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中学生物 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5-25 07:56:16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中学生物教学设计

浅谈三维教育目标下的教学设计

一、生物教学设计概述

1、1 教学设计概念

1、

1、1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种知识体系,是由赖格卢斯等学者提出,它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科学。它旨在达到预期教学最优化的教学行为。它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处方的一门科学,是对如何更好地帮助人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更清晰指南的一种理论。

1、

1、2 教学设计的特性

 有利于应用理论指导教师认识教学实践,展现教学应有的规律,如以什么样的进度和速度进行教学,如何保证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记忆等;

 在教师对教材知识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梳理,以保证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对核心知识深入理解学习,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

 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来保证教学设计中的“目标、策略、媒体、评价”等诸要素的协调一致,将学习者的特征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注重学习者的个别差异。 综上,教学设计包含理论性、应用性、差异性三个特点。

1、2 生物教学设计概念

1、

2、1 生物教学设计

生物教学设计就是对教学过程中“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有计划的安排,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教学资源的和教学过程的规划设计,促进学生的学习。生物教学设计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同时生物教学设计重视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1、2.2 生物教学设计的类型

生物教学设计一般有三种类型:宏观的学期教学设计,中观的单元教学设计和微观的课时教学设计。它们是一个内在联系,统一的教学整体,为达到教学目标,最终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服务。

学期教学设计:又称学期教学计划,是新学期开始之前,由生物教师对生物课程制定,从系统整体上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然后经学校教研组集体讨论后交学校领导审核后执行。

单元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学期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特点,对构成单元的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进行专研。包括设计单元教学的目标和要求、确定单元知识结构和教学重点。一个单元中不同的内容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是教师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它是教师上课的蓝图,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需要设计出达到教学目标的内容、方法、媒体、环境、时间等的具体安排。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设计在整个生物教学设计中既是前一段的结束,又是后一段的开始。

二、生物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

运用系统的思想,教学可以看作一个由若干个要素有机结合起来组成的,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系统。这些要素包括教师、学生、课程或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一个教学系统由教与学两个子系统组成。

从图可以知道,生物教学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研究:

第一, 生物教学设计要研究教与学的关系。生物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课程或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着的若干个组成部分以一定结构方式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几个基本的结构性要素,是系统运行的前提,组成了生物教学系统的空间结构。其中,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核心的体系。在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矛盾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这一矛盾中,“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生物教学设计的研究中,要研究教师如何分析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也就是学习者当前对生物知识、技能、态度方面的水平和我们预期的目标之间的差异。

第二, 生物教学设计要研究教与学的目标。生物教学设计不论是对生物学期课程的设计,还是对一个单元、一节课的设计,最终目的是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如何分析生物教学目标,使生物教学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是有效进行生物教学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教学设计研究的重要问题。 第三, 教学设计要要就教与学的操作程序。生物教学论研究中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生物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分离,生物教学理论不能转化为对丰富多彩的生物实践产生直接指导意义的操作技术、方法、策略和模式。而生物教学设计恰恰有媒介的作用,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所以,如何将生物教学资原理和规律运用于生物教学实践是生物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生物教学设计要研究解决生物教学问题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成形式和学习结果等过程要素,这些过程性要素构成生物教学系统的时间结构。也就是说,生物教学设计要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操作程序问题。

三、三维教学目标下的生物教学设计

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以学生为本、加强STS教育、倡导探究性学习。

第一,“以学生为本”就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以学生为本”就是课程的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本”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便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学生的需要。“以学生为本”也就是教师在学习资源的分配上对待每一个学生应该是公平的。“以学生为本”也就是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必须公正。

第二,“加强STS教育”的的理念是期望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能够在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探究方法与技能、科学技术与社会、生物学知识与技能多方面得到发展。

第三,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学习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学会科学研究需要的各种技能,领悟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

四、三维教学目标下的生物教学设计特点

传统的教学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目标的设计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认知,教学过程的设计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等等问题。而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学设计理念就需要更新。三维教学目标即可以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生物知识和技能,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那么,三维教学目标下的教学设计就需要具备一些特点。

第一, 教学目标设计的更新。从知识本位到注重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是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要具体落实到每一节课上,使学科知识的增长过程同时成为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不仅要承认差异性,而且要辩证地对待,把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开发。在三维目标的设计上要有一定的“弹性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有所长。

第二, 教学内容设计理念的更新。在教学内容上要体现基础性、现代性、综合性的统一,生物教学内容必须加强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渗透STS教育,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现有条件,从丰富的课程资源中去选择教学内容,然后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这些内容进行加工与组织,使它们更容易让学生学习和理解。

第三, 教学过程设计理念的更新。从以教为本到主体参与。一方面,教师要把学生看成真正的学习为主体,认真研究学习的起点,根据学生实际起点确定教学起点、过程,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教学活动都有不同的提高。

第四, 教学方式设计理念的更新。从单向灌输到情境构建。课堂教学设计要为学生进行知识构建创造情境性和协作性的学习环境,从而推动其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发展。既要创设问题情境又要创设协作情境。

第五, 教学设计观的更新。从静态预设到动态生成。三维教学目标下的教学设计需要师生共同实施、开发和创造课程的过程,是实现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有灵活性。

第六, 多种课程资源的整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生物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如报纸、杂志、书刊等。这些课程资源与生物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把握教学需要,合理选择其他课程资源。

第七, 生物教学评价体系的更重建。在评价目标上,既要评价学生生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在评价功能上,评价的重要功能是激励、诊断与发展。在评价标准上,要制定综合评价标准,综合地,积极地、真实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在评价类型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或小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张迎春.《中学生物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J].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 刘恩山.中学生物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4] 徐英俊.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推荐第2篇:中学生物教学

新课程下高中生物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实施中,面对全新的实验教材,如何去把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与教学活动?怎样才能达到新课程下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怎样用好用活教材,真正实现教学功能的转变等,是当前新课改下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学习钻研新教材,提升教法理念理论

在新实验教材中,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资料多,信息量大,如何把每一节这么多的内容完成处理好呢?这些都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去分析每个知识点和目标要求,加以有层次有侧重点的教学;另外新教材是分模块进行编排的,有的内容概念可能要到后面的某章节中或选修模块中才能学到,这些都必须先吃透教材。理解钻研教材,必须要以新课标的四条基本理念加以落实,要深入领会每个模块的设计思路,准确把握每一节涉及到的各方面内容的拓展程度与知识体系的理解程度,这些都要求教师不断去学习现代教学理念理论,尝试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法,提升和拓展原有的专业知识范围,掌握更多的与教学相关的知识及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才能真正做到在课堂上灵活自信的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将科学探究深入到课堂

新课程极力倡导探究式学习,在体验中学习。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根据学生阶段性发展目标,结合认知的具体状况及知识本身的属性设计课堂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应体现知识的属性,适合于探究式进行的学习内容应尽可能设计探究活动,不能因耗时费力而采用讲授法;不适合用探究方式进行的学习知识,也要多设计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体验中学习知识,不断强化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和技能训练,获得技能和情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因材施教

新课程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这就意味着教学中要因材施教,以便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学生的需要。教师在保证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要注意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从而达到把群体的培养目标同每个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实施这一策略,最根本的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依照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采取不同的方法,探究和掌握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区别对待,通过分层备课、分层要求、分层练习、分层矫正等手段,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各得其所,使每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

四、开展互动式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许多学校要求教学中增强互动式的教学,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中的沟通,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是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之间的交往沟通,把教学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并相互影响的教与学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是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所想和所知,教师充分发挥了教学的主导作用,而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也同样适用于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例如,有些高中生物老师在讲解“人与生物圈”的知识时,并不是像传统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的把所有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组成小组根据要教授的内容先到网上、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先对总体内容作一个简单概述,然后让每组学生代表分别把查到的知识讲给大家听,老师对其提问,最后再由老师进行知识汇总,把由“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讲,老师问”的模式,加强了师生的互动。

总之,在今天的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选择性地进行富含个性化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特别是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把丰富多彩的、充满活力的生命科学满腔热情地、充满灵气地、活泼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实现“让课堂活起来”的理想境界。

推荐第3篇:中学生物探究式教学设计研究

中学生物探究式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在全面有序地推进。伴随着教育改革对探究式教学的提倡与要求,如何设计和实施探究式教学活动日益得到关注,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 本论文通过研究实践学校的初中生物教材,后以微生物与食物保存为主题,对七年级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过程中发现这个内容的探究活动可以在该年级开展,访谈同时了解到学生存在的理解难点:微生物的生命性和腐烂食物中微生物的来源。笔者根据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的学生理解的难点,查阅了相关文献,并对此进行了探究式教学设计研究。论文设计了两种形式的探究式教学,分别是压缩版和详细版。压缩版的以解决学生的困惑为主要目的,占用两个课时。详细版的共有七个活动,活动的设置的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的科学性,活动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及掌握科学方法。 压缩版与详细版设计简介:压缩版中有两个主要的活动,即如何证明微生物是有生命的和腐败食物中微生物的来源,最后是关于食物保存方法的一些扩展。详细版的探究式教学设计共有七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对生命的探究,主要目的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了解生物的生命特征;第二个活动是对给出的几种生物进行分类,随着分类的变化,逐渐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第三个活动是探究食物变质的原因,让学生了解微生物是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其探究技能;第四个活动是探究霉的生命,解决学生理解的难点;第五个活动是探究腐烂食物中的微生物的来源,让学生消除食物中能产生微生物的错误认识;第六个活动是探究减缓食物变质的速度,这个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善于从身边收集信息,了解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第七个活动主题是利用微生物,学生在了解了微生物的生命特点与来源后,鼓励学生深入到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去发现并探究如何利用微生物为人类造福。 本论文对压缩版和详细版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比较,对这两种形式设计的适用情况进行了说明:压缩版适用于学科课程中解决学生理解的难点,从而不影响课时计划与进度,又能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对生物的兴趣,培养其乐于探究、主动学习的习惯;详细版适用于学校的校本课程中,侧重于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还对本设计与教材中关于微生物与食物保存的设计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对教学设计实施情况作了总结和反思,并探讨了研究设计进一步改进的方案。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探究式教学:解决了学生在微生物与食物保存上理解的难点,学生体会了科学家研究问题的过程和思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学习态度由先前的消极应付变为积极主动的投入;学生处于宽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思维更加活跃,他们争相发表个人的观点,对问题及他人的结果勇于提出质疑,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得到了锻炼;学生对生物的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未知的问题探索由先前的胆怯与不屑变为积极地探究与寻求解决方法;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和提高;学生之间由先前的不善交流变为主动的进行交流,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情感上学生通过探究合作增加了他们之间的友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变得相当融洽。 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探索者,只有不断地摸索与研究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知识与技能,才能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究学习;教师要注重提高个人的素质,更新教学思想与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职能与作用。建议教师在探究式教学设计时,先分析判断教学内容是否适合探究式的教学,有些教学内容不适合探究,将知识直接告诉学生教学更加有效;探究式教学设计前要先了解学生在教学内容上的前概念以及学生的困惑,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教学设计更有意义。

推荐第4篇:中学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2010年中学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在新的学期里本人将继续担任初二两个班生物教学工作,为了出色的完成本学期的工作,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学总体要求和教学目标

继续认真学习《生物课程标准》,该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该在认真学习和领悟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进行教学。生物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一个公民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素养,同时在思想方面教育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教学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教学,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获

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初步具有生物实验的操作能力,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具体目标:知识方面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能力方面初步学会生物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及进度 初二生物下学期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以“生物的延续和发展”“健康的生活”为中心展开的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以及健康的生活。进度详见教学进度表。

三、教学措施

教师通过上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主要包括: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评价、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况的评价。

四、教材及学生分析

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探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生活情景图片化;进一步加强了可读性。

初二年级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应增加趣味性。学生比较喜欢动手在教学中应增加学生实践内容。让学生初步具有良好的生物学习思维。

新的学期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在开始将工作一步一步努力做好,用饱满的精神状态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2009年初一生物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坚持“一学三抓”,提高学科教师的素质,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和能力,结合个性特长、学科特点形成教学特色,把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xxx市生物教育教学更好地面向生物科学领先的二十一世纪。

一、主要工作内容和要求:

1、加强学习:

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构建学习型组织,发展理论素养,更新观念,指导实践。

1.1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实施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2课程理论专著学习:《教育新观念》、《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1.3专题学习:生物课程标准,有关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

1.4学习辅导:继续邀请课程与教学专家作教育教学理论辅导报告。

1.5学习形式:从各类教师的需求出发,采取“参与式”、“研讨式”等形式,不定期举办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

1.6信息技术学习:不断提升信息素养,增强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推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信息:常州生物教研网页的建立,省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参与,市级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的征集和评比,学科教学多媒体资源库的创建。)

1.7总结交流:课改学习体会、实践经验和问题探讨。(信息:投稿《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态》和《课程与教学》杂志,征集生物教育教学设计典型案例。)

2、科五年发展计划:增强目标意识,加强计划实施管理。

2.1遵照学科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目标,发挥优势,执行学科发展八项计划,解决有关认识和实践问题。

2.2《生物教学常规》:已根据课改精神重新修订,要加强宣传、详细解读、认真实施、经常检查、不断改进。

2.3学科基地:反思建设状况,针对问题采取措施,真正落实基地建设要求,围绕课题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向学科教师展示学科基地研究情况,发挥基地作用。

(田家炳中学基地课题廿四中学基地课题)

2.4研究性学习:初中按《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开展教学研讨,突出生物教学特色,使生物教学充满生命活力。高二要落实大纲、课本中的研究性学习内容,组织教师编写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资料。

2.5校本教研:学校教研组是xxx市教研工作的基本单位,根据“常州市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章程”,加强计划,保证时间,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团结合作,定期检查。积极创建市先进教研组。

3、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政治思想道德素质高品位(敬业爱岗、热爱学生、团结合作、勤奋好学)(动力系统)、文化科学业务素质高水平(观念先进、内功过硬、善于反思、不断创新)(操作系统)的适应新世代要求的不断壮大的优秀教师队伍。拥有省内外闻名的、具新世纪风采的、代表xxx市生物教学水平和特色的生物特级教师及一批后备人才,创出常州“品牌”。

3.1尝试导师制培养方法:通过双向选择,为青年教师确定教学指导专家,有目标地开展“传”“帮”“带”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3.2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要领衔开展课题研究,以课堂教学为舞台,加强课题研究过程中对青年教师的指导,鼓励青年教师投标课题。

3.3鼓励教师参加硕士等高层次进修。

4.初中课改:

4.1以课标、新教材为主要材料,以专家与自我、集中与分散、专题与常规相结合的培训形式,结合实际,注意新情况,探讨新问题,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积极进行课改实验,在教育部课程中心的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制定课题计划,各校自选子课题开展研究。

4.2课改研究中心组要调研和分析评估课改情况,加强对课改过程的调控和指导,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科学素养的发展为主要目标,研究教改对策,把握实践方向,调动学科教师课改积极性,引导教师对教学行为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协调校际间课程资源的交流和利用,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依据教育部有关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性意见,制订适合xxx市生物教学特点的课堂教学评价办法)。

