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岗位职责

岗位职责冲突矛盾(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08 08:34:27 来源:岗位职责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和谐社会中的矛盾与冲突

和谐社会中的矛盾与冲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妥善处理社会中的矛盾与冲突。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从矛盾性质上来说这些矛盾是我国社会蓬勃发展中的人民内部矛盾。具体来讲主要有: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这些矛盾涉及的方面多种多样,从经济建设中人民的民生保障到法制建设中健全法制,从道德建设中的防腐倡廉到敌对势力的冲突破坏。这些冲突和矛盾是难以避免的,我们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看待它。冲突和矛盾有它利于社会发展的一方面,它可以转化为社会动力,揭示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但也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提高社会发展的代价和成本。

我们应认识到,真正绝对的和谐是不存在的,一定程度的冲突时难以避免的,任何社会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冲突。关键是我们如何解决和面对,化冲突的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控制社会冲突的强度和烈度,保证社会相对和谐。

准确定位冲突的性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往往会讲冲突与矛盾人为地政治化,其实,现阶段我国社会中许多矛盾和冲突的内容本质是很简单的,就是利益的问题,例如农民工讨要工资等等。同时也有一些敌对势力制造*事件的冲突,例如7·5事件,拉萨事件等等。

我们要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呢

第一, 学会做群众工作和社会工作。

要做好群众工作,首要的是要解决好把群众摆在什么位置上的大问题。近年来,党中央反复强调党员的宗旨意识。对群众的评价,就是检验宗旨意识的试金石。

要做好群众工作,要“理顺社会情绪”,必须先要了解社会情绪。调查要深入,要沉到底。有时甚至要与群众同劳动,群众才会跟你掏出心里话。要做好群众工作,跟群众交流,一定要运用群众语言,千万不能打官腔。

要做好群众工作,需要运用群众组织。群众在想什么,群众组织,即社会组织最先知道。最先知道,因此更容易最先到达,才更容易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也只有“最先到达”,才不会把局部矛盾扩大为全局性的矛盾。因此,遇到棘手难题时,有时借助群众组织的力量更容易在第一时间找到矛盾焦点、化解矛盾。

第二, 学会用“问计于民”来化解社会矛盾

要化解社会矛盾,“问计于民”是良方之一。怎么问?讨论是“问计”的最好形式。讨论具有双重功能,它对领导讲是“问计”;它对群众来讲是群众自己教育自己,是让先进群众带动后进群众。从一定角度看,在决策前的讨论是最有效的宣传,是超前的宣传,它不是宣传胜似宣传,其成本也比事后宣传要低得多,它可以增进互动、增进理解,化摩擦为认同。

第三, 我们要科学的调解矛盾。

在社会矛盾中,民事纠纷是大量的。依法治国不等于不论什么纠纷都要“法庭见”。如今连“好讼之国”的美国也认为,诉讼不是维护当事人权益的最好方法。他们主张,通过仲裁、调停、法院附设调解等方式来解决纠纷。我国的调解工作早就走在美国前面,全国各地都有创造性的经验。我们有理由继续走在调解工作的最前列。调解包括各个方面的调解,社会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在矛盾纠纷面前,能调解就调解,能仲裁就仲裁,首选是调解。做到扩大民事范围,缩小刑事地盘。

第四, 对于故意破坏社会稳定的冲突制造者,要依法严厉制裁。

例如新疆7·5事件给新疆省社会稳定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对于策划,实施此次暴力冲突事件的犯罪分子要严厉给予打击和惩处,保证人民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当然,我认为上述解决矛盾的办法都是矛盾暴露之后的应对策略。要想根本上减少矛盾和冲突的发生,我们需要要建设一个富强、文明、民主、法治的国家。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08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0080421300

1张平川

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

“目前,我国总体上是和谐的。”这是《决定》对当前社会形势的一个基本估计。《决定》也分析指出了当前存在的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当前出现的这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关专家分析认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一些长期的结构性矛盾和不平衡问题。如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有所扩大。

另外,在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城市化的速度也大大加快,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户均耕地不到0.5公顷,农民家庭经营很难形成规模效益,农业生产的比较收益较低,目前农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已下降到12%左右,但务农的劳动力还占全国从业人员的46%,2005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多,加之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城乡之间的差距达到约6倍。

中央提出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都是为了解决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其次,体制改革过程中因体制、机制不完善而产生了问题。专家表示,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一些旧的体制被打破,而新的体制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例如,在收入差距方面,除了一般所说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的差距,还有同级公务员工资水平地区差距较大问题、垄断行业和一般竞争性行业工资差距问题、某些非法致富现象的存在和农民工待遇差问题等等。

此外,在国企改制中的资产处理、下岗职工补贴、征地拆迁补偿、复转军人安置、水利工程移民安置等方面,也会因为体制不完善、工作不到位而产生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和利益纠纷。

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因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也带来了诸多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也不断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更加突出,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带来的矛盾增多。

——就业问题依然严峻,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失地农民就业、大学生就业等问题突出。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意见较大,一部分家庭出现因病致贫返贫、子女教育费用负担过重的问题。

——社会治安方面,刑事犯罪总量仍居高位,抢劫、抢夺、盗窃等侵民侵财犯罪呈多发之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足。

——在社会保障方面,社会保障体系目前还不健全,社会保障覆盖面小,部分群众生活仍然困难。另外,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完全遏制。

专家指出,这些问题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如果任其发展,就会挫伤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在深化改革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使这些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影响社会和谐的四大因素

2010-11-11 14:35:52|分类: 默认分类|字号 订阅

1、农民是我国的第一大家族,全国共有农民八亿多人,有一半以上的剩余劳动力,大多常年都在外地打工,例如现在农村的三口之家就按十亩地计算,翻地、播种、施肥、收割全过程的工作量按一年两季算也不过用45天的时间,大量时间都是闲置的,这样看来当今农民一年大多时间闲着无事可做劳动力剩余严重,这就是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是国家急于解决的重要之重。

2、大学毕业生也是我国的一大家族,全国现约有未就业人员3-4千万人,安置的岗位是少之又少,另每年还在以几百万数字逐年递增,再说我国就保手的说一个家庭要供出一名大学生约需6-7万元,毕业后就业竞争激烈如不能找到工作,继续靠家里养着,会觉得愧对父母,如赶上要成家的年龄会觉愧对女友,常会感觉自己是一个无用之人,社会、责任、义务等许多的社会因素或精神压力。难啊,正难

3、下岗失业人群中的“4050”人员他们当中大多数是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重,自身又少有文化和技术,实现再就业十分困难,他们大多要赡养老人,抚养培育子女,同时还要缴纳社会各项保险(就缴纳社保从小地说

1、是为了本人年老生活有所保障,

2、可以减轻子女负担,从大的说起又是为了对社会负责为减轻社会负担,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另“4050”这个年龄也是疾病多发和高发期身体负担。这一人群可真是难过的一个就业老大难群体。

4、再有我国低保,残疾人,在这个就业竞争激烈的年代健康人找个工作都难只又他们难上加难,他们自身残疾找工作也就更不容易了,没工作无法养活自己,总感觉自身就是社会的负担,家庭的负担,爱人的负担,生活颓废自暴自弃。以上都是突一个难,一个穷;

就我感觉以上就是我国的四大困难家族群体,就是我国急于解决的社会问题的重中之重。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自我意识,不知是对还是不对还请广大群众批评指正

推荐第2篇:冲突处理与矛盾解决 教案

课题:冲突处理与矛盾解决 课时:1课时 课型: 分组讨论 授课老师:冯进云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处理好自己矛盾和冲突的方法;

2、能妥善处理矛盾和冲突;

3、能有效的防范冲突的发生;

4、培养学生在和同学相处过程中的修养和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化解矛盾冲突的方法;

2、妥善处理好矛盾冲突。

三、教学过程

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组选出一个发言者,一个纪律委员。并从中选取几位同学做表演准备。

1、由老师主持,问:同学们生活中都遇到过矛盾和冲突吗?你们都是如何解决的?(每组讨论5分钟,给出建议,由发言者发表本组观点)(共10分钟)

2、老师对每组的观点给予表扬和指导,并给出几个不同的场景,由选出的几个同学来表演。观看的同学必须要把场景中冲突发生的原因和应该如何处理写出来,并分享给大家。(20)

3、老师总结:

冲突往往会造成不和、动荡、混乱、矛盾和误会,破坏班级的和谐和稳定。基于这种认识,大家都将防止和化解冲突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之一。能妥善处理冲突是我们获得成功的技能之一。每种人际关系都会遇到一些摩擦和矛盾。某些人遇到的比别人更多一些。有些是开玩笑式的,有些是令人讨厌的。但是也有一些是永无休止似乎不能解开的矛盾类型。一旦发生矛盾冲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步骤来解决:

(1).调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冷静下来。 (2).用暗示、转移注意法。

(3).在冷静下来后,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4).化解冲动后注意提醒自己。

总之,化解矛盾冲突要明确矛盾冲突发生的原因;沟通协调一定要及时;善于询问与倾听,努力地理解别人。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人的天性。即使没有外界的干扰,我们自己内心也会出现冲突。既然我们不得不和冲突一起生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处理冲突,才能使冲突更加平和并向着正面的方向发展呢?所以我们知道,要有效处理冲突,必须做到主观态度上坦诚、相互包容,客观上依据一定的步骤来进行。一句话,就是要做到透明。

4、此外,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还要采取有效防范矛盾冲突的预防策略,如:

(1).加强自我学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会“合作”。 (3).正确认识职业紧张。

(4).加强自身的个性修养,减轻心理紧张感。 (5).积极主动,拓展能力。

(6).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积极转换角色。

(7).加强人际沟通,在群体生活中体验自我价值和生活乐趣。

(8).进行心理咨询。

(9).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是尤为重要的工作。 结束语:

希望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交往中,能控制好自己的言行举止,文明交往,和谐相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班级体。

推荐第3篇:转载:巴以冲突让中国很矛盾

巴以冲突让中国很矛盾:帮谁不帮谁?

http://www.1n0.net 猎讯军情网 2009-1-5

以巴冲突进入了新阶段,继空中突袭打击之后,以色列在继续狂轰滥炸加沙的同时,昨日晚间开始了对加沙哈马斯的地面进攻。以色列国防军声称,大批以色列装甲部队、工程兵和步兵已经进入加沙地带北部,以破坏哈马斯基础设施,并攻占火箭发射台以防止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动火箭弹袭击。这是这场冲突的一个新高潮。据称,地面进攻中,以军已与哈马斯武装人员交火,双方均有伤亡。

在这冲突的新阶段新高潮中,双方将怎样收场?中国人究竟希望怎样?

其实,作为中国人,对巴以冲突是相当的矛盾,这矛盾又是相当地的复杂。大兵试图站在公允的角度,将这矛盾心理作一剖析,望得到网友们的指教。

一、普遍同情苦难的巴基斯勒人民,理解并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巴以冲突,是复杂的历史因素酿成的,是英国等西方殖民主义者退出中东时故意埋下祸根。英国为了他们的利益,在退出中东前,利用犹太复国主义,搞了个以巴分治,在巴勒斯坦地盘中突然建立了以色列国,人为地制造了以色列与阿拉伯民族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在这一场持续60年的跨世纪冲突中,巴勒斯坦人民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以色列的建国与扩张,除了造成巴勒斯坦人的大量死伤外,将百万巴勒斯坦人驱赶离开了固有的家园,成为无家可归的难民。巴勒斯坦人民恢复家园、反抗侵略扩张的斗争是正义的,始终得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支持。中华民族是饱受侵略与挨打的民族,深知被侵略被占领的滋味,深知颠配流离的痛苦。因此,中国人普遍希望巴勒斯坦人民的反抗斗争能够取得胜利,完满的胜利更好。如今,出师未捷对恢复家园未果、圣诞与新年之际享受着以色列炸弹“盛弹”的巴勒斯坦加沙人民,从12月27日起,以色列100多架战斗机和50多架武装直升机针对百余个目标投放投射了大量精确制导炸弹、数百吨炸弹,超过45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2400多人受伤,最惨的有家平民被炸死了3个孩子(有报道说是5个孩子)。面对以色列自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来,展开的最为猛烈的军事打击行动,面对巴基斯坦人民饱受炸弹轰炸战乱之苦,中国人民无不深深同情与遗憾。

二、普遍认同以色列的民族精神,对犹太民族抱有好感甚至敬佩,但反对以色列穷兵黩武。犹太民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希特勒法西斯屠杀了超过600万犹太人,获得了世界人民的同情,作为没有国家而遭受屠杀的犹太人,因此创立了犹太复国理论,并借助英国殖民主义者退出中东之机,得以建国以色列。就是这样一个建国时才有百万人口的区区小国,在数以亿计的众多的阿拉伯国家包围打击之中,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越来越强大,越战越勇,多次打败了阿拉伯联军,并创造了独特的以色列奇迹,成为国土虽小却科技领先、创新能力居于世界领先、文明程度领先的“大国”。在我国始终谴责以色列、不承认以色列的情况下,以色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就承认我国,并敢于不听美国的话,始终在一系列涉及中国主权的问题上旗帜鲜明地支持中国,比如在我国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地位上,始终是投下了赞成票。而且以色列国民对犹太人遭受屠杀凌辱时,中国给予犹太人的帮助始终牢记与感恩,对中国人友好一致。如果我们试图站在以色列人的角度,透视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历史,看待犹太人曾经的颠配流离的历史,理解犹太民族存世之不易,也许会多少理解一点以色列的无奈。但是,以色列给巴基斯坦人民制造了多灾多难,以色列利用其强大,用战争对付正义的巴勒斯坦人民,甚至是穷兵黩武,中国人民是非常反感与仇恨的。大兵同样愤慨以色列对弱者巴勒斯坦人民的武力镇压!

三、普遍对哈马斯的极端主义不理解,希望巴勒斯坦内部能够团结一致。抛开以巴冲突的历史根源不说,抛开以往的胜败不讲,然而,不少人认为这次战争爆发、以色列的狂轰滥炸,主要是由于哈马斯的好斗,哈马斯的不识时务地死抱住“不承认以色列、消灭以色列”的僵化目的,始终对以色列每天发射火箭弹袭击所导致的。从某种不太正规的意义上来说,是哈马斯的好斗逼迫以色列不得不采取军事行动,是以色列希望用战争手段彻底打垮哈马斯,达到用战争消灭战争的和平目的。冲突的真正起因,是哈马斯始终坚持不承认以色列、彻底摧毁以色列国家的强硬目的。为此,哈马斯一直拒绝同以色列谈判和平,一直坚持向以色列发射火箭与炮弹。哈马斯作为强硬的组织,用武力将倡导和谈的主流的巴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驱赶离开加沙,使得哈马斯成为加沙唯一的执政组织。按说,既然巴以冲突60年以来的历史证明了双方不能够消灭对方,那么就应该回到现实理智的立场上,应该执行国际社会认定的两个国家同时存在的原则,放弃消灭以色列的目标,展开和平谈判,使得巴以两个民族今后和睦相处。可是,哈马斯以极端主义的立场出发,丝毫没有理智而言,僵化不改,每天都向以色列发射火箭与炮弹,不停歇地干扰以色列人民与领袖的神经,还时不时地对以色列开展“人肉炸弹”行动,让以色列人伤透了心。这次针对哈马斯极端主义的“锤击行动”,受到了以色列民意的广泛支持。哈马斯的强硬政策,给以色列造成巨大危害,同时也给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民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哈马斯为逃避以色列军事打击,将许多的军事设施甚至发射火箭的设施隐藏在平民区,他们在不与以色列和平的同时,同样将无情战火强加给了巴勒斯坦人民。因此开展这“锤击行动”的军事打击,以色列有错,但不全都是以色列的错。

四、国内还是有不少人支持哈马斯的,尤其民间。不过,对哈马斯组织,话要分两头说。无庸讳言的是,国内还是有不少人支持哈马斯的,尤其民间。哈马斯不与以色列和平谈判,不承认以色列国家的存在,要以色列从地球上消失,并向以色列发射火箭与炮弹,包括对以色列开展“人肉炸弹”行动,得到了相当一些国人的认同,这一部分人认为只要是反抗创侵略与占领,就应该受到支持。此观点是否值得赞赏,需要各自认同。

五、普遍谴责美国及西方对以色列的偏袒,希望美国及西方对以色列施压促进和平。需要说明的是,小小的以色列,能够在数亿人口的阿拉伯世界包围中巍然屹立,是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偏袒有关,正是美国在军事与科技及外交上的大力帮助与扶持,使得以色列拥有强大的后盾,才能够同阿拉伯国家对峙并对抗到如今。美国的中东偏袒越来越不得人心,所以,美国也表面上改变了一味偏袒以色列的姿态,制定了所谓的中东和平路线图,促进了以巴谈判,在克林顿政府时,就差一点达成了和平协议。但由于在圣城耶路萨冷的地位以及难民回归的问题上,双方差距太大而夭折。这次巴以冲突又起,美国国务院虽称,美国对加沙的人道主义状况深感关切,但是它在一份声明中称,哈马斯将加沙地带的居民扣为人质。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在一份声明中称:“很显然,应尽快达成停火协议,但是我们需要达成一份没有时间限制的、可持续和可维持的停火协议。”美国的声明没有直接谈及以色列对加沙地带面攻势,也没有呼吁以色列立刻停火。欧盟也发表声明,称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属于自卫。美国偏袒以色列,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美国为此不允许继续保持现状,不允许哈马斯继续从加沙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因而美国向以色列提供了这次作战使用需要的新式精密制导炸弹。以色列警告哈马斯不要利用平民作“人体盾牌”,美国也认为哈马斯应对暴力事件和这场冲突负完全责任。美国声明称:“自哈马斯在加沙地带发动针对阿巴斯主席部队的政变之后,哈马斯就将加沙地带的居民扣为人质。但是,以色列的猖狂,之所以能够穷兵黩武,正是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如果美国政府和西方施加更大更多的压力,以色列是需要考虑美国和西方的态度,需要考虑穷兵黩武的军事行动对平民对国际社会可能产生的后果。

六、普遍期盼巴以实现和平,对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遗憾。这次以巴冲突,巴勒斯坦方面的死亡人数增加至450多人,以色列已征召了数万名后备役人员,军方首席新闻发言人称,在加沙地带的行动将持续“许多漫长的日子。”尽管国际社会正在为加沙停火而进行努力,尽管战争在加沙残酷地进行着,但历史的经验证明,无论是以色列还是巴勒斯坦,都不能依靠武力或军事行动消灭对方,无论是以色列的狂轰滥炸,还是巴勒斯坦的武装斗争,都难以解决问题。双方的诉诸武力,都只能是冤冤相报,恶性循环的重复。既然谁都消灭不了谁,军事行动只能增加财富的消耗,增加平民与人员的死伤,那么,回到谈判桌前,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路径。因此,中国人民普遍希望两个冤家和解,只有实现和平之后,两个民族今后和睦才有可能。

中国人看以巴冲突的矛盾心理,在大兵接触的朋友们当中,多数如此。也许,以上六方面的分析不足以概括这场冲突中国人的看法,不过,大兵期盼对此持有不同看法的网友,文明探讨,给予指教。

推荐第4篇: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

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

作为一名教师,上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和学生打交道。不管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外,都会面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除了教学文化知识,还要交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们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其中除了帮助学生解答学习上的疑惑之外,还要帮助学生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因为学生们在一起学习、生活,难免会出现摩擦和冲突,造成关系紧张,思想不愉快。

如今的学生独生子女占多数,他们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心目中是心肝宝贝、掌上明珠,他们中很多做事情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不善与他人合作,做事情不愿意承担责任,也不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这些不良习惯多数是家中的大人迁就宠爱造成的。孩子们到了学校和其他同学相处,没有了别人的迁就,自己也不懂得迁就别人,矛盾纠纷免不了时常发生,这样不仅影响学习,而且影响班级和学校管理。从事多年教育教学工作的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不断的积累和探求正确处理学生之间矛盾纠纷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与合作,分享与共处,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一般来说是争强好胜、自以为是、自私自利等小毛病造成的,很少有恶意的攻击。学生们常常因为意见分歧而发生争执,或者对破坏自己的利益而斤斤计较,并且各自都习惯于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不肯让步,得理不饶人。有些学生之间发生冲突,常常不冷静、不理智,用拳脚来解决问题。比如:课堂上男生招惹女生了,女生就摔钢笔墨水在男生衣服上;女生招惹男生了,男生就抓扯女生的头发甚至打架;同桌之间常常因为小事而吵架甚至吐别人唾液等。经常有学生到老师面前来告状、诉苦。作为老师的我,如果在课堂上遇到类似的情况,一般采取以下的策略:

第一步:立即阻止发生矛盾的双方争矛盾冲突的言行。

第二步:让双方冷静思考刚才发生的事情,做换位思考。尽量少耽误上课时间。第三步:下课后抓紧时间及时处理发生的矛盾,对学生双方批评教育,如果情节严重就请班主任或年级领导帮忙处理解决。

第四步:借发生的不良言行事件,在课堂上警醒全班同学以后引以为鉴,减少学生中矛盾冲突的发生。

推荐第5篇:呼叫中心管理的矛盾与冲突

呼叫中心管理的冲突与矛盾

一、呼叫中心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呼叫中心从建成的那一天起,呼叫中心的质检功能就开始伴随着它。似乎在设计呼叫中心业务功能时,质量检测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其实这样理解质量检测是一个误解。本人有幸在八十年代末就开始进行了呼叫中心的设计工作,并且担任过许多大型呼叫中心的总设计师,在电信行业实施过北京、广州、上海等电信部门的114系统、1000客户服务系统及其他行业各种类型的呼叫中心系统。当时提出及设计呼叫中心系统的质量检测功能是在一个背景下提出来的。114系统也好、1000号系统也好、呼叫中心系统也好,它们都是客户服务系统,在这些系统中,服务者不光是大量的从事客户服务的工作人员,还有大量的各种设备。如:各种类型和型号的、不同厂家生产的交换机、计算机,坐席终端、语音设备等等,如何在一个高度技术集约化的系统中使这些设备在功能上完成各自设备所承担的任务,如何检测系统设备的服务品质,如何检测客服代表的服务品质,如何管理保障系统中大量的各类设备及客服代表都能够按照系统设计的各项功能指标完成服务,对于系统能否正常运营就显得十分重要。设备是不可能不出错的,客服代表在服务过程中也不可能不出错,那如何及时发现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错误,使得服务不出现中断地可以顺利完成就更显得十分重要,质量检测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自然而然出现的,目的就是设置一个系统裁判员角色,通过质检及时发现系统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从而达到提高系统设备服务质量,提高客服代表服务的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目的。对于呼叫中心系统来说,要想更好地发挥呼叫中心的作用,要想理顺呼叫中心服务与管理的关系,要想提升呼叫中心的质量和品牌,要想形成企业服务上的核心竞争力,呼叫中心的质量检测功能是必不可或缺的。

二、呼叫中心的矛盾与冲突 质量检测功能一出现,似乎就在呼叫中心内部设置了矛盾的产生点和激发点,许多客服代表总认为质检席的出现就是为检测和监督他们的工作过程,在暗中监视他们的工作,似乎质检席是成心与客服代表作对的冤家。试想谁愿意总是在被监督状态下长期工作?谁又愿意成为管理上被监视的对象呢?产生这种想法的客服代表只能说他们对质检工作的性质还不完全了解,也可能是做质量检测的人员本身将自身的工作简单化了。久而久之,形成了客服代表与质量检测坐席的矛盾与冲突。其实在当初设计呼叫中心系统功能时,并不是要故意制造这种矛盾和冲突,而是为更好地提供服务这唯一目的出发。第一是通过质量检测发现系统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比如:语音质量问题,系统中继配属比例问题,各种坐席分配比例问题,系统服务流程设定问题等等。第二是通过质量检测裁判服务坐席的工作失误和服务品质,使得将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量化,从而还给问题本来的清白,而不是模糊,便于问题的解决。写到这,我想起我曾经经历过的一件事情,那是在九六年八月某天的一个下午,正当我来到上海某企业的呼叫中心时,被该呼叫中心的陶主任急急地叫到了办公室,原来她们正在讨论一封从企业老总那转来的一封客户投诉信的处理意见。在我看完客户投诉信后,了解的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大约

