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教学流派精要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1:23:17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学流派

斯霞,女,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斯宅乡,取名碧霄;8岁时,进族里办的\"斯民小学\"读书,改为斯霞。1922年考上浙江省杭州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到绍兴第五中学附属小学任教,1929年转浙江省嘉兴县集贤小学工作。次年经人介绍到肖山湘湖师范学校工作。婚后转到南京东区实验小学教书,不久又转入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小学部工作。1947年,又回到南京中央大学实验小学(1952年学校改名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工作。1956年被评为南京市先进工作者,小学一级教师,同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并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会。1963年,《江苏教育》、《人民日报》先后刊登《育苗人》、《斯霞和孩子》的报道,着重宣传介绍斯霞和学生的关系。1973年,江苏省教育厅调她到省教材编写组,编写小学语文教材。1977年底,她回到南师附小,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次年,被评为小学特级教师,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劳动英雄,全国\"三八\"红旗手,南京市人民政府任命她为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辞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职务,次年因病住院,不得不离开了心爱的讲台。主要著作有:《斯霞教育经验选编》、《我的教学生涯》。

霍懋征,女,汉族。中共党员。1921年9月出生。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任北京第二试验小学教师、副校长,至今从教60年。是我国50年代就蜚声全国教育战线,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全国首批特级教师,荣获北京市教育工作者一等奖。多次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她光荣地被评为中国现代百名教育家之一。霍懋征老师一家三代八人选择了教师这一光荣职业,1991年这个教师之家当选“全国优秀教育世家”。

霍懋征老师是一位成功的人民教师,她在半个多世纪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为我们的基础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教改实践,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经验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

袁瑢(1923-)江苏南通人。女。交通大学肄业。建国后,历任上海实验小学教师、副校长校长,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妇联执委会常委。特级教师。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1983年两次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于漪,1929年生,浙江人,1951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教育系。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历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上海市杨浦中学语文教师、上海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等职。著有《于漪文集》、《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等,音像教学辅导材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数十盒。

李吉林,女,1938年5月生,1956年8月毕业于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毕业后在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1978年被评为江苏首批特级教师,现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李吉林老师长期坚持教学改革,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得到教育部领导及专家的高度评价。出版《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李吉林情境教学详案精选》等6本专著,发表近二百多篇论文,计300多万字。这些科研成果先后荣获国家教委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新闻出版暑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等。她主讲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电视讲座21集,由中国教育电视台通过卫星向华语地区播放,1999年获全国电化教材师范最高奖。她应邀外出讲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受到教育界普遍的欢迎与尊重,是基础教育界卓有影响的小学教育专家。

支玉恒,1939年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1959年于河北体育学校毕业后在小学上体育课,后由于种种原因,1977年,近40岁时改教语文课。当时他连汉语拼音都认不全,于是虚心地向低年级老教师求教。踢球多年的脚很灵活,而用手写字却很费劲,于是苦练三年,无论写教案、改作业、批作文、写总结等,均用小楷毛笔书写。语文教学起步较晚,然而他以勤补缺,刻苦钻研,终于天道酬勤。他走出了张家口,走出了河北省,成为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

贾志敏,上海市人,汉族人,1939年出生。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民进市委普教委员会副主任,民进浦东区委委员。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已有46个春秋。由于他创造性的劳动,出色的工作而多次受到政府嘉奖。1994年,获上海市特级教师称号。1999年“五一”前夕,获“浦东新区开发建设特殊奖”。2000年获“浦东名师”称号。现任上海金苹果学校小学部校长,浦东新区首届政协委员。贾志敏同志一生坎坷,几经磨难。*期间,贾志敏教师在政治上受迫害,身心上受摧残,但是他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矢志不渝。42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他的课堂形成“以学生为主,以训练为主,以激励为主”的风格。在作文教学中形成了“高、趣、真、活、实”的特色。提任校长以后,他大胆试验,积极探索,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经验获得了成效。1992年,上海电视台录制的电视系列片《贾老师教作文》,1994年上海教育台录制的作文教学系列片《锦上添花》相继在许多省市播出,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1999年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又录制了《贾老师教小学生作文》的光盘并面世,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前年暑假,贾老师应邀赴新加坡为当地华文老师传授语文教学经验,并获得极好的反映。

于永正,男,中共党员。1962年从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现任鼓楼区教研室主任。1985年,于永正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他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于永正同志勇于革新,敢为人先,以语文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为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缕清新的风。他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形成了“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在小学作文教学上,他实践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中国教育电视台、山西教育电视制作中心、吉林教育电视台将有关教学实况拍成电视片向全国发行,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于永正老师多次应邀赴外省、市讲学,他的课和报告受到专家、老师们的赞誉。1992年12月14日—16日,国家教育部在南京专门召开了“于永正语文教学研讨会”,推广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于永正同志曾出版《教海漫记》、《于永正课堂教学与经验》等专著,并在全国、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靳家彦,男,1944年12月生,毕业于天津教育学院中文系。从教38年,现任天津南开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荣获天津市模范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被国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学专家。创立“小学语文导读法”,应邀赴30个省、市及大专院校讲学,做示范教学,受到广泛赞扬。出版《小学语文导读法》等专著17部,发表《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教小学语文》等论文200余篇,多篇获全国及省市奖。《中国教育报》开辟专栏介绍“靳家彦教育教学艺术”。参加多种教材编写,培养徒弟20余名,均取得优异成绩。

张化万,男,江苏扬州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杭州市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副会长,全国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编委会主编,杭州市小语会副理事长.曾荣获全国曾宪梓先进教师二等奖、浙江省优秀教研员、浙江省十佳校长、区劳动模范、杭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94年,倡议并参与组织实施了\"杭州市上城区跨世纪园丁工程\";5次代表浙江省在全国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的观摩会上执教示范课;先后带出了浙江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曹晓红、王莺,培养了全国首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省教坛新秀虞大明等一批省内外有相当知名度的优秀教师.曾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上示范课,作学术讲座;有60余篇论文发表或获奖;主编或撰写等;出版专著;出版等课堂教学录像资料;主编(第

11、12册)等教材12本.王崧舟,男,1966年10月出生,浙江上虞人。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王崧舟校长醉心于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追求。他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语感素养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他的语文课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栏目播出,《语感教学法》入选教育部《中国名师》音像专著工程。他认为“语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人文精神”就是“人”的精神,“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他认为母语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甘泉。他主张语文教学应在继承传统的“双基”教学的前提下,着力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积累”和“语文基本习惯”的培养;他认为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关爱生命、着眼发展、依学定教、发扬民主、以读为本、以情感人、强化语感、鼓励创见、引导质疑、敏于点拨”,并独创“自读感悟——开放引导”教学模式。

窦桂梅,女,1967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从教于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现任清华附小副校长。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研究生课程班毕业。国家九五重点课题语文教材编写组的编委及编写人员。国家“十五”课题“现代教学艺术研究”课题组专家组成员。海淀中心学区课程改革领导组副组长。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全国反馈教学研究会理事,吉林省教育学会理事,吉林省青年教师研究会副理事长。从1994年开始搞“语文教学民族化与现代化研究”。具体目标是“继承工具性,打牢语文基础;注重人文性,弘扬主体精神;体现民族性,遵循汉语学习规律。”

孙建锋,男,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骨干教师培训对象。曾获江苏乍小学语文说课比赛一等奖,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比赛一等奖;近年来,他应邀到山东,河南,浙江,江西,内蒙古等地上课,课堂教学扎实,灵活,富有创意,深受一线教师的喜爱。在《小学语文教师》《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河北教育》等刊物发表文章60余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吉春亚,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中文本科学历。1964年生于美丽的太湖南岸,那“千山千水千秀才”的江浙人文沃土孕育的了她的聪慧灵气,再加上她博采众长、开拓进取,使她教学自成一派——带有浓浓“语文味”的且不乏诗情画意的“言语学习型”的教学风格。吉老师有很强的科研能力,曾主持和参与“语文思维训练”和“小学学科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等6项省级课题,其成果获得全国小语会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并由国家出版社出版。北京小学,是北京市最好的一所小学。吉春亚老师就是这所学校的唯一特级教师。

薛法根,男,1968年生,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从教以来,潜心研究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致力于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研究,提出了“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的教学新理念。曾先后在《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发表教学论文100多篇,著有《智慧教学》一书。1995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998年荣获江苏省“红杉树”园丁奖金奖,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名教师,2001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2002年获第五届全国“十杰教师”提名。

孙双金,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现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曾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江苏省小学语文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事迹收入《江苏教育名人录》、《中国当代教育名人录》和《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精品录》。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200多篇文章,出版了《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和中华名师丛书《美丽课堂》等专著。

盛新凤,女,1970年生。著名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中学高级教师,任教于浙江省湖州市湖师附小,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湖州市第四届政协委员。她潜心研究,硕果累累,先后独立进行了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的研究。30多项研究成果和论文公开发表,80多次在省内外公开示范教学,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城市。事迹曾多次被《语文教学通讯》、《小学教学设计》、《浙江教工》、《湖州日报》、湖州电视台“奉献”、“关注”栏目等报刊杂志、新闻媒体作专题报导。出版个人教学专著《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

虞大明,男, 1972年4月出生,中学高级教师,省教坛新秀。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副校长。1995年5月获浙江省首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同年10月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首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荣获一等奖;1999年获浙江省首届学科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2004年荣获浙江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才艺大赛金奖;2004年被评为上城区首届特级教师。工作10余年来,一直以开拓、创新、勤奋的态度实践着“用心成长,享受课堂”的理想与追求。应邀拍摄“名师讲坛”、“中国名师”专辑,出版发行。应邀赴全国各地讲学百余次,获广泛好评。2003年出版个人第一本著作《走过10年——我的语文教学求索之路》,参与主编《新班级教育的实践探索》。10余年来共有30余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追问

谢谢您的回答,最好是这样的:李吉林——情境教育

方便记忆,呵呵

推荐第2篇:语言教学流派

浅谈语言学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摘要:语言教学是大学开设的一门主要课程,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学生的特别重视,并对基层语言教学起着重大指导作用。不同的语言学理论衍生出不同的外语教学方法与教学流派,本文简单综述了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过程,及每个时期的语言学理论对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影响,着重分析了以语料库语言学为代表的当代语言学的研究特点以及语料库语言学理论对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使语言教学工作者和学生了解他们的一些特点,将行之有效的一些方法运用到实际的语言教学活动中,以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语言教学;语言学研究;语料库语言学

Abstract: Language teaching is a major course set up in university and plays an significant guiding role for basic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So educators and students pay great attention to it.We know that different linguistic theories derive differ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schools.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nguistic theories in different periods as well as their influence 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It particular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rpus linguistics which is the symbol in the period of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We hope that language teaching workers and learners could have some knowledge of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y some methods to practice effectively to improve their teaching level and learners English application ability.

Key word: Language teaching; linguistic research; corpus linguistics

一、引言

上古时期的欧洲语言研究是源于研究古典文献和语言教学的需要而兴起的,其后形成了传统语言学。从传统语言学到历史比较语言学,到现代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再到当代的语料库语言学,每一个时期的语言学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上,都有自己的特点。综观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史和每个时期产生的语言学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从一开始语言研究就与语言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直接影响,其影响突出地表现在语言学理论指导语言教学并在实践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法。

二、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2.1、传统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理论形成的影响

早期的语言研究始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当时的语言研究主要是出于语言运用的实际需要,如为了阅读古代的经典,或是为了教育学生,使其能够理解并欣赏古代经典著作。希腊古代哲学家对于语言的许多思想都是先验的和抽象的,并没有事实上的根据。他们用主观规定的方法来讨论语言规则,试图为正确运用语言制定原则和标准。传统语言学的这些特点对外语教育影响较大的几个方面是:(1)为语法教学提供了语言分析的方法和语法术语。在分析句子结构时先分析词法,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功能,再分析句法,如主语、谓语、宾语等句子中的成分。(2)创立了外语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长期使用的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以传统语言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语法讲解和翻译练习来教授外语。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并用,通过翻译和系统的语法知识学习第二语言。直至今天,语法翻译法仍在世界许多地方使用,教师可在课堂上用母语讲授外语的语法规则,而不强调教师的外语交际能力。(3)传统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中强调典范文学作品的学习和语言运用的准确性。语法翻译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已经过了自己的辉煌阶段。但是它既然被人们曾广泛接受,肯定是有其独特的地方。但是它忽视交际技能,过分依赖母语,过分强调语法,在现在的英语课堂上已经不是普遍适用的了。然而.语法翻译要求学生熟背语法规则,通过翻译进行巩固,重视书面语,教授规范的语言,该教学方法使用方便。基于这些特点。它特别适用于口语和书面都表达流利但是不规范的学生。所以针对这样的学生可以分阶段地对他们进行语法翻译方面的锻炼。

2.2、20世纪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及现代外语教学理论的形成

到20世纪初,语言学家们都希望语言学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学科,这种思潮使得语言学经历了一场巨大的转折而进入到现代语言学时期。这一思潮中的代表人物是集大成者瑞士语言学家F.de Sauure。Sauure所著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对现代语言学的巨大贡献,在这本书中他确定了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和相应的研究方法,明确了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具备的必需的特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的结构主义学派都推崇Sauure的观点,认为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在研究语言的过程中,他们只对形式进行描写分析,不考虑其语义。他们认为,说明语言结构的意义不是真正的语言学任务,语言学习是机械性的,学习的过程是习惯形成的过程,要形成这一习惯,唯一的办法就是反反复复地操练。结构主义这一套观点从理论上否定了传统“语法翻译法”的教学理论,促使了新的教学法的产生。结构主义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和学的行为主要是语法和翻译的学习, 忽略了口语的练习, 结构主义语言学巩固了口语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2)开创了新的外语教学方法——(3) 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操练。但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也有它的局限性。例如, 它只注重语言形式而不考虑语义和功能。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听说法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它过于重视机械操练, 言语材料也不是交际过程中现实的东西, 因为它离开了言语环境。这样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例如, 学生可以把句型背诵得烂熟, 但一旦遇到实际环境, 却不能灵活运用, 或者只会生搬硬套句型而显得不伦不类。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局限性给它自身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于是在五十年代后期便产生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他认为,语言并不是一个习惯体系, 而是一种由有限规则生成无限话语的装置。语言有转换性, 同时也具生成性。人们学习语言是一种创造性过程, 不是单纯靠机械的模仿和记忆。乔姆斯基在反对结构主义的语言学习观点的同时, 也抨击了结构主义的教学法理论。但究竟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法, 他却没有专论。一些教育家和外语工作者从他的理论中得到启示, 提出了与听说法相对的认知教学法。其教学理论和原则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1)他们主张教师先引导学生从语言材料中发现规则并略加分析讲解, 然后让学生在一定的交际场合、情景以及实际生活中操练这些规则。当然, 这不是说重点在语法上或者是让学生死背条条规则, 而是着重培养学生具有在实际环境中创造性地使用规则的能力。(2)听、说、读、写应该并重。成人与幼儿学习语言的方式有些不同。幼儿在还没有具备读写能力之前, 只能依靠听说的办法。但对成年人来说, 听说读写同时兼顾会更有利于掌握外语。(3)在学习的过程中, 错误是难免的。教师需要纠正的是应是影响交际进行的错误。(4)在教学过程中, 应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 要以学生为中心。在语言活动中, 教师的作用是顾问、协作者(counsellor),而不是指挥者或绝对权威(controller or god)。从表面上看来, 认知教学法在某些方面和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没有多大区别。但它克服了翻译法的那种过分强调传授语言知识、忽视语言技能培养的偏面性。同时, 它以语言学、心理学的最新理论为基础, 从而使外语教学更加科学化。认知法产生以后, 受到了很多外语教学法专家和教师的赞扬和重视。

自五十年代后期, 语言学得到了更加迅速的发展。继乔母斯基之后, 产生了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流派,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师承伦敦学派奠基人Firth的语言观,在其对系统功能语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英国人类学家Malinowski的社会语言学见解——Firth的理论并使其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语言理论之一与之相应的外语教学法也相继产生。70年代出现了多种教学法流派,例如教师少讲.学生多练的沉默法; 主张在舒适环境中学习, 如放音乐的暗示法; 以功能、意念为纲的功能法。还有咨询法、暗示法等,这些教学法共同的特点是重视人的价值,注意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尽管大多尚处在试验阶段,但对实际教学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语料库语言学对现今外语教学理论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由于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硬件的研制与开发,使得用计算机收集储存大量的语言材料成为可能。基于语料库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就其研究手段、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等各方面的特点来看,已经远不同于20世纪现代语言学时期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而具备了它自身的特点。语料库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实际上是运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对语料库进行快速地检索,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语言材料做分析,从语境和功能的角度构建语言意义的理论框架,更加真实、全面、准确地描述语言。正如Halliday(1993)所指出的:“语料库语言学将数据收集与理论论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发生了质的变化。使用语料库对语言学领域的研究范围很广,涵盖了词汇、语法、语篇、语域等许多方面,并产生了新的理论,如Sinclair的词汇语法(Lexical Grammar)理论。Sinclair基于Bank of English语料库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用语法形式和词汇相结合的方法来描述英语。这一观点的提出解决了传统的语言描述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即语法与词汇无关,结构与语义分离的问题,Sinclair称之为词汇语法(Lexical Grammar)。在论文《词汇语法》中,他阐明语言描述应以词汇语法为基础的观点,并在Corpus,Concordance, Collocation(Sinclair,1991)一书中系统地介绍了这种描述方法,为英语教学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杨惠中(2010)指出“语料库语言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该学科的实践运用才是其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教育部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六点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注重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整体设计目标,强调学习过程,优化评价方式,丰富课程资源”。语料库语言学是基于语言运用的研究方法(performance—based approach),它以实际所使用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可以为英语学习者提供真实的口语和笔语学习材料。语料库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1)为词典编纂和外语教学大纲的编写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新的思路。(2)修正了传统语法在词语用法上描述的缺陷,为外语教学语言运用方面提供了准确的依据。(3)重新发现和认识二语/外语学习与交际过程中学习者的错误。(4)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交互式)教学模式和发现式学习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结语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每一个时期的语言学的发展都形成了套自己的理论和相应的教学方法,语言学为外语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原理,使外语教学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样的,外语教学的实践也为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素材和实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作为外语教学工作者, 对于各种教学法流派既不能采取因循守旧、排斥一切新理论新方法的态度, 也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而应该对各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加以了解,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吸取各派合理部分。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从而使外语教学跟上现代化的步伐。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1993).Towards a Language-Based Theory of Learning.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5 (2), 93-116.[2]Sinclair,J.M.(2000, )..Lexical grammar[ J].BARBAI ir DIENOS.[3]Sinclair,J.M.(1991).Corpus, Concordance, Collocation[M].0xford:0xford University Pre.[4]岑麒祥.(1964).语言学史概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

[5]李长忠.(1985).语言学流派与外语教学——试述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对外语教学的影响[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

[6] 李宇明.(1998).理论语言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7]刘润清.(1999).西方语言学流派[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8]卢磊.(2006).论从传统语言学到当代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影响[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9]杨惠中.(2010).语料库语言学的应用研究与贡献[J].现代外语(4).

推荐第3篇:对外汉语教学流派

 对外汉语教学法

授课教师:沙宗元

一、对外汉语教学法概说

(一)几个基本概念  教学原则:指导语言教学的法则,它反映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用以指导和规约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等全部教学活动。

处理好6种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关系;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关系;理论讲解与言语操练的关系;目的语与媒介语的关系。

 教学路子:经过人工设计的为实现某种教学目的而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途径和方式。例如,以字为基本单位还是以词为基本单位;综合教学、分技能教学、综合与分技能相结合。

教学路子由所教语言的特点和语言习得规律所决定。 教学路子不同于教学原则:(1)教学路子是相关教学原则的具体化;(2)教学原则全面反映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具有普遍意义。教学路子要经过人工设计,要更加重视针对所教语言的特点。

 教学方法:在教学原则指导下,在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具体方法,其中包括组织教学内容的方法,讲解语言点的方法,训练听、说、读、写等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路子不同(1)教学路子指导教学内容的分类和组织,并通过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加以落实。教学方法主要指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具体方法。(2)教学路子对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的指导和规约具有统一性。教学方法则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和创造。

 教学技巧: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技巧。虽受教学原则、教学路子、教学方法的制约,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例如,课堂教学中怎样引进新的语言点,怎样板书,怎样使用直观教具,怎样运用表情动作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怎样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怎样调节课堂气氛,怎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等,都属于教学技巧方面的问题。

没有好的教学技巧,再好的教材也不能吸引学生;教学技巧也不能背离教学原则。

(二)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语言学原理

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兴替;

任何一种语言教学法的特点和原则与都与相应的语言学理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 心理学原理

心理学对于形成和发展语言教学法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 不同心理学理论和流派对语言教学法产生不同影响。

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教育学科,从总体设计到各个具体环节的实施,都受教育学原理的规范和制约。 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语言心理学等,揭示了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机制,有助于理解外语教学法中提出的原则和方法。

(三)历史上的语言教学流派和教学原则  教学法流派分类 教学法流派: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包括其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学手段、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和评估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法体系。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按其语言教学特征,将国外语言教学流派分为四类:认知派、经验派、人本派和功能派。

 认知派与经验派 语法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古典法”,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教学法。19世纪初,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对语法翻译法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使之成为一种科学的第二语言教学法体系。其语言学基础是历史比较语言学,认为一切语言都源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语言规律是共同的,词汇所代表的概念也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词汇的语音和书写形式。 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点: (1)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言、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口语和听力教学。 (2)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熟记语法规则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

(3)词汇的选择由课文内容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

(4)用母语进行教学,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 (5)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原文,阅读文学名著。 语法翻译法的不足之处:

(1)忽视口语教学和语音教学,缺乏听说能力的训练; (2)过分依赖母语和翻译手段;

(3)过分重视语法知识的教学,死记硬背语法规则,不注重语义; (4)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最为根本的问题是不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直接法

又称“改革法”或“自然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西欧(法、德),与语法翻译法相对,主张以口语教学为基础,按幼儿习得母语的自然过程,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相联系而不依赖母语和翻译的语言教学法。直接法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习惯,语言的运用是靠感觉和记忆而不是思维。其心理学基础是联想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方式和动物一样,是刺激与反应直接联结,否认意识在其中的作用。 直接法的主要特点:

(1)目的语与它所代表的事物直接联系,排斥母语和翻译,采用直观手段,用目的语学习目的语,课堂教学常用扮演角色、演戏等方式。

(2)不是先学习语法规则,而是靠直接感知,以模仿、操练、记忆为主形成自动的习惯。 (3)以口语教学为基础,先听说后读写。

(4)以句子为教学的基本单位,整句学、整句运用,而不是从单音、单词开始。 (5)以当代通用的语言为基本教材,学习生动的、活的语言。 直接法的不足之处:

(1)过分强调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对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认识不足,对课堂教学的现实也考虑不够;

(2)强调口语教学,对读写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3)过分强调模仿,对人的积极、主动学习强调不够,忽视语法规则的掌握。 听说法

把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听后说,经过反复的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

又称“句型法”、“结构法”、“耳口法”等。20世纪40年代产生于美国,早期用于训练军队人员的外语口语,50年代推广到高校和中学的外语教学中去。

其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第二语言教学要从口语开始,通过掌握语言结构学会目的语。

其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言语行为是通过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并加以强化而形成习惯,第二语言教学要通过大量的模仿和反复操练养成新的语言习惯。 听说法的特点:

(1)听说领先,读写为辅;

(2)反复操练,用模仿、重复、记忆的方法形成习惯; (3)教学内容以句型为中心,通过句型掌握目的语; (4)对比语言结构,找出难点,确定重点;

(5)严格、及时地纠正错误,避免养成错误的习惯;

(6)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尽量用直观手段或借助于情景、语境,直接用目的语理解或表达。

(7)注意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如幻灯、录音、电影等。 听说法的不足之处:

(1)过分注重语言结构形式,忽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结果导致学习者只能流利地说出一些正确的句子,难以具备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

(2)过分强调机械训练不仅枯燥乏味、不易引起学习者的兴趣,也忽视了学习者认知能力的能动作用,不利于学习者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视听法

将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进行外语教学的方法。

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法国,因首创于法国圣克卢高等师范学院,所以也称“圣克卢法”,代表人物是古根汉(G.Gougenhein)和吉布里纳(P.Guberina)。

视听法来源于直接法和听说法,继承了二者的长处,重视口语,用目的语直接教学,强调反复操练,强调语言对比。它又克服了听说法脱离上下文和一定语境孤立进行操练的缺点,提出了情景视觉和听觉相结合、以整体结构感知的新教学法体系。

视听法的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掌握了一种语言的结构就是掌握了该语言,主张对目的语结构进行科学分析和描写。 视听法的特点:

(1)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相结合。 (2)语言和情境紧密结合。

(3)整体结构感知,通过图像和对话,使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在对话中被整体感知。 (4)先口语教学,后书面语教学;听说领先,教材以对话为主,进行集中强化教学。 其教学过程包括语言材料的展示和感知、理解和记忆、练习和运用三个环节。 视听法的不足:

(1)重视口语会话,忽视书面语阅读,忽视读写能力的培养;

(2)过分强调整体感知和模仿训练,忽视对运用结构的分解和单项训练。 (3)教学顺序比较固定,不够灵活多样。 (4)偏重语言形式,忽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 认知法 又称“认知-符号法”,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代表人物是卡鲁尔、布鲁纳。

认知法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应发挥学习者智力的作用,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理解、发现、掌握语法规则,并能从听说读写各方面全面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其主张与听说法相对立,而且又重新肯定了强调语法学习和发展智力的语法翻译法,因而也称“现代语法翻译法”。

其理论基础是转换生成语言学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主张语言是一种受规则支配的系统,人类学习语言决不能单凭模仿记忆,而是一种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创造性的运用过程。

认知法的特点: (1)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智力作用,强调通过观察、记忆、思维等活动来内化语言知识体系,反对机械的刺激-反应式学习。

(2)强调在理解、掌握语法规则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有意义练习,提倡演绎法教学。 (3)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者的信心和兴趣培养。 (4)适当使用学习者母语。

(5)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6)正确对待学习者的错误,反对有错必纠。

 人本派与功能派 自然法(Natural Approach)

20世纪70年代后期产生于美国,代表人物是克拉申(S.Krashen)和特雷尔(T.Terrell)。 自然法根据对自然条件中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观察和研究,提出在非自然条件中最大限度地扩大对学习者的语言输入、首先集中培养理解能力,并强调通过习得掌握第二语言。

自然法以语言交际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是个人的交际能力。 自然法的特点:

(1)以培养学习者的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能力为目标,课堂活动全部用来进行交际。 (2)强调理解的重要性,语言学习从理解开始,推迟口头表达。 (3)强调自然习得,课堂教学给学习者提供充分的语言习得机会。 (4)一般不纠正学习者的错误,以免影响学习者表达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表达前阶段;早期表达阶段;扩展表达阶段。 自然法也有一些争论:

(1)过分强调习得的作用,对有意识学习的作用估计不足;

(2)过分依赖尚未完全证实的“自然顺序”假说,对教授语言结构、掌握语法规则的意义认识不足;

(3)让学习者自己决定学习的进展速度,并非每个学习者都能做到。 (4)在非目的语环境中,非本族语教师难以提供大量、可理解的输入。

 交际法

又称“功能法”、“意念法”、“意念-功能法”,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西欧,创始人是英国的威尔金斯(Wilkins),代表人物有英国的亚历山大(Alexander)、威多森(Widdowson),荷兰的范埃克(VanEK)。最有名的教材是《跟我学》。 交际法的语言学基础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社会语言学,特别是海姆斯的交际能力理论、韩礼德的功能语言理论和话语分析理论、威多森的语言交际观。

