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图形周长 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21 07:58:28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图形周长》 教学设计

《图形周长》 教学设计

杜瑞丽

一、新课伊始,我创设给不同形状花坛围护栏的情境中自然地引出周长,让学生获得“周长”最初的表象。然后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素材,通过指一指、描一描、找一找、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让学生得到丰富的感性体验,在体验中进一步感悟周长的含义。

二、丰富和发展空间观念。

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指一指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找一找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先估一估三角形的周长然后再用直尺量一量它的周长,最后再算一算平面图形的周长。由抽象到具体,使学生逐步建立“周长”这一概念的表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空间观念。

三、让学生在优化的活动情境中积极探究,合作交流。

第一层面是感知层面的活动,这里分为两次层次,先通过教师范例和学生自己举例让学生充分感知,为过渡到抽象的符号性奠定坚实的感性基础。接着,通过迁移类推让学生自己描出平面图形的边线感知平面图形的周长,这样,帮助学生从实物到平面图形建立完整的周长概念。第二层面是操作层面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求出各种图形的周长,然后让学生汇报各自的测量结果。先给老师量腰围再和小伙伴合作量一量自己的腰围。这样,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在生活中探究、在活动中互动、在活动中内化、在活动中应用、在活动中创造,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活动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教学理念。

2 .同组教师同课异构,以关注学生需求教学设计与原设计(或自己与原教学设计)相比较,在教学效果上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收获或遗憾

新课标倡导的教学就是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根据这一新的教学理念,下面我根据学生的需求(学生的认知、兴趣、知识与经验的背景、学习方式等)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这堂课的教学实例,谈点自己在教学设计实践方面的教学体会。

第一环节

激趣引入

教材新课的引入本来是以个一个超市店来创设《分类》教学情景的。备课时我考虑再三,觉得还是把它改成学生非常熟悉的学具——笔来进行分类,这样更能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

上课时,我是这样引入的,我问,“孩子们喜欢猜

1

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有趣的谜语,想知道是什么吗?”

听好了:“我有一个小宝贝,天天上学带着它,看书学习都用上,你们猜猜是什么?”(打一物品)由于我设计的谜语简单明了,学生一下子就猜测到了答案,那自信的笑容洋溢在红扑扑的小脸上,那情景至今在我的脑海中还记忆忧新,结果,上课时这样的变换确实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我就势引导学生,说说看,生活中你认识那些笔?这些笔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师生交流自然,学生争着发表自己的想法,兴致极高,我也乘机把握住他们情感的方向盘引领孩子们进行探讨学习。由于我设计的都是孩子们熟悉的学具,孩子们很快的说出各种笔的名称和这些笔在生活中的作用,学生说得正欢时,我设疑:这么多的笔,教师的眼都看花了,谁能帮助老师分一分?我在学生兴致最高的时刻提出问题,主要是想让学生积极思考,寻求分一分的方法,从而初步感知分类的作用。果然不出所料,学生学习非常活跃,积极的观察,合作交流,很快就发现了笔的特征,按长短分,按颜色分,按名称分……等分法,就这样,我将学生引进预先设好的圈套中。之后,我因势发问:分一分什么?(物品)按什么标准来分?(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分)

让学生清楚了分类的对象,懂得了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从而掌握了分类的方法,为下面分类活动的顺利进行作铺垫,也为教学的铺开提供了学习的舞台。

第二环节

实践活动

接下来的课堂实践活动,如分水果,分菜,区别动物等孩子们都能很快找到分类的方法,达到了我先前定的教学目标,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这堂课,学生通过实践亲身参与了分类的全过程,不仅体现了“新课标”中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理念,还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场所,使其获得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实现了“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三大学习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三环节

拓展应用

数学活动的开展由于我用孩子们熟悉的学具展开教学主线,既充实了课堂学习素材,又丰富了课堂文化,让孩子学得快乐,学得有滋有味,从而使学生爱上数学课,自觉投入知识构建的全过程,从课堂现场看来,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从学习方法来看,学生能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对笔的认识和了解,上升到对数学形象的分类学习,且能根据事物的特征感悟按不同标准来分类的方法,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中体验分类学习的乐趣,从而获取知识,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推荐第2篇: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魏桥实验学校 李顺岗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摸一摸、画一画)感知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建立周长的概念。

2、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周长的测量策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探索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周长是一条线的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教学具:

多媒体课件、铁丝、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树叶形,绳子、棉线、直尺、软尺等。

教学过程:

一、感知理解周长的概念

1、听说我们班的同学特别喜欢帮助人,是真的吗?出示一根铁丝,老师这儿有根铁丝,谁愿意帮我量出它的长度?指生测量。

2、铁丝变弯,现在它的长度是从哪里到哪里?

3、继续变,首尾连起来了,现在怎么样了?谁跟谁相连了?首尾相连了。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封闭图形(板书封闭图形)。演示刚才接住的,这是不是封闭图形?为什么?只有首尾相接的图形才是封闭图形。现在铁丝的长度,是从哪里到哪里?学生指,从头到尾。

4、解释概念

现在首尾相接了,铁丝的长就要量出这一周的长度了,像这样从一点开始,沿着边绕一圈再回到这儿,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也就是说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板书出来。

5、巩固概念

怎样规范的描出封闭图形的周长呢?出示一个正方形,课件演示:任选一点作为起点,沿图形的边线围一圈最后又回到起点,这是一周,描出的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出示长方形篮球场,它的周长应该是从哪里到哪里呢?小鸟图案的周长呢?指生演示描法,集体评判。

6、课件出示图形:判断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图形没有周长,为什么 ?强调:图形的边线和封闭图形。

7、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封闭图形,找一找、摸一摸图形的周长,同桌交流它们的周长从哪里到哪里。全班交流,指生展示。

二、小巧手

刚才我们研究了这么多封闭图形,想不想自己围一个封闭图形?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围一围:同桌合作用60c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封闭图形。2.指一指:你所围成封闭图形的周长,是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 3.想一想:它的周长有多长。

问:几个活动要求?(3个)。老师展示:60厘米长的铁丝在信封里,拿出稍微用力把它拉直。(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学生活动:同桌合作,发挥想象力,用60厘米长的铁丝围漂亮的封闭图形,围完后展示交流,集体评判:是不是封闭图形,周长从哪里到哪里,封闭图形的周长是多少。为什么周长都是60厘米呢?交流得出:图形的周长就是铁丝的长。

三、测量图形的周长。

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围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封闭图形,看老师这儿还有几个图形,出示: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想不想知道它们的周长呢?

每个小组的信封里老师都准备了其中的一个图形,还给大家准备了直尺、软尺、线,下面我们就同桌合作,选择合适的工具,量一量这个图形的周长。学生小组合作测量计算,完成表格。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测量方法?请同学拿图形上台展示。 提问:你是怎么测量三角形、长方形、圆的周长的? (长方形的周长就是把它四条边加起来的和) 提问:你是怎样测量圆形的周长的?

方法1:用绳子围着圆形绕一圈,再把它拉直测量。

方法2:在圆形上做上记号,然后沿着直尺滚一圈,再看滚到哪里,读出那里的刻度就是圆的周长。 小结:直边围成的图形的周长:用直尺测量每条边的长度,然后相加,就可以求出它们的周长。也就是围成图形的所有边的长度和。

曲边围成的图形的周长:用绳子围图形一周,然后再用直尺量出绳子的长度,绳长既周长。即“化曲为直”。

四、基本练习:

1、看到大家探究出了这么好的方法,(出示树叶),小树叶也来找大家帮忙了,它想知道自己的周长有多长,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思考后交流,先用线正好绕树叶一周,线长就是树叶的周长,再量出线长就知道树叶的周长了。(课件演示过程)

2、能帮小树叶算周长了,那这几个图形的周长你会算吗?

计算图形的周长:出示三个图形,标出了每条边的长度,学生独立计算出周长并交流算法。巩固:规则图形的周长就是围成图形的所有边的长度和。

五、拓展应用

1.增加难度,有没有信心?比一比谁最聪明?课件出示三幅图形,学生数一数哪个图形的周长最短?对应开头,只能数图形的边线。2.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正在跑步的大象和鼹鼠又因为什么吵起来了,一起去看看。

课件出示:原来,有一块长方形草地被分成了A、B两部分,每天大象和小鼹鼠各围着两部分跑一圈,都认为自己跑的长,你能给他们评判一下吗?指生说明评判的理由。强调图形的周长是围成图形一周的长度,和围成的地的大小没有关系。

六、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充分交流。

推荐第3篇: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2012.11.2 1.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情况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2.能力目标: 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各种图形的周长。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什么是图形的周长;测量并计算各种图形的周长。 2.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彩笔、直尺、树叶、毛线一根、各种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扇形、圆形)一份、表格、带图形的A4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早就听说咱三年级一班的同学聪明活泼,积极上进,而且特别善于小组合作学习,到底是不是这样?所以老师带来一样礼物,看,这是什么?想不想要?这节课哪个小组表现最积极,合作学习的最好,我就把它奖给这个小组,好不好?别急,这里还有老师亲自剪的“胜利的果实”有苹果、桃子等,谁表现好,我就奖给谁,好吗?同学们看,我的这个奖牌虽然精美,但这些边却很容易破损,谁能帮老师出出主意,怎样才能保护好奖牌呢?

生:给它加上边框。 师:需要多长的边框呢?

生自由发言。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也就是我们要测量并计算出这个奖牌一周的长度。怎样才算是一周呢? 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来看看怎样才算是一周,播放课件。从边线上的任一点出发,这一点叫做起点。从起点开始围绕边线一圈又回到了起点,这就是一周。注意:必须是从起点出发回到起点,否则不能算一周。师边说边比划奖牌,像这样是不是一周?(没回到起点)为什么?(过了起点)这样呢?为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指一指这个奖牌的一周,好吗?那这个奖牌一周的长度叫什么?生:周长。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周长。(板书课题:图形的周长)

二、新课

(一)、认识周长

1、谈话:同学们,不只是奖牌有周长,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周长,比如说我们的数学书的封面,谁来摸一摸它的周长?数学书四条边的总长度就是它的周长,也就是围绕数学书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师指黑板:什么是黑板的周长?生用手指黑板的周长,谁来说一说?出示树叶,我们来指指树叶的周长好吗?看,这是什么?对,是我们校园里美丽的花坛。花坛有周长吗?我们一起指一指,好吗?谁来说一说?

2、小组活动

咱们身边还有什么物品的表面有周长?小组里说一说,好不好?播放课件:(1)、找一找、摸一摸、指一指身边其它物体面的一周。(2)、用彩笔描一描A4纸上图形的边线。(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它们的周长。

3、汇报交流

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组找到了哪些物体表面的周长?边指边说。各小组汇报,出现问题及时纠正。展示学生描边线时强调:不要重复描,也不要有缺口。

4、小结

我们刚才通过各种活动认识了一些物体表面的周长,这些物体的表面其实都是一些平面图形,现在谁来总结一下: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引导生进行总结: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周长。师板书,生齐读一遍。

(二)、测量周长

1、明确方法

师:同学们真棒,给周长下了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义,怎样才能得出图形的周长究竟是多少呢?生自由发言。师播放课件,总结三种方法:用眼估、用步测、用尺量等。(多数学生能想到用尺量,教师进行引导:如果身边没有尺子或尺子不够长怎么办?比如刚才花坛的周长?可以用眼估或用步量。

2、指导测量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个奖牌的周长究竟是多少?谁先来试着估一估?到底谁估得准呢?我们让一个小组量一量。长:50厘米,宽:30厘米。谁能很快的算出来?奖牌的周长是160厘米,所以我们需要买160厘米的边框。

这片树叶的周长你打算怎样量?尺子是直的,而树叶的边线是弯的,不能直接量,怎么办?同桌讨论一下。生自由发言,师:你的想法和老师的不谋而合,你真棒!一起看大屏幕。

3、小组活动:

下面我们分小组来测量材料袋中各种图形的周长,出示测量表格和温馨提示。

4、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谈话:通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认识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以及怎样测量图形的周长,下面我们进行智慧闯关游戏,好不好? 第一关:比眼力

此题图一让学生说说中间的黑线是不是周长?为什么? 这一关大家过得很轻松,我们再来看下一关。 第二关:巧计算

当题中给出了图形各条边的长度,我们就可以直接计算了,你有几种方法算出每个图形的周长?小结:计算一个图形的周长,实际上是求所有边长的总和。看来这些题都难不倒大家,那我再出一道高难度的。 第三关:爱动脑

小猪和小青蛙在花园里散步,它们分别围绕着不同的花坛走了一圈,来看看它们是怎么走的?动脑想一想:他们谁走的路线长?生:一样长。 师:为什么?

