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工作总结

教学设计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04 08:33:51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学设计总结

1.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何克抗) 2. 学习需要:学习者目前的知识水平与期望达到的学习水平之间的差距。 学习需要分析的方法: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 3. 认知结构:学习者现有的知识数量、清晰度和知识结构,它是由学生能够回想起来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 认知结构变量:可利用性、可分辨性、稳固性 4. 学习态度如何调查:态度问卷量表、观察、访谈 5. 学习动机: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分类:A.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B。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6. 教学目标: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达到的,并且能够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测量的教学结果,它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并存,动态性和稳定性并存,层次性和时限性等特点。 7. 教学目标的功能: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中介功能、测度功能 8. 编写教学目标的ABCD模式: 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B——行为(behacvior)学生能够做什么 C——条件(condition)在什么条件下产生D——标准(degreen)行为的最低标准 9.协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参与,未达到共同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为获得最大化个人和小组学习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 10.要实现有效协作学习,符合的条件:分工合作;各自尽力,密切配合;社会互动,学会沟通;必要指导。 11.常用的协作学习策略: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伙伴 12.我国三种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个别化学习;小组协作学习13.教学媒体特征:1)共同特性:固定性、扩散性、重复性、组合性、工具性、能动性。 2)个别特性:表现性、重现性、接触性、参与性、受控性

14、选择教学媒体依据:依据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依据教学对象;依据教学条件

15、选择教学媒体原则:最优决策原则;有效信息原则;优化组合原则

16、教学媒体选择方法:问题表、矩阵式、算法式、流程图

17、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1)认知学习领域:认知、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动作技能学习领域:感知、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新;3)情感学习领域:接受或注意、反应、评价、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比

18、加涅的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19、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接受学习模式与先行组织者策略(奥苏贝尔);五环节教学模式;九段教学策略(加涅);掌握学习模式;情境—陶冶教学策略;示范—模仿教学策略 20、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发现学习模式;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自我反馈教学策略;基于Internet的探究式学习策略

11、五环节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

22、九段教学策略:引起注意;阐述2.教学目标;刺激回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诱发学习行为;提供反馈;评价表现;促进记忆与迁移

23、学习资源:广义的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分类:专业设计和非专门设计的资源;依 据表现形37.态的不同分: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24、学习资源的心理学依据:1)注意:选择性、新异性、简洁性、适中性、期望性2)知觉:整体性、相对

性、对比性3)记忆:组块性、有限

性、4)概念形成:

25、学习内容: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规定学习内容:1)范围(知识和能力的广度)2)

深度(知识的深浅和能力水平)3)学习内容组成部分的联系(教学的顺序)分析方法:归纳分析法、图释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法、使用卡片法、ISM法、综合分析法、

知识网络法 26.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教学与课程论、系统科学与传播理论 27.普通模式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教学评价

28.概念图:是一种知识结构的表现方式

29.成人学习者特点:学习目的明确、注重教学效率、实践经验丰富、自律性和独立性强、参与教学决策 30.教学目标意义:有利于课程规模化、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有利于交流沟通

31.教学媒体:在传播知识、技能和情感的过程中,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和工具 32.教学评价: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

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33.教学评价功能:诊断、激励、调控、教学、导向、科学 34.教学评价原则:1.评价基准不同分:相对评价、绝对、自身 评价功能不同分: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 3.评价方法不同分:定性、定量 35.教学系统设计方案的评价可从几方面进行:完整性和规范性、可实施性、创新性 36.教学媒体的选择方法:问题表、矩阵式、算法式、流程图

推荐第2篇:教学设计总结

开放教育教学设计应用实践中的经验总结

开放教育“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设计应用与实践

——“顺向迁移建构法、P2P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作者:陆璐珂

《现代企业管理》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会计学专业(专科)的一门选修课程,无论是讲授该课程的老师还是从事该课程学习的学生普遍觉得该课程在自身所处的环境中难以把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来,大家都急希望无论是从教的角度还是学的角度能有一个成熟的模式可供参考。在没有成熟教学模式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本人持着严谨务实的精神,充分研究主流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情况下,触类旁通,把握住了该学科的教学特点和学科框架,结合所积累的教学经验,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特点设计出了“顺向迁移建构教学法和P2P教学法”。该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习是学习主体,主动的意义建构者。教师不仅仅是传道、解惑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教师的角色已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向激励思考转变,老师应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教师提供有效的支架来帮助学生解决困难问题,给学生搭建好结构框架,然后逐渐地将责任转移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进行活动,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用学生已有旧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后来学习产生影响,减小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困难。同时,我们还与优秀企业例如:创维广西分公司、广西神光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广西公司南宁分公司、中国移动广西公司10086客服中心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由企业中、高层领导和老师共同为学生解答疑惑。通过P2P视频软件扩大学习小组范围,不再局限于学生所在教学点的范围,而是整合全自治区所有学习该门课程的学习小组,使得小组讨论更具备全面化、具体化和跨区域化的特点。

下面主要就《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点与示范性以及实践效果与评价作一介绍:

一、《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设计的创新点与示范性

科学地对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利用好“顺向迁移建构教学法”,以建构学习贯穿始终。 所谓顺向迁移建构教学法,是指一种在学习中学到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先前 1

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要使“顺向迁移”能在实践教学中顺利开展,那就必须为“顺向迁移”提供其稳固的支架和框架,因此就必须搭建好“建构学习框架”,转移责任目标,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或寻找所在单位的问题,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使所学知识能在日常工作环境中得到充分验证。即:引导学生建立起学科或所学单元知识的框架体系,结合学生以前所学与之有所关联的知识,带动新知识的学习。

开放教育课程教学,提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采用多种媒体、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辅助教学,所以课程导学课十分的必要。本人积极做好导学工作,引导和推动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自主学习,导学的引导和推动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自主学习的作用被同学们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1、强调如果当前所学的概念与新信息不一致、个体经历了不平衡的过程时,学生要不断地主动用新信息去检验已有的旧概念,并且发现旧概念不再适用的地方,或者发现新信息未必就是“真理”的时候,必须自己去验证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和辨正的关系,批判地接受概念,强化、理解概念涵义。

2、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学习主体,主动的意义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是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灌输者。

3、提供支架或中介性学习材料给学生,让其主动挖掘材料内涵,再回到工作中环境中去体验。

4、主动搜集分析有关资料和信息,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5、要把当前学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联系。在教学中可适当地将同类或类似的内容安排在一起,以便利用迁移的规律来使学习得到简化。

6、从问题开始学习概念,帮助或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只要学生从事某一具体工作或业务,那他(或她)就会在工作中发现矛盾,学生想要有所升迁或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就需要寻求专家的帮助)促进学生寻找和学习动机。

7、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线索。

8、在开学初,重点向学生介绍课程的性质、特点、教与学的进度安排、课程的媒体资源及学习方法、学习参考以及同学们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9、充分利用BBS、网络答疑平台、网络课件以及单机版课件组织课程跨时空时教学活动,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努力营造协作式学习和交互式学习环境。

10、因本人与部分企业领导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采取“共同培养共同受益”的双赢战略,由企业中、高层领导和老师,一起采用P2P视频功能,轮流为学生提供每天近6小时。具体做法为:上午10时~12时,下午3时~5时均企业领导在线答疑(这些领导的日常工作,绝大部分是利用P2P应用软件开展其业务),晚上8时~10时由教师负责答疑。因此,无论学生是白天或晚上、是工作还是休息,只要有疑问、难题都可通过P2P软件的视频方式进行互动交流。

11、根据课程特点,组织了多种形式的课程实践。

《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不可少的。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具体形式有以下两种:

一是以小组为单位,按项目管理方式主动了解现实企业中的管理模式,并进行分析、总结。所以必须运用大量的实际案例来进行学习,才能真正达到该课程的学习目的,但是相关的案例资料太少,远远满足不了教学和学习的需要,所以本人便发动学员自己到单位去搜集案例,然后再在BBS上、课堂上甚至利用P2P软件联系全自治区其他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指出该制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这一做法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认可。其一是真正做到了P2P教学法和顺向迁移建构教学法的结合运用;其二是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第三可以真正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工作中存在管理的缺憾问题。

二是安排了专业成功人士讲座,邀请专家介绍企业现行管理行之有效的办法和发展趋势。使学生吸收新鲜空气,增加营养,启发他们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勇于创新。

二、《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设计的实践效果与评价

(一)实践效果

经过实践,该课程设计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1.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意识增强

学生普遍觉得这两种学习方法比较新颖,能调动他们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感到对实际工作帮助很大,收获也很大。在每次组织学生进行P2P视频讨论时,学生都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积极与公司管理层领导和老师充分交流。

2.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学习技能,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通过导学的引导和强化,学生逐渐养成了提前预习、主动思考的习惯,掌握上网寻找课

程学习信息和资源的方法,知道在碰到学习中的困难时该如何去解决问题。

3.学生可以运用基础的企业管理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际案例讨论这一实践环节的活动,学生感到目前自己综合理论知识还无法指导其实践活动。但是通过案例讨论,明显加强了理论和实践互为利用的能力。

(二)教师和学生的评价

1、陆璐珂同志能够积极投身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改革,在试点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规律,按照课程教学目标和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特点,创建出“顺向迁移建构教学法”,在我校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中具有积极和借鉴的作用,对深化我校教学模式改革有实践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2、陆璐珂同志具有较强地利用教育信息技术的能力,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把教育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有机结合,作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点,并利用与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陆璐珂同志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重要作用,适应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为学生的无时空限制地学习提供了高质量的支持服务,强化学生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有很高评价。

4、学生反映良好,不仅解决其学历问题,还能学到与工作有关的知识,初步感受到理论转化成经济收益的成就感。

5.《现代企业管理》单机版课件于2006年被评为中央电大教学软件大赛佳作奖。《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于2006年荣获广西高校首届教育技术应用大赛评比三等奖。以上这些荣誉都是对该同志在实施其创新的教学模式给予的一种支持和肯定。

推荐第3篇:(教学设计总结)

课程总结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研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作为一名未来的信息技术老师,在学好本门课程的基础上,应用到实际的教学环境中还是很有必要的。在实际中发现新的问题、探索、并解决新问题,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经验。 针对本门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我们是以小组进行学习,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先确定一堂课的主题(使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贺卡),确定组长以及成员小组分工等内容。

第一阶段主要进行了教学目的的设计与分析,首先从三个方面进行学习需要分析,分别是内部参照分析、外部参照分析、内外结合分析;其次进行总的课堂教学目的的描述,包含以下三个内容:明确的学习者、行为或倾向、应用环境条件;最后进行教学目的的归类,知识类内容、技能类内容、情感态度类内容,其中重点分析了技能类内容,使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贺卡的主要步骤、子步骤以及从属技能的分析。

第二阶段主要学习了学生的特征与环境分析,首先进行了学生特征分析,包括学习准备情况、心理特征、学习风格、群体特征等,在这一个环节中,还设置了问卷,以便更好的进行学生的特征分析,其次进行了简单的应用环境分析和课堂环境分析,尤其是在设置问卷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影响学生学习发展的多方面因素。 第三阶段学习了课堂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首先分为两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应用环境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环境下的教学目标,然后分析了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所经历的主要步骤,其次,制定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四阶段,在前面所进行的学习的内容的基础上,模拟课堂环境,并写出本节课堂内容的教案。在每一个阶段学习完成后,都会写教学反思,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纠正自身问题的基础上,加深巩固所学的内容。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了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目的设计分析、学生和环境分析、编制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设计,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也有利于老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有一个预期的成效。以不变应万变,只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备课、多和学生沟通,相信每一个老师在讲台上都是优秀的老师,能够体现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的责任感和优越感。

