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轻黏土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6-13 07:54:05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轻黏土活动

学习故事:美味披萨作者:朱静 观察对象:顺顺、妮妮、东东、嘟嘟 观察时间:2016年4月7日 观察地点:美工区

早上,我把新发放的轻黏土拿出来,想要补充进美工区,五颜六色的满满一大袋轻黏土引发了你们的兴趣。顺顺、妮妮、东东、嘟嘟和小朋友一样用惊讶的眼神看着我。“哇!这么多轻黏土呀!”“我喜欢粉色的!”妮妮说。“我喜欢黄色的,我的衣服就是黄色的!”东东指着自己的衣服说。“这个红色的像我昨天吃的糖葫芦„„”“还有橘子和葡萄的颜色呢!”听了你们的话,我也被逗乐了,原来你们是靠这些好吃的东西来记忆颜色呀。我告诉你们说:“早饭后我们美工区就可以用轻黏土做好吃的东西,你们可以先想一想要做什么呢?”“我要做蛋糕!”“我要做披萨!”“我要做汉堡包。”你们露出了渴望的眼神。早饭后你们如约挂牌选区一起来到了美工区。 我拿出了一个提前做好的轻黏土“披萨饼”,你们忍不住“哇”了一声,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顺顺说:“我吃过海鲜披萨我要做海鲜披萨,里面要放好多大虾仁。”“我要做牛肉披萨,可香了!”东东闭上眼睛仿佛在回味美味的披萨,大家都被他的样子逗笑了。“我要在披萨里放上蘑菇和芝士!”嘟嘟说。看着你们跃跃欲试的样子,我马上请你们开始行动起来。穿好小围裙,卷起袖子,一切准备就绪。 顺顺选了一块粉色的轻黏土,用小手把泥搓成一个长条,然后把长条断成若干小块,轻轻弯了弯,一个美味的大虾仁做好了!你陆续做了几个虾仁后把它们摆在了自己跟前的饼托上。东东的牛肉披萨制作进行的并不十分顺利,他选择的是紫色的黏土先用手把泥搓成圆球,然后压扁变成了圆片形,看来看去怎么也不像牛肉片于是又团成小圆球,旁边的妮妮看到了对他说:“东东你做的圆片片像妈妈给我买的肉肠。”东东听了接着说,那我就做肉肠披萨吧。”妮妮嘟嘟也学着东东的样子开始做肉肠片往自己的披萨上摆。过了一会,嘟嘟在做好的肉肠片上加了一小段搓好的长条,兴高采烈的举给大家看:“看我的小蘑菇漂亮吗?”不一会嘟嘟的披萨上出现了五颜六色的小蘑菇。旁边的顺顺看到了也和你一起加入了做蘑菇的行列。你们每个人做的都是那么投入那么认真,瞧,香喷喷的披萨在你们手中完成了。老师小朋友都夸奖你们的小手真巧,得到了我们的赞美你们笑的更开心了。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学习可能在发生?

进入小班下学期,你们都已经很好的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区域活动。轻黏土游戏是你们最喜欢的美工活动之一在此之前你们已经学会了团圆、压扁、搓条等泥工的基本技能,这次美味披萨的制作让我看到了你们更多喜人的闪光点:你们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表述出来,还用自己学习过的捏泥技巧做出了一个个美味的“披萨”。

顺顺你个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平时非常喜欢观察,能将生活中的经验逼真的再现到自己的作品中,为我们呈现出一个馅料丰满的海鲜披萨。虽然你和嘟嘟都用了蘑菇对披萨进行装饰,但是老师发现,你们使用的颜色、的排列方式并不相同,你也是开动了脑筋,掌握了好方法的。

东东你愿意认真倾听小朋友的讲述对于同伴建议也愿意接受,遇到困难能巧妙的进行变通,你乐于接受新事物,模仿能力强,在你的肉肠披萨上我也看到“虾仁”的身影

妮妮你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思维灵活性较强,你还善于分享,乐于把自己的好方法教给同伴。 不仅能提出很好的建议还能够虚心的向小朋友学习;今天的你真的很棒!

嘟嘟你的思维独创性令老师赞赏。你在妮妮的启发下独立思考,完成了小蘑菇的制作,你善于探索,勇于尝试,在活动中收获了成就感。

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

知道吗?今天你们今天的表现都很出色,你们制作的美味披萨让我们垂涎欲滴。你们用灵巧的小手将我们学习过的捏泥技能巧妙的变通,让我们相信你们的游戏你们做主,我相信你们的创意一定也会让小朋友们感非常受用,同时也会拓宽其他小朋友的眼界,加油哦,开动你们的小脑袋,期待你创造出更多好的作品。

推荐第2篇:轻负担高质量教学心得体会

谈“轻负担高质量”的小体会

任丽娜 一直以来,社会、学校、家庭一直都希望学生能有一个“轻负担,高质量”的学习环境。那么怎么样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的质量呢?听了黄德杰主任的《轻负担高质量》专题讲座,我豁然开朗。

在讲座前,黄主任让全体在座的我们用左手来写字切实亲身体验负担给学生们带来的巨大压力。整个讲座过程中,黄主任结合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两大版块内容,用富有哲理的思想理念,发人深省的教学故事以及鲜活生动的个人案例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解释了“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真谛。

学生的负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有形负担和无形负担。有形负担,指的是沉重的书包,假日各类的辅导班、强化班,大量的作业等。无形负担指的是老师、家长等给予学生的精神压力。这压力虽然是无形的,但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性格形成,意志品质培养等等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要减轻这些负担,要靠大环境,也要靠我们教师的宣传,有些道理家长并不懂,我们可以解释,建议家长看看报纸、书籍中有关现代教育的内容,逐渐地去理解,让孩子做父母的工作„„作为教师,应在平时多留心,用眼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用心跟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以便及时加以引导,纠正他们某些错误的认识或行为。只要教师多注意,多留一份心,就能及早发现问题,为学生正确导航。此外,作为教师,对学生要细心意外,还要对自己注意细节,平时要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从细微处感染学生,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大量的作业长时间地把学生禁锢在书桌前,日久天长,他们倦了、厌了、烦了,作为教师,布置作业要适当,可以不留或少留家庭作业,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学生才会轻装上阵,才会有时间有机会有潜力发展自己。

做到了学生的轻负担,我们在教学方面也要高质量。

我们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差,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的不敢想象,比如在英语教学中,我发现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好多连三年级学过的单词都不会拼读,有的甚至连最简单的26个字母都不会默写!还有这些学生在上英语课习惯很不好,做小动作,回头说话,还跟老师顶嘴,作业不按时完成等;而且甚至有的孩子不以为完不成作业是不对的,学生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轻负担高

质量的素质教育就必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第一,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让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追求有效教学,力求实现“教”必须有效。让学生在参与课堂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收获,在收获中内化,在内化中发展。让“高质量”伴随孩子!教师认认真真去上课,把那种尽摆师道尊严、牵着学生鼻子走的课堂清除出去;把不明目标、不识真谛课堂清除出去;把趾高气扬地训斥、指责甚至侮骂学生的课堂清除出去;把素质不高、学识不深的课堂清除出去„„ 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改,扎扎实实上课,使课堂真正成为关注学生、关爱学生、善待学生的“爱心堂”。

第二,建立典雅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家”的氛围中体验温暖,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彰显自身价值,力求实现“学”必须快乐。培养学生对学习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是首要任务,格拉斯说:人有了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就会想方设法通过自学来获得自己所想要的知识,就会懂得自己想要懂得的一切。在教学上要有所突破,就要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启动了学生的内驱力,诱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着学生的能力。比如英语课堂中,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爱好与兴趣创设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学,教学效果自然就提高了。

轻负担高质量是我们教育的一条高速公路,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它是我们永远的追求。减负不是不要负担,不是一味地为减而减,而是要减去那些不合理的负担,把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对学生全面和谐的健康发展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学习之中。减负是要把学生从过分强调分数的命运中解放出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分数”转向“为了学生的一切”,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为了提高教育质量。

推荐第3篇:超轻黏土解说词

超轻黏土解说词

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些作品,是孩子们用超轻粘土做成的。超轻粘土是纸黏土里的一种,捏塑起来更容易更舒适,也更适合造型。颜色多种,可以用基本颜色按比例调配各种颜色,混色容易,易操作。用它制成的作品很可爱,而且环保无毒。作品完成后不需烘烤,自然风干,而且干燥后不会出现裂纹。用这种材质制成的作品可以保存4到5年不变质不发霉。在制作时结合少年儿童喜爱的卡通、动画,塑造活泼现代的粘土形象;传承中华文明,塑造内涵丰富的粘土形象。制作时可以丰富每一个人的塑造能力、想像力、创造力。

推荐第4篇:高岭石黏土简介

高岭石黏土简介

学号:201511101080

学生所在学院:材料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郭永鸿

任课教师:李亮

教师所在学院:材料工程学院

2017年9月

高岭石黏土简介

摘要:高岭石(kaolinite) 亦称“高岭土”、“瓷土”。一种黏土矿物。因首先在江西景德镇附近的高岭村发现而得名。由长石、普通辉石等铝硅酸盐类矿物在风化过程中形成。呈土状或块状,硬度小,湿润时具有可塑性、黏着性和体积膨胀性,特别是微晶高岭石(亦称“蒙脱石”、“胶岭石”)膨胀性更大(可达几倍到十几倍)。由微晶高岭石和拜来石为主要成分的称“斑脱土”。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高岭石、黏土、应用 引言

粘土一般由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成。一般在原地风化,颗粒较大而成分接近原来的石块的,称为原生黏土或一次黏土。这种黏土的成分主要为氧化硅与氧化铝,色白而耐火,为配制瓷土之主要原料。而黏土再继续风化而变幼,再经流水及风力迁移,而在下游形成一层厚厚的黏土,称为次生黏土或二次黏土。这种黏土因受污染,含金属氧化物较多,色深而耐火度较低。因黏性及可塑性佳,为配制陶土之主要原料。现以高岭石黏土进行简单介绍。