在心理学理论方面,交际法受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和60年代兴起的心理语言学的影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需要分析”选择应学习的语言功能和语言形式。 交际法的主要特点:

(1)以功能意念为纲,根据教学需要选取真实而实用的语言材料。

(2)教学过程交际化。创造接近真实交际的语言环境,教学方法多样化,多是实用的交际活动。

(3)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性技能训练相结合。 (4)强调语言交际的内容,不苛求语言形式。

(5)螺旋式地安排语言材料,将功能和结构结合在话题之中,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 交际法存在的问题:

(1)功能和结构和结合是长期以来难以很好解决的问题; (2)课堂教学交际化难以真正做到。 (3)不及时纠错不利于学习者的进步。

(4)交际法的实施要求教师培训、教材编写、测试评估等相关环节作出相应改革。

4、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发展趋势 (1)综合化趋势;

(2)在语言习得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语言教学规律; (3)培养目的语交际能力成为共识;

(4)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情感因素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推荐第4篇:精要十八式文字教学

精要十八式文字教学

第一式:太极起势

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两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内,头自然正,唇齿微合,舌间轻抵上颚,二目平视。

动作二:接上势,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一步,比两肩略宽,脚尖微外摆,脚趾、脚 掌外缘、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虚领顶劲,二目平视。

要求:横开步时,重心先移到右腿,提左脚开步,脚尖先着地,慢慢踏平。周身放松,气沉丹田,降于涌泉,屈膝松胯,下沉时呼气。此时脑空心静,思想高度集中,心中无一所念,浑然如一片无极景象。

动作三: 接上势,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松肩沉肘: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屈膝松胯,两脚踏实,二目平视。

要求:当两手上升、身体下降时,胸、背、肋、腹各部肌肉均要松弛下降,促使心气下降,切忌肩上耸,横气填胸。此动吸气。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胯,两手随身体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二目平视。

要求:两手下按时,要立身中正,切忌弯腰突臀,裆部要松、虚、活。下蹲时,如坐凳子一样。此动呼气。

第二式:金刚捣碓

动作一: 接上势,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左逆缠右顺缠,走弧线向左前方掤出,左手掤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朝外,右手掤至胸前中线,手心朝上,目视左前方 要求:上掤转体时,要结合裆腰劲,松胯塌腰,劲贯手掌。此动吸气。

动作二 :接上势,身体右转90度,重心由右移到左腿,右脚尖外摆,两手左顺右逆缠向右后,目视左前方。此动呼气。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左腿提起,里合扣裆,屈膝松胯,身体下沉且微向右转,两手掤,目视左前方。

要求:左腿上提,身体下沉,上下相合。切忌弯腰突臀。此动吸气。

动作四:接上势,左脚跟内侧着地,向左前方铲地滑出,脚尖上翘里合,重心在右腿;两手继续向右后上方加掤劲,目视左前方。

要求:向前开步时,身法要端正,左脚向左前开步,两手向右上掤,形成对称。此动吸气。

动作五:接上势,重心由右腿移到左腿,左脚尖外摆踏平。身体随重心移动,向左转45度,两手左逆右顺缠,走下弧向前掤,左手掤至胸前,手心朝下;右手下沉至右膝内上方,手心朝外,指尖朝后,目视前方。

要求:转身,移重心,手前掤要协调一致。塌腰旋裆,裆走下弧向前。左臂保持半圆,掤劲不丢;右臂切勿夹肘,与身体要有一定距离。左膝与左脚跟上下对照,右腿屈膝松胯,保持裆劲圆活。次动先吸气后呼气。

动作六: 接上势,左手向前撩掌,向上再向内环绕合于胸前右小臂内侧;右手领右脚弧线向前上托掌于右胸前与左手相合,左手心朝下。右脚经左脚内侧向前上步,脚尖点地,重心在左腿,目视前方。

要求:上步时,要屈膝松胯,轻灵自然,稳重,两手与身体有上下相合之意。此动吸气。

动作七:接上势,左手顺缠外翻下沉于腹前,手心朝上,右手握拳下沉落于左掌心内,拳心朝上,目视前方。

要求:两手与身体间距8-10厘米,有圆掤之感;随落拳腰劲下沉。此动呼气。

动作八:接上势,右拳逆缠向上提起,与右肩平,左腿屈膝松胯,提起右腿旋于裆内,脚尖自然下垂,目视前方。

要求:提腿时,身体下沉,有上下相合之意;提拳时要松肩沉肘,促使内气下降,支撑要稳。此动吸气。

动作九:接上势,右脚震脚落地,脚掌踏平,两脚间距约与肩同宽;右拳顺缠下落于左掌心,两臂撑圆,目视前方。

要求:右拳、右脚同时下沉,震脚发劲,屈膝松胯,气沉丹田。此动呼气。

第三式:懒扎衣

动作一:身体微左转,重心右移。右拳变掌,逆缠上掤于头右侧,左手逆缠下按至左胯侧,目视左前方

要求:右拳变掌上掤时,先塌腰旋转,以身催手,弧线上掤,与左手下按配合,形成开劲。此动吸气。

动作二:接上势,两手由双逆缠变双顺缠划弧交叉于胸前,左手合于右臂内,手心朝外,右手心朝上;重心移至左腿,提右腿向横开一大步,脚跟内侧着地,脚尖上翘里合,目视身体右方

要求:手合脚开同时进行并协同一致,手到脚到,开步要轻灵自然。此动呼气。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左转,重心右移,右手顺缠上掤,目视右前方

要求:移重心时,裆走后圆弧,左肘掤劲不丢,右腋不能夹死,有圆虚之感。此动吸气。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向右转,右手逆缠外开至右膝上方,松肩沉肘,略变顺缠,指尖高与眼平;左手顺缠经腹前至身体左侧,变逆缠叉腰,四指在前,拇指在后。重心在右腿,眼随右手转视前方

要求:开右手时,以腰催肩,劲到松肩,以肩催肘,劲到沉肘,略坐腕,劲贯于指尖。松胯塌腰,开裆贵圆,右实左虚,右膝与脚跟上下对照,不能前倾、后倒、外撇;左腿挺而不直,膝微屈,脚尖内扣。立身中正,舒展大方。此势继续吸气。

第四式:六封四闭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右转,重心略右移,左手从腰间走上弧与右手相合;右手略前引下沉,目视右手中指端

要求:左手与右手相合时,与身体右转、重心右移相结合,两手坐腕接劲。此动吸气 。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左转,两手左逆右顺缠,自右而左捋,目视右前方 要求:下捋时,重心下沉,塌腰,两手合劲不丢,加外掤劲。此动吸气。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继续左转,两手继续左逆右顺缠,向左后上方,重心右移 ,目视左前方

要求:捋时,两手不能偏后,右臂掤劲不能丢,此动吸气。

动作四:上动不停,重心继续右移,两手变左顺右逆缠向上划弧,合于左肩前,身体略右转,目视右前方

要求:在由捋变按时,两手下捋上合,均由裆腰左移右旋,松肩沉肘,旋腕转膀,使劲不丢不顶,圆转自如,转折顺遂。此动继续吸气。

动作五:接上势,重心不变,身体微右转下沉,两手合力走弧线向右前下方按,左脚收于右脚内侧20厘米处,脚尖点地,目视右前下方

要求:双手下按时,要松胯塌腰,松肩沉肘,两手合力随身体下沉要协调一致。此动呼气。

第五式:单鞭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右转,两手双顺缠,左前右后旋转,手心朝上。重心在右,左腿以脚尖为轴,膝随身转里合,目视两手

要求:两手旋转时要圆活,不能有抽扯之形。此动吸气。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左转,重心在右,左腿以前脚掌着地,膝随身转外摆;右手逆缠,五指合拢,走弧线,腕向上提与肩平,左手心朝上,随身转下沉于腹前,左肘掤劲不丢,目视右手

要求:右手变勾手上提时,随身体旋转,塌腰、松肩、沉肘,以腰为轴,节节贯穿。此动为开,呼气。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右转,重心全移于右腿,左腿屈膝提起,左膝内扣;右手腕领劲,左手不动,松肩沉肘,上下相合,目视左前方

要求;右腿支撑重心,上下相合,切忌弯腰突臀。此动为合,吸气。

动作四:接上势,右腿支撑重心,左脚跟内侧着地,向左铲地滑出,脚尖上翘里合,右手腕领劲,左手下沉合劲,目视左前方

要求:立身中正,掤劲不丢。此动为开,呼气。 动作五: 接上势,身体微右转,重心左移,成左弓步,左手穿掌上掤逆缠外翻至右胸前,目视前方,瞟视左手

要求:移重心时,裆走外下弧线,旋转移动,左膝不能超出左脚尖;左手外翻时,不能挑肩架肘。此动吸气。

动作六: 接上势,身体微左转,左手逆缠外开至左膝上变顺缠放松下沉,目随左手送至体侧后,再转视正前方

要求:左脚尖外摆,右脚尖内扣,松胯屈膝,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松肩沉肘,两臂与两腿有上下相合之意。此动为外开内合,呼气。

第六式:白鹅亮翅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左转,左脚尖外摆,右手勾手变掌,双手顺缠交叉合于胸前,左手手指朝上,手心朝右;右手手心朝上,指尖朝前上,目视右前方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左转,重心移到左腿,上右步,右手微顺缠外加掤劲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右转,重心右移,两手同时逆缠外开,左手下按至左膝上方与胯平,手心朝下;右手上掤,手心朝外,两臂成半圆弧形。左脚上步收至右脚左前方,脚尖点地,目视前方

第七式:斜形

动作一:接上势,脚步不动,身体左转,左手逆缠后摆;右手顺缠,松肩沉肘,向左前划弧摆动,目视左前方

要求:以身带手,催动两臂转动,如风摆杨柳一样。此动吸气。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右转,右脚尖右摆,左脚跟着地,左膝里合,左手随转身由左后向右上划弧,合于鼻前中线,立掌,掌心朝右;右手逆缠划弧下按于右腿外侧,手心朝下,目视左前方

要求:两手转动时,以腰为轴,顶劲领起。此动呼气。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左腿屈膝提起,两手向右上掤,目视身体左前方

要求:两手上掤,身体下沉,右腿支撑重心,屈膝松胯,上下相合。此动吸气。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下沉,左脚跟内侧着地向左前方开步,脚尖上翘,两手继续上掤,目视身体左前方

要求:开步时,两手上掤,腰劲下塌,上下对称。此动呼气。

动作五:接上势,身体左转,重心左移,左手逆缠,随身体左转走下弧至左膝下;右手顺缠向后环绕变逆缠合于右耳下,目视左前方

要求:转体与移重心要协调一致。

动作六:接上势,身体继续左转,重心在左,左手五指合拢变勾手,弧线上提至肩平,右手立掌合于胸前,目视前方

要求:左手上提,手腕放松领劲。

动作七:接上势,身体右转,右手逆缠划弧向右拉开,松肩沉肘,含胸塌腰,松胯屈膝,目视前方

要求:此势两手两足位四隅角,要立身中正,舒展大方,开裆贵圆,虚领顶劲,上下四旁,八面支撑,谓之“中定身法”。此动呼气。

第八式: 搂膝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下沉,松胯屈膝下蹲;两手先逆后顺略上领,再变顺缠下合于左膝上方,重心在左腿,目视前下方

要求:两手下合时,要身法正直,随身下沉,两手如捧水一样合劲不丢。此动先吸气后呼气。

动作二:接上势,两手领劲上掤,左手在前,右手在后,立掌于胸前中线,随手上领,重心移至右腿;左脚收回至右脚左前方,脚尖点地,屈膝松胯,目视前方 要求:重心走下弧后移至右腿,左腿收回要自然。此动吸气。

第九式: 拗步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右转,两手右逆缠左顺缠后下捋,左腿屈膝提起,重心在右腿,目视前方

要求:下捋时掤劲不丢,提腿上下相合,右腿要稳。此动呼气。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微左转,右腿向前上步,脚跟着地,脚尖上翘,重心在右腿;同时两手左逆右顺缠,向上向前掤,目视前方

要求:向前迈步要自然,两手划弧上掤下捋,要与身法自然结合。两手上翻时吸气,下沉时呼气。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左手逆缠下按,右手逆缠向前推出;右腿屈膝提起,目视前方

要求:步法稳重,上步轻灵自然。此动先呼气后吸气。

动作四:接上势,右脚向前上步,脚跟着地,脚尖上翘,重心在左腿,身体微左转,左手下沉,右手前推,目视前方

要求:上步如猫行,轻灵自然。

动作五:接上势,右脚尖外摆,重心移至右腿,提左脚向左前方上一步;身体随上步自左向右转体90度;右手逆缠下沉,左手顺缠上翻划弧经左耳变逆缠,与右手交叉合于胸前,重心偏右腿,目视前方。

要求:移重心上步时,身体不能上提,两手交叉,掤劲撑圆,立身中正。此动接上势,先吸气后呼气。 第十式:掩手肱拳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略右转,重心左移,两手逆缠自下向左右分开,目视前方 要求:两手分时,以身带手,沉稳圆活,此动接上势,继续吸气。

动作二:接上势,重心右移,身体略右转,右手顺缠上翻变拳合于右腰间,拳心向上;左手由逆缠变顺缠,立掌合于胸前正中线,目视前方

要求:握拳合劲时身体中正下沉,松垮屈膝,劲合于右腿,蓄劲待发。此动吸气。

动作三:接上势,右腿蹬地里合,身体迅速左转,松左胯,右拳逆缠螺旋前冲,左肘向后发劲,目视右拳前方

要求:发劲时,拧腰转裆,将右拳突然冲出,前拳后肘,对称发力,完整一气。

第十一式:高探马

动作一: 接上势,重心不变,身体右转,两拳变掌,左手逆缠前掤,右手逆缠下分,目视前方

要求:手臂分开时,随裆腰旋转,身法中正,两臂掤劲不丢,有支撑八面之势。呼气。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左转,重心右移,右脚尖内扣;右手顺缠外翻至身体右侧与肩平,再变逆缠合于右肩前,左手顺缠里合。目随右手旋转,再视左前方

要求:右手外翻上掤旋转时,要开胸松胯,有开中寓合之势,此动吸气。

动作三: 接上势,身体左转,重心在右腿,左脚向左后划弧,收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右臂松肩沉肘,顺缠向右侧推出;左手顺缠收至腹前与脐平,手心向上,目视右前方 要求:推右掌要随转体,周身一致。此动呼气。

第十二式:左蹬一跟

动作一:接上势,左手逆缠外掤,右手先顺缠略里合再逆缠与左手同时外掤,两手心均朝外;同时,重心移到左腿,提右腿向右横开一步

动作二:接上势,两手握拳,顺缠里合于腹前,拳心向里;同时,左腿屈膝提起,脚尖放松,悬于裆内,目视左前方

要求:身体下沉,提腿,屈膝松胯,上下相合,两肘外掤,蓄而待发。此动吸气。

动作三:接上势,右腿支撑重心,身体略右倾,左脚用腰裆弹力向左侧平蹬与腰平。两拳分别向左右冲击,力贯拳面

要求:右腿支撑要稳,左脚和左右拳要同时发劲,要“缩身如猬形,吐气贯长虹”。此动呼气。

第十三式:玉女穿梭

动作一: 接上势,左脚落地,两拳变掌顺缠合于腹前

动作二: 接上势,重心左移,身体右转,两手随之右转掤于胸前,立掌,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同时右脚以脚尖为轴右膝外摆,左脚尖内扣随身右转。目视前方 要求:转身时要以腰催肩,以肩催肘,掤于手。此动先吸气后呼气。

动作三: 接上势,屈膝松胯,身体下沉,两手双逆缠下合,目视前方 要求:随身体下沉,两手下按,切勿弯腰。此动接上势下沉呼气。

动作四: 接上势,两手顺缠迅速向上领起,双脚随之上纵离地,目视前方 要求:以手领劲,周身一致,上纵轻灵。此动吸气。

动作五: 接上势,双震脚落地,双手逆缠随之下按,目视前方

要求:震脚落地,两手下按要沉重有力,完整一气,立身中正。此动呼气。

动作六: 接上势,两手逆缠上掤,右腿随之屈膝提起,目视前方 要求:手掤提腿,立身稳重,周身合一,内劲团聚不散。此动吸气。

动作七: 接上势,重心在左腿,身体迅速左转,右腿里合外蹬,右掌逆缠前推,左手逆缠,向左后发肘劲,目视右前方

要求:将周身团聚之劲,迅速贯于右脚、右手和左肘,左腿独立稳重。此动呼气。

动作八: 接上势,右脚跨步落地,重心移至右腿,身体微右转,左掌略下沉,目视前方 要求:此势为窜跳的过渡动作,右脚落地即起,用右脚前掌弹地蹬起前跃,此动先吸气后呼气。

动作九: 接上势,右脚蹬地弹起前纵,身体在空中向右旋转180度,左手逆缠向左猛推,右掌向右开,左脚先落地,右脚从左脚后插过,脚尖着地,目视左侧

要求:此势为下势过渡动作,练习时可以不停,落地轻稳,身法中正。

动作十: 接上势,身体右转180度,重心移至右腿,左腿随转身里合;同时,两手随转体左顺右逆由左向后转捋,目视左前方

要求:转身时,身法下沉,两手掤劲不丢。此动吸气。

第十四式:云手

动作一: 接上势,右手顺缠里合于腹前,掌心向左,左手逆缠里合外掤于左肩前,掌心向外:同时,左脚向右后插步,脚尖点地

动作二: 接上势,身体微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右脚踏实,提左腿向左前方横开一步,脚跟着地,脚尖上翘;同时,右手逆缠外翻上掤,左手顺缠走下弧,里合于腹前。目视左前方

动作三: 接上势,身体微左转,左手由顺缠变逆缠,划弧外翻上掤,右手变顺缠里合于腹前;同时,重心移至左脚腿,右脚插步于左脚左后方,目视左前方

要求:云手以腰为轴,两手在体前分别向左右两侧划弧,如车轮滚翻,上下往返。开一插一为一步,共四步,也可根据场地灵活掌握。

第十五式:转身双摆莲

动作一: 接上势,两手左顺右逆缠向右向后方捋;身体先以左脚跟为轴,再以右脚跟为轴向右后旋转180度。右手位于胸前中线,掌心朝右上,左手拉于左肩前,掌心向上,目视左前方。

动作二: 接上势,重心右移,身体微右转,左腿屈膝提起,向左前方开步:两手向右后方掤,目视前方

动作三: 接上势,身体向右转,重心左移,两手由后转为走下弧向前合劲,合于右腰侧,目视前方

动作四: 接上势,重心在左腿,提右腿向左走下弧向上,再向右摆击,两手掌向前与右脚外侧击拍相合,目视前方

要求:转身时,身法下沉,两手掤劲不丢。此动吸气。

第十六式:当头炮

动作一: 接上势,拍脚后,右腿向右后撤一步,两手逆缠向左上掤,重心在左腿,目视前方 要求:拍脚后步要稳,上引下进协调一致。此动吸气。

动作二: 接上势,身体微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同时,两手左顺右逆缠随重心后移下捋再变拳合于右胸侧,目视左前方

要求:两手下捋,随重心移动转身一致,切勿弯腰。此动先呼气后吸气。

动作三: 接上势,右脚蹬地,重心迅速由右腿移至左腿,身体随之左转;同时两拳合力向前发劲,拳眼向上,拳心相对,目视前方

要求:心意一动,猝然抖发,如金狮抖毛,猛虎下山,完全是腰裆的弹抖劲,力贯拳顶。此动呼气。

第十七式:金刚捣碓

动作一: 接上势,两拳变掌左顺右逆向右后上方捋带,同时重心由左向右移,目视左前方

动作二: 接上势,重心由右腿移至左腿,左脚尖外摆踏实,身体随重心移动向左转45度;两手左逆右顺缠走下弧向前掤,左手掤至胸前,手心朝下,右手下沉至右膝内上方,手心朝外,指尖朝后,目视前方

动作三: 接上势,左手向前撩掌,向上再向内环绕合与胸前右小臂内侧:同时,右手领右脚弧线向前托掌合于右胸前与左手相合。右手心朝上,左手心朝下:右脚经左脚内侧向前上步,脚尖点地,重心在左腿,目视前方。 动作四: 接上势,左手顺缠外翻下沉于腹前,手心朝上;右手握拳下沉落于左掌心内,拳心朝上。目视前方

动作五: 接上势,右拳逆缠向上提起与肩平,右腿屈膝松胯提起,右脚悬于裆内,脚尖自然下垂,目视前方。

动作六: 接上势,右脚震脚落地,脚掌踏平,两脚间距同肩宽;右拳顺缠下落于左掌心内,两臂撑圆,目视前方

第十八式:收势

动作一: 接上势,右拳变掌,两手向左右下分,身微下沉,屈膝松胯,目视前方 要求:两手分,身下沉,切勿弯腰。此动先吸气后呼气。

动作二: 两手同时各向左右划外弧合于两肩前,目视前方

要求:两手上升,松肩沉肘,胸、腹、背各部肌肉均松弛下沉。此动呼气。

动作三: 接上势,两手顺身体两侧缓缓下按于两大腿外侧,目视前方

要求:两手下按,呼气,周身放松,气归丹田,意形归原。一套拳练完,心平气和,自始至终,一气贯通。

动作四: 接上势,身体慢慢立起,恢复到自然站立姿势,目视前方

推荐第5篇:当代语文教学流派

当代语文教学流派

1、教学流派:是指在教学,教改实践中出现的具有显著风格和区域影响的教学派别。P11

2、确立语文教学流派的标准大致如下:p11 (1) 成功的课堂教学是形成教学流派的基础 (2) 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有继承发展和创新 (3) 得到同行,专家的成人

(4) 教学风格显著,并有自己教学体系特点 (5) 以某一个或几个教育实践家或教育家为典型代表 (6) 有一定区域性影响的教师群体

(7) 有反应映其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特点的专著

3、当代语文教学流派形成的原因p13 (1) 宽松的社会环境为教学流派的形成提供了思维条件

(2) 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对教育改革的倡导和重视,语文教学研究团体的恢复和成立,为教学流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 信息社会化为教学流派的形成提供了信息基础

(4) 共同的目标使语文教学改革具有向心力,从而促进了教学流派的形成

(5) 有众多的积极投身语文教学改革,为语文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工作者,使语文教学改革出现了“多元化”形成了诸多“龙头”

(6) 从“思场流控制论”的角度看,教学流派是思场流碰撞融合的

产物。

4、当代语文教学流派综述:p16-17 情感派:是指以于漪,欧阳代娜,程翔为代表的教学派别。(“老师要把课文中的美原原本本地交给学生”,语文教学要讲出美,悟出巧字来,悟出活字来,练出实字来。)

导读派:是指以钱梦龙,蔡澄清,黎见明为代表的教学流派。(三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四式:自读课,教读课,练习课,复读课) 思维派:代表宁鸿彬

管理派: 是指以魏书生,张富为代表的语文教学流派。(魏书生:六步教学法,张富:“跳摘”理论和“四分三度”教学模式。) 语感派,目标教学派,快速写作派,快速阅读派,大语文教学派。

5、“熏陶感染塑心灵”是情感派的主要观点p35 6情感派的特点:献慈爱,富激情,重感染,善诱导。P38-42 情感派的主要特点:对语文教育事业的爱

7、欧阳代娜:主张用美学原则来知道教与学,用美育思想来感染陶冶学生,具体做法:揭示课文主题的美,领悟课文的思路、结构美,感受课文题材的美,品味课文语言的美p66-70 8,【钱梦龙】培养自学习惯基本流程:制定训练规程——培养习惯——形成能力

(1)制定训练规程:第一步,认读感知。第二步,辩体析题。第三步,定向问答。第四步,深思质疑。第五步,复述整理p103

9蔡澄清的“点播”教学艺术的基本方式和作用:(1)暗示引发(2)引路入境(3)辐射延展(4)抽换比较(5)纲要信号(6)激疑促思(7)再造想象(8)“挑拨”争鸣p138-p145 10.宁氏教学三原则:三不迷信,三个欢迎,三个允许。 三不迷信:是指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

三个欢迎:欢迎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的不同见解,欢迎发表与教师的不同见解。

三个允许: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P163-169 11思维派的特点:(1)着眼未来,培养创造型人才(2)用“创造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3)独具特色的课堂常规训练p170-173 12魏书生教学体系:育人,管理,教书。P216-220 13.管理派的教育思想:(1)民主、科学(2)管理、教学(3)自强、育人、教书p235-239 14语感派的形成p349语感派的教育思想p366跳摘果实教育理论和四分三度的教学体系。P309 14三主一副:(1)以学习“精辟”语言为主线,奠定学生语言及文化功底(2)以学习“目标”语言为主线,提高学生语言及文化素质。 (3)以学习“伙伴”语言为主线,训练学生语言操作能力(4)以学习语文知识为副线,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理性观照。P375 15语感的含义:分寸感,和谐感,情味感p381 16.四步语感训练:(1)感受语言,触发语感。(2)品味语言,领悟语感。(3)实践语言,习得语感(4)积累语言,积淀语感。P390

17语感分析: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调一调,联一联,读一读p400 18,人人都是闻一多p407 19四,四三五六目标教学基本式p424图表

20.目标教学派:目标,测试,矫正和补救。

(一)以师生双向“达标”为核心(1)制定目标三原则(2)目标教学“四环节”(3)导学达标的“五步”

(二)把测评作为教学反馈的主要手段。

(三)在测评上的基础上进行反馈,矫正,补救。P435 21快速写作派p463 22.快速阅读派的教育思想:开发大脑论,快速摄取信息论,心理定势论518 23.快速阅读派的特点:(1)对全脑快速阅读能力的强化。(2)强调阅读的时空观念(3)阅读速度与效率的高度统一p530 24“语文小能人”六要:p549 一, 要有较强的读书识字能力 二, 要能写得一手好看的钢笔行楷字

三, 要能讲的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并养成讲礼貌语的习惯 四, 要能写表达真情实感而且有物有序的作文 五, 要能独自操办出图文并茂,小有美感的手抄报

六, 要能神态自如的登台作三五分钟的表情朗读和即兴演讲。

25、大语文教学模式特点:育能人,练能力,设能项,,编能序,排能课,分能级,记能分,评能称,标能号,建能会。P553或p572-579

26、豁达精乐观,是“竹青精神”的动力所在。P559 27.大语文教学流派的教育思想:教师观:要当读写“教练”,莫做文章“讲师”。教育观:教大语文,育小能人。教学观:立体化,动态化,多彩化。P56

推荐第6篇:教学流派回顾(5)

教学流派回顾

(五)----李吉林与情境教学

【背景】

李吉林,1938年5月生,江苏南通人。1956年8月于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毕业后在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1978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现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规划专家组成员等职。

李吉林长期坚持教学改革,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受到教育界普遍的欢迎与尊重,是基础教育界卓有影响的小学教育专家。 【综述】

情境教学:创设充满智慧和情趣的空间

以“情”为经,以“境”为纬,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生活环境的创设,拉近了学科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李吉林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了现实的途径——

1 为儿童的学习探索

情境教育的探索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时任语文教师的李吉林在教学中发现,语文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远离语言学习应有的真情实感,学生的学习乐趣被淹没在大量枯燥乏味的字、词、句、篇的分析和训练中。受国外在语言教学中情景教学训练的启发,为了努力突破传统的条条框框、改变灌输式教学,李吉林开始了语文情境教学的探索。