提示:小猪走的红线部分,是花园A的周长;小青蛙走的蓝线部分,是花园B的周长。两花园的两条边分别相等,另一条边是公共边也相等,也就是两个花园的周长相等,所以它们走的一样长。说得太棒了!给点掌声。 公交车司机题。

小结: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用平移的方法很方便。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了成功,收获了快乐!老师有一个小小的作业:回家测量自己的头围、腰围,做好自己的成长记录。每年测量,把数据记录下来,你会发现自己就像小树一样每年都在不断长高长壮,让我们一起体验成长的快乐!最后,祝同学们:快乐学习,快乐成长!今天的奖牌将给哪个组?下课!

推荐第4篇: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明白周长含义,会指出简单图形的周长。

2、能图形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合理的测量方法,对图形的周长进行测量和计算。

3、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兴趣及交往,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一个圆纸片,给全班同学分成四人小组,指定组长。课件及实物投影。

2、每组准备:一个信封(一跟线,树叶,五角星,硬币) 一个号码图案(为形状简单的图形,大小适中),一把剪刀,一跟尺子,一张练习纸

3、每生准备:数学课本,勾线笔。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创设情境。

1、说一说。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图形的周长(板书),你认为图形的周长是什么意思?

2、剪一剪

师:对图形的周长,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理解,到底谁的理解准确一些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开始这节课的学习。老师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几个学习小组,给每个小组编了号,却来不及把写有号码的图案剪出来,请组长帮忙剪一剪,其他组员观察组长是怎么剪的。

(组长剪,师巡视) 师:你是怎么剪的?(引出“边线”一词,板书边线)

3、描一描

4、师:刚才组长用剪刀剪出了图形的边线,现在我们要用笔来描一描图形的边线,请同学们打开课本98页,找到第一题,用笔描一描,比一比谁描得又快又好。

(学生描——实物投影反馈) 师:我们看到第四个图形是一片树叶的形状,看来不光平面图形有边线,物品的面也有它的边线,你能指指课桌面的边线吗? (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指) 师:这是半个苹果,你能指一指它刀切面的边线吗?

二、自主学习,寻求答案

1、师:我们通过剪、描、指,找到了那么多图形的边线,这边线和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周长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请大家在书本98页找找问题的答案。

2、请同学读一读书本中的话。师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3、对于这句话,你觉得你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生:为什么要是封闭图形?)(如果不封闭图形有周长吗?) 师:谁能解答他(她)的疑问? 生:从一点出发绕着图形的边线走,能回到这一点就是封闭图形,不能回到这点就是不封闭图形,因为不封闭,所以就没有办法计算它的周长。

生……

4、我们借助动画再次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动画演示甲虫爬树叶) 师:读一读甲虫的话。

师:树叶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呢? 师:我们前面剪的,描的,指的图形的边线其实就是它们的周长。 师:现在你对周长的理解和一开始的理解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指名说——向同桌纠正你一开始的错误)

5、请你判断,下面哪些图形能计算周长,哪些不能,请说明理由。(幻灯片出示)

6、老师手里有一个圆纸片,请你指指它的周长。撕去其中一个角,再请同学指指它的周长。

师:看来这样的问题已经难不倒你们了,其实在我们的教室里,也能找到物体面的周长

(大家一起指一指电视机屏幕,布告栏的周长) 师:只要我们做个学习的有心人,就会发现我们的周围处处都包含着数学学问,你觉得呢?

三、合作探究,测量周长。

师:有三只蚂蚁,它们分别沿着树叶,五角星,硬币的周长爬了一圈,怎样才能知道它们跑了多长的路呢? (1)生:算一算它们的周长就可以知道。

(2)师出示小组合作要求(幻灯片显示)

1、小组内先讨论每样物品的测量方法,组长记录到表格中。

2、每位组员负责测量其中一样物品。组长负责检查和记录。遇到困难本组人员应该互相帮助。

2、测量时要有序,讨论时要轻声。

3、测量完毕,请组长做好汇报准备。

(3)小组活动开始,师巡视。

(4)汇报,请其中一小组人员在实物投影仪上一边展示测量过程一边讲解。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师板书:( 树叶 围 五角星 量 硬币 滚 ) (5)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同形状的物体,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形状特点,选用绳子围,尺子量,在尺子上滚等方法来测量它们其中一个面的周长。

四、练习巩固,逐层提高(见幻灯片) 题1:快速回答,下图周长是多少

题2:想一想,它们的周长是不是一样长? 题3:有A、B两组图形,每组中哪个图形的周长长一些? 题4题5

五、全课小结,回归生活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周长的知识,说说你的收获。

师:测量物体周长的方法除了围,量,滚等方法之外,其实还有别的一些方法,比如,如何测量操场的周长,如何计算运动员骑车的路程等等,只要同学们认真地思考探索,肯定能找到很好的测量的好方法。今天我们要完成的作业是想办法测量自己的头围,胸围,腰围,把测量结果写进书本99页第1题的表格中。

推荐第5篇:《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感知周长,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一周。

2.在围一围、量一量、算一算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一定的测量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感知,初步建立周长概念表象 1.从“一圈”抽象到“一周”

师:小胖要减肥,爸爸制定了一个锻炼计划,让他每天围着操场跑一圈,我们去看看他是怎么跑的。(课件演示) 师:他跑对了吗?

生:不对,他跑到里面去了。 师:应该沿着操场的哪里跑? 生:应该沿着最外面的黑线跑。

师:这条黑黑的线也就是操场的边线。 师:如果你是小胖的爸爸,会对小胖说些什么? 生:小胖,不能再偷懒了,要沿着操场的边线跑。 (课件演示)

师:说的真好!第二天,小胖又开始出发了。 师:这回跑完一圈了吗? 生:没有,还没有跑到。 师:应该跑到哪里?

生:最后要回到起点,这才是操场的一圈。

师:第三天让我们陪着小胖一起跑,好吗?拿出小手,一起出发、一起喊停,预备出发! 学生结合课件演示手势比划,齐声喊“停!”。

教师指出,围着操场跑一圈也可以说成围着操场跑一周。板书:一周 2.累加长度,明晰操场的周长

师:这个操场的一周到底有多长呢?为此小胖的爸爸进行了测量,我们一起去看看。 课件依次呈现数据:直道90米----弯道110米---直道90米---弯道110米。 生:400米。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可以这样算:90 110 90 110=400米。 师:400米表示哪里的长度?

生:操场一周的长度。

师:对,400米是操场一周的长度,也可以说操场的周长是400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周长。

二、辨析比较,整体理解周长本质

1.辨析一周,物化为形 呈现实物

师:现在老师带来了三角板和圆形标志,想一想它们的表面有没有一周? 生:有。

师:请小朋友们打开练习纸,用水彩笔把一周画出来。 学生描画一周后,呈现交通标志中间线涂色作品,予以辨析。 生1:不对,这条线是在中间的,不属于它的一周。 生2:一周是最外面的边线,这条不算。

师:想象一下,这个交通标志只留下一周的边线会是什么图形?

生:圆形。

教师演示,从交通标志实物中剥离出一条圆形的边线(保持圆形形状)。 师:想象一下,这个三角板只留下一周的边线会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教师演示,从三角板实物中剥离出三角形的边线(保持三角形形状)。 2.操作演示,体会“长”的本质

师:要想知道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怎么办? 生:可以用尺测量。

课件:12厘米、16厘米、20厘米。

师:三角形周长到底是12厘米,还是16厘米,还是——? 生:应该把3条都加起来。12+16+20=48厘米。 师:48厘米指的是什么呢? 生1: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和。

生2:三角形一周的长度。

师:也可以说三角形的周长是48厘米。

师:下面我来测量圆形的周长。我用直尺这样量——?(教师动作比划) 生:不行,圆形的线是弯的,尺子是直的! 师:那怎么办?

生1:半圆角尺量。

师:你们觉得怎样?

生2:那是量角器,量角度用的,不能测量长度。 师:是的,你的数学知识真丰富。 生3:用软尺绕着量。

师:好办法,可软尺我没带,我只带了一条线。 生4:可以用线绕一下,再用尺子量就可以了。

教师演示,把线绕圆一周然后缓慢打开,拉成一条线段。

师:用毛线绕可以把曲的边线变成直的线段,真是个好办法。 组织学生测量这条线段,测得长度为63厘米。

师: 这63厘米表示的是——

生1:圆形的周长。 生2:圆一周的长度。 3.质疑辨析、概括概念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先研究了一周,这是操场、三角板表面、交通标志表面的一周,接着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得到了操场一周的长度是(400米)、三角形一周长度是48厘米、圆形一周长度是63厘米,每个图形的一周都有自己固定的长度,我们把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课件依次呈现矩形、五角星、半圆形、角等图形,组织辨析。 师:这些图形都有周长吗? 生:角没有。

师:它跟上面的图形区别在哪里? 生:没连起来,有缺口。

师:这种没连起来,有缺口的图形我们叫做不封闭图形,那上面这些图形叫—— 生:封闭图形。

师:如果这里加一条曲线,现在有周长了吗? 生:有。

板书完善概念,学生齐读: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三、内化巩固,解释应用概念 1.生活举例,辨析解释

师: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物体表面也有周长? 生1:黑板。 生2:课桌的面。

师:我们一起看看,黑板、课桌表面其实是什么图形? 生:都是长方形。

师:是呀,因为它们是长方形,所以它们有周长。 生3:我的脸

师:我们一起看看,脸表面其实是一个封闭图形,所以它也有周长。 媒体呈现: 谁测量的是周长呢?

生:量腰围是量周长,量身高不是。 师:腰围量的是哪儿?你比划比划!

结合学生的比划,课件随机在图像腰部呈现一周。 师:那么量身高量的是什么呢? 结合学生比划,课件动画抽象出线段。

生:量的是一条线段的长度,没有一周,不是周长。 师:是的,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2.增加干扰,强化一周

媒体呈现长方形,给出长2米的数据,组织学生选择合适的周长数据。 a.2米

b .4米

c.6米 师:只有一个数据,能选出周长吗?

