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早教教学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9-13 08:33:11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早教培训心得体会

早教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狭义主要指上述阶段的早期学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早教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早教培训心得体会(一)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进,一边汲取前辈们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开展教育。儿子上幼儿园后,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壮成长。他的每一个进步都令我们为人父母者深感骄傲和自豪。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心得。

一、让孩子慢慢完成

那是初次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初次看到那么多小花朵们在阳光下绽放光芒,惊喜地发现厚朴不仅会跟着老师唱歌跳舞,还独立完成各种“生活动作”,还学会了人际交往,待人接物,深深地感觉到宝宝的成长,感慨万千。在活动中,老师让家长和自己的孩子合作完成手工制作,又粘,又剪,一眨眼功夫,多数作品已展示在作品栏内。

可是,儿子却不紧不慢,不急不躁,加上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当时我一激动也没多想,就帮忙完成。后来,一次宝宝在早教中心上独立课,也是手工画画课,我在门外观摩,看着别的孩子都上交作业了,只是他还在慢吞吞地摆弄,我那个急啊,都想冲进去帮忙,但还是忍住了。

课后,我拿着厚朴完成的还算满意的作品与老师交流经验时,老师反问了我一句“让他自己慢慢完成吧!难道你想破坏他的专注力?”我顿时语塞。后来,看到宝宝在幼儿园的作业,深感惭愧。没想到,这么个小细节却折射出我的大失误,宝宝虽然速度有点慢,但自己的却得到了提高和锻炼。我们不能急于替孩子完成作业,要让孩子成为主体,让孩子在慢慢实践中得到提高。

二、让孩子学会遵守承诺

我跟孩子解释的就是,说到就要做到。厚朴喜欢听睡前故事,但从不边听边睡,反而激动地要求讲多个故事,之前都到了10点了还不睡。我想,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这样下去可不行。正好,《婴儿画报》里有一篇《说到做到》的故事,我故意反复地讲他听,多次解释后,加入实践。这个方法就这样开始了,很快就收到了各种成果,以至于到宝宝上幼儿园没发现不适应情况,老师都惊讶地表扬厚朴“相当淡定”。

当然,除了厚朴从6个月开始接受早教,过早得到课堂学习氛围的熏陶和各种锻炼分不开之外,我们也是有约定的,比如,答应他坐妈妈的车去幼儿园的要求,答应准时去接他等等。我想,要让孩子遵守承诺,首先家长要说到做到,答应孩子的事情要及时去完成,如果家长不遵守约定,孩子就会有样学样,养成不遵守承诺的坏习惯。另外,还要做好跟孩子提前沟通,多让他体会到遵守承诺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只要孩子能做出承诺,那么孩子的表现往往会出乎大人的意料。

三、用欣赏和表扬的眼光看孩子

我们家的教育主要以鼓励表扬为主,我的体会是如果你用欣赏的,表扬的眼光看他,他真的会变的如你所想的一样。比如,厚朴的初次翻身,初次抬头,初次向前爬,初次对着我们笑,初次叫爸爸妈妈,初次迈开脚步自己走,初次对妈妈说:“宝宝好爱妈妈”。

太多太多的初次,他的每一个进步都让全家人欣喜若狂。慢慢地发现他有许多优点。比如,他能熟练背诵三字经、古诗、儿歌,能说出好几十种水果的名称、清楚地分辨十几种颜色和形状;能认识1000以内的数字,正、倒数1-200数字,5以内的加减法,会熟知并拨打家人手机号码,会说1-100数字英文单词、10种水果英文单词及简单常用的英文短语。

超喜欢音乐,能唱如种太阳、捉泥鳅、找朋友、一分钱、ABC等歌曲,并熟知歌曲名与出处(在哪里听过)。随着音乐,喜欢自编自导自演。熟知班上每个同学的学号和姓名,会清楚地表述在班上的所见所闻,如今天谁没来上课,和谁成为好朋友,谁抢了他的玩具,谁哭了他去帮忙安慰,还说到哪个老师更关心他,他更喜欢哪个老师等等。有一次,我们还惊喜地发现他居然会弹《两只老虎》的头一句,我们掌声雷动,他欢喜不已。

只要他每获得进步,我们都会大方表扬,如“你会弹琴啦,太棒了!”、“宝宝喜欢上幼儿园,宝宝长大了,妈妈为你感到骄傲”等。如果他遇到失败,我们也不过份责备,如“宝宝,积木倒了,没关系,下次你会搭得更高更好看”等等。让他在赞美声中不迷失方向,在批评声中不缺失自信。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老师和父母是他的领航员。在他不自觉的时候,我们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检查督促;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及时进行指导。同时,我们注重发现他的不足、特长和兴趣,如他的性格比较内向、胆小,不善于表达情绪、表现自我等,对数字、音乐、英文等比较兴趣。我们将开展有针对性引导,也贪心地希望能得到老师们更多地关注与帮助。希望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因为有能力而更自信、更多地体味生活的乐趣!

以上是我育儿的三点粗浅心得,我们深知,儿子的每一步成长都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真诚感谢帮助厚朴获得知识、快乐成长的老师们!

早教培训心得体会(二)

20xx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早期教育师资培训。敏妮老师朴实的着装、风趣的语言以及她那丰富的经验,就如一泓清泉,浸润了一颗颗饥渴的心灵,让我们对早期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晚上,静坐灯下,回味着培训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梳理、总结,让这几天的收获成为我们即将远航的指南。

敏妮老师无私的讲解帮助我重新建构了自己对早期教育这个专业的认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0-3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亲子游戏的重要性、亲子游戏的设计原则及方法、综合课程以及主题式课程的活动分类、亲子教师应具备的素养等等。

0-3岁的婴幼儿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小主人们的身体、心理发展特点具体到了每个月,要做一名合格的亲子教师,最基础的便是熟知、熟记每个月龄段的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只有做到这一点,亲子教师在设计活动课时才有依据。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总认为一名亲子教师只要顺利的组织好一节活动课便可以了,敏妮老师的引领让我对亲子教师、亲子游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游戏可以说是亲子活动的全部,对于0-3岁的婴幼儿,他们感知觉能力的发展,动作、语言能力的发展,思维、情绪以及社会性的发展,我们都可以通过亲子活动的设计、实施来培养,这对于亲子老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设计亲子活动课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宝宝们的能力及兴趣,游戏的设计要简单而富有动感,不应有太多的规定与限制;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在每一节亲子活动开始时和宝宝们玩他们熟悉又喜欢的游戏是非常有必要的,亲子教师不能经常转换游戏,而要尽量做到一个游戏分时间、分层次来设计,让同一个游戏充满不同的挑战,这会让游戏的价值最大化。

这次培训让我对家长在活动中的价值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亲子活动中家长的参与是尤为重要的。由于宝宝们还没有足够的判断能力,所以他们喜欢模仿,对于新的事物,家长若能以身作则参与到游戏中来,可以更大程度的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另外,家长的参与也是亲子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面对这样一个教育群体,亲子教师不仅要熟知每个年龄段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还要不断地学习、汲取更多相关的专业知识才有能力面对、解决宝宝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这个学习的过程无疑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最有力的保障。

短短两天的培训,我不仅接受到了早期教育专业知识的培训,更重要的是通过互动、交流,我感受到了来自敏妮老师的那种对工作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学会感恩,感恩生活,感恩社会,心存感恩会让生活、工作有源源不竭的幸福之动力!

虽然,在早期教育这个领域我们还不够专业,虽然,我们需要学习、提升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是,有幸和那么多的家长朋友一起陪同这些小精灵们开心、快乐的成长,对于我来说,这已经是最幸福的事了!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我园的早教团队会扬起风帆,和家长朋友一起,为了爱,起航!

早教培训心得体会(三)

学习了《0-3岁幼儿早期教育》讲座,我受益匪浅,感受较深刻有以下几点。

一、发展幼儿语言是早期教育的关键。

人的智力核心——思维,与语言密切相关。思维的发展离不开语言的发展。发展幼儿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儿童早期教育的成败。据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幼儿期是语言急速发展的阶段,这时期儿童对事物的表达能力已大大提高。发展幼儿的语言,主要通过和成人的语言交流。因此,应当注意和孩子的语言交流,把增加孩子词汇量和提高孩子理解语言意义的能力,作为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

二、游戏是儿童早期教育最重要的手段。

幼儿期也称“游戏期”,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就是游戏,游戏是幼儿自我教育和自我治疗的手段,也是发展幼儿智力的最有效途径。

会玩的孩子更适应社会交往,心理也更健康。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运动不仅能促进孩子身体各器官的发育和肢体动作协调,也让孩子很容易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从而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避免厌烦和疲劳等负性情绪。通过运动不但增强了孩子的体质,而且在和同伴一起玩耍的过程中还能让孩子学习到社会交往技能,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以及勇敢、冒险精神。

三、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和兴趣

不管是做游戏还是玩玩具或是看书,家长千万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和兴趣,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不感兴趣的东西,即便是孩子感兴趣的,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也一定不要轻易叱责孩子,多一些启发和鼓励,和他一同体会克服某个困难的全过程,帮助他树立起自信心,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不仅会让孩子从此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教育无处不在。老师、家长平时可以多带孩子“游山玩水”,让孩子多一些亲近大自然的机会,随时准备一些小问题让孩子回答,同时也要鼓励孩子多观察、多提问,既可以开拓孩子的视野,又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述能力。

推荐第2篇:早教的培训

亲子课程顾问培训资料 一

1.早教的含义

“早教”并不是要教孩子什么,主要是告诉孩子的父母和家人在生活中,如何给予宝宝关爱的同时,高效进行大脑智力潜能开发,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以及孩子性格培养等等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使他的心智及身体更好地发育。正确的早期教育能够为孩子多元化的大脑发育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早教是在婴孩最敏感最能接受的时期所进行的事半功倍的适时教育。? 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小孩3岁前所吸收获得的知识,相当于大人拼命学习60年”。 中国有句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所强调的也是小时候的发展决定着终生的成就。

布鲁姆领导的小组对美国120名最有成就名人进行五年的调查研究,结论是:早教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中国古代著名学者颜之推说,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认为教育的最佳时机是在“婴孩”阶段。日本谚语“矫木趁幼,育人趁少”,也是强调“趁少”。

专家研究证明,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的时期。早期教育核心在于提供一个教育营养的科学而丰富之环境,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人格成长等进行“激活”。科学家们说,对孩子进行的早期益智教育,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永久印记。

孩子的最佳开发期。这个最佳期非常关键,它对人一生的发展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对儿童开发的关键就是抓最这个最佳期,一旦错过就永远不会再回来,即使花十倍的代价也难以弥补。根据部分调查,有好多父母了解早教后都为自己原来的无知而导致的后果感到后悔莫及,也为自己埋没了孩子的潜能而感到无比自责。现代有优秀的早教专家通过指导父母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早教。

2.早教的意义

从胎儿到6岁之前,都是以右脑活动为主。0至6岁儿童的右脑潜能是人一生中最强大的时候,这个时期开发出来将对孩子的一生造成重大而积极的影响。通过右脑开发的孩子会比接受普通早教的孩子,在学认字的基础上,更具有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力和专注力。

早期教育核心在于提供一个教育营养丰富的环境,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人格成长进行“激活”,从而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美国科学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对猫头鹰进行早期教育可以使它们的大脑产生持久的生理变化,这样它们在幼年学习到的技能也能保存到成年时期。科学家们引申说,对孩子进行的早期益智教育,也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永久印记。

研究表明,大脑的发育与年龄的增加呈反比,很显然,人生的头几年,是进行快速学习的好时机。因此,在早期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要丰富孩子的生活环境,不要等到孩子该上学了才考虑这个问题,那时学习的关键期早就过了。

父母有时会感到,虽然自己有了早期教育的意识,但是却不了解怎样进行早期教育,现行的教育制度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整个社会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都缺乏充分的认识。因此,一些家长常会说:“当我的孩子进入学校,他就会开始学习……”其实,家长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早期教育核心在于提供一个教育营养丰富的环境,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人格成长进行“激活”,从而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研究表明,大脑的发育与年龄的增加呈反比,很显然,人生的头几年,是进行快速学习的好时机。因此,在早期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要丰富孩子的生活环境,不要等到孩子该上学了才考虑这个问题,那时学习的关键期早就过了。

3.早教的关键期-敏感期

敏感期是指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对形成这些能力和行为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的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动力才会消失。蒙台梭利称这段时期为“敏感期”,有引起教育家则称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期。

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称。后来,蒙台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对提升幼儿的智力有极卓越的贡献。 掌握九大敏感期根据蒙台梭利对婴幼儿敏感期的观察与研究,可以归纳出下列九种:

口和手敏感期(0—2.5岁)

为什么孩子孩子用嘴尝试任何东西?为什么孩子喜欢抓这抓哪?这里面有什么奥秘?这说明孩子口和手的敏感期到来了。孩子来到世界上首先是啼哭,啼哭所使用到是口。

8个月的迟迟喜欢坐在玩具堆里玩,孩子抓住什么就放到放到嘴里又啃又咬,还口水流老长的,无论是硬的还是软的他都用口尝过遍,感觉什么都是很好吃,什么都可以吃到肚子里。儿童是通过口和物体亲密接触,就是这样孩子慢慢知道什么是可以吃的什么是不可以吃的。

儿童口的敏感期是0到1岁的期间,主要是0到8个月左右儿童能准确的使用口。儿童不仅仅用口来吃东西而且用口能捕捉到所有认识到的事物。我们把这个关键时期作为儿童口的敏感期。

通过口的不断的探索使脑很好的得到发展,并唤醒了手的灵活性,孩子就开始用手来探索。孩子见到方的就捏,见到圆的就按,见到线就拽,见到扁的就扔。孩子把手放在墙角摸一下,握紧拳头,再张开,就这样不停的玩起来,看起来孩子在做一个简短的动作。其实孩子用手去捕捉到任何事物,来认识世界,增加了手的灵活度,通过手去摸去揉,去扔去拽,来感知一切用手能接触的东西物体,来感知他们之间的差别,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如:株株喜欢水,妈妈常常用大木桶给她洗澡。妈妈用舀子把水慢慢的倒进桶里,株株喜欢用手去抓,看看,抓住了!抓住了!可是再看看手,手上什么都没有?孩子被这个现象所吸引了,每次都去抓,可是就是抓不住,乐呵呵的,反复玩着,好不开心。

孩子用手的探索需要反复去体验,去抓水去抓沙。孩子这是与环境有个真实的连接。孩子是通过手的探索来协调大脑和身体之间的关系。孩子通过手的探索发现外在的世界并建够自己内在的世界。这是孩子很重要的认知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很容易被成年人所忽略掉。 我们家长应了解到,手是儿童最好的感知工具,手的活动不是一个简短的动作,而是幼儿是有目标探索世界的行为。这样世界在儿童的跟前变得鲜活起来。

口和手的敏感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开始。就拿撕纸这个简短的动作来说。科学家认为孩子在撕纸的时候,是在进行一向完整的科学研究,孩子把纸片撕开后,先想想纸是什么材料做的,再闻闻纸的气味,尝尝纸的味道,然后把纸片在空中摇摇听一听纸片发出的声音。这套动作调动孩子所有的脑细胞来进行研究,因此下次看见孩子在撕纸片的时候千万要遵守孩子的科学探索。

那任何顺利的度过孩子口和手的敏感期了,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方法是多和和宝宝一起做轻松愉快的亲子游戏。

亲子游戏好玩的球:

妈妈把宝宝放在妈妈的腿上,把大小颜色软硬各不一样的多个球放在宝宝跟前,宝宝会用小嘴小手去触摸,去感知,去探索。球在地上滚动是让宝宝爬行的去抓球。整个过程中家长让宝宝鼓励引导孩子去探索,这样增进亲子关系。

口和手的敏感期是孩子通过口和手的去了解探索世界的工具,也是唯一工具。出现的年龄是0到2岁,处理的方法:是把玩具洗干净,给孩子去尝试去探索。同时也可以让孩子能够动手的材料如报纸,化装品的瓶子或其它物品,让孩子自由的发挥自己手的智能。注意事项不要怕麻烦,不要怕乱,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克服我们原由的观念最为重要。

是靠口和手的探索的我们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在幼儿是都定下了基调。如果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到世界,无论孩子是哭是笑,是闹还是乖巧,都包含了生命的惊喜。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至为重要。

孩子抓的高兴,吃的开心可是我们家长却担心,怕不卫生,其实没有关系,这是孩子口和手的敏感期。 语言敏感期(0-6岁)

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牙牙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工作,但幼儿能容易的学会母语,这是因为幼儿具有自然赋予的语言敏感力。因此,若孩子在两岁左右还迟迟不开口说话时,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障碍。

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秩序敏感期(2-4岁)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蒙台梭利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敏感力。

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没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感官敏感期(0-6岁)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三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三-六岁则更能具体的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因此蒙台梭利设计了许多感官教具,比如:听觉筒、触觉板等,以敏锐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自己产生智慧。

您也可以在家里准备多样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围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有危险性或不侵犯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围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因此,如果您的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您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正是您培养孩子具有巨细无遗、宗理密微的习性的好时机。

动作敏感期(0-6岁)

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开发。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蒙台梭利则更强调小肌肉的练习,亦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不仅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交朋友、群体活动有明显倾向。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书写敏感期(3.5-5.5岁)

阅读敏感期(4.5-5.5岁)

孩子的书写能力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就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书香的居家环境,即能使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文化敏感期(6-9岁)

蒙台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三岁;而到了六-九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智就象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成人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展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婴儿7个月左右出现走的敏感期.起先拒绝坐,然后开始走,上下楼梯都要自己来,哪里不平偏要往哪里瞳.这可能是父母最累的时候……走的敏感期中儿童是一个自由、活跃的个体,他拥有空间的能力从此开始越来越强。

优因培-优秀妈妈的第一选择 个性化一对一模式教育专家

1岁半到2岁期间,儿童会有一个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床上的一丝头发,地上的一根小草……但儿童并不总是这样。

手的敏感期到来时,儿童有一个抓的过程。一把抓,二指抓,三指抓。很多成人用手很笨拙,不会拿筷子,不会用手指夹围棋子,不会点钞……这都和童年期手的发展有关。

音乐的敏感期呈螺旋状发展。2岁的幼儿就能把握节奏;3-4岁时开始对简单而重复的旋律感兴趣;5-6岁后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并自发用动作表达;6-8岁时已经能深深沉浸在音乐中……

处在身份确定敏感期的儿童,会选定一个偶像并时时模仿。“我是忍者神龟!”“我是超人!”通过吸收偶像的人格特点,儿童建构自己的人格状态,最终形成自我。

4.大脑的发育

生命命的最初三年是大脑发育和变化最为迅速的一个时期。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从生理解剖研究结果来看。

1、脑重量的变化:

刚出生时25%,半岁50%,1岁末75%,3岁接近成人。

2、脑部的工作原理:

人的脑细胞据说有140亿个之多。科学研究还表明,如果脑细胞一一地拆分开来,便亳无作用可言。人在出生后随着脑力活动的开展,连接各细胞的组织也跟着增多,脑细胞互相牵连与缠绕,才能发挥头脑

的功能,即用它来处理外来的讯息。它的结构就跟电子计算机的电晶体一样,单一的零件亳无用处,必须将它们装配起来,方可发挥计算机的功能。

脑细胞的互相缠绕,恰好发生在从出生至3岁这段时间。而且事实上,整个缠结过程中有70—80%在3岁以前就已经完成了。这一时期,外界大量良性的刺激能加速脑细胞的缠结。、在婴儿头两年中树突的生长: 树突是神经细胞的一个部位,它负责接收和传递信息。大家可以假想一下,伸出大家的右手,我们说手就好象是一个脑细胞,那么我们的手指就是树突,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刺激需要通过树突来传递到大脑。这幅图里分别列出了出生一个月到二十四个月孩子大脑树突的生长。这是是出生时一个月孩子的树突的量,这里是孩子二十四个月树突的量。大家可以看到,从一个月到两岁孩子的大脑树突的变化是巨大的。我们再来看另外一幅图,这幅图我们是放大了的。我们同样的去看孩子的早期大脑的成长,同样是间隔两年的时间。两岁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密度加大了。同样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孩子四岁的时候,这是一个孩子六岁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从四岁到六岁,同样是两年时间我们给到孩子帮助,但孩子的大脑树突结构变化怎么样?——非常的小。我们说从新生儿到孩子两岁的时候,他的树突的数目和密度的变化是非常巨大的。就象我们家长看到的,四岁和六岁的孩子变化不大,可刚出生的婴儿我们会看到他每天都在变化。这种变化就来自于每天脑细胞都在产生,这就需要我们从孩子出生起就给到充分的良性的刺激,来促进和丰富树突组织的形成。日本井深大教授说:“孩子表现出来的千差万别跟婴儿出生后所受的刺激差别有关系,孩子表现最明显的都是我们刺激最多的。”所以我们要利用科学的育婴方式制造出三岁前孩子优良的机体部分,刚才我们看了三岁前脑重量的变化,我们再来看一下生命头两年树突组织的成长。

5.早教的目标

0—1岁宝宝的教育目标:

1、培养良好的亲子依恋和社会行为;

2、创设环境发展大运动能力和手眼协调动作;

3、为语言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1—2岁宝宝的教育目标:

1、为宝宝创设安全、自由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空间;

2、通过适合的玩具和游戏促进精细动作、认知、语言发展;

3、培养自我意识;开发音乐潜能。

2—3岁宝宝的教育目标:

1、专注力和秩序感的培养:

2、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3、培养孩子的记忆力

4、培养孩子应有的基本规范、态度

5、培养宝宝的自信心

推荐第3篇:早教培训总结

早教培训总结

首先感谢园长能够给我这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到早教知识,感谢明明老师帮我争取到了这么宝贵的学习名额,感谢丽丽老师能够帮我管理班级,解除我的后顾之忧,让我能够安心学习,感谢幼儿园的所有老师们,因为一个团体少了任何一个人,都会造成其它人的不便,感谢大家的支持、理解和不计较。 因为有你们我才能圆满的完成这十天的课程。

在这十天中我学到了很多对我来讲有价值的东西,在此总结一下,以便更好的将其运用到工作当中去。

本次培训涉猎的内容很广,这十天的课程分别讲的是:早期教育的价值和早教教师职业素养------0-3岁儿童心理发展评价——0-3岁儿童营养——国外早期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0-3岁儿童护理——0-3岁儿童感觉统合教学操作指导——0-3岁儿童蒙台梭利教学操作指导——亲子活动课程设计与组织——0-3岁儿童亲子活动教学操作指导——早教中心环境创设观摩、教学实践观摩、交流研讨——0-3岁儿童多元智能游戏操作指导——早期教育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亲子活动家长指导策略——0-3岁儿童亲自音乐活动课程组织——0-3岁儿童奥尔夫音乐教学操作指导。这些课程大部分是我接触过的,又学习了一次,让自己的印象更深,其中有两节课是我从来没有了解过的,也是给我印象最深,触动最大的两节课,一是戎象敏老师的《国外早期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戎象敏老师是一个70多岁的老师,她为我们生动的上了一课,而这节课彻底的颠覆了我对早期教育的认识,老师分别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新西兰、秘鲁、加纳、菲律宾这些国家的早期教育,虽然形式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早期教育“0岁开端”,在讲到日本的时候,老师只用了两个小小的例子,孩子碰伤和夏季蚊虫叮咬,便很好的诠释了中国的早期教育与日本的差异。

听完这节课后我才知道以前我对早期教育的认识实在是太肤浅了,原来0到3岁这个看似什么都不懂的阶段在人生当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学习后,让我有种想要深入探究的冲动,从事7年的幼教事业,其中总是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我们可以轻松解决,但有些却是我们没法解决的,因为那是0-3岁遗留下来的问题,让我觉得很神奇,同时也激起了我的探究欲望。

另一节让我感触深的课程是原春老师带来的《亲子活动家长指导策略》,这是一节生动精彩让我受益匪浅的课程,老师全程是以互动形式完成的,课上老师会说出很多课例,让我们先分析,之后老师在总结,老师说的例子真的都是我们平时在教学中会碰到的,我们还在纠结怎样解决的时候,老师已经柔韧有余的处理好了,老师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作为一名幼儿老师,孩子是我们的老师,作为一名早教教师家长是我们的老师,因为他们会使我们不断成长。 以前我只是想努力上好一堂早教课,面对孩子、面对家长我是有压力的,而且一堂课下来我非常的累,有时还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干什么,说什么,因为我并不是专业的早教教师,对自己也是缺乏自信心的,但是通过这次学习,我的自信心突然爆棚了,我急需在课上来释放自己对早教的这份热情,我仿佛找到了我的方向,我想继续学习、探究、解读孩子们的心理,从而让家长信服,请家长跟随我们的脚步,先让家长学,在让家长教,实现孩子、家长、教师、园所匀赢的良好局面。

建议:

1、开设早教课之前开家长会,让家长认清家长是需要学习的,而早教课是家长学习的一个平台,对于后来的家长有必要进行谈话灌输这一思想。

2、要把早教的孩子看成是我们园所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必要的话可以进行早教和托班无缝衔接,开设亲子班日班或者是入园体验班。

3、每学期可以有1——2次的家长培训班,可针对妈妈、爸爸或是老年人,指导家长怎样引导、指导宝宝,使家园进行无缝衔接(这是我们应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我的课程改变:通过学习后,我将我的上课模式完全改变了,也突然觉得轻松了,首先我准备了一个入场舞,调动大家的热情,之后指导家长进行有回应的自我介绍,问好环节让家长们一起来互动,这样可以很好的给宝宝们做一个表率,绘本故事环节,我会绘声绘色的给家长来做示范,之后进行亲子阅读,这也是对家长的一个培训,告诉家长给宝宝讲故事的方法,给宝宝选什么样的故事,音乐环节,有律动有乐器,宝宝玩乐器,家长做律动,有效的进行亲子互动,如果有空挡处,可以带家长做一个简单的手指摇,在教室上课的话大运动可以编一些球操、纱巾操等器械操。在最后一个环节可以让家长离开一会儿,从5分钟到十分钟,目的是帮助缓解入园的分离焦虑。 总之每一个环节之后除了要介绍一下目的外,尽量的都对家长做一些温馨提示,就是回家后应该怎么样指导,怎么样带宝宝玩来巩固所学的技能。

建立亲子课微信群后,请老师们将课上的律动,和新授的环节传到里面,有助于家长回家后带宝宝学习和练习。

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杨阳

推荐第4篇:早教培训感想)

早教培训感想

今年12月4日和12月11日,我参加了浦东新区学前教育协会组织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的培训学习,通过聆听经验丰富的0—3岁早期教育专家的有关讲座,使我对0-3岁早教工作有了更深入、清晰地了解,更让我看到做好0-3岁早教工作的重要性。

两天的时间,我们聆听了浦东新区学前教育培训中心高菲老师的《0—3岁婴幼儿保教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胡育老师的《早教指导服务》;王菁老师的《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的解读;朱菊芳医生的《婴幼儿养育—保教结合发挥幼儿生长潜能》的专题讲座。首先让我感受到的是几位授课专家的经验及教学理念,对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的熟悉,形成一套专门的早教管理体系。在培训活动现场,高老师系统的阐述关于“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专题讲座,讲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朱医生重点对0-3 岁婴幼儿保健方面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法,同时还现场解答婴幼儿喂养、发育、保健及日常护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提高了我们对人口早期发展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0-3岁的早期教育,不同于3—6岁孩子的教养环境,它是能为孩子提供身心安全,有充分自主活动,能激发家长沟通、交流、互动,具有人文色彩的生活环境。同时,它又必须以孩子日常生活和发展需要为基础,以满足孩子情感需要为前提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主要是通过机构外的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来完成的,早教中心是起到早教课程的开发研究和为看护者提供早教指导和示范的功能,所以我们要注重亲子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组织各种亲子游戏应简单易学,并能普及和延伸到宝宝的家庭中,从而整体推进0-3早教的有效性。我园已经逐步的形成了自己的早教课程体系,这次的培训更为为我们今后的早教开展起到了引领,少走弯路。此次培训对促进我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社区化的推广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之,非常感谢浦东新区学前教育协会为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这次学习的机会,我将把这次学到的好经验带回来,并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尝试、探索契合实际的婴幼儿园早期教育的管理体系、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我园的早期教育教学质量,把所学到的知识与感悟运用到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去,为0-3岁的早期教育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推荐第5篇:家长早教培训心得

导语:通过早教培训,家长会有怎样的一些心得?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家长早教培训心得,供各位参阅。

这次托xv妈和mm妈的福(她们俩是短期培训的家长),我也能有幸跟着开个小灶,参加冰大人的培训课程。每次的培训都会有新的知识点与论点,给人一种茅塞顿开的惊喜!总感觉时间过得太快,而我们需要充电的东西又太多太多,这就是冰的无穷魅力所在吧。以下是我对于这次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本人才疏学浅,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冰大人指正。

一、作为特殊孩子的家长,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孩子的身体发育年龄与神经发育年龄之间的差异。

对于正常发育的小孩,身体发育年龄与神经发育年龄基本上是同步的;而对于唐宝或发育落后的小孩,如果不能在早期进行有效的康复干预,随着身体发育年龄的增长,它与神经发育年龄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我们给孩子做康复的目的就是想把他的神经发育年龄和同龄人的差距尽可能的拉小。

举个简单的比较例子:

正常小孩发育情况:

身体发育年龄:0.5—1—1.5—2—2.5—3岁

神经发育年龄:0.5—1—1.5—2—2.5—3岁

唐宝或发育落后的小孩发育情况:

身体发育年龄:0.5—1—1.5—2—2.5—3岁

神经发育年龄:0.5————1————1.5岁

二、找出抑制孩子发育的问题,我们需要康复孩子哪些方面?

每个小孩的情况不大相同,以下几项是比较有共性的问题:

1)肌张力低所引起的目光呆滞,反应慢,身体不协调等。

2)精细动作差,自理能力差。

3)构音不清,流口水。

所有的神经体系隐藏在肌肉里,孩子的肌力低,相应的他就会整体反应慢,体内代谢也慢。这些可以通过坚持做运动来改善孩子的血液循环,以求能更好的给大脑供氧。

三、工作室 的课程是冰采用孙老师的神经运动,恩宇的通道理论,再加上冰自己独特的思维教学而设定的,三者一脉相通!根据不同的孩子情况制定出合理地康复计划方案。

这就是为什么来工作室学习的孩子都会有明显进步的原因。

1)神经运动。

孙老师的神经运动是从各个方面对孩子进行感知觉刺激,从而修复脑神经功能。事实上,某项运动对孩子长时间的刺激,它会形成一种固定模式,换言之对大脑是一种损伤,这就是孙老师的课表为什么要12天更换的原因。

2)思维语言。

只要是经常上冰大人空间的姐妹,从冰的某些教学贴里想必都能领会到思维教学对孩子活学活用的神奇效果。冰会通过教知识点,让孩子形成思维,发展智力的能力途径(配对,挑选,分类,命名),从而让孩子不断地完善学习学前概念和知识点(感觉知觉,物件概念,空间概念,因果关系概念,颜色概念,形状概念,数学概念)。这些方面我理解,但不会很好的用文字组织表达出来,还望见谅。在这里我想向大家分享bb的某方面的进步,从而对比传统教学与思维教学之间的成效。

在bb2-4岁期间,不管是在医院的早教课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在不停地和他讲解那几种常见的颜色,如红黄蓝绿黑白色,可是效果甚微,有时他能说对某种颜色,但过会儿再问他又不知道了。

来冰大人这里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突然发现他不仅能牢牢的记住了这几种主要颜色,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比如说,把一堆不同的玩偶和一堆五颜六色的形状积木摆在桌上,让果把老鼠放黄色的正方形上面,他能够很快的挑出来并放好。这都是冰在上课期间通过与bb游戏玩乐不断加深果对颜色的认识并学会真正运用起来。

3)思维精细。

hy老师的思维精细课是在游戏中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集合了游戏手工音乐,孩子们都喜欢跟在hy老师后面亲切地叫“hy叔叔”。

4)口腔发音。

口腔发音的培训贴中有很详细的注解。

5)早教课。

这里的早教课程是音乐/手工/游戏相结合,小红老师和hy老师在早教课方面真的是花了很多心思,孩子们都很喜欢参加。说实话这里的早教课一点不比外面花费近百元的早教课逊色,手工素材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但是收费却比外面的少之又少。这算是工作室的一项福利吧,我们有时开玩笑说“xx不缺钱不赚钱”。

每堂课刚开始的时候会让三个左右的孩子做自我介绍,这个环节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胆量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也为孩子以后上学打下一定的基础,不管孩子以后参加某个团体,自我介绍是必不可少的。

小红老师的手工课程经常会有许多新颖独特的妙点子,孩子们的作品你们应该在冰的贴子里见过,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给予了孩子们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

华c老师的游戏环节主要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

5)家庭作业。

每天给每位家长布置家庭作业也得花费冰的许多时间和精力,她会依据孩子上课的情况而定,并且在作业本上清楚地写上该怎样和孩子玩玩具,每天坚持和孩子加强哪方面的技能。每天的玩具和绘本都是工作室免费提供的,说实话,这也为家长们省了一笔不少的开支。布置家庭还有冰的另外以下几个初衷,可真是用心良苦啊!。

每天保证家长和孩子一定的亲子学习时间。

让家长在家里给孩子打基础,加强课堂上一些知识点的巩固。而冰在课堂上的时间会教孩子一些精髓的知识点,而不会浪费在诸如涂色这样简单耗时的方面。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更深地了解到孩子的早期康复与系统合理的康复课程对孩子神经发育年龄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该改正的地方。希望以后还会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让自己在孩子的康复路上少走弯路。

推荐第6篇:早教培训机构调查

为了不让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小孩子没出生,母亲就开始胎教;小孩子才会说话,父母就让他学外语。上幼儿园后,小孩学的东西就更多了:舞蹈、书法、打球、外语、认字、算术„„小孩子上小学后,除了学校正常的学习外,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校外培训班。家长们恨不得小孩子在一夜之间学贯中西。

教育低龄化之风很盛,是否与小孩子的身心成长相适应?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一多半小孩上兴趣班

6月22日,记者对兰溪市滨江小学一至三年级5个班学生进行课外学习的调查,调查发现过半数的学生曾参加或正在参加兴趣班或特长班,学习内容以舞蹈、绘画、钢琴、写作、英语、围棋等为主。

该校刘美新校长告诉记者,通常,学生家庭条件越好,参加兴趣班、特长班的比例越高。他们学区的学生不少是城中村的村民。如果是名校,这个比例会更高。

市区的可乐妈说,她的孩子今年才两岁。她告诉记者,她孩子16个月起就进入市区某早教机构接受教育,后来因为费用问题,转入某幼儿园早教班(亲子班),一直到现在。她的亲友和同事,大多数把小孩送到早教机构去接受培训。据她所知,早教班孩子的家长学历普遍较高,有些比较有钱。

市区王女士说,某邻居的小孩与她儿子同岁。这个邻居不仅为小孩报了幼儿园的画画、算术、英语等兴趣班,而且到青少年宫去报了好几个班,害得小孩一年到头忙得团团转,怪可怜的。

兴趣班里兴趣知多少

所谓兴趣班原本是小孩有兴趣而参加,但现在的家长不顾小孩是否有兴趣,甚至不顾孩子的抵制,强行让孩子参加兴趣班。特长班也一样,本来,发现小孩在某些方面有些特长,家长因势利导,进行培养,但现在有些家长不顾孩子的个体情况,仅凭自己的喜好,就给孩子报特长班。这样的兴趣班和特长班难免成为小孩子的沉重负担,学习效果显然是不会好的。

兰溪市滨江小学被调查的学生,对自己所参加兴趣班评价好的占60%,评价不好的占30% ,评价一般的占10%。表示喜欢兴趣班的占70%,不喜欢的占20%,其他的占10%。这意味着,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孩子没有从兴趣班中获得乐趣。

市区王女士大学毕业后在某事业单位工作。自生下孩子后,如何培养好下一代的问题一直萦绕在她的心头。这些年,她一有机会就向人请教教育孩子的经验。

她告诉记者,她身边一些人热衷于把孩子送到各种培训班,目的是为了到时候孩子可以考证、考级。她觉得,为了考级、考证而去参加培训根本没必要。她儿子今年4岁,除了参加幼儿园的正常活动外,很少参加兴趣班或特长班。

她说,小区里玩轮滑的小孩很多,小孩也喜欢,刚好小区内有人在教轮滑,她就让孩子跟这个人学轮滑。后来,儿子对画画产生了兴趣,于是去报了个学画画的班。两个班加起来一个学期学费1000元钱(两个班都是每周一节课)。很多朋友都把小孩送到早教机构去,但她没有这么做。她觉得,时下的早教市场鱼龙混杂,有些早教机构很不规范,经常误导家长,对早教效果夸大其辞,学费也很贵。

刘美新告诉记者,那些健身、艺术类的兴趣班、特长班还好,英语、写作、奥数等文化类兴趣班、特长班还是不参加为好。某校一个小学生很小就参加珠心算训练,曾获得不少奖项。可升入小学后,这个学生算术课成绩并不好,甚至连中等水平都达不到。原因是,珠心算属于一种程式化的计算,而且题目往往是特定的,不是所有题目都适合珠心算的。小学阶段的加减乘除要求用笔算,而且题目是任意的,没规律可循,由于特点不一样,这名珠心算很优异的“神童”,在用笔做普通的加减乘除题目时反而不如普通的学生。 低龄教育向幼儿延伸

市区江南一家早教机构金华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早教机构与幼儿园有本质区别。比方说,3岁前的小孩主要接受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训练。孩子3岁以后,主要是进行音乐表现、创意思维、逻辑智能等训练。

他自我介绍说,他是市区人,原先在上海工作,后来到韩国留学,回国后仍到上海工作。去年有了孩子后,他就把孩子放到上海一家早教机构,于是进一步增加了对早教的认识和喜爱。后来,他干脆回金华开了一家早教连锁店。

早教机构老师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他说,早教机构的老师不是普通的老师所能胜任的,也不同于一般的幼儿园老师。他这里招收的老师必须是师范类的,上岗前要送到上海总部培训一个月,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再回上海总部进行进阶培训。

他说,目前市场上的早教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计划,各家早教机构有不同的培训计划。以他这家机构为例,教学计划和课程都是委托专家团队研究开发的。早教不教加减乘除等学科类知识,只是对小孩的心理发展和智力成长提供帮助,并培养其集体意识。早教没有严格的纪律,是自由的活动。

而幼儿园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孩子进入小学后能适应严格的纪律。整个过程都属于集体活动。

不低的教育成本

与兴趣班、特长班一个学期(一般每周一节课)数百元的收费不同,早教班都按小时收费,每小时数十元至上百元不等。

可乐妈说,她的孩子原先在市区某知名早教机构接受教育,虽然感觉不错,但收费太高了———每小时100元,后来还是转到幼儿园办的早教班,每小时收费50元,效果也差不到哪里去。现在,她每周去该早教班3次(每次一个课时)。

一家早教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区各家早教机构收费标准相差很大,低的每小时数十元,高的要上百元,有的甚至要一百六七十元。

除了早教外,其他的培训收费也不低。

市区张先生说,他的孩子喜欢打乒乓球,在朋友的提醒下,不久前,他把孩子送到市区某乒乓球俱乐部练乒乓球,收费标准是每小时50元。如果每天练1小时,一个月需要1500元。这对于工薪族的他来说,负担不能说不重。

他说,教练的收费标准是根据学生的水平来定的,水平越高,收费也越高。他儿子属于很低级的水平,收费标准还是低的,以后水平提高了,收费标准将会提高。

兰溪的冯先生告诉记者,他女儿从小学国际象棋,目前已是国家二级运动员。他把女儿送到北京去学习,收费标准是每小时200元,这是优惠价,而且是几年前的标准,现在的收费标准应该更高了。

他说,花在女儿学棋上的钱少说也有10多万元。据了解,社会上钢琴、书画等其他类别的培训收费也大致如此。 教育低龄化的目的论

学生并不怎么喜欢进各种培训班,为什么大多数家长千方百计让孩子参加课外培训班呢?“孩子成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可说是教育低龄化的目的论。

“不少人还是受功利驱使,希望通过考级、考证,中考和高考时可以获得特招或加分的机会。”刘美新说,一旦渗入功利,小孩子就很难从兴趣班或特长班中获得乐趣。

市区宾虹小学老师任倩分析道,如今不少家长过于重视成绩和知识,而忽视对孩子习惯的培养,这表现在对兴趣班、特长班的选择上,喜欢让孩子参加思维、写作、英语等文化课,而不愿选择航模、泥塑或艺术类的课。这些家长觉得,花钱学航模不值得。如果学奥数,哪怕孩子最后考了20分,家长还是感到欣慰,并很乐于跟别人说:“我家孩子在学奥数。”暑假期间去各个培训机构看看,参加文化辅导的人肯定比学技能类的多。

一些小学高年级段学生的家长希望孩子尽早学习学科知识,与初高中阶段课业过重以及家长的错误认识不无关系。曾有家长跟她说,在小学阶段先把英语学好,进入初中后就可以腾出时间学习其他科目。也有家长认为,小学里多学点语数英,到初中会省力些。在初中里多学习一点,到高中时会省力一点。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小孩子的学习压力不断下移———幼儿园学习小学的内容,上小学后学初中的内容„„

不过,据她观察,凡是参加过早教或者各种艺术类培训班的孩子,以及从比较好的幼儿园出来的孩子,多元智能开发会好一些,动手能力、思维广度、语言表达、音乐节奏、运动协调等明显较优。

刘美新根据对本校学生的调查,发现参加过艺术、健身类训练的学生优势明显。首先,在学校各种活动中更自信、更能充分表现自己的特长;其次,在一定程度上也锻炼了学生的意志,表现在学习上比别人更细心和耐心;再次,学舞蹈的女孩比其他学生更有气质,站姿清新脱俗。

对于各种培训班办得越来越火的情况,刘美新分析说,因为现在不少都是独生子女,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拔苗助长,唯恐自己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于是不惜以牺牲孩子的快乐为代价,逼迫孩子过早地学这学那。

目前的幼儿园鱼龙混杂,一部分幼儿园过于注重商业利益,今天开这个班,明天设那个班,追求一些让家长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如写字、算术等可以让家长直观感觉到的指标,以迎合家长心理,将早期幼儿教育等同于早期智力开发,等同于提前进入读、写、算等技能培养和学生知识传授。

担心“被搞死在起跑线上”

5月31日晚,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郑强做客华中农大狮子山讲坛。有人问他对当今孩子教育“低龄化趋势”有何看法,郑强答道:“我痛心呀!中国的孩子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被搞死在起跑线上!”