最初,情境教学以“创设情境,进行片断语言训练”为主。由于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了生活情景,学生学习情绪很高,教学效果显著。其后,李吉林确定了“带入情境,提供作文题材”的主题。通过引导学生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观察、角色扮演等操作性尝试,获取作文题材,以自己的所感去表达。在“运用情境,进行审美教育”的实验阶段,李吉林又将情境教学和审美教育统一于语文教学中。

通过反思,李吉林体会到,情境教学探索的前几个阶段都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个阶段都包含着儿童发展的各方面的要素。也就是说,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之后,她提出了“凭借情境,促进儿童整体发展”的新思路,并总结出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五条要素,即: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以激发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语言为手段,贯穿实践性。

随着教学研究实验的深入,李吉林发现,不只是语文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内部,都存在着相似的问题:教育教学活动很难成为儿童的主观需求,这样势必阻碍儿童潜能的充分发展。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李吉林将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成功经验顺其自然地推广开来,从一个班发展向一个年级,从一个学科发展向各个学科,从而在整个小学教育中构建了一个多元的情境教育网络。

1990年,李吉林明确提出了“情境教育”的设想,情境教学由语文单科发展为整体的情境教育,越来越多学科的教师加入到了教学研究和实验的队伍中来。同时,课堂教学的有益 1 经验,使得情境教学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校外的各种活动中。在课外真实、自然的情境中,情境教育得到了更加有活力的发展。

“情境课程”是情境教学实验过程中的必然产物。1996年,李吉林在汲取各家课程论精华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情境课程”的主张,阐述了“情境课程”的理念,概括出“学科情境课程的主体作用”、“大单元情境课程的联动作用”、“野外情境课程的源泉作用”,以及“过渡情境课程的衔接作用”等情境课程的四个领域,并对它们的功能进行了阐释。她的愿望是通过“课程”使情境教育走向大众化,便于更多的教师操作,进而使更多学生受益。实践表明,情境课程具有整合、熏陶、启智、激励四大作用,从而使情境教育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更使得李吉林对情境课程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施充满了信心。

2 让情感与认知结合

李吉林在情境教学的探索中,突破了“主知主义”的束缚,让情感与认知结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路。

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结合。李吉林清楚地知道,教材中的美文是以语言为中介,以抽象的符号呈现教材画面的,要让儿童感受其美,就要让艺术走进课堂,走进语文教学。李吉林将图画、音乐、戏剧等艺术的直观与语言描绘结合起来创设情境,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从而找到了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运用暗示导向、情感驱动、角色效应、心理场整合等原理。其一,运用暗示导向。在情境教育中,把跨度宽阔的教育、教学空间,用各种暗示手段联动起来,以不同形式、不同途径渲染学校亲切、愉快、智慧及蓬勃向上的氛围,可以使儿童的无意识倾向处在忘我的境界中,趋向教育者既定的方向,还可以使学生从无意识的加工中最大限度地受益,让儿童潜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其二,情感驱动。实践证明,儿童在情感的驱动下,会主动积极地投入认知活动。在优化的情境中,儿童将经历“关注——激起——移入——加深——弥散”的情绪发展过程。随着情境教育的实施,儿童的情感将在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延续、反复、发展,让儿童的审美情感、道德情感和理智情感,在其间受到了很好的陶冶,并作为相对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逐渐内化、融入到儿童的内心世界中。其三,角色效应。情境教育创设的情境,总是蕴含着教育者的意图。结合教材特点和活动需要所设计的角色,让儿童扮演或担当角色,其角色扮演的热烈情绪将渲染整个学习情境,不仅是角色扮演者,全体学生都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加深儿童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儿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由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成为积极参与的主动角色。其四,心理场整合。人为创设的教育情境、人际情境、活动情境、校园情境能够使儿童的生活空间成为富有教育内涵、富有美感、充满智慧和儿童情趣的生活空间。丰富形象的感染,真切情感的体验,潜在智慧的启迪,使儿童得到一种满足,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向着教师创设情境的目标推进的“力”。在这种正诱发力的推动下,儿童主动投入教育教学活动的态度、情绪、语言和行为,使已创设的情境更为丰富,情境渲染的氛围 2 更为浓烈。置身其中的教师也即时感受到教学成功的快乐,又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活动。这样,“情境——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在心理场中得到整合、推进,促使儿童的顿悟加速产生,从而不断改变他们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结构。

汲取古代文论“意境说”的养分。最初,李吉林从外语的“情景”很自然地联系到中国古代文论的“意境”,领悟到诗人是在情境中才能萌发情感,在情感的驱动下写出动人的诗篇,而小学生作文同样也需要情感。她大胆设想,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作文题材,改革作文教学远离儿童生活的现状,进而以“意境说”来丰富乃至改写“作文论”。她把学生带到大自然当中去,让学生在有意创设的或优选的富有美感的情境中,“情动而辞发”。其后,她又进一步从“意境说”中得到启示,认定“意境说”讲究的“真”、“美”、“情”、“思”正是儿童教育所需要的,并陆续概括出情境教学的“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以及围绕“情”、“思”、“美”开始构建情境教学的操作要义。

3 独特的理论体系与操作模式

情境教学的原则为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创造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并具有五项操作要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

情境教学包含的四大特点、六个途径、促进儿童发展的“五要素”,连同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和基本原理等构建了属于情景教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

由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经历一个不断深入探索的过程,并由此而形成了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

拓宽教育空间,追求教育的整体效益。通过多样性的课外教育活动、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野外情境教育活动,拓宽教育空间,形成多维结构的情境,丰富了促进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教育源”,从而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

缩短心理距离,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通过创设一种“亲、助、和”的师生人际情境和“美、趣、智”的学习情境来缩短老师与学生、与教学内容及同学之间的心理距离,促使儿童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

利用角色效应,强化主体意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担当教材中的角色、向往角色,还是扮演童话角色、现实生活中的角色,都顺应了儿童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规律。在角色意识的驱动下,儿童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其主动接纳知识、主动想象、探究、主动操作训练等一系列学科素养连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可以得到培养和提高。

注重创新实践,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注重拓宽教育空间,缩短心理距离,利用角色效应,为儿童的创新、实践提供最佳的外部环境,促使儿童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生 高俊霞/文)

《中国教育报》2007年8月17日第5版

3 【课例】 大海,大海(小学一年级诗歌教学,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感受、想象大海的“美”、“大”与“富有”。

2.学会本课生字:海,只,过,点,太阳,边。体会“大海,大海像只摇篮”、“太阳,月亮也睡在里边”诗句的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自学课文,学会自己提出问题。

1.引导:小朋友读读想想,再看看图。(展示大海图)例如:大海像只摇篮,你就问自己“大海怎么是只摇篮呢?”“白帆点点是什么意思?”(启发学生提问的主动性;提示提问的方法,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

2.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解决提出的疑问,以体会诗句含义。

1.语言描述,带入情境,体会“摇篮”的意思:小朋友很小很小的时候,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不会坐也不会站,就躺在摇篮里,妈妈常常坐在摇篮边,给你们哼着歌。说到这儿小朋友好像回到小时候,睡在摇篮里。(老师轻轻哼着《摇篮曲》)宝宝睡觉了„„妈妈坐在摇篮边,摇呀,摇呀,就这样,我们慢慢长大。

2.指点:大海常常掀起大浪,一会儿浪头掀上去,一会儿又落下来,这就像什么呢?

3.启发:我们在妈妈的摇篮里长大,那谁在大海的摇篮里长大,想想大海里睡着哪些小宝宝?

4.凭借画面,引导学生想象大海里的情景。想想看,你们是不是好像看到真的大海,看见鱼宝宝、虾宝宝都在大海的摇篮里渐渐长大,小鱼变成大鱼,小海龟变成大海龟。(引导学生想象美好的情境,使课文的内容变成动态可见的形象)

大家齐读:“大海,大海像只摇篮。”

(点评:通过语言描绘,儿童生活经验结合图画再现,进入情境理解词句。)

三、师生共同创设情境,通过剪贴画,体会诗句的含义和画面。

1.描述:大海里睡着鱼宝宝、虾宝宝,许多许多的海产宝宝;那海上又有什么呢?现在让我们的帆船驶进大海,老师的大船开进大海了。(教师贴上一只大船的剪纸)

2.我们这些小渔民的船也都开到大海里去。(学生纷纷把自己的船贴在大海的背景图上,图上已呈现“白帆点点”)

3.启发:我们的船很大很大,比房子大的船,怎么变成小点点?(学生猜想)我们的船开进大海,在大海里越开越远,最后变成一点一点,很多很多的船变成很多的小点点,这就叫什么呢?(“白帆点点”)

教师指点:因为海太大太宽了。近看大,远看小,越远越小。

4.师生继续共同创设情境,让情境连续:我们这些船开到大海里做什么?你们捕到鱼虾了吗?从哪儿知道?(学生把课前自己画的鱼虾、海龟、海星放到船里体会“鱼虾满船”)

指点:啊,鱼宝宝、虾宝宝都被捕上来了,这都是大海给我们的。

5.我们捕的鱼、虾多吗?哪个字眼告诉我们?(“满”)

6.语言训练,引导运用。

白帆点点;也可以说点点白帆。

7.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大海,大海,像只摇篮,摇过去,白帆点点,摇过来,鱼虾满船。

8.大海多大多宽,太阳月亮怎么也睡在里边?

(教师贴上太阳、白云剪纸,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理解那是太阳、月亮的倒影)通过说话训练,加深理解:白天,太阳。朵朵白云也。(贴上月亮、星星剪纸。说话训练:晚上,月亮,还有什么也睡在里边?星星也。)

齐读课文。(点评:情境是连续的。情境不可虚设,需紧密结合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并感受课文的美。)

四、师生共同总结感受。学了这一课,我们觉得大海怎么样?大海。(大海很大,大海很美,大海物产真丰富。大海真是我们人类的一个大仓库啊!)

五、朗读全诗,背诵。

《中国教育报》2007年8月17日第5版 【访谈】让儿童伴着形象进行思维训练

情境教学自创设之初就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情境教学如何服务于课堂教学,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都是有待进一步追问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情境教学的创始人李吉林。

记者:现在不少教师在课堂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情境教学。有的教师说我用了图画、表演等多种手段,但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情境,应该怎么做才好?

李:创设情境的第一个目的就是把知识镶嵌在情境中从而得到整合。就拿语文教学来说,每篇课文都是有情有境的,情境教学就是把课文描写的情境再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在情境中,在感受课文的背景和形象的同时,感悟课文语言的形象和情感色彩。那种为情境而情境,为生动而生动的形式是不可取的。单纯的图画、表演只能算是一种直观手段的运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情境教学。创设情境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要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即把图画、音乐、表演这些艺术的直观手段与教师的语言描绘结合起来。教师语言的描绘是千万不能忽略的,因为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认识起着主导、调节、支配的作用。教师在描述时流露的情感对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十分重要的。举《小小的船》一课为例,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出示了小孩坐在月亮上的图画,而不作描绘,学生显然不会动心。而另一位老师利用画面,绘声绘 5 色地描述:“现在是夜晚,我们坐在院子里,天上有月亮,也有星星,我们看着月亮,月亮也好像看着我们,我们这么看着、看着,眯上眼,然后听老师弹琴,看哪些小朋友听着音乐好像飞上了月亮。”孩子们入神地听着,展开想象的翅膀。

记者:人为创设的情境对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怎样的作用?

李:儿童主动学还是被动学,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但是这种主动性并不稳定,甚至是脆弱的。而儿童主动性的激起并不是通过说教、严格的规则就能达成的。主动性发自儿童的内心,带有浓烈的情感色彩驱动。通过优化情境,创设富有教育内涵、美感的充满智慧和儿童情趣的生活空间。儿童进入的这种人为优化的情境,其力度、其真切感和美感都足以影响儿童的心理世界,儿童将得到一种满足。这时,在无意识心理作用下很自然地形成一种向着教师创设情境的目标推进的“力”。在这种“力”的推动下,儿童情不自禁主动投入教育教学活动。现在从脑科学中也可以找到依据,情绪信息总是比其他信息优先得到加工,而且丰富的情境可以促进大脑神经元树突的成长。

记者:在教学实践中,学困生是不是也能进入情境?

李:那是肯定的。儿童的共同特点就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其实学困生的出现往往是我们的课堂枯燥而呆板,缺少情感与形象,激不起学习兴趣所致。大凡儿童都喜欢美的、形象的事物,喜欢活动,且人小情多。情境教学遵循儿童的特点,顺其天性而育之。通过情境的创设,让课堂变得美了,变得生动了,变得丰富了,儿童可以活动其中了。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接连留过两次级,我并没有给他额外补课,就是关爱和鼓励,创设一种和谐的人际情境,加上美、智、趣的教学情境极大地吸引了他,他很快进步了。两年后,在班上跃为中上水平。这个例子就是很好的说明。

记者: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强调与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教师会设置一些生活化的情境。这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没有矛盾?

李:传统数学教学的最大弊端就在于远离儿童的生活,过于抽象。事实上,初等数学就在儿童身边,情境教学在数学中的运用就是要缩短数学与儿童生活的距离,让儿童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由此培养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数学情境的创设有别于语文,它必须具有探究的特点,要不断地引领儿童去思考、去探究。因此,数学常常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相似的生活情境,凭借探究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琢磨,并进行操作、应用,儿童对此很有兴趣。有时候也会根据需要把学生带入数学公式产生的那个特定情境中。通过模拟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感悟数学家探究、顿悟、发现数学公式的过程,并从中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简要地说,情境教学运用于数学,最大的优势就是让儿童带着热烈的情绪进行思维活动,而且是伴随着情感,伴随着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训练。

记者:情境教学与课程理念有哪些契合?您对情境教育理论的发展有何展望?

李:情境教学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为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以促进全体儿童的充分发展。这与“新课标”的“学生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情境教 6 学一直非常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出“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的主张,这与“语文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是契合的。在习作教学中,情境教学主张观察情境获取题材、表达真情实感都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在落实语文课程目标的过程中,情境教学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库。“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一步步地向前发展着,随着我主持的“十一五”全国教育规划立项的教育重点课题《情境教育与儿童学习的实验与研究》,将使情境教育在情境学习方面有新的发展和认识,会对学习科学有独特的中国式建树。 (本报记者 张滢/文)

《中国教育报》2007年8月17日第5版 【评说】

科学化的实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实验显示了一个教育实验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的过程,这正是区别于自然科学实验、心理学实验的教育实验的重要特点。研究具有丰富的内涵,为我们解决现代教学理论与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作为一项改革实验,能为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提供研究的结合点,正是它强大生命力的体现。任何一项研究成果,都需要寻求它自身发展的新的生长点,不断生成新的理论,这同样是其强大生命力的表现。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裴娣娜 语文新课标吸纳了情境教育理念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情境教育”与语文课程自然和谐化的大趋势是一致的,其价值对今天的整个课程改革,越来越显示出理论和实践的意义。新课程非常核心的一点是关注儿童的发展,把学科内容与儿童经验和社会生活连通起来、整合起来。李吉林老师的教学与研究正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新课标”中让“三维”走向交融,就受到了李吉林老师教育思想的很多启发。如课程标准中“培养一种向上的、真善美的人格”等表述就是从情境教学思想中吸取的。在落实语文课程目标的过程中,我觉得情境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宝库。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方智范

《中国教育报》2007年8月17日第5版

推荐第7篇:中国九大教学流派

中国九大教学流派

“观点鲜明,操作程序具体,语言表达清楚,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切合中国实际”,应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小学教学产生一定影响的教学流派的共同写照。

这些自成一体的教学流派既学习了当代西方教学理论的长处,又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本土特色,是广大教育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

一、卢仲衡“自学辅导教学”俗称“三本教学”

卢仲衡(1923-2002),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县人,曾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研究组组长。

1965年,卢仲衡开始根据一些心理学原则编写实验教材,并进行实验。实验初始阶段,只限于初中数学一个学科,俗称“三本教学”。2002年,卢仲衡去世,由于种种原因,此项实验终止。

卢仲衡以“小步子”和“及时强化”两条原则为基础,提出了班级集体与个别化相结合的教育思想:从小步逐渐过渡到大步的适当步子,即“高而可攀”的步子;又提出了七条教学原则:班集体与个别化教学相结合;在教师指导、辅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启、读、练、知、结相结合;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直观性;尽量采用变式复习加深理解和巩固。

自学辅导实验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验过程中,卢仲衡总结了“启、读、练、知、结”的课堂教学模式。

“启”与“结”是教师在开始上课和即将下课时面向班集体进行的,占15分钟左右;中间30分钟不打断学生的思路,让他们读、练、知交替进行,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学到课本中指令做练习处就做练习,并核对答案。具体来说,“启”就是从旧知识引进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有迫切需要阅读课本和解决问题的要求。启发不是讲课,老师两不代替:一不代替学生阅读,二不代替学生思考。“读”就是阅读课文;“练”就是做练习;“知”,就是当时知道结果,即时反馈。读、练、知三者可以交替,读懂课文就做练习,做完练习就对答案,又读课文、做练习、对答案,如此交替地继续学下去,直至老师小结时才停止。“结”就是小结。在小结中,教师必须有的放矢,概括全貌,纠正学生的错误,使做题规范化,解决疑难问题,促使知识系统化。

卢仲衡又提出了自学辅导教学实验四项验收指标,它们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自学能力成长、自学能力迁移与学科全面发展。其中,尤以学科全面发展最为与众不同。自学辅导教学实验从数学学科发端,但很突出的一点是它十分强调各学科均衡发展,数学的学习不能挤占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

在初始阶段,实验只限于初中数学一个学科,是“三本教学”。“三本”指三个本子,即课本、练习本、测验本。单独编写的课本,适合于学生自学;特殊的练习本,留有空白的地方,便于学生做题(答案附于练习本后),位置固定,也便于教师检查;测验本,不附答案,便于教师检查学生做练习的真实效果。

自学辅导教学在遵循“班集体与个别化相结合”的前提下,主张“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在照顾到学生共同要求的同时,又允许学生个性化地发展。“快者”可以在其中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步伐和节奏,在完成“班定步调”学习任务之后,继续学习课外参考书,钻研更深的问题,既能吃“饱”吃“好”,又能多学快学,其特长也能得到发展。而自学辅导教学之所以能转化学困生,是因为用视觉比用听觉更适应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学习不好的学生的学习特点。一遍看不懂,可再看两遍或三遍,再看不懂可问老师或与同学低声交谈。

卢仲衡认为,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也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但是在速度上、数量上、质量上都是少而慢,而要促进或加速培养创新人才,首先就要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辅导法是多快好省地培养出高质量人才方法中的一种,它能够遵循一条由“学会”到“会学”再到“创新”

二、邱学华:“尝试教学”让学习成为学生自身需要

邱学华,1935年生,江苏省常州市人,中国当代著名的小学数学教学专家。

从1980年开始,邱学华在对小学数学进行全方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尝试教学法,后扩展到小学语文、常识、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从小学延伸到中学,渗透到幼儿园;实验至今已历时27年,目前,全国已有98个县市全面推广尝试教学理论,实验基地2200多个,实验教师达70多万人,实验班级约90万个,受教学生3000多万。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酝酿思考,到80年代正式启动教学实验,邱学华对“尝试教学”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从“学生能够在尝试中学习”到“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观点的提出,尝试教学从无到有,从实验到理论,在中小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尝试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特征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

1951年,在农村小学当代课教师的邱学华发现,教师先讲、学生听懂后才练习的教学方式会使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且教学效果不理想。但由于缺乏经验和教育科学知识,这一问题在当时无法解决。

1956年,邱学华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后留校做助教,一边教书一边到附小搞教学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先做题,然后教师再讲,这便是尝试教学的雏形。

在教学实践中邱学华逐步形成了一套基本操作模式,其教学程序分七步:

第一步是准备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准备阶段。对解决尝试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先进行准备练习,然后采用“以旧引新”的办法,从准备题引导出尝试题,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学生解决尝试题铺路架桥。

第二步是出示尝试题。这一步是提出问题,为学生的尝试活动提出任务,让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之中。尝试题出示后,必须激发学生尝试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可以先让学生思考并相互讨论解决方案。

第三步是自学课本。这一步是为学生在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出示尝试题后,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就成为学生切身的需要。自学课本之前,教师有时可提一些思考问题作指导,自学课本时,学生遇到困难可以提问。同桌学生也可互相商量。通过自学课本,大部分学生对解答尝试题有了办法,时机已经成熟就转入下一步。

第四步是尝试练习。尝试练习根据学科特点有多种形式。教师要巡视,以便及时掌握学生尝试练习的反馈信息,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尝试中遇到困难,可以继续阅读课本,同学之间也可互相帮助。

第五步是学生讨论。尝试练习中会出现不同答案,学生会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看法可以争论,学生在此过程中开始尝试讲道理,之后学生需要知道自己的尝试结果是否正确,教师讲解也已成为学生的迫切需要。

第六步是教师讲解。这一步是为了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有些学生会做尝试题,但可能是按照例题依样画瓢,并没有真正懂得道理,因此需要教师的讲解。讲解不是什么都要从头讲起,教师只要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和教材的关键之处重点讲解即可。

第七步是第二次尝试练习。在第一次练习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做错,有的学生虽然做对了但没有弄懂道理。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之后,得到了反馈矫正,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再一次进行信息反馈。这一步对学困生特别有利。第二次尝试题应与第一次不同,或稍有变化或采用题组形式,之后教师可以进行补充讲解。

以上七步是一个有机整体,反映了学生完整的尝试过程,也是一个有序可控的教学系统。中间五步是主题,第一步是准备阶段,第七步是引伸阶段。由于实际教学情况的复杂多变,生搬硬套一种模式是不科学的,邱学华在实践的基础上又提出可以从基本模式中派生出许多变式,称为灵活模式,如调换式,即把基本式中的某几步调换一下;增添式,即在基本式上再增添一步或几步,如在出示尝试题以后可以增添一步学生讨论;结合式,即当学生比较熟悉和适应尝试教学以后,基本式七步就不必分得过于清楚,而是可以有机结合地进行;超前式,即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可以将基本式的前几步提前到课前作为预习进行。

尝试教学模式可以同其他教学模式整合,因而产生了第三类整合模式。邱学华认为,提倡一种教学法,并不排斥另一种教学法,它们之间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该是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

【案例】

小学数学《两步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只给出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

2.通过尝试练习,使学生能够区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一步应用题和两步应用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用的小学数学磁性工具箱,学生用的磁性学具板,以及投影机、投影片。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用游戏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两个文具盒,一个装红铅笔,一个装黄铅笔。

1.打开一个文具盒盖,学生看到有3支黄铅笔,教师提出要求“两个文具盒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学生会说缺少条件,无法解答)

2.教师再打开另一个文具盒盖,学生看到有5支红铅笔,这样学生就可以求出一共有8支铅笔:3+5=8(支)。

3.教师打开一个文具盒,出示3支黄铅笔,然后指着另一个文具盒说:“红铅笔比黄铅笔多2支,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学生会说出得数)

引导学生编出应用题:“有3支黄铅笔,红铅笔比黄铅笔多2支,一共有多少支铅笔?”(投影片)

再引导学生分析,看出这道两步应用题只给出两个已知条件,而前面学的两步应用题都有3个已知条件。这堂课就来学习这类给出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板书)

[评: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利用直观,以游戏形式创设情境,采用启发式提问,揭示矛盾,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为新课学习做好了铺垫。]

尝试操作。

教师在磁性演示板,学生在磁性学具板上共同操作。在尝试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到,先要求出红铅笔有多少支,才能求出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尝试练习。

1.利用课本上的例题,做尝试题。从准备题过渡到尝试题。(用白纸贴在黑板上进行比较,然后尝试练习,练习要求学生尝试说出算理)

2.再引导学生自学课本,验证自己算得对不对,并补充说出课本上的例题,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把例题的第二个条件改成“养的白兔比黑兔少6只”。(用白纸贴在黑板上)

4.把例题的第二个条件改为“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3倍”。(用白纸贴在黑板上)

要求学生列式计算,然后说出算理。

根据上述黑板上出现的4道题目,进行分析比较,联系课本上提出的“注意:有两个已知条件的应用题,要仔细分析,确定该用一步解答还是分两步解答”得出初步结论:题目给出的都是两个条件,如果直接说出两个具体数量(黑兔子和白兔子的只数),就用一步计算;如果说出一个具体数量(黑兔的只数),另一个没有直接说出(白兔的只数),必须先求出来,这样就用两步计算。

[评: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引导学生观察、对比,运用类比推理自己尝试解题,主动获取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性、自觉性。]

课堂作业。

课本第88页“做一做”两道题目(略)

教学游戏。

1.拍手游戏(教师拍几下,要求学生多拍或少拍几下,求一共拍几下?同桌学生也可互相拍)

2.猜盒里的铅笔。

3.编题比赛。要求学生编出这堂课教的两步应用题。

[评:通过尝试练习与课本例题解法对照,又改变例题的某一条件,进行变式练习,既要学生列式计算,又要求学生说明算理,促进了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发现解题规律,举一反三,逐步形成技能,实现了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通过小结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个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

三、黎世法:“异步教学”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场所

1979年10月至1981年1月,当时就职于武汉师范学院的黎世法在武汉地区43所中学开展了有关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研究。

分析发现,每个优秀中学生的基本学习过程具有十个有序的前后联系紧密的学习环节: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改正错误-系统小结-课外学习-记忆巩固-学习检查。其中主要的学习环节有六个: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改正错误-系统小结。根据这六个环节的学习功能,黎世法将学生解决每一个学习问题的过程相应地抽象为六个因素: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六因素”也可称为“六步学习法”。

黎世法认为,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是“同步教学”,即一个班全体学生的学习速度与一个教师的讲课速度同步,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就学到哪里。为了区别于同步教学,并突出最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理论的特点,黎世法将其更名为“异步教学方式”和“异步教学理论”。

异步教学的具体特征有:具有明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组织;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学生学习指导者;能将教师的三种指导形式(个别指导、分类指导和全体指导)与学生的五种学习形式(独学、对学、群学、请教教师和全体学)有机地统一在教学过程中。

1987年7月至今,黎世法在发展异步教学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异步教育学。异步教育学是一种以“学情理论”为基础,以“异步教学论”为核心内容的,能有效指导现代教育实践的现代教育学。

在异步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个体化学习”是一条主线,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等阶段进行学习的过程。

自学。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基本掌握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首先,由教师向学生布置自学参考提纲,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开通思路,理解课文。学生开始自学,教师巡回了解学情并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进行自学与学生研讨学习问题。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除了问教师外,还可与座位前后的同学小声议论。通过自学教学,可以使学生有目的地去学习新课。这样也便于教师明确指导的重点,解决多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少数学生存在的非共性问题。

启发。旨在为新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有效的联系,寻求和提供恰当的解决问题的认识条件。实质是启发学生自己启发自己。教师可以向全班学生提出在自学过程中多数学生难以解决的一个或几个带共性的问题。难度比较大的共性问题,可以在全班大多数学生作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去解决问题,只能给学生指出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恰当的认识条件和方法,要真正解决问题,还必须依靠每个学生自己对有关的认识条件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

复习。复习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继续解决在新单元学习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初步的系统化、概括化,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将所学的新知识应用于实际,形成新的技能作准备的过程。教师布置复习参考提纲。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提纲进行复习。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检查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某个问题还没真正理解,教师可及时地针对这个问题对全班学生进行指导。

