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里仁篇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2:11:51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第三章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此句须反复诵读,方能真正体悟圣人之殊胜意。“仁者”是儒家价值的中心,人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是士君子的成人之路,也是人性自觉、自尊的必然选择。贤人、圣人、天人构成了儒家价值的果位次第,层层递进。发什么心,成什么果。

孟子说过一段话:“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不同。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假定这里有个人,他对我蛮横无礼,那君子必定反躬自问:我一定不仁,一定无礼吧,不然的话,他怎么会对我这样呢?如果反躬自问是仁的,是有礼的,而那人仍然蛮横无礼,君子必定再次反躬自问:我一定不忠吧?如果反躬自问是忠的,而那人仍然蛮横无礼,君子就会说:‘这人不过是个狂人罢了。这样的人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而对禽兽又有什么可责难的呢?’……”

如此看来,“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自有大义在那里,大义就是仁者爱人、恶人的标准。进一步解释,“惟”是“只有”、“仅仅”的意思,有强调的语气。“能”是“能够”的意思,指有能力做。“好”、“恶”是动词,分别指“喜欢”与“痛恨”。“人”与“仁者”相关,这句话就是:只有仁者能够喜欢有仁的人,能够痛恨无仁之人。联系里仁一章、二章之句义,仁是内在于人的,而且需要人自身的努力保有仁性。能够这样做的人就是仁者。仁外化为天地万物之性就是化生孕育万物之生,仁内化于社会文物制度就是礼义廉耻,在孔子的政治世界里就是克己复礼了。所以这句话也可以解释为只有保有仁性的人,能够根据儒家知礼义廉耻之大义喜欢仁人或痛恨不仁之人。

所以朱熹引用游酢的话:“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无私心,所以能好恶也”。朱熹根据一般人的好恶突出仁者的好恶,仁者有其正,这个正就是那个大义吧。针对宋代士大夫的生活风气,朱熹与游酢所指的宋代的那个仁者就有无私心的大正大义了。其实,仁者能够好人恶人不仅会随着时代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关键还在于对仁义这一话语的再阐释罢了。成就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格公民,也未免不至于是了。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第四章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第三章孔子说仁者能好人恶人。那么,如果自己仁的还不圆满的话,自己会有什么后果呢?如果这个语境还原可以肯定的话,那就是说孔子认为即使自己的仁不圆满,但是如果志于仁,则做事为人就不会作恶了。

什么是志呢?根据《汉语字典》,志作名词,属于形声结构。从心,士声。战国时“志”从心、之,之亦声。意思是心之所往。其本义为志气、意愿,亦谓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且大的打算。《说文解字》解释“至,意也”;《国语·晋语》释志为“德义之府也”。《论语·学而》说“父在观其志”。《孟子》则曰:“夫志,气之帅也。《荀子·解蔽》说》“志者,臧也”。《毛诗序》又说:“在心为志。”志作为动词,意思是有决心、有意志于什么,专心于什么。《论语·为政》就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此处志于仁与志于学属于同一用法。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决心以仁为本,把仁道作为处事做人的根本,那么,就不会做恶事了。”

什么是恶呢?《说文解字》说“恶,过也。”《周易·象传》有“君子之遏恶扬善”语;《荀子·王制》则说:“元恶不待教而诛”。古代有十恶不赦之罪。仔细体悟孔子“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的思想,其意义就应该是:“如果一个人有决心行仁道,则不可能犯什么大恶之罪了。”其实,生活中行仁道、做仁事才可能是整个社会和谐安康幸福,否则的话,人人无仁道可行,仁事可做,世弊就会丛生。正因为没有十全十美的社会,正因为有多元价值存在的可能,甚至现实中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样态,所以儒家不求人家报德,以直报直即可,人人行仁道,生活中可能因无知而有过,却不至于主观生恶、戕害生命。如果说某高校大学生药某开车撞人致伤是过,但是拔刀杀人就是恶,无论药某说什么,都不足以抵命。甚至药某的某些同学还联名保药某,足见这些人多么麻木不仁,多么不义,违背社会公正的大义试图维护个体的江湖义气即是不义,何有仁在?正因为药某寡仁少义才使得类似“他爸是李刚”的悲剧一再上演。这不是西学心理学能够解决的问题,解释的问题,而是从家庭到社会学校缺失“以仁为本”的教育所致啊!

朱熹说:“其心诚在于人,则必无为恶之事矣”就是这个道理!朱子引杨时的话“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古今同理,学校不教育学生做人的道德底线,家庭缺乏道德关怀,社会以缺乏道德的做法为个性,以唯利是图为创新。那么,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会兴仁感恩呢?感恩教育不是徒具形式,而是要发明人的仁性啊!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第六章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本章主旨在于劝人好仁,行仁道,成为真正的君子。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第二层次是“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第三层次是“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第一层次是陈述句,孔夫子讲了一个事实即他没有看到自我标榜好仁、恶不仁的人。这里的好和恶是动词,表示喜欢和讨厌。其实自我标榜某某某某的人,往往不是某某某某的人,往往那些不标榜什么的人才是什么样的人,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这句话就是说“我没有看见过喜好仁道,厌恶不仁的人。”现实中人人都是平常,人们也无法直观地看见这个人人格高尚,那个人人品低下。事实上判断一个人关键在于这个人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判断者的价值标准。儒家的价值标准就是仁义礼智信等等诸方面的儒家精神。儒家在承认现实存在的前提下,高扬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身体力行地为民服务。所以在第二层次上,夫子就说好仁者,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更高尚的了,没有什么比好仁更好了。君子成仁这是人的最高境界,而恶不仁就是为仁,不要使不仁的一些做法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个层次说明了儒家的价值诉求在于日常的行动,以仁道指导人生实践。第三个层次是孔子的谆谆教诲,耐心的鼓励。意思是说:有朝一日人们决心致力于仁道的生活,我还没见到没有足够的力量的人的。也许有力量不够的吧,但是我没有见到过啊。还有一种说法是说,颜回三月不违仁,普通人如果一日不违仁,还是可以做得到吧!

孔子的两个“未见”解释了仁者如众,长于生活,不离生活,提升生活的个人努力。仁者爱人是需要身心功夫的。今天为人者、为官者如能守仁如即,爱仁如身,社会的公平正义不就容易实现了吗?

所以,朱熹说:“夫子自言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盖好仁者真知仁之可好,故天下之物无以加之。恶不仁者真知不仁之可恶,故其所以为仁者,必能绝去不仁之事,而不使少有及于其身。此皆成德之事,故难得而见之也。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言好仁恶不仁者,虽不可见,然或有人果能一旦奋然用力于仁,则我又未见其力有不足者。盖为仁在己,欲之则是,而志之所至,气必至焉。故仁虽难能,而至之亦易也。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盖,疑辞。有之,谓有用力而力不足者。盖人之气质不同,故疑亦容或有此昏弱之甚,欲进而不能者,但我偶未之见耳。盖不敢终以为易,而又叹人之莫肯用力于仁也。此章言仁之成德,虽难其人,然学者苟能实用其力,则亦无不可至之理。但用力而不至者,今亦未见其人焉,此夫子所以反复而叹惜之也。”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第十章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此章重点在于说君子所言所行、所作所为的标准就是一个义字。谁是君子? 君子是孔子时代的士大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身份至少也是属于士了。可是在礼崩乐坏的那个时代,传统意义身份的君子真能按照君子之礼处事待人吗?不一定!所以身为君子,其处事标准就成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凸现出来!对于这个问题,孔子首先关注的是天下,“君子之于天下也”,也就是说,君子所作所为是关乎天下百姓的事情了。《说文解字》说:“适,之也”,是宋国、鲁国的话。清儒段玉裁曰:“往自发动言之,适自所到言之。”《尔雅》解释:“适,往也”。此外,适还有其他的意义,如嫁等意思。按照“无适也,无莫也”这个句式结构,“适”与“莫”相对,相反相成。“莫”作为副词是否定的意思,如:莫能得(《史记·魏公子列传》)、慎莫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莫能守(《墨子·公输》)。莫还可做名词、动词用,如羡慕等意思。尽管“适”和“莫”可以互文见义,然而由于词义的歧义性,在《论语》成书后这句话就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了。而“比”字义变化不大,如比肩之比。更民间说法更为亲切,如:比一比,看一看,即是拿什么做标准比量的意思。

朱熹《集注》说:适,专主也。春秋传曰“吾谁适从”是也。莫,不肯也。比,从也。谢(谢良佐)氏曰:“适,可也。莫,不可也。无可无不可,苟无道以主之,不几于猖狂自恣乎?此佛老之学,所以自谓心无所住而能应变,而卒得罪于圣人也。圣人之学不然,于无可无不可之间,有义存焉。然则君子之心,果有所倚乎?”