4.3初二教学要体现课改理念,发展学生能力,研究开卷考试特点和复习教学方法,高质量完成会考任务。

5.高中教研:

5.1树立高中教学整体观念,增强高中教研效益(高中教师要参加高二和高三的教研活动),继续组织高中新大纲、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

5.2组织学习《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高中课改方向。

5.3结合课程改革、高考改革,探讨教材疑难问题和“3+1+1”高考方案的教学新问题,牢牢把握教学重点,抓紧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式,打好基础。

5.4高二:理科实验操作考查工作。

5.5高三:有必修本和选修本的复习教学,有“3+1+1”高考方案的生物单科高考要求,再有选考生物的学生很多,高考提前一个月等等,这些都是从未有过的任务、困难和问题。为此,要加强学习并领会高考改革精神和要求,钻研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妥善调整教学安排和策略,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和理解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的分析反思,避免出现主次不分的教学偏差,科学使用练习资料。以高三教研中心组为核心,增加高三教研活动次数,开好有关研讨会,提高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夺取生物单科高考优秀成绩。

6.生物科技、竞赛培训:

在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特别注意培养生物学科学习有特长有志趣的学生。

6.1初中的“青少年科学发明和创造评比”活动的开展、资料的积累整理和阶段成果的总结。

6.2高二的生物奥赛(第十一届),因又有一些高校增加了招生自主权,获省级奖的学生有更多可能得到青睐,为学生着想,要增加培训和参赛人数,要增强夺冠意识,争取更好成绩,为高校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7.课程资源:

xxx市中学生物园等课程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全省领先。如何配置、利用和进一步开发这些资源的生物教学功能、丰富素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如何形成各校的新课程教学和科技实践活动特色,如何实行校际生物课程资源互补共享,这些问题是我们要着力探讨和解决的。为此,生物课程资源研究小组要开展专题研究活动,促进课程改革的实施。

二、主要工作日程安排[略]

2010年秋季教学计划,七年级生物教学方法

本学期,得到学校领导和各班主任的信任,担任七年级三个班的生物教学,为了顺利完成这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

都是刚入学的新生, 刚步入初中,没有生物知识的基础.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从学习情况来看,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 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比较普遍,应付学习,整体学习成绩比较差;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二,教育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5)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与www.daodoc.com发展的基本知识.(6)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7)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教育教学措施:

1,鼓励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2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保证活动的落实,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交流.3,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4上好探究活动课和课外活动课,让学生把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主要有:

(1)正确使用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2)培养学生收集,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设计实验的能力.四,教学设想: 1,精心设计导语,通过生动的语言,借助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2,做好演示实验,完成学生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3,把录音,录像,投影,幻灯,多煤体等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4,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准确和熟练.5.对学生严格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认真复习,争取把当天学习的知识消化.布置的作业及时认真完成.6.每个单元测验一次,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7.期末认真组织学生复习,争取在期考中取得好成绩.总之,通过本学期教育教学,全面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有关知识的同时,培养相应的能力,以应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010年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2010年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范文,工作计划范文。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自成教育为主线,以课堂四十五分钟为载体,把功夫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注重营造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努力构建“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以努力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

二、自成教育

根据学校本学期工作计划和德育处计划,坚持以自成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在初一“自信——成功”的基础上,开展以“迈好青春第一步:自强——成才”为主要内容的自成教育。自强教育,要根据我校的实际需要,引领学生探究自强,体验自强,传承自强,从而获得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教育。从科学的角度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成功意识进行细致深入的探讨,做到自成教育见成效。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增强自强教育实效。从而帮助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提高学生对自我潜能的认识,激发挖掘潜能的动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初中学业,增强生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增强自觉性,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责任感,提高意志力。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生物圈中生物的类群以及生物的多样性有了一定了解。从认识逻辑来看,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生物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而生物进化实质上是生物在繁衍过程中,通过遗传和变异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因此,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安排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等内容。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又会更深入地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四、具体措施

(一)、继续采用“双思、三环、六步”教学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

1、用问题来构建课堂

课堂教学中,各知识点都要以问题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掌握所学的知识。

2、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

课堂教

中国大学网(http://www.daodoc.com)2010年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范文,工作计划范文。学中,想方设法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乐于提问、敢于发言。既使每个学生都有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继续做到“堂堂清”。

课堂教学中,各知识点的学习通过提出问题,学生探究,教师点拔后,凡是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该背的背、该记的记,一定想方设法让学生当堂掌握,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及时反馈,防止问题遗存,出现学困生。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对每堂的各个问题难免有的学生不能当堂掌握,出现问题积累,为此,就要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即使解决。

初中生物10上——10年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九年义务教材初一生物上册,分为两个单元,四个课堂实验课。共六章。教材突出的两条主线,加强对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及加强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进行全学年的整体教学。

九年级义务教材初二生物上册:本册教材共两章,分别探究生物圈中各种环境中的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形态结构、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给生物分类。教材基础性强,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突出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科学态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

初一是新生他们对生物学有着十分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求心,同时他们对生物学的科学探究的能力也较差。初二的学生由于学科增加,学习压力较大,有好多学生对生物学有着可学可不学的态度,还有好多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学习的动力不够认为不学也罢。基于以上的原因我特定以下措施:

三、教学措施:

一、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刻苦钻研新课改新教材。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教学方法。根据生物学科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设计好每一堂课,不上无准备的课。采用学生最易懂最易接受的教学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对教学过程和课时安排都要备好。认真准备电子教案和平时教学教案。每一节课都要备精,不出现一点遗漏,涉及到的图例提前准备好。

2、在教学中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都爱好生物这一学科。注意课堂信息的反馈,平时多与学生交流,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进而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3、教学中要不定期的进行提问、小测。一方面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心理。

4、适当地布置一些实践型的作业。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很多知识都是我们身边的事物就有的。初二生物更是涉及人体的很多器官及其功能、组成等。通过结合实际的学习,学生会明白很多日常生活中的情况及其成因。学生会从中获得很多知识,学会一些疾病的预防等,对日常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帮助,从而可以激励学生学好生物。

5、备课时要不断的进行设疑,接着给与合理的解答,从学生考虑会有什么样的疑问。为应对好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质疑做好准备。

6、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个别学生则根据其的特点采用个别教学法,因人制宜,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平时对后进生多加以辅导,不让任何一个学生落后,辅导的同时更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7、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联系社会实际,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荐第5篇:中学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中学生物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引导语:为您整理了中学生物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帮助您提供很多想法。

又一学年结束了,对于这一年的工作,有喜有忧,为了总结经验,并从经验中取得进步,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思想方面:

本人思想进步,积极向上,拥护中国共产党,以党的方针政策作为指导思想。注意团结同事,不做不利于学校发展或有损学校利益的任何事情。本人教育思想端正、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教书育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积极完成本职工作,从不无故迟到或早退。本学期,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并能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需要,本人从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积极向各位教师请教,学习他们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二、教学工作与学习方面:

这一年我担任的教学任务是初一(8)班至(10)班与初二(1)、(2)、(6)班的生物教学工作,每周课时12节,我认真对待每节课,上好每节课。在课堂上的学生管理也很好,在我的课上基本上没有搞乱课堂或睡觉的学生。

在教学上我的一贯作风是:

1、认真备好课,一方面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并能运用自如,知

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教才能更好。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他们的需要、他们的学习方法及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等等,在读透教材与学生后,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制定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初中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对调皮的学生我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学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这样,学生对我也就漫漫的喜欢和尊重,也开始喜欢学习生物。本学期的作业情况:本人在作业这一环节上也下了不少工夫。主要是以发给学生的学案为主,共16份,认真批改的共16次。

总之,抓住教学工作的主动性,作业布置得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做到这点,我经常到网上收集资料,对各种资料进行筛选,然后印发给学生。同时,关注国内及本地区敏感事件,认真钻研这些事件中与初中生物学知识有联系的知识,并引导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以题目的形式来加强学生的印象。这样做,就有了很好的效果。

3、为提高自己教学质量,为上好课,我积极参加备课组的主备试讲活动。

本学期我本人试讲了2次,每次都有很好的收获,我们组的老师给我提出的宝贵意见让我更上一层楼。听其他老师试讲共10次,也有很好的收获。总之,博采众长,弥补自己的不足,以提高教学水平。老师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努力的工作,教学上也取得一定的成绩。这一学年,我作为一个平凡的人,虽然没有很显著很耀眼的成果,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尽心尽力做完我该做的,做好我该做的,我无愧于我的学生,无愧于我的工作。总之,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一切以学生为主,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人师表,处处以身作则。

编后语:上文就是给您带来的中学生物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

编后语:以上这份“中学生物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的工作总结内容就是这样子,希望对您写工作总结有所帮助!

推荐第6篇:浅谈中学生物教学

浅谈中学生物教学

摘 要:在学科教学中,广大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的作风,负责的态度。笔者看来,如何在教学中把握好生动活泼与严格要求之间的关系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关注 生动活泼 严格要求 关系

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生物是每一位生物教师乐于见到的,它不仅能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还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同时也是终生学习的需要。可实践告诉我们如果教学中缺乏严格要求,就只能让课堂热热闹闹,难以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只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的作风,负责的态度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素养。如何处理好生动活泼与严格要求之间的关系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生动活泼的生物课堂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学,若还是以讲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形式下教育的学生缺乏兴趣、个性和创造性,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近10年来的教育改革,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要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

1.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主动地参与学习,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2.多样的教具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直以来,每位教师都在从激发学习兴趣这方面努力,于是实物、课件、谜语等纷纷被带入课堂,这样的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参与度较高,学习兴趣浓。如在学习植物有性生殖这节内容时,我把制作的标本《扁豆的发育》带到了课堂,这件标本很好地展示了扁豆花中子房的发育过程,标本一呈现,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过来了。再通过呈现小南瓜、小丝瓜等相关实物,学生的兴趣更浓了。

3.多变的教学方式有助于面向每位同学

生动活泼的课堂不能成为几个人的课堂。有时我们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节课上总是只有几位同学积极发言,这就提醒我们应该改变策略,可以随机点名,也可以小组竞赛,还可以小组讨论,让组员轮流做代表发言。小组积分成了学生关注的焦点,每堂课学生都竞相发言,踊跃展示,争取为本组赢得最高积分。久而久之,学生认识到了自我价值,增强了信心,有了强烈的合作愿望与展示欲望,逐步把自己的情感、思维融入了课堂。多变的教学方式还说明,课堂不仅仅是在教室里,还可以是校园里、养鸡场、农家田头……。只有真正形成“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 的局面,才能“百舸争流”“效果好起来”。

4.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有助于让学生多思多想

很多时候,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会不假思索,天马行空地说出答案,而仅有的师生评价,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标准主要由老师制定,而老师又不能太过打击这种积极性,所以评价就会失去客观性,而让学生评价参与进来,会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这也促使学生在回答问题前能多思多想。

二、严格要求是课堂生动活泼的保证

“教不严,师之惰”,在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中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扬,教师在着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的同时,也要创设严格要求的环境,并把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1.严于律己才能严格要求他人。

在当代学生心目中,一个好的教师应是学识渊博,精通本门业务,并在教学上能使他们真有所得的老师。如果把自己的教学搞得平平庸庸,甚至很差,学生就不会敬佩你,甚至不信赖你,你对学生的要求就难以收效。因此,我总是把教好课作为当好老师的重要条件,以此赢得学生的信任。

2.严格要求从细节入手

2.1要学会倾听

在活跃的课堂活动里,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在生物课堂中,我要求学生能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做到多思、多讲、多说等。如恰到好处地运用生生评价,在同学发言时,我让学生来进行评价,不是简单地说好不好,对不对,而是要说那个观点和你的一样,你还有什么想法。这样的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学生能自然地养成倾听他人的习惯。

2.2做好学习笔记

有老师可能不理解,生物课也要做笔记,在书上划划就好了,况且还是开卷考试。其实记笔记更多的是让学生养成知识梳理的习惯。每天你都要学习很多知识,如果全要记,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我告诉他们,要懂得筛选,要把每节课的精要部分储存在脑海里。

我要求做的笔记,不是字字都记,事事都记,而是把那些最好的、最精彩的、对自己最有用的部分记下来。做笔记时要有强烈的目的性和意识性,深入思考问题,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这样的学习笔记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人人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带着任务的学习,学习效率更高。

定期检查笔记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及时给予评价打分,更能激发学生记笔记的热情。

2.3练习要打分

以前的练习我只批等第不打分,学生根本无所谓,实行一学期的打分制(每次作业满分5分,计入平时分)后,课后,也会有学生来探讨生物学问题。也因此几乎没有同学不交作业,作业质量也明显提高。

三、生动活泼和严格要求齐头并进,才能让我们的生物课更加出彩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中最关键的环节,生动活泼的一堂课不但能让学生轻松获得知识,而且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主体的内因作用,同时产生对任课老师的喜爱,起到了“爱屋及乌”的效果。课堂兴趣盎然,张弛有度,需要有严格要求来保证。对学生严格要求是教师对事业负责、对孩子成长负责,是爱的表现。这种严格不是单纯的“严”,而是在细微处,伴随着“爱意”,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心,让学生在严格中得到提高,在爱中得到成长。这种伴随着爱的严格,才是利于学生发展的真正的严格。

推荐第7篇:教学中学生物教学 陕西

中学生物教学资料

英国GCE(A水平)生物学考试探析

雷小凤 胡兴昌

(上海师范大学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 200234)

摘要:英国GCE(A水平)生物学考试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性考试。本文试从英国GCE(A水平)生物考试目标、考试内容、考试方案、考试评价等方面介绍这一考试的特色。并就其结构的本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对我国高中现行高中生物课程和考试制度的改革带来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英国;GCE; A水平;生物学考试

中图分类号:G632.47

4 文献标识码:A

1.英国GCE(A水平)考试

英国GCE(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A水平(Advanced Level)课程,是英国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高级水平课程,通常被称为英国的金牌教育方式,英国学生一般在16岁左右开始学习这种课程,圆满修完这种课程就可以参加A水平考试,成绩合格者可以获得A水平证书。考生的该考试成绩被视为升入大学最重要的指标,GCE A水平考试相当于我国的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当今,持A水平证书可以进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香港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所大学,有非常高的国际认可度。英国的GCE(A水平)考试的课程,一般学制为两年,第一年称为AS水平,学生通常选择自己最擅长且最有兴趣的3至4门课,通过考试后获得AS证书。第二年称为A2水平,学生可选择AS水平中感兴趣的3门课继续学习,通过考试后获得GCE(A水平)证书。其考试的课程科目相当广泛,包括70多门供学生选择,一般学生可选择3至4门,有文科、商科、经济学、语言学、数学、理科、计算、媒体、音乐等门类,比如就理科中的生物学科而言,可供选择学习的课程有生物(biology)、人类生物学(human biology)、人体生理学(human physiology)、社会生物学(social biology)、社会及环境生物学(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biology)等。各个考试机构每年考试科目都不同,考生不受居住地限制,可以到任何一个A水平考试机构申请考试。考生可以根据大学在录取条件中对考试科目的要求选考有关科目。GCE(A水平)考试试题是专门有教育机构提供考试、测试等相关服务的公司命制的。其中AQA、edexcel、Camb等就是英国政府授权的重要考试机构,他们颁布的考试说明起着教学大纲的作用。