推荐第4篇:教学设计总结02

教学设计 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的总体考虑。

教学手段 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和学以及相互传递影响的媒体。是指某种物体工具。教学手段是解决信息交流的工具问题,是指传递信息的性质和作用。

教学评价 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它有如下几个功能:1.诊断功能2.激励功能3.调控功能4.教学功能。

教学材料 媒体包括硬件和软件;教学媒体的软件是指那些包括了教学信息的印刷材料、音像材料和机读材料,习惯上称作教学材料。

教学组织形式 就是根据教学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从时间、空间、人员组合等方面考虑安排的教学活动的形式。教学组织形式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三类。1.目前学校教育中最通用的一般教与学的形式,即按传统惯例,教师通过讲授、谈话、板书、演示等来向一个班级或一组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称为集体授课。2.由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观看或聆听音像教材,做笔记等获得教学信息,称为个别化学习;3.通过讨论、问答、交流等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教学信息,称为小组相互作用。

学习目标 也称行为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我们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一概念:1.学习目标表述的是学习者的学习结果(包括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情感)。2.学习目标的表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言语表述。

学习内容:就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学习需要 是指学习者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也就是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处理者,利用情景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的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抛锚式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关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聆听别人的介绍或讲解,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事物的基础上,确定这真实事件或事物,称为抛锚式教学。随机性教学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理解,在教学这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情景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则是从量的角度运用统计分析、多元分析等数学方法,从复杂纷乱的评价数据中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

层级分析法是用来揭示教学目标所需掌握的从属技能的内容分析方法。

学习风格是指对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出反应这两个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性。

场独立性 场独立性的学习者在认知活动中倾向于更多利用内在参照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通常总是把要观察的刺激同背景区分开来。他们比较稳定,不易为背景的变化而改变。他们

比较自主,当情景需要或内在需要时,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改组。

场依存性 场依存性的学习者在认知活动中,不那么主动地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工,倾向于以外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即直觉对象是什么样就看作是什么样。通常很难从包含刺激的背景中将刺激分辨出来,所以他们的知觉很容易受错综复杂的背景的影响。

沉思型 沉思型的学习者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景中,倾向于深思熟虑而错误较少。研究表明沉思型学习者在阅读、推理和创造设计中的成绩好。

冲动型 冲动型的学习者则倾向于很快地作出反应和检验假设,且常常不够准确。研究表明,冲动型学习者阅读困难,学习成绩常不理想,学习能力较差。。

抽象-随机型 抽象-随机型的学习者特别善于从讲演中抓住要点,理解意思。此外,他们还能对讲演者的声调和讲演风格作出反应。对这类学习者来说,参加小组讨论、听穿插问答的讲授、看电影和电视的学习效果较好。

抽象-序列型 抽象-序列型的学习者善于理解以逻辑序列呈示的词语的和符号的信息,因而喜欢阅读和听课的教学方法。

具体-随机型 具体-随机型的学习者能通过试误法,从探索经验中迅速得出结论。他们喜欢教学游戏、模拟,愿意独立承担设计项目。

具体-序列型 具体-序列型的学习者喜欢通过直接的动手经验学习,希望教学组织得逻辑有序。采用学习手册、程序教学、演示和有指导的实验练习,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最佳。传统教学模式 以老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播知识,学生被动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

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是对评价作“质”的分析,是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等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评价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思维加工。

绝对评价 就是将教学评价的基准建立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或集合之外,把群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某种指标逐一与基准进行对照,从而判断其优劣。

相对评价 就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或集合中建立基准,然后把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来判断群体中每一个成员的优劣。

形成性评价 是在某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它年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

自身评价对被评价的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是对他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

总结性评价 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活动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具体有如学期末或学年末各门学科的考核,考试,目的是验明学生的学业是否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

归类分析法主要是研究对有关信息进行分类的方法,旨在鉴别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需学习的知识点。

过程和成果评价 这两种评价通常是根据评价内容的焦点来区分的。过程评价主要是关心和检查用于达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如何。过程评价往往是在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过程进行的。它倾向于完成还需要修改的形成性评价的功能但是也完成过程中对时间、费用、学生接受情况等方面的总结评价。成果评价或称产品评价是关心和检查计划实施后的结果或产品使用中的情况。它倾向于完成总结性评价的功能,但也可提供形成性评价的信息。

支架式教学 应当为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的教学,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内容加以分解,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控制点是指人们对影响自己生活与命运的那些力量的看法。一般分为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 是由学习者所在的组织机构内部以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或工作要求)

对学习者的期望与学习者学习(工作)现状作比较,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鉴别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 根据机构外社会(或职业)的要求来确定对学习者的期望值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学习者学习的现状,找出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图解分析法是一种用直观形式揭示学习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内容分析方法,用于对认知学习内容的分析。

内部控制 具有内部控制特征的人相信,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及其结果是有自身的内部因素决定的,自己的能力和所作的努力能控制事态的发展。内部控制者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由于内部控制者把学业上的成功归因为能力和勤奋,因此成功将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失败则是需要付出更大努力的标志。他们对待困难的学习任务是积极的,常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中等的、适度的学习任务。

人本主义 坚持以学习者的潜能为基础,强调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的乐观行为,坚持以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为重点,强调把自我实现和自我选择、健康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主要不是探讨心理现象,认识过程等理性因素,而是专门研究人的非理性因素,即人的高级的整合的动力心理,如的人的本性、潜能等,富有意义的根本问题。它批判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促进了以学生为中心,教人比教书更重要的思想的确定,强调真诚、关心、理解的良好师生关系。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强调个体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能动揭示人的学习过程内部机制和具体过程,重新恢复人类意识重要地位,扭转了行为主义机械,突出人的意识的能动性和心理的主体性。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该理论只承认人的主观经验,认为人类的学习只是对经验事实或经验现象的描写和记录。不反映任何客观规律,认为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有机体外部的行为,即刺激-反映联结,无论多复杂的人类活动都可还原为这一联结,从而根本上否认人的意识,将人的意识排除在研究之外。

系统方法 就是运用系统理论的观点、方法,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它采用的步骤是:1.系统地阐述所要解决的问题的目标、背景、约束条件和假设,其目标是系统要求实现的功能;2.调研、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事实、资料和数据,分析各种可能性,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3.对这些方案作出分析,权衡利弊,选出最优方案的准则4.具体设计出最优方案的系统5.进行系统的研制、试验和评价,分析是否达到预期结果发现不足之处及时纠正,直到实现或接近理想设计为至。6.运用和推广。信息加工就是通过分析周围世界的信息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

信息加工分析是将教学目标要求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的内容分析方法。

约束条件指对教学设计工作解决教学问题其限制或直接阻止作用的事物-人、财、物。资源指能支持开展教学设计活动、解决教学问题的所有人力、物力和财力。

推荐第5篇:教学设计检查总结

教学设计检查总结

为了全面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规范,同时为进一步深化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本学期教导处将于2016年11月10日对各任课老师教案进行了较细致、全面的检查。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整体检查情况

1.总体检查情况良好,绝大多数老师能根据所任学科教材及所在班级实际,认真书写自己的教案,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际,教学流程清晰。2.大部分老师的教案具有内容详细规范、项目填写齐全、突出重难点等优点,还体现了学习方法、课后小结具有实效性,还有针对性的练习,板书设计有特色,批注详细、有效。

3.教学反思及时,做到了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再设计,真正达到了反思的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1.在本次教案检查中,绝大部分的教师都能做到先备课,后上课的要求。但是个别老师的教案内容没有趣味性,不能引发学生思考,应该引起全体老师的重视。个别教师的教案书写不能显示自己的教学进度、不能落实教材的内容,也就是没有执教时间。

2.个别教师的备课过程过于简单,教学活动无体现,文字性表述偏少,且字迹不够工整。

3.教学反思的书写不及时,而且大多数的课后反思过于简单,一句话、两句话结束,反映出对反思的认识不深,教师自身的思想工作没做通。教学反思虽有一定的数量,但教学的反思停留在形式化,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地起到反思—调整—改进的作用。提倡教师课后如发现有更好的上课思路、方法,应及时写在备课本上,补上去或修改好。

4.部分教师的教案书写的项目不齐全。无进度、无时间、无批注、无板书。

三、改进措施

1.今后教导处要加大检查的力度,要增加抽查的次数。2.检查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3.必要时,对个别教师进行个别谈话、指导。

总之,通过检查教案,能够反映一位教师的教学态度和业务能力,希望老师们在不断钻研教学的同时,认真编写教案。使我们撰写的教案具有更强的操作性、规范性、实用性,从而使我们的业务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推荐第6篇:如何总结教学设计

篇一:如何撰写教学设计的心得体会

《如何撰写教学设计》的心得体会

喊叫水九年制学校 张红旗

李岚清副总理曾提出:“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系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仍然是课堂,那么课堂上如何围绕这个伟大的目标呢?我认为关键还是在教师。因为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在这项活动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学习的过程又是学生大脑的认知过程,而学生参加活动的态度和领悟程度不同,效果也不一样,那么能否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呢?那就得看老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发挥如何了。叶圣陶先生的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是对教师主导作用的精辟论述,只有使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着眼于学生,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益。素质教育不仅仅要求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力,发展智力,这也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教学的理想境界。

一、注意教学设计的目的性

在教学中,首先应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就是达到这个目标的途径、方法。讲究教学过程设计就是要寻找达到这个目标的最佳方案,便于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克服讲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注意教学设计的实践性

课堂教学要避免教师一言堂,就必须让学生多实践、动手、动口、动脑。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多方要求的练习,使学生在不同的课堂练习中逐步体会、感悟,从而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特别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更应让学生多练习实践,如课文中的“语法知识”、“偏正语法”木语概念多,篇幅虽短,但学生不易掌握,老师则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练习,便于学生掌握:先看书,划出要点,再模仿课文短语示例,让学生大量举例。其次,让学生标出词性,寻找其中的规律。然后再引导学生区别定语和状语。

三、注意教学设计的连续性

传授文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逐步培养,整体训练,长期坚持,才能最终达到。因此在知识技能的养成方面,教学设计必须坚持连续性,不能操之过急。

四、注意教学设计的启发牲

课堂教学设计还应注意启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学得透、学得活。如词语“前仆后继”,又有人认为是“前赴后继”开始同学们争休。老师就不能直接说出答案,如有意引导他们讨论区别“仆”与“赴”二字,再结合词语整体理解就很清楚了。诸如此类,教师在教学中要随机应变,积极启发学生思考辩析。不要怕耽误时间,更不要越诅代扈。

五、注意教学设计的刺性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一堂课结束,学生实际掌握不太好。这就说明教师的课堂设计与学生实际不相符,对于这样一类的问题,应予及时修改,采用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例,口写读后感,学生写不好,一是重复叙述所提供的原文材料,二是不会提炼论点。三是光举例,不会作议论分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词l;练。要求学生做到:一是限定用3一5句话来概括原材料;二是用1一2句来提炼观点。

六、注意教学设计的兴趣性

有时发现老师按苦心准备的教案上课,并没有激起学生的举学生反映冷淡,以后备课就注意,特另是对一些比较枯燥的知识学习,就可以穿插设计一些竞赛,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集体主义观念,积极热情地学习。在《陈涉世家》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多,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先在组内讨论,发动大家找这种语言现象,然后再写在黑板上。 篇二:

新课程教学设计总结

新课程教学设计总结

我们说,有效的教学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在实际教学中,设计者(教师)如何有效地设计相应的教育教学课程呢?运用系统化的观点和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通盘考虑教学的各种因素和环节、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技术手段、优化设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是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将不仅重视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而且将越来越关注课程整合尤其是一般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整合过程中,如何设计研究型的学习活动、基于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综合型的学习活动、协作型的学习活动,以便让学习者综合应用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培养创新人才是教学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活动的设计将更加灵活和弹性化,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角色将更为突出,学习过程的支持研究将变得更为重要。 这次学习了《新课程教学设计》,感觉自己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结合《英语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有这样三段文字:“外语是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课程。”“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的过程,又足学生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安排等等。

和谐快乐”是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让教师把握和谐去教,让学生充满快乐去学,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使全体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的英语教育。这是普通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目标之 一。学生在“和谐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可以减少紧张的情绪,抑制并消除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面对农村的生活氛围和学生的学习环境,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新课程理念推动英语教学改革,往往困难重重。在农村初中,学生普遍汉语基础差,学习英语的意识也不强,英语入门很难。面对这个现状,教师不得不强调“课本本位”,难免偏重知识点、单词用法和语法的讲解和机械训练等,而无法在课堂上花较多时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教学的课堂氛围决定一节课的成效。不少教师习惯于按既定教学步骤完成任务,机械性的重复朗读、做题、回答问题,有的甚至干脆“满堂灌”,“教”的任务完成后,让学生自己去“活动”,根本没有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样,部分学生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则误认为学生不能配合教师授课活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教学的怪圈。根据新课程观念,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应该努力让活跃起来,寻求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动起来,鼓励他们多说,哪怕有错误,哪怕中英文混合。

要有科学的教材观。

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多种要素构成的。教学设计是以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进和完善课堂教学。

篇三:学习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学习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王舟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一个先决条件。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课堂的质量、课程的落实。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把握教学设计的重点?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教学过程?这都是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立足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不同,特别是城乡学生的差别就更大,教师在教师设计时,就要考虑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设计,而不单单是考虑课程设计的安排和进度。

二、挖掘教材

数学的许多概念、定理、思想的教学,都是采用螺旋式上升的。

(1)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y;

(2)求当x=2,0,3时,对应的y的值,

对本例题(1)中的变形是已经学习过的整式变形,对于变形的结果就是学生今后要学习的一次函数解析式。

三、把握课堂

学生是我们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但学生的情况教师不可能都会事先预计好,因此教学中必须要对学生的上课即时表现,做出合理的处理。比如在有些举实际例子时,教师就要好好分析学生所举的例子。如:在分析“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时,学生举例:气球从一个平面吹成一个球体。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知识还不深入理解和对实际问题的辨析能力不强。因此教师就要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当堂的分析,假如这是教师要是没有能力当堂解决的活,可以采取适当的处理方式:比如一起讨论,上网查询,暂时搁置等。

推荐第7篇:优秀教学设计总结

邱县南新店小学 关于2011-2012年度 优秀教案评比活动总结

为规范教师书写教案、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科室于2011年9月11日至2012年1月进行了优秀教案评比活动。全体教师均参加了本次活动。

通过对所有教案认真细致的阅读评比,各教师教案都较规范,优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教案具有实用性,能指导课堂教学。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有理有据,符合学生实际。

2、能够认真设计教学过程,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教学方法,注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并合理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

3、教学过程中有适当的开放性问题,体现师生平等、互动的新型关系。

4、教学反思从实际出发,具体深刻。

邱县南新店小学 2012年1月20日

推荐第8篇:教学系统设计总结

教学系统设计

第一章、教学系统设计概述

1、教学系统设计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

2、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答:(1) 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观点之上:

第一,学生的“学”才是获得学习结果的内因,教师的“教”只是外因,所以应“以学论教”;

第二,不同的学习结果需要不同的学习条件即教学事件; (2) 关于知识与技能的描述性理论

认为学校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言语信息、智慧技能、

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3) 教学策略的描述性理论

出发点:人类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即信息加工过程)是相对稳定的,所以作为促进内部心理加工过程的外部条件即教学事件也应是相对不变的。

3、细化理论的特点

答:为教学内容的组织提供了符合认知学习理论的宏观策略。即:揭示学科内容之间的结构性关系,从全局考虑学科内容的整体性,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关性。每一级的细化结果都是下一级细化的的“概要”。

4、加涅的“九五矩阵”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瑞格卢斯等人的精细加工理论(ET)、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CDT)和教学处理理论(ITT)、史密斯和雷根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等。

答:几种主要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1、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九一五矩阵”理论

核心思想是“为学习设计教学”,他认为学习过程有许多有顺序的阶段,所以教学也有相应的阶段,由此,加涅从学习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9个阶段演绎出就九段教学事件,而“五”是指五种类型学习结果,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不同的学习结果需要不同的学习条件使得每一种教学事件在具体运用上有不同的要求。

2、瑞格卢斯的精细加工理论——细化理论(ET)

细化理论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即按照认知学习理论实现对教学内容最合理有效的组织),两个过程(即概要设计,细化等级设计),四个环节(4S即选择、定序、综合、总结),七种策略(即a.确定课程内容细化顺序b.确定每一堂课内容顺序c.确定总结的内容和方式d.用综合方式确定综合内容e.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f.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与认知策略g.实现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自我控制)。

3、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CDT)

梅瑞尔提出一个有关知识的描述性理论,认为知识由行为水平和内容类型构成二维分类,其行为维度是记忆、运用和发现,内容维度是事实、概念、过程和原理。

4、史密斯—雷根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该模式是在第一代教学设计中有相当影响的“狄克—柯瑞模式”的基础上,吸取了加涅在“学习者特征分析”环节中注意对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进行认知分析的优点,并进一步考虑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内容组织的重要影响而发展起来的。由于该模式较好地实现了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的结合,较充分地体现了“联结—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并且雷根本人又曾是美国AECT理论研究部主席,是当代著名的教育技术与教育心理学家,因此该模式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

5、国内教学设计理论

始于20世纪80年代,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专著和教材,但大多都是介绍国外的理论和发展,但本土研究方面涉及不多。

5、梅瑞尔对教学设计模块是如何划分的?

自60 年代出现了第一个教学模式以来,在以教学技术为主的模式已经有数百个。尽管教学模式的名目繁多,但从其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看,不外乎三大类: (1)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2)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3)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设计模式。

1、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可依据其不同的理论基础,进一步分为:第一代教学设计模式(ID1)和第二代教学设计模式(ID2)。

首先提出第二代教学设计模式的人,应当是梅瑞尔。在1900年的时候,梅瑞尔分析了传统教学设计模式的弊端,提出了进行第二代教学设计的设想。梅瑞尔对传统教学设计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列举了他的九条主要缺点,但是却没有击中他的要害。我们认为着两代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学习理论的不同。第一代教学设计模式是以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理论(即刺激-反应)作为其学习理论基础的。它的代表性模式是“肯普模式”。

而第二代教学设计模式是以认知学习理论(特别是奥苏贝尔的认知学习理论)做为其学习理论基础的。它的代表性模式是“史密斯-雷根模式”。该模式较好的实现了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的结合,教充分的体现了“联结-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

6、肯普模式的特点?

(1)强调了十个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一个要素采取的决策会影响其他要素的决策; (2)要素之间没有线条连接,表明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不考虑某一要素; (3)学习需要和学习目的在这个环境结构的中心,说明它是教学设计的依据与归宿,各要素都要围绕它来进行设计;

(4)表明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过程,评价和修改作为一个不断的活动与其他要素相联系;

(5)教学设计是一个灵活的过程,可以按照实际情况从任何地方开始,并可以按任何顺序进行。

肯普的这一模式是以学科教学、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模式中寻找自己工作的起点,按具体需要编排顺序。在他的著作中对学科内容、目标的确定和资源的选择等方面的阐述对教师很有吸引力。但是,他对教学活动、形成性评价和修改的说明都不够详细。

7、史密斯——雷根模式与狄克——柯瑞模式的区别与联系?

(一)相同点

1、两种模式均划分为三个模块。图1中的三个模块是用两条垂直虚线隔开,与图2比较不难看出,图1中的左、中、右三模块正好与图2的上、中、下三模块相当,而且各模块中方框的内容也大致相同,大体为:分析、设计和评价。这与我们一般的问题解决逻辑是相同的,首先分析问题情境,以了解问题背景,确定要达到的目标,进而谋求解决的方法,开发解决策略,并测试评价与修正所设计的解决策略。

2、两种模式中的大多数概念,如学习任务分析(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和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环境分析、编写测验项目、教学资料的选择与开发、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其含义在ID1和ID2中都基本相同。(二)差异点

1、分析模块“迪克———凯利模式”将“教学分析”“与确定学生初始行为及特征”分成两部分,并把二者分析的结果用更具体“的行为目标”表述;而“史密斯———雷根模式”则“把学生”和“学习任务”都归“入教学分析”模块中,并补充了“学习环境”。这一改进较符合教学的实际和教师的思维习惯,不仅使分析模块内容更充实,而且在结构上也显得更为简洁、合理。

2、设计模块迪克———凯利模式只笼统地提到“要开发教学策略”,至于开发哪一类教学策略并未说明;而史密斯—雷根模式则明确指出应设计三类教学策略:组织策略、传递策略和管理策略。著名教育技术学家瑞奇鲁斯(C.M.Reigeluth)第一次把教学策略划分为教学组织策略、教学传递策略、教学管理策略和激发学生动机策略等四种,对其中的教学组织策略又进一步区分为宏策略和微策略两类。在此基础上,瑞奇鲁斯提出了属于教学组织宏策略“的细化理论”,由于细化理论强调要按照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认知结构来组织教学内容,因而对教学系统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难发现,史密斯———雷根模式正是由于它很好地吸收了瑞奇鲁斯的教学策略分类思想,并把重点正确地放在教学组织策略上,因此对这一模块不仅仅是在内容上的扩充,而是使该模式在性质上发生改变,在行为主义基础上引入认知主义,从而较充分地体现“联结———认知”学习理论的关键所在,既要重视外部刺激(条件)与外在的反应(行为),又要重视内部心理过程的作用,即学习的发生要同时依赖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教学就是要通过安排适当的外部条件来影响和促进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使之达到更理想的学习效果。

3、评价模块迪克—凯利模式对教学的“修改”并未放在评价模块中,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修改必须以评价所得到的反馈为依据;而史密斯———雷根模式对此作了调整,不仅把“修改教学”置于教学价模块中而且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这一改进显得更为科学。

第二章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

1、学习需求分析的含义及意义?

答:指通过系统化的调查研究过程,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核心是发现问题。意义:论证了教学系统设计是不是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以及在现有资源及约束条件下是否可解决问题。

2、学习需求分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步骤:规划——手机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报告; 方法: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

3、学习需求分子方法的区别?