为什么中国人拿不到诺贝尔奖,而中国的孩子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里屡获佳绩?郑强身后大屏幕上打出“强哥语录”:这是因为小的时候没有玩、不允许玩、被别人玩。让小孩子做大人的题,没有时间玩,这不仅过早地透支了他们的潜力,也限制了他们本该活跃的思维。

郑强称,孩子的成长不是30米、300米赛跑,而是万米赛跑。当代家长教育孩子太注重3000米以前的赛跑了,没有人真正关心学生的“出厂质量”。在浙江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平均每个学生有3.3名家长“护送”;而在毕业典礼上,到场的家长不足500人。

刘美新也认为,小孩子过早地学习学科知识,副作用很大。首先,容易降低幼儿的学习兴趣,造成被动学习。由于不少内容幼儿园已经学过,进入小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造成行为习惯差,进入三四年级时,成绩会跟不上。其次,剥夺孩子的童真童趣,游戏玩耍的权利,扼杀幼儿的天性,不利于孩子健康发展。再次,失去了幼儿早期教育的宝贵时机。幼儿时期注重学科类知识的学习,难免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

他强调,小孩子不仅不能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更不要输在人生的终点线上。 低龄化教育怎么教?

低龄化教育应该怎么教?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教授朱宗顺博士说,早教一般指3岁以前婴幼儿的教育。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何时开始接受教育为好,这要看如何理解“教”字。

朱教授告诉记者,0~6岁的学龄前儿童,尤其是0~3岁的婴幼儿,身心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必须坚持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处于早教阶段的婴幼儿更应如此。早教应该以保育为主,关注孩子身体的健康发展。这时的孩子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早教首先要做好保育工作,考虑孩子的营养保健、安全卫生等需要,同时辅以适宜的运动锻炼。那些把早教当成提早识字、计算,提早开展艺术技能训练,提早学习外语等等做法,是一种错误的早教观念。有人把早教宣传为提早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往往是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这种所谓的“早教”,也许会让孩子在极小的时候学会某种技能,但牺牲的是孩子童年的快乐和人格的健全。

他介绍说,孩子的早期教育主要依靠父母在自然状态中进行,而非简单地用送孩子到某个早教机构接受单一的训练来代替。早教应该为孩子提供身边自然和社会经验的机会,不以单纯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为目的。婴幼儿的学习方式就是游戏,学习结果就是获得各种事物尤其是身边事物的经验,养成积极探究的兴趣,获得初步的探究能力。这种教育并不神秘,可以存在于家长带孩子到草地、公园等地方游戏、散步时进行,也可以在家长带孩子掏蚂蚁窝、拨弄石子、掏挖沙土时进行。这些看似老土的活动,孩子却能从中获得自然的体验、亲情的依恋、探究的兴趣、童年的乐趣。这种教育不贵也不难,需要的是父母的耐心和对婴幼儿及其教育的正确认识。

任倩告诉记者,她非常支持早教,但早教并不是狭义地到某个机构或学校去学习,而是需要靠父母和孩子共同完成的亲子认知世界的活动,她极不赞成孩子过早学习写字、英语等文化知识。而且,社会上兴趣班师资参差不齐,所教的英语、拼音等发音不准,小孩进入小学后很难纠正。

她说,她曾带小孩参加过市区某知名早教机构的课,虽然老师上得很生动,环境也不错,可是她觉得语言(英语)开发太早。学英语要有一个浸入式的氛围,每周只学1小时,肯定没效果。家长可以在生活中进行早教。比如妈妈在烧苋菜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观察一下苋菜是红色的,汤也变成红色了。这就是科学意识的粗浅渗透。如果有时间,多带着孩子去接触大自然。新加坡有个教育专家说了,孩子的眼睛是摄像机。其实,这就是早教。

浙师大心理学系副教授曹晓华等研究者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很多人认为孩子认字要趁早,甚至恨不得在孩子咿呀学语时便开始看图识字。但其实,6岁左右是儿童识字的关键时期,儿童大脑里的汉字识别机制到7岁才初步成熟,因此教孩子识字未必越早越好

早教培训机构品牌信誉度

一、品牌占有率:基础好口碑好经营久优势明显

消费者信赖的早教机构基本上是基础好,经营久,口碑一直较好的品牌,比后进入市场、基础相对薄弱的机构占优势。排在前面的有东方爱婴(30.4%)、金宝贝(16.1%)、红黄蓝(13.9%)和金色摇篮(9.5%)。

附图:信赖早教机构

交叉分析显示,在孩子年龄差异方面,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信赖东方爱婴、红黄蓝、金色摇篮的比例在上升。

在家庭收入差异方面,差异较为明显,数据显示,随着家庭月收入的提高,信赖金宝贝的比例在显著提升品牌的比例明显提高,而信赖金色摇篮的比例有下降趋势。金宝贝是全球连锁品牌,理念先进,但收费较高,容易得到较高收入群体的青睐。

在城市差异方面,结果显示,不同规模的城市各有自己的信赖对象。一线城市信赖红黄蓝的比例较突出,省会级城市信赖东方爱婴和金宝贝的比例较突出,而中小城市及城镇信赖金色摇篮在比例相对突出。

附图:信赖早教机构孩子年龄差异

附图:信赖早教机构品牌家庭收入差异

附图:信赖早教机构城市规模差异

在早教机构的信赖方面,课程设置好,玩具场地设施好比较重要。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前两者的信赖的比例分别为四成半。其次是师资力量、环境卫生好,分别有三成多的群体比例这样认为。

附图:信赖早教机构信赖方面

二、培训机构信誉度:良好的阶梯分布格局

相比早教,培训市场相当火爆。对于培训市场的品牌信誉度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信赖的培训机构形成了良好的阶梯分布格局分布。剑桥、新东方少儿英语处于相对领先,所占比例分别为23.4%、17.2%,比其他机构稍有一定的优势。

排名第三到十位依次是清华少儿英语(8.5%)、新概念英语( 7.4%)、李阳疯狂英语(6.6%)、英孚教育(6.4%)、小新星(5.4%)、环球雅思(4.0%)、盖伦(3.7%)、瑞恩少儿英语(2.7%)。

附图:信赖培训机构

交叉分析显示,在孩子年龄差异方面,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培训机构的信赖比例普遍提高,体现较为明显的信赖新东方少儿英语、清华少儿英语、阶梯等。

在家庭收入差异方面,差异较为明显,数据显示,随着家庭月收入的提高,信赖新东方、英孚等机构信赖比例明显提高,而信赖清华少儿英语、小新星的比例明显下降。

在城市差异方面,结果显示,一线城市信赖英孚、华尔街的比例比就突出,省会级城市信赖新东方少儿英语的比例较突出,二中小城市和城镇信赖清华少儿英语、小新星的比例较为突出。

附图:信赖培训机构孩子年龄差异

附图:信赖培训机构家庭收入差异

附图:信赖培训机构城市规模差异

在培训的信赖方面,课程设置好、师资力量强是关键信赖点。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信赖品牌,缘于这两项的比例分别在四成以上。除此之外,场地设施、环境卫生好、价格合理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附图:信赖培训机构信赖方面

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和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早期教育在中国越来越受到家庭的重视。中国目前0-6岁婴幼儿约有1亿;每年新出生人口达1600万。庞大的人口基数、稳定的新生人口,是婴幼儿教育市场坚实的客户基础。我国城市家庭对婴幼儿教育十分重视,家长们把孩子的教育投资列在首位。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到2009年底,我国城镇人口达6.22亿,平均每年增加0.9个百分点。以我国目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46.6%来估算,大约生活在城镇的0-6岁儿童为4660万左右。以每个城镇儿童每年在早期教育上的投入为1000元计算,我国的儿童早期教育市场总体规模约为466亿元。

家长的重视和育儿观念的更新,以及庞大的人口使早教市场正在成为教育产业中最具潜力和广阔前景的天地。

市场空间广阔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巨型发达城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同时,生活在大中型城市的年轻父母也已经逐步认可了这一理念,并依据自己的育儿理念、价值观念和经济收入等因素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早期教育机构。婴幼儿早期教育市场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早期教育机构的数量也急剧增加,与此同时,权威领先的早教机构,成熟完善的课程体系成为了中国家长挑选早教机构的首要因素。

目前,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消费力较强的区域,早期教育行业的发展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在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早期教育市场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服务并急需领先、专业的课程体系。

选择加盟早教机构的标准

尽管中国早教市场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是发展时间短,同美国早教行业40年左右的发展史相比,中国的早教行业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众多的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但品牌混杂、服务品质低下、管理手段落后的现象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也与客户的需求有着较大的差距。专业化、国际化的大型连锁品牌拥有完善的课程体系、科学的管理体系、高素质的员工、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在快速发展、竞争逐步白热化的婴幼儿早期教育市场,必将成为最终的佼佼者。

推荐第7篇:培训总结幼儿园 早教

培训总结

2天的培训结束了,对于非幼师专业毕业并对此一窍不通的我,收获还是非常大的。首先对于生命教育的意义非常地认同,人确实不是为了功利而活着,而是开开心心地过有意义的生活。让小朋友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此中的责任不仅仅在于老师,更在于家长。一个好的家长对孩子的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

来自台湾的拥有很好的亲和力,她给我们讲解了如何讲述绘本故事。她丰富的语调吸引着我细心听完每一个故事,第一次现场看到这么会讲故事的老师,真是惊为天人,这是一位为了孩子不断付出并快乐着的老师,她的精神感染着我,非常值得我去学习,虽然我可能永远都不会像她那么会讲故事,但是我会越来越靠近,越来越靠近,每一天都比昨天进步一点,那么有一天猛然回头会发现我已经超越现在的自己,变得很会讲故事呢。

花花上的课我也印象深刻,首先个性内向的我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表演,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她让我知道了在讲故事中,伸展肢体是多么重要,用表情、语言、肢体动作等等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东西去讲述一个故事,故事才会生动,才会精彩,才会吸引小朋友的注意。讲故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值得我去好好研究。这条路我才刚刚踏入,还有很长很长的路程等待着我去冒险,我会努力的。这对我来说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而且乐意去做这样的事情。以后的自己一定会比现在更棒。

推荐第8篇:早教教师培训计划

(一)

(二)

(三) 篇2:早教教师培训学习制度

城台早教教师培训学习制度

为了不断提高早教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早教教师的整体水平,特制订本制度:

一、早教教师要积极进行自我培训、自我提高,形成在某一领域的突出特长。

二、提倡互帮、互学,利用业余时间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学习,接受经验。按时参加举办各种培训班,并进行考核评比。

三、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每学期有一到两次到其他乡镇早教点进行学习交流。学习结束要写学习心得并就好的经验用于自己的工作当中。

四、坚持业务学习制度,有计划的安排业务学习内容,使早教教师不断获取新的信息,了解幼教发展动态。

五、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进行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经验交流、教法探讨等。

城台中心学校 2014年3月篇3:2012早教培训计划 篇4:早期教育计划

幼儿园早期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推进我园社区内早期教育的发展,我园将积极探索以幼儿园为核心,依托家庭、社区,探索0-3岁早期教育模式,开展0-3岁早期教育的研究,发挥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优势,不断提高本辖区家长的早期教育水平。

二、主要目标

1、加强家长对0—3早期教育的认识,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养方式,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

2、加强早教师资力量的培训,提升教师设计、组织、开展早教指导工作的能力。

3、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教服务活动,增强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提高托班年龄段的入园率。

三、主要工作内容及措施

1、了解我园社区0-3岁儿童早期教育现状与发展需求,为开展早教工作奠定基础。

2、成立幼儿园早教小组和早教志愿者服务队,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师资培训,选派一批青年教师外出接受早教培训,或早教园本培训,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从事早教指导与服务。

3、开展家长咨询、亲子讲座等科学育儿指导活动,定期向家长发放0--3岁婴幼儿的科学喂养、育儿指导、教育策略等内容的宣传

材料,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

4、召开家长研讨会,家长、教师共同研讨科学的育儿策略。

5、进行亲子园活动室的建设:添置户内、户外铺软地垫、婴幼儿使用内外中小型体育游戏器械及玩具、0--3岁的书籍、光盘、磁带等。开办“亲子乐园” 开展双休日亲子教育活动,为宝宝提供活动与交往的机会,开发其潜能,为家长提供家教指导。

6、开设幼儿园亲子阅览室,制做0—3岁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及教学内容展示板供家长阅读,以便家长更深入的了解早教的活动内容及教育宗旨。

四、各月重点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制定本学期早教工作实施方案

2、成立0-3岁儿童早期教育试验研究工作小组。

四月份:

1、对适龄婴幼儿进行摸底调查,建立档案。

2、开展幼儿园社区0-3岁儿童早期教育调查与现状分析。五月份:

1、开展0-3岁儿童早期家教指导讲座。

2、结合幼儿园活动,邀请家长观摩小班早操展示、班级教学活动。

3、深入幼儿家庭进行早教宣传和接受家长咨询。

六月份:

1、开办“亲子乐园” 开展亲子教育活动。

2、对本阶段早教工作有关资料进行整理与收集。

3、对本学期早教工作进行小结。篇5: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课程标准

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课程标准

(gyey)

一、课程目标

(一)短期集中培训(示范性短期集中培训和中西部短期集中培训)

总目标:

基于幼儿园骨干教师(含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保教工作实践与专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培训,切实提升参训教师的保教能力。

具体目标: 1.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学前教育的前沿信息,提高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特殊性的认识,以 及对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意义和价值的认同。 教学改革的能力,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2.提升专业能力。 深刻理解学前教育理念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提高自身专业发展和教育 3.转变教育行为。提高问题诊断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有关优质保教的行动策略。 4.引领教师培训。掌握基本的培训知识和技能,能够设计、实施培训方案。

(二)中西部置换脱产研修

总目标:

旨,采取综合式培训,提升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职业素质以及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保育、教育工作的能力,在园本培训和教研中发挥骨干示范作用。 具体目标:

基于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的发展水平与现实需求,以全面提高保教水平与专业能力为宗 1.深化对职业的理解与幼儿发展的认识,提高师德为先的实践品质,转变教育理念。 2.系统提升职业素质以及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 3.初步掌握以参与式为主的多种培训方法和策略,提高指导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

(三)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

总目标:

基于农村幼儿园新入职教师(未从事过学前教育工作的转岗教师,非学前教育专业的 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发展现实需求,以送培到县、送教上门、远程培训等多种方式 培养教师职业认同感与专业能力,以适应幼儿园教师岗位的基本要求。

具体目标: 1.了解学前教育的价值和专业性,认同幼儿园教师职业。 学教育工作的共性与差异。 2.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年龄特点、幼儿学习方式的独特性,以及幼儿园与小 476 3.掌握基本的保育、教育知识,形成初步的保育、教育能力。

推荐第9篇:03岁早教培训心得

在研讨中求提升 在培训中求跨越

——育婴师培训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通过专业的培训取得了育婴师证,平时通过观看关于0-3岁婴幼儿早教的书籍和微博来充实自己,但工作中仍会遇到很多困惑,觉得大都是智力开发的内容,真正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不太合适。为了让托班幼儿能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园提供了的育婴师研讨培训平台,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的育婴师心得体会:

在育婴师培训期间,通过学习《2~2岁半幼儿早教训练方法》《2岁半~3岁幼儿早教训练方法》我发现育婴师注重的是用科学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宝宝动作技能、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实际就是婴幼儿的家庭教师。通过学习,我掌握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生长发育特点,知到了好多的护理手段是以此作为基础的。通过同事间的研讨与交流我了解了婴儿生理、心理、营养、保健、教育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了国际上关于婴儿综合发展的最新理念和发展态势。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传播科学育婴的理念,传授育婴的科学知识,按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借鉴国内外现代育儿的最新理念,指导成人和婴儿在充满亲情的氛围中开展游戏活动。我掌握了怎样分不同年龄段科学的喂养、护理、照看宝宝,和怎样对宝宝进行上述四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宝宝今后入托、入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通过对育儿课《小小蛋儿把门开》、《香香的水果》两节课的活动评析研讨,让我们把理论与实践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把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整个培训活动使我们的理论知识有了积累,使我的实际教学有了飞跃。

推荐第10篇:早教

一) 健康活动

1、抬头练习(2个月内) 竖抱时让他抬头,俯卧时抬头。

为什么要这样做?婴儿抬头时,双肩也抬起来了,而且下巴也能短时间离床,这就意味着他的视野改变了,丰富了视觉信息,同时也增强颈部的张力。

2、翻身打滚(3个月)

翻身是一项里程碑式的动作,是为今后的爬的动作作准备,他不愿意翻也行,你把他用卧单裹起来,然后轻轻一抽,你看他翻不翻,他不翻也得翻!此外,取仰卧位,把宝宝左腿放在右腿上,以你的左手推宝宝左手,使他产生翻身动作。

3、抓握物件(4个月)

抓握反射是婴儿的本能反射动作,无需训练,但我们应把这种本能反射动作演变成有意义的社会行为,那就得训练,很简单,把宝宝抱至桌前,桌上放几种不同的玩具,让其主动去抓握,也可以用鲜艳的颜色和清脆的带响声的玩具去逗引他,让其抓握,触摸,摆弄。

4、练习坐(4-6个月)]

四个月时,练习拉坐,即抓住宝宝的双手拉他坐起来,五个月时,将宝宝靠着坐,家长给予一定的支撑,然后是“青蛙坐”即不靠了,而是训练宝宝用双手撑着前面做青蛙状,到六个月,应训练他独坐,在独坐时,家长可先给予一定的支撑。

5、换手游戏(6个月)

将一个物件有意识地从一只手传递到另一只手,这是一件十分值得高兴的事,这就是抓握本能反射动作的延伸。先给他一件,他抓握了,而再出现的玩具更好看,他会随手扔掉第一件去抓第二件,家长不给,反复给宝宝做换手示范动作直到宝宝学会。

6、让他爬(7个月)

爬是一项婴儿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动作,爬得早、爬得长、爬得好的孩子智商高,语言能力发育快,长大后少有感觉统合失调的毛病。

开始宝宝往后爬,家长要抵住脚跟鼓励他向前爬,开始匍匐(即腹部靠床面),家长要教他离开床面用四肢交替爬行,有一个妙招可以让他这样:取一条毛巾,兜着他的腹部,提起来让他爬。 直线爬行了,还教他曲线爬,平地爬行了,还教他上坡下坡爬,我把这戏称为“花样爬行”,总之,变着法子让他爬的时间延续到九个月,十个月。

7、拇食对捏(8个月)

人类手的精细动作,统计起来有一亿多种,手是大脑的前哨,中国有句老话:心灵手巧。也可以反过来认识:手巧者一定“心灵”。而精细动作的起点是拇指和食指对起来捏东西,比如捏黄豆、捏花生等,这个动作十分具有象征意义,须知,所有的动物包括灵长类动物是无论如何完成不了这个拇食对捏的动作的。这是人类才具有的高难动作,标志着大脑的发展水平。

顺便说一句,凡是手,眼配合的动作是对大脑训练的最有成效的动作,请家长特别记住。

8、扶拦站立(10-11个月)

让宝宝扶物站立,最后能移动几步,这是学步的开始。先是双手然后单手,这里要说的是,不要鼓励这个动作在孩子

8、9个月时就用,记住,他今后要走一辈子,站一辈子的,过早站立并不好,这是考虑到宝宝的骨骼肌肉处于稚嫩阶段的保护性措施。

我们反对超前,我们提倡“略超前”,但站立和行走,我认为略超前都不必。

9、搭积木(12个月)

手眼配合的游戏中,搭积木是最受欢迎的游戏,周岁的孩子至少要搭上两块或以上的积木而不倒,到1岁2个月,要求搭上三——四块积木而不倒。

10、行走自如(1岁2个月)

训练宝宝独立行走,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大人增加一点内容,比如让宝宝拉着拖车一类的玩具行走,或采用抛球出去,让他来回捡球,这些都不失为一些训练宝宝综合动作能力的方法。

11、穿珠子(1岁4个月)

准备塑料绳和算盘珠子,手把手地教宝宝穿珠子,可能会出现困难,那么,不妨先穿塑料环子,然后再穿珠子,这是一项精细动作,可以培养孩子专注能力。

12、扶栏上下楼(1岁半)

家长让宝宝自己扶好楼梯扶手,两脚站稳后再一步一步登上,开始时家长可以扶持一下,然后试着放手,学会了上,再学一步一步下楼梯。

13、投球入瓶 家长先示范拇食对捏小球,然后拿到瓶口时放松,让球落入瓶中,让宝宝模仿,这个动作可逐渐增加难度,并且可以通过计算每分钟投入多少来促使宝宝增加投入的速度。

14、踢球(1岁10个月)

宝宝踢球时,开始可能有许多笨拙的举动,家长应鼓励孩子大胆踢,先只要求踢出去就行,然后可以提出更高要求,比如爸爸站在左前方,妈妈站在右前方,向宝宝发出指令:“把球踢向爸爸!”“把球踢向妈妈!”

