容课标解读的部分理解,它已成为我在“地球的公转”一节教学中突破难点的重要启示。

地理学是研究空间的科学。地球及其运动的学习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以往的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在学习地理刚开始不久的七年级学生看来,“地球的公转”是非常难学的一节课,难在学生不具备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难以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仅有课件呈现公转的动态过程,学生还是无法真正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更难以将其与四季的变化建立逻辑联系。依据新课标对本节内容提出的两点要求,结合学情实际我确立了本节教学的两个难点:一是使学生正确理解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二是帮助学生建立“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四季变化”之间的逻辑联系。

作为人们认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利用它来形象地演示地球公转,学生可以通过比较直观地观察帮助理解地球公转运动,这无疑是个好办法。但是,如何观察效果好?这不仅需要从教具的运用方面动一番脑筋,如果再能够充分考虑到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等心智特点,用他们感兴趣的“任务”来“驱动”,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将会使达成课标要求的过程变得实用有效,水到渠成。

基于以上考虑,我运用了“任务驱动+模型演示”的方法突破“地球的公转”一节的教学难点,实际效果还不错,现进行一下阐述,敬请各位专家、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任务驱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能够激发出学生追求新知的动力。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导入本课的学习,使探求新知的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具体导入方式如下: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咱们大家年年岁岁都在感受着四季变化的无穷魅力。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啊?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

四季变化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那么产生四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它和我们今天讲的地球公转有什么关系?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了解地球公转寻找产生四季的原因。

【模型演示】:

第一个板块:我会演示——正确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

1、展示公转静态示意图,对比自转与公转,了解公转的基本特点,理解体会,为进一步动手演示做铺垫。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

(1)中心: ;方向: ;周期: ;独特姿势: 。

(2)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演示任务一:学会用教具正确演示地球公转

第一步:介绍教具朋友;

第二步:模拟地球公转时的姿态,将地球仪分别摆在公转轨道上我国“二分二至”时的位置;

第三步:学生自主演示地球公转;

第四步:学生互相查找、改正演示错误;

第五步:学生示范正确的演示方法。

第二个板块:我会观察——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1、演示任务二:再次按照正确方式演示地球公转,让地球仪停在我国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注意观察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

2、我有发现:随着地球公转一周,太阳直射点在 纬线和 纬线之间往返移动。

3、确认位置:指图说出我国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的纬线

4、对号入座:请你判断下面A、B、C图分别展示的是我国二分二至中的哪个节气?

5、大胆质疑:为什么太阳直射点会移动呢?

6、观察结论:地球公转时地轴 ,才导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第三个板块:我会描述——明白产生四季的原因

1、联系生活谈体验: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离我们聊城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往复变化,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反映出这种变化呢?

2、活学活用:请同学们正确选择一幅图按照图表的顺序说明聊城冬至日时的具体情况。

我选择 (A/B/C)图,说明聊城冬至日的情况。

【课堂总结】:

正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倾斜,而且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引起正午太阳高低和白昼长短的变化,使得地面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我们感觉到春天温暖夏季炎热秋天凉爽冬季寒冷,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原来正是因为地球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才产生了四季变化。

读教材资料,了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无论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还是对于整个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来说,认识地球的运动都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其中,地球的公转运动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这些地理现象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基础,并进一步影响到人类活动。因此,对于地球公转运动的学习目标也应该延伸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样既体现了学习的实用价值,又突出了“人地关系”。基于这些对课标的认识和理解,一方面,我设计了用“寻找四季产生的原因”作为导入及贯穿本课始终的主线。教学实践验证,不仅顺利达到“用地理现象说明公转”的课标要求,还使整节课浑然一体,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另一方面,地球仪是地理学习和研究的一种工具,我设计的这种“模型演示”方法就充分利用了这一学习工具,既比较准确地模拟了地球公转的过程,又使“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的过程变得趣味盎然、简洁明了。

在新课标要求的指导下,一堂曾经“云雾缭绕”的难课变得“活力四射”了!感谢新课改!

第14篇:地球妈妈教学设计

7 地球妈妈

教材分析:

半空中、池塘里、地底下和地上的小房子里,有我们和小动物们小小的家;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大大的家。

《地球妈妈》是一篇活泼生动、韵律优美的小文,它以儿童的视角去观察,以孩子的口吻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发现。由一个小小的家,到所有孩子共有的大大的家,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地球妈妈真好”。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

2.图文结合,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让孩子们在乐中学。

3.展开想象,讨论交流“你还知道谁的家”?从而进一步弄清“小小的家”、“大大的家”指什么?感悟地球妈妈真好。

重难点分析:

1.正确认读要求会认的十二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理解文中“大大的家”和“小小的家”各指什么,进而了解我们伟大的地球家园,激发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地球、热爱地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猜测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地球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导语:地球上有高山,有河流,还有平原,我们就生活在地球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妈妈.猜猜地球是谁的妈妈? 生:1动物的妈妈2草原的妈妈等等

师:看来地球是这么多孩子的妈妈,他们生活在地球上一定很幸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地球妈妈》板书课题。

2.指名读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一)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在文中圈出课后要认识的生字,并多读几遍。

2.我会读。

课件展示本课要求会认读的生词。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游戏:你大声,我小声) 3.我会记。(课件展示)

(1)单个出示生字,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识字方法,寻找识字规律。 加一加:王+求=球

女+子=好

女+也=她 木+公=松 虫+下=虾

生活中识字:学生名字“李松洋”的“松”

形近字:“她,好”这两个字都有女字旁。

导语:同学们识记生字的方法真多,相信当字宝宝回到课文中你们也能认识他。

(二)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认识自然段

1.指导认识自然段,并说说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导语: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了吗?这篇文章与前面的不一样了,前面学的都是古诗和儿歌,从这篇开始就是课文了,是课文,就会有一个新名词:自然段。什么是自然段?我想看看谁想更好的掌握好自然。每一自然段的前面空了两个小格,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有几个这样的段落。

2.学生分自然段读一读 3.学生评价同学读书的情况。

三、品读课文,深化理解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再读课文,想一想:地球是谁的妈妈?它们的家在那里?从课文中找一找。出示课件

2.今天老师把这些小动物都请来了。(课件展示) (1)指名读。

(2)把动物朋友送回自己的家。

小松鼠的家在半空中的树杈上。(树杈:树杆与树枝交叉处。) 师: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生:半空中的树杈上,有小鸟和小松鼠的家。 指导朗读:注意标点符号“,”像小蝌蚪一样是个逗号。读的时候要有稍稍的停顿。

师:同学们,想一想,半空中的树杈上,还有谁的家? (3)看课件试背课文。 3.认识省略号。

(1)地球妈妈只有文中讲到的这些孩子吗? (2)认识省略号。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件展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提问:联系课文想一想,“小小的家”指什么?

3.这些温暖的小家是谁给的呀?你想对地球妈妈说些什么?请你把对地球妈妈的感情大声地读出来。

4.指名读。

5.齐背第一自然段。

6.拓展练习。我是小作家,我要写一写。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课件展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提问:“大大的家”指什么?

3.(课件展示)各种动物、植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你想为地球妈妈做些什么呢?

4.请你把对地球妈妈的感情朗读出来。 5.背诵第三自然段。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拓展阅读(课件展示)

地球村的主人 我住地球村,当好小主人。 种上草,草儿青嫩嫩。 栽上树,树木绿莹莹。 我爱地球村的花草树木, 我是地球村的好主人。

第15篇:话说地球教学设计

《话说地球》

陈振玉 2017-10-2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第十一册第 7 课《话说地球》 。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和丰富,但 大多数人往往沉醉于自己熟悉的小环境当中,对地球的认识也可谓是“不识地球真面目,只 缘身在此球中” 。因此就让学生通过学习去全面、整体的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感受地 球的神奇、可爱和人类对地球无尽探索过程中的艰辛与执著, 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对自然、对社会探索无止境,未来靠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地球的探索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 已 经具备一定的查找资料的能力, 能从各种媒体上了解到目前我们生存的美丽的地球, 对于地 球有一定的认知,但他们对地球已有的认知是零散、片面的,对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知之甚 少。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地球的神奇、可爱以及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探索的艰辛与执 着。

能力目标: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收集整理信息,与同学合作交流。

知识目标:知道地球是球体,了解主要的地形和海陆分布。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主要的地形和海陆分 布,引导学生收集地球地貌的有关信息,与同学交流,感受地球的美丽。

教学难点:感受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探索的艰辛与执著。 在突破教学重难点的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 尤其是在地球的地貌上的全面观察, 学生对地球的认知很零散,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层层递进和整体的把握, 从而让学生真正了 解地球的形状及主要的地形和海陆分布,感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探索的艰辛与执著。

设计思路 根据 《课程标准》 我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 , 依据他们的认知特点, 整合教学资源, 用观看视频和图片、调查与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球体, 了解主要的地形和海 陆分布,让学生感知地球两极的严寒、干燥、风暴、生物等自然情况,为了解人类对两极的 探索作好铺垫。并从中感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探索的艰辛与执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地球仪。 学生准备:学生课前收集地球地貌的资料或图片。

教学过程

完成教材 P44-P46 页内容,话题为“从‘天圆地方’说起” 。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 P47-P49 页内容,话题为“看看地球的表面” 。 第三课时完成教材 P50-P51 页内容,话

题为“到两极去探险” 。 活动一 谜语导入,感知地球

1.课件出示谜面:形状圆圆像太阳, 自己不能发光亮,青山绿水花儿美, 它是生命的故乡。 大家猜,它是哪个星球?

