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多边形和圆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8-18 07:34:44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并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4.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重难点:

重点:求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并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系求扇形的面积

难点:探索分割平面图形的一些规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教学过程

由于本节课分为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两部分内容,所以本节课也要经历两次知识的产生和解决的过程。为此,确立如下教学过程:

多边形部分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出示幻灯片,让学生看一看这些图片中有哪些我们熟悉的平面图形。学生的答案会出现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教师对答案稍作点评,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漂亮的图片开头,马上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手动脑的欲望,激发学生思维,也充分的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自学新知

1、出示幻灯片,让学生一起来认识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引出多边形的概念。

2、继续出示图片,以五边形为例,认识多边形各部分的名称:多边形的顶点,多边形的边,多边形的内角以及多边形的对角线,边介绍边让同学们找出图中其他的各部分名称。

3、引导学生认识五边形有五条边,五个顶点及五个内角 教师注意学生的回答中出现的错误,特别是线段和角的表示方式,对出现错误的及时纠正。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多边形及多边形的各部分名称,通过边学边练让他们能够很好的完成知识记忆的目标,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能力。

(三)合作探究

在学生记忆了概念的基础上出示了两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

出示准备好的学具,让学生通过画图,讨论的方式很好的完成表格。

请小组代表回答,完成好表格,老师点评:n边形的每个顶点有(n-3)条对角线,将多边形分成了(n-2)个三角形。并引导学生发现找对角线时应该要除去与它相邻的两个点及它本身。 探究活动二:

引导学生找到多边形所有对角线

以五边形为例,引导学生发现找多边形的对角线时会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旨在探讨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及对角线将多边形分成了几个三角形,还有多边形共有多少条对角线,使学生通过观察、归纳、猜想获得对多边形的进一步认识,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归纳推理能力。同时运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四)拓展延伸

出示一组图片引出正多边形的定义

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共同得出各多边形的名称: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四边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

提出问题:菱形与长方形是不是正多边形?

让学生能明白正多边形的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圆的初步认识部分

(一) 复习引入

课件出示图片,回顾以前学过的圆和扇形,你们还记得用哪些方法可以画一个圆吗?你能用一根细绳和笔画出一个圆吗? 通过flash动画演示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

1、平面上,一条线段绕着它固定的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叫做圆。

2、半径AO、BO

弧AB 写作:心角∠AOB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圆和扇形的特征,通过画圆的过程抽象出圆的动态定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三)拓展延伸

在学生记忆了概念的基础上出示例1 例1:

将一个圆分割成三个扇形,它们的圆心角的度数比为1:2:3,求这三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解:因为一个周角为360º,所以分成的三个扇形的圆心角分别是:

读作:圆弧AB或者弧AB 扇形AOB

圆1=600123 23600=1200123

30360=1800

123【设计意图】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这部分内容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式,加深知识的深度, 3600提高学生能力。

(四)合作探究

小组交流合作,共同完成议一议。

1、如图4-25,将一个圆分成三个大小相同的扇形,你能算出它们的圆心角的度数吗?你知道每个扇形的面积和整个圆的面积的关系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2、画一个半径是2cm的圆,并在其中画一个圆心为60º的扇形,你会计算这个扇形的面积吗?与同伴交流。教师对答案进行汇总,讲解本题解题思路:

1、因为一个圆被分成了大小相同的扇形,所以每个扇形的圆心角相同,又因为圆周角是360º,所以每个扇形的圆心角是360º÷3=120º,每个扇形的面积为整个圆的面积的三分之一。

2、先求出这个圆的面积S=πR²=4π,60÷360=1/6扇形面积=4π×1/6=2π/3 【设计意图】运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又达到了互帮互助以弱带强的目的,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同学也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小结:

今天这节课什么收获? 多边形: ①多边形的对角线

②过n边形的每个顶点有(n-3)条对角线,将多边形分成了(n-2)个三角形,n边形n(n3)2共有条对角线。

③正多边形的特点 圆的初步认识: ①圆弧的读法和写法 ②扇形和圆心角

作业:

课本习题4.5第1题

、第2题。

推荐第2篇:第4章4.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一、学生状况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平面图形识别课,由于学生在小学已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本节课难度不大。

二、教学任务分析

这节课的重点应是让学生体验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图形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借助计算机提供大量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增加趣味性和实用性,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部分内容较少、较简单.因此,笔者决定充分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满怀兴趣地投入到对现实图形的探索活动中去.为此,确立如下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 3.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4.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重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 难点:探索分割平面图形的一些规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由四个教学环节组成,它们是: 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②实验猜想,合作探究.③设计创意,提高能力.④回顾思考,巩固拓展.其具体内容与分析如下: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内容:请学生观看两个片段,思考这些有趣的图形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在学生得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等的基础上,提问学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从而 得出多边形的概念;接着就图中的圆,逐步得出弧和扇形等概念。

目的: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及动手动脑的欲望,激发学生思维,这也说明数学学习的内容都是现实的、有趣的,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此外,将“扇形的认识”内容前置,与其它图形的识别合为一体,再进行计数问题的研究,这样层次可能更分明,符合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先感性后理性的认知规律.

注意事项与效果:在学生说出图中隐含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等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从图片中抽取出这些图形的动画过程,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得出相应图形后,可以提请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或图片中蕴含这些图形,让学生主动从生活中寻找新的概念的现实背景,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第二环节 实验猜想,合作探究.内容: 1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扇形?

2从一个多边形内部的任意一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你能看出什么规律吗?

从一个多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也可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你又能找出什么规律呢?

若这个点为边上除顶点外的任意一点呢?你又能找到什么规律呢? 3下列的图看起来象什么?分别由几个三角形或四边形组成?

图片自作(据屏幕提示)

目的: 学生参与动手活动,观察讨论,发表不同意见.在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让学生领悟做任何事情都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规律.这里主要让学生感受图形的分解与组合,以及如何通过分解、组合进行分类、计数等。 注意事项与效果: 图形的分解,应该说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但这部分内容在后续学习中具有很多运用,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推导等,因此,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学会这种归纳的思维方法。而图形个数的计数,相对而言,比较复杂,这里的难点关键是如何归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进行分类,当然,这里的重点应是分类,而并不是最终的计数结果。

第三环节 设计创意,提高能力.幻灯片显示――我能行:以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段为构件,尽可能多地构思出独特且有意义的图形,并写出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 如:小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教师活动:①限制条件必须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段 ②巡视、观察学生做的情况。 ③利用展台展示学生丰富的作品。

④点评学生作品,和学生一道把解说词设计的更贴切、更诙谐。 学生活动:①学生自己自由设计创作图案②欣赏同伴作品。

(图片自作)

第四环节 回顾思考,巩固拓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教学反思与点评

本课设计力图实践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实践证明比较成功。例如:

1、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时学生发现三个规律①多边形边数越多,分割成的三角形越多;②多边形边数多一条,分割成的三角形就多一个;③分割成的三角形个数=多边形边数-2.

2、分析拼小猫的三角形个数时,学生思考有条理,见解独特.

3、设计创意环节,学生想象丰富,设计作品多达30余幅,解说词更是各有千秋,

本节课不太好上,教材中提供的材料较少,且内容的编排顺序不好操作。如果照本宣科,必然会过程凌乱,枯燥无味。因此,教师进行了合理调整,将“扇形的认识”内容前置,与其它图形的识别合为一体,再进行计数问题的研究,这样层次变得分明,符合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先感性后理性的认知规律,同时教师以教材内容为原本,进行补充、延伸、拓展,大大充实了课堂。并借助计算机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大量生活图片,平添了许多趣味。而一个个富挑战性的问题,旨在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课未的“图形设计”,更是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创造的激情。同时,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美化生活。

但需要说明的是,本班学生的基础较好,同时考虑到本节内容较为简单,本设计拓展很多内容,特别是进行很多图形计数的活动,以致于课堂教学中的一般以上的时间在进行计数活动,如果班级学生的基础一般,建议删去部分计数的例习题。正如上面分析中所说,就是开展计数活动,也不要将计数结果的准确性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应关注计数过程中为什么要分类计数,如何分类,也就是说要将发展学生的分类思想与既能作为重点,绝不要就题论题,以解决该问题作为重点,实际上这里的计数中的分类,也离不开本节的主题:感受平面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推荐第3篇:初步认识多边形

初步认识多边形。(教材第12~14页的内容)

1.通过观察和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掌握判断这些图形的方法。

2.在动手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和实践的紧密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正确区分多边形。

根据图形的边来判断多边形的方法。

课件。

师:同学们,不知道你在参观古建筑或看古装剧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我国古代建筑上的窗格图案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欣赏老师带来的这幅窗格图案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1图。 学生欣赏窗格图案。

师:教材第12页,就是这幅图案,你能从中找出边数相同的图形吗?在图中描一描。 学生自己描图案,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

生1:我找出的图形都有3条边,是三角形。 生2:我找出的图形都有4条边。 生3:我找出的图形都有5条边。

师:像这样有4条边的图形我们就叫它四边形。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几边形呢? 生: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所以也是四边形。 师:下面的图形各有几条边?是几边形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最下面的图形。 生:这两个图形各有5条边,是五边形。 师:这两个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最上面的图形。 生:这两个图形各有6条边,是六边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己的具体感知中认识多边形,了解多边形形状和名称之间的关系,掌握根据图形的边来判断多边形的方法】

师:如果我们画出的图形有7条边,又是几边形呢?课下请同学们自己画一画,说一说。

初步认识多边形

由几条边围成的图形就是几边

1.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实际体验,知道用边的数量来分类、命名多边形。

2.学生对于多边形的概念能够理解,但是对于画图似乎有一定的难度,今后要多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A类

写出下面多边形的名称。

(考查知识点:多边形的认识;能力要求:正确识别多边形)

B类

在下面的点子图上画出三个你喜欢的多边形,并写出它们各自的名称。

(考查知识点:多边形的认识;能力要求:会画多边形)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四边形 五边形 八边形 六边形 B类:略 教材习题

第13页“想想做做” 1.第

1、

2、4个下面画。2.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3.写数略 四边形4个 五边形3个 六边形2个 4.(1)(答案不唯一)

(2)剩下的部分可能是五边形,也可能是四边形,还可能是三角形。

5.9个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教材第

14、第15页的内容)

1.使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平行四边形无处不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识平行四边形。

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课件、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尺。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四边形以及它的特点,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平行四边形图),你们见过它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新朋友。

师:你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四边形吗?在哪见过? 学生回答。

师:看,这是老师在生活中见到的四边形。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例2图。 生1:第一幅图是挂衣服的架子。 生2:第二幅图是围起来的篱笆墙。 生3:第三幅图是楼梯的扶手栏杆。

师:你能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出这样的平行四边形吗?它跟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试一试。

学生动手操作,尝试拼平行四边形;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展示学生拼图结果,并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它们的对边都是一样长的。 生2: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生3:长方形、正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的角不是直角。 师:像这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教师边画平行四边形边讲解。

师:第一幅图中挂衣服的架子,大家应该都见过,跟其他挂衣服用的架子相比,它有什么特点呢?

