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工作总结

试卷情况分析课程教学小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2:42:34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财务分析课程小结

财务报告分析课程小结

姓名: 学号: 公司及代码:张裕A(000869)

一、在小组中我具体承担以下任务 1.搜集资料参与讨论并确定上市公司

2.搜集并整理张裕相关资料及资料来源

3.公司概况整理和主营业务分析

4.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及上市公司有关比率分析

二、在分析张裕A财务报告过程中发现并解决的问题

1.问题:为什么2011年至2015年这五年里2012年的各项财务指标较之2011年出现显著降低?

解答:认真阅读了张裕集团最近五年的财务报告后发现,2012年的营业收入以及净利润等都有明显下降,我分析了内外环境,得出三个原因:①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市场不景气导致盈利下降 ②国外葡萄酒此前多年持续大量涌入的累积效应导致竞争力加大 ③公司营销策略,销售渠道以及产品结构等方面未得到完善导致销售量下降。

2.问题:在做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时,我误以为总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净利率是相等的概念,一度怀疑自己计算出的总资产收益率是错误的。

解答:总资产收益率:也称为总资产报酬或总资产利润率,是指利润与资产总额的对比关系,它从整体上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利用效果,可用来说明企业运用其全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年平均总资产;而总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两者的分母,分子均不同,所以并非是相等的概念。

3.问题:2012年的上市公司有关比率为何有明显下降?

解答:一开始我以为是因为张裕集团在2012年的经营出现了问题导致利润,现金流量净额等方面出现大幅度下降,后来仔细研读报表发现,在2012年,公司股本变革,每10股增持3股,总股本由527,280,000股增至685,464,000股。由于普通股总股数变多,在计算每股收益,每股经营净现金流量,每股股利以及每股净资产等比率时分母变大,自然而然导致了相应比率的下降。这使我懂得普通股股数是影响上市比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4.问题:在与同行业比较的时候,数据难以收集,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解答:在与同行业的比较中,如果在年报里搜索,信息分散且浪费时间,网络上的数据也是分散的,没有全面的比较。后来主要在东方财富网和凤凰财经网搜查行业内各公司的财务指标,以及老师在课上介绍的一个数据库:锐思数据库才得以获得详细的信息,节省了很多的时间而且也获得了想要的信息。

5.问题:如何从零到一?

解答:刚开始写期末的财务分析时,完全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平时在课堂上只是听老师分析,看老师娓娓道来似乎很容易,但自己亲自上阵就不知所措了。分析需要数据,数据需要自己计算,计算需要公式需要原始数据,原始数据又需要仔细查阅财务报表才能找到。在做完以后我知道了流程是如此,而一开始的时候就像只无头苍蝇,没有头绪。

三、个人体会

数字不会说谎,刚一开学,老师就用蓝田股份的实例向我们展示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一个公司,可以做假账糊弄广大人民群众,却瞒不过专业人士的深入分析。财务报告是一面镜子,根据它进行的财务分析能直接反映出公司现状是好是坏,反映企业是否值得投资。作为一名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的学生,懂得财务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从大二上学期学习的会计基础到大二下学期学习的财务管理,都为我们进行财务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刚开始接触财务分析这门课时,老师就用大几十页的财务投资分析报告向我们展示了这门课程巨大的工作量,大量的数据表格和大量的文字分析让我们瞬间意识到财务分析是一项细致严谨的,枯燥的,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冷静思考的工作。在每一次的小组作业和最终张裕公司投资分析报告的制作中,我收获了以下几点。

1.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完成一份完整的投资分析报告,不可能在期末短短几天内就完成,需要平时的积累。我们按照老师的教学流程,在初期完成了公司概况,公司战略分析,竞争力分析等工作,在期中完成了会计三表分析这项重要工作,最后期末完成了财务分析,估值及投资建议等工作。这样一步一步的积累下来,我们才能不慌不忙的交出一份满意的分析报告。

2.合作分工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投资分析报告的编写,必须要团队的配合才能完成。如果让我一个人完成一份投资分析报告,我很有可能在中途败下阵来,然而正是有了我们团队合理明确的分工,我们才能从公司财务报告中的一大堆数据里找到头绪,比如需要利润相关项目时,我们就可以去汇总出来的利润表里查找。同时,在与小组成员沟通时,也能锻炼我们的沟通能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具有很高实用性的课程。这次任务分配时,我主动选择了上市公司有关比率的分析,正是因为分析这些比率,让我真正意识到了财务分析的实用性。我们很多同学将来的发展方向都跟经济有关,股市作为投资的一种渠道,它的高收益吸引着很多人 前赴后继投身进去,然而它的高风险性也是不可忽略的。分析有关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分析他的相关比率如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市盈率等指标能有效的帮我们规避风险, 当我们能娴熟的掌握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时,我们就能正确判断该公司是否有稳定的收益,是否值得投资。想要灵活运用这些指标,就必须学好基础知识,亲身实践去动手操作分析。

课程即将结束,当初编写分析报告时的苦闷烦躁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成就感和真真实实收获到的知识,感谢王老师不仅让我初识了财务报告,也让我学会很多东西。正是因为老师的细致负责,严谨教学和严格要求,才让我有动力去完成这项非常有意思的任务。

推荐第2篇:一年级地方课程试卷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试卷是当堂测试.进行如下分析:

判断.这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学校安全知识的掌握情況,因为命题的思路来源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多数学生在判断中识别能力较强.只有个别数学生因不理解题意导致判断错误.如:\"小明拿著铅笔在教室里追小红\",认为是正确的,因此出错.

二、改进教学措施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进一步增加一些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题目,将课本知识巧妙的渗透到实践生活中,以激发学生的热情。适当增加一些学生对生活事例的理解和考察。

三、奋斗目标:

及格率达到百分之百,均分和优生率都很满意。

推荐第3篇:影视文化课程教学小结

南昌大学课程教学小结

一、任课老师对试卷的评价: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本年级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整个试卷注重了影视文化基础知识的训练,让学生用学到的影视文化知识,去发现、体会日常电影中的各种艺术现象。但学生对影视文化概念模糊,出题时应避免出现偏题难题。应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总体而言,本次试卷难度不大,题量适中,且题型设计很符合本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符合教学要求,和教材做到了很好的衔接,是一份很不错的试卷。

二、对考试结果的评价:

学生已很好的掌握了影视文化基础知识,简单的影视欣赏能力也有所提高,但对影视学派的一些概念了解欠缺,不能运用一些文学概念、影视学派观点去解析电影。再加上平时对理论性知识熟记的训练力度不强,所以造成比较高的失分率,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大此方面的训练。

三、本课的授课特点、经验及今后的改革设想:

通过一学期的《影视文化》的讲授,学生对影视文化的概念、特点及影视传播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认识不够深刻。特别是针对概念性问题,不能够回答正确,运用影视文化解析影视作品的能力有限。在今后的课程中应结合具体影片对学生加强训练。

推荐第4篇:《PLC课程》教学小结

《PLC课程》教学小结

金玉明

本学期,我担任13数控班的《PLC技术》课程任课老师。这门课程是机电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的学习是建立在《电工基础》、《电气控制》等课程的基础上,除了传授新的知识,也将学生一年级学习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使学生能够综合应用。由于之前教授过这门课程,所以学期初对于上好这门课我还是有信心的。

但是,经过一两次的上课以后,我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基础较差,对最基本最简单的电气控制原理图都不能读懂,有些甚至连继电器,接触器等常用的低压电器都搞不清楚,这些都是学习PLC课程的基础,如果这些知识不能搞懂,那么课程很难往下开展。我只能先从接触器、继电器控制部分讲起,使学生掌握了继电器控制系统以后,才开始介绍 PLC的发展和基本情况,并且通过继电器控制系统和PLC控制统统的比较,得到PLC系统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为课程的学习开了一个好头。