2.GCE(A水平)生物学考试分析

英国GCE(A水平)生物学考试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性考试,笔者试从英国GCE (A水平)生物考试目标、考试科目、考试方案、考试分析等方面介绍这一考试的特色。

2.1.GCE A水平生物考试目标

英国GCE生物A水平考试大纲的评价目标主要包括3部分:知识的理解、信息处理与问题解决、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以及各占的比重,具体见表1。

作者简介:雷小凤(1986 - ),女,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胡兴昌,男,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

表1 GCE生物A水平考试目标目 标 知识与理解(45%) 信息处理与问题解决(32%) 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23%)

要 素

[1] 理解生物学现象、事实、规律、定义和概念;了解生物词汇,术语,习惯用语(包括符号、数量和单位);了解生物学中的工具和仪器,包括操作技术及安全事项;科学量及其测量;了解科学和技术在社会、经济和环境中的应用 能从不同的来源查找、选择、组织、呈现信息、转换信息;熟练处理数据及其他信息;分析和评价信息种类,报道趋势和结论,得出相关推论;合理的解释各种现象和关系;作出预测,并且提出假设;将所学知识及原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解决问题

能设计实验,制定观察计划,选择合适的实验技术、仪器工具和原料;能安全有效地使用仪器和原料、运用实验技术;进行观察和测量,记录结果;对观察和实验的数据进行解释和评价;评价研究方法和技术,并提出可能的改进建议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GCE生物A水平课程的考试中,侧重生物学习的认知过程,更多地检测学生掌握生物知识、解决生物理论问题和实验设计的能力等这些基于学校的科学实践考核能力。如解释知识与理解目标占了45%,可见考试仍然重视知识的基础本位作用,但不是单纯地考查知识,而是知识与能力互倚,理解与表达并重,注重从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不同的认知领域目标全面考查学生。信息处理与问题解决目标占32%,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目标占23%,后两项共占55%,随着考试大纲的不断改革,信息处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考核的比重在加大,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越来越得到重视。

2.2. GCE (A水平)生物考试内容标准

在英国,关于GCE (A水平)生物考试的相关网站主要分为管理机构、授予机构和监督机构等三类机构。管理机构包括以下五个:英国教育与技能部(DfES)、英国资格与课程局(QCA)、威尔士资格、课程评价局(QCAAW)、北爱尔兰课程资格评价委员会(CCEA)和英国国家评价局(NAA)。授予机构有以下五个:认证与资格委员会(AQA)、卓越教育委员会(Edexecl)、牛津剑桥考试中心(OCR)和威尔士联合教育委员会(WJEC)。监督机构有以下五个:鉴定联合委员会(joint council for qualifications)、剽窃咨询机构(the plagiarism advisory service)、考试申诉委员会(the examination appeals board)和教育水准办公室(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围绕着考试大纲,不同的考试机构所颁布的课程标准有所不同。在生物学考试内容方面,如AQA机构所颁布的生物学课程考试大纲中的课程内容包含6个单[2]元的主题,依次分别是生物与疾病(biology and diseases),生物体的变异性(the variety of living organisms),生物学中AS水平的探究和实践能力(Investigative and practical skills in AS biology),人口和环境(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细胞和个体的控制(Control in cells and in organisms),生物学中A2水平的探究和实践能力(investigative and practical skills in A2 Biology)。以2008年剑桥大学所颁布的GCE A水平考试大纲

[3]为例,其生物学课程考试内容共分为16个核心知识主题和5个应用知识主题这两大部分。每个主题都分为具体内容和学习结果两部分,它关注生物学知识的应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核心知识主题的具体学习内容AS包括:细胞结构、生物分子、酶、细胞膜及跨膜运输、细胞及核分裂、基因调控、物质运输、气体交换、传染性疾病、免疫学、生态学;A2包括:能量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生物体的调控、遗传、选择与进化等。应用知识主题包括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基因技术、生物技术、农作物种植和人类生殖等。 总体看来,大纲中A水平课程学习分AS和A2两阶段,A2阶段的内容主题与AS阶段相近,但是A2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要高于AS水平,而AS阶段的学习内容只包括前11个核心知识主题。

2.3.GCE(A水平)生物考试方案

GCE(A水平)生物学课程考试分为两个阶段,考试采用纸笔测验和实验操作考查两部分的考查方式,其试卷分为5卷。其中在AS 阶段学习结束后可进行前3卷即1-3的测试,而A2阶段学习结束后则进行后两卷即4-5的测试。从卷1到卷5,无论是考试的题型,还是所考查的内容,在每一卷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是不同的。详见表2

[4]

表2 考试的评价方案 试卷型 号 1 2 3 4 5 题型 选择题 结构性试题 实验题 结构性试题 实验设计题

主要考核内容 细胞结构等基础知识 基于AS水平的综合性知识(见AS) 基础实验能力 基于A2水平的综合性知识(见A2)

设计思路,数据分析和评价

考试时间(h)

1 1.25 2 2 1.25

分值 40 60 40 100 30

权重(%) AS A2 31 15 46 23

23 12 38 12 注:结构性试题是指具有一个题干、题干下有几个难度不同的小题构成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小题赋予的分值不同。

A水平课程发展的这些年来,其本质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然而,其中的一些主流的经典生物学知识仍然保持不变,只是在形式上更加适合当前的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比如,在能量和呼吸作用这一主题中,考查内容包括生物体中能量的必要性、呼吸过程中的能量运输、有氧呼吸、厌氧呼吸、呼吸(运动)记的使用等。又如,在细胞结构这一主题中,考查学习的内容有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生物个体的基本单位、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典型的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动植物细胞中各细胞器的功能、真核和原核细胞的特性等。生物分子主题中考查内容包括糖、脂类和蛋白质的结构以及它们在生物体中的作用等。

2.4.GCE(A水平)生物试卷分析

以2008年GCE剑桥生物A水平考试试卷为例:试卷

1、2和3基于AS水平,试卷4和5基于A2水平。试卷1包含40道单选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基本概念与原理以及经典实验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试卷2包含4至6道必答的结构性试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性理解。试卷3也包含数目不定的结构性试题,要求学生在操作实验仪器的基础上作答。试卷4包括A、B两部分,A部分是数目不定的结构性试题,B部分是是自由式问答题(即“小论文”题,要求学生根据所给题干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写一篇小论文),主要考查学生是否深刻理解知识点、能否筛选、概括、总结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运用知识、发表见解。试卷5是实验设计题,由一系列不同类型的问题组成,并根据对实验的设计、分析和评价分配不同的分值。五套试卷的设计整体看来,以开放的复合式题型为主,注重运用图标分析,且注重考查科学探究性的能力,力求试题人文化,密切关注现今生活,主张在学科渗透中有机地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一体化,整个考试非常注重考查学生将所学生物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试卷3和试卷5的评分方法颇具特点。一方面,科学实践性评价可在考试所读学校进行,并由该校的生物教师监考与评分。另外,科学实践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的3种实验能力,即实验操作、观察与测量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实验设计能力等。试卷3主要考查较具体的实验操作技能,如测量、观察的能力等,要求学生利用给定的仪器完成指定的实验后再答题;而试卷5要求对指定的实验情境进行设计与规划,不要求实际操作,侧重考查较抽象的实验素质,如实施计划的能力,分析论据得出结论的能力,评价论据和过程的能力。

3.对我国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启示

3.1加强课程改革实验,深入课程的理论研究

英国A水平课程考查内容的知识面广阔,注重学科间的联系,特别是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了学生的环保等现代人文意识。从英国的A水平课程实施可以看出,它十分重视课程理论的研究,如生物学考试的课程内容分类化,分为16个核心主题和5个应用主题,知识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过渡自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这些主题都属于不同领域的知识,其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而其中的有些主题内容较深,如现代生物技术、生物体的调控、遗传物质的改变等,这些知识和国内的一些大学相关学科如遗传学、基因工程等相关知识直接相连,更加丰富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 3.2注重课程价值取向,兼顾现实性和思想性

英国A水平考试的最终目标是将课程理论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最大限度的减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产生的统一要求与发展个性的矛盾、培养目标与实施过程的矛盾、学校条件与学生需求的矛盾、课程要求与教师能力的矛盾等典型矛盾。其一,考试特别注重加强灵活性和宽广性的价值取向,崇尚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提高教育质量,很好地改进了整个课程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其二,提倡人人掌握关键技能的理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关键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英国政府准备逐步扩展关键技能的课程培训,其内容包括改善自学与自做、与他人合作和解决问题三方面。 3.3强化课程教育质量,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

虽然英国的A水平考试选择的科目很多,但是这并没有影响课程教育质量的实施,它不仅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的实验技能以及实验设计思路的培养,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其次,GCE课程的层次性分明,各阶段的课程衔接性紧密,如在A水平课程之前有O水平课程的学习。仅就A水平课程而言,课程就有70多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学习,这样就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如某一学生对生物专业有兴趣但又不想专修,就只可以学到AS水平,A水平对学又余力并且对生物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舞台,有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更好地成为一个广见博识的人。这样就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他们各自成为不同行业的精英。

3.4完善课程核心体系,丰富学校的课程内容

英国高中A水平课程注重核心的学术课程体系的逐步完善,更加增强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同时也注重有效地开发地方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就英国A水平生物学课程开设的总体情况而言,最核心的是生物学和人类生物学课程。同时,各学校结合自己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更具学校的办学思想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特别是使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英国传统的国家课程注重统一性,但并不能很好的兼顾个性的发展,不能及时地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要。因而政府加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各个学校发挥自身特色承担不同的任务,履行不同的责任,从不同的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共同发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促进全国课程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是十分必要的。 3.5科学制定课程标准,发挥课程的评价功能

英国的A水平课程注重评价的多元性,将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注重评价的动态性。因为它不仅有平时的课程作业评价,还有最终的设置新颖、形式多样的考试,重视理论性评价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性评价。例如,有些课程作业任务是根据学生在实验室或者田野调查的实践活动基础上,对学生的试验和调查能力进行评价。知识探究课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领域获得的知识进行综合,并运用到现实生活情境中,既培养了合作学习、独立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又鼓励学生对如科学、人文、数学和审美等学科的知识建构进行调查和评价,发展了其批判性推理能力。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国加大了对生物学课程改革的力度,也加大了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并不能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关注过程性评价不够充分。英国GCE生物A水平考试中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在考查方式上与传统的纸笔考试存在明显的不同,这些特点对目前我国高中理科选修课程的教学和考试评价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CIE.Biology 9700 GCE Advanced Subsidiary Level and GCE Advanced Level for examination in 2008 [EB/OL].http://www.daodoc.com.uk/quarlifications/ academic/ uppersec/ alevel,2010-10-15/2010-11-08.[2] AQA.GCE Biology for AS exams 2009 onwards and A2 exams 2010 onwards [EB/OL].http://web.aqa.org.uk/qual/gce/science/biology_materials.php?id=03&prev=&tabid=1,2010-10-15/2010-11-12.[3] CIE.Biology 9700 GCE Advanced Subsidiary Level and GCE Advanced Level for examination in 2008 [EB/OL].http://www.daodoc.com.uk/quarlifications/ academic/ uppersec/ alevel,2010-10-15/2010-11-12.[4] CIE.Biology 9700 GCE Advanced Subsidiary Level and GCE Advanced Level for examination in 2008[EB/OL].http://www.daodoc.com.uk/quarlifications/ academic/ uppersec/ alevel,2010-10-15/2010-11-17.

推荐第8篇:中学生物教学反思

中学生物教学反思

第二学期快要结束了,回顾这学期以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

备课—— 周到细致,找准重点、难点

开学初,我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集体备课,仔细听,认真记,领会精神实质,然后根据要求,提前一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也坚持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程标准》,虚心向同学科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还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增强学生感受知识的能力。复习阶段,我把全书及每一单元的重点内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予以概括和总结,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思路。

二、上课—— 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后进生回答。桌间巡视时,注意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上课后及时做课后反思和写教后感,找出不足之处。

三、作业布置——有针对性和有层次性.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和作业负担,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精心地挑选,认真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作业批改后,我又能及时给予讲解;对于作业错误教多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这样虽然作业量不多,但是作业的质量很高,学生通过不多的练习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四、辅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

在课后,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了只重视优生忽视后进生的思想和做法。在课后的辅导中我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我对后进生的辅导,主要是学习思想的辅导,在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同时,不断的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事实证明,我的这一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学科知识为教学服务,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加了学校校本课程的编写,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同时也帮助其他老师制作课件,上网查找资料等。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生物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绩已经成为过去,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我们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推荐第9篇:中学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中学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咚咚的雷声敲响了岁月前进的脚步,中学生物教学工作总结。一个学期很快就要过去了,在本学期中我们经过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圆满的完成了生物教学工作,并且顺利的通过了期末考试,在这几天我回顾本学期,总结得与失,得到了几点教训和一些经验:

1在教学方面,我们经历了新课改,在生物教学方面掌握了一些新方法,新理念,但是还有不足的地方“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掌握更多的教学新方法,教育新理念我们才能把生物教学工作做的更好,所以我们应该摒弃一些旧的教学方法,学习更多的新方法来充实自己,以便更好的进行生物教学,工作总结《中学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2 在创新方面 我们生物组加强了生物课的研讨和交流,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面,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非常好的效果,并且受到市里领导的一致好评。几位同学参在生物大赛中叶展露手脚。

3 加强师德修养的,在本学期中,我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学生,为生物教学服务,使我们和学生之间不仅有师生之间的关系,更有很深的师生友谊。

4 加强反思,不管是在教学方面,还是在为人方面,多加强对自己的反思,看看自己有什么不足和不好的方面,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正。

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如既往的热爱学生,热爱自己喜爱的教育事业,用饱满的热情做好我们的生物教学工作。

推荐第10篇:《中学生物教学论》教案(补充情景设计)

第七章

新课标下生物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

(补充内容)

新课程改革,有一股特殊的魅力,牵引着千千万万人的心,改革的力度、成效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新课改的实施关键在课程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反思几年来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上好一堂课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除了与教师能否备好课和充分利用课等有关外,也与教师能否合理地创设课堂教学情景有很大关系。

第一节

教学情景概述

一、教学情景的涵义及种类

1、教学情景的涵义

教学情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后者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

所谓生物课堂教学情景,是指教师在生物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生物学科知识和能力、素养的建构,所创设的学习环境。无论教学情景的外在形式,还是教学情景内容,都会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

2、教学情景的种类

实践表明,跟生物有关的自然、社会和生活现象以及问题、故事,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等,都可以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用来创设课堂教学情景,用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生物知识的天地。