15、倒水入杯(2周岁)

教宝宝在脸盆里用一个杯子盛满水,然后倒入另一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但可以提出要求,不能让水洒到杯外去,这是一种精细动作训练中要求准确性的训练,倒来倒去,孩子的手的掌控能力加强了。

16、使用筷子(2岁3个月)

家长示范用筷子夹红枣到盘子里,然后鼓励宝宝自己夹,最好能比赛,妈妈和宝宝看谁夹到盘子的红枣多。

西方学者发现中国人使用筷子是使中国人智商比西方人高的原因之一,上面读过,手的活动与脑细胞发育有关,而使用筷子则是一种十分有效地通过手指的控制活动而有效地刺激脑的运动中枢,所以,我们建议家长早点把如何使用筷子吃饭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手段施行。当然,太早了有个安全问题,我认为在2岁3个月左右可以教了。

17、走平衡木(2岁半)

走平衡木是锻炼宝宝身体平衡,四肢协调的一次有用的活动,请家长务必不能省去这个环节。开始可以在地上划出两条线,要求孩子在线内走,然后用砖放平,上面铺上一长木板的平衡木,开始时,家长扶手保护,但务必通过反复练习,达到行走自如的程度。

18、泥捏(2岁9个月)

练习孩子用手将泥巴(或面团)捏成各种熟悉的东西,开始简单的如盘子、碗等,然后教他捏杯子、勺等。

19、玩球(三岁)

球在早期教育中是一种使用频率最高的玩具,三岁的孩子完全可以接抛球、举手过肩抛向指定地点,将球踢向“门”内,还有,看谁抛得高、投得远,总之,球类是孩子喜欢的东西应充分利用。 二) 认知活动

1、视觉启智(新生儿)

大脑通过五个感觉器官进入大脑的信息,其中80%是通过视觉进入的,中国人有“眼见为实”的话,可见在五感训练中,视觉训练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研究证明,黑白相间的图案对新生儿最具刺激性,这是因为当时婴儿视网膜上的椎体细胞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原因,尤其是靶心图(环状图),宝宝看到了很兴奋,因为靶心图与母亲的乳房相似。

在婴儿床栏挂上类似母亲脸形的图案,会引起宝宝的注视,当宝宝看了一段时间再换上另一幅图。

另外,在距宝宝20厘米外(新生儿都是近视眼)将彩色带响的玩具边摇边移动,宝宝会产生追随感应。

母亲和宝宝对视,待他看清楚了你的脸后,边呼喊宝宝的名字,边移动脸,宝宝也会随你而移动,这是母亲给孩子上的第一堂课——逗引教育。

2、触摸物体(3个月)

除了尽早开启嗅觉味觉训练外,触觉训练也要及时跟上,让宝宝在伸手可及的地方放玩具,纸盒、红毛球等让他触摸。

注意,不仅让他触摸柔软地、光滑地,应有意识让触摸一些粗糙的(树皮)坚硬的(金属物)乃至于热的,冷的等等。不同质地的东西接触,是给婴儿带来触觉灵敏度高的收获。

3、认识物名(5个月)

家长鼓励宝宝在听到“灯”、“花”、“鸡”等物名时,有明显用眼睛去看那个物体,而且通过家长的指教,用手去指向那个物体,这种指认物名是十分关键的认知训练,一方面促使孩子手——眼——耳——脑的综合利用,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将语言中的语音特征(说话的声音)和语义特征联系起来了,这种语言语意的联系是一种非同小可的进步。

4、认识身体的第一个部位(7个月)

家长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鼻子”,然后把住宝宝的小手指他的鼻子说“鼻子”,多次重复,然后抱着宝宝对着镜子,把住他的小手指着他的鼻子,又指着自己的鼻子,重复说“鼻子”。经过7——10天训练,当家长再说“鼻子”时,宝宝会用小手指着自己的鼻子了。

5、认识身体其他部位(8个月) 当孩子会指认鼻子以后,家长可以趁热打铁,重复上面的方法开始教宝宝认识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比如眼睛、嘴巴等等。

6、认图、认字(9个月)

我建议从9个月开始,进行一项重要的活动。我姑且把它叫做“母子共读”活动。和孩子一道用卡片、书等开始进行孩子对图书的教育。这是一项文化传承活动,让孩子从小看书、爱书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将使他一生立于不败之地。尤其在当前电视机、游戏机冲击之下,您的孩子独树一帜,这乃是人生一大幸事。美国吉姆 · 特米里斯最近在全美掀起了一场“朗诵运动”,其目的也是希望美国的母亲们在一天的24小时内,抽出宝贵的20分钟,给婴儿朗诵英文读本。其中甚至包括诵读美国独立宣言、林肯总统的演讲辞、马丁 · 路德 · 金的《我有一个梦》等。

“母子共读”是一项使婴儿尽早接触人类文明最显彰的成果——书籍的有效手段。 有人说看图认物我同意,但认字就不行了。我的回答是:婴儿识字,易于反掌。因为在他眼里,汉字和物是不分的,他像海绵吸水一样将他认知的对象,像照相机一样,快门一拨,感光胶片上呈现出表象。婴儿完全可以识字。当然,识字并不是我们早期教育的唯一价值取向,我的观点是,认字的孩子是好孩子,不认字的孩子也是好孩子。关键是,3岁以后,进入阅读,进而博览群书,关于这方面,我们将另有阐述。

我这里只是热情地推荐,从孩子9个月开始,每个家庭都进行“母子共读”活动。

7、模仿动作(10个月)

模仿是人类最直接的学习行为,人类有许多行为无需培训,仅靠模仿便能掌握,比如打手机,没有一个成年人是从“学打手机培训班”毕业的,模仿别人怎么打就行了。

孩子善于模仿,孩子喜欢模仿,其实许多早教内容,孩子仅靠模仿就可以习得。 那么大人拿着碗喝水,鼓励孩子也学一学,拿勺子在水中搅一搅,宝宝也试一试孩子们一定乐此不疲,此外,模仿表情,让孩子由表及里地丰富情感。

8、认识大小(11个月)

人类的空间智能是从物体的大小开始的。随着大小概念的获得,接下来就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概念。 那么,我们可以准备大小型号不一,但种类相同的物品,比如大号的洗发水瓶和小号的洗发水瓶,让孩子两相比较,得出哪个大些的结论。大饼干和小饼干放在一起,告诉他“这是大的,这是小的”。 还有积木,大的积木放在下面,小的放在上面等等。

9、认颜色(1岁)

婴幼儿视觉启智的训练,应从颜色开始。婴儿从4个月以后,对颜色的辨认已明显发展。周岁以前,重点放在对“三原色”的辨认。此时,暂时不要出现中间色,比如橙色、灰色等。三原色的辨认,其中要准确无误地指认出红色,如果能训练出对黄色、蓝色的指认则更好。

10、认识形状(1岁4个月)

过了周岁,应开始辨认形状,宝宝最先认识圆形。然后能确认方形和三角形。 完全可以把上述形状的名称和实图对上号,让孩子形成准确的形状概念。

11、看图书(1岁半)

此时,可以把书交给宝宝,由他自己去翻书看书。当然,家长应帮助他,用简洁明确的语言讲一些与图书相关的事情,还可以边讲边发问。

宝宝会有凝神贯注的初步表现,并乐意回答简单的问题。我们把用这种方式的时期叫做“阅读准备期”。

12、涂鸦(1岁8个月)

交给宝宝一支笔,交给宝宝一张纸,让孩子在纸上涂抹。不是教他如何画画。而是让他体会信手涂抹的乐趣,从中获得对色彩和线条的敏感。

13、数的概念萌芽(2岁)

宝宝开始学用手指表示1和2,并有意识地教他1和一块饼干、2和两块饼干的对应关系。这是宝宝对数的理解和判断力最初的萌芽。即开始理解数与物的对应关系,教要落到实处。

然后可趁势教孩子口念手点,口数一致地点数,比如数1-

5、1-10等。

14、长短、上下、前后(2岁3个月)

用饮料管、铅笔等(长短不一)教宝宝认识哪支长、哪支短,然后扩大到绳子、筷子、勺等日用品。结合实际生活形成长短概念。

让宝宝将两手放在身体前面和后面,或把玩具放在身前身后,让孩子形成前后概念,然后扩大到日常生活中,“你看那棵树,是在房子前面,还是后面?” 将物品分别放在桌子上面或下面,进行上下概念训练。 比较难的是左右概念,建议放在三岁以后再训练。

15、自然观察能力训练(2岁半)

带孩子上公园,可是教宝宝认知能力训练极好的机会。一进门就可以问:“宝宝你看,这棵树和那棵树,哪棵高一些?哪棵离我近一些?”

“花是什么颜色?”“鸟在空中飞,那么鱼呢,鱼在什么地方?”

很多家长抱怨说,我没有时间教孩子,我的回答是:你没有时间教孩子,等于告诉我们,你没有时间做人。

刚才的例子告诉我们,教孩子不等于不上班去全职教,而是家长必须具备早期意识,心中时刻不忘,随时随地利用一切机会教。带孩子上公园是每个家庭都做了的,但有的家长带孩子蹓一圈,完成任务,而有的家长则利用玩的机会不断扩大、增长孩子的见识,这两相比较,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16、时间感知能力训练(2岁9个月)

相对于空间感知,时间知觉难度大一些,因为时间是无形的,看不见,模不着。但时间知觉一定得通过训练让孩子逐步掌握。可以从最直接的开始教,比如:“今天我们吃了早饭以后上街去玩。”“等一会儿,我来帮你。”这个一会儿是什么概念,家长可以真的过了一会儿就来到孩子身边,然后强调:“宝宝,爸爸这不是一会儿就来了吗?”孩子明白了“一会儿”就是这个意思。

接下来,可以告诉他,今天、明天、昨天的概念,还有上午、下午的概念。

17、“石头、剪刀、布”(3岁)

这是一项孩子们都喜欢的游戏,家长和孩子边玩边讨论谁输谁赢(注意,应有意让孩子稍微赢得多一些),这是让孩子形成判断力,鉴别力的十分有用的游戏。

三) 语言活动

0-3岁阶段,语言发展分别为“理解性语言”和“表达性语言”两个方面。

新生儿天生就具备了“语言获得装置”,这种“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所听到的话输入潜意识当中,并经由大脑的分析、整合,在充分掌握后,才能说出口,这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绝非光凭记忆就能完成的。 所以在1岁以前的语言积累期,为了让宝宝能将潜意识的能力发挥出来,父母就应尽可能地为宝宝输入更多的词语和句子,语言的输入也不仅限于让宝宝听,还可以利用各种感官,让宝宝感知语音、语义之间的联系,当宝宝开始滔滔不绝时,家长不必惊讶,这是厚积薄发,它并非自然涌现,而是从周围的环境学习而来的。

我认为孩子们学语言,个个都是天才,我们大人等到学外语时,才发现发准一个音有多难,它必须调动我们的唇、齿、喉、舌、腮,加上几十块肌肉的协调行动,才发出这个音,这其中只要有一项不配合,这个音就走样了,但孩子们却满不在乎在混沌的语言状态中,理清方向熟练地将母语掌握在自己手上,幸亏他们自己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难!

下面我们看看如何训练孩子的语言的。

1、逗引(新生儿)

孩子一出生,妈妈就用温和亲切的语调逗引他:“宝宝,你好,妈妈在这儿呢”等等,不断呼唤宝宝的乳名(名字最好取雅一点,不要使用“贱货”“傻货”之类的)

还要逗笑,父母逗宝宝笑,婴儿会以笑回应。这是宝宝平生第一次条件反射,有很重要的意义。

笑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特征,笑得早的孩子聪明。动物不会笑,你们家养的狗和猫,哪一天朝你笑一下,你会吓死的。

那么这种笑,是宝宝发出的社会性微笑,标志着他在接受你传递的语言信息。

2、应答(3个月)

婴儿对人的声音有特殊的敏感,那么,家长对宝宝的言语,应有相应的反映,父母对孩子呼名,让他回头寻声,这就是一种“应答”,一种明显表示他听到父母叫唤他的应答,此时,他能发出“啊呜”之类连续发音,说明他已有主观上想说话的意愿。

3、前言语期(4个月)

咿呀学语一般从3-4个月开始,宝宝开始发的是元音(“啊”“喔”“鹅”等音)他是在用“前言语期语言”在和你交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千万不要只听宝宝这么叫,一定要回应,回应的应是与宝宝的发音相同,这种回应十分重要,因为这等于在鼓励他继续发音,如果不应,极有可能将宝宝的满腔热情浇灭——他认为父母不支持他。

没有这种铺垫,哪有日后优异的口才!

4、发辅音(5个月) 孩子开始在元音前加上辅音了,尤其是几个比较好发的辅音,如“wu-wu ”,“ba-ba”,“da-da”等等,同样,每一次发出的辅音加元音,父母都得重复,并且是面对面地重复,还可以延伸到其他音如“ga-ga”“pa-pa”等,以爆破音为主。

5、语言和动作的联系(7个月)

可以教宝宝发音说爸爸、妈妈、娃娃、打、拍拍等,还可以用动作加语言来表达情感如:欢迎、再见、谢谢、虫子飞等等。

6、充分利用儿歌、谜语、故事(9个月)

儿歌、谜语、故事,都是成段的独白语言,而且经过加工提炼的规范语言,其中儿歌合辙压韵,朗朗上口,是教婴儿学说话的极好工具。

加上给宝宝念儿歌、故事时,用亲切而又丰富的表情和动作,稍微夸张一点的口型,这是多么温馨的一幅“教子图”啊!

用规范语言教孩子,一开始就这样,久而久之,会化为宝宝自己的独白语言,是可以管用一辈子的。

有人问:听不懂管用吗?我的回答是:早期教育是可以“对牛弹琴”的,要孩子们理解了再教,那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因为这时候,他几乎对什么都不理解。关键是及时输入信息,在大脑里形成印刻,理解是以后的事情。

当孩子第一声喊“妈妈”的时候,所有的母亲都异常兴奋,但请问,此时此刻,您的孩子是否理解了“妈妈”这个词?宝宝是否在心里想:我之所以喊你妈妈,是因为我知道,你是生我的那个女人,你是爸爸的太太„„天下有没有一位妈妈会这样来制止:“宝宝,很遗憾,你现在还不能叫我妈妈,等你哪天理解妈妈这个词,再叫我妈妈„„”当然没有一位妈妈会这样,因为做母亲的明白“妈妈”这个词是不需要教的,以后自然明白。

7、有意发音(周岁)

家长开始引导孩子有意识地发出一个字音,来表示一种特定的动作或意思,如“走”“坐”“拿”“要”等。可以设置一点障碍,比如说“要”,我们再把他要的东西给他,而不是一举手,我们就给他。如果是后者,可能会造成他不开口即可达到目的,他会形成语言发展滞后。

8、单词句期(1岁2个月) 进入周岁以后,宝宝的语言进入单词句期,即一个一个词地蹦出来,家长注意,应尽可能扩大孩子的词汇量,为即将到来的语言爆发期提前做准备。

此外,家长运用“延迟滞后”的策略,促使宝宝用语言而不是用手势或动作来表达,坚持“说出来再给”的原则。说句不好听的话,那就是“逼他开口”。

9、电报句期(1岁4个月)

所谓电报句,亦即用两个以上词却不是句子表达一个意思,比如说:“奶奶,球”。翻译成语言就是:“奶奶,我的球掉到床底下去了,请你帮我捡起来。”

我想借用这情景说一说隔代喂养的问题。

由于工作节奏加快,许多年轻父母不得不把养育孩子的担子交给上一辈。目前隔代养育的现象较为普遍。我们这样看待。

首先,我们认为祖辈养育孙辈有优势,他们有时间,有耐心,有已经养育一代的经验等等。

但隔代养育有一个明显的缺点,恕我直言,祖辈对孙辈的照顾的确甚至可以超过父母,但是恰好正是这一点带来一个负面的东西,那就是心有灵犀,面面俱到。就拿刚才“奶奶,球”为例。奶奶立马懂了,连忙到床下拿出球,孙儿笑了:奶奶真好,真善解人意!殊不知错了。

正确的做法是“装聋作哑”,故意摆出听不明白的意思,以促使宝宝说出更多的词,当从床底下拿球的时候,又发现除了球以外,还有昨天掉下去的小汽车,奶奶于是故意拿错,孩子不干了,奶奶趁机教他说:“这是汽车,不是球。”然后再把球拿出来给他,这看起来很费劲,却达到我们“逼他说话”的目的。

10、语言爆发期——双词句(1岁7——8个月)

所谓双词句,也叫主谓句,即一个名词和一个动词,形成完整的句子,如“妈妈走了”“宝宝喝水”等。

家长面对这个时期,应抓住几个要点 1)、要与孩子多说话。

2)、要说规范语言,禁用“儿语”,比如有的家长教吃肉不叫吃肉,叫“吃嘎嘎”,汽车不叫“汽车”,叫“嘀嘀吧吧”,喝水不叫喝水,叫“咕咚咕咚”等等。 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无论哪个民族,无论哪个语种,根本不存在“儿童语言”。这是我们成人编出来的,即不合理,又不划算。因为今后宝宝还要花精力纠正过来。

3)、充分利用便于背诵的儿歌,乃至唐诗宋词,给孩子以良好的语言氛围。 4)、大胆使用现代科技语言,语言没有难易之分,“听音乐”和“欣赏音乐”是一个层次,教孩子骑童车,“快点骑”和“你现在在做加速直线运动”没有区别,“转个弯”和“做圆圈运动”是一回事。

11、引进形容词(1 岁10个月)

教孩子说:“妈妈漂亮”“爸爸高大”,到公园看到草地,教他说:“碧绿的青草”,看到泉水,可以说:“潺潺的流水”,看到小鸟,说:“蓝天上飞翔着小鸟”。

12、引进代词和数词(2岁)

帮助孩子区分你、我、他等,其中特别关注第二人称代词的转换,有一个大一点的孩子对宝宝说:“我打死你!”宝宝跑到妈妈那里告状:“妈妈,他要打死你。”妈妈此时应耐心加以引导。

教小孩数数“一”“二”等,直到会数到十以上。

13、记住家人的称谓(2岁2个月)

教孩子正确叫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等称谓。

更重要的是,教孩子们通过来客的年龄、性别、服饰准确叫出称谓,是该叫“爷爷”,还是该叫“叔叔”,是该叫“阿姨”,还是该叫“姐姐”等。

14、念和背(2岁半)

这个时期,正是开始大量背诵儿歌的时期,边背边念还要边打拍子,边以配合动作,增强韵律和快乐感。

此时如果能背一些烩炙人口的唐诗,也是一个很好的训练。

15、表述物件(2岁9个月)

家长可以选择一些物件,最好是孩子最熟悉的那些物件,比如杯子、剪刀、牙刷、毛巾等,一一让宝宝表述出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16、引进第二语言(3岁)

此时不是“学”外语,而是通过一些手段如听录音带,或一些短片,英文歌曲等,让孩子产生第二语言的语感。这种语感的获得,与没有这种获得相比,在今后学习第二语言时,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当然,不必等到3岁,这种第二语言的输入可以追溯到胎儿期。但此时的输入,则增加一些刻意让他注意的成份。

17、训练复合句(3岁)

除了简单句以外,家长应有意让孩子说一些带关联词的复合句。如“如果今天不下雨,我们全家都到公园去玩。”“尽管我有缺点,但我一改正了,就是好孩子”等等,这可是一次不小的进步!

