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工作总结

科学探索教学工作总结中班(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3-26 08:38:40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中班科学探索活动:流水吸管

中班科学探索活动:流水吸管

【活动目标】

1、通过给小金鱼换水,感知有趣的虹吸现象。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产生合作动手尝试的愿望及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研课题目标:探索如何运用虹吸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1、纸杯、吸管、水桶、喷头、软管、小勺、毛巾、金鱼缸等。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水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玩水,好不好?

师出示装好吸管的纸杯,让幼儿猜测。

师:看,这是什么?(幼儿回答之后出示课件)这是一个装有吸管的纸杯,吸管是弯弯的,一头高,一头低,还有一杯水。老师将这杯水倒进去,你们猜水会不会从吸管里流出来?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猜测并尝试。

师:这里有两个一样的杯子,都装好了吸管。我想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操作,我们一起将一杯水全部倒进去,看看水会不会从吸管里流出来。 教师请一名上前操作,其他幼儿仔细观察。

师:咦,我的水怎么动吸管中流出来了,而小朋友们的水怎么没有流出来?(幼儿猜测,引出水的多少。)

师:原来水要加得多一点,谁才会从吸管中流出来。那么到底要加多少水,才会从吸管里流出来呢?

为幼儿提供一大盆水,自己取水倒水。幼儿自己操作。 师:你们成功了吗?水在什么位置,水流出来了?

小结:原来,想要让水从吸管中流出,我们只要把水加到吸管的最上面,让吸管完全在水里面。这是为什么呢?(幼儿自由猜测。)

教师小结:原来一开始,吸管里面都是空气,我们加了水进去之后,水会将吸管里面的空气慢慢地挤出去。当我们把水加到吸管上面的时候,水挤进去的力量就增大,吸管里面的水就会越过弯曲的部分流出去。这是一种虹吸现象。

三、经验迁移:给小金鱼换水。

师:现在我们就利用这个虹吸原理,来给我们的小金鱼换水。小金鱼有点不开心,它说它生活的环境有点不舒服,因为水不干净了。它想请小朋友们帮忙,帮它换上干净的水。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根管子,上面还装有一个小喷头。我们来想一想,想让水从管子里流出来,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师:一个人将吸管插入水中,用手固定好。另一人双手拿好喷头,用两个大拇指连续的按压,仔细观察管子里面的水,等到谁从喷头中喷出来的时候,按喷头的小朋友将管子放下去,放得要比鱼缸低,然后将喷头拔掉。固定吸管的小朋友一定要牢牢固定,不能让吸管性水中跑出来。

师:请大家寻找好自己的搭档,去给小金鱼换水吧。(幼儿合作操作,教师指导、帮助。) 师:你们给小金鱼换好水了吗?在换水的时候,一定要将管子里面的空气全部排出去,然后,管子出水的那端一定要比在鱼缸里面的管子低,这样,水才会顺着管子流出来。

四、归纳总结,经验拓展。

师:其实虹吸原理的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广泛的。 边看课件的画面边进行介绍。

我们到生活中再去找找哪些地方也用到虹吸原理的呢?

推荐第2篇:中班科学探索活动报纸发声

中班科学探索活动:《报纸发声》

活动目标:

1、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探索报纸的活动中,能够尝试想出各种让报纸发声的办法,并用语言表达交流

2、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1、报纸幼儿人手一份。

2、音乐。

3、有玩过报纸的经验。

活动重点:幼儿发散思维,启发幼儿利用多种方法让报纸发出不同的声音。如果幼儿的思路只停留在一两种方法上,教师可以利用语言来启发幼儿,“你用手弹一弹试一试,还可以把报纸卷起来看一看怎样可以发出声音?” 活动过程:

一、报纸的认识——报纸秀

——师:亲爱的各位来宾,大家好上午好,欢迎来到Baby秀的直播现场,下面掌声有请宝宝闪亮登场!

——师:好玩吗?那你们有没有发现他们身上衣服和我们的有什么不一样?相信你们家都有报纸那你家的报纸谁最喜欢看?为什么爱看报纸?

小结:报纸的用途可真大,有字能让我们了解国内外的大事,还有广告能了解新信息。

二、引导幼儿尝试想出各种办法让报纸发声

1、游戏:《谁在响》

——教师敲打物品请幼儿闭眼听,然后猜出是什么在响。(最后一个物品设计为报纸)

——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谁在响》。现在请你闭上眼睛,竖起小耳朵认真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幼儿探索报纸发声

——师:报纸也想和我们一起玩,你们欢迎吗?报纸宝宝它能够发出很多不同的声音,但要请你们自己动手发现。请你拿起一张报纸,试一试。

方法:揉、快撕、慢撕、弹、甩、搓、卷成筒打、放在身上擦、吹、团、抖、劈、拍。

——师:有没有小朋友上来把自己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用的是什么方法?我们一起做一做。能模仿它的声音吗?

小结:报纸的发声的方法有拍、劈、团、吹等方法,他们的方法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4、模拟乐器

——“我要给小朋友出个难题,看看能不能难住你们,你们能用报纸当乐器给乐曲伴奏吗?”

——那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试一试吧。

三、结束部分

——延伸: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让报纸发声,现在和陈老师一起找一找咱们教室里还有哪些纸可以发声吧。

推荐第3篇:某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XX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XX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1

今天的幼儿,将是未来世界建设的主力军,向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幼儿的呼唤。

一.积极为幼儿创设科学活动的环境,营造科学学习的氛围

我们必须不断地更换操作材料,根据幼儿的兴趣,幼儿的发展水平以及阶段教育情况,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操作与观察的、蕴含教育价值的材料。如:在上空气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找空气时,我为孩子们投放了塑料袋、气球、空瓶子等材料,引导幼儿用塑料袋装空气.捏紧袋口,摸一摸、压一压袋子感觉空气的存在,对着脸放开吹满气的气球口,感觉气流的冲击力。

又如:投放石子、沙子、豆子、扣子、瓶子等材料,让幼儿在活动时通过摇晃成敲击瓶子感知声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从敲击瓶子所发出的不同声音判断瓶子中的材料,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听觉能力,还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提供充分的材料,就为每个孩子创设了动手动脑的机会,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动手操作中得到发展.。

二.发挥自然角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自然角是大自然的缩影,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窗口,利用自然角进行科学发现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发现意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我班的自然角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了让这道风景线能与孩子互动起来,起到教育的作有,我决定把科学的目标融入到自然角中。尝试将以前的简单种植,变成生动、有趣的情节。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从中培养科学技能和方法,掌握科学的知识。

自然角环境提供给了孩子们认识自然、观察自然与亲自实践的空间,从中也增强了孩子们探索的精神。

三.将游戏做为教育的“媒体”,寓科技教育于科学游戏中

兴趣是幼儿认识科学的动力,它表现为儿童对事物的心理倾向性。而游戏却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对幼儿来说,游戏是最快乐、最生动、最丰富的活动。因此。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科学活动,既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又能促进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游戏中,幼儿通过试一试、做一做、玩一玩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在愉快体验中学科学,效果更加。

XX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2

在这一学年里,孩子的各方面的进步有了一个明显的飞跃。孩子在我们设计的在每个游戏及教育活动中,自由的创造、大胆的想象,他们自信、自立,渐渐变得懂事、讲礼貌,与同伴之间能相处融洽,会互相帮助,互相分享,自理能力也有明显提高……孩子们都活泼、热情,整个班级呈现出较好的学习氛围。

看着这些天天在长大的孩子们,欣慰、自豪充满了我们的心怀,回想过去的一年,有许许多多辛勤的付出,但收获却更多。为了更好地吸取经验,使我们的工作更上一个台阶,现将一学期工作小结如下:

一、保教结合,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我们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增强幼儿体质,发展幼儿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我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如:《袋鼠跳》、《小蚂蚁》、《跳格子》等,提供了皮球、花镖、拉力器、彩带等玩具材料,并借鉴“三浴”实验,利用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对幼儿进行锻炼。

同时,还培养了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等良好心理品质。并且,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注重保教结合的原则,使教育自然渗透于各项活动中。如在国庆期间,组织幼儿参加XX市“爱祖国、颂祖国”绘画比赛,组织幼儿秋游,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幼儿爱班,爱同伴,并针对安全教育,开展一系列活动,如;走失了怎么办?发生火灾地震怎么办?手受伤了,流鼻血了怎么办?等,逐步增强了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救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促进幼儿自身发展。

陈鹤琴先生说:凡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想的应该让他们自己想。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从不会扣扣子的到喜欢铺桌布,孩子想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了,因此,小小值日生就这样产生了。教师需教给幼儿一些技能,但又不能采取简单、生硬的办法强迫幼儿学习。

于是,我们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如“我是能干的值日生”、有时也让幼儿扮演成“妈妈”,锻炼幼儿刷牙、折叠被子、迅速整理仪表等生活自理能力。在游戏中,一首首自理儿歌幼儿朗朗上口,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再次,我们还积极向家长介绍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就这样我们强化了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使之逐渐形成自动化的习惯。

