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美术校本课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2-02 08:32:32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校本课工作总结

校本课工作总结

2014.7

本学期的校本研修工作中,我们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努力钻研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配合新教材、新标准,根据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要求,大力开发校本课程。本学期我主要负责撕帖画的校本课程。在此过程中,我认真研究每一堂课,圆满地完成了校领导交给我们的任务。为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将本学期的海绵纸帖画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海绵纸帖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充分发挥海绵纸帖画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海绵纸帖画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海绵纸帖画的独特价值。在教学中,我利用了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每一节海绵纸帖画课都鲜活生动。在课余,我还指导学生搞学生优秀作品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使学生形成基本的海绵纸帖画素养。

在海绵纸帖画教学中,我们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海绵纸帖画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海绵纸帖画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海绵纸帖画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海绵纸帖画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海绵纸贴画教学常抓不懈。

海绵纸贴画的校本课程,学生在细致入微的海绵纸贴画的过程中品味着成功带给他们的喜悦。一幅幅精致的作品在他们灵巧的小手中诞生。我也由衷地替他们感到高兴,我们必将此项活动坚持下去。

四、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经过加强训练后,所创作的作品显得思维灵活,构思新颖,内容丰富,色彩鲜艳,表现大胆,极具儿童趣味,学生动手的操作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成绩只能属于过去,未来的路还很长,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我会不断学习和创造,不断追求崇高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推荐第2篇: 校本课(纸工)教学工作总结

校本课(纸工)教学工作总结

海浪中心小学

李春波

赵 倩

纸工小组经过一个学期的活动,取得了很多成绩,也反应出了一些不足,现做总结如下。

本学期根据实际情况,纸工班教学内容以纸陶教学为主,纸工课程需要具备开放性、综合性、灵活性,在学生的纸工活动中,需要我们借助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使教学活动充满创造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而这种创造学习正是学生不断探索,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纸工教学过程中,只有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才能把传授知识、发展智能和培养创造性有机统一起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小组合作学习是实践活动的有效组织形式,这不仅有利于课题研究的开展和发挥学生的特长,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与同伴分工合作、提出问题、制订方案、收集信息、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与别人达成一致,学会分享共同的成果等。

学生只有通过一些实际的动手活动,使创造性思维物化,同时也使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实际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再也没有什么比他们完全靠自己创造出一些东西更令其满足,而这些成果能成为他们游戏、学习、生活中的玩具、道具、学具、用具等,会进一步激发其动手制作的热情,学生在一次次动手制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拓展自己的思路,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解决制作中的问题,使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到更充分的发展。

一、活动和成绩回顾

本学期我们组织了很多针对纸工的各级各类比赛如:我们利用班级“巧手苑”每学期更换一次,展示学生的纸工作品,每一次的学生的作品展示都会迎来学生及家长的欢呼和赞叹。学生自豪地指点作品的表情及家长的满意的笑脸使我们深深地陶醉。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学生的表现更为明显。所以,我们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

纸工小组今年还于“六一”参加了环翠区艺术展演活动,活动中学生把学到的制作纸陶的技能和方法充分展示出来。赢得了与会的领导、同行、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我们的校本课程还在探索中进行,不可避免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仍需加强,个别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失控,资源的大量、多样化容易掩盖分析思考过程,一些基础知识容易被忽视等。今后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不仅包括学会运用纸工工艺,更重要的是要对教师进行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的培训,使教师学会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合理地设计教学,传递教学内容,继续组织相关活动,推进实验进程第纵深发展。

实践证明,纸工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了灵活运用各种纸材的基本技能,真正提高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及交往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发掘纸工的多方面教育内涵,以纸工活动为载体,通过动手、动脑,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形成一种内在的健康的审美能力。建构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让更多的孩子手更巧心更灵!

推荐第3篇: 校本课(纸工)教学工作总结

校本课(纸工)教学工作总结

海浪中心小学

李春波

赵 倩

纸工小组经过一个学期的活动,取得了很多成绩,也反应出了一些不足,现做总结如下。

本学期根据实际情况,纸工班教学内容以纸陶教学为主,纸工课程需要具备开放性、综合性、灵活性,在学生的纸工活动中,需要我们借助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使教学活动充满创造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而这种创造学习正是学生不断探索,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纸工教学过程中,只有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才能把传授知识、发展智能和培养创造性有机统一起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小组合作学习是实践活动的有效组织形式,这不仅有利于课题研究的开展和发挥学生的特长,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与同伴分工合作、提出问题、制订方案、收集信息、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与别人达成一致,学会分享共同的成果等。

学生只有通过一些实际的动手活动,使创造性思维物化,同时也使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实际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再也没有什么比他们完全靠自己创造出一些东西更令其满足,而这些成果能成为他们游戏、学习、生活中的玩具、道具、学具、用具等,会进一步激发其动手制作的热情,学生在一次次动手制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拓展自己的思路,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解决制作中的问题,使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到更充分的发展。

一、活动和成绩回顾

本学期我们组织了很多针对纸工的各级各类比赛如:我们利用班级“巧手苑”每学期更换一次,展示学生的纸工作品,每一次的学生的作品展示都会迎来学生及家长的欢呼和赞叹。学生自豪地指点作品的表情及家长的满意的笑脸使我们深深地陶醉。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学生的表现更为明显。所以,我们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

纸工小组今年还于“六一”参加了环翠区艺术展演活动,活动中学生把学到的制作纸陶的技能和方法充分展示出来。赢得了与会的领导、同行、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我们的校本课程还在探索中进行,不可避免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仍需加强,个别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失控,资源的大量、多样化容易掩盖分析思考过程,一些基础知识容易被忽视等。今后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不仅包括学会运用纸工工艺,更重要的是要对教师进行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的培训,使教师学会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合理地设计教学,传递教学内容,继续组织相关活动,推进实验进程第纵深发展。

实践证明,纸工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了灵活运用各种纸材的基本技能,真正提高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及交往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发掘纸工的多方面教育内涵,以纸工活动为载体,通过动手、动脑,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形成一种内在的健康的审美能力。建构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让更多的孩子手更巧心更灵!

推荐第4篇:科学校本课教学工作总结

科学校本课教学工作总结

2009.9—2—2010.7

五星小学孙德刚

我能按照上级的要求和学校的部署,积极参加小学科学课改实验活动,围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的科学理念,积极开展科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开拓科学课外探究活动的渠道。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创设校园科学教育氛围,诱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

1、树立科学探究活动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在实验室内张贴科学家的画像,讲科学家从小喜欢动手实践的事例和他们对于科学探究一丝不苟的精神,感染学生,使他们耳孺目染,为他们以后进行科技探索活动提供动力源泉。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另一方面能起到鞭策其他的同学的作用。

2、整合多种教育资源,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有观察、实验、考察、饲养、种植、制作等,有在课内进行的,也有课内外结合进行的,还有的主要是课后进行的,我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要组织、鼓励学生开展科学课外活动研究,使课内、课外相结合,集体教学和因材施教相结合。通过学生开展的各种科学研究活动,使学生从多方面获到信息,汲取知识,增长才能,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培养良好的科学习惯,使学生潜在智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发展,兴趣爱好得到增强。

为了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种植、养殖活动,我鼓励学生在自家的菜园子里与家长合作,开辟种植园地,园地不大,却是学生的乐园,蔬菜瓜果,四季常青。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种植管理、观察、记录、研究、总结。通过亲身实践,总结种植和养殖的方法和体验,进行各种对比试验,写出了质量较高的科技小论文和实验报告,培养他们从小探究科学的兴趣。

此外, 校内的草地、花坛、绿树,为学生研究植物提供了现成的材料;实验室、活动场所、专用的教学仪器,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校园网络系统、图书室、宽带网和多媒体器材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学生拓展视野、搜集整理资料创造了机会;“红领巾广播站”、科技之窗、实验报告会、展览会,为学生展示才华搭建了舞台,成为热爱科学探究学生的乐园。

3、阅读科普报刊杂志,拓展学生科学视野

为了拓展科学教学活动的内涵,我都向学生推荐一些科普读物,供学生阅读、咨询。并通过学校阅览室宣传国内外、课内外科普教育、科技活动的最新动态,介绍经典的课外科技活动典型案例,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维、善于创新的探究能力。

寒暑假,我们都会布置科学探究作业,包括阅读科学书籍,观看科学教育电视片,参加科技教育活动等,并通过这些活动进行一些科技小制作、撰写一些科技小论文等等,开学后,进行收集评比,对成绩出色的学生给予大力表彰,优秀的科技制作和发明作品等存放在学校的科技教育成果展览室。

