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0-09 08:33:35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193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时写的博士论文,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对开弦弓村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后写成的。全书共十六章,分为前言、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中国的土地问题。著名的功能主义学家马林诺斯基教授在序言中评价:我敢预言,费孝通博士的这本书将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发展上的一个里程碑。它让我们注意的并不是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部落,而是世界上一个最伟大的国家。

首先,笔者认为这本书有两个主要方面,一部分是向我们介绍中国农民的传统生活、经济、社交等形态,另一部分就是通过之前的研究成果指出中国农村的出路在哪里。费孝通先生本着以小见大的想法,想通过对中国江南一个村庄的经济的调查来探讨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过程,并试图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把握中国社会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条件下的宏观社会变迁过程以及可能的应付之道。

接下来是我在看《江村经济》时对其内容的联想与思考,其中不少让我感慨万分并且震撼。

费孝通先生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当时开弦弓村百姓的生活水平没有进步反而下降了,费孝通先生在前言中讲述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历史条件,也表示自己对国家、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认为“这是一场长期而严重的斗争,不管过去的错误与当前的不幸,人民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将再一次以一个伟大的国家屹立在世界上”。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中国在四九年再次屹立在世界国家之林。在全书的最后一章,费孝通先生把中国近代的问题归结为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费孝通先生还表达了自己对如何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看法,他认为“恢复农村企业是根本的措施”,看到这个观点时我内心对费孝通先生的敬佩之情更加浓郁了,新中国成立后直到一九七八年才逐渐恢复农村企业,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也才开始慢慢得以解决。不过我个人认为至今中国仍没有彻底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今天我仍可以看到在某个偏远的山村小学生一天只能吃两顿、在某个城市一个小孩在垃圾桶捡食物的新闻。尽管当今中国存在着许多社会问题,但我相信这是另一场

“长期而严重的斗争,不管过去的错误与当前的不幸,人民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将再一次以一个伟大的国家屹立在世界上”。

总结江村人发展经济的困境,有如下几点:

一、信贷系统不完善;

二、市场知识缺乏;

三、剩余劳力无法转化,女性人口外流;

四、传统观念的羁绊。那么,按照费老发展工业的提议,针对江村存在的缺陷,联系现在三农问题,笔者认为现在农村的发展需要的是:

一、一个懂得市场经济、商业运作、乡村人情、任劳任怨的领导人,这样才能在控制住民心的前提下好好运作农村经济;

二、国家加大对农村的投资,给予银行借贷系统充足的资金支持农村建设;

三、在国家控制下的典当业的发展,可以弥补经济危机之下银行投资的空白;

四、知识下乡、科技下乡是必不可少的,建立一个覆盖农村的科技知识系统;

五、因地制宜建立乡村企业,吸收农村的劳动力,将剩余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

六、继续宣传计划生育、男女平等思想。当然,中国的农民问题几千年都没有很好地解决。费老将农民的土地问题的解决打开了一个缺口

费孝通先生在第三章“家”中提到在农村生孩子的期望先于婚姻,结婚的主要目的是生育男儿,如果一个女人无法完成这个职责,夫家有充足的理由将她遗弃而无需任何赔偿。距离那时,历史已经前进七十八年,但当今在中国许多偏僻贫穷的农村仍然存在这种婚姻。我同情那些生活在贫穷地区的人们,他们没有条件与能力去改变自己的愚昧。人性的美在于精神上,不管物质生活是好是坏,我们都应该追求能让我们心灵变得纯粹的东西,就像美好的爱情、美妙的音乐和艺术。另外,关于小媳妇制度,体现的是重男轻女的思想,本质上是因经济落后而出现的思想。一个姑娘可在未婚前为家里养蚕缫丝赚钱,结婚可以省去200 元左右的婚礼费用,婚后可以减少婆媳矛盾,但是,人们仍然排斥这种做法,原因就是这样会缩小亲属组织,导致一个家庭在村里各个方面的孤立无援,尤其是经济危机之下的借贷。这也体现了乡村社会人情的价值所在。

最后,借用费老的话,我们要“齐心协力、认清目标、展望未来,才不辜负我们所承受的一切牺牲和苦难”。我相信,中国的农村、中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推荐第2篇:《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

读完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我不禁要感叹,费先生对开弦弓村农民生活的深入了解,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望洋兴叹。在《江村经济》中,费先生从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等方面对农村生活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最令人钦佩的是,书中列出了大量的精确数据,使读者对农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有了一个量化的印象。

费先生能写出这本书,是有其自身的优势的。首先,费先生对开弦弓村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研。但最重要的是,费先生是吴江人,对当地的情况比较了解,懂当地的方言。而语言不通问题是农村调查的一大硬伤,费先生的经验为我们这些后来研究农村的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另外,读完《江村经济》以后,我对当今中国农村的未来进行了思考。费先生认为,“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但时过境迁,我觉得,现如今,农村的饥饿问题已经解决了,农民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依然很大。因此,我们首先要进一步解放农村的生产力,促进农业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生产,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另外,虽然农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却没有跟上来。所以,我们也应该提高农民的精神享受,如此方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荐第3篇: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一书是在班主任王老师的推荐下购买并阅读的,本书在前言中就写到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专著,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兴许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的缘故吧,本书所写到的很多观念、习俗或习惯与我生活的农村有很多共同之处,这引起了我的共鸣,也勾起了很多我儿时的回忆。

书中在介绍中国农民的传统生活、经济、社交等形态的时候,也指出中国了农村的发展出路。我想,把这本书的理论应用到我的家乡进行实践是再合适不过了,虽然现在的时代已变,但其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是大同小异的。

本书在给出前言和调查区域后,马上就介绍家。这也表明了作者在调查过程中得出的结论,开弦弓村农民对家十分的重视。中国自古就是个重家庭的民族,更是注重传宗接代的群体。在农村,香火的兴旺更是被认为是家的兴旺,祖宗的保佑。作者提到,配偶由父母选就,婚礼由父母安排并且重男轻女思想极其严重。我看到这儿的时候,不由得一下子想起了我的妈妈,她就是这种典型封建思想下的牺牲品。

我妈妈16岁那年,在外公告诉她和她姐妹们那是别人家送来的喜糖的情况下,和她的姐妹们吃了这包喜糖,吃完之后,外公才缓缓说,这是我奶奶家送来的聘礼糖,这也意味着吃了聘礼糖就必须接受这桩婚姻。不管我妈妈如何反抗,势单力薄的她还是斗不过父母,被迫嫁给我爸爸,爸妈之间可谓完全没有爱情可言,他们直到结婚那天,才互知对方是何面容。

婚后,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是我姐姐,另一个是我。我妈妈也因为没有生儿子,受尽了我奶奶的欺负。而我的名字也是因为我们奶奶没有孙子,所以我奶奶特地给我起了个男孩儿名字,说是没有孙子但至少要在户口上挂个男孩名,男尊女卑的地位,在我奶奶那儿体现得淋漓精致。

像我妈妈这样的情况在我们那儿并不少见,还好,时代在发展,思想在进步,

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妈妈是不会再让自己的儿女重蹈覆辙的,所以在我姐姐的婚姻里,我妈妈并没有做太多的干涉更谈不上像我外公那样包办婚姻,我妈妈只是给姐姐做了一些参考,虽然姐姐将嫁到对于我妈妈来说比较远的地方,但她还是放手让她去追求属于她的幸福。

其实不止太湖东南岸这个开弦弓村和我的家乡是这样的思想状况,在那个年代,几乎整个中国农村都是如此。女孩没有选择婚姻的权利,妇女的地位低下,不能生育的妇女不仅会受到男方的嫌弃,更会成为村里人饭后闲谈的重点讨论对象。我们应该庆幸,庆幸我们现在能生活在这么一个和谐、稳定、自由、幸福的年代,也正因为,我们要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最最重要的,我们还要孝敬我们的家人。

关于礼仪开支,作者说,礼仪开支与人一生中的重大事件有三,一是出生,二是结婚,三是死亡。这种开支对于农村来说几乎是每个家庭必须的开支,并且,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农村,即使家里一贫如洗,也会借债办好这些事情。特别是贫穷家里有人去世,认为生前没能让逝者过上好日子,亏待了他/她,那么人生的最后一程,一定得让他/她走得风风光光,也好逝者到了阴间以后能保佑自己的家族兴旺发达。

我记得我小时候爷爷去世的时候就是这样,家里因为我生病,已经债台高筑了,可爸爸还依旧四处筹了好两三千块钱(在九几年来说,这是个很大的数目)而这一切只是为了给爷爷一个盛大的葬礼,后来长大后问爸爸为什么这样做,爸爸说,爷爷生前过得不好,人生的最后一场大事不能亏待了爷爷,并且希望爷爷能记住家人对他的好,然后保佑家人。

当然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安慰。因为贫苦的日子一直在继续,暗无天日,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所以款待逝者,寄希望于他们,认为他们死后会化身为灵魂,从而具有超人类的力量,并且他们能够赋予家

人拥有特殊的能力去改变家族的命运。这些做法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农民生活困苦的现状,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灵魂的无条件的信仰。

本节中,作者有一个观点我也很赞同,他说结婚时的宴会为亲戚们提供了一个相聚的机会对新建立的亲属纽带予以承认,对旧的关系加以巩固。我觉得不光是结婚时的宴会具有这种功能,任何红白喜事都有这种作用,因为亲戚家或是自己家的红白喜事,大部分亲戚都会相聚于一个地方,那么相互的交流就会增多,从而就会认识新的人,产生新的社会关系,同时旧的关系也会因为交流的增进使彼此的感情更加深厚。

农业方面,我国的农作物多样,但对于水利条件优越的南方来说,种植水稻是农民的第一选择,也是最优选择。地处太湖东南岸的开弦弓村就更加不用说了,作者提到,这个村子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油菜籽和小麦。水稻与油菜籽和小麦轮作,这些农作物大多供于家庭,仅当丰收之年,农作物丰收,农民们会选择将剩余的粮食或油菜籽运到集镇上进行贸易。

每次看书或看电视看到有讲农业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我的家人,以及自己儿童与家人一起在田间劳作。我家乡与开弦弓村的水稻时间略有差别,开弦弓村是六月播种,十二月初收割才结束,而我家乡大约是农历的三四月播种,九月收割,造成这一时间差异应该是地理因素引起的。我们村的人,100%的种植水稻,每年开学不久,家里就开始农忙起来,为了好玩,或是为了做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主动要求在周末或每天放学后加入大人的行列,挽起裤腿,手抓一大把水稻秧苗,学着大人的样子插起秧来,有时候还会很调皮的跟大人比赛,看谁插秧快,结果每次都输却依旧不甘心。

小孩子们永远都会觉得田间劳作很好玩,而且小时候怎么都不明白为什么家人劳作回来后吃完晚饭做完家务倒床就能睡着,并且马上鼾声如雷。只是直到自己高二结束那个暑假参加体育训练时才明白,太累了,他们是因为太累了,也深

切体会累到他们那种极致的感觉,倒床就睡,一点儿也不夸张。农民伯伯很辛苦,这不是一般人可以体会得到的,很多城市人都羡慕农民的生活,说农村人淳朴,农民生活简单,农村空气佳,可当这些人真正去体验了农民的生活,他们便不会有这种相当农民的欲望。

课堂里我们学过,要尊敬农民伯伯,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农民工,可现实社会里,歧视农民、欺负农民工、拖欠民工工资的事件时常发生,每次看到这样的事情,除了痛心还是痛心。

现代社会,中国农民的出路在哪?中国农村的出路在哪?