四) 社会活动

1、熟悉环境(新生儿)

宝宝出生半个月左右,每天可将宝宝竖抱片刻,使孩子能看到房间内各种形态的物品,并向宝宝介绍周围景物。

这是这个小生命首先注意到他来到了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了。

2、“三浴”(2个月)

人是自然之子,应尽早地让宝宝接触自然中的主要元素。水浴是婴儿天生就喜欢的运动,阳光、空气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天气好的时候,一定要抱孩子出外接受微风吹拂,阳光沐浴。

3、藏猫猫(4个月)

中国传统游戏中,藏猫猫是最让宝宝开心却又收获很大的游戏。家长用毛巾把自己的脸蒙上,俯在宝宝面前,然后让他把你脸上的毛巾拉下来,并笑着对他说:“喵儿”。玩过几次之后,宝宝会把脸藏在衣被内同家长做“藏猫猫”游戏。让宝宝喜欢注视你的脸,玩时应有意给予不同的面部表情,如笑、哭、怒等,训练宝宝分辩面部表情,使他对不同表情有不同反应。

4、扩大社会交往(半岁)

宝宝此时已能分辨出家里人和陌生人。家长可以趁机扩大他的交往范围,可以到邻居家串门,也可以到小区公共场所去,让他多接触人,尤其注意到和宝宝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你会发现,他们非常乐意看到小伙伴。并有一种主动接近的意愿。这可以说是培养他社交能力的好机会。

5、照镜子(8个月) 每天抱宝宝照镜子,让他认识自己,边看边教他认识镜中人,如:“这是宝宝”,“这是妈妈”,还可给他戴上有色彩的帽子、好看的围巾、头饰等。逗他高兴。

逐步培养婴儿的自我意识是培养他社交能力的前提,婴儿刚开始连“本我”的意识都没有,他们往往抱着自己的脚去啃,为什么?他以为这脚不是他自己的,逐渐才发现上当了,这个过程是需要通过一些活动来完成的,照镜子就是其中之一。

6、平行游戏(9-10个月)

让宝宝与同年龄小伙伴一起玩,家长参与和指导。但此时似乎孩子还不会合作,可以各玩各的玩具,他们能互相模仿,互不侵犯。

7、学会分享(1岁2个月)

孩子长到这个阶段,该是告诉他乐于把食物和玩具和其他伙伴分享的时候了,比如说,可以给他讲一讲小动物分享物品的故事。在家里来了小客人时父母应给他两份食物,告诉他自己留一份,另一份应该给客人,并及时夸奖他这种行为,玩玩具时,应和小客人一起玩,共同分享快乐。如果是到别人家做客,家长最好带上一些可以分享的东西,让宝宝送给小伙伴。

8、过“家家”(1岁半)

过“家家”是中外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它其实是一种角色游戏,让孩子暂时脱离自我,去扮演他人,比如扮成爸爸、妈妈甚至于军人、医生等,这种游戏的好处是培养孩子站在客观角度去体验一下不同的角色感觉。在众多名人传记中,许多名人在幼年时都有过这种难忘的经历,这对培养他们的领袖气质和推已及人的思想,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家长不能省掉这一课。

9、学做家务(1岁8个月)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推出儿童必需有“四个学会”其中就有“学会做事”。一定要培养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坚持让宝宝模仿家长做简单的事,如拿拖鞋、拿衣服、搬小板凳、分碗筷等。不论做得好与不好,一律由衷地赞美他。

10、合作游戏(1岁10个月)

合作游戏是相对平等游戏而言。必须由两人或多一点的人共同协同来做,比如一同搭积木,一同走迷宫等。家长应设法为孩子创造这种一起玩的条件。

11、认识环境(2岁2个月) 让孩子认识家门,再让他熟悉通往家门的几条路。逐渐会认门认路,能顺利到家,认识家的附近有哪些其他建筑和设施,比如医院、商店、立交桥等。

12、文明礼貌(2岁半)

家长开始有意识地教孩子在与他人交往中,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晚安”,“再见”等。

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如春风化雨一样,滋润着孩子,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种无需刻意追求即可形成的礼貌待人的好习惯。

13、学会等待(2岁10个月)

对孩子合理的要求,不要马上满足,而是故意增加一点附加条件,为什么,人的一生有许多时候都得等待和忍耐。有了这种品质,将使他今后立于不败之地。

14、学会条理性(3岁)

日常起居,应有一定之规,衣服叠放、起床、入睡时的顺序,必须有序,生活不能散漫,作息时间必须遵守。有了这样一些制约,孩子会变得严谨和守纪律。切忌此时放松管教,无序无度,最后放荡不覊。

五) 艺术活动

1、“音乐浴”

众所周知,要使儿童健康成长,必须进行“三浴”,即空气浴、日光浴、水浴。但我认为,“三浴”不够,应加上“第四浴”——“音乐浴”。

音乐源于美育范畴,能促进人类普遍存在的感性,能跨越朝代、种族、阶级的生命语言,在人的精神领域里占有显赫的地位,它以变幻无穷的组合、不同的音阶、音调、音色、节奏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超诗胜画地拨动人的心弦,挖掘机体内蕴藏的潜能,调动右脑的积极性,同时它毫无疑问是儿童早期的一种灵性启蒙。

音乐的独特性,是它无须你刻意去安排课程布置场景,督促孩子注意,你只须在孩子玩玩打打之中,在有意无意之间,放给他听就是了,他听进去了没有?请相信我,他听进去了。这是一种良好的信息刺激,它将产生良好的影响。

下面我推荐部分适合音乐浴的曲目 舒伯特:《圣母颂》《小夜曲》 海顿:《小夜曲》 舒曼:《梦幻曲》 马斯内:《太依丝冥想曲》 亨德尔:《最缓板》 圣 · 桑《天鹅》

莫扎特:《G大调第十三号小夜曲第二乐章(行板)》《小步舞曲》 古诺:《圣母颂》 勃拉姆斯《摇篮曲》 门德尔松《乘着歌声的翅膀》 肖邦《降E大调夜曲》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 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花之圆舞曲》

2、涂鸦期

婴幼儿很容易对绘画活动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但这种自发的兴趣多原于浅层兴趣,往往带情绪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

作为父母,就是要通过艺术教育,激发兴趣,所以整个0-3岁的亲子教育中,家长始终在兴趣激发上作文章,同时还要让孩子获得一种满足感,愉悦感。

艺术启蒙教育也是培养审美能力的启蒙教育,审美能力包括:感觉美,发现美和创造性地表现美。

1)、感觉美。艺术作品能启迪和深化宝宝对美的感觉能力,孩子的美感多处于直观感受水平,具有形象性和功能性等特点。

我们曾对四个月的婴儿出示两个瓷盘,一个是彩绘的,一个是灰色的,这些婴儿毫不犹豫地盯在第一个瓷盘上。他们盯在第一个瓷盘上的时间平均是后者的两倍半,原因很简单,第一个瓷盘色彩鲜艳,充满情趣。

所以,有经验的家长在儿童间的布置是颇具匠心的。别以为孩子小可以忽悠他,他天生地爱美,并感受美。

2)、发现美。大千世界处处皆皆美,孩子发现美的事物多半依赖于客观事物本身的鲜明特征的吸引,所以孩子接触的玩具一定要造型美,有特色。 3)、创造性地表现美。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我这里特别介绍一种让孩子创造美的途径,那就是:涂鸦。

我们用一些彩色笔,用一张纸就可以了,不需要刻意去叫他画一个什么鸟啊之类的东西,而是由他兴之所至,在纸上涂抹。须知,婴幼儿手指小肌肉群不发达,刻意教他学画无异于无功而返,但是涂鸦就不是艺术了吗?

孩子们通过涂鸦,获得对色彩和线条的敏感,由于这是出自于他本人的脑和手,当然也是他的创造了,尤其是这种涂鸦最能体现自我价值,从而使他获得真正的满足感。

到了两岁以后,家长运用“鼓励为主,帮助为辅”的策略,可以试着叫孩子“绘人”,因为人脸和人的身子是孩子最熟悉的。

这时,我们仍然坚守孩子们兴之所至,由他自主地画,因为绘画与其他艺术活动相比更具直观性,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当他们兴趣来到时,就会马上拿起画笔,无拘无束的涂抹。乐趣无穷。更有趣的是,每当孩子完成自己的作品来给你欣赏时,他们会有鼻有眼地讲出你看不懂的图案,每幅涂鸦作品都是一颗纯真童心的自然流露和展现。这时,家长还不能认可这是一件艺术品吗?保护好您的孩子的童心吧,你可一定要肯定他的创意呀!儿童的绘画语言以其独特的方式成为儿童描绘事物的一种方式。

3、造型

有一些东西是可以用来进行艺术教育的。拼图、橡皮泥(泥巴也可以)、沙、积木(尤其是结构积木)。

这些东西可以用来教孩子对造型进行创作。

拼图:将名种不同形状的板块随意摆在地上(或桌上)家长可以进行一些指导,引导孩子拼接出他们认为合理的图案。比如一只船,一座房子等。

泥涅是一件令孩子高兴的活动,用泥巴,用橡皮泥捏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是一种独特的造型创造活动。

积木可以搭建出各种建筑物和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东西,孩子在搭建过程中,实际上进入了一种创作状态,他们有很强的表现欲望,他们急于想成功地拼接,搭建在他们脑里形成的某些表象,这种创作冲动是他们乐此不疲的动力。

4、自然观察 我曾说过,现在热衷于多媒体教学,这故然是时代的进步,但我认为,对孩子来说:最好的“多媒体”是大自然。

大自然中万紫千红,蓝天白云,难道不是视觉的媒体吗?潺潺的流水,啁啾的鸟鸣,枞枞铮铮的松涛声,难道不是听觉的媒体吗?此外还有清风徐来,水波不惊,湖光潋滟,山色空濛,这一切的一切正是大自然的无尽宝藏也。

第11篇:早教

早教活动案例

一、活动背景:

托班幼儿刚入园,初到陌生且没有熟悉的亲人的幼儿园环境中,由于依恋而产生分离焦虑,形成烦躁、忧伤、紧张、恐慌、不安等消极情绪,甚至个别幼儿情绪不愉快还会影响其食欲、正常睡眠等在园的一日生活。为了尽快安定幼儿的入园焦虑情绪,转移和分散他们想念亲人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尽快地熟悉并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组织幼儿开展了这个游戏。

二、活动教案

活动名称: 小白兔和大灰狼 活动目标:

1、能愉快地参与游戏,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2、能认识并找到自己的座位。

活动准备:人手一把椅子、音乐磁带、蘑菇若干个、树林场景。 3z ]A/m},活动过程:

1.听音乐和兔妈妈一起做运动、采蘑菇。

2.游戏《小白兔和大灰狼》

出示大灰狼的头饰,以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教师:看见大灰狼,马上要回自己的家,不然就会被抓住的。

教师带领幼儿反复游戏。

三、活动实录:

1、出示大灰狼的头饰,以故事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师:“这是谁呀?它来我们这儿干什么呢?谁知道?” 幼:“是大灰狼,它要吃小白兔。”

师:“小白兔正跟着兔妈妈在草地上吃青草,它们一听到大灰狼的脚步声,就赶紧跑回自己的家,把门关得紧紧的,不让大灰狼进来。可是,有的小兔找不到自己的家,就被大灰狼抓住了。”

2、帮助幼儿戴上头饰,开展游戏。

师:“现在我当兔妈妈,你们是小兔,小兔和兔妈妈一起到草地上吃青草吧。(师生一边念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愉快。”一边跳到活动室的一角)竖起耳朵听一听,是不是狼来了?” 幼:“没有,没有。” (孩子们很认真地听)于是兔妈妈继续带着小白兔吃吃嫩青草。 师(兔妈妈):“我听见大灰狼的脚步声了,小白兔快回家,把门关得紧紧的。”

大部分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快速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然后用小手捂住眼睛表示关门。个别没有及时找到自己家或找错家的小兔就被大灰狼抓起来了。

3、教师根据幼儿在游戏中能否找对自己座位的情况,反复地开展游戏。

4、大灰狼捉住小兔后,幼儿都很紧张,于是我就说:“如果这只小兔有礼貌,我就不吃它了。”有个别小朋友就说:“大灰狼好!”其他小朋友在这几个幼儿的带领下,也纷纷跟着一起和大灰狼问好。我赶紧夸奖说:“嗯,大家这么有礼貌,我就不吃小白兔了,我要和你们做好朋友。那我就把这只小兔放了。”我一边挥挥手一边说:“小白兔再见。”小白兔们也马上对我挥挥手说:“大灰狼再见。”

四、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目标确定比较恰当,活动内容也符合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中幼儿可以使自身的各种能力获得练习和发展,并吸取周围生活中最基本的知识。孩子们是喜欢游戏的,托班幼儿更是如此,可以说托班孩子就是通过游戏来认识自我,了解末知和形成经验。

刚入园的托班幼儿,对周围的环境还比较陌生,经常找不到自己的座位、坐错位子。在游戏过程中,几个爱哭闹的幼儿刚开始没有参与游戏,但他们停止了哭闹,坐在一旁静静的观看。第

二、三遍游戏时,有几个幼儿在老师的鼓励下参与了游戏,剩下的个别幼儿虽然还是不参与,但伴随游戏的开展,他们受到了游戏氛围的感染,跟着发出了开心的笑声。这个游戏,不仅让孩子们在紧张、刺激、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忘记了哭闹,还慢慢地学会了寻找自己的座位了。

同时托班孩子的游戏必须具有非常强的情景性, 教师开始就创设了一个适合托班孩子喜欢的游戏情景,同时教师也准备了能引发孩子参与活动的材料,

并用教师自身的夸张语言.表情.动作来引发来诱导孩子进入游戏的情景中,注重孩子对游戏过程的体验,让孩子感受游戏,促进发展,。

托班孩子的游戏还必须具有非常强的重复性——托班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动作、语言、声响多次与长时间地重复而不觉厌倦。如,在游戏中,反复模仿大灰狼吃小兔的动作和声音;游戏中重复寻找自己的座位;故意重复让大灰狼抓住的动作等等,他们对游戏中的重复乐此不疲。

另外,在这个游戏中,我们教师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适当地将一些生活常规和活动常规的要求有机的渗透到游戏情节中。如在最后环节,大灰狼要吃小兔了,看到幼儿紧张的表情,教师适当地改变了游戏的发展情节,考虑到幼儿年龄小,大部分还不会主动地和别人打招呼,教师以游戏形式与幼儿进行诱导式的对话互动,把原来枯燥的社会性要求生动化、具体化和形象化,通过游戏,帮助幼儿树立了初步的礼貌意识,同时也使游戏有了戏剧化的结局。

很多家长可能都会有疑问,早教能让孩子有什么变化?早教应该从何时开始?早教可以让先天发育正常的孩子成为天才,有人说,如果你从孩子出生第三天开始早教,你就迟了三天,孩子的早教应该从出生第一天开始。最近几十年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儿已经具备初步的认知能力,而且相当善于模仿,如果用适当的方法引导,都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在经历两年半的育儿历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中国的家长太需要学习了,中国家长很重视教育,不过他们多数重视的是小学到大学阶段,他们绝对不愿意把小孩交给水平不高的老师或是不好的学校,但他们会把婴幼儿交给老人或者保姆照料,也有少数由妈妈带,但这些照料人都没有经过任何早期教育知识的培训,很多老人和保姆甚至只有小学文化,根本不懂怎么教育小孩,年轻妈妈们也只是从书上或网络了解一点育儿知识,非常有限。而0--6岁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如果把一个人17岁时的智力水平作为100%,那么4岁就已经达到50%,4到8岁再获得30%,8到17岁获得20%。婴儿出生时脑重量是成人的25%,3岁时达到67%。人脑细胞约140亿,其中大约70-80%是在三岁前形成的。儿童每种智能的获得,都有一个敏感期,一旦在敏感期内没有接受相关的训练,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期,带来一些不可逆的严重后果。

所以把孩子交给没有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育儿方法的照料人带养真的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那样也许耽误了孩子的一生!可惜很多家长没有认识这一点,比如我们小区一个孩子,比我女儿小一个月,画了一个不规则的圆,兴高采烈地对他妈妈说这是海豚,他妈妈很不屑说这哪像海豚啊。孩子黯然,我连忙说,画的真好,海豚的头在哪,尾巴在哪呀?孩子立刻眉飞色舞起来,分别指了出来。我发现真有几分神似!这位妈妈的回答把孩子的创造力给掐死了,同时打击了孩子的自信!美国的孩子比中国孩子就要幸运得多,在美国,婴儿基本上是由妈妈或爸爸全职照顾,从孕期开始到孩子上学前,都有专门机构上门免费给准妈妈准爸爸进行专业指导,典型的“先培训再上岗”。因为是免费的,所以贫困家庭一样可以得到帮助,真正实现了早教的教育公平。

中国也有早教机构,不过都是商业化运作的,高额的费用让普通家庭望而却步,政府喊了很多年要重视学前教育,但至今不见实际行动!另有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暂时未有高校设置针对0--3岁的教育专业!也就是说早教这一块缺乏师资!目前的早教机构的师资一般是幼儿园老师经过内部培训后即上岗,少量拿到育婴师资格证的由于门槛低其素质也不敢恭维。可以这么说,中国目前的早教是非常学的是学不成熟的。

孩子需要什么?

在今天的中国,面对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很多父母都很焦虑,很多人觉得孩子自己工作繁忙,或者家庭条件一般,无法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条件,难将孩子培养得十分优秀,而这种焦虑往往会让孩子也恐慌不安。殊不知,普通家庭一样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孩子真正需要的,首先是父母的“爱”与“懂”,静静地陪伴在孩子身边,陪孩子一起长大,此外辅以良好的教育,任何家庭都可以培养出杰出的孩子。在教育孩子时,父母不仅要有爱孩子的心,更要懂得如何去“爱”,还要舍得付出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先说“爱”,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如何去爱孩子?吃好穿好住好,提供最好的生活学习条件?真正的“爱”是理性的爱,不是对孩子百依百顺,合理的要求尽早满足,不合理的要求不管孩子这么哭闹都不去满足,这就是爱;建立一定的规矩,让孩子懂得遵守规则、懂得约束自己,这就是爱;多给孩子肯定和鼓励,少一些否定和粗暴,这就是爱。

再说“懂”,你懂你的孩子吗?她(他)的一哭一笑一举一动,她(他)的断断续续的不完整的话语,她(他)的淘气甚至是破环的行为···很多父母是不懂自己的孩子的,比如我们小区一个妈妈,总是抱怨儿子不会画画,怎麽敎都敎不会。有一次我女儿和她儿子一起画画,我女儿画小人,圆圆的脸,两个眼睛,一个嘴巴,还有身体和四肢。她儿子跟着会画了,也是画个圆是脑袋,中间两个小圆球是眼睛,再画一道短弧线是嘴巴!她非常惊讶,简直不敢相信!因为在此过程中没有人教过!

还有一些父母,看到孩子想去玩沙玩水就会禁止,担心孩子弄脏弄湿,有的父母见孩子把玩具或者工具拆开便会不分青红皂白先责骂···其实孩子每做一件事都会有她(他)的理由,我们不妨多多倾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一次逛街,女儿总吵着要回家,怎么哄都不行,我蹲下来抱她,发现从她的角度看去,都是大人们的腿!这对她来说真是太乏味了!我赶紧对她说,逛街不好玩对吗,她说是的,我说那我们回家吧,她欢呼雀跃!倘若把她斥责一番或是打一顿,她该是何等的委屈!

宝宝最需要尊重

周末一家三口逛超市,周周(我女儿)一进超市就兴高采烈、手舞足蹈,我正看货架上的商品,老公走过来眉飞色舞地对我说:“刚才周周差点跟别人走了,那个人穿着跟我差不多的衣服,也推着购物车,周周准把他当爸爸了!”太可爱了,我们俩哈哈大笑起来,转头一看周周,趴在购物车上,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莫非是我们惹她生气了?我赶紧说:“周周,爸爸妈妈不是嘲笑你,也不是责怪你,是觉得你可爱才笑啊。”老公也忙安慰她,可我们越说她越发不高兴了,小脸憋得通红,对什么都不敢兴趣了,无论我们怎么逗她都不笑了。莫非是不舒服?我摸她额头,不发烧呀,老公说,算了,我们随便买点东西早点回去吧。

走出超市,周周看到肯德基,说要去吃肯德基,我们跟她解释钱在超市都已经花光了,不能去了,她没有闹,情绪好多了。上了公交车,她活跃起来,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趁机问:“周周,刚才你不高兴了,是不是因为爸爸妈妈说你跟别人走啊?”她点点头,我们终于弄清了原因。

我从事幼儿园工作多年,自认为对儿童的心理还比较了解,但我万万没想到一个两岁半的孩子的自尊心是如此之强!我曾经也有过类似的经历,逛街时认错人,拉住一个陌生人的衣袖,当时我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她的心理跟我当时不是一样吗?懊恼、尴尬。。。也许我们当时应该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也许我发现她情绪异样后应该这么跟她说:“爸爸妈妈这麽说笑让你难过了是吗?换了是妈妈也会难过的,对不起,我们不是故意的,原谅我们好吗?”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孩子不懂什么,那真是大错特错,孩子跟我们一样,也有自尊,也需要被尊重,尊重是相互的,要求孩子尊重父母,父母就应该先尊重孩子。

和孩子一起成长

周周特别好奇,总喜欢问:这是什么?是做什么的?哪里来的?一次看到街边一盆盆景,她问我们:那是什么树?我和老公都答不出来,顿时我们感到自己的知识面太窄了,需要不断学习啊。我对周周说,爸爸妈妈不知道这棵树的名字,我们周末到书店去找找答案好吗?周末我们到书店买了不少书,我想,给孩子的答案必须是正确的,否则会误导孩子,如果自己不知道答案,你要勇于承认,绝不能敷衍了事,那样会打击孩子好问的积极性。

周周很喜欢画画,最初她要求我画气球、杯子、帽子、小猫小狗小兔小朋友等简单的东西,我还可以应对,后来她要求画各种动物的动态等难度大的(不能临摹)就有些力不从心了,我买了本儿童线描画的教材学习,基本可以满足她的要求了。她现在可以画一些有情节的画了,比如妈妈带着宝宝到菜市场买菜、两个小朋友手拉手在跳舞等等,画得有些笨拙,但构图很大气、想象很大胆。其实我并没有正式教过她,只是陪她一起画,她要求画什么我就画给她看,她有兴趣就会了。其它如背诵弟子规、唱儿歌、识字等也是如此,当她感兴趣的时候,我和她一起阅读、歌唱,她不知不觉中就会了。

幼儿的心中是没有“学”的概念的,所有东西都是“习得”,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学会了。如果孩子不感兴趣,就不要刻意去敎,否则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这也是很多家长抱怨孩子怎么敎都不肯学的原因。

我们应该把自己定位于孩子的玩伴、朋友,在孩子看来,自己的父母是有趣的、可以信赖的、可以合作的、理解她(他)、会耐心倾听的人。在育儿过程当中,不仅是我们引导了孩子,更是和孩子一起学习、一同进步。

周周一岁四个月的时候,一次用完餐巾纸自己扔到了垃圾桶里面,那时她还不会说话,我们也没有教过她,想必是她看到我们是那么做的,模仿我们吧,可见“身教”的作用远远超过“言传”!她简直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在她身上能看到我们的影子,我们成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神态、一个想法都要特别注意!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不留神你的坏习惯坏性格就会被她模仿!我们应该“一日三省吾身”,不断反思、不断完善自己,从这层面上讲,是孩子让我们学习和进步

孩子为什么会胆小?