作业。作业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将所学的新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使知识具体化,形成新的技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过程。为了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异步教学提出了五种作业题:必做题、巩固题、深化题、提高题、过渡题。教师上课时可以先出示必做题,待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基本正确地做完了必做题时,教师可将选做题(巩固题、深化题、提高题)同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程度任意选择。学生进行独立作业,教师巡回了解学情,并点面结合进行作业指导。

改错。改错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错误,认真分析作业的错误原因,改正作业错误,掌握正确作业方法的过程。学生的作业没有错误,也要分析总结一下能正确地完成作业的原因,进一步提高作业的正确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进行自改。学生遇到困难,可请教同座位的同学,或请教别的同学,还可以请教教师。在全班学生都进行了认真自改的基础上,同学之间进行互改作业。同时,教师巡回有重点地指导学生互改,与学生研讨改错问题。对于特别重要的作业题,同学之间互改以前或以后,可叫一至两位学生对这一重要的作业题进行讲解。然后,由教师对该题作正确的分析和结论,提高全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学生除了有一般的作业本外,还要有一本错误作业的重做本,教师要定期掌握学生作业改错的情况。教师对学生讲解作业的内容要评分,作为考核学生成绩的依据之一。

小结。小结教学阶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概括化,使所学的技能进一步综合化、熟练化,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发展智力的过程。教师布置小结参考提纲并进行小结指导谈话,指示小结方法,学生对教师的谈话内容作重点笔记。学生根据小结参考提纲进行独立小结。教师进行巡回指导,一边了解学情,一边与学生研讨小结问题。学生根据小结参考提纲,将课文中的有关重点内容摘录在小结笔记本上,以便思维加工、整理和概括。学生在小结过程中,如果遇到难点或需要加深理解的内容,要反复阅读和深思课文并认真查阅参考资料和工具书,如果经过独立思考,问题还得不到解决,可与座位附近的同学展开小声讨论,或请教教师。

四、张熊飞:“诱思探究教学”

张熊飞,1938年生,陕西礼泉人。1960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曾在中学从事物理教学工作达27年。

1987年调回陕西师大任教后,创立“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对于推动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诱思探究教学”已被推广到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500多所学校的许多学科教学当中。

教学改革最根本的是教学思想的变革,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处理好教与学的和谐关系。张熊飞分析了教与学的各自职能:

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核心特征是启发性,归纳为“循循善诱”;

学生要真正实现主体地位,核心特征是独立性,特别是思维的独立性,归纳为“独立思考”。

其后,他分析了教与学的辩证统一职能,认识了四条教学规律:

引而不发,因人善喻,不言之教,和易以思,这就是为师之道的根本。

食贵自化,学贵自得,深思熟虑,积水成渊,这就是为学之道的灵魂。

善诱则通,善思则得,诱思交融,众志成城,这就是教学辩证法的真谛。

教贵善诱,学贵善思,以诱达思,启智悟道,这就是启发教学的精髓。

简言之,就是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学生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自然有一定的运行机制。张熊飞分析了学生学习全过程所内涵的过程与要素后,构建了崭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探究性学习方式,其实质就是情境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与目标性学习的和谐统一体,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论中的僵化模式和以偏概全的弊端。这就是探究教学模式论。

基础教育要促进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创新型开拓型人才。具体到教学领域则要实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三维目标。这就是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三维教学目标论。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三个方面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关系:发挥教学职能→启动教学机制→实现教学价值。这一内在逻辑联系体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态教学系统:思想上是启发式,过程上是探究式,目标上是发展式。

要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诱思探究教学立足于更新教学思想来解决具体教法问题,是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的结合。其核心在于学生的“思”,“思”的前提是教师的“诱”,“思”的结果则是学生的“探究”。因此,从提高学生素质着眼,在教学思想上突出教师的“诱”,充分认识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循循善诱”,以引路、诱导的方式进行教学,改变过去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作风。基于这种认识,诱思探究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就体现在“探究”上。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自主思考,大胆探究,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诱思探究教学”着意于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认知规律,循循善诱,不断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被压抑的潜能。

素质教育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诱思探究教学满足了素质教育的这一要求,它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信息源”的作用,更要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尊重:学生不是直接从老师那里获取现成的知识,而是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研究问题,寻找答案。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他们应该掌握的知识,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策略,并逐渐形成热爱学习、乐于探究的品质。诱思探究教学不仅强调学生的“思”,还注重学生的“练”,提出练有六法,即做、看、听、读、议、写。做、看是基础,听、读是主导,议是交流,写是迁移。诱思探究教学把“练”的规律和方法作了科学的、合理的安排,大大提高了“练”的效能。

诱思探究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对于我国的传统教学要作具体分析。中国的教育历史悠久,挖掘、继承、发展了孔子以来启发教学的精髓。但是,传统教学在课堂上往往表现为“老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诱思探究教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则是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怎么教学生学”,就是把教师的教转变为在教师诱导下学生真正的学。“教学生”与“教学生学”虽然仅仅一字之差,却反映了两种对立的教学思想:一种是死教,另一种是诱学。在课堂教学结构上,前者表现为“满堂教”、“满堂讲”、“满堂问”;后者则表现为“满堂学”。所以,两者在教学思想上有着根本区别。

为什么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一提法改为了“引导作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教师的职能,我们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首先,“主导作用”在汉语中的内涵主要在一个“主”字上,往往给人一种“权力所有者”的感觉。具体教学时,教师口头上说的是“学生为主体”,但实际行动起来却常常是“教师为主体”。其次,我国教学的主流思想始终坚持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始终要求教师要“循循善诱”,即引导。将“主导”改为“引导”是为了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诱思探究教学中的“探究”与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探究”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二者的出发点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科学品质。但是,二者也有一定的区别。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探究”,往往与科学研究过程类比,在自然科学各学科教学中尤其强调,因而称之为“科学探究”。诱思探究教学提倡的“探究”,实质上就是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先得到感性认识,再获得理性认识,便于理解、掌握,更便于在教学中安排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且适用于每个学科的每个概念和规律。

“三维教学目标”是诱思探究教学的亮点之一,它和目前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三维目标”在表达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二者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二者没有本质区别。第一维实质上都是指“知识”,第三维则指“品德”,只是“诱思探究教学”的提法更概括一些,包括了新课改所提的具体内容。我们认为第二维“过程与方法”不是目标,而是达到目标的途径。新课改强调“过程与方法”,意在批判过去“轻过程、重结论”的错误做法,以便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发展能力、培育品德,彻底改变“应试教育”只重视知识的偏颇。我们查阅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该维度的具体内容其实都包含着发展能力,所以第二维我们仍然用“发展能力”。我们还看到,在具体课改中,由于一些教研工作者误读“过程与方法”的实质,提出了“强化过程、淡化结果”等行动口号,致使课堂教学出现了“热热闹闹一场空”的怪现象。

诱思探究教学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

从1998年开始,我校引入了“诱思探究教学”。学校成立了教科处,把教科室独立出来作为行政机构,依靠教科处强力推进诱思探究教学改革。教科处培训诱思探究教学的骨干教师;组织听课、评课;每周组织一次诱思探究教学研究会议;在全校范围内,包括校长,包括科室人员,都要参加诱思探究教学的理论考试。诱思探究教学极大地推动了我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对更新教学观念和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特别是保证了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 (原河北省衡水中学校长李金池) 五.李吉林:“情境教学”创设充满智慧和情趣的空间

李吉林,1938年5月生,江苏南通人。1956年8月于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毕业后在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1978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现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规划专家组成员等职。

李吉林长期坚持教学改革,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受到教育界普遍的欢迎与尊重,是基础教育界卓有影响的小学教育专家。

以“情”为经,以“境”为纬,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生活环境的创设,拉近了学科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李吉林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了现实的途径——

情境教育的探索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时任语文教师的李吉林在教学中发现,语文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远离语言学习应有的真情实感,学生的学习乐趣被淹没在大量枯燥乏味的字、词、句、篇的分析和训练中。受国外在语言教学中情景教学训练的启发,为了努力突破传统的条条框框、改变灌输式教学,李吉林开始了语文情境教学的探索。

李吉林确定了“带入情境,提供作文题材”的主题。通过引导学生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观察、角色扮演等操作性尝试,获取作文题材,以自己的所感去表达。在“运用情境,进行审美教育”的实验阶段,李吉林又将情境教学和审美教育统一于语文教学中。

她提出了“凭借情境,促进儿童整体发展”的新思路,并总结出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五条要素,即: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以激发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语言为手段,贯穿实践性。

1996年,李吉林在汲取各家课程论精华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情境课程”的主张,阐述了“情境课程”的理念,概括出“学科情境课程的主体作用”、“大单元情境课程的联动作用”、“野外情境课程的源泉作用”,以及“过渡情境课程的衔接作用”等情境课程的四个领域,并对它们的功能进行了阐释。她的愿望是通过“课程”使情境教育走向大众化,便于更多的教师操作,进而使更多学生受益。实践表明,情境课程具有整合、熏陶、启智、激励四大作用,从而使情境教育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更使得李吉林对情境课程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施充满了信心。

她大胆设想,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作文题材,改革作文教学远离儿童生活的现状,进而以“意境说”来丰富乃至改写“作文论”。她把学生带到大自然当中去,让学生在有意创设的或优选的富有美感的情境中,“情动而辞发”。其后,她又进一步从“意境说”中得到启示,认定“意境说”讲究的“真”、“美”、“情”、“思”正是儿童教育所需要的,并陆续概括出情境教学的“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以及围绕“情”、“思”、“美”开始构建情境教学的操作要义。

情境教学的原则为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创造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并具有五项操作要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

情境教学包含的四大特点、六个途径、促进儿童发展的“五要素”,连同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和基本原理等构建了属于情景教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

六、王敏勤:“和谐教学”帮助学生从学习中找寻规律

王敏勤,男,1952年生,山东省桓台县人,“和谐教学法”的创立者。现为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

王敏勤从1986年开始搞教学实验,已主持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和“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目前正在主持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和谐教学实验20年来,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可称为“两法”实验阶段、和谐教学法的初步探索阶段、和谐教学法形成阶段、和谐教学法成熟阶段、和谐教学法整体建构阶段。目前,实验学校遍及全国十几个省市。

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各种教学要素达到和谐状态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学内容本身也是一个系统,要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学习“两法”到“自成一法”

1986年,在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读研究生的王敏勤开始研究国外一种新的教学法,并在学校举办了一次学术讲座:《一种速成教学法——暗示教学的理论与模式》。他介绍的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创立的暗示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据说“能使人一个月学会外语”。

就在那一年,一个国际数学会议在济南召开,有2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作为山东省政府招待所的济南南郊宾馆负责接待服务,可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外国客人,服务员不会外语给接待工作带来了麻烦。南郊宾馆的领导找到学校领导,要求山东师大培训他们的服务员学外语。听过王敏勤讲座的校长找到他说:“你不是说有一种速成教学法能使人一个月学会外语吗,现在由你设计教学,外语系出师资,外语培训中心出设备和具体组织,你们三家负责完成培训任务”。济南南郊宾馆第一期英语学习班16名学员,教学方法严格按暗示教学模式:16名学员呈半圆形排列,教师伴随音乐介绍课文,采取英汉对照的办法,让学员分角色表演。第一期学习班一个半月,授课108小时,16名学员从26个英语字母开始学起,掌握了800个英语单词,四种英语时态和一些基本的语音、语法知识,能听写英语长句子,具备初步的英汉互译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宾馆英语会话,语音、语法比较正确。以后又在其他宾馆办了几期外语培训班,并用这种方法培训本校的出国人员,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虽然这些实验远没有达到国外所说的实验效果,却激发了王敏勤搞教育实验的兴趣:能不能把这种教学法推广到中小学各科教学呢?

1989年,王敏勤在中小学开始了教学实验。首先在山东省邹平县和淄博市临淄区的几所学校开始搞暗示教学法实验和沙塔洛夫教学法实验。前苏联教育学家沙塔洛夫的教学法又称“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通过图表、核心词语、数据等“信号”将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呈现出来,从而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知识,认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可以让学生抛弃死记硬背的方法,细心领会教师的思路,学生可以掌握思维的技巧,从而达到学会学习。他们进行的教学改革实验简称“两种愉快教学法实验”。经过两年的实验,1991年7月,他们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召开了“全国首届暗示教学法与沙塔洛夫教学法研讨会”。在会后王敏勤提出了“学两法、融一法、自成一法”的新思路,对两种教学法进行了融合改造,利用暗示教学法的基本模式和课堂音乐,吸收纲要信号的板书艺术,将研究改名为“愉快教学法”。由于当时上海已经有愉快教育的实验,实验后来又更名为“和谐教学法”。1993年,他们在济南市召开了“首届和谐教学法研讨会”,王敏勤在会上提出了和谐教学法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和课堂教学模式,并于1996年8月出版了和谐教学的专著《和谐教学概论》,提出了“三阶段八环节”的课堂模式,标志着和谐教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从教学过程的和谐到整体建构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系统,从静态分析,它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方法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而这一整体又总是处于一定的具体教学环境之中。从动态分析,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总是处于相互配合、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教学过程与外部的教学环境也总是处于相互适应的变化之中。教学的结构是静态的,教学的功能是通过动态的变化来实现的。

所谓和谐教学就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

王敏勤认为,首先,和谐教学是一种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教学的过程中,各种教学要素如果配合得合理、恰当,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它们就会形成一种合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素质的健康发展。相反,如果它们配合得不够合理,就会形成一种分力,每种要素不但自身的优势不能发挥,还会抵消别的要素的功能,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其次,和谐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从不和谐到和谐,又会出现新的不和谐,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一种新的“和谐”。正是这种矛盾运动,推动了教学过程的不断发展,使教学过程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与协调状态。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准确把握各种教学要素和环境的变化规律,及时调整各种要素的搭配关系,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和谐状态。

随着研究和实验的深入发展,王敏勤又提出了和谐教学整体建构的原则:和谐教学不仅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它把教学内容也看作是一个系统,要求学生在整体感知教材、理解教材的过程中,尽快找到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是先部分后整体,所以在教学中也总是先部分后整体。而王敏勤认为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是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所以在教学中也应该是先整体、后部分。根据整体建构的原则,在一个学段的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粗知一个学段的知识结构;在一个学期初,教师要引导学生粗知一册教材的知识结构;在一个单元(章)初,教师要引导学生粗知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而每学完一个单元要及时回归到整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学完一册教材要及时回归到整个学段的知识系统。在一节教材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要求教师一开始就要把主要学习任务(而不是次要任务)交给学生,要求学生从整体上去思考问题的解决,完成了主要任务再完成次要任务。这样目标明确,直奔主题,课堂效率高。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知识结构图理清教材的思路和各部分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知识结构图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知识树、线状图、网状图、表格、简笔画等,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来设计。如一个学段的一个学科可以画一棵知识树,每一册教材也可以画一棵知识树,知识树可以挂到教室的墙上,学生一入学就要让他学习这一知识树,让他知道在小学阶段或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或数学学科要学习哪些知识,要学习的每一部分知识都是这棵知识树上的一个分枝、一个叶片、一个果实。

课堂教学的“四环节”

王敏勤又提出了四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是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教师在导入新课后,要向学生出示或说明这堂课的学习目标。

二是自学指导,整体感知。教师提出自学的要求,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在自学的过程中本着先整体后部分、先宏观后微观的原则,先整体感知、理解教材、直奔主题,不要在细节上下功夫。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这样学生才能高效率地自学。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可借助知识结构图(纲要信号)来理清课文的主要结构和解决主要问题。

三是检查点拨,探寻规律。教师在检查学生自学结果时,不仅要看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寻找教材的规律和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整体思维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练习达标,拓展提高。学生通过自学和讨论(包括教师的点拨),初步找到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规律和方法,然后运用这一规律和方法进一步理解和分析教材,完善和巩固学习的知识和方法。

七、张思中:“十六字教学法”利用规律提高外语教学效率

“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张思中用十六个字精炼概括了多年外语教改探索的精髓——

张思中,1932年生,福建省尤溪县人。现任上海张思中外语教学研究所所长。 1986年,张思中系统地总结了二十多年教学研究的经验,提炼出以“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为主要内容的十六字教学法,并在全国各地先后建立了100多个教改基地。迄今为止,学习与实践张思中教学法的实验基地已经遍布了31个省(市、自治区)。

十六字教学法从诞生到初步形成教学法体系走过了40多个年头。在艰辛坎坷的探索历程中,张思中始终坚持以“继承、吸收、坚持、发展”为指导思想,从中外教学法中筛选、博采众长,总结创造出一套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反复验证,形成了以“利用规律提高效率”为特征的十六字教学法。

上世纪60年代,张思中在担任华东师大一附中俄语教师期间,为了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提出了“能飞则飞,能跑则跑,能滚则滚,能爬则爬”的教学思路,把“集中识字”和“循环记忆”有机结合。根据学生外语学习水平的差异,张思中还提出了“循环记忆集中识词”、“班级复式教学”、“阅读原著”、“中学外语教学目标观”等教学策略

张思中在总结和提炼实验成果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了本国的与外国的教材、教法,一般与特殊,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听读与说写,吸收知识与开拓知识,平衡与差距,提高质量与减轻负担,分内与分外等八大矛盾,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外语教学体系。“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十六字简约精炼地概括了外语教学法的核心要素,将语言知识技能化的学习过程和在语言交际中学习语言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四者既单独成章,又相互关联,适当集中是关键,反复循环是方法,阅读原著是目的,因材施教是原则。

适当集中。集中教学,指集中内容、集中材料、集中时间、集中一切手段与方法,创造强化的环境气氛和条件,以达到调动师生积极性的目的。按时间顺序可分三步进行教学:第一步是“超前集中”,就是在课文教学之前先将单词和语法简要讲授,使学生有粗略印象。第二步是“随机集中”,对词汇、语法和其他语言现象进行详尽、完整地教学,使学生达到掌握和运用的要求。第三步是综合集中,对文中的词汇和语法进行总结性、复习性的教学。集中教学按内容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纵向集中,就是单项知识点的教学。二是横向集中,就是多项知识点的教学。

反复循环。主要指将语言学习融化在活的语言中,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语境中反复重复。循环是实现巩固、解决外语教学中词汇和语法遗忘率高的关键。在教学中有两个层面:一是运用各种记忆法,二是运用多种循环方式。张思中归纳了一套科学规律记忆法:“集中突击,分步要求”记忆法;循环记忆法;卡片记忆法;排列组合记忆法;分析结构记忆法;形象化识记法,等等。多种循环方式是第二个层面,形成了四种循环方式:圆周式循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循环强化记忆;螺旋式循环,即每循环一次或几次,就提高一层要求;逆循环,倒过来复习巩固;渗透式循环,各种循环方式交叉渗透、综合运用。

阅读原著。张思中将阅读原著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之一。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语言程度浅易、趣味性强的阅读材料很重要;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教师最好选择中外文对照的读物;教师可组织跨学科的兴趣小组,阅读外国中小学原版教科书,也可以阅读、翻译外国的书报杂志。通过阅读原著,学生在文学里找到心灵的对话者,领悟生活的真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可以得到提高。

因材施教。指的是正确对待学生个体间、群体间的差异,采取有效教学策略,因势利导,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各有所得。一方面是个体差距的处理,少数学生很优秀,课内教学吃不饱,通过组织外语兴趣小组的方式,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少数学生课内正常教学吃不了,采取个别辅导或课外辅导小组,帮助查漏补缺。另一方面,群体差异采取课内同堂分块、快慢组复式教学方法来处理。选择复式教学的时机很重要,此外要掌握一动一静、一讲一练和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充分发挥小组长和课代表的作用。因材施教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特别是提高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为学生学好英语创造成功的条件。

八、马承:“三位一体教学法”为学英语快速奠基

马承,1940年生,辽宁省海城县人,英语教学法专家。曾在北京市育才学校等中学与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任教。现任北京现代教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马承创立了“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与“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目前,全国已有数以百万的学生使用三位一体英语语音教学法并从中受益。

第一“位”,字母名称音教学。字母是组成单词的最小单位。每个字母都有一个名字,叫字母名称音。字母名称音既有音又有形;音素是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音素是音的概念,是靠听觉器官判断的。音素数目大大多于字母,有48个。音标是音素的书面符号,有一个音素就有一个相对应的音标符号。举个例子来说,blackboard一词中共有10个字母b,l,a,c,k,b,o,a,r,d,但只有b-l-a-ck-b-oar-d7个音素;用相应的7个音标表示它们。在教学中,马承利用孩子们已熟知的常识引出26个字母名称音,只用一节课,就可以轻松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位”,音素教学。音素教学是三位一体中的核心部分。音素表现了语音中的本质特征,马承教学音素时是根据字母名称音来学习辅音字母的音素,体现字母与音素的二位一体。他用以下几种方法学习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掐头法学读音,读辅音字母名称音,将其第一个音去掉,余下的音即为该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如Ff[ef],[e][f],去[e]余[f]。去尾法学读音,如Bb[bi:],[b][i:],去[i:]余[b]。对比法学读音,指与汉语拼音区别,对照法学习g、h、y、w、r五个辅音。对比法学读音,是根据认知法的理论来设计的。认知法认为,学外语一定要将外语与本民族语言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找出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相似之处和相异之处。英语和汉语的读音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英语的辅音读音与汉语拼音的声母,从音到形相似之处很多。比如,g、h、y、w、r,就可以用字母组合记忆法。

第三“位”,音标教学。当学生已经熟悉了5个元音字母的短音,5个元音字母的长音,21个辅音字母的读音,4个常见的字母组合共35个语音单位时,这就为讲48个音标符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扫清了大部分障碍。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生唱英语语音歌学习其他音标,如短元音歌与长元音拼读歌等,学生在读读、说说、唱唱、玩玩的过程中就轻松地学会了字母、音素、音标。

“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

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也称大三位一体教学法。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词汇编码,提前记忆。马承认为,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听说和阅读的最大障碍就是词汇,学生提前记单词,就为听说阅读扫清了障碍。记单词首先涉及到编码,需要以音为序,整体记忆。以音为序,可以是先解决单词会读的问题,整体记忆一定要启迪学生思维,遵循记忆规律。理解和推理是记单词高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理解,就是把正在学习的与已经学习的以及正在学习材料的各个部分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形成系统,概括规律,并从深层上把握词汇的音、形、义。不明白的东西是记不住的,或者暂时记住了,遗忘率也会相当高。推理则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经过逻辑判断,达到由旧而知新,由前而知后,由此而知彼,化机械的死学为理解性的和意义性的活学。学生记单词可以有归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合成与分解法等方法。

语法提前略讲与随进度精讲相结合。语法提前略讲,重点研究的是时态如何略讲的问题。如果半年只讲一个时态,这对系统地了解与使用一个时态是有用的,可以为学生打好坚实的语法基础,但这样做大大拉长了学习时态的周期,使学生难以进入会话阶段和阅读阶段。时态相对集中讲是将语法表格化、公式化,将句子归纳成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和答句,简略为肯、否、问、答。先让学生按逻辑顺序记住8种时态的名称,并简明扼要地介绍每种时态的意义和简要的时态定义,不要求全。然后,介绍规则动词的词尾变化,再以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回答为系统进行训练。按照这个记忆系统,去学习8个时态,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彼此相联系的8个记忆组块。由于它是直线序列,讲到现在时,马上就能联想到过去时,进而联想到将来时。8种时态的基本公式记住后,进行反复练习,并且在每个学期都要安排一节课集中讲别的语法内容,为会话和阅读扫除障碍。马承参与主编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实验教材,就安排了相对集中提前略讲语法的内容,并将语法结构明线化。同时,教材还为学生提供了语法相对集中讲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将复杂的语法现象归纳成表格化、公式化的记忆组块;将语法的基本概念与一定语境中的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使学生看到的是鲜活的语法,而不是枯燥的语法概念。

阅读与词汇、语法教学同步进行。单词提前记忆扫除了讲新课的词汇障碍,语法提前讲扫除了交际和阅读的障碍。初中英语实验教材还安排了精读和泛读,精读即教材上的阅读,并随进度重点突出精讲的语法内容,即按正常的教学进度将提前略讲的语法内容不断深化和扩展,着眼于应用。泛读是要扩大知识面的内容,即课外阅读材料,体现提前略讲的语法教学内容。简单地说,精读要“精”,泛读要“广”。不论是精读还是泛读都要强调同步阅读,即用学过的词汇、语法、句型进行阅读。同期阅读词汇量是逐步扩大的,是有过渡性的,让学生能逐渐会读和速读。

每个单元的教学均构成“结构-会话-阅读”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没有好的结构就没有好的交际,语言结构是准交际形式,会话才是真正的交际。对学生来说,交际包括校内的交际、社会生活的交际,而阅读是结构和交际内容的综合体现。

词汇集中记、语法集中学、阅读同步行,大大加快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速度,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尤其是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增强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九、顾泠沅:“青浦实验”来源于实践的有效教学策略 顾泠沅,1944年生,江苏吴江人。现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任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委员等职。

1977年起,顾泠沅在青浦县(现上海市青浦区)主持数学教育改革实验近20年,先后完成了“大面积提高数学教育与质量的实验研究”、“教改实验的方法学与教学原理研究”等项目,在全国引起广泛影响。

在“实践筛选”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尝试指导、效果回授”的教学策略,并应用于实践,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青浦实验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概括为4条有效的教学措施,它们又分别对应了四条教学原理。

第一,情意原理,即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通过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以及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交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二,序进原理,即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层次和结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对象的发展水平,有步骤地提高所呈现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的程度,组织好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序累积过程。序进原理实际上是对知识结构(包括“教材结构”与“教学结构”)的关注。

第三,活动原理。研究者建议教师采用“尝试指导”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边听、边想、边尝试,促使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四,反馈原理。教师及时、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学生自我评价的参与,可以大大改善学习的进程,有效的反馈机制是目标达成的必要保障。

青浦县数学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主要得力于上述四个教学原理的综合运用及其所延伸出的教学策略。

实验的主要教学方法大致包括以下步骤:诱导-尝试-概括-变式-回授-调节。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诱导。教师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积极的状态中进行尝试学习。同时,教师适时地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予以调节和促进,使之保持明确指向并维持一定的程度。

探究知识的尝试。在尝试过程中,学生改变了以往被动听讲的学习方式。通过逐步试探和试验,在讨论和研究中发现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提出的问题。教师则拟订适合学生水平的尝试层次,确定“高而可攀”的步子,防止难易失度。

概括结论,纳入知识系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尝试所得,概括出有关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一般结论,然后通过必要的讲解,揭示这些结论在整体中的相互关系和结构上的统一性,从而将其纳入学生的知识系统。

变式练习的尝试。对于一般结论,教师运用概念变式、背景复杂化和配置实际应用环境等手段,编制好顺序排列的训练题,让学生进行变式练习方面的尝试。编制练习必须注意:应使练习的思维过程具有合适的梯度,逐步增加创造性因素;有时可将一道题进行适当的引申和变化,并使之与尝试学习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题的组合应有利于学生概括各种解题技能或从不同的角度更换解题的技能和方法。此外,还可用多种形式给出问题条件,使学生受到训练。

回授尝试效果,组织答疑和讲解。教师搜集与评定学生尝试学习效果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观察交谈、提问分析、课堂巡视、课内练习、作业考查等。教师通过及时回授评定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组织答疑和讲解。答疑要答在疑处,解决疑难问题;讲解则是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使研究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并通过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对那些不易被学生发现的问题给予适当指点。