在一个星期前,某客户打进一个企业产品咨询电话提出想了解企业产品信息。投诉书上说,当时接听的客服代表态度粗暴,一问三不知,并且还让他打别的电话,浪费他的话费。更为严重的是该客户买来企业产品后,发现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所以客户在写该信的同时,声言也向消协做了同样的投诉。在会上,大多数同志主张给该客服代表严肃处理,同时追究她给企业造成的名誉损失,甚至有一部分同志提出解聘该客服代表。陶主任问我对该事的处理意见,并且问我系统有没有评判这件事的方法。我记得当时我肯定地回答她,系统有自动录音功能,只是由于系统资源的问题,采用的是轮回录音算法,每一个坐席一天平均被自动录制二个小时,如果正好赶上在这段时间发生的问题,就有完整的质量检查手段,但是需要我在系统中查一下。事情也真是凑巧,经过系统录音文件的检查,这件事情被完整地录制了下来(因为正好赶在轮回期内),当我将系统自动录制好的语音文件调出播放时,终于使事件过程得到了重演。原来,该客户搞错了企业名称,当时客服代表耐心地对他说,你打错了电话,我们不叫你说的企业,更没有生产你要买的产品,其他请拨打114查询。当客户开始骂娘,并且大声责问客服代表连产品都不知道干什么吃的时,客服代表结束了电话,将呼叫转移到自动语音提示系统。在整个过程中,客服代表表现的服务热情,语调平和,有理有节,这件事不是客服代表的错误。也就是通过系统的质检手段和功能还给了客服代表一个清白。我记得当时很多客服代表都为系统有这样的功能而高兴,被投诉的那位客服代表更是感动地不住谢我。所以说,呼叫中心系统建设和系统设计,从一开始就没有将普通坐席与质检坐席形成对立的意思,它们都是呼叫中心系统的组成部分,各自担当着呼叫中心系统中不同的服务管理角色。

三、呼叫中心的主要任务 呼叫中心的核心业务是服务,每一个呼叫中心,不管是外包型的,还是企业自用型的,或是外包自用混合型的,都会根据自己的业务及服务定位设计呼叫中心的服务流程。呼叫中心的内部管理,包括呼叫中心的质量检测方面的工作都是围绕着如何使呼叫中心更好地能提供客户满意周到全面,能真正为客户解决问题,能为客户带来或创造价值的服务展开的。服务与管理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服务需要管理来规范、来标准、来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形式;管理反过来为更好的客户服务和客户体验提供制度上、流程上、创新上、绩效上的帮助。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如果不能认识到服务与质检的辨证关系,就很容易形成对立,就会自然不自觉地制造出很多的麻烦,就会为呼叫中心的管理带来很多的不是问题的问题。呼叫中心是企业服务客户的窗口,是联系客户、拉近客户与企业距离的纽带。关于呼叫中心的任务问题,我去年在有关网站上,在《电子商务世界》,在《客户世界》上,分别发表过多篇文章来论述呼叫中心的问题,在这就不累述了。

四、呼叫中心质量管理的方法 其实协调客服代表坐席与质检席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种方法,就象系统的质量检测有很多种方法一样。对于质检员首先要明确做质量检测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这个目的方向错误了,就会把自己摆到客服代表的对立面去,就会出现你再怎么宣传质检的重要性,客服代表也不配合你的现象。那到底质检工作在呼叫中心应如何开展呢?我的建议是: 1) 摆正质检工作的位置 首先要摆正质检工作的位置。质量检测不是为了检测而检测。更不应该成为监督客服代表的目的和手段,而应该是呼叫中心系统更好服务客户,成为客服代表的帮手。以帮助客服代表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以帮助呼叫中心系统寻找自身服务缺陷为唯一目的采用的一种方法。 2) 端正质检工作的态度 质检工作是提供服务的辅助工作,它不应成

为广大客服代表的对立面,质检坐席本身也是呼叫中心的组成部分,也是坐席,只是内部工作分工不同而已。质检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问题,而应该成为如何解决发现的问题的好参谋,应该成为呼叫中心业务拓展,服务延伸的好参谋和好帮手,成为领导与坐席员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桥梁,成为广大客服代表的知心朋友。 3) 调动全员积极性 呼叫中心质量检测工作绝不是几个质检员的问题,呼叫中心的质量管理与每一位从事呼叫中心工作的人员都有关,是全体员工大家的共同事情。只有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只有充分发挥系统中各种设备的作用使之达到设计目标,我们的质检工作才会变的有意义。要赋予质检工作以生命和价值,质检工作才会自觉被广大的客服代表接受。  要定时公布质检工作的结果,做到公开、公正、公平。要提高质检工作的透明度4) 一些具体方法和措施  不但要进行人员质量检测,还要开展设备质量检测,对系统功能完善和改进提出建议要进行质检工作的评比,要奖励先进,带动后进,要物质与精神奖励结合 要结合定期与不定期质量检测宣传活动,正确引导广大客服代表对质量检测重要性的新认识  质检会不宜开长,达到问题说明、问题解决、引起警觉就好质检会形式要设计的活泼,可以采用有奖问答方式、也可以采用积分方式、更可以与工资、奖金、职务升迁挂起钩来 质检会要分内容和层次,要将能参加质检会变成一种员工荣誉 要灵活运用系统提供的全面质量检测功能,有规划地、目的性很强地设计质量检测流程,使质检工作真正起到应起的作用。

推荐第6篇: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1)

石范嫦

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自我的认识。自我 意识是个性组成的一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个性是复 杂的,多层次动力结构,组成这个结构的各个部分在发展中不断变化着,不断相互作用着,时 而增加一些新的特征,时而克服或消除一些特征,而使个性各个部分整合、统一起来的核心力 量是自我意识。大学生自我意识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与关注,正确认识自我、探究自我,是 个体发展的最重要的前提。

一、自我概念的发展及特点

自我概念是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 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 比较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有人将自我概念分为\"物质自我、社 会自我与心理自我\";自我认识自我情感自我控制, 物质自我对自己身体、外貌、衣着、风度、家属、所有物等的认识。自豪感或自卑感追求身体的外表、物质欲望的满足,维持家庭的利 益等。 社会自我对自己在团体中的名望、地位、自己拥有的亲友及经济条件等的认识。自豪 感或自卑感追求名誉地位,与他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心理自我对自己的智力、性 质、气质、兴趣等特点的认识。自豪感或自卑感追求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智慧 与能力的发展。青年时期自我认识的转变包括:从依靠别人的评价转向独立评价;从评价别人 转向自我评价;从具体行动的评价转向运用个性品质评价,从单纯依靠表面现象与行为的效果 转向动机与效果统一的评价。

二、大学生为什么关注自我?

大致可以归为以下三点:一是身体成熟、这必然造成注意,关心自己的身体、内驱力及内部 欲求;二是人际关系的扩大,这必将导致将自己的内在能力与他人进行比较,从而引起对自己 的素质、天赋等问题的关心;三是认识能力的发展,这必然引起对自己行动的原因、结果以及 自己的存在价值和人生意义进行思考。但是,对内部世界的关心并未削弱对外部世界的注意力 ,相反,对外部世界的看法更加深刻,建立在探讨自我为核心内容的基础上。

成年时期自我的形成,是经过整个青年期的分化、整合过程之后最终完成的,影响这一过程 的因素,包括自小积累的经验、对他人的态度及来自他人的评价,独立的意识及自身在社会中 的作用、地位与身份等。青年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直接影响着自我意识的发展,特别是\"成功 \"与\"失败\"的经验,对自我的形成与自我意识的发展的影响力更为巨大,随着经验的扩大,成 功和失败的经验也随之增多,通过自己对这些经验的再评价,就可以修正自我意识。来自他人 的评价直接对自我意识的修正、自我的形成产生作用。自我意识尚未确定的青年,往往对他人 的评价更为敏感,大学生往往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来认识并确认自我的存在价值。自 我明显的分化,意味着自我矛盾冲突的加剧,其结果便造成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达到协调一致 ,即自我统一。艾里克森认为,青年期的发展课题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他最著名的观点是将 人生历程分为八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心理、社会发展课题,称之为\"心理社会危机 \",由发展课题的完成、危机的解决,就会产生积极的品质,反之,就会产生消极的品质。

大学时代的青年,正处于\"延缓偿付期\",在初中、高中阶段,被紧张的学习、考试所追逐,没 有什么时间考虑自己的人生,只有进入大学,才能真正专心地考虑自我,探索自我和确立自我 这一课题。大学生自我概念(也称为自我形象)指一个人对自身的态度,包括认识成分、情感 成份、品行成份。认识成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品质和特征的了解与认识;情感成分是指对自身 品质的评价及相关联的自尊体验;品行成份是指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态度。影响因素:一是生理 因素,主要是身体外观的特点;其次是认知水平;第三是父母的自我概念及其影响。

1)这个时期的自我有的学者称为是人生的第二次诞生,它包含着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疾风 怒潮期到\"相对平稳\";二是边缘人地位;三是人格的再形成;四是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2)这个时期的人际关系表现为友情与孤独、性意识的发展及恋爱结婚,对父母的矛盾情感。

3)这个时期心理的两极性。一是意志与行动的两极性,二是人际关系的两极性;三是日记中 表现的两极性;四是闭锁性与开放性。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

1.独立意识的形成。大学生从生活、经济计划上已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与他人保持相互尊 重。

2.自我意识的分化。大学生能够确切化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两部分,正是这种分化,形 成了大学生思维与行为上的主体性;

3.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关心自己的优点与缺点,特别是别人的评价;

4.自我评价的成熟,能够独立评价自己的内心品质、评价行为动机及效果的一致性;

5.有较强的自尊心,当行为受到肯定时,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反之,产生挫折感;

6.道德意识的发展与成熟。

与此同时,大学生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成份得到高度的 发展。

四、大学生自我的发展与自我体验

1.婴儿时期:信任----不信任(0-1岁)这是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阶段。 所谓基本信任,就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阶段的婴儿对母亲或其他 代理人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 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 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

2.婴儿后期:自主----羞怯、怀疑(2-3岁)。这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阶 段。个体在第一阶段处于依赖性较强的状态下,什么都由成人照顾。到了第二阶段,儿童开始 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如想要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拿玩具等,他们开始去探索周围的世界 。这时候,如果父母及其他照顾他们的成人,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 表扬他们完成的工作,就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获得一种自主感,能够自己控制自己。 相反,如果成人过分爱护他们,处处包办代替,什么也不需要他们动手;或过分严厉,这也不 准那也不许,稍有差错就粗暴地斥责,甚至采用体罚,就会使孩子产生自我怀疑与羞耻之感。

3.幼儿期:首创----内疚(4-5岁)。这是获得主动感受而克服内疚感阶段。个体在这阶

段的肌肉运动与言语能力发展很快,能参加跑、跳、骑小车等运动,能说一些连贯的话,还能 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超出家庭的范围,除了模仿行为外,个体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知 道自己的性别,也知道动物是公是母,常常问问这,动动那。这时候,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好 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 的各种问题,而不是指责,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 进取心。反这,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用权他们认为自己的游戏是不 好的,自己提出的问题是笨拙的,自己在父母面前是讨厌的,致使孩子产生内疚感受与失败感 ,这种内疚感与失败感还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4.儿童期:勤奋----自卑(6-11岁)这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阶段。儿童的智力不断 地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他 们的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这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 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他们很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 对于工具技术也很感兴趣。这些方面如果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 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这些方面发生兴趣。

5.青年期:同一 ----混乱(12-18岁)。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自我 角色的形成。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 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此时, 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领带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认识自己与 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是心 理社会同一感。

6.成人前期:亲近--孤独(18-25岁)。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 独感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 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 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 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7.成人中期:创造--停滞(中年)。这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这一阶段有两 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面发展,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 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以至子孙万代的幸福。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 仅是满足个人需要。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即所谓自我专注,就是只顾自己以及自 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与痛苦,即使有创造,其目的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8.成人后期:自我完善--悲观失望(老年)。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捻感阶段。如果前面七 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一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 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相反,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 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痛不胜痛。于是产生了 一种绝望的感觉,精神萎靡不振,马马虎虎混日子。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在个人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中形成的,这是主观内省和客观现实反映的 统一体,因而主客观的矛盾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中的基本矛盾,这个矛盾表现在主观的自我与

客观的自我之间的矛盾,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的矛盾。

1.主观的自我与客观的自我之间的矛盾

主观的自我是一个人对自已的认识和评价,客观的自我是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这二 者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矛盾的差距。

在评价方面

有时大学生做了一件事,自以为是做了一件好事,予以自慰,但人家却可能指责他行为不 轨,心术不正。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有可能维持原来的自我评价,“我行我素”,也有可能 按照社会或别人的要求改变自己的观点,按他人所能接受和赞许的方式发展。

2.“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

“理想自我”是在自己头脑中塑造的、自己所期望的未来自我的形象;“现实自我”则是 通过个人的实践而反映到头脑中的真实的自我形象。“理想自我”是自己希望将来成为什么样 的人;“现实自我”则是自己今天是什么样的人。大学生富于幻想,总希望自己将来成为某种 理想的人,因而都在头脑中塑造了一个未来的“理想自我”的形象,并经常将这种“理想自我 ”的形象与“现实自我”的形象加以对照比较,一旦发现两个自我形象不一致时,就会产生“ 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矛盾。

大学生通过“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对照比较,产生以下类型:

自我矛盾型:这类大学生的特点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难以统一,难以转化成一 个新的自我。他们的内心冲突强度大,延续时间长,新的自我久久不能确立,积极的自我难以 产生,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方面的不确定性。

自我扩张型:这类大学生的特点是对“现实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以至形成虚假的“ 理想自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虚假的统一,一般都“悦纳”自己过分。扩张的表 现有三种形式:①情绪冲动不能自抑。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偶有一见一得,便自以为了不起 ,忘掉了现实中的自我,忘掉了客观社会要求对自己的制约,开始进行种种美妙的设计。②“ 理想自我”,实为幻想我、傻想我、空想我,并取代 “现实自我”。这种人的自我带有扮演 性和白日梦的特点。盲目自尊,自吹自擂。③在特殊情况下,可能向更消极的方向转化,表现 为违反社会道德、社会义务,乃至将逆社会历史潮流的所谓“理想自我”作为自已的期望、抱 负和憧憬目标。如果“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不一致,就会在错误的方向上改变“现实自 我”,使之向“理想自我”靠拢,以取得消极的统

一、转化。

自我否定型:这类大学生的主要特征是对“现实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低。所确定的“理 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距离太远,或差距太大,主观上又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心理上 常处在一种自我的防御状态,其“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常是消极的。希望通过捷 径,无需很多努力即可实现“理想自我”。小小的失败都可能积累起来形成挫折感,挫折感积 累又转化为自卑、自渺,对自己缺乏信心。他们不想通过积极地改变“现实自我”去实现“理 想自我”,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放弃“理想自我”,保持现状,或进而否定“现实自我”,加之 心理上的自我暗示,结果越发自卑,有时不得已又为自己寻找“合理的理由”进行自我说服, 以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成功了,认定是命运的恩赐;失败了,找一个借口一推,得过且过 。

自我肯定型:这类大学生的特点是正确的“理想自我”占优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

我”能通过努力奋斗达到积极的统一。他们对“现实自我”的认识比较清晰、客观、全面、深 刻,“理想自我”的确定比较现实、积极、符合社会要求,也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在通往 理想的道路上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地对待成功和失败,不断地创造条件,实现“理想自我 ”,达到积极的自我统一。

自我萎缩型:这类大学生表现为“理想自我”极度缺乏和丧失,对“现实自我”又极度不 满。这种类型有两种向消极方面发展的可能性:一是自卑心理强度有所减弱,从而消极放任; 二是自卑心理继续加强,导致自我拒绝的心理。自我拒绝心理使大学生的“理想自我”与“现 实自我”不仅难以统一,而且发展为对抗状态。“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过于悬殊, 导致缺乏主动灵活的调节,以为“理想自我”是难以实现的,“现实自我”是无法改变的,甚 至是无法容忍的。从对自己的不满发展到自轻、自贱、自恨、自怨、自嘲,越来越消沉,对自 己丧失信心,孤独沮丧,以致出现病态的心理和行为。

正确的认知自我意识、了解自我、认知自我、探究自我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应加强的自 我能力。

推荐第7篇: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繁荣、物质生活丰富充足的时代,在物质生活方面,我们可以说是幸福的一代;但是,经济的繁荣也带来了思想的开放和价值观的多样化,相对落后的教育体制、充斥着各种思想的书刊杂志、花样百出的影视媒体„„面对这一切,意识尚未成熟对新鲜事物无免疫力的我们常常会被误导甚至走入各种各样的误区;作为即将跨入社会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开始觉得迷茫,觉得无助,价值观出现混乱,产生强烈的自卑或自负的不健康心理,这一切都直接影响着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以上的一切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所造成的。

自我意识是作为主题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是个性组成的一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初入大学的大学生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迷惘:

一、知音难觅的孤独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认同需要,渴望从朋友中获得感情的共鸣,然而这并不容易。一方面,他们抱怨别人不对自己敞开心扉;另一方面,由于青春期的闭锁心理,宁愿把自己封闭在心灵的孤岛上,不愿主动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这就阻碍了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同时当他们评价一个新同学时,总习惯拿高中时的好友为标准来加以衡量。由于有老朋友的存在,常常会觉得新面孔不太合意,因此而很难接纳他们。难觅知音的另一个原因是彼此的志向和兴趣的各异。高中阶段,上大学是大家最迫切的目标,在这个统一的目标下,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但进了大学之后,目标分散了,要找到一个在某方面有共同追求的朋友,就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在陌生的环境里,形单影只,孤独感油然而生,导致一味迷恋过去,希望回到过去特别是高中时期。

二、中心地位的失落

能在激烈竞争中挤入高等学府的,当然不是弱者。高中时期的各种成绩使他们成为班级的中心,老师的青睐,同学的羡慕,无形中使他们产生了过高的自我评价。进入大学后,各地的佼佼者在一起学习,对比之下,很多的人因此而变得平常,失去了高中时期时引人注目的地位。这突然的变化是许多的新生措手不及,理想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就产生了一种失落感。一是学识的相对贫乏,这不仅包括平时成绩的不相上下,还表现在知识背景是否广博上,对比之下,许多人高中时的优越感已不复存在。二是有许多同学在高中时期曾是学生干部,进入大学后,由于各种原因,只有少数人当上了学干,而相当多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只能做一名普通学生,心理反差很大,不免令他们生出怀才不遇的感觉,如果这些同学不能在体育、音乐等业余爱好方面有所发展,求得心理补偿,那么失落感会更大。

三、强烈的自卑心理

进入大学后,很多新生很容易产生自卑感,自卑感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一些男同学因为身高太矮而自卑,女同学因长相不佳而自卑;特别是来自农村或小市镇的同学,与师兄师姐和别的同学相比,常常觉得见识浅薄,没有特长„„渐渐的他们 1

很容易产生一种可怕的自卑感。。如果不能超越这种自卑感,他们将会走进自我封闭的小圈,给他们今后的生活和交际带来很大的影响。

由于对自卑心态的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可以说自卑可以使人丧智,也可以使人要求奋进,只要把握住了正确的引导方式自卑而带来的种种问题终究都会得到解决。

同其他社会人群相比,大学生并非心理疾患的高发人群。据新华社报道,针对不断有关大学生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说法,一些专家学者今日指出,要谨慎评估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目前,同其他社会人群相比,大学生并不是心理疾患的高发人群。

长期从事大学生心理教研工作的首都经贸大学杨眉副教授说,近年来她一直在呼吁,要科学客观地对待大学生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开始独立生存,自然面对自我意识,青春期自我确认、性别认知和恋爱及毕业择业等问题,这个过程自然会在心理上造成影响。但这是每一个体成长都会经历的问题,绝大多数问题是正常性而不是反常性的。我们强调大学生心理问题,是因为他们正处于个人成长关键阶段,是将来社会建设的栋梁,而不是因为他们是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

专家提出,对大学生心理状态,要采取积极性发掘而不是消极性暗示的态度,相对性而不是绝对性地看问题。杨眉说,人是一个比较浑沌、模糊的主体,很难用数字测量,又极易受误导和暗示。因此,不能用几个案例、几个问卷就轻易下结论。大学生心理问题突出,是因为他们社会关注性很高。在社会飞速进步的大变迁时代,所有人都面临不断的心理挑战和压力,我们不能简单说这一群体比别的群体问题多,这就好比不能说恋爱造成的心理问题比成人离异、退休、失业、更年期造成的问题更为严重。

中国人民大学的王振民教授则说,大学生心理问题提出来是一大进步,但是要掌握分寸,实事求是就是分寸。比如据我掌握的材料,大学生自杀率一点也不比中年人高。一些文章在强调大学生自杀倾向时并没有考虑这一点。

纵观种种现象,问题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大学生的自身心理素质发展不平衡;二是社会环境给了大学生成长过多错误的引导和舆论压力。前者是主要原因,然而作为主体的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也有社会的影响在内,可以说以上的两个原因是有联系的。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目前强调的仍是应试教育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只重视成绩和升学率饿忽视了其他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心理素质的培养,广大的学生从中学时代就开始走进许多的心理误区,但是在中学时期,学习时间安排的很满,学生的心理引发出来的行为表现并不明显,等到升上大学,有了一个新的、自由的空间,课程的安排开始松散,时间开始变多,以前所成长起来的不正常的心理就开始作用了,以至于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大学生心理问题。

成熟的自我意识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身体特征和生理状态,表现为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特征及与别人的不同;二是意识并体验到内心进行的心理活动;三是能认识并感受到自己在社会和集体中的地位和作

用,既不过高评价自己而自大,也不过低评价自己而自卑。

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外貌长相等等,而每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别,自信的人可以比较容易掌握自己的情绪,而自卑的人可能比较敏感容易受伤。就目前的各项资料显示,广大的在校大学生自我意识都处在成长的初期,发展极其失调。由于大环境的原因,素质教育的完全实现尚需一定的时间,而社会舆论压力也总是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作为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正确建立和调整关键在自己,而改善调整自身心理素质最重要的时期就是大学四年时间。

我也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我觉得自己进入大学前自己的心理素质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对自己的能力也缺乏正确的认识。自从进入学生会之后,开始了我的自我认识过程。我参加了许许多多的活动并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一份作用,这使我在自己的工作能力方面有了更多的认识,交往的圈子也变得更广,认识了更多的人,,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我,有了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原本交际方面的被动变成了主动,自己对工作和与人沟通方面更有信心了。就这样在不断的工作中自己意识到了学习以外各项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自己的自我意识评价日趋成熟,而自我认识的提高更促进了我的心理正确发展。现在我不敢说自己的心理素质已经很好,但是我认为自己已经基本上具备了适应社会的水平。这一切都与自己有意识地去培养和发展是分不开的。

作为一名在校的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学生会及各种社团的活动,积极培养自己学习以外的能力和兴趣,拓宽自己的交际面和能力涉及范围,走出自己的小圈子,融入周围的环境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特长的一面,有意识地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方面,可以更加了解自己,有益于培养自己的信心,战胜自卑,参与了,付出了,出了结果了,自己才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对自己重新认识,并从失败成功中不断地调整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才能走出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怪圈,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推荐第8篇:如何面对友谊中的矛盾与冲突

如何面对友谊中的矛盾与冲突?

美国著名文学家爱默生说过:“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友谊跨越了岁月与国界,至今很多友谊故事为人津津乐道。古有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谱知音,今有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革命情谊。一段真正的友谊必然是需要经过磨砺和洗涤的,经受住考验的友谊才能焕发出最耀眼的光辉。真正的友谊是神圣而可敬的,但培养出友谊之花的不是神,却是人,当观念相左之时,当异议突显之际,如何来面对友谊中的矛盾,如何化解冲突,而使得友谊真正万古长存呢?