明儒蔡清沿用谢氏之说,说:“言君子于天下一切之事,初无必为之心,亦无必不为之心,顾义之所在。何如而惟义是从耳?如理果当为则为之,理果不当为则不为。义者,事理之所宜也。义果当行则行,其行也以义,非吾有心于行也。义果不当行则不行,其不行也亦以义,非吾有心于不行也。若有心于行则是适也,有心于不行则是莫也。此三句语势要相连说,言无此二者只有一义耳。无适无莫不是住语处。若无下一句,亦不成说话。无适无莫不必言先有云云。只是应事时节?事之理合。如何便依道理处之?吾一无容私耳。适是偏这一边,莫是偏那一边,义之与比。又不是两边都要有,看理在何边?理在这边便一向这边去,不复顾那边。理在那边,便一向那边去,不复頋这边。若从两边取,便是子莫之执中矣。此正所谓时中者也,此正是不任情而任理。比,从也。与比者,与义比也。谓只倚在义一边去,如倚靠之倚。义之与比,事事到面前都元自有一个义在,不用外面讨一个义来应他,但吾以心制之而已。

清代刘宝楠《正义》曰:此章贵义也。?(适),厚也。莫,薄也。比,亲也。言君子于天下之人,无择于富厚与穷薄者,但有义者则与相亲也。

其实,这个义只是知止后的一种符合礼制的关系,如君臣有义。而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在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时,也存在着一种义,这个义首先是人人自由平等,在国家法制面前人人应当具有的契约精神。其次,在遵守法律、维护社会正义的前提下,人与人相互应有的一种担当和信任。最后,义是一种人之为人的现实主体道德自觉的品质。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首先、《里仁》第十八章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本章旨在讲子女与父母的家庭关系。几谏是关键词,《说文解字》云:“幾,微也,殆也”。《易·系辞》有语:“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又云:“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说文解字》解释:“谏,证也。”《楚辞·七谏序》有语:“谏者,正也。”《周礼·司谏》注:“谏,犹正也。以道正人行”。事父母几谏就是侍奉父母要孝敬,如果父母有错,则要委婉地劝说父母,即使父母不听劝谏,也要保持对父母的孝敬,不要违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礼仪,实实在在地侍奉父母不要心生埋怨。

钱时曰:《融堂四书管见》卷二:“迎其未形,便当救止。既形则过,已显无及矣。微察其不然,便不敢拂。才拂则意已伤,难再进矣。既能如此委曲,又须劳而不怨。所谓怨者,非必形之辞色也。心之隐微稍有不足,便不可为人子者,所宜深体。”

《朱子语类》卷二十七“问几,微也。微谏者,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也。见得孝子深爱其亲,虽当谏过之时,亦不敢伸己之直,而辞色皆婉顺也。‘见志不从,又敬不违’才见父母心中不从所谏,便又起敬起孝,使父母欢悦。不待父母有难从之辞色,而后起敬起孝也。若或父母坚不从所谏,甚至怒而挞之流血,可谓劳苦。亦不敢疾怨,愈当起敬起孝。此圣人教天下之为人子者,不惟平时有愉色、婉容,虽遇谏过之时,亦当如此。甚至劳而不怨,乃是深爱其亲也。曰‘推得也好’又云‘又敬不违’者,上不违微谏之意,切恐唐突以触父母之怒;下不违欲谏之心,务欲置父母于无过之地。其心心念念,只在于此。若见父母之不从,恐触其怒,遂止而不谏者,非也。欲必谏遂至触其怒亦非也。南升”

可能当下的社会,夫子关系、母子关系最难把握,父慈子孝的儒家伦理也很难被现代人所接受,如果拿朱夫子的标准去约束现代人,许多人会认为是强人所难、迂腐之至。其实,无论是春秋战国时代,还是宋明时期,儒家在把握父子、母子的关系时无非是一个敬字。无论是父子、母女关系,还是父母子女关系,都是一面镜子,照在不同的角色身上,自有不同的伦理价值在那里。当一个人脱离家庭,心中不再有家庭的观念时,家庭成员的那面镜子便不复存在了,家中那份敬也就没有了,或许变成了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无论如何都不如那份敬来得亲切。正因如此,我们的文化才有了一份从容、一份深沉、一份历史的使命。

推荐第2篇:里仁篇

里仁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公冶长篇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雍也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推荐第3篇:里仁篇感想

“里仁篇”感想

北京智慧学校于7月28日晚“妙心讲堂”继续开讲,这次所讲《里仁第四》章节。“仁”是《论语》中强调的为人处世最高修养,这整篇都是讲如何做到“仁”。这些启示,无论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事业层面,都非常实用。

上次讲到:达到“仁”的思想境界的人,是可以爱人,也可以恨人。最终,他是超越了爱恨,只是依这个事件当时发生的状况,给予最中肯的启发或引导或行动。至于采取什么方式,就是视情况而定了。试想:还需要什么统一的方法吗?以日本人杀中国人来说,他要杀死更多的老百姓的时候,你是任他自由,还是阻止他甚至杀死他?

而且在达到“仁”境界人的眼中,是没有真正的恶人,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会付出而施予更多的关心,最终影响、感化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表达的含义:无论贫富,安之若素,是孔子反复强调的。这也是“仁”的境界,任何时候都要靠“仁”的修养而安稳。

在此篇,镜子原理也是多次用到,检验自己是否达到“仁”的境界,可以看自己对待不仁的人,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态?正好应对了后面一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当我们学习传统文化越久,就会发现,学习——改过,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这个过程循环的速度,就代表了我们自己的成长速度。

所以,对于“仁”者而言,任何时候都是在学习成长的。因为当对方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给予赞叹。同时,铭记于心,自己也要看齐;而当看到对方有过错,这又是一个检视自己的机会,勇于改错。同时,还要协助对方改错。这让我想到:如果是这样从小培养的孩子,长大之后怎么可能会担心他的为人处事问题呢?真是想不让别人不喜欢都难。

当然,这些激励着我们向前,现实的社会,我们还是要考虑到。现在我们身边充满了利益,那我们要采取什么方式来对待呢?一个会被物质环境引诱、转移的人,无法和他谈学问的。前面也提到了“安之若素”。也明确的告知,如果基于利害做人做事,最后招来的是怨恨。那有人会问,那现在这个社会,就像做事情,要有一定酬劳才能生存。那这样算是“以利害相交”吗?

其实,孔子并没有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要任何回报。而只是说我们“取之有道”,而不违背“仁”。他还明确指出,在强盛之际,如果处于贫困是可耻的。那这就需要我们在做事情的出发点,起心动念处修炼。就像企业做产品,起心动念如果只是赚取客户的钱,而不注重产品质量,甚至制造假冒伪劣,就是小人喻于利;如果起心动念是生产利益客户的高质量产品,提供高质量服务,从而得到合理的报酬,这就是君子喻于义。可以想象一下,同样的做一件事情,当我们的出发点不同时,我们付出的努力、用心是不同的。

孔子也多次提到了“君子”和“小人”的比较。作为君子而言,是没有什么事情不能干的,因为他有道德作为基准,以义来做对比。君子以道德为中心,小人以利益为中心;其次君主怕犯法,小人怕没利。就如法律,它只是君子用来警惕自己的。对于小人而言,他则在处处找法律的空档,见缝就钻,所以这也应对“法令滋彰”,法令是越来越丰富,而犯罪率也跟着升高的道理,人的幸福指数却在不断的降低。人是无法“管理”(管理这词用在对人上,这本身就缺失了人性)的,只有靠自觉。

在本章中,有一句非常有启示意义的话: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前一句,对于我们当今的年轻人来说,找工作难。是否有人先问过自己,我能为这个公司,这份工作带来什么,而不是说适合我的工作太少了。如果理解了这点,就能解决当今的就业问题。每个人都先考虑一下,我有什么可以立足呢?

对于我们个人在家庭中、在朋友圈子里、在企业中,很多人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就拿做父母来说,对孩子经常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如果真发生这种事情,就要警惕了,因为我们已经不在父母的位置上了。当我们都不在父母的位置上,你还要求孩子处于孩子的位置上,就算按西方逻辑,也是挺可笑的吧。很明显的,家庭中的序位已经是错乱的。

后一句正好应和了篇中的结尾:“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反过来,也就是我们只要自己做到位,问心无愧,迟早大家是知道的、理解的。

这点,让我想起现在教育当中的一个现象:一味的夸孩子,而很多家长、老师根本不清楚,怎样夸?现在的教育的缺少,光在“术”上下功夫。我想再过些时,“教育”也可以变为“教术”了。过度的夸奖孩子,导致的结果是:孩子的自尊心过强,自尊心过强的背后就是抗打击能力的降低。这也就在培养孩子极端的性格,要不极度自卑,要不过度虚妄。也许“凤姐网络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我们很多时候,做了好事怕人不知道。从现在的教育中“要好好表现”“要好好表演”“要获得表扬”,这些句子不难发现这点。但当我们真正放下这些,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承诺,甚至最终做到“大信不约”信任是不受什么约束的,也不需要一纸合约,就像“婚前协议”,认真想想:没结婚就在为离婚做准备,这不很奇怪吗?连这点信任都没有,结婚只是儿戏罢了。

当我们能做到:先做而后说,不要光吹而不做。同时,做事能先以行为道德而自我约束、自我觉察,这样失败的事情就会少了。而且,真正有德行的人,是不会缺朋友的。

在此篇当中,又谈到了“孝”,因为“孝”也在孔子所说“仁”的范围。从其中再次感受到,孔子说的“孝”,不是愚孝。当父母有过错时,孩子是要力劝的。如果不听,还要保持恭敬的心,即使最终要为父母牺牲,也要明确告诉父母他的不对。即是劝谏父母,要保持温和的态度,违抗也有一定的度。当父母老了,怕没人照应,而不远游,即使远游,也要对父母有一个好的安顿。这才是孝子。 后面还提到,对父母的年龄是要知道的,保持两种心态:一则喜,一则悲。因为父母添寿了,我们很高兴。同时,父母离人生的终点越近,我们行孝的时间也就越短了。是呀,对父母的恩德,任何人都是还不清的。也只有我们用心全力去做,当父母离去时,才不会有过多的悔恨。

