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春望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15 07:55:51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春望

《春望》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春望》是一首千古传诵的爱国诗篇,写于安史之乱中诗人困居长安之时,表达了诗人忧虑国家、感时怀人的焦急心情。国都残破,春城草深,一破一深,令人怵目惊心。诗人在写景中抒发感慨,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把国破之痛写得十分强烈,把爱国与伤时之情紧密交织在一起,把国和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熟读背诵。2.领略古诗词的意境美。 3.感受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学习重点】:

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学习方法】:诵读 【课时】:1课时

一、导入新课:(导) 1.情景导入:读对联,识人物。

师导语:在盛唐的诗坛,矗立着两座不朽的丰碑,分别是浪漫主义的李白和现实主义的杜甫,请读大屏幕上的对联,你能看出对联写的是哪位诗人?[杜甫]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杜甫,从他的名诗《春望》中感悟诗人忧国悯时的情怀。这首诗编入第五单元,本单元所选诗文,多表达古代文人的志趣,我们要在反复诵读中领会丰富的内涵。

2.齐读学习目标。

3.请展示你的课前预习。[学生展示文学常识、字形、字音、字意等。] 4.师过渡:《礼记》中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充足的准备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大家预习非常细致,准备好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与诗人对话。

二、走进文本:(学) 1.听读感知。

师:首先我们一起听读古诗。听之前我想问问大家,听读古诗应该注意听什么?[生:听准字音、停顿,注意句子的语气,语调。]好,大家尽力做到这几点,别忘了做标记哦![放范读视频,学生标记。] 你都做了哪些标记?[学生交流] 2.朗读指导。

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感觉也很正确。朗读古诗的技巧包括节奏、停连、重音、语气。请大家看大屏幕:

节奏:五言诗的节奏一般是221式或212式。 停连:依节奏停顿,依意思或者感情连贯。 重音:强调的字词读得重、响。 语气:依据诗歌的内容、感情。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节奏是两字两字一字或者两字一字两字,意思连贯的时候可以停顿短一些,如“山河在”。关键的词读重一些,如破、深。语气依据内容、感情确定。本诗的感情正如同学们所说,是低沉的。

3.初读感受。

师:了解朗读技巧,我们再来感受一遍古诗,这一次,我们小声跟读,注意体会节奏、重音、语气。

4.自读展示。

师:学者周汝昌说:古诗“音乐性极强,节奏性特美,乃是世间上千种语文的唯一的一种‘诗的语文’,无与伦比!”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用自己的声音来诠释古诗无与伦比的美吧![学生自由读,组长组织读] 师:哪位同学先展示一下?喜欢哪句就读哪句。展示的同学依组内序号加分。[学生个人展示读,师生共同评价朗读。] 来,拿起书,抬头挺胸,我们全班一起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学生齐读] 5.理解诗意。

师: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经过反复的朗读,你读懂诗歌写的内容了吗?请小组交流一下,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有小组内理解不了的诗句吗?哪个小组来解决?

好了,请每组只说一句。[学生小组交流后,师生评价。]

三、个性解读:(研) 1.小组合作,理解诗情。

师:古诗评论家钟嵘在《诗品》中提出,最好的诗应该是“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风力指思想内容,丹采指文词形式。诗歌是抒情性的,但形象性很强,所有的思想内容都蕴含在形象之中,借助形象表达情感。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感悟《春望》之“风力”。(大屏幕设置情景)

如果你当导演,把《春望》拍成电视短剧,你选择拍什么内容?说说你选择的依据和理由。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研究,然后展示。 学生小组学习,教师适当指点。 预设:

我们选择拍摄国破城荒的景象,画面上突出对比,由壮丽的山河到破败不堪的都城,由繁华时长安城的春景到眼前的荒草遍地,不见一人。(这在文学上的写作手法叫“对比反衬”)

我们选择拍摄花鸟泪惊的一幕,依据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应该是个近景,诗人看花而流泪,听鸟而心惊,特写花上的泪珠和诗人痛苦的表情。(为什么看花会流泪,听到鸟叫会惊心?看到什么样的花会流泪?在什么情况下会惊心?这在文学上叫“寓情于景”)

我们选择拍摄烽火家书这一段,依据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用长时间的镜头展现战火纷飞、战马奔腾、战争中的废墟、流离失所的百姓,体现出“连三月”之长。特写在战火中焚毁的家信,表现家书珍贵,然而终归是诗人失望的表情,体现了诗人思家忧国的痛苦。

我们选择拍摄白头更愁。具体表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发簪在短小的发髻上摇摇欲坠。(诗人因何“白头”?)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在同学们导演的短剧中,我们看到了城墙、荒草、废墟上的野花,战火中的家信以及诗人满头的白发。鉴赏诗歌,就是要抓住诗歌所描写的形象,在感受形象的过程中体会感情。

2.小组合作,美读感悟。

师:此时此刻,我感觉我们真实地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了,和诗人的心一起跳动,关心国家,关注人民,那就让我们再一次表达对诗歌和诗人的理解。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诵读形式,展示学习成果。[生配乐、配画、轮读、唱读、演读„„]

同学们的创意真棒,说明大家真正读懂了诗歌,你们不愧为未来的艺术家!

四、学以致用:(练)

师小结:诗人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用悲悯的目光观照现实,用写实的笔法进行艺术创造,再现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全过程,也传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七年之后,当诗人听到官军胜利的消息后,会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看:

比较阅读—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本诗写了哪些形象?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2、两诗表达的感情是一悲一喜,然而却有相同点,相同之处是什么呢?

五、总结提升(评):

1.师总结。古人借诗言志,今人论诗识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是啊,“落日悲江汉,中宵泪满床”诗人因国破而忧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因民生而落泪,这就是诗圣杜甫。他为我们后人树起的,既是文学的丰碑,亦是人格的丰碑。怀着对诗人的敬仰,我们齐背这首诗。

2.学生总结评价一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 请语文课代表评价这节课的学习。 作业

1.积累杜甫的诗歌,进一步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2.用本节课学到的阅读古诗的方法,选择一首古诗进行赏读。 板书:

春望

杜甫

“丹采” “风力” 国破城荒 凄

花鸟泪惊 悲 忧国 对比反衬 烽火家书 苦 忧民 触景生情 白头更短 愁

和孩子一起走近“千秋诗圣” ——《春望》教学反思

莱州市文峰中学 孙亚玲

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天真的预示》布莱克

在盛唐的诗坛上,矗立着两座不朽的丰碑——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歌的动人之处,在于他依托盛唐这一伟大时代,不管人生道路上遇到怎样的崎岖坎坷,都始终保持着高昂的进取热情和搏击困难的信心;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歌的感人之处,则在于他身处“安史之乱”这一动荡的时代,不管现实中遇到怎样的灾难不幸,都始终忧念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信条,在杜甫那里被演绎升华为“穷亦兼济天下,决不独善其身”。这种忧国忧民、同情悲悯的博大兼济情怀,是杜甫诗歌的抒情基调,也是杜甫最令人敬仰的人格魅力。

正是因为敬慕杜甫的人格,当公开课内容确定为诗歌教学的时候,我选择了杜甫,选择了能代表他的创作特色的《春望》。 可是,当我看见班里孩子们那无邪的笑脸的时候,我又很失落。现代的孩子生长于动漫时代,他们的阅读是从动画片到漫画书,从网络游戏到各种符号、表情,他们不只是缺乏对文字的感受,对生活的体验,更缺少对历史的关注和了解,我不知道孩子的眼里,会看到怎样的杜甫,怎样的《春望》。

于是,在做《导学稿》的时候,我给了他们一段背景资料,在预习中,我又让他们把作品的背景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启发孩子们回忆历史,也借此为整节课的氛围作铺垫。在感悟诗意的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当导演”的活动,让孩子们根据诗歌内容自主选择要拍摄的内容,并说明选择的理由。这一设计,我想给孩子们一种阅读或者写作诗歌的方法思路,就是通过具体的形象展开想像,去感受诗歌的深邃意境。清代理论家叶燮就“意会”的机制总结过这样三句话,“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意会诗歌之神韵,首先须将抽象的文字通过内心的视象转化成鲜明可感的画面。面对画面,学生凝神注目、忘我玩索,久之,必能感悟诗歌之美妙神韵。还因为孩子们在阅读和写作上有这一方面的欠缺,他们很少去细致具体地刻画一个形象、一个动作、一种神情。在这一环节孩子们努力去做了,但我觉得没达到我的期望。

总起来说在这一节课上,当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形象的时候,当孩子们用低沉的曲调为诗歌配乐的时候,当孩子们和着凝重的舞姿齐声朗诵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我的担心有些多余。或许他们不能完整、彻底地理解杜甫,但至少在这一节课上,他们认识了一位把家国之忧始终放在心头的诗人。

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上这节课的前前后后,感慨万端,梳理如下:

一、书到用时方恨少

这句话我常常挂在嘴上,却不能常常落实到行动中。平时也读书,但往往没有目的,随意性很大,而且依着兴趣,不喜欢的书不读。我不喜欢历史题材、战争题材的作品,总觉得用那么多人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统治者的荣耀,很血腥,也很残忍。所以选择了《春望》后,就捉襟见肘了,只好临时抱抱如来的大腿。我用了一个周的时间,先复习了整个唐代的历史,阅读了各个时期诗歌代表作品;又把《唐诗鉴赏辞典》和《唐诗三百首》中杜甫的作品读了一遍,感受了作者思想的变化和作品风格的变化;还上网搜集了教学视频和朗诵视频,学习朗诵诗歌。最后,才依照学校的“导学互助”教学模式开始备课。

借着这个反思的机会,我要告诫自己,读书要有计划,读书笔记要真写,不能只在电脑里收藏。多练练写作,把读到的东西认真消化,这样备课时才不会慌乱。对教学内容更要细细涵咏,正如于永正先生说过的:“教学的艺术就是钻研教材。对于一篇课文,只有通过仔细地阅读,从容地咀嚼,才能探其精微,对文章的一词、一句、一字甚至一个标点都要细加揣摩,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对作品还要有自己正确而独到感悟和见解,以期和学生的见解相互交流、碰撞。

二、绝知此事要躬行

常常搜集观看名师课堂教学的视频,私下以为,有些人天生为教学而生,一如有天赋的演员,生来就是会讲课的。而走进名师的博客,却发现,名师之所以为名师,是因为积淀丰厚,阅历丰富,经验丰盈。我惊悟:自身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

1.要充分借助最美丽的集体智慧

每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课堂展示活动,我都感受到教研组集体有无穷的威力,可能这也是我们采用“互助”的原因吧。一节展示课,基本上凝聚了全校语文教师的智慧。从设计思路,到重点难点突破,到课堂上的言行神态,老师们各有自己的“绝招儿”,采众家之长,丰富自己的教学技艺,快哉!