生:推拉架子可以改变形状。

师:课下同学们自己动手用小木条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推一推,拉一拉,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的基础上,具体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点,逐步形成平行四边形的表象,为进一步研究平行四边形奠定基础】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是不同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边形,由于同学们见得比较少,所以这部分知识只有通过学生动手比较,才能掌握它的特征,从而知道它的应用。这节课应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在交流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A类

在平行四边形的图形下面画“”。

(考查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能力要求:能识别平行四边形)

B类

在下面的点子图中画出两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考查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能力要求:会画平行四边形)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第

1、3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B类:略 教材习题

第15页“想想做做”

1.第

2、

3、5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2.略 3.略

4.5.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

练习三。(教材第16页、17页的内容)

1.使学生认识多边形的形状,了解多边形的名称与边数的关系。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

在动手操作活动中,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

课件、长方形纸、剪刀。

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转眼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已经学完了,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吧!你愿意与大家分享吗?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梳理知识结构】

师:今天,我们首先回忆所学知识,把自己的收获、体会、快乐分享给其他人,好吗?学生可能会说:

· 我知道了多边形的名称和边数有关,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 · 我认识了平行四边形。

· 我知道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就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师:多边形的名称和边数有关,几条边围成的就是几边形,那么多边形的边和角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呢?请看下面的题,通过解答,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第2题。

生:四边形有4个角,五边形有5个角,六边形有6个角„„我发现几边形就有几个角,角的个数与边数相同。

师:我们已经知道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你可以使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吗?拿出你准备的长方形和剪刀,在小组里自己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互相看一看。

学生在小组里动手操作,相互交流。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结果。只要合理就给予表扬肯定。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使学生自己学会梳理知识,逐步建构知识网络,为今后“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师:想想自己的收获有这么多吗?不足之处就要抓紧时间,勤奋刻苦地努力学习,才能赶上来。

练习三

1.在整理单元知识点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回忆复习,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训练。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观察、思考、讨论中逐渐认识图形,总结数学知识。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掌握图形的特征,进而认识图形。

A类

请在右边画一个同样的平行四边形。

(考查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能力要求:会画平行四边形)

B类

下图中有几个四边形?其中有几个是平行四边形?

(考查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能力要求:正确识别平行四边形)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略

B类:6个四边形;4个平行四边形。 教材习题

第16页“练习三”

1.五边形→六边形→六边形→四边形 2.2 3 4 3.略

4.第一个图形把上面的边向右延长2格。(答案不唯一) 第二个图形把下面的边向右延长1格。(答案不唯一)

5.略

6.(答案不唯一)

有趣的七巧板。(教材第

18、第19页的内容)

1.使学生认识七巧板,知道七巧板是用几种不同的图形拼成的。

2.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七巧板拼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

通过拼图形,让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图形。

课件、七巧板。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七巧板吗?了解七巧板吗?请看下面的资料。 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你知道吗”。 学生阅读资料,了解七巧板。

【设计意图:介绍七巧板的有关史料,特别是古人给出的七巧板构图,使学生感受几何构图的优美和我们祖先的智慧,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1.比比想想。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副七巧板有几块?有几种不同的图形?哪几块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七巧板图。

生:一副七巧板有7块;有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其中有两组三角形是完全相同的。 2.想想拼拼。

师:拿出我们准备好的七巧板,你能用七巧板拼出已经认识的图形吗?在小组里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展示自己拼出的图形;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选取有代表性的图形进行展示,并让学生介绍是用几块拼成的,拼成的是什么图形。只要学生回答正确就要给予肯定。

如果学生没有全部拼出教材第

18、第19页的图形,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创造出更多的作品。

3.拼拼说说。

师:下面都是用一副七巧板拼成的图形,分别像什么?你能照样子拼一拼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金鱼”等三个图形。

学生观察交流,自由拼图;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师:你还能用七巧板拼出哪些图形?课下把拼出的图形贴在教室里,大家共同欣赏。 师:回顾刚才的活动过程,你觉得七巧板“巧”在哪里? 生1:用2块、3块、4块„„都能拼成已经学过的图形。 生2:七巧板能拼出很多有趣的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勤动手、爱动脑的好习惯】

师:用七巧板可以拼出许许多多美丽的图案,如小房子、小鸭子、机器人等。七巧板是多么神奇啊!只要你肯动脑筋,相信就能创作出许多漂亮的作品!

有趣的七巧板

三角板、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1.在活动中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摆出不同的图形,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对七巧板的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七巧板的作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己想象、尝试拼图,然后在交流中互评。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经历了图形的变换过程,空间观念得到了培养。

A类

给下面的图形起个名字,再照样子拼一拼。

(考查知识点:有趣的七巧板;能力要求:能用七巧板照样子拼出图形)

B类

用一副七巧板自己创造一幅漂亮的图案。

(考查知识点:有趣的七巧板;能力要求:能用七巧板自己创造出美丽的图案,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略 B类:略

推荐第4篇: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心和半径,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知道同圆中半径的特点。

2、

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3、

经历“圆”的创造过程,在操作、想象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

4、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圆的圆心、半径,并感受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创造圆

(1)体育课上,小胖、小亚、小巧、小丁丁他们要进行争夺小红旗的游戏 ,你认为他们怎么站比较合适?

(2)师:如果再来四个小朋友,你认为怎么站比较合适?

(3)师:想像一下,按照这样的游戏规则,再来更多的小朋友做游戏,他们将会组成什么形状?

2、找身边的圆

3、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用圆规画圆、并认识圆心和半径

1、学生随意画圆。

2、反馈交流

3、看录像。

4、小结板书:定点

定长

旋转一周

5、学生再次画圆。

6认识圆心、半径,体会它们的作用

7、画半径是2厘米的圆。

(二)探究半径的特点

1、除了这条半径,在这个圆中,还能画出其他半径吗?

2、那在这个圆内,这些半径的长度又是怎样的呢?

小结:在同一圆内,半径相等。

3、判断

(1)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100条半径。

(2)半径都相等。

(3)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

(三)小结:

三、巩固拓展

1、如果要想在操场上画一个很大的圆,还能用圆规吗?怎么画圆呢?

2、两组学生尝试(一组用绳子,一组用橡皮筋)

3、你们发现什么?

4、小结: 所以确定好圆心后,只有绳子的长度固定不变才能画圆。

四、课堂总结

1、今天的学习,你对圆有什么新的认识?

2、看,用圆还可以设计出美丽的图案,你们想不想也来设计一下?那么课后请你们做个小小设计师,看看谁设计的图案最美!

板书:

圆的认识

定点

圆心o

定位置

定长

半径r (无数条)

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

旋转一周

定大小

推荐第5篇:《认识多边形》教学设计

《多边形》教学设计

陆碧云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4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能判断一个由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几边形,能按要求围出或剪出多边形。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中抽象出图形,以及观察、实践操作等数学活动,进一步感受分类的思想,积累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初步经验;体会不同图形边数的特点,发展相应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逐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

师生每人准备小棒若干根,钉子板1个,四边形纸片2张,正方形纸片1张,剪刀1把。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有趣的“图形王国”去游一游、看一看。(出示如下图形)请看,这里有一些我们学过的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追问:正方形、长方形有几条边?三角形呢?

二、明确任务。

我们知道三角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边数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根据一个图形的边数来认识它是什么图形。小朋友有信心认识新的图形吗?

三、自主共学、交流反馈

教学例1。

1.描图形。

出示例1的窗格图案。

谈话:这是在我国古代建筑上经常能见到的窗格图案,这样大大小小、不同形状的图形连在一起组成的图案:非常漂亮。这是图形在我国古代建筑上的应用,你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多聪明、多有智慧!直到现在,还经常用它来装饰门窗和建筑呢。(如有条件,可以呈现一些类似的门窗图案让学生看一看)

提问:你能从窗格图案中找出自己认识的图形吗?

组织交流,注意引导学生指一指找出图形的边。如三角形,让学生指一指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

启发:要清楚说明自己找到的是哪个图形,可以像这样用笔把它描出来。(示范描图形的方法)你能把自己找到的图形描出来吗?

学生尝试描图形,并结合反馈和评价,提醒学生描图形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如:要沿着图形的边描,要把图形的边描直。

谈话:你能从窗格中找到边数相同的图形吗?先找一找,再描一描。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一方面关注学生描图形的情况,了解哪些学生描出的是四边形,哪些学生描出的是五边形、六边形;另一方面注意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反馈:你找到的图形有几条边?找出的图形是什么样子?

对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在学生交流时,相机让其它同学说说还找到哪些与这些图形边数相同的图形。

2.分类认识。

(1)认识四边形。

提问:这里有你认识过的图形吗?(有三角形)

指出: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在三角形相应位置板书:三角形),这是我们认识过的图形。

引导:(指着四边彤)老师为什么把这些图形画在一起呢?

说明:这些图形都有四条边.像这样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在四边形相应位置板书:四边形。再集体说一说:四边形。)

追问:为什么把这类图形叫作四边形?还能从窗格图案里找到一些四边形吗?

想一想,我们认识过的图形有哪些也是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什么也是四边形呢?你能画一个四边形吗?试试看。

小结:我们在窗格图案中找到的和画的这些图形,虽然形状不一样,大小也不相同,但它们都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所以都是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也都是四条边围成的,所以都是四边形。

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各自判断后交流,并说明为什么三个图形是四边形,而另一个不是。

指出:只有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才是四边形。

(2)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引导:有四条边的图形叫四边形,那么后面这两类图形中每个图形各有几条边呢?你认为应该叫什么图形呢?大家讨论一下。

交流:你认为这两类图形各叫什么图形?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由五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五边形,由六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一(六边形),由七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一„(七边形):由几条边围成的图形就叫一一几边形。

3.回顾反思。

引导:请小朋友回顾一下,今天又认识了哪些图形?这些图形是按什么分类的?

指出: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这些图形可以按边数的不同来分类。这里认识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这样的几边形,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作多边形。这节课学习的就是认识多边形。(板书课题)

四、当堂训练。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说明图里围出的各是什么图形。

指名一人板演围图形,其余学生分别围一围并交流围出的不同图形。 结合交流说说围成的是几边形。

强调:围成的图形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

2.搭一搭、围一围。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这样的多边形,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用最少的小棒搭出指定的图形,看看搭出这些图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

要求:用最少的小棒搭出四边形。

提问:围一个四边形最少要几根小棒?说说你的想法。

要求:增加小棒变成五边形,看谁动作快。

提问:最少用几根小棒就能围一个五边形?想一想:围六边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先数一数这些图形各有几条边,照样子写在图形上,再填表。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把这些图形分成了几类,各有多少个。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明确第(1)题的要求。

出示两张四边形纸片,让学生想想怎样剪成两个三角形,怎样剪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

学生操作剪图形,教师巡视。

指出:像这样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剪法,都可以剪下一个三角形,剩下的部分可以是三角形,也可以是四边形。

(2)让学生明确第(2)题的要求。

出示正方形纸片,要求学生想想怎样可以剪下一个三角形。

学生操作剪下一个三角形。

展示交流:你是怎样剪的?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

追问:从正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三角形,可以有几种剪法?剪下一个三角形后,剩下的部分可能是什么图形?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找一找、数一数,能找到几个就找几个;然后交流自己找到了几个四边形。

总结学生的观察方法,指导找四边形的方法。

五、总结评价

交流:今天我们又去了图形王国,你有哪些新收获?你是怎样学习这些知识的?

