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中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5:54:09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县中医院改革工作汇报

***中医院改革工作汇报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我院自开展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以来,院班子成员高度重视,为了工作的顺利开展,立即成立了相关的各项组织。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我院按要求制订了实施方案,并按时上报卫生主管部门 二是根据实施方案,对各项工作明确了具体的工作步骤与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

三是成立了院长为组长的组织实施机构、明确负责部门的责、权、利,有承担具体工作的人员。

四是医院明确了各项工作的责任部门、责任科室与责任人,并制订了相关的目标责任考核办法。

五是层层签定了责任状。

六是医院多次召开相关的会议,部署了我院医改工作。七是医院各部门和科室召开相关会议并落实医改各项工作要求。

二、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便民惠民多措并举 我院自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以来,推出了多项便民惠民措施: 一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善病人就医环境,加大基础建设投入,方便病人就医,让病人看好病,今年医院投资**万元修缮门诊病房大楼,使就医环境有了很大提升。

二是在门(急)诊大厅开展节假日门诊开诊,有节假日门诊开诊时间和医生安排公示,检验科、功能检查科室安排人员照常值班,有节假日人员安排表;

三是医务科、后勤科等部门制订了节假日门诊工作预案;四是规定了检验科、功能科、放射科的节假日检查结果须在

1 当日完成。

五是医院开展并启动了信息化过程,该系统与新农合平台实现了无缝对接,新农合住院费用实现了“当天出院,当天补偿”。

六是晋升技术职称人员,须先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半年以上。有人员安排表、制订了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的计划与目标,已组织了实施、组建医疗小分队到边远地区开展了巡回医疗服务。

七是制订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方案与目标,我院的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占全院病房的**%以上,并按照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了考核。

八是制订了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7种正在准备实施中;实现了与有条件的同级医院之间的检验结果、影像资料互认;开展了按病种费用控制;实行了按药品通用名开具处方,并实行了处方点评;实行了费用一日一清单制度和费用查询制度;全部药品实行集中招标采购;推行了医用耗材集中采购。

九是开展了患者满意度第三方测评,对测评结果有分析改进意见;开展了按病种付费试点,并公布了相关信息;定期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进行考评;定点定时公布涉及服务、费用的信息。

三、医疗质量及安全常抓不放 确保专项整治活动顺利进行

(一)狠抓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一是我院制订了完善的医疗管理制度,做到了人手一册。医院定期组织对全院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了岗位培训。

二是有专门的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达到了按床位设立专职质控员的标准,我院设立1名专门的质量控制检查员。每月对医疗质量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并落实了相关奖惩措施、定期进行了医疗质量讲评。健全了院内医疗行为评价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对医 2 疗纠纷、医疗差错进行行为过失评价,并找出了管理或制度上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了整改。

三是在严格规范诊疗行为方面,我院制订了相关诊疗规范标准与管理办法,定期组织了对临床用药进行检查,并进行合理用药点评,加强了处方管理,定期组织对处方进行检查和点评,明确了大型设备的检查申请权限,检查结果的阳性率逐步提高。

(二)加强医德医风监管力度,打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 一是在医德医风考评与监管方面,我院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进行考评,建立了医务人员医德档案,规定了医务人员医德考评结果与晋升晋级挂勾,引入了第三方医德医风调查机制,不定期组织社会人士对我院的医德医风进行评议。

二是在违纪行为的惩处方面,我院制订了医务人员行为准则和惩处不良从业行为办法,建立了有效的预防机制;建立了畅通的投诉举报渠道,有专人负责投诉举报的受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查处相关案件。

三是在打击医药购销活动中的商业方面,我院定期开展对医务人员警示教育,医院信息系统加密管理,制订了信息使用的相关规定,建立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制度,年度未发生商业贿赂案件;

(三)健全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制度,规范临床医生医疗行为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纳入我院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专项治理目标考核内容;

二是医院院长与临床科室主任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科主任与临床医生签定责任状,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院长、科室主任综合目标考 3 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

三是开展了对我院抗菌药物的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金额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使用量排名前5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四是我院认真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全员培训,明确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和药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或调剂权限;制定了明确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并严格执行。明确了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

五是我院定期开展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分析我院及临床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企业违规销售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六是认真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我院抗菌药物领导小组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每个月组织对**%以上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使用金额排名前5位的抗菌药物品种进行公示;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前十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前十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

四、存在的问题

我院在公立中医医院改革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 4 仍存在许多不足:

一是政府投入资金少,绩效考核操作较困难。

二是第三方医德医风调查机制尚未全面铺开;抗菌药物使用要求指标均有差距。

三是护理工作中陪人的管理、工作流程有待进一步细化。四是医院的发展速度跟不上更多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公立中医医院改革工作推进较缓慢。

五、下一步工作及建议

一是进一步大力推行惠民服务措施。

二是进一步改进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录用“绿色通道”,放宽政策引进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

三是加大我院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通过对医院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我院的综合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是切实推进信息化建设。

五是强化绩效考评力度,全方位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继续坚持公立中医医院的公益性质,对照工作中存在问题及不足进行全面整改,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努力让群众看好病,以优质医疗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让领导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中医院 2013年12月27日

推荐第2篇:炎陵县中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汇报

炎陵县中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上午好!我代表中医院就公立医院改革在实际工作当中从以下三个方面向在座的各位领导作个简要的汇报。

第一是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从三个方面推进。

第二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两点体会。

第三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两个困惑。

第一公立医院改革从三个方面推进:

第一方面:从实行药品零差率为突破口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行药品零差率,首先必须思考为什么要实行药品零差率,我想主要原因是历史的药品占医院总收的比例很不合理,极不科学,必须大幅度下调。怎样调?调到什么样的程度?我是这样去理解的:医生必须站在医学专业和病情实际需要的科学角度,同时必须牢记不合理用药给病人、医院、社会带来多重伤害的后果去自然合理用药。实行药品零差率后,加上医院的相关措施,今年1-6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6月的药占比是35%,去年同期的药占比是47%,下降了12%。从药占比看,此项工作有进展,但同时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

第二个方面:从更能充分体现老百姓得实惠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老百姓得实惠是从疗效、流程、经济三个方面去开展工作。

1.疗效:怎样才能让老百姓的治愈率、好转率不断提高?

2.流程:怎样才能让老百姓在医院诊治过程中,享受通畅、简洁的流程和优质的服务态度,同时又有良好的心里感受?

3.经济:怎样才能让老百姓的医疗消费结构更为合理,消费次均费用在下

第三个方面:从促进医院发展的良好势头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促进医院良

好发展从职工待遇、医院建设、人民群众对医院的整体印象,这三个方面去开展工作。

第一是职工待遇:医改,医院的全体职工是主力军,所以职工的福利和待遇不断提高是推进、深入医改信心的重要保证。按医改的政策精神,我们制定和实行了新的绩效分配方案,财务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医院增加支出了81万效益工资,平均每人半年增加了5000元,对于贫困地区的小医院这个幅度是很大的。有同事问我,半年增加80万的效益支出,财务安全且合理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我知道这80万来源于三个方面:医院节约的各项成本支出和科室的精细化管理创造了65万,鼓励科室开展老百姓需要的新项目和新业务创造了35万,增加的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次创造了20万,共计120万。所以是安全、合理的!这120万是去年,是历史上没有的120万,让职工节约的成本,新开展的项目,增加劳动量的所得都用到了职工身上去。所以在医改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清楚并为之努力的几个利益方向:①职工的福利待遇要不断提高。②医院的发展和建设要不断促进。③老百姓得收益面要不断扩大。④医院、科室的运行成本要不断精细、缩小。⑤与医院经营的商家利益要合理、要缩小。

第二是医院建设。医改,医院是主战场,所以医院的管理、环境、硬件、软件、文化、人才的建设不断提高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医改以来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医院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第三是人民群众的印象。医改,人民群众是直接感受和体验的人群。所以如何提高人民群众对医院管理、服务流程等等的心里印象和综合评价是我们不断追寻的

各位领导,以上是我们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思想方向和实际行动,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第二是公立医院改革进程中的两点体会。

第一点体会:此次公立医院改革触及到医院历史运行固有模式的核心内容,医务人员思想意识的转变和推动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和强有力的机制。

第二点体会:社会各界如何正确引导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合理期望值。有利于建立相互信任、理解、包容、和谐的医患关系,过高、不现实的期望值更容易激发医患矛盾和冲突,因为医院并不能治愈所有的病人,医院不能达到一对一全程服务的人力资源,医院目前尚不能实现0消费。

第三是公立医院改革当中两个突出的困惑。

第一个困惑:关于带“医”字的,同时无力左右的:医药、医疗耗材、医疗设备、医疗用房等等,既符合程序的,又合法的中标价位是否整体虚高,这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运营状态。

第二个困惑:医院必要的基础性建设和功能条件的改善,给医院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金压力。

各位领导,我们的工作离你们的要求,离老百姓得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公立医院改革是一项很艰巨和复杂的工作,接下来我和我的同事们一定倍加努力!我的汇报完毕!

推荐第3篇: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汇报

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汇报

一、整体情况和推进举措

我市2016年被确定为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县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部署,稳步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实施。经市委常委会通过试点改革方案。2016年12月按照正科级建制成立监事会机构,任命了监事会主任;成立资产管理委员会,启用了市供销总公司;组建了联合社;把市“三名”组织建设交由市社管理并全省领先的成立了“农合联”;改造升级基层社3个,恢复重建2个。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市确定为试点县以后,市社明琦主任多次主动向我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国家、省、市改革精神。我们高度重视,市改革办牵头成立了由我任组长,供销社、农业局、扶贫办、市场监管局、财政、土地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供销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起草修订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经多次征求意见后,上报省社综合改革办公室审定后,我们以两办的形式下发了我市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为了切实抓好试点改革工作,我们每年把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纳入了全市重点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市长办公会上专题研究讨论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并责成市督查室,每季度对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察,年底进行考评,有力地保障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高质高效的稳步推进。

(二)政策上给予支持。近年来,为了扎实推进改革试点工作,我们在明确市供销社为全市“三名组织”管理部门的前提下,相继出台了《市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市成立农合联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奖补资金的使用分配实施方案》《市供销社成立资产管理委员会的通知》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我市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压茬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资金上给予扶持。市委、市政府充分考虑到供销社资产收益低、改革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实际困难,2017年协调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为29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了12.245万元贴息贷款,极大缓解了合作社发展资金不足的困难;我们在市财政资金特别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额外为供销社增加了一部分办公经费;同时,每年单列200万元奖补资金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创新实践 稳步实施,三大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按照吉发[2015]18号文件《关于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实施意见》中“联合社要履行基层社改造、强化市场运营等职责,组织、指导、服务并构建新型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要求,我们有序推进基层社分类改造,加快体系建设,以组织管理体系、行业指导体系和经营服务体系“三大体系”组建主线初步形成。

1、组织管理体系有所创新。一是健全了监事会机构。按照综合改革文件要求,经市社请示上报,我们批复组建了监事会,配齐了监事会领导组织,充分发挥项目监督、重大事项决策等作用;二是提升了管理职能。明确了监事会管理职能,重点突出了对社有资产的监督职责,确保社有资产不流失;三是优化了机构职能。创新管理体制,优化了机关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改进了管理方式,逐步形成了科学合理、协调规范、运转高效、公正透明的组织。

2、经营服务体系有所创新。我们在市供销社成立了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重新启用市供销总公司,强化资产经营,实现了社企分开、政企分开,完成了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的转变,扫除了体制机制层面的发展障碍,为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了有力保障。市资产管理委员会成立后,积极开展工作。对20个基层社、15个市以上公司进行了清产核资,进行登记造册,建立资产台帐,做到了产权清晰,为以后盘活社有资产扩大资本经营夯实了基础;积极引进合作伙伴,通过联合合作,推动农资服务网络建设,以市供销社农业物资配送中心为依托,在乡镇设立农资销售服务站。目前已在18个乡镇联合当地经济人、和经营业主建立了农资服务站点,年销售化肥4.2万吨。

3、行业指导体系有所创新。一是成立了县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2017年9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18个乡镇党委书记及100名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人员参加的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成立大会,我主持了会议,彦峰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讲话,省社于国庭主任对我市农合联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对农合联建设提出了希望。农合联的成立标志着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了“家”,有了自己的管理组织,真正让农民主体“联”起来,合作经济组织运作“实”起来,涉农资源“统”起来,使“联合会”成为农村家庭经营和商品流通的服务综合体、农业一体经营和服务产业的利益共同体、农业公共服务和政策实施的供给中介体,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开展了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大调查。按照《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标准》,我们开展了一次全市合作经济组织大清查,逐乡、逐村、逐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梳理,把全市253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划分4个档次,为全市规范管理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奠定了基础。三是出台了考评奖励办法。为了加强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我们制定了《奖补资金分配实施方案》对管理规范、经营状态良好、行业信誉优良、带动能力强、扶贫参与度高的优质“三名”组织给予一定的扶持资金奖励,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此来带动、鼓励、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四是开展新型农民社员培训。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市加大农民社员的培训力度,去年举办培训班6期,300人次,今年计划培训400人次。通过培训农民社员实用种植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开阔视野,增强脱贫致富信心。

(二)夯实基础 提升功能,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得以加强

1、分类改造,激发基层社活力。一是项目资金扶持改造。我们大力支持市供销社积极争取国家、省级项目扶持,借势改造有资产、有经营、有服务的基层社。市舍力镇供销合作社通过对外合作投资300万元,开展日杂、百货、农副产品等的经营,2017年实现销售额1200万元;新建的平安镇供销社,投资500万元,新建交易大厅一栋3000平方米、库房两栋1440平方米,改建办公室840平方米、硬化地面1320平方米、建围墙260延长米、电子交易、电子监控设备各一套、打深水井一眼、电动大门一处,2017年,供销社收购高粱3000吨、玉米5000吨、笤帚糜子350吨,交易额达1700多万元;二是与能人合作新建基层社。以玉龙笤帚糜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重新成立的新荒供销社,利用新荒泡、月亮泡水资源开展农副产品经营活动,2017年收购蒲黄10吨、蒲绒200吨、笤帚糜子100吨,高粱100吨,销售额达150多万元。三是开放办社引进项目恢复重建红岗子供销社。引进民营企业合作重建了红岗子供销社,合作方先期投资1000万元,新建的综合服务大楼已完成了主体施工和整体装修。近期再投资500万元开展农产品收购、农资超市、科技服务、代缴代办、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站,全力打造一流的新时代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通过对基层社不同方式不同重点的改造,使供销社部分传统业务得以恢复,基层组织体系更完善,进一步激发了为农服务活力和动力,增强了为农服务能力。

2、因势利导,组建联合社。我们以新平安镇艳峰笤帚糜子农民专业合作社、安光镇玉龙笤帚糜子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联合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平安镇笤帚糜子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玉龙笤帚糜子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悬挂了统一标示,实现了“统供、统销、统控”,有力推动农民专业社实现了二次联合和产业横向联合,进一步强化了供销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提升了为农服务能力。通过二次联合合作,规模种植面积从原来的490亩发展到现在4500亩,带动农户220户。

3、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推进农村规模经营。2017年,我们依托龙头企业领办创办、能人带办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立足本地资源特色经办各类专业合作社49个,带动6351户农户参与规模经营,全年土地流转面积17140亩。安广镇粘玉米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10060亩,金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200亩、订单水稻种植面积3万亩,安广民意专业社流转土地1880亩。通过土地流转,部分专业社实现了规模经营,为创造特色业、品牌效益奠定了基础。

4、兴办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得到加强。结合基层社改造工作的开展,我们在改造基层社基础上积极创办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目前通过专业社和日用品超市等兴办村级综合服务站,全市各渠道兴办村级服务站105个。立足传统的农资供应和农产品购销服务,不断拓展庄稼医院、农机维修、科技咨询等系列综合服务,不断满足农民多样化生产生活需求,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赢得了农民信任、社会认同的良好社会效益。

三、经验模式

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明确市供销社为全市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部门,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推进,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的组建,为搭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新平台,探索出一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的新模式。

四、问题和不足

虽然我们在综合改革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实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为农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但仍存在基层社改造成员单一,农民参与度不高;底子薄、基础差,发展投入资金严重不足;更新慢,人员老化,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综合改革进程,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综合改革试点推进以来,有成功有不足,遇到的困难也不少,但改革不能停,还要继续推进下去。要振作精神、坚定信念,加深精神领会、转变工作思路,本着先易后难的思路把供销事业做强做大。