三、创设与

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环境有着教育人的作用,在强化环境的教育作用时,我班创设了创作区、,聊天室、小舞台、建筑工地、宝宝花园、聪明区等,并定时更换材料,引导幼儿增加玩法,美化材料,提高练习难度,使幼儿对区角活动充满兴趣;为了扩大幼儿的活动范围,我们尝试进行平行班互动,与其他班级幼儿玩具共享,这样有利于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和合和相互渗透,有效的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了幼儿创造力和个性的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交往和合作能力。

五、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本班以舞蹈艺术教育为特色,它有助于引导幼儿认识世界,培养高雅的气质,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思维想象力及创造力、表现力。

1)、在音乐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探索、创造的机会,大胆放手让幼儿参与创遍动作。如,在学习舞蹈步伐时,教师的一句启发语言:谁来跳一跳,说说你跳的与老师的有什么不同,你的小脚丫在说什么,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这样激发了幼儿的思维及参与意识,使幼儿在愉快、和谐、轻松的气氛中更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激发创造动机,适时引导。创造动机是创造思维的动力,因此,老师要精心设计每项活动,使其富有趣味性,吸引幼儿学习,激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如,在欣赏〈秋日私语〉活动中先让幼儿想象你看见了什么。

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感觉?带幼儿玩小树叶,观察叶子飘落的样子,引导幼儿创编动作,这样,边听音乐,边歌边舞,孩子们听着音乐拍着、跳着、敲着、打着,气氛非常活跃,幼儿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音高、节奏、速度、力度,音乐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提高。

六、教研工作

我班两位老师能认真参加学园及年段的教研活动,学园的教研课题《探索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力的途径》,本班两位老师认真学习有关书籍和文章,针对本班幼儿特点,设计了《叶子飞舞》等活动参加学园的教研观摩,均深受好评。配合柯老师的《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的课题进行研究注重观察了解,不断的反思,根据幼儿的需要及时调整活动课程及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提供的材料,给幼儿自由的空间。

七、家长工作工作总结

我班家长尊重、信赖老师,以积极正确的教育观引导幼儿达到家园教育同步。老师主动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义务。由于家长的水平不同,要求也不同。为了统一认识,统一教育,我班创办了家长园地专栏,鼓励家长多写育儿经验的文章,多交流。

我班家长撰写的文章不仅多篇获奖,而且经常刊登在园刊《七彩桥》中。为使家长更快更好地获取新的教育信息,我班(园)开展了“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元旦家园同乐”等活动,家长全部出席,积极参加

八、存在不足

1、本班幼儿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但个别幼儿尚未养成。(如:吮吸手指头、摇椅子、跪坐地板等)

2、大部分幼儿大方、活泼,但个别幼儿倾听习惯较差,显得异常好动,不能很好地遵守活动规则。

3、幼儿的礼貌教育在今后工作中还需进一步加强,如入园时主动问好、主动与别人打招呼,学会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

教育是多角度的全方位的教育,我班的工作仅仅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学习与研究,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做好每项工作,使我班的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才智素质,良好的品德素质,良好的审美素质,成为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儿童。

推荐第4篇: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学工作总结

中二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商镇第一幼儿园 张粉莉

时间过得真快呀!中班的上学期很快的过去了,每位幼儿都能愉快地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不仅个头长高了,各方面都的能力也有了不同水平的提高。幼儿在老师的悉心教养下,良好的情感和态度正逐渐养成。能力、知识与技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将本学期的科学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为幼儿创设科学活动的环境,营造科学学习的氛围

我们必须不断地更换操作材料,根据幼儿的兴趣,幼儿的发展水平以及阶段教育情况,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操作与观察的、蕴含教育价值的材料。如:在上空气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找空气时,我为孩子们投放了塑料袋、气球、空瓶子等材料,引导幼儿用塑料袋装空气.捏紧袋口,摸一摸、压一压袋子感觉空气的存在,对着脸放开吹满气的气球口,感觉气流的冲击力。又如:投放石子、沙子、豆子、扣子、瓶子等材料,让幼儿在活动时通过摇晃成敲击瓶子感知声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从敲击瓶子所发出的不同声音判断瓶子中的材料,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听觉能力,还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提供充分的材料,就为每个孩子创设了动手动脑的机会,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动手操作中得到发展。

二.发挥自然角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自然角是大自然的缩影,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窗口,利用自然角进行科学发现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发现意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我班的自然角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了让这道风景线能与孩子互动起来,起到教育的作有,我决定把科学的目标融入到自然角中。尝试将以前的简单种植,变成生动、有趣的情节。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从中培养科学技能和方法,掌握科学的知识。

自然角环境提供给了孩子们认识自然、观察自然与亲自实践的空间,从中也增强了孩子们探索的精神。

三.将游戏做为教育的“媒体”,寓科技教育于科学游戏中

兴趣是幼儿认识科学的动力,它表现为儿童对事物的心理倾向性。而游戏却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对幼儿来说,游戏是最快乐、最生动、最丰富的活动。因此。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科学活动,既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又能促进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游戏中,幼儿通过试一试、做一做、玩一玩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在愉快体验中学科学,效果更加。

推荐第5篇: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学工作总结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学工作总结(2012-2013年第一学年度)

木瓜中心幼儿园杨艳花

时间的流逝,分秒的飞逝,中班的上半学期很快的过去了,每位幼儿都能愉快地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不仅个头长高了,各方面都的能力也有了不同水平的提高。幼儿在老师的悉心教养下,良好的情感和态度正逐渐养成。能力、知识与技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将本学期的各项教育和教学工作加以总结,具体体现在以几点:

一、科学领域内容:

1.幼儿初步能够对周围新奇事物感兴趣并经常提出简单问题,继续学着用各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喜欢观察、探究与生活相关的社会、自然现象。

2.幼儿认识常见的动植物,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认识小动物,能够参加简单的种植活动,并爱护动植物,关心劳动者。

3.幼儿喜欢参加数学活动,能在老师提醒下保持稳定注意,会动脑、动口、动手地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

4.幼儿能够根据物体的3——4个特征分类、排序,区别前后、高矮等空间方位,知道白天、黑夜、早晚、今天,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认识5种以上基本图形。

5.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20以内实物,并说出总数,顺数100以内数字。

注意:

1、积极为幼儿创设科学活动的环境,营造科学学习的氛围

2、发挥自然角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3、将游戏做为教育的“媒体”,寓科技教育于科学游戏中

二、教育教学:

1.我们班两位老师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们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点重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幼儿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幼儿主动性的发挥,激发幼儿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幼儿的思维素质。

3.坚持听课.注重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意见与教学模式。

4.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到教学中.做到学有所用。

5.我们十分重视孩子常规的培养,在幼儿入园后不久我们进行一日常规教育.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还教幼儿学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作.由于我们老师统一要求.统一管理使我班的幼儿从小就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三、教学主要内容:

(一)、其一,针对幼儿品德进行教育

1、班内幼儿能尊敬师长,和同伴友好相处。在游戏中能做倒互相

谦让,不挣抢玩具。

2、对幼儿进行爱祖国教育,升旗时行注目礼。爱自己的国家,知道首都,以及国家的一些名胜古迹。

3、爱班级,爱集体,懂得爱护公共财物,有集体荣誉感。

(二)、其二,对幼儿健康方面的教育

1、经常组织户外活动,保证户外活动的时间。

2、教育幼儿养成洗手的好习惯,并保持仪表整洁。饭后不能剧烈运动。

(三)、其三,对幼儿进行学习方面的教育

1、能学会简单的儿歌,古诗,听懂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并学着讲故事,表演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掌握1-10以内数的组成,简单的加减法,并有一定的推理,思维能力。

3、积极参加游戏,在游戏中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并和同伴有一定的合作能力。

4、能对周围事物产生好奇,好问,有一定的求知欲,有探索的欲望。

5、认真上好兴趣班内容,幼儿基本能熟练掌握10以内3个及多个数相加或相减的口头加减运算。

推荐第6篇:中班科学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学反思一:中班科学活动《我的树朋友》教学反思

春天来了,在我们幼儿园里那些非常美丽的树,都发芽长叶子了,在户外活动时小朋友常常会跑到树旁边玩。孩子们都很渴望走进大自然,今天我们就开展了“我的树朋友”的活动,每个小朋友都找到了他的树朋友,表示要好好爱惜它。

活动开始,我让小朋友带着问题去寻找观察自己喜欢的树朋友,他们非常开心来到户外寻找自己喜欢的树,观察自己树朋友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找这棵树做朋友?它叫什么名字?在交流你是怎样和这棵树做朋友时,有的小朋友抱着树不放,有的小朋友在摇树,可能他认为这是在表示自己对小树的友谊。在讨论中,有的小朋友说摇小树,小树会死掉的,所以要换个方式。有的幼儿说用脸颊贴一贴树皮,有的幼儿说抱抱树干感觉树有多粗细,还有的说闻一闻树清香的味道等等,他们都在用各种方法探索着自己的树朋友,非常的开心。