小结:我们从传统的窗格图案上发现了边数相同、大小不同的各种形状的图形,经过观察、比较、分类,知道了按边数看,除了有三角形,还有四边形、五边形„„这样我们认识了多边形,知道了由几条边围成的图形就是几边形。我们还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也都是四边形,看图形找图形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

推荐第6篇:《认识多边形》教学设计

《认识多边形》教学设计

隰县第四小学 王翠丽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第12-1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能判断一个由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几边形,能按要求围出或剪出多边形。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从实际中抽象出图形,以及观察、实践操作等教学活动,进一步感受分类的思想,积累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初步经验,体会不同图形边数的特点,发展相应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摸、数、折、剪、围等操作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掌握变换的规律,积累图形变换的经验。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各多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根据多边形的特征对多边形进行区分并能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教学准备:各种形状的纸张、剪刀、铅笔、钉子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谈话:孩子们今天的坐姿真漂亮、声音更洪亮,看到你们表现这么好,我的心情也特别好,现在我要带着大家去一个美丽又好玩的地方,想去吗?(想)闭眼,当我数到3时,睁开。

哇!图形王国,还有图形城堡。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四边形。

(1)我们去看看城堡中有些什么? 第一站:图形房子 ①找找有你认识的图形吗?

②拿起你手中的长方形,跟我一起摸摸这条直直的线,知道它叫什么名称吗?(边)再摸一摸、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正方形呢? 再看看老师手中的这两个图形,你认识吗?它又叫什么名字呢?我们先数数它有几条边?这几个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呢?

练习:课本13页第1题。

小结: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重点分析“围成”是什么意思?这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

(2)第二站:快乐拼拼拼 欣赏两副作品:

第一幅作品是由正五边形拼成的。(数边) 它还带来了它的一位朋友,一般的五边形。(数边) 小结:由五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五边形。

第二幅作品中有一个不认识的图形,正六边形,还有它们家族的一位朋友一般的六边形。

小结:由六条边围成的图形叫六边形。 猜猜接下来还有哪些图形朋友呢? 生:七边形、二十边形、一百边形等等

出示:七边形、十边形、十二边形(说出你是怎么数的?)

小结:图形王国中有很多图形,咱们以后再慢慢认识。今天认识的这些图形可以统称为多边形。(板书课题)

(3)数一数、分一分。

打开课本第13页完成第3题。

三、闯关练习:

1、第一关:男女大比拼 男: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多边形 女:用手中的铅笔拼一个多边形

哪组先完成,哪组获胜,获胜者每人奖一颗星。

2、第二关:魔术变变变 魔术一:折一折

师生共同活动,按“想想做做”第4题的顺序折出不同的多边形,再让学生自由地折一折。 魔术二:剪一剪

左手拿起正方形,右手拿剪刀,剪去一个三角形,看看剩下的是几边形。

3、第三关:挑战智慧屋

课本第14页5题

4、休闲岛:

课件展示多边形,让学生欣赏。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我们认识的多边形。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认识了哪些新朋友?怎么确定这个图形是几边形呢?

五、作业:

自己创造一个多边形

六、板书设计:

多 边 形

四条边 四边形 五条边 围成的图形 五边形 六条边 六边形 等等

推荐第7篇:认识多边形教学设计

认识多边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 图形,能判断一个由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几边形,能按要求围出或剪出多边形。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中抽象出图形,以及观察、实际操作等数学活动,进一步感受分类的思想,积累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初步经验;体会不同图形边数 的特点,发展相应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逐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出多边形。

教学准备:师生每人准备小棒若干根,钉子版1 个,四边形纸片2 张,正方形纸片1张,剪刀1 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了解了图形的一些特征,本节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通过数边的条 数判断几边形,学生应该很容易认识、理解。

一、情境导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有趣的“图形王国”去游一游、看一看。请看,这里有一些我们学过的图形(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追问:正方形、长方形有几条边?三角形呢?我们知道三角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边数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根据一个图形的边数来认识它是什么图形,小朋友有信心能很快认识这些新图形吗?

二、探究交流

1.出示例1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图案,窗格上有些什么形状,对这样的窗格你有什么感受? 2.分类认识。

(1)找图形。 把找的边数相同的图形描一描。 和同桌说一说,你找到的是几条边的图形。 全班交流:指一指,你找到哪些图形,各有几条边,教师分类画出不同边数的图形。

(2)认识四边形。 老师黑板上画出的图形有你认识的吗?(三角形) 指出: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图形。板书:三 角形 小组交流:(指着四边形)老师为什么把这些图形画在一起呢? 指名汇报得出: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师板书:四边形 追问:为什么把这类图形叫作四边形?还能从窗格图案里找到一些四边形 想一想:我们认识的图形中有四边形吗?长、正方形为什么也是四边形呢?自己试着画一个四边形。

(3)完成“想想做做”第1 学生各自判断后交流,并说明为什么三个图形是四边形,而另一个不是。 (4)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小组讨论:黑板上还有各叫什么图形?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由几条边围成的图形就叫几边形。 3.回顾反思。 今天又认识了哪些图形?这些图形是按什么分类的? 指出:这些图形都是按边数来分类的,这里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这样的几边形,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作多边形,这节课学习的就是认识多边形。板书课题:认识多边形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1 题.

2.指名学生说说图里围出的各是什么图形。小组合作: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图形,并说说自己围出的是几边形。用最少的小棒搭出

四、

五、六边形,看看搭出这些图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

3.完成“想想做做”第3 先数一数,照样子写在图形上,再填表。

4、完成“想想做做”第4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评析,指出错误方法,并帮忙改正。

5.完成“想想做做”第5 学生先独立找一找,数一数,然后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找的。

总结方法:先数最小的四边形有几个,再横看、竖看由两个最小的四边形连成的四边形有几个,最大的四边形有几个,得出一共有9

四、全课总结交流: 今天我们又去了图形王国,你有哪些新收获?你是怎样掌握这些新知识的?

五、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第7

推荐第8篇:多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练习(13)

2011-2012学年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2-3-1 上课时间:2012.3.5 教学目标:

1、熟练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学习的习惯。

重点难点: 熟练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课前准备: 展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出示虾池的情景图,回顾平行四边形有关知识(特征和面积计算公式)

2、出示统计表中的信息:根据有关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回顾前面所学知识,为运用本信息窗中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好铺垫。

二、应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要解决“虾池能放养多少尾虾苗?”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想法

2、独立解决,教师巡视

3、组织交流算法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教师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 设计意图 己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实际中的数学问题。

三、巩固练习,加强应用

1、自主练习第 6 题

2、自主练习第 9 题

3、补充练习: (1)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高和面积( a、都比原来大 b、都比原来小 c、都与原来相等 ) 。

(2)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 3 倍,高缩小 3 倍,面积( a、扩大 3 倍 b、缩小 3 倍 c、不变 d、不好判断 )

4、自主练习第 10 题 (1)观察三个平行四边形,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2)独立计算各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交流发现

(3)小结: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四、回顾全课,交流质疑 在本信息窗中你收获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三角形的面积(14)

2011-2012学年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2-2-29 上课时间:2012.3.6

教学目标:

1、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经历探索三角形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渗 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3、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课前准备: 展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张大爷家的蟹池。张大爷家有两块蟹池, (出示情 景图及 1 号蟹池的示意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

1、猜想: (1)要求 1 号蟹池的面积就是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请你猜一猜三角形的面积可能 与它的哪几部分有关系? (2)怎样找到三角形的面积与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3)小组交流 (4)小结:同学们有了很好的推导公式的初步想法,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

不管你转化成什么图形,都 是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找到图形间的联系, 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验证: (1) 选择你们喜欢的三角形按照转化的思路来研究。 小组中分工合作, 明确本组 的研究步骤,互相帮助。比一比,看那个小组的方法多,动作快!

(2) 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参与指导。

(3) 学生汇报成果,教师深化点拨:

3、归纳总结: 老师太高兴了!同学们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运用这一公式 我们就可以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了。这一公式我们可以整理成: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如果用 a 表示三角形的底, h 表示三角形的高, 用 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怎样用字母来 表示?

4、解决课前问题:1 号蟹池的面积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加强应用

1、自主练习第 1 题。独立利用公式进行计算。通过练习明确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 计算时,底和高一定要对应。

2、自主练习第 2 题。 (1)指导学生作高。 (2)测量相对应的底和高 (3)利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3、自主练习第 3 题。 (1)叙述正确的解题思路 (2)独立解决,可以用方程,也可以用算术法。

四、课堂总结,回顾提升 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多边形的面积信息窗2三角形的面积练习(15)

2011-2012学年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2-2-29 上课时间:2012.3.7

1、能熟练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展台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引入:张大爷家中的 2 号蟹池今年丰收了!

1、你看他非常自豪地告诉了我们什么?(出示 2 号蟹池的有关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教师提问:能不能直接求出 2 号蟹鱼池今年能产多少千克蟹?应该先求什么?

2、观察 2 号蟹池的图形,说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交流想法

4、独立解决,教师巡视

5、组织交流算法

三、巩固练习,强化应用

1、自主练习第 4 题。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2、自主练习第 5 题。先弄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然后独立解决问题。

3、自主练习第 7 题。不但要判断出对错,还要引导学生说出理由,然后把错误的 改正过来。

4、自主练习第 8 题。 (1)独立计算图形的面积(2)交流发现(3)小结:等底等 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四、总结回顾,交流质疑 在本信息窗中你收获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总结。

梯形的认识(16)

2011-2012学年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2-3-1 上课时间:2012.3.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掌握梯形的特征。

2、认识各部分名称及作高 。 教学难点:作高 。

课前准备: 展台

教学过程:

一、利用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参观了虾池和蟹池,今天我们一起 到甲鱼池看看。请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教师相机选择“1 号甲鱼池是什么形状?”板书。并把它画在黑板上。 谈话: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你认为它是什么形状?为什么? 学生进行交流 (学生基本上能说出是梯形,但说不出完整的理由。 )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课题:梯形

二、分组合作,自主探究 分组合作,

1、谈话: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梯形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完成课题 的板书: (的特征)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中的梯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梯形的特征。请同学 们回想一下,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什么?我们是怎样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的? 学生进行交流 。下面我们就象研究平行四边形那样研究一下梯形吧。

2、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梯形的特征。谈话:哪个组先来交一下你们的发现?

4、小组交流完后,教师总结: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并板书。有一 组直角的梯形叫直角梯形。板书:直角梯形

5、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都有各部分的名称,其实梯形也有各部 分的名称, 你们知道吗?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样介绍的?学生自学并在自己的梯形 上,标上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自学完后,教师再进行简单地讲解。结合板书的图形说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 边叫做梯形的底,根据图形的位置,一般在上面的叫上底,在下面的叫下底.习惯 上上底画得短些,下底画得长些.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腰.同位互相检查标出名 称是否正确。

6、谈话: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都可以作高,梯形高的画法与三角形、平行四边 形中高的画法相同.你认为梯形的高应怎样作?你能试着给梯形作条高吗? 指名学生上台作高。下面的同学评议。 谈话:根据学生的作高情况进行总结:从上底的一个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 垂足之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学生在自己的梯形上作高。

谈话: 这样的高有多少条?能不能在梯形的腰上画高?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 呢? 引导学生明确: 梯形的高只能从相互平行的两条边中任一边上的点向它的对边画垂 线.

7、谈话: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中 2 号梯形,你们能发现它的腰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板书:等腰梯形

三、联系实际,拓展运用。

1、找找生活中的梯形。谈话: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梯形,在我们的周围哪些物体的面是梯形的?