阶段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在一个单元或一章一册教学完毕之后,要进行关于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其中尤以“阶段过关”最为重要。教师应当给掌握阶段内容有困难的学生以第二次学习机会,针对存在问题帮助“过关”。教学细节的调节与阶段结果的调节,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改善教学系统的控制性能。

上述五个程序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特点而加以调整,也可以在某个方面有所侧重,其中尝试学习是中心环节;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是为学生尝试创造条件;归纳结论、纳入知识系统是把尝试学习所得的知识更加明确化和系统化;回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和讲解以及单元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是为了进一步强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尝试学习的水平。

青浦县数学教学改革实验历经15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论文是对青浦县实验全过程的精深概括。作者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从实践中提炼出以实践筛选法为核心的,包括调查、筛选、实验等多种方法互补的教育科研方法体系。实践筛选法是其创造,它填补了调查到实验假说之间的空缺,使科研方法更加完整。通过调查、筛选和实验总结出了四条有效的教学措施,使青浦县的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实践证明了作者创造的方法论体系的科学性。

推荐第8篇:语言教学的流派

语言教学的流派

直接法Direct Method 名称:直接法(改革法、自然法)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国家:西欧 法国 德国

提出者:菲埃拖 (V .W .Vietor) 德国

代表人物:贝力子(M .Berlitz)德国 古安(F .Gouin)法国 典型教材:《 基础英语》 艾克斯利(C .E .Eckersley) 定义:就是一种旨在单词和短语同事物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教学方法,把抽象的意义重新还原为形象具体的现实。

相关理论基础 语言学基础: 1.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词汇不存在完全等值关系(uncle) 2.语音学

3.儿童语言发展研究

心理学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刺激-----反应) 特 点: 1 目的语与它所代表的事物直接联系,教学中排斥母语,排除翻译。 2 不先学习语法规则,以模仿、操练、记忆为主 3 以口语教学为基础,先听说后读写。 4 句本位原则 5 教授当代通用语言 局限: 1 过分强调了幼儿学习母语的规律,而对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认识不足,对课堂教学的现实考虑不够; 2 对读写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3 偏重经验,对人的主动学习强调不够;忽视对语法规则的掌握。 4 对教师的言语技能要求过高。 训练方法: 1.实物法2.动作启发法(表演法)3.情景再现4.重复法(模仿、重复、领会) 5.词语拓展法

体现了以下基本教学原则:

掌握目的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用目的语交际的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重视情感因素

加强目的与学习环境,加大目的语输入,自觉学习与自然习得相结合原则

课堂教学严格控制使用母语或媒介语原则

循序渐进,螺旋式提高,加强重现原则

加强直观性原则 影响

1.它的出现打破了语法翻译法独霸天下的局面,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2.丰富了人们对第二语言教学规律的认识,对以后的听说法、视听法、自觉实践法乃至功能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开经验派教学法的先河。

自觉实践法

自觉实践法,有时也叫“自觉积极法” 自觉”就是以语言理论知识为指导,以理解为前提,从自觉到直觉。“实践”就是通过大量言语实践活动形成外语实践能力,即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自觉实践法”是一种主张在自觉掌握一定语言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大量言语实践活动达到直觉运用目的语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自觉实践法的基础

心理学基础:别利亚耶夫的外语教学心理学理论。认为目的语学习过程就是用目的语思维的过程,只有在学习者综合性原则 考虑母语原则

直接法与自觉实践法相对比 相同点: 通过大量语言实践培养听说读写技能;主张以口语教学为基础;认为句子是言语的单位,在句子的基础上学习单词和语法; 不同点

直接法(不是先学习语法规则,而是靠感知,形成自动的习惯;教学中排除母语;重视语音教学,强调语音、语调、)语速的规范。

自觉实践法(强调学习者要自觉掌握语法理论知识;初级阶段不排除有限度地使用学生母语 ;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综合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重视情感因素,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原则。

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原则。

强化汉语学习环境、加大汉语输入,自觉学习与自然习得相结合原则。

精讲多练,在语言知识的指导下以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为中心。

以句子和话语为重点,语音、语法、词汇、汉字综合教学原则。

听、说、读、写全面要求,分阶段侧重,口语、书面语协调发展原则。

利用母语进行与汉语的对比分析,课堂教学严格控制使用母语或媒介语原则。

循序渐进,螺旋式提高,加强重现原则。

加强直观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原则。 评 价

自觉实践法是一个科学的综合性教学体系,它继承了语法一翻译法(强调自觉掌握语言规则的主张)和直接法(通过大量语言实践培养听说读写技能)的合理内核,克服了二者的片面和极端之处,而且积极吸取其它教学法流派的长处,如:美国听说法中的句型练习、法国视听法中的情景设置、英国交际法中的交际性原则以及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应用等,注重用理论研究新成果丰富充实自己,从而使自身不断发展,走向成熟。改用自觉实践法之后,前苏联的外语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普遍的提高,成为更为全面、成熟、更为综合性的教学法。

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时间:18世纪末 代表人物:[德]奥伦多夫 语言学理论基础: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认为所有语言同出一派 心理学理论基础:官能心理学

官能心理学认为心理的各种官能可分别加以训练.例如:记忆、思考、概括„„ 语法翻译法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古典法,旧式法、阅读法、普鲁士法(the Pruian Method)等。

它是第二语言教学史上最古老的教学法 。 历史地位:

外语教学中历史最长与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左焕琪,2002);

该教学法在替代了改变了拉丁语的统治地位之后几乎统治了欧洲外语教学长达数百年之久,于十九世纪达到全盛时期,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之间“统治了整个欧洲”(Richards&Rodgers, 2000);

语法翻译法“创建了在外语教学中利用母语的理论,成为外语教学史上最早的一个教学法体系。它的出现为建立外语教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奠定了基础”(鲁宗干,2001)。

主要特点: 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言、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口语和听力的教学 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主要内容,语法教学采用演绎法,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地分析,要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

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所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 用母语进行教学,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

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原文,阅读文学名著 教学过程: [1] 复习:默写单词;背诵课文段落。

[2] 教授新词:在黑板上列出本课单词、音标及母语解释,并逐字讲解。学生跟教师朗读单词。

[3] 讲授句法、语法:讲解句法、语法意义及相关规则,在黑板上列出课文中的相关词汇,学生按规则进行转换等。

[4] 讲解课文:教师逐句念课文, 逐句讲解并要求学生能记住。 [5] 巩固新课:学生跟教师逐句朗读课文。教师依课文提问,学生按课文回答。 通过翻译练习巩固新知识。

[6] 布置作业:拼写单词;语法填空;背诵课文。 优点

A.强调语言的准确性。

B.强调发展学生的智力,学生语法知识扎实。

C.由于注重书面语教学,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比较高。 D.便利易行,容易测试学生,班级易于管理。 缺点: A(过分注重书面翻译,忽视口语教学,使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形成了较大的缺陷

B(过分依赖学生的母语和翻译的手段,无法培养用目的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C(过分强调语法的重要性,教学完 整的对话,使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在 对话中被整体感知,以词汇语法为例,先通过图像整体感知,从语段和句子开始进行教学,教学顺序是:成段对话---句子---单词---语素)

4、先口语教学后书面语教学。视听法的教学过程

感知-->理解和记忆-->练习-->运用。 对视听法的评价

1、长处

1)将声音和图像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等语言学习的感觉器官,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2)创造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2、不足 1)过分强调语言材料的整体模仿学习,难以用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和把握外语学习,从而影响了学习效率。

2)忽视了阅读训练,单纯通过听说来学习,影响了学习者理解和应用语言的精确度。

3)忽视了情景同话语结构的配合,难以满足学习者实际的交际需要。 应对策略:

各教学法相结合(这个是指各教学法在坚持自己的主要原则,保持自己的主要特色的同时,克服片面性,吸取对立面教学法的优点,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课堂上单一的视听法往往都忽略了阅读训练,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巧妙地将视听法和阅读法相结合起来,这样呢可以取长补短,弥补视听法单一 忽略阅读的缺点,使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听说读写能力都能同时提高。)

课型和各课型之间教学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原则。

2、精讲多练,在语言知识指导下以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为中心原则。

3、加强直观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原则。视听法的应用性

1.广泛适用于口语课和听力课

2 .其他课型上也可以其他教学法相结合使用。 运用视听法的注意事项

1、重视语言环境的重要性。

2、教学内容应符合实用性和时代性。听说法

影响较大的流派、按其所体现的主要语言教学特征可分为四大派: A.强调自觉掌握的认知派 (如,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认知法) B.强调习惯养成的经验派(如,直接法、听说法、情景法、视听法) C.强调情感因素的人本派(如,团体语言学习法、默教法、暗示法) D.强调交际运用的功能派(如,交际法) 听说法是20世纪40 年代产生于美国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强调通过反复的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力能力,又称“句型法”或 “结构法”。

其代表人物:龙菲尔德、弗里斯、拉多等 代表性教材:《英语900句》

语言学理论基础: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

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特别是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具有分层次的形式结构;在描写语言结构的各个层次时,特别注重分析各种对立成分。

行为主义心理学: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以及经典的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 听说法的特点

a.听说领先,口语是第一位的,书面语是第二位的,读写为辅。 b.反复操练,用模仿、重复、记忆的方法形成习惯。

c.教学是一种以口语能力的培养为基础、强调通过有意义的情景进行目的语基本结构操练的教学法。早期称为口语法。

产生的时间、国家: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于英国 代表人物:英国著名语言教育家帕默尔、霍恩比 语言学理论基础:英国的结构主义 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的习惯形成理论 情景法的教学原则

语言教学始于口语教学,先语后文

课堂教学语言要使用目的语

新的情景点要通过情景引入,并在情景中操练

语法教学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教学中应当尽量避免偏误的产生

?第三条乃是这一教学法的核心原则。体现了这一方法的根本性质——重视在情景中使用目的语。 ? 情景法的主要特点

1.教学目的是对听说读写四种言语技能的实际掌握,而言语技能又是通过掌握语言结构而获得的。

2.语言教学从口语开始,先口头训练然后再教书面形式。3.课堂用语是目的语。

4.新的语言点要在情景中介绍并操练。5.运用词汇选择程序,以确保基本词汇的教学。 6.按先易后难的原则对语法项目进行分级排列。

7.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语法基础后,再进行阅读和写作教学。总而言之,情景法的教学设计有2个最核心的特点: 1.重视口语教学2.重视以句型为中心的语法结构? 情景法的教学过程

教师多次示范新的词语或结构,让学生集体模仿。

对学生进行个别语音操练。

运用已知句型进行问答以引进新句型。

通过问答、造句、用提示词等练习新句型。

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教学原则 1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原则

“结构”指语言的结构,包括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 “功能”指用语言做事,即语言在一定的情景中所能完成的交际任务。 这里涉及到情景问题,情景通常指在一定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功能离不开情景,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

实现。情景法强调口语的重要性,并把结构作为口语能力的基础。 2.强化汉语学习环境,加大汉语输入,自觉学习与自然习得相结合原则 ?强调用目的语教学?以口语为重点 3.循序渐进,螺旋式提高,加强重现原则 4.直观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原则 情景法的优点

情景教学以其直观性、趣味性、生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和学习欲望

情景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以往单纯的语法条款记忆式的学习方式,把枯燥的语法条款放在了逼真的环境中 ,

针对性强。这种方式更有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掌握教学效果,并对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提高效率

时效性强。这种教学法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内容陈旧的问题,教师必须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生的新问题进行解答,使教师所教内容的时效性更强。

情景法的缺点

学生被动接受语言材料的输入

过于重视语言形式,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

过分强调目的语结构的机械训练和语音的准确性,对语义关注不足

由于情景的设计常常是虚构的,因而情境中的话语并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语言交际的实际需要。

交际法

名称: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意念法”、“功能法”,“意念--功能法”。

产生时间:20世纪70年代初期 地点:西欧共同体国家,中心在英国。

代表人物:威尔金斯,亚历山大、威多森、范埃克。 教材:《跟我学》(Follow Me)。 核心:交际能力

语言学基础: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理论,语言交际观 心理学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语言学 四个参数

1可能性(语法)2可行性(语义)3合适性(语用)4表现性(社会) 语言学基础

1海姆斯,交际能力理论; 2韩礼德,功能语言理论,话语分析理论, 3威多森,语言交际观。 语言学基础

1.海姆斯的交际能力学说 2.卡纳尔和斯温的交际能力学说 3.巴克曼关于交际语言能力的学说 心理学基础

1:人本主义心理学2:心理语言学 特 征、

(1)以培养交际功能为宗旨,明确提出第二语言教学目标是培养创造性地运用语

言的交际能力,不仅要求语言运用的正确性,还要求得体性。

(2)交际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要为学生的交际需要服务,以语言功能为纲(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针对不同专业的学习者安排“专用语言”的教学。

(3)教学过程交际化,交际既是学习的目的也是学习的手段,在教学中创造接近真实交际的情景并多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通过大量言语交际活动培养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并把课堂交际活动与课外生活中的交际结合起来。

(5)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性技能训练相结合,以综合性训练为主,最后达到在交际中综合运用语言的目的。

(6)让学生处于情景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氛围,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是交际教学的精髓 。

(7)主张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不应是仅仅一本教科书,而应该是“教学包”,即教师用书、辅导读物、磁带、挂图、录像、电影、电视等。 十

(8)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有一定的容忍度,不影响交际的错误能不纠 就不纠,尽量鼓励学习者发挥言语交际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9)以功能意念为纲。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要,选取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而不是经过加工后的“教科书语言”。

各种教学方法对比

推荐第9篇:当前主要教学流派

1、课程超市

课程超市是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在自主开发、建设丰富的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将三级课程一体化,为学生提供的多元化、有层次、可选择的课程体系。

课程超市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建立课程结构,通过科学的课程管理,以学校给学生“配餐”和学生自己“点菜”等方式,使每一位学生拥有一份个性化的课表,从而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构建课程超市要根据培养目标,确定统领整个课程体系的理念;以课程理念为指导建立科学的课程结构;着力打造校本的核心课程,使其产生引领作用;依据可供资源,开发丰富的校本课程;建立系统的课程管理制度,科学地指导学生选择和参与课程,对课程质量进行适时监控和评估。

2、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自行设计、“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课程。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拓展等方式,使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二是学校设计开发具有学校特色、可供学生选择、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新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为了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各自侧重的三级课程体系。建设校本课程建设,一要明晰学校教育理念、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学校资源、把握社区发展需求等;二要确定方案(目标与计划),包括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课程结构、科目、课程纲要;三要抓好组织和实施,包括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序列、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四要关注评价与改善,涉及评价内容与方式、结果处理、改进建议等。

[

3、东庐“讲学稿”

东庐“讲学稿”是东庐中学师生教学中共用的一种文本,它既是教师的教案也是学生的学案,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后的产物和“教学合一”的载体。

它改变了教师传统的备课模式,有效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形成学生“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学稿”是集体备课的结晶。具体过程为:①教师提前疏通教材;②主备教师先行备课;③备课组备课,修改、审核,制成文稿;④提前将“讲学稿”发给学生,并课前检查完成情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⑤师生共用“讲学稿”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讲学稿”上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交流。

学生使用“讲学稿”时要体现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原则。根据“讲学稿”的提示,学生课前在“讲学稿”上标记疑难问题,并与同学交流;课堂上积极参与质疑和讨论,记录学习要点、方法、问题等;课后将“讲学稿”分类装订,随时复习和巩固。

“讲学稿”的运用,应注意做好两个结合:扣紧教材与课外拓展相结合,扣紧“讲学稿”与课堂有机生成相结合。

4、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在教师组织、参与和指导下的学习活动。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信息采集和处理能力、独立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讨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激活各科学习的“仓储知识”,培养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严谨的研究态度。

研究性学习的一般形式有:个人独立学习,小组合作探索,班级共同研讨。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实验操作,走访专家;社会调查,讨论问题;现场观察,查阅资料。

指导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是:开设讲座,指导选题,组织课题组,进行选题交流,实施研究(中期交流),处理结果,撰写报告,组织阶段性成果交流和论文答辩。

研究性学习要鼓励学生从兴趣入手,独立思考,积极探究,不盲从权威,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宜小,注重过程体验,不应刻意追求“价值”和“定论”。

5、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是一种班级学额较少(小学一般每班28人、初中一般每班36人以内),按照民主性、平等性、充分性、综合性、个别化等要求,开展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师生之间的充分交流,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彰显,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真正得到落实。

实施小班化教学,一要抓好教育观念的转变,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和效益观、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二要创设形式温馨化、设施现代化、功能学习化、风格个性化的小班教学环境;三要开展教师培训,通过专题讲座、观摩、研讨、实践等方式提高教师适应小班教学的专业水平;四要着力小班化教学改革,研究契合小班化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及其操作方式;五要加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对小班化教学支持力度,在经费、人事等有关政策上给予倾斜,在学区学额上适度控制,在教科研上加以指导。

6、“做中学”科学教育

“做中学”是在幼儿园和小学中进行、基于动手做的方式开展的自然科学普及教育。它以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教育为切入点,进而对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进行改革的实验。

“做中学”科学教育的目标是:让所有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儿童都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增强科学素养打下必要的基础。

开展“做中学”要把握以下要领:

⑴“做中学”科学教育强调面向每一个儿童,着眼于未来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是其倡导的首要原则。

⑵要鼓励儿童亲自动手操作,尊重事实,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责任心,善于与人合作;为儿童终身学习、学会生活奠定基础。

⑶案例的开发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兴趣,要有利于儿童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和拓展儿童的视野。 ⑷“做中学”的核心是让儿童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动手操作、记录信息、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发展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⑸采用激励性评价。

⑹充分发挥社区、家长、大学生志愿者、科技工作者及互联网的作用。

7、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是指在职业教育中,师生通过共同生产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或具有典型意义的产品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项目教学的应用,旨在促进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建构知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职业技能。

项目教学的实施应注意以下要点:一是项目教学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应具有一个轮廓清晰的任务说明,应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应具有一定难度;二是项目教学的过程,应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活动有直接的关系;三是项目教学的结果,应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并且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以及工作与学习的方法;四是项目教学的方法,应让学生有机会自行计划、自行组织学习行为,自行处理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8、中学生“导师制”

中学生“导师制”是学校为中学生配备指导教师、为中学生提供学习、生活、交往和职业选择的帮助与指导,引导全体学生主动、持续、和谐发展的教育运行机制。

建立中学生导师制,可以帮助中学生解决学习、成长中的困惑与矛盾,从而更好地实施个别化教育;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人格平等、教育活动民主)是实施导师制的前提和基础;互动的教育形态(学科教学互动、思品养成互动)是实施导师制的教育教学常态和方式;多元的导师组织(校内全员组织、社区资源共助)是实施导师制的组织依托和保证;共进的发展目标(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是实施导师制的初衷和目标。

9、重考申请制

重考申请制是在学生自主选择、报名的基础上,学校在期中或期末考试中允许学生有两次参加考试的机会,以避免一次考试的偶然因素给学生造成的学习心理压力。

重考申请制促进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反思,自我矫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体现了考试评价对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也体现了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人文关怀精神。

实施重考申请制要把握以下要领:

⑴自主选择报名是前提。重考的时间安排一般在第一次考试后的一周之后,在对第一次考试讲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我分析反思,自主选择是否参加重考申请,选择哪些科目。

⑵重考命题难度的控制是关键。第二次考试的命题难度既不能超过第一次,又不能人为地降低难度。可以同时出A、B卷的方法,尽可能控制命题难度波动。

⑶实施重考成绩认定应合理。一般采取两次成绩中选择较高的一次,也可以采取两次考试成绩的平均值。

10、“三证五卡”制

“三证”是指“品学双优证”、“身心健康证”、“特长技能证”;“五卡”是指“网络技术达标卡”、“英语会话达标卡”、“汉字书写达标卡”、“普通话测试达标卡”、“实验操作达标卡”。“三证五卡”制是一些高中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实施的“学生素质发展合格证书制度”,也是一种可测量的学生素质发展评价制度。

实施“三证五卡制”,旨在促进全体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艺术素质和技能特长等六个方面主动、健康、和谐发展;其价值在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全体学生实现全面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和谐发展。 根据学校制定的“三证”基本要求,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确定优秀、合格和暂不合格等三个等第。

“五卡”的要求是:“网络技术达标卡”按省级计算机统一会考成绩确定等第;“英语会话达标卡”按市英语口语测试成绩确定等第;“普通话测试达标卡”按市普通话测试成绩确定等第;“汉字书写达标卡”按学校制定的测试标准测试并确定等第;“实验操作达标卡”按省级理化生实验操作会考成绩确定等第。测评工作一般安排在高二年级第二学期进行;暂不合格者在高三第一学期进行补测。

11、职教学分制

职教学分制是职业学校以学分为计算学习量的单位,以学分衡量学生学习完成情况,并以学生必须取得最低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余地的教学评价制度。

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要实现以下目标:用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既保证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又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用学分和学业成绩分双重评价指标来衡量学生学习的量和质,保证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对难度较大的课程实行分层要求、分类考核,实行“绩点制”,建立起学习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自主选择课程和教师,这有利于建立教师竞争机制,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实施学分制要把握以下要点:

⑴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按专业大类制定教学方案,构建宽基础、多向度、多证书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的综合化、层次化和模块化。

⑵开发或引进各类选修课程,为学生自主选课创造条件,其中必修课和限选课学分占总学分的80~90%,任选课学分占总学分的10~20%。

⑶计算学分以该课程(含实践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课时数为主要依据,以学期为单位时间。一般课程以16~18课时为1个学分,独立开设的实践课、公益劳动、军训、入学和毕业教育等以32~36课时为1个学分。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需要,学生修习的总学分文科类专业最低不少于160个学分,理工及技术应用类专业最低不少于170个学分。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可以折合成相应的学分(高级8个学分,中级2个学分)。

⑷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采用百分制记分,考查采用等级制记分。

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核成绩构成,比例为4∶6。成绩及格,方可获得相应学分;考核不合格,不能取得该课程学分,应进行补考,补考不及格者,须对该课程进行重修。

12、学生成长全记录

“中小学生成长全记录”——《南京市中小学生素质发展记录册(袋)》,是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素质发展状态及其过程的“成长档案”。

采用“中小学生成长全记录”这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素质全面的发展,促使学生承担起对自己成长的责任,促使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使用《中小学生素质发展记录册(袋)》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⑴《南京市中小学生素质发展记录册(袋)》在小学

一、

三、五年级和初中、高中一年级新学期开学后下发。班主任要利用家长会帮助家长了解各部分内容的填写要求,利用班会课等时间指导学生填写。

⑵《南京市中小学生素质发展记录册(袋)》里存放的应当是最能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性材料,由学生收集、整理,每次填写《素质发展记录册》时存入《素质发展记录袋》里,然后交给班主任保管。

⑶为了避免《南京市中小学生素质发展记录册(袋)》的毁损和遗失,平时由班主任统一保管。

⑷学期结束,班主任将《南京市中小学生素质发展记录册(袋)》发给学生带回,开学报到时再返回给班主任。小学

二、四年级结束,小学、初中和高中毕业时交还学生,作为成长纪念。

⑸学校在组织使用《素质发展记录册(袋)》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

13、发展性绩效评估

发展性绩效评估是我市对普通高中素质教育实施水平所进行的激励性评估。实行发展性绩效评估,是为了发挥评价功能的正确导向作用,引导每一所学校在各自起点上比管理、比进步、比效益。引导学校自我反思、相互学习、积极竞争,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评价指标分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等三部分。

“学生发展”评价着重强调四个方面。一是“遵纪守法”,学校当年无学生犯罪;讲究诚信,考试无作弊。二是“身体健康”,全校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达95%以上。三是“学有所长”,学生个性、特长充分发展。四是“学业成绩”,以不同起点学校学生高中三年学业成绩的推进率反映学校教学质量建设情况。

“教师发展”评价的主要标准是所教学生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强调两方面,一是“师德建设”,落实教师基本道德规范(“三要八不准”);二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主动参与各级教学实践活动。

“学校发展”评价着重强调三方面。一是“课程实施”,按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学科课程、地方课程、有效实施校本课程。二是“办学绩效”,教育教学质量好,社会认可度高,无安全责任事故。三是“服务质量”,学生对学校教学服务质量满意,学校为师生服务周到。

发展性绩效评估每年一次,由学校自评,教育行政部门考核确认,提出评价意见。在条件成熟时向社会公布评价情况。

14、愉快教育

愉快教育是教育者正确运用适应儿童年龄特点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创设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情趣、唤起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自觉地参与各种教育活动,从而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主动、和谐发展的教育。

实施愉快教育是为了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实施愉快教育要把握以下要领:在教育目标的导向上,要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注意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全面开展,全面落实;在“教”与“学”的关系上,积极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通过教师的指导、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育形式上,摒弃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建立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课内课外相结合,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

15、情智教育

情智教育是着眼于学生的情感熏陶和智慧潜能开发,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 情智教育致力于使学生成为拥有“高尚的情感”和“丰富的智慧”的大写的“人”。 实施情智教育,一要抓好情智管理。学校的管理活动要充满人文关怀,使学校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尊重、信任、赏识师生的人格和智慧;弘扬师生人性光彩,发挥师生智慧才干。二要创设情智课堂。情智课堂是充满情趣的,是“登山式”渐入佳境的,是“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的。三要营造情智校园。情智校园是书香校园;情智校园是畅想校园;情智校园是文化校园;情智校园是创造乐园。四是开展情智活动。

16、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在继承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和斯霞老师“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致力于达成被爱,引导施爱,启发自爱,优化师生关系,促使学生自信舒展、快乐、健康、最优成长的教育模式。

赏识教育是通过“尊重、相信、理解、激励、包容、提醒”与“善待差异,引导自选”的态度和方式,达到“走近生命”,从而“发现潜能,唤起自信”,使学生学会感激,学会关心,促进学生的最优发展。

实施赏识教育要解决“不赏识”问题。改变教育中指责、抱怨的习惯心态,变“食指教育”为“大拇指教育”。实施赏识教育要解决“假赏识”问题。改变教育中一味地溺爱、一味地表扬、奖励的错误倾向。赏识教育看重优点,不纠缠缺点,用优点激励孩子不断进步,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好孩子”,拥有“好心情”,过上“好日子”,形成良性循环,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充满自信地面对未来的竞争和挫折。

17、求真教育

求真教育是以“真”为培养目标,以“求”为教育过程,凸现自我,强调互动,引导学生真诚待人,真心做事,获得真知与真能的教育。

求真教育立足于学习求真、生活求真、做人求真三个层面,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素质全面,真善美人格和谐发展”的合格公民。

实施求真教育,一要培养和推行“小先生”制,倡导教人先教己,教己求真、教人求真,教学相长;二要强化综合实践能力,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三要让学生在生活中,真心服务,真诚交往。

18、陶老师热线

“陶老师”热线是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对社会使用的一个名称,是南京市教育局主办的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危机紧急干预的专业性机构,由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所承办,以该所资深学校心理咨询专家陶勑恒的名字命名,由我市教育系统中的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专业人员、外聘医学心理治疗专家组成一支专业队伍开展工作。

“陶老师”热线的开办旨在深化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强化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等心理保健工作,促进他们人格健康、和谐发展。

“陶老师”热线由心理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中心和心理辅导流动服务站构成一个全方位心理健康服务的网络。

⑴热线电话全年每天24小时开通,向全市中小学生提供心理援助服务。 ⑵心理咨询中心在双休日白天开放,接待热线电话中发现需要当面深入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个案,以及直接要求心理咨询或学校心理咨询室、其他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转介的个案。