一、高岭石的特征与分布

1特征

高岭石英文名称为kaolinite。主要是长石和其他硅酸盐矿物天然蚀变的产物,是一种含水的铝硅酸盐。高岭石为或致密或疏松的块状,一般为白色,如果含有杂质便呈米色。高岭石纯者白色,因含杂质可染成其它颜色。集合体光泽暗淡或呈蜡状。具极完全解理,硬度2.0~3.5,相对密度2.60~2.63。致密块体具粗糙感,干燥时具吸水性,湿态具可塑性,但加水不膨胀。高岭石亚族包括高岭石、地开石、珍珠石三种多型。它们的理论结构式为 Al[Si4O10](OH)8,层间不

含水。[2] [1] 2分布

高岭石分布很广,主要是由富铝硅酸盐在酸性介质条件下,经风化作用或低温热液交代变化的产物。在低温热液作用下,当含CO2的酸性水溶液作用于不含碱的铝硅酸盐和硅酸盐时,可引起高岭石化作用,形成的高岭石常依长石、云母、黄玉等成假象。中国高岭石的著名产地有江西景德镇、江苏苏州、河北唐山、湖南醴陵等。世界其它著名产地有英国的康沃尔和德文、法国的伊里埃、美国的佐治 亚等。高岭石是陶瓷的主要原料,在其它工业中也有广泛使用。高岭石经风化或沉积等作用变成高岭土,而高岭土则是制作陶瓷的原料。除此以外,高岭土还可作为化工填料、耐火材料、建筑材料等等,用途十分广泛。中国江西的景德镇有一个高岭村,这里盛产高岭土,故名。明末,在景德镇高岭村开采此矿,后经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按高岭土之音译成“Kaolin”介绍到世界矿物学界。

二、高岭石的结构形态

高岭石属于三斜晶系,a0=0.514nm,b0=0.893nm,c0=0.737nm,α=91.8,β=104.7,γ=90,Z=1。结构属TO型,即结构单元层由硅氧四面体片与“氢氧铝石”八面体片连结形成的结构层沿c轴堆垛而成。层间没有阳离子或水分子存在,强氢键(O-OH=0.289nm)加强了结构层之间的连结。实际结构中,由于“氢氧铝石”片的变形以及大小(a0=0.506nm,b0=0.862nm)与硅氧四面体片的大小(a0=0.514nm,b0=0.893nm)不完全相同。因此,四面体片中的四面体必须经过轻度的相对转动和翘曲才能与变形的“氢氧铝石”片相适应。高岭石中结构层的堆积方式是相邻的结构层沿a轴相互错开1/3a,并存在不同角度的旋转。所以,高岭石存在着不同的多型。最常见的多型是1Tc,其次有迪开石(dickite)和珍珠石(nacrite),而1M多型少见。通常所说的高岭石是指1Tc高岭石。上述高岭石结构层在堆叠过程中,如果在层间域内充填一层水分子,则形成埃洛石Al4[Si4O10](OH)8·4H2O。在埃洛石的晶体结构中,由于层间水分子的存在,破坏了原来较强的氢键连结系统,硅氧四面体片与“氢氧铝石”片之间的差异通过卷曲才能得以克服。从而使埃洛石呈四面体片居外、八面体片居内的结构单元层的卷曲结构形态出现。因此,埃洛石的结构可视为被水分子层隔开的高岭石结构,c0=1.01nm。多呈隐晶质致密块状或土状集合体。电镜下呈自形六方板状、半自形或它形片状晶体。鳞片大小一般为0.2~5μm,厚度0.05~2μm。有序度高的2M1高岭石鳞片可达0.1~ 0.5mm,有序度最高的2M2高岭石鳞片可达5mm。集合体通常为片状、鳞片状、放射状等。 [2]

三、高岭石黏土的主要应用

1.工业应用

高岭石粘土除用作陶瓷原料、造纸原料、橡胶和塑料的填料、耐火材料原料等外,还可用于合成沸石分子筛以及日用化工产品的填料等。

高岭土的开发和利用,为景德镇制瓷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世界陶瓷工艺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变革作用。随着瓷胎最初的单料成瓷(使用瓷石一种原料制造瓷器)到后来的二元配方(使用瓷石和高岭土两种原料制造瓷器),制瓷工艺也日益优异。以高岭土作为制瓷原料,大大促进了陶瓷工艺水平和制品质量的提高,促进了陶瓷的发展。

高岭石具有白度和亮度高、质软、强吸水性、易于分散悬浮于水中、良好的可塑性和高的粘接性、抗酸碱性、优良的电绝缘性、强的离子吸附性和弱的阳离子交换性以及良好的烧结性和较高的耐火度等性能。我国有极其丰富的高岭石矿物,仅广东就有6个大型高岭土矿床。纳米高岭石可用于涂料、造纸、环保、纺织、高档化妆品、高温耐火材料的制造。目前我国使用的涂料大多是传统的有机化学溶剂型涂料,存在有毒性,危害人体健康,且耐洗刷性差。利用纳米技术研制的纳米高岭石涂料颗粒细、白度高、分散性好、化学稳定性好、耐洗刷性可提高1000倍,无毒无害,具有自洁性、抗沾污性、抗老化性、透气性,杀菌和防霉能力强,流变性、涂刷性、弹性好(可防止裂纹产生),质感细腻。另外,还可以制成不同用途的特种纳米涂料,如抗紫外线涂料、隐身涂料等。现我校纳米技术研究所已完成高岭石纳米化的实验室研究工作,生产工艺成熟,中试已完成。 2.技术特点 纳米高岭石涂料颗粒细、白度高、分散性好、化学稳定性好、耐洗刷性可提高1000倍。纳米高岭石还可用于造纸、环保、纺织、高档化妆品、高温耐火材料的制造。纳米涂料、陶瓷、造纸、涂层的研究和生产,申报国家专利,并与中外企业、公司合作建立股份有限公司,将产品打入国内、外市场,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1]

四、结束语

中国著名产地是江西景德镇、江苏苏州及湖南南界牌、山西大同等地。希望随着时代的发展高岭石黏土能开发出更加广阔的用途。

参考资料

 1.朱江.《岩石与地貌》.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11  2.河海大学《水利大辞典》编辑修订委员会.《水利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10

推荐第5篇:课题:盘子黏土画

创意超轻黏土制作——盘子画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体验超轻黏土这种材料的特点,通过制作,培养学生制作的兴

趣.

2、认知目标:了解利用超轻黏土制作的基本方法,主要掌握手捏法、泥条

法.

3、实践目标:能用手捏法、泥条法制作好看的盆花。教学准备:

1、教具:范例(做好的盘子黏土画)

2、学具:超轻黏土、小工具、颜料、画笔、水桶、盘子 教学过程:

引入

出示用超轻黏土制作的炫彩弹性盘子黏土画,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材料的特殊点:超轻黏土有弹性(做个小球能弹起来),易干,质量轻。

对材料的特点进行体验活动

1 制作炫彩弹性小球(同学们说这是阿尔卑斯糖) 2) 超轻黏土造型方法的介绍 直接示范: 手捏法。这是泥造型中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可用整块泥塑造形象,局部再用手拉、捏、搓、卷、压、插、接、贴等技法刻画。这个手捏法可以直接捏出花瓣、小蜜蜂的,叶子的形状等。 泥条法。即用手将泥搓 成长条,再把泥条围起来,使它成为一种器物,在制作时不要多压,保留形态的泥条。花篮、花枝都可以利用泥条法制作出来。

主要先学这两种简单易懂得方法,制作出盆花。 三

制作过程

1、先用颜料给盘子涂好颜色,给予启发:类似于披萨样的颜色拼盘(在黑板上画出)、同一色系的颜色渐变(拿出颜料直接展示说明什么叫同一色系)、不同颜色的渐变(颜料直接展示)、青花瓷(黑板上画出)等,学生直接选择画好盘子的底色。

2、用泥条法拼出花盆的形状以及花枝,用手捏法捏出叶子、花的形状。

延伸

同学们回家可以思考:用今天所学的超轻黏土制作方法还可以制作哪些好玩又有实用性的物品.

推荐第6篇:3沙子与黏土

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一年级科学

执教人:朱春明

3沙子与黏土

教学目标:

1.能够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黏土。2.学会描述并区别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征。

3.能够描述沙子和黏土渗水现象的不同,并试着作出解释。4.能够举例说出沙子和黏土的用途。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描述并比较沙子和黏土的特征。

难点:做沙子和黏土渗水的实验并试着解释所看到的现象。 教学准备:

1.干沙子和干黏土若干。

2.用于筛取黏土的器材:广口瓶、铝箔、皮筋、针和培养皿。3.用于做渗水实验的器材:过滤杯、烧杯、水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识别沙子和黏土

1.教师提出话题:沙子和黏土也是我们身边经常能看到的东西,你认识它们吗? 2.让学生说说他们在哪里见过沙子,是怎么玩沙子的。

向学生介绍一种获得黏士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上节课用具到的“筛”的方法.把筛得细细的泥土再用极细的针扎的孔米筛,从这些细孔里!筛出来的就是黏土。

3.条件允许的话教师不妨在课堂上做一做筛取黏土的实验给学生看,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积累直观经验。

活动二:比较沙子和粘土的不同

1.为学生提供数量相当的干沙子和干黏土各一份,提问:干沙子和干黏土有什么不同?提示学生要通过观察发现不同。

2.看一看、按一按、捻一捻的方法要适当指导。

3.在黑板上出示一些用于描述干沙子和干黏土特点的词语,提手册示学生在描述干沙子和干黏土不同点的时候可以用这些词语,当然也可以用自己想到的别的词语。活动三:比较沙子和粘土的渗水性

2017——2018 第二学期

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一年级科学

执教人:朱春明

1.鉴于一年级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弱,建议教师按照教材上的验视实验方法提前组装好器材,学生只负责将两杯清水分别倒入沙子和黏土中。

2.实验前,教师要将做法交代清楚。特别要提醒学生,为了的配实验器材。 活动四:了解沙子和黏土的用途

1.结合图片、视频,介绍沙子和黏土的几种用途。猜猜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2.启发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沙子和黏土。提示学生可以按照生活的领域来说,如衣、食、住、行,也可以按照场景的不同来列举。

教学反思:

2017——2018 第二学期

推荐第7篇:8、纸黏土浮雕

八、纸黏土浮雕

(-)教学目标

1.掌握纸黏土制作的简单技法。2.学会规划制作流程。

3.能按照教材中的步骤图完成简单“纸黏土浮雕”的制作。(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纸黏土的制作技法,能根据教材中的步骤说明完成简单纸黏上浮雕的制作

2.教学难点:设计制作流程。(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纸黏土浮雕成品;相关教学设备。

2.学生准备:纸黏土材料;自备背景底板一张;制作工 具等。

(四)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通过浮雕艺术引入项目。

2.探究学习,认知材料,学习技法。

提问:请大家观察纸黏土浮雕图片,说一说它们的立体效果是如何呈现出来的。(用纸黏土捏出来,然后粘贴在纸上) 介绍纸黏土及使用纸黏土制作的浮雕展示纸黏土制作工具 提问: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这些工具是如何使用的? 教师系统梳理讲解纸黏土制作的技法:拉、捏、搓、卷压、插、接、贴

提问:以前的课程中,我们都是按照步骤说明制作的,这次我们试一试先不看步骤说明,自己说一说这个向日葵纸黏土浮雕应该怎么制作,流程是什么? 学生一边讨论,教师一边启发:设计方案、准备材料、制作部件、组合安装、测试改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制订计划、方案的能力) 3.实践体验,制作浮雕。

让学生自己设计向日葵纸黏土浮雕的草图,教师指导并修改,要考虑各色纸黏土材料的数量。

让学生按照自己整理的制作流程开始制作。(也可以让学生按照教材上的流程制作) 学生绘制背景底板,捏制部件、组装。 4.交流分享,评评议议。

让学生展示作品,比一比谁的纸黏土浮雕制作得最好引导学生客观地进行自评互评,着重对流程合理、设计新颖、造型美观等方面进行评价。 5.拓展活动,巩固知识。(可以作为课外内容)

推荐第8篇:创意黏土小组教案

创意黏土小组

第一课: 神奇的超轻黏土

第二课: 我的书房我做主

第三课:

大家来当 “ 泥人张”(一)

第四课:

大家来当 “ 泥人张”(二) 第五课: 面具设计师

第六课:

春天来了

第七课:

果园大丰收

第八课:

动物总动员之

小鸡快跑

第九课:

动物总动员之

欢乐森林 第十课:

海洋探险------奇特的深海鱼

第十一课:

海洋探险------欢乐潜水艇

第十二课:

舌尖上的中国----------馋嘴小吃

第十三课:

舌尖上的中国---------面点大师

第十四课:

茶韵飘香------茶器具的制作

第十五课:

中国印中国结,我的中国心

第十六课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节的礼物

创意超轻黏土制作

春天来了-------泥塑植物角

教学目标: 1 情感目标: 感受因季节而生机盎然的植物世界,培养学生爱护自然 爱护绿化的意识 2 认知目标: 掌握用超轻黏土制作植物和花瓶 花盆的方法 3

实践目标: 让学生学会不同植物搭配不同花瓶 花盆.教学准备: 课件

超轻黏土

激趣导入

仙人球四季常青,其形状奇特,具有观赏价值;它的生命力极强,能够克服恶劣的环境在沙漠里生长,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你见过这种植物吗?下面我们用泥巴做一个仙人球吧!

2观察思考观察仙人球,说说它的形状和结构特点。 二 实践探索 学习用徒手成型的方法做一个仙人球。 介绍方法: A捏球身先将一块泥巴搓成椭圆形。 B粘上泥条捏出棱角边

先将泥条从上到下粘接在椭圆形上,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挤捏泥条外侧,使其成棱角边,上部顶点可用工具整理好。

C添加剂

将泥巴搓成小锥形,涂上泥浆,粘接在棱角边上。 D组合整理完成

可以用牙签将几个大小不同的仙人球插接在一起。除了用泥条做刺以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1) 怎样制作的仙人掌?你还能做哪些有趣的造型呢?

学生尝试用超轻黏土制作一个仙人掌.

2)春天有很多花盛开,你喜欢哪些花?这些花在造型上有什么提点?

3)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图片资料,制作一朵自己喜欢的花.

制作花瓶或花盆

美丽的鲜花需要漂亮的花瓶或花盆来摆放,你看见过什么样的花瓶或花盆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出示几幅不同的花瓶 花盆图片。学生发挥想象,创新构思,动手装饰自己的花瓶或花盆,组织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各自的设计方案和制作步骤,相互设计,取长补短,并根据需要作出适当的改进。

1、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和制作步骤,动手操作。

2、教师巡视,引导同组学生协作,帮助有困难的学生。3 学生制作完成,问学生:你做的花瓶好看吗?能不能再把它装饰一下,让它更漂亮呢? 进行制作。

评价

比一比,谁制作的植物与花盆(花瓶)最配

教学目标:

创意超轻黏土制作果园大丰收

1情感目标: 感受因季节而生机盎然的水果世界,培养学生爱护自然 爱护绿化的意识

2 认知目标: 掌握用超轻黏土制作水果的方法

实践目标: 让学生学会水果的制作方法,特别是水果表皮的机理处理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

超轻黏土

认知导入

1 课件 快乐碰碰响.学生说说水果的名称 2 你们知道什么是凤梨?

凤梨就是菠萝,是生长在热带的一种水果,它香甜可口,而且外形也很独特。 你能用超轻黏土制作做一个菠萝吗? 3 葡萄有什么特点?葡萄有哪些颜色? 二 观察与制作思考:

1 观察菠萝,说说菠萝与其他水果在外形上有什么区别? 2 制作过程: A)将布平铺于碗底

B)铺泥球 将事先做好的泥球挨个铺在碗底,并用泥浆粘牢。然后用手轻轻将内壁抹平,使泥球之间粘接得更牢固。 C)继续围筑菠萝身

D)收口并留一个小洞 收口时的泥球粘在下层泥球的内侧,泥球交错排列会更结实。 E)做“叶子”:先将泥巴搓成两头尖、中间粗的短条状,然后将其轻轻压扁卷曲成叶状。再将多片叶子旋转重叠粘接。粘插顶部“叶子”.3 又到葡萄成熟的季节了。那一串串晶莹的葡萄就像无数剔透的明珠,在绿叶的掩映下,充满了诱惑。真想美美地吃一口。想用泥巴做一串葡萄吗?赶快准备吧! 3学习用泥条盘筑和徒手成型的方法制作一盘葡萄。

A、制作泥盘底先将泥巴用手或擀面棍压平,用牙签画一个圆形,然后用雕塑刀切割成型。盘筑时,上下泥条对齐后粘牢。

B、盘筑盘边先搓泥条,然后将泥条沿盘边粘接,向上盘筑。

C、制作葡萄叶(1)用雕塑刀把压平的泥巴切割成葡萄叶子的形状,再用牙签画出叶脉。 (2)用泥浆把切好的叶子粘贴在盘沿上。 仔细观察一下,葡萄的叶子是有大有小的哦!

D、制作摆放葡萄将泥巴团成大小相近的圆球形,并摆放到盘子中,用泥浆粘牢。 三 思考与实践

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做出其他形状的果盘和不同的水果吗?自己动手试一试。 创意超轻黏土制作

动物总动员之

小鸡快跑

教学目标: 1 情感目标: 感受小动物带给人的乐趣,

2 认知目标: 掌握用超轻黏土制作小动物的方法

实践目标: 让学生学会公鸡 母鸡 小鸡的制作方法,学会观察并归纳同一种类的动物形态上的不同点.教学准备:课件

超轻黏土

一、创设情境,导入

出示动画片 《 小鸡快跑》的片段

,鸡笼里的鸡叫声:有许多鸡,公鸡、母鸡、小鸡… 老师要考考你们,你们能把这些鸡画给老师看看吗?

学生开始在纸上画,师请两生上黑板表现,提示绘画时要抓住鸡的基本形和动态特征,才能很生动。

出示图片仔细看一看鸡有哪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长的什么样。 公鸡、母鸡、小鸡在形体上各自有什么特点?

二、探索制作

1 多媒体演示鸡的陶艺作品,其中有陶胚、也有施釉烧制成功的作品 我们每制作一件陶艺作品,都要先进行构思,之后再考虑用什么方法制作合适、怎样去制作!

2 现在也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想做成什么样的鸡,怎样做的与众不同,又如何去表现每一部分。

3 想好后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交流一下看法。还有、我们在制作时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采取同学、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生思考、讨论)

4 学生动手制作

评价与欣赏

将作品展出,学生进行评价,然后将公鸡、母鸡、小鸡 摆放成一个场景图。

创意超轻黏土制作

动物总动员之

欢乐森林

教学目标: 3 情感目标: 感受小动物带给人的乐趣,

4 认知目标: 掌握用超轻黏土制作能活动的动物的方法

3 实践目标: 让学生学会制作肢体能活动的动物的方法,学会观察不种类动在形态上的不同点.教学准备:课件

超轻黏土

一 激趣导入 小动物当然会动,可是你见过用泥巴做的小动物也会动吗?仔细观察,看看它们是怎么做的?你知道了吗?

二 尝试制作能活动的动物

1 你见过梅花鹿吗?说说它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2 试着做一只会动的梅花鹿。想一想,鹿腿可以用其他的东西代替吗? A、做鹿头把一块泥巴搓成圆球状,捏出嘴巴,再粘上眼、耳、鼻。 B、做鹿身用一块泥巴搓成一个椭圆形,再粘上一个小尾巴。 C、做鹿腿组合粘接

(1)先把鹿腿粘接在鹿身两侧,用手指轻压并抹平。 (2)再用弹簧把头和身体连接起来。

注意:弹簧的两端是分别旋转插入的。

D、装饰成型梅花鹿身上的花斑点可以用泥球装饰,也可以用硬的物品压印出花纹。 3 你做的梅花鹿的头能摇动吗?想一想,除了梅花鹿,你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做哪种小动物呢?除了头可以摇动,你还可以让其他部位动起来吗?