2.师:对这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星球,你有哪些了解?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嘛? 板书:话说 地球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学生的交流,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 掌握的程度,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

活动二 认识地球的形状

1.师:大家对地球方方面面的了解真不少,但我发现,大家对地球的形状都有一个共识, 那就是——地球是个球体。然而,古代的人是这样认为的吗?出示“天圆地方” ,你认为他 们当时的认识有道理吗?

2.师: 地是平的, 像一个大托盘, 被巨大的半球形天穹罩着, 这些表面的现象让 “天圆地方” 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但也正如大家所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接触到的事实越来越 多,有些现象引起了人们深入思考,渐渐对“天圆地方”的结论产生了怀疑,对地球的形状 提出了新的观点。

3.学生交流:什么样的现象会让古代人对“天圆地方”产生怀疑?他们又是如何用当时现 有的条件去证明“地球是球体”这样的猜想呢?

4.供料学习——“月食推想”“环球航行” 、(提供的资料应重点呈现探索的艰辛与卓越)

5.后来古代的人们是如何去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请大家认真读一读相关资料,下面有一个 表格,请同学们补充完整。 时间 人物 现象 猜想 付出的努力 结论

6.师: 其实地球是球形这一概念最先是公元前

五、六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以后, 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面出现的地影是圆形的, 给出了地球是球形的第一个科学证 据。1622 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仑领导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确实是球形的。环球航行是一 个非常艰辛的过程, 要有着超于常人的毅力和执着, 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航海家麦哲伦首次 航行的故事。 (多媒体展示)

7.学生交流:在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中,还有哪些人物或者事例打动了你? 8.师:是啊, “天圆地方”的时代,是人们不识地球真面目,只缘生在地球上的片面认识, 而“地球是球体”这一重大发现靠的是人类观察思考后的大胆猜想,挑战共识,靠的是超于 常人的毅力和执着,异常艰辛的努力过程。最终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飞向太空, 终于能从太空观察地球了! 这是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看, 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呢? 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宇航员是谁?他看到地球真面目后发出了什么感叹!

9.师:现在我们有能力,有发达的科技让我们从远处去俯瞰我们的蓝色椭圆形地球,这个 过程漫长而艰辛, 人类为之付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 现在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第一次人类 飞天看地球的过程, (多媒体)同学们,你们看了有什么想说的?

10.小结:是啊,对地球的探索是艰辛而无止境的,但我们人类更是伟大的,一直以来人类 对地球都进行着艰苦卓越的研究, 只要我们有着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精神, 我们将会发现地 球更多的奥秘。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由古至今的学习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 让学生感觉到人类对地球 的不断探索,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逐步去揭开地球神秘面纱。 】

活动三 课外拓展

1. 人类不断探索地球, 发现了地球的很多奥秘, 但也有很多未解之谜, 你们知道有哪些吗?。

2.小结:地球探索的过程由古至今,由外国到中国,人类一直在努力探寻,地球还有很多 的未解之谜,如“失踪”的大西洲 、北纬 30 度线上的“死亡区域” 、罗布泊之谜 、海底 金字塔之谜 、消失在太平洋中的古大陆 、古人是否还活在百幕大海底 、日本人谈虎色变 的死亡之海 、百幕大魔鬼区域水下早外星人的基地,我相信通过同学们以及以后人类的努 力,我们都能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 最后结尾可以收集地球未解之谜, 给予学生一种展望与期待让同学们知道人们 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 人类对自然、对社会探索无止境, 未来靠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 板书设计 话说地球 天圆地方 球体 活动四 合作探究,知道地球地貌 1.师: 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椭圆形大球, 出示多媒体 (没有经纬线标识的地球) 看一看,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海洋与陆地从颜色上你发现了什么? 2.课件出示\"海陆面积比较图\"。师:地球表面大约有 70%的地方被海洋覆盖,而高出海平面 的陆地只占了地球表面积的约 30%。所以我们的地球是由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组成。 3.师:除了蓝色还有什么颜色?分别代表什么? 【设计意图:教学中,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讨论中,让孩子们明白地球海陆分 布的特点是: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

活动五 了解七大洲、四大洋。

1.师:出示地球仪,除了刚才我们发现的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你还发现了什么?(根据 学生发现穿插经纬线的定义,作用等)

2.师:地壳的运动导致板块的分裂,根据不同的板块分成了大洲,在研究地球时,为了方 便找到论述它们的位置,于是产生了以上的名词,并非地球本身所具有,这也利于人们对地 球的不断研究与探索。

3.师:全球分成了七大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七大洲,你能在地球以上找到它们吗?课件出 示:东西半球图。师逐个点击七大洲

4.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它们的名字,并说说你们从地图上显示的地形发现了什么?(相机 补充:非洲有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大洋州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它就是由许多岛屿组 成的;南北美洲就像一对姐妹紧紧相连在一起,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美洲;亚洲有世界最高 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4.43 米。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有“世界屋脊”之称;南极洲的视频。 )来到亚洲你会想到什么?