生:可以,第一个肯定不对,2米只是1条长边的长度,4米是2条长边的长度,而周长应该是4条边长度的和,肯定大于4厘米。

师:讲的真好?周长真的是6米,那么这条宽的长度肯定是—— 生:1米。可以这样算2 2 1 1=6米,宽就是1米。

师:是的。小朋友注意看图形开始变了(媒体演示长方形中间增加一条线),长方形的周长变了吗,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生1:变了,中间一条长1米,周长是6 1=7米。

生2:没变,周长是一周的长度,中间这条线不属于一周,不能加。 师:是吗,请同学们用手描描一周,想想周长变了吗? 学生手势比划,齐答:不变。

师:如果里面再增加一些线,周长会变吗? 生:不会,因为里面的线跟周长没有关系。 3.拼组图形,弱化“面”的干扰

师:这里有一个正方形,一条边长度是1厘米,那么周长是—— 生:4厘米,4个1厘米就是4厘米。

师:是的,如果再出现一个同样的正方形,把它们拼成长方形,周长会是多少? 生:8厘米,2个4厘米就是8厘米。

师:真的吗?不着急,同学们自己在练习上描一描、算一算。 生汇报:周长不是8厘米,应该是6厘米。算式2 2 1 1=6厘米。 师:刚才都认为是8厘米,现在都确定是6厘米?那2厘米到哪里去了呢? 生:2条边到里面去了,那就不用算了!

师:哦,图形一拼,周长并不是简单的加一加。一起看,(媒体动态演示图3与图4拼的过程)想一想它们的周长相比会是怎样的结果?

(1)图形 3长

(2)图形4 长

(3) 一样长 生1:图形3周长长。

生2:不对,应该是一样长。(生到台前展示)图形3周长是2 2 2 2=8厘米,图形4周长是2 2 1 1 1 1=8厘米,所以一样长。 师:生1,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1:同意。

师:刚才为什么这么做出判断呢?

生1:这是4个拼成的,这才3个拼的,我就认为图形3的周长长了。

师:看来,周长我们要关注的是它的一周边线,不要被它里面的线、它拼的个数干扰。

推荐第6篇: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理解周长的含义。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在一年级下学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且会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建立周长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1、展示在校园拍摄的照片,让孩子观察和欣赏,看一看这些照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相片都有边框。然后出示我们三年级五班福,能不能给我们班的全家福也镶上边框呢?想在哪里?怎样镶?(让孩子上来指一指,并说一说怎样指的)

引导孩子说出“一圈”也就是“一周”,让孩子理解怎样才算是一周,引导孩子说出从起点到起点。孩子们其实相框就是相片的周长,我们在数学上把相片一周的长度叫做相片的周长。(课件展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图形的周长。(板书课题)

2、孩子们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伟大的数学家也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现了周长,这节课我们就从生活中来学习周长,孩子们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这是老师在白浪河畔拍摄的花坛,漂亮吗?同学们用你们善于观察的眼睛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扇形

孩子们这些花坛这样美丽,我们该怎样保护它们呢?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保护措施。

这些花坛环境,那我们该怎样防止他人践踏呢? 师提问:关于护栏,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这是长方形的花坛,想一想护栏应该安在那里?让生到黑板上指。

根据学生说,教师总结护栏不光要沿着花坛的边线,而且要围上一周。长方形花坛一周的长度叫做长方形花坛的周长。 二 初步认识图形周长的概念 1.一指

生:按在花坛四周。

师:来指指护栏应按在什么地方?他指的时候其他同学要看清楚他是怎么指的。(一生到图片前指) 师:他是怎么指的? 生1:他沿着花坛边顺时针转了一圈。 生2(边比划边说):他是这样转的。

师(边指边说):你看,刚才那位同学从花坛边的一个地方开始指,转了一圈又回到这个地方.一圈又叫什么呀?板书:一周.

你知道花坛一周的长度是花坛的什么吗?(它的周长)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通过对老师的公园一角的欣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向学生渗透了保护环境的教育。根据学生的提议,就如何按护拦展开研究,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初次感知到“周长”的存在,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 2.二指

师:刚刚我们找到了花坛边的周长,那能不能找一找课桌面的周长在哪里呢? (生到前面去指) 师:他是怎么指的? 生:从课桌边的一个地方开始,沿着讲桌边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开始的地方。„„

小结:课桌一周的长度就是他的周长。 3.三指

师: 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都有周长,你能再从身边找一个例子说说什么是周长吗?

生:黑板面一周的长度就是黑板面的周长。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剪一个不规则图形指出他的周长)„„ 4.描一描。

师:你会用我们刚才指边的方法把图形一个面的边线描下来吗?(会)

师(:学生在纸上描图形的边线,描完后在展台上订正、质疑。) 师:描完这些图形的边线,你发现了什么? 生1:这些边线都拐弯。

生2:这些边线都有直的,也有弯的。 生3:这些边线都围了一个圈。„„

师引导:我们刚才所描每个图形一周边线的长,正好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师:(铺:除了花坛图的图形还有好多这样不规则的图形,不论什么样的图形,它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板书图形)

这就是本节课肖老师和大家一起认识的图形的周长。(课题)

什么是周长呢?生读两遍。 三 实践应用 拓展延伸

1. 师: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周长?(课件展示)这个图形有没有周长。生: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周长?你能说一说理由吗? 生:它不能从起点回到起点,它没有一周

总结周长的定义:封闭图形的一周叫做图形的周长。

2、练习下列图像那些有周长那些没有,为什么?

3、计算周长

(在本节课中指、描、摸的都是图形的一周,是个“形”的概念,但“周长”是个“数”的概念。)

(学生独立计算)(做在演草本上)

师:同学们非常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了图形的长度,不管用什么方法我们都是算出了图形一周的长度,也就是图形的周长。

【提倡算法多样化,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图形周长的计算在这里不作为重点,只是简单的介绍,为下节课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作铺垫。】

2.

师:现在,同学们都知道了公园里花坛的周长。我想有了大家的帮助园林工人很快就能买回适合花坛长度的护栏了!

下面请同学们用学到的本领来看看这些图形吧! 生完成自主练习第二题。(引导学生先看是什么图形,明确要求是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注意引导语言的规范性:梯形的周长就是它的四条边的长度等)

3. 师:(课件出示),一片长方形草地被分成A、B两部分,小老鼠和大象要分别绕A、B两块草地跑一圈,他们跑的路一样长吗?动脑筋思考一下。(学生动脑思考)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我觉得图老鼠的周长长,因为图A大。

生2:我觉得是图大象的周长,因为图B向外凸

师:奥,他们两个是这样认为的,谁还有不同的想法?

生3:我觉得应该是一样长,因为中间的线两个图形一样长,其他的两条边两个图形的也一样长,所以它们的周长一样。

师:在这里出现了不同的答案,你觉得应该是哪种呢?

生:一样长。

师:同学们很聪明,确实,它们的周长一样长,因为图形的周长只与它周围这一圈的长度有关。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对周长的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关注学生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强化学生对周长是图形一周的长度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切领悟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四 课堂总结,渗透方法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我们一起认识了图形的周长,,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用到了周长的知识,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生1:窗户上的铝合金框就是窗户的周长。

生2:黑板的边框是黑板的周长。

生3:像框的边。

生4:操场的一圈,是操场的周长。

师:好,这几个同学说的非常正确,以后我们还要利用周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五 课外作业

测量自己的头围、腰围,做好自己的成长记录。每年测量,把数据记录下来,你就会发现自己就像小树一样每年都在不断的长高长状,让我们一起体验成长的快乐!生活中到处都藏着数学知识,希望你能做一个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数学小勇士。

推荐第7篇: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砀山县葛集镇李安小学 徐继旺

教学内容:认识周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理解周长的含义。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

一、认识周长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比赛吗?(喜欢)昆虫王国正在举行秋季运动会,想不想去看一看?(动画演示)

师:(教师随课件讲解)现在,两个小选手马上就要比赛了,它们的比赛规则是:谁能最先沿树叶(两片形状不同的树叶)的边线爬完一周,谁就获胜。大家可以为自己喜欢的选手加油,比赛马上开始。请运动员各就各位,预备——开始!(学生在为自己喜欢的运动员加油。)(昆虫点点最先跑完一周。)

师:同学们,谁是冠军?

这时,部分学生高声回答说是点点,有的则表示反对,还有的高高的举起了手想说什么。(这时,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师:我看有的同学有话要说,你们想说什么呢?

生1:这样不公平,两片树叶不一样大。

生2:两个选手跑的路程不一样长。

……

师:噢,你们观察到比赛的路程不一样长,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好,现在我们请两位参赛选手把他们跑的路线画出来,我们看一下。(课件演示两只小瓢虫用红线描出各自跑的路线即树叶的一周。)

师:有的同学感觉不一样长。但这只是我们的观察,到底一样不一样呢,你们有没有办法知道?

(学生回答略)

师: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揭示课题并板书:图形的周长

【评析:形象生动的动画课件,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产生了了解周长的迫切需求.同时,学生对周长也有了初步的感知。】

2、动手操作,体会“一周”。

师:老师发的操作纸上有一些漂亮的图形,你能象小瓢虫那样描出他们的边线吗?选择两个自己最喜欢的图形描一描(练习纸第1题)。

(学生有选择的描自己喜欢的图形的边线,教师指导)

师:我们来欣赏一下同学们的作品?(教师有选择地找出描的不完整的及有重复的情况,让学生辨析)

师:其他同学描的什么图形?是怎样描的?和你的同学也这样来指一指说一说(学生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都沿图形的边线描了一周。(板书:一周)生活中物体的表面都有一周,你能找到吗?和你的同学指一指,说一说(学生积极的寻找、讨论……)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的眼睛亮亮的,肯定有不少的发现,我们来说一说吧!

生1:我找到了桌面的一周。

生2:我找到了课本封面的一周。

生3:还有黑板面的一周……

(学生边指边说,回答踊跃)

师:刚才大家不但找到了物体表面的一周,还能用笔描出图形的一周,同学们,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周长的概念。

【评析:学生通过画边线等操作活动,加深对物体表面及图形一周的认识,为进一步理解、总结周长的知识奠定了基础。这样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在动手中领悟,在观察、比较、交流、归纳等一系列活动中,提升思维、构建新知。】

二、测量周长

师:关于周长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到广场上去看一看。(课件出示广场花坛图)节日的广场上摆出了好多美丽的花坛,鲜花让我们的生活变的多姿多彩,你有什么好办法来保护它们吗?

(生答略)

师:同学们想出了许多好办法,生活中园丁们经常用围护栏的办法来保护花草。下面请大家在学具上画一画,看看护栏应该围在哪里?我们需要多长的护栏才能把这些花坛保护好?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师:为了便于测量,老师为每小组准备花坛模型,下面请大家用你们想出来的办法试一试吧!

(小组活动,测量花坛模型的周长)

师:下面请每小组选择一种形状来汇报交流。

第1小组:我们是这样测量正方形的周长的,用直尺量出一条边的长度是8厘米,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我算一算它的周长就是8乘4等于32厘米。(板书:量)

第2小组:我们小组在测量圆形花坛的时候是先用绳子围了一周,再用尺子测量绳子的长度。是42厘米。(板书:先围再量)

师:为什么不用第1小组的方法,用尺子直接量呢?

生:它的边不直,不好量。

一生迫不及待的说:老师,我有办法,把圆形的花坛在直尺上面滚动一圈,就能量出它的周长。(利用实物投影演示)

师:真是好办法!那真正的花坛能不能在尺子上滚动呢?(生摇头,说不能。)看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还要视具体情况来解决。)

第3小组:我们小组在量扇形花坛的时候,直边就是用尺子量的,曲边是用绳子围的。再把它们加起来,这一周是38厘米。

师:同学们来评价一下他们的办法怎么样?

生:他们直的边就用尺子量,曲的边就用线围,很好。

师:是啊,同学们能就图形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办法在解决,老师真佩服你们!