中国农民的出路,中国农村的出路,可以从这本书得出部分启示。

费孝通先生通过对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开弦弓村进行几次实地调查,可以得出该村发展受阻的几个原因,首先是江村传统观念思想浓厚,封建思想占据了农民思想的主导地位。接着是江村信贷体系不完善,金融市场太不稳定,以至于江村的合作社被迫关门等。最后是人才的缺乏,使很多有效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最后导致浪费。

这些都是开弦弓村发展受阻的原因,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广大农村的问题。从中国的国情来看,个人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法律制度,深入农村宣传法律知识,打破传统观念,让农民能真正的做到守法、懂法、用法。

二、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制度,宣扬男女平等。

三、政府要实现宏观调控,同时建立服务型政府,完善信贷体系,稳定金融市场。

四、实现“三下乡”政策,即科技、文化、知识下乡。

五、发展乡镇企业,引进外资,促进经济发展。

如果政府能真正做好以上几条建议,中国的农村应该会有很大发展,不过,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解决措施,理想与现实,是有很大差距的,真正应用于实践的时候是会有更多的新问题的。中国农村的出路我国已经探讨这么多年,但仍然

未见很大的改观。努力学习,增长更多知识,再来尽自己所能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身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做的。

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读完此书不仅是了解了更多的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分配状况,更是使我忆起太多的儿时的回忆,读罢此书,我最想说的是,感谢费孝通先生的辛勤实践调查,让我们能有这个机会这么系统、这么细致的了解中国农村,同时我也坚信,你有付出,才配拥有回报。

最后祝愿费先生和他妻子都能在地下安息!

推荐第4篇: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

一本好的书应该是不仅在其专业性方面给人以知识和启蒙,更重要的是是书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准则以及社会责任给人以无限的使命感。《江村经济》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193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的博士答辩论文,是中国社会调查方面的学术著作。全书计16章,分为前言、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中国的土地问题。《江村经济》将一个大范围的社会研究,通过研究一个小村庄折射出来,将作者自身经历融入书中,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更是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而我,在认真阅读后,也收获了一些东西,产生一些看法。

前言

《江村经济》是一本关于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它描写了长江流域一个名叫开弦弓村的村庄的经济等问题和该村庄的历史发展变化。在书中,费孝通先生针对这个村的发展作了深刻分析,使我对中国农村的现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并且,从中我更是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赤诚的爱国心和他对于社会学的热衷。

地理环境

费思博士等认为:在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现阶段,把一个村子作为单位最为合适。而费孝通先生也正是出于实际的考虑,将自己的调查范围限定在一个小的社会单位——村庄内进行。费先生选择的调查地点叫开弦弓村,它坐落于长江三角洲上的太湖东南岸。该地区受夏季季风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爽,“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的气候条件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生产季节约持续300天”。而且,“该地区位于长江和大运河这两条水路干线的交叉点上,这两条水路把这个地区与中国西部和北部的广大疆土联结起来”。自然环境的优越和交通的便利是这个地区在当时中国经济上取得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

在这个村庄中,土地是维系人们生产与生活的主要物质条件。人们可以根据当地人所占土地的自然条件大致推论出村里人的职业。而恰好,该村中的外来户全部从事着特殊职业,当然,他们没有土地。

另外,有着交通优势的开弦弓村并不仅仅发展农业,它的工业尤其是蚕丝业,在当地乡村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近些年先进技术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该地区的传统蚕丝业逐渐衰落。

从这个篇章中,我了解到,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条件,但更不能脱离整个社会或者世界。开弦弓村由于受传统的小农经济的影响,在整个村庄的规划中,并没有一个可以将人们集中起来进行公共活动的专用场所。不过,在随着中国社会形态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该村庄的内部联系紧密起来,一些公共机构的建立正是社区生活变化的体现。

社会背景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家族”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它在长期的中国历史中扮演着保证亲族延续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的纽带的角色。“家族”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家”的亲属关系的扩展。而“家”的规模大小是有两股对立的力量的平衡而取决的。一股要结合在一起的力量,另一股要分散的力量。这两种力量导致的亲属关系的扩展恰恰是通过姻亲关系来实现的。在这个村庄里,婚姻是一个非常正式而又严格的问题。这里的人们的婚姻之事严格按照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而这里不存在求婚的说法。子女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被父母定下了婚事,婚姻自由是不存在的。而且这里的人们习惯上讲究“亲上加亲”,因而表亲间联姻现象很是普遍。因为婚姻在这里的主要作用就是绵续家世及促进家族的发展。在这样的婚姻关系中,婚姻双方的地位并不平等。人们对于妇女的要求有很多,而且过分重视“香火”问题。这更是造成了“小媳妇”现象的存在。

当然在家族、婚姻问题中,财产继承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在一个村庄中,财产不仅仅局限于家产,还有村产、扩大的亲属群体的财产和“无专属的财产”。这些财产的继承主要以集体占有和私人占有的形式存在。在拥有财产的群体中,家是一个基本群体,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群体。一个农村家庭中,传递的主要财产是土地,主要对象是该家庭中的直系男子。若没有直系男子,则由家庭或家族中的长辈来立继。当然继承者还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因为本人的专业是法律,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对书中与法律有些许牵连的内容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书的第四章(财产与继承),费老描述了这个典型的中国村落中人们对财产的分类(当然,这种分类决非是法律学者们按照逻辑严密的物权法体系进行的分类),以及财产的传递和这种传递过程中对继承和赡养义务所产生的影响。结合当时已经生效的(中华民国)新民法中有关继承的规定(新法规定了女子的继承权,改变了单系继承的原则,体现了男女平等的观点),费老认为虽然新法律已颁布7年,但就江村而言尚未发现“有向这一方向发生任何实际变化的迹象”,即民间所遵循的继承原则仍然是传统的“父系传嗣单系继承”。这实际上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幅场景,即:法律自上而下的构建出了一套体制,但该体制所适用的领域却实际遵循着另一套“规范”,即表现出了一种“二元化”的态势,而这种“二元化”(有时是一种“多元化”)往往又表现为民间自发的“规范”得到实际贯彻,国家公权力制订的规范成为华而不实的装饰品。

由此我们可看出,传统的中国从承担责任和发展家族考虑,给予了男子很高的地位和权利,这是一个存在已久的社会问题。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妇女的独立性越来越强,这些问题已得到了显著的解决。

另外除了亲属关系的联结,还有一个基本的社会纽带就是地域性的纽带。在这个村子里,有一些人在一起组成了户,他们共同居住、吃饭和劳动。而其它形式的联合群体也多如此存在。

经济生活

开弦弓村的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文化为满足人们的需要,提供了各种手段来获得消费物资,但同时也规定并限制了人们的要求。文化对于村民的消费有着一定的控制作用。 村里的房屋都设计有堂屋。堂屋是住房中占地最大的,一般用来做劳作的场所,例如养蚕,缫丝、打谷等等。它也是人们接待客人或存放农具、农产品以及供置祖先牌位的地方。

这里要注意的是 开弦弓村是中国国内蚕丝业的重要中心之一。费孝通先生在书中的第一章第七节是即提到:在结婚之后的第一个春天,新的儿媳妇必须经过这样的一种考试。新娘的母亲送给她一张特殊挑选出来的好蚕种。她完全靠自己的能力来养好这批蚕。如果她养得好,显示了她的技能,就能赢得她婆婆的好感。这被认为是女孩子一生中的重要时刻,据此可以确定她在丈夫家的地位。蚕丝在这里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工具,更多的是一种技能,代表着一名女孩子的最高的能力水平。也就是这种对蚕丝的高度重视,使得这个在古代属于家庭手工业一种的蚕丝业渐渐往工业化生产转变。

费孝通先生对农村的农耕和副业各环节作了详细的介绍,让我惊叹于这些农业行为的技术性和精确性。这个系统的每套程序,都需要一个惊人的协调。以农耕灌溉为例,由于水域在田地的外围,必须修建渠道,外层的田地灌溉一定量之后,必须自觉地关闭出水口,以满足下一块田地的灌溉,为了满足均匀灌溉,同一田埂内的田地必须高度相同,如果有一家的田地为私自储水而降低地块高度,便会遭到谴责。即使干旱时节,这个规矩个人也不敢轻易去破。这个规矩不是任何行政部门强制执行的,而是自律的结果,自律是这个地区自治的条件之一。 在村庄中,除了生产,人们的主要活动是聚会、出会和一些宗教、祭祀活动。

这些细节体现了这个村庄以农业生产为主,但也有一些副业等的发展。而在一代代传承与发展中,村民们保留了许多习俗文化。这些都是我们研究该地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资料。

在地理环境中,作者曾提到,由于人们所占土地不同,人们所从事的职业也有许多种。主要可以归为四类:农业、专门职业、渔业和无业。但不管如何划分,这些职业的类别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且它们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从这些职业所从事的人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大部分的人使用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但他们不仅仅只从事农业生产,还有其他的如蚕丝业的乡村工业生产。还有部分因成年男子死亡,只有寡妇和儿童等的家庭,不靠自身劳动过日子,而是依靠出租土地生活。

在从事农业生产中,天气条件很是重要。人们根据传统的节气表和一些进步的生产技术来安排农业生产。而土地的占有促使了雇农和小土地出租的产生与发展。这种生产方式也有效地利用了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除去农业生产,蚕丝业是这个村里的居民的第二主要收入来源,这也是太湖一带农民的特点。前面说过,蚕丝业在后来有所衰退,也正是如此,当地人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改革中,促使变革的主要力量是世界经济的衰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当地一些技术人才的积极参与。另外政府的重视和帮助也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在改革中也有许多问题,比如技术革新进退维谷。费孝通先生也提出了他对于乡村经济发展的建议:通过引进科学的生产技术和组织以合作为原则的新工业,来复兴乡村经济。

在整部书的最后,费孝通先生着重讲述了中国的土地问题。他指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而农民的主要开支又在土地的使用上。我们应认识到,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的关键应在于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不是紧缩农民的开支。因而费孝通先生再三重申,恢复农村企业才是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的根本的措施。

《江村经济》作为一本探讨社会问题的书籍,它深刻地、如实地反映了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是一部很值得阅读的社会学类型的书籍。

推荐第5篇: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这本书是费孝通在英国留学时的博士论文,同时也是费老的第一本书和成名之作,论文的指导老师是着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后者将此书誉为人类学发展史上“里程碑”。

因为从小生活在城市,从来没有接触过农村,所以一直到现在对于农村的印象还停留在想象中以及平时在高铁上所看见的窗外的风景,其他的便很模糊了,但是这本书把农村的样貌向我娓娓道来。正如序言中马林诺夫斯基教授引用的一句E·丹尼森·罗斯爵士看完本书的话所说的:“我们曾经有过统计报告、经济研究和地方色彩浓厚的小说——但我未曾发现有一本书能够回答好奇的陌生人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江村经济》就是这么一本书,“随着本书的描述,读者本身将自然地被带入故事发生的地点:那可爱的河流,纵横的开弦弓村。他将看到村庄的河流、桥梁、庙宇、稻田和桑树的分布图,此外,清晰的照片更有助于了解这个村庄。他将欣赏到具体资料、数据和明晰的描述三者之间很协调的关系。对农村生活、农民生活资料、村民的典型职业的描述以及完美的节气农历和土地占有的准确定义等都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深入的确实的资料,这在任何有关的中国文献中都是十分罕见的。”(序)

它不仅在其专业性方面给人以知识和启蒙,而且书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准则以及社会责任能够给读者以无限的使命感。

虽然费孝通先生只对研究对象——太湖南岸的开弦弓村做了两个月的实地调查研究,但本书无愧于老马的盛誉,它开创了研究中国社会——尤其是乡土社会的一个先河,并通过从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结构的内在理路——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出发,去探讨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结构向现代转化的可行道路。这对中国社会——尤其是传统的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有着原创性的意义。