方法的延伸

1 利用刚才制作头能摇动、四肢能动的梅花鹿的方法来制作别的动物

学生分小组进行制作:选择一个动物造型,然后设计造型,并使动物的头、四肢能活动

欣赏与评价

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特别是如何使四肢能动的工艺要详细介绍,然后组织评价,哪种方法效果更好。

创意超轻黏土制作

海洋探险------奇特的深海鱼

1 教学目标:

2情感目标:让学生喜爱深海鱼,形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鱼类的意识。

3 认知目标: 掌握用超轻黏土练习巩固球压片、条压片的塑型手法,制作深海鱼以及海洋植物的方法

实践目标: 让学生学会制作深海鱼以及海洋植物的方法,学会观察不种类鱼在形态上的不同点.4 教学准备:课件

超轻黏土白泥、蓝泥、红泥、黄泥、绿泥以及绘画纸,绘画工具,粘胶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引入

教师播放一段《海底总动员》的视频,要求学生观察海洋鱼类、水草和海底的其他事物。 在视频放映结束后,教师先和学生讨论海底的鱼和水草的形态 二

制作过程:

1 教师拿出一只做好的小鱼,请学生仔细观察它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它的身体、尾巴、鳍、眼睛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想一想这些部分分别是怎么做出来的? 2 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3 自由表述了答案后,教师进行小结:鱼有—个身体,身体是球压片做的;尾巴是两个球压片组成的;肚子下的鳍是一个小圆片做的;鱼身上还有漂亮的鱼鳞,它的眼睛是用黑色的小圆球做的。

4 学生尝试制作海洋鱼

5 出示不同海洋鱼的造型,学生思考如何表现出这些鱼的特点 6 以小组为单位 ,分工合作,制作出3至5种不同造型的鱼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背景的制作

出示不同的海洋植物,学生思考如何把握海草的造型,制作出场景图 将制作出的海洋鱼类布置在场景图中,形成完整的作品。

赏析

学生作品赏析,并进行经验交流

拓展

海洋里除了鱼类还有什么动物?你能制作出吗?

创意超轻黏土制作

海洋探险------欢乐潜水艇

教学目标:

5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潜水艇,有创新的意识。

6 认知目标: 掌握用超轻黏土制作潜水艇的方法。

实践目标: 让学生学会制作潜水艇的方法,学会用超轻粘土表现铁皮、螺母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 超轻黏土白泥、蓝泥、红泥、黄泥、黑泥以及绘画纸,绘画工具,粘胶若干。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出示关于潜水艇的动画片 ,了解潜水艇的外观造型

二 方法介绍 1 演示用超轻黏土进行制作的过程

A 将红色软陶揉成椭圆形,然后把较粗的一头剪掉。

B把蓝色软陶揉成半圆形和红色软陶粘在一起做成潜水艇。 C将黄色软陶擀成片状并剪成一个长方形,在潜水艇上围一圈。 D 揉三个黄色小颗粒并压扁,像这样粘在潜水艇的尾端。

E将紫色软陶揉成椭圆形粘在潜水艇上,然后用工具在上面扎一个小洞,再揉一个黄色小细条粘在小洞里,这样一艘潜水艇就做好了。

学生尝试练习,了解潜水艇基本造型

三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创意潜水艇的设计及制作

1 引发思考:出示各种卡通造型的潜水艇,引发思考,如何使你的潜水艇更独特,可以结合某些海底动物的造型特点进行潜水艇的再创作. 出示鲨鱼 鲸鱼 乌贼 海星 海龟等造型

思考可以将哪种海洋动物的造型与潜水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讨论,如何设计新款的潜水艇,统一方案后进行制作

欣赏与评价

学生作品展出,先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然后进行评价,说说哪一组的潜水艇比较有创意

创意超轻黏土制作

舌尖上的中国----------馋嘴小吃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体验用超轻黏土制作的乐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了解

我国各地的风味小吃的特点,增强民族认同感以及自豪感。

2、认知目标:巩固超轻黏土基本操作能力,以了解各种糖葫芦的造型和花色为

契机,让学生学会把握生活中常见食物的特征,通过黏土制作的过程重现出来。

3、实践目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用黏土制作风味小吃。教学准备:

1、教具:糖葫芦模型、实物、范例、一次性盘子、小竹签、超轻黏土

2、学具:超轻黏土、小工具、小棍儿..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3种描述猜一种风味儿小吃!

它是一种很有北京特色的传统小吃;、它是用一根小棍儿穿在一起的;、逛街的时候会 看到一个举着一根杆子,杆子一端是插满红彤彤、造型奇特的…有很多串儿,每次看见都想买一串儿来解解馋… 生:糖葫芦!

二、用黏土制作糖葫芦

1、播放图片并解说

冰糖葫芦是北京的一种传统小吃,尤其是进入秋冬季节,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会听到小贩的叫卖声、吆喝声。裹着糖的小果、五六个串成一串,有山楂的、有葡萄的、有哈密瓜 的、有猕猴桃的、还有山楂夹豆沙粘上芝麻仁的,看着就想流口水。不管男女老少,人手一串冰糖葫芦,歪着头咬上一口,薄薄的冰糖下面是饱满的红果.师:看过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生:想吃、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串糖葫芦……

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用彩泥来制作冰糖葫芦!

2、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冰糖葫芦也从传统、单一的工艺制作发展到现在的品种繁多,花样齐全,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也由北京发展到全国各地,不管是大街小巷还是闹市区,到处可见。

出示实物糖葫芦(纯山楂、花色样式)进行对比。

师:请同学们说说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糖葫芦,它的形状、颜色,糖葫芦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糖葫芦重点说说糖葫芦的造型、品种、怎么制作……

3、探究(小组讨论)

师:今天老师也给同

学们带来了很多糖葫芦,请同学们分组来拆一拆,看一看,然后进行小组讨论,研究出糖葫芦的制作方法学生发言,谈一谈怎么制作糖葫芦,说说自己的想法。

4 制作实践:现在老师宣布,今天的糖葫芦争霸赛现在开始,哪一组的作品最受欢迎、最有创意,就会赢得今天的冠军,戴上王冠的帽子。有信心吗?

放课件和音乐,老师巡视辅导,鼓励中度生,重点辅导个别重度生。 作品完成的把作品插在老师提前准备的道具上!

三、评价活动。

学生扮演“营业员”。请营业员(如果是哪个学生的作品,哪个学生就扮成营业员)谈谈,你的糖葫芦好吃,好看吗?(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重点描述自己作品的创意,同时也可以推销别人的作品),“顾客”要说出自己买的产品的原因和想法。

四、延伸

说说你家乡有什么风味小吃,你能用黏土制作出来吗?(学生在课前已准备好了资料,在课上介绍,并制作)

创意超轻黏土制作

舌尖上的中国---------面点大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民间泥塑的内容、历史,学习泥塑造方法,感受排列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2、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3、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及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泥塑的方法如搓、捏、刻等及面点的制作方法。

2、泥塑造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学生:超轻黏土,牙签、竹筷、抹布等。

2、教师:有关中国特色面点的资料、橡皮泥,牙签、竹筷、抹布等。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播放各地面点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各地面点的特点 2 分小组制作面点小吃:面条、大饼、汤圆、饺子 ⑴要求:面条——看谁做得又细又长; 大饼——看谁做得又大又薄; 汤圆——看谁做得最圆; 饺子——看谁做得最美观。 ⑵组织各小组进行交流

3 小结出制作面点的几种常用方法:搓、捏、压、刻、挖

特色花样馍的制作

出示花样馍的制作

花样馍,更需要技巧。捏块面团,里面装几颗枣,在手上团好,经剪刀“嚓嚓”在背部剪开花,在头上摁颗绿豆,嘴巴衔枚红枣,一只绿豆眼睛、红嘴巴的刺猬,立刻展现在面前,栩栩如生,小巧可爱;捏条面鱼,鳞鳍俱全,活灵活现,称为年年有余……软软的面团,很快变成各种“精灵”。还有枣花、枣山,大似锅盖,象征吉庆年丰,财宝如山。

花样馍由来:在我国的历史悠久,据传在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安定后方而进军西南,在横渡泸水时,因瘴气熏天,毒液漫流,过河士兵中体弱者多触水致死,军队难以挺进。诸葛亮面对此景心急如焚,想来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惩魔,保佑生灵,于是命杀牛宰猪,包成面团,投于水中以示供奉。后来这种面食就流传了下来,并且成了北方人餐桌上的主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花样馍 三 赏析与评价

各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花样馍,并进行简单的方法介绍,然后进行最佳创意与最佳制作工艺的评选. 创意超轻黏土制作

茶韵飘香------茶器具的制作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初步掌握用超轻黏土制作茶壶及茶道组合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及对主题性泥塑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茶具的制作,增强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从而感受茶文化的艺术魅力.教学准备:

1、学生:超轻黏土,牙签、竹筷、抹布等。

2、教师:有关茶用具的资料、超轻黏土,牙签、竹筷、抹布等。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各种茶具,着重介绍茶壶造型 感知不同的茶壶的造型:

结合图片介绍各种材质的茶具: 瓷器茶具 玻璃茶具陶土茶具 金属茶具 木制茶具 建立对茶壶 茶杯的表象认知.

茶壶茶杯的制作 1 )介绍基本造型的制作方法:

1、将褐色软陶揉圆压扁,再取少量褐色软陶揉出一个小颗粒。然后将小颗粒放在褐色圆片上做成壶盖。

2、取褐色软陶揉圆,然后调整成一个圆柱体作为壶身。

3、把做好的壶盖盖在壶身上。

4、将褐色软陶揉成条状,然后剪下一截像这样弯曲着粘在壶的一侧做壶嘴,再剪下一截粘在壶的另一侧调整形状做成壶把。

5、用剪刀在壶嘴上斜着剪掉一截,然后调整形状,这样一个茶壶就做好了。

2)学生尝试制作 3) 创作新的茶壶

思考,可以进行怎样的改变? 可以从壶的造型上进行改变,也可以通过加装饰物进行改变.1) 学生依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茶壶的再创作.