(一)以问题为导向,完善农合联功能和体系建设。在农村合作组织发展较快、运行较好、商业信誉较高、带动能力较强、扶贫参与度高的2至3个乡镇试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加快农合联乡镇体系建设;立足地域特色产业,适时组建水稻、香瓜等行业协会,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服务共享,推动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带动特产产业、品牌农业的发展。同时围绕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需要,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能力。加快构建连接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二)基层社广开“社门”,充分吸收农民社员、专业社等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入社,真正办成农民社员的基层服务组织。结合基层社改造,延伸拓展服务功能,开展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社)的组建工作,改造一个基层社就建设一个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社),把基层社建设成为服务范围更广、服务能力更强、服务方式更便捷的为农服务平台。

(三)发挥社有企业作用,积极探索运作新模式。切实发挥供销总公司资产运营、做强企业、为农服务的作用,围绕打造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加快构建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探索引进社会资本,优化股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推动跨区域横向联合和跨层级纵向整合,加大和域内外涉农龙头企业合作,实现联合发展和服务的系列化、专业化、规模化。

推荐第4篇: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汇报

XX医院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经验汇报

2017年8月31日24时,以取消药品加成为标志的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我院正式启动。自启动医改工作一年来,我院围绕《XX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坚持以《XX市市属公立医院院长年薪考核办法》为标准,加强质量管理,注重内涵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提高运行效率,合理控制费用,不断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院近一年的医改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一、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近几年,我院持续落实控费工作,扎实推进医改控费举措,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启动后,医院下调了X项检查检验项目的价格,另有X项医疗服务价格有相应的上调;同时,医院以多形式、多媒介加大医改工作的宣传力度,如通过报纸、医院官网、微信平台等方式进行宣传,并在放射科、检验科等科室通过公示牌展示调价后的收费项目,收费挂号室处、医院大厅LED电子滚动屏公示取消药品加成后的药品价格,合理、合规收取医疗服务费用,让广大群众从多方面多渠道获取医改新政策的相关信息。

截至2018年7月31日,医院医疗总收入X万元,其中医疗服务性收入为X%,同比增幅达X%;随着群众看病需求的不断增加,我院门急诊初次就诊人次及住院人次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实际占床日同比增幅达X%,每床日平均收费为X元,为市直驻市医院最低水平。

二、降低药品及医用耗材费用

截至2018年7月31日,我院药品收入(不含中药饮片)为X万元,同比下降X%,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的控制也取得了较好成效,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从2017年度的X%,下降至现有的X%,在市直驻市医院中取得明显成效。

卫生耗材方面,医院一直严格把控,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消耗的卫生材料费为X元,为市直驻市医院的最低水平。

三、规范诊疗服务行为,提升诊疗服务能力 1.落实各项核心制度,提升诊疗服务能力

我院通过有效落实各项核心制度,规范诊疗服务行为,提升诊疗服务能力;我院自2017年起,按照DRG的相关数据实行院内管理,对科室及个人的相关数据进行通报、排名,与科室及个人考核挂钩,2018年的CMI值呈上升趋势,截至7月31日,我院的CMI值为X,较去年同期的X上升X。RW≥2的病例为X例,占出院病人X例的X%,较2017年同期的X%上升X%,根据省卫计委下发的DRG半年简报,我院RW≥2的病例占全省同类专科医院总数的X%。

2.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实行科学数据化管理

(1)医院开展信息化管理,建立全院统一的医疗信息平台,各个子系统间能够实现实时的资源互通,临床一线能够第一时间通过信息系统掌握病人的相关检验检查结果,准确评估病情,从而给患者提供快捷合理的诊疗方案,提高诊疗效率。将医保系统与本院系统的信息接口,实现了参保人员医疗费用的实时报销。制作了各种医疗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报表,按照规定上报各种医疗质量信息。

(2)我院质量管理部门根据医院的实际运行情况,于年初明确了X个院级监控指标,并要求各科室根据本科室的亚专科特点,确定本科室的监控指标,通过对数据的管理,及时发现医院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干预,提出并落实改进措施。

3.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建立健全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情况。

2017年上半年,医院各临床科室实行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已达到X个病种,医务科制定了相应的临床路径实施及考核方案,2018年1-7月临床路径入组率平均为X%,超出医改要求的30%入组率。医务科及各临床科室每年度对临床路径各项指标进行总结分析,不断提高我院临床路径的管理水平。

4.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服务

(1)为更好地提升护理质量,医院持续完善人员配置,招聘引进护理人员,扩大临床护理人才队伍,目前全院护理人员达X人,其中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占全院护士比例X%。

(2)我院于2010年 5 月正式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确立了精神科为医院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区。在试点病区成功的基础上,逐步将优化的护理模式及成功的经验向全院推广,有计划、有步骤、稳妥地铺开优质护理病房数,目前,全院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为100%。

(3)为进一步简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体验,有效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我院于2018年5月成立患者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的优质服务。

5.加强临床合理用药,规范用药、处方

(1)将合理用药作为医院的重点质控内容,医务科与药剂科运用协调机制,将合理用药情况与科室考核、个人积分挂钩,有效监管合理用药情况。我院的门诊及住院病区的药物占比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2)做好处方、医嘱点评。对照等级医院评审标准,药械科联合多部门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定期督查,并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切实做好整改措施并贯彻落实。临床药师、感控、质控医师定期深入临床科室,发现问题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确保了临床用药的合理规范。目前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各项指标均达到相关要求。

四、完善专科联盟建设,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工作

1.2017年8月11日,由我院牵头的“XX市XX防治专科联盟”正式成立,首批24家县(市、区)人民医院、XX专科医院加盟为成员单位。通过专科联盟的微信群、QQ群及国家XX信息系统,我院为各成员单位提供相关信息。一年多来,我院持续推进XX防治专科联盟工作,加强与联盟医院的沟通联系,认真落实联盟协议中的技术帮扶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等相关工作,派出专业人员为联盟医院进行培训、授课,2018年授课次数达XX次。

2.我院认真落实省市卫计委关于分级诊疗工作相关要求,积极开展分级诊疗工作,不断完善、优化双向转诊的流程,进一步促进患者双向转诊,取得明显成效,1-7月我院下转患者为XX人次。同时,我院加大对县级医院的培训及督导力度。2017年至今,举办市级XX培训X次,参加培训的学员人次XX余人次,培养XX转岗医生XX余人。

3.积极推进双向转诊工作,尤其是做好双向转诊基层协议医院的对接工作,加强与上下级医疗机构的联系,提高转诊会诊质量和效率,在有效保障患者隐私的情况下逐步实现患者健康信息的合理互联共享,做好与县级及乡镇卫生院的对口帮扶工作。截至8月,我院向基层医疗机构流转发病报告XX人,流转出院信息X人次,通过患者信息的交流,实现患者能及时转至基层单位继续进行诊疗的目标。

自公立医院改革启动一年来,医院领导予以高度重视,全院职工群策群力,在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降低药品收入占比、规范诊疗服务行为、提升诊疗服务能力以及完善专科联盟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离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院将持续围绕医改相关政策,创新举措,让群众在就医中切实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与便利。

XX医院

2018年X月X日

推荐第5篇: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

**镇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情况的

我镇地处监利县西部,拥有版图面积144.4平方公里,第二轮承包耕地面积101906亩,总人口70265人,其中农业人口60889人,农业户数14460户,农业劳动力31762人,辖38个行政村,362个村民小组,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398元。

一、综合配套改革情况

1、精减机构和分流超编人员。我镇现有班子成员9人,机关工作人员51人,乡镇行政机关人员编制按监办[2004]17号文件规定做到定编、定职、定岗,并将完成竞争上岗及分流工作情况在网上公示,镇机关不存在编外借、聘人员。镇机关按规定只设置了党政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财政管理所(现有在岗职工15人)。

2、合理设置县直部门延伸派出机构。根据监办发[2002]48号文件,我镇属县垂直部门管理的单位仅国税、地税、工商、土管、交通、派出所、法庭等七个延伸派出机构。撤消了企管会、文化站、教育组、水产站、林业站、农机站、房管所、环保站、物价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所等十家单位。我们对县直部门延伸单位,一是抓好编外人员的清理,按政策一个不漏的清退到位。二是对编内人员一律实行竞争上岗。例如:交通分局原有16人,通过竞争上岗,现在只9人在岗。国土所原有职工12人,通过竞争上岗,现在只有5人在岗。对编内所有下岗人员按政策予以妥善安置,主动分流人员每月按基本工资的70%发放生活费,竞岗分流的落岗人员,严格按基本工资的60%发放生活费,目前,各单位运行正常。

3、对涉农转制单位的人员实行基本养老保险。我镇转制单位涉及到水管站、兽医站、农技种子站、城建所、文化站、水产站、林业站、计生服务站共8家。实行转制后。原有的77人都参加了养老保险,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

4、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一是政府与各服务单位或个人签订了规范细化的服务合同,明确了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二是实行定期考核细则,严格按合同中的方案对各服务组织或个人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必须由群众代表签字才能认可。三是按合同足额兑现“以钱养事”资金,不克扣,不挪用。四是对“以钱养事”资金管理制定了实施细则,严格按合同规定兑现。

二、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

1、实行了农村中小学校经费“校财局管”的管理体制,并建立了初中、小学两个核算点。即:**镇初级中学义务教育经费初中核算点,**小学义务教育经费小学核算点,配备了专用电脑及软件设备。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集中支付”原则,按时足额支付公用经费、危房改造经费,将资金直接拨付到学校的相应账户,保障了我镇中小学春秋两季开学正常运转。2009年,春秋两季共拨公用经费334.1万,校舍维修费182万元,贫困住宿生生活困难补助18.2万元,共补助初中贫困学生188人,贫困小学学生82人,初中人平每年750元,小学人平500元。

2、2009年,我镇春秋两季开学严格按省物价厅、财政厅、教育厅的收费文件标准执行。只代收了作业本费、非免费教材费,并对此进行了“三公示”,即:收费文件公示,收费项目公示,收费标准公示。全镇中小学制定了在岗绩效工资补贴发放方案,严格按方案

对在岗教师进行绩效考评,按考评等级,按时直接拨付到教师个人工资账户。

3、义务教育经费的拨付情况:拨付标准为小学生每人每年3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500元,此数县财政局已足额直接拨付到了学校账户。

4、“普九”债务:全镇“普九”债务共94.44万元,其中**初中47.35万元,**小学26.96万元,**二小20.13万元。由县财政分期直达债权人个人帐户。

三、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1、严格执行转移支付资金拨付制度。2009年转移支付资金拨付情况:拨付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共计174.64万元,其中农业税附加免征补助资金125.59 万元,转移支付缺口补助资金27.65万元,村干部在职补助11.4万元,离职村干部生活补贴10万元,均已按数全额拨付到村。不存在抵扣、挪用、截留国家转移支付的现象。

2、切实执行“乡财县管”制度。自2005年以来,我镇的财政资金全部进县财政笼子,实行按月拨付制度。每月由镇财政管理所编制当月预算计划报县财政局,经审批后按月拨付。

3、按时足额发放村干部工资。年初由镇政府行文,根据村的规模大小,定编、定员、定报酬,发放标准与工作绩效挂钩,年终考核评定等级按数发放到人。

4、不折不扣落实五保户的供养经费。按照省、市、县的规定:集中供养的73人按人平1800元,分散供养的67人按人平1525元,每年分期拨付给镇福利院或以“一本通”发放到人。

四、农村税费改革的情况

1、规范涉农收费情况。农村中小学、农民建房、计划生育、务工经商办证等收费项目均按政策分项以镇、村为单位进行了公示。多年来,镇直涉农收费部门坚持做到按章收费。没有一例违规收费行为。

2、严格执行税费改革政策。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初,由镇包村干部和财政工作人员一起,将明白袋、明白卡、监督卡等相关资料按时发送到户,让农民群众早吃“定心丸”。2009年度,我镇农民负担总额195万元。其中:灌溉水费66万元,一事一议筹资81.7万元,村组排水费47.3万元。

3、规范村级筹资、筹劳计划。一事一议筹资、村组排水费和“两工筹劳”,每年年初,村组织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确定筹资项目、标准,报县减负办批准。根据县减负办的批复(一事一议人平15元,村组排水费亩平5元,“投工投劳”劳平10个)执行。不存在乱摊派和乱集资的现象。

4、严格执行党支部对农民的各项优惠政策。把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各项惠民补贴政策足额发放到位,严格按补贴标准执行。2009年良补早稻亩平10元,中稻亩平15元,晚稻亩平15元;直补亩平13.5元;农资增资补贴亩平45.5元,油菜补贴亩平10元,全镇享受补贴资金的种粮农户10306户,实行“一本通”发放,由财政工作人员上门直接送到农户手中,不存在截留、挪用、抵扣的现象。2009年共计发放惠农补贴资金1090.4万元。

5、积极化解村级不良债务。2003年税改初期锁定债务时,全镇债务总额为852.8元,我们通过组织村级村级拍卖闲置资产,化转不良债务,压缩非生产性开支,清本降息等各种措施,化解村级不

良债务。到2009年年末,村级债务总额为719.8万元,比锁定债务时净减133万元。近几年来,全镇无一例新增债务和举债搞建设的不良现象。

6、认真落实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年初镇政府成立了工作专班,组织实施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并组织村民代表会议对项目的受益面进行了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了监督,项目完成后对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合格后报县综改办申请了财政奖补资金,建立了项目资金管理制度。现已把财政奖补资金拨付到位。

7、巩固和发展乡镇企业。我们通过自身招商盘活了镇棉纺厂和塑料厂等骨干企业,既拓宽了税收渠道,又安置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活跃了地方经济。县级政府和部门未对我镇下达招商引资任务。

8、依托地方经济,适度发展小城镇建设。我镇坚持“以地兴镇、以地建镇”的思路,发展小城镇建设。几年来,我镇小城镇建设被评为全省百强乡镇之一。但一直以来,政府没有向群众收一分钱,更没举债,也没动用过财政资金。

农村综合改革,牵涉面广,情况复杂,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们将进一步地查漏补缺,认真整改,使我镇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二0一0年三月七日

推荐第6篇: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材料全县农村综合改革动员会以后,我们**镇立即着手作了工作布置,现将前阶段工作及下一阶段性工作计划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

一、前一阶段工作主要是开展了项工作:一是组织一次学习。全县农村综合改革动员会以后,我们**镇立即着手召开党政班子会议,准确及时全面传达会议精神,并展开了班子成员层面的座谈交流,就有关农村综合

改革工作进行初步商讨。同时把县委综合改革的主要精神向机关干部进行传达,使每一位干部对该项工作做到心中有底。在此基础上,我们及时组成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的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并就有关情况进行了分

组落实,做到责任到人,时间到人。二是制定一套方案。全镇班子会议后,我们立即组织全体党政班子成员分成5个小组就农村综合改革5个重点内容进行调研,听取镇机关老领导、村、厂、事业单位四个层面的建议意见,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在综合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县委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最终制定了《**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方案》对镇机构改革、农村教育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镇级财务化解、村级组织运转等五方面工作进行了明确。在一系列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我们于10月24日下午,组织全体机关干部、事业单位负责人召开了**镇农村综合改革动员会,对下阶段工作进行了充分地动员详细地布置。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建光同志亲临会场,对我镇的综合改革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三是召开一次读书会。10月27日,我们组织全镇22位村支部书记召开了一次读书会,专门邀请县纪委常委、监察局副

局长王群,县经管总站副站长孙挺军同志为支部书记进行专题辅导。读书会重点就“一事一议”、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座谈交流,并就已在全镇范围内推广的锦坞经验,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进行了再次强调布置,主要是以“八个一活动”为载体开展工作,即:进行一次民主管理培训;发放一本村民自治手册手册;疏通一条村务工作渠道;制订村级行事规则一套制度;规范一套民主管理程序;推行一项“党员 代表”联户做法;开展一项服务等。通过“锦坞经验”的推广,把我镇村级民主管理的核心定为:民主、依法;团结、和谐;发展、稳定;实干、诚信;服务、便民;重心定为是重大事情决策“六步法”,实质定为党内民主与群众民主相结合,团结依靠群众与引导服务群众相结合,干部自律与制度监督相结合。四是开展一次培训谈心。针对综合改革中,建设、环保、安监、社保四个部门行政执法管理权限的下放方案,我们邀请上

级部门领导、专家及时对相关办、中心人员开展了一次培训,要求相关办、中心对上述下放的四项行政管理职能权限有较为清晰的判断和认识。并从这些办、中心抽调一批政治思想坚定、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且具有相关执法资格的机关干部作为执法人员,直接行使县行政执法职能。同时,我们还组织驻村指导员进行了个别谈话,在驻村指导员中,民主选拔推荐副镇(局)级后备干部,征求驻村指导员微调方案。五是成立一个委员会。适应农村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需要,根据综合改革中有关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精神,我们对现行教育行政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成立了**镇教育管理委员会,由党委宣传委员孟雁凤任主任,教育总支书记毛太松兼任副主任,另设委员7名。镇教育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在在县教育主管部门和镇政府的双重管理下,研究决策全镇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事项。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教育总支书记