2.要主动磨炼授课的技艺

平时工作中,要特意地请老师们评价教学设计,邀请老师们进课堂来听课、评课。主动去听老师们的课,无论是哪个学科的,只要是课堂,都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还要关注自己的课堂掌控能力,用心设计课堂仪态、导入语、过渡语、评价语,总结语等,我想只要用心,都有所提高。

3.要看到孩子们无穷的潜力

每节课前,我们都有一种渴求感,希望学生好好和你配合,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好好钻研学生。学生想到的,你要提前想到;学生没想到的,你要怎样引导他想到。 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学生,看到孩子们无穷的潜力,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高低,将学习的内容进行选择、设计、创意、改造,以有效激发孩子们的潜能,使孩子们在他们所渴望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增强能力。

时光总是匆匆的,匆匆的时光只是带走了白天和黑夜,常常回首,我们会发现,那些美好的记忆犹然心田。只要有积极进取的决心和行动,总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语文教学中学会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让语文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世界,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纯净的底色。

推荐第2篇:春望

春望

教学目标 ①背诵诗歌。

②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 教学重点

①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②了解作者的生平。 课时安排:半课时。 课前准备

①搜集作者生平思想的有关资料。 ②熟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高峰,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若繁星。今天,让我们走近历史的隧道,去感受历史上一位苦难诗人、人民诗人、伟大诗人。(课件出示插图)他是谁呢?(杜甫) 2.简要介绍杜甫的资料。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离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3.简介《春望》一诗写作背景。揭示课题。

师:我们都知道唐朝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昌盛的朝代,可是,到了公元755年,唐朝的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攻入了长安城,在长安城烧杀抢掠,把繁华的长安城糟蹋得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安史之乱”使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杜甫也被叛军抓到长安,他孤身一人远离亲人,在第二年的春天来到长安的街头,目睹长安城满目荒凉的景象,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春望》这首千古绝唱。(听录音朗读《春望》。)

二、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1.学生放声自由地朗读,至少读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点名读,正音。注意搔、簪是平舌音。 3.整体感知诗歌大意。

师: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边看注释边读诗句,一行一行地读,边读边想。

三、合作研读,品味意境。

a.如何理解题目“春望”?(在春天,诗人看到长安的景象,借以抒怀)

1 b.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c.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四.交流感受。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理解“国破”和“草木深”的意思。

师: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引导学生想象和平年代繁华的国都是一番什么景象?(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是比肩接踵,集市上人声喧哗,一片繁荣的景象。)

◆师:而今,被叛军占领的长安城,放眼望去,看到的是杂草丛生。只看到草木,看不到人呀,人到哪里去了?(人都被叛军给捉走了,人都去逃难了,他们都被杀戮了。) ◆指导学生朗读。

师:死的死,逃的逃,放眼望去长安街上空无一人,满目凄凉,杂草丛生。怎么把这种感情读出来?自己练练看。(生自由练习朗读——点名读——男生读——全班齐读。)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师:面对人烟稀少的、杂草丛生的长安城,作者的心情如何呢?哪句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呢? (生齐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质疑、解疑:鸟语花香是最美好的事物,能够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但是作者为何却对花落泪、闻鸟惊心呢?(学生试说诗句大意:为这样的时局而感伤得见花落泪。听到鸟的声音,诗人都感到心惊肉跳,心惊胆战。)

◆师:看到这繁花似锦的美景,诗人却落泪了,诗人留下的是什么泪呢?(伤感之泪、痛苦之泪、愤怒之泪、叹息之泪„„)

“别”仅仅是一般的离别吗?(有可能是生离死别、永别„„)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生自由练习朗读——点名读——女生读——全班齐背。)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师: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在这样“恨别鸟惊心”的年代,诗人最盼望的是什么?请男同学把后面两句读一读。(全体男生大声朗读后两句)

◆质疑:为什么这样一封薄薄的家书却抵得上“万两黄金”呢?(生谈感受,结合“烽火连三月”的背景,从而感受到在当时“家书”上亲人的平安,亲人的健康比“万金”还要宝贵。)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人盼啊盼,他多么希望战乱早日平复,他多么希望能够得到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啊。他盼望到了什么程度呢?读最后两句。(生齐声朗读

七、八两句) ◆再读一读,体会诗人忧国思家的忧愁之情。 5.教师总结。

师:杜甫当时只有45岁,人到壮年,为国家而担忧,为亲人的离别而忧愁,“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写诗人在长安街头看到的春天景象,写了他的所望,所感、所盼、所忧,充分地表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投入自己的感情朗读,也把诗人的思想感情读出来,行不行?(配上音乐,生自由大声地练读全诗。)(点名读——分组读——师范读——点名背——全班齐背。)

五、背诵《春望》,创新作业。1.背诵《春望》.2.拓展作业: (1)假如你在客栈遇到了老朋友——杜甫,你会对他说什么? (2)用学到的赏析诗歌方法再积累背诵杜甫的其他的诗篇。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教学目标:深入理解此首诗的意象、情感和结构。 教学重点:意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意象到画面的转换,关键词的赏析。

教学设想:从意象入手,抓住关键词,转换成画面,赏析诗的情感。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与诗相关的背景:

这是一首和诗。原唱是晋陵陆丞作的《早春游望》。晋陵即今江苏常州,唐代属江南东道毗陵郡。陆丞,作者的友人,不详其名,时在晋陵任县丞。大约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前后,杜审言在江阴县任职,与陆某是同郡邻县的僚友。他们同游唱和,可能即在其时。陆某原唱已不可知。杜审言这首和诗是用原唱同题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

诗人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中进士后,仕途失意,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小官。到永昌元年,他宦游已近二十年,诗名甚高,却仍然远离京洛,在江阴这个小县当小官,心情很不高兴。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他却象王粲登楼那样,“虽信美而非吾土”,不如归去。所以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伤感,有满腹牢骚在言外。

杜审言(?~708),唐代诗人。字必简。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实为洛州巩县(今属河南)人。高宗咸亨元年(670) 进士。官隰城尉,累转洛阳丞,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因与同僚不睦,为州司马周季重等所构陷,系狱,将被杀。其子杜并,16岁,刺杀季重,己亦当场遇害。武后闻杜并为父报仇事,甚加叹异,召见审言,授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因依附张易之、张昌宗,于中宗神龙元年(705)与宋之问、沈佺期等人同时遭贬,他被流配到峰州。不久召还,授国子监主簿。卒年60余。杜审言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少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晚年和沈佺期、宋之问相唱和。他们都大力创作律诗,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著录《杜审言集》10卷。但到宋代已佚,仅存1卷,“有诗四十余篇而已”(《郡斋读书志》)。今存《杜审言诗集》1卷,诗43首。《全唐诗》编为1卷。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杜审言考》,对杜审言生平事迹多所考证。 二.串解诗文:

诗的大意说:唯独那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对自然界不同季节的变化特别感到新奇。清晨的太阳从东边海上升起,云气在朝阳的照耀下,霞光灿烂,绚丽多彩;早春的江南,梅花在枝头绽放。这春意由江南渐渐移到江北,杨柳已经吐出了新芽;清新和暖的空气逗得黄莺儿婉转鸣叫,晴日的阳光把萍草(生在浅水中的蕨类植物)映照得变成了绿色。

忽然听到吟咏您格调高古的诗句,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禁不住要泪流沾湿了佩巾。 三.别致的开头:

3 结合背景材料说一说:作者触什么景,伤什么情?

诗的首联点题,十分精妙。远离家乡在外当官的人(宦游人),对于植物的萌发、开花、结果、凋谢,动物的迁徙、冬眠等特别敏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时伤怀,在“独有”“偏惊”的强调与呼应中,揭示出宦游人独有的一种复杂而微妙的心态。 四.重点意象分析:

朝霞、梅柳、黄鸟、绿萍,四个主要的意象组合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是一幅怎样的意境?面对此画面,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

1.中间两联诗人紧扣“物候新”,具体地描写了诗人对“物候”的感受:清晨的太阳从东边海上升起,云气在朝阳的照耀下,霞光灿烂,绚丽多彩;早春的江南,梅花在枝头绽放。这春意由江南渐渐移到江北,杨柳已经吐出了新芽;清新和暖的空气逗得黄莺儿婉转鸣叫,晴日的阳光把萍草(生在浅水中的蕨类植物)映照得变成了绿色。这四句抓住了朝霞、梅柳、黄鸟、绿萍等景物在早春里的变化,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美丽画卷。

2.“宦游人”对这幅画卷的感受自是不同,他们自然会想到又是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又到来了,不禁引起了岁月如流、漂泊他乡的感慨。这就为最后的“归思”作了铺垫。 五.关键词的分析:

“出”“渡”“催”三个关键词有何突出的表达作用?

1.“淑气催黄鸟”,便是化用陆诗,而以一个“催”字,突出了江南二月春鸟一声紧似一声、更其欢鸣的特点。且用拟人的手法赋赋予客观事物“淑气”以人的情态,表现了春气之暖、之浓、之生机勃勃。 2.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此联写“游望”之景,紧承上文“偏惊”而来。 “云霞”“梅柳”乃常见之景物,并不新奇,可是诗人用艺术的眼光来审视它们,并注入了审美情趣,“出”“渡”两个动词化静为动,将原本不易觉察的物候的迁移,贴切传神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使人仿佛感受到春天的脉搏和动感。这真是化平常为神奇,把熟识的境界转化为令人惊讶的新境界。 六.最后两句的赏析:

“古调”是尊重陆丞原唱的用语。诗人用“忽闻”以示意外语气,巧妙地表现出陆丞的诗在无意中触到诗人心中思乡之痛,因而感伤流泪。反过来看,正因为诗人本来思乡情切,所以一经触发,便伤心流泪。这个结尾,既点明归思,又点出和意,结构谨严缜密。 七.总结:

1.前人欣赏这首诗,往往偏爱首、尾二联,而略过中间二联。其实,它的构思是完整而有独创的。起结固然别致,但是如果没有中间两联独特的情景描写,整首诗就不会如此丰满、贯通而别有情趣,也不切题意。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首诗的精采处,恰在中间二联。

2.因物感兴,即景生情。诗人写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诗一开头就发出感慨,说明离乡宦游,对异土之“物候”才有“惊新”之意。中间二联具体写“惊新”,写江南新春景色,诗人怀念中原故土的情意。尾联点明思归和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

诗采用拟人手法,写江南早春,历历如画。对仗工整,结构细密,字字锤炼。

3.诗的技巧: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其思乡情真情苦情悲),拟人手法(赋予客观事物以人的情态),化静为动(写出了春的动感和生机)

推荐第3篇:春望

《春望》教学设计

黄榆九年制学校

李 双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了解作者爱国思亲的感情。

2.反复朗读,背诵课文,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结合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古以来,文人墨士写下了许多的爱国诗篇。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告诉了我们统一祖国的真挚感情;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告诉了我们希望有爱国爱民的人出现;那么杜甫的《春望》告诉了我们什么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这篇古诗。

(二)新授: 1.介绍作者。

2.介绍《春望》写作背景,揭示课题。

唐朝曾经是中国一个鼎盛的朝代,但是在公元755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对繁荣一时的长安城进行烧杀抢夺,使长安城破败不堪。安史之乱使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杜甫也被叛军抓到了长安,他孤身一人,远离亲人,在第二年的春天,来到长安街头,目睹长安城满目凄凉的景象,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春望》这首千古绝唱。 3.初读诗篇,整体感知。

(1)读古诗,听音频,感受节奏,在听的同时,让学生将读不准的音进行标注。 (2)找两位同学读。 (3)全班读。

4.合作研读,品味意境,交流感受。

(1)讲解第一句。

生读第一句,说一说描写了几种景象?(国都、山河、城、草木、)

a.理解“国破”和“草木深”的意思。(国都沦陷,城池残败,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b.引导学生想象和平年代繁华的国都是一番什么景象?(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是比肩接踵,集市上人声喧哗,一片繁荣的景象) c.而今,被叛军占领的长安城,放眼望去,看到的是杂草丛生。只看到草木,看不到人呀,人到哪里去了?(人都被叛军给捉走了,人都去逃难了,他们都被杀戮了。)死的死,逃的逃,放眼望去,长安街上空无一人,满目凄凉,杂草丛生。怎么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先自己试试---点名读---男生读----全班齐读。

(2)分析第二句。 a.面对人烟稀少的、杂草丛生的长安城,作者的心情如何呢?哪句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鸟语花香是最美好的事物,能够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但是作者为何却对花落泪、闻鸟惊心呢?(为这样的时局而感伤得见花落泪。听到鸟的声音,诗人都感到心惊肉跳、心惊胆战)

c.看到这繁花似锦的美景,诗人却落泪了,诗人留下的是什么泪呢?(伤感之泪、痛苦之泪、愤怒之泪、叹息之泪„„.)“别”仅仅是一般的离别吗?(有可能是生离死别、永别„„)。

d.指导学生读—点名读----女生读----全班齐读,然后全班齐读前两句,试着背诵前两句。 (3)分析后两句。

a.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在这样“恨别鸟惊心”的年代,诗人最盼望的是什么?请男同学把后面两句读一读。为什么这样一封薄薄的家书却抵得上“万两黄金”呢?(生结合“烽火连三月”的背景,从而感受到在当时“家书”上亲人的平安,亲人的健康比“万金”还要宝贵。)诗人盼啊盼,他多么希望战乱早日平复,他多么希望能够得到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啊。他盼望到了什么程度呢?读最后两句。 b.诗人盼望一封报平安的家书,等到头发都白了,欲搔欲短,连簪子都插不上,古代的男人、女人都是将头发与帽子别在一起,诗人忧国都到了这种程度了,根据这首诗,你猜猜杜甫当时多大?(学生们猜一猜,并说一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总结 古人借诗言志,今人论诗识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爱国、眷念亲人)是啊,“落日悲江汉,中宵泪满床”诗人因国破而忧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十人份因民生而落泪,这就是诗圣杜甫。他为我们后人竖起的既是文学的丰碑,也是人格的丰碑。怀着对诗人的敬仰,我们齐背这首诗。

