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岗位职责

岗位职责认知与理解(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8-06 07:40:57 来源:岗位职责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对于用友ERP岗位的认知与理解

对于用友,ERP岗位的认知和理解

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se Planning的缩写,翻译为企业资源规划。是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核心,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平台来实现应用功能,为企业管理层及一线操作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机制的信息化管理平台。ERP是一个核心的管理会计系统,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将企业资源实现最大的价值。

对于用友,我认为ERP岗位是以甲方的ERP实施为己任,通过投入大量精力来实现这一目标。为了这一目标,首先项目负责人本身应当精通ERP理论和ERP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有效处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面对各种困难,能够及时帮助甲方迅速解决,充分利用自己所学习道德知识以及经验,达到甲方的最初目标,并应超出他的预期,哪怕是一点点。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效益与成败的一个决定因素就是能否充分的开发和有效的利用信息资源。企业引入ERP,必定希望在财务,顾客资料,采购情况等方面,能够做到有效的收集、整理、归纳所需要的信息,将高质量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决策者。首先,我们的目标应当和甲方是一致的,并且能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前进;其次,在工作中,应当明确自己与甲方的定位,通过与客户沟通,建立与客户之间彼此信任的桥梁,表现出足够的敏捷与积极性,及时解决客户的问题,不断增加客户的信心,以超出客户预期为目标,增加客户价值;同时,应当注重沟通方式,运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启发客户思考,我们带给客户的不应仅仅是一套ERP,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客户带来最大价值。

对于ERP岗位,首先应当把握好自己的定位,在浩如烟海的行业知识中不能迷失方向,既要多多涉猎,又要有自己的专精。对于毫无经验的我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会很多,所以我会始终保持一颗学习的心,不断汲取养分,但是我认为学习固然重要,但关键在于反思,只有从过去不断总结,整理好再出发,方能走得更远。

现在年轻的我,渴望面对不同的挑战,我认为不在于困难有多少,有多大,而在于你是否有一颗克服困难的心,毕竟,凡事都怕“认真”二字

推荐第2篇:对心态的认知和理解

对心态的认知和理解

心态决定一切,人没有做不到的事,就看这个人的做事态度。在外工作多年,从自己所经历过的人和事总结了一下:思想决定行动,态度决定一切——积极的心态会带来积极的结果,保持积极的心态,你就可以控制环境,反之环境将会控制你。

你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你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改变天气,但你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你不可以控制他人,但你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 要想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就要学会积极的思考。人的视觉和思维都是有盲点的,看见消极的一面就看不见积极的一面,我们要像调台的旋钮一样把它调到积极的位置,经常阅读和进行心态调整将有利于你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将有利于我们铲除恐惧和自卑感。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要不断地吸取周围的营养,要不断地给自己的生命之树浇水施肥,同时还要不断调整心态使其始终处于生长期——四季常青、枝繁叶茂。所以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围的朋友,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要舍得对自己的大脑投资,不断充实自己。因为这种投资是世界上最合算的投资,它将以十倍、百倍的价值给予你回报。

对待那些认识的以及还没有认识的朋友,我们都应有一种助人的心态。助人者自助,自助者天助,我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获得了宽容、幸福、愉悦和快乐的体验,当然长此以往,宽容、幸福、愉悦和快乐的体验就会定型在我们身上,那么我们也就拥有了幸福、愉悦和快乐的天天结伴。

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高贵还是平凡,快乐对每一个都是一样的,我们拥有一样多的阳光空气和水还有大自然,你可能没能力去获得一些东西,可是却有能力把握自己的快乐,乐观积极的对待生活,你一定会得到生活对你的恩赐,生活就此会变得丰富多彩,所以你不要忘记,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一个起点。

积极的心态,一方面是指他的心理状态是乐观的,另一方面理指他的态度是积极的。它能激发你的潜能,愉快地接受意想不到的任务,悦纳意想不到的变化,对人对事表现出宽容和大度。在这样积极心态的引导下,他在工作生活学习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做好想做又不敢做的事,获得他人所期望的发展机遇,你自然也就会超越他人。而消极的思想压着你,你像一个要长途跋涉的人背着无用的沉重大包袱一样,使你看不到希望,也失掉许多好的机遇。

积极心态的人,他是乐观的,为人热情的,善于行动的人,同时,他们的思维也是积极的;积极心态的人,他们的心理是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的,性格是随和的;积极心态的人,他们在事业上要比普通的人、消极的人,容易获得成功。 看,面对金色的晚霞映红半边天的情况,有人叹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也有人想到:“莫道桑榆晚,晚霞沿满天。”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心情就有不同的结果。 积极心态是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有必胜的信念,善于称赞别人,乐于助人,具有奉献精神,他们只会付出,不求回报,他们心胸宽广,不斤斤计较,他们微笑常在,充满自信,他们能使别人感到你的重要。 远大理想和明确的目标是积极心态者的重要表现。没有远见的人只看到眼前的、摸得到的、身边的琐碎事、小事,个人的精力被这些琐事消耗掉。有远大理想的人具有远见,远见不仅使人站得高,看得远,看到有重大意义的大事,而且能使之成为明确的目标,采取积极的行动去实现它。可以说,人的远见有多广,他的世界就有多大。具有远见卓识的伟人,他的心中装着整个世界。远大理想能调动人的积极性,能激发人的斗志,能引发巨大的潜能。成大事者都是那些有远在理想的人。每个成功者都有明确的自我发展目标,他们脚踏实地,坚韧不拔,不断地实现具体目标,不断地体验成功感,以激发内在的动力,直至达成伟大的目标。

你不能控制他人 ,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左右生活,但你可以改变心情。积极的心态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养成的,是个人主动创造出来的,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心情也换个天地。

积极的心态做事,工作效果事半功倍。工作方面多向好的一面看,遇到好的时候要更加努力,遇到不如意的时候,要相信自已会做得更好而奋发,随时想着没有我不能,只有我不做,这样慢慢就形成了良好的心态,今后也就不会为一点点事情而失去信心,进而转入消极悲观的状态了;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有处事不惊的风格,当然这需要修练,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修练的过程,之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些高人,就是他们修练的很好,所以他们可以从容对待人生,进而达到乐观豁达,自然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心态。

人不管是生在富人家、穷人家,从生的角度讲,大家都是公平的,但从享受的层次讲,这又是不公平的,很多人之所以会出现消极、会出现乐观、会出现自悲,就是后天形成的,而不是父母给的。但不管怎么说,人生就是一个过程而已,在成长的过程中,穷人也好、富人也罢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有一点,如果能养成坚强的性格,通过历练人生来修成良好的个性,通过苦乐来寻求人生的乐趣,用享受生活的心态来体味世事。这样人生就会多姿多彩。

幸福的人与常人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心态,在这个多变的社会,只要你能控制自己的心态,那么你就会拥有幸福、愉悦和快乐的一生!

推荐第3篇:对细节的理解认知623

对细节的理解认知

细节的含义:

(1) ∶细小的环节或情节

(2) ∶琐碎而不重要的小节

【释义】:①无关紧要的小事:生活细节|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②文艺作品中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自然景物、社会环境等最小的组成单位。细节描写要求真实、生动,并服从主题思想的表达。

如文章的细节体现在:

一是,显示人物性格。

二是,推动情节发展。

三是,揭示文章主题。

四是,渲染气氛、创造典型环境。

五是,标志时代的特点。

六是,巧妙地展现人物的心理。

七是,贯串全文,成为情节发展的纽带。

八是,有的细节,并未反映生活的本质特征,却使文章增添生活气息、抒发情味或乡土特色。

企业的细节是无法用一段文字来描述的,因为企业的细节是随着企业阶段、市场情况变化而变化的,个人认为企业的每个细节离不开“人”,人是根本之源。 企业的每个事件、每个发展节

点都会有细节,我们是否可以认为细节是就是事件的元素:事件前期准备的元素、事件发展时补充的元素、事件结束后整理的元素、事件应急的元素等等。

有一首民谣是这样说介绍细节的: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古人云:细节决定成败。很多事情没有成功,不是我们没有付出努力,而是我们忽略了一些细节——一颗螺钉松动足以让航天飞机灰飞烟灭;药厂厂长一口痰失去了与外商合作的机会;入口处多一节拐弯的门,可以降低空调的耗电量;市长弯腰拾起眼镜,引来了巨额投资„„这一切都说明细节和责任足于决定成败!正如曾今余世雄说过的 “细节是追求完美的意思”。

也许有人说,我们无法保证注重细节、感受责任就会为我们带来成功,但如果我们要想取得成功,要想把工作做好,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我们必须注重细节,感受责任,保证每个细节都做好。比如我们企业,我们生产的每一件产品,都关系着企业的声誉与诚信,某个环节的细节做不好,必然影响我们的产品品质。只有养成注重细节、感受责任的工作习惯,才能把我们产品做好,才能使我们的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乘风破浪、经久不衰。 由此可见,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它仅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一个人真正地成为社会一分子的时候,责任作为一份成年的礼物

已不知不觉地卸落在他的背上。所以我们需要注重细节,树立强烈的责任心,把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细。

我认为,细节=责任=习惯=元素=„„如果谁真正的把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细了,那么他也就是一位不简单的员工,不平凡的员工。我们应该每天、每月、每年都应该围绕着“人”去发展我们的现阶段应该充分去发展现有的人员并储备下阶段所备的人员。

推荐第4篇:认知与表现

认知与表现

一、创造性思维

什么叫创新呢?创新是对当今世界,在我们国家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每个人都念念有词,同时,创新它又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在英文中,这个创新Innovation,它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一个,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这三个含义对一个设计师来说不可或缺。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创新思维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政治军事中的完璧归赵、草船借箭、火烧连营、空城计,以及我们熟知的曹冲称象, 或是在体育竞技中福斯贝里发明的背越式。在诺基亚称霸手机行业的时代,人们理所当然的认为除了诺基亚不可能再有其他的手机制造商,可苹果手机横空出世开启了手机的智能时代,给手机用户带来了崭新的体验,而诺基亚则因为其固执的保有其原有的经营形态不肯创新改变,造成了被收购的结局„„当今世界,手机是我们不可获取的一部分,微信更是我们交流信息的重要途径。记得09年左右的时候,飞信发展很迅猛。可是好景不长,飞信的用户越来越少,直至今日,几乎已经看不到人用了。移动期间推出的飞聊也是昙花一现,现在就完全消失了一般。而现如今QQ、微信却发展越来越好,甚至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交往交流以及支付方式。这些事件的发生除了内部运营思路的问题恐怕也和缺乏创新思维密不可分。

创新思维对生活各方各面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设计师来说,更是尤为重要。想要创造出一件好的设计,必不可少的便是创造者的创新思维。

艺术领域中有很多具有创造性的作品。如卢西奥•丰塔纳的《概念的空间等待》,他将画布刺穿,视其空间观念为一种乌托邦形式,游弋于绘画或雕塑的物质限制之外。刺穿画布,使封塔纳事实上打破了观者视线占据的画面,通过画布本身,通往其后的空间。封塔纳将其视为一种唤出的无限,声称“我创造了无限的一维。”这便是其创造性的体现。除此之外,还有格哈德•里希特的《血红色的镜子》,安迪•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马歇尔.杜尚 《泉》、皮耶罗•曼佐尼《艺术家的大便 》...他们的作品突破了传统的思维局限,实现了创造性的思维。这种创造性思维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它无现成的思维方法、程序可循,可以自由地海阔天空地发挥想象力。

如何才能形成创新思维,就要打破人的惯性思维,不能仅凭经验判断。但是作为一个正常的普通人,我们必不可少地要用惯性思维思考事物,惯性思维常会造成思考事情时有些盲点,且缺少创新或改变的可能性,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因素就是我们的习惯性思维。可是当我们干一件事情时,其越富创造性,要改变以往的习惯性行为也就更多。对于我们来说,创新思维十分重要。要具有创新思维,我们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帮助我们打破惯性思维,提升创新能力。也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来进行创造。用感受将事物进行再创造,理解设计的精髓,增强自我的判断力、感受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出更好的作品。多观察,多思考,阅历上去了,看问题的角度自然就多了。

二、设计师的诞生

设计艺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设计艺术以最原始形态诞生起就已经决定了。从原始人类的石器、陶器、到青铜器及后来的银器、木器等等器物,从古至今的服装服饰,古今建筑,设计艺术伴随了人类的整个历史。如今,设计艺术作为一种实用性艺术形态,已覆盖了当代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故有人称设计艺术是“将生活艺术化,将艺术生活化”。

从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设计与我们的生活是如此地密切,以至于我们难以将它们分离。可以这么说,小到一个杯子、一粒纽扣,大到家具、房屋住所,如汽车、飞机、轮船等等,人们在享用的同时,也有追求审美享受的精神需求。因而,设计艺术兼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性,并以实用功能为其基本属性。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毫无疑问让生活在很多方面变得更美好。同时无法否认的是,信息技术带来的颠覆性变革,让很多行业不再被需要,或者做法完全改变而使自己训练了一辈子的技能将毫无用处、智能化会直接淘汰掉大量的人工岗位„„唯一不可替代的便是人们的创新思维。对于处于这种技术**下的我们,与其担心,不如担当。

人与机器的不同之处其一正在于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马云说过我们把机器变成人,最终应该让机器更像机器,人更像人。

三、留白

“留白”,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被广泛用于研究中国绘画、陶瓷、诗词等领域中。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在文学作品、绘画和话剧上都有留白。留白的重要性在生活中也有体现,一个话痨的人说话往往不受重视,沉默的人就比较突出。

“le is more”这句话适用于现代设计的方方面面。从平面设计到产品外观无处不体现着现代设计的理念:简洁。而“le”的一个重要的手法,就是留白。留白在版式设计上和正负型联系紧密。如logo,电影海报、企业画册、导视系统等。好多优秀的设计作品就是故意使用留白作为其作品的亮点的。留白的伟大之处正在于设计师能够用简明扼要的方式让你get到点。设计师在精炼元素的时候投入了心血,也便有了高级感。

四、谢赫六法

“六法”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六个方面。“六法”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总之创作和流传各方面,都概括进去了。

任何学问技能做到一定境界都是一门艺术,艺术与宗教、文化都是设计的源泉。 在设计的学习中我们由主动感知到被动感知,渐渐地理解画面系统,理解非物象形、色、质,理解点线面、黑白灰,理解节奏、韵律和感人。

五、问题

我们大一学的东西对以后的专业有何帮助?