大体上,教学情景可以分为问题情景、真实情景、模拟真实情景、合作性教学情景和具有丰富学习资源的情景。

问题情景: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情景的过程;

真实情景:就是让学生亲临现场,在田间、野外、养殖场等真实的生活与工作场景中学习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模拟真实情景:是用来在教学中实现一些危险性、不易或不宜真实接触的必修教学内容与学习内容;

合作性教学情景:是指通过合作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交往、协作和竞争能力;

具有丰富学习资源的情景:是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教师则起学习的引导者作用,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求知,培养其独立钻研、独立学习的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景的依据及意义

1、创设教学情景的依据

在皮亚杰所提倡的构建主义理论中,情景、会话、协作和意义建构被称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构建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别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也就是说,创设情景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之一,其目的是让学习者在实际情景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景下,进行学习。即强调利用生动﹑具体﹑直观的形象,尽可能地激发学习者的联想,唤起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从而更有效地将新知识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二十世纪末,布朗等人进一步提出,知识具有情景性,知识是在情景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学习情景的性质决定了所学知识在以后情景中再运用的可能性,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客观世界中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景中,学习才能更为有效。因此,应该重视个人与情景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让学生在真实的与应用的环境背景中,通过目标定向的活动,学习知识与技能。由此可见,教学情景的创设在教学、学习中有重要的作用。要实施好高中生物新课程,也应创设好课堂教学情景。

2、创设的意义

经过具体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创设课堂教学情景不仅有助于反映新旧知识的联系,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与改造,而且还帮助学生知识的同化与顺应,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思维联想。情景创设运用得好,能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效率。另外,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乐学”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我们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优化了课堂教学,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对知识的理解及能力锻炼,不仅获得了知识,也提高了能力。

总之,情景的创设要为中学生物教学服务;情景的创设应为学生服务;我们要用生物的眼光关注情景的创设;让情景的创设为生物知识服务;为生物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让情景的创设为生物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

三、教学情景的创设方法及选择

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不同的学习者所能接受的教学情景也不同。综观创设教学情景的实践经验,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包括“生动讲述法”、“观察演示法”、“实验探究法”、“组织讨论法”、“质疑问难法”和“联系实际法”等。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中学生物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及知识技能水平,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选择创设和利用相应的教学情景。

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教学过程中,有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方式,以问题为指导,开展课堂教学的。这样,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就采用了质疑问难法。首先,利用社会上出现的“大头娃娃”事件引入课题:蛋白质。接着提问,蛋白质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组成的?它在人体生长与发育的过程中有什么作用?蛋白质是一种,还是多种?为什么?然后组织学生独自或分小组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也提高了思维能力。我们知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让学生真正积极地参与教学,就应引导他们去思考问题。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维起始于问题,最鲜明的能动的思维过程表现为教师提出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又如,在讲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中,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的一个难点和重点知识,学生难以理解,易于出错。因为在减数分裂的分裂过程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所以教师运用观察演示法来创设情景,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特别注意突出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变化,用颜色表示不同的染色体,以避免复杂的生物结构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此外,教师还通过观察减数分裂的永久装片和动画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总的来说,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地运用最佳的方法来创设教学情景。即创设情景要根据客观现实条件和教学内容需要来创设,注重情景创设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如,在织讨论,可以创设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和谐气氛,这样就创设了合作性教学情景;组让学生亲临现场,在田间、野外、养殖场、植物园、动物园等真实的生活与工作场景中学习知识,可以创设一种真实的教学情景;在课堂讲授教学中可以用生动讲述法。

第二节

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情景设计

一、怎样做好教学情景的设计

首先要在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学生学习起点和学习能力,以及教学资源和其他教学条件基础上,做好教学的整体设计;然后在整体教学情景指导下设计好教学的情景主线和情景副线;再后就是设计好各情景环节及子情景以及具体的教学逻辑(教学思路)。

1、以学的情景作为教学情景的基础

教学情景的设计应当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的情景过程,坚持“以学定教”,而不是“以教定学”。 设计学的情景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要设置适当的平台,使 “困多生”与 “困少生”都得到令人满意的发展。 在进行学的情景设计时还要注意学科特点,才能使学科学习情景设计更加有效。

2、处理好与课程逻辑、教材逻辑的关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逻辑,进行教学逻辑设计时,要全面地考虑并统整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逻辑,知、情、行各领域的发展逻辑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和学识发展的逻辑,使基础教育的核心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

教育部引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了基础教育阶段总的课程逻辑,各学科课程标准规定了各自的课程逻辑。它们对教学情景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进行教学情景设计时,不但要明确教学目标,而且要明确教学的起点,还要从学校、班级的具体情况出发构思教学过程,对课程、教材逻辑作创造性的适当调整,以形成符合学校和班级实际的教学逻辑,决不应该简单地把课程逻辑或教材逻辑照搬过来作为教学情景使用。

由于教材逻辑不同,知识点的编排体系、顺序会有很大不同,各知识点,乃至教材单元的地位、作用等等也各不相同。不认真研究教材,把握其变化和特点,教学情景的设计就会带有盲目性,就难取得好的效果。

目前的新教材广泛采用了跟生活和社会问题联系的逻辑结构,将知识点散落在各单元中,知识点间的“梯度”较大。

如果依照***惯、采用老教案对知识点相近的课题进行教学设计,不但难以融入教材整体安排,教师还要为大量补充相关的“配套”知识而疲累,学生也容易为“超纲”学习而产生厌倦情绪;这样做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整合,也极大地影响教学质量。

把握(包括改进)新教材的整体逻辑设计,对于引领教学情景设计,恰当地处理好章节间关系、知识点安排、情境设置、拓展实际应用知识等是很重要的。为此,有必要对新、旧课程标准和教材做逻辑结构的比较研究。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考虑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根据学生的背景知识、学习起点、学习兴趣和差异性,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情景,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3、设计好情景主线、副线和子情景

设计教学情景时,首先要设计好情景主线。一般说来,教学的情景主线可以在 (1)学科的知识情景或过程、方法情景; (2)学科的实际问题解决情景; (3)学生的心理发展情景中选择。

情景主线难以全面地包含德、智、体、美,知、情、行,以及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和学识发展的各个方面。为弥补其缺陷,还要设计好教学的情景副线。

显性的知识是过程、方法以及情感、行为活动的载体,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学中安排、调整的灵活性与可变动性远不及方法、情感和行为内容。所以,知识线索常被作为情景主线。

过程、方法以及情感、行为的教学需要反复进行,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因此,过程、方法以及情感、行为活动常常设计为教学的情景副线,并且多次出现以强化学生的体验。

情感教育线索的设计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学科特点,与情景主线配合,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价值观教育、培养正确的态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创新是做好课堂教学情景设计的灵魂,新颖、有价值的教学情景设计是一节课创新点的重要体现。

教学中的“子情景”设计一般针对较为重要的问题,如教学重点难点、实验探究活动、思维探究环节等。

例如在《氯气的性质研究》中对“氯气与水的实验探究”进行细化设计,首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探究欲望,然后提出假设、进行验证,初步得出“氯气溶于水,并发生了反应”的结论,再后由探究实验中的正常现象到异常现象进一步探究,……即形成相应的子情景。

在初步确定教学的情景主线、情景副线和子情景后,要反思教学情景是否完整,推敲各个情景步骤具体化、方式方法、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各环节的转换等问题,广泛搜集材料、设计活动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内容“由少到多”的飞跃,形成较为具体、详细的规划初案;

然后要思考教学情景是否简明扼要、是否突出重点,对主线、副线、子情景进行加工、提炼、修订,实现“由多到少”的第二次飞跃,理清情景线索。

二、怎样做好课堂教学情景的设计

大量的教学设计工作就是课堂教学情景的设计。要做好教学情景设计还必须做好课堂教学情景设计。课堂教学情景实际上可以看作是整体教学情景、单元教学情景的子情景。进行课堂教学情景设计时,除了上一部分所述各点之外,还要注意下列问题:

1、揭示恰当的情景起点

恰当的情景起点不但引发思维的过程,能使学生迅速进入有关的思维活动,使思维过程合理、有效,而且能使学生增加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丰富有关的认识。 精心设计情境,通过对情境的讨论揭示有关的背景知识,是寻找恰当的情景起点的有效手段。

法国学者埃德加·莫兰指出新世纪的教育必须重视背景知识。而背景知识的功能之一就是通过揭示逻辑起点和扩大视野来激发思维活动、推动认识进步。 知识的背景性要素包括它的自然或社会环境背景,领域层次属性、总体和逻辑背景以及价值背景等,对情境的分析讨论通常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开展。

2、设计好情景过渡语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的逻辑性反映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又是思维的工具,富有逻辑性的语言有利于思维的顺利展开和深入。

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片段,是依靠过渡语才形成逻辑合理、完整、富有意义、便于理解和接受的整体的。过渡语还能够说明前、后内容的宗旨、意义、方法论等等,有时还可以起心理调节作用。是不是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过渡语,对于促进青少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完善,关系尤为重要。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情景时,必须重视并且做好过渡语的设计。

3、设计教学整合环节时要注意强化情景体验

采用让学生自己体验的方式,要比包办代替、简单灌输的效果好得多。因此,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回忆、分析,对学习结果进行整合、扩展,强化学生对教学情景的体验,使之形式化,让这种体验从朦胧状态变成自觉状态,更加清晰,更加深刻,并在适当阶段引导学生把这种体验进一步升华。

三、“氯气的性质研究”的教学情景设计

1.学生研究

“氯气性质研究”的教学对象是刚入学不久的高一新生,他们往往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学习差异不太清晰,学习集体尚待形成。

通过化学教学激发他们学习化学、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科学探究和化学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是新学期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这节课的重要任务之一。

2.教材研究

“氯气的性质研究”是高中化学第一次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系统学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海水中的化学物质,学习和体验科学实验方法,体验由结构推论性质及其规律性,从而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规律,很有必要。

本节的设计需要认真考虑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研究在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的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能力、思维习惯和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和迁移创造条件。

教材在开发利用海水资源的学习情境中展开专题学习和研究,体现了编者强化“化学与社会”和STS教育的意图。

在教学设计中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是与教材整体情景呼应的,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取向。

3.教学的情景设计

在以上对学生和教材研究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整体构思如下:

对氯气作比较系统的研究,以此作为情景主线;以对氯气性质探究的过程方法教育,以及由氯气毒害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和科学伦理教育为两条副线。

课的情景步骤设计:

情景起点:前节课已经了解“海水中有丰富的氯资源”①“我们需要利用海水中的氯资源”;②“在大规模的氯资源利用中有可能发生氯气泄漏事故”

情境设置:“氯气的危害”“氯气泄漏事故的处理现场”(照片、新闻报道投影) 引出课题过渡语设计:

为什么可以用喷射水流形成水帘的方法处理氯气泄漏事故?氯气用途广泛,但它是有毒的,为了趋利避害,更好地利用氯气、防止氯气危害,需要全面了解氯气,系统地研究氯气的性质。

探究任务1过渡语设计:

①发生大量氯气泄漏事故时,可以用喷射水帘来处理。这利用了氯气的什么性质?②利用的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③怎样确定是不是发生了化学反应?④怎样用实验来证明?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通过实验寻找答案。 探究任务2过渡语设计:

氯气跟水反应时生成哪些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通过实验事实来寻找答案。 引导深入过渡语设计:

对于一种物质,常常要做系统研究,才能全面地了解它。人们通常从哪些方面来展开对一种物质的研究呢?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些实验事实和描述(投影有关录像、资料、实物和实验),然后对氯气的性质作比较全面的概括。

技能拓展过渡语设计:

氯气是有毒害作用的。但是,我们了解了氯气的性质后,就可以设计多种措施来防止和处理氯气泄漏造成的毒害。请你们应用学到的知识来回答:在进行跟氯气有关的实验时怎样防止氯气泄漏产生毒害?如果碰到大量氯气泄漏应该怎么办?碰到少量氯气泄漏又怎么办?用喷射水帘法处理氯气泄漏的效果又如何呢? 探究任务3过渡语设计:

为估测喷射水帘法处理氯气泄漏的效果,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设计简便的实验大致测定氯气的溶解度。

人文拓展过渡语设计:

知道怎样防止氯气毒害还不够,还要自觉地反对违背科学伦理道德的事发生。在这方面,历史之鉴不可忘记。(介绍哈伯发明用氯气制作毒气弹的历史教训)你们了解现在有哪些违背科学伦理道德的事必须坚决反对和制止?

整合过渡与指导语设计:

请大家回忆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思考下列问题: ①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是通过什么样的过程、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的?②我们是怎样确定氯气溶于水时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怎样确定有新物质生成的?……③除了学到关于氯气的知识外,你还学到了什么?把你的回忆、思考整理之后,补充到你的笔记本上。

课的情景主线:

情境设置(氯气的广泛用途、泄漏事件和有毒) ①对氯气个别性质(氯气与水反应)的研究 ②对氯气性质的系统学习③进行技能和人文拓展

④从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态度方面进行整合和梳理。

情感教育副线:

首先从海水中丰富的氯气资源及其广泛用途,激发学生对课题研究和学习的兴趣;随后在对氯气性质的探究和系统学习中,通过联系实际学习防止和处理氯气的泄漏的方法,帮助他们消除恐惧,调动新的学习积极性,并进行保护环境、防害救护教育;通过回顾哈伯用氯气制作发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毒气弹的历史,进行科学伦理教育,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反对违背科学伦理道德的事发生;最后在课堂小结中,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这节课的情感教育内容进行整合总结。

情感副线由兴趣到恐惧,由害怕到释然,由镇定到喜悦……有波有折、有起有落,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由科学知识和社会现象到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念,丰富、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最后通过整合、总结,不仅巩固、提高教学效果,也让学生品尝收获的喜悦。

过程与方法教育副线:

通过氯气与水反应三个实验探究活动展开,从实验的正常现象到异常现象的探究,由定性到定量,层层递进,通过问题、假设、验证的实验探究步骤展开,将氯气与水反应的性质探究不断推向深入。 通过让学生观察有关的录像、资料、实物和实验并对氯气性质作比较全面的概括,使他们学习元素化合物研究的另一种常用方法,为以后学习硫和氮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奠定有关基础。

以科学探究的步骤为线索对三个探究活动进行情景设计,形成了三个“子情景”来解说、充实情景主线中的重要环节,不但保证本节课重点(氯气重要性质即氯气与水的反应)的教学落到实处,也让学生具体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相应的直接经验基础,为以后的元素化合物学习做示范。

4.情景结构图

第11篇:浅谈中学生物概念教学

浅谈中学生物概念教学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和总结。生物学概念是人们对生物及其生理现象本质属性的认识。在生命科学中的许多规律、原理和方法都得借助于有关生物学概念,才能得以正确表述。事实上,生物学概念教学贯穿于整个生物学教学的始终,讲授新课、复习旧课、实验操作和做练习,都离不开生物学概念。所以,搞好生物学概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不仅是学好生物学的前提,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必要条件,更为学生获得更系统的生物学知识奠定扎实基础。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概念教学谈几点做法: 1.应用科学史进行概念教学