4、组织开展第二课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科学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 是为培养未来世纪所需的创造人才打基础,而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中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层次教育。因此,我在实施“五育”并举,全面提高的教育工作中,将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注重营造活动氛围,突出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设立了课外兴趣小组八个,如植物种植、太阳能开发与利用、鱼类活动与天气变化的关系、动植物标本制作、智力七巧板、四驱车、火箭模型、飞机模型

等等。经常开展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启迪了孩子们的潜在智慧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艺术兴趣、培养学生高尚的科学情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

5、参加科技竞赛活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在校内,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安排了形式多样的科学探究活动,有环保知识竞赛,科技小论文评比,手工制作比赛,金点子创意比赛等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探究活动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导的主导作用。我充分关注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意志品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1、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在扎实开展各项科技教育活动的同时,我还不断的思考与探索、提炼和总结,致力于开发和建设具有我校校园特色和使用价值的校本科技教材。这有待于与学校领导共同探讨研究,以便于实施我的计划。

2、建立科技成果展览室,注重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我还要向校领导提出建议:重视活动材料和成果的收集、整理、归档、展出等工作,这些对后期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翔实的材料。目前,需要有科技活动成果展览柜和科技教育档案专柜。利用学校教学开放日向社会、家长和学生开放 。 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获得家长和社会的支持,成为学校、家庭、社会联系的强有力的纽带。

二、几点体会

(一)增强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是提高学生参与科学课外活动积极性基础。

(二)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官功能,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式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是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重要举措。

(四)促进学校与家庭的良好沟通,是科学课外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

(五)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是科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今后的目标:

我要努力工作,为我所喜爱的科学课教学工作奉献我的力量,使科学课的校本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推荐第5篇:美术校本课《树叶贴画》

美术校本课《树叶贴画》教学案例

第五中学 买亚荣

案例简介: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中诞生的新型课程,它为学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点亮学校的办学特色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注重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宁夏有许多可以开发利用的乡土美术课程资源,比如说我设计的《树叶贴画》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结合乡土美术课程资源,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优秀美术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传统的自豪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爱乡之情。

设计意图: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多为学生身边经常听到、看到的一些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乡土文化的意义,体验乡土文化的魅力,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研究教法,用生动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要求变为主动的参与。在手工制作和设计课上主动展示富有个性的创作,而且在调查、研究、探索、实践等一系列美术活动中,使学生掌握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撰写资料的能力以及动手、思考、创造等各种综合能力都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树叶的美丽,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通过欣赏采集树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指导学生掌握树叶粘贴画的制作方法、技巧,利用五彩缤纷的秋叶进行美的再创作,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与创造力,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不同树叶不同造型的设计及制作,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难点:在树叶贴画制作中,培养学生画面的设计及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并压平各种树叶、剪刀、双面胶带等。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

(二)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第五中学处在城乡交接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为我们开展了《树叶贴画》主题创作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不同的叶子有不同的形状、颜色、大小,我们利用这些特点,把平凡而普通的树叶变成一幅不同寻常的艺术作品,这就是树叶贴画。

老师已经把同学们的作品拍成照片,想不想看看自己的作品啊?

2、展示树叶粘贴画激趣

师:让我们欣赏几幅精美作品图片。(教师介绍作品。) 师: 欣赏了这些作品,你想不想动手做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制作创意树叶贴画吧!(板书课题)

(三)观察讨论 探究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学案:

师:通过制作树叶贴画,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少吧,老师来考考你。 生:开始做。 生:(交流)

2、学生介绍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教师演示板书步骤。

其他学生补充,归纳总结:

构思——选叶——涂胶——粘贴——装饰 师:在制作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或者你觉得哪一步最难?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

生:(回答)

师:其实,每个步骤都是需要技巧的,老师先来制作一幅海底世界,注意观察制作步骤,用到哪些工具,怎么运用的。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师:你学会了吗?你想不想动手试一试?下面我们就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一幅树叶贴画。

(四)合作实践 互动探究

1、确定创作主题。

师:同学们小组讨论,你们想设计一幅什么样的树叶贴画来表现你的创意呢?小组开始讨论吧。 生:(生交流)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师:看来每个小组都有很多想法,都有不同的创意主题,那就赶快看看我们的创作要求吧!

(1)小组长分好工,合作完成一幅贴画。 (2)及时将用完的材料收起来,保持桌面卫生。 (3)用最简洁的语言给贴画加一段解说词。 师:带上你的专心、细心、耐心,开始创作吧!

(五)作品展示 交流提高

师:在制作的过程中,你又有哪些经验与大家分享呢? 生:(回答)

师:有的小组完成的很快,谈谈你们的经验。 生:因为我们组长分工明确,所以完成的快。 生:因为我们很团结……

师:正是因为你们有这些经验,你们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作品。下面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你们的作品,请你用最美的语言进行介绍,争取所有的同学都喜欢它。 生:(介绍作品) 生:……

师:现在,台下的同学当评委。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你想对哪幅作品提点建议呢?谁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回答问题)……

师:各小组带着同学们的建议回去,课下进一步完善好自己小组的作品。 小结:欣赏了同学们的作品,老师禁不住要把掌声送给你们。同学们的作品都很独特,那是你们动手又动脑的结晶,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吧!

(六)谈收获,课堂小结

师:学习了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预设生1:我学会了制作树叶贴画。

预设生2:我知道了小组合作很重要,每个小组成员要齐心协力才能很好的完成作品。

…… 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通过树叶制作出了这么美的树叶贴画,这就是劳动创造美的真谛。世界上一切都离不开劳动,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们勤于动脑、肯动手就一定能发现美,创造美。好了,这节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创意树叶贴画

构思——选叶——涂胶——粘贴——装饰

推荐第6篇:校本课教学设计

倾听花开的声音

让勤奋成为理想腾飞的翅膀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通过名人和身边的同学刻苦学习的故事,引导教育学生用适当的 目标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形成正确的得失观。

活动形式:辨析故事、学习榜样、情境体验、讨论交流。 活动过程:

一、畅谈理想

师:同学们,你们长大了都想干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我们的 理想好吗?(集体交流)

二、选择行为

师:同学们的理想都非常好。几乎每一个人在小时候都有自 己的梦想,但长大后有人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有人却往往不敢朝着 目标前进。这是为什么?因为理想是遥远的,它不是奋斗一下就能实 现的,它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为了实现理想,我们现在要做哪些准备? 对,要实现理想,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现在学好本领,为将来打好 基础。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刻苦学习的感人事迹。伟大的文学家郭沫若 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二、故事启思

要求:认真听故事,听完后回答:(出示问题) 郭沫若开始学历史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 他是怎样克服的? 他都读了哪些书?是怎样读的? 你佩服他哪一点?

三、寻找身边榜样

1、师:在我们班,也有许多学习认真刻苦的同学,你认为谁是 你学习的榜样?他(她)有哪些优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榜样, 发掘优点,可从抓紧时间、学习效率、自制力强等方面考虑。)和榜 样相比,你存在哪些问题?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

四、情境体验 倾听花开的声音

1、观看情景故事:(播放课件) 情景一:自习课上,老师布置了作业,芳芳刚写了一点,就玩起 新买的橡皮来。,觉得写不下去了,就不再写了。 情景二:东东从外地转来,由于教材不一样学习一时跟不上,便 对学习失去了信心,经常抄同学的作业。

2、提问:芳芳和东东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是怎么做的?他们这样 做有什么结果?当学习遇到困难时应该怎么做?