推荐第5篇:认知与学习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实践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知道了任何一种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出台,成功与否关键要看她是否尊重了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是否使学生的潜能与个性得到了挖掘与发展。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课堂教学依然是渗透教育思想、完成教学任务、传递知识信息、组织教育活动、检验教学成效的主阵地。因此,我们进行语文教学设计,应当以学生为依据,分析初中生的特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学生之所缺,练学生之所需。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力求使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

(1)了解学生的兴趣、动机

学习语文的动机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内部动力。因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充分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纳入合理的轨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学《醉翁亭记》时,我们根据教学中学生对欧阳修给醉翁亭命名缘由提出的质疑,设计了一堂研究型学习课。让学生在课外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并分小组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由于教学设计是缘于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心理需要,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这一学习研究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对“不臆断”、“重实践”观点的感性认识,把“实践第一”、“勇于探索”的精神自然而然、恰到好处地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之中。既很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理解苏轼的实践精神给后人的启迪,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有疑必察的个性品质。使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分析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

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是学生达成目标的基础。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知识建构,符合教学原理。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运用。教学设计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水平,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学生学习语文的“最近发展区”。力求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准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学生能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滋味。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教材中教学目的要求的重复现象很多。如散文的“形散神不散”,初中的《白杨礼赞》中讲,《废墟的召唤》中也讲。同样,小说的三要素、议论文的三段式结构、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风格等,均是初中讲高中还要讲。如果处理不当,教学设计中就往往出现机械反复的现象。不同年级,不同课文,同一设计,同一教法,“千课一面”,无效重复。势必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学无所获。因而,要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设计,必须在对学生情况准确分析把握的基础上,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找准其起点能力与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间的差距,落实真正的教学需要,教学中才能真正减少无效劳动,提高效率。

(3)了解学生的认知倾向

认知倾向也称认知风格,指学习者个体在认知即信息加工和组织过程中,表现在认知方式方面的稳定的独特倾向。表现在学习者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考、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存储的过程。不同认知倾向的学习者对于信息的加工、处理方式是有差异的。主要表现为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冲动型与沉思型等。认知倾向是学生的理智性特征,是学生表现在认知上的个性特征,它构成学习风格的主要方面。它是一种介于认知与情感之间的因素,没有高低,好坏之分。但不同的认知倾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因而,它是影响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的认知倾向的表现会因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策略及课堂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的类型等因素的影响面有所差异,它可以通过教学来加以培养调整。如对场依存型的学生,注意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冲动型的学生,注意培养其有条理地、细心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另外,在组织研究学习小组时,教师如能根据学生情况,将具有不同认知倾向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让他们在小组学习中,依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去研究分析问题,相互取长补短。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全面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这样的小组活动中,不同认知倾向的学生相互影响,也有助于对学生认知倾向的培养调整。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考虑学生的认知倾向,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不断改进教学法方法和教学策略,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提高教学质量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因此,了解学生的认知倾向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在创新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一定要立足于自己的教学班,运用各种方法(问卷、谈话、作业反馈、课堂观察等),全面地“吃透”学生的情况。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认知倾向出发设计教学,才能选择最佳策略,设计最有效的教学,帮助学生向前发展。教学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教学目标才能顺利达成。

推荐第6篇:洗护市场的认知和理解

尊敬的 曾万祥

老师:

近年来中国洗护市场销售额连年增长,消费升级之下,一批批优秀本土品牌的崛起,一些新的理念和销售模式出现,都在逐步打破中国洗护原有的市场格局,推动了整个中国洗护市场的“二次革新”。而这也导致了这个市场的竞争进入新的激烈阶段。

所以,5月19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中国国际美博会将在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举办“二次革新——2018中国洗护大会”。

作为所在领域的佼佼者,您的意见对行业的未来有着重要的价值。所以我们诚挚邀请您出席2018年5月19日在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举办的 “二次革新——2018中国洗护大会”。并作为本次活动演讲嘉宾,一起探析中国洗护市场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共同引领洗护市场二次革新!

大会开幕之前,诚邀您接受组委会的专访,发表一下您对洗护市场的认知和理解。谢谢!

1、您觉得目前洗护市场处于什么阶段?

答:洗护产品作为化妆品中消费量最大的日常生活必备品,中国洗护市场无疑拥有极大的体量和潜力,但长期以来,其最大的份额基本被以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为主的国际日化巨头所把持。直到近几年,随着新中产阶级崛起、微商和电商行业涌现、消费升级、个性化产品突出、消费者安全意识加强、本土企业崛起、洗护市场生态开始发生转变。在新消费环境下,时代的变化,消费者的变化、要求产品功能功效性的变化,老品牌求变、新品牌涌入,互联网和云时代下对品牌认同度的转变。近期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税收等因素,中、低端洗护市场更难生存和发展。从做出洗护产品、做稳定洗护产品,到做好洗护产品、做安全洗护产品、做功效洗护产品、做消费者称心洗护产品;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消费者满意为中心的过渡、转换阶段;中高端洗护产品满足以上需求。所以,个人认为目前洗护市场处于“中高端洗护产品上升成长阶段”。

2、这几年洗护产品在研发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答:要满足健康品质和个性化功能需求,近几年来工程师在洗护产品研发上发生较大的变化:

1、化妆品行业近三年来成立近十个行业“协会”,每年举办“化妆品科技节”、“化妆品产学研研讨会”、“化妆品高峰论坛”、“化妆品工程师节”等满足研发工程师对研发、技术、学习、交流的要求。

2、研发工程师需要“知法规、懂标准、识查找”;运用更广的知识面、更全面的技术来满足新消费环境下消费者对洗护产品功能、功效性和个性化的需求。

3、打破洗护研发工程师不懂“护肤产品的研发”、护肤研发工程师不懂“洗护产品的研发”,跨界联合研发越来越多。护肤理念在洗护研发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和发挥。

4、非常重视产品研发前的对消费者“调研”,对不同渠道的需求产品“调研”,重视产品研发中的“评测”,重视产品出厂后的“技术服务和支持”。

5、对洗护产品安全、质量、品质、品牌等有更深、更高、更全的认识。对研发的产品视为“自己养的小孩”,敢于坚持质量原则、坚守安全信念。

6、往高端洗护产品、国外优秀洗护产品、同行优秀洗护产品看齐,接受新原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敢用新原料、敢用好原料、敢用贵原料、敢用新设备、敢用新仪器、敢用新工艺。依据客户需求细分洗护产品功效、性能、特点,努力研发适合市场、消费者、行业潮流的需求。

总之,从封闭、从各自为阵,到互相学习交流;从单兵作战,向团队建设的方向发生做改变。技术更加透明了;法规意识更加普及和深入了;系统思考变得更加普遍了;打破领域限制、知识限制、专业限制开始多学科多领域交叉发展成长的情况多了。

3、本次大会主题为“二次革新”,您怎么理解?

答:洗护市场要取得新的增长,会面临来自市场增长瓶颈、难点,痛点、机会点及产品本身的挑战。推动洗护行业更好的发展,必需进行洗护行业的“二次革新”。革除对洗护产品陈旧的低安全、低品质、低标准、低技术,大力推动洗护产业的创新与升级,完善和创造更安全、质量好、标准高、技术新的高品质洗护产品。对头发、头部肌肤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梳理每种头发、头部肌肤的特性,从法规、原料、包装、配方技术、生产工艺、功能功效、市场推广应用等专业投入研究和革新。洗护分开、对无硫酸盐体系的创新研究就是二次革新的开端。二次革命就是坚持进入我们不太熟练的“以消费者满意为中心”的研发理念上来。围绕消费者设计课题,围绕消费者开展研究;围绕消费者建立评估模型;围绕消费搭建队伍和设计流程。

4、您对2018中国洗护大会有什么建议和期待?

答 :首先感谢由广州蜗蜗化妆品有限公司冠名,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美容化妆品业商会指导、中国国际美博会、广东省美容美发化妆品行业协会主办、广州檀古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二次革新——2018中国洗护大会”,让我能在此次会上,发表一下我对洗护市场的认知和理解。其次,“二次革新”大会让洗护行业研发人员、销售人员、管理人员共聚一堂,就如何让洗护市场要取得新的增长点得到更好的沟通。希望大会可以让行业意识到:过分透支概念营销将祸害行业整体发展和声誉;告别没有前途的概念影响;告别没有技术支点的概念营销;更要告别没有底线的概念营销,让营销建立在科学的的支点上,建立在理性的方向上。安全性、功效性、流程化、标准化是推动洗护产品行业 “二次革新”的核心,相信洗护产品行业 “二次革新”会让洗护产品行业更好、更快、更强发展。

5、您觉得当下本土洗护企业要打破外资独大的困境,可以从哪些方面突破?

答 :个人认为当下本土洗护企业要打破外资独大的困境还有几方面需要突破:

1、资金。靠企业本身发展来积累足够的资金资产,建立民族品牌来与外资企业竞争会很困难,而且这个时间会很长。只有企业正常高速发展过程中,通过外部资金来快速、加快、完善企业成长;或者,通过跨界大企业收购、并购,形成大资金资产,建立民族品牌才可能与外资企业竞争。

2、技术。产品研发、原料开发和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长时间过程的积累。法规分析、基础研究、安全评测、检验检测、功能测试、配方研发、工艺研究等都需要各方面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和研究。

3、服务。快速、完善、有效、个性化等服务需要企业各个部门、每个员工的配合和努力付出。

4、品牌。品牌的建立和成长同样也需要企业完善各方面的管理,形成稳定的企业增长模式。产品研发和品牌培养均需投入大量资金。

5、中国的研发团队更了解本土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方式方法,在大变革时代研发出更符合国内消费的产品形式,以中医中药融合到洗护产品中,以“弯道超车”方法打破外资独大的困境。总之,意识、人才、技术、团队等是产品的技术载体,性能载体;更是文化的载体。赤裸裸的让产品走向市场是无法取得市场的信任。我们需要为民族产品做好嫁妆、做好背景、做好文化、做好包装;唯有注重产品安全、质量、品质、品牌,坚持研发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未来本土洗护企业才有可能打破外资独大的困境。

6、未来5年,洗护市场的产品会有什么新的趋势和特点吗?你觉得洗护市场容量会达到多少?

答 :未来5年,有品牌、有创新、质量好、技术强、服务全的洗护企业会发展更快、更大、更强。同时,细小的洗护企业会难以生存,最终被市场淘汰或被大型洗护企业并购。本土洗护企业的品牌会越来越多,产品越来越细化。洗护市场会涌现出更多的中高端洗护产品、个性化产品、特殊性功能产品、高安全低刺激性产品,护肤性洗护产品。所有洗护产品都围绕着“安全、有效、品质、品牌”;让头发“爽轻盈、软滑亮”,头发和头皮同等健康是洗护市场的产品新特点。

近年来中国洗护市场市场销售额连年增长,本土洗护企业品牌越来越多,国际品牌越来越被压缩,有数据显示,2016 年中国洗护市场零售额达到 404 亿元,2017年已达到 424.59 亿元人民币。到 2023 年,洗护市场零售规模或将达到 800亿元。

推荐第7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知和理解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知和理解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信仰、价值观、原则等一系列要素的总称。

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大难点在于:

1、在市场经济开化的初期,企业的信仰很难建立。

2、由于环境规则的不健全,企业中的不同角色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投机行为。所有者、管理者和员工都专注于个人的、眼前的利益,单个主体的利益是最高的追求目标。由于环境规则的建立,企业的竞争平台越来越完善,而企业的经营者则逐渐从投机转向长期和诚信上来,竞争的着眼点也从产品、服务逐渐上升至管理和文化的竞争,可以说,企业文化的竞争是企业间竞争最高阶段。很多企业并没有系统地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企业是没有企业文化的。事实上,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人们总可以了解到它到底追求什么,什么样的行为为该企业所认可,什么样的人在这个企业里会获得嘉奖,企业有什么样的管理风格,以及如何对待客户和员工,如何看待自己的社会责任,等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构成了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极大地统一员工思想,营造和谐的组织气氛,在大家都接受企业的目标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工作,获得较高的生产率,而较差的企业文化则表现为: ①员工并不接受企业的目标和价值观,只是因为谋生的需要而不得不委屈求全,稍有机会便会弃之而去;

②缺乏对员工的尊重使员工漠视企业的利益;

③管理风格和分配体系使团队协作难以建立,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尔虞我诈。

3、如某公司在十二年的经营历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的企业文化,由于内外环境的影响,这些企业文化中的要素既有积极的成份,也有消极成份,由于没有有意识地进行文化系统的建设,这些因素是杂乱无章,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就企业发展而言,我们认为某公司目前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转折,这种转折既包括战略上的,也包括业务和管理上的,当然,伴随着以上诸多的转变,对企业文化的反思和重建也是当务之急,这种重建工作必须基于以下前提条件:

①战略调整规划;

②基本管理系统的构建;

③对现有文化要素的深刻反思;

④从决策者到一般员工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对创建过程的参与。

4、对企业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有这样两种:即过于狭窄和过于宽泛。狭隘的理解将企业文化限定于企业的一些文娱活动,企业的口号之类,而宽泛的理解则导致对企业文化的定义过大,难以在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进行运用和操作。因此,在构建某公司企业文化系统时,应从企业文化的含义出发,结合某公司的具体情况,落实到操作的层次上来。使企业文化系统的建设对某公司的发展有现实的促进作用。

二、企业为了满足自身运作的要求,必须要有共同的目的、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共同行为准则以及相适应的机构和制度,否则企业就是一盘散沙。而企业文化的任务就

是努力创造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和共同的行为准则。所以,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1、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

从不同的角度看,企业有不同的构成要素。在垂直层次上,企业文化可以分为表层文化,中层文化,深层文化。在每一个层次上还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在表现形态上,企业文化可以划分为物化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生活文化、观念文化。在构成要素上,企业文化包括:组织价值观、组织理念,组织目标、管理风格、组织结构与制度、组织行为、组织形象等,由此构成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复合网络图,如下图:表现形态

构成要素

结构 层次

2.塑造企业文化的主要途径 ①强化员工认同

一旦选择和确立组织价值观和组织文化模式之后,就应把基本认可的方案通过一定的强化灌输方法使其深入人心,具体做法包括:充分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和手段,大张旗鼓地宣传组织文化的内容和要求,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以创造浓厚的环境氛围。

②树立典型人物。典型榜样和英雄人物是组织精神和组织文化的人格化身与形象缩影,组织成员也正是从英雄人物和典型榜样的精神风貌、价值追求、工作态度和言行表现之中深刻理解到组织文化的实质和意义。

③培训教育。有目的的培训与教育,能够使组织成员系统接受和强化认同组织所倡导的组织精神和组织文化。培训教育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在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中恰如其分地揉进组织文化的基本内容和价值准则,往往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④精心分析。在经过群众性的初步认同实践之后,应当将反馈回来的意见加以剖析和评价,详细分析和仔细比较实践结果与规划方案的差距,必要时可吸收有关专家和员工的合理化意见。

⑤全面归纳。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整理、归纳、总结和反思,采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出表及里的方法,删除那些落后的、不为员工所认可的内容与形式,保留那些进步的、卓有成效的、为广大员上所接受的形式与内容。 ⑥精炼定格。把经过科学论证的和实践检验的组织精神、组织价值观、组织文化,予以条理化、完善化、格式化,再加以必要的理论加工和文字处理,用精练的语言表述出来。建构完善的组织文化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过程,充分的时间、广泛的发动、认真的提炼、严肃的定格是创建优秀的组织文化所不可缺少的。 ⑦巩固落实