同时,《江村经济》中从微观到宏观,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以及深入社区,完全参与的参与观察法等调查研究方法也十分值得我们学习。而且,《江村经济》中费老独到视角观察到的种种现象在目前来说还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制度政策可能会出现滞后现象,这就需要不断地完善社会制度,当然在完善的过程中,我们要仔细研究学习《江村经济》这样的社会调查研究巨着,从中学习大师们的思维方式及独到的视角。作为国家的栋梁,我们任重而道远。

推荐第6篇:《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

初闻此书之名,总觉得这是一篇关于乡村经济发展的实地考察报告,但是在自己耐着性子的阅读之下,突然发现本书所要说的东西并不是那么简单。

《江村经济》虽说以“经济”为题,但是其内容却含涵盖了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方面,其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本书旨在说明本地域的经济体系与本地与特殊的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这个地区的小型的社会结构关系。和中国大部分农村一样,在经济逐渐发展的时代,这个小乡村也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费老这本书主要就是通过实地的考察来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以及其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看到的关于《江村经济》的介绍中知道,这本着作是费老的博士论文,于是,着重去分析了一下本书的基本框架,第一章前言,在前言中,费老主要阐述了本书调查的重要性。第二章是调查地域,主要是对选择“江村”这个概念的界定、描述和介绍和选择这个地域的理由。第三章至十五章,主要是详细介绍“江村”内部的各种和乡村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家的内涵、“江村”的财产和继承以及亲属关系的拓展、户与村落、“江村”的生活、职业分化、农民的劳作日程、“江村”的农业、土地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和资金,最后作者在最后一章做了自己的总结,他指出在这个村里,当时经济萧条的直接原因是家庭手工业的衰落,而且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但是这些改革也是乡村发展必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在书的最后,费老希望“未来的一代”可以通过此书,正视时代的问题,创造一个崭新的中国。

在看本书的时候,上网看了一下关于此书的介绍与评价,了解到此书形成背景,知道了费老在新婚妻子逝世和自己重伤的打击之下仍没有阻挡他对学术追求的脚步,心里很是敬佩,而且在本书中,费老对于学术那种严谨求真的精神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当今调查报告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但是像费老这样在一片调查报告里使用如此之多的专业数学模型和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却是很难遇见的,而且在本书中,作者根据自己调查的内容提出了很对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对但是甚至现在中国农村的发展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推荐第7篇: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一书是在班主任王老师的推荐下购买并阅读的,本书在前言中就写到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专著,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兴许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的缘故吧,本书所写到的很多观念、习俗或习惯与我生活的农村有很多共同之处,这引起了我的共鸣,也勾起了很多我儿时的回忆。

书中在介绍中国农民的传统生活、经济、社交等形态的时候,也指出中国了农村的发展出路。我想,把这本书的理论应用到我的家乡进行实践是再合适不过了,虽然现在的时代已变,但其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是大同小异的。

本书在给出前言和调查区域后,马上就介绍家。这也表明了作者在调查过程中得出的结论,开弦弓村农民对家十分的重视。中国自古就是个重家庭的民族,更是注重传宗接代的群体。在农村,香火的兴旺更是被认为是家的兴旺,祖宗的保佑。作者提到,配偶由父母选就,婚礼由父母安排并且重男轻女思想极其严重。我看到这儿的时候,不由得一下子想起了我的妈妈,她就是这种典型封建思想下的牺牲品。

我妈妈16岁那年,在外公告诉她和她姐妹们那是别人家送来的喜糖的情况下,和她的姐妹们吃了这包喜糖,吃完之后,外公才缓缓说,这是我奶奶家送来的聘礼糖,这也意味着吃了聘礼糖就必须接受这桩婚姻。不管我妈妈如何反抗,势单力薄的她还是斗不过父母,被迫嫁给我爸爸,爸妈之间可谓完全没有爱情可言,他们直到结婚那天,才互知对方是何面容。

婚后,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是我姐姐,另一个是我。我妈妈也因为没有生儿子,受尽了我奶奶的欺负。而我的名字也是因为我们奶奶没有孙子,所以我奶奶特地给我起了个男孩儿名字,说是没有孙子但至少要在户口上挂个男孩名,男尊女卑的地位,在我奶奶那儿体现得淋漓精致。

像我妈妈这样的情况在我们那儿并不少见,还好,时代在发展,思想在进步, 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妈妈是不会再让自己的儿女重蹈覆辙的,所以在我姐姐的婚姻里,我妈妈并没有做太多的干涉更谈不上像我外公那样包办婚姻,我妈妈只是给姐姐做了一些参考,虽然姐姐将嫁到对于我妈妈来说比较远的地方,但她还是放手让她去追求属于她的幸福。

其实不止太湖东南岸这个开弦弓村和我的家乡是这样的思想状况,在那个年代,几乎整个中国农村都是如此。女孩没有选择婚姻的权利,妇女的地位低下,不能生育的妇女不仅会受到男方的嫌弃,更会成为村里人饭后闲谈的重点讨论对象。我们应该庆幸,庆幸我们现在能生活在这么一个和谐、稳定、自由、幸福的年代,也正因为,我们要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最最重要的,我们还要孝敬我们的家人。

关于礼仪开支,作者说,礼仪开支与人一生中的重大事件有三,一是出生,二是结婚,三是死亡。这种开支对于农村来说几乎是每个家庭必须的开支,并且,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农村,即使家里一贫如洗,也会借债办好这些事情。特别是贫穷家里有人去世,认为生前没能让逝者过上好日子,亏待了他/她,那么人生的最后一程,一定得让他/她走得风风光光,也好逝者到了阴间以后能保佑自己的家族兴旺发达。

我记得我小时候爷爷去世的时候就是这样,家里因为我生病,已经债台高筑了,可爸爸还依旧四处筹了好两三千块钱(在九几年来说,这是个很大的数目)而这一切只是为了给爷爷一个盛大的葬礼,后来长大后问爸爸为什么这样做,爸爸说,爷爷生前过得不好,人生的最后一场大事不能亏待了爷爷,并且希望爷爷能记住家人对他的好,然后保佑家人。

当然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安慰。因为贫苦的日子一直在继续,暗无天日,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所以款待逝者,寄希望于他们,认为他们死后会化身为灵魂,从而具有超人类的力量,并且他们能够赋予家人拥有特殊的能力去改变家族的命运。这些做法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农民生活困苦的现状,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灵魂的无条件的信仰。

本节中,作者有一个观点我也很赞同,他说结婚时的宴会为亲戚们提供了一个相聚的机会对新建立的亲属纽带予以承认,对旧的关系加以巩固。我觉得不光是结婚时的宴会具有这种功能,任何红白喜事都有这种作用,因为亲戚家或是自己家的红白喜事,大部分亲戚都会相聚于一个地方,那么相互的交流就会增多,从而就会认识新的人,产生新的社会关系,同时旧的关系也会因为交流的增进使彼此的感情更加深厚。

农业方面,我国的农作物多样,但对于水利条件优越的南方来说,种植水稻是农民的第一选择,也是最优选择。地处太湖东南岸的开弦弓村就更加不用说了,作者提到,这个村子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油菜籽和小麦。水稻与油菜籽和小麦轮作,这些农作物大多供于家庭,仅当丰收之年,农作物丰收,农民们会选择将剩余的粮食或油菜籽运到集镇上进行贸易。

每次看书或看电视看到有讲农业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我的家人,以及自己儿童与家人一起在田间劳作。我家乡与开弦弓村的水稻时间略有差别,开弦弓村是六月播种,十二月初收割才结束,而我家乡大约是农历的三四月播种,九月收割,造成这一时间差异应该是地理因素引起的。我们村的人,100%的种植水稻,每年开学不久,家里就开始农忙起来,为了好玩,或是为了做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主动要求在周末或每天放学后加入大人的行列,挽起裤腿,手抓一大把水稻秧苗,学着大人的样子插起秧来,有时候还会很调皮的跟大人比赛,看谁插秧快,结果每次都输却依旧不甘心。

小孩子们永远都会觉得田间劳作很好玩,而且小时候怎么都不明白为什么家人劳作回来后吃完晚饭做完家务倒床就能睡着,并且马上鼾声如雷。只是直到自己高二结束那个暑假参加体育训练时才明白,太累了,他们是因为太累了,也深切体会累到他们那种极致的感觉,倒床就睡,一点儿也不夸张。农民伯伯很辛苦,这不是一般人可以体会得到的,很多城市人都羡慕农民的生活,说农村人淳朴,农民生活简单,农村空气佳,可当这些人真正去体验了农民的生活,他们便不会有这种相当农民的欲望。

课堂里我们学过,要尊敬农民伯伯,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农民工,可现实社会里,歧视农民、欺负农民工、拖欠民工工资的事件时常发生,每次看到这样的事情,除了痛心还是痛心。

现代社会,中国农民的出路在哪?中国农村的出路在哪? 中国农民的出路,中国农村的出路,可以从这本书得出部分启示。 费孝通先生通过对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开弦弓村进行几次实地调查,可以得出该村发展受阻的几个原因,首先是江村传统观念思想浓厚,封建思想占据了农民思想的主导地位。接着是江村信贷体系不完善,金融市场太不稳定,以至于江村的合作社被迫关门等。最后是人才的缺乏,使很多有效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最后导致浪费。

这些都是开弦弓村发展受阻的原因,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广大农村的问题。从中国的国情来看,个人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法律制度,深入农村宣传法律知识,打破传统观念,让农民能真正的做到守法、懂法、用法。

二、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制度,宣扬男女平等。

三、政府要实现宏观调控,同时建立服务型政府,完善信贷体系,稳定金融市场。

四、实现“三下乡”政策,即科技、文化、知识下乡。

五、发展乡镇企业,引进外资,促进经济发展。

如果政府能真正做好以上几条建议,中国的农村应该会有很大发展,不过,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解决措施,理想与现实,是有很大差距的,真正应用于实践的时候是会有更多的新问题的。中国农村的出路我国已经探讨这么多年,但仍然未见很大的改观。努力学习,增长更多知识,再来尽自己所能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身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做的。

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读完此书不仅是了解了更多的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分配状况,更是使我忆起太多的儿时的回忆,读罢此书,我最想说的是,感谢费孝通先生的辛勤实践调查,让我们能有这个机会这么系统、这么细致的了解中国农村,同时我也坚信,你有付出,才配拥有回报。

最后祝愿费先生和他妻子都能在地下安息!

