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9-16 08:38:14 来源:观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妓女救国”的微言大义

公元1874 发布于: 2011-12-17 11:12

文/公元187

4对于已经让我失望近十年的张艺谋而言,他的新作我一向是抱有严重的怀疑态度。从《英雄》开始,那个曾经拍出《活着》的、有良心的电影导演似乎不见了,变成了一个在故事内容上吹捧集权、在技术层面上热爱团体操的陕北暴发户。这是让人很痛心的。2002年前的张艺谋,和2002年后的张艺谋,完全可以单独分成两块来讨论。

2002年后的张艺谋,从“是不杀,是和平”的《英雄》开始,到“我叫你摸上面,你偏要摸下面”的《十面埋伏》,再到母子乱伦、父子相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还有那个我都不好意思说是改编自《血迷宫》的《三枪拍案惊奇》,张艺谋的作品之烂是有目共睹。当然,这些电影你都可以找到亮点,譬如《英雄》的万箭齐发,《十面埋伏》的风景好,《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政治隐喻等等,但这种在屎堆里找黄金的快感,我是体验不到的。

其实,在张艺谋这十年的作品里,我最失望的是《千里走单骑》。这是一部对于张艺谋来说几乎无懈可击的电影,无论从题材、拍摄难度还有叙事模式上,都是张艺谋可以轻松搞定的电影。可惜这部讲述父子情深的电影却被张艺谋那粗鄙的暴发户式心态给破坏了。要满足外国人的猎奇心理,要搞民俗文化,要搞傩戏,要搞百米长桌……结果,本来纯朴真挚的父子之情,被这些臭不可闻的铜臭味道搞得俗不可耐。

也许,年过五十的张艺谋,已经渐渐的丧失了他对于艺术的敏锐感,如同当年他在《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那种浓墨重彩下挥洒的民族激情退化到《英雄》里半死不活的慢动作回放,甚至连《有话好好说》里那种相当本土化的“华语昆汀”的范儿也没有了。没有创新,吃老本的张艺谋,在艺术上,死路一条。

至于我对《山楂树之恋》的看法,在这里:。

所以,鉴于此,我对张艺谋这部《金陵十三钗》完全没有一丁点的期望。国人最痛心的民族疮疤,妓女救国的噱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东渡,这些变成商业卖点,其实是很难的。要肩负巨大的对民族、对历史、对受害的民众的责任心,又要在艺术上保持自己的创作倾向,还得在商业上获得成功,这世界上没有几个导演做到了这一点。《辛德勒的名单》之所以成为不朽经典,就是因为身为犹太人的斯皮尔伯格能用一种客观中立又带着必须、隐忍的情绪,从一个极其刁钻、凶险的视角(一个德国人在其他德国人对犹太人的杀戮下的救赎)来阐述了二战另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想想这多么的难拍,换成国内导演,拍一部日本人在抗日战争时期无私救赎中国人的电影,它所面临的责问和谩骂,该有多少?这并不是因为我们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实际上,抗日战争时期的确有日本人因为痛恨日本人入侵中国,而悍然来到中国,加入国军和日本人作战,这实在太值得可歌可泣了,可是这段历史在我们的电影里根本不提及,只有2009年的《**》打了一个擦边球。

并不是我们不能拍,而是我们的导演,实在难以处理如此敏感、复杂的题材。

所以,鉴于张艺谋这十年来的劣迹斑斑,我对《金陵十三钗》持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态度。一方面,我的确支持这样的作品,能将南京大屠杀里日军的禽兽行为昭告于众,特别是那些还认为这场侵略战争是“中日战争”的外国友人;另一方面,我又担心《金陵十三钗》沦为一部“坏人其实不那么坏”、“坏人也是有悲伤的过去”、“坏人也是被逼成为坏人”、“坏人最后良心发现,自杀了”这样荒腔走板的电影。你们知道我说的是哪一部。

幸好,当伴随着秦淮景的江南小调,《金陵十三钗》的片尾字幕升起的时候,我知道这次张艺谋没有失手,他终于,终于在昏了十年之后,拿出了一部水准之作。

《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很简单:一群妓女和一群学生躲在教堂,日军要抓学生去“庆功”,妓女们挺身而出,代替了学生。这个简单的故事,原著作者严歌苓用了20多页的短篇小说就写完了,如今变成一部145分钟的电影,它需要做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呢?

在商业上,日军和国军的南京攻防战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片的前面一个小时,佟大为饰演的国军和日军打了无数激动人心的巷战,虽然我知道这样一个国军对几十个日本兵的打法太电影太不真实了,但依然会被佟大为那份充满血性的抗争所悸动。这也是电影带给观众的一种魅力。

随后在教堂的戏份里,偷鸡摸狗的贝尔、女学生和妓女们的对峙,大难临头的悲悯,日军的残暴、冷酷,乃至最后必然的结局……很让我意外,张艺谋小心翼翼的处理着每一段,都处理得那么理想。有缺陷的男主角,纯粹只是为了钱才去教堂,带着点痞子气的他(命悬一线躲在面粉堆里都不忘走的时候带一袋),在杀戮里清醒,从假扮神父到真的肩负起神父的职责保卫学生,贝尔饰演的男主角约翰,很是让我喜欢。虽然这个角色的心路历程和刻画模式相当的《辛德勒的名单》而基本没有什么原创性,但是,这其实已经是一种称赞了----你可曾想到,我们的华语电影,也能在一个角色的塑造上,和大师级的《辛德勒的名单》相媲美?----当然,其他方面是有差距的。

在第二段,妓女和学生的交锋里,从一开始的互相看不起,到最后大难临头下的齐心协力,情绪的延伸是非常自然的。叽叽喳喳见惯大世面的金陵十四钗,就算是躲到地窖里也能养猫打麻将;而唱诗班的女学生,则在瑟瑟发抖饱受恐惧的煎熬。两个特殊的群体产生了足够的戏剧冲突,再用厕所使用权的争执迅猛的切换到日军的强奸,接着带出冷酷的日本军官和殊死抗争的中国军人。从剧作角度,中间这段戏是非常出色的。在此赞扬编剧刘恒和严歌苓。

豆蔻寻琴一段戏是全片真正的高潮段落。豆蔻为了给伤兵弹琴而冒死出去----神父追出去找豆蔻----豆蔻在日军的眼皮下躲过拿到琴弦---被日军发现----躲避日军----必然的结局----神父找到豆蔻。这一段戏一气呵成,拍得十分出色,最让我称赞的是从豆蔻被日军发现开始的长镜头,镜头先是从豆蔻的视角躲避日军,再到被日军发现跑进楼里,变成日军视角,再从楼上跳入河中,镜头从楼里跟随日军进入河里,这段长镜头非常完

美的体现了命悬一线的紧张剧情,给我无比的代入感。好久好久,好久没有在张艺谋的电影里看见除了那些假大空的烧钱镜头外,踏踏实实用技术来服务故事的细节了。而这一段,做得真的是非常出色。

最后的结局是注定的。玉墨带着妓女们,代替了学生,登上了没有归途的卡车。其中一个妓女最后的怯场和痛苦,贝尔无能为力的欺骗,还有对玉墨们最终下场的留白,都处理得很好。最后时刻人性的挣扎,使得玉墨们没有那么高大全,人会怕死,所以这一段,非常鲜活,更显得她们的伟大;最终悲惨结局的留白,避免了剥削式的消费,避免了拿日军的兽行来吸引眼球,更重要的是,玉墨们在影像上,留给了观众一个完美的形象,身着五彩缤纷的旗袍,婀娜多姿的背影,金陵十三钗们的风情万种,随着电影的散场,定格在观众心里。

没有出现良心发现的日本军人,没有国军战士高呼“中国不会亡“,也没有悲天悯人拿血腥刺激观众的剥削式娱乐,甚至连那些高大全的主旋律对白都没有。张艺谋昏了十年,在沉迷大型团体操和东北二人转之后,终于有了这部证明自己国师实力的《金陵十三钗》。贝尔是本片绝对的男主角,戏份从头到尾,他的演技就不用我多提了;一干新人也有应该的发挥,张艺谋选了这么多年的女演员,他调教演员的功力不用我们担心。文戏、武戏的处理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志性的慢镜头恰到好处,也能令观众理解张艺谋的个人艺术喜好。一部讲述“妓女救国”的电影,在一个处处敏感的电影环境里,张艺谋很好的抓住了“微言大义”四个字,玉墨在电影里说,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是的,这群风尘女子的做法,足够让很多自称正义的人士所汗颜。生命是平等的,玉墨们的做法,和《大兵拯救瑞恩》里八个救一个一样,瑞恩最后在一家人的搀扶下,在因拯救他而死去的士兵们的墓碑前说,正因为你们,我每天都告诉自己要好好的活下去。在这种极端的生死挣扎下,生命的可贵,更显出了人性的光芒。

今年,时至南京大屠杀过去74周年。74年内,这样毫无人性的种族屠杀,在地球上每个角度不断的发生。幸好,这样的事已经越来越少,越来越少。但愿这样灭绝人性的事情,有朝一日,永永远远不要再在地球上发生。

推荐第2篇:金陵十三钗

战争中人性的美丽

——《金陵十三钗》影评

1937年12月13日,南京被日军攻占。电影一开始在茫茫烟雾中书娟和伙伴在硝烟中奔跑,路过的马车上坐着青楼的妓女,琵琶的弦断的只剩一根。。。。。

影片主要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围绕一群女学生,将教堂作为地点,讲述为保护一群女学生,中国士兵甘愿牺牲生命和国外神父以及一群妓女最初不与世事相争的态度与最终为保护女学生积极努力的性格转变。揭示了战争的残酷,讴歌了人性的美好。

神父约翰一开始只是一个入殓师,他来到教堂只是为了他的工作。在知道教堂里原来的神父逃走之后为了拿到属于自己应该得到的钱,所以留在了教堂。直到妓女来到教堂,由于对妓女玉墨的一见钟情,所以决定留在教堂。约翰的人物性格是在一次日军扫荡教堂的时候,将女学生施行强奸的时候,高举红色十字架的旗子,试图挽救女学生,可是并没有用,然后女学生在约翰的眼前死去。约翰有一个孩子可是已经死了,也许是看到这些13,14岁的女学生,联想到了自己的孩子,所以才开始性格大转变。此后,约翰决定留在教堂,以教父的神父保护这些女学生。期间,为寻找两名走失的妓女,约翰外出寻找。在半路上,他遇到自己在美国的朋友,原本,他可以选择和朋友一起乘坐回美国的大船,可她决定留下来。他几级寻找帮助女学生出逃的办法,在夜深人静时,悄悄躲在大院修理卡车。约翰的性格转变所带来的人格魅力也渐渐吸引玉墨。两人的爱情不再以金钱衡量,而是两颗心的距离。从索要金钱才能修理卡车,到恳求别人提供修理卡车的工具;从在教堂寻找资金,到自愿留下保护女学生;从以钱衡量爱情,到结局的真心相爱,约翰性格的转变一步一步推动情节的发展。

妓女(金陵十三钗)原本是被称为“不知亡国恨”的“商女”,然而在战争期间,她们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也得到释放。香兰、春花和玉墨是其中的代表。

香兰为给长得像自己弟弟的兵弟弟谈一首秦淮曲,不惜冒险逃出教堂。这与十三钗出场时冷漠的形象形成对比,表现他们充满人性温暖的一面。

春花最初泼辣地与女学生抢公用厕所,女学生拼死抵抗;最后女学生欲跳楼自尽时的相救,承诺顶替女学生去日本军营。她前后与女学生互相排斥到彼此接受的转变,也是十三钗与女学生关系的转变。女学生通过相处发现十三钗不为人知的血性一面,产生好感。从不允许十三钗进入教堂、不同意共用厕所,而最后,当十三钗决定替学生赴会,学生们拿着校服递给十三钗时的那声“姐姐”,化解先前一切矛盾,证明学生对十三钗的接纳。这既可以表现学生在战争中的成长和对特殊人群的重新认识,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十三钗温情的释放打动着每一个人。

色彩上,中国士兵为炸毁日军坦克时,导演夸大式地将鲜红的鲜血喷洒于画面。红色象征着生命,此处导演用此来寓意中国军人用生命捍卫祖国的伟大。在李教官独自面对日军而牺牲时,教堂上空的黑白炮弹化为彩色布匹的绽放,这里是在讴歌李教官无畏牺牲的伟大,也寓意战争不仅只有黑白似的单调残酷,也有人性美好作为点亮世界的希望。

同样,教堂里的彩色玻璃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十三钗首次出现于教堂时,女学生透过这面彩色的玻璃观察,寓意女学生对于十三钗的排斥;李教官为解救女学生,从对面的大楼枪击日军,击破这面玻璃,玻璃在阳光中折射出彩色,与教堂的设施环境色调做比较,玻璃的彩色显得格外显眼,反应人性的美好与释放;结尾处,学生对于十三钗的画面定格于首次见面,导演安排此处的视角由隔着玻璃,到李教官射破玻璃的那个小洞,再到十三钗完全没有玻璃的隔阂,展现于画面中央,这里是在暗喻女学生和十三钗的关系一步一步走近,也用色彩的鲜艳歌颂十三钗未为解救女学生而做出的牺牲。

《金陵十三钗》为人们敲响警钟,提醒人们勿忘国耻。同时,讴歌战争中人性的美好,也是为唤醒当代人沉睡于钢筋水泥中的温暖人性,给予华夏民族走向世界舞台的精神力量,使民族更具凝聚力。

砸破镜子,1.自卫的利器2.砸碎今天,结束

门的特写,生命之门,地窖门,

颜色,教堂(青蓝色),地窖(暖色),太阳第一次出现,玻璃,彩色布

推荐第3篇: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插曲秦淮景歌词中英对照

Source: 互联网2011-12-27我要投稿论坛Favorite

《秦淮景》是为了配合一群能歌善舞的江南艺伎的地方民歌小调。由于南京是中国南北历史和文化的交汇点,没有明确的属于自己的标志性音乐文化,多数民歌小调都是外来的。纯属南京的东西或者性格不鲜明,或者没有得到当地人群的共识。为此,我们不得不将寻找范围扩大到江苏省。经过很多论证和筛选,最终决定以民歌侉侉调(《无锡景》)为素材进行改编和填词,并根据影片需要,更名为《秦淮景》。另外,秦淮艺伎历史著名,很多人在歌舞诗文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为此导演决定让她们用苏州评弹的咬字方式演唱(苏州评弹这种曲艺形式直到今天还在南京继续存在),以增强电影的特色。

《秦淮景》是陈其钢根据江苏民歌《无锡景》为素材进行改编和填词,也成为影片中最受关注的歌曲,由影片中的“十三钗”用苏州评弹的咬字方式演唱的,尽展秦淮艺妓的风情与影片的特色。

《金陵十三钗》插曲《秦淮景》歌词中英文对照

The QingHuai Scenery

我有一段情呀, 唱拨勒诸公听

I have a story, and let me put it into song.

诸公各位 静呀静静心呀

I hope every one of you can listen to me patiently.

让我来 唱一只秦淮景呀

Allow me to sing the legend of the Qin Huai River.

细细呀 到来 唱拨勒诸公听呀

Slowly and paionately, for each one of you.

秦淮缓缓流呀, 盘古到如今

Ever since the ancient era, the river has been flowing gracefully.

江南锦绣 金陵风雅情呀

It is the beauty of the South, the elegance of Nanking.

“瞻园”里 堂阔宇深深呀

Walk in the famous Zhan Palace, enjoy the spectcaular architecture.

“白鹭洲” 水涟涟 世外桃源呀

Look at the Colony of Cranes with water rippling all around.What a paradise this is.