5.出示平原地形图,学生通过讨论,小组派出代表图文介绍平原地形时,可以结合我们的 家乡说说他感受到的这一地形的特征。 (一马平川)

6.师:通过我们的探究发现,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洲面积的四分 之三,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看来,各个洲都有自己的特点。甚至每 一个小的地形区域都有他们各自的特点,地球的表面可真丰富啊!

7.快速识记七大洲。

8.师:你们一下子记住了七大洲,那我们知道地球表面是由七大洲四大洋组成的,下面我 们就去地球仪上找四大洋。 (出示世界地图,认识四大洋。 )

9.我们将上一节课所学知识联系起来,麦哲伦的环球旅行经过了那些大洋?这说明了陆地 是被海洋围绕,海洋连接成了一片。

10.了解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完成填图游戏。了解它们各自的地理位置。出示四大洋 面积比较图,比较四大洋大小。哪个洋最大?哪个洋最小? 【设计意图:围绕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认识基础,给他们提供较大的时间和空间。从看图 感知到了解分布,再到填图记忆。这样,通过自主活动获得认识发展,技能巩固,显然优于 纸上谈兵式的空洞说教。 】

活动六 感受地球的美丽

1.用多媒体将图片展示给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地表形

态, 例如皑皑的雪原、秀丽的群山、深邃的峡谷、广袤的平原、富饶的盆地、苍凉的沙漠、郁郁 葱葱的森林高大连绵的山脉??)

2.学生自由说说你看到了那些地貌?

3.布置课后作业:以“地球地貌世界之最”为主题,收集文字和图片资料,办一期小报。 【设计意图: 这一过程主要是在学生课前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师生的对话交流, 让学生了解地 球丰富的地表形态。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参与面较广,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进一步感受地 球的可爱和美丽。 】 板书设计。 看看地球表面 七分海洋 三分陆地 七大洲 四大洋 丰富的地表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材采用跨学科、融会综合的编写模式,把思品和地理有关领域的题材有机融合渗透。这节课,主要让学生体验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与主要地形,培养学生从 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的习惯,了解一些基本的 地理知识。设计上主要以图文并茂的内容,精选创意模拟图片、动画设计、大量景观图片等,配合实时解说,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和兴趣。

第16篇:地球清洁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道故事里讲了哪些小动物,他们是怎样做地球清洁工的,有对自然、对生物观察探究的兴趣。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与小伙伴合作分角色演一演。

教学重点

1 知道故事里讲了哪些小动物,他们是怎样做地球清洁工的。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 准确海鸥、鲫鱼、乌鸦、蚯蚓、屎壳郎的图片及课件。

2 准备一张招聘通知。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板书课题

教师:同学们,你知道清洁工是干什么的吗?是啊!正是有了清洁工,我们才能生活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中,他们的功劳真大啊!其实,除了我们人类以外,还有好多动物清洁工呢!它们和我们一样生活在地球上,为地球的环境作出了贡献。学了《地球清洁工》这篇课文,你一定会大开眼界的。(板书课题:地球的清洁工)生齐读课题。

二、通读全文,读通课文

1 自主学习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 同桌互助读课文,互相纠正。比比谁读得好。

三、学习课文,朗读课文

1 读课文,选角色。

教师: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读课文。

教师:都有哪些小动物想当清洁工啊?

(学生边说,老师边将这些动物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教师:课文中除了写这几个动物前来应聘外,还写了一个动物,是谁?它是干什么的?(大猩猩,它是主考官)

教师:看来这次招聘会由它来负责。动物们能不能被环境保护站招聘上,由它说了算。这么多小动物抢着说话,这种情形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叫什么?(七嘴八舌)

教师:小动物们这样积极,看来都有真本领。让我们再好好读一读小动物的话,看看它们都有些什么本领?读完后,选出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话读给同桌听。

学生自由读后同桌互读。

2 结合学生选择情况进行朗读指导。

教师:仔细读课文的同学一定知道谁是第一个发言的?(海鸥)谁愿意把海鸥的话读给大家听?(生读)

教师:读得很流利,可是好像不太自信,既然积极地来报名,就应该相信自己能行,我来给你读一遍,你听听对你有没有帮助?