1.多沟通,少回避

有些朋友在发生矛盾时容易选择冷战,一来默默坚持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二来避免了关系的更加恶化,因而选择僵持不下地冷着对方。然而,这毕竟是消极的方式,不能达到长久解决问题的目的。而只有积极有效的沟通,才能从本质上化解矛盾冲突。而有了沟通,人才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抒发,使矛盾的焦点明朗化,最终有利于矛盾的解决。

2.多主动,少被动

人在矛盾中更倾向站在自己的立场而各执一词,根本听不进别人意见。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纵然是朋友,其成长环境和经历的不同,使得彼此的性格和观念有所区别。但作为朋友,就是要在矛盾中求同存异。是不是对方犯错时只能等着对方来道歉,不然老死不相往来?朋友间不光需要理解,更需要包容,不妨主动出击,掌握化解矛盾的主动权,显示你的涵养,但凡有自知之明之人都会自觉惭愧,不然只能说是交友不慎。

3.多自省,少抱怨

人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往往会过度关注“我”的得失与悲喜,而淡化他人的感觉。但是在朋友间的矛盾和冲突中,自己就毫无过错么?说的每一句做的每一件事话都恰当得体?显然,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那么完美无错。那么在怨恨对方不理解不配合自己的同时,是不是需要反省自己的言行呢?古人的一日三省同样适合友谊的维持。马克思说过,真诚的、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那么,适时的反省和感恩无疑会为之锦上添花。

推荐第9篇:如何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的矛盾与冲突

如何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的矛盾与冲突

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的矛盾与冲突?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第一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教育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者和协调者。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育人工作,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在琐碎繁杂的班主任工作中,努力协调好各任课教师,是班主任不容忽视,而且是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协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班主任工作不能一个人唱独角戏,一个再有能力的班主任,如果忽略了各任课教师的重要性,工作开展就不会顺利。

鉴于班主任与各任课教师共同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荣辱与共、水乳交融。由于教育对象上的同一性、教育目的上的统一性、教育方式方法上的互补性,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存在着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良好基础。但由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工作角度、工作目标、任务、教育方法、个性特点以及对教育对象价值认识上的差异,又存在不协调的地方,其关系要经常加以调整。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应建立相互尊重、互相配合的工作关系,形成班级教育的合力。

二、有些班级班主任孤军奋战的原因造成班主任孤军奋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班主任忽略了学科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辅助作用

班主任是在疲于奔命的班务中度过的,往往真正意义上的班级德育工作却很少,往往忽略了学科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辅助作用,没有能够及时把班级情况、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思想及时通报给各任课教师.从教学上和学生思想上与学科教师沟通,也未抽取时间了解和协调学科教师的工作,使他们成为了单纯的上课出现、下课“消失”的教书人,由此,班级管理成了班主任在唱独角戏,淡化了班集体是由学生、学科教师和班主任组成的特点。

2、班主任未实施好管理职能

班主任工作是一个情感工程,这种情感不仅仅只是对学生,也包括任课教师。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负责人,必须要协调学科教师,吸引学科教师参与班级管理,为班级出谋划策。从这一点来讲,班主任可以采取灵活的、和谐的管理模式,组织学科教师主动地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

3、学科教师重教书,轻育人,工作不积极主动

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有一些教师未理解或未执行好“教书育人”的宗旨,认为班主任教育学生是天经地义的,跟自己没有关系,任课教师只管教课,因而工作不主动。事实证明,学科教师与班主任一起搞好班风学风建设,才能成功实施育人的目标,才能给自己的学科教学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4、年级内部没有对班级目标完成的整体捆绑式评价激励机制

我们知道,教师劳动是以个体形式进行的,而教育效果却又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果。学校考核的班级管理目标,需要每一位任课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过程的单个性与考核结果的同一性之间的矛盾,需要有一定的奖励机制做支撑才能够有效地保护各任课教师参与班级教育管理的积极性,才能够使班主任摆脱一人摘了大家共有的桃子的尴尬局面。

三、班主任必须发挥纽带作用,当好教师集体的“小组长”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责任人,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也是任课教师教育教学的助手,担负着协调任课教师集体的重任。班主任要有指挥全盘的帅才,又要善于统筹协调各学科工作,还要善于

沟通各任课教师与本班学生的关系,当好教师集体的“小组长”,发挥纽带作用。主动与本班任课教师联系,协调任课教师步调一致,以保证完成教育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班主任应在学生中间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在协调任课教师方面,班主任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加强对学生的尊师教育,让学生信任每一位任课教师,尊敬每一位任课教师,积极配合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工作,珍惜每一位老师的劳动成果,使教师有成就感。

任课教师如果也能够在学生和家长面前树立班主任的威信,这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最大支持。这一点对年轻班主任尤其重要。年轻班主任需要鼓励,需要信任,也需要信心。任课教师的鼓励会给他们增加信心,会给他们动力,让他们更努力地投入到班级管理中去。

五、班主任还要妥善处理任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善于化解矛盾

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化解学生与任课与教师之间的矛盾,是班主任协调工作中的重头戏。由于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非常敏感,加之功课太紧,学业较重,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容易与任课老师产生一些误解、矛盾甚至冲突。师生间的矛盾比较复杂,有时完全是学生的错误引起,有时是由于教师过严,态度过硬而导致的。无论哪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当,都有可能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当科任老师与学生因某种原因出现对立情绪时,班主任一定要妥善处理学生与任课教师的矛盾,要坚持实事求是、尊师爱生的原则,及时疏导协调;使双方主动化解,绝不能出现贬低任课老师或同任课老师共同训斥学生的现象。既要维护科任教师的威信,也要让学生心服口服,不要产生怨恨与隔膜。

一个富有战斗力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够协调好各任课教师,整合全体教师的力量和智慧。一个年级的管理更需要年级长协调好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年级的管理目标。

总之,班主任要想使自己的工作事半功倍,就必须协调好与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真诚相待,亲密共事。任课教师如果能和班主任通力合作,团结一致,形成一个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目标统一的教育集体,教育效果就会远远超过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就会创造奇迹

2、如果你的学生因在课堂上与任课教师发生言语冲突,对老师进行恐吓或扬言在校外报复,你会如何处理?

随着教育的普及,学校的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这给学校的教育增添了不少难题。有时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针锋相对,教师怒气冲冲,高声呵斥,学生大声顶撞,愤愤不平,以至课堂教学无法进行下去。紧张的气氛与宁静的校园极不协调——这就是课堂矛盾激化的典型现象。

师生课堂矛盾激化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良好的学习气氛受到破坏。冲突使授课教师的情绪变坏,学生的神经高度紧张,这样的课堂氛围,是不利于教学的。其次,耽误了学生的正常学习时间,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再次,容易在师生之间留下难解的疙瘩。此外,对教师本身的影响也很大。不仅影响教师的身体健康,而且有损教师自身的形象。所以认真对师生课堂矛盾的成因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对策很有必要。

一、课堂师生矛盾激化的成因

第一,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纪律观念不强,尊师的观念淡薄。由于诸多难以说清的原因,长期以来教师的地位低下,尊师重教难以落到实处。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金钱至上的观念在相当部分人头脑中扎根,并传染给学生。学生认为教师地位低,无权无势,并不是他们崇拜的人物。所以他们很难产生

尊师之情,甚至存在轻蔑老师的思想,于是出现顶撞老师的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2、当前的学生心理偏差较大。社会上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一方面家庭对孩子过分疼爱,使他们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另一方面,封闭式的住房、日趋生疏的人际关系又使他们内心世界封闭,不易接受别人。这样的学生性格既固执又脆弱,稍微有一点冲突便容易激化。

3、学生存在厌学情绪。九年义务教育,各类学生无条件地升上中学,学习没有压力和动力,有的学生无可避免地产生了厌学现象。有的学生感到教学内容太难,学习跟不上,常遭挫折,产生厌烦,于是发泄;有的学生,由于成绩不理想,自尊心得不到满足,于是以抵触乃至抵抗行为来引人注意,以提高自己的地位……所以厌学是产生课堂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修养有待提高。教师的工作繁重琐碎,教师的地位与收入又不尽人意,这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打击是很大的;加之,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既要忙着接受学历教育,又要忙着考普通话、电脑等等,因而钻研业务和更新专业知识的时间和精力便大打折扣。讲课不精彩,教学方法呆板,或上课时经常挖苦讽刺有过错的学生,以伤学生的自尊心来平衡自己的心态,这是学生厌恶老师的一个重要原因。

2、教师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有的教师从教多年,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自己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也没有注意探索新的教育教学规律,认真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所以未能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教育艺术。突发事件发生时,仅凭经验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自然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师生矛盾激化。

3、教师缺乏自我批评的精神。当学生的行为严重地干扰课堂教学时,教师常常产生激怒的情绪,严厉惩处,而很少引咎自责。由于教师缺乏主动寻找自己在教学和师生关系方面的不足,更不在学生面前坦率地承认自己的疏忽,从而加剧了学生的不满情绪。

第三、师生共有的问题。

师生共有的问题主要是指由于性格、压力和外部环境等相同的原因,造成课堂师生矛盾的激化。如性格暴躁的师生就比性格温和的师生要容易发生矛盾:比较而言,在压力较大的时候如考试前师生的矛盾易于激化。此外,师生双方沟通不够,不能互相理解、体谅也是师生矛盾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课堂师生矛盾激化的对策

上课发生师生冲突时,该如何解决呢?这是我们不少老师遇到的问题,我个人以为最好的办法是冷处理。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在师生情绪都很激动的时候,作为一个教师首先应当控制自己的情绪,马上冷静下来,迅速把学生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有些老师认为,矛盾不当场解决,有损教师的尊严和威信。但往往事与愿违,想当场处理而又无法处理或处理不当,更损教师的威信。冷处理并不等于不处理,矛盾之所以发生就必然有其原因,课后教师应找出原因,处理时以不扩大矛盾、不激化矛盾为原则,主动把学生找来,真诚和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感情,开诚布公地说明使自己生气的行为及其后果,诚恳地和学生交换意见,这样才能化解矛盾。

不过,最好的对策还是防患于未然,避免冲突发生。本文仅从教师的角度谈谈如何避免师生课堂矛盾的激化。

第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理解与尊重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理解并尊重他们的追求、情感、兴趣、爱好与需要,永远记住自己的工作是因有学生存在而存在的,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虽然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但内心都有丰富的情感世界,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以亲切、热情的态度去对待学生,生活中以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师有亲切感、信任

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他的行为就会以他的情感为转移,不仅敬爱老师,甚至会热爱老师所教的学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起来了,成绩也提高了,有这样融洽的师生感情,学生又怎么会与老师对立?

第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使自己成为既“博”又“精”的老师。“博”是指博学多才,知识面广。“精”是指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努力钻研专业知识,认真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探索教学教育规律,熟悉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做到上课生动活泼、深入浅出,能熟练运用各种教学媒体,选用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课学生乐在其中,当然就不会出现师生对立的情况了。

第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师生矛盾中,教师往往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高素质的教师往往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教师对待学生热情友好、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对待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的品格等等,都会在学生及脑海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与尊敬,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心灵距离的缩短,这样就避免了爆发师生冲突的诱因。

第四、教师要有宽广的胸怀,稳定的心理素质,做到处变不惊,处事不乱。当代教育家魏书生说过:“人在发脾气、愤怒时,是智能低下的时候,往往做出愚蠢的判断和错误的决定。”所以在课堂上碰到师生冲突,一定要冷静,才能妥善地处理好矛盾。假如是学生的过错,应该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如果自己也存在疏忽,要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共同商量解决办法。总之心胸宽广,适度克制自己,注意冷静,全面分析,采取适宜的方式与地点,运用恰当的话语,学生自会口服、心服。

中国现代教育家陶行之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所以,面对课堂上师生间的各种矛盾冲突,不能采取简单粗暴、强行压制的方法,而应正视矛盾,弄清矛盾的起因;控制自己的情绪,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感受,并认真倾听学生的看法,求同存异,逐步化解矛盾;坚持正面说服,耐心教育,弃异趋同。总之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晓之以理,以理服人。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和教育任务,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

推荐第10篇:教师在师生矛盾冲突中的行为表现的案例探讨

教师在师生矛盾冲突中的行为表现的案例探讨~

伍伟军

作为一个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与自己的学生产生矛盾冲突,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如果双方可以平等对话,做一个良性沟通,那么在问题解决之后,师生关系能够更进一步,反之,如果双方都是剑拔弩张,面目狰狞,在言语和行为上不受控制,则冲突会升级,师生关系恶化,双方都会受到伤害,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的同时也会使教育质量下降。所以,我认为如果能对师生矛盾产生的原因 过程和结果做一个系统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去化解矛盾,融洽师生关系,能够确保教育教学平稳进行下去。

在以往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时,多数文章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而我采用的是实证研究方法,就是到各个学校与任课老师面对面交流,获取大量的实际教学案例,同时结合了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加以融合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所以我的案例研究并不是纸上谈兵,它是可以用来指导实际教学的。比如作为老师对学生的奖励和惩罚,对特殊学生采取特殊的教育方法等。感谢岳阳八字门的范老师还有衡阳的田勇老师等10多位老师对本文撰写所提供的一些案例。

( 一)师生矛盾产生的原因与形式

普通矛盾发展到激烈对抗 某些教师单方面误会 打压自己的学生,尤其是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学生的内心有开始的委屈到小声为自己辩解不被老师接受,最后发展到与老师对立。

案例1:某班大扫除之后,老师来教师检查卫生,发现窗户玻璃上有一个黑手印,于是就问窗户玻璃是谁擦的,擦玻璃的是一个成绩不错的女孩子,她说自己明明把玻璃擦得很干净,一定是后来有人故意弄脏的,并且说出一个男生的名字,老师于是把这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叫过来,很严肃地对他进行训问。“说,这个手印是你弄得吗?”学生不说话,心想:为什么第一个就想到我呢?老师以为学生默认了,于是大声训斥:“为什么自己不认真打扫卫生,还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学生说:“我刚才去倒垃圾去了,然后提水,一直有劳动啊,这个手印不是我弄得!”老师阴阳怪气地说:“我没看到你劳动啊,倒是看到你在下面捉蚂蚱玩!”“等下来我办公室!!”然后老师走了,学生就愣在那里。

案例2:老师强夺连环画,学生逆天!这个案例源于学生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感兴趣,就在下面看连环画,而老师发现之后,先是让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学生自然一头雾水。于是老师快步走到学生面前,大吼道:“拿出来!”学生自然不肯乖乖就范,老师于是说:“我数三下,不拿出来你自己看着办!~”这也是很多老师惯用的伎俩。最后老师很野蛮地从学生抽屉里把书抢走,然后留下“圣旨”:下课以后来办公室。”接下来,这个学生便开始以扰乱课堂秩序作为对老师的回报,下课之后也没去办公室。

当师生矛盾没有彻底解决,就有可能继续激化,在我了解到的案例中,有些案例甚至激化到教师与家长之间对骂以致厮打。一个老师公然叫嚣:“让你宝贝儿子死去吧,他就是个小人渣!”这个老师还接连发了几条微博大吐苦水,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尽。当矛盾发展到这个阶段,它又可以分为3个过程:沉默~僵持~对抗! 1 沉默这个阶段并不是指时间平息,而是指老师用骂 吓 罚等手段暂时把学生压下去。在外人看来,矛盾就停留在表面没有继续恶化下去,实际上,师生之间已经裂痕暗生。例如某陈姓老师就曾经将学生打30分的考卷在全班传阅,从那之后,这个学生对这门功课的兴趣一落千丈。 2 僵持阶段: 双方谁也不肯让步,这个时候如果有第三方出来调解,也许能平息矛盾。调解人可以是其他老师,可是是学校领导,也可以使学生家长。比如学生家长会说:孩子比较调皮,还请老师严格要求,这虽然是客套话,但是老师一般会顺坡下驴,老师会说:“那好吧,不许再有下次了哦!写个检讨来我看看!”还有就是不了了之的情况,就是矛盾爆发之后,下一堂课,师生双方都不再提起,没有人解围也没解决这个问题,只是当没发生过。我在读大学时,我班杨姓班长就和某王姓英语老师在课堂上公开翻脸,最后也是不了了之的。 3 冲突与对抗:老师和学生都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公开对抗!我收集到的案例中有40%是这样的情况。学生的表现通常是:

学生摔书本 罢课 高声喧哗。。。。

老师拉扯学生,抢夺学生物品 将学生拖出教室不准其上课等。小学生自杀,中学生上课时冲上讲台砍杀老师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是当下中国教育的隐痛,对于老师和学生都会造成终身遗憾。

二 冲突原因分析与解决办法

在师生冲突中,老师是事件的主导一方,直接影响事态的发展。老师如果不能从矛盾产生的根源去分析,就没办法阻止冲突恶化。我收到11个例子,有4个例子是因为教师言行失控造成的。而且女老师失控的比例远远高于男老师。老师刻意偏袒优等生,误解差生的有2例。多数女老师刻意亲近女学生和成绩较好的男生,而排斥某些学生。这样不但造成教育的不公平性,也伤害学生自尊。有一个例子中,某老师这样对学生说:“亲爹啊,老师求你了,不想读书就回家算了,我教这么久的书就没见过你这样难教的,真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作为教师,这样的话怎么能对一个心理脆弱的孩子说?这学生也倔,把书本一扔,就开始哭,然后跑出教室去了。“不读就不读嘛,谁稀罕你教?”这是发生在小学的状况,如果是在初中或者高中,学生跑了一段之后又回停下来对着教学楼大吼:“你叼额,有种你莫出校门,出来老子砍死你!”而老师罚学生和在课堂上出错的情况有2例,只是一般不会激化矛盾。通过以上这些例子,我总结出来:老师心理因素的变化决定事情走向,如果老师高高在上,一意孤行,不能平等对待每个学生,而总是做些:“杀鸡给猴看”的事情来树立自己所谓的威信,这是很危险的。

很多老师心理素质差,工作压力大,对现行待遇不满,拿学生作为发泄对象,平时不注意了解学生,不主动寻求沟通,上完课把门一关,万事不管,只等学校安排事情做,这样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就缺乏应变能力,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矛盾的爆发就不可避免。作为学生来说,其情绪波动大,自控能力差,非常容易对老师和家长不满,厌学逃学的情况很容易发生。

我觉得,不发生矛盾是不可能的,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只有不断去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规范自身言行,才能有效解决矛盾,避免冲突。我希望孩子们可以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学习成长,希望师生关系和谐平等。这也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不要让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

第11篇:住宅小区业主与物业服务公司之间矛盾冲突的解决之道

住宅小区业主与物业服务公司之间矛盾冲突的解决之道

黄晓东 黄琳

近几年来,住宅小区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的矛盾冲突不断出现,几成各类新闻媒体的报道热点。在这些矛盾当中,物业服务公司多成为被指责的对象。其实,物业服务公司并非造成矛盾冲突的唯一因素,矛盾双方及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都具有其相应的责任,解决此矛盾也绝非仅仅靠提高物业服务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就能做到(尽管我国目前大多数物业服务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的确有待提高)。笔者拟通过对物业服务公司和小区业主之间存在的主要矛盾冲突进行原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各利益相关人及政府管理部门协调改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小区业主和物业服务公司矛盾冲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业管理费问题

矛盾冲突:因物业管理收费标准的争议而引发的小区业主和物业服务公司的矛盾最为常见。通常是物业服务公司在未与小区业主协商一致或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单方面提高物业管理费,从而引起小区业主的不满乃至于拒交。

原因分析:物业管理费到底应该确定在什么价位,首先小区业主与物业服务公司之间较难达成共识,往往是业主认为物业服务企业收费高或者认为物业服务企业没有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而物业服务企业则认为收费低,经济上不合算。其次,小区业主之间也在物业服务公司应提供何种等级的服务上存在分歧,因经济条件的差异,有些业主希望得到优质服务,同时愿意交纳相对较高的物业管理费,而另一部分业主不愿多交物业管理费,他们只对一些基本的物业管理服务有要求。正是这些分歧导致了小区业主与物业服务公司的冲突。

解决之道:这种矛盾冲突的产生应该说物业服务公司应负主要责任。因为作为竞争性的物业管理服务业,物业服务公司制定或变更物业管理收费标准,必须与小区业主或其代表业主委员会协商一致,否则,小区业主有权聘用其他物业服务公司进行小区物业管理。当然,由于我国目前物业管理服务市场化程度较低、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和运作的困难等各种问题的存在,使得小区业主解聘和重新选聘物业服务公司并不像选择家政服务公司那样简单。但随着我国物业管理业和小区自治管理制度的不断发展,相信业主们选择物业服务公司的自由度会越来越大。对此物业服务公司应有清醒的认识,在制定或变更物业管理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时,本着充分尊重小区业主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的精神与小区业主平等协商,通过真诚沟通、耐心说服来取得双方观点的一致。

二、小区公共配套设施所有权的争议

矛盾冲突:由公共配套设施的使用或收费所引发的小区业主和物业服务公司矛盾冲突屡见不鲜,比如由于高层住宅区越来越多,不少小区的车位、车库严重不足,在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再加上部分开发商为谋取私利,任意提高车位的售价或者租金。因此,针对停车位等的所有权归属就产生了很多纠纷。

原因分析:小区公共配套设施的“主人”是开发商还是全体业主,法律目前并无明确规定。如停车位的所有权问题,相关法规只是对停车位作了这样的规定,即“小区内的机动车停车场(库),应当提供给本小区内的业主和使用人使用。停车位不得转让给小区外的单位和个人;停车位有空余的,可以临时出租给物业管理区域外的单位和个人。”共用设施和共用部位的权属问题并没提到;而《物权法》规定“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物权法》仅对“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的所有权明确为业主共有,但对“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又缺乏明细明文规范。因此,在此类问题无明确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业主和开发商、物业公司非常容易产生纠

纷。

解决之道:小区公共配套设施所有权争议说到底是一个法律问题,由此引发业主和物业公司的矛盾很难说是物业公司或业主哪一方的责任。关于小区公共配套设施所有权的归属问题,《物权法》作出的仅是框架性的规定,对于处理涉及车位的一些具体纠纷比较难于操作。所以政府有关部门出台操作性强的法规对小区附属设施所有权的获取、使用及利益分配予以明确规定,才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途径。比如可以明确规定住宅小区内的停车位计入公摊面积,这样停车位就归广大业主共有,有车业主享有停车位的使用权,暂时无车的业主可以对车位的收益享有共同受益权。

三、业主违规和拖欠物业管理费的处理

矛盾冲突: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小区存在部分业主拖欠物业管理费和违规装修、乱停乱放、私搭乱建等现象。有着生存压力和维护小区环境秩序责任的物业服务公司易对此采取一些强制措施,再加上部分素质不高的物业管理人员在实施过程中方法不当、态度粗暴,业主与其产生冲突就不可避免。

原因分析:《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了物业服务公司的维护物业安全、保障物业合理使用等一定的社会管理责任,但《物业管理条例》并未授予物业公司任何处罚权力,也就是说,物业服务公司对业主违反法律法规、业主公约和临时公约的行为,仅有告知、制止、报告的权利,并没有处罚权和采取强制措施权。而现实当中,如果物业服务公司对业主违规的行为仅进行告知、制止、报告这类处理,并不能制止此类行为的发生,也即无法履行维护小区环境和秩序的职责;另外,如果部分业主总是长期拖欠物业管理费,物业服务公司在经济上将难以承受,小区内物业管理工作也将难以为继。因此,物业服务公司往往被迫在没有相关法规明确界定其强制权力的状况下,采取自认为合理的一些强制措施解决上述问题,这是造成与违规业主矛盾的根本原因。

解决之道:物业服务公司在处理业主违规和拖欠物业管理费此类问题上与业主产生的矛盾冲突,根本的原因在于缺乏能够有效指导处理此类问题的政策规范,使得物业服务公司易产生随意甚至粗暴的处理行为,从而引发与业主之间的矛盾。所以,应在《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中,首先对业主违规和拖欠物业管理费的强制措施予以规范,即明确规定在小区物业管理层面对违规或拖欠物业管理费的业主可以执行哪些强制措施;其次要明确处理小区业主违规的主体是物业服务公司还是业主委员会,如果是业主委员会还有必要规定业主委员会在与物业服务公司签订物业管理协议时可将对此类事件的处理权利赋予物业服务公司,从而将维护小区物业安全、保障小区物业合理使用的责任与权力予以统一。

四、工程质量等开发商遗留问题

矛盾冲突:调查表明,物业管理纠纷中有近70%是开发商遗留问题引发的。开发商遗留问题主要是房屋建筑质量问题,此外还包括绿地等配套设施与售房时的约定有不符所引发的争议,结果业主入住后发现房屋质量问题或开发商原来的配套设施承诺没有兑现,在找不到开发商或不能及时得到处理的情况下,业主只能把矛头对准物业服务公司,即有求物业服务公司负责处理,否则拒交物业管理费,从而引发物业纠纷。

