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诗词五首教学反思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2-14 09:03:56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课时

教学目的

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咏读五首诗歌

2、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3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二、学习陶渊明 《饮酒》

1.作者简介,了解诗人的生平及生活态度 2.整体感知:

①反复朗读诗歌,明确:“ 庐 喧 篱” 的读音 ②体会诗人的感情,小组比赛朗读。

③思考: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生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3.赏析诗歌:[想象情景,体会意境与感情]

探究一:梳理结构

第一层(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

第二层(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界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探究二:体会意境

(1)作者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为何没有车马喧嚣的烦恼?

“心远地自偏”。因为心境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不慕官场荣禄,因而拥有平和的生活。正所谓心静,境自静。

(2)想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描绘的画面和意境。

明确:在院中东边的篱笆下,诗人正在专心致志悠闲自得地采菊花,偶一抬头,悠远的南山无意出现在眼前,心与山悠然相会自身仿佛与南山融为一体了。这两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形象。体现了作者超脱尘俗、热爱自然的情感。(营造了一种和平静穆,恬淡自然的意境。)

探究三:品味语言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好像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其中含有人与物融为一体的感觉,用“见”追求的是一种无意为之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不能体现诗人悠闲自得,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形象。

探究四:明艺术特色

叙事、说理、抒情、写景交融一体。

三、学习王湾 《次北固山下》

1.学生看文中注释,解释题目。

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2.介绍作者: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唐代诗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 3.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

(2)一生朗读。其他同学评价。 (3)教师总结,指导朗读要求:

①节奏停顿②轻重缓急③抑扬顿挫④感情充沛 (4)齐读。 4.细读揣摩:

请用散文笔法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教师归纳:

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风向不便,一叶白帆好象悬挂在高远江天。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5.思考讨论:

(1) 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色?请你从诗人的角度,以“我看到了———”描述一下。

(2)领会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说理由。

(学生可以主动的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重点引导理解“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6.课堂小结

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工整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四、作业

背诵、默写这两首诗。

第 二 课 时

《登幽州台歌》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由燕昭王千金市骨在幽州台招纳贤才的故事,引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二、走近作家作品

陈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学家。梓洲射洪(今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和军事眼光的人,武则天当政时,契丹南侵,武则天派建安王武攸宜出兵抗敌,任陈子昂为参军。诗人在军中因提出不同的作战策略受到降职处分。一次,他登上幽州台,放眼河山,忽发无穷感慨,写下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朗读诗歌

1.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自由朗读 3.背诵 朗读要点:

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四、品味赏析

1 .这首诗歌的内容应该怎么去理解和翻译?请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明确:前代的贤君既不可复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而自己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时间绵长、空间辽阔) 2.诗的前两句是从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明确:时间角度(前、后)。古人指燕昭王一类的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未来的燕昭王一类的礼贤下士的明君。“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暂,而自己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3 .诗的后两句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明确:空间角度(天、地)。空间无限辽远。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涕下”?怆然:伤感的样子;涕,眼泪 4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寞苦闷的情怀。

所见:时空的无限;所感: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5.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

——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见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 ——诗人独自站在幽州台上,他仰望长天,俯视大地,潸然泪下 6 .写作特色

很少格律限制,形式自由灵活; 气势磅礴,胸怀宏伟,慷慨悲凉。

五、背诵诗歌。

《雁门太守行》

一、导入新课,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1)创设情境,引入《雁门太守行》 (2)解题。

“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

“行”,古乐府的一种体裁。

(3)简介作者:师生交流资料(检查预习,了解作者风格)。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皇室远支。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因仕途失意,他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27岁病逝。今存诗240余首,他的诗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他幽冷浓艳、虚幻荒诞的独特风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称“奇才”“鬼才”,被人称为“诗鬼”。有《李长吉歌诗》《昌谷集》传世。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全诗。 3.学生诵读,理解背诵这首诗。

全诗以时间为序,前四句写日落边关将士守城的情景;后四句写援军的活动。

三、细读品味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首句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一词形容敌军的来势汹汹。次句写城内的守军,“甲光”与“黑云”相对,显示了守城将士的雄姿英发。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

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战斗的紧张激烈。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的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地位,为下面驰军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前四句写边关将士顽强守城的情景。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写驰援部队悄然行军,登临易水,与敌军作战的场面。

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写出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豪情。

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同时也反映出年轻的作者立志报效国家的决心。

四、合作探究

如何理解“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两句?

明确:首句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五、教师小结

1.这首诗熔铸词采,驰骋想象。

2.富有浓艳色彩的词语的运用。

3.这首诗描绘的是将士们在靠近北方边境地区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赞颂了将士们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六、拓展延伸

1.交流吟诵自己积累的其他边塞诗 2.师生交流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

第 三 课 时

《天净沙·秋思》

一、导入新课

距今七百多年前的元代,有一位散曲作家,他以简短的二十八字小令,赢得了非常高的赞誉。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元散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去感受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二、走近作家作品

马致远(约1251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 语言 凝炼,流畅自然。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长久寄居他乡)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是“曲”中的小令(58字以下)。这首曲的名字其实只有“秋思”两个字,而天净沙只是一个曲牌名。

三、整体感知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有专家说,读书是与作家对话。总之,读书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那么。就让我们依靠朗读,走近马致远,亲近这位名散曲作家,读懂这颗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1.试读正音。

枯藤(téng) 瘦马(shòu) 夕阳(xī) 2.听读,划出节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再读理解。

(1)景物描写:通过朗读,我知道作者写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景物。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2)感情的抒发:通过朗读,我感受到这首小令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思念家乡、孤寂愁苦的感情。

(3)主题理解:通过朗读,我觉得,这首小令的主题是________。

四、品读赏析(小组合作交流,老师适当点拨)

1.文中都有哪些意象描写,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你认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这首小令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 惜墨如金 ”,但是 凝练 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 修饰语 ,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 暮色 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体会本文所勾画的深秋晚景图与天涯游子的心绪之间的联系。(1)正面衬托(以哀景写哀情,衬托凄凉无比):

枯藤:给人一种荒凉感。 老树:让主人公联想自己的人世沧桑,给人一种人生暮年的凄凉感。 昏鸦:黄昏归巢,增添凄惨之感。古道:道路苍凉。 西风:冷风,吹在游子的身上,吹冷身体,更吹凉孤寂的内心。 瘦马:乃游子所骑, 由马瘦自然可以联想到主人的清贫。 夕阳西下:日暮乡关何处是?天色渐晚,我将投宿何方?安身何处?看来,今天晚上,又是一个无比孤独、凄凉的夜晚!

教师小结:你看,景物描写,不着一字,字字含情 。这是衬托,正面衬托的效果。 (2)反面衬托(以乐景写哀情,反衬悲意更浓):

小桥 流水 人家:孤独的游子走上弯弯小桥,看到流水潺潺,人家屋顶炊烟袅袅,一派幽雅、安宁、温暖的景象,这样安详温馨的画面,突然撩起主人公无尽的思归之情,使流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教师小结:这一句,同样景中融情,不过,与刚才那几句所不同的是,这里用的是反衬,从反面衬托。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以景托情,融情于景,充分地道出了游子的羁旅之悲。请大家齐声诵读,让我们将景语化为情语,体验体验游子的悲苦与心酸。(朗读)

五、总结归纳

1.作品的景物描写的特点:

(1)简约凝练: (2)动静结合: (3)情景交融:

2.这首小令,最能体现主题的诗句是那一句?你认为,这篇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主题句:断肠人在天涯。

主题:抒发了一位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六、拓展延伸

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这幅深秋晚景图。

七、作业布置

根据本课所学,展开想象和联想,拿起手中笔,把这首小令改写为一篇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为一体的散文。

推荐第2篇:诗词五首

九年级语文讲学稿 主备人:冷秀芬 审核人:语文备课组

课题:诗词五首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滁州西涧》两诗,掌握本课出现的生字词,如“蓟”、“涕”等。

2.掌握作者生平及在诗歌史的地位。3.理解把握两首诗的思想主题。

过程与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班级展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和学习诗歌中流露出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掌握作者生平及在诗歌史的地位;理解把握本课的思想主题。 难点: 感受和学习诗歌中流露出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习过程: 个人预习:

1、作者简介:

2、朗读全词 ,然后解释粗体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 ( jì )北,初闻∕涕(tì)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即从∕巴峡∕穿巫(wū)峡,便下∕襄 (xiānɡ)阳∕向洛(luò)阳(

滁州:

西涧:

幽草:

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1、用现代汉语解说诗句意思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滁州西涧》:

2、概括各诗的内容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 )

)(

《滁州西涧》:

3、概括主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滁州西涧》:

4、名句鉴赏:(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班级展示,老师点评: 探究及交流内容。

巩固练习,拓展提升: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做题:

1、从字数格律看,本诗是一首

2、首联主要写的是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时 的情形。

3、颔联颈联写了全家人:、的情形。

4、尾联写出了诗人 的心境。

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表达诗人欣喜、准备还乡的诗句是 , 。

6、《滁州西涧》中写雨中的景色,有动有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句子是 , 。 反思:

2 九年级语文讲学稿 主备人:冷秀芬 审核人:语文备课组

课题:诗词五首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约客》《如梦令》《菩萨蛮》三首诗词,掌握本课出现的生字词。 2.掌握作者生平及在诗歌史的地位。 3.理解把握三首诗词的思想主题。

过程与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班级展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掌握作者生平及在诗歌史的地位;理解把握本课的思想主题。 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学习过程: 个人预习:

1、作者简介:

2、解释词语:

灯花: 行人: 可怜: 浓睡: 残酒: 绿肥红瘦: 雨疏风骤:

3、用现代汉语解释各首诗词: 《约客》

《如梦令》

《菩萨蛮》

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1、概括各诗的内容

《约客》

《如梦令》

《菩萨蛮》

2、概括主题:

《约客》

《如梦令》

《菩萨蛮》

3、名句鉴赏: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班级展示,老师点评: 探究及交流内容。

巩固练习,拓展提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 ①蓟.北(

②滁.州(

③涕.

泪(

) ④襄.阳(

⑤鹧鸪..(

⑥骤.(

) 苏轼.(

)遥问天上宫阙.(

),何事长.(

)向别时圆?在月光低照绮.( ch..á.nju...ā.n.(

) (

)有意,必定起舞弄.( )人间清影。 2.一词多义。

怜:①独怜幽草涧边生 (

)②可怜无数山

)却:①却看妻子愁何在 (

)②却道“海棠依旧”(

)户之间无眠,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①可怜无数山

古义:

今义:

②初闻涕泪满衣裳

古义:

今义:

③青春作伴好还乡

古义:

今义:

4.填空。

(1)白日放歌须纵酒,

(2)春潮带雨晚来急,

。 (3)黄梅时节家家雨,

(4)有约不来过夜半,

。 (5)知否?知否?

(6)

,毕竟东流去。

二、综合园地

5.下列古诗节奏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B.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C.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D.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6.按要求填空。

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表达诗人欣喜、准备还乡的诗句是

②《滁州西涧》中写雨中的景色,有动有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句子是

③《约客》中刻画主人公约客久等不至的心境的句子是

④《如梦令》中创造性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神采的句子是“

”。

⑤《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写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句子是

。表明军民收复失地决心的句子是

。 7.仿写。

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

反思:

5

甫,字子美,是唐代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求官,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职。随即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四处漂泊,最终贫病而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歌成就极高,被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传世 。

二、写作背景

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当时诗人在梓州(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听到胜利的消息后,写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就是最兴奋的时候写下的诗。

三、朗读全词(先听录音,再自由诵读,注意节奏),然后解释粗体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 ( jì )北,初闻∕涕(tì)泪∕满衣裳。(收复 )( 在这里指眼泪

)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还,再。)(随便 ) (快要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我要 )(开怀痛饮 )(春天

) 即从∕巴峡∕穿巫(wū)峡,便下∕襄 (xiānɡ)阳∕向洛(luò)阳。(即刻

四、用现代汉语解说诗句意思

首联:我在剑门关南忽然听说收复蓟北大地,刚听说就止不住喜悦而泣泪满衣裳。 颔联:回头看妻子儿女哪里还有什么忧愁?胡乱地卷起自己的书稿,高兴得要发狂。 颈联:在白天高声地歌唱,痛快的饮酒,在明媚的春光陪伴下返回故乡。 尾联:立即动身,穿过那巴峡和巫峡,一路顺风,从襄阳直到洛阳。

五、概括各联内容

首联:写听到消息惊喜的情形.颔联:写全家人高兴的情景颈联:写他将尽情地来欢庆这次胜利,并及早地回到家乡洛阳去尾联:用四个地名组成工巧的对句,规划出回乡时的具体路线,表现出诗人急于回乡过和平生活的强烈愿望。

六、本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诗人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形象地书写了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之情.

《滁州西涧》

6 韦应物,唐朝诗人。出生官宦家庭,享受着世袭特权,早年是唐玄宗的皇家卫队中的一员,过着骄奢腐化的生活。经历了安史之乱后,他深受震撼,发奋读书,27岁中进士,走上了仕途。做过滁州、江州、苏州等地的刺史,故称韦江州或韦苏州。

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潇洒自然,淳厚朴实,在唐代诗人中,卓然自成名家,有作品集《韦苏州集》。白居易说他的五言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苏东坡有一首诗甚至说:“乐天(白居易)长短三千首,却逊韦郎五字诗。”因此,韦应物在文学史上具有相当的地位。

二、朗读诗歌(先听录音,再自由诵读)

三、解词:

1、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2、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3、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四、用现代汉语解说诗句意思

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

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

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五、探究讨论

1、从字数格律看,本诗是一首 :七言律诗

2、首联主要写的是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时 惊喜 的情形。

3、颔联颈联写了全家人: 欣喜若狂、准备还乡 的情形。

4、尾联写出了诗人 迫不及待、归心似箭 的心境。

5、中心思想: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以情写景,借景抒情,表露出作者当时的心境: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寻找一点自由和安静。

(一)、了解作者

。与徐照、徐玑、翁卷并称“永嘉四灵”。“永嘉四灵”是南宋后期诗坛的一个文学流派,因为他们的籍贯都是浙江永嘉(今温州),且四人的字号都有一个“灵”字(赵师秀号灵秀,翁卷字灵舒,徐玑字灵渊,徐照字灵晖),四人的诗歌风格、生平际遇都有相似之处,因而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名为“永嘉四灵”。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中较出色的作家。有《清苑斋集》传世。 ①约客:约请客人来相会。

②黄梅时节:农历

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绵的时候,所以称“黄梅时节”为江南雨季。

③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雨水多,到处都有。

④处处蛙:到处是蛙跳蛙鸣。

7 ⑤有约:即邀约友人。

⑥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

译文:黄梅时节,家家户户都被裹在蒙蒙雨雾中,长满青草的池塘一带,到处是一片蛙声。夜已过半,(诗人)约好的客人还不见到来,只得对着棋盘独自推敲,不知不觉间灯花都落了。

四、探究讨论

1、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什么季节(时令)、什么时间的什么景物?烘托了一种怎样的气氛?春季:梅雨

时间:夜

单调、寂寞的氛围,

2、诗的后两句中哪一句点题?哪个细节描写最为传神?这一细节透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前一句点题。细节:闲敲棋。心情:主人约客久等不至的心境:着急、生气、失落和无奈。

五、学习《如梦令》

(一)、了解作者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她的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后由于金兵入据中原,李清照与丈夫为逃避战乱来到江南,不久丈夫病逝,她展转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孤苦生活中度过了晚年。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交的婉约派大家。她的词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多写悠闲风雅的生活和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写得清丽婉转。后期词多叹悲惨身世和抒发伤感悼亡之情,写得深沉哀婉。作品有《漱玉词》传世,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属前期词。

(二)、朗读诗歌(先听录音,再自由诵读)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三)、解词:

①如梦令:词牌名。②雨疏风骤:雨点稀

疏,

风声急骤。

③浓睡:沉睡。

④残酒:残余得酒意。

⑤卷帘人:这里指侍女。

⑥绿肥红瘦:绿叶多而红花少。

三、用现代汉语解说诗句意思

昨夜雨小风急,我从沉睡中醒来,酒醉没有全消。试问卷帘的侍女,她却说海棠花依然如旧。知道吗?应是绿叶更加茂盛,红花却已凋零。

四、探究讨论

1、“如梦令”是 词牌名 。

2、“绿肥红瘦”中“绿”、“红”各指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8 “绿”指叶;“红”指花。用了借代、拟人的手法

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心态? (无忧无虑,闲适。)(

4、这首词中心思想?

写一位贵族少女怜花惜春的感情,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怀,曲折的反映出一种悠闲、淡雅的生活情趣。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同为豪放派词人,世称“苏辛”,风格沉郁顿挫,悲壮激烈,人称“词中之龙”,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1、主要经历

辛弃疾一生志在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统一祖国。1161年秋,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北方暴发了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组织了两千余人的抗金队伍,在济南南部山区起义,不久投归耿京领导的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叛徒张安国杀死耿京投降金营。他率身边仅有的五十余人,飞骑闯入金营,活捉张安国,并收拢义军残部万余人投归南宋。

辛弃疾南来后,正值南宋统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力嚣张得势之时,他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写了《美芹十论》,

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他反复上书,议论恢复大计,批驳悲观论点,但均未被采纳。相反,他却被朝廷派去镇压南方的农民起义。辛弃疾南来后,先后任建康、滁州、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地方官吏。在任职期间,他做了一些对人民有益的好事;同时,还尽可能地为北伐做些军事上的准备工作。从四十二岁起,他先后被削职闲居达二十年之久。晚年一度起用,不久又被削职,终于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宏愿而病死于铅山。终年六十八岁。

2、文学贡献

辛弃疾是南宋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由于恢复失地、抗金救国的伟大理想不能实现,他就用词这一文学武器来进行斗争,来抒写他积郁于心的复杂情感。他的重要词篇,表现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坚强决心,批判了南宋王朝偏安江左、妥协投降的错误政策,抒发了自己虚度岁月、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

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进一步扩大了词的题材和表现手法,突破了诗、词、文的界限。他善于以诗、文为词,常用暗喻和比兴手法,使词旨委婉含蓄并具有沉郁顿挫的韵致。

二.了解写作背景: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由于南宋小朝廷腐败无能,金兵趁机大举南侵,如入无人之境。金兵兵分两路,一路下建康,陷临安,猛追高宗,直捣福建。另一路从湖北进军江西,紧追隆佑太后(高宗的伯母),隆佑太后由南昌仓猝南逃,先乘船至 9 造口,再由陆路逃到赣州。当时金兵追至造口,隆佑太后侥幸逃脱,但赣西一带的百姓却遭到金兵的屠杀劫掠,损失极其惨重。

本篇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作者在赣州任江西提点刑狱(主管司法与监察并兼管农桑)时所写。作者路过造口,见景生情,想起四十多年前金兵入侵的事,由郁孤台下的江水联想到当年逃难人民的血泪,想到沦陷的中原,禁不住产生了江山易主却无法收复的悲痛。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三.朗读全词(先听录音,再自由诵读,注意节奏),然后解释粗体字

书江西造口壁( 书写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这里指逃避战乱的难民

)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里借指宋的故都汴京

)(可惜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zhègū)。

四、词作赏析、探究讨论

1、郁孤台和造口并不在一个地方,作者为什么在造口,却突然写到郁孤台呢?

(极表怀念旧京师及中原之意。旧京师即北宋京都汴梁。)

2、“中间多少行人泪!”本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既是感慨,又是控诉)

3,“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如何理解“无数山”的含义?

(峰峦重重的自然障碍。暗示主和派在收复河山问题上形成的社会障碍。)

4、如何理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的意思? (从字面上来理解,满含人民血泪的江水滚滚东流而去,是重重的青山所无法阻挡的;从更深层次来理解,这两句诗含蓄地传达了词人抵抗外敌,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

5、“山深闻鹧鸪”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天色渐渐暗了,黄昏悄然来临,深山中又传来鹧鸪鸣叫,声声悲鸣,吟唱出词人惊悸不安、忧心忡忡的复杂心情。词人以此鸟鸣声作结,反映了愿望与现实的矛盾,暗喻了恢复大业难以实现、国事多艰的情况。这两句集中抒发了词人爱国伤时之情。)

6、用现代汉语解说诗句意思

(郁孤台的下面有条清江水,江中注入多少远行人的眼泪?放眼朝西北望去就是长安,多么可爱的无数群山。青山遮拦不住,到底江水还是向东奔流而去!江上傍晚的景色愁杀了予,深山里听到欢叫的是鹧鸪。)

7、概括上、下片的内容和全词的思想感情

10 上片:控诉金兵的入侵,对北方领土和抗敌军民表示了深切的怀念。 下片:点出军民抗敌收复失地之心,是不可阻挡的,坚定了自己的报国志向。

思想感情:是词人抚今追昔、即景明志之作,这首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坚定报国的志向。

五、随堂练习、

(一)、回答问题:

1.“即从巴峡穿巫峡,使下襄阳向洛阳”描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这一联包含了四个地名,即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有漫长的距离,而作者却用“即从”、“穿”、“便下”、“向”贯穿起来,体现了诗人忽闻胜利后的惊喜之情。

2.反复诵读《滁州西涧》,仔细体味该诗独有的意境,并体会其高妙之处。

本诗作者通过平常、平静之事,不动声色地写出了自己对恬淡幽静意境的追求和向往。 3.反复诵读《约客》,体会该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反映了诗人“约客”不至时的无奈和凄苦。

(三)、名句鉴赏

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两句诗描写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人们,听到政府军队打仗胜利,收复失地时的欢欣喜悦,意象极为明快、可爱。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从“春潮”、“野渡”句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作者好像在急剧变化的潮水中寻求一种自由和安静。作者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心迹融于写景之申,给人一种妙不可言之感。

3.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一个“敲”字,把主人约客久等不至的心境(急、气、失落、无奈等)刻画得极为生动,使本句成为揭示内心世界的佳句。

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描写春日深闺的情趣,但从文字里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寂寞,情思幽渺,感怀无限之情。 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这两句词,现今引用来比喻任何恶势力都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说明了正义之心是不可挡的。

(三)、反复诵读课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说说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不同的心情,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说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的是杜甫在四川听到平叛官军打了大胜仗收复了蓟北的喜悦心情,这从“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句可看出,高兴得纵情饮酒放声歌唱,想象着在春天和家人一起回故乡。而《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则是辛弃疾在江西造口抚今追昔,想象着金人当年的残酷,表达了自己忠于南来坚决抗金的决心,这从“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句可以看出。

2.想象《滁州西涧》描绘的画面,并说说所配插图和你的想象是否一致。

11 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写的是安徽滁州西涧很平常的景色:隐蔽沉静的野草生长在涧水边,岸上茂密的树林里有黄鹤啼鸣。傍晚带雨的春潮流水更急,无人问津的野渡小舟自然摆横。这给我们创设了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诗的寄寓是作者对那些无声息者抱有一丝同情,这从“独怜”句可以看出;作者还似乎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去寻求一点自由和安静,这从“春潮”、“野渡”句可以看出。看似平常、平静的写景,却不动声色地蕴藉着自己的心迹。

3.《约客》和《如梦令》反映了诗人怎样不同的心境?