师范读。

教师:最合适,为什么要加一个最字呀?(因为觉得除了自己,别人都不合适)

教师:你觉得你清理起来比别人更快,更干净是吗?你这么自信,难怪第一个来应聘。谁还想做个自信的小海鸥?(抽生读)

教师:谁愿意再读读别的动物的话。(生读小鲫鱼的话)

教师:这个小鲫鱼也说自己最合适,也挺自信的嘛!谁还想读自己选的内容?

生读蚯蚓的话。

教师:你们看,我当地下清洁工怎么样?小蚯蚓好像不太习惯面对这么多伙伴说话,想一想,它平时生活在哪儿?为什么会不习惯?(小蚯蚓平时生活在地下,它很少和其他小动物玩)

教师:你怎么鼓励鼓励它啊?(小蚯蚓,别害怕,自信一点儿,相信你准能行)

教师:那就自信点,再来一次。(生读)小蚯蚓听了你们的话,自信多了。这个小蚯蚓把变成读得重了一点,让我感觉到小蚯蚓不仅像别的小动物一样吃垃圾,更重要的是还能把垃圾变成(肥料)

教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啊?(让植物长得更茂盛)

教师:别看小蚯蚓整天呆在地底下,默默无闻的,它的本领还真大呢!谁愿意读读小乌鸦的话?

(抽生读)看来长得漂亮不漂亮并不代表有没有本领,能够为大家服务,才是真正的美。谁还想读小乌鸦的话?想读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

生站起来读。

教师:还有一种小动物,谁愿意读一读它的话。(抽生读)

教师:我记得屎壳郎在说本领前还说了一句话。是什么?(请写上我的名字)

教师:一上来就让主考官写上自己的名字,生怕别人把自己的名字拉下了,想想该怎样读这句话?这个黑不溜秋的小屎壳郎真有个性。可有一个小动物却对屎壳郎有点不信任,是谁?(小乌鸦)

教师:请你读一读它的话,想一想,它是用什么语气来说的。(生读)

(生分角色朗读)屎壳郎对小乌鸦的话服气吗?(不服气)

教师:那就用不服气的语气来读屎壳郎的话。(学生读)牛羊粪不是肥料吗?为什么要埋到地底下?(抽生说)

教师:原来不把牛羊粪便埋到地底下,会对环境造成这么大的危害。你们觉得屎壳郎说得有道理吗?

教师:难怪它这么自信,乌鸦只是因为屎壳郎长得黑不溜秋就怀疑它能不能当清洁工,它这样做对吗?你想对它说什么?

教师:相信小乌鸦在你们的劝说下,一定不会再以貌取人了。请大家再把课文完整地读一遍,仔细体会小动物的语言和神态。

3 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回扣课文,表演故事

教师:通过大家朗读,我知道你们已经对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非常了解了,动物环境保护站准备开一个招聘会(出示招聘通知),让那些有本领的小动物来当清洁工,现在你喜欢哪种小动物,你就代表那种小动物来参加招聘会。

1 确定主考官。主考官应先问问小动物们有什么本领,再问问它们应聘什么职位。等考完后再告诉它们有没有被聘上。

2 学生分组,小组的每个成员把小动物的本领说一说,选一个说得最好的同学参加招聘会。

3 开招聘会。

教师:注意说话要有礼貌,要是没礼貌,别人就不会聘你。再有就是别紧张,要自信,自己相信自己,别人才敢相信你,说话的时候声音要洪亮,要把话说清楚。(学生表演)

教师:招聘会圆满地结束了,经过这些小动物们辛勤地努力,我们的地球变了样,请看:(出示环境课件)江河湖海多么清澈;宽广的草原空气清新,牛羊成群;植物没有病虫危害,长得多么茂盛啊!

五、课后延伸

这些小动物们为了呵护我们的地球作出了这么大的贡献,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也为地球的环境卫生做出了贡献呢?请同学们去查找一些关于动物与地球的关系的资料读一读,再和同学交流交流。

第17篇:《信箱里的花束》教学设计之一

[《信箱里的花束》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材分析

这篇选学课文是根据前苏联儿童故事改编的,《信箱里的花束》教学设计之一。它记叙了小女孩贝贝主动帮助邮递员阿姨送信,热情地给年老的女教师送花的故事,赞扬了贝贝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故事内容不仅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意义,而且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富有儿童生活情趣。

全文共分两部分。第1部分(课文开头至“她天天帮助邮递员阿姨送信”),记叙的是贝贝主动帮助邮递员阿姨送信的事。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深重”、“汗涔涔”来理解贝贝为什么帮助邮递员阿姨送信。第2部分(“有位年老的女教师”至结束),记叙的是贝贝给年老的女教师送花的事。教学时,教师应在学生理解并感情朗读重点句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贝贝为什么把一束鲜花插在女教师的信箱里。