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是由学习者在所在的组织机构内部,用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期望状态)与学习者的学习现状做比较,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鉴别出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是根据机构外社会的要求(或职业的要求)来确定对学习者的期望值,以此为标准衡量学习者的学习现状,找出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是以社会实际需要作为参照物,揭示学习者目前状况与其之间存在的差距,其特点是以社会目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作为准则和价值尺度去揭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确定学习需要,制定出教育、学习目标。

综上所述,可知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和外部参照分析法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期望值的参照系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信息收集方法也略显不同。内部参照分析方法容易操作,省时省力,但无法保证对机构目标的检测,该方法分析学习需要往往局限于教育系统内部,而对该目标的设定与社会实际要求是否相符并不关心;外部参照分析法操作比较难,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能使目标与社会需求直接发生联系,保证系统目标的合理性。一般情况下,学习者可以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确保需要分析的合理性

4、什么是学习者分析?分析什么?为什么进行分析?

答:学习者分析就是分析学习者对教学系统设计起重要作用的心理因素。学习者分析包括:学习准备分析(认知发展特征分析、学习者的起点水平分析、认知结构变量分析)、学习风格分析、学习动机分析、学习者自我效能感分析。进行学习者分析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和学习风格,一边为后续的教学系统设计不好走提供依据。

5、学习者起点水平分析有哪些?并予以说明。

答:学习者的起点水平分析包括三个方面,预备能力分析,目标技能分析,学习态度分析。

预备能力分析是指明确学习者对于面临的学习是否具备的行为能力,应该提供给学习者哪些“补救”活动。

目标能力分析是了解学习者对所要学习的东西已经知道了多少,对目标能力的预测有助于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方面做到详略得当。

学习态度分析是学习者对对所学学科的态度,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态度对教学的效果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判断学习者态度最长用的方法是态度量表。

6、阐述三个认知结构变量。

答:三个认知结构变量分别包括: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认知结构的“可分辨性”;认知结构的“稳固性”

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即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是否存在可用来对新观念(即新概念、新命题、新知识)起固定、吸收作用的观念。这个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必须包容范围、概括性和抽象性等方面符合认知同化理论的要求。

认知结构的“可分辨性”——即这个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与当前所学新观念之间的异同点是否清晰可辨。

认知结构的“稳固性”——即这个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得原有观念是否稳定、牢固。

7、简述加涅和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以及两者的不同。

答: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态度三方面。加涅将认知结果分三个方面: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心因动作领域。 两种分类理论的共性

两种分类理论的主类是一致的,都是分成认知、情感和动作领域。尽管两个分类系统使用名称不同,但三个领域的划分标准是一致的。布卢姆的认知领域与加涅的认知领域在用词上和所涉及的范围上完全一致,布卢姆讲的情感即加涅讲的态度。布卢姆的心因动作也就是加涅讲的动作技能。布卢姆的动作前加“心因”两字,意指此处所说的动作是学习的结果,非天生的反应形式。加涅在动作之后加“技能”两字也是意指此处的技能是后天的学习结果。

两种理论在分类的细化都存在层级关系:布鲁姆整个目标体系的划分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结构;加涅在认知结果的智力技能分类也是由简单到复杂构成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这样一个层级关系。 两种分类理论的差异

布卢姆借鉴了生物学上的动植物分类法建构其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他关于认知领域的六种目标分和情感领域的五种目标以及各亚类目标下的子目标都是由简单到复杂递增,后一类目标只能建立在已经达成的前一类目标的基础上,从而形成了目标的层次结构。

加涅的学习理论是在联结主义和认知观点相结合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信息论的观点和方法,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工作建立起来的。

8、举例说明ABCD模式的优缺点

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 B——行为(behavior):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D——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示例:“小学一年级学生,能在五分钟内,完成100到速算题, 准确率达98% 初中二年级学生,在观察各种云的图片时,应能将卷云、层云和雨云分别标记出来,准确率达90%。

优点:明确具体,清楚的告诉人们学生将获得的能力具体是什么,如何观察和测量这种能力。

缺点:行为目标虽然避免了用传统方法表述目标的含糊性,但它本身也有缺点:只强调了行为结果,而未注意内在的心理过程,因而可能引导人们只注意学习者外在行为变化而忽视其内在的心理变化。此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有许多心理过程无法行为化。因此,为了兼顾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变化和可观察的外在行为变化,有人提出可以采取内外结合的方法来表述具体的学习目标。

以上就是课前提问的问题,通过老师上课讲解后基本上大部分已经理解,但是有关教学目标分类布鲁姆和加涅的两者的不同还是不太明白。

9、几种教学内容组织编排的理论基础

布鲁纳提出的螺旋式编排教学内容的主张,即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让学生尽早有机会在不同程度上去接触和掌握某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后随着学生在智力上的成熟,围绕基本结构不断加深内容深度,使学生对学科有更深刻和有意义的理解。

加涅提出的直线编排教学内容的主张,他从学习层级论的观点出发,把教学内容转化为一系列习得能力目标,然后按这些目标之间的心理学关系,即从较简单的辨别技能的学习到复杂的问题解决技能的学习,把全部教学内容按等级来排列。

奥苏贝尔提出的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的原则。渐进分化指该学科的最一般和最概括的观念应首先呈现,然后按细节和具体性逐渐分化”;综合贯通强调学科的整体性。

10、学习内容的分析方法

归类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使用卡片的方法、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分析法)

11、ISM分析法

用于分析和界石复杂关系的有效方法,它可将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复杂、凌乱关系分解成清晰地多级递阶的结构形式。包括三个步骤:

1、抽取知识元素——确定教学子目标

2、确定各个子目标之间的直接关系,做出目标矩阵

3、利用目标矩阵,求出教学目标形成关系图

推荐第9篇:VI设计教学总结

《标志与VI设计》课程教学总结

本课程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专业的实践课程之一,具有综合运用性强、专业严谨性高、作业量大等特点。本学期高二七班的VI课程实行大小班分班教学,对小班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力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真正的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在教学中力求营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法,力图在教学中突破模式化的艺术教学。

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展示大量的设计资料,通过详细的讲解,感染并引导学生的审美趋向,使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分析。针对学生理论知识缺乏的特点,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课程讲解,让学生在面对具体作品,具体设计项目时能够有话可说,有理有据。进行大量的设计基础课程训练,回顾以前的平面构成、字体设计的相关知识并进行试验性训练,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意能力。如:同一图形的循环联想训练,自己名字的方形、圆形等形状的分割构成方式的训练,培养学生对图形,文字的感觉。

在课题上采用了社会上实际的课题进行教学,首先开展企业社会实地考察,考察的企业基本都为自己家乡或居住地附近的,因此可以运用自己的地利条件进行考察。每个学生都必须对自己考察的企业做出详细的考察项目设计、考察结果统计等,是学生真切的感受企业运作中对VI的需求愿望和VI的商业价值。在进行详细调研之后由学生老师一起确定课题,要求学生在四周的时间里通过前期的企业、市场调查分析、成立VI设计小组,分小组项目每个学生完成同一项目的三个标志设计,并写好设计说明。标志设计的教学相对时间比较长一点,作为VI基础部分的重点有必要让学生完全掌握,因此基本每组都必须完成两个不同项目的标志设计至少6个标志每个学生。

在标志设计完成的基础上,在开始有计划地让学生学习VI基础部分的其它部分的制作和学习,完成所有基础部分的教学接下来才是整体VI手册的制作,要制作一套严谨、科学的企业VI手册,在课程当中不但需要将《企业形象设计》的相关知识掌握的同时,还需要对之前的《字体与标志设计》、《编排设计》、《色彩构成与图案》等课程的综合运用。由于课程时间的问题,重点完成VI的基础部分制作,基础部分的制作必须完整合理,同一。 在学期后阶段,学生必须完成VI的应用部分的设计,但并不是完整的全部内容,由于高二的学生已开过《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等课程因而无需再重复教学相关内容,重点在于学生的制作应用。

通过从最后的作业质量检查来看,学生选择的课题都是比较熟悉的,同一小组虽然选择了相同的课题,但是每位同学都能很好的找到企业的独特属性展开设计。企业的标志设计和标准字体的设计与之前相比较在设计手法、创意思路上都有很大的提高,17名同学基本都能按时完成全套VI设计手册。手册两大部分,基础部分、应用部分设计布局合理,顺序科学严谨,基本符合课程的教学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但是从上交的作品中也发现不少的学生对于教师所提供的VI手册样稿过于的依赖,存在不切实际的抄袭现象,缺乏与设计企业必要的结合。这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提高的方向。

推荐第10篇:新课程教学设计总结

新课程教学设计总结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磨厉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即学习英语不仅符合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要、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符合多元化社会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高尚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

我们说,有效的教学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在实际教学中,设计者(教师)如何有效地设计相应的教育教学课程呢?运用系统化的观点和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通盘考虑教学的各种因素和环节、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技术手段、优化设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是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基于教育教学课程规划所进行的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为: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评价的设定;也就是说教学设计主要是在对学习者、目标、策略、评价这四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的。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将不仅重视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而且将越来越关注课程整合尤其是一般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整合过程中,如何设计研究型的学习活动、基于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综合型的学习活动、协作型的学习活动,以便让学习者综合应用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培养创新人才是教学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活动的设计将更加灵活和弹性化,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角色将更为突出,学习过程的支持研究将变得更为重要。 这次学习了《新课程教学设计》,感觉自己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结合《英语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有这样三段文字:“外语是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课程。”“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的过程,又足学生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刚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以上三段话来看,根本没有从知识教学的角度提及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顺序、学期课时

1 安排等等。我们由此可以清楚地意识到,在初中中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学会说几句外国话,而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也就是说,我们要使英语课程在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价值观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特点有以下的几点总结和认识: 和谐快乐”是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让教师把握和谐去教,让学生充满快乐去学,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使全体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的英语教育。这是普通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目标之 一。学生在“和谐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可以减少紧张的情绪,抑制并消除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面对农村的生活氛围和学生的学习环境,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新课程理念推动英语教学改革,往往困难重重。在农村初中,学生普遍汉语基础差,学习英语的意识也不强,英语入门很难。面对这个现状,教师不得不强调“课本本位”,难免偏重知识点、单词用法和语法的讲解和机械训练等,而无法在课堂上花较多时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当前,为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必须积极树立起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新观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教学的课堂氛围决定一节课的成效。不少教师习惯于按既定教学步骤完成任务,机械性的重复朗读、做题、回答问题,有的甚至干脆“满堂灌”,“教”的任务完成后,让学生自己去“活动”,根本没有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样,部分学生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则误认为学生不能配合教师授课活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教学的怪圈。根据新课程观念,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应该努力让活跃起来,寻求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动起来,鼓励他们多说,哪怕有错误,哪怕中英文混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时时关注性格内向的、学习困难的学生。

要有科学的教材观。对一些不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可根据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重组教材、重创情景,但创设的情景应能激发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有助于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

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多种要素构成的。教学设计是以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系统的方法对这些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计划,就是课堂教学设计。这样的设计使诸要素之间联结起来,有利于促进教学的系统化,有利于提高教师处理各种教学信息的能力,有利于教师全面、客观地认识教学,并不断改

2 进和完善课堂教学。可以说,课堂教学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

第11篇:总结 2分教学设计

2010年新教师培训总结

通过两周的新教师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校园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班主任工作常规、法律法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课堂教学的魅力、教师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正很好地满足了我们这方面的需求。因此对于每一节培训课,我都非常认真的聆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也工工整整的做了笔记。回忆这些天的学习过程,感觉收获颇大,下面就具体谈谈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