至于这点,自己做的是很不够的。说实话,孩子的生日我记得很清楚,而对父母只知道大概,而且经常会过完才记起。很惭愧,现在对我而言,只有做好自己要做的事情,不浪费他们给予我的生命。来以示自己的孝心。

此篇最后以“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作为结尾,我们前面提到了“仁”的境界,当自己能明白时,会看到别人所显现的很多问题。它表明:对领导,你多次指出他的错误,他会很难堪,很多时候,他不但不听。还会说多管闲事,同时罢免你的职务;对朋友劝谏多了,朋友就疏远我们了。从这句话也看出古人是讲人性,讲现实的。这也表明,为人处事的艰难,所以,我们任何时候做事都要把握好这个度。

只有多体会历史、多体会人生,才能做到随时随处居于仁的境界。人要做到中道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力行,不断地改错。如此循环,才能慢慢理解人生的道理。也是学习其乐不穷的根本吧。(刘杰)

推荐第4篇:《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本文中有一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它的意思就是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如果不选择有仁德的住处,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孟母三迁的故事以及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与此很有些相似之处,都强调优秀的外在环境、氛围对人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明白,外在环境对人各方面的影响极大,直接影响到人的整体素质、人生观、价值观、生活品位、处世方式等等。举个简单的例子:出身时代官宦家庭的子弟,一般都是经纶满腹,温文儒雅,言行举止之间与寒素出身的人虽不敢说有霄壤之别,用泾渭分明来形容应该不为太过。因为自小就接受某种环境的浸润熏陶,不自觉间已经将其融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整日与博雅的大家为伍、与高手过招一样,自己的水平在不经意中就有了长进。处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学校,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主阵地,应该十分重视良好校园氛围的创设。社会上影响较大的“择校”现象,其实择的也就是学校的氛围。很多学校都提出了营造某某校园的口号,很振奋人心。如果真正落到实处的话,前景十分喜人。作为老师,作为教育的守望者,我们盼望着琅琅的书声充满校园,盼望着好学、礼让之风弥漫校园,盼望着文明之花开遍校园,让就学于思的孩子能健康幸福地成长。如此,学校、教师都应允了相应的社会职责,何愁培养不出祖国之栋梁。

李福春

推荐第5篇:弟子规亲仁篇读后感

看《弟子规》,觉得在古代的人很辛运可以有一套全社会都认可的道德范本可以研读,他们可以遵循着其中的道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成长过程,总会被这些圣贤书指引着成长,让他们不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困惑。假使一个人有一生能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规则,那么就算他天兼具资不是很聪慧,依然是可以取得一些成就的。 读《弟子规》,里面虽然说的是一些平时生活的小道理,道理看似小,却是我们容易忽视和薄弱的地方。《弟子规》训诫我们做人要对身边的人包括自己的父母、朋友、兄弟姐妹关怀有加,心怀感恩,我们才会对所有的事物带着一份虔诚的敬仰之心,对他人的尊敬不是客套而是发自内心,让我们学会谦虚谨慎的做人。结合当下,太多如我一般的同龄人,很强势,自我为中心,对人对物都很回家少带有一颗感恩之心,目空一切,觉得自己能力最强的,养成了自私而又的性格。《弟子规》都在强调一个人对品信的修养,教育一个人从小到大应该恪守最基本的做人准则和不应逾越的鸿沟,虽然初读起来感觉有些古板,但字里行远远近近间的善意的劝说,如明镜般映照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缺点和不足。

《弟子规》中,发现在品信修养方面,我们相比与古人,差距很大,欣喜的事,此书再次仿佛给我带来了新的启蒙作用,让我重新审查自己的自我价值观,学会用批判的观点接收古人为人处事的道理。

推荐第6篇:成清墨宝——成清临摹《论语.里仁篇》

成清墨宝——成清临摹《论语.里仁篇》

■■导读■■

成清墨宝拥有全网最全的小楷作品,现在网上有很多书画交易的网站,可信度都不大高,字画作品质量最好的还是成清墨宝,在成清墨宝上淘得字画的消费者普遍认为成清墨宝的小楷书法作品不错!.

■■成清墨宝简介■■

成清墨宝_国家一级书法家成清作品展示,全网独家纯小楷作品!中国书法艺术品交易,中国小楷书法展览,中国书画收藏,中国名人笔墨真迹,中国书法艺术欣赏,中国书法,名人小楷,居家装修书画,书法作品展览,字画收藏,名人书法定制。成清墨宝小楷书法收藏。

■■成清墨宝作品详情■■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推荐第7篇:里仁阅读练习题

高二《论语》(里仁)阅读练习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1①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②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注】 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③邻:亲近。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影响,要慎重选择。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 B.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C.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D.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

2.孔子说:“无友者不如己者。”(《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同的人来亲近他。

二、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孔子对待利欲的主张是怎样的?你怎样评价孔子对于利欲的主张?(4分)

三、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①之间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选自《论语·里仁》)

【注】①终食:吃顿饭的工夫。②造次:紧迫,仓促,急迫。

(1)下列各项中,对《论语》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这一章中,论述了孔子追求仁德的自我修养及其重要性,说明仁是取舍一切的标准,是人须臾不可离的道德。

B.一个有仁德修养的人,对贫贱也是不喜欢的,可是要用正当的方法致富,取得功名与地位,慢慢摆脱贫贱,而不能走歪门邪道。

C.仁是人的主宰,是人们的主导思想,离开了仁,即使其他方面有成就,也达不到仁的最高境界。

1 ②③D.人们必须正确把握仁,以仁作为操守。吃饭的时候要遵循仁的准则,时间紧迫的时候,也不能失去仁而颓废、沮丧。

(2)孔子是怎样认识富贵与仁德的关系的?(3分)

四、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1)孔子的交友之道对你有何启发?

五、阅读《论语》中的五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也就是说,作为君子只有重视道义,追求道义,才能与小人区别,才能真正体现君子的精神。

B、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孔子认为,君子除了自我修养,还要重视用“思”严格要求自己。

C、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仁”、“智”、“勇”是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质,这些都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孔子这么说,主要是为没能做到而自责。

(2)结合上面《论语》选段,简述孔子所说的“君子”形象的特征。

六、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1)前一章中的“忠”是指什么意思?(1分)

2

(2)后两章表现了孔子学说的基本观念中的哪一个侧面?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七、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30)

(1)关于孔于“推己及人”的“恕”材料中是如何表述的?请用一句原文概括。(1分)

(2)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孔子的“恕”的理解。(3分)

八、阅读《论语》中的三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3)斯语矣。”

【注释】 (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3)事:从事,照着去做。

“忠” “恕” 两字的内涵是什么? “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否矛盾?

九、阅读《论语》中的三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16)

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课外选文)

3 1.孔子认为君子的“义利观”是怎样的?请加以概括。(2分)

2.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君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3分)

十、阅读《论语》中的三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1)、从选段看,孔子的“义利观” 是“□□□□ “□□□□” “□□□□”(可以用自己的话回答,不超过4个字)。

(2)、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

十一、阅读《论语》中的三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已矣乎①!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②者也。”(《公冶长》)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③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注:①已矣乎:算了吧!指孔子恐其再也见不到“能见其过而内自讼”的人而叹息。已,止也。②讼:咎责、忏悔,检讨之意。③食:通“蚀”,指日月亏蚀。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成己达德,除了可以通过深切反省自己的过失外,也可以借重别人的经验来反省自己,从而达到目的。

B、孔子对世人发出“已矣乎”的感叹。“已矣乎”这三字是表示没有希望的叹息语气,而“吾未见”则有强调的意味,足见孔子对于“能见其过而内自讼”的绝望。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孔子并不希求人根本不犯错,而是要人从检点过失中学习、长进。

D、真正的君子,心地光明磊落,不必担心犯过,也不必担心别人看见自己的过错,知过而能改。

(2)结合上面语段,谈谈你对“自省”在自己人生成长中的理解与认识。(3分)

推荐第8篇:仁里小学安全工作计划

仁里小学安全工作计划

2013—2014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学校安全工作事关师生的生命安全,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坚持认真贯彻落实施穆棱市教育体育局(2014)3号文件的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校园安全、综合整治等各项工作。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本着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扎实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确保师生和校园安全。

二、工作目标

以校园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安全、上下楼梯安全、学生假期安全、教育教学安全和学生心理安全为重点,遵循“积极预防、科学管理、全员参与、各负其责”的方针,牢固树立“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的思想,坚持“重在规范制度管理,严在良好行为养成,贵在督促检查到位,实在隐患整治彻底”的工作思路,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健全安全工作各项制度,拓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面,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消除安全隐患,为全校师生创建良好的文明育人环境和校园安全环境,促进学校安全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保障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而努力。

