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0:35: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姓名:XXX

调查目的:

费。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正文:班级:XXX 学号:XXX 2012年12月30日至2013年1月3日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了解大学生消费观,引导大学生合理消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消费观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容易出现潮汐现象且追求独特性消费,从而易导致该消费群体层次两极分化、消费结构不合理。而作为担当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高校,无疑就必须承担起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重任,所以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教育亟待我们的共同关注。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观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特点

消费是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连接点,是经济领域与日常生活领域进行交换和沟通的渠道。消费观是人们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它决定着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消费不仅是全体人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并对未来消费文化的构成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他们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正在冲破传统的消费观,并不断形成着新的消费观,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节奏加快,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的消费观。

这意味着大学生们选择消费品时经济因素方面的考虑减少了,对消费品的购买和更新的速度加快,使自身一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一般消费结构是由维持生存的生存资料、满足享受的享受资料和促进自身提高发展的发展资料构成。)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消费结构中表现出用于提高自身素质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消费比例正在逐步扩大,这一方面既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大学生本身的文化修养的提高有关。此外大学生消费结构的变化还体现在他们使用的物品(手机、文具等)、着装的风格等方面。在很多情况下大学生们往往是按照自己的审美取向来修饰自己,着力于体现与众不同的自我,突出消费的个性化特点。

2、追逐时尚和新潮的消费观。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需求不断扩张的发展时期,因而有着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的成熟,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前卫来表示自己青春的活力,以便在注重经济价值的社会中引起公众的重视的心理愿望。有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在发展,消费是动力,追求前卫和引领社会消费潮流也是大学生对社会进步的贡献。”[4]这使得时尚和新潮成为大学生消费的流行趋势和消费个性化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在现今社会,时尚和新潮所代表的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广告昭示蛊惑下的消费意识,媒体、明星的示范效应,以及大型商场陈列的美仑美奂的商品的诱惑,都促使“时尚和新潮”消费成为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在大学生的消费观中建立起普遍的、以不落俗套的形式来展示自我的消费行为。

3、消费误区引导的消费观。

大学生的消费在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中的定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部分大学生在消费时,存在超出自己基本的需要走向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形成依附于家庭的特殊高消费现象。有的大学生甚至把消费、享用物质财富的多样化作为彰显个性和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走入消费的误区。大学生的消费误区有:面对西方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忘却了昔日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成了超前消费呼声的响应者;对如今流行的各种各样的友情消费,慷慨解囊,大把花钱;脱离自己的经济能力,购置高级文具、饰品,经常光顾高档歌舞厅等。大学生消费误区的存在造成了消费欲望的恶性膨胀和经济能力的不堪重负的对立,显现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4、媒体诱导影响的消费观。

大学生获取消费信息的渠道一般是父母、同学、朋友、现实生活和媒体。其中媒体以其特有的、容易使人理解的方式,成为向大学生灌输消费观的有力手段,它教会了大学生们根据商品市场来定义自己的需求和生活风格,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跟着传媒的导向亦步亦驱。电影“作为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美化了年轻人崇拜的事物,具有巨大的示范作用,成了青少年的学校”。电视制作的大量影像和信息,使我们不能够真实的认识现实世界。在大学校园中常常可以看到大学生们能够流利地说出许多广告词,广告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转化为消费者的日常语言,并很快落实在他们的行动上。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存在问题

1、消费意识观念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各种信息不断输人我国城乡居民生活中。人们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耳闻目睹了发达国家形形色色的高档消费和现代化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包括消费意识、消费观念在内的西方价值观也在不时地冲击着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生活准则。这在客观上对年轻大学生追求高消费、超前消费等观念的形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社会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健康思想对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大学生产生着负面影响,使得他们在价值取向上偏向金钱、追求享受。在这样一种生活环境的影响下以及这种人生价值取向的思想意识支配下,其消费意识容易陷人误区。不少学生视勤俭为寒酸,视浪费为慷慨,视奢侈为高雅。艰苦朴素不再被看作美德,而追求时髦、超前消费、先花未来钱已成不少大学生奉行的消费时尚。