板书设计:

春望

山河、草木-----忧国-----对比 花溅、鸟惊-----忧民-----拟人 烽火、家书-----思乡-----夸张 白头、胜簪-----悲己-----对偶、夸张

作业:积累杜甫的诗歌,进一步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反思

黄榆九年制学校 李 双

于永正先生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就是钻研教材。作为一名年轻教师,那么对于这首古诗来讲,我通过仔细的阅读与分析,对诗中的词语、字都要细加的揣摩,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

在准备这节课中,我的重点是在读的方面,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春望》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更深刻地理解了诗人因“国破”而见花落泪,闻鸟心惊的心情,被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所感动。我想,这是我能够上好这节课的因素,我想要让学生们被杜甫的这首诗、被杜甫的伟大情怀所感动,因此,不同方式的读,会让学生对古诗有不同的了解,从中来感受这首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本节课的授课,首先,我的教师个人素养还需要提升,在这样一篇千古名篇的教学上,虽然我事先的准备充分,但是由于我的个人素养不足,所以,我还需要多汲取营养,努力提高自己。其次,我的教学意识还需要转变,我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自主学习的意识还不足,课堂上的引领作用不充分,在学生感悟困难的时候,我就比较急躁,常常以我的感受去代替学生,而忽视了怎样去引导学生感悟,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的教学经验不足,没有一个高超的教学方法,很难在平时的教学中去很好的引导学生。最后,在设计问题方面,由于经验不足,当问同学问题时,没有具体化,而是泛泛而谈,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没有一个具体的方向,不清楚问题的答案的标准化,最终会导致学生不爱发言,不和老师的思路一起来学习,积极性会下降,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的这节课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希望以后通过个人教学经验的提高和积累,在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学习和取经,让我的水平不断提高。

推荐第4篇:春望

案例:《春望》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春望》

授课教师:李颖(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指导教师:富霄菱(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研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初二

教学目标:对《春望》进行多元解读;了解诗歌多元解读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春望》内容和情感;学习诗歌多元解读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合理准确地借助关键字、背景资料、链接作品、读者情感体验等方法进行多元深入解读。

学情分析:该诗没有太难的词句,学生把握诗句表面内容尚不大难,此前语文阅读对关键词品析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理解“深”、“搔”等字的深意。但因年代久远、没有战争生活体验,以真切情境走近诗人内心世界,切身感受诗人真实情感,难度较大,加之学生学识素养的欠缺,借助相关背景资料和作品链接等对《春望》进行多元深入解读更是难上加难。

教学设想:《春望》是杜诗中颇具时代性、思想性的一首作品。其字面义的解读并不费力,然而实现对文字背后意蕴的挖掘并非易事。为了矫正学生望文生义的理解偏颇,更为了训练学生对看似浅显的古诗深入解读的能力,对学情分析中的学生障碍进行突破,我准备以该诗为例,引领学生感受古诗解读的全过程,尤其是对诗句深意的多种解读,如:“白头搔更短”一句除了前几句提及的“忧国思家”,借助杜甫的经历、思想和其它作品可以获知,还有“忧民”的情感,而这也恰恰是该诗乃至杜甫诸多诗作体现的重要情感,这便实现了多元解读。当然,多元解读是需要方法的,多元解读也是需要个人学识等诸多条件作保障的,该课重点不在于学生的解读横纵向有多宽多深,我的初衷是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让孩子们获取到多元解读的如下相关内容:知道诗歌需要多元解读;诗歌该如何多元解读;诗歌的多元解读是有界限的;鼓励孩子们不断丰富学识,通过不懈训练实现对古诗更准确深入的多元解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一定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怎样理解这句话?

设计意图:明确本课学习任务,提出多元解读的概念

看来,对于同一个问题,同一句话,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我们将其称之为“多元解读”。既然这样,是不是怎么理解都对,都好呢?我们来看三个例子: 例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用“浮云”比喻顽固保守势力,在诗人眼中,他们的阻挠是不足以害怕的,表现了诗人的信念和气概,抒发了高瞻远瞩、不畏艰难的豪情壮志。 B.我不怕浮云遮住视线,因为我站在浮云之上。这两句是写景,表现了诗人勇于征服自然的决心。 提问:哪种理解好?为什么?

例2:曾听到一学生这样解读《背影》中的父亲:父亲之所以关爱儿子是因为父亲失业了,怕儿子不赡养他,所以才爱他的儿子。 提问:这个理解出了什么问题?

小结: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理解偏离了课文自身的价值取向,这种解读就是错误的。

例3:“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为什么将之前想到的“吹”、“过”等字换成最终的“绿”呢?因为这个字既有“吹”“过”等字的动感,同时更拥有色彩感,将江南的盎然春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在眼前。正是字的锤炼,极大丰富了诗句的内涵与意境,具有深入的解读空间,而这个深入的解读恐怕就不是每个读者都可以捕捉到的了?

由此可见,其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深有浅,有对有错,是有原则标准的,究竟是什么在约定这个“度”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课程的研究内容,今天,我们以一首古诗为例来找寻准确多元解读的一般方法。

二、布置初读任务——朗读该诗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内容

三、解读文本

(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现在,咱们来读一读这首诗,我们先读前两句,我请三名同学来读,大家仔细听他们读的有什么不同。 点评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朗读和评价,了解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情况 ①“破”什么意思?

残破、破败。国都沦陷,城池残败,到处残垣断壁。 ②长安城发生了什么事情?

设计意图:告知学生知人论世是诗歌解读方式之一

安史之乱,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它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 总结:借助史实,我们对“国破”二字有了准确的理解。都城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昔日繁华热闹可以想见。然而现在的长安,一切物是人非,过去的繁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这句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可以确定诗歌的基调,可以帮助读者去感受“此时”“此景”中的“诗人”“心情”是什么,“读情”是诗歌解读的关键。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设计意图:告知学生关键词品析是诗歌解读方式之一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

这样的景象让人怵目惊心,满目凄凉,暗含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③“深”怎么理解?茂密。 ④“草木深”说明什么?

《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 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说明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总结:结合相关史实记载可知“草木深”三字道出当时山河破碎,人民离散的情形。这是春天,应当是明媚之景,应该像杜甫四年前在《丽人行》中写的那样“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此时却一派荒芜,这更增添了凄凉之感。 设计意图:告知学生结合读者情感体验是诗歌解读方式之一

(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①“感时”什么意思?

感伤时势的变迁。为国家的时局担忧。 ②“恨别”什么意思? 悲恨离别

③诗人见花流泪,听鸟鸣心惊。这种流泪与心惊让你觉得有不可思议的地方吗?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花鸟本为娱人之物,应该是让人感到愉悦的,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触景生情,见了听了反而泪落心惊,其感时之深、恨别之切不言而喻。

④对于这两句还有另一种较为流行的解读方式——“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你是否认同?

正如白居易在《闻早莺》中所说:“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前种解读为触景生情,后种解读为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与前两句孤立写景不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属于情景同时出现,更加重了抒情的力度。

(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怎么读?

①“连三月”仅看字面可以有怎样的理解?

“连着三个月,连着两个三月。”这样大相径庭的两种解读,该是哪一个呢?我们该以什么为解读的依据?史实。烽火指的是安史之乱的烽火,安史之乱是在755年12月爆发,《春望》创作于757年3月,这中间正好过了两个三月,所以说是“连三月”,说明战事长久。 设计意图:结合相关作品是诗歌解读方式之一

②“家书抵万金”(言重了吗?期盼家信时,杜甫心里会想些什么?) ③获得如此高评价仅仅是因他表达了惦记思念妻儿的一己之情吗? 自安史叛乱以来,战火连续不断。诗人妻子儿女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种情感在杜甫同时期其它诗中可以见到,如《月夜》中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对雪》中的“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没有家人的消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传递着无从着力的苦恼。);《述怀》中的“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十个月前寄出的信如今还没有回音,盼来信,又怕是坏消息,几句话将面对这种可怕等待时微妙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三首诗中的句子为“家书抵万金”提供了充足的论据,这句“家书抵万金”将所有对家信期盼、对亲人思念的情感高度提炼,而在当时,这又岂只杜甫一人有如此心境,它准确高度地概括了战乱之中亲人盼望平安消息的共同心理,道出了人之常情,因而后来成为表达人们在乱离中盼望家信的常用语。郁达夫《奉赠》诗:“一纸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想必,直至今日,那些经历过战火硝烟的人依然会感同身受。

(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句怎么读? ①“搔”什么意思?

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搔”的动作通常传递出怎样的心境? 愁、悲、伤。 ③原因是什么?

国破、感时、恨别(为国家、为自己)

④这只是一重解读,其实不仅如此,若对这种心境有更准确全面地解读,杜甫的思想便不能不提。

安史之乱前夕,当权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杜甫不仅不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而且过着挨饿受冻的屈辱生活,正是这样的生活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看到人民的痛苦,安史之乱发生后,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在陕北,他曾和人民一起逃难,在沦陷了的长安,他曾经亲眼看到胡人的屠杀焚掠,和人民一同感受国亡家破的痛苦。为了献身恢复事业,他只身逃出长安,投奔凤翔,“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从这些诗句可以看出他当时的艰险和困苦,脱贼后,他做了谏官,第一个月,因上书营救房琯的罢相,触怒肃宗,几受刑戮。从此屡遭贬斥,也因此多次获得深入人民生活的机会。在由凤翔回到鄜州途中,看到各种惨象,他和父老们,和送孩子上战场的母亲们哭在一起。770年冬天,杜甫死在一条破船上,“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最后的怀念。《赴奉先咏怀》中“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对人民的深刻同情;《别蔡十四著作》中“尚思未朽骨,复睹耕桑民”——对人民的真诚关切。 杜甫的大半生是和人民在一起的,他深深地关心着百姓,杜甫此时的流离失所,不正是人民因战乱无家可归谁的缩影吗?杜甫道出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声音,这是人民心声的呼喊。由此看来,谁又能说这“搔”白发时伤悲、愁苦、担忧的心境除却国破带来的感时、恨别,而没有忧民呢?加上这层理解,是不是对这首诗的情感解读得就更准确和全面了呢?(忧国忧民、伤时思家)

四、背诵这首诗(注意重读和语气)

五、学法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好诗,理解了它的内容和情感,在学习方法上有哪些收获呢?回顾一下咱们解读该诗时使用的方法。(学生回顾讨论)

总结:这节课,我们借助了关键字品析、背景资料分析、相关作品了解以及读者的生活体验等方法对《春望》进行了多元解读,这些是方法,更是尺度。 这里要特别叮嘱大家:文本掌握在读者手中,并不只是一种既定的理解,确实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然而凡事都有一个度,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读、乱解,而必须有一定的界限。目前,文本解读的流于肤浅,难以深入,偶尔的断章取义,偏离方向,都是多元解读要解决的问题,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的古诗准确解读能力能有所提高。

六、拓展训练

借助课堂所学方法,对《观书有感》进行深入解读,完成一篇400字的解读文章。

【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有如下收获:此次教学对于要告诉学生什么、教给学生什么、训练学生什么想得更清楚,落实得更有序,较好渗透了课标和接受美学的相关理念,有意识地鼓励和引领学生进行多元解读;整个课堂还原了我们阅读的真实状态,这种本色阅读状态对于问题的呈现和解决更具价值;注重了学法的指导,尤其是多元解读中知人论世的方法。

这节课的缺点是未能够让学生放开畅谈。究其原因,学生层面:对文本相关背景资料了解的欠缺,无米之炊。教师层面:急于推进课的进程,没有给学生更广阔的思考和阐释想法的时间;对于学生的一些解读未能给予最有效的点评和引领,课堂生成资源利用不充分。更多关注了对正确的确认,对于错误解读原因的剖析不深入、不到位。

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想今后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改进提高:从思想上,继续加强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最大限度地将思维的权利、发表见解的权利交给学生;提高自身学识素养和解决随机问题的应变能力,将课堂生成资源价值最大化,更具教育智慧;加强多元解读的训练,在不断训练中,指导、提高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意识和能力。