中班小朋友有很强的好奇心,我的树朋友让幼儿对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是活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看一看你的树朋友身上的叶子都是什么样子的?树会呼吸吗?引导幼儿说说树吸的是废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呼出的是氧气,是空气清洁工,让幼儿从树的多种功能特性方面让他们充分进行经验交流,达到幼儿喜欢树和树做朋友的目的。

我们人有嘴,有耳,有鼻,那树呢?把树拟人化,引起了幼儿的兴趣。结合问题拓展幼儿的思路,让幼儿了解了更多树的知识,开阔幼儿的思维。讨论树会唱歌吗?树爱吃什么时,有的小朋友会说喜欢吃苹果。因为这个小朋友他很喜欢吃苹果。他认为树朋友也会喜欢吃苹果。小年龄的幼儿对现实世界与童话世界不能非常清楚的区分。幼儿说得最多的是水,然后我引导他们知道除了水,树还爱吃空气和阳光。

那我们怎样和树交朋友?这时幼儿说给它浇水,施肥。于是我发动幼儿拿自己的茶杯来,接点水去给树朋友浇浇水,这个环节,幼儿最感兴趣,每个孩子都拿着水杯,找到自己的树朋友,给这棵树浇水,和这棵树说说话,抱抱这棵树,有的边浇水边给树朋友唱歌呢。他们说,每天都要来看望自己的树朋友。

通过这个活动小朋友有了爱护树朋友的意识,在观察树朋友样子的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与探索能力。这节课的教具很简单就是树,不需要老师准备太多,老师只需要准备几个问题一节丰富的活动就产生了。我们的生活就是我们最好的课堂与教具,如:风、水、雨、电等自然等自然现象和自然事物都会给小朋友带来无限的快乐和知识。

回到活动室后,孩子们还为树朋友做了身份证,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让幼儿知道不仅要爱护自己也要爱护身边的事物,树也是有情感的,我们要爱护这些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朋友们。

>中班科学教学反思二:中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学反思>>(1104字)

针对《纲要》提出的:“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等。这节课我取材是幼儿身边较熟悉的东西,来进行了中班科学探究活动《沉与浮》,探索身边的科学,感知沉浮的现象,并对沉与浮的现象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尝试用简单的标记符号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在这个活动中培养他们从小爱观察和发现的能力,让幼儿真正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下面是我对本次活动的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日常生活中都能接触到的:泡沫、树叶、塑料玩具、石子、硬币、玻璃球、瓶盖、塑料瓶、记录表、笔等实验材料。让幼儿通过猜测、动手操作、大胆尝试、观察、探索、实践等形式让幼儿感知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会做简单的记录。

我在活动前先让幼儿说说哪些物体会沉下去,哪些物体会浮起来,让幼儿先猜一猜,然后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亲自动手记录。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哪些物体是浮在水面上的,哪些物体是沉在水里的。最后环节:探索改变物体的沉浮。我通过出示两块橡皮泥以做小魔术的形式示范操作给幼儿看,让幼儿认识、简单的理解两个形状相同的橡皮泥在的改变形状(面积)它就能浮也能沉。然后提出新的问题:如何把浮在水面上的空瓶子让它也沉在水底下呢?让幼儿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尝试、探索。

幼儿对这次活动至始至终有着浓厚的兴趣,都能大胆尝试,但有些细节还是有些不足的地方,例如:

展示的大图表字体颜色应鲜艳一些(课后老师们给的建议),图表是稍微小了些,设计的表格应该再大一些,也就不至于粘贴‘↑↓’两个标记符号看上去有些拥挤、影响美观。幼儿在实验操作中,因为孩子很好奇,看到水又格外地兴奋,(尽管实验之前我有强调要求动作要轻轻的、以免弄湿桌子、衣服)可小朋友操作后桌上还是难免会有水,记录的时候很多记录卡就被弄的湿嗒嗒的,有些符号也模糊了,这样也影响了记录卡的效果。有的小朋友跑到我身边说他的记录表弄湿了,我只能安慰说没关系、小心一点!纪律难于控制,有点混乱,这一点上也不知道该如何做才能做得更好。但值得欣喜的是幼儿在观察物体的同时边动手记录的积极性还是挺高涨的,也能够清楚的掌握了记录的方法。

因为好多记录表都弄湿了一半,看上去有些狼乱不堪。(出乎我意料)所以请幼儿上来说出自己的实验结果这个环节上我没有把幼儿的记录表一一展示出来,好让幼儿们做比较,(这点评课的老师们也给我指点出来了),这些细节问题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逐渐去完善。

总之,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了每一个环节设计的细致性,把孩子作为主题,并及时引导孩子加以推敲,因此我还要继续努力为以后教学生涯打下良好基础。

>中班科学教学反思三:中班科学活动教学反思>>(1148字)

中班的孩子对洗手、洗头、洗澡时的泡泡充满了兴趣,他们去公园玩也最喜欢吹泡泡。我们怎样将幼儿感兴趣的活动生成为有价值的教育活动呢?在“好玩的水”这个主题中,我们设计了关于水几个活动,试图通过幼儿自己的动手尝试和操作,培养他们探索的兴趣,体验科学活动的带来的乐趣。。

在本学期的科学教学活动中,“来玩泡泡水” 这个活动贴近孩子的生活,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

活动前,我给孩子们演示吹泡泡,他们惊奇着、欢呼着。当看到泡泡从吸管口里一个一个吹出来的时候他们显得特别的兴奋。在活动前我们考虑到中班的孩子年龄较小,控制的能力有限,有些孩子在吹泡泡的过程中可能会将泡泡水吸到嘴巴里,所以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但又能保证让他们体验自己吹泡泡的乐趣,于是我们决定在吸管的一头做上了标记,让幼儿把有标记的一头插到泡泡液中。并且先指导孩子们用吸管轻轻吹气。果然这一准备非常的有必要,后来在活动中孩子们没有一个吸到泡泡水的。

看着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样子,我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猜一猜“泡泡水是怎么来的”。“买来的,我见过!”几乎是异口同声。“今天我们不用买,能不能自己做呢?”听了我说的话,大家都瞪大了眼睛。

我一一将活动材料介绍给孩子们,现场展示制作泡泡水,然后让幼儿分组用事先准备的洗涤用品自己调制泡泡水,并尝试着吹泡泡,孩子们吹着自己调制的泡泡水非常开心,同时我还准备了大吸管和小吸管,一些用废旧的电线丝做成不同形状的吹泡泡工具,示范用它们来吹泡泡,让幼儿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吸管吹出的泡泡大,小吸管吹出的泡泡小;吹泡泡的工具虽然形状不同,但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在自主探索操作中获得经验。

活动最后,我让孩子们带上自己的泡泡水来到操场上玩吹泡泡,启发幼儿观察吹出的泡泡在阳光下是什么样子的。在吹泡泡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吹出来的泡泡立即就破了,这样不利于他们观察泡泡里的美丽世界。于是,我就增加了一个环节,让幼儿讨论“怎样留住吹出来的泡泡”,这下,孩子们可兴奋了,都用自己的办法去试,有的用手挥,有的用嘴吹,还有的索性站在高高的台阶上吹„„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再次达到高潮。果然,经过他们的一番努力,泡泡真的飞上天去了,孩子们看得可开心了。

你乐,我乐,泡泡乐!在本次科学活动中,不仅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的兴趣和欲望,而且也使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玩泡泡水的活动中,孩子们自己动手探索尝试、观察、比较,激发起强烈的好奇心,而在活动过程中我注重了孩子的相互交流,把问题留给孩子自己解决。以往我们总是认为,中班的孩子因为年龄小,经验少,语言表达能力差,所以开展探究活动会比较困难。但这样的活动让我们看到,只要我们选取孩子感兴趣的对象,又遵循他们探究事物的特点,同样能在中班很好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推荐第7篇:中班科学探索活动:帮水搬家

中班科学探索活动:帮水搬家

活动背景

水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熟悉的、喜欢的东西。中班幼儿已经对水的特性、用途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水可以被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材质的物体装盛、移动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我设计了这次活动,意在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精神,是幼儿变被动的学习者为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引发幼儿探索水的兴趣,知道水是会流动的。

2、初步认识水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一些材料的吸水性。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每桌若干瓶水及一只大的空盆。

2、各种辅助物(布块、汤匙、海绵、棉花、吸管、筷子、眼药水瓶等)。

3、课件资料:水的用途。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导入,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1)谜语:用手抓不起,用刀劈不开。煮饭洗衣服,都要请到它。(水) (2)提问: 师:“你在哪里看到过水?是什么水?”(引发幼儿思考生活中见到的水) 幼1:“血、自来水。” 幼2:“江河湖泊里的水、露水、水蒸汽。” 幼3:“云、雾、雨、瀑布。” 幼4:“饮料、墨水”„„

(二)实验:“帮小水滴搬家” (1)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师:(出示一瓶水和空盆)“小水滴原来住的这间房间太挤了,它们准备搬家,搬到另一间较大的房间里去,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 师:“你准备怎样帮小水滴搬家?”(注意:不用倒的方法。)

(2)提供材料(布块、汤匙、海绵、棉花、吸管、筷子、眼药水瓶等),引导幼儿动手实践 师:(出示材料)“请幼儿利用这些材料帮小水滴搬家。”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引导幼儿在操作中发现材料的吸水性 师:(组织讨论)“刚才我们用什么办法帮小水滴搬家的?”