小区有几个孩子很胆小,不敢跟别人交往,玩大半天也不见说一句话,被人欺负了只会哭,照料人离远点就会哭。家长们很不解,这是怎么了?我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1、过于限制孩子,比如,我们在外面玩时,周周(我女儿)喜欢到沟里、斜坡等地方去玩,其他孩子也想跟来,可家长们基本上都会找各种理由拒绝,如那里危险、很脏、会摔跤等等。再如,小孩都喜欢玩沙,家长们却认为沙子会弄到孩子眼睛里面,不准孩子玩。孩子想收拾碗筷,家长就说:别动,摔碎了!孩子想扫地,家长就说:多脏,快放下!等等。造成孩子不敢去尝试,从而胆小。

2、家长尤其是父母的影响。如果家长性格内向,比较被动,不主动与人交往,孩子潜移默化会受到影响,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嘛。

3、没有安全感。如果家庭不和,教育不当,对孩子恐吓或粗暴打骂都会使孩子产生恐惧感,从而胆小。

4、与外界接触少。孩子的生活范围太小,接触外界的人和事都比较少。

胆小的孩子适应能力较差、缺乏探索精神。如何解决孩子胆小的问题呢?家长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扩大孩子的视野,多接触陌生人,多接触外界。

2、鼓励孩子主动和小朋友交往,比如,碰到不认识的小朋友,鼓励孩子过去打招呼。多跟胆大活泼的孩子一起玩,他们是孩子很好的榜样。

3、换一种眼光看待孩子,孩子的某些危险、破环性的行为实际是他在探索世界,应该鼓励孩子探索,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少限制孩子。

4、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不要恐吓孩子。

孩子吃饭咋这么难?

今天,笑笑妈妈跟我说,笑笑一天光吃饭就要花四五个钟头,每餐都要追着喂,含着饭在嘴里不吞,好烦啊。。象笑笑这样不好好吃饭的孩子很多,家长们非常头痛。孩子吃饭怎么这么难?我认为排除缺锌和疾病外,主要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而引起的。孩子的进餐习惯不好,其不良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边玩边吃会让孩子形成三心二意的习惯,做事或学习不会专注;其次,不利于孩子的独立性,孩子会依赖家长去喂,不会自己动手;第三,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本应自己做的事情却让家长来承担。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给孩子定时、定点进餐。一岁以后就可以让孩子和大人们一起坐在餐桌边进餐,孩子最好模仿,跟大人进餐会让他们开心,不要随意改变进餐时间和位置,让孩子心目中形成一种意识:坐在餐桌边才可以吃饭。千万不能追着喂。要求要一致,家里所有人一致,前后保持一致。

2、告诉孩子要一心一意吃饭,不能玩玩具或看电视。吃饭前把所有玩具收起来,电视关掉,避免分散孩子注意力。

3、孩子吃多少算多少,不要强迫孩子,避免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饿了吃饭是人的本能,孩子如果身体健康,饿了自然会吃。

4、家长心态要放松,“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孩子是饿不坏的。

5、所有照料人对待孩子都要一致要求,不能爸爸说不可以边吃边玩,到妈妈那又可以;或者昨天不能边吃边玩今天又可以了,那样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宝宝的童言稚语

周周两岁半了,说话“言简意赅”,让人忍俊不禁,下面列举一二:

某日,我循循诱导她:“爸爸每天很早去上班,很晚才下班,赚钱给周周奶粉,买衣服,爸爸很辛苦对不对?”她思考了几秒钟后回答:“周周很辛苦!”

有一次她问我:“周周是从哪里来的?”我说:“周周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呀!”慢慢她知道每个宝宝都是从自己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过一段时间,姨外婆从农村带了些土鸡蛋来了,我问她:“你知道鸡蛋是从哪里来的吗?”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是从姨外婆肚子里生出来的!”

一天,周周对我说:“妈妈,周周是大人了。”我问她:“那弟弟呢?”她说:“弟弟是小人!”

我们一起吃饭,周周想吃我们碗里的菜,可菜里面放了很多辣椒,我便跟她说:“我们的菜里面有辣椒,很辣的,你尝尝。”她尝了一点,果然很辣,以后再也不吃放辣椒的菜了,并且每次吃东西,不管是什么,只要是她认为好吃的,她就会告诉我们“好吃不辣”。大概“辣”这种味道在她心目中已经成了“不好吃”的代名词吧。

察言观色的小家伙

今天早上,我把早餐做好,老公还赖在床上不起来,我作势大吼:“快起来!早餐都凉了!”周周在客厅听到了,赶紧说:“妈妈不生气啊!”边说边跑进来,对爸爸说:“爸爸起来吃早餐啊!”我们相视一笑,这小家伙,以为我们吵架,做我们的调解工作呢!

从两岁起,小小的她即会观望成人的“眉眼高低”,记得有一次她把手放到口里,眼睛偷偷看我,发现我严肃的表情便小心翼翼地问:“妈妈生气了吧?”我说:“生气了。”她赶紧把手拿了出来。还有一次到菜市场买菜,她一直自己走,没有要我抱,还提了两个土豆到家,我笑着夸她:“周周太棒了!”她高兴地说:“妈妈好开心吧?”我说当然开心。

人们以为婴幼儿不懂大人情绪,其实不然,孩子非常敏感,可以敏锐地感觉到大人的喜怒哀乐。我的小侄女5个月的时候,我假装打她妈妈,她妈妈假装哭,她也会大哭起来,只要我们停下,妈妈不哭了,她就不哭了。我们试过很多次,每次她都这样。所以家长不应简单地只抓孩子的“物质”享受,应该知道孩子更渴求“精神享受”。家长的言行举止时刻耳濡目染着孩子。和睦的家庭环境、精神文明的方方面面,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周周和妈妈的对话

晚上,我给周周讲《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她听得很入神,讲完后我提了一些问题,以下是我和她的对话:

妈妈:街角躺着一个人,已经死了,是谁啊?

周周:是卖火柴的小女孩。

妈妈: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怎么死的啊?

周周:又冷又饿。

妈妈:卖火柴的小女孩没有衣服穿怎么办啊?

周周:(我)买衣服给她穿,买好的呢,不旧的。

妈妈:她没有吃饭,好饿啊,怎么办?

周周:(我)给她吃饭,吃菜,吃肉。

妈妈:••••••感动中

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吗?

周周一岁四个月的时候就开始自己吃饭了,小手笨拙地握着勺子,撒得到处都是,衣服总是油渍斑斑,有一次外婆担心饭凉了,想快点喂完,遭到她的强烈反抗,一定要自己吃完才满意地下地走了。大约一岁八个月的时候,她自己穿鞋,一只已经穿好了,另一只穿了很久却怎么也穿不进去,她小脸憋得通红大哭起来,我走过去说:“妈妈告诉你怎么穿。”便帮她把鞋穿上了,这一下她哭得更厉害了,一边哭一边说:“不要妈妈穿,自己穿。”她把鞋脱掉了!我马上意识到自己这样处理不对,静静地在旁边等,看她怎么解决。她还是哭,一边哭一边使劲穿鞋,穿了好一阵,终于穿上了,她大喊:“(我)自己穿好了!”破涕为笑!

孩子的视角:成人的帮助让她有种挫败感,等于大人在对他说:你不行,我帮你。她并不会认为你在帮助,在她看来是不信任,是轻视。只有通过自己一次次错误和失败解决问题后,才能得到自豪感和成就感。

成人帮助的三个不利:

1、让孩子不自信,觉得自己没用;

2、剥夺了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长此以往,会使孩子懒于思考、懒于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只会向大人寻求帮助,从而丧失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独立,依赖成人。遇到困难就退缩。

成人应该这样: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干涉,先在旁边观察,静静等待,看孩子是怎么解决的。如果孩子哭闹,这是正常的,说明孩子想自己解决而不是放弃,鼓励孩子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告诉孩子,这个有些难,但你这么聪明,能行的。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失败,正是一次一次的错误让孩子从中总结出正确的办法。不要嫌麻烦,比如因为孩子穿衣服太慢、吃饭弄得太脏、玩水把身上弄湿、收拾碗筷会打碎••••

记住:你觉得是“帮助”,在孩子看来却是“剥夺”。

爱画画的孩子

周周特别喜欢画画,一岁十个月的时候的一天,她在涂鸦,一边画,一边自言自语:大球球,大球球。我过去一看,真的画了几个气球!虽然是那么笨拙和稚嫩,却也是那么可爱,可以看出来是气球!我激动万分,马上把她这幅“作品”贴上了墙。后来一发不可收拾,画杯子、帽子、小鱼、瓢虫、苹果,大约两岁三个月的时候会画人了,自从会画人后,每天热衷于画人,各种各样姿态的,大脑袋、小身子,小脑袋、大身子,歪着头的,弯着腰的,高兴的,哭脸的,每天画好几次,每次可以专注地画上一个多小时,乐此不疲。这段时间会画有情节的了,比如,小鸭在池塘里游泳,池塘边有花和草,后面有高山;妈妈带着宝宝上菜市场买菜;妈妈和宝宝在马路上走,走到马路口,看见红灯停一停,看到绿灯大步走(读过这首儿歌,居然把儿歌的内容表达出来了);周周在床上睡觉,妈妈在门外面吃饭等等。她作画很大胆,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往往十几秒钟就画完一个人,一个人头像就可画满整个A3纸(我们一开始就给她用大张的纸,没有用过小张的纸),小鱼不仅在水里游,还可以在天空中飞!我尊重并欣赏她画的一切,不想用成人的思维去禁锢她,孩子画画的技巧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大胆的想象,大胆的创意!

前两天,邻居家的孩子小宇来我家,他五岁了,在一家美术培训班学画半年,他和周周一起画画,周周下笔大胆,没有丝毫犹豫,几秒钟画了一个人。小宇琢磨好一阵,“精雕细刻”般地画了一棵树,转过头看看周周的画说:周周,你画错了,耳朵还要画到上面一点。我一看,周周把小人的耳朵画在头部靠下面一点,五官都靠下面了一点,看起来是一个低着头的人。我纠正小宇说:周周没画错,这个人低着头呢,不信你再看看。小宇再看没说什么算是默认了。小宇似乎总是担心自己画错,还问我有没有橡皮擦,没画好要擦掉。我想一定是这美术班的老师不懂敎孩子,孩子画画最紧要的是大胆、大气,畏畏缩缩、涂涂改改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画画的自信!相比之下,周周画画那叫“勇往直前”,在她的思维里,没有“画错”、“重新画”、“涂改”的概念(一开始我给的就是油性笔和油画棒,没法涂改),没有任何的桎梏,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她的想象力很丰富,比如,早上她握紧裤腿(没穿在身上的)说:(这是)花花,红的红,白的白,花儿好看我不摘。她小手握着离裤腿十公分处,裤腿的末端散开来还真象朵红花!还有一次,她两手半握拳,食指和拇指捏着,两手靠在一起,说是眼镜!真的感叹孩子的想象力!我等大人什么时候会有如此美妙的想象力(十几年的应试教育把我的想象力早已扼杀得精光)!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惊人的想象力,只不过一点点被父母、老师、学校等成人的定势思维给扼杀了,有谁曾料到,这些看似“合理”的扼杀其实在扼杀掉一个个未来的画家、科学家甚至诺贝尔奖获得者呢?

孩子任性怎么办?

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喜欢发脾气,稍不顺心就大哭大闹,甚至满地打滚、打人咬人、摔东西,家长感到特别头痛,感慨带孩子真累!孩子为什么会变得这么任性呢?原因有多方面:

1、孩子自身因素,孩子从一岁多开始有了自我意识,有自己的想法,比如要穿自己喜欢的那件衣服、要用筷子吃饭、走路要走花坛边、不把玩具给某一个小朋友玩等等,如果没有得到满足便会抗议甚至大发脾气,其实这是这一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如果没有得到成人合理引导,孩子变得“逆反”。

2、家庭因素,家庭不和睦甚至父母离婚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孩子没有安全感,导致情绪暴躁。或者家庭成员性格任性会成为孩子的“榜样”。

3、教育不当因素,家长过于宠爱,什么都顺着孩子,孩子“肆宠而骄”。

解决办法:

首先,家长应该“懂”得孩子。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去思考,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给孩子以决定权。自从周周萌发出自我意识,我就给她衣食住行的决定权,比如穿什么衣服或鞋子、用勺还是用筷子吃饭、到哪里去玩等等,只要不影响人身安全、不对别人造成干扰,我一概视为“合理要求”。给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尽量鼓励、支持孩子完成他自己想做的事,不要成天对孩子发布禁令,这不许摸,那不许干。例如周周一岁多的时候想用筷子吃饭(因为她看到我们用筷子,想模仿),但又吃不到嘴里,这时我给她一双筷子,同时再用勺子喂她,她拿到筷子以后开心极了!获得了尊重的孩子一定不会逆反。

其次,适当立点规矩。规矩必须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愿意遵守规矩,而不是强迫,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发现遵守规则带来的好处。周周一岁半时在超市门口看到摇摇车,她想玩,我同意了,但坐之前我和她说,只坐一次好吗?她同意了,坐完以后她还想坐,我跟她说,你答应妈妈只坐一次,答应了就要做到啊。看到我态度坚决,她不再坚持就自己下来了。以后不管她什么时候提出来要坐摇摇车我都会同意,但每次都只能坐一次,她每次坐完一次后都会主动下来。周周难道不想玩很多次吗,答案是否定的,那她为什么能按要求只玩一次呢?这是因为她发现只要她遵守“只坐一次”的规矩,便可获得再坐多次的自由。规矩是为了更好的自由,孩子是会自己总结的,虽然他们不会说。于是周周懂得了玩公共玩具要排队、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要一心一意(不玩玩具不看电视不到处跑)、花儿好看我不摘、垃圾要丢垃圾筒、玩完玩具自己收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吃饭、自己穿裤子鞋子、自己走路)等等,她自愿而又快乐地遵守这一切规矩,同时又享受着最大限度的自由!

最后,以身作则,态度一致。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要孩子一哭闹就依从,而要平静又坚决地拒绝,大人一定不要发脾气,不要威胁吓唬孩子,更不要打骂孩子。小年龄孩子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引导他玩喜欢的玩具或做喜欢的游戏或看喜欢的图书,如果不灵则可保持沉默置之不理,这很有效,因为孩子任性发脾气一个重要目的是想得到家长的注意,只要孩子没有危险,家长就不要理他,转身走开或继续做事,这样孩子会发现发脾气没用,从而减少这种行为。孩子是成人的镜子,如果家庭成员间总是爱大喊大叫、吵吵闹闹,对孩子没耐心,动辄发脾气,孩子就会模仿这些行为。立了规矩,家长们态度要一致,如果爸爸要孩子专心吃饭,奶奶怕饿着孩子,端着饭追着满地跑的孩子喂;如果妈妈愿意培养孩子自己入睡,刚哭几声,爸爸却抱起来又拍又哄。这种要求不一致,处处破例,孩子会无所适从,分不清是非,什么规矩都建立不起来,孩子任性的毛病就很难预防和矫正。

开心一刻

1、一日,邻家孩子小宇(五岁)来我家玩,周周邀请他玩过家家的游戏,他们是这样分配角色的:小宇扮演爸爸,周周扮演妈妈,布娃娃扮演宝宝。游戏开始,他们给宝宝做饭,拿橡皮泥包饺子,正忙乎着,小宇突然转过头对周周说:“周周,你应该叫我老公吧?”周周看了小宇一眼,茫然。。。。。。

2、晚上,周周洗过澡换上干净衣服后特别漂亮,我忍不住夸她:“周周,你好漂亮啊!”周周一本正经地看着我说:“我减肥了。”(“减肥”一词大概来源于前段时间我在唠叨着变胖了要减肥之类的话吧,其实她的体重比标准体重还差1公斤呢!)

3、昨天,我们去岳麓山玩,周周一直自己走到山顶(大约走了一个多小时)。下山的时候,走到一半时可能有些疲劳,她对我们说:“我要爸爸抱。”我试探她:“再走一段好不好?”她皱着眉、撅着嘴说:“我的腿站不稳了!”我们爆笑!爸爸赶紧把她扛到了肩上!她欢呼雀跃:“太好了!我骑马呢!驾!驾!”

第12篇:早教

13-24个月幼儿的特点:

1-2岁是行走的敏感期。走路使儿童从不自由、需要帮助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是儿童的第二次生命。1岁多的孩子热衷于走路,即使摔倒了也要爬起来接着走;

从1岁半开始,就进入了手的敏感期,通过操作,儿童可以直接体验、理解物体的各种特性。

1岁至

2、3岁,儿童的语言开始产生,这一阶段被称为语言发生阶段。1岁至2岁,儿童说出的句子的结构是不完整的,这种不完整的句子包括单词句和双词句。

诸多研究成果证明早期教育对人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这使我们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孩子的真正需要,并采取适宜的方式促进他们在动作、认知、语言、情绪和社会行为等方面全面发展。

13-18个月幼儿的早早教方案

认知能力的训练

观察能力:

①识别大小。选择大小差别显著的同类物品来练习,如大苹果与小苹果,大皮球与小皮球等。

②识别形状。教小儿识别简单的几何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可用实物形状来描述,如圆皮球、三角板、方积木等。

③识别颜色。从基本的颜色红、黄、蓝、绿进行识别。告诉孩子气球是红色的、毛衣是黄色的、叶子是绿色的。

记忆力的训练:

①实物记忆练习。让小儿根据记忆寻找所需要的玩具,如先让小儿看一个小球,然后把它收起来再让孩子在其他的玩具中找这种小球。

②强化记忆练习。父母可以选择一些形象直观,与小儿本人关系较为密切的东西和他感兴趣的事物来训练他的记忆。可教小儿自己的名字、身体的主要部位,间隔一段时间,情景再重复。

动作能力的训练:

①继续训练小儿独立行走的能力和行走的稳定性,以促进运动的协调性和躯体的平衡能力。可和小儿一起拖拉玩具车,教小儿拉着小车向前走、侧着走、倒退走等。准备一个较大的皮球,成人将球滚到小孩子脚边,教他抬脚踢球。

②发展小儿走、蹲、弯腰动作。将玩具散放在各处,要求小儿收捡玩具交给成人或放在固定的地方。

③训练小儿手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如教小儿学习画画、搭积木、用塑料绳将有孔玩具串起来、取物装物。

言语能力的训练:

利用各种机会丰富孩子的语言词汇,并简单说明物体的用途与关系,扩大小儿的认识范围,促进语言的理解与表达。给小儿看图片、幼儿书籍、带小儿到外面玩,教小儿认识物体的名称,对着图片或实物,询问小儿图片或实物的名称及用途“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引导小儿回答,小儿回答正确时亲亲他,以示鼓励。此时,小儿已开始喜欢听大人讲故事了,父母给孩子讲故事时,开始要讲得慢而简短,发音清晰,富于表情,可根据故事的情节伴以动作,来增加小儿的注意力和兴趣。孩子爱听讲过的故事,成人可多重复几次,还可将小儿目睹或经历的事情,编成故事。

社交和生活能力的训练:

①教育孩子礼貌待人。家里来客人要教小儿打招呼、问好,接受别人的东西要说谢谢,客人走时挥手说再见。鼓励小儿取糖果、水果招待客人,把玩具分给家里来的小朋友玩等等。

②睡眠。除夜间睡眠外,白天可睡眠2次,每次1~2小时。不要用威胁、恐吓等手段,逼小儿睡眠,也不要给小儿讲述恐怖的故事,以免小儿害怕而拒绝一个人入睡。临睡前清洗脸、手、脚、臀部,排好尿,换上宽松保暖的睡衣,会使小儿感到舒适,易于入睡,这不但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也便于孩子建立睡眠条件放射。

③饮食。断奶后,每日喂养的次数约4~5次,可安排在早、中、晚餐时间和白天睡眠醒来的时间。养成定时进食,定位进餐的习惯,鼓励小儿自己动手吃东西。培养饭前便后洗手习惯。 ④训练小儿在日常生活中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培养小儿独立的生活能力。教导小儿试着脱鞋、脱袜子,排完大小便试着提裤子,外出时自己戴帽、脱帽,爸爸妈妈下班进门可让孩子帮助拿拖鞋给爸妈换鞋,给孩子洗手时,教小儿主动将手伸到水里,玩完玩具后帮忙收拾起来等等。

19-24个月早早教方案

小儿认知能力的训练:

观察能力的训练:

①训练:上下、里外、前后方位意识。如游戏时说:“球在椅子上、椅子下”、“球在箱子里、在箱子外面”等等。

②辨别多少。如分糖果给家人,看看分的是否一样多,放桌上比比看谁多谁少。也可以用专门的图画,训练孩子认识多少。

记忆力的训练:

①词汇记忆。成人在讲述孩子较熟悉的故事,或教小儿念他熟悉的儿歌,或唱他熟悉的歌时,有意识地停顿下来让孩子补充,由简到难,开始让孩子续上单字,以后可逐渐让孩子续上一个词、一句话这既可促进记忆力的提高,还可发展小儿的语言能力。

②实物记忆。让小儿回忆起不在眼前的实物,可给孩子一件玩具,让他注视您将玩具放到盒中,盖上盖子,让他说出盒中玩具的名称。

动作能力的训练:

①扶栏上、下楼梯。训练小儿学习上、下楼梯。训练上下楼梯时,开始选择的楼梯不要太多层,以便于孩子能够较顺利地上完楼梯,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②跑步练习。父母可通过游戏来训练小儿跑步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如灵活的向前跑,转弯跑。

③通过游戏、手工、鼓励小儿做力所能及的事,促进手动作的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适合的游戏有玩积木、模仿画画、穿珠子等。

言语能力的训练:

幼儿在1岁半后,言语发展会突飞猛进,他们不仅重复成人说的言语,而且想要自己说出周围东西的名称。语言来源于生活,父母应常带小儿到户外、公园去玩,鼓励他与人交往,并引导小儿仔细观察遇到的事物,告诉小儿他遇到事物的名称和特点。回家后,要他回忆在外面接触的人,看到的东西,并尽量帮他用较完整的话叙述出来。这样,不但丰富了他的语言词汇,而且巩固了记忆,增长了知识。

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

①与人交往。此时期的小儿已有了语言,可以较多的和人交往,要教育小儿初步懂得与人交往中一些简单的是非概念。

②白天睡眠的次数逐渐减为1~2次,可根据作息制度,将小儿白天的睡眠安排在午饭后,睡眠时间为1.5~2小时。孩子改用新的作息制度需要有一个过程,父母可根据自己孩子的身心特点,逐渐使小儿的作息时间向新的制度过渡。

③可安排孩子每日早、中、晚三餐主食,在早中餐及中晚餐之间各排一次点心。训练:孩子进餐的正确姿势,教会幼儿正确使用餐具,不要边玩边吃,不要在饭桌上引逗孩子大笑,以防呛咳窒息,饭后不要让孩子做剧烈活动,可让孩子轻微安静地活动半小时,避免呕吐。

④教小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对于幼儿来说,学会任何一种新的本领都是一件复杂的事。成人要帮助孩子减轻掌握这些新技能的困难。成人要有耐心,使孩子能顺利地掌握构成技能的一个个动作。

第13篇:早教

1、金宝贝 GYMBOREE 特色:全套美国教学理念及教程,系统全面,主要课程为育乐、音乐、艺术,其中主打的课程为育乐课和音乐课,由于资金实力雄厚,所以硬件设施齐全,育乐课主要靠硬件和场地空间,这是别的早教机构无法相比的,音乐课主要以体验各种音乐风格为主。金宝贝主打洋品牌,老师主要是外语院校毕业的,英文基础都很好。金宝贝的早教中心单店面积都很大,装修花费不少。 2.环球宝贝

是一个为期12周的「环球旅行」,内容涉及游戏、音乐、舞蹈、民俗和来自金宝贝国际社区的活动。充满创意的环球宝贝亲子课程,采用分龄教学,让宝宝们体验风俗各异的世界文化,鼓励每个「宝宝旅行者」成为世界公民,哪怕他刚刚学会摇摇晃晃地走路。每个学员家庭都将拥有一套「环球明星片」和一本「旅行日志」,您可以记录在每个目的地的经历和收获、旅途奇遇,并制作成一份永恒的纪念品。

2、红黄蓝

R.Y.B.Education Instituton

www.daodoc.com

也是本土早教机构中创立时间比较早的一家,可以说是从规模上目前唯一可以和红黄蓝抗衡的一家本土早教机构。特色:分店网点多,覆盖面广,课程从孕期就开始涵盖,主要课程为孕育课程、母婴课程、探索课程、音乐课程、艺术课程等。其探索课程和金宝贝的育乐课基本相似,主要是利用器械让孩子在游戏时锻炼成长,红黄蓝的亲子课程也基本是同样的内容。其音乐课程也是使用的第三方的课程。总体来说,东方爱婴与红黄蓝有很多相似之处,属于同类型的早教机构,但收费更加便宜一些(收费一年5000元左右)。 欠缺:缺乏自有的课程,典型的中式教育,定位于中等档次收费水平。

4、创艺宝贝

以美术为主要手段的早教机构,源于韩国。

特色:Baby Art创艺宝贝是采用全球首创的“美术式思维”教学方式,让幼儿通过这种多样的游戏活动能够得到思考的基础而开发出来的幼儿 早期教育品牌机构。

成功关键:科研+服务+延伸产业

中国早教机构正在从“迅速扩张期”过渡到“提升品牌、扩大规模阶段”。未来10年,碎片状的早教市场将逐渐聚合为少数巨头,随着早教理念的深入,早教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获得快速发展。而大城市早教市场规模会迅速扩大,许多中小城市将重复以往早教在大城市中的发展历程,不过速度将会更快。

对早教行业跟踪研究多年的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袁爱玲说,如今早教要用人类学、医学、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行为学等分析孩子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然后采取科学而系统的早教方式。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的专家队伍,就很难维持一个早教品牌的生命力。

现在国内有名的早教机构每年都会拿出5%~10%的利润投入科研,同时积极跟国内外知名教育机构合作,不断引进新的项目。

事实上,不管早教机构主攻哪个市场,早教主要还是借助理念和服务塑造品牌。父母间的口碑传播对于早教机构的信息传播、声誉影响以及品牌建设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早教机构要取得成功,首先要用系统而科学的理念去打动孩子父母,然后再用诚心的服务去感动家长。

同时,早教品牌必须延伸到能够与培养孩子智商、情商、德商等综合素质相关的教具、玩具、图书、食品、饮品、服饰、体育、旅游等数十项产业。早教市场延伸产业滞后是目前国内行业现状,目前很少有早教机构能够将产业延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如果没有过硬的延伸产品和服务,早教机构很难在这个行业内长期立足。

早教发展初级阶段主要是开展培训课程,接下来行业发展将是对早教玩具和教具的开发、图书和光盘出版、早教师资培训服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等。比如,在美国有30年历史的金宝贝就已经成功地把早教涉及的行业串联成完整产业链。

事实上,要把一个品牌做大做强,如果没有上千万资本的投入将难以持续运作。即使是现在渐成规模的早教品牌,资本不够雄厚仍然是困扰他们发展的瓶颈。

加盟门槛低

品牌的建设虽然需要雄厚的资本,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创业者在这行没有机会。相反,目前国内早教品牌的加盟门槛都比较低。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知名的早教机构,如东方爱婴、新爱婴、金宝贝等无不通过加盟招商来完成扩张,实现规模品牌效应。在无需科研投入,推广费用也适当减省的情况下,一般中小城市的创业者要进入早教市场,有20万-30万元的启动资金就已足够。比较而言,大城市的早教启动资金就要高得多了,除了加盟费比中小城市高(约在10万-15万左右)外,场地租赁和装修费用等支出也较高,所需前期资金在50万-100万元。

新爱婴的加盟者蔡泽丽介绍,总部每年给加盟者提供管理系统、培训系统、信息系统等服务支持,并进行考察测评。借助品牌早教机构,加盟者除了可以开办总部所有的早教项目外,还可选择附属业务,如开办早教系列讲座、开展教师培训,以及出售早教产品、育儿书籍等配套商品。

据了解,目前早教机构的收费大致是每周70-150元。一个中等规模的早教中心有2-3个教室,孩子每周上一节课。如果按周末上午下午各两班,每班5人上课计算的话,一个中心每周能接纳80-120人次。按照70元每节课计算,早教中心如能满负荷运营,月入20万,这还不包括出售早教产品的收入。

第14篇:早教班教学总结

LilyBB班教学总结

我从3月份开始带第一个小班,至今已有5个月的时间了。作为一名新老师,我从助教开始,慢慢积累经验,了解各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到第一次带班,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历程,也是一个飞跃。而从带小班,过渡到带BB班,对于我来说是飞跃,更是考验。面对这些年龄不足两岁的孩子,我要花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去教学,情绪不稳定、好动、无纪律性、专注力差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普遍的特点。一开始我觉得很头痛,虽然我之前也带过小班,但是小班的孩子已经有稍许纪律意识了,和他们说道理也能听懂,贴贴纸奖励机制对他们也很受用。可是用在小班的招数,显然对BB班效果没那么明显。

我先说说我在BB班课堂里出现的问题。我们班的小孩,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活泼好动型,以杉杉为例,他上第一次课时,只有1岁3个月。主要体现在上课时喜欢围着教室跑,不听妈妈和老师的指令,拿到喜欢的道具后不愿松手,玩游戏到一半容易失去耐心,甚至破坏道具。对于他喜欢的游戏,会很积极配合老师完成,互动能力强,为了得到喜欢的玩具或是道具,会努力说单词,但大多说不准,而只是发最后一个音节。另一种是内向害羞型,以馨仪为例,她1岁7个月。主要体现在老是粘着妈妈,说话声音小,不爱和其他小孩玩。上课不会吵闹,不会影响课堂纪律,专注力比较

好,但不会主动说单词,与老师互动意识比较差。像馨仪这样专注力好的孩子是少数,大多数是都是活泼好动的。所以在BB 班的教学上,我们应该顺势孩子的个性,多安排一些游戏,特别是走动的游戏,比如让孩子从教室的一头将道具送到另外一头,比如让他们路过一些障碍,行走在小凳子上,让妈妈扶着行走,他们都会很喜欢。由于教具的限制,设计游戏这个环节缺少硬件的支持,在教学改革后,增加了一些大型教具,可以让孩子进行一些上下爬动的、穿越的等活动量大的游戏,一是孩子玩得开心,活跃课堂气氛,而是消耗了他们丰富的精力,有个这些道具,他们不会再随意围着教室乱跑。

在于家长的沟通上,老师应该具备一些早教知识,比如杉杉妈妈就和我说,宝宝这么小,在课堂里学不到什么东西,大多数都是在教室乱跑,他不会知道老师在教什么。我说,杉杉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他习惯自己去感受和触摸身边的一切,他那么小,是没有纪律的意识的,老师讲道理他也听不懂,但是这样的孩子肢体语言丰富,喜欢帮助老师,移桌子,搬凳子,关上柜子门,行为能力是很棒的,所以我不能多加限制,不能束缚他的个性,应该顺势他的天性。我会设置一些活动量大的游戏,在游戏中启发他去说单词,即使他只能发出最后一个音节,也是好的,至少让他开口说话了。而这个过程需要妈妈的配合,妈妈要陪着他一起完成游戏,

活动量越大,妈妈会有些辛苦,但是过程里增加了许多亲子之间的互动,宝宝会觉得妈妈在和他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无形中他对这个游戏这个任务的兴趣会增加许多。所以在BB班课堂里,我会更注重亲子互动,设计游戏时尽量让妈妈参与进来,在游戏中区纠正孩子的一些行为,比如如何正确地将道具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比如想拿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应该先说单词,然后才能开始游戏,等等。妈妈听后,明白了我教学设计的用意,她会觉得老师很专业,老师的教学不仅仅是教英语,还有亲子教育的用意。BB班的教学效果不像小班、中大班那样明显,所以过程更为重要,因为课

堂里家长全程参与进来,所以教学设计还要考虑家长因素。

我现在困惑的是,BB班的教学目的应该是什么?以孩子的年龄发展水平,我们的教学达到怎样的效果才算成功?

第15篇:早教班教学总结

LilyBB班教学总结

我从3月份开始带第一个小班,至今已有5个月的时间了。作为一名新老师,我从助教开始,慢慢积累经验,了解各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到第一次带班,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历程,也是一个飞跃。而从带小班,过渡到带BB班,对于我来说是飞跃,更是考验。面对这些年龄不足两岁的孩子,我要花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去教学,情绪不稳定、好动、无纪律性、专注力差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普遍的特点。一开始我觉得很头痛,虽然我之前也带过小班,但是小班的孩子已经有稍许纪律意识了,和他们说道理也能听懂,贴贴纸奖励机制对他们也很受用。可是用在小班的招数,显然对BB班效果没那么明显。

我先说说我在BB班课堂里出现的问题。我们班的小孩,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活泼好动型,以杉杉为例,他上第一次课时,只有1岁3个月。主要体现在上课时喜欢围着教室跑,不听妈妈和老师的指令,拿到喜欢的道具后不愿松手,玩游戏到一半容易失去耐心,甚至破坏道具。对于他喜欢的游戏,会很积极配合老师完成,互动能力强,为了得到喜欢的玩具或是道具,会努力说单词,但大多说不准,而只是发最后一个音节。另一种是内向害羞型,以馨仪为例,她1岁7个月。主要体现在老是粘着妈妈,说话声音小,不爱和其他小孩玩。上课不会吵闹,不会影响课堂纪律,专注力比较好,但不会主动说单词,与老师互动意识比较差。像馨仪这样专注力好的孩子是少数,大多数是都是活泼好动的。所以在BB 班的教学上,我们应该顺势孩子的个性,多安排一些游戏,特别是走动的游戏,比如让孩子从教室的一头将道具送到另外一头,比如让他们路过一些障碍,行走在小凳子上,让妈妈扶着行走,他们都会很喜欢。由于教具的限制,设计游戏这个环节缺少硬件的支持,在教学改革后,增加了一些大型教具,可以让孩子进行一些上下爬动的、穿越的等活动量大的游戏,一是孩子玩得开心,活跃课堂气氛,而是消耗了他们丰富的精力,有个这些道具,他们不会再随意围着教室乱跑。

在于家长的沟通上,老师应该具备一些早教知识,比如杉杉妈妈就和我说,宝宝这么小,在课堂里学不到什么东西,大多数都是在教室乱跑,他不会知道老师在教什么。我说,杉杉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他习惯自己去感受和触摸身边的一切,他那么小,是没有纪律的意识的,老师讲道理他也听不懂,但是这样的孩子肢体语言丰富,喜欢帮助老师,移桌子,搬凳子,关上柜子门,行为能力是很棒的,所以我不能多加限制,不能束缚他的个性,应该顺势他的天性。我会设置一些活动量大的游戏,在游戏中启发他去说单词,即使他只能发出最后一个音节,也是好的,至少让他开口说话了。而这个过程需要妈妈的配合,妈妈要陪着他一起完成游戏,活动量越大,妈妈会有些辛苦,但是过程里增加了许多亲子之间的互动,宝宝会觉得妈妈在和他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无形中他对这个游戏这个任务的兴趣会增加许多。所以在BB班课堂里,我会更注重亲子互动,设计游戏时尽量让妈妈参与进来,在游戏中区纠正孩子的一些行为,比如如何正确地将道具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比如想拿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应该先说单词,然后才能开始游戏,等等。妈妈听后,明白了我教学设计的用意,她会觉得老师很专业,老师的教学不仅仅是教英语,还有亲子教育的用意。BB班的教学效果不像小班、中大班那样明显,所以过程更为重要,因为课堂里家长全程参与进来,所以教学设计还要考虑家长因素。

我现在困惑的是,BB班的教学目的应该是什么?以孩子的年龄发展水平,我们的教学达到怎样的效果才算成功?

第16篇:上半年早教教学总结

2010年上半年教学总结

2010上半年就这么过去了,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和浩文只上了6节课,12个小时。但是效果却比去年好很多,我想这应该是去年打下的好底子、他又长大一些和多加了很多实验的结果。

今年上第一节课,说实话我自己也有点手足无措,过了一个年两个月没有见面,我不知道浩文对我讲过的内容还有没有印象,也不知道他有没有从过年的气氛中回来。所以我就准备了很多,理化生都有,但还是以生物为主。一看到我去,浩文还饶有兴致的和我打招呼,我俩玩了一小会,熟悉一下后就开始上课了。刚开始讲生物,他就有点不大耐烦,估计是去年讲得太多了,他也听不出什么新意来了。然后我又由生物的光合作用里面的化学反应讲到化学,但他一直兴致不高。我有点小失望就停下来和他面对面说课,他竟然不耐烦了,直接拿玩具丢我,我安抚他之后开始试着和他交流。

我问:“浩文,是不是生物你都听烦了?”,“嗯”“那你觉得姐姐给你讲的课有意思吗?”他没有说话。我又问:“那姐姐以后不来了好吗?”“好。” 当时心都碎了,觉得自己的努力就这样被他的一个字全盘否定。我看着他, 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在那里自顾自地玩着自己的小车,我忽然灵机一动,生物我已经讲了十一次了,该讲的也差不多了,何不讲一些他喜欢的呢? 他喜欢车,那我就讲一些和车有关的,各种车的动力系统,发动机的原理,磁悬浮的原理这些对于他都是新鲜的,效果应该不错。我和杜姐商量,她说好,我自己合理安排好课程就好。

第二次课我很用心的准备了很多资料并制作成有趣的幻灯片,不料事不凑巧,杜姐家的电脑没有安装PPT,我试了半天也没有安装上合适的版本,作罢。可惜的是,让怀着一腔好奇的浩文失望了。我们就坐在地上拼装分子模型,刚开始是比较简单的分子,比如CO2,02,H2这些简单的分子和容易说明共价键的问题,和元素联系也紧密,重要的是,他们在化学中很有用也很有代表性。渐渐的我教他拼一些难得,比如生物上学习的葡萄糖分子,典型的甲烷分子,常见的水分子等,他的兴趣很大,我又根据元素周期表上的组和周期对他讲了同主族元素的相同特点,比如成键规则,形成化合物的原则等。随着理论知识的加多,浩文有些失去兴趣。于是我提议拼一下蚁酸也就是甲酸的分子结构模型,然后我们去花园里捉些蚂蚁来观察。他很兴奋,甲酸的模型匆匆了事就拉着我往花园里跑。可是天气还是太冷,花园里的小动物还太少,我们找了还久才在一块骨头上找到一小群蚂蚁,抓了几只放在手心看了一下就上楼了。上了楼,他兴奋的拿这拿那,我很快把显微镜装好(由于去年每次用显微镜的时候我都告诉他显微镜的用法,这次就只略提了一下),调好焦之后我自己先观察了一下,真的好吓人一个半透明的褐色动物被压在一张盖玻片下面,还在动着。浑身布满黑色的刚毛,不停抖动着触角、、、、、、我忽然想起,教学大纲上说不能让3岁以下的小孩子用显微镜观察蚂蚁、毛毛虫,就有点担心,不过对于男孩子来说,应该不会吓到尖叫吧?我就让浩文观察,他在我的提示下把眼睛放到目镜处,往里边看。我问他看到了吗,他说看到了,在我一次次提出新鲜事物的提示下他观察了好几次,居然一点都不怕!这真的很出乎我的意料,说实话连我也吓了一跳,从没有见过这么面目可憎的蚂蚁 。

第三次课,杜姐借了一个笔记本电脑,我们看着图把浩文感兴趣的东西我一点点说出来,因为事先准备充分,浩文提出的问题居然没有问倒我,这不禁让我

这个物理不怎么样的人大大欣慰了一番。但是没想到的是,我辛辛苦苦准备了近两个星期的内容,浩文一会会就让我给他说完了,自己想想不禁觉得准备得不是很充分,下次再努力!然后又熟悉了一下用显微镜观察玻片,这节课又结束了。

但是没有想到,第四次课等到快两个月之后才上,杜姐和浩文去广州玩了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属于空白。第四次课,我安排了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先观察了一些植物的叶子(在楼下花园里采的),又照着《让孩子着迷的77*2个经典科学游戏》和《最受美国中小学生喜爱的250多种科学试验》和他做起了实验。没想到他那么喜欢做实验,那些有趣的实验现象和其中的奥妙都让他非常喜欢。在实验的过程中我和他讲了力、压强和一些化学知识,他觉得很开心,这堂课就这样结束了。

第五节课主要做的是化学实验。和pH有关的实验,杜姐准备了碱面,广泛pH试纸和烧杯。我们从厨房里拿了醋,先用广泛pH试纸测了碱面的水溶液、醋、自来水的酸碱性,又溶解了一些洗衣皂粉和肥皂,分别观察了它们会让广泛pH试纸显什么颜色。结果,沾了醋的广泛pH试纸显粉红色,沾了自来水的广泛pH试纸也显粉红色,沾有碱面溶液的广泛pH试纸显蓝色沾了洗衣皂溶液和肥皂的广泛pH试纸都显蓝色,但前者颜色更深。接着我用这些颜色的变化和他讲解了酸碱理论。他懂起来就更加容易些。在酸碱理论结束的时候,我让他把醋倒一些在碱面里并仔细观察现象。但看到有很多气泡冒出来的时候,浩文非常兴奋,忍不住一直往里面倒醋。我制止住她,拿来黑板把这个反应化学方程式写给他看:Na2CO3+CH3COOH===CH3COONa+H2O+ CO2↑,生成的气体是CO2,和我们呼吸呼出来的气体是同一种物质。在我还想叫他跟着化学元素周期表认识这个方程式里的化学元素是,浩文还是按耐不住好奇心,直接跑过去自己做实验,知道把所有的醋用完了才善罢甘休!哈哈