在讲解编程指令与程序时,因为学生不喜欢学习理论知识,在课程的安排上,我尽可能通过实物或实训装置进行讲解,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首先通过学生电工初级考证学习过的电机正反转,Y—△启动等接触器控制电路转化成 PLC梯形图,来学习PLC的基本指令,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 PLC的基本指令。 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以学生目前的能力,有些课题一个同学很难完成,我又把学生分成3人一组共同完成,一人编程,一人接线,另外一个人完成任务书。每次上课前,我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份任务书,由小组成员讨论任务实施的方案,并根据组内不同的分工共同完成课题。每个课题结束前,由每个组派代表展示成果并进行总结归纳学到的知识,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推荐第5篇:英语语法课程教学小结

英语语法课程教学小结

课程性质:通修课授课年级:2008级153人 学分:2考试方式:笔试

教材:《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章振邦主编上海出版社出版

本学期讲授内容为教材的后15个章节,并根据学生要参加全国英语专业英语四级考试的要求,穿插讲解了2000年至2009年的全真试题的结构部分,有一定的针对性,学生反应良好。

在授课过程中做到认真备课,细致讲授,耐心辅导,针对学生思辩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弱的现实状况,增加了课堂提问和讨论的次数,以训练学生解决问题和增和分析的能力。 其中为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对全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综合测试。期末试卷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深度、广度合理,难易度适中,基本涵盖了本学期所学的内容。

期末考试90分以上29人,80分以上50人,70分以上29人,60分以上23人,不及格19人。(以上为卷面成绩)。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反映了学生的真实程度。

就教学而言,在讲授理论的同时,还需加大实践性训练的力度,多做各种题型,就学生而言,除认真研读教材,尚需有意识地增加实践环节,加大习题量,以巩固理论知识。

任课教师:齐鹏2010年7月10日

推荐第6篇:金融学课程教学小结

教学小结

本学期我的教学工作是为商学系14级国贸

1、

2、4班和工商

1、2班教授货币银行学(金融学)的课程。现将上半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研读教材,广泛阅读材料,认真备课

教学中,备课环节极其重要,备课效果的好坏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学生积极性。在备课过程中我以曹龙骐的《金融学》为基础框架,把握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以黄达版的《金融学》为补充,以完善知识理论系统,保证讲授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金融学科领域之广、理论之深、内容之新、变化之快是一般学科难以比拟的,因此在备课中我还注意加强对理论前沿的学习和金融领域现实问题的思考,一方面能够更好的把握金融学理论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中的抽象知识,又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明确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金融学的学科定位使得它具有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双重性质,不仅要注重其金融运行的规律——理论,还要注重这一规律的运用——分析和实践。因此,金融学的教学重点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严谨的理论内容讲授和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在理论内容的讲授中,我注意突出重点难点,及时归纳总结;同时以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作为引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提出疑问,这样不仅可以激发自学,还可以活跃课堂。通过金融学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可以在资格证的考试中事半功倍,也可以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读懂金融热点并予以恰当的解读。

三、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优化教学方式

作为大学老师要以勤奋踏实的学习态度去影响学生,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感染学生。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学习上的困惑和对未来求学工作的迷茫,既做学生学业上的严师,又做生活中的益友。我坚信一个老师如果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乐观的教学态度、真诚的情感交流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一定会成为学生心目中喜欢的、有人格魅力的老师。

四、不足之处

作为年轻教师,由于经验不足,自身各方面的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工

作中大胆实践、不断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教学风格。这些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具体来说,我的下一步的目标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我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及时为学生解惑;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要注意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将难以理解的东西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解,做到深入浅出。

2、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请教,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并时刻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缺陷并进行改进。

总之,通过这半学期的教学实践,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并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因此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尽职尽责,也希望学生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有更多的收获和进步,这将是我最骄傲的事情。

商学系

2016年4月27日

工商管理学院

2014.11.12

推荐第7篇:地方课程教学小结

观音小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地方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罗菲

回顾这一学期,在领导的关心、同事们的帮助以及自己的努力下,我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积极完成各项任务。在此,把这学期的工作稍作总结,也为这一学期的忙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同伴互助,资源共享。

由于地方课程教材没有参考书,老师们备课时经常要收集大量的资料,教学难度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同伴间的互助尤其重要。特别是同年级的老师更应相互切磋,互相交流。在这点上,大家做得很好,一个个学而不厌,潜心钻研,经常与组内的骨干教师交流教学方法,共享教学资源,确实让人感动。

二、深刻反思,共同进步。

具备一点反思能力,是每位教师的必修课。听课结束后,又对各位教师的授课进行了评课。评课现场,老师们各抒己见,根据美国教育专家艾伦博士的“2﹢2”教师评估法,给各位教师分别提出了两条优点和两条建议。同时,针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如“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地方课程的活动性、整合性、评价性的三条原则”以及“落实地方课程的多元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老师们认为,本课程可以不进行书面考试,但要加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相关教材可以设计多种形式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或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的参与记录、学生自己的自我报

告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其目的不是给学生评分,而是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进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促成课程目标的达成。

三、物化成果,不断完善。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我的努力,我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别人相比,我的收获甚少,也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对课程的研究还欠深入,教学成果寥寥无几,但我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三级课程之一的地方课程一定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2013年7月1日

推荐第8篇:六年级试卷分析及小结

六年级试卷分析及小结

考试试卷分析:总体情况:参考人数:61参加考试。最高分是65分,最低分是42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包括根据拼音写字成词,选择正确的读音,一词多义选择等等,学生整体做得还可以,但有个别词语由于相隔时间长记忆不是很清楚,例如:酝酿的酝,好多同学写错,曲线的曲,选择正确的读音,好多写成第三声。可见基础知识还是掌握的不牢靠。

第二部分:句型转换及填空。句型主要是考察学生的扩句、缩句、修改病句以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错的较多的是缩句,这也是这学期以来的重点,练习过很多次,但是还是有很多同学不能缩到最简形式,今后在这方面还要多下点功夫。其次是修改病句,这一次的修改病句较难,另外修改符号有的同学还没有完全掌握。

第三部分:课外阅读。自从上了五年级以来,阅读一直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但是这一次的阅读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都能的高分。相对而言,较难的就是解释文中词语了,减的分较多。

第四部分:作文。由于是刚练习过这样的题材,学生写起来并不是太难。 综上分析,特小结如此:

语文学习必须重视积累和运用,只有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语文学习才能更上一层楼。接下来,我将要求学生每周看一本书,努力做好读书笔记,可以是摘抄佳词妙语,精彩语段,也可以是心得体会等,此外,通过多听新闻,积累广告语,看报刊杂志,向村民学习俚语、俗语,开展百科知识竞赛等多渠道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 今后的努力方向:

1、抓住文本吃透教材扎实掌握文本的知识,多进行迁移训练。

2、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表达,书写认真。

3、多关注后进生,避免两极分化再严重。

4、加强作文教学多布置当堂作文,要求把字写工整最好用炭素墨水的笔来答题要求学生看好题目要求再动笔。

总之,为了在毕业考试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将继续求索,不断创新。

推荐第9篇:课程论文试卷分析范本.doc

全校选修课《数学欣赏》考核要求

1.课程目的

本课程为以提高各专业大学生科学与文化素质为目标。通过浏览数学概貌,欣赏数学之美,品味数学之趣,感受数学之妙,领略数学之奇,伴随着流传千古的典故和让人陶醉的佳话去理解一些著名数学问题,以达到更准确、更完整、更科学地认识数学的实质,剖析数学的魅力,弄清数学的脉络与层次,体味数学思想方法的深刻性与普适性,了解数学发展的因素与轨迹,重温某些数学学科产生的过程,再现一些数学问题的缘起、发展、争端,直至最终解决的各个历程,领略数学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了解数学发展的最新动态等目的。整个课程从历史与科学的角度切入,沿应用与传播的途径展开,以文化与美学的眼光欣赏,力求富有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和应用性。