茶壶作品展示,方法介绍

学生展示自己的茶壶作品,并针对有特色的部分进行介绍

茶道组合的制作 1 通过课件进行介绍: 茶道六君子指的是茶筒、茶匙、茶漏、茶则、茶夹、茶针。

1)茶筒:是用来盛放茶叶的。和我们说的茶盒是一个,最为常见的君子之一了。 2)茶匙: 茶匙就是为了方便卫生的取茶叶的一个小勺子,用来把茶叶从茶荷中拨到泡茶的用具里。

3)茶漏:是放到壶口便于把茶从茶荷中放入壶中;这个基本没多大用,就和我们倒汽油到车里需要用个漏斗一样。

4)茶则:是用来盛放茶叶,展示给品茶者看的;这个不多说了,就是装茶叶的同时让大家欣赏茶叶外观的器具。

5)茶夹:是用来夹品茗杯;方便且卫生,因为一般品茗杯需要用开水消毒显示卫生的,正好用茶夹取出来,卫生也好看。

6)茶针:是一个细长的针状物体,当茶壶被茶叶堵塞是用来疏浚壶嘴;方便茶水流出 2 把握茶道六君子的造型特征

学生通过观察,说说茶道六君子的造型特征,在制作前先进行特征的观察,有利于造型的把握.3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茶道六君子的制作

交流制作心得,评选最佳制作者

学生交流制作心得,并评选出工艺最佳的作品.

拓展

利用制作的茶具进行基础的斟茶动作练习,进一步感受茶文化.

创意超轻黏土制作

:

中国印中国结,我的中国心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初步掌握用超轻黏土制作中国印中国结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及对主题性泥塑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中国印中国结的制作,增强学生民族的认同感,从而感受中华民族深远的文化底蕴. 教学准备:

1、学生:超轻黏土,橡皮 雕塑刀、黏合剂等。

2、教师:中国印中国结的资料、超轻黏土,牙签、竹筷、抹布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03年8月3日在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举行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全球发布仪式。会徽的图形为中国传统印章中的一种“肖形章”,其正式名称你知道吗? 让我们一起用超轻黏土做这个印章吧。准备好了吗?

二 观察思考:

观察中国印图形的特点,并画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草图。

三 实践探索

1、做印身 1.印身的基本形体。2.印章的雕刻面一定要压平整。

介绍装饰印身的一种方法:利用中国结的造型来装饰

出示各种中国结的造型,介绍不同的中国结不同的寓意: 中国结不仅造型优美、色彩多样,同时作品的命名,如“吉庆有余”、“福寿双全”、“双喜临门”、“吉祥如意”、“一路风顺”出等组配,都表示热烈浓郁的美好祝福,是赞颂以及传达衷心至诚的祈求和心愿的佳作。中国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丝线编结而成,每一个基本结又根据其形、意命名。把不同的结饰互相结合在一起,或用其它具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就形成了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吉祥装饰物品: 方胜结——一路平安 如意结——万事称心,吉祥如意 团锦结——花团锦簇,前程似锦

祥云结——祥云绵绵

双喜结——双喜临门桂花结——高贵清雅,富贵无疆 团圆结——团圆美满

双鱼结——吉庆有余

平安结——如意平安 鲤鱼结——吉庆有余 藻井结——方正平整,井然有序平安结——一生如意,岁岁平安 吉祥结——吉人天相,祥瑞美好 福字结——福气满堂,吉星高照 寿字节——人寿年丰,寿比南山 磐 结——吉庆祥瑞,普天同庆

学生可以利用超轻黏土制作出自己喜欢的中国结的造型,装饰在印身上

2、做印纽 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印纽,目的主要是用来装饰,便于拿握。

3、画图形

将草图反盖在印章的底面,用铅笔或牙签在半干的泥面上画出印章的图形,并将边缘多余部分切除。

4、刻印章 用雕塑刀在橡皮上将印章图形部分挖去(阴刻法),并将其他部分整理光滑、平整。

5、修饰完成作品:将橡皮 印身 与印纽黏合在一起

四 作品欣赏与评析

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并对中国印上的装饰:中国结的造型以及寓意进行介绍 进行最佳创意与最佳工艺的评选

五 拓展

想一想,利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还能制作哪些带有中国特色的物品?

创意超轻黏土制作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节的礼物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尝试运用搓、捏、缀等泥塑造型方式塑造漂亮的收纳盒或装饰项链.

2、情感目标:通过制作送给母亲的礼物,激起学生对妈妈的感恩之情。3 实践目标:学会利用超轻黏土制作实用品的方法

活动准备:超轻黏土

小珠子 亮片

活动过程:

引入

1 出示一首诗:游子吟,感受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孩子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提问:有谁知道母亲节的具体时间?母亲节是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2、师:母亲节快到了,你知道妈妈在母亲节最想收到什么礼物呢?

(根据前期对各自母亲喜好的了解,说说自己想送的礼物。)

二 制作项链及南瓜礼物盒的方法 1 出示项链范例,激发制作的兴趣

老师的妈妈一直想要一条独一无二的项链,最好是她最喜欢的爱心形状的。

看,这就是我送给妈妈的母亲节礼物——爱心项链。

重点提问:你想送给妈妈一条怎样的项链?

重点指导:引导学生说说妈妈最爱的图形、造型或者东西,拓展学生创作的思维。

例如:妈妈喜欢太阳花——做一条太阳花造型的项链。妈妈爱吃鱼——做一条有小鱼造型的项链。

小结:我们可以根据妈妈的喜好来设计项链吊坠的造型,这样就能表达对妈妈的一份爱心。

2 了解爱心项链的制作方法

重点提问:有谁知道我的爱心项链是如何制作的?重点指导:引导学生大胆根据范例推测大致的制作步骤。

3、师:接下来,你们说我来做,看看大家的方法能否作出一条漂亮的项链?

注意:针对有疑义的步骤可组织讨论、尝试,进而得出最好的解决方法。技法方面注意复习巩固搓、捏的技巧,重点学习累加、点缀的装饰手法对吊坠进行装饰、美化。

4 南瓜造型的盒子

项链做好了,我们要用一个盒子把它装起来,看看这个礼物盒象什么? 这个南瓜礼物盒是用超轻黏土制成的,有趣吧!你也想动手做一个吗? 观察思考说一说,南瓜礼物盒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实践探索学习徒手成型做南瓜礼物盒: (1)团泥球提示:将和好的泥巴团成泥球。

(2)捏盒身提示:左手托泥球,右手大拇指从泥球中间插入,与食指、中指相对用力一边挤压泥球,一边旋转,捏成中空盒身。

(3)粘泥条提示:先把泥巴搓成细条状,用泥浆涂抹粘接处后,再把泥条粘在上面,用手轻压粘牢。

(4)做盒盖提示:先用手将泥巴压成扁平状,再用竹刀把它切割成合适的形状。一定要把它装饰得漂亮点儿。

三 思考与实践

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制作其他样式的礼物盒,请你来设计一个送给妈妈的礼物盒

学生尝试设计 制作礼物盒

四 作品展示 评价与交流

学生将送给妈妈的项链与礼物盒展现出来,并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由妈妈喜欢什么来确定制作品的造型),并写上祝贺母亲节快乐的小卡片

推荐第9篇:轻干部联村工作心得体会

2016年轻干部联村工作心得体会

荀子曾在《劝学》中提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告知我们做事必须具有坚持不懈的毅力与精神。今年年初,省委号召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要求全省各级政府机构和部门积极响应与参与。作为普通年轻干部,深刻认识到了这次活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积极投身于联村事业中。

一、拓宽致富渠道,共建和谐农村

习近平同志提出:“为了建设新农村,需要千千万万的党员干部投身于农村事业中。”本次我联村的对象是一个基层贫困村,将致富列为本次联村活动的目标,结合村实际情况,想尽一切办法为该村每一个贫困户找到准确的发展道路,制定科学合理的全村脱贫计划,发展该村主导产业。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该村贫困户生活生产的问题,还未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专业技术、知识、政策等服务。在联村服务期间,最让我深受触动的是:在一次个人帮扶计划落实途中,随便进入了一家农户家中。这户农家当时只有一位老奶奶和辍学在家的孙女在家,我向她介绍了自己和此次到访的目的后,老奶奶紧紧地拉着我的手,指着家里面的水管说到:“这水可甜了,现在不用再到几里外去挑水喝了,你可是做了好事啊,共产党就是好,老了还能过上这么舒适的日子,儿女们生活也有了奔头,感谢您和政府?”一边说着话一边乐呵呵地抱出一个大西瓜,一定要我们尝尝才肯罢休,临走前百般挽留我们吃饭,由于我们还要赶往下一户农家,婉言谢绝了老奶奶。听着老奶奶质朴的语言,动力十足。

二、深刻反思自己,及时完善不足

作为联村干部,在工作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不耻下问,拉近与当地群众的距离,将群众当做自己的亲戚,将群众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同时随时反思自己,反思自己在联村工作是否出现办事浮躁、闹心不够的情况;是否出现作风不良、调查不仔细的情况;是否出现蛮横无理、专断专行的行为。始终坚持以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群众理论,随时提醒自己是一名党员的职责,在工作中强化学习,改正工作的不足与缺点,保证联村各项事务真正落实到位。

通过全村人员的共同努力,联村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然而人物艰巨,探索之路依然漫长。作为一名年轻的联村干部,必须时刻谨记老百姓,有意识地探索农村发展之路,无论发展曙光是多么的微弱,我始终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推荐第10篇:好玩的黏土(中班美工)

好玩的黏土(中班美工)

好玩的黏土活动目标:

1、通过创造性的活动,来认识黏土的特性。

2、体验创造性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黏土、水、图示(一盆黏土、三杯水、一勺盐)各种模具、一块油布、牙签、叉子、勺子、冰棒棍、塑料刀、各种石头、积木等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把黏土变成泥团,出示图示教师和幼儿一起按照图示把黏土加水混合,揉成泥团。

二、幼儿自由制作

1、宝宝蛋糕屋:利用模具制作点心、蛋糕。

2、小小设计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已有的材料搭建建筑,如围墙、房屋、碉堡等。

3、展评:“的作品是最棒的”请幼儿来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第11篇:超轻黏土——章鱼的制作

超轻黏土————章鱼制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超轻黏土,了解软陶的特点与制作方法。

2、巩固黏土活动的各种制作技能及使用工具的技能技巧。

3、通过亲自动手体验、制作,体验轻黏土作品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轻黏土材料的特性与章鱼的制作过程。