我觉得教师的职业道德,集中体现在教育责任感,关爱学生和工作效率上。教育事业关系着下一代的身心发展,关系着祖国建设的明天,是中国建设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应该是极其强烈的,只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带动起工作的热情和动力,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职业的重要性而投入全部的精力。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并留意学生的反应和变化,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改正不良的习惯都是教师的基本责任。如果缺乏对学生负责的心态,又如何将工作热情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呢?更别谈兢兢业业地为学生服务了。

光有责任感还是不够的,教师不应只成为学生的导师和帮手,更应该是学生的朋友。所以关心、爱护学生是一个好教师最起码的道德,是强烈责任感的体现和升华。关爱学生首先应当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以公平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不能以偏见、片面的态度对待他们。除了关心他们的学习以外,还应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向着积极、乐观、上进的方向发展。除了关心他们在校的行为,还应了解他们课堂以外的生活,以便及时、适当、全面地帮助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还记得那位为我们进行班主任工作讲座的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从她的讲述中,让我感受到班主任是班级的领航人,是学生的好帮手。不仅要有责任感,更要有一颗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心。好的班主任懂得培养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善于从一个班级中发现和栽培适合协助管理班级的班干部。又要有过硬的专业本领,善于以角色转换的方式考虑问题,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教育他们。班主任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不是他们的独裁者,因此在指导他们学习和进步的同时,也要讲究一个民主性原则。在评价班内学生时,要善于发掘他们的优点,而不能以不同的态度对待优秀生与后进生。这对于新教师而言非常重要,因为要做好一名教师,首先要学会用公正、客观的态度评价自己的学生,不该把喜欢好学生,忽视其他学生的情绪带到工作中。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比任课老师更要多奉献自己的关爱,要全面地关心班中每个学生的各方面发展。

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日后工作中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碰到意外的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只有通过反复地研究和领悟,才能真正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怀着一颗为学生无私奉献的心,带着对学生全部的爱走上讲台。这一信念不仅是促进新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更是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时刻谨记不能丢弃的精神支柱。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新教师要适应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认识到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做一名能时刻反思自我的教师,做一名关爱、了解学生的教师;认识到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取在教学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靠自己“多读书、勤实践、善积累”。因此我进一步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并且有了日后工作的指南。

以上就是我这几天的培训所感,这次的新教师培训对我的帮助很大。以后,我将努力学习、不断实践、坚持创新,力争使自己尽快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业务精湛的人民教师。

《背影》教学设计

李 紫 娟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2、感悟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学习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

3、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4、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用真实体验理解文中的人情美。

二、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父亲的语言、动作、形象的刻画,指导学生感悟作品文字中蕴含的父子深情,启发学生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三、教学难点

缩短学生与作者的时空距离,使学生受到感染,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播放崔京浩的歌曲《父亲》,领悟其主题,联系父亲形象导入新课。 (二)作者简介

“作家作品简介”见教参“有关资料”,“写作背景”见教参“教学建议”。

(三)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

1听准语音语调,扫清文字障碍。(通过课件展示,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差使 交卸 狼藉 簌簌 典质 颓唐 琐屑 蹒跚迂腐 2领会关键词句,体会感情。 (四)整体感知,初步研读课文

1全体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或者最感人的句子和场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四人一小组自由发言,说明被感动的理由,并互相描述,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例:

(1)父亲送别儿子时说的几句话。 (2)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时的场面。 (3)父亲信中的话。

(4)我眼中看到的父亲的背影。 请学生将这几处标出,并齐读,体会父子深情。

2讨论: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子间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

(这一道让学生自由发挥。只要说出中心内容即可,不必拘泥于标准答案。目的在于培养整体感知和概括能力) 3理解第

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提问:本文是通过写“我”与父亲在车站的离别来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的,为什么又要写与此似无多大关系的第

二、三段? (1)(采用小组讨论式,应该让学生大胆发言。)明确:这两段写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为突出父亲的爱子之情作铺垫。当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真是“祸不单行”。父亲还账缺钱,只好变卖典质;办丧事要用钱,只好再去借钱。家中境况可想而知。丧事一毕,父子又要离家分手,各奔前程,真是人亡家破。父亲背着沉重的精神负担,还细致入微地关照儿子就更为感人。

(2)用低沉的语调齐读这两段文字。

4文中四次写到“背影”,组织讨论,体会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组织小组讨论:文章写了几次背影?哪次写得最具体、细腻?在这次描写中,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明确:

(1)①难忘背影②刻画背影③惜别背影④再现背影

(2)(提示:找动词、形容词)如:“探”表明父亲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写出了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到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肥胖的身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把父亲爬月台时的艰难动作,写得栩栩如生。

(3)有感情地朗读第六段,体会作者在朴实、细腻的叙述中所蕴涵的深情。 (五)结束语

有人说,父爱如大海般深沉;有人说,父爱似天空般广阔;也有人说,父爱像郁金香一样凝重而含蓄。那么,我们该选择一个怎样的意象来界定文中的这位父亲呢?让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去走近这位父亲,感受这份亲情。 (六)布置作业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抒发的感情。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抒情性的特点,了解诗歌常常借助于鲜明生动的形象来抒发感情

2、理清诗的抒情结构,把握保姆大堰河的形象

3、反复朗读,体会修辞方法(对比、反复、排比)的作用

二、重点难点:

1、写作背景与诗的抒情基调 2、抒情主人公与作者的关系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荆棘(jing1ji2) 火钵(bo1)

忸怩(niu3ni2)

叱(chi4)骂 2解释词语 典押:典当。

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二.导入:

1.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一个年轻人站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外面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他不由得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挥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首蕴涵了浓浓深情的诗歌。这位诗人就是艾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2.作者简介: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中国诗坛上一颗明亮的星。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性诗篇除课文外,还有《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3.写作背景 :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抚养。5岁时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空气里长大”的。因此他对他的养母大堰河(大叶荷)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大堰河对他的爱是让他刻骨铭心的。 三.初读 1. 播放朗读录音。 2.注意读准字音。 3. 准确把握情感。 四.整体感知

读了这首诗后你知道了一些什么事?有什么感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明确:

读了这首诗后我知道了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我”是吃了她的奶长大的。她心地善良、一生辛苦勤劳。她爱“我”如自己的儿子。她只活到四十年就离开了人世。

感受:这首诗不仅坦露了诗人深沉的内心积郁而且为我们中国的农村妇女树立了一尊朴素庄严的塑像。那种积郁首先来自现实生活中那些不公正的事物,来自他对农民命运的关切。

作者以深沉、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并诅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剧命运的黑暗社会。 五.理清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2节)写大堰河得名的原因及大堰河与自己的关系;

第二部分(3─8节)集中刻画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质,抒发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与尊敬。

第三部分(9─10节)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 第四部分(12─13节)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献诗。

六、体会感情

诗是诗人感情的载体,这首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全诗13个诗段,概括每个部分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第1部分:怀念与痛悼

第2部分:眷恋与感激

第3部分:同情与控诉

第4部分:讴歌与赞美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诗,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理清了诗人由现实到回忆,再到现实的抒情结构,体会诗人起伏跌宕的感情旋律

第12篇:教学设计与总结

“本土红色文化”教学设计与总结 活动名称:闪闪的红星

活动目标:

1、学习画五星的技能,并能大胆想象绘画;

2、通过活 动激发幼儿爱五星,尊敬红军的情感。

活动准备:电影片段《闪闪的红星》、课件、五角星,儿歌、画笔、纸

活动过程:

一、引入,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准备活动并看电影;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电影《红星闪闪》。

看完影片,教师提问:电影中有哪些人物?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 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再次描述电影内容,并请幼儿认真聆听。

二、教师提议为红军叔叔设计礼物;

1、教师为红军叔叔设计一件有红五星的衣服。

2、教师示范画五角星:边念儿歌边画五星。

3、幼儿学习书空画,边念儿歌边画五星。

三、教师示范画设计的礼物,然后幼儿作画。

1、教师示范画好红星衣,启发幼儿设不同的计礼物。

2、幼儿自由发言,讲述自己设计的有红星的礼物。

3、分发画画学具,幼儿自由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启发。

四、幼儿绘画结束,请幼儿互相欣赏并介绍自己的设计作品。

1、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并欣赏。

2、请个别幼儿向全班幼儿讲述自己的设计想法。

3、教师总结绘画活动。

设计理念:

本堂活动主要想通过幼儿在认识五角星,绘制五角星,讲故事等实践活动中,让幼儿认识红色文化有关实物,了解红军文化相关事迹,激发幼儿热爱红军,热爱祖国,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从小养成勤劳、勇敢的品质。

教学反思:

本堂课幼儿反映较好,难易程度适中,很利于孩子们动手操作,宝贝们参与积极性很高,兴趣很浓,孩子们都能熟练地诵读儿歌和绘制五角星,课堂氛围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主要不足:

刚开始我比较紧张,在一些环节没有处理好,特别是操作环节,幼儿们太兴奋,课堂有点失控。

第13篇:网页设计教学总结

网页设计教学总结

这个学期我担任了10网络(1)(2)班和10商务班的的网页设计这门课程。在前面半个学期的教学中,我做到了认真制定计划,注重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并和其它优秀老师交流,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按照课程要求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网页设计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网站实例进行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其操作技能。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这个半个学期的教学总结: 教学进度

按照教学进度,我们已经完成了课程的全部内容的学习。教学进度基本上按照原计划已经完成了。 教学方法

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课前准备。熟悉教材。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采用哪个实例作为网页教学实例;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解他兴趣、需要和习惯,知道他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合学生情况采取何种教学方法,解决如何把教材上的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如何讲解实例。 设计一些实际中的商业网站案例。

二、课堂情况。网页设计课上。课堂上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网页设计课里包含有一些图片设计和动画设计,这些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制作出优秀的作品,课堂上,也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想象。课堂上,始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挖掘学生潜在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记得在有节课,把一个网站拿来讲解,让学生先看,看了后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出自己的设计草图。最后我再来以不同的方式讲解该网站制作的方式,给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有时也让学生在教师机上当场操作,让学生的智慧、能力得到体验,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使学习成了需求,让他觉得学习中有发现、有乐趣、有收获。课堂上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使其保持相对安静,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努力克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引发学生学网页课的兴趣。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

三、课后工作。要提高教学质量。总结学生本次作业中的不足,解哪些知识学生还没有理解并在下一节课时进行补充说明。鼓励优秀学生,激发其它学生。课后多和学生交流,解其学习情况,以便改善教学。 存在问题:

一、教学中的相互合作有待提高。

二、网络教学资源还不是特别丰富,不能很好满足教学需求。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网络资源建设,并提高资源利用率。

总结整个2007年上半年的教学工作,收获是丰富的,不管从知识,还是教学管理,还是教学经验上都是丰富的。给了我成长的道路上宝贵的一笔。虽然有很多时候都是在一种紧张,忙碌的状态下走过,但我知道,走过了这一段,人生就会是另一个起点,有另一个更大的目标等着我去前进。

屈明 2011-12-28

第14篇:教学设计活动总结

教学设计评比活动工作总结

2012年我校教研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课堂实效为目标,以科研与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为切入点,深化课程管理,强化质量监督,深化研究氛围,努力创新研究方式,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我校教学工作的协调发展。为此我校在围绕“有效教学”这一主题,开展了“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评比活动,具体活动如下:

一、活动目的

提高课堂实效为目标,构建我校“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强化课程管理,强化质量监督,深化研究氛围,努力创新研究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我校教学工作的协调发展,