三、工作措施

(一)狠抓制度建设,建立安全工作长效机制

1.健全落实安全工作常规管理制度。切实做好各类安全制度的修订完善工作,并继续推行岗位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集体外出和大型活动审批制度、应急救援制度、事故报告制度、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等,做到管理无疏漏、无盲区,使安全工作规范有序。

2.健全落实安全工作责任与考核制度。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履行各自岗位本职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同时承担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形成学校安全工作“人人都要抓,人人都要管”的工作格局。

(二)狠抓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安全防范能力

1.切实把安全教育纳入课堂教学。必须按要求开设安全教育课,积极开展“安全知识进校园、进课堂”、“寻找身边安全隐患”等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日常安全知识教育,自护、自救、防灾、逃生能力教育。切实抓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安全教育月”、“‘ 119’消防宣传日”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2.开展“每天一分钟”、节假日放假前半小时”安全警示教育。不断创新安全教育方法,寻求安全教育载体,拓宽安全教育工作思路,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3.健全应急救援机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科学、实用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不断深化演练工作,结合学校实际,确保每学期至少开展

一次师生应急演练。

四、时间安排

二月份:

1、做好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

2、校园安全排查、检查工作

三月份

1、班主任做好“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工作

2、加强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稳定工作

3、认准做好学生疏散演练工作

4、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

四月份:

1、道路交通、饮食安全教育

2、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校授课

3、清明节期间用火、用电、交通和食品安全教育

4、学校安全小结

五月份:

1、“五一”假期安全教育工作

2、“防灾减灾”相关活动

3、5.12安全教育活动

4、防溺水及饮食相关内容的教育

六月份:

1、山洪、雷电、地震、泥石流、暴雨等自然灾害相关教育

2、学生逃生自救、遇到坏人自我保护相关教育

3、强调学生到大河洗澡、野泳的危害,并坚决杜绝。七月份:

1、加强学校保安巡查力度

2、暑假安全教育

3、学校安全工作总结

4、安排暑期教师值班值宿工作

仁里小学安全工作计划

2013—2014第二学期

穆棱市下城子镇仁里小学

2014-3-3

推荐第9篇:仁里小学“除四害”工作计划

仁里小学2016年“除四害”工作计划

除四害工作是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基本要求。为进一步加大巩固除“四害”的工作力度,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两会精神,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民动员,人人参与,广泛深入地开展除四害活动,巩固除四害成果,不断降低四害密度,使四害密度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控制和减少虫媒传染病的发病率,保障师生身体健康,为提高居民的生存环境做出贡献。

二、主要工作

1.加强领导。健全除“四害”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卫生的校长负责,其他教师一起抓,先进党员、志愿者、消杀员实行三级网络制度,积极做好除四害宣传工作,齐抓共管,达到师生自觉参与的目的。

2.改善外环境。清除“四害”孳生场所是除“四害”的根本措施,要坚持不懈地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清除杂物、垃圾、废弃容器和水坑洼等孳生场所,断绝食源,封闭鼠洞和蟑螂缝穴,设置防蝇防鼠设施,全校垃圾房(桶)要做到日产日清,严格控制四害孳生场所,减少“四害”活动空间,防止“四害”繁栖。 3.除四害措施与时间。在春季、秋季、冬季各全程投药一次,以房屋、外环境为主的投药方式,必须在专人负责投放,投放在下水道、窨井、仓库门缝等地。

4.继续抓好清扫员队伍建设。垃圾房按时开关,垃圾房和垃圾桶应内外冲洗,全天候保洁,及时处理堆积物,花坛内无杂物,无死角,总目的是“四害”繁殖地,并要对消杀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

三、时间部署

1.灭鼠:3月、7月、10月份各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灭鼠活动,室内、外环境、绿化带等地统一投放,定期检查。3月春季灭鼠活动中将组织大规模的的拉网式检查,在检查的基础上合理布药,科学防制,为全年灭鼠工作奠定基础。

2.灭蝇:3月至11月以大搞环境卫生、清除卫生死角、清除积压、暴露性垃圾和清除蚊蝇孳生地为重点。每周至少二次对天井、窨井、垃圾房、绿化带等重点部位实施大面积、全方位喷洒药剂,并针对室内、外不同环境及蝇密度情况增加喷洒药物的次数和时间,以达到灭蝇的目的。

3.灭蟑螂:3月至11月下旬不间断的组织开展灭蟑工作,灭蟑工作加大检查力度,做到以查促效,使蟑螂密度持续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

4.灭蚊:5月份开始,运用药物、生物等多种方法全面控制孳生地,检查孳生地清除情况及消杀情况,并进行密度监测。在新的一年里我校将根据年度计划,严格认真地开展四害消杀、控制等检查,对问题严重的地方进行集中整治,并对整治的效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扎实地搞好除“四害”这项重要工作,依靠居民群众共建共管,常抓不懈,为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而努力奋斗。

2016

河东新区仁里小学

年1月

推荐第10篇:论语 里仁测试 参考答案

《论语·里仁》测试

班级______座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每题4分,共40分)

1、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________

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________ ..

3、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_________

4、择不处仁,焉得知

_____________ ..

5、观过,斯知仁矣

__________

6、忍者安仁,知者利人 _____________ ..

7、事君数,斯辱矣

______________

8、见贤思齐 ______________ ..

9、义与之比

______________

10、朝闻道 ______________ ..

二、单项选择(每题5分,共20分)

1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和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B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 ..C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D以约失之者鲜矣 ..2下列句中加点“于”的用法和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B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C苟志于仁,无恶也

D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下列句子的文言文句式和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B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C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D门人问曰:“何谓也?” 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B君子无终食之间违背仁,造次必于是„„ ...C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D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

三、翻译(每题8分,共24分)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德不孤,必有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16分)

材料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材料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以上两则材料共同体现孔子什么观念?你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利欲和仁德的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憎恶,讨厌

2不好的

3怎么,相当于“何”

4通“智”,明智

5知道

6通“智”,有智慧的

7就

8仁德的人

9亲近、相近、靠近

10早上

二、DABA

三、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 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五、仁德追求高于利欲需求(6)

要点:肯定人有物质需求,人可以通过正当途径获得富贵安逸(5分)当富贵与仁德发生矛盾时应该坚守仁德。(5分)(其它说法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第11篇:里仁院庆十周年主持词

里仁院庆十周年

A尊敬的各位领导B亲爱的来时同学们大家C这里是。。。我是主持人 D:金秋九月我们迎来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建院十周年的喜庆日子 A.。。。。。B。。C下面介绍领导

D: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让我们掌声有情

致辞!。。。。。感谢

A.。。B。。。C。。。D首先让我们通过专题片走进难忘的里仁十年 ★

四、朗诵《十年华章》

A:。。。。。。。。。。开启的前进的步伐

B:而十年后,我们年轻的一代在里仁石旁共同谱写学院新的篇章 A:。。。深深的热爱

B:接下来就让我们掌声有情里仁老中青三代杰出代表为我们带来诗朗诵《十年华章》

七、新民乐合奏《世界之花》

A:五千年中华文明荡气回肠,那些如诗如梦的华夏之声,时刻歌颂着天地人和的哲学,传颂着中华民族温馨和谐的内涵。 B:。。未来的道路上再创辉煌!

A:接下来请欣赏新民乐合奏《世界之花》 ★

八、歌曲联唱

A:我想对于里仁的学子都有一个感受,就是咱们学院的活动真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些活动为我们的校园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B:。。。。展示自我的个性平台

A:下面就把这首歌曲联唱送给里仁的学子,祝愿你们拥有更加灿烂精彩的人生!!

十、歌曲《弯弯的月亮》

A:说到大学生活,我想每一个里仁的学子在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不同的画面,这些美好的回忆将会成为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B:。。。。。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 A:在我们深爱的校园,有我们辛酸和欣慰的眼泪,也有深思和灵动的幻想,更有燃烧的信念与激情

B:。。。。。。。。 ★ 十

二、大合唱《风雨同舟》

A:里仁的十年是开拓的十年,是不平凡的十年,我们的里仁学院在学校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从一株稚嫩的苗圃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B: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全院师生会秉承求实奋进的里仁精神,将里仁学院建设的更加美好!