2、教学难点:如何把章鱼八个脚分均匀,排成圆。

三、教学准备:

1、幼儿已经掌握橡皮泥团圆,搓条,按压的技巧。

2、背景音乐、教师示范作品若干,黏土若干。

四、教学过程

1、欣赏小学生的轻土作品,适时介绍课外知识,开扩孩子们的眼界。

2、小游戏:变魔术。让孩子们了解三原色以及它们的变化规律。

3、让孩子们欣赏章鱼的轻土作品,观察它的外形及组成部分,请孩子们发言。

4、告诉孩子们:今天要用的材料是:超轻黏土。介绍一些它的特性。

5、老师详细讲解制作方法与步骤,特别要讲如何做好章鱼的八个脚。

6、指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老师给予指导。

三、作品展示

1、老师对幼儿全面评价、积极评价,鼓励孩子创新求异。

第12篇:《风儿轻轻吹》教学反思

《风儿轻轻吹》教学反思

2017至2018年第二学期

昭君小学

万常秀

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对大自然充满热爱,他们想象力丰富,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渴求探索未知的大千世界,小脑袋里装着“十万个为什么”,总是会出现许许多多新奇的想法。 尽管一年级的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感受到风, 但是却未必会去留心风在哪里,为什么会有风,风有什么作用,又有什么危害。当他们在大自然中玩耍时,也不一定会去思考风的作用,更对风的“脾气”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如何在风灾中自我保护。

所以我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通过使学生认识风,观察风,引导学生产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又要认识风的另外一面,知道风也会对人产生威胁, 需要学会保护自己。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步骤:

一、从学生生活出发,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想所见,来发现风、感受风的存在。如:春天的风吹在脸上暖暖的,很舒服。冬天的风吹在脸上会疼,很冷。红旗为什么在飘,花儿为什么动了起来。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到风儿的存在。

二、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和风儿一起玩,激发学习兴趣,感受风儿的力量。如果只是让学生认识一下风,这是不够的。所以,我还设计了不少的活动,让学生知道如何利用风儿来为我们做事,培养学生从小利用大自然为人类造福的思想。我设计了如下活动:

1、玩大风车游戏。

2、玩纸飞机游戏。

3、玩放风筝游戏。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自然体会到,风儿还能给我们带来游戏,进而,让学生与风儿对话,从而让学生从内心里喜欢自然。在这个基础上,再来体会,人们是如何利用风儿为人类做事的,播放视频资料:风力发电。让学生知道我们还能利用大自然为人们做事情。

三、了解风儿的脾气 ,学会保护自己。先播放视频资料:台风。一是让学生感受风儿的威力巨大。二是让学生有自我保护意识。然后鼓励学生从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入手,来讲述大风天气下安全自护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采用带有“玩”的色彩又与学习内容紧密配合的活动方式,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到大自然里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 ,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13篇:《谁轻谁重》教学反思

《谁轻谁重》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越来越喜欢自己动手,进行简单的比较、分类、判断等活动,尤其是对周围生活中各类不同物品的轻重感兴趣,喜欢尝试比较。针对这个特点,我设计了数学活动:比轻重,主要想让幼儿用自然测量的方法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并通过目测、手握等方法判断物体的轻重,发展感知与判断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在探索过程中,能正确判断并用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判断比较物体的轻重,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活动准备

1、跷跷板,大小不同的毛绒小动物玩具若干。

2、大小不同的积木若干;同样大小的玻璃球和铁球;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和适量的沙或水。

3、天平一台,冰块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利用跷跷板和毛绒玩具创设动物乐园的情境,并进行演示。启发幼儿用目测判断比较小动物的重量,说出几个小动物中谁最重、谁最轻。

结论:跷起来的小动物轻,沉下去的小动物重。

二、(基本环节)多种材料的比较、探索。

引导幼儿充分运用学具进行操作,感知不同物品的重量,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 (1)任意选择两件物品,感知并发现有的物品轻,有的物品重。 (2)比较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了解大的积木重,小的积木轻。 (3)比较同样大小积木的轻重。一样重。

(4)比较同样大小的玻璃球和铁球。玻璃球轻,铁球重。

教师准备丰富而适宜的活动材料,幼儿尝试对多种材料进行探索与比较,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激发了幼儿的主体性与探索、比较的热情。

三、生活中的运用。

1、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水杯,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1)先比较、判断两个水杯的重量。一样重。

(2)引导幼儿自由探索,体验通过多种思维方式改变物体轻重。通过加沙的分量来改变水杯的轻重。

2、天平两端分别是:一块大冰块和两块小冰块,两边重量相同,如果两边冰块的融化速度一样快,过一会儿天平还会是平衡的吗?是平衡的。

3、天平上同样重的皮球和冰块,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冰块会变得越来越小,会越变越轻,天平会倾斜,皮球会滚掉。

数学活动应来源于生活并回归生活。教师引导幼儿比较生活中两个一样的水杯的轻重,将活动引入生活,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比较时,通过幼儿探索如何将两个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不一样重、不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一样重,调动了幼儿思维的创造性。同等重量融化的冰块,皮球与融化冰块的比较,为幼儿探索比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得幼儿在争辩中,思维进一步激活并得到拓展。

四、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户外,利用可操作的自然物比较轻重,幼儿自玩跷跷板,比较自己与同伴之间的轻重。

教学反思

该活动结束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没有及时的提出:物体的重量和物体的大小不一定成正比。虽然过后我又将此课延伸补充,并且又对天平做了一定的介绍,但仍是觉的美中不足。

该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体现了尊重幼儿的发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与活动的主体这一教育思想。活动一开始,教师以游戏的方式引入活动,选用压跷跷板这一生活场景,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对比较轻重产生了兴趣。接着,教师引导幼儿比较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物品,通过对不同物品不同形式的比较,进行多角度顺向与逆向的提问,激发了幼儿积极思考,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整节活动设计紧凑,幼儿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的过程中,比较了物体的轻重,体验了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

第14篇:《轻与重》教学反思

“轻与重”的教学反思

“轻与重”是一节贴近生活,非常有意思的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用手掂物体的重量,玩跷跷板,在橡皮筋上吊挂物体橡皮筋被拉长,两手提重物的平衡等活动有了一定的经验。本节课让学生了解一些常用的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利用简易“天平”,亲身的体验,小组的合作,学会用简单的推理方法得出多个物体比较轻重的方法。使他们能把课堂所学和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

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了学生日常生活熟悉的物品进行比较轻重,分几个层次介绍了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如用手掂一掂、用橡筋、利用简易“天平”算一算等等。让学生在这些方法的实际运用中,充分感受物体的轻与重,通过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的联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还可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数学语言的规范是很重要的,既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同时把学生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通过语言的叙述和不断的补充完善,整个知识框架就逐步形成了。但是课的一开始我因为急于想要展开轻与重的话题,所以自己在语言叙述上已经很不规范了,这样肯定不能给学生严密规范的语言示范,本节课的语言训练部分也因此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整节课关于轻与重的发言就显得比较凌乱,不规范、不完整。

在引入课题的部分,老师应该示范学生讲清楚三句话:XX和XX比体重,XX比XX重,XX比XX轻。并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举例说说生活中的轻与重。再根据学生在举例过程中的发言,给学

生指导,让他们把话说完整、讲规范。相信通过几个学生的发言,可以很好的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在后面的课中也可以把轻与重的关系讲清楚。

对于学生比较水果轻与重的方法(不论这种方法是否麻烦),只要是正确的都应给予肯定。每组人人参与,学生选择地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即提升了学生的研究判断能力,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总结归纳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语言的规范,可用建议的语气给学生一些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

第15篇:风儿轻轻吹教学反思

风儿轻轻吹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开始,谜语激趣,导入新课。上课时,我先编了一个谜语给大家猜:禾苗见他弯腰,花儿见他点头,小树见他招手,云儿见他让路。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争先恐后地说出谜底。我趁机追问道:你见过风吗?在学生兴趣大增时,我介绍说,风是没有形也看不到的,我们有怎样知道风呢?随后,我一句导语:我们也来读读一首关于“风”的诗歌,看看诗人笔下的风又是怎样的。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学习中。

通过教室开窗通风,空气形成对流,让学生感受风的存在,风除了能帮我们降温、使船前进、使衣服干得更快、发电之外,还能让我们利用风放风筝,使蒲公英满天飞等。风儿是有“脾气”的,微风的时候风力平缓,我们可以愉快地在风中玩耍,大风时,风力比较大,同学们尽量少出门,免得受到伤害,台风是一种自然灾害,同学们就更不能出门了,要紧跟着家长,一定要记着哟。

风可以为我们人类造福,但有时也会发脾气,作为我们小学生为了明天拥有美好的生活环境,我们要多植树,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人类家园——地球。

第16篇:《投掷轻物》教学反思

《投掷轻物》教学反思

二年级的学生在扔飞机时有手臂的自然后引和向前的一个“鞭打”动作。学生在扔飞机练习或比赛时为了使自己的飞机飞的更高更远或时间长,那么他的后引幅度一定大、“鞭打”动作一定也会快的。由于是纸飞机,所以学生只有用手指捏而不可能握的。我们来思考一下投掷教材它的整体性。可以说投掷这一教材从小学的扔沙包、掷垒球开始它一直延续到了高中与大学的铅球的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知道无论是小学的垒球还是后来的铅球,在教学上我们都是用手持的,而不是用手指捏的!