这是一篇选学课文,教师可根据课后思考题指导学生自学,并在重点、难点处予以点拨。

二、教学目标

1.读准“贝、涔、偏、僻、巷、订、杂”7个生字的字音,理解“沉重、汗涔涔、偏僻、小巷”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却”、“所以”所在句子的前后关系,能用“却”、“所以”造句。

3.理解并感情朗读4个重点句子。

4.默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

5.初步学习分角色朗读。

6.了解贝贝主动帮助邮递员阿姨送信及给女教师送花的故事,初步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和关心她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并感情朗读4个重点句子。

2.默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

四、课时安排 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信箱里怎么会有一束鲜花呢?这束花又是谁送的呢?请大家自学课文。

(2)自学课文(出示小黑板),思考:

A.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B.课文主要写什么?

C.贝贝为什么要帮助阿姨送信?

D.贝贝为什么要把一束鲜花插在女教师的信箱里?

E.按CD两问题,给课文分成两部分。

(3)检查预习。

A.检查词语读音(用卡片)。

B.课文主要写什么?按CD两问题,课文可分哪两部分?

(4)讲读课文第1部分,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信箱里的花束》教学设计之一》

A.默读课文,贝贝为什么要帮助阿姨送信?找出课文句子,并用“”标出。

B.指名读“阿姨背着沉重的邮袋,脸上汗涔涔的。“贝贝看到了怎样一幅情景?(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说,教师随机解释“沉重”、“汗涔涔”)

C.贝贝看到这情景,心里是怎么想的?

D.用“因为„„所以„„”说说贝贝为什么要帮邮递员阿姨送信。

E.贝贝准备帮阿姨送信,她是怎么要求的呢?默读课文,分别用红笔,蓝笔标出贝贝、阿姨说的话。

F.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G.练习分角色朗读。

(5)课堂练习。

A.抄写生字词。

B.同桌分角色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①指名读

1、2两句话,贝贝为什么要帮邮递员阿姨关信?

②指名分角色朗读。

(2)讲读课文第2部分。

①默读课文第2部分,思考:贝贝要送花给女教师?女教师看到信箱里的一束美丽的野花,表情是怎样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用铅笔划出课文的有关句子。

②贝贝为什么要送花给女教师?学生找出句子,教师随机出示句子,并指名读句子:贝贝听了,心想:老师说不定正坐在门口等着呢。她什么都收不到,多失望啊!

③贝贝听了阿姨说的话,心想:老师说不定正坐在门口等着呢,老师坐在门口等什么?(贝贝的到来,信件杂志、报纸)

④贝贝、信件杂志和报纸会给女教师带来什么呢?(快乐和希望,引导学生弄清贝贝、报纸杂志信件与快乐和希望的关系。)---------------------------

⑤课文是怎样写贝贝给女教师带来快乐和希望的?读:女教师每天都微笑着欢迎贝贝,因为贝贝天天给她送去快乐和希望。

(这一句哪一部分是原因?哪一部分是结果?还可用另外的方式说吗?(引导学生弄清句子前后部分的关系,了解前果后因的句式。然后指导朗读句子。)

⑥今天女教师什么都收不到,多失望啊!于是贝贝就跑到郊外的田野上,采来了各种野花。她把这束野花插到信箱里,当女教师发现信箱里的花束时,表情是怎样的?请找出课文中的句子。学生读句子:她小心地取下,轻轻地巾在自己的脸上。

女教师的心情怎样?(喜悦)

(引导学生从“小心地取下”、“轻轻地贴在”动作中体会女教师的心情。)

⑦读三个重点句子,说说贝贝为什么要送花给女教师?

教师归纳:贝贝为了不使老的女教师在星期日,因收不到信件而失望,所以跑到郊外的田野上,采来一束野花,插在女教师的信箱里,使这位女教师像其它日子一样充满快乐和希望。

(3)总结全文。

轻声读全文,你喜欢贝贝吗?为什么?◆[2003-12-6]

---------------------------

第18篇:人教新课标三上:信箱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上:信箱教学设计

一、教材说明

这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内容引人入胜。一封被邮递员投错的信,哥哥哥什提亚把它丢在台阶上,妹妹娃丽却冒着风雪把信送到了收信人手中。

课文以信箱钥匙为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记叙,叙事清楚,脉络清晰。爸爸把信箱钥匙交给哥哥管哥哥把邮递员送错的信丢在台阶上娃丽担心信被弄丢娃丽冒着风雪送信娃丽拿到了和哥哥一模一样的钥匙。作者采用鲜明的对比手法,突出地表现了娃丽的优秀品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培养学生多读多想和复述课文的能力;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优良公民道德品质的熏陶与教育。