推荐第4篇:金陵十三钗

电影《金陵十三钗》的影评

电影讲述的是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12月日军入侵南京,开展啦烧、杀、淫、掠“大竞赛”。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战火中,六朝古都化为废墟,众多中国军民被困城中,整座南京城都笼罩在一片沉重的血腥味中。

那时的南京城,对人们来说就是一座地狱,日本军队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杀戮。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中国平民和被俘虏的士兵被集体射杀、火烧、活埋及用其他方法处死者达30万以上,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平民和士兵都大量被日本军队杀害了,这与两国的军事实力有很大的关系,日本人开着先进的坦克,拿着先进的枪支弹药,他们的军队很明显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从上到下有着严格的军规军纪。而当时的中国,国共两党正在对峙,国内军事力量被分散,当时蒋介石不积极抗战,国内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底弱,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落后,所以才有那么民众被杀害,才有那么多士兵伤亡,才会出现了电影中那种为了用炸药炸掉日军的坦克,只能用肉体体来挡住日本人的枪口这样悲壮的场面。

在一支十数人的国军德械教导队余部在长官李教官的指挥下,从日军手中救出了一批教会学校女学生,而李教官等人,至此丧失了出城的机会。幸免于难的书娟等学生返回文彻斯特教堂,随她们一 起来到的,还有受雇远道至此收敛神父遗体的美国人约翰·米勒。此时的南京城中,逃难的人们蜂拥进安全区和教堂寻找庇护,十四名风尘女子强行进入教堂避难,其中精通英语的玉墨希望借助约翰的身份为一行人提供更多保护。

大家之所以都来到了文彻斯特教堂,是因为当时很多人认为,只有美国人的地方才能保护自己,正如书娟父亲说所“安全区一点也不安全”,可以说,在日本人强硬的管制下,南京城内已经没有什么地方是安全了的。因为当时的日本,连最重要的道路关卡都控制了,所以大家根本就逃不掉。

对于电影中日本人屡次向中国妇女施暴等种种恶行,现在我们看来还是很残忍的,这不仅是对妇女的凌辱,更是对当时中国剧烈的讽刺,日本人固然不讲文明,但如果我们的国力足够强大的话,又怎会让这些可怜的妇女遭受如此的侮辱呢?当时的秦淮河女子——金陵十三钗的最后决定,就是对日本侵略者的无声的抗议,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妇女对日军的反抗,也代表了抗日战争时期妇女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是全民抗战的很好体现。

金陵十三钗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那些秦淮河女子的钦佩,更多的是关于抗战时期的思考,关于中日战争的历史问题的剖析,我们可以通过这部影片去了解到更多关于那个时期的事实。

推荐第5篇:《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

紧掐疼痛穴位的震撼电影

这是一部显然不适合“贺岁档”这三个本该容纳欢快、愉悦甚至胡闹等情绪字眼的影片,电影界又一次把国族最悲情的那段历史摆了出来,而且由国师张艺谋亲自操刀,让中国观众直面那些在74年前声嘶力竭的严冬地狱痛苦死去的同胞。和所有关于这场民族伤疤的影视作品一样,观众在极度压抑的悲愤中渡过2个半小时后,最该做的应是冲出影院买水狂饮,压抑沉痛给感官造成的最直接效果就是干渴。

张艺谋的这部《金陵十三钗》显然是紧掐疼痛穴位的电影。对国人来说,记忆切肤,无需多花笔墨累述历史背景,为灾难的最终抵达埋任何伏笔;对洋人来说,这场战争的青红皂白确凿无比,直入枪林弹雨和街巷屠戮也应不会带来任何理解问题。它携带着外族入侵的大矛盾和两伙儿女性意识冲突的小矛盾而直入叙事高潮,并不动声色地巧妙完成主次矛盾的彻底颠倒,堪称剧作方面的亮点。而与以往南京大屠杀题材作品不同,也让《金陵十三钗》有着深远寓意的,是从严歌苓小说拔高来的主角设置,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美国人约翰不再具有本来的神父身份,而成为一名可以维护死者最后尊严的殡葬师。他的妙手能让逝者回归青春,以至于让大屠杀灾难的受害者,都显得从未死去。矛盾和角色的巧妙安置,也让这部从一开始就高度紧张的电影,还能一步步的让观众更加揪心,作为地点背景的神圣教堂,以及那似乎通往天国的炫目马赛克天窗,让纾解的时刻往往也成为最为催泪的瞬间。2个半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眼泪,不应该被廉价地激发

多年以来,一度有两个尴尬存在于探讨屠杀的文艺作品前。其一,当代众多对大屠杀进行探讨的文学和思想辩论,往往冷漠地导向人类学行为和民族气质等难以触摸的高度,而忽视了屠杀中最大的不幸者——个体本身,从这个层面说,它们不过是对那些冰冷的量化数字进行一场定性分析。其二,电影导演悲愤地回眸本民族的悲情史,往往会被质疑是否被愤怒冲昏头脑,而对影片随后的推广带来影响,这或许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诸如《屠城血证》、《清凉寺的钟声》等出色作品影响甚微的原因之一,当然更大的限制来自那个尚无商业片意识年代的特殊背景。

2007年,南京大屠杀70周年祭时,品质卓越的美国纪录片《南京》

得以进入国内影院,将悲痛的承受者还原给那存世不多的一个个破碎之人,让我们在感受痛苦之余,能欣慰有这么一种第三方的“中立讲述”。由外国人以第三方立场来记忆屠杀,或许是条不错的出路,从《南京》到《张纯如》再到《约翰·贝拉》,我们可喜地看到这过去一轮的“第三方记忆”将镜头拉回到受难者、目击者甚至被恐怖历史传染的探寻者——譬如作家张纯如。的确,比冰冷的死亡数字更重要的,是那些也曾鲜活过的生命个体。

《金陵十三钗》中的殡葬师约翰即便是小说虚构,也与那些已被我们记住的“洋人救世主”(沃特林、约翰·拉贝)一道,从那条超越人类理解极限的历史血河游了过来。相比约翰,金陵神学院院长、美国人沃特林女士是不幸的,回国后对残酷画面久久无法忘却,选择自杀;并无屠杀见证经历的作家张纯如也是不幸的,在创作过程中不能自拔,也最终自杀。

电影,究竟该如何记忆南京,以及那些受害者?人们不愿再看到那些可怜的南京老太太一遍遍对着不同导演重剥自己的伤口,纪录片已然出色完成了使命,也是时候让剧情片跟上了,譬如源自真实人物的约翰·贝拉,以及虚构的约翰。庆幸的是,《金陵十三钗》已经和陆川(微博)的《南京!南京!》

时隔3年之久,我们并未见到业界对这类题材的一窝蜂涌上,毕竟,相比民族灾难,眼泪不应该是廉价品,也不该随时去催发的。

主角行为为何升华?

美国著名电影刊物《好莱坞报道者》(Hollywood reporter)是目前少有的对《金陵十三钗》有那么点批评立场的媒体,它所批评的缺乏必要剧情铺垫,我认为也值得商榷。

至少,关于行为逻辑变化的剧情交代,在带着风尘骚劲扭捏而来的那十四位秦淮女子身上是做足了的。她们是教堂这个神圣之地的不速之客,是肮脏的亵神妓女,是势必影响孩子的坏榜样;在她们的反面,是十三位清纯质朴的教会女生,维护道德原则的天使。贞节的学生和不要脸的婊子,成为电影中一对绝佳的喻体,加诸于人们对女性灵魂和身体的双重美好想象上,而让这种美好想象摔个粉碎的屠杀随之到来,也就从最经典戏剧的方法上成就了伟大的“悲剧”,如鲁迅所定义的——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故事有着一大一小两层戏剧冲突。大的那边,是稀落守军在一座教堂与日本侵略者步步惊心的对抗,以街头巷战的大景别和快速剪辑的屋顶伏击开始;小的那边,是教堂内女生与妓女一场带着先入为主的意识关乎道德的冲突,激烈之处都爆发于压抑的小景别。女生与妓女小冲突,在上厕所问题引来的争吵处达到最顶峰,并在一颗致命子弹引来的日军侵入大冲突后,旋即开始得到解决。学生为保护地窖中的妓女,而放弃躲藏机会;妓女深情地抚养起受伤的小兵并引来学生的另眼相看。在极度恐惧的生存环境下,这不过几天的相濡以沫,竟激起最慷慨和最无私的视死如归。

至于主角约翰的人格升华,确实可以被评论诟病。一个贪婪的酒鬼、一个轻浮的色鬼、一个玩世不恭的无神论者,怎么能突然变成保护小鸟的老鹰?是被酒精刺激起的无知无畏?还是美国人天生的个人英雄主义细胞?无论是什么成因,这次突如其来的见义勇为,让他显现出某种救世的上帝般能力(虽然学生得救更得益于最后一名守军的壮烈牺牲),也不得不面对随后更大的责任。不过,影片巧妙动用了出色的剪辑节奏和时刻提着悲情的配乐,对角色性格立体化过程中的不足进行了恰当弥补,准确的压抑和殉道氛围,暂且让剧情逻辑靠边稍歇。

这个毛病,或许从剧作对主角身份进行大胆改变时就浮现了出来。原作的神父天然具有救世的宗教职责,而换成一个有钱就挣的普通人,如何将其英雄面拉出去是难题。幸好,约翰得到一个殡葬师的独特身份,以及一双能使逝者容貌永驻少年的妙手。这双妙手,曾让意外故去的女儿停驻童年,也让英勇死去的小兵依然少年,最终还让沧桑秦淮女子重回学生梦。

在他的手里,她们,从没死去。

推荐第6篇:金陵十三钗关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真的是一部很震撼人心的电影。镜头从一开始就将我们带入南京大屠杀那个悲惨的时代,日本鬼子在追杀国人,一批教堂里的女学生在逃亡,佟大为饰演的国军和他的战士兄弟们,为了掩护这些女孩逃回教堂,用身体来抵挡坦克,最后相继牺牲。

看着银幕上的场景,感觉自己似乎也处在当时那个*的年代,那个极度的炼狱中。我为眼前的人物的痛而痛,为那些放弃离开已经沦陷的南京,继续与日本军做殊死搏斗,哪怕只剩一人,与敌军同归于尽,不惜冲在死亡的前线保护教堂的女学生的中国士兵而感动,为日本军队在南京到处搜抓女学生,对女性如牲畜般地蹂躏,残杀而激愤,为那些逃命的沦落风尘的女子在最后关头挺身而出,代替女学生去参加日本军队所谓的庆功宴而对她们激赏,同时对不能改变当初的历史,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残酷的历史在自己眼前重现而感到无能为力,并感到深深的无奈和彻骨的辛酸。

有些场景当时真地很有让我嚎啕大哭的冲动,但在电影院里只能忍着,整颗心都是那么沉重和苦涩,回去的路上都不能平复,很想痛痛快快地哭一场,我不知道我哭是为了什么,可能是为了那些惨烈牺牲的战士而哭,可能是为了那些惨遭日本军队杀害和蹂躏的女性哭,也可能是为了中

国大陆上曾有过这么深深的炼狱,而当时的中国对此却很无力而哭,同时也有对那些日本军队的军官和士兵一直受的思想教育和绝对的服从而感到深深地悲哀,他们似乎已经丧失了“人之初,性本善”这种人性的基础。

电影最终没有交代那些代替女学生去日本军营的女人最终是如何,只是交代了女学生最后是在外国人的帮助下顺利地逃离了南京。可能那些女人是活着逃出来了,可能是被那些日本军给残杀了,我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但我宁愿是前者。

在现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觉得我们中国人不能忘了以前的历史,要时常保持戒心,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现在世界上的国家对我国的态度,尤其是日本,我觉得更是不能失了戒心。古人有句话说的真地很好,那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在的我们更是需要居安思危。

推荐第7篇: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思想汇报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敬爱的党组织:

观影前,常听人提起这部电影,它几乎成了“沉重”的代名词。一部电影沉重的足以使人内心更加强大,这是它的魅力所在,更激发了我走进那段历史的欲望。

今日,看完《金陵十三钗》心里各种复杂的感情作祟,沉重,疼痛,难过,无奈,愤怒。突然间想起很多,关于人性,关于日本人,关于战争。一场八年的战争,究竟有多少亡魂?生死边缘的无何奈何到底可以具体到什么样子?这不是一场爱国主义教育,这是一次对灵魂的洗礼。

这个故事,最让人感动的是那群从“秦淮河”躲出来的风尘女子,谁说妓女无情,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不错,她们是有自己的私心,进了教堂就找最安全的地方——地窖,但我想,那只不过是在那种情况下的本能反应。她们同样也是有爱的,豆蔻为了为浦生弹奏一手《秦淮景》,不惜冒险,用生命与尊严做赌注,只为找回缺失的四条琵琶弦„„更加可贵的是,这群被人们一直瞧不起的“妓女”却个个穿上女学生的衣服代替女学生去参加日本兵的庆功会。她们害怕死亡,更不知道会面对什么,不知道结局,但是她们却勇敢地走上了军车,此时此刻对生命是一种震撼,她们或许有很多未完成的梦,或许没有机会去实现了,她们是伟大的,正是在大灾难面前中国人的抗争和救赎。这部电影感动了我们,让我们感到震撼,因为它融入了国家的命运,表现的是民族的精神。

残酷的现实最容易泯灭人性,却也最容易唤醒人性。因为此时最能接近人性的底线。《金陵十三钗》就是要展现这一人性被唤醒的过程,仿佛在废墟上种出一朵美丽而温柔的花,美得让人心碎。爆炸的炮火中,有美丽的五色花随着硝烟飘落,花儿落在地上,牵起一片轻轻的叹息,唯独不变的是我中国儿女不屈的灵魂。

虽然那场惨剧已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我们心灵深处的那道伤却是如此的难以愈合。今年是南京大屠杀74周年,我们和着血与泪,以无比悲愤、沉痛的心情祭奠惨死在日本侵略者屠刀下的30多万冤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内心中一遍遍默念:勿忘国耻!勿忘历史教训!高唱国歌,发愤图强!三千万中国无辜的老百姓,南京人不会忘记,中国人不会忘记,世界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这些惨绝人寰的暴行。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1937年12月13日。 我们要向所有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你们的英魂将永远融入我们的血液之中!你们的英灵,我们将永远铭记!

落后就要挨打。这历史的教训太沉痛太深刻。如今我们祭奠南京大屠杀,不是囿于历史的伤痛中而不自拔,而是痛定思痛,反省自己,知耻而后勇,发愤图强!奋发图强!只有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只有我们强大了,我们才能站得直,立的稳。一个巍巍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民族,谁要想再欺侮我们,它首先得摸摸自己的爪子有多硬!

愿我们的生活能永远祥和、美满、幸福,愿我们能永远远离灾难与不幸!!中华民族万岁!!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2011年12月18日

推荐第8篇:振兴中华 匹夫有责《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振兴中华 匹夫有责《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相信很多人在认真读完一本书、或看完一部电影时,总会想写下一篇书评或者影评,以此来表达自己在书中或是电影里所提炼到的收获、观点和感受。一部作品往往能启发到更多人,发表出各自对同一件事物独到的领悟和见解,但限于每个人的理解方式不同,因此得出的答案也各不一样。

至少在我决定打开《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写一篇影评来纪念它。

该片以《南京大屠杀》故事为背景,讲述了十几个军人、教堂学校的14名女学生和1名男生、14个妓女、1名美国入殓师、以及其中一位学生的父亲拼死抵抗外敌,舍己救人的感人故事。

由于《南京大屠杀》的特殊性,画面太过残暴和血腥,很多网站都已找不到这部影片的痕迹了。在这里,给未来的读者朋友们简单的阐述一下:

《金陵十三钗》,我们跟随着镜头回到南京1937年南京沦陷现场,整个南京城烟雾弥漫、尸横遍野,枪炮声此起彼伏,还剩下为数不多的幸存者正在四处逃命,在日本侵略者的眼中,中国人就像是一群受惊的小老鼠一般毫无反抗能力,而他们却要将这些弱小的生命全部残忍屠杀,不留活口。

没有人愿意遭遇这些恶魔,但全城都有恶魔在四处搜寻他们。只剩下十几个军人组成的小队,眼看着就要突围出城,却发现了一群正在逃命的学子。家园被炮火摧毁,他们已经无家可归,身后是举着武器正在追捕他们的猎人。

队长李教官看了一眼为数不多的战友,痛下决心要救下这些学生。枪炮声再次打响,学子们侥幸逃过一劫,其中一名女生虽然在慌乱中跑掉了一只皮鞋,但终于成功躲进了暂时还没有被日军占领的天主教堂。

十几个军人却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们没有对抗坦克的武器,只能把手榴弹绑在自己身上,靠战友们全力掩护才能靠近敌军,用一条命来销毁一辆坦克。一个个弱小的生命,在无情的炮火中顽强丧生,像飞蛾扑火般、前仆后继,毫无畏惧。

战火停了,战场里只剩下了李教官一个人,他想把在路上救下来的孤儿浦生送去教堂,尽管此时他已奄奄一息。教堂那边也并不安静,首先是一个美国入殓师约翰尾随着2名学生来到教堂,想趁机发一笔国难财。而后以玉墨为首的14名青楼女子翻墙而入,并强势占领了学生们的地窖。

李教官把孤儿送进了教堂,却迎来了妓女们的唾弃和嘲讽,在这里,逃兵远比妓女更没有尊严。但李教官没有多作解释,把孤儿托付给他们就离开了,临走前,他将其中一名女生跑掉的那只皮鞋放在寝室门口,想以此来告诉她们,他会在暗中守护着她们,直到生命终结。

这个时刻很快便已经到来,日军发现了学生们。但她们并没有因为害怕而躲进地窖,给妓女们带去灾难。约翰全力制止,却迎来了一顿暴打,侵略者正在施暴、女生们四处逃跑、发出绝望的嚎叫,当即就有2名女生丧生。

就在这时,枪声响了,李教官吸引了侵略者,以一人之力,将他们全部炸成了碎片,也包括他自己。孩子们的保护神至此陨落,但恶梦才刚刚开始。豆蔻和香兰想回到妓院拿回信物,却遭遇日军被残忍欺凌和杀害。

日军部队再次赶到,终于发现了所有学生,并威胁她们去军营参加庆功宴,学子们不甘被日军凌辱,决定集体跳楼自杀,却及时被躲在地窖里的妓女们劝导,解救了下来。

接下来,共同见证伟大的时刻来临了:妓女们决定自己代替孩子们去日本军营,发现妓女的人数不够时,教堂学校唯一的男生挺身而出,愿意男扮女装来做掩护,尽管她们知道此行有去无回。就这样,他们装扮成了学生的模样,带着唯一的武器:一块玻璃碎片,踏上了走向末日的战场。

其中一名学生的父亲,背负着汉奸的罪名,拼死求来了一本通行证,成功解救了幸存下来的学生,而他自己却成为了日军的枪下亡魂,永远倒在了教堂外面的土地上。

直到影片结束,都没有放映出12个妓女和那个男生的结局。但对于身在故事里、和观众们来说,他们的结局已经注定了,放映只是在展示更多的伤痛。

我不知道,自己是抱着怎样的心情?去坚持看完这部电影的。也不知道那些出演的演员们,以及每一位制作人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完成这部影片的。

时至今日,日本政府誓死抵赖,不承认他们犯下的罪行,这破我国河山、屠我族人之仇不共戴天,却不能报,我们何时才能讨回公道?