事物是发展的,反映生命活动规律的本质属性的生物概念也是发展的。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讲清概念是如何提出来的,与它们相联系的重要实验是哪些,这实际就是了解生物学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

如基因概念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①1865年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在其发表的论文《植物杂交实验》中首次提出基因的雏形概念—“遗传因子”,指出生物的每一个性状都是通过”遗传因子”来传递的;②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在其《精密遗传学原理》一书中提出“基因”概念,以此来代替孟德尔的“遗传因子”;③1926年摩尔根在他的巨著《基因论》中建立了著名的基因学说;④1944年艾弗明用实验证实DNA(基因)是遗传信息的载体;⑤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证明基因成分就是DNA,它控制蛋白质的合成;⑥20世纪60—70年代,科学家揭示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作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心法则等。这方面还有酶、光合作用、DNA、遗传规律等,都是经典的范例,从这些实例中让学生明了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同时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启迪。 2.通过探究实验进行概念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以课本概念为实验原理,设计实验,然后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加深对概念本质的理解。这是学生理解生命本质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本中的“渗透模拟装置”、“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和“红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都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渗透作用这个概念,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简单的材料完成相关的实验设计。 学生可以利用鲜嫩的马铃薯块茎做下面2个小实验,理解渗透作用的内涵和外延:① 将鲜嫩的马铃薯块茎分别放在浓盐水、清水中,一段时间之后测量长度,理解渗透作用的内涵;② 将鲜嫩的马铃薯块茎分别放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盐溶液中,一段时间之后测量长度,通过与实验前比较,找到马铃薯细胞液浓度的范同,从而理解渗透作用的外延。

3.通过模型、课件等辅助教具进行概念教学

丰富的、典型的、准确的感性材料是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概念的支柱。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设计提供一定的辅助教具,如模型、标本、图像等,能直观形象地把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显示出来;也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多媒体等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在讲授质壁分离和复原、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概念时,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演示其变化过程,这样可以使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突破了学习难点,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构建。 4.使用概念图进行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要记住所学的知识,并理解其意义,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系统进行整合和内化,就能改善学习质量,使知识系统不断生长。在生物学概念学习中,这种“整合和内化”可以通过绘制概念图来实现。概念制图是一种将概念的各种本质属性按照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组织在一起形成的图示或流程,也可以是将一个概念和与其相互关联的其它概念按照概念之间的并列,包容或其它内在的逻辑关系组织在一起形成概念网络。其目的是使粗象概念直观化、形象化,使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可视化,帮助学生梳理所学过的概念,建立良好的概念体系和知识结构。 如核酸分子相关概念的概念见图1。 5.使用比较、图解、表格等方法进行教学

生物学中有许多字面相近、含义相似或属性相关的概念,由于它们之间互相对比度小,往往会相互干扰,容易出现概念间本质属性的混淆。比较的目的是掌握同类概念的共同属性和相关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的重要手段。

如生长素和生长激素虽只有一字之差,都有促进生物的生长作用。但生长素(IAA)是由植物的分生组织产生的植物激素,化学成分为β—吲哚乙酸;生长激素(GH)是由动物脑垂体分泌的动物激素,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它们有本质的区别。

在生物教学中有些概念由于是相近或是从属关系,用语言描述不清,或是难以记忆,可以采用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合理利用这些图形,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讲到细菌,放线菌,乳酸菌,原核生物这几个概念,学生始终搞不清楚,而如果采用集合图形,就能把它们之间的关系清楚的罗列出来。如下图:

有些概念属于相反的关系,要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最好的方法是采用表格进行归纳和比较。例如: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表1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区别

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 同化作用

把外界环境的摄取的物质 转变为自身的组成物质 同时储存能量 异化作用

将自身的组成物质转变为代谢废物,并排出体外 同时释放能量

通过这张表格,不仅能够理解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概念,而且清楚: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并且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同时进行。

当然,在课堂概念教学中,针对一个概念的讲解,教师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结合使用。除上述各教学方法之外,在概念教学中还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方法,如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概念的定义原则、定义符号、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等等。但教师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应基于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概念的本质,减少概念学习中的错误。

第12篇:中学生物教学论重点

中学生物教学论重点

第一章

 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性质:学科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必修课程 地位:生物学与任何一个公民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 生物技术研发投入量加大,生物工程产业的崛起

生物学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全体公民的生物学素养  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  中学生物学课程从组织方式上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 国家课程标准:

在我国,国家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国家重要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第二章

 自然科学的四个维度:

1、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

2、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

3、科学是一套探究的方法

4、科学要与社会和技术相互作用  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并能够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以及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能够合理的将所学到的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  中学课程标准中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 四个领域(与四个维度相对应):

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2、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3、科学、技术与社会

4、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三章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看做是外显行为改变的过程,是能够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学习者对原本不反应的刺激而表现出反应,即表示产生了学习。因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在教育上主张运用奖励和处罚。  代表理论

巴甫洛夫、华生为代表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提出了程序教学的概念且总结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内化的过程  建构主义的受到几个重要人物的影响:

1、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

2、维果斯基的思想: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他将个体发展分为:现实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

3、皮亚杰学说是当代构建主义理论的重要来源,强调:

(1)同化,即新经验要获得意义要以原来的经验为基础,从而融入到原来的经验结构当中。

(2)原有经验发生顺应,新经验的进入会使原有的经验发生一定的改变,使它得到丰富、调整或改造。 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强调学习者的经验

2、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

3、创造冲突的真实的学习情境

4、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1、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

2、角色的调整

3、布置良好的学习情境

4、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

5、重视合作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对生物学教学的启示:

1、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素养

2、重视科学技能的培养

3、教材编写不应是知识的堆积

4、把生物学教师的素养提高到应有的高度

5、生物学教育改革要以提高人类生活品质为最高目标

第四章

导入技能:

导入技能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 

导入方法的类型:

直接导入 经验导入 原有知识导入 实验导入 直观导入 设疑导入

事例导入 悬念导入 故事导入  导入应用原则与要点:

1、导入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

2、导入要具有关联性

3、导入要有趣味性,有一定艺术魅力

教学语言技能:

教学语言技能是指教师用正确的语音、语义、合乎语法逻辑结构的口头语言,对教材内容、问题等进行叙述和说明的行为方式。 

教学语言的构成

(一)基本语言技能是在社会交际中,众人都必须具备的语言技能。它包括:

1、语音和吐字

2、音量和语速

3、语调和节奏:内容节奏:是指要讲究教学内容的布局,开头要醒目,引起兴趣和注意;中间论述要善于变化,使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节奏的交替变换;结尾要有余味,激起学习新知识的渴望。

4、词汇,规范、准确、生动

5、语法

(一)

特殊语言技能是在特定的交流中形成的语言技能

1、引入

2、介入

3、评核

教学语言技能应用原则和要点

1、学科性和科学性原则

2、教育性和针对性原则

3、简明性和启发性原则

提问技能

定义:提问是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考、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及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主要方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技能。 

类型:

1、回忆提问

2、理解提问

3、运用提问

4、分析提问

5、综合提问

6、评价提问  提问的目的: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积极思维、主动求知

2、提问过程是揭示矛盾的过程

3、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和巩固旧知识,形成知识结构

4、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5、即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改进的信息,对学生则是参与教学,强化学习

 变化技能

定义:变化技能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和各种教学媒体、资料使用的转换方式、所谓变化是变化对学生的刺激的方式,引起学生兴趣,是把无意注意过度到有意注意的有效方式。

类型:

(一) 教态的变化

1、生意的变化

2、停顿

3、目光接触

4、面部表情

5、头部动作和手势

6、身体的移动

(二) 信息传输通道和教学媒体的变化

1、视觉通道和媒体

2、学生活动安排的变化

第五章

 教学策略:在教育心理学中是指教师教学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方法。

分类: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取向策略、学生自学取向的教学策略  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按小组接受任务,以团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分工合作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 ①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

②教师的角色由传播者转变为服务者或帮助者 ③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

④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会,还有责任帮助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学会。合作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1、积极主动相互依赖

(1) 设置的目标具有相互依赖性 (2) 奖励具有相互依赖性 (3) 资源共享 (4) 分担角色

2、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

3、成员负起责任来

4、人际间的社会协作技能

5、评价和过程监控  合作学习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1、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

2、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3、有利于增进同学间的感情

4、小组成员间达到互补

劣势:

1、小组无法综合意见

2、推卸责任的小组成员,使小组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团体的成绩

3、有些人被忽视,有些人占的分量太重

4、小组之间的竞争有时会产生摩擦等

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探究学习: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

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以及表达交流。科学探究也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以及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

探究形式:

1、发现式探究

2、推理式探究

3、实验式探究

STS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1、学生更加积极主动

2、强调技能的应用

3、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创造力

4、学生学习态度好,学习兴趣强

5、主动寻求科学信息并加以应用。

第八章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

是指引导学生利用一定的工具、仪器、和设备对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胜利功能进行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和研习的授课过程。 

生物学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或者直接获取生物学基础知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生物学实验操作的一些基本技能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有利于帮助学生确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5、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6、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中学生物学实验的类型

1、从生物学学科特点来分:形态学实验、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和分类学实验

2、从教学活动的特点分来:观察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式实验及设计和制作实验

实验的组织方法:

1、模仿式实验

它是教师边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要领,一边师范操作过程,学生边听边看,并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实验。这种实验组织方法适宜在初中低年级刚开始做生物学实验时采用。

2、分段实验

这种组织方法是将整个实验过程分成几段,教师讲授和演示一段,学生跟着操作和观察一段。这种实验教学类型常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实验内容较多,实验过程又较长的情况下采用。

3、学生独立实验

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实验讲义独立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这种实验方式一般是在学生初步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和较好实验习惯后采用。

4、伴随讲授实验

这是目前常用的和研究较多的一种实验教学形式。实验过程汇总教师一遍讲授学内容,一边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或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过程。  实验教学的主要环节

一、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是保证教学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的基本条件。教学不仅在实验课时要稳定学生情绪,安定课堂纪律,而且应该贯穿全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以下方式组织教学:

1、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的观察、安静操作,允许学生小声交换意见

2、利用实验室的实验空间和条件,合理的进行实验分工,使每位学生都有事做

3、选择合适、新鲜和足量的实验材料,保证实验操作和观察的需要,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积极性,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4、认真指导和当堂实验检查,以督促学生认真实验,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二、指导性谈话

指导性谈话是实验开始前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实验的目的、内容和要求,是学生明白实验的目的、内容和要求,使学生明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提出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和关键性的问题。

三、学生实验指导

学生实验指导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注意几个问题:

1、在时间的安排上要保证这一环节有尽可能多的时间

2、教师要在这一环节中注意学生操作的安全问题

3、教师要指导各小组顺利开展实验工作,及时发现有困难的小组,并给予启发或点拨

检查实验效果

绝大多数的实验课要包括检查试验效果这一环节

四、小结及清理结束

两个要点:

1、根据教学目标再次强调本次课中学生应掌握的技能或知识方面的要点

2、教师可以在学生态度、表现和纪律等方面进行小结,表扬和批评,一般小于5分钟

第十章  教育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教育评价:是指一系列的、科学的和专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鉴别、获取和提供可供教育或教学决策之用的资料、意见和价值判断。  教学评价的目的:

1、了解学生的起点行为,适当配置学生

2、规划教学活动,调正教学进度

3、诊断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动机

4、评价学习成就,报告学业成绩  教学评价的种类:

(—)从不同角度,教学评价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

1、纸笔测验

2、实作评价

(二)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生物学教学评价可分为下列四大类:

1、配置性评价,如性向测验、综合入学检测等

2、诊断性评价,如课堂提问、平时测验等

3、形成性评价,如年段考试、七中考试等

4、终结性评价,如期末考试等

(三)从教学评价的标准来划分,生物学教学评价可分为校标参照评价和常模参照评价

1、校标参照评价,又称绝对评价

2、常模参照评价又称相对评价

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依据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的实施,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科特性和评价目的,采用各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但无论是食用什么技术和方法,都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来进行。

2、坚固多重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三领域。因此,教学评价应当坚固这三个领域的目标,不能只看重认知目标而忽略情感态度和技能目标的评价

3、采用多元方法

在教学前、中、后的不同过程中,食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才能达到不同的评价目的。

4、进行多次评价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改善教学和学习效果。因此,获得一个正确的评价结果或提供正确的评价反馈信息,对达到最终目的而言们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5、重视反应过程

如果评价时重视学生获得答案的反应过程,不但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可以诊断其学习困难所在,并有利于针对被诊断出的困难和错误之处采取不就措施。

6、善用评价结果

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应该是促进达到教学目标,改善教学和学习效果。 

实作评价的类型

1、纸笔表现

2、表人测验

3、结构化表现测验

4、仿真表现

5、样品模板

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利用校内和校外的资源,开展学科专题研究的实践性学习活动。

第十一章

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进程中教师的工作

1、活动准备阶段教师的工作

学生情况的分析、学习资源的分析、指导策略、优势劣势分析、做出整体规划

2、活动启动阶段教师的工作

选题的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具体任务、论证学生自主设计的活动方案

3、活动实施阶段教师的工作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要做一些技术指导、注意学习时空的开放

4、活动结束阶段教师的工作

督促学生处理资料,得出恰当的结论、指导学生写出结题文章、协助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交流、做出公正评价

第十二章

 行动研究法:

所谓行动研究法是教育实践者根据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依托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自行解决此时此地教育实际问题,即时自行应用研究成果的一种研究方法,也成现场研究。 

行动研究法的特点:

1、为行动而研究

2、在行动中研究

3、由行动者研究

行动研究法的实施

1、计划

2、行动

3、考察

4、反思

第13篇:中学生物教育教学调查报告

2012年8月6日至2012年8月10日我在潮州市松昌中学进行教育实习。松昌中学是我的母校,时隔两年,当我重新踏进这个曾经在那里度过几年美好时光的校园时,心里充满了莫名的感动。 潮州市松昌中学地处潮安县浮洋镇大吴村,是旅星爱国华侨吴清亮先生于1991年斥巨资捐建的一所公办农村普通完全中学,属县直学校,2005年学校实现高初中分离,成为一所农村普通高级中学。学校校园宽敞,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校舍清新典雅。在这里,八方学子和谐共处,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学校办学虽只有20多年,但“爱国、勤奋、求实、进取”已成为良好校风。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吴清亮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逐步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和“建设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结和现代理念的新型农村学校”的办学目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侨资办学”、“爱国为本,全员德育”、“体育教育”三大办学特色。学校于2002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6年通过省一级学校的复评。1999年以来,学校年年被评为潮安县高考先进单位;先后被评为潮州市“十佳文明校园”, 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先进学校,1998—200

2、2002-2006年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学校是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训练基地。办学十六年来,学校规模迅速扩

大,教学设施日臻完善,教师队伍不断成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成为一所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结又有现代教育理念,在潮安县乃至潮州市都享有较高声誉的农村普通高中的窗口学校。