四、交流评价,总结升华

谈谈你的收获及感想。

教后反思

梯形的面积(17)

2011-2012学年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2-3-1 上课时间:2012.3.9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推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概括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2、会正确、较熟练的运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在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考 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渗透数学迁移、转化思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会计算梯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梯形面积公式。

课前准备: 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进行铺垫。

谈话: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怎样计算?

2、我们在研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是怎样推导的? 小结:我们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梯形的特征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二、串联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甲鱼池参观,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看,问题口袋里还有问题呢!你想知道吗?(出示问题口袋里的题目)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问题:1 号甲鱼池的面积是多少?

谈话: 1 号甲鱼池的面积是多少?就是求什么图形的面积?那么怎样求梯形 求 的面积呢?这节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计算。你们准备怎样研究? 小组讨论。

2、交流汇报。师归纳汇总:

从同学们汇报情况看大致有三种:

a 把梯形划分成 两个三角形;

b 把梯形划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c 把两个完全一 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从我们的知识水平来看,老师提一个建议, 用拼成大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来计算, 这样比较简单, 那么是不是任意两个完全 相同的梯形都能拼成大平行四边形呢?

3、小组合作推导公式 谈话: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的任意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试试看! 想一想:拼成图形与梯形之间有何联系?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并填在发现卡上。

发现卡: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高等于--------------。 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梯形的面积=--------------。

(老师巡视辅导学生,了解学生探究的情况,鼓励有因难的学生,并适当加以引导。)

5、学生拿着拼图汇报展示,师注意引导。

6、师生归纳出公式(完成板书)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提问: (上底+下底)×高 算的是什么?为何要除以 2?

7、师说明字母公式。

谈话: 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一样梯形面积也有字母公式, 谁能用字母表示?说说 每个字母分别表示什么? 板书: S = ( a + b )× h÷2

8、阅读课本,并把梯形面积公式填写在课本 89 页相应的位置。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运用知识,

1、现在你能算出 1 号甲鱼池的面积了吗?请学生填在课本上。 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

2、想一想,填一填: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如果梯形的面积是 12平方厘米,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3、做自主练习的第 3 题。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后反思:

组合图形的面积(18)

2011-2012学年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2-3-1 上课时间:2012.3.12 教学目标:

1、掌握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能正确将一个组合图形进行割补。

课前准备: 展台

教学过程:

一、回忆呈现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你能说一说你知道的面积公式 吗?用字母怎样表示? 学生回答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谈话:看来,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今天我们继续解 参观甲鱼池时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 出示水产养殖场情境图:2 号甲鱼池能放养多少只甲鱼苗? 谈话:我们要先求出什么问题? 谈话:甲鱼池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们 怎么计算甲鱼池的面积。 (要求说出方法,不用计算,可以借助手中工具)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出示研究结果(实物投影出示)

2、谈话:刚才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在思考过程中,在图上添加了一些线。请通过“线”这个工具来帮助解题的同学举手。谁说一说你为什么要添加这些线呢? 学生交流 谈话: 这个图形是由我们熟悉的图形组合而成的, 我们把这样的图形称之为组合图形。 (板书:组合图形)使用画线工具解题的人,不但我们小学生在使用,大学生、数学家也在使用。人们把这样的线叫做辅助线。 板书:辅助线) (板书:辅助线) ,需要注意它一般用虚线表示。 谈话:请同学好好想想,刚才的几种辅助线的功能是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能不能给他们分类呢?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A、一种功能是将大图形分割成小图形的,然后将所有的小图形加起来得 整个面积。 (板书:割) 板书:

B、另一种功能是将大图形补成一个更大的图形,然后用大图形的面积减 去补的图形面积,得所求面积。 板书:补) (板书: 谈话:同学们,回答地很好。现在如果让我们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你可能使 用什么工具?(辅助线)它有什么功能(割,补) 。 谈话:现在你能不能计算出甲鱼池的面积?

3、出示课件: 谈话:小组选择喜欢的方法合作完成甲鱼池面积的计算。 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注意对学困生的指导。 全班汇报计算情况。

谈话:你喜欢那种方法?

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认为怎样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在计算中需要注 意些什么呢?我们已经学会了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完成课题的板书。 (的面积计 算) 学生回答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谈话:刚才同学们解决问题的速度真快,这不?老师这儿又接到几封求助的 信件,同学们你们愿意帮他们吗?

谈话:我们打开看一看,里面有些什么内容? ①来自小红家的求助: (求不规则车库的面积)

②来自农民伯伯的求助: (求不规则土地的面积)

③来自工人阿姨的求助: (求不规则布料的面积)

谈话:看完了三封求助的信件,你有办法帮他们解决吗?好的,这可是一次 乐于助人的好机会啊,现在我们还是以小组为单位,看看哪个小组帮助的人最多, 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多。 小组分任务完成后交流,集体反馈

2,出示自主练习8 学生分析数据独立解答交流思路及方法。第二个图教师 引导学生用简单方法计算,如分割成 9 个边长为 2 厘米的小正方形,用 2×2×9 的方法计算。

四、回顾反思 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对组合图形面积的学习, 今后在解这样的题目时, 你有什么心得或对其他同学有什么建议?

教后反思:

回顾整理(19)

2011-2012学年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2-3-7 上课时间:2012.3.13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加深学生对平面图形的特征和面积公式的理解,进一步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2、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学 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同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似内容之间的差异。

3、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在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加深学生对平面图形的特征和面积公式的理解,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展台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你到水产养殖场参观都看到哪些有趣的问题?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二、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1、独立思考,拓展延伸

谈话: 刚才同学们回顾了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和面积公式, 那么这些图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自主整理,师巡视指导)

2、组内交流,补充完善

3、全班进行组与组的汇报交流,教师适时总结提升。(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整理的知识网络) 谈话:你们认为哪个同学的整理方法最好?好在什么地方?

谈话:老师这儿也有几副整理好的网络图,请同学们看一下:可以用集合图来 表示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梯形 正方形

谈话:在推导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时候,我们运用平移、旋转的思想,将它们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使我们体会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三、基本练习基本练习

1、综合练习第 1 题:你能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吗?应注意什么问题?(生: 先测量,再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综合练习第 2 题:填表,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这两道题是利用图形和表格形式来巩固面积计算公式的基本练习, 达到让学生熟练掌握面积计算公式的目的。

四、拓展应用

1、综合练习第 3 题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交流。提醒学生计算梯形面积不要忘记除以 2。

2、综合练习第 4 题 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帮助计算实际问题。

3、综合练习第 5 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生说应注意什么问题?

4、综合练习第 11 题 先指生读题,然后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谈话:通过做这道题目,你了解到哪些知识?你想对同学说什么?

小结:既然一公顷树林一天能释放 350 千克氧气,吸收 460 千克二氧化碳,那 么为了净化周围的空气,我们都要做到爱绿、护绿,从而更好地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五、课堂小结:通过练习,这一单元所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我学会了吗(20)

2011-2012学年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2-3-7 上课时间:2012.3.14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图中所展示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2、通过巩固、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深化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重点难点: 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展台

教学过程:

一、揭示本节主题

同学们, 本单元的学习已接近尾声, 那这一单元我们学得怎样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一测,看看自己学会了吗?(板书课题)

二、联系生活 解决问题

1、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听说过“特色经济园”吗?今天我们去参观一下好吗?(展台出示“特色经济园”情境图。)

谈话:同学们,在美丽的“特色经济园”里,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独立思考后,学生提问题,教师有选择地把有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1)绿色小麦区的面积是多少?每年可以生产多少千克优质小麦?

(2)蔬菜区

(一)每年辣椒的产值约为多少元?

(3)果园

(一)的面积是多少?

(4)花卉区每年的产值约为多少元?

(5)蔬菜区

(二)每年辣椒的产值约为多少元?

(6)果园

(二)的面积是多少? „„

2、解决问题 1 出示第一个问题:绿色小麦区的面积是多少?每年可以生产多少千克优质小 麦? 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路。

3、解决问题 2 同学们算得可真快!让我们继续解决第二个问题(课件出示) 蔬菜区

(一)每年辣椒的产值约为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答,交流解决方法。 做完这道题,你想说什么?学生交流: (1) 计算梯形面积的时候不要忘记除以 2。

(2) 计算的结果要保留 2 位小数。

4、从剩余的题目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道题独立解答,做完后小组交流,说说用本单元的哪个知识解决了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时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及时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强化练习拓展提高

1、你能在下面的平行线中画出几个三角形,使画出的三角形和给出的三角形 面积相同?通过做图,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独立画图,全班交流。

2、我校的实践基地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试验田,如下图所示,计划种满 西红柿,每平方米产量为 5 千克,你能试着求出这块试 验田的总产量吗?

四、丰收园里谈收获 回顾本单元的学习,

你觉得自己都有哪些收获?(学生畅所欲言)

关注我们的活动空间(21)

2011-2012学年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2-3-7 上课时间:2012.3.15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巩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及小数四则运算、统计、测量等知识。

2、经历观察、调查、测量等活动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及分 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应用意识和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及分 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前准备: 展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提出问题

谈话: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据 此我校开展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校园活动,能告诉老师你们都在什么 地方活动吗? 生交流 谈话:看来校园的楼外空地、操场、楼内大厅、走廊、教室等都是同学们喜欢的活动场地。活动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 谈话: 现在许多学校学生的活动场地都很小, 学生活动空间的问题已经引起了 有关部门的重视, 那么国家规定的小学生的人均占地面积是多少?我们学校学生的 人均占地面积达到标准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板书课题:关注我们的活 (板书课题: 动空间)

二、搜集资料 汇报交流 谈话: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小学生活动场地的要求的资料” ,谁愿意把你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 谈话: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想看吗?课件出示: 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小学)生均占地面积要求

谈话:你都了解了哪些信息?(生答) 谈话:我们学校有 36 个班,想申报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根据刚才获得的信息,你能推测出我们学校的生均占地面积大约应该是多少吗? 生

进行交流 谈话:说说你的理由。 生进行交流 谈话表扬: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学生。

三、合作测量 解决问题 谈话:我们学校的生均占地面积达到这个要求了吗? 生进行交流 谈话: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生进行交流 谈话:用哪些方法可以得到活动场地的面积呢?下面我们以操场为例进行研 究。 (师生一起到操场) 谈话: 仔细观察操场是什么形状的?要知道操场的面积大约是多少需要知道那 些数据? 生进行交流 谈话:用什么方法能知道生进行交流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生进行交流 谈话:谁有不同的方法? 生进行交流 谈话:用步量一量就是步测,步测时要注意什么? 生进行交流 谈话:一步的长度指什么? 生进行交流 谈话:怎样确定一步的长度? 生进行交流 谈话:由于一个人走一段路,每一步的步长不均匀,因此就需要先测量出一步 的平均长度。先用卷尺量出一段距离,再用均匀的步子沿直线走上

三、四次,记好 每次的步数,然后用总距离除以总步数就是一步的平均长度。 小体验:每组测量计算一个学生的平均步长。

谈话:除了用卷尺测量、步测外还可以目测,你知道什么是目测吗? 生:用眼睛看一看,用眼睛估一估。 谈话:目测就是用眼睛估量一段距离,目测时先用卷尺量出一段距离,在每隔 10 米的地方站立一个同学,看看 10 米、20 米、30 米„„距离各是多远,注意观 察不同距离上的同学的大小特征有什么变化。

小体验:练习目测,交流观察感受。

谈话:刚才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测量方法,当测量结果要求不十分精确时, 可以步测或目测。 下面我们分组测量并计算出不同的活动场地的面积。 测量是要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 分组:

一、二组:操场;

三、四组:教室

谈话:前面我们推算出我校要达到省规范化学校的要求,生均占地面积应为22平方米,根据刚才计算的结果看达到要求了吗?我们学校学生的活动场地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你有什么好建议能让同学玩的更尽兴。

第二单元测试(22)

2011-2012学年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2-3-8 上课时间:2012.3.16

教学目标: 通过测试,及时了解学生对多边形面积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整策略,对症下药,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

重点难点: 灵活利用多边形面积的知识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试卷

教学过程: 学生答卷,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推荐第9篇: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本课是平面几何知识的教学,属于概念数学。所谓概念教学不是让学生单纯地记忆一些简单的公式、定律等,而应该让学生去探究知识、发现规律,从而成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接受者。因此,本课将着眼点放在了让学生操作、实验、探索和发现上。

1.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借助课件先由许多美丽的“生活中的圆”的引入,通过这些圆形实物图片,使学生在对圆形形成感性认识的同时也接受了美的熏陶,感受到“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感。

2、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探究它们之间关系,教材的安排始终以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贯穿其中。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于圆应该并不陌生,所以将圆的定义,弦、圆弧、半圆、等圆、等弧的特征以及它们的表达方式这一教学内容由学生“探索发现”,即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我探索,用自学的形式,请小老师讲解。让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对圆的认识程度,获得新的知识。并补充与生活有关的知识,提出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车轴应装在哪里?”等问题,富有趣味,生动活泼,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而且引导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习有用的数学。

3、在练习方面,创设了明星演唱歌曲情景,让往日枯燥的习题变得生动有趣。以学生间流行的明星作为背景,学生都非常投入到练习中去。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做练习,巩固了知识。最后还请同学讲数学故事,使活动化教学贯穿整节课,让学生在欢笑声中完成整节课的学习任务。

不足之处:教学中,虽然很多地方都由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发现,但从整体情况来看,教学组织形式还是教师引导地过于细致,使得学生的思考、操作、交流都是随着老师的思路在转。我想如果能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在全班交流的时候,教师再对学生的发现进行有意识地梳理和提升,从而让学生形成自已的知识体系,可能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推荐第10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认识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字母表示圆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和特征。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

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教学难点: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交流生活中的圆。

(1)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圆形? (2)展示有圆形的物品图片。

2、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领略其中的奥秘。(揭题)

3、关于圆,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小组合作,分析问题

1、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物品画一个圆。

2、区分圆形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不同点?

3、将剪下来的圆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对折几次。折过几次后,你发现了什么?(认识圆心)

4、请同学们在圆的边上任意点上一点,然后把它和圆心连起来,就构成了一条线段,我们就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认识半径)

5、把刚才的折痕用铅笔画出来,看看这些线都通过哪里?(认识直 1 径)

6、小组合作探索圆的特征。讨论内容:

(1)、画一画: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量一量: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思考: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三、成果汇报,解决问题

1、生汇报交流结果。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也相等。 同一个圆里的半径是直径的1/2,直径是半径的2倍。

2、学习画圆。(1)认识圆规。

(2)介绍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①、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 ②、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 ③、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3)现在大家想一想,是谁决定了圆的位置?那么,又是谁决定了圆的大小呢? (4)选一题画圆。

① 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 ②画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 ③画一个直径为8厘米的圆。

四、归纳总结,反馈练习

1、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练习巩固:课本第58页做一做第

1、3题。

五、实践拓展,文化渗透

借助多媒体,直观地为学生展示圆在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引导学生感受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联,体会圆的美学与人文价值。 结束语:同学们对于这节课的知识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那让我们一起伸出手给这节课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六年级数学上册

金鸡乡八大小学

马瑞敏 2013-10-9

《认识圆》教学设计

第11篇:教学设计《认识圆》

认识圆

张宝霞

教学内容:六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圆》第一小节。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圆,探究圆的性质,感受圆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难点:探究圆的性质。 教具准备:圆规、直尺。

学具准备:圆规、直尺、圆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圆:

师:同学们,八天长假刚过,假期之中我们度过了温馨的中秋佳节。提到中秋老师脑海中就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中秋之夜一家人围坐在庭院中圆圆的石桌旁,欣赏着圆圆的明月,品尝着圆圆的月饼,一家人尽情享受着团圆的喜庆,那种感觉真是惬意至极。你们这个年龄这种感觉还不会太深,有的同学可能那个时候光顾吃了,所以开学后我见有的同学的脸有圆了一圈。细心的同学出来了我这番话中最多提到的一个字是什么?(学生齐声回答:圆)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课题(板书:认识圆)

二、亲近圆,感受圆,初步探究圆。

1、视觉感受圆的美。(1)学会例举生活中的圆。

师:提到圆,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生活中你们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圆?

学生举例。

(2)课件展示自然界中的圆,使学生初步感受圆的美,激发探究欲望。

师:圆不仅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自然界中也随处可见圆的影子,请看大屏幕。

课件展示。(配乐、解说)

解说词:遥远的天际悬挂的那轮圆月总会给人无限的温馨与惬意、太阳光折射形成的光环给人无限的遐想、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遥远的天体-----月球表面的山脉也是圆形的,人们称他为环形山、太阳系各大行星的运行轨迹也是一个个近似的圆形 、在看我们周围的世界-----太阳光下肆意绽放的向日葵,竞相开放的五颜六色的花朵,静卧在水面上翠绿的、浑圆的荷叶都尽情体现着生命的活力,向世人展现着圆形的魅力。

师:同学们自然界中的这些圆给你怎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

师:是啊,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的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究圆的奥秘。(出示课件)

2、比较中感受圆。

师:圆,在数学中属于一种平面图形,古希腊有位数学家在对大量的平面图形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平面图形中,圆最美。(出示课件)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

师:比较一下这些图形与圆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言。

引出圆属于曲线图形。

3、画圆中初步认识圆。

师:这么美的圆,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试着画一画?要想画一个标准的圆要用到什么工具?(圆规) (1)简单介绍圆规: 教师手拿圆规问:画圆时手捏住的地方叫什么?(柄)下面这两个叫什么?(脚) 师:下面就用你手中的圆规试着画出一个圆。

(2)学生画圆,教师巡视,挑选不规则圆,前面展示。

师:同样是使用圆规画圆,为什么这些同学竟创造出这样的圆呢?看来画圆也需要一定的技巧,谁来说一说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标准的圆?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按照学生的做法演示画圆。 要求学生再次画圆。

(3)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A、认识圆心: 师:(随手拿起一同学的本子)同一把圆规画出的圆,为什么一在左一个在右呢?

学生自由发言,引出圆心并指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师:画圆时,圆规针尖所在的点就是圆心,用字母0表示(教师板书:圆心0)请同学们在你画出的圆中标出圆心0.圆心的位置发生变化圆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由此可见,圆心决定圆的位置.B、认识半径: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我还发现有的同学画出的圆大,有的同学画出的圆小,在画圆过程中什么又决定着圆的大小呢?

学生回答.两脚间叉开的距离决定着圆的大小。 师:对。(教师演示)我们把圆规两脚间叉开的这段距离就叫圆的半径。(教师板书)谁能划出一条半径?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本上画。

师:观察画出的半径,其实它是一条线段,我们看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是谁?(圆心与圆上的一点) 教师板书。 师:半径用字母R表示 学生在圆内标出半径。 C、认识直径:

师:圆的大小还可用直径描述,(教师画出一条直径)观察直径它通过了哪?两端又在哪?(给直径下一个定义,教师板书)直径用字母D来表示。 要求学生再圆内画出直径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D、随机练习:

师:请同学们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那么圆规两脚尖叉开的距离应该是多少?(学生回答后操作)

师:再请同学们画一个直径是6厘米的圆,那圆规两脚尖叉开的距离又应该是多少呢?

总结:由此可见半径或直径都决定着圆的大小。

4、探究圆,走进圆。(1)小组合作探究:

师:同学们,要想真正的走进圆挖掘圆美的内涵,我们就要对圆进行深入的研究。下面同学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你手中的圆片、圆规、直尺等这些研究工具,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相信大家一定有新的发现。 (2)汇报探究结果,全班达成共识。

(3)提出质疑,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师: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墨子在他的著作中曾这样描述:圆,一中同长也。(出示课件) 师:一中指什么?同长呢?这一发现与刚才大家的发现怎么样?(一样)但是,老师却对这一发现提出了置疑。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教师问:难道只有圆一中同长吗?

学生解释中加深认识,理解同圆内所有半径都相等是圆的重要重要特征。 师:看来我们这一发现是非常精准的。而且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国古代的这一发现整整比西方国家早了一千多年。听到这大家是什么感觉?(充满智慧的中国人)

三、解释圆、运用圆:

1、巧思妙想:

师:古人不仅研究圆,而且还巧妙的应用了圆。(出示课件)例如:阴阳太极图的设计就应用到了圆形。知道这幅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看一下分解图。(出示课件)它是由一个大圆和两个相等的小圆组合而成的。已知小圆半径是2分米,通过这个条件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自由回答。

2、生活中解释圆:

(1)解释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

师:前人固然伟大,但后人也相当了不起,在前人诸多发现的基础之上,后人不断地发明创造,推动社会不断进步。比如:今天我们使用的各种交通工具,从他们身上是不是也能找到圆的影子?(车轮是圆形的)你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所有交通工具的轮子都是圆形的呢? 学生回答。

师:车轴应该安装在什么位置呢?为什么? 师:假如把车轮换成其他形状行不行?

(2)解释雨滴落入水面上为什么是圆形的。

师:不光是我们人对圆格外的喜欢,就连大自然对圆也情有独钟(出示课件)调皮的小雨滴像一个个小伞兵争着抢着落入湖水,打破了湖面原本的平静,湖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真是美极了。

你能用我们今天探究的知识解释一下这种现象吗?

3、出谋划策:(出示课件)

某小区要建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形花坛,在建花坛之前首先要在地面上画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然后沿这条曲线打地基、砌砖。那半径为2米的圆还能用圆规来画吗?那应该怎么办呢?(学生讨论后回答)花坛建成后,要在花坛内部安装一个旋转式喷水装置,你认为这一装置安装在哪比较合适?喷水的举例设为多少合适?

四、融入圆、再次感受圆,激发学生真正走进圆: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真好,相信花坛建成后,小区的环境会变得更加的优美。同学们,其实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在演绎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了美的使者和化身。正因为有了圆,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如此的美妙而神奇。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圆的世界,感受圆的魅力所在吧。 课件出示(配乐解说) 解说:(1)S生活中的圆:中国人喜欢用圆来装点自己的生活。如:圆形的钟表、圆形的镜子、圆形的灯饰、圆形的会议桌、圆形的床(学生自己去认),圆将我们的生活装点的格外温馨与惬意。

(2)商标设计中的圆:好多商家也钟爱于圆,用圆来设计产品商标。认识这些商标吗?(学生认)

(3)工艺品中的圆:古朴、典雅的圆形工艺散发着浓浓的民族气息。

(4)建筑中的圆:世界各大知名建筑中也巧妙的应用了圆。它们的规模、它们独特的建筑形体充分体现出圆形的魅力,体现出人类非凡的创造力。 师:同学们,看到这感觉怎样? 学生自由回答。(引导说出圆无处不在,生活中离不开圆。使学生感受研究圆的必要性)

师:这不正是圆的魅力所在吗?短短一节课我们还不敢说真正走进了圆的世界,只能说我们靠近了圆、亲近了圆。因为,圆还有好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心去研究圆,用心去欣赏圆,真正走进圆的世界吧。

第12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龙广镇宁龙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圆》教学设计

执教:刘斌

认 识 圆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6页——57页及第58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直径及其关系。

⑵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综合、概括能力,促进空间观念的建立。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圆的特征,圆的半径、直径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圆的正确画法 教学准备

《认识圆》课件,光盘、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我们已经学习多种平面图形,也已经学习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了,大家还想得起来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哪些平面图形吗?