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断进步和强大,只有我们强大到让所有人都低头臣服时,我们才有资格去戳着他们的脊梁骨,痛揭他们的罪行,并做出该有的审判。

强者为尊,对于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来说,听起来似乎有些虚幻。然而这些真相却正在某个我们不知道的地方上演着,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想要真正实现祖国统一并且走向伟大复兴之路,我们需要先建立起不朽的精神世界,做到精神统一、思想统一,乐于奉献、敢于牺牲时,中国便会彻底化身为一头永远屹立不倒的雄狮。

我深信,这部电影将承载着我们所有人的伤痛,并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让后人时刻铭记这段历史。

奋发图强,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匹夫有责。

推荐第9篇:评《金陵十三钗》

救赎

——论电影《金陵十三钗》关于人性的洗礼

摘要:面临战争的残酷接受洗礼的不光是生命的尊严还有灵魂的救赎。电影《金陵十三钗》通过学生书娟的眼睛让每个人都看到了战争的血腥、教会学生的纯洁、神父与士兵的抉择、遭人唾弃的妓女在最后关头的献身.......从而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让人能记住的不光是这段屈辱的历史,还有关于人性的思考与审视。

关键词:救赎人性妓女

《金陵十三钗》以遭遇大屠城的南京为背景,描述了在幽僻闭塞的美国天主教堂里唱诗班的学生和孤儿乔治他们被迫收留了逃难的妓女、假神父约翰和伤兵浦生,而最终面临着生与死、救人与自保的关于人性较量的悲惨故事,再现了历史的真实。展现了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文化素养、不同心理的各层人物从充满矛盾的碰撞摩擦、隔阂斗争到最后共同奋进唱出了一曲凄美婉转的人性之歌。

一、商女不知亡国恨

从古至今,妓女在人们眼里都是下贱的。无论她名气有

多大,活的有多风光,得到的总是否定性的评价:伤风败俗、卖弄风骚、腐蚀道德、下贱丑恶、自暴自弃、贪图享乐!因此对于她们的存在人们总是嗤之以鼻。所以学生们透过五彩斑斓的琉璃窗看出去见到的是一群“妓女”带着花街柳巷里的风尘、搔首弄姿、轻佻猖狂地在教堂大叫大笑,头牌玉墨更是不知廉耻地给神父抛飞吻!这群女人肮脏了圣洁的教堂;这与整座南京城的惨状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外面腥风血雨地厮杀已经让南京城如同灰烬,但是这群浪荡的女人们此刻地做法着实人忍不住吐唾沫!正如古训所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

秦淮河的女人包括玉墨等并不渴望别人改变对自己的看法,她们只管踏进这块洋人的地盘以求得安全的保障。所以她们并未收敛自己放荡散乱的本性,依然当在妓院里一样过着醉里偷欢、苟且偷生的生活。有人在评价严歌苓的小说时就提过,玉墨和她的那些姊妹们成为了最为人诟病和不齿的女人。她们用下三滥的手段死乞白赖地进入教堂这方圣地;她们到了哪儿,哪儿就变得肮脏、喧嚣;看着她们即使在逃命的时刻,也仿佛是出于本能似的见到神父或是军官就加以引诱;看着她们在城中的枪炮声中,没心没肺地行酒令、跳艳舞。阿多那多的话送给她们是合适的: “人生来是有贵贱的,女人尤其如此。如果一个国家的灾难都不能使这些女人庄重起来,她们也只能是比粪土还贱的命了。”

小说《金陵十三钗》中树立了在这群贱命的 “十三钗”里,头牌玉墨的另类形象:她读过四书五经,通晓琴棋书画;十岁被抵押给堂叔,十四岁被堂婶卖到花船,逐渐成为名妓。进教堂不久,玉墨便带领同在教堂避难的一群妓女和伤兵,在日本鬼子的枪炮声中演出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荒唐剧。而玉墨无疑是这场荒唐剧的“明星。她在伤兵们面前展露舞姿,卖弄风骚,“舞得妖气十足,浪荡无比„„一颗颗解开绒球纽扣,边跳边脱衣,甚至把戴教官拉进怀里,全然不顾教堂外的炮火和血光,让读者看到了一幅无耻的妓女寻欢图,表现出一个妓女荒淫的职业本性。

事实上她们只是被困境侵袭到了麻木,这样活着无非是力图让自己的苦难生活加了些调料,她们撒泼、逗乐、狂欢只是为了掩盖自己窘困的内心。除了知道她们是祸害、是卑贱的不知家仇国耻的妓女外,没人知道或是关心那曲《秦淮景》到底要唱些什么与诸公听。

二、风尘中的救赎

无论是严歌苓的小说还是张艺谋的电影都展现了一群在罪恶的泥沼中盛开的善之花,他们执著于边缘女性形象的塑造,作品中的女性总会在卑微低贱的生存表象中透出一抹人性华彩即人性原始的宽容与善良 。遭受着世人轻鄙的十三钗在生命的尽头娇羞地一笑,绽放出最美丽的光环。严歌苓尽可能地将人物放在一种非常的环境下,讲述特殊社会

关系下人性的复杂,人性中某些更为真实的成分在特定的环境中慢慢浮现,人性的痛苦挣扎昭然若揭 ,在如此极致而紧张的环境下,金陵十三钗中的主人公们用他们的一举一动折射着最复杂的人性,注入了“善”的因子,最后让不完美的她们得到体谅与宽容。

玉墨也有过花样年纪的羞涩、单纯、善良,只是命运对她太不公平,十三岁遭到继父的强暴,十四岁被卖到妓院开始风尘生活。她也有血有肉怎能不恨?可是烟花柳巷的生活很好的盖过了她凄怆悲惨的生活,所以她卖弄风姿,极尽妖娆。当李教官将受伤的浦生带到地窖里时,玉墨并未像其他人一样跟真叫嚣,她静静地站在一旁递过剪刀给李教官,最后给李教官道歉。一个妓女何必计较在军人心中的形象呢?虽然久经风花雪夜的弥乱生活,可终究她还是渴望过正常人的生活。

年仅十五岁的豆蔻用毛巾轻轻地替浦生擦干净了脸,一见他就满心欢喜。她精心地照料着这个小弟弟,为了能让浦生听一曲琵琶冒死回到了妓院取出琴弦,即使惨遭日本人的轮奸也未曾丢弃。心不灵口不巧心气也不高的豆蔻,对浑身是伤的小兵,由同情而生爱意,一往情深,单纯美好。即使是泼辣放肆、做窑姐做得最有兴头的红菱,末了羞涩地挽着耳发说: “没福气做女学生,装装样子,过过瘾。”那一刻学生们谁也不嫌弃她们肮脏,只觉得她们真的很美。

假神父约翰也被玉墨所感染着,他从最开始的贪婪好色逐步回归到善良的本性,给学生们修好卡车、替妓女门剪了头发、痛惜地看着玉墨她们被带上卡车,最后载着学生们离开。玉墨等人不仅在救女生的时候救了自己的灵魂与尊严,她们还救赎了另一个人的人格和人性。

三、生命之花的绽放

战争无疑是暴力的,当日本人凌辱着中国女人的场面无疑是恐怖的。但这种恐怖不止于强暴本身而在于强暴者面前,女人们无贵无贱,一律平等。对于强暴者,知羞耻者和不知羞耻者全是一样;那最圣洁的和最肮脏的女性私处,都被一视同仁,同样对待。

所以唱诗班的学生们含着泪准备跳楼也绝不让日本鬼子侵占了自己的身子。当他们正准备跳的时候玉墨劝住她们说:“有我们这些替死鬼你们害怕什么呢?”这话一出赢得了女学生们对她们的重新审视与尊重。离开前她们说:“都说‘婊子无情’,我们也做件惊天动地的事让大家看看,我们也是有情有意的!”这让所有人从污浊中发现淳朴的本真和原始美,从中揭示了人性光辉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具有的全部张力和丰富含义。

玉墨她们离开时身着白衣黑裙洗尽了铅华,在曾经鄙视她们的唱诗班女孩眼里“像是一群不谙世事的小姑娘,这群卖笑为生的女子唱着《秦淮景》让人禁不住落泪。在拯救了别人

的同时她们还救赎了自己的灵魂。她们一世被人轻贱,最终却像天使,驱走黑暗,带来一线生机和光明。每个人都看见从黑暗中走出来的秦淮河女子,扭着腰肢唱着吴侬软语笑着走了出来。

时代或安定祥和,或人心惶惶,或伏尸百万,都不过转瞬。但历史长存记忆还在,所有人都记得在日本侵国的时候有一群秦淮河的女人穿上了蓝布衫替唱诗班的孩子接受耻辱。那一刻她们的笑就像五彩斑斓的琉璃一样美得灿烂。

参考文献:《金陵十三钗》严歌苓

电影《金陵十三钗》

《历史.女性.救赎——论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王卉

《苦难与救赎——评金陵十三钗》李佳、彭丽萍

推荐第10篇:金陵十三钗观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我作为生活在南京土生土长的南京人,看完电影以后的感觉,张艺谋这部电影拍得有些假了,从小我就听老人说过许多当年日本鬼子侵略南京城老百姓跑反时的一些故事。那时候的女孩子、女人、老太为了躲避日本鬼子的侵害,都故意把自己往丑里打扮,她们剪掉自己的头发,脸上抹锅灰,甚至女扮男装。而电影中的表现却是女人们在那种灾难临头、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刻,竟然还有闲情逸致涂脂抹粉翘首弄姿打情骂俏,实在是太荒谬了,违背了历史的真实。

听闻《金陵十三钗》如何催泪,在电影里的我,却丝毫没有想流泪的感觉,倒是让电影里制造的小幽默逗笑了几次。虽然我们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是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影片应该对史实有着起码的尊重。

这部影片中让我感动的是:“救赎”这个词和教堂联系在一起,赋予了某种意义----------对于约翰、玉墨、女学生,这不仅仅是一个并不安全的避难所,更是一种涤尽自私或者罪孽,完成自我救赎的场所。拿结尾他们离开时和他们一开始进教堂对比,每一个人仿佛完成了一次洗礼。每一个人都在救赎自己的同时救赎别人。

12月25日

第11篇:【《金陵十三钗》影评】

影片开始的半个小时,依然是那座硝烟弥漫、尸横遍野的南京城。虽说这一主题已被无数的导演以各种纷繁的形式搬上荧幕,但每当那些枪林弹雨中夹杂着的哀号嘶喊重现,没人会觉得这是老调重弹、旧瓶新酒。而恰好相反,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在这场视听传授中再一次得到强调与彰显。

如果这部影片在之后的将近两个小时内依旧如其在前半小时里表现的,那这篇观感无疑只是一篇不忘国耻的控诉和民族复兴的呐喊,仅此而已。但张艺谋没有让我失望,也不愧于他在面对媒体时对这一剧本的大加赞扬-----这是我20年来见过的最好的剧本。

事实上,直到半个小时以后,那些浓妆艳抹、风骚曼妙的秦淮河畔的女子的出现,我都没有认定他们将是这部作品的主角,心里还惦记着教堂里的女学生们将会经历怎样的一番考磨和历练。也许这就是我们一贯刻板印象的体现----对某一事物形成的固定化、模式化的看法和观念----这些卖艺女子是尖酸刻薄、自私自利、嫉妒成性甚至心理缺陷的不幸环境中不幸家庭的产物。这些所有的我们附加于她们的不良品性在影片前半段得以印证。但刻板印象在提供给我们看待事物的参照标准以外,也在妨碍着我们客观公正的看待事物。

与此同时,我固执己见的,是远道而来负责殡葬神父的美国人贝尔以及教堂中那十二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将如何用他们的智慧和胆识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但事实上,贝尔只是一个胸无大志、嗜酒好色的殡葬师,而远非我想象的国际友人。在他眼里,遵守职业操守并拿

到钱安全回国是此行的主要目的。而未经事实的少女们在恐惧与抱怨中厮打成一片,将所有的责任推卸到一个叫书娟的女孩儿身上。在他们看来,是书娟的父亲酿造了今日的恶果,并且还自命清高不屑与秦淮河的妓女们为伍。

幸运的是,在少女们遭受着日本兵的凌辱时,贝尔的人道主义精神毫无保留地迸发出来。如果说这种迸发是源于贝尔自我内心的觉醒与颤动,我更愿相信是【主】----这个我们素日认为虚妄的被批判为唯心主义的代表----在这关键时刻促发了他,是信仰,是对和平、正义、尊重的申诉和对暴力、凌辱、亵渎的痛斥。当他身着教父的圣服,扬起那面【红十字】,人内心深处潜伏的正义感和责任感的涌动得到最完美的诠释,尽管他只是个【业余】的天主教徒。

但,这已无法阻止人性扭曲到另一个极端的那帮人,在他们身上,兽性的张狂与放肆将人性的淳善与美好彻底泯灭。

如果将日本这个民族的残暴刻画至此,那这部影片的说教性和主观色彩会使他看起来大失水准。那名日本军官温文尔雅的弹奏起日本民谣【故乡】,一切都似乎回归到战争前的状态,每个人的心灵在这样的一场静谧中得到抚慰。其实正如我们不能将一个人纯粹地定义为坏人一样,我们也不能否认那些曾经在这个世界上制造血腥和恐惧的民族中仍然存在着一丝纯真,有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故事发展到日本官兵的庆功会将邀请教会中那十三个【事实上只有十二个】少女前去演出,但大家似乎都能明白这将意味着什么。十

二位少女只能选择用死亡来免受屈辱,秦淮河的妓女们,在这个时候,才真正出场了!

我们看到的是玉墨的坚定和众人的无畏,我们听到的是她们潜藏内心深处的自卑与花样年华夭折的辛酸;我们看到的是面对死亡却能够戏谑以待,我们听到的是让写【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杜牧的汗颜;我们看到的是那一袭袭的华美长袍盈盈走来,我们听到的是那一首【秦淮景】款款深情„„这他妈的怎能不让我为之动容?这他妈的怎能不让你我敬重?这他妈的怎能不让一切道貌岸然和不可一世黯然失色?就是这样一群被我们鞭笞了千百年的所谓的红颜祸水在千钧之际撑起了民族的脊梁!

我落泪了。

不只是落泪,是想嚎啕痛哭。

有人说,这部戏欠缺一个高潮。我想说,这就是高潮!他不像【南京!南京!】般严肃和沉寂,让人惊颤到发指;也不像【鬼子来了】般欢快和戏谑,仅让人一笑而过。他将民族危亡的刻不容缓和妓女们的自我嘲讽【怕什么,姐妹们就是干这个的】糅合在一起展现,这种强烈反差的对比给予我们内心的深刻震撼可谓绕梁不绝。

张艺谋还将他的专长---对摄影和色彩的精准把握----发挥到淋漓尽致。不像【花样年华】般单纯展现旗袍的瑰丽多彩,也不像【辛德勒名单】和【南京!南京!】这样的战争纪念片一样为了营造沉重肃穆的气氛而呈现以黑白,【十三钗】通过一个外国人的眼睛看到了

【民族】的风姿绰约,那性感而不失优雅的长袍的倩影是如此美丽动人。而从那扇五彩玻璃窗中看到的是一个民族抗争的缩影。

此刻明白:只有灵魂的,才是高尚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没有好莱坞那般大肆宣扬的个人崇拜,亦没有张导作品长期以来的顾此失彼,这部电影将西方人的宗教信仰和中华民族的忠孝廉耻完美融合起来,那一袭曾经暗讽着“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旗袍在神圣的教堂穿越,如同受其洗礼而成为现今象征着“对强加于自身历史标签的控诉和对本不该被所有人忽略的自我内心高尚人格的呐喊”的华美印记,人类对大爱与奉献的共同渴求在那时南京城的一隅形成了强烈的共鸣!