再者,从力学角度分析,我们都知道如果力在某一方向通过物体的重心,那么物体才会在这个方向上通过最远的距离(排除外界因素)。而用手捏沙包来进行投掷的练习,在出手的刹那间,沙包可有很多种运行的方向(接近360度,在学生练习时我们也可以发现的),这是由于捏沙包的一角这种不固定性因素所造成的,所以要使力在正确的投掷方向(通常所说的前上方)上通过是很难控制的,可以说几乎无法控制的(这要看学生什么时候松手了)!因此这无形中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课的主要的教学内容是投掷轻物,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肩上屈肘向前上方投出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虽有接触,但对投掷技巧还缺乏经验,所以在这一节课目标实现当中有点难。本节课是运用毽子让学生去进行投掷练习,运用这些小器材使学生体验体育无处不在,让体育成为学生潜意识、习惯、生活的一部分。

我一直觉得想要上好一堂课,必须正确处理好教学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能力,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课堂组织要合理、紧凑、连贯、严谨、严密。然而说来容易做来难,在许多方面需努力争取有好的收获。

唐泽民

第17篇:轻物掷远教学设计

《轻物掷远》微课堂设计

一、目标设计

1.认知目标:学生能正确叙述轻物掷远的做法,了解角度和远度的关系。

2.技能目标:学生在游戏和自我练习中学会原地侧向投掷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投掷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能主动用语言或动作提示同伴正确的动作要领,帮助同伴学习技术。

二、预计时间:10--15分钟

三、课前准备:垒球、纸飞机、PPT

四、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给你们看一段视频。一会儿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播放奥运会运动员投掷标枪的视频。】

师:看后有什么感觉?

师:他们为什么能扔得那么远呢?这里可是有窍门的!你们想不想学?

师:这节课,老师也带领大家一起投——不过,不是投标枪。而是投——【拿出垒球实物】这是垒球,它就你这节课学习的伙伴 。

(二)过程引领

师: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内容有三个。第一,完整的动作示范;第二,垒球投掷口诀;第三,易犯错误的纠正。

1.建立动作完整表象 完整的动作示范

师:首先我们先讲一下完整的动作示范【屏幕显示图片,教师示范动作】。两脚左右开立,比肩稍宽,右手与肩齐平,中心在右脚上,蹬地、转髋、鞭打、出手。

师:我们再看一遍——两脚左右开立,比肩稍宽,右手与肩齐平,中心在右脚上,蹬地、转胯、鞭打、出手。

师:现在,我们同学自己空手先试做一下这个动作。 2.动作分解,口诀相助。

师:同学们,投掷垒球是有一定的诀窍的。有人还专门编了一个口诀。请大家看屏幕,我们一起读一遍。持球如章鱼,蹬地如弹簧,屈肘如张弓,出手如炮弹。 师:我们先看第一句:持球如章鱼。怎么叫出手如章鱼呢?咱都见过章鱼对吧。【出示章鱼图片】我们的五个手指就像章鱼的触角一样能牢牢握住球。正确的握球方法是:用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握住球,小指弯曲在球的下面,掌心空出【屏幕出示】。大家看老师示范。【师拿球示范,并强调:掌心一定是空的。】

师: 请一位同学下来握球试一试。【指名】 师:请大家模仿感受一下。

师:第二句:蹬地如弹簧。【出示奥运会运动员蹦床图片和小朋友跳蹦蹦床的图片】 师:同学们,这床为什么能把人弹起来,是因为床里有一些弹簧。【出示弹簧图片】弹簧的特点就是在拉伸或压缩时都要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而且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扔垒球时,我们的右腿必须像弹簧一样,稍微弯曲一点,然后加速转身,这样才能像弹簧一样弹出去。否则,如果双脚站得很直,我们的肌肉是没有弹性的,所以,必须弯曲一点点。【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师:第三句:屈肘如张弓。屈肘时要像一张弓,手、腰、脚形成一条弧线。看,像不像一张弓?这样才能将球掷得很远。【师示范】

师:做满弓练习出力点有:足、膝、髋、肘、腕。【出示图片】 师:现在我们练习一下这个动作。

师:最后一句:出手如炮弹。这个我们都知道,炮弹出膛的速度是很快的。怎么样才能速度快呢?【出示炮弹飞的画面】

师:如果出手时能够有甩腕鞭打的动作,那一定能将垒球掷的更远。 师:什么是鞭打的动作呢?你一定想知道对吧。

师:比如我们拿绳子鞭打我们的地板,会听到啪啪啪的声音。如果我们想让声音更大,就要更加用力的甩腕,这种甩腕就叫——甩腕鞭打动作。【出示鞭打图片】

师:请看老师做一遍。【空手示范甩腕和鞭打动作,并引导学生空手练习】,这样加上正确的握球、蹬地、屈肘的动作,垒球一定能掷得更远。

师:哪个同学愿意到前面做给同学们看一看?【指名】

师:谁能边做动作边介绍?【指名边说动作要领边做动作,教师适当补充和强调】 师:大家前后同学一起合作练习一下,互相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动作是否正确。【学生练习】

3.错误纠正,突破难点 师:哪个同学评价一下自己的小伙伴动作做得怎么样?【指名评价】

师:在刚才大家的练习中,老师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也是在原地掷垒球时许多同学容易犯的错误。请大家认真看。

师: 【出示“易犯错误”】1.双脚不能做到稍微比肩宽。2.出手的角度不好。3.没有快速出手鞭打的动作。

师:脚的位置大家一定要注意比肩稍微宽一点。【师示范】

师:出手的角度不好怎么办呢?请大家看屏幕。【出示弧线角度图】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把球扔的太低或太高,球就不能被掷的最远。那应该是多大的角度呢?大约是42度左右,但我们也没必要记住这么精确的角度。老师教你们一个小窍门【出示足球门】这是一个足球门,我们离球门大约4米,也就是大约这么远。【模拟指示距离让学生了解4米大约多远】我们把球扔过球门顶端,这个角度大约就是42度。咱们练习一下。

师:我们怎么解决甩腕鞭打的动作呢?玩过纸飞机吗?【出示一个纸飞机】其实,就是扔纸飞机的动作。【指名下去扔】

师:先预备,然后转髋出现“满弓”,再使劲42度角扔出去„„【学生练习,可两人合作互相纠正动作,教师巡视指导。】

4.持球练习

(练习过程中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

(三)课堂小结,回顾归纳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轻物掷远——原地掷垒球。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的要领。哪个同学愿意说一下?【指名交流,其他生补充,教师最后强调】

评价标准设计

评价标准从侧向投掷轻物技术动作和投掷的远度作为主要要素,分三个等级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

(一)动作要点评价

A等:能熟练叙述,并能正确做出动作 B等:能较熟练叙述,并能比较正确做出动作 C等:不能完整叙述,动作不连贯

(二)投掷的远度 A等:15米 B等:13米 C等:10米

第18篇:轻负高质教学案例

初中科学教学案例

《月相》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七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第五节内容,在这一整章内容中,有四节内容为选学内容,使得《月相》这节内容既是本章的难点、又是本章的重点。在前几节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于地球、太阳、月球的基础知识,《月相》这一节便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且在生活中,学生对于月球可以说是非常熟悉的,几乎每天晚上都能看到,在教学前让学生观察几天,并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及古诗或歌曲中出现的月相课提高学生对学习这一节的热情,因此,本节课的引入方法未古诗与歌曲的引入,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进行分组实验、合作与交流,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对知识点有很好得掌握。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古诗等内容的引入,使学生了解月相,感知一个月中圆缺形态的变化,学习运用月相变化来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对月相的分组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并能对此推断出月相产生的原因

3、通过认识月球的运动,学生能对大自然产生好奇感和想要去了解大自然的欲望,并消除迷信,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教学过程】

本次教学过程分为三步,分别为引入、模拟实验及总结与习题巩固

1、引入

(1)、歌曲引入:苏轼著名的词《水调歌头》被改编为歌曲,听这首歌曲,着重提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歌词,提问学生这句古诗的意思,学生经过提前观察晚上的月亮,都能够说出:月球在一个月内会有变化,看上去有时亮得多,有时候亮得少,引出月球的月相变化。

(2)、林肯故事引入:林肯年轻时是律师,一次罪犯在提供证词时是这样说的:10月18日晚上11时1刻,我站在一个草堆后面,亲眼看到被告在草堆西边30米处的大树旁作案,因为月光正照在被告脸上,所以我看清了作案人的面目。林肯律师从座位上不慌不忙地站了起来,对着证人质询:“你能肯定当时的时间和地点吗?”福尔逊回答:“完全可以肯定。”听了这句话后,林肯转身对着听众,提高嗓音说:“此案纯属诬告!证词是编造的。”接着,林肯说出一番道理,结果,阿姆斯特朗无罪释放,福尔逊因作伪证,却成了阶下囚。

教师陈述:“想要知道林肯说了什么使得案件明了,学完今天的知识后,我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回答。”(激发学生潜在心理,调动起学习本节课知识的热情,并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2、模拟实验

(1)、首先展示图片,让学生看清楚在一个月内,我们看到的月亮的形态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有一个大概得了解,为接下来的模拟实验并话题打下基础,让学生能有这样的知识建构,能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

(2)、介绍实验过程:

1、以黑板作为太阳光照方向,由于距离遥远,照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可看成是平行光。

2、以涂黑半边的乒乓球作为月球,未涂黑面为光照面。以你自己作为地球。

3、手举乒乓球按逆时针方向转动。边观察,边记录你看到的月相画在书P108图3-32空心球中。

(3)、老师演示实验:统一把太阳光当做是从学生右手边射过来的平行光,逆时针方向转动也就是朝左手边转,并且因为太阳光的方向是不变的,乒乓球亮得一面是始终朝向太阳的,在自己身体转动的同时,乒乓球的方向也要发生改变,亮得一面永远朝向太阳,第一个月相图是从脸朝着太阳光的方向开始。

(4)、模拟实验:四人小组,每组一个乒乓球,四人分别做实验,并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后把一个月内的月相的变化画出来,总共画出8个不同的月相。

3、总结与习题拓展

(1)、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空白的月相图,请得出结论的小组派代表到黑板上将月相图画出来(经过充分得实验讲解,四人一小组的模拟实验,集结了四个人的智慧,学生参与很踊跃)。

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把月相图画对,老师进行点评,并且利用Flash将月相变化更为直观得表现,有不懂得学生的也能看明白,然后将每一种月相的名称呈现出来,然后看着月相图,请学生来讲一讲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出了这样几条:

1、上弦月和下弦月、两个凸月、峨眉月和残月的

形状是相似的,但是亮的方向不同。

2、从新月开始到满月,亮的部位越来越多,而从

满月到新月,则是亮的部位越来越少。

3、月亮变化的不是形状,而是我们在地球上看到

的月球的形态变化

(2)、通过实验,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月相产生的原因。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已经体会到月球在绕着地球自转,也看到了在转的过程中,自己看到的现象有所不同,因此都能回答出是由于月球的转动,但这不是最终的结果,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能提出是由于地球、月球、太阳的位置的变化,此时,老师提出关键词“相对位置”。

然后以玻璃为例,问,“如果月球像玻璃或者是电灯一样,还有这样的月相变化吗?”学生根据想象,都能得出产生月相的第二个原因: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3)、阐述每个月相发生的日期,以农历为记,从新月再到新月,分别为初

一、初七初

八、十五十

六、二十二二十三再到初一,一个周期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提问:“为什么新月只有一天,而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有两天?”