【评析:只要给学生空间、给他们机会,学生就会给我们惊喜!学生流畅的思维不是在老师的说教中获得,而是在他们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产生的!这里教师没有过多的语言,但学生却真正理解、掌握了周长的概念及测量周长的方法。同时,教师还多次为学生提供了小组学习的机会,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还感受到了团结合作的魅力。】

三、实践应用

1、课后练习2。

师:(课件逐一出示)同学们,这些图形的边长已经测量出来了,你能很快计算出他们的周长吗?你是怎么算的?(学生抢答汇报)

2、课后练习4。

师:(课件动态演示)为了装饰这座新建大楼,工人叔叔沿着它的边装上霓虹灯线,一共需要霓虹灯线多少米?

(学生计算交流汇报)

师:同学们,你们计算的是大楼前面的周长吗?

生:不是!贴着地面的那条边不能算上。

师:说的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要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3、观看比赛,辨析周长。

师:同学们,我们在这儿研究的热火朝天,昆虫王国的运动会也还在激烈的进行呢,裁判长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测量了树叶的周长,确实不一样。现在昆虫国王正准备让两个小选手重新进行一次比赛,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课件演示)现在两位选手要沿着这两块不同形状的场地跑一周,大家看,这样公平吗?

生1:不公平,形状不一样,第二块场地缺了一块!

生2:公平!形状不一样,周长是一样的!

生3:如果把弯进去的边挪到外面来,两个图形是一样的!

师:到底一样不一样呢?同学们自己想办法研究一下!

(学生又再次进入探究状态,一会儿,学生便恍然大悟。)

生齐:老师!我明白了!

师:同学们,大家都看到了,两个图形的形状虽然不同,但周长却是相同的,这样比赛公平吗?

生:公平!

【评析:动画比赛开始——引出周长,动画比赛结束——辨析周长,课的设计首尾呼应。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中,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推荐第8篇: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2doc

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苏集中小 王丰云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单元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的综合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③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运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良好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

1.理解周长的含义,

2.通过各种方法会测量并计算各种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树叶、长方形纸片、三角板、直尺、软尺、绳子等 教学设想

本节课通过具体实物表面的摸、画,通过课件的形象展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周长、认识周长的含义。通过学生的量一量、算一算,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手去实践,去感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联系生活的实际在解决问题中升华了知识,巩固了知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都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说个谜语,你们猜猜好不好?课件展示一小片青草,同时说出谜语让大家猜。羊村的村长在实验基地培育了一些青草,有一天邻村来了一群羊,你想结果怎样?打一水果。

猜出后,问大家一个问题:因为这事老村长都愁死了,怎样保护好这片青草不被其他村的羊吃掉呢?请大家帮老村长出出注意解决这个问题好不好? 生:可能说出不同的答案。借此引出安装护栏导出课题认识周长。 师:什么是周长?你能从你的周围找一找物体表面周长的例子吗?

二、探究新知 (一) 感知认识周长

1、生活中有许多的物体,让学生从身边找出生活中的物体表面的周长,并指一指、摸一摸,感知周长。

2、课件展示桌面、书面、树叶的周长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周长的感知。

3、花圃的周长

课件展示信息窗信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信息窗。让学生指一指在哪儿按护栏。强调围绕正方形苗圃“一周的长度”就是正方形苗圃的周长。 让学生分别说出并指出其他形状苗圃的周长。

4、树叶的周长 (课件出示:树叶) 你能找到树叶叶片的周长吗?

伸出手指一指摸一摸。我们沿着树叶的边线划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5、平面图形的周长

现在我把树叶拿走,出现一个图形,这个图形就是平面图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平面图形的周长。 说一说平面图形的周长 如果老师给你一些平面图形,你能找到它们的周长吗?(出示课件) 描出平面图形的周长

先用彩笔描一描,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教师强调“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才是它的周长

总结:一般地,在数学上,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板书) (

二、)量量,算算

1、出示情境图。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周长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信息窗,根据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正方形苗圃需要多长的栅栏?圆形苗圃需要按装多长的栅栏?

我们按装护栏的时候要想知道护栏有多长,实际就是求周长是多少。所以先要知道苗圃的周长是多少,才能准备护栏。因此量一量实物边线的长度很重要。想一想,实物不同,图形不同,在测量的时候选择度量工具能一样吗?测量方法一样吗?

小组合作,现在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小组相互配合,利用手中的工具,想办法量一量三角板三边的长度,把数据记录下来,保留整厘米数,并计算出周长.好不好?

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及时指导。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组的测量结果。

生:三角板三边的长度分别是(11)厘米、(8)厘米、(8)厘米周长是27厘米

2、课件展示量树叶的周长形象说明曲线图形的测量方法。

3、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图形形状,所以就会有不同的测量方法。如滚动、手量、步量等等。你还知道哪些不同的测量方法吗?

4、计算方法:平面图形所有边的长度的和就是图形的周长

三、课堂练习考考你学会了吗(见课件)

四、课堂小结:我发现大家都很了不起,谈谈今天的收获吧。

五、板书设计:

图形的周长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周长。 周长的计算方法:把各边长度加在一起。

推荐第9篇:认识图形的周长 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的周长 教学设计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周泽伟

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图形的周长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摸一摸、画一画)感知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观念。

2、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周长的测量策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意义,学会探索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周长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圆形、长方形、扇形、正方形,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等。

学具:

若干平面图形、棉线、直尺、软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生:秋季

师:那么,一提到秋季你会想到什么?生:落叶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跟大家分享:秋天到了,一片树叶缓缓地从树上落下来。一只小蚂蚁发现了。瞧!课件播放(一只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圈)你能说说蚂蚁在干什么吗?

生1: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圈。

生2: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蚂蚁绕着树叶的边线爬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继续播放蚂蚁绕树叶的长度,及蚂蚁的话)

2、揭题并板书: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图形的周长”。

板书:认识图形的周长

二、感知周长

1、理解一周的意义

师:通过小蚂蚁的话,我们听出了新的数学用语:周长,也就是一周的长度。你知道什么是一周么?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是一周?

(教师举着图形让学生指一指图形的一周:操场、游泳池)

生1:一周就是从起点又回到起点。

生2:一周就是图形所有边的长度。

师: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精彩!这是你们对周长的理解,我们总结一下:从起点绕边线画一圈又回到起点,就是一周。课件出示:操场、游泳池

师:谁上来给大家指一指从哪儿到哪儿就是游泳池的周长?

指名学生上台指。(黑色的一圈)

2、指一指生活中物体表面的周长

师:刚才认识了周长,其实,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周长。

(1)指一指:黑板面的周长

师:黑板面是什么形状?

生:长方形的。

师:谁能指一指它的的周长?

指名学生指。

师:谁能说说指周长时应注意什么?

生1:从哪儿开始还是回到哪儿。

生2:首尾相接。

师:对!指周长时一定要注意从哪儿开始还是回到哪儿,也就是首尾相接。

(2)集体指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师:离我们最近的数学书,它的封面是什么形状?

生:长方形

师:你来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学生举起书,师生一起指。

3、理解周长的意义。播放课件,找一找图形的周长。总结能找到周长的图形的特点。

课件出示:两组图形(区分:封闭图形与不封闭图形))

师:这两组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1:第一组图形有缺口,而第二组图形没缺口,是完整的。

生2:第一组图形有开口,第二组图形是封闭的。

师:对!像第二组这样首尾相接的图形就是封闭图形。(画三角形解释首尾相接)

请学生能用手势比划比划。

那么总结一下周长的意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三、探究测量方法

1、设疑

师:刚才蚂蚁绕着树叶的边线爬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这片树叶的周长到底有多少长呢?如何去测量?用什么工具测量,怎样测量?

师:大家想不想亲自动手量一量图形的周长?

生:(异口同声)想

2、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测量方法。

要求:拿到物品后,先想一想用什么工具测量最好?然后再动手测量。

工具:软尺、直尺和棉线。

学生小组合作(打开信封里面的两种物品,有长方形、正方形、扇形、圆形 )

3、汇报:你测量的是哪个物品的周长?你是怎样测量的?

4、比较归纳

师:刚才测量周长时,有的同学直接用直尺就可量出图形的周长,而有的同学先用绳子围一周,再用尺子量出绳子的长度才得到图形的周长。什么样的图形就可以直接用直尺量?什么样的图形得先用绳子绕一绕,再量出绳子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生:像五角星、长方形都有直直的边就可直接用直尺量,像一元硬币是弯的就得先拿绳子绕一圈。

5、小结

一个图形的边比较平直就可以直接用尺子来量它的周长,没有直直的边就得先用绳子绕一周,再用尺子量它的长度。其实一元硬币是硬的假设只有直尺也可以量------滚一圈。

图形

选择方法

举起:三角形

用直尺量 一量

正方形

用直尺量 一量

线围一围再直尺量

扇形

线围一围再直尺量

四、拓展练习

1、板报加花边,计算周长。

2、两个图形谁的周长长?

3、青蛙和小猪赛跑。

五、归纳总结

回顾这节课,评价一下自己,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板书:

认识图形的周长

边线

一周:从起点绕边线画一圈又回到起点

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推荐第10篇:《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的教学设计

《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的教学设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1、认识图形的周长,会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培养估计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理解周长的意义,周长的计算方法。

结合具体实物,观察亲身体验。

今天来到北顺小学和我们三年级五班的同学一起上课,我心中非常高兴。你们愿意交我这个大朋友吗?谁愿意介绍以下你自己?。同学们想不想了我,比如我是从哪儿来的,大家怎么称呼我?合作、探究、交流,讲授新课

刚才同学们已经知道我是来自民主小学的一名数学教师,你们听说过民主小学吗?我们学校是一所具有五十多年办学经验历史悠久的省级规范化学校,今天我把我们学校的照片带来了,大家想不想看?。

我们学校漂亮吗?不过呀,和咱们北顺小学相比,我们那儿的绿化做的还有些不够,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帮我们学校再设计一个花坛,有没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为了节省时间,请同学们用一个简单的符号来表示花草。

学生画,教师巡视,把有代表性的在展示台上展示。

同学们设计的花坛可真漂亮啊!可是我们该怎样保护它们呢?

刚才这位同学提到安装护栏,这个办法不错。不过呀,对于安装护栏,我有个疑问,大家还要帮帮我:护栏应该安在什么位置?沿着边线安一周。师:请你用彩笔在你设计的图上画出来。

同学们真是太厉害了。其实我们身边的很多平面图形都有边线,你能找到我们周围这些物体表面的边线吗?明确强调:平面图形一周的边线必须从一点出发,绕平面一周后再回到出发点。现在在同学的帮助下,我的第一个问题解决了,谢谢大家。不过我今天有些得寸进尺,想在请教一个问题:买护栏时要买多长的护栏?生:护栏的长度就是花坛一周边线的长度。

师:花坛一周边线的长度。这个名字太长了,谁能帮它起个简单好记的名字?

板书: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就叫这个图形的周长。

学生齐读:长方形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说周长:黑版面的周长就是黑板面一周边线的长度……

进一步明确:长方形的周长就是这四条边的长度之和。

1、出示练习题:幻灯片

9、

10、

11、12

学生口答、笔算和板演想结合

2、大家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小白兔输了以后非常后悔。它改

掉了骄傲自满的坏毛病,和乌龟又进行了一次比赛。请同学们给他们做裁判。

讨论:乌龟和小白兔跑的路程是否相等。同学们的眼力真好,这下乌龟服气了,鲜花讲给了冠军。从这个问题上,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图形的周长。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的广泛。比如我们要装饰黑板报,在它周围围上一圈拉花,就需要计算出黑板面的周长

这是我们学校幼儿园新建成的操场,沿跑道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操场的周长。

课下,希望同学们用你们聪慧的双眼去发现,其实数学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可用。谢谢同学们!谢谢所有的听课老师!