推荐第5篇:春 望

《春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与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与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民间疾苦,尽收眼底;世间疮痍,诗歌表达;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被后世成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诗歌-《春望》

(二)作者介绍: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被后世成为“诗圣”,与李白合称为大李杜,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垂老别》《无家别》《新婚别》)

(三)背景简介:本诗背景: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四)讲授新课

1、赏析首联

问1:本诗的题目是“春望”,那么在首联中作者都望到了什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问2:你认为在这四个描写对象中作者着力要体现哪一个事物的特点?为什么?(借景抒情赏析法落实点)

国之破。 析: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

国都,通常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所在地,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各类国家级机关集中驻扎地,国家主权的象征城市。(词典词条)

开篇即是春望所见,先用“国”点明了此城即国都长安,以“破”交代了历史背景,以“春”标明了节令。两句合而观之,便是说望见春天被攻破了的长安城,山河之上草木丛生,榛莽遍地。这一联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出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仍在,但是国已政权陷落。草木春深,但是城已残破不堪。

问3:宋代魏庆之编的《诗人玉屑》中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在这两句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好?为什么?(品析词语赏析法落实点,自选式)

1 试析:

破:着一破字一字统全貌,未言一处破败之象,但是满目疮痍之态已赫然纸上,实是触目惊心。

在:青山不言,流水永恒,更衬李唐之倾颓惨境。(略) 春:春回大地,应生机勃勃,草长莺飞。(略) 深: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重点赏析“深”:

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这深就是《黍离》中的彼黍离离,就是《扬州慢》中的废池乔木、桥边红药,就是《乌衣巷》中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贵胄名门的郊游喧闹不见了,市井黎民百姓的劳作平淡不见了,再没有那摩肩接踵、冠盖如云的盛况,再没有那商铺林立、行旅如织的富盛,只见枝繁草盛满眼绿意,墙倒城坏千门闭锁。疮痍遍布,满目凄然。一个“深”字,草木深深,意味深长。“草木深”实意是说只剩下了山河依旧,虚意是草茂人稀,物是人非。

背景对比: 昔日长安城: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杜甫《丽人行》) 今日长安城: 破

小结:此联对仗工巧,“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对照强烈,出人意料。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为全诗渲染了悲怆的气氛。(本段引述鉴赏辞典语言)

2、赏析颔联 问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历来有两种翻译的版本,谁来试着给大家翻译一下?

第一种:人溅泪惊心。第二种:花鸟溅泪惊心。(借景抒情赏析法落实点) 问2:那么你认为哪一种好呢?

第一种,花鸟本为娱人之物,诗人们往往用春天的繁花似锦,百鸟齐鸣来衬托心情的愉悦和欢畅,可是在这里,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见之而泣,闻之而恐,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乐。

第二种,以花鸟拟人,花好似在落泪,鸟仿佛受惊骇。感时恨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倍增其哀乐。

两说虽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前者触景生情,后者移情于物,都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沉郁之情。

问3:这一联中的“溅”和“惊”两个字用得甚好,请用简洁的语言批注这两个

2 字的妙处,写在老师发的纸上,写好之后撕去背胶粘到前面的纸上。(品析词语赏析法落实点,指定式)

溅:含悲带愤,感情浓烈。 惊:敏感惊恐,心灵柔软。

小结: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到此所望结束了,诗人后两联由悲痛国事转为想望亲人。

3、赏析颈联和尾联 再述背景:

杜甫是前年八月为叛军所俘的,被困于长安一冬春,一直思念寄居在州的妻子儿女,因此说“家书抵万金”。

引诗拓展:

杜甫在写《春望》的前一年(至德元年)秋,在长安就写有《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眷眷之怀。

问1:“家书抵万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忧虑,焦急。

问2:对比诗人的《望岳》和本诗的尾联,想象一下两首诗中的诗人形象有何不同?(再造想象赏析落实点)

(五)课堂小节:杜甫的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是他的作品抒写了一种忧国忧民和思乡悲己的情怀。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够努力学习像杜甫一样热爱祖国并报效国家。

(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春望》 板书设计:

望 杜甫

山河、草木——忧国——对比 花溅、鸟惊——忧民——拟人 烽火、家书——思乡——夸张 白头、胜簪——悲己——对偶

推荐第6篇:春望

九年级语文上册学教案

第二单元编写人张会芳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深入理解诗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能力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优秀的传统。那么,大家知道哪些爱国的名人名言或爱国故事呢?(学生回答)

(二)品读感悟

1、朗诵诗歌,让学生初步体会诗的节奏和感情。

2、正音正字,划分朗读节奏。强调两个字的读音“搔”和“簪”。

3、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感知诗的内容。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全诗,如果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研讨。

4、学生一起朗诵《春望》。

(三)、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然后在班里展示) 首联:

1、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他所望到的哪些景象?这些景象有什么特点呢?

2、面对人烟稀少的、杂草丛生的长安城,作者的心情如何呢?哪句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呢?

(可多媒体显示图片:让同学们欣赏一组百花盛开、鸟鸣时的图片,说出欣赏图片时的感受。) 颔联:

1、鸟语花香是最美好的事物,能够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但是给作者带来的是怎样的感受呢?

2、作者为何对花落泪、闻鸟惊心?

此时此刻作者为时局感伤得落泪,此刻的分别不是一般的分别,可能是永别,生离死别,所以作者的心情格外低落。 颈联:

一封薄薄的家书怎么能低得上万两黄金呢? 尾联:

- 12 -

推荐第7篇:《春望》

一、导入

在唐朝天宝14年,发生了一件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大事件,那就是——(安史之乱)。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看到了大唐江山满目疮痍、民不聊生,因此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流传至今的诗——《春望》。

杜甫是我们十分了解的作者了,那么哪位同学能简单介绍一下杜甫。 (大屏幕杜甫:( 公元712— 公元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主要作品:《春夜喜雨》 《江畔独步寻花》 “三吏” “三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工部集》等。)

下面,让我们走进《春望》去了解诗人的情怀。

二、诗意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谁能来翻译一下。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人烟稀少,乱草丛生,满目的荒芜。) 诗的首联写了什么?

(写了诗人举目四望,感慨山河依旧,都城却残破不堪,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之时,但这时的长安城却杂草丛生。)

那么杜甫写的“在”与“深”字各有什么深意? (“在”字直接体现出了似乎这个国家已经没有什么没被破坏了。“深”字也恰好反映出了战乱使人流离失所的惨象。典型的意在言外。) 那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如何翻译?

(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颔联写了什么?

(写了作者忧国思家两方面内容。忧伤的诗人看到春花开放却哀痛不已,听到鸟儿鸣叫更加惊动满怀忧思。花开鸟鸣本是令人欢愉的,如今却令人倍感凄凉,可见诗人的哀痛之深。) 颈联怎么翻译?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三个月,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颈联成为了千古名句,那么颈联写了什么?

(这两句极为精炼的概括出在战火连绵之时,对亲人真切的思念,亲人的安慰使作者魂牵梦绕。“值万金”直接点明了家书的珍贵。) 尾联如何翻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稀疏,简直簪子都插不上了。) 为什么会“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因为诗人忧国思家,惆怅悲哀,所以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 此时此刻,大家如何理解整首诗呢?

(全诗以望字领起,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自己的哀怨和衰老,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

下课。

推荐第8篇:《春望》

《春望》教学设计

广东省平远县田家炳中学 林 帆

教学要点:①朗读 ②赏析 ③探究 ④拓展

教学难点:①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歌内容

②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情感

教学方法:活动性阅读教学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作者简介;

2、回忆以前学过的杜甫的诗歌;

3、写作背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鸟语花香,长安城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而诗人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二、赏析活动(读懂诗意、品味诗情)

1、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2、学生质疑,领悟全诗内容(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

三、探究活动

1、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你能够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 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2、如何理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

课本的注解是: “感时花溅泪”——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 “恨别鸟惊心”——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其实在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为:由于为国事而感到伤心,为离别而感到遗憾,所以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四、朗读活动(读出诗韵)

1、给学生2分钟左右,自由朗读;

2、老师范读;

3、学生试读;

4、由男生和女生分联交错齐读全诗;

5、集体朗读。

五、拓展活动

比较阅读—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怎样的心情? (2)《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虽然一悲一喜,然而所表达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样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六、教师小结

七、作业

1、以“家书抵万金”为话题说几句话,你想说些什么?

2、根据老师教的赏析诗歌方法,自选一首你最喜欢的写景抒情诗进行赏析。

推荐第9篇:春望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教学资源

我要点评 共1学时1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理解诗歌内容,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多形式诵读和赏析诗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歌的忧国思家感情。

2学情分析

.

八年级学生了解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很少,阅读古代诗歌的能力不高;学生阅历尚浅,对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体会有一定难度。这首诗没有太难的词句,学生可以在了解写作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离乱经历基础上,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学习重难点是尝试再现诗歌情景,进入诗歌创造的意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3重点难点

.重点:在合作探究中,多形式诵读和赏析诗歌,体会诗歌的忧国思家感情。

难点:进入诗歌创造的意境;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4教学过程 .4.1 一课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趣设疑,导入主题

.1、对联导入,了解诗人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称颂杜甫的对联。你能根据你所了解的杜甫和其诗歌,谈谈你对这幅对联的理解吗?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写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

(学生朗读对联,理解对联,了解诗人;教师小结)

2、揭示课题,了解写作背景

(1)揭示课题

师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现实主义诗作的典范之作《春望》。

(2)了解写作背景

结合课下注释,说说本文写作的背景。联系所学唐朝有关历史,注释中的“叛军”是指?“安史”叛军。“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这首诗作于757年3月。

(学生读课下注释,教师提问引导加深理解) 活动2【活动】诵读诗歌,吟咏诗韵

.1、听诗朗读

(学生认真聆听范读录音)

2、配乐朗读

师述:《春望》集中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理解:所谓“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

(学生齐读屏幕上的解释,对“沉郁顿挫”作初步理解)

学生多形式朗读(个人、2-4人自由组合、小组),点评。

3、背诵诗歌

活动3【活动】逐联赏读,品味诗情诗境

.课堂衔接:教师简介五言律诗有关常识,提出接下来的学习目标。

1、赏读首联

(1)想象画面,生动描述

首联描写了国都长安城的景色。发挥你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画面。(学生有感情口头描述,师生点评)

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学生齐读,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2)置身意境,感受情感

(化作诗人,置身于诗歌所设置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学生批注首联中最能营造诗歌意境的关键词,然后师生研讨)

首联突出勾画了长安城沦陷后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师生小结)

2、赏读颔联

(1)研读诗境,体味诗情

这一联一般有两种解释:① 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②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

你赞成哪一种解释?理由是什么?(师生合作探究)

①诗人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感情沉痛。

②诗人移情于物,借花鸟抒写内心的沉痛之情。诗中的花鸟是主观的“意” 与客观的“象”融合而成的具体生动的形象——意象。

(教师相机结合解释②,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象”)

(2)咀嚼语言,体味诗情

体味本联传神表达诗人情感的字词。

“溅”:泪水受冲击向四外飞射;“惊”:惊悸,因惊恐而心跳得厉害。“溅”“惊”,传神地表现了诗人感恨之切。

(师生合作探究,全班交流,体会诗歌炼字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3、赏读颈联

(1)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对于作者来说家书是十分宝贵的,由哪里可以看出?一封薄薄的家书怎么能抵得上万两黄金呢?(探究问题,理解诗意和情感)

“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战火经年不息,诗人身陷长安,寄居鄜州的妻子儿女音信全无,诗人满怀牵挂与担忧。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2)设身处地,情感共鸣

这两句诗为什么成为千古名句?