必要的制度保障。在企业文化演变为全体员工的习惯行为之前,要使每一位成员都能自觉主动地按照组织文化中组织精神的标准去行事,是几乎不可能的。因此,建立某种奖优罚劣的规章制度有—定的必要性。

⑧领导的率先垂范。组织领导者在塑造组织文化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本人的模范行为就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和导向,对广大员工会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所以任何一个组织如果没有组织领导者的以身作则,要想培育和巩固优秀的组织文化都是非常困难的。这就要求组织领导者观念更新、作风正派,真正肩负起带领组织成员共建优秀组织文化的重任。 ⑨丰富发展

任何一种组织文化都使特定历史的产物,当组织的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不失时机地调整、更新、丰富和发展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总汇经常地摆上议事日程。这既是一个不断淘汰旧文化性质和不断产生新文化特质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与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组织文化由此经过循环往复达到更高的层次。

推荐第8篇:理解与尊重

理解与尊重

A: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理解与尊重,平时我们总是把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放在嘴边,如果真的能时时刻刻做到也挺难的,通过这次的班会课希望大家都可以做到理解与尊重他人(PPT1) B:首先在上这个班会课之前,我想先问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理解?(PPT2)(提问3个人)那在你们心里尊重又是什么意思?(提问3个人) A:同学们对理解和尊重的意义有不同的认识,下面我们来看看度娘是怎么解释理解和尊重的。(PPT3)(读PPT) B:(PPT4)

A:我觉得同学们应该和我想到一样,觉得度娘给的解释干巴巴的觉得太枯燥没有意思,那下面给同学们看一个小故事,请同学们仔细看哟,看完以后告诉我这三个故事你觉得哪个故事最好?(PPT5.6.7)(可以喊同学分角色读)

B:小故事看完了,现在哪个同学来说说你觉得哪一个故事更好?你觉得哪里好?(喊三个)

A:同学们回答的都不错各有见地,那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富商,你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呢?(三个故事分别喊一个人)(PPT8) B: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棒,看来同学们都认真的看了这个小故事,那现在请同学们谈一谈在你们身边有什么关于尊重的小故事?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一下(给3分钟可以适当延长随机应变)(ppt9) A:哪位同学来和我们分享一下呀?(喊5个)(如果答不出来适当举例引导)

B:感谢同学们的分享!在我们学习了学前教育以后有没有同学和我一样听到周围的人对这个职业的误解?比如有人认为幼师就是高级保姆,哪位同学来和我们谈一谈你听到的误解,和你听到误解以后的感觉和做法,同学们先小组讨论一下(PPT10)(大概3分钟可以适当延长)

A:同学们都讨论好了吗?好,那现在请同学们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喊5个)

B:通过大家的发言呀看的出来别人不理解自己的职业是一件让人很难受的事情,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个视频来看一看别的职业是不是也需要理解和尊重(PPT11然后放视频)

A:看完视频同学们应该会发现在社会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需要理解和尊重,同学们想一想你身边的人比如自己的父母和朋友或者陌生人都在社会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他们又需要什么样的理解和尊重(PPT12)

B:请哪位同学愿意大家分享分享的(喊10个)

A:感谢同学们的分享,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们也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值得尊重和理解的人,希望同学们下次再和他们接触的时候可以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尊重

B:高尔基曾经说过“如果人们不会互相理解,那么他们怎么能学会默默地互相尊重呢?”

A: 托尔斯泰说过“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 B: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课可以把尊者与理解落在实处,班会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推荐第9篇:理解与运用

刘仁增: 福建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福建省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福建省优秀骨干教师,福州市特色教师,县首届优秀骨干教师。在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教学、识字教学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已形成“新、趣、活、实”的教学风格,主持、指导国家级、省级实验课题三项,参与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北师大版教师教学用书和学生辅助学习用书的编写计14本。

“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提法,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耳熟能详。它从1956年首次开始出现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中至今,五十几年过去了,尽管其表述有“提高儿童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等略微差异,但语文教学重在“理解”和“运用”的教育思想和总体目标求并无改变。遗憾的是,由于历年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此往往只是一句简单的表述,并没有作具体的解释和说明,加上长期以来没有专家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就给一线教师带来了思想上的困惑和实践上的盲目,现在该是到了必须弄清其内涵要义的时候了。

一、“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认识误区及其影响

长期以来,我们都认为“理解”与“运用”是并列的,两者之间互不关联、互不交集,“理解”指向于阅读与阅读教学,“运用”指向于作文与作文教学,“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意思无非就是“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于是,阅读教学就以“理解”为核心目标,作文教学视“运用”为价值取向,分工明确,各自为政。

不仅如此,更要命的是,“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中的“理解”又窄化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把握中心主旨,至于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言语特色,大部分老师熟视无睹。这种片面的认识影响广泛而深远。教材编写上,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事实上是“以阅读为中心”编写教材的,大都采用主题式编写形式,而这些主题,全是以文本内容或人文教育为指向,鲜见以语言学习、语言能力为主题编写的,阅读是构成教材基本框架,而“听、说、写”往往成为课文的附属。教学指导思想上,一本权威的介绍小学语文教学法的书说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和学习体验,逐步形成和发展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的活动”,其基本任务是“培养儿童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同时还要教给儿童基本的读书方法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即便是《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学方法上,上世纪50年代,阅读教学深受“红领巾”教学法和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全国推行“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个环节”教学法。时至今日,由此演化、“变异”而来的“初步理解课文——分段讲读分析——概括总结全文”的教学模式依然盛行,课堂程序更多的是从内容理解的角度加以考虑和设计,目标设定 首先是定位在读懂理解领会上,教学效果更多的以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为归宿。

而对“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也陷入误区,片面地认为指导学生写好一段话、写好一篇文章就是最好的“正确运用”了。至于“说话”,并不重要,甚至有人这样说:只要不是哑巴谁不会说话,还需专门的训练吗?即便教材设置了“口语交际”的课程和内容,这种重书面轻口头的状况丝毫没有得到改观,老师们习惯了拿着“那张旧船票登上那艘老客船”。这或许是口语交际教学至今举步维艰、成为鸡肋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二、“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核心要义

1.关于“理解”。理解是把握语言意义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掌握阅读技能最主要的标志。读一篇文章,首先感知的当然是文字,经过一步步读懂字、词、句、段、篇,形成意义联系,才能理解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内容和文章情感。这是阅读一篇文章所不可缺少的。但这只是侧重从理解的角度学习语文的,是阅读过程心理机制的一个思维加工方向,也称为“逆分析方向”。其实,还有一种“顺分析方向”的阅读理解,即学生在经历了“逆分析”的过程后,还得进一步转入另外一个心理过程:从理解到的中心思想、内容意义出发,研究作者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怎样剪裁布局,分段谋篇;怎样根据表达中心,描述事物的需要,准确地遣词造句,修饰文字等。这是侧重从运用的角度学习语文。只有经历了“逆分析”和“顺分析”两个方面的阅读过程,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才是阅读教学所需要和追求的“理解“。从语文科要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为独当之任的学科属性来审视这两个“理解”,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语言意义的理解固然重要,但更最主要的、最关键的是理解文本、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而不是别的什么。一句话,“理解”是贯穿在从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的全部认识过程中,从理解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到掌握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引导学生理解“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基本途径,理应是“正确地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的应有之义。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理解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又包含理解、分析、鉴赏语言材料、语言结构和表达方法三个方面。从语言材料看,文章的语言材料是为表达思想内容而特定选用的,为什么用这个词语不用那个词语当然是有讲究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语言材料的感情色彩,透过语言的表面去探究其内涵的深意,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从语言结构看,主要包括词与词的关系、句与句的关系、段与段的关系等三种,理解了句、段、篇的结构特点,特别是那样别具匠心的语言结构,感悟这样组织语言、篇章构思的表达效果,对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至关重要;从表达方法看,任何人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时,都有个方法或手段问题,由于表达思想观点、感情的需要,必然选择一定的表达方法,或叙述,或说明,或议论,或抒情,或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每种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表达效果。阅读时领悟、欣赏作者的表达方法,对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2.关于“运用”。理解了文本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不是阅读教学的终点,而是“中点”。因为“理解”不是语文课程所独有的,包括语文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的正确理解所学的教科书的语言文字的任务。如果不突出“运用”的特殊重要性,就不能突出语文内在的质的规定性。这就说明,能运用、会运用才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也是衡量一个人语文能力优劣、高下的重要指标。因此,不论是指向于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运用”的基本认识应该是:

一方面,“运用”有层次之分:一个是规范、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一个是出色地、有创意地运用语言文字。这是因为,语言和言语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语言是交际和思维的规则(符号系统),而言语则是对这种规则的具体、灵活地运用。学生凭借课文语言学习规范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吸收、同化、顺应、模仿语言规则的过程,这是语言学习必不可少的初始、起步阶段,起巩固语言基础的作用;而只有他们能够在特定的语境中,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灵动地运用语言规则表现自己的思想,进行社会交际,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如此看来,规范、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重在要求在运用语言文字时遵守已有的、共同的语言和言语规则;而出色地、有创意地运用是在规范运用的基础上更高的一个层次,是对规范运用的超越,是对既有语言和言语规则的突破。比如一位学生说老鼠见了他,“吓得没命地跑,突然一头撞到墙上,四脚朝天地躺在地上,不省鼠事。”这句话中的“不省鼠事”一词就是小作者独出心裁的创造性运用。

另一方面,“运用”有内容之别:既包括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语言文字的基本规律,也包括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前者指的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如何选择正确、恰当的语言材料和内容;后者是说这些语言材料和内容怎样使用才能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比如《祁黄羊》一课的最突出的语文现象就是人物的对话,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抓住祁黄羊和晋悼王的两次对话的内容,理解作者是通过人物“说”的不同方式如“说”在话前、“说”在话后、不用“说”字和“说”的不同语气如诚恳、坚决、疑惑、郑重等方面来描写这两次对话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接着,设计一道运用性练习,运用这些方法改写第一自然段中“祁黄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这一内容。如此,学生既引用了课文的语言,又迁移了对话的描写方法,做到了语言材料和表达方法的双重运用。

3.关于“理解”和“运用”。“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中的“理解”和“运用”是两个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概念,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理解”是“运用”的基础,没有“理解”,“运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过来,“理解”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形成,离开了“运用”,“理解”就可能浅表化,甚至误入歧途。一句话,理解是为了运用,运用是最好的理解。这种认识并不新鲜,先人早有论述,什么“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读写结合”、“从仿到创”之类的提法和做法,都说明了“理解”和“运用”唇齿相依的关系。但是,“理解”了就一定能“运用”呢?答案是否定的。现实生活中,理解、掌握了不少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却写不出好文章的大有人在,更不用说是刚刚学习语言的小学生了。可是,如何将“理解”的知识转化为“运用”的能力,却为人们所忽略。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知识分为编码化、外显的、可以言传的知识和不能用语言来表示或传达的隐含经验类知识两种。如果用美国学者w·s·格雷的阅读心理过程四步骤,即“感知——看到文字,读出字音;理解——把单词转化为意义;反应——领会作者说的是什么;综合——与实际联系的应用”来看,不论是哪一类知识(尤其是隐含性知识),要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质变,不经历“反应”和“综合”是不可能做到的。而“反应”和“综合”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感悟和体验。这种感悟和体验,是个人内在的心理行为,别人是无法替代的。它不是纯知识性的感知,而是包括对文字符号,文字符号所负载的思想内容,语言材料组合的方式方法以及所渗透的情感、韵味、意味的总体综合性的感知和领悟,最终因体悟而内化,纳入到自己的语言图式和知识体系中。从这意义上看,在“理解”与“运用”之间,还必须架设一座连接的桥梁,那就是语言体验。有了语言体验,当学生面对那些丰富多彩、变化多端、复杂的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时,就能沉入语言情境,触摸到语言温度,感受到语言形象,获得语言经验,把握语言规律,掌握语用技能,从而为规范、熟练甚至是创造性地“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荐第10篇:沟通与理解

转载:

沟通与理解

孩子们的个性和特点千差万别,所以适用于每个孩子的教育方法应该有所差异。但是有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是必须做到的。那就是:沟通、理解和引导。

家长必须能及时和孩子沟通。尤其是对待大些的孩子,不要总是说教,告诉孩子应该这样那样,而是应该多听孩子述说,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孩子的思想状态和内心的一些想法。

有些孩子可能不愿意和家长说心理话,这时家长就需要放下家长的架子,看看孩子们喜欢的书、喜爱的动画片、知道崇拜的偶像是谁,用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来打破僵局。通过了解他们喜爱的人物和事物,以及孩子对他身边发生事情的看法和观点来了解自己的孩子看重什么,心里想什么。

理解是在沟通的基础上做到的。能和孩子说上话,有了足够的沟通,我想我们就能理解孩子们一些[平时看着不顺眼的言语或行为了。那些言语和行为也许就是当前的时尚,也许是他的某个偶像的习惯。

通过沟通,我们不仅可以理解孩子现在孩子的喜爱和追求,也可以了解孩子面临的问题和困惑,了解孩子的内心的学习压力和孩子对自己的期望。

引导绝对不是教导和简单地告诉,而是在充分理解孩子的基础上,根据孩子喜好和想法,和孩子一起分析那些事物中哪些是上进的,哪些是消极的;知道了孩子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我们可以

坐下来和孩子一起讨论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怎样做才合适。理解了孩子的个性需要,家长能够根据孩子优势和弱点,和孩子一起商量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

当然所有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家长和孩子坦诚相待、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的,如果离了这个基础,这一切就没有意义了。

第11篇:理解与宽容

(一)理解与宽容

——为了员工的幸福,为了企业

良好的氛围

我们《理念集锦》上有这样一段话:建设企业文化很重要的是创建一个充满活力的环境:企业里的每一个人都能经常看到别人的优点,这个企业就一定会成为天堂;反之,都看别人的缺点,这个企业就成为地狱。通过看各店的“总经理与员工约谈会纪要”,包括各店反映的问题,我想针对干部员工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和困惑谈谈这个话题。

过来我多次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帘子打手”的案例。黄骅店曾讲过一堂课——为他人着想,课堂上员工踊跃发言。有位员工举例说,有一次他进商厦门口的时候,由于前面的人进门时没有轻放塑料帘子,结果自己的手被重重的打了一下,很疼,他很生气。结论是:这样的人就是没有为他人着想。随后老师对这名员工的看法给予了认可和肯定,并说碰上这样的事谁都会很生气。我听着觉得不对劲,我们的老师和员工进入了认识上的误区:公司让大家受教育的目的是提高自身,而不是去挑剔、计较他人。我们要求自己要做到为他人着想,同时对他人要做到宽容和理解。于是我上台纠正:我们自己应该努力做到为他人着想,但对于别人无心的过错也不要去计较,我们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生活才会愉快。