A:十年来我们意气风发 我们豪情满怀,我们励精图治 我们共创辉煌 B:。。。。。。A:风雨同舟我们齐头奋进,共普金色未来

B:。腾飞里仁 ★ 尾声A.。。。B。。。。C。。。 D朋友们,让我们相约下一个十年,共同祝愿里仁学院拥有更加美好的明

第12篇:里仁小学信访工作制度

里仁小学信访工作制度

信访工作是学校沟通和联系广大师生、家长、社会的重要渠道;起着密切联系群众,充分调动师生、家长、社会关心学校、热爱学校、建设学校的积极性,维护安全团结政治局面的作用。为加强我校信访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特制定本制度。

一、信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信访工作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建立和健全畅通的信息渠道,广泛听取师生、家长、社会的意见和要求,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信访工作效率,为学校事业发展创造和谐向上的工作环境。

信访工作的基本原则:认真执行党的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行统一领导与分工负责制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二、信访工作的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集体负责学校信访工作的组织领导。学校设信访办公室负责学校信访的综合、协调和日常来信来访的接待处理工作,按其职责处理相关信访问题。

三、信访工作程序 ( 一) 来信办理 1、登记编号;

2、分类报送有关领导阅批;

3、凡署名寄校领导的信件直接送至有关校领导本人阅批;4、根据校领导批示及管理权限分级归口办理。

5、对事关学校发展建设和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来信及领导批示和办理结果,视情况在适当范围公布。

6、做好存档工作,按来信类别,整理后存档。( 三 ) 来访接待 1、热情接待来访人员;

2、接待人员应认真听取来访人的陈述,了解来访人来访的目的、要求及反映的主要问题的时间、地点、主要事实、证据等,做好来访记录;

3、对不需要处理的一般问题,应说明理由或原因做好来访人的思想工作;4、需向领导汇报、请示的,报送有关领导审批办理; 5、对重要来访、突发性或重大集体上访,要有相关领导接待; 6、做好存档工作,来访处理完毕,按来访类别整理相关材料存档。

四、信访工作责任与目标 ( 一 ) 信访工作责任

1、实行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校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实责。 2、注重信访工作队伍建设,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3、信访工作人员要秉公办事,不徇私情;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工作秘密,严禁将控告、检举材料和信访人要求的保密内容泄露给被控告人、被检举人;不得丢失、隐匿和擅

1 自销毁信访材料。

( 二 ) 信访工作目标

1、处理好“初信初访”,“初信初访”办结率达 90% 以上。 2、保证处理来信、来访的时效和质量,信访按期结办率不低于 80% 。 3、努力控制越级信访,无越级集体访和重复集体访。

4、对上级机关、上级领导转交办的信访事项,要及时办理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反馈相应机关和领导。

五、本校教师信访工作

(一)有问题不论大小只接受书面信访,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提出的要求要符合国家政策和相关法律;

(二)不接受重复信访;

(三)对无理取闹、起哄、闹事的,故意越级上访无正当理由和政策法律依据的,学校在年度考核中直接定为不合格;

(四)故意无证据造谣诽谤领导的,学校直接报司法机关处理; (五)本校教师信访在教导处方小娟主任处登记备案、处理。

六、本制度执行时间2014年9月1日。

第13篇:里仁院庆十周年主持词

里仁院庆十周年

A尊敬的各位领导B亲爱的来时同学们大家C这里是。。。我是主持人

D:金秋九月我们迎来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建院十周年的喜庆日子

A.。。。。。B。。C下面介绍领导

D: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的到来表示热烈

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让我们掌声有情

致辞!。。。。。感谢

A.。。B。。。C。。。D首先让我们通过专题片走进难忘的里仁十年

四、朗诵《十年华章》

A:。。。。。。。。。。开启的前进的步伐

B:而十年后,我们年轻的一代在里仁石旁共同谱写学院新的篇章

A:。。。深深的热爱

B:接下来就让我们掌声有情里仁老中青三代杰出代表为我们带来诗朗诵

《十年华章》

七、新民乐合奏《世界之花》

A:五千年中华文明荡气回肠,那些如诗如梦的华夏之声,时刻歌颂着天地

人和的哲学,传颂着中华民族温馨和谐的内涵。

B:。。未来的道路上再创辉煌!

A:接下来请欣赏新民乐合奏《世界之花》

八、歌曲联唱

A:我想对于里仁的学子都有一个感受,就是咱们学院的活动真可谓百家争

鸣百花齐放,这些活动为我们的校园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B:。。。。展示自我的个性平台

A:下面就把这首歌曲联唱送给里仁的学子,祝愿你们拥有更加灿烂精彩的

人生!!

十、歌曲《弯弯的月亮》

A:说到大学生活,我想每一个里仁的学子在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不同的画面,

这些美好的回忆将会成为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B:。。。。。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

A:在我们深爱的校园,有我们辛酸和欣慰的眼泪,也有深思和灵动的幻想,

更有燃烧的信念与激情B:。。。。。。。。

★ 十

二、大合唱《风雨同舟》

A:里仁的十年是开拓的十年,是不平凡的十年,我们的里仁学院在学校领

导的关怀和指导下从一株稚嫩的苗圃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B: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全院师生会秉承求实奋进的里仁精神,将里仁学院

建设的更加美好!

A:十年来我们意气风发 我们豪情满怀,我们励精图治 我们共创辉煌

B:。。。。。。A:风雨同舟我们齐头奋进,共普金色未来B:。腾飞里仁

★ 尾声A.。。。B。。。。C。。。

D朋友们,让我们相约下一个十年,共同祝愿里仁学院拥有更加美好的明

第14篇:里仁第三届开幕式致辞

开幕式致辞(领导)

各位来宾、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我们能相聚在这春机盎然、处处生辉的季节里,里仁学院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社团文化盛宴—第三届社团文化艺术节。

里仁学院社团联合会是一个制度完善、管理科学的社团管理机构,旨在促进我院各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以更好地为同学服务。在院领导的深切关怀下,在院团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社团的全力配合下。社团联合会在过去的四个年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已成长为一个高效成熟的学生机构。

里仁学院现有28个学生社团,社团成员总人数已达师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换言之,每三人里面就有二人至少在一个社团里,这充分说明了社团在学生中的影响力。社团以创建和谐校园、繁荣校园文化、服务同学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为宗旨,有效促进了广大同学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社团的发展已步入正轨,突现出一些有特色的社团及活动。例如Loudspeaker英语社团通过英语电台和英语角及英语竞赛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同学对于英语的兴趣。演讲与口才协会一年一度的辩论赛也很好地提高了同学们的言语能力,管理协会一系列彰显管理文化理念的活动,原创剧乐团原创音乐及话剧表演也大大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等等等等。许多优秀的社团优秀的活动不一而足。可以说,社团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里仁学院第三节社团文化艺术节各项活动即将陆续展开,在此院方希望社团联合会全体成员以积极认真的态度组织并协调好社团的各项活动,亦希望社团全体同学积极配合并努力筹办高质量高品位的社团活动!另外,对于广大同学,我想说:艺术节给与了你们广阔的舞台,希望年轻的朋友们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尽情挥洒你们的热情!

最后,我在此预祝:里仁学院第三届社团文化艺术节圆满成功!谢谢!

第15篇:择居仁里和为贵

择居仁里和为贵;

善与人同佳为邻。

远山当户翠为屏 择地适值东风劲

上梁正遇丰收年 福星高照勤劳宅

喜气长留俭朴家

承家事业辉堂构 经世文章裕栋梁 莺歌燕舞乐金谷

燕喜新居春正暖 莺迁乔木日初长

燕喜新居春正暖 莺遷喬木日初長 福照新居

创业正历改革日

迁居又逢泰运时。

胜地安居旺百世

新家集福纳千祥

横批:乔木莺迁

横批是 :长发其祥 一片彩霞迎旭日 满堂春风庆新居

吉星高照福安地 盛世促成和睦家

祥云环绕新门第 红日光临喜人家

宏图大展兴隆宅 泰运长临富裕

宏圖大展興隆宅 泰運長臨富裕家

祥雲環繞新門第

紅日光臨喜人家 吉星高照 勝地安居旺百世 新家集福納千祥

橫批:喜遷新居

安居樂業喜慶喬遷樂

國隆家昌盛贊勤儉家

橫批:萬象更新

安居乐业喜庆乔迁乐

国隆家昌盛赞勤俭家 横批:万象更新

第16篇:里仁学院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

人力资源部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人力资源部在学院党政的领导下和兄弟部门及全体教职工的支持配合下,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建立了全部职工的档案库,完善人事档案信息。整理职工各种档案资料和相关信息,建立包括事业编制、合同制、劳务合同制、返聘人员以及其他聘用人员在内的里仁学院全部人员档案,初步建立人员档案数据管理工作,为学院相关工作提供依据。

二、顺利完成2011年度员工招聘和培训工作。根据计划,完成2011年度里仁学院招聘工作,共招聘合同制职工2名教师、3名辅导员和4名劳务人员。并落实新职工的合同签订、人事代理、档案转移、户口迁移和住宿安置等工作。

三、顺利完成继教、职技学院分流教师的聘用工作。配合校本部工作,完成技教、继教分流教师聘用和安置工作,共聘10名教师。

四、完成了所有职工的社会保险基数的调整、缴纳和社保申报系统更换工作。

历时4个月,根据秦皇岛市保险业务相关规定,依次完成里仁学院2011年度职工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保险业务基数调整工作,本次调整幅度较大,提高了职工福利水平。

参加了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业务培训,按照市社保中心相关要求,完成2011年保险业务系统更换任务。认真做好每月职工各种保险业务申报工作,完成各类保险的月申报和缴纳工作。

五、完成了职工的公积金的调整和缴纳工作,为合同制二职工缴纳公积金。

根据秦皇岛公积金业务相关规定,完成2011年度里仁学院职工公积金基数调整工作,为23名合同制二职工新缴纳了住房公积金,使合同制二职工享受到了公积金福利。做好职工日常公积金提取相关证明,完成2011年度公积金缴纳工作。

六、完成职工社会保障卡信息采集工作。

根据秦皇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文件精神,依次完成2011年度事业编制职工86人和合同制职工、劳务制职工213人的社会保障卡登记工作,完成各位职工的《河北省社会保障卡申领登记表》的发放和收集工作,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障卡做好采集工作。

七、为合同制职工的工作体系改革落实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工资调整前,经过测算,为合同制职工实行临时借支500元,以缓解工资调整的过程中职工实际困难。