毛太松兼任。

二、下一阶段工作一是开展一项试点。在确保村级组织运转工作中,推行“一事一议”制度的是一项关键性工作。对于这项工作,下阶段,我们将着重把重心放在xx和xx两个试点村身上,通过进一步健全完善两村原有的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方面的制度,突出““一事一议”制度”,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再在全镇面上予以推广。二是进行一次微调。在今年年初“四办两中心”的机构改革基础上,按照“精简、统

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四办两中心”的格局,保留党委政府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业和保障办公室,村镇建设办公室、驻村指导中心,将调处中心改为综治工作中心,并组建一个**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对个别中层干部和驻村指导员岗位进行微调。三是建立一个中心。即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目前,全镇已有兴联、锦坞、新迪埠等村建立起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下一阶段,我们将在其余村推广设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

对村民所托工作实行全程代理,要求做到“六个有”:即有牌子、有房子、有人员、有制度、有记录、有考核,实现“农户办事不出村、纠纷调解不出村、信息提供不出村、致富服务不出村”的目标,初步构建起“知民情、解民忧、方民便”的新型便民服务机制。四是做好一个网点建设准备。组织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广泛征求干部群众对镇教育网点调整的建议意见,积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分尊重群众意愿,力求教育网点选址做到科学合理,为2006年秋瑾一小的建设打好财12全文查看

推荐第7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汇报

xxxx县人民医院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xxxx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51年,是集医疗、预防、教学、保健、急救和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承担着全县78万人口的基本医疗和健康保健任务。医院现有编制职工553人,回聘、临时职工315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72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21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0人;医院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医疗业务用房4.18万平方米,开放床位636张。固定资产2亿元,临床一级科室16个,医技科室10个,层流手术室、综合ICU、新生儿监护室、血液净化室、健康体检站等功能设施完善,急诊科、骨科为市级重点学科。

一、做法与成绩

1、认真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目前医院有各种药品681种,基药占基药目录总数85%,销售额37.5%,基本药物均在山东省药品集中招标平台上进行集中采购、配送。自2012年10月1日零时起,对全部681种药物均实行了零差率销售。门诊次均费用由改革前的183.926元,降至171.44元,降幅6.79%,门诊次均药费由85.80元降至54.73元,降幅36.21%;出院次均费用由改革前3800.52元降至3709.84院,降幅2.39%;出院次均药费由改革前1581.50元降至1035.48元,降幅34.53%,药占比降至29.1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4.02个百分点,真正让患者得到了实惠。

2、改革收费方式。积极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就诊模式,严格执行市新农合“四统、四定”的管理。加大对门诊“大处方”的检查力度,每月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和检查,对不合格的处方进行处罚,和绩效工资挂钩,改变患者看病贵的问题。实施“双降、双控、双规”范行动。降低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降低高价值卫生耗材使用比重;控制医疗成本、控制人均住院次均费用过快增长;规范检查和用药行为,规范临床路径和治疗项目。降低大型仪器设备检查费,CT、磁共振均按国家收费标准降低20%进行收取,切实降低患者就诊费用。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建筑面积

1.68万平方米的外科综合病房楼已于2012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内科病房楼已完成主体建设,预计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改扩建项目全部完成后,医院的医疗用房紧张局面将得到彻底解决,群众的就医环境将极大改善,住院难的情况将不再存在。

4、改革人事、分配管理办法。通过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工作数量、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各类指标,进行综合量化考核。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绩效工资由去年每月人均2100元增长至今年的2450元左右,增幅16.67%,有效的调动了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缓解。门诊、住院病人上升,次均费用下降的好局面。与去年同期相比,门诊诊疗人次296676例,同比增长16.52%;出院病人34926例,同比增长14.84%;平均住院日7.8天;业务收入18042.05万元,

2比上年增加1800.28万元,增长9.98%。医院门诊及住院费用均大幅下降,服务群众的能力得到提高,达到了“人民群众得实惠,医疗机构得发展,党和政府得民心,医务人员受鼓舞”的多赢局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工作打算

1、人才短缺,制约医院整体水平提高。目前各科室普遍存在人才断层,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学科建设缺乏带头人,尤其是临床、影像、护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2、设备老化,医疗设备急需更换。目前医院部分医疗设备老化严重,加之医院财力有限,无法购置大型医疗设备(DR、C型臂、彩超等),不能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造成病源流失。

3、县财政困难,投入无法到位。财政应该持续投入医院基础建设、设备购置、退休人员工资、专科建设等6方面的资金县财政无力承担。目前医院负债达1.34亿元。期望省、市政府分类拨付公立医院改革款项,适当化解债务,给予部分基础建设、设备购置款项。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深入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和优质护理服务,积极探索按病种付费方式,完善便民措施,扩大惠民政策范围,巩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果,切实提高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

推荐第8篇: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材料全县农村综合改革动员会以后,我们**镇立即着手作了工作布置,现将前阶段工作及下一阶段性工作计划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

一、前一阶段工作主要是开展了项工作:一是组织一次学习。全县农村综合改革动员会以后,我们**镇立即着手召开党政班子会议,准确及时全面传达会议精神,并展开了班子成员层面的座谈交流,就有关农村综合

改革工作进行初步商讨。同时把县委综合改革的主要精神向机关干部进行传达,使每一位干部对该项工作做到心中有底。在此基础上,我们及时组成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的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并就有关情况进行了分组落实,做到责任到人,时间到人。二是制定一套方案。全镇班子会议后,我们立即组织全体党政班子成员分成5个小组就农村综合改革5个重点内容进行调研,听取镇机关老领导、村、厂、事业单位四个层面的建议意见,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在综合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县委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最终制定了《**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方案》对镇机构改革、农村教育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镇级财务化解、村级组织运转等五方面工作进行了明确。在一系列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我们于10月24日下午,组织全体机关干部、事业单位负责人召开了**镇农村综合改革动员会,对下阶段工作进行了充分地动员详细地布置。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建光同志亲临会场,对我镇的综合改革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三是召开一次读书会。10月27日,我们组织全镇22位村支部书记召开了一次读书会,专门邀请县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王群,县经管总站副站长孙挺军同志为支部书记进行专题辅导。读书会重点就“一事一议”、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座谈交流,并就已在全镇范围内推广的锦坞经验,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进行了再次强调布置,主要是以“八个一活动”为载体开展工作,即:进行一次民主管理培训;发放一本村民自治手册手册;疏通一条村务工作渠道;制订村级行事规则一套制度;规范一套民主管理程序;推行一项“党员 代表”联户做法;开展一项服务等。通过“锦坞经验”的推广,把我镇村级民主管理的核心定为:民主、依法;团结、和谐;发展、稳定;实干、诚信;服务、便民;重心定为是重大事情决策“六步法”,实质定为党内民主与群众民主相结合,团结依靠群众与引导服务群众相结合,干部自律与制度监督相结合。四是开展一次培训谈心。针对综合改革中,建设、环保、安监、社保四个部门行政执法管理权限的下放方案,我们邀请上级部门领导、专家及时对相关办、中心人员开展了一次培训,要求相关办、中心对上述下放的四项行政管理职能权限有较为清晰的判断和认识。并从这些办、中心抽调一批政治思想坚定、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且具有相关执法资格的机关干部作为执法人员,直接行使县行政执法职能。同时,我们还组织驻村指导员进行了个别谈话,在驻村指导员中,民主选拔推荐副镇(局)级后备干部,征求驻村指导员微调方案。五是成立一个委员会。适应农村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需要,根据综合改革中有关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精神,我们对现行教育行政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成立了**镇教育管理委员会,由党委宣传委员孟雁凤任主任,教育总支书记毛太松兼任副主任,另设委员7名。镇教育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在在县教育主管部门和镇政府的双重管理下,研究决策全镇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事项。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教育总支书记毛太松兼任。

二、下一阶段工作一是开展一项试点。在确保村级组织运转工作中,推行“一事一议”制度的是一项关键性工作。对于这项工作,下阶段,我们将着重把重心放在xx和xx两个试点村身上,通过进一步健全完善两村原有的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方面的制度,突出““一事一议”制度”,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再在全镇面上予以推广。二是进行一次微调。在今年年初“四办两中心”的机构改革基础上,按照“精简、统

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四办两中心”的格局,保留党委政府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业和保障办公室,村镇建设办公室、驻村指导中心,将调处中心改为综治工作中心,并组建一个**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对个别中层干部和驻村指导员岗位进行微调。三是建立一个中心。即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目前,全镇已有兴联、锦坞、新迪埠等村建立起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下一阶段,我们将在其余村推广设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对村民所托工作实行全程代理,要求做到“六个有”:即有牌子、有房子、有人员、有制度、有记录、有考核,实现“农户办事不出村、纠纷调解不出村、信息提供不出村、致富服务不出村”的目标,初步构建起“知民情、解民忧、方民便”的新型便民服务机制。四是做好一个网点建设准备。组织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广泛征求干部群众对镇教育网点调整的建议意见,积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分尊重群众意愿,力求教育网点选址做到科学合理,为2006年秋瑾一小的建设打好财

推荐第9篇: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全县农村综合改革动员会以后,我们镇立即着手作了工作布置,现将前阶段工作及下一阶段性工作计划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

一、前一阶段工作

主要是开展了项工作: 一是组织一次学习。全县农村综合改革动员会以后,我们镇立即着手召开党政班子会议,准确及时全面传达会议精神,并展开了班子成员层面的座谈交流,就有关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进行初步商讨。同时把县委综合改革的主要精神向机关干部进行传达,使每一位干部对该项工作做到心中有底。在此基础上,我们及

时组成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的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并就有关情况进行了分组落实,做到责任到人,时间到人。

二是制定一套方案。全镇班子会议后,我们立即组织全体党政班子成员分成5个小组就农村综合改革5个重点内容进行调研,听取镇机关老领导、村、厂、事业单位四个层面的建议意见,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在综合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县委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最终制定了《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方案》对镇机构改革、农村教育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镇级财务化解、村级组织运转等五方面工作进行了明确。在一系列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我们于10月24日下午,组织全体机关干部、事业单位负责人召开了镇农村综合改革动员会,对下阶段工作进行了充分地动员详细地布置。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建光同志亲临会场,对我镇的综合改革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

三是召开一次读书会。10月27日,我们组织全镇22位村支部书记召开了一次读书会,专门邀请县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王群,县经管总站副站长孙挺军同志为支部书记进行专题辅导。读书会重点就 “一事一议”、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座谈交流,并就已在全镇范围内推广的锦坞经验,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进行了再次强调布置,主要是以“八个一活动”为载体开展工作,即:进行一次民主管理培训;发放一本村民自治手册手册;疏通一条村务工作渠道;制订村级行事规则一套制度;规范一套民主管理程序;推行一项“党员+代表”联户做法;开展一项服务等。通过“锦坞经验”的推广,把我镇村级民主管理的核心定为:民主、依法;团结、和谐;发展、稳定;实干、诚信;服务、便民;重心定为是重大事情决策“六步法”,实质定为党内民主与群众民主相结合,团结依靠群众与引导服务群众相结合,干部自律与制度监督相结合。

四是开展一次培训谈心。针对综合改革中,建设、环保、安监、社保四个部门行政执法管理权限的下放方案,我们邀请上级部门领导、专家及时对相关办、中心人员开展了一次培训,要求相关办、中心对上述下放的四项行政管理职能权限有较为清晰的判断和认识。并从这些办、中心抽调一批政治思想坚定、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且具有相关执法资格的机关干部作为执法人员,直接行使县行政执法职能。同时,我们还组织驻村指导员进行了个别谈话,在驻村指导员中,民主选拔推荐副镇级后备干部,征求驻村指导员微调方案。 五是成立一个委员会。适应农村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需要,根据综合改革中有关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精神,我们对现行教育行政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成立了镇教育管理委员会,由党委宣传委员孟雁凤任主任,教育总支书记毛太松兼任副主任,另设委员7名。镇教育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在在县教育主管部

门和镇政府的双重管理下,研究决策全镇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事项。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教育总支书记毛太松兼任。

二、下一阶段工作 一是开展一项试点。在确保村级组织运转工作中,推行“一事一议”制度的是一项关键性工作。对于这项工作,下阶段,我们将着重把重心放在和两个试点村身上,通过进一步健全完善两村原有的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方面的制度,突出““一事一议”制度”,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再在全镇面上予以推广。

二是进行一次微调。在今年年初“四办两中心”的机构改革基础上,按照“精简、统

一、效能”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四办两中心”的格局,保留党委政府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业和保障办公室,村镇建设办公室、驻村指导中心,将调处中心改为综治工作中心,并组建一个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对个别中层干部和驻村指导员岗位进行微调。

三是建立一个中心。即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目前,全镇已有兴联、锦坞、新迪埠等村建立起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下一阶段,我们将在其余村推广设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对村民所托工作实行全程代理,要求做到“六个有”:即有牌子、有房子、有人员、有制度、有记录、有考核,实现“农户办事不出村、纠纷调解不出村、信息提供不出村、致富服务不出村”的目标,初步构建起“知民情、解民忧、方民便”的新型便民服务机制。 四是做好一个网点建设准备。组织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广泛征求干部群众对镇教育网点调整的建议意见,积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分尊重群众意愿,力求教育网点选址做到科学合理,为秋瑾一小的建设打好财力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计划用3年时间,把全镇1所中心小学、1所分校、8所中心小学调整为3所以秋瑾为命名的小学,做深做透秋瑾文化。

五是进行一次债务化解。严格按照县镇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精神,开源与化解双管齐下做好镇村级财务化解工作。开源,在镇一级,重点是以发展“三产”提高税源经济。主要是做好日月集团投资3500万元,占地23000平方米的日月家园以及雄盛纺织的房地产开发,同时加快花为媒汽配城首期10000平方米的二手车市场开发。在村一级,重点是明确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引导村级经济坚持走以物业经营为主发展的路子,壮大村级实力。化解,在镇一级,计划在一年内化解镇级债务。在村一级,重点是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加强村级货币资金管理、严格控制招待费、办公费等非生产性开支,建立村级债务监控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通过严格预算、财务公开、强化考核等手段,严格控制新增债务。 六是建立一套机制。农村综合改革重在改,贵在持。改革结束后,我们将以此相关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整理规范,逐步健全完善一套农村综合改革长效机制,力求以制度来约束人,以制度来管理人,

努力建设一个法制型、服务型、效能性政府

推荐第10篇: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工作汇报

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XX县政府,对各位领导于百忙之中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就我县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简要汇报。

一、基本概况

我县行政区划面积17344平方公里,辖3镇、6乡78个行政村,1个街道办事处,6个国营农林牧场,总人口8.3万人(不含XX农场),其中农村人口5.6万人。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8个,其中乡镇卫生院9个、村级卫生室87个。卫生事业单位人员编制401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06个。乡镇卫生院在职职工74人、在职乡村医生123人。2009年,我县被列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第一批试点县,乡镇卫生院于2010年9月1日、村卫生室于2013年7月1日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二、基层医改政策落实情况

(一)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一是基本药物使用量逐年增加。2010年9月至2014年6月,我县农村医疗机构共采购基本药物688.02万元,其中2011年采购基本药物104.97万元(含2010年9-12月份),2012年采购基本药物74.76万元,2013年采购基本药物267.4万元,2014年上半年采购基本药物240.88万元。目前我县基本药物品种167种,品规达241个,2014年上半年人均基本药物使用量位列黑

河市第一名。二是严格落实网上集中采购政策。乡镇卫生院自2010年9月1日至今、村卫生室自2013年7月1日至今所用基本药物均为网上集中采购,没有网外采购基本药物、采购非基本药物的现象。三是坚持执行药款返还制度。乡镇卫生院的药款缴存由乡镇卫生院负责,药款返还由县卫生会计核算中心负责,乡镇卫生院的药款由乡镇卫生院存入县财政国库支付中心专用账户,卫生会计核算中心在县财政国库中心的监管下向药品配送企业返还药款。四是积极改进点击配送流程。我县人口少、运距长,基本药物用量少、配送成本高,曾一度出现没有配送企业配送药品的局面,我们积极与国药控股黑龙江省有限公司、哈药集团有限公司、长富医药有限公司等13家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协调,采取“先提计划、先按计划配送药品、货到后网上点击、即时确认”的办法,建立了双赢的基本药物网上点击、配送的新程序,从根本上解决了基本药物配送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五是设立县级基本药物管理机构。抽调专人在卫生局成立了县级基本药物管理中心,负责全县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和村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网上点击、配送协调、使用监管、药款返还等基本药物使用和管理工作。