计较他人是和自己过不去,和生活过不去,耿耿于怀的是自己,不开心的是自己。宽容他人其实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宽容是一种好品格,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拥有幸福的能力。不宽容的人想要拥有幸福,很难。我们企业也有一句话:一个人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

过来公司要求各级干部要关心关爱员工,目的是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与发展的环境,结果我们有的员工却走入了计较上级、挑剔上级的误区。

那么在信誉楼上下级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关于上级如何对待下级这个话题是我们过来提及最多的,我不再多讲,今天我重点讲一讲作为下级应该如何对待上级。

一、作为下级应该尊重、信任、服从上级,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基本的秩序,这也是上下级配合时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作为下级要主动自发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争取做个让上级省心的下属,因为上级还有好多的工作需要去考虑。有的员工埋怨上级对自己的培训不到位,这个认识是有问题的。作为咱们员工一定要认识到:员工个人是自我进步的主体。作为干部培训下属的第一步也是首先激发员工自我提高的能力。员工不论

是为了自己的进步,还是为了企业的发展都要主动自发的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包括主动寻求上级的帮助,而不是等在那里抱怨、发牢骚。

过来老董事长举刘爱敏经理刚到财务管理室的时候的例子:最初柜组财务工作是由财会室管理的,随着企业的发展,柜组的增多,财会室业务量增大,我们必须成立财务管理室把柜组的账务管理好。老董事长对刘爱敏经理说: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到底怎么干我也不知道,你自己去研究,去完善。

曹慧荣经理干人力资源部的时候,主动学习人力资源方面的书籍,老董事长和我都没有提醒她这样做,是她自己有了这方面的意识,她觉得自己承担了这方面的责任,就应该主动把工作做好,给领导创造惊喜。

贾启梅经理跟我说,有一年因为贷款的问题她找老董事长商量,老董事长有时用脑多时血压会升高,她刚一说老董事长就开始量血压。贾姐说:经理您别想了,我们自己想办法去。咱们这些优秀的主管就是这样,本着公司的意图,本着领导的意图,主动自发的去工作,希望做一个让领导省心的下属,希望给领导创造惊喜。

还有像曹茂全经理开拓服装远途市场的时候,张桂芹经理拓展日化项目的时候,张振利经理拓展鞋业市场的时候,张建港经理成立食品超市的时候,赵俊英经理成立公司业务部的时候,都没有人告诉他们怎么做,咱们这些经理们没有抱怨,他们就是想把工作做好,给领导创造惊喜,他们是这样一种心情。现在我们的培训越来越到位,各方面的指导也越来越到位,但我们有的干部员工却走入了一个误区,埋怨上级对自己的培训不到位。作为一个优秀的下属来说,必须要有主动自发工作的意识和强烈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意识,也只有进入了这一个阶段才代表了我们真正的成熟。

三、作为下级要协助上级做好工作。什么是好部下?在《理念集锦》中有很好的论述——什么是好部下?很重要的一点是那些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领导发挥决策作用的人——是有思想、能提出可行方案的人,是出主意让领导拍板的人。如果从来不出主意,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就不能称其为好部下。只有大家都给领导出主意、想办法,并勇于提出批评意见,让领导去琢磨、去筛选、去决断,这个企业才能兴旺发达。

为了让大家感受这一点,我不得不夸夸我自己。有一年老董事长给我一封信,对我说,茂莲,还记得你给我写的这封信吗?那是96年我在公管部的时候给老董事长写的一封信。那时公管部刚刚成立,工作中碰到了一定的困难,我给老董事长写信:公管部需要总经理立场鲜明的支持公管部的工作。我在信里说:

第一、在公管部代表公司下发的通知、规定更改前总经理不应该有其他模糊的说法。我这里面有两点建议:

1、按规定我们(公管部)没有做错,总经理在员工面前就应该持支持态度,总经理模棱两可的态度只能让员工认为公管部只是代表公管部发通知、规定,而不是代表公司。

2、即使殊途同归,规定只准严格执行,不得讨价还价。当时有一种现象,公司下发的通知、规定过一段时间柜组就找不着了,再有新员工进来就不知道通知的内容了。所以,当时公管部下发了一个通知,要求柜组把通知、规定集中保管好并挂在固定的地方,方便员工学习。随后公管部在检查时发现有的柜组并未按公管部的要求做,按通知规定,没有做好的柜组是要处理的,当时老董事长表态说,只要员工对通知内容知道了就行了。针对这一点我也给老董事长提出了一点:作为柜组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异议,即使提出了异议,当规定未更改前也要不折不扣的执行。一是为了维护规定的严肃性,二是企业规范化的需要。

第二、凡事从上至下而行,解决“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问题,才能体现公司规章制度的严肃性。上行下效让员工心服,不要再讲对楼层经理、后勤人员暂不要求(当时楼层经理相当于现在的商品部经理)。领导做出表率员工自不会落后。

第三、觉悟比素质重要,觉悟就是认识,一个人的觉悟水平决定了他路的走法。提高楼层经理的认识,使工作协调起来,有的经理在公司规定的执行过程中起着很大的破坏作用,有些事在处理时达到的目的偏离了导向,而这种做法使当事人感受到另一种导向。位置越高破坏力越大。注意导向,迁就有度。

信的结尾我说:公管部需要总经理的帮助,约束:在企业规范化的道路上坚持不懈,疏导:通过提高员工的觉悟、素质,化解其中种种矛盾,约束、疏导并行。

以上是96年我在公管部的时候感觉工作遇到了困难,而有些困难必须要领导的帮助和表态才能克服,所以给老董事长写了这封信。这封信表达了一个下属对上级的意见和建议;也表达了一个下属为了做好本职工作恳请上级给予支持和理解。那我们现在是这样的态度吗?

四、作为下级还要做到对上级多理解,多宽容,有问题主动和上级多沟通。我还是举例子,曾经有一段时间老董事长见了我就批评两句。后来我对老董事长说:“经理,是不是批评人也会上瘾啊,特别是看着这个人不顺眼,老想说他几句。”我这样一提,经理就意识到了,对我说:“是,我最近是有个事感觉不痛快。你也顺便跟秀生(已退休的范秀生经理)说一声,我最近也跟他没好气儿。”我想说的是,上级也有上级的不容易,上级也是普通人,有喜怒哀乐的普

通人,有这样那样缺点的普通人。因此,作为下级还要做到对上级多理解,多宽容,有问题主动和上级多沟通。我不希望我们的干部员工把着眼点放在上级的方式上,这样让我们的上级也好辛苦。更何况人和人的性格不同,表达方式也不同,如果大家都以个人喜好的方式去挑剔上级,那么就没有合格的上级,迎接我们的也将是无尽的烦恼。

在此我还想说两点:

第一点,如何对待上级的批评。

有一次赵冬经理跟我说:现在有的员工很“娇气”,领导稍微一批评就受不了,就有压力了,领导就得赶紧去安慰。我对赵冬说:作为下属,做错了事情领导批评有点压力是正常的。如果下属做错了事情,上级批评了,他一点压力都没有,你想这是一个什么问题啊,但是如果耿耿于怀就不应该了。有一次贾启梅经理跟我说,领导表扬是好,当时心里美滋滋的,但过后也留不下什么,倒是领导批评几句的时候,虽然当时感觉上不来下不去的,但事后想想,真的开阔了思路。也就是说面对上级的批评,我们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听清领导要表达的意图上,然后来提升自己的工作。一定要听清领导要表达的意图,如果把着眼点放在了挑剔领导的方式上,都没有听明白领导想帮助我们什么,让我们提高什么?那就白白错过了一次提高成长的机会。

第二点,向上级提意见、建议,对领导认识不到的问题要能够接受。 我给大家讲电梯的例子。过来我们各个店的电梯都是单向的,老董事长觉得这是我们企业的特色。现在总监、总经理们包括我都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上双向的了,这个问题我和老董事长也交流了几次,但老董事长非常坚持自己的看法。当然现在我们的总监们、各店的总经理们对我还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我有一天能说服老董事长。我说这个例子想表达的意思是:领导不是万能的,但我们要相信总体上领导比我们要站得高、看得远,有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在庆幸领导的坚持。有一次座谈的时候我跟大家举一个例子,我说我刚到信誉楼的时候,社会上很多商家打价,我们不打价。导购中有的顾客就跟我们说:“大姐,你就给我便宜一块钱行吗?我也不是为了钱,就是为了心里舒服些。”我们就去和老董事长说:“我们给顾客便宜一块钱又能怎么样?” 老董事长说:“我们没法留住所有的顾客。如果我们今天便宜了这一块钱,就变成什么了?说不打价却又变相打价,那我们就变成四不像了。”大家想一想,如果当时领导没有这样坚定的信念,我们企业还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吗?很多问题道理都是相通的。有的意见、建议是领导暂时认识不到,但更多的时候是上级比我们站的更高,看的更长远。所以,向上级提意见、建议,对领导认识不到的问题要能够接受。大家

想,如果下级一提什么上级就改变,这样一个没有主见的领导是大家愿意追随的吗?这样的领导对企业也是很危险的。

也许还有员工会举出一些上级的问题,我承认我们的上级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我们也知道人无完人,如果大家把着眼点放在上级的缺点和不足上的话,带来的只有不满和苦恼,还会影响自己的进步成长,影响自己工作的效果。如果大家按照我说的去做,不仅自己的进步成长快,工作有成效,也会越干越开心。

良好的人际环境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其中上下级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作为干部要尊重、理解、关心员工,同时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和素养来影响、带动员工。作为员工要从做一个好下属开始,这样会收获更为丰富的人生。

以上我讲的是“下级应该如何对待上级”。给大家提出了一些要求,以及对待上级应该怎么看才有利于咱们的进步成长,有利于咱们的幸福快乐,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下面我再讲一讲员工应该怎样理解“企业为员工着想”以及员工应该如何对待企业。

过来公司讲企业是一个为员工着想的企业,结果我们有的员工却走入了挑剔企业的误区。

有的员工对企业满足不了的要求就认为企业不为员工着想,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一个企业没有办法满足员工的所有要求。信誉楼关心员工,但不迁就员工。如果一个企业迁就员工了,那这个企业不会有良好健康的发展。我们企业有这样一句话:“员工第一要建立在不损害组织的基础上。”组织和人才之间,组织第一。对于员工合理的需求,员工不提公司也会进行考虑,但对于员工不合理的要求,员工提了公司也不会给予满足,包括公司暂时认识不到的或公司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的,公司也不会盲目去改变。因此,作为员工要以平和的心态去接受。作为我们干部不但自己要认识到,也要引导我们的员工认识到。

那么员工应该如何对待企业才有幸福和快乐呢?第一是认同企业、热爱企业、相信企业、赞美企业,紧紧跟着企业的导向走;第二是用心干好本职,为企业发展做贡献。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一个人在企业里有安全感、归属感这对感受幸福很重要。而一个人对企业不信任,充满了怀疑,那他是不会有安全感、归属感的。没有安全感、没有归属感,想要幸福不容易。怎样获得这种感觉呢?认同企业、热爱企业、相信企业,为企业发展做贡献。同时用心干好本职,这样我们的能力会不断的提升,工作干得不错,会获得领导的认可,公司的认可,待遇的提升和机会的青睐也会自然而然。

也有员工因为看到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而苦恼,我们《读书摘抄》上也有这样一段话:实际的操作本来就是千疮百孔的,要挑别人的缺点就像看到太阳和月亮一样清晰。不幸的是,如果你还认为自己的眼光雪亮的话,那么你是个呆子……实际上也正因为企业存在这样那样问题,才需要我们干部、员工去努力,去完善,我们企业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再优秀的企业也有无穷尽的问题,作为信誉楼的干部员工要能够承认、容纳企业的不足,同时为了企业进一步完善这些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讲了这么多,其实我最想说的是:我不希望我们的干部员工把精力放在自己的这种情绪上,这样让我们整个的人生都变得那么不大气,黏黏糊糊的好像不干正事。以至于没有精力、没有心情去研究我们的工作、研究我们的专业。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如果老是这样计较,不论我们干着什么样的职位,挣钱多少,都不会有洒脱的人生。所以说我们要大气一些,把眼光放的长远一些,从做一个好下属,做一个好员工开始,从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开始。

(二)信誉楼用人标准

——以文化亲和力定取舍

高文化亲和力,简单地解释就是忠于企业理念,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说白了就是做企业的“虔诚信徒”。

信誉楼人力资源开发思路的第一句就是“以文化亲和力定取舍”,在这里我提以下几点要求:

一、对于不认同企业、不喜欢企业、不热爱企业、在背后抱怨企业的员工,我们要本着为他着想,也为企业着想的角度劝他离开。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各级干部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把进入信誉楼的员工培养成为合格的信誉楼人,但经过培训确实不符合信誉楼人标准的,我们要有勇气劝他离开。一是不耽误员工,让这样的员工找一个更适合他的环境,二是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对员工来讲,要么相信企业、赞美企业,要么离开企业。如果你不相信这个企业,不喜欢这个企业,不愿按企业的要求去做,又何必在信誉楼浪费自己的青春呢?不相信企业,不喜欢这个企业的员工要尽早选择离开。

二、对优导、师傅、记账员的评定选拔也要考察文化亲和力。

优导、师傅、记账员是我们基层的力量,如果师傅不认同企业就会带出不认同企业的徒弟;优导是我们员工的优秀代表,如果他不认同企业,大家想想,我们基层的员工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因此,对于各级干部、员工的培养我们都不

要忽略了对企业理念的学习。这也要求我们的干部对日常发生的问题不要只就事论事,更要上升到理念角度。

三、对干部的选拔——首先看文化亲和力,然后才是合适的能力和特长。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我把《读书摘抄》上的几句话与大家说一说:

“选合适的人上车,请不合适的人下车,然后将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什么样的人是合适的人呢?首先要看文化亲和力,然后才是合适的能力和特长。

“人才不是最重要的资产,合适的人才才是最重要的资产。”什么样的人才是合适的人才呢?符合信誉楼价值观的人才是合适的人才。

“在挑选合适的人才上,应该看重的是品质的好坏,而不是学历、技能和工作经验,这些都是可以教会的。”挑选合适的人才,首先应该看重的是品质。

我们企业也提到:“在平凡的人物中选拔人才并委以重任,他一定会尽全力报效。”

在《发现》这本杂志上有一篇文章《经营之圣不用聪明人》,写稻盛和夫的用人之道。稻盛和夫提到,原本他认为优秀且聪明的人进入企业后,很快就辞职了,留下来的是那些不太聪明、平凡的、无跳槽本事的、当时认为愚钝的人,但就是这些愚钝的人10年、20年之后都成为了各部门的领导,并且为这个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像他们这样平凡的人成了非凡的人,是孜孜不倦、默默努力的力量,亦即脚踏实地的度过每一天的力量,是坚持积累每一天的力量。稻盛和夫从自己的经历中认识到:成功需要的并不是智力超群的人,而是信念单纯、目标专一的人。文中还提到:作为高层领导者需要“深沉厚重的人格”。