原因分析:对于房屋质量问题,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建设单位收到建设工程竣工报告后,应当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也即房屋质量是由社会服务机构进行验收,房屋质量问题照理是与物业服务公司无关的。但现实中,大量的住宅房屋质量问题都因为开发商推诿或干脆置之不理而得不到及时解决,而法律诉讼成本过高又阻碍了业主个人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再加上客观上不少物业服务公司(尤其是前期物业服务公司)与开发商存在利益关系,因而受害业主将这股“邪火”发到物业服务公司身上也是情理之中的。

对于小区配套设施的验收,由于业主委员会成立在时间上的滞后,小区配套设施的验收一般

都是由前期物业服务公司负责,而物业服务公司并不能代表小区业主的利益,从而在主观上存在不认真负责进行房屋验收和接管的可能,而且前期物业服务公司是由开发商选定或干脆就是开发商的子公司,还存在不敢严格为业主把关的可能,这就是业主在出现此类问题时,往往直接指责物业服务公司的原因。

解决之道:首先,可以由业主直接主导小区住宅及配套设施的验收,即采用“一户一验”制,只有每一户的住房质量验收合格,整个住宅工程才能通过竣工验收。这样可以尽量避免整个项目工程质量被验收合格,但个别单元或者住房却出现质量问题的弊端。而且,业主在对住宅进行验收的同时,还可对小区住宅及配套设施进行验收,任何一个业主发现小区配套设施与合同约定不符,都可以拒绝通过对房屋质量的验收(从广义的房屋质量来说,应包括附属配套设施的合格)。

其次,对因住宅房屋质量引发的法律纠纷,应设法降低由于房屋质量问题受损害的业主维权的成本,同时提高开发商对其房屋质量不合格的赔偿成本。以平衡业主和开发商之间的相对强势、弱势关系,减少住宅房屋质量遗留问题的出现。

通过对上述四种较常见的小区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矛盾冲突的分析,可以发现问题并非仅出在物业服务公司上,作为矛盾另一方的小区业主也有其相应的责任,而且造成此类矛盾冲突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或不完善。因此,我们在分析和解决此类矛盾冲突时,不能简单把责任指向矛盾冲突的某一方,而应作全面客观的分析(包括对外部影响因素的分析),方能得到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法。

发布人:黄晓东 黄琳

第12篇:社会冲突

一定要弹出自己的结论辩证的观点

概念社会冲突,是指社会主体之间由于需要、利益、价值观念的差别和对立而引起的相互反对的社会互动行为。

四层含义:第

一、社会冲突是人类社会领域内的互动行为。第二,社会冲突是社会主体之间的一种互动行为。

第三、社会冲突是社会主体之间根源于需要、利益、价值观念的差别和对立的互动行为。第四,社会冲突是社会主体之间相互反对的互动行为。 社会社会冲突主要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社会冲突具有普遍性

社会冲突是普遍存在的。从时间角度看,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每 一个阶段都充满着社会冲突,迄今为止,人类历史尚未出现没有社 会冲突的社会形态。在原始社会,血族之间的械斗,部落之间的战 争此起彼伏,不同血族之间的人们反目成仇、争凶斗狠的现象并不 少见。传说古代中国的“人文初祖”黄帝就曾为了确立大一统的地 位、统一华夏民族,经过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惊心动魄的战争。人类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社会冲突现象更是有增无减,充满了血与火的 洗礼。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宜言》中箱辟地总结到:“到目 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 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 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地、有时公开有时隐蔽 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的改造或者斗 争的各个阶级同归于尽。”‘,’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社会主义制度 的建立并未完全消除社会冲突,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冲突撕裂了社 会主义阵营,损害了社会主义的形象;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冲突是 导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当代走入低潮的重要原因。从空间角度 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同一国家的不同领域和地域之间都存在 着各种社会冲突;尽管他们所面临的冲突的内容有别、性质不同、形式各异,但都存在社会冲突。

2、社会冲突具有复杂性

社会冲突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复杂性具体表现在

四个方面:一是根源的多因性。社会冲突的产生和形成,往往不是 个单纯的原因引起的,而是诸多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基本 盾是产生社会冲突的总根源,利益对立、权力争夺、社会误解、会不平等、不正当竞争和价值观念的差异是产生社会冲突的基本 源。二是作用的双重性。社会冲突不仅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所引 的后果也往往是多方面的,其作用是双重的。社会冲突既能引起 际关系的紧张,也能促进人际团结;既能破坏社会安定,造成社 馄乱也能加速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既能造成国际关系的倒退, 能加速国际同盟的建立。总之,社会冲突的作用可能是消极的破 性的,也可能是积极的建设性的。三是相互关联性。任何一个社 都会存在多种社会冲突,同时并存的各种社会冲突往往相互关 ,产生连领反应。一种冲突的产生,会引起另一种或另一些社会 突;一种社会冲突的解决又会促使另一种社会冲突的产生。如个 之间的冲突可能导致更大规模的群体冲突,经济领域的冲突会引 政治领域的冲突。四是相互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社会冲突会 生相互转化,不仅社会冲突的性质会发生转化,如对抗性冲突转 为非对抗性冲突,社会冲突的作用也会发生转化,如消极作用转 为积极作用。

3、社会冲突具有时代性

尽管不同形态的社会都有社会冲突存在,但在不同的历史时 ,

社会冲突的状况却不尽相同;任何社会冲突都是发生在一定的 间、地点等条件下的,都有自己特定的内容和形式。奴隶和奴隶 之间的冲突只能发生在奴隶社会,农民反抗地主阶级的起义只能 生在封建社会,劳资冲突只可能出现于存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期。当然,也有一些社会冲突存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其性质 形式因历史条件的差异而不同。如战争这一最激烈的社会冲突自 以来就存在,但古代战争与现代战争之间不可同日而语;又如阶 斗争,从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但社会主义时期的阶 斗争与一切剥削阶级社会里的阶级斗争有着本质区别。因此,在 析社会冲突时,“马克思主义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 的历史范围内.”(l0)

4、社会冲突具有多样性

社会冲突不仅具有普通性,而且具有多样性。从内容上看, 会冲突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每个方面,有的为了物质财富 经济利益,有的为了政治权力和政治地位,有的为了精神财富和 化传统;从形式上看,社会冲突可谓五花八门,有个人冲突、群 冲突,还有民族、种族冲突以及阶级冲突和国际冲突;从程度上 ,

社会冲突有轻有重,轻重不一,轻的如个人之间的口角、拳斗, 的如阶级斗争和国际范围内的战争;从性质上看,有攀力冲突和 力冲突,有良性冲突和恶性冲突等。此外,社会冲突的多样性

表现在它具有地域性,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会出现不同的社会冲冲突的基本特征 社会冲突的类型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社会大系统是由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观 念文化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的。根据社会冲突发生的领域不同,可 分为经济冲突、政治冲突和观念文化冲突。

1、经济冲突。唯物史观认为,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

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经济子系统是社会有机体的基础, 经济领域是社会主体活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领域。在经济领域活 动的不同社会主体,不仅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方向相联系,而 且在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也不一样:有的拥有生 产资料(有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居于统治、支配地位,拥有产品 分配的决定权;有的则没有生产资料(无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处

于从属的被支配地位,没有产品分配的决定权。由此导致的不同社 会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的差异、矛盾和对立必然引起经济冲突行 为。经济冲突是围绕经济利益展开的,它不仅表现在参与经济活动 的个体和群体之间(如阶级冲突首先就是一种经济冲突),而且贯 穿于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采取四种具体方式。一是生产冲突,即 生产过程中因生产利益的差别和对立而产生的经济冲突。从理论上 讲,生产冲突主要存在于一切私有制经济中,因为在私有制条件下, 生产者的劳动不是一种自觉自愿的劳动,而是一种雇佣劳动,这在 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 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家利用占据的生产资料 的所有权和支配权,直接地无偿地剥夺和占有工人的劳动成果。资 本主义生产过程的雇佣性质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冲突的总根源。 二是交换冲突,即交换过程中因交换利益而引起的经济冲突。从经 济学的角度看,交换过程是商品的价值实现过程,卖者要实现商品 价值,买者要获得使用价值;如果买卖双方遵循价值规律,实行等 价交换,那么,就不会有交换冲突的产生。然而,在现实的社会经 济生活中,交换领域中的不等价交换经常发生,强买强卖、不公平交易必然引发冲突行为的产生。交换冲突不是够个社会的专利,在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下都有可能发生。三是分配冲突,即分配领域中 因利益分配不公而引发的经济冲突。分配冲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社 会经济现象,产生分配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的总产品不 足,而人的需求又是无限的,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必然通过冲突表现 出来。产生分配冲突的直接原因则是分配不当。平均主义的分配方 式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剥夺,是徽惰者对勤劳者的剥削,它不仅无法 调动起各个利益主体的积极性,还会引起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冲 突。纯粹的按劳分配克服了利益分配上的剥削因素,但仍会造成事 实上的不平等,造成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分配上的差别,差别严重 到一定程度也会引起社会冲突。四是消费冲突,即因消费利益的侵 犯而导致的经济冲突。消费冲突在当代社会里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冲 突现象,包括生产消费中的冲突和生活消费中的冲突,具体表现为 消费者与生产者、消费者与经营者、消费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冲突。 产生消费冲突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侵犯,同时也与消费 者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增强有关。总之,经济冲突是一切社会冲突的 l8 中心内容,各种形式的社会冲突无不与此发生直接和间接的联系。

2、政治冲突。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社会体系中便出 现了政治结构,社会大系统由此分化出独立的政治领域(也可称为 政治子系统),该领域由政治法律设施和政治法律制度组成。至此, 在政治领域活动的社会主体不再是纯粹的“社会人”,同时也是“政 治人”,一般的社会主体也就成了政治主体。政治主体的活动产生 了各种政治行为,如政治统治、政治管理、政治参与和政治冲突等。 政治冲突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行为,是指不同的政治主体之间基于 自身利益要求,为争夺有限政治资源而进行的冲突。政治冲突的产 生与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有着密切联 系。一方面,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利益的积聚发展,最终 会上升为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最终会以政治利益要 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即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同时具有不同的政治利 益;另一方面,一切在政治上居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总是凭借其手 里的政治权力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一切想改变原有利益格局的 被统治阶级也都要夺取政治权力。因此,经济荃础和上层建筑矛盾 的尖锐化必然导致政抬冲突。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政治冲突的 焦点也是国家政权,任何政治冲突都离不开政治权力这个中心。“在 阶级反对阶级的任何斗争中,斗争的直接目的是政治权力;统治阶 级要保住自己的最高政治权力,„„被统治阶级首先要夺取一部分 政治权力、然后要夺取全部政治权力,以便按照他们自己的利益和 需要去改变现行法律。”“咤’政治冲突的历史类型包括奴隶社会的政 治冲突、封建社会的政治冲突、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冲突和社会主 义社会的政治冲突等四种,每一历史类型的政治冲突各有其特点。 政治冲突的具体方式很多,从主体看,有阶级与阶级之间、政党与 政党之间、政治社团之间的冲突;从手段看,有暴力性的政治冲突 如军事政变、武装起义和非暴力性政治冲突如议会斗争、政治示威 等。

3、观念文化冲突。观念文化冲突是文化变迁中的必然现象和

基本形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系统在相互接触过程中产生的 互相对立、对抗乃至企图消灭对方文化存在的现象。观念文化冲突 可以从三个角度分析。

从时间角度看,观念文化冲突可区分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

冲突,或者说是旧文化与新文化的冲突,这是一种纵向的文化冲突。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并 服务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的,经济政治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文化的变 化,但这种变化不是亦步亦趋的。在社会系统的整体变迁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经济政治系统与文化系统变迁速度不同步的现象,新的 经济政治系统的确立不一定就意味着旧文化已实现了自我更新成为 新文化,这种文化变迁的相对滞后性是造成新旧文化冲突的重要根 源。旧文化与新文化之间的冲突在社会转型加剧的历史时期特别突 出,我国目前就处于这样一个时期:以农业文化和封建文化为核心 的中国传统文化同以工业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为标志的中国现代文 化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碰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的最终结果当 然是现代文化战胜传统文化,但也有“文化复辟”的特例。 从空间角度看,观念文化冲突可区分为本土文化和外域文化的 冲突或称“我文化”与“他文化”的冲突,这是一种横向的文化冲 突。该种文化冲突不仅包括不同国家、社会之间的宏观的文化冲突, 也包括一个国家、社会内部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中观的文化 冲突。本土文化和外域文化的冲突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 的进步、人类交往能力的增强、交往空间的扩大密切相关。在远古 时代,由于地理环境和交通状况的限制,这种横向的文化冲突是很 少的;随着交通状况的改善、通讯技术的发达、国际交往的增加, 全球性质的横向文化冲突加剧了。导致横向文化冲突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夜郎自大的自我文化中心主义、文化强制和文化同化等不当 做法都会引起横向的文化冲突。 从地位角度看,观念文化冲突可区分为主文化和反文化的冲

突。主文化是一个社会倡导、奉行的占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的主 流文化,反文化则是与主文化相对立或相背离的特殊亚文化,它破 坏主文化甚至削弱主文化的地位和基础。主文化与反文化的对立和 冲突是任何一个社会都普遍存在的现象,这里仅以当今中国社会为 例。我国社会的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同 时还存在着封建反文化、资本主义反文化等,这些反文化与主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之间是完全背离的,并表现在中国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地下的、民间的、公开或半公 开的形式侵蚀着主文化。(’5’因此,研究社会冲突尤其是文化冲突, 不能忽视主文化与反文化冲突这种形式。

三、社会冲突的深层根源分析

社会冲突通常在社会表层呈现,特别是具有 反抗性、集团性的社会冲突更令学者们关注。但 社会冲突本质上是社会权力的集聚过程和结果的 显现。这个观念与传统的社会冲突观念有重要区 别。社会权力并非如矿藏资源一样开采一点就必 然使总量减少一点,相反,它是在社会运行和社会 运动中不断被生产的。它既会消失,也能够再生, 因此,单纯从静态意义上研究社会权力已脱离了 现代社会的实际。社会冲突也是社会权力的一种

生产方式:资源会在冲突中,或者通过冲突而调动与配置,人们的思想与行动会在冲突过程中得到

洗练,影响社会生活的关系将在社会冲突中凝聚, 结果,对社会发挥作用的力量自然而然产生了。 在开放、流动和自主性增强的社会,社会冲突是不 可避免的,因而由社会冲突而形成的社会权力总 是存在的,并且总会要求表达自己的存在。 这样的社会冲突,其深层根源是什么?人们

会首先想到“利益”这个概念。毫无疑义,将社会 冲突视为利益冲突,肯定不会错。但这是否是社 会冲突的深层根源?或者可以这样追问:是什么 导致了利益冲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以及对 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成果证明:当社会分裂 为生产的集团和占有生产的集团以后,两大集团 的冲突即阶级冲突,其深层的根源在于不同集团 在社会生产体系中的地位不同,列宁对此曾作出 简明的概括:其中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 动。而这种占有是通过国家,通过经济、法律、意 识形态等制度加以合法化并加以维护的,进而再 通过民族国家利益的提升、竞选等一系列民主制 度安排、以及给予公民以社会保障的系统制度等, 从而使国家权力持续获得合法性。这一点,西方 学者看得十分清晰,马歇尔在《公民身份与社会 阶级》的论文中,小心谨慎地揭示了自19世纪以 来英国公民身份制度的变迁以及这种制度变迁对 社会阶级地位不平等所发生的“对冲”作用。正 像英国学者彼得·德怀尔所评论的,马歇尔声称 的关于公民身份保证最贫穷的社会成员也能融入 并参与社会,这种理念“维持着一个有益的目标, 使它有潜力提供一个标尺”,由此“提供了探索社 会分化/排斥等动态机制的可能”,用以“评估一 个社会不平等的水平和原因”。 [13](P7) 当代中国的国家制度设计显然不是马克思主 义所批判的自由资本主义那样的制度,改革开放 以来实行的对高度集中的经济制度的变革,特别 是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虽然要经受经济 全球化的考验,但基本价值定位依然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在面对社会冲突的现实问题时, 我们探寻其中的深层根源,平等的公民身份成为 一个不可忽视的理论解说领域。公民身份本来是平等的,但实际上却存在诸多不平等,甚至可能存 在着严重不平等的问题,这种不平等也恰恰是执 政党和国家要努力克服或消除的。社会冲突的深 层根源就存在于这样一个消除公民身份不平等过 程,特别是存在于其中的制度变革中。 在身份多元的时空背景下,平等的公民身份 制度是基础的制度安排,这个制度将为社会成员 提供一个普遍的平等机会资源。所谓普遍的,是 指在可获得性机会方面排除了特殊性制约。当代 中国充满着身份的复杂性,如少数民族身份、性别 身份、城乡户籍身份、宗教身份、共产党员身份、民 主党派身份、农民工身份、私营业主身份等等,这 些不同身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 中在获取机会资源上并不是相同的,而这些身份 中的大部分是基于人的自然差异而形成的,在形 成过程中,制度安排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 特殊主义的文化影响也促使这样的安排具有可接 受性。随着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的自觉、获得现 代知识的途径与能力的增长,以及在社会更加开 放、政治更加包容、社会流动更加普遍等大的背景 下,曾经是可接受的可能变成不可接受(如城乡 之间的社会身份差别);曾经是不以为然的可能 变成十分在意(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政治身 份)等等。作为建设中、发展中的现代国家与现 代社会,试图短期内迅速而有效地解决由于身份 不同而产生的获得机会资源上的差别是不可能 的。但是,在这个领域,平等公民身份的诉求正在 成为极大的政治与社会压力。如果不是这样的发 现和思考问题,就可能对面临的社会冲突产生不 切实际的政治判断与学术判断,就可能形成不合 理的政治对策与学术理特点路。

快速转型期的社会冲突是多层次的,也是广泛的。这 种广泛性的特征是通过社会不同领域和不同利益阶层或群 体而表现出来的。它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各 个领域,存在于社会结构的各个层面,并具有如下特点: 1.社会冲突的复杂性。现阶段社会各主要阶层在整体利

益一致的基础上,从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在社会生产中的 地位和作用、获得收入的方式和多少等方面看,都存在不同 程度的区别。在利益需求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 活水准的提高,人们的利益需求也随之多样化,在收入水平、消费标准、获益手段、生活方式发展取向上都有不同,相互之 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摩擦和产生冲突。

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经济利益冲突是转型期社会冲突的

集中表现。经济利益冲突又与多种利益矛盾冲突相互交织、注释: 错综复杂。在各种社会问题随之凸现的背后,是不同群体在

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上所存在的巨大差异。例如,贫 富悬殊的背后是不同群体在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上 失衡的结果。而不同群体在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能力上的失 衡又是他们之间社会权利失衡的结果,而且,目标的合法性 与行为的非法性共存。就是说,维权群体的目标是合法的,但 在具体的行为上,也可能出现一些非法现象。近年来中国社 会中所发生的社会冲突,越来越多的是因利益诉求而起,但 是,当前“非直接物质利益者”参与者也呈上升趋势,这一现 象也不容忽视。

2.社会冲突的活跃性。与改革初期相比,当前冲突的方式 有了很大变化,即短时间内爆发和双方在人员数量上聚集的 冲突增多。冲突往往采取激化、尖锐、甚至恶性冲突的方式。 社会分配不公,地区及个体之间贫富差距拉大,腐败问题突 出,具体政策不当,基层治理软弱,群众的一些合法利益诉求 没有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当地群众对地方政府的不信任感增 强,是发生恶性冲突等群体性事件的直接诱因。社会界限的 灵活性增大,居民从一个阶级、阶层转到另一个阶级、阶层的 自由程度扩展了。因而人们称谓的边缘阶层和交叉阶层日趋 增多,这些都表明劳动者的不同阶层在快速转型期将会重新 分化组合。在各阶层重新分化组合的过程中,必然会带来利 益的调整和变化,从而使新时期的冲突表现得异常活跃。例 如,部分群众在表达利益诉求时采用过激行为,试图通过制 造“轰动效应”来解决问题;部分群众在表达利益诉求时采取 集合行为等非正常方式,集体上访的组织性明显增强; 3.社会冲突的多元性。从冲突纠纷的主体来看,社会冲突 发生在涉及社会成员中诸多的社会群体和不同的社会阶层 中,既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这些基本的社会群 体,也包括一些新社会阶层成员,如IT人士、自由职业者等 等。从冲突的内容来看,既有历史沉积下来的老问题,也有新 的社会政策出台引发的新问题,既有涉及环境整治方面的问题,也有涉及社会关系方面的问题。冲突形式的多元性表现

在:转型加速期,群众在表达利益诉求过程中的理性与非理 性行为、合理行为和不合理行为、合法行为和非法行为、自发 行为和自觉行为等诉求方式上的多元特征。

因而,当前如何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整合,协调利益 冲突,建构和谐社会,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第13篇:政策冲突

政策冲突

有效治理公共政策冲突的重要性

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公共政策是政府解决社会问题、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最为重要的工具。但在现实的实践中,政策冲突又困扰着政府。公共政策的功能是引导和规范社会行为,其目标是追求秩序与和谐,实现公共利益。公共政策自身必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系统性。但是本身就是矛盾的公共政策怎么能够解决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冲突,实现社会有序和谐呢?