(二)深化编制、人事和收入分配改革。一是科学核定了人员编制。我县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意见》及配套文件中,明确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和财政补偿原则,按照省编制部门下达的乡镇卫生院编制总量控制数额,重新核定了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共核定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106名。二是公开招聘了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及院长。为了解决了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匮乏问题,2010年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乡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1名,于2011

年1月1日签订了聘用合同,并全部充实到各乡镇卫生院。2011年3月公开选聘了乡镇卫生院院长9个。三是全面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制定了《乡镇卫生院岗位设臵方案》和《乡镇卫生院岗位竞聘办法》,合理设臵了乡镇卫生院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做到医药卫生类专业技术岗位比例不低于总岗位数的80%,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占有一定比例,管理岗位、工勤岗位、专兼职岗位保持合理的比例,组织完成了职工全员竞聘上岗工作,并签订了聘用合同。落实了绩效工资制度。按照上级关于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总量由相当于单位工作人员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资的额度和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构成的要求,于年初确定绩效工资总量。按照《省卫生厅关于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有关政策的说明》(黑卫办发[2011]294号)的规定,我们将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个部分,并将基础性绩效工资比例调整为40%、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调整为60%。修订了绩效考核实施办法。依据省制定的考核办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乡镇卫生院实施绩效工资考核办法》,并于今年进行了重新修订,进一步细化、量化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评价标准,明确了考核方式方法。全面实施了绩效考核工作。依据《乡镇卫生院实施绩效工资考核办法》(修订稿)和任务量核定情况,于每年12月末,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现场问卷调查等方式,对乡镇卫生院进行绩效考核,财政、人事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各乡镇卫生院依据《考核办法》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每季度进行一次,每年为一个考核周期,未开展绩效考核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不予发放。

(三)建立基层医疗机构运行的财政保障制度。自2011年开始,我县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和运行经费,全部按照全额事业单位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财政保障体制。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收入足额上缴财政,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实行绩效工资总额核定、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按考核结果年终发放的制度。正常办公经费按月下拨,特殊办公经费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及时追加。2011—2013年县本级财政共投入乡镇卫生院运行保障资金955.8万元。

2011年县本级财政投入乡镇卫生院运行保障资金122.4万元。2011年县财政拨付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234.72万元,独生子女费0.25万元,供热补贴9.66万元,第13个月奖励工资9.9万元,办公经费39.08万元,职工医疗保险11.29万元,职工住房公积金31.8万元,购臵医疗办公设备6.2万元,共计拨付342.9万元。其中中央和省专项补助220.5万元,县本级财政投入122.4万元。2011年乡镇卫生院医疗收入为8.68万元。

2012年县本级财政投入乡镇卫生院运行保障资金449.9万元。2012年县财政拨付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295.08万元,独生子女费0.23万元,供热补贴8.89万元,第13个月奖励工资9.16万元,办公经费48.37万元,职工医疗保险11.4万元,职工住房公积金34.26万元,购臵医疗办公设备233.91万元,房屋维修59.94万元,村卫生所管理软件款13.5万元,共计拨付714.76万元,其中中央和省专项补助264.9万元,县本级财政投入449.9万元。2012年乡镇卫生院医疗收入为10.37万元。

2013年县本级财政投入乡镇卫生院运行保障资金383.5万元。2013年县财政拨付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273.6万元,独生子女费0.25万元,供热补贴9.22万元,第13个月奖励工资9.76万元,办公经费68.15万元,职工医疗保险12.89万元,职工住房公积金36.54万元,购臵救护车61.93万元,购臵医疗办公设备9.32万元,共计拨付481.6万元,其中中央和省专项补助98.1万元,县本级财政投入383.5万元。2013年乡镇卫生院医疗收入15.03万元。

(四)全面推进村级医疗机构改革。一是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村卫生室向乡镇卫生院提交基本药物采购计划,由乡镇卫生院统一点击,药物配送到乡镇卫生院后,由乡镇卫生院统一发放,药款按月上缴到乡镇卫生院,由乡镇卫生院统一存入国库支付中心专用帐户。二是村卫生室全部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自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实施以来,我县的87个村级卫生室全部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在全县新农合政策落实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村卫生室全部使用电子处方和票据。共为87个村卫生室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安装了电子票据管理系统、村级医疗管理系统和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实现了医疗活动和新农合报销全县联网,收费系统全程接受监督。四是合理确定乡村医生补助和村卫生室运行经费。我县共有87家村卫生室,按照人均服务450人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123人;按照乡村医生年人均补助1.6万元的标准,确定了1—2万元的乡村医生补助;按照每个村卫生室0.6—0.8万元的标准(取暖费2000元、水电费800元、网费1200元、办公费500元、差旅费500元、培训费1000-3000元),确定了村级医疗机构运行经费。2013年共拨付乡村医生人员补助93.07

万元,村卫生室运行经费44.9万元,共计137.97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补助7.2万元,公共卫生定额补助8.88万元,政府购买服务性补助25万元,一般诊疗费23万元,县本级财政投入73.9万元。五是乡村医生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现有的123名乡村医生中,有18名乡村医生已经达到领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保险金的年龄,开始享受新农保的待遇,其余105名乡村医生按年龄自行缴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保费。

(五)努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一是转变服务模式,提供优质服务。我县自2011年开始乡镇卫生院全部开展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和巡回医疗服务,开展率达100%。乡镇卫生院门诊量占医疗机构门诊总量的比例由2008年的12.5%增加到2013年的30.7%,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均有所增加,从根本上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缓解了看病难的问题。二是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养。2011—2014年共选送13名乡镇卫生院医师,参加了省卫生厅组织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整体水平。2011—2013年共签订了全科医学专业和中医专业定单定向大学生24人,为我县基层医疗机构储存了后备队伍。同时,完成在岗培训乡镇卫生技术人员1392人次、乡村医生329人次。三是完善农村医疗机构装备建设。自2011年开始,我县共为乡镇卫生院配备了立式B超、洗胃机、心电图机、血球计数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尿液分析仪、血糖仪、制氧机、自动血压仪、壁挂式全科诊疗仪等医疗设备;配臵了台式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安装了HIS医疗管理系统、博思票据管理系统管理软件,使卫生院的管理更加科学和

规范,为6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救护车,极大增强了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三、新农合基金运行情况

(一)历年来新农合基金收支结余情况。

2007年,全县参合人数40626人,参合率为95%,筹资总额198.84万元,补偿支出146.72万元,基金结余52.12万元,其中一般统筹42.14万元、门诊家庭账户结余9.98万元。

2008年,全县参合人数41302人,参合率为96.96%,筹资总额332.79万元,补偿支出299.52万元,累计基金结余85.39万元,其中风险基金 15.89万元、一般统筹基金 64.95万元、家庭账户4.55万元。

2009年,全县参合人数42223人,参合率为97%,筹资总额516.83 万元,补偿支出420.80万元,当年基金结余96.03万元,其中风险基金27.29万元、一般统筹基金68.74万元。

2010年,全县参合人数44744人,参合率为99.16%,筹资总额674.01万元,补偿支出618.55万元,当年基金结余55.46万元。

2011年,全县参合人数45076人,参合率为99.34%,筹资总额1041.82万元,补偿支出796.21万元,当年基金结余245.61万元,其中风险基金103.67万元、一般统筹基金141.93万元。

2012年,全县参合人数46017人,参合率为100%,筹资总额1334.5万元,补偿支出1391万元,累计基金结余189万元,其中风险基金103.7万元、一般统筹基金85.3万元。

2013年,全县参合人数48494人,参合率为100%,筹资总额1697.8万元,补偿支出1694.1万元,累计基金结余209万元,其中风险基金

169万元、一般统筹基金40万元。

2014年,全县参合人数49665人,参合率为100%,筹资总额1936.94万元,1—6月份补偿支出732.22万元。

(二)基金管理使用的具体做法。一是实行了“专户储存、管用分离、封闭运行”的基金管理模式。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政策,县合管办和县财政局分段管理合作医疗基金,“合管办见账不见钱、财政局见钱不见账”,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确保新农合基金运行安全。二是建立了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动态管理制度。对定点医疗机构准入、退出和考核实行动态管理。三是严格执行三级公示制度。县、乡、村各新农合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每月公示辖区内参合农民住院报销情况,使新农合政策执行更加公开透明。四是建立了新农合信息网络监管平台。县乡村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安装了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HIS系统管理软件与新农合信息系统实现了成功对接,实施网上监管,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的网上即时监督。五是实行医疗服务项目限额结算制度。凡是超过规定服务项目、结算标准部分的,新农合不给予补偿,由定点医疗机构承担。六是严格控制目录外药品的使用比例。乡村定点医疗机构必须完全使用新农合目录内的基本药物,县级定点医疗机构目录外药品的使用比例控制在10%以内。超过规定比例由定点医疗机构承担。七是加强新农合审批的内控管理。实行“两审两核三对一查一负责”(即:初审、复审、复核、稽核、出纳、会计、复审三方核对、主任抽查,实行复审负责制)的程序开展新农合住院资金审批内控制度,严防徇私舞弊情况的发生。

2012年3月我县顺利通过了国家审计署组织的新农合资金审计工作,意见反馈零问题,受到了审计部门的充分肯定。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努力,我县的医改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但从我县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中央和省财政对基层医改的专项补助资金比例低,县级财政压力大。就基层医改三年来的情况看,我县累计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投入资金1613.2万元,其中中央和省财政专项补助583.5万元,占36%,县本级财政投入1029.7万元,占64%。由于我县是转移支付县,自有财力有限,财政压力很大。目前省财政的基层医改专项资金补助比例是按服务人口和基本药物使用量来核定的,人口少的县份给的少,建议省财政部门应该考虑基层医疗机构发挥功能的因素,提高偏远县份的补助比例。

二是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人才招聘难。按现有事业单位人才招聘政策,我县人社局连续为县乡医疗机构招聘卫生技术人员,只为乡镇卫生院招到12名护理专业人员,医学类专业技术人员一个都没招到,建议省人社部门为偏远县份出台人才招聘特殊政策,按照人才引进的程序引进急需的专科以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三是基本药物能配送的品种过少,无法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群众常见病急需的低价基本药物品种,医疗机构网上点击后无生产厂家确认,无配送企业配送,目前所能配送的基本药物品种少、价格相对高,群众意见很大。建议省卫计委在新一轮基本药物招标中合理调整常见病所用基本药物的价格,确保常见病所用基本药物货源充足。

四是乡村医生补助偏低,流失较大,乡村医生队伍后继乏人。村级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乡村医生的平均年补助标准为1.6万元,远远低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的乡村医生年收入,已经影响到乡村医生的积极性,开始出现了乡村医生流失现象,乡村医生队伍年龄老化,没有后继力量,形势十分严峻。建议将乡村医生队伍纳入编制内管理,和乡村学校的老师一样,变为事业单位正式职工。

五是新农合管理机构人员少、工作量大、待遇低。现有新农合管理机构编制是2007年核定的,编制少,没有增编依据,现有人员一直超负荷工作,导致了工作效率低,报销速度慢。新农合管理机构没有列入职改单位,致使一些具有卫生专业技术职称的工作人员无法兑现职称待遇,影响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建议省编制和人社部门统一核定县级新农合管理机构的编制,及时补充人员,同时将新农合管理机构列为职改单位,使这里必需的具有卫生专业技术职称的工作人员能够兑现职称待遇。

各位领导,以上是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工作汇报,不当之处请多提宝贵意见,以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改革。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以此次检查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市县的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围绕医改中心工作,抓好医改关键环节,确保圆满完成医改工作任务。

第11篇:某中医院工作汇报

XXXX年XXXX中医院工作汇报

一、医院基本情况介绍

我院始建于XXXX年,经过XX多年的历程,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为一体的二级综合性中医医院,XXXX年X月X日通过XX省二级甲等中医院评审。

医院占地面积XXXX平方米,建筑面积XXXX平方米,编制床位XXX张,目前现有职工XXX人,在编XXX人,其中卫技人员XXX人,研究生XX人,本科生XXX人,中医药人员XX人。中高级以上职称XXX人,占职工总数的XX%。医院拥有XX市名中医X人。 医院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肛肠科、骨伤科、眼耳鼻喉科、急诊科等XX个临床科室,放射科、检验科、心电图、彩超、内镜、病理等X个医技科室,医院的儿科、肛肠科、脑血管病科为XX市中医重点专科,XXXX年X科成功申报为XX省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专科。

医院拥有数字摄片系统(DR)、双排螺旋C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子胃镜、电子肠镜、腹腔镜、彩色B超、膀胱镜、气化电切镜、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经颅彩色多谱勒、X线闭路电视系统、血液流变仪、血球计数仪、心电血氧监护仪、全能麻醉机、中药熏蒸机、骨科牵引床等先进诊疗设备。

二、医院工作情况汇报

近期医院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国家医改政策,积极开展“创先争优”、“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等活动,重点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认真梳理工作,为迎接医改做准备。

全国范围内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将取消药品加成,医院的盈利空间将受到极大压缩,为了初步测算出政府补偿与医院内部消化的额度,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行,在区卫生局的指导和要求下我院认真梳理了2012年度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此外,根据区卫生局的要求我院草拟了新医改形势下的人事分配和运行机制改革意见,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二)、人才队伍建设。

我院现有研究生XX人,本科生XXX人,高级职称XX人,中级职称XX人。今年通过公开招聘形式,共引进副主任医师(骨伤科)X名,本科生XX名,研究生X名,聘用护士XX人。全年晋升高级职称X人,中级职称X人。

为进一步提高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医院的综合医疗水平,完善人才梯队、人才队伍建设和医院快速发展,先后组织各临床科室人员外出进修,截止X月底我院已派送X余名医技人员前往XX省人民医院、XX省中医院、XX市儿童医院、XX市妇幼保健医院、XX市口腔医院、等三级医院进修重症监护、中医推拿、阴道镜、口腔外科、护理管理、儿童保健等专科学习。

(三)、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1.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着重狠抓制度的落实工作。利用每周一次的行政大查房方式,带领职能科室深入临床、医技科室,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要求科室负责人严把本科室质量关;医教科和护理部定期深入临床开展业务查房工作,及时了解科室出

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及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途径、解决实际问题,广泛听取职工意见,调研指导工作。

2.落实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以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为契机,对全院住院病人住院费用进行控费,并制定相应奖惩措施保证执行力度。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

3.根据上级部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要求,重点加强I类切口手术抗生素应用管理、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管理,严把检测质量关。

4.临床各科室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严格遵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首诊负责制度、会诊制度、病例书写规范等相关制度。为进一步了解和督查全院临床科室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对全院急诊科和病区进行模拟演练,通过演练加强临床各科室各项核心制度的落实力度,进一步规范执行流程。

5.在“大综合、小专科”的办院模式下,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在加强临床科室建设的同时,医院不忘加强专科的建设,突出中医特色,尤其是在肛肠科、儿 科、针灸推拿科、治未病科等具有中医特色专科方面,无论是从人、财、物等方面都给予了政策倾斜。

三、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制约医药卫生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的矛盾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医院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难于满足高端的医疗需求。

(二)、医疗技术人才匮乏,梯队结构不合理,医疗技术水平局限。

(三)、人员编制落实不到位,工资待遇差,心里压力过大,技术

队伍人员不稳定,人才严重流失。

(四)、医院起步慢,基础差,投入不足,信息管理化等设施落后,综合服务水平不高。

(五)、极少部分医护人员进取心不强,工作不负责任,时有差错,沟通、解释、告知不到位,满意度不高,引发病人投诉和纠纷。

四、下一步打算

(一)、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组织全院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各级政府相关要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工作,全面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强化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做到文明行医,礼貌待患,不以医谋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切实纠正卫生行业不正之风。

(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坚持依法行医,严格执行医疗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行动和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付费管理,控制医药费用增长,解决老百姓“看病贵”问题。招聘高校临床、中医、检验、影像等专业优秀毕业生;对优秀中青年技术骨干,采取派出进修学习等方法培养;鼓励职工自学,积极开展继续医学再教育,改善职工知识和学历结构,提高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深化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创新服务理念,引进高端人才和技术设备,寻求合作机遇和伙伴,全面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三)、提高服务质量。倡导服务文明用语;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