最后文中提到:慢些,我们就会走得更快。因为选择了切合企业价值观的人,信仰单纯,目标专一的人,执着、有胸怀的人,这样的人不见得多聪明,但这样的人才能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会让企业在健康发展的路上走得更远。随后这篇文章会刊登在第8期的《信誉楼人》上,大家要认真去读。过来各店人力资源部经理也反映,我们有的经理在用人上就喜欢用那些聪明的、反应特别快的人,读一读这篇文章对我们会有启发。

要求各店的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要深刻领会公司意图,把好用人关。作为各店的干部们也要深刻的领会公司意图,对公司的用人原则要充分理解和执行,因为人力资源部总体思路的推行需要干部们的理解和配合。这需要倒过一个劲来,按照信誉楼的用人标准选拔人才,短期看似乎慢了些,但实际上我们会走的更快些,因为这样做会为企业健康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陈志宏整理)

附:

经营之圣不用聪明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是现代企业角逐的核心。然而作为世界500强之一的日本京瓷株式会社,却遵循着一条独特的用人之道:不用聪明人。

京瓷的创始人,在日本有经营之圣之称的稻盛和夫对此的解释是:“我之所以并不器重才子,是因为才子往往倾向于对今日等闲视之,不由得厌恶像乌龟那样缓慢地度过一天,希望像脱兔似的走捷径。众多优秀且聪明的人才进入了京瓷公司,也正是这些人才,以为公司没有前途而辞职。所以留下来的都是不太聪明、平凡的、无跳槽本事的愚钝人才。但是,这些愚钝人才在10年、20年后都晋升为各部门的领导。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像他们这样平凡的人成了非凡的人才呢?是孜孜不倦、默默努力的力量,亦即脚踏实地度过每一天的力量,是坚持积累每一天的力量。”

有人说京瓷拒用聪明人是因为稻盛和夫本人就是一个不怎么聪明的人。他考中学两次落榜,考大学也落第,只好进了一家勉强算得上是大学的县立大学。大学毕业后参加就职考试次次失败。他原本想当个医生,可是却只能在一个陶瓷厂找到一份工作。工厂濒临倒闭发不出工资,员工士气低落,常常以罢工来宣泄。跟稻盛和夫一起去的4个大学生全辞职了,稻盛和夫却固执地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干不成事,在别的环境中也一定会一事无成。铁了心的他吃住在实验室,不断地想,不断地思考,甚至在睡梦中还在模拟推演。最后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消失,难以想象的事情发生了:既无知识和技巧,又缺乏经验和设备的稻盛和夫,竟搞出了世界领先的发明,给快要倒闭的工厂带来了生机。

从自己的经历中稻盛和夫认识到,成功所需要的并不是智力超群的人,而是信念单纯、目标专一的人。他们没有聪明人华丽的梦想、敏捷的思维和跳跃性的步伐,但他们对最质朴的看起来毫无新意的生活原则,“不仅用脑筋理解,还用灵魂领悟,使其变成血肉的一部分”。这使得他们在面对纷繁的头绪和各种利益诱惑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视线始终不偏离他真正想要的东西,从而避免了那些头脑灵活的聪明人最易犯的,因为反应过于迅速而经常身陷“复杂性之灾”的错误。

京瓷因为这种保守的用人哲学和经营策略而饱受聪明人云集的美国华尔街投资家们的诟病。在他们眼中,京瓷缺乏富有想象力的人才,不懂得使用最现代的金融工具,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故而这些金融精英从未将其纳入法眼。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地遵循常识开展经营的企业,即使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也始终保持着充足的现金储备,不仅没有遭遇破产危机,而且少有地实现

着连续赢利。如今那些聪明的华尔街精英们早就闭紧了嘴巴,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当初最看不上眼的“蠢人”执掌的企业笑到了最后。

中国明代思想家吕坤在《呻吟语》中把人的资质划分为3种: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稻盛和夫十分赞同这个划分,认为“居于人上的领导者需要的不是才能和雄辩,而是以明确的哲学为基础的‘深沉厚重’的人格。”可见,稻盛和夫领导的京瓷不用聪明人,并不是因为稻盛和夫自己不够聪明,对聪明人怀有一种武大郎式忌惮人高的弱势心理,其中包含的其实是一种真正高深的智慧。

至此,不由得让人想起一位叙利亚诗人的名句:慢些,我们就会走得更快。京瓷不用聪明人的秘密,也许正在于此吧。

第12篇:理解与宽容

3.1理解与宽容

●知识点归纳

1.理解的重要性,尊重、善意与沟通。

2.宽容的意义,宽容不是纵容,要有原则性。 ●重难点分析

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学会理解他人。培养宽容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

难点: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在行动中真正做到体谅、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拥有宽容他人的精神。

教学步骤:

一、故事导入

展示故事《仇恨袋》,思考:故事提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有怎样的态度?

仇恨袋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力斯,从来都是所向披靡,无人能敌的。因此,他是何等的踌躇满志,春风得意,唯一的遗憾就是找不到对手。

有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突然,发现脚边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绊脚,海格力斯猛踢了一脚,那只袋子非但丝毫不动,反而膨胀起来,成倍地扩大着。海格力斯恼羞成怒,操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东西竟然长大到把路堵死了,海格力斯无计可施,只好坐在路边唉声叹气。不一会儿,一位智者见到此情景,困惑不解。他对圣人说:“这个东西很可恶,存心跟我过不去,把我的道给堵死了。”智者对海格力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忘了它,离开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的去路,与你敌对到底!”

人生在世,人际间的磨擦、误解和恩怨总是在所难免,如果肩上扛着“仇恨袋”,心中装着“仇恨袋”,生活只会是如负重登山,举步维艰了,最后,只会堵死自己的路。因此,人们之间需要理解和宽容。

二、实际操练,理解宽容他人

1.阅读教材P58内容,懂得:要理解他人,尊重是前提,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积极沟通才能达到理解。

2.遇到下列情况该怎么办?说说理由(讨论)

(1)朋友不赞同你的意见,与你意见有分歧——尊重(人格、个性、意见、选择) (2)同桌的墨水不小心溅到你的衣服——善意(以友好的态度体谅别人的处境和感受。) (3)老师批评你上课不认真,你觉得冤枉——善意、沟通(主动接近;坦诚交流;细心领会。) 3.阅读《小苏的苦恼》P56

三、解读宽容 1.宽容的内涵:“宽容”都是宝盖头,可见都是宝贝。“宽”下面,是草字头和“见”,也就是说像杂草一样的看法都允许并存。可是我们往往连一种异见都无法包容,何况更多乎?“容”是两个“人”和一个“口”,就是你说你的理,我说我的理,不妨求同存异,但我不会不让你没有说话的权利。 2.宽容的意义: 有位老师发现一位学生上课时时常低着头画些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呲牙咧嘴的自己。老师没有发火,只是憨憨地笑道,要学生课后再加加工以画得更神似一些。而自此那位学生上课时再没有画画,各门课都学得不错,后来他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

思考:如果老师面对学生的恶作剧大发雷霆然后狠狠批评他,试想结果又会怎样? 读完这则小故事,你有何感想? 3.宽容的力量:

有人批评林肯总统对待政敌的态度:“你为什么试图让他们变成朋友呢?你应该想办法打击他们,消灭他们才对。”

“我们难道不是在消灭政敌吗?当我们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总统温和地说。这就是林肯总统消灭政敌的方法,将敌人变成朋友。 他,两度被选为美国总统。

今天在以他名字命名的纪念馆的墙壁上刻着这样的一段话:

“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人宽大仁爱;坚持正义,因为上帝使我们懂得正义;让我们继续努力去完成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包扎我们国家的伤口。” 请相信,宽容的力量! 4.故事共赏《改变》,懂得宽容让生活更美好

四、培养宽容精神

阅读教材P59的,懂得培养宽容精神需要正确认识自己、不断求知,宽容是良好修养和高贵气质的体现,培养宽容精神要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

五、快乐人生的作业

阅读感悟——误会的事,是人往往在不了解、无理智、无耐心、缺少思考、未能体谅对方、未能反省自己、感情极为冲动的情况之下所发生的。误会一开始,即一直只想到对方的千错万错,这样会使误会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人对无知的动物小狗发生误会,尚且会有如此可怕严重的后果,那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则其后果更是难以想象。所以,要学会理解和宽容,做好快乐人生的作业。

1.每天对身边的人多微笑三次,把欢乐传递下去。2.每天花五分钟想一想自己拥有的,试着去感恩。

3.每天原谅一个伤害你的人,让痛苦的能量到你这里为止,做“痛苦终结者”。4.每天做一件帮助他人的好事。 5.给父母至少一周打一个电话。

6.当别人让你感到不愉快时,尽量去理解他,试着去了解他的苦衷。7.每天去慈善网点击一次。 8.每天锻炼身体一次。

9.每天称赞别人的优点,并尽量去学习。10.为别人的成绩鼓掌,而不去嫉妒。 附录:气量小测试

1.你是否不计较别人对你说话的态度?

2.你是否对别人的批评尤其是大庭广众的批评耿耿于怀? 3.你是否乐于看到同你关系不好的人取得成绩? 4.你是否喜欢嘲笑或贬低与你意见不一致的人? 5.你是否欢迎原先不如你的人如今超过了你? 6.你是否嫉恨能力不如你的人得到奖励? 7.你听到别人说你的坏话,是否能做到一走了之? 8.你和别人争吵以后,是否常常越想越生气? 9.你是否容易原谅别人不自觉的过失?

10.别人说话刺伤了你,你是否一定要回敬对方? 11.你经常在公开场合说别人的优点吗?

12.你与同学相处是否信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狠人” ? 13.你尊重能力不如你的同学吗? 14.朋友们是否指责你为人过于敏感?

15.你是否认为没有必要对伤害你的人进行报复? 16.你想起很久以前受到的伤害,仍会忿忿不平吗? 17.你愿意同以前和你吵过架的人和谐共处吗? 18.你认为老实人在生活中经常吃亏吗? 19.别人对你的亲疏,你是否看得很轻?

20.你是否认为年龄比你小的人对你进行批评是一种冒犯? 21.你是否常常认为老师对你的批评是出于成见? 22.你是否经常感到你的努力没有得到肯定?

23.你主张邻里相处中宁肯自己吃亏,也要搞好关系吗? 24.你和同学经常为一点小事争吵不休吗?

25.你是否认为互让互谅是朋友相处的重要准则? 26.你的朋友有时候有点小气,对此你是不是很反感? 27.你是不是很少计较朋友的脾气?

28.你的好朋友对你的看法提出不同的意见,你是否大动肝火? 29.你认为任劳任怨是为人的美德吗? 30.你是否希望用不着的亲戚越来越少好?

评分原则:单数题:是为2分,是与否之间为1分,不是为0分; 双数题:是为0分,是与否之间为1分,不是为2分。

50分以上:说明你是一个度量很大的人。你不计较别人对你的态度,善于原谅别人的过失,相信你是一个很容易和同学、朋友、家人相处的人。

41-50分:说明你的度量还可以。在很多问题上,你能够原谅别人的态度,但在有些问题上,你又同别人很计较。总的来说,你是一个比较容易同别人相处的人。

31-40分:说明你的度量不够大。在不少问题上,你计较别人对你的态度,计较自己的个人得失,你和同学、朋友、家人相处不时会发生矛盾。

30分以下:说明你的度量很小。你经常生别人的气,认为别人和你过不去,而且试图还击或报复别人。你感到压抑,别人也不愿与你相处。

第13篇:理解与宽容

《理解与宽容》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理解他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理解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学会理解他人,以尊重和善意积极的与人交往沟通。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懂得尊重他人,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认识理解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学会理解他人。 难点: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在行动中真正做到体谅、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

1、班级游戏活动

2、认知法

3、故事讲解法

4、讨论法

五、教具:

纸片、自制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五

(一) 新课导入

1、游戏导入——剪纸游戏:在开始今天的讲课之前,让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剪纸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

⑴按照发下去的纸上面的游戏要求与步骤进行。

⑵在活动过程中,老师不对活动进行指导与相关问题的回答,同学们独立完成,同学之间不能互相交流与询问。

教师把游戏规则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独立完成剪纸活动。学生完成后,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所剪的图形。结果会发现剪出来的图形是形状不一各种各样的。教师进行解释,引出主题——理解他人。

(同学们是否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游戏规则一样剪出来的图案却是如此迥异不同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每个人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不同。加上在这个活动中由于你们无法询问我,我们之间没有了沟通,所以大家只好根据自己的猜测与理解各行其是,如结果自然是千姿百态了。一个小小的游戏尚且因为理解不同又无法沟通而出现了这么多的结果,要是我们的人际交往中也如此,那后果将会如何呢?产生误解,妨碍人际沟通,人际关系恶化紧张等等。所以我们要学会理解他人)

(二)自主探究

1、教师讲解理解的定义,让学生通过刚才的游戏加以理解。

2、展示图片,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要和谐相处,就必须要相互理解。)

3、分组讨论:让学生快速阅读并讨论课本56页探究园中《小苏的烦恼》和《家庭故事》,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两则故事共同说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老师进一步提问“既然同学们知道了理解的重要 2 性,那么我们又应该怎样去做到理解他人呢?”

总结并转折进入学习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人们之间理解的方式 ——尊重、善意与沟通

4、案例反思:讲述马加爵杀害四名同学的血案的简要经过,让学生回答问题,反思马加爵的人际关系。

(1)、马加爵获奖后怎么做的?

(2)、如果你是马加爵的姐姐你会怎么做?

(3)、我们是否有必要去关心和理解我们身边的人? (4)、我们应该怎样去关心和 理解他人?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总结 :马加爵在人际交往中正是由于不会积极主动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得不到同学们的尊重、得不到家人和同学的关心,从而由一个天之骄子变成一个杀人犯。这是一个值的思考的问题,在人际交往中该怎么做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5、教师总结:人与人之间要做到真正的相互理解应该: (1)、尊重是理解的前提 (2)、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 (3)、实现理解需要积极的沟通

6、现学现用:想一想假如人们之间没有互相理解,会是怎样的情况。同学之间没有理解就不能 建立真挚友情。 师生之间没有理解就不能 形成良好的 师生关系。 亲子之间没有理解就不能 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

七、主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3.1理解与宽容

理解他人

(一)、什么是理解?(是什么)

(二)、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为什么)

1、每一个人都是个独特的个体,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

(三)、尊重、善意与沟通(怎么样)

1、尊重是理解的前提。

2、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

3、实现理解需要积极沟通。

八、课堂小结

先让学生谈感想或收获

教师小结: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人理解,何不先去理解他人,以尊重和善意积极地去与人交往,在这个过程中也就会得到自己所渴望和追求的 东西,获得交往的快乐!