3、集体交流。

4、小结: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要向郭 沫若爷爷学习,刻苦读书,遇到困难尽量克服,这样才能取得优异成 绩。

5 再看情景故事:(播放课件) 情景三:小红在家写作业,看到小朋友在外面跳皮筋,她也扔下 作业去玩了。 情景四:萍萍在家边看喜爱的动画片边写作业。

6、提问:小红和萍萍在遇到诱惑时是怎么做的?他们应该怎样 做?他们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7、集体交流。

8、小结:学习是艰苦的,会遇到各种困难和诱惑,要想获得真 知,就必须下苦工夫学习,克服各种困难,抵制住诱惑。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创造条件努力学习才成 材的,我们身边也有刻苦学习的榜样,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珍惜现 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做一名好学生,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树立信心, 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五、赠送格言。

1、少年不知勤学早,老来方悔读书迟。

2、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

3、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推荐第7篇:体育明星校本课工作总结

《体育明星》校本课工作总结

海浪中心小学

李春波

关丽文

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从学校悠久的文化积淀,从学生的兴趣、需要、情感和个性出发,编定了适合我校及学生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体育明星》,并开设了课程,自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校在管理实施中取得成绩予以总结。

一、情感激励,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1.名人激励

向学生介绍一些体育明星的成长历程和辉煌成绩以及轶闻趣事,如篮球名星美国的乔丹、奥尼尔,足球名星巴西的罗纳尔多、英格兰的欧文、贝克汉姆。特别向学生介绍我国奥运会冠军的辉煌成绩和他们为国争光的奋斗足迹,如乒乓球名将邓亚萍,跳水名将伏明霞、田亮、熊倪,举重冠军我省运动员占旭刚,以及我国第一块奥运会金牌得主许海峰等等。

2.健身佳话

民利用自已学校身边经常参加锻炼的生动事例鼓励学生,如我们宁安市的一位老师傅,每年坚持冬泳,精力充沛,身体强壮,生活愉快。此外,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反方面的事例,如一些大学教授,科学家英年早逝的现象,树立炼好身体为社会作出自己更多贡献的理想。这样把体育锻炼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并能长时间的保持这种兴趣。

3.体坛趣事

通过对体坛趣事了解,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从六十九年前刘长春一人独闯奥运会,到四十九年前新中国体育健儿把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擎起在赫尔辛基奥运会上空,到十七年前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一枪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零的突破。

二、精心设计,营造良好的参与氛围 1.精心备课,改变教师形象。

用积极性语言,挖掘学生在活动中的“闪光点”给学生以鼓励、赞许、肯定。在学生练习中发现错误,耐心指导,拉近与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师生之间关系是改变教师形象的基础。

2.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3.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参与能力

总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语言激励和技能指导,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和舞台,让他们在体育明星的激励,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积极锻炼,健康成长。

推荐第8篇:美术装饰画校本课活动计划

07—08学期美术装饰画校本课活动方案

美术组 王晓炜

一、学生分析:

七、八年级的学生基本都是绘画的爱好者,而且他们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思维力、表现力,对外界事物都有一定的感知。在这部分学生中,他们的作品用笔大胆,想法创新,可以带动其他的美术爱好者,也有少部分学生基础差,对美术知识掌握极为缺乏,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精心辅导。

二、奋斗目标:

本学期在积极探索办学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审美观。通过对美术特长生与一般学生的培养,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装饰画技能、技法。

三、活动人员:

七、八年级装饰画兴趣班的同学。约39人

四、活动内容:装饰画——欣赏、制作、评论。

五、活动时间:每周的周二下午第二节课、周四下午第三节课。

六、活动地点:美术教室。

七、活动要求:带好相关工具、资料。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美术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美术学习无关的事,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周:黑白装饰画(风景讲解一)

第三周:黑白装饰画(风景练习一)

第四周:彩色装饰画(风景讲解二)

第五周:彩色装饰画(风景练习二)

第六周:黑白装饰画(花卉讲解一)

第七周:黑白装饰画(花卉练习一)

第八周:彩色装饰画(花卉讲解二)

第九周:彩色装饰画(花卉练习二)

第十周:黑白装饰画(动物讲解一)

第十一周:黑白装饰画(动物练习一)

第十二周:彩色装饰画(动物讲解二)

第十三周:彩色装饰画(动物练习二)

第十四周:黑白装饰画(人物讲解一)

第十五周:黑白装饰画(人物练习一)

第十六周:彩色装饰画(人物讲解二)

第十七周:彩色装饰画(人物练习二)

第十八周:装饰画(建筑练习)

第十九周:整理,制作展版。

第二十周:向全校师生展出作品。

推荐第9篇:小学一年级校本课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校本课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作为古诗文学习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会在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重建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古诗,不仅很快就可以熟记成诵,而且会感到很大兴趣,在学诗的同时学到很多有关历史、地理及文化方面的各类知识,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无穷。为此,我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新的科学教育、课程理念作支撑,实践校本课程《古诗诵读》,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人文素养。着力创建“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班级特色。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记忆力的快速发展时期,但他们的记忆仍以机械记忆为主,好奇心强,有一定的模仿能力; 但是进入学校不久的学生,他们的识字量还比较少,对阅读的规律和方法也知道得很少,因此在阅读方面存在较大难度,不能初步读出文中所表达的情感,能够逐步提高,但仍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内容:

每周一诗(文),知道作者,简单了解诗意,掌握诵读节奏,并能熟读成诵咏 鹅悯 农春 晓

(唐) 骆宾王(唐) 李绅(唐) 孟浩然

鹅, 鹅, 鹅,锄禾日当午,春眠不觉晓,

曲项向天歌,汗滴禾下土.处处闻啼鸟.

白毛浮绿水,谁知盘中餐,夜来风雨声,

红掌拨清波.粒粒皆辛苦.花落知多少.登鹳雀楼静夜思赋得古草原离别

(唐)王之焕(唐)李白(唐)白居易

白日依山尽,床前明月光,离离原上草,

黄河入海流.疑是地上霜.一岁一枯荣.

欲穷千里目,举头望明月,野火吹不尽,

更上一层楼.低头思故乡.春风吹又生.

寻隐者不遇江上渔者悯 农

(唐)贾岛(宋)范仲淹(唐)李绅

松下问童子,江山往来人,春种一粒粟,

言师采药去.但爱鲈鱼美.秋收万颗子.

只在此山中,君看一叶舟,四海无闲田,

云深不知处.出没**里.农民犹饿死.

江 雪绝 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柳宗元(唐)杜甫(唐)王维

千山鸟飞绝,两个黄郦鸣翠柳,独在异乡为异客,

万径人踪灭.一行白鹭上青天.每逢佳节倍思亲.

孤舟蓑笠翁,窗含西岭千秋雪,遥知兄弟登高处,

独钓寒江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庐山瀑布游 子 吟敕 勒 歌

(唐)李白(唐)孟郊敕勒川, 阴山下,

日照香炉生紫烟,慈母手中线,天似穹庐,

遥看瀑布挂前川.游子身上衣.笼盖四野.

飞流直下三千尺,临行密密缝,天苍苍, 野茫茫,

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恐迟迟归.风吹草低现牛羊.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四、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初步了解诗文大意以及所蕴涵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古代优秀文化,加强文化修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并循序渐进提高诵读水平。

2、在生活中引导学生见景吟诗、见物吟诗、表情吟诗、叙事吟诗,增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升华对生活的认识。

3、要让学生在习作中运用古诗文,给诗句赋予一种新的表达内容和感受,从诗句原有的意境中跳出来,从更新、更广的角度去理解、感悟古诗文。

五、评价工作安排

1、评价的一般原则

(1)正面评价。评价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所表现出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每一步的想象,激励和维持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重视过程。重视在过程中的评价,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参与、体验情况,强调让学生自己来改进学习。

(3)重视体验。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悟和体验,而不是一般地接受别人所传授的经验,能够进行创新。

2、评价的主要内容

(1)对古诗学习的态度。

(2)对有关古诗知识的理解。

(4)对古诗的朗读和背诵。

3、评价方式

(1)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2)教师评价与家长的评价相结合。

六、教学措施:

1、教师准确把握文中情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2、变换多种形式诵读,让学生更好感知古诗文朗读技巧。

3、通过积累古诗文,提高学生记忆的广度,相应增加识字量。

七、教研专题及研究措施

教研专题:在古诗学习中渗透德育

研究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程理念,深钻教材,吃透教材,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在教学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在课堂上尝试师生互动,转变观念,由单一的师生问答转变为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合作解决问题。

(3)在班上建立分工明确的学习小小组,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交流讨论,实现

以优带差的良好效果。

(4)围绕专题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在实践中发展、提高。

八、教研课安排

教学内容:《游子吟》时间:第十五周

九、个人业务学习安排

1、每周用一定的时间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并做好读书笔记,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

2、广泛阅读教育教学杂志,了解新的教学动态,学习他人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3、向身边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丰富提升自己的教学技巧,提高教学效率。

4、学习儿童心理学,做好学生的心理研究和实验,探索新一代儿童的心理,写好工作随笔。

十、学科实践活动安排

1、“给诗人的一封信”活动

2、寻找诗人的足迹

3、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成才故事或悲凉的人生

4、制作诗文卡

5、背诗大王擂台赛

推荐第10篇:小学三年级校本课工作计划

(校本)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2010-2011学年度三年级上学期

任课教师: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巩固和完善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含义的理解,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

2、深入学习、介绍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培养学生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3、引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学习人类先进道德,学习做人的道理,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二、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学生大多对于一些名字生疏的节日具有一些模糊概念。所以,在小学三年级学生中,应该加深学生的节日文化的内涵上的理解。

三、学习内容:

1、学习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饮食文化和节日的由来。

2、背诵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词,并能够理解诗词内涵。

3、结合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渗透节日文化,培养学生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传统节日的感受和理解。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做好备课工作、采取多种形式的上课模式。