缩短各项检查检验等候时间、提供便捷的检查查询服务;完善各种服务设施和落实出院随访制度。

(四)、争取政府编制部门尽快按预编定岗;建立竞争性的用人制度;严格准入执业资格,持证上岗,合理调整技术结构,调整和分流不合格人员,推进中医药工作。

(五)、推进门诊大楼重点建设项目工程进度,为病人提供优质诊疗环境。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

第12篇:孝义市中医院工作汇报

薪火相传抓根本 与时俱进勇创新

—孝义市中医院工作汇报

孝义市中医院作为全市中医事业的龙头,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到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座独具中医特色,集医疗、预付、保健、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充满现代气息的“二级甲等”中医院。继2002年晋升“二甲”后,200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财政部列入全国农村中医发展重点建设项目单位;2006年12月,被卫生厅确定为山西中医学院教学医院;2008年5月,被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确定为附属医院;2008年市委市政府投资5000余万元新建中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医院占地21.68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从根本上改变了医院面貌,为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11月成为山西省汾阳医院远程心电协作医院,2011年12月,被中国医院协会命名为“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同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孝义市“全国、全省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医院现有职工176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37人(正高6人),山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中级专业技术人才75人。近年来,门诊住院人数稳步上升,2012年,门诊总量突破10万人次,住院病人4600余人次,手术1200余台次(包括门诊),再创历史新高。

医院设临床医技科室34个,其中中医特色专科病门诊14个,设病区7个,可开放床位150张,实开放床位100张,可提供包括内、外、妇、儿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可开展普外、骨伤、妇产、肛肠等大中型手术以及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

医疗设备主要配备有:美国GE牌螺旋CT、CR、德国西门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富士能电子胃镜、飞利浦彩超、三位电脑牵引床、MDK-3200型血流变计数仪、全自动血球计数仪、电解质分析仪、新东方50mAX光机、十二导同步心电工作站、脑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机、动态血压仪、煎药机、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胎心监护仪、麻醉机、除颤仪、微波治疗仪、脑血流图机、婴儿保温箱、磁酶免、血凝仪、红外线乳腺检查诊断治疗机等。现代化设备的配置,为提高整体诊断水平、实行中西结合治疗、探索中医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2年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卫生厅确定为县市级中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根据省、市医改工作会议精神,配合上级有关部门积极落实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更好地担当起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医院成立了理事会,制定了

多年来我院 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并举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专科专病建设取得新进展 我院现有两个省级重点专科脾胃病科和儿科,一个市级重点专科特色诊疗中心。

脾胃病专科作为首批省级重点专科,现有床位25张,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两名研究生,对消化系统:胃痛 ,腹痛和腹泻三个优势病种有独特的中医互联

,在我市享有盛名。治疗上,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开展中药辩证内服,中药辩证肠疗,中药辩证穴位贴敷,针刺,艾灸,推拿,拔罐,刮痧等多靶点疗法,收到满意效果,住院患者天天爆满,今年新增微机4台,实现管理网络化,病历电脑化。孝义、汾阳、介休、太原及外地患者慕名而来,特色疗法,确切疗效充分凸显了中医的神奇疗效和中医的伟大,在省中院的重点帮扶下,该科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重点专科。

儿科作为第二批省级重点专科,今年致力于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有1名同志晋升为副高职称,1名同志晋升为中级职称。在硬件方面,投资10余万元购置了输液泵、蓝光治疗箱等医疗设备。在紫癜、泄泻、肺炎喘嗽等三个优势病种方面,中西结合,疗效突出。今年来,开展了“三九三伏”穴位贴敷疗法,小儿捏脊疗法,使住院患儿疗效快,疗程短,成为我院科室的后起之秀。

为加快专科建设力度,我院整合传统的中医针灸理疗康复科室,成立特色诊疗中心,设立专门病区,设有床位21张,有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名,配置三位电脑牵引床,中药熏蒸治疗床,冲击波骨伤治疗机,中医体质辨识系统及各种现代功能康复器械,主要开展针灸、推拿、刮痧、天灸、艾灸、熏蒸治疗牵引、体质辨识、骨伤康复等62种中医特色疗法,特色明显、疗效显著,成为吕梁市重点专科。

在发展中医特色专科专病的基础上,我院不断巩固全是农村中医药工作单位先进成果,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

一是争创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我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在已有古色古香国医堂和富有深厚文化气息的中药房的基础上,将院内道路命名为华佗街、扁鹊路、仲景路,将院前广场命名为李时珍广场,在医院大楼西侧开辟出具有浓郁中医药文化氛围的百草园,种植中医药品种达100种。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和传奇的中医名家典故让各位患者和观赏者情不自禁沉浸于中医药悠久的历史长河。尤其春夏之际,五颜六色盛开的花朵,使人留恋于大自然的美色,不断产生心情愉悦的感觉,使患者在医院治疗的同时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更使来院群众了解中医、感受中医、相信中医、宣传中医。目前,我院已被评为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二是深入开展师带徒传承工作,增进学术交流。为巩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成果,加强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的总结继承和创新推广,不断提高全市中医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推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我院选出14位德技双馨的中医专家出任中医传承工作指导老师,在全市接收了35名学生,市政府赵晓琴市长高度重视,大力支持,

推进中医药师带徒传承工作,于去年9月3日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仪式,并与去年12月6日向市政府和卫生局做了阶段总结汇报,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我院还开展了每月两期的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培训班和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至今已举办了

期,参加人员有我院全体医护人员和各乡镇社区卫技人员,受益人数达到2200余人。我院还与民间中医互动每月举行一次经验交流会,与45名民间中医互动,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全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去年11月25日我院举办了健康孝义•中医药发展论坛,特邀省中医院博士生导师刘光珍副院长和心脑血管科硕士研究生导师牛天福主任进行了精彩的学术交流,大会立足于全市中医药事业服务百强孝义的大健康观念定位,就全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展开高层次的论谈,开拓了视野,拓展了思路,确立了新的目标,明确了新的任务,为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是推进全市中医药一体化进程,对口帮扶基层医疗机构。今年,我院与大孝堡卫生院和西辛庄卫生院建立了松散型的托管关系,每周派选出专家到基层义诊和指导工作。截止12月底,我院已派出专家168人次,接诊患者4500余人次,参与会议30人次,帮助诊治疑难杂症5种,有力的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诊疗工作。同时,我院接收基层卫生院进修人员80人次。特别是西辛庄卫生院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70万元,将卫生院装饰的古色古香充分凸显了中医中药文化,在全省强县卫生院也属罕见。我院特为该院增授孝义市中医院分院牌匾,定期派专家坐诊,查房,

,有力地推进了中医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工作,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四是我院作为山西中医学院教学医院,今年承担了该院研究生培养工作,田雨河副副院长被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他的论文在全国经方论坛上荣获二等奖,《田春礼临床经验集》被台湾出版局出版发行,为我院教学科研工作开启了新的篇章。在优秀导师的影响下,我院青年医师积极进取,不断要求进步,有3为同志晋升为主任医师,8位同志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全院高级职称达到35人,在全省县市中医院中少有。王春花,王海娟等4名同志被选入山西省优秀人才培养对象;田雨海同志在山西省“振东杯”针灸大赛中荣获优秀奖。今年我院还选派了8人赴上级医院进修,58人次进行短期培训,院内已举办了15次学术报告,为我院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13篇: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汇报

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汇

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汇报

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汇报 市人民政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精神,全市农村综合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同时,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要求,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总原则以及打造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的总目标,把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与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使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成为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工作抓手。现将市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综合改革试点开展情况和主要举措 实施供销社“互联网+”行动,加快建设现代经营服务体系

1、打造县域快捷电商服务平台,推进网上供销社建设。供销社抓住列为全国供销社电子商务示范县的契机,依托新供销启源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司,成功打造了全国首家聚焦县域的型、本地化网上超市——新供销“网”,作为网上供销社平台。新供销“网”整合了供销社日用消费品、农资农技、煤气、农产品等实体资源,采取线上网店与线下实体联动,打造5公里半径服务圈,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日用品、农产品和农资商品等服务,并实行“三对接”:对接农民合作社,对接系统社有企业、对接全国总社“供销e家”。“网”经过3年多的发展,从原来平方米的“网”实体超市,扩大到集超市

购物、线上商品体验、网络销售、社区配送和农村电商五位一体,总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新供销电商广场,成为目前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网上超市体验店,现入会会员10万多人,月均上线1万多次,网页月点击量100多万次,提供200多人就业;2016年1-11月,新供销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司实现销售总额6797万元,是同期的3倍;利润190万元。

2、整合资源,上联下接,纵深推进镇村农村电商实体网络建设。供销社创新经营业态,主动适应互联网带来的流通方式变革,运用互联网技术拓展农村电子商务,有效帮助农民对接市场,促进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服务均等化。2016年8月,网上供销社镇级农村电商服务中心投入运营,该服务中心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日用消费品、农产品、农资供应、惠农贷款、代办政务等业务整合,有效恢复了基层供销社经营服务功能。市供销社并以网上供销社牵引带

动农民合作社发展,开展为农服务,如镇田江村综合服务社通过与专业合作社合作,积极开展农产品上行服务,通过供销社电商平台销售当地特色的蔬菜、无花果、黄皮、红糖、生姜等农产品;市茶叶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均以合作共享电商平台的方式,积极开展特色农产品上行网销服务,以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流通,让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与城市相同的电商服务。

3、对接系统经营服务网络。加强与省市供销社经营服务网络对接,以业务经营为立足点,探索多种合作形式,大力推进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农村合作金融服务等经营业务与省市供销社经营服务平台协调、对接。2016年1-11月,市供销社系统已与11家省市供销社企业进行了业务对接,业务对接网点总数221间,业务对接企业销售总额4559万元;改造基层社农资门店和新建村级综合服务社等

70多家。

以创建村级综合服务社为抓手,建立和完善为农综合服务体系。

1、积极领办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市供销社把领办专业合作社作为基层供销社改革和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来抓,从切实解决当前农村一家一户的单独生产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市场难以对接这一环节入手,结合各地名优特农产品资源,指导基层供销社以当地主导产业、骨干农产品、经营优势等为依托,组织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三农。至2016年11月底止,市供销社系统共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社90个,涉及蔬菜、水果、蚕桑、农资等多个农业产业和经营领域,入社社员5000多人,带动近万户农民参与产业化种养。市供销社系统有1家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供销社系统示范专业合作社,有2家专业合作社被省农业厅等12部门评为“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有12家

专业合作社被省供销社评为“广东省供销社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2、实行开放办社,创办农村综合服务社,提高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市供销社根据农村综合改革的要求,以创办农村综合服务社为抓手,按照“政府主导、供销社主办、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化运作”模式,将供销社生产、生活、农产品购销和农村电子商务等功能与涉农综合服务平台有机融合,改造和完善农村经营服务网络体系。2016年1—11月,市供销社已建成投入运营的涉农综合服务平台48家,实现销售总额3328万元,其中销售化肥、农药吨,实现利润万元;举办果蔬种植技术培训班34期,参加培训农民2170人。实现了“农民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和行政服务不出片区就可以解决”的目标。2016年10月,根据《广东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考核办法》有关规定,经审核,我市供销社系统领办的英红田江村、望埠黄田村等4家综合服务社被认定为2015

年度广东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五星级”农村综合服务社。 转变职能、理顺机制,构建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1、完善了联合社组织体系,召开了市供销合作社第五次代表大会,健全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机构设置,强化了市供销合作社管理、监督、指导、服务职能。

2、组建成立了市新供销尚业商贸服务有限公司,在全市供销系统内推进以“统一核算、统一经营、统一服务、统一管理”为核心内容的“县基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对市直企业和基层社的资产、资金、人事、业务等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

3、设立了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制定实施了《市供销社系统企业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实施细则》、《“县基一体化”改革的企业人员统一管理办法》等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制度。

实施“项目兴社”战略,夯实发展基础。

1、构建三农经营服务平台。由市供销社负责建设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项目已纳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重大项目。也是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广清一体化战略,加快融入珠三角,承接广州江南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广州市白云区与我市对接帮扶项目,并且已申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了环境评价、立项审批,首期宝石洞地块已征用土地约800亩,投入资金约4000万元。市供销社以广州市白云区对口帮扶我市为契机,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推进我市供销社与广州市白云区供销社洽谈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项目合作,促进资源互补。

2、建成烟花爆竹储存新仓库,做强做大供销传统主业。市供销社投入1500多万元建成了位于市镇的烟花爆竹储存新仓库,并于2016年10月投入使用,成为清远市标准档次最高、功能最完善的烟花爆竹储存仓库,为我市供销社烟花爆竹安全储存、安全配送提供了有力保

障。

3、依托资源优势,推动红茶产城融合项目。

市供销社依托红茶产业资源优势,利用市农批市场迎宾大道宝石洞地块约500亩土地,拟兴建红茶产城融合项目。2016年11月,注册登记成立了“天成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开展红茶产城融合项目。红茶产城融合项目是省供销社巩固和发展涉农产业的重要项目,项目总投资18亿元。天成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在建设国际标准的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带动周边茶农种植达到20万亩的高标准红茶,并将该基地打造成为生态茶园特色旅游小镇,引导周边农户开展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全面促进红茶品牌推广、文化传播和产品营销。

二、初步成效和主要经验 争取党委、政府支持。积极主动向上级供销社和上级党委政府汇报,把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纳入市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争取政策、资金扶持,为供销社综

合改革试点创造宽松的环境。市供销社抓住开展综合改革试点的契机,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由市编办批复,自2017年1月份起市供销社重新确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关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实行全额财政供养,今后将有效保障供销社机关人员的经费来源渠道。

系统经营运行机制更高效。据统计,2016年1-11月,市供销社系统实现销售总额亿元,同比综合改革前一年增长%,系统利润总额万元,同比增长%;系统资产总额亿元,同比增长%;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新增项目投资总额8900多万元,同比增长4倍多。 重塑了供销社新形象。市供销社创办综合服务社的做法得到省供销社、清远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并把它作为农村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加以推广。综合服务社的创办,使当地农民享受到优质高效综合服务,对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和当地美丽乡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供销社帮助农民增收

致富的民心工程,充分展示了供销社的新形象。

提升了供销社的社会影响力。中华合作时报、南方日报、清远日报等各大主流媒体均专题深入报道了市供销社“网”电商发展经验和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成效,在省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也给予充分肯定。此外,由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指导,中华合作时报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供销金融杯”2015-2016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评选活动中,付尚波同志作为市供销社代表荣获了“十大改革人物”荣誉称号。

三、主要存在问题

市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真正成为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的要求仍存在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基层供销社普遍存在缺乏经营资产、经营资金、经营人才,社有资产开发利用难度大,一些企业银行债务等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二是目

前上下联接的经营服务平台对接层次、深度还很不够,尤其是业务经营上没有做到联结成真正的经济利益共同体,难以做强做大;三是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不完善,不配套,农产品大多没有注册商标和实施qs认证,没有建立起有影响力的品牌,供销社农村电子商务的销售和效益仍有待提高;四是市社机关以及下属企业干部队伍断层、人员老化、专业人才匮乏,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供销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等农村经济主体缺乏资本上的合作共赢;为农服务的基础仍显薄弱,一些基层组织发展乏力、服务功能弱化的局面没有明显改观。 接下来,市供销社将进一步突出自身特色,通过上下联动、集聚资源、共享要素、优势互补,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成为新型农业服务主体骨干力量,成为党和政府抓得住、用得上的为农服务骨干力量。

我们也有信心,在上级供销社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通过深入开展供销社综合改革,不断提升供销社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供销社将在推动我市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中做出更大贡献。

第14篇:基层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汇报2

汾西县人民政府

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汇报

汾西县位于吕粱山南麓、临汾市西北部、总面积880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1个社区管委会,现有人口14.8万,全县共有医疗机构164个(其中:县直有县人民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站、县中医院、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县新农合中心、精神病院等7个单位,乡镇卫生院8所,卫生分院6所,村级卫生所142个,民营医院1所。全县现有医务人员894人,其中国家正式财政开支人员420人,自收自支临时人员193人,乡村医生281人)。我们于2009年开始按照上级要求启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经过三年的努力基本完成医改任务。

一、健全机构,建立机制,确保医改工作有力有序进行 2009年7月,省政府出台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我县紧跟省、市医改的步伐,全面启动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09年9月成立了以政府县长为组长,分管发改和卫生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发改局和卫生局局长分别为办公室主任和副主任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组”。 2011年4月省、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1+10文件后,为了改革有章可依,我县对应出台了1个《综合改革方案》和9个配套文件:(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 1

事制度改革意见》(2)《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调整意见》(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4)《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补偿办法》(5)《乡、村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办法》(6)《乡镇卫生院改革方案》(7)《村级卫生所改革方案》