政策冲突的含义

现在我们从狭义上来理解公共政策,把公共政策看作是政府行政机关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以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实施的行动准则。因此,我们所研究的公共政策冲突主要是指政府行政机关所制定和实施的公共政策之间的冲突。

公共政策冲突是指在政策网络系统之中由各级政府部门所制定的公共政策之间的相互矛盾、相互抵触、相互对立的一种表面化的态势和现象。通俗地说就是“文件打架”。

公共政策冲突的本质

公共政策冲突的本质是由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公共政策是由特定的主体所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是其履行特定职能的工具和手段,是特定主体利益倾向、利益需要的外化和载体。

因此,政策冲突表面上是不同政策方案、政策基本要素之间的矛盾、抵触,实际上是不同政策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政策冲突存在的必然性

公共政策具有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处于垂直系统的各层级的政府所制定的公共政策与处于横向系统的各层面的政府职能部门所制定的公共政策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超大政策网络系统。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政策网络系统中,由于各政策主体的利益、权力需求不尽一致,其价值取向、思维模式等不尽相同,因此,由其所制定的公共政策不可避免地就会发生矛盾冲突。 思考与讨论

政策冲突与政治冲突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

1、从特点来看:政治冲突具有明显的政治性、阶级性、对抗性和规模性

2、从表现形式来看:大多数政策冲突并不直接表现为阶级、政党、政府、国家等政治主体之间的政治上的对立和斗争,而只是不同的或者是同一的政策主体所制定的政策之间的矛盾对立

3、从内容涉及的范围来看:政策冲突的内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而不仅仅只限于政治领域。

4、从激烈程度上来看:政策冲突的激烈程度也大大低于政治冲突

联系

在阶级社会中,尤其在阶级矛盾比较尖锐的社会中,政策冲突往往与政治冲突合而为一。

不同政治主体之间的政治冲突常常表现为政策上的对立和对抗。

政策冲突是政治冲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政策主体之间在政治上的矛盾与斗争。

特别说明:

在当前的中国社会中,政策冲突与政治冲突、阶级冲突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不是

不同的阶级、政党、政府之间的矛盾的尖锐对抗,而只是不同层级、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公共政策上的矛盾与抵触。

我们所讨论的政策冲突,尤其是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冲突、部门政策之间的冲突中,虽然也存在着权力与利益的博弈,但从本质上讲,并不是不同阶级之间的一种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而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

政策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不同公共政策之间的冲突

(一)中央政府公共政策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之间的冲突

在过去高度中央集权体制下,几乎所有的利益都被中央所掌控,利益需求和供给的方式都相对单一。但随着地方分权的逐步扩大,地方政府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并出现多元化趋势,这就形成了可能会与国家利益、全局利益产生矛盾的地方利益。地方利益与中央利益之间矛盾的产生和扩大必将引发二者之间的冲突,而这种关系反映到公共政策领域,就形成了地方政策与中央政策之间的冲突。 案例

2007年3月甘肃省政府法制办对庆阳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城市住宅小区管理暂行办法》和《文化市场管理办法》、陇南市和平凉市的《加强道路客运安全管理规定》和《物业管理实施办法》等几个地方政府“红头文件”进行审查时,发现庆阳市在《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中,省略了行政机关查处行政违法行为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执法方式和程序,直接实施行政处罚中的罚款。这种规定违背了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有关规定。同时庆阳市的《城市住宅小区管理暂行办法》擅自提高了处罚标准。

随着中央分权和地方自主权力的不断扩大,分权化的发展进一步凸现了地方政府的利益:在分权化的格局下,公共物品分级供给、地方政府政绩评价等制度安排所形成的压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地方政府竞争趋势。同时,向地方政府的经济分权并从体制上维持一个集中的政治权威,把巨大的经济体分解为众多独立决策的地方经济体,就形成了地方为经济增长而激烈竞争的局面。

这种激励竞争很容易引起各地政策的冲突。

如各地方政府为了大规模地招商引资,纷纷竞相攀比出台大量的在土地转让、税收减免、信贷扶持、办事程序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另外还有大量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利益而出台许多保护自身利益的政策。如禁止销售外地的烟酒等能为地方带来大量财政收入的商品而制定实施的保护性政策。诸如“棉花大战”、“啤酒大战”等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陕西某县曾经出台一项政策,规定非本县生产的香烟,一律按“走私烟”处理。无独有偶,重庆一个县公开禁止外地化肥进入本县。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地方政府之间政策的冲突。

部门利益最大化

1、部门利益最大化

一些部门便从“部门利益最大化”出发,努力维护、争取有利职权(如审批、收费、处罚等),冷落无利或少利职权,逃避相应义务。

这集中体现为超编(部门领导通过扩张政府部门来扩张自己的权力)、超支(突破财政预算、拓展预算外收入)等倾向,极端的体现是部门领导个人或集体的腐败问题。

2、部门利益法定化

有些政府部门往往利用制定政策的权力,利用政策资源优势,在制定有关法律草

案、法规、政策时,千方百计为部门争权力、争利益,借法律来巩固部门利益,获取法律执行权,进而获得相应的机构设置权和财权。

3、部门利益国家化

职能部门代表政府行使行政权力,本应维护国家利益,但在现行体制下,有些政府部门在决策过程中,为维护、谋取本部门利益,将部门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或将国家意志歪曲为部门意志,以部门利益取代国家利益,借维护国家利益之名,打公共利益之旗,以强化行业管理之由,行谋取部门利益之实,使部门利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国家化倾向。

案例

2005年4月5日,经水利部审查同意,淮河水利委员会发布了有关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明确提出淮河流域水域所能容纳的污染物总量。10日,国家环保总局有关人员对此提出批评。认为“淮水委擅发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属违法行为,而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程晓冰针锋相对地反驳说,“淮水委发布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是依法按照职责从事,没有越权。”之后,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又对此予以否定,认为“淮水委应首先向环保部门提出限制排污总量建议,经环保和水利两部门协商后,再统一公布,而不是由淮水委自行发布。”由此引发了一场“权力之争”的政策冲突。

(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策之间的冲突

由于某些地方政府及其领导者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惯性思维和行为模式所影响,加之干部考核制度的不科学,地方政府政策仍然以经济为主导,忽视民主法治、社会、文化以及生态建设,这就常常导致经济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冲突。 例如,河南省沁阳市政府为了吸引投资,在2004—2006年的3年间出台了5个红头文件,规定只要投资达到5000万的企业家,就可以在本地开车违法不罚款、娱乐场所消费不受公安机关检查、子女就学不审核、医院看病半价支付、风景区免收门票等12项优厚待遇。

(五)元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的冲突

以同一政策体系内的各项政策之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关系为标准,公共政策可以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结构。 元政策是宏观的抽象的原则性规定,是指导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制定的总纲领。 基本政策是元政策在某一领域或方面的具体化和延伸,是元政策的具体化,是具体政策的原则化,是联结元政策与具体政策的中间环节。

具体政策为贯彻落实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在元政策、基本政策的逐渐细化为具体政策的过程中,即在把抽象的原则具体化为具有操作性、可行性的具体政策的过程中,上级部门和领导必须授予下属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使下级部门和人员能够结合实际,把抽象的原则性的规定细化为可操作性的具体对策和措施。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由于受利益的驱动、决策者素质、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所制定出来的政策不可能完全与元政策的基本精神相一致,有的甚至可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样,就容易会产生政策冲突。

(一)、主体与客体的冲突

公共政策主体是公共政策过程的主导者,是公共政策活动的主体性因素。公共政策客体是相对于公共政策主体而言的,是公共政策所作用和影响的对象。

在公共政策体系中,政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冲突是公共政策冲突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之一,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客观上源自二者在公共政策体系中的地位的非均衡性、利益诉求的非一致性。

(二)、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冲突

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体关于某一社会现象好与坏、对与错、优与劣的主观性评价和判断。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或价值观是指“政策制定者以及其他涉及决策过程的人共有的偏好、个人意愿和目标。价值观可能包括一个人的政治信条、个人偏好、组织目标以及政策取向。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平、公正、平等、民主、效率、自由、秩序、责任等。

(三)、公共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

公共政策目标冲突主要表现为两种基本的形式:一是政策体系的目标倾斜性冲突,即某一政策或政策体系在多种目标中主要倾斜或偏向于某一目标,而疏忽了其他目标由此而产生的冲突。另一种是目标对立性冲突,即两个目标或目标体系之间的对立状态。

(四)、公共政策工具之间的冲突

政策工具是政府能够用以实现特定政策目标的一系列机制、手段、方法与技术的统称,它是政策目标与政策结果之间的纽带和桥梁。简单地说,政策工具就是政府赖以推行政策的手段。

如我国所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有的政策执行者选择强制性的政策工具,对当事人使用强制性的手段,有的采用说服教育引导的方式方法,有的采取胡萝卜加大棒式的恩威并施的方法,这些政策工具之间往往就存在着矛盾冲突。 案例分析

“十一五”以来,中央政府“节能优先”和“科学发展”的导向已经十分明确,但是大多数地方和企业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有的甚至认为减排会阻碍其经济发展。目前,对地方政府官政绩的评估主要还是以当地的经济发展作为考核指标,而不是低碳政策的执行效力。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维持地方的高财政收入,很多在高能耗行业,特别是火电厂、钢铁、水泥等高收益行业 的低碳政策的执行受到了阻碍。甚至出现了一些地方政府直接干预环境和安全执法的现象。以煤矿为例,尽管中央政府在很多场合都明确强调要加强资源管理,关闭小煤矿。但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据统计,中 国目前共有 28000 个煤矿,其中只有 2000 个是国有的,其生产量占中国煤炭生产总量的 65%,其余 26000 个煤矿则为乡镇或个人所有。据调查,国有煤矿的矿井回采率平均为 45%,而乡镇和个体煤矿的回采率仅为 15% ~ 20%。

小煤矿的低效率和安全隐患是客观存在的,但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难处。例如,在湖南产煤大市娄底,有 1400 多家小煤窑, 一旦关闭,至少 40% 的乡镇连工资都无法发放。

目前,中国能源领域有四部单行法,即《煤炭法》(1996)、《电力法》(1995)、《节约能源法》(1997,2007 年修订)和《可再生能源法》(2005)。CNMn。这四部法出台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由不同的部门制定,彼此割裂,甚至有些条款对立。其中, 《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立法初衷较一致,而《电力法》和《煤炭法》可能由于制定时间较早,并不含有节能减排的相关内容,其中许多条款保护企业利益色彩浓重,甚至与促进能源安全生产、能源市场化改革以及可再生能源发展 等内容形成冲突。

近几年,整个社会的节能减 碳意识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大多数地方和企业对节能降耗的长期性、紧迫性认识仍然不足,在发展思路上还存在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的倾向。虽然一些省市表现出了对低碳经济的热情,但是,地方政府和决策者的兴奋点其实是在于 低碳示范区背后项目开发的潜力。

在实际中,低碳政策涉及到电、煤、电器、住房、农资、土地等多个方面,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有些政策的调整会影 响到部分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变化,进而影响民众生活。尤其是低收入群体,他们的经济承受力更为脆弱,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差,无论是电费的调整还是供暖费的上涨,对他们都是不小的压力。

第14篇:劳资关系冲突

中国劳资关系问题中的法律与制度缺陷

553775650@qq.com

关键词:教育 罢工权 本田 中国 企业

背景:

南海本田的工人不满收入太低,自5月24日开始罢工,导致本田在中国的4家厂全部停工。财新网透露,虽然资方当日承诺会加薪,而且不秋后算帐,不过很多工人依然不接受资方的安排。南海狮山镇总工会近日出动了大批人员到工厂,扮演工人和资方沟通的角色,但工会显然得不到工人信任。当日上午,工人发现有总工会人员用摄录机拍摄工人拒绝开工的场面,因怕被打击报复,要求他们不要录影,并删去已拍摄的画面,但被拒绝,双方发生肢体冲突。多名工人被中国官方工会的人员打至头破血流。事后当局将工厂对外一公里道路封锁,派出大批防暴警察驻守,不让媒体接近。广东南海“本田罢工”,仿佛推倒了多米诺骨牌,罢工事件在全国范围内连绵不断。尽管仍有媒体按照“中国没有罢工”的思路,坚持使用“停工”二字,但是已经呈现出明显的荒谬感。更多的媒体上,罢工正在难以阻止地为自己正名。

罢工者提出的最引人瞩目的要求是独立组建工会。在过去的中国或者一直以来的外国,罢工基本上都是由工会组织,工会代表工人与资方和政府谈判。本田罢工期间的荒唐故事是,阻止工人罢工、并与工人发生肢体冲突的,不是警察而是工会人员。如今的工会系统,要么是政府官员,要么是资方雇员,他们为谁工作不言而喻。

中国工会之“大”在于拥有会员2亿多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会,而不够“强”的表现之一就是工会在面对利益博弈时,声音比较微弱,无法代表和维护所属会员的切身利益。这正是被公众诟病的地方。

因不满薪资待遇,广本在佛山的零部件厂工人从5月24日开始罢工,工人高喊着“罢工到底”的口号,要求提高待遇,并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受此影响,本田在中国的所有四家组装工厂已被迫全部暂停生产,日损失达2.4亿元。同时,与本田整车生产配套的其他零部件公司也受其所累,部分工厂开始放假。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月28日下午,因不满工资待遇,为北京现代提供车身框架及零部件的北京星宇车科技有限公司1000余名员工“主动停工”,要求上调工资。 除了本田、现代等合资企业,河南和云南等地本土企业也相继引发工潮。河南平顶山市的工厂罢工已经接近半个月,5000多罢工工人分批围堵工厂大门,令工厂无法开工。而云南红河州的巴士司机罢工,已影响5万人的出行。

我国罢工权现状及问题:

我国在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中规定公民有罢工的自由,1982年宪法取消了“罢工自由”。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解释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企业属于人民,人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用不着采用罢工手段,罢工使人民利益遭受损失,而且易于被个别坏人所利用。这种解释,其实理由并不充分。因为即使在公有制企业里,劳动争议不仅存在,有时也很尖锐。争议得不到合理解决,劳动关系不顺,必然会阻碍生产发展。1982年宪法取消“罢工自由”,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企业里亟需整顿劳动纪律,恢复和发展生产,扭转文化大革命中

形成的动辙罢工搞阶级斗争的恶劣风气。从立法上讲,当时宪法对“罢工自由”的规定,存在着严重缺陷:一是没有规定仅限于劳动法范围内的罢工,政治性罢工亦应包括在内;二是未加上“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行使”的条件限制;三是没有可供操作的配套性规定。这种空洞的带有虚无理想色彩的立法,在世界上从无先例。这项立法仅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适应了特殊斗争的需要,并无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实际意义。

在谈到中国工人是否享有罢工权的问题时,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常凯指出,有人认为在中国罢工违法,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中国法律并没有“禁止罢工”的规定,也没有“罢工罪”的说法。虽然在中国罢工不属违法,但是中国法律是不提倡罢工和不保护罢工的。这主要表现在我国的现行的《宪法》、《劳动法》、《工会法》等都明确没有将罢工作为职工和工会的权利,其实际意义不仅表现为国家不鼓励罢工,而且还表现为国家是用一种消极的方法来制止或避免发生罢工。既然罢工不属于职工和工会的法定权利,那么,罢工的行为就不被法律所保护或保障,国家也不承担保障职工或工会罢工的义务,这主要表现为罢工不享有刑事免责和民事免责。

正是因为这种空白状态,员工罢工不享有刑事免责和民事免责的权力,所以在本田罢工事件还没有得到进展的一开始,本田零部件公司立即将带头维权的两个领导人辞退,并强势要求员工复工,威胁员工不复工便将其全部辞退,重新招人。还有强迫实习生签署不罢工文件,如果学生参与停工,便向学校反馈。

我国企业中罢工事件虽然规模和影响不大,但缺少法律规范,仅有工会法中一条语义含蓄不详的规定是很不够的。罢工事件基本上处于无序的自发状态之下,这对维护职工权益、稳定社会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都很不利。

我同意有人所说罢工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的说法,但我认为罢工权是对合理并依法而行的罢工行为的保障,罢工权不是双刃剑,它只是有积极意义,并无消极作用。我国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已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下,对劳动者权利的保障要尽可能与国际劳动标准相接轨,在法律中规定罢工权势在必行。不过立法时机的选择尚待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有待人们在民主意识提高和法制观念增强的前提下对罢工和罢工权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人们不要一听到罢工就认为违法,要认识到罢工权是企业劳动者的权利,是人权构成的内容之一。这是立法的社会环境条件。

2.有待法律制度的更加完善。尤其是劳动实体和诉讼法律制度完善之后,才能衡量罢工要求的权利内容是否于法有据和罢工是否必要。

3.必须制定行使罢工权的具体法规。各国罢工权行使一般加以两点限制:一是参加对象范围的限制,如公务员、教师、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军工等行业和部门的劳动者不准罢工;二是在程序上限制,如劳动争议未经调解、仲裁不准罢工等。限制是为了保障罢工权的合理行使,限制不能过严,过严即成了变相的禁止,我特别担心在我国会出现限制过严的情况。

4.工会组织能充分发挥维护职工权益的作用。组织劳动者依法行使罢工权应该成为工会履行“维权”职责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将来宪法中规定了罢工权,现行工会法也须作相应的修改。

我们可以看到本田发生这件事情肯定不是一朝两夕突发的。而是在工人的诉求长期得不到反馈,或者说企业内部沟通渠道不顺畅而导致员工最后采取了罢工的极端形式。如果以一个单独的工人面对一个企业老板无异于以卵碰石,在面对如此地位不平等的情况下是无法通过谈判来争取个人应有的权利的。所以本田零部件工人需要联合在一起采取集体罢工的形式来与企业对抗。个人与组织的对抗肯定不如组织与组织的对抗。要使这种对抗合法合理化的话就需要工会来代表员工来跟企业谈判协商。可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本田罢工事

件中,总工会的人员反跟罢工人员发生冲突,还打伤了罢工人员。我们中国的工会还是存在很大问题。工会根本不代表工人的利益。

当代工会存在的问题

1、工会的性质问题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权益的代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发生停工、怠工事件,工会应当代表职工同企业、事业单位或者有关方面协商,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并提出解决意见。对于职工的合理要求,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予以解决。工会协助企业、事业单位做好工作,尽快恢复生产、工作秩序。

中国的社会型组织现在一般没有独立性,无论是工会、残联、妇联这些组织都属于党控制。在现实中导致的问题其实更为严重,就比如在残联里的一些现象,政府越给残联钱,残联里的受众满意度更低。党领导过来做形象工程的时候发钱照相的时候,给残疾人帖上了一种标签,让残疾人的尊严受损。这其实并没有体现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而是制造出残疾人不平等的地位。

当代中国的工会是行政附属的半独立地位。当前,国企工会在理论上和形式上是一级群众组织,但实际上一些工会干部依附于行政领导,失去工会的独立性,工会没有从行政序列中分离出来,只是一个半独立性质的“行政化”组织。党的干部视工会为党的一个部门,使工会工作目标异化。坚持党的思想政治领导是工会维权的原则,但是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党组织的干部忽略了工会维权的独立性,将其等同于自己的一个工作部门,事无大小进行安排,使工会工作无形之中就是以党的工作为中心了,免不了会使本应以维权为中心的工会工作产生偏差,严重妨碍了工会维权。一些职工视工会为企业的管理部门,使工会维权缺乏群众支持。以前工会工作高度行政化,工会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职工。在群众的观念中,工会是一个行政部门而不是群众组织,是管理机构而非维权机构,所以职工在发生劳资纠纷时,不会主动向工会寻求帮助。这样就造成了工会维权工作在这一部分职工中缺位,使这一部分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这种情况最终导致职工受害、工会维权无所作为的局面,严重扭曲了工会维权的形象。一些企业管理者视工会为企业的部门,在工会人事任命和经费使用上进行干预,危害工会维权的能力。在计划经济时代,工会组织是高度行政化的,工会干部的任免和工资的给付都在企业方,那时的工会不是以维权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为中心,因此,习惯性将工会看成企业一个部门是很自然的。但在市场条件下,强调劳资对等的原则,工会与企业是平等独立的两个法人,企业旧有的观念成为工会维权最大的阻力和侵害工会组织最大的思想根源。

2、制度设计层面的问题

工会维权的职责是由工会组织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在民法的意义来讲,它要有独立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工会要有独立的行为能力,必须有独立的意志和经济来源。这要求工会人事和工会工资制度要合理。现行的工会干部工资制度损害了工会的独立性,进而危害工会的维权能力。现行工会法律规定企业工会干部工资由所在单位发放,在实践中这成为束缚工

会干部行使工会权利的绳索,其弊端在于:

首先,从工会与企业的关系来看,不利于工会经济上的独立。工会的存在在于维权,在于制 约企业。作为维权方的工会只有保持与用人方企业的独立性,才能履行维权的职能。

《工会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工会委员会的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补贴,由所在单位支付”。

工会干部在经济上的不独立导致维权工作的被动。因为工会干部是工会权利最主要的行使者,在经济上不能独立于企业,自身权益易受侵犯,维护职工权利就会力不从心。不

兑现《工会法》规定的工会干部的待遇、降低工资标准是一些企业行政方面打击报复勇于维权的工会干部惯用的手段。

其次,在现行工资制度下,工会干部待遇随着企业的效益提高而提高。就自身利益而言,工会干部会尽力去维护管理者的权威,以搞好企业生产经营为自己的重大目标;在企业侵犯职工权益时,工会干部可从企业所得利益中获益,而本职工作又要求他维护职工权益,这二者之中,工会干部如何取舍呢?这种取舍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工会维权职能的削弱。

再次,从工会干部职责的履行来看,企业发放工资会使工会干部怠于履行维权职责。工会干部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权益。工会干部是否胜任这一工作,是否真正为工人说话,为工人办事,职工最清楚,最有发言权。工会作为雇员保护自己利益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其目的在于克服雇员的弱势地位来获得与资方平等的势力。而实际行使这一权利——劳动者团结权的工会干部却是由资方给付工资,这本身就不符合逻辑。由于工资的支付权在企业方,对工会主席的维权成果的好坏也就不是由职工来评定了,这样,工会干部干好干坏都一个样,工会的维权职能往往得不到积极行使。

最后,在实际操作上看,企业兑现工会干部“待遇”时容易实施侵权行为。如企业在兑现工会主席副经理(副厂长)待遇时,存在一个问题:企业内部的副经理(副厂长)本身就存在待遇不一样,工会主席的待遇是就高还是就低?还是取平均数呢?如果工会干部维护职工权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企业方往往降低工资待遇,工会干部虽然可以状告企业拒绝落实待遇,但通过司法救济维权付出的代价是根大的。所以在实践中,一些工会干部对于企业存在侵犯职工权利的事情一般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敢于维权的工会干部,就会处于“我为职工说话,谁为我说话”的尴尬境地。这样,企业给付工会干部工资待遇的主动权,使工会干部成为弱势的维权者。

政治学中认为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学中假设人是为利益而行为的,法律中强调行为受利益引导,利益上的关系使工会干部维权积极性大大降低了。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有问题,说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里有一种奴性文化,导致各种社会地位不平等的现象。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劳资关系本来应该是市场行为,但中国十几亿人口里面,大部分人都背负着生存的包袱,家有老小要养育还有教育投资要负担,一般职工没有选择的余地。几乎可以很明确的是一种市场失灵的表现了。不过中国的文化确实存在问题。中国缺乏包容的文化。这里要引入帕克的人文生态学的观点。帕克的人文生态学里的一观念是来源于西方宗教宽容的观点而引入社会中各种冲突中的表现,就是说社会中发生冲突后,他们会在互相包容的状态下并存下来。这是西方的比较常见的一种冲突模式,而在我们中国,当双方的利益或观点发生冲突的时候,更倾向于胜者全得的状态。就是说更倾向于一方消灭另一方。在中国的劳资关系发生冲突的时候,正又因为工会的角色缺失,劳方与资方的地位又不平等,所以加剧了这种行为的倾向。

参考资料:

1. 史探径,中国工会的历史、现状及有关问题探讨[J],环球法律评论,2002,24(2)

2. 孙巍宁,当代中国工会维权职能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答辩论文

3. 王卓箐,法团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工会现状、问题与变革,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李凤春,论中国工会的地位与作用,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谷歌、百度等网络新闻资料

第15篇:班主任如何协调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班主任如何协调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协调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仅是班主任的职责,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义务。如何协调好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妥善处理好科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对搞好整个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在协调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过程中,应着重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防患于未然。

班主任要经常教育学生爱老师、敬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班主任要注意与科任教师形成合力,切记不可孤军作战。要多与科任教师就学生的成长情况进行交流,加深科任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另一方面,班主任可在学生面前放大科任教师的优点,多谈科任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关爱和为学生付出的艰辛,帮助科任教师树立威信。此外,开展班级活动时要让学生诚心邀请科任教师一起参加,创造师生交流的平台,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并喜欢科任教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防止师生矛盾与冲突的发生。有了这样的基础,即使发生了,班主任也容易协调。 第二:分开谈话,了解矛盾或冲突产生的原因。

当学生与老师产生了矛盾或冲突时,班主任首先需要的是冷静,然后分别找发生矛盾或冲突的当事人进行谈话,了解事情真实的起因、经过。这样一来,有利于稳定学生与科任教师的情绪,使各方能心平气和地阐述冲突的过程。班主任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学生个人的问题,是教师的问题,还是两个人都有问题?问题出在学生性格上,还是教师处理上,或者是双方的误会上?只有了解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第三:妥善地处理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及时妥善地处理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根除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一般情况下,学生往往只畏惧班主任,对科任教师的批评教育不易接受,有时还会当众顶撞。遇到这类情况,班主任要细致了解情况,并根据事实作出客观公正的处理。要达到使科任老师满意,当事学生心悦诚服,全班同学信服,并能引以为戒。不能听了科任教师汇报后,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找当事的学生或在班上公开训斥,那样做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会使学生误认为,一定是科任教师向班主任“告了状”,因而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心理学上研究如果冤枉孩子必定会造成他心理上无法弥补的创伤。所以,班主任要

克制自己,把矛盾当成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动力而客观地接受,理性地解决。教育学生要换位思考,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多几个“假如„„”,对学生的处理一定要先和学生通气,还要作好科任和学生的善后工作。在学生面前既要保护教师的尊严,也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观察问题,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任课教师面前,既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原则,也要让教师理解学生的苦衷。对于恶意伤害教师的学生,必须严肃处理,而对于因教师处理问题不当造成的冲突,也要委婉指出教师问题。该和同学道歉的就应该放下面子,主动道歉。实践使我体会到,老师主动向学生道歉,不但不会影响教师的威信和形象,反而会在学生心里留下很好的印象,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过来,学生向老师道歉时,应事先和教师沟通,不要再说过头的话,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批评的程度应适当把握,防止学生刚稳定的情绪再次反复。第

四、创设情景,让科任教师与学生沟通

充分利用节日活动来沟通科任老师与学生的之间的感情。比如教师节到了,让学生为科任老师献上节日的贺卡,还可让学生组织联欢,热情地邀请科任老师参加,通过活动能增进师生的理解,加强沟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一个班主任在遇到上面这些类似的事情时,要冷静地处理好学生和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要让学生充分信赖我们的老师,还要想办法树立起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只有这样,才能将班上的学生和老师凝聚成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