虽然回到母校激动的心情还未平复,我还是没忘记我来学校的任务。所以,我也花了大量时间来针对本校生物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我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调查法,访谈学校领导和老师,电话与现在松昌中学上学的同学交流和观察法等。调查后经过总结和思考,我发现松昌的中学生物教育既有优势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生物教学的优势:

1.有方便的实践条件

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知识和技能是通过实践获得的,像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植物及农作物的繁殖、管理,动物及家禽的习性观察和饲养等,都需要学生亲自体验才能形成较牢固的知识和技能。由于松昌中学是农村中学,有不少学生也来自农村,农村学生在这方面有方便的实践条件

2.学生感性知识丰富

学校位于农村,学校附近有大片农田,学生可以直接参加生产劳动,接触动植物及大自然的机会多,对农、林、牧、渔业生产及动植物等基本知识比较熟悉,教学时恰当地利用这一优势,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实验材料和简易直观教具容易得到

现行教材大大增加了演示、分组实验的数量,还增设有“看一看”“动动手”“做一做”等内容,这些内容中涉及的实验材料在农村很容易得到,而且有一些较简单的动植物材料,稍加整理就可以制

成临时或永久性的直观教具,既能节约经费,又能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动手能力。

4.因地制宜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学校附近大都有很多生态系统、食物链、环境污染的实例,能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好处。例如松昌中学附近有一条“黑龙江”,教师就可以其为例讲解环境污染的危害与防治等的知识。还有学校附近的农田也是一个很好的生态系统供学生的学习基地。

5.教学设备较齐全

松昌中学市华侨斥资捐建,因此在学校硬件和软件设备上都较好和齐全。生物教学资源也较一般的农村学校要齐全完善,有实验室,显微镜,标本等等。这给学生学习生物创造了很好的环境。

二:学校生物教学的劣势

1.生物教师资源严重缺乏:我个人认为像生物这种学科性又具科学性的学科,一定要专业对口或有很强的专业功底的老师来上。由于各学科之间存在差异性,所以大学里学其他学科的人在生物教育上许多方面是无法和专业的老师相比的。但在农村,大多学校都没有生物专业老师或生物专业老师严重不足。就以松昌中学来说,全校只有六七个生物专业老师,而松昌中学有54个班,所以那些老师不得不一个人担了很多个班,老师会很累 。

2.对相关知识的拓展较少:老师上课的内容基本都是课本及应试内容,对有些较抽象的内容无法形象化,有些问题只是草草带过,没有联系生活举例,这样的教学,乏而无味,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厌倦生物学科

3.老师上课的方式太陈旧:许多老师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还在一味地追求“知识与能力”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现代的教学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如教学中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而学校生物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固守着传统的“一张嘴,一根粉笔,一幅图,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面对教育变革,就不那么容易接受。

4.不能很好的利用教学资源,浪费了实验室与标本等的资源,而学生的知识只停留在书本理论上,不懂实际操作。

5.课堂教学质量不高:老师上课方式老化,不善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校和老师只追求高分率,对部分知识只求速记和熟记,不求甚解,学生无法提起对生物的兴趣。

6.家长及社会人群的不重视:不少家长一直抱着偏见,认为生物是偏科,认为学好数理化就行,因此对学生的生物学习也不关心,导致学生也对生物的学习没多大的关心,只是应付考试而已。

通过一个星期的调查,我对母校的生物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以前那些司空见惯的事情都有了全新的见解。

我觉得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本就不如城市的先进,所以像生物这种学科就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特有的资源来进行教学,应该都组织教学活动课,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本,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开启他们的想象力。教师应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善用资源,善于利用一切可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生物学有无兴趣直接影响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影响学生的各方面。因而,农村学校的生物教师应在教学中联系实际,

在适当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搞好生物教学,让学生自己也参与进教学活动中,不能一味的灌输,而不管学生是否接受了。学校也应提高生物教师的整体素质,多招一些招聘生物专业的本、专科优秀毕业生充实农村学校生物教师队伍。加强师资培训,鼓励在职生物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

以上就是我这一个星期在学校的实践认识。

第14篇:中学生物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中学生物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周敏

2018年10月19日—20日,在王荐名师工作室的带领下,我与刘银华老师有幸参加了首都师范大学举行的2018中学生物教学研讨会。近距离聆听各位专家对课标、教材的解读以及课堂、科研的经验介绍,受益匪浅,总结如下:

1.课怎样上?教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而教。

研讨会邀请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高中生物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牵头人刘恩山教授作《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解读,普通高中生物教材编写主持人赵占良研究员介绍高中生物学新教材特点,教学评价研究院胡兴昌教授作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的介绍。

这一次的高中课改站在“立德树人”的制高点落实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关于生命观念,刘教授列举“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这一重要概念,指出不同水平概念教学的“保质期”不同。教材通过数十个生物学术语、概念如“尝试通过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等事实,说明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尝试通过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知识,说明当今生物在新陈代谢、DNA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特征”等来形成“地球上的现存物种丰富多彩,它们来自共同的祖先”这个生物学观点,最终形成“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的生命观念。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始终要牢记我们所讲的每一节课、每一段内容都要服务于学生长久生物学概念的形成,最终达成生命观念的素养培养。

关于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基于事实和严密推理以期达到更好结论的方法。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一堂课,培养学生高品质的思维尤为珍贵。通过教材的范例,帮助学生提升管理思维结构,使用理智标准、应用逻辑、权衡事实形成良好的思维范式、习惯和工具。质疑是思考的视角,实证是判断的尺度,逻辑是辩论的准绳,通过不断对学生提出科学思维的学科要求,达成学生自主、自律、自我监控和自我纠正的思维习惯,让清晰、准确、质疑、客观、逻辑、深刻成为思考和决策的原则。

关于科学探究,继续强调科学探究,坚持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方向。通过探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理解科学家如何思考和工作,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特征。关于社会责任,刘教授指出我们并不为社会责任而教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渗透在生物课程之中的,将不断渗透的生物学观念作为学生考察和思考社会科学议题的视角和立场,用生物学的规律进行判断、作出决策。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赵占良教授介绍了新教材的编写工作思路。从老教材到新教材,实现从“着眼于学生掌握生物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转变为“以生物学核心的基础内容为载体,提升学生的观念、思想、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通过例举具体的章节变动指导教师理解教材安排的意图。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研讨会安排了《细胞学说》、《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其他植物激素》三节公开课与专家点评,展现了当今一线教师应该如何围绕新要求展开工作而最终为培养符合要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不断努力。

2.教科研怎样展开?要像一名科学工作者一样探究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然后才是教导我们的孩子。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何奕騉教授通过讲述自己从无意中读书读到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的好氧菌与叶绿体实验开始,然后引导博士不断寻根究底,通过“质疑—研究—再质疑—再研究”直至引导博士生完成博士生论文的写作。而在这个过程中,何教授只是不停地发问和提供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何教授幽默风趣、聊天式的讲谈中,让我们感受到科学研究不仅仅发生在科研所,可以发生在一本书中、一节课中甚至一篇文章一句话中,重要的是,这个人是否有善于思考的大脑和善于思考的心。同样,爱在显微镜下看这看那的张柳老师,通过勤快地看、细致的发现、合理的归纳总结,也看出了与众不同的镜下细胞世界。唐俊颖老师和沈璟老师,介绍了自己独创的校本课程,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努力实践,引导学生从发现中学习生物,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北师大二附中的倪川老师更向我们展现了一名专业素养极高、善于冷静思考的高中生物一线教师形象。他带领学生借鉴工程学原理与实验技巧相结合自制模型3D打印,采用DIY分光光度计定量研究酶促反应速率,将生物学中的工程技术与数学相结合,采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得失,客观质疑数据中的疑问,他带领学生研究具有临床意义的肠道炎症生物检测器等等。倪老师将有限的课文资源进行无限的挖掘,构建了STEM理念下独特的生物课堂。同样的教材在不同的教师那里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达成不同程度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怎样利用教材和挖掘教材正是一线教师要不断钻研的问题,而这,恰恰就是教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教科研哪里来?来自一颗好问的心和勇于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生物科学不断发展,学生不断成长变化,教师唯有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才能当好一名教师,当好一名好教师。这次培训不仅仅让我了解了高中生物学的新发展,更激励我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钻研教材教法,首先把自己变成一个研究型的教师,其次才能教好生物学科。

第15篇:中学生物教学论试卷

(A)生物学教学论试题

王乐 吴莹 喻昕 黄红丽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由生物学、教育学、和 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学科课程。

2、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理念包括、和提高科学素养。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标准是、、、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4、生物学课程作为科学课程,不仅要传播科学的 和概念,更要体现科学是一个 的过程。

5、三维教学目标应包括 目标、目标和 目标三部分。

6、教师备课是一项长期和包括多方面内容的工作。备课中,教师需要做到了解学生、、。

7、教学技能主要包括、、、讲解、变化、强化、课堂组织、演示、板书、结束这十个方面的技能。

8、耶格等人提出STS课程包括五个学习领域,即概念、、、、应用与连结。

9、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生物学教学评价可分为、、、四大类。

10、从教学活动的特点看,生物学实验可分为、、、设计和制作实验。

11、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有、、、行动研究法。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生物科学素养

2、课堂导入技能

3、直观教学

4、合作学习

5、实作评价

6、生物学教育研究

三、简答:(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中学生物学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2、简述探究教学的特征及含义。

3、建构主义对生物学教育的启示有哪些?

4、教师在运用教学语言技能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或改为)

4、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备课时应从哪几个方面分析教材?

5、联系实际,简述你对“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句话的理解。

四、应用题(10分)

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某一节生物课为例,写出该课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及难点。

五、论述(12分)

根据你所获得的信息或你的感受,谈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技能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B)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心理学、教育技术

2、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

3、教材编写、教学、评价

4、事实、探究

5、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6、研读课程文本和教科书、选择教学资源

7、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

8、过程技能、态度、创造力

9、配置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10、观察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实验

11、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教学实验法

二、名词解释:

1、生物科学素养:在我国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生物科学素养的解释是:“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2、课堂导入技能: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它的目的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所以,又称为定向导入。

3、直观教学:直观即感性认知,是具体、直接和生动的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所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觉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想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4、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的形式使学生一起学习达到学习效果最优化,即:将学生分成小组,按小组接受任务,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包括:(1)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2)教师的角色由传播者变为服务者或帮助者。(3)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给了学生。(4)学生不仅要自己会学,还有责任帮组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学会。

5、实作评价:是一种强调实际表现行为的评价方式,是指教师运在实际情境中,根据学生的表现过程的有效性或最后最后完成作品的成就高低,分别或合并的对学生的表达交流技能、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判断(或评分)。

6、生物教育科学研究: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以教育理论为依据,用教育科学方法对生物教育领域的实践和理论进行有意识的探索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目的在于改进教育、教学实践,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三、简答:

1、(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理解力,能应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面对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2)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通过生物课的学习,使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并能有效地利用不同的学习资源和信息技术去获取、判断、筛选和利用信息,掌握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基本技能,为个人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深造提供帮助。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刺激了生物技术相关产业的扩大,将更多的中学毕业生经过不同水平的培训后加入到生物技术产业或相关产业的劳动大军之中。基础教育中的生物学课程虽然不是职业教育,但应适当的介绍与生物技术相关的产业和工作,为学生择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同时也要介绍生物科学专业的进展和不同的学术方向,为打算进入高校的学生理智地选择专业提供帮助。

2、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特征归纳为:(1)学生对自然事物与现象主动地探究,经过探究自然过程获取科学上的知识。(2)为了研究自然而培养所需要的探究能力。(3)有效的认识自然基础的科学概念。(4)培养探究未知自然的积极态度。(5)通过科学活动而学得的知识是科学概念而不是文字知识。探究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保持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参与需要较高水平认知和技能的活动;形成积极地对待科学的态度;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经验。

3、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它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创造冲突的真实的学习情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对教学的启示有:

(1)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素养;

(2)重视科学技能的培养,把科学技能与科学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地位;

(3)教材编写不应是知识的堆积,应从历史和技术的角度来看科学发展整个形成的过程;以及科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

(4)把生物学教师的素养提高到应有的高度,现代生物教师不仅要有相应的科学素养,而且要有相当的人文素质;

(5)生物学教育改革要以提高人类生活品质为最高目标。

4、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概念,描述事实,组织练习以及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在这些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就是教学语言。教师除了明确教学语言的结构,熟练掌握教学语言技能之外,从教师的职责和特点出发,在运用教学语言上,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和科学性原则,因为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概念理论,并通过他们来揭示客观规律。

(2)教育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始终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十分注意教学教育性。口语的针对性应从内容和表达方面来看,教师必须针对性的进行讲解知识,不能故弄玄虚,重复啰嗦。 (3)简明性和启发性原则,教师必须使用简洁的语言来阐述知识,同时教师的语言要对学生的有启发作用。

(或改为)

4、备课是教师保证课堂教学活动成功的前提条件,详尽和充分的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中重要和必不可少的环节,备课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有助于把握教学目标和任务。分析教学内容可以采用的方法是:(1)从内容和逻辑上分析并建立反映单元重点之间结构关系的总概念图;(2)编排局部内容的教学范围和顺序;(3)梳理局部内容的知识结构并建立子概念图;(4)根据概念图形成教学设计的思路;(5)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课程目标上分析教材的重难点;(6)根据教材内容和实际情况选择教学资源,等。

5、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实验法等等,各种方法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多项原则选择不同的方法,如教育对象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因素,教育者自身素质及教学特点,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等,因此我们说“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

四、应用题

例:“物质的运输方式” 教学目标

知识:说明并区别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记忆代表物质运输方式的实例;

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

技能:尝试根据动画展示的现象或图表信息归纳总结。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主动与运输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

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概念、特点、实例点;

难点: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的关系曲线图

五、论述

提示:可以从教师角色、师生关系、教师的学生观和学习观、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教师个人素养等方面的转变展开论述,新课程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反思(1)教师角色发生转变,由课堂的统治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合作者;(2)师生关系由单纯的授受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转变为平等的对话者、学习的合作者;(3)学生观和学习观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不断发展的完整的独立的个体,知识的习得是学生在经验活动中主动探究、构建的过程;(4)教学评价方式要求多元,包括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目标等方面的多元,要求质性的过程性评价与量化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突出评价对于促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5)教师还要面对时代发展和新课改带来的新的教学内容、新的科学实验技术及新的教学策略及方法,“倡导探究性学习”则大大增加了课程中对于科学过程技能的要求和探究活动的内容,因此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学研究的能力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来改变学习方式,乃至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发展,教师都将面对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如何在生物常态课中开展探究式教学、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学等。

第16篇:浅谈中学生物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施

浅谈中学生物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施

潘磊

[摘要]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弘扬学生个性是每个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教学探究活动方法

新课程改革,不仅将科学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法,而且把探究式学习放在突出地位,探究式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是执行新“课标”的有效途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其用意在于把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探索者,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均得到提高。因此在讲授生物科学知识时,如何让学生通过探究,自己得出结论,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探究式教学概念的理解