(学生谈自己的体验感受,师生研讨)

4、赏读尾联

(1)描述画面,再现形象

尾联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想象在你的脑子里出现怎样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学生有感情口头描述,师点评)

(2)探究诗意,体味诗情

杜甫当时多大年纪?当时诗人头上满是白发,甚至插不住簪子,这是因为什么呢?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联系全诗,理解诗人愁苦之情) 杜甫当年只有45岁(杜甫出生于712,此诗写于757年)。

人到中年,为国家而担忧,为亲人的离别而忧愁。以典型的艺术形象集中抒写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师生小结) 活动4【讲授】总结诗歌章法 .(引导学生回顾全诗,理解本诗结构严谨的特点和写景抒情的手法)

首联寓情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悲凉的气氛;颔联情景交融,承上启下;颈联写思家念亲,承接 “恨别”;尾联收结全篇。

教师简述本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杜甫诗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推荐第10篇:望岳 春望

4、望

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杜甫青年时期先游吴越,次游齐赵,可以认为是增加阅历、开扩眼界的必不可少的行动。天宝三年秋,杜甫和李白、高适在河南洛阳相识,随后,结伴到河南东部和山东游历,并与李、高二人同宴于北海太守李邕家。在他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 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

二、译文

五岳之首的泰山怎么样呢?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地。

天地间的神奇峻秀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

看山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睁裂双眼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

将来我一定要登上峰巅,俯首一览,众山匍伏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

三、中心思想

诗歌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四、重点字词

1.未了:不尽;2.钟:聚集; 3.荡胸:心胸摇荡; 4.曾:通“层”。

5.决眦:眼角要裂开;6.会当:终当,终要;7.造化:大自然。

五、重点句赏析:

1.赏析“造化钟神秀”中“钟”字的表达效果。

“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突出了泰山神奇秀丽的特点。

2.赏析“阴阳割昏晓”中“割”的表达作用。“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3.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句话言简意深,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和登上绝顶、俯视一切的气概。

六、典型例题

1.表明诗人并未登上泰山之顶的依据有两个,一是标题中的“ ”字,二是诗句中的“ ”一词。

2.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3.这首诗中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割”“钟”两字,历来被人称道。请你选择其中一字分析好在何处? 。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下面是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答案:

1、望、会当

2、望 高大雄伟

3、“割”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了阴阳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特点。“钟”字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把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到泰山上,表现了作者对泰山的喜爱之情。4.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5.D

六、理解背诵:

(1)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春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作者简介、背景资料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二、诗歌大意:

国都已经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花都感伤时事而落泪,鸟都怅恨而叫得惊心。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很难得到。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就梳不成发髻插不住簪。

三、中心思想:

本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春天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四、重点字词:

1、国:国都,即京城长安。

2、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二句互文,意谓因感时恨别而对花落泪,听鸟惊心。

4、烽火:这里借指战争。

5、连:连续

6、短:少

五、重点句赏析: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诗运用拟人的手法,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移情于物,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溅”“惊”生动、准确、传神地表达出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新鲜、感人。)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两句诗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战乱中家书的珍贵,抒发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

六、典型例题

1、《春望》中借花鸟抒发悲痛之情的诗句是: , 。

2、杜甫在《春望》中用诗句“ , ”写出战火不断,盼望得到家人消息的迫切心情。

3、从“国破”、“烽火”可以看出,杜甫的这首诗与唐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4、《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5、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7、尾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答案: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3.安史之乱 4.D 5.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6.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7.塑造了一个因忧国、伤时、思家而迅速苍老的老者形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七、理解背诵:

(1)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的诗句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引用《春望》中原文回答。)

第11篇:古诗《春望》

诗人“春望”“望”的是什么?

望京城长安破败之景。 望能收到家人来信报平安。

望能顺利到达灵武,酬报国之志。 望官军早日收复京城,中兴国运。

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本诗塑造了一位面对春城败象,心念国家兴衰,思家恋亲,老泪纵横,白发萧疏,忧心如焚的诗人形象;是忧国思亲的形象。

韵译:

故国沦亡,唯有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草木丛生。

感伤时局,见花难禁涕泪。怅恨别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烽火,早有阳春三月。一信万金,家中音讯难得。

愁绪缠绕,白发愈搔愈短。头发稀少,几乎不能插簪。

现代文译文 :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感伤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惊心。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极其珍贵。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赏析:

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答案:两种理解都可:一种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二种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国破山河在\"中\"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答案:\"破\"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处处是断壁残垣、破砖碎瓦的破败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答案: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含义: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2、“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

3、“溅”“惊”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颔联移情于花鸟,在景中寄予无限的伤感之情。

4、颈联真切的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是心情。它能引起人的共鸣,成为千古名句。“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得。

5、“搔”通过细节写出了诗人无法排解的忧国思家之情。

第12篇:沙河望春

沙河望春

“沙河望春”是由临泽古十二景“沙河春望”演变而来。以“望春”命名寓意临泽人民按照“顺应自然、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的理念,依托大沙河水系和现有基础设施,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切入点,结合城市建设,着力打造“水乡泽国”美景,以此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展示临泽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

大沙河,古称哱罗河,清代称响山河,又名梨园河,大沙河是梨园河出山入川后的别称。这么多的名称,其实就是一条河流在不同的历史和流段叫法不同罢了。大沙河源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锅盖沟,自孤山子入临泽县境。由于上游河道曲折,水流湍急,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入川后因河道平坦,大量的泥沙开始沉积,因此称为“流沙河”,简称沙河。又以其主河道与小沙河相对,称大沙河。它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最大支流。大沙河自仙山口至黑河入口处,全长40.4公里,

其中城区段(职教中心到铁路桥)约2.5公里。大沙河流经倪家营、新华、沙河、鸭暖四个乡镇,在鸭暖乡暖泉村附近注入黑河。大沙河灌溉面积43.48万亩,受益人口9万人。日新月异的临泽县城,高楼林立,霓虹闪烁;车飞马龙,人来人往;绿树浓荫,花团锦簇;到处是一派热闹与繁华景象。河岸旁的临泽工业园区,现代化工厂一个连着一个,与区内水、电、路、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完善,基本上形成以矿产品、玉米、番茄、林果品、草畜产品等原料加工增值的特色产业格局。园区内金色的玉米制种和红色的番茄在临泽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映衬着农民丰收的喜悦;临泽的玉米制种已占到全国玉米制种产量的10%,为临泽赢得荣誉。临泽工业园区有效推动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第13篇:文档春望

2017年秋学期淮南市教育局视导

学科:语文

课题:八年级

教师:张园园

公开课教案

《春望》 淮南市寿县第三中学

春望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背景,知人论世读其诗

2理解重点词语字形与字意

3注重诗歌朗读,读诗亦读情。

4分析诗歌运用的手法。

5感受诗人形象,培养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注重诗歌朗读,在语音,语气,停顿的指导下朗读诗歌,读懂情感。

教学难点:分析诗歌运用的手法,在朗读中欣赏分析。 教学方法:朗读

讨论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执教教师:张园园 上课地点:八年级十七班 教学导入: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曾发下“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宏伟报复,也曾勾画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的政治愿景,身居草庐之中却有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祝愿,他是谁?——杜甫(请同学介绍杜甫基本的文学常识)

杜甫的一生与波澜壮阔的时代风云紧紧联系,安史之乱发生之后亦是将笔触伸向了满目疮痍的大唐王朝。而彼时的杜甫,被叛军困于长安,也历经磨难,朝不保夕,妻儿被诗人安顿在异地的姜村,生死不知,战乱流离的年代亦让杜甫忧心不已。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杜甫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春望》。 一整体把握 1难写的字:

花溅泪

烽火 抵万金

不胜簪 2难解的词

国破

三月

抵万金 二读诗亦读情

诗歌的语言凝练而又内涵丰富,在简短的话语中包含着作者的深情厚意,读诗就是一次情感的抒发,通过我们的抑扬顿挫来体会作者的情感,那么这首春望应如何来读呢?

首先自由读,结合背景先体会哪些字应该加上重音,哪些字之间应该停顿加长。

1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请同学试朗读

“破”字加重音,破字音节短促而又有爆发力写出了长安城的残破之景,国都一破,万事皆非可想像出作者面对曾经繁华的故都该是何等的痛心疾首。朱门已无酒肉臭,满眼皆是路白骨。破字触目惊心。破中含泪。

“深”字重读写出了草木丛生,而人迹罕至的萧条之境。 (一个“破”字——触目惊心,一个“深”字——满目凄然) 2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千古名句,感情复杂,在读之前能说说其中包含哪些情感吗? (1)感时,因何而感,紧承上文何字而来?

感时承上文国破而来,花本美丽惹人喜爱,但此时因伤心国破间花反更添愁绪

(2)何而恨,与上句又何联系?

恨别又有了离散之苦,莺歌燕舞本来动听但因怀念亲人反让人心惊, 花鸟无情人有情,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借花鸟之口说出,明媚之景抒发愁苦之情。这种手法叫移情于物。而花鸟作为主角必须独立出来,所以一句三折。 请同学读。

3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自经丧乱多离别,延续了一年多的战火使远在异乡做客的妻儿音讯全无生死不知,所以一封包含牵挂的家书价值几何?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内心的急切。请同学包含急切的心情来读一读。 4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由愤激而转沉思历经丧乱,国势日颓,亲人离别,所有的情感积蓄到最后仍没有找到宣泄点,搔是在思量着办法,彼时正值壮年的杜甫,被这些艰难苦恨早已繁了双鬓,发之短而可见愁之深。 5读完诗说说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呢? 感时

恨别

6作者用哪些手法来抒情呢? 反衬

移情于物

夸张

7从诗中看到一个怎样的杜甫? 一个诗人

一个白发苍苍的诗人 一个身经战乱的诗人 一个心忧天下的诗人 一个爱国的诗人。 三小结

安史之乱的战火烧的大唐的盛世面目全非,也烧着诗人那份忧国忧民之心。重温经典诗篇,感受这份情感的纯粹与浓烈,感受杜甫的爱国之情。

作业设计:1背诵此诗

2比较阅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学板书 望——破败之景

反衬

移情于物

夸张 抒——感时恨别之清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忧国思亲的思想感情,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那句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1.诗文总有魂,教师如能迅速把握诗魂,往往能提炼出课之魂。

2.整合之功不容小视。在整合中教师提升自己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在整合中简化教学头绪,再整合中扩大教学的容量,在整合中丰富学生的思维层次。

3.对话之美,当然美在自然率真,但是我们应改摒弃漫无边际的对话。课堂教学的时间很宝贵,教师要争取把力用在刀刃上。预设不等于预置,巧妙地设计并不是为了作秀。

4诗歌的语言凝练而含蓄,学诗贵在学生的体悟,而其中的门径就是朗读,在语音中感受诗歌动荡语言美,在朗读中体会诗歌内容意境。同时注重朗读的教学策略,朗读的时间设置,朗读方法的变通,都要根据学生特点来制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因简洁而美丽,因深入而美,因灵动而美。“一剑封喉”、“一矢中的”确实应该是教学的一种神奇绝美的境界吧!