⑶心理辅导流动服务站接受基层学校的预约,到现场提供所需的心理咨询服务。 ⑷在报纸等传媒上开设信箱、专栏或专门节目,为学校和社会开设相关讲座等。

19、成人仪式教育

成人仪式教育活动是在全日制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中倡导开展的一项公民素质教育活动,主要包括公民意识教育、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技能培训、成人宣誓仪式等四个环节。

通过成人仪式教育强化中学生成人意识,引导他们在成人之际,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自觉履行公民义务;通过成人仪式教育培养服务技能,引导广大中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志愿服务中,培养和训练生活技能、劳动技能、服务技能和创造技能;使他们在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学会参与中,把自己培养成为爱国家、爱人民、富有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

开展成人仪式教育活动有以下形式:

⑴开设公民教育课程和法制课程,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14~16周岁的青少年掌握宪法和法律的有关知识,培养中学生的国家公民意识。

⑵开展成人预备志愿服务,主要是组织中学生在14~18周岁成人预备期内参加总时数不少于100小时的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⑶开展技能训练,培养中学生学会掌握和运用基本生活和学习技能,遇到突然事件时的自护、自救、互助技能。

⑷举行成人宣誓仪式,在中学生年满18周岁时,组织他们集体面向国旗宣誓,突出仪式神圣、庄严的特点,给中学生的一生留下深刻印象。 20、学生生涯规划

生涯规划教育是指普通中学帮助学生个体了解与认识自我,对人生的每一发展阶段(学业、职业、事业、生活等)所面临的状况与任务加以规划与安排,以期达成自我实现的教育活动。

生涯规划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从未来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一生,唤醒学生自主成长和规划意识,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及生涯决策能力,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富有个性的发展。

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辅导,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生涯的独特性、发展性、终身性、综合性特点,同时结合学生独特的心理诉求,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并在课业、讨论、活动中加以尝试。

21、中小学生才艺拓展

中小学生才艺拓展是指依托我市丰富的科技、文艺、体育等资源,面向全市组建的科技、艺术、体育等学校团队,旨在发展学生才艺和个性特长的教育活动。

“才艺拓展”教育活动促进了学校特色办学,为学生发展科技、艺体等方面的特长提供了平台。

实施才艺拓展教育活动,学校要从本校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善于挖掘社区资源,注意加强教师专长的培养,努力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学校才艺拓展教育活动应成为丰富校园生活的重要载体,要鼓励大多数学生参与,对特长明显的学生要加强个别指导,加快特长发展。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各类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规划、组织和指导,并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22、素质教育校外基地

素质教育校外基地是面向中小学生,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学生亲历实践过程为主要形式,开展各类(爱国主义、科技、国防等)教育活动的场所。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活动,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走进自然,活跃身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的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组织学生参加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活动要遵循不同阶段、不同年龄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确定目标、任务和要求;要因地制宜,充分整合教育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达到教育效益最佳化;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密结合,促进书本与实践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内容设计要突出针对性、实践性、趣味性、教育性,要确保安全性。

23、“模拟—体验”教育

“模拟—体验”教育是指为了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中小学通过创设各种丰富多彩的社会角色模拟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成人、成人的职业和成人社会的一种学习和教育活动形式。诸如模拟法庭、模拟竞选、模拟联合国等。

通过“模拟—体验”教育活动,学生积极而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地扮演角色,了解各种成人职业的要求与特点,理解成人生活、工作和社会、学会体验和换位思考、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职业意向和人生理想。

“模拟—体验”教育活动包括前期准备和模拟活动两个阶段。首先要选择模拟活动主题,并设计模拟活动方案;其次要教育学生认真阅读并思考模拟活动文本,理解角色的内涵和背景;对所模拟的角色有充分的理解、深入情景中去理解所模拟的角色,体会各种社会关系,并根据要求在模拟活动中施展个人魅力、展现自身个性特征。

24、校园学生节日

校园学生节日是指学校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针对当代中小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创设并开展丰富多彩而又各成系列的“节日”(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创造节、读书节、技能节等)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才华充分展示搭建平台。

举办校园学生节日是为了促使学生自主自愿学习,在活动交往中学习;丰富学生的情感、文化、生活;展示个性,培养社会活动能力。 举办校园学生节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注意活动性与学习性相结合;注重节日活动的品位和提升学生精神世界的功能。

25、周末大世界

周末大世界是指由学校发动组织或在学校老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组织的、利用周末假日在校内外开展的健全身心、发展个性、增长知识、才干,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

周末大世界、特别是校园周末活动,旨在课堂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以外,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兴趣、引发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平衡与活跃学生身心,拓展素质教育渠道,惠及课内,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校园是安全、设施全面、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在周末可以从中自由选择所喜爱的学习与活动项目,获得轻松、自由与快乐。

开展周末大世界活动,一是要注意兴趣第一,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自愿报名、全员参与;二是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交通、失窃、中暑、意外伤害等事故等;三要形式多样;四要加大宣传,满足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强化其参与感和成就感。

26、假日生活实践指南

“假日生活实践指南”是学校从家庭实践、社会实践、学科学习实践、兴趣特长发展等方面全面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暑假和寒假生活的指导性计划。

“假日生活实践指南”以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健康、安全、文明、愉快的假期为目的,着眼学生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整合了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自立、自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假日生活实践指南”的设计要把握以下要点:

⑴重指导实践:指导学生开展家庭实践,学习料理家务,学习搜索、选择电视节目,学习文明浏览网站;指导开展社会实践,参观著名场馆,游览风景名胜,投身社会公益活动;指导开展学科学习,尝试预习新知,开展探究性学习,阅读中外名著;指导兴趣爱好发展,选定发展方向,确立发展计划,记录成长轨迹。

⑵重资源整合:指导教师熟知“指南”的框架,告知家长参与“指南”的环节,组织政教处、教务处、教科室等部门对“指南”设计进行论证、编写和使用后的调查、修订。

家长是学生假日生活实践的监督者和指导者,学校要及时加强和家长的沟通,统一共识,充分发挥家长在落实学生“假日生活实践指南”中的主导作用。

27、跨境“手拉手”

跨境“手拉手”是指中国的中小学学生与外国学生通过互访、就学、上网、通讯等方式,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相互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和风俗民情,建立友谊,并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延续和发展他们之间的友谊。

通过跨境“手拉手”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增进对多元国际文化的理解,学会与他人、尤其是与外国人共处,培养学生生存能力,提高学生外语交流能力。

开展跨境“手拉手”活动可采用以下形式:中外学校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并制定互访计划;定期互派师生交流;挑选符合条件的学生到对方国家进行短期居住或学习;接收外国籍的学生到学校就读;经过教育中介组织,一些中小学校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到国外学校短期社会实践活动,与国外学生相互交往、建立了友谊。

28、校园家长开放日

“校园家长开放日”活动,是学校校园、教育教学活动面向家长、社区对外开放的一种活动,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重要形式,是现代学校“开放性”特征的重要体现。

通过“校园家长开放日”活动,要使家长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学校、了解教育,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通过校园家长开放日活动,增强学校和教师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的意识,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开放性,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校园家长开放日可采取以下形式:

⑴参观校园。让家长走进校园,亲身感受校园的育人氛围和学校的巨大变化。

⑵观摩教学。让家长走进课堂,参与师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家长亲身感知学校教育的目标与要求,教学的理念与方法,近距离地观察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孩子的发展水平与状态。

⑶才艺展示。让家长看到学生的发展。通过展板、作品展示、文艺汇演、体育技能表演等方式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能。

⑷咨询、交流、研讨。安排有经验教师接受家长咨询,对家长在子女教育中碰到的难题进行指导;组织家长交流,让教子有方的家长介绍经验。教师和家长就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问题交换意见、形成共识。

⑸共娱共乐。结合学校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活动或班级组织的艺体活动、综合实践活动,邀请家长或家长委员会代表参加,共娱共乐,增进感情。

⑹意见反馈。发放“开放日”活动征求意见表,让家长对听课,对班级工作,对“开放日”进行评估,提出意见建议;让家长走进会议室、校长办公室,对学校工作建言献策。

29、数字化校园

数字化校园是指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将学校的各类信息资源数字化,并实现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教育教学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数字化渗透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教师教育、公共服务以及社区服务等各个领域中,形成高度数字化的人才培养环境。

实施数字化校园的核心目标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环境,提高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和办学的质量、效益。

建设数字化校园,一是要以新的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做好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规划;二是加大投入,抓好分步实施;三是要抓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四是要加强教育资源建设,不断丰富网络教育资源;五是提高信息网络设施的利用率,充分发挥育人效益。 30、南京学校“五室”建设

南京学校“五室”建设是指学校建设的图书阅览室、网络学习室(校园网吧、电子阅览室)、技能创造室、心理咨询室(谈心室、心灵小屋等)和校史室。“五室”是教育技装备的基本项目,是实践新课程理念,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的重要条件。

“五室”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学校“五室”建设要根据全市的总体规划和规范要求,从学校实际出发,体现学校文化特色;要讲求科学、实用,以满足教育教学活动需要为原则,力求低成本、高效益;要注意建管用结合,向学生充分开放,提高“五室”设施的使用率,充分发挥“五室”的育人功能。在一定区域内,可以实行校与校之间开放合作、资源共享

推荐第10篇:流派教学课程安排

时间:5月28日-30日地点:上海

策略》 执教:成尚荣 ----成教授的讲课风格,不用电脑、不用讲稿、不用事先做好的精美课件,讲课 如行云流水,都是“脱口秀” ,他讲课的智慧与灵气、博学、大气、睿智,敏捷 5 月 29 日 的思维、流畅的表达、精炼幽默的语言让人不得不敬佩这个已上年纪的老人。听 上午 后将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反思。 (综合场) 成尚荣:中国知名教育家,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江苏省教育管理研 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区指导专家,《江苏教育研究》《现代 特殊教育》杂志社主编。(备用专家:崔峦)“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是以学案教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训能 达标的教学活动。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 强化能力培养,把学生由观众席彻底推向表演舞台。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 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先试后导,先学后教,先练后讲之尝试教学改进》 5 月 29 日 主题报告: 邱学华 当代教育家, “尝试教学法”创始人,著名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 下 午 贴专家。 (备用专家:程红兵) (综合场)余映潮板块式教学、赵谦翔绿色语文 教学模式板块式教学法——余映潮老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学语文“板块式教学思路”的创造者,中学语文“活动充分,积累丰富”代表人,他的语文教学观念与思想在国内具有广泛而 深远的影响。 曾被张定远先生誉为 “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学艺术研究的领军人物” 。 著述丰富, 已发表各类教学文章 1300 余篇,出版了七本专著。创建了全新的“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 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总结出了“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 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教学设计 30 字诀。精彩的课堂教学受到各地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普 遍欢迎。对于促进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的研究与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中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专场——余映潮的板块式教学法 活动安排: 5 月 30 日 观 摩 课:《记承天寺夜游》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 执教:余映潮 《中学语文教师教材研读的高层技能》 上 午 主题讲座:

1、

2、《谈中学闻言诗文的教学》 (中语) 专题互动:提前 15 分钟提交问题,答疑解惑 余映潮: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湖北荆州市教科院原中学语文教 研员、中学语文“板块式教学思路”的创造者,全国中学语文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绿色语文教学模式--赵谦翔老师对“绿色语文”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是他在反思自己十几 年教学实践和两轮教

教改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绿色语文”是一种理念的倡 导,是对急功近利、唯考是图的“灰色语文”的一种匡正。 “绿色语文”教学实验也是新课程 改革背景下,对语文陶冶性教学的一次尝试,它必将对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专场——赵谦翔的绿色语文教学模式 活动安排: 观 摩 课:《湖心亭看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执教:赵谦翔 主题讲座:

1、《我和我的绿色语文教学》 2.专题互动《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专题互动》 5 月 30 日 3.教学设计理念分析 下午 赵谦翔:清华附中特级教师, “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入选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学 (中语) 语文特级教师,曾荣获全国模范教 师、“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称号及香港柏宁顿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奖,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育硕士 导师,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专著多部,尤以《绿色语文案例 集锦》和《绿色作文实例实说》最能代表其“绿色语文教育”理念。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赵谦翔与绿色语文》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5 月 30 日余映潮、赵谦翔专场自觉教学与京味教学 著名特级教师潘建明、张雁 教学专场“自觉数学”--教育思想是非常有价值的。数学是研究客观事物数与形的抽象及其规律,基本方法是合情推理和逻辑推理;教育则是通过不断的设计和改进,以达 到特定的人为目标(如应用、探究、态度等) 。一个是科学,一个是专业,两件事合 在一起才叫做数学教育。可是,两件事本身研究对象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各异, 要说难,也许就难在这里。当然,要突破也正在于此。5 月 30 日潘建明、张雁专场苏派教学——--“厚实、灵动、精致”的教学风格苏派数学名师潘建明数学教学专场: 活动安排: 名师精品课展示

1、示范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北师大版本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 一节 执教 潘建明

2、专题讲座《因才循导 自觉体悟平等对话-我的‘自觉教学“理想》

3、引领专业:互动交流,提前十五分钟递交问题。潘建明: 现任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副校长,全国模范教师、中国数 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训工程”首批培养对象、江 苏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常州市初中数学教育潘 建明名师工作室领衔人。5 月 30 日 上 午 (中数)“聚焦课堂教学展示教学研究;提炼教学思想,促进学生发展”从“本质理解”新课程理念、数学科学、数学文化、数学

教学、学生数学发展需要和数学学习等方 面,阐述了自己对数学教育教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的数学教育主张,给予了来自全 国的广大数学教师很高的专业引领,受到一致好评。京派教学----和谐、幽默、大气、节奏感强烈的教学风格5 月 30 日 下午 (中数) 活动安排:北京特级教师张雁教学专场 新生代初中数学名师友情出场:全体数学老师参加-体验京派教学风格 执教:《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八年级 《中考专题系列之—不同知识背景下的概率问题》 讲座:《结合本节课谈高效课堂》 张 雁: 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数学高级教师,人教 社新教材专家组成员。获全国第二届数学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十 佳教学能手,十大杰出青年,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2001 年中国教育 电视台(中国教师栏目)对她进行过专题采访报道。2006 年 5 月在北 京电视台主持中考数学讲座。5 月 30 日于永正、吉春亚教学专场 五重教学法与“导学式”教学法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吉春亚 教学专场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性问题是什么?——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 一所学校声誉的好 坏都取决于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 段方面着手。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熟悉文本内容、准备教学内容,还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利用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他们的感官,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于永正五重教学法——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苏派语文名师——于永正专场 语文课做什么?语文课怎么教?语文课的真正定义是什么?其实,语文 课就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语文课就是要做到“读、写、说、听、作,字、词、句、段、篇”最基础性的知识,理清主线,抓住要点, 5 月 30 日 化繁为简,就是一堂实实在在的好课。 活动安排。 上 午

1、现场作课:《一株紫丁香》苏教版二年级 (小语)

2、互动交流:主讲教师与学员互动交流,研讨提升。

3、专题讲座:《略读课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让学生善读、广读与好读》 于永正 全国著名小学语文教学专家,特级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出版 《于永正文集》、《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 , 在全国、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导学式”教学法是一种符合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论一般规律的教学模式。导学式进一 步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以讲代练,一讲到底的旧模式。它突出一个“导”字,整个教学过 程中,运用引导、诱导、疏导、开导等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它以“导思” 为主线,通过“导听”、“导说”、“导读”、“导练”、“导结”等环节,实现教学目标,对学生 来说,则是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导学式目标是:引发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引导质疑、激励发现问题、揭示矛盾、开启学生心扉,创设条件、诱导举一反三。吉春亚“本真、实效”语文教学实践专场学习安排: 阅读课文、识字、园地、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围绕主题进行讲座,在讲座时导师与学员互动及片段练习

1、专题讲座:《新课标理念下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说》

2、名师现场互动,学员在听取主题讲座后修改或设计教案一份,准 备交流。

1、示范课:《临死前的严监生》五年级

2、谈教学设计 吉春亚—新课标教材的编审,《中国教育台》名师大课堂主讲人,全国著名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小学特级教师,执教一至六年级多 轮。熟悉各个版本的教材。教学主张-----本真、高效的“语文味”。自 98 年以来,全国各地徒弟影随在课堂中学习有百余人。三百余次在全国各地上 示范课和专题讲座或教师培训。在多种教学刊物开设专栏。其语文教学思想 和课堂教学获得众多专家和一线教师的称赞。5 月 30 日 下 午 (小语)无痕教育与简约教学-著名特级教师徐斌、徐长青教学专场名师之名在于特色。对于广大教师来说,特色即个性,个性的发展需要长期的积淀,也需要 适时的学习和提升。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徐斌将首次提炼并阐述自己的教学特色——“无痕教 育” ,与会议代表研讨课堂教学及教师的个性化发展之路。徐斌的教育主张是无痕教育,这 种教育艺术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不留痕迹,以一种自然和谐的方式实施教育,课堂教学风格是 稳健厚实 无痕教育内涵---“把教育意图与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 式,给学生以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 ”5 月 30 日徐斌、徐长青教学专场小学数学名师徐斌课堂教学专场:活动安排:名师教学特色

1、徐 斌执教:苏教版一年级上册《9 加几》 。 5 月 30 日

2、徐 斌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策略(一一列举) 》 。 上 午

3、徐 斌讲座: 《我所理解的“无痕教育”——兼论教师的特色发展》 。 现场研讨会:特邀教育教学专家、资深教研员、徐斌的徒弟、听课教师研讨徐 (小数) 斌的教学风格。 徐 斌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 级教师,所追寻的“无痕教育”已经形成教学体系,适应于小学生素质教育。 应邀到全国 20 多个省、市、区讲学 400 余次,

是当代著名小学教学专家。 简约教学----是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依据数学知识发生规律和学生自主认知规律,以 “疑”为核心“约取”知识,引导学生在类它性“博喻”中主动发现知识和认知过程的“简 构”模型,在简单、自然、朴素、适切的学习活动中自主建构知识的教学方式。追求简约的 课堂,是数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自然世界纷繁复杂,要从各种现象中抽象出数学概念, 并用简洁的数学形式加以表示这是科学的需要。 英国著名数学家阿蒂亚说 “研究数学的目的, 就是用简单而基本的词汇去尽可能多地解释世界”。 自 2008 年以来加盟简约教学实验基地涉及天津、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甘肃、内蒙、广西、河南、黑龙江等十余个省市,参与简约教学研究活 动的地区学校众多。先后开展“简约教学校校行”、“简约教学基地研究成果 交流”、“简约教学万里行”等活动,分别在实验区域、基地校以及相邀地区 和学校开展简约教学成果推广活动。先后走过 20 余个省市地区,百余所学校。 天津数学名师徐长青课堂教学专场: 5 月 30 日 教学风格---“精致、和谐、诗意、大气、开放” 下 午 (小数) 活动安排:名师精品课展示

1、示范课 《体积与容积》北师大版 5 年级下 执教 徐长青

2、专题讲座《因才循导 自觉体悟平等对话-我的‘自觉教学“理想》

3、——有效的教学设计解读

4、引领专业:互动交流,提前十五分钟递交问题。徐长青: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专家,教育部国培专家,中央 教科所访问学者,国家骨干级教师。红桥区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小数专业委员 会副理事长。天津市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未来教育家 奠基工程首批培养对象。中国当代教学流派教学实践经验专题论坛参会回执请以正楷填全以下资料,传真至 010-67284012 或发邮件至 wml20148503@126.com 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 联系人 姓名 性别 电话 职务 手机 邮政编码 手机 Email 身份证号码参 会 人 员对讲课议题的建议: (可另附纸传真至会务组) 建 议 与 征询 预订单 人间 住宿 ( 自 费 者 可不填写此栏) 领导批示: (单位签章) 年 月 日 是□否□ 预订双人间住 宿 是□否□备注: 此表复制有效。 请各收文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转发下属单位, 组织人员参加。 电话 010-67284012 传真:010-67284012 联系人:王老师 15210070184

第11篇:中国七大教学流派

中国七大教学流派

“观点鲜明,操作程序具体,语言表达清楚,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切合中国实际”,对中小学教学产生一定影响的教学流派的共同写照。这些自成一体的教学流派既学习了当代西方教学理论的长处,又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本土特色,是广大教育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

一.卢仲衡自学辅导教学

从对“程序教学”的反思开始,到“三本教学”模式的确立,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的“自学辅导教学”实验前后坚持了近40年,在中小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从反思“程序教学”开始

2在实验基础上萌生新思想

3实验紧密跟随时代发展

二. 邱学华:“尝试教学”让学习成为学生自身需要

尝试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特征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

从设想到自成一体的理论升华 明晰具体的课堂操作

第一步是准备练习。第二步是出示尝试题。 第三步是自学课本。第四步是尝试练习。 第五步是学生讨论。第六步是教师讲解。 第七步是第二次尝试练习。

三、黎世法异步教学: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场所 1 基于“学情理论”并且不断发展

“六段教学方式”揭示了一条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即教学方式一定要适合学情。根据这条基本规律,黎世法在“学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学情为条件的最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理论。

2 “六步”实现“个体化学习”

在异步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个体化学习”是一条主线,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等阶段进行学习的过程。

3 实施异步教学理论不能忽视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异步教学理论正在不断对自身进行着完善和补充。然而,异步教学要取得更大的发展,以下几个问题不容忽视:

第一,要正确理解“最优教学方式”中的“最优”二字的科学含意。

二,异步教学的源头是学情理论。

三,认为“认识规律,并按规律形成一套简洁的教学操作模式与方法,

四,异步教学对学生的自觉性要求程度较高,

五,实施异步教学不仅仅涉及课堂教学问题,还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和要求按需组织教学等问题。

四、张熊飞与诱思探究教学

诱思探究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1 诱思探究教学发展历程

实验经历了18年共四个阶段的探索:

第一阶段(1981年9月至1987年8月),调查体验阶段 第二阶段(1987年9月至1990年8月)实验摸索阶段, 第三阶段(1990年9月至1996年8月)筛选深化阶段。 第四阶段(1996年9月至2001年1月)验证升华阶段。 2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内涵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诱思教学思想论、探究教学模式论和三维教学目标论。

3 要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五、李吉林的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创设充满智慧和情趣的空间

以“情”为经,以“境”为纬,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生活环境的创设,拉近了学科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李吉林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了现实的途径——

1 为儿童的学习探索

2 让情感与认知结合

3 独特的理论体系与操作模式

情境教学的原则为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创造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并具有五项操作要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

六、王敏勤和谐教学:帮助学生从学习中找寻规律 1 从学习“两法”到“自成一法”

“三阶段八环节”的课堂模式, 2 从教学过程的和谐到整体建构

所谓和谐教学就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

3 从课堂教学的“三段八环”到“四环节”

最初,和谐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八个环节,即:

一、准备阶段,包括身心准备和知识准备两个环节;

二、导学阶段,包括明确目标、自学讨论、艺术精讲三个环节;

三、应用评价阶段,包括激活练习、达标测试、推荐作业三个环节。

在新一轮的课题实验中,王敏勤又提出了四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是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教师在导入新课后,要向学生出示或说明这堂课的学习目标。二是自学指导,整体感知。三是检查点拨,探寻规律。四是练习达标,拓展提高。“四环节”的教学模式与原来的“三段八环”相比,更便于教师操作,强调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七,顾泠沅青浦实验:来源于实践的有效教学 “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策略

青浦实验经验概括为4条有效的教学措施,它们又分别对应了四条教学原理。诱导-尝试-概括-变式-回授-调节

第12篇:工作汇报精要

一、前言

1.1 用心聆听上级指示,并随时记笔记

接受上司的工作指引之后,马上整理相关记录,然后简明扼要地向上级复述一次,检查自己有无疏漏或错误,是否有尚不清楚的地方,得到认可之后,才可进入下一流程。

1.2 简明地表达个人见解

如果任务简单,可以简单表明自身态度,请上司对你工作放心;

如果任务负复杂,有条理的向上级阐述开展工作的方法和相关计划,征求建议。

1.3 职场新人每日一报

K:当前正在做的事务描述 P:今天遇到的问题 T:明天准备尝试的解决方案

1.4 当心腹的要点

1、成为心腹也别急着往上爬:安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有机会,可以向上司或明或暗的表示忠心,不要显得过于强势。

2、把握好当心腹的原则:上司可能会让心腹去做一些隐秘的事情,但记住千万不要受宠若惊以至于什么事情都做。在一些重大机密面前,不放往后退一退,把机会让给别人。

1.5 带着解决方案汇报工作

1、能不讨教,则不讨教

一个优秀下属的基本要求:清楚什么样的事需要请示讨教,什么样的事不需要,能自己做主的要自己做主。

许多工作只需要我们完成后向上司汇报而已。

2、请示的时候最好要有三个方案:

最可行的方案,最大胆的方案和最可能失败的方案。同时,对每个方案进行利弊分析。当上司征求你意见时,你要能提出哪一个方案是可以优先考虑的,哪一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3、方向要正,方法要奇

好的方案是守正出奇。守正:与上司的方向和目标保持一致。出奇:要有创意、有效的解决问题,超越上司的期待和要求。

二、汇报前,把工作做到位了吗?