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测算里仁职工薪酬数据。依据校长办公会印发的《燕山大学里仁学院聘用制人员收入分配管理暂行办法》,收集并整理合同制职工相关工资改体信息,完成合同制职工工资测算工作和新旧工资差额计算工作。

八、圆满完成中、高级职称评定和聘任工作。有序开展2011年度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评定工作,客服时间紧,评定人员多等困难,出色完成近60余名职工的职称评定工作,并顺利完成申报和备案工作。

九、完成劳务制职工工资调整工作。

按照有关文件,调整全员劳务制职工工资,妥善做好劳务职工工资补发工作。

十、规范了学生勤工助学岗位管理工作

和有关部门一起,根据有关规定,全面梳理了学院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开辟了新的岗位,建立了勤工助学人员数据库,加强日常管理。

十、加强单身职工公寓的服务和管理

安排和核查职工单身公寓住宿问题,完成2009年-2011年单身职工公寓管理及租金核算,清算单身职工公寓2011年租住费用。

十一、组织职工年度体检工作

组织了职工医疗保险体检工作,为175人次安排了医保体检。

十二、召开考勤工作会议,加强职工考勤工作。完善考勤制度和考勤表,召开考勤会议,增强员工考勤意识。

十三、提高服务意识,做好日常工作。

继续做好日常工资和各种福利发放工作,继续做好职工回家探亲车费报销工作和职工保教费报销工作。

第17篇:论语第四章(里仁)注音

第四章 论语里仁篇

zǐ yuē lǐ rén wéi měi zé bù chǔ rén yān dé zhì

子 曰:里 仁 为 美;择 不 处 仁,焉 得 知。 zǐ yuē bù rén zhě bù kě yǐ jiǔ chù yuē bù kě yǐ cháng chǔ lè

子 曰:不 仁 者,不 可 以 久 处 约,不 可 以 长 处 乐。 rén zhě ān rén zhì zhě lì rén 仁 者 安 仁,知者 利 仁。

zǐ yuē wéi rén zhě néng hào rén néng wù rén

子 曰:唯 仁 者,能 好 人,能 恶 人。 zǐ yuē gǒu zhì yú rén yǐ wú wù yě 子 曰:苟 志 于 仁 矣,无 恶 也。

zǐ yuē fù yǔ guì shì rén zhī suǒ yù yě bù yǐ qí dào dé zhī

子 曰:富 与 贵,是 人 之 所 欲 也。不 以 其 道 得 之, bù chù yě pín yǔ jiàn shì rén zhī suǒ wù yě bù yǐ qí dào dé zhī

不 处 也。贫 与贱,是 人 之 所 恶 也。不 以 其 道 得 之,

bù qù yě jūn zǐ qù rén wù hū chéng míng jūn zǐ wú zhōng shí zhī jiān

1 / 5 不 去 也。君 子去 仁,恶 乎 成 名。君 子 无 终 食 之 间

wéi rén zào cì bì yú shì diān pèi bì yú shì

违 仁,造 次 必于 是,颠 沛 必 于 是。

zǐ yuē wǒ wèi jiàn hào rén zhě wù bù rén zhě hào rén zhě wú yǐ

子 曰:我 未 见 好 仁 者,恶 不 仁 者。好 仁 者 无 以 shàng zhī wù bù rén zhě qí wéi rén yǐ bù shǐ bù rén zhě jiā hū qí

尚 之。恶 不 仁者,其 为 仁 矣,不 使 不 仁 者 加 乎 其

shēn yǒu néng yí rì yòng qí lì yú rén yǐ hū wǒ wèi jiàn lì bù zú

身。有 能 一 日用 其 力 于 仁 矣 乎,我 未 见 力 不 足

zhě gài yǒu zhī yǐ wǒ wèi zhī jiàn yě 者。盖 有 之 矣,我未 之 见 也。

zǐ yuē rén zhī guò yě gè yú qí dǎng guān guò sī zhī rén yǐ

子 曰:人 之 过 也,各 于 其 党。观 过,斯 知 仁 矣。 zǐ yuē zhāo wén dào xī sǐ kě yǐ 子 曰:朝 闻 道,夕死 可 矣。

2 / 5 zǐ yuē shì zhì yú dào ér chǐ è yī è shí zhě wèi zú yǔ yì yě

子 曰:士 志 于 道,而 耻 恶 衣 恶 食 者,未 足 与 议也。

zǐ yuē jūn zǐ zhī yú tiān xià yě wú shì yě wú mò yě

子 曰:君 子 之 于 天 下 也,无 适 也,无 莫 也, yì zhī yǔ bǐ 义 之 与 比。

zǐ yuē jūn zǐ huái dé xiǎo rén huái tǔ jūn zǐ huái xíng xiǎo rén huái huì

子 曰:君 子 怀 德,小 人 怀 土;君 子 怀 刑,小 人 怀惠。

zǐ yuē fǎng yú lì ér xíng duō yuàn 子 曰:放 于 利 而 行,多 怨。

zǐ yuē néng yǐ lǐ ràng wéi guó hū hé yǒu bù néng yǐ lǐ ràng wéi

子 曰:能 以 礼 让 为 国 乎,何 有?不 能 以 礼 让 为 guó rú lǐ hé 国,如 礼 何?

zǐ yuē bú huàn wú wèi huàn suǒ yǐ lì bú huàn mò jǐ zhī

子 曰:不 患 无 位,患 所 以 立。不 患 莫 己 知, qiú wéi kě zhī yě

3 / 5 求 为 可 知 也。

zǐ yuē shēn hū wú dào yī yǐ guàn zhī zēng zǐ yuē wéi zǐ chū

子 曰:参 乎,吾 道 一 以 贯 之。曾 子 曰:唯。子 出, mén rén wèn yuē hé wèi yě zēng zǐ yuē fū zǐ zhī dào zhōng shù ér yǐ

门 人 问 曰:何谓 也?曾 子 曰:夫 子 之 道,忠 恕 而 已

yǐ zǐ yuē jūn zǐ yù yú yì xiǎo rén yù yú lì

矣。子 曰:君 子喻 于 义,小 人 喻 于 利。

zǐ yuē jiàn xián sī qí yān jiàn bù xiàn ér nèi zì xǐng yě

子 曰:见 贤 思 齐 焉,见 不 贤 而 内 自 省 也。 zǐ yuē shì fù mǔ jǐ jiàn jiàn zhì bú cóng yòu jìng bù wéi láo

子 曰:事 父 母 几 谏。见 志 不 从,又 敬 不 违,劳 ér bú yuàn 而 不 怨。

zǐ yuē fù mǔ zài bú yuǎn yóu yóu bì yǒu fāng

子 曰:父 母 在,不 远 游,游 必 有 方。

zǐ yuē sān nián wú gǎi yú fù zhī dào kě wèi xiào yǐ

4 / 5 子 曰:三 年 无 改 于 父 之 道,可 谓 孝 矣。 zǐ yuē fù mǔ zhī nián bù kě bù zhī yě yī zé yǐ xǐ yī zé

子 曰:父 母 之 年 不 可 不 知 也;一 则 以 喜,一 则 yǐ jù 以 惧。

zǐ yuē gǔ zhě yán zhī bù chū chǐ gōng zhī bú dǎi yě

子 曰:古 者 言 之 不 出,耻 躬 之 不 逮 也。 zǐ yuē yǐ yuē shī zhī zhě xiǎn yǐ 子 曰:以 约 失 之 者,鲜 矣。

zǐ yuē jūn zǐ yù nà yú yán ér mǐn yú xíng

子 曰:君 子 欲 讷 于 言,而 敏 于 行。 zǐ yuē dé bù gū bì yǒu lín 子 曰:德 不 孤,必 有 邻。

zǐ yóu yuē shì jūn shùo sī rǔ yǐ péng yǒu shùo sī shū yǐ

子 游 曰:事 君 数,斯 辱 矣;朋 友 数,斯 疏 矣。

5 / 5

第18篇:“里仁”何以“为美”?

读《论语》绝非一遍两遍,每每读到“里仁为美”便疑窦丛生,尤其以此读宋明理学家的解释,说“里仁”者,选择与仁义的人住在一起也。因自己无知,听便信了。你说怎么会不信呢,与仁义的人在一起,耳濡目染,至少也能得一些仁义的皮毛吧。但仔细想想,怎么辨识仁义之人呢?仁义之人成堆的地方又在哪里呢?即使容易辨识,抑或能找到仁义之人成堆的地方,那么别人呢?天下人呢?再者,儒家大济苍生,如若只能如此“里仁”,那么怎么大济苍生呢?