此时,不得不对自己的狭隘和短见嗤之以鼻,那十三个圣洁的灵魂让我耻于提及自己的彷徨和挣扎。纵使那梦魇的年代一去不返,但它除了给予我们警醒之外,更让我们明白在民族的大世界面前,自我的小世界只是沧海一粟中的沧海一粟。我们,还有什么样的路走不出,还有什么样的坎,过不去呢?

请不要忘记,还有一钗:是我们远远想不到的陈乔治。

第12篇:《金陵十三钗》观后

艺术上的成熟与缺憾

——在《金陵十三钗》观影座谈会上的发言

江西 叶青

观影座谈会这种形式,让社科院的学者们关注最新的文化动态、文化产品。特别是让我们从事叙事学研究的学者们能够进一步贴近、聚焦当代文化现象,对当下的文化现象做出反应。刚才,各位年轻的学者们能够运用叙事学的专业知识、理论工具来分析文本,解读当下的文化现象,获得了不一样的认识。

下面我谈一下观影后的四点感受。第一个我觉得这部电影的视角很独特。南京大屠杀是一个永恒的题材,对于中国人来讲,是不能忘记的记忆。近年来我看过于此相关的三部影片。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这部影片给人印象深刻,它是全景式的展示,但不乏生动的人物、场景,刻画得很生动,尽管这部影片的影响没那么大,但在当时的几部战争题材的影片中是十分出色的。第二部跟南京大屠杀有关的是《东京审判》,这部片子拍得非常好,体现了当代电影人对这段历史的反思深度,但是影响似乎也不是那么大。接下来就是这部《金陵十三钗》,反映战争的残酷,反映战争对人性的扭曲,对美的摧残,永远都保留这种噩梦式的记忆,是为了提醒人们对战争有更深刻的反思,更加珍视和平。影片不仅仅是为了展示残酷,而是为了唤起观众对战争苦难的回忆,更要通过战争背景来发掘人性的变异,发现美好人性在特殊环境下的闪现,引发我们对美好人性的感动。

第二个感受就是影片反映出导演在向文学性回归。我们曾经在很长的时间里处于大片不断视觉冲击的阶段,国产电影曾让我们很失望。但这部影片故事很动人,让观众进入到剧情里面去,从观众的反应来看,张艺谋这部电影剧情还是很成功的。刚才有同志发言认为影片在一些剧情上可信度上差了一些,比如说豆蔻跑出去这一细节,如果仅从真实性角度去拷问它,就会有些问题。但我觉得还是能令人信服的,首先由于她的特殊身份,长期以来与社会的畸形接触,心智还没有达到成熟,对战争的残酷还没有了解,所以她会选择出去,这是从故事方面来讲;其次从人性的逻辑角度来看,豆蔻通过这样一种行为为自己喜欢的男孩送终,从人性的角度也完全是通的。因此我觉得影片的情节设计和人物设计是很精心的。电影脚本在角色的身份设置上更精细。比如,导演最后选择一位来自美国的殡葬师来替代原作中欧洲神父的角色,这可能有两点原因,第一是为冲击奥斯卡奖的需要,让英语观众从心里上更接近这部影片,让美国主流影片界接受;第二个原因在于这样的身份使其性格转化更为符合逻辑。怎样去接受妓女们进入教堂避难,怎样接受用妓女们的生命换得学生们的生命,这对于神职人员来讲是会有很大的障碍的,所以导演最后选用了原本并非神职人员的殡葬师去充当这个角色,更为合理、可信。

第三个感受就是影片的手法很唯美。一是方面用唯美的手法来反衬战争的残酷,这种对比是很成功的。当美好的画面出现的时候,我们的眼泪就要出来了,因为美好的生命即将要消逝,即将遭受摧残。另外一方面是以唯美的镜头与历史真实之间产生对比,但这种唯美的追求与质朴的历史质感还原之间似乎产生了的

一些不协调或矛盾之处。影片中大量的道具、大量的场景都尽量追求真实,导演在构思影片的时候要求的是历史细节的绝对真实,质朴的真实。但这种质朴的真实和唯美的镜头之间就产生矛盾了,这种矛盾我觉得张艺谋没有调和得很好。片中的女性的装束、化妆等都过于唯美了,那么这就跟他追求的真实产生了矛盾。质朴与唯美的对比,我觉得还不能接受,当然这也可能是我个人的审美偏差。

第四个感受是这部影片是张艺谋在追求与国际接轨,用国际通行的商业运作策略来赢得国际的接受。中国电影确实需要走向奥斯卡,要跟好莱坞在某种程度上对话,否则中国电影永远难以进入商业电影的主流。电影是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是中国当代文化传播的很重要部分,我们不能指望几部文艺片获奖,中国电影就被世界接受了,而是必需通过商业运作,融合到整个国际电影产业的商业运作中去。这部影片对当代战争大片的成功规律,有着很深的把握,操作水准很高。这部影片跟近十年来的战争大片相比,一些场面并不逊色。

综上,这部电影在剧本、拍摄手法和运作策略上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准。但遗憾的是这部影片并没有能够实现真正的超越。一部在电影史上留下记忆的经典影片,必需超越前面的影片,我感觉张艺谋这部影片在艺术上表现出了一些可喜的地方,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还不能说是完成了超越,只能说是达到或接近了国际水平。这部影片距离经典还有一步或几步之遥。

第13篇:金陵十三钗影评

《金陵十三钗》是2011年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影片筹备4年,投资6亿元人民币。瞄准全球市场,首度邀请好莱坞战争特效团队和一线影星克里斯蒂安·贝尔加盟,并启用数十位新人出演。于2011年12月15日在中国上映,获得国内普遍好评,口碑令其票房不断攀升,在国内累计取得6.2亿人民币的票房,该片是2011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

战争中最悲惨的牺牲总是女性。女性是征服者的终极战利品。女性承受的痛苦总是双倍的。并且无论在何种文化里,处女都象征一定程度的圣洁,而占领者不践踏到神圣是不能算全盘占领的。这就是男性游戏——战争致于女性的悲剧。

严歌苓说,这个故事是献给南京大屠杀中的女性牺牲者的,当故事中的牺牲铺展开来时,她希望读者和她一样发现,她们的牺牲不仅悲惨,而且绚烂。

故事讲述了,1937年南京沦陷,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教会学校女学生、秦淮河畔风尘女子、军人和伤兵,还有一个美国人约翰,都先后进了教堂,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一场生死浩劫,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暂时的宁静很快被打破——日军冲进教堂并且发现了女学生,殊死抵抗的军人在千钧一发之际开枪救女学生,英勇牺牲。后来,日军又强征女学生去庆功会为日军表演节目,谁都知道,这将是一条凶多吉少的不归路。女学生们不甘被日军凌辱,准备集体自杀,却被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救下。最后,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风尘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物就在漫天的战争的硝烟中由远及近,渐渐浮现。导演也采用了推镜头的方式,让电影的女主角的形象渐渐清晰,进而引发了后来一系列的故事。随后男主角也在中日双方的交战

中进入人们视野,只是这部影片的男主角是美国人。该片动用了国际影星和团队,我们不得不怀疑,张艺谋这部电影有要冲击奥斯卡金像奖的嫌疑。事实也是如,凭借着超高的票房和良好的口碑,《金陵十三钗》获得了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第六届亚洲电影大奖六项提名、第三十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一项提名和第五十九届美国金卷轴奖最佳外语片音效剪辑奖。虽然没有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但是总体来说这部影片还是相当不错的。

张开艺谋早在2007年就开始了演员的征选,由于故事发生在南京,所以他希望选择南京籍艺人。但是南京籍艺人屈指可数,于是他决定启用新人。很幸运,倪妮被选为了女主角。玉墨扮演者倪妮风情万种,而在银幕上光鲜靓丽的背后,则是这位新人付出的努力:走路的姿态,坐的姿态,都要训练。还要学习打麻将,抽香烟。请了很多老师,还请来一些家人曾经有过风月场经历的老人家,描述那个年代的风月女子是什么样的举止。倪妮在片中很好的诠释了那时风尘女子的仪容姿态和心里思想上的斗争,一度获得专业人士和观众的好评。

当然,故事中的男主角也是不容小觑,克里斯蒂安·贝尔,他曾是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获的者,在《斗士》中饰演的角色——也就是获奖的角色被称为“最富创造性的角色”。他只身一人来到南京,和完全陌生的团队共处了

4、5个月,完全没有大牌明星的架势,平易近人,理解他人,这让张艺谋大为赞叹。贝尔他在片中饰演敛状师约翰,他去教堂是为了给牧师化妆殡葬,但是牧师的遗体应经被炸飞了。但是他还是要钱,乔治没有钱给他,他就呆在教堂里不走了。因此也才有了下面他奋不顾身地去救那些女学生的一幕。

我们不得不承认,张艺谋在人物塑造上做的是很成功的。至少他所塑造的两个主人公已经完全抓住了我们的心。但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张艺谋似乎夸大了约翰这个美国人的英雄形象,而对在一开始就拼命和日军战斗保护女学生的教导队完全忽视了。李教官的扮演者佟大为在整部影片中脸都被灰尘沙土覆盖,完全没有一张清晰的面容。李教官舍生忘死,和教导

队的那么多弟兄战死沙场,最后却没有人记得。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也许张艺谋应该在以后的作品中仔细考虑考虑这个问题。

为了让自己精心塑造的人物鲜活富有生命力,张艺谋在场景的设置和拍摄上花费了不少时间和资金。故事发生在金陵,也就是南京,所以张艺谋在南京布置场景。故事一开始在硝烟迷漫中,被战争摧毁的楼房化为了废墟,教导队和日军就在这里大大开火,教导队为了炸坦克,用队员做掩护,最后都牺牲了。说实话,战争场面算不上宏大,也算不上激烈,而且在这么大的制作中,战场上居然就出现了几辆坦克,丝毫看不出这是大制作的电影。就我认为张艺谋的这场战争戏完全没有冯小刚拍摄的好。

教导队为了救女学生献出了生命,玉墨她们为了救女学生代替她们去庆功会,乔治为了救人男扮女装也要去,约翰为了这些从不相识的人也开始了解救这些女学生的生活。每个人都有牺牲自我解救他人的精神。我们大可赞叹这种精神的高贵,但是我们转而想想,真的牺牲玉墨她们去救书娟她们,真的是正确的吗?

这部片子整体看来还是很大气的,这点在语言的使用上有很好的体现。整部影片融入了很多英文对白,特色的南京话加上少量的普通话,着实让人感觉大气了不少。是一部张艺谋版的女人大戏,基本上可以说这是一部歌颂的妓女的片子。这是一部表达了诸多的人性对立之后的解放思想,同时,让人看到了一位有文化的妓女是多么的受人尊敬。从这点来看,我还是很喜欢这部影片的。他揭示了很多人性的弱点和高尚的人性光辉。

我对其中几个场景和片段印象比较深刻,也比较感动。其中一幕是佟大为扮演的李教官在送下浦生之后,又去给女学生还鞋,眼中含着泪。在这之后,他本可以换上便衣逃命,但是他没有离开,而是在教堂对面的废墟上守着他们。当时看到这里我哭了,没有矫情,确确实实这里真的打动了我。在一个就是美国人约翰,他最初是为了钱才留在教堂,后来遇到玉墨她

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他们之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约翰爱上了玉墨。约翰在经过心里的挣扎过后,决定帮助她们离开南京。以致于再后来约翰遇到自己的同行的朋友泰瑞,泰瑞要他和自己一起坐船离开时,他果断拒绝了。这一点我也很是佩服和赞赏。只是战争中的爱情太残酷,玉墨和约翰还是没法在一起。玉墨和她的姐妹们选择了代替书娟她们去庆功会,结果可想而知。但就是这样,玉墨还是很果决地选择了赴宴,她觉得即使是妓女,也要死得壮烈,也要死有所得。而救书娟她们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大事。影片的最后并没有写玉墨她们的结局,但是从约翰和书娟噙着泪的眼睛里可以推测出结局。只是,我们仍怀有幻想和希望,玉墨她们会活下来的。南京,悲伤地城市。这不是贵贱的选择,而是在一个晚上的时间里,面对未知的死亡和折磨,明知任何一个选择只要做出就是错误的却不得不做。只是一群更加勇敢的人自愿代替一群无法做到同样勇敢的人去面对。做出选择的人,无论选哪一边,都无法因为救了谁而安慰,而只能因为失去的人而悔恨玉墨很像莫泊桑小说里的羊脂球,自古以来就有的角色:卑微的职位,处于社会底层,千百年来被人瞧不起。所以,有商女不知亡国恨,突然有了大义凛然的举动,可歌可泣。这就是戏剧的力量,萌发了人性的光辉。

这部片子是从“淑娟”的角度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的。为了完整故事,有些地方也需要其他人物角度补充,比如从玉墨的角度,或者陈乔治的角度。而无论从谁的角度,只要不是全知角度(Omniscient angle),都给观众带来一种偷窥的体验。而我们的体验正正是电影中人物的体验。因此,观众已在潜移默化中参与了故事。

片中玉墨及其他妓女的镜头大部分是从淑娟的角度观察得到的,这时我们跟着她的眼睛看玉墨的媚态,并想从她婀娜的步姿挑出恶俗的味道。当玉墨等一众妓女换上学生装时,她们尽管依旧搔首弄姿,但此时淑娟已经不觉得她们只是秦淮河上的女人,甚至多少有了教堂女学生的影子。我们成了淑娟,她用厌恶挑刺的眼光看妓女,我们就讨厌妓女;她感激妓女,我们便又觉得妓女的人格也有闪亮之处。从John的角度,玉墨是妩媚的,肉欲的,因此我们看到的是她走路时轻扭的臀,说话时性感的唇,微笑时迷人的眼。我们又成了John。还有玉墨的角度看John,从邋遢的殡葬师到高尚的神父。

这种叙事角度并不罕见,自传电影尤为常见。但是,一般观众都只参与角色,却没有如《金陵十三钗》般的偷窥快感。因为(十三钗)中的人物基本是以偷窥的角度在讲故事,在亮处没有内心独白(只有对话或旁白),仿佛在暗处内心之眼才睁开。而观众在观影的时候,对人物在暗处偷窥的部分有一种不易察觉的迷恋,我们对这种迷恋习以为常,因为看电影本身就是在偷窥别人的故事。但正因(十三钗)里的人物也在偷窥,我们内心又多了一层紧张,看这部电影好像变成了一件见不得光的事。当然这种感受是微妙的,紧张感一过,观众拍拍屁股甩手走人。

倘若是偷窥的快感让我们享受这部描写残忍历史的影片,那么当所有的“偷窥”都撤走,剩下无色无味的旁白,我们是否还会这般钟情于这部电影?