2、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贯彻启发原则,采用尝试、暗示等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

3、充分利用图片、范画、及投影仪、录音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4、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第11篇:小学一年级校本课教学计1

小学一年级校本课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作为古诗文学习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会在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重建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古诗,不仅很快就可以熟记成诵,而且会感到很大兴趣,在学诗的同时学到很多有关历史、地理及文化方面的各类知识,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无穷。为此,我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新的科学教育、课程理念作支撑,实践校本课程《古诗诵读》,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人文素养。着力创建“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班级特色。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记忆力的快速发展时期,但他们的记忆仍以机械记忆为主,好奇心强,有一定的模仿能力; 但是进入学校不久的学生,他们的识字量还比较少,对阅读的规律和方法也知道得很少,因此在阅读方面存在较大难度,不能初步读出文中所表达的情感,能够逐步提高,但仍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2、指导学生欣赏诗句,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把诗文诵读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诵读兴趣和综合素养。

四、教学内容:

每周一诗(文),知道作者,简单了解诗意,掌握诵读节奏,并能熟读成诵

咏 鹅悯 农春 晓

(唐) 骆宾王(唐) 李绅(唐) 孟浩然

鹅, 鹅, 鹅,锄禾日当午,春眠不觉晓,

曲项向天歌,汗滴禾下土.处处闻啼鸟.

白毛浮绿水,谁知盘中餐,夜来风雨声,

红掌拨清波.粒粒皆辛苦.花落知多少.登鹳雀楼静夜思赋得古草原离别

(唐)王之焕(唐)李白(唐)白居易

白日依山尽,床前明月光,离离原上草,

黄河入海流.疑是地上霜.一岁一枯荣.

欲穷千里目,举头望明月,野火吹不尽,

更上一层楼.低头思故乡.春风吹又生.

寻隐者不遇江上渔者悯 农

(唐)贾岛(宋)范仲淹(唐)李绅

松下问童子,江山往来人,春种一粒粟,

言师采药去.但爱鲈鱼美.秋收万颗子.

只在此山中,君看一叶舟,四海无闲田,

云深不知处.出没**里.农民犹饿死.

江 雪绝 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柳宗元(唐)杜甫(唐)王维

千山鸟飞绝,两个黄郦鸣翠柳,独在异乡为异客,

万径人踪灭.一行白鹭上青天.每逢佳节倍思亲.

孤舟蓑笠翁,窗含西岭千秋雪,遥知兄弟登高处,

独钓寒江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庐山瀑布游 子 吟敕 勒 歌

(唐)李白(唐)孟郊敕勒川, 阴山下,

日照香炉生紫烟,慈母手中线,天似穹庐,

遥看瀑布挂前川.游子身上衣.笼盖四野.

飞流直下三千尺,临行密密缝,天苍苍, 野茫茫,

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恐迟迟归.风吹草低现牛羊.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五、评价工作安排

1、评价的一般原则

(1)正面评价。评价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所表现出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每一步的想象,激励和维持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重视过程。重视在过程中的评价,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参与、体验情况,强调让学生自己来改进学习。

(3)重视体验。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悟和体验,而不是一般地接受别人所传授的经验,能够进行创新。

2、评价的主要内容

(1)对古诗学习的态度。

(2)对有关古诗的理解。

(3)对古诗的朗读和背诵。

3、评价方式

(1)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2)教师评价与家长的评价相结合。

六、教学措施:

1、教师准确把握文中情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2、变换多种形式诵读,让学生更好感知古诗文朗读技巧。

3、通过积累古诗文,提高学生记忆的广度,相应增加识字量。

七、实践活动安排

1、制作诗文卡

2、背诗大王擂台赛

3、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成才故事或悲凉的人生

第12篇:海联小学诵读校本课工作总结

撇去浮华 返璞归真

——海联小学诵读校本课工作总结

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道德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现将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情况总结如下:

一、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走进海联小学的大门,漫步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篇篇国学经典、一行行名言,我们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和角落,用诗文、诗画的名言

佳句装点教育墙壁。走廊里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警句遍布各个楼层,真正做到了“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学生走到哪里都有经可读,有诗可诵”。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中,学生树立的是信念,陶冶的是情操,铸造的是品格,升华的是心灵。

二、开展经典诵读系列活动

为了让读经诵诗活动深入人心,确有实效,学校把它和日常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了一系列经典诵读活动。

(一)开展“五个一”主题活动:

1、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开辟“经典一刻钟”,由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共同研读诵读教材。

2、在升旗仪式上开辟“经典诵读之窗”,由语文老师轮流带领全

校师生进行集体诵读。

3、在每节语文课前开辟“经典3分钟”专栏。在3分钟的读经诵诗时间里,师生或高声朗诵,或低声吟读,千古美文不绝于耳,形成了班班闻书声,生生沐书香的氛围,师生们在尽情诵读或入情倾听中体会到了生命的温润与壮美。

4、每天进行1次诵读活动。每天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抄写一条经典,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经典。

5、每月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月度“诵读之星”。利用校园是艺术节开辟诵读专场,给学生创造展示的舞台。

(二)构建学习网络:

1、营造浓厚国学诵读氛围,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我们除了在校园内、教室内外墙壁、走廊里建立图文并茂的经典长廊,还创编了海联小学诵读校本课程。老师们还利用思想品德、语文、社会与生活等在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如思想品德课中的经典故事、语文教材的名篇佳作、等。教师不失时机,抓住切入点,巧作引导,对学生产生了细雨润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2、开展“书香家庭”评比活动,让家长参与学习。为使这项活动扎实开展,学校特举办了华润小学亲子诵读活动。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家长和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了小手拉大手、大手携小手的经典诵读新格局。

(三)积极组织比赛,以赛促学。

1、学生经典诵读比赛。为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发扬中华民

族的传统美德,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现同学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我校每学期都要举行经典诵读比赛。我校低中高年级分别以《三字经》《弟子规》“爱我中华”诗歌作为诵读比赛的内容。通过朗诵比赛,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祖国山河的壮丽,物产的丰富,民族的多样,成就的伟大,更加坚定了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2、我与经典同行征文比赛。为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传承经典,我校开展了我与经典同行的征文比赛。每期交上来的文章有数百篇。孩子们虽然文笔稚嫩,但是字里行间充分展露出孩子们学经典学明事理的那份激动与自豪。小学生们稚嫩的身影到处闪现着美德的光芒,家长们绽开的笑脸洋溢着感动和振奋。

3、我与经典同行手抄报比赛。为更好地展示各班前期的经典诵读成果,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读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最爱。 我校举行了我与经典同行手抄报评比活动,收到各班选送的优秀作品共一百余幅。同学们展示的作品形状、大小不一,图案各异,立意新颖,这些作品除了制作成各种图形外,还在表面上写上经典的名句,绘上与名句相配合的精美的图画。学生们看到后赞不绝口。

4、开展假期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每逢假期都会为孩子们组织主题鲜明的读书活动。提出读书倡议,给孩子们拟定了学习内容,还引

导学生制定适用于自身的学习计划,并将自我读经评价机制融入其中,使孩子读经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

5、家庭亲子背诵活动。孩子和家长一起背诵,做好家长沟通工作,取得家长们的认同与支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实际最后的结果也证明这一步环节的重要性。活动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都须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忱。有些家长不但有热诚,而且真的和小孩一起读、背,互相考试比赛,虽然很多时候都是大人输,但大人也因此而温经受益,而且一家兴致高昂,是最好的亲子活动。

三、与生同读一起成长

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作为教师有了广博的文化,才能有深厚的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在教学中才能有灵气。我们也大力提倡全体教师读经典。

诵读经典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需要从现在起日积月累,奠基丰厚的智力背景和人生底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诵读中华经典之路上,我校师生必将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行进!争取使每一位孩子在千古美文的熏陶下,切实丰富人文素养,学校进一步创建人本文化氛围,为学生明天的幸福人生奠基!