第16篇: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调节任课教师与学生的矛盾与冲突

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调节任课教师与学生的矛盾与冲突

杨湖镇杜楼小学赵士存

【摘要】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是某一科单一教师的教育成果,而是教师集体长期劳动的结晶。各科教学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各任课教师必须相互配合,互通情况,密切协作。在这个集体中,班主任占主导地位,班主任是联系各科教师的纽带,班主任要协助各科教师做好教学工作,只有各方面的教学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在琐碎繁杂的班主任工作中,努力协调好各任课教师,是班主任不容忽视,而且是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矛盾与冲突协调沟通

做为班主任应该怎样协调任课老师和学生矛盾与冲突呢?在我几年班主任生涯中,对一些矛盾冲突事件的处理深有感触。因此,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见解与同行们共勉。

一、应该在平时多下些工夫

1、科任老师跟自己的学生发生矛盾时,首先作为班主任,应该先冷静下来,及时了解情况,找到问题所在。应该在平时多下些工夫,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善于预见并解决问题的,工作的主动与被动,效果往往相差甚大。大多数师生冲突属于偶发事件,不容易预料,但班主任仍然是可以有所作为的。首先就是观察。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对情绪有波动的学生及时谈话,做好安抚工作;其次是对班级里问题较多的学生多加以关注,对有过师生冲突“前科”的学生经常打预防针,以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经常对全班同学进行教育,旗帜鲜明地捍卫教师的尊严,让学生平时就养成尊重教师、尊重他人的品性,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班风。

2、协调学生与任课教师的关系

在协调这一关系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工作的分寸,不能以“一班之主”

自居,不尊重任课教师。

要做好这一关系的协调者,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学会在学生面前或其他场合赞扬任课教师。赞扬任课教师要注意坚持适时、适度、适当原则。即在任课教师特长发挥充分的时候赞扬;赞扬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任课教师的优点,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赞扬的方式要合适,可以选择集会活动时集体教育,也可以个别教育。形式上,可以选择:(1)班会、集会、集体活动时介绍任课教师特长;(2)个别教育时;(3)引用学生赞扬任课教师的话,同任课教师交流,增强其成就感。

(2)、鼓励学生。通过了解任课教师对班级及学生的意见和看法,调整学生学习状态,沟通、协调学生和任课教师关系。任课教师在分析学生方面由班主任不及的优势。班主任可以利用下列形式,借任课教师之力鼓励学生。首先,利用质量分析会、个别谈心等小范围交流场合听取任课教师对个别学生及班级的评价,并反馈积极评价给学生,帮助学生调整状态;其次,在任课教师和学生有摩擦时,应教育学生主动认错,并传达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弱化矛盾;再次,在个别场合,可以引用任课教师的肯定评语,鼓励学生,向他暗示任课教师对她的赞许,增强其信心。

(3)、利用良好的环境因素。班级环境因素使班级形象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环境会给任课教师带来一种心情上的轻松和愉悦,积极的心态便于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因此,班主任不可忽视这一协调手段。班级环境或形象的独特是相对的。比如纪律严明,学生有礼貌,班干部交往能力强,学习气氛浓,这些是无形的;教师清洁,布置雅致,这些是由形的。这些因素都有利于班级的成长,也有助于任课教师激情的发挥。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听取任课教师的意见,增强其参与意识,不能自己说了算,闭目塞听,否则会影响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注意力和责任心。

3、平常的工作中,经常和家长沟通。

在平常的工作中,应该特别注意和家长的关系处理,让家长对班主任的工作心服口服,教师要从关心、保护孩子的成长有力的因素与家长沟通,与家长一起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共同协商,找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之后,班主任在中间做工作,就不会特别难,可能家长就会冲着老师的面子,

不会把事情闹的过大。

二、师生冲突发生后,班主任发挥协调作用

一旦师生冲突发生,班主任了解情况后,首先应分析判断,是否需要班主任的介入。由于冲突较严重,而任课教师已无法控制局面,当然需要班主任出马。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冲突都需要班主任介入,如果任课教师能够处理,则班主任不一定要立即出面,可以在事后学生情绪稳定下来,有了一定反思后再做进一步教育,效果反而可能更好。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本来任课教师已经和学生谈过,双方达成了谅解,问题已得以解决,此时班主任又把学生叫过来训斥一番,刚刚平息下来的情绪可能又要激动起来,造成新的冲突。所以,有经验的班主任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是否需要介入的判断。

冲突发生后,班主任如何做好调解工作?

首先是要稳住双方的情绪,控制冲突不能升级,再分别做双方工作,如本案例中班主任做的那样。冲突较严重的,先不要双方在一起谈,而是分别谈,把情况了解清楚,也是让双方都能冷静下来。

然后,深入了解情况,冲突的起因往往都是小事,但是冲突背后的原因却通常较复杂,师生双方可能都有一定问题。和学生交谈的时机应该是等他冷静之后;稳定学生情绪的方法很多,通常可以用平和的语气先聊点别的,甚至是拉家常等等。只要学生愿意开口和你说,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当然要保护教师的尊严,但也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观察问题,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要给学生感觉到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联合起来整自己;在任课教师面前,既要让同事知道自己的原则,也要让教师理解学生的苦衷。对于恶意伤害教师的学生,必须严肃处理,而对于因教师处理问题不当造成的冲突,也要委婉指出教师问题,该和同学道歉的就应该放下面子,主动道歉。一般而言,老师主动向学生道歉,不但不会影响教师的威信和形象,反而会在学生心里留下很好的印象,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过来,学生向老师道歉时,应事先和教师沟通,不要再说过头的话,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批评的程度应适当把握,防止学生刚稳定的情绪再次反复。

三、正确看待矛盾冲突

师生冲突是教育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完全消除冲突是不可能的,压制冲突只能为下次更剧烈的冲突埋下隐患。因此,我们教师不但要建立看待冲突的正确观念,更重要的是要把冲突视为可解决的问题,注重师生冲突的协调、缓解、优化。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感受,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及时反思,才能切实增强统筹全局的能力。

总之,师生冲突在学校教育中,是我们可能看到但是又不愿意看到的问题,但是一旦遇到了问题,学校,教师,包括学生和家长,都要共同处理好这样一些问题。教育需要一种平和,教育的平和源自于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只要我们增进了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理解,我们就会达到教育的一种和谐。

第17篇:6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冲突矛盾及控制策略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冲突矛盾及控制策略

摘要:本文主要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常见的冲突矛盾及控制策略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冲突;管理;控制

由于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均代表着不同的经济实体,所处的立场和追求的利益不同,追求的目标也就不同。如:业主希望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而承包商则希望基本满足质量要求就能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主体追求不同的利益也会引发冲突。因此,冲突存在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冲突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者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冲突的起因

地位不对等引起的冲突。尽管《合同法》明确规定,合同双方地位平等,但在建筑市场向买方市场倾斜的前提下,工程款控制在业主手中,业主显然处于优势地位,承包商则处于劣势地位。由于地位不对等,业主不可能平等对待其他各方,因而容易引发冲突。

利益不一致引起的冲突。由于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均代表着不同的经济实体,所处的立场和追求的利益不同,追求的目标也就不同。如:业主希望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而承包商则希望基本满足质量要求就能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主体追求不同的利益也会引发冲突。

资源稀缺引起的冲突。工程项目中的组织、部门和人员都不同程度地对项目资源存在依赖,他们各自目标的实现取决于项目资源的有效供给。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形下,各自所需资源得不到满足时,自然会引发冲突。

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冲突。由于工程项目各参与主体各自优势不同、信息来源不同,导致信息不对称,从而引发彼此之间的信息差异。由于所掌握的信息不同,对同一事务的看法、认识就会不同,冲突也就不可避免。

沟通不畅引起的冲突。信息的准确传递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工程项目各方主体的沟通意愿不强,缺乏沟通技能和沟通渠道,就会造成沟通障碍,容易引发误会。当误会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得不到解释或澄清时,就会产生冲突。

信任缺失引起的冲突。彼此间的信任需要长时间的共同维持才能建立起来,但又非常容易被破坏。而且一旦被破坏,很难恢复,信任的缺失容易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可能导致各种冲突。

责任不清引起的冲突。尽管工程项目合同条款明确规定了双方的义务和责任,但合同不可能规定双方的所有行为,因而容易产生责任不清而引发突出。

认知差异引起的冲突。由于工程项目各参与方的文化背景、性格、经验理解问题的角度等不同,也会产生冲突。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冲突的管理和预防

冲突的管理应以不同的知识和技术为依托,以不同的策略为手段,全面、正确地协调各组织、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设计有效的宏观层面战略,尽量减少冲突的功能障碍,并加强冲突的建设性职能,从而提高组织绩效,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冲突控制应从人员干预和结构控制两个方面着手。 人员干预——通过对冲突各方的人员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其承认和接受双方冲突的存在,站在工程项目整体利益的角度指出冲突的危害,要求尽快结束冲突。

结构控制——改变或调整工程项目组织。 工程项目冲突处理策略: (1)回避或撤出——就是让发生冲突的参与各方从这种状态中撤离出来,从而避免发生实质性的或潜在的争端。适用前提:

冲突是伴生的,不是重点解决的对象或还未严重到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程度;

采用回避或撤出的策略可以使管理者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主要冲突; 冲突所带来的损失和影响远远低于解决冲突所付出的代价;

冲突双方情绪过于激动,需要更多时间冷静下来缓解情绪,待恢复平静后寻求解决冲突的办法,或者需要时间进行调查核实。

(2)竞争或逼迫——实质就是“非赢即输”,在有损另一方的同时来实现自己的主张,强制手段会增加今后由于对抗所产生的冲突。应被作为最后考虑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确实可以快速解决问题。适用前提:

当快速决策非常重要或出现紧急情况时,需要立即处理;

执行重要的且又不受欢迎的行动或计划时,无需顾忌对方的感受; 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确信所采取的行为是正确的; 问题出现两个极端且无折中措施时。

(3)缓和或调停——实质就是“求同存异”,对于产生冲突的问题不强调分歧,而强调共性。缓和冲突可使气氛变得友好,但如果经常使用或作为主要的或唯一的处理冲突的办法,冲突将永远得不到解决。因此,缓和的办法只是暂时的,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适用前提:

需要解决问题的不同层面; 解决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 需要平衡参与各方的利益; 无法做出解决冲突的决策时。

(4)妥协——实质就是通过协商,参与各方都做出一点让步,都愿意放弃自己一部分观点和利益,寻求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各方都满意的处理结果。妥协可以最有效地缩小参与各方之间的冲突,加强沟通,是较为恰当的解决方式,但这种方法并非永远可行。适用前提:

寻找复杂问题的暂时性解决方案;

为了平衡冲突双方彼此的心态和可接受程度。

(5)正视——正视面对冲突是克服分歧、解决冲突的有效途径,要求工程项目参与各方都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冲突,并愿意就面临的问题和冲突广泛地交换意见。这是一种积极的冲突解决途径,但需要一个良好的工程项目环境,有意识地营造合作氛围。适用前提:

参与各方的态度是开放、真诚和友善的; 参与各方有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

三、冲突管理案例分析一

1.项目背景

新加坡环球影城是马来西亚云顶集团投资建设的大型综合娱乐、观光、休闲度假项目,也是继美国好莱坞、奥多兰和日本大阪之后的第四座环球影城和东南亚地区唯一的一座大型主题公园,耗资43亿2千万美元。该项目由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承建,于2011年获得国际项目管理(中国)特大项目金奖。

2.面临的挑战

工期为18个月,国际同类工程建设时间为4-5年。项目规模大,有7个子项目同时施工。海外施工,面临多元文化冲突。 3.冲突管理措施

(1)在项目董事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冲突管理专家组,对重大、关键性冲突管理进行决策,并制定指导原则。

(2)建立分别以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普通管理者为核心的不同层次的冲突管理小组,把冲突管理纳入项目管理常规工作范畴。

(3)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冲突,召开项目进度例会、商务管理专题会、安全管理例会、项目部周例会、职能部门专题会、各种技术交底会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会议等不同形式的会议。

(4)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创建融合多元文化管理的企业文化理念等,使冲突成为提高项目管理绩效的动力。

4、案例启示

(1)由于大型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复杂性,必然会存在一定数量的冲突。管理者应辨证地看待冲突,建立冲突和绩效优化管理模型,让冲突的不利性成为组织变革的动力,从而提高项目管理绩效水平。

(2)对于大型工程项目,冲突管理是项目综合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应将其纳入日常管理之中

(3)随着建筑企业大力发展海外承包项目,文化在冲突管理中的作用凸显。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员工的冲突管理策略,对海外承包项目的冲突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4)在大型工程项目管理中,对于纷繁复杂的冲突应建立概率统计分析的数理模型,将冲突和冲突管理提升到定量、科学的管理和评价层面,为科学决策提供理性的判断依据。

四、冲突管理案例分析二

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单位而言,常见的冲突包括: ①施工场地不能按时提供,拆迁工作难度较大; ②施工图纸不能按时提供,影响施工进度;

③工程变更量大,工期紧迫,合同价款不能及时支付; ④村民对工地必经之路进行阻拦; ⑤对青苗占地费用要价高;

⑥对施工取土取水索要高额费用; ⑦部分工地建设物资被盗;

⑧有的村庄要求施工队伍撤离前为村里修马路。 施工单位解决冲突的措施:

针对工程项目具体情况,设置冲突预警措施,预防冲突的发生。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应监控冲突的发生,将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发生冲突事件,应分析形势,采取合理策略及时解决,既不要留隐患,更不要造成社会影响。对于施工场地、图纸不能按时提供,工程变更量大,工期短等,无法回避或撤出,更多地需要正视,采取技术、组织、合同措施去解决。对于与工程所在地居民之间的冲突,一方面需要完善法规政策;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沟通,尽可能减少误解和隔阂,当然,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做一些造福当地的公共事业也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卫东.项目中的冲突管理[J].山西建筑,2007,33(7):214-215.DOI:10.3969/j.in.1009-6825.2007.07.133.[2]冯延业.分析建筑项目管理发展新趋势[J].江西建材,2013,(1):267-268.DOI:10.3969/j.in.1006-2890.2013.01.173.

第18篇:村民自治过程中村委会面临的矛盾冲突与对策分析

村民自治过程中村委会面临的矛盾冲突与对策分析

摘要: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形式,在村民自治飞速发展的同时,受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地区村委会的运行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村委会面临一定的矛盾冲突。文章通过对村民自治过程中村委会面临的矛盾冲突的分析,提出了相应地解决矛盾冲突的对策。

关键词:村民自治;村委会;矛盾冲突;对策

当前,中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受体制、观念等方面的影响,部分地区村民自治的运行往往偏离了有序规范的运行轨道,村委会面临一定的矛盾冲突。本文通过对村民自治过程中村委会面临的矛盾冲突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矛盾的对策,以期推动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有序发展。

一、村民自治过程中村委会面临的矛盾冲突

村民自治过程中村委会面临的矛盾冲突主要包括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的矛盾冲突、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矛盾冲突、村委会与村民的矛盾冲突。

(一)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的矛盾冲突

乡镇政府为达到控制村委会的目的往往通过多种方式来干预村委会的活动。有的干预村民选举,保证政府“信得过”的干部当选;有的采取间接手段,如“村财乡管”来干预村委会工作;有的公然以乡镇政府的行政权取代村委会的民主自治权,干预村委会的自主管理。在分税制的背景下,乡镇政府的财力主要来源于对乡村资源的汲取,从部门利益出发,乡镇政府的“行政权”往往干预村委会“自治权”的运行,影响村级治理的良性运行。

(二)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矛盾冲突

在特定情势下,村委会的“自治权”与党支部的“政治控制权”之间也可能出现冲突,村党支部很可能干预村委会的运作。随着“两票制”的广泛实施,这种集中于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之间的冲突虽有所改善,但是在部分地区两种权力体系的冲突仍不可回避,加之人的利己性,两种权力体系的冲突很可能加剧。

(三)村委会与村民的矛盾冲突

在信息不对称、人性利己的条件下,作为“委托人”的村民大众与作为“代理人”的村委会之间仍存在冲突的可能,这主要体现为村官腐败。据不完全统计,仅2007年全国就发生了几百起村委会罢免事件。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分化,村干部阶层的发展,若不及时、有效地规范村委会的“代理”行为,那么村委会与村民的矛盾很可能进一步激化。

二、村民自治过程中村委会面临的矛盾冲突的原因分析

村委会在村民自治中处于矛盾的核心地位。而村民自治中诸多问题的症结在于“系统内部分歧和冲突”,它源于主体的利益趋向以及力量对比的不同。需要指出,在中国,村民、政府、党支部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当前村委会在运行中出现的困境,主要是由于体制尚未理顺所造成,但这种矛盾冲突并不是不可协调的。

(一)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矛盾冲突的原因分析

在村民自治中乡镇政府可能成为积极推动者,也可能成为消极阻碍者。从地方政府权力角度而言,村民自治是对乡村政府权力的重新划分,不仅是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而且是对地方政府利益的重新分割。它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村民从政府手中“夺取”了管理权,意味着乡镇政府对乡村“池塘资源”处置权的丧失。为了保持对农村强大的控制能力,乡镇政府会想方设法干预村民自治的运行。从地方财政角度而言,分税制的实施使中央政府的财政状况得到了明显好转,而作为行政体系最末梢的乡镇政府就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乡镇政府不但要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要负责辖区内的各种社会公共事务及自身运行所需要的大量行政费用,结果往往是入不敷出。正是出于财政压力及对农村资源的渴求,乡镇政府试图凭借行政权控制支配村委会,使之成为其汲取农村经济资源的工具,有的乡(镇)权力组织行为既远离了乡民的利益,同时也远离了国家的利益,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以自我权力扩张为后盾,动员辖区内的资源,为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权力核心成员谋取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最大化的相对独立的行动者。

从地方政府行为理念而言,当前不少地方政府仍将完成上级目标、计划和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乡镇领导“工作实绩”以及决定其升降去留的一项主要指标。当前若仅仅依靠《村组法》所规定的指导或协商方式,乡镇政府是很难支配作为自治组织的村委会,更无力通过村委会对村民完成各种征收计划。为此,乡镇政府必然会加强对村级组织特别是村委会的渗透、影响和控制,包括强有力的行政命令手段,以保证上级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由此也产生了激烈冲突。

(二)村委会与党支部矛盾冲突的原因分析

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的群众自治机构,而党支部则是中国共产党在乡村的基层组织机构。在中国,村委会与党支部两者本无根本冲突。然而村两委在权力资源配置模式、权力合法性来源渠道、权力的制度规范、权力的影响力四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有时也会导致冲突。对于党在村民自治中如何“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同时又不干涉村民自治正常进行的内容、方式与方法等方面,《村组法》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这就为党支部与村委会见仁见智、各取所需提供了过大的制度空隙,由此而衍生出种种矛盾和冲突。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以党代政”使农村党组织实际上成为党政一体的行政组织,体制惯性作用使得党支部“控制”村委会的现象在部分地区十分突出,加之有些党支部书记权力欲过重,进一步加剧了两者冲突的可能。

(三)村委会与村民矛盾冲突的原因分析

村民与村委会之间可能出现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村委会不能为老百姓办实事,损害了村民的意愿。

首先,无论是村民、村委会成员、乡镇政府领导,他们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他们会尽可能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村民通过选举产生自身利益的代言人以期实现自身收益最大化的目标,同样村委会成员也有谋求自身经济利益、政治前途等方面要求。当前村民与民选村官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两权分离、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的条件下,具有风险规避性的村官很可能采取非合作性博弈行为,如败德行为、短期牟利行为、共谋行为,来危害委托人的合法权利。

其次,在“乡政村治”格局下,村委会对于作为基层政权的乡镇政府本无行政隶属关系,而只是工作上的指导与被指导、协助与被协助的关系,但是由于乡村关系尚未理顺,村委会实际上承担着双重角色:它不仅要作为民选的合法组织对本地区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是民意的代表;还要接受政府的指导,承担一系列“准政府”的工作,如收取各种税费等。这使得村委会背离了村民的意志,成为乡镇政府在乡村的“一条腿”。

三、解决村民自治过程中村委会面临的矛盾冲突的对策

(一)加强制度化建设,规范各方行为

首先,对于这些相关权限,我们应该通过法律、法规的健全来加以确立和规范,明确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党支部与村委会的职责权限。当前造成村委会与党支部、村委会与乡镇政府之间矛盾冲突的直接原因在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及《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法律制度关于此项规定都十分笼统,两者之间缺乏具体明确的划分。为此要进一步细化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制度,特别是对于有关财务、人事任免等权力都应该做出明确的划分,使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在制度规范基础上有机地衔接起来。应进一步明确党支部在村民自治中的“领导”应是一种宏观层次的指导和帮助,而不是对具体事务的包办和代替。党支部的领导不能妨碍村委会职能作用的发挥。

其次,建立和完善利益惩戒机制。村民自治中村委会通过集体决策、执行和监督能有效的降低制度“真空”所带来的高额交易费用问题,但是建立在“委托-代理”关系上的村委会在其成员求“利”欲望及信息不对称的客观条件下很可能损害村民的利益。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渴求通过政治教育来减少个体犯错的可能性,而应该将对村干部的腐败行为纳入到法制轨道上来。这将有助于提高其腐败的惩罚成本,有效防止代理人的违法行为。另外,要加快村务公开制度的建设。村民自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间接民主形式。由于代理人拥有“私人信息”,易采用欺骗手段危害委托人(村民)利益,为此从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程序、时间等方面着手,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可以减少村委会成员对村民利益的损害。

(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切实转变地方政府职能。首先要明确地方政府职责范围。对于政府不能管、管不好的领域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地方政府不应该越俎代庖,要进一步明确地方与中央、地方与市场的权限范围。其次要在“事权”明晰的前提下应给乡镇政府配置相应的“财权”,要通过建立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保障乡镇政府合理的支出。最后,地方政府作为现行利益格局下的既得利益者,它很难对自身进行变革,为此中央政府不仅应加强对乡镇政府的管理和约束,规范其行政行为,更要通过对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对乡镇政府的牵制作用。

改革乡镇政府政绩考核机制。各级政府应树立“责任”意识、“指导”意识、“服务”意识,变主动领导转变为主动服务,时刻关注农民的需要,推动村民自治发展。在政府政绩考核方面,过去我们常常以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和上级政府满意为关键指标。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全面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进行政绩考核时也应做到从乡镇实际出发,将群众的满意纳入到对地方政府领导的评价体制中去。只有这样才易于赢得村委会和村民的理解和支持,有助于推动村民自治的良性健康发展。

(三)构建良好的大环境,推动村民自治有序发展

加快农村经济环境建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各种社会群体的出现和集团利益的分化,也有助于村民自身民主意识的增进。当前村民自治中公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意识还有待强化。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加快培育农村市场体系,使农民成长为成熟的市场主体,对于发挥村民在村民自治中的主体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推动农村法制环境建设。村民自治应是依法管理过程。针对部分地区乡镇政府干预村委会正常运作的现实,中央政府作为制度的设计者和推行者,应采取多种方式强化人民的权利意识,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法律至上”观念。这不仅有助于充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与利益要求,而且有助于以法律制约权力的运作,防止权力的滥用。

加快农村文化环境建设。当前贿选等一系列问题在村民自治中时常发生,这虽有很多深层次原因,如体制、社会风气等,但是村民理性精神的缺失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基层教育,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文化素质,使农民在村民自治中真正成为能维护自身利益的“理性行动者”。

第19篇:论“本土资源”与法治的矛盾冲突——兼谈法治的渊源与理念

黄裴

内容提要:本文从本土资源论及中国的本土资源入手,通过对中西方本土资源的对比及对中国本土资源的反思和对西方法治的历史渊源和理念的介绍引出作者的对本土资源和现代法治建设的思考。在粗浅的分析了中国法治建设进展缓慢及本土资源对我们的法治建设的阻碍作用的现象后。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国的法治建设必须以充分的思想启蒙为思想基础。

关键词:本土资源、法治、法治的历史渊源、法治理念、思想启蒙

一. 引论

法治,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人类社会一种最理智的治国方略,可以从康德的一个命题中获得支持:“大自然迫使人类去加以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建立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1)对于这个社会,康德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最高任务就是必须是外界法律之下的自由与不可抗拒的权力这两者能最大可能的限度相结合在一起的社会,那就是一个完全正义的公民宪法;因为惟有通过这一任务的解决和实现,大自然才能够成就她对我们人类的其他目标。”(2)康德认为,法治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最艰巨和最后的任务。康德的这一忠告似乎是对我们中国人说的。因为在西方社会,法治,这一最艰巨最后的任务早在康德忠告之前就已经实现,在试图走法治之路的中国倒真的成了最艰巨、最后的任务。

自“法治”赫然嵌入我国宪法以来,“依法治国”成了一句时髦的话而时常挂在中国上至中央领导人,下至普通老百姓的口中。仿佛我们只要“依法治国”了,我们就跑步进入法治时代了。但我们的法治建设走到今天,我们还只是停留在一些制度和技术这个层面上。因此,有学者忠告我们,“对于中国法治的思考,我们既不能停留在技术这一层面,也不能完全局限与现实社会,而是应当把它上升到一种政治哲学的高度,并把视野扩展整个历史领域。这样,我们所理解很把握的法治,将不是一些具体的操作规程和技巧,而是一些具有普适性的精神和原则。”但很遗憾的是,由于我们的历史原因,我们的本土资源与现代法治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就使我们做了多年的“法律移植”梦到今天仍然没有取得我们期待的结果,同时也使“本土资源论”我们的法学界得到了相当的市场。但我要说,苏力教授的消极的甚至可以说是带有一点极端主义和情绪化的“本土资源论”只能将中国的法治建设引向人治,这在苏力教授后来的《认真对待人治——韦伯〈经济与社会〉的一个读书笔记》一文中可以得到印证。所以笔者认为,我们现在面临着这样一个选择,要么尊重我们的本土资源,回到人治;要么重构我们的本土资源,走上一条正确的法治之路!