2.1 最理想的工作完成时间是“昨天”

在预期的时间之前解决问题。对上司交代的工作,要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

2.2 最保险的工作态度是“以老板的姿态要求自己”

1、和老板的分歧往往是因为站的高度不同

2、不计较延长工作时间

3、行动在老板前面:把工作做到极致,比老板想的更全面。

4、时刻勉励自己:让自己每天都站在别人无法企及的位置上。

2.3 最牛的员工是“能把讨厌的事做好”

1、不值得定律:一个人如果做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敷衍了事,成功率低,成就感低。

2、反思自己的处境,认识自己目前的应对措施和后果。

3、分析自己为什么对这件事没有兴趣,能否培养兴趣

4、如果事情本身没有特别意义,又不得不做,可以给自己定个合同,确定犒劳自己的方式。

2.4 如何应对领导摊派的硬骨头

1、化解困惑,擅长从具体工作中寻找乐趣

“换一个角度想问题”,积极从复杂的工作中找到乐趣

2、永远采取积极地行动

不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而是选择“做点什么”,让自己渡过难关

3、正对现实,富有远见,不计较一时得失

接受不公平,制定现实的目标,不贪图眼前利益,不计较一时得失,立志通过暂时的潜伏来磨砺自己,伺机突破。

2.5 注重质量,也要注重效率

1、依轻重缓急对工作进行合理安排

2、保持已经形成的工作节奏,同时注重工作质量。2.6 “能力”让你不失业,“能耐”才能赏你金饭碗

1、能耐=能力+忍耐

2、要从挫折中反省自己,甘心忍受冷板凳的尴尬和苦楚,真正的打动和吸引领导。

三、汇报的时机

3.1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1、早上十点多是找领导的最好时候,这个时候领导刚处理完当务之急的重要事务,腾出空来喝杯水休息,心情也比价放松。

2、下班前不宜找领导,这时候领导身心疲惫。

3、总之,在心情好的时候去找。

3.2 哪些情况必须汇报

1、做好工作计划时,立即汇报:让领导了解计划的内容,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2、工作到一定程度时,汇报工作进展:让上司对工作进展,遇到的难题及取得的成果把握住。

3、工作进行中出现意外时:寻求支持和帮助

4、需要做出超权限的决策时:凡是自己权限以外的事情必须请示领导。一定要记住说:我请示一下领导,再给您答复。

5、出错了,及时汇报:有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减少损失

6、工作完成后及时汇报:即便是全权委托的事,也需要汇报相关事宜。

3.3 适应上司的工作风格,让身体适应床

下属需随时改变自我以适应领导的行为风格。

3.4 给上司绘制一张“心理周期图”

周一:工作成堆,非诚勿扰 周二:汇报计划的好时间 周三:超人总动员,领导心很烦

周四:黎明前的黑暗,领导易妥协:周四人的顺从性最高。 周五:最奇妙的沟通时机:人们希望一周事一周清,来个了断 3.5 营造良好的汇报氛围,在黄金时刻沟通

1、先别直奔主题,用轻松的话题作简单沟通

2、适度的恭维

3、挑选黄金时刻进行沟通

四、汇报的技巧

4.1 不要越级汇报,别自己把自己绊倒 4.2 带好面具,把自己乔扮成“中性人”

1、恰当地掌握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不要挂在脸上,在领导心中呈现“沉稳”“可依赖”的形象

2、学会接受看不惯的人和事

4.3 干活时和汇报时,都要“小题大做”

再小的事情,做好了汇报好了也能上位;再大的事情,做不好或者汇报不好,都有可能被拖下水。

4.4 拿好纸和笔再敲门

随身永远带着纸和笔

4.5 不要事事汇报,要着重汇报

1、要以线带面,从抽象到具体:汇报时一定要抓住一条线。

2、领导关心啥就汇报啥

3、亮出自己的王牌

把自己负责的或情况掌握比较全面的某项工作作为突破口,抓住工作过程和典型实例加以分析、总结和提高。这张王牌最能反映个人的工作特色。

3、注重结果,领导没工夫看你织毛衣

4.6 图表比文字更有说服力

在报告中,使用的图表不宜过多,一个报告中3-5各图表会引起听众百分之百的注意力。

4.7 模糊性语言会让领导即可烦死你

不要把“好像”“有人会„„”“晚些时候”“或者”“说不定”之类的挂在嘴边。 五汇报态度

5.1 克服怕见领导的心态

1、保持平常心,保持自信心,把与领导的关系看得客观一些,两者的目标是一样的。

2、往前面的位置坐,让领导看到你

3、抬起头来,正视对方

4、想到的时候,就开始去做到。认为正确的方案,立即开始行动。

5、把微小挂在脸上。

5.2 要谦虚,不要挑战领导的权威

1、不要和领导辩论

2、不要轻易的反驳领导

3、对领导,要尊重,要赞同,要服从。不要挑战他的权威,永远别让他下不了台。

5.3 要自信:捍卫你的话语权

1、勇敢说出自己和实施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尊重自己的话语权,然后尽一切可能去影响同事、上司、下属或客户,用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打动他们。

2、说“我行,我可以”

主动承担一些上司想要解决的问题,或者主动帮助你的同事,替他出谋划策,解决难题。

3、现在就开口

别在意对方的反应甚至是嘲笑,只管自己说的是否清楚,干脆。

5.4 不抱怨:抱怨等于自焚

1、最开始,爱抱怨的人往往是带着情绪工作

2、随着自己工作业绩的下降,会更加厌烦自己的工作,越来越缺少责任心和热情。

3、如果处于这样的工作状态下,就算不被辞退,也难以在本职工作上有出息。

5.5 不推诿:推诿就是拒绝

1、推诿:不负责、搪塞、不作为、把责任推给别人

2、推诿会显得人心理懦弱和不负责任 5.6 不诋毁:乱扎针让你无处安身

1、不要在汇报工作的过程中说别的同事不好,因为你们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2、不要在上司面前诋毁同事,因为上司远比你聪明

3、不要在同事面前表达对上司的不满,因为这是他表达忠诚的机会

4、不要在更高的上司面前投诉直接上司,因为他们合作的效益远大于你

5、总之,安守本分,明白分寸,这才是汇报时应有的谨慎态度。

5.7 不乱说:大喇叭给你惹祸上身

1、不评论公司的政策:自己的层级低,不知道公司的宏伟计划

2、不评论不知道来龙去脉的事

3、不评论和公事无关的个人批评:闲言碎语很多

4、千万不要跟领导说太多过分的实话:比如对他或企业的建议。

5.8 职场新人这样表态才能不“步步惊心”

1、过早崭露头角会陷入被动,一旦有所闪失,就会被人落井下石

2、锋芒毕露,会过早卷入升迁之争,因为初入公司无足轻重,有可能在一种不公平的暗箱操作和利益交换中成为无辜的牺牲品。

3、过早亮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最后会黔驴技穷

4、现代职场的竞争,最有效的武器除了只会便是人脉关系

5、入公司需三年,了解公司的软硬环境,建立起自己在公司内外的人脉网络,对公司存在的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判断

6、入职须知

①入职头一个月少说多做,周围会有许多人通过各种方法了解你,其中有善意的,也有不怀好意的,初入职场把自己搞得神秘点没坏处。

②抓紧时间了解一下公司的组织结构,某某人和某某人是死对头,某某人是老板的亲戚这种事一定要搞清楚,不然一句话说错,死都莫名其妙。

③在你熟悉工作及了解老板的脾气前,躲他远一点,一是防备办错事说错话,二是防备有人因妒生恨。

④说话实事求是,不要养成吹牛的习惯,即便吹牛,也要吹得有技巧,真假话的比例保持在7:3 ⑤不要急于表现自己的工作能力,时间会证明一切,急于表现会给自己树立不必要的对手。

⑥不要急于交朋友,职场不是大学,利益相关,对任何人都不要毫无保留。 ⑦不要附和别人说老板的坏话,这种时候一笑而过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7、有耐心,学会等待,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和技巧。在职场,当别人都束手无策时,你的平淡才体现出你技高一筹,才能保护你免于步步惊心。

六开口就能说重点,一分钟搞定老板

6.1 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卖出去

1、尝试把说话的重点浓缩在几分钟里面,邮件长度限定在一分钟能看完的程度,提案的字数控制在千字以内。

2、在一分钟结束前说出解决问题的关键一句。

3、训练自己彻底提升一分钟的密度

4、在十秒内提出一个厉害的问题;用一句话就能点出提案的内容;明确的表达歉意让人人都消气

6.2 亮出心理名片,快速征服人心

1、第一句话就是心理名片,能在短时间内赢得别人的心。

2、无论对同事,还是对上司、老板,迎合他感兴趣的问题,找到心理共鸣,就能快速钻进对方心窝。

6.3 把握关注点,一句话hold住老板

1、要把“实现自己的想法和目标”与“实现上司的想法和目标”一致起来

2、经常性的询问和了解上司的期望和目标

3、要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目标和任务:不仅自己要清楚,而且要让自己的下属也清楚上司的期望和目标。

4、对年度目标任务,要用书面的形式表示出来;对于临时性任务,要能够在上司布置完后,随即口述一边,以确保能够准确理解上司的期望和意图。

5、定期汇报工作进展情况,至少一月一次

6.4 多用“比如、假如”,让理想照耀现实

1、总结时用一系列假设把现实逐渐推向构想和要达到的目标。

2、例如:假如我们把目前的资金集中起来投入到零部件的生产,我们就会像通用那样全面发展。

七、琢磨领导的心思

7.1 从领导的嘴里掏不出真话

回答领导的问话,永远不能敞开心扉,要时刻警惕

7.2 捕捉领导的弦外之音

1、领导的弦外之音是最具职场属性的,多半会涉及加薪、升职、绩效考核、裁员等一些令人敏感的话题。而弦外之音的形式以试探、提问、激励的方式居多。不经意的谈话可能就是对你现在的工作的总结和下一步工作重点的安排

2、领会弦外之音是对自己职场情商高低的测试,是考验自己是否在职场游刃有余的标尺。

3、从领导的眼里抠不出假话

上司久久不眨眼盯着你看,表明他想知道更多情况

瞳孔睁大表示有戏;紧皱眉头要换话题;眼神躲闪有所隐瞒;眉毛上挑有疑问

4、巧用“镜子连环”,模仿上司动作

一定程度上无意识的模仿对方的姿势和动作,可以大大减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在谈判中,模仿对方的动作还能提高自信,把对方盛气凌人的气势比下去,防止对方比自己占优势。

7.3 读懂上司的肢体语言

1、尖塔式手势——老板自信满满

2、上身倾斜——老板在等你说话

3、轻轻擦掌或频繁点头——老板赞同你的观点

4、用手摸耳朵——老板对你的话表示怀疑

5、手指托住下巴——老板对你的话不耐烦

6、双臂环抱,身体靠后——老板希望你结束谈话

7.4 说服领导改变主意的六种方法

1、把你的意见变成领导的意见 这样会违背你的管理思想

2、一阵见血,分析利弊

3、以德服人 我来出这份钱

7.5 如何及时向领导汇报坏消息而不遭殃

1、找个合适的时机告诉他:最好是在人少的时候

2、委婉的表达,给他个情绪缓冲期:用“状况”来代替“麻烦、问题”等词汇,多用“我们”而不是用“我”,表明自己和领导在同一立场,急领导所急,想领导所想。

3、想好解决方法再开口:前文中所述的三套方案

八爱上讨厌的批评,开启淡定不纠结的职场人生

8.1 牢记他是在说事,不是在骂人

1、天下的老板都喜欢看到下属乖乖认错,知错就改。

2、要有“我错了,我担当”的勇气

3、提高组织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领导如任下属所为,就是领导的失职。作为下属应当具有起码的组织观念,被批评时不应有领导找茬的想法。

4、进行换位思考

5、不要过于计较领导的批评方式

8.3千万别急于为自己辩解,辩得紧死得快

1、先说对不起:缓解上司的心情

2、如果错误在我们,向上司说,“是我错了” 如果错误不在我们,向上司说,“您说的对” 最好还卖乖做笔记

3、日后反思,及时交流

要将反省的情况与上司进行交流和反馈

4、最好的道歉是用行动证明

5、找出犯错的原因,汇报给领导,并尽快拿出建设性方案

九、汇报疑难杂症

9.1 如何跳出汇报时进退两难的“窘境”

1、明白你的工作空间

分清什么事需要请示,什么事能自己决定。注意什么事在老板的日程表中优先级比较高,这种事要小心;上司没时间过问的事,大都能自己决定。

2、让上司做选择题

3、别把请示当汇报:很多事情可以不用请示,但别忘了汇报。

9.2 如何给顶头上司打鸡血,让他替你搞定老总

1、找个漂亮的理由推动它

2、描绘个美好的前景吸引他

3、绑上自己的战车吓唬她

让整个职场都知道你是上司的人,之后,不管你做什么,都会被当做是上司的意思 比如你犯下错,上司必定有两个选择,或是大义灭亲或是与你同扛

9.3 如何应对变色龙老板

1、变色龙老板即反复无常的老板

2、提案需要更周密

3、重点放在“求同”

4、学会用复述或者回复的方式

9.4 如何让“越级上司”一下子看上你

1、擦肩而过的机会:问一声好,然后用简单的语句说出你要说的事。

2、在电梯里,一分钟表达

3、吃饭的机会:用简单的话语或简洁的行动,使他感到轻松。

4、在公司以外娱乐的机会:最好与越级上司兴趣相投

5、在社交场合:创造机会让越级上司注意力投向你,哪怕几十秒也好。可以在越级上司一个人的时候,具备向他致意,轻松谈上几句,既让他感到轻松,又消除他暂时的寂寞。

9.5 如何通过年终总结“讨加薪”

1、三个关键内容业绩、问题和改善计划缺一不可

2、字数以不超过2000字为宜

3、一定要用数据说话(多用表格)

4、格式漂亮

5、创意性的语言,让人读起来轻松愉悦。

第13篇:国际关系精要

国际关系精要

国家关系的研究路径

日常生活中的国际关系

用理论思考

搜索答案

理解国际关系

术语解释

无政府状态:只缺少政府权威

军备控制:对研究,生产或部署武器系统和某类部队的限制。

非对称战争:力量不同的各方间的战争,弱方试图通过利用强方的弱点来抵消对手的力量。

均势:一种国际体系,其中各国权力相对平等,国家形成联盟或指定政策以抵消其他国家获取的权力,并且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主导整个国际体系。

行为主义:一种社会科学和国际关系的研究方法,它断定,个人和单位,如国家,以模式化的方式行事;这种方法引出的信念是,行为可以被描述,解释和预测。

观念体系:社会中个人的有条理的,完整的认知组合,通常以过去的历史为基础,指导包括外交政策制定者在内的个人选择某些政策而不是其他政策。

两极:一种国际体系,其中两个大国或国家集团具有相对平等的权力。

官僚政治:一种外交决策模型,认为国家决策是利益不同的各种官僚集团间讨价还价的结果,决策反映了个体官僚博弈者或其组织的相对力量。

资本主义:生产工具归私人所有的一种经济制度;是按照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市场力量进行运作的一种体制;根据激进主义,资本主义是指生产所有者和工人之间的一种剥削关系。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CEDAW)有关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的国际公约,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19819月开始生效。美国是尚未批准该公约的唯一发达国家。

认知一致:个人的认知倾向,即个人倾向于接受与先前已接受事物相容的信息,经常忽略不一致的信息;认知一致与个人希望看法前后一贯有关。

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1990年之间的一个国际关系时代,其特征是苏联和美国之间在意识形态,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对峙。

集体物品:不论个人贡献如何,所有人均可使用的,但不归任何人所有,或任何人都不独自负责提供的公共物品,例如,空气,海洋或南极;集体物品使一个团体或国家的决策会对其他团体或国家产生影响。

集体安全:是一种观念,认为针对一国的侵略行为应该用集体力量去战胜,因为针对一国的侵略行为就是针对所有国家的侵略行为;集体安全是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创建基础。

殖民主义:15-20世纪在海外创建,维持和扩展殖民的行为。殖民主义现已遭到普遍的唾弃。殖民主义的两个主要动机是:

1.向本土百姓现实如何更好地生活(开化使命)

2.剥削当地百姓的劳动力及其领土上的物质资源,以便扩大殖民者的权力

比较优势:一国比其他国家更有效率地制造和出口一种商品的能力;它认为自由主义经济原则,即国家从国际自由贸易中受益,奠定了基础。

强制:通过威胁来胁迫他者采取他本来不会采取的行为

建构主义:一种非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认为观念,规范和制度塑造国家的身份和利益。

遏制:为阻止对手扩张而设计的一种外交政策,主要手段是妨碍对手的扩张机会,通过对外援助项目支持弱国,以及对手使用胁迫武力抑制其扩张的尝试;这是冷战时代美国对苏联的主要政策。

文化相对主义:认为人权,伦理和道德取决于文化和历史,因而并非普世一致的一种观念。

民主和平论:已得到经验验证的一种理论,认为民主国家彼此不打仗,但会对专制国家开战。

人口变迁:经验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导致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率也随之下降的一种境况。

依附论者:观念源自激进主义的一批学者,他们以发展中国家对富国的历史依赖和富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支配为基础,解释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和不发达。

衍生工具:一种金融工具,通常源自各方同意进行交易的资产(按揭,贷款,外汇,利率);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购买和销售风险的方式。

威慑:维持庞大军事力量和武器库以阻止任何潜在侵略者采取入侵行动的一种政策;采取该政策的国家承诺对侵略国进行惩罚。

外交:国家试图通过讨价还价,谈判,采取具体非胁迫性行动或避免采取此类行动,或争取

第14篇:企业文化精要

大庆石化总厂企业文化精要

企业愿景:跻身行业前列,打造知名品牌,企业持续发展,职工生活富裕。

发展战略:

1、实施项目强企战略,迅速壮大主营业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2、实施改革活企战略,建立新的机制和体制,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

3、实施经营固企战略,规范经营行为,提高企业经营水平。

4、实施科技兴企战略,推进技术创新,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5、实施人才立企战略,建立学习型组织,打造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6、实施文化铸企战略,全面提升企业素质,创造国际知名品牌。

我们的文化思考:

1、继承创新并举,打造人本工程。

2、增强忧患意识,打造特色文化。

3、铸魂塑形兴企,打造品牌形象。

4、品牌形象是开拓市场的“通行证”。

5、管理者形象是推动企业成功的“原动力”。

6、职工形象是构筑现代企业的“铺路石”。

我们的行为规范

企业服务规范:坚持“四个主动”:主动接待用户、主动介绍产品、主动征求意见、主动售后

服务。

坚持“四个一切”:一切从用户出发、一切为用户着想、一切对用户负责、一

切让用户满意。

坚持“四个一样”:用户买和不买一个样,用户熟和不熟一个样,用户买多买

少一个样,用户大和用户小一个样。

坚持“四个快”:咨询解答快,联络协调快,办事手续快,处理问题快。

坚持“四个零”:产品质量零缺陷,服务用户零距离、用户购物零风险、使用

产品零遗憾。

企业道德规范

坚持“三讲”:报效祖国讲责任、服务社会讲诚信、关爱职工讲亲情。

职工行为规范:

1、爱厂如家,忠诚企业

2、遵章守纪,爱岗敬业

3、勤奋学习,岗位成才

4、

日事日清,快捷高效

5、听从指挥,服从大局

6、行为端正,勤俭节约

7、有诺必守,有言必信

8、沟通协作,团结友爱。领导干部行为规范:

1、政治坚定

2、忠诚企业

3、终身学习

4、廉洁自律

5、团结协作

6、胸怀宽广

7、开拓创新

8、求真务实

我们的管理思想

两个转变: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转变、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

三情:领导有情,,管理无情,制度绝情

四精:生产上精耕细作,技术上精益求精,经营上精打细算,管理上精雕细刻。

四化:目标管理科学化、基础管理规范化、科学管理全员化、严格管理精益化 我们的形象目标:

1、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企业形象

2、高效精干,自强不息的队伍形象

3、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干部形象

4、诚实守信,超越期望的服务形象

5、严细认真,科学规范的管理形象

6、外在为美、外在为实的产品形象

集团公司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核心经营管理理念:诚信、创新、业绩、和谐

企业宗旨: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企业与用户共同发展、企业与社会共同发展。 企业作风:求真务实,快速高效。

企业信条:思路决定出路,行为决定地位,一切都在人为,时间检验行为。 经营理念:用诚信赢得用户,用品牌开拓市场。 QHSE理念

质量理念:做就做成精品

健康理念:拥有健康就拥有活力

安全理念:安全是生命的承诺,安全是效益的保障。 环保理念:善待环境就是善待生命

市场理念:没有不变的市场,只有不变的追求

服务理念:让用户100%满意,让用户100%满意。 人才理念:用好有才能的人,培养有志向的人。 工作理念:用心地做好每件事 学习理念:终身学习,永不言倦。

企训

1、天上不会掉馅饼

地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一切都靠自己创造

2、进一步海阔天空,退半步前功尽弃。

3、多看则清,多听则明,多学则聪,多干则成。

万隆文化精要

企业精神:

实现自我,追求卓越 企业作风: 快速反应,马上行动

企业宗旨: 专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转,社会化服务。 企业目标: 自负盈亏、自我运转、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团队意识:一条船、一盘棋、一股绳、一颗心 服务理念:用户不总是对的,但永远是第一位的。

服务宗旨:自己满意、用户满意、领导满意、社会满意。 服务标准:从心出发,用心发现,无微不至,尽善尽美。 管理定位:管理无盲点、服务无缺憾、业主无怨言。 工作理念:发现不了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管理新观点:木桶理论:一个木桶的容量取决于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

链条理论:一条链条的承受力取决于其中最薄弱的环节。 企业处世哲学:开放的万隆物业 ,敞开胸怀拥抱朋友。 企业价值观:真情服务社会,打造万隆品牌。

万隆观点:如果你下岗不是你干得不好,而是你干得不如别人好。 企业形象定位:精干高效的队伍形象

精细严明的管理形象

精美优雅的环境形象

精心周到的服务形象

员工服务规范:恪尽职守,尽心尽力的服务态度

重守诺言,优质高效的服务意识

举止文雅,仪表端庄的服务形象

严守规程,规范娴熟的服务技巧

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服务作风

总厂二次创业:发展目标:第一步到2005年,初步建成以石油化工、工程安装、精细化工和社区产业化综合服务为主的产业结构,产值达到40亿,盈利1400万,实现当年扭亏。

第二步到2010年,建成树脂,橡胶、复合肥、精细化工、工程技术服务和大物流为主的主管产业群,产值达到80亿元,盈利3亿元,使总厂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石化企业。

五条禁令:

1、严禁出入歌舞厅、夜总会等娱乐场所和接受异性按摩等行为(包括业余时间和自费)。

2、严禁参与打麻将等赌博活动( 包括非工作时间)。

3、严禁驾驶车辆。

4、严禁酒后上岗工作。

5、严禁在公司内上下说情,私开“口子”。(职责内外的所有工作) 八不准:

1、不准接受下级(用户)和职工的一分钱红包。

2、不准接受下级(用户)和职工的一份纪念品。

3、不准无原则地接受职工的一次就餐邀请。

4、不准到基层单位报销一个条子。

5、不准传播小道消息,犯自由主义。

6、不准“搞小圈子”、“拉帮派”,影响稳定大局。

7、不准在工作中“跑风漏气”,泄露工作秘密。

8、不准在管理工作中上推下卸,互相扯皮。

违背之一者,第一次黄牌警告,通报公司处理;第二次降职或待岗3-6个月处理;第三次开除领导干部队伍和两级机关管理岗位处理。 2004年总厂目标 :完成3.2亿,控亏1.7亿。

2004年公司目标 :完成7300万,控亏7300万。

员工日常行为规范:社会层面:参与社会公益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企业形象

企业层面:爱护企业资源

参与集体活动

维护企业利益

团队层面:团结和谐

乐于助人

相互补台

共同进步

自身层面:善于学习

热爱工作

对自己负责

对家庭负责

对社会

负责

员工仪表仪容:

1、在工作时穿工作服;接待活动以及重要会议,男士穿西装套装,系领带,夏季应穿衬衫系领带,女士根据不同场合穿职业套装、时装,庄重得体。

2、工作时应保持服装、发式整洁,大方得体。

3、男士不留长发、怪发;女士不得留怪异发型,不化浓妆。

4、讲究个人卫生。

第15篇:申论精要

提出对策的基本手段标准表述

1 教育手段

继续实施普法教育,树立全民法制意识,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加强对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计算机网络,加强宣传教育,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 2 行政手段

改革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切实转变职能推进行政民主化进程,实行透明管理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

加强督办、查办,强调落实,提高执行力重视可行性研究,重大决策出台前举行听证会各级领导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切实做到“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心为民想、事为民办、利为民谋”切实加强民主集中制,遏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正之风

遏制行政腐败,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建立预警机制,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实行政务公开,推进民主化进程

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服务政府,阳光政府,节约政府

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人才观、正确的群众观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头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3 经济手段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环境、资源、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深化改革开放

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等经济杠杆,加强宏观经济调控

熟悉WTO规则及有关经济法规,妥善应对经济纠纷

调整产业结构

加强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工商管理,反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采取有力措施,缩小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厉行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 4 管理手段

掌握管理规律,实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探索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管理规章,做到照章办事

明确职责、权利,切实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管理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搞好有关工作

树立“人本”意识,加强人性管理、柔性管理加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 5 监督手段

权力监督 : 党的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政协监督

社会监督: 人民监督舆论监督

经济监督: 审计监督价格监督财政监督金融监督 6 法律手段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执法主体、依据、程序合法处理好“法治”与“人治”的关系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有关方面和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快有关方面的立法步伐

加大普法教育力度,树立全民法制意识 7 伦理手段

建立有关机关单位的自我约束机制

领导干部要加强“四自”,即“自尊、自重、自省、自励”

领导干部要接受监督,更要加强自律自觉树立诚信观念

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严于律已,“慎独”

文章标题关键词标准表述

高度重视。。。。。工作,切实维护。。。。。。 大力加强(推进、提高),确保。。。。。 全面推进。。。。。。,加快。。。。。。发展

加强领导,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大力实行科技兴垦战略,推动农垦经济全面发展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统计改革与建设 锐意进取、积极开拓,努力提高经济信息服务质量 采取积极行动,共创美好家园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构筑与人精神家园

抢抓机遇,扎实工作,推进我是气象工作再上新台阶

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提升全国知识产权系统政务信息化水平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确保一方平安

第16篇:SAPWM精要

SAP所有密码均为saperpecc6

1、定义仓库编号

1)路径SPRO

2)选择复制新增

直接点击复制按钮,填入欲创建的仓库编号

3)分配给库存地点

2、定义存储类型、存储区、仓位类型

3、手工创建仓位

4、自动创建仓位LS10

环境菜单中创建仓位,再点联机创建按钮生成仓位

5、显示仓位LS03,LS26查看物料在各仓库编号中的库存

6、定义入库排序

1)定义货架号编码结构

2)批量修改生成顺序

全选后点击带笔的仓位修改

7、定义仓库编号范围

1)路径

2)编号范围

3)传输请求(TR)

4)转储单

5)对于数量

6)对于过账更改通知

7)对组

8、定义拣配区

9、定义存储类型中是否允许混储、增加库存

从定义存储类型中带出

9、允许增加库存的物料主档设置

Mm02

注意允许增加库存后,不能用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即它只记录最后一次入库数量,混储也类似

10、定义WM的移动类型

失败原因是仓库编号定义号未进行复制新增

可复制001仓库号的方法定义新仓库号中的移动类型,选中仓库号888,移动类型101,查看细节,其中屏幕勾代表仓位按PO号动态生成

11、定义MM移动类型与WM移动类型关联

对应到999代表不需要WM管理

Ti-code: omkx

12、OMMQ设置物料的预分配库存仓位

13、采购收货MIGO

14、Lb11查看转储请求TR

15、生成转储单,用LB11查看LR,点击前台转储单按钮生成

可能出现的错误1 解决如下:在后勤执行-仓:仓储单位类型E1不为仓位类型B1所允许库管理-策略-激活仓位类型搜索中改成B1即可,如下图

可能出现的错误2 提示:维护库存凭证编号间隔(maintain number range interval for invetory document) 解决如下:

16、OMKX定义直接生成转储单TO???

1)分配仓储单位类型给存储类型

防止出现可能的错误Aign Storage unit types to Storage bin type

2)定义存储区搜索

防止出现错误 error occurred during storage section search

3)在MM移动类型与WM移动类型关联上选择直接生成转储单

17、设置自动生成转储单TO? 1)路径

2)自动生成TO定义入口

3)定义自动生成标志A

4)在WM移动类型中勾上自动生成转储单

18、物料收货到WM默认902存储类型改到指定的存储类型

1) 路径

2) 定义移动标识

3) 物料仓库管理视图中勾选特殊移动标识

MM02

4) 修改默认收货的存储类型到新指定的存储类型

其中存储类型901可改,移动类型101也改

4)若改动了移动类型,需在OMKX中建立新的对应关系,注意特殊移动必选前面定义的移动标识

19、每次收货直接收到固定的仓位,无须TR、TO 1)定义新的WM移动类型,指定固定的存储类型

2)建立MM移动类型与WM的移动类型的关联

omkx

3)再用MM02更改指定仓库管理1中的特殊移动标识W和仓库管理2中的具体的固定的仓位

20从临时收货库存地点到最终存放库存地点的转储?

1) 最终成品库存位置(storage location)控制设置

即定义最终成品的存放位置

标准存储场所打上勾,表示可以收存成品,注意对一个工厂只有一个库存地点可以收成品

注意只有在一个工厂下的多个库存地点都对应一个仓库编号时,才可激活!