第13篇:校本课总结

校本课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的校本课程,重点在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明白在校园中,社会上为人处事的道理,树立远大目标,做一个有志向,懂礼貌,高品德的新世纪中学生,回顾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情况

1、依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

作为一门实验课程,对于教材,我并不十分熟悉,加之学生没有教材,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认真研究教材内容,严格按照国家下发的课程标准,制定相应授课计划,力求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

2、认真备课

本门课的重点内容在于思想品德教育,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思想意识和身心都在发生很大变化,如何引领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成为本门课的重点,为此,我大量阅读心理学教材,利用网络搜索案例,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力求在课上完成授课任务,并获得相应效果

3、精减作业,全批全改

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给考察性学科让路,本学期,我尽量减少学生作业量,尽量避免课下布置作业,并做到全批全改,了解每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思想发生的变化

4、利用网络资源,开拓课程知识面 本课程开放性较大,学生思维活跃,为应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我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并随时更新自己在授课中的反思,取已之长、补己之短

(二)经验和体会

作为一门费考试科目,要想让学生获得知识,就必须利用好上课时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是本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学期,在授课过程中,我引入大量实例,加强与学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问题和教训

1、部分学生仍存在对学科的偏见心理,对本门学科的学习从思想上不重视

2、因没有考试压力,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巩固效果较差

3、由于社会现实的原因,学生对学过的一些内容无法应用于实践

(四)今后努力方向

1、进一步研究教材,做到细备精讲

2、研究学生心理,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努力使学生主动学习

3、重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一年的时间,我陪伴着七年级学生完成了本门科目的学习,有得有失,更多的是看到学生的成长,今后,我会再接再厉,完成好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

第14篇:校本课总结

思想品德校本课课教学总结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周万良

本学年来,我有幸接触了新课标新理念指导下的思想品德课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给我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诸多感受,使我对新教材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下面对本学期教学工作 以下总结,具体如下: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着“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说教式”的现象,学生成了被灌输的“容器”。要使这一问题得以改变,必须扬弃传统的思想政治课那种说理型、灌输型的呈现方式,代之以活动型、探究型的新的呈现方式,于是我在课堂教学上做了以下探索:

第一、根据教材中的每一课的四个板块,即“探究园”、“心灵(或法律)导航”、“实践与评价”、“阅读与感悟”。灵活机动的采用多种教学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感知、体验、领会、探究学习内容,探索学习方法。并让课堂的评价方式呈现多元化,如学生自评、他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等,尝试探索一种新的学习评价方式。

第二、我在教学中依据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根据学校学生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使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例如,初二年级的教材把“学会学习”这一单元内容放在最后,我在教学中进行了调整,将其提前到开学初期、做为继“走进中学”后的第二单元来学习,这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尽快适应中学学习生活,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在本学年的教学中我较多地运用了学生阅读、思考、交流,从中获得感悟,得到结论的教学方式;同时将讲台对学生开放,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社会调查,制作课件,课堂上台演示讲解,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变为教学的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当代的中学生在心理上乐于接受新事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尝试用播放音乐、演唱歌曲、让学生自导自演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小品等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共鸣,引起学生的思考,活跃气氛,积极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通过学习探究,自己去感悟生活中的一个道理。事实证明课堂上,老师越是“放手”,学生的思维就越活跃,越能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课堂上学习的效率就越高,所感悟的道理就越深刻。本学年的教学工作,我感受到不同以往的教学理念: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鼓励学生质疑,提倡合作探究,设立小组学习记录本,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

思想政治新教材是以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或生活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基于此,在本学年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课后实践,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课堂的小故事、小品、情景研讨,课后的社会调查、小报制作、写感想、演讲稿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从而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教材的课堂教学,有老师说犹如“放风筝”,要求教师既要放飞学生,让学生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又要在学生将要失控时把学生“拢”回来,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艺术。新课程观对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需要不断学习和锻炼,具有一定的驾驭课堂、调控课堂的能力。

总之,作为政治课改教师,我一定与时俱进,与学生一起成长,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第15篇:校本课心得体会

校本课心得体会

张炳德

校本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作为学校特色化、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展望今后的校本课程开发,有两点值得大家关注:

(一)学生的兴趣是校本课程的生命力。

校本课程开发值得警惕的一个现象是,许多学校的开发思路定位不准,大部分学校把开发思路确定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创办学校特色的抓手;二是根据教师的特长来考虑学校该开什么样的课程。这样做,也无可非议,但如果换个角度思考,就有问题了,即我们把学生放在什么样的位置,开发的校本课程学生喜欢吗?学生需要这样的校本课程吗?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开发的校本课程是为了满足大人们的需要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就值得反思了。

(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校本开发的重要因素。

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课程开发是互动体,一方面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有一批具备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参与和支持,目前正是由于缺乏教师的支持,而使得校本课程开发举步维艰。在调查中发现,百分之四十四的教师因为自己在课程意识与开发能力上的欠缺,拒绝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另一方面,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也是教师培养自己的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建立有效的机制,使教师专业发展与

校本课程开发同步十分重要。从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案例来看,那些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的确在开发中得到了较好发展,他们的成长除了得益于学校矢志不移的培训外,更大的原因是在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中,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实践、反思,使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了一次质的飞跃。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种回应,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积极参与国家创新工程,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促使学生和谐发展继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培养和造就“创造新世纪的人”的一项基本建设。目标指向明确、内容多样、课程设置灵活的校本课程能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众多的课程的选择中得到个性发展的及时补偿,在选择中发现潜在能力的火花,在选择中培养学生的信息采集和加工的能力,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学会生存。这些,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

第16篇:红鞋子校本课

《红鞋子》

一、初识作品

《红鞋子》共收录了汤素兰的近四十篇中短篇童话作品,其中大多为其获奖作品,如最为著名的《狩猎奇遇》《住在摩天大楼顶层的马》《女孩和栀子花》等等。汤素兰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构思精巧,语言清新优美,能从平凡的一花一草、一事一物中提炼出深刻却浅显易懂的人生哲理,借文学的手段加以表达,让小读者在阅读这些的童话过程中,感受美好,认知世界。

二、作者介绍

汤素兰(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短篇童话集《奶奶和小鬼》,专著《童话的诞生》,中篇小说《黑色山恋》,散文组诗《野雨》《梦之音》《难以诉说》,中篇童话《大嘴巴小鬼》《恐龙的朋友》,系列童话“笨狼的故事”(四部)和“小朵朵”,长篇童话《阁楼精灵》《小老虎历险记》《寻找快乐岛》等,童话作品多收入“汤素兰童话花园”。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海峡两岸童话征文佳作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首届张天翼童话寓言大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全国优秀少儿读物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福建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

三、故事梗概

红鞋子的故事说的是需要伙伴。红鞋子的伙伴就是另外一只红鞋子。两只红鞋子在一起,我们才看得见“走路”,甚至看得见“奔跑”。在那样的时候,它们真是神气和抖擞的,不要说软和的草地,就是坑坑洼洼的路,从小河的这一边向那一边跳跃过去,它们也都会说我们要试一试!非要试一试!结果全部成功了。它们说不定还向往崎岖的山和更加艰难的沙漠,它们说,是的,我们向往的,我们向往的!就往那儿走去。这是红鞋子的理想,红鞋子的使命。 但是现在,红鞋子是忧愁的,因为只有一只红鞋子,另外的一只到哪儿去了呢?孤零零的时候,别说鞋子是无所作为的,一个人也会傻头傻脑,无精打采,没有灵感,智能减少了好多。生命不能孤零零。人不能孤零零。 小老鼠来的正是时候。 小老鼠是为了压在红鞋子鞋跟下面的半块饼干而来的,可是红鞋子却因小老鼠的到来,找到了丢失,找到了盼望。它们是两种很不一样的东西,可是它们竟然也可以从隔阂到后来的有了理解。你想象一下,一只小老鼠领着一只红鞋子走在路上去找另外一只红鞋子的情景会是怎样生动,怎样有趣,还有微微的诗意,微微的哲学! 我们就阅读着,感受着吧。期待着这些洋溢着温煦气息的心灵成长故事能启迪单心最真诚的一面,引领孩子们去触摸,去体会“分享”、“关怀”、“友谊”、“承受挫折”、“接受自我”等许多需要我们用一生去细细感悟的宝贵的心理品质。

三、精彩书摘

小老鼠听见小女孩在跟妈妈说话:“妈妈,我的红鞋子找到了,它没有丢,就在外面呢!”

妈妈说:“没有丢就好,把它放到门廊下的鞋架上,和另一只红鞋子放在一起吧。”

两只红鞋子并排躺在鞋架上,一只红鞋子轻轻地对另一只红鞋子说:“我可真想你呀!”

“我也想你!”另一只红鞋子轻轻地回答。

“是一只小老鼠陪我回来找你的!”

“应该好好谢谢那只小老鼠。”

“是呀,应该好好谢谢它„„”

两只红鞋子轻轻说话的声音非常好听,小老鼠躲在垃圾桶里,静静地听着,一动也不敢动。

夜里,这只垃圾桶被环卫工人运到了城外。

小老鼠从垃圾桶里爬出来,踏着银色的月光,慢慢朝森林边的树皮小屋走去。

它的心里有了一点儿空空的感觉,这感觉和饿了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它头一次发觉独自走在路上原来是这么安静,简直太安静了。它想,要是这会儿,树皮小屋里有一只小老鼠在等待着它回家,该多好哇!