提示:搬水的办法很多,其中一种是用“吸”的办法。请你们找找哪些材料会吸水? 师:你在操作中发现哪些材料具有吸水性?

师:哪些材料的吸水性强?运水速度快?(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4)讨论“帮小水滴搬家”的方法

师:刚才是怎样帮助“小水滴搬家”的?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认为哪种“搬家”的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5)小结:小朋友用了不同的方法帮助水“搬家“,你们发现这么多的方法都各有长处和短处,所以人们在搬水的时候,采用不同的方法。

(四)观看资料:了解水的其它功能。(注:要考虑不同地点、不同情况。) (人和动物饮水、水上运输、水力发电、灌溉农田)

(五)引导幼儿保护水 (1)节约用水:

虽然天空中、江河里、海洋里、地下都有水,但供给我们喝、做饭、洗衣、灌溉农田、发电、工业生产用的水却并不很多。我们平常用的自来水,是工人叔叔花费了很多劳动,用江河里的水加工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2)保护水源:

不把脏东西丢进河里;工厂里的污水不能放到河里等

活动评价

本次活动新颖、有趣,以幼儿操作、讨论为主,使幼儿真正成为科学活动的主人。教师提供多种材料,幼儿进行依次主动探索尝试活动,认识了由于不同材质的吸水性不同,在搬运同样多的水时,吸水性强的,搬运的次数少;吸水性弱的,搬运的次数多。在活动中教师没有进行一手包办,而是强调让幼儿直接操作材料,通过尝试、思考、讨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探索的欲望,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动手能力,发展了直观思维能力。同时,在活动中师生感情融洽,幼儿间交流充分,使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增进了同伴间的友谊。最后一个环节又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推荐第8篇:小学科学教学新探索

怎样上好小学科学实践课

贵州省长顺县第一小学 陈兴珍

【摘要】上好科学实践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无论是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自然事物,探索各种科学规律,还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都离不开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小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可以激发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探究欲望。

【关键词】科学实践 目的 任务 过程 结果

小学科学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是中学地理、化学、生物的基础,因而小学阶段的科学课教学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怎样才能更好地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呢?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小学目前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特点,本人认为开展小学科学实践活动,应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

学习科学课的过程,是从观察现象,动手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做实验前,只有给学生提出做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任务是什么,才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做。

例如,本人在教学《美丽的晶体》时,教师提出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让我们比较一下用肉眼和放大镜分别观察食盐、白糖、碱面、味精这几种 1 物质的颗粒形状与大小是什么样的,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这些物质的颗粒特点:虽然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颗粒都是由有规则的几何形体组成。人们把这样的物质叫做晶体。

其次,要明确观察任务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学生年龄小,经验少,无意性、情绪性明显,感知的选择性较差,观察时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观察前提出观察要求,使学生明确观察范围和观察重点。

以三年级《观察植物的种子》为例,课前我让学生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带到学校来。上课时教师提出观察任务:先仔细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看看它们的外形有什么不同,并要求学生会用一些形容词进行描述,如圆形、椭圆形、月牙形等;再通过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的方法观察不同的植物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又有什么不同,也要求学生用一些形容词进行描述。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最后再进一步观察:种子里面有什么?这样一步一步的观察,学生对植物的种子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又如在学习《各种各样的岩石》时,我提出的观察任务是:要求学生用眼睛看一看岩石的形状、大小、颜色、是否透明、是分层结构还是颗粒结构;用手摸一摸岩石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用手掂一掂,感受它的轻重;把两块岩石相互撞击一下,用耳听一听它们发出的声音;用鼻闻一闻岩石发出的气味; 用小刀划一划,观察岩石的软硬程度;用滴管滴一滴稀盐酸,观察岩石遇酸的反应等等。让学生充分运用眼、耳、口、鼻、手等感觉器 2 官去仔细地、有序地、全面地进行观察,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和感知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个细小的变化。只有让学生明确了实验时的观察任务,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

第三,要明确实验过程

小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可以激发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探究欲望。做实验每个学生都喜欢,但每个学生理解能力不一样。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时常是杂乱无章的,他们往往是做了这一步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颠倒操作过程,少做漏做,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要一步一步明确操作过程。

如教学六年级《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师在桌子上放着两盆液体,出示两个马铃薯,把两个马铃薯都放入其中一个盆中, 马铃薯都浮起来了; 再把两个马铃薯都放入另外一个盆中,马铃薯都沉下去了;把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到两个盆子里,马铃薯在一盆液体里沉,在另一盆液体里浮;交换马铃薯,再分别放入两个盆中,在刚才沉的盆子里,马铃薯还是沉,在刚才沉的盆子里,马铃薯还是浮。这时候有学生发出疑问:这是怎么回事呀?接着有个学生说:“哦,浮的一盆水可能是盐水!”听一个学生这样说,好多学生都跟着认为是盐水。这时,老师需要反问:“你能确定浮的一盆水肯定是盐水吗?”这个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有一些学生就说不敢确定。老师又说,如果不能确定这盆水是不是盐水,那么我们怎么办?有的学生说:我们取些水烧干,烧一烧就烧出盐来了。接着学生动手实验,按照教材的方法烧盐水,结果真的烧出了白色的粉末,这就是盐! 3 从而证明了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就是盐水。最后让学生回忆整个操作过程,写出实验报告。

第四,要明确实验结果

实验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学会透过现象找出事物本质特性和规律。现象往往是表面的、零散的,如何通过分析这些现象找出事物规律,要靠教师的指导、启发、点拨。教师要根据实验的性质、难易和学生水平,精心设计问题,一步一步将通过观察获得的还处于零散的感性认识逐步联系起来,进而引导学生向本质问题探讨,结论由学生探讨出来,教师只加以肯定和总结。

在《磁铁》这一课的实验中,当我们看到磁铁能把带铁的东西吸起来,就提出磁铁有什么性质?(会吸引铁)我们把磁铁的这种特性叫做磁性。当我们用磁铁的两端和中间部分去吸引铁钉时,会看到什么现象?由这个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磁性有强弱,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当我们把磁铁用细线悬挂起来旋转,等到它静止时,又会看到什么现象?(磁极分别指向南方和北方,我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这时,告诉学生:指南针就是根据磁铁的这一特性发明的。通过引导学生这样一步一步的探讨,学生基本能归纳出实验结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是一种积累,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学生的合作,更需要师生的合作。只要实验老师敢于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把解决实验教学难点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相结合,实验课教学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效。

推荐第9篇:幼儿园科学探索教学设计

幼儿园科学探索《吹泡泡》教学设计

科学意图:

吹泡泡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游戏,在幼儿自己喜欢的游戏中探究,发现,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吹出泡泡的神奇与喜悦。使幼儿感到科学活动不在枯燥。

适合班级:

中、大班

材料准备:

铁丝、钳子、棉线、自制的泡泡水、大小不同的吸管。

制作方法与步骤:

(1)把铁丝弯成小勺做成吹泡泡工具(缠上棉线效果更好)。

(2)自制的吹泡泡工具可以做半圆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状。(见“吹泡泡图1”)

实验操作:

(1)让幼儿用不同大小的吸管自由吹泡泡玩。可以把吸管插入泡泡水中吹气,会看到泡泡层出不穷地冒出来(见“吹泡泡图2”);也可以在泡泡水里蘸一下吸管,然后拿出来把泡泡吹在桌子上,看谁吹的泡泡坚持的时间长;还可以让幼儿把吸管轻轻地插入泡泡中向里慢慢吹气,泡泡会慢慢变大。(见吹泡泡3)

(2)让幼儿用自制工具吹泡泡玩,比比谁的泡泡最大。

教师指导建议:

● 提醒幼儿注意观察:虽然自制的吹泡泡工具形状不同,但是吹出来的泡泡却都是圆形的。

● 引导幼儿观察吹泡泡工具的共同特点:有孔或者有缝隙。

拓展与替代:

◆ 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和工具能吹出泡泡,例如:苍蝇拍、漏勺、鞋刷等。

◆ 尝试将生活中的其他材料变成吹泡泡工具,如在树叶上穿孔等。

小知识

泡泡的形成是一个充气的过程,所以泡泡的内气压略大于外气压,由于内气压有向外的力,且在各个方向上都有;加上泡泡这种物质的“柔软”程度,要使得这些力最后能够达到平衡,只有球状才能满足条件。所以不管什么形状的吹泡工具,吹出来的泡泡看似都是圆的。而上面的情况是在球形足够小的时候的理想情况,实际上一个球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接触到的大气压力不一样,同时它本身有重量,所以这个球形并不完美。换言之,如果泡泡足够大,它就会显得很扁。 此外,吹出来的泡泡大小与吹的力量、吹具等因素有关。

推荐第10篇:中班科学探索教案:哪辆汽车跑得快

中班科学探索教案:哪辆汽车跑得快

案例背景:

在周五下午的自带玩具活动中,孩子们对玩具小汽车很感兴趣,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玩小汽车比赛,那认真劲儿和不时发出的笑声让我忍不住也想加入他们的活动中。而且,新《纲要》也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与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我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抓住孩子们对玩具小汽车的兴趣,提供一些辅助材料,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真正参加到探究活动中,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本次活动之前,孩子们已经探究过汽车在相同材料,不同坡度的桥面上跑动的速度不同。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玩具汽车在不同材质的桥面上跑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2.通过实验验证预测,能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结果。 3.体验合作探索的快乐。 活动重点:

探索发现玩具汽车在不同材质的桥面上跑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活动难点:

通过实验验证预测,能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结果。 活动准备:

1.反映光滑—粗糙、软—硬的桥面各若干组(每组桥面上都贴上号),玩具汽车若干辆。

2.幼儿用的实验记录表人手一份,全班实验统计表两张。

3.已经探索过在相同材料,不同坡度的桥面上,汽车跑下来的速度不同。 活动过程:

一、回忆做过的实验:汽车从不同坡度的桥面上跑下的速度。引导幼儿回忆:汽车从不同坡度的桥面上跑下的速度是怎样的?在坡度越大的桥面上跑,汽车跑得怎样?在坡度越小的桥面上跑,又是怎样?

二、出示桥面,比较桥面材料的不同。

1.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比较桥面材料的不同。

2.激发幼儿思考:桥面材料不一样,那汽车在上面跑,哪辆汽车跑得快呢?

三、幼儿进行预测,并记录。(先预测一号桥和二号桥,然后预测三号桥和四号桥。) 1.请幼儿猜测并说出理由。 2.幼儿把自己的预测记录下来。 3.教师记录幼儿的预测情况。

四、幼儿两两合作进行实验。

1.幼儿两两合作进行比较实验,并对实验结果客观记录。 2.交流实验情况,教师记录幼儿实验结果。

师:“你是怎么做的实验?在实验时你有什么发现?你的实验与你的预测一样吗?” 3.讨论:为什么有的桥面上的汽车跑得快?有的桥面上的汽车跑得慢?这是什么原因?

4.教师小结:原来汽车在桥面上跑得快慢与桥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在比较粗糙的桥面上跑得慢,在比较光滑的桥面上跑得快。它还与桥面的软硬有关,在比较软的桥面上跑得慢,在比较硬的桥面上跑得快。

五、结束部分,带幼儿再次玩玩具汽车,寻找新的发现。过程描述:

第一环节:回忆做过的实验。

本次活动之前,幼儿已经探究过汽车从不同坡度的桥面上跑下的速度,所以,活动一开始,我就引导幼儿回忆上次的实验结果。引导幼儿说出汽车在不同坡度的桥面上跑下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在坡度越大的桥面上跑得越快,在坡度越小的桥面上跑得越慢。 第二环节:出示桥面,比较桥面材料的不同。

在回忆的基础上,我向幼儿展示新的桥面,告诉幼儿:今天老师又准备了一些桥面,要请小朋友来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小伙伴。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发现这些桥面的坡度是一样的,但桥面的材料不一样。1号桥面比较粗糙,2号桥面比较光滑,3号桥面比较软,4号桥面比较硬。在幼儿发现的基础上,我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桥面的材料不一样,那汽车在上面跑,快慢一不一样呢?激发幼儿动脑思考。

第三环节:幼儿先进行预测,并记录。

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请幼儿预测两辆汽车同时在1号桥和2号桥上跑,哪辆汽车跑得快?为什么?然后请幼儿把自己的预测记录下来,认为汽车在桥上跑得快的,打个“√”,认为汽车在桥上跑得慢的,打个“×”。幼儿记录完后,教师统计幼儿的预测结果。接着再请幼儿预测两辆汽车同时在3号桥和4号桥上跑,哪辆汽车跑得快?为什么?预测结束后让幼儿记录,最后教师进行统计。按照这样的顺序,让幼儿感觉条理清楚,做事要有一定的顺序。

第四环节:幼儿两两合作进行实验。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首先,我对幼儿提出要求:找自己的好朋友,两个人合作,可以先到1号、2号桥上试,再到3号、4号桥上试;也可以先到3号、4号桥上试,再到1号、2号桥上试,试完后,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幼儿实验时,我针对幼儿的实验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当发现有的组幼儿一人拿一辆汽车实验,放手的时间有先后,影响实验结果时,我就引导他们可以让一个人拿,另一个人观察,然后交换;当发现有的组只实验一次时,我就引导孩子多实验几次。实验结束后,组织幼儿交流实验情况,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是怎样做的实验,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和自己的预测是否一样,并对幼儿的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在统计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桥面上的汽车跑得快?有的桥面上的汽车跑得慢?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后,我及时为幼儿梳理经验,进行小结:原来汽车在桥面上开得快慢与桥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在比较粗糙的桥面上开得慢,在比较光滑的桥面上开得快。它还与桥面的软硬有关,在比较软的桥面上开得慢,在比较硬的桥面上开得快。

第五环节:结束部分,带幼儿再次玩玩具汽车,寻找新的发现。

在这一环节中,我关注到孩子玩汽车意犹未尽,所以带他们到活动场地上自由玩一玩,寻找新的发现。

第11篇:中班科学《舞会》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舞会》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舞会》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对磁铁已有了初步的认识。磁铁能够吸铁制品,这一现象既神奇又有趣。幼儿好奇心强,对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为了进一步引导幼儿感知磁铁的特性,鼓励幼儿在玩中发现身边的科学,并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我设计了此次科学活动。本次活动以幼儿感兴趣的舞会形式贯穿始终。

活动反思:

我是一名小教二级教师,作为年轻教师,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次挑战。此次开展的中班科学活动《舞会》,对我来说既是锻炼也是提升。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教学反思。

学习科学是一个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科学活动并不是把现成的科学结论告诉幼儿,而是使幼儿成为渴求了解世界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1、对活动目标的反思

活动中,创设舞会的情景,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让幼儿通过,给磁铁找舞伴跳舞的活动中,感受磁铁具有磁性,可以吸住铁质的物品,使幼儿在游戏中轻松地完成第一个目标。之后,再进一步地多次探索。通过小动物们在不同的舞台上跳舞,感受和体验磁铁磁性的穿透力,能穿过纸、塑料、木头这三种不同材质的物体,增强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2、对活动准备的反思

在材料准备上,我为幼儿提供的磁铁、别有回形针的动物卡片若干,积木、文件夹、纸片、回形针、塑料夹、布条,这些材料比较分散和凌乱,都统一放在拖盘中,贴有笑脸篮子和贴有哭脸的篮子、人手一份的卡纸、塑料盘、木块等材料,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教育源于生活。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主要起到引出问题、总结方法的作用,为教学的辅助作用。PPT课件的展示,可以让幼儿更加鲜明的认识各种操作材料,直观易懂。而整个教学活动,以幼儿操作、探索为主要形式,教师不断的递进式的提问,让幼儿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对活动过程上反思

我主要从三次操作实验中进行反思(1)第一次实验操作,感受磁铁具有磁性,可以吸住文件夹、回形针等铁制的物品,像积木、纸片、布条这些不是铁质的物品就吸不住。活动中以“夜深了,舞会开始了”这种充满童话的色彩导入,结合中班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在游戏操作时插入了音乐的效果,让幼儿在音乐声中操作,仿佛置身于舞会的情境中,达到动静结合。同时我也提供了多种材料,给幼儿进行分组操作,在磁铁找舞伴的游戏中,幼儿知道了哪些物品是可以吸住的,哪些吸不住。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磁铁的磁性,这种设计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让幼儿可以自己去操作探索,比单纯的教师示范讲解更富有童趣。(2)第二次实验操作,感受、体验磁铁的磁性能穿过卡纸。此环节,我让童话角色得以延续。天亮了,森林的舞会也开始了,这些别有回形针的小动物要在卡纸的舞台上跳舞,磁铁会怎样帮助他们?让幼儿自由探索。活动中我发现很多幼儿都是用磁铁直接将小动物吸住,在卡纸上跳舞,这出乎我的意料,但这也充分说明幼儿对于之前磁铁具有磁性这个特征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虽然幼儿的发现与我的设想不相符合,但是幼儿的发现也是对的,于是我在给予幼儿赞美和肯定的同时会继续引导幼儿探索新的方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让小动物跳舞呢?”。通过我的不断跟进式提问,师生共同交流探索,得出将方形磁铁放在卡纸下方来回移动,卡纸上方的“小动物”就会跳起舞来,从中感受到磁铁的磁性能穿透卡纸,吸住上面别有回形针的小动物。(3)第三次操作中为了巩固在不同材质上磁铁磁性的穿透力,我为幼儿提供了塑料盘和木块,让幼儿自己与同伴交流探索,生生互动,体验磁铁的磁性可以穿过塑料盒和木块。

