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3 02:27: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导入 1.开篇揭题

二、初读课文

1.翻到课本第139页,为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会读的生字,可以借助课文工具书,为它注上拼音,把这句话多读几遍。

读完之后,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开国大典的? 2.看大家读得很认真,来看看这些词语大家会读了吗? 请同学来读:

擎着红旗

提着红灯

直奔会场

(指名读,齐读。写的是谁?群众队伍。开始前入场)

排山倒海

全场肃静

雷鸣般的掌声

(指名读,写的是谁?群众?什么时候的群众?典礼开始,齐读)

擎着灯

舞着火把

中国共产党万岁 (指名读,齐读。写的还是谁?群众游行。)

瞻仰 屋檐

诞生(齐读。形近字区分,诞字的写法注意)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这篇课文,作者记录了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开国大典的全过程。同学们在读完课文后有没有发现作者记录顺序?(时间顺序)

老师这里有一份开国大典的流程图,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在课文中圈画关键词,合作完成它。

开始时间:下午三点整

流程: 宣布新中国成立(5.6.7) 升国旗(8.9) 宣读公告(10) 阅兵式(11.12.13) 群众游行(14.15)

通过读课文,同学们发现开国大典在第5自然段正式开始,那前面的一到四自然段又在讲什么呢?

(开国大典的准备工作:与会人员,会场布置,群众队伍) 2.真不错,同学们抓住了时间顺序将课文内容清楚明白地概括出来了,这就是一种阅读的方法。(时间顺序懂得抓住各个时间点发生的事情,又如事情发展的顺序就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再读课文,感受场景

1.开国大典给你留下的最深的一个印象的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是啊,毛主席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让我们跟着毛主席的身影,重温开国大典那盛大的场面吧。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五到八自然段,用直线画出描写毛主席的语句,结合这些语句体会毛主席的形象。

2.交流句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3.一起来读一读,你读出了毛主席的什么形象?(其实但从这些描写中读不出什么?但课文给我们的感觉是这样的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生交流(课文中大量描绘了群众,或直接从最后一句引出是通过对群众的描写才使毛主席的形象更丰满,开国大典的气氛更热烈)

4.原来如此,让我们来看看是不是真的如此。

请同学们拿起笔,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群众的语句。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5.生交流

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zhān)仰这鲜红的国旗。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6.通过对群众的描写,作者笔下毛主席的形象更清晰饱满了,通过对群众的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大场面仿佛跃然纸上了。原来,对于一个场面的描写不仅要关注最受瞩目的那个人(也就是一个点),还要关注其他人的反应(整个面)呢。点面结合才能使你笔下的场景丰富立体。

四、活学活用,练笔指导

1.在我们平时的习作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是我们班一位同学的习作片段。他写的是他最爱的篮球运动员——科比。

球场中,比赛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只见他膝盖微曲,重心放低,突然全身犹如一弓满月般舒展起来,右手高高举起,手腕轻弹。球划出一道完美的抛物线,中了!

2.对这个人物的描写生动形象,但是整个场景却有点单薄,少了什么(观众)。同学们能不能在语段中加入对观众的描写,让这个场景丰满起来。

3.生练写。 4.交流点评。

五、总结回顾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 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