四、看看你熟悉哪些故事?精彩片段赏析

1、

2、

3、

4、

五、读书时你用心吗?针对书中描写的细节,出题考考大家吧!

看谁题出得有水平,看谁回答得精准!

六、读完此书,你有哪些感想呢?写一写吧。

《红鞋子》读后感

(一)

今天我读了一本叫《红鞋子》的书,书中的主人公是红鞋子和小老鼠。

小红鞋子和它的主人走散了。小红遇到了小老鼠,小老鼠和它一起去找另一只红鞋子。小红鞋胆小如鼠,而小老鼠却胆大包天。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相互鼓励,最终,红鞋子终于找到了它的主人,它也变得大胆了起来。读到这我想我不能像书里的小红鞋一样胆小。

有一次,我到爷爷家吃饭。我和妈妈在小区健身处玩荡杠,可我不敢跳下来,心怦怦的乱跳,手心里冒出一把汗,我的脚却在微微颤动,到后来由于实在太怕还是灰溜溜的爬了下来。看见别人比我小的也从上面跳下来,为什么我比他们大反而不敢呢?是不是他们有林冲的豹子胆?难道我一生下来就是胆小鬼?不,不是他们有林冲的豹子胆,也不是我一生下来就是胆小鬼,而是我克服不了心中的恐惧。这时我想起了小红鞋它一开始也很胆小,但是它在小老鼠的帮助下经历千辛万苦,最终找到了另一只鞋子。我对自已说:“相信自已我一定行,我是最棒的”。于是,我再一次重新上去并鼓起勇气跳了下来,虽然来了个狗吃屎,但妈妈还是鼓励说:“很好,你努力过,不管结果如何,妈妈你喜欢哪个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写什么? 为什么你会喜欢? 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比什么都开心。只是你跳下的时还没有掌握技巧,你多练几次一定会成功的。”就这样我又试了几次,果真每跳一次都信心百倍。

这本书告诉我一个道理,我们在遇到困难要勇敢、自信,而不能胆小、退缩。

红鞋子读后感

(二)

昨天,我看了一本书名叫《红鞋子》,有一只红鞋子丢了,它在寻找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只住在树皮小屋里的小老鼠,小老鼠收留了它,晚上,它们谁也睡不着,后来,小老鼠钻进了红鞋子里,大家才香香地睡着了。第二天早晨,红鞋子要回城,小老鼠陪它去,在路上,它们遇上了一只猫,红鞋子用硬硬的鞋帮打向猫,小老鼠乘机钻进了垃圾桶。听着响声,小女孩出来了,啊,我的红鞋子没丢呀,于是,小女孩把红鞋子放在了鞋架上,和另一只红鞋子放到了一起。垃圾车来了,载着垃圾桶向郊外的方向驶去,小老鼠在垃圾车上若有所思,它想:要是我的树皮小屋里也有另一只小老鼠在等着我,那该多好啊。我明白了个道理:人,总要有个伴儿。友谊是最宝贵的,没有友谊,人就会孤单。我希望小老鼠也能有一个伴儿,和红鞋子一样。

第17篇:校本课总结

经过一学期的英语朗读教学,我觉得颇有成效,现将本学期的朗读英语教学作如下总结:

一、课前朗读

平时我要求学生每节英语上课时,在老师还没来之前朗读单词及课文,这样可以有效的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并且巩固所学过的知识。使学生对句中反复出现的单词不仅加深了“形”的认识,而且获得了“声”的直观。因为在我们农村学校每周只有两节英语课,朗读的时间比较少,所以我充分地利用好每节英语课上课前的时间,让学生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

二、示范朗读,并且请学生模仿跟读。

在课堂教学中我通常先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听并且熟悉课文,然后我再示范朗读,让学生静静地听,并注意观察我的口形以及语音、语调,然后再跟读。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听觉能力。带读一遍过后,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了解后,再放课文录音请学生跟着录音读,每句话后停顿,请学生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语音、语调。因为录音磁带大多是由英、美等外籍人士录制而成的,语音语调相对比较规范、纯正,对于初学英语者,应尽可能多地多听、多模仿,增强感性认识,感受不同角色的语调、语气、音质和感情色彩等,把好语言的“入门关”。多听、多读,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三、采用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带给学生朗读的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针对学生好动、争强

1 好胜、爱表演等特点,积极运用情景、游戏、多媒体、奖励等手段。采用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全班齐读、开火车轮读、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并掌握课文知识,提高朗读的能力。

四、在父母的监督下朗读课文

我们农村的孩子接触英语的机会比较少,生活中也没有较多的语言环境。这学期我们学校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台复读机和录音磁带,要求学生每天最少听30分钟的英语,多不限,由父母来监督自己的孩子,让孩子跟着磁带大声地朗读课文,朗读对口语表达有着显而易见的功效,它能培养学生讲出一口流利、标准的英语口语。

五、开展英语朗读竞赛活动

在教学中,我还开展了朗读竞赛活动。先在本班进行朗读比赛,把全班分为两大组,运用“爬台阶”的游戏,看哪组得分最多,最先爬到插有小红旗的顶端。然后再拓展到了班与班之间比,最后拓展到全校性的比赛。比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动力,让很多不敢读的学生敢于大声大胆地读,通过竞赛活动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切实提高了英语朗读的兴趣。

总之,英语朗读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首先要提高认识,明确朗读的重要作用,在与家长取得积极配合的情况下,正确引导学生坚持朗读训练,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第18篇:校本课总结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校本课总结

宁安农场小学于游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二班的儿童画校本课程,现把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儿童画是孩子在绘画时比较喜欢的选择之一,但是在我们班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基础是比较薄弱的,有一半的同学对色彩的敏感度比较好,但构图能力比较弱。

儿童画具有色彩厚重、适于覆盖等特点,便于儿童掌握;同时油画棒颜料色彩鲜明,更易引起儿童较大的兴趣;而且能引起孩子们创作、表达的快感。本次校本课程中大部分学生只是使用油画棒和水彩笔工具进行的简单的平涂,对色彩的渐变、搭配、作画的技能掌握的还很少。所以根据以上的特点,本学期我具体开展的工作就是培养孩子的作画能力和审美能力。

一、利用校本课的时间进行欣赏能力的培养。我准备了一些孩子们喜欢的玩具,比如:喜洋洋、灰太狼、小老虎等等,来让大家进行欣赏。要求他们说出这些玩具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你喜欢那个小玩具,说出喜爱它的原因。

二、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进行绘画,然后涂上颜色,在上色的时候我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喜欢鲜艳的颜色,没有注重色彩的搭配,所以,在以后的涂色过程当中,我强调学生用某一种颜色统一涂色,形成主色调。例如:我在让孩子画青草时让学生大面积的使用黄绿色,这样全部是暖色调,能够突出春天的景色。

三、教学效果:在这一学期里,每次的校本课我都细心的检查

孩子们的作品,感觉每个孩子的进步都很大,从一张张画脏兮兮的

色彩不分明到色彩分明,干净工整的儿童画。我的心里觉得很欣慰。

四、教学中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我的素材比较少,向孩

子们展示的内容有限。有个别同学对画画的兴趣不够,还学要老师

的进一步激发画画兴趣。

今后,我还会更加的努力,争取让孩子们画的更好,让孩子们

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

第19篇:校本课教案

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

原文:Education is what remains after one has forgotten everything he learned in school.

把你的手放在滚热的炉子上一分钟,感觉起来像一小时。坐在一个漂亮姑娘身边整整一小时,感觉起来像一分钟。这就是相对论。

原文:Put your hand on a hot stove for a minute, and it seems like an hour.Sit with a pretty girl for an hour, and it seems like a minute.That\'s relativity. 如果A代表一个人的成功,那么A等于x加y加z。勤奋工作是x;y是玩耍,而z是把嘴闭上。 原文:If A is a succe in life, then A equals x plus y plus z.Work is x; y is play; and z is keeping your mouth shut. 万有引力可无法对坠入爱河的人负责。 原文:Gravitation cannot be held responsible for people falling in love. 要打破人的偏见比崩解一个原子还难。

原文:It is harder to crack a prejudice than an atom.