《约客》反映了诗人“约客”不至时的无奈和凄苦;《如梦令》反映了诗人在少女时代对美好事物的关切,以及对闺中生活的怀念。

29.《诗词五首》

1.①jì②chú③tì④xiāng⑤zhè gū⑥zhòu shì què cháng qǐ 婵娟 nòng 2.怜:①爱 ②惋惜却:①还,再 ②表示转折的连词3.①古义:可惜 今义: 值得怜悯②古义:眼泪 今义: 鼻涕和眼泪③古义:美好的春光 今义:人生的青少年阶段4.(1)青春作伴好还乡(2)野渡无人舟自横(3)青草池塘处处蛙(4)闲散棋子落灯花(5)应是绿肥红瘦(6)青山遮不住5.B 应为“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6.①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②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③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④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⑤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7.答案示例: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 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 苏轼的华发张扬着少年意气 8.答案示例:辽远的天空一碧如洗,晚风轻轻地摇着家乡的红花绿草,宛如一位慈祥的母亲与她的孩子们低语。 示例二:展现在眼前的是汪汪一碧的湖水,美丽的鱼儿快乐地游着。岸边的垂柳梳着秀发,不时低下头来欣赏自己的倩影。

推荐第3篇: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部分重点实词。

2.通过朗读体会古诗文语言的音韵美,体会作者立意行文、遣词造句的独到之

处。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体验感悟;来调动学生体会作者立意行文、遣词造句韵独到之

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视古诗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培养学生爱家爱国爱大自然的感情。同时在积

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体会古诗文的意境,加强对诗词主旨的理解。

难点_

学生对诗歌的多元认识。

教学突破

古诗文教学应抓住读,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培养学生热爱古诗文的感情,同时在

读中加上教师适当的点拔,让学生感悟诗中的意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录音机,磁带,幻灯片,多媒体教具,布置预习。

学生准备

预习诗文,搜集一些关于大自然的诗。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导入学习《饮酒》1.自由发言

2.朗读指导2.自由朗读

3.小结转引,导入学习《次北固山下》3.听讲记录

4.点拔意境4.感悟诗的意境

一、激情导入、自由发言(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你们喜欢在田野中漫步吗?你喜欢农

村生活吗?请谈谈你的理由。今天,我

们来学习陶渊明的《饮酒》,看看他们农

村生活是怎样的。自由谈论,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朗读指导、自由朗读(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放录音,提要求:注意断句及字的重

音,正确把握作者的感情。

2.请大家把这首诗朗诵一遍

3.提示重点词句。

(1)从诗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

诗人形象?(可从生活的环境,诗人

的表现等方面说明)

(2)这一形象表现了他怎样的志趣。

1.听录音,注意断句及重音。

2.自由朗读,感悟诗意,并体会作者的

思想感情。3.结合提示感悟诗意。小组讨论,合作。

(1)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一位不

慕名利,恬淡自然的人。

(2)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3.教师提供诗人的简介,诗的背景资

料。

4.指导背诵。3.结合资料谈自己对诗的感悟,加强对

诗的理解,对诗人的了解。

4.试背。

三、小结转引,学习《次北固山下》(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上面我们学习了陶渊明的《饮酒》,

这是一首田原诗的代表作,下面我

们来学习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

山下》,看他又描绘了一副什么图

画。

2.介绍王湾的生平。补充介绍五言律

诗的基本知识。1.听教师讲述,进入下首诗的学习。

2.听讲,记录。

四、点拔意境(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播放录音,要求注意停顿及重音。

2.思考:作者在客游他乡时的感情是

怎样的呢?

3.从这首诗中你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此

刻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句可以看

出。

紧抓\"残夜\"、\"旧年\"、\"乡书\"、\"归

雁\"来体会。

4.展开你丰富的想像,假设你便是诗

人,把你此时所见所闻所感,用你生

花的妙笔表达出来。1.听录音,正确把握诗的感情。

2.结合问题,自由读诗。

3.感悟诗意,通过合作、讨论、谈自己

的理解。

4.放飞想像,动笔写作,读小作。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两首关于大自然的诗,由于诗人所处的位置不同,他们所抒发

的感情也不同。但大自然却都让我们变得心胸开阔,恬适无欲。

五、板书设计参考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结合《爱莲说》一文,谈谈你心目中的陶渊明。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说说这是一个怎

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7.

2.说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景物描写的含义。

◆个性练习设计

从课外搜集一此关于大自然的诗句。谈谈你对它的感悟。

教学探讨与反思

将诗人的其他作品联系起来学习,对学生理解文本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情境导入1.激情入境

2.指导析读2.赏析诗歌

3.指导自读3.体味赏析\'

一、情境导入、情入境(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语:一年四季,周而复始,那么四季中

的秋季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2.那么假如你正身处于异地,面对此景,你

的感受又是什么呢?听音乐磁带,借题,

发挥。

3.即兴创作秋季小诗。1.学生概括:体现凄凉、萧条、冷

落等词语即可。

2.闭上眼睛听节奏,想像创造秋

季的内容。

3.试创作小诗。

二、指导析读赏析诗歌(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与《天净沙》对比,学习其中的意境仓IJ作。(引

出板书)

2.介绍其背景情况,学生再读古诗;体会那种身

在异地断肠人的心境,并试着背诵。

3.再引:其实在此情景中也发生了另一件惊天

动地的事,_场激烈的战争打响了,将军壮士

为了报答皇帝的恩宠,奋勇杀敌,不惜牺牲自

己的生命。现在我们学习一下。

(引出板书)

4.放录音,体会其中激烈紧张的气氛。

1.背诵《关净沙》感受意境。

2读诗歌,体会诗歌所描绘的

情景及抒发的情感。

3.学习诗歌《雁门太守行》。

4.听朗读录音,感受诗歌的

气势及所抒发的情感。

5.诗句导读。(师略加提示,生展开想像,自觉

体会其中的意境)

6.结合分析,再读再感受文中的意境。

(师作个别辅导)

7.背诵《雁门太守行》和《天净沙》。5.逐句理解字面意思。

6.大声朗读诗歌,再现意象

与雄浑的意境。

7.试背课文?

三、体味赏析自读体昧(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引语:秋天里的诗感情委婉曲折,热

烈奋进,但阳春三月,柔风吹拂的季

节,感受又会是什么呢?让我们一

起来欣赏一下《早春呈水部张十八

员外》。

2.出示问题:

(1)诗中写了什么景?其各自的特

点是什么?

(2)人们是如何来评价这个季节的?1.结合课下注释自学。体会作者的思

想感情,感悟诗中的意境,背诵全

时。

2.赏析诗歌;理解诗意、感受情境,体

味诗境。

四、本课小结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雁门太守行》以色示物,

以色感人,以色传情。《天净沙》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

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五、板书设计参考(略)

本课总结

《饮酒》是陶渊明归田后所作,是诗人酒后偶然的提咏,借以寄兴抒怀,并非单咏

饮酒。《次北固山下》借助长江风景的描写,写出诗人的乡愁乡思,即景生情。《早春

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雁门太守行》作者以色示物,以色

感人,以色传情。《天净沙》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

的凄苦愁楚之情。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通过其中一首诗来看作者,以\"我读懂了\"为题作文。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背诵全诗。

◆个性练习设计

将其中一首诗改写成一个历史故事。

教学探讨与反思

加强诵读训练,引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加深对诗词的理解。补充一些作家作品

的相关资料,对学生的学习会更有益。

25、诗词五首--饮酒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2.了解五首诗词所表现出的诗人情怀,学习诗词中一些不同的表现手法,领会这些诗词所具有的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3.了解与这些诗词有关的文学常识。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词的方法。

2.语感的培养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

学生对作品的写作背景缺乏一定的了解,给作品的整体感悟带来某种困难。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扫清文字障碍--学生诵读--质疑释疑--感悟。

媒体设计

1.多媒体:选取以下材料制作成课件:A.刘旦宅先生于1961年7月据陶潜《饮酒》(其五)诗意作的画。(见王易鹏选注《古代诗歌选》第一册第104页的插图,少年儿童出版社,1961年10月第1版。)B.陈老莲《采菊东篱下》诗意画。(见于图文本《古诗三百首》第16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l版。)巴图文本《唐诗三自首》中《行路难》配图。(见该书11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D.图文本《唐诗三百首》第155页《临洞庭上张丞相》的配图。E.图文本《唐宋词三百首》第62页上《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的配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2.录音机:有关五首诗词的录音。

3.投影卡片:介绍作者及其诗意的卡片各1张,共五张。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这一课时初步接触五首诗词,并进行生字教学,重点教学《饮酒》。

一、导语设计

说起我国的诗歌,总有一种自豪感。的确,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就以《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

\"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人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入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而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给加点的词语注音,并补充《饮酒》的注释。

喧(xuān)金樽(zūn)珍馐(xiū)刈(yī)麦箪(dān)食饷(xiǎng)田

秉(bǐng)穗嶂(zhàng)人不寐(mèi)燕(yān)然

补充注释:

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说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4)打出课件A或B,同时让学生诵读课文多遍。

(5)指导背诵。

2.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

\"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

\"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

\"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3.欣赏品味

(1)名句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成为写景名句。王士禛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一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

(2)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去体会、咀嚼。(参见骆玉明对《饮酒》诗的鉴赏之说)

4.学生质疑讨论,教师明意并小结

5.课堂训练

(1)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

(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明确: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6.课堂小结

打出投影片: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四、布置作业

1.默写《饮酒》。

2.预习并熟读课文中其余四首诗词,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

3.课外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

一、其三)。

[板书设计]

饮酒

陶渊明

第二课时

这一课时重点教学《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渔家傲》,另两首唐诗以课外自读为主。

一、导语设计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饮酒》诗,好比我们这个旅游团观赏了陶渊明经营管理的一处田园风光,领略了它特有的风味。今天我们继续旅行来到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唐诗和宋词。这两座高峰郁郁葱葱,蔚然深秀,美丽的景色令游赏者目不暇接。由于时间紧,我们在这两处景观中,重点欣赏孟浩然和范仲淹,走马观花看一看李白和白居易。同学们,同意吗?

二、解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

\"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

范仲淹所处的北宋时期,其主要边患是辽和西夏。1040年到1043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等职,抵抗西夏侵扰。其间他作了《渔家傲》词数首,写边镇劳苦,今只存这一首。词中着力渲染了边塞的悲壮气氛,抒写了思念家乡的情绪和抗击侵扰、巩固边防的意志。此词首开边塞词之作,其格调苍凉悲壮,感情沉挚抑郁,一扫花间词派柔靡无骨、嘲风弄月的词风,成为后来苏轼、辛弃疾豪放派的先声。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将三首唐诗和一首宋词的录音听一遍,之后再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和《渔家傲》的录音各听一遍。然后给6分钟时间让学生读背这两首诗词,看谁背得既快又准确。

(2)教师范背这两首诗词(学生注意教师是否有背错的地方),然后与学生共背一遍。

(3)补充注释。

涵虚:指水映天空。

济:渡过。

仲淹的《渔家傲》中的\"燕然未勒归无计\"如伺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这句是说:在燕然山上还未刻石记功,归家问题还无计可施。其实,这里的\"计\"应是\"打算\"

\"做计划\"的意思。是说:还不曾破敌为国立功,回家的问题还未考虑。这\"归无计\"应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如何理解?

明确:

\"人不寐\"指\"守边的将士睡不着\"。

\"将军白发征夫泪\",此句中的\"将军白发\"与\"征夫泪\"可理解为是互文的修辞手法。由于长期守边,边疆生活又极其艰苦,敌人未破,军功未立,思乡思亲之情当然不能免去,将士们不免早生华发,也经常会流下思亲的热泪。但与前面那句\"燕然未勒归无计\"联系起来看,这并非是消沉之意、怨慨之泪,而是一种\"忠孝不能两全\"的悲壮之隋。

3.欣赏品味

品味名句:

(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对上述名句的欣赏品味见前面的\"课文研讨\"相关部分。

(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这一句写得精练而有气势。读着此句,眼前出现一幅边塞画:在人烟稀少的边塞,有一座孤城,两边光秃秃的重峦叠嶂,上空飘浮着缕缕青烟,悲壮的号角声和杂乱的边声在四野回荡,城门紧闭,一片荒凉。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两句是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的名句,化用\"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之句。它给遇到挫折遭遇,困难,受到打击而感到前路茫然的人们以一种信心,一种勇气,一股力量。相信困难终将过去,阴云当能消除,那种让你大显身手、施展才华的机遇在等着你。读了令人荡气回肠,精神振奋。

4.课堂训练

(1)默写《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和《渔家傲》。

(2)初步背诵《行路难》和《观刈麦》。

5.课堂小结

打出投影片:分别介绍李白及其《行路难》和白居易及其《观刈麦》。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渔家傲》。另外,因课时关系将李白和白居易的两首诗作了走马观花式的浏览。尽管如此,我们已初步感悟到了唐诗的魅力和宋词的风采,我们若真的是个旅游团,可真应验了\"不虚此行\"这句话了。不过,我们的观赏绝不是到此为止,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还要作更广泛更深入的欣赏品味。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和默写这五首诗词。

2.课外再找这五位诗人的一些诗词来读读背背。

25、诗词五首--次北固山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前三首诗,朗读、背诵这三首诗词。

2.理解三首诗歌的意境。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l)朗读、背诵这三首诗词。(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

预习指导:

1.查字典,读准下列字的音:

碣石澹澹竦峙萧瑟岱宗决眦

2.自己练习读这五首诗: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一生讲一个曹操的故事

教师作简评,引出曹操的远大抱负。

三、学习《观沧海》

1.作家作品简介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毫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

《步出复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朗读诗歌指导:先范读再由学生试读。

3.指导学生评析诗句。

逐句分析,先由学生分析,再由教师归纳。

小结:

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中洋溢着饱含的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朗诵这首诗歌。

4.齐读齐背,抽查个别背诵。

四、学习《次北固山下》

1.作家作品简介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

2.朗读这首诗

3.指导学生评析诗句

4.当堂背诵。

五、学习《望岳》

1.作家作品简介.

20岁开始为时十年以上的壮游,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35皈??ヒ??蝠使空牮迅??合????獭ㄩ??提皇????????????炳ˉ??抡??嬲ㄨ仆谘敝熏八盈??虮ゾ鲰佼宀伟饕仆缣接鼯??提牯??????桨蝓??炮颤而??并还????牲睕龊传??馨???

杜甫诗现存1400多首,这些诗真实、深刻的反映了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形象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弊肿疟实摹

2.指导学生评析诗句

3.背诵指导。

六、意境的赏析:

分组写赏析短文,堂上交流。

七、作业

1.课后练习

一、二1,2,3题。A类

2.默写三首诗。B类

3.完成掌握语文的有关练习。C类

推荐第4篇:《诗词五首》教学小结

《诗词五首》教学小结

新密市西大街初中

庄亚楠

2018年1月9日下午我在金凤路初中上了一节古诗词学习的展示课。作为新年的开始,内心很激动也很紧张,由于是借班上课,不是自己的学生,対学情一无所知。这是在对诗歌预习的基础上设计的一节诗歌赏析课,并且是其中的两首——《雁门太守行》《赤壁》。

按以往的教学方式,在赏析之后,我都会硬性规定把诗词背下来,会默写,然后我将在特定时间考查。学生惧于压力,被迫去完成。但是这节课我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设计了自学、展示、挑战等形式,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学生不为个人,而是为集体荣誉而学,积极性较高。及时的评价对他们也是一种刺激和鼓舞。从今天的课上可见,对他们的激励已经初见成效。

今天这节课,我尝试让学生自己做赏析批注。课上表现虽然不是很如人意,但也可见她们具备这样的能力,今后在我自己的课堂上将着力培养一部分学生,甚至会培养更多的人。

这节课上,同学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但是也有比较优秀的学生这时候出现说话不完整,这个遗憾更证明,还有孩子需要锻炼,很多孩子都需要锻炼,需要我们培养她们的自信和勇敢。

我感觉自己做得最不足的一点就是时间的把握,前松后紧,第

一、二环节耗时过多,后面赏析和个性展示环节不充分,这一点也让我困惑。班级人数多,展示起来覆盖面还是显得太窄,很多同学到下课了,遗憾地说自己的东西还没机会展示,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将是我下一步要探索的。

第二个不足是由于是借班上课,学生预习不是很充分,个别同学,虽然也参与了学习,但是参与的还不够,所以课堂上我特别注意对这些同学的肯定和鼓励,多给他们机会,适当对他们降低要求。

总之,这节课虽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也给了我很多思考。改革既已开始,“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一定会在改革的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推荐第5篇:《诗词五首》教学教案

《诗词五首》教学教案

明确目标

1.在了解一定的诗歌朗读技巧后朗读本课五首诗。诗有平仄、平声、缓仄声急,读得很缓时并不是平板的拖长,也应注意感情注入。

2.体会每首诗的感情,品味真意境。

整体感知

这五首古代诗词,形式不同,风格各异,都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

教学过程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诗词是语言的精华。首

先让学生不停地反复地朗读诗歌。古诗词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节奏鲜明。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而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是由众多意象组合起来的画。莱新曾说“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诗歌是启发学生想像,培养学生悟性、灵性、创造性的极好教材,所以要让学生反复诵读,读中诗中学,诗中物,使学生步入诗境,达到与诗人心灵沟通、感情交融。

本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着力抒发了作者归隐之后悠闲恬静的欢快心情,意在言在,诗人鄙视争名逐利的官

场生活还是不难察觉的。

诗中哪些词、句突出作者这份情感的?

诗歌通过自问自答道出了诗人身处入境而能没有车马喧嚣的烦恼在于“心远地自偏”从精神上摆脱了环境的干扰。接着,诗人描绘了他归隐之后自己的精神世界已与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

并且从大自然中领悟到人生的意趣,表露了“欲辨已忘言”的纯任自然的恬淡心情。

赏析“采菊……相与还”四句:

这四句以“东篱下”“采菊”为起点,诗人漫不经心,远方的“南山”扑入眼帘。“悠然”既是诗人的神态,也点出“东篱”与“南山”这段空间相距较远。由“南山”生发出“山气”、再由“日夕”引出“飞鸟相与还”的农村黄昏的幽静景色,“佳”字的含意也就有了着落:这四句浑然一体,情景交融。清人王国维曾举例,誉为“无我之境”,意即“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品评、诗作品高超的艺术,以及作者矛盾心理。

本诗写学、抒情、谈理三者浑然融合。

这首诗在“静穆”的外衣下,也含有“猛志固常在”的积极反抗因素,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于“刑天舞干戚”之类作品罢了。这种表现形式与陶潜既要全志又要全身远离的矛盾的心理有关,而在写景抒情中流露出来的老庄思想也是消极的。当然,这些都与当时诗人所处的历史环境有关。

在理解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后再加以吟咏咀嚼,稍作小结转入学习,《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认真朗读,细细品味,老师点拨。

诗人以望洞庭起兴,委婉而巧妙地向张九龄表达了不甘山林寂寞,寻求引援的迫切心情。尽管这只是一首干渴求仕的诗,却写得气势宏伟,不亢不卑,别具一格。因而传诵至今。这主要在于前四句的写景把洞庭秋色描绘得雄浑壮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更足与杜甫“关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比美,成为千古以来咏洞庭的名句。

总结、扩展

陶诗,平易朴实,清峻自然,淳厚有味。有的诗也写得豪放有力。语言真切、朴素、简洁明确,通俗而又精练,深入浅出,形成他的独创风格。

试比较《读〈山海经〉》与《饮酒》的艺术风格不同之处和思想内容的相近之处。

读《山海经》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没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本诗豪放有力,属于“‘金刚怒目’”式的诗;而《饮酒》则显的清新自然,悠闲恬静。

内容上两诗,都表现了作者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情感。

布置作业

1.课后进一步诵读诗歌体会意境美,并能熟背。

2.预习另外三首诗,力争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明确目标

通过学习另外三首诗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之美。掌握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整体感知

《行路难》这是一首交织着忧郁悲愤和乐观自信的抒情歌曲,主旋律始终是昂扬激越的。

《规刈麦》诗歌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贫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

《渔家傲》诗歌细腻地描绘了边塞的军旅生活和战士久戍不归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一位守边将军的责任感。全诗苍凉悲壮,诚挚感人。

教学过程

《行路难》通过分析解答以下几个问题,掌握诗作内容,作者感情。

1.了解诗歌写作背景:《行路难》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

这是其中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2.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不能食?