2.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为考查。每位同学写一篇学习体会, 或具体评论某一数学问题、数学故事、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等。

3.考核要求

文体、字数不限,重在文章中思想方法的深刻性,语言表达的简洁性,要求有见解,有意义。禁止抄袭。以电子文本在课程结束后一周内提交。 全校选修课《数学欣赏》评分标准

1.总评成绩评定方案

本课程总评成绩以期末论文与平时成绩(平时考勤和课堂表现)相结合综合评定,期末论文占70%,平时成绩占30%。

2.平时成绩评定标准

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为平时考勤,再结合课堂表现综合评定。平时成绩按照缺勤次数评定,其中每迟到2次折合一次缺勤,课堂表现较突出的酌情加分。本学期共上课18次,考勤9次。9次考勤全勤的为A等(90分),缺课1次的为B等(80分),缺课2次的为C等(70分),缺课3次的为D等(60分),缺勤次数多于3次的平时成绩为F(0——55分)。

3.论文评价等级与标准

期末论文按照A,B,C,D,F五级评价,分别代表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及格。各级论文标准如下

A. 对于花费了大量精力去选择、去思考、去认真写作的同学,如果写出的文章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或深刻体会,文笔优美,卷面成绩定为“A”(90分);

B. 对于有一定的见解,写作认真,观点明确,结构清晰的文章,卷面成绩定为“B”(80分);

C. 对于虽然较少有自己的见解,但写作态度认真,文笔尚可,观点较明确的文章,卷面成绩为“C”(70分); D. 对于较少有自己的见解,写作态度一般,文笔一般,观点不很明确的文章,卷面成绩定为“D”(60分);

E. 对于基本是从网络上或其它渠道获取的东西,没有自己的观点的文章,要求退回重写。重写文章按规定标准降一级给分。重写不认真、仍不合格者,本门课程定为“F”。 全校选修课《数学欣赏》答卷分析

本学期本课程选修人数为104人,涉及到全校41个专业3个年级学生。提交期末论文98篇,论文以欣赏数学之美,品味数学之趣者居多,计46篇,占47%,其中含诗歌一首;其次为谈数学对自己的影响,学习本课程的收获等,计39篇,占40%;其它文章,包括介绍数学发展史,最新数学问题等,计13篇,占13%。在收到论文文本的同时,还收到PPT文档4份,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数学之美。

大部分文章写得很认真,思考得较深刻,文笔很好,也有一定的见解。也有少部分文章从网络上获取的东西较多,个人观点略显单薄。

对于花费了大量精力去选择、去思考、去认真写作,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或深刻体会,文笔优美的文章,给出的卷面成绩为“优”,这类文章有14篇,占14.3%;对于有一定的见解,写作认真,观点明确,结构清晰的文章,给出的卷面成绩为“良”,这类文章有63篇,占64.3%;对于虽然较少有自己的见解,但写作态度认真,文笔尚可,观点较明确的文章,这类文章有18篇,占18.4%;对于较少有自己的见解,写作态度一般,文笔一般,观点不很明确的文章,或者有证据表明其内容有较多取自网络等媒体的文章,给出的卷面成绩为“合格”,这类文章有3篇,占3%。

不少同学在发来论文的同时,另加一封长信,说明了他们从选修这门课的初衷(混学分、好奇)到最后的热爱,表达了他们选修这门课的收获,表达了他们对这门课和任课老师的喜爱之情。

推荐第10篇:空间设计课程质量分析小结

空间设计课程质量分析小结

空间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三维造型基本功和艺术表达能力,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修课程。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空间形态的观察、认识、感受和组合的能力,掌握和运用单个空间的组成方法和多个空间的组合方法去创造符合功能要求和具有一定魅力的室内外空间形态,为进一步地学习环境艺术设计打下坚实的造型基础。

课程的学习方式不只是传统方式的学习和理解,还必须能反映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课题的过程中参与知识的创新,教学活动也不是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和实验室的操作,还必须让学生到真实的世界中,去获得各种切身体验的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艺术教育资源,拓展艺术教育空间,丰富课程资源,使学生在真实的世界中感知生活空间,是当代教育对美术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课。

一、教学目的

空间是环境设计中最基本的创作语汇。空间设计的教学目的是在让学生了解同种类,不同用途的空间特性和组合方式的基础上,动手创造符合美学原理和使用功能的新空间。学生需多观察生活,多思考,多分析,再结合空间组合的原理和方法,开阔思路,营造富有创意的空间形态。教学以理论讲授和动手实践相结合,并针对不同阶段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空间构成和组合的基础理论、构成方法和创意思维。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设计空间的基本性质和构成基本理论和规律,能够动手实践出符合要求的具有一定创意的复合空间,为进入今后的专业设计打下基础。

二、教学方法

1、剖析空间设计这门课的内涵和实质精神得出结论:要培养学生的三维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各种类型的室内外空间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能用概念性的模型表现出来。但是具备了造型能力还是很不够的,因为设计的空间不仅仅需要好看,而且还要好用,所以空间感的培养非常重要。

2、在介绍概论时,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学习。由于学生以前没有接触到抽象性和总括性如此强的课程,所以运用类比的手法,把书本上枯燥的形容词与生活经验中的真实情境结合起来,以便于让学生理解空间的概念以及空间设计所包含的内容。

3、在介绍空间形态与组织时,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现图片资料,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进而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描述一下身临其境时的感受,从而总结出不同空间组合的特殊性,指导以后的专题设计。

4、在空间感培养这一环节,我带领学生考察太湖广场,传授目测的方法,要求他们仔细观察某些构筑物的大小和比例,牢记在心,回到课堂上后,要求他们按照印象,用CAD绘制出构筑物比较精确的平面图和立面图,并用简化的人像标明比例。

三、教学环节

1、基础理论(概论、空间形态与组织、其他因素对空间的影响):讲授、类比、提问,让学生发挥想象,结合生活经验,透过书本文字理解概念实质。

2、室内空间设计,给出大量资料,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后,自己评价作品的好坏,从而尝试总结设计的规律。老师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和肯定。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我传授了表面重构的设计方法,要求学生用简单的卡纸模型训练造型能力。分组表面重构练习:以“思考”作为主题,用两个及以上的立方体的展开面构成新的空间与形体。

3、公共空间设计,给出大量资料,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后,自己评价作品的好坏,从而尝试总结设计的规律。老师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和肯定。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我传授了表面重构的设计方法,要求学生用简单的卡纸模型训练造型能力。分组空间造型练习:以“荡漾”为主题,用尽可能少的纵向支撑设计一室外供人使用的水上平台。

4、空间感培养:考察太湖广场,运用目测法估算构筑物的体量和比例,绘制其平立面图(以人为标尺)。

四、课程建议

1、在立体构成这门课中应该添加空间构成的基础知识,这样的话,就能够确保学生掌握,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专题性的空间设计练习。

2、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应该强调模型的重要性,在建筑模型课上就必须掌握简单快捷的模型制作技巧。