二、活动形式

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三、活动时间

9月上旬日-----11月中旬

四、活动办法及安排

启动阶段(9月上旬-9月中旬):向全体教师公布活动方案。准备阶段(9月中旬-10月上旬)教师就自己所教学科内容自选课题,完成一份教学设计(为开展“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打基础),要求使用多媒体课件(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整合

打基础)。

验收阶段(教师授课之前):由活动小组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及多媒体课件评审验收。

开展阶段:根据时间要求、学科特点有序开展本次活动,要求:

1、作课教师必须使用多媒体课件(能制作,能自行使用);

2、授课过程中突出能力培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年级组教师参与听课。

比赛阶段:(11月下旬)在教科室的指导下,现场抽题进行设计比赛,

五、评选小组

组长:冷世文

组员:唐奎、田敏、康署、陈鹏、李玉刚、曾群

经过本次活动,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都取得了较大程度的提高,PPT制作能力得到了加强

第15篇:网页设计教学总结

《网页设计》教学总结

本学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专业的《网页制作》课程由我负责,学生共74人,及格率100%。其中90分以上的没有,80分以上的只有几个,大多是在70~80之间,也有一小部分在60~70之间。成绩不是很理想,总体来说大多数学生平时上机实践比较积极、踏实,能够自觉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但也有少数学生自觉性差,需要老师和学委催促。现将一个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一、老师给与学生合理的引导,更要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自己还缺少更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创造能力,所以还要不断的学习;另外就是技术上还需要完善,也需要和有经验的老师多交流,多沟通。相信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看整个项目的实现,会更通俗易懂也更有说服力,所以也不能说都是学生的原因,归结起来还是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了解学生,加强考核。

针对全体学生来说,聪明程度相当,但学习兴趣层次不同,大部分学生只愿意听后选择性的接受,而没有知识的创新利用,或者是没有下去自学,巩固知识,单一的只是听和做。有的同学,上完课后根本就直接把书丢在一边置之不理。综合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个人认为还需要加强考核制度,从严制学,宽进严出,严肃考风!

三、教学内容心得

1.网页制作要简洁大方。网站在设计过程中以简洁大方为主,配合合理的颜色搭配和主题内容的诠释,给访问者赏心悦目的感觉;而避免过多的动画和帧的过多运用,以及不明确的导航,杂乱的颜色,没有主题的胡编乱造。 2.网站风格要统一。所有的图像、文字,包括像背景颜色、区分线、字体、标题、注脚什么的,要统一风格,贯穿全站。这样子读者看起来舒服、顺畅,也会对你的网站留下一个 “很专业”的印象。

知识运用中要大量配合合理的模板、CSS样式的运用而避免在网页中反复的字体样式重定义颜色的胡乱运用,参差不齐给人杂乱的感觉。

3.网站布局合理。避免一些“拿来主义”,一些学生为了设计方便,拿网上流行的模版做网页,做出的网页几乎是千篇1律,没有特色,虽然完成了网页的制作,毕竟不是出自个人之手,知识缺乏进一步巩固,且让浏览者产生厌倦。另外导航清晰化,能引领浏览者阅读网页,思路一定要清晰,避免交叉链接。

4.网站容量要小。虽然网页更加美观可以吸引浏览者,但是图片,动画容量大会影响浏览速度,所以一定要注意网络容量问题。图片尽量压缩,多采用单一色,或者简单的颜色;动画要尽量简洁实用,用最少的帧做出最漂亮实用的动画,给网页增色。

但是总体来说,通过整个学期网页制作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网页制作所需要的基本技术,也掌握了网页制作的基本技能。但由于时间紧迫,知识点多,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还需要勤加练习,比如:静态网页中的布局和CSS 的定义;动态网页中对象的综合运用等等。当然也存在着遗憾,不少学生反映,学习爱好更多的是动画的制作即 Flash的学习,而我们只是笼统的讲解,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当然针对网页制作来说,还需要加强学生的配色观念以及审美观的培养,以及动态网页的实现技术的把握,在很多方面还需要老师和学生们进一步配合,共同学习和实战,以达到知识运用的一定高度!

第16篇:网页设计期中教学总结

网页设计期中教学总结

计算机工程学院—王湘文

这个学期我担任了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09计网

一、二的网页设计这门课程。作为网页教师,在前面半个学期的教学中,我做到了认真制定计划,注重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并和其它优秀老师交流,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按照课程要求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网站建设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商业网站实例进行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其操作技能。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这个半个学期的教学总结:

一、上半学期教学工作的回顾

1、教学进度

网页设计这门课的教材共16章,按照教学进度,我们已经进入了第10章插入表单的学习。教学进度基本上按照原计划已经完成了。

2、教学方法

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

一、课前准备。熟悉教材。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采用哪个实例作为网页教学实例;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解他兴趣、需要和习惯,知道他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合学生情况采取何种教学方法,解决如何把教材上的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如何讲解实例。

设计一些实际中的商业网站案例,

二、课堂情况。网页设计课上。课堂上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网页设计课里包含有一些图片设计和动画设计,这些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制作出优秀的作品,课堂上,也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想象。课堂上,始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挖掘学生潜在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记得在有节课,把腾讯的一个分支网站拿来讲解,让学生先看,看了后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出自己的设计草图。最后我再来以不同的方式讲解该网站制作的方式,给学生从

多角度进行分析。有时也让学生在教师机上当场操作,让学生的智慧、能力得到体验,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使学习成了需求,让他觉得学习中有发现、有乐趣、有收获。课堂上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使其保持相对安静,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努力克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引发学生学网页课的兴趣。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

三、课后工作。要提高教学质量。总结学生本次作业中的不足,解哪些知识学生还没有理解并在下一节课时进行补充说明。鼓励优秀学生,激发其它学生。课后多和学生交流,解其学习情况,以便改善教学。

3、存在问题

一、由于教材过厚,学生反映教学速度过快。以后在教学过程中将注意教学进度,尤其是语速。

二、教学中的相互合作有待提高。

三、网络教学资源还不是特别丰富,不能很好满足教学需求。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网络资源建设,并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下一阶段教学工作的计划

在下个学期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认真备课,上课;按原订授课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并且总结上半个学期教学中存在问题,争取改进。同时,网页设计是一门需要实践的课程,我将做好网页设计实训计划以及拟订期末考试度卷。做好学生考评工作。

第17篇:教学系统设计期末总结

绪论

 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假设: 1.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2.系统设计的教学能够极大地影响学习者的个体发展 3.教学设计有许多阶段,而阶段既有即时的,也有长期的

4.教学设计应该以系统的方式进行

5.教学系统设计必须基于人们如何学习的知识

章一

 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也称作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价、试行与修正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 其研究对象:研究教学过程的系统程序就是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  其内容:

1、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2、设计过程

3、媒体开发

4、教学评价  其涵盖性质(理解):

一、在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中,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应用学科、连接学科

二、教学系统设计也是一门设计学科,它植根于教学的设计实践

章二

 教学目标的含义: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的、明确的表述。

 教学目标的功能:

1、导向功能

2、控制功能

3、激励功能

4、中介功能

5、测度功能

 教学目标分析的方法:归类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程序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法

 教学目标分析与编写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教学目标的灵活性、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 教学目标理论支持:

1、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动作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分类;情感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

言语消息:需要学习者对相对特定的问题给出特定的回答,主要涉及记忆

智力技能:辨别、形成概念、使用规则、高级规则的获得

认知策略:管理思维,如何学习

动作技能:学习者必须要有肌肉运动达到某个结果

态度:学习者是否需要做出选择,教学目的是否指明了方向。 3.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 学习需要定义 :是指学习者目前的状态与所期望达到的状态或应该达到的状态之间的差距

 学习需要分析的基本方法:

1、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

2、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

3、内与外相结合

章三

学习者一般特征分析(不同年龄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婴儿时期) 前运演阶段(2-7岁,相当于学前时期) 具体运演阶段(7-11岁,相当于小学时期) 形式运演阶段(11-15岁,相当于初级中学时期) 学习风格的含义:

 学生集中注意并试图掌握和记住新的或困难的知识技能时所表现出的方式(邓恩(Rita Dunn)和肯尼思·邓恩(Kenneth Dunn)夫妇)

 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心理行为方式,它作为相对稳定的指标,反映学习者如何知觉,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作出相应反应(凯夫)  学习者一贯的带有歌星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谭顶良)

学习动机的定义: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章四

教学模式的含义: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

教学策略的含义: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 典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有: 1.接受学习模式与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2.五段教学模式 3.九段教学策略 4.掌握学习模式 5.情景—陶冶教学策略 6.示范—模仿教学模式

典型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与策略有:

1.发现学习模式; 2.支架式教学策略; 3.抛锚式教学策略;

4.随机进入教学策略; 5.启发式教学策略;

6.基于Internet的探究式学习策略

典型的协作学习策略: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伙伴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的定义及方法: CSCL的四种形式:

 实时同地CSCL:学生同处一地,能够面对面的交流。一个协作小组共享一台计算机,或各用一台已联成局域网的计算机策略。外界强加了一个协作平台

 非实时同地CSCL:学生虽同处一地,空间距离没有给交流带来明显的障碍,协作组成员摒弃了面对面的交流的实时同步性,而是采取了异步交流的方式完成协作学习的任务。

 实时远距CSCL:作为远距的,首先要解决的是学习者之间的通信问题,需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 学习者需要在协作组内或协作组间进行交互,以实现协商讨论、协同工作或协同解决问题。

 非实时远距CSCL:作为远距的,首先要解决的是学习者之间的通信问题,需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

学习者需要在协作组内或协作组间进行交互,以实现协商讨论、协同工作或协同解决问题。

研究性学习设计的定义及基本叙述:

 广义: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与方法,适用于所有学科。

 狭义: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研究性学习设计基本叙述:

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是一种课程形态。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而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一定计划和安排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问题:

(1)寻找适合中小学生研究的问题 (2)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3)设计研究性学习的方案 (4)制定组织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5)掌握与研究性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 (6)开发与研究性学习相关的教学资源 (7)跟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8)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 (9)评价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章五

学习环境概述: 1.学习环境是一种场所

2.学习环境是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维持的情况和条件 3.学习环境是各种学习资源的组合 4.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 学习环境的特征: 情境性

建构性

操作性

动态性 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 情境:问题情境、任务情境和社会文化, 资源:

工具:认知建构工具和协作交流工具等, 策略:建模、支架、教练策略等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主要内容: 由六部分组成:

1、问题:问题背景、问题的表征、问题处理空间

2、相关的个案或实例

3、信息资源

4、认知工具:表征工具、建模工具、绩效工具、信息收集工具等

5、会话与协作工具

6、社会/背景支持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的概述,分类, 方法:问题表

矩阵式

算法式

流程图

原理:

教学媒体的概述:是指以传递教学信息为最终目的的媒体,用于教学信息从信息源到学习者之间的传递,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 教学媒体的分类:

 按媒体发展先后分类:传统教学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  按媒体印刷与否分类:印刷型媒体

非印刷型媒体

 按感官分类:听觉型媒体、视觉型媒体、试听型媒体、相互作用型媒体  按媒体的物理性质分类:光学投影教学媒体、电声教学媒体、电视教学媒体、计算机教学媒体

 按技术特点分类 :数字媒体

非数字媒体  几种新型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选择的基本原则:目标控制原则 内容符合原则 对象适应原则 条件满足原则

教学媒体编制的效果原理:共同经验原理 抽象层次原理 重复作用原理 信息来源原理 最小代价原理 人际学习环境设计的概述:

1、人际环境是指在学校中,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学校领导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关系等构成的复杂的人际关系。

2、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人际交互主要有三个方面: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学生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交互。

3、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学生自己由于交流的需要而自发产生的交互,它具有随意性和自发性的特点;另一种是基于某个学习任务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分组而形成的学生之间的交互。

4、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互是人际交互环境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交互纬度。课堂氛围营造策略设计:

 课堂氛围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如拘谨的程度、灵活性、结构、焦虑、教师的控制、主动性以及激励作用等。  课堂氛围可以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课堂氛围营造的策略:民主教学

成功教学 灵活教学

双边教学 交往动机激发策略设计:

1.使学生懂得社会交往的意义和目的

2.教育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处理好奉献于索取的关系 3.帮助学生通过社会交往,正确树立“自我形象” 4.战胜自卑,增加交往的积极性 5.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6.课堂问题行为调控策略设计

章六 评价与测量的关系与功能:

 凡以量的形式获得信息的任何方法都属于测量。评价和评定都可以使用测量手段,而这些手段会涉及使用相关的测量工具,如统计工具等。

 测量与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关系。测量是评价的基础和手段,评价需要借助测量的结果进行判断,而测量也需要评价,评价是测量的目的。

 将测量的过程和结果作为评价的过程和结果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全面的。如现实中考试成绩只是学生评价的一部分! 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评价内容:过多倚重学科知识尤其是课本上的知识,忽略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 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价值;  评价方法: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依赖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 评价主体:被评价者多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互动的评价模式;

 评价重心: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难以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档案袋评价

 学习档案袋的含义

也称为成长记录袋,用于存放学生的学习作品。

国内学者将其定义为:“用于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  档案袋的特征

(1) 档案袋的基本成分是学生作品,而且数量很多 (2) 作品的收集是有意而不是随意的

(3) 档案袋应提供学生发表意见和对作品进行反省的机会 (4) 教师要对档案袋里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 档案袋的类型

五形态: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评价型、以及课堂型 三形态:最佳成果型、精选型和过程型  档案袋的基本结构

观察的信息资料群、作业实绩的标本群、考试信息群  档案袋的建立和使用

确定评价对象 明确评价目的

确定要收集材料的类型以及收集的时间和次数 制订调动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方法 确定为成长记录袋评分的方法 制订评价结果交流与分享的计划 教学系统设计结果的形成性评价 教学系统设计形成性评价的一般过程: 制定评价计划

确定评价对象和评价目标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收集信息的类型和方法以及处理统计数据的技术手段 选择被试并阐明成果的背景条件 实施评价计划 收集评价信息 整理评价信息

处理评价结果——进行评价成果报告

影响形成性评价的一些因素: 环境方面的因素 学习者方面的因素 实施人员方面的因素

形成性评价实施中的其他条件因素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评价的特点:

重视对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呈现的学习过程及学习者的进步的评价 强调基于真实任务的背景驱动的评价 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重视高层次学习目标的评价

章七

多媒体教学软件概述

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它可以用来存贮、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能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并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的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教学特点?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图文声像并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 超文本结构组织信息,提供多种学习路径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基本类型:课堂演示型

学生自主学习型

模拟实验型 训练复习型

教学游戏型

资料、工具型 一般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过程: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包括两大部分的工作,即软件的教学设计和软件的系统设计。

 软件的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基本工作: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确定、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媒体信息的选择、知识结构的设计、诊断评价的设计等。 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系统设计包括封面导言的设计、屏幕界面的设计、交互方式的设计、导航策略的设计、超文本结构的设计等内容。 网络课程概述

网络课程的概念: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开发网络课程的目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 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个性化 合作化 多媒体化 交互性

开放性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

一、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二、选择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三、指导自主学习,组织协作活动

四、确定教学要素关系,形成教学过程结构

五、设计测量工具,进行学习评价

第18篇:小数教学设计课堂总结

篇1:认识小数课堂教学设计

附件4:

课堂教学设计表

学科名称: 授课班级: 三年级 设 计 者: 所在学校: 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设计时间: 2013年6月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分页式模板:

堂教学设计表 篇2:《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第88-89页)。 教材简析:“小数的初步认识”是新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但是,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虽然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但是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却已经不止一次的接触过小数,大多数的孩子对于小数并不陌生,所以说,学生对小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的表示形式,陌生的是它的含义。因此,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小数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选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是直观演示为主,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思维、自学讨论,多种方法有机配合使用。首先以商品的标价作为情境导入,先让学生对这些商品标价中的数进行分类,分为整数和小数两大类,因此也就顺势揭题,接着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小数,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另一方面初步体会小数使用的广泛性。由于学生有一定的购物经历和经验,所 以对商品标价的小数形式,大多能理解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能识别小数,会读小数。

3、通过对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认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小数的读法、小数的含义;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卡片、卷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认识小数。

师:星期天小红和妈妈到超市去购物,可是她看不懂商品上的价格,同学们愿意帮助她认一认商品上的价格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播放超市商品的价格标签,学生读出价格)

师板书:0.40 29.90160.80 师:这些标价它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它们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

师:这些带有小圆点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小数。(板书:??叫做小数)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小数好不好?(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小数。(1)认识小数点。

师:刚才同学们都发现小数当中都有一个小圆点,那么在小数当中的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

(2)学习小数的读法。

师:现在我们知道这些都叫小数,那你们会读这些小数吗? (请学生读出黑板上的这些小数)

师:刚才同学们在读这些小数时,小数点左边的数和小数点右边的数在读法上有区别吗?

组织学生小组议一议。

师引导得出:小数点左边与以前的数读法一样(读几十几),小数点右边是分开读(自己读自己)。

(3)练习读小数。师出示小卡片,让学生依次开火车来读:0.23 1.67.4 12.8590.63 90.6832.4750.3679.604

2、小数的意义。

(1)用小数来表示元、角、分。

师:我们会读标签上的价格了,但是这些价格到底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呢?

(课件出示课本88页的表格)

请学生打开课本88页,把88页的表格填好,看看它们到底表示几元几角几分,然后把每种商品的价格报出来,(要求先读小数,再读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小结: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个数表示 的是(角),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数表示的是(几分)。

(2)用小数表示米、分米、厘米。

师:看来同学们的确了解了用小数表示几元几角几分,那么老师想请大家在我们的书上或铅笔盒里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也有小数存在,小组或同桌也可以讨论讨论。

师:找着了吗?

生;数学书上后面的价钱,铅笔芯上的小数,文具盒····· 师:那么刚才我们同学有说到铅笔芯上有小数0.5,它表示铅笔芯的粗细,也就是0.5毫米,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还有那些呢?

生:米、千米、分米、厘米

(引出长度单位)。

这么多的长度单位,在这里老师想请大家比划一下1米大概有多长,1分米呢?

(课件出示:线段图1)

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那其中的1份就是(1分米),那么它占1米的几分之几呢?(1/10)也就是1/10米。

(课件出示:线段图2)

板书:1分米=1/10米=0.1米

看一看小数点右边的数表示的是什么?(1分米),那么0.1米就是1分米,那3分米呢?

(课件出示:线段图3)

板书:3分米=3/10米=0.3米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3分米可以用3/10米来表示,还可以用小数0.3米来表示,那么请你告诉我0.8米是几分米?0.7米是几分米?5分米是多少米?

生:?? 师:看来大家掌握得还真不错,那大家用手势告诉我1厘米大概有多长?想想1厘米占1米的几分之几?

生:占1米的1/100 师:用分数表示就可以写成1/100米。既然1分米可以用0.1米来表示,1厘米用小数表示应该是多少米?

生:0.01米

板书:1厘米=1/100米=0.01米

师:3厘米如果用米作单位用分数该怎么表示?

生:3/100米

师:如果用小数来表示呢?

生:0.03米

板书:3厘米=3/100米=0.03米

师:18厘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该怎么表示?

生:18/100米

师:用小数来表示呢?

生:0.18米

板书:18厘米=18/100米=0.18米

小练习:同桌之间轻轻地说一个厘米数或说一个米数让对方回 篇3: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出发,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比一比、说一说、议一议的活动中,在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本课教学立足于“结合具体内

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知道十分之几

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能识别小数,会

读写小数。” 为此,本课设计,倾力实现数学教学的二特性:其一是现实

性,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其二是系统

性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包括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和它的读、写法。认识一位

小数和两位小数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它的学习,不仅

为学生准确清晰地理解小数的含义,也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

打下初步基础。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利于学

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本课的知识结构这样有

层次地呈现,体现了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

象,分层渐出,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利于学生学好课本知识。

这部分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

学习了常见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

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

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其教学要求

应注意把握两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

地讨论小数。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

数。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

所接触,但由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特殊表现形式,其意义具有一定程

度的抽象性,学生要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

一现状,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出生活与数学知识的 契合点,利用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重视直观、引导、注重启发,

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内容:人教实验教科书第六册第七单元88——8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

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2)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

小数表示, 会正确的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

的联系。

教学重点 :会正确的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初步

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

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开学了,妈妈给贝贝买了一些文具。我们来看看都些什么呢?

书包45元 彩笔3.50元日记本3元铅笔0.15元

文具盒18元 橡皮0.20元

师:你能把这些文具价钱分成两类?怎么分?

书包45元彩笔3.50元 文具盒18元 铅笔0.15元

日记本3元 橡皮0.20元 师:左边的这组数

48、

15、3,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它们都是整数,

右边的数与左边的数有什么不同? 生:中间多了一个小圆点。

师:对,你们猜猜这个小圆点叫什么?

师:这个小圆点叫小数点,读作:点。板书:“.”叫小数点。

师:像右边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叫做小数点。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些有关小数的知识(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

认识)。

二:读小数。

师:你会读小数吗?请读给同桌听一听。

师:在同学们读的时候,老师发现有的小数,同学们有不同的读法,

如:0.15,有的读成零点一五,有的读成零点一十五,到底那种读法

正确呢?现在仔细听老师是怎么读的,(示范标准读法)你们能象老师

这样读一读吗?

生:集体读

师:你们觉得小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读起来有什么不一样?小数点

左边的数怎样读?小数点右边的数怎样读?师小结小数的读法。

三.理解小数的实际意思。

1、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师:出示课件,昨天,老师在超市看到了一些商品的价格,请同学们 师:这些小数表示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学生回答)

师:小结用元作单位的小数各部分表示的实际意义。

2、寻找生活中的小数。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除了商品价格可以用小数表示外,还有什么地方也用到了小数呢? (指名学生回答)

师:出示课件,问,同学们在干什么呢?王东身高是多少?身高用什么单位表示?(指名学生回答)

师:学生回答后,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认识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和写小数.

1、①一位小数的含义

(课件出示)同学们请看,这是条1米长的线段,现在把它平均分成10份。

师:(指着其中的一段)这一段有多长? (指名学生回答)

生:1分米。

师:1分米占这1米的十分之几米?

生:十分之一米。

师:十分之一米,还可以用小数表示写成0.1米,0.1米的小数点的右边只有一个数字的是一位小数。

师:大家请看,这又是几分米?

生:跟着课件说3分米

师:3分米占这1米的十分之几米?用小数又该怎么表示?(学生独立思考半分钟)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谁能勇敢的给全班同学说一说?

师:(小结)十分之几的数,可以写成几位数?(指名学生回答) ②、认识两位小数的含义

师:1米等于多少厘米?