二.平等与自由的悖论——中西方“本土资源”的差异

关于本土资源的定义,一般认为,所谓本土资源就是指生活在特定历史文化传统的人民由于其共同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所形成的习惯、惯例,并由这些习惯、惯例上升形成的法律文化、法律意识等社会资源.这些社会资源具有极强的影响力,甚至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人们接受新事物的愿望与能力。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以下中西方本土资源的差异。

自由平等是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价值追求,作为人类的基本价值目标,自由平等是早期人类的基本利益,即为物质财富的占有。平等表现为个体在群体生活中要求与其他成员一样均等的占有财富,而自由更多的体现在个体乞求合理的占有通过自己努力和奋斗创造出来的财富。发展到现在,在一个理智的法治社会,平等主要是公共事务的处理原则,通过平等可以制定出符合大多数社会成员利益的规则;而自由主要是市民在不侵犯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独立处理其私人事务的原则。换一句话说,平等主要出现在公共领域,而自由主要出现在私人领域。可以说,自由和平等一起构成了现代市民生活的基本原则。

虽然说自由平等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东西方文明形成的过程中,自由与平等做受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在某种程度上说,东方文明在形成之初更重视平等,西方文明虽然也重视平等但相比之下则更重视自由。当然这与东方文明是大陆农业文明,西方文明是海洋商业文明有很大的关系!

东方大陆农业文明以中华文明为代表,农业是东方人物质生活资料的主要生产方式。在这样一个农业社会,个人的力量在面对大自然时是非常渺小的,作为个体的人要生存就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而在集体中生活平等就自然成为人们的第一追求目标!平等作为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分配的基本原则(当然它也应当是人们社会地位的主要原则)有三层涵义。它的第一层涵义为平等首先是弱者的呼唤。弱者面对财富不会要求独占,只会要求分得他那一份。但面对这种呼唤强者不会理会。因此它的第二层涵义是平等不会在平等主体之间实现,平等主体之间原本实际上只有实力上的较量,而弱者的呼唤必须指向一个比强者更强的权威。由此可见,平等的第三层涵义是平等必须依赖平等主体之外的权威才能求得,这种权威的力量一定要比强者更强。

正是由于在中国这样的农业社会,个人的力量不足以维持自己的生活.因此家庭、宗族就成为了中国人生活的保障,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单元。而这种家庭至上的观念一旦上升为人生哲学就是集体主义。因此崇尚集体主义,蔑视个人主义,重义轻利成为古代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崇尚奉献,蔑视索取也随之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起码是官方价值观)。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言,在中国这个儒教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里,“遵崇老年人,轻视年轻人;尊崇过去,轻视现在;尊崇以被确认的权威,轻视变革;从而,使它成为保持各方面现状的极好的工具.最终,导致了处处顺从,事事以正统观念为依据的气氛,排除思想继续发展的可能”。(3)而以家庭、宗族为基本社会单元的中国人也就相比其他文明更加依赖甚至有时是迷信权威。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影响下,作为“天子"的皇帝成为了这种权威的

们还有法律而已!在一个这样的社会里,出现大量的法律规避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殊不知,有法不依实际上比无法更加损害法律的权威!朝令夕改的法律无异于空气震动!

西方文明发源于地中海的岛屿文化,发源于爱琴文化(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化),是由希腊半岛、埃及、西亚半岛合成的一种混合文化。这种混合文化发源于克里特岛。这个岛处在三个洲的中间(欧洲、亚洲、非洲),大小合适,大了就自成体系,小了则承载不起一个文明的重量。岛上的居民据说最初还是从事自给自足的自然农业生产,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岛上恶劣的自然条件不足以支撑人口的增长。于是这个岛上的居民逐渐开始以航行为其生活方式。用航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甚至掠夺、战争。在这种环境下,自由自在的个人奋斗、创造的气质产生。这时他们没有什么集体和权威可以依赖,每个个体必须依靠自己去创造,就像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一样!因为多元文化的影响,克里特人在文化的混合和冲突中找到了感觉,再加上岛上可以航行两个因素,产生了以自由为核心的西方文明。人在大海航行中感觉到了人生最残酷的意义:个人就像独岛,独自体会狂风巨浪,认识到只有自己的努力才能到达彼岸,只能依靠自己拼命去奋斗,创造机会。这样就完成了人生最后的启蒙。中世纪的黑暗,回到了奴隶民族,直到“文艺复兴”从根本上复兴了“个人本位,自由创造”的精神。虽然西方文明的孕育中间也孕育了一些平等的观念。但这种观念主要是一种机会平等的观念。而且在西方早期的市俗社会中始终没有权威、重视等级(奴隶除外)。当他们发现他们也需要一个权威诞生时,西方人往往更愿意从人类自己以外去寻找。因此西方社会接受(或者用发现这个词更加贴切)上帝这个虚幻的权威。基督教除了给西方社会带来了上帝这个虚幻的权威以外,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原罪论。原罪论使他们更加坚信人本身是贪婪的,人的欲望如果不用严格的制度加以制约的话是永无止境的。这也就法治找到了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 现代法治的历史渊源

现代法治从古希腊到现在,从荷马的“正义是一切事物的法则,法律只能是正义的表现,人们遵从正义就应当恪守法律”(5),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再到洛克认为民主是法治下政府与人的自由权利的政制基础,到卢梭的从公意的统治到法律的统治。古往今来,有多少先贤大哲为法治的实现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说到现代法治思想的历史渊源,就不能不说说古希腊乃至人类社会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提出法治思想的柏拉图。作为一个最初的人治主义者,柏拉图从他的《法律篇》开始转变为一个法治主义者,虽然他一直认为法治只是在理想的人治不能实现的情况下的一个“第二种最佳的选择”,但在他认识到“人类的本性永远倾向于贪婪与自私、逃避痛苦、追求快乐而无任何理性”(6)时他改变了他的看法,他说“如果当一个国家的法律处于从属地位,没有任何权威,我敢说,这个国家一定要覆灭;然而,我们认为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在官吏之上,而这些官吏服从法律,这个国家就会获得诸神的保佑和赐福”。(7)

亚里士多德作为柏拉图法治思想的直接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的法治思想体系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第一,“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第二,法治的两大基本要素为“已经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8)第三,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的自由价值是法律不是对自由的认为限制,而是获得自由的手段。

在欧洲经历了黑暗的中世纪后,开始于14世纪的文艺复兴是西方近代精神的酝酿和积蓄时期,这次由但丁的《神曲》拉开序幕的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诸如庞波那齐、皮科、蒙台涅等人文主义者。对于近代法治思想和理论,文艺复兴的作用并不在于新的理论的构建,而在于将古代与近代的法治思想重新连接。以文艺复兴为标志,法治从神性回归理性,开始了近代法治主义。在近代之初,神性主义法治理念向理性主义法治理念转变开始与安立甘宗神学创立者之一——胡克。荷兰杰出唯物主义哲学家涅狄克特.斯宾诺沙则纯粹从人的理性出发推导出民主政治下法治模式的优越性。他的法治主张是建立在两个理论假设上,即“自然状态说”和“社会契约说”,其中“社会契约说”对后来的卢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与古代理论家不同,哈林顿的法治理论体系的核心是法治的政府。他更加关心法治政府的构建,主张用法律来树立政府的权威并同时强调法治与自由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在法治国家里人民除了法律外不受任何强制性约束,另一方面,法律是通向自由的唯一坦途!

“如果说文艺复兴运动是西方现代精神的酝酿和蓄积时期,那么18世纪爆在欧洲大陆国家而蔓延到欧洲各国的启蒙运动则是近代西方精神的形成和爆发时期。”(9)

到了思想启蒙时代,洛克接受了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说”和“社会契约论”,他认为人们在社会状态中,放弃和转让他们固有的自由权利依据是订立“社会契约",把自己的一部分权利交给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行使。因此人们原本在自然状态下的权利与自由就转变为社会的权利与自由。而这里所说的“专门机构”实际上就是国家。“社会契约论”实际上是“主权在民”思想的另一种阐述。同时,洛克的这一思想为后来美国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作为洛克的直接继承者和发展者,孟德斯鸠和洛克一样,以自由主义为理论的基础,认为自由是法治的实质,把法治作为各种文明、理念和制度的要求而加以推崇。孟德斯鸠不仅在法治的自由价值方面讨论法治,还在制度和体制方面构建了他的法治理想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权分立”学说并被以后的西方各国所广泛接受。自由是孟德斯鸠从价值层面论述法治的核心,“对民族或社会而言,自由表征着他们是否文明或文明的程度。如果一个社会的人民或民族处在某一种强权的奴吁之下,就必然处于野蛮状态;相反,一个获得充分自由的社会或自由的社会,则标志它们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10)同时,孟德斯鸠强调,法律是自由的最好的保护神。在政体的设计上,孟德斯鸠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按照权力的行使与自由、法律关系的新的三分法理论理论,

认为专制主义政体是与自由绝缘的,共和政体是自由与法治的胚胎。

对于洛克“社会契约论”的另一个继承者卢梭进一步阐释到,政治权力源于自愿的“公约”而非“强力”,政治权力应产生于平等而非服从的公约。对于自由的论述,他一方面将法律看成自由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把自由确定在法律之下。但对于卢梭的法治理论,自由并不是法治的灵魂,而是公意!对于法治政体的构建,卢梭相比孟德斯鸠又进了一步,他不仅继承了孟德斯鸠对共和国的推崇,而且进一步对共和国的权力构建提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卢梭认为,法治的政府应该以立法权为核心的权力安排。同时提出立法权必须以公意为基础,立法权力应当属于主权者即人民。立法者的职责不过是把公意体现出来而已。而执行法律的政府作为主权者意志的执行者,它的职责是通过执行法律把公民与主权者联系起来。卢梭进一步说到“创制政府绝不是一项契约,而是一项法律;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于这些官吏而言,绝不是什么订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11)同时卢梭认为,权力委任和法律规制是法治政府创制的两大原则。但与洛克和孟德斯鸠等主张分权的思想家不同,卢梭理想中的共和国权力应当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因此他极力主张将立法权和行政统一起来的直接民主制。

就法治理论而言,19世纪的英国法学家戴雪(A.V.Dicey)通常被视为近代西方法治理论的奠基人。戴雪第一次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法治概念,这一阐述乃是以已有的法治体制及其经验为根据的。在《宪法性法律研究导言》里,他写道:构成宪法基本原则的所谓"法治"有三层含义,或者说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看。

首先,法治意味着,与专横权力的影响相对,正规的法律至高无上或居于主导,并且排除政府方面的专擅、特权乃至宽泛的自由裁量权的存在。

其次,法治意味着法律面前的平等,或者,意味着所有的阶层平等地服从由普通的法院执掌的国土上的普通的法律;此一意义上的"法治"排除这样的观念,即官员或另类人可以不承担服从管治着其他公民的法律的义务,或者说可以不受普通审判机构的管辖。......作为其他一些国家所谓的"行政法"之底蕴的观念是,涉及政府或其雇员的事务或讼争是超越民事法院管辖范围的,并且必须由特殊的和或多或少官方的机构来处理。这样的观念确实与我们的传统和习惯根本相忤。

最后,法治可以用作一种表述事实的语式,这种事实是,作为在外国自然地构成一部宪法典的规则,我们已有的宪法性法律不是个人权利的来源,而是其结果,并且由法院来界定和实施;要言之,通过法院和议会的行动,我们已有的私法原则得以延伸至决定王室及其官吏的地位;因此,宪法乃国内普通法律之结果。(12)

四. 现代法治的理念

什么是现代法治?法治首先是一个历史概念,或者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是人类的伟大思想结晶;其次法治才是一种人类最理智的社会形态。富勒在《法律之德》里认为“法治是法律内在之德的一部分,在他看来,具备法治品德的法律制度由八个要素构成:一般性、公布或公开、可预期、明确、无内在矛盾、可遵循性、稳定性、同一性”。(13) 莱兹也把法治看做法律制度的一种重要品德。他指出,广义的法治指一切人都服从法律并受法律的统治。但是,按照政治法律理论,法治又作狭义解,表示政府应由法律来统治并服从法律。

戴雪认为法治作为一种制度有以下三层含义:第一,人人皆受法律统治而不受任性统治;第二,人人皆须平等地服从普通法律和法院的管辖,无人可凌驾于法律之上;第三,宪法源于裁定特定案件里的私人权利的司法判决,故宪法为法治之体现或反映,亦因此,个人权利乃是法律之来源而非法律之结果。

哈耶克作为一名著名的经济学家对于法治这一法律概念也有很深刻的认识,他认为“撇开所有技术细节不论,法治的意思就是指政府在一切行动中都受到事前规定并宣布的规则的约束 这种规则使得一个人有可能十分肯定地预见到当局在某一情况中会怎样使用它的强制权力,和根据对此的了解计划自己的个人事务。虽然因为立法者以及那些受委托执行法律的人都是不可能不犯错误的凡人,从而这个理想永远也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但是法治的基本点是很清楚的:即留给执掌强制权力的执行机构的行动自由,应当减少到最低限度。虽则每一条法律,通过变动人们可能用以追求其目的的手段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自由,但是在法治之下,却防止了政府采取特别的行动来破坏个人的努力。在已知的竞赛规则之内,个人可以自由地追求他私人的目的和愿望,肯定不会有人有意识地利用政府权力来阻挠他的行动。”(14)“从法治乃是对一切立法的限制这个事实出发,其逻辑结果便是法治本身是一种绝不同与立法者所制定之法律那种意义上的法。……法治因此不是一种关注法律是什么的规则,而是一种关注法律应当是什么的规则,亦即一种“元法律原则”或一种政治理想。”(15)“法治所限制的只是政府的强制性活动。……法治只关注政府的强制性活动。"(16)“私人公民及其财产,……不应当成为由政府支配的手段;这一点乃是法治的实质意义之所在。”(17)

法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然秩序,具体地说,它有三个含义:第

一、法治意味着一种制约,它限制政府和统治阶层的权力,包括修改法律的权力。从更深的层次上讲,它也是对法自身的一个限制。在法治下,法律不能践踏最基本的人权,并且,修改法律要在规定的程序下进行。第

二、法治意味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法治意味着形式正义(formal or procedural justice)。形式正义指的是,在当前的法律制度框架下,忠实、一致地根据法律所规定的程序履行职责和进行诉讼。形式正义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首先,只有依靠形式正义,法律才可以抵御政治、道德、宗教

西方法治由一种思想演变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价值理念的思想基础;私法至上,严格限制国家公权力、有限政府的观念以及支撑这些观念的一整套制度是法治的制度基础。这些是在国家至上,集体至上的观念熏陶中成长起来的我们中国人所不具备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建立与我们的本土资源根本对立的现代法治,必将面临以下二难选择。其一,我们严守我们的本土资源,极力排斥外来思想,那么我们所建立起来的“法治”必将是披着法治外衣的人治!其二,我们努力重构我们的本土资源,大胆抛弃本土资源中与现代法治格格不入的成分,抛弃极端民族主义重新拾起我们在“新文化运动”前期的那种谦虚的学习精神,以认真学习的心态接受西方法治理念,从政府到普通老百姓尤其是政府从心地里接受西方现代法治观念。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已经证明,一个理性的政府应当是能容纳不同声音的政府。这样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法治建设才会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而不至于南辕北辙!而这一切的前提或者说是根本途径就是也只能是思想启蒙!

六.思想启蒙——中国法治建设的必由之路

思想启蒙的重要性可以从卡尔.波普尔的一个判断里得到印证:“知识,即对真理的占有。是无需要解释的。可以是,如果真理是显现的,那么我们怎么会陷入错误呢?回答是:由于我们自己邪恶的拒绝认清显现的真理;或者因为我们的心灵包藏着教育和传统所灌输的偏见;或者其他的邪恶的影响,他们腐蚀了我们纯洁无邪的心灵。……因此,这种偏见和这种力量就是无知的源泉。”(22)这句话和本文开始的康德的命题一样,把它用在中国人身上似乎更加的贴切。回顾历史,我们之所以一直被我们的本土资源所支配,不就是我们一直对外来事物怀有一种偏见吗?而这种偏见正是由我们的教育和传统灌输的。我们只要对比以下中西方社会变革时期的各自社会状况我们就会,发现事实确是如此!

我们且不说在西方的近现代精神产生过程中有文艺复兴的酝酿和蓄积和启蒙运动对人们旧思想、旧传统的冲击与颠覆。从但丁、庞波那齐、皮科、蒙台涅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对西方人的思想进行着不断的洗礼,使西方人本身固有的对平等、自由、人权的追求更加牢固。我们只要看看被苏力教授称为“一切革命中最温和的却是最成功的”(23)英国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情况就可以知道我们为什么可以得出上面的判断。

“英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和工业革命时期都有思想巨人产生,他们为资本主义的生成、发展和完美社会的思想都有着启蒙、指导和呼唤性的理论阐述。其中有拒绝承认英国国王为英国国教的最高首领的莫尔,他在1516年写出了对世界产生了极大影响的《乌托邦》;有写出了《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新工具》,被称为现代实验科学始祖的培根;有出版《新社会观》并进行社会实验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有在1776年出版划时代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并奠定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的亚当.斯密;有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大卫.李嘉图。在次大致相等的年代,虽然明代有写成《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出版《农政全书》的徐光启、著《天工开物》的宋应星。但他们的著作都是科技用书(且都不如儒家的《四书》、《五经》受当时的统治者重视.笔者注),却无一具有影响社会体制变革和涉及政治经济大局观的指导性、启蒙性的理论阐述。虽然有明代反理学,批孔儒的李贽,明末清处有抨击君主专制和主张发展工商业的哲学思想家黄宗羲,有主张‘经世致用’的顾炎武,后又有抨击理学宣传‘人欲’(包含个性解放的思想成分)的戴震,但他们的思想和著作并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根基,也没有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这当然与中国的特殊国情有关。且不说封建王朝的文字狱和愚民政策,在一个封建势力强大、封建迷信流行的社会中,一部具有新思想的著作,很可能远比不上歪门邪说的影响力。”(24)

看到上面这一段话,我想苏力教授应该想到英国的“光荣革命”虽然很保守却确实和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一样将英国带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它和法国大革命所取得的成果一样,它们之间本来就没有谁成功谁失败的区别,因为他们在革命之前都进行了充分彻底的思想启蒙!

当西方在为实现人权、自由、民主而进行如火如荼的革命时,我们还在坚守着祖宗之法,还不知英吉利,法兰西在何方。我们的民众还不知道权利是什么,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当我们的国门被西方人的坚船利炮轰开时,我们才发现我们已经落后了,而且不知道已经落后几个世纪了。这时我们的精英知识分子匆忙开始了我们的学习,但遗憾的是我们的这种学习仅限于精英知识分子而为影响(或为从根本上影响)中国普通民众的思想。中国法治建设的先驱们并没有意识到,民智一日不开,中国一日无出路!

我们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是以解放思想为思想基础的,这为我们期待已久的思想启蒙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氛围,民主政治、自由经济、平等、自由、人权等西方观念在中国大地上又一次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当我们看见人们知道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时(虽然有时候这样做的成本很高),看见普通百姓敢与政府对搏公堂时,我们可以说我们的思想启蒙在今天的中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我们看见“处女卖淫”、“大学生嫖娼”、“夫妻看黄碟”等事件频繁发生时,我们会为我们的沾沾自喜而感到惭愧。因为我们所期待的思想启蒙在中国才刚刚开始,还远未达到法治社会所需要的程度,我们的反法治本土资源还占据统治地位使我们的法治建设步履蹒跚。因此,我们要继续为法治而奋斗就首先要为思想启蒙而奋斗!

七. 结束语

正如苏力教授所言,我们的本土资源中反法治的成分是主要的,而我们在法律移植时也主要是移植一些制度和技巧而没有移植法律精神,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法治建设走到今天并没有取得我们所期望的成功的原因之一。当我们社会的法律规避现象大量出现时苏力教授面对现实悲观失望了,面对反法治本土资源的强大阻力时,苏力教授妥协了,为了适应我们的本土资源而忘记了我们引进法治的初衷;忘记了法治是人类社会还没有出现柏拉图所说的理想中的人治出现之前在

人类社会最理智,也是最理想的选择。如果我们讨论的这个前提得到承认,那么我们下一步所要探讨的就是如何实现法治,而不是如何顺应我们的本土资源的要回到曾经引起我们反思的人治。既然我们看到了我们的本土资源已经成为了我们法治建设的阻力源所在,我们就应当毫不忧郁的重构我们的本土资源,进行思想启蒙,而不是为了顺应我们的本土资源而放弃我们为追求一个更合理的社会制度而奋斗的理想。因为古往今来的无数先例已经证明,思想启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上民主、自由、法治的思想前提!