3、在环境艺术设计的专题设计中,应该强调学生空间感的培养和作品空间形态和性质的表现。

五、课程效果

1、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空间形态与组织的基本元素和构成方法。能够理解色彩和光线对空间构成所产生的影响。

2、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室内空间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能够用较为美观的三维构成构筑满足特定要求的室内空间。

3、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能够用较为美观的三维构成构筑体现特定主题的公共空间。

4、掌握目测的方法,培养目测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空间感。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首先要了解空间的基本构成原理,尤其是空间与不同界面的关系,为理解和学习空间设计打下基础。其次要弄清空间的构成和组合方式,包括其变化规律和配置方法,多加练习,熟练掌握。最后通过观察和揣摩生活中不同空间的运用来体会其特色把握其规律。学会对组合成的复杂空间的观察、理解、归纳与表达,这些环节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空间的构成和组合,以达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空间设计课程的目的。

艺术系

王颖

2007年7月6日

第11篇:色彩设计课程质量分析小结

色彩设计课程质量分析小结

色彩设计是各类艺术设计教学的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程,是培养学生艺术设计基本功和艺术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现代审美判断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修课程。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观察、认识、感受和表现的能力,掌握和运用色彩语言去再现物体、表现物体、表达思想情感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写生、变形变色、创作等手段训练学生的色彩基本功和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语言进行创新的能力,为艺术设计打下坚实的色彩基础。

一、教学目的

色彩是视觉传达最基本的表现语言和审美要素。色彩设计学的教学目的是在色彩科学体系的基础上研究符合人们视觉和心理原则的配色创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物理性质、色彩的对比调、色彩的生理、心理以及色彩创意设计的方式与方法理论、色立体的基本概念,熟练地运用色彩表现主题。

教学以理论讲授和实践辅导相结合,并针对不同阶段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础理论、构成方法和色彩艺术的创意思维。色彩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美学等科学原理,构成方法主要解决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构成的基本方法以及色彩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创意思维主要解决对色彩的心理联想和创造性色彩运用。

二、教学方法

1、在介绍理论时,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把书本上枯燥的形容词与生活经验中的真实情境结合起来,加深理解。顺带也考察了他们把抽象概念与现实情境相互联系转化的能力。为以后的教学环节设计打下基础。

2、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用分组竞赛的手段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到最高。例如:红、黄、蓝、白、黑几种常见色能联想到的名词各有哪些,再用一个形容词来描述一下上述名词。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理解色彩的心理效果、文化表情和通常与之相联系的特定物体。例如:红色:太阳(热情)等等。运用这样的方法能够使学生自主地,形象地掌握书本相关内容,并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3、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用色彩来形容自己的同学,既活跃了气氛,又使学生对于色彩的性格和感情倾向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是我们完成色彩设计作业的基础。

4、边学边练,用他们感兴趣的题目来引导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用色彩来表示“喜、怒、哀、乐”“春、夏、秋、冬”等等。用色彩来表现自己喜欢的音乐。这个作业让他们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我结合书上的内容加以指导,学生接受地较快。

三、教学环节

1、色彩学基本原理:讲授,提问,让学生进行联想练习,例如:暖色——橙黄色——沙漠、后退色——冷色——青灰色——远山等等。

2、色彩运用基础,表现形式:结合“用色彩表现音乐”这一作业来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3、视觉设计的色彩运用这部分内容在讲解作业时会由浅入深地一点一点讲授到。

4、空间设计类的色彩训练会结合平面设计,分析两者异同,结合设计心理学讲授。

四、课程建议

1、安排一些课(2—4节)在多媒体教室上,可以给学生多看一些设计作品,让他们加深感性认识。

2、2周48学时,一周24学时的课业任务比较重,学生知识来不及吸收,作业质量得不到保证,学习效率不高。

3、最好把这门课排在《色彩》上完之后,这样能够趁热打铁,巩固《色彩》中涉及的基本知识,也能及时分析《色彩》和《色彩设计》之间的异同。

五、课程效果

1、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单个色彩和色彩组合所表现的情感和使人产生的心理效应。

2、对特定主题已经能够用比较准确的色彩组合来表现。

3、明白了装饰画和写生画的区别,能够完成传情达意的装饰画。

4、理解环境中色彩设计的特殊性,能够完成室内的色彩方案设计。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首先要了解色彩学的基本原理,尤其是色彩的视觉效应与象征作用,为理解和学习色彩设计打下基础。其次要弄清色彩的表现方式,包括其变化规律和调和配置方法,多加练习,熟练掌握。最后通过观察和揣摩生活中各类设计作品色彩的运用来体会其特色把握其规律。学会色彩的观察、理解、归纳与表达,这些环节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空间中色彩的运用,以达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设计课程的目的。要注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经过自我探索和求证这一阶段后,老师才能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这一点非常重要。

艺术系

王颖

2007年7月6日

第12篇:课程小结

姓名:陶浩学号:20114773班级:通信工程1班

《信号与系统》课程小结

在上册课本的学习中,首先涉足并且要掌握的就是信号的分类和有关的运算,其中,信号的运算主要有以下三类:

1.信号的自变量改换:移位、反褶和尺度;

2.信号自身整体运算:幅度比例、微分和积分;

3.两信号之间的运算:相加、相乘、卷积。

然后就是学习的电路系统的代表,LTI(线性时不变系统),既满足叠加原理又具有时不变特性,它可以用单位脉冲响应来表示。单位脉冲响应是输入端为单位冲序列时的系统输出,一般表示为h(n),即

h(n)=T*δ(n)+

LTI系统具有齐次性,叠加性,线性,时不变性,因果性,微分性,积分性等性质。关于线性系统响应的分解:

1.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

2.自由响应与强迫响应;

3.瞬态(暂态)响应与稳态响应。

随着学习的深入,紧接而来的就是“信号的处理”,即不仅是在传输之前,还有在传输过程中的削弱信号中的多余内容,滤除噪声和抗干扰处理;或者就是将信号进行相应变换,成为容易分析和识别的形式,便于估计和选择它的特征参量。

而对信号的变换,莫过于是时域和频域的转换,典型就是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傅氏变换将实际过程中难以分析的时域信号转化为更易识别的频域信号,而拉氏变换则是将信号变为复频域信号进行相应分析。无论是傅氏变换还是拉氏变换,都可以把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模型进行变换,经求解再还原为时间函数。从数学角度看,拉氏变换是求解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工具,其优点概述为:

1,求解步骤简化;

2,把积分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

3,把有不连续点的函数转为初等函数;

4,建立系统函数概念(时域函数的卷积转化为变换域函数的乘积);

5,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表现系统时域、频域特性。

在下册的学习里,主要就是对信号流图和系统状态变量的学习。

对信号流图,能利用梅森公式[H(s)=Σ(Ρκ*△κ)╱△]把方框图/信号流图求出相应公式并导出系统转移函数。

状态方程列写途径:1,电路图,2,输入-输出方程,3,分解算子表达式。 ,状态方程的求解:1,拉氏变换;2,矢量微分方程。

注:时域受限=>频域无限

时域无限=>频域受限

第13篇:课程小结

课程小结

课程小结

(一)

我们的整个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绪论以及前三章为大的参考框架,在将马哲与非马西哲和中哲的对比中,有意识地概括地但是也是比较全面地讲授了大哲学的三个有机构成部分: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一直有同学问:怎么学哲学?怎么用哲学?现在我们总结一下,哲学这门学问所关注的是人的生活中最基本或最普遍的内容:存在、认识和选择,而哲学的关注并不是像具体理性学问那样,从某个特别的视角,去解决某个特殊的具体问题。它是通过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的一些规范去把握存在、认识和选择中的最一般的现象、普遍的规律。我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十几次课的时间去了解和熟悉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那些很抽象同时也是很基本的哲学范畴――终极实在、终极有限性、实在论、认识图式、还原论、辩证法、人性、自然因果律和精神超越性、价值„„