(8)《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意见》(9)《乡镇卫生院院长及全员聘用的工作方案》。至此,我县医改文件全部配套。(按照县编办6月30日正式核定的乡镇卫生院编制174人,我县卫生院现有职工105人,缺编69人,没有人员分流任务,也就没有出台对应的文件)。

二、瞄准重点,狠抓关键,全力推进医改任务圆满完成 按照省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时序进度和2011年五项重点医改任务,我县精心组织、积极实施,稳妥推进。尤其是6月15日市医改办督导检查后,毛跟云县长亲自主持召开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再动员会议。明确了“奋战五十天,保质保量完成医改任务”的总体目标,制定了倒计时工作日程表。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上下联动,通力协作。我们的定位是发改局是指挥员,卫生局既是宣传员又是战斗员,编办、人事、财政、劳动等部门全力负责后勤保障,要什么给什么,需要怎干就怎干。医改工作得到了快速有效地推进。

到目前为止,我县医改工作基本完成。一是县人民政府出台了《综合改革方案》和九个配套文件。二是在人员配置

方面,于2010年招聘4名执业医师和10名公益性岗位人员;2011年又招聘27名事业编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三是各职能部门全力配合,齐抓共管。编办于6月30日正式核定了乡镇卫生院编制174人,我县卫生院现有职工105人,缺编69人(含卫生监督站18人)。县人社局制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实施意见》,并经市人社局批准,绩效工资已落实。目前,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的补发工资已核发完毕。县财政局确保投入到位,年初预算时,公共卫生经费35万、绩效工资200万、基本药物差价补偿88万都足额预留,逐步核发。四是行政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实施第一批20个试点村已规范运行,剩余行政村卫生室将于8月底全面推行。五是制定了“乡镇卫生院院长的聘用和工作人员聘用办法”方案,目前已全面完成聘任工作。六是基本药物从4月份实施以来,现已逐步完善,第一批补偿资金23.83万元已拨付,村级卫生所药品差价补助资金,省拨两元也已下拨到各乡镇卫生院,已落实到乡医手中。七是我县撤并乡镇后成立了一个“社区管委会”,辖区内1.8万人,多年来公共卫生服务严重缺位,经多方协调成立了“汾西县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编7人,全面负责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八是医改办公地点暂定在卫生局,配备了必要办公设备,确定了两名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九是为了加大食品安全监督力度,我县在120个行政村聘用了120名食品药

品卫生专(兼)职监督员,每人每月补助20元,健全了卫生监督三级网络。十是根据“村覆盖、乡达标、县提高”的要求,我县09年已实现了村级卫生所全覆盖,今年6月份分别受到省政府和市政府的表彰奖励。2011年,计划投资65万元,规划新建13所行政村卫生室,目前正在实施过程中;县人民医院新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也已全部完成,现已启动实施。十一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2011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新农合筹资将达到2622.8万元,人均230元,个人筹资30元,县配套314.95万元,参合人数达到11.4万人,参合率稳定在92%以上。与此同时,县财政投资26万元,提高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十二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1年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每人15元提高到25元,九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全部建立台帐,全县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60%。

总体来看,我县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已基本完成,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公益性明显提高,广大群众日益享受到医改实惠,社会各界对改革也普遍支持和认同。

二0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第15篇:综合改革

综合改革 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人口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对新时期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惠州市作为全国16个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实施综合改革两年来,惠州市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积极推进而不冒进、真抓实干而不蛮干、开拓创新而不标新”的指示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做到既稳定低生育水平,又提高人口素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创新机制。加强管理 “三个代表”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着继往开来、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真理光芒。在改革中,惠州市坚持用“三个代表”正确认识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改进的工作。

1、建立基层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坚持以人为本,从广大育龄人群婚育行为的经常性出发,建立和完善经常性的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新机制。 在农村,建立健全“镇负责、村为主、户落实”的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落实重心下移,强化镇、村两级的计划生育工作职能。加强“村官”培训。建立村民自治机制,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村民小组和计划生育协会等群团组织实施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 在城镇,建立“属地管理、单位负责、社区管理、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机制,强化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和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计生工作职责,健全楼栋长、房东、工厂宿舍舍长和农贸市场计划生育协会工作管理网络。彻底改变了过去计划生育工作“急在县里、忙在镇里、梗在村里”的现象。

2、健全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机制。我们在综合改革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对过去行之有效的做法进行整合、提升,建立和完善了十项经常性工作制度:①“两员一干”(党员、计生协会会员、干部)计划生育包干责任制;②镇、村计划生育工作月例会制度;③已婚育龄妇女全程跟踪服务制度;④定期“三查一服务”(查环、查孕、查病,提供生殖保健服务)制度;⑤育龄妇女信息变更、反馈、分析制度;⑥独生子女户、纯二女结扎户慰问、优惠制度;⑦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制度;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制度;⑨县(市、区)、镇(办事处)季度考评及隔级考核制度;⑩镇(办事处)、村计生工作人员业务学习培训制度。

3、建立健全村(居)民自治机制,依法管理计划生育。2002年上半年全市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切实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建立以村(居)为主的有效的基层管理。 在农村,把人口与计划生育有关政策、组织管理机构、奖励与限制措施和执法程序等内容写进村民自治章程,并在村民代表大会上通过。把村民实行计划生育作为贯彻落实村民自治章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让村民充分享有正当行使村民组织法赋予的权利。 在城镇,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的建设、管理和服务之中,强化街道和社区妁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建立单位负责、社区管理、居民自治、条块结合、双重管理的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体制。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依靠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 以及计划生育协会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保证了村(居)民自治组织依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4、健全完善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只有依靠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力量,共同管理、共同负责才能做好。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在政府统一领导下,由计划生育部门协调,各有关 1

部门参与的管理体制。根据中央《决定》精神和省的要求,我们制定了《惠州市计划生育兼职成员单位职责》,进一步明确公安、卫生、教育、工商等兼职成员单位的计划生育分工职责,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年度检查、考核,从而进一步强化了部门垂直负责制,共同抓好计划生育。

5、健全流入地管理为主的工作机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是城市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 健全一支队伍。市、县、镇三级均成立相应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定人定编。同时,发展企业主、房东和流动人口中的积极分子等做义务宣传员和计生信息员,建立一支不走的宣传队。 完善两种制度。一是建立健全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制度:①流动人口计生档案、证明管理制度;②流动人口清查验证制度;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反馈通报制度;④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三查一服务”制度。二是建立健全流出地配合管理制度;①流出人员婚育、节育情况申报、审核制度;②流出人员计生管理跟踪服务制度。同时,认真把好“三关”——发证关、落实节育措施关、信息反馈关。 落实三项责任制。一是计划生育兼职成员单位责任制;二是工厂、企业法人代表责任制;三是属地管理责任制。 实行“四同”。对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实行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考核。初步建立起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新机制。

6、改革考核方式,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机制。按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简便易行”的原则,2002年,在国家、省计生委的直接领导下,我们实施了“三线考核”,即:一是对党委、政府的考核(简称“党政线”),注重“三率”: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计划生育率,以及“三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为主要内容的考核。二是对计划生育兼职成员单位的考核(简称“部门线”),按计划生育兼职成员单位职责中规定的内容进行考核。三是对计划生育部门的考核(简称“计生线”),主要包括统计质量、落实“三为主”、基层基础建设、优质服务等计生业务工作。“三线考核”切实从综合改革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了考核对象和职责,减少了考核层次,采取年终考核与平时检查相结合、自查与上级检查相结合、直接调查与间接评估相结合的办法。严格落实“一票否决权”。切实把基层的注意力的工作重点引导到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工作水平上来。

7、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实行规范管理。在信息化建设上,经过各级的共同努力,目前,全市所有镇(办事处)均配备了规范化管理必备的微机,完善了育龄妇女信息化系统网络版单机运作,并依托政府专用平台实现初步的在线联网,呈现出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的雏形。为进一步提高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丰富决策信息,使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轨道发展,2004年力争实现市、县、镇三级在线联网,从而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科学化、服务全程化。 创新服务,注重实效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在综合改革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本的思想,把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技术服务做得更好、更深入、更细致、更加科学规范。

1、改革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大胆创新宣传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倡导温馨化、个性化、咨询式、启发

式的宣传服务。依托社区,强化载体,贴近群众,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和报刊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切实把计划生育知识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由单纯的说教式向平等、对话、咨询等多种形式转变,有时代性、针对性地开展面对面的计划生育宣传服务,不断把“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引向深入。通过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2、深化宣传教育的内容。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需求为目的,注重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意识和新婚育观的宣传,以及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生命科学等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科学知识教育,实现了从过去宣传法规政策向宣传科技知识扩展,群众的全局观念、人均意识、生存发展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妊娠、流产、妇女常见病和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率。

3、建立和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加大投入,着力建立完善市、县、镇、村四级计生技术服务阵地,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充分发挥计生技术服务网络作用,努力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宣传、培训和避孕药具的发放,拓宽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条件,规范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广大已婚育龄夫妇服务。目前,我市共有计生医技人员502人,均具备大(中)专以上学历;市、县(市、区)服务中心(站)建立优生实验室,配备了开展普查普治,优生筛查和检验的相关设备,镇服务所具备了“三查一服务”的必要条件,50%的村(居)委会配备了B超仪,为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4、拓宽技术服务领域。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是“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服务”的基本要求,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在综合改革中,我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改变过去单纯计划生育为与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相结合,建立以人为本和逐.步过渡到“知情选择”的新机制。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坚持以健康人、亚健康人为服务对象,积极开展以计生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如定期开展“三查一服务”活动,大力实施“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生殖道感染防治”优质服务“三大工程”,加大性病、艾滋病预防力度,把安全套自动销售机的安装从市区延伸到各县城和流动人口聚集地等等。 目前,全市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和30%以上的村(居)委会已推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提高了避孕节育措施的有效率、及时率,维护了广大育龄群众的身心健康。 “三个代表”思想的精髓在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践证明,两年的综合改革,创新了机制,转变了作风,成效明显。(作者单位:惠州市计生局)(摘自《广东人口信息》)

综合改革

2001年,国家和省人口计生委将我市确定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试点市。对于我市来说,这既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计生等各职能部门积极

探索,从明确新思路、建立新机制入手,以综合改革促进工作理念与工作格局的转变,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我市综合改革的主要思路和实施过程 2001年初,国家、省人口计生委领导到我市调研时指出:惠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把以大突击为主的工作方式向经常性工作和优质服务转变。我们认为,这一要求非常切合实际,为我市综合改革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统一全市各级的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我们专门就综合改革怎么改?如何贯彻国家提出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工作新机制,在全市上下展开了大讨论、大调研,并认真组织学习国家、省有关文件,在集思广益、摸清群众需求、体察民情社情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市综合改革的思路:在总结30年人口计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注入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视抓好综合改革配套措施的建立和完善,综合治理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在“实”字上下功夫,狠抓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把求真务实精神贯穿于综合改革的全过程。 思路明确以后,我市综合改革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是2001年初至2002年初的前期准备阶段。我们在开展一系列调研的基础上,由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的意见》,由市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关于“三线”考核等九个实施方案。县、镇两级也相继出台了有关文件。二是2002年初至2003年底的试点推进阶段。主要是选定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镇为试点,上下联动,探索经验,并通过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和现场会,树样板、推典型,以点带面,及时把点上的经验转化到面上,促进全市综合改革工作的平衡发展。三是今年初以来的全面铺开阶段。主要是挖掘亮点,总结经验,并将之上升到理论和机制的高度,制度性地安排综合改革措施。

二、我市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 我们重点在五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改革突击性工作模式,建立经常性工作新机制

1、以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促进经常性工作的开展。经常性工作是计划生育基础性工作,也是我市综合改革的重点。我们通过对原来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进行归纳、提升,建立了以镇村党员、干部包干工作责任制度和已婚育龄妇女全程跟踪服务制度等为主的经常性工作“十项制度”。实行县(区)四套班子领导包镇包村责任制,镇三套班子领导包村包户,镇干部全员包户,村(居)委会干部包组包户,职能部门包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包监督的责任制。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抓好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的落实。镇、村干部的包干内容,从过去的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计划生育率、高潮四术落实率的“旧四率”发展到群众对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知情选择率、参与率、满意率的“新四率”,具体要求做到“十包”:包了解计生对象的婚育状况,包宣传计生政策和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知识,包动员对象参加优生检测,包孕情监控,包计生对象查环查孕和落实节育措施,包术后回访,包动员对象接受妇科普查普治,包辖区内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包协助计生对象办理计生优惠证件并兑现独生子女保健费和小孩九年义务教育书杂费等各项优惠,包协助计生对象开展“三结合”发展生产、劳动致富等。

2、以宣教方式的创新深化经常性工作的内容。一是更新宣传教育服务理念。用平等对话、咨询服务等的宣传教育,代替单纯的说教式教育,开展面对面、心贴心的宣传教育服务。二是加大精品制作力度。在市区和县城,建立主题突出、时代感强的生育文化主题公园和文化长廊;在中心镇,建设高档次、高品位的婚育新风“风景街”;在厂矿、企业,设立人性化的婚育新风“自助餐”等。三是提高宣传教育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各传媒体和网络的作用,在电台设立“关注悄悄话”等热线节目,在《惠州广播电视报》设立“性福课堂”,建立“人口计生网站”,利用移动电话网络开展手机短信服务。四是全面推广七种模式。在镇村两级广泛开展群众性的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培训、干部与育龄群众民主对话、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论坛、计划生育知识竞赛、计划生育演讲、计划生育文艺汇演以及制作和播放计划生育VCD专题片。通过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和内容,为经常性工作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群众认识基础。

3、以信息化建设促进经常性工作上水平。几年来全市在计生信息化建设方面共投入经费约1300万元,信息网络初具规模,所有镇(办事处)均配备了信息化管理必备的微机,完善了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网络版单机运作,并依托政府专用平台实现初步的在线联网。同时,切实做到统一管理、专人负责,改变了以前那种在纸堆里找育龄妇女信息、人工统计数据的工作模式,使计划生育经常性管理和服务上了一个新水平。 (二)改革单一的技术服务模式,建立优质服务新机制 一方面是增强服务能力,拓宽服务领域。我市市、县服务中心(站)建立了优生实验室,配备开展优生筛查和检验的相关设备,镇计生服务所中有71%达到省甲级以上标准,50%的村(居)委配备了B超机。并在用人上

严格把好“进人关”,积极引进素质高、懂业务、善于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医技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同时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改过去单纯计划生育服务为计划生育服务与生殖保健服务相结合,全面启动避孕节育、生殖道感染防治、出生缺陷干预“三大工程”;把服务范围从户籍地已婚育龄妇女扩展到流动人口;实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充分尊重育龄群众“计划生育主人翁”的地位,全市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和90%的村(居)委已推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另一方面是转变服务态度,创新服务方式。改过去“坐堂服务”为上门服务;生殖保健服务由原来“政府给什么、群众只能接受什么”,向“群众需要什么、政府就尽量提供什么”转变;生殖健康快车每月都轮流进村、进厂为育龄妇女开展妇科常见病的普查普治,为农村独生子女、纯二女进行体检;并坚持派车接送落实节育措施的育龄妇女,坚持术后随访,把慰问、宣传、服务融为一体。 (三)改革“处罚多生”的管理模式,建立“奖励少生”的利益导向新机制 在城市,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通过制订村民自治章程,把集体经济股份分红与计划生育挂钩,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兑现集体分红,宅基地优先分配,查环查孕误工给予补助等;对不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取消全家7—14年集体股份分红。各县(区)出台了《关于实行农村独生子女户和二女结扎户优先优惠措施的若干规定》,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提供优先优惠政策,为农村独生子女和纯二女购买学生平安保险,各部门、各单位为计划生育家庭开辟“计生绿色通道”、“服务专柜”,提供各种优先优惠服务。同时,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三结合”,扶持计划生育户发展“三高”农业、开办实业。此外,镇级普遍设立“温暖基金”,专门用于慰问计生困难户和对特困户进行补助,让计生对象真切感受到政治上有地位、生活上有保障。 (四)改革干部管理模式,建立队伍建设新机制 一是建立灵活用人机制,配齐、配强计生队伍。全市镇、村两级按3000:1和1000:1的要求配齐计生工作人员,各村(居) 委会配备两名以上专职计生干部,村民小组设有宣传员,每30至50名育龄妇女设一个小组长,并落实报酬,村计生干部每月工资补贴在300—1500元不等。村(居)计生专干采取群众选举和公开竞聘方式产生。按照“选能人,用强人,谁能抓好就用谁,谁抓好了就提拔重用谁”的原则,选拔、任用计生干部。二是深入开展“万人评计生”活动,推动计生队伍作风建设。广泛发动群众对各镇(办事处)计生办、服务所的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以及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进行公开评议。在活动中,各级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机制,采取向参评对象发放评议表、公开监督电话、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信箱等多种形式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通过广泛开展“万人评计生”活动,切实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息,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效果的第一标准,大力加强全市人口计生队伍作风建设。 (五)改革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模式,建立管理服务新机制 一是营造依法维权氛围。制订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岗位责任制度、检查督促制度以及责任考核制度,坚决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若干规定》,严格执行有关流动人口行政收费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开通维权服务热线,并在市政府公众信息网上设立《群众来信》栏目,公开接受流动人口投诉和民众监督。同时,健全党政、人大、政协、群众、舆论等全方位监督机制。使流动人口计生工作从单纯强调管理向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转变。二是建立管理服务并举架构。建立、推行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五种责任制,即:楼栋长责任制,房东责任制,企业宿舍舍长责任制,计生、治安联动责任制,集贸市场协会会员责任制。各级计生兼职成员单位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对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在暂住登记、就业、生殖保健、科技培训、教育等方面给予优先、优待。计生协会主动配合工商所、物业管理处“一帮一”和“一挂一”地为流动人口提供计生宣传服务。同时,各级政府加大了流动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和服务方面的投入。设立计生专项基金,为流动人口育龄群众的生殖保健提供经费保障。通过推行以上五种责任制和一系列的配套措施,管住流动人口的“窝”,赢得流动人口的心,实现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同考核。

三、我市综合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巩固。目前,全市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比改革前下降了1.