4、对投放材料的反思

中班的幼儿很容易受周围坏境的影响,尤其在操作科学活动的时候,为了使操作过程中不受投放材料的干扰,第一次幼儿自主操作时,我采用了分组操作的形式,在进行第二个操作活动中,在表扬和鼓励的同时,我快速的从桌子上收回托盘并同时放下插有卡纸的纸筒,第三次操作的时候我将塑料盘和木块放在小篮子里并置于幼儿椅子下面,幼儿根据老师的引导分次拿出材料进行操作。这样幼儿在每次操作过程就不会受到干扰。

整个活动探究操作是主要形式。引文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操作活动是孩子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动手操作既能满足孩子动手的需要,又因充满新奇和刺激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活动中我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在操作中,当幼儿的发现与我之前预设的不一样的时候我会紧张,由于我是一名年轻教师,很多经验还很不足,所以对于教学中出现的突发事件还需要多学习方法和技能。另外在活动中,我的语言还不够生动,使得部分幼儿游离于我所设置的情境外,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多学习别人的优点,补自己的不足。

第12篇:《开车》中班科学教学反思

今天上午,我执教了科学活动“开车”,这是主题“快快慢慢”中的一个活动。最近,孩子们对各式各样的玩具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有空就“沉浸”在汽车的世界里,流连忘返。所以这个关于汽车的活动,应该是他们感兴趣的和喜欢的。活动的目标我是这样预设的:

1、在实验比较中感知在不同高度的斜坡上车子下行速度的不同。

2、体验与同伴合作实验的乐趣,增进观察、记录的能力。活动的重点难点是,用比较的方法将小汽车在不同高度的斜坡上开动,感知在不同高度开,速度的快慢也不同。活动中需要设置几个坡度高低不一的斜坡,于是我去构建室找来了长方体和圆柱体的木头的积木,又收集了一些大小、式样差不多的玩具车,在车上黏贴1或2的数字。

活动分三个环节,首先,我出示两条不同坡度的斜坡,让幼儿猜测两辆汽车谁快谁慢,根据猜测,在表格上示范作记录。然后,用实验验证大家的猜测。第二个环节,先让幼儿分组实验操作,通过亲自实验,在动手操作中感知并记录车子的快慢;而后交流、讨论,分析车速快慢的原因;然后再次操作,验证。这里,我用“有没有办法让两辆汽车开的一样快”,引导幼儿发现汽车在相同坡度上就能跑的一样快。最后,我出示了三个坡度不等的斜坡,请幼儿猜测汽车开动快慢的结果,这就作为一个延伸活动了,留给幼儿继续探索的热情。

活动中,大多数幼儿能积极投入地探索,对于记录这项任务,我为每组准备一张。这么做主要是从幼儿的经验积累出发,考虑到刚入中班的幼儿初次接触亲自操作记录,小组一张记录单为幼儿提供了相互学习,自我调整的学习机会。

今天的活动,有幸得到西瓜豆豆的点评,让我受益匪浅。如果日后再次执教这个活动,我会作一些调整。

在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组织中科学合理地提供所需材料,不仅能有效支持幼儿的操作活动,促进活动目标地达成,更是幼儿获取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概念的有力手段。所以对于活动的准备,要更精心更周到,而今天的斜坡总体感觉偏窄,对于实验用的小汽车,也需要仔细检查,以免在活动中出现意外状况。

活动的第一环节,教师的实验可以省略,因为教师的实验容易给幼儿一个错觉,同时也限制他们的思维。活动进行到交流验证时,发现幼儿的记录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时,教师的处理欠妥。急于说出答案显得操之过急了,应该将这个问题留给幼儿,让幼儿共同分析、寻找问题的原因,一起来解决。活动中,教师要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要耐心、从容。其实,问题的出现恰恰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契机,关键是看教师的驾驭掌控能力。在这个方面,我还要下功夫多多努力。希望在今后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能有进一步的提高。

第13篇:中班科学教学活动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学活动《5的相邻数》教学反思

孤山镇第二幼儿园

闫雪

本次活动我针对幼儿对“邻居”关系感兴趣且幼儿对相邻数有了初步了解但没有形成相邻数概念的现状,结合中班幼儿以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初步萌芽的年龄特点,通过故事讲述来为幼儿设置游戏化的情景,通过情趣化、有趣化的游戏使幼儿大多数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抽象的数学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本次活动也基本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明白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非常重要。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虽然幼儿能完成相关的相邻数的练习,但幼儿对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这个看似简单的内容,让幼儿听起来有点模糊、混乱,这些不足都是我要在以后教学过程中需要多加注意的地方。

2013.11.13

第14篇:中班科学教学活动说课稿

中班科学教学活动《5的相邻数》说课稿

孤山镇第二幼儿园

闫雪

一、说教材

幼儿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简单的说可以包含了数、量、图形与空间、逻辑与关系四大领域。数以及数与数间的逻辑关系是事物各种属性关系在人脑中引起的综合反映,复杂且不易理解。在近日的游戏活动中我观察发现,幼儿对“邻居”关系非常感兴趣,经常听见小朋友说:“我的邻居家有个小弟弟,经常来我家和我玩玩具。”“我也有邻居,陆一是我的好朋友,她住在我家的旁边,我们是好邻居。”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我设计了这次教学活动,希望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积极参与操作活动,并从中获得相关知识。结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的实际发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乐于参于游戏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2.认识5的相邻数,能找出5的相邻数是4和6; 3.初步感知相邻两数之间多1少1的数量关系。

二、说重难点

1.活动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2.活动难点: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数量关系。

三、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为此,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本次活动中采用以下方法:

(一)讲述法:中班幼儿的注意力有所增强,运用语速以及音量

1 的变化,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教学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数学逻辑思维,为提高教学效果和突破重、难点做好准备。

(二)直观演示法:由于孩子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阶段,抽象思维还未形成,所以对事物的认识依赖于图片、模型等,运用图片的直观演示,让孩子对数量关系更清楚的掌握。

(三)讨论交流法:新《纲要》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在活动中多次提问,以幼儿为主导。

四、说学法

依据“孩子是学习的主人”,我采用了以下学法:

(一)观察法:孩子对生动的图片总是有兴趣的,所以我采用观察法,让他们观察图片,这样增强孩子的活动参与性。

(二)讨论谈话法: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这也充分体现了新《纲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原则。同时,讨论的形式能给孩子宽松的空间,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

(三)视、听、讲结合法:这样让孩子通过多种器官的感知,把数学和孩子的自我理解有机融合,不断日高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说过程:

(一)师幼问好

(二)导入

1.拍手游戏:“嘿嘿,×××(小朋友的名字),我问你,你的朋友在那里?”“嘿嘿,在这里!”(被问的小朋友举起旁边小朋友的 手。)

2 2.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午休的小床,请你说一说自己的邻居都有谁,让幼儿理解什么是邻居。

(三)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教师:“小朋友们看,图片上都有那些小动物啊?”(6种) 2.教师:“那小朋友们再仔细观察观察,这些小动物它们都住在哪里啊?(房子里)你们想知道它们各自住在那栋房子里吗?那让我们来一起找一找,认一认吧。”

3.教师:“现在老师就想问问小朋友了,×××(小动物的名字)它的邻居是谁啊?”

4.教师:“小朋友们在观看图片后来告诉老师,图片中5号房子里住的是谁?它的邻居又是谁?那它的邻居又住在几号房子啊,所以我们说数字5的邻居是数字几?我们还可以说成5的相邻数是4和6。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感知相邻两数之间多1少1的数量关系。

(四)活动延伸

通过“数数量”和“填一填”回忆巩固数字5以内的相邻数。

(五)活动结束

2013.11.10

3

第15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设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设计:颜色变变变

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从而知道两种颜色加到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

2、通过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记录实验结果。

3、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发展幼儿大小肌肉动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一瓶黄颜色的水。每组三个透明的小缸,分别装有红、黄、蓝色三种颜色及棉签等

2、记录材料每组一份,涂色纸若干。

3、魔术师帽子。

情境准备:

1、魔术天堂

经验准备:

1、认识颜色、熟悉叶子、橘子、茄子的颜色和及气球的画法。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以看魔术表演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 “小朋友们看看,我是谁啊?告诉你们,我是一个魔术师。我会变魔术!你们相信吗?”*“那你们先看看老师这有瓶什么颜色的水?”(黄色。)

*“好了,小朋友仔细看清楚了,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咯!千万不要眨眼睛哟!”