推荐第8篇:《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一书是费孝通博士1938年写的博士论文。在世界的舞台浮浮沉沉了近一个世纪,如今,仍被认为是一本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中的一个里程碑,是无数研究中国社会学者参考的书籍。

读此书令我收获最大的是能看到许多以前没接触过的内容。因为本书的作者有比较特殊的身份,费孝通博士是一个在中国长大的,而却在海外留学的爱国主义者。相比国内的学者,他有更广阔的视野,有更自由的言论权,有说实话的资本;相比国外的学者,他更加了解中国的社会。所以,他的文字客观、深刻。向读者揭露了一个赤裸裸的中国农村社会,包括黑暗的,光明的。

莫言说:“我是一个敢于讲真话的作家。我有一种偏见,我觉得文学艺术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黑暗和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的阴暗面。我的某些小说发表以后,很多人不高兴,有些读者很受刺激。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一个不敢讲真话的作家写出来的作品,不可以成为一份好作品。我坚信这一点。费孝通博士在书中就能做到讲真话这一点。他在书中说:“中国的土地问题面临的 另一个困境是,国民党政府在纸上写下了种种诺言和政策,但事实上,它把绝大部分收入都耗费与反共运动,所以它不可能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和措施来进行改革„„”这样的一些话,在1938年那个时代,是可能随时要了他的命的话。不过他就是有如此的勇气写出来,并且有那样的能耐让自己免于伤害。

现在这个社会,讲真话的人越来越少了。所以,有很多事实都被掩盖,我们往往看不到事情的真相。而作为一个读者,能从一本书里得到的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呢?是事实,是一个能让他更加认识这个社会的事实。没有事实,读者将永远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

这也告诫我们大学生,写调查报告的时候也要谨记的一点。要敢于说真话,

并且,说真话要有技巧。这样才能让一份调查报告有它的意义。

此书的视角很复杂,是应该说是一个中国人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诉说着家事呢,还是说是一个外国人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评论别人的家事呢?说不清楚。这也注定了本书是一本见解特别独到的书。也向读者展示了许多无法理解的旧社会恶俗。

书中写到的“溺婴”以及婚姻习俗之类的稀奇古怪的恶俗,都是一个外国人和一个现代人无法理解的习俗。但是通过此书,就能更好地了解到中国旧社会的农村生活情况。另外,作者对于这些令人发指的行径,并没有妄加评论。体现了一个大师的谨慎性。因为,只要把客观事实说出来,评论自在人心中。全书没有出现过“我认为”、“我觉得”等评论性地字眼(除了序言处有两处提到我认为。)

最后总结一下,读完此书,受教无穷。让我认识到了许多以前被掩盖了的中国社会。也让我学到了怎样去写好一份调查报告。

推荐第9篇:《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

魏云磊 20100800195

今日将已故费孝通先生的著作《江村经济》阅读完,对费孝通先生,对当年的中国农村,对《江村经济》,颇有感触。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193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时写的博士论文,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对开弦弓村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后写成的。全书共十六章,分为前言、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中国的土地问题。另有由人类学家布·马林诺斯基撰写的序,序中布·马林诺斯基对文章内容做了精要概述,他总结道:贯穿此书的两个主题是土地的利用和农户家庭中在生产的过程。读罢此书,我深深为费孝通先生力求客观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强烈的人文关怀所感动,得知费夫人在调查期中不幸遇难,感动与尊敬更是润湿了我的双眼,这种感觉我在读《乔布斯传》和得知迈克尔杰克孙死讯时也有,这是人类最为珍贵的对真理与艺术的无畏追求。

在阅读《江村经济》时,眼前浮现出一幅幅鲜活的江南农村社会生活的景象,文章词藻朴实简洁,没有太多的主观评论,字里行间透露出费孝通先生调查的深入与仔细,这与《寻乌调查》异曲同工。费孝通先生本着以小见大的想法,想通过对中国江南一个村庄的经济的调查来探讨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过程,并试图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把握中国社会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条件下的宏观社会变迁过程以及可能的应付之道。书中前十五章是对当时开弦弓村各个方面(经济、政治、文化)情况的描述与分析,经济方面篇幅所占比例较其他两方面多,如此全面的调查更有利于我们看到开弦弓村各种社会现象背后的经济本质,

这种系统的调查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接下来是我在看《江村经济》时对其内容的联想与思考,其中不少让我感慨万分并且震撼。

费孝通先生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当时开弦弓村百姓的生活水平没有进步反而下降了,放眼人类发展的悠悠历史长河,普遍的人们的生活水平不进反退是一件让人恐惧的事,费孝通先生在前言中讲述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历史条件,也表示自己对国家、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认为“这是一场长期而严重的斗争,不管过去的错误与当前的不幸,人民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将再一次以一个伟大的国家屹立在世界上”。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中国在四九年再次屹立在世界国家之林。在全书的最后一章,费孝通先生把中国近代的问题归结为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并把共产党的运动也归为农民饥饿和对土地所有者及收租人的仇恨,尽管这个观点不完全正确,但费先生眼光都透彻让我敬佩,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步就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费孝通先生还表达了自己对如何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看法,他认为“恢复农村企业是根本的措施”,看到这个观点时我内心对费孝通先生的敬佩之情更加浓郁了,新中国成立后直到一九七八年才逐渐恢复农村企业,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也才开始慢慢得以解决。不过我个人认为至今中国仍没有彻底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今天我仍可以看到在某个偏远的山村小学生一天只能吃两顿、在某个城市一个小孩在垃圾桶捡食物的新闻。如今的中国完全有能力解决这些极小范围的饥饿问题,而国家把精力都放在宏观的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中,就像当年国民党把精力放在反共运动中一样,没有重视百姓的感受。尽管当今中国存在着许多社会问题(如官员腐败严重、贫富差距大、制度不完善、普遍

冷漠等),但我相信这是另一场“长期而严重的斗争,不管过去的错误与当前的不幸,人民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将再一次以一个伟大的国家屹立在世界上”。

费孝通先生在第三章“家”中提到在农村生孩子的期望先于婚姻,结婚的主要目的是生育男儿,如果一个女人无法完成这个职责,夫家有充足的理由将她遗弃而无需任何赔偿。距离那时,历史已经前进七十八年,但当今在中国许多偏僻贫穷的农村仍然存在这种婚姻。关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没有调查过也就不多言,但是我深深地为有这种想法的人感到悲伤与无奈,我同情那些生活在贫穷地区的人们,他们没有条件与能力去改变自己的愚昧。人性的美在于精神上,不管物质生活是好是坏,我们都应该追求能让我们心灵变得纯粹的东西,就像美好的爱情、美妙的音乐和艺术。为繁衍后代、补充劳动力而结成婚姻,这与老虎扑食、山羊吃草有何不同?或许这种婚姻是少有的,但深想一层,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自己不喜欢的科目,工人为了赚钱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这些现象的本质其实和动物的生存没有差别,或许有人会说自己在考得高分时、在拿到很高工资时很快乐,其实那也是苦中作乐而已。

我小时候是在农村长大的,书中许多的内容都勾起我童年的回忆,如一大早与同伴去放牛,放学后去割鱼草,挑着担子卖麦芽糖或衣服的贩子。在农村生活八年对我而言是一件幸运的事,那让我知道生活的快乐不是只能来自电脑、游戏、名牌或者食物的,儿时上山下水的快乐让我更好地对待金钱与物质,让我更好地体悟生活的意义,农村的生活经历对我而言比我在城市里获得的教育更加影响重大。

有幸能读到《江村》让我感到开心,感谢它为我重现了儿时的农村生活。

推荐第10篇:江村经济读后感

全书分为十六章,可划分为四个部分,江村经济读后感。第一部分是第一章,本章是全书内容的引子也是对全书内容的总括。作者用一句话揭示了全书的主旨,即“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第二部分是第二章,本章从地理状况、经济、人际关系等方面概括了调查地区的情况,并阐述了选择这个调查区域的原因。第三部分是第三章到第十五章,分别从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生活生产方式等几个方面描述了该村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第四部分是第十六章,作者根据上文描述,指出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们的饥饿问题。作者认为,“但当饥饿超过枪杀的恐惧时,农民起义便发生了。”作者从一个学者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一是改进技术;二是社会再组织;三是“最终取决于中国工业发展的前景”。

1 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界定

作者根据自己的观察,认为中国农村经济结构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位于太湖附近的开弦弓村,由于气候适宜,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于水稻的种植和桑蚕的饲养,因此,一直以来水稻就成为当地人们的主要作物,又因为便利的水路交通,蚕丝业也成为“这个村里的居民的第二主要收入来源”,且“农民从事家庭蚕丝业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作者以事实证明了中国农村混合型的经济结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否决了一般人认为中国仅是农业大国的说法,从当时农村看来,中国是农工业大国,只是农村工业是分散型的,未能使人易于觉察。

2 造成农村经济萧条的根源

一般认为,农村经济萧条是源于内外交困和阶级的压迫,但作者却有独到见解:“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们的饥饿问题。”“在这个村里,当前经济萧条的直接原因是家庭手工业的衰落,经济萧条并非由于产品的质量低劣或数量下降。如果农民生产同等品质和同样数量的蚕丝,他们却不能从市场上得到同过去等量的纸币,萧条的原因在于乡村工业和世界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作者从国际关系角度分析了外来因素西方工业扩张,挤压了中国农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导致中国乡土工业的衰退,造成农村经济萧条。

3 中国农村怎么走出困境

中国农村走出困境要经过两个阶段:一 社会再组织问题。作者赞成“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认为“这种改革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因为它是解除农民痛苦的不可缺少的步骤。它将给农民以喘息的机会,排除了引起反叛的原因,才得以团结一切力量寻求工业发展的道路”。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对国家进行重组的问题,有了这个前提,才能有一个和平的环境,进行工业发展。二是恢复农村企业、发展中国式工业。作者把前者看成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最根本的措施,而后者对前者的有效组织和发展壮大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后感《江村经济读后感》。并且作者把当时“合作社”的实验看成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它将对“中国乡村工业的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通过对江南小村开弦弓村的描述,阐明了乡村经济存在的状态、发展模式及崩溃衰败的根源,并指出乡村经济发展的途径、方法与出路。书中的一些观点理论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也许就是这本书已经写作出版了70年,仍被当代学者反复阅读、提起的一个原因吧。

《江村经济》是费老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对开弦弓村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田野调查后写成的。这本书给费老带来了终身的荣誉,开创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本土化之路。读罢此书,眼前浮现出一副鲜活的江南农村社会生活的景像,文章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没有太多的主观评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力求客观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强烈的人文关怀,不得不让人产生由衷的敬佩。笔者打算从两方面来论此书:一是从文章内容来说,另一则是从文章的方法论来讲。

一、首先来说文章的内容,《江村经济》一书以小见大,通过对中国江南一个村庄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换”等实际生产、生活过程的调查来探讨中国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过程,并试图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把握中国社会在当代条件下的宏观社会变迁过程以及可能的应付之道。全书的最主要论点或可概述如下:

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农业经济,而是一种“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换言之,中国农民单靠农业生产是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准的,更不可能养得起一整个地主阶级并支撑繁荣的城市消费经济。所有这些之所以可能,乃靠乡土工业之补充。因此,一旦乡土工业崩溃,中国社会的各种潜在矛盾必然不可收拾。这一基本论点乃是中国社会学派以后分析中国问题的全部出发点所在,从而贯穿于以后的一系列著述中。在一九四八年《乡土重建》中,这一命题表述如下:中国从来不是个纯粹的农业国家,而一直有着相当发达的工业。可是传统的工业都并不集中在都市里,而分散在无数的乡村里,所以是乡土工业。乡土工业在劳力利用上和农业互相配合来维持农工混合的经济。也只有这种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才能维持原有的土地分配形态,同时也使传统的地主们可以收取正产量一半的地租,并不引起农民们的反抗。

近代中国的根本问题乃是中国农民们已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准。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正是乡土工业的崩溃,而乡土工业的崩溃则是因为西方工业扩张进入中国使乡土工业无力与之竞争:“土货的市场让给了洋货,在享乐上是提高了买得起洋货者的水准,可是同时却引起了乡村里无数靠着制造土货的工人们的失业。”