因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诗人“酒”不能咽,“羞”不能食。因奸佞之闭塞贤路,使诗人悲愤、忧郁。

3.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即照应诗题“行路难”也抒写诗人在长安经历仕途**的深体验和事与愿违的痛苦心情。

4.诗中借用历史故事的作用

借用吕尚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

5.诗歌的最后一句表达感情怎样的志向?

哪怕面前的道路,险峭而多歧,诗人却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的彼岸。突出表现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6.讨论本诗如何体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

①巧用历史故事

②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

③跳跃式的结构

总之,全诗基调是昂扬激越的,是乐观向上的。

老师小结后,转入学习白居易《观刈麦》。

《观刈麦》让学生根据前面几首诗的评价方法自己分析该诗,老师略作指点:白居易诗歌主题专一明确;叙事和抒情议论相结合,语言通俗,平易近人。

《渔家傲》这首词约写于宋仁宗康定元年至庆历五年间。当时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防御西夏。

该词分为上下两阕。

上阕扣准“异”字,极写秋日边塞的风光景物。

“雁去”紧承“秋来”,“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四面边声连声起”写四处回荡的音响。“千蟑里”点明“孤城”的位置坐落于群山之中;“长烟”“落日”写“孤城”的景色;一个“闭”字写出“孤城”的冷落,警戒气氛。这三句围绕着“孤城”描绘了一幅迥异于中原乡土的“塞下秋来”的荒凉画面。

下阕“浊酒一杯家万里”句转入抒情。在羌笛悠悠、寒霜满地的边塞,人们夜不能寐,将军头发白了,战士流下思乡的眼泪。

全词苍凉悲壮,表达了作者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

总结、扩展

范仲淹的诗词文章都有名篇传诵于世。《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写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志向和抱负,现今仍为我们所学习称道。记《蝶恋花》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写出了对远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整理写边塞风光的诗句并制成卡片。

3.背诵五首诗歌,能默写。

板书

行路难

李白

“停杯”“不食”“拔剑”“茫然”——忧郁悲愤

冰塞黄河,雪满天山——应题“行路难”

长风破浪,云帆济海——乐观自信

推荐第6篇:苏教版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前三首诗,朗读、背诵这三首诗词。 2.理解三首诗歌的意境。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l)朗读、背诵这三首诗词。(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 预习指导:

1.查字典,读准下列字的音:

碣石 澹澹 竦峙 萧瑟 岱宗 决眦

2.自己练习读这五首诗: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一生讲一个曹操的故事

教师作简评,引出曹操的远大抱负。

三、学习《

观沧海》

1.作家作品简介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毫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剧势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 《步出复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朗读诗歌指导:先范读再由学生试读。

3.指导学生评析诗句。

逐句分析,先由学生分析,再由教师归纳。

小结:

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中洋溢着饱含的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朗诵这首诗歌。 4.齐读齐背,抽查个别背诵。

四、学习《 次北固山下》

1.作家作品简介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

2.朗读这首诗

3.指导学生评析诗句

4.当堂背诵。

五、学习《 望岳》

1.作家作品简介.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七岁会作诗,十四五岁时能与当时文上刚唱. 2 0岁开始为时十年以上的壮游,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35岁到长安应试,落第后居长安十年。安史乱起,携家逃难。后投奔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长安收复后,他因直言敢谏触怒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关内大旱,他弃官携家西去,千辛万苦跋涉到成都,靠朋友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一座草堂。后来,友人严武镇蜀,保荐他当了检校工部员外郎,这就是后人称他“杜工部”的由来,后因成都战乱,杜甫又迁至夔州,过着贫穷的生活。最后病逝于湘水的一条破船上。

杜甫诗现存1400多首,这些诗真实、深刻的反映了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形象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赴洛阳应进土举,落第,于是漫游齐、赵(今山东、河南、河北省)一带,这诗是游泰山时所作。泰山为东岳,是五岳之首。近岳而望,并未登山,所以题为“望岳”。诗中描绘泰山高大而磅礴的气象,以及自己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都是从“望”字着笔的。

2.指导学生评析诗句

3.背诵指导。

六、意境的赏析:

分组写赏析短文,堂上交流。

七、作业

1.课后练习

一、二1,2,3题。A类

2.默写 三首诗。B类

3.完成掌握语文的有关练习。C类

30.诗词五首(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后二词,朗读、背诵这二首词。 2.理解二首词的意境。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l)朗读、背诵这二词。(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前三首诗。《观沧海》是乐府诗,《次北固山下》和《望岳》都是五言律诗。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两首词。《如梦令》和《西江月》是词牌名。

二、学习《

如梦令》

1.作家作品简介

《如梦令》选自《漱玉词》,作者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宋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南来女词人。早期生活优裕,跟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后,流离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伤感,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常用白描,语言清丽。有《漱玉词》集。

2.朗读这首词。

3.指导学生评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小结 这首词表现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操,从中可以看出词人天真、活泼、豪爽的性格。词人赋予大自然以诗情画意和勃勃生气,给人以清新的美的享受。

这首词只写了夏日游饮归途中的一个片段,抒写了片刻之间美的感受,仅仅33字,却写了场景,写了人物,写得曲折起伏,生动活跃,情深味浓,新奇可喜。词的语言明白如话,流转自如,表现了独到的功力.

三、学习《 西江月》

1·作家作品简介。

《西江月》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带湘凡达20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很而终。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城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2.题解

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进中。

3.指导学生解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小结

这首词构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四、写分析短文,就两首诗你所体会的意境来写一写自己的看法。抽查几个交流。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二4,5.三 A类

2.默写二首词。B类

推荐第7篇:《诗词五首》学案

《诗词五首》学案

使至塞上

一.文学常识精解。

《使至塞上》选自《王右丞诗笺注》,使:出使。作者是王维,字摩诘,唐朝山水田园诗派代表,史称“诗佛”,苏轼称赞他的诗“诗中有画”。 二.诗歌内容精解。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解释:一随轻车简从要到边疆去查看,驾车经过居延属国。 分析:紧扣诗题,交代出使的任务、所经过的地方。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解释:飘飞的蓬草,风一吹即过了汉地的边塞,北飞的大雁,从头顶飞入了胡地的天空。

分析:描写边塞的情势,暗示诗人已经到了边关前沿。[有人认为这句诗是即景设喻,将自己比做“征蓬”、与“归雁”。所以也解释为“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际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解释:只见茫茫的沙漠中独起的灰黑色的炊烟聚集直上,滔滔的黄河边落日依水而下。 分析: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大漠之景。工整的对偶句。[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解释:终于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得知都护还在燕然前线。 分析:照应诗题和开头。(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三.知识积累拓展。

(一)主题归纳。

这首诗歌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的壮美风光,歌颂了河西军队的声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二)名句赏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写景壮观:“大漠”的“大”写出了沙漠浩瀚无边;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烽火台燃起的狼烟就显得格外醒目,故称“孤烟”,“孤”是写其景物单调;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渺无尽头的黄河,惟有“长”才能表达处其给人的视觉印象;“落日”,又加上“圆”字,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长”一“直”又一“圆”,象几何图形一样展现在天地间,大气浩瀚又沉寂壮美,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2)对仗工整:上下联中,“长”字配合“大”字,“圆”字配合“直”字,对得工整巧妙,后人尤对“直”和“圆”字极为赞美。

泊秦淮

一.文学常识精解。

《泊秦淮》选自《樊川诗集》。作者杜牧,字牧之,晚唐诗人擅长写七绝和七律,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二.诗歌内容精解。

烟笼寒水月笼沙,

解释:迷蒙的月光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

分析:互文现义,写景,两个“笼”字,将烟、寒水、月、沙融为一体刻画出秦淮河两岸特有的景色。

夜泊秦淮近酒家。

解释:这样的夜晚行船秦淮河,靠岸停泊在酒肆旁边。 分析:叙事,交代写诗的时间、地点,并开启下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解释:卖唱为生的乐妓,却不懂得亡国之憾,在秦淮河的对岸,还在唱着《玉树后庭花》。 分析:抒情,点明全诗主旨。诗人对国家的关切和忧虑,对世道的愤慨尽寓其中。

三.知识积累拓展。

(一)主题归纳。

这是一首带有讽诫意味的诗。诗人泊船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抨击那些沉湎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愤。

(二)名句赏析。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两句点明全诗主旨,饱含无限感慨。诗人由听到歌女所唱的亡国之音想起陈朝没亡的悲痛教训,表面上叹息歌女,实际上是在讥讽当时过着荒淫无耻生活的统治者,达到以古讽今的目的。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一.文学常识精解。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选自《李义山诗集》。李商隐,唐朝著名诗人,字义山。 在晚唐诗坛,诗歌以“无题”命名是李商隐的首创,“无题”的意思是无可命题,即意思不可明言。他的组诗十多首的《无题》很能代表他的诗风。《无题》诗大都以爱情为主题,但有些有所寄托。这首《无题》大约出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出两个有情人不忍分别、分别后彼此思念的心情。 二.诗歌内容精解。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解释: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分析:首句说明了两个有情人难得相见,两个难字体现两人的情深厚意。次句以景烘托两个有情人的离愁别绪。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释: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象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分析:诗中的警句。运用比喻、双关的手法曲折丰富的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解释: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分析:对离别后的设想。既是女子担心分别后自己容颜会变老,又是女子担心男子一人在外,夜读会被寒气所侵,隐含有两人各自珍重的意思。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解释: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分析:是强作宽慰之语。寄意神话传说中的青鸟,表示希望有人传递彼此的信息。 三.知识积累拓展。

(一)主题归纳。

本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两个有情人不忍分割,分别后彼此思念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至死不渝爱情的赞颂。

(二)名句赏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首先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比喻纯真的爱情:用蚕丝比拟情思,以烛泪比喻思念的热泪;其次运用了谐音双关,“丝方尽”隐指思方尽。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文学常识精解。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选自《珠玉集》。 宴殊,宋朝著名词人。 《浣溪纱》,词牌名,本词是宴殊的名作之一,它抒发了对春光不驻,韶华易逝的感叹。 (“浣溪纱”是词牌名。词按照长短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6字以下为小令;56字-98字称为中调;98字以上为长调。)

二.诗歌内容精解。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解释: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解释: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分析:

本词通篇写景,但字字皆情。 上阕:感时

把酒吟唱

感伤逝去的岁月(

1、2句由景触情,无端的伤感弥漫字面,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2、3句“新”和“旧”对举,充分体现出这种情感。) 下阕:伤春

1句---花开花落(对落花怀着深深的叹息) 2句--燕去燕来(表现对归燕带着迷离的思绪。) 3句—独自徘徊(直接抒发寂寞忧伤之情。 三.知识积累拓展。

(一)主题归纳。

这首词通过对旧亭台、夕阳西下、花落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流逝,好景不常的感伤之情。

(二)名句赏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传诵千古的名句北后人赞誉为“天然奇偶”。 (1)形式和内容上对偶:(形式略)内容上“无可奈何”是多方扶持而终究无力挽回的叹婉,“似曾相识”是似是而又不全是的恍惚之感。“花落去”和“燕归来”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景象。

(2)象征的意义:“花落去”可以指春天匆匆离去,但有包含着对美好事物一去不复返的惋惜;“燕归来”固然可以看成是燕子回归恋巢的实写,但也可以象征某些使人眷恋的往事的重现。“花落去”和“燕归来”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景象。但是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组合就成为某种美好熟悉事物或感情的象征。

(3)丰富的内涵:包含的哲理能使人联想到多方面,故被人广泛运用着。

(三)根据语言环境填诗句。

“ , 。”晏殊见春花凋谢,燕子归来,心中不禁产生了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

参考答案: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一.文学常识精解。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选自《东坡乐府》。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代的大学士,“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开拓了词的新领域,是豪放词派的杰出创始人。

本词写于丙辰中秋,当时其被贬密州任太守,时逢佳节,词人想起了多年不见的胞弟苏辙,写下了这首咏月怀人的千古绝句。

二.诗歌内容精解。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解释: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解释: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年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琼楼玉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释:转过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怅无眠。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解释:

分析:

小序:叙述作词的时间、原因(月夜抒怀、兼怀子由),领起全篇。

上阕: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

词人月下欢饮时的联想和想象,表达出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开端便是奇异之笔,把酒问月乃是奇特之想---一疑;天不能言,故词人自问有飘然离去之意---二疑,为下句张本;欲去而迟疑(弃绝人间,想另寻家园,终不忍弃绝)---三疑;顾月自舞,却不知身在人间---四疑。} 下阕: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

词人月下“无眠”和对人生的沉思和探求。先写月光流动,夜深人无眠其余为词人内心独白(首先,埋怨圆月,暗含思亲想家之情;其次,调转笔锋自我宽慰,释却离愁,蕴涵人生无常自古皆然的哲理;最后,进一步自我解脱,表达美好祝愿。) 总结:本词把“天”和“月”人格化,充满浪漫情怀。上阕问天,下阕问月,归根结底是问人生,寓哲理于抒情中。情调虽含伤感,却不使人感到压抑,处处流露词人乐观豁达的胸襟。故称为最好的中秋词。 三.知识积累拓展。

(一)主题归纳。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二)根据语言环境填诗句。

(1)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请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两句诗词表达分别后对老师、同学们的良好祝愿: , 。其中含有哲理的诗句是: , , 。

(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从李白《把酒问月》诗“ , ”两句脱化而来。 参考答案:(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推荐第8篇:《诗词五首》说课稿

《诗词五首》说课稿

《饮酒》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陶渊明的《饮酒》,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说一下我对这堂课 的设计:

一、分析教材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

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一首是写诗人如何从

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在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素养的提高,浅层次的理解诗歌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所以应在这一时期引导学生会鉴赏古诗词,指导他们鉴赏的方法,并立足课本,拓宽视野,

在读懂本诗中陶渊明心情后,通过综合知识积累,把握陶渊明诗歌的风格进而理解陶渊明的

性格特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流畅地有感情地诵读,能准确地背诵,理解陶渊明追求平静自由生 活的志趣,学习诗人的高雅志趣,高尚节操。感受诗歌语言的美、节奏的美,感受诗歌的意

境美,感受诗人的人格美

2、重难点:(1)、重点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 : 对诗人的整体评价。

3、过程与方法:以读—议—赏—研—练的方法学习鉴赏诗歌,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加深学生对诗歌意境、语言的感悟。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古代诗人对时代和生活的认识,领会诗人的情感和理想, 能结合创作背景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官场上多少人为了仕途而争名夺利,为了升迁而不择手 段,甚至扭曲人性,残害亲人,但是却有少数文人墨客鄙弃世俗,厌恶官场,辞官回乡,归

隐田园,过着“世与我相违,复驾言兮求,人生行乐耳,何须富贵时”的恬淡生活。不同的人

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

渊明的一首田园诗《饮酒》。

(二)作者简介 学生学过他的《归园田居》,可以让学生回忆、搜集相关内容,然后 进行课堂展示,有必要的话老师再做适当补充。

(三)赏析诗歌

1、读 首先是老师范读要求学生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奏,然后学生自由诵读,进 行诵读比赛,要抓住节奏,读出韵律。

2、议 小组讨论,理解诗歌内容。各小组分别派出代表,梳理诗歌内容,师生给予评 价,学生对诗歌也会择优理解。

3、赏 赏析每句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从字面去感悟内涵。一二句深情而 自得其乐;三四句恬静而闲适;五六句满足而得意;七八句陶醉而悠然;九十句深长而感慨。

4、研 问题探究(1)、诗歌前四句写“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原因是“心远”, 那么为什么“心远”?远离什么?诗人身居人世,但无俗事纷扰,不为名利所惑,不为荣禄所

累,拥有平和的生活。远离官场,远离尘俗。“心远”包含:心志高远,淡泊名利,宁静处世。

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精神境界,达观的生活态度(酌贪泉以觉爽,处涸泽而犹欢)这

就是陶渊明不朽的精神堡垒。

(2)、理解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句刻画了一个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又刻画一个采菊的形象,人与自然诗情画意,脍炙人

口,千古流传。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写什么?有何深意?

夕阳西下,山色迷人,飞鸟结伴,知倦还巢,景物描写。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仍奔波官场,追名逐利,乐不思返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怀抱。诗人《归园田居》中写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此二句虽写景,实则抒怀悟理,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人应知“反璞归真”。

(4)、最后两句的理解 本诗的主旨句,抒怀。

忘言是指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形容出来,只可意会,妙不可言。万物运转,各得其所,人生真义,反璞归真,辞官归隐及人生的真谛。

5、背 背出情感、背出内涵

6、练

(1)、诗中表明远离官场,不慕荣华,只求反璞归真超脱自然的诗句是----------------- (2)、诗中写归隐之乐的诗句是-------------------- (3)、诗中表明作者结庐人境,悠然自得的诗句是-----

五、小结拓展

陶渊明弃官归隐,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独善其身,与黑暗的官场决裂,选择适合自己生存方式生活,具有一定的积极的意义,我们要学习他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但也要辩证地看待他的归隐,要洁身自好,并不一定要归隐田园,与世俗决裂,而应该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学会生存。

板书设计: 饮酒

心远地偏---------远离尘世、超凡脱俗 采菊见山---------热爱自然、心境恬淡 山气飞鸟---------自然之景、归隐之意 真意忘言---------人生真义、反璞归真

《春望》 《春望》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大家好!

从古到今,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抒情的最好形式。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将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呈现、还原作品所营造的意境,领悟作品抒发的情感?这就是我今天在《春望》一课中的说课所要做的努力。

说课形式:课前说课

下面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一点认识与处理。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从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开始集中编排文言文课文。《春望》是本单元最后一课《杜甫诗三首》中的第二首,具有承前启后的双重意义。

就教材而言,《春望》要继续探索、创新教法:如何富有创意地探究内容和写法;如何进行卓有成效的诵读训练。它还是第六单元的探路者。第六单元以自然山水为题材,要求抓住景物特征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

就本课而言,《春望》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不同内容风格的转折点,和《望岳》《石壕吏》一起勾勒了杜甫诗歌风格的发展变化轨迹。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语文标准》的要求,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该课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深入理解诗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3、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初步了解鉴赏诗歌的一些方法。但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不高,对诗歌的认知和品析停留在表皮;年龄小,阅历浅,很少有生离死别的牵挂与思念,更没有经历过战争,对诗人愁苦无奈的感受较难体会;但这首诗没有太难的词句,学生可以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内容,尝试再现诗歌情景,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

二、说教法:

这一首诗我想让同学们通过品读引出对诗歌景、情关系的探究,在诗情画意中领略诗人的赤子情怀。为此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声韵美,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的景与情。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教师尽量少讲,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三、说学法:

本节课的学法指导如下:

我这样教,学生又如何学呢?我将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1)理解品味诵读法 (2)圈点勾画法 (3)小组合作探究法 (4)成果展示法 本课计划用时一课时;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从以下几点设计了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抢答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运用抢答的方式让学生猜猜“他是谁”? 然后,教师过渡:

同学们,今天和大家一起走进历史的隧道,去感受历史上一位苦难诗人、人民诗人、伟大诗人--杜甫的心理历程。板书课题,作者。

2、学生汇报写作背景

设计意图:用抢答的方式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写作背景方面我让学生侧重搜集杜甫战乱流离的中年际遇。这也是杜甫从理想走向现实,从于家于己的眷顾转向于国于民的关注的高峰期。

第二个环节:初读诗歌,理解诗意

1、出示课件,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2、出示学习诗歌第一招——多读以及读诗的技巧。节奏:五言诗的节奏一般是221式或212式。 停连:依节奏停顿,依意思或者感情连贯。 重音:强调的字词读得重、响。 语气:依据诗歌的内容、感情。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节奏是两字两字一字或者两字一字两字,意思连贯的时候可以停顿短一些,如“山河在”。关键的词读重一些,如破、深。语气依据内容、感情确定。

3、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自由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理解诗意。教师过渡: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经过反复的朗读,你读懂诗歌写的内容了吗?请小组交流一下,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学生小组交流后,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是古诗文教学的重点。因此,我以“读”为本,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想象、在朗读中欣赏、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以达到初步感知诗歌的目的,便于进行后面的内容学习。

第三个环节:赏读诗歌,知诗识人

1、出示学习诗歌第二招——多思。(内容、情感……)”的句式来说话。

出示例子:国家:(破)——风雨飘摇的国家,满地废墟,断瓦残垣,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一去不返,到处显得非常的萧条。

3、学生分组展开讨论,互相切磋交流,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表达出来。

2、请学生用“诗人?望?到了来修饰。我从中读到了

设计意图: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因此,我将课堂交给学生,引领学生想像形象、把握物境。抓住关键词语,也就是诗歌中的意象和修饰语,运用联想、想象,初步感受诗句的物境。这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与把握,众说纷纭的课文感受也考察了学生的概括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是一种相对浅显的语言表达训练。 当全诗品析完毕,一个忧国忧民,念家悲己的杜甫也出现在眼前。这样,本环节通过形象品味和诵读感悟,较好地把知人论世和情境体验融合在一起。

第四个环节:品读诗歌,情景再现 课件出示

1、你从每句诗里发觉诗人都望到了些什么?可以用生动诗意的语言描绘,可以赏析(从修辞,语言,情感等角度),也可以用图画或者其他方式,只要能再现诗句的情景的方式都行。

2、学生讨论后, 全班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如果说,抓住意象和修饰语是将一颗颗圆润的珍珠拆下来赏玩,那“情景再现”就是将珍珠用情感的线牢牢地串连在一起的过程。

在这一环节,学生可根据从意象和修饰法中感悟到的内容,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和诗人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

这样,古诗教学“听”“说” “读”“写”四种能力有序呈现,层层深化。 第五个环节:教师寄语,心灵碰撞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当大多数人疲于奔命甚至苟且偷生时,杜甫,从危难的时局出发,循着历史的脚印,去透视命比纸薄的底层百姓的生存境遇。文字与心灵的碰撞,人格与现实的交锋,成就了字字血泪的《春望》。悲愤的《春望》,渗透了杜甫忧国思家的情怀,丈量着世间人性的高度,因此不朽!