*教师摇晃瓶子,变变变,请幼儿观察。

“好了!我们一起来喊一二三,好不好?一,二,三,变成什么颜色拉?”(绿色)

*教师揭开谜底,将蓝色和黄色混合就会变成绿色。

“谁看出魔术师是怎样变魔术的呀?他怎么变?最后怎样?”

2、幼儿动手操作,探索颜色的变化。

*你们想成为魔术师嘛?你们想不想也去变一变呢?”老师为每组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请你们随便选两种颜色混在一起调均,看看,蓝和红两种颜色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呢?黄和蓝两种颜色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然后把你的操作记录下来。

*教师讲解操作时注意事项。

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当魔术师,好不好?不过当魔术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不能把颜料涂在衣服或者桌子上。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操作,并注意引导幼儿记录操作结果。

3、说说颜色的变化.

*你们用红和黄两种颜色变出了什么颜色的?还有哪一组和他们是一样的?同样的方法:红和蓝手拉手变出了什么颜色?蓝和黄手拉手变出什么颜色啦?

*幼儿说一种,教师就出示一张调色卡。

红+黄=橘黄

黄+蓝=绿

红+蓝=紫

念儿歌:红和黄手拉手,变出橘黄色画橘子;

黄和蓝手拉手,变出绿色画叶子;

蓝和红手拉手,变成紫色画茄子。

4、通过涂色游戏,发展幼儿对颜色的感知力。

*我们也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变出你喜欢的颜色的气球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好吗?

*最后把幼儿的作品粘贴在主题墙“我变的颜色”。

会变的颜色

颜色 + 颜色

我的猜想

探索结果

第16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总结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总结

戴青霞

今天的幼儿,将是未来世界建设的主力军,向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幼儿的呼唤。

一.积极为幼儿创设科学活动的环境,营造科学学习的氛围

我们必须不断地更换操作材料,根据幼儿的兴趣,幼儿的发展水平以及阶段教育情况,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操作与观察的、蕴含教育价值的材料。如:在上空气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找空气时,我为孩子们投放了塑料袋、气球、空瓶子等材料,引导幼儿用塑料袋装空气.捏紧袋口,摸一摸、压一压袋子感觉空气的存在,对着脸放开吹满气的气球口,感觉气流的冲击力。又如:投放石子、沙子、豆子、扣子、瓶子等材料,让幼儿在活动时通过摇晃成敲击瓶子感知声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从敲击瓶子所发出的不同声音判断瓶子中的材料,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听觉能力,还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提供充分的材料,就为每个孩子创设了动手动脑的机会,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动手操作中得到发展.。

二.发挥自然角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自然角是大自然的缩影,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窗口,利用自然角进行科学发现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发现意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我班的自然角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了让这道风景线能与孩子互动起来,起到教育的作有,我决定把

科学的目标融入到自然角中。尝试将以前的简单种植,变成生动、有趣的情节。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从中培养科学技能和方法,掌握科学的知识。

自然角环境提供给了孩子们认识自然、观察自然与亲自实践的空间,从中也增强了孩子们探索的精神。

三.将游戏做为教育的“媒体”,寓科技教育于科学游戏中

兴趣是幼儿认识科学的动力,它表现为儿童对事物的心理倾向性。而游戏却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对幼儿来说,游戏是最快乐、最生动、最丰富的活动。因此。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科学活动,既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又能促进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游戏中,幼儿通过试一试、做一做、玩一玩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在愉快体验中学科学,效果更加。

第17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总结

篇1: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总结

今天的幼儿,将是未来世界建设的主力军,向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幼儿的呼唤。

一.积极为幼儿创设科学活动的环境,营造科学学习的氛围

我们必须不断地更换操作材料,根据幼儿的兴趣,幼儿的发展水平以及阶段教育情况,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操作与观察的、蕴含教育价值的材料。如:在上空气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找空气时,我为孩子们投放了塑料袋、气球、空瓶子等材料,引导幼儿用塑料袋装空气.捏紧袋口,摸一摸、压一压袋子感觉空气的存在,对着脸放开吹满气的气球口,感觉气流的冲击力。又如:投放石子、沙子、豆子、扣子、瓶子等材料,让幼儿在活动时通过摇晃成敲击瓶子感知声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从敲击瓶子所发出的不同声音判断瓶子中的材料,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听觉能力,还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提供充分的材料,就为每个孩子创设了动手动脑的机会,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动手操作中得到发展.。

二.发挥自然角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自然角是大自然的缩影,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窗口,利用自然角进行科学发现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发现意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我班的自然角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了让这道风景线能与孩子互动起来,起到教育的作有,我决定把科学的目标融入到自然角中。尝试将以前的简单种植,变成生动、有趣的情节。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从中培养科学技能和方法,掌握科学的知识。

自然角环境提供给了孩子们认识自然、观察自然与亲自实践的空间,从中也增强了孩子们探索的精神。

三.将游戏做为教育的“媒体”,寓科技教育于科学游戏中

兴趣是幼儿认识科学的动力,它表现为儿童对事物的心理倾向性。而游戏却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对幼儿来说,游戏是最快乐、最生动、最丰富的活动。因此。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科学活动,既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又能促进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游戏中,幼儿通过试一试、做一做、玩一玩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在愉快体验中学科学,效果更加。

篇2: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的流逝,分秒的飞逝,中班的上半学期很快的过去了,每位幼儿都能愉快地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不仅个头长高了,各方面都的能力也有了不同水平的提高。幼儿在老师的悉心教养下,良好的情感和态度正逐渐养成。能力、知识与技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将本学期的各项教育和教学工作加以总结,具体体现在以几点:

一、科学领域内容:

1.幼儿初步能够对周围新奇事物感兴趣并经常提出简单问题,继续学着用各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喜欢观察、探究与生活相关的社会、自然现象。

2.幼儿认识常见的动植物,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认识小动物,能够参加简单的种植活动,并爱护动植物,关心劳动者。

3.幼儿喜欢参加数学活动,能在老师提醒下保持稳定注意,会动脑、动口、动手地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

4.幼儿能够根据物体的3——4个特征分类、排序,区别前后、高矮等空间方位,知道白天、黑夜、早晚、今天,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认识5种以上基本图形。

5.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20以内实物,并说出总数,顺数100以内数字。

注意:

1、积极为幼儿创设科学活动的环境,营造科学学习的氛围

2、发挥自然角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3、将游戏做为教育的“媒体”,寓科技教育于科学游戏中

二、教育教学:

1.我们班两位老师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们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点重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幼儿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幼儿主动性的发挥,激发幼儿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幼儿的思维素质。

3.坚持听课.注重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意见与教学模式。

4.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到教学中.做到学有所用。

5.我们十分重视孩子常规的培养,在幼儿入园后不久我们进行一日常规教育.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还教幼儿学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作.由于我们老师统一要求.统一管理使我班的幼儿从小就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三、教学主要内容:

(一)、其一,针对幼儿品德进行教育

1、班内幼儿能尊敬师长,和同伴友好相处。在游戏中能做倒互相

谦让,不挣抢玩具。

2、对幼儿进行爱祖国教育,升旗时行注目礼。爱自己的国家,知道首都,以及国家的一些名胜古迹。

3、爱班级,爱集体,懂得爱护公共财物,有集体荣誉感。

(二)、其二,对幼儿健康方面的教育

1、经常组织户外活动,保证户外活动的时间。

2、教育幼儿养成洗手的好习惯,并保持仪表整洁。饭后不能剧烈运动。

(三)、其三,对幼儿进行学习方面的教育

1、能学会简单的儿歌,古诗,听懂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并学着讲故事,表演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掌握1-10以内数的组成,简单的加减法,并有一定的推理,思维能力。

3、积极参加游戏,在游戏中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并和同伴有一定的合作能力。

4、能对周围事物产生好奇,好问,有一定的求知欲,有探索的欲望。

5、认真上好兴趣班内容,幼儿基本能熟练掌握10以内3个及多个数相加或相减的口头加减运算。

篇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专题总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在纲要精神的指引下,我们通过自身的实践,深刻意识到,幼儿科学活动必须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

一、幼儿科学活动内容必须来源于生活

首先,我们要树立\"时时处处有教育”\"方方面面有科学”的观念。教师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有效地组织科学活动。如一次大班孩子在绘画活动的过程中,有一位幼儿不小心碰翻了老师的水杯,结果画面上用彩笔涂的部分模糊了,而用油画棒涂的部分却安然无恙,这一现象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教师抓住这个教育契机,生成了科学《油和水真奇妙》系列活动,通过实验揭示现象,又根据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不断深入,层层递进,极大满足幼儿好奇心的同时,又丰富了孩子们对生活中油水现象的各种经验。如为什么炒菜时油放多了,菜汤上会漂一层油等等。

二、幼儿科学活动形式应尽量生活化

日常科学活动的生活化。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认为\"人的认知是在与周围的人或事物的交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因此幼儿的科学教育也应为幼儿接触周围自然物、认识和了解科学现象打好基础。

三、幼儿科学活动应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语),\"教育是为了完美的生活”(斯宾塞语)。由此可见,教育的目的本是使人生活得更美好,教育应以帮助幼儿适应现实及将来的社会生活为主要目的。所以科学启蒙教育更应以幼儿的生活及周围环境为基础,使教育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感性经验相结合,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最终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必将取得更多的成绩和更大的进步!