从科学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探究的历史,人们从最古老的完全处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世界的种种解释,到后来的通过设计实验,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得到种种结果,并根据结果进行推论形成种种理论。

在我们课本中所介绍的知识只是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科学的全部,真正推动科学前进的动力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我们的教学由于缺乏对学生这两个方面的教育,学生在课堂上是在看科学、听科学,而不是做科学。学生由于对科学知识的来源缺乏了解,把科学知识看得很神圣,不敢怀疑,由于对科学方法缺乏了解并对自己没有信心,导致我们的学生缺乏科学创新的能力。在教学上,教师和书本几乎是学生知识的惟一来源,教师和书本是权威,学生只有把书本上的条条都背会就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分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苦读课本,不敢越雷池一步。

探究实际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科学领域的探究,有生活领域的探究,有课堂上的探究活动等。课堂上探究式教学实际就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在学生学习科学概念、原理之前,先进行探究活动,再根据自己的探究结果,做出科学的解释。即让学生通过重复或模拟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科学原理和科学的本质,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意识。

二、高中生物课堂探究式教学的实践

1.探究式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探究

探究活动起始于问题的提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学生的学识和能力水平,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也可以是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或者是教师利用教材提出问题。对于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帮助其归纳和分类,以便探究的顺利进行。例如,在教授高中生物细胞结构内容时,课前让同学们在实验室中观察不同细胞,观察细胞的特点。在课堂上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观察过程中,对动植物细胞中想要研究的问题提出来。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五花八门的,象细胞为什么是封闭的结构、植物细胞中间最大的亮泡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等很多问题。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将这些问题归类,指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包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两大方面。

2.探究式教学模式特别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在探究活动中,要求教师及时指导,发现学生们的问题,引导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同时兼顾课堂教学的进程。

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挖掘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谚语和诗句来引导学生学习,创设宽松的情景,活跃课堂气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分析生物体六大基本特征时,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明了生物的遗传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又以“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强调了生物的变异性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引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说明蛇咬的惊吓和痛苦,在人的大脑皮层形成了条件反射;又引用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间桃花始盛开”说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受温度的影响。

课堂教学中常常有一些与本节知识有关但又不属于本节必须掌握的内容,为不冲淡本节课的主题,使知识紧凑,可指导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分析,以成为本节课的延续和深化。这样学生逐渐养成不断探究科学奥秘的习惯。

整个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动手、动眼、动脑的探究活动中完成的。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将他们目前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同他们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并把它们应用于新的问题里去。通过探究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学到生物知识,还能受到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同时可以培养学生不断探究、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参与决策的能力。

三、生物课堂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1.更新育人观念,从教学实际出发,营造有利于探究教学的环境

教师作为探究活动的主导,要激起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进行探究式教学,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把育人观放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上,而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要通过探究式教学,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方法。其次,要从自己学校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探究教学活动。例如高中生物课,有关生物学实质和微观的内容较多,此时探究式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或模拟实验,以讲

述或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出研究的方法、建议或实验设计的思路,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结论形成的过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但教学安排不要为了探究而探究。中学生物课内容中,可探究的内容有很多,但有些内容不适宜进行探究,因此探究式教学一定要符合教师和学生的实际。

例如:在讲授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时,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课件模拟情景,画面中出现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在圣诞节时买了一双自认为是“棕灰色”的袜子送给母亲,母亲看到后感到袜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告诉他:我这么大岁数怎么能穿樱桃红色的袜子呢?他感到很纳闷!于是他就去问他的弟弟和周围的人,只有弟弟和他认为是“棕灰色”。学生看后心里同样感到奇怪,疑惑不解,顿生疑问,为什么道尔顿和他的弟弟把鲜艳的樱桃红色认为是“棕灰色”呢?这样就达到了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目的,学生经过探究、互动讨论,既了解了伴性遗传的实质,又学会了应用基因分离定律解释伴性遗传现象。

2.配合课堂探究式教学活动,改进评价方法。

在生物课堂探究式教学活动中,教师选择和设计的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探究和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课堂中有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空间和时间,主动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因此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也应有所改变。除学期末的终结评价外,在探究过程中阶段评价更为重要。结合探究过程,对学生学习的态度、方法和过程给予评价,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考查,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从科学探究过程来看,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应该包括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直到得出对问题的解释(结论)、以及验证结论等,没有“得出结论”这个环节,就不是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探究性学习必须满足学生在短时期内学到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学科的结构的要求,认为在探究过程中作为“载体”、作为“目标”的概念和原理无足轻重,“探不探究出结论无所谓吗”的观念,其结果必然演变为徒有形式的机械练习或无理论指导的盲目摸索。长期下去,探究学习的目标的达成是残缺的,探究成功的体验是不全面的,又怎么谈得上使学生终生受益呢?所以,新课程中提倡的探究性学习,不能片面强调教学过程,片面地强调学习方法的获得,而将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割裂开来。

总之,要提高探究能力,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通过激发探究性学习的内在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探究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寒。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培养探究能力的途径,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习惯于探究性思维,学生探究能力提高才能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张增田,王玉乐.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78

3. 谢春风,时俊勤.新课程下的教育研究方法与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生物课程标准》关于“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2002-11-17)

5.【美】Jerry M.Burger著《人格心理学(第六版)》

6.刘本举《例析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类型》中学生物学(2006-9)

第17篇:永州市中学生物教师实验创新大赛教学设计

永州市中学生物教师实验创新大赛教学设计

探究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金洞管理区金洞林场中学 邓友军)

本课题的实验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11月第一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P63,探究——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一、本课题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苏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下册第63页安排了 “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看不见也摸不着,通过该实验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人体在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人体进行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发生了变化。所以该实验是一个重要的探究实验。

二、实验原理

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验证人体呼吸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三、实验原型

四、原实验的不足

1、

2、未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说服力不强。空气(人吸入的气体)中也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

五、实验材料准备

烧杯,澄清的石灰水,玻璃管,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脱脂棉,洗耳球等。

六、改进后的装置

七、实验创新之处

1、设置了对照实验。采用了人体呼出的气体、吸入的气体(空气)与对照组进行对照。

2、验证了吸入的气体(空气)也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

3、增加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可观察性方面的创新。

八、实验操作过程

1、取3个烧瓶,分别注入50ml澄清的石灰水;

2、取一支玻璃管插入1号个烧瓶中,不断用洗耳球向玻璃管内压气,时间持续3分钟左右,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

3、用玻璃管向2号个烧瓶中缓慢吹气,重复几次,半分钟左右后,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

4、以3号个烧瓶作对照,比较1号和2号两个烧瓶,发现2号试管浑浊程度深;

5、得出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空气)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要高。

九、创新后实验的优点

1、设置了对照实验,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人体进行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发生了变化。

2、让学生认识到吸入的气体(空气中)也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

3、实验材料简单,可操作性强,便于教师多班教学。

3、实验效果非常好。

第18篇:中学生物教学论复习材料

淮南师院《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考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由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透形成的学科,兼有文理学科的特点,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手段和方法。课程的主要培养目标:培养学生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所必备的一些专业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基本能力,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就业指导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师范生克服初为人师的困,尽快胜任生物学教师的工作;也有助于在职生物学教师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本规范和要求。《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获得知识或者引起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较持久的改变的过程。*行为学习理论:把学习看作是外显行为改变的过程,是能够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学习者外显行为改变主要显示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者对原本不反应的刺激而表现出反应,即表示产生了学习。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在教育上主张运用奖励和处罚。因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在教育上主张运用奖励和处罚。*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重以学习者为中心:创造冲突的真实的学习情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强调学者的经验;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创造冲突的真实的学习情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教学观:建构主义的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和学习观上的,学习者必须自己通过主动的、互动的方式学习新知识教师不再是以自己的看法及课本现有的知识来直接传递给学生,而是要把教学植根于学生的经验世界中。*概念转变理论:是试图理解和解释哪些先前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科学概念的理论。概念转变需要满足劝现有概念的不足、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四个条件。*导入技能:是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备课:是教师在教学前的一切准备活动。它是制定蓝图、预先谋划。寻求策略的过程。*STS教育:科学不仅在于传授科学知识,更应通过对科学一技术一社会相互作用问题的探究、培养了解社会、致力改善社会问的科学人才,以及培养了解科学技术及其影响,并能参与科学技术事物决策的公民。

*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概念图中每个概念是一个专有名词,在一个概念图中只出现一次。*演示实验教学的概念:为了加深对抽象要领的理解、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演示实验。*教学策略:在教育心理学中是指教师教学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方法。广义地理解是指一般教学上所考虑采用的教学取向。狭义的理解是指用于某种科目的教学方法。从教学取向来说.教学策略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取向策略,另一种是学生自学取向的教学策略。*科学素养:是指了解进行给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与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料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认知结构:认知主义心理学家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对事物进行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即所谓的认知结构。*合作学习: 是教学中通过小组的形式使学生一起学习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简单地说, 合作学习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按小组接受任务,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直观教学:即利用直观教具作为感觉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编写教案的过程是教师备课工作的最后一个阶段。

二、填空题:

1、课程改革的焦点聚集在“面向全体学生”和“倡导探究性学习”。

2、在生物新课程标准中体现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初中:(一)面向全体学生(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三)倡导探究性学习高中:(一)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二)面向全体学生(三)倡导探究性学习(四)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答:性质:学科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地位:必修课程

4、我国的课程标准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5、我国的中学生物学日标分为:知识、情感、态度情感三个领域。

6、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课程的具体目标,它指出教师在实施课程中的努力方向。

7、自然科学的四个维度:(1)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2)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3)科学是一套探究的方法((4)科学要与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

8、行为学习理论中对教育影响最大的有三种:C1)巴甫洛夫一华生为代表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2)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3)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9、教学技能是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基本要求,它主要包括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课堂组织技能。

10、各课程序包括:备学生、备任务、备目标、备检测、备过程。

11、科学教育和生物教育的宗旨:培养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12、华生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频因率和近因率;桑代克的三个率:准备率联系率和效果率;其操作条件作用理论:正强化、负强化。

13、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功能:教的工具,学的工具,评价的工具。

14、合作学习的五大的原则:积极主动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成员负起责任来,人际间的社会协作技能,评价和过程监控。

15、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16、生物学实验的类型:形态学实验、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分类学实验。

17、实验课教学的主要环做组织教学、指导性谈话、学生实验操作、检查实验效果、实验小结及结束清理。

18、教案的编写:题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手段: 教具;课时分配;板书提纲、教学过程;课后作业。

19、常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20、科学过程:

1、确认和表述问题

2、根据问题提出假设

3、为检验假设而寻找证据

4、根据证据来评价假设的真实性

5、得出结论、并将结论用于解决相似的问题之中。

21、认知主义一格式塔理论(1912年)一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

22、布鲁纳一发现学习论。奥苏伯尔一意义学习论一区分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关系。

23、新时期的生物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制造、学会反思。

24、直观教具制作的原则:科学性、启发性、实用性、简易性、艺术性。

25、教学策略包括:概念图策略;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究学习的策略;STS教育。

26、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27、生物课程的生物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28、在探究学习或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活动情况把它分为:

1、发现式探究

2、推理式探究3.实验式探究。

29、教学目标表述:行为主体十行为动词十行为条件十表观程度。

三、问答题:1.要胜任当代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工作,一个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基础,同时还具有哪些专业知识及技能?答:(1)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2)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3)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4)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5)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6)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2.中学生物教师的任务是什么?(1)、发展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生物技术素养,使他们能够在生物科学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二十一世纪中更加富有成果,有效的生活。(2)、要努力满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渴求生物科学知识和生物技术的需要,使学生们了解生物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能领悟这些领域的工作和成就。3.什么是课程标准?我国生物课程标准是什么?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国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生物课程标准则是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评价及编写教材等方面的建议。它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每个中学生物学教材编写人员、生物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4.标准和大纲的异同是什么?标准和大纲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编教材、教学、评估、命题”的依据,也就是常说的“4个依据”的作用。课程标准有一些与大纲不同的特点:(1)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大纲则强调的是具体的学习内容(2)生物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不是最高要求,而生物教学大纲是统一的要求。(3)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而生物教学大纲则主要侧重在知识方面的要求。(4)生物课程标准对于学习结果的描述是可见行为。(5)生物课程标准隐含地指出了教师的任务是要落实课程标准,。不仅仅是教好一本教科书。5.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答:(一)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1)初步掌握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1)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3)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二)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是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学生通过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和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方面的应用。 (2)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4)认识科学的性质、技术的性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5)初步了解生物科学及相关的应用领域,为日后进会生活做好必要的准备。

6、建构主义教学强调以了哪些内容?(1)们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2)角色的调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一个知识的提供者,而是一个“协助者”)(3)布置良好的学习情境(4)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5)重视合作的学习方式。

7、建构主义对生物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1、重视科学技能的培养

2、重视科学技能的培养

3、教材编写不应是知识的堆积4.把生物教师素养提到应有的高度

5、生物教育改革要以提高人类生活的品质为最高目标

8、什么是导入技能?其目的、类型以及使用原则是什么?*导入技能:是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导入技能的目的或意义:(1)们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2)引起对所学课程的关注,引导进入学习情境。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能作鼓动、引子和铺垫。 (3)明确学习目的,使每个学生都了解他们要做什么,他们应廷到何种程度。 *导入技能的类型

直接导入、经验导入、旧知识导入、实验导入、直观导入、设疑导入、事例导入、悬念导入 故事导入

★ 导入应用原则与要点:导入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导入要有关联性、导入要有关联性、导入要有趣味性,有一定艺术魅力。 ★ 基本语言技能的五要素:语音和吐字、音量和语速、语调和节奏、词汇、语法

提问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注意方式,是最能体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技能。

9.什么是备课?其步骤、依据以及意义如何? ★备课:是教师在教学前的一切准备活动它是制定蓝图、预先谋划、寻求策略的过程 ★备课程序包括:备学生、备任务、备目标、备检测、备过程

备学生大体包括的内容:了解学生在接受新学校任务前的预备状态、理解学生对目标状态是否有所涉猎、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自我监控能力。*备课的意义: (1)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2)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动(3)有利于教学把握教学的成功

*备课的依据: (1)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2) 教学目标的指向(3)教学对象的需要(

(1)从绘制者熟悉的知识领域开始

(2)选择了知识领域之后,接下来是确定在这个领域中所要用到的概念 (3)画出概念图的草图;对草图进行修正 (4)草图完成后,开始寻找交叉连接。

★绘制概念图注意事项:1.概念图中的每个概念是一个专有名词,在一个概念图中只能出现一次。一个概念图提出只用来表达一个主概念,主概念之下可分出几个相关联的支概念,依次分支下去。2.连接两个概念图间的联系词应尽可能选用意义表达具体明确的词。任何两个概念和连接此二概念的词必须表达一个完整的观点。3.连接概念的直线可以交错,但向上或向两侧联系时需加箭头。4.概念名词要用方框和圆圈圈起来,而联系词则不用。

11、问答题:什么是所谓教学评价?其类型、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教学评价:是指一系列系统的科学的和专业的过程。 包括鉴别、获取和提供可供教育或教学决策之用的资料、意见和价值判断。 *生物教育评价又包括下列两种过程的评价:生物教学中的评价和生物教学的评价。前者评价的对象是:“学习过程”,而后者评价的对象则是“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的目的:(1)了解学生起点行为,适当配置学生(”“‘一’

一、}'/ \ }.1 m Cap似r, (3)诊断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动机(4)评定学习成就,报告学业成绩。 *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生物教学评价可分为; ①配置性评价;②诊断性评价;③形成性评价: ④终结性评价。 *从教学评价的标准来划分,生物教学评价可分为: ①效标参照评价②常模参照评价。 ★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①依据教学目标;②兼顾多重目标:3采用多元方法: ④进行多次评价:⑤重视反应过程;⑥善用评价结果。

12、什么是中学生物学实验?包括哪些环节和类型?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是通过一定的仪器、设备或药品的处理对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进行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和研究的教学过程。

主要环节包括:组织教学、指导性谈话、学生实验操作、检查实验效果。

其类型为:形态学实验、生理学实验,分类学实验。

13、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即步骤如何?