九、师生共勉

下边是几句共勉的话,让我们大家一起读一遍,希望对大家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有所帮助。

十、作业设计

课外的方式独立完成

第14篇:理解与宽容

理解与宽容,让问题学生变“乖”

鸭子口中心学校

林蓉

(案例陈述)这学期,任教九

(一)班英语。该班英语学习基础特差,大部分男生学习态度较差。部分学生不服从管教,面对这一现状,我确实很苦恼。

一天,我正在批改学生家庭作业,忽然发现有两份作业完全一样,立即把这两名同学找来一问,得知××是找一女同学做的。我顿时火冒三丈,正要发作。转念一想,先了解一下情况吧!原来,他把书掉在学校里了,无法做家庭作业。他上网一看,刚好这名女生在线,顺便请她帮忙做了作业。他说的很轻巧,似乎在情理之中,倒是我大惊小怪了。我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分析了他做得不对的地方,深入浅出地说了很多。最后他心服口服地点了点头,并且马上补做了家庭作业,并保证不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了。我原谅了他,事后,通过观察,他果然说话算数。学习也还比较刻苦,成绩进步了许多。

评析:理解和宽容学生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是人,也是非常看重自己的尊严的。如果我当时不容学生解释,大发雷霆,在大庭广众之下,训斥学生。结果是软弱的学生口头上不顶撞,心里却和老师产生了严重的对抗;强硬的学生就直接和老师对着干起来了。弄得师生双方心情不爽,根本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面对问题学生,要审时度势,沉着冷静。切忌在双方激动的时候火上浇油,使矛盾恶化和升级。必要时,以退为进,暂时冷处理。事后,找个合适的机会,把学生教育的心服口服。

第15篇:理解与宽容

3.1《理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理解在建立和谐人 由放放假-[www.daodoc.com]整理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他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 教学重难点:怎样才能做到理解他人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课《相处有方》,首先看书上活动一,烦恼倾诉室,思考这两个问题。(出示图片) 新课教学: 像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会看到。比如同学之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到底要不要告诉老师,自已应该怎么解决?或者像这样的家庭纠纷,比如有些同学平时比较喜欢打电脑游戏,但有一次老师让你去查资料,结果你一回家打开电脑你的妈妈就要在旁边说你了,你这时候觉得很委屈,究竟该怎么样和妈妈解释呢?就像这里的材料里显示的,妈妈可能生活在富裕的时代了,比较讲究营养,而奶奶则是从贫苦岁月里走过来的,要节省,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可是究竟应该怎么解决呢?(学生回答) 师:(根据学生回答,给出如下意见)(1)小苏最需要的是心胸豁达,理解对方; (2)站在对方的位置上,做一次“换位思考”;(3)坚信只要自己做得对,对方迟早会明白;(4)对他人的缺点、过失与错误不予追究;(5)对他人的误解做到泰然处之,通情达理;(6)不要强求他人理解自己,对他人要有耐心,力求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7)不能因为别人误解而怀恨在心,要在生活中以诚交心,学会忍让。家庭纠纷,则是学会互相交流与沟通。(出示:理解与宽容)

过渡:咱们先来看一看,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一课呢。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学会理解与宽容才能获得更多的友谊,否则就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行为,是很不招人喜欢的。其次,现在的家庭里面,独生子女多了,很多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什么事都要依着自已性子来,可是来到同学中间,来到社会上的话,就不会有人专门宠着你了,必须要学会理解与宽容,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出示图片)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见解存在,方使得我们这个世界有朝气,许多新生事物的诞生,正是由于在不同之中产生不同的结果。正因为个人与他人的不同见解存在,也才会使得自己去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自己固有的见解原本就是错的,借助他人的见解可能使获得新的进步。

人与人交往中的不同见解会使人与人之间言行举止有异,这些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理解了他人,就不会因他人与己见不同而生出隔阂,产生矛盾。理解了他人,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自我释放、自我解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必须从理解开始。(出示活动二:哪些是理解与宽容的表现,为什么)(学生回答) 根据材料分析:(1)这两个人到底谁比较聪明一点呢?很明显,小天等对方发言完毕后才发表自已的意见,一方面体现他的大度,另一方,他也可以在对方陈述的观点上先作一番评价再来讲述(2)第二个很明显不是理解,明争暗斗的话最终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3)遇到这样的事情,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说通小张一起去看望老师(4)大家平时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不管怎么样,不要觉得妈妈的唠叨是一种累赘,学会站在妈妈的角度来思考一下,她的出发点总是为你好

过渡:什么是理解他人?怎么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解他人呢?

(学生回答)就是超越狭隘的个人经验和个人好恶,以开放的胸怀去体察他人的处境、感受和想法,从而消除误解与隔阂,造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尊重是理解的前提。(出示图片)每个人都有自我价值保护的倾向,对于威胁自己自我价值的人,人们有强烈的排斥情绪。卡耐基提醒我们,应该避免指责对方,当发现别人明显的错误时,应用支持别人的方式证明自己的观点。用卡耐基的话说,就是“要比别人聪明,却不要告诉别人你比他聪明”否则,会使别人很反感你。 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 除了尊重别人,还要做到与人为善。理解他人有一个最简单、也是最成功的方法,那就是“将心比心”,“由此观彼”。站在他人的角度看一看世界,看一看问题。从于获得对他人的理解,对整个社会的理解。理解,它也是相互的。要想得到别人的理解。首先自己必须学会理解别人。当你埋怨得不到理解时,你是否想过自己有没有做到理解他人,宽容他人。比如当你和一个同学发生冲突时,你可能满脑子对他的不满,满脑子都是你的道理,可是,如果你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如果我是他,他会怎样想? 如果你不理解你的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做?那么,请你站在老师的角度想一下,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的情绪是什么?他的思路是什么?

如果你对家长不满、不理解,那么你可以想一想,他的角度到底是什么呢?我爸爸为什么要这样说话,要这样对待我?我妈妈为什么要这样说话,要这样对待我?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一下,你就会特别明白。

明白之后,你就获得一点调试彼此关系的智慧 (活动: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学生回答) (小牛的故事)谈谈你从故事中明白哪些道理?为什么父子俩都拉不回那头牛,而妈妈却能轻易地拉回来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爸爸和儿子只是站在自已的角度来考虑,觉得太阳下山了小牛就该回家了,可是小牛却没有这个概念的,而妈妈是站在小牛的角度上来考虑的,可能小牛想妈妈了,肚子也饿了,所以妈妈的方法才能将小牛拉回来。人与动物的关系也是一样,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

达到理解需要积极的沟通:学会主动的接近、坦诚的交流、细心的领会 (出示:我思我行)题目,(学生回答)

结语:我的感悟(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人理解,何不先去理解他人,以尊重和善意积极地去与人交往,在这个过程中也就会得到自己所渴望和追求的东西,获得交往的快乐!) 教学反思:

整体教学设计一般,有点枯燥。思品课的教学需要材料,本节课材料虽多,但是都不是很典型,而且光靠教师讲授似乎效果不是很好,但是在课堂上参与的东西又是很有限的,怎么样去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还真的值得反省一下,比如一开始要跟学生说清楚,为什么要跟他们讲学会理解,感觉一段文字的堆砌效果就不好,但是材料有限,应该学会去寻找一个突破口。

3.1《宽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培养宽容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宽以待人,能将心比心,体谅别人,检讨自我 教学重难点:

重点:怎样才能避免和别人发生纠纷的技巧 难点:宽容不是纵容要有原则性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弥乐佛。弥乐佛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呢?一个是肚子大,还有一个就是永远都这么乐呵呵的,他笑什么呢?这么大肚子装的是什么啊?(出示对联)横批就是(宽容) 新课教学:

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幅画面(图片)大海、天空都十分广阔无垠,在这么雄伟壮观的大自然面前,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心胸开阔。在神奇的大自然面前,我们所有的烦恼、仇恨、名利、荣耀都显得那么渺小,我们又何必为它而耿耿于怀呢?所以我们都需要学会宽容,学会对生活中的某些东西不要过于执着,学会释怀。那么人能做到嘛?人的度量有多大呢?(出示图片:雨果说)我们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当人们真的能够做到宽容,这一切都不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是宽容,为什么要学会宽容呢?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分析下面的故事。

第一,唐太宗。从这则故事里面,你体会到宽容是什么?宽容使人们学会对他人给予信任,这种信任,对于唐太宗而言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古往今来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都有着恢宏的气度,因为只有为人宽容,才能接受和倾听别人的意见,也只有宽容的人才能够交到更多的朋友,在困难时得到帮助,因此才能成就事业)第二个故事,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们才算是一种宽容呢?(能接受、容纳新事物、新观点)对于这些新生的事物或思想,或理论,我们为什么要宽容(因为如果不宽空,对他们的实验,失败一味地嘲笑,讽刺甚至打击,那么社会就很难再有进步和创造)所以伟大的创造成果需要在充满宽容的精神环境中才能发育出来;对他人的缺点、过失不予追究;对他人的误解泰然处之,通情达理;不强求对方理解自己,而是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诚交心,学会忍让。这些都是宽容的表现,那这样的宽容有什么作用呢?(使得不同个性,心态的人能够在一起和平共处)如果我们在处世时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动不动就与人大动肝火,还怎么与人和谐共处,更别提合作了。所以,由此可见,宽容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它是一种气度,一种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也是一种智慧,看透了社会人生后获得了这种从容与自信,一种境界。什么是宽容呢?(打出图片)

遇到下列事情该怎么办?(学生回答)

1、骂他,今天老师要教会你们宽容啊,遇到这样的情况,能不能先学会控制一下自已的情绪呢,当可能发生冲突的时候,学会迅速地改变思考的角度,比如:这人是不是有急事?他是不是不大会骑车等等,这样转念一想,你可能就会烟消云散了。但是

2、

怎么办?打嘛?各位各位,谁碰上这种事情都想狠狠上去揍两拳中踢两脚,不过,先不说打不打得过,今天咱们学会宽容,遇到这样的时候,请千万也要控制好自已的情绪,不妨学着在内心世界里迅速提升自已,即暗暗告诉自已,必须在这种时刻向众人显示出风度和能耐以“人格”为支撑,以境界为天地

3、第三,千万别忙着反驳人家,你总得先搞搞清楚,人家到底说得对不对?你是不是真的有,如果有,我想你不该发火,反而该谢谢他,成长的过程就是这样不断学习着长大的嘛,帮你正确认识了自已,而如果他纯粹是胡说,那我相信这个时候沉默则是最好的方式,因为这即显示了你的风度,所有人都会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自有人评说。

4、据说可以告上法庭,有没有人会为此告你老妈?学会从理解和宽容的解度出发,不妨试试沟通一招,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因此如何来培养自已的宽容精神,芸芸众生,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看到自已的弱点,不足,才可能对不同意见保持谦虚的态度,才能扬长避短,当别人指出你的不是的时候,先不要只想着反驳人家,急着和人家发火,急着去争一个面子,想想他说的是不是对的。 需用要不断求知,“智者能容”越有智慧的人越是胸怀宽广,你看看农村里那些泼妇,他们为什么骂街,有时候还不就是没文化,而且骂来骂去就那几句没水平的话,真正的骂人,那是不能带脏字的。“人越蠢,越争吵,越发怒”。宽容良好的气质的表现。要注意控制自已的情绪。遇到事情时千万小心你的第一反应,你看,争吵,输了还是赢了,把别人的话击得千疮百孔,但是你伤了他的自尊,他会怨恨你的胜利。所以,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时,先听为上。让对方把话说完,要欢迎不同的意见,还要努力寻求相同之处。 辩析题,怎样正确认识宽容呢?宽容并不是说那我就放弃我的想法,跟着你的想法去吧,要保持独立思考和主张,也不是纵容,(举例对日本人)。最后“阅读与感悟”。 《让世界充满爱》作为结尾 教学反思:

这节课首尾都做得相当不错,开头用的几则材料能够鲜明地反映本节课的中心思想,特别是雨果的话,以及最后的FLASH,在这种时候的播放就有点煽情,学生确实也略有所心动,这是很明显的。但是中间的教学设计一般般,只能说在思路上还算清楚,但没有什么可取之处,而且本来就很平平的东西,语言上如果幽默感不多增加一些,更能让学生都听睡过去,所以,要加强这方面的自身的素质。

第16篇:理解与宽容

3.1理解与宽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理解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他人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 教学重难点:怎样才能做到理解他人 教学方法:常规教学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教材P58 小苏的苦恼

学校运动会快要举行了,爱好体育的小苏劲头十足的报名参加好几个项目,他还主动协助体育委员组织同学们训练集体项目。

可是,他的同桌小丁却对别的同学说,小苏多管闲事,他做这些事都是为了出风头。

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⑴如果你是小苏,你会怎么做? ⑵我们平时同学相处中还发生哪些类似的事情? 师:刚才所说的这些事情都是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事情,也常常会给我们带来烦恼和困惑,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就像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那样需要我们用理解和宽容去处理。

2、学生自读课本提出问题,教师归纳补充,出示自探提示 ⑴为什么说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 ⑵什么是理解他人?

⑶怎么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解他人? ⑷“善解人意”体现了什么态度?

二、解疑合探

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教师总结。 ⑴为什么说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 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

社会是由千差万别的个人组成的。如果人们之间没有相互理解,差异就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就可能变成无休止的战场。显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能缺少人与人的沟通、互助、合作。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人渴望的,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

⑵什么是理解他人?

理解他人,就是超越狭隘的个人经验和好恶,以开放的胸怀去体察他人的处境、感受和想法,从而消除误解与隔阂,造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⑶怎么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解他人?

(1)尊重是理解的前提。当我们懂得尊重别人的独立人格,尊重别人的个性、意愿和选择,我们就能抱着积极的态度去理解别人与自己的不同看法、要求和行为方式。

朋友不赞同你的意见,与你意见有分歧——尊重(人格、个性、意见、选择) 每个人都有自我价值保护的倾向,对于威胁自己自我价值的人,人们有强烈的排斥情绪。卡耐基提醒我们,应该避免指责对方,当发现别人明显的错误时,应用支持别人的方式证明自己的观点。用卡耐基的话说,就是“要比别人聪明,却不要告诉别人你比他聪明”否则,会使别人很反感你。

(2)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只有满怀善意才可能做到设身处地,超越自己的主观感受,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体谅对方的心情,理解对方的行为,明白对方的需要。

同桌的墨水不小心溅到你的衣服——善意(以友好的态度体谅别人的处境和感受。)除了尊重别人,还要做到与人为善。理解他人有一个最简单、也是最成功的方法,那就是“将心比心”,“由此观彼”。站在他人的角度看一看世界,看一看问题。从于获得对他人的理解,对整个社会的理解。理解,它也是相互的。要想得到别人的理解。首先自己必须学会理解别人。当你埋怨得不到理解时,你是否想过自己有没有做到理解他人,宽容他人。比如当你和一个同学发生冲突时,你可能满脑子对他的不满,满脑子都是你的道理,可是,如果你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如果我是他,他会怎样想? (3)达到理解需要积极的沟通。相处中努力做到主动的接近,坦诚的交流,细心的领会。

老师批评你上课不认真,你觉得冤枉——善意、沟通(主动接近;坦诚交流;细心领会。)如果你不理解你的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做?那么,请你站在老师的角度想一下,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的情绪是什么?他的思路是什么?