推荐第9篇:诗词五首一

九年上语文导学案

课题:诗词五首备课组:九年语文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于静翃 学习目标:

1.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滁州西涧》两诗,掌握本课出现的生字词,如“蓟”、“涕”等。

3、作者的这种心情是通过哪些词句表达出来的?

4、听到胜利喜讯后,诗人从乐极流泪到欢快欲狂,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情怀?你还知道哪些表现相同情怀的诗歌?

(二)学习《滁州西涧》

2.掌握作者生平及在诗歌史的地位。3.理解把握两首诗的思想主题。

4.感受和学习诗歌中流露出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掌握作者生平及在诗歌史的地位;理解把握本课的思想主题。

教学难点:感受和学习诗歌中流露出的爱国主义情怀。 预习导学:

1、积累文学常识。杜甫:韦应物:

2、查阅资料,了解两首诗的写作背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滁州西涧》:

自主学习:

熟练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全班内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个读、齐读。

小组合作:

(一)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这首诗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组内讨论:诗歌讲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首联:颔联: 颈联:尾联: 讨论分析: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概括诗歌主旨)

2、诗中哪个词揭示了全诗的主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熟读诗歌,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提出质疑。

2、品读鉴赏:这首诗给我们营造一种怎样的意境?

3、诗中有没有更深刻的寄寓?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课堂检测:

1、品读以下两首诗词,回答下列问题。甲: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乙: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①对上面两首诗词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幽草:幽深地方的草丛。B.野渡:野外的渡口。

C.沙场:平旷的沙丘。D.天下事:指收复中原统一天下的大业。②《破阵子》中”五十弦翻塞外声”一句的意思是:( )③判断下面对这两首诗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A.《滁州西涧》是一首一著名的山水诗,写的是安徽滁州西涧的景色。()B.《滁州西涧》在看似平常、平静的写景中,不动声色地蕴藉自己的心迹,这是本诗的高妙之处。()C.《破阵子》首句”醉里挑灯看剑”形象地显示出作者杀敌的壮志。()D.《破阵子》中”可怜白发生”一句既写出了作者对自己的爱恋,也表达出壮志难酬的沉痛。()

2、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集中地表现了诗人忽闻喜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书写了一个[喜]字.

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得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刻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即将启程还乡时内心的无比喜悦.

D.[便下襄阳向洛阳],一个[下]字.一个[向]字,生动地表现了战乱平息后,诗人终于得以还乡,一路游山玩水的闲适情调.

推荐第10篇:30.诗词五首

30、《诗词五首》

一、教学目标

(一)调动学生古诗朗读技巧方面的积累,诵读诗词,理解诗意,领会诗情,品味诗韵。

(二)进行创造性表现古诗词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古代诗词的兴趣,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行路难》《凉州词》《咏煤炭》三首诗

(一)活动导引

课前布置学生去图书馆或通过网络查阅与所学《诗词五首》中的诗词有关的资料,如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作品风格、相关作品及鉴赏等等,并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摘取资料或制作卡片。

(二)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调动学生古诗词方面的积累,进行诗句接龙:先让一位学生说出某古诗词名句的上句,然后另请学生接出下句。反复进行数次。鼓励学生接得迅速,接得准确,背诵得有韵味。

(三)自读古诗,揣摩节奏 1结合古诗接龙游戏,引导学生回顾古代诗歌朗读停顿的一般技巧。 2小组学习:同座或前后座组成两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听读,共同揣摩《行路难》、《凉州词》、《咏煤炭》三首诗的朗读节奏。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四)交流资料,诵读领悟

小组学习(4—6人一组为宜),相互交流课前所获取的资料,结合书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诗意,体会诗情。然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点。(指导学生结合诗歌的背景、作者的生平来理解诗句,回答不必死扣教参,只要言之有理,符合诗的意境即可,教师适当点拨或补充。) 1《行路难》:这首诗是天宝三年李白离开长安时所写。李白离别京城,亲朋好友为他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清酒”、“珍羞”极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然而禀性豪爽嗜酒如命的诗人对此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端起酒杯,又把酒杯推开,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掷下;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与“金樽”、“清酒”、“玉盘”、“珍羞”形成鲜明的对比,生动刻画出诗人极度悲愤郁闷,而又竭力想从其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前四句如双峰并峙,发端突兀,为全诗奠定了抒情的基调。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艰难险阻。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受诏入京后,皇帝却没有重用他。而他的孤傲秉性,必然不会为宫廷权贵所容,在权臣的谗毁排挤下,他被“赐金放还”,变相地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所以诗人又用“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自信心。“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反复感叹过去自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表现出进退失据而又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然而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那积极入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徘徊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自己会乘上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诗人用“长风破浪”比喻其宏伟抱负,又以“会有时”来肯定这一抱负会有施展的时候,其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现得是何等的豪迈、乐观!“直挂云帆济沧海”,由“乘长风破万里浪”推演而来,创造出一个雄浑阔大的意象,融入了诗人“辅弼天下”,大济苍生的宏伟蓝图。总观全诗,诗人以丰富雄奇的想像,高度夸张的手法,纵横开阖的气势,激情澎湃的语言,豪迈乐观的感情基调,充分显示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2《凉州词》: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将士酒宴畅饮,抒发边塞将士豪放情怀的七绝。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意思是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葡萄美酒”,是以葡萄酿造成的美酒;“夜光杯”,指一种光能照夜的白玉琢成的酒杯。这两句诗,以奇丽的彩笔描绘出豪华的场面,富有西域边陲的特色。第二句“欲饮琵琶马上催”,从意义单位看,应为二五节拍,语调铿锵激越,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营造了无比热烈的气氛。意思是“正想饮酒时,突然坐骑上琵琶声响了起来,急促的旋律似乎在催将士们畅饮”。琵琶是西域盛行的乐器,诗人在此用来渲染西域色彩。

三、四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在酣醉时的劝酒词,把诗人狂饮之后已带有几分醉意,还在规劝将士们尽情痛饮的豪爽,表现是淋漓尽致。充分地表现了边塞将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浓郁的边域色彩,跳跃跌宕的结构,悲壮豪放的激情,使这首诗成为了边塞诗中的精品。 3《咏煤炭》:这是一首咏物的七言律诗。这首咏物诗,作者以煤炭自喻,托物明志,表现其为国为民的抱负,写物中巧妙地结合着咏怀。首联咏煤炭点题,正面抒怀,表达了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喜爱之情。“意最深”是说这里蕴藏着治国安民的阳和布泽之气。颔联的“春浩浩”承“阳和”而来,“照破夜沉沉”,对照着写,显示除旧布新的力量。古人称庙堂宰相为鼎鼐,这里说宰相的作为,有赖于其人具有生成万物的能力,仍从煤炭的作用方面比喻。颈联“铁石”句意思是说:铁石虽然变成了煤炭,但它依然造福于人类。表示自己至死也要为国家出力,这是诗人坚贞不变的决心。此句和上面一句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朝廷必须依靠臣民的忠心。尾联“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还是从煤炭进一步生发而来,与杜甫的广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之意有异曲同工之妙,表达了诗人爱国忧民的思想以及甘愿为民出力献身的心迹。煤炭虽然深深地埋藏在大地之下,却蓄积着太阳般无限的热能。在严寒的日子,它给人们带来暖暖的春意;在阴森的夜晚,它为人们驱散沉沉的黑暗;为了百姓的温饱,它不惜烧尽自己来加热鼎彝。这勇于牺牲的煤炭,恰是于谦一生最好的写照。

(五)再读古诗,品味诗韵 1指导学生在理解诗意、把握诗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诵三首诗。(三首诗的感情基调:《行路难》——郁闷悲愤但又不失豪迈乐观;《凉州词》——豪放而悲壮;《咏煤炭》——坦诚而炽烈。) 2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精彩或最有感触的诗句,多次品读,说出自己对这些诗句的理解。

(六)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朗读李白的《将进酒》、王翰的《凉州词(之二)》、于谦的《石灰吟》,将它们与所学的三首诗比较,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就意境、手法、思想感情等等方面谈皆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立足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

将进酒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姿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凉州词

王翰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石灰吟

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用正楷或行楷)所学的三首诗。 2从三首诗中选择一首自己比较喜欢的诗,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将它改写成一篇文情并茂的文章。

板书设计

《行路难》——郁闷悲愤又不失豪迈乐观

《凉州词》——豪放而悲壮

《咏煤炭》——坦诚而炽烈

第二课时

学习《虞美人》《破阵子》两首词

(一)新课导入 1检查《行路难》《凉州词》《咏煤炭》三首诗的背诵默写情况。 2由已学过的词入手,引导学生回顾词的有关知识:词是韵文文体之一,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别称长短句、诗余。根据字的多少,它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至90字)、长调(91字以上)。只有一段的词叫单词,有两段的叫双调(分上、下阕),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一首词不一定会有题目,但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曲调的名字,叫词牌,它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多大联系。在朗读上,词一般按意义单位来停顿,相对于绝句、律诗来讲,朗读的节奏灵活而没有定数,读来长短相间,抑扬顿挫,韵味十足。(结合《虞美人》《破阵子》两首词,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判断。)

(二)自读古诗,揣摩节奏 1同座或前后座组成两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听读,共同揣摩《虞美人》《破阵子》两首词的朗读节奏。 2听录音或教师范读两首词。

参考停顿:

虞美人

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集体诵读,体会词的韵味。

(三)交流资料,诵读领悟

方法和策略与前一堂课时相同。 1《虞美人》: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这词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人多以为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惆怅,叠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己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2《破阵子》: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辛弃疾以他掷地有声的笔触,简洁而雄健地勾勒出一幅豪杰长啸的素描。矢志报国而又壮志难酬,是词人内心世界的最大冲突。一柄寒光四射的利剑,在灯下看了又看;催征的鼓角,嘶鸣的战马,夜夜进入难圆的英雄梦。腐朽的王朝无情地粉碎了他的英雄畅想,在空荡荡的历史长廊,只留下诗人“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苍白呐喊。词中虽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却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人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收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尤其是结句,抒发了词人壮志不酬的悲愤,词尽而意未尽,正是大家手笔。真可谓一曲《破阵子》,一股英雄豪气。

(四)反复诵读,细品词味

指导学生在理解词意、把握词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反复朗诵两首词,直至能够背诵。(可引导学生比较两首词的感情基调:《虞美人》——悲慨;《破阵子》——悲壮。)

(五)朗读创造,感受魅力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当它与朗诵、音乐、舞蹈、绘画以及现代科技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更是生出无穷的魅力。

运用多媒体展示朗诵古诗词的几种不同表现形式,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古诗词的美,以激发学生用自己的声音创造性的表现古诗词内涵的愿望。(如乔榛的配乐朗诵《凉州词》;《虞美人》将朗读、舞蹈、歌曲结合在一起的表演;教师自制的古诗词flash动画等等。条件不具备的学校可向学生展示诸如配乐朗诵等简单的形式。)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用正楷或行楷)所学的两首词。 2从《诗词五首》中选一首你喜欢的诗或词,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创造性地表现,准备下节课在全班展示。

第三课时

进行一次小型的诗词创造性表现竞赛活动,可分个人和合作组的形式参加。以表现《诗词五首》为范围。邀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老师组成评委,制定一定的标准,当场亮分。比赛结束,从鼓励的角度给参赛选手和合作组进行评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板书设计

虞美人

破阵子

李煜

辛弃疾

悲慨

悲壮

(选自李禧同主编《教案选编》)

第11篇:毛泽东诗词五首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一九二五年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候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西江月 井冈山

毛泽东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人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重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七律 长征

毛泽东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水调歌头 游泳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第12篇:诗词五首 王君

问君能有几多愁?

——就《诗词五首》的教学看语文课的整合效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5课由五首词组成,分别是: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材上的排列是按照诗人所处年代排列的,如果照这样的顺序教学,内容就会显得很散乱。在对这五首词进行了研究之后,我决定对这五首词进行整合教学。

教学课时安排为两课时,教学主题是:问君能有几多愁?

下面是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记得有一位著名作家说:痛苦的感受往往比幸福的感受更加刻骨铭心。今天我们要通过五首词的学习,去感悟和体会古人的愁。请大家自由地把全课五首词都大声朗读一遍,说一说如果以愁为分类标准,这五首词可以怎样简单地分一下类。

(生摇头晃脑自由朗读,交头接耳)

生:词中有些人很愁,有些人不愁。

生:词中有些人愁得很厉害,有些人只是一般愁。

生:有男人的愁也有女人的愁。

生:有男人描绘的愁也有女人描绘的愁。(众笑)

生:有为家事愁,也有为国事愁。

生:有为亲人愁,有为理想愁。

……

【自评:简单导入,直入正题。开篇整合,建构全课整体意识,第一次对比,为思维预热。】

师:那这样好不好,让我们先来体会一下两位古代女子的愁。我再请两位同学朗诵,听完后,请大家说说你感觉到诗词中的两位女子她们各自在为何愁?

【自评:进入第二次整合对比。不足的是板块的过渡稍显生硬。】

(请同学朗诵《望江南》和《武陵春》)

生:我感觉《望江南》中的女子好像是在等待她的心上人,可是没有等回来,所以她愁。《武陵春》我没有感觉得出来她李清照到底为什么愁。

生:我也是。《武陵春》中的愁好像比较多,最后一句是“载不动许多愁”嘛!

师:那这个问题我们先放一放。现在请大家再自由地把两首词多读两遍,想一想,同学间还可以讨论一下:你觉得两首词中的女子哪个更愁?大家一定要紧扣原词中的关键词句来应证自己的想法!

(生自由朗诵,讨论)

【自评:从另一角度巧对比巧整合。】

生:我认为《望江南》中的女子更愁,因为她愁得都“肠断白萍洲”了啊!还有什么愁比“肠子都愁断”了更愁呢?

生:我不同意,李清照的愁连船都载不动了,这才是最重的愁。

生:不能这样比吧,这两个句子都是诗人应用了大胆的联想想像写成的,是化抽象为形象的写法。这样比的话不客观。

师:有道理,大家能够关注到对愁的形象描绘这很好,但最能证明你的观点的还应该是主人公的行为和思想!

生:李清照最愁。《望江南》中的女子还“梳洗罢”,可李清照却“倦梳头”,一个女子连梳妆打扮都不想了,那她一定非常愁闷了。

生:是的,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望江南》中的女子还可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等丈夫回来看,可李清照连打扮自己的兴趣都没有了,我猜像她的丈夫一定已经去世了。

师:你很聪明。写这首词的的时候,李清照的丈夫已经去世很多年了。

生:我还是觉得《望江南》中的女子愁,你看她“独倚望江楼”,一个人在那里等啊等啊,看了一帆又一帆,从早上直等到“斜晖脉脉”的傍晚,等了整整一天啊,可最后还是失望了,你难道能说她的愁不深重吗?

师:你这个分析很到位。但“倚”字品得还不够,哪个同学帮帮她的忙。

生:“倚”是“靠”的意思,她靠在望江楼上,很孤苦无依的样子!

生:“倚”还显得这个女子很柔弱,没有力气。

生:她一定是望得太久了,所以浑身酸软,就只能“倚”着了。

生:主要不是身体问题,还是心事太沉重了。

师:对了,这样抓住关键词抠进去,人物的形象就鲜明了。

【自评:对“倚”的品味环节是课堂机智生成的,处理得不错。】

生:我不同意刚才同学们的看法。《望江南》中的女子是愁,但是她毕竟还有事情可干。可是李清照呢,她却觉得“物是人非事事休”,她觉得什么事情都没有意义了,所以她干什么都索然无味了,我认为这样的愁才最愁。

生:我有同感。她不仅不想梳头,她连去双溪泛舟也提不起兴趣呢!

生(高高举手):老师,我发现课文中的插图不太好。

师:你说说。

生:一是诗人窗前的花木太繁盛,没有“风住尘香花已尽”的凄凉感觉。二是图中画了一轮弯月,这就表明是晚上了。而诗中不应该是晚上。

生:是晚上,不是说“日晚”嘛。

生:“日晚”不是晚上,如果是晚上,那李清照不梳头就很正常了,谁晚上还梳头啊?

生:对,都晚上了,李清照怎么会想到去泛舟呢?

师:有道理,古代女子有夜生活的很少。(众笑)

生:“日晚”是日头很高的时候,可能是要到中午了,她都还不想梳头,可见心情非常郁闷!

【自评:旁逸斜出的一笔!学生的自主质疑很有力度,教师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解决学生困惑,处理得不错。】

生:这是因为李清照的丈夫已经去世了很多年了,她已经习惯了,她怎么可能比还在盼望丈夫回来的女子更愁呢?

生:我不同意。确实李清照是已经绝望,《望江南》中的女子是正在绝望,我认为已经绝望比正在绝望更愁。(生鼓掌)

生:可是《望江南》中的女子稀里糊涂经受的是希望的煎熬,而李清照已经是心如死灰,我认为这比前一种煎熬更痛苦。

(学生争论不休)

师:同学们,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也许当你们的生活阅历多一些后,你们的体会会更加深入。王老师想起了金庸《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对小龙女十六年痴痴的等候。十六年的痛苦等待他都熬过来了,他为什么要在最后得知小龙女活着不过是一个谎言后却没有再活下去的勇气,而毅然跳崖自尽呢?

生:他活下来是因为他心中还有希望,他选择死是因为他在善意的谎言中清醒过来后他绝望了。

师:对杨过而言,哪种痛更为深呢?

生:清醒之后的痛。

师:对了,同学们,人的情感是一个难解之谜。但是,我们必须知道,人生存下去的本质力量是靠希望:哪怕这种希望只是星星之火,它也可能成为一种生存的信念。而最残酷的人生境遇是没有希望,也就是绝望。绝望这种痛,是人生之最大痛。大部分轻生者选择死亡并非因为生活的艰难,而恰恰是希望的丧失。正如开头同学们提到的,李清照的愁在词中很难表述清楚是哪一种愁,因为在她的生命历程中融入了太多的苦难。初一的时候,我们学过她的《如梦令》,大家一起背诵出来好吗?

(生齐背:唱记溪亭日暮……)

师:从这首年轻时代的李清照的词中,我们读到了一颗青春快乐的心。是的,李清照的前半生是幸福得让人羡慕的。她和夫君赵明诚才子才女结成佳偶,夫唱妇随、琴瑟和谐。而写这首词时,李清照已经53岁了,她流落江南,茕茕一身,辗转飘零,历尽了生活的艰辛和人世的坎坷。她的愁岂止是心爱的丈夫早逝之愁,这其中有国家的败亡,家乡的沦陷,有文物的丧失,这愁,让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让她“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让她只有“在人屋檐下,听人笑语”……这种愁,岂止是双溪的舴艋舟载不动,就是历经千年之后的无数的读者的心痛汇聚而成的心灵之舟也载不动啊!

【自评:这番争论整合了课外阅读资源,旧知识资源,比较有深度,学生课堂反应很动情。】

两位女子都愁,但愁的对象不一样,愁的形式不一样,愁的深度也不一样,连表达的形式也不一样啊。现在同学们再自由动情朗诵一遍,品味一下两首词在具体描绘愁时的艺术方法各有什么妙处。

(师生再一次动情诵读两首词)

生:我觉得《望江南》中最动人的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情景交融,很有感染力。

生:这首词只有三十个字,却从早上写到傍晚,从人写到楼写到船写到江还写到了洲,内容含量还是很大的。

生:人物情感的变化也很有层次,从希望写到失望写到断肠,很让人揪心的。

生:最妙的是虽然只写到了人物的动作,却可以让我们想像出人物的表情和心情。文字很少,留给读者的空间却很大。

师:评得不错,还涉及到了艺术表现的空白艺术。

生:《武陵春》中有两句很著名。一句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言泪先流”,一句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生:是的,前一句是欲说还休入木三分。而后一句是想像奇特出人意料。她把抽象的愁写出了重量。

师:愁不仅有重量,还有长度,比如“问君……”

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师:愁不仅有长度,还有深度,比如“月落乌啼……”

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师:愁还有既重又长又深的,比如“抽刀断水……”

生: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师:同学们,这是古人的一种愁,愁得让人黯然神伤,愁得让人缠绵悱恻,不管是思妇闺怨之愁,还是国破家亡之愁,但这些都是典型的女子的愁。下节课我们将要感受的是男儿的愁英雄的愁。

(在自由背诵中结束第一课时)

【自评:轻轻一宕,又是一次旧知识的整合——自然天成。】

第二课时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然后谈一谈你的第一感受,你认为这三位诗人,谁的愁最重,谁的愁稍轻呢?