生物教育科学研究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以教育理论为依据,用科学方法对生物教育领域的实践和理论进行有意识的探索活动。

方法为:调查法和实验法

步骤为:

1、选定研究课题2.查阅有关文献3.制定研究方案4搜集整理资料5.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

14、直观教学的突出作用是什么? 1.直观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2.有助干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有助于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15、探究教学的目标主要有:①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②保持学生的好奇心;③让学生参与需要高水平认知和技能的活动;④形成积极的对待科学的态度:⑤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经验。 ★探究形式:发现式探究;推理性探究;实验式探究。 16直观教学的类型

直接直观;间接直观; 语言文字直观。 ★直观教学的优点

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助于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其他可能考点: ★讲解的两特点:在知识传授中,语言是唯一的载体;信息传输由主体传向客体,具有单向性,其优点是省时省力讲解必须遵循渐进分化和整合协调的原则。

*变化技能分类:声音的分类、停顿、目光接触、面部表情、头部动作和手势、身体的移动 ★板书设计的目的: 提示内容,体现内容结构和教学程序、激发兴趣启迪思考、强化记忆减轻负

课堂组织的目的: 担组织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引起学习兴趣和动机、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学评价的目的:了解学生起点行为,适当配置学生、规划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进度、诊断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动机、评定学习成就,报告学业成绩 ★语言技能的目的:

(1)教学语言技能要保证准确、清晰地传递教学信息,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2)教学语言技能要使学生智力得以发展能力得到培养这就要求教学语言形象生动具有启 (3)不断提高教学语言的水平,可以促进教师个人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语言技能应用原则与要点

(1)学科性和科学性原则(2)教育性和针对性原则(3)简明性、启发性原则 *什么是提问

提问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主要方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技能.*.提问类型

(1)回忆提问(2)理解提问(3)运用提问(4)分析提问(5)综合提问(6)评价提问 ★提问原则

(1)要设计适应学生年龄和个人能力特征的多种水平问题,使多数学生能参与回答。 (2)注意明确问题的重点,问题在于内容要集中。 (3)问题的表达要简明易懂,最好用学生的语言提问

(4)结合教材内容的实际情况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合理设计问题并预想学生可能回答及处理方法 (5)依照教学进展和学生的思维进程提出问题,把握提问的时机。 (6)以与学生一起思考的心情提问,不用强制回答的态度提问

(7)提问后不要随意的解释和重复,有时用词稍微不同,问题的意思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8)当学生思考不充分或抓不住重点,对问题不能正确理解时,教师不要轻易代替学生回答。应从不同的侧面给予启发和引导,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教学过程中教师头脑中浮现的问题不要脱口而出,要考虑它在教学中作用与意义 *什么是讲解技能

讲解又称讲授,它是用语言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是人们用语言交流思想、情感和知识的一种表达方式。

*什么是变化技能

变化技能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和各种教学媒体资料的转换方式。所谓变化是变化地对学生进行刺激,引起学生兴趣,是把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的有效方式。

它能使教学充满生气,是形成教师教学个性与凤格的主要因素。

★.什么是结束技能

结束技能是教师结束教学任务的方式,是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等教学活动,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及时的系统化、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内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

第19篇:〈〈中学生物教学论〉〉教学大纲(精)

〈〈中学生物教学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407212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对象

(一)〈〈中学生物教学论〉〉是专业课。

(二)〈〈中学生物教学论〉〉的教学目标是:使师范生理解中学生物教学的教学目的;使学生能根据中学生物教学内容的性质和学生特点,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初步具备进行中学生物教学和德育教育的能力。

(三)本课程的开课对象为生物系教育专业的所有学生。开课时间为本科生在第六学期。

二、先修课程:无

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一) 教学方法:讲授法和实践法结合。

(二) 考核方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占70%,实践占20%,平时占10%。

四、学时数分配

总学时:88

其中讲授:54

实习与见习:34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

(一) 理论讲授

绪论:

主要内容:第一节.中学生物教学论

一、中学生物教学论的概念。

二、格生物教师的条件

第二节、学习中学生物教学法的方法

1、重视教学法基础理论的学习。

2、密切联系中学教学实际。

3、认真进行实践。

二、我国中学生物教学发展概况

1、解放前的生物教学。

2、解放后的生物教学。

重点难点: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开设意义;掌握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时:2

业:中学生物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

主要内容:第一节、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

一、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1、学科课程。

2、科学课程。

3、技术课程。

4、必修课程。

二、中学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1、培养生物科学素养。

2、为学生学习打下基础。

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提供帮助。

三、中学生物学课程的设置 第二节、中学生物课程标准

一、国家课程标准

二、生物课程标准与生物教学大纲

三、生物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结

第三节、中学生物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制定依据

二、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

三、我国生物课程目标 第四节、中学生物教科书

重点难点:了解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内容 学

时:6 作

业: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

第二章、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

主要内容

第一节、关于自然科学

一、科学的本质和特征

二、自然科学的四个维度

第二节、科学素养与生物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

二、生物科学素养

学时:4 作业:你怎样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第三章、生物课堂教学技能 主要内容:第一节、导入技能

一、导入技能目的

二、导入技能的类型

三、导入技能的结构

四、导入技能的要求 第二节、提问技能

一、什么是提问

二、提问的目的

三、提问的类型

四、提问的程序

五、提问的要求 第三节、讲解技能

一、什么是讲解

二、讲解的目的

三、讲解技能的类型

四、讲解技能要求 第四节、变化技能

一、变化技能的类型

二、变化技能的要求 第五节、强化技能

一、强化技能的类型

二、强化技能的原则 第六节、板书技能

一、板书的类型

二、板书的要求 第七节、结束技能

一、结束技能的类型

二、技术的要求 第八节、课堂组织技能

一、组织技能目的

二、组织技能类型

学时:6 作业:利用教学技能讲课。 第四章、教学策略

主要内容:第一节、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合作学习的含义

二、合作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三、合作学习的案例 第二节、探究学习的策略

一、探究学习的含义

二、探究形式

三、探究的技能

四、探究学习的案例

学时:6 作业:合作学习原则?

探究学习含义?

第五章、中学生物教学方法 主要内容:第一节、讲授法

一、讲授法概念

二、讲授法类型

三、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和思想性

2、系统性和逻辑性

3、直观性和启发性

4、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和生动

5、讲授要与板书密切配合 第二节、谈话法

一、谈话法的概念

二、谈话法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便于因材施教。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谈话的类型

1、传授新知识的谈话

2、巩固知识的谈话

3、指导实践活动的谈话

四、谈话的方法

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

谈话。

2、利用对比归纳法进行谈话。

3、利用分析矛盾的方法 进行谈

话。

五、谈话的基本要求

1、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

2、突出重点和难点。

3、要有思想性和推理性。

4、问题要面向全班提出。

5、具有简短性和机动性。

6、及时总结。

第三节、演示法

一、演示法的概念

二、演示的共同要求

1、演示要具有可见性。

2、指示的位置要确切。

3、注意实验操作的精确性和教学

性。

4、注意语言与直观教具结和的形

式。

三、演示直观教具的方法

(一) 实物和模型

1、实物(活的生物和标本)和

模型的作用。

2、演示的方法:台上演示,桌

间巡回演示,分组演示。

(二) 演示实验

1、传授新知识的实验。

2、验证巩固知识的实验。

3、指导性的演示。

4、演示实验的片段,开头,结果。

(三) 挂图

1、挂图的作用。

2、演示方法。

职业技能训练:利用直观教具讲授初中教材中的一个问题。(不超

过15分钟) 重点难点:了解生物教学各种方法的概念;基本程序或

第四节 实验法

一、实验法的概念。

二、学生实验能力形成的过

程。

三、实验教学一般的程序和方

法。

1、检查理论准备。

2、布置实验。

3、组织实验。

连续并进法,分设实验法,独立作业法。

4、查实验效果。

5、填写实验报告。

6、整理用具,进行总结。第五节 讨论法

一、讨论法的概念。

二、讨论法的教学程序。

教学要求,并通过训练,达到实际运用,培养学生的生物教学能力。

学时:14 作业:利用每一种方法讲授中学生物课。

第六章、师的备课、上课

和课后分析

第一节 备课的意义及依据

一、备课的意义。

二、备课依据

第二节 备课内容

一、备学生

二、备教材

三、备目标

四、备检测

五、备过程 第三节、教案的编写

一、关于教案

二、教案的格式

第四节、上课

一、课前准备

二、上课的基本要求

第五节 课后分析

一、课后分析的意义。

二、评课的标准。

1、教学目的。

2、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

4、教学语言。

5、教学效果。

6、教学组织。

重点难点:了解备课的方法和要求,并通过训练掌握编写教案的方法,并能依据教育理论对生物课进行分析。

时:8

业:准备一份教案。

第七章 生物教育评价

主要内容:第一节 生物教育评价概述

一、生物教育评价的目的

二、生物教育评价的种类

第二节

命题

1、制定命题计划。

2、编拟试题库。

重点难点:了解教育评价方法,学会命题方法。

时:4

第八章

生物学课外活动

一、课外活动的性质和意义。

二、生物学课外活动的内容。

三、组织课外活动的原则。

四、组织课外活动的方法。

职业技能的训练,设计一次课外活动的方案。 重点难点:了解课外活动的意义,活动的内容,组织活动的方法。

时:2 作

业:如何组织生物课外活动?

第九章

生物教育研究

第一节 生物教育研究的内容

一、生物教学目的研究。

二、生物教育内容的研究。

三、生物教育的方法的研究。

业:命一套试题。

第二节 生物教育研究的方法

一、研究的方法。

二、研究的步骤。

三、论文的撰写。

重点难点:要求学生了解生物学教育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撰写生物教研论文的方法,为将来的生物教研奠定理论基础。

时:2 作

业:写一篇小论文。

第20篇:中学生物教学论考试总结

名词解释

1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2教学策略,在教育心理学中是指教师教学时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取向,狭义的理解是指用于某种科目的教学方法。

3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觉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

4探究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5学习,指学习者用经验而获得知识或者引起行为,能力和心里倾向较持久的改变的过程。 6概念生态,个体对新概念的接受会受到其现有的其他概念的影响,把影响概念转变的个体经验背景就叫做概念生态。

7,STS,即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教育不仅在于传授新知识增进科学素养,更应该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作用问题的探究,培养了解社会致力改善社会问题的科学人才,以及培养了解科学技术及其影响科学技术事物决策的公民,这一科学教育的概念叫做sts。

8教育评价,指一系列系统的科学的专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鉴别获取和提供可供教育或教学决策之用的资料意见和价值判断。

9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是通过一定的仪器设备或药品的处理对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研究的教学过程。

10国家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发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11教科书,是在学科课程范畴中系统编写的教学用书,既是支持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书籍又是学生的学习工具。

12导入技能,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激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

13强化技能,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系列促进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和保持学习力量的方式。 14概念图:是组织和表达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与命题之间的关系。

1变化技能的目的是什么?创造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条件吸引学生对某一课程的兴趣把无意主义过渡到有意主义,利用各种感官信息传输通道传递信息,在不同的知识水平上为学生提供与教学的机会唤起热情丰富学习环境。

2如何才能做到当代生物教师角色的转变?由知识的输出者转变为人文关怀者,由知识的移植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给予者,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者,由学生的领导者转变为学生的合作者。

3分析教材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有哪些?从整体上领会教材的设计思路从结构上分析教材的教学主线从内容上分析教材的逻辑系统从学生的学习需要上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析教材联系实际的要素.4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一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二教师的角色由传播者转变为服务者或帮助者,三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四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会还有责任帮助小组中的其他学生学会。基本要素,积极主动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促进互动,成员负起责任来人际间的社会协作技能评价和过程监控。

5生物学研究性的活动特征?活动目标的针对性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活动时空的自由性活动方法的灵活性活动类型的多样性效果评价的多元性。

6生物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一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或直接获取生物基础知识。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实验操作的一些基本技能,四有利于帮助学生确立唯物主义自然观,五有利于培养学生严静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六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7讲解技能的优缺点是什么?运用不当会出现什么现象?一优点,讲解时信息传输的密度比较高,减少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有较高的信息传输速率,二缺点,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只听不于无直接的感性材料无亲生体验只靠听信息,信息的保持率不高,运用不当就会影响学生创造性品格的发展。

8生物学教案的基本要素是什么?一教学目标二以学生的已有知识或前学科概念为教学活动的起点三主动学习四和为构建生物学核心概念而设计的教学活动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断保持他们的热情的内容和活动设计。

9直观教学的作用?一有助于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三有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10挂图的特点?一图像是平面的且传递面宽 二具有写实性又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三能准确规范和全面的表现出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 四可将复杂结构简阅化模式化 五可将抽象过程具体化 六可演示生命活动阶段性流程 七可呈现生物体外部各种联系。缺点,难以变现立体的活动的事物。

11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教学大纲的异同?相同点,他们都是由教育部颁发的具有指令性的课程文件,是编教材、教学、评价和命题的依据不同点:一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教学大纲主要强调的是教学内容,二生物学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初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生物教学大纲是统一要求。三生物学课程标准包括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而教学大纲主要侧重知识方面的要求。四生物课程标准对学习结果描述都是可见的行为,五课程标准隐含的指出了教师的任务是要落实课程标准而不是仅仅教好一本教科书。

1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一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二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三为学生进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

13简述构建主义教学观及其对生物学教育的启示?构建主义教学强调一下几点,一从学习着的经验出发二角色的调整三布置良好的学习情境四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五重视合作的学习方式,构建主义对生物学启示,一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素养二重视科学技能的培养三教材编写不应是知识的堆积四把生物学教师素养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五生物学教育改革要以提高人类生活品质为最高目标。A 生物学标准基本理念: 论述备课需了解多方面内容 探究教学的特征

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论述备课对教师的提高方面有哪些

中学生物 教学设计
《中学生物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