第11篇:《美化校园 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2.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探索各种图形的周长的长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图形的周长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切实组织好动手操作和实际观察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教学方法:

观察法 动手操作 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探索各种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最近我们黄山路学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校园改建工程。谁能说说你现在对我们校园的印象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对,我们的校园确实比以前漂亮了!而且有了很多的花坛,老师把它们都拍下来了,想不想欣赏一下?(想)

师:请同学们观察大屏幕。(投影仪出示各种形状的花坛图片)

师:看到这些漂亮的花、草、树木,你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如果学生提到要保护它们,教师就顺口引出:你有什么好办法来保护它们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多种保护花坛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选取给每个花坛安上护栏这一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我们学校校园绿化环境的变化,引发学生对爱护环境的良好品德,另外由于这是学生身边感到熟悉的事情,所以会对本节课的数学学习产生的亲切感,产生兴趣。)

二、提出问题,感知周长。

师:根据这个方法,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需要多长的护栏?等问题。

师:刚才有的同学提出:每个花坛各需要多长的护栏,在生活中,我们要想知道每个护栏有多长?必须先知道花坛的什么呢? 学生自由交流。

师:对,在数学上,我们就叫它周长。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新朋友周长,板书课题:周长的认识。

师:你认为周长是怎么样的?周长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交流,小结:周长就是图形一周的长度。

师:找一找身边物体的表面指一指它的周长。 学生找身边所看到的物体表面的周长并交流,大量干感知各种物体的周长。

(设计意图:通过为学校的每个花坛安护栏这一问题,让学生感知什么是周长,理解了周长的含义后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物体表面的周长,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三、实际操作,探究求周长的策略。

师: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周长,那我们要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每个不同形状的花坛它们的周长呢?请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最后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交流的方法多。 学生先进行独立的思考,然后分小组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办法? 全班交流方法:有的学生采用步量的方法,有的学生会说用卷尺量或用米尺量等等。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知道周长是可以求出来的,求周长有的图形容易,有的图形麻烦。另外通过估计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不少,这些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那下面这些图形的周长到底有多长?你有办法知道吗?请你们小组合作动手试一试。(课件)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到前面的投影仪来演示一下你们的求周长的方法? 学生交流,并小结:有些图形的周长可以直接用尺量,有些图形的周长不能直接用尺量,要借助线绳„„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求周长的好方法。那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计一下,我们学校每个花坛的周长大约是多少吗? 学生进行交流,说出自己估计的结果。 师:到底大家谁说的最接近呢?那么课后,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用今天学过的周长知识,测一测,算一算,我们学校每个花坛的实际周长,来验证你的估测结果好吗?下面请用你这节课学到的本领来做做以下练习吧。

四、精讲点拨

周长是物体一周的长度

五、拓展练习,加深巩固。

出示自主练习的第1题,学生用彩笔描出各图形的边线,并估计有多长,然后量一量有多长,来验证自己的估测结果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能否真正理解周长的含义,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达标测试

自主练习第3题,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动手量一量、算一算,来比较一下哪个图形的周长长一些。

七、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周长,大家学得都很认真。那你能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吗?学生交流。

课后反思:

图形的周长是青岛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以前的老教材都是将周长的认识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联系在一起学习的,而现在教材排利用整整一节课的时间来认识和感受周长的意义,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在实际的观察操作中,在大胆猜想、推测、交流中充分体验感受周长的含义,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和技巧,体验数学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在与小组成员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地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在交流中增强自己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12篇:《图形的周长》教学反思

1、注重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一方面要运用好教材中提供的素材,体会周长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还提供给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大量的操作活动中体验、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使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在实践中得以升华,并对以后进行“周长的计算”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2、本节课中自主学习贯穿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学生自主理解“周长”的意义,自主测量周长,在测量活动中自主探索、自主合作,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学习活动中得到了有效培养。通过小组合作班内交流独立探索等形式,注重学生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本课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特别是缺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应该在学生大量感知了不同形状的物体的周长后,再引导学生来估计一下每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还可以引导学生估计教室的周长、黑板的周长等等,以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4、在本课教学中,没有能够适时、科学地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加以调控,使教与学产生共鸣。使得学生最后的小组探索过程不够有序,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关注还有所欠缺!

第13篇:图形的周长教学实录

图形的周长教学实录

苏集中小

王丰云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单元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的综合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③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运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良好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

1.理解周长的含义,

2.通过各种方法会测量并计算各种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树叶、长方形纸片、三角板、直尺、软尺、绳子等 教学设想

本节课通过具体实物表面的摸、画,通过课件的形象展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周长、认识周长的含义。通过学生的量一量、算一算,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手去实践,去感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联系生活的实际在解决问题中升华了知识,巩固了知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都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说个谜语你们猜猜好不好? 生:好。

课件展示一小片青草。

师:羊村的村长在实验基地培育了一些青草,有一天邻村来了一群羊,你想结果怎样?打一水果。 生:是草莓吧?

师:同学们真棒。问大家一个问题:因为这事老村长都愁死了,怎样保护好这片青草不被其他村的羊吃掉呢?请大家帮老村长出出注意解决这个问题好不好?生1:找个人看着。 生2:把草割掉

生3:让灰太狼看着 生4:安装个栅栏吧。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建议,哪个最好最有效呢? 生:安装个栅栏

师:那么怎么按呢?课件出示两种不同的安装方法。一种是半包围的,一种是全围起来的你选择哪种? 生:第二种。 师:为什么

生:因为全圈起来羊进不去。

师:很对。我们观察一下栅栏,是沿着草地一周圈起来的,这一周栅栏的长度在数学上有自己的名字叫周长。什么是周长?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板书课题-------图形的认识。我们看,草地一周的长度就是草地的周长,你能从你的周围仿照草地的周长找一找含周长的例子吗?

二、探究新知 (一) 感知认识周长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的物体,你能从身边找出生活中物体表面的周长吗?生:课桌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师:你能指一指吗? 生用手指一指课桌面的周长。 师:说得真不错。谁能再举一个? 生:黑板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师:你到前面来给大家指指看。 生到前面指一指。 师:还有吗?谁还能举出来?

生:数学课本的周长。(用手指着数学课本,边说边演示)

师:他说课本的周长,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课本哪里的周长?谁来补充? 生:课本封面的周长。

师:说得真好,你能把话准确地说一说吗?

生:这是课本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生边演示边回答)

师:说得很准确。同学们,你们能像他一样同桌两人互相指一指,说一说课本封面的周长吗?

生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

师:现在我们展示一下桌面、书面的周长进一步感知周长。 生:观看大屏幕,感知周长。

师:我们美丽的校园里有很多花圃,你能指出花圃的周长吗?

课件展示信息窗信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信息窗。强调围绕正方形苗圃“一周的长度”就是正方形苗圃的周长。

让学生分别说出并指出其他形状苗圃的周长。

师:老师让你们准备了树叶,你能描出树叶的周长吗?(课件出示:树叶) 你能找到树叶叶片的周长吗?

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树叶,伸出手指一指,摸一摸。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你能描出树叶的周长吗?

生:描一描。说一说(我们沿着树叶的边线划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师:现在我把树叶拿走,出现一个图形,这个图形是平面图形,结合刚才的活动,你能总结一下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生: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师:谁还想说?

生:这些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

师总结:同学们说得都不错,一般地,在数学上,围成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板书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平面图形的周长)。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周长,高兴吗? 生:高兴。

师: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如果老师给你一些平面图形,你能找到它们的周长吗?(出示课件) 师:下面哪些图形能找出它们的周长,哪些不能,为什么?能的先用彩笔描一描,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谁先来判断?

生:第

1、

3、

4、5个图形能找到周长,2和6不能找到。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2和6没有接起来。 师:没有接起来什么意思? 生:就是不能围成一周。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齐:同意。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没有连起来,就不能算一周,首尾相连才算一周。 大家把掌声送给她。

教师强调“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才是它的周长 (

二、)量量,算算

师:出示情境图。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周长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信息窗,根据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正方形苗圃需要多长的栅栏? 生2:圆形苗圃需要按装多长的栅栏? 生3:长方形苗圃需要多长的栅栏? 生4:扇形苗圃需要多长的栅栏?

师:同学们很棒,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请同学们考虑,我们按装护栏的时候要想知道护栏有多长,实际就是求什么? 生:求周长是多少。 师:很对。所以先要知道苗圃的周长是多少,才能准备护栏的长度。那么我们怎样才知道周长是多少? 生:量一量。再把量出的数加起来。

师:对,同学们太厉害了。因此正确量一量实物边线的长度就很重要了。那么怎样测量呢?想一想,实物不同,图形不同,在测量的时候选择度量工具能一样吗?测量方法一样吗? 生:不一样。好,

师:现在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小组相互配合,利用手中的工具,想办法量一量三角板三边的长度,把数据记录下来,保留整厘米数,并计算出周长.好不好? 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及时指导。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组的测量结果。

生:三角板三边的长度分别是(11)厘米、(8)厘米、(8)厘米周长是27厘米

师:你能说说你们组的算法吗?

生:我们先量出三角板的边长是11厘米,8厘米,8厘米,11+8+8=27厘米

师:这个小组的同学真了不起,不仅合作得好,而且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其他小组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我们的小组跟他不一样。 师:你能说说你们组的情况吗?

生:我们小组量三角板的边长是11厘米,7厘米,13厘米,加起来等于31厘米。 师:我们在测量的过程中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这并不影响我们的探究方法,在这里我们就不一一展示了,那我们最后获得的结论是谁的周长长呢? 生:三角板。

师:同学们在活动中,善于动脑,联系以前的知识轻松地得出了周长,每个同学都很出色!三角板、长方形、正方形等都是由直线组成的图形,像树叶的周长是曲线的,我们用直尺能量出吗? 生:能。

师:动脑筋,用我们手里的工具,想一想怎样才能量出这种曲线的周长?指导学生测量。

生:交流汇报你是怎样量的。

师:同学们想的很好。现在我展示一下我是怎样量树叶的周长的。课件展示量树叶的周长,形象说明曲线图形的测量方法。

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图形形状,所以就会有不同的测量方法,你还知道哪些不同的测量方法吗? 生1:滚动 生2:手量 生3:步量。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那我们来总结一下周长的计算方法吧 生:平面图形所有边的长度的和就是图形的周长

三、课堂练习

师:现在考考你学会了吗(见课件)村长家的客人米老鼠和唐老鸭吵了起来,看他们吵吵什么?

生:交流结果他们走的一样远。

四、课堂小结

我发现大家都很了不起,谈谈今天的收获吧。生:我认识了周长。 生1:我知道什是周长了。 生2:我会计算周长了。 生3:我会量曲线图形的周长了 生4:我今天举手回答问题表现很好

师:看到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收获,老师也很高兴。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要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并在课后完成自主练习

1、4题

五、板书设计:

图形的周长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周长。 周长的计算方法:把各边长度加在一起。

第14篇:《图形的周长》教学反思

一、《图形的周长》教学反思范文

《图形的周长》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我采用了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是教学方式,通过理解封闭、指一指、描一描、摸一摸、说一说等环节让学生来体会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小学数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它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有利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

(二)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所以在这节课我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指一指、描一描、摸一摸、找一找、说一说的过程。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学生乐想、善思、敢说,他们可以自由地思考、猜想、实践、验证。

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四个层次的练习,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各自施展的舞台,提高了学生的解题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图形的周长》教学反思范文

这是参加“诸城市教学改革优秀教师”评选活动中我讲授的一节青岛版三年级下册《图形的周长》信息窗1。说心里话,这节课我准备了一段时间,抽签是在周六,比较巧就抽到了这个课题,周二下午最后一节比赛,教案课件准备好后,周末在家里我给两岁的女儿讲了好几遍!开始还喜欢听,后来再讲就不听了,转身就跑掉了。

我就想,平日上课孩子们是否也是这种感觉,不喜欢听想转身跑掉,我该怎么改变如何努力,让孩子们爱听、喜欢上数学课!我觉得:上课应该是一次又一次的心情愉悦的体验、发现、感受知识的过程,不要为了上课而上课,把每一节课都当成是和孩子们互相探究、发现、感悟知识的快乐旅程,那样很多问题及就迎刃而解了,我和学生们可就都轻松开心了呢!