(生自由高声诵读)

生:我认为范仲淹的愁最重,其次是辛弃疾,苏轼根本就不愁。

生:我也认为苏轼不愁。但我认为最愁的是辛弃疾。

师:那我们暂时把苏轼放一放,现在说说到底是范仲淹更愁呢,还是辛弃疾更愁。

【自评:这是整合基础的再整合,课堂继续朝着纵深发展。】

生:我觉得是辛弃疾愁,词的结尾是“可怜白发生”,五个字,特别醒目,字字泣血啊!

生:但是范仲淹的词中也写了白发啊,不仅有白发,还有泪呢!

师:谁的白发?谁的泪?

生:将军的白发,征夫的泪。

师:征夫就不白头发了,他们永远年轻?

(生思考)

生:哦,应该是将军和征夫的白发和泪。前几天才学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呢!

师:这种修辞手法叫作——

生:互文。

【自评:这种“故意误问”是一种虚拟问,能够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师:对了。同学们不要忘了,抒情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可以通过描写记叙等来抒情,大家从这个角度审视一下两首词!

【自评:为学生指明理解方法,导得不错。】

生:我感觉到《渔家傲》的描写要感伤一些,而《破阵子》的描写要欢快一些。

师:这个感觉很重要,大家顺着这个思路去思考。

生:在范仲淹的笔下,塞外的风景很让人伤感的。大雁一点儿不留恋地飞走了,一轮落日,一座孤城,城还是紧闭的。

师:强调孤城“闭”,暗示着什么?

生:边关告急,战事很吃紧。

生:还有满地的霜,连绵不断的山峦啊,反正挺清冷的。

生:还有声音也很让人愁,大风、号角、羌笛、马啸、雁叫,一声声都催得人心中紧。

师:一声声都催得人心中紧!这话评得妙。不要忘记了词中的人都在干些什么。

生:在“不寐”,睡不着觉,失眠了。

生:愁啊,睡不着觉,就喝酒,喝的还是不好的浊酒。

师:这些景这些声音这些人合在一起,就构成一幅边关特有的景色。就如范仲淹自己在词中所说的——

生:风景异!

【自评:充分利用联想想像进入文字,导得比较轻松。】

师:对。那我们再看看,同样是描写边塞,辛弃疾的笔下又是如何“异”的呢?读一读,比较一下。

(生自由朗读)

生:不一样!辛弃疾的边塞风景热闹得多,豪气得多。声音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声音,各种乐器合奏的声音。

生:还有骏马飞驰的声音,还有良弓拉开的声音,沙场点兵的声音。

师:这些声音给我们的感觉是什么?

生:热烈激昂豪气冲天。

生:热血彭湃激情洋溢。

师:说得好!在这样的声音中,我们可以想像画面中的人们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生:为建功立业而自豪,因为他们“了却了君王天下事,赢得了生前身后名”!

师:既然如此,辛弃疾为何要愁?

生:可怜白发生啊!当初建功立业的年龄一去不复返了!

师:这和范仲淹在词中表现的愁一样吗?

【自评:在关键处点拨,让学生思维渐入佳境。】

生:不一样。范仲淹还在感叹“燕然未勒归无计”呢!

生:范仲淹是壮志未酬,而辛弃疾是渴望壮志再酬。(众鼓掌)

师:妙极了!因为愁的内容不同,所以同样的边塞风景,在他们笔下却有迥然不同的表现。同学们,这又应了我们经常在强调的一个美学观点:一切——

生:景语皆情语。

师:来,再次自由诵读,体会这相同的土地上酝酿出来的不同的愁。

(生自由朗读)

【自评:整合中对比,效果不错。】

师:现在我们最后来研究一些苏轼的愁。哦,刚才大家都说他根本就不愁,谈谈理由。

生:“鬓微霜,又何妨”,他自己都豁达得很,何来愁?

生:他像少年人一样意气风发,左手牵着黄犬,右手擎着苍鹰,穿着时尚的锦帽貂裘,青春得很呢!(众笑)

生:他还很有魅力,“千骑卷平冈”,有众多的追随者啊!

师:谁来品品这个“卷”字。

生:写出了一种气魄。

师:还不够,气魄怎么就出来了?

生:跟随苏轼的人很多。

师:仅仅是多么?

生:还有速度快。

师:对了。人既多又快,场面的热烈就出来了。

【自评:不能忘记是语文课,要时时紧扣关键词语。】

生:这种气势也反过来激发了苏轼,他还自比为孙郎,要当射虎英雄呢!

生:何止是射虎!他要射的是天狼星,他的建功立业的豪情也被激发出来了。

师:同学们说得有理有据,连王老师也不得不服,看来苏轼还真不愁。不过我也记起了刚才一个同学的一句话:这种气势反过来也激发了苏轼的豪情。对了,环境对人是有催化剂的作用的。但是,如果不催化呢?作者的心情会是如何呢?在字里行间真的就没有流露出哪怕一丁点儿愁吗?大家再读读书,品品看,小声读,仔细想。

(生各自小声读书)

【自评:抓住学生发言的中的信息进行引导,这个板块的过渡就比较自然。】

生:哦,我感到“何日遣冯唐”的“何日”有些意味,毕竟建功立业还只是一种向往。

生:还有,开头的那句“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聊”很值得挖掘,“聊”是姑且尚且的意思,苏轼也还是觉得自己已经无少年血气了,所以只是趁这次机会“勉强、姑且”狂一下罢了。

生:是啊,这个“聊”字让我们读到了这首词意气风发之外的无奈,而“何日”更使我们感受到了词人心中的恐慌。虽然借着酒劲儿,借着一时之欢,作者放浪形骸作了一回少年英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在欢乐的缝隙里,我们还是感受到了词人心中的愁,那想掩饰却终于没有掩饰得了的,想忘记却终于没有忘记得了的愁啊。(众鼓掌)

师:说得太好了!写《密州出猎》的时候,因为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意见,苏轼自请外任。这时他的仕途上已经是布满了阴影。他在这首词中所问的“何日遣冯唐”的理想其实到死也未能实现。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我们不是又读到了一个苏轼吗?还是那个要射虎要射天狼的苏轼吗?我们背背《赤壁怀古》。

(师生齐背:大江东去……)

师:“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同学们,是啊,也许,把这份愁彻底展现出来的苏轼,这才是一个更真实的苏轼。苏轼之愁,虽然体现得很含蓄,但是他和范仲淹一样,其愁是难以排遣难以挥手自兹去的啊!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典型的壮志难酬的志士之愁。

来,让我们在再比较着朗读一遍,体会一下他们的愁。

(生自由朗诵三首词)

【自评:整合旧知,再次掀起理解和情感的高潮。】

师:不管是壮志难酬的愁还是渴望壮志重酬的愁,在英雄的笔下,愁还是和女子是不一样的。同学们再比较一下两位女子表达的愁和三位男儿表达的愁呢?

生:女子的愁较纤细而敏感,男儿的愁豪放阔大得多。

生:承载女子愁的世界是风花雪月,而承载男儿愁的世界是苍茫边关。

师:所以,我们可以用凄凉来表达女子的愁,但不能用凄凉来表达范仲淹们的愁。用什么表达比较好呢?

生:苍凉!以前讲《三峡》的时候讲过这种特殊的美。

师:对了。不同的人格形态决定不同的情感形态。不仅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而且是一切“情语”皆“人语”。所以,我们在朗读的时候,更要准确把握五位词人个性上气质上的差异。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设计朗读,然后起来表演朗诵。

(在朗读中结束全课)

【自评:最后一次整合对比,凸现五首词的整体性而且进一步深化思维。】

【教后感言】:

这是两堂笔者感觉比较成功的随堂课,除了师生的交流很和谐,课堂对话流畅深入,环节生成比较自然外,整合效应是一个显著的特点。我用五句话来概括这次较有特色的课堂整合:

深度开发教材,促成内容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零敲碎打。

机智生成课堂,促成策略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单一呆板。

反复应用对比,促成了资源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单打独斗。

巧妙前后勾连,促成了新旧知识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浅薄平庸。

多管齐下引导,促成了多维目标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功利世俗。

[名师点评]:

应把金针渡与人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占泉

几年来帮助杂志社读稿子,熟悉了一大批活跃在教改最前沿的语文教学高手,王君老师乃是其中印象最深的几个人之一。今天,王老师又拿出《问君能有几多愁——〈诗词五首〉教学的整合效应》这个课例与我们分享,令人欣喜不已。这是一堂好课,以下三个方面尤其值得提出来共同探讨:

具有明晰的教学立意。即追求五首词作教学的“整合效应”。这种整合不是随心所欲,遵循了中学诗词鉴赏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是知人论世而了解背景,二是通过美读和咀嚼而深入意境,三是借助比较而得其主要特色。立意既明,教学类型和基本的教学方法也就清楚了:属于文学鉴赏型;教学方法主要是美读、比较和讨论。

“整合”的思路,使得“比较”的教学方法得以细化,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新的经验。“细”在何处?王老师抓住了那个“愁”字,以此作为教学的主要线索,凭借“比较”这个基本的文学鉴赏方法,深入到五首词作之内,分组品评,逐步深化。其间,又联系美读辞章、介绍背景和探究交流。于是,整堂课气氛活跃而又有板有眼,实现了“活”与“实”的结合。

学生受到激发,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而且表现出良好的语文素养,教与学达到了和谐的境界。这是与教师平时安排有序有效的相关训练分不开的。

王君老师呈现给我们的课例,特色都非常鲜明。我注意到,王老师十分注重两个因素。一是能够选好恰当有趣的切入点,显现出执教者的灵气,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以及“课”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追求;一是特别注意遵守语文教学的基本规矩,总是在语言文字的关键之处将文章作足,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语文学习的效益,很扎实。《诗词五首》这一课的教学过程,就体现了这些特点。比如,课快结束的时候,学生认为苏轼的作品里没有“愁”。王老师则提醒他们:“在字里行间真的就没有流露出哪怕一丁点儿愁吗?大家再读读书,品品看,小声读,仔细想。”学生咀嚼词作的用语,从“何日遣冯唐”“聊(发)“等词语中发现了些须痕迹。这时,王老师给予必要的知识传授和思路导引:“写《密州出猎》的时候,因为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意见,苏轼自请外任。这时他的仕途上已经是布满了阴影。他在这首词中所问的„何日遣冯唐‟的理想其实到死也未能实现。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我们不是又读到了一个苏轼吗?还是那个要射虎要射天狼的苏轼吗?我们背背《赤壁怀古》。”课的鉴赏层次翻上一级,对作品及作者的认识深了一步。——这大概比简单地借助“豪放”“婉约”之类的干巴巴的文学概念,要强得多。

与王老师未曾谋面,但我可以想像得出,这是个功力深厚、才气横溢的语文老师,是个自己会读书也知道怎样带领学生去读书的语文老师,是个思维缜密而富于创意和追求的语文老师。仔细阅读这个课例,我的感受总括成一句话就是:她在引领一群孩子跋涉于汉语文学习的正道,用自觉的教学行动教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探索学习的路径。她把“金针”给了他的学生,这个“给”的过程中他总在鼓励他们亲自来拿,带着他们小心地用。这样的语文教学境界是令人神往的。

(注:该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十期,为展现全貌,故未删节。)

第13篇:《诗词五首》教案

《诗词五首》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并能默写这五首诗词和曲。体会蕴涵在诗词中的感情和思想。

2、领会诗的意境和语言形式特点。

3、导学生把握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

过程与方法

布置预习,让学生先大致预习一遍,记下其中的难点,然后进入讲解。方法可采用点播法、诵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领略诗的优美意境、语言美。

2、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3、培养对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让学生反复

2、诵读五篇作品,

3、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语言风格。

4、理解诗歌的独特表达手法。通过多读多背,

5、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和悟性。

难点:

1、领会古代作者的思想感情。

2、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高度概括性也是影响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学突破

多媒体综合教学法、诵读法、点拨法问答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对作者生平及作品背景要有相当了解。

学生准备:

预习这五篇作品,准确认读文中字词,初步感受作者感情。并在疑难之处作标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研讨《采薇》

1、通过诵读、回答问题等方式学习

2、学习《十五从军征》

2、通过诵读、回答问题等方式学习

3、研读《送别》

3、细心体会此诗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一、学习《采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同

2、学们都能背诵哪些诗歌呢?诗歌是一种纯文学的代表,

3、也是张力很强,

4、容量很大的体裁。这课有五首作品,

5、有古诗,

6、有乐府诗,

7、有七言绝句,

8、也有词和曲。内容涉及叙事、写景抒情、讽刺等很多方面,

9、下面我们就进入具体的学习。

10、转入《采薇》的学习,

11、先范读,

12、再指

13、导学生朗读,

14、要求解决:《诗经》是一部什么样的诗集。

15、引导学生感受诗的思想内容。注意:对诗句含义适当讲解,不宜做繁琐分析。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不懂处提问解决。思考:将“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有何意义?

1、背诵自己能想起的诗歌,对课文产生兴趣。

2、文注释,认真阅读《采薇》,读诗的整体印象有一个大概的把握,反复读课文,做到当堂背诵,

16、理解诗的意境,

17、和诗的形式上的美感及古诗特点。明确:对于家乡的怀念和对长年在外戍守的无奈。

二、学习《十五从军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介绍乐府诗的特点和内容。

2、范读《十五从军征》,

3、注意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中同

4、样描写士兵,

5、在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6、之处?点拨:前诗更中于对情景的描写以反衬哀伤心情。这首诗通过一个老兵的自述揭露了当时兵役制度的黑暗,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控诉。

1、了解与此诗内容相关的知识。

2、学生诵读这首诗,

3、体会隐藏在诗歌背后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送别》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介绍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

2、让学生朗读此诗,

3、并讲述诗的大意。

4、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这首诗歌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点拨: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点拨:对友人依依不舍,还没分别就盼归的心情。

1、认真读诗,

2、体会诗的形象性。

3、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4、设想一下扬花漫天飞舞的景象,

5、这时去为友人送别,

6、会有一种怎样的心情。

7、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所描绘的情景。用心体会作者写景的技巧和借景抒情的手法。

四、小结:这课学习的三首诗的主角都是士兵,在诗中都通过对景物与人物动作心情的描写,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送别》是送人着急作,写的是远行人的思念之情。在写景状物上三首诗各有特点,一个是有暖景和冷景做对比彰显相反的两种心情;一个是对故园的荒凉,亲人的凋零进行细致的刻画,让人倍感凄凉;一个是对春天杨柳扬花的描写,但怀人之情跃然纸上。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研析《清平乐》了解文章大意,理清作者思路及作品内涵

2、学习《朝天子咏喇叭》了解文章大意,理清作者思路及作品内涵

1、研析《清平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讲解词的基本常识。

2、介绍辛弃疾的基本情况,

3、以及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4、范读《清平乐》,

5、注意读准字音。

6、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词。问:这首词在写作风格上有什么特点?点拨:辛的词虽然以大题材入词为主,但作者写了不少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这首词就是其中之一。

1、作好记录

2、听教师介绍

3、跟读,注意节奏的变化以及词中的难字

4、体会作者怎样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

2、学习《朝天子咏喇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背景知识介绍散曲知识介绍作者的基本情况及作品背景

2、要学生诵读课文,

3、设置问题,

4、引导学生掌握重点字词,

5、理清文意,

6、体会作者感情。

7、组织课堂讨论:作者巧妙地借咏喇叭讽刺了哪些现象?

1、仔细听,

2、了解相关知识,

3、作好记录。

4、诵读课文,

5、理清文意,

6、领会作者巧妙的讽刺技巧和形象的语言,

7、并体会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感情。

8、积极进行讨论,

9、并品味这种讽刺产生的艺术效果。

3、小结:《清平乐》用纯粹的白描手法,

4、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把着家老小的不同

5、面貌和情态描写的3惟妙惟肖,

6、活灵活现,

7、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真实的反映了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实安逸的农村生活。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

8、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协和、鲜明,

9、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朝天子咏喇叭》是一曲讽刺散曲,

10、全曲用近乎口语化的语气,

11、借托对喇叭的嘲讽,

12、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控诉。

13、练习设计

1、随堂练习设计:背诵这几首诗词

2、个性练习设计:进行比较式学习,归纳总结诗词的特征。

第14篇:30诗词五首

30诗 词 五 首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2、把握作品表现出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体会诗歌意境。

3、品味诗歌语言,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4、激发学生想象,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2、把握作品表现出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活动准备] (一) 布置自学任务:

1、正确朗读诗词,借助资料或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2、查找资料,了解这五首诗词的作者概况和写作背景。

(二)查找有关本课的音频、视频资料。

(三)整理归纳练习检测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有一种让无数文人学子如醉如痴的艺术神魔,它就是我国的古代诗歌。古代诗歌的艺术光芒能直抵我们读者心灵,感召我们的人生。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数量繁多、文质兼美的古代诗歌更是我们今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下面,我们就一起从这些诗歌中选取五首代表作来学习,共同感受古代诗歌非凡的魅力。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学习《迢迢牵牛星》

(一)古诗导入

1、众所周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经典之作。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把这个故事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发言,老师补充。 故事介绍:东汉以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就在民间流传。大意是织女是玉皇大帝的孙女,爱上了人间的牛郎,结为夫妻,十分恩爱,并生有一子一女。玉帝察觉此事,便派王母娘娘下凡押织女回天庭受审,一对恩爱夫妻被活活拆散。牛郎悲痛万分,在老牛的帮助下追上天去,快追上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金簪一划,出现了天河,牛郎、织女被天河阻隔,只有对河而泣。此事感动了玉帝,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由喜鹊架桥,在天河相会。以后,七月初七这一天就变成了民间的一个节日,被称为“七巧节”、“乞巧节”。姑娘、媳妇们在这一天要穿针引线乞巧——向织女乞求智巧、灵巧。

唐人《七夕》诗云: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月试着看。

2、千百年来,围绕着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很多文人墨客写下感怀之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最早传诵这一神话的古诗《迢迢牵牛星》,看看这首诗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二)了解相关常识

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是第十首,以诗的第一句为题。

2、简介《古诗十九首》 大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五言抒情诗。它们大多抒写游子、思妇主题,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但是,它们没有题目,也不知作者是谁,因此就被笼统地称为“古诗”,意思指它们是魏、晋以前的古人所作的诗。西晋以后很多文学大家大体确定它们是汉代的作品。也是在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选作品总集《文选》,从这批“古诗”中选取了十九首。

在文学史上,《古诗十九首》所代表的东汉后期无名氏五言诗,标志着五言诗歌从以叙事为主的乐府民歌发展到以抒情为主的文人创作,同时也为魏晋南北朝以五言诗型为主体的文人诗歌的高度繁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他们的作品在梁代已获高度评价,刘勰推崇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三)课文朗读 (1)聆听范读

学习诗歌,贵在朗读。下面请先听范读,听读中注意听准字音,把握语句的节奏停顿。

(2)听读检查

听读完课文, 要求学生放开声音将全诗自由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停顿。

(4)检查朗读

挑一名学生范读全诗,师生共评,看读音是否准确,语句的节奏停顿把握的是否得当。

(四)检测字词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要求其解释诗中重点词。 迢迢:遥远。 皎皎:明亮。 纤纤:形容手指细长。 擢 :伸出。 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 几许:多少。

脉脉:含情凝视的样子。 河汉:银河。 札扎: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五)诗文分析

1、理清结构:

这首诗从内容上可分为几个层次,写了什么内容?

《迢迢牵牛星》起首两句描写环境,中间四句描写织女,最后四句点明离别的根源和哀怨。

即: 两星现状----织女的相思----分离的痛苦

2、分析形象: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织女形象,运用了什么方法?