20世纪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都有贡献,比如研究毛细现象、阐明布朗运动、建立狭义相对论并推广为广义相对论、提出光的量子概念,并以量子理论完满地解释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固体比热,发展了量子统计。并于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20世纪700人(次)的诺贝尔奖颁奖历史当中,恐怕爱因斯坦获奖时引起的麻烦最多,而获奖原因更是奇怪得独此一家。很早就不断有人提名他为侯选人,但由于种种几乎无法置信的理由却一直没有成功。1922年,他才终于获得了补发的192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09年10月,德国著名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首先提名爱因斯坦为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推荐理由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伟大贡献。以后他又于1912年、1913年再度提名爱因斯坦。那时反对相对论的势力很强,评奖委员会没有把奖给爱因斯坦情有可原。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林斯海姆推荐爱因斯坦(推荐理由还是他在相对论方面的成就)为获奖候选人时,写了一句很有分量的话:“我相信诺贝尔奖委员会很少有机会为一件具有类似意义的工作而颁奖。”

从后来物理学的发展来看,普林斯海姆的话非常准确。但令人遗憾和惊讶的是,诺贝尔奖委员会却千真万确地没有因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之一——相对论而颁奖给爱因斯坦。恐怕无论怎么说,这也是诺贝尔奖颁奖史上的极大缺憾。

1919年11月,英国皇家学会会长J.J.汤姆逊(190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就郑重宣称:“(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是牛顿时代以来最重要的进展,是人类思想上最高的成就之一。”当时科学界最有权威的人士之一的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在1919年9月22日写信给埃伦菲斯特说:(“日食观测的结果)是所曾得到过的对一种理论的最光辉的证实之一,而且也很适于铺设通往诺贝尔奖的道路。”甚至连一开始劝爱因斯坦“不要搞什么广义相对论,即使搞出来了也没有人信”的普朗克,也在1919年1月19日因广义相对论的成就提名爱因斯坦为获奖侯选人,理由是他迈出了超越牛顿的第一步。1921年有更多的人因广义相对论而提名爱因斯坦,但诺贝尔奖委员会因为还有不少人(但都不是一流科学家)反对相对论而犹豫不决,导致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空缺。那么多最有权威的科学家的意见,委员会都能置之不顾,由此可以想见诺贝尔委员会里的保守势力多么强大。

在1919年以前,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相对论,每年都会突然冒出一些反对意见或证实其有误的实验,而提出这些反对意见和实验结果的人,又多不是等闲之辈,有的还是非常著名的科学家(或哲学家),因而引起诺贝尔奖委员会有些犹豫也不是完全不可理解的事情。但是到了1919年英国日食远征考察队以确凿的观测证明了爱因斯坦的新引力定律后,委员会的犹豫就颇让人费解了。1919年,许多以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继续提名爱因斯坦,其中包括瓦尔堡、劳厄、普朗克等人,原因是广义相对论;瑞典的物理化学家阿列纽斯(S.A.Arrhenius)因布朗运动提名爱因斯坦为获奖后选人。但委员会最后提出的报告中却认为,“如果爱因斯坦因为统计物理学……而不是因为他的其他主要论文而获奖,那是会使学术界感到奇怪的”。意思是说爱因斯坦的统计力学论文的质量没有他的相对论方面研究的质量高;但是对于广义相对论,却又建议等到1919年5月29日的日食观测的结果出来以后再说。由于结果在1919年9月6日才正式公布(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被证实),结果1919年的物理学奖授给了“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光谱线的分裂现象”的德国的斯塔克。

1920年有更多的科学家提名爱因斯坦因广义相对论而获奖,因为1919年已经由观测日食证实了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预言。玻尔也第一次开始提名爱因斯坦,他特别提到相对论是“第一位的和最重要的”,还说,“在这里,我们面临着物理学研究发展中最有决定性意义的进步”。委员会让阿列纽斯(一位物理化学家!)写一篇关于广义相对论的评价报告。阿列纽斯那时还一直揣摩和跟随德国科学家对爱因斯坦的意见。当德国的诺贝尔获奖者勒纳和斯塔克在大力反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时,他也极力反对爱因斯坦因为相对论获奖。他在报告中指出:红移实验尚未被实验证实;1919年日食考察的结果有许多人提出了批评、质疑;而近日点效应,阿列纽斯不幸错误地附和了德国科学家革尔克的意见。革尔克于1916年曾提出,水星近日点的进动早就由德国物理学家格伯解决了。其实,爱因斯坦在1917年就正确地分析过,格伯的理论基础以及革尔克的意见是建立在相互矛盾的假说之上。结果19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哈瑟伯格(Bernhard Haeberg)的坚持下,授予了瑞士裔的法国一位冶金学家纪尧姆,原因是“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性以及它在精密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几乎所有的物理学家包括纪尧姆自己对这一决定都大吃一惊,只有法国和瑞士人高兴。这一决定让不少人摇头。

1921年,普朗克在一封简短而有力的信中,再次提名爱因斯坦因为广义相对论的贡献为获奖后选人,还有许多著名科学家如爱丁顿、赖曼等等,都提名爱因斯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奥席恩(C.Oseen)提名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获奖。

委员会让乌普萨拉大学的眼科医学教授古尔斯特兰德(A.Gullstrand,1911年获生理学和医学奖)写一份关于广义相对论的评价报告,让阿列纽斯写一份关于光电效应的评价报告。古尔斯特兰德根本不懂物理学,更不用说相对论了,但是他偏要到物理学评选委员会来,而且自不量力地要决定物理学的评奖!古尔斯特兰德在瑞典很有权威,他以他的全部权威反对爱因斯坦获奖,他曾私下对人说:“绝对不能让爱因斯坦获奖,哪怕全世界支持他1结果可想而知:他完全是外行地严厉批评了相对论,说它们根本没有被实验严格证实。这真是应了一句中国话:“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还有一位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奖评委会成员哈瑟伯格听说有可能因为相对论而授予爱因斯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在病床上提出抗议,反对因相对论而授奖给爱因斯坦,他写道:“将猜想放在授奖的考虑之列,是极不可取的。”

瑞典科学界在20世纪早期过分注重实验物理学,而将理论轻视为纯粹的猜想。哈瑟伯格在瑞典很有权威,他一直坚持认为精确测量“是使我们能够深入了解物理定律的根本和主要条件,是走向新发现的唯一道路,是科学进步的不二法门”。这正是霍尔顿(G.Holton)所说的“实验主义”哲学。这种哲学在1900年前后在物理学界十分流行,但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前后,多数国家物理学界有了不同的看法,并且选择了不同的研究方式,但是瑞典物理学界(尤其是当权的乌普萨拉学派)的眼光仍然十分狭隘。哈瑟伯格和古尔斯特兰德等人甚至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一种“病态”物理,侵蚀了以前人们所持的正确的信念,与西方文明的古希腊传统的真、善、美观念完全相反。他们认为爱因斯坦没有做过任何实验,他的理论不是由实验归纳出来的;他修改基本假设,将不同的物理领域归纳成为一个统一的理论。这对他们这些实验物理学家来说简直是形而上学的工作,不是科学的一部分,是科学中的达达主义(dadaism)的表现。是可忍,孰不可忍!?

阿列纽斯是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教授,以前他因自己提出的电离理论受过乌普萨拉大学的压制,因此并不满意哈瑟伯格和古尔斯特兰德那种过分偏爱实验的狭隘态度,但是他对于爱因斯坦获奖仍然持不支持的态度。他说,1918年普朗克刚刚因为量子论获奖,再紧接着因量子论颁奖给爱因斯坦,不妥;如果真要因光电效应颁奖,就应该给予实验物理学家。他还建议,1921年干脆不颁发物理学奖。结果,1921年真的没颁奖给物理学,而其他4项奖照常颁发(当时还没有经济奖)。这也是诺贝尔奖史上的一次非常奇特的行为。

1922年,推荐信又陆续寄到了委员会,推荐爱因斯坦的著名科学家越来越多。法国物理学家布里渊甚至在信上写道:“试想:如果诺贝尔获奖者的名单上没有爱因斯坦的名字,那50年代以后人们的意见将会是怎样。”这时,形势已经不再是爱因斯坦盼望得诺贝尔奖,而是诺贝尔委员会非得以某种授奖原因把诺贝尔奖授予爱因斯坦了。因为,爱因斯坦在科学界的名声如日中天。有些人认为,如果爱因斯坦不先得奖,再无法考虑其他候选人;有些人还说,爱因斯坦的威望已经比诺贝尔奖还要高。