“里仁”之“里”在古汉语里,可以是“居住”,也有“处”的意思,“仁”者,可以是仁义之人,也可以是“仁”的思想境界,南怀瑾对“里仁”的解释则比较可信,他说“里仁”“就是我们随时要把修养、境界放在仁的境界。”亦即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便是修养之至高之美。

至此,我们就不得不关注到,宋明以后中国社会何以走下坡路,近代以来近二百年,中国文化何以被冤枉地暴打一顿。南怀瑾打了一个比方,说孔孟做老板开了一家股份公司,以曾子、子思、荀子做伙计,卖的东西货真价实,生意红红火火,怎奈后继者加水卖,甚至加三聚氰胺害人,渐渐的,这家公司也只有破产的份了,咋的还能兴旺下去呢?尤其宋儒,在渐变中彻底篡改了开山祖老板的基本精神,所以后人要打倒孔家店。人们恨的是宋儒,是理学,可也没有多少人能分清宋儒与孔孟,孔子也只好被冤枉一回两回了,他能怎么样呢?儒学是人性的,是以人为本的,诗三百首先承认人性形而下的东西(其次才是形而上的思维),食色性也,活着就要吃,长大了男人要女人,女人要男人,但不可慌乱,要有度,亦即“思无邪”。到了宋明理学,彻底地丧失了,说什么存天理灭人欲,这不,彻底丧失了人性的以人为本的好的意识形态,往往混淆视听,让人渐渐远离真理。我想我的困惑也是受到宋明理学影响的缘故吧。

《论语》二十章,开篇“学而”,学的对象是什么?这是有讲究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的是“仁”而不是某个专业知识,甚至可以不识字,学“仁”而得做人之理,“习”是实践,学“仁”并不断地实践不是很快乐吗?这里面还隐含着古代中国知行合一的哲学精神,这样理解真的能感觉出“不亦悦乎”的缘由所在。而根据宋明理学的解释,学习并不断地复习就真的“悦乎”不起来,孔孟不是痴呆,是不至于将这样弱智的思想传给后代,贻误千年的。

所以孔子主张“里仁”之人是可以居住在蛮夷之地的。“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一个人有了仁的修养就不会特别讨厌别人了,好人爱护他,恶人,改变他、感化他、怜悯他、慈悲他,“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古代中国正是以仁怀远四方蛮夷,以仁的精神教化万民,造福四方,形成强大的民族融合精神及凝聚力继往开来的,翻开二十四史,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

做学问要准备一生寂寞的,“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仁之所至,义所当然”,有些事就是杀头也要做,有些事死也不能做,面对乱世,即使是一个安定的社会,必先做好文化教育工作,然后才能着手社会的变革。正如西方的文艺复兴,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准备。再比如,今天的为政者做什么事也是要造舆论,然后再去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就曾是当今中国社会大变革的舆论准备呢。

孔子时代,正是社会的转型时期,面对礼乐崩坏、道德沦丧的现实,他没有行为过激,“他一生宁可穷苦,从事教育。所以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南怀瑾《论语别裁》)因为解决问题需要整个社会思想的纯正,这也是他提倡修君子者“克己复礼”的原因。孔子就是以“里仁”的精神,影响好人更好,悲悯感化恶人弃恶从善,兴教育,有教无类,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默默地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圣者之仁化润万物,不计较流言蜚语,不解释恶者之诽谤,如日月蒙羞之不言。

日月蒙羞能永久吗?“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孔子时代人口只有几百万,孔子弟子三千是一个多么大的力量啊,且有贤者七十二,个个时代精英,有许多弟子掌握着各个诸侯国的权利,可以说一呼百应,来一个古代的“巴黎公社”毫不费力,甚而至于可以坐稳天下也未可知,可他不做,“仁之所至,义所当然。”默默致力于文化普及,致力于自己思想的传播,以求社会思想的纯正,为社会和谐的理想做着文化复兴的工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能做多少就做都少。孔子是一个寂寞的享受者,一个永生的日月,指明了一个文明的方向,开辟着万古不朽的事业,引领着人类的未来,“里仁”以此“为美”。

当生命的寂寞之美化为泰山北斗,永远矗立于人类乃至众生的灵魂高空的时候,“里仁”之美是难以言说的,无须说的,不必说的,宛如日月之光辉。

有弟子问孔子,我们的理想无法实现怎么办?孔子说:“乘桴浮游于海。”玩去?海外去?这便是儒家之退隐,以保持独立的知识分子队伍。也可以理解为出国,可惜那时交通不发达,没有飞机、轮船,不然老夫子的精神能传到海外也未可知呢。还好二千五百年后,孔子学院在海外遍地开花,老夫子该开怀一二了吧?如今胡老大要“和谐社会”,温总也在伦敦阐述着他老人家的思想皮毛,此后环球会有什么变化呢?

历史在进步中倒退,也在倒退中进步;历史在惊人相似中循环,也在循环中相似。源于天地精神的“仁”化形为礼乐精神,由上古时代延续到汉代,相当于世界本源的“乐”丢失了,宋明时代因为理学“仁”丢了,近代我们又冤屈地把我们的民族精神暴打一顿,以政府行为欺师灭祖,时至今天,“学”只剩下学一些“有用”的专业知识,以急功近利,是否孕育着国破家亡族灭的惊天危机?如果说,孔子面临的是一个道德沦丧、礼乐崩坏的社会现实,那么今天的我们所面临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学仁而实践悦乎,达成仁的至高境界,是每一个“人”应该达到的仁,也是儿童启蒙的第一要务,还是“里仁”之所以“为美”的唯一原因,更是人生、社会幸福和谐的必由之路。

所谓“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第19篇:亲仁读后感

亲仁读后感:

“亲仁”,亲是亲近、学习的意思,亲近那些有道德、有学问、有人生境界、有情操的人,这是讲择师。一个人的学问要有成就,有两个先决要素:一个是好老师,一个是好同学。好老师帮我们指路,把很重要的教诲告诉我们,使我们的人生少走很多弯路;好同学能够彼此互相提携、互相提醒。只有这样,我们一生才能够得到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业乃至敬德修业成就圣贤的人品。

我们时时亲近仁德之人,就能够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你每天接触的都是善人,我们无形当中德行都会提升。但是“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假如每天身旁都是狐群狗党,自己的言语、行为就会变得愈来愈粗俗、低级、下流。“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学习的道路上,必须要有良师益友的提携。只有亲近仁德之人才能增长我们的智慧,人生有智慧才会下对抉择,人生才会愈走愈轻松,假如没有做对抉择,那人生会愈走愈沉重,所以“亲仁”非常重要。中国古人说:“天地君亲师。”这是因为人伦大道,必靠师而传承,无师则人道衰,故师的作用等同于天地。友以辅仁,亲近良师益友,才能学有所成。人应当有博爱之心,爱一切人,但首先是亲近有仁德之人。它告诫我们,人的内在一定要有道德作为基础,用圣贤人的这些智慧,来巩固我们内在的道德思想及修养,以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使自己在种种诱惑面前能把持住而不受干扰。如果没有得到这些熏习的话,在当今社会,一不小心把持不住,就有可能陷进去而自己都不晓得。尤其是沾染上赌博、色情等一些不良的习气,可以让你一辈子堕落下去,危害相当之大。所以,我们不可一日远离良师益友,不可一日不读圣贤书。

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良莠不齐。跟着潮流走的俗人多,仁慈博爱的人少,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因为他说话公正无私没有隐瞒,又不讨好他人,所以大家才会起敬畏之心。

所以,《弟子规》在“亲仁”部分,首先讲“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大家都是人,但是人和人之间差距太大了。圣人毕竟很少,但是我们还应该努力处处韬光养晦,处处给人家余地,虽然不可以变成圣人,但至少可以变成一个时时能替别人设想的人。时时刻刻,记住圣贤的教诲,不可以松懈,那么我们的人生才会向更园满的境界发展。当我们不亲近那些仁者,那么身边就会多一些小人,那么我们生活的环境就会由平静变得浮躁。

什么样的人才是有仁德的人呢?

第一,要有大公无私的精神,有博爱的情怀。仁者爱人也,首先要有爱心。第二,这个人应该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依照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来要求和约束自己。克己复礼,你不能由着自己的喜好、个人的想法,根本不管社会的秩序和道德,这是不行的。

第三,应该具备崇高的境界和道德修养。

第四,应该智、勇、言兼备,并且遵循中庸之道。智,你要有智慧,要有知识。勇,你要有勇气,要有担当,要有责任感。言,你要会表述,会表达,按照圣人之言来表述,来弘扬这种仁义的思想,来推广这种仁义的道德,必须智、勇、言兼备。这样还不够,同时你还要奉行中庸之道中的和谐、平稳、雍容这样一种境界,不能走极端。

泛爱众读后感

凡是人,皆需爱”无论权势、贫富,就算乞丐,我们也要尊重,因为我们生活“天同覆,地同载”。我们的才华和品行怎样,是应从别人身上发现的。“才大者,望自大”,“行高者,名自高”。我们有才能,“勿自私”,有人对你有仇,应“报怨短,报恩长”。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朋友间,不能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别人对自己说的秘密,应守口如瓶,“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面对别人的错误、缺点,应及时给予他建议,不然“过不规,道两亏。”对他们的不足和坏处,不能宣传出去,否则“疾之甚,祸且作”。

当我们要求他人去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要看自己愿不愿意去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你有权利非公平地对待其他人,但你这种非公平的态度,作用于别人,改变的却是你自己,你所释放出来的每一种思想的后果,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所以永远也不要以势压人、以权压人,虽然你能得到别人暂时的屈服,最终毁灭的却是你自己。