再回到这节课,周一找了个班讲了讲,效果不很好,有点乱。

乱在:

1、开始导入,用到的花坛图片太多,孩子们很喜欢看但是不会想到主题,于是删除大部分;

2、软尺量周长,更是乱极了,孩子们不知道怎么用软尺、什么是头围、腰围,量的乱糟糟,分工也不明确;

3、走周长,整排同学下来走,队伍过长更是乱。

找车校长商量之后决定:量周长,先找出一个小组到前面来,老师讲清软尺的用法,并示范给孩子看如何测量头围、腰围,另外两名同学记录,给每个小组分好工再开始测量;走周长,不再是整排同学走,而是开小火车,每次一列小火车,开始老师领着走,然后同学领着走就不会乱了,可以多走几列。解决的了这几乱,心里就有底气一些了。

引入周长的概念有点快,概念可以一点一点给出,可以先给出“一周”、通过讲解再给出“图形一周的长度”,还有“封闭”一词孩子不是很理解,没有深入讲解,可以在给出图形一周的长度概念之后,再出一个题,有封闭有开放图形,让孩子们选择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没有,加深对封闭图形的理解,最后完善概念 ”

这样循序渐进的给出周长的概念会更形象好理解易接受。

新知学习一题,老师把各种形状的图片贴在黑板上找了孩子来描出周长,欠缺的是没有把图形再揭下来,让孩子观察周长是线而不是面,以防以后学习面积把周长和面积混淆了,这也是这节课又一个缺点。

这节课的小结,如果改变以往的问法:“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这样问:“你喜欢这节课吗?喜欢哪些地方,谁来说一说?”那就更好了,以后我就这样问!

总的来说,课程的设置环节是顺畅的:情境导入———引出概念———说周长———画周长———量周长———用周长————算周长————走周长,整节课围绕一个大的主题就是“体验、感受周长”,上完这节课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周长,你感受到了吗?体验周长的存在了吗,我觉得这是这节课的关键所在!

三、《图形的周长》教学反思范文

《图形的周长》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图形的周长”一课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这一知识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数学课程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特别强调学习内容的现实背景,强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体验。因此,本节课我抓住教材实质,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放手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小学数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它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有利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因此本节课我利用ppt课件为学生创设了大量的生活情境,如:运动会跑步、游泳池、树叶、数学课本封面、足球场、花坛等,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不仅调动了学习兴趣,而且激发了探究欲望。

二、概念教学步步深入,层层递进

课伊始利用Flash动画演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运动会跑步这一生活情境,通过3位小学手跑步路线的比较,初步感知物体面的边线与一周,紧接着利用ppt课件让学生找一找游泳池口、树叶、数学课本封面以及身边各种物体一周的边线,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一周的认识,其后让学生比较自己找到的黑板面与空调面边线长短的比较,让学生

初步认知一周的边线是有长度的,紧接着ppt课件出示生活中更大物体面的边线,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将这些物体的面画到纸上就变成了这样的平面图形,由物抽象到图形,最后让学生描一描平面图形一周的边线,从而引出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教学环节步步深入,周长概念跃然纸上。

三、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隐性的、抽象的观念,是一种心智活动方式,它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的本质所在。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本节课中,学生测量圆形的周长时,及时向学生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思想方法,初步为理念及学习圆的周长打下基础,在练习环节渗透了转化的思想方法。

四、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所以在这节课我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指一指、描一描、摸一摸、找一找、说一说的过程。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学生乐想、善思、敢说,他们可以自由地思考、猜想、实践、验证。

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及各给磨课教师的建议下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因为用的是别的班的同学,课前没有去熟悉学生,师生之间比较陌生,情感交流不够,自己也感觉本节课激情不够。其二,上完后本节课有前松后紧的感觉,分析原因有二,一是开始与学生互动不够,二是由于时间原因,后半部分处理起来节奏明显加快。三是练习设计层次性不强。四是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培养学生估算意识。五是学生测量出现误差时没有给学生解释。

总之本节课也成功也有不足,各位磨课教师也从不同的观课维度提出了合理性建议,下一步我会进一步修改教案,争取将不足变为出彩的环节。

四、《图形的周长》教学反思范文

本课以学生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形式,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学生观察、操作、计算、感悟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具体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操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始终贯穿着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也符合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特点,更体现了以活动促进发展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去思考、去交流,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认识周长的知识设计成摸摸、量量、算算等一连串的数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灵活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在尊重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作了适当的调整、重组和补充,使教学思路更清晰,教学环节更连贯。比如,引入周长的概念时,没有直接出示课本中的游泳池,而是让学生先指物体面的边线。认识游泳池的周长后,让学生再举例说说其他物体面的周长。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操作的过程直观、清晰的展示给学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学习兴趣。课堂上提供给学生的素材都来源于生活实际,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结合,量树叶的周长、量腰围等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感觉到的现实,提高了数学的应用意识。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注意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会受到更好的效果。

五、《图形的周长》教学反思范文

本节课我采用了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是教学方式,通过理解封闭、指一指、描一描、摸一摸、说一说等环节让学生来体会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小学数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它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有利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

(二)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所以在这节课我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指一指、描一描、摸一摸、找一找、说一说的过程。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学生乐想、善思、敢说,他们可以自由地思考、猜想、实践、验证。

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四个层次的练习,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各自施展的舞台,提高了学生的解题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第15篇:图形的周长教学反思

《图形的周长》 教学反思

《图形的周长》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我采用了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是教学方式,通过理解封闭、指一指、描一描、摸一摸、说一说等环节让学生来体会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小学数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它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有利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

(二)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所以在这节课我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指一指、描一描、摸一摸、找一找、说一说的过程。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学生乐想、善思、敢说,他们可以自由地思考、猜想、实践、验证……

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四个层次的练习,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各自施展的舞台,提高了学生的解题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第16篇:《图形的周长》教学反思

《图形的周长》教后反思

昌乐育才双语学校 刘金娥

《图形的周长》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图形的周长”一课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这一知识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数学课程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特别强调学习内容的现实背景,强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体验。因此,本节课我抓住教材实质,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放手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小学数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它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有利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因此本节课我利用ppt课件为学生创设了大量的生活情境,如:运动会跑步、游泳池、树叶、数学课本封面、足球场、花坛等,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不仅调动了学习兴趣,而且激发了探究欲望。

二、概念教学步步深入,层层递进。

课伊始利用Flash动画演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运动会跑步这一生活情境,通过3位小学手跑步路线的比较,初步感知物体面的边线与一周,紧接着利用ppt课件让学生找一找游泳池口、树叶、数学课本封面以及身边各种物体一周的边线,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一周的认识,其后让学生比较自己找到的黑板面与空调面边线长短的比较,让学生初步认知一周的边线是有长度的,紧接着ppt课件出示生活中更大物体面的边线,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将这些物体的面画到纸上就变成了这样的平面图形,由物抽象到图形,最后让学生描一描平面图形一周的边线,从而引出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教学环节步步深入,周长概念跃然纸上。

三、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隐性的、抽象的观念,是一种心智活动方式,它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的本质所在。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本节课中,学生测量圆形的周长时,及时向学生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思想方法,初步为理念及学习圆的周长打下基础,在练习环节渗透了转化的思想方法。

四、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所以在这节课我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指一指、描一描、摸一摸、找一找、说一说的过程。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学生乐想、善思、敢说,他们可以自由地思考、猜想、实践、验证…… 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及各给磨课教师的建议下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因为用的是别的班的同学,课前没有去熟悉学生,师生之间比较陌生,情感交流不够,自己也感觉本节课激情不够。其二,上完后本节课有前松后紧的感觉,分析原因有二,一是开始与学生互动不够,二是由于时间原因,后半部分处理起来节奏明显加快。三是练习设计层次性不强。四是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培养学生估算意识。五是学生测量出现误差时没有给学生解释。

总之本节课也成功也有不足,各位磨课教师也从不同的观课维度提出了合理性建议,下一步我会进一步修改教案,争取将不足变为出彩的环节。

第17篇:青岛版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三上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美化校园 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提出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体验统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一:课前交流,激起兴趣

师:同学们,在平时你都有哪些爱好呢?

师: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老师知道同学们的爱好非常广泛。我呢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平时喜欢把看到的美的事物拍摄下来。今天,也拍摄了一组关于我们校园的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校园图片)。 师:图片欣赏完了,想说点什么? 生1:我们的校园真漂亮! 生2:真美丽!

师:看得出来大家都为生活在我们这个美丽的大家庭里感到骄傲和自豪。下面我们来准备上课?

活动二:创设情景,感受周长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都感觉到我们的校园非常漂亮,但是听咱们的校长介绍,为了让咱们的校园变的更加美丽,学校还决定在校园里建造各种形状的花坛。今天老师把花坛的规划图给带来了,想不想看?

生:想。(课件出示花坛图片)

师:这么漂亮的花坛,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你知道吗?

生: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师指生说)

师(指到扇形):那么请同学们看这个图形,像不像我们夏天用到的(师手势演示扇的动作)扇子?它就叫做扇形。

师:这么美丽的花坛,要想保护好里面的花草,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1:按时给它浇水。

生2:不进去踩踏。

生3:在花坛一边竖上牌子,写上:爱护花草。 生4:可以给花坛安上护栏。 ……

师:大家可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看来大家不但爱动脑、爱思考,而且还非常有爱心。刚才有的同学提出了安护栏的保护方案,如果你是护栏设计师,护栏要安在什么地方呢?(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时间)

师:老师把各种形状的花坛,都按一定比例制成了美丽的图片,(出示花坛模型图片)大家看这是长方形的花坛、这是正方形的花坛、这是圆形的花坛、这是正方形的花坛。下面你可以利用这些图片,在小组内指一指,不同形状的花坛,护栏该安在什么地方?

(小组内交流)

师:哪个同学上来给大家说一说,你的护栏是在什么地方安装的。

生1(圆形花坛):我是围着花坛安一圈。(师板书:一圈)

师:你能把图片举高,边指边说,慢一点,让下面的同学听清楚吗?

生2(长方形):我把护栏安在花坛的四周。

师:你说得真好,长方形花坛的四周也就是花坛的一周。(板书:一周)谁能来说一说这个扇形花坛它的护栏在什么地方安装?

生:(边指边说)也是围着花坛安一圈。

师:大家围的花坛形状虽不同,但是围的方法却有共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生1:都是沿着花坛的边围的。

生2:围了花坛一周。

师:回答得非常好,都是沿着花坛的边,围了花坛一周。

活动三:深化感知,加深概念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现在我们知道护栏安在什么地方了,那需要多长的护栏呢?动脑筋想一想,要想知道每个花坛需要多长的护栏,我们只要知道花坛的什么就可以了?(留思考时间)

生:只要知道花坛一圈的长度就可以了。

师:同学们很聪明,花坛一周的长度就是花坛的周长(板书:周长)。这就是这节课我和大家一块来学习的问题。(板书:认识周长)

师:有关周长,你想知道什么?

生1:什么是周长?

师: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有研究价值。

生2:周长到底有多长?