乡土工业的崩溃激化了“传统经济里早就潜伏着的土地问题”,因为“中国的租佃制度并不直接建筑在土地生产的剩余上,而间接地建筑在农民兼营的乡村工业上,所以乡土工业的崩溃实在打击了中国‘地租’的基础”。一方面,“地主并没有丧失他收租的权利,相反的,因为西洋舶来品的刺激,更提高了他们的享受,消费增加,依赖于地租的收入也更不能放松”。但另一方面,“佃户们眼里的收租者却变了,成了来要他最后一颗谷的催命鬼”。中国社会的阶级冲突空前激化。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本质不是别的,乃是走投无路的农民对土地所有者及收租人的仇恨所激发的反抗。由此,解决中国问题最紧迫而必须的第一步是土改、减租、平均地权。但这仅仅是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为如前所言,中国农民单靠种地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准。最终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根本办法乃在恢复发展乡土工业,使之能从传统落后的乡村手工业转化为乡土性的现代工业。但这一乡村工业的改造转化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改进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重组”的过程。中国乡土工业的转化这一“社会重组”过程不能摹仿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方式,而应建立在农民们“合作”的原则和基础上,以使经济发展惠及最普通的广大农民,而非集中在少数资产者手中。

二、就文章的方法论而言,显然作者受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的影响,采用了文化的功能论和系统论的思想,费老先生把江村社会生活看成一个整体,考察了其经济生活与其他社会结构的相互关系。如,\"文化是物质设备和各种知识的综合体。人使用设备和知识以便生存。为了一定的目的人要改变文化。一个人如果要扔掉某一件工具,又去获得一件新的,他这样做是因为他相信新的工具对他更加适用。\"又如,\"对文化的某一方面进行变革,自然会引起其他诸方面的变化。这样的过程一旦开始,便会继续下去,直到整个系统完全重新开始为止。\"这些都反映了系统论、功能论的观点。

读完费老的文章,使我不得不反思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底应该走何种发展道路?目前有很多人提出遵循西方国家社会化大生产的工业化之路。笔者认为其实费老提出的重建和发展农村“乡土工业”的主张在当时不仅具有预见性,而且对现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第11篇: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1938年在伦敦大学的博士毕业论文,是中国社会调查方面的学术著。1936年夏天作者在开弦弓村(作者取名--江村)实地调查获取了较为详尽的一手资料,书中作者详尽地描述了江村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以及与所在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实地调查获取的一手资料加上作者本身对农村文化、经济的深刻认识和思考使得本书真实的反应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关系与生活状态。本书最初以英文发表,题为《开弦弓,一个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1939年在英国出版,书名为《中国农民的生活》。 本书吸引人的地方不止是它本身所具备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栩栩如生的体现一个村庄的人文风貌和生活形态。贯穿此书的两个主题是:土地的利用和农户家庭中再生产的过程,本书集中力量描述中国农民生活的基本方面。本书第3-6章也细致的对江村的人文风貌作了细致的描述,其中对家庭、亲属、婚姻、继承等关系的深入剖析还能从现代农村生活习俗中依稀可见。本文通过对书中第三章家庭关系的解读,深刻体会到当时社会贫乏与无奈。

文章首先介绍的就是家庭,家庭这个名词是人类学家普遍使用的,是指一个包括父母及未成年子女的生育单位。我们所说的家,基本上也是一个家庭,但它包括的子女有时甚至是成年或已婚的子女;有时它还包括一些远房的父系亲属;之所以称它是一个扩大了的家庭,是因为儿子在结婚之后并不和他们的父母分居,因而把家庭扩大了。

家庭强调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相互依存。它给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以生活的保障。它也有利于保证社会的延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父母与子女、夫与妻这两种关系是家庭组织的基本轴心。在农村中,生孩子的期望先于婚姻;结成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传宗接代。

婚姻关系是最基本的家庭关系,在这个村子里,儿女的婚姻大事完全由父母安排并且服从父母的安排;谈论自己的婚姻,被认为是不适当的和羞耻的。因此,这里不存在求婚的这个说法。婚配的双方互不相识,在订婚后,还要互相避免见面。婚姻大事,在孩子的幼年,经常在6~7岁时就已安排了。如果要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选择,这是必要的,因为好人家的孩子往往很早就订了婚。如果女孩订婚过晚,她就不能找到好的婚配对象。在父系社会里,女人没有权利继承她父母的财产。她的前途,即使是一个安定的生活,也只有通过她的婚姻才能得到。

从经济观点来看,女儿的婚姻对女方父母是不利的。在女方父母方面,对女儿出嫁受到的损失所作出的反应,首先表现在整个安排过程及举行婚礼方面;同时,也表现为大量溺死女婴,从而造成人口的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现象。

“童养媳”是在经济萧条之下的现象,是指在女孩很小的时候,男孩的父母领养了她并一直抚养她到结婚。如果这女孩是在她丈夫家中养大的,那么婚姻的一切复杂程序如做媒、行聘、接亲船、轿子等等都不再需要了。

第3章通过家庭关系的组成、家庭人口、婚姻关系等方面的叙述,充分揭示了这种依附于经济关系的家庭关系的本质,一切家庭关系都是基于经济关系得来的。从某个侧面也反映出当时农民的生活现状,子女结婚后不分家是因为住在一起会形成资源共享,节约成本;同时会形成扩大化家庭。婚姻是由父母包办的,包括“童养媳”都是经济基础匮乏之下的无奈之举,而人们婚姻的首要目的也是因为要传宗接代和增加劳动人口。

从上述关系来看,整个家庭关系都是围绕着经济基础来建立的,可见人们的生活状态是多么的艰难。也更能理解马科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们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要吃饱穿暖,生命安全有保障之后才会有社会关系与精神文化。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当时的家庭关系是由经济基础来决定的。

“正因为人口控制是为了预防贫穷,一些有着较大产业的家庭就不受限制地有更多的子女。他们对自己有为数众多的子女感到自豪,而在人们的眼中,又视之为富裕的象征。有后嗣的愿望,厌恶杀婴、流产及经济上的压力等等,这些因素同时发生作用使土地的拥有量趋向平均化。”本段深入分析了家庭人口与土地拥有量的关系,作者在对当地人文风貌的叙述中充分体现了对农村文化、经济的深刻认识和思考。我认为这是本书最大的亮点是基于对实地调查的结果的叙述,简洁深入的阐述了事情内在的关系。同时,本书虽然是分章节叙述重点不同,但时刻在揭示各章节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供详细的数据

加以支撑,充分体现出社会工作者的严谨和深入。

第12篇: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杂感

刚听到寒假作业是读《江村经济》的时候有些惊讶又带点无奈,擅自以其书名定义,认为这一定是一本无趣的经济学书作。然后直到找遍图书馆的经济图书专栏都找不到它的时候,一查才知道这是社会学人类学的书。

高中的时候读书不多也不算少,但真的没有怎么看过人类学社会学的书。初看这本书书名,以为它作为博士论文必定是很枯燥乏味的,却从翻翻看看中找到了想要看下去的欲望,于是在网上书店买回了家。这本书以开弦弓村为视角从而延伸描述了中国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没有说写得很深奥,对于我这个学法律的外行人来说也算看得懂,挺通俗易明的。

我从前也曾听说过费孝通教授,但没有做过深入了解,只是知道他曾师从享有盛名的吴文藻教授。看书一直有习惯,就是看之前得先对作者做点了解,于是谷歌百度上查了费教授的一些资料。七十多年前,费孝通教授两次到中国农村进行视察,并记录下对农民生活各个方面的所见所闻及了解,在到伦敦大学的漫漫旅程中把所见所闻写了下来,并在提交博士论文时再作了梳理,于是就有了《江村经济》。想想那个时代,中国内部战事不断,社会混乱,费教授却有了研究中国农村生活与风俗的念头,他必定也曾有过拯救祖国于危难的决心,而他也不曾想过自己的书在今天会享有这样无可比拟的地位。

马林诺夫斯基在评价这本书时说:“此书虽以中国人传统的生活为背景,然而它并不满足以复述静止过去。它有意识的紧紧抓住现代生活最难以理解的一面,传统文化在西方影响下的变迁。”费教授通过对农民生活状态、经济状态、家庭关系的详尽描述,为我们展示一幅描绘中国文化、宗教和政治体系的丰富多彩的画面。

第13篇:费孝通《江村经济》读后感

费孝通《江村经济》读后感

老师推荐我们去读费孝通的《江村经济》。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觉得似乎和我们这门课没什么关系,后来老师说是这一本经典着作,于是加深了印象。从网上下载了电子版的书来看,粗略看了一下,发现虽然他研究的内容许多都不太明白,但是其中所运用的实地调查方法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江村经济》是立足于长江流域农村生活的实地调查。全书分为十六章,其中涉及一个小农村的方方面面,写的很具体,也开创了一种新的(在当时)中国农村调查研究的模式。尽管这是七十多年前的研究了,但其对中国科学研究的贡献不容忽视,值得我们仔细品读。

这本书打破了学术研究的常规模式,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将一个村为研究点,具体考察农村的家庭关系、财产与继承、户与村、产业和商业等方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小农村的真实全貌,折射出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的生产、生活状态,以小见大。作者的研究意图不仅仅是要弄清“开弦弓村”的农民的生产、生活、消费、分配和交易状况,寻找其中的经济发展的动力和问题,更要表现这个村庄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样在当时中国的许多农村发生着。

我们在研究一些教育问题的时候可不可以也借鉴这种对个案的研究来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现在我们并没有丰富的资金、资源和强有力的人脉支持,对一些宏观问题的研究会很片面,不能真正抓住其中的关键。而且,对于微观问题的研究,如果采用常见的调查研究方式,总免不了流于表面,落了俗套。

教育问题尤其如此。所以,《江村经济》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启发应当多多运用在我们平常的教育研究中,毕竟将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面对的更多是一个个个体,也只有将个案研究透彻了,才能更好的掌控全局,把握好教育的大方向。

第14篇:费孝通《江村经济》读后感

学术的罗曼蒂克——费孝通《江村经济》

武定县国家税务局 华志星

最近一直没多少时间看其他书,直到今天才把这本买了一个多月的《江村经济》看完。

书是去楚雄考驾照时在新知买的。当时每天除了练练车也没什么事干,每天晚上就一个人跑到新知混时间。偶然在商务印书馆部分看到这本书,想起了前不久才去世的费老。

大学时期看苏力的书时,总是能看到很多来自于费孝通的引文,苏力也在很多论文里强调费孝通对他的影响,后来在书城买到费老的《乡土中国》,虽然只是一本很小的册子,读后却有使人茅塞顿开之感,连读三遍而不忍释卷。惊讶于他对中国状况深入的分析和清澈的解释,特别是第一次接触到像“地缘社会”与“血缘社会”这类的名词,对于一个刚离开高中应试教育不久的学生来说,看待问题的独特视角是让人震撼的,以前只关注自己生活小圈子的人,开始对国家、社会有了整体的观念。

费孝通是真正的学术楷模,他深入研究问题的方式和细致的态度可以让人看到大师是如何养成的。比如这本他的代表作之一《江村经济》。

这是一本写于70年多前的书,它经常被人错误的放在农业书籍这一栏,而事实上,这是本人类学的著作,而且和张五常的《佃农理论》一样,这是一本博士论文集。

然而这本书完全没有一般学术论文的苦涩乏味。

70多年前,那个时候共产党已经慢慢崛起,民国仍然在混乱中探索着三民主义,而日本人已占领东三省,并且觊觎着关内。费孝通刚从清华毕业,作为一个人类学专业的硕士,他知道继续研究或许是对他这个苦难的国家最好的交代。

1935年秋天刚毕业的他拿到了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的入学通

知书,走之前,他忽然觉得作为人类学家,在出国前进行现场勘察研究是必要的。于是那一整年他决定和她妻子,一个叫王同惠的女人一起去广西大瑶山考察。1935年冬天的雪下的特别大,意外发生了,108天的新婚妻子死了,而他也重伤。

伤的是肉体,但毫无疑问,没有什么能阻挡他对学术的执着,毕竟,这是祭奠亡妻的最好方式。于是多年以后,每当我们翻开他的著作时,第一页上总会写着”献给我的妻子王同惠”。他的感情生活,在25岁时就结束了。