在前面提到过月相周期为29.53天,因此学生能够想象出是由于这个周期的原因,但是却不能很好地用语言组织表达出来,老师提示,在农历中,一个月有几天,学生回答:“29天或者是30天”,经过提示,学生有些明白,并有学生能总结出原因。

对于上弦月和下弦月亮得部分和出现的时期,请学生总结规律。

学生都能说出亮得部分相反和在每个月的上半月和下半月出现,得出规律: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提问:“现在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林肯到底说了哪些话吗?”(呼应前面的引入部分,前后相接,具有整体性)

当一回福尔摩斯:一嫌疑犯,被证人指证在农历初八晚上12点在草垛东侧往西看,清清楚楚看见疑犯的脸。你如何推测? 学生回答:“上弦月晚12点,月已落山,或正悬于西方近地平线,由东往西看正是对光,而犯人背光,不可能看清。” (4)、习题延伸

说出下列各月相的名称(多所学知识再次巩固)

分别判断下列诗句指的是什么月相: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

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去年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

【教学反思】

本节课堂从总体来说,层次分明,能较好的将内容体现出来,且完成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是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实验来学习,而不是老师直接教授学习,并且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引入分析

(1) 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多,为了节省时间,引入的歌曲是在上课前1分钟放的,并没有耽误后面主课内容的呈现,且将学生的注意力从下课的轻松当中直接转移到课堂中。且引课方式较为新颖,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领略到在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

(2) 引用的林肯的故事,由于林肯当过美国总统,且在历史中也接触到过,所以学生对这个人物还是比较熟悉的,在初一这个年纪,对任何的事情都是充满好奇心的,当看到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并要学生寻找原因时,学生表达出了跃跃欲试和极大地热情。

(3) 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科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中得到的教育事例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4) 不足之处:引课内容还是偏多,占用的时间过多,为了引课充分而有所拖沓。

2、模拟实验分析

(1) 在做实验前,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先展示月相变化的图片,让学生对怎么样画月相有一个了解的过程;仔细地讲解实验过程,这样的准备让学生对实验目的、实验过程都有了明确的方向;教师做演示实验,使学生能按照老师的步骤一步一步做下来,并且经过小组讨论后画出月相图。 (2) 小组讨论也是有弊端的,比如出现小组讨论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小组优生搞“一言堂”,其它学生一言不发故作沉思状;有的你争我抢,谁也不听谁,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更有甚者,不让别人插话,全得按我说的办,“老子天下第一”。这样使小组讨论流于形式,只“作”不“合”,也不能挖掘弱势群体在合作交流中的潜能,达不到差异互补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加强辅导。讨论时教师不能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讨论,而是应该下去和学生一起讨论,鼓励每个组的学生都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每个人都要自己画图、自己做、自己总结出原因。在本节课中,这一点上充分重视,极大程度上避免了小组讨论中出现的弊端。 (3) 模拟实验后,没有直接教授给学生月相的成因,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原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4) 解释林肯和众人说的话,与引入相呼应,使得课堂更加的完整,并能进行进一步拓展,让学生自己做一回福尔摩斯。 (5) 不足:虽然小组实验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但是教师给予的思考时间过少,由于时间原因,在探究月相图的呈现以及月相的成因时没有充分的思考时间,且在评价时语言过于单一,没有让学生有回答对问题的兴奋感与自豪感。

3、总结与习题拓展分析

引入时是以词作为引入,习题拓展则是以古诗作为结束,学生的兴趣浓厚,并能积极参与进来,从天到尾保持较高地热情。 【总结】

总体而言,本次课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挖掘生活器材,激活学习情绪。人文主义教育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为本,最大限度的开掘、发展学生的潜能,学生的个性发展得越充分,自信就愈强,其学习的信心也就越高,自觉性也就越强,也就越能充分激发出他的潜能。

第19篇:《投掷轻物》教学反思

《投掷轻物》教学反思

体育组

**

本课是以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投准能力和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与同伴交往、合作能力为主要目标,利用布条作为教学器材在一节课内容中的利用,做到了一物多用。通过教与玩的结合,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展示自我,体验着体育活动的乐趣。本人就上完《投掷轻物》这节课后的得失分析分析,以便今后扬长避短,把体育课上的更好。

一、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做到了让学生在玩中练。

组织教学时而将学生分组进行竞争比赛,时而分散自由活动,利用亮丽的新颖的器材,一物多用,在所有的内容中运用,器材的多种变化让学生玩在课堂中,笑声不断,不觉厌倦,运动密度大,达到本课目标要求。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合理,重难点突出,让学生全身心都得到锻炼。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掌握原地正面投掷的技术方法,即掌握投掷的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为此我专门设计了一个故事情境:训练营。通过组织让学生玩这个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明白了“投掷的角度是前上方,出手的速度要快”这两个重要技术的原理,并能在实践练习中运用,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许多平时体育不是太好的学生也轻意的学会了这个技术动作。这种教学方法要比教师直接讲解示范的效果要好,而且在这种教学实践中,学生接受技术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获取的,而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小组合作获得的,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强调探究性、合作性学习的思想。

三、器材出新,让学生爱不释手。

在教学中把沙包引进课堂,学生们竟然会爱不释手,在课堂上个个生龙活虎,尽情玩耍,学生们如此的兴奋出乎我的意料。在课后我深受启发,要是在体育课中,我们能多采用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易的器材,自己创编些新游戏,我相信:课堂定会更精彩!

四、不足之处:

在本课教学中,不足之处是在学生练习中,未能对投掷的挥臂动作做具体要求,导致学生在练习中出现一味追求投准而忽略了肩上屈肘和用力挥臂的动作技术的现象,但通过小组的交流合作以及适时恰当的点评与指导,学生在活动中也能逐步掌握了正确的投掷技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第20篇:《黏土手创伴我成长》培训感悟

《黏土手创伴我成长》培训感悟

作者: 流浪217

今天全校教师去锦凤小学培训,分别听了3位教师在不同方面的分享,感受颇深。下面我就实验小学赵丽老师的《黏土手创伴我成长》浅谈我的感悟:

一、什么是创新?

关于创新,似乎是现在教师们开发课程的一大难题,怎样才能开发出学生喜欢且又富有创意的课程?就这点赵丽老师今天给我了很大的启发,听了她的分享我突然明白一件事情:创新并不一定要开天辟地,创新更是一种思维转变!什么意思?且听我慢慢说。

赵丽老师的这门课程名叫《黏土手创伴我成长》,乍一听,好有新意。但当你再仔细看便会发现,其实都是我们日常熟知的课程呀,原来她把黏土和创客二者结合了,但这就形成了一门新的课程。看,这就是聪明人的创新——善于转变思维。原来创新并不一定要开拓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物,有时只需转变一下思维,将你熟悉的事物巧妙结合,然后玩出新花样。

接下来赵丽老师的分享更是证实了这一事实。她把轻黏土和语文、音乐等学科结合起来,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节《当轻黏土撞上音乐》,听,光是题目就被吸引了吧!音乐和轻黏土能有怎样的联系?但是赵丽老师就突发奇想大胆创新,事实证明她成功了!现在的我们思维方式常常被固化,提起创新我们一以贯之的想法是一定要开辟出新事物,但我们都知道这太难了,于是我们常在事情还未开始前就打了退堂鼓。其实我们需要的不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去创造出新鲜事物,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有趣的小创意而已。去试试吧,一个小小的尝试也许就会发现不一样的奇妙!

二、想到就做,一步一脚印

我们常常被教导,要善于计划和规划才能更好的做事情,没有错,很对!但有时太过完美的计划和规划也会让我们失去看不一样风景的机会。赵丽老师说,她多数时候是没有规划的,很多灵感都是突发奇想出来的,想到就去做了,她没有想到自己能做到这种程度,她仅仅是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而已,一直到现在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

我觉得想要做成一件事分2种情况:一种是有明确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全身心的努力奋斗直到成功,这当然值得称赞;但我们常常忽略还有一种情况,有时我们的目标并没有那么明确,但我们有一颗乐于思考和付诸实践的心,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一步一个脚印。当有一天你一回头可能自己都惊讶,原来已经走了那么远的路。我想赵丽老师属于后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大概是对她现在成绩和那些付出的汗水最好的解释了。

三、我们在做感情教育,不是冷冰冰的教育

\"我们在做感情教育,我们做的不是冷冰冰的教育\"赵丽老师在分享会上这样说,看似普通的一句话,但如醍醐灌顶直戳我心窝 .教育是应运人类社会而产生的,而这个\"情\"字则贯穿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始终。从出生伊始,我们获得亲情,随着我们日渐长大我们又收获友情,在最美的年华我们品尝爱情···或许有人会说,动物也有感情啊,的确,我也赞同这种说法,但动物之间的情更趋向于本能。而人,受原生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逐渐形成各自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也使每个人成为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有独特思想、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人,我们每个人身上饱含满满的\"情\".我们每个人从小就被父母送进学校接受系统的教育,我们有着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但在生活中,还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或不会说话、或听不见、或看不见,他们不能像普通孩子那样轻松愉快的接受教育。赵丽老师就关注到了这样一群孩子。她带着她的轻黏土手创课程去给康园不会说话的孩子们上课,在她分享的图片中我看到这群孩子们眼里闪着光,那么美好!

这是我觉得这个课程最闪亮的地方,无论多么优秀和富有创意的课程,最后都要回归到孩子身上,孩子在课程中收获了快乐就是最大的成功。看着一张张照片,这些孩子展示着自己的作品,无邪的笑容,我看到陌上开出了花···

轻黏土教学心得体会
《轻黏土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