第14篇:金陵十三钗[版]

文化的魅力

——看《金陵十三钗》有感

学院:护理学院专业:护理班级:09公(2)班学号20091060217姓名:华爽爽

《金陵十三钗》初听名字,以为会是金陵十二钗类似的故事,绝对想不到讲的是13个逃避日军侵略的战火的风尘女子,却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教堂里不谙世事的富家千金的生命的悲壮之歌。

故事从1937年12月12日的夜里侵略者入侵金陵城开始,讲到24日圣诞节前夜十三钗赴侵略者的圣诞庆祝会结束。一夜之间,金陵城一瞬间沉没到血海之中,侵略者跑到别人的国家疯狂撒野,把别人国家的人蹂躏残害,长达6周,被杀害的30万中国人长久的写进了中国的历史。

铁(金)一样的中国军人

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下,为了保卫百姓和民族的安危,解放军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只有手枪,手榴弹等简单军用器械的人民解放军和日本鬼子的坦克,飞机斗智斗勇。为了保护13个教会学生能顺利逃到教堂不受战争的残骸和蹂躏,解放军不禁用身体做盾牌,来销毁敌人的坦克,虽然成功了,但伤亡是巨大的。可最后日本鬼子依旧控制了教堂,在战争面前毫无净土可言。

那一个个坚毅的眼神,是对祖国的誓死效忠;那一个个伟岸的身体,是人民的坚强依靠;那一个个倒下的身影,是祖国必胜的信念和宁死不屈的气节的升华。

中国军人,铁一样的站立。

树(木)一样的神父养子

在神父去往天堂的时候,他的肩上,此时此刻挑起了沉重的担子——保护教会的女学生和教堂的安好。他牢牢守着教堂的大门;他一滴滴晶莹透亮的泪水;他最后决定男扮女装和十二个妓女一起坐上了开往去日军军官的宴会的车。

小小的树苗,已然屹立在中国的土地上。

水一样的风尘女子

金陵十三钗并不是什么大家闺秀,也并不是优秀的女子,却是生活卑微被人侧目的原本生活在金陵城的窑姐,在12日的夜晚,这一群窑姐(原本14个)逃进美国天主教堂,祈求神父收留他们。

她们像水,秦淮河的花红酒绿无声却又好不修饰的张显在火红的嘴唇,丰润扭动的肢臀,华丽丽的衣衫上。

他们如水,再怎么洗也洗不掉身上已有的污点,甚至连学生都看不起她们;但玉墨依旧获得了教父的青睐和爱慕,获得了纯洁的爱情;豆蔻为了要为浦生弹奏一首《秦淮景》,不惜冒险,用生命和尊严做赌注,只为了找回缺失的四条琵琶弦„„

她们是水,当气温下降,空气凝滞,暴风雨来临之际,水不是水,水还是水,水化作冰,用异样的坚

硬来抵挡血淋淋的入侵。教堂里有一群十三四岁像花儿一样的女孩,面对一天天惨无人性的杀戮,她们日日歌唱悲悯的安魂曲,这童音未泯含苞待放的女性嗓音终于引起了侵略者的垂涎,净土不再安全,终于,在圣诞前夜,一两百荷枪的侵略者闯进教堂,强邀女孩们去司令部参加庆祝会。13个被视为下贱的窑姐,这时挺身而出,穿上唱诗班女孩的服装,身上插了剪刀牛排刀发钗,手捧烫金皮面的《圣经》替女孩们前去赴这场死亡之约。

水,柔情又坚硬。

火一样的教会学生

一个个十三四岁的教会学生,他们穿着朴素,脸孔稚嫩,但是面对国难,每日在教堂里唱歌祈祷平安。 虽然这些学生看不起那十三个窑姐,但是在日军侵犯教堂,全面搜查时,书娟避开了妓女躲藏的地窖而往上跑,虽然不喜欢但是小小的人早已懂得如何保护他人。

歌声会带着你飞翔,你一定会信这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土一样的真假神父

他是一个贪财嗜酒的洋人入殓师,但是他读懂了读懂了环境里的情愫,懂得了爱,懂得了牺牲,于是变成了一个用灵魂祈祷的神父。

用精湛的化妆技艺帮助十三钗打造成教堂学生的样子;用自己的知识修理了破旧的汽车,帮助教会少女逃出这个人间地狱。

土,几分厚重,几分担当。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金”、“木”、“水”、“火”、“土”似五条涓涓细流,它们坚硬、坚贞、坚明,汇入中华民族文化的汪洋大海里。这是一种可以深入灵魂深处的感动,是一种洗涤,一种净化,一种力量。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 ,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 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以上种种爱国和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华历

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及权势的威迫,小则卖友求荣,大则卖国求贵也大有人在。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以祖国和民族利益为重。

如今的文化需要建设,是因为文化并不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在这个太过看重经济发展的时代里,文化发展的脚步已经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了。再加上文化本身有着独立的传承和延续性,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当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所以现在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此次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我们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切实提高文化自觉,切实增强文化自信,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祖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所谓文化自觉,主要是指我们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以及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和建设使命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

文化自信则是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倡导的和谐、大同、天人合

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辩证思维等都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价值观。对这些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要继承和弘扬。

最后,如果要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推动祖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必须把握好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三是坚持以文化创新为动力,形成一批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产业链。

这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为祖国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研究和把握祖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15篇:金陵十三钗 集合影评

有人说,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是在鼓吹情色爱国,是中国电影的可悲之处,已经沦落到需要一群妓女来解救中国了,是电影创作者严重一次商业倾向,然而我不这么人物,是电影的狭隘,而是内地电影发展的一种开放和包容性,既然社会存在这样一群特殊的群体或是边缘人群,然我们即可通过这样一个边缘人物来反应社会的现实,不可忽略每一小人物或者说是堕落人物的对于社会存在的那一丝丝价值。抛开电影先不讲,政府对于这样一群人物的定义从“卖淫女”变成现在的“失足女”,我们都可以看出这样一群特殊群体存在的,是跟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而对于其的定性,也完全看的出这个群体是一群弱势的女人,她们需要社会的关注。虽然我们认为这样一群女人严重的破坏了社会的风气,然我们也不可估量其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带动着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在特殊的情况下,她们也取到了一些作用,表现出自己的价值,而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就是取自中国的国难——南京大屠杀!在国家大难前,这样一群小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和她们的神圣行为,在西方的教堂笼罩之下,她们由妓女变成了神女,(注:神女,晚唐李商隐诗:“神女生涯不是梦”,此“神女”即暗指妓女。和西方的女神是类似的,女神原初的含义不是说对女人多么敬仰,而是对女人用心不专,乱投男人怀的总结,但并不是所有的女人都用女神来形容,只有那些从事妓女职业的女人有这个共同的特征。从人类历史上看,妓女开始于宗教卖淫,出自一个神圣的动机,即为神而献身。)完成了自身价值一种正常的体现,由下面走到了上面(从教堂的地窖中走向日本的唱歌表演会)。

记得去年贺岁挡的大热电影《让子弹飞》中姚橹是这样说周韵的:小凤仙都不知道还当妓女,那可是名震京城,誉满全国的鸡(妓女)。这样话让我们大笑,也同时使我们想起了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传奇人物小凤仙,她曾与蔡锷将军有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帮助蔡锷将军逃离了袁世凯的软禁,算得上是一位爱国妓女,在国家形势危急之时,能够有情有义,商女也只亡国恨;而在同样的时代,也有另外一位传奇妓女,那就是赛金花,有人说她是床上救国,在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她曾劝说联军统帅,保护北京市民的作用,其也曾说:我虽然是个妓女,却究竟是中国人,遇着可以帮助中国的地方,自然要出力相助!由此我们看到了这些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女人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自己的国家出一份了,如果说淫是人类的本能的话,那么爱国也是每一个国家子民的本能,而这种本能无关地位的高低,无关身份的成分,只是与我们的卑微的尊严息息相关,她们不是在证明什么,而在诉说这自己内心的痛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做的就是奉献自己的。而在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中,我们看到张艺谋既不抬高女学生的价值,赞扬她们作为学生而应该所要的表现,她们在凶恶的敌人面前也会有恐惧,没有慷慨赴死的精神,而她们所做的不是寻求国家大义,而是从个人自身的出发,保名节,是可以理解的,这是人的本性,首先的学会保护自己才能更好的团结在一起保卫国家,她们也会选择跳楼以保自身清白而不被敌人糟蹋,或许在面对这样一座古城,每个人的自救办法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有权选择死亡,而有的人则没得选,就是死路一条;同时也不贬低妓女的身份地位,也不刻意去突出妓女的转变,我们看到她们的转变有时更多的是一种人性认识的变化,妓女的变化在于她们也是出于保护弱者的心态,在学生面前她们是强者,社会经验比她们足,对付男人的招数比她们多,为了保护学生,她们选择了用谎言来实现诺言,用诺言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她们的价值不仅是为男人提供服务,必要的时候她们也可以为

国家而牺牲。实际上这种选择是处于一种无奈的状态,或许这就是人性的伟大之处,有些事情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做,而选择做则是表现出人性光辉的一面。在有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电影中,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讲述小女孩为了救自己的爷爷,让爷爷免于鬼子的枪口之下,而选择了被鬼子糟蹋自己的身体,用自己身体换回了两条人命,在这种情况之下,能做的就是用身体捍卫生命的生存权,用亲情保护自己的家人,她们也是实属无奈,而在这样的无奈之下,她们的本能就会迸发出来,本性的保护,就想母亲保护孩子一样,无畏,无私!回归电影我们也能发现在11-12岁的学生面前,成熟的妓女们显得更具母性,她们也会像孩子的母亲一样哄着孩子,先保护她们,然后选择了自我牺牲,她们也害怕,但是她们也已经没得选了,说出的话在孩子面前怎能收回,也就只能用借用古诗的来自我救赎,做个有情有义的妓女,虽是下贱身,但不做低等人,由此我们也看到女人的光辉在此散发出来,我们也为之感动,为之动容,她们成为金陵真正的“钗”,她们有女性的风姿卓越,妖娆妩媚,也有女性的应有光辉色彩,她们做出的牺牲并不比士兵的赴死差,同样是值得祭奠,同样是值得记住的,她们身体的所受的痛苦也是相当大的,虽说是妓女,但是只要不愿意交易,身体与心灵上的伤害也是巨大的,妓女也是有尊严,需要一份尊重的。

《金陵十三钗》是在将边缘人物的精神表现进行了一次放大表现,或许最卑微的人往往能够体现出人最具价值的地方,也是人最应该有的地方,当然这里不是在批评学生的到底所学何处,只是在说明一个女人真正的魅力在哪里,那群学生还只是女孩而已,当她们成长为女人之后,应该会明白做女人是很难的,除了要服侍男人之外,更要扛起一份责任,或是家庭,或是国家。

如果把一个个低贱的性命赋予一种檀香的灵,我想十三钗的梦魇也会变得精美。不曾想过,下九流的女人内心的隐忍,却总以另类的眼光曲解女人的卑微。同样,如果一心研究“情爱”,那么曲度一部完美的作品即使辱灭,我想,“金陵十三钗”的精妙正是自己被每个女人的心震撼的发颤。更是那个伟大而极具悲伤的时刻令人牵肠挂肚,心碎与祈祷。就这样,不曾经历的往事,对于我们也不应悄寂内心而使沉淀发混。记得《南京南京》里的江一燕,妓者,多多少少令当时的人颇感厌烦。妆容浓,一红唇,轻浮与孤傲就这样扎立人群。然而无私的奉贤,维护他人而敢为“慰妇”的风尘女子。令自己唏嘘不已。那个时刻我哭了,揪着心,迫切期望着妓女安全。人物命运可想而知,妓者默然承受多个畜生的轮番上阵,待到死的那一刻,眼里也是怨恨。哪一个眼神,终身难忘。

妓者,一个令人不齿却着实令人捉摸不透的行当。她们靠着美丽,身体赚取“一生的家当”。没有人探究她们的情感,我也在内。

有时候,在想。平和年代的人啊?望眼欲穿。就像要盯出细微的尘埃一般。女者为妓,实为大耻。这将影响世世代代得人。在这固守尘封的格调下,人人憎而避之。1937,12月\"十三钗的”妓者的凄然奉身,却灼烧我的心,我的魂,甚至是我的灵。一代红尘女子,几时民族大义正气,只为这几个被约定俗陈的“下九流”女人光耀。

赵玉墨,讲一个风尘女子的心碎,内敛,无私,高雅,孤傲,淋漓尽还的展示。鲜有妓者风骚,独有天下危亡似的大无畏,“我们跟日本人走,把学生们留下。”为妓者如此,却感人的惊心动魄。“我们活着,反正就是给人祸害,也祸害别人。”轻轻的几句话,去让人心碎不已。豆蔻机敏,天资标致,约定的婚姻,却被一群野兽无情的扼杀,不畏强暴,紧紧攥着琴弦,15岁的脸上多了一份无奈与苍凉。妓者,不是无趣的风骚,不是污言秽语的交媾之事。而是一个个心碎的瞬间。

要说脆弱的人,恐怕就是女人了。为妓者卑微,却在大地面前横身奉献。在国家危亡之时,关系他人性命之中,用颗颗热忱的心面对横祸。上“刑场的”十三钗们,假借学生的装扮,去保卫一个个无辜的,正值青春年少的女孩,用这方式诉说自己做学生的梦。

第16篇:观《金陵十三钗》有感

观《金陵十三钗》有感

“这里是最神圣的地方。不允许任何扼杀生灵的人来这里胡作非为。”这是在教堂里最威严的话,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它是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它用鲜血和生命再现了历史,重复了经典。1937年南京沦陷,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女学生、风尘女子、军人和伤兵,还有一个美国人约翰·米勒,都先后进入了教堂,他们共同面对了一场生死浩劫,产生了许多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暂时的宁静很快被打破——日军强征女学生去庆功会为日军表演节目,谁都知道,这将是一条凶多吉少的不归路。女学生们不甘被日军凌辱,准备集体自杀,却被这十三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风尘女子所救,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她们的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而这十三钗中却有一个默默无闻保护女学生的男孩子,在死亡面前展现了一种别样的勇气。

这部影片深深的打动了我。从历史的角度来讲,不仅再现了日军的残暴,也看出了中国的软弱和腐败。当然,还有怀着赤子之心的中国人的殊死抵抗。他们与日军机智的周旋,怀着一颗炙热的心来拯救中国的明天。从思想的角度来说,这对我是一次思想的高度升华。感受到一个人在面临个人与国家的存亡时,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捍卫祖国的尊严与生命。这种强烈的情感深深的感动了我。他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奠基了祖国的光明未来;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了人民心灵的城墙,增强了国人们的士气,与日军奋战到底。

这部影片深深的教育了我。软弱的背后就是任人宰割,绝望的背后就是胜利的凯歌。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面前,民族的利益永远高于一切。我也愿意像玉墨和约翰·米勒一样,不惜一切来维护祖国,像他们一样坚强、勇敢、拼搏、努力。

这部影片告诉了我:时时刻刻要勇敢乐观,奋进向上。要甘愿为他人付出,顾大局,舍小利。不求名垂千史,但求无愧于心。

奋斗吧!我们!

奋斗吧!中国!

腾飞吧!我们!

腾飞吧!中国!

第17篇:金陵十三钗的影评

篇1:金陵十三钗影评

影评;金陵十三钗

电影应该是纪念南京大屠杀的,不过角度较为特别,从一个获救的女学生的讲述中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窥见当年那场浩劫的冰山一角。开始,国民党士兵抵抗日军和平民逃难弥漫着一股灰色的调子,主要的场景是在天主教堂,整个故事大都发生在这里,有些戏剧的感觉。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约翰原来是个殡葬工,满脑子想的都是挣钱的事。可是在逃到教堂,为了安全化身为神父,并在与学生们和十三钗的相处中渐渐转变了,最后帮女学生们逃离了南京城。

教堂的窗户是五颜六色的,色彩绚丽,或许包含的寓意在于,人们用淡漠来掩盖内心的脆弱。在最危难的时刻,人们摘下了冷漠麻木的面具,迸发出人性的光辉,而这些人性的光辉凝聚在一起,就是强大的光芒,照亮每个人心里的阴暗。我们应该佩服导演的构思,以这种特写镜头诠释人性光辉的力量。

关于人性的光辉,是印象最深刻的,渗透在在影片快节奏和慢节奏交替的过程中,并且渐渐显露出来。 约翰,是个酒鬼小混混,本来要去教堂收尸的美国人,他有些轻浮,有些低俗,但在女学生遭到威胁的时候,他站了出来,因为良心的呼唤;他站了出来,毅然决然承担了责任,帮助了这些中国的女孩。他不是个神父,但他的行为已经超越了神父。作为教堂里唯一的男人,外国人,他给了别人希望。他看着女孩尸体时的难过,他为了女孩恳求日本人,他为了玉墨等人默默祈祷,他做了他能做的,他放弃了他想拥有的,一个人的人性光辉在危难的时刻爆发出来,带着怜悯和信念,而且,约翰是个普通人,在灾难中他也在不停地进行着心灵的自我救赎,呼唤心底真善美的自己,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性光辉才显得格外珍贵。自我救赎,让约翰和战争中人面兽心,甚至是衣冠禽兽的日本兵比起来,显得无比高大。他展现出的是不分国界的仁爱。

金陵十三钗,作为背负着万千骂名的,实质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妓女,她们虽妩媚而放荡,却有着简简单单,有情有义,爱恨分明的内心。因为女学生们在日军入侵时舍身保护在地窖中的她们,因为不想女学生白白送死,她们决心顶替女学生们去日军军营。虽然堕入风尘,却还是充满着对生活的期盼,却也明白什么是灵魂的肮脏与高尚。最可贵的,是在她们尝尽了生活的各种滋味后并没有抛弃社会。作品中刻画了拥有美好梦想的豆蔻,她幻想着和浦生过上美好的生活,甚

至,为了让浦生临走之前听到《秦淮景》,她和香兰回到妓院取琴弦,结果惨死在日本人的蹂躏之下,这血淋淋的惨烈背后,是高尚的人性,是大爱。影片中她们在教堂门外叫嚣吵嚷,硬闯教堂,花枝招展地飞吻摆手,尽显死城中奇葩的艳丽;她们为死去的人们痛心,为寻找琴弦丧命,这群风尘女子的胭脂浓味逐渐被滤去;她们决定替代学生出场唱歌,穿起沉厚的棉袄衣服,正如披上了战士的盔甲般英姿飒爽;她们合唱《秦淮景》一幕,歌声动听,姿态婀娜,虽然身处险境,虽然衣非艳丽,但唱得自若、唱得齐心,那反而是最美的瞬间。常言道:“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可是当这些别样女子用自己生命的最后挽歌,唱响天地间的最强音的时候,还有谁能大声叫嚷“商女不知亡国恨”呢。 片中刻画了一支本可以安全撤出南京的国军小分队,为了保护纯真的女学生,最后全军覆没。从士兵们用身体掩护队友只为了让队友的人肉炸弹更接近日军坦克,从李教官把浦生送到教堂不想他死在冰冷的战场,从李教官默默保护着教堂直到与敌人同归于尽,这些画面,都充满人性的光辉,悲壮中饱含温暖。