第14篇:春望说课稿

春望说课稿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杜甫诗三首中《春望》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分为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流程。

第一:说教材

说教材又分为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材简析

春望是一首五言律诗,是诗人杜甫于安史之乱中所作的感怀忧国之作,当时首都长安被叛军占领,诗人也被叛军捉住,在长安城诗人目睹了叛军的种种倒行逆施,民不聊生,诗人在第二年的春天独自走上长安街头,看见昔日繁华的长安城如今变成了一片废墟,杂草丛生,国破家散,诗人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2)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的教学内容,为了培养学生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体会,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对人物形象进行细致的分析,深度理解春望一诗当中杜甫忧国思家,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并结合学生自身对家国的感知感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意识,提高阅读诗歌和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所以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诗人杜甫及其这首诗写作背景,理解并积累生字词,掌握朗读诗歌方法,和划分节奏。

2.过程和方法目标: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千古名句的含义,背诵全诗。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领会爱国主义精神。

(3)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说教学重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这首诗很适合朗读,所以我让学生多读,读出诗中的感情,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深刻体会,自我感知。这一要求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提高阅读能力和感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所以我将教学重点定为:

①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 背诵诗歌,理解关键句的含义。 2.说教学难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朗读诗歌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掌握主旨,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还不是很强,掌握的技巧还不是很多,所以我把全诗教学难点定位:

①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当中的写作手法,默写此句诗。 ③ 引导学生学习鉴赏诗歌技巧。 第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必须达到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我在选择教法上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据此我在教学该课时主要采用的是朗读的方法,教师不必过多的讲解,作者的感情让学生在读中慢慢的感悟出来,以达到教学目的,而不是一上来就分析全诗,以至于让学生失去了阅读兴趣,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会去发现问题,合作探究的去解决问题,真正让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确立了以下教学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进行朗读评价的教学方法 2.自由讨论教学法 3.联想教学法

4.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会文章感情的教学方法 (2)说学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并且我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使学生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真正达到 “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的教学目标。再根据本文的思想内容,教学该课我确定了以下学法指导:

①、自主收集资料,增加课外阅读量的方法,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②、圈点、勾画、批注的学法。

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三:说教学过程

主要内容:听读、朗读训练、词汇积累、整体感知、品味问中的名句。 主要步骤: 1.导入

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十分的重要,好的导语能奠定整节课的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与此诗的感情基调有关。这首诗我将用高亢但沉重的语气和同学对话,语速适中低沉:

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历史的隧道,一起去历史上感受一位苦难诗人、人民诗人、伟大诗人杜甫的心里历程。

这样的介绍,首先可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同时又给诗歌奠定沉郁的气息,顺利的把学生带入到诗歌的语境中去,为学生更好的理解诗人忧国思家情怀打下基础。

2.品读感悟

① 首先,介绍写作背景 ② 其次,老师给同学范读一次,在读诗的过程中,强调学生找准字词,注意老师的读诗划分节奏.③ 然后,正音正字,强调:簪字和骚字;教学生朗读的方法:注意读诗的节奏,停连,重音,语气;教学生律诗划分节奏分为:221或212.④ 最后,让学生朗读全诗。 3.画面欣赏 多媒体出示繁华的长安城昔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的景象。让学生观察、留意,与诗歌当中诗人所写形成强烈反差,更深刻的让学生能领悟诗人的伟大。 4.整体感知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大概理解全诗,在朗读诗歌。 5.品读探究 (1)。题目:春望,春望是什么意思,在春天的时候看到的景色。那么是谁在春天的哪里看到的什么景色?学生齐读诗的前四句。 (2)。进入诗歌诗人杜甫在长安看到的:山河、草木、花、鸟。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解释国破、深,在把国破和草木深联系起来,把昔日长安城熙熙攘攘、一片繁荣的景象与如今杂草丛生相对比,得到板书:国破城荒——凄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解释感时、别的含义,利用别联系背景,诗人与谁别,为什么别?本来很平常的亲人分别在诗人这里却是永别、生离死别,本来鸟语花香是很美好的事物,在诗人眼中却是触目惊心,对花落泪,那么诗人落的是什么泪?为什么写花落泪,引出新的写作手法移情,解释手法,举例子让学生掌握这种写法。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恨别鸟惊心的年代,诗人最盼望的是收到一封报平安的家书,解释烽火,强调三十复数的用法,一封薄薄的家书为什么抵过万两黄金?

尾联:诗人盼望一封报平安的家书而忧愁,因忧愁而搔头,头发也越搔越短,短的连簪子都插不上,解释古代发簪的知识,联系诗句猜诗人多少岁?诗人只有四十五岁,为何白了头? 6.拓展延伸

学生结合实际,谈谈对家国的感知感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7.课堂总结

诗人杜甫在长安街头的所望所感、所感、所思、所忧,体现了诗人忧国思家,心忧天下的伟大情怀。

8.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背诵并默写全诗。第四:板书设计 国破城荒 凄

花鸟泪惊 悲 忧国 对比反衬

烽火家书 苦 忧民 触景生情

白头更短 愁

这种板书设计既能让学生理清全文思路,又能突破全文主体部分,更利于学生背诵此诗,领会全文主旨。

第15篇:《春望》学案

《春望》教学案例

一、导语

杜甫诗之沉郁,无不令我们爱不释手,浮想联翩,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诗。

二、整体感知

1、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词语障碍。

抵,值,相当;

浑,简直;

簪,古人用来别发连冠的首饰。

2、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杜甫《春望》背景

《新唐书•肃宗纪》载:这年正月,“安庆绪将伊子奇寇睢阳郡,张巡败之”。二月,“李光粥及安庆绪之众战于太原,败之”,“关西节度兵马使郭英X()及安庆绪战于武功,败缕。庆绪陷冯翊郡,太守萧贲死亡”,“庆绪将蔡希德寇太原”,“郭子仪及安庆绪战于永丰仓,败之”。《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载,这年三月,“尹子奇复引大兵攻睢阳”,”安守忠将骑二万寇河东,郭子仪击走之”。整个春季三个月,战争不息。

三、理解诗的意境、内容

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诗人触景生情,抒写了伤乱的感慨。

诗的前四句写春天的长安城的败象,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高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

前四句诗人俯仰瞻观,由近而远,由远而近,从城到山河,由满城草木到花鸟。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亲人的惨威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四、问题探究

1、这首诗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都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这首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词或句子是什么?为什么?

提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2、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

3、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4、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你能够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5、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

课本的注解是:“感时花溅泪”——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恨别鸟惊心”——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其实在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为:由于为国事而感到伤心,为离别而感到遗憾,所以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前四句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颈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叹息衰老,又多了一层悲哀。

7、名句品评。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奥妙在哪里?

关于诗歌语言的意义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举手搔头,意欲解愁,可是搔头解愁愁更愁,稀疏短发,几不胜簪,顿觉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五、学生朗读、背诵这首诗。

六、总结

《春望》集国优、家愁、人衰之情于一体,读后让人百感交集。诗人借景抒情,言为心声,真切动人的玑珠般的词句,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16篇:《春望》教案

《春望》教学安排

师:同学们,今天,李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历史的隧道,去感受历史上一位苦难诗人、人民诗人、伟大诗人——杜甫的心理历程。(屏幕上出现《春望》全诗)

师:今天我们所学诗的题目是《春望》。大家知道唐朝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昌盛的朝代,可是,到了公元755年,唐朝的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攻入了长安城,在长安城烧杀抢掠,把繁华的长安城糟蹋得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安史之乱”使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杜甫也被叛军抓到长安,他孤身一人远离亲人,在第二年的春天来到长安的街头,目睹长安城满目荒凉的景象,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春望》这首千古绝唱。

师:听老师把这首诗朗诵一遍。(配上音乐,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春望》。)

师:请同学们放声自由地把这首诗朗读一遍。(配音乐,学生自由地朗计。)

师:读诗,首先要读题,题目是什么?齐读—— 师:“春望”是什么意思呢?

师:说得真好!谁在春天的什么地方看到的景色?加上去把句子说完整。(生纷纷举手)

师:诗人在长安街头看到的是什么景象呢?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齐读诗的前四句。(生齐声朗读诗的前四句)他看到了什么?

师:这是诗人在长安街头看到的景色。“国破山河在”,“国破”是什么意思?

师:“国破山河在”连起来什么意思?谁说一说?

师:眼前的景象是一片凄凉,破败不堪。破败到什么程度呢?读第二句。(生齐声朗读第二句)

师:这里的“深”是什么意民?

师:“深”指茂盛,草木长得茂盛就是草木深。如果跟前面的破败联系起来,这里的“深”“草木深”还可以解释成什么?

师:你想象当中的和年代繁华的国都是什么景象? 师: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是比肩接踵,集市上人声喧哗,一片繁荣的景象。而今,被叛军占领的长安城,放眼望去,看到的是杂草丛生。只看到草木,看不到人呀,人到哪里去了?

师:死的死,逃的逃,放眼望去长安街上空无一人,满目凄凉,杂草丛生。怎么把这种感情读出来?自己练练看。(生自由练习朗读)

师:谁来读读?(生读)感情有了。看到这样凄惨的景象,心里是无比的悲痛。语调要低沉一些,速度要慢一点。谁再来读。(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掌声献给他。一起来试一试。(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声情并茂地朗读前两句)

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什么意思呢? 师:(屏幕出现诗文)“感时”是感动的时候,这个“时”还有别的理解吗?

师:为这样的时局而感伤得见花落泪。下面一句“恨别鸟惊心”里的“别”是什么意思呢?

师:他跟谁分别?

师:听到鸟的声音,诗人都感到心惊肉跳,心惊胆战。跟亲人分别不是很平常的吗,怎么跟亲人分别,听到鸟叫会心惊肉跳呢?

师:就仿佛像永别!战乱当中,不知道哪一天诗人杜甫就会被叛军杀害,这里的别可不是一般的分别,有可能是生离死别,有可能就是永别,所以诗人才产生了这样的感情(指着第

三、四句),读。(生齐声朗读第

三、四句)

师:在这样动荡的年代,鸟语花香是最美好的东西,但在诗人的眼中却是触目惊心啊。连起来把前面四句读一读。(生齐声朗读前四句) 师:此时诗人对花落泪,落的是什么泪?

师:愤怒之泪。他对谁愤怒呢? 师:对叛军愤怒呀,你说。

师:流下了叹息的眼泪,说得真好。想到原来的长安城是那么的繁华昌盛,可是今日,一夜之间,长安城变得这样破败不堪,草木丛生,他流下了伤心的、痛苦的、激愤的泪水。我们再来把四句读一读。(生齐声朗读前四句)

师: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在这样“恨别鸟惊心”的年代,诗人最盼望的是什么叫?请男同学把后面四句读一读。(全体男生大声朗读后四句)

师:“烽火连三月,家书的万金”什么意思?

师:“烽火”指的什么? 师:“烽火连三月”怎么解释? 师:那么你连起来说一说看, 师:接下去。

师:“家书抵万金” 的“抵”是什么意思?

师:值,封薄薄的家书怎么能说值万两黄金呢?我不理解,你说。 师:和家人团聚是很重要的,还没有讲得我心服。为什么一封薄薄的家书比万两黄金还要珍贵呢?你说。

师:让亲人知道我还平安,还健在,亲人的生命是胜过万两黄金的,万两黄金能胜得过亲人的生命吗?

师:所以亲人的平安,亲人的健康比万两黄金还要宝贵。刚才同学们讲的“烽火连三月”是指的三个月,这个“三月”还可以怎么理解,请你说。

师:对“三月”这个“三”是表示复数,表示时间很长,战乱已经持续了很长的时间了,在这样战乱的动荡当中,如果能得到一封有家人报平安的书信,那抵得上万两黄金啊。

诗人盼啊盼,他多么希望战乱早日平复,他多么希望能够得到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啊。他盼望到了什么程度呢?读最后两句。(生齐声朗读

七、八两句)

师:这两句什么意思?互相讨论,可以把发的讲义看一下。(生同座位相互议论)

师:好,集中交流一下。“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什么意思?你来说。

师:是写家人,还是写诗人杜甫本身呢?

师:诗人盼望一封报平安的家书,盼得忧愁地搔头,头发越搔越短,短到什么程度?

师:古代的男人和女人的头发都是盘在头上,然后戴一个帽子,是用发簪把帽子和头发别在一起的。看,诗人的头发稀少到什么程度了,连发簪都别不住头发和帽子了,诗人忧国思家到了这种程度。根据这首诗去理解,你猜猜此时的杜甫多大年纪? 师:同学们,我告诉你们,杜甫当时只有45岁,人到壮年,为国家而担忧,为亲人的离别而忧愁,“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写诗人的春天在长安街头看到的景象,写了他的所望,所感、所忧,充分地表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懂了吗?下面就来朗读,投入自己的感情朗读,把诗人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行不行?

师:自己练练看,最起码练两遍。(配上音乐,生纷纷在座位上大声地练读全诗。)

师:谁来朗诵这首诗,把杜甫忧国思家的心情表达出来,你来试一下。(学生朗诵)

师:诗人为国家的命运担忧,为亲人的平安担忧,他朝也盼,晚也盼,哪一天能回到自己朝思幕想的家乡呢?7年之后,杜甫逃离了长安城,住在四川。有一天,突然听到了一个惊天的喜讯,叛军被消灭了,叛军的老巢被收复了,听到这样的消息,他挥笔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屏幕上出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并配乐朗诵全诗。)

师:这首诗当中有一个诗眼,有一个字表达了诗人听到这个喜讯之后的情感,哪一个字?你说。

师:她认为是“狂”,还有不同的意见吗?诗人的情感,“狂”是一种情感状态。你说。

师:她认为是“狂”,还有不同的意见吗?诗人的情感,“狂”是一种情感状态。你说。

师:一个说“狂”,一个说“喜”,你们同意哪一个字? 师:喜到什么程度?