塑造了一个美丽、勤劳、忧伤、思念丈夫的织女形象,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了织女的动作、神态、心理等。并通过借景抒情,叠音词的运用突出织女形象。

具体分析如下:诗一开篇,先写织女隔银河怅望对岸的牛郎。“迢迢”是织女心里的感觉,情人眼里的咫尺天涯。牵牛郎,既是“河汉女”眼中的牛郎,也是“河汉女”心中的牛郎。这第一句是立足织女的感觉来写,第二句才正面写织女。这一二句诗就为后文的种种场面描写、情思描写而张了本。“皎皎河汉女”是写景也是写人。“皎皎”不仅写出了银河的清亮,也是为后文的“清且浅”做铺垫,同时也写出了织女整体形象的娇美姿态。

接下来,“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诗句,是描写织女手的特征、劳动的情景及其勤劳的形象。“纤纤”一词,写织女手的形态,纤细柔长。“素”字写出织女手的颜色,白嫩娇美。“擢”一个动词,写出织女伸手摆动的劳动姿态,娴熟优美。“札札”叠词写出织女织布时不停的织机声,一个“弄”字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动,同时也写出了织女织布动作娴练和纯熟。“纤纤擢素手”写得如见其形,“札札弄机杼”写得更如闻其声。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也意在写出织女的勤劳形象,更意在写出织女因牛郎不在身边的孤寂苦闷心情。

诗的五六句“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是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情态。织女虽然整天在忙碌地织布,结果却“不成章”;她整天郁闷不乐,泪流如雨。织女劳而无功,眼泪如雨,什么原因造成的?原来是织女在思念着她的牛郎的缘故,她身在此而心在彼。诗明写织女,却暗联牛郎,意在点出织女的心理活动,说明织女无果的原因。这两句诗,也意在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是写景句。“古诗十九首”擅长借景抒情,情寓景中,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情绪,从而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诗中写的景,“河汉”既“清”且“浅”,而且也相距“复几许”,并不遥远,本可以涉足而过,但为何织女反而感到“迢迢”呢?原因是“思情”的缘故,因可望不可即,而咫尺胜天涯。这样就更加有力地突出了织女的情绪,更有力地强调了织女离愁别绪的哀怨。借景衬情,借景写情,景语即是情语,从而使诗具有意想不到的艺术魅力。

最后两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句强调织女与牛郎虽只隔一水间,却只能用默默地眼神含情地相望来表达心中的渴念和爱慕情意。“盈盈”“脉脉”两组叠词的运用,更突出地表达了织女对牛郎之间的缠绵情意。诗句委婉含而不露,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无限空间,让读者去思索、去想象、去体味,“河汉女”在爱情上的爱慕、思念、渴望的甘苦。

3、体味情感:

这首诗的诗人借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诗篇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牵牛的愁苦心情,实际上是比喻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

这首诗看似写神话传说,看似写天上的爱情悲剧,而实则是人间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此诗产生的年代,正是社会*时期,男子从征服役,人为地造成家庭破裂、夫妻分别,尤其给劳动妇女造成的是身心上的双重痛苦。夫妇久别是她们的生活,离愁别恨是她们的伴侣,夫妇团聚就成了她们的向往。此诗抒写的就是这样一种思想感情,这样一种社会现实。

如果再进一步联系《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氛围特征及其所表现的对现世人生的思维深度,我们可以这样说,诗篇在表现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的同时,深深流露的是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这种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叹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悲凉。

(六)语言鉴赏

古诗文中,一些结构形式特殊的词,常能起到特殊的表达效果。比如叠音词,李清照曾在《声声慢》中写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词的使用生动传神的写出了她凄苦忧伤的心理。请找出本首诗中的叠音词,分析它们在表达上的效果。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全班讨论交流: 这首诗在十句中有六句用了叠音形容词开头,“盈盈”是星空的距离,“皎皎”是星空的光线,“纤纤”是手的形状,“札札”是机的声音,“盈盈”是水的形态,“脉脉”诗人的神情。

同是叠音,表现对象却各不相同,加上句句押韵,增添了音乐美,情趣盎然,使诗篇更具浓郁的抒情性,自然而又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同时,叠词突出了该诗哀婉的情调,既深化了主题,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小结:诗篇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牵牛的愁苦心情,抒发人间别离之感。全诗以叠音词入诗,以描写为主,情景交融,哀怨动人。

附译文参考:

(看着)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正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她思念牛郎,无心织布)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了下来。那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能有多远呢? 虽只隔着一条清澈的河水,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流。

四、学习《渡荆门送别》

(一)古诗导入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充满了奇绝丰富的想象,飘逸非凡的气度,历来为后人津津乐道。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他青年时期的一首代表作--《渡荆门送别》,再来领略他诗作的独特魅力。

(二)了解相关常识

1、作者简介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二十五岁的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

(三)课文朗读 (1)聆听范读

学习诗歌,贵在朗读。下面请先听范读,听读中注意听准字音,把握语句的节奏停顿。

(2)听读检查

听读完课文, 要求学生放开声音将全诗自由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停顿。

(3)检查朗读

挑一名学生范读全诗,师生共评,看读音是否准确,语句的节奏停顿把握的是否得当。

(四)字词检测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要求其解释诗中重点词。

楚国:这里指今湖南、湖北一带。

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大荒:广阔无边的原野。

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怜:爱。 海楼:海市蜃楼。光折射产生的虚幻景象。

故乡水:指长江水。诗人早年住在长江上游四川。 万里:喻行程之远。

(五)诗文分析

从题目“渡荆门送别”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那究竟是谁在送别谁呢?让我们走进诗中寻找答案。

1、这首诗的首联为我们交代了什么内容?

首联交代了诗人远渡的地点(荆门)和此行的目的(楚国)。即介绍了诗人离蜀到楚地漫游的行踪。

2、诗人一路行来,见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这些景色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看到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是写他看到的长江远景。

还写了他看到的长江近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前句是月夜俯视所见,后句是白天远望所见。

颔联和颈联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描写了诗人沿途所见之景,颈联从月夜俯视之景写到白天远望之景。

3、诗人已被荆门外的美景陶醉,可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尾联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虽然难以掩饰自己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初次离别,他对故乡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尾联说故乡水有情,送我到楚地,实则抒发了他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六)语言鉴赏

古诗很讲究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恰当的修辞可以使诗歌语言精当,内容丰富,表达生动,耐人寻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首《渡荆门送别》突出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全班讨论交流: 突出的修辞有:比喻、拟人。

颔联:荆门一边洞庭在望,整个江面至此益发宽阔、平静。夜间,一轮明月倒映水中,宛如天上飞来的皎洁明镜;白天,云雾蔚起,形成海市蜃楼那样的壮丽景致。诗人运用比喻,一“月”一“云”,分别概括出江上的夜与昼;一“天镜”一“海楼”,分别展现出夜与昼的两般景象,令人顿生无限美感。

尾联陡作转折:诗人的思绪从眼前之景一下跳到对故乡的思念,但不明说思念故乡,而出以“仍怜故乡水”,将诗人对故乡的爱恋、留恋、思念的万般感情囊括无遗。水本是无情之物,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却说它万里行来,为诗人“送行舟”,水送人,人怜水,情意殷殷,难分难舍之状如在目前。 小结:

这首诗介绍作者离蜀到楚漫游的行踪,描写了途中所见的景色,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美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也表达了他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修辞的使用使诗歌语言精当,内容丰富,表达生动,耐人寻味。

附译文参考:

(长江)远远地渡出荆门山,来跟着我游览楚国大地。

(白天眺望远处)起伏的山峦追随平坦的原野,渐渐消失尽尽,滚滚的长江奔赴无边的旷野,依旧滔滔不绝。

(晚上俯视江面)月亮照在江水中,就像天上飞下来一面镜子,明亮耀眼,(仰观天空)云气簇拥而至,就像海上结成了座座楼阁,美妙绝伦。

(我)依旧怜爱那江中的流水,这家乡的水啊,它陪伴(我)远行万里。

五、学习《春望》

(一)古诗导入

感受了诗仙李白飘逸不凡的气度,奇绝丰富的想象后,下面我们再来领略唐代另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作的风采。

(二)了解相关常识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 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 ,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

2、写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羌村,去投奔肃宗。不幸在路上被安史叛军所俘,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可是却被迫留居在沦陷的都城里。。《春望》写于次年三月,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是杜甫眺望沦陷中的长安破败景象、想望妻小而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三)课文朗读 (1)聆听范读

学习诗歌,贵在朗读。下面请先听范读,听读中注意听准字音,把握语句的节奏停顿。

(2)听读练习

听读完课文,检查学生的听读效果。要求学生放开声音将全诗自由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停顿。 (3)检查朗读

挑一名学生范读全诗,师生共评,看读音是否准确,语句的节奏停顿把握的是否得当。

(四)字词检测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要求其解释诗中重点词。

国:国都,指当时的国都长安。 草木深:草木丛生,一片荒芜。 感时:感伤国事。 时,时事,时局。 烽火:战火。 短::稀疏。 不胜:禁不住。

(五) 诗文分析

1、本文题为《春望》,在花香鸟语的春天,诗人望见了什么?

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即首联是写望中所见。

2、诗人触景生情,生发出怎样的感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 “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 作者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 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3、忧念国事的同时,诗人还有怎样迫切的希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三个月来战乱不已,整个春季都在*之中。杜甫是前年八月为叛军所俘的,被困于长安一冬春,一直思念远离自己的妻子儿女,因此说“家书抵万金”。家书的可贵,就在于它是载着深情冒着烽火而来的,由此也触动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

诗人珍视“家书”,还包含有对北地消息的关心。他在长安常常盼望王师平定中原。如今春望之时,感时恨别,自然既盼家人也盼官军了。

4、尾联为我们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古时男子束发,用簪来束发连冠,杜甫写这首诗时是46岁。一般地说,还在壮年时期,不会白发。可是因为艰难愁苦的生活使诗人早衰,也可能是因了思念而使浓密的黑发变白了。白发本来就很短了,所以说“搔更短”,短到“浑欲不胜簪”的地步。“搔”首是愁苦难解时的动作,发短则是愁苦程度的标志。由此可见一位稀疏白发的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头,面对遍地草木,心想远方亲人,老泪纵横,忧心忡忡,这怎不叫人怆然泪下! 尾联以诗人望后的情态作结,表达了诗人的忧国思家之情。

(七)语言鉴赏

请找出本诗中你认为写得最精妙的两句。从修辞、炼字等角度加以赏析,体会诗作语言的精妙。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全班讨论交流: 答案举例:我认为“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写得妙,尤其是“深”含义更是丰富。

长安原是豪华繁盛之都,如今只见草木了。往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丽人行》)现在,王公大臣、贵妃宠姬的冶游欢乐不见了,连市井庶民、耕夫樵子的辛勤劳作也不见了,再没有那游人如蚁、冠盖如云的盛况,再没有那人声如沸、货物如流的闹市,只见细柳新蒲依然绿,昔日宫殿锁千门。诗人将丰富的意思寓于一个“深”字中。草木深,不仅表明人迹罕见,而且说明抛荒已久。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写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小结:这首诗既写春望之景,又抒春望之情,全诗语语沉痛,国破家亡之深忧巨痛,读来撼人心魄,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附译文参考:

国都虽已残破不堪,但山河依旧,春日的长安城里草木长得照样十分茂盛。(只因为)感伤国事,伤心离别,看到那美丽的花儿反而痛哭流泪,听到那婉转的鸟鸣反而心惊胆寒。

战火连绵不断,一直到了眼下的三月,(家人的音信断绝)一封家信抵得上万金。头发早就白了,(因为忧国念家)变得越来越少了,抓起来简直就要插不住簪子了。

六、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古诗导入

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有一类诗歌描写了塞外的奇异风光,抒发了守边将士的复杂感情,诗风奔放昂扬,这就是边塞诗。

边塞诗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尤其在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期,涌现了大批的佳作。

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盛唐时期的一首边塞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去感受边塞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了解相关常识

1、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 江陵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为“高岑”,是边塞诗派的重要作家。他曾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岑参两次出塞,从军西北十余年,熟悉边塞生活。岑参多以诗人的敏感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景象,表现边防战士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诗歌想象丰富,气势磅礴,风格瑰丽雄奇,语言变化自如,擅长七言歌行。有《岑嘉州集》。

2、写作背景

天宝十三载,岑参二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使封常清的判官。诗中的“武判官”是他的同僚,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全诗充满了奇情妙思。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三)课文朗读 (1)聆听范读

学习诗歌,贵在朗读。下面请先听范读,听读中注意听准字音,把握语句的节奏停顿。

(2)听读检查

听读完课文,检查学生的听读效果。要求学生回答诗中红色字的读音。学生回答时,教师及时更正强调,并提醒学生将易错音在书上标注。 (3)学生练读

要求学生放开声音将全诗自由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停顿。 (4)检查朗读

挑一名学生范读全诗,师生共评,看读音是否准确,语句的节奏停顿把握的是否得当。

(四)字词检测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要求其解释诗中重点词。 胡天:这里指西北地区。

锦衾薄:盖了华美的织锦被子还觉得薄。形容天气很冷。 瀚海:大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 阑干:纵横的样子。

惨淡:昏暗无光。

冻不翻:是说下雪后红旗冻住了,北风吹来,也不能飘动了。 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

掣:牵引。

(五)诗文分析

1、理清结构

由题目《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看,本诗由两部分组成。白雪歌这部分咏雪,是写雪景,送武判官归京这部分则写送别。请据此划分文章结构。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最后教师小结并板书:这首诗前10句写雪景,咏雪;后8句则写送别朋友归京。

2、感知内容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请同学们先齐声把课文朗读一遍,然后思考:本诗前半部分写雪,突出了塞外雪景怎样的特点,后半部分写送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先独立思考2分钟,,而后全班交流问题答案。

最后教师小结并板书:本诗描写了边塞奇丽、寒冷的雪景,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惜别,无限惆怅的感情。全诗情景交融,意蕴无穷。

3、朗读体会

下面我们再来把全诗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共同感受边塞奇丽、寒冷的雪景,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惜别,无限惆怅的感情。

学生齐诵全诗,体会惜别、惆怅的离情。

(六)语言鉴赏 (1)自主探究

诗圣杜甫曾说过:“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也是我国历代文人学子写诗时向往的一面旗帜。古人写诗尤为讲究锤炼字句,在关键处炼得好字,可使诗句含义丰富,令人刮目相看。从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到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无不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彰显了诗歌语言的神韵。下面我们也来感受一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出塞诗语言上的神韵。

请找出你最喜欢的两句诗,看哪些字或词用得妙,用着重号标出并思考妙在哪里? 示范:以陶渊明的《饮酒》为例

我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两句,其中“见”字用得妙,它表明诗人是一抬头不经意地看见南山,展示出诗人悠闲自得的心情和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怀。

学生围绕以上问题独立思考2分钟左右。 (2)小组讨论

学生就近4人小组结合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赏析心得。 (3)全班交流

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教师随时点评补充。 (4)归纳小结

经过交流,师生共同总结出语言赏析的特点:这些妙字妙词生动形象、含义隽永,能传情达意。以后品析诗歌语言时就要注意从这几方面找到具有表现力的字或词,这样就可以更深地领略到诗歌语言上的魅力。

小结: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军中送客之情,但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全诗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附译文参考 :

北风在地面打着卷儿,坚韧的白草都被吹折了,北方八月就漫天飞雪。就像一夜之间突然春风吹来,千万棵梨树开满了梨花。雪花透过帘子飘进来,沾湿了帐子,穿着狐皮袄也不暖和,盖着锦被还觉得被子薄。将军、都护(冻得手脚僵直)拉不开弓、穿不上甲。山谷的阴面纵横散布着百丈坚冰,万里长空凝结着惨淡的阴云。(主人)在中军帐里为回京的客人摆酒饯行,(边镇少丝竹,只有)胡琴、琵琶和羌笛(伴奏)。傍晚的时候,雪花纷纷,落在军营门口,北风撕扯着冻硬了的红旗,可红旗怎么也飘不起来。在轮台东门送你上路,离开的时候大雪塞满了天山各处的道路。路随山转,很快就看不见你的身影了,雪地上只留下马蹄的痕迹。

六、学习《西江月》

(一)古诗导入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共同感受了《迢迢牵牛星》的含蓄委婉,《渡荆门送别》的飘逸不凡,《春望》的沉郁顿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奔放激昂,下面再来看看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二)了解相关常识

1、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带湖几达20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恨而终。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善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 提高了词的表现力,成为南宋词坛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集。

2、写作背景

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作于辛弃疾闲居上饶带湖期间。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上饶县西,风景优美,辛弃疾在其附近建有书堂,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他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家居,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他在官场里遭受排挤迫害,而在农村可以得到暂时的慰藉,寻求精神的寄托。正是在这种复杂感情的促使下,辛弃疾才写出了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

(三)课文朗读 (1)聆听范读

学习诗歌,贵在朗读。下面请先听范读,听读中注意听准字音,把握语句的节奏停顿。

(2)听读检查

听读完课文,检查学生的听读效果。挑一名学生范读全诗,师生共评,看读音是否准确,语句的节奏停顿把握的是否得当。

(四)字词检测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要求其解释诗中重点词。 别:另,另外。

听取:听到。

社林:土地神庙周围的树林。社,土地神庙。 见:同:现。

(五)诗文分析

1、本词上片诗人选取了哪些景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花、蛙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夜色清幽、气氛恬静的盛夏月夜图:明亮的月光照到枝头,惊飞了另一枝头的喜鹊,微风吹来,惹得蝉儿在半夜里嘶鸣。在醉人的稻花香中,只听见一阵阵蛙鸣,好像在交谈着今年的丰收。

2、你如何理解“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这句话? 稻花飘香,沁人心脾,蛙声一片,又闹又静,乡土气息更浓厚了。词人为农家感到由衷的喜悦。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青蛙叫的,似乎就是“丰年,丰年”,词人自己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觉得青蛙似乎也在为丰年欢唱了。

3、下片又为我们描绘出怎样的情景?与上片的景色有何不同?

骤雨将至。乌云几乎布满天空,只在一角露着七八个星,数也数得清,词人写星而不写云,只用星星暗示乌云,反增画面的美而不煞风景。“两三点雨”,雨点很大,不紧,疏朗,将骤雨的前奏写得逼真。

大雨将至,急忙避雨,本来很熟悉的茅店在哪里呢?路转了一转,嘿,茅店不就在眼前吗?焦急和迷惑之后的欣喜,真是情趣横生。

上片写晴,下片写雨。

4、从“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 忽见。”这句中看出:本来很熟悉茅店的位置,一时竞找不到了。这是为什么呢?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扑面而来的稻花香,喧嚷的蛙鸣,使词人联想到丰收的景象,他醉心于丰收景象中而竟忘了 自己的位置,这反映了词人当时怡然自得、淡泊潇洒的心态。

(六)语言鉴赏

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来表现这幅江南山村月夜图,尤其突出采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映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这首词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以上表现手法的?

词的上阕着重于“面”的渲染,

一、二两句静中有动,而偏重于静境的描绘,鹊惊、蝉鸣,则愈益显出环境的幽静;

三、四两句动静交混,而着重于动静的点染,蛙声一片,稻香一片,都是为了突出“说丰年”三字。上阕对“面”的渲染,已形成欢快喜悦的氛围。词的下阕则着重于“点”的刻画。作者选取了夜行途中一个带有戏剧性的特写镜头,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这个妙趣横生的小插曲,使全词声情为之一扬。

词的下阕

一、三两句写静,

二、四两句写动,而

一、二句的“四二”句式,节奏轻快,跌宕起伏,末句的“转”字、“忽”字,更使作者的喜悦心情跃然纸上。

小结:这首词构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全词情景交融,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附译文参考:

明亮的月光照到枝头,惊飞了另一枝头的喜鹊,微风吹来,惹得蝉儿在半夜里嘶鸣。在醉人的稻花香中,只听见一阵阵蛙鸣,好像在交谈着今年的丰收。

天边有几颗星星,山前下了几滴小雨。从前土地庙周围的树林边有一家茅草盖的旅店,啊,过了溪上的小桥,转个弯,它就忽然现出来了。

七、检测练习:

八、课堂总结

有人说我们悠久的文化是一条不息的河,两岸郁郁葱葱,花果飘香,那是我们精神永远的诱惑和永世的家园。课下,希望同学们去更多的诵读学习古代优秀诗歌,沐浴在文化的洗礼中,用心感受古代诗歌给我们带来的独特韵味,更深刻的体会社会、人生、自然吧!