14、0.85个千分点;政策内生育率比改革前提高2.81个百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了4.53个百分点。2003年,全市创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居)939个,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先进村(居)283个。三年多来,全市有1800多对已婚育龄夫妇自愿放弃生育二孩。2001年以来,我市连续三年完成省下达的人口计划控制指标,受到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 ———工作理念发生重大变化。人口计生工作实现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从依靠管理为主到注重优质服务转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大胆叫响计生品牌。 ———工作方式方法逐步改变。主要体现在“十改十转变”:改突击性工作向经常性工作转变;改“急风暴雨”向“和风细雨”转变;改统计业务以手工操作向信息化管理转变;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以流出地管理为主向流入地管理为主转变;改单纯说教式宣传教育向人性化宣传教育转变;改查环查孕

向“三查一服务”转变;改落实节育措施“对号入座”向“知情选择”转变;改单一的服务向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转变;改单线考核向“三线”考核转变;改“旧四率”向“新四率”转变。 ———群众应知应会率、参与率、满意率有较大提高,分别达到90%、95

第16篇:潞城市中医院工作汇报1

潞城市中医院

2011年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及全院职工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院领导班子及全院职工向前来检查指导工作的领导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2011年,我院在市委、市政府和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关怀帮助下,在全院职工的精诚团结、共同努力下,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今年完成业务收入457万,比去年同期增长41万元,增幅达9.86%,再创历史新高。下面,我就2011年的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

2011年是收获的一年。我院全年完成门诊人次14237人,住院800余人次,病床使用率为43.1%。全年完成各类体检4700余人次,其中参合45岁妇女体检2800余人。老干部体检521人次,切实服务了各类需求,展现了我院多功能服务的能力。药品实行集中招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率达95%,规范了进货渠道,保证了药品质量,降低了药品成本。今年药品集中招标采购152021万元,药品回款率100%,共向患者让利54.55万元,降幅达35.83%,进一步实现了对患者的关爱承诺。

业务上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绝对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

和支持的,是绝对离不开全院职工的团结奋进共同努力的,在此,我再次向各位领导、各位职工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具体来说,这样的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如下几个方面的落实和提高。

一、积极争取资金,改善医疗设备

为了有效提高我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对创建二甲医院目标的迈进,我院于2011年在若干方面力求资金,夯实硬件基础,全年累计添加设备108台,其中万元以上33台,总价值300多万。

1.争取中央资金200万,用于设备的改造。其中新申报

DR,五分类球仪,尿沉渣分析仪等一系列大型设备的购

置提高了对患者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医院服务社

区服务患者的能力和职能。其中,60万中医诊疗设备,用于中医康复理疗。为中医针灸康复理疗科奠定了坚实

的设备基础。

2.争取政府资金30万,政府采购,用于供应室的设备更

新,目前设备已逐步到位。

3.争取国债项目30万,用于农村适宜技术培训。于6月

份,对全市309名乡医及乡镇卫生院人员进行了培训。使每人掌握不少于5项适宜技术。

4.全院集中供氧系统和中心呼叫系统全面投入使用,进一

步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二、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建群众口碑医院。为提高医院服务软实力,让患者的医疗体验更加满意,我院从4月份卫生部视频“三好一满意”活动开始以来,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成立领导组,各科室作出承诺,使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真真落到了实处。对行动不便或无人陪护的患者,护理人员主动承担起了照顾患者的义务,使患者感觉温馨如家,同时优化医院就医流程和环境,广泛开展预约门诊服务,开展无节假日门诊和电话回访制度,深得患者好评,共收到表扬?信 ?锦旗。

三、狠抓医疗责任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是医院的生命线。我院秉承患者第

一、服务至上的理念,狠抓核心制度的落实。医务科、护理部制定了一系列举措,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严格依法执业,规范诊疗行为,加强特色专科建设:针灸科,糖尿病科正式组科成立。妇外科开展了适合我院疾病的临床路径管理,在保障临床规范用血方面,成分输血比例100%。一年内对医护人员开展各类业务知识培训20次,累计培训354人次,开展优质护理、亲情服务,首开中医护理技术项目6项,由于狠抓医院管理,确保了全年无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医疗安全。

四、社区工作稳步推进

9项公共卫生服务,在人员缺少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志

愿服务在医院,动员一大批医护人员兼职,牺牲了节假日、业余时间,利用晚上、采用错时、延时、超时上门为居民服务:一年来,共建纸质档案32256份,电子档案31415份,检查29722人次,特殊检查率达78.3%。其中血糖2548人次,B超和心电图2148次,X线1755人次,管理65岁老人1979人次,管理率达72.7%,体检1044人次,体检率达71.5%,管理慢病患者1676人次,其中高血压1404人次,糖尿病272人次。管理精神病人72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180人次,乙肝疫苗接种170人次,接种率和及时率均达100%,五苗接种7300人次,接种率达99.02%。《出生医学证明》使用合格率达100%,住院分娩出生缺陷监测报告率达100%,共检测报告3例,2个唇腭裂,1个单侧无耳廓。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直报政策落实到位,共直报达117人次。叶酸增补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全覆盖,目标人群知识知晓率达88%,服用率达85%,依从率达54%。

开展健康教育讲座11次,进行公众咨询9次,达1000

余人,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48次,发放健康教育资料2.3万余份,播放健康教育影像资料18种,共900余次。健康教育讲座参与人数达400余人

新农合农民直报485人,服务民政农低保、优抚、城镇低保831人次,积极帮助管理卫生所开展使用507基药,全年共销售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让利?。

五、项目建设如期完成,克服困难保障后勤

经过这一年的工程建设,中央投资300万的社区综合楼如期完工。同时,为了最好地配合2011年的基建项目的建设,有效消除建设项目对职工后勤和给住院患者带来的不利和影响,确保各项业务的顺利进行,我院力图在全年食堂暂停的客观条件下,极力保障后勤工作。为此,医院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每个病区都配置了炊具、热水器和厨房加热设备等,方便病人就餐。同时,为值班人员提高值班补助,保证职工工作积极性。这些生活细节的关怀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褒奖、职工的谅解和支持,从而保证了业务在施工中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且使收入达到了历史新高。在这里,我由衷地感谢全院职工的全力支持和辛勤付出。

六、职工福利待遇稳步提高

为了更好解决职工工作的后顾之忧,连续三年拿出资金为临床医护人员投保医疗责任险,使医护人员能够安心工作,放心工作,也是医患关系更加融洽职工福利待遇实现了年初制定的10%增长率,积极向政府争取政策,保证职工利益,使绩效工资真正能惠及职工,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克服一切困难,医院先行借付使一月份工资按新工资标准发放。

七、

1.根据《2011年潞城市卫生系统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政风行风建设,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实行院务公开,重大事件集体研究决定,

我院开展了医疗临床科室“乱收费、乱检查、乱用药”的自查自纠工作,一定程度上杜绝和减少了开大处方,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的现象,促进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继续开展了日常药品价格公示和患者住院“一日清单”制,让患者明明白白看病就医。

2.继续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活动,设立“意见箱”,聘请行风监督员3人,完善了我院的行风建设监督机制。

3.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成立领导机构、制定落实工作方案,有效杜绝在药品、器械、试剂购销及基建工程中违规违纪问题并及时向卫生局报送政风行风信息。认真执行长治市卫生局的药品集中招标工作会议精神,药品实行集中招标。

2011年是潞城中医院基础建设和临床业务两手抓两手都硬的一年,是最为艰辛的一年,但也是硕果累累的一年,在全院职工的全力拼搏下,我院圆满完成基建项目工程建设,业务收入也再创历史新高,2011年的硕硕成果证实了一点,中医院虽然年轻但最富有活力,潞城中医人虽然阵容弱小,但一定会发展壮大,潞城中医院正焕发生机,整装待发,2012年一定也会给广大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谢谢大家

第17篇:中医院卫生文化工作汇报

南阳市宛城区中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南阳市宛城区中医院位于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南阳市白河游览区内,白河大道中段、市五中北边,是一所具有35年历史的、集教学、科研、医疗、社区卫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宛城区中医工作的龙头医院。医院占地面积27.5亩,建筑总面积19510平方米,编制床位78张,实际开放床位150张。枣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后,可设床位200张。医院有职工161人,离退休人员5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38人,初级职称61人,专科以上学历70人。学校(中医院)设置25个科室,其中职能科室8个,业务科室17个。其中专业人员第一学历的中医药人员64人,西医学历41人,中西医结合1人。年门诊13720人次,住院1980人次。

在区卫生局党委的领导下,中医院为保障全区人民的健康作出了贡献,尤其是在新一届医院党政领导班子组建后,在继承医院优良传统的同时,又大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全院职工,大刀阔斧锐意改革,狠抓医疗质量和优质服务,尊重人才,科技兴院;同时,大力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实现“四个文明”建设互相促进协同并举,实现了医院的快速发展。现就医院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组织有序,制度健全,措施到位

院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医院文化是全体员工一代一代在 1

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娱乐等各个领域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和享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搞好医院文化建设,将团结和激励全院职工,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推进医院的文明进程,为医院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高品位医院文化,优化就医环境,对于和谐医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院领导班子坚持把医院文化建设这项工作作为医院重要工作来抓,不是孤立地、割裂地来认识和部署该项工作,而是全面地、有机地渗透到全部工作中去。如每年院领导与各科室层层签定综合目标责任书,除了工作量、医疗质量指标、一定的经济目标等之外,还有党风廉政责任制、追究制落实情况,医德医风实行情况,病人满意度,科室的文化、文明、团结等一系列量化指标,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和检查,年终与奖惩挂钩。在其它各项工作中也是如此。医院成立了医院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院党政一把手牵头负责,由质控科、办公室、工会等数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兼任,其职责是弘扬先进文化,引导职工在政治上、思想上、业务上、文化上奋发进取,开展一系列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医院文化活动,从而激发职工爱院如家的思想感情。今年初,为加强医院制度文化建设,把过去陈旧落后不适应医院发展的制度及时废除,重新整理、修订和建立与医院发展相适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如在思想政治工作、党建、医德医风、文化活动等方面出台了适应医院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职能科室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等制度,为医院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并且在医院经费不宽余情况下拨款购买康复活动器材、购买图书万余册组建“职工书屋”作为医院文化活动的窗口。

二、人本理念,人文氛围,科学民主管理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医院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医院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分管医疗副院长和医务科长任副组长,各科室主任、护士长任成员的院医疗护理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设医务科、控感办、质检科、护理部,形成了严密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并加强和完善各项制度,修订和新制定了《手术审批制度》、《病情告知制度》等29项制度。加强法律、法律知识学习,提高依法行医意识,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并考试。强化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三基”训练,开展学术讲座、业务培训;采取各种措施如疑难病例讨论、出院病人讨论等,确保医疗安全等等,其目的都是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优质服务是医院文化的一大重点,医院围绕如何使病人方便满意进行改革,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如从2006年起,医院实行门诊365天,天天开诊,并陆续推出天天手术、天天记帐结帐,打开所有门诊服务窗口面对面为患者服务,简化就诊流程,推出划价交费、取药一站通,为抽血病

人及发放免费早餐、为门诊及住院病的免费提供开水,对五保、低保人员、荣残军人等免费进行医疗救治等等,“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本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如最好的房屋、房间留给病人,电梯、走廊、卫生间等安装扶手,以方便行动不便的病人及老人,电梯使用高峰时医务人员让位于病人等等。

创造整洁舒适优美的就医环境是医院文化“以人为本”理念的又一体现,医院除了斥巨资修建枣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楼外,又先后融资310万元资金购买CT、彩超、全自动生化等大型医疗设备等等;又投资数十万元进行电线变压器改造、绿化美化院内环境等。如今,修茸一新的考务中心宽敞明亮,医疗救助中心病房温馨舒适,医院内绿树红花草地争辉、假山水池大面积绿地等,不仅为病人创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就医环境,还为病人营造了一个整洁优美、温馨舒适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科学民主化管理,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为了学习和引进先进的医院管理模式,医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院、科干部多次赴上海、天津、成都、郑州等地参观、学习及培训,并到管理先进的医院考察取经,结合院情对医院发展科室建设重新定位思考、规划部署。坚持院务公开,建立院务公开组织领导体系及监督体系,凡职代会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的问题,一律公开,每年医院的总结、计划,经费及其它事宜,都要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凡招聘、晋升、评

先选优、任职等一律张榜公示。医院实行先进的微机化管理,如HIS系统(医院管理系统、院长查询系统、医师、护士工作站等)使医院的科学民主管理更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三、救死扶伤,勇挑重担,行风建设成绩显著

在2003年春季抗击非典的特殊斗争中,医院按区委、区政府及卫生局要求部署,义不容辞地承担起“防治非典”的重担,高度重视,组织有力,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每个职工积极性,科学防治,制度健全,加班加点建立发热病房及发热门诊,坚持零报告制度,实行网络报告。培训医护人员200余人次并考试,院多次组织专家上街义诊宣传防非知识数十次,发放资料数千份,抗非工作成绩显著,医院荣获“卫生系统防治非典先进基层党组织”,医院总支书荣获省政府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院长、副院长、专家及普通医务工作者分别荣获市、区级荣誉称号十余项。在去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医院医务人员踊跃报名参加抗震救灾,同时,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积极捐款捐物,为安定民心,稳定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显示出了医领导班子的领导管理运筹能力和医院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日常急诊、病房的各种抢救、义诊、义务献血、中医院都义不容辞,勇挑重担,为保障全区人民的健康发挥了巨大作用

廉洁行医是医疗部门和医务人员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我们在抓行风建设上狠下功夫,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该项工作,

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落实责任,修订和完善一系列制度,一是对干部、党员和职工进行反腐教育,警示教育,采用培训、答卷、看录象等形式,并把廉洁行医作为晋升晋级、评先选优,年度考核主要条件之一,实行一票否决制;二是在药物、设备、房屋维修的采购修建过程中一律采取按程序公开招标议标办法;三是对社会公开承诺:凡举报医务人员行医中有不廉洁情况,查实后给举报者一定奖励;对个别收取现金、红包或分流病人的医务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并通报全院;四是“创建放心药房”,实行就诊一日清单等等,努力为病人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医院文化广阔的内容和深深内涵,促进医院健康、全面而快速发展,尤其在近年来,中医院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职工的思想观念变了,热情高、干劲大,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正稳步提高,就医环境大大改善,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双丰收,医院荣誉接踵而至,医院连年获 全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艾滋病防治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我们将继续拓展医院文化的外延和内涵,让它为医院的建设发展发挥巨大的能动作用。

二OO九年七月十六日

第18篇:潍坊市中医院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弘扬中医药文化 提升服务 创新发展

——潍坊市中医院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医院文化建设工作早在2005年即已展开,通过7年的实践,医院文化建设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

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在行为规范体系建设中,从诊疗行为、言语仪表、教学传承、同道相处等方面的行为规范以及特定礼仪等方面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在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中,从建筑外观、庭院建设、内部装饰、医院标识等方面体现中医药文化特点,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是邀请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家为我院文化建设进行调研,形成《潍坊市中医院文化建设系列调查报告》,并根据报告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征集全院职工对文化建设工作的建议,系统、科学的完善了医院文化建设,对征集的12项235条医院文化理念,65个科室文化理念加以提炼、升华。