2、课件出示已经的平面图形,让学生进行进行指认。学生在认识图形的时候已经认出了其中有圆,从而提出:我们生活中哪里见到过圆呢?请大家仔细想想,然后进行回答。

共3页 龙广镇宁龙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圆》教学设计

执教:刘斌

3、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么多生活中的圆,那圆有些什么还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板书:认识圆

二、新课

1、画圆

请大家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一个圆吧,看谁的速度最快,而且有画得最好!

教师巡视完成情况,对好的方法的给予鼓励、表扬。

展示速度快和画得好的作品,出示一个圆,对其进行初步认识(课件展示圆内、圆上和圆外)

2、折圆

教师让学生将已经画好的圆用剪刀剪下来,将其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并打开,反复折几次。

3、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让学生将展开的圆进行观察,引导发现: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课件展示这一点叫做圆心,说明: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教师讲述:连接圆心到圆上的一点所形成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小写字母r表示。

让学生在自己所画的圆中,画出半径,找出有多少条半径,并用尺子量一量每条半径,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完成,教师总结:在同一个圆中,有无线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共3页 龙广镇宁龙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圆》教学设计

执教:刘斌

让学生用彩色笔画出自己所画圆的一条折痕,观察这一条折痕,有什么发现,使其发现:是一条线段,且端点都在圆上,且经过圆心。教师讲述这样的一条线段叫做直径,引导学生画出其他的直径,找出有多少条直径?每条直径的长度关系是什么?

练习(出示):

1、下面线段中,那些是直径?

2、下面图中的线段,哪段最长?

4、画圆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圆的这些内容了,那我们怎样才能既准确又方便地画出一个圆呢?请大家试试。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对方法独特的予以表扬。

形成方法,并展示。教师进行演示。 练习: 根据要求画圆。

(1)半径是1厘米

(2)半径是2厘米

(3)直径是3厘米

总结:画圆要注意什么?

5、应用:

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该安装在哪里?

三、巩固练习

完成P58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进行讲解。

四、作业

完成P60“练习十四”第1——2题

共3页

第13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认识圆》教学设计

杨毅娜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认识圆》(第55页到5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学会用圆规、点线工具画圆。

2、让学生经历使用不同工具画圆的过程,在观察、思考、交流中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3、了解画圆工具的优缺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简易的点线画圆工具 圆规 教学过程:

一、表演激趣,创设情境。

表演节目(课前互动)。谁来告诉我,从刚才的表演中你看到了什么?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有圆?

观察生活中一些有圆的图片。(课件出示图片)

从刚才的图片中,我们知道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什么圆会被广泛地使用呢?看来圆有很多特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圆。板书课题《认识圆》

二、动手操作,构建新知。

1、用不同的工具画圆,初步体会圆的内部特征。A、学生体验用圆规画圆。 B、学生尝试用点线工具画圆(师介绍点线工具并示范画圆。) (请3位同学上黑板画圆)

2、解决画圆过程中的问题,发现圆的基本特征。分别采访以上3位同学。

A、用圆规画圆你遇到困难了吗?谁能帮他解决?(板书:定点) B、用点线工具画圆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什么原因?(板书:定长) C、揭示圆心和半径。用圆规画圆的时候半径在哪里?(两脚之间的距离) 学生尝试画半径。

一个圆的半径有多少条?为什么?

这么多的半径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学生交流讨论)

D、听说过直径吗?它在哪里呢?请一位同学上黑板画一条直径。你发现直径有什么特点?(无数条、长度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等)

3、比较两种不同的画圆工具,深入理解圆的基本特征。

A、老师想把圆画到黑板的右边,怎么办?(板书: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B、用这两种工具画圆,你觉得哪种好一些?(画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再画一个半径 10米的圆。)(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三、小结知识,延伸课堂。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了圆有这么多特点。你现在掌握了哪些特点? 正是因为圆有这么多特点,所以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小到硬币,大到摩天轮、城市建筑等等。其实我们还可以根据圆的这些特点创造出美丽的图画,最后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我的学生创作的美丽图画。

观赏学生作品(课件出示)。

同学们,这些图画漂亮吗?其实,只要你拿起圆规,就能画出意想不到的美丽图画!你们有信心吗?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定点:圆心 o 决定圆的位置

定长:半径 r 直径 d 在同一圆内 d=2 r

决定圆的大小

第14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观察、画图、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圆,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画图、比较、猜想、上网搜索等活动,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美和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案重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三、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知

1.师:同学们近期我们为各种数字所困扰,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图形王国散散心,好不好?

师:看他们来了,你还记得这些图形吗。(课件出示五种平面图形)

提问:这些图形是由什么围成的平面图形?

2.课件出示圆,提问:圆和上面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它是由什么围成的。

明确:圆是由曲线所围成的平面图形。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圆》。(板书:认识圆) 3.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圆,你还知道哪些呢? (若有人提到球)课件出示篮球图片

提问:你认为它也是一个圆吗?(学生思考并回答) 指出:球是立体图形,而圆是平面图形,所以球不是一个圆,但球的切面是圆形。

4.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这些图片上有圆吗?圆美不美?有位希腊数学家曾说过: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设疑:说了这么多的圆,你能像办法亲自动手画一个圆吗?

先动脑筋想一想,再用你身边的工具来画一画。 学生动手画圆。

引导学生交流所画的圆,并说说是怎样画的。

2.教学例2 (1)画圆

介绍圆规构造(同时出示圆规实物与课件)

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画出了圆,但通常我们会借助一个专门的工具,那就是圆规。好,那就让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圆规吧。看圆规有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以随意叉开。

现在就请同学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 (2)指名画圆。师巡视并搜集反例。

师:你把圆画得这么好,能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吗?逐步引导学生说: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一周。(板书)

(3)分析反例。

师:可是,有同学却画成这样的,谁来说说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分析原因。师:哦!他在画圆的时候有可能……(针尖移动了、两脚间的距离变了、拿圆规的方法不正确)

(4)师:下面请看老师画圆。 (5)师:下面请同学们再画一个圆。 学生自由画圆。

师:这次同学们都能画出一个漂亮的圆了。

(6)师:现在老师要求全班同学画一个同样大的圆,怎么办?

学生讨论,交流(两脚间的距离应该相等)。

师:听懂了吗?他说把针尖与笔尖的距离统一一下就可以了,行吗?

师:如果请同学画一个两脚间距离是5厘米的圆,那么我们该怎样确定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5厘米呢?请你确定给同桌看。(老师说明怎么确定两脚间的距离)

学生自由画圆1分钟。

(三)自学课本,初知名称。

师:我们知道平面图形都有自己的一些特征,那对于圆,你又有什么了解呢?请自学书本P94。

1.认识圆心

师:好了,谁来说说你对圆心的认识? 生: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 生: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

师:对,圆心就是圆中心的一点,我们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请同学们在自己所画的圆中标出圆心。

师:都找到了吗?那就在圆心的旁边标上字母O。 2.认识半径、直径

师:那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半径?

生: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师:圆上,谁来指一指圆上在哪?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圆上有无数个点。

师:好,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

径我们用字母r来表示,谁愿意上来画一条半径,其他同学在自己的圆中上画,并标上字母。

师:画好了吧,那什么事圆的直径呢?

师小结: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来表示。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下面画,同样标上字母。

师:相信大家对于圆的的半径、直径都有了一定的认识,那接下大家来判断一下,下面那些是半径,那些是直径,为什么?(课件出示练习题)

(四)深化感知(教学例3)

1.认识半径、直径特征

(1)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 小组讨论:

①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③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提问: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多少条半径?这些半径相等吗?直径都相等吗?(学生迅速反应: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他们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它们也都相等。同时课件出示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2)谈一谈:通过前面的活动,我们对同一圆内半径和直径的特征有哪些认识?

2.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1)讲述:我们已分别找到了半径和直径各自的特征,那么半径和直径之间还有关系?(课件出示直径、半径关系图)

指出: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讲述:你能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吗?(课件演示并板书:d=2r,r=d/2)

3.认识圆的对称轴

提问: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有几条?在哪里?(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意见)

强调:对称轴是直线,应严密地表述: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师:刚才我们已经深入的认识了圆,那回到我们刚开始的用圆规作图上,思考两个问题。

(1)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 (2)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五)巩固练习

师:听什么声音?原来是船长来了,他问同学们:“同学们,敢不敢和我一起去迎接挑战获得财富?”

1.黑珍珠号挑战(判断题) 2.勇士号挑战(填空题)

师:大家真棒!看,我们得到的财富是智慧!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圆的知识,老师用墨子的一句话概括“圆---一中同长也”,你能翻译这句话吗?你对圆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还有什么疑问吗?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第15篇:教学设计认识圆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和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圆的正确画法。 教学准备:

1.圆形学具,直尺,圆规,纸片,剪刀,图片等。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入课题

1、展示对数学圆的应用例子,激发探究欲望。

通过举行“抢小红旗”游戏的赛场设计,让学生评判其公平性,通过观察初步感知圆中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

2、同学们,通过预习你们对圆已经有了哪些认识?你能用预习圆的知识来说说理由吗?对圆的认识你还有哪些疑惑?学生质疑板书课题

师:这只是我们的观察,要想真正说明它的公平我们必须得验证一下。 板书:贴钥匙图:①为什么?

二、探索圆的特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1、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片,谁说说你怎么得到的圆?

出示实验报告单,学生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汇报交流画圆的方法。

2、探究找圆心的方法,揭示圆心、半径、直径。

师:好,现在我们得到圆了,为了公平小旗应该插在哪里?

通过找插小旗的位置,找到圆的圆心,并揭示圆心的概念。好,现在找到插小旗的位置了,接下来我们可以怎么做了?“怎么做?”通过引导学生找到要测量的线段揭示半径、直径的概念。

好,在你的圆里分别画出半径、直径,并标好字母。 (练习巩固半径、直径)

3、你可以折一折、量一量去研究一下,看这样的赛场是否公平了。开始吧。(自主探究发现半径都相等):

实 验 报 告 单

提示:

1.在同一圆内的半径有多少条? 每条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2.直径有多少条?每条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3.半径和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 我们的发现:

“为何这样做?”

4、反馈练习数学史的了解

师:刚才我们学到好多关于圆的知识,可别小看我们的发现,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墨子,在他的著作中就有了这样的记载:圆,一中同长也。那这一中指什么?谁同长?正是圆的这种特征才让我们感觉到这个平面图形这么的光滑、这么的饱满、这么的匀称。

三、用圆规画圆,深入体验圆的特征

1、尝试画圆,出现问题,学生汇报出现问题,掌握正确方法。

2、再次画圆半径4厘米的圆,体验圆规画圆的好处。师:怎样才能既准确又方便的画出一个圆呢? ①画圆的步骤。(定长、定点、旋转) ②画圆时要注意什么?(定点不能移动,定长不能改变) (1)引导画圆的方法。

(2)引导学生感悟圆的大小与半径有关。 (3)用所学的知识表述圆的大小。

3、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 你能告诉我你的圆多大吗?