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娃丽具有高度责任感,急人所急的美好品质是教学重点;复述课文是教学难点。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学习用较快速度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3.体会娃丽的美好心灵,学习娃丽关爱他人的优良公民道德。

三、教学建议

1.这篇略读课文较长,可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自读课文,让学生带着“阅读提示”中的问题读,边读边思考。2.引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再读课文,把读不懂的地方画下来,提出1~2个问题,然后分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每组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3.学生再次读一读石铁潘诺夫给娃丽的信,想象那封邮递员送错的信主要内容是什么,自己想对哥什提亚说些什么。同学互相交流。

4.自由组合成小组,自排课本剧表演。培养合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5.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并听听对方对你的评价。评价参考条件:声音响亮,叙述清楚明白,有条理。复述课文是本课训练的难点,因为课文很长,复述起来有难度。可让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给每个部分编小标题或列简单提纲。先复述每个部分内容,再连起来复述全文。复述有困难的学生可看着小标题或提纲说。

6.如果有条件,举行小小辩论会。红方观点:哥什提亚没有错。蓝方观点:哥什提亚错了。可把全班同学分为两组,红方与蓝方,按照本组的观点作好辩论准备,通过辩论使学生深刻体会娃丽的美好品格,并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一、读读背背

古诗《三衢道中》是一首著名的写景小诗。教师不用把诗句意思告诉学生。先让学生自读自悟,把不懂的词句提出来大家讨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这首诗。 参考资料

《三衢道中》的作者是曾几(1084—1166)字吉甫,宋代诗人。三衢即三衢山,在今浙江省衢县。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泛”,指乘船。“却”,再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梅子成熟的季节,天天都是晴天,我乘船到了小溪的尽头以后再走山路。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黄鹂”,黄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苍翠的树阴还和来时路上的情形差不多,只是在山林中添了几声黄莺清脆的叫声。这里用黄莺清脆的叫声突出了山林的寂静,又通过写黄莺、绿阴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

这首诗,第一句强调“晴”,第二行主要讲“行”,第三行主要讲绿阴,第四行突出黄莺,是山行中的景色。作者在诗里描述了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二、阅读

阅读短文《小海龟找到了》,启发学生通过自学,质疑,讨论,体会到居里夫人不仅善于调查研究,分析判断,而且善于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阅读的重点是“说说伊芙是根据什么找到小海龟的。”要放手让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可引导学生反复读居里夫人的话,让学生体会,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参考资料

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娅·斯可罗多夫斯卡。原籍波兰。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1895年和巴黎大学物理学教授比埃尔·居里结婚后,成为人们熟知的居里夫人。她和居里既是恩爱的伴侣,又是勇攀科学高峰的亲密战友。他们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获得诺贝尔奖。1906年居里去世后,她接替了丈夫的教授职务,负责主持物理实验所,1910年提炼出世界上第一块纯净的金属镭。科学名著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她是唯一的两次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内容是“请教”,目的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和谦虚、诚恳的品质。 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想一想,平时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不懂的问题、不了解的情况或遇到的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再准备一两个需要向别人请教的问题。 上课时,先引导学生分小组说说自己向别人请教过什么问题,是怎样请教的;别人向自己请教过什么问题,是怎样解答的。然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准备好的问题,小组内互相请教、解答。提醒学生注意,如果有的问题小组内解答不了,可以在全班提出来,大家共同解答。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每组推选代表向全班汇报。可以说说小组同学间提出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答的;也可以将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请教班上同学或老师。再共同总结一下,向别人请教应注意些什么。

四、习作

本次习作是写一种水果或蔬菜。目的是使学生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培养按一定顺序观察的能力。

教学前,可布置学生选择一种水果或蔬菜进行观察,着重观察形状、颜色,也可以品尝味道。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其有关知识,如产地、栽培、生长等,增加对自己观察的水果或蔬菜的了解。

教学时,先让学生回忆一下《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进行观察和描写的。再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在各自练说的基础上,指名学生说说,看是否将水果或蔬菜的特点说清楚,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然后引导学生将说的内容写下来。学生写完后,可以读给同桌听听,互相提提修改意见。

第19篇:小信箱教学反思

学期初,我班创设了“我夸孩子”信箱。一方面是想以此来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行为习惯的闪光点;另一方面是想以此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从而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今天早晨,余致远兴高采烈地跑到我身边喊道:“肖老师,小信箱来信了!”他的举动既让我惊讶,又让我高兴。惊的是他一改往日的腼腆;喜的是小信箱终于来信了!但我又觉得奇怪,便问道:“唉,余致远,信箱比你高,你怎么知道的?”听了这突如其来的问话,他似乎不好意思又很激动地告诉我,那是他妈妈放的。