1936年的夏天,他收拾好行装,在出国前的两个月考察了开弦村,也就是江村。

上海到威尼斯的航程让人烦闷,他在船上无所事事之际,写下了他在江村的所见所闻。

26岁的费孝通不知道,这本书将奠定他在学界的地位。而他也将在几十年后因之收到赫胥黎奖。

马林诺夫斯基在评价这本书时说:” 此书虽以中国人传统的生活为背景,然而它并不满足以复述静止过去。它有意识的紧紧抓住现代生活最难以理解的一面,传统文化在西方影响下的变迁。”江村不再是一个普通的江南小村,费孝通在这本书里,试图通过对农民生活状态、经济状态、家庭关系的详尽描述,来解释西方文化科技与本土文化的交锋与共荣。费孝通自己说说:”《乡土中国》就是我企图从农村社会基础上来解剖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基本观念,而构成一种乡土社会的类型。这就不限于一个具体的农村,而是指向农村的基本性质。”

任何在现代人看起来愚不可及的习俗,都有其历史的根源。例如八字,通常中国的家庭,在订婚前总会测算男女之间的八字,即年、月、日及时辰。媒人把女方的红贴送到男方家里(男方有更多选择的权利),而男方父母则拿着它去找算命先生。 算命先生在这里并不起什么实际作用,父母心中早有选择,他们给算命先生一些暗示,操纵着最后的结果。

然而算命先生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因为婚姻是包办的,从一些不了解的候选人里,要想选出一个合适的女孩子无异于赌博。每户人家都想找最好的媳妇,这个好,意味着能生,能干活。算命先生不仅是充当做出决定的一种工具,同时,也被用作把错误的责任推卸给上天意志的一个办法。

如果你的婚姻不完美,那么这是命运,这实际上有助于维持夫妻关系。

再例如费老通过当地蚕丝业的发展与变迁,揭示了资本、文化、技术的互相博弈。一个30年代的小村,所折射的,是国际蚕市场的变幻,技术的推动,村民的欲望,利益集团的动机和手段。

这一切都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地中国的政经疑云,当500强在中国遇到本土化难题时,不妨回到费老的观点,换个角度,从制度和文化来理解这些问题。而任何有志于在中国开创事业的年轻人,更有必要了解这些潜在的因素了。从农村到城镇再到城市,人们的居住环境变了,但根本的思维模式仍然有很大的相似处。文化就是这样的奇怪,大部分生活在其中之人都感受不到并且难以叙述,但又不得不顺着它生活,比如我们依然会喜欢男孩、我们会保持父母子女间的亲密感,我们会走亲访友,虽然已经没有了”族”的概念。

费老在序言的这几句话似乎点出了即将到来的那场席卷神舟大地的社会变革:

“对形势或情况的不准确的阐述或分析,不论是出于故意还是无知,对这个群体都是有害的”。

“对社会制度要完成一个成功的改变是更加困难了,当以种制度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时,甚至可能还没有代替它的制度。困难在于社会制度是由人际关系构成的,只有通过一致行动才能改变它,而一致行动不是一下子就组织的起来的”

书的最后,费老给出了预言式的论断:内部冲突和耗费巨大的斗争最后必将终止,一个崭新的中国将出现在这个废墟上。

如他所言,又一轮政权的更替,但核心的问题仍然没有触及。

事实上大部分社科学者的重要作品都在解放前,那时的学术开创的根基反而异常扎实,反观中国现在的学者越来越浮躁,用正在云大读研的弟弟的话,现在的大学教授不是想着弄钱就是想着弄女人,勤于治学的人反而成了少数。

旧中国残酷的现实,反而造就了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才辈出,国家危难的时候总有俊杰挺身而出。

如果把追逐遥不可及的梦想是为浪漫的话,我就一直认为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比起徘徊在康桥月色下的徐志摩,更加具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浪漫,费孝通这样的学者抗争的方式,正像他书里说的那样:“人类学,至少对我来说是对我们过分标准化的文化的一种罗曼蒂克式的逃避。”

第15篇:《江村经济》读后感1000字

《江村经济》读后感1000字

国王做了第一件事

第一堂课,社会学与生活任课老师极力推荐了这本书,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必读刊物,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里程碑——《江村经济》。带着好奇和瞻仰,我翻开了书的第一页。

有一个地区是中国东部,有一个小村庄叫开弦弓村,小范围的深入实地调查,从宏观入微观,透过微观分析宏观,传统力量与行动力的交融、合作,在当时那个局势,社会制度如何变革,人们的固有思想和社会组成方式让这个小村庄极具那是的中国社会特色,以它作为一个缩影,在农户聚集的紧凑居住区内展开研究,天时地利为这次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在前言中,我了解到开弦弓村是当时中国国内蚕丝业的重要中心之一,把它作为在中国工业变迁过程中有代表性的例子,从工厂代替家庭手工业系统的变化中探索社会问题。全书从区域、人际关系和生存三个方面进行细致的论述,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反映出一个作者亦或是学者实事求是的立场和客观务实的科学精神。书的内容很丰富,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对于“家”这个单位的剖析。

农村中的基本社会群体就是家,相比于目前对其较为狭义的理解,在当时的开弦弓村,它代表着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以生活的保障,是促进社会延续家庭成员间合作的基本单位。

因为当时受传统封建思想及经济压力的影响,婴儿死亡率较高,各种各样在现在看来很荒诞的想法在当时的社会中却成为众人默许的规矩,“满月”剃头,名义过渡子女,冷漠的态度换取一个心理安慰,不知这是否是一种思想上的悲哀,但不赞成并不意味着不能够理解,至少站在此刻看当时的现状。我可以理解这种现象的存在,因为传统旧思想的束缚让学习不感兴趣、不重视,对产妇的不关怀显得不足为奇,这是一种事实更是一段无法更改的历史。

关于对开弦弓村婚姻问题的描述,我也十分感兴趣。首先,和其他地区一样,儿女的婚姻大事完全由父母安排并且服从这种安排,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配的双方互不认识,在订婚后还要互相避免见面,可是,为什么此类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失败率并不如我们认为的那么高?或许是当时以离婚为耻,或许是当时真爱和自由对他们而言不可遇也不可求,其中还介绍了表亲婚姻与“小媳妇”,一个女孩子嫁给她父亲的姊妹的儿子,叫“上山丫头”,“上山”意味着家庭的兴旺,女孩子嫁给她母亲的兄弟的儿子,叫做“回乡”丫头,被认为是对这家的不利,其实按照科学角度进行分析,此种兴旺与不利十分荒谬,但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看做是家庭是否和睦的衡量准则,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在作者的调查研究数据中,我们分析得出:从成婚率和人们关心的程度来看,传统的婚姻仍然是主要的制度,“小媳妇”制度是受到轻视的,因为它产生于经济萧条的时候且通常是贫困的人家才会这样做。

将现在于过去的社会形态进行对比,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恋爱和婚姻自由的出现都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那些我们现在不能理解的现象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没有对错之分。

看完了这本书,我更详细地了解了当时一个村庄、一个社会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状态,也体会到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社会日趋完善,不断进步的势头,传统腐朽的社会模式被不断地替代。以史为鉴,重民心听民意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

文:国王做了第一件事

第16篇: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读《江村经济》小记

龙庭生

之前读了费老的《乡土中国》,就深深的被费老的研究以及写作所吸引,费老的文章朴实,简单易懂,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能够深刻的和书中的描写产生共鸣,其实就我来说,书中的好多东西,我都是知道的,有的从小就伴随着我,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然而我却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现象、情形描述出来,看费老的书越多,我愈发觉得恍然大悟,对对对就是这样的,这个和我们地区好像啊!

《江村经济》作为费孝通先生的博士论文,内容来自1936年的开玄弓村实地调查,内容翔实,描写全面,仿佛给我们呈现出了一副当年的村庄形状,当读完文章后,我们便知道了四十年代的开玄弓村是什么模样,也能想象当时的中国的农村是什么样。《江村经济》本来的名字叫《中国农民的生活》,可能原本的名字更加能体现出书的内容,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是一本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书,只不过这本书着重描写的是开玄弓村,从而以点及面,影射出整个中国的农村情况,通过对开玄弓村方方面面的描写,对一个农村的描写,费老其实是为了得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农民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要的程度。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

正如布·马林诺斯基在文章开头做的序一样,精要的概括了全书的内容。马林诺斯基在序中说到,此书虽已中国人传统的生活为背景,然而它不仅仅是复试静止的过去,他有意识的抓住现代生活最难理解的一面,抓住西方社会影响下的变迁,从我读下来后,感觉确实如此,传统的农村在西方社会和日本人侵略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序中我们不难看出布·马林诺斯基对这篇文章的赞赏和喜爱者情,整个序中随处可见对文章的赞赏:“此书某些段落确实可以看作是应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宪章;我怀着十分钦佩的心情阅读了费博士那明确的令人信服的论点和生动翔实的描写,时感令人嫉妒”。在序中我们还能得知本书的两个主题:土地的利用和农户家庭中再生产的过程。读过后,确实这两个主题贯穿全文,费老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从细微处着手,历时两个月对开弦弓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予以研究,包括社会习俗、家庭生活、亲属关系、农业、贸易等各个方面,从而得出具体的结论,对中国农村的历史现状有了清晰明确的定位。文章中蚕丝业的那章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家庭变革到合作丝厂,从最开始的到震泽镇出售生丝,到改革后直接向上海出售成品丝线,而促成这一切改革的动因都是因为蚕丝的价格下跌。

前言部分主要是对此书做了个简短的介绍,包括内容,调查研究等等,文章一个好的开头,就好比一个人好看的脸,它吸引着我们继续往下读。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习惯于用一种对比的眼光来阅读这种类型的书,看看书中描写的哪些是与我所在的村庄相同,那些又是不一样,能够给予我更加直观的感受,总的来说属于无形的东西相似性较大,例如:宗教、礼仪、习俗、继承等这类精神文化,而建筑、耕作、田地等这类有形的物质则是相差较大。“为了对人们的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人员有必要把自己的调查限定在一个小的社会单位内来进行。这是出于实际的考虑。调查者必须容易接近被调查者以便能够亲自进行密切的观察。另一方面,被研究的社会单位也不宜太小,它应能提供人们社会生活的较完整的切片。这样的结论却可以用作假设,也可以作为在其他地方进行调查时的比较材料。这就是获得真正科学结论的最好方法。”以上的内容给予了我们启发,以后我们在做类似的调查的时候,在调查对象的选取上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要选取能够完整的表现出社会生活的对象,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江村经济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下面的十五部分,即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的扩展,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会,中国的土地问题。前面的几个部分读完后,给我的感觉与本地区的农村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就拿“家”来说男主外女主内,还有兄弟间的分家,父子间的分家,劳动分工和养老等问题的描述同当前云南地区的很多农村差不多,甚至有的家庭现今都还是按照这种方式进行着家的活动。其次在宗教活动上也类似,只是这边不一定每个村都有庙和和尚,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已覆盖面积100平方公里统计,那么这些庙宇、观音寺都是有的,可能是和西南地区地广人稀的原因有关。“实际上,他们的宗教活动多数都在自己家里开展。比较确切地说,庙是和尚及菩萨的住所。和尚、菩萨不仅同普通的人隔开一段距离,而且也与社区的日常生活隔开,但进行特殊仪式时除外”。这段文字就清楚的说明了这点,只要你到云南的大部分农村调查一番,得出的结论基本和以上相同。算命先生在我们的村子里依然存在,人们都称他为“半仙”,并不是每个村子里都有算命先生,他服务的范围很广,超出县辖区都有可能,除算命先生外,村里还有术士,专门帮助人们破解消除灾难,服务范围也较广。在婚姻方面也有类似的地方,但由于时代的进步,观念的变迁和当时的开玄弓村有不同,“结婚总是为了有后代。生孩子的期望先于婚姻,在农村中,结成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传宗接代。选聘媳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延续后代,保证生育男儿是向算命先生明白提出的要求。如果当媳妇的没有能力来完成她的职责,夫家就有很充足的理由将她遗弃而无需任何赔偿。妇女在生育了孩子之后,她的社会地位才得到完全的确认。”当下农村男女平等的观念得到普及,新婚夫妇在家里有同等的地位,有时媳妇甚至能更得家里人关心,孩子养育上一般都是两个,也没有一定要生男孩,相反现在人们更希望生女孩。