第18篇:科学探索读后感

现在科技发达了,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了,科学探索读后感。但你知道有哪些高科技产品吗?我来说几样。

比如我知道了飞行器,有:“大耳朵”他是依靠巨型风扇来飞行的,还有“野兽”,它飞得很快。还有一些机密武器,

有:“捕食者”什么东西都逃不过它的法眼,并且并且它是无人机哦!“首席卫士”可是个好东西,任何危险物和爆炸物都逃不过它这关。“神奇猫眼”不论敌人敌人在那个小角落里,它都能知道,读后感《科学探索读后感》。 下面这个可厉害了,是“手机中的战斗机”有了这个可以随时了解一些情况敌人多纳都没用。飞艇大家都知道,他可以运送货物,而且如果有太阳能板提供能量,飞艇可以做到零污染飞行。

啊!它让我知道了许许多多的高科技产品,让我知道了这些产品的好处和坏处。

姜楠

第19篇: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学案例

前戚小学 赵军

教学内容:

河北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太阳系的奥秘》。 课例类别:

多媒体网络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了解人类走出地球的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会制作多级火箭模型,能够收集有关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和资料。搜集人类的航天灾难故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到人类探索太空的自豪感,体会到科学家和宇航员在宇宙探索中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从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中体会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的尊严。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和观测工具的发展。教材按照人类时间顺序展示了一组图片,这组图片简要概括了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

人类运用了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去探索宇宙的奥秘。最初人类用肉眼观测太空,于是就有索尔兹伯里的建筑奇迹:几十块巨石形成一个大圆圈,高的达6米,每块石头重数十至数百吨,在那一马平川的平原上矗立了几千年之久。考古学家们至今仍不能断定当初建造此“巨石阵”的确切目的。

从“巨石阵”到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江南登封观星台,再到明代浑仪;从伽利略天文望远镜的发明到美国工程师最早发明的射电望远镜直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把哈勃空间望远镜装上了航天飞机。这一个个脚印记录了一代代航天科学家不懈的努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人类观察星空的视线越来越深远。

- 1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并于次日成功返回,宇航员杨利伟安然无恙。展望未来,在2010年以前,中国的宇宙飞船将有可能访问月球。2020年左右,中国将建立自己的空间站。 设计理念:

本课图片相对较多,但内容很生疏,离学生生活很遥远,不容易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料引导并激发学生探究,让学生了解前人类的重要成果,来增加对宇宙的认识,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宇宙的认知体系。教学中设计利用观看媒体资料、图片、视频,通过学生 “观看、阅读、倾听、思考、探究、联想”等方式教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宇宙的图片、照片、录像资料、文字资料,并将其整合成网络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通过各种有效的渠道收集有关宇宙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进行“探索宇宙”的活动。课件展示星空的图像和太阳系的有关图片,学生利用百度搜索图片,浏览关于宇宙的图片。

二、引导经历人类观察、探索宇宙的过程。

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1)讨论:在没有先进观测仪器的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认识宇宙的? (2)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好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编造一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的向往和追求。

(3)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说明古人对天地产生最初的思考,看到月亮上明暗相间的阴影,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分布,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对光明的向往。百度搜索有关这些神话故事的介绍。

- 3

4、了解火箭发射的现象。

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无法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磁铁,牢牢地抓住地表的各种物体。当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7.9千米/秒时,它就能挣脱地球引力围绕地球运转。逐级加速的多级火箭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设计出来的。观看“神舟五号”火箭发射升空的视频。

5、了解航天器的发展史。

学生通过搜索百度搜索航天器的发展史,登录网http://course.jingpinke.com/gongxue/hangkonghangtiangailun/chapter1/chapter1-3-2.htm ,阅读其中有关航天器的知识,重点了解“先驱者10号”太空探测器和“神舟5号“宇宙飞船”。

6、了解从古至今人类升空的历史。

教师演示从古至今人类升空的历史,学生结合互联网阅读,并进行全班讨论:人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以牺牲宇航员的生命为代价去探索宇宙,你认为是否值得?

三、全课总结:

人类正逐渐向宇宙的深处进军、探索,现在我们不仅能在地球上研究宇宙,还可以利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星际探测器等手段进入到宇宙空间,接近遥远的星球,探索更多的宇苗奥秘。然而,浩瀚的宇宙总让人感到神秘和无限,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去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吧!

四、课外拓展:

1、布置学生收集各种航空灾难活动。

可以通过资料的搜集也可以通过观看相关录像来了解航天灾难史。组织学生谈谈人类面对航天灾难史作如何感想?

2、布置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收集展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的资料。

参考资料:

[最古老的天文台] 原始人类从实际生活需要出发,很注意对天体的观测,因此在一些文明古国,早就建立了便于从事天文观测的天文台。在古希腊文化极盛时期,埃及亚历山大

- 5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30多年来,我国共研制发射了15种类型、51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率达90%以上,初步形成了4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目前“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

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目前我国已形成先进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由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陆地测控站、4艘“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以及连接它们的通信网组成,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5年,我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截至目前已将27颗国外制造的卫星成功送入太空,使我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其低轨道运载能力达9.2吨,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由“神舟”号载人飞船系统、“长征”运载火箭系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船发射场系统、飞船测控与通信系统、航天员系统、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系统等组成,是我国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2002年12月,“神舟”4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载入航天工程的第四次飞行试验,其中第一次在1999年11月,第二次在2001年1月,第三次在2002年3月。“神舟”4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飞行已为时不远。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14圈以后,于16日6点23分在内蒙古阿木古郎草原安全着陆,航天员自主走出返回舱,状态良好。这次航天飞行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完成和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

- 7

总共搭载了6个国家的学生设计的实验项目,其中包括中国学生设计的“蚕在太空吐丝结茧”实验。

- 9 -

第20篇: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学案例

竹山县大庙全胜小学:殷均玮 教学内容: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太阳系的奥秘》。 课例类别:

多媒体网络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了解人类走出地球的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会制作多级火箭模型,能够收集有关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和资料。搜集人类的航天灾难故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到人类探索太空的自豪感,体会到科学家和宇航员在宇宙探索中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从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中体会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的尊严。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宇宙的图片、照片、录像资料、文字资料,并将其整合成网络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通过各种有效的渠道收集有关宇宙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进行“探索宇宙”的活动。课件展示星空的图像和太阳系的有关图片,学生搜索资料及图片,浏览关于宇宙的图片。

二、引导经历人类观察、探索宇宙的过程。

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1)讨论:在没有先进观测仪器的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认识宇宙的?

- 1

到4米多。(2)射电望远镜。电磁波发现之后,人们又发明了射电望远镜,这种望远镜可以看100亿光年之外的星体。(3)介绍哈勃太空望远镜:随着人们对宇宙研究的深入,人们的足迹也走出了地球,走入了太空。1990年4月25日,美国把一架以天文学家哈勃命名的空间望远镜送入太空,它能观测到150亿光年外的天体。在“星空天文网”分别点击相应的望远镜,了解其特征,并相互交流。

4、了解火箭发射的现象。

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无法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磁铁,牢牢地抓住地表的各种物体。观看“神舟五号”火箭发射升空的视频。

5、了解航天器的发展史。

学生通过搜集航天器的发展史,阅读其中有关航天器的知识,重点了解“先驱者10号”太空探测器和“神舟5号“宇宙飞船”。

6、了解从古至今人类升空的历史。

教师演示从古至今人类升空的历史,学生结合互联网阅读,并进行全班讨论:人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以牺牲宇航员的生命为代价去探索宇宙,你认为是否值得?

三、全课总结:

人类正逐渐向宇宙的深处进军、探索,现在我们不仅能在地球上研究宇宙,还可以利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星际探测器等手段进入到宇宙空间,接近遥远的星球,探索更多的宇苗奥秘。然而,浩瀚的宇宙总让人感到神秘和无限,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去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吧!

四、课外拓展:

1、布置学生收集各种航空灾难活动。

可以通过资料的搜集也可以通过观看相关录像来了解航天灾难史。组织学生谈谈人类面对航天灾难史作如何感想?

2、布置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收集展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的资料。

- 3 -

科学探索教学工作总结中班
《科学探索教学工作总结中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