如果你对家长不满、不理解,那么你可以想一想,他的角度到底是什么呢?我爸爸为什么要这样说话,要这样对待我?我妈妈为什么要这样说话,要这样对待我?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一下,你就会特别明白。明白之后,你就获得一点调试彼此关系的智慧

⑷“善解人意”体现了什么态度?

满怀善意、细心体贴、主动理解他人的态度。

三、质疑再探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还有哪些疑问?请大胆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四、运用拓展

1、结合身边的社会现象自编一道习题

2、教师编题:

⑴要做到理解,首先要尊重。尊重表现为(

) A、尊重他人的独立人格 B、尊重他人的个性和选择

C、承认人际交往中双方的平等地位 D、对他人的一切行动表示认可

⑵在中国文化中“善解人意”是一个美好的成语,它体现了满怀善意、细心体贴、主动理解他人的态度。下列不能体现“善解人意”的行为是(

A、同学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家境贫寒的小王同学捐款治病 B、小云经常组织同学们去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

C、小易的母亲失业了,心情不好,小易常常安慰妈妈,帮妈妈做家务 D、考场上,小李因担心同桌考不好会被其父母责骂,偷偷把答案传给同桌 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收获 教师总结

(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人理解,何不先去理解他人,以尊重和善意积极地去与人交往,在这个过程中也就会得到自己所渴望和追求的东西,获得交往的快乐!)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培养宽容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宽以待人,能将心比心,体谅别人,检讨自我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怎样才能避免和别人发生纠纷的技巧

2、难点:宽容不是纵容要有原则性 教学方法:常规教学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出示或说明图片:弥乐佛。弥乐佛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呢?一个是肚子大,还有一个就是永远都这么乐呵呵的,他笑什么呢?这么大肚子装的是什么啊?

出示对联: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横批就是:

理解宽容

“宽容”都是宝盖头,可见都是宝贝。“宽”下面,是草字头和“见”,也就是说象杂草一样的看法都允许并存。可是我们往往连一种异见都无法包容,何况更多乎?“容”是两个“人”和一个“口”,就是你说你的理,我说我的理,不妨求同存异,但我不会不让你没有说话的权利。所以生活不能没有宽容(板书)

2、学生自读课本提出问题,教师归纳补充,出示自探提示 ⑴宽容的含义? ⑵宽容有什么重要意义? ⑶如何正确理解宽容? ⑷怎样培养宽容精神?

二、解疑合探

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教师总结。 ⑴宽容的含义?

宽容,就是以一种谅解和包容的心态和行为去对待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与自己不同的性格和志趣,甚至是别人的过错和冒犯,达到人与人的多样化的共处与合作。

⑵宽容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宽容才能共处

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的家人为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弄得不可开交,写信让张英利用职权摆平这件事。张英提笔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到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让出三尺,结果形成了“六尺巷”,一时传为佳话。

有宽容才有相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会宽容,是我们处世的需要。“宽以待人”,“宽大为怀”这是中国的古训,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求得更好发展的要求。如果社会缺乏宽容的精神,人人都“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就会陷入永无休止的怨怨相报之中,社会生活就不会安宁。(结合宽容和社会进步)

(2)有宽容才有创造

比如: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时广受非议,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前受尽人们的讥讽,达尔文撰写《物种起源》时广受攻击„„创造意味着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必须经过探索、实验,免不了错误、失败。创造者的行为、看法常常显得与众不同,甚至不可思议。如果人们对这些与众不同者不予以宽容,对他们的实验、失败一味地嘲讽、打击甚至扼杀,那么社会就难以有创造,有进步。伟大的创造成果需要在充满宽容精神的环境才能发育出来。

(3)宽容才能成就事业。

有位老师发现一位学生上课时时常低着头画些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呲牙咧嘴的自己。如果这时老师面对学生的恶作剧大发雷霆然后狠狠批评他,试想结果又会怎样?

老师没有发火,只是憨憨地笑道,要学生课后再加加工以画得更神似一些。而自此那位学生上课时再没有画画,各门课都学得不错,后来他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学会宽容,是成就事业的需要。只有为人宽容,我们才能倾听和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我们的思想才会愈加成熟,才能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的人,都有恢弘的气度,这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⑶如何正确理解宽容?

宽容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主张,为了一团和气,一味迎合别人。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同时,容纳别人合理的意见,和而不同,既维护个人创造性又保持集体合作,是和谐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⑷怎样培养宽容精神?

①培养宽容精神需要正确认识自己。 要看到自己的弱点、局限性、对不同意见保持谦虚的态度,才能扬长避短。

培养宽容精神需要不断求知 。“智者能容”“大度能容”,柏拉图说:“人越愚,越争吵,越发怒”。

宽容是良好修养和高贵品质的体现。

培养宽容精神要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 在与人共处中,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以避免争吵和冲突,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表现。

如何来培养自已的宽容精神,芸芸众生,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看到自已的弱点,不足,才可能对不同意见保持谦虚的态度,才能扬长避短,当别人指出你的不是的时候,先不要只想着反驳人家,急着和人家发火,急着去争一个面子,想想他说的是不是对的。需用要不断求知,“智者能容”越有智慧的人越是胸怀宽广,你看看农村里那些泼妇,他们为什么骂街,有时候还不就是没文化,而且骂来骂去就那几句没水平的话,真正的骂人,那是不能带脏字的。“人越蠢,越争吵,越发怒”。宽容良好的气质的表现。要注意控制自已的情绪。遇到事情时千万小心你的第一反应,你看,争吵,输了还是赢了,把别人的话击得千疮百孔,但是你伤了他的自尊,他会怨恨你的胜利。所以,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时,先听为上。让对方把话说完,要欢迎不同的意见,还要努力寻求相同之处。

三、质疑再探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还有哪些疑问?请大胆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四、运用拓展

1、结合身边的社会现象自编一道习题

2、教师编题

遇到下列事情该怎么办?(学生回答)教参p177

1、对父母如何做到理解与宽容

2、面对同学的不是,如何做到理解与宽容

3、怎样对待同学的误解

最后,时间允许的话看下p61阅读与感悟 或布置一些习题。 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收获 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第17篇:对于售前工程师岗位职责的认知

对于售前工程师岗位职责的认知

从上世纪末开始,随着IT产业产品选择面变得更加宽泛,用户对于产品开始有了自己的需求,这时,特别是当产品和用户需求脱节时,销售人员的工作就不好做了。于是,我们进入了“解决方案”的时代,“卖产品”不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只有对用户的需求做出反应才是真正的产品,就出现了Presales Engineer即售前工程师这一职务,是专门负责对用户需求提供建议或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的技术岗位。

售前工程师的基本职责是:

1.负责组织项目技术方案的编写、标书的准备、讲解及用户答疑等工作;

2.配合客户经理完成与用户的技术交流、方案宣讲、应用系统演示等工作;

3.配合业务部等其他部门做好用户沟通、需求反馈、技术协调等工作;

4.配合市场人员完成应用系统演示、产品资料撰写等工作;

5.配合做好与合作伙伴厂商的技术交流;

6.对行业、市场、用户需求、竞争对手等方面定期提出分析报告,为公司的市场方向、产品研发和软件开发等提供建议。

售前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招投标前与用户的接触,以及项目招投标活动的过程描述。

作为一名售前工程师,在招标开始前要和用户做好技术上的交流和沟通,了解用户的组织结构、信息化现状及现有设备情况,其在项目上的需求,对系统架构、平台和新技术的偏好,引导客户到本公司的技术思路上,让客户对公司有兴趣,初步分析哪些用户可能是以后的招标评委,抓住那些对项目有决定权、影响大的用户的想法,留意他们对项目感兴趣的地方,以便在之后的投标过程中有针对性。而在招标开始之后,售前人员要根据招标书的要求,并结合前期与用户的交流情况,编写投标书,“投其所好”,并注意报价、核心技术等内容的保密性。之后在投标会上,进行产品演示,做好技术、商务上的讲解和答疑。在投标成功后,还要参与起草项目商务合同和技术协议书,签约后协助做好项目的实施与维护。

同时,售前人员也应跟踪和了解竞争对手情况,熟悉行业产品,了解同类产品的现状,分析对手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可能特点,并结合自己的技术实力和项目投资规模,找到或提出比对手有新意的、更能吸引客户的系统亮点。

综上,要求售前人员具备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两方面的素质,掌握基础理论,重视技术和产品,特别是对于金融事业部的售前工程师,除了要拥有优秀的文字撰写能力、演讲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熟练应用文本和图形编辑器,熟悉招投标程序之外,还要熟悉金融、IT、通信等行业及其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肯吃苦,有进取心与事业心。

跟做程序员不一样,售前人员每天面对的不是死气沉沉的代码,而是活生生且善变的人,用户不知道我们的想法,就会通过我们的行为来判断我们的为人,售前做人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用户接受公司产品的程度,所以,“做售前要先做人”,增加自己的个人魅力。

售前人员是项目开发人员与业务销售人员的桥梁。在业务销售人员眼中,售前人员扮演的是技术人员或技术专家的角色;而在项目实施中的开发人员眼中,售前人员是专注技术的销售人员;在用户眼中,售前人员是代表公司技术水平的技术专家。

一名售前工程师,时时刻刻都应怀揣激情,冷静思考,“讲学习,讲正气,讲政治”,做到“能说会做,能写会练”,将自己的能力运用到工作中去。

第18篇:工程质量管理岗位职责认知之见解

质量主管岗位职责认知之见解

一、质量管理的认知

建设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建设工程的适用性和项目建设的投资效益,同时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是施工企业信义和企业品牌的根本。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有效控制,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

施工质量是整个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参与工程施工各方都对施工质量控制负有相应的责任,其中施工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

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1、施工质量管理中公司组织,领导,部门经理为主导。

2、施工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础知识。

3、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4、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5、施工质量事故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6、施工质量政府监督职能和实施。

二、总公司工程管理部质量主管岗位职责

1、负责在建工程质量管理,在建工程质量抽查和巡查。

2、负责对个项目体质量员的工作指导、检查和考评。

3、负责督促各项目体制定质量计划管理办法、工程质量检验管理办法、不合格品控制管理规定、纠正措施管理办法、预防措施管理办法。

4、负责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

5、负责督促项目体对创优工程质量标准的控制,指导和创优申报质

1 量收集、整理。

6、负责各个工程关键节点的自检。

7、参加质监站的验收。

8、负责对各劳务分包施工质量的评定。

9、每周上报部门经理各个工地质量检查情况。

10、负责检查监督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资料。

11、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对项目质量岗位人员的工作督促、检查、指导。

12、负责国家质量标准,规范、规程、质量文件收集和更新。

13、完成部门经理安排的工作。

三、各项目体施工现场各岗位职责

(一) 项目经理的管理职责

1、对所承担项目的工程质量全面负责,在项目上认真贯彻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保证质量体系文件在本项目部的有效运行,全面履行工程承包合同中所规定的各项责任,确保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

2、负责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各职能部门对本项目的工程质量进行策划、制定项目质量目标,明确项目质量管理,执行验证等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3、负责建立项目组织机构和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安排,并规定其职责范围;

4、负责本项目部接受质量体系审核的准备工作,参加管理评定;

5、负责工程项目人力、物力、机械设备的调配和管理,合理组织施工,对项目工程质量负主要领导责任,对质量有奖罚权;

6、指导工程部对合格施工队伍进行选择评价,负责组织对合格施工队伍的管理;

7、负责在项目上组织实施《采购工程程序》、《工程分包方评定工作程序》等有关程序。

8、负责本项目资源的组织、配置,根据授权进行项目的经营决策,制定项目管理文件,组织竣工验收、交付。

9、负责本项目团队制定质量目标,建立质量管理计划、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责任人:

(二) 项目质量经理(质量员)的管理职责

1、协助项目经理实施公司质量方针、项目部质量目标、及项目质量保证计划,参与组织工程质量策划,对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直接对项目经理负责;

2、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的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工艺规程、质量标准,严格执行国家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确保项目阶段质量目标和总体质量目标的实现;

3、领导项目部建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主持项目的质量工作专题会议,形成书面的整改意见,并负责监督整改;

4、组织人力物力资源的活动,分析质量情况,在施工过程的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及时协调和处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制定预防、纠正与改进的质量措施;

5、负责指导施工材料、半成品的检验、试验和管理,落实工序隐检,组织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6、负责督促施工队落实“三检制”,组织项目部定期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参加上级的质量标准检查及现场的经验交流;

7、负责与质监站的工作联系,负责与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质量工作协调,协助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组织好竣工验收工作;

8、负责组织、主持召开工程质量会,对质量有奖罚权;加强对各专业分包单位的质量检查和监督,确保各专业分包单位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并定期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提交工程质量情况报表;

9、负责将项目质量目标的进行分解落实,并监督实施,加强过程控制和日常管理,保证项目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行;

10、负责实施过程中工程质量的质检工作,加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控

4 制,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部位行使“一票否决权”,并要求限期整改;

11、负责工程创优和评奖的策划、组织、资料准备和日常管理工作;

12、负责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向业主提交工程质量合格证明书,并提请业主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13、负责组织监督检查工程施工劳动合同的实施执行;

14、负责审核、并签字确认各分包施工队组月结算工程量的实际完成情况及实体质量情况,对于达不到要求或不符合实际者,有权对其进行合理处罚,甚至不给予结算。

责任人:

(三) 项目生产经理(施工员)的管理职责

1、负责参与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各类施工技术方案、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环境管理计划;

2、负责编制工程施工生产计划(网络计划图)及横道进度计划图,并保证生产计划的实现,负责组织生产,协调各工种的配合,合理调配资源,安排各工序、各工种之间的衔接,并及时为交叉作业工程提交工作面;

3、协助项目经理实施公司质量方针、项目部质量目标、及项目质量保证计划,对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

4、负责组织施工生产的配合、调度工作,及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保证生产计划顺利进行,并按合同要求完成施工任务;

5、负责将每月工程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对任何的延误进行原因分析,提出补救措施;

6、负责在项目组织中实施《质量计划控制工作程序》;

7、负责对总承包范围内各专业施工队伍对工期进度、质量控制、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成品保护等工作进行综合管理;

8、负责结合进度计划及其保证措施,对资源投入、劳动力安排、材料设备进出场等问题提出计划;

9、负责现场施工的管理控制工作,与项目质检部门联系已完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批质量验收工作。

责任人:

(四) 项目技术负责人的管理职责

1、负责监督落实国家与行业的各种技术文件、规范及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在本项目的实施;