在差异方面明显比相似的地方多,家的布局,节日庆祝,人情往来,平时生活等都和我们地区有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有可能是时间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地理环境造成的。除差异外,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些新的东西,这些到目前我们村庄都还没有,最典型的就是养蚕的合作社,40年代他们就开始尝试的合作集体经济,现在我们这里依然还是个体经济,缺乏统一的管理规划,生产效益低,经济收入也低。航船也是一种新的服务方式,在我们的记忆中,云南的村庄应该是没有这种类似的服务。互助会也是我们地区没有的组织,可能民族地区民族间本来就有这种功能,所以互助会在以少数民族聚集为主的村寨里不会出现。

整个《江村经济》读下来的感受,最大的就是给了我对于中国农村更广阔认识。中国国土辽阔,东西南北差异大,每个地方的农村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不能亲自去到各个地方调查,能通过别人的调查结果来了解不同的地区情况,是我们了解中国农村的一条捷径。上世纪40年代的开玄弓村,地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腹地,最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村民们也最先开始新的尝试,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积极的创新改革,目的是为了生存,当今西南大部分的村寨,虽然新中国成立把他们从原始社会拉到了现代社会,但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依旧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人们的思想、眼界和胆识还可能不能同40年代的开玄弓村民相比。正如费老所说:日本入侵,给我们一个机会去打破过去在土地问题上的恶性循环。新中国的成立,彻底发改变了中国几千年的土地政策,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经过60多年的发展,今天农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们不会在为了饥饿问题而烦恼,社会的基本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费老当年的愿望,在今天早已实现,“内部冲突和耗费巨大的斗争最后必将终止”“一个崭新的中国将出现在这个废墟这上”,崭新的中国不仅出现,而且还更加强大,先辈们的付出、努力和汗水没有白流,在缅怀的同时,我们要继承先辈们的精神,脚踏实地,走的更高更远。让中国的乡村在我们社会工作带领和发展下更加迷人,更加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希望有一天乡村的人民不仅物质富足,还要精神满足,让城里人羡慕乡村的生活。

第17篇:《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婚事从简?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大操大办一度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相声演员们还专门拍过一部电影来讽刺这种风气。我一直以为这是中国农村的传统陋习,现在看来,问题并非这样简单。

费孝通观察到,在协商婚事时,女方会提出极高的彩礼要求,而男方则讨价还价,最后谈妥的彩礼一般在200-400元(54页)。作为比较,估计四口之家一年的货币支出总计263元(125页),可见彩礼之沉重。我以前想当然地以为所谓彩礼就是卖女儿,然而事实上,女方家庭不仅不留下彩礼,还要再贴上一份财物(一般应高于彩礼)。女方家庭将两份财物以嫁妆的形式送还给男方家庭(传统上,妻子为夫家的家庭成员)。来自双方家庭的这两份财物就成为新组建的小家庭最初的物质基础。如果彩礼、嫁妆从简(经济萧条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小家庭经济拮据难以自立,此后还得继续伸手向父母要钱(121页)。

收彩礼卖女儿也许并不是坏事。由于不仅不能留下彩礼,反而还要贴出去一份嫁妆,溺杀女婴的现象相当严重(55页)。

婚礼开支也在200-400元(55页)。费孝通估计四口之家年均礼仪开支为60元(包括礼品),占总货币支出的近1/4。在我看来,这是很可以节省一些的。从另一方面看,“礼仪开支不全然是浪费和奢侈的。这些开支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婚事从简,将使“亲属纽带变得松散。从长远看,就可能封闭了一些经济援助的渠道”(121页)。换言之,在传统中国的人情社会,礼仪开支是必不可少的交易成本。

这样看来,改革开放初期回潮的大操大办并非是暴发户心态、攀比心态作祟,而是顺应了“人民公社”向传统的人情社会的回归,隐含着确实的社会意义与经济意义。至于现代都市婚事从简,则是因为个人独立,人情淡漠——你对我没用了,请你作甚。

第18篇:《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淮阴师范学院蔡旭东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由于是被调剂过来的原因,对这个专业不感兴趣,所以一直都没有生出要看关于这个专业的著作的念头。当老师说要找一本书看,然后写读后感的时候,还在心中偷偷埋怨过老师。但是,再如何不想,作业总也是要交的,所以便带着某种复杂的心情去把书给借了回来。然而,一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书仍是借回来时干净整洁的样子,一页都没翻看过。奈何,上个星期被告知这一周要交论文,这才猛然想起这本书的存在,终于把尘封在角落的书找了出来。

说真的,对我这个看惯小说的人来说,费孝通教授的这本《江村经济》确实是太过乏味了点,但是,想到要交作业,把它合上的手便就硬生生的停住了,深呼吸呼口气,仍是耐着性子把它看下去。

费孝通教授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但同时他也受到西方教育的熏陶,所有,在这本书中我看到的不是一名偏激爱国者对自家文化的,也不是一名崇尚西化的海归对自家传统的诋毁。费孝通教授站在了中立的位置上,以一名旁观者的目光,加上一颗热爱祖国的心,通过使用实地调查法,为我们讲诉了三十年代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对于近代中国,乃至现代中国的农村改革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正如序中马林诺夫斯基所说:此书虽以中国人传统的生活为背景,然而它并不满足于复术静止的过去。

《江村经济》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那时候的中国正处于动荡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同中国当时大多数的农村一样,开弦弓村也正经历着巨大的变迁。

开篇的第一章,费孝通教授就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调查区域的界定、调查区域的地理状况、村里的经济背景、村里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他选择这个地方的原因。费孝通教授给我们列出了开弦弓村几个值得注意和研究的地方——

(1)开弦弓村是中国国内蚕丝业的重要中心之一。

在文中的第一章第七节是即提到:在结婚之后的第一个春天,新的儿媳妇必须经过这样的一种考试。新娘的母亲送给她一张特殊挑选出来的好蚕种。她完全靠自己的能力来养好这批蚕。如果她养得好,显示了她的技能,就能赢得她婆婆的好感。这被认为是女孩子一生中的重要时刻,据此可以确定她在丈夫家的地位。蚕丝在这里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工具,更多的是一种技能,代表着一名女孩子的最高的能力水平。也就是这种对蚕丝的高度重视,使得这个在古代属于家庭手工业一种的蚕丝业渐渐往工业化生产转变。

但是,一切的变革都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费孝通教授在书中提到:目前所作的分析将把影响情况的各种不同力量考虑进去。力量可分成两类:促使变化的外界力量和承受变化的传统力量,这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情况的变化。并用一个图表把这个变迁的过程清晰的表现了出来,然后用一章的内容把这项农民已经从事了几千年的家庭蚕丝业如何引进新变革的过程详细的描绘了出来。

(2)开弦弓一带,由于自然资源极佳,农业发展到很高水平。

古代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那么农业便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几乎所有中国农村的第一收入来源。开弦弓村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户主要从来农业。一年中有八个月用来各地。所以,要想研究开弦弓村的生产,农业无疑是首选。第一章提到过的地理状况中指出,开弦弓村坐落在太湖东南岸,位于长江中下游,其地理区域属于长江三角洲。长江平原一年四季,大部分的气候条件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生长季节可长达约300天。而且该地区位于长江和大运河这两条小路干线的交叉点上,交通非常便利,利于产生的输出。

一般来说,开弦弓的分工非常明显。干农活的主要是男成年人,孩子只是偶尔到田里去, 1

淮阴师范学院蔡旭东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女人完全不参加农业劳动,她们忙于缫丝。但是,并不是所有耕种田地的人便是农田的所有者。开弦弓村的农田称为“圩”,圩的大小并不相等,是取决于河流的分布。所有的农田都划分归各家耕种。但是,根据对田地使用权和对田地拥有权可以分为地主、完全所有者和佃户。地主是占有田底而不占有田面的,所以他不能直接使用土地进行耕种。而完全所有者则两都都占有,佃户则只占有田面,所以无论是完全所有者还是佃户都可以自行耕种土地。

(3)这个地区广泛使用水上交通,有着网状分布的水路,因而城乡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这与华北的情况截然不同。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开弦弓村位于长江和大运河这两条水路的交叉点上。这两条水路把这个地区与中国西部和北部的广大疆土联结起来。而作为沿海地区,自从通过远洋运输发展国际贸易以来,它的重要性与日未婚夫。加上该地区的港口上海已经成为了远东的最大城市,铁路发达,两条重要的干线,把它同临近发达的城市联结起来。所有城与乡之间的交流比其他地方要来得密切许多,这也促进了开弦弓村变革的发展。

不可否认,《江村经济》一开始在我眼中是乏味的,但是随着我继续看下去,我却发现其实用乏味这个词来形容它确实是一种侮辱。它或许是朴素的,但是是绝不乏味,它的每一行字,每一个数据中都代表着一种情感,那是我这种初入行的人所无法感受的。而我所说的这种朴素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朴素,而是指一种精神,费孝通教授那种为学术勇于牺牲的精神和钻研精神。

当然,《江村经济》中的内容要比我所写出来的要丰富得多,我一名小小的大学生想要完全参透他里面的东西,是难而又难的。但是,也正如马林诺夫所说:我敢于预言《江村经济》一书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此书有一些杰出的优点,每一点都标志着一个新的发展。所以,我们也应该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本巨著,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大和见识的增长,我如果再重新回头翻开这本书,一定会是另一番的感悟和收获。

第19篇:江村经济1

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这本书是费孝通在英国留学时的博士论文,同时也是费老的成名之作,论文的指导老师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将此书誉为人类学发展史上“里程碑”。费孝通教授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但同时他也受到西方教育的熏陶,所以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一名偏激爱国者对自家文化的,也不是一名崇尚西化的海归对自家传统的诋毁。费孝通教授站在了中立的位置上,以一名旁观者的目光,加上一颗热爱祖国的心,通过使用实地调查法,为我们讲诉了三十年代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

本书旨在说明这一地区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经济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同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巨大的变迁过程,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就是作者想要调查研究的。尽管这是小范围的深入实地的调查,但是反映的却是中国农村普遍的生活状况和一系列由社会变迁引发出来的社会问题。对于近代中国,乃至现代中国的农村改革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正如序中马林诺夫斯基所说:“此书虽以中国人传统的生活为背景,然而它并不满足于复术静止的过去。”