普朗克建议,1921年的物理学奖补发给爱因斯坦,1922年的给玻尔。

委员会又让古尔斯特兰德写关于相对论的报告,其结果可想而知;但幸亏委员会这次让理论物理学家奥席恩(而不是物理化学家阿列纽斯!)来写光电效应的报告。这时哈瑟伯格已经去世,委员会的空缺由奥席恩填补,因此他的意见将会受到比以前更多的重视。奥席恩懂得理论物理学,虽然古尔斯特兰德仍然错误地坚持认为“为相对论辩是一个信仰问题”,但是没有人看重他的意见了;而且古尔斯特兰德知道奥席恩很懂得理论物理,也不敢挑战奥席恩的推荐。而奥席恩则充分显示出策略大师的水平。他采用两条策略:一,将授奖原因限制在光电效应定律上,不谈“理论”(即光子理论,当时很少人相信它);二,指出爱因斯坦的成就,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兴趣,这就避免光电效应不如相对论重要而又引起争论。对爱因斯坦更有利的是阿列纽斯到1922年转而支持爱因斯坦。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他到柏林亲自会见了爱因斯坦,亲眼看到柏林科学界对爱因斯坦的尊敬和爱戴;而原先他十分敬重的勒纳和斯塔克已经名望尽失,受到德国科学界主流的鄙视。

于是,委员会决定绕过相对论这个“争论太多”的障碍,直接以光电效应定律的贡献把1921年空缺下来的物理学奖授予爱因斯坦,而将1922年的授予玻尔。

1922年,大约是9月18日,诺贝尔奖物理学委员会主席阿列纽斯给爱因斯坦写的信中说:“你很有可能在12月份应该到斯德哥尔摩。如果那时您在日本,可能不太合适。”同一天,劳厄也写了一封信给爱因斯坦:“根据我昨天得到的可靠消息,11月份将着手诺贝尔奖的推选工作,因此12月份你最好呆在欧洲。”

可这时,爱因斯坦已经与日本《改造社》签订了合同,他不能违背合同。他于9月22日给阿列纽斯回信说:“合同已经使我非去日本不可,我不可能推迟我的旅行日期。……希望不要因此取消对我的邀请,但我延后一段时间可以前往瑞典。”

在大势所趋的形势下,爱因斯坦终于在1922年得到了1921年的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委员会虽然留下了种种遗憾和可供指责的地方,但是他们终于正确地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最应该得到它的人。也许让爱因斯坦感到好笑的是,当他看到授奖通知时上面特别指出:他在获奖演说时仅限于正式的授奖理由,而不得提到相对论。上帝保佑,由于爱因斯坦要到日本作学术演讲,躲过了12月的正式授奖典礼。

到次年7月去瑞典的哥德堡做演讲时,阿列纽斯却暗示说:“人们肯定会因相对论演讲而感谢您。”7月11日,爱因斯坦在2000名听众面前作了题为《相对论的基本思想和问题》的报告。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也在座聆听。

爱因斯坦的同事们都将他视做一个“时代错误”。当同时代的科学家都热衷于分裂原子、制造原子弹和发现新粒子时,爱因斯坦却重新修订起更加高深莫测的“统一场论”来。对于许多物理学家同事们来说,统一场论太高深了,与他们的研究并不相干。

爱因斯坦对范图娃说:“物理学家们说我是一个数学家,而数学家们又说我是一个物理学家。在科学界,我是一个找不到同伴的人,尽管每一个人都认识我,但我却仍是这么孤独。几乎没有人真正了解我。”

1955年4月18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因据美联社和《星期日泰晤士报》25日报道,在50年前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约翰娜·凡托娃是众人公认的爱因斯坦最后的女友,她替他理发,与他一起外出划船,一齐参加音乐会。爱因斯坦给她写了众多信件和诗歌,并且每周要给她打好几次电话。

爱因斯坦1955年去世,享年76岁;凡托娃则死于1981年,终年80岁。谁也不知道的是,凡托娃曾在一本私人日记中默默记下了爱因斯坦晚年生涯中的一言一行和喜怒哀乐,直到日前,这本珍贵的日记才被普林斯顿大学燧石图书馆的专家发现。

据报道,这本日记长达62页,从1953年10月一直记到1955年4月爱因斯坦去世为止,它向人们逼真描述了一个真实普通的老年爱因斯坦。燧石图书馆手稿馆馆长唐纳德·斯凯默博士道∶“令人惊异的是,从这本日记中我们读不到爱因斯坦对于物理学的丝毫见解,日记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血肉丰满的作为普通人的爱因斯坦。”

常装病拒客 日记披露,老年爱因斯坦将自己比喻成一辆老车,身上每一个地方都出了毛病,爱因斯坦经常抱怨他的记忆力开始变差,抱怨他家中会来太多的访问者和仰慕者。每当有访问者或仰慕者到来时,他们经常要求爱因斯坦摆好姿势供他们拍照或者合影留念。不忍拒人美意的爱因斯坦就这样在一批又一批访问者之间疲于应付,后来实在不堪其扰,他就想出了一个主意:装病。每当有大量访问者到来、而他又不想当“照相道具”时,他就往床上一躺,盖上被子,装出无精打采的样子。这样一来,再虔诚的访问者也不好意思将一个“病人”从床上拉下来拍照了。

日记披露,由于爱因斯坦太有名了,以至于世界各地的陌生人都纷纷向他写信,爱因斯坦也经常回信给这些陌生人。一次,一名女人写信向爱因斯坦索要7个他的亲笔签名,因为她要给她的每个孩子都留下一个珍藏,爱因斯坦于是亲切地写了一封回信,并在信纸上署下了7个签名。

不过,还有一些人总是在信中不停地苦劝爱因斯坦皈依他们所属的宗教,这让爱因斯坦感到相当苦恼,他对凡托娃道:“现在我感到仿佛世界上所有疯子都在给我写信似的。”

爱给鹦鹉讲笑话

1954年3月14日,爱因斯坦度过了75岁生日,当时他收到了世界各地寄来的各种礼物,其中包括一只由某医学协会邮寄来的鹦鹉。爱因斯坦对这只鹦鹉如获至宝,为它取名“比波”。一开始,这只鸟并不理睬爱因斯坦,总是郁郁寡欢,爱因斯坦认为它得了忧郁症,于是想方设法试图让它高兴起来,他总是不停地给鹦鹉讲蹩脚的笑话,想把鹦鹉“逗乐”。

晚年相当寂寞

日记披露,爱因斯坦晚年时感到相当寂寞,因为他的同事们都将他看做是一个“时代错误”。当同时代的科学家都热衷于分裂原子、制造原子弹和发现新粒子时,爱因斯坦却重新修订起更加高深莫测的“统一场论”来,对于许多物理学家同事们来说,“统一场论”与他们太不相干了。

爱因斯坦对凡托娃道:“物理学家们说我是一个数学家,而数学家们又说我是一个物理学家。在科学界,我是一个找不到同伴的人,尽管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认识我,我却仍是这么孤独。几乎没有人真正了解我。”木子

《扬子晚报》2004年4月26日

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普林斯顿。

第20篇:校本课总结

“历史悬疑”校本课工作总结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泛,拥有的课程资源丰富。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这些散布于课本之外的历史资料,在收集、整理、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现在,我就此方面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教师的工作

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是我们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我在教材完善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现阶段我开发使用的历史校本教材是:

1、神秘的金字塔;

2、清宫八大疑;

3、探秘秦始皇兵马俑;

4、中国古代“九鼎”之谜;

5、东汉“地动仪”之谜;

6、考寻中华图腾

7、神秘的玛雅文明

8、二战之谜

我选择了在中外历史上有争议的、悬疑的这八个历史事件,对于这些历史的概况,我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目的是想通过这些扑朔迷离的悬案,为历史真相披上了一层光怪陆离的外衣,这样会吸引着学生好奇的目光,并刺激着孩子们探究其庐山真面、正本清源的强烈兴趣。而在这种种历史谜题进行解析和破译的过程中,也会开拓学生学习历史的视野,进一步丰富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方式、方法。

在担任本学期历史校本课的过程中,我做到认真备课,通过看书、上网、咨询前辈等方式,充分准备,利用历史活动小组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在本学期,我顺利完成八节历史校本课工作。

二、学生的收获

在校本课程授课过程中,我会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展现自己。学生表现出比课堂学习更大的参与热情。比如在探究“东汉“地动仪”之谜” 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有兴趣研究、解密“地动仪”的构造,我设计了“动手画”环节,学生们积极投入到大胆想像与讨论中,并争先恐后到黑板前去绘画出他们心目中的“地动仪”,并且对他们的“杰作”进行讲解、说明。

学生热情参与的结果是: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使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学生都产生了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开拓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视野,让学生把学习的目光从单纯的关注课本扩大到关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锻炼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在课题的突破中积极思考、勇于迎接挑战、战胜困难、解决问题。从而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学生不喜欢学历史、畏惧学历史的现状。

三、存在的不足及下学期努力的方向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历史校本课程的授课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但作为一项起步时间较短的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教材的编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组织动员工作做的还不够耐心,教师在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探究中经验还不够丰富等等。但我有信心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摸索和学习他人的先进方法,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把我们历史学科的校本课程的完善和教学工作做的更好。

小学美术校本课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美术校本课教学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