生3:怎样计算图形的周长?……

师:同学们想研究的问题很多,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一解决。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什么是周长,怎么样知道它的长度这些问题。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花坛一周的长度就是花坛的周长,你能利用手中的图片,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喜欢的图形的周长吗?

(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哪个同学能到前面来和同学们说一说这个圆形花坛的周长(贴圆形花坛)

生:(边指边说)这个圆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师:你说得真好,对,这个圆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哪位同学能像刚才这位同学这样到前面来给大家说一说这几个图形的周长?(贴正方形、长方形、扇形)

生(边指边说):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它四条边的长度,扇形的周长是它一周的长度。

活动四:合作探究,掌握方法

师: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现在我们知道什么是图形的周长了,那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知道图形的周长到底有多长呢?

生:测量。

师:这个同学很聪明,下面咱们就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不同形状的图形我们可以用什么测量的方法来测量它的周长。

(小组内交流讨论)

师:哪位同学来前面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什么图形的周长。

生1:我们觉得测量圆形可以用绳子。

师:这个同学想到了用绳子测量圆形的周长,老师这里有根绳子你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

生(演示测量的方法):做好标记,然后再测量绳子的长度就可以了。

师:同学们听了这位同学的方法,你觉得他的方法怎么样?(好)简直太棒了。关于圆形谁还有不同的测量方法?

生1:我觉得可以用米尺。

生2:还可以用直尺,让它围着圆形转圈。

生3:还可以用纸条,然后测量纸条的长度。

师:同学们可真不简单,想出了这么多测量圆形周长的方法,其实,同学们在无意识中用到了一种数学思想。有知道的吗?(学生摇头)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这是很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我们经常会用到。

师:那其他图形的周长怎样测量呢?

生1: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先用直尺测量出它们四条边的长度然后加起来就可以了。

生2:长方形只测量两条边就可以了,因为它们两条边相等。

生3:正方形只测一条边就可以,他们四条边相等。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的测量方法越来越简单。扇形的周长怎样测量呢?

生1:可以用绳子。

生2:用软尺。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的测量方法,那么像圆形、扇形这样的图形,我们是不是一定要用围一围的测量方法来求它的周长呢?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更简便的计算方法。

活动五: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师:下面同学们看,设计师已经测量出这几个花坛各边的长度,你能算出它们护栏的长度吗?

(学生独立计算)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花坛护栏的长度,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正方形花坛护栏是8米,4个2相加是8。

生2:我是2乘4等于8米,因为4条边相等。

生3:长方形花坛护栏是12米,2+2+4+4=12米。

生4:2+4=6米,6乘2等于12米。

生5:扇形花坛护栏长为18米,5+5+8=18米。

生6:我是先算2乘5等于10,再加上8等于18米。

师:同学们非常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了花坛护栏的长度,不管用什么方法我们都是算出了花坛一周的长度,也就是花坛的周长。

活动六:课堂总结,渗透方法

师:你能找出身边物体的周长?(数学书封面、黑板面、桌面)

师:孩子们,想一想,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生:……

师:你认为自己表现的怎么样?用一句话说说你对周长的认识。

这节课你们不仅认识了什么是周长,还探索出了许多测量周长的方法,老师很佩服你们,希望你们能将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能力更充分的挖掘出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互相测量你们腰的一周,也就是腰围、头围、胸围等。

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第18篇: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设计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二册第97页《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探索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会整理知识,领悟学习方法。

3、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及转化思想;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复习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学生和老师各准备6种平面图形纸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我们学校为了进一步美化校园,准备在一块空地上种植花圃。如果让你来设计,你打算把它设计成什么形状?

生: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 (师根据学生汇报依次出示6种平面图形纸片)

师:你们设计的这些图形实际上就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板书平面图形)为了防止踩踏,准备在花圃的周围围上篱笆,篱笆的长就是求花圃的什么?我想知道这个花圃有多大,又是求花圃的什么?

2、提示课题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二、合作交流,引导建构

1、复习周长和面积的意义

描一描,说一说: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1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周长和面积的意义。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全班来把周长和面积的意义齐读一遍。

计算周长要用什么单位?计算面积呢?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复习周长公式及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你们会计算这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吗?请你们把它们的字母公式写在相应的图形下?(请一个板演)

师:我们来先看周长公式,你们发现哪三种图形没有周长公式?这三种图形没有周长公式,难道就不能求出它们的周长吗? 生:能

师:请你结合三角形的周长说一说该怎么求?(看来一个图形无论有没有周长公式,只要根据周长的意义将围成这个平面图形所有边的长度相加,就能得到它的周长。)

师:我们再来看面积公式,你们还记得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把你想到的在小组内交流。 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结果。(想说哪个就说哪个)

3、构建网络,形成体系

师:在推导各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时,同学们多次运用转化的方法,既然用转化的方法,那这些图形之间就会有联系。接下来准备请各小组按活动要求设计一幅关系图。先请一个同学把这个活动要求读一读。请各小组马上动手,比一比看哪组完成的既对又快。

小组合作设计一幅关系图,表示图形与图形间的联系。 活动要求:

1、想一想:这些平面图形面积推导过程之间有什么联系?

2

2、根据这个联系摆一摆、连一连,用简洁的图示表示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展示评价成果。(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连?怎样连更合理些?) 师:还有不同想法吗?根据刚才这个同学汇报的想法检查一下本组的关系图有没有补充的。 师梳理关系图。

师:现在我们来共同梳理这些平面图形面积推导过程之间的联系。我们最先学习哪个图形的面积?而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正方形面积推导与长方形是有联系的。借助长方形的面积可以推导出哪几个图形的面积?而借助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能推导出哪几个图形的面积? (4)观察这个关系图,想一想:

①哪一个图形的面积是推导出其它图形面积的基础? ②哪几个图形的面积是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来?

三、综合运用,发展延伸

师:现在就要考考你们运用这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没有信心?这是我们学校设计的三个花圃的形状,请你们分别求出它们的周长和面积,要求只列式不计算。(完成课本第97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质疑问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哪些问题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3

第19篇: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设计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总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理解常见平面图形周长、面积计算公式间的联系,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提高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学表达能力。

3.通过整理,培养高年级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有条理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理解公式间的联系。 理解公式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回忆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探索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具准备:有关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PPT课件以及配套的练习设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复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回顾了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希望通过复习,同学们能够进一步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理解公式间的联系。

板书课题:周长和面积的整理与复习

二、复习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1.请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 (1)让学生自主发表意见。

(2)教师梳理: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2.请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1)让学生自主发表意见

(2)教师梳理: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3.实例感知周长和面积概念的区别

(1)指出课桌面或教室里其他物体表面的周长和面积。 (2)请学生说一说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区别。

(3)教师梳理:周长是指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它应使用长度单位。而面积是指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它应使用面积单位。

三、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1.提出整理内容及要求 (1)整理内容

整理出我们研究过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2)整理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有条理地进行整理,要求简洁明了。 2.自主整理、组内交流 (1)学生按照要求自主整理。

(2)四人小组内交流整理结果,推选出一份最优整理方案,并作好汇报准备。教师巡视,有意识地筛选汇报小组。

3.小组汇报、全班梳理 (1)小组代表上台汇报。

(2)师生共同梳理出教科书第105页上的整理图示,课件中暂不出现图示中的公式推导箭头。

(3)请学生一起读一读梳理出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四、回忆公式推导过程,理解公式间的联系 1.回忆平行四边形和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1)学生回忆、全班交流。

(2)教师梳理:面积计算公式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基础的,正方形可以看做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可以通过割补平移转化成长方形,圆也可以通过分割转化成长方形。实际上,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面积的研究,都是转化成之前学过的长方形来推导的。(在整理图示小黑板中加上第一排推导箭头)

2.回忆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1)学生回忆、全班交流。

(2)教师梳理:在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时,我们是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进行推导的;在研究梯形的面积时,我们也是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进行推导的;也就是说,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的研究,都是转化成之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来推导的。(在整理图示小黑板中加上第二排推导箭头。)

3.梳理提升

实际上,我们在学习很多数学新知识时,都是把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旧知识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思想是数学上非常重要的转化思想,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经常运用。

五、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1.填空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CM2,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CM2。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0.5DM,高是3CM,面积是()CM2。 (4)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是6CM,面积是()。 (5)一个梯形的上底是2.3CM,下底是2.7CM,面积是25CM2,高是()CM。

(6)一个圆的半径是2CM,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2.教科书第106页课堂活动第2题 (1)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独立作图。

(3)集体订正。(同学们可能出现了多种画法,只要两个图的面积相等都是正确的)。

(4)梳理提升:同学们要想画得又对又快,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把两个图形的底画得相同,三角形的高画成平行四边形高的2倍,这样两个图形的面积就一定相等;另一个办法是把两个图形的高画得相同,三角形的底画成平行四边形底的2倍,这样两个图形的面积也相等。

作业布置 练习二十一第5题 教学小结

请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

第20篇:教学设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7页内容,及相应练习题 教材分析: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是六年级下学期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中的一节课。它是在复习学过平面图形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一节复习课。教材把这一内容安排在“空间与图形”的第二课时,意图是让学生在整理知识中进一步体验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教材的例题首先通过小精灵提问:“说说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旨在让学生通过复习,明确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意义。接着教材通过图示,要求学生写出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说一说这些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基本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加以熟练的运用,更重要的是这一图示引导学生构建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巩固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基本掌握了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但是由于时间的迁移等各种原因,学生对于公式的推导过程有所淡忘,导致在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中,常常遇到问题,从而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学习。老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借助各种素材,进一步建立这些知识间的联系,从而起到巩固复习的目的。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公式及推导过程;

2.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学习方法;3.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的思想,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复习计算公式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理解图形间的关系,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有待于在下节课中去体现) 教学重难点:

1.整理相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尤其是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梳理的框架图、平面图形的模型,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周长和面积的意义: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平面图形的特征,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 引导学生说出所学过的六种平面图形。

(因为毕竟这是下学期的复习内容,回顾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对于下面进一步的复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师: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呢? 明确:

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作它们的周长。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课件出示周长和面积的意义) 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复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什么是周长和面积,通过回顾,从概念上进一步明确它们的含义,以及使用的单位,从而为下面的复习做好铺垫。)

二、复习回顾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1、明确任务:

师:刚才大家所说的就是周长和面积的意义,(板书:意义)

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三个任务,一起来回顾一下是哪三个任务,

(课件出示:

1、整理复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整理复习近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根据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磨课发现,原来设计的两个课前任务,尤其是第一个任务,目标比较模糊,学生在课下不容易操作,以及课上解决这一任务时,产生了比较混乱的现象,严重影响教学效率。因此,由原来的两个任务改为三个任务,这样每个任务都比较单一,目的性也更强了)

2、复习计算公式: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任务,哪位同学把整理的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给大家介绍一下? 明确: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用字母表示是C=2 (a+b),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用字母表示是C=4a,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2×圆周率×半径,用字母表示是C=Лd 或 C=2Лr,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用字母表示是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用字母表示是S=a,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长×高,用字母表示是S=ah, 三角形的面积=底长×高÷2,用字母表示是S=ah÷2,

梯形的面积=(上底长下底长)×高÷2,用字母表示是S=(a+b) h÷2, 圆的面积=Л×半径×半径,用字母表示是S=Л×r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在家提前整理,借助学生的汇报,进一步明确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复习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师:刚才xx带领我们复习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计算方法)那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又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呢?(课件出示:第二个任务)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22,(每当进行下一个任务时,先让学生明确要进行什么任务了,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很有帮助) 生:小组活动„„

师:哪个小组带领大家复习一下? 组:(借助学具展示)„„

此环节生生间、师生间会展开交流,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比较集中的问题: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除了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还可能拼成什么图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长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正方形。 (2)可不可以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三角形面积的二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与他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除了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外,还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长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等于高时,可以拼成正方形。 (4)圆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S=Л×r

因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圆周长的一半,而高是圆的半径,周长的一半就是Лr,所以面积就是Лr×r=Л×r (5)圆可不可以拼成正方形?