生:1米=100厘米

师:(课件出示)同学们请看,这是一把1米长的直尺,现在把它平均分成100份。

师:(指着其中的一段)这一段有多长? (指名学生回答)

生:1厘米。

师:1厘米占这1米的一百分之几米?

生:一百分之一米。

师:一百分之一米,还可以用小数表示写成0.01米,0.01米的小数点的右边只有两个数字的是两位小数。

第19篇:解方程的教学设计教学总结

解方程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分析数量关系,自主探究,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能力目标:会列形如ax=c或ax-b=c的方程,并会正确地解答。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形如ax=c的方程; 教学难点:分析、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一、复习铺垫

二、情境导入

三、探求新知

四、巩固拓展 五,全课总结

一、1,解方程。x+30=4

5 x-2=15 x÷3=7 2x=24 2,只列方程不计算。 ①我们班有女生x人,男生30人,男生比女生的2倍少6人。 ②我们班最低的同学身高x厘米,最高的同学身高170厘米,比最低同学身高的2倍少6人。 ③老师买的铅笔为x元,钢笔5元,比铅笔的2倍多1元。 出示例1。 提示观察主图,同学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1.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同学们都很细心,观察得非常仔细。用学过的知识怎么解决黑色皮有多少? 教师提示:数量关系式: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块数=4 2.

小组合作探究解稍复杂方程的方法:

3.

师生共同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1)

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2)

分析、找出数量的之间相等关系,列方程; 3)

解方程; 4)

检验,并写出答案。 1.我们生活的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出示面积为4400万平方千米)世界上最小的洲是大洋洲,亚洲的面积比大洋洲面积的4倍还多812万平方千米。大洋洲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2.

我们不仅生活在最大的亚洲,而且我们国家的**广场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大家想知道它到底有多大吗?出示,故宫的面积是72万平方米,比**广场面积的2倍少16万平方米。**广场的面积有多大?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己完成,老师个别指导。 生1:几名男同学在操场踢足球。 生2:我看到的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六边形。 生3:我还知道白色皮共有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 生4:我还想知道黑色皮有多少块?

小组讨论,小组交流 提示,找数量关系,不知道的量用x表示。 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2x-20=4 ①.生:我们还可以用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块数+4这个等量关系式列方程:2x=20+4,那么可以去先求出等号右边是24,这样我们可求出x=12。最后检验看12是不是这个方程的解。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解方程的步骤: 解:设共有x快黑色皮 2x=20+4 2x=24 x=12 答:黑色皮共有12块。 ②.小组讨论解答较复杂方程的方法并交流。 学生自己完成,并陈述解方程的过程。 说说这道题怎么解呢?学生找数量关系,然后列方程 讨论:在遇到不会解决的问题时要善于利用已知的知识去解决,还要养成检查的良好习惯。 集体交流,个别汇报。 教学前组织两个相应内容的准备练习,为稍复杂的方程做铺垫。 培养学生识图能力,让学生能够看图看懂图,会分析图。 从生活实际引出知识,既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又有助于学生主动从数学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过程注重合作,由组长组织全组成员有序的开展讨论交流,探究活动要求组员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让学生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自身价值。在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中,学生在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既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又可以养成与人沟通,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 当遇到不同情况要用不同的解决方法的时候,让学生们自己感悟遇到什么情况用什么方法解决方法好,提高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复习巩固的良好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方程

(一)

例1:解:解:设共有x快黑色皮 2x=20+4 2x=24 x=12 答:黑色皮共有12块。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①.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②.分析、找出数量的之间相等关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检验,并写出答案。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五年级的数学科教学工作。一学年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自己心爱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本学年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本 班学生,前几年换了好几任数学教师,学生们的数学基础薄弱,普遍对学数学不感兴趣。这个学年,我先是从培养学生坚持自己选自己的作业的习惯入手,并要求每周至少 交一次给老师看。通过学生的的自觉性的培养,我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及一些学生的知识缺陷所在,逐渐摸清了每个学生的基础特点。接着,我有的放矢地根 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如讲数学家的故事,搞一些数学小竞赛,等等,努力营造一个学数学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从思想上逐步扭转对数 学的枯燥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后,我利用各种机会,经常给不同层次学生以成就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快乐。一年来,成效 显著。

二、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在业务上,本人从不以自己多年教学的“丰富经验”自居。本人积极利用各 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钻研教材教法,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我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本班实际,努力贯 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期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课余,我经常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我从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学 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三、关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尽量使每一位学生进步。 亲 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 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轻松交流、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大班教学,纪律是 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我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分层施教与个别辅导 相结合;课余,我让优秀学生与“待进生”实行“一帮一”结对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一年来,学生们原本薄弱的基础,逐步得以夯实,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稳 步提高。

四、成绩喜人,还须努力。

1、取得的成绩。在本人一个学年的努力带动下,本班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改过去的“差、乱”的班级形象,形成了积极向上、乐于进取的新的“班风”、“学风”一年来,本人踏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领导、同事、学生及其家长的良好口碑。

2、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班风学风改观明显,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但部分学生多年来形成的一些不良学习方法和习惯,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学习成绩进 步显著,但许多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今后,本人将继续本着“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继续保 持与学生家长的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把我们的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争取个人成长与学生成长实现双丰收。

执教者:周永秀 芜湖市马塘小学 2014年7月

第20篇:詹天佑教学设计及总结

互联网搜索中的教学焕发着光彩

——在多维整合中教学《詹天佑》 安徽合肥市巢湖市城东小学 陈维道

一、教案背景:

互联网搜索可以把握时代脉搏使整合信息技术的语文教学绽放光彩。互联网搜索及鉴别的能力,其中Internet应用能力、了解如“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

http://www.daodoc.com/。此外,结合我本人整合性研究http://www.daodoc.com/

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通过互联网搜索了解我国的铁路建设特别是高铁建设成就http://zqb.cyol.com/;

2、http://zhidao.baidu.com/。

5、总结这部分内容,朗读重点句子。

6、说话与感悟:以“詹天佑,你是杰出的工程师„„”“我想对詹天佑说„„”“詹天佑你真了不起„„”“开凿隧道的学问„„”或自己想说的其它的感想或收获为起句结合这几段的内容表述。

7、评价小结;詹天佑的爱国精神深深感召着我们努力学习,正因这样,我们许多同学都写出了这么优秀的日记。

六、拓展空间:

1、启发:你知道我国铁路建设的历史和现状吗?

2、各抒已见后小结。

3、结合《品德与社会》教材及课外资源介绍我国铁路建设成就:铁路加速、特快车、直快车、动车http://baike.baidu.com/

2、http://zhidao.baidu.com/。(齐读)

八、观看电影《詹天佑》http://v.youku.com/(安排在第二课时)

九、作业:搜集或关注铁路建设的新闻。

在把握时代脉博中教学《詹天佑》

陈维道

二十多年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师,不知道多少次教学富有爱国教育意义的课文《詹天佑》了,而每次教学之后都会深深感受到自己有所获,有所不获。在新的课程标准引领下再读此文,再教此文,再回顾多年来教学的经历,不禁油然感觉到,这么多年来教学此文,自己一直在试图把握着时代的脉博,力图使语文教学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中实现多丰收,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也为实现自己无愧于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人生理想躬身而行。

八十年代最早教学此课,记得当时自己师范毕业后在一个偏远的乡村中心小学校。教学此课是“在理解──操作──表述中,提高感受语言和表达能力”理解即理解《詹天佑》中的语言文字所叙述和描写的对象或具体事迹;操作就是引导学生画出文本语言文字叙述和描写的对象或做出相关的动作等;表述就是根据操作结果运用自己的语言对文本内容再描述和叙述──虽然所述对象同文本相同,但已使用了个性语言且已融入自己的体会。如:课文中的中部凿井及火车人字形线路上如何行驶等,让学生根据文本描写、叙述画出结构图或演示行驶过程,再看自已画的图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描写中部凿井的具体情形。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再叙述时用词及句子顺序也不会相同,而且用儿童的心理、儿童视角、儿童化的语言在描述。课文儿童语言的缺失,是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障碍。“理解、操作、表述”无疑将弥补这种缺失,让教材文本更具魅力,让学生阅读充

满乐趣和自信。这种表达有一定的文本内容为基础,又经过动手操作,难度不是很大,学生乐于接受,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九十年代,调到一个紧邻淮南铁路线上的一所小学校,教学此课除了沿袭八十年代教学方法,还将课堂向外延伸。虽然应试教育束缚着,但仍然坚持着把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好在当时教师可以自主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因为没有功利、营利之不良目的,纯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而且牺牲了自己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因此家长和学校领导都十分支持。这可能在现在不行了。为了让学生更多了解铁路,我教学完此课后领着孩子们去观察铁道,还请道口的工人讲述道口的学问和淮南铁路建设的历史。通过这样的活动更加深了学生对铁路的认识,并在认识铁路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知识。他们知道了设计淮南铁路的工程师,知道淮南线是当时世界上造价最低而质量又较高的铁路线,也与人字行铁路一样受到国内外的一致赞赏。与课文内容相比,这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搜索在教学中的运用已十分重要。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渐渐感觉到教学此课更应该向更广阔的空间延伸,力求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搜集材料的能力,在一系列的教学环节中使德育得到升华。为此,在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的综合语文活动:

一、在整合数学知识中学习语文:

中部凿井法一段,让学生认真研读,并回顾数学课上的工程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数学应用题,并自编自解。通过自编自解,学生一方面感受到詹天佑的中部凿井法的优点,还为课后写出精彩的数学作文

获得了丰富的材料,而且整合了数学学习,一箭又雕,更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

二、各抒已见中表达心声,培养表达能力

设计不同的问题激发学生表达所想所感所愿。如:我想对詹天佑说;詹天佑你真了不起;开凿隧道的学问等问题,或学生自己选择与詹天佑一文内容相关的话题,各抒已见,并将自己的想法、看法、夸赞等真实地记录下来。对学生的这些成果给予整理、修改、评价、展示等,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更主要的是在这样的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也使爱国主义教育获得了理性的升华:学生字里行间都会闪烁着爱国的情思!

三、全面了解中国铁路建设,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激发远大理想 中国铁路发展日新月份异。引导学生搜集我国铁路建设成就的图片和文字以及视频,这便是开阔学生视野的有效途径,更可以通过眼前的现象开展教育。近几年全国各大报纸上经常刊载铁路建设成就的信息。我一方面剪报收集,一方面上网搜索打印了大量的鲜活的材料。子弹头火车、电气化铁路、动车以及高铁等丰富的图片和文字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视野,让他们在中国铁路建设成就的海洋中汲取着丰富的营养。他们了解了中国铁路历次大提速及提速给社会和经济带来的实惠;他们了解了磁悬浮列车的神奇;他们知道夕发朝至不再是梦想,更能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样的诗句相比较,比较中更加感受到中国铁路的变化及祖国日益的强大。广阔的视野中,学生对祖国建设的自豪油然而产生;新奇的图片及有关文字,让学生产生的写作欲望更自然地让作文教学绽放出鲜

艳花蕾。千篇1律的作文成为陈旧的历史,充满童真富有时代气息的作文铸就了新一代少年儿童的灵魂!

二十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在不同时期教学《詹天佑》的经历中深深地感受到语文课程的真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全新理念及其系列目标,一定会将语文新课程改革引向深入,引领语文学习的返朴归真并迈入更加美好的明天!

教学设计总结
《教学设计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