第六节课,我准备了磁铁和铁屑,我要讲物理里面的磁场部分。第一次看到磁铁浩文显得很兴奋,在边玩磁铁和铁屑的过程中,我给他说了磁感应线,磁场,磁极等知识,并讲解了我们生活中能用到磁铁的地方。比如说他玩具里面的小音箱,磁挂钩,磁悬浮列车等等。后边的时间我们一直在花园里愉快的度过。他完全不顾自己已经脏得像个小花猫,还是起劲地拿小铲子挖着土,一定要挖到一只蚯蚓才会停。呵呵

接就是今年上半年的六次课的具体情况。我总结了一下,这些课比去年上的效率要高,因为去年他的年龄还太小,很多东西都没有参与进来,再加上生物很多实验都没办法做,他就更没有兴趣了。今年因为讲的知识很灵活,实验也多,讲课的方式也丰富了一些浩文的兴致很高,这让这些课的收益比去年高很多。

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加入一些实验,但教学计划要清晰,每一堂课都要备好课,力求生动有趣,知识量大,让浩文在早教过程中能收获更多。

2010年7月3日星期六

柴红霞

第17篇:西安早教指导师培训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早期教育指导师》岗位培训

招生简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早期教育重要性认识的提高,早教行业蓬勃快速发展起来,据统计,我国早期教育在家庭教育总支出中约占1/3,已成为消费热点。但早教教师队伍存在着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人员不稳定等诸多问题,导致了持有专业资质证书的教师缺口很大,严重制约早期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如何加强早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早教师队伍质量已成为目前早期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

2009年7 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了《早期教育指导师》岗位培训考试项目,经过专业培训的《早期教育指导师》将持证上岗。这表明在“发展儿童教育”列入国家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后,政府对解决早教人才队伍培养与素质提高问题已经进入实质操作阶段,由政府相关部门督导早教师资质的培训与认证将推动早教市场规范化健康发展。

一、培训对象:

各0-6岁儿童教育机构从业人员及有意了解或从事早期教育事业的所有人士

二、申报条件:(符合其中条件之一)

1)已取得中专以上相关专业学历者、教师资格证书者、普通话合格证书之一者; 2)取得高级育婴师、育婴师、育婴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之一者; 3)从事本行业工作两年以上者;

4)各级各类园长、投资人、早教中心教师及管理人员。

三、培训内容:

早教师培训授课内容是根据蒙氏教育、多元智能教育、奥尔夫教育等国外先进早教理念为理论依据,结合《早期教育指导师》岗位培训考试大纲,授课内容主要为:

感觉统合失调训练、0-3岁亲子教师培训、如何设计亲子教案、亲子课的流程和结构、亲子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早教中心的运营管理、环境创设等、早教儿童生长发育、早教儿童营养、早期教育基本理论、早期教育的先进理念及其运用、3~6岁幼儿园课程设计及组织指导(蒙台梭利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等)授课内容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方法更先进、知识更全面。

四、申报资料:

1、身份证复印件 1 张

2、学历证书复印件1张

3、2 寸蓝底彩色照片3 张

五、培训课时: 108课时

六、收费标准:

标准收费:2880元(含教材、培训、考试、证书、证书入网) 陕西收费:2480元

七、开课时间:2011年12月17日

八、考试形式:理论考试为闭卷笔试,80分满分。实操考试20分满分。

九、颁证单位:考试合格者将获得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颁发的《早期教育指导师》岗位证书。国家级证书,全国通用,联网查询真伪。

查询网址中文域名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网”后,在左侧证书查询栏目输入姓名、证书编号、身份证号码即可查询真伪。

十、已参加培训的有来自第二保育院、西工大幼儿园、理工大幼儿园、西北大学幼儿园、东方爱婴早教中心、新爱婴早教中心、亿婴天使早教中心、奇卡早教等等知名早、幼教机构教学人员。还有来自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教院、咸阳师范、文理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等在校的相关专业学生。 十

一、人才招聘和推荐服务

我单位为获证学员及用人单位搭建免费人才推荐平台,早、幼教机构可以登录“www.daodoc.com 人才网站:www.daodoc.com

第18篇:爱贝早教培训小结

爱贝早教中心培训小结

顾佳

早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没有接触过,很新鲜。为了有效提升3年期新教师早教指导能力,通过理论培训不断帮助教师提高早教指导专业理论水平,奉贤区举办的1~3年期职初教师早教指导上岗培训,而我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活动,对于我这个新教师来说,又让我收获了许多,成长了许多,特别是对于早教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一次观看他们半日活动是跑跑班的宝宝们,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走的很稳,并在走的过程中能够蹲下捡东西后继续走,很少摔倒。还注重语言发展,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刚刚走进教室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教室里的幼儿好少,6个都是家长陪同的,比起幼儿园感觉真是轻松了许多,但在上课时,我发现老师不仅要引导幼儿,在每个环节前,与家长交流提示,以简短的指导语,以家长的角度给家长意见。让家长也在不断的成长,摒弃之前“重结果,轻过程”的想法,要让家长重过程,轻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好好观察家长给家长一定的建议。

老师能根据早教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丰富多彩的各科教学,特别是以多种形式对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如撕纸、折纸、点画、游戏等组织教学,还进行主题教学,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幼儿在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在环境布置方面,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个创设的玩具在旁边都是指示牌,教你如何操作,锻炼了宝宝的什么,在宝宝的发展上起了什么作用。这样每个家长不用教,也都能自己玩,自己教宝宝玩。在区角创设方面,玩色

区,结合美工,以撕贴的方式练习宝宝们小手肌肉的发展,用的材料也非常的有层次,有美工纸,高弹棉等柔度不同的。看到这些也给我今后的教育道路上,有了很大的启示。

早教有许多不同与幼儿园的地方,首先环境要体现温馨。其次,它比幼儿园更加要有安全性。因为宝宝还不能自理,会到处爬,喜欢到处碰。第三,就是它的发展性。第四,它的层次性比幼儿园分的更加细,不同月孩子的也有很大的区别。要分的更加的清楚和有针对性。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的确,不管是早教,幼儿园,小学,中学,教育是“爱”的事业,我们都要热爱我们的本职工作,爱我们的孩子,为教育事业做贡献。在今后的道路上,我会更加努力的做好本职工作,也会积极参加早教方面的活动,学以致用,慢慢成长。

第19篇:家长早教培训心得(推荐)

家长早教培训心得

这次托xv妈和mm妈的福(她们俩是短期培训的家长),我也能有幸跟着开个小灶,参加冰大人的培训课程。每次的培训都会有新的知识点与论点,给人一种茅塞顿开的惊喜!总感觉时间过得太快,而我们需要充电的东西又太多太多,这就是冰的无穷魅力所在吧。以下是我对于这次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本人才疏学浅,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冰大人指正。

一、作为特殊孩子的家长,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孩子的身体发育年龄与神经发育年龄之间的差异。对于正常发育的小孩,身体发育年龄与神经发育年龄基本上是同步的;而对于唐宝或发育落后的小孩,如果不能在早期进行有效的康复干预,随着身体发育年龄的增长,它与神经发育年龄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我们给孩子做康复的目的就是想把他的神经发育年龄和同龄人的差距尽可能的拉小。

举个简单的比较例子:

正常小孩发育情况:

身体发育年龄:0.5—1—1.5—2—2.5—3岁

神经发育年龄:0.5—1—1.5—2—2.5—3岁

唐宝或发育落后的小孩发育情况:

身体发育年龄:0.5—1—1.5—2—2.5—3岁

神经发育年龄:0.5————1————1.5岁

二、找出抑制孩子发育的问题,我们需要康复孩子哪些方面?每个小孩的情况不大相同,以下几项是比较有共性的问题:

)肌张力低所引起的目光呆滞,反应慢,身体不协调等。

2)精细动作差,自理能力差。

3)构音不清,流口水。

所有的神经体系隐藏在肌肉里,孩子的肌力低,相应的他就会整体反应慢,体内代谢也慢。这些可以通过坚持做运动来改善孩子的血液循环,以求能更好的给大脑供氧。

三、工作室的课程是冰采用孙老师的神经运动,恩宇的通道理论,再加上冰自己独特的思维教学而设定的,三者一脉相通!根据不同的孩子情况制定出合理地康复计划方案。这就是为什么来工作室学习的孩子都会有明显进步的原因。

)神经运动。

孙老师的神经运动是从各个方面对孩子进行感知觉刺激,从而修复脑神经功能。事实上,某项运动对孩子长时间的刺激,它会形成一种固定模式,换言之对大脑是一种损伤,这就是孙老师的课表为什么要12天更换的原因。

2)思维语言。

只要是经常上冰大人空间的姐妹,从冰的某些教学贴里想必都能领会到思维教学对孩子活学活用的神奇效果。冰会通过教知识点,让孩子形成思维,发展智力的能力途径(配对,挑选,分类,命名),从而让孩子不断地完善学习学前概念和知识点(感觉知觉,物件概念,空间概念,因果关系概念,颜色概念,形状概念,数学概念)。这些方面我理解,但不会很好的用文字组织表达出来,还望见谅。在这里我想向大家分享bb的某方面的进步,从而对比传统教学与思维教学之间的成效。

在bb2-4岁期间,不管是在医院的早教课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在不停地和他讲解那几种常见的颜色,如红黄蓝绿黑白色,可是效果甚微,有时他能说对某种颜色,但过会儿再问他又不知道了。

来冰大人这里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突然发现他不仅能牢牢的记住了这几种主要颜色,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比如说,把一堆不同的玩偶和一堆五颜六色的形状积木摆在桌上,让果把老鼠放黄色的正方形上面,他能够很快的挑出来并放好。这都是冰在上课期间通过与bb游戏玩乐不断加深果对颜色的认识并学会真正运用起来。

3)思维精细。

hy老师的思维精细课是在游戏中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集合了游戏手工音乐,孩子们都喜欢跟在hy老师后面亲切地叫“hy叔叔”。

4)口腔发音。

口腔发音的培训贴中有很详细的注解。

5)早教课。

这里的早教课程是音乐/手工/游戏相结合,小红老师和hy老师在早教课方面真的是花了很多心思,孩子们都很喜欢参加。说实话这里的早教课一点不比外面花费近百元的早教课逊色,手工素材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但是收费却比外面的少之又少。这算是工作室的一项福利吧,我们有时开玩笑说“xx不缺钱不赚钱”。

每堂课刚开始的时候会让三个左右的孩子做自我介绍,这个环节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胆量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也为孩子以后上学打下一定的基础,不管孩子以后参加某个团体,自我介绍是必不可少的。

小红老师的手工课程经常会有许多新颖独特的妙点子,孩子们的作品你们应该在冰的贴子里见过,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给予了孩子们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

华c老师的游戏环节主要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

5)家庭作业。

每天给每位家长布置家庭作业也得花费冰的许多时间和精力,她会依据孩子上课的情况而定,并且在作业本上清楚地写上该怎样和孩子玩玩具,每天坚持和孩子加强哪方面的技能。每天的玩具和绘本都是工作室免费提供的,说实话,这也为家长们省了一笔不少的开支。布置家庭还有冰的另外以下几个初衷,可真是用心良苦啊!。

每天保证家长和孩子一定的亲子学习时间。

让家长在家里给孩子打基础,加强课堂上一些知识点的巩固。而冰在课堂上的时间会教孩子一些精髓的知识点,而不会浪费在诸如涂色这样简单耗时的方面。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更深地了解到孩子的早期康复与系统合理的康复课程对孩子神经发育年龄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该改正的地方。希望以后还会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让自己在孩子的康复路上少走弯路。

第20篇:国际早教幼儿教育培训心得

2016年国际早教、幼儿教育“医教”与“艺教”天作之合

--------------------当教育遇到营销

国家政策的放宽,家长对于教育的需求,让我们必须明确: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回顾2015,相信老师们都也注意到了两方面的变化 A市场的变化-竞争日益激烈

B客户的变化-

1、比较硬件(产品,价格,环境)

2 比较软件(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

解决方案:第一时间体现专业度,从客户一进门开始,态度,仪表,和家长沟通与宝宝月龄相当的话题,比如6个月大的宝宝,辅食是否已经加蛋黄?如果吞咽困难,建议用富含维C的果汁调和稀释,口感好,宝宝就会容易吞咽,从而促进铁的吸收。6个月:1/4,按照吸收6个月大多数的宝宝是可以吃半个蛋黄的。诸如此类的沟通会提升专业度并消除距离感。

因为现在的家长群体已经更新至85后或者90后,而这样的人群对新鲜的事物的感知是非常敏感的,所以我们早教老师们也要与时俱进。因为与时俱进,是任何产业永远不能回避的问题。 2016新趋势:“医教”+“艺教”

0-3岁尤为重要,脑黄金的最佳开启阶段,稍纵即逝,错过了,终身不会再来,

关于课程:

学具是重中之重,同样的名称,用在不同能力的教育中,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而现在我们在给孩子授予的,是人的神经通路发展的促进。 触觉神经+视觉神经的学习和促进。

而我们需要给宝宝和家长呈现的,是时尚的课程元素与缜密的课程细节。

问好环节:不能超过4分钟,时间过长会引起情绪而乱跑,千年不变得hello歌也可以有新玩法,穿插在第二个环节,用分教具的方式引入。1岁之后,点名方式和再见方式要有不同。 学具:针对于1-

1、5岁的宝宝,学习智力行走,喜欢从缝隙够东西,教具可以使用布(桶)将布拉扯出来-精细运动,手部碗部及空间数量的训练

抚触环节:这对宝宝是终身受用的,加入歌谣,2岁以上的宝宝也可以为家长做抚触,舒缓情绪,增进亲子互动。

每一个环节所设置就可以对应宝宝的腕部,颈部,平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视觉追踪能力,触觉感知,味觉输入,社会交往能力等进行开发和指导。

专业引申:如果宝宝的颈肌背肌张力不足,后期就会经常托腮,导致注意力不集中。8,9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二指捏的训练,手指的灵活程度(精细)直接会影响到后期的书法,绘画能力,属于行为心理学的范围(心理暗示) 关于医教(与早教课程紧密结合、父母课堂的重要性) 婴幼儿早期生活体验

学吃:进食时间-按需-按时

质地-奶+辅食+半固体食物

进食工具:直接母乳-奶瓶-碗勺

宝宝学到什么:饥饿-自然饥饿-诱导饥饿(大哭不一定是饿了)

奶和米粉不能再用奶瓶喂,吃辅食要用碗(辅食添加不仅是营养,更为了发育)

米粉不能加奶、果汁混合(不能影响食物本身营养与进食效果)

过敏原因:出生后3天吃过配方奶粉(建议新生儿第一口吃母乳,出生6个月内母乳喂养)

频繁使用消毒剂(免洗清洁剂的滥用)

抗生素的滥用

7-24个月:满6个月添加辅食,从富含铁的糊状食物逐步添加)辅食不加调味品,尽量减少盐和糖的摄入 学睡:自主无忧入睡,跟孩子同屋不同床 0-2个月 黑白不分 3个月开始黑白逐渐分明 学便 观察模拟排便(戴着纸尿裤去学习排便)

学看 地面要求浅色明快的颜色,多观察饱和度高的颜色,如红色,少看电视,少接触电子产品,看卡通,图片多,看东西自然少

学听 聆听真实的世界,辨别方向,声音,语言,宝宝喜欢听温和的语言,不要大惊小怪,要平和的对待孩子。 学动 大运动自上而下 抬头-翻身-坐-爬-站 精细运动由粗至细 伸手-抓握-传递=拇指捏拿

学说 咿呀表达情感,应答-听懂-理解-肢体语言(不爱说话的原因1 照养人说话少2父母参与少 3单调的环境 4媒介刺激多)解决方案:说话少和说话多的宝宝安排在一起,可以多和大一点的孩子接触)

教师对自己的要求:

1 释放自己,打开内心(孩子几岁你几岁) 2 专业点的引入,各环节的目的,家庭的延伸

3 要求所以然,让孩子喜欢我们的课程是最低的目标。 4, 做早教,给自己一个可以解释的机会!

感觉统合:所有的快速记忆都离不开感知觉。 在生活中的体现:1吃手(心理安全感缺失)

2 挑食(满嘴的饭不咀嚼)

3 兴趣点低

4 社交困难(社交障碍,内心恐惧) 感统失调在学习中的表现

1写字错行,跳字,粗心---视觉(速度,定位,辨识)

2 坐不住,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真正原因:1岁前,爬行不足500-600小时,脊椎肌肉张力不足以支撑头部,学步早的宝宝体现出脚尖踮起,重心前倾)导致稳定性差,课堂无秩序感,满场跑(1对1展开课程:下肢蹬踏运动,听指令性语言,视觉追踪力练习-抛皮球,如瞬间闭眼,则表明速度感觉缺失,需要爸爸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3 书写阅读困难---(视觉联想能力和敏感度)

4 语言复述单一(完整的推理能力,生活联想力及创造力不足) 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分析

生物学方面(先天)遗传,脑损伤,早产,脑外伤---触觉敏感度高,不喜欢穿袜子,不合群

养育方面(后天)活动空间小,过多依赖学步车,爬行不足,过度保护,缺少同伴群体,缺少户外活动,过早进行认知教育,电视,电子产品成为儿童的主要玩具。 感觉统合训练的主要内容

1平衡能力训练:提高注意力(专注力) 2 本体感训练:提高动作反应速度

3 触觉训练:稳定情绪增强勇气和信心(表现为怕黑,粘人,没有安全,降低触觉敏感度)

4 手眼协调性:解决粗心大意问题(吃饭吃不到嘴里) 让家长明白学习器官是最重要的,在早教课程中要植入各项能力训练的重要性。

备注:关于走进科学的胎教与婴儿游泳暂未做详细分析(婴儿游泳的授课方式和本园区环境不一致)

关于营销: 告别洒狗血的营销 营销中出现的问题:

1 活动约人困难-邀约电话不好打 2 约来的不知是否是客户群 3老师羞于启齿谈价格 4逼单-该出手时不出手 解决方案:

自上而下,必须有销售的态度,园所里所有的销售压力转加顾问,老师不参加营销是错的。

现如今的市场竞争激烈,对手太多,要整体改变营销观念,无中生有叫做欺骗,适度表达叫做营销。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有一个共同认可的观点:营销。据有效数据统计,7-9次的电话才会成交! 园所必备:

1开业时间,会员人数(累积会员与在册会员) 2近一年最高,最低营业额 3 目前店里一个月有几次活动?

4 销课率+会员转介绍率+会员续费率统计 5销售流程 6谈课夹

7建立销售问题库库(太贵了,和爸爸商量,孩子太小,奶奶不同意,太远了,怕没效果) 8客户意愿和消费能力的分析 9 有无品牌推广或广告投放 10 有无合作机构?

11 有无人员流动?有无内耗(长时间不流动)

12 价格尺度是否统一?-严格禁止不统一!可以指定多重打折(其目的是让客户算不出价格,不会过度比较) 解决方案:1 在电视上看到正在上课的宝宝的视频

2 录制会员上课视频,分月龄,看进步,更有说服力

3.教师建立公开化(包装,专业)

4 优秀的教师转做顾问

5 各月龄段代表教具展示说明,更直观的介绍课程 常见问题:孩子不喜欢

解答:孩子第一摸到钢琴都喜欢,后来学到困难就不喜欢了,早教课程也是如此。第一次上课哭闹很正常,哭闹是社会交往的表现。教育没有冬眠期。 全员销售转态下的组织架构

打破现有的构架,重新组合(顾问+教师+行政)分组竞争 广告:直接宣传品(海报,三折页)要求字少,文案新奇,简介,美观,时尚。

软性及植入广告可借鉴不同行业的知识手册。

软环境的广告标语,例如换鞋区:宝贝的自理能力从换鞋开始! 客户到底要什么?-产品 销售的4个步骤: 1找(创造)需求

2挖痛苦(找痛点)延伸到未来,学习成绩,情绪,感官 专注力的最佳训练期,2-3岁

3给方案,通过游戏,视觉追踪量身定制(1对1解决问题) 4下承诺 5试成交

6转介绍(筛选会员,时机选择) 7宝宝信息调查表格 活动策划方式 1营销的渗入

2活动中有奖问答(三折页中产品名称问答) 3邀请人群的选择

4客户见证(请1-2名家长发言)-家长访谈节目 微信小号-------移动互联网+早教 微信运营:微信小码

由投资人购买号码申请客户服务微信,客户信息带不走,集中管理

微信小群(宝宝家长+老师+园区管理者)信息不遗漏,定期发宝宝图片,育儿常识,提高与客户的粘合度,将高端的服务理念移植到早教园,管理员工的同时也需要管理家长。 关于教师心理辅导

情绪辅导(早教行业95%是女性) 1情绪化

2斤斤计较

3心胸狭窄

统筹大局,事事以园区利益为先,出现问题不抱怨,找原因并解决,做好职业与人生规划。 执行力管理 1 我在忙什么

2我忙的事情有多大价值 3我做的事情别人会不会做 4我为什么这么忙

时间管理:罗列工作安排,不拖延,先把最重要事情做完。 停一停,真实的面对自己,如果我们和客户的供需关系不平衡,要及时充电,迎合市场!

早教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早教教学培训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