第20篇:浅谈《论语》“里仁”篇中的仁学思想及现实意义

浅谈《论语》“里仁”篇中的仁学思想及现实意义

作者:黎勇

【摘要】

本篇是《论语》的第四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仁”字在里仁篇中总共出现了15次。在不同的对话场景、语境下, 针对不同的弟子, 孔子对仁做了不同的解释、说明和阐发, 但始终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界定。但强调仁的情境性,也并不必然导致对它自身核心价值的迷失与消解。本文主要来简要论述孔子在里仁篇中的仁学思想及它的现实教育意义。

【关键词】 孔子

教育意义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概念。“仁” 学思想是孔子建构的十分完整的思想体系,包含了精湛丰富的思想内容,代表了孔子整个思想学说的真正价值。

一、《论语》中的仁

《论语》讲“仁”的地方很多,有些讲到“仁”的话是针对提出问题的人的具体情况说的,有时不免强调了某一方面。《论语》中讲到“仁”最清楚的是孔子答复颜渊问“仁”的一段话。这段话应当看为对“仁”的比较全面的论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进一步问具体条目,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篇》)意思是说,“仁”的基本内容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一旦能做到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仁”。具体条目是,不合礼的事不去看,不合礼的话不去听,不合礼的事不要说,不合礼的事不要做。由此,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孔子论“仁”的深刻具体性内涵,是远远超过前人的。不仅如此,把“仁”上升为“仁”学思想,全面系统地讲述并身体力行的,当然属孔子了。关于“仁”的含义。孔子说“仁”的基本性质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其特点是突出强调了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仁,即只有恢复礼制、巩固礼所制订的政治秩序的行为才能叫做仁。那么具备哪些具体的特点才能达到仁的标准呢?《阳货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这就是说,一个仁人要具有五种品德:保持一定的尊严和恭敬,这就不会招到侮辱,待人要宽厚些,百姓不怨恨,言出令从,具有威信,这样别人才愿意为你任用,善于思考,行动果断,这样在工作中可以取得具体的成绩,善于给人们带来实惠和好处,这就可以使人尽力地工作。这是孔子对“仁”的又一诠释,这是从古之“君子”的角度,来谈仁的内涵的。

“仁”的多重含义还包括“礼”的内容。《子路篇》中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为什么说这里的“礼”就是孔子所说的“仁”呢?因为在《宪问篇》里,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这里的君子之“仁”,自然是指包括在孔子的“仁”的含义之中,也即体现在上面的“礼”中,那么“礼”即成为“仁”的内容之一方面。尤其是上面所引用的《颜渊篇》中,颜渊问“仁”的条目时,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更印证了“仁”的内涵之丰富性。

“仁”的思想包括孝悌的内容。《学而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我想,这段话虽然出自有子之口,却是孔子“仁”的思想之一方面的体现。

二、《里仁篇》中的仁 “仁“在《里仁篇》中)“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1],知者利仁”。孔子的意思是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地处于困境中,也不可以长久地处于安乐中。仁人安于仁, 聪明人利于仁,” .子曰:“里仁为美[2]。择不处仁,焉得知?”这里讲的仁是“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够喜爱某人,厌恶某人。”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3]?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4],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说:“有钱和做官,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不接受。贫困和卑贱,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抛弃它,君子不摆脱。君子抛弃了仁德,到哪里去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在吃完一餐饭的时间都不离开仁德,仓促匆忙的时候,他也一定和仁德同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他也一定和仁德同在。”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5];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着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6]。”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从孔子在《论语》“里仁篇”中所提及到的“仁”主要是指的仁德,而仁德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就是就是指的一个人的道德。但是在当今中国的社会,道德的滑坡到了一个如此严重的地步,这是我们每一个国人所知晓的,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讲到“中国的社会道德问题已经到了一个何等严重的地步”,这是一个领导人的担忧,也是一个民族的倒退。近年来,社会上频频发生的各种事件,如“小月月事件”、“南京彭宇案”以及接二连三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等都折射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社会道德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为了金钱、权力、美女等各种个人利益不惜出卖自己的良心,置国家安危和人民生命健康于不顾。在这样一个糟糕的社会道德背景下,如果大家再不用行动来弥补道德的缺失,那我中华民族只怕是落山的太阳。那么下面笔者主要来谈谈孔子仁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三、《里仁篇》仁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这里的仁主要是从环境的角度来阐述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受的影响也大不同,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现代人生活在现代的社会里,环境对我们十分重要,但是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不同程度的破坏我们的生态环境。环境问题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和“公害”。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工业生产造成大气、水环境恶化等。环境问题的恶化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孔子的仁学思想中的中庸之美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做事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尤其是现代人在对环境资源问题上一定要把握好度,只有这样我才有可能建立真正的的和谐社会。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这里的仁主要是指一个人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面对各种诱惑时很容易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很容易受到各种物质利益的诱惑,如金钱、美女、权力等。正如孔子所说要真正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样的人生境界在今天这样的功利社会怕很不容易啊。今天,人们每天在网络、报刊、电视、杂志等各种媒体上都可以看见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贪污腐败现象、食品安全事件、强奸抢劫暴力事件等犯罪行为的发生。试问是什么导致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人们对物质的过于追求,是人们经不起糖衣炮弹的攻击。老祖宗的东西大家不能丢,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里的仁主要是指事物双方是对立的、矛盾的。 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其实,孔老人家在这不仅仅是教导人们事物是出于对立统一之中的哲学辩证关系,而是要让我们学会一种方法论。即事物对立统一的时候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在今天这样一个无论是经济、政治、科技,还是文化都发展迅速的时代,社会的发展必然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各种选择,如就业、学习、工作等。但是,人们在面对这么多的机会时,往往会迷茫和不知所措,从而错失良机,与成功无缘。如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在选择就业时就东挑西拣、眼高手低,最后导致自己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不说,反而为社会增加财政负担,领着失业金。《里仁篇》教导我们怎样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去抉择人生的价值,和实现人生的目标。

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这里的仁主要是要人们明白一个道理,就是立志、坚持自己的信念。今天,人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要做到时刻保持一种清醒和自我的状态是不容易的。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言论得到了充分的自由,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往往会不假思索的去转载和捏造一些为了吸引眼球的不堪事实,最后导致信息失真。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损失。孔子说:“假如立志实行仁德,总没有坏处。”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孔子教诲大家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保持清醒和矢志不渝的信仰。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里的仁主要强调人们在对待富贵与贫贱的态度,正如孔子所说,富与贵是我们大家都在追求的,但是,如果我们为了达到富贵的目的而不择手段,这样就有失君子之风。同时,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和也不会久远。反之,如果一个人为了摆脱贫贱而做出有损他人和集体的利益的事业是不道德的行为。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是,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不法商家一味的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置国家安危和人民生命财产于不顾,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最近在网上出现的毒馒头、毒胶囊、假猪耳朵等食品安全事件,都折射出了在很多人在利益的趋驱使下变得那么的无耻和不择手段。《里仁篇》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

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着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在这里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同样,在今天这样一个看似安定团结的社会中,一个人要做到真正的仁德是几乎不那么可能,但是,并不是我们不能达到这样的仁德境界我们就不去朝那个方向努力。其实,在这里我认为孔圣人更多的是强调一个人在做事时候的努力和认真程度,同时,更多的是鼓励我们大家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即便是就像仁德一样,我们不能保证能百分百的做到,但是至少我们努力了,我们无怨无悔。

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的确,尤其是在我们今天的社会,越来越多的道德问题摆在国人的面前,道德冷漠、道德滑坡、道德无知等。现在很多行业的职业道德也出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状况:有些医院以药养医,有些医生收受红包;有些歌唱演员对口形假唱;有些教师教学时课上不讲、课外讲;有些媒体利欲熏心制作虚假广告,赚取眼球炒作假新闻;执法人员吃拿卡要,不秉公办事等等。烟草行业的个别员工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有悖于“两个至上”价值观,有损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现象。细究起来,这些不讲职业道德的行为多是由于这些工作人员缺少个人品德的修养造成的。他们平时轻视自己的人格,不用个人品德来约束自己,面对各种职业道德守则,仍我行我素,以个人为中心,丧失了一名员工的职业操守,是很可耻、可悲的事情。因此,无论是提高社会公德、加强职业道德和弘扬家庭美德,都离不开加强个人品德建设。道德建设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从具体的个体抓起,重视个人品德教育,人人讲道德,人人重修养,人人促和谐,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才能落到实处。

本文主要从《论语》的教育作用来进论述它的现实意义,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们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社会形势,如何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并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肩负着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的重大历史使命,正接受着来自世界各得的不同的文化冲击。中国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既要适应国际化的发展潮流,又要走属于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虽然步履维艰,却一步步日益繁荣。为了祖国更好的发展,我们必须提高自我修养。

尾注:本文中的《论语》原文均来自《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 [1]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2]里,这里活用为动词,居住。

[3]恶乎:恶,音wū,何处;“恶乎”即“于何处”。 [4]违,离开。 [5]尚,超过 [6]仁,同“人”。

参考文献:

【1】《论语译注》杨伯峻 [M] (中华书局) 1958年

【2】《的仁之为道》余治平[J] 江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10 卷第4 期

【3】《德性之“仁”与规范之“仁”——简论早期儒家的“仁”说及其现代价值》田文军

【4】《论中的成仁思想》陈殿青[J] 琼州学院学报 第14 卷第4 期 2007 年8 月

作者简介:黎勇 生于1987年11月——系安顺学院政史与法律系 09政本

里仁篇读后感
《里仁篇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