那么我们可以学到什么?我期待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一,我们能把握一种哲学理性思维的技术,能在认识活动中更为主动。我们面对认识对象的时候,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视角上去把握认识对象;当我们的认识对象是理论文本或思想见解时,我们一方面可以对其进行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归类,同时我们也可以对其在这些方面的深刻或浅薄,正确或谬误,全面或片面作出判断和评价。二,我们能具有一种价值理性(普世价值)的自觉。对于自己的人生意义、信仰追求、国家和民族发展方向、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面临理性判断和选择的需要时,在价值方向上能不再盲从。

我们的教学是把哲学理性探讨的过程或思路完整地展现给大家。我们对任何一个理论问题的论述,都注意到尽可能地做到理性的全面性或不偏激。对于中西哲学各自的长短和高度互补性、对于科学、宗教和大哲学各自的特点和功用、对于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历史贡献与局限、对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作用、对于中国人的天道信仰、甚至对于非普世价值、等等,我们都力求对其进行历史的具体的分析。

由于哲学这门学问本身的特点,因此不会每个同学都能百分之百地理解。但是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至少在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的同时,能知道,哲学思维,首先是一种自主思维,它以质疑为动力,以积极地达到理性认识为期待。能知道,哲学不但解决思维方法问题,而且解决价值方向问题;不但探讨如何思维才有效,而且探讨如何选择才美善。我们会发现不是只背诵一些教条,只学到一些冷冰冰的规律就算是学到了哲学。哲学更不是可以随便东抹抹西抹抹的万金油,不是用来骗人,用来诡辩,用来糊弄,用来做秀的东西。哲学是一种求道的学问,它是对真理的追求、坚持和应用,它可以给我们明明白白地确定自己的人生意义,认识社会进步的前途,评价和作必要的价值选择时一个理性的参照系。

那么我们学了这门课和不学能表现出哪些不同?

1)具有一种自我超越(人要进步的挑战者永远首先是自己)的精神,或者说追求无限,努力和道融为一体的精神。哲学是教人求道、行道、同道的做人之学,不是教人做某种职业的。哲学可以使人聪慧,使人养成健全的精神,进而可以使人更容易保持身体的健康、得到事业的成功,创造>幸福人生、美丽人生。不止于此,好的哲学可以赋予人自觉地以身载道,堪当天下大任,挽狂澜于即倒的>勇气、智慧和品质。具有这样品质的人,才可能摆脱物抑欲惑,成就伟大人生。

2)具有坚守普世价值并身体力普世价值的意志和胸怀。(A)他知道行道(不是光说不练,也不是只唱高调而不付诸于行动),讲德有德(不是讲一套而信奉另一套)。他不是专事宣传教育别人的喇叭,他是做人的楷模。凡他号召做的,一定是他已经做的。凡他认为别人不应当做的,一定是他自己首先不会做的。他能即凡即圣,在平凡中活出崇高和伟大。(B)他以普世价值为判断事物、选择人生的基准,不以个人一己是非或他所从属的小集团的是非为是非,他有良知,因此是抵制反人道的罪恶和谬论的坚强力量,在价值原则问题上,他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会趋炎附势、阿谀奉承;不会恃强凌弱、以权谋私。

3)深知自己的主体性和有限性。一方面他积极生活、自强不息,对自己的生命有一种自信:大丈夫活此一生当志存高远、敢作敢当,无悔无愧,因此有一种责任感,能给从事人类和民族进步事业的同时代人以精神的支持;另一方面他有一种自知,而对天地、对父母、对先哲,对养育了我们的民族文化懂得感恩、懂得敬畏、懂得爱戴。他总是处于一种虚心求知,真诚体验,努力理解,不断在知识上人格上成长的状态,因此他对人总是谦和、热情和包容的。

4)具有自觉的哲学思维能力和习惯。看问题,想问题,制订计划、方案时,有清晰的思维逻辑,而不会陷入逻辑的混乱。有价值的自觉。能知微见着,能着眼于现象后的本质,过程中的规律和发展趋势,而不会在战略方向上盲然。对社会问题他总能自觉而熟练地做具体地历史地分析,关注大事而不尚空谈,脚踏实地又不失方向,能把握可利用的条件,从现实可能性出发,有效率地将理想变为现实。

这也就是我们在本课开场白中提及的“认真对待生命、生活和世界”的真正内涵。

回顾一下,通过本课程学到了什么?我那朵哲学理性之花开放了吗?开放到什么程度了?

我希望本学期我们大家在一起学习的哲学课程能对同学们将来事业有成、人生幸福,不断地超越自我而达到更高的生命境界有所帮助,能在面对未来人生的无数选择时,不再是完全地茫然,被动。能在我们哲学课的基础上,自己去解决和达成自己的信仰、人生意义、幸福生活甚至美的生活。我期待着十年之后能听到、看到你们的进步和成就,能和我们所有中国人民(包括你们的父母和所有爱你们的人们)一起分享你们的光辉成就!

课程小结

(二)

每学期课程结束,都要写一篇课程总结。为了应付差事,都是写几句言不由衷的套话,无外乎教学方法、教学范围、学习风气、考试及作业情况,千篇1律,估计也没人看。但,明知道没人看还要写,缺这项内容不行。就像开会,参加不参加是大问题,去了听不听不是问题,至于讲的对不对,有没有用更没人关心。又好比是一台戏,有唱的,有看的,尽管都几百遍了,唱的心不在焉,看的厌烦透顶,但必须要唱下去,不能散场子。

中国有个怪现象,有些事情是领导一拍脑袋就定下来了,但要取消很难,大家都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比如大学生>军训,初衷如何之好,道理如何之大,我也能总结若干条。但实际结果呢?去部队军训收费昂贵,食宿不好解决,干脆请部队的人来,在校园里进行。部队也狮子大张口,要几十万元,更干脆,自己训,不是有不少退伍兵吗,还有保卫处的人。去民政部门买正规服装,还分出级别。当然要参照一定比例申请费用,比部队低点,装个人腰包多舒坦。历年的军训都如此,两周时间里校园内军歌嘹亮,拉动了多方面的消费,起码每人买身军服。

军训,是变了味的军训。课程总结,是根本没有味道的课程总结。

学生也同样,去实习要写>实习报告,工厂概况,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等,凑够篇幅。即便写的非常认真、非常全面、非常正确,充其量是工厂说明书。况且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简单搜集摘抄即可。如果让学生就实习期间各方面的真实情况作总结,看到的景物,对工厂的感受,内心的变化等等,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肯定非常生动,但不合格。今年上海美术学员有的学生毕业论文是“大学的人和事”,记录四年学校生活,因与美术无关判定不合格。真实的东西不合格,只能用假的。

课程小结

(三)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一个学期的法律诊所的学习结束了。从对法律诊所的一无所知到参与其中,从对法律条文规范意义上的一知半解到具体的实践,从对法庭的盲目崇拜到实战砥砺,„一个学期以来,法律诊所的老师们勤奋严谨的治学、至真至善的品格;同学之间团结和睦的氛围、求实创新的态度给我留下了终生的财富,其中得到的教益无法诉诸于口头,只能求助于笔端,以表达对老师的崇敬和对在法律诊所中学习的同学的由衷的敬佩。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一门课程所能涵盖的范围。