影片从很少的侧面对杀戮和奸淫进行还原,大量的更加惨不忍睹的情景会让观影者自己联想,这足以引起内心的控诉。有人会笑香兰和豆蔻为了一对耳环和和几根琴弦去送死,但是,对于在社会底层的妓女们,这恰恰是她们生活的寄托,而这样的刻画也为在她们身上体现出“商女也知亡国恨”作出铺垫,更显得她们内心的无私和善良,拥有同样高尚的灵魂。影片在色彩的运用上恰如其分,灰暗的南京城、爆破中的绚丽彩布、扫射下的破碎琉璃,每一道色彩的运用都蕴含着深刻的隐喻。片中的每一个画面,无不挥洒着国人面对残酷屠杀坚毅抗争的血性。镜头的克制让与悲恸随之而来的愤怒都点到为止,《金陵十三钗》让我感受到最多的,是一个民族的自醒与自勉。并不是单单血泪的控诉。

并非每个人都有牺牲自我的勇气,影片末尾讲述到一个妓女害怕送死而迟迟不肯上日本车,哭诉着自己不是女学生,写出了妓女也是平凡人,更加反衬出她们替女学生牺牲的可贵,正因生命无分贵贱,才让十三钗的故事能撼动人们日益麻木的心。有批评的说法称,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是在鼓吹情色爱国,是中国电影的可悲之处,已经沦落到需要一群妓女来解救中国了,然而我不这么认为,既然社会存在这样一群特殊的群体或是边缘人群,我们即可通过这样一群边缘人物来反应社会的现实,不可忽略每一小人物或者说是堕落人物的对于社会存在的那一丝丝价值。何况,恰恰从这样的视角反映的世界才是真实的。篇2:关于金陵十三钗影评

电影界又一次把国族最悲情的那段历史摆了出来,而且由国师张艺谋亲自操刀,让中国观众直面那些在74年前声嘶力竭的严冬地狱痛苦死去的同胞。和所有关于这场民族伤疤的影视作品一样,观众在极度压抑的悲愤中渡过2个半小时。

张艺谋的这部《金陵十三钗》显然是紧掐疼痛穴位的电影。对国人来说,记忆切肤,无需多花笔墨累述历史背景,为灾难的最终抵达埋任何伏笔;对洋人来说,这场战争的青红皂白确凿无比,直入枪林弹雨和街巷屠戮也应不会带来任何理解问题。它携带着外族入侵的大矛盾和两伙女性意识冲突的小矛盾而直入叙事高潮,并不动声色地巧妙完成主次矛盾的彻底颠倒,堪称剧作方面的亮点。而与以往南京大屠杀题材作品不同,也让《金陵十三钗》有着深远寓意的,是从严歌苓小说拔高来的主角设置,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美国人约翰不再具有本来的神父身份,而成为一名可以维护死者最后尊严的殡葬师。他的妙手能让逝者回归青春,以至于让大屠杀灾难的受害者,都显得从未死去。矛盾和角色的巧妙安置,也让这部从一开始就高度紧张的电影,还能一步步让观众更加揪心,作为地点背景的神圣教堂,以及那似乎通往天国的炫目马赛克天窗,让纾解的时刻往往也成为最为催泪的瞬间。2个半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故事有着一大一小两层戏剧冲突。大的那边,是稀落守军在一座教堂与日本侵略者步步惊心的对抗,以街头巷战的大景别和快速剪辑的屋顶伏击开始;小的那边,是教堂内女生与妓女一场带着先入为主的意识关乎道德的冲突,激烈之处都爆发于压抑的小景别。女生与妓女小冲突,在上厕所问题引来的争吵处达到最顶峰,并在一颗致命子弹引来的日军侵入大冲突后,旋即开始得到解决。学生为保护地窖中的妓女,而放弃躲藏机会;妓女深情地抚养起受伤的小兵并引来学生的另眼相看。在极度恐惧的生存环境下,这不过几天的相濡以沫,竟激起最慷慨和最无私的视死如归。至于主角约翰的人格升华,确实可以被评论诟病。一个贪婪的酒鬼、一个轻浮的色鬼、一个玩世不恭的无神论者,怎么能突然变成保护小鸟的老鹰?是被酒精刺激起的无知无畏?还是美国人天生的个人英雄主义细胞?无论是什么成因,这次突如其来的见义勇为,让他显现出某种救世的上帝般能力(虽然学生得救更得益于最后一名守军的壮烈牺牲),也不得不面对随后更大的责任。不过,影片巧妙动用了出色的剪辑节奏和时刻提着悲情的配乐,对角色性格立体化过程中的不足进行了恰当弥补,准确的压抑和殉道氛围,暂且让剧情逻辑靠边稍歇。

这个毛病,或许从剧作对主角身份进行大胆改变时就浮现了出来。原作的神父天然具有救世的宗教职责,而换成一个有钱就挣的普通人,如何将其英雄面拉出去是难题。幸好,约翰得到一个殡葬师的独特身份,以及一双能使逝者容貌永驻少年的妙手。这双妙手,曾让意外故去的女儿停驻童年,也让英勇死去的小兵依然少年,最终还让沧桑秦淮女子重回学生梦。 在他的手里,她们,从没死去。

新一代中国人,80后也好90后也罢,甚至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从此能记住南京大屠杀对中华民族造成的惨痛戕害,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看完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就像如同看见鲜花滴血而悲壮的凋零的刹那,那刻骨铭心和心灵震颤始终盘亘,《金陵十三钗》以丰润的历史情感和完美的艺术再现浇铸起了一段牢固的历史情感和人性基石。

仅因为这一点,我们就该为这部电影以及为了这部电影付出努力的人们:脱帽,致敬!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金陵血崩。作为任何一个哪怕还有一点点民族意识和自尊心、耻辱感的中国人,是不会也不该遗忘、漠然、麻木于70多年前的那段民族发展史上最屈辱沦丧、最凄惨黑暗历史的。 因此,《金陵十三钗》是一部我们应该怀着尊敬和敬意去欣赏的电影,无论你有多少不同甚至另类的民族历史情感,都不该去嘲笑、讥讽这部电影所表现的诚意和艺术、历史价值。篇3:金陵十三钗影评汇总

一、看的时候笑中有泪,泪中有恨,时而沉重,时而抑郁,时而幽默,时而感动。这绝对是张艺谋近几年最好的作品。

昨晚很晚才睡。原因是睡不着。心里一直有各种复杂的感情作祟,主要是沉重。看《 金陵十三

想想佟大为饰演的国军战士们如何用身体来抵挡坦克,我就心惊肉跳。想想豆蔻死的惨景,真的很揪心。那种惨,好像不是能够想象的,不敢看那些画面,那种仇日情绪一下子就在我心里翻腾。任何语言在此刻显得苍白无力,内心的那种愤怒瞬间涌上心头。豆蔻会为了琵琶弦而跑出去送命,她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为即将死去的“弟弟”谈一首曲子而已。她最终还是没能亲手弹奏一曲。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

十二钗化妆为女学生之后,她们相互感慨曾经的纯真。玉墨说,她的生活就是在13 岁的时候被彻底改变了,从一个好女孩变成了一个坏女人。被摧残的她们更懂得保护年幼的女孩,所以她们挺身而出了。 恰恰是这样一些边缘的女性,她们在关键时刻,用生命包容了这个世界的丑陋。 那曲《秦淮景》,第一次是穿着学生服唱的,而在书娟的回忆里,却是穿着艳丽旗袍的十四钗。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秦淮河岸,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地窖里留下了她们最后的光彩。很凄美。很苍凉。

电影比小说更充实饱满,色彩的运用体现了张艺谋独特的美学,教堂彩色的玻璃在电影中其实起到了很重要的视觉效果,玉墨的旗袍件件精心。更重要的是,电影情节很紧凑,一环扣一环,不像小说天马行空。作为电影来说,无论是情节人物设置,还是画面拍摄手法,大到战争场面,小到地窖里的十四钗生活,都看得到张导的用心良苦。 虽然这次冲奥失败,但我们不能否定这是部好电影。

二、

如果有人看了《金陵十三钗》后报以不喜欢或是觉得这部片子拍的很差的,其实那多半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弄清楚这部影片的性质或是以一种不合适的方法来欣赏这部电影。但说实话,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多不在我们观影者,而在于影片的宣传。耗资六亿、克里斯蒂安贝尔加盟、史诗战争等宣传口号不过是为了帮《金陵十三钗》多拉一些票房而已,但这就误导了我们观众,把这部电影理所当然地当作一个一年一度贺岁档中的巨型商业片。不过这恰好错了,《金陵十三钗》的本身说到底就是一个稍微商业化了的传统张艺谋风格影片,而刚才所说的那些不过是电影中表达电影中心内容的载体而已。所以请还没有去看这部电影的朋友去看时一定要调好自己的心态,最好的就是不要带太多的个人感情,彻彻底底地去聆听这个故事,你就会发现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

如果熟悉张艺谋电影的朋友会知道,在张艺谋大部分电影中,特别是在较为成功的电影中剧情的发展往往是以一口平淡的语气来讲述一个最后能发人深省的故事,这就是张艺谋风格最简单的理解,之所以说《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风格的延续原因就是这部电影同样通过是一个讲故事的方法来呈现本片的剧情。故事发生在1937年的南京,日军残暴,满目疮痍,但由国际友人主持的一个教堂暂时还是一方净土。几个神职人员收留了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大学生、13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以及6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国军伤兵。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的故事,结果竟然是那13个最“下贱”的女子成了保护众人的英雄。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可怕、最没有人性的屠杀,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日军终于冲进了这里。伤兵被杀,女大学生则眼看就要被日军掳走凌辱。在这个时刻,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圣诞庆祝会,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为什么说要以一个不带任何个人感情的心态来欣赏这部电影呢?就是因为这部《金陵十三钗》是一部难得的能够以故事情节本身和人物情感的体现来打动观众的制作。影片时长150分钟,这就给了讲述故事的人一个充足的时间来讲述本片中各类人物的情感性格变化。如克里斯蒂安贝尔扮演的最初放荡不羁的美国痞子到后来正义觉醒,十三位风尘女子也在后来变得有情有义。基本上本片中所有的角色的情感都随着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改变。战火的无情,日军的烧杀抢掠及其暴行,唤醒的是神父约翰以及十三钗身上的人性的光辉,影片剧情发展到这里,最有助于我们理解本片的方法就是设身处地去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我们是即将面对南京大屠杀中的其中一员,假如我们已徘徊在生死的边缘,假如我们已对未知的一切惧怕恐慌,我们能否有如此的胆量,如此的热血,有十三钗那般的凛然正气,那是在死亡面前人性最美丽的体现。这部电影希望我们看到的,就是人性在黑暗的压迫下最无私,最伟大的绽放。 《金陵十三钗》的另一大亮点就是演员出色的演技,其中最为突出的毫无疑惑是十三钗那无比惊艳的表演,几乎全是新人的她们在这部电影中展露的演技绝对是震撼性,尤其是本片的女一号玉墨无论是刚开始的风情万种,还是后来凛然赴死的淡然一笑,表演者绝对将玉墨这个角色诠释的几乎完美。相对之下克里斯蒂安安贝尔所扮演的约翰相对来说就较为沉稳,身为好莱坞一线影星的他演技自不用说,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但说句老实话,贝尔在这部影片中的演出到底还是少了一种张力,使得约翰这个形象虽然深入人心但始终缺少一种散发起人物个性的生动。影片在刻画几个比较能够打动观众的情节时,总体来说是采用了比较真实的方式,一次来打动观众,不过同样也是点到为止的真实,这样就使得这几个情节能过充分感染观众而又不至于太过血腥。《金陵十三钗》之所以能将任务的情感刻画的如此成功,关键就在于细节的描写。总体来讲,这部电影是国产电影中难得的精品,能不能对的起广大观众如此高的期望,我们暂先不置可否,毕竟这关系到的因素太多了,但毫不怀疑的是这部电影的面世对推动此类电影甚至是国产电影都有着不可无视的作用,这也是《金陵十三钗》的成功处之一。

三、

1937年南京沦陷,日军屠城,尸骸遍地,血流成河。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教会学校女学生、秦淮河畔风尘女子、军人和伤兵,还有一个美国人约翰,都先后进了教堂,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一场生死浩劫,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暂时的宁静很快被打破——日军冲进教堂并且发现了女学生,殊死抵抗的军人在千钧一发之际开枪救女学生,英勇牺牲。后来,日军又强征女学生去庆功会为日军表演节目,谁都知道,这将是一条凶多吉少的不归路。女学生们不甘被日军凌辱,准备集体自杀,却被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救下。最后,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风尘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第一步电影题材农民工与小妾偷情乱搞 然后不停的农村题材直至13的进城了神父和失足妇女 哦 中间夹带了一次武侠 昭示着古代大侠的3p先进思想 本氪金狗眼敢于预测张导下个片就是和尚玩一夜情了 下下一个片年轻尼姑搞援交 不愧是国际知名大导演 拍出了如此出色 主题鲜明而且跟的上国际形势的商业文艺片 并且 用神父干失足妇女这等侮辱美国人来为国争气 好啊非常好。 ---------------------- 一口气看了六十分钟。没有任何想骂人的感觉,因为早就做好了上当的准备。这是一部华语片,确实不能要求太多。钗们演的不错,南京话挺有意思,佟大为演的一般,贝尔凑活。金陵故事本身也实在没什么吸引力。说实话,从45分钟开始,已经没什么耐心。自日本兵群奸场面略微还能让人看出诚意之外,狗血场景便开始应接不暇,台词依旧没有任何亮点。我看电影从来不关注什么特技、色彩。无奈导演把钱都花在这上了。我只是特希望看完一部片子可以震的我半个星期走不出阴影。甚至,想去自杀。像木兰花、梦之安魂曲、美国丽人。可惜,现在国内导演都不是我这个路数。我不认为这是他们缺乏能力,只是,他们可能更在乎市场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很多网友呼吁说这已经是近两年国语市场最有诚意的电影。无奈,距上次完整的看完一部华语主流电影已经是四年前,真心无从比较。

最后一句话,以中国导演目前这种看待历史事件的角度,除了纪录片。你们尝试的任何体裁都是侮辱那三十万遇难同胞的生灵。

------------------------ 导读:张艺谋的最新电影《金陵十三钗》已经上映,大家热议不断,不管是影片的主题还是演员都已经盖过了《龙门飞甲》,国内对《金陵十三钗》的影评好坏参半,而外国人是怎么看到这部电影的呢?《好莱坞报道者》写了一篇标题为一团揉着妓女、修女和假牧师令人难以置信的纱线的《金陵十三钗》国外影评,对张艺谋的这部电影评价极其低。

《金陵十三钗》国外影评:一团揉着妓女、修女和假牧师令人难以置信的纱线

好莱坞报道者》首席影评人(todd mccarthy)撰文评论对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产生了质疑。该影评不但没有延续此前《金陵十三钗》好评如潮的口碑,对《十三钗》评价极低,票房前景看淡,而且全文充斥着对故事真实性和可信度的指责。下面就来看看《好莱坞报道者》版的《金陵十三钗》国外影评。

【只有最粗鲁的好莱坞制片人才会想得出来这种奇招--在南京大屠杀如此阴森可怕的事件中注入性幌子--但这就是《金陵十三钗》的中心元素,它是对于一个经常被戏剧化的历史瞬间一个过份算计的、毫无说服力的再创作。作为中国全资的率先启用美国明星的电影之一,张艺谋精心制作的阵容豪华的电影由于贝尔的出现无疑会吸引眼球,但是它还远不如陆川导演用同一事件拍摄的《南京!南京!》,它在北美的商业前途看来十分有限(暗淡)。

为了让观众更容易走进故事,电影有意让一个政治上没有信条的美国人走入一群绝望的由教会学校女生和妓女的市民群体。电影从南京失守后的1937年12月13日开始,一群女学生从温切斯特教堂找到了临时避难所,得以躲避疯狂施暴的日军。同样藏在那里的是个孤独的美国人约翰米勒,他的大胡子像60年代的嬉皮士,他的行为举止甚至对话同样显得愚蠢而且不合时代。用一个中国人描述他的称谓最为恰当,那就是蠢驴,当无时无刻不自私透顶的米勒扫荡私藏的红酒、索要毫无根据的钱财时,人们不禁会问,也许有许许多多动机把一个白人描写成愚笨的钱财的奴隶,当然独在异乡为异客意识形态上没投入的美国人是个标准的电影人物设置,卡萨布兰卡里的里克就是一个最令人难忘的经典。但是贝尔离那个标准相去甚远。 很显然,从戏剧设置来说米勒需要这样的低起点来完成他从以自我为中心的醉鬼到高贵骑士的转变与升华,可惜的是无论是剧本还是演员都未给人物角色提供任何实际或者生造的人物背景前史,他确实为他所目睹的震惊,但是上几个礼拜他在哪(难道他是外星人)?这个角色没有带来任何观点或者洞察力,他只是个等着被填满的空瓶子。