4、判断对错,并说出理由

(1)半径是条射线,直径是条直线.(2)两端都在圆上的 线段叫做直径。 (3)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4)同圆里,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都相等。 (5)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直径.

四、实际应用

1、自行车为什么是圆形的?

师:我们感觉得到生活中好多物品都是圆形的,比如自行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呢,你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吗?

师补充:自行车应用了圆的一中,同长的特征当车轮在平地上滚动时,轮轴始终处于同一高度的平面上,乘坐的人就不会有上下颠簸的感觉,很平稳,很舒服。

2、在操场画一个半径20米的大圆圈做游戏。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定是这样吗?

师:在操场上,怎样画出这个圆?没有圆规,能不能画圆?

3、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老师把这几个问题制成金钥匙送给你们,因为问号是开启智慧的钥匙。红字部分提示学生学习方法)

五、欣赏感悟

播放生活中圆的图片

师:其实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样对圆的特征的应用举不胜举。在这个赛场上,应用了圆使得比赛更加的公平。还有这些转动中的圆,这与它结构的一中同长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至于在古老的东方,圆在我们身上遗留下的印痕更是深刻而广远的。石子入水后浑然天成的圆形波纹,阳光下肆意绽放的向日葵,天体运行时近似圆形的轨迹,甚至于遥远天际悬挂的那轮明月、朝阳„„而所有这一切,给予我们的不正是一种微妙的启示吗?这也让我想起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一句话:“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最美”就让我们从现在起,从今天起,真正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民俗、走进圆的美妙世界吧!

第16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认识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57~58页。

教材分析:

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借助实物揭示出“圆”,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发掘生活中关于圆的物体,感受生活中的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将所画的圆纸片剪下来,再引导学生动手对折,初步感受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圆心、直径、半径概念。通过画一画、量一量发现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圆。(2)找生活中的圆。(3)出示课题。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一)激趣设疑,感悟圆的特征

出示:用一根绳子,一头系上重物,一头拿在手上。

(1)教师第一次尝试,用手拿着没有重物的一端旋转,但手(中心)不固定,左右晃动。(2)教师第二次尝试,用手拿着没有重物的一端旋转,手(中心)固定住,甩绳时绳子一圈接一圈的绕在了手指上。(3)教师第三次尝试,用手拿着没有重物的一端旋转,手(中心)固定住,旋转。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让学生感受要想得到一个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定长和定点,初步感受圆的特征。】

(二)尝试体验,生成圆的画法

(1)认识圆规。(2)尝试用圆规画圆。(3)交流画法。(4)再次尝试画圆。

【设计意图:学生具有强烈的尝试欲望,而尝试、规范、熟练正是培养动手能力的一般规律,所以在这里先安排试画、纠错、规范画法的教学环节。】

(三)开放探究,理解圆的特征

(1)认识圆心。

师:画圆时针尖固定的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

生:在画好的圆上标出圆心(O)。

(2)认识半径特征。

师:在图中怎样表示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

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自己画的圆上完成。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为什么这样画?

由2-3个学生交流展示。

师:你是这样画的,他是那样画的,还可以怎么画呢?观察画出的这些线段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揭示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板书:半径 r]

师:在圆里可以画几条这样的半径?(组织学生20秒画半径,猜想“一直画下去”会怎样?)交流。

由学生发言归纳出:在圆里可以画无数条这样的半径。[板书:无数]

师:这些半径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相等。

学生猜想,量一量验证,归纳出: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板书:相等]

(3)认识直径特征。

师:对于“一中同长也”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同长”不仅仅是半径相等,还有什么也会相等?

生:直径。

师:谁会画直径,上来试一试?

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观察。师生共同总结画法:通过圆心连接圆上两点画出一条线段。

师:在圆内,像这样的线段叫做直径。[板书:直径]那你能不能说说什么叫做直径?

师生共同总结: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就叫做直径。[板书:d]

师:半径的特点研究过了,那么,直径又有什么特点?

出示探讨问题:在圆内,可以画几条直径?直径长度相等吗?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生:在一个圆里,可画无数条直径,它们长度都相等。

师:为什么直径的长度相等呢?

生发言交流得出:每条直径里都有两条半径,半径相等,那么直径也相等。

师: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出它们的关系?

得出结论: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还能更简洁吗?

由学生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数学化。[板书:d=2r r=d/2]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画出的圆加以研究,找出圆心、半径、直径,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体验;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的活动,发现半径的特征后,在用“比较研究”办法得出直径的特征,有利于学生概念的建立。】

三、巩固拓展,联系实际

(一)对口令:

师说半径或直径长度,学生说出相应直径或半径长度。

(二)判断对错:

(1)半径是射线,直径是直线。(2)圆的直径都相等。

(3)在同一圆内,有无数条半径。

(4)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三)完成数学书第58页第3题,找出圆的圆心和直径。

(四)思考交流:说一说车轮为什么设计成圆的?车轴的位置应在什么地方?

【设计意图:练习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强调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突出学以致用的原则,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四、课堂回顾,课外延伸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

(2)再次领略圆的广泛应用。

【设计理念:为学生展示圆在人类历史、生活、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应用,引导学生感受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联。】

第17篇:《圆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越江小学

沈霞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P93~P94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进一步认识圆,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认识圆的基本特征。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教学重点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教学难点 归纳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剪刀、游标卡尺等 学具准备 直尺、圆规、圆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举例: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圆形?(师生举例,电脑演示)感受圆无处不在,体验圆的美丽。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中引入,便于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感知,激活“兴奋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圆规画圆

1.试着用圆规画圆。讨论:画圆时应注意什么?(揭示:定点、定长、旋转) 2.如何才能让全班同学画出的圆一样大?

3.圆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揭示:圆,大方无隅。) 【设计意图:影响学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课前调查86名学生,其中会用圆规画的达90.7%,适度放手,成为必然的选择。】

三、自学概念

1.如何称呼所画的圆?根据学生回答,引入:圆心、半径、直径。 2.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让学生自学。 3.交流反馈,完成相关练习。

【设计意图:设计自学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练习反馈,正反对比,分析讨论,强化概念中的核心词汇,以达到深化理解概念的目的。】

四、特征发现

1.以四人小组合作探索圆的有关特征。友情提醒:

①利用圆片、直尺、圆规等工具,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进行研究。

②可以围绕信封里的研究提示展开讨论。 ③将探索发现的结论记录在学习纸上。

2.交流发现,并说一说得出这些结论的理由。介绍:圆,一中同长;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的直径。

【设计意图:留下足够时空,让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双手操作,用大脑思考,用心灵感悟。静心等待,及时生成。数学史话介绍,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体现数学魅力。游标卡尺测圆直径的演示,联系了生活,丰富了认识,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五、画法重塑

1.研究了圆的特征后,你还想到哪些画圆的方法?

2.介绍古人利用“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的方法得到圆。

【设计意图:课前对画圆的方法进行了调研:86名学生中只有1名同学提出利用“线绳工具”进行画圆,其余同学均不外乎沿圆形物体边缘画圆或圆规画圆。引导学生对圆画法的再思考,力求通过对圆本质特征的反思,实现画法的再创造。通过浅显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古人画圆的方法,拓展视野。】

六、实际应用

投篮比赛,有A、B、C三种方案,哪种规则更加公平?

【设计意图:联系儿童生活实际,探讨比赛规则的公平性,实现数学化和生活化的有机相融,帮助学生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七、课外延伸 《十万个为什么》中有这样一篇文章《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相信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可书里还有另一篇文章《轮子一定是圆的吗?》,这是怎么回事呢?课后查阅。

【设计意图:无论是小学数学,还是高等数学,其知识的建构都是有一定范围。理论亦是如此,生活应用又何尝不是这样?力求通过对“轮子”的诘问与思辨,克服认知的绝对化,培养学生理性的数学精神,更深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教学准备:多媒体一套。学生准备硬币等圆形物体若干;圆规一把、直尺一把、三角尺一副;小剪刀一把;红色、蓝色彩笔各一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玩过套圈游戏吗?如果现在有几位同学要进行套圈比赛,站成什么形状比较合理?

2、你见过圆吗?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能说说吗?一直说下去能说完吗?的确圆是无处不在的。(打开有关生活中圆的课件)问:同学们你们从中又看到了圆了吗?你会画圆吗?动手试一试,看谁想的方法多。

3、怎样可以画出一个圆?还有其它方法吗? 师根据学生口答边画圆边归纳方法: (1)定长(2)定点(3)旋转

请大家用这个方法再画一个圆,并很快把它剪下来。

要进行套圈比赛的圆肯定比较大,用圆规画行吗?怎么办?

4、揭题:为什么站成圆形大家会觉得比较公平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圆心

1、圆形画好了,游戏可以开始了吗?套圈用的瓶子要放在哪儿呢?

2、你能很快找出圆的中心吗?试一试,找出刚才剪下的圆的中心。谁先发现,谁就先上来介绍。

说明:圆的中心叫“圆心”,就是画圆时针固定的一点,用字母O表示。(师板书:圆心O)

(二)认识半径

1、圆画好了,瓶子放在圆心了,接下来怎样?(站人)站在哪里?(圆上)哪儿是“圆上”?指给你的同桌看一看,谁能上来指一指?

2、要站在圆上,随便哪一点都可以吗?为什么?怎样证明?(引导学生画一画、量一量) 说明:象这样,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用字母r来表示。

3、你能画出几条半径?

4、认识特点:在同一个圆里,有( )条半径,它们的长度( )

5、想一想:(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其实就是圆的什么?针尖固定的一点呢?

6、在白纸上点两个点,以它们为圆心分别画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和一个半径1.5厘米的圆,比比哪个圆大些?想想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

(三)认识直径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刚才我们用折纸的方法确定圆心时,发现圆上有许多折痕。这些折痕叫什么?有什么特点?与半径有什么关系?请大家看看书、动动手画一画,看看能画几条?并在小组中说一说。

2、组织学生交流,教师画直径时有意两端不在圆上,让学生判断。教师板书:(1)直径:d (2)d=2r或r=1/2d 追问:直径肯定是半径的2倍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看一下你手中圆的直径,会不会是黑板上圆的半径的2倍?你认为应该怎么说?(板书:在同一个圆里)

3、口答: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是(

4、完成课本的做一做。

三、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什么?现在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玩套圈游戏时大家站成圆形、瓶子放在圆心比较公平吗?

四、延伸拓展

1、同学们想一起到篮球场玩套圈游戏,你会怎么安排?说说你的想法。

2、在篮球场上要画一个直径6米的大圆,至少要准备一根多少米长的绳子? 站在这个圆上的同学中,离得最远的两个同学最多相距多少米? 追问:依据是什么?怎样证明“两端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3、利用发现的规律你能测出硬币等圆形物体的直径吗?

4、生活中哪些物体必须做成圆形的,为什么?

(课件出示两辆跑车)让学生展开讨论:车轮为什么是圆的?