首先,表现在对于学习的促进上。法律是一门技术,是在实践上不断发扬光大的一门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验上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规范本身,这一点是每一个法律人都能理解的观点,因此,以前我始终抱持法条无用论的观点,只是做一些华而不实的所谓理论性的探讨,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把握,这些,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也很难体现出其薄弱之处。但是真正走上法庭以后才知道,理论修养固然重要,如果忽视法条的系统掌握,也是万万不能的。例如在我们接手的贾红海的案件中,我在第一次出庭中,由于对诉讼规范的疏浅,导致了在法庭中的被动,教训是刻骨铭心的。毫不讳言,通过法律诊所的教育使我认识到法条本身的重要性。

其次,表现在协作精神的培养上。谈到这一点,我非常惭愧,因为我发现周围同学之所以案件做的有声有色,原因在于重视了配合的重要性,曹毅他们做的>培训案件,无论是案件材料的收集还是证据资料的整理,尤其是大量的网上证据的查询,无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如果单靠一个人的力量,不会取得如此满意的结果,还有其他的案子,我就不再一一赘述。单就我和于海杰做的这个案子而言,小姑娘几次走访当事人,我这个搭档也很难说的清楚,甚至在我一再讽刺和打击之下一如既往,这种负责的态度,令我敬佩,可以说这件案子如果做的还算差强人意的话,是和她这种负责的态度分不开的,如果效果不理想,那完全是由于我的配合不力所致。

再次,是对人格的熏陶上。这一点与刘东华老师和于蓉老师的个人魅力是分不开的,刘老师学识渊博、推己及人,对事情认真负责;于老师宅心仁厚、与人为善,始终把当事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两位老师的敬业精神,特别是把公益事业作为自己的追求的目标,淡泊名利,可以说是北大法律诊所的两台发动机。这些对于法律诊所中学习的同学们的人格的培养尤其重要,这就是所谓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再者,法律诊所所从事的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学习,更可以说是一项事业,一项还没有走上职业法律道路前首先经历的人生品格的洗礼,可以说,在这种阶段上遇到值得效法的老师是幸运的。

第四,在于能力的培养上,俗话说的好:和谁在一起,你将会成为谁。在法律诊所的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同学各有其特点,但是只能用“优秀”两个字来概括,其中有睿智如王越端者,有聪明如邹兵建者,有多才如曹毅者,„不胜枚举,各有千秋。当一大帮优秀的人所构成的群体,群策群力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是不身临其境很难窥其一斑的。可以说,在法律诊所中能力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在讨论案件时不经意迸发的智慧的火花,在汇报案情时难掩的失望之意,在法庭模拟中“打不破的砂锅”„,对于我来说,总有着新奇,因为,只要留心就会在这一群体中屡有斩获。

单薄的纸张很难尽述法诊的教益,冰冷的键盘无法畅谈半年的感言。就事论事还是谈谈我在贾红海一案中所收到的启发。

贾红海的案子可以说囊括了继承法中主要的问题:首先是老太太霍殿荣老人和贾志朋的共同财产问题,贾家兄妹八人以及霍殿荣老人对贾志朋的遗产的法定继承问题;其次是共有财产的管理问题;继承的时效问题;代位继承问题;转继承问题;遗嘱继承问题„,不一而足,这也反映了在具体做案件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的复杂性,因此,针对此案,颇有些感想:

首先,做任何案件都应当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把困难估计的充分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我在做贾红海的案件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自我感觉到最欠缺的就是估计严重不足,只是注意法条的搜集,忽视了法律实务中的变数。例如:对于对方当事人让证人出庭的问题就没有认识到,只是凭想象认为证人出庭的概率很低,就想当然的认为对方当事人的证人很难在法庭上出现,因而忽视了本案的特殊性,以至于当对方当事人的证人出现在法庭上以后竟然不知所措,乱了阵脚。这一方面是经验不足,另一方面也说明粗心大意对庭审带来的损失是不可弥补的。如果当时对各种细节充分估计,各种资料做全做好,最起码对对方证人的底细有所了解,哪怕对法律事务所得性质有所了解的话,可能在庭审中就会是另一番天地了。

其次,在做案件的过程中切忌盲目乐观。在贾红海的案件中,乐观的情绪是渗透在整个案件准备过程中的,当时,通过对案件情况的分析,然后准备法条,认为无论是具体的案件情况还是掌握的证据,无论是理论还是规范,都对对方当事人不利,应当是准备的过程就是打赢官司的过程,这种自以为是的思想导致的是当出现异常情况是往往坠入失望的深渊,以至于影响法庭审理中的正常发挥,从而导致对整个案件办理过程的质量和法庭判决结果。在此情况下还容易产生推脱责任、异常表现以及情绪化的倾向,把在法庭中的失利归诸为法庭不公、当事人的不配合等,最终对整个案件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最后,要对当事人有清醒的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是为当事人服务的这一最基本的要求。在贾红海一案中,由于贾红海的特殊情况,开始的时候即有一种抵触情绪,所以在做案件过程中,始终把贾红海的人品作为自己对准备工作不细致落实的理由。以至于贾红海说在庭审前告诉我,他已经把全部的积蓄都捐给了地震灾区时,我竟然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又平白多了一道压力。

总而言之,在半年的法律诊所课堂中的学习,使我对法律有了新的认识,毫不夸张的说:我的法律职业生涯是从北大法律诊所开始的。

第14篇:三年级试卷分析与个人小结

三年级试卷分析与个人小结

三河小学 李东兵

本次考试参加学生38人,平均分94分,全部及格,及格率100%;90分以上的有36人,占94%。总体来看成绩比较理想。

本次试卷共四大题:

一、基础知识;

二、课文知识;

三、阅读短文;

四、习作。

第一大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内容班级全面,包括拼音、汉字、成语、标点符号等等。内容紧扣课本,不乏灵活性。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掌握相关知识。

第二题是课文知识。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背诵课文的基础上完成按课文内容填空,学习差的学生,由于不会背诵课文,有些内容没有填起来。

第三题是阅读题。由于看不出明显的分段标志,所以,学生标自然段大部分错误,其他内容,只要认真读内容,还是能做起来的。

第四大题是习作。第一个训练是练习写对话,这个内容是二年级训练内容,虽然学生写的不少,但大部分不流畅。第二个训练是看图写话,主要是写景,不少学生看成写人了。

考试反思

对本套试卷和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之后来看,我认为在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下功夫,在教学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重视: 1.重视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

2.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仔细审题、仔细答题、仔细检查。3.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4.在平时教学中,加强阅读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多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本学期,我坚决落实学校的有关教育教学计划,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语文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

作为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刚开学的二个星期里,我采用编儿歌、口令等形式,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情趣之中,让学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从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都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讲讲、说说说,通过一学期来的培养,我班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三、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

一年级作为学生走进学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楼大厦一样,必须要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我主要在注重学生的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写字、读书、课外阅读等方面作了努力。

(1)注重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

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与年级里、科组里的老师经常交流,并向她们学习教学经验,以使自己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在开学前一个半月教学拼音的时间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励学生读课外书,并经常引导学生对已学拼音知识活学活用,通过学儿歌、“摘苹果”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抓好写字训练。

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能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愿。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首先,要让学生写好字,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更注重自己在课堂板书、给学生的留言等方面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示范。其次,引导学生学会读帖、描红,既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又从习惯方面的要求学生。特别是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保持怎样的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到用眼卫生和骨胳发育。因此,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 (3)抓好读书训练。