二是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融入各种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从语言、举止、礼仪以及服务方式、流程等方面,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形成《潍坊市中医院职工行为规范及服务礼仪》。

三是优化医院环境形象建设,通过医院的内部装饰以及医院标识等,使医院的核心价值以视觉的形式得以外化。

四是改版发行《潍坊中医》,宣传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和养生保健、中医药文化知识等,每期印发2万份,免费为患者发放,寄送全市乡村医生、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老干部等。读者反映良

好,争相订阅。

五是主办膏方节等主题活动,集中展示中医药悠久的历史、科学的理论、独特的方法、良好的疗效,让社会了解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了解中医药在维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等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医、认识中医,让中医药千家万户,为大众健康服务。

六是结合时令节气、传统节日等开展大型公益活动。如儿童节举办儿童有奖绘画比赛,父亲节半价优惠为父亲查体,老人节免费义诊、查体等,让广大市民在过好传统节日的同时,体验中医药文化,感受中医院人文关怀。

七是加强门诊一站式服务台的导医服务。对导医、司梯人员进行着装行为规范,分诊知识及技能,职业用语及护患沟通技巧等的培训,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明确工作职责及服务方向,为就诊者提供了更直接、方便、快捷的专业服务。

潍坊市中医院开展文化建设,坚持因地制宜,促进发展,紧紧围绕医改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深化了全院职工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提高了服务质量,增强了全院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提升了医院核心竞争力。通过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让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群众从医院文化建设工作中得到实惠和关爱,医患关系越来越融洽,医院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

文化办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第19篇:中医院总务科工作汇报(廉政)

总务科廉政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6月29日下午,参加了医院党委组织的重点岗位人员“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报告会,听取了孙书记主持介绍的专题案例警示教育报告,受益非浅,感慨良多。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有些党员干部在个人欲望的驱使下逐步淡漠了法制观念,在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子女关面前丧失原则,置党多年的培养教育于不顾,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有悖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原则和宗旨的事情,迈出了罪恶的步子,把自己送入了地狱之门,最终身败名裂,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教训是深刻的、令人痛心的,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我们一定要从这些案例中吸取教育,引以为戒,我深思:自己是总务科长,如果一旦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注重自律,忘记了党的要求和纪律约束,随时都有可能走入歧途,甚至滑向腐败的深渊。

首先,作为一名党员在思想上要自觉地接受教育,加强学习,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自觉地接受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和道德法规的教育,筑牢防腐拒腐的思想防线,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牢记“两个务必”,加强党性修养,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学习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不学习思想就无法进步,能力就无法提高,领导方法就无法改进,做出的决策也就不可能正确。有时自己在学习上总是静不下心来,总是以工作忙为借口,推三阻四,走形势主义,结果是“只闻学习口号响,不见学习水平涨”。许多东西只有静心研读,才能有所思,有所获。活生生的事实还告诉我们,不学习,思想就得不到改造,心就不静,心不静,欲望就容易膨胀,就拒绝不了诱惑,一遇到诱惑就容易乱了方寸,就容易被诱惑的绳索绊倒。因此,时刻提醒自己必须要经常认真学习,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学,学到真本领,努力做一个新时期优秀的党员干部,为医院发展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作为一名党员在行动上要拒腐蚀,永不贪。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行为规范。两袖清风,清正廉洁,这是每一名干部最基本的行为准绳。党一直教育我们要廉洁奉公、严格自律,经常向大家敲警钟。党员干部不廉洁,不仅会使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受到扭曲和破坏,而且会使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

1 案例告诉我们有些党员干部并非学识不高,能力不强,就是因为未能廉洁自律,最后走向犯罪。因此,自己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重、自律、自醒,排除非份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要相信“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己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对于不义之财“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要依靠诚实劳动,获取正当的收益,老老实实办事,清清白白做人。

再次,共产党员要以身作则,不为一己私利去搞不正之风,以至于助长腐败的风气。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案例告诉我们,有一部分党员干部,淡忘了艰苦奋斗作风,贪图享受,热衷于追求个人和小家庭的安乐,抛弃党纪法规,贪污腐化,走上犯罪的道路。自己一定要引以为戒,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恪守党的宗旨,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始终不渝地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总务科承担医院物资保障和各种后勤维修,经常和钱物打交道,是医院廉政建设重点岗位之一。我们要始终把廉政建设工作贯穿于总务工作全过程,落实到总务科工作的各个管理环节中,努力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滋生,杜绝不正之风,今后要继续抓好如下工作:

一、抓教育学习,增强戒贪意识,强化自律意识,

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医院开展“党员身边无投拆”活动,我们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央反对奢侈浪费的八条规定、省纪委、监察厅《关于制止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赠送和接收“红包”的暂行规定》及医院有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及干部廉政自律各项规定。组织科室人员认真学习了《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医务人员实施医德规范奖惩办法》和《廉洁行医规定》及省卫生厅《关于在医疗活动中严禁临床促销、开单费等回扣行为的通知》、《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责任追究的规定》等规章,提高科室人员对自己权力、义务和职责的认识,从思想上首先筑起一道防腐大墙,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充分利用在市卫生系统中所揭露的一桩桩、一件件职务犯罪身边的案例,用反面典型教育我科人员吸取教训,“昨为座上客、今成阶下囚”等令人震撼的事实,促使我们能常念“廉政经”、常敲“警示钟”、常打“预防针”,努力减少外来的腐蚀性,增强内在

2 的“免疫力”,在全科形成一种“廉洁从政从医是利益最大化”的共识,使总务科工作人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起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和家庭防线,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算好政治、经济、家庭、自己“四笔帐”,去分析因腐败而付出的沉重代价,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把廉洁自律变为我们科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增强戒贪意识,强化自律意识。

二、抓制度建设,主动接受监督,保证办事规范

总务科坚持用制度管人、管财、管物,减少腐败现象发生的各种可能性,将腐败现象的苗头消灭于萌芽状态,形成使人不能、不敢、不想腐败的有效机制。

我们能主动接受外部监督,要求总务科的职员必须能做好四个牢记 : 第一,牢记上级及医院政策规定,知道总务科人员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要了解在廉政建设方面:哪里是雷区,不能闯;哪里是高压线,不能触。 第二,牢记总务科职责权限,知道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 ?第三,牢记经验教训,知道该追求什么不该追求什么 ?作为一个医院职工,无论你的工龄多长,为医院的事业做出了多大的贡献,都不能从这种贡献中去汲取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功不抵过,过不掩功。不管贡献多大多埋头苦干,都不能因为心理上的不平衡,去追求不该追求的东西。第四,牢记程序,工作一要讲究程序,什么事情经过什么样的程序,这是必须遵循的,知道该决定什么不该决定什么 ?没有经过必要的程序,不擅自主张,做到该汇报的汇报,该请示的请示。

总务科在物资采购、工程维修等敏感问题上,能做到工作程序规范:

1、一询价:做到“比价采购制”:货比三家、价比三家、质比三家。

2、“二公开”:公开购销渠道、购销价格。公开办事议事程序,接受病员和群众监督。

3、“三保证”:保证物资器械供应在公开主渠道招标采购。保证各种物品的购销合同、质量检验报告、验收报告、采购计划保存完好。保证做到非主渠道采购坚持“不接触,不洽谈,不订货”。即使送上门来也不发生业务联系。

4、“四不准”:不准单独一人或在家及非办公场所洽谈业务,切实做到洽谈业务需两名人员或科室

3 领导在场;不准暗示需要财物;不准私自参加有关公司组织的旨在促销的介绍会、推广会和与业务相关的游览活动;不准隐瞒、扣压和私自处理折扣、让利费等。

5、“五坚持”:坚持“按需进货”、“量出为人”的原则定货采购;坚持严格执行验收及出入库手续双人审核制;坚持物资验收入库责任制;坚持采购质量责任制,不准发放过期的物品,不准发放变质的物品,不准发放标签不清的物品;坚持帐目物资双人管理复核制,应急物资库存定额合理,坚持物资按需按计划供应零库存。

三、抓管理创新,加强成本控制,提高保障水平。

1、抓公开采购,降低物资成本。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医院后勤物资(包括印刷品)采购定点供应单位;医院后勤物资采购定点进行流动式管理,原则是谁对医院最有利谁的物资成本低就定谁;定点公司必须提供物资的详细电脑清单四份,用于上墙公示、备存、送有关科室及医院纪检部门;定点公司承诺保证:送货上门,质量保证,价格公道,与麦得龙同样的商品价格必须低于麦得龙;麦得龙没有的商品价格必须低于其它公司,发现价格高于麦得龙或其它公司,该物资免费送医院。

2、抓规范维修,堵塞维修漏洞。对万元以下和医院应急的维修项目,医院公开招标招聘水电维修及修缮服务公司,每年一招,以维修价格最优穗为中标。维修价格送中介价格审核所审核,医院公开向社会招聘多家价格审核中介机构,这些中介机构由医院监察室掌握,总务科对维修项目质量及数量把关,工程结算清单由医院监察室随机送价格审核中介机构审定,总务科不直接参与工程资金结算给与。

3、抓科务公开,保证降低成本。公开医院物资价格,接受社会监督,常年欢迎有同质低价商品进入医院。大宗物资采购,把医院库房原物资价格下降后,反复进行市场寻价,追求成本最低。充分利用信息公开和市场经济原理,降低医院采购成本。

4、应用市场原理,降低医院负担。在确保工作质量安全运行前提下,做到能自制的不外购,能自修理的不外修,报损设备的零件还能用的就再利用。 中医院总务科2009-7-13 4

第20篇: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工作汇报

一、周家的基本情况

周家位于哈市平房区、双城、阿城、五常三县一区的重心位置,是双城东部中心镇。全镇幅员100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32个自然屯,1个社区,4个居民委,共有人口3.3万人,其中镇区人口1.2万人,耕地面积7638公顷。周家交通便利,镇内有火车站、汽车站和市场货物托运站,哈吉铁路、202国道、双周公路在镇内交叉通过。[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daodoc.com xiexiebang.com 帮您找文章]2005年地方生产总值6.4亿元,财政收入5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78元。

周家是全国第一批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星火小城镇首批创建镇和哈市级小康示范镇。今年又被定为哈市新农村建设试点镇,东跃村被定为哈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二、周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一是经济结构趋于城市化。周家

一、

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为12:50:38,二三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88%,接近于城市经济结构;周家镇区人口占总人口的37%,并且人口的从业结构也具有城市特点。

二是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周家的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在1992年之前,周家属于农业经济时代;从1992年建立大市场到2004年,属于商业经济时代;1992年建大市场,滚动投资已达7000万,占地7万平方米,门市摊位2420余个,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年交易额达10亿,其中对俄达2亿元。从2004年到现在,周家将进入工业经济时代。围绕大市场兴建的加工业户达2000多家。由于小城镇功能的完善,来周家落户的企业越来越多,周家在经济发展上的优势越来越突出。仅2006年上半年,我们以哈五路西侧、双周路南北两侧为平台共引进工业企业8家,总投资3.5亿元,预计3年内产值可达8亿元,税金3000万元。

三是受城市经济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深。特殊的区位,使城市经济文化对周家影响渗透力日益增强。每天有1—2千人到哈市打工经商,平房区工业改制后,有很多企业要到周家发展,使周家居民的思想观念受到大都市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较解放,对新鲜事物较为敏感。

三、周家镇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是新农村宣传和基础调查工作进展顺利。我们在采用书写标语、口号等传统方式进行宣传的基础上,创新宣传载体,编印了《周家信息资讯》,集中宣传党委、政府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及周家在经济、建设、文化、供求等方面的信息。《信息资讯》发放到各村村民代表和企事业单位,目前《信息资讯》已经发行了两期,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对各村的产业发展、资产资源、基础设施、乡土人才、致富带头人以及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和转移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登记造册,建立档案。

二是大力发展产业经济。各村确立了立村主导产业,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奶牛存栏数稳步增长,上半年已经达到 头;绿色食品生产进入到实施阶段,已注册了自己的品牌,下一步将规范生产流程;旅游经济的资源调查已经完成,下在进行调研和制定开发规划;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生机勃勃,上半年,在原有的七个专业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东辉村的南瓜协会。

三是村级民主建设步入正轨。为加强村级民主建设,镇党委下发了《关于加强“两委”班子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村级工作民主公开管理的规定》,制定了《村党支部议事规则》、《村民会议议事规则》、《村规民约》等一整套民主管理制度,施行了村级领导干部承诺制,引入班子成员储备机制,实施报告、考核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了上有督促,下有监督,中间有竞争的工作格局,有效的调动了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是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展开。今年计划镇区内修筑5条水泥街巷路、1条通村水泥路、4条通村屯砂石路,目前镇区内的5条水泥路已基本完工,通村水泥路和砂石路正在施工中,各村承诺建设的村屯路和街巷路及文化活动室也开始进行筹资和施工设计。

五是开展了丰富的文体活动。举行了由周家镇政府组织,由万隆一中、二中、韩甸中学、周家二中参加的教学联谊活动,教师们进行了篮球赛、排球赛,学生们进行了多个学科的竞赛,促进了东西部乡镇教育教学的交流。由镇政府组织协调,由哈尔滨市志航模具有限公司主办,在双城市举行的第一届“志航杯”篮球邀请赛,促进了周家与周边市县的联系。

四、下一步打算

(一)建设开发区。由于周家经济结构接近于城市经济构成,根据我们的总体发展规划,计划到2010年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翻,财政收入翻两翻,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加速发展工业经济,建设开发区,打造工业发展平台。我们在哈五路西侧、双周的两侧规划了占地约15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开发区分哈南机械工业园区和轻纺加工园区,先期启动5平方公里。从2004年到现在,我们通过招商引资共引进工业企业十余家,全部进驻开发区。下一步我们将每年投资不少于200万元,完善开发区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将镇内轻纺加工企业迁到轻纺加工园区,拓展发展空间,巩固前店后厂的格局。

(二)改造小城镇。目前镇区面积为4平方公里,占整个行政区总面积的4%,人口1.2万人,占总人口的37%,每天的流动人口1500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镇区内不断增容,目前的格局已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我们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扩大镇区面积,将周家窝棚、房家窝棚、前五家屯、后三家子、铁道东等临近周家镇区的五个自然屯划入镇区,由社区管理;将东海两个自然屯,东跃村三个自然屯划入开发区,接受镇区管理。届时镇区面积将扩大到8平方公里,占行政区面积的8%;人口达到2万人,占总人口的61%。对西大街和北大街进行高标准改造,建成省内一流文化品牌商业街。加大对镇内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文体娱乐场馆(中心)和一处休闲广场,增加城镇载体功能。逐步硬化街巷路,到2010年实现镇内街巷路全部硬化,香化、绿化。初步实现环境优美、人居和谐、功能完备

(三)建设新农村。一是调整各村产业结构布局,整合农业资源,发展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以实现农业产业化为目标,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构建绿色循环农业,使农产品工业化、系列化、品牌化,进入城市高档次食品消费市场。目前,我们已经注册了自己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下一步要进行标准化生产,规范生产、销售行为,开发市场。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载体,促进奶牛饲养、蛋鸡饲养、南瓜种植等立村主导产业的升级。发展招商引资,建立劳动力转移的管理服务体系,使劳动力转移合理、高效,探索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

二是完善基层民主体制建设,调动群众积极性,发挥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我们要在镇村干部管理体制、村屯建设维护体制、《村规民约》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实践,创新体制,制定与时俱进的抓落实、抓管理的工作体制。要激活已建立起来的村级民主监督管理体制。建立推动机制,让整个体制运转起来,从而实现政府与村民意志的一致性,确保群众热情不削弱,保证环境整治不反弹,建设得以维护,实现管理民主。

三是规划先行,稳步实施,做好新农村建设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对新农村建设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掌握新农村建设常规和动态情况,制定和完善更科学、更切合实际的发展建设规划。并以规划为基础,结合实际,稳步推进实施。尤其在建设规划上,不急功近利,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确保质量和效果。做好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创造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开展多种文体活动,开展跨区域的文化交流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先进的文化向农村渗透,形成文明、和谐村风。根除封建迷信、邪教、黄赌毒等社会毒瘤,摒弃生活陋习,从而实现建设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文明向上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下半年我们将开展与周边市县的联谊活动,利用七

一、十一举办两次大型广场文艺演出,以丰富广大群众的文体生活,营造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

中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汇报
《中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