2、文化消费

文化消费是指人们以满足精神文化需要为主导性消费趋向的物质资料消费〔„〕。它是相对于物资消费的精神层次的消费,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会影响到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及生活方式。大学生接受的是高等教育,其文化消费理应是高层次、高格调、高品位的。近年来,虽然高校文化消费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但随之出现的问题也不少。据一些调查显示,大学生文化消费的整体性层次偏低,过多倾向于娱乐性、消遣性。一些学校内商业性广告不少,庸俗的文化市场范围呈增长态势。大学生购买的图书、磁带,其中大部分是用于消遣 的小说、杂志或流行歌曲。另外,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客观上使得大学生构建重理工轻人文的学习奋斗目标,他们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理轻文、重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轻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的倾向。大学生宿舍书架上摆满专业性工具性书籍,社科类书籍很少,马恩经 典名著更是罕见。几年前中央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视剧上映时,吸引了不少当年视保尔为楷模、受保尔精神影响成长的中年人,而许多年轻的大学生则认为保尔距离他们太遥远,他们今天更熟悉、更欣赏比尔·盖茨。这从中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在当今的文学艺术领域,应该说健康的引人向上的作品仍然占据主要阵地,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不健康的作品,不仅通过书本文字,还通过电子游戏、音像、互联网等文化市场吸引了不少大学生,使他们沉迷其中。

.

3、物资和闲暇消费方面

校园生活相对比较单调而且比较清苦,与校外生活的多姿多彩形成强烈的反差。耳闻目睹社会上的一些“大款”一掷千金的豪爽,不少大学生流露出羡慕的目光。一些学生争相效仿,互赠礼品、互相请客的“人情消费”在校园里很是风行。有些学生为追求时髦,在消费 上互相攀比,几百元一套的牛仔服是常见的,甚至不惜千金配备电脑、手机、M玛等等。一些大学校园周边的餐馆生意兴隆,特别是新生人学和毕业生离校之际,为迎新送旧,餐馆里经常是学子满座。有位学生说:“我们生活在幸福时代,自然要大饱口福。”一些学生用奖学金,甚至困难补助费来请客,以显示自己的豪爽、大方。

三、对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合理引导

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人问题。社会、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家庭都有责任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向他们传播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划清消费行为上的是非界限,提高他们科学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合理、科学地消费。

1、加强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

新闻媒体应该用社会主义价值观幸福观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新闻媒体在理论上强调消费对生产的积极促进作用的同时,在提倡量人为出适度消费的同时,要继续宣传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和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从理论实践中寻找我们应有的价值取向,这才不远离现实生活又不脱离我国国情。

2、政府应加强消费市场的调研和监管力度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消费领域的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对消费热点的调查研究,对畸形的超越个人消费范畴的挥霍无度的奢侈风气不能等闲视之,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拜金主义,抵制腐朽人生观、价值观的侵蚀。在出版创作更多适合青年学生阅读欣赏的高格调的精神食粮的同时,加强对电子游戏、音像、互联网等文化市场不健

3、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

长期以来,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常抓不懈的,但在消费教育及其引导方面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缺乏正确的消费教育和引导,致使不少学生在消费观念和行为上陷人种种误区,导致出现不少问题。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融进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这一内容。

4.家长应关心和引导子女的消费

家庭教育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从消费领域看,家庭是基本的消费单位,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往往与家庭影响有关。现在城乡居民生活得到改善,消费水平提高很快,有些家庭住别墅开轿车穿高档时装吃山珍海味,给子女吃穿用玩的尽是高档品,对子女的汇款

要求更是有求必应。这本来无可非议,但对子女的成长极可能起着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甚至助长子女高消费的错误观念。更有的家长业余时间整天泡在麻将堆里,毫不顾及这种行为对子女的影响。于是,不健康的闲暇消费方式就有了可乘之机。家长应本着对子女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对自身不健康消费行为要及时纠正,引导子女科学合理地消费,改进消费结构,提高消费质量,并且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勤俭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大学生来自经济不发达乡村或城市待岗职工家庭,他们不少是靠国家的贷款或亲友的资助上大学的。这些学生中有不少能体谅父母,生活节俭,勤工助学以减轻家庭负担,这种精神可佳。但有些贫困学生则不顾自身经济状况,消费计划性不够,钱用完了就伸手向家里要。不少家长认为子女考上了大学,为门庭光宗耀祖,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满足子女的要求。这种大方对子女的成长并无好处。科学地讲,家长应该对子女的开支加以了解调控,对不必要的开支,不正当的要求不能迁就。作为家长应该从关心自己子女健康成长出发,不仅在物质上给予关心,更要从思想品德作风上加强子女的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的消费观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作业

大学生消费观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