早饭后,我利用晨间阅读的机会向全班小朋友宣读了我们的第一封来信。小朋友听了,都高兴地为余致远鼓起掌来。许多孩子还不时地向他传递着羡慕的眼神。此时,我抓住这个有利的教育契机向孩子们提出了问题:余致远在家中做了什么事?他的妈妈看到玻璃脏了,为什么还要夸他?我们应该向他学什么?在我与孩子们的讨论中,我细心观察着余致远。在他的脸上,我看到了以往我从未见到的自豪和本应属于他的自信。此时,他的胸膛也挺直了,一双明亮的眼睛似乎也在躲避着什么。其实,余致远是个十分内向的孩子。他的能力不是很强,所以,他从不与人争执,在班里可以说是个不起眼的孩子。

从我读完这封信的那一刻起,我感到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可贵的闪光点。关键是我们如何热情地发现、挖掘,并利用家庭资源去捕捉这些闪光点,从而更加充分有效地让每一个孩子去主动寻找集体生活圈中本应属于自己的位置!

附:余致远妈妈的亲笔信

爱劳动的好孩子――余致远

周末一般是打扫卫生的日子。儿子最热衷的就是在我拖地的时候,帮我擦玻璃。往往是拿块小手绢,在水管下弄湿,然后爬上窗台开始上下左右的抹。他说,我们丁老师就是这样擦玻璃的。玻璃似乎是越擦越脏,可看着儿子小小的身影,我的心里还是十分高兴。

闪光点,是孩子的生长点,是每一个关心孩子成长的人都应关注的。肖老师利用以“我夸孩子”为名的小信箱,明确地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优点。效果如何呢?从文章中,我们看到“平日腼腆”、“十分内向”、“不起眼”的余致远小朋友在受到表扬时的变化:“兴高采烈”、“自豪”、“自信”、“胸膛挺直了”、“眼睛明亮有神了”。这一切说明,孩子是非常需要得到他人赞扬、认可的,特别是得到他最亲近的人、在他心目中有权威地位的人的表扬。在赞扬中,别人对自己的喜爱,使他感到安全;别人对自己的承认。使他确认自己是个受人喜爱的好孩子,从而产生自豪感,变得自信。这种积极的自我意识只有在爱与宽松的精神环境中才能获得。

这个做法的影响还不仅限于余致远小朋友一人,它会使全班孩子生活在关注、赞扬他人优点,为他人受到赞扬而高兴的良好精神环境中。这对培养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文章中,我们还看到肖老师非常善于观察、关注孩子的表情、神态,从中感悟孩子的内心体验,以此判断自己实施的教育是否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是否能促进孩子的发展,这是非常可贵的。

第20篇:《信箱》教学札记文档资料

《信箱》教学札记

班长不小心把教室的钥匙弄丢了,班里就剩我手里的一把钥匙。我把它挂在办公桌边的墙上,早来的学生来这里取钥匙开完门必须放回来。

有一天早上,教室门打开后,迟迟不见钥匙归位。我问了全班同学也没有人回答说钥匙在谁的手上。下午,门却照常开了,我很纳闷。有人反映说希希手上有一把钥匙,可以开后门。我把希希请进办公室,只见她脸上红一块白一块的,噘着嘴,红着眼满脸的不高兴,边走边说:“这是我家里的钥匙……”我从她手里接过钥匙仔细看一看,钥匙的圆柄上分明贴着学校常用的绿色贴纸,隐约还能看见一个表示教室号码的数字,可以肯定这就是我挂在墙上的那片钥匙。可希希却振振有词地说:“这是我爸爸从老家带来的钥匙,我看见班里没有钥匙就拿来试一试,没想到就能开了。” 我寻思着如果直截了当地批评她拿了教室的钥匙,那她一定会跟我争执,让别的学生听见了,会传开说她偷钥匙,这样的结果我不想看到。再说她拿钥匙也是为了帮同学们开门,出发点是好的,只是想拥有这片钥匙而已。正踌躇之际,我忽然想起前日学过的一篇课文《信箱》,于是轻声对她说:“希希,《信箱》里的那个女孩子用自己对别人的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得到了钥匙,很值得学习。我们如果为了一把钥匙却丢掉了诚实的品德,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呢?”希希听

第 1 页 了,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说:“老师,我错了!”我把她拉到身边,抚着她的头笑着说:“你也没有全错,你是为了给同学门开教室的门嘛。你真的很想为班里做这件事吗?”她点点头。“那好,我去配一把给你。如果你来晚了,我这里还有一把备用。”她脸上的阴云顿时烟消云散了。 教室的钥匙又挂在墙上了。

第 2 页

地球信箱教学设计
《地球信箱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