不能,因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圆周长的一半,而高是圆的半径,底永远是高的Л倍。

(通过磨课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多集中在这几点上,然而这几个知识点的处理对于下面构建框架图是很有必要的) (设计意图:在初次汇报的基础上,再次进行讨论汇报,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且对于某些特殊情况进行补充,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四、梳理图形间的关系:

师:从他们组的介绍当中,有没有发现他们的推导过程体现着图像间的内在联系,课前还要求同学们根据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梳理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课件出示:第三个任务)小组内再互相的说一说,根据他们的介绍可以进一步进行补充。

生:„„(小组活动,梳理框架图,重点说根据什么这样梳理?) 师:哪个小组把你们的想法给大家说一说?

生:正方形的面积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根据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推导出来的,三角形和梯形、圆形的面积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出来的。

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补充。

师:刚才大家所说的,都是根据刚才推导过程中的发现。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关系图进一步明确。(借助黑板上的模型梳理关系图)

(借助模型在黑板上去构建框架图,这样更加直观,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交流)

22(设计意图:通过初次汇报,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和内部关系初步感知,为下面的拓展和练习做准备)

五、公式的统一:

师:刚才我们结合推倒过程梳理了图形间的关系,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这些平面图形中,除了由曲线围成的圆以外,剩下的五个图形的面积公式可不可以统一成一种图形的面积公式呢?

生:(独立思考)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想法:)

生1:长方形,因为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可以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而平行四边形沿高剪下,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而三角形与梯形虽然说要除以2,单也可以变成长方形。 生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但我也有我自己的想法,大家想知道吗?(课件)大家仔细观察,这是什么图形?(梯形)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变成三角形了)也就是说变成了一个上底为(0)的特殊的梯形,在仔细观察发生什么变化?(长方形),现在变成了一个上底和下底相等的特殊梯形,那这个呢?(平行四边形)。

现在你再想想可以统一成那个图形的公式呢?板书:s=(a+a)b÷2=2ab÷2=ab

s=(a+0)b÷2=ab÷2

师:面积公式可以统一成梯形面积的公式,这恐怕是大家没有想到的。看来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一个升华,也是难点。即使让学生小组去讨论,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让学生直接独立思考,把自己的第一感受说出来。其实这里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与错,学生说出是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正是由于他们理解了根据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构建的图形间的关系。而后教师借助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初步感知。)

(设计意图:将平面图形的面积除圆之外都概括成一种图形的面积公式,目的并不是真正的统一,而是训练学生观察图形间、知识间的联系,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六、巩固练习:

1、师:请大家仔细看这两组图形,认真审题,每组中的两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吗?(课件)

师:有想法了吗?谁来说一说? 生:

1、周长不等,面积相等

2、周长相等,面积不等,因为„„ 那下面这两道题对吗?

1.如果两个平面图形的周长相等,则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2.如果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相等,则它们的周长一定相等。

(借助上面的习题,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2.师:大家仔细看,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不变,对不对呢? 生:不对,周长不变,面积变了,因为底没变,高缩小了。 3.判断:

(1)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同底等高的三角形,他们的形状不一定相等,但面积一定相等。 (3)半径是2厘米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有针对性、有梯度的练习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师:看来我们在面对这类问题是,还要灵活的运用。

七、小结:

师:同学们真的很棒,这节课我们重点对平面图形的意义及计算方法进行了梳理和复习,课下请同学们再以小组为单位,整理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容易出错的题型,下节课进行汇报。(课件出示课下小组需要完成你的任务)

(设计意图:在本节课的复习基础上,留给学生课下的小组任务,整理易错的题型,下节课进行汇报。为下节课的复习做好准备。)

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周长和面积的意义: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平面图形的特征,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形。 (课件出示六个平面图形)

师: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呢?

生: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作它们的周长。 生:物体的表面或围成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课件出示周长和面积的意义) 生:(齐读)

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复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指板书)

二、复习回顾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1、明确任务:

师:刚才大家所说的就是周长和面积的意义,(板书:意义)

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三个任务,一起来回顾一下是哪三个任务,

(课件出示:

1、整理复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整理复习近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根据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复习计算公式: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任务,哪位同学把整理的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大家看,这是我整理出来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 先一起来看周长公式吧。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用字母表示是C=2 (a+b),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用字母表示是C=4a,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2×圆周率×半径,用字母表示是C=Лd 或 C=2Лr,

然后再让我们一起来看面积公式吧,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用字母表示是 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用字母表示是S=a,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长×高,用字母表示是S=ah,三角形的面积=底长×高÷2,用字母表示是S=ah÷2,梯形的面积=(上底长下底长)×高÷2,用字母表示是S=(a+b) h÷2,圆的面积=Л×半径×半径,用字母表示是S=Л×r 大家和我整理的一样吗? 生:一样

生:那我们在用这些公式计算周长面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生1:我觉得有两点,第一点是在计算周长时应用长度单位,计算面积时应用面积单位,第二点是计算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注意底、高相对应。 生:说得非常好,还有其他的吗?

生2:在计算梯形和三角形面积时别忘了除以2.生3:我发现你整理的有一个问题,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底×高,底×高÷2,不是长×高。 师:我刚才也注意到这个细节了,什么时候是“长”? 生:长方形。

师: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称为“底”。

大家的掌声说明张思雨整理的公式对大家是非常有帮助的,并且提出了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把注意的这些问题融入到实际情况之中。

三、复习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师:刚才张思雨带领我们复习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计算方法)那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又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呢?(课件出示:第二个任务)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生:小组活动„„

师:哪个小组带领大家复习一下?

组:大家看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是一个三角形,把三角形移到右边来,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因为我们学过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所以我用长方形的面积来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大家还有问题吗? 生:能拼成长方形,还能拼成什么图形呢? 组:还能拼成正方形

生:在什么情况下能拼成正方形? 22,组: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时,可以拼成正方形

师:我们把他拼成正方形,不仅仅是为了拼,而是借助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组:大家看,我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两倍,因为我们学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所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高除以2,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拼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三角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吗? 组: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生:除了可以拼成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组:还可以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

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

组:当至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时,可以拼成长方形,当你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时,可以拼成正方形。所以也可以借助长方形和正方形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怎么求。 生:为什么最后要除以2呢?

组:因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两倍。 师:大家千万别忘了要除以2,他在提醒大家这一点。

生:两个面积一样,但周长不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师:你的问题就是说,不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吗? 组:不能,因为我们一开始说了,需要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师:我这里有不一样的三角形,大家看看能拼吗? 生:不能。

师:既然不能就不能借助他的面积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了。

刚才李胜康问可以拼成其他图形吗? 他们组桌可以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光说了,没有展示,大家看这里,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吗?(完全一样),经你目测是什么图形?(直角等腰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正方形)那是不是可以借助正方形的面积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你们组现在迅速拼一下长方形。

组:大家看这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所以梯形的面积是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除以2,大家还有问题吗?

生:除了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进行推导,还可以拼成什么图形进行推导?

组:还可以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

生:在什么情况下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呢?

组:在是直角梯形的情况下,可以拼成长方形,在上底和下底的和等于高的时候可以拼成正方形。

师:是不是这种情况?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长方形。什么情况下拼成正方形?你能把你的想法再说一说吗? 组:在上底和下底的和等于高的时候可以拼成正方形。 师:是不是这种情况?(展示)

组:大家看我手中的这个图形,是将一个圆等分成若干等分,拼成了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圆的半径,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所以圆的面积是圆的周长的一半乘半径,也就是圆周率乘半径的平方。大家还有问题吗? 生:为什么周长的一半乘半径,可以用圆周率成半径的平方。 组:因为周长用Лd表示,而d=2r,所以用S=Л×r表示圆的面积。

生:我也有一种想法,周长除了可以用Лd表示,还可以用2Лr表示,所以周长的一半,就是2Лr÷2,再乘r,就是Л×r。

师:大家觉得他俩的推导过程哪一个更清晰?(第二个) 生:把这个圆分的分数更多一些,可以拼成正方形吗?

组:不能,因为底是圆周长的一半,也就是Лr,而高是r,底是高的3.14倍,所以不能拼成正方形。 师:拼成的图形的底是半径的Л倍,所以不能拼成正方形。 师:他们讲的好不好,掌声表示感谢。

四、梳理图形间的关系:

师:从他们组的介绍当中,有没有发现他们的推导过程体现着图像间的内在联系,课前还要求同学们根据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梳理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课件出示:第三个任务)小组内再互相的说一说,根据他们的介绍可以进一步进行补充。

生:„„(小组活动,梳理框架图,重点说根据什么这样梳理?) 师:哪个小组把你们的想法给大家说一说?

生:这是我们组根据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梳理的关系图,正方形的面积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根据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推导出来的,三角形和梯形、圆形的面积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出来的,大家还有其他意见吗?

生:我来补充一下,三角形和梯形还可以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来推导,而圆形分的份数够多,还可以拼成长方形,用长方形来进行推导。

师:刚才大家所说的,都是根据刚才推导过程中的发现。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关系图进一步明确。(借助黑板上的模型梳理关系图)

师: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让我们用掌声感谢他们的精彩发言。

五、公式的统一:

师:刚才我们结合推倒过程梳理了图形间的关系,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这些平面图形中,除了由曲线围成的圆以外,剩下的五个图形的面积公式可不可以统一成一种图形的面积公式呢? 生:(独立思考)

22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1:长方形,因为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可以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而平行四边形沿高剪下,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而三角形与梯形虽然说要除以2,单也可以变成长方形。 生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刚才两位同学是对的,因为他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我也有我自己的想法大家想知道吗?(课件)大家仔细观察,这是什么图形?(梯形)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变成三角形了)也就是说变成了一个上底为(0)的特殊的梯形,在仔细观察发生什么变化?(长方形),现在变成了一个上底和下底相等的特殊梯形,那这个呢?(平行四边形)。

现在你再想想可以统一成那个图形的公式呢? 生:梯形

师:我们再想一想,因为三角形可以看成是上底为0的梯形。

师:面积公式可以统一成梯形面积的公式,这恐怕是大家没有想到的。看来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六、巩固练习:

1、师:请大家仔细看这两组图形,认真审题,每组中的两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吗?(课件) 师:有想法了吗?谁来说一说?

生1:第一幅图我认为面积相等。周长不等。因为平行四边形沿高剪下,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这条边是斜的,所以他们的周长不相等,这是我的想法。 生2:我觉得他们的周长应该是相等的, 生3:我同意刘润瑜的观点,斜线是最长的。

师:他注意到了这一条边,你注意到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那条长?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是最长的,而面积呢?(相等)刚才这几问同学都是想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我们还可不可以用最近本的求面积的方法,数方格,我们一起来数一下,他的长是(6),宽是(3),面积是(18),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高是(3),面积是(18),相等吗?(相等)那第二幅图呢? 生:周长相等,面积不等。

师:把他移到这边,我们仔细观察,面积正好少了(一个圆形),周长呢?(相等) 师:看来我们在面对这类问题是,还要灵活的运用。

七、小结:

师:同学们真的很棒,这节课我们重点对平面图形的意义及计算方法进行了梳理和复习,课下请同学们再以小组为单位,整理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容易出错的题型,下节课进行汇报。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图形周长 教学设计
《图形周长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