注释:

(1):[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8页,转引于汪太贤:《西方法治的源与流》,法律出版社2001版。

(2):[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9页,转引于汪太贤:《西方法治的源与流》,法律出版社2001版。

(3):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页。

(4)F.博厄斯:《种族的纯洁》,载于《亚洲》第40期(1940年5月),第231页,转引于[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5):汪太贤:《西方法治主义的源与流》,法律出版社2001版,第3页。

(6):《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7页,转引于汪太贤:《西方法治的源与流》,法律出版社2001版。

(7):《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5页,转引于汪太贤:《西方法治的源与流》,法律出版社2001版。

(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涛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99页。转引于汪太贤:《西方法治的源与流》,法律出版社2001版。

(9):汪太贤:《西方法治主义的源与流》,法律出版社2001版,第294页。

(10): 汪太贤:《西方法治主义的源与流》,法律出版社2001版,第346页。

(1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2页。

(12):Albert.V.Decey,Introductionto the Law of the Constitution(1885),1960,pp.202-203.(13): LonL.Fuller,TheMorality of Law,Revised Edition.Yale University pre,1969。

(14):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p73-7

4(15)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p260-61。

(16) :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p262。

(17) :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p272。

(18):[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傅季重、纪树立、周昌忠、蒋戈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35-36页。

(19): LonL.Fuller,The Morality of Law,pp.209-210。

(20):刘作翔《思想的价值与法治的理念》,转摘至http://www.daodoc.com/"。

(21):F.A.Hayek,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Chicago,1960),pp.153-154。译文参见《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90-191页。

(22):[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傅季重、纪树立、周昌忠、蒋戈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35-36页。

(23):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4页。

(24):刘存孝:《光绪三十一年》,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参考书目:

1.《西方法治主义的源与流》,汪太贤,法律出版社2001版。

2.《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苏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猜想与反驳》,[英]卡尔.波普尔,傅季重、纪树立、周昌忠、蒋戈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4.《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哈耶克法律哲学研究》,邓正来,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论“本土资源”与法治的矛盾冲突——兼谈法治的渊源与理念(第7页)一文由www.daodoc.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20篇:中美矛盾的症结及其出路 再谈意识形态之争是无谓的冲突

中美矛盾的症结及其出路 ——再谈意识形态之争是无谓的

冲突

中美矛盾的症结及其出路——再谈意识形态之争是无谓的冲突

刘立群(2016年7月22日晚微信群讲课)内容提要:中美矛盾体现在许多方面,归根结底是两大方面:利益方面和观念方面。利益矛盾是浅层次的矛盾,深层次的矛盾在于观念方面即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甚至对立。解决的出路在于寻找共同点,尤其是应当创造出观念方面的共同点,即通过学术理论创新打开各自的思路、提升各自的境界,同时淡化各自原有的意识形态。1,解题:中美矛盾显而易见,世界瞩目,中美关系对我们中国来说最为重要,也最为特殊、最为敏感。中美矛盾体现在许多方面,过去说中美之间最大矛盾点是台湾问题,包括美国对台军售,现在则是南海问题。但从理论上说归根结底是两大方面:利益方面和观念方面。利益矛盾是浅层次的矛盾,如果仅仅是利益矛盾,能比较容易找到解决办法。观念矛盾则是深层次矛盾,解决的难度最大,是中美矛盾的根子和症结所在。我这次讲课不去讲具体的矛盾甚至冲突,而主要讲深层次的、或者说是最深层次的矛盾,即意识形态方面、思想方面的差异和矛盾,所以学术性和理论性很强,比较抽象,没有趣味性。我在20年前即1996年写了“无谓的冲突——历史的进步与大国战略决策的失误”一文(收入我的书《德国思想与文化》,也放在博客“刘立群北外”的“国际问题”栏目中)。从现在角度看,该文的主要观点依然可取。我的思考涉及到哲学,是深层次的,对比中美苏三国对内对外战略决策得失。此文基本观点:苏联对内对外都犯下一系列大错,最后导致解体;中国对内犯下大错,尤其是“*”,对外没犯大错,对内大错通过改革开放基本纠正;美国对内没犯大错,对外则犯大错,思想方面主要原因是太肤浅。苏联和中国思想虽比美国深刻,但却是有严重缺陷的深刻并导致其犯大错。2,进一步展开讨论:1996年距离冷战结束不久,人们对世界的未来普遍十分乐观。现在冷战结束已26年,但似乎又形成新冷战。从整体来看,中、美、俄、欧盟四大国际力量目前矛盾明显上升,确切地说,美欧战后以来始终是“铁杆”盟友,欧盟也已扩大到中东欧,另一方昔日的盟友中俄现在又重新接近(包括在上海合作组织中),俨然形成某种新的东西方对立,有人直接说现在是“新冷战”。有人甚至认为双方迟早要大打一场,甚至认为随时可能开打。我很不认同这种观点。各方问题的根子依然在思想上。目前俄罗斯虽然比过去有一定改进,但是在对内和对外方面依然都犯有一定错误;中国在改革开放方面有进步也有退步;美国在对外方面依然犯有错误。美国在冷战期间打输了越南战争,最后却兵不血刃打赢了冷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在于苏联对内对外决策的重大失误,既使得自己解体,也使得东方集团或阵营解体,现在昔日盟友波兰等中东欧国家都加入欧盟和北约,反过来成为俄罗斯的对头。任何国家之间都会有利益矛盾,中美之间除了有利益矛盾之外,观念方面的矛盾十分突出。一般来说,在利益方面既有矛盾也有共同点,而在观念方面中美之间的共同点似乎不多。迄今中美矛盾的核心是意识形态之争即仍是东西方矛盾。过去美苏之争也主要是意识形态之争,今日美俄之间的矛盾则主要是利益矛盾。美国无疑更看重意识形态矛盾即与中国的差异和矛盾,所以才有“战略东移、重返亚太”。截至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之前,中苏之间是“铁杆”盟友,这主要是建立在共同意识形态基础之上的。目前的中俄关系则没有昔日那种共同的意识形态基础,所以和美欧之间有共同价值观即共同意识形态的关系不同。3,美国希望全世界都变成它那样的国家,中国也希望全世界最终变成中国这样的国家。这就是意识形态差异和矛盾,可以称为“终极目标”之争,两国的终极目标很不相同,对世界未来发展的方向定位很不同,必然发生矛盾和冲突。举例来说:1,中国有所谓“国企”,美国没有“国企”,而且认为中国的“国企”破坏了全球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不公平竞争,这是美国甩开中国搞TPP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主要原因之一;2,中国主流媒体都属于政府,美国法律则禁止政府办报纸、办电台电视台,接近政府的“美国之音”严格规定只许对国外而不许对国内播放,因为美国法律规定政府不许对美国百姓有舆论导向,不允许利用公权力对美国百姓施加影响。在中国则正相反。这类差异还可以列举很多。这些都是意识形态即观念方面的差异和矛盾,包括政治体制方面。美国主流对马列学说即共产主义学说十分惧怕并坚决反对,其原因主要是:美国主流十分担忧和惧怕马列学说中反对市场经济、缺少个人权利等内容在全世界普及,也惧怕无神论等主张,因为直到今天美国大多数人依然相信存在上帝,90年代时达90%以上(参阅刘澎著《当代美国宗教》等)。在美国人看来,搞监听、无人机袭击、“斩首行动”等固然不大光彩,不过这是“小恶”,而做这些事的主要动机是为了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而恐怖组织研发核武器及化学武器、搞恐怖袭击则是大恶,他们是用小恶来对付大恶,因此是“正义的”。美国鹰派认为使用军事手段解决国际上棘手问题是效率最高、代价较少的方法,而且美国自身有此实力,因此倾向于使用武力,“以暴易暴、以恶制恶”,而不知其后果极为恶劣,在这个意义上美国起到不光彩的角色,甚至可以说也沦为某种奉行“丛林法则”的恶势力。美国鹰派的政策不仅使全世界陷入更大混乱,而且给自己树立更多敌人,实际上也损害了包括美国自身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利益。例如,1997年当选的伊朗温和派哈塔米总统致力于改革,同时向西方释放出和解讯号,但由于美国9-11之后入侵阿富汗与伊拉克,从东西两面威胁伊朗的国家安全,并用邪恶轴心这样的字眼攻讦伊朗,哈塔米的和解政策在伊朗国内渐渐不受欢迎,受到保守派抨击,与西方和解进程在2005年内贾德当选之后中止,直至2013年温和派重新上台。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美国犯错误的原因很多和它思想肤浅有关。美国的优势在于相信“常识”,现在的劣势也在于只相信“常识”,可以说是“成也常识、败也常识”,对世界和全球化的复杂性及多样性认识得不深刻、不彻底、不系统,对很多事情不理解甚至不了解。常识和经验确实很重要、必不可少,但是常识和经验不等于科学知识,而且有可能给人以误导。(请参阅博客“刘立群北外”中“无谓的冲突”、“中美对立的另类解读”等文)4,中国的极左派及“鹰派”同样是思想简单、偏激,在他们看来,美国(以及西方)所做的一切都是错的,中国所做的一切、特别是毛时代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美国的所作所为都是为打压中国、欺骗中国,甚至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就是上了美国的圈套、中了美国的阴谋。这些人的视野过于狭隘,观点过于简单和偏激,从知识角度看也是过于无知甚至愚昧。他们没有看到,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包括向美国开放和学习很多方面,尤其是有关现代市场经济的大量知识和具体做法、经验,中国人民整体就不可能迅速致富,而中国贪腐严重主要是中国自己的问题,不应当简单归咎于美国或西方搞所谓“和平演变”。中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的主要原因是贸易顺差过大,而贸易顺差过大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价格过低,这依然主要是中国自己的问题,必须逐步提高劳动力价格即劳动者收入(包括劳保和社保水平)。批评美国的错误和盲目反美完全不是一回事。任何国家的缺点、任何政府的错误都应当去揭露和批评,但这种批评必须是摆事实、讲道理、实事求是。盲目反美、反西方则是愚昧和无知的表现,也是对世界和全球化的复杂性及多样性认识不深刻、有很大片面性和误区的表现。在极左思潮看来,“姓社姓资”不可调和、你死我活,最终必定要诉诸武力、彻底战胜所谓“敌人”。这也是昔日苏联穷兵黩武的主要原因。现在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主张“姓社姓资”也相互矛盾:“姓社姓资”是南辕北辙、互不相让和相容,怎么能有“共同的命运”?从最近几十年来看,中国极左派占上风、马列意识形态调子高的时候,美国对华就比较反感,中美关系就不大好;中国意识形态调子不高而强调改革开放时,美国对华态度就较好,比如在80年代。如果双方互信程度比较高,在遇到利益矛盾和纠纷就比较容易互谅互让;但如果双方互信程度不高甚至很低,就很难做到互谅互让。提升中美互信和意识形态因素有很大关系。5,要突破对美国及整个西方的根本认识,就必须突破“资本主义论”,即认为西方近代以来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甚至是“拯救资本主义”。按照马列观点推论,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只能有两种:或者是所谓“剥削关系”,或者是“无剥削关系”,有“剥削关系”是所谓“阶级社会”,无“剥削关系”是“无阶级社会”。我认为这种两分法的观点显然失于简单、片面。依照马列观点,彻底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便没有“剥削关系”,其“生产关系”极为简单且无变化。不过这在实际上不可能持续,也完全违背常识。在实际的市场经济中,所谓“生产关系”即经济领域的活动和制度必然愈来愈复杂,用“剥削”与“非剥削”二分过于简单。此外,造成贫富悬殊的原因远非只在于纯经济方面,所以这种思考出发点就有很大缺陷。(请参阅博客“刘立群北外”的“经济理论”栏目中“市场经济没有姓社姓资之分”等文)发达国家现代市场经济发达的突出表现是绝大多数企业都是民营企业,普遍追求品牌效应、产品和品牌生命力长久、通过研发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和性价比等。中国目前几乎正相反,民营企业发展障碍很多,民营企业家缺少荣誉感和长远抱负,很多不得不多少依靠政府或官僚家族,尤其是在军工领域民营企业不能涉足。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发达国家民营企业家“好大喜功”,事业心很强,根据市场客观需求做决策、谋发展,要做大做强;中国则更多是政府、官员好大喜功,不是完全根据市场需求做决策,甚至把市场经济还是当作“资本主义因素”。依照马列学说的表述,“民营企业家”其实就是“资本家”、是“资产阶级”,就应当被打倒、消灭,因为他们只知“剥削工人阶级”,不过目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不得不允许“资本家”存在,在未来“高级阶段”就不应再存在。这个逻辑目前在中国或明或暗被普遍接受。其实是很大误区并有很大危害性,使得人们不敢积聚财产,怕未来被“共产”。6,重点推荐和介绍一本书:葛守昆著《由个人到世界的经济学》(经济日报出版社2014年,作者曾为江苏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作者自序”:“关于资本剥削问题,这在迄今为止的中外经济学中,仍然是个尚未彻底回答的问题,是经济学的‘悬案’和‘冤案’,···我在本书中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与劳动是个统一体,不可能只有资本,没有劳动;也不可能只有劳动,没有资本。···所谓资本主义,只是强调了资本的重要性,并非是对市场经济的准确表达,也不能概括所谓‘资本主义国家’或‘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部内涵,对这些国家最准确的认识,应该定义为‘市场经济’更为科学。更进一步,如果所谓‘资本主义’不再存在,那么与之对立的‘社会主义’同样不存在。关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争论,其实是几个世纪的误会,说明近几百年来的思想家、理论家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很不彻底。(第9页)···本书试图建立一个科学的经济学体系,在这个体系框架内解析相关的重要经济矛盾和问题,解释一切经济现象。(第19页)”此书分为四篇:个人经济学、企业经济学、国家经济学、世界经济学。实际上是四个层次,涵盖了全部经济活动。第四篇“世界经济学”:“···马克思最后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个理论,为他的《资本论》和其他经济论著消灭市场经济、消灭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埋下了伏笔。但在后来社会发展中,从实践来看,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所有者与雇佣工人是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经济利益主体,他们都是劳动者,虽然有利益上的矛盾,(第140页),但并非完全是阶级对立关系、剥削关系,不可调和。世界比较公认的,就是市场经济几百年来,资本所有者与工人的利益关系在不断改善。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已经占到70%左右,资本的收入只在20%左右。···只要市场经济存在,而且在发展趋势上,全球市场经济的国家是越来越多,目前世界上既没有优越于市场经济的经济形态,也看不出什么时候市场经济会在世界上消失。(第141页)···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国家含义会逐渐模糊和淡化,新的建立在国家之上的世界性国家将渐露端倪、趋于清晰。(第185页)”此书层次清晰,有较大理论深度,视野较为开阔,基本观点与我相近,我基本认同。不过也有不同意见:1,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学科之一,不可能与其他学科截然分开,其体系和框架也不可能是封闭的,所以每个学科的体系都只有相对的意义。2,应当把“资本家”即投资者与企业家区分开,现在大多数企业家即企业高管、职业经理人也是受聘者、雇员。此书对金融在全球化中的正面和负面作用以及如何加强监管等论述不多,对经济活动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认识得不够充分,更多是讲产品的供求关系等。总的来说,此书在当今中国经济学界相当前沿,有一系列重要突破,还有一些可取内容这里未及介绍,例如关于经济危机可以避免的论述。7,中国和西方都使用“资本主义”一词,不过含义其实有很大差别:西方主流用这个词实际上是指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并认为它是永远存在的,西方普遍不认为所谓“资本主义”会消亡以及要由“公有制+计划经济”来取代;而以马列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国则认为“资本主义”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它迟早要消亡、要由“公有制+计划经济”来取代。两者的观点对“资本主义”一词的理解相差极大。我认为“资本主义”一词完全可以用“现代市场经济”这个词来代替。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已经诞生几百年,经历了不少曲折,未来也还需要不少改革,但是其基本架构会永远存在下去,即商品货币关系都必然永远存在,因为它基本上是合理的经济体制,它的不足可以通过制度创新来不断解决,包括实现社会公平、保护地球资源、应对气候变化等。而所谓“公有制+计划经济”、取消商品货币则是很不合理的经济制度,也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公平,所以不可能真正普遍实施。在“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不真正计算成本和收益,个人及政府所有的企业没有利己的动力,所以也极少有出于私利而做出的不道德行为,例如企业排污损害民众利益需要赔偿,由于是政府出钱,所以不必偷偷排放。不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也没有任何创新的动力。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情况下,个人和企业都有利己的动机,有创新的动力,但同时有可能做出损人利己的行为,这只有靠加强法制建设和职业道德来进行管理和约束,而主要不是靠政府的行政管理。现代市场经济必须是法制经济,同时还必须是道德经济、良心经济,每个企业家和每个员工都必须满足职业道德要求,都必须有良心。现代市场经济肯定比计划经济要复杂得多得多,而且注定要无限发展,这正是人类智慧的表现,很“烧脑”,而在计划经济中人类智慧则是停滞的、不发展的、弱智的。8,迄今认为“公有制”就是“国家所有制”即“国有”,“以公有制为主体”就是所谓“社会主义”,反之就是所谓“资本主义”。实际上汉语中“国有”一词是多义词。例如中国目前有“4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和20余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来处置不良资产,这里的“国有”是指中央政府直属;所谓“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则是指地方政府所有。在中国,大银行都是“国有”即中央政府所有,大企业也都是“国有”即中央政府所有,等于是一家人、“一个娘的孩子”,在贷款等方面后者往往获得前者的“照顾”,而不论后者经济效益如何。从竞争角度看这显然不公平,不是扶优而是扶差甚至扶劣,必然造成中国经济整体经济效率不高、竞争力不高,主要表现为政府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出现很多浪费,这就是浪费纳税人的钱,是浪费人民的宝贵财富。在民营经济占绝对优势的发达国家则基本上没有这种情况。认为“国有企业”存在、“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是所谓“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标志,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不科学的。《新华月报》2016年2月号第3期“中国私营企业主调查”:“超过七成(73.6%)的被访者同意‘各种所有制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难以实现’,其中,同意的35.5%,较同意的38.1%”。(第122页)这个数字说明民营企业家认为中国政府目前虽强调“市场主体要一律平等”,但实际上却没有做到。原因就在于出于意识形态的所谓“国企-民企”之分。只有民营企业才是真正的企业,真正的企业家只能是民营企业家。必须打破意识形态的束缚,才能真正焕发企业家自主创业和创新的活力。9,现在一般认为“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而所谓“资本主义国家”不是以此为目标。我在“所有制决定论错在哪里?”(见博客“刘立群北外”)一文中指出:“事实已经证明,所谓‘以公有制为主’并非必然导致共同富裕,‘以私有制为主’也并非必然导致收入悬殊。计划经济时搞‘一大二公’,但出现的并不是共同富裕而是共同贫困,因为其基本点存在很大缺陷,而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的社会分配公平程度在全世界相比之下是做得最好的(尽管也存在一些弊端并仍需不断改革调整),主要是全盘的制度设计较为合理,包括通过高额累进所得税、遗产税等多方面制度规定严格限制收入悬殊,抽肥补瘦,达到共同富裕。以为‘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制度’或‘剥削制度’的标志或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或其基础,认为要想消灭‘经济剥削’就必须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这种划分及观点均失于简单化。”关于共同富裕,我认为:1,共同富裕只能是相对而言,不可能、也不应当达到绝对的“共同富裕”;2,认为只有“公有制”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误区;3,马列学说只看到经济权力过大会造成贫富悬殊,而没有看到政治权力过大同样会造成贫富悬殊,而“公有制为主”即政府所有制为主正是造成政治权力过大的关键因素;4,目前全世界在共同富裕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北欧国家,西欧国家普遍也不错,它们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说是把发展经济与实现共同富裕结合得很好。由于马列彻底否定市场经济,所以依照马列学说不可能做到发展经济和共同富裕二者兼顾,而是或者是自相矛盾,或者是只能达到共同贫穷,像中国改革开放之前那样。依照中国目前半心半意搞市场经济的路子,不可能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活力,也不可能真正解决好共同富裕问题,所以必须首先突破保守僵化的思想,同时在政策即制度安排上做出较大调整,逐步取消所谓“国企”(通过现在的“混合所有制”),政府及“国企”应当逐步退出竞争性行业,政府不应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解决东西部发展差距问题既要靠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力量,也要发挥民间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政府无疑可以并且必须拥有资产,也可以干预经济,问题在于不应认为只有政府拥有资产才能实现社会公平即所谓“公有制”、是“公有财产”。政府拥有财产与实现社会公平并没有必然联系。常说“政府财政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这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需要大量具体举措,把政府财政收支所有细节尽可能公开透明,同时需要各级人大来审批和监督,需要全体人民共同监督。我国现在比过去有一定进步,但是还有较大差距,有些收支不大公平,包括冗官过多、特权较多、不公平支出较多、企业税负过重等等。10,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的正常状态,财产私有、土地依法私有及“生产资料私有”也是人类社会的正常状态,不过收入差距过大则不是正常状态,会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乃至世界性问题。进入近代、尤其是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都采取一系列制度性举措缓解贫富悬殊问题,主要在发达国家成效较为明显,不过从全世界范围看问题远未解决,甚至有所恶化。需要世界各国对此有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尽可能采取多种手段联手解决。世界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的大问题,需要在全球层面上进行制度创新,逐步解决这个问题。举个具体例子:美国金融市场最发达、最活跃,美国监管部门对其监管相对宽松,加之美元在全世界的主导地位,因此其吸纳全球资金能力最强,推动美国企业以及消费者都大量借贷,政府也大量举债,包括庞大的军费开支(占全世界军事支出的一半)。全球资金过度流向美国,美国因此获益很大,这对世界各国来说显然不公平。对此不仅应尽快考虑征收金融交易税即“托宾税”(美国经济学家托宾于1972年最先提出),而且应考虑对美元发行过多征税,以遏制美联储即美国中央银行滥发货币。美国目前虽在联合国缴会费最多(占联合国会费22.%,约4.4亿美元),但这远不足以抵消它过度发行美元获取的额外收入。美国的金融市场一方面为本国提供服务,同时也为全世界提供金融服务,不过首先为本国服务,同时为美国提供税收。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应较快启动替代性的超主权货币来作为全球贸易货币和储备货币。此外,石油等自然资源理应属于地球人类,而不应仅属于产油国,对于开采石油、尤其是油价过高时获利过度也理应征税,用于援助最不发达国家等最需要的地方。这些都属于全球治理的新方向和新内容。但首先需要学术界进行研究并做出大胆理论创新和政策建议。11,我认为关于解决中美矛盾的最终出路应当是:中国要逐步淡化现行意识形态、不再强调以马列为主导,应当把发展目标定为“建成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美国就会逐步缓和与中国的关系,类似于美国对俄罗斯不再有意识形态方面的担忧那样。与此同时美国人的思想也必须做较大改变,必须接受很多新思想、新观念,放弃自己肤浅和简单化的思维。学术界应当吸取马列学说和其他各种理论学说中有价值、可取的内容,同时进行全面的理论创新,全世界、首先是重要国家理应逐步接受尽可能全面而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这必须是学术界先行即学术界进行充分的、开放式的研究和交流。国与国之间谁也别想压倒谁、征服谁,谁也不要寄希望于其他国家衰败甚至垮台。中国、俄国、美国、欧盟各自都有一大堆棘手的自身问题需要解决,都需要进行许多改革,都不应再相互拆台,更不应把纳税人的宝贵贡献用于极为昂贵的军备竞赛、制造全球紧张局势。在观念方面的矛盾缓解直至基本解决之后,在利益方面肯定永远存在矛盾甚至冲突,除了经贸投资等矛盾之外,还包括涉及领土和领海、深海资源开发、北极地区等等的矛盾甚至冲突,不过总的来说要比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相对容易解决,因为关键是能够建立起较为充分的相互信任。中美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不应当拿自己的优点和对方的缺点去比。这里的优点主要指比较公平与合理的制度方面,缺点主要指不大公平和合理的制度方面。各家都不是十全十美,各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不应打肿脸充胖子、不愿承认自己的短处和错误,而应当实事求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是真正负责任的态度,能够对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有好处。发达国家目前是两个三权分立:一是立法、行政、司法,二是司法领域的公、检、法。这样可以相互制约,尽可能减少出现较多和较大社会不公正问题。中国由于实行“一元化领导”,这两方面三权分立都很弱,尤其是没有实行司法独立,所以无论在司法的公正与合理还是在立法和行政的公正与合理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包括贪腐严重和冤假错案较多,还需要做很多制度性改革。这两种三权分立都是近代以来首先在西方国家诞生的,目前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因为它们基本上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12,过去人们对“理想国”做了不少研究和设想,不过许多设想已经被事实证明不可行,是空想,甚至是有害的空想,现在需要在全球化的现实和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未来可行的、科学的理想世界,而不是再研究“理想国家”(参阅笔者博客“刘立群北外”中“人类的根本永久性利益在于成立世界联邦政府”等文)。现在讲“国家安全”、“文化安全”等。其实最根本的国家安全在于要彻底解放思想、大胆进行理论创新,站在时代最前沿,才能引领本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只有全世界都安全了,每个国家才能真正安全。只有使指导思想完全正确、制度更加公平和合理,才能使自己国家和全世界都实现长久的安全和和平,长治久安。现在谈“中华民族复兴”。最关键的复兴也是在于要彻底解放思想、大胆进行理论创新,站在时代最前沿,才能引领本国人民并且引领世界。而阻挡理论创新就是阻挡民族复兴。在现代社会、现代世界、现代市场经济中,应当强化最广义科学(尤其是最广义科学理论)的作用、专业知识的作用、企业的作用、民众组织(即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技术手段的作用,而应淡化个人(尤其是政治领导人)的作用、政党的作用、宗教的作用。前一类代表人类发展的方向,后一类则理应逐渐成为历史陈迹。不少人习惯说“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其实应当说“任何经验性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而人类学术界进行理论研究并不限于经验性理论,还包括非经验性理论即思辨性理论,这主要是哲学理论,它与时代的关联度不大,可以超越于不同时代(请参阅笔者《超越西方思想——哲学研究核心领域新探》一书及博客“刘立群北外”中“哲学创新”等栏目)。最后我再次强调:完全科学的哲学理论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和归宿,对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有最重要的指导意义。谢谢大家!欢迎大家讨论和提问。(2016年7月12—22日)

岗位职责冲突矛盾
《岗位职责冲突矛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