同样找寻庇护的是当地妓院的十三个花枝招展的妓女,好像是要即将登场唱《花鼓戏》的一个大合唱似的,那些叽叽喳喳的妓女推开那些战战兢兢的女学生把避难所当成了自己的家。米勒以为自己撞了大运,立即对其中最傲慢的玉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玉墨一边吊着心急火燎的米勒胃口,如果你帮我,我就会前所未有地报答你,所有的人都会。帮人的前提是日本人不会动西方人。米勒从混蛋到圣人的不经意的转化源自他穿着的教士僧袍无意间阻止了闯入教堂寻找花姑娘的日军。看到了这个便利,米勒剃掉了他的大胡子,继续披着神父要人的外衣。一个貌似友善的日本军官为他手下的胡作非为道歉并暂时同意提供保护。但他还是要求教会学校的女学生来给日军军官的派对唱歌助兴,当然所有人都知道下场会是强奸或者更糟,由此引发了在此之前肤浅表面、贪财恋物的妓女转而自我牺牲的空前高潮的一幕。 这些社会下层的人当面临生死攸关的当口义无反顾无私奉献之举当然会带来不容置疑的感情和道德的力量,但是过多的关于这个骗局是如何实施的笔墨,无论是从现实世界还是从电影的角度来说都显得不真实不可信,所以结局的可信度和力度都让人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在介绍此片背景时,文章向读者给出了与日本右翼口径一至的数字——“20 万”。当然,他同时也指出,此数字存在争议,也有“30万”的说法,不过他放在伤亡数字后的名词并不是people(平民),而是casualties——在字典中的第一条解释为“失去战斗力的士兵”——这也是典型的日本右翼口径,遭屠杀的是混在百姓中的士兵

编后语:看完了《金陵十三钗》国外影评,你是否跟我有一样的感触呢。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这段历史,美国人还是愿意站在屠杀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因为二战虽然是日本发起的,但美国却多次对日本的平民进行了攻击和屠杀。所以美国在心理上倾向于站在屠杀者的角度进行反思和道德救赎。此前的大屠杀经典影片《辛徳勒名单》和《卢旺达饭店》,片中的英雄都来自屠杀者阵营。而十三钗中的拯救者是被屠杀者自己的自觉行动,这一不同的二战文化心理恐将影响美国人欣赏《金陵十三钗》,并对此片在北美的票房和奖项带来不利影响。----只看了看‘金陵十三钗’的预告,按道理是没有资格写影评的,但是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怒火,为什么呢,因为那些人都说英语,难道当年的南京人素质高吗,连寄女都说英语,一个传教士来中国,不说中文,怎么给中国人传教,他真幸运,遇到的都是会说英语的中国人 由此我想到了‘巴黎宝贝’这个电影,虽然不是特别好,但是一个连法国人都说中文的影片,那真是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

一个表现中国人的影片,要是不说中文,我真怀疑这个导演的爱国热情还在不在,没有国家情感的人,没有依靠,没有成功的可能

----- 如果你问我最触动我的国内电影是什么,先前我会思索一下然后告诉你是《霸王别姬》,现在我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金陵十三钗》。

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让我这样子不平静过——准确地说,是不平静这么长时间。

十六号上午看的电影,到现在几十个小时过,这几十个小时里我刻意用各种东西来掩盖来压制这种情绪,不触及,别人问起亦是三言两语地带过。这是一种怎样的情绪?我真的无法用一个词或者几个词来概括。有悲痛,有澎湃,有恨意,有感激,有惋惜,有欣慰——

因为父亲母亲,因为红灯笼,因为红高粱,因为活着,老谋子在我心中导演前三甲是肯定排得上的。但这是第一次,他的电影如此直接如此尖利地刺穿了我的情绪,而我一时之间竟还不知道要如何释放。 战争有多么残酷,十三钗就有多么美丽。日本人有多么可恨,这群秦淮河边的女子就有多么让人心疼。我不想剧透,但是到现在我还能想得起每个人的脸。

玉墨的风情是除张曼玉之外 最让我动容的,一颦一笑,一扭腰一摆臀一个眼神,让俱为女子的我也不禁眼垂落。

豆蔻,虽然豆蔻的镜头并不多,但绝对让人印象深刻。当看到豆蔻天真地跟涣生说以后我弹琴你拿碗我们一起讨饭给你娘吃的时候,我的嘴角已是颤抖着上扬,而最后豆蔻喊出那句“我操你八辈子祖宗”时,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大颗大颗地往下掉,拳头攥得生疼,心揪得好紧好紧。

还有香兰,她冒着生命危险只为拿抽屉里的一副耳环,很多人都说她傻,不就一副耳环嘛,但当香兰戴上绿色的耳坠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嫣然一笑时,我觉得她是那么美,同时又那么让人难过。对于香兰那样的女人而言,能守住的东西真的不多——如果手里空空如也,那攥紧美丽也是好的,纵使短暂。

书娟的眼神干净而直接,整个故事便是透过书娟的视角来讲述的。战火中的女学生,她能做什么?她该怎么做才能逃过日本人的魔爪?谁来保护她?谁来给她希望?不知道,谁也不知道。书娟的眼神里,有恐惧有愤怒有茫然,但我们应该庆幸的是,终究没有绝望。每一次眼看就要绝望,这时总能生出那么一点希望,李教官,神父,然后是本来被她不屑的秦淮河妓女们。我想,我们这个伟大而饱经苦难的民族,就是靠着一点一点的希望撑起来的?? 然后,我必须要说,李教官佟大为——纯爷们。国军战士们一个个用身体挡日本鬼子的坦克,为后面的战友争取炸掉坦克的机会,那一刻我的视线就已经模糊。还有他将女学生的鞋放在教堂的门口,他死的那一幕,按佟大为自己说的,李教官的牺牲是可以载入史册的。至于为什么会如此说,自己看吧—— 蝙蝠侠贝尔的表演不俗,毕竟是三千万美刀请来的主。还有乔治,那个小小的男子汉,我只想说,他再一次让我哭的不能自抑?? 不想剧透太多,真心觉得这是一部好片。老谋子擅长的色彩运用再次让我震撼,与《南京南京》的黑白镜头不一样,教堂的彩色玻璃绝对是一大亮点,折射出各色人物的不同命运。十三钗的旗袍纵是拿来和我爱的《花样年华》相比,也毫不逊色。而世界殿堂级的战争特效制作,个人觉得和《拯救大兵瑞恩》或《兄弟连》相比,甚至更具感染力,这或许是因为战争更加具有切肤之痛的原因。老谋子在片中用了很多的长镜头还有慢镜头,玉墨三次出现的臀部摆动大特写,迷人至极;奔逃时的长镜头妙用,以及脸部的特写,都非常到位。

从十四钗华衣艳服浓妆艳抹走进教堂,到十三钗化身学生最后坐上日本人的卡车,此间的种种变化,非得将自己放回那种历史背景下才能真正地感同身受。她们是秦淮河边的女子,是不干净的女人,但这并非她们生来下贱,只是因为个人的悲惨命运;而她们在最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命换下女学生的命,这也并非她们生来高尚,只是因为人性的光辉在国破家亡的时候更具有慑人的力量。战争似乎是男人的事儿,但受伤害最大的往往就是女人们。柔弱的女人们本应该被保护,但如果男人们无法保护甚至无心保护女人,那又要怎么办?如果你看到十三钗摔破教堂玻璃,将玻璃匕首包着放入胸口的衣服里时,你就能明白一个女人能够有多坚强,有多勇敢?? 最后再说说日本人的事儿,看完这部电影稍稍有点爱国心的人都会从心底里生出对日本的一种仇恨情绪,无论男的女的。但是,作为我们又能怎样呢?这就像有些人对南京大屠杀等毫不在意,问他就说,咳,这都过的事儿啦,还记着干嘛?然后屁颠屁颠地迷醉在日本的动漫游戏a片日剧日本服饰中。当然绝对不是说以后看哪个日本人都带着仇恨的眼光,那也就太二了,但至少我们得记着这些过这些伤痛这些历史,让它变成一种力量,促使我们变强大。不是说过了就当没发生过一样,犹太人从来从来不曾忘过他们的屠杀,他们用自己的力量赢得了德国以及世界的尊重以及缅怀,那我们呢?如果说现在有一个日本人站在我们面前,对着我们得意洋洋地说中国人死了活该,或者说他不相信有南京大屠杀这回事,又或者说他觉得那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要怎样反应?我们要怎样让日本人意识到他们错了,他们犯罪了,而且是滔天的罪恶? 一个在日留学的姑娘说,“作为她能做的就是在所有科目都拿第一,秒杀全部日本人,穿衣品味让周围所有日本女生都夸赞,日本男生追她一概拒绝(妈妈说了找谁都不能找日本人)”。中国现在是有钱了,各种奢侈品一堆堆地往家带,让很多日本人都咋舌,但靠这能赢得尊重吗?别人只会觉得一群中国的土财主罢了。铭记历史,同时保持宽容的心——但,宽容也是有原则的——然后每个人都努力更强大一些,用自己的方式为我们的历史讨一个尊重。 十三钗之后,又看了龙门飞甲,两相对比非一般地悬殊——龙门真的只是3d,3d而已。故事很二,表演没张力,春哥卖萌卖得很卖力。 老谋子说,他只想拍好故事,我信他。

四、金陵十三钗》

看到了上对这部片子一星到五星不等的评价,我有点想了解在不同的人眼中什么样的影片才算是一部好片子?当然,每个人在评定的时候多少会掺杂自己的个人情绪在,也存在立场决定判断。张艺谋拍了那么多烂片,金陵十三钗是一部在他水准之中应当出现的影片,会有人因此觉得张艺谋只不过是发挥了自己应有的水准,因此下手严苛。也有人会觉得,终于,老谋子开始脚落在地上拍电影了,总比看些不知所云还怀疑是自己脑子有问题的电影强,五星,也许有鼓励的成分在。至于还有一些要求过高或要求过低的人比比皆是,那么要说一部影片到底怎么样是好片怎么样是烂片,是没有一个人人都能认同的确实的标准了。

虽然我从来也没有具体的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但是我有一个对于“差不多”的电影最基本的认

知,那就是要“感”。感动,感人,感想,痛感,酸楚感,认同感? ?尽管我们并没有经历过影片中讲述的人生,但是我相信不少人都会在观影的过程中产生共鸣,觉得我如果是片中的某某某我也会做出这样的选择等等。就像一句常说的,艺术要来源于生活,这里说的生活不是切实的某一个人经历的生活,而是我们这些尘世中生活着的人能够认同、能够理解,抑或是会想要探寻的一种生活。毕竟大多数人的生活并没有影片中的大喜大悲,而电影通常在做的,就是将我们生活中,种种细微却又真实感知的情感体验放到显微镜下,为他找到许多个合适的出发点,这一点一点连接成筋骨,充实血肉,就成为了萤幕上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因此,就算我们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人生,也能体会到他人的生活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一部影片来讲他的成形是非常困难的。现在看电影,我更加注重影片的剧情,就连一些闷骚的文艺片也一样。剧情不一定是影片里面的人从南京走到北京,费了多少口舌,优秀的影片会用斑驳的墙面讲话,用花团锦簇的缎面讲话,用枯草用发梢,用一切镜头所能够呈现的东西。尽管如此,对于好的剧情片我也尽量找到原着或是剧本,镜头是扩大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还是削减了文字的呈现,也是我会看重的一点。如果说电影是一个孩子,那么编剧就是这个孩子的生母,如果没有他这个孩子就不会存在。导演及其他使得影片成型的人则是调教这个孩子的导师。文字能够表达很多东西,用文字来表达却是很艰难的事情。中国有那么多文字,每个人都会写都会说,但是要排列组合出一个亘古不变的真

第18篇:金陵十三钗创作背景

《金陵十三钗》的创造背景

要说这首歌的灵感,自然是受《红楼梦》的启发。《红楼梦》的其中一个别名叫《金陵十二钗》。“金陵十二钗”也是《红楼梦》里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南京十二个最优秀的女子,“金陵”是“南京”的同义词。十二个不一样的女孩,十二段凄美的爱情悲剧。 我的这首歌《金陵十三钗》,描写的是一个发生在南京的小故事。不及曹雪芹先生的文学功力,我只能驾驭小情调的浪漫。所以这首歌的故事,并不像十二钗里的那样华丽,只有淡淡的男女小爱情。一对年轻的情侣去到南京旅行,而他们对《红楼梦》的热爱使他们对南京以及十二钗的故事有着不一样的理解。这首歌也通过男女对唱的方式,把他们所表达的内容描述出来。

“爱上无言的芙蓉,别怪无情的东风”。芙蓉指的是林黛玉(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自嗟)。

“你在红尘中,轻轻飘动,少不了的自然是心痛”。林黛玉之于曹雪芹,意味着女性的最高价值。绝丽脱俗,雅若天仙,丝毫不沾染人间烟火。但其实,任何女性,最终的结果就是变回凡人,渴望的就是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因此,你在红尘中,自然会受七情六欲的摆布,免不了受心痛的折磨。

“再多的爱也无用,最后还是一场梦”。这里预示了林黛玉的结局,爱得再深,最终一切都是梦。

“因为欠下的泪,她注定要流空”。黛玉前生是三生石畔的绛珠草,因受赤霞宫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今生是来还泪的。后来黛玉病重终于将最后一滴泪还尽。

“我说南京的天空有点朦胧”。这一句是歌中女主角因想起红楼梦里的爱情悲剧,触景伤情,因而觉得南京的天空都变得朦胧,如同在为林黛玉的故事而感伤。

“你说你厌倦了她们的柔弱

为自己争取幸福有什么错

不一样的情节 却同样的结果

所以我才想做那第十三个

填上和别人不一样的颜色

你是否了解我 想要过的生活

是有你陪我”

副歌部分浅白的歌词将思绪从古书中带回现今。说出了女主角的真正愿望,就是当一个与她们十二个都不一样的普通女生,渴望简简单单的“有你陪我”。

“榴花开处深墙中,孤单的冷谁能懂”。古代宫廷花园多种石榴,取石榴多子之意,寓意宗门人丁兴旺,香火永继。所以这里指的是嫁入皇宫贵为皇妃的元妃——贾元春。可是身在皇宫又如何,那里是她口中“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

“我在红尘中,潮起潮落,只为了能够与你相逢”。人生若苦海,我为了与你相遇,甘愿在红尘之中浮沉,潮起潮落,任其摆布。只羡鸳鸯不羡仙。此为歌中男子对女子的表白。

“再多的恨也无用,最后一切都归梦”。元妃认识到了宫廷内部的种种黑暗和腐败,对自己的生活道路采取了否定的态度。可是一个女子与整个封建制度的斗争,最终就是“虎兔相逢大梦归”。这里照应第一段的“再多的爱也无用,最后还是一场梦”。引申出林黛玉和贾元春,乃至十二钗的“不一样的情节,却同样的结果”。

十二钗的悲剧命运,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封建制度的摆布。而现在时代已经不同,女性有了争取自己幸福的权利和自由。而歌中女主想得到的生活,就是简简单单的陪在爱人身边,即使“未来有太多未知的结果”,只要“我们一起度过”,同甘共苦。

第19篇:《金陵十三钗》 六亿元之战

《金陵十三钗》 六亿元之战

《金陵十三钗》是2011年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根据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影片筹备四年,总耗资六亿元人民币,是目前中国电影投资制作最大的一部。

主要演员

克里斯蒂安·贝尔 饰 约翰·米勒 倪妮 饰 玉墨

张歆怡 饰 孟书娟 黄天元 饰 陈乔治 佟大为 饰 李教官

曹可凡 饰 孟先生 渡部笃郎 饰 长谷川大佐

张逗逗 饰 红菱 韩熙庭 饰 怡春 李玥敏 饰 豆蔻

白雪 饰 香兰 袁杨纯子 饰 小蚊子 孙佳 饰 胖春花

片名意义

“金陵”是南京的别称,“十三钗”指的是电影中十三位侠肝义胆英勇赴约的“女学生”(含十二位风尘女子和一位扮女装的男孩子)。

中国影视剧情简介

1937年南京沦陷,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教会学校的女学生、秦淮河畔的风尘女子、撤退中的军人和伤兵,还有一个美国殡葬师约翰先后进了教堂, 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了一场生死浩劫,继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奇妙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暂时的宁静很快被打破——日军冲进教 堂并发现了女学生,殊死抵抗的军人用生命挽救了险被凌辱的女学生。后来,日军又强征女学生去庆功会为日军表演节