师:狂,发狂,喜到手舞足蹈就是“狂”。“狂”是来形容“喜”字的,“喜”是这首诗的诗眼。请读题目。(生齐声读题)

师:河南、河北原来是叛军的老巢,根据地被收复了,说明叛军彻底被消灭了,说明祖国得到统一了。“剑外忽传收蓟北”这个消息是什么消息?

师:用书中这个字眼来说是什么?

师:是一个好的消息来到了,所以说这个消息来得快不快? 师:你从哪一个字看出快?一起说。

师:读一读,把这个喜讯来得快的感情读出来。(生齐声朗读第一句) 师:这个喜讯来得太快了,听到这个喜讯,诗人表现得怎么样?读。(生齐声朗读第二句) 师:流的是什么泪?你说。

师:“感时花溅泪”中的泪是感伤的、痛苦的、哀怨的、愤恨的泪。此时是兴奋的、激动的、喜悦的泪花呀。

一、二两句诗人是闻喜讯流喜泪。读下面两句。(生齐声读

三、四两句)

师:“却看”是回头去看,妻子、儿女的忧愁还有吗?

师:“漫卷诗书喜欲狂”,请你告诉老师,诗人为什么要喜欲狂?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还要发狂吗?

师:他一喜叛军得到平定。这是一喜,二喜呢? 师:二喜国家得安宁,三喜呢? 师:三喜亲人能团聚,四喜呢?

师:四喜回乡得偿愿,他怎么不喜欲狂呢?(指着

三、四句)读这两句。(生齐声读

三、四两句)

师:诗人喜得想要发狂,他不仅漫卷诗书,他还想干什么?(指着后四句)读。(生齐声读后面四句)

师:诗人不仅漫卷诗书,他还要白日放歌,唱的是什么歌? 师:喝的是什么酒?

师:纵酒高歌,他要唱喜歌、喝喜酒啊!唱喜歌、喝喜酒的时候,他就想到“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青春”怎么理解?是什么意思?你说。

师:对。这里的“青春”是指美好的春光,它可以伴随我更好地回家。回家要经过哪些地方?读最后两句。(生齐声读最后两句)

师:要经过巴峡、巫峡,经过襄阳,最后才到达他的家乡洛阳,真是千里洛阳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人已经归心似箭了。这首诗写的是杜甫在听到官军收复了叛军消息的刹那间狂喜极乐的感情。闻喜讯流喜泪,流喜泪而呈喜态,呈喜态而唱喜歌,喝喜酒思喜归,喜始喜终。这是诗人杜甫平生第一首快诗。请你们怀着和诗人狂喜极乐一样的感情读一读。(生纷纷大声吟诵)

师:谁来吟诵一下?把杜甫平生第一首痛快的诗读出来,你来。(一男生流畅地读)

师:读得酣畅流利,一气呵成。谁能把这种狂喜极乐的感情表达得更充分一点呢?谁来试试?(一女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好,我们全体起立,一起吟诵这首诗。

师:这两首诗为什么能千古流传呢?一首那样的忧伤,忧伤到见花落泪,闻鸟心惊,忧愁到了极点;另一首诗,诗人喜悦到了极点。他是把自己个人的命运和祖国、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人的诗写出了人民的心声,他是怀着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来写这两首诗的。所以我们可以体会出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屏幕出示文字)

师:在诗人喜极的时候,可以写出—— 生:(生齐声答)漫卷诗书喜欲狂。 师:在诗人忧极的时候,可以写出—— 生:(生齐声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师:在诗人怒极的时候,可以写出——

生:(生齐声答)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师:在诗人愁极的时候,可以写出——

生:(生齐声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师:同学,你也能像诗人一样写出这样流芳百世的诗句吗?那你就和我们的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吧!下课。

第17篇:春望 教案

春望

【教学目标】

1.了解《春望》这首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2.学习《春望》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3.通过赏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学习名句赏析方法。

4.通过归纳这首诗歌的中心,学习归纳中心的方法。 【教学重点 】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掌握诗歌名句赏析的方法和掌握归纳中心的方法。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掌握诗歌名句赏析的方法和掌握归纳中心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相关资料】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设计方案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二 作者和写作背景介绍

另外简单介绍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使学生加深对诗歌体裁的认识。 三 范读

让学生在听朗读感受诗文的同时解决一些字词的读音问题。 四

字词正音

抵(dǐ) 搔(sāo)浑(hún) 簪(zān)

胜(shēng)

朗读课文

让学生在朗读同时感受诗歌声韵美。 六 重点字词

国:国都 破:沦陷 城:长安城 感时:感伤时局 恨:遗憾、不满意

烽火: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诗中指战乱。

抵:相当于。

浑:简直。

胜:能承受。

簪: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 七 感知课文内容

让学生说说对全诗内容的理解(小组讨论) 教师在过程中加以引导,并说说自己的意见。 八 问题设置

课文题目是“春望”,作者“望”的是什么事物呢? 引导学生说出每联描写的事物。

答案:国破、城春、草木、花、鸟、烽火、家书、白头。(借景抒情,借物抒情) 九 理解课文内容

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说为主,在说的同时引导学生更深入理解诗文内容和感情) 十 朗读课文

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课文,使学生更好地领会全诗感情,并让学生发现本诗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十一 名句赏析

(一) 引导学生找出本诗中的名句

(二) 向学生介绍名句赏析小方法

(三) 让学生赏析名句 十二 概括全诗思想感情

向学生介绍“通过__表达__”这个概括中心思想的句式,并让学生用此句式概括本诗的思想感情 十三 朗读并背诵课文 十四 默写本诗

板书

首联

国破 城春 草木 ↘

感时 忧国 颔联 花 鸟 ↗

颈联 烽火 家书 ↘

念家 悲己 尾联 白头 ↗

通过 ___ 表达 ___ 设计方案二 【教学过程】

一、交流预习笔记,充实预习笔记。

二、解释文题及创作背景:

作者杜甫(712—770)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变时期。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诗人杜甫知道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被安禄山叛军拘留在长安。春天又来了,诗人登高远望,山河依旧然而国家却四分五裂,人民流离失所,长安城一片残破景象。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表达感时恨别、忧国忧民之情的五言律诗《春望》。

三、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2.画出今天要学习的生字: 溅 jiàn 【释义】液体向四面飞出:溅了一身泥|浪花飞溅。 3.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1)个人自由读。(2)两人合作读。(3)四人小组合作读。

四、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指名试读诗,请仔细听后评议。

2、再放音频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特点。师生共读。

3、请学生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4、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1、合作解决;(2)请教老师;(3)师生讨论。

5、注释: 城:长安城。 草木深:草木从生。 时:时事,时局。 抵:抵挡。

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浑:简直。

5、理解诗意。

1、诗与诗意结合起来读一读,认真感悟。

2、同桌两人互相说诗,对诗意。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像,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这首诗的大意是:国家残破而山河依然存在,都城的春天竟是满目荒凉,忧国思乡看到繁花盛开而不禁落泪,恨与亲人分别听到鸟叫都暗自心惊。战争的烽火长久不息,盼到一封家书真是价值万金。想得头上白发越梳越少,简直连簪子都要插不住了。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六、指导背诵,当堂检查,及时反馈

1、教师抓住重点词指导背诵:

2、学生自由背诵。

3、抽查学生背诗,指出优缺点。

七、作业:抄写诗句。

表达——学做主持人

于壮

【教学目标】

1、

2、

3、具有争当主持人的意识。

从优秀主持人的身上学会做主持人要注意些什么。 积极参加在班级开展的活动,展现主持人的风采。

【教学重难点 】 总结出做主持人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当你听广播、看电视或参与其他活动时,是不是往往会被节目主持人精彩、机智的语言所感染呢?你最喜欢哪位主持人?说说为什么喜欢。

看来,不同的主持人有不同的风格,那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有许多会议或活动需要我们主持,所以我们今天也要学做一回主持人。

二、讨论表达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主持人,学一学他们怎样主持节目,总结出他们身上的优点。

2、

3、

4、采访几位主持过会议或活动的同学,请他们说说经历或感受。小组讨论:怎样当好主持人,主持节目要注意些什么。 小组派代表总结发言。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些当主持人的方法,我们更需要在实际活动中当一回真正的主持人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我们班要组织一次“挑战主持人活动”,希望大家踊跃参加,并参与到“最佳主持人”评选活动。

第18篇:《春望》课堂实录

《春望》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历史的隧道,去感受历史上一位苦难诗人、人民诗人、伟大诗人——杜甫的心理历程。

(屏幕上出现《春望》全诗)

师:今天学习《春望》一诗。大家知道唐朝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昌盛的朝代,可是,到了公元755年,唐朝的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攻入了长安城,在长安城烧杀抢掠,把繁华的长安城糟蹋得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安史之乱”使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杜甫也被叛军抓到长安,他孤身一人远离亲人,在第二年的春天来到长安的街头,目睹长安城满目荒凉的景象,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春望》这首千古绝唱。

二、初读感知

请问《春望》是一首什么诗?

生:五言律诗。

师:对!《春望》就是一首五言律诗。既然是“律诗”,就要注意把握诗歌语言的凝练、深刻、含蓄,读时要注意换韵和节奏。

(板书:五言律诗)

师:听老师把这首诗朗诵一遍。(配上音乐,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春望》。

师:请同学们放声自由地把这首诗朗读一遍。(配音乐,学生自由地朗读。)

师:读诗,首先要读题,题目是什么?齐读——

生:(齐读)春望。

师:“春望”是什么意思呢?

生:在春天的时候所看到的景色。

师:说得真好!谁在春天的什么地方看到的景色?加上去把句子说完整。

(生纷纷举手)

生:(大声地)杜甫在国都长安春天的时候看到的景象。

三、细读赏析

师:诗人在长安的街头看到的是什么景象呢?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齐读诗的前四句。(生齐声朗读诗的前四句)他看到了什么?

众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断断续续地)山河、草木、花、鸟。

师:这是诗人在长安街头看到的景色。“国破山河在”,“国破”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说国家破亡。

师:国家破亡,这里的“国”,他理解是国家,破是破亡。这样理解可以的,“破”还可以理解成什么?

生:就是说长安城遭攻打。

生:这里的“破”是指灭亡的意思。

生:还可以理解为攻破。

生:破还可以说成破败,破败不堪。繁华的长安城被叛军烧杀抢掠之后破败不堪。

师:“国破山河在”连起来什么意思?谁说一说?

生:虽然国都长安城被叛军给攻破了,但大好河山还在。

生:虽然山河还在,但是国都长安城已经被叛军给占领了。 师:眼前的景象是一片凄凉,破败不堪。破败到什么程度呢?读第二句。

(生齐声朗读第二句)

师:这里的“深”是什么意思?

生:“深”指茂盛。

师:“深”指茂盛,草木长得茂盛就是草木深。如果跟前面的破败联系起来,这里的“深”“草木深”还可以解释成什么?

生:杂草丛生,草木茂盛。

师:你想象当中和平年代繁华的国都是什么景象?

生:应该是城内人来人往,非常繁荣。

生:长安的街道非常热闹,而且人们没有苦恼。

师: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是比肩接踵,集市上人声喧哗,一片繁荣的景象。而今,被叛军占领的长安城,放眼望去,看到的是杂草丛生。只看到草木,看不到人呀,人到哪里去了?

众生:人都被叛军给捉走了。人都去逃难了。他们都被杀戮了。

师:死的死,逃的逃,放眼望去长安街上空无一人,满目凄凉,杂草丛生。怎么把这种感情读出来?自己练练看。

(生自由练习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生读)感情有了。看到这样凄惨的景象,心里是无比的悲痛。语调要低沉一些,速度要慢一点。谁再来读。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掌声献给他。一起来试一试。

(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声情并茂地朗读前两句)

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什么意思呢?

生:是指非常感动的时候眼泪滴到花朵上面。

师:(屏幕出现诗文)“感时”是感动的时候,这个“时”还有别的理解吗?

生:“时”当时局讲,为当时的时局而感伤。

师:为这样的时局而感伤得见花落泪。下面一句“恨别鸟惊心”里的“别”是什么意思呢?

生:是分别的意思。

师:他跟谁分别?

生:和亲人分别。

师:听到鸟的声音,诗人都感到心惊肉跳,心惊胆战。跟亲人分别不是很平常的吗,怎么跟亲人分别,听到鸟叫会心惊肉跳呢?