如何让学生能从“阅读”变为“悦读”是一个关键。首先,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是最为重要的,在课堂上,我经常设立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小组读、男女读、抽生范读、教读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其次,我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发学生能打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己的感受出来。第三,注重自己的示范性。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较强,所以在教学生读课文之前,我都要特别注意这篇课文的字音、语速、语调、语感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作出很好的示范。

第15篇: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小结

南昌大学课程教学小结

一、任课老师对试卷的评价: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本年级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艺术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艺术知识,去发现、体会生活中的各种艺术现象。本学期是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学生对艺术刚刚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出题时应避免出现偏题难题。应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总体而言,本次试卷难度不大,题量适中,且题型设计很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符合教学要求,和教材做到了很好的衔接,是一份很不错的试卷。

二、对考试结果的评价:

学生已很好的掌握了艺术的概念,简单的艺术欣赏能力也有所提高,但对艺术的一些概念了解欠缺,这点问题暴露最多的就集中在简答题。再加上平时对艺术概念熟记的训练力度不强,所以造成比较高的失分率,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大此方面的训练。

三、本课的授课特点、经验及今后的改革设想:

通过一学期的《艺术概论》的讲授,学生对艺术的起源、艺术的种类及艺术的传播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认识不够深刻。特别是针对概念性问题,不能够回答正确,对艺术的创造力有限。本课程作为大一新生上学期的入门课程,应帮助学生树立对本专业的认识,明确未来大学四年的学习目标。

第16篇:课程教学小结汽车概论

课程教学小结

《底盘模块A》是高职汽车系各专业通用的一门专业课程。本次考试采用理论(闭卷)考核方式,本课程理论讲授与实训操作占得比重一样重要,平时的实训考核占有很大的比例,从最后的考试情况看来,高分段的学生不多

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符,大多在60—80分之间,但从卷面上,依然能反映出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现将有关这次考试情况作如下简要分析。

期末考试

从整体试卷来看,试题紧扣大纲,覆盖面广,题量中等,难度适中,考点均匀分布在各单元。从卷面情况能直接体现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主观的题目得分率偏低,体现了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总的情况来看,可信度良好,成绩分布正常,试题能充分体现出与汽车营销学基本要求相关的核心内容,重点突出,无偏题,无超大纲难题。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熟悉底盘的基本组成,掌握底盘各系统、各机构的功用,熟悉其组成和类型‘掌握底盘各系统、各机构的基本结构,熟悉其工作原理,熟悉汽车底盘主要总成、各零部件的失效形式及维护检修的基本方法,解汽车底盘常见的故障现象。

经验教训:

本课程在讲解过程中,对照实物讲解,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同时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以多媒体的形式,帮助同学们树立清晰而稳固的概念。同时,在课堂上,经常出一些实际的问题情景,让学生积极思考解决,也加强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适应我院教学要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改设想:

1.该课程的教学和考核模式还可以改进,更适应学生的要求,提高他们的主动性。2.能够按学生基础和能力提出要求,辅导要有侧重,因材施教。对基础差的要勤检查多指导,对能力强的要提出更高要求,增加选做内容,充分发挥其潜力。

3.教师要教书育人。要求学生从点滴开始,踏踏实实按规定去做,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通过设计提高业务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第17篇:园林苗圃课程教学小结

《园林苗圃》教学小结

我校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是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基地。我们对各成人教育班学员的培养目标是: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还要求各学员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以适应果蔬花卉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园林苗圃》是研究园林苗木的繁殖、培育的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学科。各成教班学员来自生产第一线,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及部分的理论知识,但缺乏系统总结。考虑到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处理,即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在讲授理论知识时,不是枯燥的讲解,而是将实践中的一些生产问题,结合在每一节理论上。比如:播种前的整地有哪些要求?深度如何确定?是否土壤越疏松越好?大、中、小粒种子采取什么样的播种方式最适宜,从而达到节约种子,又使苗木生产良好、数量多?

由于这些问题都是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操作关键,学生带着这些来自实践的问题学习理论就不会感到枯噪,能根据生产实践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在实践课程中,走进田间、走进基地,带着学生到生产第一线观察苗木的生产发育规律,讲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再总结上升到理论角度。比如说,在田间发现某苗木出苗不齐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让学员展开分析:种子播前处理方式是否合理?覆土深度是否正确?通过分析,找出原因。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非全日制学员班级的学习积极性较高,授课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生

产实践所提的问题也较多,甚至包括多门课程的内容。所有要求任课教师要有较强的专业教学技能和一定的生产实践能力,才能有效的解决多个问题。这是对我们授课教师所掌握知识、技能的考验,要求我们自身要补断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以满足今后教学的需要。

第18篇:学科导论课程教学小结

南昌大学课程教学小结

一、任课老师对试卷的评价: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本年级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艺术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艺术知识,去发现、体会生活中的各种艺术现象。本学期是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学生对自己的学科刚刚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出题时应避免出现偏题难题。应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总体而言,本次试卷难度不大,让学生自己对未来大学四年做一个规划。符合教学要求,和教材做到了很好的衔接,是一份很不错的试卷。

二、对考试结果的评价:

学生已很好的掌握了本课程的教学初衷,简单的艺术欣赏能力也有所提高,但对未来大学四年规划了解欠缺。如不能树立起很好的人生规划,就是本课程的欠缺指出。从考试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未来规划明确,但可行性较低。部分学生模棱两可。

三、本课的授课特点、经验及今后的改革设想:

通过一学期的《学科导论》的讲授,学生对本学科的起源、艺术的特点及艺术传播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认识不够深刻。特别是针对概念性问题,不能够回答正确,对本学科艺术的创造力有限。本课程作为大一新生上学期的入门课程,应帮助学生树立对本专业的认识,明确未来大学四年的学习目标。

第19篇:贵州师范学院课程考核试卷分析表

我省新聘7043名特岗

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作者:师范处 采集时间:2011-08-23 截止8月12日,我省今年特岗教师招聘工作顺利结束,共招聘了7043名特岗教师,其中国家“特岗计划”教师4411名,县级“特岗计划”教师2632名。这批特岗教师经岗前培训后,将于今秋新学年开学到除贵阳市外的8个市(州、地)的50个县(市、区、特区)农村中小学校任教,进一步充实我省农村教师队伍。

今年,我省招聘工作继续分两阶段进行,报名踊跃,全省有18000余人报名,经资格审查,有6000余人符合第一阶段免笔试资格,经面试、体检等程序录取了5273人;有8700余人符合第二阶段考试资格,经笔试、面试、体检等程序录取了1770人。新聘特岗教师大多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学历层次较高且专业与拟任教学科一致,其中国家“特岗计划”教师具有本科学历者3730人,占该项计划招聘总人数的84%。

此次招聘工作,在省统一安排部署下,各地结合实际制定招聘工作实施细则,坚持“公开、公平、择优”和“定县、定校、定岗”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在招聘过程中,做到政策公开、程序公开、招聘过程公开、录取结果公开,从源头上确保了教师招聘的公平公正和质量,社会反响很好。

(厅师范处 供稿)

第20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一

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 B )

A、《雄辩术原理》

B、《礼记 ,学论》 C、《礼记,内则》

D、《礼记,王制》

2、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C

A、《普通教育学》

B、《教学与发展》

C、《大教学论》

D、《民主主义与教育》

3、美国学者( C )1918年出版《课程》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A 杜威 B 布鲁纳 C 博比特 D泰勒

14、( A )年学制标志着现代课程的开始

A 1912 B 1896 C 1914 D1922

4、西方古代主导的课程—“七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 音乐、天文和( D )