我是一个社会工作专业的大三学生,虽然在学习过程中有涉及到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内容,但是对于社会学以及人类学我并没有太深的认识。《江村经济》是可以说是我主动接触的第一本关于社会学的书。本以为像费老这么一位非常有建树的社会学大师所著的经典应该是很学术的,应该有一定的社会学基础才能读懂,所以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来读这本书,但是正如序言中马林诺夫斯基教授引用的一句E·丹尼森·罗斯爵士看完本书的话所说的:“我们曾经有过统计报告、经济研究和地方色彩浓厚的小说——但我未曾发现有一本书能够回答好奇的陌生人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江村经济》就是这么一本书,“随着本书的描述,读者本身将自然地被带入故事发生的地点:那可爱的河流,纵横的开弦弓村。他将看到村庄的河流、桥梁、庙宇、稻田和桑树的分布图,此外,清晰的照片更有助于了解这个村庄。他将欣赏到具体资料、数据和明晰的描述三者之间很协调的关系。对农村生活、农民生活资料、村民的典型职业的描述以及完美的节气农历和土地占有的准确定义等都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深入的确实的资料,这在任何有关的中国文献中都是十分罕见的。”(序)

因生活在农村,家中亲戚都是农民,我感觉费老描述的就是我身活的农村,熟悉感不由泛上心头,因此简单记录下自己阅读第三章——家的读书心得。

我相信,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不止在我的家乡,在中国无数的农村,家之种种都正在发生着某些有普遍意义的变迁。在《江村经济》中,家,强调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相互依存。它给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以生活的保障。它也有利于保障社会的延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家最常见的类型是一对已婚配偶为核心,再包括几个依赖于此家的父系亲属。而在现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青年男女,已婚夫妇都成为进城务工人员大军中的一份子,而留在家里的就是老人和小孩,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依存变淡不少。而部分留在家中的老人,不仅没从家中得到生活的保障,没得到子女的照顾,反而还要为进城务工的儿子媳妇带孩子。老人及孙子孙女留守家乡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了。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留守儿童问题,孤寡老人的问题等。

在人口控制方面,书中提到“尽管村中的人认识到后代的重要性,但现实中还存在着必须限制人口的因素。儿童的劳动能对家庭经济作出贡献,这是事实,但必须要有足够的劳动对象来利用这些劳动力,由于拥有土地的面积有限,能养多少蚕也有限度,家中多余的成员,成了沉重的负担。”费老以超前的眼光,发现了放任人口增长将会带来的危害。在中国从1971年开始全面开展了计划生育,2001年12月29日国家公布了《计划生育法》,2002年9月1日开始施行。“按照当地的习惯,孩子长大后就要分家产。有限的土地如果一分为二,就意味着两个儿子都要贫困。通常的办法是溺婴或流产。人们并不为这种行为辩护,他们承认这是不好的,但是有什么别的办法以免贫穷呢?”于目前来说,由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颁布与实施,溺婴等现象已将很罕见了,但是,计划生育的实施也让有的家庭缺少了劳动力,这也直接威胁到他们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以及降低了他们把过上美好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可能。所以,在这些希望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他们开始钻法律的空子,计划生育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通常多生育一个孩子并不需要罚多少钱,近年来罚钱的数目大致是一家人半年的总收入。这对一个存有大量余粮、又有健康劳动力的家庭构不成太大的影响。随着这种现象的普遍发生,国家越来越意识到了计划生育政策的缺陷,因此,2010年出台了计划生育二胎新政策。而且随着义务教育,农村医保等政策的贯彻落实,抚养一个孩子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了,因此在生儿育儿方面农民们的生活也确实得到了改善。

在父母与子女方面,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婴儿死亡率及孕妇死亡率都有明显的降低,关于父母以及长亲对孩子的态度问题,随着计划生育的贯彻,每个家庭中孩子愈来愈少,往往都是四个大人来带一个小孩,所以孩子在家中就变得更加地珍贵,更加受疼爱。正如费老所言“孩子的幼年主要受母亲的影响。大一些,父亲的影响增加”。孩子往往与母亲的感情更亲近一些。母亲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对孩子有着相当的影响。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在教育子女方面也越来越科学,传统的那些打孩子,找孩子出气的教育方法也慢慢退出农村社会。而孩子过早地参加农业劳动的现象也明显减少,甚至于不存在,因为义务教育的贯彻以及“读书改变命运“的观念的深入人心,所以农村父母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读书过上更好的人生。当然也有大部分子女随父母外出务工,成为城市流动儿童。普九工程的推进,大多数孩子都可以读完初中,之后成绩不好的一部分孩子则选择去技校学技术,以便在经济发达区找份工资高点的工作。高中收费在骤增,好点的学校分数略低的要交几万元钱,这样女孩子上高中的在减少,她们要么成绩优秀到不需要拿多少钱,要么去学技术或打工。考入一般高校的农村学子往往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有人把他们称呼为 “过渡的一代”。

在婚姻方面,书中有这样的描述:“婚姻是双方父母通过媒婆来操办”,“ 对一个儿媳妇所要求的职能:能绵续家世;对家中经济有所贡献。”近年来乡人的婚恋自由化趋势明显。尽管多数人成婚仍然通过媒婆来说合,事实上多数青年男女是在异乡打工时建立的爱情关系,媒婆不过是一种形式。相当比例的男女说媒前已经共同生活过一段时间,有的发生过性关系或已经怀孕,准夫妻彼此之间多是相互了解,感情真挚。传统的先有性后有爱的婚姻模式正逐步退出。但聘礼没有退出,且在加重。通常女方还要求男方家建新房。聘礼的意义大体上符合费老的观点“聘礼与嫁妆事实上是双方父母提供给新家庭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为每一家物质基础定期的更新”,变化也是有的,部分家庭若是有年龄比女儿小的儿子,则会克扣女儿的聘礼,用来作为儿子说亲聘礼的一部分。

书中对于儿媳妇有这样的描述“真正使丈夫家接受这个妇女的,是她的孩子。对孩子的关怀是家的结合力量。”“ 家庭纠纷多在婆媳,儿媳、婆婆、丈夫形成三角关系,儿子的地位是尴尬的。”“纠纷的升级可能是休妻。女子没有提出离婚的权利,她唯一可以的有效行动是放弃家庭,逃到城里等待和解,甚至自杀。”在现在情况有大大不同,由于自由恋爱以及女性地位的提高等等因素,媳妇在家中往往占有核心地位,婆婆需要为儿媳妇的各个方面操心,即便如此,婆媳冲突也时有发生,儿子则通常站在媳妇的一边。因此有“娶个媳妇卖个儿”的说法。媳

妇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时,通常会跑会娘家,她娘家人则可以去婆家兴师问罪,或不动声色地等待婆家人来赔罪。一般来说,婆家只能别无选择地接收。但上述关系是基于媳妇身体状况是正常的这个前提。在农村,孩子是非常重要的,若是媳妇不会生孩子,她在家庭的地位就大大下降,甚至被遗弃。不生育的媳妇被抛弃后,往往可以再嫁一个有些缺陷的丈夫。部分家庭对只生育女孩的媳妇也存在虐待现象,这种家庭在减少。当然在婚姻方面,女性的主动性也有了很大提高,女性不再是被动地被休或是逃跑,离家出走,女性可以主动地提出离婚,可以重建家庭,这些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了。假如家里不只有一个儿子,分家是必须的,住在一起难免会因利益而起冲突。分家后公婆对儿子偏爱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家庭纠纷。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虽然农村很多生活方式及观念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是通过读《江村经济》,我们可以把书中描述的那个时代与我们现在的时代作比较,从比较中明白社会的进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同时,《江村经济》中从微观到宏观,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以及深入社区,完全参与的参与观察法等调查研究方法也十分值得我们学习。而且,《江村经济》中费老独到视角观察到的种种现象在目前来说还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制度政策可能会出现滞后现象,这就需要不断地完善社会制度,当然在完善的过程中,我们要仔细研究学习《江村经济》这样的社会调查研究巨著,从中学习大师们的思维方式及独到的视角。作为国家的栋梁,我们任重而道远。

第20篇:《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经济与管理学院 10物流管理 伍宝裕 20100800115

在专业课老师的推荐下,终于读完了这本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江村经济》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生活等方面的书,是费孝通教授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读完这本著作,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费孝通教授使用的平实朴素的语言和对江村深入细腻的描述。而且,《江村经济》不仅在其专业性方面给人以知识和启蒙,更重要的是是书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准则以及社会责任给人以无限的使命感。

开弦弓村的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文化为满足人们的需要,提供了各种手段来获得消费物资,但同时也规定并限制了人们的要求。文化对于村民的消费有着一定的控制作用。村里的房屋都设计有堂屋。堂屋是住房中占地最大的,一般用来做劳作的场所,例如养蚕,缫丝、打谷等等。它也是人们接待客人或存放农具、农产品以及供置祖先牌位的地方。在村庄中,除了生产,人们的主要活动是聚会、出会和一些宗教、祭祀活动。这些细节体现了这个村庄以农业生产为主,但也有一些副业等的发展。而在一代代传承与发展中,村民们保留了许多习俗文化。

在地理环境中,作者曾提到,由于人们所占土地不同,人们所从事的职业也有许多种。主要可以归为四类:农业、专门职业、渔业和无业。但不管如何划分,这些职业的类别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且它们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从这些职业所从事的人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大部分的人使用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但他们不仅仅只从事农业生产,还有其他的如蚕丝业的乡村工业生产。还有部分因成年男子死亡,只有寡妇和儿童等的家庭,不靠自身劳动过日子,而是依靠出租土地生活。

在从事农业生产中,天气条件很是重要。人们根据传统的节气表和一些进步的生产技术来安排农业生产。而土地的占有促使了雇农和小土地出租的产生与发展。这种生产方式也有效地利用了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除去农业生产,蚕丝业是这个村里的居民的第二主要收入来源,这也是太湖一带农民的特点。前面说过,蚕丝业在后来有所衰退,也正是如此,当地人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改革中,促使变革的主要力量是世界经济的衰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当地一些技术人才的积极参与。另外政府的重视和帮助也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在改革中也有许多问题,比

如技术革新进退维谷。费孝通先生也提出了他对于乡村经济发展的建议:通过引进科学的生产技术和组织以合作为原则的新工业,来复兴乡村经济。

《江村经济》被无数学者奉为调查文学领域的典范,它完成了人类学从对未开化状态的关注向先进文化、本文化关注的转变。之前,人类学家以研究原始文明和异文化为主要目标,这一特性使得人类学\"好古、猎奇和不切实际\"。布·马林诺夫斯基在这部书的序言中高度称赞了费孝通先生用人类学方法对先进文化、本文化进行研究的尝试,认为\"那面向人类社会、人类行为和人类本性的真正有效的社学分析的人类学,它的进程是不可阻挡的\"。因此,这部书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学界都具有标志性影响。

在书中老先生提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的真正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最终解决中国土地的问题的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应该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让我再重申一遍,恢复农村企业是根本措施。”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坐在办公室想出的。费老先生通过实地调查,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解决农村问题的出路是恢复农村企业。暂且不论这个观点对不对,至少这是费老通过具体的调查得出的,而且今天乡镇企业确是成为了农村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农村问题仍然是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农村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可是离富裕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解决农村问题需要更多的社会工作者的实践调查,由此可见专业老师所开展的下乡调查实践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在整部书的最后,费孝通先生着重讲述了中国的土地问题。他指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而农民的主要开支又在土地的使用上。我们应认识到,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的关键应在于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不是紧缩农民的开支。因而费孝通先生再三重申,恢复农村企业才是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的根本的措施。

众多的学术书籍让我深虑、反思、沉迷,但没有一部学术著作令我读完之后如此感慨。读完《中国土地问题》的最后一段,没有煽情华丽的文字,只有出于满腔爱国热诚和对民族危机的痛心疾首而发自内心的呐喊。这是中国老一辈学者的学术人格体现,我相信这也是成一名优秀学者的基本要求。这份化为学术研究动力的民族热情在我们今天学习研究中也同样值得继承和发扬,其价值绝对不逊于对费教授学术思想的探讨!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