2、参加项目质量策划;

3、负责组织、编制、审批项目部的质量保证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和各项施工方案,并监督执行;

4、根据项目质量情况,进行分析、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5、负责在施工中对本项目的技术、质量、测量、试验工作进行管理,对项目质量检验计划和项目试验计划进行有效性及可行性审核;

6、负责改革和推广新技术;

7、组织技术及施工人员审图,参加图纸会审,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主要施工方案;

8、组织一般质量事故评定,并负责质量问题的纠正措施情况和进行验证;

9、负责收集整理保存建档相关的技术资料、文件图纸;

10、负责项目部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工作;

11、负责对本项目部检验和试验状态进行监督管理检查;

12、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重大设计变更;

13、负责在工程施工中的原始资料、文件的积累。

责任人:

(五) 项目质量员的管理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公司质量部下发的各项文件,以及项目部质量体系文件,项目质量保证计划,负责健全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2、按国家施工规范与标准、及广州市有关规定,独立行使质量检查、监督权;

3、做好质量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手续;

4、协助有关生产管理人员,做好日常质量检验和评定;

5、填好各分项工程的质量自检表,并做好自检质量等级评定工作;

6、向技术部门资料员定期送交完整的已签资料手续;

7、监督检查各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执行质量计划情况;

8、落实工序隐检,负责核定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9、督促施工队落实三检制,组织项目部的工程质量检查;

10、负责办理工程开工报告,施工许可证等有关事项;

11、负责向监理工程师呈报日进度报表,周进度报表;

12、参加一般质量事故分析,监督检查措施实施情况,并进行验证;

13、组织对已施工完毕的项目进行自检复核;

14、负责监督检查工程质量,并做好相关记录;

15、协助生产经理及质量经理做好其他的质量控制工作。

责任人:

(六) 项目栋号长(施工段长)的管理职责

1、协助生产经理、质量经理及其它质量管理人员做好项目中实施的各项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2、对自己负责的栋号楼的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综合管理,并对本栋号楼的施工质量负直接责任。

责任人:

9

(七) 项目测量员的管理职责

1、负责配合技术及生产部门做好所有的工程测量工作,保证测量结果的科学合理、真实可靠、准确及时,为项目组织施工生产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2、负责按施工规范要求编制切合工程实际的工程测量专项方案,并交给技术负责人审核其合理性、可行性及可操作行后认真执行;

3、负责做好工程施工的定位放线工作,提供准确无误的各种施工标志(线、标高);

4、负责建筑物测量复核:测量定位要有引测依据,并能反映整个定位过程(标出引桩、轴线桩、控制桩位置及距离),不得以局部总平面图代替测量图;标高引测后的临时水准点位置及标高要求在图中标出(原始水准点情况亦加以说明);测量后的复核结果图及文件要由设计、业主或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签字盖章确认;

5、负责施工期间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除设计规定外,在建筑物上每8~12米设置一个沉降观测点,对于高层建筑,基础完成后测得初始数据,每层结构完成后观测一次,至竣工前观测一次,竣工时整理观测数据并绘制沉降曲线;对于多层住宅,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每层结构完成后观测不少于一次,主体结构封顶后,沉降观测每2个月不少于一次,至竣工前观测一次,竣工时整理观测数据并绘制沉降曲线;竣工后移交给业主委托的专业测绘公司继续跟踪观测,直至建筑物沉降相对稳定为止。沉降观测所使用的测量计量器具要求附加状况说明;

6、负责对施工班组的测量及配合工作进行正确的指导、校正、评定和验收;

7、负责正确使用和妥善爱护、保养好测量仪器。

责任人:

(八) 项目试验员的管理职责

8、负责配合技术及生产部门做好材料检验和试验工作,保证测量结果的科学合理、真实可靠、准确及时,为项目组织施工生产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9、负责按施工规范要求编制切合工程实际的试验计划,并交给技术负责人审核其合理性、可行性及可操作行后认真执行;

10、负责按工程施工进度,及时收集、整理原材料合格报告及试验性质保资料;

11、负责按规范要求重点做好以下试验工作:砂浆试块抗压试验报告、砂浆强度的验收评定、混凝土坍落度检测、混凝土试块抗压试验报告、混凝土试块抗渗试验报告、混凝土强度的非统计评定、主要结构混凝土强度的数理统计评定、混凝土(砂浆)级配通知单、其他材料(钢材、粗细骨料、沥青、水泥、预应力张拉、钢筋连接、砂浆垫层、回填土、砖、玻璃幕墙等)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责任人:

(九) 项目材料负责人的管理职责

1、负责监督检查并参与对材料供应方的评价选择和变更,建立材料供应方名录,确保工程材料采购工作处于受控状态;

2、负责组织项目材料采购策划,编制物资月度采购计划,对进场和在场材料的质量、规格、数量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及时收集所购物资的质量证明和试验报告;

3、负责组织对进场材料进行验证,监督检查物资的标识及可追溯性的标识记录;

4、负责组织对进场材料进行验证,并上报监理,对业主所提供的物资建帐监控;

5、负责组织对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搬运和贮存;

6、负责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与监理工程师办理申报、审批报表等签认手续;

7、负责按时向上级主管上报有关报表和资料,定期组织自检项目部材料管理方面的工作落实情况;

8、按计划经济合理地组织好所需材料的采购及定货业务活动,保证所购材料的质量,确保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9、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和仓库管理,严把验收关,严禁不合格物资进行进入施工现场;

10、加强定额用料管理,实行限额供料,抓好施工用料的节约,监督材料使用,使材料成本消耗在最低标准上;

11、加强周转材料的管理,实行统一租赁,制度化、标准化;

12、负责做好材料人员的专职工作:计划供应、外场管理、料帐管理、内仓管理等。

责任人:

(十) 项目各专业工长的管理职责

1、负责组织实施工程施工生产,认真贯彻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顺序、施工方案、各种施工规范与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2、负责监督施工队伍完成本工种定额项目及合同的全部工作内容,对本工程工种劳务队伍材料消耗量负连带责任;

3、负责工程各个时段的计划使用材料、主要机具设备和劳动力的种类和数量报表;

4、负责仔细看图,参加图纸会审并做好记录;参加设计交底,就分部分项施工等问题与设计方交换意见;

5、负责在每个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接受项目技术负责人的技术交底,并对施工班组作书面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材料要求、施工机具、作业条件、操作工艺、质量标准、成品保护、和应注意的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的问题);

6、协助项目技术负责人办理各阶段的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单的记录及签证;

7、负责根据工程进度及时提供准确的翻样加工单、用料计划表;

8、负责根据工程进度及时进行模板工程技术复核,复核内容包括:钢筋、模板、现场预制桩模板、委托外加工的加工单(购配件、门窗、预埋件等);梁柱墙板、楼梯、屋架的模板尺寸;模板配置图、大模板翻样、钢筋翻样加工图等;

9、负责对施工班组的工作进行正确的指导、校正、评定和验收;了解和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提出合理的节约方案,杜绝现场浪费现象的发生。

责任人:

第19篇: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

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看不到自我的不足,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就会产生自卑,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导致工作的失误。因此,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自我评价是自我认知的过程。就我们大学生择业而言,自我评价是大学生择业意识从“我想干什么”的幻想型转变到“我能干什么”的现实型上来的过程,也就是实现择业知、行、意统一的问题。自我评价是以自我作为客观对象,但同时又受到其本身择业观念的影响,因此自我评价仍需要处理好主客观的统一问题。自我认知是自我评价的结果,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自我的需要、兴趣、态度、价值观、能力、气质、性格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认清自己的职业适应性。

我们从自己所熟知的人的经历中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有的人在大家看来可以或本应该事业上获得成功,但却事与愿违,恐怕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可事实他失败了。 1

如果分析原因的话,除了其他各种因素以外,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将才干用错了地方。相反,那些成就大业者,他们往往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并非比别人更聪明、更能干;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就是他们不仅发现了自己的长处,并且还懂得善于利用和发挥自己的长处。

在美国,有一个关于成功的寓言故事,一直被职业经理人广泛流传。它取自名为《飞向成功》的畅销书,作者之一便是唐纳德·克里顿博士。这个寓言故事讲的是:为了像人类一样聪明,森林里的动物们开办了一所学校。学生中有小鸡、小鸭、小鸟、小山羊、小松鼠等,学校为它们开设了唱歌、跳舞、跑步、爬树和游泳5门课程。第一天上跑步课,小兔兴奋地在体育场地跑了一个来回,并自豪地说:“我能作好我天生就喜欢的事” !而看看其它小动物,有噘着嘴的,有沉着脸的。放学后,小兔回到家对妈妈说,这个学校真棒!我太喜欢了。第二天一大早,小兔蹦蹦跳跳来到学校,上课时老师宣布,今天上游泳课。只见小鸭兴奋地一下跳进水里,而天生恐水、不会游泳的小兔傻了眼,其它小动物更没了招。接下来,第三天是唱歌课,第四天是爬树课„„ 学校里的每一天课程,小动物们总有喜欢的和不喜欢的。

这个寓言故事诠释了一个通俗的哲理,那就是“不能让猪去唱歌、兔子学游泳”。要成功、小兔子就应跑步,小鸭

子就该游泳,小松鼠就该爬树。

诺贝尔奖获得者无疑都是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士,总结其成功之道,除了超凡的智力与努力之外,他们在职业生涯设计中把握住了关键的一条,就是根据自己的长处决定终身职业。

成功者的成功事实向我们证明: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中,如果你能根据自身长处选择职业并“顺势而为”地将自己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就会事半功倍、如鱼得水;如果你像让兔子学游泳那样选择了与自身爱好、兴趣、特长“背道而驰”的职业,那么,即使后天再勤奋弥补,也是事倍功半,难以补拙。因为,才干是一个人所具备的贯穿始终,且能产生效益的感觉和行为模式。它是先天和早期形成的,一旦定型很难改变。而优势,通俗的说法是一个人天生做一件事能比其他一万个人做得好。每个大学生都应该知道自身的优势是什么,并将自己的生活、工作和事业发展都建立在这个优势上,这样方能成功。

陈景润在数学研究上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但他却当不好一名中学数学教师。陈景润的成功,在于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研究专长。而我们将来就业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与了解和发挥自己的长处成正比。

自我认知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将来的工作定位以及自身的满意程度,所以要想成功地完成自己的择业目标,就必须

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

第20篇:浅谈认知与翻译

摘 要: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交际活动。世界各地的人通过他们各自的方式来认知这个世界,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作为人类认知基因内化的一个部分,是人的智能活动之一,是认知过程的产物,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体现。无论是哲学家、心理学家还是语言学家,都愈来愈重视语言与认知的内在联系。的翻译是一个动态的阐释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完全对等的,译文从来不是唯一的,相同的文字,对于不同的译者,可能会“激起”不同的感受。因此译文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有的只是无限的接近。不同人,由于生活经历不同,观察视角不同,侧重点不同,从而产生的译文也不同。

关键词:翻译; 认知; 经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翻译本质上是各种文化和地区之间的一种交流和沟通。也是人们认知世界,尤其是其他文化的一种方式。

《圣经》中的创世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洪水消落之后,诺亚的子孙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当时天下的人都将同一种语言。后来,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讲各自的语言。

语言的隔阂阻碍了人类的交往和文化的交流,同时也阻碍着文明的发展。而翻译则是人类沟通和交流的终于活动之一。

西方翻译的起源在与对《圣经》的翻译和传播,而中国的翻译历史最早则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佛经的传播和扩张。翻译从一开始就和文化密不可分,翻译活动通过语言和文字向外传播本民族的文化并引进异域的文化,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可以说,如果缺少了翻译活动,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谈翻译就不可避免的要谈到文化。正如王克非先生所说,无论怎样定义,归根结底,“文化是理性人类创造的物质价值精神总和,具有时间、空间意义,这个最根本的特性应是趋同的认识。”

认知(cognition)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最初起源于拉丁语,指的是人获得知识或学习的过程,即“人感知世界和对世界的万事万物形成概念的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验”(张辉,祝良,1999)。

认知科学表明,人的知识和经验以图像的形式储存在人脑的长期记忆之中,每个图式由数目不等的空位组成。每当感官记忆输入了某种信号时,认知机制中的记忆搜索功能就会自动在长期记忆中激活属于该图式的空位,最终激活整个图式。认知是由记忆中的图式作用于未知实现的。因此,在语言交际中,新的话语必须以某种方式激发相关认知领域中的其它认知结构,理解才能达成。

人类具有相同的身体构造和感知器官,面对着相同的物质世界,具备相同的感知、认知能力,因此一定能够获得相似的概念结构。人类的认知心理共性促成了语言形式上的共性,各种语言之间之所以能够交流、翻译,正是以这种共性为基础的。

翻译活动则具有跨语言、跨文化的性质。认知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活动。翻译则是一种运用两种语言进行的跨民族的认知活动。

语言作为人类认知基因内化的一个部分,是人的智能活动之一,是认知过程的产物,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体现。无论是哲学家、心理学家还是语言学家,都愈来愈重视语言与认知的内在联系。翻译处理的不仅仅是语言,更重要的是体现语言所反映的世界。综观整个翻译过程,翻译能力首先是译者认知能力的展现,译者依靠自己对世界的体验来理解原文及其所反映的世界。翻译能力是以译者本身的经验和认知活动为基础,以分析原文和重建原文功能的能力为核心,并包括译者的知识能力、创造能力、文化能力、交际能力和自我约束等能力。语言认知研究的纵深发展同时又触发了把语言作为对象的翻译研究的新变化。翻译研究超越了传统的译学理论,开始深入研究翻译过程的主体认知问题,也就是从认知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翻译范畴下的各种翻译现象及其本质。翻译的认知研究,一方面是指以认知为出发点对翻译问题进行探讨,同时更为重要的则是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术语来对各种翻译现象进行解释,从而发现翻译过程中最根本的规律。

双语转换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无论是对原语文本的理解还是对译语文本的产出,都要受到认知主体心理表征的制约,可以说是认知的制约。

翻译的首要步骤是理解。只有充分读懂原文的意思,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翻译。

译者首先是读者,他要深深的,细细的体会原著文字所描绘的场景或是意境,自己体会了,然后再表达出来,有些人,可能在初级的体会阶段就没有能领悟到原作的意思;好一些的人,可能体会到了原意,却不能完好的再输出或是表达出来。

翻译的前提是正确理解原语,译者关键是靠寻找最佳关联,推断出语境。关联理论认为,对语言的使用有两种方式:描述性使用和解释性使用。翻译是对语言的解释性使用。在语言的解释性使用中需要注意的是原语和表达该话语的语句之间应该存在一种解释性相似。两个话语的解释性相似程度越高,所共享的明说和暗含意义就越多。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交际活动。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把翻译看作是一个对原文进行阐释的动态的明示—推理过程。

岗位职责认知与理解
《岗位职责认知与理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