A 代数 B 比喻 C 会意 D 几何

5、课程标准的内容和编制方法,一般分前言、(B

)、实施建议、附录等四部分组成。

A、课程内容

B、课程目标

C、教学功能

D、教学模式

6、制约教学手段现代化最现实的社会因素是( D )

A、技术的发展

B、政治因素 C、文化因素

D、经济因素

7、各科学要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形成互动的关系,这一原则体现了选择小学课程内容应具有的(B )原则。

A、基础性

B、实用性

C、时代性

D、综合性

8、( A)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内在评价

9根据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把评价分为(B )

A.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B.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C自评价与他评价

D.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

10、.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在本质上受( A)支配。

A.技术理性

B.实践理性 C.解放理性

D.理论理性

11、认为“教师的角色是课程开发者”,这是课程实施的(D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主体取向

D.课程创生取向

12、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D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13、程序教学法的代表人物是著名心理学家(B

A布鲁纳

B斯金纳

C沙塔洛夫

D仲衡

14、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教学

C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

D复式教学

15、课程评价的功能有哪些(B

A、定向规范功能、诊断鉴定功能、激励改进功能

B、导向规范功能、诊断鉴定功能、激励改进功能 C、导向规范功能、诊断鉴定功能、分析改进功能 D、导向规范功能、诊断筛选功能、分析改进功能

16、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主要区别是(A

A、指导作用和灵活性不同

B、指导作用和性质不同 C、方向和性质不同

D、方向和灵活性不同

17、下面哪一项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关键(D ) A、备课

B、课外辅导 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上课

18、下列哪些不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D)

A整体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 灵活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19、以“儿童中心”和“从做中学”为基础构建了他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的是(A) A杜威 B 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苏格拉底

20、就教学模式构建的重心而言,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B)

A由单一的多样 B由单维构建到整体构建 C由刻板到灵活 D有被动性到主动性

21、教学方法的分类不包括(C)

A直观性教学方法 B实践性教学方法 C引导性教学方法 D研究性教学方法

22、运用研究法的关键是教师要( D )

A善于提问 B做好谈话后总结工作C运用启发性谈话 D 设计好问题

23、(A)原则是选择教学手段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要求

A 教学最优原则B健康和安全原则 C经济性原则D综合性原则

24、当前渗透到教学领域并影响到教学方式变革的新技术主要有(C) A多媒体技术、网络通用技术、虚拟技术和智能处理技术 B 多媒体设计技术、虚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C多媒体技术、网络通用技术、虚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D 多媒体设计技术、虚拟技术和智能处理技术

25、一种观点认为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研究的焦点是实践中发生变革的程度和影响变革的因素。这种观点是美国学者(D)课程论专家的观点 A菲吕马克B麦克米伦

C夸美纽斯D富兰

26、美国课程专家(A)总结了三种课程实施策略,即自上而下策略、自下而上策略和自中而上策略

A麦克尼尔

B泰勒C 杜威 D博比特

27、下面那个教育家认为迅速愉快和彻底是教学成功的标志和基本要求。(A) A夸美纽斯B泰勒C杜威D斯宾塞

28、优化教育的一般标准不包括(D)

A个人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 B真善美的过程标准

C高效率标准,即合理投入下的效益最优化 D教学模式的优化

29、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A)

A、现象、问题、规律

B、过程、方法、手段

C、现象、方法、手段

D、过程、规律、问题 30、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A)

A、知识、学生、社会

B、学科、内容、科目

C、教师、学生、内容

D、方法、目的、内容

31、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A)

A、忠实、适应、得过且过、创生

B、混合、创生、灵活

C、适应、混合、得过且过

D、忠实、灵活、创生

32、被认为是最早使用“校本课程开发”的两个人是(C)

A、杜威 泰勒

B、斯宾塞 舒伯特

C、菲吕马克 麦克米伦

D、菲吕马克 泰勒

33、教学目标的功能不包括(D)

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标准功能

D、认知功能

34、实践性课程提倡的课程开发方法是(B)

A、决策

B、审议

C、理解

D、建构

35、被认为是现代课程的奠基者、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是(D)

A、博比特

B、查特斯

C、哈里斯

D、泰勒

36、“非指导教学”模式的创立者是(C)

A、斯金纳

B、赞可夫

C、罗杰斯

D、布鲁纳

37、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中(C)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向学生提问题,要求学生回答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练习法

38、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不包括(C)

A、学习者的需要

B、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C、学生的知识经验

D、学科的发展

39、课程评价的功能具体表现在(D)

A、导向规范功能

B、诊断鉴定功能

C、激励改进功能

D、以上三者

4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制约教学手段选择和使用的因素的是(B)

A、教学任务和目标

B、社会因素

C、经济因素

D、学习者因素

15、制约教学手段选择和使用的各种因素中(A)以有效发挥教学手段为目的

A、教学任务和目标

B、学习者因素

C、教师因素

D、其他因素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判断说明题

1、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目的。

答:错,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指导作用不同,灵活性不同。

2、现代课程与古代课程没有什么区别 答:错。

现代课程区别于古代课程的主要特征是:第一,从内容上看,自然科学进入了现代课程体系并取得了合法的地位。第二,在内容的进程安排上,纵向上增强了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性,横向上加强了多学科之间的协调性。第三,从课程的性质上看,民主化、民族化、科学化是现代课程的显著特征。第四,从课程实施看,形式越来越多样,课堂上的活动丰富了,课外拓展活动也受到重视,教科书的编写也越来越科学合理。

3、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是一样的 答:错。

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学方式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具体动作。因此,教学方法是教学方式的上位概念,任何一种方法都可分解为各种教学方式。

4、课堂教学是各国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正确)

5、课程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他们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思想、情感和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错误,把课程改为课程内容)

三、简答题

1、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有:(1)社会对课程发展的影响 (2)儿童对课程发展的影响;(3)知识对课程发展的影响 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有:(1)学制;(2)课程传统;(3)课程理论;(4)课程自身发展的否定规律。

2、优化教学大纲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答:(1)遵循教学规律;(2)开展教学实验和教学改革;(3)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

3、什么是教学组织形式? 答: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4、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教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练习法 实习法 实验法 演示法 参观法 研究法

5、什么是课程目标?有何价值取向及形式取向?

答: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有: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类型有: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四、论述题。

1、班级授课组织有哪些不足?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在实践中进行改进?

答:不足:容易走向效率驱动、控制本位的极端;容易走向一刀切、划一主义;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一定的限制;容易导致书本知识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养成。 如何改进:(略)

6、课程与教学目标有哪些基本来源?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答:来源一:学习者的需要。确定当代社会生活需要时刻注意不要漠视学习者需要的个性差异,不能把成人认为的学习者需要等同于学习者自己的需要。

来源二:当代社会生活用品需要。确定当代社会生活需要时刻注意三条原则:(1)民主性;(2)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3)教育先行。

来源三:学科的发展。将学科发展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来源需要理清以下问题:(1)知识的价值是什么?(2)什么知识最有价值?(3)谁也没有想到知识最有价值? 五.材料分析题。

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多次提到综合课程问题。如“改变课程结构地于强调学科本、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门类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请结合实际分析要我国为什么要倡导综合课程?依据上述材料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应怎样落实综合课程。

答:为什么倡导综合课程: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而我国长期以来具有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情况;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生活息息相关,而我为的学生往往与社会生活相脱节;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而我国的学生整合知识经验的能力不够强。

怎样落实综合课程:确定作为综合课程组织核心的主题、问题和概念的选择标准;教师与行政人员要对综合课程进行恰当规划与合作;开发综合课程评估形式;建立单一学科知识与跨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教师培训计划。

试卷情况分析课程教学小结
《试卷情况分析课程教学小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