讲述:同学们,其实何尝是大自然对圆情有独钟?在我们人类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里,圆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都成了美的使者和化身。(显示生活中圆的魅力)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 O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半径决定远的大小 半径 r 半径有无数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内 d=2r或r=1/2d

直径d 直径有无数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第18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认识圆教学设计

冕宁县城厢小学

涂坤芝

教材及学情分析:

“认识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中的第一课时。这节课的内容包括:圆的特征、圆心、直径和半径的认识以及半径、直径长度间的关系。

“认识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较系统地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它与“圆的周长和面积”、“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正确树立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是本课的首要任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十一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3.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过程与方法目标:

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懂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2、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

3、在交流和沟通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想。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由神奇的圆引入。 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认识一种看似简单却又非常神奇的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图片,并配以解说)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太阳和农历十五的月亮是圆的,距今1.5万年的山顶洞人凿在兽骨上的孔也是圆的。这是我们秀美小东河的图片。同学们,看了图片知道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是什么平面图形了吗?(圆形)板书课题。

二、感悟圆的表象。

1、用眼看与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区别。课件出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进入时强调是由线段围成的),再出示圆形。

2、用手摸与平面图形的区别,知道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1)把圆放入自己准备好的一组平面图形中,闭上眼睛用手摸出来。 (2)说说你是怎么摸到的。

三、探索圆的特征。

1、引领操作,让学生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

(1)把圆拿来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然后再打开,这样重复几次。 (2)通过刚才的操作引导学生认识圆心,再认识直径,最后认识半径。 (3)看书,学习上面几个概念。

(4)在圆内分别画出一条直径,一条半径。 (5)识别圆的直径和半径。(重点理解圆上、通过圆心、线段、任意一点几个词语。)

(设计意图:第一次教学时间发现,学生能认识圆心、直径、半径,但表述时说不清楚,因数学概念具有严密性,所以索性直接让学生看书解决这个问题。)

2、放手操作,探索圆的特征。(把圆拿来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

3、交流观点:

(1)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2)圆内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一个圆内,直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 „„

4、了解古人对圆的认识——“圆,一中同长也。

其实刚才同学们发现的圆的这些特征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墨经中就有记载——圆,一中同长也!你知道一中是指什么吗?同长呢?这跟我们刚才的发现完全吻合,而且,这项发现比国外早了一千多年,怎么样?我国古人很了不起吧?那能募仿古人的语气读一读吗?

(设计意图:读这句话有两个目的,一是感受古人的伟大,培养民族自豪感,二是对圆的特征的形象的记忆。)

四、根据圆的特征画圆。

1、教学用圆规画规定大小的圆。

人们根据圆的特征发明了圆规,现在请看圆规画圆的方法。(课件演示,结合课件让学生明确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

2、举一反三,如果要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怎么画?

五、运用。

1、练习。(1)一般概念填空。(2)判断,加强概念的理解。(3)书上第60页的第3题,主要让学生明确: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2、拓展提高。

六、课外延伸:

1、课件出示,欣赏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总结谈话。

课后反思:这是一节概念课,且概念较多,以前常见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一个概念一个概念地落实到位,于是总觉得老师上得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不透彻,很多时候觉得学生被老师牵着走,所以我总想改变一下。

当我要再次教这一节内容时,我确定了了教学的思路:感悟圆的表象用“看”、“摸”、“说”的方法,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学生认识几个概念时用自学的方法,把这部分时间节约下来,重点放在对圆的特征的探索上;识记圆的特征时,用古人的语气读古人的话,以换种方式加深记忆;教学圆的画法,重点弄清圆的大小和位置分别由半径和圆心确定,并据此教学画一个很在的圆;圆的另一重要特征——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则放在练习中突破;最后,欣赏大自然中的圆,建筑设计中的圆,工艺设计中的圆,还有标志建筑等中的圆,体会圆的神奇与广泛运用。

事实证明,这次更改后的教学,很切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19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认识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56—58页,认识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意义,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一个圆里(或等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在探索中发现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同一个圆里(或等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能利用圆的特征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拓展空间,强化操作,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思想。通过让学生“寻找举例生活中的圆、欣赏生活中的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自然的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解释及问题的解决,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一张白纸

一个圆

圆规

套尺

一、源于生活,初步感知

1、回顾已学的平面图形,引出“圆”;

2、比较:比较一下,圆与其它几个平面图形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通过课件直观演示,从而认识圆是曲线图形)

3、举例圆: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其他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的?(学生自由回答)

4、欣赏圆。(课件出示生活中有关圆的图片)

5、揭示课题:认识圆

设计意图:一堂课好的“序幕”如同“吸铁石”,可以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让学生通过“寻找圆、举例圆、欣赏圆”,进而引出要学习的内容,贴切、自然,这样可以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需要,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圆的美及圆无处不在,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认识圆各部分名称。(1)认识圆心。

(学生折圆、汇报发现)师:我们把折痕相交的圆中心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圆,画出圆心并标出字母o )请大家在你们的圆形纸上标出圆心,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2)认识半径。

(教师在刚才的基础上画出一条“半径”)师:这样的线段就是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学生画半径,用字母表示,概括半径概念,课件出示,强调“任意一点”。) (3)认识直径。

师:如果我们把其中的一条折痕用笔描出来,就可以得到一条线段,这样的线段就是圆的“直径”,用字母d表示。(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直径,并标出字母d )请同学们也在你们的圆形纸上画出一条直径,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师:在画直径时应该注意什么,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引导学生概括“直径”概念,强调“圆上、圆内、圆外”) (4)(课件出示)练习:判断图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2、探究圆的特征。

(1)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探究圆的特征,填写“发现单”: 关于半径,我们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

关于直径,我们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还发现了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是:

(2)学生汇报交流。

(3)结论:在同一圆内(或等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2倍,也就是“ d = 2r 或

r =

” 。 (4)(半径、直径关系)练习:(课件出示口头练习) 设计意图:“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操作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能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通过让学生在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中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积极合作,这样做有利于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体验成功的喜悦,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在这里学生的学习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

3、掌握画圆方法

(1)小组合作,动手探索不同的画圆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借助圆形物体画圆,用绕线钉子画圆,还有用圆规画圆等等);

(2)怎样才能既准确又方便地画出一圆呢?(学生尝试着用圆规画圆,探索圆规画圆的步骤);

(3)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画圆的一般步骤:①定点(也就是定圆心的位置);②定长(也就是定半径的长度);③旋转画圆。接着我会示范一次画圆的方法,强调画好后要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4)练一练:用圆规画出规定大小的圆。

三、实际应用,深化认知

(一)、基础题

1、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1)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100条直径。

(2)所有的圆的直径都相等。 (3)等圆的半径都相等。

(4)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5)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6)直径3厘米的圆比半径2厘米的圆要大 些。

2、选择题: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

a.半径长度

b.直径长度

(2)从圆心到(

)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a.圆心

b.圆外

c.圆上 (3)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

)叫直径。

a.直径

b.线段

c.射线

(二)、拓展题

说一说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 设计意图: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刚刚形成的知识得到活学活用,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练习又注重与生活的联系,这样的练习学生乐于参与,也有实效。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主角”意识。

第20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北京奥运会金银铜牌图)

还记得在我国举行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的运动健儿们一共获得了多少枚这样的奖牌?(100枚)运动健儿们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自豪、骄傲!

这些奖牌什么形状的?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形的事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圆形)看来,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老师带来了一些生活中有关圆的图片,想看看吗?(课件展示)从这些事物中,我们同样找到了圆,有的是利用了圆的美观,有的是利用了圆的特性。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索和发现它的奥秘!

出示课题:认识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圆和平面直线图形的区别

课前,老师请大家自己在家里画一个圆并剪下来,请大家拿出你做的圆!

请你像老师这样用手摸一摸圆形的边,观察一下圆形,说一说,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通过观察、比较圆和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区别,知道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下面让我们进一步来研究圆这种曲线图形吧!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圆心

请大家把手上的这个圆对折一次(师出示大圆演示),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你发现了什么?这两条折痕相交吗?再换不同的方向对折一次,有几条折痕?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师板书,课件演示)请同学们在你的圆上描出圆心,并用字母o表示。

(2)半径和直径(学生自学课本56页并用线段划出定义。)

除了圆心,你知道圆还有什么部分吗?(板书:半径 直径)那什么叫半径?什么叫直径呢?下面请大打开书56页自学一下,并用红笔把概念划出来读一读。(学生自学完。)请同学来说说什么叫半径?(学生读出概念,然后课件演示)什么叫圆上任意一点?请你在自己的圆上画出一条半径,并用字母r表示。

谁来说说什么叫直径?(学生读出概念,然后课件演示)

请你在自己的圆上画出一条直径,并用字母d表示。

(3)巩固练习:找出图中的半径和直径。

(明确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直径必须通过圆心、两端在圆上)

3、探究圆的特征。

(1)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圆心、半径和直径,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要求在30秒钟内,准确的画出3半径和3条直径,比一比谁画得又快又好?

(师计时,生在圆纸上画半径和直径。)

画完以后,同桌交换检查画的半径和直径是否准确?

(2)同桌讨论:

在同一个圆内,你测量一下这些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

(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板书:都相等

老师的这个大圆跟你们的圆半径相等吗?半径相等需要什么前提?(在同一个圆内)板书:在同一个圆还发现了什么?半径与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你能用字

母表示一下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吗?

板书:d=2r r=d÷2

4、探索画圆的方法。

课前,请大家准备的这个圆,你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用了什么工具?

(学生说出不同方法)

怎样才能既准确又方便的画出一个圆呢?(用圆规来画圆。)借助实物来画圆受实物所限,画出的圆大小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化,所以用圆规画圆应该是最好!。

(1)认识圆规并学习画圆

我们来观察一下圆规是怎样的?有几只脚?一只脚带着针尖,另一只脚带着笔尖。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57页,自学一下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学生自学完后)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用圆规在本子上画一个圆。

(学生用圆规画圆,老师巡视。)

谁愿意出来示范并说说画圆的步骤?(请一学生在实物投影上画圆并说步骤。)

大家想一想,两脚间的距离实际是什么的长度?(半径)

我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画圆的步骤:定圆心 定半径 旋转一周(课件出示)

(2)练习画圆

请大家按要求来画一个圆:用圆规画出半径是2厘米的一个圆,并用字母o、r、d分别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展示学生画的圆,同桌互相评价。)

结合刚才画圆的过程,大家思考一下,画圆时圆心和半径各起了什么作用?

也就是: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课件出示)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判断题。(基础练习重点在于深入理解概念。)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直径。( )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 ( )

(3)在同一个圆内,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4)直径是半径的2倍。( )

(5)直径3厘米的圆比半径2厘米的圆要大些。( )

2、课件出示:森林王国举行的赛车比赛

老师:同学们,森林王国正在举行赛车比赛,我们一起去看看!参加比赛的小动物分别是小牛、小兔和小狗,他们呀,正在整装待发。在比赛之前,老师想让你们猜一猜,谁的车子跑得最快?(小狗)

3、

2、

1、go!同学们都猜对了!小狗的车轮是什么形状?(圆形)车轮做成圆形为什么就能跑得又快又稳?你能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吗?

(这是利用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特性,车轴放在圆心的位置,车轮滚动时车轴保持平稳状态,使行进的车辆也保持平稳状态。)

四、谈收获,回顾知识点。

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谈收获。)

五、作业布置。

1、书上完成58页第

1、3题,60页第

1、2题。

2、利用圆规和三角板,设计一幅有关于圆的图案。

板书设计:

在同一个圆内

半径 无数条 都相等

直径 无数条 都相等

d=2r r=d÷2

多边形和圆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多边形和圆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