生:和平常不一样,有可能是永别了。

师:就仿佛像永别!战乱当中,不知道哪一天诗人杜甫就会被叛军杀害,这里的别可不是一般的分别,有可能是生离死别,有可能就是永别,所以诗人才产生了这样的感情(指着第

三、四句),读。

(生齐声朗读第

三、四句)

师:在这样动荡的年代,鸟语花香是最美好的东西,但在诗人的眼中却是触目惊心啊。连起来把前面四句读一读。

(生齐声朗读前四句)

师:此时诗人对花落泪,落的是什么泪?

众生:诗人落的是伤感之泪,与家人分别之泪,激动之泪。

师:他激动?为什么激动?

生:因为他跟他的家人分别了,感到十分地痛苦。

师:那不叫激动,那叫什么泪?

众生:痛苦之泪,愤怒之泪。

师:愤怒之泪。他对谁愤怒呢?

生:他对叛军愤怒。

师:对叛军愤怒呀,你说。

生:他是看到原来繁荣的长安现在已经变得破败不堪,他叹息,所以流下了叹息的眼泪。

师:流下了叹息的眼泪,说得真好。想到原来的长安城是那么的繁华昌盛,可是今日,一夜之间,长安城变得这样破败不堪,草木丛生,他流下了伤心的、痛苦的、感伤的、激愤的泪水。我们再来把这四句读一读。

(生齐声朗读前四句)

师:这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国都,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所以,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在这样“恨别鸟惊心”的年代,诗人最盼望的是什么呢?请男同学把后面四句读一读。

(全体男生大声朗读后四句)

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什么意思?

生:“烽火连三月”是指和叛军连续战斗了三个月。

师:“烽火”指的什么?

生:战火。

师:“烽火连三月”怎么解释?

生:三个月都在打仗。

师:那么你连起来说一说看。

生:战乱已经连续了三个月。

师:接下去。

生:“家书抵万金”是指再多的金银财宝都比不上家人的来信。

师:“家书抵万金”的“抵”是什么意思?

生:值的意思。

师:值,一封薄薄的家书怎么能说值万两黄金呢?我不理解,你说。

生:因为那时候和家人团聚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觉得家书可以抵万金。

师:和家人团聚是很重要的,还没有讲得我心服。为什么一封薄薄的家书比万两黄金还要珍贵呢?你说。

生:因为这样可以确定自己的家人还平安,可以亲人团聚。

师:让亲人知道我还平安,还健在,亲人的生命是胜过万两黄金的,万两黄金能胜得过亲人的生命吗?

生:胜不过。

师:所以亲人的平安,亲人的健康比万两黄金还要宝贵。

刚才同学们讲的“烽火连三月”是指的三个月,这个“三月”还可以怎么解,请你说。

生:这个三月还可以说是很久的意思。

师:对,“三月”这个“三”是表示复数,表示时间很长,战乱已经持续了很长的时间了,在这样战乱的动荡当中,如果能得到一封家人报平安的书信,那抵得上万两黄金啊。

诗人盼啊盼,他多么希望战乱早日平复,他多么希望能够得到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啊。他盼望到了什么程度呢?读最后两句。

(生齐声朗读

七、八两句)

师:这两句什么意思?互相讨论,可以把发的讲义看一下。

(生同座位相互议论)

师:好,集中交流一下。“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什么意思?你来说。

生:就是说等家书的家人,已经等到白头发都很少了,少到连发簪都插不上了。

师:是写家人,还是写诗人杜甫本身呢?

生:(七嘴八舌地说)诗人。

师:诗人盼望一封报平安的家书,盼得忧愁地搔头,头发越搔越短,短到什么程度?

生:连那个簪都插不上了。

师:古代的男人和女人的头发都是盘在头上,然后戴一个帽子,是用发簪把帽子和头发别在一起的,稀少到什么程度了,连发簪都别不住头发和帽子了,诗人忧国思家到了这种程度。根据这首诗去理解,你猜猜此时的杜甫多大年纪?

生:我认为他80岁了。

师:认为他80岁了。你认为他多大年纪?

生:我认为杜甫已经年过六旬了。

师:同学们,我告诉你们,杜甫当时只有45岁,人到壮年,为国家而担忧,为亲人的离别而忧愁,“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的这么快,完全是忧国忧民所致。现在同学们总结一下这首诗歌的主题。

(生书面总结,师巡查)

四、情感升华

生:老师,我的总结是:诗人通过对长安城“国破”、“城春”败象的描写,集中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

概括:表达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思想感情。

师:回答地很全面,看来同学们已对诗歌内容全面掌握。从诗歌的学习中, 认识到了封建社会战乱给下层劳动人民带来的疾苦,而我们生活在繁荣昌盛的新中国,过着幸福美满、和平安乐的生活。学了这篇诗歌,对我们有何启迪?

生:认识战争灾难,珍惜幸福生活。

师:认识明确。我们生活在这么美好的时代,应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生:我们应发奋学习,回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师:回答的很好!希望同学们勤奋努力,以求更大的进步。

师:诗人为国家的命运担忧,为亲人的平安担忧,他朝也盼,晚也盼,哪一天叛军能平定呢?哪一天亲人能团聚呢?哪一天能回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家乡呢?7年之后,杜甫逃离了长安城,住在四川。有一天,突然听到了一个惊天的喜讯,叛军被消灭了,叛军的老巢被收复了,听到这样的消息,

7 他挥笔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屏幕上出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并配乐朗诵全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诵读、整体感知、引导探究、感悟归纳的教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好地把握了诗歌主题,认识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体会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并从中受到了教育。

第19篇:春望赏析

(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咸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首联意谓:江山虽饶有兴趣依旧如故,可是国家已被肆意骚扰;春日本当繁花如锦,岂奈京城一片野草。

颔联意谓:有感于时局动荡,看见花开而泪沾巾;苦恨于离乡背井,听到鸟语也惊心。

颈联意谓;接连三个月,兵乱总不断,未知亲人安危否,家书最值钱。烽火,指战祸

尾联意谓:白发愈搔愈希,簪子简直插不上。不明言愁,而怎奈一“愁”字了得!白头,指白发。簪,指古代成年男子须束发,故也用簪。 赏析:

这是诗人陷身于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因忧乱伤春而写下的千古名篇。面对纷飞的战火,破碎的河山,诗人不禁忧心如焚,感慨万端,诗中以明媚的春色、美好的事物来反衬,更为深刻地表达强烈的情感,令人闻之不胜悲,诵之愁无限。

颔联由远望收到眼前,把全景推向特写镜头。各注本对这两句的理解有分歧。焦点在于,究竟是谁“溅泪”,谁“惊心”。一种解释是诗人自己对花而溅泪,闻鸟而惊心。另一种解释则认为句中的主语是“花”,是“鸟”。花因“感时”在溅泪,鸟为“恨别”而惊心。这看似不合理,其实是用了移情法。花、鸟本是自然物,现在由于诗人的特殊心境,把自己的感受移加到它们身上,觉得它们也通人情。花朵含露,是感伤时局在落泪,鸟儿跳跃,是因为生死别离而心绪不宁。这样写,比直抒自己内心如何如何,意味更浓郁,效果更强烈。如同说“天地含愁,草木同悲”那样,写的就不仅仅是个人的感受,而是表现当时遭受战乱之苦的许多人的共同感受。不采用特殊的表现手法,就难以恰切形容。

(一)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秘创作

一、杜甫的生平

①读书和壮游时期(35岁前);②困守长安十年时期(35—44岁);③陷贼与为官时期(44—48岁);④漂泊西南时期(48—59岁)

3、杜甫的思想

“奉儒守官”的家庭出身,自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他终身不渝的忠君恋阙、忧国忧民的思想。

二、杜甫的诗歌创作

1、杜诗的诗史性质。安史之乱带来了大灾难,也给诗歌创作带来了大转变。战乱生活题材很自然地进入诗歌创作中。最早而且最全面地反映这场战乱造成的大破坏、大灾难的,就是杜甫。杜甫用他的诗歌,记录了这场战争中的许多重要事件,写了百姓在这场战乱中所遭受的苦难,以深广生动、血肉饱满的形象,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他的诗,被后人称之为“诗史”。杜诗不仅仅在于提供了史的事实,而是提供比事实更为广阔、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他把战火中人的内心世界,一一展开,令人千载以下为之动情。

2、杜诗的主要内容:

①、爱国忧民诗篇:《春望》、《三吏》、《三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

②、咏怀抒情诗篇:《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③、写景咏物诗篇:《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绝句》四首、《秋兴》八首、《登高》、《登岳阳楼》等。

④、思乡怀友诗篇:《月夜》、《月夜忆舍弟》、《梦李白》二首、《不见》等。

⑤、咏史怀古诗篇:《蜀相》、《琴台》、《八阵图》、《咏怀古迹》五首等。

⑥、题画论诗诗篇:《画鹰》、《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戏为六绝句》等。

第20篇:《春望》说课稿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春 望》

稿

说课人:梁皓普

班 级:12级文秘1班

《春望》说课稿

教学流程

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春望》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四首中的一首诗歌。 《杜甫诗三首》分别为《望岳》、《春望》、《石壕吏》,三首诗歌分别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春望》写于安史之乱后,面对国都被占领后萧瑟的情景,诗人杜甫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战事持续很久,家中音信全无;透过凄凉的景象抒发自己的忧愁,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和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

二、说学情

本文是一首五言律诗,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诗歌的学习方面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是对于《春望》这样一首情景交融,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意境深沉的五言律诗,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

同学们已经在历史课上学习中国古代史,对于安史之乱有一定的了解,清楚本诗的创作背景。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中诗文的特点和八年级学生对诗歌的思想感情理解较困难这一客观情况,参考《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应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教学应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的这一理念,本节课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背诵诗歌

2、掌握重难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3、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感知诗意。

2、学会通过设疑、点拨、讨论探究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3、培养自己自主学习古诗歌的意识和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体会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树立热爱祖国、爱好和平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正音正字,划分朗读节奏。

2、明确本诗的抒情手法。

(二)、教学难点

1、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

2、深入理解诗句内涵。

3、体会诗人所思所想,感受诗人内心深层次的爱国情感。

五、说教学方法

1、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诵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2、合作探究法: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定教。

六、说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熟读本诗,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一)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优秀的传统。那么,大家知道哪些爱国的名人名言或爱国故事呢?(学生回答) 接下来我将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副杜甫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让学生说出这副图片中的人物是谁?通过以上环节调动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走进《春望》这首诗。

(二)、朗读感知

1、多媒体播放诗歌朗诵音频,让学生初步体会诗歌的朗诵节奏和感情,规范读音。

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通过自由朗诵,让学生对诗歌的内容情感形成初步感知。

3、学生配乐朗诵《春望》。分小组交流并选代表进行朗诵,使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时,加深对诗歌整体的体会。

(三)画面欣赏、整体把握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长安城繁华时与衰败时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到的内容以及感受。由此引入本诗的背景介绍。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尝试理解本诗,分小组交流并选代表发言。最后我将总结学生发言。带领学生在学习中积累相关文言知识,梳理诗意,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感知和情感的把握。

(四)品味探究、小组讨论

1、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他所望到的哪些景象,作者的心情如何呢? 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军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2、通过诗歌中的意象,说明本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诗人在《春望》中的“望”是指什么?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多,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所以总的来看,“望”是全文的诗眼。望”是贯穿全篇的线索。从望景色始,又以望者的情态作结。通过眺望沦陷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

这三个问题的设立,在于帮助学生加深对诗歌 主旨的体会理解,学生在分组讨论的同时,提高自 己的合作探究能力。

(五)细化讲解,拓展延伸

细化讲解: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鸟鸣而惊心,用对偶,移请于景,诗人视线的转移,情与景的变化,自然的过渡到想念亲人,表现出诗人的悲伤与愁苦。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安史之乱后,“烽火苦教多信断”,这句话写出了亲人之间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的急切心情,使人产生共鸣。

比较《望岳》和《春望》两首诗的风格。

(六)课堂小结,作业设置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忧国思亲的思想感情,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那句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作业设置:情景作文,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爱国的,不少于500字

七、说板书设计

首联:残破景象

春 颔联:感时恨别 描绘凄凉之景

望 颈联:忧国思亲 寄寓家国仇恨

尾联:憔悴不堪

春望读后感
《春望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