目,谁都知道,这将是一条不归路。女学生们 准备集体自杀,但被以玉墨为首的秦淮女子救下。最后,十二位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风尘女子和从小被神父收养的男孩陈乔治身披唱诗袍,怀揣利刃,代替教堂里的 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硬件实力

《金陵十三钗》似乎从一开始就剑指国际,投资一亿美金,显然不是华语市场的容量就能满足的。除了邀来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克里斯蒂安·贝尔领衔主演,老谋子更请来了一大批国际顶尖的幕后团队助阵。

后期配音混成师:Michael Miller,参与过《变形金刚3》、《斗士》的后期配音混成;

视觉特效的数字合成师:Julien Record,MPC英国公司的人,制作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的视觉特效;

美术指导:种田阳平,日本美术首席大师,被称为“日本电影美术之神”,代表作有《燕尾蝶》、《不夜城》、《杀死比尔1》;

摄影团队:赵小丁团队,多达38名摄影师;

剪辑师:Lee Smith参与过《盗梦空间》等多部好莱坞作品,孟佩璁是《山楂树之恋》的剪辑师;

服装设计:张叔平,代表作有《2046》、《花样年华》等;

动作指导:罗礼贤,负责飞车特技指导、爆破指导、火烧人特技指导及火场特别效果;

视觉特效制作公司:BaseFX公司和特艺集团,代表作《太平洋战争》获得过第62届艾美奖最佳视觉特效奖;

烟火爆破团队:Jo Williams团队,代表作有《007》系列、《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太平洋》、《哈利·波特》、《古墓丽影》等;

原声音乐:Joshua Bell,美国著名小提琴家,曾获格莱美奖和学院成就奖等多个奖项。

第20篇:读_金陵十三钗_.doc

“商女亦知亡国恨”

——读严歌苓《金陵十三钗》感

摘要:《金陵十三钗》是旅美作家严歌苓的一部中篇小说,它描写了南京大屠杀期间,一个

发生在南京城一座教堂里的故事。故事中,圣洁与堕落并存,伟大与庸俗共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还原了一个血淋淋的历史真实。本文意在通过对小说中的女性人格作深层次解读,进一步分析在那个特殊的背景下,人性立场是怎样飘摇、升华的,在表达自己的理解的同时,还原一群真实的女人、震撼于一段真实的历史。

关键词:严歌苓《金陵十三钗》女性人性

在众多优秀的海外华文作家中,严歌苓是特别的,她那颇似张爱玲的笔法和文风,字里行间散发出来的丝丝女人味,都让人心生羡慕和崇拜。高贵,优雅,恬淡,温和,智慧,犀利,是只有经历过生活并用心品尝过生活的人才会拥有的、被岁月历练和沉淀出的气质,倾国倾城。

《金陵十三钗》是严歌苓小说中比较特别的一个中篇。小说一样是写女性,特殊的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南京的一座小教堂,英格曼神父说:“孩子们,这一天是公元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是你们民族最不幸的一天。”这里的“孩子们”,不仅仅是唱诗班的女孩子们,也是中华民族一代代的子孙和后来者。那些秦淮河边的女人们,在这个特殊的时空坐标中乍现出了杰出的人性光辉,同样应该被当作英雄,永载史册。

一、秦淮河边的女人们

小说的名字起得绝妙。《金陵十三钗》——这个中西结合的名字,与故事里中西结合的教堂背景相合。熟知中国文学的人都会知道《红楼梦》大观园里的“金陵十二钗”:感伤的黛玉、老练的宝钗、泼辣的熙凤„„每个小女儿身上都折射出一种独特的风韵。传承至今,“金陵十二钗”已演化为中国传统大家女子的象征,寄予了中国文人对女子的一种完美的幻想和幻象。小说化用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浓浓的传统脂粉香。而“十三”这个数字,在西

方的圣经文化语境中是不祥的征兆,在西方很多信奉基督的国度,“十三”是不吉利的数字:楼层不设十三楼、门牌号跳过十三号、甚至每月十三日那天还要举行一些特殊的仪式。作者选择“十三”,象征了一种《圣经》精神:供奉、奠祭与救赎。在故事里南京大屠杀背景下的美国教堂,这种安排恰如其分。

小说的主角是女人,而且是两群截然不同的女人:唱诗班的女孩与妓女。在传统的观念里,一方是干净的天使,一方是肮脏的魔鬼;一方高贵,一方下贱;一方象征着圣洁与尊严,一方代表着风尘与肉体。“当这样两股截然对峙的人群被并置于战争的罅隙当中,让其共同面对墙外的血雨腥风与墙内的风雨飘摇,严歌苓以其惯有的敏感不动声色地逼视着人性的绝境演绎,挖掘着人性中不为人知的丰富内涵。”1

严歌苓笔下没有绝对下贱的女性,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女人世界。小说主要人物是妓女赵玉墨和书香门第出身的少女书娟。这两个人物出身不同,性情迥异,却又有着冤家路窄的情感纠葛,剪不断、理还乱。

赵玉墨是一个败落的大户人家的女儿,被卖到青楼妓馆,她从骨子里透露出一种不甘心,心心念着重做上流社会的千金小姐。为此她苦练技艺,并学会魅惑各种各样的男人。玉墨与书娟父亲的恋情是她作为一个青春即将不再的名妓的背水一战,是她对未来的铺路石,她为此机关算尽却最终化为泡影。南京沦陷后,玉墨与姐妹们逃难至教堂,为竭力彰显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不是一个可以任人轻贱的卖笑女子,刻意与她们处处拉开距离,甚至不失“微微矫情”。 赵玉墨的妓女身份和要强性格注定了这个人物的悲剧性,作者紧紧围绕这一点展现她的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玉墨跳“狐步舞”时的心理是这一人物内心矛盾的集中爆发。她的心理起伏引导着她的舞蹈,时而矜持,时而妖艳,而读者又随着她的舞蹈,体会着她的心情,为之动心,为之同情。玉墨一直试图与书娟修好,希望得到书娟的宽恕和尊重,却无时无刻不感到来自对方的敌视和轻蔑。书娟在道德和心理上的俯视感让她懊恼、沮丧,在书娟淡淡的蔑视和怜悯面前,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这个女孩只消看看她,就让她知道书香门第是冒充不了的,淑女是扮不出来的,贵贱是不可混淆的”。其实,从她的名字就可看出作者这样安排的用心,即使是散发着清冽书香的“墨”,也因“玉”在前而变得有些脂粉气,这似乎就象征了她的命运,无论再怎么努力、再怎么不甘心,说到底,“青楼女子”依然是一道烙印,印在她永远无法改变的宿命上,这种认识让玉墨绝望、疯狂。

书娟出身书香门第,是个传统的大家闺秀。由于父亲的感情出轨,赵玉墨的介入,使得原本和谐幸福的家庭从此纷纷扰扰。聪明的母亲及时带走了父亲,去了美国,留下女儿在国1 王卉:《历史·女性·救赎——评严歌苓的》,《世界华文文学论》,2007年3月。

内读书、躲避战乱。书娟的遭遇使她比别的女学生更有理由敌视、蔑视妓女。出于良好的教养,书娟一直在报复与否之间挣扎,她对赵玉墨的怨恨一触即发。她是那么想报复这个破坏自己生活的女人,可是自己的性格与从小接受的教育又不允许自己这么做。最后,书娟还是决定烫伤玉墨、毁掉她的美丽,却由于迟疑没有成功。作者在此写出了书娟作为一个十四岁的女孩真实的矛盾心理。此外,在玉墨面前,书娟良好的出身和教养使她看起来清纯、高贵而冷漠,这与玉墨的老练、风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玉墨为了摆脱歧视而做的所有努力在她淡淡的眼神和背影面前绝望地土崩瓦解。

书娟与玉墨是故事中对立的两方女子的代表,身上散发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息。世俗的眼光也许会给她们染上不同的颜色,然而,悠悠十里秦淮,既养育了金陵城里的大家闺秀,也同样养育了河边的这群青楼女子,她们都是秦淮河的女儿。

二、商女亦知亡国恨

无论是早年的《扶桑》,还是今日的《金陵十三钗》,严歌苓已习惯以女性主义的眼光“发掘风尘女子游走于繁华与苍凉间的悲哀无奈,同时预感她们貌似孱弱的身躯中所蕴藉着的巨大伟力,触摸她们欢歌浪语背后令人发栗的心灵世界”。

《金陵十三钗》就塑造了这样一群活生生的青楼女子形象,在精彩的场面描写中展现了群体中一些次要人物的独特个性,写得生动传神。比如红菱、豆蔻等粗俗的言语,放肆的动作,自甘堕落的心态,以及面对国破家亡的一点点本能的伤感,都真实得让人忍不住升起阿多那多神父那样的思想感情——嫌恶的同时爱莫能助:“你们就争点气吧!”

在放浪的外表下,她们是幼小的、善良的,她们也想追求一份安全感。譬如十五岁就历尽铅华的豆蔻,她掏心挖肺地对王浦生好,只是想有那么一个要自己伺候的人,哪怕一起讨饭。对于生活,她们亦有着深深的恐惧和凛然。只是,她们从小就经历了多于常人的苦难,为了生存,过早地练就在恶劣条件下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本领。就像每个人所想的那样,但凡有一丝活路,谁会自甘下贱为人糟蹋?因此在灾难降临南京城的时候,她们没有也不可能像唱诗班女孩那样有着黛玉般的小女儿情怀,几日后即在震耳的枪声中寻回了往日的乐子。作为女性,她们对这个世界有着更多的恐惧;作为妓女,她们对这个世界更多了一份苍凉和透彻。今朝有酒今朝醉,是她们的人生定理;只是这种狂欢,谁敢肯定不是一种掩饰——掩饰她们对这个世界的绝望、害怕和不确定?透过这些,我们分明可以看到她们在面对无法掌控的命运时的悲凉和愤懑。“人生而脆弱,因脆弱而犹能承受苦难。”妓女们的生活是对这句话

的最好诠释。

商女不知亡国恨吗?不是的。当教堂为悼念死难者而鸣起大钟时,“窑姐们也围在仓库门口,仰脸听着钟声。钟声听上去十分悠扬,又十分不祥,她们不知怎样的就相互拉起了手。钟声奇特的感召力使她们恍惚觉得自己丢去了什么。失去了的不止是南京城的大街小巷,不止是她们从未涉足过的总统府。好像失去的也不止是她们最初的童贞。这份失去无可名状。她们觉得钟声别再响下去吧,一下一下把她们掏空了。”这种逼真的感情说明在自己民族如此巨大而悲怆的灾难和创伤面前,她们是有着本能的痛楚的。只是没有人教过她们,这份感情,就是爱国。她们在唱“采茶调”的时候,也会忍不住伤心地想到“草屋也好瓦屋也好,半亩水田三分菜园也好,都和江南一块没了”,这是她们的本能表达,最最朴素,又最最伤感。以及后来,她们帮牺牲的军人擦身,送他们上路;再到最后,以一种圣洁的姿态来迎接可能到来的死亡。如果可以,她们是愿意为了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做些什么的;如果可以,她们也是想做个好人的,只是所有人,包括她们自己,都觉得自己不配。就像红菱最后说的那样:“没福气做女学生,装装样子,过过瘾”,在这自嘲中,藏了多少心酸。

在阅读《金陵十三钗》的整个过程中,我一直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人到底有没有贵贱之分?在上帝的教义中,在我从小所受的教育里,人人生而平等,似乎是无庸置疑的。可是,人怎么可能是没有贵贱之分的呢?如果不分贵贱,为何唱诗班女孩对妓女充满了轻蔑?为何日本人如此轻贱中国人的生命?为何在灾难面前,富人可以躲入安全区甚至逃往别处,而穷人只能坐以待毙、任人宰割?为何到故事最后,妓女们代替唱诗班女孩赴那个死亡之宴时,连阿多那多神父心中都“一阵释然”?连他自己都说:“人生来是有贵贱的,女人尤其如此。如果一个国家的灾难都不能使这些女人庄重起来,她们也只能是比粪土还贱的命了。”„„

然而在故事的结尾,十三个白衣黑裙的少女,发辫上系着蝴蝶结,为了另一群比自己“高贵”的人,放弃了自己。这时我想到了舍身伺虎的佛祖,想到了割肉伺君的介子推,想到了抗战期间所有前赴后继的勇士„„没有谁的命是轻贱的、谁的命是伟大的,世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高贵和轻贱。所谓的人格不是天定的,所谓的伟大是凡人造就的,所谓的贵贱是可以转换的。当白衣黑裙的妓女们被日本人带走的那一刻,她们身上圣洁的光辉熠熠闪亮,让人不敢直视。谁还敢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三、那一首亘古的婉歌

之所以用“婉”歌而不是“挽歌”,是因为我不愿意把这圣洁的歌打上悲伤的印记。故

事里数次出现唱诗班女孩们那圣洁的歌声,向人们展现一个个场景,逼真如定格的电影画面: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中旬,占领南京的日本军队听见火光和血光声中升起的圣经诗篇,歌声清冽透明,一个个音符圆润地滴进地狱般的城市,犹如天堂的泪珠。正在纵火、挥舞屠刀、行施奸淫的侵略者散失的人性突然在此刻收拢一霎。后来他们中的一些人活到战败之后,活到了帝国光荣梦想幻灭,活到了晚年,还偶然记起这遥远的童真歌声。”

仿佛只有在一个极致的背景中,真正的人性才会苏醒,这时的丑陋与美好,便显得那样的动人心魄。如果没有这个“极致”,那大多数人的生活都会普普通通、波澜不惊地度过,人性中的许多真实就会被潜藏在很深很深的地方,无法分辨真正的高尚或低下。严歌苓笔下的女性,都是感性的可以触摸得到的,卑微又高尚,沉重又轻灵,面对丑恶和暴力,哪怕被践踏,依然有着尊严、宽恕和悲天悯人的情怀。还是譬如说玉墨,连“我的姨妈书娟”到后来都衷心地佩服玉墨在面对中佐时的那娇羞的一笑,“得多大胆量多大智谋”。

小说的思想深处,还包含着作者对于战争的思考。她借“姨妈书娟”的口来表达:

“人怎么没事就要弄出一场战事来打打呢?打不了几天人就不是人了,就退化成动物了。而动物也不吃自己的同类呀。……人的残忍真是没有极限,没有止境。天下是没有公理的,否则一群人怎么跑到别人的国家如此撒野?把别人国家的人如此欺负?”

小说大量描写了日本侵略者大肆屠杀中国无辜平民的事件。为了写这部中篇,严歌苓深深地投入到了这段残酷的历史当中,身心俱疲。她表达了自己对于这场惨绝人寰的大灾难的认知:“我们即使有过尊严遭践踏的历史,最好还是被忘却,最好我们自己也不要提醒。不提醒、忘却,似乎那段历史便不复存在。”但她仍然坚持:“让世界和我们自己了解真相是第一步。”恰如自己作品中的诸多女性,严歌苓对人性中的弱点和劣根性也持有一份悲悯和宽宥,她不忍对同胞的“麻木拿出怪罪的腔调”,只希望关注民族受难史的“这份良知与激情若有传染性就好了”。

这一首婉歌中,包括英格曼神父,尽管他将中国人看得“贱几等”,但是在面对一个古老而即将沦陷的民族,面对她穷凶极恶的侵略者,他的所作所为仍然让人感激和钦佩;这一首婉歌中,包括法比·阿多那多神父,尽管他也会冷冷地想“谁也无法救赎你们这样一个民族”,但是他竭力保护中国无辜受难者、真诚同情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的善举,依然让后人铭记;这一首婉歌中,也包括陈乔治们,尽管他们贪小便宜,坚信“好死不如赖活着”,在国难当头之时仍不忘行乐,但毕竟善良而无辜,我们同样不忍心苛责他们;这一首婉歌中,还包括戴教官、李全有们,他们是军人,战场上浴血拼杀,尽管有着“如此窝囊的下场:乖乖的走进自己的坟穴,如此守纪律地一排排应枪声倒下”,但起码他们也曾经“红着眼呆呆

地想,对日本人那样信任,那样乖顺,是他们失败中最可耻的失败”,我们仍然要感激、尊重他们;当然,在这首婉歌中,还包括制造这所有的惨绝人寰的日本侵略者,希望无数的冤魂能让你们真正明白生命的意义,真正救赎你们的灵魂,而不是靠对含苞待放的少女病态的、血腥的、黑暗的“诗意”;以及在那场浩劫中遇难的死难者同胞,愿上帝为你们奏一曲真正的挽歌„„

合上书本,余音袅袅。

商女亦知亡国恨。

悠悠十里秦淮,养育了金陵城里的大家闺秀,也同样养育了河边的这群青楼女子,她们都是秦淮河的女儿„„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