第15篇:《诗词五首》教案

《诗词五首》名师教案

(一)教学建议

1.遵循部编新教材的编写理念,突出“双主”教学的根本宗旨。

教学中,教师紧扣“立德树人、守正创新、语文素养”这一教材编写理念,充分领悟教材特点,充分利用教材自身特点,努力实现教材教学价值的最大化。要按照教材“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

从本课讲,使学生充分理解陶渊明天人合

一、融入自然的淡泊宁静人生态度,充分感知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充分理解杜牧凭古吊今、怀才不遇的失意愤懑,特别是要深入体会李贺诗中视死如归、忠诚报国的英雄情怀及李清照非同凡响的雄才抱负与豪迈气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2.紧扣体载特点,注意依体教学。

这五首诗歌,都是律诗,从律诗的格律体裁特点出发,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正确把握律诗在节奏、押韵、对仗、平仄等所体现出来的音韵和谐、节奏分明、回环往复、琅琅上口的格律之美、声韵之美和音乐之美,领略律诗的艺术魅力。

3.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整体设计本课教学。

本单元以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高雅志趣和和非凡品格,用心感受古人的胸襟与不凡追求。教学中要借助工具书,查阅资料,多读熟读,熟读精思。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走进诗中意境,沉浸于其景其情,发挥想象联想,感受古人的志趣、品格与非凡追求,体会作者寄予其中的情怀。 (二)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从幼儿开始已接触学习古代诗歌,通过学习第12课“唐诗五首”,学生不仅积累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诗句,也初步了解了一些古代诗歌的文体知识,对学习和欣赏古代诗歌有浓厚兴趣,为教学本课奠定了良好的学情基础。但怎样真正走进诗歌意境,充分咀嚼其思想情感与艺术之美还缺乏一定的技巧和方

1 / 9

法。教学时要特别引起注意,这是依学定教进行教学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的学情起点。

2.教学目标

①了解古体诗、近体诗、词的韵律特点。 ②体会诗词意境,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 ③背诵默写诗歌。 3.教学重点

体会诗词意境,理解诗词思想感情。 4.教学难点

体会诗词意境,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 5.教法与学法 ⑪诵读法。

前人认为:“淡然虚而一,志虑则不分。眼见口即诵,耳识潜自闻。神焉默省记,如口味甘珍。一遍胜十遍,不令人艰辛。”(宋代郑侠《教子孙读书》)通过诵读,能感知诗歌的节奏、韵律、等格律这美,能进入意境,口读其诗,耳闻其声,心沉其境,神得其神。教学本课时,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诵读兴趣,以达成教学目标①,让学生熟读精思,学生自能悟其境其情,事半功倍。

⑫启发式法。

孔子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矣。”也就是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教学中通过启发学生思路,促使学生独立思考,深入钻研,培养其学习思考能力。

⑬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中,创造问题情景,放手让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诗句,整体感知诗意,把握诗歌情感,精心设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其团结协作精神、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培养其善思会钻、深思善究的学习能力。

2 / 9

(4)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目标引导――活动实践――自主学习――自我提升。其中第二课时的《渔家傲》就留给学生按照前面的学习范例自主学习,自我提升其诗词学习能力。

6.教学时间 共三课时。

第一课时,自主欣赏诗词:《饮酒(五)》 《春望》 《赤壁》。 第二课时,自主欣赏诗词:《雁门太守行》 《渔家傲》。 第三课时,自由朗诵诗歌,举行诗歌朗朗比赛。 7.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

第一课时

学习:《饮酒(其五)》 《春望》 《赤壁》。 (1)课前预习,激发期待。

A.查找资料,了解古体诗的有关常识,了解陶渊明、杜甫的生平及主要文学成就。 B.反复诵读诗歌,读出节奏与韵味,感受其韵律之美。 C.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思。

①结庐在人境( ) ②问君何能尔( ) ③悠然见南山( ) ④山气日夕佳( ) ⑤飞鸟相与还( ) ⑥国破山河在( ) ⑦感时花溅泪( ) ⑧恨别鸟惊心( ) ⑨家书抵万金( ) ⑩浑欲不胜簪( ) ⑾折戟沉沙铁未销( ) ⑿自将磨洗认前朝( ) ⒀东风不与周郎便( ) [参考答案]①建造房舍 ②如此,这样 ③闲适淡泊的样子 ④山间云气,傍晚,⑤结伴 ⑥国都 ⑦流泪 ⑧心里害怕 ⑨值 相当 ⑩简直,受得住,经得住 ⑾折断的戟,销蚀 ⑿拿,取 ⒀方便

(2)任务一:自主欣赏。

教学方法一:引导学生你可以采用如下阅读策略: ①先独立阅读,不参考任何资料,记下你的感受。

②结合注释,联系课前预习及所给资料,再读诗歌,看看是否有了更多理解和感受。

③反复朗诵,看看能否回答下列问题:

3 / 9

◎你觉得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这种感情基调是通过哪类词语表现出来的?

◎当你朗诵时你将通过哪些手段(比如语气、语调、语速、节奏、重音和停顿)来传达出这种感情基调?

◎这三首涉及哪些形象?它们具有怎样的特点?

◎诗人通过这些形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或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这三首诗分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达成教学目标①②③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二:教师播放安史之乱、赤壁之战等电视连续剧视频截选,创设情景,激发期待。

教学方法三: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采用上述阅读策略。 教学方法四: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回答上述问题。 陶渊明《饮酒(其五)》 感情基调:自然清新,恬静淡泊。

表现词语:采菊、悠然、山气、佳、飞鸟、相与、还。

朗诵手段:平静舒缓,通过“无”“心远”“偏”“悠然”“佳”“相与还”等重读及适当停顿。

形象及特点:意象有“东篱”“菊”“南山”“山气”“飞鸟”,自然宁静,幽美动人,充满生气。诗人形象:悠闲恬淡,宁静超脱。

画面与主题:自然宁静、充满生机的田园风光。表现诗人归隐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而远离世俗官场的生活情趣。

情感: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情趣、对闲适恬淡生活的热爱之情。 杜甫《春望》

感情基调:感时伤世,沉郁悲苦。

表现词语:国破、草木深、溅泪、惊心、烽火、家书、万金。

朗诵手段:悲苦沉郁,低沉深长。对“破”“在”“深”“溅泪”“惊心”“连”“抵”“短”“不胜”等重读。并在情感深长沉郁处注意停顿,如“烽火”“连”停顿,“白头掻更”连读,“短”重读深缓。

4 / 9

形象及特点:“草木”“花”“鸟”“烽火”“家书”“白头”“簪”等春天、战乱、思乡、离乱、衰老等意象,悲凉伤乱。诗人形象:伤时感世,忧国忧民,悲苦憔悴。

画面与主题:悲凉沉郁,战乱离别。

主题:忧国忧民,反对战争,渴望和平安定。

情感: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思念亲人、盼望和平安定的思想感情。 《赤壁》

感情基调:深沉慨叹,情味悠长。

表现词语:折戟、未销、磨洗、认、不与、锁二乔。

朗诵手段:吊古伤今,感慨深长,情感深沉。对“折戟”“未销”“磨洗”“认”“不与”“锁二乔”要读得缓慢悠长,读出深邃的历史感、沧桑感和愤懑之情。要在情感深长沉郁深长处注意停顿,“折戟”“铁”“认”等处重读并停顿,“周郎便”“铜雀春深”可连读。

形象及特点:意象如折戟、沉沙、东风、铜雀台等。战争风云、历史沧桑、深沉悠长。人物形象:周瑜、二乔,周瑜得东风之便,功成名就。二乔关系孙吴主权,地位显赫。诗人:怀思古之情,伤怀才不遇,表达失望和不满。

画面与主题: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情感:抒发诗人关心国事、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④以上问题由学生自主学习,如不能解决,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解决。 ⑤在回答上述问题基础上,任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写一段欣赏文字,与同学们分享。因为是自己独立阅读的成果,最好有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方法五:三首诗的阅读,可抽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引导学生点评,教师切忌深讲多讲,着重从阅读策略上加以指导。

教学方法六:要求学生熟读背诵三首诗。达成目标③ 作业:思考探究一

探究思路:“望”是有意而为之,陶渊明有眺望之意,与“悠然”矛盾,诗人是不经意看见南山,说明他意在采菊,采菊时心境安宁闲适,无其他烦扰,故能安心专注地采菊,心在菊而非山。故境与意会。苏轼的说法有道理。

5 / 9

第二课时

学习:《雁门太守行》 《渔家傲》 (1)课前预习,激发期待。

A.查找资料,了解李贺、李清照的生平及主要文学成就。 B.反复诵读诗词,读出节奏与韵味,感受其韵律之美。 C.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思。

①黑云压城城欲摧( ) ②甲光向日金鳞开( ) ③角声满天秋色里( ) ④塞上燕脂凝夜紫( ) ⑤半卷红旗临易水( ) ⑥霜重鼓寒声不起( ) ⑦报君黄金台上意( ) ⑧提携玉龙为君死( ) ⑨星河欲转千帆舞( ) ⑩殷勤问我归何处( ) ⑾我报路长嗟日暮( ) ⑿学诗谩有惊人句( ) ⒀九万里风鹏正举( ) [参考答案]①摧毁 ②迎着,像金色的鱼鳞 ③军中号角 ④胭脂,色深红⑤逼近,到,临近⑥鼓声沉闷 ⑦信任,重用 ⑧宝剑 ⑨银河 ⑩情意恳切 ⑾回答;叹息,慨叹⑿同“漫”,空,徒然⒀高飞

(2)任务一:自主欣赏。

教学方法一:引导学生你可以采用如下阅读策略: ①先独立阅读,不参考任何资料,记下你的感受。

②结合注释,联系课前预习及所给资料,再读诗歌,看看是否有了更多理解和感受。

③反复朗诵,看看能否回答下列问题: ◎你觉得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这种感情基调是通过哪类词语表现出来的?

◎当你朗诵时你将通过哪些手段(比如语气、语调、语速、节奏、重音和停顿)来传达出这种感情基调?

◎这两首诗词涉及哪些形象?它们具有怎样的特点? ◎诗人通过这些形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或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这两首诗词分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 / 9

达成教学目标①②③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二:

1.播放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盛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诗词的浓厚兴趣。2.播放这两诗词的示范朗读视频或录音。 3.引导学生模仿大会的形式朗诵这两首诗词。

教学方法三: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采用上述阅读策略。 教学方法四: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回答上述问题。 李贺《雁门太守行》

感情基调:苍凉悲壮,慷慨激昂。

表现词语:黑云、压、摧、开、燕脂、紫、半卷、临、霜重鼓寒、提携。 朗诵手段:朗读首联、颔联时,要低沉舒缓,读得苍凉悲壮,读出战事的惨烈悲壮。但“甲光”句要读得意气风发,读出守军岿然不动、军威严整、威武不屈的精、气、神。

朗读颈联及尾联时,要读得激昂慷慨,读出守军将士报效朝廷、英勇杀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注意停顿连读及重音。节奏如“黑云/压城/城/欲摧”,重读“压”“摧”。

形象及特点:意象如“黑云”“城”“甲光”“日”“金鳞”“角声”“秋色”“燕脂”“红旗”“鼓”“霜”“黄金台”“玉龙”。苍凉悲壮,慷慨激昂。

画面与主题:兵临城下,战事危急,战半惨烈,色彩沉重而斑斓,歌颂忠君报国、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

情感:抒发了诗人崇敬英雄、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④以上问题由学生自主学习,如不能解决,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解决。 ⑤在回答上述问题基础上,任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写一段欣赏文字,与同学们分享。因为是自己独立阅读的成果,最好有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方法五:这两首诗词,要放手给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交流阅读心得,引导学生点评,教师切忌深讲多讲,着重从阅读策略上加以指导。

教学方法六:要求学生熟读背诵这两首诗词。达成目标③ 范仲淹 《渔家傲》

7 / 9

教师引导学生,按前一诗的学习方法,从感情基调、表现词语、朗诵手段、形象及特点、画面与主题、情感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和概括,并写在作业本上,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最后教师点评提升。

作业: ①思考探究二

要点示例:战场上,殷红的鲜血渗进泥土,泥土被染得红红的。夜色苍茫,白天那渗透了鲜血的边塞泥土,这时凝结成紫色一片,让人不难想象到白天战场的悲壮惨烈。

②思考探究三

要点示例:《赤壁》表现杜牧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失意和不满,诗人认为自己的才华与周瑜不相上下,只是没有周瑜机遇好,有“东风”眷顾。《渔家傲》写诗人不甘平庸、渴望如男子一样有一番不朽的建树,而不仅仅是只会写让人惊叹佩服的诗句而已。

③熟读并背诵这两首诗词。

第三课时

任务二:自由朗诵。

(一)课内,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任务:

1.精选作品。课下查找资料,或请老师推荐,选择本课五位作者的其他诗词1-2首,进行拓展阅读,准备课上交流。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杜甫的《月夜》、李贺《李凭箜篌引》、杜牧《长安秋望》、李清照《武陵春》等。

2.将推荐的诗词在小组内交流,试着读一读,选出3-5首适合朗诵的作品,说明适合朗诵的理由。

3.小组内每人自选一首诗词,先进行朗诵准备,标出重音、停顿、节奏,注明语气、语调、语速等。

4.组内朗诵,互相评价、交流,然后再朗诵,看看评价交流后水平是否有提高。

5.通过朗诵,交流自己对朗诵及诗词的感受。作业:积累拓展四

8 / 9

要点示例:思想感情上的,相同处思念妻子,渴望团聚,盼望安定。不同处,《春望》除挂念亲人,更心系国事、忧国忧民,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月夜》更对亲人的思念,表现诗人挂念儿女、体贴妻子的思想感情,寄托希望,相聚望月,盼望和平。

写作手法上,相同处,借景抒怀,融情于景。不同处,《春望》借乐景写哀,突出心中的悲伤沉痛。《月夜》本是自己思念家人,反而设想妻子思念自己的情景,并从小儿女的角度,通过写小儿女的无知衬托自己思念妻子儿女的痛苦,构思新奇。

(二)课外,开展班级朗诵比赛。

1.做好赛前准备工作:⑪制作节目单;⑫推举评委,制订评分规则;⑬推举主持人,准备简单的串词;⑭确定奖励方案,准备奖品。

2.现场朗诵比赛。朗诵者应注意语气、表情、动作等;评委应把握评分标准,做到客观公正;观众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适时给予掌声鼓励。

9 / 9

第16篇:30.诗词五首

26.强项令(范晔)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在今河南开封县陈留镇)人。„„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因为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等到公主出门,就用这个家奴陪乘,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说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极为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董宣说:“皇帝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臣下我不等鞭子打,请求能够自杀。”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光武帝命令小太监扶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答应,(刘秀让小太监)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一直不肯低头。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官吏不敢到家门。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光武帝笑着说:“(做) 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当即命令:“硬脖子县令出去!”赏赐三十万钱。董宣把它全部分给手下众官吏。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京城称之为“卧虎”。歌颂他说:“没有人找董宣击鼓鸣冤。”

(董宣)当了五年洛阳县令。七十四岁时,死在任上。(光武帝)召令派遣使者探望,只看见布做的被覆盖着尸体,(董宣的)妻子和儿女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很伤心,说:“董宣廉洁,到他死我才知道。”因董宣曾经做过年俸二千石的官员,便赏赐(系印钮的)绿色丝带,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

27.河中石兽(纪昀)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设立了学馆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颠倒错乱了吗?”大家都很佩服,认为是正确的结论。 一个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嘲笑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而上。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颠倒错乱了;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颠倒错乱了吗?”

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

28.岳飞(岳飞)

岳飞伺候父母极为孝顺,家里没有侍女(自己亲自伺候父母)。吴玠

素来佩服岳飞,希望与他交好,把著名的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岳飞说:“皇上整天勤于政事,天没亮就穿衣起床,天很晚才吃饭,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推辞不接受。吴玠大为叹服。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贪恋钱财,武臣不贪恋生命,天下就太平了!”军队每次休整,(岳飞)督促将士跑下山坡、跃过壕沟,都(让将士)穿着沉重的铠甲来训练。士兵假若拿百姓一缕麻来捆束牲口草料,立即斩首示众。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希望接纳,没有人敢进去。军队的号令是”冻死也不拆(百姓的)房屋,饿死也不抢劫掠夺”。士兵生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将领们到远方戍守,岳飞的妻子便慰问犒劳他们的家人;为国而死的将领,为之痛哭,并抚育他们的遗孤。(皇上)有赏赐犒劳,都分给军中官吏,丝毫不侵占百姓的财物。善于以少打多。凡是有军事行动,都要召集所有的统制,计策定了然后才开战,因此攻打哪儿都能获胜,即使突然遭遇敌人也不惊慌。敌人因此说:“撼动大山容易,撼动岳家军难。”张俊曾经问作战术,岳飞说:“仁爱、诚信、智慧、勇敢、严厉,缺少一个都不可以。”每次调集军粮,一定皱着眉头说:“东南百姓的财力用尽了!”(他)尊敬贤土,唱雅诗,做投壶游戏,谦和得就像一介书生。(他)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

29.古文二则

郢人《庄子》

作者作品

庄子(前369-前286),汉族,姓庄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散文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宋国人,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古文)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译文)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有个楚国的人把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但白色的泥土好像苍蝇的翅膀那么薄,让一个叫“石”的匠人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石匠人挥动锛子好像疾风一样掠过,听任他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楚国人的人站在那里不改变脸色。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也为我这么试试.\'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即使这样那么,我的搭档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什么人可以用来做搭档了!我无法与人论辩了!”

伯牙善鼓琴《列子》

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翻译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

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

春望(杜甫五言律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翻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诗人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翻译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词牌名(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翻译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明月照射斜枝上的喜鹊,使它惊飞不安, 一阵阵的蝉叫,被半夜的清风传来耳畔。 稻花的香气,送来丰收的信息, 高唱丰年之歌,蛙声连成一片。 七八个星星,闪烁在远处天边, 两三点雨滴,洒向山峰的前沿。 往日,社林旁边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 转过溪边石桥,突然出现面前。

《西江月》

第17篇:诗词五首教案

诗词五首教案

1.知识目标:会读会写生字。熟读成诵。

2.能力目标:体会诗句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诗。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段。体会诗歌的特点。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古诗中告诉我们的惜时的道理,激发努力学习做事的情感。体会诗人感情和志向。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并背诵诗歌。

难点: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段。体会诗歌的特点。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

⑴朗读法:朗读全诗,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读出重音节奏。

⑵领悟法:对自己感兴趣的词或诗句做深入研究,仔细体会。

五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长歌行》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一、解题。

汉乐府 “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今天一起学习《长歌行》。此诗选自汉乐府,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二、朗读与意思理解

长歌行 《乐府诗集》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请同学们各自放声读 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请同学们默读,或根据注释,或查字典,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3.请你和同桌议议这些字句的意思。这首诗写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4.请你把诗句与意思连起来。

百川东到海 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

何时复西归? 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

少壮不努力, 如果年青的时候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到年老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5.诠释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三、鉴赏

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

这首诗借物言理,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

一二句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美好时光短暂,转瞬即逝。“青青”喻其生长茂盛。——一日之计在于晨

三四句比喻在最佳的时间中能焕发出最明媚的光彩,得到最理想的效应。——一年之计在于春。

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

五六句比喻一旦错过粮辰,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良辰错过,美好不在。

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只能白白地悲伤,后悔也来不及了。

七八句比喻时光飞逝,一定要珍惜光阴。——时光不到流。

九十句揭示全诗的主旨——一生之计在少壮。

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光阴易逝,勉励人们奋发努力。

四、作业

1.解释词语

晞:晒干。 阳春:就是温和的春天,是阳光和露水充足的时候。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秋节:秋季。节,时节,节令。 焜黄:枯黄。 华:同“花”。

百川:无数条江河。川,河流。徒:徒然,白白地。

2.名句理解

全诗主旨、规劝世人的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告诉人们时光飞逝,一定要珍惜光阴的句子: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写出春天里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的句子: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3.问题拓展

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你还知道哪些惜时名言诗句。

提示:今日歌和明日歌,

燕子去了,会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的。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希望我们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呀。

4.背诵古诗。

第18篇:诗词五首教学设计,教案

诗词五首——《饮酒》《归园田居》《洞庭湖赠张丞相》 教学目的:

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咏读五首诗歌

2、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味诗歌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法学法设计:

1、诵读品味

2、想象联想

3、扩写诗歌

课前活动设计:

课前任选一名诗人,每人准备一首古诗,感情朗读,注意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过程 :

饮酒 陶渊明

一、导言: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二、回顾作者简介,背诵有关作品,体会诗人的心境及生活态度

1、《桃花源记》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2、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思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三、整体感知:

1、反复朗读诗歌,明确: 庐 喧 篱 的读音

2、体会诗人的感情,小组比赛朗读。

3、思考: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生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四、赏析诗歌:[想象情景,体会意境与感情]

前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叙述、议论]

思考:作者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为何没有车马喧嚣的烦恼?为何生活如此安静、心灵如此安宁?

写诗人身居人世,并非无俗事纷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心境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不慕官场荣禄。因而“心远地自偏”[平和的心态必然拥有平和的生活]

后六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神来之笔:写景]

描写自己采菊东篱时无意偶见南山,南山静穆超然的胜景与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交感融合,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天真自然的意趣。宋代大诗人苏轼赞叹:“因采菊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东篱的凌霜黄菊,苍翠超然的南山,这些大自然高洁淳朴的美好景致与结庐人境却超凡脱俗的诗人融为一体,形成人与自然合一,物我合一的意境,在这种意境中包含丰富的哲理:“只有超凡脱俗的牵挂,舍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才有采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会见到南山的悠然;南山的悠然,正是自己超凡脱俗的悠然。这种人与自然合一的诗情画意、哲理的意境,是“无我之境”

[想象采菊老人悠然自得的神情]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秋日夕照图 描写]

菊花黄,南山青、夕阳红、山气飘、飞鸟还,大自然恬淡飘逸,各有所归,人与鸟儿知倦而归,诗人心如止水,如明镜。大自然的纯真意趣投映到他心里,自己的感受也从大自然中折射出来。

联系:〈〈醉翁亭记〉〉“夕阳在山,人影散乱,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对比:〈〈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主旨句:抒情]

“真意“既指未受官场污染的淳朴民风,也指作者所追求的人生真谛。“真”也可理解为“返朴归真”,此情此景,心中体会,难以言表。

五、总结扩展:

1、背诵诗歌,将此诗扩写为一篇散文

2、扩展阅读:思考:这首诗表现出的思想情趣。

归园田居 [之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归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一、作者简介:[学生查阅资料,老师补充]

回顾以前学过的诗句,体会孟浩然的思想情趣。[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与王维并称“王孟”]青年时隐居鹿门山,闭门读书30年,先后两次入京求仕,一次应试不第,一次因朋友宴聚,荐举不果,后入张九龄荆州幕。与李白、王维、王昌龄均有交往。一生以漫游隐逸为主。他是唐代少有的一位以布衣终老的诗人,但他不甘隐没,常为得不到进仕的机会而苦恼。他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恬淡孤清,有《孟浩然集》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敞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欣赏: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 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 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 松月夜窗虚。

约在开元十六年(728),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落第了,心情很苦闷,他曾“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学得满腹文章,又得到王维、张九龄为之延誉,已经颇有诗名。这次应试失利,使他大为懊丧,他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又很犹豫。这首诗是在这样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他有一肚子的牢骚而又不好发作,因而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发仕途失意的幽思。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层出不尽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为世用之情。

三四句具体回述失意的缘由。“不才明主弃”,感情十分复杂,有反语的性质而又不尽是反语。诗人自幼抱负非凡,“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他也自赞“词赋亦颇工”。其志如此,其才如此,何谓“不才”!因此,说“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而这个不识“才”的不是别人正是“明主”。可见,“明”也是“不明”的微词,带有埋怨意味的。此外,“明主”这一谀词,也确实含有谀美的用意,反映他求仕之心尚未灭绝,还希望皇上见用。这一句,写得有怨悱,有自怜,有哀伤,也有恳请,感情相当复杂。而“多病故人疏”比上句更为委婉深致,一波三折;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荐或引荐不力,而诗人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疏远了故人,这是一层;古代,“穷”、“病”相通,借“多病”说“途穷”,自见对世态炎凉之怨,这又是一层;说因“故人疏”而不能使明主明察自己,这又是一层。这三层含义,最后一层才是主旨。

这首诗看似语言显豁,实则含蕴丰富。层层辗转表达,句句语涉数意,构成悠远深厚的艺术风格。

相传,孟浩然曾被王维邀至内署,恰遇玄宗到来,玄宗索诗,孟浩然就读了这首《岁暮归南山》,玄宗听后生气地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弃卿,奈何诬我?”(《唐摭言》卷十一)可见此诗尽管写得含蕴婉曲,玄宗还是听出了弦外之音,结果,孟浩然被放还了。封建社会抑制人才的现象,于此可见一斑。

二、初步感知这首诗:

1、题解:《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否只是描写洞庭风光的诗歌?