2)临时收货库存位置(storage location)控制设置

即定义临时收货位置

即在TR中不出现库存地点,即为空

3)选择从一个库存地点存储类型转移加存地点到另一个库存地点存储类型的移动类型

4) 用MB1C进行转储处理

21、设置转储到仓库时自动查找存储类型顺序

22、差异记录在何处设置

定义

23、差异处置

1)转储确认差异

在确认LT12中录入差异数量和DI ,并确认

2)清算差异

点击转销即可。

24、上架策略PUTWAY STRAGE 1)固定仓位策略

在存储类型中若选定固定仓位策略如下图

在物料主数据中维护仓位信息

2)未结仓储策略

可以混储、增加库存的开放区域

3)增加现有库存策略

物料主档维护如下

存储类型维护如下

即在现有存储类型有货的情况下,只有要能力,就可继续装货,而不是选下一个空位。

4)下一个领货库位策略 设置仓库自动查找存储类型顺序

设置邻近仓位??

5)仓储单位类型(托盘)策略

存储类型定义

托盘策略定义路径

定义仓位区

数字代表每个可放的仓位的托盘数量,不超过4,若超过则用ABCDE表示

分配即定义存储区域可放的托盘类型

第17篇:管理学精要

《管理学精要》读后感

《管理学精要》这本书是由加州大学著名管理学大师哈德罗·孔茨和旧金山大学的海因茨·韦里克合著的。

原来我对管理这个概念是模糊的,甚至我认为管理是很简单的就是一个人逛一圈人或者一个组织或机构来管理一群人。看了书之后才知道管理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当人们知道有些活动必须依靠团队而不是个人才能完成的时候,实际上管理就已经产生了,因为只有通过管理,才能将不同个人的努力完美的协调起来。因此管理就是如何为以团队方式工作的个体设计和保持某种特定的环境,从而时期能够高效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工作过程。

看完书之后,管理学甚至可以说是一门科学或是艺术了。如果管理者能够掌握系统的管理知识,他们的管理工作无疑会更加有效。这种管理知识具有科学性。正是从这个角度讲,管理实践是艺术,而建立在时间基础上的系统管理知识则是科学。两者相互依赖,相辅相成。

我认为其实管理的学问在古代就应该已经产生了,因为在没有管理的情况下是无法产生兵马俑、金字塔、封建制度的。但是在古代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管理并没有形成像天文学那样的一门学科。可是在实践中人们又是按照管理的思维去做事的。

而在近代管理成为了一门学科,并且有人专门的去研究它。并且在管理这门学科上正如其他的学科上一样涌现了许多的大师。如弗雷德里克·泰勒,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彼得·德鲁克……他们的出现完善并推进了管理学的发展,为管理这门学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我认为这种贡献是不可被取代的。他们的观点一旦采取,就会让社会的运行更加的高效,这一点尤其在企业中表现的极为明显。日本和德国的经济在战后能够迅速实现崛起,这和他们国家企业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而企业的成功不可能与管理无关,美国现在之所以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和他国内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是不可能分开的。

总而言之,看完《管理学精要》这本书之后,窥一斑而知全豹。管理这门学问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从我们进入这个世界之后,不是我们管别人,就是别人管我们。我们已尽离不开管理了。

V201141232魏康工造3班

第18篇:中国文学流派

中国文学流派

文学流派是指文学发展过程中,一定历史时期内出现的一批作家,由于审美观点一致和创作风格类似,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集团和派别,通常是有一定数量和代表人物的作家群。

文学流派是在文学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从基本形态上看,大体有这样两种类型:一种是有明确的文学主张和组织形式的自觉集合体。这种流派,从作家主观方面来看,是由于政治倾向、美学观点和艺术趣味相同或相近而自觉结合起来的,具有明确的派别性。他们一般有一定的组织和结社名称,有共同的文学纲领,公开发表自己的文学主张,与观点不同的其他流派进行论战。但这些还只有文学集团的意义,只有进而在创作实践上形成了共同的鲜明特色,这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这种有组织、有纲领、有创作实践的作家集合体,是自觉的文学流派。例如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等。另一种类型是不完全具有甚至根本不具有明确的文学主张和组织形式,但在客观上由于创作风格相近而形成的派别。这种半自觉或不自觉的集合体,或者是因某一个作家的独特风格,吸引了一批模仿者和追随者,逐渐形成了一个有特定核心和共同风格的派别;或者仅仅是由于一定时期内的一些作家创作内容和表现方法相近、作品风格类似而被后人从实践和理论上加以总结,冠以一定的流派名称。这样的流派,在中国文学史上大量存在,如唐代诗坛上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宋代词坛上的婉约派和豪放派,近现代文学史上专写才子佳人的鸳鸯蝴蝶派等。

自觉、半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流派,都是文学发展过程中适应一定社会和阶级需要的历史产物,有其一定的社会基础和阶级根源。作为一定社会意识和审美需要的反映,它们还常常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一种形式。如西方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流派推崇理性、崇尚自然,以庄严崇高的风格为规范,就体现了君主专制政体的需要,反映了封建贵族阶级和妥协的中上层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和审美意识。又如中国“五四”时期的“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是当时新文学运动中反帝反封建文学思潮的代表,其中的主要作家和其他一些进步作家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与“新月派”、“民族主义文学”派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文学流派之间的这种斗争,在阶级斗争尖锐时期,往往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一翼。但是,文学流派和政治斗争之间的关系,有时比较直接、密切,有时比较间接、疏远。不同流派之间的差异和对立,并不都是阶级思想的差异和对立,在更多的时候,它们主要反映了作家审美理想和创作风格的差异。有的流派在反映一定阶级的意识上并不明显,但却较清晰地反映出特定的审美理想和创作风格。由于文学的审美理想既有一定的阶级意识的烙印,又包含有民族共同性、时代共同性、人类共同性的因素,因而文学流派还往往表现出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有时,不同阶级阶层的作家,有可能统一在共同的流派之内;而同一阶级倾向的作家,也可能会形成不同的流派。如“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其成员的阶级倾向都不是单一的,但两派的中坚却同属接受无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革命作家。作为当时的两大流派,它们的区别不表现在阶级基础上,而主要表现在采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不同的创作方法上。

文学流派和创作方法

文学流派和创作方法,有着较直接的联系。同一流派的作家往往采用同一种创作方法来反映现实,不同流派的作家则往往采用不同的创作方法来反映现实。当一个流派比较突出地反映了某一时代的社会思潮和审美理想,并在创作方法上有所创新时,就可能成为在那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流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影响整个文学艺术,成为一种文学思潮。例如西方17世纪以来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但创作方法又并不总是各种流派区别的标志。采用同一创作方法的作家,由于社会观点和审美趣味的差别,或者在社会观点上基本一致,仅在审美趣味上有差别,也会在题材选择、主题提炼、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流派。如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都曾出现过众多的文学流派;中国文学中也有采用同一创作方法的作家由于艺术风格的不同而形成的文学流派,象当代文学中一部分山西作家群所形成的“火花派”和一些河北作家群所形成的“荷花淀派”,就是各以其创作中的地方色彩为标志的。

各种文学流派的涌现和竞赛

各种文学流派的涌现和竞赛,是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文学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时,由于文学的创作方法还不成熟,艺术风格还比较单一,便谈不上形成文学流派。只有在文学发展到成熟阶段、大量作家作品产生之后,同时在思想活跃、艺术自由比较充分的社会条件下,不同思想倾向和不同审美趣味的作家,通过在艺术上多方面的摸索探求,形成不同的风格,才会出现不同风格的相互区别或相互接近、相互影响或相互竞赛,从而促成不同文学流派的诞生。而不同文学流派和艺术风格的自由发展和相互竞赛,又必然会加速文学艺术本身的推陈出新,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

编辑本段中国古代文学流派

田园诗派──东晋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唐代诗人王维《山居秋明》、孟浩然《过故人庄》。

边塞诗派──唐代诗人高适《燕歌行》、王昌龄《从军行》、王之涣《凉州词》、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颀。

江西诗派──宋代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杨万里《诚斋集》。

豪放派──宋代词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岳飞《满江红》。

婉约派──宋代词人柳永《雨霖铃》、秦观《鹊桥仙》、李清照《如梦令》、欧阳修《醉翁亭记》、晏殊《浣溪沙》、张先、贺铸、周邦彦。

雅正派──宋代词人姜夔《扬州慢》、史达祖、吴文英。

闲逸派──宋代词人僧仲殊、朱敦儒、黄裳、周紫芝。

竹林七贤──(魏晋)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八大骈文家──(清代)袁枚、邵齐焘、刘星炜、吴锡麒、曾燠、洪亮吉、孔广森、孔星衍。

香山九老──(唐代)白居易、胡臬、吉皎、郑据、刘真、卢真、张浑、李元爽、如满。

鸳鸯蝴蝶派──清末民初徐枕亚、张恨水、吴双热、吴若梅、程小青、孙玉声、李涵秋、许啸天。

明代十才子──(明代)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邻、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

唐宋派──明代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

竟陵派──明代后期钟惺、潭元春

桐城派──清代散文流派。康熙时方苞开创,代表人物有方苞、刘大魁、姚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

阳湖派──清桐城派的一个支流,以恽敬、张惠言等为代表。

性灵派──清代诗歌流派。以袁枚、赵翼、张问陶为代表,合称乾嘉“性灵派三大家”。

湘乡派──清代散文流派。以曾国藩为代表。

扬州学派--清代王懋竑、王念孙、王引之、汪中、焦循、阮元。

皖派--清代戴震、程瑶田、金榜、洪榜、汪绂、段玉裁、王念孙、孔广森 。 吴派-- 明代董其昌、陈继儒、周天球、莫是龙、李日华、项圣谟、卞文瑜。

同光体──活动于清末和辛亥革命后一个诗派。代表作家陈三立、陈衍、沈曾植等。

南社───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学团体。由柳亚子、陈去病、高旭等发起。

九州──《吕氏春秋·有始览》:冀、兖、青、徐、扬、荆、豫、幽、雍。

公安派——明代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

亚洲现当代文学流派

荷花淀派──孙犁,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

山药蛋派──赵树理,马烽,西戎,孙谦

伤痕文学——卢新华、刘心武、从维熙、冯骥才、周克芹

反思文学——茹志娟、张一弓

改革文学——蒋子龙、高晓声、路遥、张洁

寻根文学——杨炼、张承志、阿城、王安忆

“痞子”文学——王朔、石康、李傻傻、张一一

荒诞文学——魏明伦、狂狷、高行健、宁财神

战后派——野间宏(日本)

新兴艺术派——川端康成(日本)

白桦派——武者小路实笃(日本)

新感觉派——横光利一(日本)、施蜇存、刘呐鸥、穆时英

新思潮派——芥川龙之介、菊池宽

自由文学派——张贤亮、余华

青春偶像派——梁望峰、深雪、痞子蔡、何江波、韩寒、巩巩幻想者等

80后创作——郭敬明、张悦然、春树、泽婴、朱子夫等

第19篇:戏剧流派

象征主义认为宇宙万物与人类的精神之间存有某种互相契合的“对应”关系,主张将宇宙万物作为各种人类精神或社会观念的象征来加以表现。象征主义戏剧也基本体现了这种精神。它们否定真实、客观地描写现实,强调表现直觉和幻想,追求所谓内心的“最高的真实”。

表现主义戏剧是一部分左翼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现实深感不满,并想在精神上将此种情绪表达出来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戏剧流派。他们受到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影响。这派剧作家不满于对外在事物的描绘,要求突破事物的表相揭示其内在的本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言行的模写而表现其“深藏在内部的灵魂”,要求丢弃人的个性而表现其原始性的“永恒的品质”。在表现派剧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各种人物的潜意识的开掘,并把它“戏剧化”。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这派剧作家借用了象征主义戏剧的各种象征手法,同时往往大量运用内心独白、幻象和梦境的具象化等主观表现方式。

在舞台表演上,表现主义戏剧长于用灯光变幻造成各种光怪陆离的梦幻效果,并喜用各种歪曲变形、抽象的舞台美术手段,以造成强烈的震撼观众心灵的舞台效果。

未来主义戏剧认为现代生活以其节奏的快速性、紧张性及强烈的竞争性而不同于过去的传统生活,主张戏剧应及时地转而歌颂“机器的文明”、战争的奇妙力量、“速度的魅力”以及一切能像人那样表现出“狂野、悲伤或愉悦”之情的各种“无生命之物”。由此,他们要求戏剧应随之打破“旧戏剧”那种“冗长、静止的心理分析”结构,而代之以能符合上述现代生活特征的各种新的表现手段,甚至“不管它们是如何违背真实,离奇古怪和反戏剧”。

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未来主义戏剧曾作了大量标新立异的旨在突出各种非理性效果的尝试,如塑造各种非理性的舞台形象,完全不合常规的语言表达方式,短到极点的甚至只有几分钟的戏剧篇幅以及尽其所能地创造种种神秘恐怖的舞台气氛等。

超现实主义戏剧将表现主义戏剧的非理性倾向推到了极限,主张在创作中完全打乱人的常规思维方式,而采取一种所谓的“自动书写方法”。此方法要求剧作家采用“纯粹的精神自动主义”,“把白日作梦作为一种可能的艺术创作方法而加以诱导”,使剧作家在下意识状态中,“不假思索地、拼命地写下去”,而“完全不考虑文字的任何效果”,然而在事后,却能发现这样的写作方法具有“行文流畅的幻觉,过分的情绪的迷惘,有一般写作方法所从未获得的特殊意象,有别具风格的画意,还夹杂着一些荒唐透顶的趣语”。超现实主义戏剧认为,采用这种写作方法,是它与其他戏剧流派的根本区别所在。

在舞台表演上,超现实主义戏剧常采用充满怪诞神秘喻意的布景和道具、强烈刺激观众感官的音响效果以及有一定音乐感但并无明确逻辑含意的语句排列方式。

存在主义戏剧,20世纪30年代末在法国兴起,40年代,尤其在战后发展到顶峰。存在主义戏剧的思想哲学基础是广泛流行于欧洲的存在主义学说。这一学说认为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认为人有绝对的选择自由,但又并不具备理性的基础;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孤独而没有意义。存在主义哲学迎合了战后西方人悲观厌世、抑郁苦闷的精神状态,而存在主义戏剧正是传播这种哲学的有力手段。 表现方式为,用理智,传统的手段来表现荒诞的生活。

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否认人类存在的意义,认为人与人根本无法沟通,世界对人类是冷酷的、不可理解的。他们对人类社会失去了信心,这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荒诞派剧作家拒绝象存在主义的剧作家那样,用传统的、理智的手法来反映荒诞的生活,

而是用荒诞的手法直接表现荒诞的存在。荒诞派戏剧在艺术上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反对戏剧传统,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②通常用象征、暗喻的方法表达主题;③用轻松的喜剧形式来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荒诞派剧作中最先引起注意也是最典型的,是贝克特的《等待戈多》(1952);最极端的是他的《呼吸》(1970),这出戏连一句台词都没有。其他著名的荒诞派剧作有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椅子》,热内的《女仆》、《阳台》,品特的《一间屋》、《生日晚会》等等。

荒诞派戏剧最主要的代表作家是尤金·尤奈斯库( 1912- )和贝克特( 1906 — 1989 )。尤金·尤奈斯库是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 他的《秃头歌女》( 1949 )是最早的荒诞派戏之一。

塞缪尔·贝克特是长期居住在法国的爱尔兰犹太小说家、戏剧家,继尤奈斯库之后,他的荒诞戏剧《等待戈多》 1953 年在巴黎上演成功,使荒诞派戏剧被观众,确立了它在法国剧坛上的地位

所谓先锋派戏剧,是指19世纪后期在西方兴起的多种戏剧流派的总称,包括象征主义戏剧、未来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超现实主义戏剧、存在主义戏剧、荒诞派戏剧等等,因其共同的反传统戏剧理念而得名。一百多年来,先锋派戏剧与传统戏剧两大派别并肩发展,共同构成了西方剧坛上丰富多彩、气象万千的艺术景象。

传统艺术观认为,戏剧必须以理性为基础,通过模仿来获得真实,再现生活的本来面目。而先锋派戏剧的美学追求则是与传统戏剧对立的,是对艺术传统的反叛。先锋派戏剧深化了戏剧中人性揭示和社会批判的主题,倡导语言革命和表演形式的创新,打破了现实主义的时空观,形式本身成为重要的表现对象。这些理念的形成是与现代西方社会的发展进程紧密相关的。

第20篇:民族学流派

一、进化论学派

产生时间:与人类学同时诞生, 开创了对文化的科学研究 产生基础:18世纪孟德斯鸠等的启蒙思想;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进步——《物种起源》为标志的生物进化学说;18及19世纪的社会进化观

主要观点:认为人类同源,本质一致,有共同心理,因此产生同样的文化,社会发展有共同的途径,由低级向高级进化。

代表人物及著作:摩尔根(L.Morgen):《古代社会》——社会进化 泰勒(E.B.Tylor):《原始文化》——文化进化

斯宾塞(H.spencer):《社会学原理》;1852年就提出社会进化论思想,早达尔文7年

巴斯蒂安:《历史上的人类》;文化、社会的时间序列;文化的纵向发展。

二、播化学派

产生时间:19S末至20C初形成于德国

基本理论:与“进化论”(evolutionism)对立的 “传播论”(diffusionism)——地理学家F.拉策尔“人类地理学派”观点影响。 创始人:R.F.格雷布纳 主要观点

文化圈学说:传播学派否定各民族人民的文化创造性,将民族文化的进步、发展与各族人民的创造性劳动割裂开来,把文化现象看成是独立自在的东西,认为每一种文化现象(物质文化、社会制度和宗教观念等)都是在某个地方一次产生的。一旦产生出来,便开始向外“传播”。各个文化现象传播到某个民族中间以后,便在那里机械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定的“文化圈”(Kulturkreise)。——德奥 泛埃及主义:史密斯(Smith.William);佩里

认为文明中心只有一个:尼罗河流域

代表人物及著作:格雷布纳:《大洋洲的文化圈和文化层》

(1905);

《民族学方法论》(1911);《民族学与历史》(1911);《民族学》(1923) 安克曼:《非洲的文化圈和文化层》(1905),

施密特:《近代民族学及其起源、性质和目的》(1906);《南美的文化圈和文化层》(1913);《民族和文化》(1924);《民族学方法》(1937)。

三、美国历史学派

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盛行于1890年至1930年 产生背景:19世纪末,正值进化学派和传播学派针锋相对之际。博厄斯对两派学说均持批评态度,但其批评的重点是摩尔根和进化学派 创始人:博厄

斯(Boas,Franz ,

1858.7.9-1942.12.22)——反种族主义立场、并从科学上论证了种族平等和民族平等思想,曾为反对欧美中心主义和种族压迫进行了坚决斗争。主要观点及代表作:

主要观点:这一学派以实证论和经验论为基础、强调对具体事实的描述和记录,认为这是“历史的方法”,而坚决反对摩尔根所作的理论概括,认为他的理论体系是“思辨的方法”,完全不可取。

批评传播学派、尤其反对“埃及中心说’。然而,他们同样把文比看作是超社会的,否认文化发展的普遍规津、所提出的概念“文化区”、“文化丛”与“文化圈”无实质区别

代表作:R.H.罗维所著《初民社会》(1920)——批判摩尔根代表作

四、法国社会学年刊派

起源:产生于19世纪末。1839年成立了第一个民族学学术组织——巴黎民族学会。创有《社会学年刊》。

这个学派重视实证主义哲学,用民族学资料研究社会问题。 孔德( Auguste.Comate):《实证哲学教程》 杜尔干(Emile Durkheim):

主要观点:集体表象(collective representation);

集体意识(collective conscience)

民族学实地调查资料分析研究,提出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主张把社会现象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主要著作:《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莫斯 (Marce Mau):《赠予论》——制度的功能性,社会整体一致协调性

五、英国功能结构学派 盛行于20世纪20-50年代

功能学派较为重视现实,而不注重历时性研究——特点&缺点 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民族志之父”

观点:他认为文化的功能是满足个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或满足由文化衍生出来的包含着许多层次的制度需要。研究人类学的目的在于教会殖民当局和企业主如何更适当的对待殖民地民族、将直接统治转变转变为间接统治。

著作:《西太平洋航海者》

拉德克利夫—布朗:(Alfred Radcliffe-Brown,原名Alfred Brown) 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tionlism) 观点:他不把文化视作可以直接考察的具体实体。他认为可考察的是实际存在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也就是“结构”。社会结构是个有机整体,社会行为的各个方面之所以存在,是为了保持某个社会的结构,而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集团成员个人的历史终结、并不中断仕会结构的连续性。 著作:《安达曼岛人》

六、美国心理学派

产生时间:20世纪30年代 注重於生理学﹑心理学的人类行为心理研究

被认为是“种族心理学派”——1952年﹐在纽约民族学家会议上受到亚欧多国批评。 代表人物及著作:

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1934);

《菊与剑》:把日本的国民性格描写成“精神失常的人”﹐断言日本人的内心世界完全不是由意识调节的。

“他们十分强调教师要手把手地教孩子如何动作,孩子则必须老老实实地模仿。两岁之前,父亲就让孩子盘腿端坐,两腿盘起来,脚背贴着地板。刚开始时孩子很难做到不仰面朝天。尤其是,端坐的要领之一是强调身子要稳定,不能乱动,不能改变姿势。”

米德:《三个原始社会的性生活和性情》(1935)、《男性和女性》(1949) 卡迪涅尔与R.林顿合著:《社会的心理边境》(1945)。

心理学派十大流派:内容心理学派;意动心理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机能主义心理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心理学派;日内瓦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派。

七、结构主义学派

形成背景:二战后,殖民地独立运动浪潮;与战前法国社会学年刊学派、美国历史学派和英国功能学派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心课题:就是从混乱的社会现象中找出秩序——社会的无意识结构 基本方法:通过建立模式来理解社会结构的全部过程,就是结构学派的。这种方法在亲属关系和神话的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代表人物及著作:莱维-斯特劳斯:《亲属关系的初级结构》(1949)、《结构人类学》(第一卷19

58、第二卷1973)、《神话集》(共四卷,196

4、196

6、196

8、1971)

利奇:《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1954)、《克劳德·莱维-斯特劳斯》(1970)。

八、新进化论学派 产生时间:20世纪30年代

观点:坚持进化论观点,但与19世纪有区别

斯图尔德把进化论称为“单线进化论”,把怀特进化论称为“普遍进化论”,称自己的理论为“多线进化论”。 怀特:《文化的进化》 斯图尔德:《文化变迁论》

九、文化相对论学派

文化相对论(cultural relativism ):

观点: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每个民族的文化时常会有象征该民族文化中最主要特征的“文化核心”。

文化相对论者主张抛弃欧美中心主义﹐尊重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反对用暴力干涉落后民族的文化。

各民族文化特征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本质是共同的﹐其价值是相同的﹐即它们都能起到对内团结本民族﹐对外表现为一个整体的作用。——不加分析把所有文化都看作同等价值。

赫斯科维茨:《人和人的劳动》(1948)

十、新心理学派

产生:美国60年代以来掀起的小规模心理人类学复兴运动的产物 主要观点:老心理学派研究文化与人格的基础上提出了所谓“认识人类学”。

该派思潮目前在美国有一定的势力,是值得注意的倾向。

代表人物:怀廷;柴尔德;许烺光

十一、社会生物学学派

主要观点:物种的遗传基因是动物和人的形态与性质的物质基础; 各种生物能否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经受自然选择而继续存在下去,要看它能否及时和稳定地把进化中获得的有利于生存斗争的基因,最大限度地传给下一代,还认为人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遗传因子。

威尔逊(E.O.Wilson):《新的综合—社会生物学》(1957)——美国哈佛大学生物学家

民族志

民族志,是一种写作文本,是人类学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建立在人群中田外野地工作基础下第一手观察和参与之上的关于习俗的撰写。或者通常说是关于文化的描述,以此来理解和解释社会并提出理论的见解。

民族志既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文化展示的过程与结果。它运用田野工作来提供对人类社会的描述研究。民族志呈现一个整体论研究方法的成果,这套方法建立在一个概念上:一套体系的各种特质未必能被彼此个别地准确理解。这种写作风格在形式上与历史上,均与旅行家书写与殖民地官员报告有所关联。某些学术传统,特别是建构论与相对论的理论典范,运用民族志研究做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许多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民族志是文化人类学的本质。

民族志往往指称描述社群文化的文字或影像。其做为人类学家或社会学家的记录资料,可区分为“巨观民族志”;研究复杂社会、多样社区、多样社会机构或含有多样生活型态“单一社区”;“微观民族志”,单单描绘某个异国小部落、中产阶级社区中一小群人的单一社会情境,或单一社会制度却含有多样社会情境者。

民族志发展的三个阶段: 1.最早的业余民族志 如二十四史中的“蛮夷传” 2.专业民族志

民族志专著的写作方式,将自己的描述和分析规定在单一的社会和时空。它的优点在于使人类学研究注意到文化元素所处的社会场合和时空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学者能采用被研究者的观念分析他们的文化。

3.经典民族志模式

人类学家到一个田野点上进行调查,把观察到的地方的人民的生活方式记录下来;透过对部落社会的细部刻画,如经济交换关系,家族制度,宗教仪式过程,来说明社会整体和文化全貌。

马林诺夫斯基主张民族志的调查必须包容三大类的素材:

1、有关制度和风俗的整体概观;

2、对观察到的社会行动的现实情况的记录;

3、民族志的说明。

研究方法

观察与参与观察

对于日常行为的直接、第一手的观察,包括参与观察。民族志研究者在各种场合观察个人行为与集体行为。他们往往在田野地点停留超过一年,可因此观察一整年的循环。 相处共话、访谈

研究者运用许多正式程度不同的访问方式进行访谈。包括有助于维持互信关系的闲话家常、提供当下活动的知识、长时间访谈。访谈可能是有结构或无结构的。 系谱法

早期研究者发展出系谱记号与象征,来研究亲属、继嗣与婚姻。系谱是非工业化社会的组织基础,当地人每天都与近亲共同生活及工作。人类学家需要蒐集系谱资料,以了解社会关系并重建历史。 重要文化报道人

每一个社群都有某些人,由于他们的机运、经验、天份或训练,而能提供某些生活面向的全部讯息或有用讯息。也因此成为重要文化报道人。 生命史

某些村民比起其他人,对研究者更感兴趣,而且更有助益、风趣与愉快。当某个人特别引起人类学家的兴趣,他们可能会蒐集他﹙她﹚的生命史。 主位观点与客位观点

民族志研究者往往结合两种研究策略:主位观点﹙emic,当地人取向的观点﹚、客位观点﹙etic,科学家取向的观点﹚。这些语汇源自于语言学,主位观点探究当地人如何思考感知与分类这个世界。客位观点则是观察者所注意到的且重要的事情。 问题取向的民族志研究 民族志的趋势,已从全貌观的叙述转向更具问题取向与实验性质。想要研究全部事情是不可能的。大多数的人类学家在进入田野前,往往带着一个准备处理的问题,蒐集关于这个问题的资料。 长期研究

长期研究是针对某个社区、区域、社会、文化或其他单位的长时间研究,这往往建立在多次重访的基础上。现在的民族志多半包括二次以上田野研究的资料。 团队研究

新进的研究者以先前学者的接触与发现为基础,以增进关于当地人如何因应与经营新环境的知识。学术应是一项集体事业,先行者将过去的资料放在这整个事业中,让新世代学者继续运用。 调查研究

越来越多人类学家在大规模社会中从事研究,他们发展了结合民族志研究与调查研究的创新方式。由于调查研究处理大型复杂群体,其研究结果必须运用统计分析。民族志研究可补充并微调调查研究。

教学流派精要心得体会
《教学流派精要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