明确:重在:赠张丞相:[张九龄,唐玄宗时当朝宰相]

这是一首干谒诗[求取,谋求,希望得以引荐或重用]

2、大声朗读,体会这首诗与前面欣赏的诗歌有何不同?

前面的一首为田园风光,而这首有所不同,表达的思想与情趣不同

3、提问:有何不同?学生再次朗读诗歌,互相交流:

教师可做提示:这首诗先描写了洞庭湖的气势,再借此表达自己希望得到引荐,富有政治抱负,也有身在盛事却怀才不遇的牢骚。

三、赏析诗歌:

明确:这首诗属于五言律诗。前四句写景,写洞庭湖的壮阔气魄。

首联: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瀚]

赏析: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水装得满满的,水面与湖岸相平,[近看]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与天空相接,混而为一,是水?是天?已经分不清了。[开头两句,将洞庭湖描写得极为雄浑,汪洋浩淼,那润泽万物,容纳百川的磅礴气势令人惊叹,使人视野极为开阔] 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用窄小的立体来突出湖水撼动天地的气势]

赏析:虚空何以包含在水中?因为水面蒸发出来的水气,将整个云梦泽都笼罩了,湖水丰厚的蕴积,使周围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滋养哺育,才显得郁郁葱葱,草木繁茂。而摇撼动荡的湖水极富气势,澎湃动荡,波涛汹涌,撼天动地,震撼着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是观赏洞庭湖的胜地],使这座湖滨城市瑟缩在自己的脚下,是何等的豪迈!

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无边,烟波浩淼,云气缭绕,而且充满活力,涛声震天。[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视觉与听觉结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前四句是描写洞庭湖的千古名句。

引导学生想象联想,调动所有感官,体会岳阳楼的浩瀚气势。

对比理解: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泊岳阳城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不可料,变化有鲲鹏。

[也可联系《岳阳楼记》来理解洞庭湖的气势,但诗歌的重点在后两联。]

后四句感怀:写面对波澜壮阔的洞庭湖而激起的求仕心情。

颈联: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用典]

赏析:面对洞庭湖,想要渡过去却没有舟楫表示自己想要出来做事,却苦于无人推荐。[《书.说命上》中有“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 表明自己推重对方]在圣世太平时,闲着不做事,有愧于圣上,对不起这个时代。[表明虽然归隐田园,但是并非初衷,而是苦于没有机会,无人援引,对于出仕作官自己还是心所向往的。同时也有在盛世自己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的牢骚]

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用典]

表达自己空有羡鱼的感情,只能坐观“垂钓者”[当朝做官的人,这里指张丞相。]这两句话,诗人巧妙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淮南子.说林训》

的典故,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与“湖水”照应。称颂对方不留痕迹,有求与人,希望自己得到执政者的赏识,却不卑不亢,不失身份。

此四句抒怀,含蓄委婉,不落俗套,与写景中表达感情,恰倒好处[明明求人引荐,却无一句求荐的话]表达出自己的感慨与渴望。[后来得到张九龄的赏识,收为幕僚但依旧没有作官,最终依然失意而归]

四、再读诗歌,巩固拓展:

1、小组朗读,试背

2、扩写诗中描写洞庭湖的名句,并与《岳阳楼记》作对比。

[充分发挥想象力,小组交流]

3、向学生会写一封自荐信,表达自己希望成为一名学生会干部的渴望,仿照本诗含而不露的艺术特色。

第19篇:17《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17《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南安市毓元中学 林金朗 【教材分析】

《诗词五首》是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包含五首古诗词。学习这五首古诗词,有利于学生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五首古诗词,文字虽然浅显,但诗的主旨对于七年级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补充一定的关于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作品以及诗词的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咏读五首诗歌。

2、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古诗文的意境,加强对诗词主旨的理解。【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文的意境,加强对诗词主旨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朗读

1、学生运用工具书,结合注释轻声朗读五首诗词。

2、以《次北固山下》为例,简介古诗朗读停顿的两种划分方法。

(1)按音节划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按意义单位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小结:同一首诗,可以有不同的读法,我们现在读古诗一般采用按意义单位停顿的读法。

3、教师范读五首诗词,或放录音。学生在书上画出停顿,注意读准字音。 车马喧(xuān) 见(jiàn)南山 润如酥(sū)塞(sài)土燕脂(yān zhi) 凝夜紫(zǐ) 提携(xié)

二、学习《饮酒》

(一)导入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走近作者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2、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整体感悟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补充《饮酒》的注释。 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说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2、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3、欣赏品味。. (1)名句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是写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 (2)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

4、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诗的开头四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住在众人

2 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已成了普遍现象。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问君何能尔?”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心远地自偏。”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5、课堂小结。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三、学习《登幽州台歌》

(一)走近作者

陈子昂(约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后重视,授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被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科辞官还乡,后被县令段简迫害,冤死于狱中。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其诗标举汉魏风骨,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受到启迪。

(二)背景简介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训,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遗万人作前驱以击适,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三)整体感悟

1、通过这首诗的品读,你认为作者当时登上幽州台的时候,诗人有怎样的感想呢? 明确:前代的贤君既不可复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而自己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时间绵长、空间辽阔)

2、文章第四句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怀? 明确: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四)课堂小结:

从诗歌看,指诗歌本身看,指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

四、学习《次北固山下》

(一)走近作者

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唐代诗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

(二)解题

诗题中的“次”字,解作“经过”,这是从颔联察知的:诗人所乘之船是在江中行驶的。

(三)整体感悟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 提示: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见到的景象。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有何深刻含义?

提示:字面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

3 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3、如何理解“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提示: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时光流逝,油然而生别绪乡愁。何以寄托?这时,他举头望见了北归的鸿雁,于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北归的大雁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思乡之情托于北归的大雁,更显其情浓。

(四)课堂小结 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五)作业布置:

1、背诵;

2、完成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默写前面三首诗

二、学习《雁门太守行》

(一)走近作者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少有诗名,曾受到韩愈的赏识。27岁病逝。今存诗240余首,艺术上,他熔铸了前代积极浪漫主义的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形成了他幽冷浓艳、虚幻荒诞的独特风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李长吉歌诗》传世。

(二)解题。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

(三)整体感悟

1、讲解字词。

①黑云:乌云,这里兼指战云,形容敌军攻城人多势众。 ②城:雁门郡城关,在今山西省西北部。 ③易水:古来被称为易水的不止——处,诗人借用,不一定实指,使人联想到荆轲的《易水歌》。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

《雁门太守行》诗人选取三个画面描写军旅生活:一个在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的袭击敌人。尾联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维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诗中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作者简直就是一个高明的画家。

3、问题探究 理解重点句子

首联开头,“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就交织了古战场特有的悲壮。以一个“压”字,点明边塞风云突变,恶战甫临或刚过。再用“甲光”去印证“城欲摧”,表现出边塞将土守危城,蹈死地而愈压愈坚的英雄气概。

接下来两句,“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半”字最为传神,直陈了战争的残酷、持久。“临易水”三字巧妙地升华了将士们慷慨抗敌的情感。人们由此可联想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易水悲歌,这是何其悲壮、惨烈!

(四)课堂小结

李贺的诗,用词新奇、构思独特、想象丰富、色彩斑斓、风格怪异。这首诗描写一场惨烈的战争:孤城被敌军团团围困,危在旦夕,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抵抗。增援部队赶到,但敌军强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将士们毫不气馁,奋勇冲杀,表现了为国效命战死疆场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黑云压城城欲摧”常被用来形容邪恶势力猖獗,形势严峻。

三、学习《天净沙·秋思》

(一)走近作者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二)体裁简介

“曲”: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放第3框)

(三)整体感悟

1、指导学生朗读。

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感受它的意境美

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先请同学们散读一遍课文,说说你头脑中有怎样的画面?请以“我仿佛看到了„„”为开头,说说诗句在你头脑中再现的画面。

举例:“枯藤”、单说“藤”的形态是多样的,把它置于上下文中“枯藤”,形象就具体了,我仿佛看到了枯萎的藤、颓废的藤、没落的藤、毫无生机的藤,于是枯藤这一意象渲染出凄凉、萧杀的晚秋气氛。(学生可能再现出的画面有: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

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乐业的人们。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而行。)

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断肠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拓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的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请大家齐声诵读,让我们将景语化为情语,体验体验游子的悲苦与心酸。

(四)合作探究

1.、为什么要用“古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呢?

明确:西风吹在人身上有点清冷,肯定会令人心情不愉快,而作者这时心情极度伤感,用这种景物就能很好地衬托出作者此时悲凉的心情,清风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舒适的感觉,和作者此时的心情明显不相吻合。

2.、“枯藤老树昏鸦”和“古道西风瘦马”能使人感受到一种苍凉和伤感,那么“小桥流水人家”插在其间是否协调呢?

明确:协调,因为黄昏时分乌鸦归巢,而游子却远在天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难以自禁。别人有家,尽享温馨,而自己却有家不可归。那种伤心欲绝之情也就不言自明了。这里又采用了反衬的手法。

3.、作者通过怎样的场景来表现作者的伤心之情?

明确:用一系列的景物描写,枯藤缠绕着老树;黄昏时分,上面栖息了晚归的乌鸦;一座小桥横卧潺潺流水之上;波光里映出几户人家的房宇;荒凉的古道上,西风飒飒,一匹瘦马踽踽独行;那肝肠寸断的游子,远在天边遥望着故乡。作者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

(五)课堂小结:

这首小令寓情于景,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这首小令句法别致,前三行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断肠”二字为诗眼。抒发

5 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飘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因此,此曲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

四、作业设计

背诵并默写这五首诗歌。 完成课后练习。

五、板书设计

怎样阅读古诗

1把握停顿,反复诵读。

2了解作者,知晓风格

【教学反思】

3咀嚼诗句,体会情感。 4品味玩赏,张扬个性。 6

第20篇:17《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17《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南安市毓元中学 林金朗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语文版语文八下第五单元,本课五首诗,有的叙写了久经征战的士兵还乡的感受,有的抒发了对国家危难的忧思,有的表达了壮心不已的爱国情怀,有的则巧妙地讥讽了社会现实,抒发了作者真挚的情感。学习本单元古诗词,要注意相同主题诗歌不同的表现手法。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是处于情感迅速发展、思维活跃的时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即在背诵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在背诵中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良莠不齐,故而,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的背诵,又要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其语言,感悟其意境,把握其情感;训练语言分析能力,丰富想象力,了解五首诗词各具特色的表现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预习的初读,熟悉诗词内容及写作背景;通过课堂的反复朗读,感悟诗词的意境、体会诗词的情感;通过个性化品读,鉴赏诗词的精妙之处;通过诵读,积累妙语妙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古典诗词语言的凝练性及其丰富的表现力,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古代诗词的兴趣。【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老师的引导下,从诗词的品读中去体会语言,感悟意境,把握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语言,感悟情感,把握相同主题诗歌不同的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学习《十五从军征》

一、导入新课

在人类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里始终有战争相随,无论是那个朝代,都留有战争的刀痕,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印在浩若繁星的文学诗词中,成为一朵瑰丽的诗苑奇葩。每一首诗都像一颗颗晶莹、温润的珍珠洒落在诗海的托盘上,让人长吟,使人苦叹,叫人流泪。乐府诗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了,这首诗是两汉时期的乐府诗,选自《乐府诗集》,还记得我们曾学过的第一首乐府诗吗?生齐背:《木兰诗》。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它来自劳动人民中间,没有具体的诗人。齐读课题:《十五从军征》。

二、作品简介 《乐府诗集》

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南朝宋代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节奏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 (zhǒng)累累。” .兔/从狗窦.(dîu)入,雉(zhì)/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chōng)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gēng)。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 (yí)阿谁。 .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2、疏通诗意

十五少年参军出征,八十老翁才得还乡。 路遇同乡便把话问:“我的家中还有何人?” “从远处看那是您家,坟墓相连松柏混杂。” 野兔乱窜出入狗洞,野鸡乱扑飞上房梁。 野生谷子长满庭院,野生葵菜布满井沿。 舂罢谷子拿来煮饭,采摘葵菜拿来做羹。 羹饭全熟端将出来,举目无亲与谁共享。 步出庭院向东张望,悲从中来泪满衣裳。

四、合作探究

1、诗歌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点?

明确:塑造的意象——松柏、丛冢、跳兔、飞雉、庭院、旅谷、水井、旅葵。 景物特点:荒凉寂静,无人的踪迹。

2、诗歌运用了那些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明确:诗中运用了语言、环境、动作、神态等描写,多侧面分步骤地传达出主人公凄凉悲伤的感情不断加深的过程。

3、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诗中表现了久经征战的老兵,还家后的凄凉处境、悲苦心情,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4、归纳诗歌的艺术手法。

明确:①以哀景写哀情,情景交融;②运用白描手法,粗线条勾勒画面;③语言朴实,情真意切(乐府诗的特点之一);④叙事为主,辅以描写、抒情,故事性强(乐府诗的特点之二);⑤创作风格——现实主义(乐府诗的特点之三)。

学习《诉衷情》

一、情境导入

陆游一生写了9600多首诗歌,现存诗歌最多,被称为“多产作家”,他的诗词充满了爱国情怀,他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词人。今天,我们就走近陆游,走进他的《诉衷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词是不是写爱国情怀的呢?

二、走近作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抗金将领。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三、整体感知

1、字词积累

戍(shù) 貂裘(diāo qiú) 鬓(bìn)

2、朗读节奏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四、合作探究

1、体会“未”“先”“空”蕴含的情感。

明确:既写出了内心的痛苦和失望,也表达了对南宋统治阶级的不满和愤慨。

2、怎么理解“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这几句话?

明确:这三个短句饱含着年迈苍苍的陆游国仇未报的爱国深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也暗含着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情绪。

3、本词的艺术手法。

明确:鲜明的对比手法:①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过去对抗敌报国充满信心,雄心勃勃;现在年纪老迈,壮志成空。②梦境与实际的对比。梦中驰骋沙场,精神抖擞,英勇杀敌;现实是身老沧洲,投闲置散。③理想和现实的对比。理想是赶走侵略者,收复中原,自己也在这壮丽的事业中建功立业,流芳后世;现实是当朝统治者自甘偏安一隅,而自己废弃荒村。

4、主旨。

明确:作者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企图为恢复中原、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壮志未酬,却已年老体衰,反映了作者晚年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愁苦心情。

五、课堂延伸

时代的风雨,艰难的现实,为酬的壮志,爱国的情怀,读着这样的词句,很自然地能让我们联想到了词人的哪些的诗词呢?或者从我们已学过的古诗词中,我们还能找出和这首词的感情色彩类似的词句或诗句吗?

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等等。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

第二课时

学习《南乡子》

一、释题导入: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亭,在镇江城北北固山上。晋蔡谟筑楼山上,名北固楼,亦称北固楼。有怀,有所怀念。标题点明作词缘由,简洁。

二、走近作者

1、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存词六百多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2、选自《稼轩长短句》。本词作于宋开禧元年(1205),当时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时,总是触景生情,感慨万千。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三、整体感知:

1、字词积累: 万兜鍪(dōu mïu)

3、理解句意

(1)“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倒装句,望神州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运用设问,自问自答。这问句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上片写景,以问起句,以答结句,使人触景生情,不胜感慨。

(3)“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战未休”含义深刻,借孙权讽刺南宋王朝。孙权雄踞东南,征战不休,从未向谁低头屈服,而南宋王朝呢?讽刺之意溢于言表,却又含蓄深沉。

(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异乎寻常的第三次发问,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雄姿,委婉地暗示了对朝廷的不满。

下片怀古,借对孙权的赞美,暗含对当朝的忧虑和讽刺。

四、合作探究:

如何理解“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

明确:“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隐含着很深的意思,就是说今天的朝廷不如当时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不如孙权。为什么不直说呢?因为直说了就有了生命危险。我们这样去体会,就知道辛弃疾写这首词的真正用意了。他的很多词,都是怀着这种心情写的。

五、课堂小结:

这首词融经铸史,借古讽今。在写作技巧上有三个特点:一是把写景和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起来。二是层次极为分明。三是融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

作者通过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表达了他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强烈不满,也流露出他强烈的爱国情怀。

学习《满江红》

一、走近作者。

秋瑾是中国妇女运动的领袖。终其一生都在关注女性同胞是否过上了真正称得上“人”的生活,即使是在今天,我们只要读一读她的《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仍会热血沸腾,心头哽咽。

三、整体感知

(1)这首词写于赴日留学前一年的1903年,是言志之作,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下定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2)内容分析

词的上片写与王子芳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致秋誉章书》),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首先写中秋佳节暂住北京的情景,菊花盛开,秋色明净。“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写秋色,但主要是用来说明冲破家庭牢笼后怡然自得的心情和愁苦的心理。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子要冲破家庭牢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者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并不过分。“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应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作者却寓居客栈,不免有“人比黄花瘦”的冷落之感。但想到八年奴仆不如的生活,而今破楚自立,又不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

3 喜悦之情。把陶渊明和李清照表现不同思想的诗句杂用在一起,来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词的下片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巾。作者虽是女子,但“心却比,男儿烈”,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离家出走以后,下一步怎么办?这是摆在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平日诗人,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现在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何处去找知音?如果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到怎样的折磨?想到这一点,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 “何处觅知音”?这对当时的秋瑾来说,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她的前途和事业。特别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子的叛逆行为,究竟能得到多少人的同情和支持?所以作者清醒地估计到“必知音之难遇,更同调而无人”的困境(《致琴文书》)。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五、课堂小结

本词描写了一幅巾帼英雄的形象,反映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的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学习《朝天子》

一、释题导入:

《朝天子》这首散曲选自《散曲丛刊•王西楼乐府》,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是借物咏怀。朝天子,曲牌名。咏喇叭,散曲题目名。

二、整体感知:

1、王磐(约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江苏高邮人,明代散曲家。他出身仕宦家庭,但不喜豪华,厌弃科举,故未曾做官。他好读书,精通琴、棋、书、画,在寄情山水、吟诗作画中度过一生。其作品多以山水和闲适的生活为题材,间或有同情百姓疾苦之作,《朝天子•咏喇叭》即其中之一。王磐有《王西楼乐府》一卷,其艺术风格骚雅清俊、放逸诙谐,多用民间口语,妙趣横生。

2、背景资料:当时大宦官刘瑾当权,派出大批宦官到各地盘税查矿,搜刮民财,闹得鸡犬不宁。老百姓以及一些小官,听到他们的喇叭声就恐惧万分,作者就以此为题,揭露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

3、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三、细读品味:

1、“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先写“吹”之声,“曲儿小腔儿大”。

2、“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一个“抬”字出神入化,与“喇叭,唢呐”相呼应,讽刺格外尖刻辛辣。

3、“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写出了人民的痛恨之深。

4、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最后点出“吹”的恶果,百姓家破人亡,表达对“吹”的憎恨,点明了全文主旨。

四、合作探究:

对这首散曲的思想感情应如何理解?

明确:全曲在戏谑中寄憎恨之情,于诙谐里寓抨击之意,题材新颖,寓意深刻。例如:通过“曲儿小腔儿大”的对比,使“喇叭,唢呐”及所影射的对象——宦官穷形尽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宦官本是宫廷中供使唤的奴才,地位本来低下,却倚仗皇帝的宠幸大摆威风,专权作恶。一个“腔”字,道出了喇叭和宦官的共同特征,把那些贪官污吏的丑恶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乱如麻”三字则把宦官酷吏横冲直撞的骄横神态描摹殆尽。而在“全仗你抬声价”中,一个“抬”字出神入化,与“喇叭,唢呐”相呼应,讽刺格外尖刻辛辣。

五、课堂小结:

这首散曲表面是是吟咏喇叭,实际上是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之情。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诗词五首;

2、完成练习册

【教学反思】

诗词五首教学反思范文
《诗词五首教学反思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